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培养小孩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小孩的逻辑思维能力

时间:2024-03-26 09:51: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培养小孩的逻辑思维能力,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培养小孩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1篇

编程一直被视为继口语及书写之后的“第三语言”,因此不少国家均提倡儿童学习编程,例如英国将编程纳入中小学课程、美国总统奥巴马推动学校教授编程、新加坡在中小学考试中加入编程科目。世界各个国家把儿童编程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明编程人才在一个国家的经济、科技、信息、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性,也说明编程能力是一个人工作和生活的必备能力。

那么少儿编程对孩子的发展究竟有哪些益处呢?

一、人脑敏感期容易培养编程天赋

人类的大脑发育成熟要远远早于人类身体的各个器官,人类的潜在能力有一个敏感期,人类的各种天赋都是在这个敏感期内形成的,例如,小孩子可以辨别几十种颜色,而成人只能辨别10多种颜色,受过音乐训练的小孩子可以听到88个钢琴的半音,而成人很难做到,这告诉我们人类很多天赋过了敏感期,这种天赋能力就开始递减了或者完全丧失掉,逻辑思维能力也是如此,人类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期是在7岁左右,所以,逻辑思维能力越早培养越好,少儿编程就是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的一个比较好的手段。比尔盖茨、扎克伯格、乔布斯,他们都是从小学就开始编写程序了,从小就开始编程思想的培养和编程技术的积累,为他们后来成就大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利用编程教学引导学生顺利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顺利过度

影响学习成绩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思维力。那些进入八年级成绩落后的孩子往往是在四年级便开始明显落后。其实这部分孩子成绩之所以在这时候开始落后,恰好是他们的思维发展没有跟上同龄人的步伐造成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思维在幼儿期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童年期进入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的阶段,而十岁(通常是四年级)左右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如果孩子在这个时期思维发展顺利过渡,成绩不会受到影响,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更轻松。而如果思维发展受阻,则会严重影响学习成绩。因此,把握好孩子思维发展的这一转折期显得尤为重要。这一任务以前更多的落在数学等学科上,这些学科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引导学生思维方式的过度的作用,但与编程教学尤其是scarch等比较成功的编程软件教学比起来差距还是很大的。编程时写入的是命令,而生成的是可见的动作,可以很好的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联系在一起,所想即所见,所见即所得的操作形式是对思维方式转变的极佳练习。

三、利用编程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现阶段在学的学生大都是“独苗苗”,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家人围着这些“小太阳”转,从而滋生了娇生惯养的习气,只会汲取而不知道付出。很多学生有孤僻、自私、不合群等不良的心理素质。小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开始产生竞争的心理,一切都要争强好胜,有时甚至达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这都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不利。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当他融入集体之中,个人的创造才能得到发展。正如马克思说的:“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发展其全面才能的手段。”而且编程教学可以很好的把一个小组或一个班的学生紧密的系在一起,很多程序代码需要写入几十行甚至过千行,这样的任务在短时间里一个人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但是分散到一个团队里就变得可行了。

完成这样的任务需要团队中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合作要亲密无间,分工要细致,统筹要合理,一个大型程序的完成就意味着一个合格的团队的成型。更重要的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学生不仅可以和现实中的同学合作,更能与远至大洋彼岸的朋友一同协作完成创作,这更能激发学生对团队协作的认可。

四、培养创新、自学等能力

少儿编程课程不仅能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在整个编程过程中对孩子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自己的能力、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而这正是今日孩子需要拥有的必备技能。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雷斯尼克教授表示,无论是理解极其复杂的系统,比如一个经济体如何运转,或是以分步骤的方式解决问题,学习编程都大有帮助。它不仅可以训练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帮助表达自己。

五、利用编程教学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

第2篇

【关键词】思维能力;丰富表象;形象思维;形象思维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要“发展形象思维”、“发展抽象思维”、“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从这里不难看出形象思维的培养与发展,应该引起我们教师足够的重视。基于以上认识,我想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就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 丰富表象,夯实形象思维的基础

表象是指人们曾经感知过而保留在人脑中的事物的映象。表象是形象思维的“细胞”,正确的、丰富的表象积累是培养形象思维的基础。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必须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首先,视觉是人最可靠的感觉系统,人通过视觉获取的信息占获取信息总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因此要丰富学生表象的积累,就要不失时机地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形象材料(实物、模型、挂图、板书等),调动学生视觉的参与,同时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包括观察的重点,主要观察的内容,观察的顺序,怎样观察等。其中应特别重视电教手段的使用,它可以变静为动,化近为远;可以在学生无法亲临现场观察的情况下解决学生表象缺乏的问题;可以为学生提供反映思维过程的演示。这样就大大增强了表象的生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在学生观察模型,从不同的位置和方向认识长方体的六个面及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后,借助多媒体课件,让相对的面动起来――重合,证明相对面的面积相等,这样通过对屏幕上图形的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长方体相对面的位置及面积关系的理解,而且吸引了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其次,动手操作是学生积累知识经验、丰富事物表象的主要途径。通过动手操作,可以促使学生动手、动眼、动脑、动口,提高感知效果,因此,教学时应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学生操作的需要,通过让学生去比一比、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让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共同活动,相互配合,以生成全面、丰满的表象。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教学中创设操作的机会,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学习,通过折一折,分一分、涂一涂充分感知:把一个物体分成同样大的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几分之一”的鲜明表象。

二、利用想象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

想象作为形象思维的方式,它的实质是表象的改造过程。例如:在《有趣的图形》一课中,教师设计了争做小小设计师的环节,让学生运用不同形状的纸片自己设计图案,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创造欲望得到了满足。稻草人、风车、小孩钓鱼、火箭、太阳等一幅幅漂亮的图案出现在面前。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达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的目的。

联想是由头脑中已知的某一事物想到与它相联系的另一事物的思维过程,是形象思维的一种形式,是促进学生记忆的一种手段,联想熟练与否,显示思维流畅的程度,知识掌握的程度,因此教学中应加强学生联想能力的培养,促使表象数量的增多,丰富表象间的联系。

例如:学习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时,引导学生联想圆面积计算的推导过程。圆面积的推导过程是利用割补的方法,把一个圆形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从而求出圆的面积;如果把圆面看成有一定的厚度,就成为了圆柱体,是不是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割补,拼成近似的长方体,进而得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呢?

