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02 11:47: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班幼儿语言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语言教育在数学活动中的运用
美国的心理学家戴维斯说过:“数学学习是思维的过程,与其说数学是一种动作,不如说它更是一种思维。”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操作,从中获得经验、知识、技能以及促进思维的发展。然而,思维和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活动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学习活动,为了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常常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玩玩说说中掌握有关概念,激发思维。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因为其年龄发展特点,一些概念性的语言不能够让幼儿接受,反倒是趣味性的语言,不仅能够吸引幼儿,也会让幼儿记忆深刻。如:小班的认识形状标记,让孩子用完整的语言表述“正方形娃娃,我送你回正方形的家,圆形娃娃我送你回圆形的家……”。显然,把图形形容成娃娃,更能激发幼儿的童心。
二、语言教育在科学活动中的运用
幼儿语言的发展,是与周围现实的人、物、大自然及社会现象紧密相连,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尤其是在与人们的语言交流中获得和发展的。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实践,来获知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在探索过程中,幼儿需要用语言来告知自己观察的结果,通过语言来向他人表达、传递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幼儿通过信息交流,使感知周围世界的第一印象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又通过语言或其他方式表达出来,这不仅使幼儿对客观事物的理解更为清晰,而且也有助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我们要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在幼儿充分感知事物和现象的基础上,随机丰富幼儿的词汇,逐步要求幼儿用完整、连贯、通顺、正确的语句表达,以提高科学教育的质量。如:在小班孩子用带有圆圈的铅丝玩肥皂水的过程中,丰富词汇“薄膜”,在吹泡泡的过程中,观察肥皂泡的颜色,丰富词汇“五颜六色”。 这样在不经意间,孩子的语言融与科学活动之中。
三、语言教育在音乐活动中的运用
语言和音乐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每一首歌曲里都是有不同的语言组成;每一个旋律中表达了不同的情感。那一串串音符、节奏以及旋律变化的背后,幼儿都会编出不同的故事。凭着幼儿对音乐的特别情感和特殊领悟力,在小班的音乐教育活动中加入听音乐说感受,如:我感到很高兴,我想跳舞,我想睡觉等。在唱新歌前,把歌词编成有趣的儿歌,有节奏的念出来等。音乐教育不仅能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而且还能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应寓语言教育于音乐活动之中,语言教育在音乐活动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语言教育在美术活动中的运用
陈鹤琴说过:“绘画是语言的先导,是表示美感的良器”绘画与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幼儿的绘画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语言教育因素,绘画和语言的有机整合,不仅能够促进幼儿的绘画水平的提高,而且能让幼儿在快乐和成功的感受中增加了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儿童的世界到处充满着美的色彩,我们在美术活动中抓住幼儿这一特点,让他们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述,并且在绘画和手工活动中,加进幼儿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通过念儿歌,做手工,让幼儿动手又动脑,既能受到美的熏陶,又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五、语言教育在户外活动中的运用
【关键词】语言;听力;倾听;渗透;环境;培养;习惯;合理;组织
幼儿园的语言教学在幼儿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是幼儿处于掌握正确语言的关键期与最佳期,因此,加强培养幼儿语言任务,显得尤为重要,本学期,我们认真领会语教理论和语言教学目标,开展了小班早期故事类的教学研究,经过一学期的探索,努力,我班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
一、训练良好的听力和倾听习惯
良好的听力和倾听习惯,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条件,因为只有听得准,才能学得扎实,模仿模仿的正确,才能表达的清楚,因此,在幼儿初入园时期,我们就有计划采用一些灵活多样的训练方法,培养幼儿的听力,如让幼儿闭上眼睛,听动物的叫声、水声、撕纸声,拍打乐器声等等,让幼儿模仿这些叫声,培养幼儿初步的对老师制造出的声响刺激产生敏感,第二阶段,我们结合季节,结合总的教育目标选择较多的贴近幼儿生活,生动有趣,幼儿易于理解的故事,让孩子听学,在教授的过程中我们根据新的教育目标,利用优秀的传统教材,改变过去传统做法,遵循幼儿形象思维——语言——抽象思维的路子,在有趣的教具相伴下,2~3遍的讲述故事,同时,对于需完成的目标任务,不是急于抛给幼儿,而是在幼儿对故事有一定的理解的情况下,以故事讲述形式,顺着故事情节,将问题悄悄地推出,把它们柔和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紧紧地抓住幼儿的注意力,达到教育目标。
二、加强短句训练,教会幼儿正确发音,指导幼儿学习语言
清晰、准确、优美的语言,不仅能充分表达人的思想,交流情感,而且给人以美的享受,幼儿时期,发音器官尚未发育完善,发音常常不清,而语音又是发展语言的基础,因此,教会幼儿正确发音是发展幼儿口语的第一步,在第一学期,我们充分运用幼儿喜欢又易接受的儿歌训练幼儿的语音,活动中将容易混淆的音融进儿歌里,反复练习,在教学的同时,培养孩子有新词出现时,注意看老师的口型,摆成口型再发音,我们特别注意给幼儿以准确、规范的示范,让幼儿在反复练习中掌握语言正确发音,另一方面,我们在教室里设置语言角,每周出现一个图文并茂的简单短句,这些短句有的选自主题活动教材里,有的结合我班自我服务训练的内容中,和幼儿生活贴近,需要重点发准的字音,我们都加上了重点标记,这样也便于家长离园后辅导,幼儿每人每天都自觉地利用自己空闲时间如饭后和课间等,去语言角大声地给:“小狗”说一遍,老师在这个时候,则在一旁“似听非听”地注意每个幼儿发音,如发现错误,及时纠正,第二学期,我们根据幼儿语言技能情况,将说一句短句逐步的改为看图说一句话,如:“我们的春天”主题活动中,根据植物的变化分成四个星期,讲述春天的景色,逐句学说,最后将几句组合完整变成一句长长的句子,变成一句完整地描述春天景色的句子。在这些讲述中,我们注意让幼儿通过观察讲述,同时,教给幼儿看图的方法,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
三、发挥渗透教育作用,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为孩子创设说话的环境和机会
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是在活动交往中体现出来的,活动与交往是幼儿语言发展和提高的基础和源泉,游戏是幼儿最为喜欢的活动与交往发誓,伴随游戏,幼儿不仅交流思想,表达感情,认识世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训练和提高,幼儿语言表达的积极性得到激发,另一方面,我们重视渗透教育的作用,对于生活中每个环节不放松,鼓励幼儿多说,多练,以增加口语刺激密度,在计算活动中,也以规范的语言教会幼儿边说边做。一致的要求,使我班的幼儿在语言发展和口语表达能力方面有很大提高,通过这一年训练,我意识到发展幼儿的语言,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必须将它渗透与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去,它还要求我们教师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因材施教,为每个幼儿创设说话环节和机会,我们将在下学期,进一步加强语音和短句训练,丰富词汇,利用其他学科的交互作用,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四、培养良好的礼貌用语习惯
礼貌是人们的道德准则,是人与人相处的规矩。礼貌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礼貌行为,二是礼貌语言。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给人一种谦逊文明,恭敬有礼,落落大方的好感。可从一个人说话用词、语调口气、举止态度上,反映出他的道德修养、思想面貌、文化水平、社会身份。礼貌也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因此,礼貌教育要从小抓起,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使用礼貌用语的条件和环境,使孩子从小就会使用礼貌语言,有良好的语言习惯。培养幼儿的礼貌言行要在幼儿园与家里两结合。师在幼儿园应教育孩子尊敬长辈、成人。要求幼儿能用礼貌语言主动、热情、大方地打招呼、称呼人,会问早、问好,道别。
