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产经营规划

生产经营规划

时间:2024-03-26 14:33: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产经营规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产经营规划

第1篇

一些从事统计财务工作的朋友,经常需要按照领导的安排,每月做生产计划以及测算利润的工作,而在做这些工作中往往涉及到如何取得生产经营的效益最大化问题,显然每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条件数据都是明摆的,比如每月可用的原材料、人工、最大加工能力、每种产品的毛利,怎么在这些已知条件下,合理安排搭配各种产品的生产经营计划,取得最大利润呢?如果单纯地通过以前传统的手工计算方式,非常繁琐,而且需要通过多次计算,而利用Excel的规划求解工具就可以非常轻松地解决这一难题。下面就以测算某公司2011年8月份的生产经营计划为例,来看看规划求解在这方面的独特作用。

一、对相关生产数据进行初步处理

启动Excel2010,新建一个工作簿,在其中将本企业已知的生产经营数据输入到一个工作表中,在E5:E10区域中,输入已知条件项目,如每吨产品耗用原材料甲(Kg)、每吨产品耗用原材料乙(Kg)、每吨产品耗用人工(工时)、单位毛利(元/吨)、最大加工能力(吨)、最佳计划产量(吨),在I5:F9中输入所生产的四种产品A、B、C、D的生产条件具体数据,如生产A产品每吨产品耗用原材料甲218 Kg、原材料乙144 Kg(图1)。

在下面的F13:F15区域中输入可提供生产条件的最大限制值,如本月可供甲原材料总量40000Kg、原材料乙为25000 Kg、可供人工为38000工时,接着在G17:G20区域中输入根据前面计划产量测算的原材料甲、原材料乙、耗用工时以及测算利润额,计算时在G17中输入公式“=SUMPRODUCT(F5:I5,$F$10:$I$10)”,此公式的作用是将每种产品的单位消耗量与最佳计划量的乘积相加,从而得到消耗原材料甲的总量,然后将此公式复制到下面的对应单元格中即可。

二、第一次使用规划求解

在Excel2010中,初次使用规划求解时,在工具面板中是找不到这个选项的,需要先将其予以加载,方法非常简单。单击 “文件” 菜单,选择“选项”命令,在弹出的“Excel 选项”对话框中,选择 “加载项”选项,然后单击底部的“转到”按钮。在弹出的“加载宏”对话框的“可用加载宏”列表框中,选中“规划求解加载项”选项,单击“确定”按钮,这样以后使用时,从“数据”菜单中就可以找到规划求解选项了(图2)。

三、测算最佳生产计划以及最大利润

在前面的基础上,就可以通过规划求解工具来测算最佳生产计划以及最大利润了,具体操作如下:单击“数据”菜单中的“规划求解”按钮,在弹出的“规划求解参数”窗口中(图3),单击“设置目标”右侧的选择按钮,选择工作表中测算利润数据所在的单元格$G$20;单击“通过更改可变单元格”右下角的选择按钮,选择工作表中四种产品计划产量所在的单元格区域$F$10:$I$10,接着在“遵守约束”下面的列表框输入工作表中的约束条件,比如A产品的计划产量≤A产品的最大加工能力时,只需要单击“添加”按钮,在弹出的“添加约束”对话框中,在“单元格引用”中选择A产品计划产量所在的单元格F10,从中间的符号中选择“<=”,“约束”单元格中选择A产品的最大加工能力所在的F9,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其他约束条件依此类推输入。

进行以上设置,检查无误后,从“选择求解方法”列表框中选择自己需要的一种方法,如“非线性GRC”,单击“求解”按钮,在弹出的“规划求解结果”对话框中,可以选择是否生成规划求解报告,如运算结果报告、敏感性报告等(图4),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在原工作表中,就可以计算出每种产品的最佳生产计划量以及最大利润,如A产品30吨、B产品60吨、C产品80吨、D产品1吨,其测算利润为517605 元(图5)。

以上仅仅是通过规划求解来安排生产计划,实际上规划求解还可以应用在生产经营方面的其他测算中,比如贸易经济、项目规划等方面,相信通过此工具可以帮助很多朋友解决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难题。

第2篇

一、财务报表分析与企业经营决策的关系

1.财务报表分析与企业经营决策的含义

财务报表主要包含企业生产经营、产品销售、资金流动等方面内容,能够提供各种企业的财务经营信息。财务报表不仅包含企业的经营利润、产品销售、资金流动等方面信息,而且包含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资本结构、资本变动状况。财务报表分析通过整理各种财务信息,对这些财务信息进行精准的量化分析,指出企业经营中存在的漏洞与不足之处,来指导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高管在参考财务会计报表后,针对财务会计报表出现的问题进行治理,以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顺利发展。会计部门主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资金流动状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和计算,财务报表分析能够保障企业资金的准确性与安全性。财务部门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全面准确分析;还运用单位变量确定法,对企业的单一变量所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

企业的经营决策首先要制定出一套完善的企业经营方案,根据企业经营方案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标与经济利润。企业的经营决策应该制定一套完整的企业生产经营方案、企业经营管理方法,企业生产经营方案能够引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经营管理方法能够对企业的生产流程、资金流向进行有效监督,保障企业生产、企业资金的安全与透明。

2.财务报表分析与企业经营决策的关系

会计部门需要对企业的各项财务经营状况进行记录和计算,并将其记录形成简洁的财务报表。财务报表需要运用文字、数据、公式、图表的形式进行表示,以达到简洁易懂的效果。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要能够被企业管理者理解,企业管理者在浏览财务报表后,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改革与调整。财务报表需要能够明确反映企业的资金总量、流动资金数额、生产产品数量、产品销量等一系列信息,为企业未来的经营决策提供相应指导。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和流程

1.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财务报表分析主要对企业的经营利润、商业经营能力、管理状况进行统计分析。

企业的经营利润指的是企业在短时间内各项经营所获得的总利润,企业经营利润主要包括:产品销售利润、成本节约利润、企业管理获得利润。企业财务报表的经营利润分析,能够发现企业的经营管理问题。通过对企业的营利状况、管理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企业各个经营环节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

企业的经营能力指的是在市场环境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通过内部生产资源、生产技术的优化整合,来完成企业经济利润的增长。企业的经营能力与管理状况密不可分:一方面来自于企业管理的加强,企业生产资源、生产技术的优化整合;另一方面来自于企业资金、生产产品的快速流转。资金与产品的快速交易转换,能够带来更多的闲置资金,也能够加快企业资本的重新利用与利润的不断产出。

企业的财务分析需要对企业的产品生产、管理状况、资金流动情况,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单一指标的企业财务分析,不能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作出准确判断,也就不能达到指导企业经营的目的。

2.财务报表分析的流程

财务报表分析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确定分析标准与目标。企业会计部门需要根据财务报表的不同用途,运用不同的分析标准与分析方法,进行企业各种经营因素的分析。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过程中,企业要将企业的生产因素分析结果,与国家制定的生产因素标准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发现各种生产因素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问题治理。目前企业生产经营中,主要存在企业债务沉重、资金短缺、虚假投资、管理不到位等方面问题。

(2)策划分析方案。企业财务数据能够表现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的经营状况,但财务数据不能对企业未来的经营情况进行合理规划。而企业高层需要在浏览各项财务数据后,制定出详细的企业问题解决方案、企业生产指标方案、企业发展规划方案与企业资金流动方案。只有之当初准确合理的企业发展方案,才能推动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逐渐增长。

(3)整理核实信息。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信息进行分析后,需要对各种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审查与确定。只有保障企业经营信息的真实性,才能够顺利开展接下来的发展工作。

(4)得出结论。在完成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数据核实后,需要对企业的发展做出整体评价,包括:企业发展中的优势之处、企业发展中的不足之处、需要改进的发展项目等。

