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的历史与文化

大学的历史与文化

时间:2024-03-30 10:26: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的历史与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的历史与文化

第1篇

一、档案信息资源是大学文化积累和传承的重要载体

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要积累和继承大学的历史文化,继承的前提是了解,必须对大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历史的了解。他们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历史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相互依赖、促进,凝聚起全体师生为真理而战,凝集成文化堡垒引领社会,成为一所大学永不退色的鲜明特色。因此大学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在于大学文化,并由文化形成的代代相传的大学精神。任何历史的传承都需要载体,没有载体,历史将沦为传说,同样文化的传承如果没有载体,文化必将断层。高校档案作为记录、保存学校历史活动的物质形态的工具,比如说案卷、文件、影像资料、数字档案、网站等,作为一种特殊的大学文化载体,成为大学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见证,不同学校、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群体的政治、文化、科学活动,随着历史的大浪淘沙,均有一定的渐远渐去的淡化,而档案准确反映和客观记载了这些历史文化内容,成为我们今天了解学校历史文化、继承先辈精英精神传统的重要途径。充分重视大学文化,积极进行大学文化建设,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在新一轮的快速成长中蓬勃健康发展使大学重新确立引领社会潮流的地位,需要从精神、制度、环境等各个层面加强。但大学最欠缺的也是最应引起关注的,还是大学精神的贫乏。一所真正的大学,完整意义上的大学,不是一所培训机构,而是有着价值追求与精神内涵的心的家园。以守护精神为基本品格,是所有大学在发展中都应坚守的原则,是大学的标志和精髓。这个精神是积极倡导自由、平等、民主等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并首先身体力行地在大学的学术思想、学科建设、大学管理、大学发展规划中坚持这些原则。大学的精神文化本身不具有可保存的物质形态,要了解某一时期的高校精神文化,唯有从仅存的档案中寻求。必须通过当初形成的档案反映。某些条件下,高校档案甚至成为高校文化的唯一记载。即使是大学物质文化,如校园环境文化,我们可以从具有悠久历史的校园建筑的外观上感受历史的风格,但是要对建筑的文化背景、文化内涵、文化创意有深刻的了解,则必须借助于档案的记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需要档案作为载体使历史的创造活动广泛传播和永久流传,高校档案作为大学文化的载体是积累和传承大学文化的主要渠道。一所大学的环境就是反映其办学水准、体现其办学思路的名片。作为大学文化最直观的表现,与追求真理、适应社会的大学理念和自由、民主的大学制度相对应,应该是规划合理、功能齐全、并且具有本校特色的大学环境。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校本传统文化,形成新时期的大学文化特色和大学精神,就需要对储存文化信息的高校档案进行加工开发,整合文化历史信息,并以某种信息加工成果的形式出现,使大学文化的历史线索更加明了,文化精髓更加突出,新文化的构建没有割断历史。

二、档案信息资源是大学优秀文化选择和传播的重要依据

一般地说,大学文化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文化的折射,同样会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产生一些不良的文化现象。有学者诚恳指出,当前大学文化中就出现一股庸俗化的趋势,“即大学趋向非规范、非道德、非健康、非自律,甚至偏离大学组织本质属性的不良现象”,虽然不是大学文化的主流,但也有“蔚然成风”之势,并将之概括为“官本位倾向、市侩作风、学术行为不良、犬儒现象”等四个方面[1]。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观念的变化,有些本属于优秀的大学文化也会出现不适应社会发展的状况,需要及时加以扬弃。根据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我国大学文化建设中对高校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发扬和提高过程,并有选择和传播的任务。

三、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

大学文化建设需要对历史文化的继承,需要面对地域的经济文化社会现实,还需要面对不同文化的碰撞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在大学文化建设活动中,高校档案的优势在于,它以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反映过去的大学文化活动。需要通过档案,对学校的历史有一个详细的解读,否则就会造成各校在长期积累中形成的大学文化历史的中断,大学精神传统的丢失。近年来,由于大学文化的曲扭,大学精神的丧失,一些高校发生干部违纪和违法案件。其中有些案件涉案人数之多,金额之大,影响之恶劣,可谓触目惊心。以致有人认为“高校已成腐败高发多发区”[2]。加强高校廉政已经成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大课题和刻不容缓的任务,而对腐败问题的立案查处,无一不需要基建档案、设备档案、财会档案、审计档案作为凭证。所以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厚的资源。事实上,大学中任何实际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对档案的利用。因此,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文化建设的步伐。

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是大学文化的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大学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源泉,大学文化及其展示的文化魅力不是单一的,是所有优秀传统的积淀、凝练和发扬,综合形成的一种精神、一种氛围。因此,大学文化建设应体现在对大学内涵的认识和把握上,体现在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上,体现在教师队伍的治学态度和学科水平上,体现在学生群体的求学精神和科学素养上。在档案与文化的关系上,可以说,档案是文化创新的基础。这不仅表现在人们可以从档案中吸取历史文化的精髓,作用于社会意识形态,形成新的文化价值判断,也表现为人类可以在借鉴已有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文化。大学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关键是自身特色;自身特色离开对档案这一“校本”信息资源的利用就无从谈起。立足于大学文化的继承与弘扬,立足于学校发展的未来,提炼出大学精神,才能形成文化创新,而这种创新要立足于两个维度。一是本校的历史文化要充分地挖掘整理,尤其是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有名望的大师,有特色的专家学者,他们的轶闻趣事、历史典故等。这种独立的大学人格,今天只有从档案信息中挖掘了,所以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开发是大学文化的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二是要从大学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三个不同层面的统一整体中把握。其中基础层面是物质文化,包括各种校园物质产品和自然条件;中间层面是制度文化,包括学校各种规章制度;核心层面是精神文化,包括学校价值观念及办学理念指导下形成的行为规范、群体目标及种种思想意识。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作为对档案信息的加工和重新整合,使得档案信息以新的姿态出现或者产生新的信息产品形式。在高校档案信息资源中,特别是具有一定办学历史的高校所形成的档案信息资源中,蕴涵的历史文化内容丰富,对这些档案稍加整理和编辑,便可以挖掘出新的文化内容,形成新的文化形式。因而,高校档案是高校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基础性材料。

五、建设大学档案文化需要“文化自觉”

我国当前出现了一些大学文化衰弱现象,这种大学文化的衰弱和失范是大学在大变革时代面临的自身改革与发展的阵痛,它对大学精神的彰显、对大学功能的实现,对大学的文化引领作用、对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均会产生深刻的负面作用。因此,当前必须加强对大学文化的研究,提高大学建设的“文化自觉”,有效控制大学文化的衰弱和失范,使大学返璞归真,宁静致远,化危为机,促进大学发展。在新时期,如何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走出一条中西合璧的文化选择、传承、创新之路,建设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大学文化,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校进一步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学文化包括高校档案文化,“档案文化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时期围绕档案及在进行档案工作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观念,并在这种观念指导下形成有关档案和档案工作的行为方式和物化成果”[4]。大学档案文化既是档案文化在高校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大学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没有档案文化的大学文化是不健全的,脱离大学文化的高校档案也是不存在的。高校档案文化的特点在于它本身就是大学文化的重要载体,能够全面记录和反映大学文化的历史和现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未来。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对大学档案文化而言,是通过现代化手段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并对档案信息实行开放、共享的文化价值观念;体现的是一种对大学文化建设的“文化自觉”。任何一个地区、一个单位都建有丰富的档案,能不能实行开放、共享,根本在于“文化自觉”,在于把档案工作提升到档案文化视点的高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档案文化使大学文化的内容和形式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丰富。

作者:陈瑛 单位:盐城工学院

第2篇

西北联大在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它是中国高等学校区域分布由“点”、“线”布局向“面”的布局演化的历史性转折,它将高等教育制度系统地传入西北,奠定了西北高等教育的基础;它从知识、思想、文化等方面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社会进步,为战后中国西北建设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为21世纪的西部大开发蓄积了宝贵的人力资本;特别是它凝聚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共赴国难的团结精神,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凝聚了两大光荣传统:文化传统与革命传统。我们希望通过回顾西北联大的历史,更加全面地了解20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精神传统、传承和文化创新,诚邀海内外专家学者赐稿,共襄盛举。

主持人:西北大学校长方光华教授

中图分类号:G64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12)03-0005-03

2011年4月,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如何发挥高等教育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高等学校如何践行文化育人?我认为要努力提高“两个自觉”。

一、努力提高大学的文化自觉

大学要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大学要出高水平、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大学要直接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这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大学的三大职能,即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直接为社会服务。这些观点都被人们所认同、所接受,也是大学一直所践行的。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在所有这些大学职能背后的文化背景和内涵。从历史的长河来看,大学的重要功能就是传承、实践、创造文化。从这一意义出发,大学就是实践文化、传承文化、创造文化的场所。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了大学,大学同样承担着实践、传承、创造文化的重任,特别是通过一代又一代人才的培养来实现她的这种功能。大学正因为通过培养一代又一代的人来实践、传承、创造文化,满足国家、社会永恒的需要,才得以源远流长。大学教育不仅在于知识和信息的传递,更在于她具有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力,这是一种内在的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而要让这种文化熏陶力量发挥积极作用,就必须提高大学文化自觉,建设一种追求真善美、有使命感和社会担当的文化精神。