三、 实践应用,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第3篇

关键词: 农村小学 数学教学 自主学习 引导策略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方式,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提升数学思维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并独立解决数学问题,增强数学学习信心。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围绕学生个人发展设计教学活动,通过问题设置、情境创设、合作探究等一系列活动,增强学生的知识体验,从而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农村教育的弊端

政府对农村教育投入相对较少,而且农村不像城市那样可以吸引较多教育人才,这就造成农村教育硬件和师资等普遍落后于城市。目前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状况令人担忧。农村多是几代同堂,家里老人普遍对小孩比较溺爱,导致学生比较贪玩,对学习的意义缺乏正确认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素养,造成在家、在学校都不用功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弱,自然学习成绩也较差。由于我国农村许多学生父母去城市务工,学生成为留守儿童,多由祖父母照顾,祖父母多关注学生的安全而不是孩子的教育,而且教育孩子缺乏相应的能力,导致存在代沟,这就造成学生回家学习没有家长指导和监督,且与长辈沟通较少,学生的心理和精神世界少有人关注,学习中或者在学校碰到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再加上没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对学习就缺乏兴趣及学习动力,自然学习成绩差。

2.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策略

小学数学是相当重要的一门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能力。针对农村教育存在的弊端,教师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自主学习能力。

2.1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自主学习的关键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关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驱动学生认真思考、自主探究。有些数学问题较为复杂,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限,如果直接讲解,学生将很难接受,此时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解决问题,将大问题细小化,易于学生理解与接受。并且在解决小问题的过程中,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以后遇到相似数学问题时,就能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例如,在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材中《简便计算》教学中,分析“25×12”的改写过程,先提问:“25可以改成哪两个数相乘?”学生回答:“1×25和5×5。”接着问:“12可以改成哪两个数字相乘呢?”学生回答:“1×12,2×6,3×4。”然后让学生将两个数字的改写式分别组合相乘,找出其规律,总结出自认为最简单的算法。通过这种问题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非常直观形象,易于学生理解,教会学生将问题逐步化解解决的思维方法。

2.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探索。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满足学生的求知心理和兴趣爱好,进而激发学生观察、求知、探索、实践、运算的欲望,让学生快速进入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学习状态。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有趣的小故事,教师可以借此进行拓展和延伸,并引入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巧妙创设情境活动,让学生运用自身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完成活动任务,当然教师设计情境活动时应该设定一定的难度,难度要适中,过大会让学生屡屡受挫,从而削弱自主学习信心,过小则失去教育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分数”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折纸”的情境活动,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和理解。首先,通过“折纸”的方式将分数知识形象化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熟练掌握形象化地展示分数的方式。接着,让学生在情境活动中自主思考另外几种折纸方式。这种方式既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又能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还能进一步延伸为三角形、长方形、圆形、正方形的折纸表现方式。

2.3加强合作探究,增强课堂互动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转换自身的课堂位置,以学生为中心,而自己则是课堂教学的辅助者和组织者,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确定小组合作学习主题,对全班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和分层教学,将层次相同的学生分在同一个小组,并设置不同任务,激发学生的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让学生在逐步进步的过程中树立学习信心。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生自由地发表观点,有时还会针对某个问题进行激烈的争辩,使学生在思想上发生交流与碰撞,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得到进一步升华,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组探讨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方法,学生通过交流合作,找到不同的计算方法。有些学生用纸片制作出长方体的模型,然后将其展开来转换成求平面图形的面积,进而总结出表面积求算公式。

3.结语

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非常重要,数学学科逻辑性较强,很多数学问题的解题过程非常复杂,需要教师运用不同方式传授数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习惯,为学生的今后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颜慧娟.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模式探析[J].考试周刊,2014(39).

第4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 ; 应用题 ; 解题能力; 策略小学数学应用题既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它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所涉及的面也很广,对培养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应用题的文字叙述有时比较复杂,使小学生理解起来困难较大,如果我们一味地从字面去分析题意,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掌握,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小学应用题的教学任务就是要在引导学生正确解答各类应用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决的研究课题越来越受到数学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学研究者的重视。简单应用题教学最突出的就是它的基础作用,任何一道复合应用题都是由几道简单应用题组成的,简单应用题是小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开端,为此要重视简单应用题教学,在一二年级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培养学生解答简单应用题的能力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本内容和重要途径,即通过解答简单应用题,促使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同实际生活和一些简单的科学技术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初步发展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行课标中不再把应用题作为独立单元而是分散到各个部分的教学中去,这样做并不是取消应用题,反而是加强了应用题发展学生数学思考的重要作用,真正要求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改革现有的教学方式方法,进一步系统分析简单应用题的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探求一种更加合理的教学策略,使简单应用题教学真正起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是十分有意义的。而要解决这一重点和难点问题,教师就要在平时加强“双基”教学的同时,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运用直观教具,创设愉快情境

学习是一个由简到繁的过程,学生学习应用题也是从简单的一步应用题开始的。然而,由于生理和心理特点的限制,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所以在应用题的启蒙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利用挂图、实物,有条件的还可以利用教学辅助软件、多媒体动画等音像素材来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把应用题中所叙述的人、事、物形象化、具体化,使之显得更为直观,让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把握应用题中所隐藏的数量关系,集中注意力,增加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应营造一种愉快、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可以让学生自己多准备一些小木棒、用硬纸片做的简单的几何图形等,引导学生利用所准备的材料,根据演示的画面或者老师的示范,自己亲自动手摆一摆,以增强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把动手和动脑相结合,学会列算式解答加减法应用题。

二、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不少应用题跟不上时代变化发展的步伐,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学生学起来有很大的困难。事实上,学生学习数学,首先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也就是说要有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背景,以此来增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他们学习应用题的兴趣,让他们在探讨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学习和发展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生活也离不开数学。所以数学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数学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我的身边,从而真正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但在提炼过程中,也要防止题材的低级化和庸俗化,使题材在思想上和教学上都具有真实意义。教师可以从生活中提炼以下小孩子比较感兴趣的题材,并进行加工处理。例如以学生节假日购物的事实,提炼出“买某物一共要花多少钱,还可以找回多少钱”的加减法应用题;选取以帮助总务处计算一下“一年级五个教室,每个教室摆放50套桌椅,一共要摆放多少套桌椅”为题材的乘法应用题。

