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5 10:55: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论述生态文明建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生态文明;美丽中国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2-00035-01
党的十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一、深刻认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
(一)推动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之必然
人类社会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 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都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进步,但是,这两种文明都是造成生态破坏的文明。人类要进步,要持续发展发展,必须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现在西方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治理,无论从资源消耗上看,还是从环境污染上看,现在都有了很大改善,这与重视保护环境有很大关联。85%的发展中国家仍要推进工业化,发展城市化,而这个发展不能是继续走西方发达国家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在对工业文明带来严重生态安全进行深刻反思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正在积极推动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
(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之必要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但经济发展面临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一是资源约束趋紧;二是环境污染严重;三是生态系统退化,生态系统破坏带来的自然灾害频发。以上问题,如果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从根本上跨过资源环境这道槛,不仅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全面把握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
十报告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总体要求是要深化一种理念、做到两个坚持、实现一个着力、达到一个目标。
1、在价值观念上,深化一种理念,这种理念就是党的十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体现新的价值取向。
2、在指导方针上,做到两个坚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政策和根本方针。
3、在实现路径上,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4、在目标追求上,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说到底就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生态产品的需求。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不能影响后代满足需求的能力,这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
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二是要牢固树立节约资源理念。节约资源意味着价值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消费模式等多方面的变革,涉及各行各业,与每个企业、单位、家庭、个人都有关系,需要全民积极参与。必须利用各种方式在全社会广泛培育节约资源意识,大力倡导珍惜资源、节约资源风尚,明确确立和牢固树立节约资源理念,形成节约资源的社会共识和共同行动,全社会齐心合力共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是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资源是增加社会生产和改善居民生活的重要支撑,节约资源的目的并不是减少生产和降低居民消费水平,而是使生产相同数量的产品能够消耗更少的资源,或者用相同数量的资源能够生产更多的产品、创造更高的价值,使有限资源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只有通过资源的高效利用,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因此,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推动资源高效利用,是节约利用资源的根本途径。要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深入挖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等资源消耗强度,真正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努力用最小的资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四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节约能源是节约资源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能源储量不足与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需求量巨大的客观现实,决定了在我国节约能源更加重要、更加迫切。必须把节约能源放在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工作的突出位置,大力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关键词:生态问题;建设;改善民生工作
中图分类号:F299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将生态工作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高度的突出地位来论述,表明生态问题已成为严重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而被融入到党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关乎国际民生建设事业的各个领域和整个过程。政策导向的这一“小”变化,召唤着生态建设的“大动作”。势必要求国人在理论认识上齐头并进。所以我们有必要对生态文明构建与民生问题进行讨论交流,以便积极的应对生态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发挥生态为人类生存提供山清水秀自然环境的独特功效。
生态文明是相对于工业文明而言的。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除此定义解释外还有多种不尽相同的解释版本,它们虽然表述形式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论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良性结合而形成的和谐统一。这就是生态民生思想的核心。有关生态民生思想早在我国古时就已开始萌芽,如《周易》中“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之说、儒家“天人合一”、道家“道法自然”思想,佛家“依正不二”等,无一不涉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观点。虽然这些观点有其自身及社会的局限而并未成为当时社会的意识形态主流,但其却成为当代我国现代社会生态文明理论形成的主要渊源,是华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工作具以下特点:
1 生态建设是民生工作中最基本、最广泛最现实的民生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是最广泛、最直接、最现实、最持续、最基本的民生。是反映现代社会文明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众所周知,拥有“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自身生存的基本属性要求,千百年来始终成为人类对自身生存环境条件要求永恒的主题。也是衡量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人人都需要清洁的空气、纯净的饮水、安全的粮食…这些物质的转化循环生产都离不开良好的生态条件作为保证。所以说生态建设是民生工作中最基本、最广泛、最现实的民生。
2 “生态民生”理念
我们必须在认识上将生态建设与民生作为一个整体“生态民生”理念进行统筹规划。这不是简单的文字罗列,而是赋予了它们不可分割的新内涵。生态建设必须以民生为着力点,以民生为本,生态文明中的生态与民生已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结合体-生态民生。这是人类现代文明社会赋予其应有的内涵,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对生存与发展中出现的众多矛盾问题经过不断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形成完善起来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为民生最根本要求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正是生态文明建设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生态民生的核心必须是如何处理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3者的关系。而生态民生建设就是要从如何降低及消除经济发展带来环境污染的问题入手,并且还要通过环境保护措施来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或者通过生态保护本身创造财富而改善民生。既要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又要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这个基本民生。生态民生最终要构建的应该是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经济崛起为核心,以全面发展为目的,达到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社会状态。生态民生建设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对待自然或停止改造自然活动,而是要把自然放在与人类一样平等的地位,把发展与生态保护相联系,做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两不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民生改善的统一。
3 生态民生建设也是科学发展的属性要求和重要体现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和根本原则,离开以人为本谈生态文明建设毫无意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是民生问题,即建设生态文明,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人类自身是生态文明的主体,处于主动而不是被动的地位,不是人类消极地向自然回归,而是人类积极地与自然和谐。同时,生态民生因具有促进、改善社会政治、经济及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间的合理分配的间接作用,从而引申出了权利、机会、司法等更广泛层面的社会公平与公正。
4 必须尊重生态建设与改善民生各自的运作规律
生态建设与改善民生2者属于不同的社会建设领域,构成比率不同,2者的差别在于生态建设以自然规律(自然科学)为基础运作,即生态系统的维护与修复应顺应自然属性,其旨在恢复、改善人类因错误生产方式导致的环境问题。而民生工作则以社会规律(社会科学)为基础运作。即民生工作以社会支配的财富量及社会承载力等社会因素为主要导向运作。在生态民生建设工作中我们必须尊重它们各自的运作规律。
5 生态与民生工作的永恒性及可变性
生态系统的修复恢复是漫长的,需要几十年乃至百年、千年的不断努力。但其整个修复恢复过程中的目标是永恒的,即永远以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为主线。而民生工作具有随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不同目标的特点,是动态的。如吃、穿、居、医、就业、教育、养老、乐(精神文化需求)等民生工作随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呈现不同的需求标准。
6 生态建设与民生的矛盾性
生态建设与资源开发对立统一,既要保护好生态,而又不影响能提高民生指数的资源开发,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片面追求资源开发,也不能只顾资源开发而忽视生态环境。应科学论证规划,建立完善的风险生态评估预防体系,使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同步、或先预防后开发。总之,必须做到开发前心中有账目、手中有措施。这样才能够搞好协调,使其在对立统一中相互发展,达到双赢。
7 相互依赖性
