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7 16:05: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学培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目前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现代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医学-心理模式”转变,但在很大程度上我国医学教育仍以专业训练为核心,忽视了全面技能的培养。随着学校的扩招,医学实习生成倍增加,但有规范化实习条件的医院较少,为了缓解此矛盾,各教学医院的实习生人数大量的增加,从而增加了带教老师的负荷,超负荷的教学量,势必影响教学质量。随着就业难度加大,大部分医学实习生选择考研,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考试复习方面,而淡化临床实习,自觉性、主动性差,不愿深入病房多接触病人。新的医疗法律法规的出台,使实习生失去很多动手机会,导致病史询问不熟练,体格检查手法不正确,遗漏检查内容,病历记录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进而导致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不精细。医院为了保证医疗质量和减少医疗纠纷,带教老师为不惹上麻烦,多数情况下不让实习生动手,从而导致实习生本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和知识不能实践,难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青年教师临床教学经验不足,部分带教老师本身基础训练不过硬,查体操作不规范,加上繁重的医疗任务,导致医生对临床带教积极性低。
2岗前培训的必要性
我们在前期的高等院校教学评价中,进行了相关的岗前培训,收到较好的效果。目前的医学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都促使我们必须积极推行岗前培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
3岗前培训的方法和内容
3.1入院下科前培训
3.1.1爱院教育:首先由医教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医院和相关科室概况、医院特色项目、医疗设备、科研学术水平等情况,通过介绍使学生们明白他们已是一名真正的实习医生,让实习生热爱所在医院。这样才能使他们更快地进入角色,融入到大集体生活中,并释放他们的热情,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3.1.2规章制度的宣教: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是保证医院工作秩序、防止医疗差错或纠纷、提高医疗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法规[1]。将医院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具体详尽的介绍,让实习生明确各个环节人员的职责,并让学生起监督作用,促进教学工作的落实,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确保整个实习过程顺利进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3.1.3医疗安全教育:近年来,随着人民法律意识的增强,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对医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结合典型的临床案例进行分析,让实习生认识到医疗安全、医疗风险、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和防范、医患法律关系的重要性,明确在医疗过程中自己及患者的权利和义务,增强法律、安全及风险意识,提高工作的责任感,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另外,在医疗过程中,医生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情况,会接触被污染的器械等,通过典型的例案,让学生在医疗过程中,学会自我保护。
3.1.4医德医风教育:要使医学实习生完成从一个医学生到实习医生的转变,必须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医德规范是指导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活动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加强实习生的医德医风教育,使实习生深刻领悟到“救死扶伤”的内涵,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意识。在医德医风教育过程中,要提出明确的规范要求,让学生明确医德医风的基础、重点、方向和核心等内容[2]。同时组织实习生观看先进医务工作者生平事迹的电影或录像,讨论观后感,让学生感受到先进医务工作者的高尚情操,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3.1.5病历和处方书写规范:病历是处理医疗纠纷的重要法律依据。对实习生进行病历书写的培训,可使实习生掌握病历书写的相关要求,明确正确书写病历的重要性,加强法律意识,增强责任感,重视及规范病历书写。另外通过优秀病史和差的病史的展示,让学生亲眼目睹病例的优劣,对其实习期间的病史书写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处方书写质量也具有提高医疗质量的作用。通过对处方书写规则及注意事项、及品管理条例等相关内容的讲解,可普及处方书写相关知识及管理规定,提高医疗质量。
3.1.6计算机操作培训:目前,大多数医院采用电子病例和电子处方。电子病例和电子处方同样具有法律效应。进行相关操作的培训,可以使实习生尽快进入到临床实习医生的角色,避免将大量的时间消耗在电脑操作上,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医疗诊治上,对提高医学生实习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3.1.7礼仪培训:礼仪是医患双方赢得尊重和爱戴,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最佳形式[3]。优美的仪态可以给病人以亲切的印象,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人痛苦,提高医疗工作质量[4]。通过对实习生的礼仪形象培训,可让实习生给患者以良好的印象,增强患者的信任感,给患者以值得信赖的印象,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对防止医疗事故或纠纷的发生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3.1.8基本技能的培训:临床基本操作技能是每个医学实习生必须具备的实践能力。医学实习生刚学完相关课程,马上就进入到临床实践工作,大量在书本上学到的东西无法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另外,由于相关课程较多,大部分的课程在实习前已学完很长一段时间,大部分内容已忘记,在实习前熟悉相关基本技能显得尤为重要。组织相关临床经验丰富,临床操作基本技能好的临床医生进行讲解和示范及学员之间的相互练习,可使其较快的将所学知识熟练并用在临床实践中。另外,通过组织实习生观看《临床操作基本技能》和《体格检查》等光盘,使实习生更加直观地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规范操作,保证医疗质量。再有,通过临床模拟训练中心,使实习生再次在模拟人身上进行相关操作和无菌观念的训练,为以后的临床实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医学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
与医药卫生类中的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卫生管理学教育教学有所不同,高职医学技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鲜明的特殊性。医疗技术类专业是以人为主要服务对象,根据服务人群的不同需求,定制个性化服务方案,同时,此类人才将操作和使用各种高、精、尖的仪器设备,不仅价值昂贵而且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很快,对技术人员的新技术、新方法的培训要求很高。尤其是要在全国医学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下,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加紧对高职医学技术类人才的培养,解决与快速发展的卫生事业不相适应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教学标准难以统一、设备昂贵影响实践教学安排等问题,解决专业发展速度缓慢、高新技术与国际水平脱节、不能满足人民卫生需求等问题。因此,十二五期间,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应该抓住机遇大规模发展医疗技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同时研究和摸索高职医学技术类人才的培养规律,形成校院企合作的机制平台,利用虚拟教学等先进教育技术提高技能水平,加强实习过程的教学管理和监控,构建系统完备的职前职后教育体系。
2医学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在目前的高职医学技术类人才培养过程中,各院校非常重视校、院、企合作。
但在校、院、企合作的过程中,由于经验有限,对其内在规律掌握不足,对校、院、企三方利益的结合点研究有限。因此,在现在的教学中,尽管各学校采用了校院合作的培养模式,但大多停留在师资和实习的浅层,没有形成一个高效保障的教学机制,造成了人才培养脱节的现象。
