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30 10:26: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学的艺术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英语文学;语言艺术
引言:
自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英语文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爆发态势,引领者人们的思想浪潮的转变,也想我们展现出了欧洲人民思想改革的曲折路径,涌现了一大批的著名文学家和思想家,创造了数不胜数的经典文学作品,其中蕴含的思想至今仍能够给人们带来启迪和反思,其中蕴含的情感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是属于世界的思想、艺术财富。这些英语文学作品能够广为流传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其中所表现出的精彩、感人、魅力十足的语言艺术。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本质上就是对语言的表达方式的加工和体现,这种对语言的加工的方式方法,即是文学作品中语言艺术的表现。
我们日常的英语学习过程,通常是学习英语的单词、语法、发音和日常使用,以求掌握英语的日常运用,这些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并不涉及到英语文学和其中的语言艺术的研究。但如果要对英语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学习研究,就必须深入了解英语文学中蕴含的思想和内容,从字里行间体会英语文学中的语言艺术,研究其中的表达特征和独特意象。文学是语言艺术的集中表达,文学的发展史可以充分的表现语言的发展路径,是语言的高级发展阶段。文学的语言表达不仅仅能够给人带来情感上的感染和思想上的启发,其中也蕴含了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变革历程,以及作者所经历的人生和思考路径,对文学的语言艺术的研究,可以让我们通过作者的文学作品深入的了解历史文化的变革,感受其中的深邃思想和情感,对文学作品和所属语言的研究、学习工作十分重要。
2.英语文学语言艺术的研究难点
对于英语文学来说,其语言艺术的研究工作十分繁复庞杂,难点众多。首先从外部原因来说,英语的使用范围非常大,使用英语作为主要使用语言的国家非常多,这导致了英语文学的繁复性。文学的发展和表现必然与作者所处的国家、地区的历史、文化和风俗有着非常深刻复杂的联系,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即使作者都使用英语来进行文学创作,也会让其中的语言艺术被当地的文化、风俗和历史所感染,导致英语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多种多样,各具特点。如果不能深入的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和地域背景,就无法对英语文学的语言艺术做出准确、真实的探究和赏析,这是英语文学的语言艺术研究的难点之一,区别于相当多的语种文学。从另一方面来说,英语文学的语言艺术内部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各个语言艺术的种类既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征,互相之间又有紧密的关联性,难以进行主观分类,做到系统的分析研究。造成这一点的主要原因是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作者的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的不同所导致的,语言的进化、分歧和传承、作者的相互学习和自我感悟让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既具有独特性又具有关联性,枝叶繁杂,难以进行综合性的语言艺术研究。总而言之,这些研究难点导致英语文学的语言艺术研究难以使用传统的艺术流派分类来进行研究,因此我们需要从英语文学的语言艺术的特征方面入手,进行英语文学的语言艺术研究工作。
3.英语文学的语言艺术特征
文学作品的文字语言和平常使用的语言区别很大,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这种艺术特点彰显了文学作品的独特艺术魅力,让深邃的思想境界和强烈的情绪抒发变得既有力量,又有感染力,既生动形象,又含蓄婉约,既给人以启发和感动,又不会显得做作不堪,这就是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的魅力和特点。我们从英语文学的语言艺术的特征出发,从四个方向对英语文学的语言艺术进行探究和分析,即语言艺术的意象性、生动性、情感性和含蓄性,赏析英语文学的语言艺术的特点和魅力。
3.1意象性
文学语言的意象性是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在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加工表述,构建出一个虚幻的世界,通过各具特色的人物设定和引人入胜的情节发展来表现故事背景,描述环境景色,渲染情感纷扰,塑造人物品质,宣扬思想品德,以此来表现作者对世界的思考感悟和情绪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作品中蕴含的思想境界和情绪,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或者深入思考。作者通过对现实世界的夸张和深入描写,进行真实或者虚幻的故事表现或者人物塑造,反应作者本人对事件的思考和情绪表达,同时体现了整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愿景诉求,这种意象性表达方式极具代表性和感染力,由此催生了意象派的诞生。在19世纪初,意象主义运动由部分英美诗人发起,其主旨思想反对诗人通过诗文发表议论和进行感叹,要求诗人以将思想感悟通过凝练、含蓄、准确、鲜明的意象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以此形成诗句,埃兹拉庞德即是意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代表作“InaStationoftheMetro”(地铁车站),仅有两行诗句,“Theapparitionofthesefacesinthecrowd;Petalsonawet,blackbough.”(人群中的脸庞幽灵般隐现;湿漉漉,黑色树枝的花瓣),辞藻平实,作者在地铁站内看到了人们熙攘纷杂、明暗交错的脸庞,联想到了黑色树枝和花瓣,生动形象的展示了纷扰复杂的现实及麻木冷漠的灵魂,又展示着一种冷静但坚决的美,让人十分感叹。这首诗意象简单,简短有力,又富有音乐般的韵律美,给人带来了强烈的情感震撼和思想共鸣,是英语文学语言艺术的意象性的代表之作。英国诗人雪莱的“OdetotheWestwind”(西风颂)也是英语文学语言艺术的意象性的代表作,其中的一句诗“Ifwintercomes,canspringbefarbehind?”(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广为流传,为读者带来了坚持的希望,以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鼓舞了与旧社会作斗争的人们。诗中,作者通过对西风吹过时的万物俯首景象的描述,表达了对西风的自由、强大的向往,希望革命能够如西风一样摧毁腐朽的社会,带来春天的希望。其中西风就是作品的主要意象,极具代表性和感染力。
3.2生动性
文学作品的语言生动性就是通过文字描述让作品中的人物、背景、情节更加灵活生动、贴近现实,让读者认为作品中的内容是真实可信的,让作品的感染力更上一层楼。其中,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就以人物形象塑造生动而著名,例如它的代表作《雾都孤儿》,其中孤儿奥利佛的凄凉悲苦、小偷费金的唯利是图、梅里夫人的善良都刻画的淋漓尽致,孤儿奥利佛的语言充满童真,流氓的黑话、好人的敬语,都体现了狄更斯对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让人物充满了生活化的气息,细节描写非常到位。另一方面,每个人物的衣服、打扮、面貌形象和出场场合都经过了作者的精心设计,完美的符合了人们印象中的人物形象,让作品显得更加真实,张性十足,充满了活力,让读者能够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人物刻画清晰地感受到当时的伦敦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风貌,体会出作者对时代的批判性看法和深邃思想,并从中得到自己的感悟,这种语言艺术的生动性对文学作品的表达功不可没。除了人物刻画的生动性,文学作品中背景的生动刻画也是体现语言文学生动性的主要方向之一,美国作家福克纳就是代表作家之一。福克纳在写作中创造了一个名为Yoknapatawpha的虚幻城市,他在一系列的作品(如《喧嚣与骚动》、《献给艾米丽小姐的玫瑰》等)中使用了这个城市的设定,福克纳描绘了这座城市的地理、风貌、风俗习惯和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琐事,非常细腻生动,犹如真的有这样一座城市一般。这无疑大大的提升了作品的真实性和感染力,仿佛书中的人物正生活在这样一座城市中,正在经历书中发生的事情,让人沉浸其中。这种背景刻画的创作方式和马克吐温所倡导的“地方色彩主义”和“本土主义”相类似,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历险记》的背景和人物都有一定的联系,风格明显。地方色彩主义就是语言艺术的生动性的明显体现之一,其目的是通过详尽的语言文字描写创造出一个生动、真实的地域背景,犹如让作品中的故事在真实中展开,拉近了读者与作品的距离,让作品更加生动形象、深入人心,是展示语言艺术生动性的代表流派之一。
3.3情感性
文学作品的情感性是文学的基础,是语言艺术研究的重要内容。每一个文学作品都凝聚着作者的情感,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是作者情感的外在表达。作者的作品中的文字表达方式,体现着作者想要表达的诉求和强烈的情感宣泄。例如荒诞派的作品,在伤感主义先驱托马斯格雷的《乡村教堂内的挽歌》中,文字苍白无力,只有空洞的怀古伤今,很难理解作者的意图,但作者就是使用这种空洞的苍白文字表现出了他想表现得虚无和空洞,文字和思想高度统一,深刻而富有内涵。还有《小镇畸人》,美国作家安德森的代表小说之一,作者使用精神病人的视角来描述整个小镇的生活状况,文字凌乱不堪,前后跳跃,没有大小写的区分,连标点符号都时有时无,以一种十分强烈的既视感完成了作者想要表现的小镇的无助和混乱,通过这种辛辣的讽刺手法,表现出了小镇居民对于爱的渴望与追求,让人印象十分深刻,这种强烈的情感刺激促使着读者对作品的深入思考。当然,诗歌是所有文学作品中对情感性的表达最为深邃和激烈的文学形式,诗歌在表现诗人情感方面独具优势,从古至今,诗人们创作了大量的作品来表达自己的各种的强烈情感,有失落,有困苦,有爱情,有悲伤,有热爱,有质疑,有无奈,有渴望,所有的情感的无法诉说都包含其中。弥尔顿的《失乐园》,写出了诗人对于上帝的种种质疑,便显出了诗人对理性的向往和对进步的渴求;沃兹华斯的《独自云端漫步》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崇敬之情,欢快的气氛溢于言表;佛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以一种大无畏的精神表达了自己的坚定信念,不为任何选择而动摇;济慈的《夜莺颂》通过对夜莺的歌声的描绘歌颂了自然地美好,反衬了世俗社会的丑恶。这些作品都表现出了作者的强烈情感,通过对文字的加工,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进作品的字里行间,赋予其艺术性和情绪感染力,这是语言艺术的情感性的有力体现。
3.4含蓄性
语言艺术的含蓄性,就是人为的留白,将作品中的思想和情感隐藏在文字中,为读者留出丰富的想象空间,让读者自己去深入探寻作品中的隐含的秘密。用有限的文字表现无限的内涵,是语言文学含蓄性的极致表现。作者通过少量的文字描述,将读者带入其所构建的无限世界中去,带领读者探索其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让读者拥有更多的思考空间和自我认知的探索表达,体现了作品的深邃性和含蓄性。但这种含蓄性并不是故弄玄虚,弄出一些极为自我、解释不清的所谓“艺术”,读者和作者的思想深度并不是天差地别的,读者是可以赏析文学作品、并能够明白作者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宣泄的,太过于直白的语言文字缺乏文学上的美感,并不会受到读者的欢迎,也不利于作品的流传和深入探索,因此,保持作品的含蓄性,以拟人、神话、比喻等方式进行作品表现,是增加作品深度、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探索意向的有效方法,但丁的《神曲》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但丁描述了一个梦,梦中他游历了地狱、炼狱和天堂,见识到了世间的种种不公。他通过这种隐喻和象征性的表现手法,将其对国家和宗教的不满和讽刺激烈而含蓄的表达出来,既强化了作品的艺术性,也增加了作品的内涵,带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是表现语言艺术的含蓄性的代表之作。当然,《神曲》的原作是以意大利的地方方言写成的,并不是英语文学,但其极具代表性且一脉相承,流传版本也是以英语版本为最广,其文学性、艺术性极高,所以以之为例。
结束语
关键词: 民间文学 幼儿园课程 价值取向 融入策略
民间文学是广大劳动人民的语言艺术——人民的口头创作,这种文学包括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歌谣﹑长篇叙事诗及小戏﹑说唱文学﹑谚语﹑谜语等体裁的民间作品。民间文学能培养幼儿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透彻的理解力,带给幼儿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因此,将民间文学融入幼儿园课程对于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幼儿对民间文学的内在需求
我们经常看到幼儿欣赏某一文学作品时的种种表现,他们时而欣喜,时而悲伤,时而惊恐,时而愤怒。他们接受文学作品丰富内容及内涵的过程,是作品描绘的生活场景与精神世界与儿童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真的启迪过程,是善的陶冶过程,是美的享受过程,是心灵相互沟通、情感交融共鸣的过程,是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内在需求的过程。民间文学以幼儿生活为来源,作品中的形象都是鲜明的,幼儿与作品进行相互作用,在体验与想象中,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嬉戏,是主体与课题生命运动“力”的契合。因此,民间文学与幼儿的实际生活更为贴近,更多地呈现出教育的生态性,从而更多地体现出幼儿对民间文学的内在需求。
二、民间文学作品的价值取向
(一)民间文学是作家对生活的高度认识与评价。
