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对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展望

对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展望

时间:2024-03-28 10:58: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对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展望,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对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展望

第1篇

【关键词】地质地貌学 试题库 建设 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207-02

普通高等教育中,专业骨干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课程试题库建设。建成课程试题库,不仅能促进课程考试措施与方法的变革,有效提升考试效率[1-4]。而且还能明显促进教师对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和探索,促进教师与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共同提高[5]。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中,教育部指出课程试题库建设是普通高等学校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并明确要求普通高等学校应该自主建立不同课程试题库,逐步实现利用课程试题库自行组织考试。因此,在目前的课程教学与教育改革中,加大力度建设和完善课程试题库,对实现普通高等教育中课程考试标准化、教学内容丰富化、教学方法多样化和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等方面具有极其显著的作用[6]。《地质地貌学》是农业资源环境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1998年举行的全国第一次普通高等学校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农业资源环境专业要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专业人才。为适应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组对该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考查考核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通过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内容的研究与梳理,以期构建出全面覆盖教材知识点、试题数量适度、突出教学难点和重点、试题类型丰富、难易程度适中,且适用于不同民族教学班级的《地质地貌学》课程试题库,使《地质地貌学》课程试卷管理走向规范和标准化,为实现《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与考试分离,和保证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质量的相对稳定,保证课程考试结果的可靠、有效性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1.《地质地貌学》试题库建设内容与过程

1.1建设内容

《地质地貌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为学生讲授地球基本知识、矿物岩石、地质发展史、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风化作用等基础的地学基本理论。另外还有几种主要地貌类型及成因阐述。《地质地貌学》课程授课对象为农业资源环境专业一年级本科生,理论40学时,实习30学时。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了解宇宙、地球的起源,矿物和岩石的基本特征及其分类体系,了解地质构造在农业资源区划、水土保持以及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同时要明确《地质地貌学》课程与本专业相关课程《土壤学》、《土壤地理学》、《土壤资源调查与制图》等课程之间的联系。学生要初步具有地质与地貌图形的识别与阅读能力,详细了解地面流水、地下水、风、冰川、冻土、湖泊沼泽、海洋及分带性气候的地质作用和地貌特征,重点掌握中国地貌特征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农业资源、水土保持及环境规划等领域。因此,根据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在新疆农业大学专业学科发展中的定位,深入研究《地质地貌学》课程在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理清《地质地貌学》课程与其它相关专业课程的关联关系,梳理《地质地貌学》教材(梁成华主编)内容框架和知识单元,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为试题库建设奠定材料基础。根据《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目标,将教材知识点结构划分为地球基本特征、地质学、地貌学三大知识模块。《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组老师反复讨论确定各模块知识单元的知识点,并对知识点进行分层,划分为易理解、较易理解、较难掌握和难掌握四层。

1.2 建设过程

《地质地貌学》课程考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使教师从学生课程考试分数的评判者转变为促进学生自愿和主动学习的引导者。课程考试不仅通过考查使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和应用的情况,从而促进教师对教学的改进。也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在知识掌握和能力提升方面的进步与不足,从而促进其自主学习和不断完善自我的能力。因此,《地质地貌学》课程试题库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就是如何使试题库知识点内容覆盖更加全面、知识结构更完整、形式更灵活多样,试题内容不仅要考查学生对地质地貌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还要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践生产相关问题的能力。试题命题前教师要对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进行认真学习和研究,并结合《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改革和知识更新的要求,制定课程命题方案。《地质地貌学》课程试题库命题组成员要对所编知识模块开展定期的会议讨论,试题内容和题型选择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要求《地质地貌学》课程试题库中试题内容要全面覆盖教材知识点,难点和重点突出,试题类型丰富,难易程度适中,试题数量适度,语言文字使用规范,并有正确的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1.2.1 确定试题类型

共有6种题型。包括名词辨析、填空、简答、图示、案例分析和论述题。其中前三种题型是客观试题,考核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后三种题型是主观试题,能动性大,主要考核学生的分析、动手运用的能力。

1.2.2 制定评分标准

试题满分为100分,分值分布为名词辨析:4小题,每题5分,共计20分;填空题:20空,每空0.5分,共计10分;简答题:5小题,每题6分,共计30分;图示题:1小题,每题6分,共计6分;案例分析题:1小题,2―3个问题,共计10分;论述题:2小题,每题12分,共计24分。

1.2.3 确定试题难度

在编写试题时,把试题内容根据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难易程度划分为四个等级,即易、较易、较难、难,它们的比例分别为:15%、30%、45%、10%,试题的总体难度由《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组命题教师统一拟定,最终根据试题库试运行期间学生成绩的统计分析结果加以修正。

1.2.4 分章编写试题

根据《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规定并结合教学改革和知识更新的要求拟定课程知识要点,课程试题库知识要点要覆盖整门课程。按知识模块分章编写知识点,并以章为单位,构成试题库的子集,原则上要求每章都涵盖6种题型。

1.2.5 选题组卷

在试题类型不少于6种,试题内容覆盖全部课程知识点的条件下,对《地质地貌学》课程试题库进行选题组卷,最终建立包括名词辨析、填空、简答、图示、案例分析和论述题等6种题型的15套标准试题(含15套标准答案),卷与卷之间试题内容重复率不得超过20%,每套试卷满分100分,试题数量必须要求学生在110分钟内能够答题完毕。《地质地貌学》课程试题建成后应由课程教学组长、教研室主任、教学主任一次进行检查与审核。对试题进行检查与审核时,要注意试卷在整体体上是否全面反映课程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在难易程度上是否有层次梯度的划分,在试题评分时是否有助于拉开不同水平的差距。组卷试题内容和试题类型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试题库经审核、调整、修改和终审后,经课程教学组长和系主任签字盖章后报教务处,同时报送WORD文档。

2.《地质地貌学》试题库应用效果分析

2.1 考试效果分析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骨干课程《地质地貌学》试题库与试卷库建成以后,首先要进行试题库的试运行。以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一个教学班(汉族班或民族班)整体或者以一个教学班级为单位抽样让学生用试卷库抽题考试,经对考试成绩统计分析后,确定考试成绩分布较为合理后再对全部专业班级推广使用。在2013年―2015年的3个教学年度期间,分别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5个教学班进行了《地质地貌学》课程考试的试题库应用。2013年应用班级为农资111班、农资122班,2014年应用班级为农资121班、农资132班,2015年应用班级为农资142班。5个教学班级中农资111班、121班为民族教学班,农资122班、132班、142班为汉族教学班。每个教学班采用2套不同试题,3年共计应用10套试题(表1)。

对表1中不同教学班级的试卷得分情况分析,无论民族班还是汉族班在同一年度的课程考试中,其应用的2套不同试卷的试题分项平均得分及总平均得分都无显著差异,说明《地质地貌学》试题库中所组成试卷知识点的覆盖范围较为均匀,难易程度较为一致。不同教学班级之间,随着教学年度的推进,试题分项平均得分和总平均得分都有一定的提高,特别是民族教学班提高较为显著,总平均得分从65分提高到75分,及格率维持在80%以上。汉族教学班总平均得分从78分提高到82分,及格率维持在85%以上。说明《地质地貌学》试题库中所组成试卷适用于不同民族的教学班。对不同试卷中试题分项平均得分分析,随着教学年度的推进,在能力应用的主观题(图示、案例分析)方面,学生得分率明显提高,图示题得分率从60%左右提高到80%以上,案例分析题得分率从52%左右提高到70%以上,说明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对不同民族之间的教学班级总平均得分分析,民族教学班试卷得分略低于汉族教学班,但差异不显著。

2.2 促进教学效果分析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骨干课程《地质地貌学》试题库的建设与完善,对《地质地貌学》课程考试、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以及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为适应《地质地貌学》课程试题库的建设,教学组对《地质地貌学》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在教学内容方面新增《地质地貌学》特色案例库,矿物、岩石、土壤类型以及土壤剖面整段标本。并结合新疆特殊的地质条件和地貌类型,广泛搜集、整理与新疆地质地貌特征有关的教学案例和素材,建成20个地质地貌实例专题,并总结成文字与图形材料。利用网络和书籍查阅、复印整理与《地质地貌学》课程相关的重要图书20本,提供给学生用于自学和参考。在教学条件上新增《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实习30学时,并制定了统一的野外教学实习路线和地点,为学生野外观察和实践提供了条件。通过《地质地貌学》课程的野外教学实习,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也为学生掌握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在农业资源与环境111、122、121、132、142班的《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中,继续推进教学方法改革,重点对互动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和反转教学等方式进行推广,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课程兴趣。通过2013年―2015年的3个教学年度教学改革,使得《地质地貌学》课程课堂讲授内容更为丰富,更富思想性,学生对《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显著提升。

由表2可以看出,随着教学年度的推进,不同教学班级之间在教师教学态度、教学管理方面的评价和满意度一直较高,无显著差异。但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个人课程收获方面的评价和满意度有明显提高。

教学方法得分从91.8上升到94.1,教学内容从92.3上升到94.6,个人课程收获从87.6上升到94.2,总体加权平均得分从90.9上升到94.2。说明《地质地貌学》课程试题库的建设,不仅促进课程考试方法改革,也促进教学方法改革,并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提高。

3.结论与展望

3.1 结论

为了培养具有扎实基础,专业知识面宽,创新能力强,高专业素质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形式进行改革。通过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内容的研究与梳理,最终建立包括名词辨析、填空、简答、图示、案例分析和论述题等6种题型的《地质地貌学》课程15套标准试题(含15套标准答案)。通过在不同教学年度和不同民族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教学班级中的试用,反应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骨干课程《地质地貌学》试题库中所组成试卷的试题内容对教材知识点覆盖较为全面,教学难点、重点突出,试题类型丰富,难度适中均匀,且适用于不同民族的教学班级。另外《地质地貌学》课程试题库的建设,不仅促进了教学单位对课程考试方法的改革,也促进了教师对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并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提高。

3.2展望

通过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骨干课程《地质地貌学》试题库的建设将逐渐实现该课程教学与考试的分离,在保证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质量的相对稳定,保证课程考试结果的可靠、有效性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地质地貌学》课程试题库的建设工作并不能一劳永逸,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目标都会发生变化,课程知识点也会不断更新。因此,《地质地貌学》课程试题库建设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的过程。另外现阶段建成的《地质地貌学》课程试题库知识点以基础理论和简单的图示、案例分析问题为主,希望在今后的课程试题库完善过程中能把《地质地貌学》课程的野外实习内容包含进来,从而实现《地质地貌学》野外教学实习考核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实现学生对《地质地貌学》课程理论知识掌握及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全面考核。

参考文献:

[1]王晓宇,孟繁疆,贾银江.高等学校试题库建设实践与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2):60-62.

[2]武灵芝,胡栋,胡晓飞,等.论《生物医学传感器》试卷库的建设[J].时代教育,2011,(4):32-33.

[3]曹雷,张琴英.《地理信息系统》试题库建设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1,(7):235-236.

[4]王得玉,马明栋,焦东来, 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试卷库的建设[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3(2):136-137.

[5]王伊娜.建立教学考试试题库或试卷库实施考教分离[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4):76-81.

[6]邓国庆.谈标准化试题库建设[J].石油教育,2008,(4):25-26.

第2篇

关键词:循环农业;农村生态社会;价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3-0037-03

一、背景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1] 这是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这个新要求指明了目的、内容和途径,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行动指南。它对指导我们全面推进循环农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村生态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目前中国农业资源的持续减少、水土流失严重、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锐减、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威胁等情况下,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的农村生态社会建设将是中国农村发展的必然选择。要从根本上缓解农业资源约束矛盾,减轻农业环境压力,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农民自身素质,增强中国农业经济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是中国农村生态社会发展的最有效途径。

一、循环农业的内涵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一词,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鲍尔丁在1966年提出的,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根据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我们认为,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在农业资源投入、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依赖农业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依靠生态型农业资源循环来发展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农业循环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农业经济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把农业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农业资源―农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是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方式。循环经济思想在农业上的应用最初表现为一种朴素的形态,即“生态农业”模式,如广泛应用的南方“猪―沼―果”和北方“四位一体”等生态农业模式[2]。

循环农业表现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是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技术学原理及其基本规律作为指导的农业经济形态,通过建立农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质量改善的动态均衡机制,将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的各种资源要素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加以统筹协调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是采用农业资源减量消耗、农产品多级利用和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的闭合循环生产模式的工业型农业 [3~4]。循环农业的目标最终体现为形成完整和闭合的产业网络,农业产业附加值提高,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农民收入提高和生活得到改善,农村社会稳定快速发展。

循环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农业经济增长新方式,通过建立“农业资源农业产品农业废物再利用”的循环机制,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协调,实现农业生产的“两低一高”,即资源消耗低、废弃物排放低、物质能量利用高。“循环农业的本质特征是资源节约和产业链条延伸”[5]。

二、循环农业的基本模式

1.优先发展畜牧业。农村地区应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以村为单位修建村级的畜牧饲养场,农民入股共同兴建,政府予以政策扶持,农村信用社提供必要金额的贷款,设立财务监管机构,实行正规化管理模式,将农民组织起来进行职业化培训,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相关高校和科研技术部门的技术人员定期下乡给予技术指导。畜牧业的规划饲养既能充分利用农业生产的资源,又能减少农业生产的废物产生,既能增加农民的收入,又能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地肥料,节约农业生产成本,还为农村清洁能源的生产提供了原料。

2.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发展畜牧业需要饲料,也要对畜牧产品进一步加工才能更好地提高产品附加值,根据农产品的生产环节,发展相关的农产品深加工业。农产品深加工业,一来可以增加农产品的产业链条,同时增加农村就业机会,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可以增加农村商品流通和餐饮业的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的发展,将保证初级农产品的销路问题,还能将产业附加值留在农村。通过农产品加工业,还可以增加农民的合作,建立新的有效的组织,将农村社会事业和文化事业发展起来。

