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力工业的特点

电力工业的特点

时间:2024-04-10 11:32: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力工业的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电力工业的特点

第1篇

这次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牵头组织的《电力法》修改中,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如何界定政府各有关部门的管电职能。根据国务院批准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国发[2002]5号文),将国家电监会的主要职责,基本限于对竞争性电力市场的监管。而后经国务院批准的对国家电监会职能、机构、人员编制规定的三定方案([2003]7号文),则明确国家电监会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国电力监管工作,建立统一的电力监管体系。即国家电监会可根据国务院授权,行使行政执法职能,依法履行全国电力监管职责。

目前我国电力监管的实际状况是,电力投资项目的审批、电价的制订与审批由国家发改委负责。国家电监会仅拥有建议权,并且十分不明确此建议权的作用和效力。因此,在修改《电力法》时,在对电力投资项目的行政许可、开展电力业务的准入审核、电价执行的监督检查等职责,究竟由谁负责?或由谁为主?进而引伸至国家电监会的派出机构究竟应派到哪一级,是大区,是省,还是地区、县一级等问题上,都存在较大的争议与分歧。

综观国外与香港地区电力监管的经验,总体说来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是通过成立电力管制委员会实施政府管理模式。

美国是通过成立电力管制委员会实施政府管理。分联邦和州两级电力管制机构。联邦一级的管制机构是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其前身是联邦电力管制委员会。每个州都有电力管制委员会,有的州称为公用事业管制委员会。

这种通过成立电力管制委员会实施政府管理模式,比较适合于电力工业实行自由化、民营化、引入竞争性电力市场的条件下实施。这种管制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电力管制委员会对电力工业的管理具有相对的集中性、独立性和权威性。

二是采用垂直垄断体制下的政府管理。

法国与香港的电力工业管制都是采用垂直垄断体制下的政府管理。如法国政府与法国电力公司订立计划合同,期限4年。主要是规定财务目标、电价目标、资本报酬。

香港政府对香港2个电力公司采取签订“管制计划议定书”的办法进行管制。政府只管制电价、管制准许利润、管制发展基金。

这种垂直垄断体制下的政府管理模式比较适合于电力工业是独家垄断经营的条件下实施。这种管制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政府通过与电力企业签订合同的方式进行管理,不成立专门的管制机构。

三是采用多个专职部门对电力工业进行政府管理。

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国的电力工业管制,都是采用多个专职部门对电力工业进行政府管理。

日本的电力行政管理由通产省负责。另外还有电力审议会,中央电力委员会、中央调度联络执委会和日本电气事业联合会等。

德国有9个全国性电力公司,46个区域性电力公司,800家配电公司。采取分散管理的办法。联邦政府负责制定法规,管制机构为州监督局,配电公司由各地市政府管制。

澳大利亚7个州分别成立电力公司,由州电力管理委员会管理。1990年联邦政府推进电力改革,成立了产业委员会和国家电网管理委员会。

采用多个专职部门对电力工业进行政府管理的模式比较适合于电力工业是分地区垄断经营的条件下实施。这种管制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管理电力工业的机构和部门有多个,他们各自实施不同的职责,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来进行管理。

第2篇

各国电力工业改革有各自不同目标,不同的改革目标将导致选择不同模式。如果电力工业继续采用集中计划的方式来实现长期电容量优化,那么就只能选择发电侧竞争投标的模式,以使得长期集中计划方式和新增加发电竞争方式相协调。

(1)法律环境

改革模式的选择与国家(地区)的法律环境有很大关系。某项法律,尤其是竞争或自由贸易法律的颁布和实施,要求有与该法律目标相适应的管制改革模式。例如,纯粹的发电侧竞争投标模式和欧盟内部市场的法律不相适应,因此必须对法国提出的发电竞争性招标模式(单买模式)进行补充,补充内容各国边界电力贸易自由化。

(2)现有所有制

所有制造结构基本可分成两类,公有和私有。如果电力公司为公有的,那么政府选择改革模式将有很大灵活性。政府不仅可以设计电力工业的管制框架,而且可以对电力工业进行结构重组,以适应所选择的改革模式,例如,在英格兰、智利以及澳大利亚的维克多利亚州都对电力工业实施了彻底的改革。这些国家原来电力工业所有制为公有。如果电力工业原来为私有制,那么开放电网的问题将比较复杂,因为涉及到征收私有财产,减少电网拥有者自主决策的自由。因为这将侵犯产权,因此电力工业改革和结构重组将很复杂和困难。

即使不进行结构重组,政府要在电力工业种引入竞争,也要对私有电力公司资产进行重估,通常使电力公司资产贬值。对于发电厂的多股份投资进行资产重估时,通常发生资产贬值情况,这是引入竞争、进行改革的最大阻力。通常要求有过渡阶段的补贴措施、政策。因此,对于私有制电力工业、通常只能引入发电侧竞争招标或电网有限开放。在私有制电力工业条件下对电力工业进行彻底的改革,所面临的困难从美国和德国的实践中可以明显看到。

电力市场运作模式

电力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将制约电力工业的发展和影响电力企业本身的经济效益。电力市场有其固有的特点,根据国内、外市场运作的经验,我们必须建立适合我国特点和电网构成特点的电力市场构架。

1应许可电网公司暂时保留50%以下的发电厂。这样有利于保证电网安全运行,防止独立发电公司利用其市场力特权,扰乱市场,哄抬电价,破坏电网的稳定和安全。国家电力公司的上市,公开出售国有股,置换社保基金,将国有资产盘活,使国有资产比重从目前的几乎100%降至50%左右,用于支付老职工的退休保险金。还有相当大的资金可用于电网的建设,强化主网结构,弥补由于历史的原因,电网建设落后于电源建设,“重发轻供不管配”,为全国联网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为良好的电力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

2应许可大用户直接选择发电厂。电网公司负责安全、可靠、保质转供给大用户,电网公司根据科学的计算办法收取过网费和网损费以及其他管理费。发电公司所发出的电既可以卖给电网公司也各以卖给大用户,如果发电公司不希望向电网卖出电能,亦可通过合同直接向终端用户供电。同样,也可以把电能的一部分卖给电网,其余部分卖给用户。电力批发市场不仅对发电开放了市场,而且对输电和大用户也开放了市场,应允许工业、商业和企业在外地建设自己的发电厂,并将自己发电厂的电能运送回工厂、商店或企业。另外,用户只需付一定的转送费即可从第三方(即非本地电力供应方)购买电能。这样有利于电力市场的开发,目前的状况是:市场开发纯属供电企业的事,发电企业只管发电,不关心市场。有这样的体制后,供电营销市场就会出现多家竞争的局面。各发电厂就更关心自己产品的销路,积极地创造市场。

3组建独立的配电公司。它对电网公司相当于批发商,而对电力用户则是销售商,负责对用户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另一方面,在供电方面,配电公司保留了联接用户的责任。但是,不增加供电的权利。即对某一个新增用户,在需要与配电网联接时,必须由其所在地区的配电公司来完成。但是,该用户不一定由其所在地区的配电公司来供电。用户可以在本地区的配电公司、其他地区的电力供应者、电力零售商、电力市场中选择合适的供电者。也就是说,在的电力市场中,联网与供电业务是分离的。这种方式,配电公司应保证安全可靠地将电能供给用户,按照所供的电量大小收取专用费。

第3篇

 

一、 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背景分析

 

从率先实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日、美、欧各国历史经验来看,促成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 电力工业的自然垄断性质发生了改变。传统意义上,电力工业具有自然垄断性,然而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尤其是电力科技创新,人们逐渐对电力工业的自然垄断性提出了质疑。事实上,在发电环节和售电环节都能引入竞争以提高效率,特别是新的发电技术如联合循环机组(CCGT)技术的推广,将发电厂的最有规模下降到150MW~300MW之间,自然垄断的性质已经不明显,因此在发电和售点环节竞争是可以引入的。

 

2. 电力科技创新和通信技术,使得电力工业解绑和开放后的开放运营、信息交换成为可能。

 

3. 社会各界对打破电力垄断的呼声和高质低价电力产品的呼唤。电力用户希望通过改革,引入竞争,提高电力市场运行效率,从而享受低电价、高质量的服务。

 

二、 日、美、欧各国电力改革模式和经验

 

(一)日本——引入有限竞争的单一买家模式

 

日本《电气事业法》自1996年l月1日起施行,这个修改后的法律加大了竞争力度,开放了电力趸售市场,废除了趸售企业许可证制度,放开了局部电力零售市场,修改了电价管理办法,由以往简单的电力企业成本加利润确定电价改由通商产业省制定标准电价。新法律还建立了新的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减少了政府对电力企业的检查次数,而更多地让法律去约束企业行为。日本的电力改革被经济界和理论界称为“先立法,再依法改革”的良性改革模式。

