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智慧旅游的概念

智慧旅游的概念

时间:2024-04-10 11:32: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智慧旅游的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智慧旅游的概念

第1篇

在本世纪,“智慧旅游”形式开始问世,企业与政府都对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与物力,使该项旅游方式得到了迅速的崛起。这种旅游方式是建立在现代信息基础之上的,不仅服务更加智能,而且整体服务更加人性化、时尚化,更加符合现代人的旅游需要,可以预测,这一旅游模式的发展空间不可限量。

一、智慧旅游

所谓“智慧旅游”就是一种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对行政管理、旅游体验以及产业发展提供相应应用的旅游方式。这种方式的运用,可以使旅游物理资源以及信息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更加深度化,是一种对民众以及企业等进行服务的新型旅游模式。这种旅游会利用信息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优势,为旅客提供互动式的旅游体验模式,而一体化信息管理是其开展的主要保障。其最大的特色,就是能够有效带动旅游产业创新,使整体旅游产业结构能够得到更好地优化。简单而言,智慧旅游可以让旅客通过互联网来对旅游项目进行体验,旅游安排更加自由化、智能化。

二、旅游信息服务视角下的智慧旅游

旅游信息视角下,智慧旅游的内涵有所不同,更加注重人性化旅游服务。强调旅游行业在提供信息服务时,要时刻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原则,应根据游客的实际需要以及相应情况,来对旅游产品进行制定,有效提高每位旅客的满意程度。同时,还应不断对行业进行创新,要利用智能化技术,建立起专业的旅游网络信息收索平台,并要随着时代要求的变化,不断推出不同的新旅游产品,要对旅游信息服务不断进行优化。例如,旅行社可以利用微信以及其他民众常用的网络平台,来对旅游产品进行推广,并要提供免费的旅游手续办理业务,且要按照很旅游公司自身的经济实力,推出一些下单优惠政策,来刺激民众进行消费。这样不仅能够对相应的旅游服务进行优化,提高服务的便捷度以及速度,同时推动旅游竞争合理化发展,保C旅游行业的良性发展。此外旅游信息服务视角下,智慧旅游还体现在科学化的管理上。在实施智慧化旅游之后,相关单位会对各地的旅游信息以及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化整合与管理,要根据旅客年龄、身体情况、喜好以及经济能力等内容,设计出相应的旅游线路,真正实现科学化的资源规划。

目前国内已经有很多“智慧旅游”的实例,像杭州雷思信息科技公司在2012年便推出了一款导游手机软件。这款软件可以代替真人,通过科学经纬度勘测方式,来对景点进行讲解,实现了“移步换景”手机旅游服务。同时这一软件,也为Google离线地图的使用奠定了基础。用户只需在网络环境下对景点数据进行下载,再打开手机中的GPS功能,就可以摆脱网络环境的限制,软件就可以自动开启语音导游服务,而且还可以提供周边餐饮以及购物等相关信息,极为智能。

笔者这里所论述的概念是基于国内旅游信息化发展基础之上的,与国外智慧旅游概念有所差异。世界旅游组织认为,智慧旅游应是以道德、清洁以及绿色与质量四部分服务内容为主的,在旅游者需求部分以及信息技术融入部分有所忽略,整体概念较为宽泛,相对较为注重对旅游部分技术应用的指导。而国外一些学者认为智慧旅游是一种城市与游客之间的关系,是运用高科技术帮助游客对城市旅游活动进行参与的一种方式,更加偏向于社会学层面,但却对移动技术过分强调,对于云计算以及其他方面的技术涉及较少。相比之下国内对于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智慧旅游的概念解析更加具体,重点出游客能够享受到的现代化旅游服务有着较为清晰的分析,涉及到的层面问题也较为丰富,对于具体执行与理解而言,极为方便。

三、智慧旅游为旅游行业带来的改变

(一)旅游机构的转变

现代旅游机构为了提高办公效率,保证工作形式能够与时展保持一致,很多机构都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办公模式,旅游业务以及管理活动都运用到了大量的信息技术,整体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且与传统旅游管理方式相比,现代旅游更加具有针对性,服务也更加人性,会对旅游主体整体动态以及相应的服务质量进行监控与管理,会按照旅游发展情况,及时、准确为旅游主体提供相应服务,整体旅游服务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智慧旅游的应用,可以通过相应技术对旅游主体需求以及其他方面的情况进行精准分析,这对于营销策略制定质量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目前旅游机构会运用大量信息技术,来对旅游产品以及周边商品进行推销,这种传播方式打破了以往单一的营销模式,视频、图片等新颖的旅游宣传模式,可以有效吸引到更多的客户,能够挖掘出更多的潜在客户,切实扩大旅游产品市场。此外,智慧旅游的推广,也带动了手机APP软件的发展,手机旅游软件的种类更加丰富、功能更加全面,有效促进了旅游机构用户量的增加,整体类型种类正在朝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二)旅游主体的转变

由于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现代旅游主体的旅游表现行为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传统的旅游过程都是以旅游公司直接指定的,内容较为统一且可变性不强,而现代旅游极为智能化,可以为游客提供几乎自主式的旅游方式,旅游主体会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对旅游活动以及旅游景点进行选择,旅游公司对于主体的限制程度正在逐渐降低之中。而且对应着不同的旅游主体,智慧旅游会为其提供着针对的旅游行程安排,并会按照旅游主体需要,第一时间对行程进行更改,且更改手续较为简单、更改速度相对较快。同时旅游主体对于旅游体验的分享也会更加多元化,旅游主体可以运用拍摄的方式对旅游全程进行记录,同时还可以利用社交软件平台,来对自己的旅游过程以及旅游心得进行分享。而且在进行旅游景点选择时,旅游主体还可以通过三维软件虚拟实境进行体验,旅游选择会更加准确。

四、旅游信息服务下,对于智慧旅游的评价

通过上文对旅游信息服务下智慧旅游相关内容的论述,使我们对智慧旅游服务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使我们对智慧旅游有了更加客观的评价。就旅游信息服务层面而言,智慧旅游模式的运用,一方面有效提高了旅游信息行业的管理效率,实现了人性化的旅游行业发展方向,各旅游公司都会以旅游主体需求为主,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服务,服务项目与服务方式更加灵活、多变,能够最大限度对用户需求进行满足;一方面可以对旅游行业的发展进行辅助,会对信息手段进行灵活运用,从而对客户信息进行更加科学化的统计与分析,为各项服务的开展提供可靠数据,可以切实对旅游信息服务进行优化;另一方面,虽然这种旅游模式的运用,为我国旅游行业以及信息服务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优势,但由于这种方式源于西方,与我国的国情还有着一定的出入,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需要不断进行调整与完善。所以各旅游结构与旅游行业不应对该项模式进行盲目使用,要按照实际的旅游行业发展情况以及客户情况,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智慧化旅游方式。同时相关人员还应按照各地旅游资源情况以及当地旅游特色,来对旅游产品进行设计,以保证在各种科技手段的利用下,旅游信息资源可以得到更好地融合,使智慧化旅游可以得到更好地发展,真正形成中国本土化的智慧旅游模式。

五、结语

第2篇

一、智慧旅游概念

关于智慧旅游的概念,众说纷纭。国际上比较注重游客与旅游的深层次关系以及智慧旅游给旅游业带来的整体效益。Molz(2012)把智慧旅游定义为使用移动数字连接技术创造更智慧、有意义和可持续的游客与城市之间的关联。而国内学术界更注重“技术管理”给旅游带来的效益,以张凌云、史云姬为代表的“管理变革论”,认为智慧旅游是以改善旅游体验、创新旅游管理、优化旅游资源配置为目标,进而提高旅游行业管理水平、扩大行业规模的现代化工程。龙毅等认为:智慧旅游是伴随智慧地球与智慧城市的提出而产生的一个新概念,主要强调与互联网、物联网相结合,实现对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实时感知和提供主动、智能化的服务。所^智慧旅游,就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游客就可以借助方便携带的智能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网络主动感知旅游资源以及信息。综上,对智慧旅游的各种表述均传达这样一个中心思想:通过互联网整合资源满足游客需求,从而达到促进体验与互动、提供便利的目的。旅游本身就是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体,对于各行业的粘合度极高。因此,创建智慧旅游云管家体系是一项多向交互、动态复杂的系统工程。

