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经济宏观环境

社会经济宏观环境

时间:2024-03-21 11:47: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经济宏观环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经济宏观环境

第1篇

关键词:旅游市场;营销环境;机会;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占领旅游市场并保持和扩大旅游市场份额是决定旅游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因而,旅游市场营销受到企业前所未有的重视,营销人才的培养和营销队伍的建设日益成为企业人才竞争的焦点。

一、旅游市场营销环境概况

2010年旅游市场营销环境 旅游市场营销环境是指与旅游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相关的所有外部因素与条件,其包含的内容既广泛又复杂。一般来说,旅游市场营销环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构成要素,一是微观环境,二是宏观环境。

二、旅游市场营销宏观环境的涵义

旅游营销的宏观环境包括社会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科学技术环境、竞争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等。每个旅游企业都处于这些宏观环境因素的包围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其制约和影响。这些宏观因素和发展趋势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同时也对旅游企业的生存构成威胁。

三、旅游市场营销宏观环境的分类

1、社会经济地位。社会经济地位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科技、自然地理等要素综合实力的表现,通常通过社会经济指数的综合分析得到现实反映,它是进行旅游营销活动最重要的综合因素。

2、社会文化环境:人们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教育程度和职业

指由社会地位和文化素养的长期熏陶而形成的生产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个社会的教育水平、语言、宗教与民族特征、风俗习惯、价值观、人口、社会组织等的总和。

3、政治法律环境:政府的有关经济方针政策、政府颁布的各项经济法令法规、群众团体

指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在国际关系和国家社会经济生活方面的政策活动及与市旅游企业的营营销活动是社会经济生活的组成部分,它必然受到政治与法律环境的强制与约束。

4、科学技术环境:技术变化在当前形成的最明显的趋势

影响人类前途最大的力量是科学技术。科技环境的变化,给旅游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5、自然地理环境:如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环境状况等

自然资源变化的影响,能源短缺导致的营销成本增加及环境保护,他们引起企业对该资源的珍视,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也可限制与创造旅游行业的发展。

6、人口竞争环境:人口数量与增长速度、人口结构、人口流动率

从旅游消费者的角度,每个企业在其开展营销活动时,都面临着四种类型的竞争者:第一是愿望竞争者。第二是平行竞争者。第三是产品形式竞争者。第四是品牌竞争者。这个层次是同一产品不同品牌之间的竞争。因此,全面地认识各种层次竞争,有助于其看清竞争环境的重要变化。

四、旅游市场营销宏观环境对旅游行业市场的影响

首先,从社会经济地位来讲,社会经济指数高的国家,一般来说,旅游业就比较发达。现代旅游业首先是在经济发展国家兴起,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等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旅游客源国的接待国。与此相反,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底子薄,交通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其次,从社会文化水平来讲,旅游消费者和营销者的文化水平,往往决定旅游营销的成败。有些国家尽管人口经济收入相近,但旅游市场情况可能有很大差别。这种差别,很大程度反映在社会文化方面。因此,旅游营销必须适应社会文化因素,并随社会文化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再次,从政治法律环境和经济环境来说,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与旅游企业密切相关的问题是经济管理体制、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政府的法令、条例、法规,特别是有关经济、旅游立法。精减政府机构,规范政府行为,实行政企职责分开等教育水平不仅影响人们的旅游水平,而且影响旅游企业的市场调研与促销方式。

然后,从科学技术和自然地理环境来讲,当前世界科技发展迅猛,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可能会对市场营销产生影响的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特点有:(1)信息化和智能化将普遍进入生产、管理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2)生命科学将获得新的突破;(3)保护生态环境,发展节约资源(能源、原材料、水、土等)的技术,已成为人们的共识;(4)各门科学技术将全面而深入地发展,互相渗透,综合交叉。例如,电脑的广泛应用,可以提高饭店的工作效率,使饭店开展一对一营销,为客人提供定制化产品成为可能。

最后,从人口竞争环境来讲,社会环境中人口数量与其增长速度的快慢,人口地理分布及地区间的流动率,人口的结构都影响旅游市场的发展。例如,人口越多,而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基本生活用品需求市场就上升,而旅游消费就会降低,旅游市场发展就缓慢。又如旅游市场中,人口的流动性,从内地到沿海,从城市到农村也是影响旅游市场的因素之一。

而人口竞争就主要包括了同类旅游项目或产品的竞争者、相互可以替代旅游项目或产品之间的竞争者和争夺客源的竞争者、竞争者的市场营销状况、竞争者的内部状况等。

参考文献:

[1]柴少宗.消费者行为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

[2]钱炜,李伟,谷惠敏.饭店营销学[M].旅游教育出版社.

[3]杨如顺.市场营销案例[M].中国商业出版社.

第2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迅猛,与此同时,我国信贷市场的发展进入到白热化的阶段,信贷配给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国家政府以及相关机构非常重视信贷配给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作用,出台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投资了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推动信贷配给对宏观经济波动的积极影响作用,如今,如何更好的实现信贷配给对宏观经济波动的积极影响作用已经成为我国信贷市场以及社会经济能够大力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就我国信贷配给的内涵以及非对称信息和信贷配给的形成作了简要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信贷配给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原理以及影响作用作了详细分析,相对加强我国信贷配给对宏观经济波动的积极影响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

论信贷配给;宏观经济波动

信贷配给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它使得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变动,商业银行贷款环境恶化,融资企业的信贷可得性发生变化,信贷配给是宏观经济波动的加速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体制的不断改变,我国相关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要求越来越严格,监管部门要平衡信贷市场的整体利益,所以,信贷配给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作用更为重要。

一、信贷配给的内涵

商业银行给融资企业贷款时,不仅依靠利息的高低进行贷款,利息达到一定的标准就给融资企业贷款,而是还要根据融资企业具体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信贷风险的行为进行准确判断,确保信贷风险在一定范围内的情况下才将资金贷给融资企业。也就是说,信贷配给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对贷款利息和融资企业的信贷风险的判断,不完全依据利息率机制,从而决定对融资企业的贷款金额,进而实现对融资企业的贷款,重要的一点内容是,商业银行对融资企业的贷款金额一般情况下少于企业要求所需的贷款金额。

二、非对称信息与信贷配给的形成

(一)融资企业的“逆向选择”行为商业银行在给融资企业借贷的过程中,融资企业对自己的内部实际情况非常了解,但是商业银行对融资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实力以及真正质量就不了解了,这就造成商业银行信贷配给的非对称信息的形成,这种非对称信息主要分为事前的非对称信息和事后的非对称信息两种,事前的非对称信息是指融资企业借贷投资项目未来收益的具体相关信息,融资企业投资的未来收益情况取决于融资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企业的自身实力、投资类型、投资风险程度等因素,而这些因素都是融资企业自己所掌握的,商业银行能真正了解到的具体情况非常之少。事后的非对称信息是指融资企业达到融资的目的之后,违反与商业银行的融资约定,擅自改变投资方向和项目,改变资金的用途,对投资的收益实际情况有所隐瞒,对偿付义务的相关信息熟视无睹,严重损害了商业银行的切身利益,这些情况都属于融资企业的“逆向选择”行为。其实,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融资企业的还款概率和预期收益做出让融资企业还款的具体方案,但是另一方面,融资企业的还款概率和预期收益商业银行都属于其机密信息,这些信息商业银行都无从获取,从而提高了商业银行的借贷风险。最后导致,融资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还款概率低于平均水平,预期收益又在一定程度上高于平均水平的不良现象,这种现象对商业银行的收益非常不公平,融资企业在很大程度上都占有优势,商业银行为了保护自己的切身利益,就减少对融资企业的贷款,甚至不贷款和融资企业,造成了信贷市场宏观经济的衰退,从而又提升了商业银行的借贷风险,形成恶性循环。

(二)融资企业的“道德风险”行为融资企业的“道德风险”行为是在事后的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发生的,具体有三种表现。其一是商业银行给融资企业借贷之后,企业就拿资金去投资风险高、成功率小的投资项目,但是投资一旦成功,将获得巨大的收益,而投资一旦失败,从银行贷款的资金就很难还上,从而造成一定的“道德风险”行为。其二就是融资企业有足够的资金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但是在权衡还款与不还款的相对利益下,融资企业选择获取更大利益的不还款的行为,也造成一定的“道德风险”行为。还有就是融资企业从商业银行贷款成功后,为了保证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采取消极的工作态度进行投资工作,从而严重造成了融资资金的损失,从而导致的“道德风险”行为。融资企业由于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合发展的鼠目寸光,导致商业银行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从而对信贷配给进行调整,采取少贷款或者干脆不贷款给融资企业的策略,从而导致市场经济萧条,信贷配给情况不容乐观,宏观经济衰退,而且商业银行给融资企业借贷的利息率一度提高,进一步导致融资企业“道德风险”行为的发生。

