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01 10:58: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基础护理知识点归纳,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1课程、课时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较传统
(1)中职《儿科护理学》教材1~5章概念、公式较多,属于识记内容;第6章与临床结合紧密;7~17章多为系统知识,知识呈递进关系,而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学过就忘,机械记忆。
(2)对于中职护理教学,无论是学校或学生,都对内科、外科、护理基础非常重视,而对儿科重视程度远不如这些课程,课时安排非常紧,加上教材内容多,故教学任务较重。为尽快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互动及讨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1.2学习兴趣低、临床经验少、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差
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缺乏有效的学习和记忆方法,学习兴趣不高,对于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反感。临床见习少,见习期间实践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案例分析能力差,缺少评判性思维能力。
2、概念图的作用
2.1辅助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上好一堂课,就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熟悉教材,取舍教学内容,掌握知识结构。医学知识都是概念性的知识,知识点多且枯燥,教师在备课中运用概念图可以找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找出概念的记忆关键点,理清自己的教学思路,同时借助软件把概念图加入课件中,能使知识点可视化、直观化,有助于课堂教学。
2.2有效学习的工具
通过概念图的绘制,能理清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温故知新。在绘制过程中,必须要归纳关键词,锻炼了学生的整合能力。绘制的过程也是知识的构建过程,学生绘制前必须理解相关知识点,这使学生必须主动学习,同时,通过资料查找、相互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合作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中职学生的想像力丰富,绘画能力好,绘制概念图可以发挥他们的特长,使其快乐地学习,边学边画,动手动脑。
2.3教学反思和评价的工具
师生通过概念图的制作→教授→修改→再设计的不断循环往复,学会了反思自己的教学或学习,从而提高了自学能力。绘制过程可以反映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借此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思维活动过程,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未能掌握的知识点,从而进行针对性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概念图是非常有必要的。
3、概念图在中职儿科护理教学中的运用
3.1利用概念图,让学生建立整体知识结构
(1)在知识点归纳中的运用:学生在学习中常常是学了今天的,忘了昨天的,没有对知识点很好地归纳,没有整体的知识框架。教师可以利用概念图进行板书,构建知识框架,让学生做笔记。在每一章节授课前都先给出空白的概念图,让学生填写,如第2章的生长发育规律,首先填写4个小节的内容,然后找出每一小节中的关键内容填入概念图中,再根据关键内容逐步展开,形成一个知识框架图。教师讲解时逐个讲解,讲解完后利用概念图归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2)在知识难点中的运用:儿科护理后面部分大多是系统性的疾病,发病机制对于学生来说是难点,比如佝偻病、肺炎、肾病综合征等的发病机制,通过概念图建立知识框架,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便一目了然,很容易理解。
3.2利用概念图,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案例分析都有一定的格式和书写要求,多倾向于线性思维,但概念图提供了更有效的组织、计划护理方案的方式。概念图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各方面相关信息的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符合现代医学模式整体护理的要求。
3.3利用概念图进行巩固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儿科教学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过程中,教师觉得儿科相较于其他课程知识点集中,题型难度并不大,但在平时的考试和练习中,学生却反映儿科很难,要记忆的内容多。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概念图,通过“连一连、涂一涂、填一填”等方法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在绘制概念图的过程中,一方面引导学生巩固旧的知识点,将知识点进行串联;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各知识点间一些新的联系,因此,绘制概念图不仅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4、教学反思
概念图运用于儿科护理教学中,从教师角度来说,它能辅助教学设计,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学生角度来说,通过发现问题、查找资料,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案例分析能力,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但在运用概念图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不能生搬硬套。
(1)概念图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能力和阶段有选择性地运用。对于一些系统性疾病中与解剖生理知识、已学知识联系较大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概念图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2)概念图在运用过程中必须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要有明确的任务及考核和评价机制。如果是小组间的合作,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引导和答疑,否则容易出现偏离学习目标的情况。
(3)概念图建立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注重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更注重知识的梳理过程。在绘制概念图的过程中要按照简洁的原则,要精不要多,要有层次性,注意运用不同的颜色、图形绘制。
【关键词】慕课 基础护理 教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21-01
基础护理课程是护理专业的学生必修的基础性课程,但是由于该课程的综合性较强,且课程的教学任务量较大,课堂教学的时间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未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升学习效果。基础护理课程就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发达这一特点,将基础型护理同网络结合起来,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积极应用慕课这一新型教学模式。
一、基础护理学的教学现状
基础护理学是将自然学和社会科学高度融合的综合性较强的应用型学科。学习基础护理学是为了能够使学生掌握与临床护理有关的护理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基础护理学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能熟练的掌握临床护理的实践操作技能。将学生的课余时间充分的利用起来,使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安排空闲时间进行学习,在课堂教学之外仍旧能够获得与课堂教学同等的教育,减少学习上存在的困惑。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可以结合目前的科学技术与新型学习媒介,积极应用慕课来学习基础护理学。
二、慕课教学的内涵
所谓慕课教学就是指,为了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实现教学目标,通过运用视频这一媒介载体,将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划分,并根据内容的多少来进行归类整理,将一到两个知识点作为一节课的内容。慕课中的知识点可以是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也可以是对教学内容的总结和归纳。慕课是现代教育不断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新课程改革所必须考虑到的部分。通过应用慕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预习平台,还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复习的资料与学习参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课余时间自主安排学习。
三、慕课教学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因为当代大学生大多是通过手机、电脑等媒介来上网,对新鲜事物有激情的好奇心,但是缺乏持久性。慕课通过就是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通过多样化的网络终端使大学生可以随时获得想要学习的内容,且每节课的时长都控制在20分钟之内。慕课的设计考虑到学生的生活习惯,将教学与学生较为关注的网络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慕课,学生在约20分钟内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知识点上,会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会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并培养起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其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由于慕课不同于传统的基础护理教学课堂,不再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进行授课,而是教师通过网络将知识点讲解出来。因此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时间、地点来学习。学生可以在课前就自行通过在网络上观看相关视频,提前对教学内容进行预习,在课上就可以充分的理解教师讲解的相关知识点,并提出自己存在疑惑的地方,这样就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如果全体学生能够做到课前预习,教师就可以节约在课堂上对基础护理课程讲解花费的时间,这样就能留出足够的时间用于护理基础的相关实践技术练习。学生在应用慕课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充分发挥自己学习主体的作用,培养起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传统护理教学其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地点相对都是固定的,这样的教学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学生和教师可以实现面对面交流,教师能够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根据学生的反馈来灵活的调整教学进度、教学内容等。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渐渐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课堂教学不再是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唯一途径。慕课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变化而选择适合的上课时间、上课地点。通过慕课学校,学生可以提前对教学课程中的知识点进行预习,不明确的地方可以在课堂上及时向教师反馈问题,这样使得学生学习的针对性更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可以不断提高,临床护理的实践操作技术不断提高。