2.2目前高职医学技术人才在工作岗位中使用的是高、精、尖昂贵的设备。
在实践教学环节上,要求学校的设备投入资本较大,且有些设备具有放射性损伤,需要严格的防护标准,对校内实训教学提出严格的要求[3]。由于实训设备的不到位和实训条件的欠缺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实践教学内容学习的不完整,体验的不深刻,严重影响了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了技能水平的程度;在学生实习中,实习生不能直接操作和使用精密仪器,不能在临床岗位进行一些实际操作,使得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难以保障。3.3高职医学技术类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较为分散,实习管理存在一定困难,教学质量难以保障。同时高职医学技术人员使用的仪器更新换代速度快,新技术应用的新项目较多,需要大量的职后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
3新时期医学技术类专业人员对医学教育的需求
在全国高职医学技术类人才培养数量迅速增长的过程中,天津市及滨海新区的城市建设发展同样面对高职医学技术类人才呈现持续增长的需求现状。天津市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对滨海新区建设及天津市医疗卫生水平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天津市区域卫生规划研究显示:天津市卫生专业技术人才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40%,在此基础上,天津市提出了加大在职人员教育培养力度,大力发展卫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稳步发展普通高等医学本、专科教育,形成结构、专业、层次、功能、学科合理的医学教育新格局的战略方针。根据《天津市“十二五”卫生资源调整规划意见》,未来五年天津市将在原有3所医学中心、5所区域医疗中心的基础上增加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两所医学中心,同时增加5所区域医疗中心,天津市的医疗服务将形成以5所医学中心为龙头,8所区域医疗中心、9所专科诊疗中心和区县医院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非公立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因此,天津市对医学技术类人才不仅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且随着我国医学技术水平发展的提升,对整个医学技术类人才的培养规格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作者:赵克蕊 刘冬莹 王庆 单位: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模块式训练的具体实施
1.1文献阅读模块
文献阅读伴随着科研活动的全过程,既是科研的基础,也是创新灵感的来源。医学生接触科研的第一步,就是阅读大量的文献,从模仿优秀文献的研究思路开始,发展到批判性的寻找文献中的不足和瑕疵,再到寻找、提炼创新性的科研思路,可以说,文献阅读在科研工作中起着关键性、决定性的重要作用。在本模块中,尝试引领学生从审稿人的角度出发,审视、判读杂志上已经发表的文章,分析文章的科研思路和解决临床难点思路,实验方法的设计,结构逻辑,实验结论,甚至可以去对文章的行文表达阐述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将自己的意见以报告的形式写出来,进行小组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指导。该模块旨在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文献和抓住关键问题的能力,能够对文献进行有客观的评价,而不是一味地迷信文献,对其中的方法、数据、结果进行批判性的吸收,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路。需要注意的是在训练中要涉及尽可能多的文献类型,尤其是交叉新兴学科的新技术、新观点的文献,如临床研究、分子生物学研究、转化医学研究等等,结合文献类型,进行有侧重点的学习和训练。
1.2研究设计模块
有了初步的科研思路后,需要进一步细化,设计严谨、可行的研究方案并将其付诸实践,才能够取得理想的、科学的结果。因此,研究方案的严谨性、科学性、可行性、经济性等因素会直接影响研究结果。为训练学生们的研究设计能力,作者与其所在校基础部神经生物学教研室、中科院神经所及健康所等师生组成转化医学团队,由学生去广泛搜索文献,了解如横断面研究、队列研究,对照实验研究等研究方法在各种文献中的使用,掌握其应用条件以及存在的各种利弊,各种方法的注意事项等信息,在有了相关概念之后,再由专门的指导教师布置题目或现有临床实践中的难点,学生根据相应的题目或临床难点写出完整的研究方案并说明理由,最后由指导教师进行评价、指点和修改。研究方法设计是科研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甚至关系到整个过程的成败,因此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1.3实验技术模块
现代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各种新兴实验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芯片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新遗传学技术、免疫组化等新技术的日臻成熟,为医学研究打开了一扇便利之门,将许多不可能变为可能。在该模块中要求学生通过查阅书籍、网络资料等初步了解常用的实验技术,尤其是要了解各种技术的使用范围,以及某一特定实验方法所能解决的问题。在理论学习之后,将由基础部的合作科室———神经生物实验室的教师带领学生进入各种实验室参观,由技术员为学生讲解演示常用实验技术。在这个模块中不要求学生去熟练掌握各种实验技术,了解每项技术的大致操作过程即可,但是对于每一种实验技术的应用范畴要求能够熟练掌握,以期在将来的实验设计中,能够清楚的知道使用怎样的实验方法组合,证明预先设计的研究思路。在此基础上,引导医学生阅读最新的实验技术发展,探讨可行的新兴技术应用于临床科研实践活动中,依托我国大规模和大样本的优势,抢占临床科研的制高点。
2模块式训练在长学制医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中的意义
长学制教育是目前我国最长学制的医学教育,培养的目标是同时具备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的高素质复合型领军式医学人才,教育部在长学制培养的指导性文件中,明确“科研素质和能力训练要贯穿在各个教学阶段”。因而,人们对长学制医学生的要求和期待也自然很高,不仅要求具有扎实的临床功底,还要有一定的科研造诣。从时间上来讲,短短的八年要实现这一目标还是很紧迫的,并且就长学制医学生的培养方案来看,没有像其他研究生或博士生那样接受系统性的科研训练。要弥补这一先天的缺陷就需要有高效的训练方法,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理想的效果。如果科学研究是一座高楼大厦,那么每一个模块的训练无疑就是这座大厦的一砖一瓦。模块式训练方法的目的是在较短时间内就某一方面的能力进行突击性的锻炼,每一个模块的训练中也包含着对若干种能力的训练。这样做不但能够节省时间,而且短期内有针对性的高强度训练也有助于能力的尽快形成。另外在训练过程中,及时的总结和集体的交流讨论也是必不可少的。以上给出的3个例子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模块式训练的概念也不应该被局限于此,相信只要能够进行科学的统筹整合,就能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模块。虽然模块式训练有可圈可点的地方,但是它仍然无法完全替代系统性的科研训练,因此将这两者更好的结合起来,相辅相成,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医学人才的培养。
作者:陈菊祥 陈佩钦 徐涛 卢亦成 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1 临床医学技能培训中的问题分析
1.1忽视培训考核,训练不足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医院的临床科室都存在忽视临床技能考核的情况。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出现病史问询顺序不合理、思路不清晰的问题,使得入院记录无法全面有效的反映患者疾病的诊断。在进行病历记录时,对于有助于诊断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不能有效观察和分析,尤其是在临床诊断中过于依赖辅助器材,未能重视临床思维的培养,局限了学生的临床思维发散,也限制了学生的学术视野[2]。另外,一些临床医学生在问诊、查体中,不太善于和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比如:病史问询中,言语生硬,拘谨,在问诊中不及时告知患者病情,也未能给予患者安抚,未能感受患者的心情,缺乏人文精神。可以看出,临床学生的临床技能培训有待加强。
1.2缺乏考核约束,激励不力
当前,尚未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约束机制来管理医学生临床实习技能水平、实习质量等,进而造成临床技能考核不到位,考的好和坏结果都一样。同时,带教老师间缺乏一定的竞争力,存在吃大锅饭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带教老师的积极性[3]。另外,临床带教责任重大,耗时耗力,一旦不甚则易出现医疗纠纷,进而影响到带教老师的职称晋升,以致于临床医学技能教学中,带教老师会出现逃避、应付的情况。同时,带教老师的实习质量意识不高,未能看到临床带教的重要性,往往只是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培训,不善于通过典型病例、教学查房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及解决能力。