三、学会审题,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

应用题教学的难易程度往往是由应用题的情节部分和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程度所决定的,对于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较差的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所以解应用题的首要前提就是审题,只有完全理解题意才知道如何下手解决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读题,了解题中讲了什么事,弄清题中给出了什么条件,要求的是问题是什么等,引导学生学会边读边思考题中的数量关系。

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指的是题中已知数量和已知数量、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之间的关系。在分析分析数量关系时,教师要重视引导小学生联系实际,把数学问题转化成数学算式,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去理解。

四、加强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学生掌握了解答应用题的基础知识,也学习了分析应用题的思考方法,不见得就能很顺利地解答应用题了。这就像学游泳,就算你已经掌握了游泳的理论,但不下水练习,也游不出好成绩。所以解应用题也必须加强训练,这是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的最重要的途径。

第5篇

数学作为学生接触的第一门理科学科,相较于语文和英语之类的文科教学,数学教学一定程度上讲究很大的“随意性”,这怎么理解?就好比说语文和英语这种语言文化类学科,需要的是学生拥有大量的知识储备以及进行广泛的阅读,而数学则更多考验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分析应用的能力。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类理科教学,因为其本身的数字形态具有抽象性,使得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迷惑不解并感到吃力,而从其本身的特性来讲也不适合靠多看多记多背去领悟,所以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大多会产生抗拒逆反心理,所以教师的指引和疏导极为重要,选择正确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是教学重点,那么如何教学?本文就此问题,提出以下见解。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小学数学的教学,一直令教师和学生倍感压力,因为相较于文科教学,数学其本身对知识逻辑的建构性非常强;换言之,文科类学习好比二维模式,只需沿着脉络去积累吸收知识,而数学的学习则类似三维空间,需要拓宽维度进行逻辑分析。而小学生性格特点鲜明,思维模式也是百花齐放各有不同,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传统的讲解教学,对于年纪尚浅的小学生而言效果不是很明显。随着经济社会现代化日新月异的发展,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也融入课堂,可供教师选择的教材、工具以及方法也逐渐增多,但是作为学习对象的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担任引导作用,那如何能让学生自主且高效的学习呢?选择对的方法极为重要,而合作互动就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二、通过合作学习来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方法

(一)寓教于乐,构建逻辑思维针对年纪幼小的低年级小学生,摊开书本直接灌输显然是行不通的,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填鸭式教学,对于刚步入小学的孩子是很难长时间集中精力去听讲的,更何况是天马行空的数学教学这种抽象数字的学习。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利用这一特点把游戏娱乐带入课堂讲解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小孩子是害怕孤独的群体,经常喜欢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玩耍,那课堂教学也可以借鉴这一点,换汤不换药,根本目的还是在进行教学,教师此时就该带领学生们“做游戏”,然后把数学知识悄悄渗进游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数学知识。比如,在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课《认识人民币》时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教师可以在上课时准备好人民币或使用教学用的仿制版本,先对书本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认识其价值,再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后分别发放人民币,可以让他们进行角色扮演,一部分扮演商人一部分扮演客人,进行买东西的游戏,让学生在娱乐过程中不断加深记忆;并且教师也要参与其中做好引导。再比如,询问学生买卖东西时价格如何计算、该使用多大面值的人民币之类的问题,也能够使学生巩固之前学的《一百以内数的认识》这一知识点。教低年级小学生学习数学主要把握在他们逻辑思维的构建,教师要为其添砖加瓦搭好地基,从融洽的学习合作中来,生动转变教学方法使得学生们产生兴趣,在学习中玩、在游戏中学,潜移默化点滴渗透,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才会使学生们更有动力,也更加便于他们构建起最初的逻辑思维框架,为日后的学好数学打好基础。

(二)动手实践,巩固逻辑思维针对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年级小学生,在他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构建好基础的逻辑思维的情况下,教师应当乘胜追击巩固学生的思维逻辑,在已经建筑好的地基上加固防护使得其严密严谨。那如何巩固、运用、学以致用一直就是教学的主要目的,尤其是数学教学应用的广泛性绝对不比语文教学差,因为生活中处处存在,且不论在校园课堂中的学习运用,就好比平时学生去商店买东西时,记账结算就需要用到数学,哪怕是最喜欢的体育课在排队集合时报数也是需要用到数学;所以要想巩固数学逻辑思维,那就是要学用结合,而且是以合作的形式去使用,试想一下,无论是交流还是买卖哪一样,不需要双方或多方配合?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都是强化数学逻辑思维的巩固方式。教师在教授部编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课《年月日》时,就可以根据它所附属的实验课题《制作活动日历》去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课程讲解后,学生的精神力会有所下降,这个时候采取新颖的实践教学会使得学生重新燃起热情,而制作日历是一个活动性的课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准备好纸、彩笔等手工课工具,让学生们分组合作绘制日历,教师则要在旁提点敲打,活泛的将知识融入。比如,提问闰年日历要怎么设计,怎么去计算闰年这些问题,而学生之间相互的配合制作不仅增强同学之间的感情,锻炼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强化了逻辑记忆,在制作过程中记住日月年的计算方式以及数字规律,在制作日历时不断的重复数字的书写,也巩固了之前所学的基础数学知识,在学习新的知识时运用所学过的旧知识,可谓温故而知新、学以致用。

(三)趣味分析,拓展逻辑思维针对已经掌握了运算法则和基础数学的高年级小学生,大密度的课堂知识输出已经可以承受,但是听是一回事,懂又是另一回事,怎么能够使学生弄懂且熟练运用数学知识是教师的最终目标。高年级的数学相较之前的基础类学习,形象上更加的具象,但是逻辑上却更加的抽象。比如基础的数字运算在形象上非常抽象,但是在逻辑运用上难度却不大,但是高年级所学习的几何代数立方体等内容,肉眼观之有具体的形象,但是在逻辑运用上却十分的抽象。并且高年级的学生的学习压力骤然加重,在需要应对升学考试的情况下,学习枯燥繁杂的逻辑性数学知识时不免会产生烦躁厌学的心理,教师此时要把握成长期小学生的情绪及心理变化,灵活引导另辟蹊径。再比如,在部编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课总结单元中,《统计与概率》这一课题的教学上,将书本内容与现实情景相结合,幽默风趣的让学生们互相计算学习能力、模拟统计升学概率,为气氛压抑的课堂增加幽默趣味,但教师在做这一规划时要把握尺度,不能打击学生的信心,要以引导学习方法为主互相融合完成知识输出;又或者可以让学生们猜题,统计哪一类题型会在试卷中出现的概率,让学生互相交换信息,综合整理意见,从而计算出题概率,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给学生以目标,可谓一举多得。高年级的小学生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也是逻辑思维拓展的重要时期,应当正面引导灵活运用以致通达四方。学习数学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抽象思维的领悟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学生在中低年级时,思维逻辑的基础一定要打好,才能在高年级阶段更上一层楼。师生合作将知识融会贯通,学生合作将知识运用活灵活现,小学生的成长从来都是需要许多人的共同陪伴和帮助,就让“合作”之花在课堂中绽放,待学生采得百花成蜜后,为己辛苦为学甜。

