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生物实验室管理

初中生物实验室管理

时间:2024-04-06 10:02: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生物实验室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生物实验室管理

第1篇

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抓住了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促进均衡发展,就要大力加强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而实验室(功能室)建设与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则成为衡量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试金石。按照国家素质教育的要求,合川区从2003年秋期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严格执行新课标的要求进行教学。新教材、新理念和新课标的使用给初中生物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为广大生物教师在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带来了新的机遇。新课标倡导的以探究式学习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给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改革带来希望,也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一、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实验室硬件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教育质量的提高,实验手段的改进,新课标的实施都离不开硬件的支持。目前,农村初中在新课程实施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硬件设施“跟不上”。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在“普九普实”验收中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各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也有所改观,但实验室建设还是远远跟不上教学发展的需要,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缺少独立的生物实验室和必备的教学仪器设施,化学、生物合用实验室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各个农村学校之中。在重庆市迎接国家教委义务教育均衡化检查东风的吹佛下,农村初中实验室建设终于走上了快车道。2016年春,我区农村学校基本上按照国家教委的规范化要求建起了实验室并配备了基本的实验仪器与设备。从本学期开始,我校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也基本上按课标要求开设了实验课程,学生也走进了神秘的实验室,动手做起了实验。(二)实验室使用与实验员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初中生物之所以不能按照国家的要求开展正常的实验、实作课,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分年级使用的实验室与专职的实验人员,初一和初二两个年级二十余个班级使用同一个生物实验室,造成实验室安排与调课经常协调不过来。实验人员在同一个实验室准备不同年级的实验器材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这两个问题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实验教学只能是停留在教室演示给学生看一下,让学进入实验室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无形中减少了很多。要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争取政府资金的加大投入和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功能室)的建设,对规模较大的学校在初中部也应当考虑配置专职的实验人员。(三)教育(课程)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发展的先导力量,有力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适应国家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开放性、创造性的人才,所以,教师必须要有足够的课程资源可供利用、选择、开发,必须要有充分的知识库来让教师获取“营养”,并通过互联网来借鉴观摩别人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成果。学生也需要通过互联网来了解世界与扩大知识面及查阅相关资料。但农村学校由于受地域、经济、硬件等条件限制,可供教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资源极为有限。许多学校没有校园网络及教学多媒体,缺少相应的图书和标准实验室,有限的图书得不到及时更新和有效利用,硬件设施建设远远跟不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教师没有资料可查,学生没有大量的图书可供阅读。教师与学生不能共享与利用互联网上现成的优质教育资源。这对于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策略和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等均受到极大的影响。(四)生物教师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物教学及实验质量的提高。从目前农村初中生物教师的构成上来看,呈现专业(专职)教师偏少;兼职教师多且经常换人;教材多变,让教师无法适应;部分教师自身专业知识与能力不足,有些农村单设初中甚至于没有专职生物教师。面对农村初中生物教师整体“量”与“质”的不足,如不尽快改善这一现状,创新实验教学和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只能成为一句时髦的口号。

二、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思考

(一)建议重庆市教委在初升高的升学考试中恢复初中生物科目的考试现在全国很多教育与经济发达地区生物已进入中考,顺应这一趋势不仅是广大初中生物教师的要求,也是我市高考提前适应全国卷考试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二)按照国家均衡教育与公平教育的相关要求,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校的经费投入,建设功能完善、独立的多功能生物实验室,加大对实验器材、实验设备的统一采购和标准化配置,加强实验室药品的领用及管理,特别是危险生化药品的管理。(三)按教育部的要求配齐专业对口或具有专业职称的初中生物教师优化初中生物教师的年龄结构,从每年招录入校的大学生物专业的新教师中安排一定的比例担任初中生物教师;稳定初中生物教师队伍,不轻易抽调初中生物教师到高中部,如果有初中生物教师人员调动需及时补齐专业生物教师。(四)按教育部的要求配齐配足生物实验室设备及专职的生物实验室人员,建议分年级配置生物实验室,并配置专职生物实验人员在目前编制暂时无法解决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由本学科老师兼任,但应适当减少其上课工作量。(五)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进实验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教师的培训(特别是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与观念更新,加强实验教学的管理与登记,强调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性,保证必要的实验课程的课时数。减少教师的演示实验比例,增加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基础的探究性实验的比重。克服单纯为了应付考试而讲实验、背实验等与现代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要求背道而驰的方法。(六)充分利用校园绿化建设及农村学生亲近大自然的优势,充分利用乡土教材与校本教材,创造条件让学生深入到大自然去认识生物、探索生命的美丽与生物科学的奥迷,培养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与生物科学素养。随着初中生物纳入中考与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要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生物实验课程一定能够按照新课标的相关要求顺利地开展起来,学生也能够在实践中发展自己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宏伟目标。

作者:李奇龙 单位:重庆市合川太和中学

第2篇

关键词:民办学校;初中;生物教学;新课改

最近两年由于市教育局对初三理化生三科进行实验考试,本人被抽调参加生物实验培训、监考,发现民办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着许多现实性问题,深深地为民办初中生物教学前景感到担忧。下面就几个方面简单地谈一谈:

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态度、学习习惯往往决定是否能学好某门功课

由于某些原因,学生对待生物课往往很随意,不是很重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种:

1.“副科”说

很多学生在思想里形成了“生物是一门副科”的概念。相比高中而言,初中生物担任着可有可无的角色,没有升学的压力。很多学生在生物课上不认真听讲,特别体现在一些所谓的优等生身上,他们常常在生物课上做着语数外的作业,他们认为学不学生物对升学无关紧要。

2.缺乏兴趣

不可否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在民办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基本无兴趣去学习生物,老师上课往往以读书为主,学生仅仅听听而已。再者缺乏相应的实验课的实践,学生体会不到自己动手、动脑、发现问题带来的乐趣,无法体验学习生物的快乐,自然提不起兴趣。

二、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课堂的引导者,但一般学校都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缺乏专业的生物老师

本人调查了附近几所学校的生物老师的任职情况,发现绝大数生物老师都是兼教生物,这就造成很多老师的知识能力与教学任务不相适应,有的老师甚至在上课前都没弄清楚上课的内容。至于实验方面,则更为严重,基本上一学期只做一到两次实验,有的甚至一学期都不做实验。

