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现代畜牧业的概念

现代畜牧业的概念

时间:2024-03-28 10:58: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现代畜牧业的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现代畜牧业的概念

第1篇

关键词:新疆;现代畜牧业;路径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2-0059-01

生态保护在二十一世纪变得越来越重要,无论是国家的经济建设还是产业能力增长,都不能忽视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开发。而在中国新疆地区的草地畜牧业已经开始出现草地面积大规模退化的现象,寻找现代畜牧业的新型发展路径刻不容缓。我国新疆地区一直是畜牧业的产能大省,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对传统畜牧业的冲击,传统畜牧业的一些客观弊端不断暴露出来,经济增长方式滞后、科技水平与当今经济不符以及产业的动能逐渐降低等。

1 现代畜牧业的经济内涵

现代畜牧业作为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包括两方面含义:它是指畜牧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才出现的,就是说它是在现代科学和现代工业技术应用于畜牧业之后才出现的;是指现代畜牧业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其内容和标准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现代畜牧业的内涵也会不断的扩大 。

现代畜牧业就是在传统畜牧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现代畜牧兽医科学技术和装备及经营理念武装,基础设施完善,营销体系健全,管理科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安全,优质生态、高产高效的产业。以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品种良种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商品市场化、服务社会化为特征。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学、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畜牧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手段,开展集约化条件下的畜牧业生产体系中经济与生态良性循环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研究,全面而又系统地进行畜牧业生产活动,使畜牧业生产向着高产、优质、高效和稳定协调的方向发展。

2 现代畜牧业的意义

整个世界经济体制都在变革,原有的传统经济体暴露了很多经济上的弊端,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已经跟不上当今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这便为新型的现代畜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要求原有的小型个体生产要逐步转换脚步融入到发展迅速的大型经济市场,要求原有的脱节的经济链条要重新扣紧,形成系统规范的产-销一体经营模式。畜牧业要得到真正的发展,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发展滞后,固步自封的发展模式。作为连接工业和农业的中间链条,畜牧业发展要真正思考新型经济下的发展步伐,才能产生与时代同轨的经济效益。

3 新疆地区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对策

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尊重规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能不顾现实的超越,更不能消极滞后。实现新疆从畜牧业大区向强区的转变,打造全国最强的畜牧产业体系,建成最重要的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充分发挥畜牧业在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支撑作用,新特的自然资源、人文环境是优势,发展现代化是方向,科学技术是支撑,保持和发扬区域特色是关键,强化政策措施和组织领导是保障。

首先,要重视有机畜牧业的发展,就当今社会经济体制而言,有机畜牧业不仅能最大化的优化产业结构体系,也能真正意义上改善畜牧业所带给土地的压力,缓解一直存在于家畜饲养和草地利用之间的矛盾,而且这样的经济机制也能很好的诠释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与环保的有机结合。并且,就我国经济而言,有机商品市场的前景越来越好,市场潜力越来越大,这也是有机畜牧业的重大商机。积极促进有机畜牧业在新疆地区的发展能合理的拉动地区经济增长,优化产业模式。因此,有机畜牧业的发展和扶持是建立健全新疆畜牧业发展的路径之一。

其次,当今社会已经大规模引进“标准化”一词。各行各业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标准化企业文化,标准化流程、标准化手续、标准化企业礼仪等。而现代畜牧业也同样需要标准化的行业要求,地区应全面推行标准化的畜牧业养殖。在现有畜牧业中树立行业的标杆效应,规模化标准化的完成产业链的构建,大规模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将标准化的规模养殖作为产业发展的原动力,逐步树立产业的品牌效应,联动效应,最大程度的促进经济一体化进程。

第2篇

[关键词] 云南 畜牧业 生产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195-01

畜牧业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创收致富的好途径。从全球范围来说,畜牧业在各个国家整个农业生产中的比例要超过百分之五十,而我国目前的畜牧业仅占农业比例的百分之三十五。我们要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出适合我国畜牧业发展的正确途径和方法,组织各农户进行科学集约化畜牧产生与加工。本文从云南地区实际情况出来,说明了云南地区发展畜牧业的自然条件和已经取得的成绩,同时总结归纳出当地农业发展的弊端以及未来发展建议。

一、美丽云南,沃土肥疆

云南地区位于我国云贵高原,纬度较低而海拔相对较高,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早就云南独一无二的自然气候。在这片神奇的沃土肥疆上,冬暖夏凉,气候宜人。这也为当地的畜牧业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有利条件,如丰沛的水热资源吸引着各种动植物的栖息繁衍。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云南发展畜牧产业的雄厚背景条件。

云南省委省政府切合实际,创新发展。把畜牧业定性为优势产业和扶植产业,为农民群众增收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资金技术帮扶。从而进一步加快了云南地区畜牧业发展的步伐。

二、云南畜牧业近年来的成绩

几年前,甲流和三聚氰胺危机的爆发冲击了整个畜牧产业的发展,云南当地政府与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应对危机。加强管理水平,改善养殖环境,沉着应对突发危机,力保畜牧产业安全平稳地发展前进。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畜牧业生产跨进新的阶段,畜牧业产值稳定快速增长

2009年,云南地区肉类累计产量达到304.6万吨,同比增长5.7%,其中,猪牛羊三畜肉产量达到270.95万吨,同比增加5.3%,出栏生猪数达到2824.5万头,同比增长4.5%,牛奶为48.38万吨,同比增长8.3%,数据证明,云南肉类生产已经从不能满足需求转变为自给自足的局面。

2.人均占有量大幅提升

在2009年末,以全省人口为4571万为标准,肉、蛋、奶人均占有量达到81.76公斤。

3.畜牧业产值大幅增长

2009年末,畜牧业产值贡献飙升并打破500亿元标准,最终定格为557.76亿元,同比增长7.9%,这一数字在全省农业产值中达到30.6%的比例。

4.农民创收突破

2009年,农业方面的人均纯收入为3369元,同比增长266元,畜牧业收入贡献达到30%左右,成为农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之一。

三、云南畜牧业发展隐患

尽管在最近几年云南地区畜牧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为社会经济向前迈进贡献了自己坚实的一份力量,但不可忽视的是,云南地区发展畜牧业高速腾飞的背后隐藏着不少危机与制约因素,这些问题亟待我们给予充分的重视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1.科学技术投入低

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云南地区的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投入量十分有限,传统的农业产生管理仍是农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在一些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科技力量更是难以到达,农民们采取粗放式的饲养管理模式,这样一来,畜牧产品的质量水平得不到提高和保证,导致商品转化率低下。

2.生产较为松散

在全省范围内的标志性畜牧企业数量较少,不能带动整个畜牧产业集约性商品转化,农民们更多的是采取各自为战的方法,未能打造出属于全省的产业化发展和经营模式。

3.产品加工能力弱

有能力的加工企业较少,影响产品加工能力,现有的加工企业也未能施行高水平的加工工艺,导致畜牧产品的产品附加值低下,在市场上难以和其他先进产品较量,市场竞争力缺失。

4.疾病因素制约

云南地区良好的气候条件不但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为各类细菌和疾病的滋生提供了温床。由于地理位置特殊,病原来源复杂,基础兽医队伍建设又不完善,导致疫病控制难度很大。

四、当地畜牧业未来发展建议

1.做好科技普及工作

要以使农民群众增收这一核心问题为基础,加快先进科技、合理规矩规划下乡进村的步伐,提高科技在产业贡献中的比重。农民群众要积极配合政府工作,转变生产思想,树立科学养殖和管理的概念,双方齐心协力共筑科技长城。

2.扶植带头企业发展

优秀的带头企业能为行业树立规范和标杆,同时也为产业化经营做出贡献,政府应适当给予龙头企业政策倾斜和发展鼓励,扩大企业经营规模,使企业走上正规化,国际化发展的道路。企业应该做到结合云南特色畜牧产品研发先进加工工艺,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企业需要与养殖户良好的合作关系,监督养殖户进行科学集约化饲养和管理,保证畜牧产品的质量并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3.建设疾病防控体系

重视疾病防控体系的建设和发展,狠抓主要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具体来说需要做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第一,需要加强检测技术,对动物的疫病日常检测是基础性的任务,加强检测技术有利于提升疾病防控基础能力。第二,制定紧急预案措施,一定出现规模化的疫病爆发,紧急预案能够在最短时间内遏制疫病的蔓延。第三,加强动物自身免疫,日常生产管理中,注意动物饲养环境的及时清理,尽可能降低饲养密度。这样有利于增强动物自身免疫能力。

五、结语

云南地区的畜牧业发展已经取得令人惊喜的成果,如今也正在稳步向前发展,尽管我们背负着诸如科技和管理等方面的缺失和漏洞,但我们已经认识到其重要性,并着手研究对策和方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云南的畜牧业生产在正确发展观念和措施的引导下,能够一步一个台阶,走出省区,迈向全国,冲向世界。

参考文献

[1]胡廷继.对畜牧业产业化发展问题的思考[J].中国牧业通讯.2010(19).

[2]涂小丽.我国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10).

[3]鲁俊.关于加快吉林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思考[J].吉林畜牧兽医.2010(09).

第3篇

按照会议的要求,我就畜牧业承接产业转移的一些认识作一简要发言。

一、承接产业转移是建设现代畜牧经济强省的重要实现途径

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确定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总体工作取向,提出了打造“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目标。就畜牧业而言,主要任务是建设全国畜牧资源开发基地和畜产品深加工基地,主动承接省内外产业转移是重要实现途径。近年来,全省畜牧业在政策引导、市场拉动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共同推动下,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全省肉类总产量达到272.69万吨,同比增长5.2%,禽蛋产量39.3万吨,同比增长9.03%,奶类产量10.15万吨,同比增长5.37%。畜牧业产值446.2亿元,同比增长4.2%,农民人均畜牧业现金收入340.55元,同比增长27.45%。

客观分析我省畜牧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原因,一个重要因素是在政策有力、市场有利和主要畜产品供求趋紧的形势下,省内二、三产业大量社会资本向畜牧业规模养殖和加工业转移;省外发达地区畜牧业受土地、资源、环境等生产要素的制约,发展受到限制,不断把资金、技术、人才、市场转移到中西部地区。

当前,我省正处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跨越的关键时期。抢抓新一轮产业转移重大机遇,要实施充分的开放合作,创造和发挥我省畜牧业比较优势、资源优势,打造承接载体,优化承接产业发展环境,加强信息沟通和畜牧业项目规划、包装、推介工作,主动承接发达地区畜牧业产业转移,最大限度地把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生产要素引入四川,把我省建设成为集生产、加工、饲料、兽药为一体的全国畜牧产业转移重要承接地;积极引导省内部分实力雄厚的二、三产业企业向现代畜牧业规模化生产和深加工环节转移,构建畜牧业多梯度、多层次承接转移新格局,是加快建设现代畜牧经济强省、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最佳路径和必然选择。

