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

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

时间:2024-04-08 14:46: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

第1篇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习惯;教师;阅读指导;激发兴趣

课外阅读是中学生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积累材料的重要渠道,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对课内语文教学具有促进作用。下面,笔者从学校与教师这一层面来谈谈关于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这一问题。

一、学校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是前提

1.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

学校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主阵地。学校的环境与文化氛围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要让学生爱上阅读,必须首先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让学生时刻都能感受到书籍给人带来的精神享受。

2.建设一个符合标准的图书室

农村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想看书,不爱看书,而是因为他们受客观条件所限无书可读。所以,学校在这方面应该加大投入,建设一个藏书丰富、能满足学生课外阅读需要的图书室。同时还要保证图书室定期向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借阅服务,从而解决学生课外阅读书短缺的问题。

3.开设阅读课程

学生没有形成课外阅读习惯的一个重要成因是学生在学校的课外阅读时间没有保证。一周专门设置一节阅读课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能看出学校对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视,能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起到鼓励作用,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多多阅读。

二、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关键

1.注重学生的兴趣化阅读

阅读的初期阶段,允许学生不求甚解,先培养学生对书的亲近感。随着学生对书的兴趣日益浓厚,教师再适当加以指导,如通过对儿童文学作品的讲座和儿童文学作品的推荐课等多种形式,通过人物分析、情节欣赏、语言品味和写作特点等方法来引导学生与经典对话,学会深层阅读。

2.举办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可以在班级里定期举行阅读竞赛、读书报告会、辩论会、诗歌朗诵会、互动式经验交流会等等。学生对这种带有竞争性、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活动有着强烈的参与欲望。

3.开展表彰奖励活动

学校可以定期评选学生“经典诗文诵读大王”“阅读小明星”“书香班级”,获奖的学生和班级在全校进行表彰,并以学生喜爱的书籍作为奖励。

三、教师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科学指导是重点

1.推荐阅读书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的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并对此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教师应该根据课程标准的建议为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好书籍,避免学生盲目选择没有什么营养的网络小说等。

2.教给阅读的具体方法

中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毕竟有限,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对阅读材料精挑细选,所以方法指导特别重要。另外,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一定要帮助学生学会积累,提醒他们摘抄名言警句,对重点段落圈点批注,要做读书笔记。学生的课外阅读只有持之以恒,不断积累,才能有实效。

3.以写促读

语文教学提倡以读促写,学生阅读量大了,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就易于提高。但是,在学生还不能将课外阅读变成自己的自觉行为时,教师必须想办法“逼迫”学生去阅读,在这种情况下,以写促读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即教师通过布置学生完成一定量的作文、日记等来促使学生阅读。

四、检查学生课外阅读落实情况是保证

1.课前3~5分钟演讲

课前演讲,用时虽少,但只要持之以恒,对学生读、说能力的提高都很有帮助。每一轮课前几分钟的演讲,都可以确立一个主题,要求学生带着主题去检索资料,广泛阅读,每节课前可以让2~3个学生谈自己的阅读感受,交流阅读经验,教师要及时鼓励表扬学生,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定期举行好书推荐会

好书推荐会是学生就课外阅读情况进行交流与展示的一个良好平台。学生在推荐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与心得,也可以从其他同学那里获得一些好书的信息,扩大他们的阅读源。只要坚持下去,学生的阅读量必然大增,也有利于逐渐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3.举办手抄报活动

手抄报是一种很好的语文课外活动形式,它对培养学生的阅读、

写作和写字能力都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同时它对条件的要求不严,在农村中学可以广泛地开展。可以几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抄报,大家分工合作,各司其职。

总之,只要学校与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足够重视,并努力从各个方面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创造条件、提供指导,那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是完全可以的。

第2篇

关键词:树立;大语文观;实现;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4B-0069-01

大语文观的树立,是实现新课程标准课外阅读目标的前提。这是大部分学者认同的观点。那么,什么是大语文观呢?本人认为:大语文观是指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相关的知识体系。而课外阅读,是大语文观下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树立了大语文观,我们才会自觉地将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范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学校的语文教学完全定格在一本语文教科书上。总之,在人们的习惯记忆里,语文就是放在学生书包里的那本印有“语文”二字的薄书。即使有部分教师具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认识,但是这些教师有的迫于应对考试,将学生的广泛阅读视为左道予以强力制止。长此以往,学生兴趣寡淡,诸种能力难以发挥。因此,我们只有树立大语文观,才能将课外阅读融入,才会创造性地组织指导学生有效地、有序地开展课外阅读。

2001年秋季,语文课程标准和新课标教材开始在全国38个实验区进行实验。到了2011年,全国的教材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如火如荼,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大成果。中国教育学会在2010年已经对课外阅读、实现新课标的阅读要求进行课题立项。然而,就目前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状况看,很不令人满意,那就是在阅读目标上,大多数教师仍然把目光死死钉在语文教科书上,课外阅读总量没有得到落实。我近期对附近3个县的农村学校做了粗略的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的教师没有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几乎所有学校没有开设课外阅读展示课,即使承担“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及策略研究”课题的学校也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教师的大语文观没有树立,仍然把着眼点放在考试上,为了考试而教学;上级部门,特别是组织期中、期末考试的县级教科所(室)还没有摸索出对课外阅读进行评估考核的方法。因此,树立大语文观,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外阅读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为了保障语文教师大语文观的尽快树立,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外阅读目标落到实处,我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学校有必要再次组织语文教师解读新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的规定,搞清语文教材的外延和内涵。要求教师从观念上彻底转变,走出唯课本、唯考试是从的误区,树立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理念,认识“积累和熏陶感染”在语文教学中的功用。让学生直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作为语文教师,大家都有深切的体会,凡是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无一例外都有阅读兴趣。

2.学校应该设置课外阅读展示课。每个教师于学期开始,定好本班学生课外阅读计划,推荐阅读书目。学生阅读了一个星期,我们在课堂上利用一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将本周的阅读收获进行展示。在这些活动的影响和熏陶下,教师的大语文观一定会逐渐树立。

3.学校应该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考核。通过对学生的阅读记录(阅读记录卡)进行检查,对学生的阅读数量、阅读质量进行评估,把评估结果作为对教师考核的依据。有了这一外力的推动,教师自然会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自然会走出教科书这个小圈子。

4.学校要从宏观上指导教师处理好语文学科和其他各学科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处理,实质就是大语文观在学校管理中的体现。 处理这种关系,一方面要保证各科教学时间、教学内容的落实;另一方面要注意各科教学内容的整合,各科作业量要协调好。大家在实践中都有体会,语文学好了,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反过来,一些学科的学习有利于语文学科的拓展锻炼,例如思品课、科学课,都涉及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一些资料的查询和对人物故事的了解,又促使学生课外阅读。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和其他学科的教师通融配合,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次,学生课外阅读,需要大量的时间。一些学校的老师,从个人私利出发,强调自己所教学科的成绩提高,拼命布置作业。这些问题的处理,教师个人做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我们要通过学校教导处,协调、规范各科老师作业和授课时间,给学生腾出课外阅读时间。

综上所述,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外阅读目标,需要大语文观作支撑,作保障。因为我们只有树立大语文观,才有信心去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学生课外阅读的“量”“质”都达到了要求,新课标对语文教学提出的目标才算实现,所以,树立大语文观,是实现学生课外阅读目标的前提。同时,扎实的课外阅读实践,有利于教师大语文观的形成。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语文素养;课外阅读;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020-01

一、“语文素养”的内涵:

“语文素养”一词的正式提出是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它将“语文素养”概括为:“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有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根基。

语文素养有三个维度: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和能力”,主要指的是学生应具有基本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通过语文课本和课外知识的学习,汲取丰富的语言营养,掌握基本的阅读和写作方法,学会适时适当的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 “过程和方法”,主要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应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使其认知能力和学习策略得到发展,以奠定其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基础。“情感态度、价值观”,主要侧重于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形成高尚的人格情操与道德修养,培养较高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广泛的语文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课外阅读的要求:

新课程总目标中也提出了学生要广泛阅读,如:“初中生的课外读物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应阅读两三部名著。”新课标还以全新的理念谈到了课外阅读的问题,要求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丰富阅读积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个性人格的完善形成。著名学者余秋雨在台湾就关于阅读建议的演讲中提出:“青年学生应尽早将阅读当作一生中的大事,课外阅读可以将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学生,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丑一并展现给青年学生。学生素养的提升,学生生命质量的锻铸,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学生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锻铸的重要环节!”