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民生,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由人民享有,生态文明建设的力量源泉是民生的承载者——人民群众。
我看十之美丽中国
文/墨菲
美丽中国是个什么概念?我的理解她起码包含两个方面或两个体系,第一是人,第二是自然。归纳起来应该是这么四句话:山要青起来, 水要绿起来,天要蓝起来,人要富起来。实现了这四句话,美丽中国就呈现在我们眼前,美丽生活就实现在我们身边。
十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关于美丽中国,报告中描述得很生动很具体: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上周看了两集纪录片,片名就叫《美丽中国》,是由中英联合摄制小组历时四年拍摄的一部关于中国野生动物和自然风光的系列纪录片,其中很多野生动物和风景我还是第一次看到。那些唯美的画面,真实的自然,那些山野隐映的乡村,那些质朴生态的百姓民居让人流连,让人震撼,中国原来还有这么多人与自然和谐融合的美丽地方。
说实话,过去我们总认为国外的东西更美好,不仅片子拍得讲究,环境和人文也很棒,但看了这部纪录片会大大改变我们的认识。正如该片策划人员所记述的那样,因为理念和视角的不同,中外联合拍摄组也是经过了一番讨论争辩之后,才各自说服了对方,也才有了这部真实记录和表现中国人与自然万物众生,画面绮丽的视觉大片。
以往,很多西方人不了解真实的中国,也有大部分国人不了解自己的中国,所谓大好河山都只是口头上的,显得空洞而概念。而这部使用当今最先进的航拍、红外、高速、延时和水下摄影技术,记录了大量珍贵、精彩的画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立体角度,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独特魅力,不仅惊叹了摄制组的那些“老外”,也惊讶了我们自己。
在经济与建设,绿色与发展的进程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进步的符号和时代的要求。中国人对绿色对环保从认识到努力,也是渐进渐深的。以过去10年为例,从巴厘岛到哥本哈根再到德班,几届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都带头许下并切实履行绿色发展的庄严承诺。从“十一五”首次设立约束性指标,到清理整顿钢铁等高耗能行业,从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系列生态工程到出台节能减排计划,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2.9%到生态补偿机制稳步推进,中国的绿色发展之路越来越坚定,也越来越坚实。
十上,美丽中国、生态和谐方略的提出,被摆在中国总体发展布局的高度进行论述,表明执政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更加深化,对人与自然的理解更为深刻,也进一步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美丽中国”,美在山川,美在文化,美在历史,美在人文。山更青, 水更绿,天更蓝,人更富,经济与社会发展后劲更足。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未来,国家将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竞争力,使人们享受到发展带来的更多物质财富。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科技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带动了以清洁、智能、低碳、高效益为特征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来临。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选择了绿色发展战略,把实施绿色经济作为刺激经济复苏、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
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清洁技术、低碳技术、节能降耗技术等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全过程,提高污染源头减排与过程控制能力,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科技进步对解决区域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支撑能力。
当科技园区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如何从科技的视角认识生态文明理念,厘清生态文明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帮助园区与企业解决结构调整和发展中的问题,从而快速跨越“生态改革”的阵痛期,步入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轨道,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为此,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刚对以上疑问做出了详细的解答。
生态文明的科技视角
《中关村》:文明包括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赵刚:文明是一个系统,不同文明 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是辩证的关系。一个国家不能单纯为了发展经济而忽视了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的提出非常重要,它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也是我们党和国家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认识不断深化、不断丰富的过程的体现。
《中关村》:早在几年前,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的议题。如今,十报告将其提升到战略层面,在转型期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有哪些重要意义?
赵刚:“生态文明”这一概念在几十年前就已提出,囿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中国国情,人们对此观念的理解并不清晰。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当时在中国的一些政府文件及政策中,也可以看出国家对科学发展的重视。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很多地方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城市建设还没有搞起来,很多产业还没有竞争力。所以,即使国家已认识到保护环境的意义,但认识还不够深入。到了党的十七大,中央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主张,也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
而如今,十强调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调整,这时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适应时势的决定。首先,生态文明作为发展的目标和导向,对产业进行转型升级和调整,就要向更环保、更节约、可持续这样的方向来发展;其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也带动了一批大的产业,例如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强了我国经济的竞争力,也能够带来民众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提升。所以说,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既是产业转型的目标,也是产业升级的手段。
《中关村》:作为国家科技领域的专家,您如何理解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您如何看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赵刚:党的十提出用创新来驱动发展,所以,不论是产业转型升级,还是经济结构调整,包括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都需要用创新作为支撑。从科技发展的角度来看,生态文明建设对科技的需求将更强烈,生态的改善,需要科技在其中花更大的力量来解决产业发展和民生问题,例如城市空气的清洁,食品的安全,生活用水的干净等都需要科技作为支撑。从另一方面来说,生态文明也对科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才能实现生态文明这条道路。
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从本质上说是一样的。可持续发展是强调生态要更好,生态文明是指我们的社会、生产、生活都要可持续。两者都在强调环境的友好、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等。
《中关村》:目前,在中国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基础如何?重点要解决哪些问题?
赵刚:最重要的社会基础是中国老百姓提高了这方面的认识:即使收入增加了,物质生活丰富了,但是没有一个好的生态和环境,收入再高也不幸福。现在很多地方的居民因为当地要建一些化工厂、垃圾处理厂等项目而大规模抗议,这说明大家希望自己居住的地方要有好的环境和生态,并为此而争取权利。
在我看来,生态文明建设要解决五方面的问题:第一,全社会还要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程度,尽管我们的经济程度提高了,我们还没有达到认识的高度,还要全社会提高对生态文明的重视程度。第二,需要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把生态文明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要从法律、政策和体制上来解决不适合、不利于或者阻碍生态文明发展的种种问题。第三,需要我们的企业家要有社会责任意识,创业不能仅仅是为了利润的增加,他们要以身作则,将企业排放的废水废气治理干净,生产的每一个步骤都尽量清洁化,为社会提供可持续的、绿色的产品。第四,在学校当中,尤其是中小学增加生态文明的教育内容,普及这方面的知识。第五,要加强国际合作,在全球化时代,建设生态文明,单靠某一个国家解决不了实质问题,它涉及到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能源安全等问题,只有联合世界上其他国家才能共同做成这些事情。
《中关村》: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不仅对社会发展产生正能量,有些技术还对社会的生态保护起到了负效应。在您看来,如何做才能让科技创新“趋利避害”?对此,科技部有哪些举措来调动各行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赵刚:科技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关键看使用者如何去把握。目前,国家已经从法律法规上来限制那些对生态文明发展不利的行为,鼓励那些有利的做法。另外,我们还要大力开发对建设生态文明、对建设“美丽中国”大有益处的新科技、新产品以及新的解决方案,这点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十二五”期间,国家在重大决策的研究上,把资源、环境、能源问题都摆在了第一位,并且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科技部在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计划等方面来给予支持,从政策、资金和人力上进行更多的投入,来支持企业研发、融资和生产等。例如,《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等都把科技创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问题作为头号问题来解决。
科技园区的绿色工厂
《中关村》:从工业文明向社会文明过渡,短期内必然会经历社会成本增加、企业利润削减和员工就业率下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何做才能比较快地度过这一改革的阵痛期?
赵刚:既然是改革就必然有一个不适应的阶段,我们称之为阵痛期,这需要全社会来共同承担。首先,国内GDP的速度要降一降,把生态环境先保护好,这点需要全社会统一思想和认识。其次,我们要不断地采用新技术,依靠科技进步来实现清洁生产,限制制造环境污染、消耗能源的产业的发展。第三,老百姓在生活上也要讲究生态环境的保护,比如尽量去节电、节水、做到垃圾分类,从我们生活的点滴做起。第四,要发展一批与生态文明相关的产业,如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淘汰那些高耗能、高污染、效益低的企业。做到以上几点就可以快速地度过这一阵痛期,走上真正的生态文明的道路。
《中关村》:生态文明建设对企业发展尤其是传统产业领域的企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哪些领域的企业将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
赵刚:对那些传统的和能源类的企业来说,如化工、能源、铝加工、钢铁等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确实给他们很大的压力。但是,只要他们转变生产方式,进行清洁生产,采用一些绿色生产技术来改进工艺流程,改造提升现有技术,就能向生态文明的方向发展。这一主张,对一些从事服务业、绿色产品制造、能源消耗少的企业来说有着重大的发展机遇。
《中关村》:中国目前还存在着众多目光短视、重商不重技术的科技企业,如何调动这些企业的研发热情,尤其是在生态环境保护层面?在创新氛围的营造上,还有哪些需要提升的地方?