三、信贷配给作用于宏观经济波动的原理

宏观经济发生波动变动时会影响商业银行成本,而商业银行为了保护自身利益,会对信贷配给做出适当的调整,从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波动。

(一)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变化所引起的宏观经济变动当宏观经济处于衰退期时,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就会随之上升,这样影响到银行本身本金的获得,因为商业银行的前期利润直接决定着其本金获得的情况,所以宏观经济的衰退会导致商业银行的本金获得。商业银行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就会对信贷配给做出适当的调整,但宏观经济衰退导致的借贷风险有时是银行自己无法承担的,严重时可能会导致银行破产,走向灭亡。而当宏观经济处于繁荣期时,商业银行的借贷风险性就会相对降低,资本充裕,从而银行之间互相挤兑的情况也会相对减少。

(二)商业银行的贷款环境的变化宏观经济衰退时,促进商业银行的借贷风险会降低,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商业银行与融资企业的关系发生了大转折,一般情况下企业融资借贷是为了更多的投资,拓展企业业务,但是这种特殊时期,企业向银行借贷完全是为了生存,为了保全自己,这种情况下,企业几乎没有能力偿还贷款,导致信贷配给形成非常严重的不对称性,进而促使商业银行的借贷风险程度大大提高,贷款申请人的实力下降,从第带来资本运行风险。

(三)借贷配给起着加速器的作用在宏观经济的波动中,借贷配给在一定程度上还起着加速器的作用。宏观经济一旦出现衰退的现象,对企业的投资造成严重的阻碍作用,企业的发展和投资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中,从而影响了商业银行自身的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宏观经济衰退的进程。

四、浅析论信贷配给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

(一)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变动宏观经济衰退时,融资企业的实力和质量都有所下降,投资能力不容乐观,从而造成融资企业与商业银行的借贷违约情况发生率升高,导致银行借贷风险提高,预期利润得到的本金回收下降,所以,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就会降低,严重到一定情况时商业银行无法承担起贷款风险,资金无法流转,银行间的挤兑现象严重,甚至导致商业银行破产走向灭亡,从而影响金融市场秩序的稳定。在这种情况下,不只是商业银行为保全自己的利益采取策略,相关的监管部门也会提高对商业银行资金充足率的监管要求,为了保全大局,避免金融秩序紊乱,损害商业银行自身的利益。

(二)商业银行贷款环境恶化商业银行贷款环境恶化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是融资企业的贷款的“道德风险”行为增多。其二是融资企业和商业银行的非对称信息,由于商业银行对融资企业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多,多融资企业的贷款风险和预期收益信息都无法掌握,导致商业银行和融资企业在借贷配给上的非对称信息。其三是,贷款申请人的质量下降,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体制的变化,导致没有实力而喜欢高风险投资的人不断增加,从而使得商业银行的借贷风险提高。这样当宏观经济衰退时,有实力的融资企业和没有实力的融资企业相比,受到的损失相对较小,其自有资本高于临界水平,从而成功的避免宏观经济衰退带来的风险而没有实力的融资企业借着非对称信息的空档增加对商业银行的贷款申请,造成恶性循环的现象。也就是说,宏观经济衰退的情况下,有实力的融资企业会减少贷款申请,而没有实力的融资企业则增加贷款申请。所以,宏观经济衰退时,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升高,从而恶化商业银行的贷款环境。而当宏观经济进入繁荣阶段时,商业银行的贷款环境会相对优化,借贷风险降低,贷款金额就会相对提高。

(三)融资企业的信贷可得性发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融资企业自身就是一个商业银行,需要融资时,融资企业可以给自己的消费者和供应商提供信贷。宏观经济衰退时,融资企业经营情况恶化,企业向消费者和供应商的信贷也会减少所以,企业要减少在各个方面的投资行为所以说,其实融资企业的可得性是一种扩散效应。宏观经济进入衰退阶段时,融资企业要减少自己的投资项目,缩小投资范围,而且需要很长的时间对企业正常运行进行恢复,并且减少了相关产品的供应,导致与之合作的企业的正常运行受到阻碍,从而造成累积效应和扩散效应,进一步恶化了宏观经济的衰退,从而导致融资企业信贷可得性降低。所以说,宏观经济与融资企业信贷可得性相互影响,通过扩散效应造成恶性循环的现象。

五、结束语

总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配给对宏观经济波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稳定宏观经济的波动和变化情况。我国宏观经济衰退时,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升高,预期利润下降,融资企业贷款环境恶化,而且商业银行为了保护自身利益,采取一定的措施调整信贷配给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自发抑制宏观经济的衰退程度。我们一定要重视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给宏观经济带来的影响,认真分析信贷配给的特征以及其对宏观经济影响的原理,以掌握商业银行信贷配给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机理。从而在宏观经济的变动波动过程中,有效利用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行为,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进一步促进我国信贷市场的有力发展,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论信贷配给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J].商业经济,2014(24)

[2]论信贷配给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J].中国商论,2015(07)

第3篇

马克思说:“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

现代生产力从其自身构成、性质、结构和功能等方面无疑是一个自成和系统的有机整体,它是有形要素与无形要素、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要素资源与组织管理资源、人与物、价值形态与实物形态的高度统一,是各种构成要素经过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和协同构成的一个对于生产关系和社会环境有着巨大推进作用、开放的、不断发展演化的复杂系统。

现代生产力系统的主要功能有:一是经济功能。即推进企业、地区或全球经济能力提高、产品与劳务增长、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升级。二是组织管理创新功能。现代生产力的发展推进了企业组织和社会组织形式的变化与发展。三是技术创新的保障功能。技术创新、研究与开发都必须以一定的工业水平为基础,没有现代生产力提供的工业制造能力和高精度的材料,现代技术体系的进步与发展是不可想象的。四是社会。现代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所有制结构及其实现方式,导致了股份公司的两权分离的管理模式和法人治理结构;资本的社会化和股票的广泛发行、认购推动了更多的普通人成为资本所有者,中产阶级的兴起改变了阶级与阶层构成,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使得按要素分配已成为必要,而所有这些都推进了经济的民主化、社会化和大众化,改善了社会关系。

系统论认为,整体性是系统的最基本的性质之一,整体性就是某种意义不可分割性和非决定性,其核心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它意味着系统具有诸构成要素所没有的新的特性。等级性和目的性也是系统的基本性质,系统论认为,系统内部存在着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有目的的、有方向的演化链条。现代生产力系统绝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具有开放性、动态性属性。一方面它自身不断的反作用于生产力,通过体制设计、分配方式上的创新及产权和资本组织方式上的变革等不断对生产力发展的模式和方向提供引导和制约。同时,社会经济环境也不断地向现代生产力系统输入各种信息。而现代社会文化价值观、各种思潮也会影响到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并转化为宏观综合经济优势。

二、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运行机制

历史唯物主义在生产力运行机制上的观点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可分割,它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而这个统一整体就是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在生产关系的制约和调控下,生产力由于其自身不断变革的本性,导致了生产力水平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地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和进化是全部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根本力量。

我们认为,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运行机制是:以一定的生产关系及政治、经济、文化因素为宏观背景和基础环境,在自身满足开放性、整体性、层级性、动态性、存在内部非线性相互作用、远离平衡状态等基本前提条件下,那些具有经济社会和市场有效需求的技术创新作为一种关键性的涨落,往往会被人力资源子系统、劳动工具子系统、劳动对象子系统、管理子系统所共同选择,被企业、国家、全球三个层级从管理调控上认可,同时,由于这些种类的涨落吻合于宏观社会经济环境的基本需要,因而这些涨落就会被外界环境和生产力系统共同选中、经非线性相互作用被放大,从而引起现代生产力及经济结构的巨大变革,最终推动现代生产力新结构的形成和其自身的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提高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管理四个子系统的相互协调性,强化它们之间的交流协作,从整体出发,优化组合,强调宏观性和战略目标。第二种涨落就是三个层级之间的相关性和协调机制上引起的涨落,即企业――国家――全球三个层级的非线性协同作用所引起的涨落。如企业与政府的关系的变动、全球经济与民族经济之间的协调、国家利益与集团利益、宏观战略利益和微观局部利益、远期利益和近期利益上的协调等都会形成并引起现代生产力系统对平衡态的偏离,引起涨落。