1.3培训方法陈旧,医学生主动性不足
目前,医院的临床带教模式较为单一,培训方法缺乏创新,临床带教老师对实习医学生的要求不甚严格。在临床实习教学中,大多数是让医学生在旁观察,带教老师讲授,仅仅让学生参与一些较为简单的工作,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外,现代医疗检测和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减少了人工诊断和体格检查,让学生形成过分看重现代诊断技术,而忽视临床诊疗经验的积累,不利于医学生掌握临床技能。
2 提高临床医学技能培训水平的措施
2.1重视师资培训,强化理论知识教学
应充分重视体格检查技能的教学,强化专业理论教学。首先,应重视师资培训。临床带教师资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临床医学生的学习质量。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提升临床带教师资的水平。比如:青年医生在竞聘带教老师时,可进行“试讲”,由医院资深临床专家或教授评判,以找出青年带教教师存在的不足,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只有不断提升临床医生“带教”水平,才可真正提升临床实习医学生的临床技能、临床思维及临床意识等素质。其次,科学安排临床教学。应将临床实习作为从诊断学教学到毕业临床实习的一个完整、系统的工程。在此阶段,各学科的教学工作应积极配合和渗透。诊断学教学应摆脱以往一次性教学的影响,在后续各个临床学科培训中,均应给积极配合。
2.2创建培训基地,增强学生临床技能
临床医学技能是临床医学生最为基础的一项能力,也是必须具备的。而临床实践是获得临床医学技能最为主要的途径,所以在临床医学技能的培训过程中,应有效调整既有的课程体系,提高临床实践教学的课时数,使临床医学生尽早接触临床,提供更多参与临床实践的机会。另外,要调创新和该机带教方法,在临床带教中带教医生不但要指导学生动手,更要采取科学适用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参与到临床带教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积累临床经验。比如:Iclass多媒体胸部检查教学系统的应用,可开展心、肺及腹听诊和触诊的临床技能训练。通过教学模型培训,强化模拟训练,有助于培养临床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且可有效调动学生的工作和学习热情,良好地掌握临床医学操作技能。
2.3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临床带教质量
在临床医学技能培训中,带教老师还应合理利用好现代教学辅助技术,比如: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利用好和临床教材配套影像资料及和课堂教学相关的视频资料,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听、视等感官系统,让其多听多看多思。同时,让临床实习医学生观看常见疾病的临床诊疗方法、临床操作等教学视频,让其更为直观、具体的学习,强化他们对各种临床医学技能的印象。另外,还需要为临床实习医学生开展内容丰富、多样的临床专题讲座,由医院各科室资深的带教老师定期讲解病历书写、专科理论、临床护理基本技能等内容,促进临床带教质量的提升。
一、培训目标
2008—2010年,利用三年时间,对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开展以卫生适用技术和全科医学知识为重点的在职培训,进一步普及和提高农村基层防病治病能力,逐步建立一支能够满足农民基本医疗服务需要并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农村卫生人才队伍,使农村居民能够就近获得质优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和农村居民身体健康提供人力支撑。
2008—2009年为第一轮培训周期,年度目标如下:
1、遴选10项安全、有效、成熟、经济的卫生适用技术,面向全市乡镇卫生院的在职卫生技术人员进行推广。通过推广应用卫生适用技术,带动乡镇卫生院不断更新技术,增加服务项目,提升服务水平,促进农村卫生服务工作深入开展。
2、对全市乡镇卫生院的在职卫生技术人员进行第一轮全科医学知识培训。通过培训,培养其六位一体的全科医疗服务理念,使其熟悉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与基本内容,掌握常见病、慢性病的社区防治和健康管理技能,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不断满足广大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
二、培训安排
(一)培训对象
全市八县三区乡镇卫生院的在职卫生技术人员。
(二)培训内容、方式与时间
1、卫生适用技术推广
(1)内容:根据省卫生厅的安排,从卫生部第二轮“十年百项”项目中遴选确定10项卫生适用技术(见附件2)。
(2)方式:委托好医生医学教育中心负责卫生适用技术视频课件的制作,并借助其提供的视频教学管理平成适用技术推广培训任务。教学点设在个乡镇卫生院,卫生院院长为教学点管理员。每项技术安排理论授课2学时,共计20学时。各教学点按照每周培训1次,每次4学时的进度,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学习时间。
(3)时间:2008年5月至2009年8月(工作进度见附3)。全市乡镇卫生院分5期完成培训,每期培训40-50所卫生院。
2、全科医学知识培训
(1)内容:省卫生厅组织编写的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全科医学知识与技能培训教材。要求培训对象人手一册。
(2)方式:采用以集体自学、个别自学为主、教师授课为辅的方式进行培训。
(3)时间:2008年4月至2009年9月(工作进度见附件3)。
三、培训经费
省卫生厅安排的专项经费主要用于适用技术项目遴选、课件制作、视频教学管理系统的建立与维护、教材编写、师资培训、考试考核及培训管理与督查等,并为学员提供一定比例的全科医学培训教材购置补贴。工作经费由各县区根据实际配套解决。
四、组织与管理
加强面向农村的卫生适用技术推广和全科医学知识培训是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单位应高度重视,密切配合,确保培训的实际效果。
(一)指责与任务
1、市卫生局:负责培训方案的制定,并配合省乡村卫生教育中心负责全市培训工作的组织、考核、督查等各项工作。配备一定数量的辅导师资,根据情况适时组织技术操作演示教学。每个季度向省乡村医生教育中心报告各教学点培训和管理情况。
2、县区卫生局:各县区卫生局为培训组织的枢纽环节,应密切配合市卫生局,做好本县培训的组织、考核、督查和总结等各项工作。每月须按要求将各教学点培训和管理情况汇总并报市卫生局。
3、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为培训组织的基础单元,应提供专门场地和设备用于培训,实行院长负责制,严格按要求组织落实每项培训活动,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同时还应充分利用上站时间,召集乡村医生参加有关内容的培训与学习。
4、好医生医学教育中心:负责与项目产权持有人联系课件制作和推广事宜。
(二)考核与监督
1、考核
(1)卫生适用技术推广的考核成绩包含2项:日常考核:30%,结业考试:70%。日常考核由视频教学系统根据学员考勤和平时成绩自动生成,结业考试采用随机抽题形式,在培训结束后通过视频教学系统完成。好医生医学教育中心协助市卫生局进行成绩统计分析。考核成绩60分为合格,合格者颁发培训合格证书,并授予省级继续医学教育Ι类学分5分。
(2)2009年8月,省乡村医生教育中心统一组织全科医学知识考试,考试为全省统一命题。考试成绩60分为合格,合格者颁发培训合格证书。
(3)考核结果将作为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定期考核业务水平测试的主要内容。
1.1对象随机整群抽取首都医科大学某学院二年级2个班级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37人、对照组35人。实验组按照设计好的情绪智力培养方案对其进行团体培训,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在干预前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问卷前测,两组医学生情绪智力的前测结果无显著差异。实验组以接受7次以上干预的被试为接受后测的入组标准,共25人;对照组全部接受后测,共35人。
1.2研究工具
1.2.1自编一般状况调查问卷包括姓名、性别、班级、学号,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等人口学资料。
1.2.2大学生情绪智力问卷采用Likert自评5点量表法,共74个条目,5个主因子(情绪觉知力、情绪评价力、情绪适应力、情绪控制力和情绪表现力),18个次因子。全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95,总量表和各主因子的克伦巴赫α系数均在0.5~0.95之间,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同时该量表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1]。
1.2.3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采用Likert自评5点量表法,共27个项目,6个因子(幸福体验、人际和谐、积极乐学、情绪调控、目标追求和勇于挑战)。量表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887,分半信度系数为0.889,重测信度系数为0.648,所有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和分半信度系数均在0.585以上,并且该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和相容效度[5]。
