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生卫生教育

小学生卫生教育

时间:2024-03-23 17:28: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生卫生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生卫生教育

第1篇

关键词:口腔健康教育;小学生;口腔健康;口腔卫生

Abstract:Objective The importance of oral health education on improving elementary students' oral sanitary conditions,oral health knowledge and behaviors is discussed. Methods 300 cases of elementary students in our district were selected as study object and even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principle.Oral health knowledge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was given 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y were supervised strictly to brush teeth and maintain oral hygiene seriously;intervening measures were not given to students in control group.The oral hygiene and oral health conditions of students in two groups in 3 months were compared. Resul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ppeared for both the oral health questionnaire score comparison and oral cavity inspection health rate comparison before study for students of the two groups with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After study,the score and health rate of stud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omparative differences of the two groups have statistical difference(P

Key words:Oral health education;Elementary students;Oral health;Oral hygiene

提高民健康水平从儿童抓起,其中口腔健康问题是威胁儿童早期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儿童年龄较小、认识较差,缺乏良好的口腔卫生常识和良好的口腔健康习惯[1-2]。据目前统计发现,15岁以前儿童的龋病及牙周病的发病率占有较高比率。因此,为了有效的控制龋病及牙周病的发病率,树立良好的口腔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3]。我区针对小学生口腔健康开展了大量的教育工作,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将对我区进行研究的300例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现文章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区两所小学300例小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150例给予口腔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并严格监督其认真刷牙维持口腔卫生,其中男87例,女63例,年龄6~11岁,平均年龄(8.3±1.3)岁;对照组150例未给予干预措施,其中男79例,女71例,年龄7~11岁,平均年龄(8.4±1.2)岁。两组小学生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两组小学生进行3个月的观察比较。

1.2.1口腔卫生维持 ①观察组:进行口腔卫生知识、口腔健康的重要性进行定期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口腔卫生健康的重要性。本组均制定统一的口腔卫生标准,每日三餐后清水漱口,每日坚持早晚各刷牙一次应用口腔损害性小的牙膏,每次刷牙维持3 min;②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

1.2.2口腔卫生教育 ①观察组行全面口腔卫生健康教育[4]:给予口腔卫生健康材料进行宣教,可采用口腔卫生相关的视频、动画、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关的口腔卫生故事书和宣传画。并有专业指导教师根据提供的口腔健康材料对小学生进行定期专业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常见口腔疾病以及口腔卫生的重要性,并定期根据培训内容进行相关考核并给予相应的奖励措施。②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

1.3观察指标 根据目前常用的基本口腔保健问卷(满分100分)对口腔健康知识、行为进行调查,统计对比两组口腔卫生知识,对两组口腔健康情况进行常规体检,比较两组口腔健康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5软件对两组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一般资料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两组小学生经过三个月教育后口腔卫生知识以及口腔检查健康情况见表1。两组小学生学习前口腔保健问卷得分情况及口腔检查健康率均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后观察组口腔问卷得分、口腔检查健康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青少年口腔健康问题一直是家庭及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由于青少年口腔健康意识低,口腔卫生保护观念较差,而且青少年时期口腔疾病的发生率高,严重的影响了青少年口腔健康状况。为了有效的改善小学生青少年儿童口腔健康问题,提高青少年儿童口腔健康自我保护意识,树立良好的口腔卫生观念,近期我们采取了许多积极有效的方式,包括动员全社会、家庭、学校广泛参与口腔卫生的自我保健活动,其中关于小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在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5]。在近期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应用口腔健康知识问卷分析得知,青少年组的口腔卫生习惯差,口腔知识贫乏,口腔健康问题严重,是威胁青少年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提高青少年健康情况,有效改善减少青少年口腔疾病的发生率,是目前我们口腔卫生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6]。口腔健康教育在青少年口腔卫生改善中具有重要、积极的作用,可以使青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健康知识,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情况。在国外的相关调查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口腔健康教育能够在短期内降低菌斑数量和有效地控制牙龈炎。小学生作为口腔健康知识的主要培养对象,在小学生时期由于小学生接纳新事物能力较强,是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养成具有的重要时刻,是口腔健康观念与行为的形成期。因此,在小学生时期通过有效的口腔健康知识培训,良好的口腔护理观念养成,有效的口腔疾病预防措施的实施,对于小学生成年后的口腔健康维护具有重要的意义[7-8]。通过在小学生时期根据区域、生活水平等特点,对小学生制定相应的口腔健康知识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口腔健康的意义,同时对于特殊存在口腔健康问题的学生给予专门的指导与培训,进行相应的针对性教育,使其可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最终使小学生口腔健康问题得到了最终的提高和改善。

在本文研究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在进行口腔健康卫生教育之前,两组小学生的口腔保健知识水平均较低,可见青少年缺少足够的口腔健康知识教育,其口腔健康检查中可以发现,其口腔卫生情况差,口腔健康存在严重问题。在经过3个月的积极教育改善情况下,观察组小学生的口腔健康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口腔卫生知识及口腔健康情况均明显优于未接受教育的对照组学生。可见,良好的口腔健康教育对小学生改善口腔健康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在实际行动中帮助小学生改善口腔健康问题,提高口腔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在小学生时期给予正确的口腔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小学生的口腔卫生正确认识比例,可以明显的改善小学生的口腔健康情况,降低口腔疾病发生率,对于改善青少年健康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高薇,⒑椋严俊,等.口腔健康教育对改善小学生口腔卫生状况、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的效果研究[J].护理研究,2015,02:220-222.

[2]储月琴.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对改善小学生口腔健康状况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20:180-182.

[3]倪成励,周孟平,柴梅.口腔健康教育对改善医学专科院校新生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的效果评价[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03:13-15.

[4]金迎春,张丽,曹正国.口腔健康教育对社区特定人群口腔卫生状况改善的效果评价[J].口腔医学研究,2009,06:790-792.

[5]何冰冰.口腔健康教育对改善青少年口腔卫生状况的效果评价[J].中国妇幼保健,2007,12:1594-1595.

[6]罗维,胡德渝,范旭.2种口腔健康教育方式改善中学生口腔卫生状况效果的比较[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7,03:266-268.

