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如何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

时间:2024-03-23 08:55: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如何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如何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

第1篇

的确,科学并不是神秘未知、只属于成人世界的东西。孩子从一出生,便进入了神奇奥秘的科学世界,日出日落,风雷雨雪,江河湖海,四季更替,科学知识无所不在。三四岁的孩子对于万事万物都很好奇,总爱缠着家长问“为什么”。对于孩子来说,一个“为什么”就是一次发现,一次发现就是一次科学探索。

科普教育,引导最重要

虽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期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成为科学家,但一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很强的观察能力和思辨能力。身为家长,你懂得如何引导孩子学习科学知识吗?

先来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如果孩子把玩具拆得七零八落、把花园挖得到处是泥,甚至因为做实验把屋子里弄得乌烟瘴气,你是大发脾气还是抱持宽容的态度?

你能帮助孩子把最初对科学的兴趣变成真正的科学探索精神吗?

看着孩子在那里瞎捣腾,你知道如何指导孩子,并探寻出答案吗?

或许会有家长说:“我们自己也不太懂科学,如何去教孩子呢?”科普教育并不是把科学知识简单地灌输给孩子,而要通过孩子喜欢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他。如果家长自身有一定的科学基础或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自然很好,但如果在这方面有所欠缺,也并不意味着你家的孩子一定会比别人差,关键在于家长对孩子科学兴趣的培养和环境的创造。

一般来说,孩子天生就对科学知识有一份可贵的好奇和兴趣,三四岁的孩子正处于心智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接受新鲜事物和新的科学知识比较快,而且他们会有与众不同的想法,在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科学兴趣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会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

你要做到以下几点:

孩子的探究活动提供多种多样的材料和信息,给他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自由探索。

鼓励孩子发现事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培养孩子细致的观察力和分析比较的能力。

寓教于乐,巧妙地将各种科学知识融于生活中,培养孩子对生活现象的好奇心和独立动手能力,经常启发孩子思考。

学会倾听,不要随问随答,不要急于把自己的经验教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尝试并不断修正错误,从自己的探究中获得成就感。

科普知识,点滴积累

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引导孩子走上科学探索之道。

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

3〜5岁的孩子会对日常用品、自然物(常见的动植物)和自然现象(气候、季节)感兴趣;而5〜7岁的孩子则喜欢探索亲身经历(科技产品或电器、工具的原理和使用)和未曾经历的领域(恐龙、机器人、太空等)。

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知识,如果家长能耐心引导,孩子会在生活中体会到科学的乐趣。你家的厨房就是一个很大的实验室。孩子在厨房可以了解到食物怎样由一种颜色和味道混合后变成其他的颜色和味道,如何给食物加热或让其冷却,不同的烹饪方式会使食物出现不同的口感等。走出家门,给孩子讲讲风是如何形成的,看看植物是如何发芽、生长的,动物的作息习惯和饮食爱好,白天为什么看不到月亮等等。

带孩子做实验

实验是最直观的科普方法。例如,冬天,爸爸妈妈和孩子在户外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十分开心。这时,孩子在高兴之余,可能会想知道“雪是怎么形成的”。让孩子观察,落在窗玻璃上的雪花融化了,只留下一颗颗水珠,引导孩子假设,雪是由水变成的。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设,家长可以让孩子到户外收集一些雪装在容器里,放到火上加热,里面的雪就慢慢融化成了水。孩子会发现,雪是水的不同形态。

实验做完了,但科学研究远没有结束。孩子的问题一个接一个:水是怎样变成雪的?为什么水放到冰箱的冷冻室里就结成了冰,而没有变成雪呢?如果你对这些问题解释不清,不妨和孩子一起再做几次不同的小实验,这可是一次真正的科学研究哦。

查找相关资料

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如果家长并不知道确切答案,请不要随便编一个搪塞孩子。可以坦白告诉他:“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到哪儿去找到答案。”帮孩子选一些科普读物,或在图书馆、科普网站上搜寻相关问题的解答。

科普读物能将深奥难解的科学知识以生动有趣的形式介绍给孩子,既承载着许多科学智慧,又适合孩子阅读和学习。一般来说,学龄前孩子对于图的感受力比文字强,比较适合读以图为主的科普读物。

如果孩子还不能独立阅读图书,家长可以给孩子讲解。很多科普读物一般都附有简单易做的科学小实验,家长可以带孩子一起动手操作,加深孩子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让孩子从书中学到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严密的科学思维。

各类场馆里的科学

科学知识的获得还有许多途径,例如面对面的科普讲座、亲身体验、模拟情境、科学新知的直观推广等,这些活动都能大大提高孩子的科学兴趣和探索科学的信心。

各地举办的各种少儿科普讲座,一般都由专家主讲,通俗易懂且又充满了各种科学新知,喜欢科学的孩子一定不要错过。孩子可以和专家一起现场做实验,也可以请专家解答疑问。

第2篇

【关键词】学校与社区;阅读推广;活动

随着语文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儿童阅读推广,少年儿童的阅读状况得到了一些改善。农村儿童阅读如何推广呢?农村学校与社区应该怎样做才能激发儿童的阅读热情呢?笔者针对农村少年儿童缺乏优越条件的阅读现状,从农村的社会状况以及当地学校、家庭等方面对农村少年儿童阅读现状的影响而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善农村少年儿童阅读的策略和措施。

一、幼儿园勇挑重担

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阅读开始越早,阅读时思维过程越复杂,阅读时对智力发展就越有益。七岁前就学会阅读,就会练就很重要的一种技能,边读边思考边领会。”可见孩子早期阅读是多么重要。但由于是农村,很多家长没有什么知识文化,就没有培养孩子阅读的意识。不过,现在的农村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很多孩子都可以上幼儿园了,因此,培养幼儿阅读的重担就落在了幼儿园老师的肩上。

要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幼儿园领导首先得有培养幼儿阅读的意识,在幼儿课程中安排专门的幼儿阅读课,让老师系统的培B幼儿的阅读习惯。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幼儿园就应该配备大量精美的绘本和电子图书,因为这些图书不仅画面精美,而且富有内涵,孩子阅读后,不仅能享受文学,感受美学,还能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力、思辨力等,可谓一举多得。

当然,由于幼儿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所以培养幼儿阅读习惯最好在游戏中进行,这样变化形式多,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和孩子玩串字游戏、排图游戏、编故事结尾、让孩子猜剧情等,还可以将故事表演出来,配上精美的服饰和道具,孩子们一定乐不可支、乐此不疲。当然,老师还要注意诱导孩子:要想知道更多的故事,那就自己到书里去找找吧。这样,孩子不仅喜欢在学校阅读,回家也会有兴趣读了。如果这时有孩子能回家主动把在学校读的故事讲给同龄的孩子听或讲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甚至扭着父母去买图书,那幼儿园的阅读教育就初见成效了。

不过,这项阅读推广工作也不应该仅仅由幼儿老师来完成,幼儿园还应该教育我们家长参与进来,让家长明白,陪孩子阅读不仅仅能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打基础,还能增强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感情。幼儿园在作宣传工作时,可以把天才儿童李尚荣的故事讲一讲,相信这一幼儿阅读成功案例一定能激发家长们指导孩子阅读的热情。

为了促进幼儿阅读活动的开展,幼儿园还可以开展一些“亲子阅读”活动。可以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制作阅读卡片,如读了哪些书,知道哪些优秀的人物,记住了哪些故事等;也可以进行阅读录像竞赛;还可以以家庭形式进行讲故事比赛等等。只要幼儿园多开展阅读活动,孩子的阅读习惯不难培养。

二、小学阶段全力以赴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哲人也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小学正是孩子成长的起步阶段,更是孩子阅读习惯形成的黄金时期,错过了这一时期,以后再抓就有点难了。因此,小学阶段我们必须全力以赴。

现在,各个学校都非常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因此校园内都设置了图书室、阅览室、书吧、图书角等等,为学生读书创设了良好的条件,但除此以外,学校还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因为活动是促进学生成长的基石。

(一)“每天一读”活动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书一定要多读。但由于外界的诱惑太多,好多孩子都没有沉下心来读书的习惯,我们学校就应该为孩子提供阅读的时间和空间。

由于是农村,好多孩子家离学校都比较远,所以好多孩子都在学校吃午饭,午饭过后都有一个小时左右的自习时间,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好这段时间,把这段时间都留来学生阅读。可以让各班班干部到学校图书室借书到教室看,也可以轮流让每个班到学校阅览室读书,还可以在教室内设置书柜,让孩子自由借取来看,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让学生在微机室阅读电子书。总之,要保证中午时间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阅读。班干部和值日老师可以随时监管学生纪律。

(二)“每天一讲”活动

“讲”是让孩子对阅读内容的一个消化过程,也是让孩子在讲述后得到别人肯定而获得满足感的过程,这不仅能促进孩子阅读的热情,也能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因此,学校可以开展“每天一讲”活动。

这个活动都分班进行,每天中午留十分钟让孩子们分享与阅读有关的内容。可以是读过的一个完整的比较简短的故事,可以是故事的梗概,也可以是读后的感受,精彩片段赏析,还可以是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发生的不一般的故事等等。不用讲很长,只需一两分钟,每天中午就可以有5、6个孩子讲,一周下来就可以有一半的孩子讲,像一些人数少的班级,应该全班孩子都讲了一遍。这时孩子们可以投票选举,看谁讲得最精彩,评为“最佳”给予奖励,或者作为期末“三好生”评选条件,也可以作为学校评选“升旗手”的条件等等,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每天一得”活动

有句话叫“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边读边做笔记,阅读的效果会更好。所以,学校可以开展“每天一得”活动,可以让学生摘抄每天阅读到的好词好句,中高年级孩子还可以对读书的内容进行批注,如理解、感悟等,不需要写很多,几句几个词就好。每天作为家庭作业让学生完成,第二天老师批改。长此以往,阅读效果显著。

(四)“每月展示”活动

为检验阅读成果,学校可以开展“每月展示”活动。内容可以是“手抄报”展示,讲故事比赛,阅读心得体会比赛,阅读书写比赛,计时作文竞赛等,由各班选取优秀者参加,获得奖励的,得分计入各班,作为期末评选“优秀班集体”的条件之一。我想,以这些活动为依托,学生一定会焕发出阅读的激情。

三、学校与社区活动相结合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好多农村都建立了自己的社区,在社区里还建立了开放式的阅览室。但很多阅览室形同虚设,根本没有发挥好阅览室的作用。这主要是宣传没到位,来这儿阅读的孩子少之又少。因此我认为,我们可以把学校与社区活动结合结合起来。

我们都知道,农村学生每天放学时间大约为4点,低年级的孩子放学时间还要早些,而这段时间好多家长都在上班,许多学生就成了没有人监管的孩子,所以很多安全事故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发生了,如溺水、车祸、摔伤等。为了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学校可以与社区联系,让那些无人监管的学生,放学后直接到社区阅览室进行阅读,社区派专人做好监管工作。