2.专业教师的成长需要加强

近一年来,各个学校增添了不少生物专业老师,但基本上都是青年老师,对于新课改、新要求往往力不从心。虽然部分教师参加了一定级别的培训,但是由于受自身素质、学校条件和培训点办学条件等因素限制,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能力的效率不高。而且参加培训的只是少数老师,不能满足普及生物教学的需要。民办初中生物教师的培训工作任重而道远。

三、学校的管理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缺乏系统的管理体系

因为对生物课程不重视,很多学校都缺乏相应的系统管理体系。市教育局或省教育局发放某个文件或下达某个指令时,学校往往随便找一个人完成任务。一般的民办初中没有专门的生物教研组,更别谈集体备课、集体听课了。学校对待生物考试,往往只是考完之后批改一下就结束了,有的甚至连改都不改。

2.实验室硬件设施不达标

目前民办初中在新课程实施中面临经费“跟不上”的现象。相当一部分民办学校缺少足够数量的独立实验室,某些学校的生物实验室仅仅是平常的教室简单改装而来。新课程中的创新实验仪器缺口更大,设备的陈旧、缺乏与老化无法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

四、对民办初中生物教学前景的几点畅想

1.领导重视

市县级教育局应该重视民办学校的教学,建立系统的管理体制,专职生物教研员除做好本职工作外,还需要经常走访民办学校加以检查、督促及给予相应的指导。关于生物教学所涉及的经费问题,应由政府协商讨论,支持民办初中的生物教学工作。学校方面应设立生物教研组,定期进行集体备课活动,商讨教学策略,解答有关疑难问题,并倡导互相听课,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从而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科学性的错误,提高民办初中生物教学的质量。学校不能再将考试当成一种形式,可以适当地将其算入考评总分,以提高学生的重视,使生物学科成为一门真正的“主科”。

2.教师重视

不断提高生物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使生物教师树立牢固的生物专业思想,并具有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使生物教师具备相应的学识,即初中教师有专科以上学历;使生物教师具有熟练的基本技能、技巧。

综上所述,在民办初中生物教学中,只要坚持新课改的精神,落实好新课标,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标,重视学生的兴趣和思想观、价值观的培养,就可以促使他们自觉地进行研究性学习,就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而我们也可以预见未来的民办初中生物教学将会出现一个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叶佩珉.生物学课程教材改革探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03.

[2]金光.新课程下现代教育技术与生物学教学整合的实践[J].中学生物学,2008(1):59-61.

[3]孙建福.优化初中生物教学的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0).

第3篇

关键词:实验教学法 初中生物课程 问题 改进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2(b)-0187-02

实验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师可以根据实验要求自主选择适宜的实验场所,实验室或教室均可。鉴于物质条件对生物实验的限制与生物实验教学在生物课程的运用中情况,下面对目前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

1 当下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实验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情况易受影响

受实验设备条件、课时安排等因素的限制,许多学生可以充分参与生物实验、进入实验室的机会并不充裕。许多学生由于好奇心的作祟,在进入实验室时对内部陈列的实验设备、器具等充满了无限的好奇,这大大分散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难以保证学生的听课质量和实验质量;甚至有些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没有得到教师的允许和指导,擅自触碰生物实验器具,往往容易导致教学器具发生损坏,严重者还会对学生的人身安全造成影响。[1]另外,由于身处实验室这个新环境中,或对教师的实验演示各抒己见,学生在生物验教学过程中更容易在课堂中出现交头接耳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课堂秩序,不利于教师对课堂纪律的管理。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学生难以实现对教师传授的信息和知识做到完全接收,尤其疏忽了对生物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实验技巧等关键知识的掌握,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的情况。

1.2 学生的实验操作效果不理想

大部分初中阶段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对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是导致学生在生物实验过程中分心、走神的重要因素。学生一心扑在实验器具上,无心聆听教师对实验技巧、注意事项等一系列问题的讲解,致使部分学生在动手实验期间出现失误,导致实验的结果或是得出的数据出现较大偏差。举例来说,在“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这一实验中,对于鱼鳍的捆扎要“因鱼而异”。不同的鱼鳍,所采用的捆扎方法不同。用橡皮筋捆扎鱼鳍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与方法,捆扎使用的力度也要适宜而行;小鱼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否则将会造成小鱼严重缺水甚至死亡。由于缺乏实验经验,又没有深入领悟教师的讲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学生在对鱼鳍的捆扎上多次尝试无果,导致小鱼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过长,因缺水而死;部分学生的捆扎不当给小鱼的机体带来了损伤,或是导致了小鱼的掉落,打翻了盛放小鱼的水盆,破坏了实验环境的干燥和整洁。

1.3 学生在实验中往往只顾进行实验过程的步骤,而忽视了对实验数据的及时记录和整理

某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并未做到认真操作,但迫于教师的压力[2],在实验过程结束后选择借鉴其他同学的实验数据,严重影响了生物实验的效果。生物实验旨在通过实验得出有效、真实的数据,为进一步的生物研究提供资料。有些学生视生物实验为游戏,忽视了生物实验的科学性与严谨性,致使生物实验没有起到该有的作用,从而导致学生对生物课程的认知大打折扣,通过生物实验推动对生物的学习也更无从谈起。

1.4 生物实验设备、器材陈旧,影响教学质量

部分学校在生物实验设备、器材上较为匮乏,一方面,可供教师筛选、利用的生物资源与设备极为有限,无法为教师的生物教学研究和教学实验提供高效的支持,严重阻碍了学科教学的设计与创新,不利于生物实验的开展。另一方面,生物实验设备过于陈旧,难以达到生物实验要求的标准,难以为学生的生物实验提供专业、便捷的实验环境。举例来说,在《认识和联系使用显微镜》实验中,最重要也是必需的实验器材就是显微镜。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地区的中学,所拥有的显微镜数量较少,且购置时间较早,部分显微镜已老化,无法为实验活动提供高效服务,严重影响了学生开展生物实验以及更加深入的探究和学习。归根结底,实验设备与器材的新旧标准不达标,最终将对学生的实验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活动带来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无益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2 初中生物实验的改进意见

2.1 积极转变教师的教学角色,提升学生的实验自主性

促进教师在生物实验活动中角色的转变,由实验过程的“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3]。教师要精简发言次数和发言时间,杜绝教师对有限实验时间的不合理侵占。教师做实验过程的引导者,在必要的实验注意事项交代完成后,鼓励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将生物实验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形式,充分发挥组内人员互相帮助、自主讨论的作用,鼓励学生勇敢应对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出现的状况,分工合作,做好实验数据的统计。保证了实验的高效率,同时也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尊重学生的实验自主性。