第2篇

关键词:小学生;辅导员;品德教育;卫生习惯;家校联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143-01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做好小学辅导员工作

为了能够更好的做好小学辅导员工作,我积极参与理论知识学习,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良好的道德修养,热爱教育事业,以“爱生理念”作为指导思想,以人为本,把小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培养。工作中,我重点抓养成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小学生课外活动为载体,设计、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健康成长,全面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

二、继续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要想办法从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组织好学生的纪律,利用晨会课以及思品课教育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以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下课后要求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并且在课内和课后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习惯,在课堂上,要经常纠正同学们错误的读写姿势,使他们养成正确书写的良好习惯,根据学生的表现在他们中间树立榜样,互相学习,发现不良现象及时纠正。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逐渐养成专心听讲、积极发言、按时认真完成作业、遵守纪律、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争取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

三、利用主题班会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小学阶段,主题班会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起到重要的作用,是辅导员围绕着特定的主题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小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它源于学生,是学生喜欢和乐于接受的一种集体教育方式。对于辅导员来说,开好主题班会是必备的一种能力,对于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做好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在班级管理中,应当始终把小学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每天都要到班里检查,不厌其烦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学生下课不能追逐,上下楼梯时不追逐、打闹,和同学打架、闹事,一定要告诉老师或班干部。

五、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首先,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应从学生们的思想认识抓起。让他们对卫生要有正确的认识,了解其意义,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起“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的新风尚。

其次,向小学生提出明确的卫生要求。让学生明白究竟什么是良好的卫生习惯,卫生保健究竟要做些什么,把要做的内容公示给学生,让他们照章实施。《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具体明确了学生日常行为准则,可以作为大的方面 的要求,但内容比较抽象,不够具体,对此,要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具体内容:

1、衣着干净整齐。不要到处乱坐乱挨,保持衣服的干净与整洁,勤换勤洗。

2、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因为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每天的新陈代谢非常旺盛,因此要经常洗澡洗头,保持指甲整洁卫生,这样才能及时清除身体上或头发上的细菌和灰尘。

3、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在马路上吃东西,不边吃边玩,不贪食,不喝生水,不吃腐烂水果,生吃瓜果要洗净或消毒等。

4、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和乱扔杂物。随身携带纸巾或手帕,将吃过的口香糖、要吐的痰等吐在纸巾里、手帕中。时刻切记,爱护环境是一个现代人应有的责任。

六、以素质教育为标准,全面关心小学生的学习生活

作为一名辅导员,不能只把精力放在自己本学科的教学上。必须学生的学习生活统筹管理,特别在音、体、美等方面不容忽视。不轻易取消学生参与兴趣活动的机会,并积极鼓励其他同学参加他们喜爱的兴趣活动;其次,利用班会和其他活动,尽可能渗入娱乐性的文体内容,以达到活跃身心,调剂生活,融洽关系的目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竞赛活动,通过参赛,增强小学生的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

七、重视与家长的联系,双向管好学生

小学生的进步,集体的成长,离不开与家长的联系。为了更好地全面了解学生情况,通过家访、家校联系、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建立联系,通过交流更能了解学生,从而做好小学生的思想工作。结合平时发现的问题在家长会上,对家长提出一定的要求,并介绍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经验。比如怎样检查学生的作业,发现错误不要直接指出,而要引导孩子自己检查出来,必要时可以缩小范围,这样可以养成孩子自己检查的习惯。在生活体验和家务事上要求家长不要太宠着孩子,而要让他们进行一些必要的锻炼。因为学生在应有的生存能力和应急能力正在逐步的退化,如不及时加强锻炼必将影响到孩子的将来。

总之,小学辅导员的工作,是具体的,繁杂的,有苦有累,有甜有乐。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吸取经验教训,用心去工作、用心去育人、用心去温暖、用心去沟通,坚持爱生理念,为探索新时期下的辅导员工作,积极创造和谐的小学生学习环境,做出更大的努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如春,浅谈小学辅导员应三省吾身[J],现代教育,2009(12).

第3篇

一、指导思想

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开展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可以全面了解和掌握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状况,及早发现疾病,矫正生理缺陷,做到对各类疾病的初步检查及预防,对学生常见病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和监测,使患病学生能够及早得到治疗,保证广大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是城市卫生状况指征之一。通过开展定期健康体检,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可以全面、动态地了解在校学生生长发育状况以及传染病、常见病发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健康干预措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及时掌握本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发展、变化趋势,为学校卫生及健康教育提供基础资料,学生体检率达到100%;

(二)建立中小学生健康档案,推动学校卫生信息化管理工作,学生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100%;

(三)掌握中小学生常见病、多发病和传染病的分布规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为学生卫生保健和预防工作提供参考,学生健康行为干预管理率达100%。

三、体检范围

全区中小学在校学生每学年进行一次常规健康体检。

四、责任分工

(一)区教体局负责组织实施辖区内中小学生的体检工作。区卫生局对申请机构进行审查认定,报经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审核后,由区卫生局和教体局共同研究确定承担学生体检任务的医疗机构,并报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备案。区卫生局、区教体局成立学生体检联合管理机构,明确分工,加强管理,定期督导,使体检工作有序开展,保质保量。

(二)区卫生局要建立健全学生健康体检领导组织机制,配齐配强人员,搞好与教育部门的沟通协调,做好中小学生体检工作的组织、认定、培训、考核等工作,确保体检工作质量及数据报送工作顺利开展。区卫生局要组织专家对已申请认定的医疗机构定期进行资质审核和督导检查,建立动态审核评定机制,使体检各项目和要求能够满足学生健康体检的需求。

(三)区教体局应负责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工作。会同区卫生局做好中小学生体检工作的认定、培训和已申请认定的医疗机构定期进行资质审核和督导检查等工作,按区域安排相应的学校到经审核认定的医疗机构进行体检,保证学生体检工作有序、安全、有效地开展。

(四)区财政局要做好全区中小学生体检经费预算,保障体检经费的及时拨付。

(五)区发改局要监督中小学生体检免费制度的落实情况。

(六)承担学生体检任务的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按照健康体检机构资质认定条件,认真组织医务人员并配置相关检查设备、检验仪器、场地,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经有关部门考核验收后,方能开始实施学生体检工作。同时要认真评价学生体检结果,及时反馈体检个人和相关部门,要配置专职的健康体检统计专业人员,协助学校做好健康体检数据录入工作,并按要求及时上报。

(七)区疾病控制中心负责从辖区医疗卫生机构收集学生健康体检数据,整理和上报相关数据;协助学校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卫生行政部门做好体检质量控制的培训和认定工作。

(八)各中小学校要按照体检机构体检人数、时间的要求,做好学生体检的组织工作。向体检医疗机构提供必要的学生学籍资料,学校按照医疗机构提供的学生体检数据录入,并将体检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制成图表(悬挂),同时要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档案,并纳入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并将体检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学生家长,签字后反馈到学校。