1.3统计学处理问卷采用EPIDATA双份录入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处理,并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情绪智力前后测结果比较。通过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情绪智力问卷前后测结果差值的比较,可以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的差值间存在显著差异。经过情绪智力团体培训后,实验组在情绪觉知力、情绪评价力、情绪适应力、情绪控制力、情绪表达力、情绪智力总分上前后测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
2.2心理健康前后测结果的比较。通过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心理健康问卷前后测结果差值的比较,可以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的差值存在显著差异。经过团体心理培训后,实验组在人际和谐、积极乐学、目标追求、心理健康总分上前后测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
3讨论
3.1有针对性的团体心理培训设计是提高情绪智力的基本保证
Kunnanatt认为,一个精心设计的情绪智力培训项目应包含:对情绪的描绘和诊断——以此来加深对自身情绪的认识;对情绪的评价和管理——以此来加深对情绪的调控、管理和使用;训练移情和自我表现力——以此来培训人际交往、社会关系管理能力[6]。前期大面积调查结果[7]显示:医学生的情绪觉知力显著低于大学生总体水平,情绪表现力是5个维度中得分最低的。而这两种能力对于医疗工作中的医患沟通、一般的人际沟通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本研究参考了情绪智力的理论模型及前期调查的结果,设计了情绪智力团体培训方案。通过第一次破冰分组等活动,使组员间建立联系,打开僵局,通过系列的体验式活动加深组员对自身情绪体验的觉察;以团体沙盘的形式进行团队建设,提升组内凝聚力,并增强组员对自身及他人情绪的认知,体会在团体中如何合理真实地表达自我;通过开展情绪理论的专题讲座,使组员在获得情绪相关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对自身及他人的情绪的识别与评价能力;通过团队建设活动及专题拓展活动,使组员学到了在团队合作中觉察并控制自己情绪的方法和技巧;在形式多样的沟通训练中培养组员的移情、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及控制他人情绪的能力;在涂鸦训练中,训练组员们正确觉察和评价自己的情绪,并在团体中交流情绪管理的方式与手段;通过展示会鼓励组员勇敢自我表达,展现自己的情绪,表达彼此的感情,提升班级成员间的情感与班级的凝聚力。研究结果证实,有针对性的团体系列培训使得实验组比对照组情绪智力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因此,情绪智力的团体培训是提高医学生情绪智力水平的有效手段。
3.2情绪智力团体培训有助于改善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学家巴昂认为,情绪智力是决定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都证实,大学生情绪智力水平与积极情感呈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呈负相关[8]。大学生情绪智力既可直接影响心理健康,也可以缓冲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9]。个体越是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的情绪反应并适当的进行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则越有助于有效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保持心理健康的状态[10]。本研究结果也显示,经过团体培训,医学生在人际和谐、目标追求、积极乐学及心理健康总分上都有显著的提高。首先,在人际和谐交往方面,为期10次的团体培训在分组之初就打乱了宿舍的原有组合,为参与者创造了与班级中更多同学交往的机会,使原本不太熟悉的同学在共同的活动中熟识,并发现了彼此的优点,体会到交流的快乐;随着活动中情绪智力水平的提升,他们能更好地觉察彼此的情绪与需要,恰当地自我表达,人际沟通也更加顺畅。其次,在目标追求方面,部分培训采用了游戏竞争的形式,使组员感受到了团队的凝聚力与感召力,迅速形成明确的团队目标,为了共同的目标,他们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限制,共同努力,相互配合,使每个参与者都体会到向既定目标努力的快乐,从而能够把这种感觉迁移到日常生活中,促使了目标追求维度的提升。第三,在积极乐学方面,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创造了轻松欢快的气氛,也激发了组员积极探索问题解决方案的热情,在培训中既学习到了新的知识也获得了快乐的体验,强化了组员的学习探索精神,使积极乐学维度也得到了提高。人际交往的愉悦、更加坚定的目标追求和积极乐学的精神促使医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也获得了提高,这些变化与以往团体培训的研究结果是相符的[11-13],也可为情绪智力团体培训改善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初步的证据。但由于受客观条件所限培训次数较少,这可能是心理健康其他子维度不显著的原因之一,也是今后的研究中应当改进的部分。
在所领导的关怀下,我们一行25人参加扩展培训。扩展培训内容很多,对于我们每个人开拓视野、提升思维、优化理念、充实经历、提高工作与管理能力帮助很大,特别是爬4米高的木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要加强团结协作,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才能克服前进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取得胜利。
这次扩展培训时间不长,但得到的收获却不小。我是医学检验所的一名配送员,觉得要促进医学检验所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我们医学检验所的每一名职工必须加强团结协作,增强团队凝聚力,集聚团队的力量、集聚团队的智慧,要建设好三种能力。
一是建设团结协作的系统能力
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执行力。大家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工作上的老实人、作风上的清白人、团结上的领路人,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苦干实干;要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既要能干事,又要能共事,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要增强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培育团队精神,形成团队合力,把心思用在发展上,把力量凝在事业上,把干劲用在落实上,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形成政通人和的工作氛围。
二是建设求真务实的工作能力
大家要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不尚空谈,不坐而论道,不喊华而不实的空口号,不提不切实际的高指标,不搞装门面的表面文章、虚假政绩;做到思路上求实,工作上唯实、作风上务实、措施上扎实、行动上落实。
三是建设开拓创新的发展能力
创新是创造性的执行,是在总的思路、政策下结合工作实际创造性做好具体工作的能力。世界是发展的、变化的,在当前新形势下,我们医学检验所每一名职工要把握规律,因时因地制宜,大胆开拓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完成所的每一项工作任务,创造出优异成绩。
我要把参加这次扩展培训所收获到的理念,落实到自己的每一天、每一项工作中,加强团结协作,增强团队凝聚力,促进我们医学检验所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祖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增强人民身体健康水平,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与贡献。
关键词:技能培训 实验教学 教学模式
近几年来,随着高考的扩招,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面临较大的压力。使中等职业学校的从业者重新定位中等职业学校在整个教育链条中的位置,以及思考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学校更具特色,使学校更具生命力和竞争力。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实用型医技人才,这就明确提醒我们:职业教育不仅仅是学历教育,更是一个综合的岗前专业技能学习。就要求我们要把临床基本技能培训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去对待,使学生在学到医学知识的同时,更多更好地掌握医学专业的操作技能,使学生一旦上岗就能上手,而且是一把好手。为达到以上目的,笔者学校在培训方法上做了如下尝试。
一、从思想上调整教学重心
