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9 11:40: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西方经济学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高级应用型人才 西方经济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8-0103-02
一、基于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目标,西方经济学应实现的教学目标
(一) 提供专业课程和职业课程的经济学基础知识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抽象的企业,管理经济学课程则是应用传统经济学理论进行企业日常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国际经济学将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扩大到了国与国之间的资源配置。在后续专业课程和职业课程的学习中,西方经济学学习的好坏将直接决定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有学生将西方经济学教材重新带进课堂,帮助理解专业课程。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应有意识地引入专业课程和职业课程中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如可以引导学生用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去解释其他课程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可以用其课程的知识和观点来解释经济学课程学习中的一些问题等。同时,经济学基本的分析方法如边际分析、弹性分析、最大化原则等都能在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中得到应用。
(二)培养运用经济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获得经济学知识并不等于拥有运用经济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西方经济学的微观部分是研究家庭、厂商在市场中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通过对家庭和厂商等微观经济主体在市场中进行个体决策的研究,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宏观经济学部分则是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宏观经济学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研究对象,以收入理论为中心理论,研究短期的经济周期和长期中的经济增长。宏、微观课程中相关概念和理论联系密切, 是分别从微观个体和总体的逻辑关系中研究经济资源合理配置的学科, 每一个理论的分析推导过程都符合形式逻辑规范。
(三)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具有经济学思维方法和经济学研究方法解决问题的专业素质
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西方经济学培养学生用经济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边际分析法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分析方法,如实际教学中,针对学生旅游的优惠价,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能以较低的价格得到机票?航空公司的决策依据是增加一门学生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入的比较,从而引导学生理解边际分析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针对生活中所遇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西方经济学教师自己首先要养成用经济学思维看待问题的习惯,在讲课过程中,针对学生身边的事或者关注的新闻事件,运用经济学的方法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经济学思维习惯的优点。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在实现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影响了经济学教学的效果
西方经济学的本科课程教学中,虽然引入了实践教学体系,但教学的主要方式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传统的“黑板经济学”没有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无法活跃学生的思维。多媒体设备丰富了教学手段,在知识传授中具有容量大、形象生动的优点,被很多教师采用,以至有些教师完全抛弃了课本和教案。西方经济学课程本身存在着大量的图形和公式,这些是西方经济学重要的分析工具。多媒体设备中的图形和公式一带而过,学生不能见到教学过程中公式的推导及图形的绘制,对于经济分析工具十分陌生,甚至重要知识点掌握不牢,直接影响了后续课程的学习。互联网上教学资料的丰富,使一些教师跳过了备课环节,上课时对着课件“照本宣科”。西方经济学是数量关系、逻辑联系紧密的课程,没有清晰的课程思路,会导致讲课过程中逻辑混乱、知识点错误等情形,影响了经济学的教学效果。
(二)缺乏应用型教学的直观场景,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欠缺
根据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西方经济学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理论分析现实经济中的一些问题, 但是经济学有些理论本身缺乏直观的效果,难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程讲授中,需要引入实践教学, 通过学生市场调研、企业见习等方法,理解经济学中消费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等。通过查询政府网站,获得宏观经济数据,理解经济学的国民收入理论、就业理论等。由于缺乏直观的应用型教学场景,使得学生在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欠缺,影响了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西方经济学现有课程内容,难以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思维方法和经济学研究方法,从事经济分析和经济运作的专业素质
目前,在我国西方经济学界的研究中,基本是介绍西方经济学理论,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本科生所选用的西方经济学教材,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为主。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源自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来源于凯恩斯的理论观点 。西方经济学是研究现实经济生活的科学,西方发达国家为解决新问题而出现的新思想新理论,一般的经济学教材都没有包含;针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用西方经济学教材中的传统理论无法进行合理地分析。
三、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进行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改革
(一)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夯实西方经济学作为后续课程的理论基础
针对学生对理论课学习兴趣不高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具有信息量大,内容直观、可视性强的特点。在讲解课程理论时,可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增加信息量,尤其是图片和视频资料更易激发学生的兴趣;经济学中的图形和公式的推导,笔者认为是必须要借助板书才能让学生了解每一幅图的“来龙去脉”,在教师画图和公式的推导中,让学生了解数学图形和公式中所表达的经济学概念。
(二)应用实践型教学体系,提高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的讲解中,多采用生活案例、经济事件来引导学生理解经济学概念。如在微观经济学中,采用案例导入法,利用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来激发学生的认同感,在讲机会成本概念时,针对学生本科所付出的代价,并除以总课时,得出每节课约50元的机会成本,改变了学生认为经济学理论枯燥无用的观念。对市场结构问题,可让学生上网查询所关心的行业或企业的市场结构,来理解移动公司对话费的定价权与作为农民的学生家长只能是价格的接受者,从而理解不同市场结构下的厂商行为。宏观经济学,通过学生上网查询政府网站的统计数据来理解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并可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经济中的相关数据如CPI等预测并亲自验证,从而保持对西方经济学学习兴趣的持久性,培养学生形成关注经济事件的习惯。
(三)选择或自编合适的教材,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思维方法和经济学研究方法,从事经济分析和经济运作的专业素质
针对国内经济学教材以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为主的现象,选择或自编一套合适的经济学教材成为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个方法。教材在结构的设计和内容的选择上,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进行选择和调整。为了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思维方法和经济学研究方法,从事经济分析和经济运作的专业素质,教材的内容要简单易懂、应用型强,对于教学要求较高的部分可作选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能力作自行选择;教材内容中,可以增加经济学前沿理论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经济学说的发展历史;增加现实生活的案例和重要经济事件、政府网站及统计数据的相关链接,增加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课后习题的设计,减少理论证明和数学计算的数量,增加案例式习题来提高对理论的理解和知识的应用。
[ 参 考 文 献 ]
[1] 麦茂生,吕力.市域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37-141.
[2] 李停.应用型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探究[J]大学教育,2012,(7):14-17.
[3] 袁灵,王朝阳.西方经济学本科教学改革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1,(16):227-228.
关键词: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比较;分析
一、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一)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1版序言中说:“我要在本书中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它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方面的关系。剩余价值的生产就属于生产问题;垄断资本之间相互瓜分剩余价值则属于分配问题;人们在生活过程中,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相互交换、工人和工人之间相互交换等;经济学就是研究生产关系的一门学科,它可以研究生产力。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主要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分析方法,以及逻辑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的研究与叙述的方法等。
(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方法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各类问题是以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欲望无限性之间的基本矛盾为出发点的。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完成对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充分利用过程,以最大化满足人类无限欲望,即解决资源稀缺性与欲望无限性的基本矛盾成为经济学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由于研究对象及研究任务的各不相同,每门学科都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法。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均衡分析和过程分析,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经济模型和经济数学分析。
二、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的科学理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建国几十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学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从对经济学渊源的探讨,我们看到了马克思、恩格斯善于思考、敢于突破理论禁区的创新精神和勇气,也看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待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辨证态度,以及对西方经济学理论兼收并蓄、批判继承与发展的博怀,这些都为我们如何正确认识、对待理论知识指明了方向。
(二)西方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人们对西方经济学的看法有所改变。我们对西方经济学总体上批判是不妥的,应该在总体上学习,有分析地运用。许多学者,应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中国经济改革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我们知道微观经济学要解决价格机制如何配置资源、如何协调经济的运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如何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等等;这些比较实用的问题,正是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十分注意的。所以,西方经济学中的某些问题确实对我们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三、展望两种学科的未来发展前景
(一)增强经济学的实用性,强化其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具有根本不同的阶级实质,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在为本阶级的历史使命服务这一基本点上是相同的。西方经济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同其服务的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是息息相关的,这一方面体现在它具有很强的辩护性,另一方面体现在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它把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作为核心课题,重视对各种具体问题的研究,力图对各种具体经济问题做出理论解释,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谋取最大经济效益。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除了仍然重视其在培养无产阶级世界观、方法论方面的重要地位外,在我国无产阶级统治地位完全确立,历史任务主要是建设而不是革命的条件下,更应该重视其建设性研究,不断增强其为无产阶级利益服务的功能。
(二)对经济学中的部分内容要重新认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知识、技术、现代化的管理方法等科学手段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现代化企业管理中去。而这些新的认识却与传统的劳动价值论有所背离。因此很多学者对劳动价值论产生质疑,甚至诋毁经济学已经过时。这些矛盾看法表现在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上。发生这种抵触并不奇隆,因为劳动价值论强调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其他生产要素如资本、土地、科学技术等并不能创造价值。为了要解决这些矛盾,我们必须对劳动价值论,对经济学重新认识,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即依据实践去发展理论,这才是真正坚持的科学精神。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经济学;生产理论
作者简介:刘凤义(1970-),男,满族,河北围场人,经济学博士,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企业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F014.3;F09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7)03-0006-04 收稿日期:2007-02-04
生产理论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无论是西方经济学还是经济学,都有着丰富的内容,而且他们关于生产理论的渊源、具体内容等还有着相同或相似之处。很多人因此认为,西方经济学中的生产理论是关于资源配置的一般理论,且有着较为成熟的模型,所以,我们搞市场经济,完全可以拿过来“为我所用”。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有一定的片面性,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在经济运行和经济管理层面的确有可借鉴之处,但在方法论上却存在一定局限性。下面,本文就对两种范式的生产理论的研究方法进行比较,以期为经济学的创新抛砖引玉。
一、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出发点,把劳动者仅仅作为生产要素研究;而经济学的生产理论是以“历史的、现实的人”为出发点。把劳动者既看作生产要素,又作为生产主体来研究
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是研究生产者如何通过对生产要素的组合,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决策行为,这一研究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出发点的。以此为基础,他们建立了以生产函数为基础的生产者的决策模型。“生产函数是一种技术关系,被用来表明每一组具体投入品(即生产要素)所可能生产的最大的产出量。在每一种既定的技术条件下,都存在着一个生产函数。”(萨缪尔森,1992)为了分析方便,生产函数通常表示为:Q=f(L,K)。生产理论基本内容就是通过生产函数,来研究在各种不同约束条件下,资本和劳动力之间如何通过不同组合形式,实现产量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最终实现利润最大化。
应该说,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西方经济学通过建立对现实生产过程高度抽象的数学模型,用简洁方式描述物质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投入和产出的技术关系,是一种有用的分析工具。比如运用一般形式的生产函数可以分析生产过程中要素投入产出的数量关系,对物质生产过程做技术分析,找出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用定量方法分析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对产出的影响;掌握生产过程中的突变机理,不失时机地调整资源配置方式以促进生产力的飞跃发展。等等。
然而,进一步研究会发现,西方经济学以“经济人”假设为出发点,建立起的生产理论存在严重悖论:即“经济人”假设把每个人作为自由选择的主体与生产理论中把劳动者仅仅作为生产要素之间的逻辑悖论。
在西方经济学家那里,“经济人”被看作是对人性的最好描述,在他们看来,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充满了自由、平等和博爱,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理性追求利益最大化,最终必然达到全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按照这一信条,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是在自由交易中进行,每个行为主体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最大化目标进行理性选择。资本所有者可以自由选择劳动者;同样,劳动者也可以自由选择资本所有者。所以,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人与人之间的是平等、自由的契约关系。可是,我们从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看到的却是与“经济人”假设相背离的另外一番图景,在那里,能够按照“经济人”行为行事的只能是资本所有者(或称之为厂商)。他们可以依据等成本曲线、等产量曲线等函数关系,通过自己的理性选择,为实现最大化目标,任意选择各种生产要素,进行排列组合。而劳动者,则仅仅被视为同资本一样的、服务于厂商最大化目标的生产要素。在这里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完全被剥夺了,更不可能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选择。
正是由于把劳动者仅仅看作同资本、土地一样的生产要素,所以,很自然地得出资本、土地和劳动力一样,都具有生产性,在生产的过程中,它们共同创造了商品的价值。每个要素对价值创造的贡献率,可以通过边际生产力来衡量。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也就成为分配理论的依据。对此,萨缪尔森(1992)直言不讳地指出生产理论是作为对收入分配理论讨论的序曲,“在经济学的生产论中,可以找到这种要素定价的关键。”所以,“对经济学中的生产论的一个概略分析可以给理解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提供一把不可缺少的钥匙。”接下来,他们自然就把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搬出来:基于价值创造的贡献,资本获得利润(或利息)、土地获得地租、劳动力获得工资。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个多么公平的社会制度呀!