五、组织实施

(一)机构认定。按照国家、省级体检医疗卫生机构申请条件,凡持有有效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公立性质的医疗卫生机构、社区服务中心、有条件的集体企业医院,均可申请学生体检资格认证,并于每年3月30日之前填写《市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医疗机构申报表》,报送区卫生局。区卫生局要严格按照卫生部、教育部《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规定的健康体检机构资质要求,受理并组织认定查体单位,经市卫生局、教育局审核后,由区卫生局、教体局共同确定承担学生体检任务的医疗机构,并报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备案,备案期限一年。

区卫生局和教体局要在每年5月30日前将通过确定的体检医疗机构名单和对应的学校名单进行公布。

(二)组织培训。承担体检工作的医疗机构要按照《省中小学生健康体检质量控制标准(试行)》和《省中小学生健康体检方法》的要求开展体检工作,并建立健康体检质量控制的自查机制,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整改。体检人员必须具有相应资格,每年6月30日前全部参加区卫生局组织的业务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三)组织体检。各学校于每年7--8月组织学生到指定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体检,9月15日前完成查体补检工作。学校与承担体检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加强沟通协调,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分批次参加体检,确保学生健康体检工作安全、规范、有序开展。健康体检项目应按照省《省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实施办法》规定的项目实施,查体过程中体检机构不得随意增减健康体检项目,并在规定时间完成体检工作。体检医师书写、签名要清晰规范。不得擅自向学生发放具有商业行为的宣传单或家长信。

(四)信息管理。学校要填写和录入必要的学生基本资料,提供给体检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如实填写学生的体检数据后,由学校按照医疗机构提供的学生体检数据录入省《学生健康体检管理系统》软件,建立学生健康档案。个体报告单应于健康检查后1月内反馈给学生,异常情况立即反馈给学生;体检机构要在2个月内完成学校综合体检报告单,并反馈给区教体局和疾病控制中心。

凡承担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应统一使用省卫生厅制定的《省中小学生健康体检表》,体检表由市教育局根据在校学生实际数量统一印刷,费用纳入学生体检经费。

(五)区疾病控制中心要确定专职人员负责收集、整理体检机构提供的学生体检数据,并统一使用省《学生健康体检管理系统》软件将数据分析、汇总,于每年12月15日之前将本学年的健康体检数据报送至市疾病控制中心。同时报送区教体局。

(六)学校要做好学生健康档案管理工作。应及时与负责体检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沟通配合,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健康档案,实行学生健康体检资料台账管理制度,统一使用省《学生健康体检管理系统》软件,建立电子档案,学生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100%。

六、工作保障

(一)质量控制:为中小学生进行健康体检所用的一次性医疗用品须经具有法定检测资质的机构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体检机构要保证学生健康体检所需的医疗检查设备与检验仪器的种类、数量、性能、量程、精度能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并在学生体检工作实施前要对仪器进行(计量认证)计量检测以满足工作需要,并能良好运行,定期检验,仪器设备有完整的操作规程。医疗废弃物须按照《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统一处理。

(二)财政保障:根据国家、省《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规定,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检费用要纳入学校公用经费开支,不得向学生收取。各级各类学校必检项目,小学、初中一年级新生每生每年15元(含结核菌素试验5元),其他年级学生每生每年10元。寄宿制学生必要时增加检查谷丙转氨酶(4元)、胆红素(4元)。

高中阶段学生健康体检可参考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检项目、标准执行,体检费在学生学费中支出。学校每年在学生健康体检工作结束后的15天内按体检费标准(扣除体检表费用)将费用拨付给医疗机构。

七、工作要求

(一)由区卫生局和教体局会同有关部门成立区中小学生健康体检领导小组,负责全区中小学生体检工作的组织领导,检查监督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区年度绩效考核体系,领导小组体检办公室设在区卫生局医政科。

第4篇

关键字 寄宿制小学 卫生习惯 养成

目前,许多家长由于外出打工、工作或为锻炼儿童自理能力,将孩子送往寄宿制学校学习。小学生到学校寄宿后,一切都得自己料理,刷牙、洗脸、叠被、系鞋带、清理房间、洗餐具、洗澡、洗袜子等小物件,妥善保管自己的东西,还要适应学校的膳食。他们的生活卫生习惯存在很多问题:如不爱刷牙的孩子很多,乱丢果皮纸屑,随地吐痰,好吃零食、随手扔包装纸,在墙上、桌椅上乱涂乱画,读书、作业时不注意用眼卫生,环保意识淡薄等。在学校由于严格的监管,学生的行为习惯会有所好转,监管一旦放松就会呈现出许多不良的卫生习惯,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往往需要花较大的精力,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一、家校合力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因此,在整个行为训练和习惯养成过程中,应注重与学生家长采取多种形式,紧密联系,进行互访。就孩子们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培养与家长进行交流。例如每学期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按学生生活习惯的差异分类开家长会,并和家长进行交流和探讨。指导家长如何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围,为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做好榜样;请一些生活卫生习惯好的孩子的家长来给其他家长传经验。家校交流提高了家长的素质,加强了家校联系。

二、养成教育

在学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晨会、读报课、班队活动等阵地开展以培养学生生活卫生习惯为主题的宣讲、督促活动。

1、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生活,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学校可以开展以培养学生生活习惯为主题的班队活动。如:如何保护眼睛;如何形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等。对于寄宿的孩子来说,寝室就像是他们的第二个家。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宿舍卫生评比活动,使小学生的宿舍更舒适,更美好。学校还可以开展日常行为规范竞赛。每天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检查,分别从教室卫生、公共区域卫生、自我形象、文明、桌椅餐柜五方面入手。由生活老师负责,带领班委做好检查记录,评出一周生活卫生星级学生并在班会或学校大会上进行表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中,生活老师要发挥指导督促作用,教会学生一些日常的生活卫生技能,并和相关老师一道检查督促,持之以恒,让小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

转2、环境教育。课任教师要重视教室的布置,保持教室整洁。并充分利用教室环境教育学生,如美化教室,张贴文明用语标语,随时随地让学生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这样可以使小学生耳濡目染,收到良好环境的熏陶。