三、现代生产力系统运行方向的宏观调控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作为涨落因素导致了生产力系统的演化发展,深刻地改变了生产方式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引起了政治、经济和社会面貌的巨大变化。特别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高科技发展速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更是一日千里,但这并没有带来全社会的真正持续发展。生态平衡、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环境恶化等问题严重地困扰了人类的进程。这种片面强调增长的工业化赶超战略被社会学家和有思想的经济学家评价为:“没有发展的增长”、“增长的神话”等。我们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系统的演化固然是社会变革的根本性动力。但离开生产关系和政治、经济、文化的社会环境和背景来讨论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仍然是一种片面的、机械唯物主义思维方式。科技和生产力并不产生于真空之中,它们以火热的社会生活为背景,以服务于人类和社会的真正发展为根本宗旨,不从科技、生产力与社会环境及生产关系相互作用出发,单项研究生产力的发展是不会有成果的。从国家和全球生产关系及社会宏观背景出发研究生产力发展是当代历史唯物主义责无旁贷的任务。

第4篇

【关键词】经济环境;会计;经济体制;经济水平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有何种经济基础就有何种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动也会带动上层建筑的变动。在会计领域,各种经济因素对它的影响是显著的,如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会产生与此相应的会计准则,受不同的经济因素的影响,会计的基本理论也会有所不同。会计也只有适应其所处的经济环境,并为其所处的经济环境服务,才能得以存在和发展。可以说,整个会计工作的发展史就是不断适应经济环境而逐渐变革和更新的一部历史。

一、经济环境与会计的相互关系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特定的经济环境,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使会计不断得到发展。一方面,经济的发展直接决定了会计的发展。另一方面,会计对经济环境有一定的反作用。一般,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总是服务于一定社会经济环境之下的经济主体。通过会计核算反应和监督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力,为经济主体实现其目标服务。而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总是受一定的经济环境和制约,是在一定的经济环境约束下进行的经济行为。会计作为一门以社会科学为主并兼具自然科学某屿特征的综合性和交叉性的学科,它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之中,既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又会对它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起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经济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是首要的。

二、经济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一)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1.经济体制对会计的影响

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主要由所有制、宏观调控程度、经济类型、企业组织形式等基本要素组成。不同的经济体制形成了不同的会计目标、管理方式、会计规范、会计监督等模式,各国会计准则的产生和发展也都与经济体制有关。我国的经济体制是生产资料以公有制为基本特征或公有制占较主要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在这种经济体制下,会计服务的宗旨,更多的是强调社会的宏观效益,推动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由此可见,会计发展和经济体制密切相关。

2.经济发展水平对会计的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会计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经济的发展是推动会计理论和实务发展的原动力。例如,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的股份公司的出现,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所有者、债权人及各种潜在的投资者都对会计信息质量予以高度的关注,迫使企业从更高的层次上进行会计信息的揭示与披露。生产技术的日新月异使计算机取代手工操作而成为会计信息处理的主要工具,计算机网络遍及经济业务的各个角落,使一国乃至多国之间建立起发达的“信息高速公路”,各种会计信息可以在瞬间传递到各个方面,使会计真正成为企业投资决策、经营管理的组成部分。而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关系越复杂,整个社会对会计的要求也就越高,使得会计在整个经济活动中,不仅越来越必要,而且对社会经济的反应也越来越敏感和快捷;反之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经济业务和会计实务就越简单,会计理论所要解释的问题就越少。

(二)企业经济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一定时期企业的内部环境同样会对会计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但却能促进企业规范会计行为,采用先进的会计方法,完善会计组织和提高会计管理水平。

1.企业管理体制对会计的影响

企业管理体制一般是由其所有制性质和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所决定的。在企业微观理财环境中,管理体制起着决定作用,它直接决定着企业微观理财环境的优劣,以及企业会计理财权限的大小和理财领域的广狭。一般来讲,凡企业管理制度完备,则会计管理水平就高,会计信息的揭示就及时,信息反馈就迅速,会计管理参与经营管理决策的作用就能充分发挥。

2.企业管理者对会计的影响

就—个成功的企业来说,企业管理者往往对会计管理都比较重视。因为,会计信息是能够对企业经营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做出总体反映,而管理者一般也是通过会计信息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管理者往往将会计管理看作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凡是管理者重视会计管理的,会计管理的组织机构就比较完备,会计管理制度就比较健全,会计管理管理水平就比较高。

3.企业会计人员对会计的影响

企业的会计人员掌握着一个企业的“财务大权”,他们明确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会计信息,对企业的会计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会计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态度决定着企业的会计管理效果。如果会计人员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不弄虚作假,则企业的会计质量就会大大地提高;反之,就会影响企业的会计管理,阻碍企业会计先进性的发展。

三、会计对于经济环境的影响应采取的对策

经济的较快发展、健全的法律体制以及良好的社会氛围都为会计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环境因素,会计也随着经济开放的不断深入而得以完善和发展。但是,复杂的经济环境也对会计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仍然有不完善的会计制度和信息。为了使我国会计得到迅速发展和完善,就必须改善我国的经济环境,使经济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一)大力促进经济发展及完善经济体制

1.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步伐。因为影响会计环境的首要因素是生产力水平,生产力水平越高,会计越容易得到发展。

2.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减少对企业会计管理的行政干预,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协调各种成分的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各经济杠杆部门与经济执法部门之间的关系,更多地运用价格、利率、税收、汇率等经济杠杆来调节经济运行。加强经济立法与执法、经济监督、反腐败和整顿经济秩序的工作,为会计工作的开展提供较为稳定的、成熟的经济环境。加大重大案件查处的力度,有效惩治了会计信息做假行为,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的整体业务能力和素质,保证业务质量,促进行业诚信发展。

(二)改善企业的经济环境

1.完善企业管理机制,提高会计管理水平,及时揭示会计信息,迅速反馈会计信息。企业应当根据我国所有制性质和国家宏观经济体制来制定合理的企业会计管理机制。

2.提高企业管理者对会计的重视,努力完善企业会计管理体制,减少管理者不负责任的行为。运用知识和科技,提高我国会计行业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走会计国际化发展的道路,从而促进中国会计将走向世界。

3.加强对会计人员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减少会计人员弄虚作假的会计行为。

参考文献:

[1]弗雷德里克·D.s.乔伊,加利·k米克.国际会计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张润梅.试论新经济环境下的会计监督[J].经济师,2009(7).

第5篇

摘要:近年来,为了解决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住房价格上涨过快、房地产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等问题,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调控政策从立法性质来说,均是法律层次较低的规范性文件,但对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从经济法宏观调控的基本概念出发,分析了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基本原则与措施。

关键词:宏观调控;整体性;间接性

一、经济法视角下的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

(一)宏观调控的概念与特征

宏观调控的实质,实际上是政府针对市场情况,以特定的经济、法律或者行政手段,以协助市场客服缺陷和市场调整的失灵为目的,以调整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平衡为手段,对经济社会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行为,行为的结果必然是为了追求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实现社会稳定、持续增长的最终目标。

从经济法的角度看,宏观调控具有整体性(即宏观性)、间接性的特点。其中,宏观调控的对象具有整体性的特征,它关注国民经济总体活动、经济的宏观结构,注重对社会经济总量进行调节。具体来说,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包括经济增长、发展稳定、促进就业和经济结构协调,作用范围涉及社会经济全局。

间接性是指宏观调控不是通过直接手段而是间接手段间接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政府等监管部门不会直接干预市场主体的个别经济活动。间接手段主要是指能够影响社会经济总量的杠杆工具,包括财政手段、税收手段、金融手段等财政经济政策。国家直接作用于杠杆的此端,力量传递到杠杆的彼端,影响和带动社会众多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

(二)政府在房地产市场调控中的职能定位

依据市场经济的理念,市场实际是范对国家的管制的,而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抛开结果,其实质是加强了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干涉,最终实现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管制。经济社会发展到现在,国家已经作为重大影响的经济实体存在在市场经济中,已经不可能有任何国家独立与市场之外。这就决定了国家权力的运用必然会对经济行为产生影响,因为国家掌握了大量的资源和权力,而如何有效的规范国家行为,让国家和市场在法制规范中有效运行,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这是当前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

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上,国家应当恪守经济法基本精神,更多地对市场进行引导和促进,而不是限制和剥夺。在对房地产市场调整中,政府的首要任务是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为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创造有序的的环境。

二、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原则与措施

(一)整体性原则

做为社会整体利益来看,以下特征是必须具备的:首先,社会整体利益的收益对象必须具备非特定性,不能是某个指定的个体。其次,在利益设定上,不会排斥涵盖整个社会的商业目的,更不会排斥促进公共利益的各种群体利益,但是设定上不能是基于个别主体的商业目的而设定。第三,公共利益不以个体为意志为转移实现,而必须通过特定的法定程序来实现。经济法基本原则要求宏观调控要着眼于社会经济的宏观结构和总体运行,影响对象的范围是社会经济全局,其作用方式比一般的法律更抽象。政府在调控目标的制定和调控对象的选择上,必须将稳定房价,规范房地产市场运行,维护公众利益作为调控目的,以整个房地产行业作为调控对象。

