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谈谈对支教的认识

谈谈对支教的认识

时间:2024-04-08 17:37: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谈谈对支教的认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身边的许多人就会摩拳擦掌想去山区体验一把血泪人生,都天真地认为这是锻炼自我的一个好途径,

回来后又有大把吹牛的资本,还能在心中为自己记上大大的一笔——我做好事啦!

可是去了你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呢?你只给你自己带来了满足,你不觉得这对孩子们自私到了残忍吗?” 这是我从网络上看到的一段话。

说到大学生暑期支教,近年来讨论颇多,其中负面评论不少,而且渐多。但这种一棍子打死所有人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这个问题更多出在志愿者的招募遴选以及后期培训上,与暑期支教这件事本身并没有什么关系,用这种情况否定暑期支教活动存在的意义并不成立。

大学生群体想要参与支教,不利用假期是不现实的。同时,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合理使用,有助于各个公益组织控制自身运营成本,还可以培育更多公益的火种,何乐而不为?暑期支教活动没有错,错在缺乏正确的引导。如果可以进行一些健康的引导,暑期活动会成为平时支教活动的良好补充。成功的支教活动都源自于之前数月的设计和准备,因此我们在3月来谈这个话题不算太晚。

下面以我参与的榕树根公益项目(项目小站)为例,谈谈如何做好暑期短期支教活动。榕树根公益项目(项目小站)在云南省德宏州致力于景颇族文化保护和儿童教育的工作,扎根当地已经三年,组织过几次假期大学生支教活动,项目现在实行当地常设志愿者+暑期特别活动的运行模式。

对落后地区的孩子来说,比起知识和技能的普及,更重要的是在相处中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建立孩子的自我认同感,这对于他们的未来更有意义。所以在项目活动设计的每一个环节,我们都把建立“自信”和“民族认同”的思想贯穿始终。外界捐助的资金,我们用来修建活动中心,购买活动材料,利用自然教育、艺术课、表演课,包括举办城里娃与山里娃共度假期的夏令营等手段,帮助当地学龄儿童认识自己擅长的领域,建立学习兴趣。外界捐来的书籍、文具等,我们不直接发给学生,而是建立图书馆、书画室,建立借阅制度,志愿者引导带领孩子学习使用。方方面面,我们都主动避免直接资助的情况产生。做互助者,不做施舍人。对孩子们技能与知识的教授是学校老师与长期志愿者的任务,如果把暑期支教活动定位在“提高学生数理化成绩”,一般来说是不现实的。

既然是短期支教,时间不宜太长,孩子们假期都要休息,时间以一两周左右为佳,对志愿者和孩子都比较适宜。

2011年暑期,我们在云南省德宏州营盘小学举办的为期一周的自然生活暑期活动非常成功,我以此为例,讲讲如何具体设计、准备、组织一次暑期支教活动。

首先,志愿者的招募必须至少提前半年进行,并进行数次与活动相应的培训,活动设计也需要结合志愿者本身的特点而改进,以保证活动和志愿者可以配合得天衣无缝。现在基本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志愿服务组织(我指的是一些诸如“志愿服务中心”的高校服务机构,例如:北语志愿服务),这些组织往往与一些公益组织建立了长期的联系。

大学生由于缺少经验、资源和人脉,很难组织一次成功的支教活动。比起组织者,大学生更适合担任志愿者。大学生如果想参与一次成功的支教活动,想从中真正地得到些收获,最好选择靠谱的公益组织。正如我前面所说的,产生负面评论的支教活动,本身错在缺乏正确的引导,只有靠谱的公益组织才能正确地引导志愿者。

如何找到靠谱的公益组织,我最推荐的方式是“熟人介绍”,你可以请做过支教活动的同学帮忙推荐你到相关的公益组织。对于公益组织而言,熟人介绍也是招募合适志愿者最好的方式。可以选用同行介绍的朋友,以及通过老志愿者介绍的新志愿者,“代代”相承,一般来说比较好用。

我们此次活动在开营之前的半年开始招募志愿者,这些志愿者基本都是熟识的朋友推荐的。我们在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进行每月两次的培训,培训的内容为讲课,把设计好的课教给志愿者,之后再一起改进,再设计活动内容,进行课程试讲等工作,如此循环半年。活动开始前一周,在云南昆明集合,由长期志愿者进行当地生活的辅导,并最终确定项目流程。

其次,活动内容必须经过设计,最好有较强的娱乐性。假期活动不要每天都呆在教室里,不要做违背孩子天性的事情。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总是很短,所以在安排紧凑的课程之间穿插有趣的游戏必不可少。在游戏后总结讨论中适当引导,还能培养孩子善于思考总结、表达和陈述自己的感受。

我们为期一周的活动紧紧围绕娱乐性这一大前提进行。第一天,开营仪式,随后孩子们和志愿者相互认识、分组,进行破冰游戏,孩子们带着志愿者去自己的村寨游览,志愿者学习各种植物的载瓦语(当地景颇族的一种少数民族语言)说法,孩子们学习植物的学名,并且采集一些好看的树叶和花瓣,下午利用这些树叶和花瓣进行手工课。正如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一个孩子也都是独特的,通过手工制作,他们可以尽情展现与众不同的自我。

第二天,摄影活动。我们设计了“小小摄影师”的课程,志愿者带着自己组的孩子去学校周围的山上拍照,教会当地孩子数码相机的简单操作,拍下“我眼中的家乡”,用景颇孩子们自己的视角展示景颇村寨的真实画面。

第三天,在学校周围捡各种塑料垃圾,清洗干净,传达垃圾分类处理的概念,最后再带着孩子们一起把五颜六色的垃圾碎片粘贴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第四天,休息日,总结前三天的活动,对后续活动进行针对性调整。

第五天,用谷歌地球软件带孩子们看看家乡和世界上其他的地方,志愿者也展示了自己的家乡。最后带着孩子利用谷歌地图绘制一幅学校周边的手绘地图,留待第二天寻宝游戏使用。

第六天,寻宝游戏(类似定向越野),每个志愿者负责一个点位,标注在每个小组的地图上,设定好顺序。孩子们必须按照地图的指示按顺序寻找藏在学校周围的考官们,考官会检验孩子们这几天活动中学的内容,比如植物名称、手工、摄影等等,通过的小组获得一个标记,集齐所有标记并最早返回学校的小组获胜。当然,大家全都有奖品。

第2篇

孩子们单纯快乐的面庞时常在脑海中浮现,忘不了那的天,那的人,那空气中弥漫着的自由,淳朴,忘不了有意思的校长,朴实的农民。

还记得第一天到达山上之后,我们在校长的带领下去了第一个“景点”,天色已是不早,回来的路上我们打着手电走在山间并不平坦的土路上,一块较大的石头不知是先绊倒了谁,小伙伴们热心地告诫着后面的人注意一些,我感受着朋友间相互爱护的温暖完成着传递。六年级班里的一个同学恰巧走在我的身后,听到了我的话后,低下身去,两只手拿起石头扔到了旁边的荒田中,当我们城市中的孩子懂得去提醒别人可能的危险时,大山中的孩子已经默默地为后面的人彻底的解决了问题的根本。我想这是余坪小学的孩子给我上的第一堂课。

如同回到了自己上小学的日子,每天期盼着一个又一个的铃声,或是上课的,或是下课的。在那个闷闷的中午,睡不着午觉的我同江妹慧琳与家权一起漫步在去往临泉的道路,他们在有陡坡的地方先上去再伸出手来拽我们两个“老年人”,感受着奔跑在山间的孩子们的快乐,回来的路上,你们大喊着“看到好东西了”,我同慧琳不知所云的走过去,你们拿给我们看的是红得发紫的小果子,名字大概都忘记了,只是你们当时兴奋的表情刻在了我的心里,充分感受着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这是你们给我上的第二堂课。

我去江妹家家访的路上,江妹拉着我的手小心翼翼的跟我说着,如果周洋洋生在我们家的话,我一定让她穿得好好的,吃得好好的。我的鼻子一酸,小小的孩子心地怎么可以善良到这种地步,回想着自己小的时候,最多的时候也只是厌恶那些嘲笑别人的孩子,却从未想过去真正的与那些被嘲笑的孩子分享些什么,江妹家已经有4个孩子,她从小也被她的弟弟闹的烦心,但是她依然保持着那份纯真,这是孩子们给我的第三个启示。