3、时刻关注。为了强化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班主任老师可以成立监督岗,负责教室、公共区域的卫生监督。对全班学生早、中、晚三餐就餐情况进行监督。每星期定时检查学生的个人卫生。是否经常洗头、洗澡;衣着是否整洁;指甲是否勤剪等,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学校教育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循序渐进,规范训练。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提出不同内容的卫生习惯要求,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加以培养。在低年级时逐步培养学生服装整洁,书包干净,不留长发和长指甲,每天刷牙,养成刷牙习惯,不吃零食,不喝生水,不乱扔果皮纸屑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到了中年级则要求学生自己做到勤换衣服、勤洗澡洗头,自己洗袜子等小物件,能够整理自己的床铺,清扫教室以及公共区域的卫生并注意保持。

(二)坚持不懈,个别指导。培养学生的生活卫生习惯是一项耐心细致的工作,需要坚持不懈。对于个别卫生习惯差的学生,教师要了解孩子的思想及实际困难,帮助孩子尽快形成好习惯。同时,让生活卫生习惯好的学生成为作为榜样带动卫生差的学生,当他们有点滴进步时,及时肯定,予以鼓励。

参考文献:

1、柳太祥.农村中小学生卫生知识与习惯状况分析[J].中国校医

第5篇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2 R 778+.1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3-0277-02

【关键词】 龋齿;患病率;对比研究;学生

为了解辽宁省中小学生龋病状况及其规律,为口腔疾病的防治及口腔健康教育提供依据,笔者对2005年和1999年辽宁省中小学生龋病调研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在2005年和1999年由辽宁省教育厅、卫生厅、体育局共同领导和组织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中,随机抽取全省13个省辖市年龄为7,9,12,14,17岁的中小学生为对象,2005年调查14 587名,1999年调查31 711名。按《全国学生龋病、牙周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要求,形成调查资料。采用χ2检验方法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年份学生患龋率比较 由表1可见,辽宁省中小学生患龋率下降明显。2005年城乡中小学生总患龋率为35.00%,与1999年相比下降了9.34个百分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8.90,P<0.01)。城市中小学生患龋率为33.97%,与1999年相比下降了11.60个百分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8.10,P<0.01);乡村中小学生患龋率为36.05%,与1999年相比下降了6.62个百分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45,P<0.01)。

2.2 城乡学生患龋率比较 1999年中小学生患龋率城市高于乡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35,P<0.01);2005年为乡村中小学生患龋率高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1,P<0.01)。表明辽宁省城市口腔健康知识的普及、群众口腔健康意识的增强、口腔卫生习惯的改善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优于乡村;同时也说明随着乡村经济条件的改善,乡村学生家庭食物结构逐步城市化,即向食物精细、食糖量增加的方向发展。

3 对策及建议

(1)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各种教育方式普及口腔健康知识,增强中小学生口腔健康意识,在全社会尤其是乡村地区形成重视口腔健康的良好氛围。(2)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应特别注意晚上刷牙后或临睡前不再进食。(3)做好龋病的防治工作。例如,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抽查与普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推广使用各类符合保健质量的口腔卫生用品,保健牙刷、含氟牙膏等;推广应用窝沟封闭等防治技术,以达到良好的防治龋病的目的。

4 参考文献

[1] 卞金有,主编.预防口腔医学.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4-142.

[2] 林居红,李刚.重庆市中小学生口腔疾病患病情况.中国学校卫生,2004,25(1):30-31.

第6篇

目前我国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基本没有安排食品安全卫生知识教育,中小学生接受的食品安全卫生教育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电视广播、宣传海报

我们经常在电视和广播上看到食品安全卫生的相关报道,但中小学生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并且对这些信息不怎么感兴趣,致使此类宣传途径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通过与父母、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

经常和中小学生在一起的人无非是他们的父母、老师和同学,当父母得知一些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的时候,自然会告诉他们的孩子,什么东西不能吃,什么食品不健康,老师也会经常告诉学生们一些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中小学生们在一起玩耍的时候,互相之间也会聊一些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但是这些信息是零星的、不系统的,而且容易忘记。

二、Flas对普及食品安全知识的可行性

Flash是一个网页交互动画制作工具,与其他工具相比,它具有矢量描述、播放流畅、数据量小等特点。而且用Flash制作的动画数据量很小,有利于它在互联网上传输,方便使用者在互联网上直接调用运行。考虑到目前多数学校都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采用Flash技术制作一套食品安全方面的动画宣传片,可行性较好,也具有更多的实用价值。

(一)Flas是中小学生喜欢观看的形式

当前,中小学生非常喜欢观看Flas片,将中小学生需要掌握和了解的食品安全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运用形象、夸张等手法将这些知识点制作成Flas片的形式,必然会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并且,现在的网络、电脑已经非常普及,Flas非常适合在网络上传输,这些都将为Flas普及中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提供基础。

(二)Flas制作容易,成本较低,周期短

Flas目前受到多数人的追捧,许多中学都已经开设了Flas制作课程。Flas容易学习、制作简单、制作周期较短、成本较低,这些都为用Flash来制作食品安全知识动画片提供了保证,使其作为一种新形式的食品安全知识宣传途径变为可能。并且通过Flash制作的动画体积小,适合在网络传输,非常方便快捷。

(三)将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用Flash的方式展现更加生动形象

第7篇

一、家校联合的示范性,促进小学生的德育养成

在家庭活动中,会遇到很多反应家长或者其他家庭成员道德的问题,学生处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家长或者其他家庭成员成为学生的模范和表率,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品质。当然,如果在家庭活动中遇到家庭成员道德素养较差的情况,小学生会结合在课堂上学到的道德内容,有所感悟,指出家长的错误,获得新的道德体验。如,小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学到了“遵守交通规则”的要求,如果家L在接送孩子的过程中严格遵守交通信号灯,坚持走人行横道,孩子则会向学习家长,培养讲文明、懂规矩的优良道德。如果有的家长出现了闯红灯、横穿马路等不文明的行为,孩子则可能给家长指出错误,纠正错误。总之,家长坚持示范性,对孩子的教育就有促进作用,反之亦然。

二、家校联合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优良品质

1.爱劳动、讲卫生的优良品质。这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一是家校联合,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小学思想品德教师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如晚饭前布置饭桌、饭后收拾碗筷、打扫卫生等,并将相关的图片提交到家庭作业交流平台。二是尊重并感恩别人的劳动成果。如开展家庭劳动体验活动“我和妈妈互换角色”,体验妈妈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妈妈的劳动量很大、很辛苦。体会到妈妈劳动的辛苦,不要随地扔垃圾,不要弄脏了家里的地板等。三是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小学思想品德教师要求小学生自己的个人卫生自己做,并要求通过家校联合的方式完成,要求家长监督小学生洗澡洗头、换衣服、剪指甲等个人卫生问题的完成情况,是家长帮助完成还是个人独立完成,家长通过写小纸条的方式将孩子的家庭表现反映给教师,对于不良习惯,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做专项教育。