总而言之,在基础护理教学中应用慕课这一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展开教学的过程中应用慕课,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不断提高基础护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水平,使其能更好的将基础护理知识应用到临床护理实践中。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职护理;病理学;栓塞;说课设计
说课可以真实地反映教师对教学理论的掌握与运用情况,便于优化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对于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通过说课可以进行教学案例分析,促进教学思想的交流,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和驾驭课程的能力①。笔者以中职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中的“栓塞”一节为例,从教学内容、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五个方面进行说课设计,希望与同行进行探讨。
一、教学内容
(一)教材分析本次说课的课程是病理学基础,而《病理学基础(修订版)》是由靳晓丽老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其内容贴合中职教学实际,形式吸引学生,对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病理学基础作为中职护理专业的一门医学基础课程,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起到桥梁学科的作用。(二)章节分析本节说课内容“栓塞”出自本教材第四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第三节,它既诠释血栓对机体产生的不利影响,又是第二节血栓形成内容的深化,同时也是梗死的原因,为学生学习第四节做导入与铺垫,在本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栓塞作为临床常见病,与护理专业知识与技能也有着一定的关联性,本节课为理论新授课,共1学时,45分钟。(三)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结合本节课的内容与作用,笔者拟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复述栓塞的概念,区分栓子的来源和栓塞部位,列举栓塞的类型。(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生互动等方式,学会准确判断栓塞的类型,分析栓塞的后果。(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加强对栓塞病人的防护意识。(四)教学重、难点栓塞的概念、栓塞部位、栓塞的类型及后果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栓子的来源与栓塞部位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
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定要结合实际,进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对象是中职护理专业一年级的学生,她们青春靓丽,思维活跃,求知欲高,但学习主动性不高,喜欢轻松的学习方式,乐于表现自己,渴望被认同,但团队合作意识不强。虽然学习了(解剖、生理等)医学基础知识,也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但缺乏对问题深入思考的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更是有待提高。
三、教学策略
依据学生以上特点,笔者决定采取“以学定教”的教学设计理念。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讲授法,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采用案例教学法,层层质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激励教学法时刻注重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方面,通过课前预习法,提高自学能力;课上通过分组讨论、自主探究等学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同时,将信息技术合理运用于教学过程中,使教学内容科学化、教学手段现代化。
四、教学过程
目的分析目前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的困境,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分析近几年我院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的困境,显示课程学时偏少、学生对生物化学教学存在畏惧心理、教材混乱、教学方法固定、师资不平衡等因素,均可对医学院校护理学生学习生物化学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结果针对上述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困境的思考,建议学校可采取激发学习兴趣、优化与重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及手段和归纳总结法等多种方法,进而提高学生对生物化学教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以便提高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结论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寻在课程学时偏少、畏惧心理、等多种负面影响因素,对此,采取针对性措施能有效提高学生对生物化学教学的兴趣和掌握程度。
[关键词]
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思考
生物化学是护理专业学生必学科目之一,在整个专业学习过程中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学生对生物化学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后面的专业核心课程学习[1]。但显示情况是,由于各种原因,生物化学教学的发展收到抑制,学生的学习质量不断降低。因此,分析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的困境,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对生物化学的一线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1存在的问题
1.1课程学时偏少
随着目前社会和护理行业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护理教育不仅增加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心理护理等多门新型课程,还加大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护理专业学生在生物化学方面的课时也越发紧张,导致学生对生物化学教学内容仅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增加了学习难度,学生无法深入学习。董芳娟[2]的研究报告显示,忻州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生物化学占各全部总学时的比例为2.64%,有56.41%的护理专业学生能大部分生物化学教学内容。而在2013年,生物化学占各全部总学时的比例为1.10%,而能大部分掌握生物化学教学内容的学生比例仅为32.13%,两年的大部分掌握学生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报告指出学时的缩减程度与学生对生物化学的掌握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学时缩减程度越多,学生对生物化学的掌握程度越低。
1.2学生的畏惧心理
生物化学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学科,且还具有知识架构庞大、复杂,知识点众多等特点。学生必须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大量的知识,这种情况下,学生极大可能会产生畏惧心理。这种心理问题将进一步导致学生学习质量降低[3]。
1.3教材混乱
目前,我国教育部门尚未对护理部门统一规划教材,而是教师或学校自主选择教学教材[4]。这种情况下,学校一方面可能会使用自己出版的教材,导致教材虽然贴合院校实际情况,但存在教学内容删减较多,学生对知识理解不够透彻,无法满足护理行业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即使学校使用传统教材,具有教学内容丰富、基础知识点经典等优点[5]。但随之而来的是教学知识点落后、教学知识结构庞大、理论性过强、理解难度较大等缺点。第三种情况是学校选择权威性外校编纂的教材,可能会出现与本校实际情况不符、教学专业偏差性较大等缺点。且教学教材混乱,也会导致教师对教材只有粗略的了解,上课时讲的内容还是原来教材或老师认为经典教材的内容,这在很大程度上会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6]。
1.4教学方法固定
中国绝大多数院校现行的教学方法仍是以老师讲课、学生听讲的传统教学方法为主,缺乏新意,无法引起学生兴趣。对于此,有部分院校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模式或多媒体结合传统教学模式但由于生物化学知识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较低等因素,现代化教学模式的优点并未有明显的体现。一项关于生物化学影响因素的研究[7]指出的,有43.8%的学生认为生物化学内容难学,有53.1%的学生认为无法跟上老师的教学思维。感觉到学习吃力,这真实的反应了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教学困难矛盾。
1.5师资不平衡
优秀的师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而在护理专业的生物化学教学中,由于社会对护理的轻视和对医学的重视。当前大部分院校都将优质教师投放在医学专业教学中,护理专业分配的教师多为年轻、教学质量不佳或偏向行政管理的教师,师资力量不足。
2对策
2.1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知识的向导”,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促进学生在课堂上课期间认真听讲,课后积极主动的进行自主学习。对此,建议:(1)在第一次上课前,首先向学生阐述生物化学对其日后工作和考学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从现实生活取例向学生讲述生物化学在日后工作中的应用,引起学生对生物化学这门课的重视。(2)教学最好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点处进行导入,让学生自然而言的进入生物化学的教学中。(3)利用大家熟知或感兴趣的话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利用“三聚氰胺事件”引出蛋白质的相关内容,利用女生的减肥心理引出脂代谢的相关内容,以及利用“夜盲症”“败血病”引出维生素的相关内容[8]。
2.2优化与重组教学内容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以学生能熟练进行护理操作为主要目标。且对于生物化学的教学,也是以“实用”和“够用”为度。基于此,建立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模式和内容进行调整。如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选取与护理专业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对相关性不大的内容进行简略讲解。如此既可以保证学生对生物化学知识的了解,又能在有限的时间里保证学生掌握实用的知识。第二,学校还可以打破教学上固定的教学顺序,现教学生命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与功能等静态内容,在教学物质代谢过程与调节机制、能量代谢等动态内容,最后再进行肝脏的生化特点、肝功能的改变与临床之间的关系等具体到人体脏器功能的内容。调整授课进程符合学生的学习思维顺序,提高其学习效率[9-12]。
2.3优化教学方法及手段