2.2 推动探究性实验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

现有初中生物教材中所涉及的生物实验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在进行实验前已经对实验的对象有了初步的了解,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某种假说或认识的科学性。验证性实验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为学生思想的拓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自我发挥,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与验证性实验相比,探究性实验对学生综合能力与自身素质的塑造更具深远意义。在探究性实验中,学生在对实验结果不知情的前提下进行实验操作,经由实验、观察、探究、分析、得出结论等步骤,探究性实验灵活性较强,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学情或相关生物知识的兴趣点,因材施教,以此为背景设计便于学生操作的探究性生物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出现的疑难问题、错误等进行及时、适当的指导与纠正,重点还是要放在推动学生独立构思与创造上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创造力与潜力,培养学生的生物实验兴趣,培养自主探究能力[4]。

2.3 强化师资力量,努力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实验环境

作为生物实验教学的引导者,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拓宽眼界,丰富自身的教学知识,增强生物教学经验,创新生物实验方案设计,以便于为学生提供最新鲜、最科学、最真实的学科信息和生物知识,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研究水平;还要加强生物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水准,为学生展现正确、熟练、零失误的生物实验演示提供保证。

生物实验作为初中生物教学的有益助手,能够将学生从枯燥、单一的,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5],赋予学生极大的自主创造性。首先要从学校抓起,要对生物实验教学引起极高的重视。加大对生物实验器具的投放力度,增加实验室的数量,能够保证多个班级的同时使用,满足生物实验教学对硬件设施的要求。另外,还有增加生物实验课程的课时量,提高生物实验课程在整个初中生物课时中的所占比重,为学生创造更加宽裕的实验时间。

3 结语

实验作为初中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途径,能够更加生动、直观的为学生提供知识与数据;也是学生对生物知识进行验证的有效渠道,有利于学生独特生物思维的养成,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初中生物教学在各方面均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与发展。面对不足与问题,不能自怨自艾,要及时调整教学模式,汲取有利条件弥补自身的不足,为学生学习生物知识、教师研发、创新教学方案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曹寅.中学生物实验课程一体化探索[D].上海交通大学,2013.

[2] 马丽娟.基于生产实践活动改进农村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 王晓蕾.新课标下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应用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第4篇

关键词:模拟性实验;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应用研究

生物实验教学是一项集合生物科学领域多项研究领域的科学,包括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结构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理学、组织学等,对生物学教学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模拟性实验教学是生物实验教学的一项创新性教学方法,拓展了教学的空间,打破了课程时间限制,节约了课程资源,在管理资源上更具可控性。在模拟性的场景中,启迪学生智慧,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积极性,为优化实验课堂教学实验节省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能力,具有很好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一、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是培养初中生学科素养和科学技能探究的一项重要教学训练措施。20世纪60年代的国外教学中,就已经把生物实验教学的基本方法和原理体现在教材之中,美、日、英的教学改革中,尽管方式不一但都将其作为重点研究和应用对象加以重视。

2000年以后,我国教育部门颁布的《普通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中,以“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善于处理信息能力,善于分析解决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为指导思想的课改理念深入人心。在学科全面发展中,生物实验教学也在与时俱进,在实验教学中将新课标的理念渗透进去。尽管如此教法单一,以教师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正在社会范围内被广泛应用。实验教学内容陈旧,对学生的学科素养来说是一大瓶颈。以此为基础展开的教学,是教师充分吃透教材的基础上产生的,学生并没有积极性广泛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去。

二、模拟性实验研究目的和意义

模拟性实验是基于初中生身心发展状况,为学生搭建的实验教学平台,是初中实验的策略创新。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面向全体初中生,提高生物学科科学素养,将探究性学习,贯穿到具体的学科研究形式之中。

模拟性实验与实际演示实验相比,不需要浪费珍贵的生物材料,更能节省学生花费,且简单易于操作。学生可以直观化地了解不能用感观了解的现象,可以促成学生形成自身的思维方式,从

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从简单的实验之中窥探到具体的实验原理。它是初中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需要的要求,也是着眼于改革,挖掘实验教学创新功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

三、模拟性实验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多媒体计算机仿真技术,将生物实验课程贯穿到具体的实验教学中,这是汇集多媒体、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互动式情境式教学,其软件技术和功能的开发,应用于现代生物课堂之中,给学生带来了无限惊喜,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兴趣。

模型性教学场景中,学生可以自由观察实验,发挥自身想象,加上教师正确引导,从而创新自身技能,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后验证自身实验能力。例如“植物的组织培养”实验,在课堂上不可能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组织采集实验,除了浪费学生时间和精力外,组织起来难度也较大。模拟性实验,是基于现代计算机软件的高科技内涵,来实现同步实验和科学演示讲演的课程。这样不断演示的过程,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以探究性问题,使学生心理产生期待,从书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桎梏中走出来。

初中生物模拟性实验教学的课堂进行,以五彩绚丽、不断变换的画面刺激学生感官。从现代新型教学方法上分析,是一种直观性、富有成效性的教学。以动态的教学,克服生物实验的繁杂程度,将教学内容贯穿到三维动画技术治中,让学生从微观的模拟小世界里窥探到大世界;或者从宏观的大环境里,见证草长莺飞、候鸟迁徙的过程。从效果来看,要比呆滞、枯燥、空洞的实验教学空架子更能显示出模拟教学本身的价值。

模拟数字化教学平台的设置,能使多媒体虚拟实验教学情景再现,使学生观察到细胞破壁、人体基因突变、机器人运转、试管婴儿、人体构造、蚂蚁储物、蚕从蛹到蝴蝶的生长规律、蝴蝶扇动翅膀的频次。对于生物这些抽象化的概念,利用数字实验室模拟式教学,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使学生保持持久不灭的激情,为他们进一步理解生物习性、结构特征与生存环境做足了准备。由模拟化的“虚”升华到课程问题设置答辩的“实”,不同环节的变迁,能使学生的思维突破课堂的限制自由地发挥想象,从而在智力和思维上形成全面的发展趋势。

模拟性电子教学实践平台教学的不断深化,使得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成果。生物教学的实践性特征,使得生物教学不等同于其他理科教学直观实用的演示教学。基于新课改的动态方案,多媒体数字化模拟试验教学,更能迎合初中生发展特点,从科学策略上分析,它是生物实验教学中一种高效的辅助教学手段。从整体实践来看,模拟试验并不能滥用,它也不是万能的,在实际教学中,除了要有计划外,还要实现它与其他教学手段的有机联动,才能最终促成这种颇具优势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姚海霞.验证性虚拟实验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作用[J].中学生物学,2012(08).