赵刚:不得不承认,国内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过于重视眼前的利益,不重视研发的投入,低水平重复制造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这是一个过程。随着社会对科技的重视、对生态文明的重视,应该一方面通过法律法规来限制这样的企业生产行为,制定生态标准的门槛,达不到清洁生产的标准就采取强制措施整改。另一方面,国家要对敢于投入研发、提升产品质量、进行技术升级的企业行为给予引导和鼓励,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限制不好的行为,鼓励好的行为,引导领军企业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创新的氛围。在我看来,有些企业之所以经营不好,是因为研发投入很多,但研发的结果失败了,对这样的企业也要给予支持,要允许创新失败。我们要树立不单单以盈利为多少作为衡量企业得失的标准,还要考虑创新的要素。
《中关村》:对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海淀园来说,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应该从哪些层面着手?未来,提升园区在区域经济中的影响力层面,要增加哪些值得参考的指标?
赵刚:应该从两方面着手。首先,海淀园管委会以及当地居民都要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在生产、工作和生活当中尽量做到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其次,海淀园聚集了大批创新型企业,以海淀园为核心区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策源地,很多企业家在这里创新创业,希望园区在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符合生态文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里,进行大力投入和服务创新。
过去衡量一个园区的影响力,更多的是从经济指标上去考虑,例如园区收入、利润、人均收入等,希望以后增加与生态文明相关的产业的收入、企业创造的价值、技术的溢出性、对地区的带动力等。
《中关村》: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园区职能机构做出哪些改变?
赵刚:职能机构肩负着很重要的任务,与生态文明相关的法律法规、产业政策都需要职能部门来做好规划和引导,提一些符合园区实际的鼓励措施。职能机构要实事求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谦虚地深入地对园区进行研究,不能只是坐在办公室里靠臆想制定意见,要到基层、到农村、到企业、到学校里去,把问题都了解清楚了,再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整合全社会的资源,制定出符合实际的科学的政策。
【关键词】生态文明;思想政治教育;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013-02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在物质生产及精神生活中充分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及社会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文明形式。长时间以来,我们为了追求经济增长,一味强调对自然的征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生态及社会生态,引发严重的生态危机,因此,建设生态文明,迫在眉睫。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报告明确地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而要建设生态文明,首要基础是加强生态思想政治教育,改变人们的生态思想观念,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即,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引导人们形成生态文明观念,规范人们破坏生态的行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应有贡献。
一、十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早在2005年,同志就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此后在一段很长时间内,我们党在创新生态文明理论的同时,更积极地进行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在十报告中,首次独立成篇地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集中论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十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可集中到如下六大方面:1.思想基础――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2.实质及本质特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形成;3.基本政策及根本方针――做到“两个坚持”,一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二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4.基本途径及方式――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5.重要目标――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6.目的――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二、生态文明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单从概念上理解,生态文明与思想政治教育没有丝毫关联,但细细探究两者的实质,不难发现两者有着若许多同之处,主要提现在四大方面:1.阶级表现相同。两者不论是提出还是贯彻实施,均代表了社会主义统治阶级为维护国家、社会、民众的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意志,均体现了较强的阶级意识观。2.对象指向一致性。两者的指向对象均是具有能动性及思维性的人,人是社会的基础,一方面,人的思想行为对生态文明的好坏、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具有直接决定作用,另一方面,生态文明的好坏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对人的发展有决定作用。3.目的性一致。两者目标明确,都是为了促进人类可持续的、全面的发展。4.实施途径相似。两者的为最终目均为从认识到内化,再由内化转变到外化并形成良好品行,目的的最终实行均要依赖宣传与引导教育、政策法令的实施、物资与精神奖惩、环境的营造等途径及方式。
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一)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生态文明认同观的形成
同志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不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曾说:“没有生态文明,一切文明就没有了享受的前提。生态文明体现的正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文化内涵”,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要积极地宣传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人们转化旧有模式,树立新的发展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认同,真正做到著名学者、政治学家俞可平所言的:“通过发展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实现植根于现代文明之上的“天人合一”。
(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推动生态教育的全民性及终身性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企业职责
一、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1.生态文明的提出事关人民的切身利益生态文明是贯穿各方面的系统工程,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经济的迅猛发展致使资源短缺、温室气体排放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日益凸显,只有建立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的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要地位,融入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才能实现人类的永续发展。2.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解决生态环境危机,就得打破传统工业文明的逻辑,构建经济效率与生态和谐统一。激增的环境污染事件不止影响社会的和谐安定,更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阻碍,搭建生态和资源利用新秩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命题。3.建设生态文明彰显我党执政理念的蜕变十六大提到“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十七大提出把环保作为经济发展重要抓手,控制污染物排放,改善生态,十首次以总体布局的高度论述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既彰显了对后代负责的精神,更是对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做出的庄严承诺。
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走绿色发展道路
生态文明理念着重自觉与自律,倡导绿色消费;社会层面包括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同时,坚持生态文明与开发建设并重,促进生态资源的补充和培育,夯实生态经济的基础。1.转变方式,发展绿色产业循环经济是依托资源循环实现资源节约型发展的经济模式,运用最少资源、合理利用废弃物,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调整已有产业结构;鼎力支持绿色产业发展。2.增强教育,建立惩罚机制建立环保基础和专业教育机制,使公民从小在心灵深处树立生态保护的意识,养成绿色生活方式,适度消费,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采用多种形式定期进行环保知识宣贯,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全民忧患意识,将环保责任落实到公民身上,倡导全体公民参与生态保护事业,鼓励民众积极参与舆论监督。加快地方立法,健全环境准入制度,严把环评审核关,加强违规执法力度,提供契合实际的法律保障。
三、煤炭企业的生态文明建设职责
煤炭企业多以资源开发利用为主,更需履行社会职责,坚持循环经济理念,切实履行企业职责,构建工业产业链和生态产业链。绿色矿山是将生态重建作为核心、强调绿色开采的建设模式,是其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趋势和必然选择,主要可行做法如下。1.健全制度,落实责任健全管理机制,建立项目之初就安排专人负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从方案编制审批到施工验收,全程把关,优化设计,从源头解决隐患,保证方案实施,做到整体规划、年度计划、季度检查。2.始终加强技术创新为了更好地实现生态重建,应当积极与高校或科研院所加深合作,采取学科融合、专家联合攻关模式,在关键技术上进行突破创新,例如剥采工艺、露井联采和排土场复垦等,以保证矿区绿色产业的发展。3.积极推进清洁生产推行清洁生产,并不断总结经验,例如:矿井水回用、煤矸石利用、集中供热、粉尘治理等。4.数字化管理信息化管理对工效大幅提升,打造“数字化”矿山至关重要,使用网络有机汇接调度通讯、矿井环境等相关数据,打造数据中心以整合信息源来满足调度指挥、过程监测、安全生产等要求。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展望