二、我省畜牧业承接产业转移优势明显

畜牧产业转移中,我省畜牧业的承接条件在中、西部地区拥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政策扶持力度大。近年来,省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一是明确发展思路。提出了“把发展现代畜牧业作为突破口,努力实现畜牧业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中率先跨越,在全省掀起一场畜牧业现代化革命”的要求,投入大量资金在资阳、遂宁、眉山三市进行现代畜牧业建设试点,营造了加快推动畜牧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规划引导。制定了生猪、牦牛、肉羊、家禽、家兔五大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和资阳、遂宁和眉山三个丘陵市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启动了全省《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制定工作。三是强化政策激励。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育肥生猪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和生猪贷款担保风险补助制度试点工作,为我省加快发展以生猪为主的现代畜牧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四是加大投入力度。去年,省财政投入38850万元支持以生猪为主的现代畜牧业发展,同比增长2.5倍以上。市县也加大了财政扶持畜牧业发展的力度。如去年成都市对2007年投资新建常年存栏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小区(场),按投资总额10%予以补助,共安排专项资金1.3亿元,扶持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1000个。同时,金融系统加大了畜牧业信贷投入。去年1至10月,省农行、农发行、农村信用社投放生猪养殖、收购和加工贷款225.7亿元。五是创新融资投入方式。成都、资阳、遂宁等许多市(州)建立了现代农业发展投资公司,通过担保、投资等方式,粘合金融和社会资金投入生猪等畜牧产业,为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搭建了良好的融资平台。

(二)产业发展基础好。我省是传统畜牧业大省,也是全国最大的畜产品生产基地。长期以来,生猪和水禽存出栏、肉兔出栏、蜜蜂存栏及肉类产量均居全国第一。畜牧业是我省农业的优势产业,畜牧业产值占农业经济的半壁江山;生猪产业是我省畜牧业中比较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生猪年出栏占全国1/8,世界的1/20,其中省内需求近70%,30%的猪肉产品外销和出口。2007年,外调猪肉117万吨,出口5万吨以上,占全国猪肉外销出口总量的1/3以上。良好的产业基础,悠久的生产发展历史,重大动物疫病的有效防控和畜产品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长期以来在京、沪、粤、港、澳等省外市场和俄罗斯、新加坡和中亚、东南亚、欧盟等国际市场形成的影响力,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优势条件。

(三)后发优势突出。一是自然禀赋优越。我省大部分地区处于亚热带气候带,有丰富的草山草坡资源,适宜畜禽生产发展,有利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降低养殖自然风险。二是生产增量空间大。散养仍是我省畜牧业生产的主要形式,生猪的家庭零星分散饲养占养殖总量的70%,生猪的规模饲养面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比河南、江苏、湖北分别低23、13、11个百分点。通过科学规划,发展规模养殖的增量空间大。三是加工业发展潜力大。我省畜牧业龙头企业的年销售收入只有内蒙的68%;畜产品综合加工率不到30%,低于全国15个百分点,低内蒙、山东省35个百分点;精深加工率不到5%,总量不及河南双汇集团的一半。稳定、优质、丰富的畜产品加工资源和流通加工的发展滞后,为精深加工业强势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四)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在全国率先总结推广了“六方合作+保险”运行机制和“寄养、托养”等生产模式,探索建立了推进产业化进程的利益分享机制、多方投入的投融资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构建了一个功能强大、产业互动、多方共赢、良性发展的产业发展框架体系,为承接畜牧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体制机制保障。

三、畜牧业承接产业转移应避免两个误区坚持四个结合

承接产业转移中,我们在思想和工作方法上要避免两个误区,坚持四个结合。

(一)承接产业转移,就是承接别人的落后项目。有的同志担心我们承接的是别人淘汰的、落后的、对可持续发展有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的产业转移。实际上,这种担忧大可不必。在市场经济下,任何产业在地域间的空间转移,都不会是原物原样原水准原机制的复制,所转移的项目,为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市场竞争新的要求,总会自觉站在新的平台上去建设发展。同时,先进与落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前提下,凡是市场认同、接受或者欢迎的项目,就不是落后的产业。成都“十五”期间实施的东郊工业企业调迁就是一个例证。因此准确地说,产业转移是发达地区产业快速升级,为欠发达地区留出的成熟产业空白和发展机遇。

(二)承接产业转移主要是承接工业项目转移,与农牧业关系不大。毫无疑问,我省承接产业转移应当以工业为主导,但这并等于其他行业没有产业可以“承接”。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是工业,也决不仅仅是抓工业项目的转移。承接产业转移应当坚持一二三产业并举。在第一产业的种植、养殖业中和第三产业的物流、金融、信息、服务等产业领域也蕴藏着巨大的商机。近年来,广东温氏集团、河南双汇集团、南京雨润集团、蒙牛等龙头企业纷纷进入四川,就是畜牧业承接产业转移的结果;浙商、浦发等地方性银行进入四川,就是金融业承接产业转移的结果。

(三)坚持承接产业显性转移和产业隐性转移相结合。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将发达国家或地区需要更迭的产业抢抓、吸引过来,这是我们一般认识的显性产业转移。隐形产业转移则是指发达地区已经不断弱化或者退出的、但具有巨大市场空间的产业,我们在现有基础上加以扶持,做大做强,去填补发达地区留下的产业空白。比如生猪产业,一些发达国家和我国东部沿海发达省份,近几年产业规模明显缩小,有的省市甚至明确表示限养生猪。而四川则应抓住这一机遇,转变畜牧生产方式,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从“品种——养殖——加工”整个产业链做强做大,填补沿海退出的产业空间,这也是一种产业转移的承接。

(四)坚持承接国外、省外的产业转移与省内市州间的产业转移相结合。决定产业转移的因素包括区域位置、资源要素状况、基础设施、政策软环境、产业聚集配套状况、消费市场等因素,各个市州情况不同,各具优势和制约,因此应当扬长避短,因地制宜抓承接。同时省内成都经济相对发达,在成为全省承接产业转移主阵地的同时,不在市州间争夺项目,而应该主动担负起“成都责任”,成为全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接件窗口”和“会客厅”,并促进成都经济区向省内市州的产业转移。

第4篇

1对畜牧业强省的内涵和特征的认识和理解

“畜牧业强省”五个字,包涵三层意思:一是畜牧业,二是强,三是省。

畜牧业:是一种产业的形态,有三个方面的涵义。首先,畜牧业是农业的一部分,相对于种植业和水产业,畜牧业有自己的特征和发展规律。近几年,湖北省畜牧业在规模化、标准化上发展较快,就充分体现了畜牧业的自身特性;其次,在全国畜牧系统,相对于其他区域,有不同的比较优势、比较特色和比较劣势;三是在畜牧业内部,必须力求各子产业基于优势、特色和结构上的一种相对、合理的均衡发展。

强:是一种强度状态,既有量的状态,也有质的状态,是在充足的量的基础上体现的质的状态,是量和质的高度统一和融合。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有几个比较优势。与自身比较,是由相对较弱向强的一种嬗变;与其他产业比较,是畜牧业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充分发挥优势,比较效益更高的一种能力;与其他区域比较,是突出优势、克服劣势,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的一种表现。

省:是一种区域状态。从全国范围来看,与其他省市比较,基于不同的地域、气候、环境、产业基础,产业发展由相对较弱向相对较强乃至在全国领先的地位转变;从全省内部来看,是各市、州、县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色,总体推进,相对平衡的一种发展状态。

畜牧业强省的特征,外在表现为六个强。一是保障供给能力强。主要畜禽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人均占有量排名靠前,保障市场供给能力强。二是资源利用能力强。畜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在立足资源禀赋的基础上,畜禽产品产量与土地、水、环境、气候、饲料等资源基本匹配,产业结构基本均衡,既有突出的优势,又具备鲜明的特色。三是市场竞争能力强。主要畜禽产品产量在全国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不断提高。四是为农民增收贡献能力强。充分发挥畜禽产品增量发展的优势和能力,养殖效益不断提高,为农民新增收入的贡献能力越来越高。五是支撑保障能力强。在动物疫病防控技术、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政策资金项目投入,以及金融、信息、物流等生产业方面都有较强的支撑能力。六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畜牧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强;畜产品市场价格监测体系完善,规避、调控市场风险机制完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机制健全,重大动物疫病平稳可控;畜牧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特征是外在的表现,畜牧业强省的内涵则反映畜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总体趋势,决定了畜牧业发展的方向,包括五个方面:

(1)从发展理念上看,畜牧业强省是以第一产业为载体,但是超越第一产业,充分融合现入品工业、现代加工业、现代物流业以及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是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现代畜牧业。

(2)从发展方式上看,正逐步从传统的家庭经营式、分散的养殖方式过渡到目前的基本实现规模化、逐步推进标准化,再发展到在规模化基础上实现标准化的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最终形成具有湖北特色的标准化生产体系。

(3)从发展形式上看,畜牧业生产从边缘化、副业化转变到专业化、组织化上来。专业养殖户依靠畜牧业获得的收入应超过总收入的60%以上;养殖户从分散、独立的养殖主体向以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的组织化形式转变,市场主体抗风险能力得到根本性的提高,80%的养殖户都实现组织化。

(4)从发展动力上看,实现资本、科技的双轮驱动。资本是产业发展的前提,科技是产业发展的脊椎。科技动力方面,从传统经验式的养殖转变为科技对产业的全面武装,科技贡献率提高到70%以上;资本动力方面,养殖户从自我积累、简单投入向产业积累资本、工商资本投入齐头并进转变。为此,我们要仔细算一笔帐,即实现湖北省既定的5000万头猪、10亿只鸡的发展目标,80%以上按照设施农业、按照规模化、标准化的养殖方式,需要多少资本存量?目前已经在畜牧业上的资本投入是多少?中间差多少?算好这笔帐,向社会交待这笔帐,对今后吸引外来资本、社会资本的投入,意义非常重大。

(5)从发展目标上看,从以满足市场有效供给为主的生产性指标体系,向既重数量保供给,又重质量、重效益、重为农民增收能力提高的综合性指标转变,实现以建设高效农业为核心内涵的畜牧业强省。

2湖北省建设畜牧强省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2.1优势方面

(1)与全国同行业比。①资源条件好。湖北畜牧业生产资料和畜禽品种资源丰富,发展条件得天独厚;畜牧科技力量雄厚,技术推广机构健全、体系完善,智力支撑系统完整。②生产水平高。相对于全国来说,湖北省的生猪和蛋鸡产业生产水平较高。③养殖标准高。湖北规模化养殖位于全国前列,标准化养殖在全国领先,特别是以生猪“150”等为代表的家庭式标准化养殖模式在全国一枝独秀。④发展环境好。对资本的吸引力逐渐增强,正在形成资本竞相投入的洼地。⑤产业化势头猛。湖北省产业化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但近年来以襄大、同星、神丹等企业为代表,产业化发展势头迅猛,后劲十足。