三、课外阅读与初中生语文素养的关系

当今社会对公民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人们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更要求人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如今社会升学压力越来越大,学校教育往往只能培养出熟练的考试能手,但学生的人文素养却较为低下,不能体现出教育所要求的全面发展的希望。

因此,对刚步入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打好人生根基是非常必要的,多读书,多思考,多练习,让生活在阅读中发出光彩,在阅读中摆脱平庸的困扰,在阅读中锤炼生命的质量,在广阔的书籍海洋中提升精神境界,提高文化素养。课外阅读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要想深入了解课外阅读与语文素养之间的联系,就得从课外阅读与语文素养三个维度的关系来分析。

1、课外阅读与语文素养知识和能力发展的关系

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可以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掌握必要的写作素材,汲取丰富优美的语言营养。学生更能在深厚的阅读基础上,积极思考,学会举一反三,达到知识到能力的迁移,提高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

2、课外阅读与语文素养过程和方法发展的关系

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时时刻刻都受到优秀作品的强烈感染和熏陶,好的文学作品就像维生素,它时刻都在为学生补充着精神营养,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同时学生在长期的课外阅读过程中可以学会针对不同的阅读题材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精读、略读、跳读、泛读读等阅读方法,在阅读中学会背诵、记忆、摘抄、写读后感等阅读习惯,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学会多种读书的方法和技巧,不断提高认知能力和学习策略,奠定终生学习、终生发展的基础。

3、课外阅读与语文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的关系

课外阅读还能陶冶学生的性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自豪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体会各类作品的整体美和内在美;能感受作品内容的人情美、人性美。广泛的课外阅读可以让人脱离狭隘的功利主义思想,让人远离平庸,提升个人精神境界,从而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优秀的书籍还可以让学生和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们进行精神上的对话,学家们的思想,汲取大家们的知识,使学生走出狭隘的精神洞穴,放眼世界文明。

四、课外阅读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的意见及建议

课外阅读对初中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是如此的重要,因此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条件下,也要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不但要积极的宣扬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引起学校、家长和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视。同时,还要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科学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课外阅读任务,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评价机制,多方位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

参考资料:

[1] 余秋雨.晨雨初听[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1.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

第4篇

关键词:英语课外阅读 优秀生 中等生 学困生 差异性

一、问题的提出

阅读与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紧密相关,英语课外阅读作为学生在课堂教学以外的阅读行为,可以使学生在其语言能力范围内接触大量可理解的语言材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英语语言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为全面了解新疆尉犁一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现状,笔者进行了本次调查,以了解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的基本现状和不同学生英语课外阅读情况的差异性,并对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给出建议以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调查于2011年6月对新疆尉犁一中八年级四个班,高一年级两个班,高二年级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新疆尉犁一中是新疆巴州的一所县级重点中学,学生水平范围广,各成绩等级都有覆盖,因此,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可做以参考。

(二)调查内容

根据本次调查的目的,制定。问卷的设置主要包括课外阅读动机,课外阅读的内容和阅读策略的应用等。

(三)调查方法

调查问卷共包括单选和多选两类题型,其中,单选题13题;多选题4题,共17题。调查问卷采用分层随即抽样,在问卷调查中,每个年级重点班和普通班各占50%,在同年级重点班和普通班中,调查对象的人数相同,且每个班级的随机选择调查对象,因而保障了调查对象分布的普遍性和代表性。问卷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况和想法。为了使调查对象清楚地了解此次调查的意图,在发放问卷之前,笔者向被调查者对该问卷做了必要的讲解。

(四)问卷及数据处理

根据调查的目的,问卷收集后,对157份有效问卷依据学生的英语成绩分为三个等级,优秀生(80分以上),中等生(60-79分),学困生(60分以下),并以这三个等级,分别统计处理所得数据并以百分比(%)的形式呈现。

三、数据分析

根据本次调查的目的,文章对能够突出中学生阅读状况和凸显优秀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在阅读方面差异性的调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讨论数据背后的观点。

(1)每天英语课外阅读时间

数据显示,优秀生有21.43%的学生每天会花费1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在英语课外阅读上,中等生有9.38%,而学困生只有3.70%。优秀生有57.14%的学生会花费30分钟到1个小时的时间,中等生43.75%,学困生只有14.81%。整体而言,大约80%的优秀生每天都会有1个小时的课外阅读积累,大约90%的中等生会有半个小时的课外阅读积累,但是,有一半的学困生只会花费不到30分钟,有30%的人从来都不会有课外英语阅读。众所周知,只有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会有质的飞跃,那么对学困生来说,每天一定量的课外阅读积累是很重要的。

(2)课外阅读对英语学习重要性

英语课外阅读在学生心中作用的大小影响着学生的阅读动机。57.14% 和28.57%的优秀生认为课外阅读对英语学习有很大或大的作用。37.50%和56.26%的中等生认为课外阅读对英语学习有很大或有大的作用。同时20.37% 和51.85%的学困生也认为课外阅读对英语学习有很大或有大的作用,只有大约7%的学困生认为课外阅读对英语学习的作用不大或者不清楚课外阅读的作用。所以,教师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加强学生的阅读。

(3)学生英语课外阅读动机

数据显示,90%以上的优秀生课外阅读的动机是兴趣所在和为了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和兴趣所在,约有70%以上中等生也是为了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所以大多学生内在的,自发的,主动的学习动机。而对于学困生,有50%的学生的课外英语阅读是老师要求和为了应付考试这种被动的机。

(4)课外知识对英语课外阅读的影响

由图可见,几乎所有学生认为课外知识对阅读理解有影响,同时反映了学生对于文化的意识,优秀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者学习观念中对文化层次的重视和需求侧面反映了其对知识层次的满足情况,优秀生掌握了较多的知识和技能,所以能够意识到课外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背景知识对英语阅读起着重要的作用,历史、科学、教育、艺术、医学、 体育,英语国家的各种背景知识等课外知识,交叉学科,跨学科知识,学生应在诸多领域都应该广泛涉。如果学生知识面太狭窄,缺乏对各种背景知识的了解,往往会导致对阅读材料内容的一知半解,影响阅读结果。

(5)学生课外阅读材料覆盖范围

学生课外阅读材料所涉及的内容能够扩大学生的课外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知识背景,无形地帮助学生理解阅读材料。由表可见,大多学生对幽默,故事很感兴趣。优秀生对文学也比较感兴趣,30%的中等生对文学,人物传记和科普知识也有较多关注。此表反映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广度,阅读的深度等。广泛和深度的阅读要求也丰富了学生的背景知识,对阅读产生积极的作用。

(6)学生课外阅读所遇的困难

对于英语课外阅读,所有学生 都会或多或少的遇到一些困难,此图反映了学生所遇困难的不同比例。对于优等生来说,缺少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来支撑课外阅读所占的比例最多,为71.43%,次之则是缺少适合的英语阅读材料,为42.86%。而大多的中等生,近80%认为自己最大的问题是词汇量不足,语法不好,阅读速度慢,有3.13%的人认为自己缺少文化背景知识。对于70%的学困生来说,自身的英语水平导致课外阅读材料看不懂,没有兴趣,或者词汇量不足, 语法不好,阅读速度慢;同时也有约50%的同学认为是作业多,没有时间或者缺少文化背景知识。

(7)阅读策略的有效选择与应用

阅读策略的有效选择与应用,反映了学生阅读水平。阅读经验的积累使学生学习和积累阅读策略和有效选择与应用阅读策略,而阅读策略的有效选择与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的水平。由图数据,有50%多的优秀生能有意识的应用一些阅读策略,20%的学生也能根据阅读经验,熟能生巧的,无意识的使用阅读策略。这两种情况在中等生的比例分别是40.63%和43.75%。然而,对于学困生而言,有57.41%的学生是不清楚何为阅读策略。

(8)教师对学生阅读方法指导的必要性

由此图可看出,不论优等生,中等生还是学困生,大多学生都认为老师非常有必要或者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策略指导,学生都很注重方法策略的学习,只有一小部分这对阅读方法策略不够重视。这给教师的启示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和有效的阅读方法策略指导,并使学生明白阅读方法策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四、结论与启示

本次调查结果基本反映了尉犁一中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的情况,以及优秀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在阅读方面表现的异同。根据本次调查的数据,优秀生和学困生在英语课外阅读的突出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如:日常阅读积累,阅读动机,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的掌握与应用,英语基础知识与技能等方面。这些异同将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有着重要的反思作用和启示。基于上述分析,特提出以下建议作为参考。

(一)对于学生

1.激发内部动机

学生应该认识到英语课外阅读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发掘对课外阅读的积极的动机。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辩证的,学习动机驱动学习,学习又能产生学习动机。正如奥苏贝尔所说:“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1)主动的,积极的学习动机会促使和激励学生自觉选择英语课外阅读,这一点,对于学困生尤为重要。

2.养成课外阅读习惯,形成积累

根据克拉申的“输入假说”,二语习得有赖于大量的可理解语言输入,学生输入并理解比当前语言多的语言材料,还有个公式:i+1。克拉申强调大量输入。通过大量输入,学生会不断地接收输入的语言知识,并加以巩固和掌握。所以学生很有必要每天都有一定量的英语课外阅读活动,形成量的积累。大量阅读材料的输入,会调动学习者自发地,积极地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阅读越多,理解能力就提高越快,在大量阅读中,熟能生巧地进行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3.积极总结方法策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策略是直接应用于阅读过程中,用以提高阅读速度和质量的方法或程序。(2)学习和应用有效的阅读方法策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阅读实践至关重要。学习和应用有效的阅读方法策略,帮助学生培养思维能力,提高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求学生有量的积累,方法策略的学习使用,以及自己自觉的课外阅读习惯,例如,预习,做读书笔记,丰富课外知识等等。对于中等生,要想突破瓶颈,必须反思自己的阅读方法,对于学困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和英语水平的第一步。

(二)对于老师

1.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合适的阅读材料的要求是难易度和广泛度。根据维果斯基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最近发展区”(Zone of Development,ZPD),他定义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更有能力的同伴合作时,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申克,2003) 。(3)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为学生选择难度适中的阅读材料,特别是对于学困生,难度适应的阅读材料有助于学生重拾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增加学生对学习课渴望。此外,为扩大学生阅读的广泛度,教师应提供材料内容丰富,涵盖各种文化知识,学生应该对社会的诸多领域都应该广泛涉猎,如,天文、地理、历史、 科学、教育、文化、艺术、医学、 体育,政治、经济、军事等,丰富的课外知识,交叉学科,跨学科知识,对学生的阅读有着重要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该为学生提供不同形式的阅读材料,例如,小说,诗歌,信件邮件,便条,请帖等,丰富的阅读材料会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促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增长学生的文化知识,开阔眼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