第3篇

儿童绘本常有描绘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如《第一次上街买东西》、《我爸爸》、《我妈妈》……有细腻描摹孩子情感韵律的《你爱谁多一些》、《月亮,生日快乐》等。这些绘本内容丰富,画面鲜活,在深入了解儿童精神世界的基础之上,将孩子们生活中的种种情状定格于画面中,并辅以简练的语言旁白,让儿童在美丽又快乐图文旅行中,更深层次地引发儿童愉悦的精神之旅。

一、善交流——让绘本阅读轻松化

“放轻松”就是要把阅读的目的藏起来。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在绘本阅读中“多让孩子表达”,“把阅读的快乐交给孩子”。积极鼓励孩子边读边猜想后面将要发生的事,鼓励孩子根据画面中的细节进行大胆地猜想、推理,体验阅读的乐趣。

如问:“这个故事你喜欢吗?”“你最喜欢里面的谁呀?”或者说:“我好喜欢里面那只小熊,你呢?” 在阅读中,教师应敏锐地多注意孩子的反应(困惑、惊讶、欣喜等情绪及语言表述),从中见缝插针地提问,常能引发一些有意思的对话与讨论。与孩子的对话,不要过分企求每一次的对话有深刻思辨和意义。因为每一次交流的本身就是一种情感建立的这种方式没有约束,没有压力,轻松、自然,仿佛朋友间闲聊。儿童喜欢这种平等轻松的交流,绘本中美妙的图画,精彩的情节也在这轻松的一问一答中得到充分认识,而这一切是不着痕迹的。

二、重体验——让绘本阅读自主化

绘本阅读自主化就是学生能自由地展开阅读,自觉地投入阅读,充分发挥自己在阅读活动的主体地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常常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自觉投入。如何让儿童对绘本自觉投入呢?首先要选择优秀合适的绘本。优秀绘本的基本要求是:应该以儿童为本位,充分考虑儿童的阅读兴趣;应该以审美功能为主,娱乐、认知、教育功能并重;应该关注儿童心灵世界,着眼于儿童精神成长;选择故事的语言浅近,富有乐感的绘本选择图画富有视觉美的绘本,这样才能激发孩子阅读的欲望。其次要尊重儿童阅读的体验。如《月亮的味道》这则故事不长,但是有趣的故事情节加上可爱的动物们叠罗汉,不得不让人喜欢。根据一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在挖掘故事内涵时,没有那么老套地问读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收获。我就顺其自然地问:“动物们吃完都安静地睡了,看看它们脸上的表情,这是一群怎样的动物呢?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孩子们读懂故事了,他们的回答是“聪明、团结、幸福、可爱、与别人分享……”。尊重儿童个体阅读,儿童就会还你一个惊喜,培养儿童阅读能力,有意识地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铺平一条五彩的路。

三、倡感悟——让绘本阅读立体化

绘本的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图书形式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阅读,或者说,绘本的功能远远不止是阅读,它是一座有待开发的“宝藏”。朗读、交流、表演、绘写,我们可以构建一种多渠道的立体化的方式去亲近绘本。绘本语言浅近、形象;句子单纯、短小,朗读时明快、活泼、琅琅上口。这些富有音乐感的文字是非常好的适合低年级学生朗读的材料。其接近口语化的语言,会让学生如说话一样轻松自如地走进绘本。

如在《想吃苹果的鼠小弟》中,我有选择地让孩子学小鸟飞、猴子爬树、拉长鼻子、伸脖子等动作,同时引导他们加上角色的语言进行对话,这样既让孩子体会了鼠小弟摘不到苹果的失落与伤心又能感受到袋鼠、犀牛通过自身优点摘到苹果的成功感,从而加深幼儿对绘本情节的理解和记忆,进一步培养孩子继续探究绘本的情节发展并感受绘本情节的诙谐和有趣。用图画描绘是对绘本阅读的另一种诠释。绘本是文学与绘画的完美融合,我启发学生也尝试用这种“图文结合”的方式来对于一些绘本中的留白进行补充。模仿绘本的样子,会写的字就用字写,不会写的字或意思用图画来表示。同时在学完故事后,也尝试做一定的延伸,鼓励他们参与到故事的续想、续编中,引导孩子以主人公的身份进入故事,感受故事,思考故事。

开展绘本阅读研究,无疑为孩子打开一扇美丽多彩的门,使儿童被动的、枯燥的早期阅读活动,变为儿童主动的、愉悦的阅读体验,享受快乐的阅读过程,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丰富的阅读经验,促进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是笔者多年来孜孜以求的事情。一本本耐人寻味的绘本在给孩子带来阅读欲望的同时,也引领他们飞翔在了一个个神奇梦幻般的天空,享受了非比寻常的快乐。让我们开启绘本阅读这扇美丽的门,不再让绘本阅读当成孩子的“辅食”,也不再让绘本只是孩子们的床头故事,让我们共同关注儿童的阅读需要,钻研绘本的教学策略,和孩子们一起在绘本中享受阅读的快乐,传递阅读的幸福。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通市五里树小学

第4篇

此外,越来越低龄化的留学也将带来各种各样的新问题,诸如学生能否适应语言环境、生活起居如何照顾、人身财产安全和心理健康如何保障等,势必又将催生出新的市场。

留学生:在如今的留学人群中,40%都是低龄留学人群,甚至有2%左右的留学群体是初中及以下的超低龄学生。这些家长在如此年龄就将孩子送去国外留学的原因是什么?

吴君回:这主要是由家长对孩子的规划意识越来越早以及低龄留学申请形式越来越激烈所导致的。以美国为例,目前很多家长会让孩子在5年级甚至更早的时间准备标准化等考试,与在国内机械地刷分和应付繁重的课业压力相比,部分家长更愿意陪孩子一同留学甚至是让孩子到寄宿中学去体验更好的学术环境和氛围,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融入做好铺垫;同时,由于目前美高申请异常激烈,100-300份的申请最终只争夺3-7或7-20不等的名额,致使很多家长开始逐渐意识到国内的申请难度。所以,为了让孩子能够更提早地融入国外的氛围,从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低龄留学已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家庭的不二之选。

苏锦清: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出于移民的考虑。很多家长正在或计划要办理移民,特别是现在最热门的美国EB5项目,家长们希望孩子提前适应国外教育,以便日后移民的时候可以顺利地过渡。二是由于中国教育优质资源严重短缺所导致的。国内一线城市的基础教育资源普遍存在严重短缺现象,如北上广深这三大城市,由于外来人口不断增多,外来人口子女读书更加困难,所以在广州有些家长会为了一所比较好的公立小学,而不惜豪砸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去买一套房。类似的情况已经司空见惯。再者说,在中国高考的压力下,或许出国留学是一个性价比更高的选择。三是中国高等教育远远落后于英美强国。基础教育阶段,中西方教育或许各有千秋,但在大学阶段,西方国家肯定是远远领先。经济基础不错的家庭,如果打算让孩子接受国外更好的教育,那么提前在中学阶段出国留学,则更容易帮助孩子适应国外的环境与学习,争取做到无缝对接。

叶炳贤:就我们所接触到的家长来看,促成当下留学低龄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随着出国留学人数的不断增加,外国高校尤其是名校的申请也越来越激烈。留学申请已进入“拼背景”时代,学生仅凭高分或者常规课外活动(如志愿者、校社团活动等)已经不足以获得名校的青睐。因此,很多家长选择在高中(甚至初中)阶段就让孩子出国留学,希望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多不一样的教育资源,以提升进入名牌大学的几率。

二是相对来说,研究生、本科生的思维模式已经相对定型;而在初高中阶段出国留学的话,学生能更易适应外国的教学模式,同时还可培养“西方式”模式,如更勇于表现自我和挑战权威等。

三是随着移民或出国留学的国人越来越多,大家的这个人际“圈子”也在不断扩大,家长更易找到能在外国照应自己孩子的熟人,因此他们也就越来越放心提前把孩子送去留学。

四是某些国家地区的留学成本并不高(一年15万-20万人民币),和国内国际学校的费用水平大致相当,因此,有些原打算送孩子进国际学校的家长,也开始考虑直接将孩子送出国留学。

留学生:观察当下的留学市场,低龄留学业务日渐火热,已然成为众多留学机构竞相争夺的“蛋糕”。然而,“低龄留学”这块蛋糕并不好拿下,却也是业内的共识。你认为低龄留学的弊端在哪里?

吴君回:低龄留学,不可避免的一个难题就是孩子的低龄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心智还不成熟,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没有完全树立起来,如果没有合适和有效的教育方式,孩子在海外很容易产生孤独感,甚至造成性格孤僻;同时孩子很小就接受西方的教育理念,过于西式化的思维并非是一些中国家庭所期望的。

此外,家庭结构的完整性对孩子的成长甚为重要。大部分的国内家庭通常会采用父母亲单方面陪同的方式去陪读,势必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

苏锦清:第一,学生年龄太小,安全是首要问题;第二,面对中西文化差异,学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渡时期;第三,海外院校琳琅满目,家长期望值过高;第四,现在独生子女居多,学生缺乏足够的独立性;第五,关于学习能力与方法,如果没有从小进行有关培养的话,学生很难短时间内适应海外的学习。

叶炳贤:比起大学,低龄留学的“产品”更参差不齐。以高中为例,高中数量远多于大学,要定位到合适的高中更难。此外,大部分低龄学生心理尚不成熟,面对陌生的留学环境更易出现问题,如只顾玩不学习、喝酒打架等。当然也有一些处于“不成熟”状态的外国低龄学生,可能会排挤甚至霸凌中国留学生。

留学生:国内的文科教育教学生“知识”,而西方人文教育教给学生思维方式和逻辑,这可能是中西方教育差别最大的地方。基于这种不同,你认为低龄留学到底该学些什么?哪些最有价值?

吴君回:我这里主要举几个点来进行分析。我认为西方教育最注重的是阅读,通过大量的文本阅读,学生可以学习如何去批判性地思考,尝试去理解故事人物甚至作者的想法,以及学会理性地去判断等;同时,西方教育还十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自由选课的同时又给予学生一定的约束,限制学分要求,如此一来,学生不仅可以学会自主选择和长远规划,还更加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我认为这些都将使孩子终身受益。

苏锦清:学习什么不是关键,关键是怎么去学习。西方教育讲究的是以人为本,宗旨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所以,学生必须要懂得独立思考,勇于展现自我,积极参与团队,主动发挥自身领导力才能;同时,还要了解自己的喜好和兴趣,对自身的能力与目标有比较清晰的认知。

叶炳贤:一方面,学生可以学习历史、哲学、经济学等学科,以增强自己的思考、思辨能力;另一方面,还可学习领导力、演讲等课程,以提升表现自我意识的能力。对于理工科类学生而言,他们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参与更多的“实验室项目”,如生物、物理研究、计算机编程、机器人项目等。

留学生:根据《中国学生低龄留学白皮书》显示,在留学年龄段上,有13.76%的家长认为应该在初中阶段即送孩子出国读书,8.30%的家长赞成孩子在小学阶段出去。目前可接受超低龄留学生的主流国家有哪些?它们在招生数量上有无限制?招生群体主要集中在几线城市?

