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01 10:58: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课程改革的教学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教学观 教学目标 学习主体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1-0084-02
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不久,教师们在教学中感觉很迷茫,原因是新的课堂规则和秩序都变了。改变教师原有教学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习惯,就像改变一个人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
教学观是教师对教学的总体看法。教学观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决定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如何行动。例如,一位把教学看作是“灌输”的教师,就会以讲解知识让学生通过记忆。背诵或大量练习来掌握他所教知识;另一位教师把教学看作是一种学生学习的“组织”“引导”,他则会通过组织活动、创设情境、探究问题等方式让学生自主、主动地去发现和领悟需要掌握的内容。因此,教师不仅需要了解相关教学观的理论,而且需明晰和审视自己头脑中的教学观。
教学观是有关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质量与评价等的一系列具体的看法。这些认识,从教学目标看,表现为对“为何而教”的思考与回答,如为了传授知识、传递人类文化或为了学生的能力发展、个性形成、道德品质养成等。从教学过程看,表现为关于教学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教学活动的展开步骤等问题的看法。总体教学观的主要精髓渗透或蕴含于这些具体的教学观之中,又通过具体的学科或活动内容的教学表达出这种总体的思想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一 教学是积极的交往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学是以话语情境为载体和依托的,是师生之间的一种语言、心灵交往过程。教学只有在友好的话语环境中,学生才能主动地表现完整和真实的自我。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学、互教互学。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是与学生一起分享对课程的理解。没有交往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它超越了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观点,不仅在理论上有突破,而且在实践上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改变原有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应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从讲台上走下来,与学生成为朋友,要使学生在与教师的沟通与合作中学习,要使学生在与同学间的研讨中学习,使他们真正感觉到学习过程是一种愉悦的享受过程。
二 教师在课堂设计中要给学生留空间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极大地变革了课程和教学模式,提出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是课程的创造者,课程资源的组织者,教材只是资源之一,要求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样,教学设计问题就是教师首先要面对的。传统教学强调的备课有“三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由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的“三统一”,教师备教材时不可能有多大的突破或创新,更多的是理解和体会。教师是教学活动组织的主宰者、组织者和决策者,教学设计应从整体考虑,使参与教学活动的各种要素以最佳的方式组织起来,并在活动的各个关键阶段合理地展开、相互作用,从而最有效地实现期望的教学目标。“新基础教育”把促进学生主动健康的发展作为“共通目标”,即第一个层次的目标,它的落实必须经由第二个层次的价值重建,即学科教学价值观的重建,这一层次的价值观重建要通过教学内容加工、教学过程设计以及课堂上的实施而转化成为一个实践的、动态实现的过程。具体表现为:(1)拓展学科丰富的育人价值,为学生认识、阐述、感受、体悟提供不同的路线、独特的视角以及亲身的经历体现等,这需要对学科内容进行深层开发;(2)按照育人价值实现的需要,重组教学内容,将结构化的以符号为主要载体的书本知识重新激活,实现与人生活世界的沟通、与学生经验世界和成长需要的沟通、与发现和发展知识的人和历史的沟通;(3)综合设计弹性的教学方案,也就是按每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事先策划结合起来。“新基础教育”主张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因而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中要引入弹性因素和不确定因素,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为动态生成创造条件。
“新基础教育”提出了一整套教学方案设计的要求,包括格式上的教学目标设计,目标要清晰,具体针对学生实际状态,考虑学生发展的可能;教学内容设计上,体现与生活世界的沟通,体现灵活结构性,体现学科教育价值;教学过程设计上,考虑师生双方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并在教案上清楚地呈现出来,考虑双方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开放性的设计要有度、有弹性。
下面,笔者结合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模块2《遗传与进化》第1章第2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学来浅析教学观的转变。
在课堂教学开始,复习一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然后创设教学情境:豌豆种子子叶为黄色的豌豆,它的种皮形状一定就是光滑的,而子叶为绿色的豌豆,他的种皮的形状就一定是皱缩的?学生会有两种猜测:如果两对遗传因子相连接在一起,那么就像只有一对相对性状一样,会符合分离规律,子二代中就只有两种表现型;如果两对遗传因子是分开的,又会出现什么样的实验结果?这样就能顺利引入新课。学生自学杂交过程,老师提问绿色圆粒、黄色皱粒和亲本有什么关系,引出重组形状的概念。由性状比例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9∶3∶3∶1。教师提问和3∶1有什么关系?学生思考。教师引导9∶3∶3∶1的比例可以表示为两个3∶1的乘积。学生思考每对性状是否符合分离比,主动用教材实验数据验证。如果对每一对性状进行单独的分析,如单纯考虑圆和皱或黄和绿一对相对性状遗传时,其性状的数量比是圆粒∶皱粒=(315+108)∶(101+32)=3∶1;黄色∶绿色=(315+101)∶(108+32)=3∶1。得出结论每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了分离定律。这无疑说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可以表示为它们各自遗传结果的乘积,即9∶3∶3∶1来自于(3∶1)2,性状发生自由组合。学生产生疑惑为什么发生自由组合呢?带着浓厚的兴趣学生会去研究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这节课就这样在师生互动中顺利地完成了。
笔者对比以前的教学设计,发现此教学设计流程教学效果好,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水到渠成。教师真正成为了教学的组织者、策略者,学生也真实地体会了学习过程。可见,教学过程是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的过程,教师应成为导学高手。
参考文献
[1]徐超富.现代教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回顾与展望[J].长沙大学学报,2005(1):107~109
[2]张海和.《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中的评价理念和原则[J].生物学通报,2005(3):25~27
[3]马明.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J].生物学通报,2006(4):32~34
[关键词]课程改革实践反思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情况
陕西省商南县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自2003年启动以来,新的教育理念已被大多数教师接受和认同,旧的师生关系正在被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所替代,教学行为由封闭走向开放,学生学习方式和活动方式正在发生变化,质量也由单一评价走向多元评价。教学活动空间、课程意识、学校激励机制等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课程改革实践中,一些学校得到了发展,办出了特色;一些校长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理念;一批教师脱颖而出,成为课程改革的示范者、引路者。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观念难更新。个别学校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对课程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少数教师学习培训不够,或者浅尝辄止,或者断章取义,他们在心理上与课程改革相背离,在行动上总以客观条件的不足来掩盖主观上的消极。
2课堂教学形式主义的现象较普遍,对交流、合作及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例如表扬过多,无效的小组学习,画蛇添足式的滥用多媒体等。
3对新课程标准目标的理解、把握在认识和行动上还存在不到位现象。新课程所提出的三维目标与传统的教学大纲及“双基”的差异,教学中如何体现、如何突破是目前我们的困难和问题。
4发展不平衡。学校之间、班级之间、教师之间,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进展不一,有的甚至差距较大,从而影响了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
5校本教研大而空的课题研究多,缺乏对新课程背景下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思考和研究。
6有疑虑,放不开。由于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而新课程评价机制还处在探索阶段,许多学校和教师对课程改革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准备不足,应对措施不力,总是担心教学质量受到影响,因此在实践中缩手缩脚,行动上等、靠、拖。
二、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几个问题的理性思考
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出现困惑和问题是难免的,而理性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索能帮助我们走出困惑,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目前,我们要注意思考并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客观条件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教育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基础教育清晰地勾勒出具体目标和要求,可以说,这是一幅理想的蓝图,但它和现实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实现这一理想蓝图的物质条件和师资条件在大多数地方,尤其是对我们贫困山区而言还远不具备,甚至有些地方、有些学校目前是力所难及的。在这种情况下,立足现实,充分调动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我们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顺应改革大势的必然选择。在现有条件下,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真正吃透了课改精神,因校制宜,因地制宜,因陋就简,不求大求全,只求不断进步,只要持之以恒,肯定能达到课程改革所追求的目标。因为条件是逐步改善的,条件的改善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条件的改善也是永无止境的,如果我们坐等万事俱备,就会丧失改革的时机和发展的机遇。
2改革与继承的关系。改革不是否定一切,它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我们提倡新理念,实践新思想,但绝不矫枉过正,轻易丢弃我们在教育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成功经验,抹杀基础教育中已被证明是正确的东西。几千年前孔子的教育思想,如“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今天依然行之有效。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强调课堂教学目标应注重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但绝不是放松或弱化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强调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但绝不因此否定传承、接受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师生互动、合作,但绝不因此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强调学生多样化发展和个性差异,但绝不放松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共同要求;强调赞赏、鼓励,但同时也不否认批评规劝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总之,课程改革绝不是简单地用一种理念去代替另一种理念,用一种教学方法去代替另一种教学方法,而是新旧教学理念的相互碰撞,新旧教学内容的相互更迭,新旧教学方法的彼此消长,关键在于把握好二者的“度”,扬长避短,用辩证的方法思考问题,用发展的目光看待问题。