教育孩子要有良好的语言习惯,讲话时声音要大,让大家能听见;速度要适中,不快不慢;语言要准确,吐字要清楚。说话时,要看着对方,不要东张西望,漫不经心,不骂人。进行这些文明礼貌的言行规范教育时,我们应始终坚持”正面教育与具体行为相结合,”使孩子直观地理解礼貌用语的含义,并会正确使用。如称呼问题,我们教给孩子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场合,会用礼貌语言称呼别人。看见老年人,知道称呼:“爷爷、奶奶”;看见像学生一样的人,知道称呼:“大哥哥、大姐姐”;班上来了参观、看课的人时,知道问:“老师好”等。同时我们大家都应做孩子的模范,处处以身作则,说话要做到温和有礼貌。初步培养小班幼儿的语言的发展,既要把握每个幼儿的时机,又要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
五、合理安排组织语言活动
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指导幼儿进行的语言学习活动,把语言作为幼儿学习的对象,这是专门的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是幼儿语言教育的主要途径。这种语言教育是幼儿语言教育的主体。学习的内容可以是儿歌、诗歌、故事、词句等。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精心创设语言学习情境,引发幼儿与环境材料、伙伴及教师积极地相互作用,用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来影响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小班幼儿年龄小,需要以游戏为基本组织形式进行开展,在游戏的情境中让幼儿感受。经过小组的相互学习活动与不断深入的研究、探讨,不断地丰富组织活动,主题游戏也适时而生。主题游戏它渗透在日常游戏、区域游戏等各种游戏之中。通过游戏中的发现、探究、再发现、进而解决问题,鼓励幼儿从多个角度获取经验,培养幼儿的自主交流能力,在游戏进行中,幼儿能主动的形成自己语言与思想。
综上所述,大多数幼儿随着自身的逐渐成长,语言能力在逐步提升。随着时代的进步,家长在改观,孩子的早期语言教育训练是有必要的,幼儿语言的发展将是启蒙教育中的必要课程。
幼儿语言教育目标从纵向角度来看具有层次结构,一般可以分解为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和活动目标三个不同的层次。语言教育总目标只是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指导,指导教育理念、教育内容等,但是并没有说明具体的方式方法。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本地、本园的具体情况,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阶段,寻找最佳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将语言教育总目标中的内容在不同年龄的幼儿身上分解为不同的教育要求,在教育活动中循序渐进地达成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总目标。
所谓年龄阶段目标,即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教育目标。将语言教育目标分解为不同的要求,形成对每一年龄阶段幼儿逐步提高要求的具体目标,是年龄阶段目标的一个特点。
语言教育总目标为幼儿语言方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每一年龄阶段的目标中,语言教育总目标可根据不同类型的语言教育内容开展相应的活动而得到体现。如:“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主要在谈话活动中发展;“注意倾听对方谈话,能理解日常用语”可以在谈话活动与讲述活动中发展;“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同样可以在谈话活动和讲述活动中得到发展;
“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可以在文学作品学习活动和早期阅读活动中得到发展;“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则体现在各种类型的语言教育活动中。因此,根据不同类型语言教育活动的具体要求,我们将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总目标具体分解到每一个年龄阶段。
一、谈话活动
1.小班发展目标
(1)喜欢听悦耳、和谐的声音,乐意听别人说话。
(2)喜欢与同伴交谈,愿意在集体面前讲话。
(3)围绕主题谈话中,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用短句表达自己的意思。
(4)初步学习常见的交往语言和礼貌用语。
(5)能听懂普通话。
2.中班发展目标
(1)能集中注意力,耐心、安静地听,不随便打断。
(2)乐意与同伴交流,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说话。
(3)学会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会用轮流的方式交谈,不跑题。
(4)继续学习交往语言,提高语言交往能力。
(5)会说普通话,能较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3.大班发展目标
(1)能迅速掌握别人谈话的主要内容,并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2)能主动地用普通话与同伴交流,眼睛注视对方。
(3)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同伴分享感受。
(4)逐步学会用修补的方法延续谈话,进一步提高语言交往水平。
(5)能用普通话明白、修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二、讲述活动
1.小班发展目标
(1)能有兴趣地运用各种感官,理解内容简单、特征鲜明的实物、图片和情境。
(2)愿意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感兴趣的事件。
(3)准确地说出讲述内容的主要特征或主要事件。
(4)安静地听教师或同伴讲述,并用眼睛注视讲述者。
2.中班发展目标
(1)能仔细观察。
(2)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实物、图片和情境的内容。
(3)能声音响亮、句式完整地在集体面前讲述。
(4)能积极地倾听同伴的讲述,从中学习好的讲述方法。
3.大班发展目标
(1)能通过观察,理解图片、情境中蕴涵的主要人物关系,并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倾向。
(2)能有重点地讲述实物、图片和情境的内容,突出讲述的重点。
(3)能根据场合的需要调节自己讲话的音量和语速。
(4)语言表达流畅,用词造句较为准确。
三、文学作品学习活动
1.小班发展目标
(1)喜欢听故事和儿歌,对文学作品的语言感兴趣。
(2)初步感受和学习作品的语言美。
(3)能理解文学作品的情节内容或画面情节。
(4)能在文学作品原有基础上扩展想象。
2.中班发展目标
(1)能理解故事、诗歌的内容,记住作品的主要情节。
(2)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能初步归纳主题。
(3)理解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情感基调,能运用较恰当的语言、动作、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的理解。
(4)根据作品提供的线索,可以进行模仿创编。
3.大班发展目标
(1)乐意欣赏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并尝试在适当场合参与文学活动。
(2)在教师的帮助下,能分析作品的特殊表现手法,理解作品的主题或感受作品的情感脉络。
(3)能理解作品的不同体裁及其构成,开始接触文学作品的艺术语言构成方式。
(4)能联系个人已有经验扩展想象,并创造性地进行表述。
四、早期阅读活动
1.小班发展目标
(1)喜欢看书,对文字感兴趣。
(2)学习看书的基本方法,会一页一页地翻书,能看出画面的主要变化。
(3)喜欢听成人讲述和朗读图画书的内容。
(4)对文字感兴趣,能在成人的启发下认读最简单的文字。
(5)爱护图书。
2.中班发展目标
(1)知道图书的构成,有兴趣模仿制作图画书。
(2)初少了解汉宁的由来和简单的汉字认渎规律,井有主动探索汉宁的愿望。
(3)喜欢描画简单的图形,能有序地书写图案符号,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4)能集中注意力倾听成人讲述和朗读图书内容,理解书面语言。
3.大班发展目标
(1)对阅读文字感兴趣,主动学认常见的文字。
(2)喜欢按一定规则画出图形,写简单的字,握笔姿势正确。
(3)知道图画书中的画面与文字的对应关系,开始有兴趣阅读图画书中简单的文字。
(4)会用规范的笔顺书写自己的名字。
五、听说游戏活动
1.小班发展目标
(1)乐意参加游戏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大胆地说话。
(2)发准某些难发的音,初步掌握方位词及人称代词,学习正确运用动词。
(3)能在游戏活动中尝试按照规则运用简单句说话。
