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7 11:28: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物质文明的含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人与自然相处的问题人与自然相处的问题,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特别关注的问题之一。许多思想家都有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讨论。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对中国文化思想影响最深的有这么几家:老庄一家、孟子一家、《睡虎地秦墓竹简》一家、董仲舒一家、韩愈一家。老庄为代表的主张在自然面前取“无为”态度:“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64章),“莫之为而常自然”(《庄子缮性篇》)。老庄的态度很明显,就是在自然面前不敢“人为”不应“人为”。孟子为代表的主张敬重自然,不违背自然规律:“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梁惠王上》)孟子的意思很明确:供人以生存的农业、渔业、林业,一切都有其自身的生长规律,不违背它们的规律,人生存的问题就解决了。这种自然观在《睡虎地秦墓竹简田律》中也表达了相同的意思:“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取生荔、麛(卵)鷇,毋毒鱼鳖,置罔(网),到七月而纵之。”这是用法律的形式,明文规定不能违背和破坏自然规律。在国家的层面上用法律的形式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样明确地颁布出来,在世界范围内,应该是罕见的。此外,董仲舒关于天人关系的学说,虽然不是直接论述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是他的天与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他在天人关系中讨论到的“天谴说”,剥去其神学外衣,用今天的话表述,遭“天谴”就是遭自然规律的惩罚。至于遭“天谴”的原因,董仲舒虽然没有直接论说是破坏自然生态,但我们从《春秋繁露仁义法》中表达的“鸟兽昆虫莫不爱”的生态观及《春秋繁露五行顺逆》中表达的对农业、水利、资源保护及对万物保护的合理思想可以看到,其“天谴说”的内容应该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说董仲舒“天人关系”的论述还需要进一步引申才能进入人与自然的层面的话,那么,韩愈的“天人论”讨论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恳原田,伐山林,凿泉以井饮,窾墓以送死,而又穴为堰溲,筑为墙桓……悴然使天地万物不得其情,幸幸冲冲,攻残败挠而未尝息。其为祸元气阴阳也,不甚于虫之所为乎?吾意有能残斯人使日薄岁削,祸元气阴阳者滋少,是则有功于天地者也;蕃而息之,天地之雠也。”(《柳宗元天说》)韩愈认为,天有意志,能赏功罚祸,人的社会行为,是对元气阴阳的破坏,因此必然受到老天爷的惩罚。韩愈的观点,过去因为带上唯心主义因素而没有引起过重视。
但是,如果我们今天简单思考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暖事实,我们就会深深感慨:韩愈的见解真深刻!有了前面的回顾,现在我们可以来理清一下人与自然是一种什么关系。人与自然是一种什么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与万物的关系,中国哲学认为人与万物同为自然万物之一物,物是自然之物,人亦自然之物,人就是自然,自然也就是人。有了人与自然的这种明确的关系,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之行为准则亦同时明确了:人类在自然面前应严格按自然法则行事,对违背自然规律的向自然无休止的索取,必然受到自然法则的惩罚,这就是自然的规律,这就是中国自然哲学于人类生存的意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推行的建设环境友好型、生产节约型社会,实际上就是中国哲学对于人与自然关系如何相处的一种典范。
中国哲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功能意义
人类社会发展的标志有两个:其一,物质文明;其二,精神文明。何谓物质文明?百度词典最新定义为:“所谓物质文明,是指人类物质生活进步状况。它主要表现为物质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的进步。”该定义强调物质生活进步但却没拷问物质生活进步的元素。如果这个进步的物质生活是以牺牲自然生态,是以提前透支子子孙孙的资源为代价的,这能算“文明”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而现代经济社会追求的许多经济指标,相当部分是以牺牲自然生态,透支子孙资源来实现的,因而就不能说是“物质文明”。本文认为:物质文明即以先进的生产方式在不破坏自然生态,不提前透支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创造的物质生活成果。这个定义强调了物质财富的积累要以不损害自然生态,不以透支子孙资源为前提,也就是说,只有在先进的生产方式下从可再生资源类获取的财富,对人类才具有意义,因而才具有“物质文明”或曰“文明物质”的称号。如果这样界定“物质文明”,社会的进步就是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真实含义就在这里。
何谓“精神文明”?对“精神文明”的界定影响最大的仍然是百度词典的定义:“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精神生活成果,它表现在社会意识形态如科学文化、艺术、体育、卫生等的发展程度,规模和水平上,也表现在社会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上。”这个定义初略看去很全面,似乎把人类精神活动的方方面面都概括进去了。但是,它却遗漏了人类精神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类在物质财富面前的消费心理。如果大肆挥霍社会财富,这种行为背后的心理显然属于非文明精神,只有在物质财富面前崇尚节俭的心理行为,才有资格成为文明精神。因此,本文给精神文明定义为:精神文明指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精神生活成果及人类对社会物质财富的健康消费心理。从这个角度去思考,崇尚节俭的文明精神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标志,是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从本文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定义出发,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范畴内,中国哲学于人类社会发展可资借鉴意义也是深刻的。我们知道,物质文明的前提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力提高的前提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哲学中《易经》的三大理论(阴阳对立、五行生克转化、天人合一)、三大法则(易理、卦象、数理),三大原则(简易、不易、变易),道家的生成论、宇宙论、相对主义观点,墨家的科学技术思想、逻辑学思想,中医学的“宏观观察”、“整体研究”的思维方式等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从宏观到微观、从聚象到抽象、从抽象到直觉等一系列系统的、先进的思维方式。其别是道家,不仅对中国先进的思维形式有重要贡献,而且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双面刃”性质也有深刻的哲学反思。因而中国哲学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的先进的思维形式,是正确发展生产力、正确积累社会物质财富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文 演化 教化 创化 系统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9)06-0019-06
自从人们对文化发生兴趣并且展开研究以来,有关文化的定义可谓层出不穷,众说纷纭。有关文化与文明的关系及区别也可谓歧见迭起,莫衷一是(关于这些混乱的具体情况,读者可以去翻阅陈序经先生写于20世纪40年代的《文化学概观》的第一册第一编)。以致于我们完全可以说有一个文化学的学者就有一个关于文化的定义。这一状况,一方面,固然可以说给文化研究注入了相当的活力,另一方面,却不能不承认对文化研究以及文化建设和文明建设也带来了损害。文化一词在今天尚未被锤炼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概念。仍然是一个弹性极大、模糊性也极大的语词,因此,它并不具有明确的指称对象,同时也就不具有清晰的和稳定的内涵与外延。由此,不同的人完全可以从他自己的喜好和需要出发赋予文化很不相同的含义(当然,喜好和需要只是表面的原因,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看,它们的后面还隐藏着诸多社会性的因素)。
纵观这些千差万别的有关文化的定义,正像陈序经先生所概括的那样,它们的不同无非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有的把文化看成物质的,有的则把文化看成精神的;有的把文化视为动态的,有的则把文化视为静态的;有的把文化理解为某一类事物或某一些领域,有的则把文化理解为另一类事物或另一些领域;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而“文化的本身,正如泰罗尔所说,是一个复杂的总体。所以从文化的成分或是静的方面来看,它是含有物质和精神各方面(陈先生的这一看法其实也是有问题的,尽管比起那种在物质和精神这两个层面之间作出截然划分的说法的确要高明得多,因为它兼顾了精神与物质这两个层面。但是在我看来,文化,不,应该说是文只能是精神的而绝不可能是物质的,所谓物质的只是精神的一种形态而已,其内核依然是精神的――引者注)。从文化的发展或是动的方面来看,它是含有变化与累积的过程。若是从文化的整个或是这两方面――动的与静的――来看,它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总之,在陈先生看来,文化一词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即“静的方面、动的方面与整个方面”。令人遗憾的是,陈先生在他的《文化学概观》一书中并未从这三个方面建构起他的有关文化的理解体系,他的有关文化的理解似乎匆匆开了个头便戛然而止了。为弥补此一遗憾,本文将依照陈先生所提及的这三个方面作出对文化含义的新阐释。简单地说,文化静的方面指的是文化中的文,而动的方面则是指文化中的化;这里所谓化就是指文的演化,而文的演化又可以被分为内化与外化两个方面,由此构成文化的整体。总之,文化就是文的内化与外化相互循环的一个有机的完整的系统。尽管柯林武德对定义之事持有近乎生理性的厌恶――比如,在他看来,“只有愚人才会设想自己能够把类似艺术、宗教或者科学的某种东西压缩进可以从上下文中寻摘出来却仍有意义的一句警句里”,但我依然不得不说。对于学术研究来说,给一个语词以相对清晰和稳定的含义总是非常必要的,不然的话,这个语词就不能成为一个从分析哲学的角度看真正有意义的概念,并且因此而使学术研究沦为纯粹个人的自说自话。
一、客观之文与主观之文
首先,谈一下文这个字的含义。在《说文解字》中,“文”这个字被解释为“错画也”:字典的作者、东汉文字学家许慎为此所提出的理由是“象交文”,即有如交错的纹路。确实,我们看“文”这个字的小篆体“文”,它所呈现的的确就是交错的纹路。许慎的这个解释沿袭了《周易・系辞下》的解释,即“物象杂,故曰文”。事实上,在中国古代的各种典籍中,文基本上就是在这意义上被使用的。比如,《礼记・王制》就曾说“东方日夷,被发文身”,《庄子・逍遥游》也曾用“断发文身”去描写“越人”,王充《论衡・言毒》则把蝮蛇的特点归结为“多文”。正因为如此,在古代作者的笔下,文这个字常常又被写成纹或。至于诸如“文字”(许慎《说文解字・叙》:“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文辞”(《韩非子・五蠹》:“儒以文乱法”)、“文献典籍”(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文章文辞”(刘勰《文心雕龙》:“昔人篇什,为情造文”)、“韵文”(刘勰《文心雕龙・总述》:“今之常言,有文有笔”)、“法令条文”(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与赵禹共定诸律令,务在深文”)、“撰述”(陈抟《太一宫词》:“帝亲纹其碑,以彰神异”)、“文采华丽”(《论语・颜渊》:“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论语・雍也》:“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饰掩饰”(《论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文”)以及“柔和”(蒲松龄《聊斋・陈锡九》:“此名士之子,温文尔雅”)等,均是从“错画”这个本义引申而来的。纵观以上各种含义,并且从本文的主题出发。我们可以把文化中的“文”这个字的含义归结为:与内里相对应的外表、与质朴相对应的华美以及与粗俗相对应的雅致。凡此,均得力于这样一个根本前提,即人类精神世界的形成。如果这样说大体不错的话,那么。我认为我们可以把文定义为精神的外在展露(因此,实际上,所谓文就是人之文)。这个展露又可以被分为客观的和主观的两大方面。客观的方面,借用狄尔泰的术语,指的是“精神的各种客观化”(Objektiy ationdes Geistes)或即所谓“客观精神”(Objektiy Geist),它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和逐渐形成起来的。而主观的方面,按照我的说法,则指的是这种“精神的各种客观化”或所谓“客观精神”在作为生物性的个体的人身上的各种体现,正是这各种体现才使得生物性的个体的人被建构成社会性的主体的人。
说到客观方面的文,我认为可以被表述为人类所创造出来的和逐渐形成起来的一切成果。这些成果太过丰富,简直无法加以述数。不过,稍加分析,我们还是不难看出,它们大体呈现为以下三种形态:物质的――比如房屋、家具、服装、日常用品、交通工具、各种工艺用品及纯粹的艺术制品等,制度的――比如道德规范、法律法规以及各种规章制度等,行为的――比如日常生活性的行为举止、礼仪性的行为动作及纯粹艺术性的表现表演等。不管是哪一种形态,它们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即它们都是精神性的,或即它们都是精神的外在展露。这是因为,人类动手制造任何物品,都绝非纯粹的肉体行为,其间一定渗透着精神的要素。当然,由于目的不同,展露的程度便不尽相同。举例来说,就比如物质形态的而言,比起纯实用的房屋、家具、服装、日常用品以及交通工具来。工艺用品的精神展露程度要高得多,而与这两类物品相比,纯粹的艺术制品精神展露则又要高得多。同样,就行为形态的而言,礼仪性
的行为动作当然比日常生活性的行为举止精神展露要高得多,而比起这两类行为,纯粹艺术性的表现表演精神展露当然又要高得多。至于制度形态的,似乎并不存在这样的区分,因为任何制度的设定或安排都是某种精神的相当明确的表达。此外,客观的方面还可以以功能为标准划分为这样三种:即求真的科学、求善的伦理以及求美的艺术。如果把三种形态和三种功能的客观之文结合起来加以考虑的话,那么,不难看出,每一种形态的客观之文都可以包含三种功能的客观之文。比如,物质形态的客观之文既可以是求真的科学――实验室、实验设备、物质性的科技成果等,也可以是求善的伦理――各种道德的资助物质等,当然还可以是求美的艺术――雕塑、建筑、绘画、书法等艺术作品;制度形态的客观之文以及行为形态的客观之文,亦可作如是观。因为非常明显的是,无论是求真的科学的客观之文还是求善的伦理的客观之文或者求美的艺术的客观之文,均有着相应的制度设置。同时也均有着相应的行为表现。至于说每一种功能的客观之文都可以表现为三种不同的形态,读者们可以仿此推想。
今天的学者们通常都习惯于把行为形态的文(按照他们的习惯说法便是文化。以下仿此)称之为观念形态或精神形态。这在学理上是说不通的――因为,观念或者精神本身并不是一种可以和物质及制度并列而提的一种形态,并且也很容易导致严重的误解,即似乎物质形态的文及制度形态的文是与精神无涉的,这显然是荒谬的。这些学者都像陈序经先生那样犯有一个共通的毛病,这就是都把文化一分为二地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这两大类。从本质上说,任何文都是精神性的。因此,世界上只有一种文。即作为精神之展露的文;换言之,离开精神便没有文!这样看来,今天颇为流行的所谓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说法都是不恰当的,即都会使人们产生文化可以是非精神性的误解。此外,有时学者们还习惯于把客观之文分为由内到外的三个层面,即最外面的物质层面、中间的制度层面以及最里面的精神层面。这样一种划分貌似合理,其实依然颇有问题。其一,如果这三个层面是互不关联的,那么,这势必就表明制度与物质是与精神无关的,而这显然是荒谬的。其二,如果说这三个层面是紧密相关的,即由内往外依次渗透的,那么,这也会带来这样一个问题,即最里面的精神层面似乎就可以单独作为一个层面而存在,而这是绝不可能的,因为精神本身总是依附于某种载体上的,否则就会像飘忽的幽灵那样不可捉摸!