三、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与局限性

1.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

企业在对各种生产因素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分析后,能够得出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的生产经营状况,也能够发现企业经营存在的问题。其次财务报表分析能够对企业的资金流动情况进行统计,得出企业的产品经营范围、资金损失状况。企业管理者在获得相应的资金流动信息后,能够根据资金的流动方向,对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适当调整。财务报表分析能够提供众多的企业管理信息,在减少企业管理与成本支出的情况下,提高企业的经济利润。财务报表分析也能够对企业的经营利润进行分析,企业的经营利润包括企业产品销售利润、成本节约利润、企业管理利润等。财务报表分析还能够对企业的生产成本、损耗成本进行统计,通过企业生产总成本、经营利润的对比,可以得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各种问题进行梳理,针对主要问题采取适当的措施予以解决。最后财务报表分析还能够对企业的资本结构、外债状况、流动资金数额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分析能够得出企业的资金流向。企业的不合理的投资活动,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资本流向产生严重影响。企业失败的投资活动会产生众多的企业经营风险,也会损失大量的发展资金。因此财务报表分析一方面能够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记录,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另一方面也能够对企业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监督,避免各种风险所带来的资金损失。

2.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分析在对企业生产成本、损耗成本、经营利润、资金流动状况、资本结构、外债状况、流动资金数额等因素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会受到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干扰。这种不确定因素的干扰会使企业的生产经营信息,与实际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产生较大差别。财务报表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局限性:

(1)企业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过去生产经营状况的统计与分析,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市场经济的日益复杂,企业各种生产经营数据都会发生不确定的变化。特别是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前提下,企业财务报表会与真实生产经营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

(2)其次企业财务分析所运用的比率分析法,是对企业各种生产因素进行财务分析。企业选取不同的财务经营时间段,会具有不同的经营数据。而对不同的经营数据进行比率分析法的分析,会得到不同的企业财务分析结果。

(3)企业的财务人员大多具有专业的技术水平与知识素养,但它们通常以企业财务数据作为财务分析的主要角度,而不会从企业经管理角度进行企业财务分析。

四、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与管理的脱节

财务报表分析主要为企业提供可靠的生产经营信息,以指导企业未来的经营活动。但目前大多数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指作为参考数据,而不能决定企业未来的经营方向。由于企业高层故意忽视财务报表分析结果,自主操控企业的经营模式与发展方向,导致财务报表成为企业经营中的摆设。很多企业经营者一味追求企业的虚假宣传、面子工程,而将企业的产品品质、经济效益放置一边,最终导致企业陷入发展困境。

2.报表分析的片面性

财务报表分析还会存在分析片面性的问题,分析片面性与财务报表分析人员思想的片面性有较大关系。企业财务人员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会由于自身思想的片面与技术的生疏,导致财务报表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的差异。不同的财务会计具有不同的专业认知与发展方向,在进行各种财务报表分析时候,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疏漏情况。各种财务会计性格、专业方向的差别,会导致财务报表统计分析结果的差异。

3.虚假财务报表问题

企业会计部门主要运用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对企业各种生产要素进行财务分析。而企业中的虚假财务报表问题,是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会计部门所进行的虚假财务报表分析,会得出错误的企业财务信息。企业利用错误的财务信息作为指导,会使企业未来的经营管理遭受严重危害。

五、企业经营决策中财务报表分析的改革思考

首先要根据企业财务报表的相关要求,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对不同对象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在财务报表分析的过程中,会计部门要掌握一系列的财务报表分析流程,根据相应的流程开展具体的分析工作,各个流程工作人员的职责要分配清楚。

其次在财务报表分析前,需要对相关的会计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需要时他们掌握专业的财务分析知识,以保证其能顺利完成财务分析工作。同时在运用现代科技印象财务报表分析的时候,需要对各种数据进行准确分类,根据不同的类别分层次进行分析处理,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与全面。

然后财务报表的分析要对各种账目进行准确统计,以保证账目的真实可靠;随后要运用定量、定性的财务分析方式,进行企业生产经营、外来债务的具体分析。特别是要对各种客观不确定因素进行数据分析,例如:市场经济状况、国家宏观调控情况等。企业要根据不同的经济状况,对企业内部的生产技术、未来发展规划进行不断的改革调整。

除此之外综合绩效评价法、价值评估法的引入,能够使企业的各种财务生产因素的分析更加全面化、准确化;最后要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不定时公开,以保障财务信息的透明。

第3篇

【关键词】 企业 全面预算管理 注意问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全面预算是指在煤炭生产经营企业战略目标的指导下,为合理利用煤炭生产资源,提高经济效益,而对煤炭生产经营企业的经营、资本和财务等方面进行总体的规划和统筹安排。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大势的一项良好措施,有力缓解国家发展中对资源的需求紧张的局面。同时又能够提高我国煤炭生产企业的经营发展。

1、我国存在的资源现状的客观要求

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之间存在矛盾,经济发展和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也逐渐显现。而实际中的情况是,各类煤炭企业以其独占天籁,以“租”的形式获得利润,而不是切实做好企业内部成本的降低和自身经营能力的提高。这种对资源的浪费和自身管理资源的浪费严重加剧了我国资源面临的实际问题。煤炭生产经营企业完全可以运用自身的力量,对自己内部进行统一全面的规划和预算,节约自身的成本,让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自身资源利用的提高也是对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国家资源逐渐紧张的现状。

2、合理配置资源的需要

全面预算管理就是要根据煤炭生产经营企业各个部门的作用和用途,对有限的煤炭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和配置。紧握市场动向,考虑煤炭生产经营企业全局,合理挖掘现有资源潜力,选出一种最佳的预算方案,减少决策的盲目性,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综合盈利能力。怎样才算是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就是要针对煤炭企业的生产现状,对企业长期的发展,对企业未来的走向做一个统一的规划,在这一规划下,结合国家现今的资源需求现状,结合国家经济的发展趋势,配合国家资源发展的大战略,合理的调整自己的发展宗旨和最终目标。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如何能够让企业的发展更加的合理,如何能够减少企业的无效益作为,加快企业的发展,节约企业内部的成本,这在客观上对煤炭生产企业提出了要求,要求企业对自己的发展进行统一的合理的大规划和大配置,成功地引进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3、科学有效管理的需要

没有一个合理的预算,没有一个从战略意义上的全面预算,企业的发展必然不能够将资源凝聚在一个集中的地方,从而分散资源,造成重复的动作和浪费,大大降低了企业效益,而且使得企业的各项活动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的因素。在预算和控制方面具有较强的灵敏度是全面预算的一大特点,利用它可以对市场进行预测,并随着市场变化不断进行反馈、适应和调整。同时,全面预算需要整个煤炭生产经营企业的协调配合,它考虑了多方面的动态因素,具有高度的概括能力,涵盖了煤炭生产经营企业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并紧紧围绕财务目标的实现而开展。对各环节的全面预算,在围绕财务目标的前提下,必然每项措施都以成本效益的角度进行衡量,这就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企业活动的浪费和无效率现象。

4、解决当下煤炭企业问题的内在必要措施

我国煤炭企业存在的安全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安全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对自身资源不重视的结果。一个企业如果能够充分地对自己的生产经营进行全面的预算管理,运用成本效益的原则进行分析,得出各项活动应该如何执行的方式方法,那么最为划算的办法必然是保证安全性最好的办法。也就是说,进行全面预算可以降低企业安全隐患。还有一个方面就是,由于很多煤炭企业的产生不是因为自身实力的结果,而是对“租”的占用,这就导致了这些获得这块超额利益的个体运用粗放式的管理办法,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全面预算也可减少这一现象的发生数量。

5、提高煤炭企业经营效益的发展要求

现代化的企业制度要求企业必须面对市场的严酷考验,自负盈亏独自生存。那么,怎样在激烈的竞争下获得一片生存之地呢?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经营效益。提高经营效益一是可以通过降低成本的办法,二是通过全面的预算管理,充分调度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发挥他们内在联系,避免资源或者行为的重复投入。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席生存之地。

二、全面预算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1、预算编制方法过于固定模式化

预算编制作为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对预算目标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可以直接影响预算管理的效果。目前,我国多数煤炭生产经营企业均采用增量或减量预算编制方法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增量或减量预算的编制简便;承认历史水平的合理性;给预算确定中的讨价还价行为留下空间。这些编制方式都过于死板,为此,可以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编制方法。先由高层管理者提出企业年度总预算目标,各部门依据此来制定本单位的预算方案,然后上报专业主管部门,专业主管部门再根据各基层单位的预算方案,制定本部门的预算草案,最后报企业预算委员会,预算委员会审查各专业主管部门预算草案,在进行充分沟通和综合平衡后,拟订企业的预算方案。预算方案再反馈回各专业管理部门、各基层单位征求意见。经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多次反复,形成最终预算,经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后,成为正式预算,逐级下达各部门执行。

