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历史学专业就业方向

历史学专业就业方向

时间:2024-04-12 10:56: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历史学专业就业方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历史学专业就业方向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实践教育;志愿讲解队;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208-03

实践教育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由于认可程度高、实效性强等原因,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级各类单位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实践教育,也称作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高校按照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总称。大学生实践教育作为一种学习性实践、成长性实践、社会化实践,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对于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全社会形成共识,合力推进。

大量调查研究表明,实践教育法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最有效的途径。当前,大学生实践教育普遍面临着资金不足,联系实践单位困难,组织管理欠缺等问题。要有效解决这些突出困难,高校必须充分发挥实践教育法认可程度高、实际效果好的优势,紧密结合专业和就业两个关键因素来开展大学生实践教育,积极探索就业导向型实践教育模式,满足社会和学生的共同需求,稳步推进实践教育法的发展和创新。

为了更好地在实践中检验、理解和运用上述关于实践教育法的认识,我们结合实际工作,选取了一个典型案例来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开展实践教育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案例简介

时间:2008年5月~2012年5月。地点:北京。组织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管理中心(合作单位)。参与人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本科生、研究生。

案例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二、案例内容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志愿讲解队于2008年5月成立,10月开始向恭王府派出第一批志愿者24人;2009年10月,经选拔向恭王府输送第二批讲解成员共40人;2011年1月,历史学院再度选拔35名成员输送到恭王府;2012年8月,向恭王府输送第四批志愿者30人。四年多来,志愿讲解队成员充分发挥历史学专业优势,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在平凡而又普通的志愿讲解岗位上默默耕耘,实现了自身发展并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好评。

(一)认真规划,创立合理管理机制

自成立之日起,历史学院志愿讲解队就着力加强组织建设,在讲解队成立之初就确立了志愿讲解队自我管理的管理模式,建立了“管理委员会—队长—副队长—组长—队员”的五级制管理模式。以“管理委员会”为最高管理机构,负责讲解内容的审核、讲解队对外事务的监察以及重大事务的决策。由管理委员会任命队长一名,副队长两名。队长全面负责讲解队的各项工作,副队长除了辅助队长工作外,还各有侧重和分工,其中一名副队长主要联系本科生,并负责学校校史馆、文博馆的讲解安排和协调,另一名副队长主要联系研究生,并负责恭王府等校外单位的讲解与服务。队长、副队长需定期在例会上向管理委员会做述职汇报,接受委员会监督。讲解队根据人数将队员分为若干小组,每组任命组长一名。组长直接向队长、副队长负责,以便实现“下情上达”。同时,志愿讲解队依据实践经验建立了一套从志愿者招募、岗位设置、专业能力培训、考勤管理、绩效管理等一系列志愿者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从根本上强化志愿者精神的培养,并通过管理环节的不断完善实现了志愿讲解队志愿者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目标。

(二)加强培训和交流,保证讲解效果

在专业培训方面,历史学院不仅依托学院自身的师资力量和学术底蕴来提升志愿者的文化素质,还依托北京市博物馆等单位来为志愿者提供不定期的博物馆知识培训和讲解技术技巧培训。比如邀请历史学院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家做培训讲座;安排历史学院优秀研究生带领队员进行实训;邀请纪念馆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优秀讲解员为同学们做技能技巧培训等。此外,讲解队充分调动队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倡导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讲解词的个性化、生动化、专业化成为衡量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准。队员们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自己查找资料,自己编写讲解词,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讲解。

新老队员的交流也是志愿讲解队的重要活动。志愿讲解队不定期召开全员大会,由上届志愿讲解队员向新队员介绍恭王府及在恭王府讲解注意事项,为新队员尽快熟悉恭王府、顺利通过恭王府的招新考核打下了良好基础。

讲解队考勤与绩效方面的工作也颇具特色。历史学院志愿讲解队的考评侧重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形式灵活而务实,简单而有影响力。在充分考虑平时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的基础上,管理委员会采用360度绩效考核法,综合考虑志愿者的自我陈述、服务单位的评语和其他志愿讲解队员的打分,对每一个志愿者形成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对其今后发展提出建议。其中,表现优秀的同学被授予优秀志愿者、志愿服务之星等荣誉称号。截止到2010年底,共有35人次获得这些荣誉。

(三)主动出击,积极沟通

历史学院志愿讲解队成立的基本思路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优势。因此,从一开始,与各博物馆的联系合作就是志愿讲解队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志愿讲解队充分准备、积极联系、真诚沟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恭王府位于什刹海畔,从地理位置来看,距离北师大相对比较近。恭王府于2008年确立了恭王府博物馆的发展定位,并于2008年8月全面开放府邸和花园,开始招募第一批志愿讲解员。历史学院讲解队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抓住机遇,积极沟通,成为进入恭王府讲解的第一批大学生志愿者。合作双赢的理念使双方联系紧密并为日后的多领域合作奠定了基础。2009年9月,恭王府公共教育中心就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等方面前来历史学院洽谈,负责人高度评价了志愿者讲解队在恭王府中的日常服务和一系列活动中的优异表现,并表达了进一步加强双方合作的愿望。2009年10月,历史学院领导赴恭王府参观,并就进一步合作的意向达成了一致意见。

(四)纵深推进,互利共赢

恭王府作为王府文化的典型代表,在其旅游价值的背后,蕴藏着丰富的学术科研资源。学术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对帮助恭王府博物馆挖掘新的旅游资源也大有裨益,双方存在深度合作的可能。2009年10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与恭王府博物馆管理中心进行了会谈,双方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并深化历史学院与恭王府的多方位合作达成共识,取得良好成效。2010年4月,北师大历史学院在恭王府正式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并签订了双方合作意向书,双方合作继续向更深层次推进。至此,历史学院与恭王府的合作从志愿服务层次推进到学术科研领域和教学实践层次,合作日益深化。

三、案例效果

短短四年时间,志愿讲解队在与恭王府合作的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学生在服务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博物馆是无声的历史,历史学院志愿讲解队员在服务的过程中,不断解读和感悟着逝去的历史,将一个个历史的人与物化解成生动、清晰而翔实的语言。同学们在讲解的过程中不仅增长了自己的历史知识,锻炼了口头表达和随机应变等能力,更增强了责任意识,培养了志愿奉献的精神,部分学生还在多次大型演讲比赛中获奖。恭王府游客管理中心负责人还亲临历史学院,呈递了恭王府对讲解队志愿者们的感谢信。信中诚挚感谢历史学院对讲解队员的培养,感谢同学们的辛勤服务,这给予了讲解队莫大的鼓励。这些不仅让同学们看到了奉献的价值、社会的认可,还让恭王府及社会加深了对志愿者精神的理解。

恭王府则通过学生们的志愿工作提高了服务水平、社会声誉和文化软实力。在历史学院的学子进入到王府之前,王府没有自己的志愿服务队伍。正是有了历史学院志愿讲解队的推动,恭王府的志愿者讲解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成立了自己的讲解队伍,并于2010年荣获了“首届北京博物馆十佳志愿者服务队”荣誉称号。2009年,三家民营机构对北京六十多家文博单位进行的调查中,得出了“恭王府的志愿者是最好的”的评价,这对恭王府志愿讲解队无疑是最好的回报。同时,恭王府的领导也通过志愿者的服务更加充分地认识到博物馆社会服务和公共教育的重要性,将游客管理中心改名为公共教育中心。

双方在实践中互利共赢,开拓了更广阔的合作空间。通过加强学术合作,恭王府实现从一个发展中心向多个中心发展的转变,提升学术研究地位,加强了对博物馆公共教育的重视,提升文化品牌,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北师大历史学院在恭王府挂牌设立实践教学基地,对学生实践教育更为重视。基于历史学院的人才优势,双方合作还将继续向更深层次推进。

四、案例点评

这是一个典型的院系层面依托专业优势开发实践教育基地的案例。案例对工作思路、组织管理、实践基地选择和沟通、实际效果等都做了详尽的解析,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有着非常好的启发作用。该案例呈现出以下几个特色。