(二)间接性原则

宏观调控法的调整方法是一种间接调整的方法,这是由宏观调控的性质决定的。政府对房地产宏观调控是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进行的,政府通过计划、财政、金融、税收、物价等方面的法律化的政策作用于市场,而后者通过市场引导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符合宏观经济政策的要求。

我国对房地产行业和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向来具有较强的政策性,这些政策对宏观调控法的制定有很大的指导作用,而经济法恰好是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法律化,在法律框架下的宏观调控有利于依法贯彻落实。反过来,宏观调控政策又为制定经济法的具体条款进行了有效尝试。

(三)经济法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措施

在房地产领域,经济法是最为重要的法律部门,原因在于,宏观调控对经济运行的调整,主要是通过行政、经济、法律三种,这三种均为间接手段,行政和经济的性质决定了这类手段不能在法律框架之外运行,那就决定了所有的宏观调整的认可和保护必须通过相应的法制。关于房地产调控的国家宏观经济决策、法律及各类施行措施组成统一整体,借助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决策手段对市场进行规范与调整,实现国家房地产调控目标。

比较以上三种手段,决策手段主要包括货币、财政、土地、投资等方面的决策,反映了房地产市场的短期调控要求;房地产经济手段以房地产决策为导向,包括经济法律、行政法律等;行政手段主要包括许可、审批、监察行政行为。这三种调控手段相互配合、相互影响。其中,法律手段是调整房地产宏观调控关系过程中最规范、最主要的手段。

三、结语

严格来说,房地产调控政策是国家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而出台的引导意见,区别于权力机构依据《宪法》和《立法法》而为的立法行为。无论是作为行政管理立法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还是保护民事权利的实体立法《物权法》,均没有关于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内容。虽然这些这些措施对房地产的调控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扭转我国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态势。

政府在房地产调控过程中,必须防止调控行为与措施过度政策化,回归经济法宏观调控的本位,坚持宏观调控法的基本原则,明确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中的职责,完善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立法。(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参见徐孟洲:《耦合经济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年版,第208 页—209 页。

[2]参见聂飞舟:《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经济法反思》,载于《中国房地产》,2009年10月,总第346期。

[3]参见黄珊珊:《经济法视野下的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问题》,载于《法制与社会》,2012年3月(上)。

第6篇

关键词:民商法;经济法;合作前景

民商法和经济法作为市场经济两大基本法,有区别也有联系。一直以来,法学界不少学者对二者界限争论不休。不可否认,这类争辩大大促进了两法在各自领域的纵深发展。但是,是否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二者的交流与合作呢?我国立法宗旨是促进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生活。我们在划清界限的同时,是否还可以想想二者如何合作起来,进一步完善我国法制建设呢?

一、二者合作的必要性

1、经济基础的法律需求

法作为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对我国经济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和自身特点不仅要求有完善的直接调整市场关系的法制,也要求有健全的维护社会秩序和创造良好社会生态环境的法制;市场主体需要法律的确认和保障,市场活动需要法律规范,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需要法律规制。市场经济的运行对法律理论和法律适用有着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需求。

市场经济以市场为主要调节手段,市场经济活动是市场主体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在市场中进行的竞争活动,它要求有一种能正确处理市场主体、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竞争规则,以保证市场竞争的有序化和效益最大化。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不仅有赖于合理的微观经济结构,还有赖于合理的宏观经济结构。就秩序而言,前者表现为自由、公平竞争的秩序,后者表现为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而建立的宏观经济秩序。民商法运用其固有的平权自主和等价有偿的程序和方法,调整平等主体进入市场产生的商品交换关系,即横向的经济关系,因此,公平、自由的市场竞争是以民商法为基础的。但是,宏观经济领域里的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不可能自然形成,市场自我调节有着自身不可避免的缺陷,它不可能通晓宏观经济状况,比如由于成本条件和对竞争的限制,往往产生不正当竞争的行为,而且市场的调节是事后调节,容易导致信息不通,人们在经营决策上难免存在盲目性,仅靠市场机制是不能维持经济总量平衡的,必须存在政府的适度干预与引导,经济法就是主要调整经济管理这类纵向经济关系的。民商法能调动市场积极性;经济法则能克服市场盲目性。二者通力合作,一个规范且活跃的市场便会形成。

2、政治环境的影响

我国政治体制是民主集中制,这是由我国经济体制决定的,同时又对经济法规产生一定的指导作用。市场主体享有民,自由地进行市场交易;同时,国家也集中统一地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纵向指引,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它决定了政治体制必须给予市场主体一定的民主人权,同时也要对其集中管理。政治体制体现于政策法规,就要求自由民主的民商法和集中统一的经济法能够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管理好我国市场,促进民主集中制的纵深发展。

3、历史发展的必然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先有了发达的民商法,而后才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了现代意义的经济法。我国从1949年起,由于社会主义集中经济观念的指导,推行了国家经济计划,苏联的国家计划经济理论被完全继受下来,这一时期民法生活遭到压制甚至破坏,导致我国商品经济不发达,平等主体之间的财商关系不发展。。因此,不可能有现代意义的、完善的民商法制度。同时,计划经济以指令为动作的权威手段,也未采用真正意义的法律形式,因而也没有现代意义的经济法。我国从1979年起,开始经济改革,发展市场经济,完善民法和建立经济法律制度的任务几乎同时提出。但是,当时国家经济法理论仍方兴未艾,对兴起的民法理论开始批判,一度形成民法、经济法之争,这场争论逐渐因计划经济失去历史舞台日益向有利于民法的方向倾斜。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经济也逐步进入世界轨道,向市场经济转化,当然,法制也应不断变化以适应经济的发展。在新世纪的今天,我国经济已有了迅猛发展,我国法学界出现了由国家经济法理论向社会经济法转变的现象,法律理论已趋成熟,迫切要求两法在“各事其主”的基础上着眼于社会大局,紧密联合。

4、法律自身的融合

“法律的功能蕴含于实现法律价值目标所必要的法律调整方法之中,法律的作用由法律调整方法的实际运用和效果所显露。”虽然两法价值目标在不同法律部门中的内涵、要求、重要程度、地位、组合体系等均有区别,但是,二者也有通用原则。一般认为,民商法中的“诚实信用”、“公共道德”和“公序良俗”等条款,是民商法和经济法的连结点和分界线,一边是经济法以维持整体和自由公正的社会经济秩序为己任,调整社会公共管理关系、反对滥用权利、强调竞争的自由与公平的统一;一边是民商法对此良好环境下自由从事活动之主体行为加以规范、确认市场主体的自由和权利。两者是建立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法。正因为这样,二者之间更应相互兼顾和依存,共同对市场经济法律体系起到统领、凝集和指导作用。

二、二者合作的可能性(条件)

1、调整范围交叉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调节和国家干预都覆盖全社会,它们各自适用的范围涉及于整个市场。民商法以私法功能为主、公法功能为辅,着重与市场调节相对应,运用其固有的平权自主和等价有偿的程序和方法,调整公民、法人进入市场产生的商品交换关系;经济法则以公法功能为主、私法功能为辅,着重与国家干预和社会协调相对应,经济法对社会关系的调整,体现了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能达到科学地组织社会生产力,经常地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以促使我国国民经济逐步地走上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良性循环轨道。鉴于二者的交叉关系,更应在两法之间和各自内部合理配置法律调整方法,合理设计其过程,在各自调整范围内完善自己的同时,弥补对方留下的“法律空白”,使两法的积极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消极作用得以尽可能抑制。

2、职能互补

民商法是市场经济常态性法律,多是通过其任意性规范,体现“无形之手”的要求,强调市场机制的内部化,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能动性,它注重市场主体的个别利益的实现;经济法则是非常态性法律,通过强制性规范,强调市场机制外在化,解决市场失灵,经济法调整以社会公共性为根本特征的经济管理关系,强调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民商法立足于个体利益,仅要求市场行为不以损害他人利益为目的,对于限制甚至牺牲自己利益去满足他人利益,少有法条予以具体化;而这在经济法中不再只是一种理想,道德化法律条款比比皆是,具体明确地要求市场主体限制或牺牲个人利益,真正体现谋求社会的整体公平。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以现代市场经济为条件,只有当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能只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或者说不能只依赖于民商法给予保障时,经济法才有产生之必要。经济法的规定往往是对不当行使民事权利的干预和纠正。然而,经济法的产生,并不意味着民商法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有所下降或退居其次,相反,现代市场经济依然需要民商法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3、原则共享