我们过去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重视的是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等,评价学生优劣的主要手段是理论考试成绩,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即使是高分学生一旦去了基层医院,没有一些辅助诊断设施就一筹莫展了。结果是我们的学生既进不了大医院,又不受基层医院欢迎。原因在于我们的学生在知识层次上已经落后于高等学校的学生,如果没有技能优势或是专业特色,在竞争中就无立足之地。所以我们在思想上必须有培养具有一技之能学生的准备,课堂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为实际应用服务。
二、学生是实验教学的主体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依然是实验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核心,通过多年来对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我们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实验教学的主体”的重要性。实验教学重在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我们发现利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去培养他们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效的教学途径。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应用在实验课中同样是卓有成效的,通过“设疑”来激发学生探寻知识的热情,引导学生去分析和思考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充分调动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愿望,从而使他们的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同时我们也要求学生课后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构思如何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服务,促进学生医学素质的提高。
三、结合专业特点,采取不同的实验教学模式
要想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先要研究教材,分析学生情况,然后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摸索、改进教学方法。例如在同一专业、同一年级的平行班里,相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比较,分析每种方法的优劣然后综合。举例来说:同样是静脉输液法,一个班是教师先集中演示后学生个别练习,另一个班是教师演示的同时学生操作练习。结果前者整体过程记忆清楚,而后者具体细节操作规范。综合后的方法是先快速演示整个过程,然后分步讲解与同学一块操作,效果很好。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在临床基本技能培训中总结了如下几种方法。
1.引导学生思维参与法
操作看似以手为主,其实思维参与很重要。只有把教师的思维方式传达给学生,学生才能记得准、记得牢。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思维参与呢?给他们目标不给他们方法,然后一步步解决问题。这样既能有的放矢,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又能加深他们对实验的理解与记忆。比如在讲人工流产时,先讲明实验的目的是把宫腔内胚胎、胎膜、胎盘全部取出,然后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最后讲解药流、刮宫、吸宫的具体方法和原因。
2.反馈擂台法
以前实验课的反馈多以教师在观察同学练习过程中表现来反映。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动力不足,教师对反馈情况掌握模糊,反馈擂台法是每节课的反馈随机抽取两名同学完成实验项目为内容。这样每名同学都可能被抽到。而且要与另一名同学一起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就会格外用心。通过比较激发了同学学习的主动性,还增加了教师对反馈情况的清晰度,使教学措施和作业布置更具有针对性。
3.夸张法
主要是用在对错误操作的说明中。实验中有些错误操作学生不以为然、视而不见。为了让同学对这些操作加深印象,就得把一些小的错误放大甚至是夸张。比如腹部检查时要求用力适当,不能太大或太小。为了提醒同学就可以在模型上用很大力去触摸或轻轻抚摩,当同学们感觉可笑时便可做出正确动作并作说明。
4.肢体语言法
重点是那些没有现成模型的解剖关系的说明。比如腹膜与子宫、输卵管、卵巢的关系,就可以用肢体和衣服的关系去演示说明。有现成模型的也可以用肢体语言加深印象、帮助记忆。
5.模拟情境法
往往有这样一种情况:一项操作在实验室练习时能过关,但环境一变化,同样的操作就不准确或者是根本错误。为了减少这种情况,培养每个学生具备医务人员的基本心理素质,我们往往会模拟一些特殊场景去考核学生。比如在做第三产程处理练习时放婴儿啼哭的录音,在做心肺复苏时放钟表的“滴答”声,以此来加强技能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正常发挥。
四、加大实验考核力度
就学生而言,惟有平时和考核都加强才能真正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大实验考核力度是客观上保证实习课质量和学生操作技能水平的重要因素。加大考核力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实习课分数占整个课程分数的比例,二是考核规范、严格、制度化。笔者的具体做法是按专业不同比例不一样,比如妇幼、助产专业就占到总成绩的30%以上,而护理等其他不以妇产科为主的专业在30%以下。每个实验都制定出详细的评分标准,考核时学生抽签决定所靠实验项目。
五、根据学校情况自制教具
教师要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除了改进教学方法和革新教学手段外,根据学校情况自制教具是一条提高课堂效率的简便易行、切实有效的方法。因为有些教具根本买不到,或者价格太贵,但工作中确实要用到,这时就可以自己来做,甚至发动学生一起来做。这样既节约了经费,又在动手过程中强化学生的知识。只是应该掌握好自制的“度”,太难太复杂的不做,花钱多成效差的不做,只做相对简单、花钱少、效果好的教具。
参考文献: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与《医疗纠纷 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新的医疗服务模式已 从“纯生物学”模式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模 式,医患关系逐步从传统的医方主导、患者盲从的模式 向医患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模式转变,患者的维权意 识逐步提高,提供给教师进行真人示教的机会就会逐 步减少。医学生虽然具备了较丰富的理论知识,但与 患者交流和在患者身上进行临床操作训练的机会在日益减少。这些变化都极大地影响了临床技能教学任务 的完成。
1国外临床技能培训的现状
国际上的医学教育更加崇尚“精英”教育的精神, 不同于国内,多以长学制教育为主。以医学教育较为 发达成熟的美国为例,医学院校一般招收至少修完大 学3-4年课程并取得学士学位的毕业生,随后继续完 成4年医学博士学位的学习(实习前教学)毕业后才 能够正式进入临床实习。美国的医学教育,尤其是对 于临床技能的培训始终走在国际前列,主要取决于其 内因和外因。内因即这些具有高等教育背景的医学生 具有稳定的专业思想和宽泛的自然或社会科学基础, 心智等方面已经非常成熟选择医学院深造是深思熟 虑的结果,有着较高的学习动力和热情。而外因则在 于美国的医学院校始终坚持将课堂理论教学与临床教 学相结合121,采取同伴互助学习(PeenAssisted Lean- ng、小组学习(Woikhop Pcgm)13!、模拟教育14]等 教学模式整合外科临床技能培训课程,并贯穿于4年 的实习前教学阶段。通过2 — 3年的实习前临床医学基本技能与诊疗技术的强化训练,医学生自毕业后步 入临床伊始,就已经拥有了较熟练的临床技能并因此 充满自信|51,能以乐观的心态进入临床实习,从而较 快完成从医学生到准医生角色的转换,从而保证了医 疗质量。
2国内传统临床技能教学模式的缺陷
我国的医学教育体系不同于欧美各国,学生通过 高考进入医科院校学习。高中生的心理尚不够成熟 知识面相对狭窄,自主和创新学习能力欠缺,动手实践 能力低下,相对需要更为大量的教学时间和资源的投 入。但影响我国临床技能教学效果更为重要的外因 是,我国医学院校普遍采用“在校学习(实习前教学) +临床实习(临床教学)”两阶段相对独立的培养模 式,客观上影响了临床技能教学课程体系的连贯性。
以军医大学的外科学临床教学为例,近年来对于 临床医学五年制专业采取“3 + 2”的培养模式,即3年 基础课程学习+2年临床实习。学生仅于第3学年完 成动物外科(手术学基础)、物理诊断学和卫勤演习 (包含野战手术、清创等操作)3门与临床技能相关的 课程,此后大多在进入附属医院学习的第2年才开始 接触外科学相关科室,严重缺乏外科临床技能的训练。 实习学员面对大量的外科临床基本技能操作,明显感 到力不从心。医院不得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实 习学员重新进行外科临床技能的培训,而学员面临着 毕业分配、考研究生的巨大压力,由此产生畏惧、厌恶 感,从而逃避实习,影响了临床教学的效果。
因此,对比国外知名医学院校课程培养体系151, 我国外科学临床技能教学模式目前主要存在三方面的 问题。
在实习前教学阶段,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临床技能 相关的教学内容较少,通常仅有外科手术基础等课程, 未能充分利用实习前阶段相对充裕的学习时间,使学 生在进入临床前无法扎实、熟练地掌握教学大纲所要 求的外科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在实习后难以在短时间 内适应临床工作的要求。此外,各院校间教学标准不 统一,理论教材、手术演示录像等均较为陈旧,学生在 实践中缺少标准的学习模板,因此难以保证实践课程 教学的规范性。
