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30 17:36: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网络新媒体的本质特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随着大众传媒数字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原本泾渭分明的各种媒体出现交汇和融合。信息渠道和传播领域被大大拓宽,已形成资源优势互补格局。同样汇入此大趋势的新闻摄影,从传统模拟到现代数字,我们将由其技术优势所带来的在其本质特征、内涵特性、地位功能、运营方式、传播形式以及传播效果等诸方面的同步进展和未来预测进行分析、比较和研究,不难看出其发展的巨大潜力。
一
众所周知,新闻摄影指用摄影手段报道“正在发生着的新闻事实”。显然,“正在发生”为其报道的本质特征。可以这样说,新闻事件从媒体到受众时间的长短,是衡量其传播时效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时效性其实也是其新闻性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新闻价值的第一内涵。与传统模拟方式相比较,数字新闻摄影的突出优势也在于此。用数字相机拍摄图片,省却了传统方式的冲洗、制作过程。再配合掌上电脑和网络传输,速度为传统传真技术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无疑,其时效性被大大增强。如果结合传统媒体所建立的新闻站点,信息从采集、制作到上网甚至以分、秒计,即可以名副其实地实现对“正在发生事件”的现场报道。2001年9月11日美国恐怖事件中,全球电子网络系统高速、不间断地连续传输着从现场不同时间、地点、方位和角度拍摄的图片。广大受众对于事件最新进展及时把握的程度和速度,是传统模拟方式无论如何也无法做到的。
另外,对于众多媒体关注的重大事件,重视报道的独家和独特,也是体现其新闻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应用数字技术的新闻媒体,在迅速抢到独家新闻并随时切换最佳新闻点,同时又要争取以独特的拍摄视角和报道方式取胜方面,亦可最大限度地占足优势。
二
报道的“真实性”为新闻摄影的第一生命。有人甚至形容此为“可怕的真实”。由于快捷和刷新频率的随心所欲,在“0”和“1”之间传送的数字图片和影像具有现场可考证性。对于事件现场真实的氛围,真实的人物、事物和空间,甚至渐进的事件过程的报道,能够更容易做到客观、准确、全面和随时跟踪。如果作为新媒体的网络新闻,可不受版面、数量与播出时间的限制,信息含量大,实时更新频率高,现场气氛强烈,传播效果更直观、有效,其可信度自然也被大大加强。
三
利用数字“0”和“1”,从此迈入信息高速公路的新闻摄影,与多媒体技术及电脑网络的紧密结合相互渗透,催生了传统媒体难以匹敌的图片传播新模式,建立了图片媒介新格局。从而使新闻摄影――这一以视觉形象传播为主要报道方式的传播形式的地位与作用,得到全面、整体的提升与发展。这是网络传播技术和现代化综合传媒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网上新闻,打破了传统的单向传播方式,可在媒体与受众之间实现交互。这种网络对等传播方式,提供的是个体间自由、平等、有筛选且可实现对话的信息交流平台。这样,一张新闻摄影图片,当它在网上发表时,其传播所至的实际效果、范围和价值,相对于传统媒体,会得到大幅度、多元、立体化的提升。这是由网络打破线性结构而呈现网状链接所带来的。
网上图片借助多媒体优势,可将文本、声音甚至动画与之结合在一起,对受众进行视、听、画结合的强烈的综合感官冲击。其结果,全方位加强了静止的图片给人的单一视觉感受,让受众有整体的情感体验。
数字压缩和存储技术,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资源极限,使拥有无限信息空间的网络媒体,为新闻摄影图片提供了一个无限增长的信息资源库,带来了无限的频道资源。众多传统的报刊网站可通过网络传输和终端仿真实现对摄影图片的资源共享,从而做到优势互补。受众亦可有筛选地对所关注的新闻图片进行多元阅读和比较阅读。
新闻摄影图片被数字化后投入新媒体的同时,即意味着受众的阅读范围被大大扩大。鉴于网络的大众化和包容性,摄影图片的受众范围在网上会更普及、更群众化。这样,使本身就被称为人类通用语汇的重要视觉资料,迅速被扩展至社会各阶层。同时无形中还将广大受众相隔的空间与时间大大浓缩,更可拉近媒体与受众的距离。
现今,大量思想内涵深、新闻存量大、视觉冲击力强的摄影图片,借助数字新技术,通过网络被广泛、迅速、客观、有效地传播。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网络强大的包容性,在不同群体的媒介平台上,新闻受众同时又可根据自己的鉴别标准对个人所关注的图片信息进行有效的选择和把握。
四
新闻图片的拍摄,不同于其他门类的摄影,事件发生的现场可能条件非常恶劣,也许对象稍纵即逝。从技术和艺术的角度 ,要较好地把握光线和视点有时非常困难。因此,为突出新闻事件的典型性、哲理性和本质特征,或者为增强其表现力和提高审美教育功能,在后期对图片做适度加工也是很有必要的。经数字化处理后进入电脑的图片,在明室运用软件对之所做的操作,相比传统暗室中原始的图片后期处理方法,更简便、快捷。可以这样讲,只要技术允许,电脑对所需图片的后期处理是随心所欲的。当然,这应是在绝对忠实于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所为。
五
新媒体语境大数据时代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影、计算机等多媒体手段逐步在高中教学中普及,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既要深入浅出地剖析本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并熟练地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还要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和高考要求,系统掌握中学政治课所涉及的内容体系及其最新发展动态,从而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
为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老师要尽可能地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从现实生活中摄取一些有价值的素材,借助于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对知识的感受、理解和记忆更加深刻。实现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以生活为本的新教学理念,尝试创设课堂情境,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使枯燥抽象的书本知识鲜活生动而富有趣味性,这成了新时期高中政治老师的第一要务。
大数据时代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无法拒绝和回避的新环境。面对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从如下方面去主动适应:研究大数据的本质特征,确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数据意识;顺应量化研究的新崛起,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范式;宏观覆盖与微观深化相结合,找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
一、网络时代的到来,对高中思想教育的影响探微
随着大数据时代变革力量的逐渐显现,人们意识到无处不在的数据化,数据化代表着人类认识的一个根本性转变。有了大数据的助推,我们不会再将世界看作是一连串我们认为或是自然或是社会现象的事件,我们会意识到本质上世界是由信息构成的。“一旦世界被数据化,就只有你想不到,而没有信息做不到的事情了。”这样的论述正触及着大数据的本质,同时呼唤更为深刻的揭示。面对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主动适应。
1.对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形态的影响
由于网络信息的无序化、无控制、多元化、自由化的特点,它允许人们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去获取信息,因此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组织团体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民族文化、道德规范等信息也可以长驱直入、毫无阻碍地进入中学生意识中,其中不乏与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相抵触、敌对的信息内容,如西方享乐主义、个人英雄主义、无政府主义与极端自由化。中学生在浏览信息时,很可能会因为缺乏引导和思考、分辨能力不强,而产生困惑,陷入迷途。这都不利于学生接受和树立优秀的传统文化观念、正确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
2.对中学生的社会道德、法律意识和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网络的虚拟性使中学生可以隐匿真实身份,发表自己的言论和观点。由于上网不受社会和道德习惯的约束,不考虑后果与责任,将对中学生的思想行为带来不利影响,这可从各种聊天室上充斥着粗俗语言、弥漫着不健康的伦理道德思想中得到反映。网上黄毒肆虐,利用互联网实施的犯罪与针对互联网本身的犯罪问题严重,对中学生网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现在有些学生上网成瘾,尤其是沉溺于网络游戏,往往逃避上课,在网吧包夜进行网络游戏,不但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身体健康,而且极易导致心理病症与情感异化。网络还会导致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冷漠和疏远,有的学生到网上去寻求感情寄托,不愿面对现实,从而迷失了自我。
二、加强中学网络信息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要减少甚至消除网络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负面影响,思想政治课责无旁贷。那么,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师主动顺应时代要求,实现信息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面对网络信息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努力适应信息科技的发展,建立一支具有高信息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知识经济带来信息化热潮的基本特征就是信息网络化和多媒体。因此,我们必须顺应时展的需要,既要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又要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并能熟练地进行网络操作。