优秀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因此,探索好的教学方法对护理专业的生物教学有重要意义。因此,建议学校可引进多种适宜的新型教学模式,比如探究式教学法采用问题导出讨论的教学模式,既能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又能有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选取现实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与生物化学教学内容的生活及疾病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如利用痛风症的致病机制讲解嘌呤核苷酸的代谢,利用其治病机制讲解核苷酸代谢的相关理论,利用“三高疾病”讲解营养代谢物相关联系。通过案例教学法,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还能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13]。除了教学模式的改变,老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法,将生物化学内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利用动态图形直观的表现出现,简化学生的教学内容,利于其理解和记忆。
2.4归纳总结法
生物化学的知识点不仅多,还比较零散,但多个知识点之间又彼此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学时很难将所有知识点完全串联起来,了解每个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因此,课程完成后,老师可借助知识点关系网图,将三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直观的展现给学生,帮助其进行领悟,并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形成。其次,知识点关系网可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完成,绘制一次知识点关系网相当于将生物化学的知识再次复习一遍[14-16]。因此通过知识点关系网在一定程度上再次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知识点关系网图。
3小结
生物化学教学是医护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之一,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而言,熟练的掌握生物化学知识对其日后从事护理工作的基础。因此,分析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的困境,并针对困境提出适宜的解决方案对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分析显示,现在医学院校的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存在课程学时偏少、学生对生物化学教学存在畏惧心理、教材混乱、教学方法固定、师资不平衡等多种教学困难,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教学质量。对此,建议学校通过利用多种措施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与重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及手段、归纳总结法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和老师的教学质量。
作者:蔡洲 单位: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参考文献]
[1]田野,吕学儒,李树香,等.基于护理岗位需求的高职生物化学教学改革[J].护理研究,2013,27(19):2018-2019.
[2]田野,吕学儒,赵蕴珍,等.高职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材改革探讨[J].护理研究,2013,27(29):3294-3295.
[3]金国琴,姚领爱,胡海燕,等.本科护理学《医用化学与生物化学》教材建设和教学建议[C].//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中医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2013年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25-28,148.
[4]杨平,王成杰,许晓宇,等.生物化学教学方法初探[J].青岛医药卫生,2012,44(5):390-391.
[5]吕会茹,李姣锋,牛小艳,等.高职护理专业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应用探索[J].全科护理,2016,14(17):1827-1829.
[6]夏春梅.基于认知理论的医学双语教学策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27.
[7]杨晓云,李桂芝,杨晓,等.医学生物化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2,32(6):868-869.
[8]师忠芳,袁芳.实验教学对医学及护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3):2964-2965.
[9]丁珍珠,金瑞华,郑洁,等.护理专升本教育形式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5):228-230.
[10]施文艳,陆璐,王以薇,等.高职护理生物化学实验考核方法的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4):245-246.
[11]李彬,陈永春,刘昆,等.开设医学生物化学综合性实验的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11):1117-1119.
[12]梁树才,尹丽,李先佳,等.PBL在医学高专《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9):896-899.
[13]刘松梅,彭永祥,周新,等.案例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与诊断》课程中的实施[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12):1219-1222.
[14]尹丽,于海英,蔡智慧,等.思维导图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3,33(4):571-573.
关键词:情景化;教学;气管异物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196-02
气管异物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发生时人们大多惊慌无措。传统的急救护理技术的教学往往注重急救专业知识的讲授和操作技能的训练,学生缺乏对突发案例的处理。我们试图把情景化教学引入教室,将教室装修成急诊室,模拟病人突发疾病、护士为病人进行现场急救的场景进行教学。让学生根据病人病情、症状饰演病人及家属、医生和护士,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课前准备阶段
1.教学设计。任课教师对课件演示、学生情景剧表演、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归纳总结的内容与时间进行规划设计,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并设计应对措施,以确保教师对课堂全过程的把控,确保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2.布置预习。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布置预习,内容包括教学重、难点和本次课相关的新旧知识和技能、情景剧内容。如“气管异物病人的急救”一节,气管异物的处理方法是新知识;气管异物的临床表现是《基础护理学》的旧知识,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把之前学生学过的《护理礼仪》、《人际沟通》等应用到案例中。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教学视频、练习角色扮演等。
二、课中实施
1.教师展示教学目标和重、难知识点。教师承担导演的角色,上课开始,就通过多媒体把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展示出来,通过生动、形象的动漫、卡通或图片显示出来,一下子吸引学生的眼球。
2.学生扮演角色进行情景剧表演。以“气管异物急救”为例,学生在情景剧中通过角色扮演,将气管异物发生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表演出来;扮演病人的学生把气管异物导致的窒息、病人的呼吸困难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扮演病人家属的学生也表现得焦虑万分、情绪激动;扮演护士的学生除了把《急救护理学》中气管异物的急救手法、《基础护理学》中的卧位摆放、吸氧等专业技术内容展示出来,还把《护理礼仪》和《人际沟通》中的护士行为礼仪和人际沟通技巧内容展示出来,体现了护士对病人的关心和爱护[1]。特别是“急诊科护士”抢救室坚定的目神、冷静的语气能给病人家属极大的信任;护士抢救成功后面带微笑,蹲下身子,紧握着病人的手,用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问:“感觉好多了吧,有我们呢,放心!”同学们对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相当满意,她们说:“病人越紧张,窒息和缺氧就会越严重,此时护士的镇静和鼓励会使病人和家属放心很多。工作时我们要特别注意和病人的交流和沟通”。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明显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主动学习的能力[2]。
3.教师提问、学生分组讨论、归纳。在学生完成情景剧展示后,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对教师课前精心设计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最后,由小组长进行归纳性发言。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发言回归到教学的知识点上,让同学们感觉知识是自己经过激烈讨论、辨析得出的。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争论进行评价,对积极发言、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羞涩、内向的学生大胆举手、积极发言。
4.教师评价、矫正;学生练习;老师纠错。教师组织学生互相扮演病人与护士进行抢救气管异物的手法练习;同时,对学生的手法进行指导、矫正;最后,教师对授课进行总结。
三、课后引导和反思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了对气管异物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并积极发言、互相争论,最后自己总结出本次授课内容的重要知识点。另外,任课教师要对整个授课过程进行教学录像,下课后及时对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反思,以利于下一步对某些教学细节进行改进。
四、该教学模式的优点和有待完善之处
1.优点。①使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更加科学、合理。该教学模式不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对学生的主体作用也非常重视,它巧妙地处理了主导和主体的关系。不管教学情景如何变换,教师一直掌控着授课的主动权[3],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在任课教师有意识、有导向的指引下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学习的外因,而学生能动的主体作用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内因。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结合使得预先设定的授课任务顺利完成。该模式获得了学生的一致肯定和欢迎。②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情景化教学里,我们专门设计了一些患者家属因为情绪激动、焦躁、不安而随口说出的一些过激言语,要求学生在进行情景剧表演时严格按照《护理礼仪》、《人际沟通》课程的要求,做到接待病人时举止得体、符合礼仪要求,处理护患冲突时巧妙运用沟通技巧,耐心与患者或家属进行解释、沟通。通过情景剧中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以及对护患冲突的化解,学生学会了在急救工作中如何预防和解决护患冲突、如何与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文化程度的人打交道。该教学模式培养出的护理人才既有娴熟的操作技术、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良好的礼仪举止和人际沟通能力,因此,情景化教学模式培养的护士的素质与当前的医疗市场的需求非常适应。
2.该教学模式有待完善之处。该教法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要求教师课前投入的时间较多,还要求教师设计各种供学生表演的情境,所以,教师要对教学内容烂熟于心,还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演功力安排角色进行表演,而所学课程的教学安排课时可能很有限,因此,如何有效实施还需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肖海鹏,韩建民,陈琼珠,等.临床教学新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3):85-87.