2、预算编制脱离或偏离煤炭企业生产经营理念和市场经济形势

预算编制必须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必须要紧紧围绕企业的发展战略来进行规划,要充分考虑企业的有机重组、结构调整、资源配置、资产整合、股权转让等因素。

认清市场形势,正确判断煤炭生产经营企业在复杂市场形势下的处境,对于煤炭企业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局面,可能带来巨大的机遇,同时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在编制企业财务预算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市场经济形势带来的风险、机遇和挑战。

3、科学地监控和调整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过程监控是一个动态管理,需要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企业生产进展情况等进行动态监测。及时了解掌握最新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确保全年预算的顺利完成。

定期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并根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偏,调整预算,避免出现管理脱离实际的情况。可以根据自身管理条件和现状,滚动修订,均衡控制,做到预算执行的过程监控。过程监控相对容易实现,但滚动调整预算难度较大,需要相关部门的配合,企业要根据经营规模、特点、产品种类、经营期限长短、信息搜集渠道、信息质量及企业管理现状等因素,选择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监控管理和预算调整方法。

4、全面预算管理要结合煤炭生产经营企业日常工作

全面预算管理是煤炭生产经营企业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二者是相互统一的。

第一,实行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预算控制是以成本控制为基础,以资金控制为核心。只有通过控制资金、成本,才能确保收入项目资金的及时回笼及各项费用的合理支出。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充分发挥企业内部资金结算中心的功能,确保资金运用权力的高度集中,形成资金合力,降低财务风险,保证企业生产、建设、投资等资金的合理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第二,对标找差距,挖潜增效益。全面预算管理直接涉及到企业的中心任务,即获取最大利润。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管理,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找准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瞄准同行业先进水平,制定降本增效的规划、目标和措施,积极依靠管理创新、科技创新降低成本,加强成本、费用指标的控制,以确保企业利润目标的完成。

第三,落实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的控制。预算管理要求企业一切经济活动都围绕企业目标的实现而开展。预算一经确定,在企业内部即具有“法律效力”,企业各部门在各项活动中要严格执行,切实围绕预算开展工作。企业各部门按照预算的具体要求,按“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原则,编制季、月滚动预算,并建立每月预算执行情况总结、分析会等例会制度。按照预算方案跟踪实施预算控制管理,重点围绕资金管理和成本管理两大主题,严格执行预算政策,及时反映和监督预算执行情况,把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融会贯通于执行预算的过程中,最终形成全员和全位的预算管理。

第四,监督预算执行,严格预算考核。为了确保预算各项主要指标的全面完成,必须制定严格的预算考核办法,依据各责任部门对预算的执行结果,实施绩效考核。如实行月度考核、季度兑现、年度清算的办法,并做到考核结果奖惩到位。把预算执行情况与责任人的经济利益挂钩,奖惩分明,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煤炭生产经营企业的预算工作是整个企业的基础性工作,其工作质量反应了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任何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并保证其能够正确行使职权,才能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秦海英、李莉:加强预算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J].昌吉学院学报,2004(2).

[2] 剧洁:对企业集团资金结算中心工作的思考[J].财会月刊,2006(7).

第4篇

(一)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概念

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概念是在传统企业经济管理的概念基础上提出的,与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相比,其面临着更加复杂的企业经营环境,因此与传统企业经济管理的生产管理重点有所不同,其进行经济管理的重点集中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基于此,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指的是,在企业现代化经营的大环境下,为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根据企业特点及经济发展规律所实施的产品价格、费用控制、员工报酬及福利等方面的管理手段,以实现企业各项资源的有效配置,并实现其资源价值的最大化。

(二)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特点

1、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具有关联性强的特点。在现代企业各项管理工作中,多多少少都会涉及到企业经济方面,如涉及到企业资金及其分配等,这也就意味着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密切关系着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及部门,其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现代企业整体管理的水平。

2、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处于指导性地位。在现代企业管理的过程中,领导者及各部门的管理者在采取某种管理措施时,其最大的依据往往是企业的财务目标,并以此为基准,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为目的制定企业的管理章程和各项具体的管理措施。因此说,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处于企业经济发展及管理工作的指导性地位。

3、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具有综合性特点。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贯穿企业生产运营的整个过程,不仅涉及到企业财务的预结算,亦关系到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及部门,有效的调节各管理部门及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协调发展及各项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说其具有综合性管理的特点。

二、实现现代企业经济规范化管理的途径

为实现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规范化发展,应遵循以下有效的管理途径,为完成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完善企业经济管理体系

在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为实现企业经济的规范化管理,首先就需要建立完善企业的经济管理体系,使各项企业经济管理活动做到“有据可依”。因此,在企业的运营中,要建立起企业规范化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及评价标准,以促使各管理活动的开展能够有章可循以及各管理人员能够合理的分配各项管理任务,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协调性&持续性。

(二)合理规划企业经济目标

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最有效依据就是要做好企业经济目标的规划工作,只有合理的企业经济目标,才使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存在可能性。因此,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合理规划企业的经济目标,并将其目标的实现积极落实到各个环节及各个部门之中,做好相应的审核和监督工作;其次,企业经济目标的制定要严格按照企业自身的经营能力及资金周转状况设定,切勿设定过高的经济目标,以免其没有顺利实现时,打击企业士气,从而推动企业经济管理的规范化发展。

(三)有效配置企业经济资源

在企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要实现其规范化发展,应做到对其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唯有做到企业人、才、力等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在企业经营成本最小化的基础之上促进各管理活动开展的有序化进行及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协调发展,并最终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促进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

(四)科学评价企业经济管理

在现代化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要做好科学评价及反馈工作,一是体现在对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体系的评价上;二是表现在对经济目标及经营策略、经营目标的评价上。唯有做好科学评价及反馈工作,才能认识到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吸取相应的管理经验,调整企业的经济目标及经营战略,改进企业不合理的经营管理活动,为进一步实现企业经济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三、总结

第5篇

本文针对我国医疗器械监管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新颁布的《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和《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设计和开发了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备案信息系统。实现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各许可备案业务的在线申请、受理、审批、发证、统计查询等功能,提高了医疗器械监管的信息化水平。

【关键词】信息化 医疗器械 信息系统

1 引言

医疗器械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大型手术设备,还是一个小小的棉签,都属于医疗器械。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患者诊断、诊治的效果。不良的医疗器械可能导致误诊漏诊等医疗事故,甚至可能会危及人的生命。因此,医疗器械的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全国没有建立统一的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备案信息系统,导致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无法及时获得全国动态的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许可、备案等监管信息。省局数据库也不能与国家总局数据库进行链接,一些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信息只能到企业所在地省级局网站查询,各地不能互通,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部分省局内部各个数据库独立运行操作,数据分析、采集效率不高;部分省局与市级局数据库未能连接,有的监管数据库存在重复开发现象,造成资源的浪费。随着新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生产许可或备案将由省市两级监管部门负责,经营许可或备案也将全部下放到地市级。因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亟待建立全国统一的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备案信息平台,否则将严重制约监管效能,无法满足监管需求。

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备案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解决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缺乏功能较为完备并全面涵盖医疗器械上市后监管的信息化平台、各省局的医疗器械监管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以及医疗器械监管信息化建设不能适应医疗器械监管需求的问题。

医疗器械的生产和经营是监管内容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本系统就是为实现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相关业务的网上申报、受理、审核、发证、统计、公共查询等的信息化管理,并与省局、市局系统对接,实现全国医疗器械生产、经营监管数据统一。

2 总体架构

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备案信息系统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总体架构包括如下层次:统一门户及统一身份认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备案信息系统业务层、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备案信息系统应用层、数据库、硬件及网络以及标准、安全体系建设等。

2.1 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备案信息系统门户

用户分为内部和外部用户,内部用户包括国家局、省局、市局人员,外部用户包括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人员。内部用户经授权后登陆门户,使用本系统完成相关业务,外部用户注册授权后登陆门户网站进行网上填报申请、撤回、信息查询等操作。系统所有平台实现单一密码,单点登录,各平台间以Radius协议交换密码权限,系统角色由平台管理。

