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逻辑思维训练对孩子的好处

逻辑思维训练对孩子的好处

时间:2024-04-01 10:58: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逻辑思维训练对孩子的好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逻辑思维训练对孩子的好处

第1篇

思维能力是一个人的核心能力。孩子的思维是后天形成的,水平不断提高。孩子思维处于直观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过程中,抽象逻辑思维已经开始萌芽,具备了进行思维训练的基础。下面小编为你整理孩子思维能力锻炼的黄金期,希望能帮到你。

在宝宝出生的那一刻,他就开始认识这个世界,也在开始学习并运用思维来思考东西。

逻辑思维能力是孩子智力活动能力的核心,也是智力结构的核心,因而逻辑思维能力是孩子成才最重要的智力因素之一。逻辑思维能力在一个人一生的任何阶段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儿童发展的早期,如果父母注意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这对于孩子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奠基性的作用。

人的逻辑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即由动作思维发展到形象思维,再依次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对于6岁以前的孩子来说,这个时期是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萌发期和关键期,所以,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是从小就开始发展的,要让孩子更聪明、更胜人一筹,从小就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变得相当重要了。

0~3岁:动作思维为主在这个阶段,思维是依靠感知和动作来完成的。孩子只有在听、看、玩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进行思维。比如说,孩子常常会边玩边想,但一旦动作停止,思维活动也就随之停止。

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生理、心理发展都不完善,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往往都是从最基本、最简单的做起。

首先,理解数字的基本概念。这个阶段晚期的不少孩子,就已经能够从1数到10了,甚至能数得更多。父母在教孩子数数时,不能操之过急,应多点耐心。让孩子一边口中念念有词,一边用手摸物品,这些物品可以是珠珠、碗、豆豆等。因为孩子能够用手触摸到着物品更加能引起孩子数数的兴趣。

其次,学习分类法。引导孩子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东西,归为一类,可根据物体的颜色、形状、用途等不同的标准来分类。父母要注意引导孩子寻找归类的标准,即事物的相同点。这样也能够使孩子注意事物的细节,增强孩子的观察能力。

这时父母们要注意的是,应该根据这个时期孩子的发展特点训练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对物体进行归类的时候,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动手把同一类物体摆放在一起,之后再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重新归类,引导孩子动手操作。

再次,让孩子了解顺序的概念。这种学习有助于孩子今后的阅读,这也是训练孩子逻辑思维的重要途径。这些顺序可以是从大到小,可以是从硬到软、从甜到淡,同样也可以反过来排列。如家长可以拿来几个大小不同的苹果,让孩子动手把苹果按大小排列起来;或者拿来软硬不同的东西让孩子按照软硬度来排列。

当然,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还有许多可以训练孩子的逻辑思维的方式和方法,也同样有许多内容可以有助于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如让孩子掌握左右、前后、里外等的空间概念。其实,只要父母善于发现,拥有一双智慧的眼睛,就一定可以在生活中逐步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3~4岁:从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过渡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从动作思维向形象思维过渡。所以,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的思维就可以依靠头脑中的表象和具体事物的联想展开,他们已经能摆脱具体事物或行动的束缚,能运用已经知道的、见过的、听过的知识来思考问题。虽然这个时期的动作思维仍然占很大的部分,但是形象思维也占了相当的比例,孩子的思维活动已经可以依托一个具体形象来展开了。

在这个时期,如孩子数1~10的数的时候,刚开始可能要依托或借助一些具体的物体(如10个珠珠等)才能完成,但是只要父母注意引导,就可以逐步地过渡到用眼睛“默数”的程度。这其实就是一种从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的简单转化。

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父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逐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首先,培养简单的看图说话的能力。在认数1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说出带有数量的一句话;在认数2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孩子说出带有数量的两句话;依此类推,逐步提高难度。在加法的学习中,通过展示图形,使孩子说出2句或者3句话等等,通过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对加法意义的认识,同时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这也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观察能力的培养。观察使思维的眼睛,孩子通过观察获得表象,又通过观察进行比较异同,进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如大小观察、种类观察、颜色观察等。观察有序能促进思维有序,使学生考虑问题有条有理,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同时使语言表达趋于条理化,促进思维能力的逐步提高。所以,观察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再次,动手的能力的培养。这个时期的幼儿已经从动作思维过渡到具体形象思维,但是思维仍然离不开动作和表象,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促进思维能力的萌发。