艺术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民间文学也不例外,它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深刻领悟、认识与评价。与其他艺术相比,民间文学的感性认识中沉淀着丰富的理性成分,民间文学的内容应有尽有,包括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歌谣﹑长篇叙事诗及小戏﹑说唱文学﹑谚语﹑谜语等体裁。这些民间文学给幼儿传递各种文化知识、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旨在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文学作品,让幼儿感知、理解文学作品所展示的丰富生活,增强对艺术语言的敏感性。如古诗《悯农》、《游子吟》等情感教育类作品,通过一幕幕的情景再现,孩子身临其境,逐渐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深刻寓意。神话《西游记》中大智大勇、调皮可爱、刚正善良的美猴王形象,已深入小朋友的心中,成为孩子们行为的榜样。这些源于生活的描绘对象,是作者对生活的高度认识与评价,然后提取生活中的精髓编到作品中,使作品有超越时空的大量的细节描述,使形象栩栩如生,使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入木三分,使文学作品中的每一个形象都各具特色。
(二)民间文学是用语言塑造文学形象的艺术。
语言具有间接性和模糊性的特点。民间文学的真、善、美的形式隐含在语言中。幼儿必须对语言文字信息进行理解和想象,才能在头脑中产生具体的表象,这一特点,给幼儿无限的艺术想象空间。接受美学认为,文学的艺术想象是由作品和读者共同创造的,读者是否被作品感动,要看读者的想象力在多大程度上填补了作品留给读者的艺术空间。读者大脑中的形象越细腻,越丰满,越鲜活,就越激动人心。
从以上特点看,民间文学作品对儿童的教育有多元价值。首先是审美价值:语言美、形象美、心灵美、意境美;其次是多功能的其他认识价值:科学知识的、人际关系的、行为品质的;再次是娱乐价值:引起美感享受,愉悦身心;最后是促进想象力、创造力、情感体验等审美心理发展的价值。[1]
三、民间文学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策略
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民间文学的特点建立具有特色的园本课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一)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作品,为儿童所喜爱。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在为幼儿选择民间文学作品时,应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幼儿发展的、为幼儿所喜爱的作品。
1.选择形象鲜明生动的民间文学作品。
民间文学作品塑造的形象都抓住了其外部鲜明的特征,表现出形象的鲜明的生动性。如作品童谣《小老鼠》: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小老鼠顽皮的形象描写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深受幼儿喜爱。
2.选择结构简单、情节单纯有趣的民间文学作品。
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往往比较简单并且多停留在表层,因此,教师在选择作品时应选择情节不过于复杂、人物数量少且关系简单的作品。另外,作品还应具有趣味性,如《三个和尚》,作品结构简单,情节单纯有趣。
3.选择语言通俗易懂的民间文学作品。
幼儿的语言理解水平还很低,不能准确理解抽象水平高的词汇,如果教师发现作品中有幼儿难以理解的词汇,就可以在不影响作品原意的情况下加以修改。如“尽收眼底”可以改为“把什么都看到”,“山路崎岖不平”可以改为“山路高低不平”。
4.选择题材生活化的民间文学作品。
幼儿认知经验的积累来源于生活,只有生活化的题材才能丰富幼儿的认知结构。如选择含有哲学启蒙知识的《小马过河》,使幼儿明白做事情不仅要善于分析,善于动脑,还要身体力行地亲自实践。再如《守株待兔》,使幼儿明白要热爱劳动,不偷懒。
(二)民间文学与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渗透。
1.营造民间特色环境。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营造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2],“对幼儿园环境营造的过程就是把教育意图客体化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把教育目的内容具体化贯彻融入要营造的环境中”[3]。因此,我们可营造能激发幼儿对民间文学兴趣的环境氛围,使幼儿置身于一个富有民间文化气息的环境中,与环境形成良好互动,同时在互动中使环境和课程得到不断丰富。如教师可以在墙饰布置中安排民间故事、童谣的内容,在听觉背景中出现民间故事和童谣,使之不经意地深入幼儿的大脑,形成一定的记忆。教师还可以利用相对较大的空间设立民间区域,如民间小舞台、民间表演区、民间美工区等,使幼儿在操作中内化形成文学表象。
2.有效渗透于一日生活中。
民间文学应渗透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教师可以在晨间播放一些幼儿喜欢的民间文学歌曲,让幼儿在闲暇之余欣赏,加深对民间文学的印象;平时教师也可组织幼儿欣赏一些相关的民间文学作品,使幼儿了解和喜欢我们的民族文学;午后老师可带幼儿到园所特有的表演区中,让孩子们尽情地演绎对民间文学的理解,以充分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可多组织一些竞赛类活动,这样更激发幼儿对民间文学活动的兴趣。
(三)民间文学与相关学科的整合。
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有限,因此在开展文学教育活动时,经常要与其相关的其他学科内容形成系列活动,使儿童积累更加丰富的经验。如故事《小熊开商店》涉及数的概念及常识,如果不解决这些知识点,将会影响幼儿对作品的理解。因此,在本次活动中,要利用图片、幻灯片等形式进行科学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幼儿全面、细致地理解作品内容的巧妙之处。
总之,民间文学融入幼儿园课程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真正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明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儿童文学;儿童音乐;相互影响
文学与音乐都是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二者具有密切联系,并且,儿童文学与儿童音乐具有共性特征,儿童音乐具有较强的文学性,而儿童文学也具有较强的音乐性,二者相互影响。因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多元文化的深入促进了整个时代教育的发展,各种艺术形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儿童文学与儿童音乐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融合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儿童文学与儿童音乐受到了学者的高度关注。研究儿童文学与儿童音乐的相互影响不仅能够促进儿童文学与儿童音乐的发展,而且对儿童成长有着深刻意义。
一、儿童音乐的文学性
(一)儿童音乐的审美特征
音乐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音色、旋律、音调、曲式、和声等要素上。各种音乐要素的综合形成了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而儿童音乐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旋律、节奏和音色上。首先,儿童音乐的音色需要音乐创作者用心选择能够吸引儿童注意力的音色,以便给儿童带来美好的审美体验。例如,儿童音乐可以采用童声演唱或运用沉闷鼓声模仿打雷来吸引儿童的兴趣。其次,儿童音乐的节奏主要包括速度、节拍等要素,而儿童音乐的节奏比较鲜明,多采用中速和快速的节奏,来适应儿童的情感体验。最后,旋律是音乐的灵魂,是体现音乐思想的主要载体。儿童音乐中的旋律丰富多彩,不同的旋律会影响到儿童的情绪。因此,儿童音乐的旋律主要采用符合儿童成长特点以及儿童心理规律的旋律。
(二)儿童音乐的语言特征
儿童音乐的语言特征主要包括直观模仿、稚拙风格、幻想思维这三个方面。首先,直观模仿的特点,儿童的思维主要表现为具象思维和直接行动思维,不能够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主要通过事物的表象来思考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在欣赏音乐作品的时候主要依靠具体的艺术形象。因此,儿童音乐经常模仿自然界的事物或声音,进而吸引儿童的兴趣。其次,稚拙风格主要指儿童文学语言的稚气和笨拙,稚拙风格不仅形式朴素,而且能够表达单纯的心理内涵,再现儿童的思维本性。因此,儿童音乐多呈现欢愉和谐的音乐语言。最后,幻想思维,儿童的生活阅历有限,需要通过想象来满足自身的求知欲。在这种情况下,儿童不断幻想并创作新的事物和画面。因此,儿童音乐的语言特征具有幻想思维,并且,这种幻想思维正是儿童的童心和快乐天性的呈现。
(三)儿童音乐的典型性
首先,很多儿童音乐都取材于儿童文学作品,充分运用儿童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和情感来创作具有感染力的儿童音乐。具体来说,有些儿童音乐取材于童话故事,有些儿童音乐取材于古诗。例如,音乐《小红帽》就是取材于儿童经常听的小红帽的故事,将小红帽的故事进行音乐加工,采用适合儿童吟唱的方式。管弦乐《龟兔赛跑》取材于龟兔赛跑这一童话故事,儿童已经十分熟悉故事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在欣赏管弦乐《龟兔赛跑》的时候就能够深刻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感情。而歌曲《咏鹅》取材于古诗《咏鹅》,用音乐形式表达了看到水中鹅嬉戏的惊喜。其次,部分儿童音乐以儿童文学为标题,并从儿童文学中汲取音乐创作素材。例如,德彪西创作的《儿童乐园》钢琴曲组的标题则采用《雪花飞舞》《小牧童》《洋娃娃小夜曲》等文学标题。
(四)儿童音乐的叙述性
儿童音乐经常采用叙述的方式来表达感情,侧重文学要素的描绘,以增强音乐作品的表现效果。而且,儿童音乐中的文学要素描绘集中在景物描绘,将景物和音乐主题相融合,突出音乐作品的内涵。而儿童音乐的叙述性表现手法主要有摹声、象征和情调描写这三种。首先,摹声主要模仿自然界的鸟鸣、风声、雷鸣等,通过声音来构建景物。例如,贝多芬《黎明》这一音乐作品中通过模仿流水和鸟鸣来构建清新的早晨景象。其次,象征主要通过音色、音区与和声的变化来象征事物,以增强事物空间的层次性。例如,德彪西在《大海》这一音乐作品中采用定音弱奏来象征平静的大海。最后,情调描写表达意境。儿童音乐的情调描写主要通过声音、旋律等构建意境画面,进而表达音乐情感。
二、儿童文学的音乐性
(一)儿童文学的音色
首先,儿童音乐会运用拟声词,进而呈现出音乐美的特征,并且,拟声词能够带给读者强烈的听觉刺激,营造动态描绘、夸张印象等效果。而儿童音乐的拟声词主要分为模仿人的声音、模仿动物的声音、模仿自然界的声音这三种。其中模仿人的声音能够呈现出不同的语言效果,例如,龙吟虎啸、牙牙学语等都能够体现特定的语言环境。模仿动物的声音,例如,公鸡的声音:咯咯,蟋蟀的声音:啾唧,青蛙的叫声:呱呱,这些动物叫声能够用声音来代替动物,增强文学描述的形象性。描写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呼呼,雨声:滴沥,雷声:轰隆隆等,自然声音能够加强儿童对自然界事物的形象了解。其次,儿童文学中也会出现摹声,用某种乐器的声音来代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进而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例如,文学作品运用乐器来描写汽笛声、号角声等。
(二)儿童文学的节奏
儿童文学的节奏主要包括两拍、三拍或四拍,其中,两拍的节奏特点呈现为强—弱。例如,《小星星》的每一小节都有两个节拍,并且节拍呈现出强—弱的特点,适合儿童吟唱。三拍的儿童音乐都具有柔和、优美的旋律,能够抒绪,呈现出强—弱—弱的特点,儿童能够跟随节拍去想象自然界中的律动,感受自然界的魅力。四拍的音乐作品呈现出强—弱———强—弱的特点,能够让儿童在音乐中体会到节奏强弱的变化。而儿童音乐中的节拍相当于儿童文学中的音顿,作者通过声音的停顿来展示故事情节,并突出故事叙述的音乐性。另外,儿童文学通过押韵来增强节奏感,尤其是儿童诗歌或儿童歌谣通常采用押韵的方式突出节奏,增强儿童文学的音乐性。
(三)儿童文学的旋律
儿童文学的旋律大多采用鲜明的故事主题来体现,大部分儿童文学的主题都是对善良、勤劳、诚实等高贵品德的赞颂以及对自私、贪婪等丑恶思想的批判,进而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一般来说,大多数儿童故事都是讲述正义一方与丑恶一方的搏斗,并在叙述的过程中突出正义方的善良和丑恶方的邪恶。最后,大多数儿童文学故事都是正义战胜了邪恶,呈现出鲜明的故事旋律。例如,《灰姑娘》《白雪公主》等儿童故事都表达了正义战胜邪恶的主题。
三、儿童文学与儿童音乐的融合
(一)儿童剧
儿童剧是戏剧的一种,专门给儿童观看,而戏剧本身便是一种综合艺术,将音乐与文学融合在一起,能够通过声音、形象和色彩满足儿童的娱乐需求和欣赏需求。并且,儿童剧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审美特征,采用适合儿童的表演方式,受到儿童的喜爱,而儿童剧的文学和音乐整合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儿童剧采用载歌载舞的形式演出,既有音乐,也有故事情节;其次,儿童剧的语言节奏感十分强烈,强调押韵,是文学与音乐的整合;最后,儿童剧本具有表演性和可读性,儿童可以通过儿童剧表演过程中的音乐艺术和文学艺术展现来进行欣赏,也可以对儿童剧本进行文学阅读欣赏。
(二)儿童动漫
儿童动漫的形式活泼新颖,动漫内容与儿童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儿童动漫受到儿童的欢迎。并且,儿童动漫具有文学成分和音乐成分,通过文学来讲述故事,表达感情。通过音乐来营造逼真的现场氛围,进而引起儿童的共鸣。具体来说,儿童动漫主要根据儿童文学故事改编,文学性明显,而儿童动漫中的音乐主要包括声乐和语气,音乐能够补充画面效果,促进故事情节发展,也可以突出人物形象,进而优化动漫效果。
四、儿童文学与儿童音乐的相互影响
(一)儿童音乐对儿童文学的影响
首先,儿童音乐能够对儿童文学进行再创造。音乐能够激发儿童的想象,让儿童深入感受儿童文学故事情节中的美好,增强儿童的审美体验。运用音乐创作的方式对儿童文学进行再创造,让儿童将文学故事唱出来,能够加强儿童对音乐和文学故事的感悟,深入了解文学故事情节,让儿童用心灵倾听儿童文学的内涵,加强儿童对故事情感和音乐情感的把握。其次,儿童音乐能够提高儿童文学创作者的艺术修养。文学与艺术具有天然的关系,很多音乐家都喜欢文学,向往诗歌。而且,很多文学家也都会与音乐结缘。音乐能够丰富儿童文学创作者的情感体验,拓宽儿童文学创作者的想象,使儿童文学创作者对事物的理解更加深刻。另外,音乐能够使儿童文学创作者充分认识世界,增加其灵魂的深度,鼓励他们进行大胆创作,提高儿童文学作品的哲学高度。
(二)儿童文学对儿童音乐的影响
首先,儿童文学会影响儿童音乐创作的结构和思维。文学思潮丰富了音乐艺术的表达形式,儿童音乐创作者可以运用儿童文学的题目来设置音乐标题,也可以选用儿童文学故事来创作儿童音乐作品,将音乐与文学相融合,在丰富儿童音乐审美特征的基础上,突出儿童音乐的文学性,增强儿童音乐的文化价值。另外,儿童文学会影响儿童音乐的创作结构,很多儿童音乐创作者都采用叙事性结构来进行创作,用音乐形式呈现故事情节和冲突,增强儿童音乐的叙事性。其次,儿童文学对儿童音乐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能够引导儿童音乐创作者树立儿童本位观念,让儿童音乐创作者根据儿童的成长特点和心理特点选择适合儿童的音乐形式和音乐情感,进而促进儿童音乐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朝霞.浅议当代中国儿童歌曲发展特点[J].科技信息,2009(19).
[2]方婷.音乐中的文学性与文学中的音乐性[J].皖西学院学报,2011(3).
[3]滕文海.试论血脉相连的音乐与文学[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1(2).