2.2 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备案信息系统业务层

根据2014年新颁布的《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规划出生产许可备案平台和经营许可备案平台。

2.3 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备案信息系统管理应用平台

应用平台是各类业务系统开发与集成的核心平台。通过该平台,搭建业务系统,对应用系统进行界面集成,实现统一身份认证,同时还能实现数据资源的可视化管理和综合分析应用。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应用平台规划如下:医疗器械企业申请业务平台;医疗器械产品生产监管平台;医疗器械产品经营监管平台;医疗器械产品监管部门人员管理平台;医疗器械监管信息查询平台;医疗器械相关信息平台;医疗器械企业数据管理平台;医疗器械产品监督检查管理平台。

2.4 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备案信息系统数据库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数据库是各业务应用系统运行的数据基础,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数据库建设主要包括建设满足业务系统运行并统一管理的各类数据库,以及支撑这些数据库管理、动态更新和交换的共享数据库。完成全国范围的数据统一、数据共享,并向基层单位提供数据服务。

2.5 硬件及网络

硬件及网络是支撑系统运行的基础,本系统采用虚拟服务器,Linux操作系统,12核CPU,32G内存,2T硬盘,根据存储需求可随时进行扩容。采用VPN技术,即虚拟专用网络技术,在公用网络上建立专用网络,进行加密通讯。VPN网关通过对数据包的加密和数据包目标地址的转换实现远程访问,在指定的区域内建立起一条专用的安全的通讯网络的技术。

3 业务流程

企业用户、受理部门、监管部门无需下载客户端,直接使用浏览器通过域名访问系统。系统分为三个登陆入口:企业申请、受理部门审核、监管部门审查。不同的角色通过不同的入口进入系统。

企业用户进入系统后简单输入企业信息进行注册登陆,部分信息直接带入申请的需要填报的表格中,避免企业重复填写。企业用户登录系统后选择要办理的业务大类――生产许可类业务、生产备案类业务、经营许可类业务、经营备案类业务。点击进而选择具体业务。

进入系统后,企业可进行:按照管理区域划分选择申请受理部门、填报申请表、提交申报材料、临时保存、提交申请、查看申请状态、撤销申请、打印申请表等操作。

申请提交后,企业带申请材料到受理部门进行后续的申请受理、审查流程。受理部门、监管部门可通过系统完成接收申请、查看申报信息、填写审核、审查意见、打印审批表、打印证书等操作。

针对目前各省局的医疗器械监管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系统中预留接口,与已有的部分省局的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备案)信息系统对接,保证全国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备案信息的实时性和一致性。

系统设有公共查询功能。此功能分为企业公共查询和监管部门公共查询。企业可通过公共查询功能查询到目前已发证的企业信息(仅包含许可证或备案凭证上的信息);监管部门可通过公共查询功能查询到企业申报、许可证、备案凭证全部信息。

4 系统数据架构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数据库是各业务应用系统运行的数据基础,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数据库建设主要包括建设满足业务系统运行并统一管理的各类数据库,以及支撑这些数据库管理、动态更新和交换的共享数据库。通过搭建统一的业务管理数据库,完成全国范围的数据统一、数据共享,并向基层单位提供数据服务。

4.1 数据架构

根据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备案信息系统业务的实际情况及总体功能规划,结合医疗器械管理信息化未来的发展趋势,将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备案信息系统数据库从逻辑上规划为6类,分为支撑类数据库、业务类数据库、共享类数据库、基础类数据库、交换类数据库、信息服务类数据库,如图2:

支撑类数据库用于应用平台数据支撑、数据交换支撑。业务类数据库包含生产监管数据库和经营监管数据库。基础类数据库包含各业务系统的基础数据,各业务系统通过数据库授权方式访问基础数据并进行数据更新维护。包含生产企业数据、经营企业数据、监管部门数据、医疗器械业务申请及业务审批数据等。共享类数据库与业务数据是一体的,用于信息共享,系统通过数据库授权方式访问其业务系统的共享数据。

4.2 数据库间关联关系

图2中各箭头代表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备案信息系统中各数据库之间的数据流转。

各业务系统通过数据库授权方式将需交换的业务数据导入交换库,或从交换库中取交换数据导入相应的业务库和基础数据库中。

各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备案业务系统通过数据库授权方式直接操作基础数据库,维护本业务系统的基础数据。

业务系统通过数据库授权方式将已审批的可对外的信息写入外部信息服务库。

各业务系统通过数据库授权方式将数据写入统计分析库中,供各级监管部门进行统计查询。统计查询库中可对外的信息写入外部信息服务库中。

参考文献

[1]陈海波.医疗器械监管将不再“一刀切”[R]. 光明日报, 2014(006).

[2]王海萍,邓文雯..VPN 技术在电子政务异地协同办公中的应用[J]. 江苏科技信息, 2015-1(2).

作者简介

王晨萌(1988-),女,北京市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为北京工商大学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软件工程。

第6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 企业管理 市场经济

一、管理会计提升了现代企业的管理水平

(一)管理会计是实现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

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依法规范的企业制度,它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样,国家不再承担包袱,责权分明,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企业首先要以盈利为目的,只有通过自身的发展去做大做强,才能最终实现社会效益。财务管理为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就要加强自身建设,扩大管理职能的外延,把管理与会计有机地结合起来,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这就客观上要求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要学习和掌握管理会计的理论知识,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二)管理会计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管理会计的一整套新的理论、方法体系,有力地推动了会计学科的发展。它的基本职能已不再局限于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事后的反映和监督,而发展成为对企业的未来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决策,更重要的是对企业未来的经营管理提出多种方案,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事前的规划和事中的控制。管理会计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为改进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做好当前经营和长期规划的经济前景预测

现代企业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科学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销售管理、研究与开发管理、财务管理等一系列管理体系的建立。使企业各种经济资源得到有序的最优配置,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因此,决策规划体现了现代企业管理的精髓。管理会计要在各部门的配合下,运用会计、统计和数学模型等多种核算方法,对企业经济规模、投入产出、现金流量、市场调研等经济指标做出较为客观的预测,供企业决策参考。

(二)建立经济指标体系落实经济责任制

在实际工作中,成本控制和责任成本控制最容易跟企业内控制度联系起来,集中体现了管理会计的控制、考核评价的职能。管理会计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采用比价采购、倒推目标成本等方法,把分解后的经济责任指标落实到各个具体部门。建立一整套系统的指标体系,使企业内部各个利润中心职责明确,并对完成的情况,事前、事中和事后及时进行分析、反馈,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偏差,同时,通过必要的调整,优化各个环节的工作,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

(三)做好筹资工作,加强现金流量管理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企业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与发展,重要的因素是资金的筹集是否适当和资金的运用是否有效。管理会计通过对资金成本分析比较、筹资效益不确定性的分析和企业发展实际需要的分析。选择低风险、低成本的最优筹资方案、确定合理筹资的数量标准,保证企业最低必要资金的需求。一个缺乏资金筹划,缺乏资金管理,不能保证资金的良性循环,造成企业不能正常运转,就会给企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所以在做好资金筹集工作的同时。必须切实加强现金流量的管理。

(四)建立严谨的核算评价体系,加大奖惩力度

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管理会计通过建立责任会计制度,做到人人肩上有指标,责权利相结合,以经济手段奖惩企业各个环节的行为,使每一个职工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五)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决策

管理会计对成本的分析是通过量本利的分析确定成本、业务量与利润的关系,找出成本最低、利润最高、销售量最佳的信息,同时还把机会成本运用到决策之中,使其更合理、更接近实际。因此。预测、决策表现了管理会计系统中侧重发挥预测经济前景和实施经营决策职能的最具能动作用性的一面,是企业经营决策的可靠依据。

三、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管理会计应注意的问题

第7篇

[关键词]内外部要素评价矩阵;SWOT矩阵;价值链;QSPM定量规划矩阵

一、内外部要素评价矩阵(IFE矩阵、EFE矩阵)