就主观方面的文而言,文大体上包括这样三大要素,即能力、知识和习惯(或布尔迪厄所说的习性)。所谓能力指的是一个人能够从事某种行为的力量。比如唱歌、跳舞、写字、画画、弹钢琴、跳高、跳远、驾驶飞机、从事研究、进行管理等。这些能力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人为什么能够学习?因为人有本能性的模仿力,而学习从本质上说就是模仿。因此,某种意义上完全可以说,能力不过是模仿力的具体化而已。当然,作为一种本能,人的模仿力是有差异的。比如有强弱的不同及侧重的不同。通常这些被称为人的禀赋。所谓知识,不过是指人对事物有知有识,即知道它并且能够识别它。人怎么会有知识的?因为人有语言,而语言有大量的语词,而语词则构成大量的概念。实际上,从本质上说,知识不过是指事物被概念化了而已,即被人用概念加以表述或指称。由于概念总是指称类的并且因此总是抽象的,因此,人才可能从单一的感觉以及作为综合的感觉的知觉的层面超越到普遍的知识的层面。至于习惯,用我的话说或者简单地说,就是指因习成惯。这里习指反复,而惯则指惯性。习惯包括许多方面。比如思维方式、思想方法、生活态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情感表达以及行为举止等。因此,我们也许可以把习惯表述为人的方方面面的模式化。习惯,若是就个体的人而言,是指一个人的风格,若是就群体的而言,则通常表现为一个民族的民族性、一个国家的国民性以及一个地方的风俗民情等。文的主观方面的三要素以习惯为最重要。事实上,可以说习惯处于非常关键的地位(囿于本文主题及篇幅的限制,这里不拟展开,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拙著《科学与人文――关于两种文化的社会学比较研究》中的有关章节,学林出版社,2008年)。如果我们把主观的方面和客观的方面对应起来的话。那么,有一点还须强调一下,即主观方面的三大要素中的每一个要素事实上都可以被分为与客观方面的三种形态相对应的三种。明白点说,任何一个接受过中、高等以上教育的人都具有求真的、求善的及求美的三种能力,都具有科学的、伦理的及艺术的三种知识,同时也都具有科学的、伦理的及艺术的三种习惯。以上只是大体的划分,落实到每个具体的人身上,其间的差别之细微与丰富简直无法用语言加以表述。
二、文的内化(教化)与文的外化(创化)
前面曾说,所谓文的演化就是文的内化与外化或即教化与创化这样一个相互循环的有机的完整的系统。那么,从顺序上看,这两种演化(即教化一内化与创化一外化)哪一个在先呢?我的回答是,宏观地看,它们几乎是同时展开的,无法分出先与后,正像宏观地看鸡与蛋哪一个在先是无法分清的一样。然而,微观地看,或从某一具体个人的角度看,则显然是教化一内化在先,创化一外化在后。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任何刚刚诞生下来的个人是没有任何上面所说的能力、知识及习惯这些文的,只有当社会对之实施了教育之后,他才可能慢慢地获得或者形成这些文。这里所谓获得或者形成,其过程其实就是由物质的、制度的以及行为的三种形态的文和科学的、伦理的以及艺术的三大种类的文所构成的他赖以成长的环境对他进行渗透、影响以及最终同化的过程。作为这个同化的过程的结果,他在生物性之上又获得了人性――当然是不尽相同的人性。之所以会不尽相同,是因为“在新生的有机体与他所降生的文化类型(我再强调一下,其实是客观之文的类型)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他可能降生在某一种文化传统中,也可能降生在另一种文化传统中,他可能生于文化中,也可能生于美国或因纽特(爱斯基摩)文化中。但是,从行为连续性的观点看,任何一件事都取决于新生婴儿被导人的文化类型。如果婴儿在一种文化环境中诞生,他将按一种方式思维、感觉或行动;如果他诞生在另一种文化环境中,他的行为也将相应地有所不同”。进一步说,即便生活在哪怕是一个完全相同的客观之文的类型以及更小一些的环境或者单元里,由于不同的人在生物有机体的层面上毕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比如气质、体质及健康状况等的不同,因此,不同的人还是会作出不同的反应――比如接受、逃避或者反抗等,并且因此会获得不尽相同的人性或能力、知识和习惯(以上仍可参阅拙著《科学与人文――关于两种文化的社会学比较研究》的有关章节)。
这个过程,用阿尔都塞的理论加以表述,就是作为生物性的个体被物质的、制度的、行为的以及科学的、伦理的、艺术的意识形态“质询”(或即今天人们常说的建构)成社会性的主体的过程(关于阿尔都塞的相关理论,可以参阅他的《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一文,载《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这个过程,还可以按照齐泽克借助拉康精神分析的理论所形成的有关意识
形态的理论,被表述为生物性个体从前镜像阶段开始经由镜像阶段而进入最后的俄底浦斯阶段的过程。其实说白了,这个阶段就是社会学所强调的生物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由此不难看出,我这里所用的意识形态这一概念与阿尔都塞的不同而与齐泽克的颇为相近。因为前者坚持认为科学与意识形态具有本质的不同,而且非常坚决地要把带有褒义的科学理论与带有贬义的意识形态理论区分开来,尽管他也认为科学理论始终被意识形态理论伴随着;而在后者的理论中,意识形态基本上是一个中性的泛化的概念,因此,这就难怪,在他看来,由社会形成的几乎所有的观念都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换言之,它们都不过是意识的各种形态而已。在齐泽克看来,所谓人所生活其中的实在世界就是由意识形态构建而成的,正像人作为一个主体也是由意识形态建构成的一样(有关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可以参阅他的两部著作:《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以及他和阿多诺等人合作的《图绘意识形态》,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阿尔都塞本人以及后来的几乎所有的持后现代立场的或者倾向于结构主义以及解构主义的理论家,都坚持认为主体是不存在的,甚至连人也是不存在的,纯属矫枉过正之举。我的意思是说。从前的人道主义传统所推崇的那种先验性的或者绝对的、普遍的、抽象的所谓主体的确是不存在的,但是,经由意识形态的教化而建构起来的经验的、具体的、变化的主体当然是存在的,否则的话,一切社会的运动便都成了有如幽灵一样的结构的神秘演运,而那是不可思议的。
毋庸置疑的是,当一个生物个体被意识形态性地建构成一个社会性的主体之后,作为社会的一员,通常他就必须谋求职业,参加工作,从事劳动,以维持他的生计。而工作与劳动的过程也就是一个有意无意的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作为一个主体所具有的能力、知识,便会通过他的习惯由内向外转化成前面所说的物质的、制度的、行为的以及科学的、伦理的、艺术的客观之文。这个向外转化的过程,用马克思的习惯用语说,就是精神生产的过程。只不过在马克思那里,精神一词是被狭义地使用的,即专指观念形态的文,比如文学、艺术、历史、哲学、伦理、宗教等;而在本文中,精神一词则泛指诸如物质形态、制度形态以及行为形态的或者科学的、伦理的及艺术的(作为人的精神之外在展露的)所有精神性的存在形式和表达形式。既然如此,可以肯定的是,一个生物性的个体被建构成什么样的社会性的主体,就会在诸如政治的、经济的等社会因素的框架当中从事什么样的精神产品的生产。这一点不但体现在个体身上也体现在群体身上。因此,正像人们都已看到的那样:西方自从工业社会以来,知识分子普遍对科学技术有着浓烈的兴趣,因此便生产了大量的科学及技术的产品;而我国尽管在长期的农业社会里读书人基本上属于人文方面的文人,因此所生产的基本上是人文产品,但是,自从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变成了发展工业、发展经济,因此,绝大多大数读书人便基本上也变成了科技知识分子,并且倾其全力生产科学及技术的产品。这些被生产出来的作为客观之文的精神产品。在最宽泛的意义上,也可以说就是被生产出来的新的“意识形态”。这个新的“意识形态”又会对后来被抛入其中的新的生物性的个体展开教化并且将之建构成新的社会性的主体;然后这些新的社会性的主体又会创化出新的“意识形态”,如此等等,循环往复,永无底止。只要人类存在一天,这样一个由内化与外化或者教化与创化所构成的文的演化系统便会存在一天。事实上,正是这个系统的持续存在以及正常运作,整个社会才得以不断地进行阿尔都塞所说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三、文化与文明(及其他)
经过了上面的探讨,现在我们就可以对某些流行的说法及倾向进行必要的矫正了。首先,要矫正的一个流行的表述是有关文明与文化的区别。关于文明与文化的区别,大体说来不外以下几种情况:认为文化是精神的而文明是物质的或者相反认为文明是精神的而文化是物质的;认为伦理道德是文明而科学技术是文化;认为文化是文明的一部分或者相反文明是文化的一部分;认为文明是人类较高的阶段的标志;认为文明与城市相关而文化与乡村相关;认为文明与野蛮对立而文化则与自然对立;等等。按照我对文化含义的阐释,这些说法都是成问题的。其实,文化与文明的区别非常简单,它们与文有关,即都是对文的述谓。所不同的是:文化所强调的是文的运作,即文的演化;而文明所强调的则是文的作用,即因文而明。说到底,文明与文化只不过是对文的不同方面的描述而已。因此,它们是两个交差的圆:交叉的部分是文,不交叉的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化,一个部分是明。所谓文明与文化的区别。的确仅此而已。学者们所以会把这个问题弄得那么复杂,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普遍不是从概念的语词结构本身人手去寻找概念的内涵,而是常常从自己的学术倾向出发,抓住一点,大加生发,弄得歧见迭出。
其次,要矫正的是所谓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二分法的流行表述。这个表述最大的毛病在于它会使人产生这样一个误解,即有一种文明是与精神文明对等的,它是纯粹物质性的或与精神无关的。何谓文明?文明者,因文而明也。这就是说,人只是因为有了文,他才开明了或者明白了,这就如同屋子因为开了天窗才明亮了一样;所谓文其实可以被比喻为人为自己所开的天窗。人怎么会有文的?因为人有了精神世界。因此,从来就不曾存在过纯粹物质性的文明――过去不曾,今天没有,将来也永远不可能。明白地说,人类只存在一种文明,即精神文明。因此,某一存在者是否可以被视为文明,关键并不在于它是否是重要的,而在于它是否是由人生产出来的。如果我们把通常所说的物质文明理解为精神文明的一种形态即物质形态的话,那么,物质文明的说法是可以成立的;但是,如果我们把物质文明就理解为纯粹的物质的文明,那么,这个说法便是很糟糕的说法,因为它会遮蔽文明的精神性这一本质的要素。为免生误解,我建议把物质文明这一说法从我们的话语当中清除出去。还有一个非常流行的关于文明划分的说法,即文明可以被分为由里到外的三个层面――最里层的是精神文明,中层是制度文明,外层是物质文明,事实上,也是很成问题的。如果一定要坚持这一划分的话,那么,我的建议是必须附加这样一个说明:最里层的精神文明是放射性的,即它会放射到制度层面,也会放射到物质层面,并且因此使制度与物质都包含精神的要素,或即都成了精神的展露。尽管如此,有一个问题依然存在,这就是,最里层的精神文明似乎可以是纯粹的精神而无需任何的载体;如前所说,这是不可思议的。此外,今天还有一个流行的有关文明的划分法――即把文明划分为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生态文明,这也不是很科学的,因为它同样会导致误解。比如,生态文明似乎就是指良好的生态本身,而这显然也是不恰当的。因为生态文明的本质,是指人们对生态状况对人类的生存具有重大意义的体悟与认知,以及因此而表现出一种对良好生态的渴望与维护,而这显然属于精神的范畴。不然的话,就只能被称为生态而不能被称为生态文明了。同理,政治文明的含义也应该是指政治制度所体现出来的政治精神。而不仅仅是政治制度本身。不过。由于在今天精神文明一词有着非常特别的含义――比如专指人的道德素质、思想境界、礼仪礼貌等方面的状态,因此,把精神文明作为文明的一个方面来和物质文明并列而提,似乎也并非绝对不可以;但是,必须作出必要的说明。不管怎么说,上述有关文明的诸种划分的确都是不太妥当的,因为它们都很容易导致误解。为此,我建议,既然如上所说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只在化与明这两个词素的不同上,那么,文明便同样可以像文化那样被划分为客观的与主观的两大方面:客观的文明可以被分成物质的、制度的以及行为的这样三种形态;主观的文明可以被分为能力、知识及习惯这样三种表现。不管是客观的三种形态还是主观的三种表现,它们都是精神的外在展露。总之,人类只有一个文明,那就是精神文明。
最后,还要对以下这一流行的倾向进行坚决的矫正。这个倾向是,在今天,讲到文化时,人们不是强调它的以文教化的含义就是放大它的以文创化的含义。结果是,人们普遍把教育从文化当中分离出来并且与之并列而提,如文化教育。表现在行政建制上,就是今天有两个部门是并列的,它们是教育部门与文化部门:前者主管教育,后者主管文化,即前者主管文的教化,后者主管文的创化。其实,教育部门不应该和文化部门并列而应该属于文化部门,因为教育原是文化的一个方面。因此。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作为一个系统的文化,它既包括文的教化或文的内化也包括文的创化或文的外化。因此,文化建设应该是教化与创化或者内化与外化同时展开的过程。把这两个过程分离开来的任何做法,都会导致文化一词含义的分裂,并且因此都会对文化建设的伟大事业造成损害。
[参考文献]