(2)与本省其他行业比。①增量发展的资源相对丰富,发展的空间较大。②相对于其他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水平相对较高。③队伍建设相对较好,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行政管理、综合执法、技术服务三支队伍,应急反应能力相对较强。

2.2劣势方面

(1)与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相比。①总量上争先进位的压力大,在全国排名前五名的目前只有生猪出栏一项。②产业结构不优,特别是肉鸡产业,与山东、河南相比差距较大。③产业化龙头企业不强。本省龙头企业的竞争能力、市场影响力、产品的美誉度与外省龙头企业相比差距很大。④种畜禽的远虑和近忧,这个劣势也是全国普遍存在的。⑤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数量不够,且不够规范。⑥产业发展省级投入不够,与部分好的省份相比差距较大。

(2)与省内其他行业相比。①在总量上缺乏在全国领先的大宗农产品,没有叫得响的品牌。种植业上有油菜子、水产业上有淡水鱼,均在全国排名第一,而湖北省畜牧业除了生猪排名全国第五,禽蛋加工和品牌全国第一,其他方面没有叫得响的品牌,与畜牧强省的要求相距甚远。②与粮食、茶叶等产业相比,畜牧产业化起步较晚,龙头企业较少。③畜牧业受市场和疫病的影响,产业发展的波动性相对较大。

3对建设畜牧业强省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认识

3.1从畜牧业发展产业链各个环节来看,要“抓两头、促中间”

湖北省畜牧业产业链中间相对较强,两头相对较弱。“中间”指的是生产环节;“两头”中前面的“头”是投入品工业,后面的“头”是食品加工业。在中间的生产环节,湖北省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运作模式,只需要按照既定方案加大措施推进发展。但是,投入品和食品加工业这“两头”是湖北省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兽药工业、饲料工业,在全国排位偏后,还不能满足本省需求。湖北省在兽药方面大约有60个亿的市场份额,而本省产值尚不足20个亿。“两头”发展滞后,反过来制约生产环节的发展。因此,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看,必须下大力气“抓两头”,通过“抓两头”,“带中间、促中间”。

3.2从产业内部各个品种的发展态势和发展潜力看,要充分发挥优势品种的市场价值,重点挖掘特色品种的潜在价值

建设畜牧强省,不可能全面开花,要有所强,有所不强;有所大,有所不大;有所为,有所不为。要突出生猪、禽蛋、肉鸡三大优势产业和水禽、草食畜牧业、蜂业三大特色产业,集中优势兵力,以此为突破点,推进畜牧强省建设。

生猪产业:生猪产业强省是畜牧业强省的基础和支柱,这是由湖北的特点和发展现状所决定的。要坚定不移地打造“千亿元的生猪产业工程”,形成5000万头的生猪生产能力。建设生猪产业强省,种源建设是基础。要不断巩固湖北省现有的种猪生产优势,进一步做好地方品种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建设生猪产业强省,标准化生产是重点。万头猪场、中等规模猪场,包括农户散养,都要实行标准化。“十二五”期间,全省要力争建成1000个万头猪场,形成1500万~1800万头的生产能力;建成标准化“150”猪舍5万栋,形成1500万~2000万头的生产能力;加快对中等规模养猪场的标准化改造,形成1000万头的生产能力;不断探索建立农户散养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形成农户散养1000万头的生产能力。建设生猪产业强省,屠宰加工是突破重点。要着力抓好肉制品加工业以及相应的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品牌建设、品牌培育等问题,唱响湖北思乐“恩施土猪肉”品牌,推动宜城襄大生猪加工全产业链条建设,下大力气予以扶持、壮大本土企业。

禽蛋产业:湖北省禽蛋产业在全国优势明显,在养殖总量,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加工能力、产品研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国际市场占有率、品牌建设、行业标准等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拥有8个全国第一称号。禽蛋产业最有条件成为湖北省畜牧业强省建设的突破口,要率先提出建设禽蛋强省。“十二五”期间,要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再造一个百万吨蛋品大省。近几年,湖北省围绕做大做强禽蛋产业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包括成立禽蛋产业协会,在香港召开蛋品展销会,还要举办湖北蛋品文化节等。全方位为禽蛋强省建设造势、做铺垫。禽蛋产业现在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已经形成,关键是要抓好、抓落实。要切实把神丹、灵星、神地、宇祥等一批企业扶持好。

肉鸡产业:坚定不移地实行“肉鸡倍增计划”,使之成为畜牧业强省建设的重要增长点。与其他省份相比,湖北省肉鸡产业发展潜力最大。山东等肉鸡传统养殖大省因为前期养殖标准较低,密度过大,疫病防控压力大,造成养殖成本高,销价低,已很难拓宽发展空间。而湖北省从一开始就注重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好、市场售价高,最具发展潜力。实现肉鸡“倍增计划”,要突出快大鸡、黄羽鸡、林下生态鸡三个重点品种,抓好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标准化养殖基地三个重点环节,围绕同星、襄大、雨润、温氏等龙头企业,做好服务,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产业链条。

以上三个优势产业是我们发展的重中之重,要优先保证其做大做强,同时还要抓好三大特色产业的发展。

水禽产业:实施“倍增计划”,特别是肉鸭产业要加快发展。目前湖北省肉鸭产业有加工能力,有知名品牌,有优良产品,有市场容量,还有市场潜力,缺的是养殖能力和科技水平(如夏季高温季节如何养好鸭的问题)。目前,新希望集团已经探索出了肉鸭标准化养殖模式,可以较好地解决夏季养鸭的问题。该集团计划在湖北按照投资1000万元建100万只肉鸭生产基地的模式,共投入3亿元,建3000万只鸭的养殖基地。我们将全力支持,搞好服务,并借机参与进去,推进湖北肉鸭产业的大发展。

草食畜牧业:实行“精品肉牛肉羊计划”和“百万吨优质奶计划”。湖北省草食畜牧业优势在于地方特色品种开发利用比较好,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比较好,重点地区领导重视程度比较高。我们要根据现有的政策支持能力,将这些产业做出特色,抓好品牌创建和市场开拓,在产品精深加工上做文章。在奶牛发展上,按照100万t奶的发展目标,做好两个满足,即满足本地的消费、满足加工产能。

蜂业:蜂业虽是一个小产业,产值不到10个亿,但在湖北是特色产业,在全国是优势产业。蜂业在湖北省有养殖传统,有加工能力,有知名品牌,有市场影响,有出口优势,薄弱环节是标准化养殖。发展养蜂业,重点要建立标准化养殖基地,要认真总结蜂业标准化养殖模式,在全省大力推广,率先在全国建成蜂业强省。

3.3从差异化发展策略来看,要以点带面,以局部促全局

建设畜牧强省不可能各个地方齐头并进,要根据各地自身的发展基础、发展条件、政策环境、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能力等,有先有后,各个击破,通过发展重点地区带动全省。要以“湖北省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暨畜牧业强市(县、区)创建”活动为载体,通盘谋划,将基础比较好的地方纳入规划,厅(局)、市(县、区)共建。省局先制定创建活动方案,市(县、区)按程序申报,经省厅(局)筛选批准后,省市共建。示范区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有具体的创建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经验收合格后,力争省政府授牌表彰。

3.4从生产要素的配置能力和对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来看,要加大产业发展的“一大拉力”,提升“五大推力”,克服“四大阻力”

“一大拉力”就是畜牧业对各种生产要素的吸引力。高效畜牧业模式的总结和推广就是一种拉力,其本质就是用这种模式,畜牧业持续盈利能力强,经济效益好。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尽快将原有的标准化模式转换成高效模式。“五大推力”就是科技、资本、物流、信息、人才。科技方面,2012年中央1号文件就是谈农业的科技问题,我们现在有很多问题要研究。要着力研究如何提高良种供应能力、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提高产品研发能力。资本方面,已经阐述的较多,有了资本产业才能发展,我们要通过各种手段,将产业资本、外来资本、引进资本、工商资本、社会资本等向产业聚集。物流方面,现代物流业是非常重要的生产力,要在武汉市建立一个大型的畜禽物流中心,加强冷链、运输、交易等体系建设。信息方面,现在我们的硬件装备已经初步建立,比如疫病远程诊断系统、市场监测预警系统等等,关键是要利用好,提高覆盖范围,充分发挥作用。人才方面,既要有推广人才,还有着力培育高端人才。省畜牧兽医局既是行政管理部门又是专业技术部门,没有成果,没有人才是不行的。今后,在人才培养方面要下大力气,既要注重培养管理型干部,又要注重培养专家型干部,培养学科带头人。要建立奖励、激励机制,鼓励干部多钻研业务,多出成果。“四大阻力”,即疫病风险带来的阻力,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的阻力,环境污染带来的阻力,市场波动带来的阻力,这几个因素对产业发展起制约作用,稍做不好就会影响产业的发展。

第5篇

关键词:分类 农业类型 农业地域类型 判断

关于农业一块内容,考纲和考试说明明确了高考要求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实际上农业的区位因素分析及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和某一区域的农业类型判断有关系,而学生却往往会在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上犯难,阻止了进一步的解题过程,特别是在平时的练习题中碰到农业判断问题。在询问了学生关于这一问题的难点后,我大概明白了学生的一些困惑,在做了相应的准备后对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一、学生自主整理农业的一般分类和几种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

二、学生分析讨论

讨论:

(1)农业类型和农业地域类型的区别。

中国青藏高原区的河谷农业、西北地区的灌溉农业等是从什么角度来划分的,是不是农业地域类型?