吴君回:目前超低龄学生主要集中在澳洲、英国、加拿大、美国等英语国家。对于陪读政策每个国家也不尽相同,以美国为例,目前暂无可开放给家长的陪读签证。就招生数量来说,不少低龄学校对国际学生的要求也较为严格,如需要学生进行面试,测试英文能力,甚至有本土学生和国际学生的招生区别等等。但也有一些公立学校对这方面的要求并不高,一般只要有身份或学校周边有物业等家庭情况的学生都可以就读。

目前,国内超低龄留学的招生群体主要还是集中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留学意识的提前,这种区域性的划分界限会被逐步弱化,二三线城市也将成为热点区域。

叶炳贤:低龄留学的国家仍以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主,和本科研究生留学的基本一致。一些国家的公立高中,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是学校所在区域的教育局派位的,有学位名额才能申请,因此需要更早提前规划申请事宜;而私立学校,基本没有这类限制,原则上只要学校没招满就都能够申请。

留学生:为了鼓励小留学生前来留学,不少国家相继解除年龄限制,开放陪读政策。一般而言,留学陪读需具备哪些条件?除了经济条件外,对家长学历有无要求?

吴君回:每个国家的陪x政策都不尽相同,但通常都需要是直系亲属方可申请陪读,例如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对于家长而言,除经济要求以外,学历暂无明确要求。但我还是建议陪读人员出国前能够掌握基本的英语交流技能,学会开车,这样一来,对于今后出国陪读以及国外的日常生活都将极为便利。

叶炳贤:留学陪读的要求主要以经济条件为主,对于家长学历没有明确规定。当然,有些国家会开放一些工作机会给陪读的家长,对于这些国家,英语流利、高学历的家长在融入当地生活方面更有优势。

留学生:对于父母不陪读,选择寄宿的中小学留学生来说,如何选择寄宿家庭和监护人?

吴君回:对于选择走读的学生来说,我建议他们选择学校负责或与学校有合作的第三方机构安排住家。毕竟对于中小学生而言,需要的关护和照料会更多,能够安排合适的住家,及时处理突况,协助家长保持和学校、住家之间的沟通,则显得更为重要。

苏锦清:关于寄宿家庭和监护人的选择应从以下方面进行筛选:第一,监护人无犯罪记录,无不良嗜好(如酗酒);第二,监护人身心健康;第三,居住环境符合招待留学生的标准;确保寄宿家庭周边治安安全。

叶炳贤:除了委托口碑良好的中介机构安排合适的寄宿家庭和监护人外,如果经济和时间允许,家长可提前陪同孩子出国参加入学典礼,并一起参观寄宿家庭。

留学生:根据近两年的留学趋势不难发现,“超低龄留学”正在赶超“低龄留学”。对此你怎么看?

吴君回:我认为这个现象有利也有弊,正如我刚才所说,每个家庭的教育理念和期望值都不一样。所以,我还是建议留学家庭根据家庭和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孩子什么时候出国留学。

叶炳贤:我认为需要理性对待“留学”这个问题,家长不能盲目跟风和攀比,否则留学反而会危害学生的心身发展。

留学生:对于小留学生而言,他们在国外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吴君回:低龄留学问题出现的背后是家庭教育的问题,一些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并没有让他们具备一定的独立自主的能力,也没有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部分小留学生出国前并不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不懂国外人的礼节,所以难免会有诸多不适,易与人产生冲突和矛盾。同时,由于小留学生的心智发育尚不成熟,他们很容易想家,产生孤独感,甚至是沉迷于游戏机、恋爱等事宜。我认为,提前的引导和适时的有效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苏锦清:第一,小留学生在国外面临的最大问题――文化差异;第二,生活饮食习惯――国外的菜式、口味、食材等,均与国内大不相同;第三,语言沟通能力――需要一定时间得以提高;第四,学习方式――国外主张的是自觉能动性,要求自律。第五,思乡情结――小留学生需要主动与当地人交流,多参加一些社团活动。

叶炳贤:首先,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同学,都会加剧他们的孤独感和对家人的思念,如处理不当甚至会发展成为心理问题。其次,文化差异限制了学生的自我表达和在参与当地活动时的表现。再次,由于语言和教学模式的差异,导致学生上课听不懂,或者作业不能满足老师要求。最后,当地学生对留学生的排挤和不友善。

留学生:你认为何时送孩子出国留学最为适宜?不同年龄阶段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吴君回:何时出国这个问题主要取决于几个因素:学生心智、家庭经济情况以及家庭是否舍得。综合这三个因素,再去决定孩子何时出国留学更为适宜。

对于低龄留学的孩子,家长要更加注重的是对孩子的关心和沟通,要引导他们逐步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对于年龄较大,如高中准备出国读本科的学生而言,主要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不要为了留学而留学,而应更多地思考未来,例如道德观和职业观等。

苏锦清:这个问题很难一概而论。首先,是否出国留学,要取决于家庭的经济条件;其次,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出国留学,有些孩子在独立性欠缺的情况下,就不适合留学;最后,何时出国,主要取决于孩子自身,在没有做好留学前准备时,不建议贸然出国。

那么,出国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呢?一是学习能力的培养;二是学习习惯的培养;三是语言、沟通能力的提升;四是学会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与包容;五是独立生活的能力。

叶炳贤:我认为年龄并不是决定孩子出国留学的关键因素,更重要的是家长在留学问题上与孩子的沟通,以及提前给予孩子的准备和培训。例如,孩子本身是否愿意出国(或者说愿意这么小的时候就出国);在国内有没有提前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有没有培养孩子外语尤其是英语交际能力,让他们能留学后更容易适应新的环境。

在我看来,儿童阶段更需注意处理学生对于国内家庭的依赖依恋,和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青少年阶段则更多是注意学生的心理、行为变化,及时引导他们的成长。

留学生:其实,现在留学的定义早已不再是成功申请,更多的学生、家长关注的是留学后的发展,并愿意向专业机构寻求帮助。越来越低龄化的留学,势必将催生出新的市场。目前而言,“留学后服务”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吴君回:学生出国留学永远只是一个起点,学生赴美后,与家庭距离相隔甚远,有的父母英语能力较弱,比较难和孩子进行沟通。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会作为孩子、学校、住宿家庭、家长之间的桥梁,和各方保持有效的沟通。一旦有突况,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孩子和家长的疑问。同时,对于学生的人生甚至是大学的规划,也会有相应的服务。我们会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来为其定制计划和目标,并提供一系列的个性化指导。

第5篇

【摘 要】通过中美教育对比分析得出,中国素质教育问题的症结是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有偏差。

【关键词】教育;素质教育;美国教育

近些年来,事关素质教育的呼声早已为人们耳熟能详。从校长、教师、家长到学生虽为此身体力行做过很多努力,但最后还是以大发“教育无力”的感慨而告终。究其原因,想必是我们把素质教育的真经念歪了。正如陈小川所说,“素质教育的命题没错,经是好经,只是到如今,经文尚未看清,已经糊里糊涂念了好些年了。”的确,我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有偏差,所做的努力只是表面文章,远未触及素质教育的“灵魂”。看来,求取真经,势在必行!故在此推荐由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推出的留美学者黄全愈博士的专著《素质教育在美国》。书中作者栩栩如生地讲述了他和儿子在美国十多年亲身经历的教育方面的趣闻趣事,试图通过中美教育的鲜明对比,来引发我们对素质教育的热切关注和深入思考。

“如果说中国的教育不行,为什么中国留学生的孩子回国后却无法跟班?为什么中国的中学生能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的各种奖项?如果说中国的教育很棒,为什么美国的科技发达,中国的科技落后?为什么美国学者赢得的诺贝尔奖最多,中国无任何人获得诺贝尔奖?中国的教育到底行不行?”全书仅仅围绕这一系列教育问题,借助于许多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来探究中国素质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及在此背景下孩子后劲不足的原因。如:创造性能不能教?能不能用左手写字?投不投自己一票?老师能不能有错别字?要不要教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到大学才做学问吗?要不要惩罚孩子?乌龟比兔子跑的快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若凭常识作答,无疑是与作者的观点相去甚远,甚至是背道而驰的。毕竟我们无法跳出自己既定思维的框框去选用跨文化的视角来透视这些问题。每一个问题的背后都有一个丰满的小故事,真实且富有哲理,作者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对问题也一一作出了解答,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顿悟也好,震撼也罢,总之,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通览全书,作者的立意是显而易见的。他指出,我国的素质教育存在很多误区,如,压制学生个性的发展;把创造性当成智力来教;学生缺乏自信,学多误少等等,最后还对我国的某些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提出了质疑。作者不断的重申,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其中人的个性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没有个性就没有独立性,也就没有创造性,所以创造性的培养才是素质教育的精髓。一言以蔽之,作者认为,最佳的教育应是打牢双基,培养创造性和进行道德教育的完美结合,即实现知识、能力和品格三者的统一,这才是素质教育的真谛。

《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内容丰富,构思新颖,立意高屋建瓴,让人耳目一新,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教育理论的独特理解和驾驭能力。我读后感触很深,收获良多,对素质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更深层的理解。首先,在内容上,作者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界定及相关问题的分析是科学且颇有见地的。什么是素质教育?这是至今仍有待澄清的问题,而绝不是杞人忧天。推行素质教育这么多年,素质教育的内涵我们并未全然知晓。一方面,我们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有偏差,如通常认为把课堂娱乐化,用多媒体装点教室,培养孩子文艺、体育方面的特长,还有单纯动手能力的培养,智力的的提高,就是真正的素质教育。而这实属井蛙之见,理解仅停留在形式和表面,并未洞察素质教育的真实内涵。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画画,中国人认为,培养孩子某一方面的特长就是素质教育,所以即使孩子没有这方面的天分,也要强迫培养,这本身就是对素质教育观念的扭曲。暂且不说这个,假设孩子确实有学画画的天赋和强烈的兴趣,我们的教师是如何教的呢?作者分析的很到位,中国教师通常给孩子样板和参照,让他们认真的“拷贝”和“复制”,而且评价的标准通常是“像不像”,典型的逻辑思维,自然画的是“画中画”。而美国教师教绘画象是在“放羊”,让孩子随便发挥,随便画,评价的标准是“好不好”,画的是“心中画”,属人性化的形象思维。这就好比是中国人教孩子在耍招式,而人家美国人练的是内功,差别大着呢。于是,长此以往,中国孩子的定势思维和画画技能是训练出来了,但孩子的灵性和创造性从小便被扼杀,后劲不足也就不足为奇了。记得罗杰斯有个形象的比喻,他说:“我们可以把马牵到河边,但不能按着马头喝水”。可我们的教师是怎么做的呢,淹死了多少千里马。当然,素质教育纷繁复杂,不排除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尚在两可之间的问题。记得有人说过,我们的孩子是没有童年,但要还孩子一个童年,就会欠孩子一个成年啊!也有人说,我国的教育体制有问题,高考不取消,我们只能是台上搞素质教育,台下搞应试教育,考上好大学,找份好工作,那才是正经事。是啊,听起来似乎也有道理,问题出在哪?追根究底,是观念的问题,我们当真把西方取来的真经念歪了,所以我们的素质教育改革只能是“风声大雨点小,走走过场而已”。究竟如何理解素质教育?其实,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没有固定的思路,没有教育大纲,没有量化的评价标准。笔者很欣赏雅思贝尔斯的说法:“全部教育的关键在于选择完美的教育内容和尽可能使学生之“思”不误入歧路,而是导向事物的本源。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质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通过教育使具有天姿的人,自己选择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把握安身立命之根。”所以我们的教育要从单纯传授知识,应付考试的圈子中跳出来,进而从每一个孩子终身学习和发展着眼,努力促成他们知识、能力和品格的和谐发展。其次,在写作的方法上,本书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作者采取了一个较自由的既叙事又论理的写作方式,即讲故事的方法。不同于一般的学术专著,书中没有高深的理论和严谨的思辨,作者是通过叙述他和儿子在美国接受教育的一件件小故事,将素质教育理论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娓娓道来的,使得本书在深刻的理论思索之外,增加了趣味性和可读性,为本书的开拓创新之处。作者选用在读者看来几乎是荒谬可笑,不值一提甚至是平时想也不想的一系列小问题和小故事来分析素质教育这一“通天”的理论,看来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但这恰恰是本书的魅力所在。二是采用比较法,即跨文化的视角。作者的用意是通过中美教育对比,让我们从美国的素质教育的成功范例中找借鉴,从自己的失误中找教训,从而丰富和完善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作者长期定居美国,又出身教育世家,精通教育理论,有着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能把取材于生活中的趣闻趣事,通过对比的方式,升华到理性的高度去思考,再用平实、幽默的语言叙述出来,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顿悟不少道理。而且,我们在读故事,明事理的同时还能顺便领略美国先进的制度文化和风土人情。