第6篇

关键词: 激励教学法 中职生 中职教育

我和中职生相处了20年的时光,对他们这个社会上特殊的群体或多或少有些了解。他们在上课时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听到下课的铃声,像冲锋陷阵的勇士,迅速“觉醒”,活泼好动,富于幻想。虽然都想过上幸福的生活,但不能付出辛勤的努力。他们的父母竭尽所能供养自己的孩子,过上他们所认为的幸福生活,但受自身教育程度的制约,只能把人类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灌输给孩子,教师怎么能够要求学生在进校时就具有社会交流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需求等高层次的需求呢?

每年八月份我都要到农村学生家中去招生,看到一种奇怪的现象:多数学生在父母下地干活时自己在家看电视,到了吃饭的时候连饭都不做,等着父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后做饭,有的孩子甚至还指责妈妈做的饭不好吃。仿佛他们在家的责任就是为了更好地证明父母的耐心和责任。他们是被长辈溺爱的一代,缺乏学习动力,缺乏责任心,没有生活目标,也就可以理解了。

爱,能使人觉醒,使人行动。教师对学生的那种博大的爱就应该体现在每节课的教学中,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引领学生走进学习的专业课的佳境,教师也会由此提高自己作为一名中等职业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我是通过以下几种激励法进行专业课教学的,收到了良好效果。

1.激励学生信心,树立职业梦想

拥有梦想的人,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创造出让世界震惊的奇迹。记得一位伟人说过:你要有系鞋带的能力,你就有乘宇宙飞船探月的能力,只是看你后天如何培养这种能力了。

我们大部分人都和小孩打过交道,一个再懒惰的小孩,碰到想要的东西时,也会哭闹着像只打不死的蟑螂,我一直在想怎样才能点燃刚入学学生的梦想火把,让他们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我试着去改变学生思想深处固有的偏见和一些不良习惯,他们第一次接触中职教育,我把他们当成出生婴儿一样对待,耐心地教导:无论任何事物,包括专业课学习,只有你真心喜欢它,它才会回报你;志不立,就没有方向,既然选择了机电专业,就确立了职业方向,接着就应该不断地自我激励,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学好本专业课程。为此,我和学生共同想出了许多励志语激励学生信心,如:“青春有梦,勇敢去追”、“战胜自己才能超越他人”、“改变自己,撑起未来”。

2.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

一个社会,只有不同阶层的人员均衡发展,才能促进它的迅速进步。再好的设计必须经过高水平技师的优秀制造才能有效地服务社会。中职学生意识不到自己在职业选择方面的优势,盲目地与自己上高中的同学攀比逻辑思维能力,使自己迷失了前进的动力,许多人出现了虚无飘渺的梦游特征,目光呆滞,眼神迷茫,成天一副恍惚不定的样子。

让学生放大自己的优势――形象思维能力,让学生弱化自己的劣势――逻辑思维能力,这一艰巨的任务成为我们每个专业课教师的职责。每次在课堂上发现学生出现倦怠情绪时,及时地给他们讲一个相关专业科学家的故事能收到十分好的效果。

3.激励学生斗志,提高学生的时间商数

一个从学校退学的机灵小伙子告诉我说,上学简直是浪费他的时间,上学学的东西社会上都用不到。他在这个饭店干上几周,在那个流水线干上半年,后来干脆什么也不干了,每天只是起床、吃饭、睡觉,甚至书报都不看。

许多中途退学的学生看上去都挺聪明,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非常缺乏耐心。他们没有让自己所受的教育产生作用,在教育产生作用之前,他们就停止了自我发展。他们退学的原因是不知道在学校该做什么,所以感觉在虚度时光,还不如先打工挣钱。他们也想上进,但是他们又苦于找不到方法。每当遇到要退学的学生,我都要让他做一道关于时间的计算题:我们假设某年度为365天,除去52个双休日(共计184天),一天工作八小时,实际工作天数为261天。如果一个初中毕业生没有学技术直接去打工的话,年薪最高达15000元,那么每小时的价值是7.18元,35年累积每小时的价值是65589.3元。而再花费五年时间上完职校并得到锻炼的学生,年薪可达3万元,每小时的价值是14.37元,30年累积每小时的价值是112517.1元。等这两个人在35年后对比时,上职专的学生比农民工每小时累积多收入46928.1元,每天累积多收入375424.8元。

每个人在社会上的价值基本上是根据他的月收入来衡量的,而月收入又与一个人的教育总量成正比,无论你是个体老板还是打工者都遵循此规律。

4.提供充足材料,保证每人独立完成实训课题

虽然小组活动可以提高成员的团结协作意识,但是在中职学生初中级技能训练中不宜采用,否则会造成即使两人一组也会出现总是一个人在干而另一个人在看的现象,他们还不具备主动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专业课老师合理安排实训课题,提高学生兴趣,每次课程都能让学生看到每一个配电盘的通电效果,不断强化学生的工作成就感。

5.传递法叙述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加强理解与记忆

记得有一个课代表曾对我说过,虽然做完了实验,但是我们还是记不住工作原理,能否把晦涩难懂的专业课工作原理叙述得像动画片那样吸引人呢?这实在是太难了。不过我还是和她一道想起了办法:在通电动作过程中,看着动作的元件叙述工作原理,并且采用上一个做完实验的学生给下一个实验的学生复述一遍的方法,不仅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当众讲话能力。我们经过共同商议把这种学习方法称为传递叙述法。

6.贯穿背景音乐,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们都有记歌词的经历,为什么记歌词比记课文好记呢?这里面有一个记忆技巧问题。很多人会说,只有全神贯注才有利于学习和记忆。其实不然,人的大脑是在脑电波为a波长时最有利于记忆,也就是我们在睡觉前半个小时所产生的放松状态的脑电波。有许多歌词正因为配上了具有这种波长的音乐,才使得歌词更便于记忆了。

有创新才能有发展,面对学生上课睡觉现象,我尝试采用播放《潜脑音乐》和《爱和乐》的方法,让音量尽可能小,形成背景音乐的效果,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让“音轨”把专业知识像歌词一样印入学生大脑。学生课后评价说:原来学习可以如此轻松。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个用心的教师一定会总结出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职教学习中实现最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振学著.制度高于一切.中国商业出版社.

