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原则

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原则

时间:2024-03-29 11:41: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原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原则

第1篇

 

本文依次从私法的历史沿革、民法基本原则、私法与公法之间的关系、民法的私法性中所体现的民法基本精神、民法对私权利的规制,共五个方面系统地阐释了对于民法私法属性在民法制度理性、制度价值与制度实践层面上的思考与应用。

 

1从私法沿革历史的角度解析民法的私法属性

 

私法的沿革,是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与“私法”相对的概念便是“公法”。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早在古罗马时代便已有之。在罗马法上,公法与私法的划分,作为法的一般概念,它反映着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对立。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认为私法造福于私人,公法造福于社会。公法调整政治关系以及国家应当实现的目的;私法调整公民个人之间的关系,为个人利益确定条件和限度。

 

事实上,公法造福于社会的理论来源于柏拉图的“国家性善说”,但随着近代“国家性恶说”的发展以及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对立,“公法造福于社会”逐步发展成为了“公法造福于政治国家”。

 

所以,近代民法关于公法和私法的划分理论,大都着眼于强调私人关系不受国家干预,即所谓“私法自治”。这代表了当时社会上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主流思潮。

 

在当代法律社会化运动中,公共利益和国家意志越来越多地进入民事领域。与统治阶级以强大的国家机器作为后盾的公权力相比,私人的利益显得脆弱与不堪一击。这一方面促使人们对传统私法观念进行反思,另一方面也引起人们对保持民法的私法精神给予关切。

 

我国是一个缺乏私法传统的国家。我国自古代法就强调团体本位和义务本位,国家对私人拥有不受限制的控制和干涉的权力。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过分地重视国家意志和行政权力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主导地位,公民和经济组织的利益和自由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直到改革开放以后,这种局面才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保护民事权利和尊重意思自治的原则已经成为民事法律制度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

 

2从民法基本原则解析民法的私法属性

 

2.1人格平等原则的私法理念

 

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相互关系是建立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之上的。这种人格,在法律上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人身权、财产权等民法上的权利。通过权利,民法为每一个人都创设了在社会交往中保持和实现自我存在的空间。对公民的私权利实施了最有力的保护。

 

2.2意思自治原则的私法理念

 

意思自治,又称私法自治,就是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创设民法上的权利义务。由此创设的权利义务,具有法律上的效力。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是私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否发生这种社会关系,其内容如何确定,应主要以民事主体的自由意志决定,一般无须国家权力的强制。

 

因此,民法以意思自治为其最根本的原理,在民事生活领域中充分尊重民事主体的自主意志。而在民事法律事实的确定上,主要以当事人意思表示为特征的民事法律行为为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主要法律事实。

 

将当事人的民事法律行为后果规定为民事法律关系,引导当事人以其自由意志有选择地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将其相互关系纳入民事法律关系的调整轨道,实现民事社会的有序进行。意思自治所包含的理念就是对个人人格的高度尊重,而它在19世纪创立时的法理依据就是天赋人权。

 

民法以私法自治为原则,承认当事人自主决定其权利义务关系。另一方面,为维护公序良俗、保障交易安全和公共利益,同时也对当事人自主决定的空间加以限制。因此,从逻辑上,我们可以将民法规范大体上区分为强制法和任意法。

 

根据私法自治的原则,法律无明文规定的事项,只要不违反法律秩序,都属于广义的任意事项。我们在这里探讨民法规范的任意性,意义就在于确定当事人在不同性质的法律规定面前享有意思自治的空间,以满足民事主体对于保护个体自由,最大限度实现私人利益的需求。

 

3民法的私法性中所体现的民法基本精神

 

3.1人文精神

 

民法的人文精神渗透着公平正义、公序良俗和诚实信用的理念。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曾说:“正义乃人人各得其所之永恒意志。”因此公平正义代表着一种基于人类天性的终极价值和永恒意志;公序良俗代表着和谐美满的社会秩序;诚实信用则是止于至善的个人品德。现代民法的发展方向,也正是重新树立这三大理念的民法基本原则地位,去恢复民法固有的道德追求和道德理念。

 

3.2务实精神

 

民法并非“纯思”,它的理论兴趣不在于寻求“纯粹的知识”和“纯粹的真理”,民法的务实精神主要表现在对现实社会的关注上,特别是对现实社会中人的关注。

 

每一个人的生存状况、相互之间的关系都与民法制度息息相关。人的权利、自由和社会和谐,总是在现实生活的具体时间和具体空间里存在或失落,而不会锁定在民法典籍的永恒画面上。民法对务实精神的追求不仅表现在对它的描述和赞美,更表现在民法所付出的为权利而斗争的实践之中。

 

4结语

 

我国正在走向现代化。现代化的标志不仅是工业文明和商业文明,而且也是政治文明和法治文明。民法是自由、平等的现代政治文明的支柱,更是理性、和谐的现代法治文明的代表。民法发达和权利昌明之日,便是我国现代化全面实现之时!

第2篇

1.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点

全面而深刻的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对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经济不发展,社会很难发展;经济、社会不发展,人很难发展,人的发展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因此,我国所提倡的发展观有别于传统发展观,传统发展观仅仅单纯的追求经济发展,忽视了人的发展,而科学发展观所提倡的是以人的发展为核心,认为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人”,人的全面发展能够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因此,一旦我国的发展离开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就会迷失方向。我国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要加快政治建设,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再者,加快文化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丰富的精神食量,使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因此,我国要始终着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此外,我国重视于调动人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提高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充分尊重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以及创造精神。最广大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如: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等社会氛围。同时,在生产生活中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正确处理好城镇、乡之间以及各行业间群众的利益关系。为保证人民群众能够共享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要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因此,科学发展观,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发展,这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也是现代化建设的现实任务。

2.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的观点

目前,我国主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合为一体的社会主义社会,四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共进退的密切关系。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也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动政治、文化、经济与社会建设,从而实现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在我国贯彻全面发展中坚持以协调发展为基础,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等。不断促进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达到相互协调的格局。从我国国情来看,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与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因此,全面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其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必须实现全面协调发展,才能使我国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得以持续且又快又好的发展下去。

3.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3.1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意义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注重于在谋求当期利益的同时并着眼于长远利益,避免了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只顾眼前发展而牺牲长远的持续发展。因此,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尊重自然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客观性原则,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在贯彻中,应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经济的发展应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促进人与自然的“循环发展”。因此,这样才能够把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综合要求,保护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有序利用和现实社会的有序发展。

3.2科学发展观协调发展的意义我国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所谓协调发展,其含义是在发展中实现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发展,实现人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唯物论证法认为,世间万物是普遍联系,各事物之间、各要素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事物的发展必然是协调的,反之则是畸形的发展,甚至是倒退和停顿。从广泛的世界角度来看,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从而推进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各个方面以及各环节的协调发展。

3.3科学发展观全面发展的意义为使我国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发展观,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发展的发展观。我国必须正确认识并处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辩证关系。思想政治学科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这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即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我国根据自身的国情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在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时,为更好地抓住重点与主流,必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我国科学发展观从过去传统发展观只注重于追求经济发展演变为促进经济、社会、人的全面发展,这表明了我党在发展观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贯彻中,既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总心,又同时强调促进并加快发展。不断增加促进经济发展的投入、社会发展的投入以及资源和环境的投入;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化建设、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关注经济指标、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与环境指标等,从而实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我国国情为前提,着眼于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政治、人文的互相协调发展。统筹兼顾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顺应自然过程,加快技术进步,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坚持开放的发展观,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实现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协调。

作者:黄德加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

第3篇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构建和谐社会是增进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刑事政策这种重要的公共政策,应该如何与和谐社会相契合呢?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一重大问题进行粗浅的研究和探讨。

一、刑事政策与和谐社会建设

广义的刑事政策,包括刑事法律确立的基本原则,在此讨论的刑事政策还指我国为预防犯罪、惩治犯罪而采取的体现我国法律精神的各种方针、原则和措施。理论界公认的刑事政策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对犯罪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预防犯罪的刑罚原则,依法从重从快的“严打”方针,惩罚罪犯与改造教育相结合的政策,诉讼经济原则,刑罚个别化等区别对待的原则,公共利益的原则,对犯罪的未成年人教育、感化、挽救方针等。刑事政策是国家针对犯罪而采取的防治方略,是人类理性在刑事领域的产物,是一个国家政治文明在刑事领域的集中反映,它不仅是治罪方略,而且也是治国之道。现行刑事政策是否适时适度,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惩罚和预防犯罪的整体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能否顺利实现。科学的刑事政策既要蕴涵先进的刑法理念,又要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既要结构合理,又要体系完善,既要突出手段,又要体现目的,既要适应本国国情,又要符合国际潮流,总而言之应该是和谐型的刑事政策,要充分体现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和要求,要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服好务,护好航。从和谐社会的理念和要求出发,认真研究制订符合我国当前司法现状的刑事政策,对于有效预防控制犯罪、高效服务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刑事政策回顾