关键词病案教学法;内科护理学;护理程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2016级护理学专业两个班级学生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8人,对照组50人,两组同学一般资料及上学期成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选取内科护理学教材中的消化系统作为授课内容,两组内科护理教师为同一人。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方法即遵循教学大纲,采用多媒体+板书的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案例教学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第一,在讲授每一个疾病之前先引入1~2个典型案例,案例是从医院、网络等途径获得,并与其他资深教师讨论确认无误后方可引入,案例问题尽量以开放式为主,激发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第二,带着案例引入的问题开始具体内容的讲述,内容讲述严格按照三步护理程序执行即进行综合护理评估、提出护理诊断后根据首优原则实施护理措施。第三,每6~7人组成一个小组,讨论案例问题,比如经过分析患者所患什么疾病、哪些信息可以辅助诊断、可从哪些方面展开评估、可提出哪些护理问题、该如何实施具体护理措施等,讨论之后每组选派组长就所提问题给予回答,组长回答完后组内成员可补充,最后由老师统一纠错并就问题进行整体归纳总结,尤其是要强调以护理程序为主线的整体护理过程。
1.3效果评价
单元测试:消化系统内容结束后两组同时进行单元测试,单元测试题目分基础测试(名词解释、填空、选择)和案例分析两部分,测试后分别对两个班级基础测试得分和案例分析得分进行比较。问卷调查:在充分查阅文献和咨询相关专家后,自行设计问卷,调查两组同学对于内科护理学课程及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在课程结束后发放问卷,99份问卷全部收回,回收率为100%。
1.4统计学方法
所收集的数据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单元测试成绩比较
2.2两组学生对于内科护理学课程及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比较
关键词:护理专业 健康评估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4.041
健康评估是研究诊断个体、家庭和社会对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1]。它是连接生理学、病理学等基础学科与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临床学科的桥梁学科。对护理专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门临床基础课程,健康评估的学习效果对接下来的临床学科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鉴于中职学生的基础知识较薄弱、理解能力有限、学习主动性不高的特点,在健康评估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更多的办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本人通过总结以前的教学经验,主要从以下教学过程的几个阶段来探讨怎样提高中职护理健康评估教学效果?
1 课程导入阶段
课程导入是教学过程的开端,常见的方法有复习旧课导入、问题导入、病例导入等。
1.1 问题导入法
问题的设置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第一、可以提出已经学习过的与本次上课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回答,这种提问法比较普遍。比如讲解血液检查,可以先让同学回忆血液的构成与功能,然后引出如果异常对人体会有哪些影响,这样既复习了以前的知识点,又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本次课讲解的常见异常的临床意义,如果直接讲解学生会因为前面的知识点已经遗忘而听不明白,从而产生厌学的心理。第二、还可以提出本次课要讲解的相关问题,把问题集中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先思考,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听课,这样学生就会一直处于想要解决问题的状态,有利于集中学习注意力,同时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病例导入法
病例的合适应用在医护专业教学中用得比较多,是利用临床病例来反映讲授教学内容的一种方法。例如在讲解肺部评估前,先给出一个肺炎的病例,让同学了解肺炎患者会有哪些体征,然后在讲解具体肺部评估时,把肺部正常的听诊和叩诊结果跟病例进行比较,然后总结正常与异常时肺部的具体体征,由于学生对临床病例比较感兴趣,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单纯按照书上顺序讲解要生动。
2 新课讲解阶段
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要他们一个多小时都集中在听课上几乎很难做到,这就要求在整个单元的授课过程中,要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吸引学生的关注。
2.1 适当举例
由于医学上某些专业知识往往比较深奥难懂,我们可以把较难理解的专业知识比喻成生活中较常见的事物,来达到化繁为简的效果。例如在讲解异常心电图的室性期前收缩时,心电图是这门课学习的一个难点,学生往往都不能理解这种太抽象的知识,我就把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比喻成上网用的有线网络,生活中一般有线的网络比无线的网络要快,这是大家都熟悉的,而室性期前收缩时,心室提前发出一次电冲动,并没有经过正常的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来走行,就相当于是无线网络,所以室性期前收缩时来自心室的电冲动传导速度就更慢,所需要的时间更长,便出现了心电图上宽大畸形的QRS波。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学习兴趣也就提高了。
2.2 充分利用多媒体
目前大多数学校都开发了多媒体教学,但有些多媒体只是简单的PPT的运用,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为了提高多媒体的利用效果,达到较好的课堂效果,在PPT课件制作时,尽量把声音和视频、图片文件加入进来,而文字描述的部分尽量简化,这样就避免了单独学习文字的枯燥,通过丰富的声音、图片、视频,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角度刺激,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加深了学生的记忆。例如在讲到各种听诊音、叩诊音时,假如只是按照书上的文字描述来记忆,即使学生记住了每种声音的特点,但在临床上仍然不能够识别,如果可以通过多媒体直接把各种声音放给同学来听,听完了再总结其特点,这种以感性认识启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和内化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2] ,有着事倍功半的效果。
2.3操作示范
健康评估是操作性比较强的一门学科,这种方法特别适合身体状况评估部分,这一章内容需要配合实验操作课来进行练习,但在实验课前,首先是理论课上要学习相关的操作过程,所以在理论课的讲解时,可以配合简单示范,让学生印象更加深刻。课堂上每讲完一个操作就示范给学生,让学生马上花几分钟时间来练习,例如叩诊的手法,让同学在课桌上,书本上或者同桌身上都可以练习,这样对活跃课堂氛围也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3 课堂总结阶段
在完成授课内容后,预留总结时间,对所授课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3.1 列表总结法
对一些相似或繁多的知识点,通过图表总结,以提高记忆能力,也可以编写成顺口溜的形式,让学生更容易记忆。
3.2 练习题巩固法
选出一些代表性的练习题,督促学生现场做题,然后抽查学生做题情况,再解题,这样一是巩固了知识点,特别是对那些缺乏学习主动性的学生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二来因为刚讲解完相关知识点,学生印象还比较深刻,多数都能回答正确,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通过以上这些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效果比单纯讲解理论知识要好很多,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也可以尝试和探讨更多的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希望能够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以进一步提高健康评估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淑爱.健康评估[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一、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中生理学学习的重要性