有人可能会说,劳动者也是“经济人”,西方经济学已经论证,作为消费者,劳动者可以按照效用最大化的原则进行理性选择;作为劳动力的要素提供者,他们可以按照最大化的原则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对于这种观点,马克思(1867)早就指出:“劳动力的买和卖是在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的界限以内进行的,这个领域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乐园。那里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一离开这个简单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象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至于从消费者的角度把劳动者当作“经济人”的说法,马克思也作过深刻分析,马克思指出,消费是由生产决定的,所以,一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从属于一定的生产关系,决不是单纯由个人的理性选择决定的。
与西方经济学不同的是,经济学关于生产理论的研究方法,是建立在历史的、现实的人基础上的。
应该说,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人”,这一点看上去似乎与西方经济学没有区别。但马克思这里所说的个人,决是不是西方经济学所讲的“经济人”,而是现实生产关系中的人。在马克思看来,只有理解这种生产关系,才能理解这种关系中活动的人。马克思之所以批判斯密、李嘉图把那个时代的个人不是看作历史的结果,而是看作历史的起点,并认为合乎自然的个人不是历史中产生而是由
自然造就的观点,就是因为他们脱离开生产关系来研究人的经济行为。马克思把经济学分析的人概括为“社会关系的总和”,他反对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也反对西方经济学把人看作生来是追求自身私利的经济动物,并认为个人动机决定社会生产过程。在马克思看来,既然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的经济行为就不完全由个人的意志支配,在其现实性上,他必然受同他们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制约。
马克思强调人的经济行为的社会性和客观性,同时认识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的生产理论中,劳动者绝不仅仅是生产要素,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构成能动的生产主体。在创造财富的生产过程中,人作为独特的生产要素,与生产资料的性质完全不同,因为劳动这一要素是能动的。劳动过程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物质生产过程的客观实在性的统一。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而且创造着人类自身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社会条件。劳动者作为生产活动的主体,他们的活动是精神能力和躯体能力的有机统一。他们总是有目的性、计划性,即主观能动性,用马克思的话说,再蹩脚的建筑师也比蜜蜂建房有“计划性”。正因为人的劳动有主观能动性,所以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劳动才不仅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而且创造新价值。社会发展既是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过程,同时也是人自身不断走向自由和全面发展的过程。
同时,作为生产要素的人,其劳动也必然是在具体的社会生产关系中进行,这使得劳动不再是单个人的孤立行为,而是群体或阶级行为,劳动创造的价值也会因社会生产关系不同而有不同占有形式。比如,劳动可能是在共同劳动、地位平等、产品平均分配的社会生产关系中进行;也可能是在一部分人占有生产资料,凭借经济权利强迫另一部分人劳动,产品归生产资料所有者所有这样一种阶级地位不平等的生产关系中进行。这种生产关系的性质,最终决定了产品的分配形式。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决定着这种生产方式的全部性质。”资本家之所以获得剩余价值,是因为他们拥有占有剩余的经济权力,决不是西方经济学家所认为的那样,是对这些要素创造价值的回报。
正是因为从历史的、现实的人出发来研究生产过程,所以,经济学中的资源配置不仅仅包含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包含人与人的经济关系;经济学的生产效率含义,不仅仅来自于生产要素之间的技术组合,还来自于对劳动者积极性的调动、劳动者之间、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分工协作的协调、组织管理的科学等等。
二、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只研究生产一般,因而使用价值(即效用)范畴是其研究的核心;而经济学则不仅研究生产一般,更注重研究生产的具体社会形式,因而把价值范畴作为研究的核心
萨伊是把西方经济学生产理论引向纯粹对生产一般分析的始作俑者之一,他把生产定义为:“所谓生产,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萨伊这个关于“生产”的定义,表面看来无非一个关于“生产一般”的定义,但实际上这背后隐藏着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将发生重大转变:即这个定义把经济学引向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回避了斯密、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萨伊的生产观对后来西方经济学家产生了重要影响,继萨伊之后,约翰・穆勒、马歇尔、萨缪尔森等,都把研究财富生产一般作为生产理论的基本内容。比如莱昂内尔・罗宾斯1932年在他的著名方法论著作――《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一书中,明确强调了西方经济学只研究生产一般的观点,他把经济学定义为“把人类行为当作目的与具有各种不同用途的稀缺手段之间的一种关系来研究的科学。”这样经济学纯粹成为一门关于“选择”的学科。经济学的内容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我们不再探究生产和分配变化的原因,而是探究在某些初始资料给定的情况下,各种经济‘量’达到均衡的条件,……我们不再把经济系统视为一架生产总产量的机器,不再探究哪些因素决定这种产量的多少以及按何种比例分配这种产量,而是把经济系统视为人与经济货物之问的一系列相互依赖而在概念上又独立的关系……”显然,在罗宾斯那里,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前提是“某些初始资料给定的情况”,所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一制度性因素被彻底隐藏起来了;与之相适应,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只是“人与经济货物之间”的关系。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对生产一般研究的理论意义,然而,抽象掉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只研究生产一般的生产理论,就必然使经济学“使用价值”成为研究的核心范畴,从而导致经济研究存在诸多局限性。这些局限性突出表现在:(1)它是建立在萨伊的生产三要素论的基础上的,把资本等同于生产工具,把资本主义生产归结为生产一般,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价值形成过程的同时就是价值增值过程;(2)它混同了产品和商品、使用价值生产和价值生产的区别,抹杀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的根源;(3)它没有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去考察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分配问题,却被用来为替资本主义分配做辩护的边际生产力分配论做佐证;(4)目前西方经济学的生产函数的数学抽象方法只能说明渐变的有连续性的生产过程,不能反映生产过程中的突变现象。也就是说,它既不能很好地反映科技革命时期生产力飞跃发展的生产过程,也不能正确地描述生产力突破了不合理的生产关系桎梏时生产过程的跃变。因此,有必要以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为指导,批判地汲取西方经济学的生产函数中有参考意义的东西,建立基于劳动价值论的、不同层次的生产函数(吴易风、王健,1994)。
西方经济学只研究使用价值,不研究价值,更不理解价值本质,所以,长期以来,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厂商理论始终回避对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分析。在他们那里,企业始终是一个“黑箱”。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主义者,看到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抽象掉人与人之间关系分析厂商行为的局限性,所以,他们试图运用“契约”的分析方法,以交易费用为分析工具,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引入厂商理论,提出了分析厂商内部人与之间关系的基本框架,从而建立西方经济学的所谓的企业理论。
然而新制度学派企业理论仍然是建立在抽象掉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上的,因此,他们研究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时抛开了生产领域,而是局限在交换领域;他们所说的制度,不是生产关系,而是上层建筑层面的一些具体规则。本来,科斯在他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中,试图通过视企业为等级制度,把企业内部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命令与服从的关系与市场交易的自愿平等关系区别开来。循着这一思路,人们可以进一步研究企业内部契约关系不平等的深层原因问题。但在1988年的论文中,他又否定了这种认识,他甚至认为这个观点是那篇论文的主要缺陷之一,因为它误导了人们的注意力,使经济学家
忽视企业的主要活动――企业经营。科斯这一观点表明,他批评把企业看作不平等关系所结成的契约的思想,进一步强化了企业的经济性质就在于节约交易费用的主张,从而把新制度主义者通过对人与人的经济关系的研究,来揭示企业经济性质的道路彻底堵死了。因而,他们的企业理论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刘凤义,2004)。
与西方经济学不同,经济学的生产理论侧重研究生产的社会形式。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的双重关系相适应,生产中的资源配置也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抽象的生产一般的资源配置,另一方面是具体生产方式下的资源配置。属于生产一般的资源配置体现在一般的劳动过程中,它是一切社会形式的生产所共有的。它表明,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都要在不同用途间对生产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这是人类社会进行生产永恒的主题。然而仅仅研究生产一般,无法真正理解具体社会生产方式下的资源配置问题。所以,经济学认为,研究物质生产只能是某一特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抽象的生产一般,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正因为经济学研究生产理论时强调生产的具体社会形式,所以,“价值”范畴而不是“使用价值”范畴才成为其生产理论研究的核心。马克思批判古典经济学时指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缺点之一,就是它始终不能从商品的分析,而特别是商品价值的分析中,发现那种正是使用价值成为交换价值的价值形式。恰恰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最优秀人物,像亚当・斯密和李嘉图,把价值形式看成一种完全无关紧要的东西或在商品本性之外存在的东西。这不仅仅因为价值量的分析把他们的注意力完全吸引住了。还有更深刻的原因。劳动产品的价值形式是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最抽象的、但也是最一般的形式,这就使资产阶级生产方式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类型,因而同时具有历史的特征。因此,如果把资产阶级生产方式误认为是社会生产的永恒的自然形式,那就必然会忽略价值形式的特殊性,从而忽略商品形式及其进一步发展――货币形式、资本形式等特殊形式。由此可见,马克思在科学方法论基础上,确立了劳动价值论,而劳动价值论又为进一步理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内部的生产关系提供了“钥匙”。西方经济学家对此并不理解,他们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无非就是确定商品交换的量的比例的理论而已。对此,斯威齐一针见血地指出:很多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误解和攻击,在于他们看待价值问题的态度,使他们有偏重交换比例的倾向,而忽视那隐藏在表象后面的社会关系的性质。所以,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批评,连篇累牍,而难得有一个字谈到抽象劳动。
正是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马克思科学区分了劳动和劳动力范畴,进而指出在资本生产关系条件下,资本家利用形式上平等的契约,占有工人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同时,资本家用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从而再生产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及其运动规律,就通过价值范畴逐渐被揭示出来了。也正是运用价值范畴,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经济的关系科学揭示出来了。国内一些学者谈到企业理论,也是言必是科斯、威廉姆森等新制度学派的观点。笔者认为,从方论的角度看,马克思提出了比新制度学派更为科学的企业理论方法论。突出体现在:马克思以历史的、现实的人作为企业理论研究的出发点;从资本统治下的分工与协作关系中揭示企业的起源与演变;在对生产过程的考察中揭示资本主义企业中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通过科学区分劳动和劳动力范畴,破译“契约自由”的神话(刘风义、沈文玮,2004)。这些深刻的内容,在新制度学派企业理论中都无法揭示出来。
三、西方经济学用个人主义方法,把生产理论仅仅置于微观领域来研究,致使其理论体系在微观与宏观上形成脱节;而经济学则运用唯物辩证法,在宏观和微观的有机联系中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再生产问题
西方经济学家把生产理论仅仅视为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他们的个体主义(或个人主义)方法论密切相关。西方经济学的个体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仅仅是量上的差别,社会就是个体的集合,总体等于个体的简单相加。基于这一方法论的生产理论,只需要在微观领域研究就可以了,宏观经济问题无非是微观经济问题的在量上的简单加总而已。所以,我们看到西方经济学在研究总量问题时,是通过以微观领域的生产函数为基础的加总来进行的。他们假设,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如果每个厂商都是理性“经济人”,都能够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投资,那么全社会的资源配置就是最优的。新古典理论以生产函数和效用函数为基础,建立了技术关系的稀缺资源有效配置理论,其核心是表明商品和要素稀缺性的相对价格,这种相对价格也是稀缺资源有效配置的指数。该理论所要研究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给定偏好和技术,可以求出最优解。但新古典经济学家在讨论宏观经济问题时,创造了异质品模型中的总量生产函数这一与相对价格完全不同的理论。显然,如果是单一产品模型,总量生产函数的使用是没有疑义的,但把总量生产函数套用在异质品模型中却背离了新古典资源配置理论的宗旨。