第5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提升教学有效性已经成为大家共同的追求。初中生物作为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基础课程自有其重要作用。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初中生物新课改的突破口,笔者在此结合具体实践谈谈初中生物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校领导思想上不重视生物的教学,生物教学可有可无,集中精力抓好几门大学科的教学,加上疏于管理,最后各门学科教学均没抓好。

2.从学生这方面来看,为了预定的结果,学生会主动弱化自己的生物学科的学习,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不能灵活运用已学过的生物知识来解决,甚至不知道从何思考,对生物学科的学习抱有消极态度。

3.从教师这方面来看,某些教师对生物教学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教师的基本素质不高,一些小规模的学校只配备兼职教师。教师的教学能力不高,主要是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设计能力,组织、管理和调控教学活动的能力,教育科研能力。

4.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实施不够齐全。由于各地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也有一些中学的生物学实验条件和设备仍然很差,急需改善和添加。从表面上看,学校配有生物实验室,但却没有实验器材,上头配置的实验器材还在仓库里,甚至多年未动,学生生物实验根本不做,学生从未碰过实验器材。

二.初中生物教学的策略研究和初探

1.提高生物教学高效性的具体策略

树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观念,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以及分析、确定学生的实际情况是高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但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还在于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即实施高效教学策略。我们把教师根据教学情境,采取教学行为来组织实施教学的过程称为执行教学策略的过程。所谓教学策略是指以一定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或教学任务,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对影响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系统化的总体研究,并最终形成可以具体操作的整体化实施方案。

教学高效性策略就是指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对教学活动及其因素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统一的计划、评价和调控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并以追求最佳教学效率为目的的谋略,是教师有效教学的谋略。

2.提高教师的教学技巧

教师的基本素质是进行高效教学的基础和前提,要确保教学的高效性,教师必须具有经长期训练而形成的娴熟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并通过不断的实践,上升为教育教学的技巧。

1994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要求师范生在教育学、心理学和学校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以专业知识为基础,掌握从事学科教学工作的技能,这些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技能、应用教学媒体技能、课堂教学技能、组织指导学科课外活动技能、教学研究技能。

生物教师要提高教学技巧必须要注意: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尊重学生,充分体现学生在实验课中的主体性位置。注重再学习,不断钻研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素质。经常反思:放弃一些不太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要注意"保底",但不能"封顶"。成功的教育是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而不是大家平均发展。这是新课程标准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的最重要的区别。

3.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生物教师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教学设计能力,提高组织、管理和调控教学活动的能力,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4.有效上课策略

要注重目标的全面性,强化目标意识。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创设自由、民主、宽松的课堂环境,由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纪律的维持者向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转化。实践与创新相结合。活化课程,由实验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向实验的组织者、开发者转化。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教。

5.注重课堂心理研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要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参与心理。合理疏导,调整学生的焦虑心理。改变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期待心理。把握知识和能力落差,维持学生探求心理。设计教学空白,激发学生的创造心理。创设实验情境,激发学生的动态心理。

6.拓展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实验兴趣

要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实现实验选题的多元化。以建构主义为指导,实现合作、探究学习的最佳组合。构建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由动手实到活动性学习。由自主探索到探究性学习。

7.强调"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策略

现代教学观尤其强调"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过程的主体参与者,变传统的被动知识接受为现代的主动知识探索,使学生从知识的奴隶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老师,是课堂教学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通过老师的有效组织及指导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和全面发展,通过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使课堂教学成为"教学相长"的双边活动。

8.媒体辅助策略

媒体是传递信息的重要辅助工具,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就生物教学而言,实物及标本的观察及展示,演示实验及学生实验的适时进行,音像教材的选择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合理开展等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具体体现。当然,不同的内容体系、不同的课堂类型、不同的教学环节应该有针对选择媒体手段且突出一堂课的主要媒体。

9.能力培养策略

第6篇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教师;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337-01

一、问题的提出

探究性学习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队知识经济的挑战,国际社会比较普遍认同和实施的一种新课程。生物学是探究性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新的实验修订版初中生物课标明确要求要在初中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这也是我国初中生物学课程改革的一大特点。生物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就是在这些背景下提出的。

所谓生物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开放性的生物学科领域和相关现实生活情境中,以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习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体验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初中生物探究性学习的现状

在实际教学中,初中生物探究性学习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时紧张,时间有限

以七年级上册课本为例,参考授课课时为37课时,教材中安排的科学探究活动包括观察与思考、实验、调查、探究、资料分析、模拟制作、进一步探究、演示实验、设计、技能训练、课外实践等。对于而言实际教学而言,还需包括复习课,习题课,以及生物作为一门副课被正课占用的时间,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占用的正常上课时间等等。因此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其课时量远远小于这37个课时。而没有活动就没有探究性学习。

(二)对教师要求较高,教师难以胜任

探究性学习对教师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不仅对整个课堂气氛需要组织管理,同时,教师应成为主动开启探究思维的榜样。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敢于放下教师权威、传统说教的架式,与学生建立一种朋友式的平等友好关系; 课堂教学要以讨论研究、交流互动的方式进行。正因为如此,探究性学习在初中生物课堂上往往少开展,甚至不开展。

(三)学生对生物课的不重视

副课概念并不是学生提出的,而是学校、教师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形成的,但却在学生心目中确立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在初中生物课堂上,有睡觉者,有不完成作业者,有将生物课当娱乐课者。而对于探究性学习而言,学生活动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是一种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自主的学习方式,是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儿童发展本位的一种价值取向。但如果学生不积极思考不主动参与不将获取知识成为一种乐趣,那么探究性学习是很难开展的。

(四)教学条件受限

生物探究式教学需要以实验为基础,以笔者学校为例,生物实验仅仅以中招考试中生物实验为重点,而对于其他不太重要的实验以教师口头表述或演示实验为主,缺乏学生主动动手操作的过程。一部分是因为初中学生玩的心理比实验发现的心理要强,实验课,尤其是初一年级的实验课,良好的课堂秩序是很难维持的,更不要说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实验来发现生物学知识。同时,学校缺少多媒体设施,当教师希望为学生提供较多的辅助资料,如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时,教学条件的受限较大。即使实验室的挂图等,也与教材不配套,极少有老师使用。

三、初中生物探究性学习的对策

在实施课程中,教师应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呢?