(2)畜牧业和大牧场放牧业以及乳畜业的区分。

(3)季风水田农业和水稻种植业的区别。

三、教师梳理

学生讨论之后虽然都会对这三个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在具体的题目当中如何来区分又是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不同的区域背景中,某种农业活动会有很多种不同的称呼,而且由于命题老师的出题意图不同在同一地区会对某些方面有不同的侧重。很多时候不要说学生,老师本身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

1、农业类型和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类型按生产对象不同,划分为种植业、畜牧业和混合农业;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程序划分为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按农产品商品化程序划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农业地域类型指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成型的区域性农业类型,按动植物的地域分布、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分为: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种植园农业、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游牧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农业类型强调农业部门结构,农业地域类型侧重于农业的区域特点。农业类型是农业分类的概念,包含有系统的或分类的特征,着重农业地域结构的形成,是农业客观现实的反映,在空间分布上往往不连片,可重复出现。农业地域类型可作为基层的农业区,是农业区划的基础;较高层次的农业区是若干农业类型的地域组合。

河谷农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坝子农业这些只能说是地区农业生产的特色。按中图版(北师大王民编)对农业地域类型的分类,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共分三大类十三小类:即:

(1)、原始农业——含原始迁移农业、初步定住农业、游牧业。

(2)、传统农业——传统旱作谷物农业、稻作农业、传统混合农业、地中海农业。

(3)、现代农业——现代商品谷物农业、现代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种植园农业、市场园艺业。

任何事物的分类都有多个系统,看你从哪个角度分。农业的分类也会有多个系统。上述系统是按农业生产水平等为依据的。例如绿洲农业、坝子农业应该是以某个方面的特色为依据的。通常中学讲的农业地域类型不应该包括绿洲、坝子之类。西北地区的农业类型,按我们从图册上看到的,应该包括如下几种——游牧业、传统旱作谷物农业(普通农户经营)、现代谷物农业(生产建设兵团经营)、还有名气很大的水果类生产,应该属于传统的或现代的园艺业。正式因为不同版本的教材对农业的划分不同,而平时练习时多是各地区不同教材的题目,学生会越做越糊涂。

2、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和畜牧业

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地区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这些地区植被稀疏,不适宜经营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牧牲畜,因而形成了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畜牧业属于农业类型,既常说的农(种植业)林牧副渔中的一种,而不属于农业地域类型。乳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都是农业地域类型,且都是畜牧业的一种(除此外还有与种植业结合的家庭饲养业,如我国南方水稻产区养的家畜)。问一个地方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只能说是乳畜业或者大牧场放牧业,而不能笼统地说畜牧业。

3、季风水田农业和水稻种植业

季风水田农业和水稻种植业都是农业地域类型,只是两者的侧重有所不同,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侧重。季风水田农业侧重季风气候区的水田(多数时候就是说水稻田)。水稻种植业侧重水稻,可包括季风区的,也可包括其它适宜种植区的。

四、练习延伸应用

(1)C区向东,农业生产由以 业为主变为以业为主。

(2)2011年浙江文综卷选择题5-6题

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和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图2(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5—6题。

5.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A.①B.②C.③D.④

6.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①土地盐碱化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③湖中的水生动植大量繁殖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第6篇

论文摘要:新疆要使畜牧业在农业中占主导地位,建设现代化畜牧业,必须抓住草业这个关键,而且要按钱学森院士提出的草业理论和实际去执行和完善。草业要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去组织、经营和管理,建立草地科学经营体系。新疆发展草业要因地制宜,兴办草业龙头企业,把草料加工办成大企业,改变草地经营“大锅饭”状况,加大对草业的投入,并培养草业科技、经营队伍。

1新疆农业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

2002年8月301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召开畜牧工作会议,对农业产业结构作出了重大调整,决定把新疆农业结构从种植业为主导地位改为以畜牧业为主导地位,并要把传统畜牧业过渡到现代畜牧业。在《关于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畜牧业是当前面对国内外市场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大力发展畜牧业,是当前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最有效途径”。

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是总结我区几十年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国内外成功的经验,以及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条件,特别是市场经济的需求而作出的决策。发展新疆畜牧业,已经是势在必行。

2新疆发展畜牧业的基本条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基本条件

新疆是我国的重要牧区之一,有草地(有效)面积4860.68万ha,占土地总面积的34.4%,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21.7%,占全区绿地面积的86%;草地分布在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和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边缘及河流沿岸;草地季节利用明显。全疆约有70%以上的牲畜不同程度在草地放牧,包括四季、三季或二季在草地放牧。另外,还有几千万亩的农林副产品可以利用。

2.2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四季草地不平衡,草畜矛盾尖锐,尤其是冷季饲草不足据测,草地载畜能力只有3,202.77万头(只),但至20世纪末,我区牲畜已达4,525万头(只),远远超过载畜能力。

2.2.2天然草地退化13逐严重据测普遍退化已达85%,其中严重退化的高达37、5%。表现草质变劣,植被变稀,草层变矮,产量减少50%。

2.2.3草地长期投入不足,建设缓慢牧业、草业的投入只占全区投入的l%左右,占大农业投入的7%~8%,但牧业产值占大农业的25%左右。正如原农业部部长何康视察新疆牧区时所说“三多三少”现象,即产出多,投入少;要得多,给的少;讲得多,落实少。

2.2.4盲目追求牲畜存栏头数有专家认为,新疆牲畜头数的增加,实际是掠夺式侵占草地而取得的。靠天养畜完全依靠天然,一遇风雪灾害,牲畜大量死亡,还增加了冬季草地的压力,形成恶性循环。

3草业在新疆发展的重要意义

3.1草业的概念

草业是建立在草地资源开发基础上的,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以草地各类资源为基础,通过家畜、生物、化工、机械和经济等现代科技手段,建立高度综合的、能量循环的、科学管理的、多层次、高效益的科学技术密集型的产业。

3.2钱学森院士对中国农业产业的论述

3.2.1 20世纪80年代,钱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国情,以求实的精神,从理论和实践中提出建立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他认为第六次产业革命就是农业上的大革命,把农业产业分为农业、林业、草业、沙业、海业。并把前“四业”定为“绿色农业”,海业为“蓝色农业”。

3.2.2草业要逐步形成产业,用系统工程形式、方法把他们发展下去,可以创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草业产业。

3.2.3草业产业的观点,切合客观实际,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运行规律,很快得到了科技界、各级政府和社会的认同和采纳。

3.2.4草产业理论和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我国有了一定进展,将把中国草地科学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3.3草业的重要意义

3.3.1草业不仅对畜牧业发展,而且对生态环境建设、绿化、美化环境等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我国最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之一,得到国家的重视。1987年国务院批转《全国牧区工作会议纪要》中就提出“牧区要实行以牧为主,草业先行……”的方针。

3.3.2草业在我国人多、地少、生态恶化、西部治理、开发和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巩固边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西部的治理和开发尤为重要。

3.3.3草业在20世纪80—90年代通过农业部业务部门和各省(区、市)对口部门的努力和试点,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包括:制定《草原法》;草地有偿承包;牧草繁育、生产;建设人工草地、改良草场、围栏草地;草地牧业综合发展示范项目;建立科研教育、推广、国际交流。

3.4草业对新疆的特殊意义

3.4.1全国全面奔小康,关键在农业,新疆更为突出。现在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已经深深意识到这个问题,要使农牧民富起来,关键在发展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牧业的重中之重在于发展草产业,包括:牧区草业、农区草业、林区草业、沙区草业、渔区草业。

3.4.2对草业应该有个新的看法,要用生态学的概念重新认识草原。使草地产生出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化合物,供家畜、动物食用)与环境(覆盖地面,保护土壤免受侵蚀)协调的最高生产力。

3.4.3新疆生态建设中草业起着骨干作用。新疆属于干旱地区,尤其占5/6的平原地区,除了部分河流两岸外,大多属于荒漠、半荒漠植被,都以草本植物为主,也有部分灌木。有专家认为,从生态作用而言,草与林各有千秋,不可厚此薄彼。应该合理的建立草林灌木复合植被,既促进牧业等生产发展,又保护了环境,达到生态平衡。

3.4.4国家农业部最近在《关于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西部地区特色种植业产品生产历史悠久,产品质量好,具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所以,向西部推荐重点发展五类特色农业,其中有一项就是“草业和草地畜牧业”和“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在国内外草、畜产品需求量日益增长的情况下,发展草业是新疆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新兴产业。

4草业系统工程与草地科学经营体系建设

4.1草业系统工程

按钱学森院士的观点,就是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研究草业系统生产、生态、经营、管理,达到高效益的科学。他说:“草产业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产体系,为了管好.就一定要用系统工程的科学方法,这才是草业系统工程”。所以,草业系统工程实际是草产业组织、经营、管理的学问。而生态草业也应该是草业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基础。

4.2通过全国草业工作者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已逐步形成了草业系统工程的理论,为进一步实践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4.2.1草业系统工程的基础是草地资源,全国有丰富的草地类型(18类)6700余种饲用牧草,有牲畜、动物、水、矿、光、热、风能、旅游、人文资源;资源上的牧草可作绿色饲草、改良土壤、保持水土、美化环境、工业原料、燃料等多功能性。

4.2.2草业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发展草业生产力,推动草业技术革新、生产专业化;发展多种形式的草业商品生产;发展牧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经济联合体;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国际合作,促进发展。

4.2.3草业系统工程的实践的探讨。20世纪80年代起至世纪末,在农业部主管部门的主持下,在20个省区,进行了40多个试点(新疆5个点),开展了“发展草地牧业综合经济的草业系统工程项目”,总结出:一个目标、三个三结合、五项改革措施等一套办法。“试点”顺利圆满地进行着,并在全国得到了推广。

4.3草地科学经营体系建设

草业系统工程包括:草业生产体系;草业管理体系;草地科学经营体系。

钱学森院士把草业系统工程的草产业列入第六次产业革命之一,知识密集型草产业,就是把高科学技术用在草业生产(种草、养畜、加工)管理(经济、生态、技术、社会)和经营上去。归结起来,草业发展,一个是产业化问题,用企业带农牧户,加第二个是高科技,就一定能把草产业搞上去。

草业关键在于造就既懂经营善于经营又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才能建设起科学的经营体系。目前,我国已初步建设起如下草地科学经营体系:

4.3.1草地法制管理经营体系《草原法》公布实施已经20多年了,近期国家又在修改、完善已经公布实施,其核心就是运用法律手段,对草地资源实行科学的管理经营,从而保证不断提高其生产力,实现牧业现代化、草产业化和生态环境的最优化。建立一支草原监理队伍,把外部破坏草地与内部过度超载放牧的现象坚决刹住,按法管好草地,按经济规律经营好草地。特别是固定草地使用权后,实行农牧民草地承包有偿责任制,用经济补偿的办法管理经营草地,就能发挥农牧民保护建设草地的积极性。

4.3.2草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经营体系草地保护是草原管理经营的最基本任务。防止草地继续破坏,为农牧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保证草地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确保牧业稳定发展;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创造优质的人类及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对那些乱垦、超牧、滥挖草地植被者要按法处理,根据破坏的程度罚款,甚至绳之以法。要制定各季草地的放牧强度,实行轻牧、禁牧、休牧、轮牧、舍饲等制度;退化严重的草地,也可采取封育、补播牧草、机械松耙、施肥、灌溉等改良措施;更为严重的甚至可以重新建立人工草地。总之,要加强管理、合理经营、科学利用,严防再次退化,充分发挥草地资源再生利用的最高价值。

4.3.3草地建设管理经营体系草地建设是实现草地集约化经营,发展现代化草业、牧业的基础。世界上畜牧业、草业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都非常重视草地建设。我国、我区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至今在草地建设中投入了很大一部分资金,从人工种草、飞机播种牧草、退化草地改良、退耕还草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效益明显。在草地建设中,要动员各方面力量一起建,国家、集体、企业、个人都上,实行谁使用、谁建设、谁所有;国家投入的资金为了达到建一块,成一块,取得高效益,要形成一套管理经营体系,层层都有人管,有计划、有监督、有检查、有验收。