“理论是灰色的,只有跳动的思想才是常青的。”总之,本书内容充实,行文流畅,字里行间跳动着作者理性思考的火花,对素质教育的阐释可谓淋漓尽致,贡献无疑是肯定的。但也存有不足之处,可瑕不掩玉,该书仍不失为一本具有潜在研究价值的论著,值得一读。“此书如美色,未嫁已倾城。”笔者深深喜爱这本书,它具有较高的解释力、真实性、开拓性和创新性。内容通俗易懂,但不乏深刻性,深入浅出,余味深长。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笔者在此抛砖引玉,以期更多的读者关注此书,来共同解读素质教育的真经。

第6篇

文学作品的细节固然重要,但作品的结构则是故事和细节赖以成立的根本。在图画书阅读中,这是培养儿童元认知能力必不可少的关键。数理逻辑在这里就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打瞌睡的房子》是一本经典图画书,讲述的是在一间屋子里,所有的角色都在睡觉,在睡梦中,这些角色逐一堆叠上去,形成一个金字塔式的结构,最后一只跳蚤打破了这个格局,房子也从睡梦中苏醒过来。

这本书有宝塔诗般的语言,以及画家在画面里隐隐绰绰预先埋下的伏笔――跳蚤。作者煞费苦心地安排了不少细节,比如封面的房子像长着一张瞌睡的脸,天气和光线的变化,房子醒来后“表情”的变化等等。种种刻意经营,使得这本书成为亲子阅读的绝佳选择。

图画书亲子阅读中有一个成为“教条”的重点:细节。由于图画书的目标读者首先是儿童,而图画书作者又经常带着儿童调皮、好奇的气质,所以很多图画书都有一些小细节、小惊喜。不知不觉间,在亲子阅读或者早期阅读教室中,有一条评估阅读效果的标准是:儿童是否能发现这些细节。甚至不少成人形成了一个极端的看法:几乎所有孩子都能轻易发现成人容易忽略的细节。

细节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画面和文字上占据很少的分量,但对故事推动起到关键作用的信息;一种是无关故事大局,少之无妨、多之增色的趣味性信息。这两者分别对应着不同的阅读能力,只有认识并区分其中的差异和联系,才能在亲子阅读中做正确的引导和选择。

但这次,让我们首先关注这本书迷人的结构――将孩子吸引到故事中的真实力量。

在很多成人看来,这本书有着一目了然的叙事结构:每一页都会有一个角色堆叠到前一个角色上方,而每一个角色都比前一个角色的体量要小。

在数学中,这种按一定规则组织、可预测的序列叫做“模式”。模式将作品从二维的纸面提升起来,以立体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使得我们可以仰视它、平视它、俯视它、进入它、离开它……模式在文学作品中是复杂多变的,但儿童可以在图画书中感受、探索模式,从而理解、揣摩作者叙事的方式,而不仅仅是理解故事本身。

在和孩子一起阅读《打瞌睡的房子》这本书时,讲述者可以从孩子的反应中明确地感受到这本书对孩子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正是来自于这本书的模式,在语言、情节发展上引发的预测、引导、印证的心理过程,也来自于

这种模式在画面上营造的秩序和

美感。

那么,如何让儿童在图画书中感受、探索模式?如何将阅读与数学互相渗透,实现艺术思维和数理思维的合奏?如何让孩子既能进入故事其中感受故事,又能跳出故事思考创作者的构思?元认知又在孩子的阅读能力培养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中篇:教学的细节和方向

教学是聚焦于此刻,荫蔽过去和未来的互动。教学这个词是如此复杂,涵盖的情况是如此丰富,以至于从来没有一种理论可以完美地解释它。

阅读经常被认为是一件私密的事情,亲子阅读也往往是一种私密的状态。但我们换个角度,如果把阅读视为信息输入的途径,阅读过程的共享和反馈视为信息输出的途径,那么,集体阅读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加入到阅读中的各种噪音,丰富了阅读参与者对读本的理解。在早期教育阶段,这可以视为中国特色集体教学的一大价值。

我对《打瞌睡的房子》做了一个规划,大体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阅读图画书;第二部分,引入数学概念,和孩子一起分析图画书的结构,让孩子从结构中跳出来审视结构;第三部分,尝试利用相似的结构来创作新的故事。然后我就去幼儿园“借”了6个孩子(大班上学期,5~6岁)。

关于图画书阅读,我听过很多说法。有人说,小小孩没必要了解思辨方面的东西;有人说,图画书不应该肢解得支离破碎;有人说,要完整地朗读文本才能领会图画书语言的好处……这些争论,和讲授式教学、探究型教学、个人化教学、合作式教学究竟孰优孰劣的争论有异曲同工之处,它们或者是出于对某一种做法(这种做法往往在初期是有效的,然而随着情况变化逐渐出现弊端)的叛逆,或者是出于对某一种新认识的回应。已有研究证明了不同的教学建h有不同的价值,并不存在某种绝对的教学原则。而我遵循一个或许稍嫌单一的评估方法:看这个教学建议在教学情境下是否能促进学习者的理解。

让我简单地概括一下教学的第一部分:阅读图画书。不同的书适合不同的阅读情境,《打瞌睡的房子》就是一个适合多人卷入的文本(相比之下,《爷爷有没有穿西装》可能就属于另外的情况)。《打瞌睡的房子》如果在私密情况下阅读也许会非常无聊,但是在集体阅读中,孩子互相分享发现、发表看法、传染情绪,他们简直对这本书有说不完的话!

在第二部分,我直接向孩子们介绍了记录故事的数学方法。

我:你们还记得情节吗?

孩子:记得。

我:那我们回忆一下,故事的题目是什么?

男孩1:睡觉的房子。

我:是的,打瞌睡的房子。房子里有什么?(出示空白房子图)

孩子:有床。

我:我们想想情节是怎么开展的。床上有谁?

孩子:老奶奶。

我:好,我要把老奶奶画上。老奶奶非常难画,但是没关系,我可以用数学的方式画。

孩子:数学的方法?

我:嗯。什么是数学的方法呢?就是特别特别简单的方法(笑)。

男孩1:我知道了,就是先画一个圆头,然后画几只手,然后画一竖,然后画几只脚。

我:你的方法非常简单,但是我会画得更简单。

男孩1:哦?

我:你们还记得老奶奶怎样躺在床上的?

孩子们纷纷在空白图上比划,我就画了一个椭圆:“画好了!”

孩子们大叫:“一点都不像!”

我:可是老奶奶就是这样躺着,头顶着床头,脚顶着床尾。我们就用这个椭圆表示老奶奶吧。老奶奶上面是谁在打瞌睡?

孩子:小男孩!

我:谁用数学的方法把小男孩画上?

孩子们热情地投入到“用数学的方法画出故事”的过程中去,他们讨论了角色出现的顺序,计算角色的数量,比较不同角色的体量、不同椭圆的大小和高宽,将这些椭圆调整到符合故事情节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探索了数概念、测量、模式等各种重要的数学概念。所有这些讨论,都和故事情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当他们完成作品时,我问:“你们画的都是哪些人?”

大家按顺序解释了每个椭圆代表的角色。我说:“那我有个问题,这些都是椭圆,你们怎么知道它们其实代表了不同的角色呢?”

他们的解释:因为不同的角色躺在不同的位置;“因为跳蚤最小,老鼠比跳蚤大,猫比老鼠大……老奶奶最大。”

我总结说:“对,现在大家都会数学的方法了。虽然我们画得很简单,但有了长度、位置这些标准,我们一眼就能够看出来,这些椭圆分别代表哪些角色。”

然后我又拿出数棒,请他们用数棒把这个故事摆出来。因为数棒是结构化的,这个挑战要比画图简单得多。每个孩子都分到一块数棒,很麻利地共同摆出了一个三角形。

我再次请他们描述每块数棒代表的角色,也再次抛出同样的问题:“我看到的都是数棒,你们怎么知道他们代表的角色呢?”这个问题难不倒他们,并且这次他们的解释更为清晰。

我:“你们看数棒摆成了什么形状?”