目前,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包括专业务实和实践能力两个科目,笔者对2014年、2015年、2016年护士执业资格证的考试题做了分析研究。其中,基础医学的考点占的比例还是很大的,而生理学是基础医学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护士职业资格证考试是以《护士职业资格证考试大纲》作为命题依据的,在《护士职业资格证考试大纲》中还单列出对生理学知识的要求,可见生理学在其中的重要性。学习生理学对护理专业学生来说是打基础,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后续专业课如基础护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科护理、儿科护理等课程的学习,最终会影响到学生能否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
二、阳泉市卫生学校学生生理学学习现状
笔者学校作为卫生类中职学校,大部分学生为初中毕业没有考上高中的学生,本身学生基础就差,生理学学习难度大,生理学知识掌握不好。而且从基础医学课程到护理相关专业课程之间隔一个学期,后续课程老师上课时需要反复回顾生理学知识,才能使学生对接下来的临床护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所以在平常的生理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和护理专业课程紧密结合,才能达到护理专业的实际需求。笔者学校的做法就是把护士职业资格证考试的相关内容引入到生理学的平时教学中。
三、⒒な恐匆底矢裰た际阅谌莸既肷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1.提升学生对生理课程的重视程度
生理学的重要性前面已经提及,但是中职卫生类学校学生在来校学习以前很少接触医学知识,对生理学这门课程讲的是什么是非常模糊的,对生理学为什么重要更是一头雾水。这就需要生理学课程老师上好第一堂课,在第一堂课授课时就要明确这门课的重要性和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为了增强学生的考试信心,可以介绍笔者学校近年来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通过率以及成绩,分析几年来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的变化,让学生一开始就对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有深刻的认识,在思想上加强有关考试科目的学习,特别是对生理课这门基础医学桥梁课程的学习。生理学任课老师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除了常规教学工作外,还要时时把生理学内容与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相关专业知识联系起来,反复向学生宣讲生理学和临床护理之间的紧密联系,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生理学的重要性。
2.制定适宜的教学大纲,大胆改革教学内容
传统教学是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授课,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要求还有一定距离。要想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必须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笔者围绕护考目标,整合教学内容,把生理学教学大纲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生理课程应该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知识点为基础,重新再做梳理。一方面既要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对每个系统中的知识点要明确标明掌握、理解、了解等不同层次的要求;另一方面,要突出护理专业的特点,对生理教学内容进行大胆改革。例如,可以对重复的、不必要的、与临床工作脱离较远的知识进行删减,如泌尿系统中尿的浓缩和稀释等可以删掉不讲;删除护理实际工作中应用极少的生理机制,如细胞的物质转运功能的内容;对护理工作中常用的内容要重点强调,如血压的形成、体温的测量等;而对于难点、重点等内容要在课堂上详细讲解和讨论,易于学生理解掌握,如对泌尿系统中尿生成的三个环节等进行着重讲授。经过这样的调整,既精炼了内容,又保证了重点、难点的剖析。笔者学校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为指导,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化、合并、删减,制定了试用版的护理专业教学大纲,按照新的教学大纲编写了护理专业试用版的《生理学》电子教科书。教学过程中始终将护士资格证考试知识点贯穿其中,使学生既能全面系统地掌握生理学知识,又可以为后续课程及临床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3.生理学课程与护理专业课程相互渗透
生理学对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基础课程,更重要的是影响到后续专业课如基础护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科护理、儿科护理等课程的学习。而在传统的生理学教学中,偏重理论讲授,对护理专业内容提得很少,抽象的内容让学生难以理解,更不要说把知识运用到临床上。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笔者学校提出加强生理学课程和护理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把两者之间相关的知识点连接起来,然后举例。比如,讲到中心静脉压时,可以联系护士在临床实际操作输液时的注意事项;讲到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时,可举例日常在护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水肿”问题进行解释;讲到消化与吸收时,可举例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消化道各种疾病。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提前进入护士资格证考试相关模式。教学时应该将多学科知识相互渗透、融会贯通,使学生能全面认识疾病。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传统的生理教学课时少,授课内容多并且抽象复杂,课堂枯燥无味,学生提不起兴致,导致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效果不好。如何改变这一现象,尽最大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学习欲望?在实际教学中,可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比如,结合教材使用案例教学法,将基本理论和护理实践结合起来,在课堂上自然地将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内容中的考点与生理学知识结合起来模拟成案例,然后从案例中分析所要掌握的生理学知识,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记忆起来更加直观,掌握起来更容易。
案例:患儿15个月,发热、流涕一天。午后突然意识丧失,面部及四肢肌肉抽搐,双眼上翻,口吐白沫,面部青紫,持续约1分钟后缓解。查体:精神萎靡,体温39.5℃,白细胞及分类值正常。诊断为高热惊厥。问题:发热为什么会引起小儿惊厥?老师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一步一步分析,从问题分析到内容,从临床护理实践分析到生理学理论知识,最终达到掌握生理学与护理学知识。除了老师运用教学方法外,教授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同样重要,比如归纳总结法、小组讨论法等,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充分掌握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的知识,对临床工作有个初步的认识。
5.加强生理学实验教学,提高综合能力
生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而实际的护理学专业更注重的是临床实践操作能力。通过生理学实验课程,实验结果显而易见,学生可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通过实验过程明白理论课的原理和机制,这是课堂教学替代不了的。通过实验教学的动手操作,加深学生对相关生理学知识的理解。对护士专业的学生而言,选择合适的生理实验内容,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要选择与专业相适应、与将来临床工作关联度较大的内容,比如ABO血型系统的鉴定、正常人体心音听诊、人体心电图描记、人体动脉血压测量等内容,实验课严格规范学生的操作,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
关键词:药物应用护理;应用;教学方法
药物应用护理是中等卫生护理、涉外护理、助产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药物的作用、用途、用法、不良反应和用药的注意事项等。根据护士的工作特点和执业要求,以及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护生要熟悉每个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和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限制药源性疾病对人类的危害,发挥药物应有的疗效,因此学好药物应用护理这门课程对中职护生就显得尤为重要。中职护生大多基础差,底子薄,对于药物应用护理这门课程接受能力偏弱。作为药物应用护理教师,如何让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知识,教学方法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笔者在中职药物应用护理的教学实践中,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在学生知识和能力培养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教学方法。