由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对象是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所以,要根据他们的特点,摸清和跟上他们的思想脉搏与兴奋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要做到这一点,自己就必须熟悉信息网络的知识和技术,从网上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和经验,了解国内思想政治工作以及教育科研等方面的前沿信息。我们应把普及网络技术作为加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要对思想政治工作者进行知识更新。要通过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技术的培训,使他们能在各种信息交叉渗透和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中,具有通过网络进行信息搜集、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以及对信息筛选、鉴别和使用的能力。
关键词:智慧城市;感知基础层;网络中间层;智慧应用层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8-0000-02
一、引言
随着“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建设智慧城市的热潮,世界各个城市把建设智慧城市纳入到新一轮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中。然而,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尚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什么是智慧城市这个看似简单但又非常关键的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认识和厘清。也就是说厘清智慧城市的内涵、本质特征以及基本要素构成是一个尤为重要的关键问题,认清智慧城市的本质就可以防止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盲目性,从而实现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科学性、全局性和可行性。
二、智慧城市的内涵
(一)智慧城市发展概述
“智慧城市”首次出现在1984年美国拉斯维加斯的一家以智慧城市命名的产业技术协会组织,欧盟在2007年的《欧盟智慧城市报告》中率先提出“智慧城市(Smart City)”的创新构想,2009年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的地球”。从2005年开始,我国学者开始借鉴国外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经验。2009年,国家总理在北京科技界大会上作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报告,报告中诠释了“物联网”、“智慧地球”等与智慧城市密切相关的关键概念,标志“智慧城市”的研究引起国家层面的重视。从2010年开始,智慧城市指标体系进入了研究者视野,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了“中国智慧城市(镇)科学评价指标体系”、上海浦东新区了“智慧城市指标体系1.0”。2010年,《中国智慧城市(镇)建设行动纲要(建议案)》由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制定完成,提出未来5年发展100个智慧城市(镇)、200个智慧城区示范区的建设构想。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将成为国内新一轮城市发展与转型的创新点和有力支撑。
(二)智慧城市的内涵
IBM认为“智慧城市”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北京大学朱跃生教授认为:数字城市+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智慧城市。胡宝钢教授认为智慧城市就是对于城市发展过程的集成和复合,即智慧城市是对工业城市、信息城市、互联城市、智能城市、数字城市五个阶段的集成和复合。国脉互联认为智慧城市的本质特征是更加透彻的感知、更加广泛的联接、更加集中和更有深度的计算,智慧城市的“智”指智能化、自动化,是城市的智商;“慧”指灵性、人文化、创造力,是城市的情商。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智慧城市人类城市建设的延续,是从工业城市、信息城市一直到数字城市发展到更高阶段的必然产物。其本质特征是以传感器、物联网、高速无线信息基础设施为基础,以精细、准确、可靠的传感网、互联网等多网融合为传感经络,以数据挖掘、云计算、模糊识别、智能技术等为神经中枢,以智慧经济、智慧产业、智慧技术、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医疗、智慧校园、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和新形态。总之,智慧城市是人类城市化进程中,实现人与环境、人与城市、人与自然高度融合、协调发展的更高阶段。
三、智慧城市的特征
(一)全面感知
更全面更加透彻的感知是智慧城市的基础也是其基本特征,即利用各种传感技术和设备,使城市中需要感知和被感知的人与物可以相互感知,且能够随时获取需要的数据和信息。要想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传感技术和设备的发展是关键,传感设备在智慧城市中的广泛嵌入是基础,传感设备在智慧城市中的广泛嵌入形成了智慧城市的“感觉器官”。
(二)可靠传递
在广泛的联接基础上形成可靠传递是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之一,即融合移动互联网、电信网、互联网、物联网形成泛在化的网络承载系统,并安全可靠的将各种采集信息和控制信息进行实时准确的可靠传递。基于广泛联结的可靠传递是智慧城市的信息来源的基础,广泛联结如同智慧城市的“经络”,而可靠传递如同智慧城市传递来自外界的准确“刺激”信息,是智慧城市对外界信息的准确通信。
(三)智能处理
更加集中和更有深度计算的智能处理能力是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之一,即利用云计算、数据挖掘、智能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快速、集中、准确的分析和处理,并做出智能化的控制与处理。对海量的数据,利用数据挖掘、云计算、模糊识别等智能技术对其进行智能化的处理是实现智慧城市的关键和标志,是智慧城市区别于数字城市的关键点。
(四)人性化管理与服务
智慧原本是对人的灵性的描述,现在移植到城市建设之中,其目的是要实现城市的智能化、自动化、智慧化、人性化等,即城市像人一样也有灵性也有智慧。当城市的运行建立在全面的感知、可靠的传递以及智能的处理的基础之上时,城市也如同人一般具有了灵性和智慧——智慧城市。
四、智慧城市的要素构成
(一)智慧城市的“躯体”:感知基础层
感知基础层是智慧城市的“躯体”与“感觉器官”(如图1所示)。传感设备在智慧城市中的广泛嵌入形成了智慧城市的“躯体”与“感觉器官”,感知基础层的功能是收集现实世界中发生的物理事件和数据,包含各种物理信息量、坐标信息、身份信息、声音、视频数据等,感知基础层成了决定物品是否能感知、能说话的前提条件。数据采集与执行主要是运用智能传感器技术、身份识别以及其他信息采集技术,对物品进行基础信息采集,同时接收上层网络送来的控制信息,完成相应执行动作。物联网的数据采集涉及传感器、RFID、互联网、通信网等数据采集、二维码和实时定位等技术。感知基础层使整个城市有了“躯体”和“感觉器官”,整个城市既能向网络表达自己的各种信息,又能接收网络的各种控制命令。
(二)智慧城市的“经络”:网络中间层
网络中间层是智慧城市的“经络”,即信息传导系统。它将完成整个城市甚至整个国家范围的信息传递与沟通,通过移动互联网、电信网、互联网、物联网形成泛在化的网络承载系统,并安全可靠的将各种采集信息和控制信息进行实时、准确、可靠的传递,把信息安全、快捷、可靠的送到城市的各个地方,使物体自己之间能远距离、跨领域通信,从而实现城市之间、甚至全球范围内的通信。网络中间层形成了智慧城市的“经络”,“经络”的形成使信息传递有了通道,智慧城市中可靠的传递是是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之一,强大的网络中间层是智慧城市可靠传递的保证。
(三)智慧城市的“大脑”:智慧应用层
智慧应用层是智慧城市的“大脑”。智慧应用层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快速、集中、准确的分析和处理,并做出智能化的控制与处理,完成物体信息的采集、分析、决策等功能,智慧应用层是物联网的控制层、决策层。物联网的最终服务对象还是人,其目的是要实现城市的智能化、自动化、智慧化、人性化等,智慧原本是对人的灵性的描述,现在移植到城市建设之中,城市也如同人一般具有了灵性和智慧。物联网的应用服务涉及到当今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领域,如智慧校园、智慧医疗、智慧家居、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电网等。智慧应用层是智慧城市的“大脑”,智慧应用层使城市具有了灵性,实现了城市的智能化、自动化、智慧化,使城市更具有人性化和创造力。
五、结论
随着全球范围内智慧城市建设热潮的掀起,我国建设智慧城市已成必然,各级政府已经把智慧城市的建设作为新一轮城市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推动力。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我们必须弄清楚智慧城市的内涵、特点和基本要素,研究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规律,充分借鉴全球智慧城市的建设经验,结合各城市智慧城市发展的特点和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特色,探讨出一条可行之路,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世伟.城市特色:建绿色、泛在和协同的智慧城市[N].文汇报,2011,12
[2]张毅,唐红.物联网综述[J].数字通信,2010,8
[3]马文刚.物联网:建设智慧城市的DNA[J].上海信息化, 2011,3
[4]谢昕.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及相关建议[J].上海信息化,2012,1
[5]张永民,杜忠潮.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及思考[J].中国信息界,2011,2
[6]本.物联网综述(1)[J].有线电视技术,2011,1
[7]胡宝钢.什么是智慧城市?[EB/OL]. 省略/Group/Topic/60724/
[8]国脉互联:中国智慧城市的愿景与本质特征[EB/OL].finance.省略/a/20110303/005226.htm
[作者简介]
关键词:新媒体;手机;数字鸿沟