由于两法最终价值取向相同,即建立一个公平、自由、平等的交易秩序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实现社会实质正义,因而两法的某些原则具有一致性,如市场主体法律地位平等、意思自治、公平竞争、讲究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等。原则共享在一定条件下促进了具体制度和调整方法的通用,如近年来在经济法规中出现的经营权的法律概念为民商法所接受,法人制度在两法体系中均有其特定地位,民事责任也成为经济法的一种法律责任形式等现象,便是最好的例证。

4、取向相同

现代民商法发展实践表明,民商法的私法公法化已成为民商法发展的潮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片面强调民法是私法的旧观念,不利于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理解,更不利于民商法对市场经济进行有效的法律调整。现代民法正致力于从个人本位转向社会本位;另一方面,经济法也同样在为消除法规中的集中痕迹而不懈努力,经济法乃公私兼容的法律规范,在紧密联系国家干预与推动经济的同时,着手赋予市场主体更多的民主与自由。

三、二者合作的现实途径

1、调整范围的相互结合

(1)市场主体制度的两法结合

市场主体依其自主意志为商品交易行为,此乃商品经济及其形态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民商法坚持和体现意思自治的精神,为市场主体自主地进行商品交易提供一般规范;经济法基于维护全局和长远利益的考虑,为市场主体在商品交易活动中的自由意志设定必要界限,在鼓励发展市场主体的意思自治的同时,也反对绝对的意思自治。为此,对于大量一般性的企业(公民)的经济活动,国家将确立他们作为独立商品生产经营者的地位,维护其充分的经营自,国家对其管理,主要是完善民商立法,制定他们从事经济活动、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规则,保障市场机制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经济法则应主要围绕国家对各独立生产经营主体进行协调、监督和服务方面作出规定。

(2)市场运行制度的两法结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运行过程中也会不断发生与社会经济变化不平衡的现象,这就需要调节和修复。有效的市场秩序的形成一方面源于市场主体内在的自我调控与自我稳定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源于社会的外部控制性力量。由此,民商法和经济法都有其大展身手之处。在市场经济中,国家投资的重点应在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或在国民经济中比较薄弱的、民间资本不愿和无力进入的行业,经济法将在这方面作出规定。对于大量一般性行业,国家不必参与竞争,这样国有企业的比重将有所下降,由社会资本投资的企业比重将有所上升,这将使民商法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总之,民商法通过平等主体之间的相互制约从内部维护公平与交易安全;经济法则基于市场秩序规制法,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中贯彻某种特定的经济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3)宏观调控制度的交融

宏观调控的主体是国家,这就决定了它主要由经济法予以规范,但是,民商法并非不起作用。民商法在调整市场交易关系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反映市场信息和市场动态,促使相关部门运用或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去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后,在宏观经济管理方面,国家的工作重点在于宏观决策,规范、组织、协调、监督社会经济活动,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等等,经济法在这些领域将加强和发挥重要作用。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往来将主要依照平等协商、等价有偿的原则进行,国家需要更多地采用民商法的方法去实现其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另外,两法还可以在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扩大对外经济合作,促进国际交流等诸多领域共同发挥作用。

2、调整方法的相互借鉴

民商法主要以非权力的、私法的手段调整经济关系,它所采用的调节机制是平等主体自我调节机制,通过民商事主体的单独意思表示或多个的独立意思表示,独立地享有权利,承担义务,实现自我保护、自我约束,从而自我承担责任。但是,当平等主体无法仅靠私力解决纠纷时,就需要国家公共权力的介入,对在经济生活中一些特殊主体的民商事活动加以限制。比如,现代企业组织的出现,就产生了不平衡的经济生活,一方面是强势的企业组织,另一方面是弱势的劳工和消费者个体,企业组织的行为往往会不公平地损害不特定的对立个体的利益,如市场竞争环境利益、劳工平等保护利益、消费者公平和安全消费利益等,所以对企业的经济行为,不能仍像以前那样仅由民法从自治利益角度进行规范,而应从保护社会利益的角度加以一定的约束和调控。因此,民商法在现代社会并不反对社会经济法,恰恰相反,在涉及社会利益这一领域,民商法需要经济法发挥作用,以保证民商法的理想不至于落空。而经济法不能只有国家直接的强制干预,还必须在一定条件下采取私法的手段,我国现在实行今后还将继续实行的国债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国家投资制度等,就其实质而言,都体现了国家以法律主体的身份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

民商法与经济法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关系。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没有国家调控的市场经济肯定不是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但如果没有市场机制或者是一个缺乏民法基础的市场机制,那么这个社会就是一个不稳定的社会。民商法和经济法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相辅相承,不可截然分开,它们都是市场经济得以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经济法律。因此,加强民商法与经济法的相互联系、相互合作,既是必须的,也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王全兴、管斌民商法与经济法关系论纲[M]。

[2]王保树。经济法原理[M]。

第7篇

工商管理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实施管理行为、引导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维护社会经济市场秩序,为企业创造良性竞争环境。工商管理的涉及面广泛,在市场监督与管理过程中以有形监管和无形监管的形式,监管市场经济主体的入市、竞争、交易,维护市场经济交易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工商管理的监管方式多,通过舆论宣传、管理部门调解、法律制裁强化对市场的监管;工商管理与消费者关系密切,消费者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工商管理的行为和职责与消费者的权益息息相关,良好的市场环境能够有效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工商管理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二、工商管理与经济发展的辩证联系

工商管理需要顺应经济发趋势,而经济发展也离不开工商管理监管。工商管理脱离实际市场经济环境将无法存在,没有工商管理市场经济也健康发展。工商管理制度的发展促进着企业的发展,经济发展也推动着工商管理制度不断创新和完善。

1.经济发展是工商管理的基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我国市场经济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市场范围不断扩大、消费者消费意识不断提高、企业和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这些经济方面的进步为我国工商管理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工商管理以对企业监督和管理为主要工作任务,通过构建工商管理机构,监督企业经营和交易情况,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由此得知,经济发展是工商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2.工商管理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工商管理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完善的工商管理制度对经济的调节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生产关系的不断优化,利益主体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仅靠市场机制自身对经济进行调节,根本无法促使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工商管理对市场活动开展引导、监督和管理,能够弥补市场自身的不足,创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保障市场经济主体公平交易,进而推动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1.工商管理促进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市场体系是经济运行的“中枢神经”,市场体系构建的高低程度直接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国家通过各种宏观调控手段,调节商品的供应与需求,引导并调节各企业的发展方向,达到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目的。工商管理是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方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对市场主体展开培育和监管,能够将经济资源合理配置,引导稀缺的经济资源流向最有效率的经济部门,使其得到充分利用。

2.工商管理强化了对市场的有效监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开展反不正当竞争、交易和垄断行为,可以改善我国的投资营商环境,营造出诚实有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开展的保护知识产权和保护企业商标的工作,对于假冒商标、伪劣商品、虚假违法广告等给予重重的打击,这对于维护知识产权、净化市场广告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开展的商标注册管理、市场竞争管理、信用等级评定等方面工作,也直接促进着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

3.工商管理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是市场主体的关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是决定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工商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消费者的满意程度决定着企业发展的命运,因此维护消费者权益是企业必须重视的任务之一。工商管理部门严格规范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加大力度对商品质量的监管和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同时,通过对消费者开展法律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增强消费者的理性消费观念,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结语

第8篇

【关键词】水资源;规划;利用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实质是强调资源利用、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必须协调一致。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这就要求社会、经济和环境资源能够永续地发展下去。以社会经济和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理论为基础,从宏观到微观的不同层次上审视和规划整个水资源系统中的各种问题,从而为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前期保障。现行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虽然已经考虑了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等问题,但仍未脱离经济制约型的规划范畴,即规划仍以发展经济为主,对环境影响的重视仅以可接受的程度为限,而非致力于经济、环境的协调和经济、环境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的协调性规划。因此,要将现行的经济性规划转变为协调型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其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原则与方法以及技术手段等诸多方面均需进一步扩展和改进,以适应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要求。

1. 水资源系统规划

水资源系统规划是从系统整体出发,依据系统范围内的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部门用水的需求,制定流域或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和河流的总体规划方案,其中主要包括确定开发治理目标、优选实施方案和拟定开发治理程序等。水资源规划的最终目的是向用水户供给可以接受的水质和充分的水量,以及为社会、环境、防灾减灾等提供公共服务。一般的规划程序为:问题的识别与确定;制定目标并将其转化为评价准则;制定和筛选开发和治理方案;评价方案并进行优选;对选中方案进行补充或修订;检验并分析。

1.1 问题的识别和确定。识别和诊断问题的所在、分析水资源开发可能取得的成就、界定研究和决策范围、识别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拟定初步分析方法等是本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1.2 确定目标和评价准则。在摸清规划问题的要害所在后,接着步入确定目标,并将其转化为评价准则或指标。现代水资源规划管理的目标有4个,其中环境质量目标和经济目标一起构成规划阶段中寻优的主要目标,而地区发展和社会福利目标也必须考虑。