3课程改革与教学质量的关系。很多教师最大的疑虑就是改革会不会影响质量。质量是改革的生命力,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质量也是衡量课程改革成效的最终目标。不过这里所说的质量和我们教师所关注的质量在概念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教学质量是教育质量的一个组成部分,试想,整个质量提高了,教学质量能上不去吗?单纯就教学而言,传统的中考、高考、质量检测中所考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依然是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的首要目标,即使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目标也不是孤立地分割开来的,而是融合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个目标之中,并通过它们来共同实现的。通过三维目标的教学不仅能实现传统的教学目标,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其获取新信息处理新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随着中考、高考、质量检测的逐步改革,只有用新的理念去实施教学的教师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绩,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当然,如果在实施课程改革中我们抱着“任务观念”、“运动观念”,缺乏长远安排和整体意识,临时应对,等待观望,那么只会使改革走上歧路,那么质量下降也是必然的。
三、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本着“立足实际,稳步推进”的原则,为使课程改革工作有条不紊地深入进行,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学习培训。虽然各乡镇、学校都建立了课程改革组织领导机构和一系列规章制度,使课程改革工作有了机制上的保障。但这些机构,职责是否落实,是否真正发挥了其应有的效能,形成了促进课程改革的合力,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反思,该调整的调整,该健全的健全,以不断完善课程改革的保障机制。
在学习培训方面,不能认为通过几次学习培训就解决了所有问题,就可以一劳永逸。培训时必须坚持以校本培训为主,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制度,强化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陸,一个阶段要有一个阶段的重点,解决突出问题。全体中小学教师要把新课程学习作为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坚持自主学习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学习的方式和途径要灵活多样,如通过教育网站观看优秀光碟;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及时、全面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等等。总之,在这方面,学校要有学习培训计划,并真正落到实处,从而建设一支具有较高能力的、实施新课程教学的师资队伍。
2立足课堂教学改革,真正把新的教学理念体现在教学行为之中。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主战场,其关键是如何把新的理念转变为广大教师有效的教学行为,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切忌“穿新鞋,走老路”,或“形式丰富多彩,思想陈旧落后”。努力使课堂教学做到“师生互动、合作交流、自我探究、求异创新”,要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活动化、情感化,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参与意识,培养其探究精神。同时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育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工具。
在课堂教学方面,要探索和构建具有学校特色、学科特色的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间可相互交流观摩、评课议课,也可以通过观看优秀课例从中受到启发。县教研室要努力适应目前课程改革的要求,充分发挥指引方向、发现典型、面上推广的作用。
3坚持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为课程改革提供动力。课程改革实施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新的理念下教师不仅是教学者更是研究者,教学研究重在行动研究。从这个方面来说学校是最好的教研场所,科任教师条件得天独厚。而如何把教师由过去的纯教学者转变为研究者,必须做到“三个坚持”,实现“三个转移”,找准新的定位。“三个坚持”即:坚持教学研究从实际出发,从教师成长和课程改革需要出发,不搞形式主义的花架子;坚持以教师为主体,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创设群众性教研氛围;坚持以对教育教学产生的实际效益作为衡量教研成果的根本标准。“三个转移”即:重心下移,教研人员要深入学校,深入课程改革第一线;中心转移,学校把工作重点真正转移到课程改革实验和教师培训上来;目标前移,教研要瞄准改革最前沿和最新发展动向,传播最新理论成果,具有适当的前瞻性。找准定位,就是要把研究的立足点放在教师在课程改革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法的改进和学法的指导上。
要搞好校本教研,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景之中,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既要“脑勤”,也要“手勤”,平时要善于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
4总结经验,汇聚成果,校际互动,信息共享。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要善于用理论指导实践,同时也要善于把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以便形成“实践——理论——实践”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高职课程改革;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一、前言
分析当前形势,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现阶段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仍存在以下问题:
1.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不能反映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在课程组织方面强调其完整性,过分强调学科体系,重理论,轻实践,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学到了很多知识,但是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做,往往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力为基础的课程模式停留在概念层次,以专业发展为课程标准的课程体系和形式仍未落实;从实际效果来看,学生动手能力较差,而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几乎没有达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这实际上就是简单的课程体系。
2.课程改革不能与时俱进
课程改革不能与时俱进,程改革只停留在表面,内容陈旧,学生在学校所学在职场上派不上用场,缺乏可持续发展,学生不受企业欢迎。这也与高职课程没有紧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有关,高职教育应根据职业资格标准,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使课程标准突出职业能力,必须与时俱进。
二、高职课程改革的思路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需要对课程概念进行认定,对课程综合规划,课程目标等因素进行设计。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思想,首先要对课程主体思路清晰,改变教师的角色定位和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结合紧密,改进在实际教学中却缺乏方法,没有固定的标准的弊端,要解决这种思想就必须转变观念,逐渐弱化教师传授知识的角色,与学生共同探讨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
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以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不仅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也包括对素质教育系统的能力和素质,知识的培养。只有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才能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课程改革要建构新的课程体系,课程应充分结合行业需求,岗位能力,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需要改革所有相关的方面,如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作业和考试,甚至包括管理。课程目标的实现需要科学的选择课程内容,职业活动融入整个教学活动的工作过程,在教学中体现从学习到实践工作过程。
高职课程改革的目标应是面向职业,课程目标的确定必须立足于社会,岗位需求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作为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在制定高职课程目标时就必须要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充分了解的社会需求和行业需求。通过研究确定课程目标及目标系统,而不能简单照搬本科模式,按照科学的方法和工作流程制定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的课程目标,形成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课程模式。另一方面,课程建设必须注重课程内容,课程内容须重视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实现课程的整体优化和综合规划的目标。除了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重构,还应注意改善内部和外部培训的实践条件,开展先进的课程目标培训,建立可以共享的教学资源库。
三、课程改革内容
1、教学内容的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包括:工作职责所需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因此,根据职业的需要,在三年的高职教育中,课程设置就显得非常重要,课程应将内容知识,学生的能力提升和素质教育都包含在内。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战场的作用。目前,课程改革的迫切任务是适应行业,职位需求,主要教学内容的改革需要对各种专业的深入研究,然后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按照标准的指导方针,注重能力培养,突出实践能力的知识,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符合该行业需求的课程内容的职业能力标准。职业能力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既包括技术要求,而且具备一般职业能力,高职毕业生不仅要有较高的职业技能,也有相应的职业岗位转换能力,对就业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
2、课程内容的改革
改革不仅要重视传统课程内容,而且重视新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课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最大空间,高职课程开发要不断根据情况和专业发展调整。新课程的设计、开发,一定要根据产业需要来定,其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满足社会的需求,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各个过程设计课程,选择课程情境,和用人单位共同开发的课程内容,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所需的能够完成特定任务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形成。在实践教学环节,也要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结合实际生产,生产和研究相结合的教学实践方式,实现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实施灵活多样的,开放的实践教学模式。
3、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大力推进启发式,讨论和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特别是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主导作用,积极采用模拟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以实践活动为出发点和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独立人格。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老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系统等各种单元都要转变观念。课程改革要有整体观,全局观,根据各专业不同的职业特点,规划课程改革。教师是教学活动组织者和实践者,是课程改革主体,教师队伍的合理结构,专业基础扎实将会使高职课程改革取得实质性效果。(作者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6.
[2]李晓红.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4,(.8).