二、智慧旅游现状

我国自2014年以来将智慧旅游的建设提上日程,各地政府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在当地建立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其中以2015年11月上线“南京智慧旅游游客助手”为杰出代表。该平台分为资讯、线路、景区、导航、休闲、餐饮、购物、交通、酒店九大板块,为游客提供了景区介绍、活动信息、自驾游线路、商场促销活动、实时路况、火车票等旅游信息。纵观各地建立的智慧旅游平台,能在景区内为游客提供实时反馈信息的并不多。随着出游旅客数量的逐年增加,景区负荷也不断加大,特别是在黄金周时期,真可谓人山人海。许多景区内小景点均排起长龙。有些景区门口虽有滚动电子显示屏告知游客参观此景点需要多长时间,但往往是需要游客走近该景点才能看到,这在无形之中就浪费了游客很多的时间。因此,加强景区实时反馈系统建设对于以通过线上平台满足游客需求,加强体验与互动,提供便利的智慧旅游来说,至关重要。

三、加强景区实时信息反馈系统建设的意义

景区实时信息反馈,这里主要指景区内各小景点的参观人数及排队时长反馈,这一点在国内许多景区均有所欠缺。对于游客来讲,控制好每个景点的游览时间,合理避开排队等待的时间,无疑非常重要。因此,针对目前众多学者对如何构建智慧旅游云服务体系的探讨,笔者认为,加强对游客提供景区内实时信息反馈应占据重要地位。目前国内旅游市场上,除上海迪士尼能在游客手机客户端下载的官方APP上显示每个游乐项目需要等待的时间外,其他景区很少重视到这一点,而这却又是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实实在在需要了解和获益的。国内旅游井喷式爆发,旅游景区逐年增加,如果能让游客提前获知他们想要游览的项目需要等待的时长,那不仅可以让游客合理规避拥堵的烦躁,减少旅游途中的郁闷心情,还可以节省排队的时间,让游客在有限的旅游时间内享受到更多的旅游体验,从而大大提高旅游愉悦度和满足感。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引用旅游大数据,加强景区实时信息反馈,在提高游客满意度的同时,增加景区的核心竞争力。

四、加强景区实时信息反馈系统建设的关键

智慧旅游的核心是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因此,对信息的更新速度予以实时监控就显得至关重要。加强景区实时信息反馈系统建设,提高旅游活动的便捷性、旅游管理服务工作的精准性以及旅游资源利用的高效性,为提高游客旅游体验,提升游客对景区的满意度奠定基础。智慧旅游强调的是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电子平台,旅游信息的及时、准确是旅游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让游客通过手机客户端准确了解景区内各小景点的游览人数和需要排队的时长,需要各景区范围内加强小景点入园人数的统计,并应用于线上平台,反馈给游客。让游客对接下来的行程准确及时地了解安排。

五、结语

第3篇

关键词:智慧旅游;毕棚沟;开发建议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8.011

1 智慧旅游的概念

IBM公司在2008年首先正式提出的“智慧地球”的概念,提出以一种更智慧的方式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变政府、企业和人类间的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以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化三个方面为特征。随后,国务院在2009年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提出为了使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建立健全旅游信息服务平台,促进旅游信息资源共享,信息化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国内许多城市如南京、成都、上海、深圳等都启动了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实践,不少旅游景区也开始了智慧景区的打造,“智慧旅游”应运而生。目前,关于智慧旅游的概念,在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的定义,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黄超、李云鹏(2011)认为智慧旅游是通过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借助互联网和上网终端,及时旅游资源、及时了解旅游经济、及时安排旅游活动和调整工作与计划,从而实现对各类旅游信息利用。金卫东(2012)认为智慧旅游是一种以互联网、云计算等高科技为手段,以智能手机、计算机、智能终端等多媒体作为媒介向公众提供更加丰富、广泛的各类旅游服务的综合性旅游方式。张凌云(2012)综合众多学者的观点,提出智慧旅游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提供高品质、高满意度服务,而实现旅游资源及社会共享与有效利用的系统化、集约化的管理变革。类似的研究还有叶铁伟(2011)、鲍豫鸿(2011)、沈萍(2012)、姚国章(2012)等。综合众多学者的见解可以发现,目前对于智慧旅游概念的界定主要是从旅游者的吃、住、行、游、购、娱等需求为出发点,通过采用先进的应用互联网、云计算、4G通信、三网融合、GIS等“智慧技术”技术手段,整合优化旅游资源,以增强旅游体验,改善旅游服务,创造更大价值为目的的新型旅游模式。

2 开展智慧旅游的意义

对于旅游者而言,开展智慧旅游能使旅游者在旅游活动前就能够更直接、快速的获取旅游地相关的信息,方便开展预订服务,并且制定其特色路线,在旅游过程中及时实现信息的查询、交通状况、景区导览甚至紧急救援信息等,帮助旅游者提升旅游体验,旅游活动结束后,更能及时真实的反馈旅游感受,为其他旅游者提供有用的借鉴。对于旅游企业来说,智慧旅游可以为之提供一种更高效的营销模式并且带来较大的客源,通过智能化手段的运行,企业能及时的追踪景区内各种活动数据,管理人流、车流等及时状况,了解游客的需求变化进行景区综合数据的分析,通过旅游者的在线反馈和评价,获取景区满意度数据等。对于政府部门而言,智慧旅游的开展可以使旅游市场监管、旅游信息与其他公共服务信息共享,有效地宣传当地的旅游资源,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实现指挥决策、实时反应、及时预测和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做出最优的城市发展和管理决策。

3 智慧旅游背景下毕棚沟景区的开发建议

3.1 毕棚沟旅游景区简介

毕棚沟风景区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距成都198公里,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阿坝州第一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也是中国最大的红叶景区之一――米亚罗风景区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东连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接小金县四姑娘山风景区;北接米亚罗、古尔沟温泉,并与阿坝州四姑娘山、卧龙共同构成“大熊猫走廊世界遗产地”。景区以原始生态和奇山异水为主要自然特色,原始森林、湿地草甸、高原湖泊、溪流瀑布、终年冰川、千年雪山、彩林红叶、峡谷温泉构成了毕棚沟的景区“八绝”,充分体现了构成了其山雄、水异、林秀的特色。

第4篇

摘要:智慧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是旅游自身发展与管理提出的新需求。本文介绍了智慧旅游的概念、特点及其主要作用

>> 创意旅游: 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发展新趋势 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模式探讨 新常态思维下黔东南村寨旅游改革发展的SWOT 黔东南地区苗族建筑元素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以风水学说中的科学理念对黔东南民族古村寨的审视 城镇化背景下黔东南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融合发展模式探析 大数据时代黔东南州智慧旅游开发研究 黔东南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黔东南要开启“智慧旅游”新模式 增权理论在民族村寨生态资源扶贫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黔东南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探讨 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初步研究 预警原则:民族村寨旅游预开发的实证研究 基于社区参与的海南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研究 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关于黔东南民族山区耕地闲置问题研究 黔东南苗岭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质旅游导游问题系统研究 基于黔东南地区“行”概念的乡村旅游项目开发视觉设计研究 广西少数民族石饰艺术元素在传统村寨中的传承与应用研究 巴泽尔产权模型在少数民族村寨资源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re=sph.

[2] 邬贺铨.信息化与城市建设和管理[J].信息化建设,2010(6):12-13.

[3] 张凌云,慧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J],旅游学刊,2012(5).

[4] 吴平,吴文清. 侗歌大歌之乡――黎平中罗村[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6(3).