2.遵纪律、重安全的优良品质。一是遵守交通,注意安全。家校联合调查学生每天上学、放学的交通工具,课堂教学要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家长接送孩子过程中要结合路上的交通状况,给孩子讲述交通知识,并通过现场观察,让学生懂得遵守交通规矩的重要性。如,在一个拥堵的交通路口,有的人乱闯红灯,遇到交通事故。有人违规超车,造成交通拥堵甚至交通瘫痪。二是不买小摊贩吃食,注意食品卫生安全。大多数小学校门口都会有一些无证摊贩在出售不卫生食品,家校联合共同监督孩子不要随意购买,不卫生的食品对健康不利。

3.爱学习、懂知识的良好品质。学习是学生的天职,爱学习,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技能是学生的必备品质。一是通过家校联合建立学习反馈机制,有利于小学思想品德教师的针对性课堂教学。如建立“预习卡”制度,学校教师布置了课前预习内容,学生在家庭作业中完成得怎么,家长要做出评价,并反馈给教师。二是通过家校联合动态跟踪学生的学习动态变化。有的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会出现大的波动。如有的孩子因为迷上了电子游戏,导致上课不听讲,作业完不成,成绩下降等情况,家校联合的双向沟通平台,家长将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反馈给教师,教师将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反馈给家长,双方约定应对措施,共同教育。

三、小学品德教学中家校联合的具体措施

1.家校联合,合理衡量学生的品德状况。学生家长要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如学习、劳动、公德意识等方面做客观公正的评价,对于表现不好的“后进生”,要具体分析原因。小学思想品德教师要根据家长的评价,观察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正确地分析其心理,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去教育。对于教育效果的评价,也需要家校动态跟踪,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家校联合,健全“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制度。评价制度能详细记录学生在不同年纪、不同时期、不同事件中的道德表现,既需要家长记录家庭表现,也需要教师记录学校表现。要尽可能详尽、精确地评价一个学生的道德变化情况。

第8篇

【关键词】 行为;问卷调查;回归分析;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7-0656-02

6~12岁儿童是人生接受能力最强、可教育性和可塑性最大的时期,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及良好人格形成的关键期。众所周知,家庭环境与儿童的行为发展密切相关[1-4]。该文探讨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情况及家庭环境对儿童行为的影响,揭示家庭环境和儿童行为问题的关系,旨在找出不良因素,提出有效的干预对策,为临床心理咨询、家庭干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切实可行的科学指导和帮助。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6年3-5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周口市4所小学的6~12岁学生,共4 807名。其中男生2 568名,女生2 239名;独生子女2 632名,非独生子女2 175名。

1.2 方法 用Rutter儿童行为父母问卷[5]及自编相关因素调查表,分班级对学生父母集中调查。调查员逐项解释调查表内容,指导家长当场完成填写。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0.0进行统计分析,百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影响因素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小学生行为问题检出率 4 807名6~12岁小学生中,有行为问题757人,总检出率为15.7%;男生检出率为17.8%(456/2 568),女生检出率为13.4%(301/2 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74,P=0.000)。男童A行为检出率为9.31%(239/2 568),N行为检出率为4.60%(118/2 568),M行为检出率为3.86%(99/2 568);女生2 239名检出A行为110例(4.9%),N行为132例(5.9%),M行为59例(2.6%)。可见A行为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χ2=4.89,P=0.001),且男生以A行为居多,女生以N行为多见。独生子女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2.8%(336/2 632),非独生子女行为问题检出率为7.7%(167/2 17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32.903,P=0.000)。

2.2 小学生行为问题影响因素分析 以行为问题为应变量,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为自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向前逐步法,结果在α=0.05水平上最终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依次有:母亲患病、打骂或放纵、父母管教态度不一致、儿童疾病史、低出生体重、父亲职业文化程度低、睡眠不足、考试压力、性别、不合群、居住条件差。见表1。

3 讨论

近年调研资料表明,我国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8.3%~12.9%[4]。此次调查的4 807名6~12岁小学生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15.6%,略高于全国水平;男生检出率为17.8%,女生检出率为13.4%,说明男生的行为问题比女生多见;男生以A行为多见而女生以N行为居多,说明男生多表现运动与社会行为问题,女性多为性格行为问题,与有关资料报道基本一致[6]。

对小学生行为问题的相关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母亲患病、采取打骂或放纵的管教方式及父母管教态度不一致的OR值最高,说明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生的行为问题发生有关,民主型教养方式有助于儿童形成高自尊;相反,对儿童溺爱、教育方式不一致,则容易使儿童形成低自尊[7]。父母养育行为是影响儿童行为问题得分的因素之一。社区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父母养育行为,进而减少了项目社区儿童行为偏离的发生[3]。儿童的行为问题与社会环境、父母的婚姻状况、教育方式、父母文化程度、父母对子女期望程度、教育意见是否一致等都有很大的关系。小学生良好健康行为的形成有赖于学校和家庭的共同教育,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8]。

4 参考文献

[1] 武桂英.不同家庭环境对儿童智力和行为的影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1,5(5):21.

[2] 杨晓玲.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2,6(4):21.

[3] 王玉凤.北京市城区2 432名学龄儿童行为问题调查报告:学校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6,3(2):114.

[4] 苏林雁.家庭因素对幼儿行为的影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1,5(5):216.

[5]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56-59.

[6] 王慕狄.儿科学.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2-30.

[7] 张丽华,杨丽珠,宋芳.父母教养方式对3~9岁儿童自尊的影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9):565-567.