其实,培养这个时期的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许多的方法,父母要能够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在与孩子接触的过程中,一点一滴地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4~6岁: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但已经初步出现抽象逻辑思维4~6岁的孩子思维已经能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逐步过渡。对于事物的理解也发生了各种变化。首先,从理解事物个体发展到对于事物关系的理解;其次,从依靠具体形象的理解过渡到主要依靠语言来理解,譬如当你用语言向孩子描述事物时,一般情况下他都会理解。

第三,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不停留在对事物的简单表面的评价上,现在已经开始对事物比较复杂、深刻的评价。早期的孩子在看电视的时候,他只能简单的分辨出所谓的“好人、坏人”,这时他已经能知道好在哪里,坏在哪里,还会用各种理由来说明他的看法。另外,这个时期孩子的思维已经能够从事物的外表向内部、从局部往全面的深度去进行判断和推理,并且在不断地加深。

其实,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 家长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很多事情来促进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逻辑思维是一项高级的智力活动,它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在实际操作中,父母可以多加利用。所以,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1.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独立思考能力是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使孩子养成独立思考习惯对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的孩子遇到各种疑难问题,总希望家长给他答案,而有的孩子还处在自己思考的过程时,有些家长就迫不及待地把答案告诉孩子了。这样,虽然当时解决了问题,但从长远来说,对发展孩子智力没有好处

因为家长经常这样做,就会养成孩子依赖家长的习惯,而不会自己主动去寻找答案,不可能锻炼出独立思考的能力。高明的家长,面对孩子的问题,告诉孩子寻找答案的方法和途径,启发孩子了怎样去想、去分析,怎样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和经验,怎样看书,怎样查参考资料等。当孩子自己得出答案时,他会充满自豪和成就感,他的思维能力也会逐步提高,从而产生新的动力。

2.讨论、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在孩子的生活中、学习中,在家庭生活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解决。家长应引导孩子并与孩子一起共同讨论、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付诸实施。这个过程中,需要分析、归纳,需要推理,需要设想,需要设想解决的方法与程序。

这对于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好处。所以,在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时候,家长同时也应该有意识的帮助孩子学会一些基本方法,以促进孩子思维能力的较快提高。这些基本方法包括:比较、分析、综合、概括、抽象等。当然父母不能只是用泛泛而谈、过于理论的方法来指导孩子,应该在具体的生活情景或者例子中,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向孩子讲解和引导才行。

3.丰富孩子的知识孩子的知识越丰富,思维也就会越活跃,因为丰富的知识也经验可以使孩子产生广泛的联想和想象等,使逻辑思维灵活而敏捷。以化学家门捷列夫为例,他之所以能发现和创建元素周期表,这是不仅仅是因为他深通化学知识,而且他还对物理、气象等科学领域都有涉猎,从而才能科学地制定出在人类化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元素周期表。

同样,如果孩子的阅读能力有限,家长可以多给孩子买一些动画书、卡片、通俗易懂的故事书,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找一些动脑筋的故事书籍,如寓言故事、科普性读物等,常常拿出来和孩子一起讨论,这样就能提高活跃孩子的思维,提高他们进行积极的逻辑思维的兴趣。

需要指出的是,家长在向孩子传授知识的时候,应该立足于让孩子对这些知识充分理解,这是提高孩子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前提。因为孩子不理解的东西,是很难去进行积极的思考的。所以,有目的的扩大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知识也是提高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见多识广,孩子的思维能力才能够在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更加积极地开展起来。

4.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孩子的思维活动很容易受到其兴趣的支配,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不断地激发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因为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是逻辑思维能力的来源之一,只有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的孩子,才会引发其对于更多的事物思考。

因此,家长在指导孩子进行思维活动时,应该一方面根据孩子的兴趣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另一方面,要善于激发孩子对于事物的兴趣。