[1]陈序经,文化学概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传统文化;影视广告;创意;中国元素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广告创意上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汉字、音乐以及审美情趣等都对赢输广告起到了促进作用。影视广告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是国家强大的重要标志。随着电影行业的风行,如何使影视广告具有创意成为广告设计者研究的重点。
一、影视广告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一)物质文化元素的运用
作为重要信息传播方式之一,影视广告中的中国传统物质文化元素无处不在。汉字、音乐以及文学等物质元素成为影视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加了广告的内涵。“聚美优品”的陈欧当年自创的广告创意十足,主要在于其将传统文化巧妙的应用于广告之中,吸引了不少观众,从而为其打开了市场。广告分为商业性和非商业性两种,无论哪种广告都需要创意,都展示着不同层面的物质文化元素。著名洗发水品牌海飞丝在为自己做广告宣传时,成功的利用了中国传统插画元素,使得广告的反映的主题更加清晰。保洁公司中国区在为自己做广告宣传时,通常为结合中国人的特点,在广告设计中,加入中国元素。在广告创意上,并不完全追求产品的精美宣传,而是将一些具有中国乡土气息的广告片插入其中,使得广告深入民众。另外,像中国传统物质文化灯笼、对联等物质文化元素在广告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百事可乐在广告拍摄上请了众多明星,而在形式上很好的利用了中国人对“家”这一特点的看重,勾起了不少观众的购买欲望。中国的传统文化代表人物也不时的出现在影视广告中,作为目的性更强的影视广告,是否具有创意决定了其收视率。中国传统物质文化的合理利用同时促进了我国电影行业和电视剧行业的发展,两者之间相互影响。
(二)精神文化元素的运用
精神文化元素在影视广告中的应用更加广泛。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着人们是审美观念,价值观念甚至是生活方式,当然也影响着其对广告的审视。好的影视广告时刻体现着正能量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观众的认可。关于精神文化元素在影视广告中应用文章主要从几个方面进行例证。
1.中国传统道德的体现
影视广告中反映了传统的中国式道德观念。这样体现了广告的特有色彩。如著名的广告“孔府家酒,让人想家”。这句广告词充分利用了外乡人对祖国和家乡的思念,勾起了很多在异国他乡的人的情感,成功的使广告跻身商业领域。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是中国文化最大的特点,精神文明的体现将使人们对广告的认同感超地域、超国界。另外,这种道德的渗透还体现在一些广告简单深刻的体现了中国文化,体现了民族精神。如中国知名企业在为自己宣传时的广告词为: “海尔,中国造!”。当然,这与其创始人的思想高度有关。
2.广告中的直接抒情与含蓄美
影视广告的感情表达方式中也体现着传统的中国文化。一些广告直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等情感,另外一些则表现的比较含蓄。如娃哈哈当年的非常可乐品牌广告就直接说明了自己的来源和定位,激发了国人的购买欲望。而“百年润发”的电视广告,则通过一个爱情短片含蓄的说明了广告的含义,起到了产品宣传的目的。可见并不是一些阐述产品的广告才能得到认可。在进行广告宣传时,无论是哪种方式,其最终目的是得到观众的认可。而精神文化元素的应用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
二、传统文化对影视广告创意的影响与其创新
(一)传统文化如何影响影视广告创意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悠远历史,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文化心理是影响观众购买欲望的关键,因此其对广告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适应观众心理的广告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文化决定了人的审美倾向、价值观,因此也影响着广告的创意和创新。随着历史的发展,文化大部分沉淀下来,这些精神文化使人们形成了许多共通的审美情趣。使人们养成特定的思维习惯与价值观念以及行为。同时,中国传统文化深刻体现了天时地利人和等观念,对于广告来说,也应与此相对应才能获得观众的认可。
(二)基于品牌的影像风格创新
基于传统文化对影视广告的影响,我们提出了广告的创新途径。构建品牌的广告并实现风格的创新,在广告创意上做到充分了解和把握文化的作用,重视品牌的力量。对于一个优秀的广告来说,其涉及到的每个元素都要与品牌力量、与广告创意挂钩,创意决定了产品的形象。品牌在进行广告宣传时应坚持与文化挂钩,但又要注重品牌建立的目的,坚持自己的个性特点,找到自身的品牌定位是广告作用的体现,也是产品长期发展的根本途径。著名饼干品牌奥利奥正利用了这一点才获得了长久的发展。
(三)如何将传统的中国元素应用于广告创意
关于如何将中国元素应用于广告设计,文章已经做了部分讨论。当然,中国文化悠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源远流长,要将其应用于广告创意,首先要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精神文明沉淀下的民族行为,树立正确的广告价值观,使广告创意正确。巧妙真实的反映产品,使广告为观众服务。其次,充分利用广告的视觉元素,合理选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象。重视传统的中国元素对广告传播的影响。利用传统的文化提升广告的文化底蕴,丰富广告的内涵。从而实现品牌与文化的紧密结合。最后,最为一名优秀的广告人,应认真仔细的观察生活,在生活中注重两者的结合。使得广告不再只是单纯几个元素的并列,而是有层次。有水平的体现广告的底蕴,提高其创作水平。
三、总结
影视广告中的民族文化应用越来越来越广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过于追求文化的形式主义、过度追求民族认同文化心理等问题。这使得很多影视企业在广告上过分追求创意而忽视了广告的根本目标和原则。因此,对于我国影视广告创新来说,如何合理的挖掘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是关键。(作者单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传媒系)
参考文献:
体育文化的表现形式
1.体育建筑文化。建筑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文化,是哲学观念、伦理观念、宗教观念、价值观念、美学思想、行为心理、环境意识等多方面精神因素的外在体现。近年来,随着社会上建筑实践的迅速发展,体育建筑文化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并且日益广泛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可以说,建筑实践的发展正在推动着体育建筑文化的研究,体育建筑文化的研究也将会促进建筑实践的发展。体育建筑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文化,它正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日益向人们展示出它特殊的风采。2.体育器材文化。随着人类文化的不断发展,对体育器材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随着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体育器材行业无论是产品开发,还是制造工艺、设备,越来越多地应用微电子、计算机技术,新材料、生物工程技术、航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为这个传统产业带来了根本的变革,使传统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大大提高、高新技术产品不断提高,其中科学技术的应用是体育器材文化发展的最重要标志。3.体育运动服装文化。用服装来保护身体,不但是人类极好的生活手段及经济手段,而且是提高人类文化的手段。服装在人类生活中的出现,使人类社会和文化有了各种各样的变化,服装是促使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随着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又促进了人类服装的发展变化。体育运动服装是整个人类服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分支,是随着体育文化的发展变化而产生和发展的。4.项目体育文化。任何体育项目都是人类创造的产物,其中凝聚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智慧的结晶。因此,流行时间长和传播范围广、影响深远的体育项目都包含着不同区域和时代人们的体育情感取向和体育审美观念等浓重的体育文化意味。5.体育观众文化。在当今竞技体育的生长要素中,有一个最不容忽视的群体,那就是体育观众。体育观众文化,不仅表示竞技体育赛事进程中观众的心理和行为的总体,也包括围绕竞技者和观众甚至管理者多方的社会关系,是一个由看台和传媒联结起来的具有共同心理需求的特殊的社会集群和社会文化现象。
解读和谐语境下的体育文化的建设
(一)体育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成分。当前体育文化已被纳入《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并把其建设作为一项重要议题。基本内容其中包括: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体育精神、全面推进体育文化建设、努力扩大中华体育文化的影响力等。2.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体育文化建设是我们体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体育文化建设维系着社会文化的建设以及社会的安定团结。如一次大型的体育赛事,可以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具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女排在世界杯的决赛期间,社会犯罪率大大降低,这足以看出体育文化建设对社会安定团结所起到的作用。3.建构民族精神支柱的需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的攻坚阶段契机下,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对于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树立民族精神支柱,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4.展示综合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当今世界各国都把体育作为展示国家实力的手段,并通过体育来壮大国威。拿日本、韩国来说,他们国家的高速发展都是靠加强文化建设来进行。他们除了提出“科技创造立国“”教育立国”等口号,同时更加注重体育的发展,加强国民素质的发展,其结果使国家的综合国力大大加强,体育文化起到了显著的效果。(二)体育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体育文化建设是一项重要内容之一,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必然会对人的整体素质提高和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1.主体性原则。人是文化的主体,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类型,体育文化无疑是由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的人们创造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的人理所当然是体育文化的主体。这一界定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体育文化的服务对象只能是广大人民群众,这也是今后体育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二是判断、评价体育文化建设好坏的客观标准是人们的一系列实践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可以说,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的人们是最有发言权的。2.系统性原则。体育文化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体育部门的责任,更应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只有全社会逐步建立起体育文化建设的系统网络,才能发挥系统功能,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3.融合性原则。融合与服务是相辅相承的,只有有效的服务才能达到全面的融合,而只有准确的融合才能有良好的服务。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体育文化建设离不开经济,离开了经济的发展,体育文化的发展也将走入歧途。