关键词:教师专业理论素养 中学语文教学 影响
六所国家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为中文系师范生开设文学批评、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等一系列专业课程。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在学习专业课程中逐步形成,成为进行教学活动的必备基础。中学语文教学所需要的文学专业知识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更注重语文教育的普适性,因而与高校中文师范生接受的文学专业知识有较大不同。对比高校中文系师范生所用教材与人教版中学课本,发现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文学常识、文体特征的部分和文学形态部分对中学语文教学影响深浅不一。
一.文学常识和文体特征部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效性突出
不同于美国语文以历史线索收录文章入中学教材的模式,中国使用最广泛的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打破历史发展线索,以不同的文学体裁为划分标准,形成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不同类型的单元。下面主要以戏剧为例,具体说明文学理论中文体特征部分与中学教学的联系。
(一)文体特征的理论知识渗透在课后习题的设置中
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必修第四册第一单元为戏剧单元。在中学必修课本中,戏剧收录戏剧篇目较少,只有三篇文章。但其涉及的知识点相对其他文体更为集中。对戏剧单元内部规律的研究,能够清晰地展现中学语文教学的戏剧部分是如何与大学中文专业知识产生联系。
依据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文学理论导引》的观点,戏剧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戏剧冲突,与小说相比,戏剧受舞台时空限制,矛盾冲突相对集中,不同于小说有条件在漫长的篇幅里展现一个缓慢发展的矛盾冲突。戏剧区别于其他叙事文体的特征在剧本中主要体现为戏剧冲突。按戏剧冲突的特征,戏剧可分为三种形态:悲剧、喜剧和正剧。悲剧的震撼力相对更强,具有较强的戏剧效果。悲剧出现在中学教学中,更有利于学生对戏剧的感知。中学戏剧单元三篇文章《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均属于悲剧形式。其中,《窦娥冤》更侧重以窦娥的不幸来展现悲剧的构成要素。
《窦娥冤》课后习题一要求“探讨本剧震撼人心的悲剧效果”,并给出三个提示。其一为“窦娥的不幸命运”,窦娥遭遇的不幸对应的正是悲剧理论中“悲剧主人公遭遇灾难性事件”[1]一条。其二为“窦娥的美好品质和她含冤被斩之间形成对比”,窦娥的经历对应的恰是悲剧理论中“代表善和美的主人公,受恶势力压倒,在斗争中付出重大代价”一条。其三为“窦娥强烈的抗争精神”,这与悲剧理论中“代表善和美的主人公虽然遭遇不幸,但其执着的追求和斗争的激情展示了美的理想”一条对应。三条提示层层推进,由悲剧突出特征的灾难事件到悲剧中心的冲突,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抗以及正义一方的失败,最后到悲剧意义的升华,在悲剧中体现的正义一方具有的抗争精神和美好品质给我们的触动,形成对悲剧构成要素的系统阐释框架,将文学理论中悲剧的理论阐释以对具体的文学作品分析的形式显示出来,形成一系列贴合《窦娥冤》文本的具体问题。
通过窦娥作为正义的一方与恶势力张驴儿一方的矛盾冲突使学生对戏剧冲突大致了解,初步展示戏剧冲突的一种形态。在接下来的篇目《雷雨》中,进一步介绍文学理论中戏剧冲突的特点。一是“矛盾冲突的性质具有内在的特点”。其一戏剧冲突源于意志冲突,一种行动激起内心活动。矛盾冲突性质内在的特点反映在《雷雨》课后习题一“在鲁侍萍讲述往事的过程中,周朴园经历了怎么样的心理变化”。其二戏剧冲突源于人物内在矛盾导致了事件的发生的外在的动作。对应在课后习题一的第二问“周朴园是怎样看鲁侍萍突然出现在面前这件事的?他先后做出了怎样反应?”二是“矛盾冲突的性质具有必然的特点”,“冲突原因在于人物性格、命运和利益之间的特点”。这与第三问“从和鲁大海的激烈冲突中,可以看出周朴园哪些性格特征”相联系。通过课后习题的前三个问题对文学理论中戏剧冲突的特点的两个方面进行阐释。学生分析矛盾冲突中周朴园心理、行为和性格三个方面,可以初步感知戏剧冲突内在性和必然性的特点。
戏剧单元三篇课文的课后习题设置的表层结构是学生能通过问题进一步理解各文本内容。而其深层结构是让学生感知作为戏剧这种文学体裁的主要特征的戏剧冲突。分别以《窦娥冤》反映戏剧冲突的构成要素,以《雷雨》反映矛盾冲突内在的、必然的两个主要特点,又进一步用《哈姆莱特》再次强调矛盾冲突必然性的特点。同时介绍人物之间矛盾关系是构成戏剧冲突的重要条件。从《窦娥冤》到《雷雨》《哈姆莱特》,戏剧矛盾由简单的善恶双方的冲突发展到多种矛盾冲突,多个人物的矛盾冲突相互交织。矛盾冲突也由双方的意志对抗:窦娥和张驴儿善恶双方的对抗,到注重人的内心矛盾。这一深层结构对应文学理论的剧本理论的阐释。
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文学理论导引》在详细阐述戏剧冲突后,又设置一节戏剧语言的内容。其中重点阐述人物语言的特点。“人物语言是表演的基本手段,”是剧本这一文学体裁主要的叙事方式,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并富有潜台词。
中学课本戏剧单元,《窦娥冤》主要关注人物语言个性化的特点。“语言的个性化是指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气质、职业、经历、性格和所处的特定情境。”[1]尤其是语言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的观点[2],在《窦娥冤》的课后习题二中清楚点明:“关汉卿剧作中人物语言朴素而富于表现力,不管是唱词还是道白,都很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中学生通过一系列对人物语言的分析,能够体会到语言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的特点。在第二篇《雷雨》中,侧重关注人物语言具有丰富潜台词的特点。其课后习题二设为“戏剧人物的语言往往有潜台词。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体会人物语言内涵的丰富性。”鲁侍萍对周萍说:“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体现鲁侍萍对自己多年未见的儿子周萍的复杂感情,既本能地关爱他而不能认他,又无奈不满于他的恶行[3]。对该题四个句子的分析,学生能够感受到戏剧里人物语言丰富的潜台词。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调查法,探究中学语文教学内容与高等师范院校语文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差异,证明语文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对中学语文教学具有直接影响。其中文学常识和文体特征部分对中学语文教学影响较大,因此,高校中文系师范生应重点掌握文学常识和文体特征部分。
关键词:教师专业理论素养 中学语文教学 影响
六所国家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为中文系师范生开设文学批评、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等一系列专业课程。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在学习专业课程中逐步形成,成为进行教学活动的必备基础。中学语文教学所需要的文学专业知识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更注重语文教育的普适性,因而与高校中文师范生接受的文学专业知识有较大不同。对比高校中文系师范生所用教材与人教版中学课本,发现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文学常识、文体特征的部分和文学形态部分对中学语文教学影响深浅不一。
一.文学常识和文体特征部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效性突出
不同于美国语文以历史线索收录文章入中学教材的模式,中国使用最广泛的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打破历史发展线索,以不同的文学体裁为划分标准,形成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不同类型的单元。下面主要以戏剧为例,具体说明文学理论中文体特征部分与中学教学的联系。
(一)文体特征的理论知识渗透在课后习题的设置中
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必修第四册第一单元为戏剧单元。在中学必修课本中,戏剧收录戏剧篇目较少,只有三篇文章。但其涉及的知识点相对其他文体更为集中。对戏剧单元内部规律的研究,能够清晰地展现中学语文教学的戏剧部分是如何与大学中文专业知识产生联系。
依据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文学理论导引》的观点,戏剧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戏剧冲突,与小说相比,戏剧受舞台时空限制,矛盾冲突相对集中,不同于小说有条件在漫长的篇幅里展现一个缓慢发展的矛盾冲突。戏剧区别于其他叙事文体的特征在剧本中主要体现为戏剧冲突。按戏剧冲突的特征,戏剧可分为三种形态:悲剧、喜剧和正剧。悲剧的震撼力相对更强,具有较强的戏剧效果。悲剧出现在中学教学中,更有利于学生对戏剧的感知。中学戏剧单元三篇文章《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均属于悲剧形式。其中,《窦娥冤》更侧重以窦娥的不幸来展现悲剧的构成要素。
《窦娥冤》课后习题一要求“探讨本剧震撼人心的悲剧效果”,并给出三个提示。其一为“窦娥的不幸命运”,窦娥遭遇的不幸对应的正是悲剧理论中“悲剧主人公遭遇灾难性事件”[1]一条。其二为“窦娥的美好品质和她含冤被斩之间形成对比”,窦娥的经历对应的恰是悲剧理论中“代表善和美的主人公,受恶势力压倒,在斗争中付出重大代价”一条。其三为“窦娥强烈的抗争精神”,这与悲剧理论中“代表善和美的主人公虽然遭遇不幸,但其执着的追求和斗争的激情展示了美的理想”一条对应。三条提示层层推进,由悲剧突出特征的灾难事件到悲剧中心的冲突,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抗以及正义一方的失败,最后到悲剧意义的升华,在悲剧中体现的正义一方具有的抗争精神和美好品质给我们的触动,形成对悲剧构成要素的系统阐释框架,将文学理论中悲剧的理论阐释以对具体的文学作品分析的形式显示出来,形成一系列贴合《窦娥冤》文本的具体问题。
通过窦娥作为正义的一方与恶势力张驴儿一方的矛盾冲突使学生对戏剧冲突大致了解,初步展示戏剧冲突的一种形态。在接下来的篇目《雷雨》中,进一步介绍文学理论中戏剧冲突的特点。一是“矛盾冲突的性质具有内在的特点”。其一戏剧冲突源于意志冲突,一种行动激起内心活动。矛盾冲突性质内在的特点反映在《雷雨》课后习题一“在鲁侍萍讲述往事的过程中,周朴园经历了怎么样的心理变化”。其二戏剧冲突源于人物内在矛盾导致了事件的发生的外在的动作。对应在课后习题一的第二问“周朴园是怎样看鲁侍萍突然出现在面前这件事的?他先后做出了怎样反应?”二是“矛盾冲突的性质具有必然的特点”,“冲突原因在于人物性格、命运和利益之间的特点”。这与第三问“从和鲁大海的激烈冲突中,可以看出周朴园哪些性格特征”相联系。通过课后习题的前三个问题对文学理论中戏剧冲突的特点的两个方面进行阐释。学生分析矛盾冲突中周朴园心理、行为和性格三个方面,可以初步感知戏剧冲突内在性和必然性的特点。
戏剧单元三篇课文的课后习题设置的表层结构是学生能通过问题进一步理解各文本内容。而其深层结构是让学生感知作为戏剧这种文学体裁的主要特征的戏剧冲突。分别以《窦娥冤》反映戏剧冲突的构成要素,以《雷雨》反映矛盾冲突内在的、必然的两个主要特点,又进一步用《哈姆莱特》再次强调矛盾冲突必然性的特点。同时介绍人物之间矛盾关系是构成戏剧冲突的重要条件。从《窦娥冤》到《雷雨》《哈姆莱特》,戏剧矛盾由简单的善恶双方的冲突发展到多种矛盾冲突,多个人物的矛盾冲突相互交织。矛盾冲突也由双方的意志对抗:窦娥和张驴儿善恶双方的对抗,到注重人的内心矛盾。这一深层结构对应文学理论的剧本理论的阐释。
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文学理论导引》在详细阐述戏剧冲突后,又设置一节戏剧语言的内容。其中重点阐述人物语言的特点。“人物语言是表演的基本手段,”是剧本这一文学体裁主要的叙事方式,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并富有潜台词。
中学课本戏剧单元,《窦娥冤》主要关注人物语言个性化的特点。“语言的个性化是指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气质、职业、经历、性格和所处的特定情境。”[1]尤其是语言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的观点[2],在《窦娥冤》的课后习题二中清楚点明:“关汉卿剧作中人物语言朴素而富于表现力,不管是唱词还是道白,都很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中学生通过一系列对人物语言的分析,能够体会到语言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的特点。在第二篇《雷雨》中,侧重关注人物语言具有丰富潜台词的特点。其课后习题二设为“戏剧人物的语言往往有潜台词。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体会人物语言内涵的丰富性。”鲁侍萍对周萍说:“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体现鲁侍萍对自己多年未见的儿子周萍的复杂感情,既本能地关爱他而不能认他,又无奈不满于他的恶行[3]。对该题四个句子的分析,学生能够感受到戏剧里人物语言丰富的潜台词。
存入我的阅览室
文学理论课程中剧本理论部分,中学课本选取其中主要的戏剧冲突和人物语言两个方面,以对文本问题探究的形式呈现在中学教学中,并形成一个有规律的渐进学习过程,先通过《窦娥冤》感知戏剧冲突构成,并进一步在《雷雨》中学习戏剧冲突的特点。在戏剧语言方面,先在《窦娥冤》中让学生体会语言的个性化,在《雷雨》中进一步了解潜台词。一个戏剧单元三篇课文将戏剧的文体特征的理论知识系统地组织成中学戏剧教学内容,戏剧文体的文学理论与中学戏剧教学紧密结合。
(二)文学的形象性和语言艺术贯穿各文体教学
上述以单个戏剧为例详细阐述文学理论的文体知识对中学教学相应版块的影响,将分散的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单元结合起来分析,四种文体的中学教学都围绕文学理论中文学文体这一核心展开。具体地说,即以文学的形象性和语言的艺术两个方面统摄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单元的教学,教学分别依据各文体自身的特点,阐述文学形象,鉴赏语言艺术。
在诗歌中,文学形象主要表现在意象的使用,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现代新诗主要学习诗歌的意象。《沁园春》课后习题二设置为“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词所描写的湘江秋景,看看诗人主要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绪”引导学生感受“万山”、“漫江”、“百舸”、“鹰”、“鱼”等各种意象,并深入体会这些意象来表现的情感。意象的内涵为承载一定情感的艺术形象,在中国诗歌中最常见地表现为承载情感的具体物象。寻找湘江秋景中具体物象,并体会其中的情感,学生能通过这一步骤感知到意象的具体形态。课文《雨巷》课后习题对诗中反复出现的“像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姑娘形象的探讨又展示出不同于湘江秋景类型的艺术形象。课文《大堰河——我的保姆》增加了像大堰河这样勤劳善良而又命运悲苦的社会底层劳动者形象。在现代诗歌单元中,对诗歌意象的学习贯穿整个单元。
诗歌的语言艺术主要体现在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中学现代诗歌单元每篇课文都要求朗读或背诵。针对《沁园春·长沙》意气风发的精神状态,在朗诵时要配合明快有力的节奏;《再别康桥》一诗侧重感知其语言的音乐美和建筑美;在《大堰河——我的保姆》则又进一步探究诗歌使用的句式,语言中的重复现象。整个诗歌单元始终强调诗歌语言的艺术特点。
在写景状物散文中,文学的形象性主要体现于抒感的景物。人教版中学课本必修第二册第一单元为写景状物散文单元。《荷塘月色》课后习题一为“作者描写了荷塘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感受的语句,说说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的转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对荷塘景物及其特点的分析,感受到具有散文特征的艺术形象。体会伴随景物产生的情绪变化,进一步理解散文艺术形象的特点。《故都的秋》和《囚绿记》课后习题设置中也反复围绕关于对文本中景物的选取,景的特点,景带来情绪变化等展开,将散文中景物的学习贯穿整个单元。
对写景状物散文的语言特色的教学也伴随三篇课文的学习。《荷塘月色》分析了通感的用法,以及选用动词和叠音词的特点,要求学生赏析其艺术效果。《故都的秋》课后习题二的设置围绕从听觉、视觉、触觉角度写景状物的艺术特点。《囚绿记》要求学生品味文本中精美的语句,并介绍写景状物拟人手法。学生学习三篇课文后,对散文的语言艺术有初步了解。