(4)养成在集体活动中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听懂、理解语言游戏的简单规则。
2.中班发展目标
(1)巩固发音,正确运用代词、方位词、副词、动词、连词和介词等。
(2)会说简单而完整的合成句。
(3)能听懂并理解多重游戏规则。
(4)学习迅速地理解并执行游戏活动中的语言规则。
3.大班发展目标
(1)学习运用反义词、量词和连词等,并能说完整的合成句。
(2)养成积极倾听的习惯,迅速地掌握和理解游戏活动中较复杂的多重指令。
(3)不断提高倾听的精确程度,准确地掌握和传递有细微差别的信息。
【关键词】幼儿语言;教育创新;计划
1 小班语言教育活动的创新攻略
幼儿的语言教育活动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对幼儿的语言综合能力进行重点培养,进而使得幼儿的语言智慧得以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师要根据幼儿不同时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幼儿的语言教育活动是以集体的方式开展的。幼儿时期是孩子词汇量储存最迅速的时期,也就是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幼儿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特别快,语言发展也进入了一个高速时期。幼儿的表达能力和表现欲望很强,教师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幼儿能够大胆对自己想法进行表述的语言环境,培养其语言能力的发展。
1.1 提问创新
小班幼儿的表达能力可以通过教师的提问来进行培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实现其教学目标,促使幼儿主动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就要设计一些有效的提问策略来进行教学提问,发展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由于小班幼儿的语言和年龄特点,教师在语言教学活动中要适时地进行提问来引导他们的表达能力,可以采取的提问方式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教学环境的不同来进行选择,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引导式教学,希望小班幼儿能够积极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其语言能力。例如情境式提问方法,就是创设相应情境,教师适时进行提问,引导幼儿主动表现自己的想法,开发学生的想象力的思维活动能力,对幼儿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及时讨论,使幼儿体会到“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的真谛所在。
1.2活动创新
孩子们都喜欢参加富有情境性和趣味性的集体活动。这些主题活动中的情景预设和生成一般都来源于孩子的日常生活,然后教师再加以加工、润色之后引入到日常的小班幼儿教学活动中来,这样的集体活动趣味性较强,孩子在这样的情境中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更加增强了活动的参与性,也就能够印发孩子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开发孩子语言能力的目的。这种教学活动方式无疑是非常适合小班幼儿的。幼儿可以在活动中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根据幼儿不同的意愿进行选择,无论是独立完成,还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都不会对孩子造成压力,并为他们提供了自由的表现与交往的机会。同时,幼儿还可以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完成自我的构建与完善,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1.2.1 区域的教育活动的教育价值
首先,区域教育活动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穿插教学,使得幼儿的学习方式更为丰富,也就使得幼儿的接受教育的能力大为提高;区域教育活动为幼儿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区域教育活动是一种集体性的活动,幼儿的学习活动都是在集体中进行的,但这并不妨碍其个性的自我发展,幼儿的个性发展与集体活动的进程是相辅相成的,既能保证培养孩子的集体性,又能够是孩子拥有一定的自由空间进行自由表达、自主选择和自由交往;最后,区域教育活动能够使幼儿反思性学习,幼儿在学习过程和交往过程中发现问题时能够寻找解题方法对其进行解决,这也就能够大大的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
1.2.2 区域教育活动的设定要适应幼儿的不同需要
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的不同创设不同的区域活动范围,尽一切努力来满足小班幼儿的兴趣发展需要,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和动作行为能力以及社会交往的能力。教师要根据幼儿需要的不同,创设一定的活动区域,如游戏区、美工区、表演区和生活区等等。同时,教师在区域教育活动中要对身边的环境资源加以有效利用,对幼儿的语言表达加以积极引导,对其语言能力随时随地的进行培养。
2 提升小班幼儿语言能力的策略
2.1 养成幼儿倾听的习惯
语言发展的基础首先是要具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例如,当幼儿情绪产生波动,注意力也开始分散时,就可以利用倾听游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平定幼儿的情绪。教师选择方式有很多,比如说播放一些儿歌或故事,或者就让幼儿闭上眼睛聆听周围的声音,然后对其加以引导式提问,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2 及时纠正幼儿发音
首先要为小班幼儿创设一个能够正确发音的语言环境,活动区域是非常适合的。教师就要进行正确的示范发音,并且对其中一些词汇进行有目的的练习,可以采取的方式如讲故事、背儿歌等。对于一些性格开朗有积极表现力的幼儿来说,教师要为他们的言语表达提供良好的环境,并引导他们与周围的小朋友积极交往;而对一些性格较为内向的孩子来说,教师可以加以引导,利用榜样的作用,纠正孩子的发音并使其在表达过程中克服语言等方面的障碍,培养其个性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幼儿多使用普通话,学会使用短语和一些礼貌用语,对幼儿的表达欲望加以正确的引导。
2.3 教师要善于利用宽松的环境来刺激幼儿的语言表达
在区域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没有对错、好坏、纷争的宽松的教育环境。幼儿自此活动范围内可以自由的交往、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为孩子的个性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教师要鼓励孩子敢于开口,多开口,为孩子的表达提供机会。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意思的游戏,引导幼儿进入到游戏情境中去,增强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往与互动,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发展。
2.4 充分利用环境开发幼儿的讲述能力
教师在活动区域要准备大量的图书和卡片以及声像资料,使幼儿能够在本区域感受到美丽生动的故事和图画,培养孩子们的阅读能力,从小养成孩子们的看书习惯。笔者发现,很多孩子们都是爱听故事,但不爱讲故事,教师可以设置特定的语言环境,引导孩子们多听、多讲,用语言同老师和小朋友之间多进行交流。同时,教师还要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鼓励他们可以在人前(如成人面前和同伴面前)讲故事,敢于表现,善于表现。
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形式,而思维的基础是感觉与知觉。让孩子们多听、多看、多交流、多感受,才能对其感官进行刺激,刺激其思维能力的发展,产生想法,有了想法才能够产生表达的欲望。教师可以创设多种情境,引导孩子进行学习,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激发孩子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对幼儿积极引导,培养其倾听、语言交流和创造性讲述方面的能力,不仅能够提高幼儿对语言的运用,养成幼儿良好的语言态度与习惯,同时还为幼儿的个性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汤燕云.把表达的自由还给孩子――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思考[J].山东教育.2006(33)
[2]纪华丽.小班语言教学中幼儿语言发展初探[J].文教资料.2011(31)
[3]包艳翔.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语言教学[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8 (7)