 

日本的电力改革虽以自由化为目标,但坚持谨慎原则,在保证有稳定的投资,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前提下,进行自由化改革。这是适合日本资源依赖进口、九大区域电网之间不存在资源优化配置的特点的。

 

(二)美国——纵向整合模式

 

美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四个步骤:一是限制垄断企业的市场力量,实行输电、发电和销售功能分离;二是建立独立的输电机构和电力交易市场;三是开放销售市场,取消批发价格的规制,允许消费者直接选择电力供应商;四是区域配电网公司基本上保持垄断经营。

 

美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从成本控制入手,趸售业务引入竞争,实行输电和发电功能分离,电网分散所有,企业重组靠市场机制,跨州管制从控制价格和限制进入转向促进竞争、限制垄断。

 

(三)英国:从POOL到NETA,再到BETTA

 

1.私有化和电力库(POOL)交易模式

 

1990年4月—2001年3月,英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措施是将原来的发、输、配电统一经营的中央电力局分解,并相继使各发电公司、配电公司不同程度地实现私有化。与此同时,建立了电力联合运营中心,即电力库(POOL),通过竞争性电力批发市场来打破原来中央电力生产局对电力批发的垄断。

 

2.NETA模式

 

2001年3月27日英国开始实施“新电力交易制度(NETA)”的详细文件。与电力库模式相比,NETA模式更具有市场化的交易特点,其基础是发电商、供电商、中间商和用户之间的双边交易。通过分别申请、颁发配电和售电执照,英国电力市场目前已实现了配电、售电业务的彻底分开,出现了若干个地区配电系统运营商和售电商。所有用户,无论其规模大小,均可自由选择售电商,从而实现用户侧市场的完全竞争。

 

3.BETTA模式

 

为了实现更大范围内的市场有效配置电力资源, 英国提出将NETA推广,在整个不列颠地区建立统一的不列颠电力交易与输电制度(BETTA),让不列颠三大地区所有市场实体在同等条件下进入统一的市场,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被允许在整个英国进行自由电力贸易。

 

三、 对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启示

 

总结日、美、欧各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成功经验,可以归纳出以下可供我国借鉴的改革做法:

 

(一) 立法保证,政府推动:日美欧各国的电力市场化改革均是有政府组织和主导的,这是由电力工业本身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性决定的。而电力法规体系的建立,能够保证电力市场化改革中的秩序,避免改革引起的混乱。

 

(二) 统筹设计,渐进实施:电力市场化改革是对发电、输电、配电、售电全过程的整体改革,因此在改革设计时要有统筹各方情况,然后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的推进。日、美、欧各国在实施改革之前都设计了详细的可操作性强的方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也在不断尝试和鼓励电力工业体制改革。经过艰苦探索,中国的电力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建立起了电力监管制度,发电侧形成了寡头垄断市场结构。

 

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的道路,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在借鉴他国电力工业改革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我国需要用实事求是、科学认真的态度去解决电力工业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林伯强.现代能源经济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2]井志忠,刘月君. 日、美、欧电力市场化改革分析[J].东北亚论坛,2004,13(1).

第4篇

经济的内涵来源于优化的赋予。所谓优化,指的是人们在生产过程或生活中为达到某个目的而选择一个“最好”方案或一组“得力”措施以取得“最佳”效果这样一个宏观过程。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人们对同一生产活动有着不同的优化目标和准则,其优化行为也就难于一致。纵观电力经济调度发展,笔者认为可以根据其内涵的变化分为狭义经济调度和广义经济调度两种模式。

1.1狭义经济调度所谓狭义经济调度是指优化行为仅涉及某单一领域或某局部,其目标仅为追求涉及部分效益的最大化。在科学发展观提出以前,由于电力经济调度行为仅涉及电力系统内部优化或系统内的局部优化,均属于狭义经济调度模式。在狭义经济调度阶段,由于优化范畴的差异,其行为经历了两个时期。(1)以传统经济准则为主的经济调度时期厂网分开前,电力行业实行垂直一体化管理,电网运行实行严格的统一调度。在此背景下,经济调度根据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原理,以全网的供电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按照等微增率法和协调方程式法合理确定电网运行方式,制定各厂(站)之间或机组之间的最优负荷分配方案,使整个电网的能耗或运行费用最小,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这个时期以保证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满足电能质量要求和满足社会用电需要为约束条件,注重电力系统整体运行的经济性。(2)以狭隘公平为主的经济调度时期厂网分开后,由于网源资产的分离和电源投资主体多元化,不同利益主体的逐利意识相对膨胀,各自为政的局部优化思潮泛滥,统一调度难以完全履行。这一时期,电力调度既承担着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巨大压力,又不得不兼顾发供电合同的履行,以保证狭隘的公平性、保障不同利益主体相对权益的实现。因此,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要求、履行发供电合同就成为了这一时期电网运行的约束条件。在这个时期,尽管各利益主体内部更加注重经济调度工作,但由于多元化利益组分对统一调度的冲击,电力系统整体经济调度理念却逐渐淡化。

1.2广义经济调度所谓广义经济调度,即科学经济调度,就是指电力调度优化行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谋求电力系统整体或局部效益的合理化,又追求经济社会综合效益的最优化,其优化涉及范围不仅仅是电力系统或系统内某一局部,而是涵盖全社会。该模式在传统经济调度优化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扩充内涵和扩展外延,统筹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一种全面的、科学的、真正意义上的经济调度行为。因此,安全、节能、环保、经济是科学经济调度的约束条件,即谋求电力系统整体效益最大,又追求经济社会综合效益最优是该模式的优化目标。

2科学经济调度是发展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回首其发展历程,粗放型增长印痕十分突出,严重影响着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2.1电源结构不合理统计表明,截至2006年年底,我国火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77.82%,水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20.67%,其他能源装机占总容量的1.51%。一次性能源消耗发电比重过大、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偏小的电源构成,有悖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2煤电污染过重在我国能源消耗中,煤炭约占一次能源的70%,其中60%用于发电。在煤电机组中,单机100MW及以下高能耗、重污染的小火电机组约占火电装机总容量的30%,致使我国平均每kWh供电煤耗较国际先进水平高60g左右,电力工业消耗的煤炭和排放的二氧化硫均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在分析我国2007年上半年单位GDP能耗下降的主要贡献时,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齐建国认为,这主要来自于发电企业“上大压小”后发电效益上升的结果。由此可见,电力工业粗放发展所付出的巨大资源与环境代价,不仅使其处于节能减排的风口浪尖,成为节能减排盯防的重点领域,而且制约了电力工业自身的健康发展。

2.3诸侯经济难于实现整体优化厂网分开的电力体制改革和集资办电政策的施行,催生了电力系统众多的利益主体,电力诸侯经济显现。不同电力诸侯为瓜分有限电力市场的角逐,事实上挑衅着电力的统一调度,冲击了这个电力系统优化运行的基石。实际运行表明,不同利益主体各自为政的狭隘经济行为的泛滥,既危及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也严重影响着电力系统的整体经济运行。

2.4调度方式难以优化配置资源为了保护投资办电积极性,一段时间以来,电力工业形成了以电厂或发电机组为单位、平均分配电量指标的电力调度方式。尽管该方式在促进电力工业快速发展中发挥过积极和重要的作用,但污染严重、资源浪费大的机组与高效节能机组享有同样的发电小时数,不利于电力结构的调整,影响了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综上,电源结构性矛盾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电力体制和狭隘公平调度的影响等,明显影响着电力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悖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而以节能、环保、经济为准则,开展电力经济调度工作,不仅是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更是电力工业实现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3经济调度探讨

3.1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是经济调度的前提电能发、输、配、用同时完成的特点,决定电力必须借助电网这个载体进行交换,这是电力系统运行的客观规律。如果没有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最基本的电力交换都无法顺利实现,电力经济调度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是经济调度的前提。当前,我国电网建设的严重滞后和薄弱的网络结构,使电网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暂态稳定、热稳定、频率稳定和电压稳定等问题,特别是一些局部网络的安全稳定问题十分突出,电网事故风险率很高。开展经济调度工作,必须按照“安全服务于经济、经济服从于安全”的原则,妥善协调好经济与安全的关系,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3.2经济调度必须以统一调度为基础目前,尽管我国仍实行着“统一调度、分级管理”的电力调度原则,但厂网分开后电力调度机构隶属电网企业的格局,给各发电主体造成了心理上的不快;加之电网企业仍有部分调峰调频电源,敏感的调度“三公”问题,客观上加大了统一调度的难度。不同利益主体的逐利行为,事实上冲击着统一调度原则。但是,电力生产与使用的同时性和匹配性决定了电网运行需要实行统一调度,电网互联的客观发展需要统一调度来协调运行。无庸置疑,电网的安全要靠统一调度来保障,电能质量要靠统一调度来保证,大电网的优越性要靠统一调度来发挥,系统资源要靠统一调度来优化配置。“统一调度”体现了电网运行的客观规律,对电网的安全、优质、经济运行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已经被世界各国长期的经验教训所证明。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宝贵经验也昭示,没有严格的统一调度,电力诸侯的逐利思潮必将泛滥,不仅严重影响经济调度工作,而且将阻碍电力工业的科学发展。