1.加强政策支撑,开辟多元渠道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经济实力的支撑,亟待中央和各级政府加大政策投入,利用调节税收等经济手段保障生态建设资金投入,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同发展。2.开展多层次示范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园林城市等分别从不同侧面展现生态文明建设,这些示范均有积极地带动作用,促使各部门更好的协调分工,从而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3.强化技术支撑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的核心,高新技术为实现物质循环利用、废物最小化提供信息、技术和物流服务,更是加速改造升级和淘汰落后产业,提升经济发展的生态水平的有利支撑。4.加强全球交流与合作不同的国家技术成熟度不同,全球交流与合作至关重要,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良好的国际环境,多边区域合作对国际贸易中的生态安全具有非凡意义。
结语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公民福祉、决定民族未来的长远之计,每一个公民都应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齐心协力,共建美好的家园。
参考文献
[1]周生贤.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和实践[J].求是,2012(19)
[2]薛晓源,李惠斌.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R].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4-45
[3]于法稳,胡剑锋.生态经济与生态文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3
[4]周光迅,赵睿诗.论和谐生态伦理观指导下的生态道德教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8):84-88
(正阳县环境保护局,河南 正阳 463600)
【摘 要】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取得的成果所创造的另一种财富。它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协调 、共存共荣的进步状态。文章对目前正阳县环境保护工作中出现系列问题进行阐述,并结合该县的实际情况,从现阶段环保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两者相应关系分析论述。
关键词 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环境现状;人与自然
0 引言
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仅仅表现为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高质高效的经济增长,还应该是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蓝水、惠泽民生。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主义建设之中,提出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正阳县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高压期、公众环境要求的高涨期、环境问题的高发期,我们面临许多生态环境问题。
1 环境现状
1.1 水环境污染问题
2014年,该县慎水河王岗断面河流水质远远低于国家考核要求,19个乡镇19条河流断面水质只有熊寨镇田白河达标,其他全部超标,一些非法养殖场不按标准排放、处理污水,导致附近村民乃至整个村庄遭受污染,该县地表水污染防治形势异常严峻。
1.2 畜禽养殖问题
正阳县作为全国生猪大县,生猪产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养殖污染。有的养殖场粪便没有进行处理,臭气熏天,每到夏天蚊虫飞舞,极易传播疫病,有的养殖场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导致农村整个地下水污染。
1.3 生态破坏问题
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人们任意地砍伐林木,导致大面积森林被破坏,造成夏日炎炎,水土流失严重,严重影响植被多样化,农村农药污染危害严重,导致生态大范围恶化,使农业、农村环境承载着双重压力,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对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能引起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环境保护观念差,导致污水乱排、乱砍伐森林的现象随处可在。
1.4 城市垃圾问题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推进,该县污染物排放量刚性增加,而减排项目——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建设滞后,县城区污水管网覆盖率低,至少有50%以上的生活污水直排,造成废水沟臭气熏天,而人们的环境意识淡薄,刮扔垃圾现象随处可见。
1.5 其它问题
机动车排气污染治理、城区燃煤锅炉拆改、道路及施工扬尘污染、和餐饮业油烟污染等问题都还未得到有效解决,农村畜禽养殖对地表水污染和农村生活垃圾乱放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2 建设生态文明,加强环境整治
2.1 加强环境整治要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产业分工加快重组,该县正面临巨大的环保挑战,该县于2015年4月2日召开全县环保工作大会,该县县长要求:(1)认清形势。当前正阳县环境压力巨大、总量减排任务艰巨、群众对环境质量意见很大,各乡镇、各部门要找准重点,变压力为动力,努力破解资源环境约束。(2)突出重点。着力推进三大工程(蓝天工程、碧水工程、乡村清洁工程)的实施,确保环境整治与生态文明相融合。(3)加强领导.各级部门要明确责任、形成合力、加强宣传、严格执法,确保环境保护工作顺利展开。
2.2 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该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抓紧抓好。
2.3 要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促进生态文明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的文化理念形态,要实现生态文明就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没有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就会多走弯路。建设生态文明,目的就是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活得更舒适、更幸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各地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
3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发展之路
3.1 加强教育宣传,提高人们环境保护的意识。该县通过环保法律、法规进企业、学校、社区、农村的宣传,不断提高人们的环境与生态文明意识。开展中小学校(幼儿园)环境教育师资培训,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开展与环境教育有关的环保征文、环保演讲比赛、环保专题讲座等活动。利用各级党校、行政学校等教育培训平台,广泛开展面向党政领导干部的环保政策法规知识培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环保综合决策能力。
3.2 通过立法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生态文明的建设。新环保法于2015年1月1日起已经实施,新的环保法不是棉花棒,而是杀手锏,它首次将环境违法可以行事拘留写入篇章。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在各种经济立法中突出生态环保的内涵,使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步协调发展,不断完善环境政策法规、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硬性条件。该县严格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坚决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只有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3.3 通过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要改变传统工业生产中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的现象,充分认识与发挥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该县通过努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生产技术,积极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结构节能,大力提倡生态科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4 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只有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才能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该县遵循的开发原则是“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各地要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和利用环境,使自然资源的质量逐渐改善。
报告摘要: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同志在十报告中29次提到生态,12次提到生态文明(十七大报告分别只有12处和2处),报告将生态的内涵从过去的生物生态、污染生态上升到现今的人的生态、系统生态,上升到生产关系、消费行为、体制机制、上层建筑和思想意识高度,上升到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穿针引线、合纵连横的高度,这标志着中华民族生态振兴转折点的到来。具体说来,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有以下几个亮点:
构建“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范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和方法体系。生态文明中的生态是人的生态,是人与环境的系统耦合关系,是人类认识环境、改造环境、享受环境的系统整合机理、有机进化过程,是绿韵(蓝天、绿野、沃土、碧水)与红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状态。
生态文明是人类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人与环境关系的物态文明、体制文明、认知文明和心态文明的总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就是要通过观念更新、体制革新和技术创新,化传统发展观中的封闭为开放、破碎为整合、盲目为有序、滞留为循环,融经济建设中生产和消费的物态文明、政治建设中组织和管理的体制文明、文化建设中知识和经验的认知文明以及社会建设中道德和精神的心态文明于一体,将自生、竞生、共生、再生的生态规律与开拓、适应、反馈、整合的创新精神根植于新型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之中,推进生产高效循环、生活幸福低碳、生态绿色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是形态,生态文明为神态,形神合一方可和谐发展
报告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从十六大的三位一体,到十七大的四位一体,再到十的五位一体,是科学发展观的升华,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化, 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整合。但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及政治文化建设也不是平行的,生态文明是神态,而社会经济及政治文化是形态,前者是纲,后者是常。需要将神融入形,纲贯穿常,合纵连横,潜移默化。