5.让孩子经常处在问题情景之中思维是从问题的提出开始的,接着便是一个问题的解决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一个逻辑思维的训练过程,所以说问题是思维的引子,经常面对问题,大脑就会积极活动,从而有效地训练逻辑思维能力。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知道,年幼的孩子总会提出各种稀奇古怪、各种各样的问题。其实,当孩子爱提各种各样的问题的时候,家长要跟孩子一起讨论、解释这些问题,家长的积极主动对孩子影响很大。如果遇到家长自己也弄不懂的问题,那么家长可以通过请教他人、查阅资料、反复思考获得问题的答案,这个过程其实可以给孩子提供很好的榜样,引导孩子遇到问题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这也最能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对于这个时期的幼儿,家长也可以在生活中经常对孩子提出一些问题,或者针对一个问题进行讨论。所以,家长应鼓励孩子对客观事物进行提问和思考,尤其是当孩子凭自己的经验作出了判断,并发表意见的时候。这样能使孩子对客观事物的浓厚兴趣转变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因为强烈的求知欲望能极大地刺激孩子的大脑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6.利用想象打开思路想象力是智力活动的翅膀,它能为逻辑思维的飞跃提供强劲的推动力。因此,要善于对孩子提出各种问题,让孩子通过想象来打开思路。物理大师牛顿在苹果从树上掉下现象中引发出想象,最终研究出万有引力律。某物理学家在评价爱因斯坦时说:“作为一个发明家,他的力量和名声,在很大程度上应归于想象力给他的激励。”这些都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想象的重要性。

其实,对于家长来说,要孩子发挥想象并不难,关键在于家长随时随地的启发,生活中只要家长善于发现,善于抓住时机,就一定能够非常科学有效地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比如,当看到小汽车圆圆的轮子时,可以让孩子想象一下,圆的轮子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家长提出任何具有想象意义的问题,孩子们的回答都可能千奇百怪,也可能大大出乎家长们的预料,在这个时候,家长千万不能嘲笑孩子的创意,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家长所需要做的就是给予孩子积极的鼓励。

其实,以上各种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只要经常使用,运用得当,就可以有效的提升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只要父母做个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利用各种时机,就一定能够有效地提升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2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学生;编题;创新;能力

谈起如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效,每个数学老师都会有很多教学经验和方法,在众多方法实施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忽视对学生学习编题能力的培养,而我认为注重对学生编题能力的培养恰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一个法宝,它可以让学生“学得深,吃得透”,可以为以后学习奠定基础。下面我将浅谈编题的好处和方式。

一、编题的好处

1.题的好处之――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培养尤为重要,比如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而举一反三的能力的培养,既可以培养孩子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孩子探究思维的灵活性和求异性,通过对学生编题的训练,恰好可以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采用“一题多变”的思维训练,把数学基础知识融合在一起,掌握知识纵横关系,形成思维的系统性,有利于知识迁移。

2.编题的好处之二――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学生从小编题的训练,尤其是创编、仿编应用题的训练,需要学生紧紧抓住题中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只有理清数量关系才会准确编题。编题过程促使学生不断思考,要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数量关系,为了训练学生熟练编题,学生必须熟练掌握一些常用的数量关系式,如速度×时间=路程、单价×数量=总价、工效×时间=工作总量等。学生从熟记公式到运用熟练,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来源于生活,编题的过程让学生不断搜集生活素材,逐渐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妈妈买菜需要多少钱?铺教室地面一共需要多少块地砖?每公顷地收多少小麦等,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编题材料,让学生把书本知识与生活通过编题紧密相连,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编题好处之三――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

学生在编题过程中,往往需要积极动脑思考,思考题中哪些地方可以改编,怎样由一步题改编成多步题,创编出自己需要的类型题。思考的过程会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创新意识更强,让学生学习自主编题,是学生在主体活动中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编题过程为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营造了适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环境。

4.编题好处之四――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述能力。

编题训练要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数学语言要严谨、简明。在编题训练中,学生要考虑怎样把题编得有严密的逻辑性,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准确无误,不然,一字之差就改变了题意。如问题“还要多少天才能完成?”“要多少天才能完成?”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学生如果编题时不注意就会改变编题的原意。编题训练为强化学生语言的表述能力搭建了训练平台。学生语言表述能力会随着编题能力的提高而得到加强。

二、在常规课堂教学中,编题训练的过程

编题要遵循一定的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教师要提高思想认识,把培养学生学会编题的教学理念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中。

