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探究性学习形式

探究性学习形式

时间:2024-04-06 10:02: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探究性学习形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探究性学习形式

第1篇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案例整合生物课堂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能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方法,受到极大重视,成为新一轮理科课程改革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突破口。 教育部2000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验订版)》指出,高中生物课程要让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试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侧重研究“探究性学习案例”整合到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模式和“探究性学习案例”整合到课堂教学中的展开形式

一、“探究性学习案例”整合到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模式

根据教学需要,“探究性学习案例”可以整合到课堂教学中的任意一个教学环节中,而“探究性学习案例”也可以是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某一环节。

1.“探究性学习案例”可以作为教学素材,组织新课引入

“探究性学习案例”可以作为教学素材,组织新课的引入。例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节,可提前布置探究性学习——探究植物根、茎、叶的向重性,在上课时,展示植物根、茎、叶的向重性的拍摄图片(探究学习的“实验结果”环节),进行比较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2.“探究性学习案例”可以作为讲授环节,组织新课教学

“探究性学习案例”可以作为讲授环节,组织新课教学。例如,“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节,在学习“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部分教学时,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编写特点改编成探究性学习案例(全程探究,见下),组织新课教学。

探究案例 自然界中生物的种群是否一直保持“J”型增长

提出问题 在理想条件下,生物的种群呈“J”型方式增长,在自然界中生物的种群是否一直保持“J”型增长?

作出假设 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当死亡率增加到与出生率相等时,种群的增长就会停止,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有实例证明吗?

设计实验 高斯曾实验:在0.5mL培养液(每天的培养液含量维持稳定)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然后每隔24h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

实验结果 高斯经过反复实验,得出了如图所示的结果。(大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略)

得出结论

3.“探究性学习案例”可以作为复习环节,组织巩固教学

“探究性学习案例”可以作为巩固环节,组织复习教学。例如,“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一节教学,为了让学生尝试进行杂交实验的设计,设计一探究性学习案例:

现有一只光脚雌鸡和一只毛脚雄鸡,光脚和毛脚是一对相对性状,请设计杂交实验,探究鸡的光脚和毛脚,哪一个性状是显性?

4.“探究性学习案例”可以作为拓展环节,组织作业布置

“探究性学习案例”可以作为拓展环节,组织作业布置。例如,“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学后,可进一步挖掘出探究性学习案例——探究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临界浓度,安排学生课后探究学习。

5.“探究性学习案例”可以作为整个环节,贯穿课堂教学

“探究性学习案例”可以作为整个环节,贯穿课堂教学。例如,“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一节,本身就是一个探究性学习的典型案例,教材中关于分离定律发现过程的编写思路,体现了“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总结规律”的科学研究一般过程。

二、“探究性学习案例”整合到课堂教学中的展开形式

“探究性学习案例”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在展开时要防止探索过程科学的固定化,应以活泼多样的探究形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模仿式

在初次接触探究性学习时,教师先提供探究性学习的案例,让学生模仿探究学习,使学生对探究性学习有一些感性认识。例如,《分子与细胞》模块的第一个探究性学习——“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通过模仿学习中,学生大概了解探究性学习的全过程可分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进一步探究八个环节。同时对“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等环节有了一些感性认识。

2.讲述式

在探究性学习中,设计实验是难点,教师应结合一些探究性实验,简述实验设计得原则、如何控制变量、如何设计对照实验等。例如,“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对“设计实验”环节,教师要结合多种对照实验(如空白对照、相互对照、条件对照、自身对照)案例重点讲述,并分析这些对照实验是如何控制单一变量的。

3.讨论式

当学生对探究性学习各个环节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论认识后,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就可以根据培养探究能力的需要,侧重对某一探究环节以讨论方式进行开展。例如,“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在学生对“设计实验”有了较为全面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可结合探究内容设计一些关于设计实验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如,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可采用哪种对照实验?怎样设计?怎样控制有氧和无氧的条件?等

4.引导式

一些生物科学发展史,本身就是一个探究性学习的典型案例,例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史,教师可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家的思维方式探索生长素基本理论的形成过程,不仅促进学生深刻领会生长素理论的论点,而且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中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

5.研究式

第2篇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素质教育探究性学习理论出现于杜威的实用主义阶段,是由美国科学家约瑟夫·施瓦布明确提出的,而后经过萨奇曼、马希尔斯等人对该理论进行了完善补充,最终发展为满足知识经济时代需求的最佳教育模式。在我国,“探究性学习”的初级阶段为“研究性学习”,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其本质意义却有较大的差距。探究性学习重视引导以及思考的过程,而研究性学习是在一定知识基础上进行专研。相比而言,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更为有效的学习形式,在新课标形势下,它能够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并实现终极教育目标。

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特点:一是自主性,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来展开教学过程。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以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经过积极的探索和发现、亲身的体验与实践,以自己的方式将知识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并尝试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二是实践性,以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为主线展开教学过程的。学生借助于一定的手段,运用多种感官,通过自己的主体活动,在做中学,使得学生的实践活动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三是过程性,追求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和谐统一,接受学习重视学习的结果,探究性学习更加关注学习的过程。四是开放性,在内容上是开放的,在探究结果的要求上也是开放的。打破了传统教学在统一规定下的 ,为学生提供了大胆创新、实现自我超越的 。

一、构建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对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必须要以问题情境作为主要的引导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具有良好的启动功能。当然,问题情境的创设一定不能天马星空,毫无边际,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同时要与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息息相关。问题的技巧性体现在:问题的形式要力求新颖;设问是不能够凭借经验以及原有的数学知识解决的;思考问题的思路要具有创造性。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有效地推动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展开。