关键词:语言环境;口语训练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关系以及认识水平有限,在语言表达上多数不玩整,有的幼儿甚至只会用一些简单的词或词组来与别人进行交流,在语言表达上有一定的缺乏。因此,对小班幼儿进行语言方面的培养,帮助他们更好的发展语言表达是必要的。
一、语言环境
1. 良好的幼儿园氛围。
小班幼儿刚进入幼儿园,在语言表达方面较为不足,具体表现在:同伴间缺少交流,上课多数幼儿不愿上来发言、不敢大方地面对集体发言,讲述时语言不完整等。要改变这种状况,要从以下方面逐步提高:
(1)引导幼儿开展各种有目的、有计划的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如:请幼儿来进行语言表演(朗诵儿歌、讲故事)开展丰富的语言教学游戏等,都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尤其在讲故事活动中,不仅幼儿的兴趣高,而且还能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幼儿听得那么认真,当请他们讲述时,他们也可以会绘声绘色地表演。
(2)图书角的妙用。班里的图书角是孩子们最喜欢去的地方,孩子们经常去看自己喜爱的书籍,不但扩大了他们的眼界,增长了有关大自然、社会生活的知识,培养优良品德,还促使孩子们观察、分析、想象及讲述能力的发展。小班幼儿模仿性强,往往喜欢与别人看相同的书,这时有可能会发生争抢现象,此时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幼儿想办法用与人商量的语言,如我看看你拿的书好吗?咱们一起看这本书可以吗?你看完了给我看一看,好吗?通过这种语言引导,可从中培养幼儿的与人交往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另外,在幼儿看书时,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幼儿互相谈论和讲述书中的内容,这样可以发展孩子的语言,并使幼儿更正确、深入地体会书中的内容。同时还可以鼓励幼儿给同伴讲述自己图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其他内容。这样,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讲述,进一步锻炼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 良好的家庭氛围。
(1)利用睡前为幼儿讲故事。对孩子们来说是最温馨最幸福的时刻,孩子依偎在妈妈、爸爸身边,听着有趣的故事,不但是一种美的享受,还可以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到语言的熏陶,此时家长可适当的提问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让孩子通过说来表达对故事中人物的看法等等,从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让幼儿接受语言信息。孩子的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强,有时看过一两次广告后也能流利地说出广告语,这充分表现出孩子想学习语言的渴望,因此,选择一些合适的电视节目让幼儿欣赏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是很有益处的,特别是一些孩子较为喜爱的动画片等。家长还可以为孩子们选择配乐的优美的儿童诗让幼儿欣赏,时间长了,幼儿自然会跟着读;同时也可以利用录音机、影碟机等电教手段,让孩子在日积月累中学习语言,接受语言,加强对孩子的语言培养。
二、口语训练――正确发音和短句的表达
1. 加强小班幼儿口语训练的重要性。
教会幼儿正确的发音是发展幼儿口语的基础。语音是发展语言的基础,要发展幼儿语言,第一步就应该教会幼儿正确的发音。只有发准了音,幼儿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要求。
幼儿的发音正确与否不仅影响幼儿语言发展,还会影响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对今后升小学,学好汉语拼音,正确朗读,书写汉字甚至对双语学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必须引起我们的广泛关注。
2. 短句是发展幼儿语言的基础。
在语言教学中许多幼师只注重抓发音练习和丰富词汇两项。使得很多孩子只会一些单词,不会表达意思;有时个别单词发音纠正了,但在语句中单词的发音又错了,所以,这一时段内不应单抓语音、词汇,而应该结合短句进行练习。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有意识地让幼儿大胆的表达出来,拿出一件玩具让他描述,孩子从玩具的各部分特征进行概括,从而使孩子从不会说、不愿说过渡到大胆地说。
3. 关于听、说能力的培养。
注意听、说能力的培养是对幼儿口语训练的中的重要一环,模仿、实践、训练、创造、运用是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这一过程的基础阶段首先要解决幼儿听、说能力的培养。在听、说能力的培养中笔者认为首先要教会幼儿注意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清楚才能说得明白。所以,作为家长应该给孩子们创造适当的语言的环境。因此我在培养小班幼儿的方面提出了两点要求,即:能注意倾听老师和同伴讲话;注意坚持给孩子创造听读的环境!
在培养说的能力上,运用“模仿实践创造”这一过程,使幼儿在念儿歌、讲故事中,发音、口齿都变得清楚,能大致完整的描述某样东西、某件事。
综上所述,幼儿语言发展的连续性、顺序性、阶段性特点,要求教师在激发幼儿兴趣的前提下,提供一些适合幼儿各年龄段的语言游戏。实践经验表明,语言游戏可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促进每个幼儿都能在愉快环境中得到发展。但在设计游戏时,教师一定要从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出发,难度适中。不能太难,如果太难,幼儿会吃力,觉得无聊,失去了游戏的作用;不能太简单,如果太简单,幼儿兴趣不浓,也丧失了语言练习的目的。一般来说,教师要仔细观察、分析,找到大部分幼儿语言发展的最近发展区,让游戏略高于幼儿的现有水平,使幼儿“跳一跳”就可以完成。
参考文献:
[1]严娟. 小班新生一日活动常规的培养策略[J]. 福建教育,2014年16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A-0124-02
幼儿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而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幼儿语言教育与游戏活动相融合,是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幼儿语言发展目标和核心价值
(一)幼儿语言发展目标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幼儿语言发展的教学目标和发展方向是:幼儿达到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等,为幼儿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核心价值
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核心是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重视语言情境的创设,提高幼儿语言运用的兴趣;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二、幼儿语言游戏教学的实践
为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实现幼儿语言发展的教学目标,笔者运用创设听说读写游戏的教学策略,进行了多年的实践和尝试。
(一)运用“听”的游戏,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
笔者将听故事、传话、听口令做动作等游戏渗透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例如,利用每天的点名,组织比比谁的耳朵灵的“点名”游戏;利用睡前环节给幼儿讲有趣的童话故事;利用“小鸡出壳”等“情景-角色”游戏,让幼儿听完配音故事后进行分组表演以及一问一答简短的对话和提问等,启发幼儿听辨字词发音,在“听”的游戏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使其能听懂常用语言。
(二)运用“说”的游戏,培养幼儿的表达习惯
笔者运用图像、故事、文学作品等启发幼儿“说”。例如,小班一日活动“摇篮曲”,让幼儿观看视频后进行模仿,启发幼儿的想象力,丰富幼儿“说”的情景;中班的“小喇叭”活动,通过“小猫抓老鼠”游戏,让被抓到的“老鼠”轮流到小讲台前朗诵儿歌或讲故事、介绍自己等,培养幼儿敢“说”;大班的游戏活动“小羊过桥”,让幼儿先观看视频动画《小羊过桥》,然后看图讲述,并结合学习到的新词进行提问、模仿表演等,营造富有激情的氛围,让幼儿体会学习语言的快乐,使幼儿愿意说并能清楚表达。
(三)运用“读”的游戏,培养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
笔者通过创设情景阅读、想象阅读等灵活多样的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在小班组织“小猫迷路了”活动,让幼儿观看绘本后学习扮演,活跃幼儿的语言思维,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拓展幼儿的理解能力;小班“找数字”游戏,利用语言描述提示,引导幼儿有目的地看图书的某一页,在启发幼儿学习翻页的过程中认识图书的封面、封底,并引导幼儿看完后把书合起来,把封面向上放好,然后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画面内容等,培养幼儿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运用“写”的游戏,培养幼儿的写画愿望和初步技能