孩子们说:“三角形、金字塔、楼梯、天桥、‘反复的扶梯’、山、饼干、披萨、甜筒冰淇淋。”

我请他们讲一讲为什么像这种东西,孩子们逐渐意识到,这些形状都是“下面的边最长,然后变短,最上面形成一个尖”。这些数学语言虽然不规范,但已经足够表达他们数学上的认识,并在他们之间形成了共识。

我总结说:“现在你们知道了,我们这个故事是有形状的。这是个有形状有结构的故事。我们可以用这个形状编出很多新的故事,而且我们还可以把形状变一变呢。”

模式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不妨说,数学就是关于模式的学科。我们从出生伊始,就在不同的水平上不断探索@个世界上的模式,来形成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并适应这个世界。模式无处不在,在自然之中,在现实和社会之中,也在我们的精神产品和精神世界里,文学作品也不例外,虽然有时会非常隐晦,难以识别。对模式的感知和探究能力决定了我们分析思考的能力。有了模式能力,我们不但可以感知美,也可以探究美是如何形成的。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初步了解到作者是如何组织故事的,在这个基础上,他们可以发展对文本的进一步思考。

顺便介绍下如何促进讨论的通用策略:转述――教师重复孩子的话;复述――请其他孩子复述某个孩子的话;追问――你是否同意他的看法?为什么?推进――改变问题中的一个条件,再次提出问题。

南京第一幼儿园东恒阳光分园老师和孩子们热情参与此次活动。这些孩子用良好的阅读基础和语言表达能力、高度的专注力和活泼的思想,塑造了灵活的教学空间。

下篇:为了理解的教学

从阅读故事,到熟悉故事,到发现叙事模式,到自主运用模式仿编故事,到创造性地运用模式创作故事,这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既需要教师的支持,也需要充分的时间让幼儿思考与理解。因为哪怕教师舌灿莲花,或拿出无数鹰架幼儿的绝技,都不能代替幼儿自身的思考。

对于模式这个概念来说,培养幼儿关注事物之间的联系,培养他们有意识地寻找模式的思维习惯,远比简单地提炼出模式让他们模仿重要得多。

对于教学来说,以理解为目标的持之以恒的启发式教学,激发幼儿持久而主动的学习兴趣,远比一两次颠覆式的教学活动重要得多。

我的教学是一个压缩的过程,可以在许多维度上更充分地展开,也应该更充分地展开。

如果阅读本文的幼儿教育工作者跟我有一样的想法,那么我们可以继续回到活动本身。

在活动的第三部分,我请孩子们运用这个形状创作故事,但提出了两点要求:

1. 要把这个形状倒过来;

2. 既然形状倒过来了,故事也要有不一样或者相反之处。

把形状倒过来,就是一个倒金字塔形状,也就意味着最下面的角色体量应该最小,最上面的角色体量应该最大。这个在孩子们之间很容易达成共识。即使孩子们总是忍不住游移到自己最喜爱的动物身上,只要提醒他们这个形状,就很容易回到正轨上来――事实上,其他孩子也会积极地提醒。

在遵守这个结构的前提下,让故事有不一样或者相反之处,这个需要孩子有一定的文学经验和创作经验。在我临时组建的这个学习共同体内,这一点是比较缺乏的,或者是,无论从哪里选来一批孩子,他们都会缺乏对应的经验。为什么呢?因为这不是他们习惯的,从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自己的故事),或直接的文学经验(模仿现成的故事情节)中生发出来的故事,而是要求他们结构性地创造一个新故事。

最终,在我不得已的强力干预(提供有点像马戏团的空白房子图、讨论瞌睡的房子和马戏团气氛的异同)下,孩子们决定编一个《热闹的马戏团》的故事。之后,创作故事的过程相对来说就比较顺利了。动物们表演叠罗汉,最下面的是大力士小蚂蚁,最上面是大恐龙,大恐龙太大了,把马戏团的顶都掀翻了,所有的动物都倒下了。孩子们用同样的“数学的方法”记录下了自己的故事。

之后,我让孩子们用数棒摆出两个故事,比较他们的异同。以下是孩子们的分析:

都是三角形;都有6个角色;结局是一样的,大家都翻倒了;一个是从小到大,一个是从大到小,两个故事的形状是对称的。

在最后,我让他们看一下《打瞌睡的房子》的书,每翻开一页,他们发现就会多一种动物堆叠上去。他们也一致同意,如果要把《热闹的马戏团》画成一本书,那么每翻开一页,也会多一种动物堆叠上去。活动就这样仓促结束了。但就这个活动可以讨论的问题还很多。

这个故事的模式是非常简单的,虽然我们还可以找到很多不同的变种,比如《拔萝卜》的故事,也是类似的结构。从文学角度看,这个结构谈不上高级,我们讨论这个结构的目的,首先在于培养孩子的模式意识;其次是要让孩子逐渐认识到,好的故事不是自然生长的,而是有创作者精心的构思,逻辑严谨的结构是好故事的根本。

第7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思辨主义形式主义绝对表现主义

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哲学家雷默所著的《音乐教育的哲学》一书,是对音乐教育进行哲学和美学(特别是音乐美学)的思考。雷默认为,音乐教育首先应该是对音乐艺术的研究,对音乐区别于其他人文艺术学科的特殊性的内在本质的研究,正如他在全书的第一章就开宗明义地摆出了其基本立场:音乐教育的基本性质和价值是由音乐艺术的本质和价值决定的。那么,这个性质和价值究竟是什么呢?他认为:“当艺术被看作是艺术,而不是社会或政治评说,不是一桩买卖,不是为了任何非艺术的目的时,那么它就首先是作为一种审美特征的承受者而存在的。虽然艺术也为非艺术的目的服务,但审美教育首先关心的应该是艺术的审美作用。”①因此,“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就成为雷默的音乐教育观的核心观点,集中体现在他的《音乐教育的哲学》的著作里。

雷默在书中首先摆出了对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影响较大的三种美学观点:思辨主义、形式主义和绝对表现主义,并对前两者中的极端部分进行了批判。

思辨主义属于他律论倾向的美学,它认为:“音乐的内容是那些体现着某种外在于音乐的客观实在,即标志着纯粹音响现象之外的某些东西。它包括人类的感情、思想以及各种社会现实和自然现象。”②

形式主义与思辨主义相反,属于自律论倾向的美学,它认为:“音乐的内容只能是音乐自身的音响现象,它不是外来的,也不是独立存在于音响之外的包括人类感情在内的任何东西。”③

以上就是西方音乐美学在音乐本体问题上根本对立的两种观点,它们影响着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理论的发展,同时对音乐教育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音乐教育中的思辨主义(所指论)认为,音乐的价值都是非艺术、非音乐的。音乐作品的意义不是人文艺术所独有的;它们不是仅仅通过音乐,也可以通过其他许多途径获得。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中传播出的“信息”使人达到非艺术的目的,其中有两种着眼点:(1)通过音乐获得非音乐的意义内容;(2)把音乐作为工具达到音乐之外的目的,诸如“纪律的形成,社会交往技能的促进,学校的非音乐学科成绩的提高,批判思维能力的增强”④等等。

思辨主义的音乐教育在我国的普通音乐教育中是很有市场的,音乐是培养学生具有优良品德的有力手段,在小学,音乐是为了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思维能力,音乐课成为课业繁重的莘莘学子们的调剂品等,这些都使音乐教育充满了实用主义的功利性。在实际的普通音乐课教学中,试图用概念化的语言“翻译”音乐的内容,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音乐的表现意义上,而这种意义并不一定是音乐作品本身所包含的、客观的思想感情内容,却更多地是音乐教师感受音乐时产生的种种主观想象。不论是前面提到的“非本体”价值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为智育、德育、体育等方面服务,还是在实际的普通音乐课中出现的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超出音乐表现的范围、把主观想象强加于作品的情况,都使得音乐教育在音乐自身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音乐教育中形式主义的观点(形式论)则与思辨主义的观点完全背道而驰,认为音乐教育应该抛弃任何与音乐形式无关的其他因素,否定超艺术、超音乐的意义和价值的存在,强调音乐“形式关系的内在感染力,以及它们所提供的无可比拟的体验。”⑤

在形式主义看来,大多数人天生就不具备欣赏纯音乐的能力,他们只能通过非音乐的想象对音乐作出反应;他们认为音乐就是艺术精英的事,为少数人提供一种特殊的心智的愉悦。形式主义“把艺术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首先注意的是信息的积累和技巧的培养。”⑥因此,“以音乐名作为典范的音乐教学内容;以音乐天才为培养对象的音乐教育主旨;以是否能够鉴赏音乐典范之作为评价内容和音乐教育副产品;以是否支持与通俗或流行音乐相对的古典或严肃音乐为文化发展水平。”⑦所有这些,无一不体现着形式主义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雷默克服了思辨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局限性,并吸收两者的积极因素,提出了可以成为音乐教育哲学的第三种美学理论——绝对表现主义(绝对的表情论)。其实在雷默之前,伦纳德·迈耶在其著作《音乐的情绪和意义》中就三种音乐教育哲学观点在音乐意义的阐释方面进行了综述和评价,雷默在《音乐教育的哲学》一书中采纳并深化了迈耶的绝对表现主义(绝对的表情论)。

绝对表现主义是自律的,因为它对于音乐意义的阐释和形式主义一样都限于音乐自身的内部,认为音乐内部的意义无需与音乐外部世界的现象相联系,但它并没有割裂音乐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片面强调形式因素,而是承认“只有在符号(形式)融入作品的艺术性时才起作用”。⑧

音乐中的情感问题也是音乐美学理论不可忽视的关键,雷默站在绝对表现主义的立场,既不认同思辨主义肆意夸大音乐作品的情感,也不接受形式主义割裂音乐与情感本身固有的联系,而是与朗格的观点一致,认为音乐中的情感不是指人类日常生活中所产生和发泄的一般实际情感,而是指更具普遍意义、更具概括性的情感。雷默认为如果把音乐看作作曲家个人的情感表现就贬低了音乐在教育中的地位,这种把音乐中的“自我表现”绝对化的观点,必然会抹杀音乐中丰富的特定社会——历史内涵,因为音乐总是对特定历史社会现实的反映,总是处于特定历史社会条件中人的精神创造。

该书试图提供一种把音乐作为发展人性以及人类了解自身所必需的手段的哲学。雷默教授采纳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文艺术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认知模式,仅仅承认用概念化的理性认知形式是很局限的,“甚至会导致非人性化”。⑨作者站在表现主义的立场,深化了艺术和感觉的关系,得出这样的结论:写和读(也就是语言)培育着推理,艺术培育着感觉。那么,音乐艺术是如何表现人类的情绪、情感、感觉等内心体验的东西呢?雷默教授在书中并没有回答,但是不难看出,隐含在其中的观点是建立在格式塔心理学原则的基础之上的:即音乐作品的形式同人类情感或感觉所具有的动态形式是同构的。

“人类的所有体验都充满了主官感应……感觉对于人生,犹如空气对于人体……我们对我们这个世界的了解……多半都是通过我们对它的感觉来的……人性条件的本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有感知力的有机体的本质。”⑩书中强调感觉是人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的必要因素,可是如此重要的东西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纯粹主观的东西,而艺术可以通过捕捉和展现其表现性,使人的感觉、情感等主观体验变得客观,从而可以接近。因此,艺术教育是必需的。音乐教育作为人文艺术学科,其价值同样深刻,区别只是音乐是通过声音这一独特手段为中介加以实现的。因此,“音乐教育是通过培养对音响的内在表现力的反应来进行的人的感觉教育”。

由此可见,雷默倡导的是一种为音乐而音乐的自律的音乐情感教育哲学。他坚持,音乐教育一方面要使音乐成为学校教育中具备其自身价值的学科,另一方面要强调音乐对学生在情感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

雷默的自律的音乐情感教育理论,尤其是他的音乐审美教育思想左右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美国音乐教育的观念,成为当时美国音乐教育思想的主流,但随着民族学、人类学、美学、社会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出现的新的认识,音乐审美教育的观点也受到冲击,并得到文化语境观点、实践论和功能论的补充。雷默毕竟是世界著名的音乐教育学家,有着豁达的心胸和谦虚严谨的治学态度,他对音乐教育哲学的多种观点采取了兼容并蓄的多极思维,认为采纳多视角和多种观点的合理成分是建构一种音乐教育的普遍哲学必须给予充分思考的。这种兼容、平衡的认识以及态度,对音乐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十分有益,并且很适用。相信音乐教育会在一种多维度的逻辑体系和价值观的构建中发展得越来越好。

注释:

①雷默著,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M].中央音乐学院油印本,第56页。

②③张前、王次《音乐美学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第80页。

④雷默著,刘沛译《音乐教育的普遍哲学是否存在》[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专辑,1998年,第42页。

第8篇

尊重规律、逐步深入的信息化推进战略

记 者:当前,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成为时代强音。而具体到不同的地域,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肯定会有差异,改革的路径和策略也不尽相同。在您看来,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背景下,房山区教育需要着重关注哪些问题?