其余的还有很多很多,每每想起都会感慨为什么没有选择离家里近的地方去支教,如此的这般不舍被祖国河山无情的割舍,如同那牛郎和织女被银河阻隔,不,或许我们不如他们幸运,他们尚且每年能够相聚,但我们的相聚却遥遥无期,或许是明年也或许是十年,我们不知何时能够相聚是否会像两条已经相交过的直线渐行渐远,给你们写留言的时候,我总是想着多写一些,哪怕有一句话让你们能够少走一些弯路都是值得的,更确切的是为了图自己的心安,我全心全意的对待着这些孩子们,所以说收获的更多的是我们自己,呼吸着大西北最纯净空气的我们内心发生着像形成雅丹地貌那些发生着缓慢却又神奇的变化,前言万语让我们在祖国的两端相互珍重,祝好。

【大学生暑期支教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范文二】

从余坪回来已有数日,一直不愿意写些什么记录我短短十天的支教生活,因为有太多太多让我感动让我心酸让我震撼让我心情久久不能平复的回忆不断涌上心头……

记得是7月25日,从学校出发倒地铁又坐城际到北京,在北京踏上了北京——陇西的火车,从没做过那么长时间硬座的我们怀着对黄土高坡的无限憧憬和对即将入住的余坪小学的向往与期待,硬是坚持了16个小时。到了早已心心向往的西北后,发现这里的一切都那么不同,从来没去过西北的我东瞧瞧西看看,对这里无限好奇,采购完毕就坐车去山上,山路崎岖,透过车窗将满城风光尽收眼底,心情激动得无法言说。

安顿好以后,第二天便是与孩子们见面的日子了,我是六年级的班主任,当初想着六年级会比低年级的孩子们懂事听话,但当我走进教室里的那一刻,黑压压地坐满了人,男生特别多,而且哪里全是六年级的孩子,有初中的有高中的,跟我差不了几岁,都说着当地的方言,给我带来了余坪的第一个麻烦,还好有我的小班长杜婷,像一个小领导一样帮我管理着班级,大方懂事,帮助我很多。

上课的时候大家并不像我想象得那么不愿意互动回应,每次我问问题的时候大家都大声回答我,每次布置作业的时候都特别及时地上交,还有我的课代表杜佳全,从当初的推脱腼腆到最后混成跟我最熟的几个同学之一,都是令我特别欣慰的事情。

还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吃饭,11个人每天分工合作,井井有条地为大家准备吃的,在家都是娇生惯养的孩子到了山里来竟然也可以自己做吃的自己照顾自己,让我真正体会到了自己的成长。

课余时间是我与大家熟络的重要时间段,会与大家聊聊天,谈谈心,像一个大姐姐一样关心我的学生,了解我的孩子们,他们的淳朴善良,天真无邪都让我震撼让我向往。他们会从家里摘梨给我吃,会带我到他们的秘密基地玩耍,会跟我分享好多好多小秘密,会在我生病的时候关心我给我找“医生”,会在我们停电了没有午饭吃的时候在校门口等着让我去他们家里吃,会给我带家里煮的玉米和土豆,会带我到邻村转转,会给我们做家访的小翻译,会在晚上一起坐在草堆上看满天繁星……那么多那么多美好的回忆都让我在余坪留下永生难忘的记忆。

最后一天有一个汇报演出,每个班级都要出一个节目,这可难坏了我这个不会唱歌不会跳舞的小班主任,最后在网上找了个话剧,大家每天都卖力地演出,那么长的台词很快就背下来,而我与大家的感情也在排话剧中逐渐升温,最后的演出完美落幕,我们余坪剧组棒棒的!

还有一起支教的另外10个支教老师,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包容,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其乐融融,还有临走前一起喝的酒,正是支教让我们这一帮不认识的同学从陌生走向熟悉,成了要好的朋友。

最让我感动的是我的学生周刚和佳全,在我们走的那天他们俩提前走下山为我们送别,本想当天就走的我太舍不得,留下来跟他们玩了一天,临别还是没有控制住自己的眼泪。

第3篇

首先,在与当地领导的交往过程中,我的第一感觉是他们的眼界并非如我们在某省所想象的那样狭隘。当我们乘飞机穿越辽阔的西部大地时,的确有一种过分张扬的使命感,以为先进在手,到某省定可以作为新思想的代言人发话,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从比较平面的交往而言,他们对当前最新的思想与改革潮流并不陌生。尤其是在教育领域(由于我们在教育领域中工作,对这方面的感受更深信),一些领导的观念并非落后(应当说与内地相比并不落后)。当然,这种观念上的东西能否对于现实的教育实践发生影响,本人尚不敢妄下断言。毕竟我们在这里呆的时间并不长,况且有许多问题,并不是单纯依靠教育改革就能解决。

在我们的支教过程中,当地领导给我们以莫大的关心和照顾,这点实在令人感动,作为一名来某省的青年志愿者,我们不象其它地方,如某省、某省等地的青年志愿者那样,安排到比较贫困的地区支教,而是安排在在全疆一枝独秀的库尔勒市。“扶贫”自然就谈不上,承领导关心,每月据当地生活水平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在住房上也是关心备至。我所在的库尔勒市职业中专,青年教师的住房条件不太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党校领导把我们安排住在条件较好的教园宾馆;在节假日,当地及学校的负责人并没有忘记我们这些远离家乡的志愿者,给我们送来慰此文来源于文秘问品,问寒问暖,所有这一切都使我们感受到库尔勒人民的真情厚意,增添了我们做好志愿支工作的信心。

其次,在与学校同事的共同工作中,我也感受到他们对我们的关心与爱护以及对我们的诚意的帮助。由于我们刚刚从大学毕业,没有什么工作经验,尤其是对学生工作,知之甚少,在党校里学的一些理论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初来乍到,办公室的同事热心地帮助我们这些还很年轻的学生。这些帮助,不仅有教学上的,还有为人处、思想上的、生活上的帮助。她们经常和我谈心,交流对事情的看法,共同探讨教育学生的方法,以及教学心得。使我很快在新的环境中适应过来,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有些老教师在本人思想上有疙瘩时(比如学生的不理解)提出很多建议;使我能够克制自己的情绪,合理地处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一些情绪性反应(如纪律等向题);在生活上,很多老师热情地给我们提出很多建议,比如告诉我们在库尔勒的服装市场的地点及一般价格。早餐我们有时太匆忙他们就把自己的食品塞给我,种种无微不至的关怀,使我们在工作与生活上如鱼得水,心情愉快。

在领导与同事的关心与帮助下,我们同学生的交流得心应手,由于我们同学生的年龄差不大的缘故,学生很乐意同我们作无拘无束的交流,我们能够确准地把握学生装的思想动态,从而为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由于市职业中专高中部的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在教学过程中,有时跟不上班,乃至整个班级都有迟滞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本人采取了几了方法:

帮他们补课,主要是初中的基础;另外便是在讲课过程中,实行知识的层次扩展。比如一个语法点,先给他们讲点基础的东西垫底,以满足基础较差那部分同学动学生要求,其后又增加一点课外的知识,比如课文提高一点,以满足程度教好的同学的学习的要求。此外,充分利用学校的既有设备进行教学,使学生在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学习知识。比如投影仪,基本上每节课都展示一些投影,以节省课堂时间,同时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先进设备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在比较新颖的教学形式下,更容易激发学习欲望。

和学生积极交往的一个方面是与生同乐,参加他们的集体活动,比如班会和体育比赛,积极和学生探讨班级建设的方法,学期中拔河比赛与篮球比赛,以及期末冬季长跑,我都积极参与,为他们鼓动加油。学生很喜欢老师用这种方式与他们交流,认为我们没有大学生的架子。原来他们以为我们某省来的大学生高高在上,高不可攀,他们说"原来你们也没有那么大的架子,能和我们象弟妹一样相处"。假如说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有什么收获的话,除了教学处,就这点令我印象非常深刻。

当然,就教学活动而言,我的教学能产生多少实际的成果,目前为难断言;但就与学生融合这一点,我想至少有一个比较良好的局面,这对于我明年的支教工作,将是一个比较好的因素。