3.3经济调度必须坚持科学的政策导向在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不仅成为了世界上能源消耗的第二大国,而且能源使用效率不高,能源消耗和环境问题十分突出。据统计,目前我国能源使用效益仅为美国的26.9%,日本的11.5%。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为指导电力工业的科学发展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了诸如《节能发电调度办法》等一系列节能、环保、经济调度政策,明确电力调度应该在满足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上网的条件下,再考虑其他类型机组的经济调度,即以牺牲高能耗机组的局部利益为代价换取全网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追求整个社会成本的最优化。在实际工作中,经济调度行为要改变过去对每台发电机组或电站平均分配发电量的做法,重新按照节能、环保、经济的原则,优先安排可再生、节能、高效、低污染的机组发电,限制耗能高、污染大、违反国家政策和有关规定的机组发电,逐步使高能耗机组淡出市场,实现电力结构的调整,达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3.4经济调度酌情分层分区,渐进式推进(1)利用传统经济调度成果以节能、环保、经济为原则的科学经济调度,从电力系统内部层面看,除新增环保和社会节能等整体经济社会优化内涵外,电力传统经济调度准则依然实用。利用“发电成本与网络损耗和最小”的传统经济调度理念开展电力系统优化运行,仍是科学经济调度的重要内容。对发电企业而言,仍需在满足负荷需求的条件下,以等微增率原则等为手段,优化机组组合和发电出力,使所有在运机组的综合能耗最低;对电网企业而言,也要在满足电网安全稳定、电力供需平衡的条件下,合理安排各发电厂并网机组数量及电网运行方式,既使所有在运机组的综合能耗最低,又使电网损耗最少。因此,传统经济调度成果的充分利用,必将促进科学经济调度的开展。(2)立足电网网络实际,合理开展经济调度网络不完善、结构不坚强的现行电网,以及安全稳定运行压力,客观上影响着电力的大容量、长距离交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电力经济调度。经济调度必须按照安全与经济的准则,立足电网实际,根据通道容量、技术支撑手段等,合理开展。(3)结合区域实际和经济社会状况,有序开展经济调度我国幅员辽阔,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由于生产力水平差距大,发展差距大,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状况不一样,其总体需求就存在一个时差,即发达地区总需求超前于不发达地区。针对这种情况,为统筹发展,国家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与资源布局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和谐发展战略,对不发达或欠发达地区进行政策扶持或资金补贴,以期逐步缩小差距。因此,经济调度政策和操作手段必须与国家整体战略一致,根据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有序开展。例如,现阶段广东省社会整体承受电价能力远强于贵州省,如果在两省发展差距巨大的情况下,立即进行全开放经济调度,那么贵州的经济社会必将崩溃,显然有悖于全国的统筹协调发展战略。(4)根据市场孕育水平,渐进式推进经济调度工作尽管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已取得相当成果,但从省、区域、国家三级电力市场的孕育、发展和运作看,由于我国以省级行政区划为地域的政治、经济、社会实体特征相对明显,省级电力市场的发育较区域电力市场和国家级电力市场完善得多。因此,经济调度宜按照总体目标要求,以省内深入、省间协调、大区互动的方式,分步骤、渐进式、稳步地推进,而不宜超越国情,采取跨越式的休克策略。

3.5经济调度必须以社会和谐作保障构建和谐社会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又是科学发展的基础。以节能、环保、经济为标准的经济调度,意味着规则的改变,涉及利益的调整,必将打破原有利益分配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这是不容回避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除根据实际情况推行渐进式经济调度外,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撑是必须的。例如,对关停机组企业的补偿政策,对职工的安置政策等等,必须同步出台。

第5篇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全社会用电需求量也呈加速增长趋势。2003年开始,全国GDP连续5年保持10%以上增速。全国经济的加速增长,带动了电力需求的加速增长。这些年来,电力需求增速持续大于GDP增速。

高速增长的电力需求不断地给电力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从2000年开始,我国用电的增长速度开始高于经济的增长速度。也就是说,没有电力工业的高速增长就无法支撑这几年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2003年以来,我国一些地区的GDP增长速度加快,电力需求的增长趋势将持续一个阶段。由于这次电力加速增长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进一步完善时出现的,而且GDP增长速度也比较平稳。与此同时,我国的电源结构在过去30年里也得到了明显的优化。以各时期累计的新增机组容量计算,预计2020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可能超过9.5亿千瓦。其中,水电2.46亿千瓦(含抽水蓄能2600万千瓦),煤电5.62亿千瓦,核电4000万千瓦,气电6000万千瓦,新能源发电4100万千瓦。水电、核电、风能发电等的新增机组容量的比重得到了提高。这种电源结构的优化对我国因能源消费而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解决带来了积极影响。

二 电力需求持续高增长的经济原因

目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电力需求快速增长。华东电网突破1亿千瓦的事实表明,“十二五”期间,华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对电力需求将达到新的水平,对电力输送和可靠供应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

近年来,中国的城镇化进程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2006年城镇化率达43.9%,比2000年提高7.68个百分点。至2007年末,全国共有城镇人口5.94亿,城镇化水平44.9%。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百户耐用家电拥有量与更新换代速度也在逐年上升。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重化工和城镇化将构成我国电力在新时期继续保持高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在二者的助推下我国将迎来电力发展与社会进步良性互动的新阶段。持续增长的电力需求表明,必须发挥特高压电网的重要作用,加快培育和完善国家电力市场。发展电力市场的根本目的在于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有效调节电力供求关系,引导电力投资,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提高效率和效益。电网是电力市场的基础和载体,只有建设特高压电网才能实现跨地区、远距离的电能输送和交易,更好地调节电力平衡,促进全国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发挥国家电力市场的作用。随着国家电网跨区电能交易连年大幅度增长,国家电力市场的作用日益显现。因此,必须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促进电网与电源协调发展,推动国家电力市场建设。

三 电力行业投资出现的新亮点

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狠抓节能减排工作,明确了“十二五”能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电力行业作为节能降耗和污染物减排的重点领域,2007年积极推动实施上大压小、差别电价、节能调度、发电权交易等多种措施,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粗略估算,2007年电力行业仅通过提高能效(包括降低线损率和供电煤耗)、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加强需求侧管理三项措施,即相当于节约一次能源6492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103万吨(约占2006年电力二氧化硫排放的7.65%,全国二氧化硫排放的3.99%),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8亿吨。

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中,核电和风电是重要的清洁型能源,可再生、无污染、运行费用也比较低,还便于进行电力调峰,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社会的综合效益。根据“积极开发水电、优化发展火电、推进核电建设、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能源开发政策,2010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9亿千瓦,其中大中型水电1.4亿千瓦,小水电5000万千瓦;到2020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将到3亿千瓦,其中大中型水电2.25亿千瓦,小水电7500万千瓦。 核电和风电是我国今后电源建设的重点,但由于两者在我国发电装机中所占比重很小,所以即便是根据中长期规划,到2020年核电和风电装机容量分别到4000万千瓦和3000万千瓦,届时核电和风电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也不到5%。因此,核电和风电在今后我国的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二者的投资发展空间是无可限量的。

四 实现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1.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

由于电力工业的特点,政府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在宏观上把握住电力发展的基准限而不受当年经济波动的影响。经济增长低时,要确保电力的发展底线;经济增长高时,也不能超过电力发展的上限,避免由于电力发展的大起大落而带来的电力短缺及供大于求情况的交替出现,确保我国电力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2.电力统计工作急待加强

我国具有较完善的电力统计体系及队伍,电力统计工作对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如2003年新投产的发电容量到2004年初才有数据,2004年的投产容量分别有3500万千瓦(中电联)、超过3700万万千(国家发改委)及4800万万千(国家电网公司)多种版本,差距之大令人难以相信。当然,电厂需要有一定的建设周期,火电厂约3年,水电站建设时间更长。电力建设项目是需要各级政府审批的,何时开工、何时投产、工程进度等都有备案。出现上述问题说明我国电力统计工作亟待加强,机制亟待理顺,以适应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需要。