在小说中,文学的形象性主要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红楼梦》涉及到王熙凤和贾宝玉的人物形象出场分析。《祝福》中对祥林嫂形象中分析,关注三次祥林嫂的肖像描写反映祥林嫂的生存状态。《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进一步探究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装在套子里的人》关注人物的生活和思想。各篇将重点放在人物形象的不同方面,形成一个系统的人物形象介绍。
小说的语言艺术在《红楼梦》中体现为反映人物身份和性格的人物语言;在《老人与海》中体现为直捷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句子洗练的独特风格;在《边城》中体现为散文化的写作风格。
二.中学语文教学应加强对文学形态的关注
文艺理论课程有专门的章节具体介绍各种文学形态,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在美国中学语文教材中,以文学聚焦版块的形式在相关课文后面介绍其文学形态。如《自然》一课附有对先验主义文学形态的介绍[4]。相比,在中国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中,较少提及作品的文学形态。教材中的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以及其他现代主义作品《等待戈多》等也逐渐退出中学语文必修篇目。因此,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中相关部分在教学中运用不多。
三.语文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不同版块与中学语文教学相关度原因分析
中学教学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即学生能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基本具备阅读各种文章的能力。对文本的把握在义务教育阶段侧重表层文意的疏通,在中学教学中注重通过阅读,掌握文章的要点。针对不同的文体,阅读方法都有一定差异,阅读诗歌,关注意象的特点、抒发的感情、音律的和谐;阅读新闻和报告文学,关注能揭示内容的标题、文章叙述的事件;阅读散文,注重感受的抒发、形式的自由等。中学教学中重点学习对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为学生阅读课文之外的文章打下基础。
其次,探讨文学形态及现代主义作品对中学教学影响微弱的原因。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文学形态理论与西方文学发展历史紧密融合,更切合对西方文学的解读。中国中学课本收录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较多,收录外国文学作品较少。对中国传统文学作品的文学形态分析,并不适合学生体会中国传统文学自身的特点,不宜于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部分学习。尤其是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变形记》《等待戈多》曾经出现于旧版中学教材中学习篇目,由于现代主义作品的内容上的“向内转”,表现上的“隐喻性”,中学生接受具有一定的困难。并且,现代主义作品在一般中学生今后可能接触的文本中出现几率较小,因此,逐渐退出中学教学内容。
通过对中学语文教学内容选取规律的探究,证明教师专业理论知识中文学体裁、文学常识部分对中学教学影响较大,而文学形态部分对中学教学影响较小。高校中文系师范生要重视对文学体裁、文学常识的学习。关于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对中学教学影响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以此指导高校中文系师范生对专业课程学习重点的把握。
[本文为2011年校级科研项目《教师专业理论素养对中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和影响及现状分析》研究成果。]
注释:
1.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98页。
2.参见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23页。
3.参见周晓明,王又平:《现代中国文学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10页。
4.参见张健鹏,胡足青:《美国语文》,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版,第335页。
参考书目:
[1]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王先霈,胡亚敏.文学批评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王先霈,王耀辉.文学欣赏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张健鹏,胡足青.美国语文.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
[5]袁先霈.普通高中普通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语文(1—5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1—6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李雅诗,刘仲秋,女,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
文学理论课程中剧本理论部分,中学课本选取其中主要的戏剧冲突和人物语言两个方面,以对文本问题探究的形式呈现在中学教学中,并形成一个有规律的渐进学习过程,先通过《窦娥冤》感知戏剧冲突构成,并进一步在《雷雨》中学习戏剧冲突的特点。在戏剧语言方面,先在《窦娥冤》中让学生体会语言的个性化,在《雷雨》中进一步了解潜台词。一个戏剧单元三篇课文将戏剧的文体特征的理论知识系统地组织成中学戏剧教学内容,戏剧文体的文学理论与中学戏剧教学紧密结合。
(二)文学的形象性和语言艺术贯穿各文体教学
上述以单个戏剧为例详细阐述文学理论的文体知识对中学教学相应版块的影响,将分散的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单元结合起来分析,四种文体的中学教学都围绕文学理论中文学文体这一核心展开。具体地说,即以文学的形象性和语言的艺术两个方面统摄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单元的教学,教学分别依据各文体自身的特点,阐述文学形象,鉴赏语言艺术。
在诗歌中,文学形象主要表现在意象的使用,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现代新诗主要学习诗歌的意象。《沁园春》课后习题二设置为“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词所描写的湘江秋景,看看诗人主要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绪”引导学生感受“万山”、“漫江”、“百舸”、“鹰”、“鱼”等各种意象,并深入体会这些意象来表现的情感。意象的内涵为承载一定情感的艺术形象,在中国诗歌中最常见地表现为承载情感的具体物象。寻找湘江秋景中具体物象,并体会其中的情感,学生能通过这一步骤感知到意象的具体形态。课文《雨巷》课后习题对诗中反复出现的“像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姑娘形象的探讨又展示出不同于湘江秋景类型的艺术形象。课文《大堰河——我的保姆》增加了像大堰河这样勤劳善良而又命运悲苦的社会底层劳动者形象。在现代诗歌单元中,对诗歌意象的学习贯穿整个单元。
诗歌的语言艺术主要体现在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中学现代诗歌单元每篇课文都要求朗读或背诵。针对《沁园春·长沙》意气风发的精神状态,在朗诵时要配合明快有力的节奏;《再别康桥》一诗侧重感知其语言的音乐美和建筑美;在《大堰河——我的保姆》则又进一步探究诗歌使用的句式,语言中的重复现象。整个诗歌单元始终强调诗歌语言的艺术特点。
在写景状物散文中,文学的形象性主要体现于抒感的景物。人教版中学课本必修第二册第一单元为写景状物散文单元。《荷塘月色》课后习题一为“作者描写了荷塘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感受的语句,说说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的转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对荷塘景物及其特点的分析,感受到具有散文特征的艺术形象。体会伴随景物产生的情绪变化,进一步理解散文艺术形象的特点。《故都的秋》和《囚绿记》课后习题设置中也反复围绕关于对文本中景物的选取,景的特点,景带来情绪变化等展开,将散文中景物的学习贯穿整个单元。
对写景状物散文的语言特色的教学也伴随三篇课文的学习。《荷塘月色》分析了通感的用法,以及选用动词和叠音词的特点,要求学生赏析其艺术效果。《故都的秋》课后习题二的设置围绕从听觉、视觉、触觉角度写景状物的艺术特点。《囚绿记》要求学生品味文本中精美的语句,并介绍写景状物拟人手法。学生学习三篇课文后,对散文的语言艺术有初步了解。
在小说中,文学的形象性主要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红楼梦》涉及到王熙凤和贾宝玉的人物形象出场分析。《祝福》中对祥林嫂形象中分析,关注三次祥林嫂的肖像描写反映祥林嫂的生存状态。《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进一步探究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装在套子里的人》关注人物的生活和思想。各篇将重点放在人物形象的不同方面,形成一个系统的人物形象介绍。
小说的语言艺术在《红楼梦》中体现为反映人物身份和性格的人物语言;在《老人与海》中体现为直捷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句子洗练的独特风格;在《边城》中体现为散文化的写作风格。
二.中学语文教学应加强对文学形态的关注
文艺理论课程有专门的章节具体介绍各种文学形态,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在美国中学语文教材中,以文学聚焦版块的形式在相关课文后面介绍其文学形态。如《自然》一课附有对先验主义文学形态的介绍[4]。相比,在中国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中,较少提及作品的文学形态。教材中的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以及其他现代主义作品《等待戈多》等也逐渐退出中学语文必修篇目。因此,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中相关部分在教学中运用不多。
三.语文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不同版块与中学语文教学相关度原因分析
中学教学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即学生能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基本具备阅读各种文章的能力。对文本的把握在义务教育阶段侧重表层文意的疏通,在中学教学中注重通过阅读,掌握文章的要点。针对不同的文体,阅读方法都有一定差异,阅读诗歌,关注意象的特点、抒发的感情、音律的和谐;阅读新闻和报告文学,关注能揭示内容的标题、文章叙述的事件;阅读散文,注重感受的抒发、形式的自由等。中学教学中重点学习对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为学生阅读课文之外的文章打下基础。
其次,探讨文学形态及现代主义作品对中学教学影响微弱的原因。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文学形态理论与西方文学发展历史紧密融合,更切合对西方文学的解读。中国中学课本收录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较多,收录外国文学作品较少。对中国传统文学作品的文学形态分析,并不适合学生体会中国传统文学自身的特点,不宜于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部分学习。尤其是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变形记》《等待戈多》曾经出现于旧版中学教材中学习篇目,由于现代主义作品的内容上的“向内转”,表现上的“隐喻性”,中学生接受具有一定的困难。并且,现代主义作品在一般中学生今后可能接触的文本中出现几率较小,因此,逐渐退出中学教学内容。
通过对中学语文教学内容选取规律的探究,证明教师专业理论知识中文学体裁、文学常识部分对中学教学影响较大,而文学形态部分对中学教学影响较小。高校中文系师范生要重视对文学体裁、文学常识的学习。关于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对中学教学影响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以此指导高校中文系师范生对专业课程学习重点的把握。
[本文为2011年校级科研项目《教师专业理论素养对中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和影响及现状分析》研究成果。]
注释:
1.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98页。
2.参见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23页。
3.参见周晓明,王又平:《现代中国文学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10页。
4.参见张健鹏,胡足青:《美国语文》,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版,第335页。
参考书目:
[1]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王先霈,胡亚敏.文学批评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王先霈,王耀辉.文学欣赏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张健鹏,胡足青.美国语文.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
[5]袁先霈.普通高中普通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语文(1—5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1—6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李雅诗,刘仲秋,女,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
存入我的阅览室
文学理论课程中剧本理论部分,中学课本选取其中主要的戏剧冲突和人物语言两个方面,以对文本问题探究的形式呈现在中学教学中,并形成一个有规律的渐进学习过程,先通过《窦娥冤》感知戏剧冲突构成,并进一步在《雷雨》中学习戏剧冲突的特点。在戏剧语言方面,先在《窦娥冤》中让学生体会语言的个性化,在《雷雨》中进一步了解潜台词。一个戏剧单元三篇课文将戏剧的文体特征的理论知识系统地组织成中学戏剧教学内容,戏剧文体的文学理论与中学戏剧教学紧密结合。
(二)文学的形象性和语言艺术贯穿各文体教学
上述以单个戏剧为例详细阐述文学理论的文体知识对中学教学相应版块的影响,将分散的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单元结合起来分析,四种文体的中学教学都围绕文学理论中文学文体这一核心展开。具体地说,即以文学的形象性和语言的艺术两个方面统摄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单元的教学,教学分别依据各文体自身的特点,阐述文学形象,鉴赏语言艺术。
在诗歌中,文学形象主要表现在意象的使用,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现代新诗主要学习诗歌的意象。《沁园春》课后习题二设置为“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词所描写的湘江秋景,看看诗人主要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绪”引导学生感受“万山”、“漫江”、“百舸”、“鹰”、“鱼”等各种意象,并深入体会这些意象来表现的情感。意象的内涵为承载一定情感的艺术形象,在中国诗歌中最常见地表现为承载情感的具体物象。寻找湘江秋景中具体物象,并体会其中的情感,学生能通过这一步骤感知到意象的具体形态。课文《雨巷》课后习题对诗中反复出现的“像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姑娘形象的探讨又展示出不同于湘江秋景类型的艺术形象。课文《大堰河——我的保姆》增加了像大堰河这样勤劳善良而又命运悲苦的社会底层劳动者形象。在现代诗歌单元中,对诗歌意象的学习贯穿整个单元。
诗歌的语言艺术主要体现在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中学现代诗歌单元每篇课文都要求朗读或背诵。针对《沁园春·长沙》意气风发的精神状态,在朗诵时要配合明快有力的节奏;《再别康桥》一诗侧重感知其语言的音乐美和建筑美;在《大堰河——我的保姆》则又进一步探究诗歌使用的句式,语言中的重复现象。整个诗歌单元始终强调诗歌语言的艺术特点。
在写景状物散文中,文学的形象性主要体现于抒感的景物。人教版中学课本必修第二册第一单元为写景状物散文单元。《荷塘月色》课后习题一为“作者描写了荷塘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感受的语句,说说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的转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对荷塘景物及其特点的分析,感受到具有散文特征的艺术形象。体会伴随景物产生的情绪变化,进一步理解散文艺术形象的特点。《故都的秋》和《囚绿记》课后习题设置中也反复围绕关于对文本中景物的选取,景的特点,景带来情绪变化等展开,将散文中景物的学习贯穿整个单元。