大学的文化自觉,在于大学要有强烈的文化使命感。任何一个国家的大学都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使命,当代中国的大学应该摆脱纯粹的功利性甚至是工具理性的困扰,在走出“象牙塔”,融入时展潮流的同时,更应牢记其民族的使命、文化的重任,更应自觉地认识、领悟和把握自身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责任。

大学的文化自觉,也在于自觉地将文化建设融入人才的培养的全过程。大学的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经过多年的体制改革特别是管理体制改革,我国大学的科类单一状况已经明显地改变,很多大学的学科更加综合,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得到了加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逐渐融合起来。这不仅改善了人才培养的环境,给学生更加广泛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我们的大学更好地把实践文化、传承文化、创造文化与培养高素质人才有机地结合起来,从重理轻文、单纯培养“专业”人才、单纯传授专一知识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大学的文化自觉,更在于积极推动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促进文化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是大学弘扬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无论是学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教学科研的改革与发展,都与促进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密切相关。只有把大学的具体任务、短期任务和大学的历史使命、长远目标更好地结合起来,也就是把学校自身的建设与实践文化、传承文化、创造文化的任务自觉地结合起来,我们的大学才能担当起弘扬中华文化的重任。同时,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更重要的也要体现在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上,要以直接促进全社会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为己任。

二、努力提高学校素质教育的自觉

大学践行文化育人,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是根本路径。今天,我国素质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同时,对素质教育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我们还要进一步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自觉,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

1.我国高校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是以文化素质教育作为突破口和切入点的。在高校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开始时引起过一些争论和质疑,但时间很短,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原因在于它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授与熏陶为内核,引起了学生和教师的极大兴趣。在许多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报告几乎场场爆满,从而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也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思索。文化素质教育之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引起轰动,同时又久盛不衰,其关键就在于“文化”二字。

第3篇

【关键词】传统史学;思想;建构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管子》有“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这里的四维,就是礼、义、廉、耻等基本的道德。道德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也是国家存在的基础。有什么样的历史就有什么样的国家。历史教育在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建构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将传统史学精华思想与大学生思想素质提升相结合,解决大学生思想观念建构的“最后一公里”,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有利于启发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培养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一、传统史学的精华思想及其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建构的价值

(一)“彰往而察来”的史家情怀。中国先民最早对于历史的认识可见于“彰往而察来”(《易•系辞下》)。即史学的本质是关心未来,关心人类社会的历史前途。这种朴素的辩证认识,被一些学者认为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史学思想的源泉之一。司马迁著《史记》,有“述往事,思来者”的撰述宗旨,这中“叙史事为后来人读有所思”的思想不断发展,成为中国传统史学的一个精神,为多年以来的史家所共识,也是为史学任务的基本反映。在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建构中,这种史家情怀被融入,有助于让他们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明辨是非曲直,筑牢思想道德观念的根基。(二)“出乎史,入乎道”的历史智慧。唐太宗在《修晋书诏》中有“大矣哉,盖史籍之为用也”,认为史学有大用。刘知几认为史学“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史通•史官建置》),龚自珍在《尊史》中指出,“出乎史,人乎道。欲知道者,必先为史。”历史智慧与现代智慧是相对而言的,就现今世界而言,尽管历史智慧有它的局限性,我们不应该也不能割裂这二者的联系,古人用他们的科学知识、认识水平详尽的为我们作出了解答。当今中国,任何个人的认知与实践活动都或多或少地会受到历史智慧的指引与启迪。在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建构中,普及古人对历史智慧的探索过程,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三)“究天人之际”的人本思想。由古至今,传统史学中的人本思想不断发展,天与人、人与时势的关系一直是史学家们热衷于探讨的问题。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书中所记载的历史即是人的历史,书中关于人在历史进程中作用的认识与记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于人自己的力量、智慧、作用的认识。司马迁开启了中国史学人本思想的传统,对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此后的史学,可谓一直秉承着“人本思想”这一中国史学理性认识的标志。在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建构中强调人本思想,有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人本意识,提高换位思考能力,处理好人际关系。(四)“温情与敬意”的民族自信。钱穆在《国史大纲》序中写下:“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这种在后方所持续支撑着中华民族的“温情与敬意”,正是我们迄今为止最为自豪的,让中国之所以成为中国的民族自信所在。一个国家的强大,最终是要有强大的国民及国民素质,彻底的说是强大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建构中,加强传统史学教育,增强民族自信,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爱国情怀,提升凝聚力,更好地建设祖国社会主义事业。总之,传统史学的精华思想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建构有着十分深远的价值。这种价值是一种潜在的价值,是要通过一种合理的机制才能发挥出来,从而转变为现实价值。

二、调查分析史学教育缺失导致的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问题

2016年,课题组先后在湖南多地高等院校进行调研,随机发放调查问卷723份,收回问卷655份,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访谈68人以此了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状况。调查结果显示:60.8%的受调查者对传统史学的概念模糊不清,9%的受调查者表示不清楚传统史学是什么,26.7%的受调查者对传统史学稍有研究,这其中有16%表示是在高中时期读过的课外书中了解、喜欢的,7.3%表示对传统史学思想没有兴趣。原因分析如下:1.非文科类专业所学课程,除大学语文外,已经完全不再涉及传统史学思想教育。而部分专业中大学语文也只是选修,涉及史学的仅仅少数篇章。2.学生课外缺乏相关书籍的阅读。即使是热爱阅读的人,大多数只在意历史书本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文字记录,殊不知作者对其历史运动的看法观点也是相当重要。3.教师、辅导员对史学教育的忽视。通过对现今教育与中国古代传统的教育模式相对比,得出当下史学教育的特点:1.较多地沿用西方的学科设置,有利于学生的科学技能培养;2.增加了关注未来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相关部分;3.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部分较为缺乏。在调查中,大学生认为史学教育缺失可能导致或已经产生的思想道德观念问题前三名分别为:1.诚信问题2.文化认同问题3.对自身的认识问题(心理问题)调查结果还显示,大学生在思想道德品质的核心内容——诚信方面问题尤为突出。调查问卷中列举的这些失信行为表现包括:学习方面的考试舞弊及学术造假,经济方面的恶意欠费及欺骗欺诈,就业方面上的简历虚假夸大等,绝大多数被调查对象认为,这些行为给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

三、传统史学新途径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构的重要性

相对来说,大学生群体道德水准在全社会范围,应处于较高的层面,但其思想不成熟,道德观念不够牢固,所以存在着很强的可塑性。在日常的生活中,绝大多数大学生虽然都能明白最基本的社会公德和文明礼貌,但在实际生活中却会出现或多或少的不文明现象和行为。这些表明大学生对道德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仅停留在观念和口头上,还尚未形成成熟的道德行为规范。另外,还有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中存在自我意识膨胀、行为盲目从众、诚信意识缺失、道德防线下降等问题。道德观念的建构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论题。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大学》中就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阐述,认为以道德的自我追求和完善为宗旨,方可“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探寻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建构的新途径,传统史学不失为一个好的切入点。传统史学精华思想的教育对于大学生塑造健全理想的人格、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一)有助于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认为文化自信对于人和人类社会的变革与发展至为重要,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与“魂”,是推动社会变革、发展的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他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在时期,钱穆就郑重提醒世人:一个国家的国民对本国已往历史,应“略有所知”且怀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至少不会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只有这样“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传统史学思想,是仅我们中国才有的、独一无二的宝贵财富。它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提升文化自信,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提升文化自信,有助于大学生拔高思想认知水平,明确未来方向,开拓正确道路,增加激情和勇气,培养毅力和韧性,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添砖加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二)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明德知礼。明德知礼就是明白道德,知道礼节。道,是万物万法之源,是创造一切的力量;德,是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的行为,不违背自然发展规律,去发展自然、发展社会,提升自己的践行方式。孔子认为,学好“礼”是一切的基础。所谓“不学礼,无以立。”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素以礼仪之邦享誉世界,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礼”,是个人之所以立命,学校之所以立校,国家之所以立国的根本,也是中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牢固基石。传统史学中的“孔融让梨”、“程门立雪”等历史思想,以其礼仪背后崇高的道德内涵成为经典,流传于世。所以,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加强传统史学教育。学“礼”作为一种新途径,有助于“明德知礼”的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建构。(三)有助于教育大学生诚实守信。《淮南子•说林训》中有言,“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人,应当先看是否讲信用,然后再看他的能力如何。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卷第一)中坦言道,“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这也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的重要性所在。立德树人的首要工作就是“立”,也就是要树立好一个正确的价值取向。从传统史学新途径来思考立德树人,有以下方面:一是在政治信仰方面,倡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勇于承担历史和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近现代历史表明,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国家的历史必然走向。传统史学精华思想中的忠诚报效祖国、铭记社会荣辱、坚定人民立场等思考角度,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在政治生活中确立诚信的价值取向。二是在学习科研方面,号召大学生坚守诚信学习品德。学习传统史学精华思想中的追求真知、知行合一、严守纪律等精神,有助于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和科研风气,践行正确的求知观念。三是在人际交往方面,提倡大学生以诚实守信作为人际交往的基础和前提。相如廉颇“刎颈交”,孙策周瑜“总角好”,雷义陈重“胶漆相投”,元伯巨卿“鸡黍之约”……传统史学思想中不乏人际关系处理的经典实例,事友以诚,是我们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必修之课,从传统史学途径来思考,案例实在,理论丰富,容易掌握。四是在经济生活方面,要求大学生将诚信作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以传统史学途径思考,提倡“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合理规划使用钱财,“言必行,行必果”要求大学生信守承诺,自觉抵制恶意拖欠助学贷款等不正之风。五是在就业创业方面,需要将诚信理念贯穿职业生涯始终。“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要号召大学生以诚信为基础,遵守就业创业道德规范,切莫因小失大。(四)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担当意识。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肩负着中国走向崛起、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使命和责任。从传统史学新途径开展担当意识教育,把握历史与现实的联动关系,结合古今典故案例分析,能更好地让青年人提高担当意识,坚定理想信念。

综上所述,传统史学精华思想对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建构具有重要价值,当下大学生教育中,史学教育缺失或将导致诚信、文化认同、自身认识等问题,若能较好地撷取传统史学思想中的精华部分,以较好的形式潜移默化地贯彻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有效的新途径,也必将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建构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宗云.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D].东北师范大学,2008.