[2]松原洋平著.图说电气知识与应用.科学出版社.

[3]品学诗著.进化中的机器人.江苏教育出版社.

[4]弗里丹著.女性的奥秘.万卷出版社.

第7篇

关键词:灵活 教学方式 小学教学 数学课堂 教学效率

0 前言

数学作为小学学习阶段的基础性学习学科,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与实用性。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应只给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更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逻辑分析能力。就我们目前数学教学来看,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大,学习的动力不足,课堂教学效率十分低下。对此,小学老师要针对这些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与探究,随后制定出比较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热情与自信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小学数学的教学特点

小学数学主要以教材为主,比较注重基础知识。教师讲课一般都是围绕着教材展开,并适当做一些扩展。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认识主体都是学龄儿童,这一阶段的孩子思维正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慢慢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过渡时期。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还是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他们对于抽象性知识的理解还是十分有限的,这就决定了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必须加强实际操作与直观教学。

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1 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展开相关教学工作

这个年纪的学生大多爱玩,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他们这一心理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因为兴趣是一种心理趋向,是学习最现实最活跃最长久的原因。小学生一般会对游戏,故事,比赛,活动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就一定要以创新性思维用多种有趣的形式去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能既在玩中学,又在学中玩,开开心心的学习课堂小知识。其次,小孩子都比较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度,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们要以鼓励为主要手段,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自豪感,与愉悦感,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的信心,学习的激情,在这种情况下学习的孩子,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小孩子都比较有好胜心。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经常在班上举行一些知识竞答比赛小游戏,在欢快有趣的氛围下帮助孩子们找到学习的快乐。

2.2 课堂纪律,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课堂是学生们学习的最为重要与所待时间最长的学习场所。孩子们遵守课堂纪律,不仅是在给其他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效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效率,更能体现一个学生是否能够有尊重老师的优秀品质。但由于小学生刚刚接触班集体,还没有树立一定的课堂规则意识,孩子爱玩爱闹坐不

—科教导刊(电子版)·2020年第03期/1月(下)—住的特性又与课堂纪律相矛盾,于是现如今的小学数学课堂就有这样一个通病:整个课堂没有人愿意回答老师的问题,课堂上要么死气沉沉,要么学生们就是在下面窃窃私语偷偷游戏,孩子们缺乏积极踊跃的参与课堂之中的兴趣与动力。我们要想数学教学取得良好的成效,就得改变这种现状,规范课堂纪律,保证课堂效率。只有强调课堂纪律的重要性,严厉地规范孩子们的课堂行为,让孩子深刻意识到什么东西在课堂上是不能做的,什么东西是可以做的。课堂教学,有人听才是前提,当孩子们能够做到遵守课堂纪律,将注意力放在课堂之上时,我们再灵活地采用各种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育形式,孩子们又岂会学不到数学知识,我们又怎会提不高课堂效率呢?

2.3 让学生在讲台上讲题

讲台一直是作为老师高高在上的神圣之地,代表着知识,权威,真理。在学习生活中,学生们总是用仰视的目光注视着它,平白增添了距离感。那我们教育工作者又为何不能把讲台的这些优点转化为我们教学的动力呢?把讲台让给孩子一点,孩子就可以收获一大点。我们把孩子请到讲台上来讲解例题,错题与难题,可以很好地吸引其他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孩子的好胜心。孩子们享受受人注视,被人夸赞的目光与言语。我们提供一个舞台给孩子,孩子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搜索习题,探究解题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积极主动性。

2.4 模拟数学竞赛

数学竞赛以竞赛模式为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竞争性。而小孩子又比较有好胜心。数学竞赛要求参赛者对数学有较高的敏感力与丰富的知识贮备。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提前准备,并给孩子知识范围,刺激孩子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享受数学的魅力与光彩。我们在数学课堂中多多举办模拟数学竞赛,既能丰富课堂表现形式,又能够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学习热情与动力,帮助孩子树立对数学的自信心。

课堂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展开相关教学工作,保证课堂纪律,让学生在讲台上讲题,或是举办一些模拟数学竞赛等,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帮助孩子爱上数学课,愿意去了解数学,大大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最后成功的达到我们的数学教学任务目标。

参考文献

[1]孙振华.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 [J].学周刊,2019(30):174.

[2]刘拉措.浅论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J].神州,2019(24):179.

第8篇

魔方印字器

魔方俘虏了这个星球上无数的子民,在这个玩具上动点小手脚,另一个有趣的东西就出来了。玩家就可以通过转动这些方块儿拼出26个字母中的任意一个,瞬间变身印字器。

省略/jashands

火车头音乐盒

火车头前面一排长长的牙齿其实是一个音乐盒,轨道上的一个个小圆珠则是一个个触点,当小火车欢快地绕着轨道前进时,一首同样欢快的乐曲随之响起。

省略

桌面云霄飞车

拼起来难,玩儿起来才有。看着小钢球在自己设计、拼装起来的轨道上上下翻腾,那,不亚于在真的云霄飞车上大呼小叫吧?