4.3.4草地科研、培训、推广经营体系要发展草业,关键要造就一大批既懂科学技术、又掌握经营管理的人才。把草地上的许多研究,落实到区、地(州)县(市),乡草地工作者身上,给他们解决物资、待遇、资金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及时研究保护、改良,人工种植草地等方面的课题,取得成果,经过培训各级人员,从而大面积推广下去。建立一个热爱草业,懂得草业,专心草业,会规范管理、集约化经营的草业专业队伍。要建立一个科研、培训、推广的三结合经营管理体系。今后要按经营和公益性职能分开的要求改革科技推广体制,变科研成果为生产力,直接推动草业蓬勃发展。

5发展草产业关系到新疆大开发命运

尽管草业在我国发展尚处于初级阶级,但它对畜牧业、农业生态环境以及市场开发潜力巨大。“西部大开发不是大开荒”,必须草业先行,这是我区大农业发展经验教训的总结。新疆如何发展草产业?我们的主要建议:

5.i因地制宜发展草业

长期以来在“三重三轻”(重农轻草、重畜轻草、重林轻草)的影响下。草地资源破坏严重.力口之天旱等自然因素,草地退化严重,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最近,国家准备投入巨资保护1667万ha被破坏的草地,并建设了200万ha人工草地暂时取而代之。这是一项重大措施,必能为我区发展草业、牧业打下良好的基础。破坏的草地首先是围栏保护封育。禁止继续乱牧,同时,可采取松土、补播、灌溉等措施,封育5年左右即可恢复。人工草地建设主要放在开荒后的弃耕地、闯田、低产田上,这是个既快又省的办法。新疆有133万ha弃耕地,67万ha旱地、闯田、低产田,还有近133万ha平原和山区天然打草地需要改良提高。农田种植苜蓿面积从目前的4%左右(133万ha,主要是生产建设兵团各团场种植的)提高到10%(33万ha),再慢慢达到15%~20%(50~60万ha),搞好草田轮作(兵团各团场,地方农牧场都有经验),可提供大量优质蛋白质饲草,又培土肥田,近田养畜,达到畜草丰收。

第7篇

关键词:农村;散户;适度规模化;养牛

中图分类号:S816.53 文献标识码:A

1 农村适度规模化养牛概述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国家的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的步伐逐步加快,生产效率和社会化大分工的要求逐年提高,旧时代农村原有的低效率生产化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自然解体,单户畜牧业生产方式逐步减少。而适度规模化养殖开始逐渐发展起来。

农村散户适度规模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依据农村各地不同的资源优势,集合人力、物力土地资源、饲料来源等一系列因素,以及综合考虑环境污染问题等因素,在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规划的前提下,能够最大程度上契合农村散户畜牧业发展的养殖规模的一种模式。

丰都县畜牧技术推广站就是从这个原则出发,鼓励发展散户适度规模化饲养模式,大力发展散户家庭式规模养牛模式,一般一家的规模设置在肉牛饲养数量20~30头之间,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能够充分利用农牧结合的优势,在全面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的前提下,为农村畜牧业的规模化、生态化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促进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发展的推动。

2 丰都县农村散户适度规模化肉牛饲养模式发展的现状

丰都县畜牧技术推广站成立至今,推行农村散户适度规模化养牛模式的推广和普及,并致力于帮助肉牛养殖散户与相关的肉制品销售商达成了长期的肉牛收购协议,帮助解决肉牛饲养散户的销售问题,为广大农户的经济效益的保障提供了大力支持,带领更多的农民走向富裕之路。

3 农村散户适度规模化养牛模式目前存在的问题

3.1 国家的相关政策的扶植力度不够

相比周边各县城的发展情况,丰都县畜牧业规模小、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可供自身发展的储备资金极其有限,一家一户平均20~30头的肉牛饲养规模远远达不到国家一些政策扶植的标准要求,比如良种补贴、生产大县等。

3.2 发展资金缺口较大

丰都县地处偏远地区,自身财力极其有限,尤其是发展畜牧养殖的广大散户更是缺乏养殖资金。另外再加上农村地区融资渠道少,主要金融部门接待门槛高、手续繁琐,许多渴望发展畜牧业的农户往往力不从心,不敢投入太多。同时再加上肉牛养殖的周期长、成本需求大、资金回收周期长、回收慢等特点,制约着广大农户发展适度规模化肉牛养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 广大肉牛养殖散户组织化意识薄弱

在丰都县的广大农村地区,从事肉牛养殖的散户大多年纪偏大,受教育程度较低,很多人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愿意接受新观念,盲目守旧,不愿意接受丰都县畜牧技术推广站提供的新型肉牛饲养技术,以至于局限在家庭式业余饲养阶段,对肉牛的生长特点、饲养方式没有专门的研究,生产出来的肉牛质量不高。

4 推进农村散户适度规模化养牛的建议

4.1 拓宽融资渠道,为广大散户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和保障

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稳定的资金链条。对农村散户适度规模化养牛来说,更是如此。丰都县畜牧技术推广一直存在着资金短缺的问题,融资方式单一,解决这一问题一定要大规模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对肉牛饲料生产加工的重视,为广大农村散户的家庭式养殖提供支出和服务。

4.2 加强对散户的组织管理,建立规范化的合作机制

在推进农村散户适度规模化养牛技术的同时,充分加强农户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密切散户同屠宰场、超市等加工销售环节的相互联系,加强政府与养殖散户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充分保护散户的合法权益,坚持国家惠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充分激发出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积极协调更多优惠政策的同时,带动广大肉牛养殖散户发家致富。

4.3 加强对广大散户的教育培训,培养出一批具有专业肉牛饲养技术的专门人才

农村散户适度规模化养牛技术的推广对相关饲养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专业性强的技术人才正是农村适度规模化肉牛养殖发展的必备条件。所以加强对广大散户的教育培训,培养出一批具有专业肉牛饲养技术的专门人才十分有必要。加强肉牛养殖理论和实用技术的培训推广,实施科技入户的原则,定期不定期的开展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活动。

4.4 必须关注规模化养牛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与散户单养模式相比,适度规模化养殖将带来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环境问题,因为随着养殖数量的增多,每个散户养牛产生的粪便也会增多,这些粪便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处理,将会对水资源和空气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因此,必须要关注散户适度规模化养牛后的环境保护问题,要建立相应的粪便利用和处理池,确保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5 结语

改革开放30a以来,我国的畜牧业在经济飞速发展进程的带动下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巨大的成就。农村养殖发展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快。畜牧业产品的竞争从过去数量竞争发展到今天的以质取胜,技术和资金实力都取得了质的飞跃。但是,在经济条件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畜牧业的发展规模的布局应该充分考虑到农村的经济水平、牲畜的卫生防疫条件以及会不会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等。要坚持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国农村散户适度规模化养牛模式的长足有效地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生态养猪;循环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421(20m)08-985-01

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把畜牧业建设成为环境良好、以人为本、自然社会资源合理利用、产业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型畜牧产业。所以,必须从产业与社会等各方面综合考虑适度规模养养殖业的发展模式和管理方法。为探求解决当前养殖业主要面临的三大难题(质量安全、效益提高和环境治理)带来的药物残留、能源缺乏、饲料短缺、疫病频繁和环境污染等已成为限制我国养殖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发酵床养猪技术是目前国内外正在兴起和提倡的新型养殖模式,它以全新的概念、采用高新微生物发酵技术,遵循动物生态福利的自然规律,符合国家无污染、零排放养殖要求等,受到各级各地政府部门的支持和重视。采用该法饲养的动物(猪),具有疾病少、抗病力强,成本低,节水省工、肉质好、药物无残留、口味好、圈内无异味等诸多优点。因此,开阳县龙岗镇大金公司从产业与社会等各方面综合考虑适度规模养猪的发展模式和管理方法。解决了当前养殖业主要面临的“三大难题”,一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猪场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来源于排泄物对水体、大气、土壤及生态系统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1 应用微生物发酵床生态养猪的必要性

1.1减轻环境的污染,提高畜产品质量 通过微生物降解处理猪粪尿,为保护生态环境开辟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道路。我国是猪肉生产大国,猪肉消费占人们日常肉类消费的60%,但我国猪肉出口量却极其有限,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猪肉产品质量达不到进口国的要求,而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药物残留超标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社会上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迫切需要我们生产出更安全、更优质的猪肉产品。利用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可提高猪的抗病力,减少疫病的发生,避免药物残留,提高猪肉品质。因此,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对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2是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需要 目前,各类动物疫病有220多种,其中,一些是人畜共患病,这些疫病不仅直接影响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还严重威胁到公共卫生安全。畜禽养殖业污染与人畜共患病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人畜共患病的主要传播载体就是畜禽粪尿排泄物。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利用微生物在发酵降解猪粪尿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高温将病原菌杀死,从源头切断了疫病的传播,降低了公共卫生安全风险。

1.3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畜禽养殖业污染已成为制约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使畜牧业经济步入恶性循环。因此,畜牧业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原则。畜牧业在生产大量畜产品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环境状况,这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关系到人类长远生存的重大问题,所以必须坚持发展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真正做到既推动畜牧业高速发展,又要解决养殖业的污染问题。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利用微生物系统中的生物降解处理生猪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废弃物,变废为宝,为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创造了一种新的途径。

2 龙岗镇大金公司生态养猪的循环经济实践

龙岗镇大金公司结合国内外多年养猪经验,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完善和改进了该公司猪舍建造和饲养管理模式,形成了系统的生态养猪技术。它集养猪学、营养学、环境卫生学、生物学、土壤肥料学于一体,以养猪业为主体进行开发、利用发酵微生物对猪排泄物的科学处理,实行农牧结合,做到科学利用、互相促进,低投入,高产出,无污染的良性循环的养猪系统工程。到目前为止,该公司使用发酵床面积达到17000m2,年出售商品猪2.4万头,产生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1取得成绩 公司生态养猪技术经过近几年的使用推广,在取得了零污染零排放的显著成果之上,不仅增加了养猪场的效益收入,而且得到了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为纵深推进生猪产业向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示范化快速发展,使之实现“五化”(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和粪污无害化)生产。该公司现建有种猪舍5000m2,标准化商品猪舍16400m2,其他建筑(饲料加工房、办公楼、员工宿舍、兽医室、采精室和门卫消毒室等)等共8000m2,建筑面积共29400mm2,定位栏800个,产床250张,能繁母猪存栏1 200头,商品猪存栏7 000多头。