2.传授阅读策略,正确引导,授之以渔

根据调查数据中,90%以上的学生认为阅读策略对阅读有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不单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来进行语言的技能训练实践,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阅读方法与策略直接影响到阅读效果,在阅读时能够采取恰当的方法,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式和技巧,如,阅读策略中的精度策略,泛读策略,快速阅读,自寻回忆线索策略,关键词法,自我暗示策略,超额学习策略,尝试回忆策略等等,并在阅读实践中有意识地使用这些有效的阅读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阅读方法和策略的学习和有效使用会使学生在阅读方面有一个飞速的提高,尤其是对勤奋阅读,但却无法提高阅读能力和英语水平的学生一个反思、总结和学习的机会,以及一个突破自身瓶颈的,提高阅读能力的机会。因此,教师需在英语教学中给学生传授有效的阅读方法和策略,以帮助学生得到阅读能力的飞速提高。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沈德立主编.高效率学习的心理学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第5篇

1、当前的教学环境。《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说到“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和“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如上数据,目前使用的教材也好,还是新课程实验班级的使用教材,就教材本身来看,都是达到这个量。所以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我校学生的语文学习状态。长期以来,我学校语文教学别注重阅读教学,为拓展课外阅读我们在不同年级开展了读书漂流活动,并在读书漂流的基础上继续了“小书虫”晋级活动,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大部分学生对阅读建立了兴趣,并获得了家长的支持。

为了将读书活动更加深入地开展下去,切实了解学生的状况,有的放矢地进行研究,我们对此进行调查。

选取了__市__第一小学二年级四班全体学生和家长进行了的调查。发放学生调查问卷51份,发放家长调查问卷51份,回收学生有效问卷、家长有效问卷各51份。

问卷包括六个维度,即对阅读的态度(学生、家长)、阅读方式、阅读条件(时间、环境)、阅读量、阅读内容选择、教师和家长的影响、阅读结果的评价。为方便学生和家长作答以及数据的整理分析,调查题目以客观题形式为主,包括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同时,调查题目按照不同维度进行编写,每份问卷共计10 题。

学生部分

1、在对待阅读的态度上,35.3%的学生是非常喜欢,49%的学生比较喜欢,66.7%的学生是能主动阅读的, 74.5%的学生认为读书是一天当中必做的事情,而还有15%的学生选择一般和不喜欢,25.5%的学生认为读书不是每天必须要做的,。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已经对阅读建立了兴趣,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但是仍有部分学生为养成良好的习惯,这部分学生以后要加强培养,让他们充分体会到阅读带给他们的乐趣以后还是要努力培养这些孩子的阅读好习惯。

2、关于用什么方式获取知识,70.6%的学生选择是书籍,,21.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知识面很窄,剩下则是其他途径,这与学生的年龄以及环境还是有一定关系,说明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来源于阅读,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继续重视阅读。

3、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64.7%都喜欢故事类的书籍,86.3%的学生都喜欢文字为主,配一些图画的,这说明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可以通过文字来构建自己脑海中的故事,但是还需要一些配图来增加画面感,是他们的记忆印象加深。74.5%的学生认为自己所读的书籍涉猎面很广,这说明在喜欢从故事中吸取自己所需的营养,能从书籍中汲取更多更全面的知识。

4、88.2%的学生还是能正确认识到书籍带给自己的进步,而竟然有25.5%的学生不乐意从书籍中了解更多有趣的人和事,开拓自己的视野,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在对待阅读和对阅读的理解上有严重的误解,以后要重点加强。

5、在阅读后,21.6%的学生能和别人讨论或争论书中内容,68.6%的学生表现为有时,还有9.8%的学生在看完书籍后不会和别人讨论和争论

6、在阅读时,66.7%的学生可以随看随问,提出自己的疑问,这说明学生是在边看书边思考,而剩下三分之一的学生则有时能和不能,这说明在看书的时候注意力还是不够全部集中

家长部分

1、双休日,本班有41.2%的学生选择在家看电视和上各种辅导班、写作业,有11.8%的学生逛街道、超市,29.4%的学生选择看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阅读书籍的学生只有不到三分之一,而更多的是选择电视以及外出上课与写作业,孩子们的阅读时间被占用了。

2、在对待阅读的态度上,100%的家长都认为课外阅读对学生还是有非常的作用的,94.1%的家庭给孩子购置有专门的书柜,这说明家长们都是很支持重视学生的阅读的。和学生进行亲子阅读的家长经常性的有29.4%,而偶尔的家长占到70.6%,可见家长们非常重视阅读,但是在对孩子的阅读习惯的培养上做得还不够,落实不到位。

3、关于二年级学生应该阅读哪类书籍的问题上,只有27.5%的家长认为是国学,这与主席关于大力倡导弘扬国学文化的构想背道而驰,可见国学的发扬光大还是任重而道远啊;几乎一半的家长还是认为读童话神话故事和科普类书籍对孩子的帮助还是很大;还有15.7%的家长认为孩子应该全面涉猎,看看漫画书也是好的,我想对这样的家长说:你们也是看着漫画书长大的吧?!

4、在阅读量的问题上,15.7%的家长认为1——2本就够了,明显有点少,所以有三分之一的家长选择了3——5本和6——10本,这些还是基本合理。只有13.7%的家长认为孩子应该读得再多一些,要是漫画书的话差不多,要是名著之类的书籍的话那就明显有点多了,孩子们的学业任务很重的。

5、96.1%的家长对于老师布置的课外阅读任务持支持态度,没有家长反对这种方式,3.9%的家长认为孩子是应付差事,可见家长对于学校的工作还是支持的,并且是非常重视阅读以及阅读习惯的培养。

实施策略之一:营造氛围,使学生想读

1、建立班级图书角

建立班级图书角,这是个很老的办法,但它同样适应新时期。我们已经调查了班上学生的存书情况。有些学生自己家里的书不少,可是读过的并不是很多。“书非借不能读也”,就可以建议大家把自己的书放在图书角,大家交换阅读。有的学生自己的书不读,可是对别人的书很感兴趣,总想借阅着来读。

2、保障阅读时间

要让学生读书,时间必须有保障。没有整块的时间,就用零散的时间,让学生学会挤时间读书。我校学生早晨到校时间较早,很多学生都在上课前20分钟就到校了,就可以让大家读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课间组织学生进行阅读。这些时间,可以安排一些优秀的学生组织开展,如诗歌背诵、朗诵散文;介绍自己喜欢的图书,让学生来推荐好书,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些活动以课外阅读的内容为主,促使他们阅读。

3、营造家庭环境

学生课外阅读,很多时间应该是在家庭完成的。所以,家庭环境,家庭的影响

至关重要。因此,每次开家长会,我们要向家长介绍阅读给学生带来的好处,向家长介绍辅导孩子读书的方法,转变家长眼里只有分数的观念,取得家长的配合。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阅读计划,共同阅读,或者在孩子读完一部书后,给自己讲主要内容,或者家长和孩子比赛读书等。为此建议语文教师每天少布置些机械重复的作业,让学生有时间进行阅读。真正的语文能力不是做题做出来的;真正的语文高手也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语文素质的提升归根到底还取决于学生自己的勤奋阅读和领悟。实施策略之二:激发兴趣,使学生乐读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直接动力。只要感兴趣的事,他们就不厌其烦地做。只有当学生在头脑中树立了强烈的课外阅读意识,才能积极主动地去阅读课外书籍。特别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尤其应该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和乐趣相联系。用“兴趣”“乐趣”这两把“金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扉,引导他们步入知识的殿堂。

1、巧借连环画。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要以学生耳熟能详的事物来引导,而“连环画”则是学生中最受欢迎的课外读物。于是,教师应把学生和图书馆(室)的所有连环画都集中了起来,分层次、分类型介绍给学生,以此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榜样引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我们都知道这句名言。孩子们喜欢模仿,而且年龄越小,模仿性越强,这是人类共有的天性。平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高尔基、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挖掘本校、本班学生与书的感人的故事,取得的成绩,在写话训练中,及时表扬班里喜爱阅读、写进步较大的同学,并在班里讲评他们的写话,请他们谈课外阅读的收获,以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自我需求的趋向,从而敲开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之门。

3、开展活动。①朗读比赛、故事会。在广泛开展课外阅读的基础上,开展朗读比赛或故事会,是常用的辅导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可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机会;以班级为单位,应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参加的机会。②在年级组继续开展读书漂流活动,选择学生乐读的书籍,按期各班交换书籍,督促学生进行阅读,并开展“小书虫”晋级活动,对积极阅读,阅读量达到一定量的学生进行铜卡、银卡、金卡不同等级的奖励,学期末进行再奖励,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时,还可以其它活动,如“萤火虫亲子共读”活动,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实施策略三:推荐读物,使学生多读

小学生求知欲旺盛,但缺乏辨别能力。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教育需要,可以把书直接介绍给学生,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把书介绍给学生,认真地帮助他们选择有益的读物。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理解水平。小学生过早地阅读内容不合适的书籍,会失去对阅读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向学生推荐读物时,要注意适合学生实际水平。

2、推荐的书籍思想内容要正确健康,符合教育方针和时代的需要。小学生识别能力差,我们一定要让他们阅读思想正确、健康的作品。

3、推荐的书籍语言要生动活泼,要规范,使小学生从小学会用普通话,减少方言、土语和不规范语言的影响。

4、题材要广泛,体裁要多样。小学生一般最喜爱阅读故事性强的书籍,教师除了帮助学生选择这类书外,还应介绍和鼓励学生读历史、地理故事、游记和各种科普读物、科学文艺读物,从小培养他们多方面的兴趣爱好。

实施策略四:培养习惯,使学生久读

课外阅读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阅读真正成为他们课余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要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好习惯。每读一本书,一定要认真读完,不要只翻阅主要情节,不能只问谁是好人或坏人。对低年级学生要指导其做摘录,积累好词好句,写下自己的点滴想法与收获。