第9篇

【摘要】 目的 评价宁夏海原县关庄乡“小手拉大手”碘缺乏病健康教育项目的实施效果,为宁夏南部山区消除碘缺乏的危害而采取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前后,分别问卷调查目标人群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抽样检测居民户的碘盐食用率,抽样调查8~10岁小学生的甲状腺肿大率。结果 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后小学教师、四至五年级小学生、家庭妇女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均提高(P<0.01),居民户碘盐食用率上升(P<0.01),8~10岁小学生的甲状腺肿大率下降(P<0.01)。四至五年级小学生获取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由大众传播转变为人际传播。结论 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效果良好,与教师的积极参与及小学生的入户宣传有关,可在整个南部山区推广。教育与电视等媒介传播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家庭主妇等重点人群的防治知识知晓率,确保健康教育效果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 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效果;宁夏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 of 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 at Guanzhuang Town in Haiyuan County of Ningxia, and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southern mountainous areas of Ningxia to take more targeted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of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to eliminate hazards induced by iodine deficiency. Methods

Before and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gram, respectively, the level of knowledge abou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 in target population, household consumption rate of iodized salt , and Goiter rate of 8 to 10 years old primary pupil were surveyed. 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 of 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 the knowledge level of primary teachers, 45 grade pupil, and familial women all raised significantly (P<0.01). Meanwhile, the rate of household consumption of iodized salt raised significantly (P<0.01) and Goiter rate of students aged 8 to 10 declined significantly (P<0.01).The main way the students of 45 grades obtaining the knowledge of Iodine Deficiency Diseases had changed from mass media dissemination to interpersonal dissemination. Conclusion The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 gained a good effect in the implementation with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teachers and the household publicity by primary students, and would be promoted throughout the southern mountains of Ningxia. The program need to be combined with media dissemination such as TV to further improve the knowledge level of key crowds such as housewives.

Key words: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 health education; effect; Ningxia

碘缺乏病是由于外环境缺碘而导致机体碘摄入不足,造成以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为主要发病机制的综合征,病患多生活在远离海洋的高山和丘陵等地区,食盐加碘是安全有效的主要防控措施[1]。宁夏南部山区属于碘缺乏高危地区[2], 通过碘缺乏病健康教育,使该地区的当地居民获得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提高防治意识和碘盐食用率[3],具有很大的公共卫生学意义。2007年,宁夏南部山区的海原县关庄乡启动了“小手拉大手”的碘缺乏病健康教育试点项目并完成了基线调查,2008年项目实施完成,2009年3月进行了项目评估,现就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1 对象与方法

1.1 项目实施乡基本情况

关庄乡位于宁夏南部山区,距海原县城67km,南与宁夏西吉县新营乡接壤,西与甘肃省会宁县新塬乡和刘寨乡接壤,总面积30.47km2,辖5个行政村,55个自然村,总户数1924户,总人口10292人。全乡为丘陵地区,交通不发达,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048元。全乡有完全小学8所,在校学生1642人,教师51人;有乡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7所,村医7名。

1.2 项目实施内容

对教师和小学生分别采取专题讲座、课堂宣讲和作文竞赛等形式。由各小学教师组织四或五年级学生每月将辖区内所有居民户食用盐的碘含量定性检测1次,月底上报检测结果。入户检测时发放宣传材料并口头宣传,宣传教育的重点人群为新婚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食用非碘盐的居民等,宣传目标为其开始并坚持食用碘盐。

1.3 项目评价指标

1.3.1 目标人群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答对题数总和/应答题数总和×100%

应答题数总和=受调查人数×问题数

答对题数总和=每人答对题数的总和

1.3.2 碘盐食用率=含碘的盐样份数/检测份数×100%

1.3.3 甲状腺肿大率=Ⅰ度和Ⅱ度肿大的例数总和/受检人数×100%

1.4 对象

按照每个行政村选取2所完全小学的比例,在关庄乡随机抽取4个行政村、8所小学,每个行政村随机抽取20名20~50岁家庭妇女,每所小学随机抽取30名四至五年级小学生、30名8~10岁小学生、5名教师。

1.5 方法

在项目实施前后均问卷调查教师、四至五年级小学生、家庭妇女的碘缺乏病知识,分别计算防治知识知晓率,问卷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碘缺乏病防治手册》中《健康教育效果调查表》[1];对8~10岁小学生,依据《卫生部地方性甲状腺肿诊断标准》中触诊法检查甲状腺,计算甲状腺肿大率;快速法半定量检测80名家庭妇女家中的食用盐,计算碘盐食用率,试剂由武汉众生生化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调查均由宁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承担。定性资料来自宁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海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相关文件和项目总结。收集整理资料后,Epidata软件录入资料,SPSS 11.5统计软件分析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或精确概率)检验。

2 结果

2.1 小学生获取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

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前共问卷调查103名四至五年级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获取途径的构成比中,通过电视为最高,占27.9%,通过非人际传播途径包括电视、广播、板报、报纸等共占63.9%。项目实施后共问卷调查238名四至五年级小学生,防治知识获取途径的构成比中,通过老师和学校(发放宣传单)分别占26.9%、26.2%,为最高和次高,包括家长途径在内的人际传播总共占到59.0%。详见表1。表1 海原县关庄乡小学生获取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略)注:n为调查问卷中“获取途径”的选择次数

2.2 目标人群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前,教师、学生、家庭妇女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都低于60%,其中家庭妇女的知晓率最低,为18.5%。项目实施后,教师的知晓率从59.5%提高到98.3%,学生的知晓率从58.6%提高到96.3%,家庭妇女的知晓率从18.5%提高到66.2%,提高幅度分别为38.8%、37.7%、47.7%,项目实施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2。表2 海原县关庄乡碘缺乏病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效果的评价(略)

2.3 居民户碘盐食用率

居民户碘盐食用率从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前的87.5%上升到实施后的100.0%,上升幅度为12.5%,实施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2。

2.4 8~10岁小学生的甲状腺肿大率

8~10岁小学生的甲状腺肿大率,项目实施前检出10例,为6.8%,实施后检出2例,为0.8%,下降幅度为6.0%,实施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2。

3 讨论

3.1 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效果良好

宁夏南部山区为碘缺乏病历史病区[2],这一地区经济欠发达,交通不方便,人口少且居住分散,传统饮食习惯喜好食用土盐(非碘盐),部分县的合格碘盐食用率未能达到90%这一国家消除碘缺乏病的考核标准[3]。“小手拉大手”碘缺乏病健康教育项目的目标是,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教师、教师培训学生、学生向家长宣传这样一个“教师-学生-家长”宣传链,将碘缺乏病防治知识传播到家庭[4],使居民在“知-信-行”模式的干预下坚持食用碘盐。

海原县关庄乡教师、家庭主妇、小学生在此次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后对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均大幅度提高,提高幅度在37.7%~47.7%之间。居民户碘盐食用率从实施前的87.5%上升到实施后的100.0%,上升幅度为12.5%。8岁~10岁小学生的甲状腺肿大率从实施前的6.8%下降到实施后的0.8%,下降幅度为6.0%。三项评价指标都说明“小手拉大手”的“知-信-行”模式实施效果良好,拟在整个南部山区加以推广。