在临床教学阶段,院校对于临床各科室教学水平 的监督和评价尚不规范,导致各教学医院、各科室的教 学质量参差不齐。其次,国内仅有少数大的临床教学 中心有能力组织开展规范的模拟化教学,学生依靠实 习工作,不能满足强化和提高临床技能的需要。因此, 如何为实习学员提供更多的临床病例以外的实践机 会,并组织其严格进行训练,最终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已越来越被界内人士甚至社会关注。长海医院在国内大型教学医院中较早开展模拟人或模型教学,收到了良好效果。但由于外科各相关科室均缺乏对于实习生进行系统、规范化模拟人或模型教学的计划,影响了学生参与模拟教学的效果和积极性。此外,目前国内医学院校的临床技能考核制度普遍欠客观,只有包括我院在内的少数单位开展了客观规范化考核(OCE)。传统的考核方式易受病例选择、分组抽签和评分等多种混杂因素的影响,缺乏规范性和严密性难以客观反映学员对外科临床技能的实际掌握水平。
实习前教学与临床教学的连贯性较差,缺少一套完整的临床技能教学体系。学生在进入外科实习前,对手术学基础的大部分知识内容已经遗忘或者熟练度明显减低,并且将以往未能得到及时纠正的不良操作习惯带入临床工作中,因此常常因操作欠规范、不熟练而使自信心受到打击。为了尽快适应并承担外科实习的工作,实习生不得不反攻,重新花费大量精力复习理论、练习技能,大大影响了实习教学的进度。
3探索外科临床技能教学的新模式
经过充分考察我国外科临床技能教学现状,针对存在的不足,在总结以往教学工作,广泛借鉴国内外著名医科院校的成功做法、经验的基础上161,对军医大学外科临床技能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和实践,主要以实习前阶段和临床教学阶段为切入点,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对两个教学阶段进行合理的衔接与整合,建立较为完善的外科学临床教学模式。
3 1积极开展临床模拟教学项目建设
根据教学大纲和医院的具体条件,在教学管理部门的主持下多次召开各教学科室的专门教学会议,建设和扩展实验训练项目。目前,中心可开展的教学训练项目合计有34项,其中,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实验项目涉及诊断学、无菌术、内科、外科学、急救医学、妇产科、耳鼻喉科、眼科、儿科和神经内科等操作。可以认为,临床教学中心建成后全面加强了临床技能教学,促进了学生对临床技能操作等内容的学习和掌握。
临床技能中心实行开放式的制度,由临床经验丰富的临床教师具体指导,给学生创造反复模拟练习临床技能的机会,培养学生各种规范化操作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以弥补目前实习生临床实践的不足。教学中心由医院教务科下达教学任务,服务于临床各教研室,提高了临床技能中心的利用率,优化了教育资源,符合高校实验室改革的方向,为同类实验室的管理体制改革积累了经验。
3.2建设精品课程和配套的特色教材
面向处于实习前阶段的医学生,有针对性地开设 601° http ://cnki.net了 “临床基本操作技能”选修课,组织临床经验丰富的 教学专家编写了配套教材,并引进国外的相关教学素 材,制作了示范光盘。全程使用双语授课,增强学生临 床应用型英语的听说能力。以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为 契机,架设了网络授课系统,在线投放授课教案、幻灯 片,手术学基础的标准多媒体教学录像,并由学校网络 部门负责定期进行维护、更新。此外,还组织一线临床 教师,重新编写了手术学基础课程的规范化教学材料, 撰术学基础配套视听材料的大纲和脚本并对全 部示范手术进行了分镜头拍摄和录制,以弥补目前国 内该教学素材的缺乏。
3.3促进OSCE的实施
OSCE:61是一种以客观的方式评估临床能力的考 核方法,即在模拟临床场景下,使用模型、标准化病人 (SP)甚至病人来测试医学生的临床能力,同时它也 是一种知识、技能和态度并重的综合能力评估方法。 在临床医学教育领域,与传统的技能操作考试和床边 考试等方法相比,OSE能够更全面、准确评价临床能 力,同时通过统一评分标准,弱化主考教师主观评分差 异和缩小SP表现差异等措施来提高评价的客观 性171,因而它已经发展成为当前公认的最有效的临 床医学综合能力评价方法。随着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 心的建立,我们在中心设立了临床多站考试中心,作为 临床出科考试和O9CE的考场。平时择优选拔实习生 作为标准化病人(SP)的培训对象,进行系统、全面的 SP培训,同时结合模拟设备进行技能教学和训练,考 试时分作5 — 6个考站,进行OSE主要包括采集病 史、全身体格检查(选部分内容)、物理诊断和实验室 检查、临床基本技能操作、术前准备、诊断能力、制定治 疗计划、围手术期处理、与患者交流和教育咨询能力等 方面的考核。在今后的考核中,增加模拟临床情景的 急诊急救环境、问题和设备,进行模拟现场考核。充分 发挥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的作用,制定详细的训练 计划和标准,为学生开放技能训练中心,不断提高学生 的临床基本技能水平,为临床实习和实际操作打下良 好的基础,保证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 更多优秀的临床医学人才。
3.4外科学临床技能教学新模式的实践效果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逐步形成了集临床前教学、临 床实习教学和毕业前考核方法为一体“规定性”和 “自主性”实践项目有机结合,模拟教学与床边真人教 学相互补充,实际操作配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之的 医学生外科临床技能教学体系。新的外科临床技能教 学体系的实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有效提 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推动了教师教育思想 的转变,使其更加重视实践教学和对学生实际工作能 力的培养,有效促进了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1.1教职工师资培训总体印象得分统计由图1可以看出,根据调查问卷统计,教职工对管理部门组织的师资培训的总体印象为:非常满意44.9%;满意12.3%;一般14.1%;不满意17.0%;非常不满意9.4%;说不清2.3%。由此可以看出,有相当比例的人员对师资培训的效果并不满意,因此根据实际情况,适度改进师资培训的方法与内容是非常必要的。
1.2各年龄段对师资培训满意率的统计分析由图2所示,20~30岁青年教职工对培训的满意率最高,达到90.3%,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满意率呈递减趋势,30~40岁及40~50岁教职工培训满意率分别为65.3%及25.3%,50~60岁教职工满意率为43.3%。根据调查问卷的其他问题综合分析,可以认为,20~30岁教职工满意率高是由于处于新入职阶段,培训内容可以很好地帮助应届毕业生进入工作状态,做好角色转换工作。其后30~60岁的教职工,培训满意率显著降低,根据调查问卷分析可以得知,对于已经熟悉本职工作及相关学科的骨干、带头教职工,专业性及针对性较强的培训更有吸引力,但是由于不同学科的特色不同,专业属性不同,此类培训一直未能很好地开展实施。如何有效解决此类问题,将在后续部分进行论证。
1.3不同性别的教职工培训满意率调查分析如图3所示,可以得知,男性教职工对于校内组织的相关培训满意率比较低,仅有24.3%的男性教职工选择了非常满意及满意这一选项,而女性教职工满意率则相对较高,为75.7%。根据调查问卷的其他问题统计分析可以得知,产生此类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在相同的工作环境下,男性教职工承担的工作任务较女性教职工多,因此在大量分配培训任务的时候,往往会与男性教职工的工作时间相冲突,因此培训本身的效用则发生变化,男性教职工往往会对培训本身产生抵触情绪,认为参加培训是加重其负担的一种方式,即使参加了相应的培训,也会影响其培训效果,未能达到培训本身的预期。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将在本文的后续部分进行阐述。
1.4对培训内容的满意率统计如图4所示,根据调查问卷显示,教职工对道德修养类课程、专业理论类课程、专业外语类课程、专业实践技能培训、教学能力培养、科研能力培养、管理能力培养课程的满意率分别为:60.3%;93.2%;13.5%;77.7%;90.2%;70.2%;22.3%。由此可见,教职工对道德修养类课程、专业外语类课程以及管理能力培养课程的满意率比较低,具体原因根据问卷调查统计可以大致总结为:课程内容老化、形式主义比较严重、缺乏针对性等三点。因此,适度改进培训内容及相应的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2提高师资培训满意率的方法建议
2.1选择并制定科学规范的培训流程根据调查问卷的分析,不难看出,许多培训内容之所以不能得到认可,多数的原因在于对于培训的需求及相应的方法未能及时评估。因此需要一套科学有效的培训方案的制定流程加以控制,这样才可以充分地将培训的效能发挥出来[1]。具体流程见图5。
2.2各环节对提升培训满意率的意义
2.2.1培训的需求评估。对于师资培训需求的评估,首先需要我们寻找到目前的教职工实际状况与期望的教职工状况之间的差距,而寻找到的这一差距,恰恰就是师资培训的重点与方向,而找到这一方向,本文认为需满足以下三点:第一,需对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研究方向、教学质量要求以及近期目标进行充分的调研与了解[2]。第二,对教职工的性别、年龄、专业背景、专业需求、教学技能、科研能力进行综合、科学的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需回答如下问题:(1)教职工是否有足够的时间、精力以及能力接受师资培训?(2)管理部门组织师资培训所需达到的目的是什么?(3)教职工目前的水平与层次处在什么位置?培训之后得到提升的可能性有多大?(4)教职工的性别、年龄是否适合目前的培训;此类培训是否对其有针对性?第三,通过上述的分析,需继续明确师资培训的相应过程。建议应包括如下四个步骤:(1)选择合理的师资培训内容与方向;(2)尽可能详尽地列出培训之后的预期与目标;(3)确保培训内容的完整性与可靠性;(4)明确培训的可实施性。