(一)创设情境自学探究

这是探究性学习的第一步。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材料可以是标本、实物、图表、资料等,并经过简短的导入提示后学生进行自学探究。学生在自学探究中,能把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就会给自学探究增添无限的乐趣和动力。自学探究的目标是挖掘学生心力,发挥其自主性,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使其终身受益。教师的导入仅短短的一两分钟,可以是观察提示、阅读要点。也可通过问题的提出。为学生自学探究作铺垫。因此这一步是最重要的。具体的操作可通过以下例子加以说明。例如七年级概念教学中,根据书本实验要求,组织学生以同桌的两位同学为一小组,轮换进行膝跳反射实验,在学生实验中我提出问题:叩击韧带时。小腿有什么反应?每次叩击的结果一样吗?这种反应受大脑控制吗?学生实验后再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在实验中思考,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

(二)解疑导拨合作探究

这是探究性学习的第二步,可采用生生合作探究的形式,即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学生将自学探究中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先与同桌的同学交流,让同桌学生发挥各自学习探究优势,相互启发,相互研讨,然后再由四人小组交流相互探讨的结果。面对学生的争议和疑问,我不急于解答,而是鼓励学生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

(三)小组汇报简要归纳

这是探究性学习的第三步。这一步既是对探究成绩的巩固,又是对探究效果的检验,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学会方法。例如前面提及的关于反射弧结构探究中,在学生合作探究时,我做好巡视指导工作,不断点拨强化学生的合作探究,并有意识地去发现获得结论的小组或个人,作为第三步汇报时提问的人选,学生通过汇报交流达到相互沟通、思维互补、思路开阔、分析透彻、各抒己见的目的。在汇报交流结束后我作简短的知识归纳,概括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所探究的内容有个清楚的认识,保证了生物学科知识的完整性,便于学生记忆。然后要求学生运用自学和讨论探究获得的知识学会举一反三,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

第7篇

一、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而连贯又不失生动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向学生说明、解释或论证生物学的概念、原理等知识。例如:八年级《人体的神经调节》一课,本节的概念较多,容易混淆,难点内容理论性较强。因此教学的突破就必须借助于教师的讲解,讲解时注意语言的逻辑性和内容的先后顺序,多采用画图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从而突破难点。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系统的生物学知识,缺点是没有充足的机会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及时作出反馈。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讲授法也是反对空洞的说教和灌输的,我们提倡用生动的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进行讲授,而坚决反对事倍功半的“一言堂”。

二、谈话法

谈话法是教师利用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例如:在学习《遗传和变异》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询问学生自己与父母、自己兄弟姐妹间的性状特征或者他们身边的动物、植物上下代间的性状特征等问题,学生回答的方式来认识遗传和变异的概念。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充分启发学生的智力活动,发展思维能力,养成探讨问题的习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三、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为解决某一问题,交流意见,互相启发,明辨是非,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例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一课,在学生初步了解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基础上,阅读完“资料分析”后可以再经过讨论让学生得出超级鼠培育成功的原因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作用的结果,由此得出基因控制性状的结论。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表达出自己的意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自学指导法

就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培养自学能力的方法。例如:《生态系统的稳定》一节,课程知识较复杂而且理念很重要,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生态现状,以及最新的环保动态,让学生通过自学积累有关生态系统的知识。这样教师工作负担得以减轻,学生的自学能力得以培养。

五、实验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凭借一定的仪器设备,人为地引起所要学习的自然现象和过程的出现,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例如《植物的生长发育》一节,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再通过实验的完成来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实验结论。实验法是初中生物课堂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使学生看见事物的因果关系,体现实验检验事实和证明真理的价值,坚信所学知识的正确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实验和小组协作的能力和爱科学、用科学的严谨态度和求实精神。其实验又分为演示实验和操作实验,可分别在教室和实验室完成。教师应因地制宜,灵活运用。

六、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是指以计算机为工具,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声、像、图、文,通过人机交互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与学的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的方法。在生物教学上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有许多优点,如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图、文、声、像、影并茂的特点,极大地拓宽教学空间,丰富教学内容,能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只靠挂图或黑板作图又难以讲解清楚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极大地增强教学效果。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激发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例如:在教学《生物与环境》时,我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现出一幅幅被破坏的人为环境灾害(白色污染、赤潮、酸雨、长江洪水、荒漠化,等等)的图片,以及一段段真实的录像片断。学生不由自主地感到“环境危机就在眼前”。我再提出问题,学生积极思考并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课堂气氛活跃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并促进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探索和创新精神,提高了教学效率。

当然,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独立的,而是互相交融综合运用的,一节课不能总单一地运用一种教学方法。总而言之,在教学中只有灵活采用正确的方法才能增强教与学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保证学生能够正确地领会和系统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生物课堂才能成为学生喜爱的“乐园”,初中生物课才能成为生物科学发展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

第8篇

关键词:生物实验实验探究实验教学现状

目前,我县所使用初中生物教材是人教版生物新教材。新课程中始终贯穿自主学习的新理念,提倡让学生动手、动脑,要求教师应指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实践。但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新课程改革并未能真正变成实际教育教学效果。纵观生物学科的发展史,实验在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生物学科至今仍被认为是以探究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初中生物学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课程,担负着普及生物学知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地方经济培养人才的任务。尤其在推行实验教育教学改革以来,生物学教育确立了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新课程理念。要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就必须加强实验教学,生物实验为教学提供了生动直观的探究和实践,是生物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

目前正确认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认真分析和探讨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有效的解决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目前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观念落后,认识不足,致使新课标规定的生物实验开出率普遍不高

