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水质污染源监测

水质污染源监测

时间:2024-04-04 11:15: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水质污染源监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水质污染源监测

第1篇

(一)调查与评价原则

1、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工作应遵循资料搜集与现场调查相结合、项目所在场地调查与类比考察相结合、现状监测与长期动态资料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2、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工作的深度应满足相应的工作级别要求。当现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应组织现场监测及环境水文地质勘察与试验。对一级评价,还可选用不同历史时期地形图以及航空、卫星图片进行遥感图像解译配合地面现状调查与评价。

3、对于地面工程建设项目应监测潜水含水层以及与其有水力联系的含水层,兼顾地表水体,对于地下工程建设项目应监测受其影响的相关含水层。对于改、扩建I类建设项目,必要时监测范围还应扩展到包气带。

(二)调查与评价范围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范围以能说明地下水环境的基本状况为原则,并应满足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的要求。

1、Ⅰ类建设项目

(1)Ⅰ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评价范围应包括与建设项目相关的环境保护目标和敏感区域,必要时还应扩展至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

(2)当Ⅰ类建设项目位于基岩地区时,一级评价以同一地下水文地质单元为调查评价范围,二级评价原则上以同一地下水水文地质单元或地下水块段为调查评价范围,三级评价以能说明地下水环境的基本情况,并满足环境影响预测和分析的要求为原则确定调查评价范围。

2、Ⅱ类建设项目

Ⅱ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范围应包括建设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三个阶段的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影响区域,其中应特别关注相关的环境保护目标和敏感区域,必要时应扩展至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以及可能与建设项目所在的水文地质单元存在直接补排关系的区域。

3、Ⅲ类建设项目

Ⅲ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范围应同时包括Ⅰ、Ⅱ类建设项目所确定的范围。

二、污染源调查

(一)调查原则

1、对已有污染源调查资料的地区,一般可通过搜集现有资料解决。2、对于没有污染源调查资料,或已有部分调查资料,尚需补充调查的地区,可与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调查同步进行。3、对调查区内的工业污染源,应按原国家环保总局《工业污染源调查技术要求及其建档技术规定》的要求进行调查。对分散在评价区的非工业污染源,可根据污染源的特点,参照上述规定进行调查。

(二)调查对象

地下水污染源主要包括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农业污染源。

调点主要包括废水排放口、渗坑、渗井、污水池、排污渠、污灌区、已被污染的河流、湖泊、水库和固体废物堆放(填埋)场等。

(三)不同类型污染源调查要点

1、对工业或生活废(污)水污染源中的排放口,应测定其位置,了解和调查其排放量及渗漏量、排放方式(如连续或瞬时排放)、排放途径和去向、主要污染物及其浓度、废水的处理和综合利用状况等。

2、对排污渠和已被污染的小型河流、水库等,除按地表水监测的有关规定进行流量、水质等调查外,还应选择有代表性的渠(河)段进行渗漏量和影响范围调查。

3、对污水池和污水库应调查其结构和功能,测定其蓄水面积与容积,了解池(库)底的物质组成或地层岩性以及与地下水的补排关系,进水来源、出水去向和用途、进出水量和水质及其动态变化情况,池(库)内水位标高与其周围地下水的水位差,坝堤、坝基和池(库)底的防渗设施和渗漏情况,以及渗漏水对周边地下水质的污染影响。

4、对于农业污染源,重点应调查和了解施用农药、化肥情况。对于污灌区,重点应调查和了解污灌区的土壤类型、污灌面积、污灌水源、水质、污灌量、灌溉制度与方式及施用农药、化肥情况,必要时对污灌区的土壤类型、污灌前后土壤污染物含量及累积情况。必要时可补做渗水试验,以便了解单位面积渗水量。

5、对工业固体废物堆放(填埋)场,应测定其位置、堆积面积、堆积高度、堆积量等,并了解其底部、侧部渗透性能及防渗情况,同时采取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浸溶试验、土柱淋滤试验,了解废物的有害成份、可浸出量、雨后淋滤水中污染物种类、浓度和入渗情况。

6、对生活污染源中的生活垃圾、粪便等,应调查了解其物质组成及排放、储存、处理利用状况。

7、对于改、扩建I类建设项目,还应对建设项目场地所在区域可能污染的部位(如物料装卸区、储存区、事故池等)开展包气带污染调查,包气带污染调查取样深度一般在地面以下25cm~80cm之间即可。当调查点所在位置一定深度之下有埋藏的排污系统或储藏污染物的容器时,取样深度应至少达到排污系统或储藏污染物的容器底部以下。

(四)调查因子

地下水污染源调查因子应根据拟建项目的污染特征选定。

三、地质环境现状调查

污染物排放对地下水的污染,其发生、发展主要受水文地质条件的控制,分析研究建设工程所在地的水文地质条件是开展监测评价工作的基础。

(一)收集资料

资料收集的主要内容有:①包气带的岩性结构与厚度;②含水层与隔水层的岩性与分布;③控制含水层分布的地质构造条件;④地下水的补给来源;⑤地下的迳流方向;⑥地下水排泄方式及供水功能;⑦地下水富水地段的分布;⑧工程建设前的地下水水质;⑨建设工程排水下渗与含水层的关系;⑩水源地与建设工程的距离、位置关系(上、下游关系)等。

(二)水文地质条件调查

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1、气象、水文、土壤和植被状况。2、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特征与矿产资源。3、包气带岩性、结构、厚度。4、含水层的岩性组成、厚度、渗透系数和富水程度;隔水层的岩性组成、厚度、渗透系数。5、地下水类型、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6、地下水水位、水质、水量、水温。7、泉的成因类型,出露位置、形成条件及泉水流量、水质、水温,开发利用情况。8、集中供水水源地和水源井的分布情况(包括开采层的成井的密度、水井结构、深度以及开采历史)。9、地下水现状监测井的深度、结构以及成井历史、使用功能。 10、地下水背景值(或地下水污染对照值)。

(三)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调查

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1、原生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包括天然劣质水分布状况,以及由此引发的地方性疾病等环境问题。

2、地下水开采过程中水质、水量、水位的变化情况,以及引起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3、与地下水有关的其它人类活动情况调查,如保护区划分情况等。

四、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

1、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主要通过对地下水水位、水质的动态监测,了解和查明地下水水流与地下水化学组分的空间分布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和环境影响预测提供基础资料。

2、对于I类建设项目应同时监测地下水水位、水质。对于II类建设项目应监测地下水水位,涉及可能造成土壤盐渍化的II类建设项目,也应监测相应的地下水水质指标。

3、现状监测井点的布设原则

(1)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井点采用控制性布点与功能性布点相结合的布设原则。监测井点应主要布设在建设项目场地、周围环境敏感点、地下水污染源、主要现状环境水文地质问题以及对于确定边界条件有控制意义的地点。对于Ⅰ类和Ⅲ类改、扩建项目,当现有监测井不能满足监测井点位置和监测深度要求时,应布设新的地下水现状监测井。

(2)监测井点的层位应以潜水和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为主。潜水监测井不得穿透潜水隔水底板,承压水监测井中的目的层与其他含水层之间应止水良好。

(3)一般情况下,地下水水位监测点数应大于相应评价级别地下水水质监测点数的2倍以上。

(4)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布设的具体要求:

①一级评价项目目的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 7个点/层。评价区面积大于100km2时,每增加15km水质监测点应至少增加1个点/层。

一般要求建设项目场地上游和两侧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各不得少于1个点/层,建设项目场地及其下游影响区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不得少于3个点/层。

②二级评价项目目的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 5个点/层。评价区面积大于100km时,每增加20km水质监测点应至少增加1个点/层。

一般要求建设项目场地上游和两侧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各不得少于1个点/层,建设项目场地及其下游影响区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不得少于2个点/层。

③三级评价项目目的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 3个点/层。

一般要求建设项目场地上游水质监测点不得少于1 个点/层,建设项目场地及其下游影响区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不得少于2个点/层。

注意问题在布设监测点时,要特别注意调查以下内容:

(1)水位埋深 水位埋深是指地面到地下水面的距离。因为各含水层补给来源和开采情况不同,水位埋深可以有明显的差别,根据各测点地下水位埋深数据,可以判定所取水样代表哪个含水层的水质。

(2)采样井基本情况 通过收集资料和调查访问了解井深、含水层埋深、含水层岩性等,判断含水层位置。如果是多层混合取水则不宜选用。同时调查了解井的使用情况,确定是农灌用水井还是生活用水井,是否长期使用等,如果井长期不用或淤塞则不宜选用。

(3)采样点周围的环境状况 调查记录在采样点周围是否有猪圈、臭水坑、牛羊等牲畜圈,是否位于菜园内等。这些地方三氮含量一般较高,不能代表区域地下水质量,最好选用农田中经常使用的灌溉井。

上述内容应详细填写在监测点(机、民井)调查卡片中。

4、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点取样深度的确定

(1)评价级别为一级的Ⅰ类和Ⅲ类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监测井(孔)点应进行定深水质取样,具体要求:

①地下水监测井中水深小于20m时,取二个水质样品,取样点深度应分别在井水位以下1.0m之内和井水位以下井水深度约3/4处。

②地下水监测井中水深大于20m时,取三个水质样品,取样点深度应分别在井水位以下1.0m之内、井水位以下井水深度约1/2处和井水位以下井水深度约3/4处。

(2)评价级别为二级、三级的Ⅰ类和Ⅲ类建设项目和所有评价级别的Ⅱ类建设项目,只取一个水质样品,取样点深度应在井水位以下1.0m之内。

5、监测内容

(1)水质 自然界中影响地下水质量的有害物质很多,不同地区工业布局不同,污染源类型差异大,污染物种类也各不相同,因此,地下水质量因子的选择要根据研究区的具体情况而定,选择对生物、环境、人体和社会经济危害大的参数作为主要评价对象。

通常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其地下水水质监测主要考虑能够反映地下水正常的水质状况及建设项目的特征污染物两方面就可以了。监测因子一般选取PH、Cl-、SO4=、NO3-、NO2-、NH3+、总硬度、高锰酸盐指数等。特征污染物则与具体工程项目有关,常有F-、As、石油类、挥发酚、Cr+6、Hg、Pb、Cd等。卫生指标选用大肠杆菌数和细菌总数两项指标。监测因子的选择关键是能选准工程项目的特征污染物。

进行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时,为了能全面评价地下水水质,应选择以下监测项目中的二十项以上:

Cl-、SO4=、NO3-、NO2-、NH3+、F-、PH、总硬度、矿化度、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氰化物、As、Cr+6、Hg、Pb、Cd、Fe、Mn、Ag、Mo、Se、大肠菌群等。必要时还应监测反应评价区水质主要量问题的其他项目,如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有机氯、有机磷、苯类、溶解氧、耗氧量及其他的工业排放有机物质。

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项目的选择,应根据建设项目行业污水特点、评价等级、存在或可能引发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而确定。即评价等级较高,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可适当多取,反之可适当减少。

(2)水位 水位是确定地下水流向的重要因素,应通过水准仪进行测定。当不具备条件时,要测量其水位埋深。

(3)水温 水温是确定含水层埋深、循环深度及补、径、排条件的重要指标。当水温出现异常时,应分析原因,判断取样工作的正确性,水温应现场测定。

6、现状监测频率要求

(1)评价等级为一级的建设项目,应在评价期内至少分别对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平、丰水期的地下水水位、水质各监测一次。