此外,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明确,只有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才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及探究欲望,一方面,学生觉得自己本身具备解决该问题的实力。另一方面,该问题如果不经过细致的思考分析,问题得不到解决。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探究性学习中的重要环节。例如,在学习“三角形面积公式”时,应该善于提出问题,开动学生思维空间以及思考能力,进而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尝试、思考等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最终解决问题。数学问题情景的创设应该呈现出多元化,也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诉求,了解他们的兴趣。例如,可以通过童话故事、小笑话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的创设也应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而激发出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以引导为主,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

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核心在于引导的价值性体现。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引导并带动学生的思路对课堂内的教学内容进行探究性思考,进而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小学生一般玩心仍旧较重,为了能够真正地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还应该以生动风趣的语言或者小游戏等引导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欲望。此外,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时,要协调好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教师在探究性学习中是学生的引导者和情境的创设者,要通过探究性的教引导学生探究性的学。学生作为探究者和知识的建构者,可以像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那样去探讨科学知识并形成探究能力,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两者的地位都很重要。

三、重视探究过程并构建多元化的探究性评价体系

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应该包括:课题的引入、问题的提出、合作研究、思想的交汇、总结反思。在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过程中,教师往往只重视探究过程的体验,却忽视了总结反思的重要性,最终导致探究性学习难以获得实质性的效果。其实,探究性评价在探究性学习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透过相关的评价体系能够真实反映出学生学习的基本状况,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且提升多方面实践素养。探究性学习的评价体系应该具备创新性、发展性以及实用性的特点,尽量使评价标准能够真实地衡量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真实情况。探究性学习评价体系具体应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构建:

1.互评方式为主,教师总评为辅

学生互评是建立在学生对课题正确客观认识的基础上对其他同学成果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和客观看待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学生的知识性,评价难免会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评价进行全面总结,纠正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善,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真实性。

2.采取记录评价的方式,体现出探究性学习评价的客观性

研究性学习活动具有动态性、实践性,知识性的理论考核已经不能够真实地评价出学生的素养能力,故应该引入动态评价的方式,即评价指标呈现动态性,以课堂观察、学生日常表现记录作为主要的评价资料,开发出多项评价指标,如收集材料的能力、合作讨论能力、提出意见和构思能力、汇报能力,等等,体现出评价形式的专业性以及客观性。

参考文献:

[1]郑明良.浅谈数学课改中探究性学习[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04).

第3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探究性学习

近几年来,基础教育更是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对他们的能力要求是越来越高。为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新形式,在教学中不时采用探究性学习,把学生作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变成主动的学习,使他们在探究物理知识的奥妙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与喜悦,不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探索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探究性学习既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它为素质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闪光点,并积极地进行研究和探索。

一、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夸美纽斯的直观性教学原则认为,学生要掌握真正的、确实的知识,就应多从实际中去获得。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亲力亲为,为此,探究性学习具有它特有的特点:

一是探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学习的内容是开放的,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能够培养其某方面的能力的都可作为探究内容,不必仅限于教材。探究获得的知识是开放的,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他们的独特见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量给学生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二是探究性学习强调主动性。在探究性学习中,不论是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收集资料和信息处理、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等都由学生主动去探索并完成。整个探究性学习教师只是起着引导和适时的指点,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案和见解,让学生自己完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一探究的关键环节,让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从而培养起独立工作的能力。

三是探究性学习注重过程性。通过探究性学习目的是让学生亲自体验科学知识的获取过程,从而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善于去发现问题、优化探究方案、寻找内在规律,培养他们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树立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在对学生探究性学习进行评价时也应该注重对学习的过程进行评价,在整个探究过程中的表现最为重要,通过自评、同学评和小组互评后,最后由老师给出鼓励性的评价。因此应体现探究性学习的过程。

二、高中物理探究性学习的误区

探究性学习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受到老师们的欢迎,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广泛被开展。但是有些老师缺乏对探究性学习的真正认识,缺乏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使得高中物理探究性学习走进了一些误区。

一是注重研究形式,忽视学习内容。为了让自己的课堂有新意,体现学生积极参与,对学习的内容不加分析地盲目采用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其实,高中物理虽然是一门实践性的自然科学,它里面包含着很多值得探究的知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探究,有些知识采用接受性学习进行就可以了。如万有引力知识、电磁学部分里的左右手定则采用接受性学习比较好。

二是探究的过程虎头蛇尾,只注重开端,轻视过程。有的教师刚开始同学生一起确定探究课题、设计探究方案,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但在具体实施探究的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过多干涉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完全放手,学生探究成了什么样也不过问。结果不是探究不出结果,就是学生为了完成任务东拼西凑、篡改数据,迎合书上的结论。

三是教师缺乏有效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讨论或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把握不准那个度,把探究课变成了无序的发言堂。一次好的探究课必须要有教师的全程指导,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给予技术指导和方法引导,灌输科学精神,通过一次次的探究性学习,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教师并不是甩手掌柜。

四是在学习评价方面只重视个别培养,忽视整体发展。学生的知识结构、智力、接受知识的能力都不相同,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不应只关心能力强的学生的探究结果,更应该关注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他们更需要老师的肯定性评价来增强学习的信心,让学生广泛参与。

三、高中物理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的注意事项

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回归到了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和规律的提炼过程以及应用过程上来,通过现象或提出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探究性学习最重要的是要讲究效果,不能为了探究而探究,做表面文章,热闹了课堂气氛,却冷却了学生的思维。在探究学习中一定要慎重选题,讲究方法,遵循探究规律,做到有的放矢。