对写景状物散文的语言特色的教学也伴随三篇课文的学习。《荷塘月色》分析了通感的用法,以及选用动词和叠音词的特点,要求学生赏析其艺术效果。《故都的秋》课后习题二的设置围绕从听觉、视觉、触觉角度写景状物的艺术特点。《囚绿记》要求学生品味文本中精美的语句,并介绍写景状物拟人手法。学生学习三篇课文后,对散文的语言艺术有初步了解。
在小说中,文学的形象性主要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红楼梦》涉及到王熙凤和贾宝玉的人物形象出场分析。《祝福》中对祥林嫂形象中分析,关注三次祥林嫂的肖像描写反映祥林嫂的生存状态。《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进一步探究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装在套子里的人》关注人物的生活和思想。各篇将重点放在人物形象的不同方面,形成一个系统的人物形象介绍。
小说的语言艺术在《红楼梦》中体现为反映人物身份和性格的人物语言;在《老人与海》中体现为直捷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句子洗练的独特风格;在《边城》中体现为散文化的写作风格。
二.中学语文教学应加强对文学形态的关注
文艺理论课程有专门的章节具体介绍各种文学形态,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在美国中学语文教材中,以文学聚焦版块的形式在相关课文后面介绍其文学形态。如《自然》一课附有对先验主义文学形态的介绍[4]。相比,在中国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中,较少提及作品的文学形态。教材中的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以及其他现代主义作品《等待戈多》等也逐渐退出中学语文必修篇目。因此,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中相关部分在教学中运用不多。
三.语文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不同版块与中学语文教学相关度原因分析
中学教学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即学生能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基本具备阅读各种文章的能力。对文本的把握在义务教育阶段侧重表层文意的疏通,在中学教学中注重通过阅读,掌握文章的要点。针对不同的文体,阅读方法都有一定差异,阅读诗歌,关注意象的特点、抒发的感情、音律的和谐;阅读新闻和报告文学,关注能揭示内容的标题、文章叙述的事件;阅读散文,注重感受的抒发、形式的自由等。中学教学中重点学习对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为学生阅读课文之外的文章打下基础。
其次,探讨文学形态及现代主义作品对中学教学影响微弱的原因。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文学形态理论与西方文学发展历史紧密融合,更切合对西方文学的解读。中国中学课本收录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较多,收录外国文学作品较少。对中国传统文学作品的文学形态分析,并不适合学生体会中国传统文学自身的特点,不宜于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部分学习。尤其是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变形记》《等待戈多》曾经出现于旧版中学教材中学习篇目,由于现代主义作品的内容上的“向内转”,表现上的“隐喻性”,中学生接受具有一定的困难。并且,现代主义作品在一般中学生今后可能接触的文本中出现几率较小,因此,逐渐退出中学教学内容。
通过对中学语文教学内容选取规律的探究,证明教师专业理论知识中文学体裁、文学常识部分对中学教学影响较大,而文学形态部分对中学教学影响较小。高校中文系师范生要重视对文学体裁、文学常识的学习。关于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对中学教学影响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以此指导高校中文系师范生对专业课程学习重点的把握。
[本文为2011年校级科研项目《教师专业理论素养对中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和影响及现状分析》研究成果。]
注释:
1.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98页。
2.参见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23页。
3.参见周晓明,王又平:《现代中国文学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10页。
4.参见张健鹏,胡足青:《美国语文》,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版,第335页。
参考书目:
[1]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王先霈,胡亚敏.文学批评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王先霈,王耀辉.文学欣赏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张健鹏,胡足青.美国语文.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
[5]袁先霈.普通高中普通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语文(1—5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1—6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李雅诗,刘仲秋,女,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 识对中学教学影响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以此指导高校中文系师范生对专业课程学习重点的把握。
[本文为2011年校级科研项目《教师专业理论素养对中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和影响及现状分析》研究成果。]
注释:
1.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98页。
2.参见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23页。
3.参见周晓明,王又平:《现代中国文学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10页。
4.参见张健鹏,胡足青:《美国语文》,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版,第335页。
参考书目:
[1]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王先霈,胡亚敏.文学批评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王先霈,王耀辉.文学欣赏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张健鹏,胡足青.美国语文.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
[5]袁先霈.普通高中普通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语文(1—5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1—6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英美文学;陌生化语言;特点
文学是从多个方面,运用多种方法对语言进行系统的运用。文学虽是用语言来表达,但却对语言进行了特殊的处理,而这种处理最为集中的表现就是文学中的陌生化语言的应用。文学的陌生化语言是在后现代主义的文学语境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学语言形式,是文学语言处理的一种新的尝试。任何时期的文学发展都离不开对文学语言的创新,所以,研究文学陌生化语言对今后文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对于陌生化语言在文学上的应用最为广泛、成就最为突出的代表就是英美文学了。笔者根据这一现实情况,探讨英美文学陌生化语言的应用特点,以期对今后的文学发展有所启示。
一、文学陌生化语言概述
“陌生化”一词由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率先提出,曾作为文学理论而被世人所熟知[1]。在什克洛夫斯基看来,艺术的目的不能仅仅局限于让大家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有哪些事物,而是要帮助人们去感知事物的存在,所以,艺术家要想方设法利用艺术技巧将艺术对象陌生化,将艺术形式困难化,通过增加人们感知艺术的难度和感知艺术所耗费的时间长度,来增强人们对艺术美感的体验。在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基础之上,西方文学中陌生化诗学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文学的陌生化语言,即在文学语言上,通过为读者制造的陌生感,让读者获得与平常所见完全不同的艺术感受的语言。什克洛夫斯基认为,其实文学自身就是陌生的,为加强文学的艺术效果,所以应该在文学语言上制造陌生感。在文学小说中,通常用一些脱离常规的方式方法,来代替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表达习惯,这种一反常态的语言表达方式,不仅增强了文学自身的美感,使文学立体、饱满,而且极大程度地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英美文学陌生化语言的应用
虽然,文学的陌生化语言最初是由俄国学者提出的,是作为俄国的一种文学理论而存在,但是,要说到对文学陌生化语言的运用,而且是较为广泛和纯熟地运用,那就必须从西方的意识流小说说起了。从西方的意识流小说中分析文学语言的陌生化特点,可以进一步了解到陌生化语言在英美文学中的应用特点[2]。
意识流最早是作为一个心理学词汇而存在的,而引入文学界,则是梅・辛克莱在1918年时评论陶罗塞・瑞恰《旅程》这部小说时引入的[3]。从这之后,意识流这样一种写作方式就被越来越多的作家所使用,并在不断的丰富和完善中,逐渐形成一种意识流理论。意识流小说主要是指作者根据自己的意识流动进行写作,强力刻画小说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可以是作家们不切实际的想象,只要能描绘出小说中人物的内心变化即可,他们对小说人物心理的描绘,通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而得以规范。意识流小说,虽然在风格上不尽相同,在表现上也大有不同,但是,这些作家都注重语言的表现,将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活动通过陌生化的语言表达出来。意识流小说的语言表现大多让读者感到杂乱、重复,但意识流小说作家认为只有这种无序的表达才是人物内心真实世界的写照,所以,陌生化语言在意识流小说中运用最广。
意识流小说在英美小说中的数量很多,而在这些意识流小说中,具有典型性意义的就是《尤利西斯》《达洛维夫人》《喧哗与骚动》等作品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即在语言的表达上都是采用陌生化语言,深入地刻画了小说人物的内心变化过程。
三、英美文学中陌生化语言特点分析
意识流小说的典型代表就是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在该小说中,也将陌生化语言运用得淋漓尽致。本文以《尤利西斯》为例,对英美文学陌生化语言的特点进行分析。
1.语言表达的意象可感
拜读过乔伊斯的经典作品《尤利西斯》的读者,都知道《尤利西斯》中主要的语言是爱尔兰英语,但是在这之中,又不乏夹杂一些标准的英语。所以,阅读这本著作的爱尔兰读者可以发现,在乔伊斯的小说中所运用到的语言形式与实际的爱尔兰人全然不同,在很多句式中都缺少一些常用的词汇,这些就是乔伊斯所运用的陌生化语言。在《尤利西斯》整本小说中,独白成分都十分常见,但是,在读者阅读过程中,对这些独白也是处在一种懵懂的状态下,因为与以往的小说表达习惯不同,作者的情绪被隐匿,充斥的是小说人物内心情感的流露。其实,这些语言的表达,都是乔伊斯所使用的陌生化的文学语言。这些语言突破了常规的使用方式,让读者有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读不到作者本人直接的思想感情的表达。但是,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仍然能够感知到文学中的美感,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其实,在整篇小说之中,乔伊斯都是在以这种方式来描绘人物的内心情感。如在文章的第一章当中,对斯蒂芬的一段描写,文章写道“斯蒂芬一只肘支在坑洼不平的花岗石上,手心扶额头,凝视着自己发亮的黑上衣袖子那磨破了的袖口。痛苦――还说不上是爱的痛苦――煎熬着他的心……”这段描写就是对斯蒂芬内心的一个描写,但是读者在阅读时,就会觉得这种表达不合常规,可是,仍然能感知到斯蒂芬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这就是意象的可感。
2.语言表达的组织超常
《尤利西斯》整部小说的创作角度都是集中在作者的自由联想、小说人物的内心独白和作者对小说人物的内心分析来写的,通过这样一种写作方法,将小说中人物的情感最大限度地表达出来。从整部小说的语言排列的形式来看,从阅读开始到阅读束,读者所能感受最深的就是语言组合不按常规出牌,是一种超常的组合方式。
例如,在第一章中对塔尔博特的一段描写中,塔尔博特问老师说了什么,在翻过一页书纸之后,他的思绪又飞到别的地方去了,完全没有跟着老师的思维进行着,而是到了什么凯撒、天主。这在读者看来跳跃性太大了,但是乔伊斯却用这种超常的语言组织,完成了人物内心的刻画。
3.语言表达的表现体验
在《尤利西斯》中,经常可以看到作者在语言表达上的体验,这也是陌生化语言的使用方式,是陌生化语言的体现。这种方法使得作者的文章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映出意识流作品的变动性强的特点。
其实,文学语言的陌生化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它冲破了常规的语言表达方式,作者在不断体验语言表达的同时,也让读者体验到了语言表达的一系列全新的尝试。乔伊斯的这部作品就时刻让读者体验到语言的表现,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原因,才使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在人物内心的塑造上,更加饱满,更加成功。
英美文学陌生化语言的使用不只在《尤利西斯》这部作品中有体现,但是,不论在哪一部意识流的作品当中,都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那就是作者在利用一种无序的语言表达形式,向读者展示小说人物的内心,展现小说的灵魂。
参考文献:
[1]刘婷婷.英美文学的陌生化语言特点[J].文学艺术,2012,4(114):51.
【摘要】影视艺术与戏剧艺术一样,同属于综合艺术。但是,影视艺术的综合性区别于戏剧艺术的综合性。我们说,影视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个层面,影视艺术是现代科学与艺术的结晶,即影视艺术的技术性,另一方面,影视艺术综合吸取了各种艺术(包括戏剧艺术)在千百年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精华,即影视艺术的综合性,影视的综合性与技术性是辩证统一的。
【关键词】影视艺术 ; 综合性 ; 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82-01
影视的诞生与发展是科学与艺术融合的结果,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就不可能出现电影、电视这两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就影视的技术性而言,它综合了光学、声学、电学、物理学、化学、机械学、计算机科学等多种自然科学与应用科学的技术成果,当这些现代科学成果不断地被迅速吸收到影视艺术的制作中,便使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法与艺术语言日益丰富,不断创新,与此同时,影视作为一种大众传媒媒介,经过近几十年的飞速发展,已经共同构筑起令人瞩目的影视文化,而影视文化本身涉及到传媒学、文学、艺术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各种社会科学领域,它是一种地地道道的综合性文化,因此,影视艺术的综合性,首先体现在它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应用科学与人文科学、科学与艺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