(2)评价等级为二级的建设项目,对于新建项目,若有近3年内不少于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监测资料,应在评价期内进行至少一次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对于改、扩建项目,若掌握现有工程建成后近3年内不少于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观测资料,也应在评价期内进行至少一次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

若已有的监测资料不能满足本条要求,应在评价期内分别对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的地下水水位、水质各监测一次。

(3)评价等级为三级的建设项目,应至少在评价期内监测一次地下水水位、水质,并尽可能在枯水期进行。

7、地下水水质样品采集与现场测定

(1)地下水水质样品应采用自动式采样泵或人工活塞闭合式与敞口式定深采样器进行采集。

第2篇

关键词GIS;环境质量;环境监测;污染源

中图分类号X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2-0123-02

所谓环境监测是指测定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 来反映环境质量及发展趋势。环境监测的结果就是指监测数据,它应当准确而全面地反应出某区域范围内污染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环境监测的方法渐渐由手动监测向自动监测发生转变, 自动监测技术和计算机系统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如今,GIS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GIS技术不仅能够合理高效的对多种环境监测信息进行管理, 对监测管理进行科学的评价, 还可以收集数据,使空间分析和决策整合成一个整体的信息, 使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高,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带来技术支持。GIS的具体应用在以下3个方面。

1 环境质量监测

环境质量监测是指对各种环境因素的污染状况和污染物的发展趋势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实时监测,并且对环境污染控制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收集与环境质量监测相关的数据,以此了解一定区域内环境污染状况和变化趋势。它是环境监测工作的主体部分。一般情况下环境质量监测针对的是一定的区域,对该区域的水质、噪声、空气状况、生活垃圾等方面进行定点的、长时间的监测以掌握该区域的污染现状并且对其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 从而反映出该区域受污染的程度和污染物空间分布状况。

一般情况下,监测所获得的有关数据都是在空间上离散的点,我们可以利用GIS的空间数据内插方法来准确地反应环境质量的现状。比如说,通过某监测河流上监测断面的数据对该河流的水质状况进行评价。

另外,在对监测环境中的各种客体(如废弃物、水质等)进行评价时, 常常与多个污染指标有关。怎样依靠这些多个单一的、包含一定空间信息的污染物指标来对空气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我们可以通过GIS的空间叠合分析来实现它。空间叠合分析就是在一定的空间系统条件下, 每次都将同一区域的两个地理图层进行叠合, 以此产生空间区域的多重属性特征, 或者建立各种地理对象间的空间联系。前者通常可以用来搜索同时具有集中地理属性的分布区域, 称为空间叠合属性;后者通常用于发现某区域内一些专题的特征, 称为空间叠合统计。这样就实现了利用多个污染指标的空间叠合分析对环境质量的全面分析和评估。综上所述,要想准确地表述某一区域的环境质量, 仅靠某一点的监测是不够的, 只有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等优势, 结合污染物的分布,全面统计分析监测数据,才能得到准确而客观的表述。

2 污染源监督监测

污染源监测的目的是了解污染源的分布, 为监视主要污染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趋势所采取的长期定点的监督监测,主要对污染物浓度、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变化趋势进行监测, 通过监测对某一地区的污染现状和变化趋势进行一定的掌握和预测。要想评价污染源对周围环境的危害, 不仅要获得污染源的浓度和排放总量的数据, 还需要了解污染源所在地理环境的背景信息。在污染物排放量同等的情况下, 如果其所在的地理位置不同,所造成的污染程度和范围同样会有所不同。这就是所谓的污染源的地理空间特性。污染源的地理空间特性决定了对污染状况影响的表述必须要利用GIS。这要求不仅要进行污染源的定量分析, 而且还要进行空间上的掌握。而GIS正是这种结合的体现, GIS用数据来表示空间分布, 将数字和图形作为一个整体, 而且支持数字与空间思维同时开展, 相对于传统的地图分析方法有明显的改进 。

除此之外,GIS的空间缓冲区分析是进行污染源的扩散影响分析的有力工具和依托。所谓空间缓冲区分析就是根据被分析对象的实体, 自动在其周围一定范围建立带状区, 以此来识别这些实体对周围对象的辐射程度和影响程度。GIS与污染源监测监督相结合,能够通过计算得出污染源扩散的具体范围, 从而总结出污染源与环境污染间的大体规律,掌握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准确地预测出环境污染的发展趋势, 为污染源规划和环境质量保护提供有力方法和工具。

3 应急监测

GIS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的应急监测。污染物应急监测是指对各种污染事故的污染源进行现场追踪,确定污染事故造成环境的污染程度,带来的危害等。它能够对环境污染进行动态地监测并且对重大污染事故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是环境监测功能中重要的一个方向。为了使相关部门能够快速有效地实施污染事故的应急措施,需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相关的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首先要确定事故发生的地理位置, 其次利用GIS与环境模型相结合来预测受影响区域的具体范围, 利用GIS的可视化特点得出污染区域内的敏感单位、救援单位、以及最佳路径等基本信息, 以此为应急监测和应急救援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4 结论

有关部门在进行环境保护工作时,环境监测地理信息系统是一套集先进科学技术于一体的环境监测和预警平台,它能有效而准确地反应出水质、空气、噪声以及污染物等实时的监测信息。地理信息系统(GIS)能够帮助实现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的整体监控和管理。GIS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环保部门的整体反应速度和能力,提高了有关部门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数据处理速度,大大减少了人为失误。通过对周围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状况,在最大限度上有效降低污染事故带来的不利影响,使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环境监测工作的需要,为环境监测工作的进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参考文献

[1]何艳.GIS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3,25(4) 359-361.

[2]王桥,等编著.环境地理信息系统[M].科学出版社,2004.

[3]杨志峰,刘静玲,等编著.环境科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第3篇

一、精心安排,周密部署

开展涉水污染源排查整治工作有利于全面掌握我市工业企业生产废水排放去向及排放水质现状,查明工业污水排放规律和排放水质情况,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有效遏制河流断面水质以及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使环境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我局充分认识到开展河流涉水污染源检查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视,周密部署,根据实际制定了专项执法检查的相关方案。成立了由局长为组长,环境监察大队队长为副组长、副队长、监测站站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在环境监察大队设立专项执法活动办公室,具体负责涉水污染源专项执法检查工作,确保检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营造舆论,广泛宣传

针对河流涉水污染源进行检查的重点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化工、制药、畜禽养殖等排放污染物与断面超标污染因子相关的排污单位。由于这些行业与群众日常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我局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媒体监管作用,积极推进公众参与和舆论监督。针对利用渗坑、渗井、高压水泵排放污水污染地下水及存在其他违法排污行为的企业鼓励公众通过12369环保热线举报,为此次检查活动的顺利开展扩宽了群众监督的渠道,从而使我市群众维护环境的权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三、全面排查,抓住重点

专项排查活动以来,我局出动人员15人,出动车辆3辆,检查频次70余次。由西向东分别对塔尼断面、气化厂外排口、礼召断面、开祥化工外排口、第一污水处理厂进口、第一污水处理厂出口、千秋矿外排口、义马环保电力外排口、常村桥、第二污水处理厂进口、第二污水处理厂出口、综能公司东排水口、程村断面、石佛断面及吴庄断面共14个地点进行了取样监测。此外,自2月底以来,我局环境监察人员对塔尼断面、石佛断面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取样监测。在排查过程中我局环境监察人员按照要求认真填写了《现场检查记录表》、《全省河流断面涉水企业基本情况表》、《全省河流断面设计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基本情况表》,做到了一厂一表、问题清楚、结论明确、建议适当。同时按照污染源档案管理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了义马市辖区内河流断面涉水污染源动态管理档案,摸清了涉水污染源的情况。

四、有机结合,深入排查

一是与日常监督检查工作相结合。为严厉打击各种环境违法行为,确保此次检查进一步深入开展,我局将涉水企业排查与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检查等专项行动有机结合起来,及时查处在检查中发现的非法违法行为。二是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及时处理。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查明原因,始终对涉水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保持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要求其及时做出相应的整改,一抓到底。三是在检查过程中我局环境监察大队与环境监测站人员共同对排查地点进行取样,了解辖区内涧河断面水质相关情况,形成监察“闭环”,提高了监察工作的效能,切实将此次排查活动做到全面、细致。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通过此次河流涉水污染源排查整治工作的有效开展,严厉打击了辖区内涉水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摸清了企业污水排放规律以及各断面排放水质情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将继续秉承着求真务实的原则,积极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同时,对于辖区内涉水企业违法排污导致水质超标,一经发现依法予以惩治,实现辖区内污水达标排放。

第4篇

第一节*-*年环境监测行动计划

一、行动目标

编制*碧海行动计划环境监测规范,建立、启动*碧海行动计划的环境监测程序,完成监测站位的优化调整;

监控陆域工业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的情况;评价陆域入境河流、重点陆域污染源入海河口、海上污染源以及入海通量控制断面的水质状况,初步掌握可控入海点源与非点源中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开展海洋环境质量与趋势监测和*海岸带生态监测的试点工作;

根据实施*碧海行动计划的要求,进行特别专项的监测试点工作;

评估已有的环境监测条件和数据资源可利用程度,确定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方案;

调查实施*碧海行动计划的近期效果;

实现主要入海点源的水质自动监测。

二、行动计划

(一)编制*碧海行动计划环境监测规范

参照相关的法规、标准和监测方法,编制*碧海行动计划环境监测规范。该规范应确定不同类型站位的监测项目、采样分析方法和监测频率(见表8-1),并且作为各省市和部门实施环境监测计划的技术依据。

(二)优化监测站位

为了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污染源排污状况、*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准确地评估*碧海行动计划实施效果,按照*碧海行动计划确定的环境功能区、污染控制带、污染控制区和控制单元的要求,结合环境监测行动的实际经验,在2002年底前完成环境监测站点优化布设工作。布设四类环境监测站点的数量见表8-2。

表8-1*碧海行动计划环境监测规范主要内容

优化布设*碧海行动的环境监测站位的基本原则是:着眼于全*,充分利用已有站位,统筹全局,全面调整,合理布设;在重点海域、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区、重点城市毗邻海域、重点港口和交通密集水道等特殊水域,本着内密外疏的原则,合理布设和优化环境监测站点;以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为基础,以全面掌握各类环境功能区水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规律为目标,确定监测站位;对石油平台生产区、海产品养殖区、海上船舶集中作业停靠区周围海域布设监测站位,以掌握这些生产运输活动对海域水环境质量的影响;本着环境和经济的最优组合的原则优化布设监测站位,包括将不同类型的站位设置在同一位置上。