首先要做到体现学生为主、教师为指导的原则,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在探究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给予充分的探究机会,尊重他们的不同见解,让学生敢于探究。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时要精心设计物理情景,正确选题,难易适度,操作性强,便于探究。所选课题需要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已学过的知识,采取多种方法才能解决。虽然整个探究过程以学生为主,但教师必须全程跟踪,协调组员关系,对学生的不同实验结果要及时给予指导,激发理性思维,查找原因,让他们体会到物理学家在探索物理规律的过程中充满的艰辛,道路的曲折。在课堂探究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自主探究与课堂秩序的关系,把握好独立思考与合作讨论的关系,培养他们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精神。

其次要转变探究性学习的评价方式。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从各个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去评价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用赏识教育的观点去评价学生,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肯定,鼓励他们不断努力。在探究教学中可以采用以课堂发言、学习小组的自评和互评、实验操作过程这些方面进行评价。

总之,在实施探究性学习时一定要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走出以往探究的误区,讲究探究的实效,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重。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问题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不能够简单地让学生凭借记忆与模仿来完成,而是要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去进行自主探索。基于此,探究性学习作为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一种全新教学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说,探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其使用方法、使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一味滥用、用之无效等情况让广大教师不得不对探究性学习的有效应用进行深刻反思,应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探究性学习,让探究性学习更“行之有效”,已成为必须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意识

探究性学习其行为主体是学生,失去学生的配合,探究性学习根本无从谈起,目前一些课堂教学中存在盲目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现象,只按自己的想法与做法去实施,很多学生头脑中根本没有形成探究意识,课堂学习完全任由老师摆布,探究性学习毫无实效意义可谈。要想使探究性学习做到行之有效,首先要提高学生的探究性意识,可以通过一些日常课题让学生尝试了解和掌握,再施之以数学教学。例如,初一学生在学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后,可以在这个时间段内不断反复练习,练习的形式可以“口算100题”等竞赛形式出现,最后给他们评分,按成绩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层次,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为什么有些学生的运算能力差,成绩落后,而有些同学的计算能力强,成绩比较突出呢?造成这一差距的根源是什么?以此为探究课题,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如此,既能初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营造出一种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又能让学生在相互帮助中成长,从而积累探究经验,为以后的探究性学习奠定基础。另外,我们也可以在班级内组织学生开展自我认识与再认识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剖析自身的不足,并提出问题:我为什么在有些方面会存在不足?造成这一状况的根源是什么?并以此为探究课题,让学生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增强他们的探究意识。

二、营造浓厚的探究性学习的氛围

很多教师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时,会犯一个经常性的错误,即上课开始就直奔主题,要求学生立刻进入探究状态,探究过程毫无乐趣,学生经常是一头雾水,不知所学,根本不会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教师应利用多种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他们创造“身临其境”的环境与氛围,不但能够帮助他们准确快速地理解所学内容,同时还能够提高他们综合探究的水平与能力,尤其是针对数学概念教学,在一个充满了问题探究的数学氛围中可以增加他们的感性体验。以“一元二次方程”为例:

(1)提出问题,营造氛围。问题①:剪一个长方形纸板,要求面积是150cm2且宽比长少5cm,需要怎么剪?问题②:要将一张长、宽分别为80cm、60cm的硬纸板做成一个没有盖的纸盒子,底面积要保证是1500m2,需要在纸板四个角上分别剪下相同的四个小正方形,你能计算出剪下的正方形边长吗?

两个问题都让学生尝试自己解决,但问题①学生要独立完成,而问题②可以在老师帮助下完成。同时用多媒体进行示意图展示,学生分组讨论,将方程列出,形成概念。

(2)概念深化。深化概念可以通过具有开放性的问题设计,让学生在应用中加深概念印象,在探究中培养发散思维,如让学生尝试自己编写一元二次方程,让其他同学求解等。

三、设置操作性较强的探究性问题

探究性问题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一些可操作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某一课题进行探究,不要一味地强调问题的难度和深度,应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识心理出发,从他们熟悉的事物导入,循环渐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如在讲“函数”时,课本中关于函数的定义与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如果让学生完全针对这个定义去进行自主探究,学生就会感到很难理解,根本无法下手,这时可以通过选择一些比较具体的问题,让学生首先意识到函数与现实事物中的变化规律有着一定联系,然后进行深入探究:在下列表述中,同学们能不能指出变量都是哪些?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将它们的关系进行表达?(1)汽车速度是40千米/小时,行驶S千米用了T小时;(2)某池塘的水深与储水量(用表格显示);(3)某城市的某一天通过曲线来表示的时刻和气温变化。让学生通过反复比较发现每个表述中变量的属性,再让他们自己尝试举出关于函数的实例,学会如何对真假实例进行辨别,并能够概括抽象地给出函数定义,这时学生已经对函数充满着“变”的性质有了一定的体会。教师借助问题对学生再继续深入地引导探究:以表述(3)为例,你能不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表中数据描点?每个点的位置是不是都在同一直线?这些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其难度是一步步递增的,既不会让他们感到突兀,又不会感到生涩,关键是这些问题会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很容易获取成功,获得自信[1]。

总之,探究性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效果是显著的,它更注重学生历经知识形成的过程,更注重学生问题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究性学习让数学教学超越了单纯的知识传授与知识掌握,而是更强调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过程。但是,在探究性学习的具体应用中我们更应该客观理性地面对暴露出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让探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其有效、实效、高效的重要作用[2]。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观念 兴趣 成果 反思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 正确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兴趣,推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其目的在于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冀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怎样在语文学科中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指导,把这种学习方式与课文内容相结合?