企业在运用PEST-N和五力模型分析法对外部经营环境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外部战略环境要素,收集到有关信息,预测到关键要素的变化,归纳出外部机遇和威胁之后,可以采用外部要素评价矩阵(EFE矩阵)对企业的外部战略环境作一个定量评价,以便于帮助企业战略决策者更为综合全面地认识所掌握的各种环境信息。开发企业外部要素评价矩阵模型需要企业战略决策者(或群体)的主观判断。对于企业来说,其外部要素评价矩阵模型的综合加权评价值为正数,表示企业处于一个有吸引力的行业之中,其外部环境中的机会大于威胁,值越大表示外部环境对企业越有利:综合加权评价值为负数,表示企业处于一个前景不妙的行业中;其外部环境中的威胁大于机会,绝对值越大表示外部环境对企业越不利。

二、SWOT矩阵分析法

所谓SWOT矩阵分析法,即企业环境分析,是综合考虑企业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各种因素,找部出组织运作外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及内部的优势和劣势,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价,从而选择最佳经营战略方向的方法。SWOT矩阵分析法中的S是指企业内部的优势(Strengths),W是指企业内部的劣势(weaknesses),O是指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ies),T是指企业外部环境的威胁(Threats)。

SWOT依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列表定出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及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内部及外部因素,并且根据所确定的标准,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价,从中判定出企业的优势与劣势、机会和威胁。因素评价最常用的方法是对所列出的因素逐项打分,一般采取4分制,根据企业对外部因素反应能力的大小对外部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等因素打分,根据企业相对于主要竞争对手对企业内部环境中的优势和劣势等因素打分,其中外部机遇和内部优势打正分,外部威胁和内部劣势打负分,然后按因素的重要程度加权并分别求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代数和。在实际应用中,具体数据可采用IFE矩阵和EFE矩阵的分析结果。最后分别用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作为SWOT矩阵分析图的横、纵坐标轴,根据IFE和EFE矩阵的打分结果画出企业的SWOT分析定位图,企业根据所处的象限位置选择相应的经营战略。

三、价值链分析法

1985年美国战略管理学家波特首次提出了价值链理论。他认为企业每项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其创造价值的经济活动,企业所有的各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创造价值的一个动态过程,即价值链。企业在价值链中创造的价值如果超过其成本便有盈利,如果超过竞争对手的话,便拥有更多的竞争优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可以分成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两大类。基本活动是指生产经营的实质性活动,一般可以分成原料供应、生产加工、成品储运、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五种活动。这些活动与商品实体的加工流转直接有关,是企业的基本增值活动。支持性活动是指用以支持主体活动、内部之间又相互支持的活动,包括企业投入的采购管理、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结构。支持性活动既是对基本活动的支持,又互相支持,它们是依靠提供外购投入品、技术、人力资源和各种企业范围内的功能约束进行的。

四、QSPM定量规划矩阵

第8篇

【关键词】生产经营 思想政治工作

一、围绕工作内容做好烟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围绕生产经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最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克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形式主义,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围绕工作内容作用好烟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要根据“三个需要”来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一)生产经营需要。

烟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以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问题为主要目的,尤其是生产经营中的难点问题。随着生产经营的变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要有所调整,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内容的重点要始终以生产经营中的难点为重心。

(二)经营机制转化需要。

在烟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过程中,应了解员工的思想,找出员工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导向工作来对员工的各种疑问进行答疑解惑,将已经存在的矛盾进行化解,将潜在的矛盾进行消除,让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经营体制的改革中不受到影响。

(三)职工思想建设需要。

烟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把职工的思想问题作为重点,将在完成生产经营任务过程中的焦点问题作为针对的重点,围绕重点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对职工进行生产、经营以及质量、分配、安全等各个环节和方面的思想问题进行疏导。

二、围绕工作对象做好烟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在开展烟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要根据工作对象的不同,有侧重的进行工作。应该重点对待企业领导、党员、青工这些烟草企业骨干,使他们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

在针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把思想和作风工作作为重点,使其在生产经营中能够发挥领导作用。要培养领导的务实作风、全局观念和廉洁建设,使其获得员工的信赖,强化领导在生产经营系统中的管理权威。

(二)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在针对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把带头和榜样教育工作作为重点,发挥党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根据生产经营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不同的重点和难点,党员要发挥不同的带头作用,要在生产经营任务重的时候带头超额完成工作,在产品质量出现问题的时候带头生产高质量的产品等。

(三)青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在针对青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主体,要对其从思想、行为和工作上进行思想政治工作,通过鼓励等方式发挥青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先锋作用。

三、围绕工作原则做好烟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在开展烟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要做到三个方面的结合:生产经营活动与宣传教育活动结合、经济管理知识与政治两者的学习结合、教育手段与经济手段结合。其中重点要做到生产经营活动与宣传教育活动的结合,在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与生产经营活动的时候,要将两者的规划、布置、开展保持一致,要有统一的检查、总结与考核、奖惩制度。

四、围绕工作方法做好烟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一)通过宣传报道来实现舆论指导作用。

在新的生产经营任务发出之前,要对新任务进行提前的宣传报道,让员工能够在心里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做好心理准备。面对员工的困难的生产经营任务时,要针对这些问题有侧重的进程宣传报道,对员工的疑问进行答疑解惑,增加员工的信心,激励员工能够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二)通过典型宣传来实现行为引导。

思想政治工作要以正面的教育为主,企业要针对正面教育的目的酝酿积极向上的风气,对员工进行正确的、积极的引导,推动生产经营工作的实现、

(三)通过换位思考来时间工作的相互指导。

领导与员工之间要实现换位思考,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与工作,从而实现相互理解与支持,同时能够想到对方所想不到的问题,实现相互之间的指导与帮助,实现共同提高。

五、围绕工作队伍做好烟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一)发挥政工干部的骨干作用。

在机构的设置与政工人员的安排方面要遵循高校、干练的原则,使政工工作队伍能够高效、稳定,要对政工干部进行思想教育工作,要求政工干部做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为烟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尽心尽力[3]。政工干部要了解与掌握相关的经济知识和烟草企业的相关知识,要利用这些知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真正为生产经营活动服务。

(二)发挥政工干部的主体作用。

在管理工作中要将员工、工作与思想统一起来,当政工干部管理某一个员工时,就应该对该员工的思想工作也一并负责,当政工干部管理某些工作时,就应该对工作中的思想问题也负责解决。

(三)发挥党员、先进模范的基础作用。

要对党员、先进模范等提出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职责与任务,对这些人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方法,督促他们通过提高自己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来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思想政治工作责任。

六、总结

要围绕生产经营做好烟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要从工作内容、工作对象、工作原则、工作方法和工作队伍方面分别有重点、有侧重的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渗透到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促进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刘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围绕生产经营做好服务工作[J].供电企业管理,2010,63(26).

第9篇

半年来,信息所紧紧围绕G20峰会保障和“五四三”等政府重点工作开展日常工作,重点放在排查监管风险点确保辖区不出事的议程上,主要是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日常检查和无照经营排查整治两个方面。信息区所造成无照经营的原因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1、因涉及工业项目决策制度即立项问题而产生的无照经营。这个主要是对对加工型行业来说的,无照经营或难以规范的原因大多为因规模小难以立项而无法办理或变更营业执照,或因立项所需条件繁多且需要一定费用而选择先开业再办照或变更登记,甚至久拖不办。到目前为止,已查明的有16户加工制造业至今未办营业执照,有23家企业经营地址或经营范围未办理变更登记,所里今年已办结无照经营大案3件。

2、因政策问题而产生的无照经营。如废品回收行业,目前无法在主城区内办理营业执照,需要等待专业的废品回收市场建成搬迁后或者搬迁至农村地区方可办理。

鉴于上述原因,我所正与开发区管委会及相关业务科室积极对接,寻求破解药房:1、对于加工类行业。根据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先照后证”的要求,对不涉及前置审批的行业,可到工商部门先行办理营业执照,取得营业执照后再到相关审批部门办理许可手续。但目前在营业执照实际办理过程中,对涉及加工制造类的企业仍须按照工业项目决策咨询制度走立项审批流程,不少企业因未能立项造成无法办理执照。在此建议:对小规模加工类的无照经营,可参照来料加工方式办理,在管委会分管领导签字同意后由管委会相关部门与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企业凭《安全生产责任书》到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注册登记。具体哪些行业可适用此办法、及小规模企业的认定标准可由管委会发文明确。