尽管西方经济学家中出现了像萨缪尔森这样的新古典综合派,但至今,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仍处在严重的矛盾中。尽管,以斯蒂格利茨代表的新凯恩斯主义者试图把宏观经济学建立在微观基础上,从而使西方经济学微观与宏观有机结合起来。但问题是“以新古典总量生产函数为基础的主流宏观经济学的实物分析,与凯恩斯的货币经济分析和现实经济根本不能融合”(柳欣、靳卫萍,2005)。
与西方经济学不同,经济学的根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在这一方法论指导下,经济学不仅克服了经济学研究的形而上学思维,正确处理了微观与宏观的辩证关系,而且通过在商品生产中抽象出价值范畴,建立了微观与宏观有机结合的桥梁。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个体是作为有机组成部分的个体,而整体又是相互联系的个体组成的有机整体,二者是辩证统一关系。作为经济学研究方法,个体分析和整体分析都是必不可少的,不能把二者简单对立起来。但二者的结合又不是简单相加,它们之间通过人与人的经济关系有机联系起来的(胡钓、刘凤义,2003)。
在经济学中,没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严格界限,这是因为微观与宏观是相对概念,只有二者的有机融合才能揭示经济规律。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无论是从三卷内容的整体安排上看,还是从每一卷具体内容的分析上看,处处都能体现出个体与整体、微观与宏观的有机结合。在第一卷研究资本直接生产过程时,马克思以单个资本主义企业作为分析的起点,接着从第2篇到第6篇,通过对单个企业的剖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然后,在第7篇研究资本主义再生产,则是从整体上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从而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从《资本论》三卷整体来看,对资本主义生产和再生产的研究,也是微观与宏观有机结合的。马克思通过提出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等微观概念,逐渐上升到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等宏观概念,把资本主义生产特征及其实现形式彻底揭示出来了。
中国经济学教育热衷“国际化”制约着教学本土化发展。所谓“国际化”,目前在国内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就是使用国外的教材,甚至使用国外未翻译成中文的原版教材,有的高校还要求用英文或者双语进行授课,以为这就是国际化。实际上,我认为这种所谓的“国际化”是一种狭义的“国际化”。许多高校并没有考虑到本校学生的英文水平和对这种授课方式的适应性。因为西方经济学本来就是一门既重要又难学的课程,即便是用中文授课,学生也要花很多的时间去消化知识,去大量做练习。现在用英文或者双语教学,学生们还要花较多的时间在英文学习上,甚至不知道到底是经济学知识重要还是英文重要,结果很有可能是经济学知识学得不牢固,英文水平也不见得会提高。实际上,已经有学者提出,真正的国际化一方面应该是现代经济学理论的中国化,另一方面则是中国国内经济问题的理论化,并为世界所认可。盲目热衷于所谓的“国际化”使得教学工作者们无暇顾及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是否适合中国国情,是否能够解释和解决国内的一些经济问题。因此,我认为这是西方经济学教学本土化的又一瓶颈。
西方经济学传统研究方法的不适应性给教学本土化带来困难。西方经济学研究经济问题通常采用建构模型等计量分析方法,并且这些模型都有假设前提。本人在教学过程中认识到,这些假设前提和模型的提出都是建立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例如,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有关利率和汇率决定的相关模型表明了这两个变量在成熟市场经济体制下是自由变动的,而利率和汇率在中国都是有管理的浮动的,是半市场化的,难怪这样的模型既不符合中国实际,更不用谈去解决现实问题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授课教师一方面要介绍教材上固有的理论,一方面又要突破固有的理论,将其与国内实际有效结合,甚至采用全新的方法进行讲授,实在是相当困难。究其原因,本人认为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原创性成果少之又少,无论是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是硬搬过来的,这些并不一定完全适合于中国。
许多高校和教师自身并不重视西方经济学教学本土化。西方经济学教学本土化要求教学工作者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既能使学生掌握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又能够解释和解决国内各种经济问题。而目前许多高校和教师并不重视如何使经济学理论更好地为国内和地方经济服务。例如,在编写西方经济学教材时,对于国外教材的框架体系生搬硬套,内容大同小异,几乎没有任何地改变;对于固有的经济学模型在课堂上平铺直叙,全然不管学生能否接受和认同;对于国外那些经典案例,每一届都在重复使用,给学生的感觉仿佛就是西方经济学理论只能够去解释西方国家的经济现象,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除此之外,高校教师在申报和研究西方经济学的教改项目时,也很少将目光集中到教学本土化当中来,而是比较热衷于教学国际化、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方面的选题。
促进西方经济学教学本土化改革的措施
尽管西方经济学教学本土化改革面临着种种困难,特别是进行理论体系和内容上的创新,构建中国本土化的经济体系尤为困难。但是从教学的角度出发,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改革:
1.教学中注重中西方思维的融合,培养学生辨证地看待经济学理论。正如前面所叙述的,西方经济学理论是在西方社会成熟市场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规律性和经验性的总结。把它放到中国的课堂上,首先,要求授课教师在介绍这门课程的时候就要将中西方思维的差异讲清楚,要告诉学生习惯用西方社会的观念去看待一些经济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思维融合的过程;其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肯定会对其中很多理论或结论提出疑问,这时授课教师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引导学生辨证看待这一问题:“该理论的合理性在哪里?——该理论哪里不符合中国实际?——中国实际应该是怎样的?——怎样修正理论才能更接近中国实际?”。尽管这个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有较大的难度,他(她)们在不断地思考中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并且知道问题出现在哪里,这也是一种进步。
2.教学中注重经济学教学国际化和本土化之间的融合。经济学教学本土化和国际化并不是完全矛盾的两种教学方式,它们之间是有较强的互通性和互补性的。真正的国际化应该是一方面将经济学理论中国化,即将经济学理论紧密结合中国实际进行教学;另一方面是将中国国内经济的理论化,即提出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新经济学理论,这是一种创新,也是有的学者提出的“中国经济学”。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经济更好地和世界接轨,这是大势所趋。而经济学教学本土化也正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以说,本土化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实现这个目标而提出的教学手段。因此,本人认为首先,我们必须是按照教学本土化的要求对西方经济学内容体系进行整合,编写新的教材。新的教材不但要求内容体系新,而且要求案例本土化;其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关注国内重要时事,有可能的话多把时间给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阐述自己的观点。例如在讲授“收入分配”这一部分时,我通常建议学生课外阅读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因为“收入分配”是报告中重点阐述,也是老百姓最关注的问题。并且可以将中国调节收入分配不公平的措施和其他国家进行对比,得出哪些措施是相类似的,哪些措施是中国所特有的。只有按照这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教学国际化和本土化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3.教学中将传统的研究方法和本土化的研究方法相结合。西方经济学通常是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引导出相关理论的,而这些模型一旦套进中国的数据,得出的结论往往不符合中国实际。因此,我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教材上的计量经济模型固然是要让学生知晓,毕竟这是分析经济学问题最常用的方法。但是,更重要的是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西方经济学必须要设置实践课时。也就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根据教师布置的调研任务,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市场调查,搜集一手数据,对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撰写调查报告,利用实践课时在课堂上汇报调研成果,最后进行讨论修改。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又可以将本土化研究方法得到的结论和教材上的相关理论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
4.授课教师要重视西方经济学本土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前面所提到的一些促进西方经济学教学本土化改革的措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那就是作为该课程的授课教师,首先要重视并积极地进行经济学本土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一方面可以通过申报西方经济学教学本土化研究等教改课题,将其他同样讲授这门课程的教师纳入进来,交流授课心得,探讨本土化的教学模式,并实现资源的共享。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还可以由职称较高的教师牵头共同编写西方经济学教材,将探讨的成果融入到教材当中去;另一方面,学院应该鼓励授课教师积极参加高质量的相关学术研讨会,学习外校教师在经济学教学本土化方面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改进。
西方经济学教学本土化是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一项任重道远的重要课题。作为授课教师,我们必须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不断探索,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本土化意识,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经济学知识,提高学习积极性,并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作者:万欢陈有禄单位:广西工学院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普世的显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其重要性已经十分明显,我对自己能够了解和学习经济学原理感到庆幸。借助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虽然所知远不及其皮毛,但学习之后,仍尚有些许浅薄的个人感受和认识,在此作一个简短的总结。
我认为对西方经济学原理学习之后应该要明了三个问题,即:(1)什么是经济学,(2)经济学的基本概要,(3)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意义。
首先,经济学是什么。对于经济学的定义有多种多样。我国古人将经济释意为经世济民。西方学者的解释则更多。二十世纪初,琼.罗宾逊在《论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一书给经济学下的定义为:“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它把人类行为作为目的与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资源之间的关系来研究”。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其所著的《经济学》一书中给经济学下的定义为:“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使用可以其他用途的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和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现代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分配于不同的用途,以满足经济主体多样化需求的科学。经济学是为解决资源稀缺性问题而产生的,因此,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就是因为资源的稀缺性而引起的如何进行选择的问题,即资源配置问题。这也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具体而言,他要解决一下问题:(1)生产什么物品和劳务以及生产多少(howmuch)。(2)怎样(how)进行生产(3)为谁(forwhom)生产。
其次,经济学的基本概要。以经济学的历史时期划分,西方经济学经历了以下阶段:古代的和中世纪的西方经济学说,近代的西方经济学理论,现代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因其研究对像的范围不同,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一,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体为研究对象的,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研究一个经济社会的经济资源被用来生产那些产品,生产多少及采用什么生产方法,产品怎样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也就是经济资源的配置问题。而资源配置又是这样决定的:厂商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是由消费者的需求决定的,如何生产则由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以及成本与收益关系来决定,为谁生产则取决于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所决定。微观经济学中包含:(1)需求和供给理论(2)消费者行为理论(3)生产理论(4)成本理论(5)市场理论(6)生产要素定价理论(7)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二,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学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实现充分利用。宏观经济学用来分析国民经济中几个根本问题:一是充分配置到各个生产部门和企业的经济资源总量的使用情况是如何决定一国的总产量或就业量。二是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是如何决定一国的国民收入水平和一般物价水平。