1.3 确定和筛选方案。由于水资源本身的特点和水资源工程的公共性,拟定和筛选方案的工作是比较复杂的,需要对所有可行方案进行仔细筛选,以免妨碍另外发展活动选择的可能。由于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水资源未来的服务项目和系统功能是有可能增加的,必须考虑这种情况及其不确定性和有关费用和风险。因此,在水资源开发方案的确定和筛选中,不仅要着眼于当前,更要顾及未来的发展。

1.4 方案评价和优选。对筛选后保留的一些方案,要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对每一方案进行经济、技术和环境的评价,并集结起来加以综合评估,选出“最优”方案进行实施。选定方案后,进一步加以修订或进行实施,而后检验和监测。实践表明,规划程序中的反复工作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在分析某些方案后,根据评价形成的不同方案的反馈循环,继续改进规划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2. 水资源持续利用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2.1 水资源持续利用的规划管理指导思想应以开发资源、增长经济、保护环境和发展社会这四方面的协调为准绳,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维持全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水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生态经济系统的组成部分,其规划和管理需以生态经济系统理论为基础,以生态、经济规律为指导,在开发利用资源、环境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保证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2.2 开发规划与运行管理的基本方法是系统科学的整体方法,结合应用其他自然和社会科学理论的多学科协作的规范,对宏观和微观层次的水资源开发治理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综合规划和科学管理。

2.3 水资源持续利用的规划与管理旨在支持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并使自身得以永续利用,因此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和支持条件是非常必要的。同时,结合本身的规划管理特点,还要遵循以下几点主要原则:

(1)流域或地区的整体规划和整体管理方案的选择应以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相协调,并能持续发展下去和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最佳为原则。

(2)水利枢纽、坝址、水库等主干工程的选择与设计同样应遵守可持续性强、社会接受、生态良好、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原则。其中,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愈来愈占有突出地位。

(3)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原则。水资源的时空特性非常突出,水资源持续利用的规划必须因地制宜,开发与治灾兼顾,重点与一般统筹,实事求是地全面规划,综合利用环境与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3. 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层次规划及内容

按照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指导思想、理论、方法和原则的总体思路,考虑到规划对象的时空范围和规模不同遇到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性质的差异以及采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等特点,将水资源规划问题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3 个层次。

3.1 宏观层次的水资源持续利用规划。研究对象是指一个国家或区域、大江大河的流域及相对大的地区等范围。规划的依据应以该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为前提,以资源、环境的可能承载能力为限度,通过社会经济发展方向、规模、产业结构和资源环境数量、质量、分配、使用的过程分析,识别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资源要素和搞清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主要矛盾和解决途径,从而制定具有指导意义的宏观水资源、环境利用和保护的基本战略措施和政策。水资源持续利用规划首先应进行流域的水资源数量、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和开发利用的分析与评定,可称之为水资源的评价;其次,应在社会经济发展预测的基础上,预测和制定水资源长期需求计划和供需平衡关系;最后对水资源环境的可能与极限承载能力进行计算和分析,揭示流域人口、环境与经济发展潜力,为制定全社会持续发展战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2 中观层次的水资源持续利用规划。

(1)研究空间相对宏观而言要小些,一般指中等河流流域、行政区或经济地区、其他自成单元的地区。根据地区自然、社会特点,水资源规划除全面考虑、综合规划水资源开发治理和保护环境的措施外,重点要放在探讨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利用与保护的协调关系和关键措施上,从资源环境的自然分布和地区生产力布局入手,应用生态经济规律进行资源配置,切实促进生产环境的良性循环。

(2)中观层次水资源持续利用规划,要尽可能地从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水和环境的需要出发,以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分析计算作为规划的主要技术方法。在地区水资源评价和供需平衡分析的基础上,可参考传统水资源和环境的规划步骤,从整体上制定流域或区域开发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战略方案和关键措施。在拟定水的开发治理方案的同时,要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物迁移扩散进行分析,制定污染区域总量控制方案和治理规划;在评价优选方案时,不仅要评价工程方案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而且要对区域环境污染进行预测和评价,综合考虑选出最佳方案,以期切实实现环境与资源的持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持久发展。

3.3 微观层次的水资源持续利用规划。流域或地区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中某项专业任务或某行业部门的水资源规划,如防洪除涝、农业供水、城市工业、居民供水、发电、航运、环境保护和治理以及综合利用枢纽或单项工程规划等。微观层次的水资源规划一般是在上述2 个层次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并构成相应规划的组成部分。在本层次的具体工程措施和运行管理策略制定后,应针对关键措施和策略进行综合评价,并反馈给宏观、中观层次进行协调,寻求全部规划的可行“最佳”方案,供决策者参考。这个层次的主要技术方法是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其中,技术表现形式是水资源工程技术和环境保护、防洪治理技术,评价取舍方案的方法是考虑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三统一的费用——效益分析方法。

4. 水资源工程中坝址和水库容量选择

4.1 我国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多、生态环境系统脆弱。在这种背景下,要发展经济、繁荣社会、满足需要,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整体规划方案必须是尽可能长期可持续利用的。因此,水资源主干工程如大坝、水库等地址、容量的选择,在整体规划中是很关键的。

4.2 在我国建设高坝大库是否适宜?这主要是从水库淹没土地面积大、导致迁移安置人口多等社会问题方面思考的。如今我国制定和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各项建设事项都要以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持续发展为准绳,以资源能够持续利用、生态环境能够持续发展为前提,否则经济发展便失去了物质基础和支撑条件。为了将可持续发展要求落实于坝址和工程容量选择中,可以采用下列几项简单的指标作为分析评比不同工程方案取舍的标准。评价以综合利用水资源为主的工程指标有:

(1)单位水量效益指标,指兴利效益Pi与水库总容积VT之比加上防洪效益Pf与防洪库容Vf之比的和,记以A,以单位水量的效益限值表示,即元/m3,表达式为:

A=Pi/VT+Pf/Vf

式中:Pi (i=1,2,…,n)为第i 项兴利效益,一般包括灌溉、给水、发电、航运、养殖等;VT为死库容与兴利(有效)库容之和;Pf和Vf为防洪效益与库容。防洪库容可有3 种情况:防洪与兴利库容独立、防洪库容与兴利库容部分结合和完全结合,依实际情况而定。

(2)单位水量淹没土地面积ΩS指标,指水库设计蓄水位(或正常高水位)下淹没土地面积ΩS与总库容之比,记以B,以公顷(hm2)表示,即:

B=ΩS /VT

(3)单位水量迁移安置人口指标,即指水库达到设计蓄水位时需迁移人口数np与总库容之比,记以C,以人数/m3 表示,即:

C=np /VT

(4)单位水量环境保护投资指标,即指水库蓄水至正常高水位时,为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所采取措施的投资Ke与总库容之比,记以D,以元/m3 表示,即:D=Ke /VT

以水利发电为主的工程,同样仍可采用上述指标进行评比。

4.3 根据上述4 种指标,按不同的工程对象,进行坝址(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和工程规模方案评比,选择土地淹没少、人口迁移少、环保投资少和工程效益大的方案实施,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水资源持续利用规划的必然方向。

4.4 对所有指标的精度要求应与规划设计阶段要求相适应。随着设计阶段的深入,可逐步增加一些辅助指标以增加指标精度,如对土地淹没面积指标,可细分为耕地、荒地、林地、城镇等土地和数量;对迁移安置人口指标,可分为完全或部分失去耕地及住所的人数、安置移民点、生活生产条件的难易程度等;对自然生态环境损失,可细分为淹没原始的、人工的和荒野的生态系统、动植物迁移或消失情况、文物景观的保护程度等;对涉及工程寿命的水质状况、泥沙淤积速率以及对下游枯水季放流所减少的生态环境影响等。在大部分指标能达到可接受的水平的条件下,应选择工程持续性强、效益好的坝址作为推荐的方案。

5. 结语

第9篇

关键词:社会成本;环境成本;影响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1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进而可持续发展被提到日程上来,环境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在企业管理活动必然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所以企业也要对环境做出一些贡献和牺牲,对环境负责,环境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那么企业在对环境要求所付出的代价就是环境成本。通过对它的核算和分析,合理运用企业资源,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成本的内容及意义

环境成本可分为三大类:环境检测成本、环境保护成本、环境损失成本,其中环境损失分为外部环境损失和内部环境损失。有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和废弃物的排放而产生的成本就是环境外部损失,这些损失分为已支付的外部损失和未支付的外部损失,其中未支付的外部损失就是社会成本。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某些行业的环境成本是一个相当大的惊人数字,需要国家对环境成本问题高度重视,将环境成本列入企业成本,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企业才会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控制。