此外,影视艺术的综合性还体现在它吸收各种艺术的长处和特点,丰富并充实自己的艺术表现力上。影视艺术综合了戏剧、文化、绘画、雕塑、音乐、舞蹈、建筑等艺术中的多种元素。当这些艺术元素进入影视之后,便被融合改造,形成了影视的新特质,使影视艺术成为了一种可独立的艺术,影视艺术之所以能将其他艺术的精华吸纳到自身的系统中,固然是由于影视作为最年轻的艺术种类,它必须向其他早已成熟的艺术样式学习和借鉴经验,更重要的是,影视本身既是视觉艺术,又是听觉艺术,既是时间艺术,又是空间艺术,既是静态艺术,又是动态艺术,既是再现艺术,又是表现艺术,正是影视艺术自身的这种集大成、综合性的特点,使得影视艺术必须是一种集体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它将编剧、导演、演员、摄影、剪辑、美工、道具、服装、化妆、录音、音响等多种职能部门的艺术创造者集合在一起,在导演的总体构思下共同完成摄制任务。
影视艺术还深受文学的影响,电影与电视从文学中汲取并借鉴了许多叙事手法和结构方式,文学融入电影、电视。构成了故事片、电视剧和电影专题片深厚的文学底基。影视艺术的成败,首先取决于剧本,影视文学剧本在整个影视艺术创作中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和作用。继而,文学的各种体裁都对电影与电视产生过直接的影响,影视艺术向诗歌学习,产生了抒情性的诗电影,如美国的《金色池塘》,苏联的《战舰波将金号》,我国的《黄土地》、《我们的田野》等。影视向散文学习,产生了散文电影或纪实电影。电影、电视向小说学习,产生了小说电影和小说电视,如苏联的《战争与和平》,我国的电视连续剧《围城》、《雍正王朝》等。
影视艺术又从绘画、雕塑中借鉴了造型艺术的规律和特点,使得画面造型、色彩造型成为影视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绘画对光、影、色彩、线条、形体的独特处理,以及运用二维平面创造三维立体空间的艺术经验,特别是绘画、雕塑强烈的造型意识,为影视艺术的画面向欣赏者提供一种艺术信息,又是通过造型性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染力,我国的电影《天云山传奇》,采用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艺术表现手法,将山水处理得依稀朦胧,《早春二月》则以精巧的画面构图,向观众传达出室外桃园的江南小镇和水乡风情,影视艺术还从音乐中吸取了抒情性和节奏感等特点,使音乐成为影视作品表现主题、抒感,渲染气氛的重要艺术手段,影视歌曲更是成为影视艺术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舞蹈艺术在表达人类丰富、复杂和细腻的情感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对影视的结构安排也不无启迪。影视艺术正是大量地、大胆地吸收了其他艺术门类的许多特点和艺术手法,并把他们熔铸到自己的特质中,影坛视苑才会呈现出群芳争艳、万紫千红的景象。
影视艺术的综合性的艺术特征,不仅仅只限于各种艺术元素和艺术手法上,这种高度的综合性体现为再现性和表现性的统一、纪实性与抒情性的统一、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从而使影视艺术成为迥异于其他艺术种类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可以说,影视艺术的综合性更大地体现出与其他艺术的共性,各种艺术的各种元素被影视所同化、所吸收、所借鉴,从而发生了质的变化,使影视艺术成为时空综合的视听艺术,影视艺术的技术性特征又向人民昭示它鲜明的个性特征。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就不会有今天的影视艺术,我们切不能低估技术性在影视艺术进步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气韵 艺术的生命历程 当代文学的发展要求
2005年,当茅盾文学奖评出的时候,有人做了一次调查,问有多少人读过这些获奖作品(指《张居正》、《英雄时代》、《历史的天空》等)。令调查者惊讶的是,许多人非但没读过这些作品,甚至连熊召正、柳建伟等作家的名字都没听过。于是,学者惊呼:当代文学离读者愈远了,亦或读者愈加远离了当代文学。果真如此,缺少了读者的当代文学就该令文学家或批评家们忧心了。为了文学的未来,人们该去怎样建设当代文学呢?回顾中国古代文学史,我们会发现各种文学形式都会经历一个由兴起到衰落的过程。有学者用中国“气韵”理论,将这一文学形式的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气盛韵弱期、气韵生动期、气弱韵显期和气乱韵无期。那么,人们何以能用“气韵”说来总结艺术的这种生命历程,我们又如何用“气韵”说来发展当代文学呢?本文拟从艺术的生命历程、当代文学的发展要求两个方面做一番探求。
一、艺术的生命历程
要用气韵理论来研究艺术演变的阶段问题,我们先要了解一下气韵有些什么特点。
对于气、韵,古人心中都有一个明确的评判尺度。孟子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为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在这里孟子将“气”与“大”、“刚”联系起来了。汉魏时人对曹植、刘桢的评价是“骨气奇高”、“仗气爱奇”,这又将“气”与“骨”、“奇”联系起来了。无论是大、刚,还是骨、奇,都给人一种张力,是一种阳刚的气象。古人也常用韵来评价人物,如《晋书・曹毗传》:“曾无玄韵淡泊,逸气虚回。”《宋书・谢方明传》:“自然有雅韵。”这里,韵体现为人的轻盈动态和神情的回环绵延,尤其体现在由玄学陶养出来的名士们的那种儒雅风姿神情。比起气来,韵显然要轻盈一些,它更多的是一种阴柔。现在的人也会用韵来品评人物,比如说某人很有韵味、某人风韵犹存之类的。这些评语,给人一种阴柔之感,显然是评说女人的。钟跃英在其《气韵论》中这样比较气和韵:“气所体现的是一种向往扩散的张力,一种阳刚之态。……而韵则体现为一种绵密、轻盈、轻柔之形态内容。”这就是说,无论古今,人们都认识到了气有阳刚之美,韵有阴柔之美。
进一步探究,我们会发现,气、韵是与乾、坤相对的一组概念。我国古代的《周易》一书对乾坤有过深入的阐发,通对《周易》的研究,我们能列出两条这样的线索:
乾―阳―男―刚―开―易―动―气
坤―阴―女―柔―合―简―静―韵
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气与乾一条线,韵与坤一条线,分析每条线上各个概念的内涵,可以试着总结出气、韵的一些特点。
首先,气有一种阳刚之美,它变动不拘,处于动的状态。如果将它扩大,它也体现为一种变革,一种壮大。
其次,韵具有阴柔之美,它稳定难变,处于静的状态。如果将它扩大,它也体现为一种守成,一种内敛。
认识了气、韵的这些特点,我们再来思考气韵是怎样概括艺术的生命历程的。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都要经历一个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每个过程都能表现出事物应有的特点。比如,人要经历青年、壮年、中年、老年的阶段,青年时血气方刚,易冲动;壮年时不可谓血气不盛,但要内敛一些;中年时事业有成,变得内敛而近于保守;老年时难于接受新事物,多只会在回忆中体会生活。回顾中国历史,各个朝代也都经历了一个建立、兴盛、固守、衰亡的过程。王朝初建,统治者能励精图治,勇于开拓,体现出王者之气。经过努力,王朝兴盛,各方面臻于完备。一段时间的繁荣,使统治者满足于眼前,不思进取。再过一段时间,各种矛盾爆发,统治者便对王朝的崩溃无能为力了。
与此相应,艺术的生命历程也会经历这种类似的过程。对于艺术的生命历程,国内学者一般习惯借鉴西方的分法,认为艺术经历了一个由象征型到古典型再到浪漫型的阶段。事实上,用我国的气韵说来分析,可能会使这种解释更本土化。一种艺术的初创,壮大有力,我们可以用气盛韵弱概括,此时,这种艺术显出一种壮美。比如,赋在宋玉那里,极尽夸张铺排之能事,显出“篇幅之宏大,气势之恢廓”,而这时正值赋的早期。这种艺术发展鼎盛,既有阳刚之气,又有阴柔之韵,显出一种优美,此期我们称之为气韵双高。经历这一阶段后,它便进入保守期,此时该艺术只是承前一阶段之势发展,但缺少创新,显出一种弱美,我们称之为气弱韵显。最后,这种艺术便到了它的衰落期,似乎要变革,但此时已缺少了向前发展的活力,而继续固守前一阶段的艺术成就,又显然不能使自己继续存在。于是,人们尝试各种形式来挽救它,甚至以丑为美,这就是人们说的审丑,我们用气乱韵无来概括这一阶段的艺术。比如,戏剧创作进入清中叶,剧作便案头化、雅化,这就使剧作形式僵硬,远离了观众,而传奇、杂剧的创作也因此进入了最后阶段。
二、当代文学的发展要求
以上我们用“气韵”说概括了艺术生命的历程,总结了艺术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当我们试图依此理论来关照当代文学的建设时,要先弄清一个问题:在古今文学的演变历程中,当代文学是什么现状?
让我们试以诗歌发展历程为例来说明。世所公认,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期。声色与性情的统一,造就了一种“神来、气来、情来”的诗歌。它骨气端详,空灵蕴藉,不可凑泊,是一个不可再造的诗歌盛世。这一时期,无疑是诗歌史上气韵双高的时代。唐诗之前,诗歌也经历了变化发展,但大体上显得气盛韵弱,比如《诗经》古朴,魏晋风骨激扬人生。而宋诗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开创了一个与唐诗不同的新局面,但发展势头已趋缓。明清之诗多模拟,再无新变,典型的气弱韵显。近代以来,西学东渐,诗坛掀起改革之风。但无数人对诗歌的探索,都没能给当代人树立一个标准,当代人仍在一种迷茫中探索着诗歌创作。看来,近代以来,诗歌就处在这样一种气乱韵无的阶段。
诗歌如此,整个当代文学也是如此。不少评论家认为,我国当代文学中弥漫着颓废之情。我国文坛现代主义流行过程中颓废气息的蔓延,是在当代中国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盲目推崇西方颓废主义,与“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语)的精神相去甚远。这种颓废,体现为审美理想的衰颓。
荒诞和死亡是颓废主义喜欢猎取的题材。在一些作家的笔下,写荒诞不能表现出积极的社会、人生的哲学思考,以惊起改造社会、人生的意识与情感,只是把荒诞不经的事象、物象、行为、心理杂乱地堆砌在接受者面前,不是图解“他人即地狱”的存在主义教条,哀叹人被抛到这个世界上苦难,就是参加狂热的“解构”合唱,把亲情、爱情、爱国之情、神圣事业、美好理想……全都淹没在荒唐大泽里。同时,作家写荒诞,他也把自己和接受者窒息在荒诞之中。而死亡本是一个严肃的人生大课题,但在颓废消极的作品中,死亡被表现为对生存的逃避和对人生价值的否定,甚至被表现为与此相关联的一种幸福。比如,在一些作家的笔下,死亡成为无可无不可的儿戏。在一些作家笔下,死亡意味着“返回家园”,即是把生当成永劫不复的放逐。总之,那种把死的意义的问题当成生的意义的问题,把死亡当成对生的价值的追求和对神圣事业的坚强承诺的这种一些积极的死亡意识,是不能从这类作品中看到的。
总之,这类作品荒诞、颓废,作家将其消极的生活意识欲传播向接受者,进而也使公众消极。用气韵说来分析,就是韵太盛,以至于乱。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要给当代文学输入一些“气”,即一些阳刚、活力的元素。只有当气韵双高时,我们的文学才最有生命力,才最有光彩。一部中国文学史告诉我们,韵太盛的文学,是一种纤弱的文学,它太过内敛,就会变得悲悲戚戚。比如晚唐的诗歌,简直就是一部日落西山、万象皆悲的图景。
当代的一些评论家也认识到这个问题,认为要消除颓废,就要唤回崇高。张器友在他的《近五十年中国文学思潮通论》中说:“‘生活亵渎了崇高’,绝不意味着艺术就理所当然地要屈从于病态的生活,也对真正的崇高来一番亵渎,倘若真的如此,那只能是艺术的堕落。在张扬雄强的改革精神的时代,在多样化健康美好的美学风格受到尊重的同时,人们有理由要求‘崇高归来’。”
三、结语
在气、韵发展的历程中,气开始被作为一种哲学上的“本根”,然后慢慢发展到对人的精神品质的规定。而韵是一个比气晚出的概念,它后来与气一样,成为品评人物的一个概念。以后,气、韵被连用,谢赫的《古画品录》提出“气韵生动”的命题,气韵就在审美艺术领域被广泛应用。但是,将气韵与《周易》中的乾、坤联命题系起来,扩大气韵的内涵,却是很少见。而用气韵来概括艺术生命的历程,则更鲜见。然而,这一概括,却与西方文艺理论有着极为相通的地方。本文用气韵理论来关照当代文学的建设,是一种将古代与现代、传统与当前相结合解决问题的尝试。笔者认为,中国当代文学固然与西方文艺有相融合的地方,但是,纯用西方文艺理论来解决中国当代文学问题,显然不能使我们的文学及其理论民族化、本土化。而气韵理论则是一个中国的传统,而且也与国外理论有着相通之处。用它来分析、解决中国当代文学的问题,会更有针对性。并且,随着这个理论被不断地应用,它也将不断地得到完善和发展。有理由相信,气韵理论将是中国对世界文艺理论发展和建设的一个重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1983.
[2]钟嵘著.诗品[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3]钟跃英著.气韵论[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4]袁行霈著.中国文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殷著.河岳英灵集[M].选自《唐人选唐诗》[M].昆仑出版社,2006.
关键词: 儿童戏剧 儿童戏剧文学 艺术特色
儿童戏剧是专为少年儿童创作演出,适合少年儿童接受能力和欣赏趣味的戏剧。它和成人戏剧一样,具有戏剧的一般特征:在戏剧矛盾冲突中展开情节,塑造鲜明的舞台艺术形象,反映客观生活,通过视觉和听觉给观众以思想教育和艺术享受。儿童戏剧文学,即儿童戏剧剧本,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样式。它既为舞台演出提供脚本,又可供少年儿童阅读欣赏。儿童戏剧文学作为戏剧文学的一个分支,必然要遵循戏剧文学的基本艺术规律,诸如人物、事件、场景的相对集中,语言的性格化等等。但是儿童戏剧文学的特殊性在于它的观众是少年儿童,因而其艺术特征必然是戏剧的一般性与儿童戏剧的特殊性的完美结合。
一、结构主线单纯、清晰
儿童戏剧的观众主要是少年儿童,他们受年龄限制,具有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容易迁移、理解力相对偏弱的特点。如果剧情展开前铺垫过多或者情节线索繁复多变,很容易使他们失去耐心,感到厌烦。因此,儿童戏剧的结构主线宜单纯,各个环节的衔接要紧凑,层次应清楚,不能像成人剧那样有主线、副线,明线、暗线。当然,线索单纯并不等于单薄、简陋。相反,情节要求曲折起伏、疏密相间、引人入胜。如容曜的独幕剧《妈妈在你身边》,全剧只有一条线索,即一个擦皮鞋男孩被抓,一个女孩营救,从始到终,一贯到底,层次清楚,一目了然。但是从幕启到剧终,小观众始终都在戏剧特定的情景中,和剧中人物一同悲喜。剧中情节安排了三起三伏: 男孩跳墙而入――一起,被女孩藏在被单后――一伏;警察发现皮鞋油盒――二起,女孩支吾应付――二伏;警察掀被单――三起,被单后无人、警察走――三伏。三起三伏之后,结尾又一起,男孩被抓走形成,点明主题。从几起几伏中,可以看出情节不是平行的,而是逐步上升的、发展的。起,一次比一次紧张;伏,一次比一次松弛。有密有疏,安排得非常恰当、巧妙。
又如久演不衰的《人参娃娃》是六场童话剧,容量较大,戏剧冲突的面也较大,但它的结构单纯,层次清楚。剧本通过人参娃娃为了大地回春、万物生长,给人间带来温暖与欢乐,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感人事迹,热情歌颂了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主题非常明晰,适合少年儿童的接受能力。
二、矛盾冲突明快、尖锐
儿童总是习惯于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认识人物、理解剧情。而且,儿童对一切新异事物都感兴趣,剧情以外的任何异常声响都有可能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因此要使他们专注于舞台演出,必须注重以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来吸引他们。儿童戏剧文学要在有限的篇幅中展开故事情节,就必须抓住主要矛盾,突出主要事件,使事件、人物之间的矛盾得到充分的揭示,并节奏紧凑地把矛盾推向,直至解决。如饮誉中外的《马兰花》,剧本中虽然交织着大兰和小兰之间不同性格的矛盾,但以马郎为代表的劳动人民同邪恶的刁老猫之间的矛盾冲突才是主要的,也是十分尖锐的。围绕马兰花的得失,剧本明快地展开了人物之间的种种矛盾,逐步地把剧情推向,牢牢地抓住了小读者、小观众,使他们在随紧张的剧情发展而产生的喜怒哀乐中,得到启示和教育。
又如方园的独幕童话剧《“妙乎”回春》,通过小猫“妙乎”先后几次误诊,把“妙乎”不懂装懂、自高自大的特点鲜明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剧情很简单,但矛盾冲突明快、尖锐,有小猫“妙乎”和其他来就诊的小动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更有小猫“妙乎”不肯老老实实学本领,又要自以为聪明的自身性格心理冲突。这些戏剧冲突符合少年儿童的审美特点,对孩子们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内容富于情趣性
儿童戏剧要激起儿童的浓厚兴趣,必须反映儿童情趣。儿童情趣是使儿童看得津津有味的重要因素,也是儿童戏剧塑造为孩子所喜爱的舞台形象的手段之一。儿童情趣不能单纯地理解为逗孩子乐,而是指儿童的性情志趣及其独特的表达方式。情趣性不但应该服从于剧作的思想内容,而且应该水融地渗透在整个文学作品中。诸如奇特的情节、幽默的对话、曲折的冲突、绚丽的场景、缤纷的灯光、美妙的音乐、婀娜的舞姿等,处理精当,都会使儿童戏剧情趣横溢、富有魅力。如任德耀的《我一点也不快活》是一出表现人性被极度扭曲的悲剧。剧中大量情趣十足的戏剧情节,如樱桃节上猴群的狂欢、灰灰误入陷阱被擒、老窝瓜携灰灰耍猴戏、灰灰回归后被伙伴“踢皮球”、群猴见到“红毛魔鬼”大惊失色等等,对儿童观众颇具吸引力。
又如《“妙乎”回春》中,开幕时的场景是芭蕉叶盖的房子、灯笼辣椒形的椅子、豆荚形的长凳、苹果和香蕉拼成的电话,绚丽的场景会迅速把小观众带到趣味盎然的童话世界。
四、人物语言和动作儿童化
儿童戏剧文学是通过剧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矛盾冲突、塑造艺术形象、揭示思想和主题的。因此人物语言――台词和动作,应该是典型的、儿童化的。但是,语言和动作的儿童典型性并不是指矫揉造作、生搬硬套的“娃娃腔”,而是指经过精心提炼的、充分体现儿童特点的、生动活泼的戏剧语言和动作。如柯岩的《小熊拔牙》中的台词:
妈妈:我是狗熊妈妈。
小熊:我是小熊娃娃。
妈妈:我长得又胖又大。
小熊:我就像我妈妈。