一、兴趣培养法
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十分推崇“乐学”的精神,他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能对他所学习的东西充满兴趣,那么学习效率也会成倍提高。
中职护生大多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不强。有些教师不善于与学生沟通,课堂教学较枯燥,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缺失。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开学第一节课上带来几种常见的药,比如感冒颗粒、咳嗽糖浆、阿司匹林片剂、阿莫西林胶囊剂,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同样是药,为什么做成不一样的形态?让学生对药品有一个感官上的认识,并激发联想,产生学习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举办一些知识竞赛等,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将班级分成若干组,每组分别派出两人,一人说药理作用一人猜药名,这样有趣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把知识学得更扎实。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先是教师讲授,然后学生参与讨论,最后进行归纳总结,由原来的“教师说-学生记”的模式转变为“学生说-学生记”。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大部分的教学知识都是由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和查资料的方式获得,教师只是加以引导和归纳。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书本上的知识和临床实践案例相结合,弥补了学生不能经常参与临床实践的缺陷。
课前应用案例能够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例如在学习青霉素这个药时,上课前先给学生看这样一个案例:患者,男,35岁。因肺部感染在注射青霉素过程中发生头晕、心慌,随即出现呼吸困难,大汗淋漓。诊断为过敏性休克,处方为:Rp:1%肾上腺素注射液1ml×1。接着提出几个问题:(1)青霉素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是什么?(2)肾上腺素为什么是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3)临床中应用青霉素应该注意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通过自己思考、查找书本、相互讨论得出结果,最后再由教师归纳总结。
三、作业布置法
在《药物应用护理》教材中,药物数量庞多,药物作用、不良反应及用药监护仍是学生记忆的难点。在学习中,学生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导致综合考试成绩优良率较低。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除了在课堂教学上花心思外,还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来提升学习效果。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选择题是目前各种考试的主要题型,教师可以在课后出一些试卷,把考点以选择题的方式进行训练,不仅能强化知识点,还能帮助学生掌握答题技巧。在开学初,笔者会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列出家里或附近人群最常用的十种药物。内容包括什么人群在什么时候用,这些药物主要的作用,使用的注意事项等,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在期末时上交。通过这样一个任务,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去了解自己和别人所使用的药物,形成留心观察药物的好习惯,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
四、口诀记忆法
药物数量多,信息量大,学生在记忆时比较困难。现代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只有经过编码的信息才能记住。如果能借助语言的某些特点,组成有音韵、有节律的口诀,那么它就成为可以存贮的东西,不仅便于记忆,也容易被学生接受。在医学基础课中,不乏利用口诀记忆所学内容的成功例子。前人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总结了大量的记忆口诀,笔者从网络上选取了一些符合本教材重点的口诀,比如在教镇痛药时有:成瘾吗啡杜冷丁,镇痛镇静抑呼吸。镇咳常用可待因,绞痛配伍阿托品。学生通过这样一段话就可以很好地掌握几个镇痛药的特点。又如讲到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时可用一句谐音话“姨为您扬名”来概括。这样的方法不仅通俗易懂,而且方便学生记忆。
药物应用护理对于中职护生来说是一门既枯燥又抽象的课程。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更好地完成教育目标,培养出合格的护理工作者。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护理专业;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R32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4(a)-199-02
人体解剖学是护理专业学生入校学习的第一门医学基础课程,具有显著的直观性和实践性,笔者在多年的人体解剖学教学实践中发现,护理专业的学生对学习解剖学兴趣有余,方法不当,甚至有的学生感到困惑。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僵化,在中专护理学生整体素质下滑的形势下不能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护理专业的学生改不了中学时的学习方法,学习解剖学的目的不明确,缺乏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作为教师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引导学生学习,做到教学相长。
1 教师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1.1 以课题研究形式引导教学
对一些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内容,教师要掌握教学大纲,吃透教材,根据教学要求设计出来自于实际生活带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例如,在消化系统消化道的教授时,设置“某幼童误食一小玻璃珠,最终随其粪便排出,请问玻璃珠在其体内经过哪些结构” ,在感觉器官章节中设置“为什么痛哭流涕”等有趣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1.2 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位优秀的教师也是一名优秀的艺术表演家,教师在讲台上抛弃严肃不苟言笑的形象,适当的肢体语言,既形象,又生动,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如标准姿势与立正姿势的对比表演。讲解肌肉收缩引起肢的哪些运动时,结合健美运动表演主要肌肉的作用,等等,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教师通过表演式的教学把自己的知识、修养和智慧融入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从而激发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的学习兴趣。
1.3 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既保留了进行“三基”教学不可缺少的传统教学法,又为学生建立空间和立体概念,充分理解解剖结构,融入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传统的板书加讲授的教学模式,对于人体解剖学课程中的概念和理论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思维能跟上教师讲课的节奏,理解深入,记忆深刻,但是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科,有些教学内容用传统教学手段很难表达或无法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多媒体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其优点很多:第一,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图片、动画、视频影像、声音等多样化的表现手段,使授课内容形象生动,不再抽象枯燥,可提高学生学习解剖学的兴趣。第二,运用扫描仪、数码照相、视频影像等手段,可以将标本的实物照片、解剖操作或手术过程转化为多媒体课件的素材。授课过程中,将示意图与真实照片对照,可使解剖学理论与实际联系更紧密。第三,多媒体课件可取代大量的投影片、挂图,轻巧易携带,同时查阅方便,调取迅速,从而节省教师备课、授课的有效时间,使课堂有效时间大大增加,提高了教学效率。第四,有利于强化教学,实现互动教学。由于节省了大量绘图讲解的时间,使教师有充足的时间了解每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单独辅导,重复讲授,使多媒体教学成为真正的互动式教学,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让计算机与其他常规手段有机结合。