一、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教育观念

语文探究性学习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方法。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探究的方式去研读课文,发现语文现象、掌握语文规律、获取语文知识,应用有关知识去寻求相关原因,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语文探究性学习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新的关系,在这种新的关系中,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准备好的知识体系传递给学生,而要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知识的活动过程;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的听从教师的指令,而是具有高度的自主性,他是学习的主人。明白这一点,我们教师就要转变观念,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孩子一点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孩子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从而变知识的传授者为“探究性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究性学习,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有了兴趣,学生的思维就会处于活跃状态。学生有了兴趣,学习才能积极主动。语文是以抽象的文字为载体的,学生通过阅读语言文字的表达去理解其内涵,因此,教者首先要注意激趣。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有创意的新观点,并且在课堂中与别人交流和商讨自己的观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提供在集体讨论中自主选择话题的机会。我在试教《阿长与 < 山海经 >》一文时,在教学中作了这一点尝试:备课时,我准备了三个问题,①作者为什么用《山海经》作为标题 ? 文章以什么线索组织材料?写了什么情况,表现了什么特点?③怎样理解作者所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不少学生对我所准备的三个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指导学生研读课文,掌握探究程序及方法

语文探究性学习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探究性学习,是指以课题探究为载体的学习方式,语文探究性学习既有以课题探究为载体的学习方式,也有课文学习过程的探究性学习。它不同于一般的语文学法指导,它是对语文学法指导的扩展与提升。语文学法指导局限于语文课堂和书本知识。而语文探究性学习既包括语文课堂和书本知识,又包括参与社会实践、探究社会还包括对自身学习方法的探究。针对当前学生实际情况,在他们起步阶段可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逐步掌握探究的程序和方法。比如,语文教学中的比较阅读,它是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作品进行比较,有分享到进行阅读。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探究,寻找出比较对象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以及形成这些异同的原因,从而获得对于作品的新的认识。比较阅读的内容是极为广泛的,可以是同一时代的同类作品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时代的不同作品的比较;可以是题材类似表现形式不同的作品的比较,也可以是题材不同表现形式类似的作品的比较;可以是同一时代的不同作家作品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作家不同时代的作品的比较。

总之,只要是具有可比性的作品,都可以进行比较阅读。比较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探究比较对象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各种联系的同时,更加深刻、透彻的认识作品的本质特征,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整理材料的能力,为以后探究性学习积累经验、打好基础。

第6篇

初中历史探究学习实践体会新课改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因此,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探索符合教育规律和有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新路子。探究性学习,作为在我国教育工作者在新课改背景下探索出的新型教学模式,已被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当中。因其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对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做了梳理,希望有助于探究学习教学模式水平的提高。

一、初中历史实施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依据

(一)探究性学习的内涵

美国的教育专家施瓦布最早指出了探究性学习的内涵,他指出:“儿童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究实际的积极态度。”这就是探究性学习。探究性教学是一种教学方式,与探究性学习相适应,是教师所运用的一个基本教学方式。

历史教学中的探究性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具体的问题或者学习的任务出发,通过使学生主动地探索、发现、体验,掌握对各种历史知识和资料搜集整理的能力,并能够从中获得有效的信息,进而对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者解释。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和相关技能,提高其历史问题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依据

1.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问题的基础。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就必须进行实践。学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过程中提高自身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摸索,发现问题,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这就是学习实践的过程。

2.建构主义理论也为探究性学习提供了依据,它认为,理论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所做的解释或者假设。而真正的解释源自于学习者在自身经验基础上经过总结得来的。学习应当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将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体系建构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将课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在知识体系构建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应该做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引导者、支持者和评价者。

3.主体性教育理论也为探究性学习提供了理论依据。主体性教育理论是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按照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者通过组织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引导启发受教育者,努力把受教育者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并实现自我的合格人才。在主体性教育实践中,课堂气氛的营造十分重要,教师要积极营造平等、宽松的课堂氛围。

二、初中历史教学探究性学习的实践

(一)初中历史教学探究性学习所应遵循的原则

1.遵循初中生心理特点的原则

初中生处于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想象力丰富,思维十分活跃,情感世界十分丰富,有着较为朴素的爱憎观。因此,初中生就像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璞玉,如果雕塑的好,都可以成为一件了不起的艺术品。因此,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应遵循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在课堂的设计以及课堂氛围上,都能够对其成长起到促进作用。

2.遵循探究性学习过程结构的原则

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也是一种科学探索,而科学探索是有一定的过程的。因此,历史探究性学习过程应当参考科学探究的结构过程,依据本学科的课程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3.立足于初中生学习认知能力

进行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要考虑到初中生的学习认知能力,也就是主动教学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新课标明确指出,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技巧,具备初步探究问题的能力。

4.与初中历史探究学习的特点相结合

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主体性、实践性、体验性和开放性等特征。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必须结合这些特征进行教学,而不能偏离这些特征。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探究性学习的特征有着深刻的理解,并能够在教学设计和实践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

(二)实施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教学的途径

1.探究性学习在常规课堂中的实施途径

在常规课堂上,渗透教学方法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渗透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前精心设计所要探究的问题,把探究的思想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营造活跃宽松的课堂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允许学生自由讨论,开展辩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2.探究性学习在历史活动课中的实施途径

历史活动课是一种全新的课堂形式,是适应新课改要求而开设的。在历史活动课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应该遵循“以活动促发展”的理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模仿历史场景或者历史事件,扮演不同的角色等,通过形式多样的模仿历史的活动,提高自己对历史知识的认识水平,提升自己的历史素养,培养热爱学习历史的兴趣。