2、对于因经营场所问题而产生的无照经营。①因擅自改变用地性质而产生的无照经营,建议根据国务院《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第三部分第七项及浙政办发〔2014〕83号文件第十一条规定,对擅自改变房屋用途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经营者,由规划、建设等相关部门依法实施管理。②因使用违章建筑而产生的无照经营,建议由管委会牵头,综合行政执法、住建、规划、国土等多部门共同参与,妥善处置违章建筑,同时做好业主的思想工作,引导其搬迁到合法的场所经营,市场监管部门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3、对于因政策问题而产生的无照经营,目前该种无照经营主要为废旧物品回收。建议政府协调,加快建立再生资源回收综合市场,分步推进,使目前城区内无照废旧物品回收经营户有处可去。在目前再生资源回收综合市场尚未建成前,或督促相关经营户搬迁至农村地区,或责令其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必要时可联合电力等部门通过限电等措施,强制其停产。

4、对于涉危涉污等需要重点查处的无照经营,运用执法“组合拳”予以坚决关停。由管委会牵头,电力、安监、环保等部门共同参与,采取有力的行政强制措施;对提供给无证无照经营户作为生产经营场所使用的违法建筑联合建设、土管、综合执法局等多部门进行拆除;对拒绝、阻碍查处无证无照经营行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予以处罚;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下半年工作计划:

1、 继续深化无照经营整治工作;

2、 做好食品药品安全的日常检查工作;

联合相关业务科室开展一次电子商务经营者培训会或组织一次行政约谈。

第10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房产出租;国资监管

国有企业属于政府出资创办的企业。从法律关系上来看,国有企业享有企业经营获得利益的权利,在房产出租活动中享有自,但同时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而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在企业决策过程中进行监督,保证企业的决策不会损害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同时享有决策带来的收益。

1.国有企业与国资监管部门的权利义务关系

1.1我国国有企业享有自主经营权和决策权

国有企业属于法律认可的法人,享有法人的权利,同时需要承担法人的法律责任。公司享有法人财产权,即法人对出资人出资的财产享有使用、占有、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而出资人不能对其出资的财产享有上述权利。在国有企业中,国家属于出资人,而企业本身属于法人,在国有企业与国家之间形成了一定的法律关系。企业法人可以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通过合法的规定,决策公司的事宜,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对出资人出资的财产采取使用、占有、收益和处分活动,而出资人则无权对法人的这一行为加以干涉或制止,并无法享有上述权利。

1.2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对管国有企业享有

投资人为了获得最大收益对企业进行投资,在国有企业中,国家是国有企业的主要投资人,通过将资本投入国有企业进行生产经营,获得最大收益。在投资人将资本外投的同时,投资人享有的权利发生了变化,投资人不再享有对投出资产的使用、占有、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而是转变为享有公司的收益、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重大决策和决定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任免的权利。投资者通过将投入企业的资产转化为股权成为公司的股东同时享有了参与企业制定方针政策和共享经营成果的权利。在《公司法》和《国资法》中,将国资企业的投资人做出管理权利与受益角色的区别,将其权利作为受益者的基本权利处理。

1.3国资监管部门享有的权利

国资监管部门享有决定企业经营方向和投资政策以及参与企业重大决策的权利。国家是国有企业的投资人,而国家的投资布局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高效,因此,需要国资监管部门对国有企业的运转经营进行监督管理和整体方向的把控。我国国资监管部门的职责是对国有企业的运营和经济状况进行监督,调整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向,协助企业制定经营战略的方向,推动企业在行业中的发展,优化市场结构和资源配置情况,使国有企业在市场中有更强大的竞争力,带动行业发展,实现国有企业的高效经营。因此,在国有企业房产出租活动中,国资监管部门在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前提下予以批准和监管是合理的。

2.国资监管部门实现对国有企业房产出租监管的有效措施

2.1国资监管机构引导国有企业制定经营方针

国资监管机构作为企业的出资人,依法享有参与企业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以及投资方向的决定的活动,但国资监管机构无法参与企业的直接生产经营活动,不能干涉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因此,国资监管机构可以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利,参与制定企业的计划政策。在整体的战略规划中,国资监管部门可以对企业的整体经营方向做出引导,并研究分析市场经营状况,分析企业的经营环境,从营销角度对企业的生产目标做出调整。在制定具体的规划和方针的过程中,国资监管机构可以借鉴现有经验,了解企业的方针政策,制定国有企业房产出租的具体流程和措施,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国资监管部门通过充分行使自己的股东权利,实现了有效的监管和引导作用,平衡了国有企业与国资监管部门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提高了国有企业的能动性。

2.2国资监管部门协助国有企业完善房产出租的相关政策

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向主要是由具体的政策引导,因此,国资监管部门需要协助企业完善房产出租的有关政策,同时充分发挥参与企业重大方针决策的权利,完善企业的职能规划和企业计划。企业的决策管理部门机构制定企业相关政策,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因此,国资监管部门要从管理层进行企业的引导。首先,国资监管部门要协助企业完善董事会和监事会制度,建立管理机构和监督机构,实现企业的高效运转。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国资监管部门能够与企业内部实现工作的有效对接,及时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提出建议和决策,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同时,国资监管还要协助企业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国有企业的工作效率需要有专门的机制进行考核,通过考核评定,确定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生产状况,并将工作绩效量化,以此作为工资的制定标准。通过绩效考核,能够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改善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2.3明确国有企业与国资监管部门的监管流程

国资监管部门享有对国有企业的监督权利,但不得干预国有企业的具体经营生产活动,因此,明确国资监管部门的监督范围是重要的监督工作。国资监管部门要制定规定和标准,对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监督。同时,要让国有企业了解监督工作的流程和标准,实现监督工作的公平化、合理化和透明化,只有这样,才能解除监管部门给企业造成的压力和束缚,使国有企业在竞争市场环境充分发挥自主性,实现高效经营。在监管工作之外,国资监管部门要对企业的生产状况有一定的了解,将决策的权利充分实现,对于不合理的政策和方针予以修整,在监督权利允许的范围内行使监督权,充分激发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力,提升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徐红宇.基层国资监管部门如何完善国有企业的有效监管[J].管理观察,2015(21):118-119,122.

第11篇

第一条为了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和合理利用畜禽遗传资源,维护畜牧业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畜禽的遗传资源保护利用、繁育、饲养、经营、运输等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畜禽,是指列入依照本法第十一条规定公布的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的畜禽。

蜂、蚕的资源保护利用和生产经营,适用本法有关规定。

第三条国家支持畜牧业发展,发挥畜牧业在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中的作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扶持发展规模化养殖,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畜牧业。

国家帮助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畜牧业的发展,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原,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

第四条国家采取措施,培养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发展畜牧兽医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事业,开展畜牧兽医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宣传工作和畜牧兽医信息服务,推进畜牧业科技进步。

第五条畜牧业生产经营者可以依法自愿成立行业协会,为成员提供信息、技术、营销、培训等服务,加强行业自律,维护成员和行业利益。

第六条畜牧业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法履行动物防疫和环境保护义务,接受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

第七条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畜牧业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畜牧业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促进畜牧业发展的工作。

第八条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指导畜牧业生产经营者改善畜禽繁育、饲养、运输的条件和环境。

第二章畜禽遗传资源保护

第九条国家建立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制度。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以国家为主,鼓励和支持有关单位、个人依法发展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事业。

第十条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负责畜禽遗传资源的鉴定、评估和畜禽新品种、配套系的审定,承担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论证及有关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咨询工作。

第十一条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畜禽遗传资源的调查工作,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状况报告,公布经国务院批准的畜禽遗传资源目录。

第十二条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畜禽遗传资源分布状况,制定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制定并公布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对原产我国的珍贵、稀有、濒危的畜禽遗传资源实行重点保护。

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及本行政区域内畜禽遗传资源状况,制定和公布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并报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及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分别建立或者确定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承担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任务。

享受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支持的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未经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擅自处理受保护的畜禽遗传资源。

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应当按照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定期采集和更新畜禽遗传材料。有关单位、个人应当配合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采集畜禽遗传材料,并有权获得适当的经济补偿。