第4篇

中国传统文化所孕育的人文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形态的内在灵魂和根据,作为一种个人意识,它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导向,作为一种终极关怀,它为社会发展创设了和谐的理想境界。

(一)传统人文精神的内涵

1.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作为一种关注自我人生真谛以及对人类命运的理性理解,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含义。西方思想史上的“人文”最初源于普罗泰戈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后来新兴资产阶级在论述人文精神时将“人”与“文”合成统一,但更偏重“人本主义”,强调个体的存在,高扬人的个性。

中国的人文精神从“文明以止”开始产生时就有别于西方,先秦儒家思想人文特质表现出“人”和“文”的两种不同价值:“人”是道德的人,是人文精神的核心。“文”是文化守成,是通过礼乐教化培育人的德行。鉴于这种“人文”观,中国的人文思想是“人”和“文”互动,寓意为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就是“人”的道德本性体现在文化中,“文”的精神体现在人的身上,强调人的内在主体性。

我们认为人文精神,是指在历史上形成和发展的、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孕育而成的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隐形的文化现象,是人对自身、对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关怀。人文精神是民族的文化特征,属于历史发展范畴,具有民族性、历史性等特点,但人文精神并不是僵化不变的规则,而是一个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发展的。

2. 传统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是“天下一家”的文化理想,从一定意义上讲,传统人文精神是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支撑传统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它本质上是人的道德精神,它是推动历史文化的动力和人生追求的根据。它蕴含了宗教、道德、艺术、教育、哲学等方方面面。这一精神在几千年里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源泉,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文化融和。这一精神促使中国人具有很强的历史意识并十分重视教育,沟通理想与现实,以人文化成社会,自强不息、积极进取。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是一种内在的人文主义。即不是面对征服自然的,而是亲和自然,面对社会和个体自身的。这种人文主义不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而是强调天、地、人、物各安其位、和谐共存的。这种人文主义植根于中国原始宗教对“天”、“道”的信仰,说人不离天,说道不离性,不排斥宗教,而具有某种宗教性。因此,能给人以安身立命的终极根据。我们认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主要是指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并贯穿于整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的以仁爱为核心、注重人伦道德、追求天人合一、肯定人的价值、重视整体主义思想的一种自觉文化精神。人文精神是以人为对象,以真、善、美为最高价值理想,以追求人的价值、尊严、权力及其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一种自觉文化精神。

(二)大学教育中的人文理念

《礼记.大学》中的开篇之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种古代为人、为教、为学的大学理念,深刻阐述了大学与人文精神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大学在培养人才的指标中,价值、理想、信仰、道德、情感、文化、精神等非专业性的人文素质要素,逐渐成为个人成败的关键性因素,并且直接影响大学生团队精神、合作意识、表达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形成。其次,历史上,大学都起着人文精神的发生和传承器的作用。在《教育独立议》中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尽一份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用。可见,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体现了大学对人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终极关怀。大学彰显和孕育了人文精神,这种精神是超专业的,贯穿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日常管理、校园文化、后勤服务等各个方面,也正是这种人文精神,最终成为一种崇高的人格陶冶。尤西林教授认为“承载大学人文精神的不仅是大学的专业知识,而且有那代代相传的学术传统风气(重实证或重思想、“兼容并包”的自由学术,等等)与社会个人观念(如“五四”以来北大突出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使命感),还有大学社团活动、卓越教授的个人魅力、同学的聚合,乃至那古老的校园建筑与林木古藤……

大学是一个活的生命体,而且是个性化的生命体。”因此,大学在自身的演绎和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高扬人的价值,追求人自身的健全和理想的达成;谋求个性解放,建立自由平等和谐;秉秀理性愿则和主体意识;重视终极追求;执着探索超越现实的理想世界和理想人格;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以及永恒的道德精神;倡导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是大学历史的沉淀和凝练,在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人文精神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一)人文精神培养是大学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文化整合和创新的灵魂

从一定意义上讲,人文精神是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现代大学,发挥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但任何一种职能都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引领。具体说,大学所培养的知识分子应具有厚重的人文精神,因为大学所培养的人才不是器物,而是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人,也就是知性与德行统一发展的人;科学研究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但如果缺乏人文关怀、漠视价值,则会给人类及其生存的世界造成莫大的伤害;大学只有在人文精神的关照下,才能担当起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成为社会的良知,进而造福全人类。

(二)人文精神是塑造大学社会示范性品质的重要源泉

大学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代表着最先进的时代精神,有研究表明,大学可以开拓社会新风气,引领社会新思潮,是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大学兼容并包的开放品格,使社会的新生事物能及时渗透到大学的每一个层面,并内化为它的一种精神和文化,这种精神和文化在大学自身的过滤吸收作用下,通过文化传播、学术研究、精神风貌和道德责任,又能起到对整个社会产生向外辐射和深远影响的作用。同时,大学是培养和输出人才的基地,大学培养的人才质量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文明程度。具有良好人文精神的学生走向社会后,定会以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的行为规范导引全社会人文精神的健康发展。

(三)大学人文精神是大学得以互相区别的标识

第5篇

陈汝毅(1989年――),男,广西钦州市人,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10级本科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汤钰莹(1992――),女,安徽人,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10级本科教育学专业,

摘 要:对于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发展、演变和创新来说,会走向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会面对着什么样的热点与难题,会有什么样的演变与趋势,会有什么样的出路与结局,这都是中国本土心理学的未来展望所要涉及的非常重要的方面。其实,心理资源的问题,心理资源的挖掘、提取、转用等问题,将是关系到中国本土心理学未来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中国本土 心理学 展望

一、心理学本土化的热点与难题

心理学的科学性质是心理学本土化的核心问题。所谓心理学的科学观是对如何建设和发展心理科学的基本认识,它决定着心理学家采纳的研究目标,以及为达到目标而采取的研究策略。它体现在这样一些问题的解决上,如什么是心理学科,什么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怎样确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怎样构造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怎样干预人的心理行为。可以这样说,心理学的科学观,构成了心理学家的视野,决定了心理学家的胸怀。在心理科学的开创和发展中,占有主导性和具有支配性的科学观是封闭的心理学观。但是这种封闭的心理学观目前正在衰落和瓦解,正在受到有远见的心理学研究者的质疑和挑战。重构或开放心理学的科学观,已经成为心理科学未来发展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也是心理学本土化的方向问题。心理学早期是以排斥文化的存在来保证自己对所有文化的普遍适用性,而心理学目前则是包容文化的存在来保证自己对所有文化的普遍适用性。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心理学研究中的文化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涉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即人的心理行为的文化内涵的问题。二是涉及心理学的研究方式,即心理学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文化特性的问题。这就是要摆脱原有的心理学研究把人的心理行为理解为自然现象,而不是理解为文化生活。

心理学的文化根基是心理学本土化的资源问题。“心理文化”的概念是用以考察心理学成长的文化根基,探讨心理学发展的文化内涵,挖掘心理学创新的文化资源。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都是立足于特定的文化,或者说,文化是心理学植根土壤和养分的来源。西方心理学和中国本土心理学生长于不同的文化根基,植根于不同的心理生活。中国现代科学心理学主要来自西方科学心理,问题是中国本土也有自己的心理学资源。探查该资源,就要扩展心理学的视野和设置文化学的框架,将中国本土心理学看做与西方实证心理学具有同等文化价值的探索。要发展中国的心理学,就有必要追踪中国本土文化中的心理学传统,确定其所含的资源,具有的性质,包括的内容,起到的作用。

心理学的研究方式是心理学本土化的方法问题。方法论是任何科学研究的基础,因此心理学的方法论也是心理学研究的基础。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也就是研究内容的确定,是力求突破对人的心理行为的片面理解。二是关于心理学研究方式和方法的探索。这也是研究方法的创新,是力图突破和摆脱西方心理学的科学观的限制,为心理学的研究重新建立科学规范。三是关于心理学技术手段的考察。即是对干预方式的明确,是力争避免把人当做被动接受随意改变的客体。所以心理学方法论的探讨是关系到心理学科学发展的核心问题。