3.发展清洁能源。随着畜牧业的发展,会产生大量的畜禽粪便,这既不卫生,又污染环境,而且资源利用率极低。因此我们可以采取中央和地方政府按比例补贴,为农民提供修建沼气池的部分资金和技术,统筹规划,将沼气池普及开来,使养殖场的粪便,田地里的秸秆变废为宝 [3~4]。产生的沼气可以用来做饭;沼气池发酵所产生余热可用于取暖;发酵完全的粪便可以撒入田间,改良土壤,节省化肥施用量,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同时提高农产品品质。

4.生产绿色农产品。应鼓励农民在农闲时间种植经济作物以提高农民收入。如在适当土壤条件下进行蔬菜大棚建设,利用新能源――沼气的废液,牧业的有机肥生产绿色蔬菜,这样就可以进行春秋,甚至冬天的蔬菜种植及销售,既为当地农民的生活提供更多的蔬菜供应,又使农民增加了收入[6~7]。另外,还应有效利用土地,大力种植药材、经济木材等。

三、循环农业在农村生态社会发展中的价值

循环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它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循环农业在农村生态社会建设中具有全方位的价值。除了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民增收外,还能给社会、环境带来良好的效益。

1.循环农业的经济价值。循环农业系统是一个自然、生物与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大系统,它是一个“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生物物质生产过程。所谓“自然”再生产过程,是指种植业、养殖业与海洋渔业等,实质上都是生物体的自身再生产过程,不仅受自身固有的遗传规律支配,还受光、热、水、土、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即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经济再生产过程,是指农业生产是按照人类经济目的进行的,投入和产出,受到经济和技术等多种社会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即受社会经济规律的支配。人类从事农业生产,就是利用并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再通过动物饲养,以提高营养价值,使农业生态系统为社会尽可能多地提供农产品。同时,人类运用经济杠杆和科学技术来提高和保护自然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实现其经济价值。现以南方和北方典型的生态模式为例分析循环农业的经济价值。如典型的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 [2],它是利用山地、农田、水面、庭院等资源,采用“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从而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具体地说,就是户建1口沼气池,人均出栏两头猪,人均种好0.067hm2(1亩)果,被俗称为“121”工程。利用人畜粪便下池产生的沼气做燃料和照明,利用沼渣、沼液种果、养鱼、喂猪、种菜,从而多层次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提高了经济效益。又如典型的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2],它是在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条件下,利用可再生能源、保护地栽培、日光温室养猪及厕所等4个因子,通过合理配置形成以太阳能、沼气为能源,以沼渣、沼液为肥源,实现种植业(蔬菜)、养殖业(猪、鸡)相结合的能流、物流良性循环系统。能够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综合效益也很明显。具体地说,温室为沼气池、猪禽、蔬菜创造良好的温度、湿度条件,猪也能为温室提高温度。猪的呼吸和沼气燃烧为蔬菜提供CO2气肥,可使果菜类增产20%,叶菜类增产30%。蔬菜生产又为猪提供氧气。同时,猪粪尿入沼池,产生沼肥,为蔬菜提供高效无害有机肥。在一块土地上,实现产气积肥同步、种植养殖并举,建立起生物种群较多、食物链结构较长、能流物流循环较快的生态系统,基本上达到了农业生产过程清洁化和农产品无害化。

2.循环农业的社会价值。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及社会组织通过自身的自我实践活动发现、创造社会或他人物质、精神发展的规律及内在矛盾的贡献。实现循环农业的生产方式,一方面循环农业中的产物,如沼气,给农民提供清洁的生活能源,如此一来,可以减轻社会的供能压力,使得社会不会因为局部地区的能源匮乏而急于求成的开采能源,节约了社会资金成本和劳动成本等;如畜牧、绿色蔬菜、经济作物等,不仅满足了农村地区的生活需要,而且能将剩余农产品提供于社会,更为重要的是循环农业生产的大多为无公害的农产品,符合当今社会人民的生活质量标准 [2]。另一方面通过循环农业的生产方式,农业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农村仅需要部分劳动力从事生产,而将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从而创造更多的社会总产值。如吉林省委省政府预计从2010年起利用三年时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0万人。巩固“吉林保安”、“吉林大姐”劳务品牌,集中打造“吉林技工”劳务品牌。着力提升外派劳务的规模和质量。加强对外派劳务企业和派出人员的政策服务和规范管理,维护外派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2010年全省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0万人,这从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满足社会企业的生产用工所需,从而实现双赢的目标。

3.循环农业的生态价值。生态价值是区别于劳动价值的一种价值。根据理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劳动,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不是人类劳动的产品,因而不具有价值,对它们的使用无须付费。而如今,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成为严重问题,环境污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维护环境需要支付大量环境费用,因而提出“生态价值”的问题。它要求承认清洁的空气、干净的天然水,肥沃的土地等具有价值,天然森林和其他资源具有价值。生态价值是自然物质生产过程创造的,它是“自然―社会”系统的共同财富。

循环农业,简单地说,就是在良好的生态条件下所从事的“三高农业”(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它不单纯地着眼于当年的产量,当年的经济效益,而是追求三个效益(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使整个农业生产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把人类梦想的“青山、绿水、蓝天、生产出来的都是绿色食品”变为现实 [8]。循环农业是伴随着整个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全新农业,它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搞好循环农业建设,一方面,注重总结与推广中国传统农业中适于循环农业的经验和做法,比如:合理轮作、种植绿肥、施用有机肥、修建水平横田、垂直化的种植养殖等等。这些都是广大农民十分熟悉并且愿意接受的措施;另一方面,要加紧研究与大力推广先进的循环农业新技术 [9],如:为了减少白色污染而研制的光解膜、生物农药、生物化肥,另外秸秆还田、节水灌溉、沼气池的修建、残叶残杆的合理利用等等,既节约了农民的生产生活费用,又使得农村生态环境得以改善,达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目的,创造了生态价值。

4.循环农业的文化价值。客观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一定文化需要的特殊性质或者能够反映一定文化形态的属性就是指文化价值。循环农业的模式在农村地区的实施,一方面使得农民更注重现代生产技术、生产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从而主动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另外,循环农业也可称为生态农业,它的一个宗旨即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目前在农村地区先后开展了各种文化活动,如环保宣传、文艺演出、干部下乡指导、科普知识讲解、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宣传等,以增强农民的生态意识、科学素养等综合素质,从而使农民更加积极的从事生产生活。

四、循环农业促进农村生态社会发展的基本路径

1.大力倡导农业生态文明,提高农民生态意识,全面发展循环农业生产模式。首先,政府政策的扶持,给予循环农业经济方面的一些补助或优惠,从而促使农民自主的选择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 [10]。如政府应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宣传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意义,大力倡导农业生态文明,建立有计划的长期坚持的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机制,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与社会、自然之间和谐的生态价值观。其次,加强农民基本的素质教育以及中小学环保生态意识教育,使环保的观念根深蒂固 [11]。最后,对农民进行生态意识培训,同时规划村容,对农民的耕作方式、生活习惯等做出合理的改善,使之更加整洁,适宜居住的同时加强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既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又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普及先进农业实用技术,加强科技创新。在循环农业中利用先进的技术,如重点以农业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可回收利用材料和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等,尤其加大对实用的关键技术创新的投入,如绿色耕种技术、节水灌溉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农林牧品种遗传改良技术、“绿色”化肥、农业生产技术及其他现代高科技农用技术等 [9]。

3.遵循循环农业的“3R”原则,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在农业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和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起农业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体系 [9]。推行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的循环再生利用,向农民支付一定费用回收秸秆及人畜粪便等,制成有机肥料、饲料再出售给农民使用。有了经济利益的刺激,农户就不会随意浪费秸秆,农村人畜粪便的污染就会大量减少。秸秆还可以加工作为畜禽饲料的秸秆粉、秸秆工艺品编织、秸秆造纸等等。

4.加强循环农业经济法制化建设,注重循环农业生产的人才培养[9]。加快建立和完善有关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标准体系、法规和法律等,如建立健全农药、化肥、农用物资、种子的标准体系,从源头上防治农残物引发的农村环境污染,以及外来物种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加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综合法律法规体系,如农村土地、农业灌溉设施、环境治理设施等的产权法律法规。另外,应注重培养运用各种实用技术的人才,只有搞好循环经济的人才队伍,才能全面落实循环农业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谷曼.中国循环农业的实证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7,(2).

[3]章政,等.上海市农业经济循环体制的建立与发展模式[J].农业经济问题,2006,(4):63-65.

[4]吕爱清,等.生态文化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5,(6).

[5]尹昌斌,等.循环农业发展的基本理论及展望[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6).

[6]江彦博,等.循环农业转变农民增收方式[N].农民日报,2008.

[7]刘炜,陈景新,张建军.循环型社会条件下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考[J].求实,2006,(Z2).

[8]赵平,等.上海市崇明东滩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工程中社会经济价值分析[J].生态学杂志,2005,(1):75-78.

[9]方杰,等.基于农业循环经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探讨[J].绿色经济,2009,(2).

第3篇

关键词:天津;休闲农业;区域类型;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2.04.015

Regional Type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Tianjin Leisure Agriculture

SHI Jia-lin, ZHANG Lei, JIA Feng-ling

(Rural Economy and Zoning Institute of Tianjin, Tianjin 300192,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vided leisure agriculture into different regional types according to the resource and current situation in Tianjin rural areas, and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and prospect during the 12th Five-Year Plan.

Key words: Tianjin; leisure agriculture; regional types; development prospect

天津休闲农业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经历了一个由自发兴起到规范管理的过程。2008年,天津市农委和市旅游局共同成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领导小组”,并提出“百千万”建设工程,即用4年时间,建设200个特色旅游村(点),发展2 000个乡村旅游经营户,乡村旅游实现30 000人就业[1]。随着天津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快速提升以及人民生活方式的逐步转变,休闲农业发展迎来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机遇。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市已建成160个特色旅游村(点),形式上既有观光农业园区,又有生态农业庄园,还有农家乐、渔家乐,以及特色村等。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经营主体234家,直接从业人员2.45万人,其中农民就业人数1.67万人,占总人数的68%,带动农户3.41万户。年接待游客近400万人次,年利润总额近4亿元,年利税超过3 000万元(根据2011年天津市农委转发《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休闲农业摸底调查的通知》所附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调查表,收集全市各区县统计资料汇总数据)。蓟县被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认定为全国32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西青区水高庄园、津南区松江乡村俱乐部和塘沽诺恩渔业生态园被评为全国100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静海县西双塘村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10个最有魅力的休闲乡村之一。

1 天津休闲农业区域类型划分

天津10个有农业区县根据各自不同的区域位置、资源类型以及现有休闲农业景区类型和分布情况,大致可分为4种休闲农业发展类型区域,分别为:环城休闲农业区、滨海休闲农业区、远郊休闲农业区和蓟县休闲农业区。

1.1 环城休闲农业区

包括东丽、西青、津南、北辰4区。该区在地理位置上紧紧围绕中心市区,交通路网发达,由最边缘地带到市中心的距离均不超过35 km,行车时间不超过1 h,对于吸引市区游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该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农业规模相对较小,第一产业产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仅为1%~2%[2]。但农业产业类型多样,特色明显,已形成以花卉、观赏鱼、淡水鱼、果品、特色蔬菜以及农产品物流配送和农业休闲观光等为主导产业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

环城四区重要的休闲农业资源包括以天嘉湖、东丽湖、鸭淀水库、永金水库等为主的生态水域资源,以小站练兵、崇文尚武、天穆清真、杨柳青年画、葛沽宝辇等为主的民俗文化资源,以及以众多农业园区为主的特色农产品资源。目前,该区已建成休闲农业项目38个,类型以现代农业园区、休闲度假庄园和花卉交易市场为主,突出农业的科技展示、文化传承和休闲观光功能。

未来发展中,该区应进一步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依托花卉、观赏鱼、小站稻、特色蔬菜和优质果品的产品资源,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展示、市民农事参与、休闲度假娱乐和乡村民俗文化等休闲农业模式,形成以采摘体验、休闲垂钓、花卉观赏、科普教育、文化创意、市民农园和休闲庄园为主的休闲农业体系。

1.2 滨海休闲农业区

包括滨海新区塘沽、汉沽、大港3个区域,其核心区是与天津市中心城区并列的城市发展核心。该区地处东部沿海,战略地位显要,交通路网发达,最远端距离天津市中心约75 km,行车时间不足2 h。该区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已占天津市GDP的55.2%,引领天津市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该区农业增加值仅占地区生产总值的0.16%[2],但农业资源特色鲜明,特别是海域滩涂资源丰富,为发展特色农业和休闲农业奠定了良好基础。该区已形成以海水养殖、耐盐碱植物、葡萄、冬枣、蔬菜、食用菌以及农业科技创新等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农业体系。

滨海新区重要的休闲农业资源包括以海水养殖池塘、浅海滩涂、北大港水库、北塘水库等为主的生态水域资源,以妈祖文化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资源,以及以冬枣、葡萄、食用菌、蔬菜、海珍品等为主的特色农产品资源。目前,该区已建成休闲农业项目14个,类型以农业科技园区、休闲渔业园区、渔家乐型特色村为主,突出农业的科技展示、休闲观光和生态保护功能。

未来发展中,该区将依托便捷的交通条件、特殊的海洋资源条件、特色鲜明的农产品条件以及良好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展示、生态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娱乐(渔家乐)等休闲农业模式,形成以海上垂钓、渔家餐饮、采摘观光、创意展示、科技示范为主的休闲农业体系。