[5] 周燕玲.我州14个村寨入选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EB/OL]. http:///html/2014/qdnnews_0607/117754.shtml.

[6] 郑耀星.福建省乡村智慧旅游发展创新策略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 ,30(8).

第5篇

【关键词】智慧城市 智慧旅游 运营模式 体系

旅游业流动性强、环境复杂、信息量大的特点都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游客可以与网络实时互动,随时改变旅游策略,既方便又高效,满足了游客对旅游的高要求。下面对智慧城市框架下如何进行智慧旅游进行研究。

一、智慧城市智慧旅游概念

智慧城市是将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中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智慧城市的主要特征就是基于大数据的应用,营造出有利于创新的生态网络。智慧旅游是衍生与智慧城市的新兴概念。国家也积极开发智慧旅游的相关技术支持者智慧旅游的发展。

智慧旅游的智慧主要体现在服务智慧、管理智慧和营销智慧三个方面。服务智慧:通过信息组织呈现给游客实时的旅游信息,能帮助游客更好的安排旅游计划。管理智慧:智慧的管理体现在时效性,摆脱传统的管理模式,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及时掌握游客和旅游企业的信息,做到实时管理的转变。营销智慧:旅游企业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数据分析,挖掘出旅游热点,及时改变营销策略,从而推动旅游业的营销创新。

二、运营模式研究

(一)自主运营模式

自主运营模式的特点是一体化运营,项目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全部归一个组织所有。自主运营模式包括政府运营模式和企业运营模式两类。

1.政府运营模式

政府运营就是项目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归政府所有。项目的投资、经营管理和维护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全部由政府负责。政府运营模式的好处在于社会公益性强,促进智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但投资量大,且不会在短期内产生经济效益,又要求政府有较强的运营管理能力,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的要求也较高。总而言之是一份很有风险的公益建设。

2.企业运营模式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通过满足智慧旅游的要求,遵循市场秩序,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并从中获取利润的一种经营模式。它与公共性物品不同,具有一定过得竞争性和排他性,且要求经济效益的收入,这就需要强大的市场需求才能继续经营。企业要承担所有的运营风险,需要良好的资金实力、经营经验和运营管理水平。

(二)联合运营模式

自主经营模式有时无法顺利的运转,需要多个主体的有机结合,来保证项目的运营。联合运营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是以政府与企业共同投资运营的多种方式呈现的。

1.政府资助,企业特许运营

这种模式是政府和企业共同运作的运营模式。通过政府投资,将运营管理交付给企业去进行,使两方共同获益。不仅能够带来经济收益,还能为构建良好的公共服务提供一个平台。例如“畅游北京”网站就是运用这种运营模式,政府出子,与某网站公司签署协议,在遵循市场秩序下进行网站的运营,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具有权威性和公益性的智慧旅游服务网络。

2.政府投资,业务外包

这种方式是将运营工作的全部或部分委托给公司,自身不直接参与项目经营的模式。政府主要负责相关规则的制定,发挥管理职能,适时的提供支持和帮助。

根据外包的程度,可以分为全部外包和部分外包。全部外包对委托公司的要求较高,要在认真衡量其经验、能力和信誉等方面后作出最优选择。部分外包相对风险较低,要求运营公司能够权利配合,保证项目的顺利运转。

(三)其他运营模式

除了自主运营和联合运营,智慧旅游的运营模式还有社区运营和行业协会运营等。社区运营模式是在政府政策的指导下,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针对性的提供智慧旅游的信息和方案,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的智慧旅游服务。行业协会在我国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与行业协会合作可以推动智慧旅游的建设和运营,如建立美食文化协会和旅游协会。

三、智慧旅游运营体系

(一)从游客角度

游客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旅游企业服务的对象。通过专门人员对云计算海量的信息资源库的实时更新,可以让游客轻松查找旅游相关信息,还可以在网上进行预订和购买,让旅游体系与银行进行产业连接。借助旅游网站的互动平台还可以对旅游进行投诉,满足游客售后服务的要求。

(二)从旅游企业角度

旅游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经营,智慧旅游的营销手段不仅能节省成本,还能做到扩大对外销售,为旅游企业拓宽的营销渠道。旅游企业将自己的信息放到智慧旅游云数据中心,能够节省服务器等设备的维护成本,还能让游客第一时间看到自己的信息。

四、总结

智慧旅游是“十二五”时期产业升级的重要表现,是借助信息化发展的成果。要正确引导智慧旅游的发展,充分利用网络的时效性和大信息量的特点,将旅游业引向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王德红.智慧城市框架下智慧旅游的运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2]杨晓红.基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智慧旅游发展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4(02).

第6篇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截至2016年4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7:31亿户,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普及,使旅游业与信息行业进一步融合,促进了智慧旅游的开展。

智慧旅游

自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这一全新概念后,“智慧旅游”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智慧旅游的概念。智慧旅游也称智能旅游,它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将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应用到旅游体验、产业发展、行政管理等方面,高度系统化整合和深度开发旅游物理资源和信息资源,用于服务公众、企业、政府等全新的旅游形态。

智慧旅游相关技术。智慧旅游的关键技术包括宽带网络、无线WIFI、物联网技术、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多元数据库技术、数据挖掘和数据融合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这些技术为整个系统提供技术支撑,使智慧旅游成为可能。

通信网、互联网、物联网构成了泛化的网络。云计算的核心思想,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对其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向用户提供按需服务。“云”中的资源可以无限扩展、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按使用付费。

京西百渡休闲度假区智慧全域旅游开展现状

2016年9月,首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涞水、易县、涞源三县成功举办,京西百渡休闲度假区不仅成为保定及河北旅游的新名片,为“京畿福地、乐享河北”旅游品牌走向全国乃至世界打响了“头炮”,更成为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打造多业态布局新型旅游度假区的典范。

本文仅以其中两个典型项目――野三坡和太行水镇来分析京西百渡智慧全域旅游。

智慧野三坡。“智慧野三坡”,是野三坡管委会从景区管理、游客服务、营销体系、大数据应用和数字体验着手,打造“一张网、一朵云、五大平台、二十六个应用”的旅游新项目。

野三坡智慧中心是野三坡智慧景区建设成果的集中体现。景区工作人员通过指挥大厅大屏能够实时浏览景区、停车场视频监控信息、基于GIS平台进行设备集中管理和综合调度指挥。景区内32个监视器实施监控全景区所有监控点。

野三坡景区还开启了游客一站式服务,包括旅游官网门户系统、景区APP系统、微信公众号系统,可以满足游客对景区概况、行程规划、旅游综合服务、个性化服务、互动交流五方面的需求。

走在野三坡的景^大道上,随处可见LED显示屏,停车场有车辆出入景区自动识别、自助缴费服务,全域实现免费WIFI覆盖和4G网络互换。景区100个巡更点,采用RFID技术、GPRS移动通讯技术,达到对景区巡检人员工作状态和景点现场的有效管理,真正实现智慧景区、智慧旅游。

新业态项目太行水镇。“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太行水镇位于京津冀一体化核心区的全国首批区域旅游示范县易县安格庄村。该项目建有原乡风格特色街区,是一个集太行民俗体验、乡村美食、艺术展示、体验娱乐、风情客栈、休闲农场、房车露营、土特加工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京西百渡休闲度假区智慧全域旅游的启示

突破行政区划分割开展全域旅游。打开京西百渡旅游地图,自西南向东北依次是涞源、易县、涞水三县。突破行政区划分割,整体打造全域旅游,这在我省历史上是第一次。通过打造206公里的风景道,串联起涞易涞6600多平方公里全域旅游,形成区域联动态势。

八十七个新业态项目。“推动旅游产业化,就要做成全产业链的旅游经济。”省旅游委规划处负责人介绍,借首届省旅发大会契机,充分发挥“旅游+”的融合发展功能,京西百渡谋划实施了87个旅游新项目,主要打造了10种新业态,延伸了产业链条。