二、环境成本核算的分析

1.环境成本的国外研究情况。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就有了环境成本核算的相关内容,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展开了对环境污染的经济损失研究。他们从宏观上将环境成本纳入国民经济核算。当时就有学者提出“生态需求指标”这个指标可以测量与反映经济增长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随后也有些学者提出其他指标,他们希望这样能最大程度的减少环境污染。从微观上将环境成本纳入企业传统成本核算。1998年2月在联合国组织的的《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中重点探讨企业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等,舍弃了外部环境成本,强调用会计核算来探讨环境成本。

2.国内环境成本核算的研究。国内环境成本核算立足于环境污染的治理和环境价值与社会成本之间的关系,他们对环境成本的核算主要在宏观范围上,比如绿色GDP核算、环境经济学和会计学等。他们提出,环境成本核算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重视,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利用环境成本调整国民总收入,并将环境成本作为绿色GDP的扣减项目来核算分析环境成本。

3.环境成本核算的措施。当前,我国社会成本数额较大,如果在分配社会成本时全由企业负担,企业势必因成本大增而蒙受巨额亏损,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政府引导企业朝控制社会成本的方向的努力,同时国家也可以承担一部分成本,实现成本分配合理化。

在宏观环境成本核算方面,政府可以建立一个独立于其他部门的环境成本核算中心,统筹各地环保、质监、林业、税务、水电、卫生等各部门,负责各地的环境成本核算问题,从环境保护成本、环境检测成本、环境损失成本方面对环境成本进行核算,并定期公布环境成本核算报告,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引导政策制定者决策,引导经济向可持续发展方向前进。

建立一个规范的环境成本核算体系,来实现绿色GDP的模式,这样能够综合反映一个时期内的经济发展情况和资源利用效率。

三、社会成本对环境成本核算的影响

1.社会成本量影响环境成本核算量。当社会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超过环境可承载量之后,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所导致的成本必将由社会来承担。如:雾霾所导致的人类呼吸系统疾病,在疾病治疗方面由国家统筹的医疗保险来承担,也就是将环境污染的影响转化为社会成本。因此,污染的加剧导致社会成本的增加,社会成本的增加导致环境成本核算量的增加。

2.环境成本核算对社会成本具有反作用。政府组织环境成本的核算,并定期公布环境成本核算报告,将引导决策者对社会经济和区域行业的布局、决策,将进一步引起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将从理念和实践上引导企业主动进行环境污染的治理和控制。

四、社会成本影响宏观环境成本核算的处理

社会成本存在广泛性、复杂性、多变性的特点,因此,对其核算也应当因地制宜,不可简单化、一刀切。

1.明确会计核算期间:由于治理环境的长期性,决定了宏观环境成本核算既要反映短期目标,又要反映长期效果,因此,短期核算应当以一年为一个期间,中期核算应当以一个国家“五年规划”为中期期间,长期核算应当以二个国家的“五年规划”为长期期间。

2.多元化的计量单位:由于环境成本核算的复杂性,决定了环境成本核算既要有货币为单位的计量,又要有以实物单位(如空气质量指数等)为单位的计量。

3.统筹性的核算目标:进行社会成本的计量、环境成本的核算,应当坚持中立地、真实地、统筹地性原则,将社会成本的方方面面(如环境污染影响人类健康所付出的成本、环境污染对经济发展的成本代价等方面)进行综合筛选、考量、计算、转化和核算,以方便政府决策者从社会成本的方方面面进行综合决策。

4.综合性的年度报告:通过以年为单位的环境成本核算,每年政府应当出具一份简明易懂、详细而具有指导性的环境成本年度报告,以向社会公布上一年度的环境成本水平,并提出下一年度的环境成本工作目标。

5.核算年度绿色GDP:在核算全年GDP的基础上,减去环境成本数额,可以得出我国上年经济发展绿色GDP数值,能够让全国民众真正了解我国经济发展所付出的环境代价、扣除环境成本之后我国创造的绿色经济总量,引导我国经济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总之,环境成本核算应该引起社会各阶层的重视,做好各行各业的环境成本核算,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减少污染和浪费,从根本上缩减社会支出成本。处理好这个问题,才能使我国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杰.关于环境成本核算的探讨[J].现代商业,2009(35):198-199.

[2]马自俊.环境规制、企业社会责任与环境成本核算[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

[3]陈平,成颖.环境成本核算及账务处理的美国之鉴[J].商业会计,2012(1):24-26.

第10篇

我们都知道中国要改革,经济改革。改革不是简单的事情,必须要有“变”最近我们经常能听到和看到的一个词叫做【宏观调控】而在中国它叫做【长期宏观经济调整】和【宏观经济监控】18世纪5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19世纪工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由于工业的发展经济随之提高,到现在为止世界共经历了5次【世界经济周期】工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随之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浮出水面,社会经济不健康发展。货币通胀钱越来越毛,市场货币流通失控,收支不平衡,穷富差距等等。

工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随之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浮出水面,社会经济不健康发展。货币通胀钱越来越毛,市场货币流通失控,收支不平衡,穷富差距等等。因此出现了【宏观调控】中国要改革,那么随之改革就要丢掉一些传统的东西,我们企业工厂就更应该跟紧步伐不能再新的环境下还用老套路,否则将被社会淘汰。大家应该也注意到了最近还有几个词【一带一路】【互联网+】【大数据】

我们还要了解一下什么是【世界经济周期】而【宏观调控】是为了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才产生的。世界现在一共是出现了5次世界经济周期,每次的周期的时间大概十年很稳定,但是第五次十年后应该出现的第六次【经济周期】却迟迟不来,全世界也都在寻找第六次【世界经济周期】在09年的时候最为激烈,大国都在发展工业,扶持新能源,新材料科研项目,因此也建立了很多工业园。但都未获得有效的“成功”到现在全世界商业大亨政府都将第六次【世界经济周期】看齐网络,认为网络还将担任第六次【世界经济周期】因此中国要经济改革,全世界也都在努力。中国的【新型丝绸之路】【一带一路】【互联网+】【大数据】都是这次经济改革的提出来,也正是刚刚开始做了。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如何改革?改革什么?怎么改革?是个大问题。可以肯定的是改革是必须的也是趋势否则将被淘汰。那么就要有创新,新的思路,新的想法,要测试,要操作,要进行,要运营。测试可以原则就要是1.必须少花钱2.必须有效果3.要能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那么改革创新要付出什么呢?1.时间(中国或世界的改革也都是需要时间的)2.耐心(效果不会突然骤增)3.坚持(有效果的状态下恒持以久,健康稳定发展)4.资金(改革创新资金问题必须少量投入,做到不赔钱。但是不投入肯定不行)5.运营(必须有能力,有想法,了解新形势的组织或团队运营)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1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法

中图分类号:DF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009(2015)21-0090-02

一、前言

经济法是国家从整体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管理和调控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对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说,经济法是国家宏观调控市场经济的重要手段,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法律是最能有效满足宏观调控需要的,认为离开法律宏观调控必然失灵,也规定“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可见经济法对国家宏观调控职能的发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建立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济形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国民经济总量稳步攀升,在世界整体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政府这双有形的大手和市场经济体质自身这双无形的大手之间相互合作的默契程度也在不断加深。然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单凭过去几十年的发展经验和国外的教训并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康发展的需要,出现了许多明显的问题和漏洞,现代市场上出现的不公平竞争行为不断增多,很多人冒着触犯法律的风险扰乱市场经济秩序,钻经济法的空子完成自身对利益的追求等等,这些现象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造成了恶劣影响,急需政府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弥补市场经济自身调控过程中出现的缺陷,而经济法则是国家发挥宏观调控功能的重要工具,是实现宏观调控最具权威,最有效的手段,通过发挥其普遍性、强制性、规范性的特点,最有效的满足宏观调控的需要,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全面性、规范性和长期性。

二、经济法及其一般作用分析

(一)保障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实现政府职能的发挥

宏观调控是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工具,我国经济体制建设尚不完善,单纯依靠市场经济自身的调节功能并不能够保障经济的平稳运行,因此,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调节工具。经济法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经济法涉及到了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这对于政府改善市场恶意竞争,惩罚市场上的违法行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成为政府职能有效发挥的内在推动力量。

(二)制定市场活动规则,维护市场健康运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范运行需要一系列完整的规则,市场经济各个主体在不破坏这些规则的情况下完成各项经济活动。经济法则是将这些已有的规则以法律的形式体现出来,将社会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法律化,并依照法律规定制定更详细的市场行为法律规范准则,对社会主体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进行规范,保证市场主体的规范化,帮助维护市场的良好运行秩序,从而建立良好的经济环境,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三)规范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