3.发挥电网的优化配置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电网是资源流动的大通道,应充分发挥电网在全国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加强全国联网工作,加快实现西电东送,南北互供。这不但可以用最少的发电装机满足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同时又能提高电力企业的效益及满足环境约束的社会效益,促进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要加强城市配网改造,尤其是对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的结构薄弱之处的改造,努力消除配网中“卡脖子”的现象,提高供电可靠性,保证电网安全运行。

第6篇

关键词:电力工程;管理;改进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电力工业在国民经济占有重要地位,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电力行业的建设的数量上也不断扩大,给电力工业的发展供了机遇和挑战,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不足,同时对电力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如果电力工业发展缓慢,会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从我国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可行的对策,使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纳入到规范化、科学化和有序化的轨道上来。

我国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电力工程施工是一项很复杂的过程,涉及很多门类技术和专业知识,施工过程受很多条件影响,比如设计规划、气候条件、地质水文、机械设备、技术水平、员工素质以及监管制度等,任何一个项目或是步骤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现阶段,电力工程施工存在以下问题:

(一)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施工管理人员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监督作用,如果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或是没有职业道德,就会给整个电力施工工程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在一些电力工程施工单位,有的管理人员思想观念落后,缺乏创新管理的精神,有失领导风范,对员工的凝聚力不强,不善于合理分工和策划,欠缺很好的协调能力。而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合同意识,综合素质不高,文化水平比较低,受教育水平层次不齐,缺乏相关专业,有些基层工作人员对电力施工认识粗浅,缺乏管理经验,对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能力不足,穿插作业频繁,同时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增加了施工难度和管理难度,导致施工设备和环境存在安全运行的隐患。

电力工程施工技术有待提高

我国电力工业随着社会进步虽然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得到了扩大,但是电力工程施工的水平却无法得到相应的提高和进步,反而制约电力工业的发展,会直接延迟施工工期,降低施工质量,给施工单位造成不良的影响。比如在设计方案上,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对施工设计监控不严,聘请一些不专业的人员进行工程设计,导致施工无法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给电力施工工程留下了安全隐患,也会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另一方面,电力工程施工的特点就是施工地点不断变化,风险点和风险源不固定,同时电力施工任务重、工期紧,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电力工程施工单位采用传统的施工工艺,各方面的设备和技术比较落后,有待改进和淘汰,甚至有些施工技术甚至不达标,存在着滥竽充数的现象,给施工管理造成很大的麻烦和损失。

二、对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改进对策及建议

基于以上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问题和弊端,由此可知,改进我国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刻不容缓。

(一)完善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规章制度

要建立健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规范措施,以适应新的变化需求。安全施工对于任何一项工程来说,都是重中之重,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而电力行业有属于高危行业,安全施工更不能忽视。因此,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保障体系和制度,施工人员必须要有最基本的专业技能和资格才能上岗操作。施工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程序和规定落实各项工作,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对违规和不按标准施工人员,予以纠正或是处罚,避免引起工程管理混乱,延误工期,给施工单位造成恶劣影响。根据不同需求,在遵循规章制度的情况下,上至领导,下到员工都全面落实施工责任制,明确每个施工的人员的责任与义务,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做到有人负责有人管理,不能出现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还要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的监督,不断完善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制度,为电力工程的文明安全施工提供依据和帮助。

(二)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素质

加强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就要提高施工质量,其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是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首先,电力公司应加强对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要多学习同一行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多加强交流与学习,扬长避短;其次,向社会招纳社会电力行业的精英和优秀人才,建立人才储备库,提高电力施工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最后,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不定期考核,严格奖惩制度,同时要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施工单位考核的内容既要有专业知识,又要满足实际工作中的需要和经验的积累,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予以通报批评和惩罚,不得打亲情牌,徇私枉法;要全方位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提升他们的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人格素质,不断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避免因为不专业或是监督不力而造成的电力工程事故,从而严重影响工程工期和质量。作为施工人员要认清自身素质与现实要求的差距,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扩大知识层面,增强实际操作能力,严格要求自己,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电力工程施工企业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管理和培训水平,争取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标准和高要求的工程队伍,为我国电力工业的建设和发展保驾护航。

提高电力工程施工技术

作为电力施工企业,要不断对施工现场进行测量和考察,并进行技术交底,要根据设计方案的标准进行施工,对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考虑周全,及时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做到耐心细致。对于可能施工设计方案的问题,尽快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以便下一阶段施工的进行,保障如期完成任务。对施工原材料的选择上,计算好用量多少,严把质量关,控制好价格,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和审核,并且聘请专业人员进行质量检测,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施工使用,监督和管理人员要人真难履行职责,不能敷衍了事,严禁浪费,做好重复利用工作。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要对完成的每一道程序和项目进行严格观察和监测,保证施工质量安全,做到不留死角。如果出现偏差或是其他问题,要进行及时合理的管理和修改,保证万无一失。与此同时,电力工程的施工单位要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和施工工艺,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树立自己品牌观念,增强企业施工的创造力和竞争力,从而达到节约成本,保证工程质量,完善企业形象的效果。

三、结语

随着电力在社会上应用的越来越广泛,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业得到人们的关注,对施工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为了保证电力施工顺利进行,电力施工单位要从预算、进度和造价进行很好的控制和管理,准确把握工程施工和安全管理,保证施工工期和质量,同时要完善和建立相应的管理规范制度,不断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不断更新施工技术,引进先进生产工艺和高学历高素质管理人才,不断地进行学习和实践,使电力企业能够更好地生存发展壮大,从而提高企业运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增强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在同一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促进我国电力工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张斌,论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民营科技,2011年第1期。

王帅、贾宏宇,电力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河南科技,2013年第12期。

第7篇

关键词:电力 工程管理

电力工程指的是生产电能、输送电能以及分配电能的工程,广义上来说,其还涉及电作为动力和能源在社会多个领域中的应用的工程。我国现阶段主要是利用高压和低压交流电力的网络。随着电力工业深化发展,电力系统的核心凝聚力也得到加强,从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各个环节来看,电力系统已成为一个综合的有机整体,电力工程这一实体系统时间协调严格,层次分工明确,空间跨度广,在社会物质生产部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 电力工业工程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新形势

近年来,随着电力改革的深入,我国电源的结构状况相应的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改善。作为主力军的火力发电得到大力发展,并且,核电以及水力发电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与此同时,一些新能源以及再生能源也列入了发展范围内。现阶段,我国在各个发电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世界水电装机的容量方面,我国名列世界第三;而在核能发电方面,我国更是从零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发展,当前核电的装机容量在我国总的电力装机容量中,也已经占据了一定的比例。另外一些绿色能源例如太阳能、地热、风力、潮汐发电等,也都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

但是,我们也应清楚的看到,在硕果累累的光辉下,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又面临一些新形势:装机容量人均占有量过低,仅仅为美国人均占有量的1/7、世界人均水平的1/2。随着经济的继续快速发展,对用电量的要求也会不断增加。煤炭是电力生产的基本能源。尽管煤炭是中国能源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然而,发电用煤在煤炭的消费量中大概只占33%,而大多数发达国家发电用煤占到煤炭总的消费量的80%。

2 加强电力工程相关管理的对策

管理是取胜的关键,电力工程也不例外。现阶段我国的电力工业工程出现的一些问题对电力部门提出来新的挑战。从而迫使电力相关部门加强管理,不断探索,推陈出新,谋求发展,特别是要加大精细管理和效用管理的力度。电力工程管理的成效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信度产生直接影响。也就是说,电力工业的工程管理是整个电力系统的生命,是电力各组成部分发展的根本保证。电力工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是电力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电力市场中取胜的关键。因此,电力系统管理部门应正确面对新形势下的挑战,做好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增强自身的管理素养,从而使得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不断增强。

2.1 首抓安全管理

一直以来,安全被视为生产的第一线,安全是生产的保障,因此安全理应被企业放在首位来抓,然而安全工作的管理不是口号,也不是依靠开开会喝喝茶就能解决的,而应该是切切实实的落实实施。从每一项工程施工的开始,相关管理部门就应成立关于安全的组织机构,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分工,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另外,要拟定相关的适合所承担施工项目的特点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且要落实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唯有如此,经济杠杆在质量和安全方面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更大限度的把好安全质量关。作为一项科学管理工作,文明施工是项目基础管理工作中的一项综合性指标。文明施工是否能够落实,对于电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完善和提高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另外,企业内部实力的加强,整体素质的提高也依赖于文明施工。因此,安全管理工作要以文明施工为保障。