特色之一:以专业为基础,做到了实践教育与专业学习的完美结合。在一般人眼中,历史学是一个枯燥、冷门的学科,开展实践活动也通常是以参观考察、中学教学等为主要形式。但北师大历史学院另辟蹊径,充分发掘了历史学科的专长,把常人眼中的所谓“劣势”转化成了优势和特色,找到了一个非历史专业莫属的实践领域——博物馆讲解。博物馆讲解要求讲解员具有丰富的历史学、文物学、美学等领域专业知识,这确实是其他学科不具备的。历史学院的学生在这一类实践中充分发挥了专业优势,通过实践发现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使学习更有动力、更有目标、更有效率,夯实了专业基础知识,深化了对历史的感悟和理解,把知识在实践中活学活用,综合提高了各方面素质。由于以专业背景为基础,这种合作就存在进一步开发的可能性。案例中双方还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度合作,拓宽了实践教育的领域,可谓一举多得。

特色之二:共赢合作的模式与效果。如果实践基地的建设不能满足合作单位的需要,合作就难以持续推进。案例从正面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恭王府博物馆通过讲解队的工作赢得了更高的社会声誉,提升了文化品牌,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促进了学术和科研价值的开发,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如果一个实践活动能够做到案例中让合作单位“离不开”的程度,那就一定是共赢的,也一定是有持久生命力的。在资金投入方面,本案例历史学院投入的经费并不多,由于实践活动带来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合作单位主动承担了大部分的经费,如承担了志愿者的保险费、交通费、午餐费、培训费以及双方沟通合作交流会议等的筹备费等,这些不仅为志愿讲解队的发展解决了资金难题,更体现了对志愿服务的高度重视和认可。

特色之三:实现了实践教育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中央16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探索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建立相对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重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是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化、规范化的必然途径。通过与实践单位长期深入的合作,学院能够帮助学生确立就业方向,为学生带来更多的见习和就业机会。博物馆是历史学专业就业的重点方向之一,博物馆的社会实践大大增加了学生在博物馆领域就业的机会。据相关老师介绍,案例中第一批志愿讲解队成员中有4名学生由于志愿服务的经历在博物馆的应聘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就业机会。通过实践基地进一步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社会实践,将是历史学院下阶段的工作重心。

第2篇

伴随这个命题的同时,“‘会计或财务电算化’究竟是个什么专业”的问题也加入其中。

此次考试的另一名考生王慧慧也遭遇了类似的问题。她在所报岗位的笔试成绩为第一名,但同样以“填报虚假报名信息”为由被淘汰。

王慧慧报考的岗位要求为“会计或财务电算化”,而她的专业为“会计电算化”。事实上,所谓“会计或财务电算化”专业甚至没有单独的专业代码,而王慧慧所学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代码是620204。

针对这样的问题,吕梁市人社局给出了怎样的态度呢?

刘瑞玲曾几次找到吕梁市人社局沟通,工作人员答复:“决定不了,得领导决定。”4月28日,刘瑞玲接到吕梁市人社局的书面答复,其中写道:其属“填报虚假报名信息”,按规定取消面试资格,希望她从中“吸取教训”,“避免类似问题发生”。

而对于“会计或财务电算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专业,吕梁市人社局表示该问题需咨询山西省人社厅。但山西省人社厅答复称,不负责解释事业单位招考相关工作。吕梁市人社局同时表示:“我们是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审核,涉及专业名称,多一个字、少一个字都不允许。”

6月11日,山西省吕梁市新闻办公室通过官方微博对此次事件作出回应:已成立了调查组介入调查,同时受理了相关考生的行政复议申请,恢复了当事考生的面试资格并做出道歉,对用人单位和人社部门工作业务不精、执行文件机械教条、工作不细致不认真等问题做出通报。借助舆论的关注和相关部门的及时介入,挡在考生面前的“绊脚石”被搬开了。然而,这次事件暴露出的某些共性问题,不该简单放过。

(素材来源:《中国青年报》)

素材解读

猫头鹰究竟是猫还是鹰?苹果算不算水果?记得孩子在学龄前,常常阅读促进智力开化的图书,书中类似的试题会让孩子在短时间内弄明白“统称”的概念。然而,近乎同样的“试题”,却在招聘过程中成为求职者的梦魇,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现如今,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每个学科都在不断延展细化,衍生出众多学术方向。例如,在化学领域,有人研究有机物,有人研究无机物,这已是最粗略的分类法。更直接、更细致的研究方向分为:无机合成、有机合成、分析化学、药物化学、高分子材料,等等。如果你感兴趣,向化学专业的同学打听一下,他会告诉你更加细分的领域,例如,煤炭化工、石油化工,等等。无论专业细分到何种程度,所有的细分领域都可以统称为“化学”。就是这样浅显的道理,却在人才招聘的程序中,成为求职者的“硬伤”。

吕梁市市直事业单位对于求职者的专业领域做出如此机械的硬性规定,无外乎两种可能。第一,是招聘部门工作人员对于“專业分类”概念的欠缺。在筛选应聘者的过程中生搬硬套招聘类别的专业,不问实际情况。第二,则是招聘进程中的“技术性门槛”——用看似“合理”的规定,达到淘汰求职者的目的。如果说前者属于“无知”,后者则属于“违规”,违反了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员工选聘的有关规定。前者属于“能力问题”和“责任心问题”,后者则毫无疑问是“态度问题”和“职业道德问题”。

在应聘过程中,当面对不公平待遇时,求职者理应据理力争,刘瑞玲亦不例外。尤其是,招聘部门给出的回复,一方面毫无缘由地淘汰了本应入围的应聘者,另一方面还侮辱了应聘者的人格和道德,称其“谎报专业”。

第3篇

一、历史学专业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主要活动

通过长期摸索,我院已经认识到上述单一的实践教学方式和内容难以满足社会需求,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以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为契机,我院以“多样性”和“循序渐进”为原则,合理安排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首先,在教学方面,我院充分利用校外实践基地的各种活动,促进学生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日本帝国主义者发动的是中国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就是制造灾难的凶手之一。近年来,学院每年都统一组织历史学专业学生前往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参观,让学生近距离地、真切地感知日寇发动的罪恶,深化理解理论知识。为了避免学生走马观花,学院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组织了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小组,鼓励各小组自行安排各种专题性的活动,包括参观展览、走访专家、担任志愿者、听取学术报告等。2012级同学就组织了多个课外活动小组,并充分利用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的资源自主地进行有效活动:他们自行组织了更为细致的参观活动,在参观过程中注意有针对性地记录相关资料、史实,为自己撰写论文收集材料;他们走访了展馆周围平房区的老居民,倾听这些老人们讲述七三一部队的累累罪行;他们还与陈列馆内的专家学者交流,了解相关研究现状和前沿问题。学院还将结合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延长历史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实习时间。届时,学生可以在更长的时段内、较为集中地在实践基地学习、工作。其次,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学生专业兴趣和技能。学院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分别组织不同形式的活动,循序渐进地推进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增长。针对大一学生知识储备相对较少的特点,学院主要组织他们参观考察活动,增强感性认识;对大二学生,学院推荐优秀学生定期到展馆从事讲解工作的学习,陈列馆根据学生表现选拔胜任者出任讲解员;对大三、大四学生,学院鼓励他们争取在更高的层次上发挥特长、锻炼能力、提高素质。比如,进行田野考察,跟随专家收集、整理文献资料,参与各种学术会议等。在“2013年世界犹太研究与大屠杀教育国际研讨会”七三一分会场的活动中,我院历史学专业的部分学生陪同参观,表现出了良好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再次,依托校外实践基地,积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院历史学专业学生结合陈列馆的展品资源,运用网络、展板、征文、报告会等多种形式,积极进行爱国主义宣传和教育。近年来,我们先后邀请了多位省内外专家到我校讲学,内容包括侵华日军化学战研究、战后七三一遗址保护情况等。

二、实践教学活动取得的成果

通过历史学专业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我院在历史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通过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教学活动,促进了史实与实物、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结合,提升了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往,很多同学对历史学专业有成见,认为它不如其他实用性强的专业,只能纸上谈兵,将来找工作也受局限。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很多同学们认识到,历史是人类知识宝库中的重要财富,是人类共同的记忆。在课外实践活动中,他们理解了什么是历史、什么是“以史为鉴”,懂得了“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很多同学摒弃了过去的偏见,学习兴趣提高了。一些同学还选择了考取历史学专业的研究生。近年来,我院历史学专业的考研率始终居于全校前列。更多的同学毕业后选择了从事历史教学工作。一些同学在学习世界史或考研的过程中,外语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实践教学活动还引导一些学生选择了自己的科研方向。在学习兴趣提高的同时,通过多层次的活动,一些同学对中国现代史、东北地方史的学习、研究兴趣渐浓。他们认识到东北地区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地位,看到了身处东北从事地方史研究的优越条件。在老师的引导下,一些学生在本科阶段就把学习、研究的重心向中国现代史、地方史领域靠拢。目前我院已有多名同学围绕这些领域成功申报了大学生创新项目。