体育文化要为经济的发展助威,经济则要为体育文化发展助力,通过互生机制才能更有力地推动整个体育文化的发展。4.开放性原则。体育文化建设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一种与外界密切联系、共同生存与发展的开放式系统。因此,只有不断地开展对外交流,并立足自身优势,体育文化建设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三)体育文化建设与物质、精神文明建设的共生互动效应1.对物质文明建设的效应。体育文化是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又从属和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体育文化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双重作用:一方面它为体育文化事业自身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另一方面它为物质文明建设发挥着文化渗透和精神重塑的作用。2.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效应。当前体育文化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尤其对于经济发达国家而言,这种文化效应越来越明显。体育文化凭借其自身特有的魅力和特点,渗透在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之中,呈现出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基本要求相一致的格局。综上所述,体育作为人类一种特殊的社会行为活动,从诞生之时起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并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彰显出其文化建设的巨大功效。加强体育文化的建设,对于催生社会其他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人们有理由去积极寻求和谐视野下如何加强体育文化建设的方法,使体育这种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人类活动为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和谐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作者:陈洪鑫工作单位:青岛理工大学体育教学部
[关键词]大学生 休闲教育 时代价值 实现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4-0217-01
一、大学生休闲教育的现代内涵
休闲教育是一个缓慢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传授一定的技巧并要练习这些技巧。传统的观点把休闲教育看作是向人们传授各类休闲活动的知识和技能,或是通过安排娱乐项目和课外活动对人们实施教育的一种过程。现代社会中,休闲教育是规范社会生活与个人行为的基础性教育,它以休闲学和教育学为基础,与社会学、经济学、哲学、心理学都有着直接的联系,是素质教育、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必要内容。其要义是引导人们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行为方式、饮食方式、消费方式,倡导勤俭节约,崇尚简朴生活,遏制个体与社会的浮躁之风,学会节欲,学会放弃,学会自由,学会欣赏,学会创造地生活。
进入大学的休闲教育,就是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休闲价值观,根据潜能培养爱好、个性和才能,以促进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教育。
二、大学生休闲教育的时代价值
(一)大学生休闲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生命质量的条件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已普遍提高,职业教育也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单纯的职业教育已无法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因为教育的本质是要面对人的生活世界、最终提升个体的生命质量。休闲教育就是使人不单实现自我的现实价值,还要实现个体的精神价值,即提升个体对生命本质的理解,从而完善与提升生命质量。通过休闲教育能使大学生认识到休闲中的自我,感知休闲价值中的个体生命意识,在休闲时身心健康、生活充实,生命富有意义,不断提高个体的休闲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二)大学生休闲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和谐社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发展状态。“悠闲对于文明是必不可少的”。长期以来,人们都把物质文明当作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尺,然而物质文明不是社会进步的最终目标,社会的进步与和谐还需要精神文明的推动。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社会活动的中心正逐渐从工作转向休闲,休闲教育也随之成为社会生活的迫切需要,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客观要求。休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反映了人的文明化和社会化成果,体现了文化和社会环境对人的教化和塑造作用。因此,休闲教育不单是休闲自身发展的规律性要求,更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大学生休闲教育是终身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
自终身教育理论形成以来,人们多从工作需要、获得生存技能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理解它的意义。但是,除了劳动、谋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之外,休闲、娱乐的需要对人类生存也有着同等重要的价值。终身教育的目标不仅是要通过职业教育使人们获得促进自身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与技能,同时还要通过休闲教育促使人们加深对自我需要的认识,学会健康地休闲与生活。为此,大学生不仅通过职业教育获得了学习、谋生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本领,通过休闲教育也获得了自身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因而,休闲教育更能完善终身教育的含义,它应与职业教育共同构成终身教育的完整体系。
三、大学生休闲教育的实现策略
(一)建立与完善休闲及休闲教育研究系统
教育的发展必须用研究作为其支撑,首先需要建立相关研究机构,包括研究中心、研究会与行业协会,组织相关研究队伍开展研讨,不单引进西方休闲与教育的相关理论,还要从哲学、人类学、心理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个领域,结合中国实际,以不同方法和技术开展符合中国国情的研究工作,为我国休闲教育的开展奠定理论基础与积累可靠素材,从而构建系统、完整的休闲学科与休闲教育体系。
(二)编写合适的休闲教育教材
我国休闲教育起步晚,可利用的、有价值的休闲教育教材相当缺乏,休闲教育的展开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材做指导。高校在进行休闲教育课程规划与设置时,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休闲教育,翻译、编著系统规范的休闲教材,并逐步开发与形成包括休闲概论、休闲管理、休闲发展、休闲规划、休闲经济、休闲娱乐的休闲教育课程体系。
(三)设置多元化的休闲教育课程
与其他专业教育课程一样,休闲教育的课程设置也可不拘一格,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相结合才能完善休闲教育的教学内容。休闲教育的学科课程主要向大学生传授休闲基本知识和科学、健康的休闲价值观念,活动课程则以组织活动、参与实践来训练大学生的休闲技能,并使大学生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操作情境来获得情感上的认识和亲身体验,培养兴趣、开发潜能、提升素养。并且考虑到休闲业的复杂性,高等院校休闲教育的课程设置要走多元化的道路,与生态、人文素养结合起来,为社会培养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2]张琴.大学生休闲教育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5.
关键词:设计艺术 工业设计 社会文化 发展态势
Abstract: The design art's development impelled the human material and the spiritual civilization progress, the human society evolves also all the time affects is designing artistic the path. Design art the adaptation which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ossibility to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social culture transforms, has formed its progressive essential factor and the construction.
key word: Design art industrial design society culture development momentum
前言
“设计不是一种职业,它是一种态度和观念,一种规划(计划)的态度观点。”——莫合力纳吉(Laszlo Moholy-Nagy)。“设计是包含规划的行动,为了控制它的结果,它是很难的智力工作并要求谨慎的关键的决策。它不重视把外形摆在最优先地位,而是把与之有关的各方面后果结合起来考虑,包括考虑经济、社会、文化效果。”——利特(德国乌尔姆造型学院)。设计从根本意义上讲是社会和文化思想的反映,因此设计艺术从某种角度上说,是一种对社会的理想。讨论设计艺术的发展趋势,先要看看人们对社会的理想模式,或要求、或幻象、或期望、或责任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设计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21世纪的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设计的观念不断地发展,探索未知,为后工业社会寻找新的造型语言和艺术理念,就是说设计已经不再只是用自己的方法去研究世界,更重要的是设计研究科学的双重性的调和,即科技给人和人生存方式的影响及科技给社会带来的污染和危急。设计的观念决定了设计艺术发展方向,本文即从以下角度探讨了设计艺术在未来的发展态势。
1 设计艺术的发展必须适应科技的变革
人类的价值和思维方法的改变都是漫长的,但是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发展思路与政策必然会极大地影响其发展。控制人口的增长和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我国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丹麦的设计师福林特(Niels Peter Flint)的设计观念能给予我们许多启示,他怀疑西方的物质享乐和消费注意价值观,主张从工业文明的物质享乐转变为非物质的过程,强调服务和无处不在的信息交换,他甚至向往东方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现在他正专心于“衍续”(sustainable)产品和建筑的观念设计研究,并开设了一家以自己的名字(flint)命名的商店,专门出售“衍续”产品。
可以看出,工业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处理好设计观念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因此,设计与社会经济形成互动的关系是设计艺术发展的大趋势。
从社会经济的角度讲,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实质。英国的工业化开始发生于18世纪,西欧、北美的工业化都始于19世纪,到本世纪中叶进入成熟的高度工业化阶段;而其他一些地区,工业化的进程大都始于20世纪;对于广大发展中的国家来说,则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因此工业化是一个世界化的进程,而且至今这个进程还远没有达到终点。工业化带来的是工业文化和工业文明,其本质是追求物质化。西方在达到高度工业化的过程中,一方面生活达到了一个新水平,另一方面也目睹了工业化带来的一切负作用。西方的许多学者提出,从工业化的物质文明向非物质文明转变的关键因素是信息技术。21世纪的设计观念是,从有形的设计向无形的设计转变;从物质的设计向非物质的设计转变;从产品的设计向服务的设计转变;从实物产品的设计向虚拟产品的设计转变。