[3]欧阳河,饶异伦.构建职业素质教学模式[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2):103.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有效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136-01
新课程改革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其取得的成绩也得到众多教师和学者的认可与肯定。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造成了极大冲击,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了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成绩。本文在此浅谈从新课程改革看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旨在阐述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带来的改变,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一、课改实验带来的教育观念上的变化
1、教育教学观的改变
教育教学观是指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深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受到自身业绩、学校升学率的双重压迫。在这种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教育教学观带有足够的功利性,往往以提高学生语文成绩、按照考纲和教材完成教学任务为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理念已经对小学语文教师造成极大的冲击,使其教育教学观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不再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为主要教学目标,而是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这种更加先进的教学观念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模式带来极大的变革。另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不再以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为主要目标,而是在教学中融入了趣味教学、情趣教学等先进的教学理念,旨在引导学生快乐的学习,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2、学生观的改变
另一方面,在传统的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往往将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不断的通过灌输来提高学生的知识量,进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目的。从根本上说,这是应试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的学生观,并没有重视学生儿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只是将学生当作学习的机器和存储知识的容器。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开始意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意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教师充分利用新课程改革中的建构知识理论,不再将学生当作存储知识的容器,而是当作主动建构知识的“人”,这也是教师学生观改变的有力体现。
3、教学质量观的改变
最后,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质量观也在新课程改革中得到明显变化。同样是与教学观念的影响,在传统的教学背景下,教师通常认为学生成绩的好坏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这是一种错误且片面的认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教育观念得到改变,其对于教学质量的认识也随之改变。具体地说,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将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的提升、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学生是否获得快乐这些因素进行综合,以此作为教学质量的评定标准。
换言之,教师更加重视学生的能力,重视学生是否能够健康快乐的发展,并将其当作教学的主要目标,使之成为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
二、新课程改革取得的成绩
1、推动教育公平
从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来看,其所取得的首要成绩是推动了教育公平的发展与进步。具体地说,新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变化,也使教师的学生观发生变化。在此基础上,教师不再以学生语文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标准。因此,教师能够更全面的看待学生、观察学生,能够让语文成绩较差的学生获得同等的对待,减少了教学中的歧视现象。教师不在学习成绩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也就使教师能公平公正的对待学生,使教育的公平性得到体现。
2、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
新课程改革有效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众多小学语文教师发现,虽然自己已经不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并且在教学计划上进行了倾斜,但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在无形中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新课程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教师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此基础上,学生比以往更加主动的进行英语学习,其学习效率不断提高。同时,在多样化教学方法的支撑下,学生不但提高了英语成绩,其多方面的能力也得到塑造,使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3、学生的负担降低 实现快乐学习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的学习负担不断减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逐步实现了快乐学习,使学生不再将语文学习当作负担,而是当作一种快乐和乐趣。
例如,在学习生字中,教师往往要求在课后抄写生字或者成语,并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听写和默写。对于大部分小学生而言,有的字词结构复杂,并不便于记忆和掌握,这种课后作业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极大的负担。
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不再使用这样的方法迫使学生进行学习,而是以建构知识理论作为支撑,使学生能够在主动学习中建构知识。如,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教学法,在不同学生身上贴不同的生字边旁部首,在适当的游戏教学中加深学生的记忆,达到降低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新课程改革对传统小学语文教学的冲击非常明显,已经在教学中获得不俗的成绩。但与此同时,当前的新课程改革还并不彻底,也暴露出不少的问题。这就需要众多小学语文教师认真贯彻新课程理念,对传统教学观念进行改革,推动新课程改革,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七年回眸 成绩 问题 方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于2001年颁布实施,历经七年了。小学阶段六年一轮的实验已经完成,初中阶段第二轮实验也已结束。按一般教育改革的工作程序,也到了该总结过去、规划未来的阶段了。
这七年,是语文教育观重建的七年,是着重于观念探讨日益向实践层面深入的七年,是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哲学基础进行反思的七年,是积极探讨如何构建和谐的语文教育发展格局的七年。
一、七年语文课程改革:亮点多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新一轮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与颁布,是语文教育新理念的高层次的集中展示,全方位反映新世纪中国语文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语文课程标准》比照历次《语文教学大纲》及传统的语文教育思想,在课程观、教学观、学习观、教材观、教师观、学生观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突破。七年语文课改,特点鲜明、亮点多多。概括起来有如下几方面:
1.《语文课程标准》追求一种全新的语文教育价值观,反映了面向21世纪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体现了当代教育以“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为特征的时代精神。
2.《语文课程标准》“有鲜明的人性化倾向,处处表现出对人的尊重,对学生的关爱,把人从技术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教师,让师生都能按照人的发展规律和语文教育规律去教语文、学语文。”
3.《语文课程标准》继承了优秀的东西,发掘了现代语文教育史中有价值的东西,又吸纳了当代教育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做到了继承中有发展,发掘中有创新,吸纳中有整合。
4.《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第一个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凸现了以“语文素养”为利好的价值追求。语文素养作为语文学习的最终指向,其概念提出的本身就是巨大的进步。
5.本次语文课程改革声势之大、影响之巨是前所未有的。“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现代语文教育发展了近百年、但长期处于高耗低效而屡遭诟病的背景下展开的。它的目标,是一次整体的改革,是针对语文课程基本范式的改革。对于这样一场全局性、范式层次上的改革,理性的高强度介入,是改革成功的基本保障。”
6.本次语文课程改革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国家采用先在少数地区试验然后逐步推开的办法,这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保证语文课程改革健康、稳妥地向前推进。经过七年的实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已在学校、社会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积极的实践。
二、七年语文课程改革:成效显著,语文教育发生巨大变化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在语文教育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七年,课程理念和课堂实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语文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都肯定了语文新课程的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语文课改践行七年,一线教师普遍感到“语文教育变新了:新的教材层出不穷,新的理念深入人心,新的学习方式得以落实;语文教学变活了:教学方法活泼了,评价机制灵活了;语文教学变宽了:教学目标增宽了,教学渠道拓宽了。”语文教育专家在谈及语文课程改革的成就时认为,至少在四个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语文教学从‘真理模式’取向调为‘言语实践’取向;全面引入现代阅读观、写作观和言语交际观;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学习方式重熏陶、感染、体验、感悟等。七年的历程值得回顾,七年的成就值得肯定。
七年来,跟课程改革一起成长的广大教师、教研员经受了一次教育思想的洗礼,更新了教育理念,提升了课程意识。他们用生动的课程范式诠释了新的课程理念,演绎了新的课程文化,营造了课改的氛围,活跃了教研空气,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