例如,在小班组织“吹泡泡”游戏,让幼儿边玩边观察泡泡的外形、色彩、大小,再启发幼儿自由选用自己喜爱的颜色涂画,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学习中对圆形、颜色、大小有初步的概念;在中班、大班通过示范正确坐姿、握笔方式后,把握笔方法、书写姿势编成书写知识《小虾歌》《握笔歌》,形象易记,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良好书写习惯;在大班组织“秋天的柚子”游戏活动,带领幼儿通过在果园观察柚子、树叶,抱一抱、闻一闻柚子,欣赏、感受美景,充分感知、体验后说说自己的感受,再引导幼儿尝试用水粉画的形式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柚子。通过活动,幼儿初步体验了毛笔、水粉颜料的使用,感受和表现出秋天的美,体验了绘画创作的成就感,激发了幼儿的写画欲望,培养了幼儿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幼儿语言游戏教学的反思
(一)幼儿语言游戏教学的成功体验
多年的教学实践,让笔者充分感受到听说读写游戏教学的轻松、开放,它有利于活跃氛围,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使其养成倾听习惯;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说的意愿;有利于促进幼儿交流,增进相互了解;有利于幼儿动手、动脑,活跃语言思维,获得语言新经验、新知识;有利于师生互动,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构建和谐的师幼关系等。
(二)幼儿语言游戏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总结和反思,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游戏教学工作量大,游戏创设有“标准化”现象。如“摇篮曲”在小、中、大班中都有教学,内容相对单一,忽视了幼儿年龄段、个性、特长的差异。二是游戏教学内容上有偏差。在大班语言教学中有迎合家长要求、偶有偏重文字书写的现象,给幼儿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占用了幼儿学习语言和活跃身心的时间。三是游戏与生活结合不够紧密。像“秋天的柚子”这种结合生活和地方特色的游戏不多,个别游戏活动趣味性不强,导致幼儿参与性不强,师幼互动不足。
四、幼儿语言游戏教学的改进建议
通过审视和分析,笔者认为要充分挖掘游戏教学的价值,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从四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游戏的创设和组织要更加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如笔者组织的室外故事游戏“小鸡出壳”,在原有基础上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了改编,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组,避免了“标准化”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了游戏活动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独特价值。二是游戏教学要更加重视调动幼儿的兴趣,避免“拔苗助长”。如笔者组织的游戏活动“小羊过桥”,通过不断改编,避免了原来言语说教篇幅过多的情况,游戏有故事、有提问、有模仿表演、有悬念,营造了富有激情的氛围,幼儿兴趣浓,教学效果好。三是游戏教学要更加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支持、鼓励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扩展想象,丰富语言。四是游戏教学要更加贴近生活。避免照搬教材,创设和选择幼儿合适、感兴趣的内容,尽可能给幼儿提供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安全、愉快、宽松、积极的环境。如笔者在大班组织的“秋天的柚子”游戏活动,幼儿有感知、有经验,内容又紧贴生活、紧贴大自然,幼儿通过现场感受、启发式提问、对比体验等,大胆互动,主动交流,思维活跃,教学效果非常好。
一、幼儿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陈旧的教学观念。纵观我们的课堂,不难发现:很多幼儿教师仍然在用原有的语言教学的方法,幼儿在语言学习活动中被动地接受老师所灌输的书本知识,没有交给学生一个好的学习语言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方式只能导致幼儿对老师产生依赖性。这种被动式的语言教学方式直接扼杀了幼儿主动探索的能力,更谈不上激发幼儿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对幼儿潜在语言开发的能力也远远不能达到我们教育的目标。
(2)理论与教学实践脱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很少能够做到把幼儿在课堂所学到的语言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幼儿语言教学中,我们教师对于理论和实际结合的案例也不够丰富,有些地方甚至脱节,致使有相当多的幼儿在实际交往中缺乏语言实践,从而直接降低了幼儿自主探索的能力。
(3)教学目标不明确。我们大多数老师在实际教学中,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在语言教学中只是为了教而教,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能或者很少使用当前学前教育研究的新成果和新方法来指导自己的幼儿语言教育。另外,我们一些幼儿教师也存在对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不足的问题,也不能将幼儿语言教育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地整合,让各学科的知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这就间接影响了幼儿学习语言技能的效果。
二、幼儿课堂语言教学的策略思考
(1)创设宽松的语言运用情境。大家都知道,幼儿的模仿能力是比较强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孩子在一个什么样的语言环境中,他们就会学到相应的语言。例如,要想让孩子学习普通话,那么就要把孩子放在一个时时处于语言是普通话的环境中。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幼儿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引导他们进行交流,让其体验语言交流所带来的乐趣。
(2)让幼儿学会倾听。聆听是沟通的重要基础,也是与人交谈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即使出现幼儿连自己在讲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让他多听听别的小伙伴是怎么说的,或许对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我们应该让孩子先去学习如何倾听。学前教育理论研究表明,让孩子学会倾听是最好的方式,这能让他们了解其原因和效果。
(3)选择合适的内容。在儿童的语言学习中,教师对内容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认真考虑幼儿的认知水平,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出发,广而浅地选择教育内容。比如,小班可选择“我来扮演爸爸、妈妈”“我的家”“玩具展览”;中班可选择“有趣的书”“能干的手”;大班可选择“生活中的数字现象”“钱币”等。这样,才能让他们的说话有所进步。
(4)让幼儿“创造性”地去说。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卡片和生动形象的课件让幼儿去观察,然后让他们根据所看到的内容练习去表达。让他们结合自己所看到的内容加上自己的思考,围绕“图上有谁,在做什么?”等进行教学练习。我们还可以将具体的行为与说联系起来,在做中诱发幼儿说的愿望,在说中进行语言表达的练习,从而锻炼幼儿的分析、概括能力。
(5)用故事加以引导。幼儿园的小朋友最喜欢听故事,像2~3岁的幼儿理解能力相对比较差,一般喜欢以动物为主人公的童话。我们要根据幼儿个性上的不足,选择一些故事引导幼儿向良好的个性方向发展,比如,对粗暴、霸道的幼儿,我们可以讲一些谦逊礼让的故事给他们听;对胆小怯懦的幼儿,可以多讲些英雄的故事;对爱慕虚荣的幼儿,可以讲一些颂扬内在美的故事。教师在讲的时候,要让孩子认真听,故事讲完后,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让他们努力复述故事的大概内容,这样子既可以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增加记忆力,这对训练孩子思维的完整性和严密性无疑是一种锻炼。
(6)让幼儿多看书。在幼儿时期,孩子的无意记忆非常占优势,思维特点都以形象思维为主,还有着极强的无意识感知能力和学习能力。比如家长经常可以带孩子到书店去看一看,让他们从小多看一些 “小人书”,即使孩子看不懂,家长也不要忙于解释。长期的积累,孩子就会在潜移默化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这对今后的语言创作是极其有利的。