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四条新发现的畜禽遗传资源在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前,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保护方案,采取临时保护措施,并报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五条从境外引进畜禽遗传资源的,应当向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经审核,报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经评估论证后批准。经批准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并实施检疫。

从境外引进的畜禽遗传资源被发现对境内畜禽遗传资源、生态环境有危害或者可能产生危害的,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商有关主管部门,采取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

第十六条向境外输出或者在境内与境外机构、个人合作研究利用列入保护名录的畜禽遗传资源的,应当向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同时提出国家共享惠益的方案;受理申请的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经审核,报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向境外输出畜禽遗传资源的,还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并实施检疫。

新发现的畜禽遗传资源在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前,不得向境外输出,不得与境外机构、个人合作研究利用。

第十七条畜禽遗传资源的进出境和对外合作研究利用的审批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三章种畜禽品种选育与生产经营

第十八条国家扶持畜禽品种的选育和优良品种的推广使用,支持企业、院校、科研机构和技术推广单位开展联合育种,建立畜禽良种繁育体系。

第十九条培育的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和新发现的畜禽遗传资源在推广前,应当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或者鉴定,并由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公告。畜禽新品种、配套系的审定办法和畜禽遗传资源的鉴定办法,由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审定或者鉴定所需的试验、检测等费用由申请者承担,收费办法由国务院财政、价格部门会同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培育新的畜禽品种、配套系进行中间试验,应当经试验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培育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二十条转基因畜禽品种的培育、试验、审定和推广,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农业转基因生物管理的规定。

第二十一条省级以上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可以组织开展种畜优良个体登记,向社会推荐优良种畜。优良种畜登记规则由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十二条从事种畜禽生产经营或者生产商品代仔畜、雏禽的单位、个人,应当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申请人持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依法办理工商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申请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生产经营的种畜禽必须是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或者鉴定的品种、配套系,或者是经批准引进的境外品种、配套系;

(二)有与生产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

(三)有与生产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繁育设施设备;

(四)具备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种畜禽防疫条件;

(五)有完善的质量管理和育种记录制度;

(六)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三条申请取得生产家畜卵子、冷冻、胚胎等遗传材料的生产经营许可证,除应当符合本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实验室、保存和运输条件;

(二)符合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种畜数量和质量要求;

(三)体外授精取得的胚胎、使用的卵子来源明确,供体畜符合国家规定的种畜健康标准和质量要求;

(四)符合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技术要求。

第二十四条申请取得生产家畜卵子、冷冻、胚胎等遗传材料的生产经营许可证,应当向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三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报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六十个工作日内依法决定是否发给生产经营许可证。

其他种畜禽的生产经营许可证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发放,具体审核发放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规定。

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样式由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许可证有效期为三年。发放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可以收取工本费,具体收费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财政、价格部门制定。

第二十五条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应当注明生产经营者名称、场(厂)址、生产经营范围及许可证有效期的起止日期等。

禁止任何单位、个人无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或者违反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规定生产经营种畜禽。禁止伪造、变造、转让、租借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第二十六条农户饲养的种畜禽用于自繁自养和有少量剩余仔畜、雏禽出售的,农户饲养种公畜进行互助配种的,不需要办理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第二十七条专门从事家畜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繁殖工作的人员,应当取得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第二十八条种畜禽广告的,广告主应当提供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广告内容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并注明种畜禽品种、配套系的审定或者鉴定名称;对主要性状的描述应当符合该品种、配套系的标准。

第二十九条销售的种畜禽和家畜配种站(点)使用的种公畜,必须符合种用标准。销售种畜禽时,应当附具种畜禽场出具的种畜禽合格证明、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的检疫合格证明,销售的种畜还应当附具种畜禽场出具的家畜系谱。

生产家畜卵子、冷冻、胚胎等遗传材料,应当有完整的采集、销售、移植等记录,记录应当保存二年。

第三十条销售种畜禽,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以其他畜禽品种、配套系冒充所销售的种畜禽品种、配套系;

(二)以低代别种畜禽冒充高代别种畜禽;

(三)以不符合种用标准的畜禽冒充种畜禽;

(四)销售未经批准进口的种畜禽;

(五)销售未附具本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的种畜禽合格证明、检疫合格证明的种畜禽或者未附具家畜系谱的种畜;

(六)销售未经审定或者鉴定的种畜禽品种、配套系。

第三十一条申请进口种畜禽的,应当持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进口种畜禽的批准文件有效期为六个月。

进口的种畜禽应当符合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技术要求。首次进口的种畜禽还应当由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进行种用性能的评估。

种畜禽的进出口管理除适用前两款的规定外,还适用本法第十五条和第十六条的相关规定。

国家鼓励畜禽养殖者对进口的畜禽进行新品种、配套系的选育;选育的新品种、配套系在推广前,应当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

第三十二条种畜禽场和孵化场(厂)销售商品代仔畜、雏禽的,应当向购买者提供其销售的商品代仔畜、雏禽的主要生产性能指标、免疫情况、饲养技术要求和有关咨询服务,并附具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的检疫合格证明。

销售种畜禽和商品代仔畜、雏禽,因质量问题给畜禽养殖者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损失。

第三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种畜禽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种畜禽质量安全的监督检验应当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种畜禽质量检验机构进行;所需检验费用按照国务院规定列支,不得向被检验人收取。

第三十四条蚕种的资源保护、新品种选育、生产经营和推广适用本法有关规定,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四章畜禽养殖

第三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畜牧业发展规划和市场需求,引导和支持畜牧业结构调整,发展优势畜禽生产,提高畜禽产品市场竞争力。

国家支持草原牧区开展草原围栏、草原水利、草原改良、饲草饲料基地等草原基本建设,优化畜群结构,改良牲畜品种,转变生产方式,发展舍饲圈养、划区轮牧,逐步实现畜草平衡,改善草原生态环境。

第三十六条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其财政预算内安排支持畜牧业发展的良种补贴、贴息补助等资金,并鼓励有关金融机构通过提供贷款、保险服务等形式,支持畜禽养殖者购买优良畜禽、繁育良种、改善生产设施、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效益。

第三十七条国家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畜禽养殖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需要恢复为原用途的,由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土地使用权人负责恢复。在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范围内需要兴建永久性建(构)筑物,涉及农用地转用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办理。

第三十八条国家设立的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应当向农民提供畜禽养殖技术培训、良种推广、疫病防治等服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国家设立的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从事公益性技术服务的工作经费。

国家鼓励畜禽产品加工企业和其他相关生产经营者为畜禽养殖者提供所需的服务。

第三十九条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其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生产场所和配套的生产设施;

(二)有为其服务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

(三)具备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防疫条件;

(四)有对畜禽粪便、废水和其他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的沼气池等设施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理设施;

(五)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养殖场、养殖小区兴办者应当将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名称、养殖地址、畜禽品种和养殖规模,向养殖场、养殖小区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取得畜禽标识代码。

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畜牧业发展状况制定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规模标准和备案程序。

第四十条禁止在下列区域内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

(一)生活饮用水的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

(二)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域;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养区域。

第四十一条畜禽养殖场应当建立养殖档案,载明以下内容:

(一)畜禽的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源和进出场日期;

(二)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等投入品的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

(三)检疫、免疫、消毒情况;

(四)畜禽发病、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

(五)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四十二条畜禽养殖场应当为其饲养的畜禽提供适当的繁殖条件和生存、生长环境。

第四十三条从事畜禽养殖,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使用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

(二)使用未经高温处理的餐馆、食堂的泔水饲喂家畜;

(三)在垃圾场或者使用垃圾场中的物质饲养畜禽;

(四)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危害人和畜禽健康的其他行为。

第四十四条从事畜禽养殖,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做好畜禽疫病的防治工作。

第四十五条畜禽养殖者应当按照国家关于畜禽标识管理的规定,在应当加施标识的畜禽的指定部位加施标识。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标识不得收费,所需费用列入省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

畜禽标识不得重复使用。

第四十六条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保证畜禽粪便、废水及其他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转,保证污染物达标排放,防止污染环境。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违法排放畜禽粪便、废水及其他固体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应当排除危害,依法赔偿损失。

国家支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畜禽粪便、废水及其他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设施。