现在我想谈谈自己到某省以后对这里的人和事的看法。对于一个刚从内地来某省的人而言,首先引起他们好奇的,是这儿的风土人情。一个从未到过某省的内地大学生,一提到某省,脑海中浮现的景象,无非是洁白的天山,荒凉的戈壁,无边的大漠,碧绿的绿洲,辽阔的天空更有甚者,一提到某省还会联想到炮火与恐怖行为。

尽管这些联想并非空中楼阁,也非空穴来风。但对于我们这些在某省实地生活了半年的志愿者而言,这种印象是片面的,尤其是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当许多西方人来到中国后,为中国的变化而惊叹,从而完全改变他们旧有的中国观的时候,我们对自己国家的这一部分却知之甚少,而仅凭书本的描述和古老的传说拼凑占中国国土六分一的某省印象。

我们庆幸自己以一个亲历者的身份来谈自己对某省的感受。我们尤其庆幸能够来到代表某省新姿态的库尔勒市,以推测这个庞大省份的未来前景。这儿的人民所展现的精神面貌,给我们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走在萨依巴格,如果不是偶尔的维吾尔族装饰的人们提醒,我们几乎感觉不出这和内地一个高速发展的城市究竟有多大区别。最新款时装在不同的人们身上展示,人们谈论着同样的话题:上网、教育改革、wto、美国大选、申奥这是一片充满活力的土地,这片土地已经融入了整个中国汹涌着的变革的浪潮中!

当然,在某省存在着一些此地特有问题,其中民族问题可能是影响内地人对某省观的重要因素。我的一个笼统的概括是这儿是一片平静而稳定的土地。月日国庆节我们往南疆旅行,直抵喀什,那是维族人民聚居的一个城市,节日的焰火划破了天空,无数的人们拥挤在喀什市广场观着烟花燃放,我们一直呆到到深夜才回到旅社。大街上是忙于做生意的人们,不同民族的人们在路灯的柔和灯光下散步,我们走进一家卖羊杂碎的维族餐馆,只是由于外貌的差异引起了人们的一陈短暂的观望,此后便各行其是,这是一丰盛的夜宵!

第4篇

一、农村的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水平的参差不齐。由于农村生活条件差,大多年轻的教师都不想在农村教学。除此外,一些优秀的教师也被镇上或者县里的学校挖走。种种原因导致了农村教师队伍的水平低下,而这也将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结果。没有优秀的教师,想提高农村孩子的数学成绩也是不切实际的。

2.城乡孩子所处的环境差异。城市的孩子处在大都市,周围有很多优秀的人才,这会对他们产生激励和数学方面的帮助,这对他们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是很有效的。而农村的孩子所处的环境则是乡下,认识的大多是农民,有很多是没有什么文化知识的,在他们遇到不会的数学题时很难找到人帮忙。

3.家长的重视程度。城市的孩子教育是家长头等关心的事情,他们会为孩子找最好的学校以及专门的老师进行数学辅导。而在农村数学就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而且也没有条件为孩子找专门的数学老师。

二、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师队伍力量不足的情况下,教师要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提高学生的兴趣是学好数学的一条有效途径,老师要用有趣的例子和生动的课堂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老师可以把数学和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情景联系在一起来让学生明白数学的作用。

2.国家提升对农村教育的重视程度。国家要制定一些保护农村教师不流走的政策,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以及发展前途。比如国家可以让新上岗的教师都要先在农村支教几年之后才能转到城市。这样就能保证农村的师资力量,让老师安心教学。

3.要多和学生交流。农村的学生交流能力普遍不强,因此教师需要主动地多和学生进行沟通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这对教好他们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了解了学生的状况才能及时地调整自己的课程进度,让学生完全掌握知识。

通过国家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以及农村条件的逐渐提高,我相信农村小学的数学成绩会逐渐提高。

参考文献:

第5篇

下面,我谈谈自己的感悟。

一、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一)小学教学与中学教学的接轨出现偏差

以学语文为例,经过六年的小学语文学习,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但是从初一新生的实际状况看,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一是语文学习兴趣的缺失。学生普遍对阅读、写作等语文的主要学习方式和内容缺少兴趣。二是语文学习的习惯欠佳。从实际情况看,学生普遍不会做读书笔记,没有经常看书读报的习惯,书写差,没有预习复习的意识,更缺少写作练笔的习惯。三是语文学习的技能薄弱,在内容把握、词句赏析、知识运用等方面束手无策。

(二)阅读理解能力较差,思维方法较缺乏

在学习过程中,后进生没有注意到逻辑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没有掌握思维的一般规律;存在概念不清,判断不恰当,推理不严谨等问题,归根结底是学生阅读能力较差,没有认识和掌握必要的逻辑知识及逻辑思维规律,而在不知不觉中犯了错误。由于阅读能力差,后进生的思维方法欠缺,不单单表现在语文学习方面吃力,在理科学习方面也很吃力,例如理科题目中设置问题的干扰和迷惑,许多学生就认为是熟悉的问题而乱用现有的解题方法,对概念、性质、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学习障碍。

(三)对非智力因素的开发较薄弱

非智力因素虽然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不是直接的,但其作用却不可低估。由于大多数学生的智力因素并无明显的差异,而导致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的重要因素就是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悬殊。在后进生中有不少学生由于非智力因素比较差,妨碍了智力因素的发挥而导致学生成绩的不理想。非智力因素主要有:一是“读书无用论”导致部分学生无心向学,不思进取;二是许多学生家长忙于外出打工挣钱,使学生缺乏家庭情感交流,心理承受能力差。

二、后进生转化策略

(一)抓好后进生的基础教学,完善后进生的知识结构

知识与能力是互相促进的,完整而合理的知识结构会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对于后进生来说.我们首先要抓好最基础的知识教学。教学时,要抓住本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一定的知识结构。对于思维能力差的学生,教学时教师应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他们的基础知识学习情况,根据其实际思维特点,逐渐地从具体到抽象,从一般到特殊,从旧知到新知,为后进生接受知识做好铺垫。

(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的针对性训练

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逐步积累的渐进过程,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加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理解的指导,在此基础上进行思维能力的针对性训练。后进生的思维通常是只会沿着一个方向思考,只能套用固有的知识机械模仿,而不会创新。这种僵化、依赖性很强的思维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后进生思考问能力。因此,要开发后进生的思维就要教育后进生逐渐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和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要善于独立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不要盲从,不要依赖,不要轻信,凡事要问个为什么。作为教师,在课堂上也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提出难度不大的、浅显的问题来为后进生创造机会,让他们可以采取积极的态度去主动参与和思考,而不是消极地听同学们解答和老师的讲解。因此,农村教师应该教会后进生用各种方式及不同角度进行信息加工,这样可以扩展思维的通道,从而使后进生克服惰性和惯性的心理,思维变得灵活起来。

(三)培养后进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情感迁移

一是端正学生学习态度,针对后进生自卑情绪大、缺乏毅力、害怕困难和挫折的特点,对后进生进行积极乐观和自强不息等方面的个别教育,坚持启发和鼓励相结合,使后进生产生真正的学习动机。

第6篇

【关键词】生活中自主识字 合作中互动识字 阅读中多样识字

一年前,按照区教育局精神,我来到了农村小学支教。在农村,家里稍微富裕些,有条件的家庭都把孩子送到镇上甚至是城里的学校上学,造成农村小学的生源出现了自然的萎缩,很多农村学校形成了人数只有20―30人的小班。在这种形势下,低年级实施小班化识字教学就成了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班级人数的减少,使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得以重组,增加了教育资源。小班化教学就像一股春风给农村小学教育带来了勃勃生机。那么如何借助这股“春风”,让农村低段的识字教学抽枝发芽?