关键词:幼儿 语言运用 提高
语言是人的社会活动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学前期是人的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学前期幼儿语言教育是整个幼儿教育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幼儿语言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是从小教会孩子说话,会用语言准确地表达思想。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语言教育观,加强自身修养,重视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纲要》强调了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认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不是让幼儿强记大量的词汇,而是要引导幼儿“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喜欢听故事、看图书;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这样的提法明显地淡化了纯粹重视学前儿童语言形式学习的要求,强调语言教育过程中重视语言交际的功能、重视学前儿童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因此,我们教师自身就要有比较强的语言功底,对幼儿实施语言教育时应注重对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师首先要会说普通话,其次要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多阅读一些散文,欣赏与感受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美,丰富自身的语言养料。多看一些语法、修辞等方面的书籍,了解并掌握汉语语法、修辞、逻辑等的正确用法,努力使自已的语言更规范、更具魅力。
二、拓宽幼儿的视野,积累丰富的知识
农村幼儿对大千世界新事物了解贫乏,因而语言交往的机会相对就少。在班上,他们往往只是在扮演“旁听”的角色,光听不说的局面时常存在。所以要想发展他们的语言,首先要做的就是拓展他们的眼界,增长他们的知识,这样他们才会有语言交流的素材。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必须首先积累丰富的知识,不断更新教育内容,让幼儿眼界开阔。
农村幼儿园虽然没有城市幼儿园优越的办学条件、丰富的教玩具,但却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广阔的野外空间,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利用,便可让幼儿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丰富语言,激发语言学习的兴趣。
三、语言教育要与其他教育紧密结合,不能单打一。
语言教育与其他幼儿教育是一种互为基础、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关系,开发幼儿的思维是语言教育的基础,语言是思维表达方式良好的思维活动,应是语言表达的前提。所以,语言教育应该贯穿于其他各项教育中。如:在美术活动中,孩子作完一幅画后,请孩子把画面内容讲出来,同时也可利用优秀文学作品,让幼儿来画故事,如在故事画《三只蝴蝶》,孩子在画画的过程中,必须边想、边讲故事的内容边画画,这不仅符合孩子边画边说的年龄特点给孩子提供一次复述故事、锻炼口语的机会,还加深孩子对文学作品的印象,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体育课活动中进行语言教育,应先让幼儿观察教师的动作,请教师讲述爬、跳、跑等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然后让幼儿模仿教师的动作再用语言表达是怎样做好动作的,这样通过让儿童亲身体验,再讲述活动特点,从而发展儿童的语言。
四、创设良好环境,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1、建立自信,提供更多说话的机会
建立自信,为幼儿提供更多说话的机会,我认为这是语言教育的关键。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必须要有成人的帮助,尤其对那些沉默寡言,不善言词的孩子,成人必须时时鼓励,不厌其烦的支持,会成为孩子大胆进行语言表达的动力。
2、通过直接感知,在认识周围事物中让幼儿爱说。
幼儿学习语言,都要与周围现实的人、物、大自然及社会现象紧密相连。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听、看、触、摸、尝、闻,等,获得周围的一切知识,继而发展幼儿的语言。春天,教师可带幼儿种植,选几种种子,让幼儿观察,比较它们的异同。幼儿会说:"有的像小米粒,有的像桔子瓣……"出苗了,幼儿观察得更仔细了,兴趣更浓了。通过种植与照料花草,不仅丰富了知识,也陶冶了情操,使幼儿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自然界千姿百态的变化。幼儿生活内容丰富了,思路也就开阔了。让他们动手、动脑、动口,在幼儿直接感知中丰富知识和发展语言。
3、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发展幼儿思维能力,让幼儿会说。
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在思维活动中的主要职能是参与形成思维。在语言教育活动中,要注意采取综合教育手段较好地达到教育目标。如讲"动物气象员"的故事以后,老师让幼儿用撕纸的方法,或用橡皮泥和各种自然物,每人做一套故事角色:小猴子、小狗、燕子、鱼儿、等。做好后,让幼儿边演示边讲,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记忆与理解,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想像力。在语言教育中,让幼儿学得主动、活泼,使其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4、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不是整齐划一的,既有年龄差别,又有个别差异。教师要善于了解、掌握幼儿的语言水平、并以此作为教育的起点。如:跟刚入园的小班幼儿交谈时可运用父母式的家庭语言与其交流,让幼儿感到亲切,才能放松地与老师交谈。与一些不善言词的幼儿进行交谈时首先要激发其讲话的欲望,再进行交流等。
5、提供有利于幼儿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
最近这些年来,我们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已充分认识到了儿童创造性培养的重要性。我们认为,创造性培养是贯穿和融合在教育过程的一切活动之中的,语言教育过程当然也不能例外。因此,我们要鼓励孩子善于提出问题,并大胆的进行假设,说出自己的观点或看法,从而提高幼儿语言运用能力。
幼儿园的语言教育范围广阔、形式多样,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切机会,让孩子们无拘无束地表达、交流、争论,满足幼儿“说”的愿望,从而为提高全民族的语言表达能力做出积极的贡献。
[关健词]语言环境、谈话氛围、表达能力、幼儿交流、家园合作
【中图分类号】G613【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小班幼儿正是学习发音和口语表达的关键时期,是接受语言刺激十分敏感的时期。那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语言能力呢? 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任务是帮助幼儿成为积极的语言运用者,在交往中逐渐学习理解和表达不同的意图倾向,教师和其他成人需要特别注意保护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我们应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创设各种语言游戏活动,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还要重视个别幼儿语言辅导,促进每个幼儿获得良好的语言发展,同时与家长紧密合作,共同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一、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幼儿语言能力在交往环境中得到发展