(三)启动监测程序

按照监测规范的要求,从*年起,在所涉及的站位启动监测程序,及时汇总数据和总结经验,并随时将发现的问题反映至有关部门。在2002年底前完成监测程序的调整。

(四)陆域工业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监控

对十三市重点污染源的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实行监督控制监测。

注:1)海洋环境监测断面需要根据*的海洋动力学条件另行确定。

2)除了鱼类及水产资源按各省市所辖鱼类产卵场计外,其他生态环境质量按十三个城市计。

3)特别专项监测站位根据监测对象出现位置随机确定。

(五)*海上污染源污水排放达标监测

对海上船舶及其相关作业和石油平台的污水排放进行监督控制监测。

(六)全面开展陆、海环境状况检查监测

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陆源污染物入海排放总量和环*十三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的水质现状,在目前例行环境监测的基础上,从*年起对入*的直排口、混排口、入海河口、市政下水口和121个*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18个混合区进行陆、海环境监测。陆源监测指标为氮、磷、COD、石油类、特异污染物、流量;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监测指标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铅、六价铬、镉、砷、汞、氰化物等(见表8-3)。

(七)开展其他类型环境监测的试点工作

在海洋环境质量与趋势预测、*海岸带生态和特别专项站位中,开展环境监测试点工作,以期积累资料和探索工作经验。试点工作包括建立环境条件指标、生物种群指标、生物量指标、生物多样性指标、环境质量指标等多指标的生态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并开展*海岸带生态监测试点工作。

(八)评估已有监测条件和数据可利用性,确定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方案

在充分评估已有监测条件和数据可利用性的基础上,重点根据以下情景确定提高环境监测能力的建设方案:

新及补充普遍落后、老化、已不能完全满足*碧海行动计划对环境监测要求的海洋专用监测仪器设备。前期重点是更新和补充采样设备、实验室化学分析仪器设备和监测信息传输系统。

补充新增监测方法所需的工作条件,譬如在陆域和海域监测中应用的遥感技术、进行海洋大气沉降测量、以及建立地面自动监测站等。

加强对*碧海行动计划环境监测信息进行的统一管理和综合分析,特别要加强对赤潮的监测能力。

将卫星遥感技术引入环境监测行动计划。在全国环境质量数据库的基础上,结合*碧海行动的实际需求进行完善和补充,建成基于GIS的*碧海行动环境监测与管理动态数据库。

(九)*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达标监测

在本阶段要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重点监测区域为*121个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和18个混合区,分析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变化规律,预测*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

(十)监测达标后点源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

继续监测直排口、混排口、入海河口、市政下水口、海上船舶、石油平台等排放入海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结合海域环境质量监测结果,确定排污与海洋环境质量间的输入响应关系。

(十一)在重点河口和可控制点源入海口建立水质自动监测系统

逐步做到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陆源主要污染物入海总量,有必要对重要点源实施连续监视、监控。*年前,在主要河流入海口(辽河、大辽河、大凌河、滦河、海河、黄河和小清河的入海河口7处)和重要点源入海口(有关直排口、混排口和市政下水口10处)开展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试点工作,共设置17个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同时开展监测对比试验研究。

(十二)建立*生态监测网,开展*海岸带生态监测工作

建立*生态监测网,并在*生态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的验证与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开展生态监测工作。

(十三)加强对赤潮、溢油等突发性环境灾害的应急专项监测工作

加强赤潮、溢油等环境灾害的高发区及潜在危险区的监测管理工作,充实应急专项监测工作的人员,增加经费,适当安排应急监测演练。

第二节*-2010年环境监测行动规划

一、行动目标

评估*碧海行动的近期、中期实施效果;

初步分析非点源污染物入海情况;

分析海洋生态状况、环境质量和污染源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建成*环境与事故、灾害监测监视系统。

二、行动规划

(一)*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达标监测

在*年目标实现的基础上,从*年开始对*121个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和18个混合区的监测站点进行水质连续监测,评估*碧海行动的中期实施效果。

(二)继续实施点源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

在*年目标实现的基础上,从*年开始,对入*的直排口、混排口、入海河口、市政下水口、海上船舶、石油平台的主要污染物入海排放总量进行年度监测。

(三)开展非点源入海污染物监测研究和试点工作

从*年开始启动*非点源(包括海水养殖)入海污染物监测研究。运用遥感与GIS等新技术,建立非点源污染监测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在环*的十三市中选择有代表性的2-3个典型区域进行示范监测研究。

(四)建成重点河口和可控制点源入海口水质自动监测系统

在17个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试点的基础上,再建30个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其中,河流入海口10个,重要陆源入海口20个。

(五)启动*环境与事故、灾害监测、监视系统研究

配合*碧海行动计划实施的需要,启动*的环境与事故、灾害监测、监视系统研究工作。

(六)开展*生态监测

在生态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和示范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手段,在*全面开展定期、连续的生态监测工作。为全面、客观地反映*碧海行动实施效果和*生态系统恢复状况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七)进行*碧海行动生态与环境初次综合调查

为全面了解*碧海行动的近期实施效果,适时调整治理措施,在多年例行环境监测和相关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碧海行动生态与环境初次综合调查,制定“*碧海行动环境综合调查方案”,并于*年实施。

(八)开展主要入海污染物的水质预测、预报研究

在环境例行监测、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试点和*碧海行动环境监测与管理动态数据库的基础上,以非保守物质为研究对象,建立入海河流主要污染物水质模型和预测模型,进行入海河流排放状况,特别是非点源排放状况和水产养殖排放频率估算,掌握非点源污染物的动态变化情况,为实现由目标总量管理向容量总量管理转轨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节2011-2015年环境监测行动纲要

一、行动目标

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实施*碧海行动的中、后期效果;

基本掌握非点源污染物入海情况;

初步实现*环境与事故、灾害预测、预报。

二、行动规划纲要

(一)*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达标监测

在2010年目标实现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水质变化规律,评估实施*碧海行动计划的后期效果,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调整提供可靠依据。

(二)继续进行点源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

在2010年目标实现的基础上,从2011年开始,对入*的直排口、混排口、入海河口、市政下水口、海上船舶、石油平台的入海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按年度进行监测。

(三)非点源入海污染物监测

在2010年非点源监测和示范研究的基础上,环*十三市实现非点源例行监测。

(四)建成河流和各类陆源入海口水质自动监测系统

在2010年实现建成47个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实现所有入海河口、污染源排放口的水质自动监测。

(五)建成*环境与事故、灾害预测、预报系统

针对环境事故及环境灾害多发区的监控需要,建成相应的预测和预报系统,并且投入监视运行。

(六)进行*碧海行动环境的再次综合调查

(七)为进一步开展*综合治理与生态保护,全面反映和评估实施*碧海行动的中期效果,制定“第二次*碧海行动环境综合调查方案”,并评估已有监测条件和数据可利用性,确定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方案

在充分评估已有监测条件和数据可利用性的基础上,重点根据以下情景确定提高环境监测能力的建设方案:

更新及补充普遍落后、老化、已不能完全满足*碧海行动计划对环境监测要求的海洋专用监测仪器设备。前期重点是更新和补充采样设备、实验室化学分析仪器设备和监测信息传输系统。

补充新增监测方法所需的工作条件,譬如在陆域和海域监测中应用的遥感技术、进行海洋大气沉降测量、以及建立地面自动监测站等。

加强对*碧海行动计划环境监测信息进行的统一管理和综合分析,特别要加强对赤潮的监测能力。

将卫星遥感技术引入环境监测行动计划。在全国环境质量数据库的基础上,结合*碧海行动的实际需求进行完善和补充,建成基于GIS的*碧海行动环境监测与管理动态数据库。

(八)*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达标监测

在本阶段要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重点监测区域为*121个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和18个混合区,分析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变化规律,预测*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

(九)监测达标后点源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

继续监测直排口、混排口、入海河口、市政下水口、海上船舶、石油平台等排放入海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结合海域环境质量监测结果,确定排污与海洋环境质量间的输入响应关系。

(十)在重点河口和可控制点源入海口建立水质自动监测系统

逐步做到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陆源主要污染物入海总量,有必要对重要点源实施连续监视、监控。*年前,在主要河流入海口(辽河、大辽河、大凌河、滦河、海河、黄河和小清河的入海河口7处)和重要点源入海口(有关直排口、混排口和市政下水口10处)开展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试点工作,共设置17个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同时开展监测对比试验研究。

(十一)建立*生态监测网,开展*海岸带生态监测工作

建立*生态监测网,并在*生态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的验证与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开展生态监测工作。

(十二)加强对赤潮、溢油等突发性环境灾害的应急专项监测工作

加强赤潮、溢油等环境灾害的高发区及潜在危险区的监测管理工作,充实应急专项监测工作的人员,增加经费,适当安排应急监测演练。

第四节*-2010年环境监测行动规划

一、行动目标

评估*碧海行动的近期、中期实施效果;

初步分析非点源污染物入海情况;

分析海洋生态状况、环境质量和污染源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建成*环境与事故、灾害监测监视系统。

二、行动规划

(一)*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达标监测

在*年目标实现的基础上,从*年开始对*121个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和18个混合区的监测站点进行水质连续监测,评估*碧海行动的中期实施效果。

(二)继续实施点源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

在*年目标实现的基础上,从*年开始,对入*的直排口、混排口、入海河口、市政下水口、海上船舶、石油平台的主要污染物入海排放总量进行年度监测。

(三)开展非点源入海污染物监测研究和试点工作

从*年开始启动*非点源(包括海水养殖)入海污染物监测研究。运用遥感与GIS等新技术,建立非点源污染监测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在环*的十三市中选择有代表性的2-3个典型区域进行示范监测研究。

(四)建成重点河口和可控制点源入海口水质自动监测系统

在17个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试点的基础上,再建30个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其中,河流入海口10个,重要陆源入海口20个。

(五)启动*环境与事故、灾害监测、监视系统研究

配合*碧海行动计划实施的需要,启动*的环境与事故、灾害监测、监视系统研究工作。

(六)开展*生态监测

在生态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和示范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手段,在*全面开展定期、连续的生态监测工作。为全面、客观地反映*碧海行动实施效果和*生态系统恢复状况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七)进行*碧海行动生态与环境初次综合调查

为全面了解*碧海行动的近期实施效果,适时调整治理措施,在多年例行环境监测和相关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碧海行动生态与环境初次综合调查,制定“*碧海行动环境综合调查方案”,并于*年实施。

(八)开展主要入海污染物的水质预测、预报研究

在环境例行监测、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试点和*碧海行动环境监测与管理动态数据库的基础上,以非保守物质为研究对象,建立入海河流主要污染物水质模型和预测模型,进行入海河流排放状况,特别是非点源排放状况和水产养殖排放频率估算,掌握非点源污染物的动态变化情况,为实现由目标总量管理向容量总量管理转轨提供科学依据。

第五节2011-2015年环境监测行动纲要

一、行动目标

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实施*碧海行动的中、后期效果;

基本掌握非点源污染物入海情况;

初步实现*环境与事故、灾害预测、预报。

二、行动规划纲要

(一)*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达标监测

在2010年目标实现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水质变化规律,评估实施*碧海行动计划的后期效果,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调整提供可靠依据。

(二)继续进行点源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

在2010年目标实现的基础上,从2011年开始,对入*的直排口、混排口、入海河口、市政下水口、海上船舶、石油平台的入海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按年度进行监测。

(三)非点源入海污染物监测

在2010年非点源监测和示范研究的基础上,环*十三市实现非点源例行监测。

(四)建成河流和各类陆源入海口水质自动监测系统

在2010年实现建成47个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实现所有入海河口、污染源排放口的水质自动监测。