一、生活中自主识字,扩大识字范围

“生活即学习,学习即生活”。识字教学不能脱离生活、校园、家庭和社会,这些都是识字的好地方,如果能将我们学生的眼睛擦亮,让他们自主地、无意地、有趣地和新字交朋友,那么生活就是他们识字的大课堂。

如学完一上《在家里》一课后,让家长把书本中出现的词语“沙发 茶几 报纸 书架 台灯 挂钟 电视 电话”和家中其他物件的名称也写在卡片上,贴在家里相应的物品上。让孩子们在家里使用物品时都叫叫它们的名字。这样持续一段时间,由于小班化人少,可以请每个孩子带来已经认识的家里物件的生字卡片,说说你是怎么认识它们的。最后把孩子们收集到的生字卡片贴满教室,整个教室成为识字的园地。

社会生活也蕴藏着丰富的识字资源。我鼓励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尽可能多的接触并认识很多汉字,如饭店中的菜单、各种警示牌、购物的包装袋、广告纸和商店的招牌等。班级的墙面上得到展示,激发孩子们探索的兴趣,培养他们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

学校生活与孩子们的识字相连。如通过同学们的名字识字, 我让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小纸片上,做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图形,贴在课桌角,鼓励同学课间休息时,互相认识,互相当小老师,教其他同学认识自己的姓名

这样,从生活中识字,扩大了识字的范围,孩子们不再觉得识字是件枯燥乏味的事了,识字是他们在生活中真实的需求,孩子们乐于识字,识字乐趣大大增加,学生的识字兴趣被激发了。

二、合作中互动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小班化教育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根据问题对讨论的方式加以指导,让学生逐步明确讨论的实质和意义,最后达到会通过讨论进行主动探究。

(一)“重点突破”

从自身的识字基础出发,把识字的重点、识字的精力、识字的时间主要放在不认识的、笔画较多的生字上,有利于学生更快、更有效地掌握一课中所有的生字。合作学习的重点放在个别生字上,避免了“平均用力”,花费宝贵的时间。

如,以一上《爷爷和》为例,按惯例进行合作学习,分析所有的生字,每个字花费1~1.5分钟,“爷、棵、到、给、穿、开、伞、暖、冷、热”10个字约为10~15分钟时间。而从学生认知实际出发,集中学习“棵、穿、暖、冷、热”5个字,花费的时间约为9~10分钟,而且分析字形更为透彻、细化。

(二)“优势互补”

还是以《爷爷和小叔》为例,基础好的学生认识了10个生字中的8~10个,那他就可以把自己认识这些字的办法教给同组同学,让他们能更快地掌握生字的字形。比如,有些学生认识“上课”的“课”,把“讠”换成“木”就是“棵”。天热时,感觉地面有火烧,所以热下面的四点就是火。冰有“冫”,冷和冰一样也有“冫”,因为冰让人感觉很冷。识字方法多,而且在基础好的学生的启发带动下,也能引起部分学生的认知记忆,找出和已有知识的嫁接点,学会这些生字。

三、阅读中多样识字,提高识字能力

识字最终要为阅读与写作服务的。要借助文本将识字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改变过去先识字再阅读的状况,把识字与阅读相结合,识字与整个课堂相结合。

如一下19课《乌鸦喝水》,老师根据课文的特点,合理分布,分布落实。本课安排了三次识字:在导入揭题环节中就进入生字的学习,引出课题的同时学习了“鸦、喝”两个生字;接下来听课文录音,采用填空练习整体感知,及时融入生字的学习;此后在细读课文时,我采用集中识字的办法把剩下的生字学习了,再把生字送回课文,送回具体的语境。通过个别练读、小组合作读、小老师领读、自读等各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生字的认识、巩固,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学完课文,设计了“用上本课生字说说课文写了个什么故事?”,在表达中巩固、运用,让孩子真正学有所得,产生一种成就感。最后的指导书写更是进一步巩固生字,让学生更深刻地记忆。这样将“贯穿始终,分布落实”的多样识字降低了识字的难度,提高识字能力。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和仅靠强迫维持的学习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学习是不会长久的。”我们相信,在小班化教学这块肥沃的土壤里,每一粒种子都会生根发芽,开出的将会是更娇艳动人的轻松学习之花!

【参考文献】

第7篇

随性“江小爬”

说到江一燕,也许大家脑海里最初的印象是来自《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中清纯可爱的女孩儿周蒙,一间便成了广大男生心目中的纯洁女神和最佳女友。其实早在2000年,江一燕还在北京电影学院读表演系的候,就已经开始出演电视剧了。她从小喜欢三毛,骨子里想要追求游走与漂泊,放逐与流浪。14岁那年,她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安逸的老家绍兴,进入北京舞蹈学院附属中学学习表演,即使是父母的强烈反对也不能阻挡她的脚步。凭借周蒙一角急速聚集人气的她,并没有像很多艺人那样趁热打铁,乘胜追击。直到2011年《七月与安生》中,才凭借安生叛逆不羁的形象再次重返观众视野。“其实我一直是走走停停的一个状态,也不会因为一个机会来了就一定要抓住,去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可能这不是我理想的生活方式。”在稍显沉寂的这几年,她出国游学、发行唱片、写作、旅游、拍照、做公益……看似在漫不经心地过日子,其实都是默默积蓄力量的过程。“沉淀下来的候,你反而会去思考很多――真正想要的东西、人生的意义,或者事业的意义在哪里。所以我一直没有走得很快,把很多间留给自己,喜欢做音乐的候就去做音乐,想出去走走就去游学了。”

江一燕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一江小爬,大家亲切地称她为“爬爬”。“大家叫啊叫的就叫出来了,可能也因为我的博客叫爬行者,‘爬行’是我提倡的一种生活方式,是慢生活。”“爬行”的动作慢,却踏实沉稳,而江一燕为什么以爬行者自居,就与她的“慢”态度有关了。

“慢,是我的生活方式。”

“我喜欢走走停停,磕磕绊绊,我觉得这个过程反而特别有意思”,紧张快速的都市生活中,有一个人却在崇尚慢态度,“其实在我的书《我是爬行者小江》里面就有一句话,‘快乐是酒,慢乐是茶,快乐是快意的,稍纵即逝,慢乐是享受,持久弥新。’茶会有一种很淡的香醇,一直留在口中,而不是一瞬间的,我觉得‘慢’对我的意义也在于此吧。”慢不是懒散,不是漫无目的,而是稳稳当当地积蓄能量。谈话间的江一燕也是一样,谈吐游刃有余,气质温润沉稳,给人很安心的感觉。

“我觉得每个人的状态不同,走自己最舒服、最习惯的路,对自己来说其实是最好的,不必永远随波逐流,跟随别人的脚步。比如说有的人开车,特别喜欢速度与激情,喜欢走高速,快速到达目的地;可有的人就是喜欢走一些乡间小路,虽然可能要开很久的间,但是可以停下来看看风景,喝一杯茶,然后再上路。我觉得,这只是不同的人生活方式不同而已。”她没有说哪种生活方式是对的,哪种是错的,而是以和而不同的包容态度面对一切。她主张自己的生活方式,却不强硬地迫使他人同意,没有压迫感的轻松态度,也许这才是江一燕极具亲近魅力之所在吧。

公益有关个人,无关身份

其实对于公益,江一燕一直不愿意大张旗鼓地在公众面前提起,只是因为去年出版的《我是爬行者小江》中有一张支教生活的照片,这才让大家知道了她支教的故事。“因为真的把它做成了文字,很多人看到了我在那里生活的照片,由此开始得到了很多的关注。”提到对公益的态度,她变得特别认真,眼神中仿佛流露出一种圣洁,公益是儿戏不得的。“我觉得每个人做自己真心想做的事就够了,其实在公益这件事上,未必就要分明星或者是普通人。在山区,我和那些女老师住的是上下铺的宿舍,不在意穿什么华丽的衣服,每天都和孩子们一起开心地玩。其实一个更好的艺人反而更需要去在生活里做一些减法,走近一些最平凡的生活。”

2013年3月,江一燕把《我是爬行者小江》的全部稿酬捐献给山区贫困儿童,同也因为连续6年去广西山区支教,获得“2012年民星公民”奖。而6年支教的经历,也给她自己带来了很多收获,让她体会到很多从未有过的心境,也对生活和表演事业有了新的认识。“因为有这些累积,你才能够在演绎角色塑造出很真实的人物,总把自己看得那么高,怎么去演好一些生活里的平常人呢?”