到底什么是新媒体,其确切定义业界与学界尚未达成共识,主要问题是界定过宽且逻辑混乱。在纷繁复杂的众多定义中,我比较赞成由匡文波所提出的即新媒体是借助数字设备传播信息的载体,其本质特征是技术上的数字化、传播上的互动性。根据其本质特征,我认为目前新媒体包括互联网、手机和数字电视,因为只有此三者才具有真正的互动性,由于互动性数字电视目前尚未普及故暂不作讨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加速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变化,我们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兴起给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我们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张,然而,在面对数字技术带给我们享受的同时,新的不平等和新的社会分化也随之产生了,这就是数字鸿沟问题。在我国,总的来说,随着经济发展差距的拉大,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数字鸿沟正在进一步扩大。数字鸿沟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的强烈关注。
关于数字鸿沟的定义也很多,在这里本文引用魏硕、王聪所提出的即数字鸿沟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或其他信息技术和服务获取信息的差异,和利用信息、网络以及其他技术的能力、知识和技能的差异。数字鸿沟存在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差别只是鸿沟大小的异同,其形成原因大同小异。我国数字鸿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与国家政策环境相关。二是经济与技术水平的不平衡。三是教育水平的参差不齐。当然,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影响数字鸿沟形成的原因有很多,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来看,“数字鸿沟”这一概念强调信息时代知识获取在社会经济地位高者和社会经济地位低者之间的分布呈现马太效应。可以知道,数字鸿沟的形成与个人的自身条件有很大关系,从个人的性别、职业、收入、教育水平等指标都会影响到数字鸿沟的形成。
我国目前数字鸿沟的现状不容乐观,从大的方面看,东西部地区在互联网办公、企业数字化程度、企业网站以及网店的比例上的数字鸿沟比较严重,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数字鸿沟则更加严峻。从小的方面来看,学历在小学以下和初高中的人群相比也存在明显的数字鸿沟,而年龄在五十以上的网络人数在所有网络人数当中所占的比例仍然处于相当低的水平。我国数字鸿沟的形成受到地理位置因素、教育程度因素和年龄因素等的影响,其别是年龄方面,老年人上网所占的比率较低,说明贫僧在使用信息通信技术上明显有落后倾向。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现实环境下,数字鸿沟对我们的影响是很大的,首先,由于数字鸿沟,地区与地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差距不断地扩大,使得社会的发展变得不平衡。其次,由于数字鸿沟,信息共享的程度有所下降,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信息共享是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之上的,但是信息差距的加大使得信息共享难以进行。最后,数字鸿沟使得信息弱势群体不断地远离信息社会,不利于信息社会的健康发展。长此以往,如果数字鸿沟得不到弥补的话,势必会形成马太效应,数字鸿沟的存在不仅影响我国和其他国家未来的发展。而且它所引起的贫富分化必将恶化社会关系,从而威胁社会的安全,可以说消除数字鸿沟在我国已经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缩小数字鸿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开展信息扶贫加大对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投资。信息扶贫是指政府借助推广信息技术和开展信息活动的方式解决人们信息贫困的问题,具体方式有:为贫困者提供劳务、人才、技术、产品、资金等方面的信息与咨询服务;沟通贫困地区与外界的交流联系;推广适合贫困地区使用的农业使用信息技。现代信息技术使用不平等会剥夺“信息穷人”获取信息的权利,从而形成新的社会排挤效应,以致形成新的社会分化效应。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其通信技术水平和使用网络的水平明显落后于发达地区。因此,国家政府应该加强对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投资,使其能够研发出更多、更好的信息通信技术,降低生产的成本,从而使落后的地区能够有多一点的机会购买和使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有效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刺激相关部门的发展,使他们能获得实时的信息资源,缩小贫富差距,解决数字鸿沟问题。
(二)全力推进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信息化、全球化极速普及的21世纪,信息就是生产力,信息资源已经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这两年,我国的互联网普及进程虽然仍在加速,但已明显放缓,互联网自从诞生后,即被寄予希望成为填平数字鸿沟的有力工具,但要真正缩小数字鸿沟,仅仅靠推广电脑与互联网是不够的,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的应用在缩小数字鸿沟方面发挥出越来越显著的重要。原因非常简单,数字鸿沟的出现并不在于技术本身,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经济原因,在那些贫穷的国家,很少人拥有电脑更不要说接触互联网,在这样的情况下,从媒介选择的角度来说,手机比互联网更具有价格上的优势和接触门槛低的特点。手机最妙的地方在于。它对于持续性电力的要求不高,即使是不会阅读、不会写字的文盲也能使用。从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来看,手机将越来越演化为人们的掌上微型“上网本”。手中持有一部手机.就意味着站在了整个信息社会的人口处。轻轻触动按钮.整个世界将从此开启。
(三)提升受众媒介素养。媒介素养影响受众对高质信息的接触以及受众对信息的偏好和理解能力。传统媒介受众、新媒介受众的分野,在新媒体技术普及的社会背景下,变得模糊不清。个体常常既使用传统媒介,又使用新媒介。繁忙的受众面对海量的信息往往不能进行有效处理。要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首先要培养受众对切合生活利益的严肃信息的兴趣,其次,要提高受众的阅读能力,最后要增强他们的传播互动行为。
综上所述,数字鸿沟的形成涉及社会的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要缩小数字鸿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很多时候要因地制宜。只有不断提升我国的信息化水平,才能从根本上缩小并消除数字鸿沟,才能使人类早日实现无障碍的信息获取。
参考文献
[1]魏硕,王聪.浅析我国数字鸿沟现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6).
[2]刘瑾鸿.能否用手机填平数字鸿沟[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5).
[3]匡文波.到底什么是新媒体[Z].论坛.
数字虚拟艺术形象在企业文化形象中的应用
象征企业文化形象的数字虚拟艺术形象与企业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类似,它可以看着是企业视觉形象系统的深化发展。数字虚拟艺术形象在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中更具优势。第一、设计的形象亲和力和表达能力强,具有更强的企业特征的塑造能力,更贴近企业本身要传达的企业文化。第二、无论选择的视觉表现形式是什么,大多以拟人化的表现手法赋予了形象生命与活力,对大众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第三、数字虚拟艺术形象造型可爱、行为乖巧、热情聪明、个性突出、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第四、在各种形式和场合均保持了一致的形象、性格和行为方式,更能加强大众对数字虚拟艺术形象的认识加深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在较早时期,美国星牌公司的“金枪鱼查理”,Pillsbury公司的“面团小人”等,在推广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特征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随后在日本企业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设计中得到了发扬光大,现在已成为更多企业推广企业文化借鉴的典范。
在当代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中,数字虚拟艺术形象已占据了绝对优势,数字化的形象在应用中表现形式多样,但都能表现出同一的标准,在不同的媒体中的应用转换十分灵活方便,以数字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具有更好的推广效果,较好地满足了当代人接受信息的方式和审美价值观。
数字虚拟艺术形象在商业品牌中应用
塑造商品品牌的数字虚拟艺术形象往往是针对某一特定的商品而特别设计的形象,这类形象往往能表现出商品的本质特征,便于消费者便于识别和品牌的传播。1894年在里昂万国博览会上,米其林兄弟面对展台上一大堆轮胎,爱德华.米其林突发联想说道“看,加上臂膀,它就会变成一个人”;1898年安德鲁.米其林看到了一个由许多轮胎做成的特别的人物造型,后来广告设计师奥加洛普根据安德鲁.米其林的突发奇想换成了一堆轮胎组成的人形举着装满钉子和碎玻璃的杯子。利用虚拟形象的品牌效应,米其林的轮胎人成为世界知名品牌形象,发展到现代媒体的品牌推广中的米其林轮胎人已经塑造成了各种形式的数字虚拟艺术形象。1952年,66岁的山德士上校在美国盐湖城创立了被授权的快餐店,1955年正式成立肯德基有限公司,与此同时,山德士上校本人的形象成为肯德基全球性形象的象征,在当今的肯德基全球推广中,山德士上校的形象被做成数字艺术形象,成为全球消费者尊重、喜爱的一位勤劳、慈祥、可亲的老人形象品牌。
当然作为品牌形象与企业形象的数字虚拟艺术形象有一定的差别,品牌形象的建立更明确的指向某一特定的产品品牌,具有代表物质性,而代表企业形象的数字虚拟艺术形象更广泛指向企业的文化特质和精神意义。但是,当企业专门经营某一产品品牌时,往往企业的文化理念与产品相吻合,所以作为品牌形象与企业形象的数字虚拟艺术形象会统一,便于构建一致的视觉识别系统。
数字虚拟艺术形象在公益事业中的应用