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操纵者,其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社会整体经济形势的能否向着合理有序的方向发展。经济法在约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同时也对政府的经济行为进行约束,保证政府各职能部门不会滥用权力做出危害经济发展的事情;其次,对政府的宏观调控范围和程度进行限制,防止由于政府过干预导致市场经济向着与预期相反的方向发展,规范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

(四)维护经济秩序,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维持健康、良好的经济秩序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的经济秩序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但总体是呈现稳步发展的态势的,整体趋于稳定。经济法的重要作用是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经济社会下,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整体的经济秩序不被打乱,经济发展格局不被打破,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三、经济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一)经济法是国家干预市场经济的重要工具

经济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秩序,是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与国家宏观调控共同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维护市场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等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共识,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经济法是是政府干预经济而设置的法律规范,是调整以社会公共行为为根本特征,发生在经济管理机关和经济组织、公民个人之间的经济管理关系和法律规范的总和,其调整对象具有社会整体的特征,这句话很有力的说明了经济法在国家干预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其自身调节功能的加强会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诸多的有力影响,但是市场经济体制自身也是存在很多缺陷的,若不利用经济法强加干预,反而会削弱市场经济自身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取得相反的效果。

(二)经济法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方向不动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不成熟,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市场经济发展无论在时间和成熟程度上还有很大的差距,要想坚定不移的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定社会主义经济下的各方面的思想非常有必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直有过另外一种声音在质疑这个经济发展方向的科学性和正确性,然而事实是在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体制共同作用之下,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生产力不断发展、经济繁荣,文化也得到很大的发展,人名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越是处于顺境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应该居安思危,发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种种缺陷和漏洞,找出解决这些缺陷的办法。经济法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用来保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的重要手段,它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方面面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明确整个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和整体方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采用法律的途经予以解决。

(三)引导、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经济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提出的,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法律体系,对引导、推荐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市场经济体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首先,它有利于引导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法律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法律,经济的发展也同样离不开经济法,经济法的建立和完善对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肯定了现代社会主义社会取得的成就,也以法律的形式保护了社会主义社会中艰难生存下来的诸多事物,将这些事物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逐渐形成经济发展改革的方向,逐渐引导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整体的发展和完善,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双重目的。

四、市场经济与经济法的宏观调控干预

(一)经济法干预市场经济的程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自身对市场有着良好的调节作用,而经济法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一部分,与市场经济一起推动者经济的稳步向前发展。经济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经济法的协调干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经济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干预程度应该松弛有度,既不能干预的太深,影响市场经济规律的发展,也不能干预的太浅不能发挥经济法应有的职能,也就不能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二)如何更好地利用经济法干预市场经济

面对经济法干预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的协调功能,经济学家们提出了不用的观点,但是总结出来就是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经济法干预程度的多少,例如对于生产力发展水平高的国家经济法干预的程度就比较少,市场与政府之间也只是税收等关系,反而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国家,经济法干预则应该多一些,依靠法律的权威来震慑住整体的经济社会的发展,以此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利运行。

五、总结

经济法的主要调节对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公共性的事物,它的出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引导、推进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已经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然而,更加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社会利用经济法宏观调控的程度应该依照社会发展的水平条件来确定,这样才能保障经济法的作用能够得到有效发挥,也保障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能够在有序的社会环境中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第12篇

一、西方经济学流派发展进程

(一)古典学派

古典学派诞生于1776年英国的工业革命,当时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提升,生产技术和经验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并且在世界范围内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市场需求也不断增长,从而促使古典经济学学派的诞生与发展。该学派遵从经济规律,认为经济规律会主导价格和要素报酬,认定价格体系可以很好地配置生产资源,十分信赖市场自身的调节能力,不需要政府给予任何干预,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李嘉图和亚当斯密。古典学派有两个比较著名的理论,一个是亚当斯密的国际贸易绝对优势理论,一个是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

(二)新古典学派

新古典学派又称剑桥学派,起源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学派创始人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新古典学派产生的重要经济学理论,包括分配论和价格均衡理论,主张将供求论、边际效用论、生产力论以及生产费用论等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全竞争的前提。新古典学派的核心理论是均衡价格论,认为不同需求量和产品价格的构成是由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决定的,并以均衡价格论替代了价值论。并在均衡价格论基础上发展出分配论,对国民收入中各种生产要素所占比例的大小进行了分析,认为其比例大小由各自的供求关系主导的均衡价格决定,并认为经济总量是由各种生产要素共同组成的。

(三)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诞生于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时期,失业率高涨、产出能力严重下降,社会经济发展十分缓慢,甚至出现了经济倒退。凯恩斯主义可以解释为总需求管理,对经济萧条作出了科学解释:“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所以需要政府发挥经济主导作用,通过财政政策或者货币政策去拉动需求增长,促进经济消费和投资,进而带动经济复苏,恢复正常运转。凯恩斯主义的核心内容是IS-LM曲线,是由凯恩斯主义者希克斯总结并写出来的,是对凯恩斯主义最好的阐释。但是却受到了新古典学派的质疑与批评,认为凯恩斯主义将经济学又重新拉回了古典经济学领域中。

(四)新古典综合学派

新古典综合学派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凯恩斯的众多追随者在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对凯恩斯主义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了重新研究,并试图找到问题的答案,例如繁荣和通胀的分析等。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萨缪尔森、托宾以及索洛等,学派理论观念中比较著名的就是萨缪尔森所著的《经济学》,强调了使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去调节社会经济总需求,促进就业、消除经济危机。并且提出了混合经济论,以此应对经济制度方面的问题。

(五)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诞生于七十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严重滞涨,失业率很高,并且通胀问题严重。由此引出了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分析模式,并由此演化出经济发展体系。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相信并十分依赖个体利益最大化、市场出清、理性预期以及自然律假说四个假设,认为私人经济能够保持自身的稳定,货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是中性的,货币在短期发展的过程中也是中性的。并对凯恩斯的经济学理论作出了批判,认为其主张的积极干预经济的政策手段,对于经济发展是有害的。

(六)新凯恩斯主义

新凯恩斯主义是在凯恩斯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经济学流派,其汲取了凯恩斯主义中经济学理论上的不足,并在新古典宏观主义的理论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从而发展出新凯恩斯主义,诞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建立了微观经济基础,对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问题的辨析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

(一)代表个体分析模式问题

经济学经典的分析模式是代表个体分析,可以将微观分析和总转化当作宏观总量,为宏观经济分析提供必要工具。代表个体分析模式的问题主要有三点,第一是社会经济个体数量多,并且个体差异大,代表性个体分析的工作量太大,无法准确把握每一个个体的行为和信息,容易出现误差和失误。第二是该模式的分析前提是假定个体本身存在缺陷,但是在现实社会中,代表个体的占比是一小部分,使其代表性遭受巨大的质疑。第三,在代表个体分析模式下,总量如果假定合理,其在分析时也会受到经济市场中各种因素的干扰,使得加总行为出现问题,得到的结果并不是统一的和固定的。

(二)理性预期分析模式问题

在理性预期分析模式下,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新古典学派认为宏观经济的理性预期分析需要建立在个体行为最优化的基础上,认为经济主体的发展就是宏观经济理论覆盖下的最优经济行为。但是,在理性预期分析模式下,完全理性的经济活动和行为是不存在的,个体的经济行为受到宏观经济形势以及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会不断发生变化,如果采取理性预期分析的方式去预测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必然会存在一定的经济风险,无法做到完全准确的预测和分析。

(三)计量验证分析模式问题

计量验证分析模式在经济学中使用比较多,并且相对常规的分析方法,首先要提出问题,并引入函数模型,然后提出假设,最后根据实证数据分析的形式去开展计量验证分析。经济学流派会根据自己对宏观经济微观基础问题的理解和研究成果,建立与之相对应的函数模型,进而对经济系统开始假设,并使用数据工具去推理、演绎,得到经济规律的数学表达。在计量验证分析过程中,分析的结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利用提出的问题脱离实际,函数模型使用不当等。分析模式的问题容易导致过于理想化的缺陷出现,并且分析过程中有很多关键性的因素是无法被准确量化的,使得分析结果存在较大误差。

三、西方经济学流派对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问题的辨析

西方经济学流派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与演化,经历过迷茫,也获得过成功,其对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问题的辨析还是比较到位的。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具体划分,应该从凯恩斯主义说起,但是其革命的根本目标是颠覆,并不是分立。当然,凯恩斯的颠覆思想也受到了很多质疑的,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宏观经济变量间的关系会受到经济政策的影响,使得其相关的问题分析出现错误。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如果没有微观基础,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是无法正常开展的,无法获得正确的分析。另外,正是因为存在质疑,才会一直推动西方经济学流派的发展与演变,引导经济学者不断探索着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问题,致力于找到两者的协调发展途径,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对经济做出最准确的解读和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