公益中的江一燕,不是明星,是褪去光环后实实在在的普通人。

江小爬,爬向哪里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中的出色演绎,让观众们认为江南女孩江一燕只能饰演周蒙这样的乖巧女孩的形象,而《七月与安生》打破了这种定论。近几年江一燕也在尝试不同类型的角色,在《消失的子弹》中仅凭4场戏就惊艳入围香港金像奖,本月上映的《像火花像蝴蝶》中又摇身变成天涯歌女,纸醉金迷,点点离人泪。“有的演员就只是为了做偶像,保持一个全民都喜欢的形象;而有的是想做一辈子的演员,这就是本质的区别,所以后者不怕去打破自己的固有形象。”

一路走来,我们能感觉到她的成长,在我们看得见的荧屏中,以及看不见的生活中。对于江一燕来说,每个角色到最后都变成了她的闺蜜,每一段表演经历都变成了成长的一部分,能够通过它们去审视自己。“比如说周蒙,其实挺影响我的爱情观的,在我自己身上也有和她很像的东西,都是江南小城市出身,家庭环境也比较好,同样在爱情里面永远是被疼爱的角色。戏中的周蒙失去最心爱的人,很多人不理解,怪那个男人抛弃她,我倒反而是从自己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也许有的候,我们在生活中、爱情中或者工作中是需要一些主动的,用自己的爱先去赢得别人的爱。这些体会的反思一点一点改变我,所以随着饰演周蒙这个角色,生活中我的爱情观也发生了改变,不是一味地去乞求别人对我怎么好,而是主动为对方变成一个更好的人。”

关于打破固有形象的标签,她坦言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随着间和岁月的积淀,自然而然的一个过程。“等你到了某种阶段,有了不同的心境,也有了一些沉淀和感悟,就可以尝试去演一些离自己很远的角色,虽然那其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你也会因此要去做更多的功课,去演挑战完全不熟悉的领域。”其实演好一个角色就像读一本书,有的书翻翻看看,轻松愉快但印象浅浅;而有的书则要花上很多间去品味琢磨,甚至看上好几遍,才能领悟其中的意境。

喜欢阅读、写字、旅行、拍摄、公益、唱歌和表演,在演艺路上发过唱片、演过话剧、参演过影视剧,有人称江一燕是3D多栖艺人,而江小爬最终会爬向哪里呢?“其实很多感兴趣的事情都尝试过了,这对我来说是挺幸运的一件事。比如唱片,虽然后来发觉自己不适合做商业歌手,但做每一件事真心地付出过间和精力,就已经很值得了。如果说最终的发展方向,应该还是电影。”

对话江一燕

iTalk:想知道你最喜欢的电影是哪一部?江一燕:喜欢伍迪・艾伦导演的电影,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导演和编剧。黑色幽默虽然看起来很轻松,但其实有很多深沉的思考在里面。这次在《消失的子弹》里我尝试演了一段默片,是一段非常难忘的经历。那段默片看起来是非常搞笑好玩的,但其实角色背后有着一颗深邃的女人心和一段柔肠故事。

iTalk:都知道你喜欢读书写字,最近在读什么书吗?

江一燕:历史类的。虽然读得比较慢,但是我还是觉得应该去读一些和自己专业关系不太近的东西,而且通过伟人看历史能获得非常豁达的心胸。其实读书就像和作者对话的过程,这也是一种Talk,和前人交流的同,内心其实也有iTalk,是向内的一种自省、一种沉淀。

iTalk:有没有一些让你惊喜感动的经历,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江一燕:惊喜的经历也太多了,但很多候最感动我的反而是一些小事。在我的书里面也写过一句话“走过很多路,遇到过很多人,看到过很多事情,也放下很多事情,其实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是最无价的。”这让我想起去山区,在你饿的候,小朋友递给你一个脏乎乎的玉米,这其实比拿什么奖或者获得多少掌声和鲜花来得更感动。真正感人的从来都不是那些表面漂亮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温暖你,进入你内心的事情。相信很多人都有看起来不起眼,但十分珍惜的东西。

第8篇

一、勤勉有道,寓知于境,兴崇文之风

我校的学风是“恭诚有恒,勤勉有道”,要求学生对学习要有恭敬、诚实的态度,始终保持学习的恒心和毅力,同时注重培养科学的方法。培育良好学风,课堂是关键。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常识课,不仅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而且能够促进良好学习态度、科学思维方法和积极人生态度的形成。为此,教师一是要在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认知基础、认知能力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科学确定教学三维目标。二是要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努力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充分利用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元素创设有效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实现基于生本互动、生机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有效学习,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实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三是要做到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恰当地运用组合、分解、对比、归纳、演绎、因果等思维方法,敢于提出问题、善于分析问题,有效解决问题。

例如,在讲授《文化对人的影响》这一框时,笔者通过视频资料设置了这样一个学习情境:在诗歌会、大合唱、才艺秀等活动过后,市北高中第二十六届“原道”校园文化艺术节又迎来了书画摄影比赛与海报、书签制作比赛。通过书法、国画、素描等作品的展评,很好地体现了市北师生良好的书画功底;喜爱摄影的同学则举起手中的相机,寻找、发现校园里的“真、善、美”,记录美好校园的美丽瞬间;学生制作的海报、书签设计巧妙,各具特色,充分展示了市北学子的青春风采和创新能力。然后设问:(1)我校为什么要大力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2)你参与了哪些校园文化艺术活动项目?谈谈自己的感想体会。(3)结合教材知识,谈谈参与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对我们的文化生活和人生态度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学生畅所欲言,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学校每年开展的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等“原道”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凝聚了学生的智慧、热情和努力,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有话可讲、有感可发、有情可悟,通过学校文化素材的生动呈现,结合学生的亲身实践,既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官体验和真实情感,实现学生充分的课堂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思维,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学校文化的理解感悟,兴崇文乐学之风。

二、怀德养正,寓情于境,树浩然之气

我校将“怀德养正,志学敦行”作为校风,要求师生常念德行,有浩然正气,要志于学习,做到知行统一,既要坐而论道,更要起而行道,强调实践的作风和能力。高中政治课对于学生良好人格品行的养成和人的社会化具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将校风教育融入到政治课堂教学,教师一是要创设生动德育情境,做到以境育情,帮助学生在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实现思想道德提升;二是要注重情感因素,做到以情育情,切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的人格力量、情感投入、教学风格等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认知;三是要发挥文化感染作用,做到以美育情,有效运用本校文化资源,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和审美能力;四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的导向激励、控制调节功能,将相关书本知识内化为道德意识,外化为道德行为,做到知行合一,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增强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例如,在讲授《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框时,笔者设置了这样的情境:

我校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社区教育优势,以青年志愿者活动为载体,以校为本、立足社区,面向社会,让更多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积极投身社会服务。通过与吴桥街道、北大街街道、黄巷街道、刘潭社区等建立共建关系,积极融入社区、服务社区;通过暑期社会寻访实践活动,感受家乡巨变和祖国建设成就;加大“市北高中爱心基金会”工作力度,积极参与“希望工程”手拉手活动,扶贫济弱美德在市北蔚然成风;利用寒暑假开展交通协勤活动,加强交通安全宣传……这些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开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学校原道文化。然后设问:(1)你参加过哪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请你谈谈参加这些活动的感受。(2)参加各具特色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什么现实意义?