2.2科学管理 采用科学先进的生产流程,建有严格防疫制度和人事管理、销售等管理制度,粪污采用沼气池和发酵床方式进行处理,通过项目创建,公司将新建猪舍等相关设施,可存栏能繁母猪1400头,年出栏育肥猪达到2.4万头以上。发酵床养猪技术是该公司养殖技术和工程技术用于现代养殖业的一种综合性技术,发酵床养猪技术“以猪为本”,追求动物体(猪)内外生态环境的和谐、优化和健康。利用发酵床微生物菌群降解转化猪粪尿,消除氨气等异味,从源头上解决猪粪尿污水的污染,创造良好的养殖生态环境。同时,通过在饲料中添加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使猪肠道内有益菌占主导,抵抗有害菌生长;有益菌产生的代谢产物如抗菌肽、酶、益生素等,可提高猪的免疫力、抗病性和饲料的利用率;猪粪中有益菌数量提高,可增加发酵垫料中有益菌的来源和数量,促进猪粪尿及时、快速分解,延长发酵床使用寿命。同时,发酵床和微生物发酵产生热能,适合冬季养殖环境的温度。

第9篇

关键词:三江源;生态移民;社会福利;机制;构建

中图分类号:F1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2—0070—05

建立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是当今社会人们的普遍追求,我国已经开始实施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把建立健全社会福利体系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三江源(黄河、长江、澜沧江)生态移民是为保护和恢复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按照2005年1月26日国务院第79次常务会议通过的《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进行的移民,移民规模为10 142户55 774人,涉及4个藏族自治州的16个县,从2004年开始至2010年基本完成搬迁。自移民工程实施以来,国内外专家及其他理论工作者,在对三江源进行科学考察和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分别从不同角度就生态移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移民与环境保护关系,移民权利保障、社会适应、产业发展模式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所有这些都对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指导。但他们缺乏从整体上对三江源生态移民作通盘考虑,所以难以达到解决生态移民问题的标本兼治之效。从长远来看,三江源生态移民社会福利机制的建构,是实现生态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不返迁”目标的根本之策。那么,在如何把握生态移民实际生产生活状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生态移民社会福利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建构三江源生态移民社会福利机制的对策措施,就显得重要而迫切。

一、三江源生态移民社会福利现状

社会福利是一个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国内外学者尚有不同看法和理解。美国学者巴克尔主编的《社会工作词典》把社会福利定义为:第一,一种国家的项目、待遇和服务制度,它帮助人们满足社会的、经济的、教育的和医疗的需要,这些需要对维持一个社会来说是最基本的;第二,一个社会共同体集体的幸福和正常的存在状态。在我国,这一概念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同。社会福利既是具体的社会服务制度,又是社会共同体的存在状态。作为一种存在状态,社会福利表征着社会共同体良好的幸福的生存状态。作为具体的社会制度,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实现“社会福和”状态所做的各种制度安排,包括旨在增进收入安全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住房、教育、医疗服务以及社会工作和个人社会服务。那么三江源生态移民社会福利现状如何呢?

(一)生态移民生产生活方式开始从传统向现代转变

三江源生态移民原先大部分生活在4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气温低,降水少,空气稀薄,日温差大,大部分地区不适合人类长期居住。由于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千百年传统生产方式的影响,大部分牧民至今仍然没有摆脱以游牧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牧民迁移至城镇周围,形成新型聚居村落,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生产方式由以放牧为主向非农转变。文化生活方面,移民前由于受所处环境限制单调而贫乏,移民后可以看报纸、杂志、电视而且还能上网,闲暇生活逐渐丰富。居住方式由游牧走向定居,饮食结构及衣着打扮也都更多地趋向城里人方向转变。

(二)住房、学校、卫生所和社区等社会福利设施得以建立

根据《总体规划》,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为生态移民建设户均45m。住房一幢和120m。畜牧业生产用畜棚一座,现已经基本完成搬迁入住,另有搬迁补助费每人400元,移民居住条件大为改善。与此同时,在各安置点,按照所在区人口增加状况,对一些基本福利设施进行了扩建或新建。如对迁入人口在1500人以上的城镇,建立小学1所,卫生所1处,迁入人口规模在1500人以下的在原建制学校校舍和卫生所基础上进行扩建。在移民规模多于100人的定居区设立社区管理机构,配备相应设施,包括办公室、治安室、娱乐场所等,使移民不仅上学看病变得十分方便,而且公共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三)生态移民技能培训有了一定成效

生态移民迁进城镇后,基本失去了原来以畜牧为主的生产方式,就必须转产转业,但三江源生态移民普遍缺乏从事非牧业产业的生产技能。为此,青海省三江源办广泛开展了舍饲和半舍饲畜牧业技术,人工饲草种植、机动车辆驾驶、摩托车修理、蔬菜种植、藏毯编织、纺纱、环卫、家政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技术培训。截至2007年6月,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累计培训农牧民及转产牧民6000人,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2000余人。从培训效果来看,相当一部分牧民经过牛羊饲养管理技术培训后,提高了生产技能,养殖效益显著提高,极大促进了农牧民增收。经过转产转业培训的牧民参与工程建设,外出打工、经商、开展修理等,收入也逐步提高。

(四)后续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三江源移民属于生态移民,由生态环境的恶化而引发。要实现移民“迁得出,稳得住”的目标,就必须有稳定持续的收入做保证,而稳定持续的收入增长是建立在产业发展基础之上的。为此,在实施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过程中,当地政府着力培育和发展后续产业,除发展现代畜牧业外,着重发展二、三产业。总体来看,发展后续产业势头良好。从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后续产业收入构成来看,主要有:生态畜牧业,每户年收入大约0.2万元;中藏药材采集业,年收入0.2万—0.8万元,收入占移民收入的20%~30%;商贸饮食服务业,年收入0.6万—1.2万元;农畜产品加工业,年人均收入增加600元。而劳务产业,受移民素质、劳动技能等因素的影响,移民务工人数只是零星的,收入较少,移民每天务工的收入20~30元。

二、三江源生态移民社会福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态移民生活水平较低

虽然三江源生态移民迁入地诸条件优于迁出地,但仍未出三江源区,仍是青海省社会、经济发展的落后地区。据《总体规划》,贫困人口占三江源区牧民总人口的75.5%,三江源生态移民大都为无畜户或少畜户,90%是贫困户。移民进入城镇后,居住环境虽然有所改善,在项目实施期内有国家补助,按人均计算收入并不会比原来有所降低,但日常生活费用如水、电、燃料及食物等明显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移民的生活水平。尤其是冬春季节的取暖问题并不能完全保证。还有转产后由于受移民自身能力所限,就业困难极大,导致长期无所事事。总之,改变牧民千百年来遵循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是一件艰难的工作,有时这往往比教会一种生产技能更加困难。

(二)经济结构单一,产业发展程度低

三江源地区2005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分别占区内生产总值的54.2%、16.7%、29.1%。在农业总产值中,牧业占66.3%。近几年来,虽然着力发展二、三产业,但其比例变化并不十分显著。由此可见,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其主导产业是传统畜牧业,二、三产业发展缓慢,所占比重很小。第一产业中以传统的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大部分地区不具备基本的光热条件;第二产业受地理、环境、牧民素质等条件制约,发展空间和前景也不大;第三产业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所占的比重很小。畜牧业是三江源地区农牧民主要的经济和生活来源。但生态移民后要禁牧、减畜,生态移民的生产生活已经不能依靠传统畜牧业,而必须从事其他产业。但迁入地普遍存在中小企业发展不足,特色经济发展薄弱的现象,产业布局不合理,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和经营水平低下。

(三)教育滞后,生态移民普遍文化程度较低

三江源生态移民搬迁前由于居住分散、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许多藏族群众不愿让自己的孩子上学,致使牧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据调查,三江源区生态移民50岁以上人口大部分为文盲,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上的不足30%;18—50岁的人口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约占15%,初中文化程度的约占30%,小学文化程度的约占45%,10%为文盲或半文盲。农牧民的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差,基本不掌握其他生产劳动技能,甚至大多数牧民不能用汉语交流,导致择业渠道非常窄。当前三江源区民族教育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师资缺编、基础设施不足、不同阶段教育衔接不畅等。尽管近几年来在不断努力解决,但因投入、创新不够,民族教育现代化进程缓慢。

(四)对移民文化适应问题缺乏足够关注

在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过分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经济的发展,缺乏对生态移民原生态文化的足够关注。其实三江源生态移民有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其中既有宗教领域的,还有世俗方面的。三江源区人口主体为藏族,藏族全民信仰佛教,宗教气息浓烈,可以说宗教生活是其社会生活的首要组成部分。在迁出地社区,牧民与大大小小的藏传佛教寺院和活动点,发生着长久的互动和相互依存关系。牧民迁居城镇后,尽管大部分迁入地拥有数量不等的藏传佛教寺院,但仍然无法满足移民的信仰需求。与此同时,牧民大量迁居城镇后,随着其生产生活方式变革,民族文化有不断流失、损坏和被弱化的危险。

(五)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

三江源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既有独特而多样的自然景观资源,又有古老而淳朴的人文景观资源。三江源区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冰川、湿地、湖泊、河流遍布其中,是科学考察、探险、旅游的极佳场所。三江源又是藏民族聚居区,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风情。为此,由青海省旅游局负责编制的《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现已通过评审。据此将在三江源地区设立35个生态旅游重点项目,建设6个重点景区,设计了黄河源、长江源、澜沧江源科考线路及高原森林生态旅游线路等八条精品生态旅游线路,涵盖了游、住、行、食、购、娱六方面的内容。近几年来已经开始吸引着大量游客来此观光旅游,但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该区年旅游人数不足全省旅游人数的2%,旅游收入不足全区总收入的3%,严重制约了相关产业发展。

(六)后续产业仍需着力推进

为推动三江源生态移民适应新生活,使他们走向脱贫致富之路,青海省各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扶持移民发展后续产业,但总体来说还显得措施乏力,一方面是发展后续产业的空间有限,三江源生态移民的安置模式是以本区域为主,区内自然环境严酷,生态系统脆弱,只是较之生态保护核心区要好一些。因此,这种迁移必然使迁入地自然环境承载超负荷的密集压力。再加上安置区的社会发育程度低、产业发展不合理,后续产业发展空间受限;另一方面,其主导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龙头企业少,优势产业格局未形成,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主要原因是选择移民点时没有结合特色经济进行研究和规划,所以在培育后续产业方面显得措施乏力。当然,牧民传统观念和生产生活习惯,也限制了生态移民后续产业的发展。

三、构建三江源生态移民社会福利机制的基本内容

三江源生态移民社会福利机制的构建,是一个包括老年福利、妇女儿童福利、劳动福利、教育福利、住房福利和文化福利等方面建立、发展和不断完善的动态过程。

(一)确立老年社会福利

为了实现三江源生态移民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社会目标,就必须确立:(1)老年经济保障,即对三江源生态移民中因年老已退出劳动领域或无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实行的生活保障和社会保护;(2)老年生活照料,指对三江源生态移民中因年事已高而在生活中存在困难的老年人所进行的包括吃、穿、住、行以及医疗保健等方面的照顾;(3)老年休闲福利。即为引导老年人愉快而平静地安度晚年,开展一些兼顾动静态等性质的文体娱乐活动,以增进老年人生活之丰富性。此外,还有如老年人合法权益保护、老年医疗、康复和保健服务等。