创设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可以使幼儿的语言能力在交往中得到进一步锻炼。小班的孩子年龄小,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意思,一切从零开始的集体生活,无论从哪个环节来讲,对他们都是挑战,都需要磨合。这就需要老师有信心,有精心,有细心,有耐心的来照顾他们,为他们创设一个温馨的环境,使其语言得到更好的发展。例如:在谈话活动中,可以请幼儿讲述自己喜欢什么小动物,大多数幼儿对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都比较感兴趣,所以愿意说的就比较多,但是在讲述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幼儿在下面讨论时能够讲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可是在集体幼儿面前讲时却喜欢跟着前面的幼儿来讲,忘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小动物,这就是2~3岁幼儿最大的语言与思维的特点,针对幼儿的这个特点,应当有意识的对幼儿进行了引导,让幼儿尽量说出不一样的小动物,这对小班的孩子来说,却是必要的。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要以孩子的朋友自居,以他们平等的身份,口吻跟他们说话,交流,我们还要成为他们的忠实的听众,在倾听的过程中了解幼儿,适时地给予积极的回应和指导。当幼儿词不达意或语句不太完整时,我们不要急于或者刻意加以纠正,以免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给幼儿以挫折感或压抑感,从而失去说话的主动性、积极性。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是愉快的,是积极主动的,也是允许出错的。因此,鼓励幼儿“敢说”甚至比幼儿说得是否正确更为重要。
二、创设各种语言游戏活动,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使幼儿学习并乐意与他人交往
在语言活动中,根据幼儿好动,喜爱新奇变化的事物,注意力分散,情绪不够稳定的特点,活动中可以精心设计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制作一些生动形象、色彩鲜艳的玩具和图片,从而吸引和感染幼儿。也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动动玩玩,感受语言内容,积极发言、交流。同时园内可以定期举行儿歌朗诵会,讲故事比赛,语言游戏等。幼儿能在交往中通过相互作用,主动创造,调整自己的语言。尤其像讲故事活动,不仅幼儿兴趣高,而且还能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故事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当教师充满感情富有表情地讲述每个故事时,幼儿会听得很认真,所以请他们讲述时,他们不仅能模仿老师有表情的讲述,而且还能创编故事的开头或结尾,并能伴有表演动作。图书也是对幼儿语言发展十分有价值的学习工具,可以有计划、有规律的读书给幼儿听,在晨间区域活动、课间时引导他们看看、说说,让幼儿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感知正确的阅读方法,积累语言经验,提高参与阅读的积极性。我还根据幼儿思维的特点,组织了各种各样的角色游戏,如“娃娃家、超级市场、幼儿园、小菜场”等游戏,通过游戏前的角色分配,游戏中的相互合作,游戏后的自我评述,为幼儿爱说、乐意说创造了条件。
三、重视个别幼儿语言教育,促进每个幼儿获得良好的语言发展
每一个孩子,由于父母的遗传、周围的环境、社会的教育作用,有着不同的基础和个性。因此,幼儿语言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差异,具体表现为:发音清晰度不同,对周围语言刺激敏感性不同,语言表达方式不同等。对那些语言发展中出现各种问题的幼儿,既不操之过急也不听之任之,而更细心和耐心地去观察、去了解他们语言发展中的实际情况,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如:有的孩子一说起话来就十分紧张,说话断断续续、口齿不清、发音及不准。这时就要有意识地与他多交谈,利用晨间活动、课间、饭后休息时与他说说家中的有趣事情:爸爸妈妈炒了什么好吃的菜,买了什么玩具,让他知道老师没有瞧不起他,相反是非常喜欢他, 消除他的紧张感、自卑感。当他说出一些让人难以听懂或罗罗嗦嗦的话语时, 我们就表现出兴趣,耐心地猜测他所要表达的意思,并用眼神、点头、赞赏的语气鼓励他,引导他继续交谈。有不准得发音时,我们就用标准的语音重复他的话,使他在有意无意的交谈过程中模仿正确的发音。
四、利用家园共育,积极评价幼儿的口语能力,共同培养幼儿的口语
【关键词】幼儿语言教育;问题;对策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随机性,能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使幼儿能健康的、愉快的成长。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意义
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语言发展与运用的关键时期。幼儿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素质,能够正确运用语言,才谈得上全面发展。这是因为:首先,在人的诸多素质中,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书写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素质。一个人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和使用语言,也就难以生存,没有生存,何谈发展?其次,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表现形式。人类的思维成果正是依靠语言的帮助得以巩固、发展和传递的。思维又是智力的核心,所以,语言对智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再次,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学会学习已成为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言恰是学习的工具,通过听、说、读、写各种学习渠道,可以获得大量的知识信息。因此,幼儿语言教育,依旧是现在和今后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方面。
二、幼儿园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幼儿园语言教学小学化。有些教师模仿小学语文的授课方式,对幼儿进行“语文教学”,有的甚至把小学一年级的语文学习材料提前到幼儿园大班使用。
2.在语言教育中只重视教师讲,忽视幼儿的口语表达。有些教师为了满足家长的需要,把教学重心放在教幼儿识字方面。另外在口语表达方面也只注意到简单的对话与重要模仿,体现不出对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3.语言教育中目标性不强。在语言教育中体现不出教学内容的有序性,无一定计划与目标,有的是即兴发挥,有的是年年照搬,没有注入新的内容,新的方法,不能利用幼教新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对幼儿进行全面的语言教育。
4.孤立地进行语言教育。只在语言课中进行语言教育,不注重语言教育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不懂得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其它方面发展的有机统一和语言本身的综合性和通用性特性。
5.在语言教育中缺乏创造性因素。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缺乏创造性因素,依然是“老师牵着孩子的鼻子走”。许多教师只能按预先的备课方案展开一节语言课,在遇到幼儿的发言或听课表现有“意外”时,不能因势利导,随机应变转化为教育活动内容。至于从备课到讲课体现教师的创造性因素,则更少。
三、解决幼儿园语言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创设语言运用的宽松的心理氛围。宽松的心理氛围是幼儿敢于表达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教师对幼儿的尊重,体现了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在课堂中应不怕幼儿说错话,在幼儿说话过程当中不要为了纠正语言而打断幼儿的话,教师要允许幼儿说的暂时不对、不完整,要相信孩子会在交往的过程中说得越来越准确,越来越完整。在孩子愿意表达的时候,教师要成为孩子的倾听者,表现出倾听的兴趣,完全有可能再次激发幼儿说的可能。幼儿间存在着认知、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纲要》中提出“对语言有障碍的儿童要给予特别的关注”,而幼儿语言的学习只有在交流时才对幼儿产生意义,因此,教师应接纳他们之间的差异,不光要提供交流的机会,成为交流的对象,对有特殊需求的幼儿,还要在交流的过程中给予特殊的鼓励。
2.布置多彩的墙壁,引发幼儿“对话”。兴趣与需要是引发幼儿探究的动力。新《纲要》强调了幼儿园的空间、设施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语言学习活动,因此,在墙壁上以潜在的间接的方式吸引幼儿注意,逐步引导幼儿的语言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以往我们常常把墙壁的环境布置得高高的,幼儿不仅要仰视,而且看得非常吃力,没有与墙壁达到互动的关系。为了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墙壁之间发生积极的作用,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墙壁,我们必须将所有的墙壁布置与幼儿的视线平行,成为真正的应答环境。
3.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在儿童的语言学习中,内容的选择至关重要。教师应从儿童认知和生活经验出发,广而浅地选择教育内容。比如,小班可选择“我的家”“扮演爸爸、妈妈”“玩具展览”;中班可选择“能干的手”“有趣的书”;大班可选择“生活中的数字现象”“钱币”等。儿童的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而儿童语言的运用又是在实际的语言交流中实现的。因此,在幼儿园里,我们在选择内容方面一定要适合幼儿,这样才能让他们有能力去尝试“说”,让他们的说话有所进步。