每年学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中,这两个方向的选题总是占有比较大的比例。还有一些同学在此基础上报考、攻读这些方向的研究生,继续深造。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达到了双重效果:其一,避免了枯燥、单调的说教,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他们主动地向他人宣传,同时把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感转化为学习知识、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二,很多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都一反以往老师组织的自上而下方式,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自主安排各项活动。这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更体现了学生“以史为鉴”的人文情怀,用他们的行动彰显了史学研究的现实价值。在历次参观七三一罪证陈列馆的总结会、报告会、征文稿中,我们都能感觉到一届一届学生思想受到的触动。除了专业方面的成果外,实践教学活动还锻炼了学生沟通、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在担任讲解员、会议志愿者以及跟随专家从事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田野考察等活动中,同学们不仅提高了专业技能,而且在待人接物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很多同学认识到,要做好工作,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良好的综合素质,否则就会事倍功半。因此,他们在实践基地的活动中,向指导教师、专家学者、管理人员学习,在各方面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目前已有多名优秀毕业生被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选拔留馆就业。以上成果仅就本科教学而言。相信通过与校外实践基地长期、持续的合作,未来在教学、科研、研究生培养等方面的成果将会与日俱增。

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第一,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活动的层次、扩大教学对象的范围。目前实践教学活动主要限于本科学生。本科学生的年龄、知识储备、阅历都限制了他们参与的实践活动的内容、方式、层次。这必然影响实践教学活动的效果。本着实践教学活动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将来应从大一学生开始到研究生阶段一条龙式地指导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活动,从而保证参加实践活动的人员相对稳定、学生的研究范围相对固定、研究成果不断深化、层次不断提高。此外,还应积极推进合作培养研究生等方面的工作。

第二,应保证实践活动时间的连续性。目前我院历史学专业学生校外实践活动时间比较短且分散,导致学生的锻炼机会少。这主要是由于在目前教学培养模式下,课堂授课时间比例大、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相对较少。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应适当延长学生自主学习特别是课外实习实践活动的时间,保证学生实习实践活动在时间上的连续性,增加学生轮岗的机会,促进能力培养。

第三,建立追踪与反馈的长效机制,保证校外实践教学活动的效果。校内、外指导教师应积极加强合作,有效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践活动。对各批次参与校外实践活动的学生,都应设立专门档案,加强管理和引导,储备资料。学生毕业后,还应定期与其沟通,了解学生发展情况,更好地改进实践教学工作。

作者:杨超于琳琦赵景光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第4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历史教学;新课改

中国职业教育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也是最具发展潜力的职业教育,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垣曲县高级职业中学是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的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设音乐、体育、美术、英语、计算机、汽修、焊接等七个专业,其中音乐、美术、体育、英语等专业参加普通高考,历史学科是一间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对学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人生观、世界观、道德信仰和精神意念等万面的建设上。由于历史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一段距离,使得历史因没有实用价值、毕业后就业机会少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而倍受冷落和歧视。所以我们在历史教学中,颇具以下困惑:

一、教材形式的显著变化与历史知识体系的矛盾冲突

新课改从初中“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到高中完全抛弃历史学科体系,采用古今贯通、中外历史合编的专题模式,而且在整体编排体例上过于注重政治。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必修Ⅰ主要讲述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但是,主要讲述政治并不等于完全不去涉及相应的经济、文化等内容,如专题三第2课中,竟然对只字未提,由此造成的影响是我们对于其历史功绩和局限性的分析缺乏理论依据。完全打破学科体系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

事实上,新教材的教学实践表明,还没有掌握和理解历史背景就进入专题学习,要么是囫囵吞枣,要么就是将专题所涉及的大问题简单化,而最终流于形式。打破时序,不按历史发展的系统讲述历史,缺乏必要的历史知识与内容,而按专题组织教学内容,时间跳跃性和中外历史跳跃性都过大,学生不易形成完整的时间与知识概念,也不利于掌握基础知识,更不易形成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无法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与揭示历史的本质。教学的难度可想而知。

二、历史知识庞杂,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由于初中阶段没有打好基础,升入高中以后,才开始真正把历史作为一门课程来学习时,就不知如何下手了,不知道做课堂笔记,而还是等老师在复习时给他划重点;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虽然认真听讲,甚至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但一到考前复习时,就不知道如何自主复习,理解地掌握历史知识。再者,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能通过平时的及时复习和适当练习来提升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课程改革的理念不能有效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

新课程实验以来,教师感到最困惑的是,参加了培训,对课程改革的理念也高度认同,可是一到课堂上,仍然不能将所学的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当中。我们意识到,教师的教学行为能否体现课改的新理念,是课改能否成功的关键,仅仅有观念的观念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顺利实施新课程,除了确立正确的理念之外,还必须掌握适应新课程课堂教学方式的能力和技巧。

总之,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对广大高中老师来说是一次宝贵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有教材使用上的困惑,有教学模式选取上的迷茫,有知识储备上的尴尬,也有知难而进不断思索而有顿悟的喜悦。教学是一种实践,更是一门反思中顿悟的艺术,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也许正是有了不断反思后的顿悟,才不至于让我们的课程实践迷失方向,才不至于在课程实践中陷入误区,才能更早融人新课程,才能够稳步推进新课程,寻求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中专学校 历史课程 教学方法 多元化

引言:

历史课程作为中专学校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性教育作用,中专学校、学生的特点和历史课程独特的作用决定了在中专学校开设历史课程、进行历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由于中专学校相对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而非基础文化知识的教导,所以历史这门课程很容易被忽视,开课率不高,除课程设置之外,还存在着教材选用和教学策略等方面的问题。随着中专教育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于中专教育课程设置与改革的讨论愈加热烈,进行历史教学方法多元化的探讨既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又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有利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一、中专历史教学概况

中专学校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对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视程度,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上,中专学校更加注重实践性和实训性,这也使得其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具有比较突出的现实性和功利性,所有课程和教学都围绕着特定职业、岗位的相关就业标准。所以在大部分中专学校,历史教学首先在思想意识层面得不到足够的重视,重视力度不够直接导致了历史教学中的系列问题。

1、课时量普遍不足

迫于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各中专学校单开历史课程的越来越少,在开设的学校和专业中,也因为学生技能操作实践课程的比例过大,大幅减少如历史课这样的文化基础课的开设,盲目压缩历史课的课时,忽略了历史课程的独特作用,导致历史课课时普遍严重不足。

2、教材编写滞后

相比较而言,中专学校可选择的历史教科书版本较少,而且教科书主要陈述史实和说明结论,知识陈旧且抽象,使用情况也错综复杂,没有结合中专学生的学习情况,偏知识性和专业化,并且难度较大,难以激发广大学子的学习热情和趣味。

3、教学方法单一

在中专学校的历史教学中,有很大比例的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单向说教的模式,对教材的内容照本宣科进行教学,教学理念落后,缺乏创新性和互动性,忽略了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主动性,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广泛的互动。单一的教学方法和落后的教学观念导致教师和学生在历史教学中都毫无成就感,学生厌学的问题层出不穷,历史教学难以取得全新的发展。

二、中专历史教学方法多元化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名称,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课堂效率和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随着历史教学的发展和日渐完善,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多元教学方法,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将历史教学方法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师生认识历史的方法,可将其划分为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和演示法;按照师生实践学习历史的方法可将教学方法分为学习指导法、参观法、探索学习法、练习法等;按照师生评价历史学习的方法可分为激励法、情景陶冶法、欣赏法、检查、评价法;而师生交往学习活动则主要包括讨论法等。

根据中专学校历史教学的独特规律,在中专学校历史课堂上最适用的主要是讲述法和讨论法。在这两个方法的基础上,中专学校的历史教学方法应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充分活跃历史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具有浓厚人文底蕴的中专学生。

1、讲述法

作为历史教学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讲述法在中专学校历史教学中文化基础的讲解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普遍适用于多种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基于历史知识一般都较为抽象和枯燥,讲述法在很多实际运用中都显得比较呆板和照本宣科,多为教师单方面的说教,由于学生在其中参与度不够,学习热情不高,教学效果不佳。

所以教师们在运用讲述法的时候应该多借助图像、音频、视频等教具,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注意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增强历史教学的感染力,适当运用史实辅助讲解,尽量减少专业分析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讨论法