三是国民收入水平和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与经济周期及经济增长的关系。其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变动是一条主线。宏观经济理论包括:(1)国民收入的核算与循环(2)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4)总需求----总供给模型(5)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6)经济增长理论(7)经济周期理论(8)经济政策(9)开放条件的宏观经济分析。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各有研究对象,二者的联系相互渗透,日益紧密。
学习经济学的意义:(1)学习经济学有有助于理解所生活的世界是如何运行的。经济学是研究人们之间如何通过交易活动的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的科学。学习了经济学,我渐渐明白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如何使每个“经济人”为大家服务,达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状态。在市场经济中,我们不是去惟利是图,而是权利与义务的结合。(2)学经济学有助于个人作出正确决策。在人生中我们面临需多经济决策,我们学习经济学,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有效的分析工具,从而避免决策失误。(3)学习经济学有助于理解政府政策的好处。生活在社会中,政府决策的好坏关系到各个公民的的利益,通过经济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的认识政府的决策,使我们明白需要什么样的政府,政府该做什么,什么不该做。正因为如此,每个公民都应该学习经济学原理。国家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我们也能够明了其中原由,懂得汇率是如何决定的,汇率的变化与外贸的关系等多方面基础知识。(4)学习经济学有助于公民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现代公民生活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一个合格的公民了解市场经济是非常必要的,经济学给人以理性的熏陶,提高我们的人文素质。在新历史学派代表人物桑巴特那里,资本主义精神是由企业精神和市民精神组成的一个整体的心情。市民精神首先表现为对遵守契约,把对契约的忠诚当作一种最主要的社会道德。市民精神还表现为正确的计算和冷静思考和选择。现代公民应该具备这样的素质,这对个人和社会都是十分有益的。
经济学没有提供解决现实现实问题的现成答案,而是分析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一种思维技巧。我们学习经济学提高了自身认识社会现象的本质,掌握经济规律的能力。在现实社会中,能成为经济学家的人只是极少数,大多数人更多的是接受一定的经济学基本知识的培养,促进民众向现代公民的转变,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的进步,因此我想这就是经济学的最大普世价值所在。
【摘要】
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科学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做指导,而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又离不开经济学教育的国际化。但当前中国经济学教育的国际化过程中,存在重模型,轻思想、重理论,轻实际、重国际,轻本土的突出问题。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学教育国际化要与本土化相结合,并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推进中国经济学教育国际化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学教育;国际化;本土化;途径
一、引言
一个经济大国的崛起离不开经济学家群体的成长,而这个经济学家群体及其影响下的经济学教育的扎实程度,从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崛起的基础和方向(程远,2012)。因而,经济学教育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尤为重要。
经济学是现代的一个独立学科,其研究一个社会如何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有效配置资源进行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之间进行分配。经济学的推广离不开教育,目前,在中国高校开展经济学领域的课程已习以为常,甚至经济学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科学领域。然而,中国的经济学教育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中国经济学界一直在探索如何提升中国经济学的教育与研究水平,推动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而国际化办学是一条迅速而有效的途径(洪永淼,2007)。
二、中国经济学教育国际化的原因
所谓的中国经济学教育国际化是指以国际标准指导中国经济学教育与研究的改革,秉承“汲取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大胆引进、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以及经济理论、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等,加快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进程(洪永淼,2007)。尽管国际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但正如杨瑞龙(2006)指出,中国经济学教育还是要继续提升国际化的程度:
首先,现代经济学教育诞生于西方,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甚至更长时间,在欧美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经济教育体系,主要包括:培养模式、教材体系、研究范式等。由此,在中国推进经济学教育的现代,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教育体系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其次,中国的改革是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过程。而西方经济学研究范式,是当前研究市场经济的一般运行规律的一个最完善与最成熟的理论体系。中国的改革将不断深入与推进,就需要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方法、体系及教育中的成熟之处。
再者,我们需要一个学术与教育的交流平台,在此平台下可以交流共同知识,相互促进。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现代经济学的研究与教育体系已经构建成一个大家相互交流的知识平台。为以中国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研究成果推向世界,就必须遵循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这也正是洪永淼(2007)所指出的,中国经济学的国际化,要积极参与国际学术合作与竞争,通过在国际主流学术刊物上、举办和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开展联合办学与合作研究等多种渠道,使中国经济学的教育与研究成果产生广泛的国际影响,并通过国际学术交流,争取并利用国际学术资源,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和中国经济改革服务,这是一个与国际完全“融合”并产生巨大效用的阶段。
最后,站在功利的角度,西方经济学现在成为“显学”,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就会越来越发现西方经济学成熟的分析框架,对推进改革的指导作用越来越重要。就因为经济学的重要性,我们必须发展经济学教育,推进中国经济学教育的国际化。
三、中国经济学教育国际化的突出问题
中国经济学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学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然而,在国际化过程,中国经济学教育遇到不少问题,突出的有如下几点。
(一)重模型,轻思想
自边际革命以来,西方经济学的分析不断引入了数学以及物理学的方法,尤其是自上世纪四十年代,以保罗・萨缪尔森为首的西方经济学家的推动下,一些主流经济学家更是试图进一步效仿数学和物理学的精巧框架,使经济学在形式化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姑且不论这一倾向的对错与否,但中国经济学研究和教育的国际化过程中,这种倾向尤为严重,盲目的向世界前沿靠拢,导致我们在对经济学的理解上遗漏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姬超和颜玮,2013)。当前,整个中国的经济学研究与教育界都似乎存在着越是繁冗的数学推导和计量检验越能提升文章的层次,越能显现个人的水平的现象。这是全然混淆了目的和手段的差别。对于经济学科的数学化倾向要值得深思,但中国经济学界却仍然亦步亦趋,盲目追求复杂的形式化手段,要么采用很复杂的数学公式讲述很浅显的研究结论,要么研究过程经不住推敲,不够严谨。在这种浮夸和虚无的学术环境下,中国经济学科愈发显得支离破碎,看不到研究的意义何在,研究的范式何在,等等。在本质上,中国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和教学框架始终未能有所超越或发展,仍然局限在西方的理论框架之下。
(二)重理论,轻实际
任何学科的发展与教育都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在中国经济学的教育与学习过程中,我们都过分重视理论,却忽略了现实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尽管西方经济学的分析中,都要强调每个理论的假设前提,但对于这一点我们似乎重视不够,导致经济学的教育常常忽视这点,导致学生轻率地将理论用于实际。比较明显的例子是,人们对经济学理论似乎总是充满信心,当现实情况与推理不符时,却往往将这种原因归为行为人的非理性,却忘记了推理的根本前提是理性人假设。虽然西方经济学理论也是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但中国的引进与教学,似乎更注重理论的引进,而忽视了实际的应用。事实上,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近几十年的发展日新月异,而且,中国有自身特色,其在体制、文化、资源、规模等各方面都具有完全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特点,如果盲目国际化,照搬西方经济学的理论,照搬西方经济学的教育模式,过分强调理论,也会导致学来的理论指导不了中国发展的实际。
(三)重国际,轻本土
中国经济学教育要不断推进国际化已得到认同,但是在国际化的过程中,我们更多地强调国际化,而忽视结合中国本土特色。可以说,中国经济学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食洋不化、生搬硬套等问题的大量出现。国际化并非经济学教育现代化的全部内容,要实现中国经济学教育的现代化,还必须强调本土化。国际化是指中国的经济学要走向世界,世界各国的经济学要进入中国,中国经济学与世界范围各国的经济学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并在交流学习中取长补短。但是,国际化是手段,目的是要解决中国的问题,所以国际化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强调中国化或称本土化(逄锦聚,2010)。即,国际化是基础和前提,而本土化是目的和归宿,两者之间应该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关系(宋雪玲,2010)。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经济学教育的本土化。现代西方经济学所形成的社会环境与中国的现实存在巨大的差距,照抄照搬西方经济学理论不仅不能解决中国现实问题而且还可能引入误区。故,中国经济学教育国际化进程中,要结合本土化,而在经济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深入研究与掌握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现实,从现象的背后中归纳、抽象出能够解释中国的理论。只有把这些东西教给学生,才能培养出学生独立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中国经济学教育国际化的途径
中国改革的推进离不开经济学理论的指导,而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又离不开经济学教育的国际化,但结合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国际化的过程中也同样需要强调本土化。由此,中国经济学教育国际化要与本土化相结合。
(一)推进经济学教育理念的国际化
要有广阔的学术视野,着力构建一个学术自由、兼容并蓄的机制。在此过程,要推进与国际接轨的中国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包括:人事制度、资源分配制度、财务制度、教学与学生培养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对外交流制度等。考虑到这将是个的漫长过程,且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和广大师生观念的转变、支持以及足够的资源等客观条件,可考虑实行“双轨制”制度创新。
(二)提高经济学教育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中国经济学教育的国际化需要引进与培养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并熟悉现代经济学分析的人才队伍。引进优秀的“海归”是构建这样队伍的重要办法。优秀“海归”长期在国外学习、工作和生活,熟悉东西方文化与国际规则,他们本身就是国际合作与竞争的一分子,如果能切实做到与本土结合,将是中国经济学教育与研究国际化的骨干。然而,引进这些高水平“海归”的成本非常高,这需要有灵活的人才招聘和人事制度的政策,比如,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待遇与工作条件。那么,“双轨制”的人事制度将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事实上,近年来,国内不少高校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从而加快了中国经济学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三)创新体系,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
中国经济学教育国际化的目的在于,采用科学严谨的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来解读中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指导中国改革的深入推进。一方面,经济学的研究强调本土化,即分析中国问题,并将中国问题及中国发展的经验推向国际,另一方面,建立国际化的经济学教育与研究体系,要保留自身的特点,才不会在国际化进程中迷失自己的方向,也才有可能在世界经济学界凸显中国经济学的存在与贡献。