公益事业是为人民服务的社会活动,它主要像公众倡导健康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以形成健康的公共舆论和和谐的社会环境。公益事业是关系到人民切身利益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业,每一项事业都是人们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目前,公益事业的形象推广大多启用的是社会名人,道德模范、明星等等。由于数字虚拟艺术形象不像现实生活中的人――现实人物的负面影响会使公益事业的社会效果大打折扣,同时可以更具不同的公益性质特定设计不同的数字虚拟艺术形象,使它更具亲和力、感染力和良好的传播效果。近几年使用数字虚拟艺术形象作为公益事业的形象推广也开始兴起,形式多样。如:我国河南省两位副省长的形象经过数字技术再创作变成数字虚拟艺术形象作为节能、环保的形象代言,却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两位副省长高举“节能”、“减排”宣传牌的形象,广泛出现在网络或宣传册上。省长形象经过数字艺术化处理,打破了领导高高在上的印象,与老百姓更加亲近,产生了很好的公益事业形象推广的社会效益。
北京市公安局推出的“首都网络110虚拟警察”数字形象,针对网络虚拟社会的报警求助,开展互联网依法管理,警务公开的探索与创新。“网络110警察”形象不仅有各种岗位的数字形象,而且量身定做了“汽车巡逻”、“摩托车巡逻”、“徒步巡逻”三种网络虚拟巡逻,对维护网络治安、提供“110”服务建立了良好的公众形象。
结语
感受美是审美的起点,也是教师进行美育的起点。美具有形象性特点,它以感性的形象直接作用与人的感官,并与人的心理、生理相协调,引起人们愉悦的心理感受,从而产生审美感情。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全方位的、直观地再现事物的本来面目。将静止的事物动态化,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化远为近,给学生以完整的事物映象,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形成初步的审美感受。
运用多媒体动画功能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如在美术教学《大自然的图形──水波纹》一课时,若只凭借语言文字和教材插图,学生很难观察到自然界各种水波纹的形状美、色彩美。教学时,如果用多媒体计算机对于水波纹相关的录象进行捕捉、剪辑,制成计算机动画片,再配上观赏音乐和解说,丰富的水波纹图形、优美的乐曲、声情并茂的解说,使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会全神贯注地听解释,尽情欣赏千姿百态的水波纹图形:横波纹、竖波纹、螺旋纹……,水波纹的色彩美、造型美,会激发学生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产生热爱大自然,保护水资源的思想感情。
二、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理解美的本质,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教师在引导学生感受美时,不仅要欣赏事物的外在美,更应引导学生把握事物的内在美。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鉴赏美,能去掉事物的非本质因素,抽取事物的本质特征,重新构成现实,并将这种本质特征用明白易懂的形式逼真的表现出来。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过:“对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去发现美、鉴赏美。如语文《瀑布》一课,若只凭借语言文字和课文插图,学生很难通过声和形领会到瀑布的雄伟壮丽。教学时利用信息技术播放瀑布的录相片,再配上观赏音乐和朗读,学生一边听朗读,一边尽情欣赏雄伟壮丽的瀑布画面:游人在弯弯曲曲的山路间行走,远处不时传来一阵阵哗……哗……轰……轰……的巨响,好似浪涛声,又似松涛声,可谓未见其形,先闻其声,学生从声音上领略到瀑布的雄伟气势。山路忽然一转,出现在学生眼前的是绿色的高山衬着银色瀑布的壮丽画面:瀑布从高山上飞泻而下。串串乳白色的水珠闪着光亮,简直成了珍珠的屏。学生仿佛在和作者一同欣赏美得超乎寻常的瀑布。以往教学中学生很难理解的“如烟、如雾、如尘”的描写,利用信息技术的形象教育后,学生很快领会了“风吹瀑布,如烟缭绕,如雾蒙蒙,如尘滚滚”的美妙意境。学生接受了自然美的沐浴,会产生强烈的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而在美术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可以营造真实、生动、形象的动态化情境,大屏幕播放中呈现出的良好视听效果,极易将学生引入跨时空、跨地域的特定氛围中,犹如身临其境。经典的作品赏析,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及艺术专题片都是审美教育的好教材。通过播映,教师一方面帮助分析作品艺术特质、社会背景,一方面为学生展示艺术创作的特定环境和具体过程,使学生既加深了审美体验,又对具体的艺术风格在美术发展史中所处的地位有个宏观的把握,为创造思维的开启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们就是在这种不断地鉴赏积累活动中调整和提升着自己的审美情操和艺术修养。
三、利用信息技术,再现审美情境,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教师在审美教育过程中,可通过美的欣赏和评价,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以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基础,发挥联想和想象的功能,再创造出新的审美形象来。
在语文教学《黄山奇石》时,重点讲“仙桃石”、“石猴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的“奇”,让学生理解这些奇石在没有发挥想象之前,只不过是山峰上的一块石头,通过人们的想象才取出生动的名字。其实我们也可以把它们想象成其它东西,可以取出很多名字。教师用纸剪出一系列各种形状的石头造型,放到实物投影仪上,屏幕上出现假石投影,让学生发挥想象,给这些假造的石头取名字,学生的想象便插上翅膀,取出了许多新奇名字,学生取的每一个名字都是一次再创造。
再如在美术课《我的太阳》一课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审美教育,为学生提供大量生动形象的各种太阳造型材料,再让学生感受一年四季、一日之内太阳的色彩变化,让学生想象太阳公公的表情也是多种多样的:欢笑、忧伤、大怒、恐惧……,再让学生利用金山画王来绘制自己心中的太阳,鼓励学生大胆使用各种绘画工具,使用各种表现效果,画出各种各样的太阳,有的象春姑娘、有的象老爷爷、有的象卡通娃娃,再让学生在网上的“学生作品展览栏”交流展出自己的作品,学生的创造力和欣赏能力都得到了充分发展。
总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学生创造能力和审美素质的发展。以上是我们在语文和美术学科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研究,还将在音乐、数学、自然等学科教学中进一步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中小学电教》2001年3期《电教手段与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18页 作者 费黑生
Abstract: The inquiry-based educational game is the learning software which is based on the game as the carrier and the network as a platform, and takes the knowledge to integrate theme game with the form of game task and guide students to explore the thinking through interactive strategies. This paper elaborated design process, the basic structure and attentive problems of inquiry-based educational game with a case of "learning in happy" game.
关键词: 教育游戏;探究式学习;探究式教育游戏
Key words: educational games;inquiry-based learning;inquiry educational games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2-0236-02
0 引言
教育游戏旨在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发展教育游戏的关键之处在于借助主流游戏的某些特征,充分提取和利用主流游戏的内在动机,如挑战、好奇、幻想、控制、目标、竞争、合作等,将其整合到教育软件中。
1 探究式教学游戏
1.1 游戏的本质特征 游戏之所以吸引玩家,是因其自身具有的本质特征,有人将此统称为游戏的动机因素。Malone认为挑战(Challenge)、幻想(Fantasy)和好奇心(Curiosity)是游戏具有娱乐性的根本原因(表1),他认为一款好的游戏应具备这三种特征(Malone,1980)。斯坦福大学人际交流沟通学博士Nick Yee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了“动机因素理论”,他认为成就感(Achievement)、人际关系(Relationship)、沉浸感(Immersion)、逃避主义(Escapism) 以及控制欲(Manipulation)是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因素[1]。魏婷和李艺认为游戏形式(画面与音效)、游戏结构(交互机制)和游戏内容(故事情节)是游戏者参与游戏的主要动机因素[2]。Malone的游戏动机理论能够从深层揭示游戏的本质特征,而其他的动机理论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游戏的内在机制(表1)。
1.2 探究式学习 “探究”就是“探索、研究”。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发展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它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其特点是自主性、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
1.3 探究式教育游戏及特点 探究式学习包括儿童自发的探究、科学家的探究和教师指导下的探究,任何层面上的探究都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为其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并在探究策略上给予一定的提示,以多媒体为形式、以交互为特点的游戏能够为探究式学习提供良好的情境创设工具。探究式教育游戏具有以下特点:
1.3.1 交互引导探究思维 对于游戏这种特殊的媒体形态来说,互动是其最为重要的特征(邱善勤,2007)[3]。在教学游戏的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合理设计有助于学生知识建构的引导过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其进入新的思维过程。
1.3.2 社区提供交流平台 游戏化学习社区除了支持学生个人的探究活动,还要发挥网络的优势,支持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4]。在探究式教育游戏中,学生要先通过网络平台注册成为游戏社区的一员才能参与到游戏化学习社区中。游戏社区给学生玩家提供了一个互相讨论游戏攻略的平台。游戏社区还给老师和家长提供了参与到学生的游戏化学习过程中的机会,家长可以设置学生的在线游戏时间,老师可以充当学使,帮助学生解决在探究任务中遇到的困难。
1.3.3 游戏任务中渗透知识 在探究式教育游戏中,学习的探究过程都是融入游戏任务中的,学生在完成游戏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游戏任务的解决方式,同时完成了知识的探究。学习过程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游戏任务之中,并在完成游戏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5]。
2 探究式教育游戏设计流程
2.1 知识点解析 按照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对知识进行归类划分,对于方法、过程、原理性的知识要进一步分析其发生的现实情境、条件及产生的结果,这些是游戏化改编的背景知识。对于概念、定义及识记类的知识要考虑如何将其巧妙的融入后面的探究活动中。
2.2 游戏化改编——知识点小游戏 详细分析学习目标中隐含的现实生活情景。对现实情景进行游戏化改编,同时加入时间限制、操作难度等游戏因素。游戏策划人员要非常熟悉各种娱乐性游戏的游戏机制和玩法,在此基础上改变其中的一些规则,使得游戏玩法中结合一定的知识因素,要完成游戏任务,学生必须掌握所需的知识内容。如我们非常熟悉的连连看游戏,我们可以改变以往的规则,让学生去寻找其中能够成等腰三角形的三个点(这些点是由几种规则彩色图形构成的),找到之后才能消除,学生要想找到这样三个点,首先要知道什么叫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边、角要满足什么样的关系这些知识。
2.3 探究式学习过程的设计——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是对知识点小游戏进行解析并引导学生思考的一个过程,学生在游戏中已经体会到一些抽象的概念,但这些模糊的概念还没有转化为具体的规律、方法或原理,在探究活动的设计过程中,策划人员就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将游戏中隐含的规律展示出来,而且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一步步引导学生去思考,最终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这些规律。
2.4 知识的应用与拓展设计——快乐思考 在已有探究学习过程的基础上对同一知识点进行难度上的提高,以巩固整个游戏化学习过程,同时也是同一知识点在不同情境中的再次应用,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在“乐中学”游戏中,我们把这部分称为“快乐思考”,促进学生反思整个探究式学习过程,总结归纳游戏化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并将其运用于新的情境中,解决更为复杂的问题。
3 探究式教育游戏“乐中学”的设计
3.1 案例简介 “乐中学”教育游戏中的知识点游戏是以初中教学大纲为依据进行设计和开发的。“送小羊回家”这一知识点小游戏是“乐中学”系列知识点游戏中最具有探究意义的一款,它是以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的第四节动能和势能为知识点依据。
3.2 模块设计
3.2.1 主题游戏 主题游戏就是情境游戏,提供整个游戏的故事背景,为每个玩家赋予某种角色,并给玩家提供一定的晋级线路。在“乐中学”游戏中主题游戏是通过一个养成性的网页游戏来实现的,游戏中有8种不同的职业,包括药剂师、伐木工、采矿工等,玩家进入游戏之后创建自己的角色并选择职业类型,通过完成任务来提高自身职业技能并增加经验。
3.2.2 任务游戏(知识点游戏) 大多数教育游戏都是通过将学习目标以任务的形式嵌入游戏背景中的。在“乐中学”游戏中任务游戏又称为“知识点游戏”,从学生玩家的角度来看,这种小的游戏是以任务的形式嵌套在主题游戏中的,从设计开发人员的角度来看,这种小游戏融入了学习内容。知识点游戏是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主阵地,如何将知识点层级分解,以动态交互的方式引导学生的思维,并且加入游戏性的竞争因素是知识点探究游戏的关键。
3.2.3 网络平台 网络平台对于任何一款游戏都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游戏运营的平台,是游戏的推广、测试、维护及更新等的渠道。网络平台包括一切以游戏为中心的交互通道,如游戏网站,电子邮件平台,即时消息系统、即时聊天渠道、博客等等。在探究式教育游戏中,网络平台是学习社区形成的现实基础。
3.3 知识点游戏的设计文档(表2)
4 结束语
本文主要阐述了探究式知识点小游戏的设计和开发问题。然而,如何利用情境式大型网络游戏的优点,开发出具有广泛探究意义的教育游戏,这才是探究式教育游戏的最高境界,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胥正川(2009).网络游戏成瘾的动机及抑制性因素作用的实证研究.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魏婷,李艺(2010).学习视域中的电子游戏参与动机研究综述.《现代教育技术》,2,21-24.(科学版)》,6,308-314.
[3]邱善勤(2007).《游戏架构设计与策划》.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6,57~59.
网络广告的优势
凭借互联网具有的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交互、多媒体和高效的独有特性,网络广告呈现出不同于传统媒体广告的特点:
互动性。网络广告是一种交互式的与受众进行双向沟通的“活”广告。
快捷性。网络广告由于有自动化的软件工具进行创作和管理,能以低廉费用按照需要及时变更广告内容。
丰富性。网络广告可以做得内容十分详尽,形式丰富多彩。
广泛性。网络广告的特色即它的时间的连续性和地域的广泛性。
可控性。广告主和广告商可以实时评估网络广告效果,调整广告策略,以及按效果付费。
互动性是网络广告的本质特征
在网络广告中,所谓互动的概念应理解为直接的沟通,这种特点是大众传播梦寐以求的,但又是自身不能提供的。网络广告之所以超越大众传播正在于这种互动性,可以说,互动是网络广告的本质,网络广告的其他特点是基于这种互动性。从传播的发展史中可以看出,最初的传播都是直接的传播,人依赖自身的器官进行,传播媒介是逐渐从传播活动中独立分化出来的。网络广告的互动性是一种更高程度的回归,它既具有人际传播的直接性的特点,又具有大众传播的广泛性的特点,提供了一种全球范围直接交往的可能性。具体来说,网络广告的互动性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
游戏参与型。在网络广告中加入游戏接口,使终端用户可以在观看广告的同时享受一次游戏体验。需要强调的是:游戏不应该仅仅被看作是网络广告的附属品,而应该被当做网络广告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潜移默化的形式突出广告主题。
情境体验型。这种手法主要应用于动画短片广告,通过情境中的互动环节使观看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鼠标配合型。以简单的鼠标接触来决定Banner尺寸的大小、音乐的播放或关闭,或者以鼠标的点击、拖动等方式来配合2D或3D画面的演示。
个性化设计是网络广告的核心
传统的网络广告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基于门户网站特定版位的固定广告,其优点是重点突出,用户只要打开相应网页便会看到广告的内容,对于提升产品及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大有裨益,但同时成本太高,一般中小企业很难支付这笔费用。此外,无目的投放的广告也很容易造成用户反感。第二种是基于搜索引擎的搜索排名广告,只有在用户主动搜索的前提下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因此,在商品同质化时代,网络广告令品牌脱颖而出的决定因素在于个性化设计。鉴于网络时代消费者的独特审美倾向,网络广告的个性化设计理念主要有以下几种视觉表现形式:
时尚性。针对我国网络受众年轻化、追求时髦的特点和张扬个性、乐于显示自己及与众不同的心理特征,网络广告在视觉表现上要有冲击力,创意力求新颖。
超时空性。这类风格的网络广告给人一种超现实、超时空的感觉。要求色彩明快,在造型上富于空间想象,视觉冲击力强,表现时代人文精神,追求美学意义上的升华。
卡通性。根据当代年轻人超前、酷爱卡通漫画的性格特点,广告在全卡通式的表现形式中传达商品的各种信息,不仅具有强烈的个性,而且完美展现了网络广告的独特魅力,使之成为情感传播最理想的点击对象。
契合度是网络广告的最终目标
广告不是纯艺术,它的最终目的是让消费者自觉自愿地购买商品或服务。尽管形象广告与促销广告的侧重点不同,但它们都必须与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具备一定程度上的契合,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国际上公认的购买心理可以表达为AIDAS,即A(attention)注意——I(interest)兴趣——D(desire)欲求——A(action)行为——S(satisfaction)满意,形象广告至少应实现前两个步骤的契合,而促销广告则应该与之完全契合。
引起注意:视觉反差。与传统媒体广告相比,网络广告在吸引注意力方面却先天不足。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注意是心理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受被注意对象的强度、位置、重复、变化以及与其他对象的对比等影响。
引发兴趣:标题到位。因为广告标题与正文分属于不同网页,网络广告具有明显的被动性特点,如何让具有主动权的网民在看到广告后,愿意点击鼠标浏览正文,标题的作用至关重要。首先,标题应该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其次,在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上应注意使用一些极具震撼力,有活力、号召力的词语以及富含悬念的句式来表达广告的内容信息。
激发购买欲望:层次设计。这一点主要是针对促销广告而言。形象地讲,网络促销广告就像商店门口大声吆喝的导购,它的目的就是把受众领进门,真正琳琅满目的商品不是在广告中,而是在点击后第二层页面里。
结语
从以上阐述中可见,网络广告的互动性、个性化与契合度这三个方面是彼此联系,甚至有所交叉的内容。本文的目的在于找到三个基本点,对网络广告的创作进行指导;也在于给出三把标尺,从不同角度对网络广告的创作水准进行衡量。
参考文献:
[1](美)WilliamF.Arens著.丁俊杰译.当代广告学[M].华夏出版社,2000.