在学生具有一定历史知识积累的基础之上,教师可结合中专学生的知识层面、智力层面等具体情况,设定相应的历史情境,然后提出系列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讨论学习,如分成不同的小组,或者通过辩论赛等形式,增强历史教学的互动性。

讨论教学中教师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不能放任学生随意讨论,而是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对于整体文化知识基础较为薄弱的中专学生而言,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在学生讨论偏离正轨或者陷入僵局时,教师应及时引导讨论向正确方向发展,同时鼓励学生积极讨论,最后教师要做好讨论分析总结。

三、结束语

目前,在我国中专学校的生源数量和质量都有降低的趋势,大多数中专学校学生文化基础都较为薄弱,所以很多学生对相关文化课缺乏信息和兴趣,学习习惯也有待改正。所以对中专学校学生而言,实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显得更加具有必要性和挑战性。

针对中专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应该转换教学观念,做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教师不能单纯使用某一种教学方法,具体运用什么教学方法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情况和心理特点以及客观的时间和教学条件等,综合运用多元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以史为鉴培养学生的爱国心和上进心,塑造更为健全的人格,培养坚韧的意志力和团队精神,提高中专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包奇花.中专历史教学的新方法窥探[J].才智,2015,(3):44-44.

[2]曹玉叶.充分利用历史学科教学对中专生进行健康人格教育[J].读与写(上,下旬),2016,13(3):378-379.

第6篇

摘要:作者根据教学实践体会,对全日制环境专业硕士生的必修课《环境管理系统工程》课程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探讨了如何提高

>>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硕士生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硕士生的培养问题 卖臭豆腐的硕士生 13岁的硕士生 工学结合视域下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由硕士生学制改革政策引发的思考 硕士生的培养模式如何改革? 给马儿做“鞋子”的硕士生 硕士生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硕士生《现代微生物技术》的开设研究和探索 杨时展教授所指导的博士生、硕士生名录 创新与引领:教育技术学硕士生培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就业现状的硕士生职前教育体系探索 历史学硕士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从“学”到“用”的硕士生专业英语教学探索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招考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工科硕士生设立《数理统计》课程的必要性刍议 新媒体环境下硕士生社会心态分析与消解策略 美国高校图情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特点 农机化硕士生课程体系适应性调查及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贺克斌.立足创新,培养一流工程硕士:工程硕士教育创新院校改革成果汇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5]庞丽娟.以课程考核改革为突破口构建课程考核质量监控体系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育,2007,(10):53-54.

[6]刘艳华,等.论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及行为习惯的培养[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8):104-107.

作者简介:刘立佳(1980-),男,讲师,博士,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环境功能材料,手性合成;王玉丹(1978-),女,讲师,博士,教师,研究方向:环境工程,环境功能材料。

第7篇

关键词:档案学;本科教学;课程建设;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11-0001-02

档案学专业课程建设是档案学学科建设发展的核心内容,对学科建设起到了支持和推动的作用。2004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档案学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年会对信息化背景下的高等学校档案教育改革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强调了档案学教育改革对于档案学适应新背景、新形势的必要性,这次会议的召开为档案学专业的课程改革拉开了序幕。从2004年至今,全国三十多所档案高等教育院校相继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着课程体系的改革。本文以黑龙江大学档案专业本科教学为例,对其课程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探寻档案专业本科课程改革的趋势。

一、档案学本科教学专业课程建设现状

黑龙江大学档案学专业自1984年成立至今,已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专业人才。为了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黑龙江大学档案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也在改革变化着。笔者对2007年以来的档案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进行分析,以揭示黑龙江大学档案学专业本科课程建设现状。

2007级课程设置为:专业必修课17门,具体包括文书学、档案管理学、科技档案管理学、档案文献编纂学、档案保护技术学、档案学概论、中国档案事业史、办公自动化、管理学原理、信息学概论、外国档案管理、档案微机管理、档案法规、信息管理、电子文件档案管理、档案缩微复制技术、实验课程实习(专业);专业选修课22门,具体包括古代汉语、科技信息检索、中国政治制度史(古、近、现代)、社科文献检索、人力资源管理、东北地方史、管理心理学、专业外语、人事档案管理、档案应用软件介绍、特种档案管理、科技情报工作、秘书学、档案行政管理、书法、社会学概论、中国古典名著赏析、历史文献学、方志学、文物鉴赏、档案价值研究、CAD文件管理。2008级专业必修课17门,将信息管理和档案缩微复制技术改为选修课,增加了秘书学、VB程序设计;专业选修课25门,删掉了东北地方史等一些史类课程,增加了电子政务、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网站建设等信息技术类课程。2009级专业必修课17门,将办公自动化改为选修课,增加了科技信息检索,专业选修课25门,稍作调整。2010年以后沿用2009版教学计划。

通过分析,可将黑龙江大学档案学专业本科课程的建设现状概括为几下几方面。

(一)课程设置稳定性较强

2007年以来虽然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课程内容稍有调整,但是专业必修课的门数始终保持在17门,而专业选修课的门数由2007级的22门增加到2008级的25门,并一直延续至2012级。这说明,档案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稳定性是比较强的,这种稳定性对档案人才的培养是有益的。

(二)实验课程、实习(专业)有特色

档案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对档案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要使其能够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更要使其具备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实验课和专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2007年以来每一届档案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实验课程和专业实习。实验课程与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是相匹配开设的,专业实习一般安排在大三下学期,而且各大高校、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成为学生们实习的基地。专业实习成为黑龙江大学档案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中最有特色也最为出众的一个环节。

二、档案学本科教学课程改革的原则

教学课程改革是完善课程体系的必经过程。只有不断进行课程改革,完善课程体系,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档案专业人才。课程改革应遵循以下原则:

“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是课程改革应当遵循的总体原则。“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档案学专业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档案学本科课程体系的设计应以此为基本出发点,并按照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确立的“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原则,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思路,优化教学方案,以达到完善课程体系,全面培养高素质档案人才的目的。

(一)厚基础

“厚基础”即指档案学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重视档案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基础理论课程设置的科学合理、门类齐全,既有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全方位地了解档案学专业,更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

(二)宽口径

“宽口径”就是要以档案学专业基础课程为主,多门课程多个方向发展为辅。1998年,我国教育部在专业调整与合并时,将原隶属于历史学的档案学专业划归到管理学名下,与图书馆学、情报学并列[1]。档案学隶属于管理学,而且又与图书馆学和情报学并列的情况出现后,档案学势必会与图书馆学、情报学以及信息管理学等相关学科产生融合。与此同时,随着图情档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档案学的发展需要相关学科间的融合,这种融合不仅能促进传统档案学理论向更广阔的方面扩展,而且也充实了教学内容,丰富了学生们的知识,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更是促使档案学教育向更深、更高的层次演进和发展,从而为培养“宽口径”人才提供了可能。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档案对历史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档案学专业曾经隶属于历史学,从这两点来看,不能因为档案学专业如今学科属性的改变而放弃与历史学的密切联系。因此,课程体系中许多有价值的历史类课程需要保留下来。

(三)强能力

实践性强是档案学这门学科的重要属性。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极其重要,因此,实践教学应担负起培养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和提升综合素质的中流砥柱的重任[2]。所以说,档案学本科教育应重视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实践课程调动学生思考和动手能力的作用。

三、档案学本科教学专业课程改革的趋势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事物就是变化。改革正是实现变化的有效途径。目前,黑龙江大学档案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现状经过上文的分析,我们看到成绩的同时也看到了问题。而问题的出现,恰恰需要通过课程改革来解决。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预测档案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改革趋势的过程中,要时刻铭记和遵循“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原则,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逐步完善课程体系。

(一)基础理论课程改革

1998年教育部对本科专业目录进行的调整,即档案学专业,成为管理学门类下“图书档案类”二级类下的专业。这次专业调整顺应了国际档案学理论研究和档案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也适应了我国档案事业建设对高层次档案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3]。既然档案学已划入管理学门下,那么档案专业课程的设置势必要增加管理学方面的课程。而且管理学课程的开设是为了丰富档案工作者的管理思想,目的是要用科学的理念、先进的思想来武装未来的档案工作者,这恰恰成为改变传统档案观的基础[4]。黑龙江大学目前档案学专业课程中管理学方面的课程开设较少,未能满足培养学生管理思维、管理能力的需要,建议增设此类课程。