近年来,在传统刑事政策模式下,司法机关总是将查处犯罪案件的数量特别是大案含量作为工作目标和衡量政绩的标准,而普遍忽视预防犯罪工作;“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因落实不到位,一些老实认罪的不一定能得到从宽处理,一些狡诈顽固拒不认罪的有时因证据缺位反而逃避了制裁,导致此政策一度被曲解为司法机关一种骗供手段;“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因没有相应完善的操作规则和配套的社会政策而收效甚微;看守所、监狱等监管场所成了大染缸,一些原本罪行较轻的轻刑犯、偶犯、初犯、过失犯、未成年犯进去后不但没改好,反而恶习更深,回到社会后又重新犯罪,导致累犯、惯犯、重案犯增多;惩治犯罪的任务全部落在司法机关,而司法机关只靠单一的刑罚手段对付犯罪,在犯罪高峰期总是试图通过重典严刑达到控制犯罪的目的,开展了一年一度的“严打”运动和专项整治,在严惩严重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固然收到了阶段性的惩治效果,但却因缺乏配套健全的刑事政策体系而收不到预防长效,控制不了犯罪多发高发态势。“严打”虽一度可以压抑人的恶性,但并不能消除人的恶性,当人的恶性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爆发为更猛烈的犯罪行为,因而出现严打越猛犯罪越多的怪现象,出现社会防卫过激和现象增烈的恶性循环,司法机关总处于被动应付、疲于招架的境地。当然,传统刑事政策在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下是合理适时的,其作用是巨大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迁、政治经济文化治安等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显得不合时宜。

三、我国现行刑事政策

通过长期的司法实践和理论探讨,我国现阶段的刑事政策已初步确立,今年的“两高”报告明确规定的国现阶段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这一刑事政策是国家针对犯罪而采取的防治方略,是我国现阶段社会法制文明程度的体现。是符合和谐社会的理念和要求、符合我国当前司法现状的刑事政策,对于有效预防控制犯罪、高效服务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政策在对重罪实行严打政策的基础上完善了对轻刑宽松的一面,渗透了罪刑相适应的原则、无罪推定原则、疑罪有利于被告人原则、从宽处理轻罪原则等内容。从中外刑事法制发展的历史长河考察,从刑事政策的结构体系全面分析,一方面,“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具有一定的法理科学性:1.符合宪法原则和刑法精神,符合罪刑法定原则和罪刑相适应的原则;2.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惩治犯罪和预防犯罪相结合的刑罚目的;3.体现了人道主义、人本理念和人权思想,符合国家潮流,与西方民主法治国家“轻轻重重”的刑事政策相吻合;4.是对我国长期以来司法实践经验的总结,基本符合我国国情,是在严打政策基础上的完善与进步。另外,还应看到,“宽严相济”作为一项总体的基本的刑事政策,还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与局限性,表现在结构设计有欠系统科学、内容有欠全面完备,仅注重于刑事政策策略,没有集中反映现代刑法理念和民主政治需求,不足以充分反映刑法的预防功能和价值目标,不足以引领整个刑事工作的运行方向,因而作为一项总体基本原则是欠缺的。同时,如果“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仅限于此原则性的笼统规定,不制订出相应的具体政策,不从犯罪矫正和犯罪预防的角度对现行刑事法律作必要的变通、补充与完善。

四、和谐社会的刑事政策构想

准确地理解刑事政策的含义与特点,有助于我们全面掌握刑事政策的研究方法,科学分析我国各时期刑事政策的利弊优劣,合理地吸取我国传统刑事政策的精华,借鉴外国先进的刑事政策经验,扬长避短,以健全完善我国现阶段刑事政策,从而为国家经济建设大局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和治安环境。

刑事政策作为国家防控犯罪的一系列方略,也是一个国家政治文明在刑事领域的集中反映,更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刑事政策应服务于和谐社会,和谐社会也为刑事政策提出了时代要求――刑事政策善治,就是达到刑事领域最佳治理过程,是刑事领域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和管理活动,彰显着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最佳关系。

五、刑事政策改进探讨

第4篇

一、要正确处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坚持全面发展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全面发展,绝不是撇开发展谈全面、偏离经济建设中心求发展,而是要克服过去在某些方面存在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财富、轻精神财富,重当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的偏差。全面,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首先,坚持全面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经济发展是发展的核心,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为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全面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其次,坚持全面发展,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意味着GDP的增加和物质财富的增加,而社会发展则体现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诸方面的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物质文明既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物质条件,又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源泉与动力;政治文明既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又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和正确的政治方向;精神文明则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三者紧密关联,互相渗透,相辅相成。树立科学发展观,就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断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再次,坚持全面发展,必须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以人为本,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坚持以人为中心,把人摆在第一位,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是要坚持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是要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我们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放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要正确处理普遍联系

与系统论的关系,坚持协调发展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整个世界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发展作为一种客观事物当然也不例外,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方面的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因此,要理顺发展中各方面的关系,就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就要看到各个方面发展的有机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客观事物本身的真实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去认识问题、处理问题。要注意从普遍联系的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功能,防止和克服孤立、片面的观点。部分要服从整体,局部要服从全局,同时整体和全局也要照顾到部分和局部。也就是说,在改革中,要注意处理全局与局部之间的相互关系,树立全局观念,追求整体优化。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就必须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切实推进改革和发展。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强调协调发展,就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互促进、相互衔接,实现良性互动,而不能彼此分割、各行其是。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

一是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和改革的深入,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出来。社会发展领域存在的问题,许多同经济转轨过程中政府职能不到位有直接关系,需要转变政府职能。社会保障、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公共卫生和医疗等领域有其特殊性,政府必须承担起应负的责任,不能简单地提"市场化"或"产业化"的目标和口号。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发展。

二是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我国正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将是今后几十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三农”问题过去主要是农业生产问题,现在是在围绕“农”字做文章的同时,更要注重从“农”外找出路,通过“三化”———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促进“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下一步的经济改革,要着眼于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国家政策要对解决“三农”问题给予更大支持。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三是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的实质,是实现地区共同发展。保持比较发达的地区快速发展的势头和扶持落后地区的发展,都是国家的既定政策。地区差距不仅表现在东部和中西部之间,也表现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还表现在省、自治区内部地区之间。地区差距问题要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得到解决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四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质,是人口适度增长、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我国是人均资源比较少的国家,资源约束是伴随工业化、现代化全过程的大问题,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技术政策的选择,乃至社会生活方式的选择,都必须考虑资源约束和环境承载能力。从古代的屈服和崇拜自然,到产业革命以来大规模征服自然以至破坏自然,发展到现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这是人类进步的标志。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五是坚持改革开放,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的实质,是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顺利实现中国经济的振兴。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正在发生带有根本性的变化。我们现在面临着和改革开放初期甚至和十年前完全不同的外部环境。过去在封闭经济、进出口很少、外汇短缺条件下形成的体制和政策需要改革,许多经济观念也需要更新。目前,适当增加资源密集型产品进口,更多引进先进技术是有好处的。在对外经贸关系方面,我们追求的是“双赢”局面。贸易摩擦是任何经济贸易大国在崛起过程中都无法回避的,要用平常心看待这一问题。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统筹推进各方面的改革,使各方面改革相互促进。适应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三、坚持永恒发展的观点,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发展中,整个世界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世界,它要求我们用发展观点来观察和分析事物。事物在每个发展阶段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状况不同,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就要正确对待和处理事物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关系,学会照应事物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立足今天,面向未来,确定发展目标。首先要看到今天存在的“人口剧增、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是昨天的发展带给今天的不利方面,重新审视昨天所走过的道路,为明天的发展记取教训;其次还要看到,今天的发展一定要寻求一条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可以不断地持续的发展的道路。可以说,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良好的自然环境,保障着人类的健康,延续着人的生命。而人为地破坏自然环境,无异于人类的自我毁灭。科学发展观注重可持续发展,尊重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人口增长和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保证社会永续发展。

一是要促进“两种生产”相协调。认为,社会生产分为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即“两种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作用于人类自身生产并对其起决定性的作用;人类自身生产又反作用于物质资料生产并对其起加速或延缓作用。人口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必须相互适应,相互协调。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两种生产一起抓,在努力发展经济、增加物质财富的同时,合理发展人口生产,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第5篇

政以人治,业以才兴,为政之道,在于得人。人才作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推动者,是各项事业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因素。组织人事部门是各级党委选拔和识别人才的重要工作部门,因此,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人才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做好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本文拟作初步探讨。