2、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反复观察的好习惯。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留心生活中各种事物,做有心人。通过反复细致的观察,抓住事物的本质和特点,在头脑中形成生动、具体的形象。

3、要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指导学生读书要边读边思考。

第6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课外阅读;效果;兴趣

一、序言

小学生的社会接触面相对较少,他们的基本生活圈都是围绕校园和家庭来进行的,因此课外读物成为学生们除了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之外的第三种生活方式,通过课外阅读学生们可以了解外部世界,延伸自己的知识层面,同时课外阅读还能够辅助课堂学习,小学语文课程内内容的学习有限,学生们只有通过广泛的进行课外阅读,才能够获得更多的文学营养,丰富自己的语文学习思路,语文本身是一种语言的学习,而如果将学生禁锢在课堂上,那么语言学习失去了其应用环境,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新课程改革更是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详细的要求,详细的字数限定,践行着教育家们的实践经验,教师应该敢于让学生们突破学校的阅读教学目标限制,让他们在阅读当中探索更广阔的未知世界。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

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知识以及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仅仅依靠课堂的短暂阅读时间,他们无法获得阅读中的知识营养,而课外阅读则给学生们提供了更加宽松的阅读环境以及自由的阅读时间,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课外阅读的内容,在兴趣的支持之下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学生们建立良好的课外学习习惯,阅读当中形成的自律性间接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课外阅读是一种鼓励学生们主动和积极的参阅课外学习的重要手段,通过参与课外阅读学生们逐步建立阅读兴趣,良好的利用自己的阅读时间帮助学生们了解和获取更多的外部信息,在信息时代,拥有和掌握高速解码和编码信息的能力就等于站在了信息的高度掌握了主动权,对于学生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学生们通过课外阅读可以获得大量的间接经验,在书籍的理解和认知过程中学生们可以了解到自己生活圈子以外的知识,例如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学生们可以了解到过去的中华灿烂文明,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生存状况,宇宙之内的思想和知识的精华都通过书籍进行传递,因此阅读是个人知识和经验的无限延伸。

三、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1.学生的阅读自主性分析

当前素质教育的实施逐步深入,学生们的作业量大幅减少,学生们认为自己拥有足够的课外阅读时间,但是大部分的学生不懂的如何安排自己的课外阅读时间,他们没有对自己的课外阅读内容以及具体的时间进行详细的规划,而是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阅读,一般的阅读内容与课堂学习相距较远。当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还处在自我管理的状态,家长以及教师很少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提出相应的建议,大多数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以及爱好来进行课外阅读。

2.小学生的阅读内容结构不合理

当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和监督,导致学生们的阅读结构存在较大的问题,在课外阅读时间当中有一半以上的时间花在了没有营养价值的漫画以及小说类的书籍上面,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时间会进行名著类书籍的阅读,还学生为了辅助课堂学习而购买和阅读与课堂知识相关的延伸性书籍,而学生们自主购买的书籍也多以文学书籍为主,科普类书籍占据的比例较少。

3.课外阅读与课堂学习的冲突

当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机动性较强,没有一定的规律性,在学习任务紧张的情况下,学生们一般选择放弃课外阅读时间而集中时间进行课堂学习,这样课外阅读与课堂学习之间会存在时间上的矛盾和冲突。另外家长为学生选择课外阅读书籍的过程中仍然以学生们的课堂知识学习为目的,学生们自己选择的漫画、笑话类的书籍与知识的获取相距较远,这两类书籍在学生们的知识范围当中一种是完全的重叠关系,一种可以说是相关度较少,这样导致课外阅读仅仅成为课内阅读的一种延伸,而没有从实质上丰富学生们的知识,提升学生们的多元知识意识。

4.课外阅读的价值取向

家长、教师以及学生们当前对待课外阅读的态度,仍然将课外阅读看作是学生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而实质上课外阅读的作用不单纯让学生们获得知识价值,更重要的是应当让学生们从阅读当中获得美的感受,获得道德的提升以及思维的拓展,而在当前认识和利用阅读的多元作用的非常少。

四、强化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策略

1.小学生阅读环境的塑造

小学语文情景式教育要求教师应该从环境出发来强化学生们的阅读意识,通过建立班级内的小型图书馆,形成浓厚的课外知识阅读以及分享氛围,让学生们在有阅读意识的时候随时都能够在手边找到自己喜欢的书籍,另外家庭配合学校为学生们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教师通过减少作业量,让学生们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阅读,通过课外自主阅读以及课堂上的阅读知识分享,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

2.阅读与实践相结合

阅读的目的不仅为了获取知识开拓思路,同时还能够陶冶学生们的情操,但是阅读的过程并不只是浏览书籍上面的内容,阅读的整个过程包括阅读内容的选择,阅读过程中的思考以及阅读之后知识的实践与运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通过课堂讲故事,学生们自己排练小舞台剧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们阅读到的内容和知识拥有实践的地方,这样形成学生们的阅读动力以及较强的知识转化能力。

3.丰富阅读内容,合理调整阅读结构

小学生是一个对未知世界充满着爱好和兴趣的年龄,但是在阅读内容选择上面他们没有很好的自主性,因此小学生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只关注部分阅读内容,导致阅读面太窄,阅读内容没有营养,层次感不强等等,因此教师通过知识的引导,带领学生们走入不同的知识空间,让学生们了解多方面的知识,鼓励学生们阅读各种书籍,在积极的引导和鼓励之下,学生们基于对知识的好奇而选择多种学科门类的知识进行阅读,丰富自己的阅读层面。

4.引导学生们的阅读价值

教师应当摆脱传统的通过课外阅读获取知识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们在课外阅读当中发现美,获得道德美的感受,了解自然美的情怀,在阅读当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阅读获得健康和积极向上的思想,以课堂阅读为基础,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关于道德的教育,从而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习惯,挖掘阅读的多种价值。

五、结论

当前小学阅读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学生们的阅读时间安排不合理,阅读内容选择没有目标和方向性,而且学校和家庭没有形成强化学生阅读的良好环境。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将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不仅是因为课外阅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阅读能力关系到学生们未来的学习甚至生活能力。因此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建立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通过课堂引导以及丰富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学会科学的选择阅读内容,在阅读当中获得知识价值获得美和道德的熏陶。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521-526

[2]董玉琦.信息技术课程导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11

[3]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78

[4]高惠莹.高惠莹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9:50

第7篇

课外阅读是小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课外阅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是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目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如何?学校和家长怎样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社会有关机构应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做些什么?就这些问题,我们语文教研组对我校二、四、五年级共506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行了个别访谈,结果如下。

一、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基本情况

在课外阅读目的方面。调查表明,小学生之所以大多喜欢课外阅读,对课外阅读表现出较浓厚兴趣,是因为他们意识到通过课外阅读能使他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培养能力。同时,他们认为,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通过课外阅读有助于调剂身心,放松心情。

如:五年级的李文溯谈到,他虽然学习成绩较好,但与同学谈论一些天文地理知识时,总觉得自己不如人懂得多,他对别人的侃侃而谈非常羡慕。后经同学提醒,知道他们那些知识都是看课外书得来的。于是,李文溯买来《十万个为什么》等书阅读,以后和同学谈起有关话题便有了共同语言。

四年级的王昕凯谈到,他平时写作文总是“很短”,觉得“没东西写”。经老师指点,他懂得了要想把作文写好,不但要阅读“作文选”,也要阅读童话、小说、天文、地理等书籍。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实践,王昕凯作文“下笔如有神”,并在学校的作文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

四年级的沈烨柯谈到,他特别热衷于课外阅读,对优秀的课外书有强烈的爱好,觉得课外阅读是一种享受。由于他看书多,掌握的知识也特别丰富,同学、老师提的问题总难不倒他,被同学称为“小博士”。

五年级的吴依楠谈到,她上四年级时,父母离异了。她感情上接受不了这一事实,一下子由活泼好动变成了沉默寡言,整天无精打采,精神不振。班主任曾多次对她进行心理辅导,效果不明显。后来,班主任向她推荐一些关于小学生心理方面的书籍,这些书开导了吴依楠,使她摆脱了家庭不幸带来的烦恼,重拾起对学习和生活的信心。

五年级的钱栩谈到,课外阅读是不断完善自我的途径之一。由于课外阅读主要由自己从课外书中获得知识,思考与解决问题,从而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渐渐地培养了学习兴趣,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

当然,也有一部分小学生课外阅读目的性不强,阅读的随意性、盲目性较大。他们有的是受教师和家长阅读兴趣的影响;有的是随大流、赶时髦;有的是因一时兴起,缺乏坚持性;有的把课外阅读当作一种消遣,打发时间;有的为了追情节,找刺激;有的是为了应付家长、教师提出的要求,等等。由于缺乏个人的自主性和来自教师、家长有针对性的指导,因而部分小学生课外阅读质量不高,达不到阅读效果。

在课外阅读内容方面调查发现,小学生课外大多喜欢阅读故事、小说、童话、卡通漫画等。如在学校的问卷中,二年级被试171人,有81人选择了童话、故事类;四年级被试174人,有91人选择了故事、童话、卡通漫画类;五年级被试162人,有93人选了故事、小说类。如下图所示:

这一结果,可能与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故事、童话、卡通漫画等生动形象,可读性强,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易于小学生阅读并理解有关。

此外,“各种学习资源”在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中也占了较大的比例。如调查“常购买的书”一项中,购买“各种学习资料”(如优秀作文选、各科达标训练等)的被试,二年级有61人,四年级有57人,五年级有65如下图所示:

这一情况表明,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与课堂的知识学习紧密联系。家长和学生希望通过阅读学习资料,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或希望通过阅读作文选提高作文能力;或通过做练习题,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在各种测验和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从以上调查中可以看出,小学生购买和阅读的课外读物的面比较窄,而过窄的阅读面,难以发挥课外阅读的育人作用。值得一提的是,现在虽然“减负”的呼声很高,但由于受到部分家长、教师“向学生要分数”的影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和购买书籍,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各种学习资料”、“作文选”是学生购买和阅读的首选,从客观上也给小学生课外阅读造成了一个怪圈。

调查中,“影响最大的课外书”一项,有131填写的是各种故事、小说、童话、寓言、漫画等,占调查人数的25 .76%:排在第二位的是《十万个为什么》,有82人填写,占调查人数的16 .19%;只有极少数学生填写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中华美德丛书》《生活中的科学》《中外名人故事》等。学生感到对他们影响大的课外书只有杨红樱和沈石溪的系列丛书,其它不多,这也反映了家长及教师对小学生阅读缺乏引导和指导。目前,各类书籍、报刊品种繁多,小学生怎样选择,哪些书对小学生掌握知识及形成良好品德有较大的影响,如何使小学生对那些既能掌握科学知识,培养一定的文学修养,又对其良好的品德形成等都有较大影响的书刊感兴趣,值得教育者研究,也有赖于家长、教师向小学生推荐或帮助他们进行选择。

1.在课外阅读时间方面。小学生在课余都安排了一定的课外阅读时间,见表一、表二:

表一:每天放学后安排课外阅读时间(人数)

表二:双休日、节假日安排课外阅读时间(人数)

从调查结果看,小学生比较善于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书报。如每天放学后能安排半小时左右至三小时以上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就有309人,占调查人数的61, 06%,其中安排半小时至一小时左右的学生最多,有257人,占50 89q;而在双休日、节假日安排半小时至三小时以上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有256人,占调查人数的52. 6%;相对每天而言,在双休日、节假日花时间课外阅读的人数有所减少,这可能是因为此时学生的课余生活更丰富,但在阅读时间上,安排二小时左右与三小时以上的人数有所增加。

2.在课外阅读形式方面。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形式大多采用个别阅读。随着年级增高,同学中互相借阅,交流读书心得的现象增多。他们阅读的书刊,有的是学校统一订购,有的是和家长一起到书店选购或自行选购,有的则是到学校图书室借阅,还有的是从互联网上阅读。多数学生对书刊只是浏览一遍,或着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阅读;部分学生则掌握了良好的阅读方法,如摘抄书刊中优美词句、段落,写读后感,遇到不懂问题时虚心向家长、老师请教等。

(二)学校和家长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态度

调查表明,教师比较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他们都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或指导学生订阅各种报刊,如《小学生世界》《小学生时代》《小作家》等。另外,部分教师还结合课堂教学,向学生介绍有关书籍,组织学生交流读书体会,写读书心得,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但也有些教师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不够,缺乏追踪与反馈,使课外阅读流于形式。

至于家长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孩子购书的要求一般都能满足,并能利用休息时间陪子女到书店购书。据调查,经常陪子女到书店购书的家长有32. 05%,“偶尔”的有59. 34%。由于现在城市家庭都订有一份甚至多份报纸,这就为小学生了解国内外大事,增长见闻提供了良好的阅读材料。部分家长还把亲子共读看作是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进行亲子交流的手段,“陪孩子读书看报”的家长,经常的有23. 93%,偶尔的有42. 77%。在阅读过程中,这些家长比较善于营造阅读氛围,乐于和孩子交流,热心解答孩子提出的疑难问题。但是,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少数家长并不重视的课外阅读,“没有陪子女到书店购书”和“没有陪子女读书看报”的家长分别有8 .6%和33. 3%。此外,学生家中拥有的课外书不够50册的有209人,占调查人数的41.34%;约100册的有94占18.71%,100册以上的人数则很少。家中只有少量的课外书,又怎能满足孩子日益增长的求知欲望?

二、几点建议

以上的调查表明,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呈现出良好的势头,它在小学生的成长方面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当然由于各种原因,课外阅读还不尽人意。为了使课外阅读更有实效,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家长和教师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小学生课外阅读,在小学生的心智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他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身心,培养能力,充实、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之一。家长和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进一步提高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的认识,要明确意识到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关系非常密切,相辅相成;课外阅读也是学生生活的本身,是他们成长所必须,学生从小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对他们终身受用。要克服那种认为现在学生学习紧张,花时间看课外书,就会影响学习,或课外阅读只是为了提高学生成绩,提高作文水平等的功利思想。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书籍,选择时间,选择阅读形式。对学生的选择,家长和教师应给予尊重,对良莠不齐的课外读物,家长和教师应加以过滤,指导并协助学生作出正确选择。

2.学校要加强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与检查,并从时间上给予充分的保证。针对目前低年级学生不会读,高年级学生没时间读的状况,学校要把课外阅读纳入教育、教学的计划,要切实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从时间上给小学生课外阅读予以保证。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精心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的书籍报刊,并耐心解答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要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差异,由浅入深为学生提供必读书目,形成链条,持之以恒。同时,可组织丰富多彩的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如组织学生相互交流阅读体会,利用板报、墙报展示阅读成果,在教室设图书角,评选“阅读标兵”,自编手抄报,开展知识竞赛等等,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第8篇

1、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完成400万字的阅读任务,其中小学阶段应该完成145万字。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课外阅读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

2、通过课内拓展阅读,扩大课外阅读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陶冶情操,培植人文精神,积淀民族文化。

二、课题提出的依据。

1、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局限于教材的繁琐分析,有些家长更愿意让孩子做各种各样的试卷,不愿让他们读课外书。

2、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完成145万字的阅读任务。实验的基本目标是通过教材建设,制定课外阅读规划,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使课标中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1、进一步研究并掌握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体系,拟订各年级各年级课外阅读的培养目标。

2、探索课外阅读的基本原理,基本途径和基本经验。

3、探索课外阅读与语文教学活动的关系,研究课外阅读的模式。

4、研究课外阅读对学生成长,认知的作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5、通过本课题的实验,推进我校小学语文教育素质化,促进儿童全面素质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课外阅读的基本原理,基本途径。

2、课外阅读的基本特征以及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3、课内外阅读的相辅相承。

4、课外阅读的方法探索。

5、创造性课外阅读教学。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

2、调查法。

3、问卷法。

4、检测法。

5、比较法。

6、综合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1、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理论认识。

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关键靠教师,因此,加强语文教师的培训与学习是重点。从课题申报立项开始,我们就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开题报告,查阅相关资料,根据课题整体情况,积极撰写学习笔记,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使实验教师的现代化教育理论知识,逐渐丰富,科研水平逐步提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经常组织教师进行一些知识和科研阅读知识竞赛。以便让教师的课外阅读储量不断注入活水源头。

2、重视课题管理,规范课题行为。

根据扬州市课题组管理的规定,我们非常重视课题的管理工作。在流程上按照“开提论证——中期评估——结题鉴定”来实施。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做了如下要求:(1)课题组例会制度

我们课题组定期召开课题会议,进行有关课题实验的学习,交流工作中的做法以及自己的收获。

(2)坚持课题月报制度

在每个月底,课题主持人将对本月所所做的额工作以及收获体会,填写月报表。

(3)填写《课题实验手册》

根据学校教科研管理的额规定,课题组要求每一位实验教师认真填写《课题实验手册》,一般在学期初填好计划(本学期个人研究打算),中途填好专题研讨课例或活动方案,学期末做好小结,撰写实验论文。

七、课题研究的大体框架。

1、制定课外阅读规划。

根据本校的具体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外阅读规划,从课外阅读的目标、阅读内容、阅读总量、阅读活动、阅读文体等几方面拿出明确而具体的计划和措施。

2、创造条件促进“读”。

(1)课内阅读延伸。

(2)允许在“早读”或“自习”时翻课外书报,每周抽出一小时,集中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

(3)布置作业以启发学生理解书报中的有关内容情节,学习其中的方法为主,从而增加课外阅读的兴趣。

(4)推荐读物与传观读书笔记并重。教师一定要做好书刊导读工作,利用图书资源,广泛开展阅读。

3、介绍方法,引导“读”。

结合阅读教学,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如: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

4、开展活动强化“读”。

(1)谈天说地三分钟,每节语文课开始,以名人名言,新人新事物等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

(2)开展课外阅读竞赛。展评优秀读书笔记,读书与征文有机结合。

(3)举办各种语文活动,如“成语擂台赛”,“古诗文朗诵会”等。

八、课题研究的实验步骤及日程程安排。

(一)实验步骤

1、成立课题研究组,议定课题,制订方案,明确分工。

2、完成课题前期的调查、论证工作,向市教委立项申报。

3、课题组成员集中讨论教学方案,开展一人一课活动,落实方案。

4、开展阶段性的测试工作,撰写实验报告和论文。

5、汇总材料,完成实验总结,迎接结题验收。

(二)日程安排

1、20xx.8——20xx.10 成立课题组。

2、20xx.11——20xx.1 开题、评审、修改。

3、20xx.2——20xx.2 实验、明确要求。

4、20xx.2——20xx.4 初步总结。

5、20xx.5——20xx.12 归纳模式。

6、20xx.1——20xx.6 汇编成册,成果展示。

九、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效

(一)成果归类:

课题研究三年来,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归类如下:

1、超额完成了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任务。

课程标准提出了小学阶段应该完成课外阅读145万字,实施这一课题以来,我校学生超额完成了课外阅读量。

2、基本确定了各年级的课外阅读内容。

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反复研究和从实践中的反馈调整,我们按年级规定了课外阅读的内容,有步骤,有计划,有系列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积累。

3、教会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通过课题实验,我们教会学生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并教会学生摘录、剪贴、查找等许多种积累的方法。