“生态”二字中,“生”的中文由人和土构成,表示基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生命、生产、生活、生存,其动力学机制一是“开拓竞生”,只有开拓、竞争,物种才能生存、繁衍;二是“整合共生”,不同生物个体之间、种群之间必须、相生相扶、互利共赢、整合协调,系统才能进化;三是“循环再生”,包括物质的循环再生、信息的反馈更新、生命的新陈代谢,生命系统才能生生不息螺旋上升;四是“适应自生”,人类既要改造自己适应环境,又要改造环境适应自己,有强的抵御外部风险和受干扰后迅速恢复的能力,以及强的自组织、自调节、自力更生的系统活力,世代才可自强不息、持续发展。“态”的中文繁体由自然的“能”加人文的“心”组成, 表示状态、动态、过程、格局,其控制论机理一是“物态谐和”,输入输出要平衡、数量质量要协调;二是“事态祥和”,局部整体要兼顾,时、空、构、序要统筹;三是“心态平和”,哲学、科学、工学、美学天人一统, 功利、道德、信仰、天地境界圆融; 四是“世态亲和”,群体关系融洽、亲情友情诚挚,民心思进、世风淳朴。生加态就是物竞天择、道法自然、事共人和、心融文化。
首次提出“全球生态安全”等生态建设目标,引领我国迈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报告首次提及全球生态安全, 8处提到全球问题,体现了中国以世界安全为己任的大国风范。当今世界,人类所面临的以气候变化、经济震荡和社会冲突为标志的全球生态安全问题;以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胁迫为特征的区域生态服务问题;以及以贫穷落后、超常消费和野蛮开发为诱因的人群生态健康和社会生态福祉问题等三大生态风险,欧、美、日的市场经济已回天无术,传统农耕文明也是望洋兴叹。市场经济依靠竞生,社会主义强调共生,自然生态依赖再生,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自生。但单一的运行机制都解决不了问题,唯有四生合一、合纵连横、绿韵红脉、潜移默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于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建设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有希望挑起全球生态安全的大梁。但要真正实现这“深刻融入” 和“全面贯穿”,需要全党全民都来融贯生态文明、践行绿色发展、凝炼中国特色、推进小康建设。
报告提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理念、新目标。20世纪的社会主义文明以社会公平与生态和谐为理想,以计划经济和行政管理为手段,是一种高公平性低生产效率的协同共生式社会形态。生态文明融自生、再生、竞生、共生功能为一体,以信息化、现代化、生态化为特征,以知识经济和生态技术为标志,是一种高效、和谐、持续发展的高级社会形态或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过渡的生态文明新时代。其转型过程既有传承又有否定、既有整合又有升华。
报告首次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以及美好世界、美好未来的生态建设目标。这体现出中国人民的生活已从基本物质生活需求,走向对精神生活和生态真善美的追求,彰显了中国人类生态的进步和对富强健康文明美好未来的追求。报告摈弃了传统环境保护就污染将污染的还原论思维,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发展循环经济产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完善生态文明制度部署生态建设方略,体现了“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生态为纲、文化为常”的整体论思想。报告还提出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体现了自生、共生、竞生、再生的生态控制论思想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方略。
关键词:生态学;生态道德;生态危机;福斯特;奥康纳
中图分类号:B08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0-0032-02
当代西方生态学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的绿色运动思潮的重要理论。该理论是由威廉・莱斯、本・阿格尔、安德烈・高兹、詹姆斯・奥康纳、约翰・贝米拉・福斯特等一大批知名学者创造、发展的,并引起了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深切关注。生态学的快速传播为各个国家探索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借鉴。那么,生态学和理论是什么关系?它的内容又是什么?它在生态道德方面有什么样的新内容?西方生态学理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否有借鉴意义?本文意在从以上几个方面把握当代西方生态学理论,并为党的十以后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种理论上的借鉴。
一、生态学理论是对的发展
关于生态学与理论的关系历史上争论不断。有些西方学者认为,理论中没有关于生态学的相关思想或者直接论述,据此认为马克思不是生态主义者;另一些西方学者则持相反观点,他们认为马克思是伟大的生态学家,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是最早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两派的观点再加以考察,以便厘清生态学与理论的关系。
英国著名的生态学者戴维・佩珀在《生态社会主义:从深层生态学到社会正义》中提到“并没有扎根于生态学,因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传统解释强调的是人类如何改变自然并贬低自然对人类的影响和自然经济的规律”[1]89马克思所在的年代是19世纪中叶,大量的工厂兴起,资本家雇佣大批的劳工生产大量的产品,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绝大多数的工人和农民生活困苦,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特别突出。马克思看到的都是带着血的钞票、肮脏的交易和裸的剥削。因此,马克思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更关注的是如何使工人从资本家的奴役和剥削中解放出来。正如美国著名的生态学者詹姆斯・奥康纳所指出的“历史唯物主义事实上只给自然系统留下了极少的理论空间,而把主要内容放在了人类系统方面。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阐述中,决定物质生产和自然界之间关系的,主要是生产方式,或者说是对劳动者的剥削方式,而不是自然环境的状况和生态的发展过程。……自然界之本真的自主运作性,作为一种既能有助于又能限制人类活动的力量,在该理论中却越来越被遗忘或被置于边缘的地位”[2]7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我们无法从马克思的原著中直接找出关于生态学的明晰的文本。
尽管马克思没有关于生态学的直接文本,但是“马克思的世界观是一种深刻的、真正系统的生态世界观,而且这种世界观是来源于他的唯物主义的”[3]3。当代所指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通过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的研究,我们发现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并没有发生生态危机,因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人们必须依赖自然而生存,人们对自然抱有一种敬畏和感恩。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立场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并要求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反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决定的,马克思实际上为我们改善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提供了一个深刻的世界观和有效的方法论。因此,我们发现生态学是理论在生态学方面的延续和发展,二者的立场和目的完全一致。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学理论是对的新的发展和“补充”。因此,生态学理论是在当代的发展和延续。
二、生态学理论的主要思想
了解生态学理论,对我们吸取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是有必要的。
“异化消费”理论。该理论由加拿大学者本・阿格尔首先提出。阿格尔认为生态问题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人们过度追求消费造成的。“历史的变化已使原本关于只属于工业资本主义生产领域的危机理论失去效用。今天,危机的趋势已转移到消费领域,即生态危机取代了经济危机”[4]486。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生产单位通过媒体、政策和快速更新换代推陈出新的产品刺激民众,促进大众消费;另一方面,高强度高压力的劳动强度让人们不得不通过消费来转移注意力释放压力。因此,人们只能以消费和占有社会资源为手段来提高自己的幸福感和存在感,消费的目的不是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而是占有更多资源。占有欲的膨胀和永不满足的贪欲加速了资本主义国家资源枯竭的趋势。而快速消费的结果是产品的消耗、巨额利润的产出、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发展。
“资本主义二重矛盾”理论。该理论是由美国著名学者詹姆斯・奥康纳首先提出的。所谓的二重矛盾是指资本具有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的两重矛盾。一方面,资本主义无休止的生产和追求利润导致自然界无法供给资本主义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从而使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受到严重的制约,利润严重削减,资金链断裂,最终爆发经济危机;另一方面,即便受到自然资源的制约,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仍要突破生态的限制,通过技术改进和寻求新的能源来达到掠夺自然资源的目的。
福斯特生态学理论。该理论区别于其他生态学理论,提出了两点自己的看法:第一,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性,资本主义必将走向灭亡。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性是追逐利润扩大生产,而生产的无限扩大需要无限的资源,生态系统本身的周期根本满足不了资本快速扩张的需求,因此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会出现经济危机最终走向灭亡。第二,资本具有短期行为,为了利润,资本家会不择手段。福斯特指出“资本需要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回收,并且确保要有足够的利润抵消风险,并证明好于其他投资机会。……这样一来,资本主义投资商在投资决策中短期行为的痼疾便成为影响环境的致命因素”[5]3-4。
三、利用生态学初探生态新道德的内容
根据上述观点,新的生态道德标准应该具有两个基本内容:第一,将个人权利和社会正义适当结合,使生态道德与自由主义相对立,限制自由主义的过度发展和蔓延;第二,鼓励奉献而不是占有,西方社会的生态问题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是人们更关注自己占有了多少资源而对怎样占有漠不关心,哪怕是牺牲生态环境、破坏环境资源,所以要提倡奉献,鼓励人们多讲自己为社会做了什么,少讲社会为自己做了什么。
四、借鉴生态学理论初探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因此,借鉴西方生态学理论,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加强国企在生产上游中的地位,提高国企在资源性行业中的数量和质量。通过福斯特的生态学理论我们发现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的本性。据此,一方面我们应该限制民营资本、外国资本在生产上游特别是资源领域的数量和质量,防止资本在资源领域出现“短期行为”,减少资本对能源的过度过快索取;另一方面,加强国家在生产上游的国家行为,不仅能让国企的利润以税收的形式惠及全民,还会让资源的开发有序进行,让国企的行为受全民监督,让资源的开发纳入国家战略规划,有效地加强了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及早转变、淘汰低生产效率和重复生产的行业或企业。首先,通过货币政策增加低生产效率企业的贷款利率,促使该类型的企业尽早撤出或淡出市场;其次,利用法律手段提高粗放型生产企业的准入门槛,减少这种企业的新成立数量;最后,利用税收手段鼓励高科技企业出口科技产品,加快出口结构的调整。
第三,开展环境运动,将生态道德纳入到个人道德中,树立生态的“居住观”。首先,将生态道德纳入到个人道德之中,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传统道德缺少必要的生态观,为此应该将人们的行为是否符合生态安全作为真善美的标准,以此来改造传统道德;其次,树立生态的“居住观”,将生态的“居住观”列入到基础教育,从娃娃抓起,教育人们学会如何在“地球村”生活;最后,“环境运动应该选择一种和生态协调的以人为本,特别是以满足穷人基本生活需要以及确保生态长期安全的新的社会形态,保证环境公平”[6]93-94。
参考文献:
[1]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层生态学到社会正义[M].刘颖,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2]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研究[M].唐正东,臧佩洪,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约翰・贝拉米・福斯特.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M].刘仁胜,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本・阿格尔.西方概论[M].慎之中,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5]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生态文明;发展评价
一、引言
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提出“五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被置于突出地位。十报告在论述如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指出,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2016年11月24日国务院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区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印发了《“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统筹部署了“十三五”期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规划》中将“推动循环发展”作为“以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措施。可见,循环经济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在人类的所有经济生产活动中,农业无疑是与自然环境关系最密切的,它是直接在一定自然环境条件下利用一定的自然资源开展生产活动。人类通过农业活动,与自然界形成了最广泛最有生命活力的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关系,因此农业经济循环发展的研究对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循环经济概述
1.概念。所谓循环经济,即在经济发展中,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它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在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的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的投入量和废弃物排放量,使经济系统和谐的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农业资源持续利用、农业清洁生产,使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得以统一。农业循环经济将循环经济理念引入农业生产过程中,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综合应用。2.理论起源。美国经济学家KennethE.Boulding于1962年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被看作是循环经济理论的萌芽。Boulding受当时发射的宇宙飞船的启发来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他认为飞船是一个孤立无援、与世隔绝的独立系统,靠不断消耗自身资源存在,最终它将因资源耗尽而毁灭。惟一使之延长寿命的方法就是要实现飞船内的资源循环,尽可能少地排出废物。同理,地球经济系统如同一艘宇宙飞船。尽管地球资源系统大得多,地球寿命也长得多,但是也只有实现对资源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地球才能得以长存。1990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RogerPerman等在其《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一书中首次正式使用了“循环经济”(CircularEconomy)一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可持续性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而循环经济模式兼顾了经济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因此发达国家逐渐开始把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路径和模式。3.国外农业循环经济的提出。20世纪2、30年代,国外学者最先提出了“生态农业”的概念;70年代后,生态农业的发展引起世界各国广泛的关注和实践运用,相关学者指出设计良好的运行机制有利于又好又快地实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同时,农村基础设施等硬性条件的完善和农业生产活动主体素质等软条件的提升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关键。
三、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理论研究
我国对于农业循环经济的研究起步较晚,其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1.农业循环经济内涵研究。阐述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原则,论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是这一研究的核心。例如:详细论述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思考四个原则;分析了循环经济和农业发展的关系,论证了实现循环经济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等。这一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介绍农业循环经济,论证其发展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多见于研究的早期。2.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这一研究在总结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对我国的启示,探索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例如:在总结美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分析对中国的启示,为促进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在对德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方面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建议;介绍日本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多元共治”的基本模式,分析对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启示并提出政策建议等。这一研究得出的建议和发展模式都主要针对国家层次的农业,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研究不多。此外,它与上一研究一样都主要是定性的研究。3.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研究。这一研究主要是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识别阻碍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方法论上。评价方法多采用指标评价法,如:运用BPEIR概念模型及特菲尔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江苏省19年间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影响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依次是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安全指标;构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2005年四川省21个城市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甘孜州、雅安市以及资阳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攀枝花市发展水平最低;以绵阳市为例,构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绵阳市及其所辖9个地区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绵阳市2002-2012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而资源的减量化投入水平和资源安全水平是其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等。其次使用的较多的方法是能值分析法,如:将能值理论与区域农业循环经济理论相结合对吉林省西部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985~2004年期间,吉林省西部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投入和产出均呈明显的增长趋势,系统中物质循环利用及有效能值的转化率明显提高,种植业与畜牧业耦合程度有所增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趋势得到明显加强;用改进的能值分析方法对福建省福清星源循环农业产业示范基地的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改进的能值分析方法对循环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更科学,并找到了可持续发展指数最高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境内的四墩子乡农业系统进行能值分析,论证实施草地农业是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保障等。最后,其它方法,诸如生态足迹法等。例如:用DEA方法和生态足迹构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综合指数,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地区存在农药化肥投入冗余、粮食单产不足以及农业生产的耕地足迹和牧草地足迹所占比重偏大等问题,并提出了提高该地农业投入产出率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综上所述,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定量研究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近年比较常见,其与前两个方面的研究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研究的理论体系。其主要研究方法多采用指标评价法,偶见能值分析法。不过,此研究多倾向于静态研究,缺乏未来发展的预测研究,因此难以体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连续性、持续性和长期性。
四、结语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其理论研究源于国外“生态农业”的提出和发展,我国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内涵研究、发展模式研究以及发展评价研究。其中发展评价研究近年比较常见,但评价方法比较单一,多倾向于静态研究,罕见预测研究,因此拓展方法论,体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今后该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作者:杨羽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莉,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6(2):76-77.
[2]周柳.四川省农业循环经济实证评价与障碍因素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6,44(9).