2.2 强化质量管理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作为工程建设施工的电力企业,不仅要抓安全生产,更要考量质量。在安全施工的保证下,从各个工程一开始的设计组织一直到整个工程的完工并投入使用的整个过程,包括供应劳力能源、管理施工道路以及订置材料设备、清理完工后的场地,保持整洁而且有序的施工现场,都要做好管理工作,以此来激励员工,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使员工保持高昂的斗志,做好每一道工序,从而保证整个电力工程项目的进行。

在目前的一些电力基建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非正常现象,比如工程建设的资金不能准时到位,而一旦资金到位,又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断的拼命赶工期,甚至倒排工期,这种不合理的作法,激化了质量和工期和二者之间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电力企业相关管理部门必须介入管理,安全施工,文明施工,在此前提下,把质量放在首位,而不是盲目赶工,与此同时,还要坚持质量一票否决制。另外,企业还应以本企业为立足点,探索解决矛盾的有效途径。首先,要充分做好施工工程的前期准备,联合各方共同克服三边(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工程项目。其次,要加强质量特别是工艺质量的管理,一般来说,工程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抓大放小”的现象,“大”指的是重点工序的质量,“小”则是一般的工艺质量,质量管理的加强就是克服这种“抓大放小”的质量管理通病。另外,对于存在缺陷的设备,要责令供应商及时到现场处理,不留任何隐患。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更要严格把好工序关,一道工序一道工序进行把关,只有上道工序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不得工序倒排或简化必要工序。在组织方面要搞好工程平行作业和交叉作业,对一些关键的路径工期要进行调整,以保证资源的及时供给到位。

2.3 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

人的素质问题是质量问题的核心。要提高员工对于管理的意识,关键要加强教育与培训,让每位在岗员工切实觉悟出质量是市场的保证,质量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企业员工的优质工作能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并能保证合理的质量成本。而优质的员工应该明确自己岗位的工作特点和范围,并能熟练掌握自身岗位工作的基本技术知识、工作规程规范、操作程序以及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增强员工团结合作的精神,维护企业质量的信誉,造就出高水平的施工队伍,实现优良的施工质量。

2.4 优化企业管理,降低成本

电力系统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为了提高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就需要节约资金,从而降低工程成本。这就要求企业不断优化管理水平,其中成本控制就是关键的途径,而如何控制成本也是当今不少企业积极思考并迫切解决的问题。电力企业要打算从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获利,就一定要在保证上述所说的安全、质量与工期的前提条件下,严格对成本实施控制。这就要求管理者寻求成本最低的切合点,在质量达到最初设计和规范要求的保证下,尽量降低工程的成本。在安全方面,要保证建筑物安全,员工安全,从而避免意外伤亡事故带来的损失。在工期管理方面,管理者也要找到最佳工期点成本。工期与成本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成本。一般说来,工期短则成本小,工期长,则成本相应会抬高,但工期也不能无限的缩短,到一定限度时,如果为了追求利益而再要缩短工期,反而会哄抬成本。因此,缩短工期要在以合同要求为前提,切不能盲目赶工期,更不能无故延长工期,否则都会影响经济效益。

2.5 领导是抓好管理的关键

领导是各项管理措施得以实施的关键。因此,领导要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领导是对工程管理全面负责的管理者。这就要求领导应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并不断提高管理的专业技术水平。此外,领导层还要明确各自分工,责任到人,要公诸于众,增加透明度。领导层成员之间更要定期召开会议,对工程和员工各方面的最新动态进行交流,及时回馈,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领导还要起模范带头的作用。项目领导在工作要身先士卒特别是在重点工序、在紧急、困难、危险的施工情况下,必须亲临现场指挥部署。项目领导还要组织检查,并督促班组落实相关工作,并要参加会议,了解工程各项工作,做到胸中有数,便于更好开展指挥和决策工作。

电力工程管理是一门科学,搞好管理,对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电力企业要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就必须抓管理。从安全、质量、成本以及领导意识方面加强管理,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纪鹏.《国家电力公司的改革和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问题》,ehianse.eom.

第8篇

1洁净煤技术提出的背景

当今人类面临着三大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这都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1.1燃烧排放与酸雨污染

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SO2和NOx,这两类物质的90%都来自矿物质燃料燃烧。酸雨影响水生生物生长或使其死亡;大面积的森林死亡也归因于酸雨的危害;酸雨还加速建筑材料的腐蚀;酸雨使地面水呈酸性。为减少酸雨的危害,必须采取增大燃煤洗选率、增加低硫煤开采与使用、大规模采用烟气脱硫装置、大力采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征收SO2排放税等措施,控制造成酸雨的污染物SO2等的排放。

1.2全球气候变暖与能源工业

大气底层聚集大量温室气体,地球辐射的长波被温室气体反射回来,有效地避免热量散失。当大气层中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时,温室效应增强,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浓度增加最快的CO2和CH4。矿物燃料燃烧和地球植被破坏是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能源工业同时也是CH4的一个重要的产生源。随着世界能源消耗不断增长,电力行业在能源直接消耗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加快电力行业的科技转化,研究开发洁净煤技术,将成为解决温室效应的重点突破口。

1.3臭氧层破坏与燃烧排放

人类过多使用CFCS及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物有关。大气同温层O2可通过四种途径减少:紫外光照射下的分解反应;Cl与其反应;NO与其反应;OH及HO2与O3的反应。其中,70%的O3与NO反应而消减。近年来,燃烧过程中N2O的排放引起较大重视,它是一种温室效应气体,并且能破坏大气同温层的臭氧层,同温层中N2O浓度的增加将引起臭氧层中NO浓度增加,从而使臭氧层变薄加速。在电力行业引进先进的洁净燃烧技术,降低NOx排放,对保护臭氧层起到积极的作用。

2洁净煤技术进展

洁净煤技术是针对燃煤对环境造成污染提出的技术对策,是旨在减少污染和提高效率的煤炭加工、燃烧、转换和污染控制新技术总称,它将成为21世纪煤炭利用中既能降低动力耗费,又能创造友好生态环境的高新技术,其构成如图1所示。

2.1煤炭燃烧前处理技术

动力用煤洗选加工是提高煤炭质量、增加煤炭品种、节约能源、节省运力、降低燃煤对大气污染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浮选脱硫属先进的物理洗选工艺;干法分选适用于分选氧化煤与水资源缺乏的地区;化学分选适用于物理分选排除大部分矿物质后的最后一道分选工序,需要高活性化学试剂,工艺过程大多在高温、高压下进行,成本较高;微生物脱硫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能耗省、无煤流失、能脱除煤中的有机硫与黄铁矿硫等优点,

但作用时间长,反应容器大,生产工艺复杂,处理费用高,不适合大规模能源工业。

型煤加工技术在经济上是合理的,而且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显著。将粉煤加工成型煤,比燃烧散煤节约能源20%~30%,减少烟尘排放量40%~60%,提高锅炉出力10%~30%。加入适量的固硫剂,燃烧时烟尘和SO2的排放都比燃烧散煤时减少40%~60%。在我国,民用型煤加工已有成熟技术,但工业型煤的发展比较缓慢,其技术开发仍处于分散的低水平重复状态,对于其推广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

水煤浆是一种煤基液态燃料,发展水煤浆技术,不仅能节省宝贵的油资源,而且还可以解决煤炭运输、环境污染等问题。目前国内外水煤浆技术的发展趋势为:由小规模工业示范厂、试验厂向大型化、商业化方向发展;水煤浆应用向多用途方向发展;水煤浆向大型化、系统化方面发展;水煤浆研究向低污染燃烧方向发展。

2.2燃烧中处理技术

为适应煤种多变、调峰及稳定强化燃烧的需要,出现不少新型煤粉燃烧器,如:煤粉钝体燃烧器、稳燃腔燃烧器、夹心风燃烧器、双通道自稳燃式煤粉燃烧器、火焰稳定船式燃烧器。这些燃烧器用于燃用劣质煤和低挥发分煤。其特点为:低负荷稳燃,提高热效率;加强煤粉气流与高温烟气流的湍动和混合,明显改善着火条件;稳定燃烧,防止结渣,煤种适应性好;减少燃烧过程中NOx的生

成,降低对大气的污染;等等。目前,降低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生成和排放采取如下一些措施:空气分级燃烧;烟气再循环燃烧;煤粉浓淡分离燃烧;燃料分级燃烧。