(四)有效争取与利用国际学术与教育资源
发达国家与地区有着丰富的教育与学术资源,大多也对研究中国问题很有兴趣,这为中国经济学教育开辟了利用国际学术与教育资源的可能性。在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有效的各种合作研究、合作办学和交流计划,最大限度地争取和利用国际学术与教育资源为我服务,弥补很多中国高校经济学科资源的不足。通过争取和利用国际资源,也能更好地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以提升中国经济学教育与研究水平。
参考文献:
[1]程远.浅谈中国的经济学教育现状和发展方向.当代经济,2012,23
[2]洪永淼.中国经济学教育与研究必须国际化.光明日报,2007,9
[3]逄锦聚.当前经济学教育教学面临的形势和今后的任务.中国大学教学,2010,1
[4]宋雪玲.经济学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刍议.人力资源管理,2010,7
[5]姬超,颜玮.中国经济学教育中的问题与出路.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6]杨瑞龙.中国经济学要在国际化过程中讲本土化.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一、财经类高校“理性人假设”的课程建设背景
(一)财经类高校经济学类学科教育现状
财经类高校是以财经类专业为主的院校,学校绝大部分本科专业都以经济学为必修课程,同时,学校会根据自身的财经特色面向其他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开设财经类课程的系列选修课,可以说,在财经类高校,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覆盖面非常广。例如,南京某高校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就明确指出,其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双语)、宏观经济学(双语)等。在实际教学中,学校也提供了大量与经济学知识相关的选修课程,供非财经类专业学生学习。例如,南京某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课表中就包含着大量经济学相关的课程,如经济学入门、经济统计学和中国经济专题等[1]。财经类高校以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相关课程为课程设计的重心,在人才培养方面也以具备一定的经济专业知识为教育目标。因此,财经类高校的学生,不只是专业较为对口的经济管理相关专业,其他专业的学生也会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有通识化认识。这样的安排一方面充分利用财经类高校丰富的教师和教学资源,对在校学生进行恰当的财经类相关知识的教育,掌握基本的财经观点;另一方面,这样的教学安排也使得一些学生对“理性人假设”的相关知识一知半解,仅仅理解“理性人假设”作为西方经济学核心观点的积极性一面,而忽视其存在的固有弊端,使得学生在试图理解经济知识和经济现象的过程中陷入迷惑的境地[2]。
(二)“理性人假设”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地位
同时,“理性人假设”在经济学相关课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西方经济学注重由假设前提出发,经过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理性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前提,也是西方经济学立论的原点。自希腊哲学时代,西方先哲就以“理性”来彰显人的本质属性。亚里士多德认为:“一种生命物就存在于它所特有的种属活动之中,也构成它同其他生命物种的界限。”而“理性”就是人所特有的本质的活动。因袭西方哲学的理性传统,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方资产阶级理论家将“理性”与人在经济活动中的“逐利”本性结合起来,甚至将“理性”的内涵直接限制在“逐利性”之内,从而推导出“理性人”这一假设[3]。“理性人假设”的基本内涵包括:“理性人”是指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般性抽象,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都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西方经济学不仅以“理性人”作为进一步推理的假设前提,更将其视作经济活动中本质的“人”的属性,即将经济学的研究范围限制在对“理性人”的研究之中,也即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理性人”的经济活动,非理性人的经济和社会活动不在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之中。因而,财经类高校在开展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就是让受教育群体接受西方经济学中“理性人”这一假设,只有在接受这一假设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地进行后续的授课。
二、财经类高校“理性人假设”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一)“理性人假设”的形成逻辑
“理性人假设”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逐步发展的。亚当·斯密作为西方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同样认为人作为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首要目标就是满足自身的私利,只有满足人私利的活动才有可能激发人从事经济活动的热情,自利活动所形成的“看不见的手”最终形成了完备的市场机制。在伦理学领域,穆勒将追逐利益的活动同人的本质属性结合起来,并以“功利”或“最大幸福原理”作为基本的道理伦理追求。行为的对错,与它们增进幸福或造成不幸的倾向成正比,这就将“理性人假设”从单一的行为描述上升到道德行为的高度,在伦理道德的领域为“逐利”的“理性”行为建构正向的道德评价标准。
(二)“理性人假设”的内在合理性
首先,“理性人假设”是符合人在从事经济活动过程中采取逐利行为的合理抽象。以最小的经济代价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是人的本性,在“理性人假设”中,通过对从事经济活动中人的最本质属性的抽象,使得经济学后续的推理过程具备了充分的内在动因和目标导向。生产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最重要目标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其在经营活动中的一切策略和调整都是为这一目标服务的,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其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其在经济活动中采取的种种措施都是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的目标。其次,“理性人假设”使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更为聚焦,这便于西方经济学后续的推理和研究。在日常的经济社会活动中主体千差万别,有不同性质的政府、企业、居民等要素,如果不能将其本质进行合理的抽象,就会使理论研究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因此,“理性人假设”为西方经济学提供了较为合理的假设前提,不逐利的行为不在西方经济学传统的研究范围之内,即无论是何种政府、企业、居民都将其视作理性的经济主体,抽象出其逐利的本质属性,在这个统一的层面上进行理论的研究。需要指出的是,即便在西方,“理性人假设”仍然受到了诸多批判,但是“理性人假设”始终是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主流。其根源是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经济活动中人的“利己”行为进行合理性论证,并以此为原点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和压迫提供理论依据。
(三)“理性人假设”的理论缺陷
虽然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根据实践的发展对“理性人假设”做出了诸多合理性论证,但这并不能掩盖该假设中存在的种种内生缺陷。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的,“国民经济学不考察不劳动时的劳动者,不把劳动者作为人来考察;它把这件事交给刑事法院、医生、宗教、统计表、政治和乞丐监督去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用“理性人”这一抽象概念作为考察对象,就必然“不把劳动者作为人来考察”,劳动者作为“利己”的经济环境下绝对的弱势群体,必然被排斥在“对等”的交易关系之外,这正是“理性人假设”内在缺陷的根源。“理性人假设”对人的本质的定义是异化的。“理性人假设”的逻辑内涵是这样表现的,其前提:一是根据西方哲学的历史传统,人的本质是理性的;二是人在经济活动中理性的表现就是“以最小的经济代价获取最大的利润”,因而推导出结论:人的“以最小的经济代价获取最大的利润”的“逐利”行为就是人的本质,这样的人就被定义为“理性人”,而不这样进行经济活动的人不在经济学的考查范围[4]。一旦将“逐利”行为等同于“人的本质”,那么凡是“不理性”的行为就是对人的本质的剥夺,这不仅是现实的社会生活所不允许的,也是道德伦理的评价所不允许的,资产积极经济学家也因此站在了现实和道德的制高点上。这也就是“理性人假设”在西方社会的经济学研究中始终长盛不衰的根源,通过这一套逻辑的论证,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成功地将“逐利”这一经济意义上的人的特性同人的理性本质联系起来,将人在经济活动中展现的特殊性与人的本质的普遍性混为一谈。这无疑是对人的本质的异化,且根据的观点,这一逻辑是经不起推敲的。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有过多次论证,马克思认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只有在这一层面对人的本质进行考察,才是真正科学的认识。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属性就在于人作为类的、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这一活动真正区别了动物与人,也真正地表彰了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而“理性人假设”正是恰好忽略了这一层能动性的因素,仅仅将从事经济活动中的人看作是“逐利”的、缺失特殊性的主体,更深一层的批判则在于,“理性人假设”将人的本质限定在“以最小的经济代价获取最大的利润”这单一的“逐利”目的之中,就看不见人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真正可以表彰人的本质的创造性活动,看不见经济社会运行中从事创造性活动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理性人假设”仅就人在经济活动中的“逐利”进行规定,而不考察人在从事经济活动时所涉及的伦理道德问题。人在从事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必然会将追求利益作为最重要的动力,这种追求利益的行为如果没有伦理道德的约束,就会造成社会道德的滑坡,不受道德和伦理约束的经济行为必然纵容人的自私与贪念,给社会生活带来极大的恶果。
三、课程思政视域下财经类高校“理性人假设”课程建设的举措
(一)用政治经济学立场批判
“理性人假设”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而造就“理性人假设”的西方世界,其核心价值观则是个人主义。“理性人假设”的逻辑内核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并不统一,而“理性人假设”的内核实际上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是资本主义经济现实在社会意识上的反应,是资产阶级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生活领域人的价值判断。诚然,“理性人假设”能够进一步激发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追求个人价值最大化的基础上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理性人假设”在一定程度上也鼓励了社会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以追求个人私利为唯一出发点,这就违背了社会公平正义的道德原则和伦理要求,忽视了社会弱势群体在追求群体利益中的差距,就必然会导致资本家对无产阶级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占有与阶级之间的压迫和剥削[5]。
(二)把握“理性人假设”课程的意识形态导向
课程思政以专业课为核心,将意识形态工作深入到专业课教学的方方面面,其目的是实现学科教育与思政政治教育的结合。在教学方法上,课程思政教学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是刻板地说教会适得其反。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把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知识教学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讲授法、分组教学、案例教学法,启发互动式教学、角色模拟教学法,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大力开发课程资源,将复杂问题具体化、简单化,提高教学效果,突出课堂的专业性及德育育人功能。
(三)加强“理性人假设”授课教师理论能力和教学能力建设
财经类高校的教学活动仍然以讲授型教育为主,教师是课程的主导力量。教师对思政建设的重要作用不言自明。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主要建设者和授课的主要执行者,对改进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理性人假设”的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要着力培养财经类高校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和育人信念感,充分发挥教师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提升育人实效,培养有担当、有信念、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结束语“理性人假设”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社会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以追求个人私利为唯一出发点,这就违背了社会公平正义的道德原则和伦理要求,忽视了社会弱势群体在追求群体利益中的差距。因此,在“理性人假设”的课程开发过程中要突出丰富的思政元素,结合“理性人假设”的种种弊端进行批判教育,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赵海月.“大思政”育人为本意涵研究———以管理学门类“课程思政”的建构为例[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1,40(2):47—53.
[3]王印红,吴金鹏.对理性人假设批判的批判[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6):193—199.
[4]水丽淑.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后现代困境[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0(3):122—127.