(五)建成*环境与事故、灾害预测、预报系统

针对环境事故及环境灾害多发区的监控需要,建成相应的预测和预报系统,并且投入监视运行。

第5篇

关键词:河流;应急监测;水质模型

收稿日期:2011-06-09

作者简介:周新明(1972―),广西贵港人,硕士,主要从事大气防治污染方面的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X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6-0010-02

1 引言

河流水质数学模型(简称为河流水质模型)是河流中污染物随空间和时间迁移转化规律的描述。按模型推算方式不同,可区分为理论模型、经验模型和半理论模型3种。河流水质模型多应用于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预测和风险分析、水质规划和管理以及污染防治等方面。

为了便于分析,本文按源强排放在时间长度上的不同选择河流一维水质模型中3个基本方程的图形特征来进行分析。即一维河流稳态水质模型(连续稳定排放的源强),一维河流突发性排污的水质模型(瞬时排放的源强)和一维河流非稳态的水质模型(短时间里排放的源强)的3者图形特征进行比较,然后作出简要判别分析。

1.1 一维河流稳态水质模型

2 一维河流水质模型的图形特征

2.1 一维河流稳态水质模型

一维河流稳态水质模型在环境影响评价预测中使用很多。它的源强是连续稳定的。一维河流稳态水质模型的图形特征见图1(c-x变化曲线示意图)和图2(c-t变化曲线示意图)。由图1看出,在污染物影响范围x

m处,污染物的浓度是相对不变的;由图2看出,污染物随时间推移,污染物影响范围x

m处,污染物的浓度也是相对不变的。

图1 一维称态河流污染物浓度空间分布(c-x变化曲线)示意图

图2 一维称态河流污染物浓度时间分布(c-t变化曲线)示意图

2.2 一维河流突发性排污水质模型

2.3 一维河流非稳态的水质模型

一维河流非稳态的水质模型的源强是指短时间内(一定时间长度,如几十分钟或数小时不等)排放入水体,随之污染源消失或污染源排污总量大幅度减少的情况。这种情况,在河流突发性污染事故中经常遇到。

一维河流非稳态水质模型的图形特征见图3的虚线部分,和图4的虚线部分。从图3和图4的虚线部分看出,由于非稳态排污是在短时间(一定时间长度)里排放的污染物,在相同的初始排放浓度条件下,污染物排放总量要比瞬时排放大,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浓度下降得慢些,在图中“弓”形上部则相对宽和平缓些(曲线曲率变化小一些)。

图3 一维河流突发性排污(全实线部分)和一维河流非稳态排污(后部分分为虚线)污染物浓度时间分布(c-x变化曲线)示意图

图4 一维河流突发性排污(全实线部分)和一维河流非稳态排污(后部分为虚线)污染物浓度时间分布(c-t变化曲线)示意图

3 河流水质模型在应急监测3个过程中的应用分析

(1)现场监测过程的实施主要是依据污染物浓度在河流水体中的变化趋势来判别的。在同一河流中,相同的污染物浓度(C0)排入水体后,污染物随水流移动,在相同的时间里,河流中污染物影响范围内的浓度(C)的高低依次是连续稳定排污,非稳态排污和突发性排污。即河流中污染物浓度下降最快的是突发性排污,其次是非稳态排污,最慢的连续稳定排污。

(2)跟踪监测过程的实施主要是依据污染物浓度在河流水体中的迁移过程来判别的。连续稳定的排污,污染物的浓度最高点始终在入河口,而突发性排污和非稳态排污,当污染物进入河流水体后,污染源随之消失;污染物随着河水流动和上游来水的同时作用,形成数百米或数公里的污染带。在许多情况下,有必要对污染物的迁移位置和范围进行机动地跟踪监测。

(3)总量监测过程的实施主要是依据污染物瞬时最高浓度在河流水体中的位置来判别的。因为连续几个小时的非稳态排污造成的污染事故,当应急监测人员到达现场时,污染源已经消失,在数百米或数公里的污染带中间部位往往保持着较高的瞬时浓度,这在应急监测中应特别注意。特殊情况下,为了掌握排入河流中的污染物总量,就必须对此污染带设置多个断面进行监测,才能对污染物的影响范围和可能的危害作出科学合理的判断。

4 结语

在河流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中,掌握(建立与推导等)和应用(简化和修正等)河流水质模型是极其重要和有利于应急监测方案制订的。由于水质模型的多样性,按源强排放时间分类有连续稳定排放、短时间排放和瞬时排放等形式;按空间分类有一维空间、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等形式;按排入水体分类有河流、河口、湖泊、水库等形式。在突发性水体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中,掌握(建立和推导等)和应用(简化和修正等)水质模型是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HJ/T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S].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2.

第6篇

关键词 地下水;地下水污染;地下水保护制度:污染治理体系

文/井柳 新刘伟 江王 东张涛

地下水是我国重要的城乡供水水源;全国30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835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一半以上为地下水型水源地。目前,我国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不容乐观,局部地区出现重金属和有机物超标现象,严重威胁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和身体健康。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面对我国严峻的地下水环境形势,构建最严格的地下水环境保护制度势在必行。

我国地下水环境形势严峻地下水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地下水环境质量的监测点总数为4778个,其中国家级监测点800个。水质优良的监测点比例为10.4%,良好和较好的监测点比例分别为26.9%和3.1%,较差和极差的监测点比例分别为43.9%和15.7%。主要超标指标为总硬度、铁、锰、溶解性总固体、“三氮”(亚硝酸盐、硝酸盐和氨氮)、硫酸盐、氟化物、氯化物等。与2012年相比,有连续监测数据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总数为4196个,分布在185个城市,水质综合变化以稳定为主,其中变差的监测点比例为18.0%。《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披露,华北平原局部地区存在地下水重金属、有机物超标现象,主要污染指标是汞、铬、镉、铅、苯、四氯化碳、三氯乙烯等。

经济发展给地下水环境保护带来压力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城镇化率大大提升,地下水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升级。1978-2011年,城镇人口由1.72亿增加到6.9亿;城镇化率由18%增加到51%。城镇化建设改变了地下水天然人渗补给条件,减少了地下水补给量,同时地下水开采量不断提升,一些地区出现地下水超采现象,导致地下水位骤降,出现漏斗区域,并造成地面塌陷、海水入侵、土地盐渍化等灾害。另外,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地下水污染事件时有发生。根据环境保护部2013年2月下旬至3月开展的华北平原排污企业地下水污染专项检查结果,涉水的25875家排污企业中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558件,对其中88家企业处以罚款,总额达613万余元。

我国地下水环境保护制度不完善现有地下水环境保护相关制度

地下水资源保护相关制度。一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2012年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要求确立“三条红线”,即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及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二是水权交易制度。获得取水权的单位或个人通过各种合理措施节约出的水资源,可依据相关规定进行水的使用权有偿转换。

地下水污染防治相关制度。一是污染源普查及数据更新制度。2010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启动,对我国排放污染物的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源及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开展调查,随后又开展了污染源普查数据动态更新调查工作。二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011年环保部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规范了我国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填补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体系的空白。三是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许可证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中规定,国家对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排放废气、废水、产生环境噪声污染和固体废物的行为实行许可证管理。对地下水来讲,排污许可证制度属于源头预防范畴。四是地下水环境质量报告制度。国土和环保部门每年公布我国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中国国土资源公报》和《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我国地下水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地下水环境保护制度体系,但从体系的完备程度和与时俱进角度看仍存在着很多问题。

地下水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健全,环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顺。目前我国颁布实施的有关法律法规中,涉及地下水环境保护的条款较少。《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仅涉及39项指标,远不能满足现阶段地下水污染防治要求。我国地下水环境管理体制不顺,各部门职能划分不清,存在交叉,没有形成地下水环境保护的合力。

对地下水污染防治关注度低,缺少针对地下水污染源的管控制度。污染源普查范围大、数量多,没有针对垃圾填埋场、危险废物处置场、工工业园区、、石油化工企业、加油站和油库、高尔夫球场、再生水灌溉区和矿产开采及加工区等地下水特征污染源开展深入调查。未建立地下水污染源长期监管机制,导致我国目前地下水环境底数不清,地下水污染防治手段和措施落后。《中国国土资源公报》和《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每年的地下水环境质量信息,仅能反应出区域地下水环境状况,不能对地下水源地和地下水特征污染源及其周边的水质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无法指导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

国际地下水环境保护制度借鉴美国地下水环境保护制度框架

美国在地下水环境保护领域主要建立了以下六项制度。

统一管理与多部门合作制度。美国地下水环境保护工作由环保局、农业部、内政部和能源部共同管理,各有分工。

污染预防和长效监测制度。美国重视地下水污染源头预防工作,对埋地油罐、垃圾填埋场、危险废物储存池等均设置了防渗措施。目前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地下水监测系统,地下水监测点位共计约42000个。

调查评价与风险评估制度。1991年,美国启动了国家水质评价计划(NAwoA),大约每10年对水质趋势进行一次评价。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将健康风险分析评价与地下水污染治理相结合发展出RBCA(Risk-based Corrective Action)模式。

污染场地分级管理与整治制度。《综合环境反应、赔偿与责任法》(CERCLA,即超级基金法案)要求,对发现的污染场地进行相关认定,以可能给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重大损害的程度来划分,并收录到“国家优先名录”上。

污染整治基金筹措制度。超级基金主要来源于对生产石油和某些无机化学制品行业征收的专门税、联邦财政拨款、年收入在200万美元以上企业的附加税、联邦普通税、基金利息和向违法者征收的罚款等。

信息共享与公众参与制度。美国环保局网站上,公众可以免费获取一些地下水环境信息;超级基金项目报告也在该网站上公开。

欧盟地下水环境保护制度框架

欧盟在地下水环境保护领域主要建立了以下三项制度。

统一管理与多部门合作制度。“欧盟环境委员会”统一制定水环境相关的法律、标准,以水质监测为主,大部分成员国由环保部门负责,地矿、卫生、公共事务等部门参与。

长效监测与信息共享制度。欧盟多数成员国每年开展2~4次水质监测,并上报数据库,多数数据可免费共享。

专家讨论制度。基于水框架指令成立地下水工作组,80多位专家一年2次会议讨论指令实施情况。

日本地下水环境保护制度框架

日本在地下水环境保护领域主要建立了以下三项制度。

统一管理制度。日本地下水环境管理的政府专职机构为其环境省下属水、大气环境局内设置的土壤环境科地下水室。

调查评价制度。2002年《土壤污染对策法》出台,要求对土地环境状况开展调查评价,当土地被判定特定有害物质超过标准时被指定为污染地域。日本开展地下水污染调查已有20多年,划分出了不同污染程度区域,平均每年投资3000万日元。

污染整治及基金筹措制度。《土壤污染对策法》要求污染行为人和土地所有者必须对污染地域采取对策,开展污染整治。当找不到污染行为人时,整治费用由土地所有人负担,“土壤污染对策基金”可提供部分补助。“土壤污染对策基金”主要经费来源于土壤管理、委托工程、委托调查费用部分捐赠和民间自发捐款等。

我国最严格的地下水环境保护制度框架构建

我国地下水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地下水污染正由点状、条带状向面上扩散,由浅层向深层渗透,由城市向周边蔓延。根据党的十报告要求,我国亟需构建最严格的地下水环境保护制度。最严格的地下水环境保护制度框架应当包括最严格的地下水相关环境法律法规、环境质量目标、污染预警机制、调查评价及污染治理体系、环境经济政策等方面内容。