[3]JohnBCobb.Sustainability:Economics,Ecology,andJustice[M],Eugene,Oregon:Wipf&StockPublishers,2007:27-36.
[4]CheungSH,BeckJL.Bayesianmodelupdatingusinghybridmontecarlosimulationwithapplicationtostructuraldynamicmodelswithmanyuncertainparameters[J].JournalofEngineeringmechanics-Asce,2009,135(4):243-255.
[5]卢远,王娟,陆赛.区域农业循环经济能值评价的实证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2):482-487.
[6]于静.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J].理论探索,2006第4期.
[7]史宝娟,赵国杰.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经济运行的必然趋势[J].中国农机化,2006年第4期.
[8]RogerPermn.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
[9]陶思源.德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世界农业,2013年第6期.
[10]何龙斌.美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2年第5期.
[11]刘佳奇.日本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及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15年第8期.
[12]马其芳,黄贤金,张丽君,陈逸.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及其障碍度诊断——以江苏省13个市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13]潘安兴,王芳.基于熵值法的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以四川省为例[J].农机化研究,2008(7):44-47.
[14]钟珍梅,翁伯琦,黄勤楼,黄秀声,陈钟佃.基于能值理论的循环复合农业生态系统发展评价——以福建省福清星源循环农业产业示范基地为例[J].生态学报,2012年18期.
[15]唐静,林慧龙.草地农业的循环经济特征分析[J].草业学报,2013,,22(1):167-175.
关键词:生态文明;五位一体;人民福祉;生态产品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1-0046-02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报告站在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全新高度,以面向未来的精神,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更加突出
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五位一体”。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将生态文明纳入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中,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在不断提高,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在不断深入,并达到了新的水平。可见,“五位一体”总布局凸显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
另外,虽然生态文明建设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被正式提出,但仅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一部分。党的十报告系统地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并对其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具体规划。生态文明建设在十报告中独立成篇,也突出了其重要地位。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向更加清晰
我们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重要位置,增进人民福祉是党最关心的,“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传统工业文明完全忽视环境和资源的可再生能力,创造和积累起了巨额财富,却并没有为所有人带来幸福。依靠高消耗的经济增长,提高的是数量,限制的则是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环境污染最终损害的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山清水秀贫穷落后不是我们发展的选择,生活富裕环境恶化也不是我们发展的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深入探索的成果,是对“科学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生动诠释。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拥有蓝天、绿地、净水的生活才能称得上幸福生活。生态文明建设直接指向了增进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发展,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真正增进全体人民福祉。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更加明确
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必须将其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领域和全过程。
(一)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空间开发格局
科学合理的功能定位是国土保护与开发的先导,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则是科学定位的前提。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就是要确立未来国土空间开发的主要目标和战略格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特征来规范应该发展什么,对不同的地区鼓励发展什么,限制发展什么,禁止发展什么都有很明确的规划和界定。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优化提升现有城市群,形成新城市群,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构建农业战略格局,保障全国耕地的数量、质量和农产品供给安全;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统筹利用国土空间,兼顾现代化建设、国防建设和未来可持续发展。
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促进生产空间的集约高效,给农业留下良田。要按照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和主体功能区定位,调整空间布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要珍惜海洋资源,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给未来发展留出更多空间。
(二)倡导低碳发展方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我们既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又要积极减少碳排放。节能减排的压力从客观上倒逼经济的转型升级,能够成为低碳发展的推手,转化为科技创新的动力。绿色低碳的生产、消费方式将成为引领未来的趋势,低碳发展既有无限广阔的科技空间和价值空间,又能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因此,以科技创新推动低碳发展是关系未来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必须主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环境和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发展的自然生态系统服务等。以此来支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满足公众的健康和生命需要,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幸福感。
(三)坚持循环发展原则,促进资源节约利用
循环发展是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高效回收为特征的生态经济体系。循环发展原则坚持最大限度地、最充分地利用资源,通过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对能源的高效利用,把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程度。通过循环发展,降低资源消耗强度,削减经济发展中的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促进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减量化和再利用,推动资源能源利用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目前,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依然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实施循环发展必将成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主要思路。循环经济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甚至是灵魂,循环经济做好了,新型工业化就入门了。因为新型工业化不仅需要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用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业结构,同时,我们必须用循环经济模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因为高新技术产业也有资源消耗和污染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循环经济是新型工业化的高级形式。这也表明了循环经济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发展循环经济是推进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四)强化绿色发展意识,完善生态文明制度
制度因素对生态文明建设起主导作用,必须充分发挥制度安排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引导作用,制定更完备的、可操作性强的制度去落实生态文明具体要求。通过先进的生态文明制度和评价体系,增强人的绿色发展意识、规范人的各种行为,强化经济激励措施,加大环境监管力度,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法治。
1.完善科学考评体系。将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和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都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当中,十报告提出了转变政绩观,使领导干部摆脱原来对GDP的偏好。把环境因素纳入到政绩考核体系中已是大势所趋。
山西作为煤炭能源大省和污染重省,将官员考核由经济增长指标转向环境质量指标,以此扭转过去粗放扩张,拼资源、拼环境导致生态持续恶化的增长方式。在推行环境问责制5年多时间里,上百名各级官员因为环境污染问题被问责,山西环境污染大大缓解。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型政府建设;多中心治理
党的十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赋予了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及文化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如何运用现代治理理论的精髓去指导生态型政府建设,成为新常态下我国公共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多中心治理理论是治理理论中的重要流派,其多元分析的视角对我国生态型政府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生态型政府建设的现实背景与内涵释义
1、生态型政府建设的现实背景