短短的四句话,不仅清楚地交代了人物的彼此关系以及外形特征,而且小熊模仿妈妈的滑稽可爱样儿也和盘托出。母子俩边说边演,情趣盎然。语言音韵和谐,活泼形象,通俗晓畅,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儿童天性好动活泼,喜欢富有动感的场景,因而儿童戏剧对动作性的要求比一般戏剧更为突出,而且要富有童趣。如《小熊拔牙》中,小熊在妈妈出门后高兴地唱起歌:“答应过妈妈洗脸呀!先洗洗小熊眼,再擦擦熊嘴巴;熊鼻子抹一抹,熊耳朵拉两拉;熊头发梳三下,嗯,就不爱刷牙。”通过简单的几句话,洗洗、擦擦、抹一抹、拉两拉等一系列动感、强烈的词,一个活泼、调皮的顽童形象跃然纸上。
五、艺术形式多样化
儿童戏剧文学在表现形式上,往往融合了话剧、舞剧、歌剧等众多形式于一体,与成人戏剧相比,堪称一种更为广泛的综合性艺术。事实证明,艺术形式上的不拘一格,更为广泛地兼收并蓄各种艺术手法,往往能更有力地表现儿童戏剧的思想内容,对少年儿童也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如童话剧《马兰花》,在话剧表演的基础上,不仅借鉴了戏曲的表演方法,还融进了音乐、舞蹈、特技、武打等。随着优美而神奇的音乐演奏,帷幕徐徐拉开,舞台上呈现出绚丽多姿的童话仙境。小鸟、小松鼠、小猴、鹿娃子随着玎玎玲玲的音乐声东奔西跳,互致早安。在那溶溶月光下的小河边,音乐缭绕,歌声悠扬,马郎和小兰在欢快的婚礼曲伴奏下翩翩起舞;在闷雷闪电中,刁老猫为谋取宝花,把小兰从悬崖上推下了河谷;水仙姑娘安慰小兰,在水底波光粼粼中若隐若现地跳舞;在马兰花的神力下,小兰姑娘从花丛中慢慢腾起生还;还有马兰开花的特技、马郎与刁老猫惊险的武打……这些奇妙的场景,优美的乐曲,马郎、小兰等有说、有唱、有跳、有打的综合表演,会把小读者、小观众带到虚幻的艺术真实之中,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黄云生.儿童文学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关键词:开放大学 汉语言文学 校园文化 多元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高度体现,是一所学校体现自身精神风貌的载体。开放大学的校园文化要体现开放和谐、多元丰富的校园文化精神,为了展现国家开放大学西安分部师生风采,弘扬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丰厚底蕴和艺术魅力,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丰富国家开放大学西安分部校园文化建设的形式和内容,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实践改革,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了以多元化解读文学经典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
一.活动目的和基本思路
“多元品文学”的汉语言校园文化活动旨在通过“初荷亭亭立,多元品文学”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开放大学学生对文学作品和事件的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整体素养。其次,“多元品文学”的丰富形式,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第三,展示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实践环节的改革创新实践。第四,结合国家开放大学西安分部的校园文化建设,寓教于乐,丰富教职工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的主题为“初荷亭亭立,多元品文学”,意为展示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特色,用多元、多彩的艺术形式解读文学。所有活动作品均应为文学作品、事件、案例的演绎和解读,活动作品包括西安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以情景剧演绎、绘画、舞蹈、戏曲、文章、茶艺、朗诵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作品,鼓励各种新兴演绎和解读的艺术形式。选题范围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等具体文学作品、文学现象、事件和案例的解读和演绎。多元化解读文学的艺术作品要求探索创新,意蕴深远,形式多样,提倡真善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表现形式与时俱进,思想内容健康积极,彰显文学艺术的永恒魅力。
二.活动效果的调查与分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学生们能够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以全新的视角和思维解读和诠释文学,涌现出了一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作品。在活动过程中,我们以参与活动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设计了《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园文化活动调查》的问卷,以校园文化的视角,问卷主要涉及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基本情况、活动作品的内容、活动作品的形式、参与形式以及活动效果等方面的内容。调查问卷在征求业内几位开放教育和汉语言文学专家意见并做出修改后,发放52份,有效回收问卷50份,回收率为96.1%。用专业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参与对象
笔者对参与此次活动学生的性别、年龄、分校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数据分析,可以基本反映出国家开放大学西安分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整体的结构与层次分布,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分校直属一分校占比12%,直属四分校占比12%,长安分校占比8%,高陵分校占比68%。调查数据显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男生占比28%,女生占比72%。主要年龄集中在25岁以下的占比54%,25岁――35岁的占比28%,大多为青年学生。根据调查,西安分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集中在高陵分校。
2、作品内容
根据调查数据,西安分部的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作品中,选取中国古代文学为内容的占比72%,中国现当代文学内容的占比28%,外国文学的选题为零。大部分学生喜好中国古代文学题材,对古典文学情有独钟,由此可以反映出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的深入人心,中国现当代文学题材也有涉及,对于外国文学题材较为陌生,无人选题。
3、作品形式
根据调查问卷,各分校参与学生采用的作品形式数据统计中,直属一分校采用的形式主要有情景剧演绎、朗诵和茶艺阐释等形式;直属四分校有情景剧演绎、舞蹈诠释、书法绘画、摄影诠释和朗诵作品等形式;长安分校主要以朗诵作品为主;高陵分校主要有书法绘画、朗诵作品和版画等形式。统计显示,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的作品形式呈现出多元化、丰富性的特点,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特长和爱好,探索创新,凸显个性化设计,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彰显汉语言文学的风采。
4、参与形式
根据活动方案设计,参与活动的形式可以为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协作,西安分部各分校参与形式的调查数据显示,参与活动的学生采用了独立完成和小组协作两种参与形式。其中直属一分校独立完成的学生占比8%,小组协作的学生占比92%;直属四分校独立完成的学生占比46%,小组协作的学生占比54%;长安分校和高陵分校的学生均采用了独立完成的形式。根据整体数据统计,参与活动的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选题内容的需求,不拘泥于形式,能够灵活选取合适的参与形式。
(二)活动效果的调查分析
1、活动效果调查
在调查问卷中,我们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园文化活动的实施效果,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以及学生对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的态度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其中对于活动效果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认为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的学生为36人,占所选人次的76%,问卷中人数的72%;认为活动能够发挥个人特长的学生人次为45人,占所选人次的95%,问卷中人数的90%;认为活动有助于丰富个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学生人次为47人,占所选人次的100%,问卷中人数的94%。该项调查显示,小组协作的学生普遍认为该活动能够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独立完成作品的部分同学缺乏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大部分学生认为活动能够发挥个人的特长爱好,有助于丰富个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2、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
我们对学生在活动中关于知识直观化、提升专业素养、增进文化艺术素养和提高专业学习兴趣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95%的学生认为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专业知识的直观化、具体化;91%的学生认为该活动有助于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素养;94%的学生认为有助于增进个体的文化艺术素养;100%的学生认为该活动能够提高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兴趣。根据数据分析,汉语言文学专业多元品文学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寓学于乐,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艺术素养,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对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的态度
在调查问卷中,对于此次活动是否适合开放大学的教育教学特点以及是否希望该活动继续开展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学生对此次活动的态度调查数据显示,96%的学生认为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能够体现开放、自主、和谐的学习理念,更加适合开放大学教育教学的特点;对于是否希望继续开展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的态度,其中60%的学生希望能够继续开展活动,26%的学生希望能够推广开去,让更多专业的学生参与其中,8%的学生希望能够改进完善。根据分析,学生对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和肯定,认为该活动更加适合开放大学的教育特色,并且希望继续开展甚至推广到其他专业。
三.反思和探索
汉语言文学“初荷亭亭立,多元品文学”的校园文化活动从学生自身的爱好和兴趣出发,结合自身的特长,以多元化的艺术形式诠释文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专业知识直观化,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艺术素养,活动效果显著,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活动作品,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根据调查分析,此次活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反思和改进。
(一)存在的问题
1、作品内容的选题不均匀
根据调查分析,活动作品的内容选题大多集中在中国古代文学,其中外国文学的选题占比为零。究其原因,学生对中国文学的内容相对熟悉,对于外国文学的内容掌握不够。此外,从艺术表现来讲,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效果更为明显,也导致了学生选题的侧重。
2、作品形式整体多元化、个别分校单一化
活动作品的形式整体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态势,但是根据调查数据,个别分校的活动作品形式仅限于一种或者两种艺术形式,仍呈现出单一化的倾向。
3、个别分校学生参与形式简单化
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形式整体呈现出自由、多样化的特点,但是个别分校的学生参与形式均为独立完成,没有小组合作的形式。
4、作品质量良莠不齐
虽然活动中呈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活动作品,例如《海棠诗社》情景剧演绎,《李清照诗词解读》情境演绎,《王维山水诗解读》摄影作品等质量较高的作品。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作品形式单一,作品设计粗略,内容表达不够充分,质量欠佳的情况。
(二)改进和探索
针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此次活动的总结和反思,对于“初荷亭亭立,多元品文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校园文化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和探索。
1、创建作品内容选题参考
对于学生选题不均匀的情况,可以创建校园文化活动作品内容选题参考,选题内容可以涵盖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领域的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现象等内容,给学生提供详尽、丰富的选题参考和辅助,提供支持服务,让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的选题视野更加宽阔、广泛。更大程度地丰富学生的文学视野和艺术视野。
2、加强对基层分校的支持服务
根据统计分析,部分基层分校的学生活动作品存在作品形式单一,参与形式单一化的情况。根据调查反馈,个别分校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指导教师和责任教师对活动内容领会不清楚,有趋于简单化管理的思维,导致此次活动学生的参与形式和作品形式单一化。针对以上问题,需加强对基层分校的支持服务,完善培训机制,让分校的主管教师和学生能够充分领会活动的精神,打破束缚和窠臼,以创新的思维、多元的形式解读文学,丰富个人精神文化生活,构建生动、个性化的开放大学校园文化精神。
3、完善审核、监督机制
针对作品良莠不齐的情况,活动小组需完善审核、监督机制,加强顶层设计,逐级管理、质量把控。加强对活动作品指导教师指导过程的审核和监督,保障学生活动作品的整体水平和质量。
4、转变观念、打造个性化校园文化
“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突出个性特色。普林斯顿大学第28人校长威尔逊先生曾说:‘普林斯顿不像哈佛,也不希望像哈佛那样;反之,也不希望哈佛像普林斯顿’。”开放大学的校园文化更应该符合开放大学的教育教学特点,具有开放大学的特色。从开放大学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出发,构建符合开放大学的校园文化,以学科专业为切入点,转变观念,推陈出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打造个性化的开放大学校园文化精神。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谢珂,李锋亮.国家开放大学构建校园文化的成本与收益[J].现代教育技术,2013(6).
[3]李炳斋,张仲义.国家开放大学地方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策略构想[J].成人教育,2012(11).
[4]杨叔子.校园文化与时代精神[J].中国高教研究,2007(3).
[5]王德斌.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5).
[6]吴磊,肖池平.关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6(2).
[7]张一军.远程开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07(4).