1.3 远郊休闲农业区

包括静海、武清、宝坻、宁河两区两县。该区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天津、北京与河北省的交界处,虽距天津市中心距离相对较远,但对北京和河北等地游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该区目前已构建起完善的交通路网体系,距天津市中心最远约95 km,行车时间约2 h;最西部距北京市中心仅45 km,最东部距唐山市中心仅23 km,1 h车程即可抵达,对于吸引周边区域游客具有天然优势。该区人口众多,农业资源丰富多样,规模相对较大,第一产业产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约占9%~12%[2],是天津地区大宗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和供应基地,已形成以水稻、林木、果品、蔬菜、食用菌、特色粮食作物、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以及农产品加工等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体系。

该区重要的休闲农业资源包括以七里海、大黄堡、团泊洼为主的生态湿地资源,以港北森林公园、静海林海、青龙湾固沙林、青南万亩生态林等为主的生态林地资源,以宁河天尊阁、《红旗谱》影视基地、宝坻玉佛宫、秦城遗址等为主的民俗文化资源,以及以津沽小站米、七里海河蟹、田水铺萝卜、金丝小枣、宝坻三辣、黄庄洼稻米等为主的特色农产品资源。目前,该区已建成休闲农业项目39个,类型以特色旅游村、现代农业园区和温泉度假庄园为主,突出农业的产品供给、文化传承和休闲观光功能。

未来发展中,该区应进一步发挥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和农村传统文化优势,依托湿地、林地、农田、地热等特殊资源,重点发展生态旅游观光、乡村民俗文化和农家生活体验等休闲农业模式,形成以农事参与、生态观光、文化传承、农情体验为主的休闲农业体系。

1.4 蓟县休闲农业区

蓟县地处天津市最北部,是天津唯一的有山地的区县,南距天津市区110 km,西距北京65 km,东距唐山80 km,津蓟、蓟平高速以及即将启动的京秦、塘承高速使蓟县融入了京津冀1小时经济圈。蓟县有山有水,有平原有洼地,土地总面积的2/3为山区和库区,土壤肥沃,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水质优良,气候宜人,被列为全国生态示范县和全国首家绿色食品示范区。同时,蓟县境内自然风光秀丽,名胜古迹众多,现已形成盘山风景、黄崖关长城,翠屏湖度假、县城古文物、中上元古界标准地层剖面和八仙山原始次生林自然保护区等六大旅游景区,积极打造特色中等旅游城市,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蓟县已被国家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32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其重要的休闲农业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古迹、六大旅游景区以及丰富的山野资源和特色农产品。目前已建成休闲农业项目128个,类型以农家乐为主,还包括民俗村、生态庄园和现代农业园区,其中农家乐、民俗村和生态农庄分布在北部山区和库区,现代农业园区多集中在南部平原地区,突出农业的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和休闲观光功能。

未来发展中,该区应以休闲农业发展作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在现有发展基础上努力提升水平和档次,以农家生活体验和生态旅游观光为主要发展模式,深挖文化内涵,完善公共设施,着力提升品质,推进“一家一户”式农家院旅游向全景式乡村旅游转变,形成“一村一品,一域一俗”的发展格局,开发主题农庄、乡村俱乐部、乡村营地、企业会所等休闲产品,撬动高端客源市场。

2 天津休闲农业发展机遇与前景展望

随着天津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快速提升以及人民生活方式的逐步转变,休闲农业发展迎来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机遇[3]。主要有: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等一系列政策的提出为休闲农业发展搭建了平台;实施“三区”联动协调发展等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为休闲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建设国际性、现代化宜居城市定位为休闲农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动力;城乡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为休闲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交通网络的日益完善为休闲农业发展带来了机遇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休闲农业已成为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与此同时,天津休闲农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进一步提升休闲农业层次和水平,“十二五”期间休闲农业发展将力求做到以下几个转变。

2.1 由资源低效利用向资源整合和要素聚集转变

休闲农业发展初期通常以对资源的消耗和低效利用为特征,由农户自发形成的以特色农产品、农家餐饮、农家住宿等为主要形式,对特色农业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经营理念缺乏[4]。“十二五”期间,休闲农业应摆脱对资源的依赖和初级利用,通过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休闲农业基地等途径,将多种农业资源高度集中、统一规划、深度开发,通过挖掘农产品和资源与休闲度假、康体养生、文化创意、科普教育、体验参与等休闲娱乐活动的内在关联,提升原有资源的附加值,从而在资源整合、要素聚集、价值提升等方面实现突破。

2.2 由初级休闲产品结构向发展创意产品体系转变

休闲农业发展初期常常存在初级休闲产品所占比重较高、产品开发同质化严重、产品布局单体化明显、产品标准体系不完整等问题,休闲活动主要局限在“吃农家饭、住农家院、观自然景、赏民俗情、享田园乐”等几个方面。“十二五”期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休闲度假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休闲农业的产品结构也必须进行调整与升级,深度挖掘景区所属地区的文化内涵,将创意的内容加入到休闲农业产品开发中,培育参与性、休闲性、体验性和学习性强的休闲项目,并通过开发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休闲农业产品体系[5]。

2.3 由分散化小规模经营向产业化、组织化经营转变

休闲农业发展初期多以农户自发经营为主,经营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类型单一,重复建设情况严重,对市场信息的把握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都较低,影响了产业效益和竞争力的提升[6]。“十二五”期间,休闲农业的发展将更多的依靠产业化龙头组织,通过龙头组织的带动,将农户与市场紧密联系。在具体建设中,应根据不同地区资源特点,探索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企业集团型、龙头景区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培育休闲农业企业,鼓励农户成立休闲农业合作社,积极扩大经营规模,从而打造休闲农业产业集群。

2.4 由单一功能开发向产业功能体系建设转变

休闲农业景点或项目在发展初期往往集中于开发某一单一功能,如餐饮住宿型、果蔬采摘型、风景游览型等,休闲活动内容单一,与其他产业的横向联系较少,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使游客失去新鲜感,从而影响产业的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休闲农业也应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与地区二、三产业紧密结合,通过建设要素聚集和产业聚集的休闲农业园区和基地等形式,拓展休闲农业在特色产品供给、生态资源保护、民俗文化传承、康体养生医疗、度假接待服务等多个领域的功能,从而形成完善的由一产延伸至三产的产业功能体系。

2.5 由面向天津市民向打造环渤海旅游目的地转变

天津休闲农业目前主要服务于天津市区居民和极少数北京、河北省地区市民,市场潜力还未被完全开发。天津地处环渤海地区核心位置,与北京和河北省接壤,城市定位于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随着其外向度的不断提升,休闲农业的目标市场也应发生改变。“十二五”期间,充分发挥天津便捷的交通路网优势,以打造环渤海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将休闲农业融入天津旅游业整体发展中去,通过与北京、河北等地的错位发展,以独特的海洋资源和民俗文化吸引周边地区游客;以高端的服务和富有民族品味的产品吸引国际游客,从而打造天津外向型经济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 天津市旅游局, 天津市农村工作委员会./wenku.baidu.com/view/3d80b6bc960590c69ec376.ab.html.

[2] 天津市统计局. 天津统计年鉴2011[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

[3] 贾凤伶, 李瑾, 黄学群. 天津都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J]. 天津农业科学, 2011(5):93-97.

[4] 俞史正. 休闲农业的功能及发展前景[J]. 青海农林科技, 2001(4):37-38.

第4篇

(一)政府扶持力度。贵州省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方面,需要得到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目前由于农业领域在经济效益上较低,而在农业循环经济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实际上政府无论是在资金投入上,还是在技术支持上的扶持力度都不够。

(二)自然资源现状。贵州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在自然资源方面也有优劣。首先,随着贵州省交通、水利、建筑用地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工程的相继开展,导致了农业用地资源不断减少,农用地与建筑用地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其次,在农业生产中,水资源尤为重要,贵州省目前水资源日益匮乏,因而导致了农业生产供水十分紧缺的局面。

二、贵州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自然资源的制约。据统计数据显示,贵州省耕地面积在全国占比重较大,但人均耕地面积较少。随着贵州省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均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因此贵州省整体耕地质量较差;并且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中,其中有大部分耕地土壤存在质量不断下降、土壤退化等问题;再者,贵州省土地资源分布存在分布不均的情况;另外贵州省水资源在全国属于缺水比较严重的省份,其主要原因有农业机械干旱、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浪费等因素。

(二)生态环境的制约。目前,贵州省农业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具体表现在水土流失严重、农业上产要素污染严重这两点。首先贵州省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较脆弱,涂层较薄、裸岩多,因此水土流失问题较严重;其次,贵州省目前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废物的排放、农业化学制品的使用的不合理性都是造成污染的根本原因。然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飞速提高,大批工商业产品涌入农村消费市场,农村生活垃圾也随之逐年增加。塑料薄膜、食品和日化产品包装袋等各类废弃物、生活污水不断增加,远远超过了农村环境的自净能力。

(三)农业技术因素的制约。目前, 贵州省农业科技人才不足,农业科技研究、应用和推广的组织不健全,尤其是乡村两级农业科技人才匮乏。由于贵州省的农业科技水平低下,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科学素质低,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对低下。因而,农业技术显得相对比较薄弱,主要问题是自主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较小;其次是贵州省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力度还需加强,其推广制度与结构都存在较大问题,落后的农业科技对实施农业循环经济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显现。

三、未来贵州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

(一)加强教育和引导。贵州省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时,首先要让参与农业生产的农民明白科学技术对农业的帮助,进而提高农民农业技术水平,促使其自觉参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之中。通过切实加强理论引导和生产实践,让更多的农民参与到农业循环经济建设当中来。例如:政府需要加强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农业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国家需要实行政策引导,让农民明白循环农业经济带给农业发挥发展的好处。

(二)制度建设。贵州省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时,首先应该加强循环农业经济相关的制度建设,使农业产品其品质都能达到国家安全的标准;其次国家还应该加大投入资金,用于建设农业循环经济建设。通过对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针对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财政信贷风险支持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发展农村信贷业务,以缓解发展循环经济中农民遇到的风险和资金问题。

(三)增强农业资源保护力度。首先,贵州省在发展循环农业经济中,应该加强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力度,严格按照制度禁止乱占用耕地,并且还应该加强土地的开发、整理等,提升土壤质量,为贵州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最基础最根本的一个资源保障;其次应该重视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坚决抵制化肥、农药、地膜的不合理使用。若不采取措施进行抵制,将不仅造成土壤板结、耕地质量退化和农田生态系统恶化,而且使得许多地方的水质下降,进而带来饮水和食品安全问题。

(四)科技水平的提高。贵州省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中,要重视农业循环经济的科技水平提高,合理配置农业科技资源,把农业教育、科研、推广统一起来。首先需要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用于建设先进绿色的农业技术科研基地;其次还应该积极对农业技术进行推广,加强循环农业技术的宣传力度,重点推广以“精准农业”为核心的减量化技术、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和相关产业链技术,形成一套完善的科技研发及推广体系。

第5篇

关键词:遥感技术;资源;环境;软件;应用

中图分类号:TP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3-5360-02

20世纪60年随航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应运而生。遥感技术根据各类传感器收集的地面物体的电磁波信息,并利用计算机编程技术或者遥感专业软件制作遥感图像,广泛应用于资源考察、灾害监测、环境保护、测绘、军事及气象监测等领域。在地球资源紧缺、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现状下,遥感技术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和广泛的应用,成为观测地球的重要手段。

1 遥感相关技术

遥感图像处理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了遥感图像几何校正技术、影像融合技术、图像增强技术以及图像分类技术。利用计算机遥感软件或者基于VC++编程都能实现上述相关功能。国内外已有多种专业的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软件,如PCI、ENVI、EDADRS、VirtuoZo、ArcInfo、ArcView等。这些软件为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ERDAS IMAGINE 是美国ERDAS 公司开发的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它的功能相比于其他软件更为先进,操作更为灵活,因此占有了很大的市场份额,是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的代表软件。而一些我国自主研发的软件,如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研制开发成功的“野外调查微机辅助遥感图像解译系统“、“成像光谱数据分析处理系统”;成都理工大学研制开发成功的“正射遥感影像地图制作系统”等软件系统都已得到推广应用[1]。

1.1遥感图像处理技术

遥感图像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了:遥感图像几何校正、图像增强技术、以及图像分类技术。下面分别介绍这几个处理技术。

由于卫星传感器视角和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影响上地物发生几何形变,因此在应用卫星遥感影像之前,必须经过几何校正。图像几何纠正包括空间变换和灰度值内插两步。几何纠正可通过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如ERDAS,或者通过VC编程实现。EDARS进行几何纠正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

遥感图像增强技术指的是将高分辨率全色波段影像与最佳波段组合的多光谱影像进行融合,得到高分辨率、多光谱的融合影像的过程。融合后的图像与原图像相比,更加清晰,提高了视觉效果,改善了几何精度及识别和分类的精度。一般多采用多光谱TM图像和SPOT全色图像进行融合。

遥感图像分类技术指的是利用计算机或目视判读对地球表面及其环境在遥感图像上的信息进行属性的识别和分类,从而识图像信息所对应的地物,提取所需地物信息。计算机自动识别分类技术尚不成熟,因此仍然需要目视判读辅助识别。计算机自动识别分类方法主要分为监督分类法和非监督分类法两种,这两类方法均可在EDARS中实现。监督分类方法需要从研究区域选取有代表性的训练区作为样本,根据已知训练区的样本,选择特征参数,建立判别函数对像元进行分类。非监督分类没有训练区作为样本,主要根据像元间的相似度大小进行归类合并。

2 资源环境应用

2.1资源调查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可能有可持续发展。资源调查主要包括了金属矿产资源勘探及农业资源调查监测两方面。

遥感技术已经在地质矿产勘探、金属、天然气、资源调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20世纪20年代航空遥感被用于农业土地调查。多光谱原理应用于遥感后,根据各种植物和土壤的光谱反射的特性,建立了丰富的地物波谱与遥感图像解译标志,在农业资源调查与动态监测、生物产量估计、农业灾害预报与灾后评估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3]。