当前,大气污染、气候变暖、森林锐减、臭氧层破坏等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挑战,一系列国际性环保条约和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环境保护问题已经成为全人类需要面对的重要挑战。对于尚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说,环境的挑战更加严峻。一方面,依靠“三高一低”(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耗与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这种过度透支环境承载能力的经济拉动方式不仅使得政策、资本对经济的边际拉动效应持续减弱,还使得自然环境千疮百孔,居民生存环境趋于恶化;另一方面,2016年,我国GDP增速为6.7%,低于2015年的6.9%,经济的下滑使得就业的压力空前加大。新常态下,如何统筹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成为横亘在我国生态型政府建设面前的一个难题。
2、生态型政府建设的内涵释义
从公共管理理论发展的百年历史来看,关于行政生态的相关理论并不太多,代表人物主要有约翰・高斯、弗雷德・里格斯等,他们都主张从环境和行政互动的角度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比较有限的理论研究中,公共管理对环境的研究多集中在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等,忽视了生态环境对公共管理的外在影响和约束,这不能不说是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一个缺失。结合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可以看到行政生态学侧重研究自然环境与公共管理、公共政策之间的互动,它主张公共管理及公共政策必须把对环境的适应和互动纳入考量范围,这是生态型政府建设的理论渊源。国内学者黄爱宝曾提出,生态型政府实际上意味着一种追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并把该项职责纳入到基本的政府职能与公共管理目标之中的政府。
基于上文对生态型政府建设提出的现实背景与内涵的分析,结合一些专家的观点,本文认为生态型政府建设应该是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前提下,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基本的政府职能,在行政文化、行政体制、制度建设与公共政策中,全面贯彻生态文明的理念,实现生B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平衡。
二、多中心治理的理论渊源与内涵
英国学者迈克尔・博兰尼首先提出了多中心的概念,他认为自发秩序有助于实现真正的自由,而基于个人主义的自由可以实现社会功能。哈耶克也曾对自发秩序和扩展秩序进行过经典的论述,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和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夫妇则基于公共池塘资源的研究对多中心理论做了实证的分析和研究,从制度理性选择学派的角度出发,使多中心治理理论成为一种有影响力的治理理论。
多中心治理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其实是人这个个体,从自由人的个体出发,衍生出组织的多中心;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中形成的规则和惯例逐渐塑造了不同组织的价值和文化,由此建构了价值和文化的多中心格局;最终,在多中心的人、多中心的组织、多中心的价值与文化体系的共同作用下,诞生了多中心的制度安排和决策体系。许多国家以多中心治理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做出了很多制度创新、政策实验和管理创新,比如中国的政治协商制度、财政制度中的分税制、自贸区建设,法国的边缘社区治理,美国的社团管理制度等,均深刻体现了多中心治理的理念和价值。
三、多中心治理与生态型政府建设的价值逻辑分析
1、科学价值
遵循科学价值,就是要发现规律、认识规律。张云飞教授指出,构建的生态文明必须要体现整体性,必须要坚持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这两种规律的统一性。生态型政府建设也要从这种统一性出发,综合运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把握好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这两种规律。多中心治理理论是基于对人、组织、公共资源管理的一种探索和创新,比如奥斯特罗姆的多中心理论就旨在探索在文化习俗、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社群组织如何形成自发的秩序,从而对集体行动中机会主义形成遏制,促进公共利益的持续发展。
2、民主价值
民主是一种政治价值,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利益表达机制。由于不同地域在自然环境、资源禀赋及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民主在生态型政府建设中的价值就更为重要。生态型政府建设应当充分考虑不同区域、不同组织的现实条件,在不危害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根据外部性的大小,允许不同区域和组织根据客观环境的不同在生态治理领域实施不同程度的自治,有效赋权,提升生态治理水平。多中心治理理论主张多个中心自主治理,各个中心发挥利益相关方的信息优势、文化与传统优势,民主决策,自我管理,实现善治。
3、公平价值
公平包括多个层面的含义,从公平的主体来讲,公平包括横向公平、纵向公平以及代际公平;从公平的实现程度来讲,可以分为:形式公平、程序公平和实质公平。生态型政府建设从建立生态文明,促进公平正义的角度出发,运用专项基金支持、纵向和横向转移支付、市场交易等方式对生态环境予以保护,努力实现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这种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形式公平和程序公平;生态环境保护又是造福一方的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深刻体现了代际公平的内涵;通过生态型政府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绿色经济,给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绿水蓝天的自然环境,使每个人都能在健康的自然环境中生活、发展,在生态环境的角度实现实质公平。多中心治理理论认同不同中心的个性化治理,这首先就体现了追求一种实质公平的精神;在不同中心的自治中,作为个体的人又会在一次次的妥协与交易中达成共识,这种共识会使得中心内人的行为准则由隐性转变为显性,而且体现了大多数人的意志,最大程度的实现了实质公平。
4、法治价值
法治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尺,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途上,依法治国是重要的制度保障,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布局的新内容,法治是生态型政府建设的必要条件,也是生态型政府建设的重大挑战。多中心的治理之所以能够产生,其合理性和合法性正是基于契约精神的存在。多中心并不意味着没有规则,成功的多中心治理都需要国家有着良好的法治意识和法治传统,全体成员尊重规则,在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规则框架下进行交易,享受权利,承担义务,促进公益的实现。法治精神(契约精神)是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基因,也是生态型政府建设所需遵循的基本价值。
四、多中心治理视角下的生态型政府建设
1、基于多中心视角的生态型政府建设理论模型
从多中心的人这个逻辑起点出发,生态型政府建设在顶层设计时应当以多中心为重要的指导思想,承认企业、社会组织、家庭与政府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四者共同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多中心决策体系。生态型政府建设具体应从法制供给、宏观调控、生态服务及争议仲裁等四个方面予以构建,提供一种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多中心决策体系的制度设计。(详见图1)在生态型政府的引领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家庭各个中心能在各自边界内发挥作用,实现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内的善治。
2、多中心的生态型政府建设路径选择
从多中心的生态型政府建设理论模型出发,在明确了生态型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职能之后,我们需要从基本的政府生态文明建设职能出发,探索符合科学、民主、公平和法治价值的改革路径,切实推动多中心的生态型政府建设。
(1)法制供给。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入宪,修订和完善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规章,从宪法和法律的高度对生态权益予以确认,从产权角度为多中心治理模式提供依据,为多中心治理模式的形成提供重要的制度基础。通过法律制度的供给,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达成以下目标:从横向上看,树立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同时明确界定政府、市场、社会及家庭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主体地位和作用半径,各个主体可以在市场的规则下进行竞争、合作和交易(如不同企业污染权排放的交易);从纵向上看,厘清府际关系,列出各级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权利和义务,建立基于绿色GDP的政府政绩考核机制,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实现政府系统内部的多中心联动治理。
(2)宏观调控。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综合运用行政、财政、税收、金融等各种政策激发不同治理主体的积极性。行政手段要发挥好两个作用,一是规划和引导,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环境压力,指导建立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和多样性的自然生态保护区;二是惩戒,对违反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或个人进行处罚;财政手段旨在通过各种横向、纵向财政补贴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增强不同治理主体在生态治理中的财力;税收手段从增加环境污染者成本的角度出发,通过税收使环境成本内在化;金融手段可以尝试利用银行贷款、资本运营甚至众筹等方式支持多个中心参与环境保护。
(3)生态服务。提高政府的生态服务水平,为多个中心的生态治理提供基础设施和生态产品,打破政府对于生态产品供给的单一模式,探索打造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家庭甚至个人的多中心的供给模式;加强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y建设,建立环境信息定期和预测机制,为各个治理主体提供环境信息基础服务;建立环境保护科技创新成果目录,加强对各个治理主体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指导;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信用体系建设,并将生态信用与政府信用、商业信用及社会信用挂钩,降低各个治理主体的交易成本,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约束机制。
(4)争议仲裁。在多中心的治理模式中,面对多个治理主体在生态保护方面的纠纷,生态型政府需要履行争议仲裁的职能,降低维权成本,简化处理流程,维护治理秩序。首先,由各级环保部门主导,建立生态治理争议仲裁委员会,配置环保部门专职人员任职,对内协调不同政府部门在生态治理领域的争议,对外处理企业、社会组织、家庭及个人等多个治理主体的矛盾纠纷;其次,指导同一地域的同一类治理主体间建立非正式的仲裁机构,通过自治的机制对争议进行仲裁,鼓励自发秩序的形成和建立,培养生态公民。
生态型政府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本文试图分析多中心治理理论和生态型政府建设的内在价值逻辑,构建基于多中心视角的生态型政府建设理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多中心的生态型政府建设的路径选择进行初步探析。从更为广泛的意义上来讲,本文试图在理论的指导下,用现代公共管理学的理论成果及研究方法分析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 黄爱宝.“生态型政府”初探[J].行政学研究,2006.1.
[3] 迈克尔・博兰尼.自由的逻辑[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6] 张云飞.生态文明理论的学科建构[J].理论学刊,2009.12.
[7] 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