智慧旅游增强旅游竞争力。游客打开手机应用,机票、酒店、景点门票一应俱全。来到景区入口,扫描二维码可轻松入园,景区内的无线网络热点、高清实景、360度虚拟实景、智能导游、停车场管理等系统覆盖,大大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体验和品质。

小长假时的交通瘫痪、游客爆满是诸多景区急需解决的现实难题。通过景区内的数据中心,管理者可以知道客流量,进行车流、人流、产品流的智慧管理。

构建三大层面的智慧全域旅游框架的建议

全域旅游要求全社会参与,全民参与,实现设施、要素、功能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

本文从三大层面构建智慧旅游与全域旅游融合的发展框架。

政府层面。政府管理部门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及时准确地把握游客的旅游活动信息和旅游企业的经营信息,实现旅游行业监管从传统的被动处理、事后管理向过程管理的现代管理方式转变。政府应加强旅游数据检测系统建设、加强诚信监控系统管理、促进旅游安全保障系统建设。

第7篇

【关键词】 智慧旅游 大众旅游 新大众旅游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的快速发展,方便、廉价的出游条件催生了平民化的旅游类型——大众旅游。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缺乏灵活性的大众旅游越来越不适应大众旅游者的需求,人们越来越渴望按照自己的方式“自由”地进行旅游。智慧旅游将新一代的信息技术运用到旅游实践中来,旅游者可以利用移动云计算、互联网等新技术,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相关信息,并及时安排和调整旅游计划,这样一来,大众“自由行”的方便之门大开,一个全新的大众旅游时代正向我们款款走来。

一、智慧旅游的内涵与特征

1、智慧旅游的内涵

国外并无智慧旅游的提法。智慧旅游在我国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目前还没有对这个概念标准的、统一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概念有:马勇(2011)认为智慧旅游是以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网络、高性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张凌云(2012)认为智慧旅游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也称信息通信技术,ICT),为满足旅游者个性化需求,提供高品质、高满意度服务,而实现旅游资源及社会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利用的系统化、集约化的管理变革。智慧旅游的核心是旅游者为本、网络支撑、感知互动和高效服务。智慧旅游系统主要由数据中心、服务端、使用端三部分构成,并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和传感网等技术相互联结。云计算、物联网、移动终端通信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是智慧旅游的四大核心关键技术。

2、智慧旅游的特征

(1)高度智能化。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者的出行模式是这样的:出发前,潜在旅游者只需要将自己的需求信息输入电脑,便可了解目的地的客房、餐饮、交通、天气和人流等一系列的旅游情况,并可进行虚拟游览和体验;潜在旅游者通过网上预订,选择游览项目、旅游企业,设计制订自己的个性化行程;到达目的地后,旅游者将自己的行程规划定制到电子导览导游机中,或将旅游计划和电子导览导游软件下载到自己手机里;在游览过程中,旅游者还可以与网络随时互动交流,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更改旅游计划,由网络帮助调整行程;完成旅游行程后,旅游者可以把对旅游项目的需求、对旅游服务的意见和投诉等通过电子导览导游机反馈到旅游企业和旅游管理部门,实现网络上互动交流反馈(见图1)。

(2)信息的有效聚合。智慧旅游的应用体系包括应用层、网络层和感知层。智能传感设备将旅游景区(点)、文物古迹、旅游企业、旅游交通、旅游公共设施等设施的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连接和融合,对旅游产业链上下游运行的核心系统实时感测,将数据整合为旅游资源核心数据库,为整个智慧旅游的应用体系提供基础数据的支撑。通过统一的智慧旅游中央管理平台和旅游资源数据库,实现旅游产业链上下游各个关键系统和谐高效地协作,达成目的地旅游系统运行的最佳状态。

(3)政府、旅游者、企业、居民深度参与。智慧旅游的四大应用对象为:以政府为代表的旅游公共管理与服务部门、旅游者、旅游企业以及目的地居民。政府通过获取旅游信息、旅游公共服务信息、市场监管信息、旅游目的地营销反馈信息等多种旅游信息,实现实时反应、协调运作,及时预测和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做出最优管理决策;旅游者通过信息查询、合理线路设计、旅游预订、智能导览、门票及优惠券获取、紧急救援、投保理赔、旅游投诉等多渠道获取旅游全域/全流程的信息服务;旅游企业通过获取旅游电子商务、营销、满意度调查、行为追踪、数据统计及挖掘等相关信息,实现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不断创新,同时旅游企业还可以利用高科技信息系统创造旅游需求,并对旅游者进行知识服务,引导旅游者进行消费;目的地居民则可以享受交通、游憩、休闲等多种系统信息共享带来的价值。

(4)个性化信息服务。智慧旅游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不仅体现在旅游者可以自行设计个性化的行程,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可以随时随地与网络互动交流,并可按照自己的意愿临时更改行程;个性化信息服务还体现在对旅游安全、旅游便利性需求、旅游移动搜索等方面。比如探险旅游者遇险时可通过终端迅速找到最近的避难所、急救站等,方便救援力量迅速确定遇险旅游者位置,实施有效救援,甚至还有专门的“人员追踪系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旅游者位置。

二、智慧旅游对大众旅游市场的影响探讨

1、大众旅游的内涵

大众旅游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工业化国家,由于收入的增加、假期的延长、交通技术的改进和旅行成本的降低,广大旅游者开始流向阳光、沙滩和海滨旅游目的地,工薪阶层的旅游消费成为旅游市场的主流。大众旅游的首要特征是普通的大众都参与到旅游中来,具有廉价、便利、安全、舒适等4个典型特征。

2、智慧旅游对大众旅游市场的影响探讨

(1)个性化、高效的自助游将成为市场主流。目前人们出游方式基本上可以分为自助游和跟团旅游两种,跟团旅游因其缺乏个性化体验而受到众多追求实现自身价值和高质量体验的旅游者的摒弃。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自助游成为一种新潮的出游方式。然而,目前旅行社和相关旅游网站推出的自助游产品只是简单的“机票+酒店”组合,缺少灵活性和多样性,出发地局限性大,尚未充分利用旅游者的反馈信息资源,更谈不上与旅游者随时随地互动,预订用户往往出于省钱的目的访问网站,真正的旅游价值尚未得到体现。智慧旅游将网人合一,实现旅游者深度参与、生命体验,网络与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无障碍交流。因此,如此便捷又能体现旅游者个性化价值的出游条件,必然促使在智慧旅游环境下,个性化、高效的自助游将成为人们出游的主要方式。

(2)旅游项目、旅游活动方式异彩纷呈。信息不对称是制约自助游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智慧旅游条件下,一方面,潜在旅游者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检索到适合自己需要的高效、准确的旅游信息,可以轻松自在地安排自己的行程。信息的通畅免除了旅游者旅游过程中遭受吃、住、行、游、娱、购等后顾之忧。旅游目的地、旅游活动方式、活动项目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发展趋势。另一方面,由于智慧旅游的个性化、智能化的特征,互联网能根据潜在旅游者需求偏好,对旅游者偏好进行细分,将具有类似需求特征的旅游者深度聚集,形成个性化的群体,互联网能将适合旅游者和群体的信息随时随地地呈现给用户。信息通道畅通使潜在旅游者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更能激发潜在旅游者的创造性和出游动机,使旅游活动更具有个性化。

(3)吃、住、行、游、购、娱等各行业将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自助游使旅游者需要无障碍的旅游服务。而智慧旅游时代,旅游者只要向网络表达自己的意愿,网络将会合理推荐安排旅游者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者只需要在网络的提示下轻松进行自己的行程就可以了。因此,智慧旅游不仅将网络与旅游者紧密联系在一起,还将涉及到旅游活动过程的吃、住、行、游、购、娱等行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个性化的庞大的旅游市场的发展机会,使酒店、交通企业、景点、商店等各旅游企业必须紧密联结在一起,提供一体化服务,才有更大的发展机会,否则,就会惨遭市场淘汰。