2.2.2选择培训方法。根据医学类教师、技术人员的具体特点,一般来说,建议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相应培训。(1)选择讲座法普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2)选择视听法,利用其直观、信息量可视化的特点开展思想道德、管理能力方面的培训[3];(3)利用观摩法开展教学能力方面的培训;(4)选择仿真模拟法开展科研能力培训。
2.2.3培训效果的评估。对于基础医学类师资培养,评估其培训效果,可分为培训前评估和培训后评估。(1)通过培训前评估,可以保证整体培训运行的有效性、合理性;确保教职工对培训内容有较高的满意度。通常可以依靠相关专家论证的方法进行评估。(2)通过培训后评估,可以保证培训的质量;不断提升培训的水平。通常可以依靠问卷调查、随堂测验、分组座谈的方式进行相关评估。
2.2.4评估结果分析。通过培训前评估与培训后评估,了解培训本身的相关度、信度、区分度,来鉴定培训是否有效[4]。
3科学、理性地开展师资培训是提高基础医学师资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网站设计;实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高校的教学方法不再局限于书本,而是向多媒体网络方向拓展[1]。各高校顺应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开展了网络化教育,纷纷建立了教学网站辅助教学,供学生自主学习,它打破了传统校园的界限,创造了不受时空限制的更广阔的多元化学习环境,大大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条件。因此,作为高校须充分认识到网络教育的重大意义,重视网络教育的发展,为教学工作提供更优质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1 设计实现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的意义
1.1设计实现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网站是加强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管理的需要,是加强临床教学的需要,是整合临床教学资源,服务教师和学生的需要,是课堂教学有效辅助途径的需要。
1.2设计实现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网站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平台,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学工具以及学习工具不再单一,促进传统教育观点、教育模式乃至教育组织形式的全面变革,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与教学模式。
1.3设计实现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网站是加强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对外宣传交流的需要。其他医学院校可以在网络上及时、便捷地访问了解广东医学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网站,了解广东医学院临床技能的教学工作。
1.4设计实现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网站有助于探索临床技能教学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资源的作用范围和利用率,促进临床技能教学质量的提高。
2 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网站的设计
2.1技术实现 采用当前流行的WAMP开发平台,即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使用基于Apache Web服务器的MySQL数据库,并以PHP作为脚本开发语言。此外网站开发过程中应用了浏览器脚本框架Jquery,以及在线编辑HTML文档Js框架CKEditor。
2.2功能实现 本系统的功能设计采用B/S结构(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和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它是一个适用于Internet环境下的模型结构。所有的模块按某种方法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完成整个系统所要求的功能,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功能,且尽量保持其独立性。该网站结构优化,可扩展性强,代码基于三层架构原理编写,这样既降低了软件系统的复杂性,又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可读性、可维护性。
2.3框架结构 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网站定位为教学网站。网站栏目是在校内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资深专业教师的意见而设计的,同时也借鉴了其他医学院校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网站一些好的做法。网站的框架结构分为八个一级栏目,分别是中心简介、机构设置、师资队伍、规章制度、仪器设备、实验教学、教学资源、师生交流。
2.4网站布局 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网站的首页主要采用蓝色和白色想结合,白色象征白衣天使,蓝色象征医生的稳重;网站的顶头标识为高校标志性建筑的图片,让网站浏览者加深网站的印象;图片下面是功能模块,由各类栏目的图片和文字信息相搭配,利用flash的效果使整个网页看起来有动感。网站的尾部写明版权,设定其他高校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网站的超连接。
2.5网站栏目的设计
2.5.1中心简介 中心简介分为中心的建设情况、管理机构以及中心未来的发展方向。设置中心的简介是以便广大师生更好地了解中心的建设情况和管理情况,对中心有直观、全面的认识。
2.5.2机构设置 中心机构设置设有管理人员、实验室的配置等两个二级指标,清楚地列出中心实验室的配置情况、各实验室的介绍、管理人员负责的各项工作、分管的实验室以及联系方式,以便学生及时联系实验室的老师。各专业学生能在网站上查到实验室所在的位置,了解各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和仪器设备。
2.5.3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设有诊断学实验室、外科学实验室、妇产科实验室、儿科学实验室、口腔学实验室、中医学实验室、影像学实验室等七个二级栏目的介绍,各实验室师资队伍的介绍包括了教师姓名、职务、职称、办公电话,方便学生查阅各实验室教师的联系方式,有利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
2.5.4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设有人员岗位职责、中心管理制度、实验室使用规则等三个二级栏目。人员岗位职责包含主任岗位职责、副主任岗位职责、秘书岗位职责、实验室教辅人员岗位职责,明确各岗位的工作职责;中心管理制度包含实验室学生守则、实验室安全制度、实验室消防安全制度、仪器设设备使用管理制度、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制度,管理制度的制定落实有利于加强中心的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提高管理的效率;实验室使用规则包含多媒体课室管理规则、模拟医院使用规则、心肺腹部检查室使用规则、口腔临床模拟实验室使用规则、模拟手术室更衣室规则、模拟手术室洗手规则、模拟手术间使用规则,规则的制定出台,规范了中心的管理。
2.5.5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设有诊断学实验室设备清单、外科学实验室设备清单、口腔学实验室设备清单、中医实验室设备清单、影像学实验室设备清单等五个二级栏目。每份实验室设备清单包含了仪器名称、仪器编号、型号、规格、单价、出厂号、购置日期、领用人、存放地点,以便管理人员定期核对设备、更新设备。
2.5.6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设有实验教学任务、实验教学进度表、实验室开放资料、临床技能考核等四个二级栏目,实验教学任务一栏列出了诊断学、外科学、眼耳鼻喉科学、口腔学、中医学、影像学、护理学基础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实验教学进度表一栏列出了儿科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中医学、妇产科学、口腔学、内科学、外科学、传染病学、神经病学等学科的教学进度;实验室开放资料一栏列出了实验室开放记录单、内科学临床技能培训表、外科学临床技能培训表;临床技能考核一栏列出了体格检查、外科操作、三大穿刺、口腔专业操作;实验教学栏目让学生了解各科实验教学任务、实验教学进度及临床技能的考核项目,有利于学生提前做好预习复习、提前备考,提高学习效率。
2.5.7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设有实验教学指导、实验教学大纲、典型电子病历、临床技能操作规范等四个二级栏目。实验教学指导一栏列出了神经病学、精神医学、外科学各论、妇产科学、儿科学等学科的见习指导;实验教学大纲一栏列出了神经病学、放射诊断学、外科学总论、妇产科学、儿科学等学科的临床见纲;典型电子病历一栏列出了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中医学、口腔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等学科的典型病例;临床技能操作规范包含了各临床学科的操作规程以及考试要点,方便学生上网下载学习,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2.5.8师生交流 师生交流栏目设有各学科实验室的交流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网站师生交流平台进行注册,成为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的会员,并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登陆进入相应的实验室页面进行提问或留言,相应实验室的教师会对提问的问题进行答疑。师生交流栏目的增设,及时解答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拓宽了师生交流的途径,提高了师生交流的时效性。