第四十七条国家鼓励发展养蜂业,维护养蜂生产者的合法权益。

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宣传和推广蜜蜂授粉农艺措施。

第四十八条养蜂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危害蜂产品质量安全的药品和容器,确保蜂产品质量。养蜂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

第四十九条养蜂生产者在转地放蜂时,当地公安、交通运输、畜牧兽医等有关部门应当为其提供必要的便利。

养蜂生产者在国内转地放蜂,凭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统一格式印制的检疫合格证明运输蜂群,在检疫合格证明有效期内不得重复检疫。

第五章畜禽交易与运输

第五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促进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畜禽交易市场建设。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搜集、整理、畜禽产销信息,为生产者提供信息服务。

第五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规划,对在畜禽集散地建立畜禽批发市场给予扶持。

畜禽批发市场选址,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并距离种畜禽场和大型畜禽养殖场三公里以外。

第五十二条进行交易的畜禽必须符合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

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应当加施标识而没有标识的畜禽,不得销售和收购。

第五十三条运输畜禽,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采取措施保护畜禽安全,并为运输的畜禽提供必要的空间和饲喂饮水条件。

有关部门对运输中的畜禽进行检查,应当有法律、行政法规的依据。

第六章质量安全保障

第五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加强对畜禽饲养环境、种畜禽质量、饲料和兽药等投入品的使用以及畜禽交易与运输的监督管理。

第五十五条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采取措施落实畜禽产品质量责任追究制度。

第五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畜禽质量安全监督检查计划,按计划开展监督抽查工作。

第五十七条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制定畜禽生产规范,指导畜禽的安全生产。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五十八条违反本法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擅自处理受保护的畜禽遗传资源,造成畜禽遗传资源损失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九条违反本法有关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畜禽遗传资源和违法所得,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经审核批准,从境外引进畜禽遗传资源的;

(二)未经审核批准,在境内与境外机构、个人合作研究利用列入保护名录的畜禽遗传资源的;

(三)在境内与境外机构、个人合作研究利用未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的新发现的畜禽遗传资源的。

第六十条未经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向境外输出畜禽遗传资源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的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海关应当将扣留的畜禽遗传资源移送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第六十一条违反本法有关规定,销售、推广未经审定或者鉴定的畜禽品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畜禽和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五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万元的,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二条违反本法有关规定,无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或者违反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规定生产经营种畜禽的,转让、租借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三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三万元的,并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违反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规定生产经营种畜禽或者转让、租借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情节严重的,并处吊销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第六十三条违反本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十四条违反本法有关规定,使用的种畜禽不符合种用标准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五千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并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五条销售种畜禽有本法第三十条第一项至第四项违法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没收违法销售的畜禽和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五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万元的,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吊销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

第六十六条违反本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畜禽养殖场未建立养殖档案的,或者未按照规定保存养殖档案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七条违反本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养殖畜禽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六十八条违反本法有关规定,销售的种畜禽未附具种畜禽合格证明、检疫合格证明、家畜系谱的,销售、收购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应当加施标识而没有标识的畜禽的,或者重复使用畜禽标识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法有关规定,使用伪造、变造的畜禽标识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没收伪造、变造的畜禽标识和违法所得,并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九条销售不符合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的畜禽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销售的畜禽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并处吊销营业执照。

第七十条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单位、个人核发许可证或者有关批准文件,不履行监督职责,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12篇

1深化林业改革创新

1.1扎实推进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林业发展

紧密结合县区实际,创造性地贯彻上级关于林权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发挥好职能作用,加强对全县林改工作的督促指导。坚持质量第一,总结经验教训,实事求是地推进改革。既要坚决防止走形式和假发展,也要防止搞“一刀切”;既要明晰产权、激活产业,又要巩固增进集体经济。做到因村、因地制宜,使改革真正成为群众自觉行动、加快林业发展的有效动力。

1.2探索建立群众性护林联防组织,构建新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

总结推广民间护林组织的经验,按照“民办、民管、民监督、民受益”原则,引导林业生产经营者自愿组合、自定章程、自收会费,组建以防盗、防火、防病虫害为主的群众性护林组织。同时,建立森林防火风险基金,解决在扑救森林火灾中人员伤亡的救治和补偿问题,加大对民间森林联防协会基础设施投入的补助,构建新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

1.3积极开展林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促进林业生产经营融资

做大做强林业担保,进一步扩大抵押担保贷款规模,完善林木林地押金管理k法。积极主动与金融机构合作,探索林业生产经营者通过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林权抵押登记等程序,以现有林木林地资产为抵押直接向银行贷款的具体途径和办法;尽快组建林权登记管理中心,探索以林权证直接抵押贷款,解决林业生产经营融资难问题。

1.4积极开展生态公益林限制性利用试点工作,实现林农收益和生态功能的双赢

按照林业分类要求和不同生态区位、功能质量等级,把全县生态公益林分为严格保护、重点保护和一般保护3种类型,对后2种的生态公益林实行限制性利用,允许经营主体通过抚育、更新性质采伐和林下合理利用获得经济效益,实现林农收益和生态功能的双赢。

1.5加强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改进林业行政执法工作

设立林业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林业法律、法规、政策、信息和技术咨询等服务。健全林业科技推广网络,促进林业科技普及,提高林业生产经营者科技素质。建立林业行政许可事项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为林业生产经营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行政服务。按照市场化运作要求建立健全伐区调查设计中心、木材检验中心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心等中介服务机构,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合理界定中介组织职能,规范其服务行为,确保其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更好地服务于林业生产经营。整合现有的林业执法队伍,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实现由分散执法向集中执法转变。严格执法监督,实行错案追究和责任赔偿制度,提高执法水平。

2加强森林资源培育

以速生丰产林、经济林和当地特产林三大资源培育基地建设为载体,走速生、丰产、优质的发展路子,快速增进森林资源总量。

2.1探索营造林与种苗培育新机制

探索建立“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营造林机制。加大封育力度,及时完成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更新造林,鼓励各种社会主体投资三大资源培育基地,确保按规划要求完成各年度造林任务。依托县区林业科技推广部门建设育苗基地;加快实施种苗国债项目建设。同时,建立县区林木种苗检测中心,为三大资源培育基地建设提供优良种苗保障。

2.2实施低产林改造试点项目,创新特产林科技推广模式

明确低产林分改造对象,简化低产、低效林分的采伐审批程序,制定相应优惠政策,调动产权主体积极参与改造,为三大资源培育基地建设提供林地保障,并充分发挥林地生产潜力,不断提高林地产出率。以特产林为重点,大力推广高效经营技术,促进特产林资源总量和经营效益的提高,加快特产林产业化进程。

2.3实施品牌战略,推动森林资源规模化发展

充分发挥当地特产优势,加强产、学、研协作,实施以特产林为主的经济林品牌战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林农收入。放手发展个体、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国有控股、职工持股等混合型所有制林场。制定优惠政策,促进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流转,鼓励林农和社会各方面以承包、租赁、转让等形式参与生产经营,推动森林资源规模化发展。鼓励林纸、林板、林脂企业一体化经营,以“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创办工业原料林基地。

3实施林业再加工项目

以资源为依托,创新招商引资机制,着力建设林业再加工生产基地壮大林产工业。

3.1培育龙头企业

在加工和林产化工领域分别确定1~2家具有一定规模、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在税费、资金、贴息贷款、建设用地、加工用电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促进其做大做强。

3.2构筑产业集群

制定林产工业发展规划,推进合理布局。尽可能促进有一定规模的林产加工项目进入园区,调整优化林产工业结构。积极引导分散的小型林产工业企业相对集中,逐步形成链条、集约发展。

3.3创新经营体制

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通过重组或行业协会运作,逐步实现统一品牌、统一质量标准,共同策划市场营销,推进联营联合,向规模经营、系列开发方向发展。鼓励各类社会主体以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获得国有林产工业企业的全部或部分经营权,吸引境内外资本改组国有林产工业企业;鼓励组建跨地区的林产工业企业联合体。落实产业政策,进一步把国家林业税费政策、林业产业扶持政策、放宽林木采伐政策等落到实处;各有关方面要协同动作,清理、取消与林产工业有关的不合理收费项目。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