[2]范景中选编.贡布里希论设计[M].湖南科技出版社,2001.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比如像网络、报纸、微博、手机等产品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工商管理教学的资源、完善了工商管理教学的方式、创新了工商管理教学的手段,开启工商管理教学迈入了传媒时代。文章针对性的从新闻传媒的角度出发,探讨式的对工商管理教学所带来的影响与应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新闻传媒;工商管理;教学;应用从
迈入21世纪之后,社会便迈入了媒体时代,其中以新闻传媒为代表性的传媒产品逐渐出现在人们面前,早期,新闻传媒仅仅作为信息传播与交流必不或缺的工具,后被引用到高校教学资源之中,实现了媒体教学。此外,报纸、网络、电视、手机、微博等各大媒介载体的出现,在丰富新闻传媒内容的同时,也进一步改善了传统的高校教学,尤其对工商管理教学效果最为显著。①作为一门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工商管理教学在新闻传媒时代下不仅教学手段、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发生本质的改变,并且也将课程改革逐步深入到实践之中,在保障教学水平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工商管理教学的传媒化发展,这对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满足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实现国家健康稳定发展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一、新闻传媒的界定以及特点
(一)新闻传媒的界定所谓的新闻传媒是大众传媒社会中衍生的一种附属品,是基于新闻为一体的传媒体系。②新闻传媒以传播新闻内容为主,在其基本要素的构成上与传统媒体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其中,新闻传媒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不仅依据于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载体,并且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将移动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应用其中,实现对新闻信息的传播。此外,新闻传媒在新闻信息传播的同时,也逐渐朝着各行各业发展与延伸,造成影响性最大的便是在高校教育教学之上,无论是丰富的新闻内容还是新闻信息,均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教育带来本质的改变。(二)新闻传媒的特点新闻传媒作为一种衍生物,其本质特征与大众传媒如出一辙,在与其他传媒进行对比中,新闻传媒主要具有以下几种特点:新闻传媒具有海量性与信息性。新闻传媒的影响范围比较广泛,在受到传媒的特质与影响下,新闻传媒本质的特征与传统媒介相比较,其信息内容广泛,并且呈现出海量性的特征。无论是电视、网络、微博、自媒体、流媒体等媒介载体中所传播的信息,均是新闻传媒信息的内容之一。新闻传媒是一种渗透性传播。③新闻传媒在信息传递中具有快速性,能够通过各大媒介载体进行信息传播。比如在微博传播中,简短的话语在几秒之内便可以传播到全球海外,能够冲破时空的限制。此外,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电视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并及时参与到整个传播过程之中。新闻传媒具有交互性。在信息传递与反馈中,不仅具备及时性,并且还具备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此外,在新闻传媒的发展过程中,新闻传媒能够将新闻信息的传播作为主要任务,借助各种传播媒介,实现对信息的全面传播、快速传播、真实传播。
二、新闻传媒时代下高校工商管理教学的特征
在新闻传媒的影响下,在诸多媒介信息的影响下,高校工商管理教学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且产生了新的教学特征,笔者根据整理与结合,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点:(一)针对性从整体角度分析,高校工商管理教学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关键学科,在新闻传媒时代下,通过对报纸、微博、自媒体等媒介载体的应用,工商管理不仅兼顾了实践与理论,并且在教学目标上发生变化,不仅将案例法融入其中,并且能够利用新闻传媒的即时性以及信息的海量性对优秀资源进行整合,积极借鉴其他高校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目标的针对性。④此外,在新闻传媒的影响下,工商管理教学的大纲以及目标在发生变化的同时,其所依靠的理论以及知识点也会不断得到更新。(二)参与性新闻传媒是大众传媒的衍生物,具备非常浓重的时代特色以及传媒特色,在新闻传媒的发展中,各种报纸、网络、媒体信息的出现,将工商管理教学进行了全面改革,使其具有一定的参与性。其中,在参与性特征中,可以看到工商管理教学在新闻传媒的指引下能够提高其实践能力,并且也能够提高工作能力,很多学生往往会在课余时间内通过利用各种媒介载体,对有关工商管理教学的资料进行下载与收集,并且与他人进行交流与沟通,从而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参与性,满足了高校工商管理教学中的诸多缺陷。(三)实践性众所周知,工商管理是一门集技术、理论、实践为一体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离不开实践,而实践也是提高学生处理问题能力的关键因素。传统模式下,高校工商管理教学并不存在实践教学,很多学生往往会被其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所影响。而新闻传媒时代,各种传媒手段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这一现象,并促使高校工商管理教学具有实践性。比如学生或者即使利用新闻传媒中的网络,不仅可以获取到相关的专业知识,并且能够深入到网络所开展的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之中,并且还会通过微博或者微信搜索相关的工商管理实践内容,或者教师利用媒体技术,将下载的工商管理信息在课堂中进行播放,从根本上提升其实践能力以及实践检验工作,这对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判断问题以及决策问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新闻传媒在高校工商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现如今,利用新闻传媒开展高校教学工作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在时代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中,新闻传媒所带来的影响力已经成为了高校工商管理教学中的关键因素,不仅推动了教学环境的变化,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效率,带来了积极影响。(一)新闻传媒为高校工商管理教学打造了丰富的教学环境从某种意义上分析,教学环境是影响教学效率的关键,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不仅枯燥、乏味,并且无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而新闻传媒的出现以及各种传播媒介的出现,则极大地改变了这一现象。⑤其中,教师可以将电视或者网络中所涉及到的工商管理内容搬至课堂之上,并且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播放,让学生能够在图文并茂的教学环境中提高学习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微博或者网络中有关工商管理的事件作为课堂中的讨论话题,让学生针对性的对其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并在讨论过程中融入工商管理知识,让学生在无形之中掌握其知识点。新闻传媒所带来的影响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并且还能够丰富教学环境。(二)新闻传媒改善了高校工商管理教学的方式与手段在教育体系中,教学方式与手段是极其重要的组成内容,良好的教学方式与手段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不仅抑制了大学生的学习思维,甚至让部分大学生会对工商管理教学产生兴趣,呈现出闷闷不乐的现象。而新闻传媒时代下,各种媒介载体众多,不论是网络、视频、图画还是微博、微信,均能够将工商管理内容进行传播,教师将其内容进行下载与整理,并与教学知识点进行整合,不仅可以提高高校工商管理教学质量,并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成绩。其中,可以使用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包括:利用媒介传播工商管理教学知识点;将媒介与课堂进行结合,改变课堂的枯燥乏味;将课堂教学与传媒进行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⑥(三)新闻传媒改变了高校工商管理教学理念在时代的发展中,新闻传媒成为时代进步的主要趋势,其中,新闻传媒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内容,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更新了工商管理教学理念。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理念仅仅以传授学生知识为主,并没有将时代所赋予教育的内容进行传播。⑦在这种情况下,新闻传媒的出现则极大地改变了这一现状,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变化,并不仅仅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理念发生改革,并不仅仅以取得优异成绩为主,并且在新闻传媒的信息传播中,各大高校的优异教学内容会通过网络、电视进行传播,高校学生在提高媒介素养,观看媒介信息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完善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这对工商管理教学起到重要影响。
作者:杨利珠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一、教学交互与媒体
教学交互是学习过程中,以学习者对学习内容产生正确意义建构为目的,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相互作用。教学交互是一种发生在学生和学习环境之间的事件,它包括学生和教师,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包括学生和各种学习材料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作用。师生之间的交流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交流,学生可以获得疑问的解答,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的当前学习状况。在网络教育中,选择教学交互媒体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考虑到许多的因素,媒体特性、学习者特征、教师的特征、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都在其中。