二、心理学本土化的演变与趋势

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在不同的文化历史和环境中,会存在着不同的心理学。所谓的心理学本土化的努力和历程,实际上就是为了建构植根于特定文化土壤中的或植根于特定心理资源中的本土心理学。问题是不同文化中的本土心理学是相互隔绝还是彼此相通的。心理学本土化的进程导致了心理学与本土文化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但是不同社会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区别,也很容易造成不同的本土心理学之间的相互隔绝和相互分离,甚至是相互对立和排斥。那么如何寻找到共同的基础,就成为本土心理学之间的有效交流的重要任务。这就必须开创性地揭示西方心理学的科学观问题,力图突破封闭的心理学观的限制,设置一个更为宏观的文化历史框架,从而将西方实证心理学和中国本土心理学看作具有同等价值的探索。

心理学的发展怎样继承传统又寻求更新。其实,任何根源与本土文化的心理学发展,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心理学的生存和演变,不可能完全放弃或脱离自己的传统。或者说心理学的发展和变革,都是在传统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但是心理学的发展又必须是对传统的超越,和基于传统的更新。但是,中国心理学在新世纪的发展并不是要恢复到原有的老路上去,而是一种创新,是在汲取中国本土文化资源基础上的心理学创新。所以,我们要以开创和建立中国自己的心理学学派、思想、理论、方法和技术为己任,以推动和促进中国心理学的创新、创造、发展和繁荣为宗旨。

三、心理学本土化的出路与结局

心理学的本土化出路与结局是对中国心理学发展的一种本土化的定位。这使得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必然要有自己本土的特质和特征,必然要有自己独特的偏重和特色,必然要有自己强调的内涵和方式。心理学本土化的出路与结局就在于将其定位为文化的心理学、历史的心理学、生活的心理学、创新的心理学以及未来的心理学等。

心理学本土化的发展将是把心理学确立为广义的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也是通过文化来考察和研究人的心理行为的一门心理学分支。在文化心理学发展的第一个时期,文化心理学的研究目标是在追求共同和普遍的心理机制。在文化心理学发展的第二个时期,文化心理学开始去关注人类心理的社会文化的根源,转而重视人的心理行为与文化背景的联系,从社会文化出发去考察和说明人的心理行为。在文化心理学发展的第三个时期,文化心理学所强调的是人的主观建构。那么文化就不再是决定人的心理行为的外在存在了,而是人的觉知、理解和行动的内在存在。正是人建构了社会文化,人也因此建构了自己特定的心理行为的方式。其实,所谓的文化心理学不仅仅是一个心理学的分支,而且可以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发展的理论方式。这就会影响到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和对心理学研究方式的确立。

心理学本土化的发展将是把心理学确立为广义的历史心理学。任何心理学的发展都有自己的历史渊源,都有自己的历史演变,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延续。所谓心理学的本土化,也是在为心理学确定其历史的传统。这种历史的传统给定了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发展道路、发展形态和方向。其实,所谓历史的心理学,并不就是指过去的心理学,被超越的心理学,而是指心理学的历史根源、历史传统和历史进步。当然,最为重要的就是心理学应该有自己的历史资源。本土心理学应该成为自身未来发展的历史资源。心理学的发展应该重视自己的历史传统,这不仅为后人提供了观赏,也为自己积累了资源。

心理学本土化的发展将是把心理学确立为广义的生活心理学。中国心理学本土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就是能够使科学心理学的研究走入本土文化中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或者说是回归与本土文化中的历史与现实的生活。那么科学的心理学能不能成为生活的心理学,就成为心理学本土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定位。

其实,心理学本土化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建立起心理学与文化或与社会资源的关联。或者说,就是为了使心理学植根于本土文化与社会的土壤之中。其实,心理学的研究常常处于资源短缺的状态之中。中国的文化传统中蕴藏着丰富的心理学资源,问题是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我们应当从西方心理学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中得到研究的动力和启示。(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郭本禹.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第6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史;大学数学;教材比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7-0050-02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大学数学在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技巧、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极限的思想、转化的思想等方面,是其它任何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在大学课程中,大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和工具学科,是学生进行大学后续课程学习的重要保证。经济分析、工程分析等都离不开数学,当今社会也是数字化社会,大学数学的知识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它提供了许多观察问题和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所以,大学数学也是学生今后工作和生活的基础。

因此,大学的大多数专业都会开设高等数学的课程学习。大一学生刚由高中到大学,数学教材的变化是很大的。而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

数学史对数学教育的重要作用早在19世纪就已经被一些西方数学家所认识。这一领域已经得到我国数学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数学教育取向的数学史的研究是为了数学教育而研究历史,其目的是为数学课堂教学提供相关材料,获取相关知识点(概念、公式、定理等)的教学启示。数学历史是一个宝藏,不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些从事数学研究和教育的人们总是可以而且有必要从中汲取有益的思想养料,实证研究证明,使用数学史知识的课程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方面是十分有效的。数学史的教育价值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振奋民族精神的价值、人文教育的价值、反璞归真的教育价值、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价值,等等。历史上数学家们的曲折经历、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是全世界的文化遗产,具有无限的教育价值。重要的数学思想,是在数学历史上逐渐形成的,它同数学的发展密不可分。因此,学习数学就要领会其思想方法,包括体现数学发展规律的一般数学思想和一些作出过重大数学发现的数学家使用的典型的数学思想。

一、高中和大学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史及其对比

目前我国高中数学新教材主要使用人教版2000年或以后编写的数学教材,主要有2000年版和2004年版。从2000年起,高中数学教材主要是使用2000年编写的人教版实验教材。以2000年10月的《数学》试验修订本(必修)为例,教材《说明》中指出:“每章均配有章头图和引言,作为全章内容的导入,使学生初步了解学习这一章的必要性;每章附有一至两篇不作教学要求的阅读材料,供学生课外阅读,借以扩大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必修教材的第一册和第二册共有阅读材料15个,章头图11个、前言11个,第三册(以理科为例)共有5个章头图、5个前言、8个阅读材料和一个研究性课题。三册共计58处课外的数学史方面的内容。2004年编写的新的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已经在部分地区实验,2006年起在部分省份全面使用,这个新教材对数学史的教育更加重视。在文中以该教材A版的必修1到必修5为例进行了统计。在这套教材中,数学名题有5处;数学家生平4处、对数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22处、中国数学发展中的优秀成果6处、必修1到必修5对以上内容各有侧重,合计522处,平均104.4处。与2000年的版本比较,在数学文化的内容上,数量成倍增长,涉及的面也更广泛了。

那么大学使用的数学教材在数学史方面又涉及多少呢?目前,大学的高等数学教材,比如同济大学出版社的《高等数学》(第5版)上册和下册、中国人民大学的《微积分》等教材,大都没有专门的篇幅提及数学史,而是更加注重科学性、系统性。在同济第五版的内容提要中编者写到:“这次修订更好地与中学数学教学相衔接,适当地引用了一些数学记号和逻辑符号,增加了应用性例题和习题……也更便于教学。”的确如此,教材比前几版更注重应用以及在知识上与中学的衔接,但是,教材的编写体例没有改变,没有把数学史融入教材。

对比高中和大学的数学教材,我们发现高中教材更加重视数学文化的教育和渗透,这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对于高校的数学专业的学生,都有机会学习数学史这们课,非数学专业的学生则几乎没有机会了解数学史。而大学数学的教材也很少包含有数学史方面的内容,使许多学生对于高等数学的文化背景知之甚少,对大学数学的看法是抽象、严格、枯燥难懂,缺乏学习兴趣。大学教材与中学教材的强烈反差,必然使学生非常不适应大学的数学学习。所以,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的教育。

二、大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的教学建议

1.可以编写数学史方面的讲义或者改编教材

第7篇

关键词:历史学;公共史学;知识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7-104-03

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发生改变。自1978年恢复高考后,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从最初的“通才”培养演变为“复合型人才”、“拔尖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卓越人才”等多元化培养,直至今天,“应用型人才”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学术研究型人才而言的,“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在知识运用的过程中提出问题,他们有更宽广或者跨学科的知识视野,注重知识的有用性,有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却不一定需要非常精深的理论知识”。由此可见,“应用型人才”,是从学科知识体系与社会需求、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强调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或者文化等领域的一种人才类型。

尽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经全方位地在中国高校中得到实践,但是作为基础学科的历史学,在这方面的努力还相对滞后。在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人才需求中,历史学的本科教育日益显露出自身的疲弱。如何让历史学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如何让历史学毕业生更有效地适应社会实践变得越来越急迫。本文主要尝试从突显历史学“知识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出发,对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几点思考。

一、历史学人才培养目标应为“知识应用型人才”

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就业目标,可以将之区分为三个层次,即技术应用型人才、知识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应用型人才。从历史学的专业性质出发,历史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知识应用型人才”。而“知识应用型人才是指理论知识比较深厚、技术技能比较扎实,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的人才”。然而,在很长时间里,这一人才培养目标一直被我们忽视。