三、新大众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的差别分析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知,在智慧旅游环境下的大众旅游,是与传统的跟团形式的大众旅游有很大区别的新旅游类型,新大众旅游除具有大众性、便利、安全、舒适等特性以外,在旅游目的地、旅游目的、出游方式、线路设计、旅游过程中线路的更改、出游时间、旅游消费等方面与传统大众旅游存在着很大差别(见表1)。

虽然从旅游者方面看,传统大众旅游与新大众旅游都是广大具有旅游权利的公民,但是新大众旅游的旅游目的地除传统景点、景区外,一间普通民居、一间古老作坊、一处闲庭别院、水井、农田、校园、花卉、时装、寻常百姓家庭等都可以是旅游者的目的地,范围极广,因此,旅游者在空间分布上也不再局限于某些比较成熟的景区,而是广大旅游者心目中的目的地,旅游者的旅游目的也更加多样化,休闲、放松、修学、寻梦、寻根等都是出游的理由,线路设计是在智慧旅游条件下,客人根据搜索到的充分的旅游信息,按照自己的需求设计的,并可以在旅游行程过程中可以根据旅游者的需要随时调整,总之,新大众旅游是充分体现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的旅游新类型。

智慧旅游时代是高度智能化的网人合一的时代,它对旅游行业的影响是广泛和深刻的,其智能化、个性化的本质特征将个性化的真正“自由”的自助旅游推向新的,一个全新的个性化的“大众”旅游时代在“智慧地球”的大力推动下正向我们款款走来。

【参考文献】

[1] 张凌云、黎巎、刘敏: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J].旅游学刊,2012(5).

[2] 张凌云:大众的“新旅游”,还是新的“大众旅游”?——普恩新旅游论批判[J].旅游学刊,2002(6).

[3] 李泽才:现代性条件下的大众旅游[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第8篇

英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培根名言颇多,其中有这样一段:“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近几年中国旅游业“智慧旅游”日盛,今年又被国家旅游局定为“智慧旅游年”。旅游与智慧这一新组合、新概念、新内涵、新形态、新拓展,不禁令笔者不揣浅薄,接续培根的文脉文风,盎然而大胆地说上一句――旅游使人智慧。

机缘际会,得以熟识四川省旅游局局长郝康理,所以关于旅游和智慧旅游的信息和思考,自然颇多“得天独厚”的收获。从他“智慧旅游之道”的传道解惑中,不仅了解了什么是“智慧旅游”,如何打造“智慧旅游”,怎样才能享受“智慧旅游”,而且对“智慧旅游”竟也跃跃欲试起来。

回望中国人与旅游的“前世今生”,从旅游使人陌生、使人羡慕、使人遐想到旅游使人新奇、使人开眼、使人快乐、使人充实也使人疲惫、使人烦恼、使人不知所从,旅游气象万千。这样的过程,这样的感受,之于众多的旅游者们,是丰富的人生体验。在旅游的路上,“驴友”们要么“曾经沧海”是个有故事的人,要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个有思考的人,要么“万水千山走过”是个永远爱在旅游的人。

改革开放、日子渐好,使旅游在中国一路高歌、如日中天。有钱、有闲、有心情来旅游了,旅游的管理者和消费者势必都在处心积虑、绞尽脑汁地琢磨如何把旅游搞得更好、更有档次、更有吸引力。当今“智慧旅游”闪亮登场,18个“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已然上路,可谓应运而生;围绕“智慧旅游”这盘大棋局,国家、地方、企业等诸多层面都在“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可谓智慧比拼。“智慧旅游”关键在“智慧”二字,“智慧”体现在“旅游服务的智慧”、“旅游管理的智慧”和“旅游营销的智慧”的良性结合中。这样的智慧交融和升华,是旅游业各个层面和国家、全社会做出成功决策和服务的关键。“智慧旅游”使中国旅游业由“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大步迈进“智慧化”时代。

有智慧的人称为智者。做“智慧旅游”的“智者”,“好风凭借力”用好用足现代信息技术,是“智慧”中的“智慧”。大数据、网络、云计算、通信新技术等等关键词,都是这种智慧体现和运行的载体、激发和增值点,都是促进和融合旅游管理、旅游服务、旅游营销上档次上水平的推进器。

打造“智慧旅游”已风起云涌,大潮激荡。迎接这个中国旅游的新时代或者说中国旅游业的一次革命,在“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前提下,政府、企业和游客各有指向、各有责任、各有希望和期待。

作为政府和企业,打造好“智慧旅游”需要充满笔触、细节和情感的大智慧、大手笔,大文章。作为游客,当然是希望充分享受“智慧旅游”所带来的各种便捷和优质服务。旅游业是一种体验经济,每个游客的旅游行程无时不在体验之中。散客化、个性化、自助化、自驾游、自游行、背包游等等渐成潮流,说明多元体验需求正在形成巨大市场。这个市场的健康与成功发展,越来越需要更加便利快捷的智能化、个性化、信息化的“智慧”服务。

说“旅游使人智慧”,因为我们正处在一个需要智慧、渴望智慧、追求智慧的时代和世界,智慧在今天倍加青睐。现代旅游汇各种智慧于万千旅途、茫茫游客,每一场旅游的游戏、每一次旅游的游玩、每一丝旅游的惬意,在路上、在途中、在归宿,无处不闪耀着智慧的火花。有人这样诠释“智慧人生”:“希望别人如何待自己,便如何去待别人。”套用这个句式说“智慧旅游”:“希望你的旅游充满快乐和幸福,便让智慧一路相随。”

第9篇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逐步加快以及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在不断适应这个社会,去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价值提升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心理疲惫期。旅游作为当代人度过心理疲惫期的最好选择,旅游景区的服务及其设施如何就成为人们选择是否前往的一个要点。从顺应时代的变化与发展的角度出发,面对全域旅游概念的提出,伴随“互联网+”所带来的机遇,为了实现旅游景区的进一步发展,传统旅游景区的转型升级是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使效益不断增长的良策。

一、“互联网+”与智慧景区基本概念

(一)“互联网+”

“互联网+”代表的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社会各行各业进行充分融合,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以及它的灵活性、创新性、交互性推动实体经济进行不断地创新与生产,实现经济发展新形态。

(二)智慧景区

智慧景区是互联网与旅游景区相结合的产物,它打破了传统的营销模式和管理模式,能通过信息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对景区进行管理,无论是对景区地理事物、自然资源,还是景区工作人员行迹、旅游者行为、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都能进行全面、透彻、及时的感知;对游客、景区工作人员实现可视化管理;同旅游产业上下游企业形成战略联盟;实现景区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智慧景区建设要素分析

(一)景区智能化系统

1.游客通讯网络及定位系统。由于个人移动终端在国内的大范围普及,游客对景区无线宽带网的需求增强。因此在保证其它通讯网络能够正常使用的基础上,通过增强无线信号以达到无线宽带网与游客的移动终端高度联系的目的是各景区必须落实发展的一步。

网络在景区内大范围覆盖的同时促进了手机地图的使用。通过对景区内部地图的收录与细化,只要游客在景区范围内使用APP,就能够清晰明确地标出游客所在的具置。目前,国内的游客定位系统发展范围较狭窄,比如万达长白山国际度假区的游客定位系统只能标识在固定建筑物周围的具体的位置,而在雪场或者雪道上就无法对具置作出定位,也无法提供所在雪道的具体名称和信息。与之相比,国外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旅游业的研究和实践开展得比国内早,美国的Steamboat滑雪场于2005年推出RFID定位装置反馈系统MountainWatch,此系统专为游客服务,具有实时监测游客位置、反馈游客消费情况、推荐最优滑雪路线的功能,以科技化服务保证游客的便捷与安全。