3.2 健康教育的成功经验

健康教育的效果与教师的积极参与有关。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前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获取途径以媒介传播为主,包括电视、广播、板报、报纸等共占63.9%。项目实施后则以人际传播为主,通过老师、学校(发放宣传单)等共占到59.0%。说明“小手拉大手”的“知-信-行”模式能否取得良好效果与教师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有关。项目实施过程中,关庄乡各小学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碘缺乏病知识,组织所有学生参加防治知识有奖征文活动。通过宣讲和亲身参与,教师和学生较全面地掌握了有关知识和防治措施,为进一步向居民与家长宣传打下了基础。

小学生入户宣传的人际传播方式比较重要。关庄乡各小学组织三至五年级的小学生,对辖区内大部分居民进行了入户口头宣传和宣传单的发放,使当地居民基本掌握了碘缺乏病发生的原因、危害及预防措施。当地卫生机构和关庄乡各小学相互配合,定期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和督导,也保证了项目的质量和实施效果。

3.3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学生向家长宣传时知识和宣传尚不够全面,导致家庭主妇的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仅为66.2%,低于80%的项目目标。人际传播如教师向学生的宣传、学生向家庭主妇的宣传、乡村医生向居民的宣传是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现实的情况是当地居民的文化程度较低,电视宣传是当地教师、居民和学生更乐于接受的大众传播方式[5]。因此,南部山区碘缺乏病的健康教育要注重点和面的结合。面上要加大新闻媒介的宣传力度,点上要形式多样地深入居民户和重点人群进行宣传,以使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最终在这一地区可持续地预防和消除碘缺乏病[5]。

(本项工作得到了宁夏海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海原县关庄乡4个行政村卫生室的积极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参考文献

[1]王振华,申红梅,刘守军,等.碘缺乏病防治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马玉章,刘天锡.宁夏卫生防疫50年[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80-102.

[3]谭卫星,朱磊,马天波,等.2005年宁夏碘盐监测现状分析[J].地方病通报,2006,21(6):24-26.

第10篇

关键词: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可以说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好的习惯使人受益一生。

儿童时代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儿童比较听话,行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好训练,教师需要抓住这个关键期,通过一定的手段唤醒学生的潜在意识,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主要包括以下四种:①卫生习惯;②行为习惯;③生活习惯;④学习习惯。

一、卫生习惯

(1)个人卫生方面:包括衣着整洁,大方,坐有坐样,站有站像,行走姿势正确,日常生活中要坚持“六勤”。

(2)家庭卫生方面:包括饮食卫生,不挑食,愉快安静进餐,房间卫生等。

(3)校园卫生方面:书写姿势正确,做到“三个一”,注意教室和宿舍卫生,体育卫生,学会用眼卫生,掌握青春期卫生,保护学校环境卫生。

(4)社会环境卫生方面:包括保持公共卫生,参与美化环境等。

二、行为习惯

(1)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无论在校内外见到老师要问好,遇到熟人打招呼,在家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教导。

(2)待人接物要有礼貌,懂得礼节,礼貌用语要会使用。

(3)不做小霸王,不打架不骂人,能与同学,小伙伴友好相处,互相礼让。

三、生活习惯

(1)写完作业要及时把文具收进文具盒里,书本放进书包里,以免遗忘,学会打扫自己的房间。

(2)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不贪看电视。

(3)不吃零食,学会节俭,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做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奴隶主”提高生活技能和自理能力。

四、学习习惯

(1)学习专心。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自制力较差,因此应注意训练、严格要求、经常提醒孩子在上课时要专心致志,聚精会神,不要溜号作小动作,更不要和同桌说话,影响别人听课。回到家中让孩子养成先学习后做其它事情的学习习惯,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空间,孩子写作业时,不看电视,不吃东西,按规定时间完成作业。

(2)自主探索。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家长要做长流水,我们教给学生的是知识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办法,而不是把知识学死了,读死书,死读书,对孩子不能解决的问题要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教给他们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

(3)做事认真。现在的孩子从小娇生惯养,不肯吃苦,做什么事都草率马虎不认真,所以要求孩子在做事时,认真对待,细致完成,提高正确率与责任感。

(4)创新能力。据统计,近几年世界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的冠军几乎都被中国中学生获得,但诺贝尔奖却与中国人无缘,这是为什么?孩子们成了学习的机器,缺少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长大之后,很难有大的作为。所以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中国的孩子们来说是多么的迫切。

(5)有效的阅读。当今社会需要知识丰富型人才,大量的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给孩子创设一个阅读环境,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并指导孩子做好读书笔记,让孩子在阅读中长大。

(6)学会学习。培养孩子周期学习的习惯,让孩子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课后复习再写作业这样的周期学习,并养成习惯,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呢?我认为从以下几点做起。

树立榜样,以身作则。学生一切良好习惯的养成,完全靠老师、父母的榜样的力量,特别是日常生活学习中,老师、父母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处处给孩子做出榜样。以榜样示范教导学生,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教师以身作则

以身作则胜于口头训诲,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首先教师自己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具有极强的向师性。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身体力行是最有效的教育手段。凡是我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教师率先垂范,就能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效果。

2.学生示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学生身边的同龄人,可望又可及,教师把优秀学生作为榜样在全班宣传,这样的榜样更具有模仿性。我在平时注意发现并赞赏那些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让他们在班队会中介绍自己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等等,作为其他同学效仿的榜样,以此达到示范目的。在评比“班级之星”时,让学生陈述自己和同学做得好的和不足的地方,发现并看到其他同学的闪光点,同时意识到自己有哪些做得不好的地方,使他们有目标、有动力可以不断进步。

3.名人示范

名人是学生心目中崇拜的偶像,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名人故事的课文,如《梅兰芳学艺》《这个规矩不能有》《闻鸡起舞》等,能让学生通过课文了解许多名人的故事,学习他们优秀的道德品质,激励和教育学生,让他们以名人为榜样,发现差距,明确奋斗目标,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11篇