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信息资源的作用,档案是重要的信息资源之一,政府将成为档案信息一体化的重要实现场所,电子政务是实现档案信息一体化的重要手段。因此,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今后档案学发展的方向,亦是档案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这样的背景,对档案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信息管理、电子政务、电子文件管理以及计算机编程、网络设计等方面的课程应逐步纳入到课程体系之中。

此外,档案学专业课程设置上可以发挥与相关学科融合渗透的优势,在选修课方面增加一些例如档案行政管理学、档案社会学, 档案目录学、档案经济学、档案统计学、档案心理学、档案美学等分支学科的课程,以扩大学生们的视野,增加学生们的知识贮备。

(二)实践课程改革

档案学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的是管理型实践型的人才,因此实践教学必不可少。从黑龙江大学目前档案专业课程设置来看,实验课程、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设计是比较科学合理的。但是,实验课程和实习的课时如果能更多一些,从学校课堂、实验室、社会三个方面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那么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将会得到更大的锻炼,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将更容易实现。

(三)打造专业特色

黑龙江省档案馆因大量清朝满文档案而闻名全国,黑龙江大学档案学的专业特色可以依托于此。黑龙江大学档案学专业可与黑龙江满语研究所合作,设置偏重满文历史文献开发方向,增设例如清史、档案文献编纂学、历史文献学等课程以辅助满文档案的整理与开发;也可与黑龙江省档案馆建立合作关系,翻译整理满文档案。这种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打造,有利于传承满族文化、彰显民族精神,更有利于为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搭建平台。

参考文献:

[1]张斌.对档案学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思考[J].档案学通讯,2004,(2).

[2]陈辉,于元元.基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实践教学研究――以档案学专业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2012,(12).

第8篇

《世界历史:城市发展和经济变革》一书坚持以社会发展观为指导,贯穿全书的基本观点是:生产力进步是促进城市化进程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条件。正如作者所言:“如果没有人口的集中和由农业发展所产生的粮食剩余,就不可能产生城市生活。同样,农业的出现早晚会推动城市文明的发展。”(第31页)农耕文明时代城市的兴起和发展立基于农业生产力的进步,工业时代乃至后工业时代亦复如是。以大机器生产为主的工业时代生产方式,以其密集的产业经济和巨大的就业机会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吸引力,同时还凭其技术优势扫除了梗阻在农村通往城市道路上的种种技术性和社会制度障碍,从而促成了“城市化的迅猛发展”(第130页);服务型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后工业社会造成了工业城市经济的衰落和危机,导致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进入新的阶段,城市发展趋势呈“低密度的多中心结构,郊区化发展迅猛,大都市区呈现多中心结构,中心城市在大都市区中越来越难以发挥主导作用”(第210页)。

但社会是由万千有形或无形的因素构织而成的,历史是丰富而繁杂的。任何一种社会历史现象都不是由某一种因素单独促成的,也不是哪一方面因素始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是多方面因素辐揍的结果,人类文明中的城市发展史也不例外。正因为如此,所以在相同的经济社会形态下,城市发展的速度和城市生活的形态各不相同。如作者在书中所言的那样,不仅在农业时代的城市文明“具有多源性和自发性”,即便到工业化与城市化联系十分密切的现代社会,两者的步伐也并不相同,“即世界各国国家工业化水平的排名与城市化率的排名是不一致的”。后工业时代各国的城市化演进方向和模式也同样存在着诸多的差异。

《世界历史:城市发展和经济变革》一书的作者俞金尧、王章辉、孙群郎等诸位专家,均以治欧美史为主业,上述时间框架显然是以西方作为考量的典型,并不完全适用于探讨世界其他地区的城市发展进程。在内容叙述过程中所举的例证,也多以西方为主。作者在前言部分对此首先作了明确的交代:“我们叙述的重点在欧美国家,这倒不是因为我们有‘西方中心论’的倾向,而主要是因为从上述的几种经济类型及它们的先后转变来看,西方城市的发展比较有典型性。”(第5页)。也就是说,历时性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时代三大经济社会形态划分,主要是以西方城市发展背景为基础析出的“理想类型”,有异于此种发展经历的世界其他地区或国家因此被排斥在外。为了弥补这一缺失,该书另辟一章,专门论述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并选择印度和拉美这两个与中国颇具比较意义的国家和地区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希图通过发掘他者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为中国当今正在急速行进中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提供有益的借鉴。

通过这两部分的内容安排,整部著作既坚持了纵向的时间一贯性,又关照到横向的空间一体性,两者互为补充,在叙事模式上实现了纵与横、通与专、点与面的结合,是一部精心谋篇布局的学术研究佳作。

通过复述《世界历史:城市发展和经济变革》一书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我们可以看到该著作在有限的篇幅里,精练地阐述和分析了人类漫长历史长河里城市的发展演进历程。其内在的价值可以用“简约而不简单”来概括。

首先,不简单体现在其基本概念的界定和理论框架的建立方面。据笔者调查,通史性的世界城市史著作不仅国内稀缺,在国外也并不多见。出现这种状况,一方面是因为现代城市史研究兴起晚,是一门仍处于混沌状态的年轻学科,①“尚未形成明确的模式”且现实需求并不急迫;另一方面,不像世界文明史那样有较为明确的理论分析框架和知识范畴,城市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实体,涉及建筑学、规划学、经济学、社会学乃至哲学和文学等众多学科,每门学科都有各自的研究领域,对“城市”的关注方向和理解也各不相同,甚至连最基础的一步—界定“城市”概念亦殊非易事。①在城市学和城市史研究都仅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欲撰写一部贯通世界历史的城市通史,真如作者所说的那样,一头撞进了“风险地带”。

面对令人困扰的复杂问题,作者化繁为简,高屋建领,撇开城市纷繁复杂的表象,把目光直接瞄准城市的核心本质,即城市在任何时间和不同空间都具有的共有特性。作者用一句话,把城市—无论古今中外的共有特性简明扼要地概括为“一批脱离了农业生产,以非农业活动服务于社会的人们的聚居之地”(第5页)。然后,循着这样的“城市”意涵,厘定城市文明的源头,考察城市文明在不同经济社会形态下的演生变化轨迹。

以社会劳动分工来界定“城市”,背后蕴含着一整套科学的理论体系,也即城市发展观。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及社会劳动分工的产物。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指出:“一个民族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任何新的生产力……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而“某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②其次,观点不简单。该书既没有遵奉特定的理论程式止步不前,也没有囿于已有的学界成说怯于突破。恰恰相反,作者坚持在厚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自成一说的新观点、新解释。譬如在城市起源论方面,解释文明与城市起源的学说五花八门,不同学者之间见仁见智,其中主要有柴尔德(V.GordonChilde)的剩余农产品说、简•雅各布斯(JaneJacobs)的贸易需求说、斯乔伯格(GideonSjoberg)的宗教起源说和马克斯•韦伯等人的防御需求说,等等。③比利时历史学家亨利•皮雷纳的工商业起源说影响尤大。④《世界历史:城市发展和经济变革》一书的作者也相信,剩余农产品和商业交换是城市形成不可或缺的要素,但这些并非城市能够形成的必要且充分的条件。“在农本经济时代,简单的贸易或商品交换的确可以推动市场的形成,但很难因为贸易而造成城市”(第57页),欧洲中世纪长途贸易发达的诸多大型市集就是很好的例证。作者认为,政治权力才是最初城市形成的直接推手。其依据是,阶级的分化和国家的形成造就一批稳定地汇聚于一地的统治阶级队伍。这群脱离农业生产、以统治他人为职能的人群产生各种需要,“权力中心(因此)吸引了各种各样的工商业者,城市生活就这样慢慢地发育、生成”(第61-62页)。接下来作者还进一步论证,权力不仅缔造城市,也支撑城市的存在,决定城市的等级地位和繁荣程度。观察中古晚期以来的西方城市史,这样的论断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最后,内容不简单。该书所述内容包括了经济社会史的方方面面,较为完整地呈现了城市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实体面貌、演变的趋势或走向,以及城市的社会生活形态和面临的问题矛盾等。在具体内容细节当中,涉及许多有价值的城市史题材,如城市空间的建筑和形制,不同时代行政官僚制国家的建立与城市化发展的关系,工业化时代的城市贫富分化、边缘群体、住房、交通、犯罪,城市规划新理论或新实践,城市公共空间与社交关系(sociability,权力监管与城市社会,等等。这些话题,都为进一步专门和深人的研究提供了指引。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该书材料丰富,其中参考的著述有不少是2012年—也就是书稿提交至出版社之时,才刚刚出版的,显示了作者在学术研究中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