“历史学是科学。它的科学性的一般根据有两个:一是它的研究对象的客观实在性和真实性。历史学研究的对象――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等,以及由它们所构成的历史运动事实和过程,――作为历史存在,是客观实在的东西,它不以历史认识者的主观意志而改变,具有客观实在性和真实性。一是它所承担的任务。历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和特点,历史研究是一种旨在探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特殊规律的认识活动。仅凭这两条,历史学就具有了一般科学所具有的科学性”。这表明历史学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对史实或史料的知识内容进行认定,做到尊重历史事实;二是在此基础上发现“真实”,还知识以尊严。以此为出发点,历史学教学的目标是教授学生历史事实和研究历史事实的手段。这一目标导致历史学教学模式以“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病日益凸显。一方面,学生过度依赖教师,存在思维惰性;另一方面,学生缺乏实践能力。有些学生尽管有实践的热情,但是限于专业而缺乏目标和指向。

历史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范畴,“是一门整合型的社会科学,是历史研究主体在哲学所提供的一般规律指导下,运用一定的思维认识方式和手段,在与历史客体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客体的分析研究,以理解其特殊规律和特点的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历史知识”。由于历史学侧重于精神生产实践,这使得我们长期忽视了历史学的应用倾向。所以旧有的专业教学模式忽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着力打造具有理性思维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忽视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这种局面随着历史学的内部革新而逐渐发生改变。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史学界遭遇了一场空前危机:一方面是历史学的招生人数迅速萎缩,公众对历史学的兴趣锐减;另一方面是史学人才培养相对过剩,许多史学博士完成学业之后,无法在大学里找到合适的教职,被迫改行,造成了极大的人才浪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1976年,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历史系教授罗伯特・凯利与韦斯利・约翰逊提出了“公共史学”。“公共史学指的是历史学家的就业(方式)和在学术体制外――如在政府部门、私有企业、媒体、地方历史协会和博物馆,甚至于在其他私有领域中――(所使用的)史学方法”。按照“公共史学”的提法,“历史学家必须将自己的史学知识与技能应用到与公众相关的事务中去,大学历史系必须承担起一种社会责任,为社会培养掌握历史知识、能够为公众事务提供具体和现实帮助的人才”。从人才培养目标来说,“公共史学”实际上就是尝试着扭转以往历史学过多地强调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局面,转而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在“公共史学”的号召下,如历史人类学、历史社会学、口述史学、影视史学等一批借用相关学科方法和手段进行历史研究的交叉学科大量涌现。这些新兴的交叉学科不仅在方法和手段上进行了革新,而且在研究对象上也发生了改变,更加关注与现实、“活着的人”发生联系。这就要求研究者既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要求研究者具备做事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合作能力。而这些要求无疑与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四个“L”的方针是紧密相连的。要因应“公共史学”这一历史学的发展潮流,就要求我们必须对现行的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变,更多地关注于知识与技能、技巧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可以说,“公共史学”的出现,彻底地改变了我们对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公共史学”的提出,不仅强调对文献的解读,而且还要求学生到社会中去寻找新的材料,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寻找新的学术增长点。将“公共史学”提倡的新兴学科引入到大学历史学教育之中,无疑会营造出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拓宽学生的视野。正是以此为基础,我们才会认为历史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知识应用型人才”。在强调尊重历史科学性的基础上,除了注重传授知识的重要性,还要强调知识与社会的互动,突显历史学的应用倾向。

二、历史学“知识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

培养人才需要有一套符合规律的人才培养方法和运行方式,即人才培养规格。简言之,就是指具体的实施内容和形式。就历史学“知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言,需要从知识、能力和素质等三个方面入手。

1.知识――优化的重点

大学本科教学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传授知识。培养历史学“知识应用型人才”,必须要优化知识结构,更好地调整课程结构体系。但需要明了的是,“公共史学”所倡导的历史学并不是否定传统史学,而是在传统史学的基础上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所以在课程结构体系调整方面,要本着继承和更新的原则,加强历史学课程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提高知识结构的完整性。

以黑龙江大学为例,现有的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除了传统课程,还添设了历史人类学导论、口述史学、影视史学等课程,积极介绍“公共史学”的相关内容,着力与国际前沿接轨。在课程内容上设置实践课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带领学生围绕着教学内容展开社会实践,努力做到“课程+社会”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2.能力――优化的难点

以往的历史学以“学术研究型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较而言,“知识应用型人才”更为注重对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把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也置于人才培养目标之中。与之相对应,课程结构体系也需要相应地进行调整,一方面可以通过课程的设置直接加以体现,另一方面则隐含在各门课程和系列教学活动之中。具体而言,我们应该在每门课程中体现和承担能力培养的教育性和针对性;并且要设计一些教学活动以培养专门的能力。

国内高校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虽然处于摸索阶段,但已经初见成效。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科研训练,主要是以论文写作为主;第二,师范类的教育实习与见习;第三,专业考察,主要是参观各地博物馆和名胜古迹;第四,将新兴学科引入到教学实践中。如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提倡“走向民间、走向田野”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厦门大学为例,采取实习小组的形式,组织定期的田野实习。在选择的田野点进行两周的校外实行。温州大学等学校则开展以“口述史学”为内容的实地调查。

黑龙江大学作为一所地方性院校,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撑,在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基础上,也开展了“课堂+社会”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可行性探研。

立足于黑龙江省的现有历史资源和民族资源,在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的目标下,选取几个亟待解决的专题与历史学专业实践教学结合。如在民族学调查方面,拉林满族调查、双城满族调查、齐齐哈尔水师营汉军八旗调查、“站上人”调查等;在历史文化资源方面,近代城市发展调查、东北抗联老战士口述史、抗美援朝志愿军口述史、黑龙江大学早期建设者口述史、关东军要塞调查等。

3.素质――优化的创新点

在素质培养方面,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创新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人才的核心要素,是时代对人才质量最主要的内涵要求”。

创新精神体现在对提出的“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作为指导思想的坚信和践行上。这是历史学知识应用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对“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的目标坚定不移。

创新能力体现在开拓学习思维和课程设计中。教师将知识传授转变为学生习得智慧的过程,以此完成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智慧,将知识传承转化为智慧纳新的过程。就黑龙江大学而言,具体做法有三个:一是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调查基础上,明晰黑龙江大学历史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定位。二是通过引入“公共史学”,探索“课堂+社会”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寻找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加强历史学专业本科生的职场竞争力。三是密切联系社会现实,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提供助力,彰显历史学在黑龙江“边疆文化大省”建设中的作用。

三、历史学“知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

在“知识应用型人才”的正确定位下,明确优化知识、能力和素质等三个方面的人才培养规格,才能构建出合理的、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

1.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打造“知识应用型人才”必须优化课程体系结构。课程体系结构是由相关学科知识及实践环节按一定比例及逻辑顺序排列组合而成的知识系统。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就是在保留基础性课程的同时,增加适应性和发展性课程。基础课程设置仍然以历史学知识体系为主线,覆盖历史学的学科内容,保证系统性和完整性,这是为学生打下厚基础的根本,不容忽视和动摇。

适应性和发展性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应该以专业细化研究和多学科交叉研究融合性课程为主,为学生提供最前沿的学习内容和研究方法,将学生带人最新的历史学领域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让学生走上自主学习之路。

2.优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的尝试,是将书本的静态知识内容转化为活态的智慧财富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学”知识的能力和“获”知识的能力的最好方法。历史学专业并不是应用型学科,这使得历史学专业在先天条件上就缺乏实践教学的发展空间,实习基地也多以博物馆、档案馆为主,开展的实践教学也多以参观为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实践教学的被动参与者,缺乏积极性。面对这种现状,优化历史学的实践教学,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以“公共史学”下的新兴学科为契机,首先,加大实践教学的投入,为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课时和设备;其次,鼓励教师以课题带学生的实践教学,做到“真题真做”;再次,指定调研路线,以专题研究为基础,展开实地田野考察走访、人物访谈、口述整理、影像资料编辑等专项实践活动,让学生自觉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最后,分年级开展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由浅入深,由生到熟,层层递进,逐年提高。

优化实践教学,就是强调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的新教学体系,增加作为基础学科的历史学的实用性,完善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历史学专业服务地方的意识,从文化助力的角度对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3.优化教师团队

第8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设计美学;时代特色;发展融合

1设计美学的概述

1.1设计美学的概念

当人类自身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间、物质等条件的富余自然生出对生活需求的要求,当人类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精神生活出现空缺急,由此产生对美的需求,学习研究创造美学的体系应运而生,即设计美学。设计是发现美,创造美,它将社会、生活、经济、文化、历史、现代科技、现代审美等种种因素加以理解融合,创造新的艺术作品,满足人类对美的追求和精神的享受,设计使人类更加完整和丰富。

1.2设计美学的产生

人生存于世界,首先满足生理层面的需求,其次是精神层面的需要。在衣食无忧的前提下,空余的时间与精力去追求精神层面的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人类已经不再困顿于基本的衣食住行范围中,人类的思想紧跟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取得跨时代的进步,对事物的要求不仅仅局限在单纯的功能上面,自然生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古人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人类从古至今追求的永恒主题,喜爱美的事物是人之天性,正基于此,设计美学应运而生。严格来说,设计美学究竟从何时产生,人类又是从何时对设计美学概念产生意识,我们并没能准确地对此查找追究,笔者认为,人类对美所有的追求远比想象中的根源要深,时间要早,也许在人类有意识之初,便对事物之美存在潜在的意识觉醒。