人类社会发展是呈现螺旋式的上升,后现代主义提出的科技与艺术的融合这一问题将在信息时代的设计中得以解答。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信息产业在经济生活中占的比重日益增大,从事具体的工业生产的人数在逐步减少,而从事信息业和服务业的人数在迅速增加。人们的需求重点从物质领域向精神领域转移。我们的社会从过去的“硬件社会”向今天的“软件社会”转化,人类已步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
新的技术又一次彻底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工业时代生产规模的庞大、集中、标准化向后工业时代的小型、灵活、多样化发展。产品的个性化和文化特色成为生产的重点设计的含义发生了质的变化,两种文化之间的对立走向融合,使得传统的功能主义的设计思想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产品设计中,产品的形式与功能已没有必然的联系。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单纯的科技主义文化已不能满足人类的精神文化需求。设计已变成了一种融合科技与艺术的综合学科。新的设计形态已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设计的产品也成了一种时时变化着的东西,通过这种产品设计师与顾客进行互动式的交流。例如多媒体设计、虚拟空间的设计和网页设计,它们的传统形式已不复存在,纸张、油墨、装订线已变成了各种电子线路,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已不像一份报纸、一本书那样摆在我们面前纹丝不动,而是在屏幕上闪烁着各种光芒,变换着各种造型,每当你按下一个按钮,将会出现一幅新的场景与新的文字,它们将按照你的要求,提供给你不同的功能:查寻资料、浏览网站、了解产品、发送文件。在这里,任何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和衡量标准都显得毫无意义,设计师同时也是艺术家,它将充满感性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合理的生存空间,在更高层次上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 设计艺术的发展必须符合社会文化背景
设计离不开庞大的哲学思想,离不开悠远的民族传统,因为那是孕育它的土壤。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要素。每一个中国人所受的教育均以这三种为基础。倘若对这些基本思想缺乏深入了解,但却试图透过设计来传递这种思想概念,结果就会如同水中捞月一般。
[关键词]邯郸;地域文化;城市特色
一、地域文化与城市特色的相关概念
1.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特指在先秦时代,我国差别地区的文明。其中有学者提倡,地域文化特指中国特定地域内的人们在特定的历史时段形成的具有明显特征的考古学文化。对于地域文化,部分专家将其区分作广泛含意与狭隘含义,提出,在狭隘含义上,地域文化特指在先秦时段,中国不同地区范畴中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而广泛含意上,地域文化专门指中国土地不同地区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时间上是指从古至今一切文化遗产。通过多次探究、重复讨论,很多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认可地区文化特别指的是中国特殊地区积厚流光、具备独特的特色,继承到现在依旧发扬沿用的固有文化体系。
2.城市特色
特色属于一个事物本就有的、特有的特性,是区别、识别事物的基础。城市特色,即用来区别都市的实质性特性。主要有细则与层级两方面的分类。就细则来讲,能够展现在环境、固有文化体系、社会金融等的一个方面,还能够是以上一些部分的重组展现。单层级来讲,能把城市特色细分成中国特色、地区特色、本市特色3个层级。组成城市特色的因素关键包含生态情境、地域文化、都市面貌与都市职责等部分。任何都市均是在特定的生态情境与地域文化环境中形成的,都市中的土地和物质均深刻记录了过往时空都市生态情境转变与地域文化转变的痕迹,都市中许多具有意义的时空印痕就像生命的痕迹,是生长的源泉,是财富,是宝藏,是特色。生态情境与地域文化是组成城市特色非常内部、特别长久的根本因素,是城市特色产生的根基。以都市空间特点、建筑格调作为主导的都市形象及以行业开发作为基本的都市功能是都市内部特色的外部物质展现模式,是鉴于都市生态情境、地域文化的基础条件,另外还是都市特色极其直白,方便被认知的展现因素。
3.地域文化与城市特色的关系分析
(1)地域文化中技术文化和都市建造特色的关联对于技术文化,主要是对都市建造特色的干扰,表现的直白且明显,其涵盖了在地区都市建设中各种特有的技术措施,在策划中的观念源头,以及有关艺术文明的模式,用来描绘与表述都市建造的特色。因为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建设技术力量不断的增强,能够不断扩大地区建筑的尺度范围,颜色更加丰富多彩。在国际化的大环境背景下,优良的技术能够快速在地区间进行传播,一方面,推动了建造技术的国际化,导致了城市特色被埋没,同时,优良的技术同样供应了和本地化联合后越来越大的概率。(2)在地域文化中民俗文化和都市建造特色的关联民俗文化的种类多样,地域文化体系中的民俗文化部分,主要涵盖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商业来往、民俗习气及节庆活动等等。对于民俗,其为人们日常活动中非常直白的展现形式,从某个层面上来说,其为人们日常活动本身,民俗文化基本上不需要任何点缀,具有十分纯正古老的特征。而城市特色与人们的日常多动密不可分,静态的物质情境仅是特色的表面,某个城市特色的实际意义是人们日常活动内容的总和,因此民俗文化对城市特色的感染属于隐性的,然而同样是非常基础的,同时由于民俗文化通常意义上来源于人们的自主性活动,所以对城市特色的感染同样带有较强的持续性,其特点具备渗入性与长久性。(3)地域文化中体制文明和都市建造特色的关联对于某个国家与区域的崛起,源自经济开发的效率和政治纯熟程度的相互适宜性,体制文明,想要符合个人生活和社会开发的需要,人们应当自主创建的有秩序的规则系统。其涵盖政治体制及各类别的体制,比如金融体制、司法等,然而当中的政治体制十分首要和关键。体制文明通常具备3个特色:由权威制定;具备确切的目标或导向;对社会具有威望的价值实施分派。在文明的平稳性方面,体制文明十分容易改变,在体制文明中,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展现的十分显著,另外,其还是地域文化系统中的主要架构,都市体制文明干扰了都市运行的寻常性,对于行政,其体制的优劣与运作效力的大小确定了都市开发的速率和利润,在都市中,对各种职责的分工实施调整,对体制和规则实施完备改良展现了都市体制文明的好坏。和都市开发彼此适宜的体制文明可以推进城市特色开发,反之,会变成都市开发的约束和牵绊。
二、地域文化的特征与城市特色的传承危机
1.邯郸地域文化的主要特征
(1)悠久的历史文化遗迹在磁山文明遗迹被挖掘出来的文物说明,远在8000年之前此处便出现了人们行动的痕迹。产生半地穴房子,喂养家鸡,培育粟,种植胡桃,产生精致有用的陶器、石器、骨器等日常物品,均为人们的文化史掀开了崭新的页面。(2)宏伟的王城遗址对于如今保存的赵王城遗迹,作为古城遗迹,其为中国现在保留极其完备的一个战国年代的遗迹。赵邯郸故城到现在为止已有2000多年,尽管饱经磨难,然而它的都市方位没有改变,名字没有改变,遗迹保留完好,此在国内外都市史中都极其少见。但是在以赵邯郸故城作为核心的周边50km范畴中,仍然保留了大名城、邺城、易阳城、王郎城、固镇城、广府城、店子城、午及城、九龙口城、讲武城及界侯城等,这十几个或大或小的古城遗迹,民间曾经称为“十二连城”。(3)以赵文明为首的丰饶多样的多样性文明邯郸产生在新石器时代,兴起在殷商末期,昌盛在战国与秦汉,中原文明与草原文明融合成一个整体,构建了赵文明旷达豪迈、激昂放歌的基本格调,另外邺都文明、磁山文明、广府太极文明、北朝佛教文明、成语故事、大名府文明、晋冀鲁豫边区文明、磁州窑文明以及革命文化等构建了邯郸多种多样的文明层级,其时代更迭较长,细则丰饶,层级显著,网络完备,在中国著名古城中较为少见。
2.邯郸地区地域文化现状分析
(1)文化产业观念落后目前,在邯郸很多区县意识到开发文明行业十分核心,并迫切需要,并且主动制作整体计划或专门计划推进文明行业的开发,然而有些县政府文明理念相对陈旧,以为缺少天然山水、历史遗址便无法开发文明行业、“民办县域文化产业无所作为”、县区文明行业缺少前景、县区文明行业极难步入全球墟市,对文化业开发的因素、样式、途径、前景等产生了含糊与延迟的认知。此外,邯郸市目前对于文化业开发的计划、方针、举措早就相对丰饶,然而贯彻方面仍然具有很多不够完善的情况。(2)文化能源丰富,然而采掘、转换、开采欠缺对于邯郸,其文化史是7500多年,其建城市3100多年,此外还拥有年建都史,滋生了“十大文化脉系”,并形成了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到现在为止,在邯郸的文物保护机构中,国家级的是34个,省级的是98个,市级的是340个;在已经建好的33处开放景区中,A级18处,涵盖4A级11处;在非物质文明遗产中,国家级的包含25种、省级的包含种。在丰饶的文化能源本性的前提下,邯郸市产生了部分特色区县有关文化行业的群与商标,比如永年广府“古城•水城•太极城”、馆陶黑陶、磁县磁州窑、大名草编、武安京娘湖•七步沟•长寿村旅行产业等。然而,整体而言,邯郸文明资源转变成文明行业的纵度与宽度十分欠缺。邯郸文化古迹“地下多地上少”“名气大景点少”,具备可见化物资媒介的文明能源不多,而且缺少新意,推广不到位,对于邯郸有关文明的能源,其采掘较浅,转换量较小,开采较少。比如磁县北朝墓群,丰饶多样(134处墓穴,有天了冢、兰陵土墓等)、特点鲜明(比如水声台阶)、质量较佳(是国家A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事丰饶(比如曾被传为曹操72疑家)、周围文明能源丰饶(比如溢泉湖、西门豹祠等)、交通便利(107国道旁边),这样具备研发意义的文明旅行能源,现在则十分沉默,著名程度与赞誉程度十分受限。
3.邯郸地区城市特色的传承危机分析
在改革开放以后,邯郸都市的数目增加快速,都市的范围逐渐增大,同样,都市化的速率逐渐加快,很多昨日的县区就成为了今日的城市。摩天大楼、立交桥、及大的公共建筑充斥着都市空间。然而,都市策划的办法、思想,尤其是都市策划完美理论的延迟与都市开发脱节。开采商想要谋求商用收益就会毁坏历史文明遗产;都市领导者想要追逐成绩就会莽撞模仿他人,毁坏生态情境;都市经管者单单符合于都市部分区域表层的点缀与美化;很多都市舍弃了特色,失去了方向,很难找出能够代表自身特色的广场、标记物及建筑。仅是重视效仿他人,用来自己使用,追逐所说的当代化都市,都市开发最终定然要被掩盖在都市化的浪潮中,至于都市美感,根本无从谈起。主要因为其都市空间建造缺少坚定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根基,在起初的新奇感结束以后大家就会对其失去兴趣。
三、地域文化与城市特色传承的思考
1.深刻采掘邯郸地域文化资源
邯郸地域文化是广博高深的中国文明构成的一份子,经过了数千年的时代变迁和历史更替,具有特别厚重的文明内涵。唯有深刻采掘文明资源,方可对其传承与发挥,以开发邯郸地域都市的特色。
2.发扬地域文化的主动作用
克制负面干扰邯郸地域文化和全部国家文明相同,对当代城市特色开发一样具备正面和负面两部分的差别干扰。比如邯郸文明中的重视教育兴办学校的习尚,兼收并蓄和开辟革新的精神,此类对推进邯郸都市的建造及金融的开发均具有显著的主动效用,是值当大家在文明建造中全力发扬的。但是在邯郸地域文化中,重视文化忽视科学、重视成绩轻视金融、重视经历忽视理智及道家文明中的潜隐退守思绪等部分理念与思考样式会在某一水平上对邯郸都市及社会的开发形成了负面干扰,这些则是我们要努力克服和消除的。
3.综合维护邯郸珍稀的历史文明遗产
对于邯郸的非物质文明遗产,其内容丰饶,种类繁多,关于此类具备地区特色的历史文明遗产,对其进行维护的价值要比“完成都市的现代化”高很多。集成体现在具有文明史的老街道、古城遗迹、文物古迹及老旧居。长久以来,此类文明遗产被当作是都市的标记,具有很大的艺术价值,此外外观优雅,对丰饶都市情境,建造城市特色具有正面价值,还对都市的空间状态具有核心的美学价值。
4.以行业计划为方向,开发主流文明行业
确认邯郸县区文明行业开发样式,也就是需要制作各个县区文明行业开发计划,科学定格各个县区文明行业开发的方针目的,确定行业布局,确认主流与关键行业,制作实际有效的保护举措,加强核心项目的执行。当中核心是处理好主流文明行业的开发,这些具备确定性价值,能够发扬“以点成线,以线带面,一面突起,众面拱之”的作用。
四、结语
目前,全球迅速开发,在这种情境下,急切需要做的事情包括,对综合的地域文化观和开发观进行确认,对都市的地域文化传统和文明遗产进行确切的尊敬与维护。因此,此文主张社会各方尊敬都市文明传统,建立综合准确的都市地域文化价值观,来维护都市文化,使其避免受到好大喜功的开发进程的毁坏。另外,策划者务必意识到都市地域文化的核心性,在都市建造时,联合都市整体计划把都市的地域文化融进至各项现代化的建造中,在这个前提下持续进行开发、革新,建造出新式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都市格调。
参考文献
[1]何小娥,阮雷虹.试论地域文化与城市特色的创造[J].中外建筑,2004(2):52-54.
[2]江保山,段晓惠,王红霞.构建生态绿网,塑造古赵文化——邯郸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特色分析[J].中国园林,2004(7):82-85.
[3]何川.探寻城市文化的建筑表达[D].重庆:重庆大学,2012.