张 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首先要正视区域的特点和教育发展的基础。以此为考量,我认为对于房山区来说,扎实稳步地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是很重要的。当然,这次改革对房山教育的发展也是一个特别好的历史发展机遇。我们不能再观望了,而应积聚力量形成自己区域内有独立思考的东西,尤其应该重视基层的话语权。之前的改革之所以走不下去,瓶颈就在于基层这些最有营养的土壤没有被挖掘出来。另外,在探索的过程中,要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鼓励有人能站出来。原来因为起点低,大家总怕自己拿出的东西很浅显,所以有很多顾虑。现在我们应该更多鼓励和提倡个性化,只要是原创的,拿来好用的就是好样的。

正是因为需要大家不断地去尝试和探索,一个整体性的推进步骤就显得特别必要。我们要尊重事物总是要循序渐进地发展的规律,用科研的方法来统筹房山区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在确定这个整体性的步骤之前,应该把过去大家已经在做的、较为成熟的,但可能不是很系统的做法提取出来,作为这次改革的初始点。并紧紧抓住这些想法和做法,进行挖掘、汇聚和指导,最终帮助他们梳理出经验和成果。这样,在零散成果的基础上再思考区域性的综合改革,可能大家的积极性会更高一些,也更容易往下走。信息化走到今天,房山区也进行了很多的尝试和积累,形成了很好的理念。在教育综合改革的整个体系当中,要充分考虑到用信息化的建设成果与应用成果来支撑我们这次改革。

记 者:那么,对于用信息化战略推动房山区教育的整体发展,房山区进行了哪些尝试,并形成了哪些新的应用理念呢?

张 明:一是从建设的角度来讲,现在大规模的整体性投入很少了,而转为分批投入,也就是采取迭代式开发的思路,一个项目一开始不求大而全,只把基础建好,在应用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修补、添加和完善。比如我们认为一个项目很好,打算在100所学校应用,但一期我们只投入10所,看谁有积极性、能满足条件。当然还要跟着科研课题,让他们去研究建设中有哪些不足、应用中有哪些问题、成果到底怎样。下一年接着招20所学校,把前面的问题规避了以后再建这20所学校。同时,对一期的学校补充投入。这样,从建设的角度来讲,就会避免浪费,而且趋于理性、逐步深入;从应用的角度来讲,能够周而复始地总是朝最好的方向去发展。

二是数字校园建设中校长走进来很重要。最近我区新建两所数字校园,我有种感觉,数字校园真的不是信息中心在设计,也不是由企业来设计了,而是校长提想法,交给企业定制。因为北京市级层面的百所实验校给了他们参考的模板和标准,有了学习积累,也有了思辨。这跟以前比有很大的变化。原来企业给什么是什么,现在基础性平台建完后,再也不要那四五十个模块了,只要三四个。就这三四个,这个学期把它全员推进下去,每周都用,形成习惯,形成素养。大家对平台基础数据的应用弄熟了、自己的职责理顺了以后,第二年再增加两三个模块。这样,数字校园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逐步完善的过程。实际上这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而不是说验收完就结束了。

三是我们先后投入了2000多万正在做录课教室。我认为它能真正促进教师去学习与分享。年轻教师想提高教学技艺,可以自己录自己看,教学活动不受干扰。全区搞个活动,只要告诉大家IP地址,他们在自己电脑上就都能看到。录完课以后,平台能自动存储,便于随时分享,BBS中还可以评论和交流。此外,平台还有录微课的功能,将来做翻转课堂,点一下按钮,几分钟后就能自动生成自己的微课。所以它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建完录课教室,接下来我们会把全区的视频会议系统和录课教室整合到一起,便于区域性教研活动的全区分享以及培训管理的有效整合。以此作为切入点,会生发出很多的应用,因此这两三年我们围绕录课教室在不断地投入,不断地总结经验,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建设思路。

教育信息化的价值在“给学生带来什么”上

记 者:近几年,国内教育信息化迎来新一轮热潮。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翻转课堂、MOOC等教育新形态的产生,更是让此次热潮升温。作为上一轮教育信息化热潮的见证者,您对这轮热潮有哪些理性的思考与见解呢?

张 明:对于这一轮从应用层面产生的新的教育形态,我是支持的,同时也有些思考。

一是拿什么来考量教育信息化发展给教育改革带来的影响?我觉得我们这么多年来一直在走一条老路,那就是用舶来的理念来支撑我们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前些年我区信息化的重点在建设,但最近两三年,我们对建设的兴趣不大了。为什么呢?其实我们也在经常问自己,像这种投入的价值究竟在哪里?作为一个教育信息化的管理者,我确实特别忧虑,也怕成为历史的罪人。

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有些概念对区域和实践来说,都浮在上面。比如现在全国都在搞微课大赛,我个人不赞成这种做法。实际上,微课的价值不在于积累了多少资源,而在于有了资源以后,将来如何利用它们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教师的指导能力。翻转课堂也非常好,但不是所有的课堂都要翻转。作为一种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方式,让它与传统教育并列存在,对孩子自学能力的提高将大有裨益。

毋庸置疑,中国教育体制下的孩子,自学能力一直不强。而我们信息化恰恰在这个时候提供了一种可能,也就是说有了微课这种资源,为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创造了条件,而且只有信息化才能够实现这种可能。从这个角度来说,很多时髦的概念都不用再提,就紧紧抓住“给学生带来什么”这一条,信息化就已经有作用了。

我们应该鼓励教师提高孩子利用视频资源自学的能力,然后利用平台形成交流和分享的氛围。这时候,教育信息化就作用于孩子了。我们经常在思考信息化究竟让孩子得到了什么,其实我们更应该单刀直入,来解决孩子自学能力等问题,让孩子有实际获得。因此,当我们谈起翻转课堂,我认为背后的东西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另一个思考是,为什么教育信息化项目推进困难,而打车软件却用得那么好?因为后者确实给人带来了便利,带来了实惠,原有的东西跟它是没有可比性的。围绕着这个思路来考虑,那么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我们的APP应用能不能做得像打车软件那样,从孩子实际的心理需求出发,得到大家的认同?就像大家都在谈的游戏化学习,这个思路确实很好,但很难看到落地、走心的产品。所以我们现在来看信息化,社会的应用要好于教育,最核心的问题是,为孩子着想的应用软件还不是很多。从应用的环节来说,我们有责任去寻找那些好的应用软件,把它们提供给学生。

行政推动、业务支撑和服务保障缺一不可

记 者:北京市正在整合基础教育现有的教育信息化服务项目,为师生和家长打造北京市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旨在借助信息技术丰富学生实际获得的教育供给。您认为该平台当前的应用成效如何?房山区在平台建设上有哪些实践经验呢?

张 明:这件事本身很好,高起点、高立意,人力、物力投入也很大,在全国开了个好头。而且我认为上次数字学校建名师同步课程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推进信息化发展的大活动。干了这么多年信息化,我心里非常明白,只有教研部门、行政管理部门、信息化管理部门三者联动才能把事情干好。上次名师同步课程恰恰是一次非常好的整合机会。既有行政推动,也有业务支撑和服务保障,所以形成的都是非常好的课程,可以结合着翻转课堂、微课等,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对学生的自学都有非常大的帮助。将来我们干每件事情,只要按照这个模式走,肯定能把事情干成。但遗憾的是,这件事告一段落后,把这套班子拆开了,到现在也没有总结提升管理步骤。而且把这么好的视频资源的汇聚交给社会性的媒体是不合适的,因为它不会进行整体性的应用推动,而没有管理的使用是没有价值的。我认为一个平台不在于它建得有多好,而在管理体系和职责分工,这二者是核心。所以从建设的投入到后期的深入挖掘和使用,没有形成组合拳,也没有延续性的思考,这是非常可惜的。

我们在平台建设过程中,就规避了这个问题。根据房山区教委确定的信息化战略,我们正在建设一个综合管理和研修平台,它分管理和研修两条线。平台建成后,将来房山区教育信息化所有的投入都围绕它来进行。现在该平台一期建设已结束,把房山区所有的干部汇集上去了,把房山区所有的一万多名教师也拉进来了。再分好组,定好职责,现正在逐渐地整合和深入。我们的平台虽然推进缓慢,但一直是教委、信息中心、研修中心三家互相拽着往前走,我认为运行的效果会很好。因为真正用的是教研部门和业务部门,就得把他们裹进来,让他们去拿主意。他们都进来以后,所有的教研活动,包括录课教室、研究课题、远程培训都在研修平台上。教委所有科室的管理,包括行政管理、行政批文、宣传都在综合管理平台上。这样,职责划分清楚了,就好管理了。

记 者:确实,行政、教研和信息中心形成合力,才能有效推动信息化项目。前面您也提到了,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尊重规律,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房山区教育信息化掌舵者,您是怎样整体布局规划,并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推动落实呢?

张 明:第一,利用好政策,有政策,才好使劲。信息化战略是房山教育三大战略之首,有政策支持,全区都跟着教委的政策走,而不是跟着我们走,这样对基层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约束力比以前大得多。第二,在教委的整体发展规划中,信息化总是有份额。每年教委都要找个时间为信息化办个会,说说对信息化的想法,教委每年的工作计划都有信息化的部分。第三,如果说这些年房山虽然走得比较困难,但是能一呼百应的话,得益于我们一直在做校长的工作,2008年跟贵刊一起做的“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一直没丢。正是因为这些年来一直跟政策裹在一起,跟校长对信息化的认识裹在一起,我们在布置具体工作的时候,就能够得到理解和支持。第四,具体的业务推进,必须得把教师和教研人员裹进来。所以这几年,各种教师信息化技能的竞赛和培训一直在坚持。没有火种,教育信息化是走不下去的,总有人带着往前走。

信息化的生长点和生命力来自于校长办学理念的提升

记 者:那么,您认为现阶段还存在哪些问题尚需解决?下一步您又有哪些打算和思考?