2.智能导游服务系统。智能导游相对于普通的电子自助讲解导游来说,它的服务可选择性更多,也更有个性。比如在2009年,英、德两家公司就以“增强现实”技术为基础,开发了一款智能导游软件。此软件凭借手机里的全球定位功能和摄像、图片识别功能,对游客所在的位置及面前的事物进行摄影定位,并从游客的视角将所在景点的具体信息通过手机显示出来,比如古迹曾经的繁荣样貌或断壁残垣的虚拟重构等。除此之外,该软件还有路线规划功能,人性化的服务表现在充分考虑游客对不同路线的需求,为游客量身定做专属旅行方案,比如帮助游客远离大众线路,独辟蹊径等。

目前,国内也已经有不少景区将智能导游落实到旅游活动中。从2015年7月起,三河古镇景区适时启用了电子语音导览系统,游客来三河古镇只需花10元就可“聘请”一名电子导游,走到哪“导游”到哪儿。因此,在2016年旅游旺季出现时,没有出现“导游荒”。

(二)旅游资源保护系统

1.数字保护系统。旅游资源的保护一直是国家所关注的热点,特别是文物资源的保护。2016年在上海举办的“敦煌:生灵的歌”展览让游客感受到了古文化的震撼,以及发起对文物保护与创新的思考。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说:“敦煌莫高窟就像人从幼年到青年再到壮年,最后到老年,就会离去。这个壁画肯定也是要走色,不过就是速度问题,我们过去做了大量工作使它延年益寿,而无法阻挡他慢慢的退化。”因此,对文物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发展,始终是摆在旅游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图像数字化和档案数字化是实现文物保护的主要方法。而且数字化有着检索快捷方便、容易实时同步备份、维护安全简单、存储空间小等优点。在“互联网+”被提出后,敦煌莫高窟景区就充分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科技手段,最终以数字技术实现了文物保护的完整性与精确性,将整个洞窟的大小、形状、颜色都实现高保真,有效避免了中国文明的失色。

2.3D技术保护系统。文化遗产的珍贵性不仅在于其历史性,还在于难保存性。通过数字技术,我们可以将它的具体信息、图像保存下来,但文物实体该如何保存又成了一个需要不断探索与改进的技术难题。如果目前做不到将文物本体资源永久保存,那么使用一些新科技手段将其最高程度地表现出来,让人们依然能够进行游览的同时,文物本体资源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修整。

在国内,结合了三维扫描技术的3D打印技术已经被应用到国内一些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中。博物馆对3D打印技术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对于无法翻模或不适于翻模的文物进行复制和用于局部残缺文物的修复。个别材质的文物,比如瓷器,还可以直接利用打印品来进行文物补全。

虽然3D打印出来的文物,永远都不会是拥有历史与精神的文物本体,但是3D打印却可以作为文物价值的技术支撑,对于文物保护和文物修复是有一定的意义与价值的。

三、智慧景区建设现状

2015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已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4A级以上景区和智慧乡村旅游试点单位实现免费Wi-Fi(无线局域网)、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在全国打造1万家智慧景区和智慧旅游乡村。目前,国内的智慧景区建设发展如何,在此以扬州瘦西湖智慧景区的发展建设现状为例进行研究。

《互联网周刊》了2015年智慧旅游景区的Top100,扬州瘦西湖以品牌内涵与影响力得分95.67分、自身网络的建设得分94.78分、传统行业地位得分97.38分,综合得分97.09分位列榜首。作为榜单第一的扬州瘦西湖,以下将对其建设内容分为以下三点进行研究。

(一)灵活营销

蜀冈-瘦西湖景区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宣传渠道和影响力优势,借助各类媒体及微信、微博等手段,开展了高密度的立体宣传营销。比如:针对清明小长假雨天的不利情况,景区连续策划一系列高品质的微博、微信,微杂志作品《清明到扬州来看雨》将连绵阴雨天气演绎出别样雅致的意境,不时被拿来与故宫、三亚等旅游胜地做比较,大大实现了利用微营销达到品牌塑造的目的。

(二)便捷购票

当旅游行为发生时,游客最为关心的不外乎是买票。瘦西湖的高兼容轧机已经实现了一个二维码对应三家OTA(携程、同程、驴妈妈)的一对三模式。游客可通过OTA购买电子票或者在自动售票机自助购票,还可以通过微信的摇一摇“智能购票”。对于传统的团队游,团队通道依旧得到专门开设;而散客可以持金融IC卡直接刷卡进园,便利性得到提高。

(三)智能导航

进入景区后,游客在园区内可享受全覆盖且免费的WiFi网络,可以通过手机虚拟导游了解景点的文化内涵,也可以通过摇一摇的方式进入景区微信服务区,了解景区周边的停车情况、餐饮以及购物场所,并使用导航功能快速地前往各个景点。

四、智慧景区建设对策

目前,国内的景区数量相当庞大,但不是所有景区都有转变为智慧景区的基础。通过对瘦西湖这个发展较为成熟的智慧景区的研究,为目前急需转型升级的景区提供以下两点建设对策。

(一)景区总体智慧化

智慧景区的智慧化不会局限在某一段时期内,也不会单纯地只表现在管理、营销和服务上,而是会由内到外、由小到大、不间断地去改善景区的方方面面,使景区最大程度上与时代科技接轨。转型升级可以是长期的不间断的匀速改造,也可以是短期的投入大成本的快速改造。

在保证旅游资源不被破坏且获得一定程度的保护和创新的基础上,管理是景区经营的关键,作为首要的转型目标,一定要不断地研究与融合时下新兴科学技术,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手段对景区进行管理,使其利用率达到最优,从而实现管理的迅速、便捷、灵活与准确。营销方面,以多渠道、多层次营销为主。多渠道营销在于充分利用各大热门媒体,比如微博、微信、途牛APP、去哪儿APP等,结合传统的营销手段进行营销;多层次营销则以年龄、性别、职业等不同因素,将游客分为不同的目标群体,实行针对性地宣传。服务方面,分为基础设施服务和无形服务,通过对游客需求的调查与研究,对基础设施进行更新与完善,提供现代化的设施设备,给予游客最舒适的体验效果;而无形服务体现在工作人员的服务上,注重服务质量。

(二)多方合作

在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旅游景区若是“闭关锁国”,就会逐渐失去对游客的吸引力,导致市场竞争力下降。因此,多方合作的重点在于发展成熟且具有一定空间范围的景区可以结合周边的小景点,以大景区为中心,小景点为辐射,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旅游面。在这个旅游面里,又可以形成多条旅游线路,而景区凭借着相对较高的知名度和居于连接的中心点的优势,可以实现稳定,甚至快速的发展。同时,旅游面的形成还可以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比如餐饮业、酒店业等等,其次,通过打造旅游面的线上服务、电商平台,能够更大程度地满足游客的信息采集、购物等需求。多方合作的意义在于,以旅游面的整体吸引力来提高在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市场竞争力,达到多方共赢的效果。

五、结语

第10篇

一、智慧旅游的概念

智慧旅游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为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提供高品质、高满意度服务,在实际运用上,主要基于云计算为构建基础,最终实现旅游资源及社会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利用的系统化、集约化的管理变革。从内涵来看,智慧旅游在构建的过程中主要以“游客为本”,其本质是指包括信息通信技术在内的智能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便利性与高效性提升旅游的体验与品质。

二、智慧旅游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新要求

“智慧旅游”时代已悄然来临,2015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据艾瑞数据显示,接近三千亿元,智慧旅游的市场空间和增长潜力巨大。这就是对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在知识、能力及素质层面的需求升级,也就是对高校旅游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

(一)掌握跨学科知识

随着“智慧旅游”的发展,对于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现有人才培养目标来说,信息技术已渗透到旅游活动的各个领域,在重视“智慧旅游”课程设置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传统旅游服务基础知识的把握,需要旅游类人才朝着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有意识的提高培养质量,构建独有特色的培养体系如提高公共管理、环境管理等领域;旅游投融资、旅游地产等旅游新业态方面的教学和渗透等。此外,针对我国旅游综合性人才匮乏的问题,掌握相关“智慧”支持技术等跨学科知识,做好学生综合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工作