目前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需要完成的生物实验如:生物探究实验共28个、教师演示实验7个、学生分组实验13个。但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尤其是偏远地区学校,生物学科实验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严格地说教师演示实验开出率、学生分组实验开出率、学生课外探究实验活动完成率等距离新课程标准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不少农村学校生物课程所做的实验甚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笔者认为有以下的原因存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对生物学科教育的目的认识肤浅,从而产生对生物教育教学的评价发生了偏离。家庭和社会的评价归根到底还是升学率和优等生率,如果学校为这个目标去努力,就无法完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这就给学校教育出了较大的难题,一方面想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另一方面要下大气力提高考试成绩,两者之间虽然没有对立的矛盾,但是相互影响很大,这就出现了素质教育下的“应试”教育现象,因为功利主义的普遍存在,一线教师先顾眼前利益,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尤其是各种考试成绩低,家长不满意、社会不满意、地方政府不满意、教育主管部门不满意,学校领导也就不满意。这是思想观念落后,导致对生物实验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认识不足。

1、领导层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因学科差异、评价体系差异、生物学科在学校地位低下和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部分学校领导对生物不中考,并把生物学科认为是“弱势”学科,周课时的设置教少,不能有效的完成生物教学。因此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的重要地位不足,出现了校长只要“分”(成绩),而不管“能”(实验能力)的现象。

2、教师的思想工作认识不到位,重分数轻能力的现象普遍存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部分教师中还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摆脱“一支粉笔、两本书、一堂课”的窠臼。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书本理论知识的讲授,习惯于“老师嘴里讲实验、黑板上画实验”,“学生课后背实验”的作法,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尽管教学资源整合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但在思想认识、师资力量短缺、教学设备的陈旧、缺乏与老化无法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无法进行必要的演示实验,学生无法动手实验研究、探索,致使生物实验的开出率达不到规定的要求。

二、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生物实验设施设备不到位

部分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实验室建设缺乏长远规划;有的学校只重视校舍和现代教育装备的建设而忽视了实验室建设,大部分学校的实验仪器还是几年前由教育行政部门配发的,近年来没有添置过一件教学仪器或药品;现有的教学仪器陈旧,设备落后,药品和仪器残缺不全;实验仪器和教材内容相比严重滞后,大部分学校不能完全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的要求开齐开全学生的分组实验。

三、师资配备不合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缺乏专职的实验指导教师多为兼职教师

目前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编制紧张,学校没有专职实验教师,大部分学校的实验室都由本学科或其它学科的老师兼管,有的根本就不能胜任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工作,还有的学校的实验课老师仅仅是拿着钥匙的“实验仪器保管员”,他们的对实验室的仪器,药品的名称、功能、用途一窍不通,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合理地利用、维护和维修实验仪器、管理药品,也就更谈不上如何组织指导实验教学了。因此,实验教师师资力量薄弱,管理工作机制不够健全,使学校本来就十分有限的实验药品和仪器也就更难得到合理的利用了。

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生物实验课教学缺乏有效的评价和监督机制,生物教师指导不到位

由于初级中学毕业会考时不考生物实验或只在试卷上考实验,因此教师热衷于“卷上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学生养成了“考什么,学什么”,“不考就不学”的不良习惯。加之学生实验本身繁琐复杂、工作量大等原因,引发某些老师“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荒谬做法,学生实验做与不做,多做与少做却很少有人过问。长此以往,老师不会用实验仪器、学生不认识实验仪器的现象也就多见不怪了,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探求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五、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强,但实验目的不明确,探究实验难以开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青少年儿童来说,实验技能的形成需要反复的模仿练习,而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好奇心是对新、特、奇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学生对感知到的新信息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产生深入观察思考的急切心理,教师要利用这种心理激发学生在实验课上的激情。

教师在每堂生物课前总是有很多学生会向老师询问今天的课做不做实验,当学生听到有实验活动,总会发出异口同声的欢呼。每当学生走进实验课堂,那怕是只看到一只试管、一个烧杯、一盒普通的火柴,也会爱不释手,激动不已。实验教学的可操作性、实验现象的丰富多彩深深吸引了学生,学生的兴趣为教师顺利开展课堂教学提供了条件。

因为青少年常常依靠动手操作来认识和理解世界,也就是说,小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过程与成人是有区别的,他们不能仅靠教师语言抽象地描绘而必(下转第35页)须通过自己的体验和具体操作,通过看、听、嗅、触等感觉器官才能理解科学概念中的内涵。生物科学实验本身具有生动、新奇、鲜明、刺激的特征,对好奇心强的中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科学产生了兴趣,学生求知欲就会剧增,就会报以满腔的热情和信心,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王国中来主动探索求知,从而获取知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实现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的探究活动层层深入,学生的认识得到循序渐进的提升和发展,从而让学生经历科学,认识科学,体验科学,理解科学。但由于初一、二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对实验目的的不明确,一堂实验课下来学生仍然没有学到什么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却只是因好玩而引发,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兴趣被大大减弱。表现在开展实验时对实验目的、计划不明确,对为什么做、怎样做的问题不感兴趣。有时课堂上看似热闹,人人在动手,但是最后竟还不清楚开展实验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玩得高兴但真正的收获甚少。有的学生认为上实验课好玩,缺乏科学态度,这些都表现为实验目的不明确也同时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

因此明确实验目的,激发学习动机。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实验效果一般会好些。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外,还应适当的引导学生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目的。

总而言之,虽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生物实验教学工作通过“两基”和“普实”的落实,从各个方面都得以很好的推进,但是以上存在的问题仍不容忽视。需要我们冷静思考,认真总结,落实措施。只要领导重视,目标明确,制度健全,措施得力,生物实验室一定会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生物实验教学也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我们将为进一步搞好生物实验教学工作,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做好服务。

参考文献

[1]重庆市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王利亚教师在 2010年12月4日在西南大学作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知识讲座

[2]赵锡鑫主编《生物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3]赵锡鑫主编《生物教育心理学》,东北师大出版社,1988年5月。

第9篇

现行农村中学生物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专业的生物教师很少,师资力量较薄弱。据调查,很多学校把生物课放在次要地位,不重视生物学科,因此农村生物教学成绩滞后,农村中学生物教学方法陈旧。由于现阶段仍然以学生年度统考成绩来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因此教师给学生划重点、背答案来应付各种形式的统考,忽视了学生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培养。

总的来说,农村生物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就农村生物教学改革提出如下几点设想。

一、提高农村学校生物素质教育的对策

首先,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提高初中生物课的基础性地位,并在教学实践中采取措施,加以落实。

其次,加大投入,完善实验设备,保障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实验设备是教学基础,须加大投入,主要包括实验室硬件设施和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只有这些教学硬件设施的进一步完善,生物实验教学才能更好地完成。