二、网络教育中教学交互媒体的特性比较
本文主要对常用的交互媒体——QQ、MSN等聊天工具、音频会议、网上视频会议系统、网上教室、邮件、BBS、Blog以及最近两年兴起的微博这八种交互媒体进行了比较探究。通过参考丁兴富提出的媒体教学功能分析系统(媒体教学功能结构方阵图)和陈丽编著的《远程教育学基础》一书,笔者认为在网络教育中,可获得性、表现性、受控性以及成本这四个教学交互媒体的特性是比较重要的。下面我将结合媒体的这四种特性,对网络教育中常见的八种教学交互媒体做一个系统的比较分析。
1.可获得性
这是选择交互媒体要考虑的首要因素。不管选择的交互媒体有什么特性,如果学习者根本就得不到,这样的选择是没有意义的。可获得性主要取决于学习者及其所在学习环境的情况,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对媒体的使用情况不同。媒体的可获得性是判断学习者是否适当地获得媒体的最有力工具。各类媒体的可获得性的比较如表1所示。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微博和QQ等聊天工具的可获得性是最好的,那么这两种交互媒体又有什么区别呢?首先,从接受信息的主动性和被动性来说,QQ处于被动的局面,而微博处于主动的一面,这是因为在微博里面,我们可以只关注我们感兴趣的信息,不同于在QQ上面被动地等信息来找我们。另外,从交互内容来看,QQ群的交互内容通常是缺乏主题的讨论,而在微博群里面我们可以对特定的主题展开讨论,交流更有针对性。目前还有学者提出将微博作为网络教育中的电子学习笔记。可见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流工具,微博已引起教育界的各方关注,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微博在未来网络学习中将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2.表现性
表现性也称表现力,指教学媒体表现事物的空间、时间和运动特征的能力。每一种媒体对信息都有一定的表现力,但是它们的特点和能力是不同的。所有的媒体特性都与教学目标直接相关。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一书中,对教学目标进行了分类,提出了五种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各类媒体对不同学习结果的表现性如表2所示。
在这里,我们把媒体分为两类,基于文本的交互媒体——QQ/MSN等聊天工具、邮件、BBS、Blog和微博,和基于音视频的交互媒体——音频、网上视频会议系统和网上教室。从表2里面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基于文本的交互媒体对于言语信息这一教学目标的表现力优于基于音视频的交互媒体。
(2)基于文本的交互媒体和基于音视频的交互媒体对于智力技能和认知策略这两个教学目标的表现力是相当的。
(3)基于视频的交互媒体对于动作技能这一教学目标的表现力优于基于文本的交互媒体。
(4)基于视频的交互媒体对于动作技能这一教学目标的表现力优于基于文本的交互媒体。
(5)基于视频的交互媒体对于态度这一教学目标的表现优于基于文本的交互媒体。
3.受控性
受控性指媒体接受使用者操纵的难易程度。参与性是指学习者在利用媒体进行学习时的行为参与和感情参与。受控性的难易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参与积极程度。各类媒体的受控性与参与性程度如表3所示。
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到,受控性好的交互媒体,学习者参与的积极性不一定高,但是受控性差的交互媒体,学习者参与的积极性肯定不高。任何一种媒体,它是否能促进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对使用媒体的设计,当然也要依赖媒体自身的特点。要想设计出促进主动学习的教学交互媒体需要教学专家、学科和制作专家的大力支持。一般来说,媒体的受控性可以通过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或者经常地操纵练习得到提高。
4.成本
正确地分析媒体成本是网络教育中选择和使用媒体的基础。不同媒体的成本不同,这是显然的。同一媒体,当学生数变动时,单位成本也会发生变化,学生人数的增加或减少对成本利用率也会有影响,这个结果也是重要的。表4为各类交互媒体成本利用率的比较。
[关键词]Web2.0 社会性网络 网络用户 社会语义 信息交互 信息自组织
[分类号]G350
随着以强调用户社会联系的Web2.0社会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网络用户及其之间的有效联系业已成为了学术研究的一个焦点。网络用户的有效社会性联系是基于Web2.0社会网络信息生成的关键因素,对其群体行为特征和规律的研究尤显必要。
根据的哲学观点,社会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总体”,“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20页)。显然,在社会联系中,基于一定生产力水平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性形成的基本条件。在某种程度上,网络社会也概莫能外地体现出这种因不同“生产力”水平而产生的不同“交互作用”的现象,并由此明显地形成了不同的网络阶段。因此,其所产生的网络“社会”结果的基本元素应包括:特定的用户群、特定的网络行为及其特定的交互方式。就Web2.0而言,做为“反映客观事物联系的基本概念本质”的“社会性”的基本“范畴”,它相应地包括网络用户、网络用户的行为及其交互方式。而网络中不同的“交互”技术及其方式则是产生不同网络形态的直接诱因。而Web1.0与Web2.0的本质区别则明显地是由于“网络用户之间的交互功能”,即Web1.0环境的网络用户仅是作为信息接受者单向地获取信息,而Web2.0环境的网络用户则通过与其他用户的有效联系,融信息接受者与提供者于一身地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又提供了信息的双向过程。因此,强化用户间的有效联系也是Web1.0与Web2.0的明显区别。再者,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Web2.0用户的社会及有效联系的方式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学术性网站与交友类网站的用户交互行为及特征就因其物理空间交互深度的特性而产生较大的差异。同样,网络用户利用网络目的等个体差异也会造成社会的差异。如根据2008年日本《信息媒体白皮书》调查结果,“融入社会”的Web2.0网络的应用占网络应用的5.6%,而博客等的实施不是被动而是双向利用。可见,“交互”已成为社会性网络用户的鲜明特色。
显而易见,Web1.0与Web2.0网络用户社会的主要区别则在于其单向地通过浏览器静态地获取信息与交互地通过网站动态地交流与创建信息;而Web2,Q的信息交流则主要是通过用户发现新内容,或通过新内容而联系用户的模式。后者的社会性网络本质乃为传统人际社会的网络映射。其诱因可分为传统人际网络交流的需要在虚拟空间延续的内在动力和“社会性软件”应运而生的外在压力合力的结果。
1 “仿生学”群体行为研究的热点认识
“仿生学”是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特质、功能、能量转换、信息控制等各种优异的特征,并把它们应用到技术系统,改善已有的技术工程设备,并创造出新工艺过程、建筑构型、自动化装置等技术系统的综合性科学。在现代仿生学思想和方法的启迪下,探索动物种群的特征和规律,为人类行为服务也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话题。如综合性学术期刊英国Nature杂志就曾经较高频率地登载了动物及人类群体行为规律研究的相关系列论文。这些研究为探讨人类群体行为,特别是信息行为的规律及特征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认知视角。
1.1基于个体“社会联系”的群体行为
“社会联系”是动物“物以类聚”的基础,也是反映其群体特征的个体行为得以释放并相互产生影响的动因。无疑,其行为结构乃是“群体中的个体既相互生成社会联系而又深受其所生成社会联系的影响”。这种个体与群体的互动联系的本质体现了“复杂适应系统”的自适应特征,即:群体中的个体以社会环境为背景来调整其交互方式;而一致的社会交互也使群体如同一个具有传感装置的自组织系统。显然,这种群体行为为解读网络用户的信息行为规律及应用提供了借鉴。目前许多网站中用于“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数据挖掘技术就是针对其“从海量用户信息行为数据中发现有意义的行为及规律”,并将规律主动地折射到表征其群体特征的潜在用户上。例如,颇具代表性的“社会导航”就明显地体现出这一基于个体“社会联系”的群体行为的本质特征。源于亚马逊网站――“社会导航”的广泛应用,为用户有效地获取关联性信息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亦由此升华为网站信息构建的“用户、内容、背景(社会联系)”三者交集的核心理念,并成为网站面向用户信息服务的关键定位和具体体现。
1.2基于“平等”激励合作的心理动机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研究,“交流”是人类“物质”需求满足后的基本“精神”需求。通过研究认为:人类进行交流的逻辑起点在于对“平等”理念的追求,“平等”已成为激励合作的互惠互利并维持其合作关系的重要因素。其合作结果也是经济学视角的“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成因,即如果社会成员均做出积极贡献,则其“社会福利”将得到最大化。无疑,追求“平等主义”乃是网络信息交流的极大魅力,也是社会性网络“草根用户”数量日益激增的根本原因。显然,基于“平等”理念的“社会联系”也是网络用户走向“社会交互”的内在基础。如Web2.0网络的应用之所以占网络应用的5.6%,就在于网络空间中追求平等的“去权威化”的对等交流模式,也由此激活了用户交流的潜能和放大了信息的关联程度,并相应地带来了网络信息的过度“离散效应”,从而为“社会语义信息系统”的发展带来了内在动力。
总之,上述“仿生学”意义上用户行为的相关认识旨在以群体行为为切入点,揭示出决定社会性网络特点的相关基础性因素、所产生的结果、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2 网络用户信息社会交互行为的分析
自从计算机出现以来,作为计算机使用者的用户角色及与其工具的关系也在不断地向纵深化发展,明显的目标定位乃是不断提升交互的形态与程度,并逐渐体现出“媒介即内容”的结果。从交互形式来看,也历经了从人机交互(HCI)――人信息交互(HII)――社会交互(SI)的发展动态。交互形式的演进及其动力因素,如图1所示:
就“社会网络”未来发展的社会交互而言,它是指传统环境下某一组织机构成员之间的联系,既指某一组织机构或某一社会活动范围内成员间的非正式网络,或某一组织机构针对特定社会活动的非正式联系,
亦或某一群体内日常有意义活动的人际交往和联系。显然,该概念所意指的空间和范围业已展延到数字化的网络空间。总结了传统社会传播理论中“社会交互”的结构维、关系维和认知维。“结构维”是指机构或人群中非个体结构的联系,它强调了社会系统的特性;“关系维”则强调根据个人交往历史而形成的人际交往,它立足于因信任、友谊和尊敬基础上的人际关系;“认知维”突出了因观点、意见的志同道合而形成的“人以群分”。上述物理空间的社会交互的认知特性同样也折射到了数字化的网络空间中,即基于Web2.0社会网络的交互形态也反映出来了。特别是“关系维”和“认知维”,社会交互反映出了基于个体行为的群体行为特征。正如同人――信息交互不再涉及机器及媒介一样,社会交互也不过多地考虑形成人际联系的媒介及内容,以突出人际联系。总之,透过交互形式的演进和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内容间纵向的有效关联和用户横向的有机联系及其结合与互动,是交互形式动态发展的重要动力因素,并最终导致“社会语义信息系统”的形成,如图2所示:
无疑,“社会语义信息系统”将整合各自发展的“社会网路”和“语义网络”,其功能将深度地实现以内容联系用户,以用户放大内容的聚合效果,昭示了社会网络、语义网络内在一体化而形成的“人以类聚,物以群分”的必然走向。
就基于Web2.0的社会网络用户群体行为而言,其特征体现出较为明显的交互性、创建性。然而,不同层面、不同领域中的网络用户群的社会亦存有一定的差异。Web2.0的网络用户大体可以分为交友型、创新性和猎奇型,其社会亦具有一定的区别。交友型主要是通过加强联系人或好友,建立用户与用户之间联系的形式;创建型主要是通过个体根据用户或内容联系而创造新内容的形式;猎奇型主要是通过感兴趣的内容而分享信息内容的形式。交友型和猎奇型反映出社会网络交友的群体行为特征;创建型则明显地体现出学术圈子中基于共享思想碰撞的、创新的群体行为特征,即用户创造内容(UGC)。
3 “自组织”理论视角下社会性网络信息的生成机理分析
“自组织”理论是指自然界自发形成的宏观有序现象。它在某种情况下,是对比利时著名化学家普利高津“耗散结构原理”理论的“系统通过与外界输入负熵流以达到系统有序和平衡状态”的补充,并成为复杂性系统的特征。显然,社会性网络信息的生成机理本质上体现了这一“自组织”现象。即随着时间的持续,其内部状态的无序性总是自发地减少,有序性总是自发地增加。在社会网络信息的生成结构中也体现出较为强烈“信息自组织”现象,它是指作为信息系统组成要素的信息,由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系统其他要素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协同性或默契性而形成特定结构、功能的过程,也就是信息系统无需外界指令而能自行组织信息、自我走向有序化和优化的过程。如以Web2.0网络应用中的“标签”(tag,特别是社会标签)和“民间分类”(folkxonomy)为例,它们是以所流行热点话题为导向的,由用户自发所形成的网络信息关键词性质的“标识”。尽管这种“跟着感觉走”的信息表示方式尚无法完全本质性地表征信息的特定内容,但所生成信息的过程却体现出强烈的“约定俗成”和“积非成是”的社会语言现象规律。可见,网络用户之间的信息行为还是以社会联系为纽带的“圈泳现象”。再者,“闪客”和“播客”的信息生成模式也是信息自组织的结构。它是由“人――信息――人”的循环放大的有机过程,似这种“人――信息”交互(HI!)的过程明显地体现出了网络用户之间认知互动的循环过程,即信息系统无需外界指令而能自行组织信息、自我走向有序化和优化的过程。
因此,从信息“自组织”的视角来看,Web2.0提供一个由用户广泛参与的交互式信息交流平台,而其网络内容的产生则有赖于用户之间的有效协同。
4 基于“社会提示”的社会导航分析
既然社会网络用户的行为是彼此相互参考,其过程则是以一定的“社会提示”来提升群体的智能。研究表明:通过导入社会提示(social cues),动物群体中的个体可以获得反映其群体应对环境的高效的应变能力。该理论可为社会网络的理解以及信息导航的理念及技术开发提供极为重要的理论支撑。
“社会导航”本质乃是通过基于个体行为的基础数据的内容挖掘探究所隐含的反映群体特征的规律,并将这一群体特征的规律以“社会提示”,即“社会导航”的方式引导其他网络用户,以最大化地提升群体用户智慧具有“传导效应”的交互过程。抽象地形成“人一信息交互”(HII)的“社会导航”形成过程,如图3所示:
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亚玛逊网站(省略)图书推荐模式,再到中文的豆瓣网站(省略)读者群的构建,现在这种旨在提高“集体智慧”网络导航模式的应用有了极大的推广,如除了电子商务网站的产品推介外,各种专业数据库也大量地运用这一基于“社会提示”的内容聚类方法。此外,它也可发散地用于解决某些复杂的社会热点问题,如笔者通过聚类分析确定了呈组关联的诸多社会问题,并将其运用到体现“社会系统工程”社会热点问题的网站建设上,以有利于标本兼治地解决某些社会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基于个体的用户信息行为规律研究及其应用价值挖掘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力求开发出有效的信息服务方式,从而实现信息服务的新定位――“信息即服务”(Information as a Serv-ice)。
5 面向交互的社会性网络信息离散现象再思考
社会性网络的信息自身所形成的自组织结构是其信息生成必然的逻辑过程,这一过程也带来了利弊俱现的结果,即在便利用户信息交互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信息资源过度离散的现象。
“离散现象”是指由于信息交互过程的加剧而导致的网络信息内容与初始信息之间相关性的渐行渐远,特别是不同认知结构的用户对同一表象主题特征理解的主观性与相对性,以及网络信息内容标志过程中追求“时尚”的特色,均显著地对社会网络信息资源的过度离散现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信息计量学中著名的布拉福德定律在此仍然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根据布拉福德定律的“离散现象”,可做出如下的“替代”:将网络中的标签(tag)近似地替代传统的期刊,将网络中相关信息内容近似地替代传统的相关载文量,则同样可以发现网络中所体现出的“核心区、相关区和无关区”标签内容的现象,而其中的偏态结果则更为强烈。笔者于2009年11月2日搜索了著名视频网站(WWW.省略),以“实拍北方各地今秋以来最大范围降雪”为初始视频,找到了最为相关的9个初始视频,并分别以其所标注的相关标签(大雪、天津、河北)为链接,获得了如表1所示的检索结果:
根据表1的统计,即便与初始视频最为本质相关的标签,其所包含的与初始信息的相关信息比例也是极低的,内容的过度离散可见一斑。既然目前社会网络导致相关信息分布的过度离散,加强内容间的本质关联已十分必要,语义的整合已成为社会网络信息资源组织过程中刻不容缓的目标。此外,加强与具有“相同社会特质”网络用户的社会联系也是抑制这种过度离散现象的有效方法。因此,前面所论及的“社会语义信息系统”的建设无疑已成社会网络的必然趋势。
1.利用信息技术协助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1.1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它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可以这样理解: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与研究性学习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在研究过程中获取知识的规律和研究的方法在本质上是不谋而合的,因此,研究性学习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有益实践;②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这与研究性学习主张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组织者、促进者相吻合。③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结合提倡"情境"。多媒体技术与网络的特性与功能最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功效的充分体现,是研究性学习环境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这也是研究性学习理论在近年来逐渐引起人们广泛注意的重要因素。
1.2 研究性学习的本质
研究性学习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实践性。在学习内容上,引导学生注重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现代科技、社会实践活动。在学习形式上,提示学生重视进行社会调查、访问咨询、实地考察、案例分析、查阅文献资料、科学实验等。在学习方法上,结合信息技术,提供上网条件(向学生开放电子阅览室、电脑教室等),帮助学生提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获得亲身探索研究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严谨求实、团结进取、关注现实、责任感强的人生态度和创新精神。
2.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结合的特征
2.1 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目标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通过这种"研究性学习"的不断训练,学生可以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它领域。
2.2 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在目前的实践中,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通常是围绕一个需要探究解决的特定问题展开。它是一种注重引导学生去主动搜集信息和加工处理信息的学习方式。它能使学生的学习进入综合应用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层面。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这是因为: ①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利于学生主动广泛而快捷地搜集信息;②信息的多样性就更需要学生去主动地判断、选择和组合。首先要求学生对研究课题进行剖析。然后,再让学生带着各自的疑问,在网络上独立搜索、阅读,合理选择、融合有关信息。
开发专题学习网站,是进行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性学习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方式。专题学习网站的开发与应用是利用网络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式。专题学习网站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围绕一个特定的专题,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组织相关资源,开发具有一定结构化专题知识的学习网站;进而以这专题学习网站为基础,进行扩展研究性学习,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专题网站,实现师生对专题网站的共建和共享。它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的网络学习模式,它充分发挥了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超媒体、大容量等优势,使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协作学习,主动地进行知识重构和创新,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在信息时代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信息技术对研究性学习的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