七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现代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儿童“六大解放”在课改实践中得到了初步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眼到、心到、口到、手到,又有属于自己的时间、空间,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创造精神就能够在自主活动中释放。
七年来,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推行,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或正在明显改变。教师的教学策略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走向语文学习的前台。
七年来,《语文课程标准》催生了十余套国标语文教材。新课标实施以来,我国的语文教材的整体格局和呈现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语文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吸引了很多关心、热爱语文教育的专家和一线教师参与其中,为教材建设献计献策。
七年来,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众多研究者聚焦科学发展观如何融入语文教学,展开了积极的探讨。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在较深的层面上探寻和剖析语文教学诸多方面的问题,运用辩证统一的观点加以诠释,寻找改革的途径,初步构建了和谐框架。
七年来,广大语文教师和语文教研工作者积极探索适应新课改创新教育要求的语文教学新模式,单一的课堂教学开始“裂变”,演绎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如“学教式教学模式”、“活动教学模式”、“非预设性模式”、“生成模式”、“非指示性模式”等。
七年来,在语文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培育了一大批教坛新锐,涌现出一大批颇具影响力的教学流派:有王崧舟的“诗意语文”、孙双金的“情智语文”、刘云生的“心根语文”、李卫东的“感悟语文”、孙建锋的“享受语文”、陈建先的“本位语文”、吉春亚的“爱在语文”。他们凭借对语文教育的睿智,大胆开展语文教学实验,摸索了一套套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些具有个性特色的先锋理念和创新设计,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
七年来,随着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教育观在各种精神教育、课程理念和教学智慧的碰撞与融合中不断得到新建构。有钱理群的“以立人为中心”的语文教育观、王富仁的“大语文论”与“小语文论”、童庆炳的“语文教学认识论与存在论”、潘新和的“语文教育:走向表现与存在”、韩军的“重建与反思:新语文教育论”等,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揭示了语文教育观的多层建构。这些从实践中产生出来的成功经验,具有学术价值,整合升华为理论,将能更好地指导语文教学实践。
七年来,语文教育领域各种问题的争鸣为语文课程建设提供民主参与的平台,不断推动语文学科建设向公开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当语文教学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无疑对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要重新审视,免不了产生思想碰撞、观点交锋,学术争鸣成了语文教学中一道新的景观。众多语文专业报刊相继推出“争鸣”专栏,受到人们普遍关注和广泛参与。
七年课改历程,实现了时代的新跨越。语文课程改革之所以取得成绩,一方面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先进性,另一方面反映了教师的实践智慧。
三、七年语文课程改革:步履维艰,面临一系列两难挑战
总结七年来语文课程改革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语文课程改革中同样存在不少问题。这七年是语文课程改革发展困难更大、矛盾更多、瓶颈制约更突出的时期。不少语文教师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理念,无所适从。在课程改革中由于认识上、实践中存在着片面性和绝对化,课堂教学一度出现了一些令人尴尬的失衡现象。近年来频频见诸语文报刊的是反映语文教学在实施《语文课程标准》中出现的种种误区,被谈论得较多的有十种倾向应引起人们的关注:虚假自主、无效合作、孤立文本、随意探究、曲解对话、讨论泛化、滥用媒体、追求前卫、盲目综合、弱化基础等。语文教育专家杨再隋对“课改”进程中出现的问题,用“虚、闹、杂、碎、偏”五个字作了概括。
语文教育工作者以敏锐的眼光审视和分析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的种种倾向。有论者从深层次来揭示语文教育改革中的几种倾向:“泛语文、反文本、无中心拓展、无效讨论、教师不作为、多媒体化”。有论者指出在新课标实施中有许多伪善、虚化的现象,最突出的是“非语文”现象充斥着课堂,语文逐渐地空泛和虚化。表现为:为信息技术所累的“非语文”现象;学科整合荫庇下的“非语文”现象;“讨好”学生和“观众”的“非语文”现象。有论者概括了新课标语境下的强势话语对“真理”遮蔽的三个方面:泛人文强势话语下的工具性遮蔽;泛多元评价话语下的常识遮蔽;泛合作强势话语下的前提遮蔽。有论者提出,课改中语文教学出现的新问题还表现在:课堂“讲”“读”的“变味”;合作学习的“变形”;探究学习的“变僵”;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变量”。还有论者指出,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与新课程“貌合神离”的现象,使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出现了新的歧路。过分强调“合作探究”,忽视实际效果;过分注重“学科整合”,迷失“语文本质”;过分突出“主体地位”,削弱“主导作用”;过分推崇“赏识评价”,缺乏“真情实感”。
七年来的语文课程改革,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影响课程改革的不良因素究竟有哪些,专家学者、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从各个角度和不同层面进行探寻。归纳起来有下面几方面原因:课程理念和教学实践存在诸多落差;实施者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缺失辩证思维;《语文课程标准》是发展着的,又是不完善的;对“语文素养”内涵的过分演绎使语文教学承载了不应承载的重任;社会上出现的虚假浮躁之风影响了语文教学领域;不恰当的评价已成为课程改革的“瓶颈”;强化了横向的借鉴,弱化了纵向的继承;语文教师的自身素养和专业知识难以适应课改的要求。
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性质的问题?李海林撰文认为,“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不是方向性的问题,语文课程改革的大方向是正确的。从语文课程改革整体来看,从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这样的角度来看,目前语文课程改革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本体论’层次的问题,即‘课程内容’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实施需要时间来磨合,正如李海林所说:“语文课程改革总的态势是‘软着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错误的理念、方案和技术操作上的失误不断暴露,不断得到纠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语文课程改革问题的揭示、质疑和反省,是语文课程改革向前推进的必要条件。”
四、七年语文课程改革:任重道远,课改的信念不可动摇
语文课程改革七年的历程,我们已经有了前进的坚实基础,面临着难得的机遇。面向未来,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还会遇到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语文课程改革下一步怎么走”受到语文界业内人士普遍关注,语文教育专家、教研人员以及一线教师紧紧围绕这一个统领全局的大问题发表见解。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方面:
1.要坚定“语文课程非改不可”的信念。七年的语文课程改革步履维艰,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但不能动摇“语文课程非改不可”的信念,正如巢宗祺教授说得对:“当前的语文教育转型尚处于起步阶段,转型的道路是漫长的,也许充满了曲折和风险,因为语文教育问题原本复杂,而我们原有的教育基础又十分薄弱。在这转型期中,问题也许会层出不穷。然而社会的转型、语文教育的转型,是必然的趋势,因此顺势而改革的决心,不可动摇。”
有论者指出,当前语文课程改革处在一个十分关键时期,坚定课改信念,应着力排除两种干扰。一是排除对课程改革存有抵触心理、畏难心理、观望心理的干扰。近年来,特别是2004年以来,在语文课程改革遇到困难的情况下,语文界滋生了某些值得关注的否定改革的思潮。有人觉得课改改错了,到现在问题百出,有些偏激者甚至对改革叫停。目前有一种现象应该引起重视,“那就是人们在反思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上升到理论高度,对新课程的一些基本理念表示怀疑,产生动摇,有的甚至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想要回到老路上去。”有论者指出,目前这种回潮现象越来越严重,越来越普遍,给一线教师带来了极大的困惑。二是摒弃“矫枉必须过正”的思维模式的干扰。在语文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不少语文教师面对课改新理念领会不深,理解不透,产生了诸多的困惑和迷惘,未能从“矫枉必须过正”的思维模式中摆脱出来。比如一强调弘扬人文性,便松开了语文的缰绳;一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便忘了教师自身作用的确立和发挥;一强调学生的独特见解,便忽略文本的价值取向;一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便出现教学内容的泛化。若以这样的思维方式,将很难避免语文教育思路的大幅摇摆。有专家指出,“矫枉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欲速则不达。应该多次‘矫’,不断‘矫’,一次‘矫’一点,慢慢接近‘正’。这样才能避免大幅震荡。”还有论者提出,中小学语文课改要从长计议,“语文课改不能操之过急,不能搞颠覆式革命,不能离开国情,也不能丢弃以往的经验和好的传统。”
2.要正确应对一系列“两难”的挑战。当前语文课程改革正面临一系列“两难”挑战。在课改实践中,既要重视基础工具性,又要对人文性给予更多的关怀;既要让学生自由释放个人阅读文本的体验,又要尊重文本的特定的指向性;既要强化横向的借鉴,又要注重纵向的继承;既要学习外国的教学理论,又要以“我”为根,以汉字、汉语特点为根基;既要倡导创新精神,又要注重扎实严谨作风的养成;既要强调阅读的拓展性,又要注重文本语言的解读;既要重视探究性学习,又要重视打好语文基础;既要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预设,又要关注动态生成;既要加强合作精神的培育,又要注重独立思考能力的造就;既要“教教材”,又要“用教材教”,等等。可以肯定,这些“两难问题”,如果处理得好,语文课程改革就能比较顺利地向前发展;处理不好,就会影响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延缓课程改革的进程。
3.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语文课程改革发展全局。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复杂关系,我们要以系统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全局。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和谐的语文教育格局:坚持“工具性”、“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坚持“继承”与“创新”相互渗透;坚持“三维目标”整体推进;坚持“标准”与“多元”融于一体;坚持“主体”与“主导”互动互补;坚持“实”与“活”有机结合。追求平衡、和谐发展,向语文教育的本质回归,这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4.要切实提高语文教师的自身素养。新课程改革要想得以顺利实施,人是最重要的因素。课程的发展即教师的发展。提高自身的素养,就必须夯实理论基础,就必须完善知识结构,就必须提升教育研究能力。
七年语文课程改革,任重道远、未有穷期。课程改革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面向未来,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历史起点,必然有新的矛盾与问题,同时也意味着有新的思路与平台。站在这样新的起点眺望未来课程改革征程,将继续面临新的挑战,我们要进一步鼓足克服艰难险阻的勇气,只要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就能稳步向成功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于漪.回首百年 继往开来[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3,(1).
[2]李海林.评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非理性倾向[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6,(5).
[3]胡海舟.语文课程改革问题的哲学审思[J].教学与管理,2007,(7).