4、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

我们在实验中,开展了许多阅读活动,如“谈天说地5分钟”,“征文竞赛”,“成语擂台赛”等,寓教学于活动之中。

5、形成了一套课外阅读教学模式。

对于课外阅读,我们保证课时,要求教师认真备课上课,并研究教学模式。很多教师不断探索,从而不断更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外阅读实效。

6、提升了语文教师的理论素养。

课题研究主在研,重在思。许多教师勤于总结,勤于反思,勤于探索,提高了自身素养,撰写了许多优秀论文。

7、注重学生的心理意志品质的熏陶。

我们通过多种活动,主要是演讲比赛等形式,加强学生对所读文章中重点人物的印象,从而以之精神导行,通过阅读提高学生自身修养。

(二)学生阅读量分析:

年级

阅读量

古诗20首,文章10篇,成语40个

古诗15首,成语4类,50个左右,文章20篇

古诗34首,文章35篇,成语9类,名言警句30句

古诗10首,文章10篇,成语3类,歇后语10个

古诗20首,文章20篇,成语6类,名言30句,歇后语20句

古文30篇,古诗33首,文章30篇,对联(学习类)16副,歇后语成语如干

(三)阅读面分析

通过查阅“读书摘录卡”,“教师备课笔记”等,目前我校学生参与课外阅读面达1000%,各年级既定的课外阅读内容的额阅读面达100%。

十、课题研究的反思建议

1、课题的研究最终要形成本校的校本教材《中闸小学课外阅读材料》。

2、要进一步改革现有的课时数量,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效果。

第9篇

上午好。能教到你们的孩子,那是我的缘份,因为你们的孩子多数都非常努力,听话,也勤奋。尤其是等同学。但是有些男生喜欢一窝蜂地起哄,歪曲老师授课意思,上一节课常常要停下讲纪律,作业常常无法按时完成。

上课是语文学习成绩好坏最关键的。学生知识的获得主要是上课,如果上课不认真听讲,那么课后是难以弥补的。可以说上课一分钟抵得上下课一小时。所以,我特别强调听课要有质量。

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方面,有一句老话:“三分课内,七分课外。”这不是说课内不重要,而是说要将课内学的一些方法在课外阅读中进行运用,真正成为自己的能力。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还能够丰富知识,现在的学习光靠课内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课外阅读还能让学生学会做人,有时我们老师,家长说的一些道理,他们可能觉得有些烦,但在读书的过程中他却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有的家长不要看到孩子看课外书就认为是在看闲书,就进行制止,而应该关注孩子在看什么书,如果是有益的书还要鼓励他看,还要给孩子多买一些好书。

背诵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还需要有丰富的积累,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来也会吟。”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学生就说不出精彩的语言,就写不出好的作文。因此,我们要督促孩子多背一些优美的句段,名言警句,成语,古诗等。

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我们要相信,只要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

我们老师和你们家长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孩子尽量能学得好些。作为家长,怎样在语文学习方面帮助孩子提高。我想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让学生从写好每个字开始学好语文。我希望我们的家长有空可以经常看看孩子的作业本,假如发现孩子近阶段的字比较潦草,就有必要和孩子交流一下,让孩子认真写好每个字,让孩子静下心来学习。“字如其人”练字也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

第二,要重视孩子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这些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字词,成语,要背诵积累的课文。这些基础知识要靠孩子花功夫去掌握,一般男孩子语文学得比女孩子差,就因为男孩子贪玩,不肯花功夫去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我们班有很多男孩子就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或许各位家长在你们孩子的语文单元测试卷上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第三,帮助孩子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关于阅读水平的提高,我认为可以找一些阅读题多做,然后比对标准答案。仔细分析你错了的地方,久而久之,也能总结答题的规律,举一反三,他们的阅读水平肯定会有所提高的。

第四,关于作文,想要一下子提高作文水平是很难的,需要一个过程,要使孩子的作文水平有所提高的。我们作为家长可以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一)是可以帮孩子买些课外书看看,可以是优秀作文书,此外,家长也可以给孩子订阅一些期刊杂志。而且在家阅读时,最好家长能和孩子一起阅读。其实,我们不妨降低自己的身份,提高孩子的身份,变成平等的交流与协商,接受并尊重孩子的成长。因此,我鼓励家长和孩子共同去阅读,把玩电脑、看电视的时间变成读书时间,亲子阅读中交流读书感受,必然会督促孩子读书的积极性,而且融洽了母子(女)、父子(女)的关系。每周一次,甚至两周一次,坚持下来,我相信必然会有所得。

(二)是可以经常和孩子进行交流,跟孩子说说怎样做人的道理,孩子要写好作文,先要学会做人。懂事的孩子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来。另外,你也可以想办法让孩子的经历丰富一些,生活丰富了,孩子的作文才有内容可写。。

第10篇

关键词:大学生 英语课外阅读 特征 教学启示

一、引言

语言教学研究发展多年,专家学者有一个共识,广泛阅读对于提高语言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Krashen著名的语言输入假说及其阅读假说指出,大量阅读可以从词汇、语法、拼写和语言技能等多个方面为学习者带来裨益。Ellis认为,在语言教学背景下,阅读是为学习者营造语言学习环境,提供大量语言输入最便捷的方法。黄源深曾多次强调,“阅读是在语境中学习外语”,“好的英语是‘读’出来的”。董亚芬也认为,“阅读是语言输入和积累的主要来源”,“广泛阅读及多读原著是学好外语不可或缺的条件”。赵雪琴认为,阅读是掌握语言知识“最直观、有效,也是最易操作的方法”。张绍杰则提出阅读可以使语言学习者“真正感悟语言的运用,领悟异国的社会文化,汲取人类的思想智慧,养成高尚的情操。”

英语阅读能力是大学英语课程培养的能力之一。然而,随着学分缩减、学时减少,在课程内容日益丰富的压力下,英语课堂分配给学生开展阅读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少。学生在课堂内无法实现大量阅读。为了提高英语水平,很多阅读输入任务由课堂内转向课堂外。英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因此获得前所未有的提升。

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背景下,英语课外阅读的内涵应当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为了配合课堂活动顺利开展而进行的相关资料课外阅读;其二,出于兴趣等而进行的自主课外阅读。英语课外阅读开展得好,就是确保完成一定的阅读输入量,为学生提高英语水平提供保证。那么,在大学英语课堂不断向课堂外延伸的时候,大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现状如何?我们在南京农业大学展开了大学生英语课外阅读情况调查,以期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以英语课外阅读调查问卷形式进行。

问卷参考了王凌等和李瑞芳等的设计,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别、专业、四级成绩和联系方法。第二部分是25道选择题,其中,多选题6道,单选题19道。针对学生的阅读目的、阅读材料选择、阅读时间、阅读计划性、阅读策略使用、开展阅读的困难、是否需要教师指导以及学生对阅读的作用的认识等方面进行了调查。问卷用中文写成,每一道多选题的最后一个选项为“其他”,由学生提供开放性答案。

问卷由大学英语任课教师于课前发出,给予学生充分的答卷时间后,当场收回答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36份,收回536份,其中,各项信息完整的有效问卷490份(个人基本信息或答题不全的问卷均视为无效),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1.21%。

问卷回收后,笔者利用Excel和STATA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进行了有关分析。并联系一些学生,针对其问卷中描述不够清晰的多选题开放性答案,进行了个别访谈,请他们就其答卷内容进行了具体说明。

(二)调查对象

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南京农业大学非英语专业二年级的学生。

从490份有效问卷来看,调查对象来自35个专业,涉及文理科,其中理科专业22个,共269人(占54.90%);文科专业13个,共221人(占45.10%)。从性别比例上来看,男生134人(占27.35%),女生356人(占72.65%)。

虽然南京农业大学采取英语分级教学,英语水平类似的学生比较集中在同一班级,但是,笔者未对调查问卷发放的班级做特殊要求,故参与问卷调查的班级既有拓展班(英语水平相对较高的班级)也有普通班,调查对象具有一定随机性和普遍性,不代表某个英语水平的特殊情况。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特征

根据这次调查的数据分析,大学生英语课外阅读呈现出比较明显的群体特征。许多学生对阅读重要性的思想认识和实际的阅读行为相互矛盾。大多数学生在阅读习惯、对阅读的认识、阅读材料选择等方面有趋同倾向。

1.英语课外阅读时间严重不足

阅读时间是学生开展英语课外阅读最直观的指标。根据此次调查,490位学生每周英语课外阅读平均时间仅为1.09小时,也就是说,平均每人每天用在英语课外阅读上的时间还不到10分钟。每周英语课外阅读时间一小时及以下的学生超过总人数的四分之三。更有甚者,有27人几乎从不进行英语课外阅读(见表1)。

这个结果是令人堪忧的。一方面,很多大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止步于课堂英语学习;另一方面,在英语课堂学习时间不够充裕的情况下,不保证课外阅读和学习时间,势必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不良影响。

2.充分认可阅读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但对阅读内涵的认识模糊不清

根据统计数据,490名学生中,认为英语课外阅读可以“丰富知识”的人数接近四分之三,而认为英语课外阅读可以“扩大词汇量”“提高英语综合水平”的人数均超过了五分之四(见表2)。在开放性答案中,还有一些学生认为,通过阅读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增加学习兴趣、增强自信等。只有1名学生认为课外阅读对英语学习基本没有帮助。可以说,绝大多数学生认可阅读的重要性,也赞同阅读对英语学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在问卷调查之后的访谈中,当笔者问及“怎样阅读能帮助你实现这些作用”时,学生的答案却表现出诸多认识上的误区,如:阅读就是上英语读写课;阅读就是做阅读理解题;阅读就是考验词汇量,没有生词就是看懂了;阅读最重要的是专注语言结构和生词,等等。对于阅读内涵缺乏准确清晰的认识,学生就无法顺畅地开展阅读活动,无法保证阅读的质量,最终会使得阅读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大打折扣。