一、创新思维,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前提。科学的人才观简言之:就是识才、育才、选才和用才的科学态度和观念。科学的人才观认为,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的人都是人才。无论是党政工作人员,企业经营管理者,还是专业技术人员,不分年龄、地域、身份、界限,只要为现代化建设付出劳动、作出贡献、创造价值的都是人才。而过去,我们只把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称作人才,使得一些技术高超的能工巧匠、实用人才被挡在“人才圈子”之外,从而忽略了对这类人才的重视和培养,也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知识经济时代,那种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重学历文凭轻职业技能的旧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人才观念,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只有这样,才能使一切劳动、知识、技能和管理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在内强素质上下功夫。人才培养是人才工作的基础,是人才工作的源头。应充分发挥党校、行政院校的主渠道作用,在现有人才的继续教育和再培训上狠下功夫。要以完善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以需求为导向的继续教育体系。在培养方式上,分类型、分层次、分次序地进行,坚持紧缺人才优先培养,年轻人才加紧培养,优秀人才重点培养,采取以老带新、进修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促进人才的成长。有效提高现有人才素质。

三、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在外增动力上下功夫。树立开放的引进人才理念,把引进的重点放在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上。放宽条件,简化和谐,对高层次、复合型、急需紧缺人才采取倾斜政策,通过调入、聘用、借用、兼职、参与技术攻关、投资创办实业等形式引进,并鼓励各类人才不迁户口、不调档案,以柔性流动的方式进入我市工作,逐步做到“不求我有,但求我用”。使人才总量的增加与发展相适应。

四、创新人才激励机制,营造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在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上下功夫。一是以情感人。应加强对各类人才政治和生活上的关心爱护,通过走访慰问,了解他们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帮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二是创造良好的氛围,对各行各业各类人才进行调研,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不断发现新典型,总结新经验,并通过媒体广泛宣传,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变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三是用待遇留人。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大胆鼓励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有利于人才作用发挥的政策导向。

五、创新人才选拔使用机制,在发挥效能上下功夫。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一是建立开放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对机关干部进行岗位轮换,除本单位内部轮岗外,探索在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对中层以上干部应有计划地进行交流轮岗,以培养出复合型、全面型人才。二是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德才兼备是干部取得实绩的内在要求,也是组织人事部门选人、用人的基本原则。俗话说:用贤人政通人和,用庸人百业困顿,用奸人国无宁日。因此在考核干部、选拔人才时,考察德和才同等重要。三是确立以能力、业绩为主要依据的人才评价标准。在人才使用上要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平衡照顾的观念,把思想、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选人用人的标准。在坚持德才兼备的前提下,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使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前途,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第6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师德建设 社会主义道德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 西方道德文化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师德建设的成败决定着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有研究者指出:“教师的存在是文化的存在,文化是教师发展的目的、手段、内容、表现,教师是由文化构成的有机体。”[1]因此,文化或道德文化是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有效路径,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从文化景观来看,社会主义道德文化、民族传统道德文化和西方道德文化构成了当代中国道德文化的基本格局。高职院校师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多元并存的道德文化,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当代中国道德文化建设就是以为指导,批判继承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同时积极汲取西方道德文化的优秀成果,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据此,高职院校师德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道德文化为价值主导,以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为历史底蕴,以西方道德文化的优秀成果为外来资源,并使其融合互动而开创新的师德文明。

一、社会主义道德文化是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价值主导

社会主义道德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主义道德文化是伦理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华优秀道德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升华,也是中国革命道德传统文化的直接继承与发展。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在当代中国多元的道德文化格局中居于主导地位,起着统领和导向作用。从道德内容而言,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包括为人民服务的价值核心、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五爱的基本道德要求、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四个方面;从道德体系建设来看,社会主义道德文化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相协调,与中国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从道德建设目标来看,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着力于培育“四有”新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道德文化是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直接现实的思想文化资源,并且起着价值主导作用。

高职院校师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的时代主题是以道德观为指导,批判继承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改革既定的道德文化观念中一切不适合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分,努力实现道德建设与民主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的和谐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师德建设以社会主义道德文化为价值主导,不仅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求,而且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特质。在社会发生重大变迁之际,“往往是以新的政治文明为其鸣锣开道,并由此开创新的道德文明”。[2]民主和法制、平等和正义、权利和义务等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伦理道德的共同范畴。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求看,高职院校师德建设在内容上,要求教师树立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意识、平等与正义精神和权利与义务意识等。2001年9月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质来看,高职院校师德建设在内容上,则要求教师拥有积极的竞争进取品质、公平效率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等。

二、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是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历史底蕴

中华传统道德文化是在世代传承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它是民族道德文化的根底,也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一般来说,是指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思想在内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精华。从道德的历史继承性来看,社会主义道德文化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过去人类一切优秀道德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从文化哲学来看,文化的传承性是文化自身的自我扬弃或辩证否定过程。无疑,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文化,也必然是中华优秀传统道德的继承和发展。如果抛弃民族传统道德文化,在方法上就犯全盘否定的错误,其结果会导致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就是中华民族优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正确处理好中华传统道德文化与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关系,是当代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重要研究课题。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是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和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必然要求。

中华传统道德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家国同构的历史产物,具有显著的历史局限性,是一个具有民主性精华和封建性糟粕并存的矛盾文化体系。因此,对待民族传统道德文化既不能全盘肯定,又不能全盘否定,而是要以为指导,坚持辩证否定的哲学观和批判继承的原则,合理解析其精华和糟粕,并将传统道德的精华有机地融入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内容博大精深,意蕴深奥。当代伦理学家罗国杰认为,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主要有:“强调整体精神,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推崇仁爱原则,强调‘厚德载物’和人际和谐”、“提倡人伦价值,强调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及“重视修养践履,强调道德的主体能动作用”。[3]从此出发可衍生出谦虚谨慎、爱国爱民、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等德目。高职院校师德建设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最为直接、关键的要求就是要继承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可见,批判继承和弘扬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是高职院校师德建设不可或缺的思想文化资源。

三、西方道德文化的优秀成果是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外来资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多元文化的相互激荡,对当代中国道德文化建设来说,最为紧要的问题就是正确处理好道德建设中的本土意识和世界眼光、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在全球化时代,一个民族是不能离开与其他民族、与国家社会、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往而独立发展的,共生与和平将成为文化交往中的重要价值准则。说:“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4]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当今时代,我们应当以开放的心态和包容的情怀,自觉地把中国的道德建设同世界道德文明的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从世界道德文明发展的高度来思考中国的道德建设。因此,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就要在批判继承本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基础上,积极汲取西方道德文化中的合理成分或优秀成果,并融入到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中,以体现世界道德文明发展新气象。积极汲取西方道德文化的优秀成果,是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应然要求。

西方文化是指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且以基督教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欧美文化。从总体上看,中华文化是以道德为本位的伦理型文化,其价值取向求“善”,比较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西方文化是以知识为本位的哲理型文化,其价值取向是求“真”,比较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对立,追求个性自由与独立的理想境界。从道德层面上看,儒家道德文化重谦和,西方道德文化重竞争;儒家道德文化以整体为本位,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儒家道德文化强调重义轻利,西方道德文化主张利即义。社会主义道德文化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当代西方道德文化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价值。可见,西方道德文化与中华道德文化具有质的差异,两者形成互补的优势。正义、功利、竞争、独立,以及自由、平等、博爱及人权等都是西方道德文化中的固有德目或道德规范。西方有意志主义伦理学、生命哲学伦理学、存在主义伦理学、人道主义伦理学、情感主义伦理学及功利主义伦理学等众多的伦理学派或伦理思潮,其中不乏有真知灼见或真理性的颗粒。积极汲取西方道德文化的优秀成果,剔除其糟粕,以充实本民族的道德文化,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提供可供借鉴和启发的思想文化资源。

四、结语

高职院校师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师德建设,要立足于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的现实,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文化的传统,吸收人类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道德文化成果,加以融会贯通、综合创新,从而使高职院校师德建设在社会主义道德文化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西方道德文化之间保持一种张力,创造出既不属于古代又不属于西方,既包含有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又富有现代性的道德价值取向,体现出我们时代根本精神的新的师德境界。

从社会主义道德文化、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和西方优秀道德文化三维度,建设高职院校师德具有重要意义。坚持社会主义道德文化为价值主导,才能确保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坚持批判继承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才能彰显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传统性和历史性;坚持积极汲取西方道德文化的优秀成果,才能显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开放性和世界性。可见,从道德文化视角,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从而使高职院校师德内涵体现出先进性与时代性、传统性与历史性、开放性与世界性之统一的理论特色。

参考文献:

[1]龙宝新.教师教育文化创新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37.

[2]翁世平.简析政治文明与道德的相融互动.道德与文明,2002,5.

[3]罗国杰.罗国杰文集(下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234-240.