省略

流线玩具车

出自设计师Nika Zupanc之手的儿童玩具车,无比简约和精致的造型,让人忍不住想拥有,就算当下没有个可以骑在它上面的女儿或是儿子,也值得收藏。

省略

跳棋儿童衣架

这是一个固定在墙壁上的儿童衣架. 一个个小棋子可以在轨道里移动。与玩具的结合让这个原本很常见的家居用品增加趣味性,让小孩子乐在其中,不知不觉的就从小养成爱整洁的习惯。

省略

哈利波特的魔法棒

哈利波特手里的魔法棒肯定是许多孩子做梦都会梦到的上佳玩具啊,于是,有人开始想办法自己制造魔法棒了,他们用纸、胶水、油漆和各种颜料做出了一只只逼真的魔法棒。

省略

网络集市

六合一太阳能车

好玩的超迷你型6合1 太阳能玩具,无需工具就可以自行拼装,是一套适合给孩子玩的益智玩具,能从中学习如何不用电池,用太阳能发电就能发电带动小马达的科学知识。

价格: 15.00

zgcq168.省略/

万花筒磁铁拼图

拼图过程中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观察力、创造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由85块9种不同形状磁性小片组成,可以按照图样或者自己创造设计,将这些特殊形状的磁性小片拼成美丽而独特的图案。

价格: 224.00元

shop64962559.省略/

创意工作台

各式各样的螺丝,锥子,尺子等等,可以搭出各式各样的形状。认识和了解各种零部件以及各种工具的作用,全部木质,安全有保障。

第9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有效性;方法

从本质上来讲,强化小学数学教育,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与学校综合教育能力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注重小学生的数学教育,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既想用素质教育的号召,又紧跟时代的脚步。小学数学的有用性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人口的素质,更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目前小学数学教育的问题

因为受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限制,导致目前师资队伍和教学设施建设难以跟进时代的脚步。这使得原本形势严峻的教育局面雪上加霜,在一些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学校,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上,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学校可以举办大规模的教学趣味活动,比如: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家长会给孩子很多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玩具和书籍,这不仅减少了传统教学授课的刻板化和模式化,还能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而在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由于资金的缺乏,不可能提供完整的教学设施,使得小学数学教育发展相对迟缓。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教师队伍的不完善,使得小学数学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大打折扣,加之,人们思想观念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孩子的教育。很大一部分的家长认为孩子学会基本的加减乘除就可以,不注重对小孩子的思维的锻炼和逻辑推断能力的培养。

二、提高小学数学教育有效性的方法

(一)重视学生的基础学习

就针对于部分经济相对来说比较落后的地区来说,虽然没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先进的教学设施以及雄厚的师资力量,但一定具备教学的基本根基,及教材,在小学数学教学要立足于教材,教材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只有把根深深的扎牢实,才能以更离源头充分汲取养分,不断扩展在小学数学领域的认知范围。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到时可以带领学生正确理解和深刻把握数学教材中的本质,比如基本概念公式等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理解教材,体会数学教材的内涵,进而回归小学数学教育的本质,为以后的数学拓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特点和教材的知识点编排内容,把握教学的目标,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构建,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基本知识点,更有助于他们在以后的数学学习的系统化认知。数学能充分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对教材的学习,不仅能为小学生平淡的生活增添科学文化的光芒,更能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

(二)积极的开展趣味课堂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主要是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进行的,主导权完全在于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老师对于学生知识点是否掌握应该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才能有针对性地讲述难点。鼓励学生多质疑、多提问、多发言,师生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和互动,从而锻炼他们的思维,启发他们的灵魂,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数学教育其他学科相较而言,更容易陷于枯燥无味的困。教师可通过趣味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趣味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形式,在一些小学和中学甚至开始了“趣味数学”这门课程。这门课程主要是在游戏和娱乐中解决一些比较考验思维和逻辑的数学题。一些学校没有完善的教学设施,不能很方便地使用网络和多媒体设施。教师可以适当地在课堂上进行趣味教学,来增添数学课堂的乐趣。在趣味教学中,教师先塑造情景式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学生更集中精力地去思考。反复的钻研更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锻炼思维,培养兴趣。

(三)立足实际,注重应用

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是一种非常抽象的知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讲所讲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教师在讲授的时候,对于教学内容要说明其用处,并且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教学遍布在生活的每个角落,而非海市蜃楼空中楼阁。尽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并且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可以假定情景为:“小明家的水稻长了稻飞虱,他的爸爸需要买农药来除掉稻飞虱,但是怎么也算不出应该拿多少钱去买,已知他家有稻田十亩,每两亩稻田需要一瓶农药,每瓶农药20元[1]。问:你能算出小明的爸爸需要拿多少钱去买农药吗?”遇到这种问题,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实际意义和必要性,从而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师应该避免重复使用教材中的成就的例子,多发掘生活中的素材,与学生生活结。另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比如,父母计算农产品产量和价格等等,以加强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性体验[2]。

(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例如,在讲“轴对称图形”内容时,教师提前让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几种三角形的纸片。让学生试做每个图形的对折,使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学生通过操作后发现有些图形能完全重合有些图形不能完全重合。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重视学生习惯的养成

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多动好动,注意力维持的时间短,这成为小学教师颇为头痛的问题,怎样才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到课堂上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运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所以对小学生而言,好的听课习惯可以通过训练他对一件事情长久的注意力来培养。教师利用计算机可以呈现丰富的辅助教学环境,面对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经过长期的这种训练,学生们就会自觉养成课堂上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育过程中,要求小学数学课堂一定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素质、能力,突出小学生的特点,既要激发起学生对数学课的浓厚兴趣,又要科学正确地传授给学生以知识和能力,信息技术逐步变革着知识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的方式,适时适度使用信息技术,对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率必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10篇

【摘要】新课程指出:“发展需要主动,成长无法替代”,并倡导: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决不暗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解放小孩的大脑”,让学生多想一想;“解放小孩的眼睛”,让学生看一看;“解放小孩的双手”,让学生多做一做;“解放小孩的嘴巴”,让学生多说一说。通过构筑多种平台,让学生多种感官并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发展

1.创新问题情景,引领思维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当一个年幼的人不是作为冷漠的旁观者,而是作为劳动者,发现了许许多多个‘为什么’,并且通过思考找到答案时,在他身上就会像火花燃成火焰一样,产生独立的思考。”儿童的思维特征大多是问题性的,产生于对问题积极探索的需要,而启发学生思考的关键在于创设一种问题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背景中不断寻求策略,不断尝试解决问题,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先请学生利用自己的学具圆,观察思索:测量圆的周长有几种方法?动手操作并测量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测量的。从而探索出用“绕”、“滚”、“截”三种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归纳出共同特征:用化曲为直的测量方法。接着让学生观察“小球”,思考:还能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它的周长吗?启发学生联想: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什么关系?猜一猜圆的周长是否也和圆内某条线段有关?然后让学生观察:教师拿出都系有小球的长度明显不同的绳子,一起不停地转,想一想哪个圆的周长大?为什么?最后让学生思考:绳子的长就是圆的什么?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再发现、再创造的动态发展过程,使课堂充满求知欲和表现欲,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2.营建探究情境,促进主动发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者不会思考问题,不掌握学习方法,单靠死记硬背“吞”知识,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内耗,效果差,从而失去信心,折损锐气。观察可以积累丰富的知识表象,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观察和比较是学生参与探索的重要形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创造、发现的机会,必须对教学内容作一些巧妙的处理,设计出一些有利于学生主动观察和便于比较的学习内容,变教为探,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和比较,使他们积极参与对数学知识的创造和发现。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首先让学生取出三角形卡片,观察它们的内角特征,将它们进行分类,并说出自己分类的依据;接着引导学生比较这些三角形,并根据它们的主要特征给三角形命名;然后让学生动手试试,三角形的边各有什么关系,比一比再分类;最后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出结论。这样引导学生主动给三角形分类,让学生自行探索出多种实践方法,培养了学生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了数学素质的提高。