3.开展课外阅读的目的明确,但阅读缺乏计划性、随意性大

关于阅读目的的调查,排在前四位的是“提高阅读能力”“消遣娱乐”“扩大词汇量”和“丰富文化知识”。选择这四个选项的人数比例都超过了调查人数的一半以上。选择“增强应试能力”“完成课后作业”的人数也接近半数(见表3)。

此外,还有个别学生在开放性答案中填写了“说地道英语”“喜欢英语”“丰富本专业知识”和“做实验查文献”等。

从答案的丰富性和各选项人数的集中性上来看,绝大多数学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的明确目的都是提高英语水平。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得出的结论是:(1)学生默认课外阅读对提高阅读能力、扩大词汇量和丰富文化知识具有直接的积极作用,这与阅读作用的调查结果是一致的;(2)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倾向于将学习和娱乐两个目的相结合,并不是纯粹为了学习而学习;(3)这个调查结果也佐证了绝大多数学生对阅读作用的认可。

然而,阅读目的明确并未能保证良好的阅读计划。本次调查中,只有约两成的学生选择了“分期定量完成”(见表4),即阅读具有一定计划性。而近八成的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没有明确计划,阅读要么凭兴趣(占30.82%),要么凭空闲时间(占29.80%),要么根本不在乎是否读完(占17.14%)。

阅读计划性是良好阅读习惯的特征之一。缺乏阅读计划性,说明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根据调查结果来看,培养阅读兴趣和保证阅读时间是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两个先决条件。

4.阅读偏好教材练习与短篇,材料选择以需求和兴趣为主要依据

在英语课外阅读材料中,选择“其他英语教材和练习”“报纸、网站上的新闻”和“杂志上的欣赏性短文或者短篇小说”的学生均远超半数。其中,选择“其他英语教材和练习”的学生比例更是位列第一。与此相比,选择“英文长篇小说”和“专业书籍或文献”的学生不足三成。少数学生在开放性答案中提到了“诗歌”“英文歌曲歌词”“英语学习软件自带材料”等。

很多学生在访谈中表示,不愿意选择“英文长篇小说”或“专业文献”的主要原因是,“太耗时”,而且“难度太大,没有信心坚持下去”。这些答案与笔者的预设是比较一致的。还有一些学生认为,阅读长篇小说和专业文献“目前来看没什么用”,“效果不好”。这说明学生选择阅读材料具有一定短期功利性。

这一点在关于学生如何选择阅读材料的调查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

由表6中的数据可以看出:(1)大多数学生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是有目标的;(2)大多数学生在选择阅读材料时会考虑自己的阅读需求与兴趣,注重材料选择的自。另外,不容忽视的是,盲目选择阅读材料的学生也不在少数(19.59%)。大学英语教师需要在这方面给予学生一些指导和帮助。

5.开展阅读存在多重困难,但希望教师“亦师亦友”,不要过度干预

在关于开展英语课外阅读的困难的调查中,学生认为,自身“惰性太强,没有阅读自觉性”是开展英语课外阅读最大的困难(占71.63%),其次是“多数阅读材料太难,看不懂”(占67.76%)。选择“没有时间阅读”的学生也接近半数(占43.88%)。约30.41%的学生认为“没有教师指导,不知道如何读”。只有26.12%的学生觉得“可以找到的阅读材料太少”,而觉得“对英语阅读没有兴趣”的学生占23.47%。此外,还有一些学生在开放性答案中反映,他们的困难在于“单词量不足,新词、俚语和习惯用法理解有困难”,“材料太多,筛选苦难,没有针对性”和“没有阅读组织,难以坚持规律性课外阅读”。

可以说,困扰学生开展英语课外阅读的困难不外乎三类:(1)筛选出难度适中、符合需求的阅读材料;(2)保证充足的阅读时间;(3)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自觉性。只有思考如何解决这些困难,才有可能从现实上改观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的情况。

那么,学生希望教师提供什么帮助来克服这些阅读困难呢?根据调查,绝大多数学生希望教师推荐课外阅读材料和指导阅读策略(见表8)。接近半数的学生希望教师组织课外阅读交流。但大多数学生不希望教师监督课外阅读。只有1名学生在开放性答案中写道“希望老师帮助检测课外阅读效果”。

由此可见,学生希望教师在英语课外阅读中扮演“亦师亦友”的角色,提供建议和帮助,但不要过分干预课外阅读。有的学生在访谈中提到,希望教师组织读书交流会,约定时间,提供场地,但最好教师不要每次都在场,也不要硬性要求学生每次都参加。

(二)大学生英语课外阅读与英语学习相关性分析

本次调查中,笔者利用STATA统计软件,采用pearson相关方法,研究了学生英语课外阅读时间与英语成绩之间的关系。因为阅读时间是区间选项,相关性分析要求变量是数值型,故将A(0)、B(半小时)、C(1小时)、D(2小时)和E(3小时及以上)分别代换成了0,30,60,120和180分钟,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英语成绩选取学生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为代表。

由表9结果可知,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两者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学生英语课外阅读时间越高,四级成绩越高。

如果学生保证英语课外阅读的时间与质量,从长远来看,一定会对其英语水平的提高产生积极的效果。这与学生对阅读的作用的认识也是一致的。

四、课外阅读调查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阅读既是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也是需要培养的能力。与有限的课堂时间相比,充沛的课外时间更加适合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为学习者提供书面语言环境,积累语言使用经验,从而培养语感,学会在文化情境中正确地使用语言。

在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英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学分缩减、课堂学时减少使得开展英语课外阅读成为客观必然。以“翻转课堂”为代表的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亦要求学习者在课堂外为课堂展示与互动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而广泛阅读是做好功课的方法之一。与此同时,互联网时代,网络平台为开展英语课外阅读提供了丰富的电子阅读资源。传统的书本阅读以及整个社会提倡的阅读风气为英语课外阅读营造了氛围。

然而,根据本次调查,大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虽然很多学生一致认同阅读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并且大多数学生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具有以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的比较个性化的偏好。但是,由于一些主观或客观困难,学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具有很大的随意性,阅读时间难以保证,阅读活动难以持之以恒。与此同时,学生既希望教师能为英语课外阅读活动提供指导与帮助,又不愿意教师过多干涉或对课外阅读有强制要求。

基于以上认识,结合阅读时间与英语成绩显著正相关的统计结果,笔者认为,为了改善大学生英语阅读现状,大学英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阅读动机入手,在推荐阅读材料和组织阅读活动上做工作,帮助学生克服开展课外阅读的困难,培养阅读兴趣与自觉性。

首先,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开展阅读偏好(reading preference)研究,针对学生在性别、专业、英语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细致地分析不同学生群体的阅读材料需求。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其感兴趣的、难度适中的、符合需求的课外阅读材料,而不是为所有学生列出统一的英语阅读书单。

其次,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组织自愿参加的英语课外阅读交流活动,将英语阅读与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相结合,使学生有机会以多种形式(如阅读体验交流、阅读专题讨论、英语诗歌朗诵会、英语戏剧片段表演等)呈现其阅读成果。教师可在活动中担任支持者或参与者角色,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反思与总结。

与此同时,大学英语教师不能因为学生不愿意教师过多干涉就对课外阅读放任自流。课外阅读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与延伸。教师应该在英语课外阅读活动中担负起督导的责任,不但指导学生采用正确的阅读方法与策略,而且通过布置适当的课外阅读任务,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通过检查任务完成情况,保证学生一定量的阅读时间,敦促学生进行反思。

参考文献:

[1]Krashen, 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Pergamon Press,1982.

[2]Krashen, S. The power of reading: Insights from the research. Englewood, CO: Libraries Unlimited,1993.

[3]Ellis, R. Principles of instructed language learning. System, 33,2005,209-224.

[4]黄源深.多读多写――英语学习谈[J].外国语,2002,(6):13-17.

[5]黄源深.好的英语是“读”出来的――英语教学谈之一[J].外语界,2006,(4):63-66.

第11篇

关键词: 外来工子女 课外阅读习惯 培养方法

我国教育界一向重视课外阅读,逐年的教育改革对课外阅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增长知识不是靠大量的作业、补课等途径,而是通过大量阅读实现。显而易见,学生不但要学好课内知识,更要拓宽课外阅读面。

然而现实跟理想往往并不一致。随着城市的发展,外来务工人员蜂拥而至,家长们多把孩子带进城市接受教育。虽然部分家长能够意识到对孩子来说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受到自身文化程度的限制,加上平时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甚至还受经济条件的影响,更是难以给孩子提供独立、舒适的阅读环境,诸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只要接受基本的学校教育即可,无须再花费额外的时间跟精力培养。因此,寻找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激发孩子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势在必行。

一、诱发阅读兴趣

(一)渲染故事,设置悬念。

学生之所以会喜欢上阅读,是因为喜欢听故事。因此,讲故事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教师可以利用早读课、语文课、班会课、品德课等时间给学生讲一些生动有趣、扣人心弦的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故事的情节适当设置一些悬念,在充分吊足学生胃口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多阅读。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只要每次一讲故事的时候,班级就出奇安静。故事不管是对低年级还是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就像磁场一样,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因此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个契机,进行渲染、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倾听的欲望。

(二)课内课外相结合。

小学教材内容文质兼美,且具有典型性,更有不少名家名作,这些作品当中也有部分是节选的内容。因此,在学生阅读了教材后,教师要进行适当引导,包括介绍作者及其他相关作品、原著、同一题材不同作家的相关作品等,以此将课内知识与课外阅读相结合,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如笔者在教丰子恺的《白鹅》结尾时,问学生:“如此高傲、可爱的白鹅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呢?丰子恺先生又为什么说,在写这篇散文时就像是在给一个永诀的朋友立传呢?”学生听完后很感兴趣,我就告诉他们:“想要知道故事后来的情节,就去看《白鹅》原文,或者《丰子恺散文》。”经这么一调动,学生的阅读情绪高涨。

(三)巧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迅速走进课堂,这对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可以制作精美的课件,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的冲击,把他们带入更直观、更生动形象的画面中理解书中的内容,这不但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何乐而不为呢?