回顾整个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的发展,其演变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古希腊时期的经济伦理思想、古典政治经济学派的经济伦理思想、新古典经济学派的经济伦理思想以及现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伦理思想。其中主要是围绕着亚当?斯密的“道德人”与“经济人”的关系问题——“斯密难题”而展开的。
一古希腊时期的经济伦理思想
阿马蒂亚?森说:“经济学与伦理学的传统联系至少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eNicomacheanEthics》)的开篇,亚里士多德就把经济学科与人类行为的目的联系起来,指出了经济学对财富的关注。”
尽管现代经济伦理的发展是在20世纪70年代左右,但追根溯源,经济伦理思想的起源是在古希腊。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德性主义认为,善和德性是至高无上的,人应当克制自己的物欲以追求道德、精神生活,超脱物欲诱惑,追求智能与真理;而以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为代表的快乐主义,则有别于柏拉图派的观点,主张道德与物质利益密切相关,“快乐与不适”决定了有利与有害之间的界限。为了调和上述两种对立的伦理思想和体系,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总结性伦理学说,他指出:“在财产问题上我们也得考虑到人生的快乐和品德这方面。自私固然应当受到谴责,但所谴责的不是自爱的本性,而是那超过限度的私意——譬如我们鄙薄爱钱的人就只因为他过度的贪财——实际上每个人总是多少喜爱这些事物,如自己的以及财务或金钱的。人们在施舍的时候,对朋友、宾客或伙伴有所资助后,会感到无上的欣悦。”同时他认为,正是人性的“不善”才会导致经济交换过程中的败德行为,他说:“对毁约行为的,对伪证行为的判罪,对富人的阿谀奉承,等等,据说这些现象都是起因于私产。但是这些罪行系出于另一全不相干原因——人性之不善。”
可以说,在古希腊思想家中,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比较明确地提出了伦理的经济内涵,并进一步提出经济与伦理之间的关系。经济学研究最终必须与伦理学研究和政治学研究结合起来,这一观点也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Politics)中得到了说明和发展。因此,亚里士多德堪称古代经济伦理思想研究的奠基人。
二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伦理思想
经济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开始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派。马克思说:“古典经济学在英国从威廉?配第开始,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开始,到西斯蒙第结束。”而亚当?斯密在古典政治经济学派中是一个集大成者,他不但穷其毕生精力创作了划时代的经济学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而且以道德哲学教授的身份撰写了伦理学名著《道德情操论》。
纵观这两部巨著,不难看出《道德情操论》是《国富论》的基础,《国富论》是《道德情操论》道德哲学中蕴涵的一种特殊的经济案例。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系统地论证了自由市场经济是唯一符合效率与幸福原则的经济制度,他的《道德情操论》则试图对物质经济的运行予以强有力的精神指导。由此出发,斯密界定了关于市场经济道德基础的六大原则,即自尊、自爱、同情、互利、正义和虔诚,而且斯密认为市场的运行应当以这六大原则为道德前提。这一观点后来在将经济学和伦理学结合得最为紧密的穆勒的功利主义中表现得十分明显。总理曾经说过:“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各位都很熟悉,他所著的《道德情操论》同样精彩。”温总理的话是对着两部论著的恰当评价。
可以说,斯密同时受到大卫?休谟的道德情操论和哈奇森经验主义功利论的影响,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也从而实现了经济学研究与伦理道德哲学研究(或者可以称为“经济人”与“道德人”)的“联姻”。正如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布隆克所指出的:“亚当?斯密是把他的经济分析与道德分析作为相互补充,而不是用经济分析取代道德分析。”
亚当?斯密的这两部著作的历史、学术地位是没有人能否定的,但后人对其中的“道德人”与“经济人”阐述的不同理解所引发的激烈争论,形成了经济学说史上所谓的“斯密问题”或“斯密难题”,或称“斯密悖论”。而这场争论,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上延续了近百年,并形成了“对立论”与“统一论”两种不同的观点。
三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伦理思想
新古典经济学是指19世纪70年代由“边际革命”开始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马歇尔经济学说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剑桥大学的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马歇尔以折衷主义手法把供求论、生产费用论、边际效用论、边际生产力论等融合在一起,建立了一个以完全竞争为前提、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相当完整的经济学体系。从19世纪末起至20世纪30年代,新古典经济学一直被西方经济学界奉为典范,成为当时经济理论的主流。新古典经济学学者主要关注的是如何确定市场交易条件,即如何确定价格;而他们不再关心的是市场交易的公正性和等值性。因为在他们对经济学前提的假设中,新古典经济学提出:市场主体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市场机制在既定不变地运行、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完全信息。由此他们提出了“帕累托最优”的概念。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伦理道德被看作是完全竞争市场的一个隐含的既定条件,是一种完美的、理想的经济伦理状态。
这一阶段的经济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完善了“经济人”的假说,完成了“经济人”的伦理定位;提出了功利主义福利经济学,修正了古典学派的公平观;论证了经济与伦理的相互关系。但是,正如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中指出的:“道德的力量也是包括在经济学家必须考虑的那些力量之内。”可见,在新古典经济学派,虽然实证经济学占据主流的分析方法,但规范分析仍然是经济学中重要的分析方法;虽然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博弈论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实证经济学的许多理论和命题中仍然包含着明确的或含蓄的伦理观与价值观。
四现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伦理思想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伦理思想是以凯恩斯的思想为代表,特别是在他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所集中表达的价值观念: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决非是万能的,在市场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时,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理应发挥直接干预和调控市场经济的作用,才能有效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转。凯恩斯在经济伦理上还有一个思想,就是鼓励奢侈,反对节俭。他认为节俭对个人来说是美德,但却不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因为如果无人消费就组织不起生产。他举了两个例子加以证明。一个是埃及金字塔例子,另一个例子是英国作家和经济学家贝尔纳德?孟德维尔的《蜜蜂寓言》。显然,凯恩斯是用了社会的标准来评价节俭伦理的。
而当代西方经济学别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的经济伦理思想。经济与伦理,从古希腊、古典政治经济学派的“合”,到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分”,再到阿马蒂亚?森这里,经济学终于向伦理学复归了。正如瑞典皇家科学院在阿马蒂亚?森的获奖公告中所言——“阿马蒂亚?森结合经济学和哲学的工具,在重大经济学问题讨论中重建了伦理层面。”而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索脆称阿马蒂亚?森为“经济学的良心”。
关键词: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
西方经济学是研究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经济学科。作为经济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及基础课程,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其它专业课学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由于西方经济学在学术规范上采用数学模型研究经济现象,提出经济理论,是最偏重于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在学科特点上即具有自然科学逻辑上的严谨性,又具有社会科学思维上的开放性,是一门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课程。因此,深化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提高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在西方经济学课程建设以及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学科建设中具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从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特点出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三方面提出提高西方经济学教学质量的改革思路供大家参考。
一、在教学目的上,处理好技术与思想的关系
经济学的教学目的是什么,这是每个经济学教师必须面对和明确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涉及到西方经济学课程特点准确理解和把握。经济学不是一门科学,至少不是一门严密的科学。经济学在其科学性方面至少存在两点不足:首先,由于经济现象特别复杂,经济现象的度量成本很高,或数据质量存在问题,经济过程不具备完全可重复性,难以采用可控实验研究,具有实证检验不确定性;其次,经济学家在面对经济问题的时候,需要大量发表规范性意见,而规范性意见往往涉及价值判断,不具有纯粹科学性。所以经济学从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或分析工具,因而经济学的教学目的与一般课程不同,不是简单地要求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而是要求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后面所体现出的思考方法,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要“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在这一点上,凯恩斯说得很明确:“经济理论并未提供一套立即可用的完整结论,它不是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器官,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导出正确的结论”
由于西方经济学在学术规范上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对经济规律进行研究并建立经济理论,而国内本科的西方经济学课时较少,一般限制在51―102学时范围内,较少的课时限制就使我们教师在教学中面临一个选择:是注重经济思想的传播和经济思维训练还是注重经济过程的数学分析。现阶段我们大部分的西方经济学教材选择了注重技术即数学表达式的教材模式,如果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遵循教材,没有对经济学思想进行深入的讲解与挖掘,选择以几何方式为主、高等数学为辅的教学模式,甚至在经济教学中,把经济学课讲成数学课,以致把生动的和现实生活结合很紧密的活生生的经济现象归于抽象的数学问题,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学生们学到的只是几个公式与概念而已,面临经济问题时依然不会思考、不会选择,这是经济学教学的最大失误。因此把技术与思想完美结合应该是我们的最佳选择,即以培养学生的经济学直觉、教会学生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为目的。国外的经济学教材尤其是本科的初级经济学教材比我们国内教材更重视经济学思想的传播,因而更具有优越性。
二、在教学内容上,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传统与现代、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
西方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它与国家制度、意识形态密切相关,信奉资本主义制度的永恒,因而在如何对待西方经济学的态度上,我们容易走极端,在建国前期我们持全盘否定、盲目排斥的态度,而在现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又出现了对西方经济学的盲目推崇,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不断弱化的现象。政治经济学是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在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行科学分析基础上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以及最终为社会主义所替代的客观规律的理论。而西方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是资产阶级世界观,是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意或不明确这一点,学生在学习中与以前的政治经济学基础知识进行对比,极易出现理解混乱,从而产生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正确性的怀疑。因而在教授西方经济理论时,首先必须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观点对其进行科学而全面的分析,明确哪些内容是反映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内容,带有相对真理的性质,哪些内容在意识形态上是掩盖资本主义世界本身的矛盾,
宣传资本主义的合理性和优越性,是属于庸俗的东西而应该摒弃。只有确立了对待西方经济学的一分为二的科学态度,我们才能合理选择与改革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
西方经济学做为一门研究经济现象、解决经济问题的学问,其理论必然随着经济的变化而发展,没有一种经济理论是常青藤,与此相适应,经济学研究也日趋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其研究成果也日趋多元化。我国现行西方经济学课程理论体系是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体系,其特点是把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和新古典微观经济学机械地组合在一起,实质是把经济学分为两种不同的部分:当社会资源配置达到充分就业时,新古典微观经济理论发生作用,是为微观经济学,当社会资源配置没有达到充分就业时,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发挥作用,是为宏观经济学。这种二者相互独立而很少有关联的理论体系受到了西方各派经济学家一致诟病。近些年来,为使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真正融为一体西方经济学家进行了广泛探讨,并取得了重大进展,而且现代经济学众多流派所探讨的问题与当今现实经济实践联系非常紧密,解答的是一些热门、棘手的经济学问题,而这些在我国现有经济学教材中并没有反应出来。因此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应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注意更新过时的理论体系,参照较能反映西方经济学理论发展趋势的西方国家经济学教科书来构建新的理论体系,如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等,坚持从微观分析中导出对宏观经济问题的说明,将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有机地融为一体,积极反映学术上的最新研究成果,客观介绍学术上的不同观点,使西方经济学体现出科学的严谨和真理的生命力。