3 运行效果
广东医学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网站已经在广东医学院内网上具体实施,实现了设计要求,运作情况良好。通过1年的使用,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教师能够熟练操作中心网站、上传新闻、课件以及其他教学资料,方便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在线学习、下载教学课件、在线咨询学习问题。网站的设计实施改善了临床技能教学环境,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网站是现代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推动远程教育发展和高校教学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抓好医学院校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网站的建设,是医学院校临床教学的需要,是高校适应新媒体网络发展的需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将对丰富临床教学,深化教学改革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医学信息技术人才职业技能的内涵
综合国内外对医学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方案和能力的要求,笔者认为医院信息化人员职业技能的内涵应该包括以下5个方面。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计算机系统软硬件的基础知识,具备初步的信息系统设计和维护技能,具备信息网络的管理和维护能力,能够在医院和软件公司之间协调医院信息系统的相关开发工作。基本医学知识医学信息技术人才必须具备基本、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必须了解最新的生物医学信息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动态,能够满足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和其他医学辅助科室的信息化建设咨询需求。行政管理能力医院信息化部门既是技术部门,又是管理部门。信息技术人才除了要具备技术能力外,更应该具备行政管理、公文写作、医务纠纷处理及公共关系协调等非理论性的实用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成为领导决策的左膀右臂和医院管理的骨干力量。信息系统的数据分析能力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必须经过人的管理才能产生价值。管理不仅是分门别类的存储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分析、解释信息,并基于此制定、实施、评价相关决策的能力。医院信息管理者的数据分析能力将直接影响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他能力为了及时把握医院信息化发展和建设动态,积极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医学信息技术人才应该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同时,医院信息化部门的员工还扮演了信息技术指导、系统技术协调等诸多角色,所以还应该具备宣教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终生学习意识等其他职业技能和素养。医院信息技术人才的胜任力层次模型见图1,基于职业技能内涵的5个方面的关系应该是层级递进的,行政管理能力和信息系统的数据分析能力是核心,处于层次模型的顶层;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基本医学知识是基础,处于层次模型的中间层;外语、宣教、人际沟通等其他能力为员工胜任医院信息管理部门工作提供保障,处于层次模型的基础层。
我国医学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策略
针对医学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我国学者从学生课堂教学到员工实践培养等不同环节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宝贵意见[5-8]。但也有调查发现,医院信息化部门对新进员工能力的需求与现有培养体系存在一定的供需错位[9-10]。在谈及医学信息技术人才需求时,更有医院信息科主任直截了当地回答:“我们最需要能修打印机、会装系统、懂网络维护的人”。当然,这种言论不免有其偏颇之处,但也体现出医学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工作应该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开展。笔者认为,当前医学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应着重从以下4个方面开展工作。细分市场需求,明确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应遵循市场规则。不同级别医院信息管理部门对人员能力的要求也不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在申报专业、设置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应时刻树立“学以致用”的理念,对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应设置差异化的教学目标。本科、专科层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课程设置中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实习阶段的实践教育,确保学生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尽快熟悉工作内容,胜任工作要求。对于研究生则应注重培养其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设置上可以联合相关交叉学科,为学生提供较为广泛的选修课,并从中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发现科研方向。完善课程设置,加强医学信息学专业学生的复合型知识构成医院信息化部门工作岗位的性质决定了医学信息学专业学生应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进而要求高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课程体系。目前我国医学信息学课程体系主要包含公共基础课、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课和医学类课程,对管理学、社会学和决策科学内容涉及较少。而后三类学科领域知识,对于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不提倡医学信息学课程设置多而全,因为多而全的课程体系会影响学生对知识把握的准确程度。建议适当压缩部分课程的学时,采取组织兴趣小组、开设选修课等形式开拓学生视野,为学生提供了解相关知识的途径。
提倡终生学习,建立一套完善的继续教育机制医学信息技术人才的职业生涯包括学习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转型期。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更新,员工只有坚持学习新技术、新技能,才能不断成长[11]。因此,人才的培养工作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作为员工,进入单位后应积极向单位领导、同事学习,学习的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理论,实践能力、人际交往、应急处理能力、宣教能力等都应该是员工终生学习的内容;作为单位,应该提供一套完善的继续教育机制,从制度上鼓励员工积极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重视高层次人才培养,完善我国医学信息学教育体系目前,我国开设医学信息学专业教育的高校约有50所,大多是本科、专科层次,硕士点数量明显不足,博士点更是凤毛麟角。这种数量少、层次低的学科结构,严重制约着我国医院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国外医学信息学教育则是以研究生教育为主,并且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育体系。因此,笔者认为,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对医学信息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扶持力度,尽快在有基础、有条件的高校,设置医学信息学博士点,为我国医院信息化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
作者:罗爱静 王辅之 谢文照 姚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