20世纪50年代之后,西方国家大规模的城市化浪潮使整个社会从生产到生活方式乃至文化心理等各个层面发生了根本性的深刻转变,由此推动了城市学研究的兴起并走向繁荣。之所以如此,原因正如《年鉴》杂志在1970年的“历史学与城市化”专号里所说的那样:“近数年来城市的发展让所有的人文科学行动起来,这不仅仅是为了设计城市开发方案,构思城市产生的特殊病理的救治药方,而是在更深层次上,有意识地和科学地探究看上去对我们社会至关紧要的物事。”

当下之中国,面临着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类似的情境:伴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向深度推进;从传统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急剧转型对智力资源的支持提出了需求。同样,在这种“普罗米修斯式的大合唱当中”,历史学当然不能缺位。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历史学之于城市化进程有两方面不容轻视的功用。首先在现实层面,城市的发展规划和城市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了解城市过去的历史,才能找到合理的方案或正确的办法。这是因为,一方面,人类业已经历的城市化进程会给我们留下许多有益的经验或教训;另一方面,一座城市的发展模式应与它具体的区域地理环境相适应;城市规划也不应脱离传统的建筑、文化和日常生活习俗遗存。漠视历史智慧,不顾自然条件,在官僚主观意志主导下的城市化,很可能导致城市在外部与时展大势脱节,在内部与它所蕴含的社会生活不相协调。其次在精神层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人发展,城市人口日众,城市面貌骤变,城市生活方式与往日截然不同。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以及高度理性化的体制对人的奴役和异化,会让都市中人在精神上产生空虚与迷惘,滋生出对过去世界的好奇与乡愁。城市历史的重构可以让今天或未来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应该往哪里去,将精神的根系深深地延伸到“我们失去的世界”。

正因为上述原由,国内的城市史逐步兴起并在21世纪呈蓬勃发展之势。但总体来看,目前国内的城市史研究只能算是茁壮成长的幼苗,无论是中国城市史还是外国城市史都存在着大量的空白地带有待开发。②《世界历史:城市发展和经济变革》就是世界城市史研究领域的一部拓荒之作。它以中国学者的理论体系和思维视角,以符合中国人阅读习惯的叙事方式,描摹了人类数千年经济社会演进史中的城市发展轨迹,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从学术方面来说,这部著作填补了我国在世界城市发展通史研究方面的空白,为国内城市史学者增添了一本有价值的参考书,为一般读者提供了了解人类城市文明前世今生的窗口。同时,对于一些开设外国城市史的高校,该书内容长短难易适度,是一本难得的教材。

从现实意义上来说,该书以宏阔的通史目光,通过对世界城市发展史的历时性回溯,同时兼顾与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共时性比较,碍出了许多有启示价值的结论,值得当前正在大力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中国借鉴和反思。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主要有三点:1.健康的城市化是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协调发展的结果,凋敝衰败的乡村支撑不起真正繁荣的城市;2.城市化是人的城市化,而不是土地空间的城市化,城市要有能力为那些流动进来的人口提供较为充裕的就业机会和相对公平的制度保障,才能避免城市社会贫富的两极分化、贫民窟的蔓延和高犯罪率等问题;3.在前现代的城市化进程中,政治权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近代以来的城市化是以参与世界经济体系的产业为依靠的,处于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更是如此。也就是说,新型的城镇化战略必须顺应近代以来的这种世界历史大势,即通过大力发展产业经济、进行市场化的制度建构,使城市成为国际经济体系链条的一部分,避免走通过权力扩张或转移手段来拉动城市发展的老路,才能突破前现代城市所受到的结构性限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的城市化。

《世界历史:城市发展和经济变革》一书以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社会三个次序相续的时代,作为叙述城市发展史的宏观时间框架。各时代在时间次序上虽具有历时性,但从根本上来说,它们仍然属于“社会类型”的范畴,有着自身的局限性。首先,与编年叙事方式相比,它导致历史叙述在纵向时间方面缺乏完整的连续性,那些较典型地反映各种经济社会形态下城市发展状况的时段—如中世纪晚期、工业化时代,成为论证的重点,而有关古典时代和近代早期方面的内容则相对较少。其次,在内容上,该书主要侧重于论述宏观经济社会形态与城市发展、城市内部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而对城市的建筑规划、实体形态、日常生活和文化心态着墨甚少。

但需要说明的是,所谓该书的“不足”,实际上是城市史乃至整个历史学面临的难解之题。姑且不论现实当中著述活动的篇幅限制,更重要的是,任何一种概念和历史理论都难以做到全方位地透视悠远混沌且广阔无垠的过去世界,尤其是面对城市这个几乎聚集了人类文明一切因素的复杂综合体。借用英国历史学家阿尔弗雷德•科本的话来解释就是:“历史哲学犹如探照灯之光柱”,历史实际上“取决于我们探视过去的光的投射方式,如果稍微变动一下角度,光柱可能在雾霭中迷失,或一幅新的图景进人清晰的光线之中”。

第9篇

一、影响文科大学生转型发展的因素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规模与数量不断扩大,在校大学生数量持续增长,高等教育也基本实现了大众化与普及化。在此种背景下,文科专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专业数量不断扩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加,与之相反,高校培养模式、思维观念等相对滞后,致使文科大学生在转型发展中步履蹒跚,这些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科专业的内在局限性

从文科的专业属性来讲,重理论轻实践是影响文科生转型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面临转型发展之时,相较于理工科大学生的专业实践性、可操作性强及转型容易的特点;文科生的专业受学科特点及性质所限,理论性较强、应用性相对较弱,尤其是一些传统的基础性学科,如哲学、文学、艺术、历史学等,以追求知识、学术、方法、理论等为导向,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其所产生的社会价值相对间接和隐性。文科生的专业价值需要经过长时期的积淀才能显现,其精神价值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则需要长期的积累,这对急需快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文科大学生来说周期太长。

(二)文科生创新意识不足

从文科生的创新力来说,缺乏创新意识成为制约文科生转型发展的最大障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不竭动力,但在传统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文科生学习主要以被动接受为主,上课以听为主,靠教师的灌输来接受知识,教师问则答,不问则不答;而且很少发问和主动发现问题,过于依赖课堂和教师。由于长期拘泥于文本知识,习惯于标准答案,不善于甚至不愿意独立思考,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大学课堂所讲的内容,在中学时已经学过,无须再重复;遇到一些已经学过的问题,则习惯于用中学时代固有的思维方式审视问题,而不会用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思维重新看待问题,导致自我潜能得不到很好的挖掘,缺乏创新能力。另外,文科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之下,为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实践创新型人才,促进高校教育改革,从中央到地方都积极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并给予经费支持。然而笔者调查发现,大部分文科学生对这类项目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创新创业就要进行科技发明与创造,这与自己的专业联系不大,因而兴致不高,缺乏参与意识,这种理解明显具有狭隘性,也显示了文科大学生创新意识的不足,创新意识的培养则是文科大学生转型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高校培养模式滞后

地方高校的培养模式严重地制约文科生的转型发展。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尤其是地方院校在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严重缺陷:一方面,一些地方高校在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盲目求大、求全的现象,专科学校忙于升为本科院校、以学院为名的高校则急于更名为大学,没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学校则忙于争取研究生招生资格。在专业建设上,普遍存在着过于求全的现象,如一些农业类的高校开设传播学专业、表演专业、视觉艺术专业等,高校盲目地增设一些文科专业,以求快速发展,结果导致文科专业规模不断扩大,并在追求“高大上”的路上,忽视了专业建设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导致文科专业人才过胜,学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地方高校一直走传统之路,大多以学术型为主,偏重理论研究,而忽视实践应用性,结果导致所培养的文科专业人才缺乏实践动手能力,致使学生与市场脱节,突出地表现为就业困难。

(四)缺乏有效的机制保障

当前,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中,大多注重顶层设计,从制度建设、结构调整、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推进转型发展,而从学生角度进行的转型机制建设还有待加强。一些地方高校虽然出台了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加创新创业项目等政策,但对于如何促进、激励学生自觉转型发展的方法、政策等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加强,机制保障的不健全严重地制约着文科大学生的转型发展。支撑文科生大学生转型发展的机制及相关制度的缺失,导致实验实训流于表面形式,无法有效地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对于实践教学成绩的评判往往依据各种实践报告等书面形式,实践教学实效性不高致使转型发展难以真正实现。