利用遥感信息进行资源调查具有成本低、速度快,有利于克服自然界恶劣环境的限制,减少投资的盲目性,保证图像数据的不断更新等优点。在资源调查之前, 可以利用卫星遥感数据, 预先进行判读和分析,以便圈定若干远景区域,,有的放矢;其次利用卫星影像和数据,参照路线考察的样本和实况, 进行较小比例尺的自动分类与制图,满足概查的需要; 必要时再进一步缩小靶区范围,进行大比例尺航空遥感与摄影测量, 结合地面实况调查和取样,编制正射影像地图及系列专题地图,可以满足定量、定位的精度要求。我国在地质及森林资源调查中的经验表明,利用遥感可以节约成本一半, 加快速度一倍[4]。

2.2环境监测

遥感技术在全球环境变化监测方面的应用也是十分广泛的,主要包括:(1)气象监测;(2)臭氧层监测;(3)海洋监测;(4)环境灾害监测等。在气象监测方面,卫星遥感技术在气象上的应用是比较成功的,气象卫星云图为研究云的分布及运动规律提供了准确的信息,如台风监测等。在大气臭氧观测方面,大气臭氧观测包括总含量及其浓度分布廓线的测量。观测方法有在地面上用臭氧分光光度计测量不同天顶角下的太阳紫外光谱, 从而计算出大气臭氧总含量及其浓度分布线;或者在卫星上测量大气对太阳紫外线的后向散射光谱或大气臭氧的红外吸收光谱, 推大气臭氧总含量及浓度分布廓线; 或者用气球将臭氧探测仪送入高空, 测量平流层的臭浓度[5]。在海洋监测方面,遥感能为海洋学家提供跟踪大尺度洋流、中尺度涡流实时调查信息;为海洋气象学的研究提供有关海面上空的云图和风暴潮、台风信息;为海洋生物学的研究提供有关海洋初级生产力和海洋生物环境方面的信息;为海洋地质研究提供有关重力场、海平面、大地水准面等海面地形的测高资料;还能为海洋环境保护提供快速大尺度监测和区分海面溢油及其它海面污染的方法与图像[6]。在环境灾害监测方面,遥感广泛应用于地球温室效应、洪涝灾害、旱灾、地震、森林火灾、沙尘暴等环境现象的监测中。以地震监测为例,近年地震频发,地震后,交通堵塞、通信中断,遥感技术成为信息获取和灾害监测的重要手段。卫星遥感技术能够及时提供宏观灾情,有利于有关方面对灾情做出科学评估,进而采取救灾防灾减灾措施,意义重大[7]。

3 结束语

遥感技术具有监测范围广、速度快、成本低,且便于进行长期的动态监测等优势, 它不仅可以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而且可以快速、实时、动态、省时省力地进行大范围的环境监测。遥感技术作为资源调查和环境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熊盛青.国土资源遥感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国土资源遥感,2002(1):1-5.

[2] 徐冠华,田国良,王超,等.遥感信息科学的进展和展望[J].地理学报,1996,51(5):385-397.

[3] 韩秀梅,张建民.农业遥感技术应用现状[J].农业与技术,2006,26(6):32-35.

[4] 黄敬峰.论遥感技术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1999,14(1):65-70.

[5]《大气科学辞典》编委会.大气科学辞典[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

第6篇

我国的农业安全,是指采取有效的国家行动,避免内部和外在因素的变化危及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地位,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农业安全对于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农业关系到21世纪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其一,粮食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人口规模巨大,粮食产业是关系到21世纪国计民生的战略性产业。由于人口增长、收入水平提高以及农村城市化加速,我国未来的粮食需求将持续增长。粮食需求的大国效应决定了21世纪粮食产业在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将进一步强化。其二,农业是容纳劳动力最多的产业。我国农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目前为50%。其三,农民是一个巨大的消费群体。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量每天为49.6亿元,占我国居民每天消费量的46%。我国粮食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以及农业与国民经济的密切联系,决定了我国农业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基础,农业不安全,必然危及国民经济的安全,国家经济安全必须确保农业安全。

二、21世纪我国农业安全面临的挑战

农业安全和其他产业的安全一样,整体上必然处于四种状态,安全、潜在非安全、显在非安全、危机。(注:雷家@①sù国家经济安全导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4.雷家@①sù教授提出一国经济从整体上可划分为安全、潜在非安全、显在非安全、危机四种状态,本文认为,农业产业的安全也可以分为这四种状态。)展望21世纪,由于影响我国农业安全的内部因素和我国农业发展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我国农业安全呈现出从潜在非安全向显在非安全乃至危机演化的态势。

(一)我国农业安全的内忧

1.农业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我国农业资源的非持续利用、农村环境质量下降、生态恶化加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地区农业资源和生态破坏的程度还在加剧。我国耕地、草地、渔业资源以及林地资源的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较大差距。据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国缺钾耕地面积已占耕地总面积的56%。约50%以上的耕地微量元素缺乏,70~80%的耕地养分不足,20~30%的耕地氮养分过量。由于有机肥投入不足,化肥使用不平衡,造成耕地土壤退化,耕层变浅,耕性变差,保水肥能力下降。全国90%草地不同程度地退化,中度退化以上的草地面积已达半数。主要河流有机质污染普遍,水源污染日益突出,主要湖泊富营养化严重。我国林地资源的丧失极为严重。农药和化肥的用量增加已经对农村环境形成了危害,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的集约化发展所造成的新污染日益增加。2000年,国家环保总局对23个省(区、市)的不完全统计,共发生农业环境污染事故891起,污染农田4万公顷,造成农畜产品损失2489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达2.2亿元。资源退化和农村环境质量的下降使得资源和环境对我国21世纪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约束进一步趋紧。

2.粮食生产基本生产要素的供给达到危及粮食安全的警戒线。我国的耕地和水资源的供给难以满足粮食生产的持续增长。我国的耕地总量只有世界耕地总量的7%,到2000年底,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0.101公顷.不足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近1/3县的人均耕地面积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的警戒线。我国淡水资源总量只有世界淡水资源总量的8%,单位耕地面积占有的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0%,已被联合国列为全世界人均水资源短缺的贫水国之一。(注:李晓西.新世纪我国战略性资源的状况和对策[J].中经网50人论坛.)从现在起到2030年,由于我国的人口每年以1000多万的速度递增,而城市化的加速每年要占用数百万亩耕地。因此,我国人均耕地资源水平突破国际警戒线的状况不仅很难缓解,而且可能进一步发展。尽管1995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持续供过于求的问题,但是,近年来的粮食相对过剩是以生态环境恶化为代价的。从长远看,在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耕地和水资源的压力有增无减的情况下,如何避免生态进一步恶化,同时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是我国农业安全面临的一个基本挑战。

3.我国农业生产体系不适应21世纪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求增长。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体系是在追求农产品数量增长的目标下发展起来的。在解决“温饱”问题的经济发展阶段,农业安全的目标是获得足够数量的食物。粮食安全等于农业安全。温饱问题解决后,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我国已进入消费结构升级和追求消费质量的时期。展望21世纪,农业安全不仅要求农业生产足够数量的农产品,还要求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对无污染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将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而成为未来农业生产的主要发展动力。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体系的主要特点是采取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方式,依靠化肥、农药等现代生产要素的投入,获得和保持较高的土地产出水平。化肥、农药以及含激素生长剂虽然保证了农产品的高产,缩短了农产品的生长期,降低了单位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但是,降低了农产品的内在品质,甚至直接危及人体健康。近两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危及人民健康的事件屡屡发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围绕增产目标建立起来的农业生产体系,不适应农产品需求从以追求数量为特点的温饱需求向以追求健康和营养为特点的小康需求结构的升级。在温饱问题解决后,如何发展绿色食品生产,满足人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求,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体系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二)我国农业纳入世界体系的中长期效应:农业依赖性发展和边缘化的风险

加入WTO意味着我国农业通过贸易自由化被纳入世界体系。在加入WTO后的过渡期内,由于我国承诺削减农产品的进口关税并将小麦、玉米和大米的进口配额(合计)从目前的1440万吨增加到2180万吨,我国农产品的进口会明显增加。这无疑会挤占国内农产品的市场,但是,考虑到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总量的规模巨大,加上关税配额的限制,我国农产品供求对进出口贸易的依存度在偏低水平上的缓慢提高,不会危及到我国的农业安全。对我国农业安全的威胁来自我国农业纳入世界体系的中长期效应。我国加入WTO后,农业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将促进我国农业按照全球化的机制进行广泛和深刻的变革。从中长期来看,由于我国农业在世界体系中处于相当不利的竞争地位,农业面临依赖性发展和边缘化的风险。我国农业的依赖性发展,指我国农业出口导向的先进部门和地区的发展,由于对国际市场以及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双重依赖,而不能自主发展。我国农业的边缘化,是指我国农业经济的主要构成和大多数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在纳入世界体系的过程中,不能分享全球化的利益,与农业发达国家以及本国繁荣的先进部门和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趋于萧条和衰败的发展态势。

1.我国农业依赖性发展的风险主要来自贸易自由化、国际资本加快进入我国具有发展潜力的农业产业,以及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农业技术上的巨大差距。

未来15-30年,贸易自由化将终结我国农业长期自给自足的形象。在加入WTO的过渡期结束后,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从土地密集型产品向劳动密集型转变的趋势将得到强化。畜禽、水产品、蔬菜、水果、烟草等具备比较优势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将进一步上升。小麦、玉米、油籽、棉花等土地密集型产品,由于不具备比较优势,在国际市场上的进口份额将进一步增加。贸易自由化将使得我国农业未来的外贸依存度大幅度提高,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及波动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将随之增加,从而显著增强我国农业发展对国际市场的依赖。

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的增长,是农业国际化的一个主要特征。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扩大开放,外资加快了进军我国农业的步伐。目前,我国农业利用外资项目9400多个,协议外资金额180多亿美元。从近年来各地的实践看,对我国农业创汇和农民增收作用最突出的是引进国际资本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后,通过建立农业专业化和标准化生产基地,提供优良农作物和畜禽品种,投资农产品深加工,以及出口市场,使得我国部分沿海和大中城市郊区的农业率先国际化。这些被视为我国农村广大的欠发达地区的学习榜样,率先国际化的地区,具有对国际资本的高度依赖性,从国外新品种的引进、初级农产品的现代加工设备到出口渠道和市场,在农业生产的每一个重要环节,都离不开国际资本。由于在出口市场、基地建设以及加工设备等主要环节依赖跨国公司,我国这些农业先进地区的发展成为由跨国公司主导的依赖性发展。

在技术方面,我国在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和关系到21世纪农业发展命运的前沿农业技术研究和开发领域,都处于总体上落后的地位。在对当代农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若干先进适用技术方面,我国主要农药原药、优质化肥、90%的祖父母代原种鸡靠国外进口,现代化温室大棚依赖荷美法、节水技术依赖以色列。(注:石元春.发展中国农业科技产业[N].人民日报,2001-06-11.)在主导21世纪农业前景的前沿农业技术研究和开发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在以转基因工程技术为代表的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及其产业化方面的差距,是导致我国农业依赖性发展风险的重要因素。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外基因工程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突飞猛进。据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网络资料,目前外国批准商业化应用的各类转基因植物产品已经接近90种,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呈现迅速扩大的态势,从1996年的200万公顷发展至1999年的3990万公顷。我国虽然在转基因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已拥有具有不同性状的转基因植物180多个,但进入中试或者大田实验的有15种,目前只有转基因抗虫棉获得了国家基因安全评价的商业化生产许可,基因工程疫苗至今不能生产。近年来,孟山都等一些从事转基因作物研究和开发的跨国公司已开始进军我国市场。由于在研究与开发市场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我国唯一获得国家基因安全评价的商业化生产许可的转基因抗虫棉,一进入市场就被跨国公司压得抬不起头来。跨国基因种子公司通过注册基因专利,凭借其强大的实力推广转基因农作物,实现种子垄断的案例表明,进入全球化的时代,在世界市场上的技术竞争往往是“胜者通吃”,如果不迅速提高我国农业科技特别是农业高新技术的创新能力和科技产业化的能力,我国农业发展就很难避免由于技术差距而陷入技术依赖的被动处境。

随着我国农业进一步纳入世界体系,与国际市场、国际资本以及国外先进技术的合作将不断加强。面对市场、技术和资本的全球化,倘若没有应有的戒心和警觉,缺乏农业自主发展的谋划,那么,根据全球化的机制,对国际市场、国际资本以及国外先进技术的利用,将使得我国农业扩大开放成为扩展和加深我国农业依赖性发展的过程。