建立最严格的地下水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进一步完善我国地下水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研究制定地下水污染防治相关技术指南。尽快修改《水污染防治法》,增加并明确对地下水环境监管相关要求;建议编制地下水污染防治条例,增强地下水环境保护法律责任;《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和《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已经出台,标志着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正式纳入了国家层面的决策,应积极落实《规划》和《方案》要求,保障各项任务如期完成;尽快启动我国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监测标准、修复际准等制定工作;修订完善《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编制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估、污染修复防控等技术指南。

建立统一管理与多部门合作制度

应厘清各部门在地下水工作领域的任务分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设立专门的地下水环境保护管理办公室,联合环保、国土、住建、水利、卫生、工信、农业等部门和单位,对全国地下水环境实施统一监管。环保部门主要负责对地下水污染源及水源地的环境监管,国土部门重点关注区域地下水环境状况,水利部门重点关注地下水资源量变化情况,住建和卫生部重点关注水厂及饮用水水质状况,工信部重点关注产业布局对地下水环境产生的影响,农业部重点关注农业面源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根据我国地下水环境现状、地下水功能区划和污染源分布情况开展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划分为“一般保护区”、“防控区”和“治理区”,从宏观上掌控和指导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

建立污染预防和长效监测制度

应加强对垃圾填埋场、危险废物处置场、工业园区、石油化工企业、加油站和油库、高尔夫球场、再生水灌溉区和矿产开采及加工区等地下水特征污染源的控制与管理,根据不同污染源特征,分别提出污染源头控制要求,如加油站埋地油罐应设置双层管或防渗池;面对我国城镇化迅猛发展态势,应加强对城镇生活污水及固体废物的管控,做好废水、废物收集处理及防渗措施,降低其对地下水环境的污染风险;建立地下水环境监测网和信息数据库,形成监测井长期维护和数据定期上报机制。

建立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价制度

我国虽然在重点区域、城市地下水动态监测和资源量评估方面获得了大量数据,但这些难以完整描述地下水环境质量及污染情况,我国地下水污染底数仍然不清,应通过开展全国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的调查评估工作,以地下水源和特征污染源为重点调查对象,循序渐进,摸清家底,并建立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价长效机制。

建立污染场地分级管理与整治制度

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按照污染场地及其周边地下水功能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建立优先整治清单,实施污染场地分级列管。对人体健康风险值超标或准备再度开发利用的场地,根据已确定的修复目标,开展相应修复工作。

建立污染整治基金筹措制度

厘清污染治理责任,实行“谁污染、谁负责、谁治理”;对于无主污染源由国家或地方政府负责整治。研究建立“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向污染地下水环境的工业企业征收整治基金。通过制定绿色信贷、保险、优惠税率及污染场地再开发等辅助政策,鼓励开发商及民间资金的流入。

建立信息共享与公众参与制度

通过网络平台及咨询热线,向社会公开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价、污染场地整治等信息,接受公众与媒体监督。

主要

参考文献:

[1]陈鸿汉,刘明柱,永葆地下清流——《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实施建议[J].环境保护,2012(4):23-26.

[2]曹文婷.中国水权交易制度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7.

第7篇

关键词:永胜河 水质 分析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c)-0058-04

Water Quality of Yongsheng River in Qianhuang Town

Niu Hao1 Wang Haiping2 Liang Ying1 Hu Dabo1

(1.Nanjing Innovation Centre for Enviro-Protection,Nanjing Jiangsu,211102, China;2.Nanjing Institute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Nanjing Jiangsu,210048,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o accelerat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Qianhuang Town Government built Industrial Zone on the north of the Town, otherwise domestic sewage and industrial wastewater get into the city river - Yongsheng River, made it turnning into the sewage channel. This page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Yongsheng River coastal pollution sources, monitoring water quality and sediment status of each section, analysis of all kinds of pollution loa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nteg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 for improving water quality of Yongsheng river.

Key Words: Yongsheng River; Water Quality; Analysis

1 概况

永胜河位于武进区境内连永安河,全长5.7 km,平均河宽15 m,平均水深2 m,主导流向自北向南、由西向东,途经南夏墅街道、前黄镇,最终汇入永安河。前黄镇段永胜河由于政府长期筑坝(水泥坝),东坝位于近永胜河与永安河交汇处,西坝位于永胜河一号桥西侧,东坝-西坝段长度约1.2 km,河水基本不流动,自净稀释能力较差。同时永胜河于前黄镇内流经农业区、集镇生活区、工业区,污染源种类复杂,特别是流经工业区及前黄集镇生活区的河段污染严重,水质较差,是太湖流域复合污染型支浜的典型代表河道。

2 永胜河的环境现状

(1)沿岸土地利用现状。前黄镇辖行政村20个、社区4个,2014年年末总人口63 772人。截至目前,前黄镇已经形成了以精细化工、康复健身器材、机械零部件、汽车、摩托车、自行车零配件、幕墙装饰材料、精纺、精工铸造、电动工具、电子元器件、食品加工行业等为主的工业经济格局;另外,近几年来,前黄镇农业异军突起,成为常州市食用菌生产基地。前黄镇段永胜河一号桥-寺桥之间以生活源为主;寺桥-东坝之间以工业企业居多,由于该段范围内工业废水零散排口较多,部分管道分界不清,存在老化、渗漏等现象,致使永胜河坝内水质呈逐年恶化趋势。

(2)沿河水质现状。经对永胜河6个断面的实时监测发现[1~4],永胜河水质总体上由西向东呈现一个逐渐恶化的过程,永胜河一号桥周边以生活源为主,周边有部分生活污水汇入永胜河,寺桥作为生活源与工业源的分界线,寺桥-东坝之间以工业源为主,污染程度逐渐加深。

从图1中可以看出,前黄镇段永胜河总体上水质超标严重,COD超标0~0.43倍,氨氮超标0~10.84倍,总氮超标1.20~15.75倍,总磷超标0.96~3.43倍。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5],对永胜河沿线主要污染段及污染物质进行评价,选取地表水Ⅳ类水质要求为评价标准,结果见表1。

由评价结果可知:永胜河主要污染物类型排序依次为总氮(71.90%)、总磷(21.19%)、COD(6.91%);污染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坝-西坝间,依次为东坝(31.07%)、永胜桥(27.26%)、永胜河一号桥(14.8%)、寺桥(13.83%),其中寺桥-永胜桥-东坝之间为工业集中区,污染程度相对较重。

(3)沿河底泥现状。永胜河底泥多为软泥,淤积厚度约为50~100cm,底泥呈现黑色伴随浓烈臭味。永胜河底泥中TN[6]、TP[7]自西向东沿程逐渐升高,在寺桥-东坝急剧升高,采样点东坝底泥TN含量高达7 948.57 mg/kg,TP含量高达18 205.29 mg/kg。永胜河底泥中重金属[8](Pb、Cd、Cu、Zn、Ni、Cr)自西向东也是沿程升高,在寺桥―东坝之间工业段明显升高,永胜桥-东坝之间突变尤为明显。

(4)工业污染源现状。据调研,永胜河沿岸工业点源主要集中在寺桥-东坝段,企业类型主要为金属机械制造、纺织及少量化工。工业废水经初步处理达到接管要求和生活污水混合送至武南污水处理厂处理,危废收集后委托有资质的企业处理。工业源主要随初期雨水径流流入河道以及少量生活污水经雨水管直排入永胜河。详见表2。

(5)生活污染源现状。永胜河沿岸生活污染源主要集中在西坝-寺桥段(前黄高级中学、前黄农贸综合市场、人民医院、瑞丰园、孙家塘、新园村、园里村)、敬业路-工业路段(文雅苑、北庄、后北庄)。污水主要为村镇生活污水及商业设施排水。据初步调查,目前永胜河周边生活污水通过污水管网系统大部分得到收集,送至武南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少量生活污水通过雨水管网进入河道,导致河道氮磷升高。

红旗村、前进村、前黄村生活垃圾84%得到收集和妥善处理,同时,河道打捞的垃圾堆放在永胜河-号桥附近,待冬季再集中进行焚烧处置,这些未收集的垃圾随径流入河。

(6)农业面源污染源现状。永胜河沿岸农业面源主要集中在永胜河一号桥两侧及工业路北侧,农田面积约1 150亩。主要种植水稻、大豆、蚕豌豆、玉米、小麦等农作物以及葡萄、梨子等果林地,葡萄园排水通过渠道进入永胜河支浜中,缺乏有效的面源污染控制措施。

畜禽养殖方面,红旗村、前进村、前黄村2014年末生猪存栏数1 974头,家禽4 167只。

3 结论

综上分析,前黄镇段永胜河目前水质污染严重,氨氮、总氮、总磷均全段超标,主要污染因子为总氮、总磷。COD超标0~0.43倍,氨氮超标0~10.84倍,总氮超标1.20~15.75倍,总磷超标0.96~3.43倍。且污染源现状问题较严重。

(1)工业企业偷排漏排依然存在。目前地方政府对沿岸工业聚集区的监管尚不到位,加之镇区部分雨、污水收集管网分界不清,年久失修,偷排、漏排及超标排放现象时有发生,直接导致工业点源污染加剧,增加了水污染治理难度。

(2)河道雨水排口密集。通过调查发现,永胜河沿岸雨水排口密集,多达28个,且缺乏对初期雨水的有效收集与深度处理,部分企业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有可能通过雨水排口流入河道,对永胜河水质产生较大影响。

(3)生活面源入河贡献较高。永胜河周边农村生活污水接管率不高,规划通过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但据调查发现,目前分散处理设施无法有效收集污水,导致设施未能运行。另外有部分未接管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永胜河,加重了水体污染。

(4)农业面源污染较重。经统计,永胜河沿线周边农田面积约1 150亩,主要种植水稻、大豆、蚕豌豆、玉米、小麦等农作物以及葡萄、梨子等果林地,葡萄园排水通过渠道进入永胜河支浜中,缺乏有效的面源污染控制措施,导致周边农业面源污染入河量较大。

(5)底泥内源污染严重。永胜河底泥淤积严重,已多年未实施清淤。底泥多为软泥,呈黑色且伴有浓烈臭味。经检测,底泥中氮磷含量最高达7 948.57 mg/kg、18 205.29 mg/kg,亦检了出重金属(Pb、Cd、Cu、Zu、Ni、Cr),东坝附近底泥中重金属含量尤为突出,河道内源污染严重。

(6)水系不通、溶解氧不足。目前永胜河上建有两道坝,东坝位于永胜河入永安河河口,西坝位于一号桥西侧,东、西两坝之间河水长期处于滞流状态,流动性差。河水整体呈现黑臭现象。监测结果显示溶解氧严重不足,导致永胜河水体自净能力较差。

上述事实说明,应当对永胜河上游及周边污染源实施有效控制,辅以一定的污染治理技术手段,以恢复和提高永胜河生态系统的水污染自净能力,改善其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 GB/T11914-1989,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S].

[2] HJ535-2009,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S].

[3] HJ636-2012,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S].

[4] GB/T11893-1989,水质 总磷的测定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S].

[5] HJT 2.3-19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S].