1.3设计美学的种类

设计美学包含了很多种类,建筑设计美学、服装设计美学,环境设计美学、视觉传达美学等,生活中所能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甚至脑海中所能想到的一切事物,都与其相关,遵循着形式美的法则将其转化成物态,供鉴赏交流。如建筑设计,在远古时期,始于人类的动物性,人类的祖先会寻找洞穴居住,这也是各类野生动物的生存方式,为遮风挡雨、躲避猛兽天敌的袭击。人类发展至今,随着科技进步、思维开拓,人类对于居住地有了更深层次的需求。服装设计中,远古时期的人类由赤身到以树叶蔽体,现代社会则产生了专门以研究服装之美的独立体系。环境设计美学在当今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体系,人类由有地可居到对生存环境的美学研究,整个发展过程都离不开人类对于美的向往这一内在根源,它是推动着这一切发展的根本动力。

2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述

2.1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

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体系庞大。何为文化,笼统来讲,文化是一种包容性和综合性极强的产物,它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人类发展至今,所经历的民族历史、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皆包含其中。何为传统,著名艺术家张授一先生对传统的解释,认为:“‘传’即传布和流传,‘统’即一脉相承的系统。”传统就是我们对我国前人的历史、思想、文化、行为方式的传承。

2.2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传统国度,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博大精深再恰当不过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整个中华民族,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都是极为重要的至宝,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都包含其中,现代的人民应当从中学习,结合新的文化知识加以融合,增添生命力。经典的文化经得起时间漫漫长河的洗礼,不会因人类的向前发展而黯淡无光,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时至今日仍如璀璨星空般熠熠生辉。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如同生命的火种,一代一代相继传承。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庞大的多民族,中华文化也是多民族传统文化的交融碰撞,正如《中华民国解》中所称的:“中华之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亦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

3设计美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设计与文化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纵观历史,每个时代的设计审美都与该时代的文化传统相联系。经典的艺术作品体现所处时代整体的文化、历史、思想和审美。任何一件艺术作品,皆能从中探其根源。例如,在考古学中,判断未记载有朝代信息的出土文物,由于器物的造型及材质变化有着一定的历史规律和发展顺序,通过对统计材料的分析,找到合理的变化顺序,就可以推导出它们之间相对的年代关系。在母系社会,当时的文化环境是以母性的生殖崇拜为背景,所以众人皆以女性的结实粗壮为美。而在古代唐朝,从皇宫贵族到民间百姓,皆以胖为美,究其缘由,也与其文化背景关系甚密,唐朝国运繁荣昌盛,文化文明开放,统治者与人民百姓充满自信,对于不同的事物兼并包容。每个时代的设计美学都与该时代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由于设计美学本身具有文化的一些特征,也就承担着如文化一般的传承使命与时代印记,对设计的审美追求从未能离开所处的文化背景和时代环境。综上所述,文化是设计美学的土壤,美学在文化中汲取精华,吸收养分,发展壮大。追求设计的美学是人类自身的行为,人类生活在特定的时代背景条件下,言行与思维毫无疑问带有这个时代文化的烙印。

4结语

设计美学源于生活,凝聚的作用力反作用于生活,填补了人类的精神空白,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是物质与精神的和谐统一。设计的美学扎根于中国的文化土壤,更加丰富了整个的文化体系,并反哺文化土壤。设计美学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辅相成,设计的美学思想依赖于人类生存的地域文化与传承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作为设计美学思想的肥沃土地,自身也在经受时代的考验,优胜劣汰,传承至今的文化将成为人类日后学习和研究的营养源泉。古人云,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得此传承,离不开前人的智慧,同时应肩负起传承人的责任,承上启下,一代一代,发展壮大,生生不息,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王荔.中国设计思想发展简史[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凌继尧.艺术设计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祁嘉华.设计美学[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4]奚传绩.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5]陈志椿.中国传统审美文化[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第9篇

关键词:大学精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88-03

在现代大学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大学精神的凝炼与传承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通过高校有各自特点的大学精神的挖掘,及与大学精神相关的制度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术建设等方面的完善和发展,使高校内部更具凝聚力,对外能更好发挥社会思想、文化的领航作用。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大学精神培育和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大学精神指导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将展现新的面貌。

一、大学精神的内涵

现代意义的大学自诞生以来,追求真理成为大学的基本任务。随着社会、科技、经济的发展,大学已从社会的边缘走进社会的中心,发展科学成为大学的重要职能,追求真理、发现真理、发展真理是大学的天职。大学精神也随着大学的发展提炼出来,追求真理即是其必有的内涵之一。对大学精神的探究与描述很多,对其内涵的表述也存在一些差异,但差异主要是因分析和研究的角度造成的。对大学精神共性的认识主要包括:批判精神、兼容并包精神、独立精神、自由精神、民主精神、创新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大学精神主要体现以下四个方面:①大学精神是大学理念的支柱,是一所大学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活力的源泉和动因,是一所现代大学凝聚力、生产力、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源泉和动因。②大学精神实质上是大学人的精神,是为社会发展、人的发展而追求真理、探求新知、勇于创新的精神。③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及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的反映,是学校师生需求、理想、信念、情操、行为、价值和道德水平高低的标志,是一所大学的支柱和灵魂,属于校园文化的范畴。④大学精神作为一种动力源泉是一种无形资产;大学校风、教风和领导作风均是大学精神的具体表现。相对恒定的对大学精神的表述是一所大学对自身历史、传统、科学文化成就的提炼,能持续激励一代代的师生为保持、实现本校大学精神的要义而努力。

二、大学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由大学精神的内涵与表现的表述,可以用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存在与发展的灵魂来说明其重要性。大学精神既是历史的精炼结果,也是高校始终奋斗的目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必然以大学精神的传承与发扬为使命,并以此为归宿。这是因为,追求真理是大学精神的本义和目标,真理本身必然要求思想自由、不受既有思维方式的束缚,并能兼容并包各家学说,取长补短以实现对真理认识的进步,同时这种自由不是一家之自由,不同思想均有自由发展的需求与权利,只有如此,创新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也才能真正繁荣。而支撑自由创新求是的,是人文思想,是哲学的指导,是科学的精神。所以追求真理过程中的独立、自由、创新、人文、科学等精神不是完全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支持的,譬如只有自由的思想而无科学精神支撑,创新只能是空谈。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大学精神的实现过程中各要素作用的发挥与整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工作要在高校创造一种体现和实现大学精神的环境,并最终实现大学精神之追求真理、发现真理、发展真理的本旨。因此大学精神应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动力和追求目标。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传承大学精神为基点开创新的工作局面

大学的目的是培养真正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实现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但需要用大学精神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大学精神的培育和发扬需要以教授为代表的教师、以校长为代表的管理者和大学生共同努力造就,三个方面人员在造就有本校特点的大学精神的过程,即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营造培育环境、建设制度保证、提炼和保持大学精神的过程。在培育、提炼和传承大学精神的过程中,对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应重点研究:

1.教师教学与学术研究过程的自由、民主、创新精神需要维护和激励。大学要确立学术大师的核心地位无疑是一个广被认可的观点。而大师的出现不是预设的模子套出来的,而是自由思想、民主精神、创新追求等人文、学术环境下经过数十年培育出来的,不是一蹴而就得来的。这样的环境不仅培育大师,更使教师群体思想更加开放和自由,在学术上能摆脱既有窠臼的束缚,创新的步伐会加速前进。同时,年青一代教师在学术上的进步既要老一辈教授、专家的提携,更需要他们的鼓励,在学术上的评价标准应更开放,避免某些所谓“学霸”对其他学者尤其年青学者的学术观点的打压。这种从精神上的解放和制度上的保障对大学里的教师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支撑。作为高校的管理者,建立和维护这样的制度、营造和维护这样的环境是彰扬大学精神的基本责任。

2.大学人文课程需要拓展。人文精神是大学精神的内涵之一,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人文精神不仅仅体现在人文课程的建设上,但在课程建设上人文精神的表达仍做得远远不够,尤其是在理工科院校或理工类专业。譬如理工类的专业课程,每门课所涉及的科技理论都有一个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可能是顺利的,也可能是艰难的;理论的创始人和后继者在理论的创新上可能是顿悟,更多的是孜孜不倦求索的结果,其中都蕴含着大学精神所应有的内容,非常值得挖掘和向大学生传授。这些都应作为学科发展的历史向学生讲授。大学生不知道自己所在专业的学科发展历史,就不能理解科技发展所需的科学精神、奉献精神,就不能把握本专业当前发展的水平,也就谈不上理工教学过程中人文精神的表达。这是其一。其二,理工科院校或专业教育的人文类必修课程内容单调、数量有限,郭齐勇以为用经典为核心课程以实现文化传承,笔者深以为然,此诚宜成为大学精神新的内涵之一。其三,校史课程绝少,即使有也是昙花一现或难以为继,如武汉大学开设校史选修课,虽受学生欢迎,却因授课人是校行政人员而不给课时费,授课老师也从8人降为1人。校史是记载、表述、宣传一所大学的大学精神的基本载体,大学生从校史了解本校的历史、发展、特色及体现大学精髓的大学精神是最便捷最好的方式。但一般高校是通过校史报告、校史展等形式向学生讲解,但这种校史教育不是强制性的,仅是一种学生活动。对校史不了解,大学生难以培养强烈的爱校思想,即使是名校,它的学生引以自豪的多是因学校的地位赋予自己的出身。而学习校史最好的方式就是课程学习,能够系统、全面、深入地向学生介绍学校历史上的方方面面。所以,要以大学精神为核心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大力提高校史课程的地位,使学生知史爱校,承担起传承与发展本校大学精神的责任。