一、明确教学目的,更新教学观念
教学目的是我们预期在教学过程结束时所要达到的效果,它对整个教学活动起着统贯全局的作用,只有目的定位准确,我们方能把握好总体方向,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必须以适应学生将来的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从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他们毕业后多数在电台、电视台、编辑出版社或其他网络媒体从事主持、记者、编辑等不同类型的工作,他们经常反馈,良好的专业素质是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基本条件,其中包括开阔的视野、良好的人文素养、严密的思维逻辑及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创作能力等等。基于专业能力培养的需求,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古代文学教学目的首先应该定位为“知识的累积、思维的训练、能力的培养”,配合专业课程教学,努力打造适合时展的专业人才。
二、调整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
当前很多高校都存在这样一种普遍现象:很多老师不愿意担任艺术类学生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认为学生课堂纪律差,上课迟到、旷课现象严重,学习热情不高,教学质量无法保障。其实陷入这种困境不能只在学生身上找原因,为人师者应该在自身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多做思考。“因材施教”从古至今都是教学致胜的法宝,但有的老师不能立足专业特点、时代特点,不能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就很难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更谈不上让他们获得最佳的发展。笔者以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古代文学教学不能像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教学一样以文学史为主,需文史结合,更要以文为主,让学生回归文本阅读,在文本的字里行间去思考人生,体验万千情感,经历世事沧桑。这不仅要求我们的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做到“入乎其内”,即正确把握和传达古代文学的真实信息,有意识地把作品还原到当时的历史和社会,让学生感同身受作者和主人公的所思所想;同时还要做到“出乎其外”,激活作品,贴近当下,用今天的眼光给予审视和评价,以创造性的解读让学生理解古典作品的当代意义,深刻感受到经过时代的大浪淘沙后,这些经典作品还能对自身的价值、思想、情感建构有重要的意义,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三、改革完善教学方法
选择好了教学内容,下一步如何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是关键。所谓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途径和方法。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多以教师讲授为主,不断地给学生灌输各种知识,这种“填鸭式”的、全无对象感的照本宣科颠倒了教学的主客体关系,老师不自觉地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而学生是被动接受的客体,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让课堂绽放出魅力。为提高教学质量,改革完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笔者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古代文学教学实践过程中,贯穿使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收效颇丰:
(一)对话式教学。对话式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唤醒学生的认知系统,使之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①。因此教师应该在师生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创设话语情境,引导学生主动介入文本,参与课堂对话,“在开放、动态的环境中,通过对话实现知识的掌握和创新”②,同时更好地激活文学的经典价值,让经典在不同的阐释中得以延续。以讲授古典诗词中的“明月”意象为例,为加强课堂对话的效果,可以创设这样的话语情境:李白的《月下独酌》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都是描写明月的千古名篇,两位诗人写出了怎样的一轮明月呢?面对明月,他们不同的情感变化体现了唐宋两代的知识分子在人格模式上经历了怎样的转变?创设好这一情境,让学生平等地、自由地参与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在对话交流中,他们的情感认知很快会得到提升,整体的课堂教学就会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二)诵读式教学。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古代文学教学尤其需要强化识记功能,通过通读和背诵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感悟能力,促进其表达能力的提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笔者每次展开教学实践活动,都会让学生尽情地发挥他们自身的专业优势,声情并茂地通过朗诵去阐释作品,同时每次课程的最后都会规定一些阅读和背诵的篇目,下次课认真抽查完成的情况,并将其作为考核平时成绩的内容之一,实践结果成效显著。
(三)信息化教学。传统的教学手段基本上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师板书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不仅无法有效利用本来已有限的授课课时,还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感受,严重挫伤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为增加课堂的知识容量,有效配置时间,优化课堂教学,我们必须努力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完善我们的教学手段。我们可以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优美的有声语言、动感的画面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当然,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我们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分清主次,切忌喧宾夺主。
四、改革考试制度,建立合理的评估体系
关键词:网络文学;传统文学;继承
引言:
在全新的网络信息化时代,网络文学已经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其易于获取和方便阅读的特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阅读网络文学作品,令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的富足。然而,网络文学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传统文学带来了挑战,在相同的本质与价值上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完成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一、网络文学的特点概述
相较于传统文学而言,网络文学作品的创作主体出现了变革,令国家的全体公民都可成为文学作品的直接创作者;同时,文学爱好者可以更加自由随意地发表作品。传统文学的创作过程中,只有那些具备一定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人才能够借助于报刊杂志来发表文字,各编辑出版单位也对文学作品的要求较高,会对创作者的专业性能力进行严格的审查,令很多文学爱好者的文字作品受到了限制。而在全新的网络文学中,作者可以尽情地发挥自身的创作想象能力,将个人的情感观念进行表述[1]。
二、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创新分析
(一)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继承
在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中,媒介传播都会在总体上凸显出共处原则,网络文学的发展也不能凭空进行,而是要借助于传统的文学体裁,将其中优秀的部分保留,在借鉴中赋予其全新的生命,逐步演化成如今的网络文学。以当下较为热门的网络原创文学为例,这些作品的作者都是在吸取传统文学理念下而成长的,逐步形成了对文学体裁的认知与思维,网络文学体裁与传统文学的体裁大致相同,并未偏离文学的初衷[2]。网络文学的作者都是在阅读传统文学书籍的环境下成长的,其所具有的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观念等深受传统文学的影响,在进行网络作品创作时也就将大量的传统文学元素融入其中。我国的文化传承源远流长,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网络文学的发展自然也离不开传统文学的熏陶,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完美展现。传统的文学作品还是网络文学作品创作的源泉,很多的网络文学作家在创作作品时都会将传统文学作品中塑造丰满的人物或是较为经典的历史典故与事件等元素融入其中,既能令自身的作品可以更加丰满,极富感染力,又能很好地起到对我国传统文学继承与发扬的作用。此外,网络文学中还将各类传统文学的形式与技巧进行高度融合、结晶,将诗歌散文、小说等传统的文学体裁借助于网络文学的新型式进行呈现。在文学的发展过程中,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本质还是相通的,仍然归于文学的范畴内,其所不同的只是文学发表的平台与媒介出现了变革。综合来看,网络文学的核心要素还是在于语言、情感、形象的表述与塑造,这些内容与传统文学所表述的内容不谋而合,阐述了文学创作最基本的规律,因此,网络文学将传统文学进行继承对其今后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发展意义。
(二)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创新
1.丰富文学表现形式
在信息化时代下,网络文学的发展使得传统的文学艺术表现形式逐渐发生着变更,已经由传统的明确界限划分逐渐向模糊化方向过渡,各种各样的文学体裁形式逐渐趋于融合。网络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以不同的形式来呈现,令文学作品的类型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网络文学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可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等艺术元素更好地融合,在艺术作品的构成形态上更为广大读者所接受,使作品整体更具感染力,内容丰富度更为充足。这一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使文学作品彻底摆脱了纸质书籍的限制,是文学作品发展史上的重大性突破。
2.优化语言表达形式
在文学创作的发展历程中,文学创作的形式始终未摆脱文字这一形式,人们将文字书写在竹简、布帛或纸张上,借助于文字这一元素形式来将艺术进行表达。在全新的网络文学作品中,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已经不仅局限于文字之上,其中又增添了许多全新的表达元素,使语言的表达形式被优化,在整合与变革中取得了全新的突破。例如:在进行表述时,可借助于表情符号来表达一些确切的人物情感,使文章的人物塑造更为丰满,这些网络词汇的运用,可更具备灵活性,并为读者的阅读提供了便利性。此外,还可借助于数字的形式来进行一些特定的表述,如666表示鼓励,而886表示再见等。
[关键词]中国文学;电影;发展
电影和文学实际上分属于不同的艺术表现类型,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在当代二者之间拥有极其相似的关系。然而二者之间有存在本质的区别。电影实际上是凭借科技的力量存在的,在脱离了戏剧的襁褓之后,有效地融合了音乐,文学,绘画舞蹈等多元素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说电影实际上是多门艺术的载体。文字是进行文学作品创造的重要方式和载体,文学具有很强的逻辑结构、语法和时态特征。文学是以抽象的文字的方式来呼唤起读者的感知,在文学作品当中读者可以自由地探索。
一、社会经济下中国文学与电影之间的相互依赖性
艺术最大的特点在于共通性,电影是一种和文学拥有较多相似点的艺术表现方式,在过去有人曾经将电影划入人文学的领域范畴之内。纵观当前社会经济下中国电影与文学发展的实际情况,二者之间不仅仅拥有极其相似的特征,另外一个方面他们还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电影需要在优秀的文学作品当中获取养料和土壤,优秀的创作素材才能够形成优秀的电影创作。与此同时,电影还可以在对文学作品的改革过程当中,将过去已经渐渐被人们边缘化和淡忘的文学艺术焕发出昔日的光彩,实际上电影素材的改变也是一种良好的文学创作积累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面它能够快速的呼唤起文学创作者的审美灵感,还可以产生新的文学形式。新时代的背景下,电影与文学之间千丝万缕、源源不断的关系推动了我国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二者之间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的融合体。
(一)文学是电影的基础,为优秀电影提供养料
文学作品已经拥有了将近几千年的历史,而电影的成长历史却只有百余年。在电影产生之前,文学作品实际上是各种类型的艺术表现方式的主导,它能够恰如其分地将不同时代下人们的喜怒哀乐、生活实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在电影发展的早期阶段,也就是从戏剧发展演变成为电影创作的初级阶段,文学是最重要的创作源泉。电影和文学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磨合时期之后,电影又希望挣脱文学的束缚,试图凭借单纯的电影表现力来获取自己在艺术上的独立。然而,无论通过何种手段,最终电影都无法挣脱文学的叙事手段和抒情方式等表达要素,因此完全将电影与文学独立开来的艺术表现是不可能的。
电影创作不能够凭空捏造,无中生有,必须要拥有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剧本,与此同时这个剧本必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我国著名的电影导演冯小刚曾经说过:“我一向认为中国电影的创作离不开中国文学的供给,纵观近几十年来中国电影的成长,不难发现几乎都是由原著小说改编而来的,看中国电影的兴衰成败,首先要关注的就是中国文学的发展情况。”这也更加坚定了文学史电影创作的力量源泉的说法。文学是从人类的现实生活的角度为出发点的,在环境描写,人物刻画和主题烘托的共同配合之下最终将人类在现实社会当中的所思所想表现出来,用文字语言的方式来营造一个高于生活的审美境界和超越现实的理想品格。伴随着电影的不断成长,相继涌现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文学,为优秀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充分的养料和素材。
(二)电影让大量文学作品转换为电影作品,促使文学新种类的产生
电影的创作离不开文学的铺垫,与此同时文学的成长也离不开电影。近代电影的兴起,尤其是伴随着电视和网络的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给文学作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文字渐渐被人们边缘化,中国当代文学的光辉地位已经不复存在。在当前消费文化发展趋势的引导之下,电影凭借着其自身得天独厚的科技优势以及电子媒介的推动,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生机。尽管文学的主体地位渐渐衰退,电影产业的发展势头越加迅猛,但这并不意味着电影和文学这两种艺术表现力已经出现了相背离的情况。相反的,电影文学的快速发展在很大意义上也为文学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契机。
电影和文学最亲密的关系就是改变,大多数优秀的电影基本上都改编自优秀的文学作品。一方面电影文学剧本作为文学的独立性仍然不可能独当一面,市场份额和占有率相对较低,因此也没有必要将其发展成为独立的电影文学剧本。另外一个方面,由于文学市场渐渐被人们边缘化,昔日的风采不在,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式,电影和文学实际上是相互需要并且需要密切配合的有机整体。文学作品通过电影的改编不断地被人们搬到了大银幕之上,并加上生动形象的视觉表现力,让文学作品在以此唤起人们的记忆,文学的价值再一次得到了重视。电影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改变,边缘的文学作品再一次火热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因此也产生了一种新的文学类型,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电影文学。
二、社会经济下电影与文学之间的不可协调性
电影自从诞生的那一天起,与文学的紧密联系就一直保存着。二者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但是在本质上他们仍然归属于不同的艺术范畴,在某种程度上电影和文学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性。实际上,电影和文学各自拥有自身独特的地方和生存的方式。文学是以抽象的文字来呼唤起读者头脑当中的经验储存,而电影确实建立在视听语言的基础上来触动观众感觉器官的物质形态。二者实际上是不同性质的艺术表现方式和审美感知系统。电影和文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对方,且各自的发展轨迹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
(一)依赖载体的差异性
客观来看,电影作品和文学作品所依赖的载体表现方式在本质上是千差万别的。电影是一种必须借助于传播媒介的艺术表现方式,通过先进的电影制作技术,电脑制图等方式,综合运用声音,画面的方式进一步的表现电影的主体和情感,在视觉上给观众带来强有力的冲击,试图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影响来激发起人们的共鸣。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借助于美丽的语言和精准的修辞手法将社会现实,人们的生活以及人物形象刻画出来。在文学作品当中,读者不能像观赏电影一般可以获取最直观和最形象的信息,实际上读者和文学作品本身是存在一定的距离的。文学最具有魅力的地方在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崇高境界。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并通过恰到好处的修辞手法和语言感染表现方式传达信息。
电影载体和文学载体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表现形式。电影通过高新影视技术的支撑,可以让观众们在大屏幕上感受到旭日东升的震撼,夕阳西下的伤感,狂风暴雨的侵袭和冬去春来的喜悦,从而更好地还原了作品的真实性和感动性,然而这却不能够给观众感受到文学作品的含蓄美。相反的,文学只能够逐个进行文学场景的变化,有些时候却需要运用大量的篇幅来描绘这些华丽的场景,不具备电影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无法给读者带来那种震撼感和身临其境的感觉。电影所带来的载体和文学所带来的载体在本质上是不同的,脱离了影视技术,那么电影本身的价值就无法得以实现,而文学脱离了语言文字,也无法延续自身。二者所依托的载体的差异性最终也造就了那道电影和文学之间的不可逾越的鸿沟。
(二)对“创造性”和“忠实”的态度的差异性
电影和文学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艺术表现,从根本上来看他们并不具备完整的统一性,也就是说定影和文学作品的改变在本质上是具有不等值性的。大体上电影改编的方式可以分成为三种类型。首先是移植式,也就是说不经过任何加工和改变将文学作品直接搬到大银幕上面,这是最忠于原著的表现方式。其次是注释式,也就是说在电影制作的过程当中对原著的某一方面的内容进行稍许改动,或者是结合电影剧情的需要重新安排结构。最后是近似式,这种类型的电影改编方式,原著仅仅是电影创作的一个素材,而实际上电影与原著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甚至可以看成为另外一部文学作品。对于被改编成为剧本的文学作品,文学已经失去了其自身的价值,仅仅只是电影剧本创作的一个素材,而电影剧本的创作拥有更多的自由权,不需要严格遵循原创作者的意愿。大量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最具有活力和特色的改编往往都是脱离了原著的束缚的,编剧在改编的过程当中给文学作品注入了更多的个人因素。电影在改变的过程当中追寻的是一种自由和创新精神,因此只有脱离了原著的约束,电影的艺术创作才能够获取更广阔的天地。
文学作为电影创作的素材,是没有权限来干涉电影的改编的,因为电影是不同于文学创作的另一种艺术表现力。但是,从当前文学作品被改编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电影制作商为了一己私欲,彻头彻尾地改编了文学原著,最终让这些被改编的作品失去了原有的风格和韵味,这也是许多文学原创作者不能够容忍和原谅的地方。电影产业化的发展需要资金来带动和帮助,因此就需要用创造性和发展性的眼光来对待文学作品的改编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符合市场的发展规律。
三、电影和文学之间的辩证统一性
电影和文学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二者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相互依赖或者是相互冲突的关系,从严格意义上来看电影和文学是双向的互动和互进的关系。社会经济的背景下,任何艺术的表现都不能够以单纯的形态呈现,而需要融合其他类型的艺术。电影和文学实际上分属于不同的艺术表现类型,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在当代二者之间拥有极其相似的关系。然而二者之间有存在本质的区别。电影实际上是凭借科技的力量存在的,在脱离了戏剧的襁褓之后,有效地融合了音乐、文学、绘画舞蹈等多元素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说电影实际上是多门艺术的载体。文字是进行文学作品创造的重要方式和载体,文学具有很强的逻辑结构,语法和失态特征。文学是以抽象的文字的方式来呼唤起读者的感知,在文学作品当中读者可以自由的探索。电影和文学是当今时代的两种最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二者之间各具特色。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让电影和文学之间实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基于电影和文学之间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无论是电影还是文学,都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增值,相互吸收,相互学习,要遵循艺术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在本质上进行自我突破,进而获取更好的发展。
四、结语
本文结合个人在实践工作过程当中的经验总结,就社会经济下中国文学与电影文学的发展展开了探讨。首先分析了社会经济下中国文学与电影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在此基础上对二者之间的不可协调性进行了总结,最后阐述了电影和文学之间的辩证统一性。然而由于个人所学知识以及阅历的局限性,并未能够做到面面俱到,希望能够凭借本文引起广大学者的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 张文红.与文学同行:从文学叙事到影视叙事[J].甘肃社会科学,2003(06).
[2] 王寰鹏.梁晓声知青小说英雄叙事新解[J].河北学刊,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