[4]李海林.语文课程改革的进展、问题及前瞻[J].语文建设,2006,(3).
[5]杨再隋.呼唤本色语文[N].中国教育报,2005-12-23.
[6]李海林.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J].语文学习,2005 ,(4-5)
[7]王凌.盘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非语言现象[J].成才,2005,(9).
[8]周建成.语文新课程强势话语下的“真理”遮蔽[J].中学语文,2004,(9).
[9]朱于新.课改中语文教学典型问题分析[J].中国教师,2004,(8).
[10]李碧.走出与新课程理念“貌合神离”的迷途[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12).
[11]巢宗祺.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12]郑浩.语文新课程应在反思中不断推进[J].语文建设,2007,(12).
关键词:职业院校 课程改革 项目教学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a)-0185-01
目前,职业院校教育课程面临的许多问题,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差,职业能力低,不能适应企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呼吁课程改革的到来。从教育研究学者到职业院校的领导,都能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职业院校中广泛推广课程改革,令人欣喜,然而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1 教师课改压力大,课程改革推进困难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力是教师,但最大的问题也来自教师。(1)教师教学观念难以转变。由于多年的传统从教经历,教师一言堂的灌输性教育已经深入人心,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过程就是知识的授受过程,教师作为知识的拥有者处于权威的地位,对学生的要求是服从和尊重。而新课程要求构建以民主、平等、和谐为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这种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必然导致教师失去权威,所以课程改革实施后,教师很难从思想深处接受课程改革。他们一方面认识到课程改革的意义和必要性,另一方面担心课程改革后,教师在教学中失去主动地位和控制力,课堂秩序难以维持,学生学习效果差。(2)教师课改工作量繁重,教师从心理上到生理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课程改革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要求重新设置课程体系,按照项目化教学方法重新整合教材,设计项目教学模块,这是一项需要付出很大精力的艰巨任务。如果不能解决以上问题,课程改革必然会走过场,难以推进。
针对教师观念和工作量上的问题,不能简单地施以行政命令,必须针对问题,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措施解决。(1)职业院校领导应邀请课改专家来校做报告,分析课改利弊和方法,引导教师从内心认可并接受课程改革,认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2)进行教师课改前培训,指派教师到课改先进院校参观学习,感受课程改革的良好教学效果,激发教师进行课程改革的积极性。(3)引进课改专家来校指导,讲解课改理念、课改标准,组建各个学科的课改团队共同完成课改任务,分担教师课改工作量。(4)学校应引进先进的教学资源和配套设施,做好课改的服务工作,在教学条件上跟上课改的步伐。
2 学生对课改认识不足,不能正确对待并积极配合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另一个问题来自学生。由于职业院校的学生高考分数较低,理论知识相应较差,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不高,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并对待课程改革。学生对课改的态度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1)课改中的项目教学,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解决问题,多采用课堂讨论和小组协作完成,这种新的学习方法使部分学生认为课改就是降低学习要求,不用听讲,就是教师领学生玩,开讨论会。他们在课堂上忙于叽叽喳喳的探讨,却忽视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对课改的这一认识,大大降低了他们的学习效率。(2)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课改后教学方法占用了老师讲课的时间进行讨论,耽误了他们的学习,从心底很抵触课程改革。针对学生这两种不同的心理,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课程改革的意义,建立有效的课堂约束,并用良好的项目案例和课程改革效果来向学生证明一切。
3 项目案例选取不恰当,课改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由于旧的教学模式已深入人心,教师们不能从旧的习惯中解脱出来,被旧的课程体系严格束缚住,思想始终放不开。大多数教师仍然根据大纲教,考试根据大纲考,设计的项目案例新瓶装旧酒,只是知识的堆砌,十分牵强,不能真正帮助学生掌握相应技能。用这样的项目案例教学,学生在课堂上为了完成案例而从课本上找相应的知识,项目教学法演变成了自学法,这样的课改既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他们学到的知识支离破碎,缺乏系统性。针对这一问题,院校领导要做好以下工作:(1)加强课程改革的指导工作,认真做好教师课改培训,邀请课改专家来校为教师充电,观摩课改成功案例。(2)成立课改领导小组,组织教师集体设计课改项目案例,确保所设计的项目案例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他们掌握岗位所要求的相应技能。(3)为课改提供先进的教学手段和设施,保证课改后的项目教学法能顺利开展。
4 把握不好课堂自主学习度,课堂变聊天室
课改后的项目教学法、小组合作这些学习形式,要求教师提高控制课堂的能力,把握好课堂自主学习度。
而有的老师让课改后的课堂放任自流,不尽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书本还给学生,把作业还给学生,叫学生自己看书,没有指导、没有提示和具体要求,看得如何没有检查也没有反馈。学生表面上在讨论学习,其实大多是时间都把课堂当成了聊天室,把时间都浪费在了闲聊上。因而,把握不好课堂的自主学习度,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主的权利,可实际上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自主。
因而教师必须增强控制课堂秩序的能力,处理好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师讲评三者之间的关系。
5 缺乏课改评价体系和标准,使课程改革流于形式
课程改革初期往往改革决心较强,改革力度较大,教师积极性较高,但由于缺乏课改评价体系和标准,教师缺乏督促和动力,使课改越改越没,最终恢复了传统教学方法。针对这一问题,职业院校领导应从以下两点进行改进。
(1)加强课改实施中的组织和管理,层层落实,使课改能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2)建立相应的课改评价体系和标准,定期组织教师听课,开展教学比赛,评选课改新星,督促教师将课改进行到底。总之,职业院校的课程改革是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顺应时展的必然结果。这一创新过程必然会走很多弯路,出现很多问题,我们对待课改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管理和控制,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课改真正有所改革,有所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彦才.新课程改革:尴尬与应对[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6):26.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就业能力;高素质人才
对于不同的课程观念,是人们对于多种教学主张的看法,人们在不同观念中会产生不同的课程观,这直接影响了课程改革的结果与影响。当前我国高职院校都在进行课程教学改革,这是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也是实现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然而一些院校依然存在着阻碍课程改革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应当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地区的市场需求进行课程改革,培养出适应于岗位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一、现代高职院校课程观念的提出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对于课程的解释是“课程学业的进程”,也就是教师所需要教授的课业内容与教学大纲进度的总和。教育学家石伟平先生对于教学中的课程设置的定义是“能够实现师生教学计划的教育环境,并且在这个环境范围内进行的教育活动。” 在当前高职院校教学中,课程是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理论与操作技能基础的总和,是教师教学工作与学生学习过程的总体的安排。我们教学中,课程是最重要的是为了能够完成学生的学业,首先是高校教育的改革起始点与终点站。曾经姜大源先生说过,“在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任何一种教育体系都是以课程设置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发展改革必然与课程改革相关联。”其次,课程设置与教学质量直接相关联,并且以载体的角色出现。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虽然学生入学要选择专业的方向,但是在日常学习活动中,要接触的是每一门具体的课程,这是他们能够获得专业技能的最主要的途径,是教育质量提升的直接体现。第三,它能够让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提升,是学生整体能力建构的奠定者,在当前的高职教育中,课程是让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岗位的桥梁,它的根本任务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获得从事岗位工作的能力,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并且能够让自身得到发展。
反观当前课程,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影响,因此课程甚至已经难以与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并且有着巨大的矛盾。为此,许多教育专家针对课程改革提出了多种看法,虽然形式不一,但是都有着相同的核心,就是为了实现学生的能力发展。比如以西方国家为例,高职院校课程理论强调要让学生培养出主动性,而将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放在次要地位。在美国的七十年代开始,就有了人文主义的学习课程,认为教学需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尤其对于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行培养与引导,通过课程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而不只是对学生的认知进行扩充。由于学习是一件主观性的事情,是以内部动机为基础的,因此高职院校课程需要以学生兴趣相联系,通过课程来影响学生的人格与态度的发展,这样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了现代的课程观念,教育学家认为在高职院校中,课程设置作为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教学任务与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核心的内涵应该是在高职院校的环境中让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课程设置不只是针对学生需要的知识进行灌输,而是给予学生能够主观学习的机会,并且是课程资源配置的支配者,而不只是一个被动的课程内容的接受者。我们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需要转变传统观念,将当前的理论成果与社会文化相结合,渗透到各个学科之中,让学生能够实现全面素质与操作技能的提升,进而自信地走向日后的工作岗位。
二、当前高职院校课程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改革成为当前教育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任务之一。每个高职院校有着不同的课改方式与模式,由于我国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起步较晚,因此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与改进:
首先,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协调性较差。由于与普通高校的生源差距,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表现出文化基础较差的现状,一些学生对于公共基础课程兴趣不高。学生在进行岗位技能实践的时候,忽视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一些高职院校为了能够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因而减少了一些选修课程的比例,学生在选择方面较窄,缺乏主动权,进而使得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不高。在授课方式上,学校一般都是采取基础靠前,专业靠后的授课模式,在最后才施行实践的课程,这使得课程内容相互衔接松散,内容脱节。
其次,高职院校设置的课程与社会需求不符。一些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计划,不去考虑社会需求,让许多学生走出校门后难以胜任工作岗位的工作。我国的一些高职院校是由中职升级转变来的,因此在教学计划与内容上缺乏自身的特色。一些原有的课程都是中职课程简单转变内容继续教授的,比如在一些高职院校中,机械类的专业就将中专原有的《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等科目合并转变为新的课程《机械制造技术与研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能满足对技能的需求,难以胜任生产一线的工作,有些毕业生甚至在工作岗位上闹出了笑话。
第三,教师综合素质较差。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只有少数人曾经在生产一线从业过,而大部分教师也是高校毕业后就走上工作岗位,因此动手能力较差,在课程教授的内容中缺乏与生产一线的信息内容,并不能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实践得出结论传授给学生,也无法将企业最新的信息与工作方式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来。
三、高职院校课程理念改革策略探讨
首先,以就业为导向原则设置课程。高职院校的定位就是为了培养出适应岗位的高级技术型人才,可以说教学的基本方针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因此我们对课程改革的原则就要将人才培养计划与社会岗位需求相挂钩。首先,职位对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有着成果验收的职能。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都是靠学生就业来进行验收,对于高职的课程教学改革有着反馈性的作用。其次,就业导向能够对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有着准确的定位引导作用。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专业教学的质量,实现就业率的提高。因此课程改革应当围绕就业情况进行调整,对就业率较低的专业进行课程改革。第三,就业能够对高职课程改革有着调整优化的效果。如果课程改革成功,就能够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但是如果改革失败就会影响就业率。因此我们需要对就业状况来对课程进行调整改革。第四,就业岗位的需求能够引领课程改革的特色施行。课程改革是以就业为导向,因此在改革中应当针对岗位的适应性进行调整,培养出高素质的高职人才。
其次,优化教育课程体系。我们在课程改革中,应当注重课程主体改革的多元化。我们对课程转变过程中,要以企业需求为开发主体,在高职院校中建立企业的领导者的专业指导机构,能够让专家定期来参与到培养人才的课程建设之中。在另一方面,实现课程结构模式的立体化,对专门的职业进行剖析,将基础理论、操作技能等方面重新进行调整,实现课程的灵活多变,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就业适应性。
第三,坚持理论适度原则。在当前的高职院校中,一般将理论过于偏重,却忽视了实践技能的操作;而有的学校由于认识到操作能力的重要性,因而忽视理论的教授,因此我们对于理论教学的度需要重新进行考量。在前不久,教育部提出了对高职教育的意见中,认为基础理论课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因此我们需要考虑在教学中的理论教学所占的比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理论适度原则。在当前的高职院校中,理论教学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我们只有把握好理论教学的分寸,多与少都难以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如果理论所占比例较多,则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相悖,操作能力较差;如果理论较为贫乏,则不利于学生文化底蕴的形成,因此必须要坚持理论适度的原则进行课程改革。
第四,在课程教学中注重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变。传统的教学中,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然而在当前以培养综合能力为导向的课程教学,需要让教师与学生进行调整。在当前的课程观念中,需要融入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顺应市场岗位的客观需要。首先,教师的角色需要进行转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以理论灌输为主,让学生能通过考试,这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因此许多教师都认真备课,让每个学生能够更多地被灌输专业知识。然而这些知识很有可能只是一小部分的学生需要的,在当前的新型课程观念中认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主学习,而教师是由一个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管理者,通过多种方式激发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角色的转变,很容易使得教师难以适应自己的角色定位,因此学校也要及时对教师进行相关的教育培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水准与要求。
在另一方面,学生的角色也有所变换,学生由传统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动者,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以班级进行学习,被动地听老师的讲解,但是他们面对的是竞争激烈的社会岗位,因此要不断汲取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在学习上要增强自己的主动性与独立性。在西方国家,教师重点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让他们能够自觉地学习专业知识,并且扩充自己的能力,而教师只是简单地进行引导与提供教学材料。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体育教学;方式;创新
一、新课程改革与中学体育教学
1 新课程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人才的内涵也在发生着变化。现代社会的人才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有较强的个人能力以及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只重成绩轻视能力的教育观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定义,党和国家审时度势,针对传统教育观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模式存在的不合理方面,提出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改适应现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对传统教学模式不合理的地方提出了改革要求,因此需要各级学校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地响应,并且切实采取措施加以落实。新课程改革注重对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同时强调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理解的层面,更要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能力,在具体实践中能够应用这些技能。新课改也强调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人格更加健全。
2 新课程改革下的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加强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有效教学手段。体育教学长期以来服务于各级学校的教学实践,成为我国教育的一大基本科目,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放松身心,舒缓脑力劳动,提高学习效率。因此,体育教学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但是,长期以来,社会和家长对体育教学存在着一定的误解,认为体育活动会缩短学生的学习时间。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出台后,社会和家长重新认识了体育教学,体育教学的意义与新课程改革中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不谋而合,具有很强的教学意义,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非常重要。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定义为:不仅要有较强的科学文化素质,还要有一定的综合能力,综合能力包括身体素质和体育意识,因此,体育教学的意义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体育教学创新
1 转变教学观念,学习新课改精神
新课程改革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定义的改变,以及对传统教学模式僵化提出的改革要求。因此,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剔除以往只重成绩而忽视对学生兴趣培养的教学观念,剔除以往“教师处于教学主体地位”的观念,真正意识到自身教学思想的局限性。具体到中学体育教师,要改变以往教学观念中布置任务的思想。过去,体育教师每堂课都有教学任务,比如,具体开展跑步、球类、游泳等任务,认为学生完成了这些教学计划,教师的任务就完成了,这样的观念缺乏对学生本身的关心。缺少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关心,难以达到加强学生素质和培养学生兴趣的新课改要求。体育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改精神,加强对学生本身的关心,将教学任务作为开展教学的辅助,而非目的。
2 探索积极的教学模式
积极的教学模式是指既能符合教学任务的具体要求。同时又能体现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学模式。由于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时间较短,还没有形成规范的教学方法,没有总结出有指导意义的教学理论。因此,在当前的中学体育教学具体实践中,需要教师加强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模式,需要对以前的教学模式进行批判地继承,比如,传统的体育教学项目,田径、足球、排球、游泳等,这些教学项目都要继续开展,但是开展的模式可以进行改变。比如说,体育教师可以改变原先的讲解授课,改为让学生进行讲解和讨论,然后教师订正学生观点不正确的地方,最后进行点评。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体育运动规则的了解和记忆,在具体实践中应用这些规则。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中学体育实践中体会更多的乐趣。
3 加强师生互动,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的模式和教学方法都要进行改变,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在细节上进行把握。细节的改变可以使得量变引起质变。加强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流中学习体育规则、提高运动素养。体育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之中,使学生能够主动地与教师交流和互动,增强自身对体育运动和体育课的兴趣,从而加强自己的实践意识,以另一种姿态投入到体育教育实践中。
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学科的兴趣,作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体育教学课要承担起新课改所赋予的教学任务。中学体育教师要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积极地探索教学模式,使体育教学实践更加符合新课程改革和现代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琨,新课改中体育教学方式探析[J],河南农业,2010(22).
[2]王萍,新课改与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J],安顺学院学报,2010(12).