1.4 加强实验教学
1.4.1 提高实验课的开课率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形态科学,在护理专业中更要适应护理专业的要求和特点,注重实践。基于此,其实验课与理论课的比例一般不小于2∶1。通过实验把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书本知识而在标本上不能辨认结构的现象。应尽量增加实验课的比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解剖学知识。
1.4.2 丰富实验课教学内容实验教学中最主要是通过各种直观手段如模型、标本、图像和板画等为学生创设出一个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实用、能够“耳闻目睹”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望,从而可以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还可以将其与讨论式教学法网、学导式教学法等有机结合,从而丰富实验课教学内容。
1.4.3 实现实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在中专护理专业学生的实验课时,切不可放任自流,期盼护生能够研究自学,要做到教师首先引导讲授,集体探讨解决疑难问题,然后设置问题分组研究讨论,观看模型与实体标本,让学生讲述差别,实验课后并要求写实验报告,经过反复强化,重要知识点即可让护生牢记于心。
2 护生学习的方法要点
2.1 全面理解,及时复习
护生要学好人体解剖学,不但要听、要读、要看、动手解剖,更重要的是要理解,这是学习解剖学的最基本方法。要做到认真听课,事先做好预习紧随教师的讲课思路,听课过程中要尤其对难点和重点做好课堂笔记,及时复习记忆。将相似的概念归纳在一起,然后进行比较,找出其规律的东西,以改变死记硬背的方法。对不同系统相似知识点进行归纳后,掌握起来容易,也不容易混淆,如食管、输尿管、男性尿道等均有三个狭窄,分别出现在消化、泌尿、生殖系统里;“左二右三”既能概括左肺分两页右肺分三叶,也可帮助记忆左房室隔是二尖瓣右房室隔是三尖瓣。
2.2 理论联系实际
2.2.1 联系实践,丰富教学人体解剖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直观教材,如图谱、挂图、电教片模型、标本到活体,要善于多观察、多接触、多思考。充分利用视、触、听觉对大脑通过手、眼等不同的感受器将刺激传人大脑皮质,使相应的脑细胞兴奋起来,产生多种形式的印象(触觉、视觉印象),再通过大脑的整理与归纳(即多思考)才能真正记住。
2.2.2 联系临床,学以致用在解剖学的学习过程中,适时结合所学内容分析教材中提到的临床问题并加以引伸扩展,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在学习了消化系统的“麦氏点”为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后,联系到急性阑尾炎疼痛临床表现及手术切口的部位,可以帮助记忆重要知识点;在学习了运动系统后,就可设计一些问题让同学分析,如“举重”时,分析全身各关节的运动形式及主要肌肉的运动;“游泳”为什么可以让全身的肌肉得到煅练而使体形匀称。这样,就可对提高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可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关节运动和参与运动的各肌之间的协调关系,可巩固理论知识,也避免了死记硬背。
3 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互动
在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脱离将是解剖学教学的灾难,教师讲得再好学生不接受,学生再刻苦却不接受教师的引导把握不住重点和方法也无法取得好的效果,所以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充分互动,笔者将互动教学的体会总结如下:
3.1 教师多问为什么,学生多提为什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每一个知识点中都可设置问题,如器官结构与名称之间的因果关系,即某个器官或结构为什么用这个名词称呼它;器官的结构特点与易发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例如幽门括约肌如果肥厚可造成什么疾病,前列腺肥大引起尿道狭窄导致什么结果,血栓形成导致血管堵塞引起组织器官的什么病理表现,胰头癌时胰头增大可压迫胆总管可引起的什么样临床体征等等。除此之外,鼓励学生提与当堂课程相关的疾病,教师从结构上去解释疾病的发生原因及简单过程,即便当堂课不能解答课后查阅资料后也应给予解答,可达到让学生有学以致用的效果,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师生互动互乐
教师在讲课时注意适当地表演,前文已经讲述,老师表演的同时也可请同学作为人体模特帮助老师展示肢体活动,在学生模特身上指认体表标志等,或者老师演示、学生模仿,把课堂的氛围调动得宽松活跃、人人参与其中。
3.3 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章节系统的总结和回顾中不妨让学生走上讲台,对学习的内容进行系统总结和重点回顾,既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又积极督促了他们学习。最后,教师根据情况,及时给予点评和补充,并给予高度的表扬和鼓励。
3.4 引导学生自创顺口溜
解剖学中有很多记忆口诀,但由老师直接板书要求背诵记忆效果很差,不如引导学生参与到顺口溜的编写中,一人一言一人一句,如十二对脑神经的记忆口诀,老师引导一句“一嗅二视三动眼”,而后让学生总结直至“迷副舌下十二全”的完整引出,寓教于乐,学生参与多,记忆效果会很好。
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没有教不好的教师,只有不努力提升教学能力的教师;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愿意学的学生。教师要适应不同形势下的不同学生对象,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解剖学产生兴趣,勤于学、乐于学,这些初学医者就能学好解剖学,为以后的医学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梅,龙武安.三维教学目标的内涵关系与整合实施[J].教学与管理,2008,(5):6-8.
[2]林海林.浅谈教学情趣的创设[J].新教育,2008,(1):24.
[3]冯永华.信息技术支持下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5,(2):78-79.
[4]邝廷舜.从顿悟谈学习迁移[J].教育与管理,2009,(3):88-89.
[5]马剑,尚弘琳.转变师生角色,实施自主式学习[J].教育与管理,2009,(8):123-124.
目前医学高职院校为使护理专业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能够尽快适应岗位群的要求,在护理专业教学中注重和加大了实用性、技能性知识的学习和训练。为此,人体解剖学教学内容改革的出发点,除强调解剖学在医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与其他医学课程的紧密联系外,还应有体现临床护理诊断、操作、治疗、病情观察和生活护理等需要有关的解剖学理论、操作技能的知识点。
二、围绕护理专业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
人体解剖学教学内容要体现护理专业的特点,首先应树立为临床护理课程服务的整体教学观念,理论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具体表现在优化系统解剖学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与护理专业紧密联系的局部解剖学和临床应用解剖学内容,形成一门内容充实、应用性更强的解剖学课程。该课程既体现解剖学知识的系统性,又体现护理专业的特点,同时重视了护理技术操作的解剖学应用。目的是利于基础医学知识向临床知识的过渡,为后续的临床护理学习做铺垫。
1.综合和删减系统解剖学的内容
如运动系统中综合讲解各骨和关节的位置、形态、结构,略讲肌肉的起止点,删减头颈、躯干、四肢远端的细小肌肉等;内脏学中重点讲解与护理专业有关器官的形态、结构和位置,与该专业关系较少的器官则简要介绍;脉管学中要对部分血管的细小分支、淋巴系部分内容进行删减,但临床静脉穿刺、输液的常选部位,与介入治疗有关的动脉走向、分支要深讲、精讲;感觉器官中删减内耳的部分内容等;神经系统在明确基本概念后,扼要介绍脑和脊髓的形态结构和位置,删减其内部结构中过多过深的内容,周围神经系删减细小的神经分支和分布等。通过删减使护理专业系统解剖教学内容得到了优化。
2.把部分局部解剖学内容融入系统解剖学中
专科护理专业,由于受学制、学时的限制,课程设置中没有开设局部解剖学,但局部解剖学中的部分内容又是护理专业在临床工作中必须应用的基础知识,为此需精选局部解剖学里与护理临床应用关系密切的内容,与系统解剖学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后讲解给学生,如表面解剖(重要的体表标志和体表投影);额、顶、枕区软组织的层次结构;臂部、臀部等部位肌肉的层次结构与血管、神经的位置关系;颈部气管、甲状腺与血管、神经的位置关系;腹壁和腹股沟区的层次结构等。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系统解剖学内容的同时,又了解与护理操作技术相关的局部解剖知识。
3.增加与护理专业密切相关的应用解剖学内容
从护理系实习学生和刚走上护理岗位的人员调查中发现,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护理人员在实际操作中不是不敢操作就是盲目操作,究其原因是对护理操作技术密切相关的解剖结构不清楚。因此,在教学过程别应重视增加与护理技术密切相关的应用解剖学内容,包括:(1)与注射相关的解剖学知识;(2)与穿刺相关的解剖学知识;(3)与插管技术相关的解剖学知识;(4)与冲洗、各种用药技术相关的解剖学知识;(5)与变化相关的解剖学知识。