燃烧中固硫是在燃烧过程中使煤中硫分转化成硫酸盐,随炉渣排出。生成的CaSO4在800~950℃时热稳定性好,应用成功的有LIMB炉内喷钙技术和LIFAC烟气脱硫工艺。LIMB技术喷入固硫剂时只要避开高温区便能改善脱硫效果,吸收剂在炉膛出口处喷入,避免吸收剂的烧结失活。LI-FAC工艺是一种改进的炉内喷钙工艺,除炉内喷射石灰石脱硫外,还在炉后烟道上增设一个独立的活化反应器将炉内未反应完的CaO通过雾化水进行活化后,再次脱除烟气中的SO2,这两种炉内脱硫技术都已投入商业性运行。

固体颗粒处于流动化状态下具有一系列特殊的气固流动、热质传递和化学反应特性,使得流化床锅炉具有如下特点:燃料适应性好,可以燃用各种高灰分、高水分、低热值、低灰熔点的劣质燃料和难于点燃和燃尽的低挥发分煤;低温燃烧,燃烧过程中NOx大幅下降;颗粒床内停留时间较长,燃尽度高;保证蒸汽参数,实现低负荷稳定燃烧。流化床燃烧工艺由小、中型的鼓泡流化床,常压循环流化床发展到增压流化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其发电效率不断增加,且脱硫率不断提高。

2.3燃烧后处理技术

烟气净化是燃烧后洁净煤技术,主要是脱除烟气中的灰尘、SO2,NOx。离心分离除尘器结构简单,运行操作方便,除尘效率在85%左右;洗涤式除尘器结构简单,除尘效率高,文丘里洗涤除尘器除尘效率在95%以上,且能吸附烟气中的SO2和SO3,但需要污水处理装置;袋式过滤除尘器具有较高的除尘效率,但其阻力较大;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最高可达99.99%,可捕集0.1μm以上的尘粒,处理烟气量大,运行操作方便,可完全实现自动化。

烟气脱硫(FGD)是控制燃煤SO2排放应用最广和最有效的技术,传统的FGD主要是化学法,是目前唯一实现工业化的方法,但它能耗大,产生废水或废渣,造成二次污染,应用前景一般。电子束照射含有水蒸气的烟气,使烟气中分子如O2,H2O产生强氧化性的自由基O,OH,HO2和O3等,这些自由基氧化烟气中的SO2和NO,在有氨

存在下,生成较稳定的硫铵和硫硝铵固体,通过除尘器达到脱硫脱硝的目的。脉冲电晕法是电子束法的改进,用高压电源电晕放电代替加速器电子束产生等离子体,不需昂贵的电子枪与辐射屏蔽,在节能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海水脱硫(F-FGD)将SO2以硫酸盐的形式直接送入大海,不经过大气、淡水湖泊、河流和土壤,F-FGD不需添加任何化学物质,依靠海水的天然碱度进行脱硫。

2.4转换技术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是先将煤气化成可燃气体,供燃气轮机燃用,以煤气化设备和燃气轮机取代锅炉发电,排气余热再发生蒸汽,推动蒸汽轮机发电,其发电效率可高达47%,从而能更好地实现高品位煤化学能的梯级应用。IGCC是最洁净和最有效的洁净煤技术之一,在相同发电量条件下,净化煤气的数量低于需净化的烟气量,高温煤气净化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保护下游燃气轮机等设备免遭腐蚀。高温煤气脱硫剂种类很多,从物系上大体可分为铁系、锌系、铜系、钙系和复合金属氧化物等。高温煤气脱硫反应器可以采用固定床、移动床、流化床和气流床等,目前流化床和气流床使用最为广泛,主要是因为它们的传热传质能力高,易于实现脱硫和再生的连续运转。

煤炭气化能克服由于煤的直接燃烧产生的燃烧效率低、燃烧稳定性差、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可在使用前将煤气中的气态硫化物和氮化物较容易地高效脱除。按照煤在气化剂中的流体力学条件,把气化方法分为:移动床气化;流动床气化;气流床气化;熔融床气化。它们都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以一定流动方式把煤完全转化成可燃气体,煤中的灰分以废渣的形式排出。煤炭气化技术开发的热点是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中国目前发展煤炭气化技术的主要途径是加强现有技术的推广应用,改变传统落后的用煤方式,达到节约利用煤炭资源,减轻用煤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加氢法、抽提法和合成法可由煤制取液体产品,煤炭液化获得的洁净液体燃料可以满足飞机、坦克、火箭、汽车和多种现代化工业设备的动力需求,用于燃烧可以达到不污染环境的目的。煤的液化产物燃烧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非常轻微,煤直接液化时,煤经过加氢反应,所有异质原子基本被脱除,回收的硫可变成元素硫,氮经过水处理可变成氨。煤间接液化时,是由气化阶段的气体产物转变而来,催化合成过程中排放物不多,未反应的尾气可以在燃烧器中燃烧,排出的废气中NOx和硫很少,没有颗粒物生成。

燃料电池是反应物燃料与空气中的氧发生电化学反应而获得电能和热能的电化学装置,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热能和低压直流电能。根据燃料电池所使用的电解质的不同,可分为碱性燃料电池、磷酸型燃料电池、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电解质燃料电池和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燃料电池具有热效率高、对系统负荷变动适应力强、燃料来源广、环境污染小、不需要大量循环水、建设工期短等特点,燃料电池从可能性原理的提出到磷酸型燃料电池兆瓦级产品的商业化应用,都是根据实际需要而发展的。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虽然离商业化阶段有一定距离,但由于它与煤气化能结合应用,其预计价格低于同规模的磷酸型燃料电池,因而有望用于主力电站。

3洁净煤技术在广东电力工业中的应用

广东地处我国华南沿海,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迅猛,能源需求急剧增长,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虽然广东已大力开发水电和核电,加大投资开发西部水电的力度,增架西电东送的输变电线路,与云南、贵州等西部省份签订西电东送的协议,但在21世纪初,广东以燃煤为主的火力发电的电源结构不可能改变。电力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二次能源,大量燃煤对沿海经济发达港口城市的污染日趋严重,电力建设者将面临解决发展与环境矛盾的重要课题。洁净煤技术可使煤在燃烧过程中大量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同时还可以提高燃烧效率,达到高效、洁净、环保的目的。洁净煤技术将在广东电力工业的持续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3.1广东电力工业现状

燃煤火电厂是广东电力的主要电源,每年消耗原煤约23000kt,截止2000年8月,燃煤火电厂装机总容量达12.005GW,主要电厂煤耗情况如表1。广东通过多渠道办电,电力增长速度较快,基本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近期由于经济复苏,电源建设规划滞后,经济增长速度超过电力增长速

度,迫使许多燃煤火电机组超时运行,电网处于缺电局面,部分市(县)采取了拉闸限电措施。因而在今后的一二十年内仍要加快广东电力工业的建设,使电力由基本适应型向同步或超前发展型转变。燃煤火力发电厂的建设相对核电和水电来说,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的优势,若采用先进的洁净煤发电技术,可减轻对环境的破坏。

3.2洁净煤发电技术在广东电力工业的应用前景

广东电力工业紧随经济发展而发展,发电燃煤量逐年增长。能源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大量消耗能源的结果,促进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使环境付出巨大的代价,大量燃煤燃烧给广东地区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广东电力工业以燃煤火力发电为主的电源结构,短时期内不会改变,因此,为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满足国家环保要求,应该积极采用新的洁净燃烧技术,从而提高能源转化效率,降低能源系统成本,提供优质能源服务。

近期,广东省的连州发电厂、沙角A电厂实施烟气脱硫工程,茂名热电厂进行把燃油机组改造为燃烧水煤浆机组的技改工程。广东省正在惠州建设天然气发电厂,深圳能源公司属下的西部电厂已实现海水脱硫。这些项目的实施都已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并将获取显著的经济效益。为最大限度降低环境污染,广东省可根据各电厂的具体情况,在老厂改造、新厂建设和发展大机组时尽可能采用洁净煤发电技术。

第9篇

关键词:安全生产 ; 责任 ; 安全第一

Abstract:Power industry is the priority among priorities, related to the personal safety and property of the state,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ower industry.In the cit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day,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safety, stable operation, the issue closes all trades and profess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people's fundamental interests, so to ensure the safe production and safe operation of power grid, ensure reliable power supply, regardless of any time is our first priority

Key words:Safety in production; responsibility; safety first

中图分类号:F530.6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0 引言

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是由电力生产、建设的客观规律和生产特性及社会作用决定的。电力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电力系统自身的稳定、效益和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广大电力用户的利益和安全,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秩序的稳定和人民日常生产生活。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不仅对电力行业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要求,而且对电力安全生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一下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1.从电力企业的自身需要看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电力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然要讲求经济效益。假若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搞不好,必然是既减少对外供电又增加各类费用支出,琪结果必然是成本上升,效益降低。可见,搞好安全生产也是电力企业取得好的经济效益的基础。