第7篇

一、统战工作人文性的文化内涵:统战文化

新时期统战文化是以“和”为核心,以“团结、合作、互助、关爱、和谐”为基本准则,以民族团结文化、党派合作文化、宗教融合文化和炎黄“根”文化等为基本内容,其精髓是、体谅包容,其目的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构筑和谐共融、团结友善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建设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力量保证。统战文化来源于我国长期统一战线工作的实践,是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以及党和人民从以来形成的统战工作、统战革命文化传统,吸收借鉴世界上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有益文化成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它作为先进文化的一个单元,是促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手段,可以说统战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精粹同现代文明之间的结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统一战线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者,可以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不同的社会成员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在共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中和谐相处。

二、统战工作人文性的基本点:“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团结人”

统战工作不是一般的群众工作,统一战线是由不同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组成,统战成员是以党外中高级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代表人物、宗教界上层人士、派、社会贤达和各界知名人士以及海外知名人士等为主体。做这些人的工作要通过合作共事、民主协商、、交友联谊等方法,做好团结、争取、凝聚的工作。这必然要求以人的现实存在为出发点,按照“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团结人”的基本要求,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理念,营造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环境。

三、统战工作人文性的内在要求:弘扬统战人士的主体性

统一战线中有着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统战工作从人的“尊重的需求”出发,充分调动统一战线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鼓励他们把实现个人价值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结合起来,积极为他们从事各行各业创造有利条件,把力量和智慧凝聚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上来。我们党和政府经常召开的一些事关国计民生、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等方面的会议,主动吸收他们参加,在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发扬民主,广开言路,鼓励和支持派和无党派人士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各项工作提出意见、批评、建议,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勇于坚持正确的意见;统战工作通过情况通报会、协商会、座谈会等各种渠道、多种形式为统战人士创造建言献策的有利条件;统战工作以活动为抓手,组织新的社会阶层参与考察调研、扶贫济困、专业咨询等,寓统战工作于各类活动之中,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激发他们学习、生产、工作的能动性与创造性,不断提升他们的主体性。

四、统一战线人文性的必要途径: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统战工作重视统一战线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作用,从转变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等入手,指导和影响人们的行为和前进方向,虽然不能立竿见影,但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其作用和效果是根本性的,是常规工作所难以达到的,也是一般工作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1.加强派自我管理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派的作用是其他组织所不可替代的。充分发挥派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协调关系、沟通思想、化解矛盾的优势,就能带动一大批,影响一大片。统战工作通过协助派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班子建设和作风建设,发扬派优良传统,不断增强其自我管理的能力。各级党委积极鼓励和支持各派组织围绕当地经济建设开展专题调研,向当地政府谏言献策,发挥个人与集体的聪明才智。使派自身的发展朝着组织健全、制度规范、活动丰富的方向发展。

2.以党外代表人物为网络,促进统战成员的自我教育。长期以来,我们党团结、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具有高素质的党外代表人物,充分发挥他们的旗帜性作用。党外代表人物都是各党派、各界别、各阶层、各方面有一定影响的人士。新一代党外代表人物具有较高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通过他们带领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形成统一战线内部的团结,把力量和智慧凝聚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上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通过他们把统战成员的自我教育由“松散型”转变为“网络型”,通过他们不断摸索统战工作的新形式、新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并促进其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让统战成员在党外代表人物的带动下,建构、发展自己的思想品德结构,不断增强适应社会日新月异发展变化的能力。

五、统战工作人文性的根本目的:调动统战人士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作用

第8篇

一、城市管理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街道办事处成立四年来,我们围绕加强城市管理,突出服务主题,不断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逐步形成并确立了“一个保障,三个体系建设”的总体工作思路,即:以加强党的建设为保障,积极推进城市管理、社区建设、社区服务三大体系建设。按照这个思路,街道上下共同努力,真抓实干,不断创新,使各项工作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城市管理工作,我们以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管理能力,打造和谐、有序的社区环境和社会治安秩序为目标,以整合街道管理资源,建立街道办事处与辖区单位、各专业管理部门统一协调的高效工作运行机制为核心,建立了街道城市网格管理信息指挥中心平台,全面实施城市网格化管理,街道的城市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城市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在肯定我们过去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城市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在贯彻落实县城市管理工作大会精神,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理顺条块关系,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健全完善城市运行保障机制,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方面,街道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二是小区物业管理问题依然存在。由于建、管脱节,街道对开发商缺乏强有力的管理手段和措施,建设中遗留的问题给我们管理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如:小区配套设施不配套、路面不硬化、绿地不绿化等。街道在协调物业公司方面缺乏必要和有效的手段,一区多物业,有的物业无管理资质,物业人员队伍参差不齐,与业主、居委会之间形不成协调工作的合力。。

三是在如何处理加强城市管理与服务方便居民生活之间矛盾问题上,存在管理与服务不统一,管理工作加强,服务居民工作削弱的问题。以市场建设为例,由于我县早期城市规划和市场建设追求大而全、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原因,服务居民生活的市场建设相对集中,而自发形成的蔬菜、水果经营市场(摊群)和游商虽然方便了居民,却由于占道经营、影响市容环境、缺乏规范管理等原因又在依法取缔范围内,出现一方面居民有需求,一方面城市管理不允许,造成居民购物不便。

四是社区建设工作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有一定差距,突出表现在:社区硬件建设上,居委会办公、活动用房不足。近两年来,街道虽然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也改善了大部分居委会的办公条件,但由于受场地、资金的限制,社区硬件建设与市里要求和工作的实际需要还有一定差距。

五是居民的文明素质还有待提高。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要求市民必须具备好的公德意识,卫生意识,环境意识,由于社会人口流动加快,城市人口增加,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农转居,各种旧有观念和不良习惯也就自觉不自觉地带进了城市空间,在意识观念、自我修养、言行举止、人际关系的诸多方面,同城市文明的要求存在不小的差距,无疑给城市管理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

二、充分认识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城市管理是指与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联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是城市政府的首要职能。这是由城市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所决定的。在建设生态、文明、富裕、和谐新密云的新形势下,地处县城中心区的鼓楼街道不仅在密云区域发展中起着中心主导、骨干作用,还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中起着示范和指导作用。做好街道城市管理工作,意义深远,影响重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城市管理的重要性将日益明显。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我们生活的居民区,每天都发生着大量的经济活动,保障这些活动正常有序的进行,保证城市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并加强城市管理工作;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制约着我县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直接展示我县城市市容市貌和形象,直接反映出居民的精神面貌,直接影响到我县的对外开放和投资环境。因此,在街道工作中城市管理要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社会必须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支持城市管理工作。

三、城市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围绕我县“立足好,突出快,集中精力抓发展”和我们街道提出的“立足实,敢于拼,围绕服务抓创新”的工作要求,我们加强城市管理工作应遵行以下五个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二是坚持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三是坚持注重社会公平,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四是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之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五是坚持从实际出发,突出特色,量力而生,分层推进,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街道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

现阶段,城市管理要努力达到以下四个目标:

一是适应城市现代化的要求,加强社区党的组织和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建立起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构建新的社区组织体系。

二是以拓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不断丰富社区建设的内容,增加服务项目,促进社区服务网络化和产业化,努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三是加强社区管理,理顺社区关系,完善社区功能,适时推进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四是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充分发

挥社会力量,合理配置社区资源,以加强“两新”组织管理为重点,大力发展社区事业,不断提高居民的素质和整个社区的文明程度,努力建设“文明向上、安全健康、生活便利、环境整洁、民主自治”的新型现代化社区。

四、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任务措施

做好我街道城市管理工作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

1、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围绕为人服务,为城市的社会生活、社会活动服务,正确处理好规划、建设、管理三者关系,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富裕、和谐新密云和街道建设文明和谐社区的总体要求,抓好社区党建、社区自治、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稳定、社区文化和社区环境等七方面工作,使城市管理水平有明显提高。当前街道城市管理工作要围绕坚持以人为本,了解居民的新期望,解决居民的新要求,首先在解决居民日常生活购物不便和游商侵街占道扰民问题上有所作为,主要措施:一是变堵为疏,本着方便居民的原则,在有条件的小区内规划建设小型蔬菜、水果摊群。二是积极争取县里支持,协调有关单位和部门利用小区陆续停用的锅炉房,建设3至5个小型便民菜市场。这项工作作为街道为民拟办实事,已列入09年重点工作,街道牵头领导和责任科室要认真抓紧落实。

2、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

健全和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是我们要解决的突出问题。要以加强街道地区管理委员会建设为重点,充实和调整街道管委会成员单位及其组成人员,完善管委会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利用和发挥好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指挥中心平台作用,在规范和提高上下功夫,着力解决一批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强化职能部门管理责任,进一步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和各方力量,积极争取县领导支持,切实解决好不同程度的部门交叉、条块分割、职责不清、协调不利问题,正确处理好网格巡查与社区居委会、小区物业及作业单位间的关系,形成统一协调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要按照责权相等,责权一致的原则,解决块上管理责大权小问题,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

第9篇

文明意味着进步和开化,如果一种文明不是出自整体长远的考虑,并且为了这种文明付出了惨重代价的话,那么这种文明仅反映了狭隘的文明,甚至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非文明的。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带来优越生活条件的同时,激化了人与自然的矛盾,人类与自然界几乎完全走到了对立面上,随着文明的发展,自然界和人的同一性必将被正视并付诸实践,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建立一种新的文明。