张 明: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对教育技术的掌握,必须得用评价和继续教育去提升。教育信息化之所以一直游离在主流业务之外,很大的原因是没有政策和评价去约束。如果教师和教研员新技术都不会用,怎么将其与主流业务结合,怎么提高教学质量?这是第一个困惑的地方。

第二,领导干部的信息化素养水平要紧跟时展的步伐。办公自动化都多少年了,但有些领导还是宁愿开车去堵着,也不用视频会议,导致信息化推进过程中总有个例和死角,这就形成不了整体性。对干部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应该做一个明确的要求。

第三,作为教育信息化推动部门,我们的作用越来越被弱化。就是应该被弱化,将来真正冲到前面的,应该是一线教师、教研员,他们是应用者。现阶段来讲,信息中心必须有服务、管理和引领的意识。但我们心里要有被教研员、教师整合的自觉,因为信息化终究要回归到校园,在教师和孩子身上发挥作用。包括我们决策的时候、项目投入的时候、体验的时候,都要把教师和孩子们的态度吸纳进来。

第9篇

一、精心设计预习提纲――打有准备之仗

预习不能等同于看书,特别是对小学数学学习来说。预习提纲的设计,是以预习为基础的数学教学设计的开始,开始怎样,往往影响到整个教学设计的效果,因此预习提纲的设计非常重要。

1.重预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预习只是看书或做题,学生会感到厌倦。相反,有趣而又能激发思维的预习会让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更加期待。如笔者对“用计算器计算”一课设计的预习提纲中有这样一条:会玩计算器,了解计算器上各个键的功能。在“大树有多高”一课预习提纲中提问:影子的长度和哪些因素有关?这些预习的设计学生很感兴趣,又注重动手操作,同时也为新课学习打好基础,并创设了新的学习的想象空间,学生很自然地进入了良好的预习状态。

2.重思维层次。预习是让学生按照计划预先对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自行学习的活动,要对新课有所感受,有所思考。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有所不同,学习深度和广度也不一样,怎样让他们都能认真参与预习活动?很重要的在于预习提纲设计得要有层次性,让学生通过一些问题的思考,使自己的预习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如在教学“大树有多高”时,我们设计了这样的预习提纲:

(1)影子的长度和哪些因素有关?

(2)你是怎样得到物体的高度和影子长度的比值的,同时同地做实验,你发现这个比值有什么规律?

(3)这个规律有什么用?

这样的预习提纲的设计,让孩子先思考与影长有关的因素,可以自己想,可以查阅资料,也可以和他人讨论,接着通过动手实验,在同时同地测量物体长和影长,计算比值,通过测量不同的几组数据来发现规律,最后让学生思考运用这个规律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思考建模―动手实验―计算数据―发现规律―解决问题,构建了一个逐步深入学习的有层次的预习提纲,为学生能更顺利、更投入地进行学习打下了基础。

3.重方法多样。不恰当的预习不仅不能促进学习,还会带来很多副作用。比如有的学生不善于阅读理解,而善于动手实践,或者有的内容并不适合阅读,而教师却一律统一要求,依然以本为本,学习自然就缺乏生动活泼主动的色彩。这种情况的出现不能说是预习“犯的错”,而是由不恰当的预习行为所造成。我们在设计预习提纲时要尽量考虑开放性,避免单一性,让学生通过多元方式去探讨所要学习的新内容。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时,我们就“例2: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一共租用了10只船。每只大船坐了5人,每只小船坐了3人。租用大船和小船各有几只?”设计了这样的预习问题:

(1)你是怎样解决这道例题的?

(2)能把你的方法清楚地讲给大家听吗?

(3)你在预习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或困难?

学生在预习中运用了很多种方法:画图法,列方程解决的方法,一一列举的方法,假设全坐大船,假设全坐小船,假设一半大船一半小船等等方法多种多样,学生乐此不疲。如果没有预习,我想他们在课堂上不可能有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出这么多的方法。

二、教会学生预习方法――掌握三十六计

刚开始,我们发现很多学生不会预习,就连简单的看书都不会。预习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如何阅读,如何观察,如何操作整理?预习的方法要靠老师精心的、反复的指导,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对终身学习都是有益的。

1.阅读与思辨。预习的一种重要形式是阅读,这种阅读不局限于看课本,应该可以进一步拓展,可以是看课本、看与探讨问题有关的书籍、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有关的资料等等。除了在形式上多样,我们还要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与技能,这不仅仅是语文教学所要学习的内容,同样,如何阅读有关理性资料,培养数学阅读能力也是数学课教学的内容之一,从低年级就应该着手进行。比如在阅读某个概念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思考哪些词语是关键的,为什么是关键,这个概念中有哪几层次的含义?在阅读公式或推导过程时,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思考这个规律经历了哪些过程,哪些过程是你体会比较深的,为什么?在阅读问题解决方法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索不同的方法有什么共通之处,各自有什么不同,这些方法对解决哪类题有帮助?等等。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时不能为读而读,而应该是带着问题去读,边思索边解读,边想象边解读,边体会边解读。

2.观察与思辨。数学是一门科学,学会观察、认真观察是研究问题的基础。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我们经常要采取一些策略,如画图、列举、列表、实验等等,画图需要学生观察图形之间的联系,列表需要观察各数据之间的关系,列举需要观察列举情况的不同,实验就更需要全面观察了。在教学时,要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观察,培养观察的细度、广度、深度。

3.操作与思辨。在有序与细化的操作中指导学生思考,如操作的准备工作,操作时学具的有序摆放,为研究某个几何问题如何剪切、拼装学具,通过摆、数、比、剪、移、拼等等边思考边操作的过程,来探究、解决新的知识和问题。

4.整理与思辨。整理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自己对新问题的探讨,或者说是预习提纲完成后对整个预习过程的一种整理。要注重让学生回顾自己的预习流程,低年级可以用语言描述,高年级可以做好笔记,并让学生试着利用迁移将新知纳入旧知,沟通新旧知的联系。二是针对数学课中复习课的教学所涉及到的一种整理。对于复习课,学生可以先把某部分知识进行分块复习,再将知识点按照一定的联系进行整理,或用表格,或用流程图,或用集合圈等等,整理后还可以记录一些易错点、关键点、注意点。比如长、正方体的整理和复习适合用表格整理,平面图形的面积推导、倍数和因数单元的整理和复习适合用流程图来整理,三角形的分类等适合用集合圈来整理。这些整理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课前先让学生自己进行整理,课上进行交流提升,取长补短,久而久之学生的整理归纳能力就能很快提高。

三、充分发挥小组作用――取长补短

如果说前面两个层次是自己和自己的对话,那么课堂上的交流则是师生、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是对自己预习的一种反思、修正和再创造。那么在小组交流时,要让学生学会什么?笔者以为,主要是学会倾听、学会比较、学会选择、学会创造。

例如在“长正方体的整理和复习”一课中,在学生对知识点进行了系统整理的基础上,课的一开始设计了这样的小组交流要求:

组长负责组织交流,完成后组长做OK手势向老师示意。

(1)一人交流,其他组员认真倾听;

(2)听完后可以补充意见;

(3)对自己的整理进行反思,发现遗漏和错误及时修改和完善;

(4)选一名同学代表,准备大组交流。

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过程,一个在交流中不断将自己的学习和同伴们的学习进行比较、选择、完善的过程。如果说小组交流只是小范围之间的交流的话,那么大组交流就可能让每个人收获得更多。

四、突出重点拓展延伸――教学渐入佳境

如果说没有经过学生预习的课堂教学设计,一般重在新课导入、重难点突破、教会知识技能,那么经过学生预习的课堂教学设计就必须是在老师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下的教学设计,老师在上课前要查阅学生的预习作业,从中把握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易错点、交流切入口和提升空间。教学设计的重点就要进行调整:不是新课导入,而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教学重难点也会发生变化,因为学生通过预习已经对新课有了自己的独特认识,所以教学的重点不再是教授新课,而应该放在通过交流完善认识,提升思维,拓展练习,增强各种能力上面。

例如在“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中如果没有预习,在传统课堂中,因受40分钟的时间限制,教学往往通过教师创设情境,不断的提问引导,不断地回答交流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做学生很少有时间独立地思考要学的内容,或者说只有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思考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大部分学生就会产生依赖心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会逐步丧失。而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想出了很多方法。仍以前述的例2教学过程加以说明:

师:当假设大船9只小船1只总数48人时,他是调整了几次才得到42人的?能否一次调整?怎样进行调整?

生:也能一次调整到位48-42=6人,6÷(5-3)=3只,也就是将3只大船调整为3只小船。所以是6只大船4只小船。

师:假设10只大船0只小船也能一次调整吗?

生:就是假设10只大船的方法。

师:那假设0只大船10只小船呢?

生:也就是假设10只都是小船。

师:以前的列举法,是一只一只调整的,是通过多次假设多次比较多次调整才成功,而这三种假设法是假设一次后,进行一次调整就成功。实际上以前的列举、现在的假设法我们都用到了假设的思想。

师:那方程有没有用到假设的思想呢?

生:其他方法都假设成一个具体数量,而方程是假设成未知数X。

师:看来,这所有的方法都用到了假设的思想,都是以假设思想为背景来解决问题的。

通过这部分的教学设计,使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思维的碰撞,学生经历了自我设想―互补方法―深刻认识―沟通联系―提升策略的过程,既深层次地学习了新知,又使学生明白所有方法的源头都来自于假设的思想,不仅让学生了解可以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还让学生体会到假设是一种数学思想,利用这种思想可以解决的不仅仅是数学问题,还有很多日常生活与工作问题。如果学生没有进行预习,是没有时间、空间和资源达到这种提升拓展的。

再如在教学“认识公顷”一课中,如果没有预习,我们的课堂重点会放在一公顷的大小认识和公顷与平方米的进率方面。但在让学生预习后,我们发现学生对公顷和平方米的进率和一公顷大小的表述是没有问题的,而在感受一公顷究竟有多大却有困难。因此,在课堂的前5分钟交流前者,并在黑板上揭示,而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则放在后者的交流感悟上。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个层次来交流、体会、感受1公顷有多大的:(1)请学生举一个身边的例子说说1公顷有多大。(学生:我家120平方米,1公顷有80个我家这么大;通过调查我知道我们博爱小学占地1公顷,1公顷就是我们学校这么大;我的卧室20平方米,1公顷有500个我卧室这么大……)通过交流老师总结:同学们刚才举的例子都是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思想。(2)在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上站学生,观察一条边站几人,相邻的另一边站几人?想象把边延长至100米,可以站几人,把另一边也延长至100米,可以站几人?也就是1公顷地可以站多少行多少列?一共能站多少人?我们博爱小学2416人,一公顷可以站多少个博爱小学?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一公顷正方形的样子和大小。(3)我校操场2096.2平方米,1公顷有几个这么大?沿博爱路铺5个操场,能铺到哪里?(在地图上铺一铺)让学生想象、感受到1公顷确实很大。(4)1公顷土地产水稻9.8吨,如果平均每人每天吃0.3千克,可以供一个人吃多少天?大约吃几年?学生算出是89年,教师及时补充:1公顷土地上的粮食大约够你吃一辈子了。学生对1公顷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惊奇的认识。

当学生预习后,我们的教学设计会更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会有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空间提升和拓展学生的学习,会更加关注学生的感受深度、能力培养、情感体验、态度价值观,使我们的教学渐入佳境。