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引进学科,其目的是为我们了解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指导我国的经济运行服务,是我们学科体系国际化的表现,但国际化并不意味着全盘西化。经济学学科生命力的源泉不在于形式的完美,而在于它是否能够为我们带来研究方法的创新和思维模式的转变,是否能够用来解释、分析现实中的经济问题。西方经济理论的建立是以西方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运行实际为背景的,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不同,政治、文化背景不同,这就意味着西方经济学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在我国所能发生作用的程度和范围是有限的,不可能解决我国的所有问题。因此,传
授西方经济理论要注意与我国的经济实际相结合,即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首先要实现一定程度的案例的本土化,注意从我国的报刊杂志、电视和网络等媒体来获取时效性更强,对学生具有认知亲切感的材料,让学生通过耳闻目睹的中国事例来理解经济学原理,这样比用国外的案例更为具体和易于接受,也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通过对中西经济运行差异,明确哪些理论对我国的经济运行有指导意义,可以借鉴和学习哪些理论是有局限性的,应辩证地理解和对待,如此才能使学生对西方经济学有正确、全面的认识,达到西为中用的目的。
三、在教学手段上,处理好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关系
摘 要 价值论关系到资本主义生产的分配关系,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英国古典经济学坚持客观效用价值论。马歇尔创立的新古典经济学提出均衡价格(价值)决定论。此后,西方经济学界再无对价值的研究。本文主要使用归纳法,列举古典到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几位代表人物的价值论观点,研究西方经济学中价值决定的演进过程。
关键词 古典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 客观效用价值论 均衡价格(价值)决定论
自从新古典经济学创始人马歇尔得出了均衡价格(价值)决定论,西方经济学家再无对价值决定的探讨。马歇尔的均衡价格(价值)决定论成了西方经济学界的主流思想。在我国,从1983年开始,便有人开始对西方经济学的价值决定问题做出探索。本文主要使用归纳法,从客观的角度实证分析,探讨西方经济学价值论研究的脉络。
一、威廉•配第的价值理论
17世纪初期,英国封建制度走上了最后解体的阶段。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对粮食和原料需要不断扩大,促使英国农业向资本主义生产迅速转化。资本主义替代封建主义的合理性遭到西方社会的普遍质疑。与此同时,古典经济学产生。
配第的价值论主要发表在《赋税论》中。他提出四个术语:“政治价格”“实际的市场价格”“自然价值”和“自然价格”。把实际投入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在实际存在劳动力数量的基础上加以计算可得政治价格;政治价格的货币表示即实际市场价格;自然价值指商品的价值;自然价格是用货币表示的自然价值;他试图解释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而价值又以劳动来衡量。他还说明了商品价值量同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配第在探讨商品价值时,一方面他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另一方面他意识到作为物质的财富,不仅需要人类劳动,还要依靠自然界及其自然力即土地。这样,配第在价值探讨中走入了迷途。
二、亚当•斯密的价值理论
在经济学说史上,经济学家都给予亚当•斯密以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
亚当•斯密的学说形成于18世纪50―70年代。18世纪中叶,英国已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了。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圈地运动”,流离失所的农民转化为资产阶级的雇佣工人。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展开。英国在18世纪开始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社会分化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三大阶级,阶级冲突日益显现。
(一)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亚当•斯密说:“价值一词有两个不同的意义。它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又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前者可叫做使用价值,后者可叫做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往往具有极小的交换价值,甚或没有;反之,交换价值很大的东西,往往具有极小的使用价值,甚或没有”。斯密无法说明商品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斯密的交换价值指商品交换的市场价格。
(二)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及其两种价值规定
斯密认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并提出商品价值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价值规定。然而,斯密在说明劳动价值论时,已经意识到商品价值由购买或支配的劳动量决定的价值规定。可以说,这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全的劳动价值论。由于斯密对劳动价值论的不坚定,他继而又提出“三种收入价值论”,之后,斯密在论述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时,提出“斯密教条”,给后人留下一些矛盾和混乱。
(三)三种收入价值论
斯密认为,资本家只是为了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才组织生产。生产出商品的价格除了要支付劳动者工资外还要为资本家提供利润,也即资本家的收入。同时,一旦土地私有,地主们也要对租用他们土地的经营者收取地租作为收入。这样商品的价格就被分为劳动者的工资,资本家的利润和地主的地租三部分收入。这表明,商品价值或交换价值取决于三种收入,从而脱离了劳动价值论。
(四)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
斯密在对市场价格变动规律研究时,指出市场价格在供求关系中围绕自然价格上下波动。
斯密沿用了配第提出的“自然价格”的概念。他所讲的自然价格以存在工资,利润和地租的一种平均率为条件。自然价格即指按自然率支付的工资,利润和地租的总和。斯密说:“商品通常出卖的实际价格,叫做它的市场价格,商品的市场价格,有时高于它的自然价格,有时低于它的市场价格,有时和它的自然价格相同”。斯密同配第一样,认为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商品的自然价格上下变动。
三、大卫•李嘉图的价值理论
李嘉图将英国古典经济学推向了顶峰。李嘉图所生活的时代,英国产业革命正蓬勃开展。这样就加快了英国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脚步。
李嘉图认为一方面,使用价值不能用已知的任何标准加以衡量,不同的人对同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有不同的评价,所以,使用价值不能作为交换价值的尺度。另一方面,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无论怎样稀缺,也无论生产产品时耗费了多少劳动,都不具有交换价值。李嘉图认为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他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耗费的劳动决定,价值的大小与这种劳动量成正比。李嘉图还批评了斯密抛弃劳动价值论,用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
李嘉图把商品分为两大类,第一种商品的交换价值只由它们的稀少性决定,如罕见的雕像,图画,古书和古钱币等,这些商品是极少数的且交换价值不受供求关系影响。另一种商品的交换价值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李嘉图提出“相对价值” 的概念,并赋予其两种含义:一方面商品的交换价值由生产耗费的劳动决定;另一方面,商品的交换价值表现在其他商品的使用价值上。前者,李嘉图称之为“绝对价值”“真实价值”“实在价值”或“价值一般”。后者被称之“比较价值”。此外,李嘉图还认为,商品价值不仅包括工人生产商品的直接劳动创造的新价值,还包括间接劳动(生产资料中凝结的劳动转化所体现的物化劳动)所体现的旧价值。
四、边际三杰的价值论
19世纪70年代初,西方社会已普遍认可了资本主义。在英国,奥地利和法国的经济学界,爆发了推动经济学研究的 “边际革命”。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及瑞士的瓦尔拉斯被冠以“边际三杰”的称号。
五、杰文斯的“最后效用程度”价值论
杰文斯认为经济学价值研究应从消费者的主观心理感受入手。他认为应当区分商品的总效用和效用程度。总效用指一个人从所有商品消费中获得的总的满足感。而效用程度指某个时点或某单位时间内的消费所获得的增量满足感。他说“最后效应程度是经济理论以之为基础的函数……最后效用程度这个函数变化是经济问题中最为重要之点。其一般法则可表述如下:效用程度随商品量而变化,其量增加,其效用程度最终会减少”。这就是后来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杰文斯的最后效用程度价值论类似于戈森第二定律。
六、门格尔的主观价值论
门格尔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需求量超过消费主体可支配量产生的。因为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产生于主观心理欲望,所以商品价值的产生并非独立于人的主观意识之外。
门格尔进一步指出,价值随着人们消费欲望的逐步满足而递减。
他认为人们消费时会先将商品用来满足自己最重要的用途,其次用来满足次要用途,这样逐级递减,将最后一单位商品用在最不重要的用途上。当所有未被满足的欲望中最重要的具有相当的重要程度时,消费者在消费该种产品与消费其他产品之间无差异。
更进一步,门格尔得出“最小欲望满足”是价值尺度的结论。也就是说满足最小欲望的物品所具有的价值即为价值尺度。
门格尔的边际效用是价值尺度的结论与杰文斯“最后效用程度”和瓦尔拉斯的“稀少性”原理一致,只是用语不同,均为主观范畴。
七、瓦尔拉斯的“稀少性”价值论
价格决定在瓦尔拉斯看来也就是价值决定;而且,价格又取决于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均衡,其中,供给方的边际成本和需求方的边际效用共同决定商品价格。
稀少性,指物品具有使用价值,但却数量有限。瓦尔拉斯认为商品的价格为其价值的货币表现,故具有数理特征。基于数理经济学研究,瓦尔拉斯阐释了一般均衡理论。他先分析参与交换的各方只有一种商品,然后再引申至三种及多种商品。
在市场上有A和B两种商品的场合,它们的有效需求方程为:
Da,b=Fa,b(pa,b)
Db,a=Fb,a(p b,a)
它们的有效需求与有效供给相等的公式为:
Db,a=Da,b(pa,b)
Da,b=Db,a(p b,a)
假定市场上有A,B和C三种商品,它们持有者都打算以自己的一部分商品分别交换另两种商品。那么,所有B的两个需求方程为:
Da,b =Fa,b(pa,b,pc,b)
Dc,b=Fc,b(pa,b,pc,b)
C的两个总需求方程为:
Da,c =Fa,c(pa,c,pb,c)
Db,c =Fb,c(pa,c,pb,c)
同样,所有A的两个总需求方程:
Db,a=Fb,a(p b,a,pc,a)
Dc,a=Fc,a(p b,a,pc,a)
以B换取A和以B换取C的两个方程为:
Db,a= Da,b(pa,b)
Db,c = Dc,b(pc,b)
还有以C换取A和以C换取B的两个方程:
Dc,a= Da,c(pa,c)
Dc,b= Db,c(pb,c)
最后,还有以A换取B和以A换取C的两个方程:
Da,b= Db,a(p b,a)
Da,c = Dc,a(pc,a)
这样,我们得到12个方程,共12个未知量,分别是各以其他商品价格计的3种商品的6个价格,和互相交换的3种商品的6个总量。方程组得到唯一的一组解。由三种商品的交换可推广到多种商品的交换,在此不再陈述。
瓦尔拉斯认为要使市场处于均衡状态,互相交换的各种商品的有效需求应等于其有效供给。一般均衡理论用数学方式表现和论证了供求定律和戈森第二定律,即边际效用相等规律。
八、马歇尔创建新古典经济学以及供求均衡价值理论
马歇尔为新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生活在资本主义在西方社会确立统治地位的19世纪末期。他于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成为西方经济学界的第二本教科书。此书中,他集中了古典经济学及边际革命中的所有精华,在融合了供求理论、生产费用理论、边际效用理论、边际生产力理论等的基础上,首次构建了以均衡价格(价值)决定论为核心的西方微观经济学体系。
价值理论是马歇尔经济学的核心。在马歇尔的经济学中,价值和价格是相通的,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示,它们均指商品交换比例。马歇尔认为价值取决于供求力量的均衡,也就是所谓的剪刀价值论。
马歇尔还提出,极短期内的商品价格主要取决于需求,因为供给较稳定,而需求较富有弹性;短期(一般指一年)的价格决定于供给与需求,因为双方均可做出调整。长期的价格通常决定于供给,因为长期内需求一般较稳定,而长期内供给很有弹性。马歇尔所说的均衡是局部均衡。
马歇尔在对价值决定进行诠释时,着重说明边际和心理的因素对商品价值决定发挥主要作用。供给价格取决于边际生产费用,边际生产费用主要取决于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出,而边际生产力递减。需求价格取决于消费者的边际效用且边际效用递减。供求达均衡点时,双方获得最大满足。马歇尔的价值论是以完全竞争市场为研究基础的。
马歇尔接着提出了均衡价格论。
在图中,纵轴表示商品价格,横轴表示商品数量。产出为OM时,需求价格Md高于供给价格Ms,购买者愿意出高价购买,较高的价格刺激厂商扩大生产。随产出的增加,需求价格下降,供给价格上升,当产量达ON时,供需达到均衡,供需曲线交点E为均衡点。若市场上商品产出为OM1,供给价格高于需求价格,购买者只愿出较低价格进行购买,而生产者的供给价格(成本)很高,生产者必须减少商品供给。随供给量减少,需求价格提高而供给价格下降,直到E点形成稳定均衡。图中ON表示均衡产量,EN表示均衡价格。
马歇尔也对垄断进行了研究。他论述了商品市场上卖方垄断的情况,认为垄断者可以自由调整供给量,垄断者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会把商品价格调整到能够给他带来最大利润的水平。后来人们发现,垄断价格通常被定在需求曲线富有弹性的地方。
至此,西方经济学主流思想对于价值的决定问题没有做进一步的探讨。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价格(价值)决定论至今仍在西方经济学界占统治地位。
九、结论
纵观西方经济学价值研究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出西方经济学对于价值的研究经历了由客观效用价值论到主观效用价值论的演进历程。古典经济学关于价值决定曾提出过劳动价值论,生产费用价值论等多种价值决定理论,均属于客观效用价值论。边际革命兴起后,边际三杰――杰文斯,门格尔和瓦尔拉斯从消费群体的主观心理(消费欲望)方面剖析商品的价值决定,提出主观效用价值论,将西方经济学的价值研究引入新的天地。直到新古典经济学创始人马歇尔提出均衡价格(价值)决定论,西方经济学关于价值的研究达到顶峰。均衡价格(价值)决定理论成为此后西方经济学界的主流思想。在整个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创立和发展的过程中,西方社会处在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壮大到最终确立统治地位的社会时期,研究价值的决定,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不免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资本主义萌芽的古典经济学时期,资本主义是否要替代封建主义还有待验证,西方学术界质疑并试图检验资本主义替代封建主义的合理性。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西方经济学家承认了资本主义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于是,他们开始从人的主观心理(消费欲望)方面探讨价值的决定。最终西方社会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价值决定的研究越来越为资本主义的存在服务,并试图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社会关系。得出价格为价值的货币表示,价格由供需力量共同决定的结论。供给价格由边际生产成本决定,而需求价格由边际效用决定。归纳梳理了西方经济学价值决定的研究过程后,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西方经济学价值研究的整个演进过程。但是,西方经济学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不免会为资本主义社会服务。站在客观研究的立场上,我们还应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辩证的看待和分析西方经济学中关于价值决定的问题,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何炼成主编,魏杰助编.价值学说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4.