(二)拓宽合作机制

对于来说,其所需要的人才要熟练掌握物联网、云计算以及互联网等新知识。但是,对于我国“智慧旅游”方面的人才市场来说,极度匮乏的。而高等院系旅游管理专业作为此方面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应积极与人才需求较大的核心企业加强合作。突破“智慧旅游”布局与发展的瓶颈问题,建设智慧旅游人才实训基地,提升人才质量。

(三)强化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对于“智慧旅游”产业来说,由于其所涉及的学科与领域较多,高等院系旅游管理专业在进行专业设置与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人才需要特殊性,满足旅游者个性化的需求,强化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旅游专业学生能够借助公共资源信息和旅游数据库,把“智慧旅游”的相关理论知识与技术手段应用到实际的培养工作上。

三、智慧旅游与高校旅游管理教学变革策略

进一步推动我国智慧旅游的发展,人才培养无疑是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旅游院校必须紧跟“智慧旅游”的行业发展大方向,立足于国家智慧旅游的长远发展,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学习到行业最新的知识和技能,提前体验旅游企业的实际业务工作,提高旅游本科毕业生的行业适用性。

(一)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开放创新的课程体系

旅游行业需求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必须是与在智慧旅游发展的背景下,结合旅游企业和旅游市场需求进行培养。目前一些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应当摒弃原有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这样的简单划分模式,建议提升实践课程的比重,并更新课程内容将旅游活动中出现的新态势引入课堂,特别是信息化相关课程开设应当增加。将这些知识有针对性的融入到课程体系中,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保证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政、校、企三方联动,建立可靠的人才培养保障制度

旅游人才培养取得的成功离不开政府关怀和支持。针对智慧旅游的发展趋势,高校要能够保障人才培养模式的执行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要求旅游人才具备相关实操能力,需要学校以人才培养制度为核心内容,提供相应的硬件设施,为旅游人才的培养提供相对自由的环境,如校内智慧旅游情景仿真平台,相对自由的学习和实践环境就需要政府的大力投入,保证支撑智慧旅游发展的硬件设施。

第11篇

[关键词]大数据;管理模式;智慧旅游

一、大数据与旅游

(一)大数据的概念与内涵

随着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提出的大数据概念得到各界在一定程度上的认可,将大数据理念引入到区域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进而促进区域旅游和谐发展,形成区域旅游健康发展的“云保障”,特别是建立起区域旅游预测与反馈机制的大数据平台[1]。以大数据平台为基础,推动地方政府、区域旅目的地、旅游企业、旅游景区、旅游者等相关联的利益相关者的信息共享机制,为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区域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以及旅游者出游决策提供思路和建议。以云计算技术为手段的信息存储、分析,可以有效地把大量多变的非结构化的终端数据存储下来,并且随时进行分析计算,并能够依据分析计算的结果,为旅游企业、政府旅游部门和旅游者提供决策建议。所谓大数据,是指包括音频、相关设备、视频和图片的非结构化的数据。

(二)大数据与旅游

2011年7月,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提出智慧旅游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将用十年的时间,基本实现智慧旅游。国家旅游局正式将2014年旅游宣传主题确定为“美丽中国之旅———2014智慧旅游年”,以智慧旅游为主题,指导旅游景区、旅游城市等旅游目的地的智慧建设[2]。2014年5月15日,国家旅游局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在北京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智慧旅游发展的合作协议[3]。由此可见,智慧旅游是我国旅游发展的方向。智慧旅游是以数字旅游为基础的,是数字旅游的高级阶段,智慧旅游的建设适应我国旅游业智慧化发展过程。一般来讲,智慧旅游,是指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数据挖掘、信息处理等技术运用于旅游中,达到旅游基础设施与旅游信息框架的完美契合,使得政府旅游部门、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等可以做出更明智的选择[4]。即以大数据平台为基础,构建云计算技术为手段的旅游预测与反馈服务平台。综上所述,智慧旅游的核心就是构建大数据,形成基于整个旅游业的海量数据,依托形成的大数据平台,实现旅游者的个性化旅游、数字化旅游以及无障碍旅游。

二、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发展面临问题

(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目前,我国的智慧旅游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各项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明显不足。部分旅游景区率先开展了无线网络覆盖,部分旅游企业以及区域重点场所也实现了无线网络覆盖,但就目前智慧化发展水平来看,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旅游产业要素所涉及的基础设施供给不足,产业要素得不到有效配置,智慧旅游产业要素整合不足,平台的智能化和监管管理水平较差。此外,信息安全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旅游企业、地方政府的信息化系统的防护能力比较滞后,无法应对海量数据的保护工作,安全隐患较大。

(二)数据资源价值未充分挖掘

目前,旅游产业资源的基础数据库还未建成,数据的共享和开放程度不够,基于基础数据所开展的应用还较少,基础数据没有得到共享开发,无法形成资源的整合和协同,大数据的优势未得到充分挖掘。此外,虽然大数据到来提升各方对数据的重视程度,将数据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但还存在数据采集不规范,数据更新不及时,数据准确性和实时性无法保障等问题。受行政体制的限制,各区域、各部分以及各方数据无法共享,还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纵强横弱”以及信息“孤岛”现象还较为明显,还不具备数据开放的条件。

(三)缺少必要的智力支持

智力支持主要是拥有必要技术能力人才的缺少。大数据背景下,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动态化,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必须加大对人才的培养与支持。以大数据为支撑的智慧旅游体系应用模式的构建,离不开技能人才的支撑,智慧旅游所涉及的数据系统是管理模型的核心问题。目前,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所呈现的爆发式发展,人才教育方面还没有跟上时展的要求,人才智力支持明显不足以支撑智慧旅游的构建。图1基于大数据的智慧旅游管理模型构建框架

三、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管理模型构建

以大数据平台为基础的智慧旅游管理模型,能够提供最新的旅游线路报价、最优惠的打折门票信息、最合理的出游建议、最详细的旅游信息。智慧旅游管理模型依托智能的大树平台,将旅游相关信息进行分类整合,为旅游者提供个性化的旅游线路、预购门票、签证服务、机票酒店、旅游保险、叫车、出游记录以及旅游博客的撰写等服务,能够实时反馈信息给旅游者,当前区域内的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景区现状、旅游流流向等各种信息,供旅游者参考,为旅游者提供切实可行的调整建议[5]。如图1。智慧旅游管理模型的构建,可以有效地解决各旅游景区、旅游企业、社区居民以及政府旅游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问题,充分实现旅游活动的利益主体之间的信息完全流通、共享,可以有效地指导区域目的地的旅游活动的运营管理。通过对智慧旅游管理模型运营机制的分析,本文将智慧旅游的管理模型的平台依据利益主体的不同,分为4个子平台,分别为政府旅游部门子平台、旅游者子平台、旅游企业子平台以及社区居民子平台,各个平台之间仅是面对的群体不同,其实现的基础则都是共同依托旅游活动的大数据。

(一)政府旅游部门———行业管理科学化

对于政府旅游部门而言,其可以选择通过计算机终端访问政府旅游部门子平台,可以更快捷、更准确地获取区域旅游目的地即时的市场监管及旅游流流量和流向等,能够实现旅游行业的实时监测以及对未来某个时刻的预测。如果即时或者将来某个时刻会出现突发事件或灾害,其子平台也会实时地将信息及应对建议反馈给政府旅游部门,政府旅游部门可以依据智慧旅游管理模型的政府旅游部门子平台所反馈的信息及应对建议,做到实时反应、快速有效地解决,而且所做出的决策一定是最适合当前情景的,因为其应对建议的提出所依据的是其大数据库中的规模事件,因此会更加适合于当前的情景模式。依托其子平台的构建,改革区域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业的发展模式,从而形成区域旅游目的地运营管理及服务、区域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发展及管理的新模式。