3.探究性学习在课下的实施途径

在课下,初中历史的探究性学习,主要依靠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主性,通过主动阅读历史书籍、查阅相关资料、探究历史问题等,使自身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素养得到提高。

三、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实践的思考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也有需要思考的问题。例如,如何避免历史探究学习的模式化,如何不断提高历史教师的素养,如何进一步提高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水平,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当中勇于探索,不断反思,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本着为学生成长成才高度负责的精神开展教学工作。

四、结语

目前,我国的教育改革深入推进,在新的形势下,教育工作者面临着如何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课题。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形式,已被人们所熟知,并应用到了实际的教学中。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水平,而且有助于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对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做了探讨,希望能够促进探究性学习的不断进步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郝建彬.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反思\[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05).

第7篇

一、体育教学改革中探究性学习方式建立遵循的原则

从体育教学改革中学生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各种问题来看,要做好体育教学改革中探究性学习教育工作,就要在充分了解学生探究性学习状态的基础上,找出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符合课程改革精神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在具体的教育设计上,要充分体现体育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新颖性;在探究性学习方式方法上,要充分体现出体育教学教育的开放性;在教育活动的开展中,要实现师生的互动,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个性,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形成独特的活动效果,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不同程度参与到不同的体育教育之中,实现因材施教。

二、体育教学改革中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实现路径

1.要在科学、合理、健康的路径下实现体育教学改革中探究性学习的健康发展

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开展应该是对于时代精神、所弘扬的正能量等的一种深入挖掘,教师要注意探究性学习方式中所反映出来的思想进行深入剖析,从中找到能教育学生、激励学生、启动学生的具体内容,让学生将相关的思想与自己的人生体验相结合,从而得到更大更深入的人生启迪。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情操的熏陶,要在探究性学习方式中营造一个自由、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方式中真正体验到探究之美,使其真正在探究中达到心灵共鸣,获得对探究性学习方式最深层次的体验,作为自己人生的宝贵财富和人生体验。

2.要在具有时代感、特色感和自由平等的空间中提升体育教学改革中探究性学习意识

当今世界,已经是一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在体育教学改革中探究性学习方式过程中,教师要立足长远,注重用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让学生进一步增长才识、拓宽视野。同时,也要将探究性学习方式所体现的思想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做到深入思考,学以致用。授课教授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方式时,要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内核,加强对大的时代背景的分析,让学生立足自身所处时代背景,加深对探究性学习方式内涵和时代内涵的理解,既拓宽学生视野,又把已学的知识变为学生的实际能力,使学生走向社会尽快适应社会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新时代背景下的体育教学改革中探究性学习方式,其特点和内容应该是十分鲜明和丰富的,建立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也应该是多层次多角度,形式多样的。因此,要在客观条件下,对体育教学改革中探究性学习方式进行改造和再认识,要通过不断的发展完善,使得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建立处在一个富有时代特色的、成熟的氛围之中。

3.要在追求真善美的价值尺度下引导形成探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

新时代背景下,正确的体育教学改革中探究性学习方式建立,关乎到体育教学改革的长远健康的全面发展,关乎到体育教学群体的价值判断,也是武装和提升体育教学改革水平的必要途径,也是未来整个社会发展、整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关键所在。在此背景下,体育教学改革中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形成需要打破这种矛盾,形成一个开放、民主、透明的符合体育教学改革特点和探究性学习方式形成的平台。这个开放、民主、透明的平台,需要社会力量、教育力量、家庭力量等多方面的积极参与。要通过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实现探究性学习方式与体育教学教育发展方向的衔接,实现与人类未来发展价值取向的衔接。这一方式中,体育教学应该是鲜活的、充满感情的,也应该充满真善美的。它所体现的世界应该是全面的,无所不包的。因此,体育教学教师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方式时,要注意抓住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感情表达方式,投入丰富的感情,通过自己的表达方式,激发学生的真挚情感,从而与学生的世界融为一体,形成感情上的共融,得到对自己现实生活形成进一步的体悟,培养出一种更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作者:吕芳 单位:吉林大学体育学院

第8篇

关键词:化学教学;探究性学习;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 A

一、探究性学习的意义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探究性学习。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基于知识,注重

更新、创新,以人为中心注重个性多样化的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不竭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文盲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不会创造的人。知识经济要求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专门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具备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的实际能力和综合能力。这是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才培养所提出的基本要求。这样的时代,教育传递人类的功能更多地为信息系统所替代,而教育的根本意义和价值则在于培养创新的精神,训练创新的能力,在于塑造一个健康向上、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格。传统的教育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相当于知识信息的“接受器”.只能在被动和无条件的环境里“求学”;传统的教育基于问题只有惟一正确答案的认识,其功能体现在习得和模仿那些被证明为惟一正确的答案和最好的处理方法,并将这些答案和方法用于以后的生活。这是接受型教育、积累型教育。现代科技的发展从根本上动摇了人们以往对世界特征和世界变化的看法,世界由一元变为多元,不确定因素大大增强。它要求学生在大量信息面前能够自主地判断、选择、获取和应用信息;要求学生具有多渠道获得信息的主动意识和能力,具有主动的、多元的、开放的思维品质,具有综合运用各门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然而,这一切是传统教育教学方式所不能企及的,必须通过探究性学习来实现。只有通过探究性学习才能培养学生获取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的思维品质,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积极向上的、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

探究性学习是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学生的必修课,是严谨的科学论断,21世纪需要探究性学习,只有进行探究性学习才能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