3.大学校园文化需要繁荣。大学校园文化有着广泛的内涵,自由精神、人文精神、校风学风、校园的各种流行等都可以归在校园文化里,大学精神也通过校园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得以体现。大学生获得大学精神的传承更多的是从大学里的文化环境里感受和内化而来,大学校园文化就是要创造和培养这样的环境,使崇尚科学、学术气氛浓郁、思想活跃、富于激情、团结奉献等等通过各种课堂教学、学术报告、科研活动、观点辩论、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不同形式得以宣传,学生通过参与各类活动深化对大学精神的思想认识和提高个人综合能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尤其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在创造和培养这样的环境上下工夫。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应以本校大学精神为指导,研究校园文化演变规律,创造和维系校园文化建设的大环境;研究当前社会文化的影响和校园文化需求,发挥高校各类人员在大学精神建设方面应尽的责任,繁荣大学校园文化,使大学精神能够真正深入师生心中,最终实现建设和谐大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袁祖望.论大学精神[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7-9.

[2]李志仁.大学精神与和谐校园建设[J].当代教育论坛,2006,(9):8-11.

[3]卢勃.论大学精神的承传与表达[J].高教论坛,2006,(3):39-41.

[4]王飞,程斌.大学精神文化浅论[J].当代教育论坛,2006,(11):30-31.

[5]周瑞法.大学精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易旨归[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9,(2):18-21.

第10篇

一、导游与大学语文的密切联系

1.无论是近现展起来的新兴城市,还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之所以能够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兴起,就是因为人们在其中从事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亦因此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现代旅游者旅游的目的,除了消遣之外,更多的是希望通过旅游增长文化知识,扩大阅历,获取教益。旅游者到某一地旅游,了解的正是当地的地域文化即游览区域所在地的历史人物、自然风貌、人情风俗、民间传说、谚语俗语等各种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导游讲解宣传的基本素材正是这些东西,传播的内容其实就是地域文化,导游词就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就旅游地而言,引导游客了解当地、欣赏当地文化,是旅游地向游客展现的旅游价值所在。地域文化以其本土性特色为当地吸引游客,为当地发展旅游业服务,这正是其存在的理由,也是其保持自身生命力之所在。

2.地域文化通过大学语文来传播事半功倍。游客到各地旅游了解的正是各地独特的地域文化,作为旅游地政府、居民、从业人员和当地企业,向外来游客推介本地本土文化、民俗风情、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不仅可以弘扬地域文化,还可以获取经济效益,将无形的文化财富转化为现实的物质财富。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文化综合性,把它作为媒介来传播地域文化事半功倍。通过语文这个媒介平台来宣传弘扬地域文化,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发展家乡的责任感,还可以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本土地域文化资源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知识面,有助于进一步扩大本土地域文化的研究探索与深入发掘。通过语文课程教学内容本土化,可以使乡土文化资源与语文教学实现有效整合,实现地域文化的有效传播。此外,地域文化的本土性和广泛性特征,决定了全国各地都蕴藏着各种乡土文化资源,而这正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素材之一。大学语文课程可以借助地域文化补充和丰富语文教学资源,突破自身的发展困境,拓展生命力,尽最大的可能发挥它的潜在作用。

二、导游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教育改革途径

就导游专业大学语文课程应发挥的作用而言,就是要通过拓展专业语文的空间与生命力来传播地域文化,提升导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而其自身则要善于借助地域文化的平台,实现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的专业化与本土化。具体而言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借助语文的力量增强导游的表现力。为了适应游客了解当地风俗民情和地方推介地域文化的需要,优秀的导游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社会知识,要涉猎广泛,知识全面,对语言文学、历史地理、社会心理、生活保健、交通旅行、政治经济乃至国际形势都要有所知晓;要对所导景点涉及的自然人文知识多作积累和体验,增长本地域的文化知识。导游服务集语言、表演和综合艺术于一身,但其表现主要通过导游的讲解展示出来,实质上是一种语言艺术。这就要求优秀的导游必须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显然,在现代旅游中,四平八稳的介绍式导游讲解已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只有那些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与语言文字功底的导游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如果在讲解中善于借助文学的形象性赋予原本平凡的景物以不寻常的意义,善于借助语言的生动性增强讲解的趣味性,做到语言流畅,绘声绘色地对地方上的名胜古迹进行充分的艺术展现,自然能够满足游客多元化、个性化、深度化的旅游需求,增强地方自然与历史人文景观对游客的吸引力。

2.利用当地文化素材创作出有地方元素的导游词。导游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教育专业化改革的方向就是以导游词作为教学内容,以提高导游语言水平为目的。高质量的导游语言是导游词和导游口头创作的高度统一。导游讲解服务的目的决定了在内容上的选择应该是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相对正统的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念,但抱着放松休闲目的而来的游客又不希望旅游过程太过正经,总希望导游在作讲解时不是简单地对当地名胜古迹的历史、规模、景观素材做堆砌,而是能突破平庸与常规,满足他们那种“猎奇”的心理诉求。导游词作为导游人员在旅游景区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解说词,是导游与游客交流思想和传播地域文化知识信息的工具。它既可引导游客观光游览,又是旅游景点的传播载体,在整个游览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游词与地域文化息息相关。地域文化是导游词的重要来源和素材宝库。地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物生活、情感、秉性、爱好、逸闻趣事和民间风俗等,导游员应该善于借用野史资料和神话传说来丰富导游词的内容,塑造生动而跃然纸上的人物形象,做到正史与野史结合,提升导游词的趣味性、可传播性和可接受性。在旅游实践中,导游是一门人际交往艺术。导游词不是各种资料的文字堆砌,而是历史、自然、人文社会知识的融合和再创作过程。在实际工作中,具体景区和景点的讲解没有固定不变的权威版本,既有的导游词是素材和基础,可起辅助参考作用,但导游员必须根据所带团的具体情况对导游词进行调整和进行二次创作,并内化为自我的导游词。

3.导游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教育本土化的途径是整合地域文化资源为素材库。导游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教育要实现本土化,就要通过语文教学与导游专业的深度有机结合,将地域文化资源整合为导游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教育内容,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导游专业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要把导游专业学生知识面的提高建立在导游词形成的地域文化背景、语文课外阅读资源的充分拓展上,丰富旅游专业的课外阅读资料。通过在旅游地人文历史遗迹中的史实、人物和“野史”中的各种神话传说、民间传录、杂记等故事趣闻中,选取既富文学性,又富趣味性的篇章,编写出适合旅游专业学生、从业人员及对当地文化、旅游感兴趣的爱好者的课外阅读资料,不仅可以达到传播地域文化的目的,更可拓展语文的发展新空间,丰富导游词的创作素材。对旅游专业学生而言,可增加课程乐趣,丰富他们的知识积累,拓宽专业知识面与视野,在课内外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立足课本、走出课堂、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打开一扇扇乡土文学的窗口、历史文明传承的窗口、地域文化的窗口,使学生在阅读中丰富对家乡的认识,为其专业知识的积累和语言文字素养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等职业院校应组织从事语文课程教学的教师形成研究团队,大力开展相关研究,探索如何改革语文课程教学,在为专业课程服务中找到突破大学语文课程发展困境的方向,并以点带面,将研究成功的经验推广到各类专业,在弘扬国学、弘扬传统和为提升专业能力奠定基础的过程中找到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这也是目前高职院校建设“双师型”教师过程中对语文课程教师的建设要求与方向。

作者:刘中平单位: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经管分院

第11篇

关键词:大学理念;变迁;路径

大学理念是大学的思想、精神和灵魂,它决定大学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向。开展对大学改革和现代大学理念建设的深入探讨工作,需要我们回过头来考察大学及其制度与模式的历史变迁路径。就世界大学发展史而言国内学者最为陌生但地位又非常重要的部分是从11-14世纪(中世纪大学)到19世纪初(柏林大学模式形成之前)这一时期。但是众所周知,现代大学的母体是欧洲的中世纪大学。世界各国的大学,无论是美国的、英国的、中国的、还是德国的,都毫无例外地与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1088)及法国的巴黎大学(1180)有着直接或间接的继承性。其中,欧洲早期中世纪大学所确立的社团性质及其拥有的自治权作为宝贵的遗产,影响德国大学乃至其以后大学的发展,为大学学术自由理念奠定了深厚基础。

关于大学的早期历史如何,至今学界尚无一个明确的答案,查尔斯・霍默认为早期的大学“没有创建人,或者没有确切的起始日期,相反‘只是在成长’,缓慢地,悄无声息地产生,没有明确的记录”。因此早在11世纪之前的大学发展开端依然不明朗,但通过史料可以肯定的是早期大学产生的时期是一个“知识大复兴的时期”所以我们对大学理念的探寻始于11世纪开始。