第三,合理配置学科教师和提高生物教师素质。除各级教师进修学院和学校组织的业务学习外,还应该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鼓励和调动教师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对于生物知识不足,特别是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差而又没有进修条件和机会的教师,还可采取“请进来”的办法,如请高师院有关教师举办讲座和专题辅导、组织研究课等。还应组织短期实验培训班,轮流培训现任教师的实验技能等,为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只有这样,才能为农村学样建立一支合格、稳定的师资队伍。

二、优化教学内容,适应普及义务教育和农村经济建设的需要

新课改后的初中生物教材内容有很大的改进,如教材内容与大自然、现代生活、生产、科技、卫生、生态和环境保护等知识联系更加密切,培养学生技能的“活动课”大大增加。但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如内容的系统性不强,涉及农村、农业、农民的内容也不够多,特别是缺乏地方特色等,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结合本地生物资源的具体情况,并在国家教学计划和九年义务教育生物教学大纲的前提下,适当地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特别是增补乡土或地方教材,突出地方、乡土特色。

其次,通过乡土内容对学生进行国情、省情、县情教育。位于我县境内的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雷公山的蟾蜍、娃娃鱼、小头蛇和秃杉是国家珍贵物种,还有许多珍贵的药材。应让学生走进雷公山,认识这些物种,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从而激起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第三,从学科特点出发,挖掘教材中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爱国主义思想,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第四,带领学生参观种、养殖基地,了解动、植物生长规律;带领学生参观食品加工、药材加工厂,了解企业管理和生产技术。

第五,开设活动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愿望,开设以生物科技、农业科技、健康与卫生、生态与环境等为内容的活动课程。通过讲座、讨论、社会调查等形式,丰富学生的知识。

三、树立“教学生活化”和“生活教学化”的意识

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的确,对某个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生理现象等的阐述,教师再好的描述和形容,也不如学生亲眼见到,所以在教学方法实验设备选择上,要克服传统的教学模式,灵活地使用各种直观教具和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充分利用农村的天然条件,上好初中生物课。农村条件差,但农村与大自然有天然的联系,农村学生丰富的生产生活知识是上好生物课的有利条件,只要教师多动脑筋,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可弥补设备的不足。比如,上新课时,可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导入,学生就容易进入状态,也容易接受知识。

第10篇

一、更新实验教学的理念,认识实验教学的误区

1. 传统生物实验课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在操作前注意力难以集中,学生的生物实验课在实验室里进行,有一个理想的实验环境,理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严谨、认真的态度,但事实并非如此。由于实验课只占生物课的一少部分,教师一提上实验课,学生往往热情高涨,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一旦进入实验室,由于好奇,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实验材料上,许多学生急于观察、摆弄材料,动手操作,忽视了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和介绍实验器材的过程,导致教师在讲台上讲解示范,学生在实验桌旁“议论纷纷”、“搬弄器材”,学生接受的视听信息相互影响,对实验中的操作技巧、注意事项认识不清,对记录的数据如何分析和处理等难以准确把握,实验效果不理想。

2.定位新课标下的实验教学

《生物新课程标准》对生物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要求作了规定,目的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生物学知识和技能,并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学科。新课程新理念,重视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不管实验成功与否,目的在于体悟探究过程,培养探究意识。如果生物实验中只让实验沦为知识灌输的附庸或点缀,忽视实验中的探究功能,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积极性。作为教师,我们应按新课程设计理念,在实验教学中去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如提出问题,形成假设的能力;设计方案,探究实践的能力;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分析现象归纳总结的能力等,真正体现实验教学的价值。

3.强化教师的指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突出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认知规律,使学生在轻松、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自主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和实验。当然,这有赖于教师观念的转变,手段的更新。教师应提供学生实验的舞台,克服实验条件的限制,尽可能地让学生动起来。

二、注重探究性实验,实施实验教学的改革

初中生物新教材中,探究实验占的比重较大,而探究实验实施起来比普通实验难度要大一些。怎样有效地实施探究性实验,使实验教学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呢?

1.充分利用电化教育设备,优化实验课教学

众所周知,人类认识事物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正确巩固正确,即人们一开始就获得正确信息,通过实践在头脑中得到强化和巩固,最后表现为正确的操作行为;另一种是:错误纠正正确,即人们一开始就得到错误信息,通过实践,错误信息得到纠正,最终也表现为正确的行为方式。教师掌握这一认知规律对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的操作示范在实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教师把实验中的正确操作通过电脑播放出来,组织学生观看,让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学生实验时的正确率会大大提高。

2.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实验探究

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学中必须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创造性的潜在能力。

传统学生实验大多是验证性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是被动地参与。实验改革应充分利用一切手段,将验证实验改为探究实验,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假设,然后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进行实验。学生应能自己找出实验的原理,设计实验方案,讨论实验方案并选择实验仪器。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经历与科学家相似的探究过程,亲自参加了生物问题的提出、假设、实验及问题的验证解决等活动过程。

3.增加实验探索的机会,延伸实验教学时空

第11篇

【摘 要】中学生物课程资源包括生物课本、教辅用书、生物实验仪器设备、身边丰富多彩的生物等具体可见的有形资源,也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兴趣、经验、能力等无形资源。集镇初中生物学教学如何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是提高教学效益、培养学生生物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生物学;课程资源;种类;应用

一、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

在众多的课程资源中,学校提供的课程资源是首位的。就本课程而言,学校应当为每一位学生配备好一套完整的课本、同步练习、作业本,为每一个班级配备专职生物学老师。应当配备相对完备的初中生物学专门实验室、较为系统的生物学图书及报刊、教学挂图、投影片、音像资料和教学软件等,在学校整体绿化、美化方案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尽最大可能服从于生物学教学的需要。

1.首先,学校应当从长远发展的高度出发,配备专职的生物学教师,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关于生物学科的具体要求与配备标准,配备好相对完善的生物学实验设施,包括实验用的生物学器材、材料、模型、教学资料、卡片、报刊杂志、挂图、装片或切片以及学科教学的影像资料等。

2.合理选择课程资源,最优化地服务于教学实践。对于高等动物、植物的解剖知识,选择挂图和模型,是课堂教学的首选。而像植物的分类等知识,则更注重实物的观察。至于一些生理作用或过程,播放视频或影像资料,则是不错的选择。对于生物学概念的教学,反复研读,精心解答,构建或展示概念模型,是出色完成教学任务的捷径。因此,对各种课程资源的选择和整合,是最大化地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的必要途径。