(二)旅游者———旅游体验智能化

对于旅游者而言,出游前,旅游者通过旅游者子平台,方便快捷地对区域旅游目的地旅游景区的查询、咨询以及门票、交通、酒店的预定等。出游中,在前往旅游景区之前,旅游者还可以通过该平台实时了解旅游交通的堵车情况以及旅游景区的拥挤程度,并根据交通的堵车情况提供最快捷的交通路线建议。根据旅游景区的旅游人次及其承载力,让游客自主地选择是否调整自己原有的计划,给予旅游者最适合当前情景的建议,以便其获得更好地出游经历。到达旅游景区后,旅游者还可以通过智能终端进行身份认证,实现快捷通道的电子门票进入旅游景区等。进入旅游景区游览时,旅游者可以通过移动智能终端实时获取旅游景区的旅游人次及旅游热点区域、所在区域的道路、卫生间、酒店、餐厅、电瓶车地点等相关信息。遇到突发事件或灾难,还能提供相应的规避路线图。游览后,旅游者可以通过智能终端将其出游经历的感受分享到旅游者子平台的相关区域模块,畅所欲言地说出自己的出游感受,方便其他个性化出游的旅游者参考,充分为旅游者个性化要求服务。这仅仅是智慧旅游所带给旅游者便利的冰山一角。

(三)旅游企业———旅游营销精准化

对于旅游企业而言,首先,其可以选择智慧旅游管理模型的旅游企业子平台,较为快捷地获取其他相关旅游企业的信息,实现资源信息共享,避免旅游企业之间的“内耗”。其次,其可以智慧旅游管理模型平台,收集旅游者的信息,包括其性别层次结构、客源地结构、出游时间、出游动机、旅游消费偏好、旅游景区选择偏好等相关信息。依据此大量的数据平台,运用云计算等相关技术,充分挖掘数据的隐藏服务价值,企业可以做到更为精确的划分出旅游消费市场,根据旅游市场的特点,发挥自媒体、传统媒体的营销战略,做到高效率的定位营销。最后,旅游企业还可以通过子平台,构建旅游企业负面影响应急机制。以最快的速度发现网络上的对于旅游企业的负面描述,及时地做出应对措施,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四)社区居民———服务设施便利化

对于社区居民而言,智慧旅游以及智慧旅游景区的发展,其可以通过移动智能终端系统或者旅游景区内部的智能终端系统,实现对居住区周边道路、天气、休闲娱乐设施的实时查询以及设施的使用情况,以确定自己何时可以选择去使用。社区居民的各种态度、意愿以及意见都可以在此平台上充分表达,政府旅游部门、旅游企业以及旅游者都可以通过此平台感知到社区居民的状态。

四、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应用平台构建路径

构建以大数据平台为基础的智慧旅游运营体系,必须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的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资源和现有成果,突出中心城市在智慧旅游运营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整合区域内旅游管理和服务的力量,最终建成以大数据平台为基础的智慧旅游管理模型的运营体系。

(一)重视大数据在智慧旅游发展中的作用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如何加快旅游信息化的推进,进而有效发挥大数据的云计算技术在智慧旅游数据中的存储和计算能力,加快我国旅游信息化的进程。因此,政府的旅游部门以及旅游服务提供商,都应该重视对大数据平台在智慧旅游发展中的作用。以大数据平台为旅游业发展的手段,有效地解决旅游发展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无论是政府旅游主管部门还是广大旅游服务提供商,均应该重视大数据平台在智慧旅游建设中的作用,将大数据服务平台作为提高旅游业服务能力的手段,有效加快旅游业的信息化发展进程,开创我国智慧旅游建设的新局面。

(二)加快高水平的智慧旅游服务平台的建设

推进大数据在智慧旅游中的应用,必须改变原有的信息化发展模式,应该鼓励旅游利益相关企业或者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企业参与到智慧旅游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鼓励通信企业加大智慧旅游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期构建区域范围内的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和旅游目的地旅游者流量监测预警及反馈平台,并以大数据平台为依托,构建多元化的智慧旅游服务平台,通过整合区域范围内的资源,推进智慧旅游的整体发展,提高旅游大数据服务平台的运营能力,最终形成全国范围内的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加快我国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企业的试点建设,努力将智慧旅游的发展纳入到智慧城市建设的范畴。

(三)构建大数据平台的信息共享机制

区域范围内的旅游景区、旅游企业等理由相关者应该积极地参与到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将自己掌握的资源融入到智慧旅游服务中,实现区域内的信息共享。智慧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旅游者、旅游企业和社区居民所涵盖的信息,这些信息目前缺乏有效的获取机制与共享机制,造成了各方的信息存在隔离现象,这就需要构建政府主导、各方共同参与的以大数据平台为支撑的信息共享机制,同时应该探索跨行政区域的大数据共享机制构建。

(四)引导公众认知与社会参与

第12篇

“智慧城市”从一个模糊的概念,渐渐渗透到城市管理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离百姓的生活越来越近,但大多数人对“智慧城市”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智能化”的初级阶段。

智慧城市的建设是需要战略性规划和顶层设计的系统思维,在实施落地上则需要循序渐进,我认为智慧城市急需跨界、跨学科和跨平台的多方资源与人才对智慧城市建设出具战略性顶层规划,特别是各部门、各行业在智慧城市建设上不同的定位与应用的需求,常常会片面性和局限性地去考虑智慧城市建设,忽略了智慧与智能之间的纲目并举。

因此,经常会在智慧城市建设与数字城市、感知城市、无线城市、智能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区域发展概念相交叉,甚至与电子政务、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等行业信息化概念发生混杂。

通常情况,信息化顶层设计的内容包括:在规划的指导下,设计业务架构、信息架构、应用架构和技术架构,并规划实现目标架构的路径。在智慧城市阶段,由于信息系统涉及了政府、企业、市民等多类主体,投资巨大、运营难度大,因此,顶层设计更需要考虑:谁投资、谁建设、谁运营、谁付费等实际问题。

许多传统行业,正在认识到信息化服务领域潜在的商业价值,比以往更愿意开展战略性的投入。因此,需要用更全面的视角来审视顶层设计。除了综合设计系统的整体功能、信息资源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形成指导系统建设总的框架的技术可行之外,更关注商业的可行,设计市场化投资、建设、运营的模式,使系统成为用户满意,政府、商业上可行的多赢工程。产业整合:分析产业链结构,分析关键技术、解决方案的成熟度,识别有能力的企业,采用产业链整合的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城市经营管理的较高境界,需要的不仅仅是局部智能化的产业应用,智慧城市建设的领导者,需要回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如:非物化文创内容与科技融合的精神产品,生活方式的变化带来居民生活智能化需求的变化,这些所能做的就是一个不断地改进城市经营智慧和管理智慧的工作。

智慧城市建设是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成长的一个重要发展契机,将会带动一大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资源消耗低、产业带动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发展。将促进产业链升级和提高获利能力,催生出智慧社区、智慧家庭、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医疗、智慧银行、智慧电网、智慧政府、智慧旅游、智慧学校、智慧农业、智慧环保、智慧建筑等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直接拉动作用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

市民要享有智慧生活、智能家居、智慧旅游、智能导航、智慧医疗、智能安防、智慧教育、智能停车管理等智慧社区的一系列服务,这需要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起到协调与规划的决策作用。

只有面向公众规划与运行,只有动员社会大众积极参与管理,取得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合作才是成功的关键,规划的重要任务是创造全社会对于智慧城市发展方向的共识,促进政府与社会合作,共同完成智慧城市的建设任务。

有一点非常重要,在建设一个智慧城市和出台解决方案的时候,可能有人会以为智能化应用软件主要是集中在交通部门或行政、税务等公务与政府机构。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是忽略了智慧城市的市民化、大众智慧的智能化普惠应用。

智慧城市的主要应用应该更多的是在商业、企业、公用事业,为水电、物流、居民、幼托、养老、医院、学校、非营利机构等等提供服务。他们看上去不是这个城市政府中枢的一部分,却在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比重最大、数据量最多、老百姓最普惠的才是智慧城市最具价值的部分,才是智慧城市的大智慧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