【关键词】隆昌县;中小学生;龋齿;流行趋势;特征

龋齿是临床常见的牙齿损伤类疾病,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病症。龋齿的发生可引起强烈牙痛,患儿食欲受到影响,咀嚼、消化及吸收均受到较大干扰,进而出现营养缺乏,而随着疾病的进展,可引起牙面蜂窝织炎、牙髓炎、齿槽溢脓、根周脓肿等,患儿学习、健康及颌面发育受到影响[1]。龋齿同时可诱导心内膜炎、肾炎、虹膜睫状体炎等全身性严重疾病,因此加强龋齿防治保健工作有着重要的临床及社会意义。为了解隆昌县中小学生龋齿流行龋齿及特征,从而为今后口腔预防保健提供依据,笔者自2009年-2013年对中小学生进行龋齿流行病学调查,具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隆昌县城市、农村各选择中小学1所,学生年龄7、9、12、14、18岁;2009年-2010年城市、农村学生分别为685名、650名,男850名,女485名;2010年-2011年城市、农村学生分别为750名、750名,男780名,女720名;2011年-2012年城市、农村学生分别为680名、680名,男700名,女660名;2012年-2013年城市、农村学生分别为500名、505名,男510名,女495名。

1.2方法

按照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标准,由牙科医生通过探针、口镜等方法逐一检查学生齿点、隙、窝及沟龋之好发部位,所有龋、失、补均认为龋齿,记录下龋齿发生数量、种类及位置。

1.3观察指标

龋齿率,主要为乳龋失率、乳龋率、乳龋补率,得出乳龋失补率;恒龋失率、恒龋率及恒龋补率,得到恒龋失补率。龋均,构成比。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P

2.1 2009年-2013年中小学生中,发生龋齿者2054名,龋齿发生率为39.5%;其中2009-2010年356名,2010-2011年476名,2011-2012年550名,2012-2013年672名,自2009年-2013年,中小学生龋齿发生率呈现出上升趋势。

2.2 2009年-2013年中小学生龋齿发生情况:农村共计发病900例,而城镇共计发病854例,农村发生例数显著高于城镇学生,具有统计学意义(X2=5.21,P<0.05);男生发病822例,女生发病例数为1323例,女生发生例数显著高于男生,具有统计学意义(X2=7.04,P<0.05);小学生发病1352例,中学生发病为702例,小学生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学生,具有统计学意义(X2=8.33,P<0.01)。 讨论

儿童发生龋病的几率较高,1960年卫生部将龋齿作为学生常见疾病,并作为重点预防。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调整、意识形态的改变等,学生龋齿流行情况呈现出新的流行趋势[2]。本次研究显示2009-2013年隆昌县中小学生龋齿发生率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隆昌县乡村学生发生龋齿的几率明显高于城镇学生,与1995年第2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相左,这可能是由于近年来城镇学校已经广泛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学生口腔卫生习惯养成,如饭后漱口、早晚刷牙、使用含氟牙膏等[3]。乡村学校口腔保健教育较为落后,同时其牙齿保健的思想较为缺乏,因此出现龋齿发病率高于城镇中小学生的现象。女生龋齿发生率明显高于男生,这是由于女生相比男生,更喜欢零食、偏食及甜食等引起,而女生的生理发育明显早于男生,恒牙萌出及乳牙脱落时间比男生早[4]。小学生龋齿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乳牙龋齿发生率呈现出下降趋势,然而恒牙龋齿率则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上升趋势,这可能是由于随着年龄增加,恒牙替换乳牙,而恒牙替换后,外界暴露时间增加,受到外界有害因素侵蚀的时间明显增加,进而导致恒牙龋齿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出现上升趋势,同时中学生自觉率明显大于小学生[5]。本次研究中,2009~2013年中小学生龋齿发生率为39.5%;女生与男生比较较高(P<0.05),农村学生高于城镇学生(P<0.05),小学生发生率明显高于高中生(P<0.05);2009年-2013年中小学生龋齿发生率呈增长趋势。

龋齿严重危害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因此相关教育部门要加强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其口腔保健意识,教育儿童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良好的口腔习惯。相关管理部门同时要加强促进策略,加大农村口腔保健教育策略,开展普查普治,实现尽早发生及治疗龋齿,保证儿童健康。

参考文献:

[1]陈慧英,李星,曹亚东,等.2010年石家庄市中小学生龋齿情况调查分析[J].河北中医,2011,33(10):1593-1594.

[2]卫生部卫生监督司,国家教委学校体育卫生司,全国爱国卫生委员会.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C].。北京:1992.

第12篇

养成教育是小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主要条件, 对农村小学生来说, 养成教育尤其重要。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缓慢, 家长的文化素质, 学生生活环境的限制, 对子女不重视教育或缺乏教育, 学生的养成教育就落在教师的身上。那么, 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 对小学生实施养成教育, 下面谈谈个人的'几点体会。

一、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实施养成教育

农村的孩子纯朴, 见识少, 他们从背着书包踏进校园的那一天开始, 面临着新的生活环境,新的学习要求, 新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 都觉得是那么新鲜、好奇, 有强烈的求知欲。老师要抓好入门课, 对小学生提出新的要求, 要求学生要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学校的规章制度, 还要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小节进行约束, 如早晨见到老师同学要问声“ 好” , 有事进人老师办公室要先敲门或报告, 上课回答问题要举手, 上课期间不随便离开校园, 穿戴要整齐, 要注意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等养成教育。小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度过的, 教师就得利用课堂教学来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二、通过教师的榜样示范对学生实施养成教育

农村小学生的思想单纯, 在他们的心目中,年第期老师是父母的化身, 道德的化身, 智慧的化身, 老师的言行胜过他们的父母, 孩子们听老师的话多过听父母的话。他们会把老师作为学习的榜样, 会有意或无意地模仿老师的行为举止, 模仿老师的态度、品行, 老师的一言一行, 一擎一笑, 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因而, 教师师首先就要严格要求自己, 态度要和蔼,关心和热爱学生, 言行要做学生的表率、示范, 以自己良好的道德修养、人格和品德去感染学生,让学生认为老师是值得尊重, 值得学习, 值得信赖的。老师以德育德, 以行导行, 通过老师的榜样对学生实施养成教育。

三、通过社会家长对学生实施养成教育

学生的个性特点是在学校和家庭中形成的,良好的个性发展主要通过教师、家长、社会因素的影响, 他们的养成教育往往也需要教师、家长的约束和正确的指导。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 自我表现, 自我认识不断提高, 那么, 家长就要与老师密切配合, 对孩子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 学校家长保持沟通联系, 让学生行为有所约束, 自觉遵守村规民约, 遵守社会公德。

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基础, 作为教育工作者, 就要积极行动起来, 启发学生, 发展学生, 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去影响学生, 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 使学校德育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