二、丰富活动,优化资源

(一)创建班级图书角。

一个小小的班级图书角虽不起眼,但是能开辟出精彩的阅读新天地。教师可以发动班级学生把自己看过的好书拿出来共建一个班级图书角,并且制定相关的借阅规则,以此养成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鼓励学生多动笔,班级定期推选优秀作品张贴在图书角上供同学们欣赏。同时,每个月也可以跟不同的班级甚至不同的年级进行图书交换阅读,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由于图书角是班级同学共同建立的,更符合学生的阅读趣味,因此在借阅过程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接触更多的课外读物,而且能促进同学间的交流,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体验到成功所带来的快乐是一种非常大的力量,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开展一些阅读活动以便于阅读兴趣的激发。教师可以利用早晨学生课间操后的三到五分钟时间安排学生上台“说书”,按座号每天安排一名学生上台,分享的内容可以是在书中看到的令你印象深刻的人物,可以是一些精彩的情节,也可以是你感触特别深的部分,等等。这样通过一名同学的发言,也会有其他同学发表看法,或者展开小讨论。这么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积累知识,而且可以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三)丰富学校的阅读资源。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够接触更多优质的图书,学校图书馆应该尽可能地多开放,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沉浸于知识的海洋中,同时图书馆需要定期引进新书、提高图书的质量。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创建阅读交流网站,适时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把优秀的文章放在网站上供学生阅读交流,教师鼓励并指导学生写读后感、书评等,通过这些方式,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

三、传授阅读方法

(一)做批注。

教学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自学,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做批注,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不懂的生字新词,这时可以圈画不懂的字词句,并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网络查询等方法解决。学会品读令你感受深刻的句子,写写独特感受。如果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一些好词好句,就可以把它们摘抄在专门的读书笔记本上,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读写结合。

阅读和写作向来是相辅相成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写写读后感或者简短的心得体会等,促使学生更好地将阅读的材料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和学生的特点,设置一些小练笔,可以是仿写、续写、改写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四、安排阅读课程

为了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笔者建议学校可以考虑每周安排一节专门的阅读课供学生阅读。就以本班上学期的实践情况来看效果颇好。每次只要上阅读课的时候学生就异常高兴,当然这个阅读课并不是花费时间做阅读练习,而是全班同学静静坐在位置上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包括老师。全体师生就这样沉浸在书的海洋中,在这样的安静的氛围中无须多言,彼此相互影响,阅读兴趣自然而然就被激发出来。当然,教师可以在阅读课上向学生推荐一些阅读书目,并且适当激励学生,必定会锦上添花。

五、促进家校联系

除了在校时间之外,学生更多的时间是在家里,家长的态度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态度和习惯。因此,学校可以适当开展一些关于课外阅读重要性和方法的讲座,成立家长读书交流会、发放读书倡议书等活动,转变家长们对阅读不重视的态度,增强他们重视培养孩子的课外阅读意识。针对低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较弱的特点,学校也可开展亲子阅读活动,邀请家长到学校跟孩子一起阅读,努力做到家校合一,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总而言之,外来工子女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培养的,这就需要老师、学校、家长共同努力,积极引导,让外来工子女也能像城市里的孩子一样,在阅读中改变,在阅读中成长。

参考文献:

[1]徐雪珍.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之策略[J].教师之窗,2012,(8):23-24.

[2]周莲清.激发和驱动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策略微探[J].教育导利,2011,(12):80-82.

[3]冼志恒.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探索[J].课堂与教学,2012:55.

[4]陈洁.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研究――以宁波市李惠利小学为例[M].宁波: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013.

[5]杨婷.城乡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比较研究[M].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2.

[6]骆金林.培养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J].考试周刊,2012,(82):41.

第12篇

新课程改革以全新的理念诠释了课外阅读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要求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有较丰富的积累”,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是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必由之路。目前学生的课外阅读还存在很多问题,如:课外读物良莠混杂,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开展阅读;功利化阅读之风盛行,快餐式阅读之风见长:学生对课外阅读不是作为教学任务来完成,随意性较大;缺乏相应的督促和激励,使学生容易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等等。要想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收到实效,我认为,图书馆的老师和语文教师要像对待课堂教学一样,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介入学生课外阅读的各个环节,用一套可供操作的方法来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一、创造良好的读书条件

图书馆有一个好的读书环境很重要,布局要合理,要窗明几净,图书陈列整齐有序,报刊杂志琳琅满目。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加强图书的流通,想方设法使书刊资料尽量接近读者,各书库全面实行全开架借阅。在开放时间上,保证师生在校时间图书馆全面开放。为了让学生及时获得健康的读物,严把新书质量关,在选书方面,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经验,让学生开列出符合课程标准“建议”的富有特色的篇目清单,除了名著等经典书目,教师还要在平时关注出版动态,要留意报刊杂志,关注当前的热点图书但又不被媒体左右,关注获奖作品又要考虑学生的阅读实际,找到真正优秀的并能与学生兴趣点结合的作品。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参与选书,师生一起来商定课外阅读的书目,这也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保证阅读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做好导读工作

要让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技巧,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信息利用能力,使他们在扑朔迷离的信息大海里,能够准确便捷地捕捉到自己的特需信息。课外阅读不能书单一开就万事大吉,不少课外阅读由于缺少了教师的指导而变成了学生的“自由阅读”,因而阅读质量不高。要提高阅读成效,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指导。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激发阅读兴趣:为了让学生从狭隘而偏激的阅读倾向引导到健康正确的阅读方向上来,新生入学时,开设关于图书馆知识讲座,并带他们参观图书馆,使每一位学生一跨进中学门槛就认识图书馆,与图书馆交朋友。除了让学生参与选书,一开始就调动起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外,还可以给学生介绍古今中外名人热爱读书的故事。树立起榜样,让学生认识到读书对于成才的重要性;介绍身边一些学业有成的人的读书事迹,用活生生的实例对学生进行引导;在课文教学之余,引导学生扩展开去,去阅读有关的书籍资料。不仅扩大了阅读面,且能引起学生对名著的兴趣,还可以借优秀影视剧对学生产生的强烈震撼与感染,引导学生去阅读相关的名著或类似的名家名篇。其实,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有很多,老师可以在师生交流中抓住契机,因势利导,调动起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2.导读形式和方法的指导:根据学生不同年龄,不同年级采取一种步步推进、层层深入的导读形式。这种导读,符合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的规律。还可以结合各科教育教学而开展导读活动,如:学校语文教学的阅读课就可以到图书馆上,由图书馆提供阅读用书,辅导学生学会检索图书信息,掌握做读书笔记的方法。为了深化启发式教学改革,每学期还可以协助数学科组、政治科组、化学科组、综合实践课程等来图书馆开展阅读课。读课外书,启发思维,各学科开展阅读课,对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是起到很好的作用的。

对于导读的方法可以根据课外阅读书目,分为“必读”和“选读”2部分。还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阅读方法指导,使他们学会在课外自己阅读,如浏览法、泛读法、略读法、精读法及慢读与速读等方法;教学生学会摘抄、剪裁、编写读书卡、编写阅读提纲等方法;指导学生去写读书笔记来积累知识,让他们把零碎的知识集中起来,划归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明确目标任务。将阅读量的目标任务分解到每个学年,每个学期,甚至是每一周,让学生逐步达到规定的要求。有的学生,阅读活动主要表现为兴趣化的阅读,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读物可能阅读的积极性很高,而对一些虽然有意义、有价值但不感兴趣的读物却不愿顾及。实际上,仅靠兴趣来维持的阅读是不长久的,而新课程标准以及教师推荐的读物,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感兴趣的;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量,学生不下一番苦功夫也是难以完成的。立足于学生实际,把目标任务分解、明确,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的自觉性、自制性,完成兴趣阅读向意志阅读跃迁,保证阅读任务的顺利完成。

在学生中成立“读书社”,以社团的名义,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意志、进行课外阅读评价极其有效的方法。在班中建立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定期与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信息交流:还可举行报告会、故事会、朗读比赛、知识竞赛、读书心得、办报纸、主题图片展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同学们将自己在课外阅读中得到的知识,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现身说法拿到课堂上去,同学之间可以取长补短,每人都有一种收获感,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巩固和提升了课外阅读成果。

在读书社团里选出图书管理员若干名,组建成义务管理队,让学生直接参与管理工作。对聘请的学生进行基本的业务培训后,放手让他们管理报刊杂志,安排阅览室值日,维持阅览秩序,并做好值班记录。这样做,不仅解决了图书馆员工人手不足的难题,又使学生认识到图书管理的科学性,养成良好的爱护公物的品德。同时,增强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意识,锻炼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获得了课堂上无法得到的知识。同时,也可以通过这支队伍联系和影响广大的学生读者,并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阅读需要、阅读心理。

课外阅读是一个家园,图书馆、教师、学生应该共同建设好这块园地,让它成为学生心目中葱郁的绿洲。教师也要身体力行,不断学习,坚持阅读,努力与学生形成相互促进的效应,达到教学相长、彼此有益的境界。书山有路,学海无涯,希望师生们热爱读书,坚持读书,走上与书为伴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