增加应用解剖学内容一方面使学生对护理操作中必须掌握的解剖学要点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又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临床护理诊断、治疗技术操作方面有较强的实用性。为了突出学以致用的原则,必须调整解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实验内容以突出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内容为重点。适当减少与护理操作技术无关的实验内容。如体循环系实验可以设计与静脉输液术、心内注射、深静脉穿刺术相关的内容;内脏系实验设计与导尿术、灌肠术、气管切开术、气管插管术相关的内容;运动系实验设计肌肉(臀肌、三角肌)注射术、骨折固定术相关的内容。实验中教师首先在实用解剖标本或示教人上讲解、演示解剖层次结构、毗邻关系和相关实验内容,然后让学生模拟临床技术进行练习,教师对其练习的效果进行评价,最后归纳总结出操作练习中所应用的解剖知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实习护生32名,男13名,女19名;16~21岁;本科1名,大专8名,中专23名。选取我院内分泌科作为PBL和LBL相结合的临床教学试点。
1.2 方法
1.2.1 带教老师培训 在进行PBL和LBL相结合临床教学中,在实习学生进入临床科室实习前,对试点带教老师进行选择:具有正规院校脱产本科毕业人员,护师或以上职称,以保证带教质量,有足够的水平能将各个知识点融会贯通。规范化培训:让带教老师接受高等医学院校系统的PBL教学方法培训,使其能将PBL和LBL教学方法在临床中有效地结合,掌握好尺度、控制带教进程,从而能够有效地指导和组织护生的自学。护理部则每周到各科室检查完成情况,听取实习护生的反馈,和临床带教老师密切配合,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1.2.2 临床教学
1.2.2.1 LBL方式讲授 提前1周,临床带教老师选择较典型、有代表性、病情病程合适(既不过于复杂又不过于简单)、知识面覆盖在护生教学大纲内的临床病例所涉及的一、两种主要疾病对护生进行系统的讲授(约2学时),使学生有一个总体印象,明确教学目标。
1.2.2.2 PBL方法实践 以“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的教学方法[1],组织3~5名护生针对所讲疾病问题以患者为中心,带着问题充分利用图书馆和信息检索系统去检索、学习、阅读相关文献,收集相关资料:包括患者的疾病、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原则、护理诊断、护理评估、措施、情志状况、居住环境、发病节气、每日餐量、饮食有无偏嗜及劳倦状况等[2],最后结合有关专业知识逐项进行分析,其他护生进行补充或纠正,不同观点可以争论,增强探究气氛,引发多角度思维,使正确的理解得到巩固和深化,不理解的方面暴露得更加充分。
1.2.2.3 讲评归纳 带教老师凭借自己丰富的临床带教经验、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所掌握的参考文献,结合患者实际及护生所讲讲授遗漏之处,帮助学生抓住重点和进行总结,全面系统地归纳概括知识要点。
2 结果
对32名护生进行调查,100%的学生认为PBL和LBL相结合的临床教学不但能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某个疾病的整体,而且教学方式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内容新颖灵活,记忆深刻,能有效提高其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受益匪浅。
3 讨论
护生的临床实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从课堂迈向临床的关键时期。根据临床实习的宗旨和教学目标,培养出的护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高超的临床操作技能,同时也必须具备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PBL教学法是把以教为重心转移到以学为重心,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变被动为主动,培养了科学的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传统式的LBL教学法是绝大部分临床教师所熟悉和掌握的。PBL教学法虽对于解决选定的重要内容足够广泛和深入,但缺乏传统教学的系统性。如果对护理中专生使用该法进行整合式教学,可能会出现由于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难以具备对新知识的理解,因此两种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更适应基层医院实际。在基层医院临床教学过程中运用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实现教学相长的有效契合,帮助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团队协作的精神。
PBL 教学法强调从问题着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启发了学生积极的思维,变被动为主动,锻炼了护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从而使她们成为独立的学习者。LBL教学历史悠久,无论在教学还是学习中,都具有其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作为基层医院,护理实习生生源绝大多数是连普通高中都不能考上的初中毕业生,自身学习的能力和主动性远远跟不上医学大容量、快节奏更新的要求,即使她们在学校受过比较系统的教育,但因其与临床相距较远,只停留在抽象思维里,学生本身逃课的现象也比较严重,临床带教老师根据这样现象,针对特定的疾病再进行一次系统的教导实在很有必要,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PBL教学,可以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结果:护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护理质量;明确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巩固和增强专业思想;提高观察病情的能力,从而培养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尽管PBL和LBL相结合的临床教学在护生实习中取得了可靠的教学效果,但这主要是靠护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的正确引导、提问、观察及控制,要建立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科学体系[3],寻找她们结合的黄金点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探索。另外,PBL对教学场地和设备有较特殊的要求,需要建立图书馆、扩大藏书量、提供必要的授课条件以及培养更多的带教教师[4]。作为基层医院,第一,医院设备肯定是没有办法与大医院相比的;第二,临床带教老师参差不齐,部分老师知识面窄、知识老化,授课能力差,重技术,轻理论。实行PBL和LBL相结合的临床教学,需要建立一支具有高水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且对PBL和L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把握的恰到好处的教师队伍,这样才能有效地向学生提供特定的临床问题、确定学习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法,以及控制讨论方向和灵活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就目前而言在基层医院中这样的人少之又少。第三,生源。来基层医院实习的护生大部分是中专生,需要她们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学习主动性和团队协作意识,具有文献检索的基本技能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而在实际中,护生的知识和能力有所不足,对于涉及的问题比较零乱、无规律、缺乏系统性,有的护生甚至根本不懂得信息检索,不知道如何沟通,需要带教老师再一次系统地带领学习和进行一些学习方法的指导。然而,带教老师教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学生实习的时间为8~10个月,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要想将所有的医学护理知识理解、掌握不太可能,带教老师只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这些实习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会遇到许多的临床问题,只有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不断学习、积累经验,才能成为一名跟上时代步伐的新型护士。
参考文献:
[1] 李蓉.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在我国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现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0):65-66.
[2] 洪海兰,林梅芳.现代教学方法在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8):2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