二、探究性学习的内涵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这种学习方式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的一种彻底的改革,学生将从教师讲什么就听什么,教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被动的学习者,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者;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与科学家的工作相似,学生为了学习科学也必须读书、与同学交流、不断提出问题,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学习方式的中心是针对问题的探究活动,当学生面临各种让他们困惑的问题时候,他就要想法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对问题进行推理、分析,找出问题解决的方向,然后通过观察、实验来收集事实,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得到第二手的资料,通过对获得的资料进行归纳、比较、统计分析,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最后通过讨论和交流,进一步澄清事实、发现新的问题,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也将发生根本的改变,化学课将更多的是学生的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这种学习方式的改革不仅会影响学生,也将会影响到科学教育的诸多方面,如教材的选材和呈现方式、课堂组织形式、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评价、教学资源、教学时间、师生关系等都将会随之而发生改变。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它主要从学习者个体发展的需要和认识规律出发,提出了以“创新”为指向的学习形式及有关的学习内容。在学校教育和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更多地从教的角度来考虑与之相应的课程、教材、教法等问题。由于教育目的、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和丰富性,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必然是多样而变化的。因此,探究性学习并不是要取代己有的学习方式,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必要补充。

三、化学探究性学习模式各环节的探讨

(一)合理选择探究内容,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选择合理的探究学习内容是进行探究活动的第一步,教师在选择探究内容时,应综合考虑化学课程目标和内容,精心研究教材。因为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于探究。在课时和知识内容量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非常重要。基于此,一般选择那些在课时教学目标表述中要求程度较高的知识作为探究的内容比较合适。当然,有些内容由于受材料和学生学习准备情况的限制,较难进行探究活动。因此只有教师认真设计探究活动,才能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

兴趣,使其乐于进行探究活动,探究性学习活动才能开展。如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就是一个很好的探究性学习课题。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创设特定情境的学习策略之中,问题的生成是成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保证。不能提出问题,探究性学习就无从谈起。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探究学习强调以化学实验为基础,教师可以利用实验器材、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比如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述了一个故事:有一位美丽的女孩子,在爬树时不小心摔到地面上,牙齿弄掉了两颗。为了弥补自己牙齿上的不足,这位女孩镶了两颗牙齿,一个是金制的,一个是不锈钢的。但是在几天过后,她感觉到头疼,性情变得非常急躁,偶尔还会失眠。去看医生,却查不出来引起病情的“凶手”。然后让学生们进行“凶手”的查找,学生们热情地投入了探究性的学习之中,查找原因,并提出了方案进行解决。

(三)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开展探究性学习可以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教学进度采取专题讨论、质疑辩论、实验探索、调查讨论等不同形式。如教材中氧化还原反应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为分散难点,按得氧失氧~电子得失~电极反应的知识程序,分别在初中、高一、高三不同年级进行教学。在高三复习时,可采用专题讨论的形式来进行,使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从概念到应用都有较完整的认识,形成知识网络。

在组织学习活动中应注意:一要有明确的要求和学习规划,增强学习的目的性:二要让学生有充分的准备,留足思考问题、发表见解的时间和空间;三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绝大部分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四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地去想、去看、去做、去说,真正进入积极思考,努力实践的理想境界。

(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既要给予积极的指导,又不能以“权威”自居,要发扬教学民主,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自觉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教学活动具有生命的活力

(五)切实加强学法指导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除了要对学生的积极性及时给予鼓励外,更重要的是要切实加强学法的指导。如在明确了某一学习内容后,如何围绕问题收集材料,如何识别资料的价值,对现有资料如何分析与综合,对于学生来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困难。此时,教师应因题而异,因人而异,切实加强“入门”指导、“过程”指导,使学生能较快地进入角色和状态,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自我构建,从而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六)注重对学生学习表现的评价

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极大的热情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努力探索一种重过程、兼顾结果的多元化、激励性、民主、开放、动态的评价方式。重点评价学生的参与过程,既要让学生自主学习,还要对学习过程的全面把握,要充分利用激励机制,善于运用表扬的工具对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表达能力、思想觉悟等多方面进行及时评价。

结语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发展学生崇高的科学素养,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陶勇.化学探究性学习教学策略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第9篇

2011年修改后的课标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广大一线体育教师严格执行课标引领内容,有目的地选择教学内容,同时改变教学方法,不仅要教学生体育运动技能,更要教会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方法。下面,笔者就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谈几点看法:

一、探究性学习定位要准,不要等同于简单的小组讨论

在课改之初,有许多教师在上公开课、比赛课时为了体现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总是在课前准备一些小纸条或者几个小黑板什么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研讨。有些学生在认真地研讨,但更多的学生在被动地讨论。探究性课堂教学是以探讨与研究为基本手段的一种教与学的活动形式。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启发诱导作用,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基础,以学生学习内容为研究对象,要科学合理地提出探究学习的问题与内容,不做无效的、不相干的讨论。时间上要根据教材给学生充分的研讨时间,不走形式。从地点与人物上要结合学生的运动能力、教材特点与难易程度等方面合理分组,让学生能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在探究结果表达方面尽可能给学生更多展示与表达的机会,让学生更多地体会研讨的成果。

二、贴近实际,注重探究的针对性

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时,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去尝试发现问题,将技能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运动基础紧密结合。自主与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练习就是自主,学生聚在一起就是合作”,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现实生活中看到的或者尝试过的,大胆地自主练习。探究要有针对性,不搞形式主义。诱导问题要有针对性,与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技能的熟练程度相一致,延伸与拓展前一阶段的学习内容,注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主张学生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对探究的结果允许有不同的声音与动作。曾经有一位名人说过:“如果把学生教育成同样一个人,那是不成功的教育。”不同的年龄、性别及运动基础的学生,对动作的理解与掌握本身就有差距,不要过分强求每一位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一致性。