“人民电业为人民”是社会主义电力企业的根本宗旨,为此,电力行业必须要抓好行风建设的优质服务。假若安全生产搞不好,供电可靠性就难以保证,电能的质量就难以提高,想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就无从谈起。因此,搞好安全产又是电力企业落实“人民电业为人民”宗旨的前提。

2.从电力生产的特点看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电力生产的特点是高度自动化,有许多发电厂、输电线路、变配电设施和用电设备组成电力网络,互相牵连、互相制约地联合运行,构成一个十分庞大、复杂的电力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供、用电同时进行,电力的生产、输送、使用一次性同时完成并随时处于平衡。电力生产的这些内在的特点要求电网运行必须十分稳定、可靠,任何一个环节发生事故,如不能几十排除,都可能带来连锁反应,导致主设备严重损坏或大面积停电,甚至可能造成全网崩溃的灾难性事故。前,我国电力工业已经步入了以“大机组、大电厂、大电网、高参数、高电压、高度自动化”为主要热点的新阶段,这给电力安全生产的带来了新的课题,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3. 从电力生产的劳动环境特点看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电力生产的劳动环境具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电气设备多;二是高温、高压设备多;三是易燃易爆物品多;四是告诉旋转机械多;五是特种作业多。这些特点表明,电力生产的劳动条件和环境相当复杂,本身就潜伏着许多不安定因素,极具潜在的危险性,对职工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安全工作稍有疏忽,潜伏的不安全因素随时会转变为不安全的事实,潜在的危险性随时会转变为现实的人身伤害事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保障电力职工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保护电力职工的切身利益的高度,进一步认识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

4.从电力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看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电力使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或缺性,决定了电力工业还是一种具有社会公用事业性质的行业。现代工业、农业、国防、交通运输和科研,乃至现代人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电力的供应,而且对电力的需求和依赖正变得越来越强烈。电力工业的片刻中断,都可能造成各行各业的瘫痪、社会和人民生活秩序的混乱以及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即便地电力系统运行频率和电压在允许的偏移范围内变动,电能质量的降低也会直接损害用户的利益。因此,电力安全生产事故国计民生,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电力行业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这一方针符合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安全生产长期和反复实践过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经验教训的结晶,体现和反应了安全生产的基本规律,符合电力行业的特点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践表明,只要能正确理解和坚持这一方针,电力安全生产就会顺利、就能得到保证。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要求电力系统企业各级领导者要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把安全与生产统一起来。抓生产首先抓安全,尤其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要服从安全,这就是“安全第一”的含义和要求。“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基础和条件,就是要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要求把安全管理由过去传统的问题发生和事故处理型转变为现代的问题发现和事故预防型,把工作的重点放到预测、预控和预防上。

5.结束语

第10篇

1.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的特点

电力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在现代社会得到广泛的应用,它与其他产品既有共同的特性,也有其自身的独特性。首先,它不存在同行业可替代和竞争,以能源与动力的形式进行输送,并且使用的客户对象具有广泛和复杂性,对于电力产品的需求也不相同,同时,它也局限于地域的广泛性。在电力产品的销售环节中,需要依赖电力线路这种特殊介质才能完成,这是它的销售与介质密不可分的特点。因此,在众多的共性与特性之间,决定了电力营销工作中客户关系管理的复杂性、多样性。

1.1电力企业营销的服务性特征明显

这是由电力市场的特点所决定的,电力工业本身的地位决定了电力营销的服务性质,从国有经济到人民的生活,无时无刻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电力营销的核心思想是为客户提供优质、可靠、充足的电力能源。由于电力商品不可储存,使电力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联系变得十分密切,这种紧密的联系,就需要通过电力营销人员的服务来完成。

1.2电力企业营销技术性要求很高

电力工业是一种资金、技术密集型的工业,在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都需要运用到大量的先进科学技术,信息传送的自动化,计量装置的配置,校验与管理的电子化设备,营销业务管理的信息化等等,形成了电力销售的鲜明特质,即采用现代科学的技术手段,推进营销管理的现代化进程,是电力企业提高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获取经济效益的有力保障。

1.3电力企业营销的目标市场具有差异性

虽然各个电力目标市场在产品的类型,客户的分类等许多方面具有相同的性质,但在其他方面又有十分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计划安排、需求量、需求时间、消费方式上的不同。

2.我国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现状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基本上仍处于垄断状态,电力市场营销管理的形式较为单一,电力建设缓慢,市场化与核心竞争力和许多国内外的先进企业存在很大的差距。随着电力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以及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实施,电力企业在未来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

2.1电力企业市场竞争意识不强

由于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管理体制势必被打破,供电管理转变为电力营销服务。一些电力公司,仍抱有陈旧的观念,认为客户关系是停留在管理和被管理之间,客户有用电需求,必然地要申请,需要遵从电力企业的管理,双方的利益关系并不是平等的。在新的市场化改革下,市场环境越来越公开透明,客户对于电力营销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需要对市场化改革方向进行及早的洞悉,对客户关系管理提早计划,意识到电力合同双方的客户在权利与义务上是平等的,建立清晰的经营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强电力营销中客户关系的管理。

2.2电力企业高素质营销人员不足

在传统的电力系统内部,市场营销被认为仅仅是附属于生产部门,甚至是后勤部门,得不到管理者的重视。从事市场营销的人员也大多得不到充分的激励和提拔,因此营销岗位不能得到优秀人才的青睐。管理者应在提高营销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水平,增加设计人员管理人员的培训机会,树立整体的服务意识,强化企业文化的渗透力,适时地给予物质与精神鼓励,加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2.3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策略比较单一

现阶段,许多电力企业已经单独设立了市场营销部门,但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下,整个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仍然相对比较落后,大部分电力企业都没有建立起一套适合自身的、系统的、有效的营销管理对策。因此,电力企业应该把建立行之有效的市场营销管理对策作为开展营销工作的基础,只有先完善市场营销管理体系,才能更好地开展今后的工作。

3.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策略构建

3.1明确市场营销战略思想

当今,市场竞争的惨烈,使得电力企业必须转变以往生产至上的观念,处理好客户关系,始终以客户满意作为服务的重点,尽快制定适应企业发展的市场营销战略的指导思想,树立以客户满意为核心的电力市场营销观念,从顾客的角度来分析和考虑客户的需求,全程跟踪了解客户满意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最大限度地保持和提高客户满意程度,增强公司在电力行业中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市场营销观念必须体现在公司上下每个员工的身上,建立全员营销的观念。

3.2强化电力产品服务功能

电力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以满足电力市场需求为中心,市场需求需要通过提供电力产品和相关服务来实现。当今电力市场竞争的惨烈,决定了电力企业不仅要在电力产品的质量上下功夫,更应该关注附加产品,因为电力产品的质量是国家法律法规硬性的规定,而附加产品例如维修、服务等属于无形的产品,是企业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这往往决定了顾客对企业的认可度和忠诚度。

3.3优化电力产品价格组合

对于顾客来说,价格永远是电力市场营销中的核心问题,它直接关系到能否被顾客所接受,关系到市场占有率的高低和利润的多少。价格既是电力企业经营利润的最直接表现,也是进一步开拓市场的有效手段。因此,电力企业公司定价时,应严格除了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执行,在计算费用时,要努力为客户最大程度的节约经济成本,合理配置资源,同时,公司应该对来往密切、合作已久的老客户,给予价格上一定的折扣优惠,在保质保量的情况下,使客户让渡价值最大化,提高区域内的市场竞争力。

3.4深化电力市场拓展空间

电力企业一方面应该不断开拓新市场、新客户,加大周边市场的投入市场营销力度,力争在新市场、新客户的抢占上有突破性的进展,从而实现扩大市场份额的目标。另一方面要防止原有客户流失,保证平均客户留存时间的延长。公司管理层应该采取客户关系管理的营销策略,努力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通过保持和稳固客户关系,不但可以显著地减少营销成本,更可以避免应原有客户流失而带来的损失。

第11篇

[关键词]扩大 城市化 规划 挑战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1城市电网现蛇日所存在的问题

1.1电网规划基础数据不足

城市电网的基础数据是进行电网规划的重要依据,但现在城市电网的基础数据变化很快,而且更新不及时,统计不准确,导致用于计算分析的数据出现偏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计算结果的可信度