【关键词】课程改革;小学语文;语文教学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一步步深入,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对于小学语文教学都有着新的要求与特点。为了保障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要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普遍不高的现状。这是一条需要付出很大努力的道路,需要课程改革的建设部门深刻了解教师的综合素质,关注目前教师教学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自身存在对于学习阻碍,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
一、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
(一)小学语文师资无法满足需求,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之所以对于我们的课程改革的进程有着刻不容缓的要求,是因为在目前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还是有大量问题的存在,导致我们小学语文长期不能取得良好教学成效的窘境。首先是“以学生为本”的观念较为淡薄,我们的教师总以为小学阶段的学生的思想还没人养成对于问题看法也是十分简单,于是在教学中忽略了对于他们的看法的表达;其次,探究性学习的实施效果不佳,是因为探究性学习对于目前的小学生来说是不适合开展的,文学深度太深稍微掌握不好还反过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我们教师对于教材的利用还不够精妙,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对于教材中的内容直接照抄照搬,不会加以理解用新的方式尽心阐释,使学习的内容简单单一,学生积极性也不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课程改革迫在眉睫,我们有必要从源头抓起尽心课程改革,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与综合素养。
(二)促进学生成长,课程改革是最佳办法
学校作为培育人才的机构,促进学生的成长是我们的共同目标,那么人如何更好的服务与学生的教学,促进他们的成长,新课程的改革是我们的最佳办法。简单来说我们可以从两个个方面进行努力:第一,要求我们以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为标准,为此我们来进行合理的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法的选择,进而让学生真正掌握新课程改革时期对于小学语文的新要求,同时对他们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都有正确的引导作用;第二,我们常说“年轻即出发”,我们可以抓住年轻教师的加入这一契机,年轻人没有思想上的条条框框,思想放得开更容易接受新课程的理念,这对于新时代学生的培养十分有利。少了对于标准答案的追求,多了对于个性理解的表达;少了对于严明纪律的要求,多了对于愉快宽松的解释。这些改变都是适应我们新课程改革的,为我们的学生成长营造一个有价值的氛围。
(三)配合综合人才输送,课程改革优先选择
随着时代的发展,每一年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都会随之更新那么我们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也会做出改变,为了配合综合型人才的输出,课程改革是优先选择。比如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是通过增加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提高教学水准;其次,我们可以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如网络论坛、三下乡等活动的开展,扩展学生视野;最后,可以改变我们的培养形式,突出个性教育,培养出新世纪人才。源源不断的人才输出,还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
二、课程改革的具体建议与策略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落实科学的教学评价
“以人为本”是我们新课程改革中基础思想,一方面是在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上,满足更大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准,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我们为此务必要做好两件事情,第一是要科学落实我们的教学评价,不单单是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整体上的评价与细节上的反思改善,同时要求学生可以对我们的教师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让他们的提出对于老师的建议,更直观地了解到学生对于老师的要求;第二我们可以先进地引进导师制度,我们教师虽说已是经验丰富,但是教学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们可以组成一对一的团队,适时地对于教学活动提出针对性的建议的优化性改善这对老师的成长也是极其有利的。
(二)构建新课程改革新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
我们对于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有两个最基础的要求,那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所以建立一个“工具性”和“人文性”俱佳的教学体系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我们也可以从两个基本点入手。第一,加强对教师汉语言课程、心理学、教育学等课程的专业建设,这是学生提升综合能力的直接途径,也是学生体会语文学习工具性的直接接触;第二,是文学课程的优化,是让学生接受文化熏陶的有效方法。“工具性”与“人文性”相互交融,让小学语文的各方能有机结合。
(三)增加创新成分,创设创新型课程
为了改变现阶段小学语文探究性课程开展不力的窘境,也回了弘扬当代创新思想的要求,开创创新型教学课程显得尤为重要。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网络论坛的讨论活动,开拓视野与强化逻辑,同时也可以开展三下乡活动,与新的同学探讨语文学习的心得体会,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都是很有帮助的。
三、结语
以上是笔者针对新课程改革展开的简要议论,以新语文课程理念与新生成的教学标准为尺度,来衡量我们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会发现有很多的问题急需我们解决,为此我们广大教育同仁还要一同为了更好的明天做出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田慧生.关于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的几点思考[J].人民教育,2005(9)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改进措施
一、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滞后
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育观念滞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农村学校而言,容易形成一个误区:把素质教育简单化,将素质教育理解为就是要开设选修课,开展课外活动,发展特长。[1]学校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对教师、学生以及校风、学风等都具有精神引领的作用,对教师、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更新也具有科学导向的作用,因而学校自身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极、科学的态度与正确、合理的教育观念对农村学校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取得长足进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2)对于农村教师而言,其教育观念的滞后性主要表现为对新课程的认同感不够。课程学者认为,尽管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积极态度也许不能精确地预测改革的实施,但认同感对决定改革成败而言仍然非常关键。[2]也就是说,作为课程实施的主要参与者与导向者的教师,如果缺乏对新课程积极的认同感,将很有可能会中断课程的实施,使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为空头文件,达不到课程改革所预期的目的。
(3)对农村家长而言,其教育观念的滞后性主要表现为对新课程的不理解。农村地区许多学生家长依然还停留在“分数至上”、“题海战术”的旧观念里,对于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减负、素质教育等新观念理解得不够透彻,当家长们看到孩子放学回家没有作业或者有很少的作业的时候,就会对新课程有所担心,就容易在新旧观念对立和冲突时对新课程有所抵触。家长对新课程的抵触情绪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新课程的态度以及学校对新课程的实施。
(二)资源配置不均
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经费资源短缺。很多地区在基础教育阶段片面追求升学率,并因此打造“省重点”“市重点”“示范”榜样学校等,这一做法意味着更多的资金投入,需要更多的办学经费。[3]而这些所谓的“省重点”、“市重点”、“示范”学校等很少分布在农村地区,因而政府有限的教育经费很难在城乡之间进行公平的分配。2006 年国家实施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加大了对农村小学的经费投入,但新机制的实施对缩小城乡间普通小学教育经费的投入差距作用并不明显。[4]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没有完全改善城乡之间长期存在的基础教育经费分配不均的问题。因而对农村学校而言,由于长期缺乏充足的教育经费投入所导致的基本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等得不到有效更新,使得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农村学校的推进缺乏物质方面的保障,因而很难达到课程改革的预期目标。
(2)课程资源匮乏。农村地区由于教育经费的不足,对课程改革的投入更少,很多地方没有任何投入,严重制约了课程改革的效果及其推广。[5]对西部地区农村学校而言,有调查表明,有58.2%的教师认为,“学校获得教学资源有限,影响到学生的培养”;教师普遍反映,“教学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学生的阅读量少,学生掌握课外知识少,图书、网络方面接触有限,这样造成学生知识面比较狭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比较大的困难”;当问及教师“现有的图书资料能否满足您的教学需求”时,回答完全能满足的只占7.2%,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的占32.6%。可见,农村学校匮乏的课程资源无法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制约了改革在农村学校的推进。
(3)师资队伍薄弱。尽管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很多方面都着力于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但从总体的实施情况来看,由于一些历史遗留的问题,农村教师队伍还是相对比较薄弱的。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骨干教师少,高水平教师流失严重,教师培训机会少,部分教师知识老化、教学方法陈旧,难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致使新课程的部分理念和内容难以落实,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研等难以实施。[8]薄弱的师资队伍并不能满足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致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农村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促进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的措施
(一)多方并举,确立全新教育观念
(1)教育观念的更新,首先要从学校入手。学校作为课程改革实施的主要场所,需要对新课程的理念有一个清晰透彻的理解。从学校方面把握好新课程的“魂”,而非新课程的“形”,才能引领教师、学生更好的理解并实施新课程改革。学校从教育理念上要打破“为农”和“离农”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冲出应试教育的禁锢,为课程改革提供一个宽松的制度支撑。
(2)要提升教师对新课程的认同感。教师只有在对新课程改革充分认同的基础上,才能够对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加以实施,同时对家长观念的转变也具有积极地导向与引领作用。只有从观念上真正认可新课程的理念,认知上理解新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才能从实践上促进新课程的实施。
(二)政策倾斜,充分合理配置资源
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城乡在学校教育上的差距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因而要促进农村学校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潮流,需要政府政策上的支持与倾斜。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学校的重视,适当加大对农村学校的资金投入与设备更新力度,为农村学校提供适合进行课程改革的物质环境与制度支撑。
(1)增加对农村学校的经费投入,加快农村学校图书资源建设。及时有效的杂志和期刊读物不仅有助于教师了解课程改革的最新动向,也为教师教学方法的更新提供了理念支撑。同时,丰富的图书资源也增加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对学生思维的开发与拓展都具有积极地引领效果。
(2)增加计算机设备投入,加强农村学校互联网建设。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及时有效地获取知识、共享优秀教育资源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撑。因而需要政府增加部分教育经费用于农村学校计算机设备的购置及互联网的建设。
(3)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面对农村师资队伍薄弱的现状,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教师的资金投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使其能够心无旁骛地推进课程改革的进程。同时,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技能的提升、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评价的改进等都离不开师资培训,因而,及时充分有效地教师培训也是推进农村课程改革进程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徐陶.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几个趋势[J].当代教育科学,2005(18):19.