三、转变教学观念,不断加强探究的实效性

从大统一时代到课标时代,首先是观念需要更新。课改十多年来,仍有不少人对课改存在疑问。新课标的出台强有力地告诉我们,课改的方向是没有错的,只是某些概念没有表达清晰或者不够具体,课改具体到了什么程度,我们无法给出具体的结果,但我们可以把课改视为再出发。课标明确指出:主张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与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模式,可以说通过前一阶段的探索与实践,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的意识已得到了培养,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及课堂教学效率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面对课改之路,我们仍需要进一步加强观念的变化,同时要注重探究学习的实效性。作为课堂教学的创设者、策划者与参与者,我们要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方案,关注学生的特点,摆正各自的位置关系,尽可能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做到因材施教。

四、充分发挥探究性教学优势,打造特色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改实施以来,把课堂交给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绝不能看成是一切围绕学生转,更不能以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为由回到课改之初时提出的“科学放羊”。我们倡导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是在遵循目标引领内容的前提下精心选择教学内容,通过教师精心设计,既要发挥学生的的自主性,又要注意教师的主导性,教师是课堂的创造者、策划者与参与者。探究性学习方式首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对新鲜事物有天生的好奇心与征服欲。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究、在探究中掌握知识,发挥其个人特长,张扬其个性。其次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探究性学习密切联系学生所处的环境、个性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探索与开拓,使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有机融合,不断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最后为实现目标的达成提供有力的保障。如果说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师教,学生学”,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张扬,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探究性学习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实现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性的有机结合,从而不断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义丰初级中学)

第10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探究性学习

探性学习模式是当下新兴学习模式,教育重点在于学生对学习的自主能力。开展探究性学习是我国教育的重大改革,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语文教学的基础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通过调查探究,对小学语文开启探究性学习模式提出了一些见解。

1 关于探究性学习的阐释

1.1 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应当要遵守的原则

1.1.1 以团队为核心

在学生开启探究性学习模式时,必须强化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交流能力,还要锻炼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以达到学生能够适应现代化生活的目的。

1.1.2 综合性占主导地位

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习并不是一项简单的行为,需要借助多样器官进行感知,学习内容是由各感官之间相互连接而成。

1.1.3 以活动性为主线

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合理应用感知活动,科学地分配各个感官,提高学习效率。

1.1.4 自主性学习占重要位置

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消极被迫的,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学习兴趣浓厚。

1.2 探究性学习所具有的特点

1.2.1 使学习过程变得自主、活跃、积极

探究性学习在教育理念方面进行了深度改革,打破以往的封闭式学习模式,而是为学生打造了一个自主、活跃、积极的学习环境,在教学模式下,学生需要自主性学习,能够发现并且解决问题,增强了操作性的难度,但是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都不受限制。

1.2.2 学习方式是灵活且创新的

由于各个地方的生活水平、物质条件大不相同,教学内容不仅应该与生活实际相关,而且教学形式是极具积极的特点。探究性学习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深度改革,查补以往教学模式上的漏洞,使学生更加适应,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合作伙伴,探究自身和伙伴之间的优势并且探究如何应用这些优势。与此同时,学生的课题不受限制,学习方式也可以自主选择。

1.2.3 学习结果具有体验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探究性学习旨在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够亲身经历,而不是止步于书本,学生必须学会自主处理信息。不仅打开了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也使得学生获取经验,锻炼了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

2.1 对学生探究学习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

使学生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好方式,指引学生发现问题,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自主思考方法去处理问题,老师对学生的学习不进行干涉,使学生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选定探究内容组织团体小组,通过团队协作进行探究性学习,与此同时在他人身上学习优点。其实在书本内容中,有许多值得探究的问题,学生不受限制,可以任选探究课题。例如《再见了,亲人》一文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许多问题――再见的对象是谁,亲人又是指的哪个人,再见的氛围是怎样的。

2.2 对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进行激活,融情于景

老师需要开启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只有在心中存有问题的时候才能让思绪保持积极活跃的状态,才能使他们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所以老师必须要探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且与教学内容合理融合,探究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而开启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对所学知识的思考也变得相当活跃。同时,营造不同的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探究认知矛盾和认知冲突的时候。认知矛盾的氛围营造在语文课本中占据核心位置,教师让学生查找文章出现过的矛盾,并产生怀疑,进而开启了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思维模式。

2.3 为探究性学习构建一个能自由发挥的课堂环境气氛

为了让学生能够自由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课堂气氛就必须要融洽、安适,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都需老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老师在课前要把资料预备足够,且要求学生要在限定的时间内进行探究性学习。还要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并随时查看学生的学习进度,以保学生可以按时完成任务使学生受益匪浅。同时老师要多注意的是,要在学生的自由学习期间中,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指导他们如何解决,支持学生说出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然后进行小组谈论,通过别人和自己共同解决问题,这样让学生更好地懂得了学习内容。

3 在探究性学习中需考虑的问题

(1)对于学生来说探究性学习就是要他们亲身体会学习内容,自己思考所学知识找出问题并解决的过程,通过实践获得更多知识,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对学生有较大益处的学习方法。

(2)探究性学习不只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改变了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这种改变影响了整个教育和学习系统,所以,老师还要强化自身知识内容结构和教学方式,以便更好的教导学生进行学习。

(3)探究性学习还是以基本素养教育为主要教育介质,它不是以只学习到课本内容为主的,它需要开放性实践过程。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探究性学习中,老师应把课本上的知识与实际操作联系到一起进行教学,开拓教育方面可获得相关资料的方法,使得探究性学习继续保持它的丰富性和全面性。

如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对象是小学语文,可以增加知识内容的多样性,夸大知识范围,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课程的感兴趣程度,同时增加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自主意识,让学生对探究学习内容更感兴趣,最终使学生能学会更多知识并学会主动学习,教导学生要通过学过的知识来进行实际操作,由此来锻炼学生要有创造性思维,学会实际运用。

参考文献

[1] 姜柳华.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探讨[J].时代文学,2008(4):22-23.