二、推动文科生转型发展的对策

大学生作为高校转型发展的主体,只有推动学生的转型发展,才能促进地方高校真正快速转型。文科生作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必须激发文科生转型发展的内在自觉性,增强转型发展的主动性。同时,高等院校、地方政府、企业单位等部门给予充分的关注与必要的政策扶持和激励。

(一)思想观念转变为前提,强化文科生转型的内在自觉性

1.文科生要转变观念,夯实基础。在转型的大背景之下,文科学生要顺势而变,转变思想观念。首先,转变学习观念。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多看勤问、善于思考;由单纯以分数评价自身学习成效的观念,向应用能力考察转变。其次,强化自身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原有的学习中,形成的依靠教师的惯性思维,不但缺乏主动性,而且更为严重地忽略了自身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转型发展需要学生积极转变观念,自觉的突出自身主体地位。最后,学习要多元化、终身化。当前,各学科之间联系越来越密切,解决某一问题,可能需要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因此,文科生在加强专业、职业技能学习的同时,对其他学科及相关领域也要有所关注,树立跨学科、跨专业的终身学习观念。思想指导行动,文科生只有在观念上根本转变,才能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之中。

2.文科生要明确自我定位,合理规划。文科生进入大学后,经过短暂的适应与调适期后,要能真正认识自我,合理评价自我的能力水平,根据自己的特长与兴趣,对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有准确的定位。结合学校的专业培养方案,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与职业;提高规划意识,为自己的转型发展做好充分准备,以在将来激烈的竞争之中脱颖而出。

3.文科生要积极实践,在转“行”中转型。文科学生要真正实现转型,除转变观念之外,还必须付诸行动,将转型落实到“行”上,也就是要走出课堂,走进社会,深入企业、行业等各部门的生产一线与基层,将课堂所学的理论运用到社会实践之中。高校已经认识到了实践对于转型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大实践教学环节,逐步推行“以实践性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1]。学生在实践环节需要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将实践落到实处,在实践之中扩大视野,丰富学识、提升境界、提高技能,加速自身的转型发展。

(二)必须以地方高校的助推为根本

1.地方高校要加强文科专业的应用性研发。应用性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方向,然而就文科专业而言,部分专业属于传统学科,如历史学、哲学、文学等专业,这些专业自身学术性浓厚、理论性强,在转型实践之中,存在一定困难。虽然各地方高校已经认识到了文科专业向应用型方向转变,但因缺乏对文科专业应用性的研究,即使实践环节有所增加,但无法根本改变传统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必须加强文科专业应用性研发势在必行,如,课程设置体现职业化元素,使学生由“‘课堂人、学校人’变成‘社会人、职场人’”[2],实现学习内容与职业标准紧密对接、学校与市场直接对接。学术性向应用性转变,以传统的历史学专业为例,学校在重视学生基本教育技能培养的同时,应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向历史文化产业等实用方向靠拢,既体现实践性,又包含地方特色元素,同时具有“接地气”的实用性。

2.地方高校要对文科生实行分类指导。地方本科院校在加强文科专业应用性研发的同时,还应针对学生自身学习与职业生涯规划,采取分类指导。此种分类指导主要是以学生的学习与职业生涯规划为依据,新入学的文科生经过一至两年的大学学习与生活,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会有明确的定位与合理规划,有部分学生会选择继续深造、有的则会选择直接就业、有的选择自己创业,因此,学校可据学生差异化的选择,为其提供分类指导,为潜心深造的学生提供专业教学与辅导;对致力于创业的学生提供资金、技术支持与顾问咨询服务;对选择就业的学生提供职业化教学模块,使其毕业就能与市场直接对接。高校为文科生提供分类指导,会使教育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与精准性,既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又能推动文科生的转型发展。

3.地方高校要完善学生转型发展的机制建设。推动文科生自觉转型发展,从学校层面来说,需要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机制,以激励文科生的转型发展。首先,观念引导。高校通过宣传引导,将转型发展理念植根到每位学生的脑海之中,使学生深入了解转型的含义,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转型发展之中,增强其自觉转型的意识。其次,建立学生转型发展的组织机构。高校可以设置学生转型发展中心、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等机构,由学生自行组织,教师充当顾问,负责指导,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转型发展的参与性与自觉性。最后,制定一系列可操作的规章制度,如《大学生转型发展条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施细则》等章程,把学生转型发展纳入制度建设层面。同时,还可建立学生转型发展基金,对转型发展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奖励与表彰,以调动学生转型发展的主动性。合理的制度建设,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参与度,从而加快推动学生转型发展的步伐。但目前地方高校往往注重转型发展的顶层设计,对学生层面的转型建设关注不多,因此,必须加强学生转型发展的机制建设,方能有效地推动学生转型发展。

(三)必须以地方社会的支持为依托

文科生的转型发展已不仅仅是学生个人与学校的事情,而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没有学生的转型发展,学校的转型就不会成功,也就无法为地方社会提供优质人才,因此,对于学生的转型发展,地方社会要给予必要的扶持。一方面,实施政策鼓励。地方政府着眼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高校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就必须首先推动学生的转型发展。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支持学生的转型,对于文科生而言,政府要从经济文化发展方面引导其为区域社会提供可能的服务。另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基地。文科生的转型要由理论向实践、由课堂向社会过渡,因此,地方社会尤其是企业行业要为学生提供一线的实习实践课堂,并提供相应的实践指导教师;对于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给予充分的配合与支持,地方社会要充分发挥其在学生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结语

第10篇

【摘要】目前我国各地艺术中专校历史课程的开设情况良莠不齐,层次不一,历史课的教学效果总体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⑴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评价方式随意性大。⑵课时量普遍不足,考核标准不一,教学质量难以保证。⑶教科书编写较为滞后,各校教材使用情况错综复杂。⑷教师教学理念落后,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为此,要想提高艺术中职校历史教学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各校应尽力做到:⑴各校要从思想上重视历史课程,改革课程的开设方式。⑵进一步改进历史教科书,增强教科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⑶配合专业课程的设置,改革中职历史课教学策略。

关键词 职业教育;历史教学;课程改革

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教育界对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与改革的讨论也逐渐热烈起来。作为一名艺术中专校的历史教师,笔者在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感到有必要对我国现有艺术中专校历史课程的开设及实施情况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能促进我国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改进与提高。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数学生家长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普通高中参加高考,这就导致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与社会需求的差距日益拉大。艺术中专校也不例外,近年来生源状况更加不容乐观。因此,只有加强和改进艺术中专校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才能满足时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满足我国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培养和造就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高尚道德情操的艺术工作者。历史课程作为一门人文学科,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善待生命、热爱生活、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关注人类命运的主人翁意识和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进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多样性,理解和尊重各个国家、各地区、各民族的历史渊源、文化传统,形成开阔包容、兼容并蓄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但是,目前我国艺术中专校开设历史课的情况却良莠不齐,层次不一。有的学校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往往流于简单的说教,有的将其全部纳入思想政治课。甚至有的艺术中专校的历史课已流于形式,完全脱离了历史课程应发挥的功效与作用。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评价方式随意性大

目前我国艺术中专校大都开设有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政治、历史等课程,除历史课程外,其余学科基本都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唯独历史课程我国至今没有出台与中等职业教育相配套的教学标准,加之教育部门目前并未对艺术中专校历史课的设置提出强制性的要求,因此出现了各校历史课开设的节数各不相同,教材版本各不相同,教学进度和难度深浅不一。由于缺少统一标准,造成了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随意性较大。在考核时,由于各校之间缺少教研信息的沟通,往往是临近考试由教师圈定一下复习范围,再由教师自己命题,自己批改试卷,评价方式较为机械,这就使得学生把历史课看成是只要考前突击一下就行的可有可无的课程。有的学生因为觉得历史课与自己专业和就业联系不大甚至交白卷,导致教师毫无成就感可言。加之每校的历史教师人数教少,教研活动普遍开展不起来,教学质量和工作积极性受到很大的制约。此外,以笔者所在的江苏省为例,每年一次的公共基础课“两课”评比、各市的优质课评比,以及师资培训等教研活动,往往将历史课程搁置一边,导致教师每天只能闭门造车,久而久之,成了井底之蛙。