关于“理念”的概念界定,版本有很多种。《现代汉语词典》对“理念”的解释有两种:一是“信念”;二是“思想、观念”。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组织的本质属性及其运转规律的一种哲学思考,是一种思想或理论体系,是指人们在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大学的性状、职能、使命与目的,以及大学与社会的关系的一系列对大学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理念是关于大学为何、大学何为的系统理论谱系。

一、大学理念演变的逻辑历史起点

西方大学从中世纪算起发展已有近千年历史,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或者如布鲁贝克所言的认识论与政治论,一直贯穿在大学发展的过程中。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产生于中世纪,是理性主义复苏的产物。中世纪大学是学者们共同研究高深学问的社团,特别注重学术和理智的训练,倡导辩疑式、讨论试的教学方法,主张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反映了理性主义精神。

以理性主义哲学为基础的高等教育哲学,把大学视为理性的产物和理性的工具,认为大学是探索高深学问和普遍真理的场所,而且大学对真理的探索是出自纯粹理性的驱动,超越感望和利害关系,不计功利得失,探索纯粹的知识和学问。在1088-1810这一时期大学的发展过程中理性主义支配和影响着大学的理念和活动。

二、中世纪大学理念的演变趋势

我们知道,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产生于中世纪,大学的诞生与高等学术的复兴,是文化传播和知识综合的结果。12-13世纪欧洲突破了中世纪早期的蒙昧与黑暗,迎来了知识的伟大复兴。中世纪大学确立了“大学是一个学者的团体,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索高深学问的场所”的理念。

中世纪大学强调探索普遍的学问,并把普遍的学问传授给普遍的人,中世纪大学在产生时的正式称呼是studium generale,意指探索普遍学问的机构。起初一所学校要称作大学,必须设立文科和医科、法科、神科、三个高级学科的一种,不久大学的学科设置就包括了上述四种学科。这四种学科那包括了当时的可以称得上高神学问的所有学科,因此大学探索的学问是具有普遍性的,这与探索某一方面问题的studium particulare形成对比。中世纪大学主要职能是教学,因此,大学也就是传授普遍学问的场所。

理念演化之一:中世纪大学的学术自由理念

从哲学的角度看,以理性原则作为主要社会精神的西方大学文化传统是学术自由的文化土壤和逻辑原点。理性主义的哲学成就了大学学术自由的特定文化规定性。

中世纪的欧洲文明史完全可以看做一部宗教神权与世俗王权的斗争史,正是这种在各种政治势力纷争与暗斗之间,欧洲大学得以形成发展了自己的理念。考察中世纪历史,可以得出中世纪大学的两种不同类型:分别是以教会学校为基础的大学,以教会学校和教堂学校为代表,这类学校主要是神学探究知识的场所,主张探索普遍学问。大学在很大程度上是教会的附庸,从属于教会并为教会服务。第二类学校称为教师和学生的社团,也就是原始的行会组织,教师和学生的社团。博洛尼亚大学(1088)是学生行会型大学,巴黎大学(1180)则属于教师行会型大学。不管是教师行会还是学生行会,都坚持探究高深学问并把普遍的知识传递给普遍的人。

中世纪的大学学术自由从演化发展历史路径上可以看出:从13世纪开始,教皇支持大学行会的发展,即教会创建大学,到14-15世纪大学由君主创建,自然学术自由的发展也开始逐渐发生变化,学术自由之理念发展。到14世纪又有所变化,我们知道14世纪德国大学出现,德国大学不是由学者联合体自发产生的,而是由代表封建邦国的诸侯建立的,德国大学既有学术自制的传统又有受政府控制的特点双重身份特点,这一模式的出现为今后古典大学理念乃至现代大学理念产生深远影响。

理念演化之二:“民主”与“平等”共存理念

第12篇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血脉,大学文化的个性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根本。因此,大学文化建设是促进大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湖南吉首大学结合自身实际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将本土和自身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色和自身特点的校园文化,有力地促进了自身发展和学校文化功能的发挥。

当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初级阶段后,人们在为高等教育取得历史性成就感到高兴的同时,也深感许多大学陷于文化贫瘠的境地。吉首大学虽然是办在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的湖南省属地方高校,但深感文化建设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一直重视自身文化的培育。通过多年文化建设,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色和自身特点的大学文化,使自身的文化功能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确立了“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一、从战略的高度准确把握现代大学的文化内涵

文化是大学的血脉,没有文化的大学就没有生命力。什么是大学文化,如何建设大学文化,从目前大学文化建设实践看,还没有一致的说法。在吉首大学看来,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历史的凝结,是其在办学历史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与物质成果的总和。大学文化个性是一所大学的文化区别于其他大学文化的本质特征,她熔铸在大学师生员工灵魂里,是大学师生员工办学实践的动力源泉和精神寄托。只有将大学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上升到这一高度,才能找到大学文化的真谛,大学文化建设才能形成大学建设发展的动力机制。当前许多学者忧虑的大学文化的缺失正是这种大学文化个性的缺失。

大学文化的作用在于规范和引导大学的办学行为,是大学办学的内在支配力量,传统的优秀的大学文化将对大学师生员工的行为起着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一所大学如果形成自己的文化规范和文化个性,也就标志着这所大学走向成熟。如果一所大学没有自己的文化,那么,她只能寄生在其他大学的阴影里,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自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因此,多年来特别是“十五”以来,吉首大学将自身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来培育,从学校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学校文化建设。

二、以形象工程为主要载体,系统构建文化校园

大学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吉首大学从多年办学实践的总结中对自身文化建设进行了理性的梳理和思考,从大学理念文化、大学行为文化、大学识别文化及大学精神文化等方面加强建设。

1、凝炼大学理念文化。

大学理念是大学文化的顶层设计,经过多年的摸索,到20世纪90年代末,学校认识到,一所大学在遵循现代大学的普遍规律的同时,必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之路。对此,学校强化了作为地方大学的特殊历史使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当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初级阶段后,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学校党委、行政审时度势,提出了“平民大学”的办学理念,学校将自己的办学理念融入到学校发展规划中,明确了学校定位,其中将学校服务面向定位为:立足湘西,面向湖南,辐射边区,服务基层。

2、规范大学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是对师生员工行为的规范。学校通过形象工程,于2006年推出了形象建设成果《凤飞千仞――吉首大学精神阐释》,其中对师生员工的思想修养、精神作风、行为方式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规范要求,形成了“以人为本、求实创新、兼容并蓄、和谐发展”的行为文化。

3、设计大学视觉文化。

大学的视觉文化是一所大学区别于其他大学的外在表现形式,吉首大学在形象工程中全面设计了学校的视觉文化,主要包括校徽校旗、路牌路标、办公用品、信封信笺等,同时将学校传统精神、价值追求等融入视觉标识中,并外化为人文景观,融入学校的视觉文化系统。

4、提炼大学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最高层次。吉首大学作为办在湖南西部民族贫困地方的地方高校,近50年的办学实践所形成的优良传统一直代代相传。在学校形象工程建设中,对学校的传统精神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升华,提炼了具有个性化的学校精神和校训。吉首大学精神――凤飞千仞,薪传八方。吉首大学校训――以人名校,以业报国。

三、将本土文化融入大学文化形成校园文化个性

湘西虽然是边远民族贫困地区,但是,千百年来,湘西各族人民创造了灿烂优秀的民族文化,其中,进取、爱国、淳朴、友善、诚信等是湘西民族文化的典型特征。不仅帮助学生了解湘西文化、认同湘西文化、传承湘西文化,而且还使湘西本土优秀文化有机溶入到校园文化中,形成鲜明的校园文化个性。

同时,学校将自身传统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重视。一是将学校艰苦奋斗的历史见证物作为校园人文景观,如反映学校艰苦建校的“石磙”、历史图片等传统精神的代表物都成为学校人文景观的组成部分,通过校园视觉文化感染、教育师生员工。二是组织编辑出版了《景色人生》,用优秀校友的成长奋斗事迹教育激励在校学生发奋图强、立志成才。

四、积极将校园文化转化为现代大学的功能特色

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其目的就是促进学校发展,促进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全面发挥。

1、人才培养。

多年来,吉首大学把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按照“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务实作风”及“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上,以文化素质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形式将本土民族文化和学校传统文化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了一大批乐于奉献民族地区的高级专门人才。近年来,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得包括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学术活动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奖项49项,省部级奖项115项。

2、科学研究。

吉首大学的教学科研人员以开发利用区域内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为己任,在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研究成果已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如本土作家沈从文研究,目前已成为国内外沈从文研究基地;土家语及土家语与汉语接龙教学研究解决了纯土家语地区小学生跨语言教学的障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介;凤凰历史文化研究使该县旅游产业异军突起,形成了新型产业。自然科学研究以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其中“米良一号”美味猕猴桃及其系列研究成果支撑的猕猴桃产业化项目带动湘西20万农民摆脱贫困。对湘西及周边地区资源研究提出的“三带理论”――土壤富硒带、植物群落亚麻酸带、微生物发酵带,对于指导湘西农作物栽培、提高农作物经济附加值和发展特色产业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其研究成果正逐步应用于湘西州的经济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