五、激发新的学习探究――不断创造惊喜

曾经有老师提出,让学生课前进行了预习,新课的内容对学生而言就丧失了新鲜感,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就会失去探究的兴趣。笔者以为,在预习的基础上如果交流还是停留在浅层次上,如果没有拓展提升,如果没有激发学生新的尝试,学生的确会没有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如何再次激起学生学习、交流、互动的愿望就非常重要,这也是设计中的困难之处。如“用计算器计算”一课中学生在用计算器一步计算上没有难度,而在多步计算特别是计算的顺序上是有困难的。课前预习后,交流重点就放在了这儿:3245-26×34的计算交流。学生有很多想法:有的高级计算器可以直接识别运算顺序,有的学生是按运算顺序先算出26×34的答案884记录下来,再计算3245-884=2361;有的是先算26×34的答案884,再直接按-3245=2361,答案就是2361;有的运用储存键M+,和读取键MRC来计算。通过这样的交流学生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有趣又简单的方法,增强了技能,拓宽了视野,激发了交流的兴趣。当学生掌握了方法,感受到计算器给我们计算带来的方便时,老师又抛出新的问题:111111111×111111111=?学生赶快按计算器,结果发现计算器由于位数限制无法计算出准确结果,老师顺势提出:其实人脑才是最聪明的,计算器只能成为人类的一种工具。谁能开动自己的大脑,好好利用手里的工具来解决这一难题?学生顿时产生了再探究的强烈兴趣,经过研究、交流,发现从11×11、111×111、1111×1111…入手,借用计算器算出结果,发现规律,推理出111111111×111111111的结果。学生对计算器这种工具的认识更深刻了,同时也认识了人脑的无限力量,学到了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了能力,提升了学习兴趣,得到了成功的喜悦。

再如“分数连乘”的教学中,应该说学过了分数乘分数后,先约分再相乘的方法对于已经预习的学生来说并不难,那么交流的落脚点放在哪儿?交流的兴趣如何激发?从5/18×3/2×8/5×6/25看到:多次约分,划去再写,再划去再写,学生们很容易出错,那么怎样约分比较方便就成为他们新的探究点。学生通过比较多种约分顺序,慢慢理清思路,体会到按下面的层次能减少约分的次数,提高约分的正确率:(1)分子和分母如果有一样的先约(2)分子和分母是倍数关系的再约(3)最后是一般关系的进行约分,直至互质为止。本来一堂普通的、可能是无味的计算课,通过学生的新探究、新交流,创造了计算技巧的惊喜!

第10篇

关键词: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中小学生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由来及发达国家开展现状

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欧洲,最初是由英国学者利维斯和他的学生桑普森从维护传统价值观念和传统文化,反对大众传媒中流行文化的角度提出的。在现代媒介社会中,“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应用的能力”[1]。它是“人们面对媒体各种新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2]。我国学者在归纳、研究各国学者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概念的解释和论述后,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作出了界定:“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1]。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抵制大众媒介对公众精神追求的误导,尤其是对青少年成长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倡导在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媒介批判意识,使其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

20世纪70年代,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媒介素养教育运动,呈现出普及化、规模化、模式多样化、社会化、网络化、全球化等特点。许多国家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科目纳入学校课程内。目前,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挪威、芬兰、瑞典等国已将媒介素养教育设为全国或国内部分地区中、小学的正规教育内容。例如:加拿大安大略省是北美第一个正式将媒介素养教育从法律上规定为必修课的地区。1987年,当地教育部门指导方针,强调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普通英语课程组成部分的重要性。方针规定:在中级和高级英语课程中,至少要有1/3的时间必须分配给媒介素养教育;在7-8年级学生(约12-13岁)的课堂中,必须有1/10的时间要用于各种形式的媒介素养教育。此外,在毕业所需的5个英语学分中,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完整的媒体课程来完成其中1个学分。此后,该省又陆续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来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地位。目前,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完善,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设不同的课程,而且每年举办媒介素养学科学术交流和研讨会。而以色列有400多所小学和200多所中学和高中开设了正式的媒介素养教育课。[3]

二、对我国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对于媒介素养教育已有所关注: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论坛——2004·媒体与未成年人发展论坛了《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行动策略研究》,着重呼吁,在未成年人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尽管如此,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的建立还有待加强,特别是有效实践还比较缺乏。在中小学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学校还少之又少。其主要原因,一是我国还没有形成自己完备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二是由于中小学教育主要是以高考为主要目标的应试教育,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担心学生无法承载这些压力。然而,在今天这个由媒介包围的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中小学生每天都处在电视、广播、电影、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各种媒介网络之中以及它们提供的大量信息包围之中,这种势不可挡的局势已不容我们再忽视或驻足等待了。

(一)媒介的特点及其对中小学生的影响

媒介内容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以电影、电视为中心的形象化趋势,它比观念化的传播更加直观、生动和通俗易懂,从而增加了媒介的教育功能,剥夺了学生体验世界的不同方式,将其仅限于视觉体验,制约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同时,也影响了学生与身边社会的交往,使他们更加依赖于、沉溺于以符号信息为主的交流方式,导致人格交往障碍。二是媒介的娱乐化和商业化。中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喜欢刺激、热衷于变化迅速、色彩鲜艳、动感十足的事物,媒介的这一特性极大地吸引了他们,使他们获得了无拘无束、打破常规的满足感。对于社会经验欠缺的中小学生来说,对媒介内容更易认同,甚至用此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三是中小学生与成人媒介接触的同质化。当代媒介用方便迅速的传播技术把各种各样的信息、内容传递到社会的各个角落,造成中小学生与成人接受媒介所提供的同样的信息。由于中小学生认知结构欠缺,媒介所提供的信息与少儿的心理及生理水平不相适应,使其对所获得的信息以某种与成年人不同的标准、方式进行阐释,从而产生意义判断中的混乱。除此之外,成人世界的阴暗面、隐私暴露也使得成人对少年儿童失去了教育者的优势和权威。

(二)中小学生花费在媒介上的时间及其媒体使用特点

“青少年与儿童接触媒体的时间(包括因特网、电玩),已经超过在中小学教室上课的总时数。因此,主张媒体是第一教育体制,而非第二教育体制,并不为过”。[4]2004年11-12月,上海团市委、市少工委和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联合开展了“上海未成年人媒体需求调查”。调查显示,他们平均每天花费在媒体上的时间排名为:“课外书籍”(1.17小时/天)、“电视”(1.05小时/天)、“网络”(0.99小时/天)、“电脑游戏”(0.98小时/天)、“音像制品”(0.98小时/天)。调查还显示,未成年人最喜欢的媒体依次是:电脑游戏(25.4%)、电视(18.8%)、音像制品(包括磁带、CD、VCD、DVD、电影,18.8%)、各种课外书籍(16.7%)、网络(14.5%)、报刊杂志(4.3%)和听广播(1.7%)。分析认为,“课外书籍”之所以没有进入学生最偏好媒体的前3名,而同学们对其消费的时间却最多,是因为阅读课外书籍被监护人认可,受到的干涉较少。调查还发现,未成年人经常看的电视节目和使用电脑中寻求娱乐的动机占主导地位。如:调查结果表明,未成年人最常用的前6位电脑功能排序如下:打游戏(33.21%)、下载和播放音乐(16.06%)、搜索引擎查找(14.81%)、聊天交友(12.72%)、看影视作品(7.39%)、浏览网络新闻(5.58%)[5]。从这项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成年人花费在媒介上的时间非常多,但是对其利用仅限在娱乐功能方面,对于如何利用媒介获得对自己有所帮助的信息资源则了解不够。

(三)从心理学角度看媒介对中小学生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认为:中小学生与媒介的频繁接触,导致了媒介信息越来越深刻广泛地影响他们早期社会性格和道德观念的形成。如无形的媒介信息在对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认识能力的引导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把承认社会既定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灌输给他们。大众社会理论认为:大众媒介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现实生活的画面和社会规范,从而在其心中形成关于现实世界的概念和信仰。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当代中小学生主要是通过各种媒介所提供的大量符号性示范活动来观察和学习各种不同的行为方式,事实上,它超越了少年儿童所处的群体范围。有研究发现,少年儿童比成年人更容易发生对媒介人物的认同,更容易内化其中的行为和信仰。毋庸置疑,中小学生接触媒介是在已有的认知结构上接受新事物,媒介对个体的需要、信念、价值观、智力、技能、理性和情感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以上三个方面看,媒介对中小学生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甚至部分媒介信息内容对其产生了负面作用。中小学生由于缺乏媒介素养教育,引起观念和行为畸形发展的问题已经凸显。同时,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从专业教育的起点迈向公共素质教育的平台,它不仅是全面推进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信息社会公民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我国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及实施建议

参照其他国家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结合我国中小学生的特点,可以将我国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增加中小学生对于媒介的了解,学会用批判的意识接触、辨别、选择媒介所提供的信息,目的是减少某些媒体信息对中小学生的负面影响。二是掌握运用媒介的各种常识,知道合理地使用媒介,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目的是让中小学生学会从媒介中获得对自己有意义的帮助。

(一)培养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队伍

当下我国从事新闻传播专业的人员还不能在短时间内满足需求,因而,不能仅借助这个单一渠道。中小学可采取多种渠道加快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如对有新闻传播专业知识的教师进行短期和长期、脱产和半脱产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媒体素养和教学水平,传授基本的媒体素养教育的知识和方式,并将其融入各科教学中。有条件还可以对中小学部分教师进行专门培训,使其胜任不同阶段的媒介素养课程。

(二)加强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在我国,对中小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学校还很少见。所以,这一工程面临着各方面的空白,需要积极开发和多方投入、支持,应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实际需要的系统体系,提出适合我国各级各类在校学生的媒介素养评价标准,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工作的开展。如完善的理论研究、相应的课程开发、目标内容的制定、教学方式方法、实施途径的研究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学生、研究者和媒体专家之间的密切合作。同时,还应设立专门的课题组,开设实验班,吸收相关的人才等等。

(三)利用多种形式对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除了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开设相应的媒介素养课程以外,学校可以利用本校的有线电视、多媒体,指导学生如何上网,如何发现适合自己的媒介资源。组织参观、游戏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总之,就是要利用一切有利因素、一切时机、一切可获得的资源,对中小学生进行多元化、全方位的媒介素养教育。

(四)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职能的结合,营造媒介素养教育环境

中小学生接触媒介往往在家里或网吧里,对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所以,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详细向家长阐述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提供指导孩子利用媒介的方法和建议,并利用家庭和谐、宽松的气氛,让家长不失时机地结合孩子的特点,培养孩子的健康媒介批判能力。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媒介素养教育工作,积极为其实施提供资金支持和制度保障,建设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网络。

参考文献:

[1]张志安,沈国麟.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现代传播,2004(5):11-13.

[2]张开.媒体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J].现代传播,2003(1):116-118.

[3]张艳秋.国外媒介教育发展探析[J].国际新闻界,2005(2):15.

[4]陈启英.媒体素养教育——E时代之心公民教育[J].中国传媒报告(China Media Reports),2004(1):81.

[5]陈晓虹整理.“你的媒体需求正确吗?”[N].深圳青少年报,2005-01-16(2).

[6]戴怡平.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J].青年探索,2001(3):6-9.

[7]任儆.在大学推广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电化教育研究,2005(4):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