关于生态文明涵义的研究与论述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归结起来主要是,当从文明发展的历史形态维度上应用生态文明概念时,它是指一种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更高级的社会整体状态文明,当从文明的构成成分维度上应用这一概念时,它便是指一种社会形态内部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并列的文明形式。党的十七大要求“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①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统一起来,四位一体的文明相辅相成,共同支撑起我国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大厦。其中,生态文明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提供必不可少的生态基础,而三个文明又分别体现着生态文明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即生态化了的物质文明、生态化了的精神文明、生态化了的政治文明。2011年3月14日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指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②这是我党注重科学发展,强调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责任的重要体现。

二、生态文明建设中强化政府责任的必要性

(一)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市场失灵”决定的

通常情况下,市场机制可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然而在资源环境领域里却出现了“市场失灵”现象。

首先,市场机制无法补偿和纠正在资源环境领域的经济外部效应。外部效应包括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所谓外部经济性是指一些市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把一部分效益免费转移给其他市场主体的现象,即某一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效益被与该项目无关的人所享用,如公共产品具有的非排他性特征决定了未付费的每个人都可以进行消费,使“搭便车”成为可能,导致提供这种物品的市场主体收益外部化,市场经济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者是不会提供这类产品的;外部不经济指某一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虽然造成了经济损失,但该市场主体并不承担外部成本的情况,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追逐利润,造成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构成了社会成本,而治理污染和保护生态的成本却由全体公民承担,企业在导致污染的生产活动中盈利,造成“公地悲剧”现象。这就意味着当外部效应存在时,自由市场无法正确反映市场主体的成本和收益。

其次,市场无法正确反映资源环境的价值。市场之所以能够有效配置物品,是由于它能够通过价格反映物品的稀缺性,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中,任何物质的存在只有通过劳动和交换转化成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商品时,才能成为被社会承认的财富存在,却不容易把不通过劳动和交换就可以使用的资源和环境的价值进行正确的反应,因而,在市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人造资本被视为限制性要素,被消耗的自然资本却被视为非限制性要素。由于市场主体天生具有逐利本性,期待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市场自发调节完成只能是一种幻想。

从理论上讲,导致市场失灵的每一个因素都暗含着政府的潜在作用,当市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失灵时,政府必须从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出发,主动出来干预调控,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二)是政府具有的公权代表性特征决定的

生态文明建设的公益性特点和政府的公权代表性特征,要求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生态环境明显地体现出社会的公共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它应当由代表全体公民意志的机构来行使管理权。政府是拥有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代表公共利益、承担公共责任的特殊社会组织,具有其他任何组织与个人都无法比拟的公共代表性,它拥有强大的政治资源,能够合法地代表一个国家或一定行政区域行使公共权力,具有对本国各地区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和强制力,能够协调各区域共同解决具有整体性特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生态问题的跨区域性、跨国家性特点,决定了在涉及到生态环境领域中的跨地区或跨国家合作时,需要政府代表本地区、本国全体人民作出决策。政府作为一种公共权威的代表,是影响生态文明建设效率与效果的最大权重因素,它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是其他任何社会组织都无法替代的。

(三)是政府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果

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生态文明的伦理本义,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类保护整个生态系统的最终目的还是人自身生存和发展。协调是事物处于平衡、有序、和谐的一种运动状态和相互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人类社会的发展要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相协调,力求改变以往人类因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导致与自然界不协调的状况,进而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共同进步,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意味着既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他们需要的条件,生态文明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主张将人类的消费和生产规模控制在地球资源确能支持和环境能容纳的范围以内,确保人类能够世世代代地在地球上健康幸福地生活。生态文明体现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科学发展观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它与生态文明理念在本质上的一致性,必然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强化政府责任。

三、生态文明建设中强化政府责任的主要内容

(一)培养生态人

生态文明决不等同于一堆经济数字和图表,其核心内容是人的生态化,即在心理、行为、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上,把传统人彻底转变为生态人。生态人与传统的经济人或主体人不同,他的本质是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统一,具有良好的生态伦理素养、追求当代人利益和后代人利益、人的利益和生态环境利益一体化、最优化的人,是实践活动中遵循生态学规律、寻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的人。生态人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一种更高境界的人性假设,是对传统经济人或法律人等类型的完善和超越。#p#分页标题#e#

首先,加强生态教育,树立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念。文明的进步都是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始的,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从本质上说是生态文化观念危机所引起的结果,建设生态文明首先必须以思想观念的根本转变和深入人心为前提,具备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念是培养生态人的思想前提。生态文明价值观是人的思维方式、伦理价值观念的彻底转变,表现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资源节约的清洁生产观,拒绝浪费的绿色消费观。政府要建立和完善的生态教育机制,把道德关怀引入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层面,树立起人对于自然的道德责任感,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使人们意识到生态财富既是增加社会财富的物质基础,又是社会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仅需要创造和享受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且还需要有丰厚的生态财富,人们要像对待其他财富一样去追求、获得和珍视生态财富,这样可以激发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内在动力,使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

其次,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加强人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生态人不是被动地存在,而是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马克思强调,“劳动首先是人和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③这就是说人类的劳动具有调整、控制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趋向良性循环的作用,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也必须借助于人的力量而实现,生态人借助于劳动等手段来调控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从而实现着自然的人化过程,由于人类实践活动的无限性,人化自然的范围不断扩大,人将“再生产整个自然界”,④同时,人作为自然界一个组成部分的客观地位,也决定了人对自然的任何“人化”都必须建立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并且人们也有能力把握自然规律、改造客观世界,“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⑤生态人可以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实现着“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双向过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发展生态生产力,实现产业生态化

工业文明所倡导的生产力是指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而生态文明所倡导的生产力我们称之为生态生产力,即人类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遵循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运行的客观规律,通过控制自身的力量以及基于这种力量之上的生产行为来建立主客体关系,实现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和谐协调、共生共荣。生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生态文明的主要标志之一。生态生产力作为对工业文明生产力的扬弃,它克服了工业文明生产力的许多弊端,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想跨越发达国家所经历过的工业文明的工业化,进入生态文明的工业化,首先需要实现生产力发展的跨越,即从工业文明的生产力阶段进入到生态文明的生产力阶段。

实现产业生态化是发展生态生产力的有效方式。《21世纪议程》指出:“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不适当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导致环境恶化,贫困加剧和各国的发展失衡”。⑥所以,必须要改变传统的不可持续的工业生产模式。产业生态化就是以产业生态学为理论指导,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用生态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来改造工业,构造合理的产业生态系统,以达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因此,生态文明不仅需要工业化,而且还需要十分发达的工业化,是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方法来指导的绿色经济模式。“在我国推进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是当前扩内需、保增长、惠民生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调整经济结构、增强发展后劲、化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长远之计。”⑦当前,实现产业生态化、发展绿色经济,既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关键举措,又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抓手。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产业生态化的重要途径,它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大幅度减少和杜绝废弃物排放,在节约资源、保护生存环境的前提下增加社会财富,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⑧发展循环经济是我们用发展的方式来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我们要以高科技为依托,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以生态化技术武装的生态化工业、农业和服务业,逐步实现社会生产的生态化,使生态化产业成为重构经济系统、带动传统产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转变消费观念,推广绿色消费模式

二战后,西方国家多数采用了凯恩斯主义,采取刺激消费的政策,这就当时失业和危机非常严重的时期而言,快速修补了被经济危机毁坏的生产链条,恢复了岌岌可危的西方市场经济生命力,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然而,这些旨在解决短期问题的政策主张却被人为地无限放大、拉长,形成了异化消费。资本家试图通过刺激异化消费达到两个目的:第一,使异化劳动合理化。资本家通过向个人提供几乎是源源不断的商品,来说明异化劳动是人们物质丰富和消费水平提高必不可少的条件,人们在异化消费中消除了对异化劳动的不满,异化劳动被赋予了合理性,资产阶级也找到了新的统治合法性依据。第二,刺激虚假需要,实现资本扩张。在利润推动下的大规模工业生产使产品出现了“过剩”,为了维持资本的持续增值,消费变成了新的生产力,异化消费因此成为资产阶级所极力倡导和推崇的消费模式。异化消费以占有多、好、新、奇的对象来显示自我的价值,把消费作为成功和幸福的主要标志,这样,消费的本原意义完全消失,它异变为一种象征、符号、代码,成为划分社会等级、表征阶层差异的标杆。本来是用于满足人们生活所必需的消费产生了裂变,消费成了目的本身,异化消费是一种远远超出人生理需求的病态消费,造成了真正的需要和消费脱节,由媒体激发起的越来越多的强烈需求欲望与相对下降的实际购买力之间矛盾不断加剧,容易形成两极对立的社会心理或社会意识,对社会和谐具有极大的危害性。由于消费主体的异化,消费客体的异化便在所难免,在过度消费观念引导下的大量生产,势必导致对自然界的掠夺式开发。#p#分页标题#e#