[6] HJ 717―2014,土壤质量 全氮的测定 凯氏法[S].

第8篇

解析,提出可行性意见及防治对策。结果表明:2011、2012年度粪大肠菌群指标的年均值均未超GB3838-2002《地表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限值(MPN<10 000个/L),其水质达到国家卫生安全标准。

关键词: 粪大肠菌群 ;污染现状;污染源解析

HaiAnXian Potable Water Source Fecal Coliform Bacteria Pollution Status And Pollution Source Analysis

SHEN JingJIANG Jingjing

(Hai’an Country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 jiangsu226600)

Abstract:HaiAnXian according to monitoring data of drinking water, surface water with fecal coliform bacteria as the contestant factor, on the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understand HaiAnXian potable water source fecal coliform bacteria pollution status and pollution sources.

Analytical, put forward feasibl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2011, 2012 annual average index of fecal coliform are not super GB3838-2002 "surface water quality standard" Ⅲclass standard limit (MPN < 10, 000 / L), the water quality meet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standards.

Key word: faecal coliform; present situation; Pollution source analysis

X131.2

粪大肠菌群主要来源于人和温血动物的粪便,其数量直接表明水体受粪便污染的程度,是目前

国际上通行的监测水质受粪便污染的指示菌。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及工业发展的加剧,部分地区饮用水源地的水质不同程度的受到污染。本研究中地表水饮用水源地以粪大肠菌群指数作为水质污染指标,对2011年、2012年海安县饮用水源地进行监测分析,根据监测分析数据掌握海安县饮用水源地水质现况并对其污染来源进行分析。

1 实验方法

1.1监测点位

选取栟茶运河上五七大桥和周机桥两个监测点位。

1.2采样

每个监测点位每月采样1次,每件样品量为500ml,装入已经灭菌处理的采样瓶中待测。

1.3实验方法

实验室接到水样后2h内着手分析采用《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的多管发酵法。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初发酵试验:将水分充分混匀后,根据水样污染程度确定接种量,每个水样用3个浓度梯度稀释,均按照一定的接种量接种,分别接种到盛有乳糖蛋白胨培养液的发酵管中。在(37.0±0.5)℃下培养(24±2)h。产酸和产气的发酵管表明试验呈阳性反应,需进行复发酵。

复发酵试验:轻微振荡初发酵试验阳性结果的发酵管,用3mm接种或灭菌棒将培养物转接到EC培养液中。在(44.5±0.5)℃温度下培养(24±2)h,接种后所有发酵管须在30min内放进水浴中。培养后立即观察,发酵管产气则表明试验呈阳性反应。

根据不同接种量的发酵管所出现阳性结果的数目,从最大可能数(MPN)表中查的相应的MPN指数,按总大肠菌群的计算每升水中的粪大肠菌群的MPN值。

1.4执行标准

粪大肠菌群评价标准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即(MPN值)<10 000个/L为合格。

2污染现状

2.1粪大肠菌群的监测结果

栟茶运河两断面粪大肠菌群监测结果[MPN值(个/L)]见表1

表1 2011年度粪大肠菌群检测结果

表2 2012年度粪大肠菌群检测结果

2.2结果分析

由表1、表2可看出: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体粪大肠菌群(MPN值)<10 000个/L,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质量标准》Ⅲ累标准。第二、三季度海安县地表水源地粪大肠菌群数量(MPN值)显著大于一、四季度,且五、六月份粪大肠菌群数量(MPN值)显著大于其他月份;2012年海安县地表饮用水源地粪大肠菌群数量(MPN值)大于2011。

3污染源解析

根据目前对海安县饮用水源地粪大肠菌群的污染情况调查科发现,粪大肠菌群的污染源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1)部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的污染;(2)市政管网雨污合流制下生活污水的污染。由于海安县城区普遍采用雨污合流的排水方式,雨水和污水进入同一排水体系,期间对其水质调查发现,生活污水对粪大肠菌群污染影响明显;(3)部分污水处理厂出水的污染。由于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以生化为主,缺少消毒灭菌程序或处理装置运行效果不佳,所以部分污水处理厂出水粪大肠菌群超过《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B标准限值(10 000个/L)。(4)其他污染源的污染。例如河道的船舶运输废水和船上工作人员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附近的河道,直接影响地表水水质。

4结束语

根据2011、2012年度对栟茶运河两个断面的调查,两个断面均不同程度的受到粪大肠菌群污染。针对粪大肠菌群的污染源解析,污水处理厂配套消毒杀菌设施提高对粪大肠菌群的去除率会有明显效果,对现有的市政排水系统进行雨污分流改造,通过以上工程的实施,将有效削减粪大肠菌群进入水体的总量。

参考文献:

[1]李世景. 平顶山市饮用水源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污染现状及分析[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2-03.

[2]杨晓红等.湖州市中心城区饮用水源地粪大肠菌群污染特征及源解析[J].研究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07.

第9篇

关键词: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现状;对策研究

Abstract: Through to analyzes the Jiangsu province Ganyu County drinking water environment present situation,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explain understands Ganyu County drinking water problems. And proposed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Ganyu County drinking water source pollution countermeasures and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drinking water sourc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Key words: drinking water sources;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D922.68

引言

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加大,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水资源水质环境安全受到威胁。为了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近年来江苏省赣榆县全面开展了以保护群众饮用水安全为目标赣榆县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普查工作,基本摸清全县城镇和农村地区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信息,通过全面分析当前赣榆县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现状、类型及特点,提出加强赣榆县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对策及措施,为保障赣榆县饮水安全提供有力支撑,对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赣榆县饮用水水源地现状

赣榆县位于江苏省东北部,地处鲁东南低山丘陵与苏北黄淮平原交接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18°45′39″-119°18′7″,北纬34°41′30″-35°7′39″。东临黄海,西与山东临沂接壤,北与日照、莒南县相邻,南隔新沭河与连云港市区和东海县为邻,辖18个镇,2个省级开发区,424个行政村,总面积为1427.27km2,总人口108.18万人。因为地处沂沭泗流域的最下游和南北气候过渡地带,易旱易涝,易遭台风大潮袭击,防汛抗旱形势一直十分严峻。

赣榆县水系属淮河流域滨海诸小河水系。境内河流多源自西、北部山区,东流直接入海。现有大小河流18条,其中,跨境排洪河4条,运河1条,排涝河13条。主要河流有绣针河、龙王河、兴庄河、青口河、朱稽河、范河、通榆运河、新沭河等。境内有大小水库103座,其中石梁河水库为江苏省最大人工水库,总库容5.85亿立方米;小塔山水库总库容2.82亿立方米,是赣榆县城及沿途镇村饮用水源。

赣榆县多年平均降水径流深275.5毫米,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3.955亿立方米,实际可用的径流量3.59亿立方米,过境客水总量2.58亿立方米,地下水多年平均总储量2.94亿立方米,允许开采量1.85亿立方米,其中淡水允许开采量1.30亿立方米,东线调水工程每年引用江淮水1.0亿立方米。

赣榆县青口镇、宋庄镇、塔山镇、赣马镇、金山镇、海头镇饮用水源取自小塔山水库,柘汪镇饮用水源取自姜斗沟水库,墩尚镇、罗阳镇饮用水源取自新沭河,其他镇级饮用水源地为地下水,除罗阳镇东关村饮用水源地为新沭河外,其余各村级饮用水源地主要为地下水。

2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评估

2.1环境禀赋评估

目前,小塔山水库是赣榆县城及沿途镇村饮用水源,其中赣榆县城区供水主要由自来水公司负责。从2011年环境监测数据统计分析,我县饮用水源小塔山水库水质较好,供水水质良好。小塔山水库是赣榆县重点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为湖库型水源地,经江苏省人民政府(苏政复[2009]2号)批复,划分一、二级保护区,有饮用水水源地标志,水源地周围环境较好,每年开展常规水质监测,水质达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

乡镇(含农村)饮用水源地未划分保护区,受监测设备等因素的影响,乡镇(含农村)还未全面开展水质常规监测工作;环境管理情况薄弱,没有设置规范的饮用水水源地标志设施,通过调查监测,镇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国家地表水和地下水Ⅲ类标准。

2.2污染状况评估

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周边暂时没有污染源,小塔山水库水源安全问题主要来自于境外上游山东省莒南县、临沭县客水污染、补给水水质和汇水区内农业面源污染。

小塔山水库周边工业源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距离水库较远,多在二级保护区之外;二是工业源多在水库取水口下游,对水库基本不构成污染;三是工业行业多为柳编、工艺、服装加工等不用水或极少用水行业,生产过程基本无废水排放。四是不存在居民及生活污染,无排污口,无网箱养殖,水源地主要问题是受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干旱季节易出现供水量不足。从2011年环境监测数据统计分析,赣榆县小塔山水库水质尚好,指标均能够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标准。全年水源地没有发生污染事故。

乡镇和村级饮用水源地主要污染源为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染等,受县内工业污染影响较小。

2.3环境监管评估

赣榆县对县级饮用水源地的监管力度较大,划分了一、二级保护区,设立了取水口规范表识,采取了一系列专项措施整治活动,确保水质安全。小塔山水库水源地周边暂时没有污染源,赣榆县人民政府组织制定了饮用水源水污染应急预案,且经过专家评审,每年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应急演练。成立了环境污染事故工程技术人员工作组,配置了现场监测处理有毒有害物质器材装备。近三年来饮用水源地未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县城区备用水源为朱稽河。

农村水源地环境管理薄弱,对水源地的监管不到位,调查前乡镇、农村均未划分饮用水保护区,未开展水质常规监测,但总体来看,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不存在工业污染源排污,水源地处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中,因此下一步监管中要尤其注意一级、二级保护区内禁止新上污染源,并要强化环境监管,控制突发事件的发生,建立健全应急处理能力。

2.4环境风险评估

赣榆县对各饮用水源地加强监管,进行定期监测,坚决查处违法排污影响水源安全的污染行为。现存的环境风险主要为农业面源和上游客水污染,小塔山水库水厂取水口建成自动监测系统,实时监控水质变化。

赣榆县乡镇(含农村)大多数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未划分,无标志标牌或标志标牌不规范。赣榆县属于农业大县,存在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要进一步加强水源地的水生态修复能力和饮用水水源地的管理,要加强预案的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2.5综合评估

综合环境水源地环境禀赋、污染状况、环境监管和环境风险各指标的评估结论,目前赣榆县环境禀赋、环境风险是制约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的重要因素。而且,部分地区饮用水源地内的居民生活源污染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3强化赣榆县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对策

3.1加强宣传, 提高认识

保护好饮用水水源地, 关键是要把广大农民群众发动起来,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 通过各种有效方式, 广泛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宣传和科普教育, 在群众中营造一个学习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知识、宣传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政策、贯彻落实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措施的热烈气氛[3]。

3.2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

把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特别是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污染整治工作重要组成部分, 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明确职责, 建立齐抓共管、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技术研究与试点, 探索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抓紧研究制订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污染防治规划。

3.3开展饮用水源地专项整治

以镇、村饮用水源地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对镇、村的饮用水源严格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边界,并设置明确的界限标志。对水源地开展水质常规监测,并制定应急预案。加强环境监管,保护区内禁止新增污染源,建立健全应急处理能力。