3.提供操作情景,培养实践能力。新课程强调数学生活化,倡导学生在亲历实践中获取知识。数学知识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严密性、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要为学生提供参与自主学习的机会,尽量不让学生的手闲着,要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熟悉的事物开展动手实践活动,变使用教具为学具操作,让他们在思考中活动,在活动中思考,抽象的概念“物化”为视觉的现象,“内化”为学习的智力,实现从“学会”到“会学”。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时,课前让全班学生每人各准备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一把剪刀,并在纸盒上标明“长、宽、高”或“棱”。课上让学生沿着长宽高以及棱把纸盒剪开、展平,观察它们的形状,分别用“上、下、左、右、前、后”等字标明6个面,得出新知识:长方体和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怎么求它们的表面积?哪一种方法最好?通过观察与操作实践,得出最佳方案。这样,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在学生的操作中变得形象化、具体化,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与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体现了学生动手实践获取新知识的思维过程。

4.构筑互动情境,培养合作创新能力。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合作既要有师生之间的合作,也要有生生之间的合作,没有合作的课堂教学,不是真正的课堂教学。传统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弊端就是学生的学习缺少合作,教学讲授偏多,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对学习问题的共同探讨少,交往能力得不到提高,个性发展得不到强化。在教学中要力求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深挖教材,针对学习的疑点、难点和教材的重点,精心创设充满生机的“合作”情境,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索,使他们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争论,从而发展良好的个性。如教学“比例的应用”时,当学生做完例1、例2后,小组合作,讨论比较这两道例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然后派代表回答,其余可补充,充分让学生说出分析思路和解题方法;接着让学生讨论: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从而得出:在一道题的三种量中,如果一定的量是“分”量,就是正比例;如果一定的量是“总”量,就是反比例。最后让学生看书验证。这样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来讨论、研究例题的异同点,并归纳出解题的方法步骤,有利于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在交流互动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利于学生之间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第11篇

关键词:幼儿教学;小学教学;数学过渡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4-0162-01

数学教学历来就是一种启发式的学习,它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而且也是学生学习其它理科性课程的基础。因此,良好的数学教学方法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智慧的法宝。但是,随着教学过程的不断深入,学生在每个学习转型期都会遇到很多问题,如幼儿升入小学,数学知识的衔接,对学生而言,就成为一大难题。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很多学生不能将知识进行有效衔接而最终在学习中落伍呢?就此问题的原因分析于下:

一、 幼儿数学与小学数学教学特点分析

(一)环境与心理变化。对于许多刚从简单的幼儿学习步入正规学习的小学生来说,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的教材,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集体……新生有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许多小孩在幼儿园时都是由教师哄着引导着学,他们没有主动自觉学习的意识。但到了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的学习就变得相对严格,相对正式,这对于小孩们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学习转变。小学生们不得不进行学习方法与策略的培养,正规的学习纪律的约束,使孩子们心理变得紧张,加之新的学习环境与氛围又使孩子们面对许多新的问题。这种情况的出现严重时还会导致孩子们对学习失去信心,从而厌倦学习。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指导与引导,以便从小就培养孩子们的主动学习意识,使他们自小就养成自觉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幼儿数学教学主要是教师的引导,要求孩子们动手操作,看录像等,以培养孩子们的形象思维为主。但小学数学的教学已经要求孩子们要有最基本的理性逻辑思维能力和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这就对数学老师的教学相应的也提出许多新要求,要求教师们要做好幼儿的心理指导工作,因为有了积极健康的心理,才能保证孩子们正常的学习生活,树立孩子们对数学学习的信心,排除他们对学习的畏惧心理。小学数学课对于小学生来说,一开始确实有些很难理解的抽象概念,使他们开始就处于束手无策的被动局面。以上这些幼儿数学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的不同严重影响到新生的学习过渡和学习效果。

(二)课时的变化。在幼儿学习中,孩子们的教材内容少,图片多,形象具体,且题型都是简单的加减运算,课时充足。孩子们学习完了之后还有大量游戏的时间,有利于大脑的调节与放松。因此,学习效果好,在游戏中孩子们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培养。而到了小学,由于知识点增多,加之,学生学习课程的增多,平均到每门课程的学习时间也就大大减少。同时,由于小学课程灵活性的加大,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这也就影响到孩子们数学学习从幼儿到小学学习的过渡。

(三)学法的变化。在幼儿学习阶段,教师讲得细,题型生动,图片形象具体,有利于孩子们形象思维的形成;加之孩子们被引导善于动手动脑,练得勤,练得熟。考试时,也只是由老师简单的问几个问题而已,因此,孩子们没有较大的心理负担,因而热爱数学学习。到了小学阶段,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手把手地给每位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因而学生自己要进行知识的思考与整理,还要进行正式的考试。长此以往,就会给孩子们造成心理负担。因此,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具有选择性,这一阶段部分学生还会养成不良的偏科习惯,所以,小学数学教学非常关键,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从幼儿学习的简单形象化快速有效地过渡到小学数学知识学习的复杂抽象化。要求学生勤于思考,触类旁通,独立解决问题。使其有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二、 搞好幼儿数学教学向小学的过渡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幼儿数学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小学数学中由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对刚步入正轨学习的小学生来说困难较多。因此,在教学中,应从实际出发,采取“分层次,有步骤,多练习”的教学方略,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步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步伐,逐步加快教学进度。在知识导入上,由多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引入,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层次的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重难点进行适当的总结归纳。