2.我国农业在世界体系中边缘化的风险来自我国农业在世界市场的长期角逐中极为不利的竞争地位以及我国农业保护的低水平。

我国农业在纳入世界体系的进程中极为不利的竞争地位,主要原因是我国在耕地和水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农业劳动生产率以及农业科学研究与开发等方面,与美国等农业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些差距在短期内很难缩小。我国人均可耕地只有美国的15%、澳大利亚的3.6%、加拿大的6.5%、俄罗斯的11.6%,我国的人均淡水资源只有美国的25%、澳大利亚的12.2%、加拿大的2.5%、俄罗斯的7.5%。我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为307美元,相当于美国的0.78%、澳大利亚的1%、俄罗斯的12.4%。我国的人均耕地资源水平虽然与印度(0.17公顷)接近,高于日本(人均0.03公顷)和韩国(人均0.04公顷),但是我国的农业生产率只有印度的75.6%、日本的0.98%、韩国的2.63%。(注:根据以下资料提供的数据计算: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与贫困作斗争[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292-295.)我国的农业研究和先进技术与欧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较,总体上存在15-20年的差距。我国农业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迄今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鉴于我国推进农村城市化,把农民转化为市民的努力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产业化的体制难以在短期内一蹴而就。因而,我国农业在人均资源、农业劳动生产率、以及农业科学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相对劣势,很难在短期内扭转。这就使得我国农业在21世纪农业全球化的进程中处于极为不利的竞争地位。历史表明,民族国家通过相互依存和冲突构建世界经济秩序的过程中,农业全球化的基本机制就是农业发达国家强化对农业欠发达国家的压迫,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使得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边缘化乃至不得不退出竞争的过程。从日本等国农业发展的经验看,在农业没有竞争力的情况下,政府对农业强有力的保护是农业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我国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对农业进行保护的能力和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存在很大差距。我国农业在历史长期处于负保护的状态,我国的农产品补贴目前约占农业产值的5%。我国的农业补贴开支大约35亿美元,而美国的农业援助开支达220亿美元。考虑到国家从掠夺农业到保护农业的转变目前还不具备社会和政治基础,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对农业进行保护的能力与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很难缩小。在缺少国家对农业强有力的支持和保护的情况下,作为我国农业主要构成的落后部分,与我国农业先行国际化的现代部分之间的差距势必越来越大,面临在世界体系中边缘化的巨大风险。

三、确保我国21世纪农业安全的战略

鉴于我国的农业安全从潜在不安全向显在不安全乃至危机发展的演化态势,必须采取有效的国家行动,制定面向21世纪的国家农业安全战略。

根据对影响我国农业安全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分析,确保我国21世纪农业安全战略的指导思想是:谋求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避免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矛盾尖锐化造成农业不可持续的危机。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谋求农业自主发展,化解我国农业在全球化过程中依赖性发展和边缘化的风险。

1.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加入WTO的机遇,适度增加粮食进口,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减轻我国农业资源和环境的压力,配合消费需求的引导和符合我国国情的膳食结构的形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其次,加强对水土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的保护,增加生态环境治理的投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注重继承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农业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维护农业生态系统平衡的方法和经验,借鉴国外发展持续农业的理论和实践,形成有利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和技术支撑体系。

2.推进我国农业创新体系的建设。(1)农业生产体系的创新。尽快制定和实施符合国际规则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和法律,通过生产体系创新,减少和防范食品污染,促进绿色食品生产的发展,解决农产品生产体系与消费安全的需求脱节的问题。(2)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农业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在加强前沿和基础性研究和攻关的同时,积极促进农业科技产业化,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科技企业。通过农业科技体系创新,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农业科技上的差距,实现我国农业技术的跨越发展。(3)农业组织创新。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利润合理分配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突破部门和地域的限制,培育一大批能带动农民发展专业化、规模化商品生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第7篇

关键词:荷兰 循环型农业 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F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3-083-02

合理的结构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我国农业生产结构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其基本表现是农业生产结构与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结构不相适应,现行农业生产结构不能很好地满足新阶段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后对农产品的多样化、优质化、专用化消费需求。因此,必须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循环型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内涵

1.循环型农业的内涵。现代意义的循环农业是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论与生态工程学的方法,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充分利用高新技术的基础上,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系统物质能量的多级高效利用,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和农业废物的产生,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使农业生产经济活动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从而真正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农业发展模式。循环农业要求在农业生态系统内循环的基础上,利用不同生产过程、不同产业部门之间以及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耦合和资源共享,构建稳定的产业网络,能够适应灵活多变的市场。从经济意义上看循环农业就是要发展“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循环农业的本质特征是产业链的延伸和资源节约。循环农业产业链条是由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及其农产品生产加工业、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农产品消费领域等耦合而成的农业产业化网络体系,各产业之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而互相衔接,从而形成一个资源最佳配置、废弃物有效利用、环境影响最低的比较完整和闭合的产业网络。循环农业是一种低投入、低污染、高循环、高效益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与现代常规农业形成巨大的差异:一是在理论指导方面,循环农业借鉴工业生产方式,把清洁生产思想和循环经济理念应用到农业生产和经营中,提倡农业生产全过程和农产品生命周期全程控制,预防污染的发生。二是在生产方式方面,循环农业摒弃了现代常规农业那种高投入、高产出的生产方式,注重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在保持高产的基础上逐步用高新技术投入替代物质的高投入。三是在产业合作方面,循环农业从整体角度构建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的生态产业体系,通过农业系统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使农业系统的简单食物链与生态工业链相互交织构成产业生态网络,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层次和区域层次的资源多级循环利用及生态的良性循环;而现代常规农业往往局限于农业系统内部种植结构的调整,忽略与相关产业的耦合。四是在生产效益方面,现代常规农业用高投入方式换得了短期内较高的农业产量,但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同时农产品的质量难以保证。循环农业则提倡绿色生产和适度的外部投入,农业产量和农产品质量都会极大提高,而农业生产成本会随之降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提高,农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生物与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大系统。循环农业从农业生态平衡的重建入手,通过以下目标的实现,农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其效果表现为降低农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农业和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1)能量高效利用。能量流动是农业生态系统存在与发展的动力,合理高效的利用能量是改善农业生态系统效益的关键。循环农业主张在尽可能低的投入不可再生能源的前提下,挖掘自然能量和自然辅助能的利用潜力,用可再生能源来替代现代常规农业中那种外部能量高投入的生产模式,通过科学合理的调整农业系统内部的种植结构及产业结构、引入高新技术等途径使进入农业系统的能量得到最为充分的利用,既达到了降低农业成本的目的,又提高了农业系统自身的生产效率。(2)营养物质高效循环。营养物质是农业系统中生命活动得以维系的物质基础,同时又是能量的载体。循环农业把营养物质循环的重新构建作为实现三大效益的基础,最大程度减少外部物质的投入,通过合理链接农业内部各生产环节以及相关产业,使农业及其他产业的废弃物经过适当处理后重新回到农业系统内部营养物质循环,减少营养元素流失且减轻废弃物环境污染,农业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到稳定状态。(3)水资源高效循环。发展节水农业是目前我国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途径。循环农业主张节水与回用并重,模拟自然界的水循环,利用生态工程和环境工程的方法,对农业中的畜禽养殖废水及农产品加工业排放的废水进行回收处理后合理回用,不仅实现了污水资源化,还有利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尤其在缺水严重的农村地区极具发展前景。(4)污染零排放。农业零排放就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清洁生产、生态工程和废物资源化等各种技术,实现对农业系统内部资源的完全循环利用,而不给环境造成任何不利的影响。

2.循环型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内涵。从背景上讲,农业结构调整是在农产品全面短缺时代结束、农产品供给总量基本平衡和结构性、地区性相对过剩的条件下启动的,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对农业发展的约束作用增强的条件下启动的,是在农业面临国外农产品直接竞争的条件下启动的。从内容上看,农业结构调整不仅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区域布局结构、生产要素结构和贸易结构等生产力层面的调整,也包括经济体制、经营方式、市场结构、城乡经济结构等生产关系层面的调整,是对农业结构的一次全方位、战略性、全局性和根本性调整。从解决的问题上看,调整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通过调整,不仅要解决当前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而且要立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不仅要着眼于农业和农村的自身发展,而且要考虑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

二、荷兰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践

荷兰的农业主要由种植业和畜牧业两部分组成,其中种植业又包括大田种植业和园艺业。长期以来,畜牧业一直占荷兰农业组成部分的55%左右,成为荷兰农业结构的主体。在畜牧业中,占据份额较大的是奶类,农业总产值的1/5来自于奶类生产。普通畜牧业以高度发达的养牛业特别是奶牛业为主体,平均每头奶牛的年产奶量接近7000公斤。集约型畜牧业中的养猪业和养鸡业已经实现了工厂化。

园艺业是荷兰农业中高度发达的部门。花卉在园艺业中所占份额较大,其次是蔬菜业,但水果主要依靠进口。荷兰的园艺业主要采取温室生产的方式,同时辅助采取露地生产的方式。温室的生产设备和生产过程都已经实现了高度的现代化,不仅绝大部分生产环节,而且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都由电脑自动控制,实现了电脑化。因此,园艺业尤其是温室园艺业堪称是荷兰集约型农业的典范。

荷兰农业的地域结构表现出了明显的专业化格局:高度集约化的畜牧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和南部、奶牛业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带、园艺业主要集中在西部沿海地带。这种高度的专业化生产方式,不仅使荷兰农业的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而且使荷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迅速提高,这些成效的取得使得荷兰一度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法国的农产品出口大国。

三、荷兰循环型农业结构调整对我国的经验借鉴

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必须从我国的具体情况出发。然而,在进行具体的调整实践时,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经验,尤其是与我国农业资源天赋相近的国家的成功经验是非常必要的。

1.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完善市场体系的建立,不仅是决定市场与生产能否有效连接的重要因素,也是构成农业结构顺利成长的必要条件。荷兰的农产品“拍卖市场”是市场体系建设中很具特色的措施。目前,这一拍卖过程已经基本实现了电子化运作。其作用表现为:它通过促成消费者和生产者的面对面有效解决了农产品特别是表现周期短的农产品的销售问题;通过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体系促成农业标准生产的实现,在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通过形成合理的价格以促成了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2.重视农民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地位。一方面农民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经济主体,具有自我经营和自我决策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经营决策风险和盈亏结果;另一方面,实践中具体的农业结构调整方面的实施也离不开农民的广泛积极参与;另外,农民从事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性的充分发挥也离不开对其主体地位的承认和尊重。在荷兰,国家政府和农民组织的合作关系,不仅给予了农民更多的活动空间,也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3.充分发挥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荷兰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角色扮演者――发挥着基本载体的作用。它在农业产品加工、销售、流通和供应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特点表现在:一方面基于保证合作社的利益,基层合作社、地区合作社和全国性合作社都被组织于“全国农业合作局”;另一方面合作社采取多重会员制,所有的参与者享有完全的责任和独立性于自己的生产决策和生产过程,采取完全的自愿和协定原则。在农业结构调整中,通过采取合作经济组织的方式不仅为农户提供了金融方面的良好服务,而且在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流通销售领域都提供了满意度极高的服务。荷兰目前的农业信贷中,已经超过90%的份额来自于农业合作银行,保证了农业生产者在经营活动中的资金需求。农业是风险性高的产业,如果没有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就不能保证农业的健康发展和农业结构的顺利调整。

4.积极发挥政府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一是政府制定政策的导向作用。政府通过积极制定和有效贯彻执行政策来影响农民的资源配置和生产行为,例如荷兰,针对稻米生产优势的弱化而提出了保护性政策;针对稻米生产过剩和财政负担沉重而提出稻田转作政策。二是积极进行市场建设。在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中,市场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市场体系的完善和市场机制的建立是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中必不可少的内在力量。因此,重视市场体系建设可以被认为是农业结构调整中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荷兰政府十分重视市场体系建设,通过市场准入制度的严格制定和执行以及交易制度的公平化来维护市场秩序,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荷兰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农产品营销制度和比较系统的农产品交易体系,可见市场体系十分完善。不可否认,荷兰农业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得益于完善的市场体系、公平的交易环境、有效的交易方式和快捷的物流系统。三是严格监督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是企业竞争的保证。荷兰农业结构调整中通过制定标准化的生产程序和质量标准进行生产管理,政府也积极发挥监督作用来引导农业生产向标准化发展。另外,政府还加大了对食品的安全检疫、农产品的卫生检疫等产品监督工作。四是贸易推动。比较优势是农业结构调整和成长中的基本原则,农业结构调整要充分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根据比较优势配置资源和组合生产。国际自由贸易是比较优势原则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只有通过国际间的产品转换,才能实现在比较优势原则下农产品生产、供给和消费需求的均衡。因此,要最大限度地推进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五是提供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满足大多数农业生产者需求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具有鲜明的非排他性,这样的特征决定了这些产品就必须由政府来提供,这些产品对于提高农业的生产能力和结构调整与适应能力是不可缺少的。主要包括和农业结构调整有密切关系的农村道路建设、农村能源建设、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农村通信设施建设和农业气象服务等。六是科技支撑。农业的发展和成长、农业结构的调整离不开教育的发展和科技的支持。在荷兰,有相当发达的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系统,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被誉为荷兰农业发展和一体化经营的三个支柱。教育使荷兰农民具有很高的素质,能够赶上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步伐,使得农业具有较高的竞争力。荷兰政府每年都对农业教育和科研给予充足的经费支持。

[本文为2011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514085)和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面上项目(1251206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冯海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新华出版社,2006

2.高旺盛,发展循环农业是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5)

3.李文华.中国生态农业发展与展望.资源科学,2010(4)

4.荷兰外向型农业发展浅析.广东农业科学,2011(2)

第8篇

论文摘要阐述数字农业的概念及其作用,指出数字农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农业信息化水平低、信息化意识及利用信息能力不强、管理和标准化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等,并对数字农业的建设进行了展望和设想。

在我国2000年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中,将数字农业放在农业信息技术的首要位置,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试图谈谈对数字农业的认识、存在的问题和建设数字农业的基本设想,以供参考。

1对数字农业的认识

数字农业(digitalagriculture)就是用数字化技术,按人类需要的目标,对农业所涉及的对象和全过程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的表达、设计、控制和管理。其本质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农业生产力要素,将工业可控生产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思想引入农业,通过计算机、地学空间、网络通讯、电子工程技术与农业的融合,在数字水平上对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流通、服务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进行数字化设计、可视化表达和智能化控制,使农业按照人类的需求目标发展[1]。

有的学者认为[2],数字农业是“数字地球”在农业领域的延伸。正如“数字地球”的概念一样,数字农业这一概念体现了数据和技术的综合集成。数字农业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数字农业,即信息化农业,包括农业要素(生物要素、环境要素、技术要素、社会经济要素等)、农业过程(生产、管理、储运、流通等)的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以及智能化,形成数字驱动的农业生产管理体系。狭义的数字农业,是以农业空间信息机理为基础的、以“3S”技术为支撑的农业系统空间信息技术体系。