(二)进一步发展教育福利

教育是国民立足社会的基石。一般而言,教育福利主要体现在国民教育方面。教育福利主要有幼儿教育、小学和初中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从当前三江源生态移民实际来看,今后应着力做好:一是大力发展幼儿教育。学前教育在三江源地区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移民前基本没有进行,为达到我国的《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应在建设移民聚居点时要搞好幼儿园规划建设,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二是在确保小学和初中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要采取多种措施,力争到2020年实现高中阶段义务教育;三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把职业教育纳入三江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要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

(三)抓好医疗保健福利

医疗保健福利是使社会成员在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面享受免费或优惠待遇的一种制度。从三江源移民区实际来看,今后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老人医疗保健,主要包括老人健康教育、健康检查,老人医疗费支付制度,在家老人功能恢复训练和对老人实行全方位服务等;二是妇女保健,即为三江源生态移民中妇女提供的如免费婚检、孕产妇优生优育教育以及孕产妇住院分娩制度等;三是儿童保健,主要指为儿童提供的儿童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儿童预防接种等服务;四是社会公共卫生服务,即为生态移民提供的以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为目标的医疗保健,如传染病控制、药品与食品安全、饮用水卫生、重大灾害及事故的医疗救护及处理等;五是加快建立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从而为广大农牧民提供方便、优质、廉价服务,有效地保障人民的健康。

(四)搞好劳动福利即就业指导与培训

无论对个人还是家庭,就业是避免贫困和消除个人对政府依赖的可靠途径,是最大的社会保障。为此就必须下大气力加强转产转业培训,培训应按非农安置和仍然从事农牧业生产分别进行。从事农牧业生产的主要有舍饲和半舍饲畜牧业技术培训、高效人工饲草种植技术培训以及农牧实用技术培训(如农机具修理技术、驾驶技术等)。非农安置的主要有劳动力转移培训、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培训、劳务输出培训、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习惯培训等。培训方式应根据移民需求,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进行。牧民的素质决定了让其一下子接受现代科学技术有一定难度,所以必须采取其能够接受的方式,如通过建立科技示范区或示范户,以现场教学为主,将集中授课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以真实事例和手把手的培训方式,由点到面,由部分到更广大范围推广和普及。通过培训使之能适应现代畜牧业生产,能从事二、三产业,使其收入不断增加,从而达到“能致富”的移民目标。

(五)加强三江源生态移民文化保护与建设

为了满足三江源生态移民精神需求,今后要加强文化建设,如修建图书馆、文化馆、影剧院、广播电视电台等文化设施,保证移民户广播电台(尤其是藏语广播电视)的正常接转,以不断满足移民日益增长的现代文化需求。与此同时,可按照移民意愿,适当修建一些寺院,以满足移民群体的宗教需求。此外,政府可通过组织赛马节、艺术节等活动,调动移民参与多种形式的文化创建活动,这有利于移风易俗,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六)加快后续产业发展

根据三江源区域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育特点,其后续产业的发展应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移民后仍然从事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后续产业以提升和改造传统畜牧业为主,今后要大力发展人工草地和饲料草加工业,特别是加大优质牧草的种植力度,以解决舍饲圈养的饲草需求;通过引入新的畜种和改良原来畜种发展现代养殖业,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非农安置的后续产业发展要:一是要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品如汉藏药材、各种畜产品、藏毯以及保健饮料加工业;二是在加强商品交换、城乡交流的基础上,搞好商贸流通,在促进发展传统第三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信息、咨询技术服务、法律服务、会计服务、金融保险、房地产等新兴服务业;三是大力发展如暖棚维修保养、家用电器维修以及洗浴、缝纫、理发等涉农(牧)服务和生活服务业。

(七)大力发展旅游业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普遍追求,特别是人们对天然、原生态的旅游持续上升。如今青藏铁路的开通,为人们到三江源地区旅游带来了便利。为此,要紧紧抓住西部旅游升温的有利时机,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开通三江源地区生态旅游线路,如世界屋脊科考游,山岳冰川探险游,草原风光休闲游,高原湖泊、河流、生物观赏游,神秘宗教文化游等。要挖掘具有本地特色的工艺品,制造出售与旅游相关的产品,拓宽移民就业渠道。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餐饮、住宿、商贸、交通、社会服务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带动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

(八)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和政策扶持力度

第10篇

【关键词】生态养殖;节能减排;畜禽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不断增加,畜禽养殖数量也急剧扩增,大量粪尿、垫料以及废弃物对养殖环境的空气、土壤、水质等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危害。畜禽生态养殖通过一定的技术和饲养管理,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和熟化等技术处理,循环利用于能源和农作物种植,既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也实现了农业、畜牧业自然循环、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

1.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1.1再生饲料

将收集的新鲜畜禽粪便通过烘干、高温灭菌、除臭、发酵、微波处理、化学处理等方式处理,经机械粉碎后,作为其他畜禽的饲料或饲料添加剂利用。据报道,鸡粪发酵处理后其蛋白质含量达50%;与适量玉米、麸皮和米糠等青贮后的鸡粪具有酒香味、营养丰富、含粗蛋白20%和粗脂肪57%,高于玉米等粮食作物,是牛、猪和鱼的廉价而优质的再生饲料。

1.2食物链饲料

利用畜禽粪便养殖蚯蚓、蝇蛆、蝇蛹和培育浮游生物等。将食物链条中的这些中间生物进行回收,作为畜禽饲料等,从而提高粪便利用率和利用的安全性。该模式具有方法简单、粪便利用降解效果好、二次污染风险小的优点。

1.3再生有机肥

在畜禽粪便中添加人工培养的微生物发酵菌株,促使粪便快速发酵,通过烘干、杀菌、消毒、粉碎、造粒、包装等一系列工艺的处理,生产有机肥料。该模式具有效率高、除臭效果好等优点,发酵后的生物有机肥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适用于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但是该技术投资大、工艺技术复杂,适合工厂化的规模生产。

1.4沼气能源

沼气能源生产是利用受控厌氧细菌的分解作用,将有机物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经过厌氧消化转化,利用厌氧微生物活动将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甲烷、二氧化碳和水,实现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沼气能源工程是实现集约化养殖粪便污染防治、对畜禽粪便污水进行工程化治理的一条主要途径。

2.生态养殖基本模式

2.1“种―养”结合型或“种―养―加”结合型模式

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氮、磷、钾等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是一种宝贵的有机肥源,施于农田后有助于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农作物的增产。

2.2“种―养―沼”模式

畜禽粪污在产生沼气的发酵过程中,粪便中的病原菌、寄生虫卵可减少95%以上。沼气用作能源,供做饭、采暖(如温室大棚等)、照明、发电。沼液是一种速效性有机肥料,用来浸种、浸根、浇花,并可对作物、果蔬叶面、根部施肥,浸种可使有壳种子的发芽率达98%以上,成活率可提高16%,用沼液作蘑菇的生物助长激素,不仅可以提前10d左右上市。提高产量15%左右,沼液喷施果树苗,能明显提高果树叶片的抗冻能力;沼液作为优质饵料,用以喂鸡、喂猪、养鱼、养虾等效果较好。沼液喂猪具有增重快(缩短育肥期25%左右)、成本低(节约饲料15%左右)、饲料转化率高等优点。

2.3“种―禽―林”模式

利用林树、果树间空地,进行家禽的放养,让其在林中自由活动,采食林间的杂草和虫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饲料,粪便还田。该模式益处有三:①养殖的家禽可以充分利用林地闲置空间生长,既可除草、灭虫,又可充分利用生畜肥增加地力,有利于树木的生长;②家禽在林地内生活,活动范围大,肉质好、无污染,养殖效益高;③林地内发展养殖业,节省开支,见效快、风险低、管理简便,是致富的好门路,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实现“三赢”。

2.4“种―养―果(林、茶)”模式

利用林园、果园、茶园空地,进行家畜圈养。粪尿分离后,粪便发酵生产有机肥,粪尿等经沉淀处理后用作附近果(林、茶)园的肥料。

2.5“种―养―菇”模式

是将畜禽粪便在阳光下晒干后粉碎或堆积发酵,以一定比例与粉碎后的秸秆等混合,制作成蘑菇的培养料。该模式使畜禽粪便中的营养物质得到了充分利用,种植蘑菇的废料还可以继续利用种植其他的菇类,或者还田种菜、种粮。

3.节能减排在生态养殖中的应用

3.1基本原则

3.1.1减量化

在畜禽养殖过程中通过干湿分离、雨污分离、饮污分离等技术手段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降低治理成本。如猪的饲养过程采用“改自来水冲圈为无水打扫,改滴供水为自动乳嘴式饮水,改稀料喂为湿料饲喂,推广“良种缩短饲养周期”等技术措施可减少粪尿排泄。

3.1.2无害化

将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控制环境污染。通常的做法是将粪便干湿分离,干粪经堆积自然发酵后用作肥料,污水经蓄粪池沉淀后,做到达标排放。

3.1.3资源化

通过制作有机肥、再生饲料等综合利用途径,减少污染物排放,如养殖场可建设沼气池和有机复合肥料厂或再生饲料厂,变废为宝。

3.1.4生态化

将养殖业与种植业、水产业、林业等进行有机结合,推广多种生态养殖模式,大力推行饲料、肥料的转化技术,提高农、畜废弃物的转化利用率,降低能耗,促进养殖业和农业生产的生态循环发展。

3.2具体措施

3.2.1畜禽饲养前期

①合理选址、合理规划、适度规模是防止畜禽养殖业污染的重要途径。在选择上应远离人口稠密区、远离环境敏感区;②新建、改建、扩建畜禽养殖场(区),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场区建设必须做到:畜禽粪肥资源综合利用措施及污染防治设施在畜禽养殖场投入运用的同步落实;生产区、生活区、管理区相互隔离;养殖场的排水系统应推行干湿分离、雨污分离、料水分离的方法,减少污水浓度和排放量;设置防渗处理工艺的畜禽粪便贮存设施,防止污染地下水;③提倡发展中小型集约化养殖场,有计划地推广生物发酵舍零排放技术。

3.2.2饲养管理期间

①节约用水、减少液体肥和污染物排放总量。鸡场、猪场宜采用饮水器,以降低饮用水量的浪费和污物排放量。采用节水型的圈舍清洗方式,降低用水量,减少液态水粪的形成,减少养殖场污水排放量;②通过营养调控降低畜禽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排出量。在饲料中合理使用合成氨基酸、植酸酶、益生素和非淀粉多糖(NSP)降解酶、有机微量元素、除臭剂等,以相应地降低粪尿中氮、磷、不可消化营养素、微量元素的排出量,以及有害气体的产生;③做好固体粪肥、畜禽场污水、臭气处理。