残酷的现实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自我的需求和价值观,反思异化消费的生活方式,异化消费绝不能因其暂时性的经济合理性而得到辩护,人们就必须改变表达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方式。绿色消费是一种既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高层次的理性消费。用绿色消费的理念去引导消费行为,是消除生态危机,最终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理念,推动形成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⑨作为一种全新的消费方式,绿色消费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以减物质化或非物质化为手段。绿色消费使人们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的基础上,注重通过提高精神生活水平来获得幸福感,从而全方位地提高生活质量,实现表达需要和满足需要方式的彻底变革。第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消费本来是作为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手段,但当变为人的目的之后,人便异化为以消费来证明其自身价值,就会不自觉地逐渐沦为物欲的奴隶,扭曲个人的道德人格,把人推向病态化、单面化的畸形发展道路。绿色消费观把人的全面发展当作终极目标,强调的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和谐统一,注重的是消费行为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第三,以适度消费为前提。绿色消费要求人类的消费需求理性地维持在一个“度”的范围内,即适应于国情国力、不超过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所能承载的限度。第四,以公平消费为基本原则。绿色消费要求每个人在行使消费自由权时,以不影响他人、社会和生态系统整体的、长远的利益为前提,注重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和种际公平。消费者是否采取绿色消费方式直接决定着绿色消费的社会化程度,政府可以利用财政、税收、价格、信贷等经济手段,把自然资源系统内在要素的价值纳入到社会生产的成本核算体系之中,在产品价格中追加自然损耗的成本,对自然生态系统提供必要的补偿。同时加强绿色消费理念的宣传教育,使消费者从根本上认识绿色消费的益处,推行政府绿色采购,用实际购买行为去影响和鼓励商家在生态环保方面做出努力。

第10篇

关键词公共政策决策气球平衡报道

AbstractAstheeconomydevelopsandthepoliticsimproves,Chinahasbeengraduallymovingtowarda“ParticipatorySociety”.Governmenthasbeentryingtodropthetraditionaldecision-makingmodeofproposinganddecidingatthesametime,rather,itsetsoffa“balloon”totestthepublicresponsebeforefinalizingapublicpolicythatconcernstheinterestsofmostcitizens.Thisessayreviewsseveraldebatesonissueslike“extendingworkingtenures”,analyzesthemthroughrelatedpublicpolicytheoriesandjustifiesthenecessityofreleasing“policyballoons”.Pressandmediashoulddiscardtheoutdatedconception,fullypracticethebalancingstrategyandreportactivelyandresponsibly.

Keywordspublicpolicy,policyballoon,balancedreporting

现代社会是“参与性社会”(participatorysociety),即“社会中的个体成员,能够积极地参与决定他或她自身的命运。这是一个讨论的社会、学习的社会,试验的社会和发展中的社会。”[1]它建立在鼓励和尊重个人参与社会活动的基础上。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正逐步演进为“参与性社会”,在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问题上,相关部门开始认真听取公众意见,鼓励公民积极参与政策合法化的过程,一改过去“谋”与“断”一步到位的政策制定模式为“谋”与“断”的适当反复,增加政策的透明度。

9月份有关“延迟退休年龄”的争论就是一例。

对于是否要延长退休年龄,学界争论已久。早在2000年,就有专家提交《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测算与管理》的报告,建议国家应尽快确定推迟退休年龄方案。目前,在“白色浪潮”对社会养老已形成一定压力的状况下,有关政策的出台并不想一蹴而就;而是先通过新闻发言人之口向媒体披露消息,将考虑制定政策的意图公之于众,以此来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我国已出现一个良好趋势: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有关部门开始施放“决策气球”来试探舆论。退一步讲,即使不是主观意愿,在客观上也起到了类似的作用。

何谓“决策气球”?笔者认为可以理解为:它是在某个公共问题已经形成并有一定的政策诉求后,有关部门在考虑相关政策制定与否、该如何制定时,尽可能广泛地听取舆情民意的一种试探性方法,具体做法是通过新闻媒体传播有关信息,以激发利益取向不同的公众参与讨论,各抒己见,建言献策。

在我国,施放“决策气球”是一种新颖的做法,赞成者称道这体现了政治文明的进步;但也不乏反对意见,如认为在一些涉及民众利益、比较敏感的问题上,不能随意信息,因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起舆论混乱,并有可能引发社会动荡”。[2]对此,我们将通过回顾两个典型事例——都江堰“杨柳湖工程”停建和“延长退休年龄”的争论,来探讨:施放“决策气球”有无必要?新闻媒体对此该持何种态度?需要具体运用哪些策略?

一、典型事例回顾

1、都江堰“杨柳湖”工程的停建

“杨柳湖”工程距离都江堰世界遗产核心区仅350米,很可能会对文物保护、生态环境造成巨大损害。但有关部门事先没有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而是采取了绕过审批程序,先开工、后报批的工程建设模式。为了获得支持,2003年4月28日,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就此邀请四川省水利、文物、建设、环保、遗产管理等方面的领导和专家到实地勘察并论证。会上反对建坝呼声强烈,但是管理局仍坚持继续上马,并在6月5日,再次组织论证,将持反对意见的专家排除在外。7月9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记者张可佳采写的报道《世界遗产都江堰将建新坝原貌遭破坏联合国关注》后,杨柳湖工程开始进入公众的视野,并形成了一个报道的,央视一套的《新闻30分》、《焦点访谈》以及《南方周末》等纷纷前往都江堰调查采访。8月初,在媒体广泛报道后,由建设部等单位组成的专家调查组前往都江堰进行调查,并提出质疑。8月26日,四川省发展计划委员会递交统计报告,给出两点意见:该工程不宜上马,要慎重;在未取得一致意见之前,暂停杨柳湖前期工作。8月29日,在四川省政府第16次常务会议上,省长当场表态“不能上”,大坝的各项工作暂停,工程论证也同时停止。

2、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争论

2004年9月8日,《北京晨报》最先发出报道,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胡晓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们正在考虑延长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首要是女性的。由于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这则新闻就像一石激起千层浪,反响强烈。在新华网发展论坛,在8日早上的7点59分,就有网友上首贴,截至到当天晚上的11点27分,已经有330条回复,绝大部分持否定态度。[3]此后数天,对这则消息,全国媒体都在跟踪报道、展开讨论。以时评为例,据不完全统计,仅在9月9日就有4篇,如《信息时报》的《“推迟退休”只会加重社会负担》、《中国青年报》的《延长退休年龄的隐忧》、《南方都市报》的《延长退休年龄不是减压妙方》、《南国早报》的《延迟退休别按下葫芦浮起瓢》。由于公众舆论对延长退休年龄主要持反对态度,9月13日晚,在中央台的《经济信息联播》中,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刘永富表示“退休年龄,在研究,这个问题很敏感,涉及到方方面面,没有最后的抉择”。随后几天,讨论仍在进行。9月17日,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部长郑斯林对此正式表态说,“延长退休年龄并不是当前中国立即需要实行的政策”,同时透露正在吉林、黑龙江开展试点。

二、施放“决策气球”是必要的

在哲学意义上,公共政策所主张的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主体与客体相适应的过程。任何高效益的政策都是以一个良好的政策制定系统为基础的。重视这一过程,是公共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回顾,参照现代公共政策的特征、基本价值标准和制定的基本准则,笔者认为在许多政策制定过程中施放“决策气球”是必要的。

1、现代公共政策问题日益复杂化

现代公共政策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政策问题日益复杂化,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策问题具有相关性。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任何因素都存在于一定的系统之中,任何系统都与其他系统密不可分。据此,公共政策的价值标准,就不能只考虑现实的、直接的、直观的政策后果,还必须同时考虑未来的、间接的、潜在的政策影响。二是政策目标具有多重性。现代社会是多元的,公共政策的目标选择也随之具有多重性。不同的政策目标在理论上可能会出现悖论,在实践上也不乏冲突的存在,进而形成公共政策的选择困难。三是政策问题具有动态性。节奏明显加快、价值多元化和动态变化性是现代社会的三大特征,公共政策问题相应地形成了较强的动态性。

2、公共政策的政治公正标准和社会可行标准

从宏观上说,任何公共政策应该遵循的最基本的价值标准中,都包括政治公正标准和社会可行标准。政治公正标准主要有以下两个内涵:一是除法律特别规定保密外,现代公共政策讲求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透明度,讲求公众发表意见的合法途径,讲求新闻监督。因为只有具备一定的公开性,公民及公民团体才可能了解公共政策是否合法,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公众的利益。二是公共政策必须符合利益普惠的原则,即“公共政策由其性质所决定,其目的在于为全体公民谋取利益,而不是为少数人或特殊利益集团谋取利益”。[4]社会可行标准主要是指,一项公共政策在政策宣示后可以较为顺利地推行。具体说来,即指既定政策有良好的国民基础,至少不会遭到社会普遍的或一部分人的强烈抵制;同时也不会造成严重的社会现实问题或历史遗留问题。

[page_break]

3、公众舆论是公共政策决定的重要准则

政策决定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将决定政策执行、反馈、修正的难易程度。影响政策决定的因素很多,如个人价值观、党派认同、选区或地区的利益、公众舆论、传统或惯例等。其中,“公众舆论确定了公共政策的基本范围和方向”[5],尤其在那些与公众发生直接关系的政策中。这是因为从“应然的”意义上来说,由于政府的公共权力和公共事物管理的被授权、被委托的地位和职能,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公共政策的“公共”性质,政策决定理当尊重民意。从“功利”的角度来看,聪明的决策者都明白,在公众已形成明确、集中而强大的价值倾向的情况下,顺应民意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参照以上的理论,事先“延迟退休年龄”的消息来试探民意是有必要的。现代政策问题日益复杂,如退休年龄的延迟不仅仅只关乎养老金的支付,还会涉及到年轻人就业、普通职工的生活状态、现行《劳动法》的修改等一系列问题,它们之间不乏冲突的存在。利益取向不同的群体对此事就态度迥异,部分公务员、科教人员非常肯定;而大龄“蓝领工人”、下岗职工等则强烈反对,如果贸然出台政策,其公正程度和社会可行性将会大打折扣。

“杨柳湖”工程的停建,很大程度上则得益于公众舆论的反对。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但“杨柳湖”工程可能会违反“都江堰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唯一性原则”。消息一经披露,众多专家、广大公众的一致反对,全国180多家媒体都介入了报道,最终公众力量直接影响了决策,该项工程被叫停。试想,如果在工程立项之前试探一下民意,会这样虚耗人力物力么?