事实上数字农业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综合概念。近年来,与数字农业技术体系有关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已经成为主要发达国家发展高新技术农业的侧重点,成为极其活跃的科技创新领域。数字农业是一项集农业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空间对地观测、数字通讯、环境科学等众多学科理论与技术于一体的现代科学体系,是由理论、技术和工程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庞大系统工程。数字农业是对有关农业资源(植物、动物、土地等)、技术(品种、栽培、病虫害防治、开发利用等)、环境、经济等各类数据的获取、存贮、处理、分析、查询、预测与决策支持系统的总称。数字农业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高级阶段,是农业信息化的必由之路;农业信息化、智能化、精确化与数字化将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结果。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保障我国的食物安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创造条件进行一次新的技术革命,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使粗放生产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可以预言,数字农业及其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推广应用,必将成为新世纪农业科技革命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必将推动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方向发展,在带动广大农民致富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

2存在的问题

2.1农业信息化水平较低

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信息的软硬件设备与网络体系不健全;已开发的大量农业经济信息系统、农作物病虫害数据库、作物品种资源管理数据库系统、农业土壤系统分类数据库系统等大多不涉及空间维度,难以适应当前对空间数据信息的需求;对于来源多种多样、格式也不尽相同的各种数据的实时性、地域性、综合性处理还需作出很多努力。

2.2农业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

一方面,许多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农业从业者,知识老化,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利用现代技术,收集、处理、利用农业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另一方面,农业信息加工处理的技术人员缺乏,当前,就连最基本的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农产品供需信息,对网络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市场形势,回复网络用户的电子邮件,解答疑问等方面的人才也不多,更谈不上能够满足数字农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2.3农业信息化效益不明显

数字农业还刚刚起步,在国内总体上尚处于探索阶段,实用性、普遍性的技术应用还很少,直接带来的经济效益还没有很好地显现出来。

2.4农业信息数据的管理和标准化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其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为了完成某种分析工作所要求的各种农业数据往往格式与结构不同,而且往往掌握在不同的管理部门或研究机构中。因此,未来建立在网络上的农业地理信息系统要具备获取和分析分布式存储数据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要使所谓的WebGIS能够协同处理来自不同组织和机构的农业数据[2]。

3建设数字农业的基本设想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台州在数字网络建设、原始数字化数据积累、数字化信息采集及其处理等

方面的工作已有一定的基础,起动发展数字农业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借鉴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4,5],提出建设台州数字农业的基本设想,就是要在台州已有农业信息化建设成果基础上,建立可视化的台州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构建直观形象的农业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视频体系,实现农业信息的现代化综合管理、分析、共享和,彻底改造台州传统的农业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台州农业工作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

3.1整合已有的农业信息

在国家、省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以各级农业部门为依托,建设中央一省一市县信息骨干网络系统,形成一个功能完善、性能优良的农业综合信息网络系统,并与其他网络互联,成为一个全方位的农业资源和经济信息网络系统。

3.2信息表达要直观、形象,并要实现信息系统的联网

把市内的地形、地貌、交通、村镇、行政区划等基础地理信息以及耕地分布、土壤类型、种植结构、水肥状况、农作物生长发育、气象、病虫害、农民知识、乡镇企业、农业法律法规等各种农业信息以图形图像等直观形象的可视化电子地图与相关信息的形式在投影视频系统上进行显示和表达,随着数字农业的发展,逐步做到与省级、国家级类似的信息系统进行交互式查询等。

3.3强化对科研、管理等的服务工作

通过对基础地理信息和农业专题信息的空间分析、网络分析和追踪分析等,实现农业科研、管理和决策人员在全市三维农业电子模型上,对农业生产中的现象、过程进行模拟,高效、直观、形象地为农业工作的规划、设计、建设、经营、管理、服务、决策等提供科学依据。

4参考文献

[1]蒋建科.“数字农业”带动农业现代化[J].农资科技,2003(5):41.

[2]薛领,雪燕.数字农业与我国农业空间信息网格(Grid)技术的发展[J].农业网络信息,2004(4):4-7.

[3]曹宏鑫,王家利,郑宏伟.发展“数字农业”推动农村信息化[J].农业网络信息,2004(1):17-20.

第9篇

关键词:粉煤灰;综合利用;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TU52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对粉煤灰利用的历史回顾

我国50年代,火电厂排放的粉煤灰作为“废物”任意排放和贮存。60年代,我国粉煤灰综合利用的途经主要是建材工业。其后,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潜心研究,使粉煤灰综合利用发展到交通、冶金等行业,随着高技术的不断出现,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将会渗透到工农业生产的许多领域。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对湿排粉煤灰采取一条龙的综合利用措施,先选取铁、碳等有用的成分,其副产品应用于砖瓦、铺路等方面。80年代初期,我国在粉煤灰综合利用产品的性能优化方面获得新的突破,如粉煤灰混凝土的耐久性,粉煤灰水泥早期强度的提高等。目前我国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已扩展到高、中、低三个层次。

今后一段时期,那些吃灰量较小,但技术先进,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将是主要的发展方向。从80年代开始,我国工业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能源基础工业先行一步。因此,火电工业发展非常迅速,既而带来粉煤灰贮量的成倍增加。其次,我们资源危机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资金的浪费和大气的污染,促进了粉煤灰综合利用研究的开展,并逐步使人们认识到粉煤灰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近几年,国外已使粉煤灰商品化和资源化。进人90年代,由于粉煤灰利用企业不断涌现,用灰量明显上升,粉煤灰资源化的认识在社会上逐步得到承认。简单的商品化意识也逐步萌发。90年代后期,我国粉煤灰将向商品化、供灰渠道多样化、规格灰多品种化发展。

二、粉煤灰综合利用现状

目前,我国粉煤灰的综合利用率已达到26%,广泛用于建材、交通、农业、轻工、化工、军工、石油、冶金、机械等行业。用粉煤灰修筑路基或路面承重层,可提高路的后期强度、水稳定性、抗冻性和板体性,延长道路使用寿命8一14年,每利用一吨灰,工程造价降低10元左右。利用粉煤灰还可以生产多种墙体材料。全国已有粉煤灰墙体材料厂200多个,生产的粉煤灰材料解决了1800万平方米的建筑需要,节省了烧砖挖地和排灰占地1300亩。粉煤灰施于土壤中,还能起到保墒透气、有益于微生物繁殖,当改良土壤的作用。粉煤灰的主要成分为硅、铝、铁、钙、镁以及未烧尽的碳和磷、钾、钠。此外,粉煤灰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用于粘土可以疏松土壤,用于砂土可以增加保水性,对于盐碱地还有改造作用。因此,开展粉煤灰的农业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的粉煤灰农业研究方向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重点放在粉煤灰的肥料价值和改土增产的效果上,第二阶段阶段逐渐转到粉煤灰中的天然放射性元素和重金属元素对环境的潜在危害与防治对策上。60年代中期,有关单位就研究了粉煤灰的农用效果。70年代以来,许多省市也相继开展了试验研究,业己证明粉煤灰对改土增产有一定的效果。试验表明,粉煤灰是一种含有多种元素的复合肥,可以作为缺乏这些元素的土壤和酸性土壤的补给肥源。

目前,粉煤灰农业资源化的价值已被充分肯定,但是对于粉煤灰农田施用后可能危及人畜健康的问题人们仍然表现出一定的忧患。专家们提出:施用粉煤灰的时候,必须严格地控置粉煤灰的用量,并且加强监督与管理大力提倡对观赏性植物以及非饰物性的植物施用粉煤灰;以粉煤灰为基质配制复混肥及各种农作物的专用肥;以粉煤灰为基质制成农用杀虫剂和防腐剂。总之,要减少单位面积中粉煤灰的施用量,扩大粉煤灰的绝对施用量,走出一条处理利用防止潜在危害相结合的粉煤灰农业资源化利用路子。近年来,不少地方开始重视粉煤灰的综合利用,成立了专门的机构,愈来愈多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从事粉煤灰综合利用研究、开发工作,新的成果不断涌现。国家科委曾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召开了“全国粉煤灰综合利用成果推广交流会”,总结经验,进一步促进粉煤灰的综合利用。总之,粉煤灰的综合利用逐步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科。

三、粉煤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综合利用的展望

1.存在的问题

我国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各地区粉煤灰综合利用率极不平衡,大多数地方的利用率还很低。由于没有一个协调组织机构,粉煤灰的综合利用也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各地重复、开发现象严重,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在政策上,没有一个相应的粉煤灰综合利用政策,没有完备的阻止排灰单位向江河农田倾倒粉煤灰的控制性政策措施。对于综合利用有成绩的单位,国家也没有鼓励性政策;在生产与监督上,对粉煤灰产品没有一个完善的统一的质量标准和检测监督系统。有些地方,见到粉煤灰产品投资少,效益好,就一哄而上,不求质量,影响了消费者的利益。

2.对粉煤灰综合利用的前景展望

随着粉煤灰的利用率不断提高,粉煤灰的处理也由“以贮为主”转人了“贮用结合”的方向。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毁田烧砖将逐渐被资源综合利用所代替。因此,不久的将来,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将会向“产用配套”方向过渡。

粉煤灰综合利用是一个涉及科研、电力、环保、国土、建材、建工、市政以及财政、物价等多部门合作和排、贮、用多环节配套的系统工程。为了更有效地综合利用粉煤灰,应该采取以下对策:大力宣传粉煤灰的综合利用价值,提高各级领导和科技、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把粉煤灰的综合利用作为保护环境、发展经济的一项战略性措施来抓;加强粉煤灰综合利用系统管理。建立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协调粉煤灰综合利用的科研、生产和经营管理,使其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相关政策,对粉煤灰用量大、用量稳定、社会效益好的企业,国家应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对新建的电厂,要把粉煤灰综合利用纳人设计规划之中,对老厂要进行一定的技术改造。要有适当的财政补贴、免税、减税、等优惠政策,提高粉煤灰的综合利用程度;加强资金来源、投向和利用整体计划管理,多渠道筹措资金。国家应逐步地建立和完善粉煤灰综合利用专项基金,从环保排污费、灰渣处理费中提取一定的比例,作为粉煤灰产品的质量监督和管理。制定和完善统一的检测监督系统。设立灰渣市场管理销售网络,疏通灰渣销售渠道。有组织、有计划地将一批先进的、成熟的、社会经济效益好的成果,尽快推广应用。

归纳起来,为了更好更合理地利用粉煤灰,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宣传粉煤灰综合利用的意义,提高各级领导和科技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使各项计划落到实处。

2.健全粉煤灰综合利用管理机构,加强全国粉煤灰综合利用的系统管理,使综合利用工作能在计划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

3.制定切实可行的粉煤灰综合利用优惠政策和实施办法,消除用灰企业的后顾之忧,提高其主观能动性。

4.加强资金管理,保证资金筹集和投人的计划性和科学性。做到资金来源多渠道,投向可靠,资金利用见实效。

5.不断开发新技术,做好技术评价,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扩大产品市场应用范围,使企业充满活力。

6.坚持因地制宜、多种途经、讲究实效的方针,适当地选择重点与普及项目,有的放矢。

7.重视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的内外交流和信息反馈,掌握技术引进,推广和改新的主动权。

结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需求猛增,发电量和粉煤灰排放量随之大幅度增加,它带给我们的工作压力也空前加大,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毫不松懈地加大工作力度,把粉煤灰综合利用工作做快、做好。总之,只要国家重视,各部门协调管理,粉煤灰的治理与利用在不久的将来是可以得到有效解决的。

参考文献:

[1]郭旭颖,白润才.用粉煤灰制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开发前景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25(增):319~320.

[2]徐夷,袁端锋等.粉煤灰综合利用浅谈[J].中国井矿盐,2010,41(1):29~32.