关键词:“自然的人化” “人化的自然” 自然美
20世纪50年代美学大讨论围绕“美是什么”进行了论争,而当下环境美学、生态美学则更多地将视野投向一直被忽视的自然美,以应对环境危机带来的种种挑战。早期,实践美学学派认为美是人类实践创造的,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产物,美的根源是“自然的人化”,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李泽厚实践美学的基本思想也是:美是人化自然的产物。在当前环境危机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李泽厚“自然的人化”让我们开始怀疑人与自然的关系真的只是征服与被征服?人类对自然的美可以肆意破坏?这种怀疑早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有所体现:人依靠自然界这一人的无机的身体生活,也就是说,人为了生存不得不与自然界长期交往。就这一层面来说,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即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①
一、“自然的人化”的提出
《手稿》中马克思提出这一命题只是想论述人类劳动实践的本质,揭示由于人类劳动从而使人构成了对自然界的一种新的关系时表露出来的……因此,这就必然为后来的阐释者在解释“自然的人化”这一观点时进行创造性发挥提供了较大的思想空间。②李泽厚在美学大讨论时期发表的多篇论文中,有六篇直接或专门谈到了“自然的人化”。1959年7月发表的《山水花鸟的美》首次提出了“自然的人化”,在此之前的多篇论文都是用“人化的自然”。这两种表述实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的人化”是就“人化”的过程而言的,“人化的自然”是就“人化”的结果而言的。1957年发表的《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一文引入了马克思《手稿》中的一段话:“在社会中,对于人来说,既然对象的现实处处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都是人的现实,也就是说,都是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规定,那么对于人来说,一切对象都是他本身的对象化,都是确定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也就是他的对象,也就是他本身的对象。”①说明自然在人类社会中是作为人的对象而存在着的,自然这时是存在于一种具体社会关系之中,它本身已是一种“人化的自然”,而这“人化的自然”的社会性是客观的,它不是人类意识情趣之类的主观所能决定的或主观意识所加上去的。同年发表的《关于当前美学问题的争论》,他首先批判了蔡仪、朱光潜对自然的客观性的认识,然后引用了马克思“只有通过客观上展开的人类生活的丰富内容,才能使人类的主观感受性丰富起来”。这句话,来说明只有通过改造社会、改造自然,使人类与自然发生多方面的、丰富的关系,从而使自然从客观上具有丰富的社会性质,使自然日益“社会化”,这样,人类对自然的美感欣赏能力才能在根本上提高和变化。李泽厚在此基础上,进而概括出“人化的自然”是指通过人类实践来改造自然,使自然在客观上人化、社会化,从而具有美的性质。人与自然的丰富关系得以展开是因为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人化”――客观实际上的“自然的人化”(社会生活造成)和艺术欣赏中的“自然的人化”(意识作用造成)。
二、“自然的人化”的含义
李泽厚“自然的人化”命题虽然来源于马克思“人化的自然”,但他不是机械地照搬“人化的自然”范畴,而是对其做了一些修改和发展。“李泽厚的这一实践论观点坚持物质生产活动对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前提性的规定意义,只在美的本质和根源方面探讨美学。③但他在《关于当前美学的争论》、《山水花鸟的美》、《美学三题议》等几篇论文中,或明确或笼统地给“人化的自然”、“自然的人化”下了定义。例如,“‘人化的自然’指通过人类实践来改造自然,使自然在客观上人化、社会化,从而具有美的性质”。“整个自然的美,因为社会生活的发展造成自然与人的丰富关系的充分展开(这才是所谓“自然的人化”的真正含义)。”“所谓‘人化’,并不是说只有人直接动过的、改造过的自然才‘人化’了,没有动过、改造过的就没有‘人化’。而是指通过人类的基本实践使整个自然逐渐被人征服……所以‘人化的自然’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个成果。”从李泽厚对“自然的人化”划分可知“自然”不仅指外在客观世界,而且也包括人的身体、五官以及人的生、老、病、死等,《论美感、美和艺术》中他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不断变化和丰富的,人对自然的美感欣赏态度的发展和改变,正是以自然本身对人的客观社会关系的发展和改变为根据和基础……总的说来,自然美就是社会生活的美(现实美)的一种特殊的存在形式,是一种‘异化’的存在形式。”人对自然的改造是“外在自然的人化”,对自身的改造是“内在自然的人化”。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将“自然的人化”概括为:是指人类在制造和使用工具的物质实践活动中,外在自然被人类改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改变,同时人也具有了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社会性,具有欣赏美的审美能力。
三、“自然的人化”促成自然美
随着“自然的人化”的发展,自然与人的相互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候,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够,对许多自然现象比如打雷、闪电等感到恐惧,那就更别提发现自然美。但是当先进的生产工具出现,生产水平提高,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也相应地提高了,以前让人感到恐惧的事物,因为人类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丰富而变成人类审美的对象。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说“自然的人化”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历史尺度,而这种历史尺度“指的是整个社会发展达到一定阶段,人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改变”。④在《美学四讲》里,李泽厚认为“外在自然的人化”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内在自然的人化”创造了人类的精神文明,二者共同作用使人类具有了欣赏自然美的可能与能力。李泽厚在《〈新美学〉的根本问题在哪里?》中引用了马克思《手稿》中的几段话来强调他所提出的“自然的人化”,来说明自然与人类的历史现实关系使自然成为人类的现实,自然的美、丑根本上取决于人类改造自然的状况和程度。《美学三题议》作为李泽厚实践美学的成熟之作,在谈自然美时,他首先批驳了朱光潜的“人化的自然”说,他认为朱光潜的“人化的自然”是意识作用于自然,将两种不同性质的“人化”――实践(生产劳动)作用于自然的“人化”与意识(审美或艺术活动)作用于自然的“人化”混在一起了,他的“人化”和实践观点归根到底是一种“意识形态性”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他认为“意识中的‘自然的人化’虽然不是自然美存在的本质,却是我们欣赏自然美的现象;它虽然不能创造现实中的自然美,却能创造艺术中的自然美”。李泽厚认为马克思所讲的“人化”并不是指赋予自然以人的主观意识(思想情感等),而是指人类的基本的客观实践活动,指通过改造自然赋予自然以社会的(人的)性质、意义。在“自然的人化”过程中并不是只有人直接改造过的自然才“人化”了,那些没被改造过的自然实际上也被“人化”了,只不过它是间接的改变,直接改造的常表现为外在自然形貌的改变,间接改变的则是内在关系的、整体的改变,但也是属于“人化”的范畴。
人类对自然美的认识正是伴随着内在、外在自然的人化而进行的,当物质文明达到一定水平,人类就开始要求精神文明要跟上物质文明发展的步伐。因此,新时期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新的思考,“自然的人化”命题本身就存在价值选择的问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怎样的“人化”是适度的、可持续的。而今,基本的生存需求已经得到满足,物质生产水平也相当发达,但人与自然的关系却变得紧张,人类早期的征服自然的行为,自然正一点一点地还给人类,在生态文明被广泛提及和倡导的时代,不再是主体对客体的征服,而是自我与世界的理解与和谐相处。醒着的人终于觉悟,要么叫醒沉睡的人打破这牢笼,获得生的希望,要么在沉默中死亡。当中国美学转向这样的自觉时,不仅满足了中国美学发展的现代性需要,也让中国美学获得了新生。
注释
①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② 张天曦.20世纪中国美学四家论稿[M].北京:大众文艺出
版社,1999:161.
③ 薛富兴.李泽厚后期实践美的基本理路[J].广西师范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④ 李泽厚.历史本体论・己卯五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3:243.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 张天曦.20世纪中国美学四家论稿[M].北京:大众文艺出
版社,1999.
[3] 薛富兴.李泽厚后期实践美的基本理路[J].广西师范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关键词:扎西达娃 《系在皮绳扣上的魂》 隐喻叙事 张力
“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支配着意识。”
――题记
扎西达娃的小说变幻出奇异莫测的色彩,而在斑斓诡谲的漩涡中又含蕴着深邃的精神困境与精神救赎。这不仅与其选取的独特题材有关,也与它所采用的独特形式有关――它既是一个典型的多重跨界叙事,并且每一个故事的能值都指向多个所指,产生朦胧多义的隐喻效果。而在不同所指相互冲突而返回能指的诗性叙事中,三个故事世界的文本隐喻又相互指涉,在游移中仅留下痕迹让读者去猜测和感受。小说开篇即点出“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支配意识。”小说精致的结构形式使每个故事获得自己的张力并且以隐喻性质的指涉相互投射,使意思传达清晰而又扑朔迷离。先锋小说群体整体转向关注“怎么写”而不是“写什么”,扎西达娃的叙事效果体现于其叙事形式之中,而在先锋小说中形式与内容从不是可以鲜明划分出界限的。故事开端扎妥活佛去世前说,“当你翻过喀隆雪山,站在莲花大师的掌纹中间,不要追求,不要寻找。在祈祷中领悟,在领悟中获得幻象。”在这里不仅指故事中人物的精神领悟与精神幻象,同时也可看做整篇文本的隐喻,幻象即领悟,形式即一是,在文本的内涵与外延之间形成独具一格的诗性叙事张力。
小说开篇即以二元对立的方式描述出“我”存在的现实世界:过去―现在,“十九世纪优美的田园风景画”―“现代化的生活”,“古老的生活方式”―“物质文明”,在二元对立的不可调和中展现了现实世界的真实生存境遇,这样的境遇逼迫着人们做出选择,或者体悟分裂。而在现代的境遇中,人们又是普遍分裂的,并以一种无知无觉的方式忍受着。扎妥活佛和“我”则是现代文明中的两种人:超越者与思考者。但在物质文明吞噬信仰的时代,在对现代文明还未进行反思的时代,“我们”注定分裂、冲突,又在其中寻求着精神的终极――于扎妥活佛是将逝的信仰,于“我”是未临的新生。在现实世界中充满未知与迷茫中,扎妥活佛和“我”都以各自的方式寻求回归统一之路,寻求终极的精神救赎之路。于是扎妥活佛寻向信仰时代的神存世界,而“我”寻向故事的文本世界。但在小说中,并不是分叉的两个并行的故事,而是每个故事以各自的隐喻指涉他者,形成一个相互暗示的封闭循环。每一个故事都可以看做其他的隐喻叙事,而由于所指的不在场和能指的相互指涉,与文本结构形式作了最为现代性的隐喻:终极的精神救赎与神性统一已经变为所指始终不在场,人类只有通过语言与叙事的能指极力暗示来指称所指。能指是个不断游移的分延过程,这便是现代人的处境。但作为符号是以意义的存在为前提的,所以人类还没有失去终极的希望,所有能指相互指涉的过程也是有意义的阐释形成的过程。这里的语言以外在和内在的形式作了自我的隐喻――人类的精神在无望的不断行走之中,也在不断获得精神的回归与救赎。
扎妥活佛叙述的神存世界记载于古老的经书中,在北方的“人间净土”――香巴拉。这个世界同样也是以二元对立存在的:“神武轮王”与魔鬼的战争,并且战争要经历数百年,然后会有一千年的信仰时代,但这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因为一切都会面临仅仅是形式不同的循环,人类会再次遭遇苦难,然后获得新生。一切将死的同样也是新生的。在这个神存世界的故事中,我们可以从其能指中获得两个所指。所指一指向自身的神话故事,所指二以隐喻的方式指向现实世界。“神武轮王”是原有的光明的信仰,而魔鬼则是物质诱惑中的堕落。人类世界在不断的循环中,凝视自身苦难,并寻求救赎,寻找已逝的“香巴拉”纯净之地。
世界与世界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正如现实世界中“我”遇到了扎妥活佛一样,“我”的故事也与扎妥活佛的神话相遇了。“两个康巴地区的年轻人,他们去找通往香巴拉的路了。”由此形成了第一个跨层叙事。
“我”写的那篇小说构成了文本叙事的主体:从小便被置于一种孤独的境遇中,而孤独是普遍的、弥散开来的、日复一日的。她是、她的爸爸是、哑女人也是,在这种孤独中人不自知的进行着交合与遗忘。终于,忍受不了这种孤独封闭的漫长,她跟着塔贝离开家了。她在腰上挂条皮绳,“用它来计算天数”,“我离开家有五天了”。的家在这里是个含义丰富的隐喻,同时也是皮绳扣的来由,支撑着这个文本的构建。在故事世界中,的家指那个“毫无生气的土地”,那个沉默的、孤独的、日复一日的地方。而这个故事同样也可以看做现实世界的隐喻,在现实世界中,人类经历的也是同样的隔绝、封闭、孤独,毫无希望与不自知的。于是,离开家便是逃离那种令人窒息的孤独与漫长。开始“根本不想打听汉子会把她带向何处,她只知道她永远要离开那篇毫无生气的土地了。”这样的隐喻很像艾略特形容西方现代人精神荒芜空虚的“荒原”。并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她只是逃离,而计算天数的皮绳扣其实就是她在逃离与寻求之间经历过程。它是一个过程,也是现代人寻求精神救赎与信仰的过程。而结尾“我代替了塔贝,跟在我后面,我们一起往回走。时间又从头算起”。在这里,找到了所信仰的,但救赎之旅并不因此而终结,仍然漫长无期,过程仍在继续。不过,经历了苦难的已经是个新人,她不再只是逃避,而是直视。她有坚定的信仰后已经不再惧怕回“家”,那是新的时间点,是更为坚定的精神回归之路。