三、新闻媒体应该采取的态度和具体措施

如上文所言,施放“决策气球”这一新颖做法值得提倡。对此,笔者认为新闻媒体应该积极参与报道,引导公众讨论,力求成为一个良好的沟通渠道。这基于以下两点原因。

1、新闻媒体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地位

就公共政策的制定而言,至少有三类主体通过不同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介入了制定过程。新闻媒体属于其中第三类——社会非法权主体,即“在正式的法律规定中其行为属于非政策行为,但实际却可以影响甚至深深影响政策决定的社会主体”。[6]新闻媒体主要是通过传播社会舆论来介入的,它负有为那些“缺少声音”的公众讲话的责任,成为一个能充分容纳民意表达的平台。因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权利虽是宪法原则之一;但实际中,作为个体的公民直接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机会很少,民意很难通过正式的制度渠道进入到公共事务的决策和裁判中去。

2、改善我国公共政策报道状况的需求

“新闻是人们对其生活作出合理决策所需的信息。”[7]这是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麦尔文﹒曼切尔在总结新闻定义时提出的原则之一,着重强调新闻的决策功能性。对此,西方的一些主要媒体做得很好,它们历来以公共政策的权威报道为己任。而囿于一些过时的观念(如认为保持一定的神秘性有利于维护政策的权威;以为政策制定的由头、制定中遭遇诘问和反复修正等过程一旦被公众知晓,会影响政策的严肃性),我国的公共政策报道,尤其是针对决策过程的报道,在传媒实践中并未得到充分实现。有论者认为,目前媒体“较低水准的公共政策报道,常常不能满足主流人群的关注与兴趣”[8]。

对“决策气球”的报道,新闻媒体要解放思想,跳出陈旧观念的樊篱。同时,在具体操作实践中,还须讲求一定的报道策略,将可能潜在的负面影响消弭于无形。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施放“决策气球”是政治文明进步的体现,应该是经过精心策划的。媒体在报道时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不能为了抢新闻而捕风捉影。如2004年12月28日,有媒体报道科技部一位官员在的留学人员代表座谈会上透露,为吸引更多优秀海外人才,中国正在考虑效仿印度,为海外专才实行“双重国籍”的优惠政策。后经核实,这是记者对该官员讲话的误解所致。该官员在会上并未谈及中国考虑“双重国籍”的问题,其原话为:目前国际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境外留学人员的吸引,例如印度采取了“双重国籍”的方式,而我国是采取“永久居留权”作法——也就是所谓的“绿卡”。此外,媒体的报道要有权威的信息源。关于双重国籍这个问题,有决定权的是公安部和人事部,所以对双重国籍问题放“决策气球”的不可能是科技部。记者如果事前想清楚了这个问题,就不会从改变双重国籍的角度报道该官员的谈话。其三,“决策气球”的报道要留有回旋余地。如此次有关“延长退休年龄”的报道最早出现在《北京晨报》上,信息源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胡晓义。为了避免绝对化,新闻中着重强调发言人“并没有透露政府何时会对公民的退休年龄作出调整,只是说这个工作是个渐进的过程,目前正在着手研究。”

其次,在报道新闻时应遵循“平衡报道”的原则。“平衡报道”源出于西方新闻学,是西方新闻报道所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1980年出版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中就指出:“新闻报道应当求得平衡、公正和客观。”在中国大陆,孙旭培在研究我国报道方法演变的基础上,结合国外的报道经验,也于80年代就提出了新闻报道的平衡的概念[9]。运用“平衡”的报道方法,可以在突出报道一种主要因素时,还能顾及其他因素,特别是相反的因素;在突出报道一种主要意见时,还能点出其他意见,特别是相反的意见。这样就能更准确地反映事物及其内外联系,寓倾向性于全面、客观、公正之中,使人更加信服。同时也可以较好地对舆论进行调控,因为通过平衡报道,社会各方面的意见都能呈现在大众面前,这会加强各群体之间的交流,避免极端意见的出现,有利于社会谅解和社会整合。

“重大的事情让人民知道,重大的问题经人民讨论”。回顾“杨柳湖工程”的停建、“延迟退休年龄”的争论等事件,可知一项公共政策尤其是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其制定过程的公开、透明,有利于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有利于增进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因此,施放“决策气球”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媒体对此应该持肯定态度,并采取慎重和有效的策略进行报道;而广大民众应该积极参与讨论,理解和包容可能会出现的某些偏差。

注释:

[1]【美】赫伯特.阿特休尔:《从弥尔顿到麦克卢汉》,纽约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6页

[2]陆高峰:《“延长退休年龄”新闻的反思发言人不能乱发言》,《信息时报》,2004年9月21日

[3]新华网发展论坛2004年9月8日关于“延长退休年龄”的讨论

[4]张国庆:《现代公共政策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0页

[5]转引自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66页

[6]张国庆:《现代公共政策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7页

[7]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135页

第11篇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素质

对于高校学生工作来说,很大一部分需要学生干部来协助进行,对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等进行组织和协调,所以学生干部是学生的管理者,也是学生的服务者。作为新时期的高校学生干部,他们不仅仅是学习中的优秀者,还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必须认清时代特点,积极应对挑战和机遇,树立时代责任感,将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作为实现自身价值的主要目标,不断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一、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必须具备多方面的优良素质

(一)良好的思想素质

思想素质是高校学生干部做好学生工作的根本,这就要求学生干部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成绩优良,乐于助人,爱护学生,致力于良好学生关系的建立;在工作上,为人和善,待人礼貌,宽宏大量,知行一致,克己奉公,诚实信用,尽职尽责,将为学生服务作为工作重心,努力克服个人主义,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充分发挥自己在学生中的表率作用和带头作用。

(二)良好的政治素质

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力量,是学生生活、学习、工作的组织者、协调者和管理者,对于高校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推动作用,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这是高校人才综合素质的首要表现,在新的社会形势下,传统的思想意识面临着严峻挑战,高校学生干部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用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与党的高度保持一致。

(三)良好的知识素质

高校学生干部必须具备良好的知识素质,掌握一定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这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基础之一。由于新时期对人才知识层次的要求较高,高校对学生的教育和领导必须融合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使高校学生干部具有较高的知识结构,不仅掌握牢固的专业知识,还能有意识的学习相关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树立自己在学生工作中的号召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和领导能力,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服务,确保领导行为的有效性,保证学生工作任务出色的完成。

(四)良好的沟通能力

良好的沟通能力也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基础,是一个优秀管理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学生干部作为学生工作的骨干力量,要想使工作顺利开展,在平时工作中必须明确自己和学生的身份,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获得学生支持,充分调动学生力量,推进工作的顺利开展。学生干部与教师、干事接触的也比较多,这就要求学生干部不断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交往能力,明确自己的职责,努力拉近师生关系,保证工作高质高效完成,也使自己的能力在一个轻松、友爱的工作环境中不断得以提高。

(五)良好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人进步的灵魂,学生干部只有具备较高的创新能力才能成为高校学生工作进行的动力。高校学生干部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大胆进行创新,不仅要提高自己学习上的创新意识,还要在工作上有更主动、更新颖、更大胆的想法,注重实践,务实工作,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时因地对工作加以改进,提高工作效率,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高校学生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此外,高校学生干部还要注重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激发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提高自己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适应新时期对综合型人才需求的必然选择。

二、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必须树立现代领导观念

(一)树立公仆意识

高校学生干部是广大学生选择出来的,也就是说其权力来自于学生,所以也应服务于学生,作为广大学生的服务者,学生干部必须树立公仆意识,将为学生服务作为工作重心,否则,若没有为学生服务的领导观念,没有较高的公仆意识,就无法成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也必将不会为学生所信服。因此,学生干部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观念意识,将这种意识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用自己的真诚感化学生,从而得到学生的信赖和拥护。

(二)树立民主意识

在新的社会形势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逐渐加强,大学生的民主意识也不断强化。高校学生干部要做好学生工作,就必须具备民主意识,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广泛听取学生意见,对相关活动的讨论和决定,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自己的民利得以履行,也使学生履行权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提升,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工作的顺利完成,还能够使学生干部与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关系。

(三)树立开拓意识

高校学生干部具备开拓意识,就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思维,勇于挑战,敢于超越,积极深入并了解学校和相关系部的工作要求,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为学生办正事,办实事,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开拓性地开展各项学校工作,充分发挥自己在学校建设中的作用。

三、结语

总之,高校学生干部是学生工作的重要骨干,是学生中的佼佼者,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因此,在享受自己权利的同时,学生干部也应不忘履行义务,努力完善自己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树立公仆意识、民主意识和开拓意识,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也为社会主义发展和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司福利,薄建柱.浅析高校学生干部应具备的素质[J].才智,2011,12(9).