第10篇

1.都市农业升级奠定产业基础。都市农业是处于都市群影响范围内的农业生存发展方式,是与都市的经济、生态、社会融为一体的区域性农业(齐永忠、于战平,2006)。1992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成立了都市农业扶持小组,1996年又成立了全球都市农业基金,广泛开展全球都市农业的研究与推广工作。1999年,世界观察研究所的《为人类和地球彻底改造城市》调研报告指出,现代化农业技术与设施的应用使美国、日本、法国和荷兰等工业发达国家在城市建立起“都市农庄”。发达国家的“都市农庄”面积在1978年至1998年20年间平均递增12%,产值由5000万美元增至75亿美元(吴方卫,2008)。都市农业带动了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同时都市农业的生态景观、高新科技和农耕文化等形成了丰富的旅游吸引物。

2.城市化进程催生休闲旅游需求。据中国国家统计局预测,202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为55%~60%,2050年前后将达到70%左右,届时我国将完成城市化进程。然而,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了人口拥挤、交通堵塞、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一系列负效应。随着收入的提高和交通条件的改善,城市居民为了体验“高质量生活”,寻求回归自然、身心放松的享受而产生休闲旅游需求(Maccannell,1999)。因此,城市周边的农业自然风光、乡村气息、民俗文化等对都市居民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居民休闲旅游需求为都市农业旅游创造了客源市场。

3.城乡统筹提供政策环境支撑。我国长期的实践证明,完整的中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应是将农村和城市共同纳人工业化和城市化框架之中,形成城乡互补、联动发展和共同繁荣的协调格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都市农业旅游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城郊与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协调城乡和谐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城乡统筹的新途径。

二、都市农业旅游的概念辨析

1.农业旅游、旅游农业与都市农业旅游。农业旅游是以大农业资源和农村特色为依托,寓科研、观赏、娱乐、文化、购物、度假于一体的特殊的旅游活动(程道品、梅虎,2004)。国家旅游局定义农业旅游是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场景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点,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旅游产品、旅游设施、周边环境的可进入性和发展后劲等数十个指标。都市农业旅游是农业旅游或旅游农业在特定城郊区域的表现形态,是农业旅游发展到较高级阶段的特殊形式。

2.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与都市农业旅游。“休闲农业”英语原词是“RecreationalAgriculture”或“LeisureAgriculture”,2000年7月台湾农业主管机构在其实施的《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中定义为“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国民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体验为目的之农业经营”。休闲农业是以充分开发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产品为前提,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与融为一体的农业旅游活动(郭焕成、刘盛和,1999)。“Agritourism”在我国台湾被译为“休闲农业”,在大陆休闲农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旅游产品以观光为主,习惯译为“观光农业”(成升魁,2005;毛帅,2008)。可见,“观光农业”是“休闲农业”的一种简单形式,“休闲农业”的内涵更丰富。都市农业旅游与休闲农业、观光农业都是城市居民对生活质量提升和旅游需求结构优化的客观需求,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其区别在起源地区和术语称谓两方面。

3.乡村旅游与都市农业旅游。世界旅游组织对“乡村旅游”界定为“旅游者在偏远地区的传统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模式的活动。”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委员会对乡村旅游的定义是“在乡村开展的旅游,田园风味是乡村旅游的中心和特点所在”。乡村旅游是基于农业的包括生态旅游、教育旅游、文化旅游及民俗旅游等多层面的旅游活动(Bramwell与Lane,1993),具有旅游企业规模小、区域开阔和可持续发展等农村区域特征(Frechtling等,2005)。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为城市居民,发生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作为旅游吸引物(姚素英,1997)。从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分布情况来看,我国农业旅游发达地区并不集中于乡村,而是分布在城市郊区,都市农业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地域界限较为模糊;而乡村旅游目的地则是远离城市的传统农村地区。此外,都市农业旅游是广义的乡村旅游的一种,都市农业旅游吸引物以都市现代农业生产为基础,是城郊农村中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部分;而乡村旅游吸引物则是以传统村落的建筑风光、文化风俗、生活风情为主。

4.生态旅游与都市农业旅游。生态旅游的定义大多围绕自然环境环保的核心内涵。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定义生态旅游为“一种对环境负责的旅游和观光行为,主要通过对环境的保护,达到使当地的生态和人口得以持续发展的目的”。生态旅游是旅游可持续思想在特定自然区域的具体运用和实践(卢云亭,1999)。城市郊区森林公园、观光农园等的生态旅游属于都市农业旅游,其产生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以可持续发展为长远目标的都市农业旅游,可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三者均衡发展,其本质上是生态旅游。综上所述,都市农业旅游及其相关概念在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需求和旅游效益等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都市农业旅游可定义为:在城市郊区和城乡结合部范围内,以现代都市农业的生产和生态景观、社会主义新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场景等为旅游资源,以观光农园、农业科技园、农业主题公园、农业会展、农事节庆活动、民俗旅游村、综合度假村等为旅游吸引物,以满足城市居民旅游需求,并实现都市农业观光休闲、示范推广、科普教育等功能拓展,产生经济、环境和社会综合效益的新型复合旅游产业。

三、都市农业旅游的理论视角

1.都市农业旅游的综合影响。都市农业旅游创造了更高的经营利润,提高了农业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含量(Bowen,1996),成为农村地区产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Derec,2000)。都市农业旅游对环境不仅只产生负面影响,其发展也可引导环境质量的改善;而发展农业旅游有助于改善生态系统,促进农业的良性发展(Loumou等,2000)。都市农业旅游对农民家庭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影响并衍生社会文化后果(Frederick,1993),建立基于社区的伙伴关系可提升都市农业旅游社会价值(MacDonald、Jolliffe,2003)。因此,发展都市农业旅游有利于提高农业效率,形成农业和旅游业的新增长点;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有利于加强城乡文化交流,改变农业生产者的落后观念;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生活空间质量(张艳芳,1999)。

2.都市农业旅游与可持续发展。都市农业旅游是在拓展都市农业功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其独特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功能构成了城市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陈文君,2005)。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包括物理、事理和人理三大要素(张蓓、刘人怀,2009);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构建包括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社会经济条件三个子系统的指标体系评估都市农业旅游效益(魏敏,2004);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都市农业旅游“经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系统仿真(张蓓,2011)。

3.都市农业旅游与新农村建设。都市农业旅游可实现“旅游扶贫”,其投资小、见效快、关联带动性强,发展农业旅游应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就业以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大量实证数据表明,都市农业旅游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并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李周、操建华等,2004)。加快我国都市农业旅游发展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及缩小城乡差别(丁忠明等,2000)。

四、都市农业旅游的实践探索

1.都市农业旅游的发展态势。国外都市农业旅游起步早,发展快,目前具有相当规模。截至2005年,法国已有1.77万农户从事农业旅游,超过5800多户农民加入全国性的联合经营组织;2007年有2.92亿人次前往乡村休闲旅游,占全国旅游人数的33.4%;农业旅游收入约244.6亿欧元,相当于全国旅游收入的1/5。我国都市农业旅游起步较晚,1991年上海举办“南汇桃花节”掀开了我国都市农业旅游发展的序幕,自此都市农业旅游率先在上海、北京、成都等大城市兴起。据国家旅游局在“中国生态旅游科学发展高层论坛”上介绍,2008年我国内地旅游业总收入达1540亿美元,其中有400亿美元是都市农业旅游的收入。

2.都市农业旅游的经验借鉴。国外都市农业旅游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不少学者研究国外都市农业旅游的政策制度及其现实意义:研究国外政府以及协会或其他非政府组织在都市农业旅游发展区域结构调整、社区变革和合作机制中的作用(詹玲等,2009);从旅游内容、组织保障、财政支持、土地管制、集群经营模式等方面概括国外都市农业旅游的发展经验(林源源,2009);归纳出政府扶持型、非政府组织型等六种国外都市农业旅游发展的典型模式(张蓓等,2011)。

3.都市农业旅游的开发模式。农业旅游资源、客源市场及区域社会经济条件是都市农业旅游开发模式的影响因素,可选择都市农业型、人文景观型、地形地貌型、科技先导型、动植物品种示范推广型及农业博览会型等开发模式(刘华楠,1998)。都市农业旅游区位选择包括城市近郊区、风景名胜区周边的农业地域、旅游资源独特的贫困地区等(毛勇,2007),应着力从聚落景观、田园风光和观光旅游专类园三个方面建设都市农业旅游景观(郭春华、李宏彬,2005)。

4.都市农业旅游的规划个案。陈文君(2005)结合广州城市发展规划提出了北部山区森林观光度假区、中部城区农业商贸休闲区、城郊田园体验休闲区、南部海滨观光休闲区等都市农业旅游开局,探讨了设施农业旅游、园艺农业旅游、体验参与农业旅游、休闲度假农业旅游、农业博物馆旅游等类型。熊伟、康刚(2005)从总体规划、管理体系、优惠政策等方面探讨了重庆都市农业旅游的开发策略。蔡庆丽(2005)就南宁市发展都市农业的旅游空间格局和配置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在南宁市的内圈层、中圈层和外圈层发展观光农园、体验农园、科教农园、产品农园和休闲农园的战略构想。

五、简评与展望

总体而言,现有文献对都市农业旅游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探讨,基本反映了都市农业旅游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然而,现有研究大多集中在表面化的探讨,尚未形成规范严谨的理论研究框架,实证研究也明显不足,这无疑为后续研究留下了较大的拓展空间。

1.进行有深度的理论研究。尽管近年来国内农业旅游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加,然而,相对于我国现代化农业的迅速发展和旅游产业的蓬勃增长,现有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因此,需要构建规范的理论研究框架并统一概念术语,拓展都市农业旅游研究的视野,从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系统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角度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究。

2.进一步拓宽研究领域。都市农业旅游产生经济、环境和社会综合效益,其对于促进农业功能拓展与产业升级,农村资源保护与环境建设,农民福利改善与文化提升有重要影响。应继续加强都市农业旅游的经济影响、社会文化效益评估、资源环境可持续性等领域的研究,进一步关注如农村妇女对于农业旅游发展的贡献、社区居民对农业旅游发展感知、农业旅游利益主体关系协调等问题。

第11篇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农药;化肥

一、农业面源污染概述

(一)农业面源污染的内涵

水体污染有两大主要来源: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点源污染是指污染源较易辨认,而且易于管制的污染,进入水体的位置是可辨的,所携带的污染物可通过内部生产工艺或流程得到控制,而不受天气的影响。而面源污染又叫非点源污染,美国《清洁水法》修正案(Lee.S.L,1979)将其定义为“污染物以广域的、分散的、微量的形式进入地表及地下水”,一般是指污染物经过降雨(特别是暴雨)或融雪的径流,经由冲刷和自然携带等过程,最终沉积到河流、湖泊、湿地、滨岸和地下水中所形成的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指用于发展农业生产的化肥、农药、农膜、畜禽粪便等造成的污染。从农业面源污染的形成过程分析,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可溶解的污染物和固体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点,在降水(或融雪)的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并引起水体营养化或其他形式的污染。从农业面源污染的形成机理分析,农村面源污染是指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未经合理处理的污染物对水体、土壤和空气及农产品造成的污染。和点源污染的集中定点排放相比,面源污染起源于分散和多样的区域,地理边界与发生位置难以识别和确定,因而对其鉴别、防治、管理很困难。农药、化肥、畜禽粪便、秸秆、生活污水、农膜是构成农业面源污染的六大污染源。

(二)研究进展综述

1、关于农业面源污染形成的影响因素

影响农业面源污染的形成因素有很多,除了受到土地利用方式(郑一,2002),农田耕作、农事活动和田间水肥管理特征(王坷,1996;陈利顶,2000),地形地貌、土壤植被特征(韦红波,2002),气候水文特征(傅涛,2002)等一系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之外,还受到一系列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具体包括有农村经济规模、农业结构、种植业结构、农业技术进步、农村人口以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因素。

2、关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必要性

我国各大湖泊以及主要河流水域基本都面临着水体的氮、磷富营养化威胁,而农业面源污染正是水质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张维理,2004)。以2005年为例,巢湖、滇池、太湖流域的总氮和总磷负荷来自农业面源污染的总氮和总磷分别占60-70%和50%-60%,北京密云水库、天津于桥水库、云南洱海等水域,农业面源污染比重均超过其他污染(李远等,2005)。由于上述水域是饮用水的重要来源,水质下降形成水质性缺水不仅影响生活和生产用水,还易引发疫病的大流行。因此,我国己将水资源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逐步采取相关治理政策以削减农业面源污染。

3、关于农业面源污染的源头治理

发达国家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主要采用源头控制对策(张维理,2004)。源头是指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源头—农户行为。通过制定强制性政策或者通过政府奖惩措施激励农民自愿采用环境友好型生产、生活行为从而达到减污作用。农业面源污染的源头治理对策是由农业面源污染本身特点所决定的,由于农业面源污染物是以广域的、分散的、微量的形式进入地表及地下水体的(美国清洁水法修正案,1979),因此对其无法采用末端集中治理形式。

各国也在积极探索源头治理方法。以美国为例,采用农田最佳养分管理(Best Nutrient Management Practice,BNMP)政策,就是在全流域范围内,对农户农田轮作类型、施肥量、施肥时期、施肥品种、施肥方式进行规定,实施源头行为控制策略。同样欧洲畜禽养殖为例,主要通过制定畜禽农田最低配置、化粪池容量、化粪池密封性等对农户的养殖行为进行源头控制。但是,由于农业面源污染的不可监测性,源头治理措施的实施和监管仍然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难点(朱兆良等,2006)

二、德州市农业面源污染概况

(一)概况

德州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全市跨省大河主要有黄河、卫运河、漳卫新河;跨市的骨干排涝河道有徒骇河、德惠新河和马颊河。以上河流除黄河外,均系海河流域水系,共有大中型拦河闸17座,分洪、调度闸各1座,排涝涵闸192座,据2001-2005年水质监测结果显示,德州市所有河流监测断面水质均超过Ⅴ类水质标准,属于有机物污染类型,主要超标项目为COD,其次是氨氮,河流污染从重到轻的顺序是:德惠新河、漳卫南运河、马颊河、徒骇河。只有在引黄河水进行农田灌溉时的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较好。

1、关于农肥、农膜和农药:在2005-2010年间德州市与全省平均的比较中,德州市施用水平几乎全都是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除2005年德州农药施用量稍低及2006年两者持平外)。但从其走势上可以看出,在全省平均水平稳定少变的基础上,德州市近两年(2009、2010)在化肥和农药上的使用量呈下降趋势,说明对于面源污染问题的治理已取得一定成效,而农用薄膜使用量与往年持平。而具体分析这三项污染源对于社会及人文的影响时,我们发现研究曾显示,化肥中氮肥的利用率只有30-35%,大部分氮肥流失;农用塑料薄膜成分中的聚乙烯或聚氯乙烯自然条件下的难降解性,也构成了农村新“白色污染”问题;而农药的利用率更低,仅10-20%附着在农作物上,80-90%流失在土壤、水体和空气中,给水体(尤其是首当其冲的农田水)造成严重污染。

2、关于畜牧养殖:见表1,德州市大牲畜年末存栏量远超其他地市,猪、羊、家禽的年末存栏量也在全省占据前几名,都超全省平均水平,由于牲畜粪便若不适当处理就会造成一定程度的面源污染,故应加强牲畜养殖和管理。

(二)治理的困难所在

1、相对于点源污染来说,由于点源污染有固定的排放源,可以根据需要建立排污处理机制,针对性治理;面源污染则相对复杂得多,污染的效果并不一定在当时显现出来,而是日积月累的反映到今后的生产生活中,使生态环境遇到极大的潜在威胁,而且面源污染的波及范围广,如果不及时治理将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危害。面源污染还会受到气象、地理及地质等条件的影响,比如湿热、有雨的天气将会有助于污染物的扩散蔓延,紧致的土质类型不利于污染物扩散,而松弛的土壤将使得污染面扩大,使治理更困难。