[2]王文岚,尹弘飚.简析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认同感[J].上海教育科研,2007,02:28.
[3]郭宁.论我国教育部公平现状[D].烟台:烟台大学,2013.
[4]冯学军.中国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不均衡问题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3.
[5]唐丽芳,马云鹏.新课程实施情况调查:问题与障碍[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22(7):52.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进行课程改革的主力军,是课程改革成功实施的基本保证。
1 崇高的思想政治素质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决定着教师素质的优势、教师职业活动的方向、职业活动的态度和教师工作的效益,同时,也影响着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教师必须把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自觉加强道德理论学习,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自觉地投身到课程改革中去,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改变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2 对教育事业的爱心与责任心
爱心与责任心是教师必备的、最基本的职业素质。这一素质具体到教师身上就应该表现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高度的责任感。教师通过热爱教育事业和学生,进而热爱学校,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善待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情况,对教学方式、课程内容等进行改革,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教师有爱心和责任感,就会主动刻苦钻研业务,积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课程改革。
3 过硬的业务素质
教师只有具备高水平的业务素质,才能教出一流的学生。教师要想具有高水平的业务素质,首先教师要有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意识,要树立终身学习、向时代学习的观念,永远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关注本学科发展和课程改革动态,熟练掌握系统、扎实、渊博、精深的专业知识,这是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也是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基础和前提;还要熟悉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知识,以便更好地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其次,应构建多元化智能结构,提高教师的课程素养和课程开发能力,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积极投身到课程改革中。最后教师应具备教育教学综合能力,如语言表达艺术,教育教学组织监控,现代化教育技术等能力,还要学会创造性反思,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思考并提炼出实践当中遇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积极主动地寻求自己的专业发展,去研究自己的教学,使课程改革更加有效。
4 过硬的教育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是学校不断前进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教师对教育教学规律深入研究、对教育教学现象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的必由之路,教育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推动课程教学改革,促使教师由“传授型、经验型”向“科研型、学者型”转变,只有坚持走教育科研之路,才能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使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得到贯彻与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 课程改革 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4C-0065-02
课程改革是高职院校当前所面临的教学改革的重点,其改革成效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高职院校对课程改革进行积极探索实践,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大刀阔斧地开展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有了很大的改变,教学能力有很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较大的转变,这是值得肯定的。然而,课程改革在推进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障碍,影响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改革的实效性有待提高。本文分析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并对深入课程改革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地进一步更有效实施课程改革。
一、课程改革中的关键问题
(一)明确课程改革目标。《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落实到具体的课程目标,就是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满足岗位需要作为课程架构的底线。但是,如果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仅定位在就业导向,以专业知识与技能“够用”和“实用”,能上岗、能就业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就会弱化对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培养,忽略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换岗能力的培养,显然不能满足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也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及自我提升能力的培养。因此,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定位应立足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向学生传授具有通用性、可迁移的知识和技能,而不是高度专门化、狭义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课程观应从原先单一的技能型向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多元整合型发展,把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等各类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确定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的课程模式。课程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基础上,编制课程计划的方式及确定课程的结构体系的范式。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对课程模式进行大量积极的改革探索。目前,我国高职课程模式通过借鉴发达国家高职课程模式,结合我国高职职业教育实际,探索出适合中国高职的课程模式。例如,“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行动导向课程模式等。但传统的“三段式”和学科课程模式课程注重的是学科的系统化和知识的完整性,这些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言是不够的。职业教育应转变思维方式,根据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设计课程,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的工作过程的机会。目前高职院校主要实施的是姜大源提出的行动导向课程模式。行动导向课程借鉴了德国行动导向的思想,突出实践导向,能力核心,高职教育课程目标应具有“定向性”,内容具有“应用性”,实施与评价具有“整体性”。行动导向课程模式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但是,行动导向课程模式并不是课程的唯一模式。课程模式的选取应该结合专业的特点,结合人才培养的目标以行动导向课程模式为主,此外,还可以是多种形式结合。
(三)加强建设师资队伍。高职院校应重视“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案及切实可行的课程标准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双师型”教学团队则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关键。因此,建设一支能规划改革方案、开发课程标准、实施课程教学的高素质、高技能的教学团队,是专业课程改革的第一要务。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校企合作、专兼结合、‘双师型’结构合理”,核心是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良好的师资队伍是课程改革实现的保证。目前,“双师型”师资力量薄弱。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直接脱胎于学科本位的培养,缺少行业经验,对职业能力应当具备的知识、素养难以把握,在课程知识选择与编排中遇到很大的困难。“双师型”教学团队的打造迫在眉睫。
(四)加强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教学设施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依托,进行课改特别是开展行动导向教学,意味着教学要大量依靠实训、实习,必然需要购买更多的教学设备,教学设备不增加很难实现课程改革的效果。怎样在经费紧张、投入不足的情况下积极进行实验实训室的建设,提高实训室的使用率?教学改革在成本投入的度上如何把控?教学改革中教学设施的适度建设应引起关注和重视。
(五)完善课程改革保障机制。课程改革的动力需要进一步激发。课程改革除需要在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的理念指导下开展外,课程改革的成功还取决于教师课程改革的动力。由于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课程结构建立、课程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等多方面的工作,甚至有些课程体系需要重构,教学之外的改革工作量很大,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教师的传统的工作模式,部分教师存在观望、抱怨的情绪。因此,完善教学管理上的机制,激发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动力,提高教师的积极性迫在眉睫。
二、深入课程改革的建议
课程改革除需要教育教学理念先进、目标明确、师资队伍强大、教学设施等能满足要求外,还需要高职院校在教学组织管理上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还要与科研协同,完善激励保障机制,以使课程改革深入并推动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加强学习,明确目标。课程改革在教学改革中牵涉教学的方方面面。深入改革必须对课程模式、教学内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系统的研究与改革。课程改革不是对课程简单的修修补补,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需要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与参与及深入研究。高职院校应通过深入学习,使教师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目标,统一思想,为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二)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有步骤地进行课程改革。当前,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化发展,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模式、教学方法等成为专家学者进行研究的前沿。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领域在课程开发已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成果在教学实践中还未真正得到深入地推广运用,这导致高职院校课程改革难以深入进行。课程改革可以先在重点专业的建设试点,并借鉴国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学习示范校先进的经验,聘请有关专家到学校指导,有步骤地推进。
(三)加强课程改革工作与科研的结合,确保课程改革的规范性与科学性。要减少改革带来的弯路,应大力开展课程改革理论研究。应整合高职院校的教学与科研资源,通过科研,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及课改方案。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课程开发指导手册及标准,建立课程改革的规范,确保课程改革的效果。
(四)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课程改革必须以教师为主体。从课程改革实践来看,改革的困难,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教师主体地位的缺失。要提高广大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就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例如,解决教师工作量的计算及绩效问题,职称、学历提升问题,帮助教师及时将课程研究与开发的成果提炼、转换和实现,充分调动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
总之,课程改革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推进与实现受到高职院校设施设备、师资的专业水平、教学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如果课程改革脱离高职院校的实际,没有教学制度,缺乏有效的管理保障,则改革就会落在理念上,停留在文件中,不具有实施的意义。同时,课程改革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既要有积极的热情,又要有科学的方法,这样才能实现课程改革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雷正光.高职课程及其体系和目标研究[J].职教论坛,2005(6)
[2]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5)
[3]陈旭辉.浅议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