第12篇

全美最新儿童理财教育指南《富孩子》一书中写到,我们不知道多少钱可以毁掉一个孩子,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如何教会孩子给予,从而使他们日后不至于迷失于一个日益被金钱所吞噬的世界。

发现孩子的财商

全美最新儿童理财教育指南《富孩子》一书中写到,我们不知道多少钱可以毁掉一个孩子,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如何教会孩子给予,从而使他们日后不至于迷失于一个日益被金钱所吞噬的世界。

国外家庭一直秉持“再富也不能富孩子”的观点,日本父母主张孩子自力更生,不能随便向别人借钱。日本人教育孩子有一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同样,美国父母把理财教育称之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美国家庭让孩子干家务换取零用钱,使孩子认识到:即使出生在富有的家庭里,也应该有工作的欲望和社会责任感。

金钱是把双刃剑。富裕的生活本身不会对孩子有害。但是如果缺乏健康完善的价值观的指导,那么它就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随着孩子们的零花钱、压岁钱越来越多,中国的父母也正摆脱“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的传统,积极变身为给孩子上好理财一课的新好家长。

那么,怎样才能为孩子开个好头呢?

“财商”教育要潜移默化

西方教育专家认为,儿童应从3岁开始就有经济意识。

“3岁开始辨认钱币,认识币值、纸币和硬币。4岁学会用钱买简单的用品,如画笔、泡泡糖、小玩具、小食品。最好有家长在场,以防商家哄骗小孩。5岁弄明白钱是劳动得到的报酬,并正确进行钱货交换活动。6岁能数较大数目的钱,开始学习攒钱,培养‘自己的钱’意识。7岁能观看商品价格标签,并和自己的钱比较,确认自己有无购买能力。8岁懂得在银行开户存钱,并想办法自己挣零花钱,如卖报、给领导买小物件获得报酬。9岁可制定自己的用钱计划,能和商店讨价还价,学会买卖交易。10岁懂得节约零钱,在必要时可购买较贵的商品,如溜冰鞋、滑板车等。11岁学习评价商业广告,从中发现价廉物美的商品,并有打折、优惠的概念。12岁懂得珍惜钱,知道来之不易,有节约观念。12岁以后,则完全可以参与成人社会的商业活动和理财、交易等活动。”

这段经典的西方儿童理财规划已引起了许多中国父母的注意,将其作为孩子理财教育的范本。这段话告诉中国的父母,孩子的理财教育要尽早开始,并需要不间断地让孩子在生活细节上潜移默化。

3、4岁时,孩子已萌发了花钱的意识。父母可以针对孩子的好奇心,从生活点滴上培养孩子对钱的认识。在孩子认识数字,开始数数的时候,给孩子讲一些花钱的常识,并结合数字的概念,与孩子玩购物游戏。比如说让孩子找到指定的价格标签,寻找等值的商品等。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6到12岁是孩子人格发育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孩子的价值观正逐渐形成,理财观念的培养正当时。在这段时期中,家长要对孩子严格要求,细心地进行引导,体验式的教育让孩子来得印象深刻,家长可以为孩子办理一张借记卡,让孩子定期存钱,交给孩子利息的概念,并领他们到银行,将银行储蓄的方法、种类、利率、计算利息等知识逐渐地教授给孩子。还可以让他们算算利息,使孩子意识到定期存钱就能增加财富,创造一种成就感。当然,通过劳动奖励零用钱也是一种好方法,通过让孩子做家务赚取零用钱,体验劳动的艰辛,体会爸爸妈妈赚钱不易。

塑造孩子的正确理财观念

现在的小孩子真是花销无度,见啥要买啥,一点也不爱惜钱财,原因是什么?因为家里的钱是“公有制”的,花起“公家”的钱小孩子自然不会心痛的。

为了让小孩子花钱知道心痛,必须把家里的钱来一次“私有化”改革,其实很简单,就是把过去咱一家人共有的钱,分成三份:爸爸的,妈妈的,孩子的。 当然,孩子的钱不要凭空划到他的帐上,而是要看孩子每个月对家庭做了哪些贡献,根据贡献大小分配“工资”,这“工资”就是孩子的私有财产了,其它的当然就是爸爸的和妈妈的了。因为是按劳分配,所以小孩子分到的零花钱是自己的“血汗钱”,这样就完成了“私有化”改革了。

在“改革”的过程中,小孩子一可感到自己的钱财来之不易,二可感到这钱确是自己的,大凡是人,对来之不易的私产都是会倍加珍惜的,这钱就不会轻易乱花了。如果有一天,你与孩子一起去逛街,临行可对孩子说:“各人带好各人的钱呵。”这时,你用眼瞟瞟孩子,那样子可吝啬了:小心的打开自己的钱袋,权衡再三,多带些呢,还是少带些呢?最后一定会是少带的,或者干脆一文不带了,再也不会象先前那样,花起“公家”的钱狮子大开口。你看,节俭的习气全靠了“私有制”来养成,这样就可以让孩子渐渐学会如何打理自己的钱财了。

走在街上,因为孩子“自己有钱”,看到好吃的、好玩的,买不买全是自己来做主,不会再缠着大人要钱买物了-不花就省下,花光了就干瞪眼(渗透了花钱要有预算的观念)。不过我可提醒大人,看到孩子“手头紧”,你可千万别心太软,又给他几十元随意花,这样的后果是:“私有化”改革会失败,孩子又会变成花钱的“祖宗”。

三大策略培养“财商”小专家

3步培养“FQ”小专家

策略一:树立正确理财观

正确健康的金钱观将使孩子了解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进而享受并开创人生。正确的理财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孩子良好的金钱观念,懂得一些基础的理财方法来管理金钱,培养正确判断和合理选择的智慧,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恩、自信等品德,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还要学会用经济的眼光和思维方式来规划梦想和管理人生。徐霖建议,父母可从日常生活教育着手,进行孩子的理财教育及观念培养,如建立储蓄观念,明白金钱是用来为人生服务而非人生目的,不做金钱的奴隶等。

策略二:“小钱成大钱”

每个父母都会给孩子零花钱,而逢年过节,孩子还会从亲戚朋友那儿获得数量不等的压岁钱,将这些零散资金学会系统运用,是教会孩子理财的重要一步。理财师建议,父母可利用一些银行产品让孩子学会“强制储蓄”,小钱变大钱。如零存整取+整存整取,进行教育储蓄等。

策略三,学会“钱生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