显然,这时的还未经历苦难,她在物质世界的诱惑与终极的精神救赎之路之间摇摆不定,于是她看见行人兴高采烈的挥手,向塔贝展示印有拖拉机的书,对于计算器产生兴奋,喝酒与跳迪斯科。她不想走了。但塔贝阻止她,
“你才不懂什么叫累,瞧你那粗腿,比牦牛还健壮。你生来就不懂什么叫累。”
“不,我说的不是身体,”她戳戳自己的心窝。
是的,跋涉在毫无目标、希望渺茫的高原上,享乐与放纵是极度诱惑的,如现代人在孤独荒凉、毫无意义的境遇中狂欢作乐,力图迷失自己。是摇摆不定的,而这时塔贝以暴力胁迫跟随他。但塔贝自身所隐喻的那种守旧式的坚定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已经过时了,现代人已经不能毫无缘由的信仰某种精神,他们不足以又足够的精神力量度过时代的精神危机。他们注定要经历苦难,自我寻求,最终回到信仰本身。所以,塔贝在与物质文明的相遇中还未对抗已然失败、塔贝有坚定的信念,有精神支持,但他注定死亡,死于物质文明之下。所以精神的救赎之路需要新生的力量去探索,需要经历诱惑、经历苦难的人去寻求。再次发生了第二次跨界叙事――我找到了我的主人公。
扎妥活佛与塔贝是坚定信仰的隐喻,他们从未动摇过,但是他们对已逝的信仰时代只是挽留、叹息,一意孤行的执着。将逝的必定死亡。而“我”与则是经历现代精神苦难的人,虽然还未有希望之火,虽然处于现代文明之中面临着迷惘和困惑,但在寻找的过程中逐渐看清事实,找回信念,并最终坚定地走向回归之路。于是在这里,产生了第三次跨层叙事――现实世界、故事世界、神存世界完全打破叙述者界限而融合,汇集于莲花生的掌纹这样一个隐喻之中。在这里汇聚着各种幻象,而领悟它们就是看到它们,经历它们,最终回归精神的净土。
“她腰间的皮绳扣在我鼻前晃荡,我抓住皮绳,想知道她离家的日子。便顺着顶端第一个结认真的数下去……数到最后一个结是一百零八个,正好与塔贝手腕上念珠的颗数相吻合,”在这里,已死亡的与新生的,将死的与未生的,相连而循环。人类在寻找精神回归中必要经历苦难,经历过程,经历幻象,最终通向终极的救赎之路。
[关键词] 宫崎骏系列电影;人生意义;电影的成功
一
能让商业电影有文艺电影的深刻性,能让动画电影有着勾人的情节,能让他的动画电影一直屹立在世界舞台的人,而且能用动画改变日趋冷漠的社会,温暖重压下的人心,能用最简单的人物诉说当今社会的人情冷暖。他,就是世界动画大师宫崎骏。
纯真而又善良的小姑娘几乎占据着宫崎骏所有电影的主要角色,电影里没有让人幸福的爱情,没有让人大为悲痛的情节突变。只有让人心里甜一下的微妙之变,哪怕这微妙的幸福感是历经种种磨难而得来的。在所有魔法的背后都是厚厚的爱、亲情的关怀、友情的关爱,还有青涩爱情中的甜美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和理解,这四种关系是宫崎骏电影里最明显也是最急于想要表达的情感。其次,宫崎骏系列电影还有大篇幅描写由于人类的人为性破坏而导致整个居住环境的巨变造成人与动物之间紧张的气氛,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比比皆是。
《天空之城》中人与人的情感沟通,两个单纯小朋友凌驾于亲情之上的友情,在人类贪婪和私欲之下最终会被纯净的思想所打败。这种情感的诉求基本上表现在他的每一部电影里,如《侧耳倾听》《猫的报恩》,现实与魔法的交替,情感不断地递进与上升。在日本这一弹丸岛国之地,为了生存每个日本公民的生活压力异常的大,人与人的交流量必然会逐渐减少,不会再出现邻里之间互相照应的场面,每个人都住在像鸽子窝一样的房子里,社会变得陌生,人与人变得陌生和冷淡,少了彼此的关怀与照顾。由于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工业用地和民用土地日趋增大,森林绿化面积逐年减少,直至变成完全工业化的城市。所以《百变狸猫》《幽灵公主》《寻找栖息所》《风之谷》等电影都重点反映人为设施在不断强加于森林绿化面积之后,人类以后的居住环境和动物生存之所何在,人类与动物如何能和谐生存,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生活环境等命题。
所有影片反映的纯真和美好都是日本民族共通的一个理想状态,人和事物简单化,没有争吵,没有贫富差距,只有日本大和民族留下的希望和美好。日本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动漫市场不管是在日本的国内还是在国际市场都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以宫崎骏为代表的动漫电影所表达的都是日本当代所需要的积极向上的情绪,在宫崎骏的电影中很难看到失望和绝望的情感,影片的基调不会定位于绝望,即使是在《百变狸猫》中看到了狸猫的无奈和绝望,但是影片只是点到为止,会以各种方法使困难得到解决,在悲伤中观众也得到心理的安慰,这就是宫崎骏的高明之处。他所有的电影把社会的种种问题点到为止,并不深刻地阐明,这也是宫崎骏为什么会做为当代社会的一剂良药,他教会你什么是良知,什么是万物和谐共处,什么是关心,什么是爱,爱的力量有多强大。这类似于医生把药方开出来至于病人按不按药方来治那是病人的事。他的电影告诉你应该怎么做,且没有太多的抱怨,没有太多的指责,这就是宫崎骏电影在票房上的成功,包揽了从小到老的所有观众。
电影的基调基本上保持着轻松明快的风格,没有黑暗和阴郁的风格,没有丑陋的巫婆,即使有也会被富有爱心而善良的小主人公一拳击倒,再加上久石让的经典配乐,让每部电影的插曲成为经典,做为原声大碟而在市场上大卖。一个好的配乐就已经能使电影成功很多,再加上可爱生动的人物形象和言简意赅的主题,这样就使电影成功了一大半。所以宫崎骏的系列电影是紧紧抓住受众群体的内心,赢得大部分人的喜爱,他用日本长久以来的理想环境下的人文关怀通过电影转达给观众,并且在一定意义上宣传了日本民族的精神和文化。
二
尽管从宫崎骏的电影能很容易看出其浅显易懂的人文关怀主题,但如果具体到每部片子,也绝没有这么简单。他之所以被称之为动画界的“黑泽明”是因为其电影作品有共通的思想和对人性深刻的探讨。黑泽明有经典的《罗生门》,宫崎骏有巅峰之作《千与千寻》,二者的作品都渗透着复杂的人性和人类最原始的欲望。
《千与千寻》荣获第75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背景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人们对金钱、物质有着强烈的向往和控制欲。影片里的魔幻世界人被汤婆婆夺走姓名,让人找不到回家的路,这其实是宫崎骏在发达社会物质生活暴涨的时候,当物质夺走一个人自我的时候,如何能找回本我的讨论,这种找寻,其实也是自我和本我的一种讨论。在迷失自我的时候一定要记住真真实实存在的自我,不要丢掉本性中最善良的一面,要返璞归真。汤婆婆和钱婆婆两个人物角色分别代表着物质和朴素,在汤婆婆的世界里的人都是忘记本我,被物质夺取自我的人,自我的丢失造成物质世界里人性的贪婪和邪恶。河伯的肮脏是人类再生产对于环境不断地污染的暗示――经济发达之后没有洁净的小溪,没有一处森林,物质文明完全取代了非物质文明,人类在完全物质的世界里变成一只只贪婪的猪。人性本善的无脸男变成贪婪和邪恶、怒气的化身,失去了天生的善良和淳朴。这是一场心灵的净化,也是真实环境的净化。影片的深度讨论就在于告诫人们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之下都要记住不要丢失本我,找回迷失的自我,回归母体。动物是人类进化的必要过程,动物有着人类最原始的欲望,没有思想。在物质文明发达、金钱充斥社会的情况下,人往往会变成动物,不再拥有独立的思想和思考能力,除了具有原始的追求金钱的能力外没有交际能力,友情和亲情严重缺失。影片以千寻为主线,去探寻丢失的友情,去寻找淡漠的亲情,去学会如何感恩,这些情感是做为人必须要拥有的基本情感。然而人类的自我丢失如同把垃圾填满河流一样,没有公德之心。所以找寻这些感情和找回自我以及学会分享的过程需要人类自己去完成,没有人可以帮助。但在片子里千寻踏上找回父母的路其实也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妥协,也有淡淡的一丝无奈。回到宫崎骏的主旋律上,每个人心里只要有厚厚的爱,就不会迷失掉自己,就能学会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当人类只拥有金钱的时候其实是什么都没有拥有。这也正是为什么《千与千寻》会成为宫崎骏复出之后最为成功之作的原因了。
现实中的科幻电影大师是库布里克,他可以构造美轮美奂的科幻场面,他可以让科幻和实际结合得没有一丝缝隙。而在动画界能将动画的科幻场面做到精致,做到气势磅礴的就只有宫崎骏。一部《风之谷》足以证明。《风之谷》的动物场面宏大,想象极其丰富。而影片的主题讨论颇为沉重:战争之后的灾害,找寻生命的新生和母体回归,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三大主题讨论足以让人深思。就像之前宫崎骏的接班人高勋的《萤火虫之墓》以沉重的基调探讨战争和生命的意义。《风之谷》与《萤火虫之墓》最大的差异性就在于《风之谷》用讨论的方式稍显轻快地讨论沉重的话题。战争带来的直接灾害是生命的缺失,影片以坚决的声音抵制战争,人与人的战争,人与自然的战争,只要有战争,人就必然会有伤亡,所有的战争结果都是两败俱伤。而且影片对侵略提出决绝的抵制,没有侵略就没有战争,没有战争就不会有生命的缺失,人类要合理地利用大自然所给予的资源,不能以侵略的方式让自然资源严重缺失。在影片中,女主人公就是那个能带来新生生命的使者,其实影片探寻的也是另一种意义的母体回归,生命的死亡预示着新的生命的开始、新一代的孕育和繁殖。没有母体的回归,人类贪婪的心灵就得不到洗涤,就不会有悔改,就不会用自己无限广阔的胸怀来感怀世间人。影片倡导避免战争的爆发更多地体现在二战之后,大多数民众在战争中所受到的伤害和国家的损失,影片没有《千与千寻》的妥协,没有《百变狸猫》的无奈,它有一种坚决的态度。
影片指出变异的动物如果受到核污染之后会变异增大到原体的几百倍;人类的土地和大气被污染后,人类便没有适宜生存的地方,影片在反对战争的同时也坚决反对使用核武器。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宫崎骏系列电影恒久不变的中心主题,人类即使再强大也不能轻易更改自然规律。如果不遵守自然规律,过度地开采资源、滥用资源,食物链便被一层层地破坏掉,到那个时候就不是通过战争来抢占资源那么简单了。所以《风之谷》比前期的几部更多地表达了导演自己的意志倾向,人类的克制是从每个人做起,从每个本体做起。影片结尾,成群的王虫形成美丽又壮观的景象,人类要与自然示好,自然界也就会善待人类。《风之谷》较前期的片子来说有着商业片的规模,也有着文艺片的深刻,是具有代表性的对生命意义讨论的动画科幻片。
三
宫崎骏系列电影能在全球的动画市场经久不衰,有导演大量倾注的心血,有编剧注入的当代人类最需要的感情。在全球化的风暴之下,人类需要的不再是金钱欲望的满足,而是一种心理的平衡感。在忙碌和竞争压力之大的社会中需要的也是宫崎骏电影所要表达的一种母体回归的人生意义和思想感情。在好莱坞3D市场如此火爆之下,在各种类型的动漫电影产量之高之下,平面动画还能如此受人追捧,票房能一路长红,实属不易。3D电影是未来电影的一个趋势,一个大方向,能够保持原有的风格不受影响且成功地位不受干扰固然是好事,但是在好莱坞的3D狂轰滥炸下,考虑一下前进的道路,努力将美好的故事和传统美好的人文主义通过3D表达出来,未尝不是一个好的方式。
关键词:化学;现代生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日趋密切,为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提供了便捷,对科技的进步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如下所述是从几个纬度来解析化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一、化学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应用
“民以食为天”,我们吃的粮食离不开化肥、农药这些化学制品。1909 年哈伯发明的合成氨技术使世界粮食翻倍,如果没有他发明的这个化学技术,那么世界上就有一半的人得不到温饱。加工制造色香味俱佳的食品就更离不开各种食品添加剂,如,甜味剂、防腐剂、香料、味精、色素等等,它们多是用化学合成方法或化学分离方法制成的。转基因食品、生态环保型服装、智能材料等无不是化学给我们带来的福音。山梨酸钾,食用防腐剂,现在都是工业生产的,使得火腿肠等诸多熟肉食品、泡菜食品等可以比较长时间保存。亮蓝等食用色素,也是工业生产的,使得我们的饮料色彩斑斓。
化学分析使我们知道,印度古工艺陶瓷餐具含铅,会使人中毒,于是我们不再用印度古工艺陶瓷餐具用餐了,避免了大量印度、西亚以及欧洲的人因为餐具食物中毒。衣服的面料大都是化工产品,吃的食品药品需要化学合成,建造房屋时水泥、涂料等都是化学品,汽车行驶需要使用汽油亦是化工产品。
再看我们住的房子,石灰、水泥、钢筋,窗户上的铝合金、玻璃、 塑料等材料,哪件不是化学制品。离得了铝合金的木制的窗户,也离不开化学制品油漆,就算不用玻璃吧,像一些贫穷人家用的尼龙布甚至用的报纸,不是化学制品又是什么?还有我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如牙刷、牙膏、香皂、化妆品、清洁用品等等无一不跟化学沾边,都是化学制剂。
二、化学在医药学领域的应用
因为有了合成各种抗生素和大量新药物的技术,人类才能控制传染病,才能缓解心脑血管病,使人类的寿命延长25年。人类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各种营养品和药品。如果没有这些化学药品,世上不知有多少人要受病魔的折磨,不知有多少人会被病魔夺去生命。
化学是一门是实用的学科,它与数学物理等学科共同成为自然科学迅猛发展的基础,化学的核心知识已经应用于自然科学的各个区域,化学是创造自然,改造自然的强大力量的重要支柱。目前,化学家门运用化学的观点来观察和思考社会问题,用化学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例如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健康问题、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化学被炼丹术、炼金术所控制,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或象征富贵的黄金,炼丹家和炼金术士们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而后记载、总结炼丹术的书籍也相继出现,虽然炼丹家、炼金术士们都以失败而告终,但他们在炼制长生不老药的过程中,在探索“点石成金”的方法中实现了物质间用人工方法进行的相互转变,积累了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条件和现象,为化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当时出现的“化学”一词,其含义便是“炼金术”。但随着炼丹术、炼金术的衰落,人们更多地看到它荒唐的一面,实际上,化学方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正当发挥,中、外药物学和冶金学的发展为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准备了丰富的素材。