3.加强校园生物园的建设,优化和丰富生物课堂外课程资源。学校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区位,因地制宜的建设好生物园,既能美化、绿化、香化校园,陶冶学生的情操,也能作为学校生物课程资源的重要阵地。可以根据生物学教学的需要,有规律地呈现低等植物、动物、高等植物和动物。条件优越的学校,可建立有地方特色的花房、苗圃、菌房、鱼塘,积极接纳学生主动参与上述园地的管理、生物形态、分类、生物习性等的观察、测量、探究和记录,试图开展一些适合初中学生的生物学探究实验。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积极利用集镇的生物课程资源

集镇科技图书馆、畜牧站、卫生院、林业站、渔业站、专业户养殖场、特种养殖场、河边公园等,是集镇初级中学可以利用的宝贵生物课程资源。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体验生物学科与现实生活的无缝隙链接。

集镇以外的农田、林地、鱼塘、水库、小河等,都是学生学习生物学得天独厚的生物课程资源。

集镇生物课程资源的利用方式很多。带领学生参观、调查、寻访,聆听乡土专家、种养殖能手、专业户、技术人员、医护人员的讲座、指导。开阔了学生的学习视野,激发出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培养了学生探究生物科学的能力。

三、学生家庭中的生物课程资源

学生家庭中往往也有不少课程资源可以利用。如不少家庭或多或少培养或栽种了一些花草,是观察植物形态和分类的好资源。农村家庭的学生,家里一般都养殖了一些动物,如猫狗、猪牛羊、鸡鸭鹅等,这些资源是观察、记录动物生活习性、行为的好材料。不少家长或家庭有制作酒酿、酱油、酱、泡菜、馒头等的爱好或习惯,因此动员部分家长指导学生参与课外生物学的实践活动:栽种花卉、饲养小动物、动手制作米酒、泡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生物学知识,积累实践经验。当然,要利用好学生家庭中的生物课程资源,必须要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指导,并及时总结和适当推广。

四、适当利用媒体生物资源

媒体生物资源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生物资源与课本等相比,具有新颖性、前沿性、零碎性、广谱性等优点,但缺点也不少,生物信息、生物学科资源真假难辨,并且与其它信息和资源交汇、交织,在指导独立开展生物课程资源的网络、媒体学习时,难以控制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时间和场所。

五、充分利用无形的课程资源

无形的课程资源主要有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所了解的生物科学信息。例如,学生普遍接种过疫苗,对学习免疫学知识来说,十分便当。一些学生有过饲养动物或种植植物的经历,一些学生体验过野外考察的历练,这些都是生物课程的无形资源,是使生物课程紧密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学习动机的重要基础。

教师在教学的组织和实施中,要尽可能地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生物学知识、经验和素养,准确把握教学的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生物学科知识等,相互交流,集思广益,最终事半功倍。

六、开发基于生物新课程的信息技术资源

第12篇

【关键词】生物 实验 教学 质量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实验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基本技能和观察、分析、综合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但是,当前实验教学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教师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实验教学的组织能力不强,实验操作的基本功不过关,课前缺乏精心准备与设计。二是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不够,存在“看热闹”现象。教师如果能充分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和中学生生理、心理及思维的特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一定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全面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质量。下面就如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练好基本功,提高专业水平,做好示范操作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实验操作的基本功,规范程度,对实验的组织能力,将直接影响实验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从我县教师基本功大赛情况看,仪器使用不规范、不熟练的教师占一定比例。因此,教师必须练好实验操作基本功,规范操作过程。教学前对每个实验,按实验的要求,认真做几遍,使自己的实验操作规范、熟练。对学生实验时可能发生的问题,实验成败的关键,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实验中及时提醒学生,确保所作实验都能成功。

二、严格实验纪律 加强实验课堂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纪律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为了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使实验顺利进行,必须向学生强调遵守实验室守则和实验规则的重要性。我县各初中学校都没有实验员,从实验的准备到整个实验结束,都是由代课教师一人完成的。因此,学生分组实验,必须从第一节实验课开始严格实验纪律,强化实验的组织管理,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如, 实验室学生的座次应固定,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安静。对实验仪器轻拿轻放。实验完毕,要清点仪器,保持实验台上物归原位,如有仪器损毁要及时上报,以便及时补充。严格实验操作程序。实验前让每个学生清楚本实验的内容、目的、操作步骤、实验过程、注意事项和该实验要解决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实验中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相互学习,同时也便于及时查处仪器的损毁和丢失,促进学生自觉遵守实验操作规程,爱护实验用品,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三、做好实验准备 提高实验效率

只有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每个实验顺利进行,高效开展。生物教材编排的实验往往受到地域或季节的限制,有些实验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到结果。因此,课前的准备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一)制订切实可行的实验教学计划。教师应在每学期之初,认真钻研教材,科学制订切实可行的生物实验计划,避免随意性。

(二)适时、科学地准备好实验材料。解决生物实验材料的途径有:a. 采取替代材料。如米汤代替《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中所需要的淀粉浆糊。b. 分工合作获取材料。c. 发动学生培养等。这样,既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合作精神,又能让学生获得对生物的生活环境、生存条件的感性认识。

(三)精心设计教学程序。科学规范的实验操作方法和程序,是做好生物实验的根本保证。教师在设计实验教学程序时,应认真构思好学生观察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要细致考虑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现象、失败的原因,多设置几个“为什么”,以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合作能力。如 “观察小肠绒毛”实验:可设置“小肠的内壁是否光滑?”“这样的结构有什么好处?”等问题。 d. 做好示范。教师的示范作用,对学生今后做好实验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结构时,双眼应“左眼看镜右眼看实验报告单”。 每个实验完毕后,要总结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问题存在的原因。这样,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四、加强指导 提高实验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观察,重视对实验方法的教授,要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上下功夫。

(一)精心指导,传授操作技巧,培养操作技能。如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临时装片的制作及如何盖盖玻片不出现气泡等。

(二)教导学生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要大胆质疑。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抓住现象的本质,找出与该现象相关联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教师在实验细节方面,关键点上要启发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时,有的把注意力主要放在摆弄显微镜的镜头或观察游移不定的气泡上,大多数学生认为只要看到细胞就达到目的了,对看到的现象缺乏分析和思考,有的甚至将气泡误认为细胞,此时应及时指导学生作进一步观察,指导学生逐层认识细胞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