关键词: 边际分析 边际效用 作用
一、边际的含义
经济学中的边际指的是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程度,即自变量变化一个单位,因变量会因此而改变的量。边际的概念植根于高等数学的一阶导数和偏导数的概念。在经济学中根据不同的经济函数, 我们可求不同的边际。如边际成本、边际收入、边际效用、边际消费、边际储蓄等。
二、边际分析特点及对经济学发展的作用
边际分析是马歇尔二百多年前创立的, 它告诉我们人们在作决策的时候, 除了应用绝对量作决策参数外, 更应该运用增量参数进行决策。这种方法有以下几个特点:1.边际分析是一种数量分析,尤其是变量分析,运用这一方法是研究数量的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这一方法的引入,使经济学从常量分析发展到变量分析。2.边际分析是最优分析。边际分析实质上是研究函数在边际点上的极值,要研究因变量在某一点递增、递减变动的规律,这种边际点的函数值就是极大值或极小值,边际点的自变量是作出判断并加以取舍的最佳点,据此可以作出最优决策,因此是研究最优化规律的方法。3.边际分析是现状分析。边际值是直接根据两个微增量的比求解的,是计算新增自变量所导致的因变量的变动量,这表明,边际分析是对新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即属于现状分析。这显然不同于总量分析和平均分析,总量分析和平均分析实际上是过去分析,是过去所有的量或过去所有的量的比。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各种因素经常变化,用过去的量或过去的平均值概括现状和推断今后的情况是不可靠的,而用边际分析则更有利于考察现状中新出现的某一情况所产生的的作用、所带来的后果。
边际分析法在1870年代提出后,首先用于对效用的分析,由此建立了理论基础——边际效用价值论。这一分析方法的运用可以说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的革命,具体说它的意义表现为:
1.边际分析的运用使西方经济学研究重心发生了转变。由原来带有一定“社会性、历史性”意义的政治经济学转为纯粹研究如何抉择把有限的稀缺资源分配给无限而又有竞争性的用途上,以有效利用。2.边际分析开创了经济学“数量化”的时代。边际分析本身是一种数量分析,在这个基础上,使各种数量工具线性代数、集合论、概率论、拓扑学、差分方程等,逐步渗入经济学,数量化分析已经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主要特征。 3.边际分析导致了微观经济学的形成。边际分析以个体经济活动为出发点,以需求、供给为重心,强调主观心理评价,导致了以“个量分析”为特征,以市场和价格机制为研究中心的微观经济学的诞生。微观经济学正是研究市场和价格机制如何解决三大基本经济问题,探索消费者如何得到最大满足,生产者如何得到最大利润,生产资源如何得到最优分配的规律。4.边际分析奠定了最优化理论的基础。在边际分析的基础上,西方经济学从理论上推出了所谓最优资源配置,最优收入分配,最大经济效率及整个社会达到最优的一系列条件和标准。5.边际分析使实证经济学得到重大发展。研究变量变动时,整个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动,这为研究事物本来面目、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问题的实证经济学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从平均分析进入到边际分析, 是经济学分析方法的一个重大发展和转折, 意义十分重大它表明数学对经济学的渗透迈出了重大一步。希克斯1946年的《价值与资本》与1947年萨缪尔逊的《经济分析基础》全面总结和发展了边际分析阶段的研究工作, 使边际分析达到顶点, 从而成为经济学史上的两部名著边际分析阶段, 形成和发展了一大完整的微观经济活动行为理论, 提出了一般经济均衡问题, 建造了一般经济均衡的理论框架, 创立了当今的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垄断竟争理论及一般经济均衡理论的数学基础,因此 边际革命的影响是深远的。 三、边际分析在经济分析中的两个简单应用
1.应用实例:最佳产量的确定
(1)不计税收下,最佳产量的确定
结论:利润在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时的产量水平上达到极大值。此时的产量水平称为最佳产量水平。
例1 某食用油生产厂的收人函数R()=6140-302(元),成本函数C()=102+60+1200(元),其中为每周产量(单位:吨), 求最佳产量和每周预期利润。
解:由已知边际收入R‘()=6140-60,边际成本C’()=20+60, 由上结论有:6140-60=20+60解得=76,即每周最优产量76为吨,预期利润为L(76)=R(76)-c(76)=219040元。
(2)赋产量税后, 最佳产量的确定
例2:在例1的已知条件下,若每吨产量缴纳t元产量税,求最佳产量和每周预期利润。
解:由已知吨应缴纳 元的税。则该厂利润为:L()=R()-C()-t
由前面结论可得最佳产量为边际利润为零时的产量。即由L’()=0, 解得:。
这样产量税将影响最佳产量水平, 当然对预期利润也有影响, 且赋税越高, 最佳产量水平越低。
2.应用实例——确定白酒储存期
例3 假定有白酒100吨,现价8元公斤,多陈一年可增值2元/公斤,贮存费每年10000元, 因贮存酒积压资金引起机会成本每年增加105p.r,(其中105为酒的贮量,p为当年白酒价格,r为利息率,且假定r=10%),那么这些酒须储存多久效益才最大呢
分析:假设须贮年才最佳,由已知可得如下函数关系;
(1)年增加的总收人函数R()=105×2=2×105(元)
(2)年增加的贮存总成本C()=10000+×105×10%[(105×8+2×105)/105]=90000+200002(元)
(3)年净增利润函数L()=R()-C()=2×105-(90000+200002)=110000-200002
此时边际收人R’()=2×105,边际成本C’(×)=90000+40000
因为当R’()=C’(×)时利润最大,所以有2×105=90000+40000,即=2.75(年)
由于驻点唯一,故只有当储存期为2.75年时,企业才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其最大净增利润为151250元。
由上进一步表明边际分析这种以微积分为工具,以经济现象为内容的数学分析方法已深深融人到了经济学中,并成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关键词:边际分析 边际效用 作用
一、边际的含义
经济学中的边际指的是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程度,即自变量变化一个单位,因变量会因此而改变的量。边际的概念植根于高等数学的一阶导数和偏导数的概念。在经济学中根据不同的经济函数, 我们可求不同的边际。如边际成本、边际收入、边际效用、边际消费、边际储蓄等。
二、边际分析特点及对经济学发展的作用
边际分析是马歇尔二百多年前创立的, 它告诉我们人们在作决策的时候, 除了应用绝对量作决策参数外, 更应该运用增量参数进行决策。这种方法有以下几个特点:1.边际分析是一种数量分析,尤其是变量分析,运用这一方法是研究数量的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这一方法的引入,使经济学从常量分析发展到变量分析。2.边际分析是最优分析。边际分析实质上是研究函数在边际点上的极值,要研究因变量在某一点递增、递减变动的规律,这种边际点的函数值就是极大值或极小值,边际点的自变量是作出判断并加以取舍的最佳点,据此可以作出最优决策,因此是研究最优化规律的方法。3.边际分析是现状分析。边际值是直接根据两个微增量的比求解的,是计算新增自变量所导致的因变量的变动量,这表明,边际分析是对新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即属于现状分析。这显然不同于总量分析和平均分析,总量分析和平均分析实际上是过去分析,是过去所有的量或过去所有的量的比。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各种因素经常变化,用过去的量或过去的平均值概括现状和推断今后的情况是不可靠的,而用边际分析则更有利于考察现状中新出现的某一情况所产生的的作用、所带来的后果。
边际分析法在1870年代提出后,首先用于对效用的分析,由此建立了理论基础——边际效用价值论。这一分析方法的运用可以说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的革命,具体说它的意义表现为:
1.边际分析的运用使西方经济学研究重心发生了转变。由原来带有一定“社会性、历史性”意义的政治经济学转为纯粹研究如何抉择把有限的稀缺资源分配给无限而又有竞争性的用途上,以有效利用。2.边际分析开创了经济学“数量化”的时代。边际分析本身是一种数量分析,在这个基础上,使各种数量工具线性代数、集合论、概率论、拓扑学、差分方程等,逐步渗入经济学,数量化分析已经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主要特征。 3.边际分析导致了微观经济学的形成。边际分析以个体经济活动为出发点,以需求、供给为重心,强调主观心理评价,导致了以“个量分析”为特征,以市场和价格机制为研究中心的微观经济学的诞生。微观经济学正是研究市场和价格机制如何解决三大基本经济问题,探索消费者如何得到最大满足,生产者如何得到最大利润,生产资源如何得到最优分配的规律。4.边际分析奠定了最优化理论的基础。在边际分析的基础上,西方经济学从理论上推出了所谓最优资源配置,最优收入分配,最大经济效率及整个社会达到最优的一系列条件和标准。5.边际分析使实证经济学得到重大发展。研究变量变动时,整个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动,这为研究事物本来面目、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问题的实证经济学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从平均分析进入到边际分析, 是经济学分析方法的一个重大发展和转折, 意义十分重大它表明数学对经济学的渗透迈出了重大一步。希克斯1946年的《价值与资本》与1947年萨缪尔逊的《经济分析基础》全面总结和发展了边际分析阶段的研究工作, 使边际分析达到顶点, 从而成为经济学史上的两部名著边际分析阶段, 形成和发展了一大完整的微观经济活动行为理论, 提出了一般经济均衡问题, 建造了一般经济均衡的理论框架, 创立了当今的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垄断竟争理论及一般经济均衡理论的数学基础,因此 边际革命的影响是深远的。三、边际分析在经济分析中的两个简单应用
1.应用实例:最佳产量的确定
(1)不计税收下,最佳产量的确定
结论:利润在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时的产量水平上达到极大值。此时的产量水平称为最佳产量水平。
例1 某食用油生产厂的收人函数R()=6140-302(元),成本函数C()=102+60+1200(元),其中为每周产量(单位:吨), 求最佳产量和每周预期利润。
解:由已知边际收入R‘()=6140-60,边际成本C’()=20+60, 由上结论有:6140-60=20+60解得=76,即每周最优产量76为吨,预期利润为L(76)=R(76)-c(76)=219040元。
(2)赋产量税后, 最佳产量的确定
例2:在例1的已知条件下,若每吨产量缴纳t元产量税,求最佳产量和每周预期利润。
解:由已知吨应缴纳 元的税。则该厂利润为:L()=R()-C()-t
由前面结论可得最佳产量为边际利润为零时的产量。即由L’()=0, 解得:。
这样产量税将影响最佳产量水平, 当然对预期利润也有影响, 且赋税越高, 最佳产量水平越低。
2.应用实例——确定白酒储存期
例3 假定有白酒100吨,现价8元公斤,多陈一年可增值2元/公斤,贮存费每年10000元, 因贮存酒积压资金引起机会成本每年增加105p.r,(其中105为酒的贮量,p为当年白酒价格,r为利息率,且假定r=10%),那么这些酒须储存多久效益才最大呢
分析:假设须贮年才最佳,由已知可得如下函数关系;
(1)年增加的总收人函数R()=105×2=2×105(元)
(2)年增加的贮存总成本C()=10000+×105×10%[(105×8+2×105)/105]=90000+200002(元)
(3)年净增利润函数L()=R()-C()=2×105-(90000+200002)=110000-200002
此时边际收人R’()=2×105,边际成本C’(×)=90000+40000
因为当R’()=C’(×)时利润最大,所以有2×105=90000+40000,即=2.75(年)
由于驻点唯一,故只有当储存期为2.75年时,企业才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其最大净增利润为151250元。
由上进一步表明边际分析这种以微积分为工具,以经济现象为内容的数学分析方法已深深融人到了经济学中,并成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