2、粮食作物在种植过程中需要N、P、K等营养物质促进作物增产增收,但据研究显示,氮肥利用率为30-35%,磷肥10-20%,钾肥35-50%,剩余的养分通过各种途径,如径流、淋溶、反硝化、吸附和侵蚀等进入环境,不仅导致农田土壤生态环境恶化,而且也加重了面源污染;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施肥投入的养分比例不平衡。根据土壤化学分析,我国土壤适合作物生长的最优氮磷钾比例应该是1:0.5:0.4。而目前德州市氮磷钾比例失调,化肥配比结构呈现氮肥用量偏高,钾肥用量偏低,无机化肥过多,有机肥太少的特点,加之农民对于化肥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不足,导致面源污染防控难度加大。

3、农村使用的农用地膜多为聚乙烯农膜,它是由聚乙烯加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而制成的有机化合材料,具有分子量大、性能稳定、耐化学侵蚀和能缓冲冷热等特性。在自然环境中,它的光分解性和生物分解性均较差,难以使其降解,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问题。另一方面农膜质量较差,由于强度不够,易破碎,使用一季后,难以人工回收而弃置田间,造成清除困难,导致污染面不断扩大。

4、畜禽养殖中,对畜禽粪便未进行恰当处理会造成对水体的污染。据测算,即使只有10%畜禽粪便由于堆放或溢满随场地径流进入水体,对流域水体氮富营养化的贡献率可达到10%,磷可达到10-20%。而目前畜禽养殖所产生粪便数量大大超过处理能力和合理使用能力,由于缺乏环保意识,很多养殖场并未建立清洁生产、粪污治理的观念,粪污流失现象较为严重。部分养殖场环保措施落后,粪污处理利用率低,大多数畜禽场粪污处理设施简陋老化,疏于管理,环保设施不能发挥正常的作用,粪尿、污水排放不达标,这些都加重了对环境的污染。

5、从机制上来看,目前农业生产对资源的利用大多数是无偿的,没有建立相应的补偿制度,而且农业生产是农民分散的个人行为,对过度使用农业资源和破坏农业环境的现象无法管理。而农村工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不足,无力配套农业资源的保护、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治理等基础性设施,对畜禽粪便和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农药化肥的减量施用等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也没有实质性的激励措施,地方经济水平不足以支撑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需要。

三、治理德州市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分析

(一)政策措施

1、建立系统的法律框架

在立法方面,认真贯彻国家相关法律文件:《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水法》、《水土保持法》、《防洪法》、《渔业法》、《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有关农业面源污染管理的相关条款,并不断完善相关具体规定。本市应在此基础上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农田管理条例或农药污染物管理政策,包括制定化肥和有机肥的质量标准等,减少包括管理体制、管理机构职能等在内的法律间相互冲突的地方,并对农业有机废弃物排放和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进行规划,完善农村环境管理体系的法律法规。

2、合理的补偿机制和奖惩机制

据科斯定理所述,污染的外部性问题的关键在于产权不明晰,故应将污染的责任归属具体到户,补偿机制和奖惩机制附属到责任上,调动农户治污积极性。政府应根据法律的规定对面源污染行为进行监控并适当实施奖惩机制。另外,在考虑到当地经济的落后性,可将面源污染治理产业化,在政府政策及财力支持下,建立污染治理厂、有机化肥生产基地、规模化养殖场及其他公司等为农田管理和沼气池使用提供技术支持。

(二)技术措施

1、采用环境友好型替代技术

北美发达国家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上,主要是鼓励农民资源采用环境友好的替代技术,主要有:农田最佳养分管理、综合农业管理或有机农业模式、农业水土保持技术措施、等高线条带种植等。这些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很少或基本不增加农民的费用,因而被广泛采用。我市应适当借鉴国外经验,力图在成本小的情况下获得更大利润。

2、制定和执行限定性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并开展科研,保证限定性农业生产技术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建立清洁生产的技术规范体系,采用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全程控制手段,引导和帮助农民科学用肥、安全用药,扶持优势农产品品牌,完善检验检测体系,扩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控制范围,提高农产品的优等品率及安全达标率,全面提高优势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三)管理措施

1、实施清洁种植工程:以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防治农业种植过程对环境的污染为目标,重点在高产小麦、玉米、棉花和集约化蔬菜、水果生产区实施。

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在低污染风险区优先发展集约化蔬菜种植业,在高污染风险区优先发展需肥量低、环境效益突出的豆科或发展粮食、经济林等;在空间布局上合理安排作物结构,发展条带种植模式;在时间布局上,依据土壤养分供应特性和作物需肥规律合理安排作物轮作制度,最大限度地保障环境安全。

建设植物缓冲带。在近水域沿线地带,开展多层次植物缓冲带建设,通过种植氮、磷高效富集植物立体拦截等途径,发挥植物对农业面源污染物的阻控、拦截、生物吸收和生物降解效应,最大限度地减轻农田流失氮、磷养分和农药对水体的污染。

2、实施清洁养殖工程:以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和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以畜禽粪便处理为主线,以污水处理为辅线,对粪污进行综合利用。

采用干清粪饲养工艺,实现固液分离。固体粪污进行发酵处理,生产复合有机肥,处理设施可根据养殖场具体情况建立粪便发酵处理塔或高温堆肥设施。污水通过厌氧与好氧技术处理,达标排放或利用。养殖规模较大、污水产生量大的养殖场,污水可应用一些处理措施,将残液与残渣固液分离,残渣与粪便混合后用于生产有机肥,残液用于生产液体有机肥料。

3、借鉴国外农田管理制度,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行为等运用法律和规章制度进行规定和管理,强调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重要性,制定环境安全的良好农业措施系统,规范农田施肥的时间、种类和数量。加强基础研究,制定水源保护地政策,制定不同水域水源保护的技术标准,规定允许种植的作物类型(轮作体系)、施肥数量、时间、种类和方法等。也可采用经济杠杆,实施生态农业鼓励政策,对采用农田管理措施的农户给予奖励,而对破坏环境的予以惩罚。

参考文献:

[1]章明奎,张慧敏,钱忠龙.源汇型景观组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07,19(3):192-196.

[2]李廷友,林振山,谢标.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6):

2705-2707.

[3]刘芳,沈珍瑶,刘瑞民.基于“源-汇”生态过程的长江上游农业非点源污染[J].生态学报,2009,29(6):3271-3277.

[4]张维理,徐爱国,冀宏杰,Kolbe H.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估计及控制对策III.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中存在问题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04,37(7):1026-1033.

[5]张维理,冀宏杰,Kolbe H,徐爱国.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估计及控制对策II.欧美国家农业面源污染状况及控制[J].中国农业科学,2004,37(7):1018-1025.

[6]郭鸿鹏,朱静雅,杨印生.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4):290-295.

[7]张金恒,王军强,万玉,韩超.青岛市农业面源污染评价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0):

276-280.

[8]杨小山,金德凌.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中政府与农户的博弈分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9):898-901.

[9]黄现民,王洪涛.山东省环渤海地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300—6303.

[10]山东省统计年鉴2011[DB/OL]山.东省统计信息网,2011-2-12.

[11]张金秀.建阳市农业面源污染调查与防治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导刊,2011,30(4).

[12]周早弘.农业面源污染实证分析与政策选择[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0.

[13]葛继红.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及治理的经济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6).

[14]刘平乐.农业面源污染及其防治[J].甘肃科技,2011,27(3):147-150.

[15]冯志文.化肥面源污染的评估及其对策分析——以苏中某市为例[D].扬州大学,2010(5).

[16]张维理,武淑霞,冀宏杰等.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估计及控制对策I.21世纪初期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形势估计[J].中国农业科学,2004,37(7):1008-1017.

[17]唐浩等.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研究现状与展望[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12H):107-112.

[18]李其林,魏朝富等.农业面源污染发生条件与污染机理[J].土壤通报,2008,39(1):169-176.

第12篇

[关键词] 食用菌 高科技 产业链 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 S64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2-0058-01

中国大农业的发展是三色农业,即绿色农业(果蔬),蓝色农业(海产)和白色农业,而白色农业,就是我们的食用菌农业,它不仅能解决人们生活所需要的蛋白质,而且还能用于医药上,解决与人们生命相关的重大疾病问题。近年来,我国市场上对食用菌的需求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广大消费者对这种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食材赞不绝口,面对一片大好的市场前景,食用菌产业需要在保证食用菌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增加食用菌的产量,满足市场需求,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在此基础上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食用菌及其产业的深入认识

1、食用菌的认识

1.1食用菌,在学术上,是可供食用的蕈菌;蕈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组织的高等真菌的类总称。目前,我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其中,大部分菌类适宜生长在温暖潮湿的地方,我国南方地区就是发展食用菌产业的理想地域。

1.2食用菌的价值体现在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两方面。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其含量是一般蔬菜和水果的几倍到几十倍,含有多种维生素,脂肪含量很低,约占干品重量的0.2%-3.6%,富含多种矿质元素:磷、钾、钠、钙、铁、锌、镁、锰、等及其他一些微量元素。食用菌的药用保健价值有以下几点:第一,抗癌作用:食用菌的多糖体,能刺激抗体的形成,提高并调整机体内部的防御能力。能降低某些物质诱发肿瘤的发生率,并对多种化疗药物有增效作用。此外栗蘑中富含的有机硒,可作补硒食品,若长期食用,几乎可以防止一切癌变;第二,抗菌、抗病毒作用;第三,降血压、降血脂、抗血栓、抗心律失常、强心等;第四,健胃、助消化作用;第五,止咳平喘、祛痰作用;第六,利胆、保肝、解毒;第七,降血糖;第八,通便利尿;第九,免疫调节。

2、食用菌产业的现状

发展食用菌产业是非常有前途的致富途径,具有“短、平、快”的特点,经济效益好,是农民增收的一条新路子,我国南方的菌农率先转变思想,树立起食用菌是“小作物大产业”的认识,利用南方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有针对性的开展生产。

温暖湿润的南方环境适合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一是野生资源的保护和人工促进野生食用菌繁殖生长,即在野生竹苏多发地区,加强对野生食用菌生长竹林环境的保护,防止人畜践踏林地,有条件时给林地添加必需的养料,促进野生食用菌繁殖生长,这是一种简便,有效地获得优质食用菌的一种生产方法;二是人工栽培,包括室内床式、盒式栽培、室外畦式、坑式栽培及温室大棚栽培。食用菌栽培选择优良菌种非常重要,这对食用菌的品质风味和营养含量有着重要影响,较高的市场价格会带来较高的利润;人工栽培虽然在一开始较难掌握,但经过了长期的养殖,使得食用菌的栽培简单化、管理较系统化,产量也比较高,风味稍有不及野生食用菌,然而价低廉的价格也获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目前,在我国市场上南方地区所产的食用菌占据了大半江山,其生产技术、工艺,产业链的管理也较为合理,但仍然欠缺一定的农业科技的注入,管理的科学性,相信在加强食用菌产业的农技后,该产业定会不断发展壮大。

二、食用菌的农业科技

在当今科技化生产的时代,农业科技的投入比重往往会影响到农业收入的高低,同时也是衡量该产业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传统食用菌产业当中,我国南方的菌农,在生产技术方面已经日趋熟练,但是很难达到新的突破,所欠缺的就是农业科技的投入。众所周知,福建古田所生产的银耳和香菇驰名全国,其所依托的技术支持就是来自福建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及福建省的高等农业院校,如福建农业大学。农业科技的投入,有利于食用菌产业链的紧密化,加强各个环节的联系;有利于突出各个不同地域的特点,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有利于对食用菌的质的提升,在提高产量和质量方面有着明显作用;有利于该产业的规范管理,能够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也有着重要意义。

在生产的各个环节,增加科技投入的比重,利用科技可以科学合理的选用适宜当地栽培的优良菌种及其优良菌种;增加农机设备的投入,机械化、专业化的生产;使食用菌的生产从季节性转向全年性,栽培从平地转向立体化生产;在温度、水分、通风、肥料、病虫害、设备等等,各方面的技术投入,对食用菌的质量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注重调研当地生产原料,加强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新技术的应用必将推动该产业的进步。

三、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农技发展的建议

加强农业技术在食用菌产业的推广,提高广大菌农的专业技能和科学知识。着力研究无公害、绿色、有机的食用菌,并加以推广。定期开展专业技术人员与菌农的经验技术交流会,推广技术,普及经验。将网上资源和销售平台与广大菌农紧密联系,在产、储、供、销这四大环节努力做到灵活机动。建设食用菌生产标准园,并宣传环保意识,自行建设“清洁田园”。在生产因素和市场调查方面也要加强技术的投入。根据南方各地的气象条件,能否生产,生产原料和来源是否合格,价格高低,距市场的远近,土地情况,劳力资源是否充足,及各个方面的生产要素,综合以上情况来确定生产与否;在食用菌生产之前,需要做好市场调查和生产因素的调查,而后科学分析调查情况,核算成本,对市场有所预期,计算出大致成本和收益,再开始生产。

四、结语

食用菌的市场前景广阔,我们应该不断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寻找对适合本地的品种和技术,摸清产品的销售行情,紧盯国内外市场,扬长避短,实现增质增产增收,走出一条以高科技为基础,以食用菌产业化为中心的新型食用菌产业链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魏艳骄.河北省平泉县食用菌产业化发展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32)

[2]. 林惠娟.福建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福建农业科技.2012(08)

[3]. 广忠勇;陈朋;严晓娟;郭天力;胡先望;梁宁.甘肃康县野生珍稀食用菌资源应用开发前景与展望[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