这些学生亲身参与的志愿活动,处处体现着学生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生的真情关注,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境界。此外,笔者还结合我校延安支教教师的感人事迹讲解人生价值的实现,结合校园节日节庆活动讲解优秀文化对人影响、结合学生中“自强之星”“勤奋之星”的生动事例讲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等知识。这些校园中的人和事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有利于帮助学生在事例分析中实现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三、启智达人,寓意于境,究事物之本

我校的教风是“抱朴守拙,启智达人”,其意为:教师要持守质朴的本真,保持职业神圣感和心境的平和,启迪智慧,成就学生,实现教学相长,达到教育的理想境界。体现在教学上,教师一要以德育人,以自身的德行操守、敬业爱生和责任担当教育和感染学生。二要启智育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有效提问,在教学重难点提问、在知识混淆点提问、在学生遗忘点提问、在新旧知识连接点提问,提高预设问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学生探究。同时要指导和鼓励学生提问,创设平等民主的提问环境,给学生提问的时间和空间,注重问题的生成性。三要活动育人。将学科教学与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有机融合,校园处处是课堂,课堂内容皆生活,实现课堂的延伸拓展,提高学生运用书本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授《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这一框时,结合学校的科技特色教育活动,笔者设置了这样一个背景材料:

我校原道科技社自从成立以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与研究,坚持以活动促科技教育发展,积极备战各类科技比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2年我校学生共获得9项国家专利,在第23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张栋、华天浩、林超研究的《家庭阳台堆肥桶的研究与创作》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获得一等奖,潘娟湘老师的《控制系统演示仪》获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二等奖,赵赟钦、陈一鸣、陈威龙同学研究的《正、余弦函数绘图工具》,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获得三等奖。设问:(1)我校积极开展科技特色教育有什么重要意义?(2)从哲学角度来讲,我校开展科技特色教育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我校是省科技教育特色学校,丰富多彩的学生科技文化活动,为政治课堂教学提供了生动鲜活的素材,让学生在探究中启迪智慧,在思考中领悟“原道”的精髓。还比如,结合学生野外拓展训练、“每天一节体育课”活动等,讲解“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结合分析“原道”校训的精神实质来讲解追求真理的品质,结合学生参与人大代表的选举讲解人大代表的产生,结合学生校园消费现象分析影响消费的因素等。这些学生身边的实例有利于将书本知识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从而活跃学生思维,促进有效教学的开展。

四、公民情怀,寓行于境,履青年之责

我校育人目标是“笃正自强,公民情怀”,即通过学校教育,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修身立业之道和处世为人之道,让学生明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以公民的思维推己及人,勇于担当,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急剧转型时期,道德失范和标准多元造成了理想与现实的剧烈冲突,给高中政治课教学的有效开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为此,教师一要引导学生关注国际、国内和乡土的重大社会主题事件,更要注意从身边的普通人和日常生活入手,把观察和思考渗透到社会生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观察社会、认识社会和反思自身。二要关注学生生活,把握学生学情;应用学生生活,活用教学方法;回归学生生活,提升教学效度。三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正确处理自身与他人的关系,树立集体主义意识;正确处理个人与家庭的关系,树立家庭责任意识;正确处理个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生态环保意识,逐步培育学生的公民情怀。

例如,在讲授《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这一框时,笔者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

我校门口的广石路位于无锡市北部城区,是沪宁铁路、内环江海路以北一条重要的东西向城市主干道,同时也是中心城区与石塘湾地区联系的主要道路,是石塘湾工业园、金山北工业园的重要货运通道。在上学和放学期间,车辆进进出出的新立交停车场和道路上来往穿梭的货车对同学们的交通安全构成了很大隐患。我校“原道地学社”的同学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了该问题,建议尽快搬迁新立交停车场,改善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假设你是该事件主角,你会怎样正确地反映自己的意见、建议呢?

同学们以主人翁姿态投入到探究活动中,不仅系统掌握了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和负责任地行使监督权的要求,又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笃正自强,公民情怀”的育人目标贯穿于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和学生实践活动之中。我们还通过邀请学生参与校园景观设计、宿舍文化设计、膳食质量监督、班级管理金点子等活动来渗透“原道”校训教育,注重浸濡与熏陶,倡导内省与自觉,促进探究与合作,突出实践与体验,实现学科教学与学校文化建设的相互融合与有机统一。

第9篇

【关键词】农村初中 英语教学 语境教学 语境对话 教学策略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开展的当下,教育不均衡想象还是一个不能在短时间内彻底解决的问题。作为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师,我们要有职业操守,更要有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激起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让他们能学会学起来。鉴于此,我们课题组结合学校的校情,关注学生学情,开展了农村初中英语课堂语境对话教学的策略的课题研究。

一、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现状分析

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重视着偏远落后地区的教育。但是这种外因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教学质量偏低的学校教学质量突飞猛进的提升。就我们学校而言,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不断在硬件上面扶持我校,让县城教师来支教,并引进一些业务精良的教师。但是就我们一线教师调查和分析,总觉得我们这样的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和学生英语学习存在着诸多问题。

1.农村家长家庭教育和要求偏低。我们学校是一所湖区学校,我们的学生家长一般文化水平不高,对孩子的思想教育或者文化辅导能力不足。况且他们多忙于生计,一方面没有时间关注孩子的学习成长,另一方面也没有很好的方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2.农村学生基础差缺少学习兴趣。现在实行九年制义务教教确保孩子们都能接受基本的初等教育。但是因为农村孩子成长的文化氛围,教学教育的氛围,以及家长对孩子要求和有效的辅导都存在不足之处,使得他们在学习上不够刻苦和努力。不少初中生的英语基础很差,这使得他们没有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这样,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性,没有积极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精神,也就难以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在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情景对话实施

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需要激发他们学好英语热情,激起他们参与课堂互动的情感。我们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基础差,一般不愿意在课堂上表现自己。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设置能够激起学生参与的语境,引入对话教学;在互动活动中训练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语境可指景象、场景和环境,也可以是人物、情节,以及由场景、景象所唤起的人的情绪和内心境界。而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的贴近生活、富有感彩的语境或氛围,能改善课堂,引导他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语言。

1.联系生活,创设对话语境。我们教材为了能让学生生出自主学习的动力,在教材设计上多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而且多是可以开展对话教学的内容。因此,课堂教学不能是老师讲,学生听与记;而是互动的英语对话教学。英语教学中的对话式教学是学生或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我认为在我们这样的农村初中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低起点切入,让学生在生活的体验和思考中进入学习状态。如在7A Unit1《This is me》的学习中,我们认识到刚进入初中的学生都要学习的欲望,也对初中生活和学习充满好奇。因此,我们以复习小学时学过的人称使用和同学间的相互介绍为起点,这样学生在复习巩固中就不会感到新学内容是艰深的,也能在互动中提高课堂的和谐度,让他们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交流展示。这样,“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I’m....”等句式就在他们同桌、前后位同学之间的英语交流中轻松掌握。

可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注重生活素材的引入,利用学生生活经历的事件、语言材料设置对话语境,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情感,使得课堂的学习与知识交流传递真实有效。

2.自主交流,促进语言交际。英语是一门语言运用学科。只有学生不断的说,才能让他们更好地使用英语单词、词汇和句式,让英语成为一种活的语言,这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从而提升课堂学习地效果。如在预备教程Lesson 3《A nice school》Warming-up阶段设置情境,让学生用英语谈谈自己在初中校园见到的情况,也可以对比小学的校园谈自己看法。这里,教师应成为学生自主交流的参与者,不过多干涉他们的交流活动。然后在展示环节,可以对单词、词汇和句式使用的问题提出质疑,让学生们发挥集体的智慧进行解决。如此,学生不仅能够在交流中会用到“There be”句型,还能准确的使用“How many”句型及答句。我们课堂教学还要有精准的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如“Wonderful things”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用英语讲并展示一个Wonderful thing,让学生在听和看中自己获得英语单词、句式;然后,让学生指出要掌握的单词和句型,并同学之间合作交流进行课文的朗读活动。这样,他们就能形成英语学习的关注意识,能够主动地去理解重点单词和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另外,我们在语境对话教学的开展中,还有注意进行语境表演,开展小组竞赛的学习方式。如“Enjoy our days”学习中,可让学生的发挥想象,几个同学合作将自己最高兴的日子表演出来。其次,我们在语境对话学习中还要注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视听结合中感受语境与对话艺术,提高英语表达和交流的质量。

总之,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激起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积极开展语境对话教学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动耳、动嘴、动脑,在倾听交流中提高听说能力,获得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学生英语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字:新课程标准 提高 农村小学 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其重要的途径。什么是有效教学,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素养成了大家关注的话题。有效教学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的教学。①那么提高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本文具体从以下这几个方面谈谈:

一、找到合适的兴趣切入点,让学生乐学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培根也说过:“兴趣是知识的萌牙”,显然兴趣是我们学习东西内在动力,利用好这个因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就能够很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针对孩子的认知结构和农村的孩子的生活环境,我通过学习和自己摸索找到以下这样几个好办法:

(一)创造贴近生活、积极和平等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爱学

在老师备课的过程中,应该有各种各样的预设,但是首先我们要考虑的是自己的设计以及态度能够尽量走进孩子们的心里,能够容易的让孩子们接受,还应该让他们在课堂上没有压力,很自然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首先,要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的新型伦理关系。其次,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还要学会赞赏他们的付出所表现出来的微小的变化及对教科书的大胆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所以,要想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不但要对有效教学有一定的认识,对教材有一定的了解,还要对学生的学习环境有一定的了解,更要合理的处理课堂。我认为做到以下几点很重要:

第一,老师能够做一个合格的引导者,让孩子能够在课堂上快乐的开始学习,不能高高在上,还要懂得倾听孩子的心声,还要不时的能给孩子一些鼓励。这样能激发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能更好培养更多孩子的表达能力,还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最重要的是能够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第二,提倡新的学习方式,我国基础教育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因此,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他们参与进来自然就喜欢这样的课堂了。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为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促进学生之间能有效地沟通。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

第三,要有足够的耐心对待课堂,孩子小,他们的思维不是很快,我们有时候就需要等待,老师

能够认真听孩子讲完一句话或者一段话也许就不是你起初理解的意思了。这就要求我们恰当处理生成与预设的关系,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中缺一不可,但是也许有时候的生成出乎我们的意料。因为如此,我们更要认真的研究生成和预设,预设体现对文本的理解,生成体现对学生掌握程度的认识;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掌握好它会对课堂教学有很大和帮助的。

(二)合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在地处相对偏远的农村,教育资源也相对薄弱,在这种情况下,到最后高考的时候,全国所有的考生至少是一个省的考生不管是生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却都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为了缩短农村与城市教育质量的差距,国家给各个农村学校配备了远程教育接收系统,在上级的不定期检查或抽查下以及指导下,大多数学校都能够按时按量的完成接收任务,接收的资源非常丰富,有课堂教学资源,比如相关PPT、文章对应动画、FLASH制作的生字,有提高教师素养的资源,还有一些专家的教案范例。就仅仅说课堂教育资源的内容,都是非常全面的,各个年级的每一课内容都有,孩子们特别喜欢这些有声有色的资源,能够调动全心他们很大的积极性。

然而,这样优越的资源可能会因教师计算机水平薄弱或者多媒体教学教室有限不能够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人往高处走,好多优秀的老师都选择了“上调”,也就是往城里调,农村小学的教育资源本来就是不均衡的,近年来,虽然有城市老师和农村老师对调一两年下来支教,但是他们就像是游客旅游一样,待的时间并不长,不能作为学校长期的教育资源。那么利用好现有资源是最重要的。

(三)最大效率的利用多媒体资源

多媒体能够很好调起孩子的兴趣,因为利用这项资源上课,学生首先从感观上有了一定的认识,看到了动画,听到了声音,而不是面对的硬生生的课文,枯燥又乏味。尤其是低年级的课文,很多内容过都有相关的动画,通过非常直观的学习就可以达到目的。

二、教师观念的转变

李秉德在《教学论》中指出“教学是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 ②。那么很显然少不了老师的参与,而且老师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直以来对教师都有这几方面的要求,第一,对所授课程要有严谨的态度。即每次课前认真备课,保证授课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正确性。第二,对教学过程要严密组织,做到周密思考、张弛有致、紧凑有序。第三,教师对教育对象要严格管理。从上课起立的站姿,课堂上的坐姿和眼神、回答问题、操作练习等,都要严格要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从而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然而,要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老师还应该让自己教学语言有艺术性、教学方法要有灵活性、教学过程要有情感性、教育手段要有策略性。

在新课程的要求下,老师的定位又有了一定的变化。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优化课堂教学中起主导而不是主导作用。在这个信息高速路发达的社会,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

且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业务素质的优劣,对课堂教学最优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种教师业务、理论、实践培训活动,努力成为一个教学素质好、基本功扎实、教改意识强、课堂教学最优化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不要用自己任教时间长短,对原来教材的理解去按经验教学,认为传授完知识,就完成了任务。而应该通过课堂教学,认真关注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会不会学”,用这样的理念去指导自己的教学。能够在课堂上做一个引导者,孩子心理健康的辅导者,课后还能做他们的朋友。

三、培养自信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老师都很关注教学过程,努力的把学生的目光、注意力、情绪、思维集中到课堂上来,可是往往会忽略有的孩子因为回答问题不正确的低沉情绪,如果没有及时发现,久而久之,他们变得胆怯,害怕再一次回答错误,慢慢的很有可能变得没有自信,导致对学习产生厌恶;然而,要是处理得当的话,反而会促进教学质量的。所以作为老师一定要关注孩子的各种高情绪,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积极的情绪需要鼓励,消极的情绪则需要正确的引导。

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育改革的核心主题是有效教学、提高课程质量,这就要求我们一如继往的加强有效教学的力度。

参考文献:

[1]李晓东,赵群.教育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余文森.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有限公司,2011.6

[3]李俊华.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佳木斯技师学院.

[4]包涵.关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J].科学教育,2011年第2期.

[5]郑传芹. 布鲁纳:皮亚杰理论的忠实继承者一一论布鲁纳对皮亚杰智慧发展理论的继承性 [J]. 郧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一九九二年第四期(总第36期)

[6]陈雅丽,谢国文,王建春. 有效学习理论基础的研究[J].

[7]王伟廉. 中国高校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困干年回颜[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1999年第l期

[8]林军. 建构主义理论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尝试应用[J].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22卷第3期,2010年8月

第11篇

一、以理念塑师表,打造优质队伍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要打造学校品牌,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的使命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知识和文化,更重要的是必须有自己的道德准则,因为学生的成长需要高尚健全的人格去影响。一名教师可以教学能力不怎么样,但是良好的师德却是万万不能够缺少的。为此,我们把强化教师的角色意识做为重点工作常抓不懈,我校根据教师的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对教师进行师德培训,不进行一刀切式的急功近利的说教,让老师在愉悦的心境下受到教育。力争让教师对职业责任在思想上承认和自觉认同,把它转化为认真履行的道德义务,落实到教师的全部实际行动中,真正做到热爱学生,对学生负责。并坚持把热爱学生和对学生负责看作教师的责任。同时,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以制度约束教师的个别行为。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必须模范地遵守职业纪律,准确把握为人师者的言行态度,管得住自己,认识到学校无小事,事事寓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表率。

我们还时时抓住当前的形势,组织教师学习法律法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新说和榜样模范教师的先进事例等,使教师认识到自己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师表风范,爱生乐教,勤奋工作,勇于创新,乐于奉献。我们经常召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师德演讲会、支教教师座谈会、共谋学校发展的教师代表讨论会、家长意见征集会等,这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师德觉悟和思想素质,也增强了每个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以活动为载体,营造育人氛围

对孩子进行全方位的思想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变的主题,活动是载体,更是德育的生命力,在活动中,教育和感染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使得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学校以“国学经典”教育内容为主题,全面提高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一是以养成教育为主线。认真学习《弟子规》、《三字经》、《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文明健康的行为习惯。二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开展“各种”活动:每月开展一次主题班会;每周举行一次国旗下的讲话;每学期组织一次全校性的教育活动。三是以生存教育为基础。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自我呆护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通过加强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四是以法制教育为保障。利用我校条件,通过举办讲座、观看展览、主题班会、法律宣传、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

学校还结合重大节日,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如三月学雷锋活动,孩子们走出校园清扫白色垃圾,并不断把新的内容丰富到雷锋精神之中;四月份安排学生到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缅怀烈士们的丰功伟绩;十月份开展“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比赛等。在克服“三乱”(乱说脏话,乱丢垃圾,上楼乱跑),达到“三管”(管口、管手、管腿),做到“三心”(孝心、爱心、热心)等方面,都一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学校还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并形成了学校的“绘画组、舞蹈组、鼓号组”等大型体育艺术传统盛会。这些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目的的素质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所以说:活动育人,活动塑造人。

三、以环境促成长,筑造文化校园

校园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是净化孩子们心灵的殿堂,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创设一个“时时爱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很重要。

我校占地面积7282平方米,是一所环境优雅的花园式学校,为了打造精品校园,促进师生身心的和谐发展,让校园的一草一木,一墙一角都体现浓厚的人文色彩,我们从净化、绿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学校实行值周生和大队委卫生执岗制和班级卫生评比制度,每天例检两次。政教处有专门教师随时进行检查,卫生不留死角,为师生创造了一个整洁干净的学习环境。