第12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经营管理、心智模式、学习型组织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不仅是顺应世界管理科学发展的趋势,而且也是我国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及参与市场竞争的迫切需要。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走向成功的法宝。现代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应用先进的管理思想,为企业提出明确的发展观、竞争观、利益观。现代企业文化在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企业素质和管理水平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成功的企业必定孕育着优秀的企业文化,因此,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制胜的法宝。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渐完善,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人们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载入新《》作为灵魂,进一步为我们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因此,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功能,行之有效地开创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迎接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入世后的严峻挑战,不仅成为当务之急,而且也成为企业把发展当作第一要务,与时俱进,创新求强的重要目标。

一、企业文化的含义和功能。

企业文化是企业围绕生产经营管理而形成的观念的总和。它包括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宗旨、发展战略、奋斗目标、员工品质、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企业作风、礼仪庆典、社会形象、信誉形象等。其主要功能有:

1、导向功能:卓越的企业文化,使企业具有崇高的、远大的目标,引导企业健康发展;而拙劣的企业文化正好相反。

2、凝聚功能:企业文化具有一种极强的心理凝聚力量。当一种文化得到认同后,就会形成一种粘合作用,从各个方面、各个层次把企业员工凝聚起来。

3、激励功能:在一种“人人受重视、个个被尊敬”的企业文化氛围中,员工们的贡献就会及时得到肯定、赞赏和奖励,员工时时受到鼓舞,处处感到满意,就会有极大的荣誉感和责任心自觉地向更高的目标努力。

4、约束功能:企业文化以无形的、非正式的、非强制性的各种规范和人际理论关系准则,对每个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起到约束作用。员工在企业文化的影响和作用下,自觉接受特定文化的规范和约束。

5、美化功能:企业文化力求把员工的生活和工作统一起来。员工不仅把工作当做谋生手段来对待,而且尽可能发掘工作本身的意义,使之成为员工所愿意、所喜欢从事的工作。

6、协调功能:企业文化能够协调企业和社会关系,使社会和企业和谐一致。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尽可能调整自已的经营方针和具体措施,以便更好地满足顾客和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满足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要求,符合政府新法规实施的步伐。

7、辐射功能:企业文化通过它的辐射作用,向社会提供企业的管理风格、经营理念、精神风貌、服务态度、产品质量、竞争意识等信息,从而得到社会的肯定和认可,反过来又对社会产生影响,通过企业文化的协调功能,实现企业和社会双赢的目标。

企业文化的这七种功能,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取得预期成效,关键在于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良好的建设途径。

二、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企业文化的组织领导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长期的带有战略性的任务。首先,企业领导必须给以高度重视,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积极创造条件,扎扎实实地组织实施。其次,企业领导要身先士卒,身体力行。企业文化建设要靠企业领导行为以直接感人的形象体现出来,积极主动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因为企业文化是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念、工作责任感、文化技术素质等“文化“因素”似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却对看得见摸不着的属于有形资产的物资因素起着不可忽视的关键性作用。遗憾的是,这一看似无形实为根本性的问题,往往、被不少管理者所忽视。尽管他们口头上也承认这些无形的因素非常重要,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却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未来的企业竞争将主要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从某种角度上讲就是文化的竞争。国内外现代企业许多事例证明了优秀的企业文化都是在厂长、经理的高度重视,积极倡导,大力推进下而建立起来的。最后,企业领导还要善于引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交流、协商等形式,说服员工,把企业文化建设活动转化为员工共同的自觉行动。因此,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需要长期坚持,全面完善,不懈的进取。

三、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注重宣传舆论导向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则。不恰当地将企业文化置于思想政治工作之上或等同起来,甚至以企业文化代替思想政治工作,认为把企业文化建设做好了,思想政治工作就自然而然的搞好了,这不能不说是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误解。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包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企业的两个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思想的宣传、贯彻、落实,具有强烈的政治意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完善,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和经验丰富的专业队伍。长期以来的实践证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和可靠保证。因此,在建设企业文化的同时,不可忽视企业政治文化建设,淡化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还要通过各种宣传工具,制造舆论,以加强企业员工的文化意识,使得企业的新文化、新观念人人皆知,深入人心,并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积极参与。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可以用标语、口号简明扼要地表示出来,并通过各种传媒手段进行宣传、报道,以取得社会的支持和认可。这不仅使企业各级管理者和员工深感任务重大,人人有则,积极投身企业文化建设之中;而且,社会上有关人士也可以从报纸、电视、广播等传媒上了解到企业的文化建设。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将先进的思想、有益的建议迅速地反馈到企业中来,以便提供企业文化建设的新思路,丰富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内容,集思广益,内外共建,这也是企业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四、构建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

企业文化通常可分为狭义的企业文化和广义的企业文化。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基本的企业精神和凝聚力,以及企业全体员工共有的价值观念的行为准则。而广义的企业文化,除了上述内容外,还包括企业员工的文化素质、技术素质,企业中有关文化建设的措施、组织、制度等。就企业文化的结构层次来看,主要有三个层次:第一是物质文化层次,它是指企业文化建设的硬件设施等,它是企业文化结构中的最外层;第二是制度文化层次,包括企业中的习俗、习惯和礼仪,以及成文的或约定俗成的制度等,它是企业文化的中介层;第三是精神文化层,它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主要指的是企业员工共同的意识活动,包括生产经营哲学、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美学意识、管理思维方式等,它是企业文化的最深层,是企业文化的源泉。企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企业文化的完整体系。

五、坚持密切联系企业实际

企业文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而各个企业之间由于发展历史的差异,企业生产类型和经营方式的不同,又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企业文化特点。作为植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文化,无不打上本企业的烙印。所以,企业文化建设一定要从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实际出发,既要考虑改革开放的实际要求,体现鲜明的国家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特点,又要形成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使企业经营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使优良的企业文化能够打造出一个良好的企业环境,来提高员工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内形成企业凝聚力,对外提高企业竞争力,形成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纽带和道德纽带,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共同进步,实现时代特征和企业个性的高度统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渐完善,中铝公司成功上市与机构重组、人员整合给中铝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中铝矿业分公司作为中铝公司主要供矿基地,深刻认识到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是沟通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纽带,也是标志矿业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因此,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决非一日之功,而是要经过长期、全面、艰苦的努力。

六、积极发挥员工的主体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应重视员工的主体性,要求员工意识到自已是企业的主人。它强调人的理想、道德、价值观、行为规范等在企业管理中起的核心作用;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关心人、尊重人、信任人,使全体员工互相尊重,团结奋进。积极参与企业管理,推进企业发展。大量事实证明,当企业的领导者不尊重或不信任员工,对他们视为无关紧要人员时,他们也会按无关紧要的心态来回报企业;若你把他们看作核心人员时,他们会更加自尊、自强,以核心人员的版权所有要求,尽最大的努力实现企业的愿望,为企业做出优异的成绩来。企业文化建设,是塑造以员工为中心的企业文化,正确处理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使员工对企业产生一种归属感和亲切感。同时,企业文化又是企业每个员工必须认同和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以企业的人际关系为基础的。如果企业人心涣散,缺乏向心力,就难以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只有正确处理好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员工与企业的关系,使他们之间彼此信任、理解、尊重、营造平等、团结、民主的氛围,才是塑造企业文化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员工是企业的创造者,员工的生产实践永远是企业文化的源泉。所以,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进程中,必须始终坚以员工的主体作用。

七、吸取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

企业文化建设,虽然不能照搬、照抄其它已有的企业文化建设模式,但在方法、原则、经验、内容等方面,还是有经验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为我所用的。一些国内外成功的企业,如国内的海尔、联想、日本的松下、美国的通用等知名企业,他们的经营策略、经营理念各不相同,我们可以借鉴他们在培育、发展企业文化过程中所走过的道路,寻找适合我们自己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并处理好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外来文化与本企业文化的关系。同任何一种其它文化建设一样,企业文化建设也是开放型的,必须兼容并蓄,充分吸收国内外优秀文化建设的经验,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塑造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

八、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