4.结语

生态养殖效应体现于畜牧业生产,不是简单地扩大畜牧生产数量,而是要在养殖畜禽品种结构布局、调整、区域性发展上科学规划,重点发展特色型、节能型、生态型、适合规模型、市场适应型的现代养殖企业。着力改进养殖饲养工艺,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源,减少和降低畜禽粪便废弃物的排放和污染;采取生物有机肥、饲料生产、沼气发电等综合技术无害化处理和利用养殖废弃物,变废为宝,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的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蛋鸡“153”养殖模式;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S83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4-0059-02

1 蛋鸡“153”标准化养殖模式的概念

蛋鸡“153”标准化养殖模式,要求1栋蛋鸡舍饲养规模达到5 000只以上,采用390型或4128型笼具,实行湿帘风机、喂料机、清粪机3机配套,人工捡蛋。蛋鸡“153”标准化养殖模式总结了襄阳市多年的规模化商品蛋鸡养殖经验,结合无公害鲜蛋生产技术要求,以家庭农户蛋鸡养殖为条件,以标准化生产为手段,以生产“放心蛋”为目的,从而实现蛋鸡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安全。

1.1 饲养规模

要求1栋鸡舍的蛋鸡饲养数量必须达到5 000只以上,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目前就国内1栋蛋鸡舍人工集蛋的设备配套能力而言,饲养蛋鸡20 000只以内是可以解决的。提倡农户饲养蛋鸡20 000只以内只建1栋蛋鸡舍,不仅减少鸡舍数量、扩大鸡舍规模,从而做到以场为单位的“全进全出”,更有利于鸡场疫病控制。同时鸡舍规模的扩大,便于实行机械配套,有利于提高设施装备的利用效率和降低只平蛋鸡的投资规模。

1.2 3机配套

3机配套是蛋鸡标准化养殖的重要体现,以建封闭式鸡舍为宜。通过3机配套,可较好地控制鸡舍环境与养鸡生产的小气候,提高生产水平、劳动生产率以及鸡群的健康水平,从而减轻劳动强度。用蛋鸡“153”标准化养殖模式,一个劳动力可以饲养蛋鸡8 000~10 000只,其劳动效率是人工清粪、人工喂料的一倍以上。这样的养鸡模式,虽然投入稍高,但获得的是高水平、高品质、高效益。

2 推广蛋鸡“153”标准化养殖模式的意义

2.1 蛋鸡“153”标准化养殖模式的推广是襄阳市蛋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襄阳市蛋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襄阳市畜牧业中仅次于养猪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但在襄阳市蛋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市场风险、污染、疫病等问题也成为蛋产业可持续发展不可回避的制约因素。要解决襄阳市蛋鸡生产条件低端化与产品质量要求高端化、疫病防控复杂化与蛋鸡疫病防控简单化之间的矛盾,必须加快饲养方式改革,提高襄阳市蛋鸡标准化生产水平。借鉴国内外蛋鸡养殖的经验教训,根据当前蛋鸡养殖现状和发展趋势,蛋鸡养殖要获得成功,必须注重“优良品种+设施装备+精心管理+品质保证”4个关键要素的整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养殖效益的提高。

2012年,蛋鸡“153”标准化养殖模式在襄阳市已经达751户,共1 899栋。蛋鸡“153”标准化养殖模式的推广能促进襄阳市蛋鸡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带动鄂西北禽蛋业的快速发展,为襄阳市乃至湖北省蛋鸡产业化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2.2 蛋鸡“153”标准化养殖模式的推广是襄阳市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维护生态安全、惠及民生的迫切需要。标准化规模养殖就是在正确处理好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同时,对畜禽污染采取“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合理规划畜牧业发展,实行标准化养殖并积极探索有效的治污模式,彻底改变了过去人畜混居、养殖环境差、养殖场污染严重的局面。但是,全市各地农村散养还占较大的比例,维护生态安全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实施标准化规模养殖和对已有的畜禽养殖场实行标准化改造,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是惠及民生的具体措施。

通过蛋鸡“153”标准化养殖模式的推广,将规范襄阳市的蛋鸡养殖模式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襄阳市蛋鸡养殖经济效益,对襄阳市蛋鸡养殖业的壮大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为襄阳市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蛋鸡“153”标准化养殖模式中鸡舍建设的投资与效益

3.1 鸡舍费用

采用有窗开放式鸡舍,两列三走道布局。(1)390型笼具:鸡舍建筑面积约为舍长59.95 m、宽8.80 m,总建筑面积约528 m2,其中鸡舍净面积459.73 m2。按建筑面积以每平方米240元,528 m2×240元/ m2=12.67万元。(2)4128型笼具:鸡舍建筑面积舍长42.00 m、宽9.05 m,总建筑面积约为380 m2,其中鸡舍净面积330.05 m2。按建筑面积以每平方米240元,380 m2×240元/ m2=9.12万元。

3.2 设备费用

3.2.1 390型笼具 鸡笼:5 000只÷90只/组×500元/组=2.78万元;喂料机:2.00万元;清粪机:0.50万元;风机、湿帘共0.90万元。设备费共6.18万元。

3.2.2 4128型笼具 鸡笼:5 000只÷128只/组=39组≈40组×860元/组=3.44万元;喂料机:2.00万元; 清粪机:0.50万元;风机、湿帘共0.90万元。设备费共6.84万元。

3.3 鸡场建设费

3.3.1 390型笼具鸡场建设费 鸡舍12.67万元+设备6.18万元=18.85万元。

3.3.2 4128型笼具鸡场建设费 鸡舍9.12万元+设备6.84万元=15.96万元。

因此,建1栋5 000只蛋鸡舍需投资16万~19万元(4 128型笼具鸡舍15.96万元、390型笼具鸡舍18.85万元),一次性饲养5 000只蛋鸡需流动资金7万元,共需投入23万~26万元左右。按只平获利20元计算,5 000只蛋鸡一个周期可获利10万元。

4 国内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4.1 美国蛋鸡生产模式

被称为“现代蛋鸡业”的典型代表,其特征表现为:规模化、机械化和设备化;精饲料、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高投入高产出模式。美国地域广阔、土地资源丰富,但劳动力紧缺、人力成本高,而资金、技术实力雄厚,因此,利用现代企业组织形成规模化、机械化和设备化大生产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模式,有利于有效提高稀缺劳动力资源的劳动生产率,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资金和技术的使用效益。

4.2 欧洲蛋鸡生产模式

适度规模化的蛋鸡业生产经营模式。指西欧的德国、法国、荷兰、奥地利等几个欧盟成员国的蛋鸡业经济发展模式。这些国家的共同特点是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相对稀缺,资本和技术实力雄厚,因此,在发展蛋鸡业经济过程中,选择了资本、技术密集,以机械作业为主的集约化家庭农场的发展道路。欧美养禽业具有朝更大规模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一方面是因为资本对于规模化效益的追逐;另一个方面是饲料业的发展也向着规模化生产的方向发展,而主要的饲料生产企业已经成为畜牧业企业生产链条中的一环。

4.3 襄阳市目前存在的成功模式

襄阳正大有限公司,建成于1995年,注册资本5 900万元,固定资产9 000万元,公司下设饲料厂、种鸡场、孵化场和生态农业示范村,年可生产饲料18万t,饲养种鸡24万套,是鄂、豫、川、陕交界区域最大的饲料加工、鸡苗生产基地,先后被评为“全国外商投资双优企业”、“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湖北省先进技术企业”。公司从美国引进先进的饲料加工成套设备,采用正大集团统一提供的科学配方,生产5大系列50多个品种饲料。公司种鸡场、孵化场、蛋鸡场的鸡舍与孵化设备均采用国际新型设计与技术。

襄大农牧有限公司,一个小型饲料厂起家,走农业产业化科学发展之路,规模扩张,仅用十年时间形成“饲料加工、种禽孵化、种猪繁育、放养回收、屠宰冷冻及肉食品加工”全产业链,铸就湖北省畜牧产业第一艘“航母”,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第12篇

【关键词】 中职教育 畜牧专业 素质教育

一、中等职业学校畜牧教学的不足之处

1、教师动手能力较差,实训指导能力薄弱。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实训能力、水平,决定着实训的成效。目前,在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教师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且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的比例较大,多数青年教师缺乏实训执教经验,实践动手能力差已成为现实。

2、教学内容陈旧,满足不了农业生产实践的需要。21世纪,我国农业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而作为职业高中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的教材却还是原地踏步,仍沿袭传统畜牧业的管理技术,现代畜牧业的知识内容占比例很少,让学生感受不到新技术发展的迅猛,更满足不了农村产业结构的需要。

3、办学模式封闭,服务功能单一。近年来,职业教育受大气候影响,招生和就业问题日显突出,因此工作重点有向招生、就业方面倾斜的趋势。职业学校在强化专业教学服务区域经济和农村经济方面较为薄弱。师资素质和知识结构与快速发展的农村经济不相适应,在社会服务和信息调查反馈方面欠缺,先进技术不能及时转变为生产力,学校开门办学教学改革力度不够。

4、综合实训环节薄弱,学生动手能力较差。实训教学规模化程度低,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实训基地建设步伐缓慢,校内实训基地规模小,设备简陋,只能开展一些传统兽医的实训,且校外基地的建设目前有些学校尚处于起步阶段,很难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畜牧产业实训基地。这样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技能训练,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差。

5、学生学业成绩考核办法单一,只重视知识的考核。当前农村职业学校中,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办法一般采用闭卷笔试,考试重点也放在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上,试题的题型基本是复习题的翻版,为了取得好的考试成绩,学生通常被这种考试方式引到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的路子上去,直接扼杀了学生对畜牧兽医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

6、教学方法不灵活,教学手段相对落后。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填鸭式的“满堂灌”。不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和现场教学及探究式教学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由于资金等条件限制,有些学校先进的教学设施短缺。先进的教学手段不能很好地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因此,在中职畜牧教学方面,我们必须在教育思想、教材内容及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创新,以适应现实及时展的需要。面对中职畜牧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应当改革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要在教学当中注重学生素质方面的培养,推行素质教育。

二、中职学校畜牧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内容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尊重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学生在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教育后,在思想品德、人文知识、心理及生理上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发展。

那么,中职学校畜牧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指的又是什么呢?具体来说,通过畜牧教学,让学生具备以下素质:第一,文化素质方面:⑴正确掌握教材理论知识;⑵具有用应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的能力;⑶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第二,思想品德方面:⑴有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⑵有刻苦耐劳的毅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第三,技能素质:掌握一些基本操作,为以后更高的发展打好基础。

三、在中职畜牧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