1.2电网规划技术手段缺乏

城市电网的设备量大而广,目前只凭经验确定变电站布点、架设线路或安置配电变压器是远远不够的

13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

城市的总体发展规划是政府部门制订的指导城市未来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城市的发展定位和土地利用性质都进行I约束,也是制订城市电网规划的重要依据。但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往往不能严格按照城市总体发展规划执行,导致I负荷增长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不确定J胜,使得城市电网的网架结构缺乏明确的发展目标,这样也就给城市电网规划增加了许多困难

1.4城市电网规划与其他规划的街接问题

目前,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基木脱节,城市各种专项规划基木都是各自编制,彼此间缺乏有效的沟通,经常出现电力建设与其他建设相矛盾的问题。城市总体规划对变电站站为日乏线路走廊不做描述,使得站址和线路走廊得不到控制性预留,这是导致城市电网规划建设困难重重的根木原因

15其他方而

D规划观念。规划观念尚未真止转变,不能适应当前电网快速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缺乏系统性的优化理念。在技术方案中对全电压等级序列的整体优化重视不够,在经济分析中对整个投资周期中投资同报率重视不够

力规划工作的管理模式履待更新。目前,电网规划管理按照三级设置,分别进行各自所辖范围和电压等级的电网规划。这样的分工虽然有其合理性,但容易造成上下级电网规划协调力度不够,各级规划各自为战,无法实现电网的整体最优

乡规划工作的工作方法没有充分体现信息化。电网规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各个方而,信息量的大小,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直接影响规划的决策。而目前电网规划的信息采集手段还基木停留在手工收集阶段,不能适应建设数字电网的要求。电网规划缺乏对海量信息的整理工具、提炼工具和专家分析系统

2城市电网现蛇日所而临的新挑战

2.1满足负荷快速增长需求

保障电网充裕供电是城市电网的根木任务。未来我国城市电网一方而要满足新增负荷需求的足够的供电能力,另一方而要尽快解决目前电网“卡脖子”环节欠帐问题

22建设坚强可靠的电网

城市电网重要负荷集中且日益增多,城市电网的安全可靠问题日益突出。重点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针对城市电网多为受端网架的特点,合理布局变电点和网络通道,优化电网结构,合理简化电压等级,建成坚强的城市电网;_是提高装备可能性,要充分利用科技进步,提高装备性能及运行可靠性;三是提高城市大而积停电应急处理能力,研究城市电网黑启动等事故应急预案

23更新技术规范、标准,建立城市电网建设标准

传统计划经济下形成的规范和制度在市场经济和负荷持续快速增长的情15}下显得不适应了,需要修改相应的规范。当前重点要解决不适应城市电网}h发展的规范和标准,要补充近期新技术、新设备、新材

料发展与应用的要求,并充分考虑地区发展的差异化,以便更好地促进各类城市电网的发展

2.4推广节约技术的应用

我国能源、国土、水等各类资源有限,节约是电网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木方针。节约包括电网建设木身和能源的节约,如采用标准化、小型化、少维护和免维护设备:输电线路采用大截而耐热导线和同塔多同路设计,减少线路走廊占地而积;变电站采用标准化、紧凑型和大容量设计,节省社会资源

25重视与环保生态和谐发展

电网加快建设的同时,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相协调一方而是降低环境污染,如,降低噪音和电磁辐射,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公众满意度;输变电的建筑风格与周围景观相

协调,提高环境美观程度。另一方而是采用有利于能源和谐环境的技术,需要考虑分布式电源建设并接入城市电网的问题

3电网规划的发展方向及相关建议

D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建立完善法规来加强国家对电力工业的宏观调控,在法律法规层而体现国家对新能源发电企业的支持。通过立法形成健全、完整、可操作性强的电力法律制度,明确市场各方的权利义务,确保市场各参与方的合理利益,为中国电力工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和电力市场改革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

力完善电网规划的理论及方法,提高电网规划水平。发展规划偏差难免,须根据变化及时对规划进行滚动修止;同时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以避免由部门分割,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决策滞后或者规划失误;应用先进的预测方法,对电力市场运营方式、投资方式、监管方式及电价体系等进行预测分析,提高电力负荷预测工作水平,为高水平的规划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乡电源与电网统筹规划,促进电源与电网协调发展。在进行电网规划时,统筹考虑电源建设和电网建设,适当超前,满足经济发展需求,以求i会利益最大化。以电网规划带动电源规划,即电网公司根据市场需求情I5z,积极做好输电扩容规划,并为电源规划提供参考意见从技术上保证电源发展的合理性,实现厂、网双赢的结果

第12篇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 1000MW机组 继电保护

随着我国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火力发电工业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容量和高电压的发单机组被广泛的运用到电力系统建设中。其中1000MW是这些高电压和大容量发电机组中容量最大的一种,这种发电机可以降低电力工业发电的成本,其安全运行关系着整个电厂的稳定发。1000MW发电机组的内部结构一般都比较复杂,一旦结构中任何一部分出现问题,都会对火电厂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这对火力发电厂继电保护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继电保护技术简介

继电保护是火力发电厂供电系统中保证电力企业安全供电的重要工具,主要指的是对电力系统的故障和安全运行异常状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制订出保证系统安全运行的保护方法。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环节,继电保护技术主要包含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四个基本要求,只有完全做到这四个基本要求,才能够真正发挥继电保护的作用,从而实现保护系统安全运行的目的。

继电保护的设置要求包括以下几项:首先,继电保护设置前必须要准确了解电力系统的内部结构和运行特点,然后制订出合理的方案;其次,继电保护包括主保护和后备保护,后备保护是当主保护出现拒绝动作时,由相邻设备或线路的保护实现后备,是一种辅助设备;第三,辅助保护可以采用电流速断的方式,加速切除线路故障或消除方向元件的死区,从而构成辅助保护。

2 火力发电厂1000MW机组应用继电保护技术的必要性

继电保护技术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好继电保护技术既可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又可以促进电力系统体制的改革。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和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再加上电力系统本身存在着各种不安全因素,人们对于电网不间断供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减少和避免电网事故的发生,因此,在火力发电厂1000MW机组中应用继电保护技术是十分必要的,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电网事故的发生,而且能够保障更多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3 继电保护技术在火力发电厂1000MW发电机组中的应用

3.1 设置继电保护装置的总体要求

变压器是火力发电厂供电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将直接影响整个供电的可靠性和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目前,大部分的火力发电厂所使用的变压器虽然质量和结构都比较可靠,故障的发生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是会受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各种类型的故障和异常现象。另外,一些容量较大的变压器体积一般都比较大,当出现故障时根本无法移除处理,因此,为了保障火力发电厂发电机组的运行安全,必须要根据变浩魅萘亢偷缪沟拇笮∩柚冒踩可靠的继电保护装置,从而实现经济的最大化。

3.2 需要设置针对性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类型

第一类是绕组及其引出线的相间短路和中性点直接接地侧的接地短路。第二类是过负荷现象的存在。第三类是绕组的匝间短路现象。第四类是存在油面降低的现象。针对这些故障类型都应该设置针对性的继电保护装置,另外针对变压器温度升高和冷却系统的故障,可以装设信号装置。

3.3 继电保护装置类型

第一类是众联差动保护装置。此种保护装置为火电厂变压器安全运行的主保护。其能预防和有效处理变压器发生的短路情况,包括匝间电路短路、中心点绕组接地短路以及绕组相间电路短路等故障类型。一般情况下,如果电力变压器的电压小于3200kV安,变压器电流时限大于0.5s,则应该使用众联差动保护装置。此外,为避免因保护装置的作用而发生错误的报告,众联差动保护装置设置完毕且全部动作之后,连接变压器电源的断路器必须要全部断开。第二类是过负荷保护装置。过负荷保护装置可以应用于由多个备用电源组合而成的、变压器的电压超过400kVA。其保护装置的连接位置是一相电流。第三类是瓦斯保护装置。其保护装置可以应用于油侵变压器,电压超过800kV安的变压器。可依据瓦斯的变化来决定保护装置的动作对象。如果瓦斯变化很轻微,则动作于信号;如果瓦斯变化很大,则动作于断路器。如果没有断路器,则动作于变压器的单独信号。第四类是零序过电流保护装置。这种继电保护装置主要属于变压器和系统气压元件的后背保护装置。

4 讨论

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安全及生命财产安全等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电力系统建设中1000MW的发单机组被广泛的应用。虽然,1000MW机组能够产生巨大的威力,但实际运行过程中也很容易出现各种故障,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因此,火力发电厂1000MW机组中设置针对性的继电保护装置十分必要,不仅可以减少故障的发生几率,还能够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解智钧.火力发电厂1000MW机组继电保护技术探讨[J].科技传播,2014(06):145+61.

[2]常滨,张学源,刘敬.浅谈火力发电厂1000MW机组继电保护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2(1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