基因疗法、干细胞技术、生物质洁净能源、纳米生物技术等,人们要用化学方法不断创造新的化学产品;创造新药品战胜癌症、艾滋病、SARS 等病毒性疾病;战胜老年性痴呆、心脏病与中风等影响健康长寿的顽疾。
从药物的成分来看,绝大部分是化合物,特别是西药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人工合成的。再从医药与化学的关系来看,从无机化学到有机化学、再到生物化学,药物就是化学的产物。
三、化学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应用
航空航天工业是化学镀镍的使用大户之一,比较突出的应用实例是:美国俄克拉荷马航空后勤中心,自1979年以来,以及西北航空公司自1983年以来均采用化学镀镍技术修复飞机发动机零件。
胶体推进剂在航天领域也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原本使用的 固体推进剂密度大、易贮存和运输,但比冲较低且不能调节燃速, -100- 不能多次启动。液体推进剂比冲较高且能在飞行过程中调节推力, 能多次启动,但它们易燃、易爆、有毒、安全性低,而胶体推进剂可具备固体和液体推进剂的优点。航空航天工业使用的耐高温耐腐蚀材料等绝大多数都是化工合成材料,对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手机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而手机里高精密的电子板上有许许多多的化工材料以及锂电池的应用都是化学为我们带来的福祉。
四、化学在开发新能源领域的贡献
利用太阳能和氢能源的研究工作都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前沿课题。材料科学是以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等为基础的边缘科学,它主要是研究和开发具有电、磁、光和催化等各种性能的新材料,如高温超导体、非线性光学材料和功能性高分子合成材料等。生命过程中充满着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当今化学家和生物学家正在通力合作,探索生命现象的奥秘,从原子、分子水平上对生命过程做出化学的说明则是化学家的优势。
化学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尖端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以及人民生活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 保护、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等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它是一门社会迫切需要的实用学科。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化学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
参考文献:
[1]管国锋,赵汝溥.化工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关键词:生态文化;生态环境;构建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 A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十一五”纲要和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可见,开展生态文化建设,不断根据当今中国经济高度发展的成就进行生态文化创新,是新时期人类文化发展的新阶段、新需要,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一、 生态文化――人类文化的新走向
考察人类的文化史可以发现,“人类已走过了太古时代的自然文化,迈过了古代社会的人文文化,正在经历工业文明时代的科学文化。”当我们极力推进现代化之际,我们不能不注意到一种现象:现代化在东西方均遭遇到了挑战,现代化正
经受着审视与批判。为了经济发展,人类失去了敬畏自然和尊重生命之心,不断地消灭其他物种和生命,正在成为“生命的孤独者”。同时,自大的人类亵渎神灵、失去信仰、放逐崇高,正在成为精神无所归依,失去终极关怀的精神流浪者。
生态文化的理念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它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的变革:首先,是人的价值观的革命,即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代替人统治自然的价值观;其次,是世界观的革命,即用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哲学,代替人类
中心主义哲学,用关于事物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生态世界观代替机械论、元素论;另外,它还会引发人类思维方式的革命,整体的生态学思维如莱昂波尔德等提倡的“像一座山那样的思考”将代替机械论的分析思维。这一转变已经在各个领域中表现出来,它是全方位的、深刻的人类文化革命和创新,是人类文化的新走向。
二、生态文化的定义和内涵
生态文化是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当中新出现的文化的形态,有其特定的含义和价值观基础。正确认识生态文化的基本含义及其价值观基础,是研究有关生态文化的一切问题的必要前提。
(1)种观点认为,人类新文化称为“生态文化”,生态文化,从狭义理解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
(2)种观点认为,生态文化是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保护生态环境、追求生态平衡的一切活动和成果。
(3)种观点认为,生态文化是指人同自然的共同发展过程中创造的面向人和自然关系的一切物质和精神产品的系统总和.
第四种观点认为,生态文化是指以生态学为代表的科学思维方法演变和发展而形成的系列观念,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物态和意识形态上的文明。
上述各观点在对生态文化理解的侧重点上各不相同,但有着共同的本质----即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文化。
生态文化是汲取各种文化之精华的现代文化,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具体表现,作为一种新文化,它表现在文化的三个主要层次上。一是生态文化的物质层次。生态文化要求摒弃传统的掠夺自然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双赢”;二是生态文化的制度层次。通过改革和完善社会制度和规范,完善社会法律体系,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生态文化的精神层次。确立生态价值观,建设“尊重自然”的文化,实现对待自然的态度上的一系列转变。
三、绿色农产品对生态文化构建的影响
绿色农产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无污染的安全 、优质 、营养农产品。人以食为天,为人类提供丰富而又安全美味的食品是农业的神圣职责。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度,以及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的生命现象是自然现象的一部分,人体的机能要和自然界的变化保持一致才能维持生命。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者将会是受害者。所以,我们党的十七大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农业,把传统农业的精华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绿色农业。
绿色农业是农业生产方面进步的一种模式,是现代农业的一种模式。绿色农业体现了以人为本。它是针对人类文明进步、进程加快,对营养和安全水平(数量、质量安全)及对农业多功能的需求更加迫切的趋势。积极打造绿色农业,实现绿色产业、绿色食品、绿色品牌、绿色家园的现代绿色农业新模式。这种绿色农业模式,把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发展农业经济于一体,强调为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要保持生物多样性,为要把农业发展建立在自然环境良性循环基础,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保持人、环境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等诸要素和谐统一。
四、我国生态文化的构建途径
构建生态文化是保护生态环境、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是实现可持续发
1.生态文化构建要以法律法规为保障。展的需要,是时代的呼唤和要求。
法律是保护生态与自然资源的必要手段。生态文化建设需要建立健全各项环保政策、法规和标准。这个体系要成为一个立体交叉式的体系,包括横向的和纵向的。横向的要有多种法规、政策、标准成为体系。纵向的每一种政策、法规都有上自国家,下至地区文化特色的不同层次的规定。在生态文化建设中,有必要对我国现有法律进行修改、创新和完善,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要完善在生态保护和生态产业发展方面滞后的立法,对现行的不利于生态保护、生态产业发展的有关内容和不够完善的法规进行修改,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制定有关资源有偿使用、生态环境补偿和公共环保工程设施有偿服务的法规规章,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证。
2.生态文化建设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导
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要求把经济发展的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结合起来,认为发展既不能简单地与增长画等号,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向自然索取。在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的维护发生矛盾时,要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子孙后代,不做那些得益于现在而不利于长远的急功近利的事情,更多地考虑一些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文化理念,它与生态文化建设的思想是一致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有意识地改革自己的文化,推动生态文化的发展。积极利用健全的法制规范人,用良好的政策引导人,用舆论“无形的手”来塑造人、激励人,增加人的知识,拓展人的眼界,熏陶人的心灵,提升人的品格,从而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发展。
3.生态文化建设既要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要借鉴国外经验
生态文化建设,就是要用科学态度对待民族传统的生态文化,批判地继承和发展民族优秀的生态文化传统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古为今用,将中国传统的生态文化运用到现代科技发展之中,不断地进行改造与创新,建设出适应现代中国发展的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是开放的文化,离不开对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汲取和借鉴。不得不承认,西方发达国家无论是对自然的认识,还是在生态保护法律制度的建立,抑或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实践等方面都走在了我们的前面。国外生态文化的精华和成功的经验,包括当代科学技术的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技术,都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
4.生态文化构建要加强国民生态科学知识的教育和普及
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之一,就是人类缺乏环境资源保护意识。所以,以各种形式开展的生态知识普及和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可以通过每年的世界水日、世界气象日、世界环境日、世界人口日、地球日等纪念活动日,对公众进行宣传和教育,让公众切实了解到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培养公众的生态文化观念和生态伦理意识,加深公民对环境保护的广泛关心和理解,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热情。更重要的是,要将生态教育纳入到教育系统,通过学校教育普及生态哲学、生态科学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知识,促进受教育对象从小就具有较高的环境意识和良好的环保习惯,实现对传统价值观念的转型。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