小学数学教材低年龄段中有让学生提出条件或问题的内容,算是对学生编题能力培养提出较早的一种要求或实践,除此之外,在教材和其它相关材料中再很少出现让学生编题的内容,这也是造成教师对学生编题能力忽视的原因,使教师从思想上没有意识到培养小学生编题能力的重要性。所以,要让教师提高思想认识,这是培养学生编题能力的前提。教师在教给学生基本概念时,要注意结合学生易于接受、感知的周围环境中的事物进行解释,阐述,经常训练学生对概念表达的意义所涉及的事物、问题用数学语言表达,让学生用最熟悉的事物做编题的材料。

2.仿编题是编题的基础。

编题形式多种多样,要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从一年级开始就可以让孩子们学习编简单的口算题。老师要有耐心地指导孩子,让学生参照老师写的算式仿编,再观察加减法编题的不同之处――加法的两个数可以随便写而减法则要注意用大数减小数,让学生知道编题的注意事项。然后,再让同桌之间玩出口算题的游戏,你来出,我来答,这样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口算的能力。口算题会编了,在学习简单的应用题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仿照老师出的例题,给例题换数字,换内容,开始引导学生仿编应用题。比如,动物园里有大象20头,小象15头,问大象比小象多几头?学生可以把20和15换成别的数字,但同样得考虑大象的数量要比小象数量多才行,这也让学生知道编题时不能随意地安数字,要考虑数量关系。教师再引导学生把大象换成别的动物或者别的物品。这样编题熟练后,让学生练习看算式编应用题。这时,学生要考虑加法怎么提问题,减法怎么提问题,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从小得到训练。等到学习改编应用题时,对从小学习编题的同学来说,不再感到一筹莫展。接受改编应用题的这部分知识,在学习编题的过程中,要让学生逐步适应学习编题的过程,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3.学会改编题是编题的重点。

学会改编题可以让学生掌握一题多变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复杂的数量关系,提高解难题的能力。

(1)改编简单应用题。

改编题的训练可以先从把原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互换开始,改编成一道新的应用题。如:小明买了16袋奶,喝了10袋奶。还剩多少袋奶?让学生把问题变成条件,把第一次求出的剩余6袋奶变成已知条件,把买了16袋奶或喝了10袋奶两个已知条件之一变成问题。这样就可以改编成不同的两道应用题。原题和改编的两道题虽然问题不同,但它们数量关系是有联系的,让学生通过对比掌握数量关系的转化,为进一步改编复杂的应用题打下了基础。

(2)改编复杂的应用题。

一道复杂的应用题,理清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在讲倍数关系的应用题时,我让学生试着把题中所给的大数和小数互换,让学生通过对比,了解数量关系的变化,让学生更能明白求大数和小数的不同。此外,要加强学生读题训练,读题时要抓住题中的重点词句,同时也是改编题的重点。而在让学生练习编和倍、差倍用题时,我让学生练习把和倍应用题改编成差倍应用题,让学生在改编过程中体会出两个应用题数量关系的不同之处。在应用题教学时,学生经常受文字表达的影响,造成思维定势,如果我们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经常练习改编应用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他们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升华。

(3)根据原题改编多步题。

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或学习的需要,可以把一道基本题中的直接条件,改编成间接条件,使其成为所需要的多步计算的应用题。让学生掌握基本题与多步题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一题多变的魅力。

如原题:果园里有2400千克苹果,运走了800千克,还要运多少千克才能运完?改编成二步应用题:果园里有2400千克苹果,每次运200千克,运了4次,还要运多少千克才能运完?

4.创编应用题是编题能力的提升。

创编应用题是在仿编和改编应用题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需要独立编题的一种形式。创编应用题是学生根据各种应用题的情况自己选择材料,组织条件,提出问题,编拟的应用题是一种创造的作业。在编应用题过程中,学生必须对应用题的条件、问题、数量关系、解答步骤、解答方法,贯穿起来进行周密地考虑,做到条件明确,数量关系合理。教师可以在留作业或改错题出类型题的时候,让学生创编应用题。

总之,编题训练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整体结构,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应用题教学中,只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比较、概括、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就一定能得到发展和完善,从而培养出善于思考、敢于创造的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