学校特别注重校园的文化建设,教学楼的主墙上校风是:“和谐、文明、求实、进取”;教风是:“严谨、笃学、敬业,爱生”;学风是:“诚实、勤奋、乐学、多思”。并将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予以最精炼的归纳,彰显在一进教学楼内最醒目的位置,并不断向学生解读其内涵。在教室的楼道长廊内端正张贴的名人画像;悬挂在办公室两旁的格言警句;三楼、四楼的学生的作品,“让民间艺术之花绽放”的剪纸;学生的书画作品构成了一道人文的景观;优美的文化长廊滋养学生心灵,启迪学生智慧,激励学生成长。楼道墙壁上张贴的“上下楼梯请靠右行”提示着孩子们要养成良好的上下楼习惯;教室高悬的国旗,《规范》、《守则》让每一堵墙壁成为无声的语言,让每一处空间都成为教育资源。

学校还营造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开展了“读书打造书香校园”活动。每天早晨,孩子们一进教室就手不释卷开始接受古圣先贤的教诲,汲取经典文化的营养。每天早晨7:40孩子们诵读《弟子规》、《三字经》,上课前演唱手语《三德歌》,正是在这样的诵读声中和歌声里,让孩子知道了日常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各种规则,更教育孩子如何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诚实守信,如何饮食起居,穿着打扮,怎样做事,怎样做人,如何读书,经过两年的实践,孩子们不仅在口头上能熟背于心,由知到行,而且达到了学以致用。即积累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培养了健全的人格,又为孩子今后的成人成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校还有健全的教育阵地,如红领巾广播站,孩子们根据各个月份不同的节日,开设了“好人好事”、“佳文共赏”、“知识天地”、“法律法规”等多个栏目,由队员们自己投稿、辅导员采编,每周一、三、五播出。广播站为培养队员们的创新实践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阅览室、黑板报、宣传栏、橱窗每月有更新,让师生们在驻足观赏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受到思想渗透。

四、以家校为纽带,创造教育合力

校园环境虽然重要,但家庭教育同样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家长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沟通,紧密配合,形成合力,才是发挥教育的最大作用,才能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12篇

“小组合作,差异教学”是基于差异发展的小组合作,是在对学生进行差异评估、实施动态分层基础上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差异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多元化”,即“问题的多元化”“合作的多元化”“评价的多元化”,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发展。本文以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力的存在》一课为例,谈谈“小组合作,差异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运用,以供同仁借鉴。

二、“小组合作,差异教学”的运用策略

1.教师出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

这是“小组合作,差异教学”的第一阶段,也是“小组合作,差异教学”能正常开展的前提。在这个阶段,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呈现相关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需要指出的是,为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教师呈现的问题应该是多元化的。多元化的问题可以是阶梯式问题,可以是开放性问题,也可以是“问题串”,以便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问题的内容、难度、角度和数量作出不同的选择。比如对于阶梯式问题,A等生要求必须思考完成所有梯度的问题,B等生则要求完成较低梯度的所有问题,C等生则只需完成其中一个或两个最低梯度的问题;对于开放性问题,A等生要求尽可能从更多的方向、运用更多的方法去思考解决问题,B等生的要求可适当降低,C等生则只需对问题有一个基本的思路即可;对于“问题串”,A等生要求必须思考完成所有问题,B等生则要求完成部分问题,C等生则只需完成其中一个或两个问题。同时,为了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教师要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充分地、独立地进行思考、分析,从而为后面的合作学习打好基础。例如,在《力的存在》一课的教学中,为帮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这一难点,可设置这样一组阶梯式问题来加以突破:1.找一找,教师要求学生尽可能地利用桌上的器材(两个气球、一块木块、一个弹簧、一辆绑有磁铁的小车等)来显示力的存在,同时要求每组学生把实验过程和现象写在软黑板上;2.理一理,即对步骤1的实验现象进行整理、归类,通过横向比较,归纳出力的作用效果;3.议一议,即对步骤1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讨论,通过纵向比较,概括出力的含义。实际教学中,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可要求每一小组的A等生必须思考完成全部三个问题,B等生至少完成前面两个问题,C等生则重点完成第一个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又如,“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知识点,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过于抽象,为帮助学生理解,可通过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或设计实验验证“力的作用的相互性”来增加学生的感性经验,从而突破教学难点。实际教学中,对于C等生,要求他们能列举出1~2个生活中的实例即可;对于B等生,则要求他们在列举实例的基础上能设计出一个实验验证“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而对于A等生,则要求他们至少设计出两个不同类型的实验。通过这样的安排,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不同的选择,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差异发展。

2.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这是“小组合作,差异教学”的第二阶段,也是“小组合作,差异教学”的关键。在这个阶段,教师要求各个小组针对第一阶段提出的问题,在每个成员独立思考分析的基础上,展开充分的合作交流,教师则对各个小组进行巡视指导。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性,会导致一个小组内部各个成员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对事物的理解、认识的深刻程度和学习进度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充分的、多渠道的、多元化的合作。这种多元化的合作不仅包括组内同一层次学生之间(比如A等生与A等生之间、B等生与B等生之间)的交流,还包括组内A等生对B等生、C等生的帮教。必要时,整体水平较高、学习进度较快的小组可派遣1名A等生到整体水平较弱、学习进度较慢的小组“支教”,或者整体水平较低、学习进度较慢的小组可把本组内的所有成员分散到其他小组“进修”,以实现各个小组的均衡发展和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同时,为了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教师要及时对学生施与充分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其中包括面向全体学生的“面”的指导,也包括面向部分学生(一般是同一层次的学生)的“线”的指导,还包括针对学生个体的“点”的指导,从而使不同的学生能充分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例如,上述第二个活动,要求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或设计实验验证“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对不同学生的要求主要限于问题数量上的多少和难度上的高低,因此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教师应要求学生开展组内交流,包括同一层次学生之间的交流和A等生对B等生、C等生的帮教。相应的,教师对学生的帮助除了面向全体的“面”的指导外,主要是针对学生个体的“点”的指导。但是在上述第一个活动中,教师设置的是一组阶梯式问题,对不同学生的要求不仅限于问题数量上的多少和难度上的高低,还包括问题内容上的不同,这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开展组内交流,还要创设条件鼓励不同小组同一层次学生之间开展交流;相应的,教师对学生的帮助还应包括面向各个层次学生的“线”的指导。

3.全班展示评价,师生总结深化

这是“小组合作,差异教学”的第三阶段,也是“小组合作,差异教学”的深化。在这个阶段,教师要求各个小组对第二阶段合作交流的成果进行展示,同时给予及时的、恰当的评价。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学生个体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差异性,进行的展示和评价都是多元化的。展示和评价的多元化是指:对于难度一般的问题,往往由各小组的B等生甚至是C等生进行展示,而由A等生进行评价,这样既促进了B等生、C等生对问题的理解,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培养了A等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和评价能力;而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由该小组的A等生进行展示,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评价,这样既降低了B等生、C等生的难度,又激发了A等生的潜能,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展示时,各个小组可以派出1名代表进行展示,也可以派出2~3名代表进行展示。在展示过程中,组内其他成员可以纠错补充,必要时教师可帮助展示和评价。评价的方式包括肯定性评价、鼓励性评价、启发性评价、补充性评价等。同时,为了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教师应对学生展示的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和适当深化,从而使全班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例如,上述第一个活动,考虑到设置的是一组阶梯式问题,因此在小组交流结束后,教师可先选择小组C等生进行展示,展示他们对第一个问题思考、交流的结果,组内其他成员补充,其他小组评价;在此基础上,再依次选择B等生、A等生分别展示他们对第二、第三个题思考、交流的结果,同样的,由组内其他成员进行补充,其他小组评价;最后,教师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总结深化,从而使学生充分理解力的概念。通过这样的教学,既激发了每一个学生的潜能,给予他们锻炼和表现的机会,又利用了学生之间的差异,实现了差异共享。但是在上述第二个活动中,考虑到设置的是一个开放性问题,教师可鼓励小组B等生进行展示,组内其他成员补充,其他小组A等生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教师再适当总结深化。这样的安排,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差异发展,还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不同的教学内容,“小组合作,差异教学”的操作方式会有所不同。限于篇幅,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作者:王建桥 毛国永 单位:浙江慈溪市慈吉中学 浙江慈溪市附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