[2] 黄祥娟.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探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探究),2013(2 9) :2 74 .

第11篇

关键词:数学;探究性学习;三个误区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220-01

误区一:以探究学习排斥接受学习

从获取知识的角度来看,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或都需要采用探究性学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过程的不同,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根据学习形式的不同,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的学习,并且指出,无论是接受学习还是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机械的或者有意义的。我认为学校主要应采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方式。人类的文化遗产博大精深,对于学生来说,大多数内容是不可能自主发现和主动构建的,为丰富学生的心灵和智慧,接受学习仍然是当今课堂学习中较为常见的方式,况且,间接性知识的接受学习也不一定就是让学生被动地、消极地听讲,也不一定就是要让学生死记硬背,完全可以是积极的、主动的和有意义的,并且我们已经看到一些概念、法则、规则等陈述性、事实性的知识,学生自主探究,只能是浪费时间。

新课程强调探究性学习,是针对过去过分沉溺于接受学习而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而提出来的,并不排除接受学习的重要作用,我们在强调探究性学习的同时,切不可过分夸大探究性学习的功能和实用范围,以探究性学习方式来排斥其它学习方式。

误区二:注重探究性学习的结构而忽视其实质

从某些教学过程来看,问题是由学生提出来的,结论的得出也不是教师直接告诉的,而是由学生自己发现总结出来的,整个过程看似经历了提出问题――合作探究――表达交流――形成结论四个阶段,从结构上看,符合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操作过程。但是,在整个知识结构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空间很小,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由教师严格控制着,学生不是自主地对问题加以鉴定,不是自主设计探究方案,只是在一步一步地执行教师发出的指令,生成教师想要的结论。这样的探究活动,丢失了学生自主构建知识这一本质特征,仍未摆脱知识灌输的价值取向,可以看作是用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去适应传统教学的实践。

误区三:有探究性学习就有情境设计

创设教学情境,是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世界,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知识是生动、形象、饶有兴趣的,从而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新课程数学教材的编写,也充分注意到儿童认识事物的特点,基本采用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的编写结构,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基础上,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获得发展。

第12篇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探究性学习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On Application of Inquiry Learning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Stage

SUN Yumei

(College of Education,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0)

Abstract Inquiry learning is a kind of self-study-based learning model, which cultivates students' ability to identify problems, ask questions, and solves problems; develop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Ou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in rapid development stage, to carry out exploratory learning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but also an indispensable stage in term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inquiry learning; innovative spirit; practice ability

1 探究性学习的具体内涵及特点

探究性学习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学习有着它独特的含义。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学习一般只要求学生在课程上听,老师在讲台上讲就行了,很少涉及到学生的自主思维和实践活动。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学习过程中、社会现象中,自然现象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能够学会学习,提高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探究性学习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接受学习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探究性学习具有综合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是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整合知识资源,做到各个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培养了学生的科际整合意识。第二,探究性学习具有自主参与性。比如研究的选题要学生自主选择,研究的方法要学生自主探究摸索,研究的对象及研究报告的撰写也要学生自主参与。第三,探究性学习具有经验性和研究性。经验性是指在研究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参与行为,将已有的经验和研究经验重新整合,逐步丰富自己。研究性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研究,不能只是被动接受,要主动思考。总之,在探究性学习中我们要牢牢把握探究性学习的内涵,防止探究性学习流于形式,要脚踏实地地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意识及能力,为他们以后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探究性学习在职业教育阶段的开展现状

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探究性学习的开展。在美国教育中,探究性学习很早就开展了起来,并将探究性学习融入课堂之中。在日本的教育大纲中,已经把探究性学习放在了课程学习的一个基础位置上。在西方国家,比如法国,探究性学习已经分布于他们的初中、高中、大学等各个教育阶段,并且已经形成了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

相较于国外而言,我国的探究性学习开展得比较缓慢。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开展探究性学习,在中学教育阶段,学校也新增了综合实践课,但是在课程的开展上效果却是不尽如人意。首先是很多老师不知道应该怎么来上好综合实践课。其次是在课程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被有效地激发出来。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将探究性学习纳入职业教育中来,但是在我国的职业教育阶段,探究性学习的开展还远远滞后于普通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中,探究性学习还停留在“倡导”阶段,并没有落到实处。在课堂上,即便是要开展探究性学习,也是老师利用在普通中学的教学经验,在自觉不自觉的过程中开展。在职业教育体系中,探究性学习的开展没有得到政府机构的行政命令,又没有相关部门的有力指导,更没有对职业教育阶段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有一整套的实施方案,仅凭个别老师的相关经验就在课堂上开展探究性学习显然是不行的。总之,职业教育还是我国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职业学校的探究性学习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是处于一种个人的摸索尝试阶段,在未来的职业教育中对于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则显得任重而道远。

3 职业教育阶段开展探究性学习出现的问题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