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由此可见,语言环境对孩子是何等的重要。我们应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创设适宜的环境氛围,调动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提高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让孩子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一、兴趣――幼儿学习语言的动力
激发幼儿学习语言兴趣行之有效的方式是游戏,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活动方式,为孩子提供一定的游戏材料,模拟和创设特定的情景,使幼儿能在游戏中触景生情,边玩边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如可以是故事大王评选、演哑剧、创编故事、猜谜语、说相声等,帮助幼儿学习语言。如可以引导幼儿开展创造性的故事活动,听故事并记忆模仿故事中的词句,这可以培养幼儿的再现性思维能力。有的故事也能在听讲和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改变或者扩编部分故事内容,这又能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也是幼儿个性化语言能力提高非常重要的途径。在进行游戏时应做到故事主题单一明确,情节简单有趣,形象鲜明突出,语言生动浅显。幼儿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较低,不容易接受抽象的道理,而较易于接受具体形象的事物。单一明确的故事主题,使幼儿能一听就懂,从中接受教育。有趣的故事情节能吸引幼儿的注意,使他们全神贯注地倾听故事。鲜明突出的人物形象,又能使幼儿易于分辨出谁好谁坏,谁是谁非,懂得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生动浅显的语言,才便于幼儿理解、记忆和模仿。
二、能力――幼儿语言教育的核心
幼儿语言教育是促进幼儿获得语言素质的教育,它是幼儿教育内容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因而在语言领域中进行素质教育是培养幼儿的重要途径之一。 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思维、社会参与水平、交流技能、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发展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教育应当渗透在所有的活动中,通过活动提高幼儿学习语言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幼儿喜爱儿童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爱听、爱看、爱讲、爱表演的习惯,并学会复述故事和朗诵诗歌。
幼儿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幼儿进行思维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也就是凭借具体形象的联想来进行的,幼儿常常以自己的直接经验来启发引导幼儿理解语言。如果教师能运用幼儿的直接经验来启发引导幼儿,效果就比较好。
幼儿是通过模仿学习语言的,因此教师应该给他们提供正确的模仿榜样。教师的语言是幼儿直接学习的榜样,教师的语言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幼儿语言的规范化,发音要清楚正确,语汇丰富,用词明确,语句符合语法规则,说话清楚明确,文理通顺,给幼儿起示范作用。
此外,幼儿对语汇的学习也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幼儿多次练习,并创造条件让幼儿运用。如在教学时,对前一课刚学过的新词,可有意识地挑选一些,让幼儿学习运用,以加深印象。通过以上一些学习活动,幼儿的学习能力就会逐步得到提高。
三、情境――幼儿语言学习的关键
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幼儿特点,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教室的摆设、教具等都可作为训练孩子语言能力的素材,让孩子在训练中提高动手能力,对形成孩子良好的思维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有了语言情境,孩子们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角色,有了说话的机会和说话的内容。如针对小班年龄特点,经常给予主动与老师交谈的孩子以表扬和拥抱。这样做以后,他们都非常亲近老师,都主动地将自己生活中的快乐与不高兴给老师讲。孩子们有了与人交往的意识,而且他们的语言表述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效果非常好。
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问题,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表现方式,人类的思维成果正是靠语言的帮助得以巩固、发展和传递的。幼儿期是学习语言最敏感、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储存词汇最迅速的时期。因此,幼儿期语言的训练值得重视,幼儿园语言教育工作刻不容缓。我认为语言教育应从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这两个方面入手。
1.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语言的学习,除了跟幼儿的个体差异有关以外,与语言交往环境也有密切的关系。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可以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交往习惯。一旦在集体中形成了良好的语言学习、交往习惯,就能达到让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目的。那如何创设这个语言环境呢?这有赖教师自己的言传身教和榜样示范的作用。在班集体中我一直坚持使用普通话与幼儿交谈,从小班开始,我就坚持这种做法,给幼儿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不仅这样,还利用个别优势,积极鼓励班上一些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以少带多、以强带弱,并利用幼儿喜欢的游戏进行语言练习,如:开火车、捉迷藏、办家家等游戏活动。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进行交谈。在课外,我也不放弃任何一个语言学习的机会,在晨间活动、饭前饭后、户外活动、甚至幼儿离园的时候,我都坚持使用普通话与幼儿交谈,从幼儿刚入园到毕业,在这种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里,经过一个长期、有效的学习过程,不断地得到熏陶,使幼儿真正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2.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应考虑到从丰富幼儿的词汇量和鼓励幼儿说完整话这两方面进行:
2.1 丰富幼儿的词汇量
因为词汇量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幼儿口语表达的能力强弱。然而,幼儿词汇量的积累,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而是在幼儿在长期的语言学习中,周而复始地学习与运用的过程丰富、积累起来的。它根本就没有捷径可言,完全依靠教师在语言教学中,与幼儿一起成长,一点一滴地积累和巩固。因此,平时我很重视幼儿词汇量的积累,不仅在各科教学中丰富幼儿的词汇,还把幼儿要掌握的词汇进行归类:名词、形容词、动词、量词等,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进行渗透。
2.2 鼓励幼儿说完整话
幼儿不仅需要掌握许多词汇,还要学习运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从完整地说一句话到连贯地说一段话,逐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如何引导幼儿说完整话呢?这关系到教师本身的语言教学习惯,假如教师本身上课时就不注意对幼儿提出说完整话的要求,幼儿在回答问题时往往是运用简短的词表达自己的意愿,一旦形成习惯,就不利于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因此,我非常重视对幼儿提出说完整话的要求,从小班开始,坚持要求鼓励幼儿学说完整话。另外,还利用创编诗歌的方法,让幼儿把话说得更加连贯、流畅。如仿编诗歌《云彩和风儿》、《梳子》,通过欣赏优美的诗歌,幼儿对诗歌产生了兴趣,我抓住幼儿这一学习的契机,引导幼儿初步学会按诗歌的格式,创编自己想到的云彩的样子。如,有些幼儿编到:天上的风儿真能干,天上的云彩真有趣。风儿吹呀吹,云彩变成一只小蝴蝶,蝴蝶飞呀飞,飞到花丛中找朋友;吹呀吹,云彩变成小青蛙,小青蛙呱呱叫,想要捉害虫;吹呀吹,云彩变成一只大象,大象正在河里高兴地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