3.4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的监控预警

制定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方案,确定采样点位、采样时间、监测项目和频次,充分考虑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与保护的基本要求,监测频次、监测因子统一和规范化,提高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和实时监测的能力。着重开展好每年一次或多次的例行监测,特殊情况下要增加监测频次,在监测过程中要严格质量控制,确保监测数据具有真实性、完整性、科学性、代表性和可比性。为饮用水水源的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3.5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制度,解决管理盲区问题。根据目前水源保护管理现状,由县政府牵头,从各个部门单位组织人员组成水源保护管理小组,开展经常性巡查,着力解决一些单个职能部门管不了管不好的问题,积极规避多头管理却最终无人管理的现象发生,有效解决人民群众饮用水不安全问题。二是要建立联动机制,真正发挥管理部门作用,形成部门齐抓共管格局。三是完善应急处理处置方案,形成应对突发性事故应急处理处置能力。主要包括:建设饮用水水源地应急系统,保障系统有效运行;增强饮用水水源地应急能力;制定饮用水水源地应急预案等。

3.6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政策

研究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域生态补偿政策、饮用水水源保护信贷政策和“以奖促治”政策等方面,加大对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税收政策和财政的扶持力度。围绕饮用水水源地规划与管理、水质保护与生态修复、水质净化处理、水生态监测监控、事故预警等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现实需求,结合已有的工作基础,针对薄弱环节,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一批科技支持项目研究,为水源地保护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自动站监测系统 应急监测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1-136-02

广西北部湾经济飞速发展,钦州港经济开发区、北海铁山港工业区以及防城港企沙工业区等沿海工业区规划的实施在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将会给广西近岸海域环境带来更多的压力。本文介绍广西北部湾海洋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情况,结合其在应急监测中的运行实际情况,探讨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和完善措施。

1 海洋水质监测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广西近岸海域建设16个海水水质自动监测站,主要考虑氮、磷、叶绿素、溶解氧、pH值、盐度、浊度及蓝绿藻等监测因子,部分自动监测站安装气象监测仪,可监测风向、风速、气压、气温及湿度等气象参数。生态监测浮标设置首先考虑河口区域与敏感区域,即赤潮高发区或潜在高发区;监测站位与国控、区控监测点位应有对应性、数据可比性。自动监测站采用无线传输数据方式,分析数据首先通过中国移动网络传输到移动基站,然后再通过互联网将数据保密传输回监控中心服务器,从而实现对数据的实时监控。质量控制方面,组织技术力量对主要监测指标进行比对测试工作,主要比对的指标包括现场比对的pH、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盐度等,实验室对叶绿素、硝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进行采样分析比对,确保自动监测项目准确有效。由于自动站布点分散,对全部自动监测站进行例行维护时需要大量的人员和时间,目前依靠第三方实现维护。根据目前的运用情况调查,自动站的正常运转让环境保护相关部门获取了大量实时监测的数据。通过对观察记录数据变化趋势进行例行综合分析,定期向相关部门广西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监测报告,为各环保部门的管理和决策服务。

2 海洋水质自动站在应急监测中的应用

海洋水质自动站监测在整个海洋应急监测中起到预警作用,位于应急的开端,具体见图1。

2009年发现北海市大风江口海域、南流江海域及冠头岭海域的溶解氧、pH值及叶绿素数据出现异常,存在同步升高的现象,“千里眼”摄像系统也显示水色异常。笔者单位立即启动了应急监测方案,对廉州湾三个自动站及其周边海域进行人工采样比对分析监测,现场监测的溶解氧及pH值数据与自动监测站显示的监测数据基本一致。根据现场调查海水呈暗绿浅黄色,经现场采集海水样品的镜检分析,水样中的中肋骨条藻数量接近《赤潮监测技术规程》中赤潮爆发条件,存在赤潮爆发的可能。之后由于台风的影响,廉州湾三个自动监测站的pH值、溶解氧及叶绿素监测数据开始回落,pH值、溶解氧及叶绿素的监测数据恢复至正常状况。可见,自动监测站可成功实现对赤潮的预警预报。

3 存在的问题

3.1 海洋水质自动站水质监测存在问题

自动监测站经费不足,缺少备用仪器和设备,直接导致日常维护工作难度加大,部分数据缺乏连续性。自动监测网络防盗功能相对薄弱,实际运行过程中,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在遭遇台风或其他恶劣天气环境的袭击时,容易发生飘移。日常维护要求高,将会影响到数据的真实性。

自动站营养盐监测仪使用初期由于技术限制,其监测数据逐渐偏高,现场采样分析结果磷酸盐监测数据仅为自动站营养盐监测仪监测结果的1/6~1/20倍。在随后的实验室进行标准工作曲线分析发现是由于系统空白值过高引起的误差。由于营养盐监测仪为连续分析仪器,使用的磷酸盐标准溶液浓度过高,造成自动监测系统在营养盐监测过程中逐渐积累,导致磷钼蓝无法清洗干净,从而使空白过高。仪器的不稳定和技术上的差异容易导致异常数据的出现。

3.2 河口、污染源水质自动站水质监测存在问题

目前北部湾河口、污染源自动站数量缺乏,难以实现对河流污染物和相应的污染排放企业进行实时监控。自动站设备运行费用高,技术水平较低,故障多且使用期限短,特别是电极的使用寿命期限非常短、容易损坏且价格不菲,造成仪器设备运行和维护的困难。

3.3 应急监测中自动监测站存在问题

由于海洋、河口和污染源自动站的各种不利因素,在污染事故发生时,较难在第一时间获得入海河口、污染源监测的一手资料,将会影响对水质异常变化的把握,从而影响到对事故海域水质污染迅速做出预警,难于对污染源的跟踪,最终影响环境管理和决策。

4 提出改进和完善措施

4.1 加强运行经费的投入

自动站运行费高,但如果降低运行费用,将难以实现按预计的质量控制标准要求正常运行。在获得国家相应的运行资金的同时,缺口部分应该争取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运行费用要做到专款专用,按具体运行计划设计必需的一套或几套备用设备。

4.2 仪器维护保养

加强对仪器维护保养的监督管理,保证自动监测站及时得到维护保养。对于委托第三方进行保养的自动监测站,应该在满足监测要求的情况下,制定必要的监督机制,保证仪器正常运行。

更换自动监测站的锚链系统,采用航标处的锚链及水泥沉块固定自动监测站,避免跑标和漂移。

4.3 保证信息传输的时效性

自动监测站对海洋水质进行监测,长时间和大信息量,要求信息传输网络的畅通。在不能保证24小时人员值班的情况下,可采样移动通信等手段,保证异常数据能第一时间通知数据接收人员。可以避免监测人员收到异常数据的滞后问题出现,保证了自动监测站的预警功能。在获得第一信息的同时汇报专家组成员,通过综合分析,初步判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进而开展进一步监测。

4.4 加强质量控制

加强质量控制,除了在维护保养时严格进行标准校对外,须对仪器进行期间核查,并加强现场水样比对。因此,需要购买1~2套其它品牌的便携式监测仪进行现场水样比对。同时,进一步建设自动监测分析实验室,便于及时的仪器比对和水样样品的比对分析,可在应急时或仪器发生故障时现场分析,从而保证监测的质量。

4.5 监测数据共享以便综合分析能力

自动监测站的数据异常宝贵,对其长期运行产生的数据库应通过数据库资源共享,增强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相关部门根据得到的监测参数进行分析,弄清变化趋势、数据的相关性分析等。建议对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各自动监测站、入海河流和排污企业排污等监督管理执行相关部门对监测数据进行共享,便于全流域污染源的控制,提高自动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防止偷排污行为的发生,保护海洋环境。

4.6 自动监测预警体系的完善

自动监测站的布设应根据广西近岸海域环境功能规划变化做相应的调整,保证监测数据的代表性。提高质量控制的水平,避免因机械故障引起的数据误差导致监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的偏离。通过以上措施能够避免预警相关信息的缺失,建立一个较高水平的近岸海域水质预警体系。

参考文献:

[1] 《近岸海域环境监测规范》HJ 442-2008[S].

第11篇

摘 要 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地域分布不均衡的有效方法,跨流域调水输水过程中,由于输送距离远,持续时间长,水质受水文、人类活动影响显著,存在水质安全隐患,有必要制定时空全程水质保护应急预警机制。本文从风险分析手段、应急监测能力、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及应急后续评估等方面研究了外调水水质应急预警系统的建立。

关键词 跨流域调水 水质保护 应急管理

一、跨流域调水

跨流域调水(inter-basin water transfer)指修建跨越两个或两个以上流域的引水(调水)工程,将水资源较丰富流域的水调到水资源紧缺的流域,以达到地区间调剂水量盈亏,是解决缺水地区水资源需求的一种重要措施[1]。

迄今为止,全世界共有四十个国家有400多项调水工程[2],如美国的中央河谷、加州调水和科罗拉多水道等远距离调水工程[3]、巴基斯坦的西水东调工程[4]及法国的普罗旺斯向凡尔顿引水工程[3]等,国内有引黄济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等系列工程,尤其是南水北调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跨地区、跨流域、远距离调水工程,实现了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的相互连接,形成我国中部地区水资源“四纵三横、南北配合、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2]。

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地域分布不均衡的有效方法,跨流域调水可采用明渠、暗渠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输水。由于输送距离远,持续时间长,外调水水质受水文、人类活动影响显著,存在水质安全隐患,需要制定时空全程水质保护方案及应急预警机制。

二、国内外跨流域调水水质保护进展

Morris Israel和Jay R.Lund(1995年)分析了1991年1992年加利福尼亚的Drought Water Bank的调水经验,提出了调水规模扩大化、调水方式多样化、水质保护、法律监管、第三方监督等上至国家下至基层管理者系列建议[5];David Lewis Feldman(2001年)对田纳西州的跨流域调水法案的修改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他强调确保输水水质安全是是该州经济多样化进程中不能放松的保障工作[6];J.Gupta和P.van der Zaag(2008年)回顾了印度、中国、西班牙、南非的典型的调水工程,从工程、科研、政策互联关系的角度提出了调水工程的评价标准链,提出调水管理要遵循的几个原则:以科研为基础、加强工程和水质监管、遵循可持续性的原则、权利和义务并重等[7]。

张晨(2008年)在归纳总结国内外长距离调水工程的特点和研究水质状况工作的基础上,提出长距离调水工程水质安全的基本概念,将河道水质模型、湖泊(水库)水质模型和水质评价模型联合起来,建立调水工程水质安全模型 [8]。

三、跨流域调水水质保护应急预警框架体系研究

本课题从风险分析手段、应急监测能力、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及应急后续评估等方面研究外调水水质应急预警系统的建立(见图1)。

借鉴美国、欧盟部分国家的经验,综合考虑有害物质泄漏或其他重大危险活动造成的突发污染事件和常规污染源水质污染两方面,建立针对突发事件和非突发事件的危险源识别和风险分布分析方法,利用应急决策图表等建立预警系统的监控体系、预警条件和预警信息流程,并提出应急预警后续评估及预案更新的具体操作等管理建议[9]。主要的成果如下:

(一)危险源识别和风险分布分析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危险源指可能导致水环境污染事故的危险源,以及生产、贮存、经营、使用、运输危险物质或产生、收集、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场所、设备和装置。对城市饮用水源地进行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危险源辨识的目的就是确定饮用水源地潜在的危险因素和危险源类型,并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进行评价分析,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本课题采用现场调查法进行危险源辨识。在确定了饮用水源地所在河流水环境状况、水文气象条件、水源保护区范围和取水口位置等信息的基础上,主要调查对水源地有潜在危害的污染物的来源、位置和可能的事故发生形式,以及事故发生时可能流入水体的污染物量。根据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故的种类,调查对象主要有固定源、移动源和流域源三大类,具体分别为工业企业、污水处理厂、装卸码头、公路运输车辆、航运船舶、人为破坏、潮汛水灾和上游来水等可能导致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危险源。

(二)事件分类与分级

本课题按照事故发生的状态,将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分为两类,一是突然发生的、毫无征兆的爆发的、污染物质瞬时注入水体的对生态体系或人类健康、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破坏和危害的水环境污染事故;二是环境污染物质经过长期积累,量变引起质变,最终爆发的对生态体系或人类健康、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破坏和危害的水环境污染事故。

依据事故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可控性对城市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故进行分级,本课题采用指数法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进行分级。考虑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故区别于一般排污口排污的特殊性,本课题确定事故产生的特定污染物、常规污染物、可能影响供水时间和显著的污染这4项指标为建立事故指数评价体系时所需要的特征参数;根据饮用水源地常见的污染事故种类及可能产出的污染物种类,本课题选取事故产生的特定污染物和常规污染物两类水质评价参数,前者种类数根据具体的污染事故来确定,后者选用评价参数分别为溶解氧、BOD5、CODCr、硫酸盐(以SO42-计)、硝酸盐(以N计)、总磷(以P计)、总镉、总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最后确定指数评价公式,并通过专家评议法设定确定特征参数的评价分数及指数划分范围,得出污染事故分级。

(三)建立一线监控系统

监控有主动监控和被动监控两种。主动监控是针对危险源和重大污染源的,主动监控通常难以覆盖所有的重要源;被动监控则是针对可能受害的河流水体本身的,主要不外乎水文和水质两方面的监测监控。因此,本研究在外调水输水及蓄水沿线构建包括连续监测、常规监测和特别监测3个子系统,并提出监测系统的监测工作体制。

(四)预警条件的形成及信息

预警条件从根本上说就是一系列水质限值,当预警系统发现有水质指标超过这些限值,就构成了预警条件,须发出警报。

根据水环境功能分区,调水沿线及蓄水水库确定为饮用水源地,按照国家标准在各监测点制定出一套指标限值,构建出水质安全预警条件;通过现场调研,根据风险分布及不同区段的脆弱性评价,建立敏感保护区域数据库,包括区域水文条件、地理条件、周边污染源情况等;制定预警条件的方式、时间、反馈方式等,以保证预警信息高效地发送有关各方,帮助最快地启动响应程序,将事件损失减至最小。

(五)建立应急响应技术数据库

建立包括应急辅助决策图表和应急技术矩阵表在内的应急响应数据库。

很多可以事先准备好的图表可以在事件应急时提供帮助,本研究拟建立重大危险源和重点排放口分布图表、敏感保护目标分布图表、水库等备用水源分布及其可供应范围图表、监测站位分布及其控制范围图表、应急监测方法与仪器汇总表、典型污染物质泄漏处置技术汇总表、各区段水质安全事件影响范围及波及时间表等。利用这些图表可以在发现水质安全事件的最初较短时间内对事件的可能肇因、影响程度及应采取的措施快速地做出判断或选择。

对于各类水质安全事件,可有多种应急技术措施,如控制或截断污染源、取水口暂停取水、启用备用水源包括用运水车运水、关停部分企业、水库放水压咸冲污、水厂加强处理措施、限制用水大户以减少取水等。调水沿线的敏感保护目标主要是自来水取水口,根据水质安全事件的类型结合流域的具体条件如水库等备用水源的分布,研究提出若干可供选用的具体应急技术措施,形成应急技术措施矩阵(如图2),该矩阵下发到沿线各相关部门,如主要污染源、供水单位、取水单位、各地应急中心等。

将前述流域的各种基础数据和图表输入计算机形成数据库,需要时可随时查询,如在应急时,可通过发现的肇事污染物质即刻查出其可能的来源及源所在的地点、所属企业等。更进一步,建立起河流实时水质模型,在任何河段发生水质安全事件如危险物质泄漏时,可根据监控预警系统提供的河流控制断面流量,即时计算出该事件地点至受影响范围任何敏感点的距离、污染物质前峰到达的时间及污染物最大浓度等。

四、结论

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地域分布不均衡的有效方法,跨流域调水可采用明渠、暗渠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输水。由于输送距离远,持续时间长,外调水水质受水文、人类活动影响显著,存在水质安全隐患,制定时空全程水质保护应急预警机制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Davies,B.R.,Thoms,M.,Meador,M.The ecological impacts of inter-basin water transfers and their threats to river basin integrity and conservation.Aquatic Conservation:Maritime and Freshwater Ecosystems 2.1992:325-349.

[2]陈磊.从引滦入津到南水北调.资源与人居环境.2009.19:53-55.

[3]汪秀丽.国外流域和地区著名的调水工程.水利电力科技.2004.30(1):1-25.

[4]李运辉,陈献耘,沈艳忱.巴基斯坦西水东调工程.水利发展研究.2003(1):56-58.

[5]Morris Israel,Jay R.Lund.Recent California Water transfers:implications for water management.Natural Resources Journal.1995.35:1-32.

[6]David Lewis Feldman.Tennessee's Inter-basin Water Transfer Act:a changing water policy agenda.Water Policy.2001(3):1-12.

[7]J.Gupta,P.van der Zaag.Inter-basin water transfers and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Where engineering,science and politics interlock.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2008(33):28-40.

第12篇

Abstrac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quality requirements is to use the scientific method of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n behalf of the quality of the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the various data. In this paper, the sample in quality management and quality control was discussed. Combined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quali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to make a few suggestions, including a strong check of the monitoring instruments, staff training and improve the site record.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 环境保护对环境监测的质量要求就是用科学的方法监视和检测代表环境质量及发展变化趋势的各种数据的全过程。它包括了普通测量或测试的全过程。但环境监测又远比普通的测量或测试的过程和范围要大,包括现场调查、优化布点、样品的采集、运输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和综合评价等一系列的过程。监测(MONITOR)在英文中就有监视、监测、监控管理的意思。随着现代工业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监测的含义扩大了,逐步由工业污染源监测发展到对大环境的监测,即环境监测的对象不仅包括污染物、污染因子,还延伸到环境行为。环境监测质控工作包括建立质量管理机构、明确职责、以及从样品采集直至报出数据的全过程质量控制。

近些年,我国对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尤其是对实验室内的监测工作,不断出台新的管理措施。但是相比之下,对于采样过程的质量控制明显存在着不完善的情况。质量控制工作就是为了保证监测数据和信息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实验室内的工作可以控制样品的准确性和精密性,以及数据的完整性,统一的分析方法也可以保证数据的可比性,而样品的代表性则完全依靠样品的采集工作。如果采样环节脱离了质量控制管理,那么实验室内的一切工作就会成为无效工作。保证实验室数据的质量首先要保证样品的质量。而且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各种现场测定仪器被广泛运用。实现了采样、分析以及出具数据报告的同时进行。所以,对现场环节的质量控制问题也更加突出。

加强对采样环节的质量控制则需从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对现场仪器的监控、维护和校准。

现场仪器对采集样品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对现场仪器的定期强制性检查十分必要。特别是对现场测定仪器的检查,应定期检查仪器的使用记录、维护记录和使用标准物质的比对记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现现场标准物质校正。

加强对现场监测人员的培训。

合理的布点才能获得合理的样品和合理的数据。监测点位的布设直接关系到样品的代表性和可比性。所以环境监测对采样点位的布设有着严格要求。既要考虑监测任务的需要,又要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这就要求现场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以便在复杂的情况下也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从而得到合理的样品。

另外,HJ/T 373-2007《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中明确提出了工况和能耗核查的要求,相应的,对现场人员的核查能力也应该列入考查范围之内。

三、规范采样记录。

采样记录是对采样过程的记载。也是样品溯源的主要依据。而我们现在使用的有效采样记录并不能完整的体现采样的全过程,致使采样过程在某些环节上无证可查,无法确定采样工作是否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也无法证明样品的有效性,从而脱离了质量控制的范围。而完善采样记录的目的就是要做到每一步都有证可查,将每个环节控制在质量管理范围之内。

关于污染源废水的采集记录。

参照HJ/T 373-2007《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附录A,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应增加样品类型记录。

GB12998-91《水质采样技术指导》中,明确指出不同情况需要采集不同类型的水样。不同类型的样品满足不同的监测任务,体现着监测的目的,理应体现在原始的采样记录中,用于说明该样品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2、进一步补充工况核查记录及能耗核查记录。

HJ/T 373-2007《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中明确说明了工况记录内容。而能耗核查既然在被要求的范围内,现场记录也应该根据要求有所体现。而核查结果应根据污染源监测的频次或者是监测目的来决定。核查的内容也应根据监测目的的不同,水样类型的不同而可以有所选择。

3、根据监测项目的需要增加采样量的记载。

有一些项目,需要现场添加固定剂或者其他试剂以便保存和运输。固定剂的添加有的是根据需固定的水样体积而定。没有采样量,很难说明样品的有效性,即固定剂添加的合理性。

4、现场添加试剂的纯度符合性记载。

如有的项目只需添加单一的酸、碱之类的试剂以便样品保存,应有相应的试剂纯度记载。以便确定该试剂是否符合分析标准。

(二)关于地表水的采样记录。

GB12998—91《水质 采样技术指导》中规定,地面水采样记录至少包括以下内容:a、测定项目;b、水体名称;c、地点的位置;d、采样点;e、采样方法;f、水位和水流量;g、气象条件;h、气象条件;i、气温、水温;j、预处理的方法;k、有无臭气;l、采样年、月、日,采样时间;m、采样人姓名等。

1、关于气象条件的记载。

已经有研究论证表明,地表水的pH值会受到水体溶解氧的影响,而水体溶解氧与藻类活动有关。藻类活动则受气象条件控制。所以在地表水的采样记录中应该体现采样时的气象条件,比如气温、气压及日照强度等。

2、考虑增加环境条件记载。

无论是河水还是湖泊,其水质会受到当地土壤质量影响。而土壤中的污染物成分及含量则决定于土壤的用途。记录水体周围是否存在影响水体质量的因素,有利于判断水体污染物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如果是出于对地表水体的质量评价的需要,还应该考虑增加生态条件记录。

(三)固定污染源废气的记录

HJ/T 373-2007《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中提出了废气监测的质量控制要求。本人认为,这些要求应该体现在现场记录中。而附录中关于废气现场核算部分,应该用相关参数和测算的具体过程和结果来表示。另外,还应该规定相应的差值范围,才能说明“是否一致”或者是“一致”的程度。

另外,随着现场监测仪器的广泛使用,规范现场监测记录,也势在必行。

综上所述,完善和加强采样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是实现全程质量控制的必要手段。让每一个环节都处在质量管理的范围之内,才能真正保证环境监测的质量,实现环境监测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指南》中国华经科学出版社 李国刚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