二、课时量普遍不足,教学进度不一,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据了解,目前我国大多数艺术中专校历史课的周课时基本维持在一至二节,开设学期大多为第一学年。此外,随着我国目前就业形势和升学压力的日益严峻和增大,许多学校为了提高毕业生的专业技能,便不断扩大专业实践课的教学时间,盲目压缩文化基础课的开课比例。加之目前各地的对口单招升学考试,文化理论课只考语、数、英三门,所以,许多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就把原本就很少的历史课教学时间再进行压缩和替换。诚然,专业学校强调和重视学生专业技能训练无可厚非,但不能因此而忽视了学生人文精神,特别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情感的培养。每所学校都特别关注学生的德育工作,但又往往把德育工作当成简单的说教,忽略了历史教育的独特作用。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既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提高艺术中专生综合素质的需要。我国著名史学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许纪霖教授曾说:“我想历史其实就是好的知识。历史知识是没有用,它不能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但却是好的知识。一个人不但要学有用的知识,更要学好的知识。有用的知识可以培养工匠,只有好的知识才能培养出好的人。”艺术职业教育中众多的实践、实训环节与学生突出的社会性特点等,决定了他们的价值取向更具现实和功利性的特点。从个性方面来看,艺术中专生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对文化课学习缺乏信心和兴趣,甚至部分学生还存在国格感缺失等问题,所以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历史教育是有必要的,也是培养出一名合格的艺术工作者所必需的。

三、教科书编写较为滞后,各校教材使用情况错综复杂

目前,我国唯一一套中等职业教育专用的历史教材是由教育部职业教育司2001年组织全国中等职业教科书编写组编撰,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2004年进行过一次修订。全套教科书分《中国历史》一册,《世界历史》一册,以时间为序按照通史体例分别介绍了中外历史概况。此套教科书,类似于六七年前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体例,但从当今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要求来看,明显是落后了。目前普高历史教材有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大象版等多套版本,按模块编排,有必修和选修内容。与其相比,中职历史教科书仅此一种,选择余地小,既不适合各地各校各专业的教学实际,也不利于教师灵活地选择教学内容。就内容来看,这套中职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理念过于陈旧,书中插图较少,文字性叙述过多,除了史实的罗列就是历史结论的表述,过于学科化、专业化,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史论结合”方面尚未及时吸收史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也较少,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无法分层次使用,影响了教学效果。

四、教师教学理念落后,学生学习缺乏兴趣

有人说,在中专校专业课是主课,文化课是副课,而历史课则是副课中的副课。由于受到教学地位和课时量的限制,很多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为赶进度而对教材内容不加处理,照本宣科,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有的教师感到历史课不被重视,导致多年来不注重改进教学方法,不注重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学方法单一,缺少师生互动和学生的参与。由于艺术中专生文化课基础普遍较差,对于许多史料连看都看不懂,更不用说去理解了,所以教师如果对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不予培养和锻炼,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越来越低,对枯燥无味的历史课堂渐渐失了兴趣,历史课在他们眼中就沦为“休闲课”了。

鉴于以上情况,笔者认为各地艺术中专校的历史课在今后的实施过程中,应尽可能做到:

一、各校要从思想上重视历史课程,改革课程的开设方式

目前,中职学校历史教学工作者达成的共识是:中职历史教学应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结合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特点,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陶冶他们的情操。根据我国目前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历史课的开设方式应更为灵活和实用,既可作为必修课中的文化基础课来开设,也可作为选修课或与地理、思想道德合为“文科综合课”来开设,但应保证每周不低于2课时的教学时间。

二、进一步改进历史教科书,增强教科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与中职历史课程教学改革相配套,中职历史教科书也要适时进行修订和扩充,使它更符合历史课改的精神,更能满足中职学生的学习要求。我们应该认识到,艺术中专校的学生和普通高中的学生一样,都是属于高中阶段的学习,只不过他们以学习专业技能为主,但历史教学的基本原则与规律是同样适用于他们的。所以编写职业学校的历史教材,应更侧重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习惯及性格特点,在呈现方式上,去除学术化的倾向;在内容选择上,贯彻“精而重质”的精神;在检查方式上,增加活动课、探究课的内容。既然可以不按照高考的“指挥棒”去走,那就完全可以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在博物馆、艺术馆中零距离接触历史、感受生活。此外,教育部门和历史教师要善于结合本地区和本学校的特色,自主开发历史校本教材,并探索评价方式多样化、科学化。

三、配合专业课程的设置,改革中职历史教学策略

中职历史教学的总目标应该是:通过生动的历史史实,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深刻体会近现代中国遭受的屈辱以及中华儿女百折不挠、奋发图强的拼搏精神,认识到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激发他们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的历史使命感。现在普高历史必修三为思想文化史,这对于艺术中专校的学生学好专业课有着较为重要的辅助作用。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借鉴必修三的体例,适当补充一些音乐史、美术史和舞蹈史的内容,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住所学专业的历史脉络。当然,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有针对和侧重,关键是要把握住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及公民素质培养这条主线,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已迈入21世纪,新的世纪需要新的人才,新的人才需要新的意识,新的意识包含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诚实守信、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等。历史学科在培养一个时代的人才所需要的各种品质和人格中,有着无穷的资源和独特的优势,同时新的时代赋予了历史教学新的内涵,课程改革给予了历史教学新的方向,适应社会建设的需要,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成为职业教育中历史教学的长远任务。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只有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现实生活中为他们提供发现、猜想、质疑、创造等多种机会,我们的课堂就一定会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聂幼梨.《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施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历史教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4月

[3]许玫梅.《试论中职学校的历史教育》[J].《科教文汇》.2007年第32期

[4]袁继贤,王华.《职业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与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第2期

[5]王秀贵.《浅谈职业教育中的人文教育》[J].《教育创新》.2007年第7期

[6]邵华.《中职学校基础课教材编写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第13期

[7]陈小峰.《历史教育在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中的作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5月

【作者简介】

金刚(1980-),男,江苏徐州,历史学专业,本科,学士学位。

第11篇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社会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剧增,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也随之迅猛地发展起来。旅游专业人才存在“眼高手低”、“高分低能”的现象,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倾向于选择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这就使得培养出的大量旅游专业人才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说明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战略的转变,并提高旅游专业人 才的素质能力。

关键词: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素质能力

一、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规模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社会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剧增,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也随之迅猛地发展起来。

(一)院校规模

截至2009年年底,全国共有高、中等旅游院校(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开设有旅游系或旅游专业的院校)1,733所,其中高等院校852所。全国旅游院校在校生共计952,438人,比2008年增加107,834人,增幅达12.8%。其中高等院校在校生共计498,379人,比2008年增加58,341人,增幅为13.2%,中等职业学校为454,059人,增幅为12.2%。2009年当年毕业生总数为297,594人,其中高校毕业生139,485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为158,109人。旅游院校专职教师数为24,385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者2,136人,占8.8%。

(二)学历层次

旅游专业人的培养根据学历高低,分为不同的层次。2009年,旅游高等院校在校生中,研究生数量占1.34%,本科生数量占37.03%,大专生数量占61.63%。其中,研究生旅游管理专业在校生占研究生总数的61.2%,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在校生占本科生总数的55.9%,大专旅游管理专业在校生占大专生总数的53%。中等职业学校中,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在校生占总在校生数的32.2%,旅行社服务与管理专业为22.1%,烹饪与其他专业为45.7%。2009年,旅游外语专业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11.2%,其中研究生外语专业占在校生外语人才总数的1.9%,本科旅游外语学生占31.1%,大专生占67%。

(三)职业培训

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与方式中,职业教育和培训也是重要的构成部分。2009年全国旅游行业培训总量为3,971,125人次,比2008年增长17.4%,其中行业岗位培训达3,496,865人次,成人学历教育培训474,260人次。部门分布:饭店培训在旅游行业培训中的数量最大,达2,560,207人次,比2008年增长17.6%,占到培训总数的63%;旅行社培训652,272人次,比2008年增长28.3%,占17%;旅游景区(景点)培训553,102人次,比2008年增长11.5%,占到15%的比重;旅游车船公司培训99,437人次,比2008年减少12.8%,占2%的比重;旅游行政部门培训了39,805人次,增长17.3%,占3%的比重。

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旅游专业人才走入社会往往出现这样两种就业现象,一是由于许多人期望值过高,存在“眼高手低”、“高分低能”的现象,一般的旅游企事业单位看不上眼,好一点的用人单位又因为其苛刻的限制条件等原因而“高攀不起”,处于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状态另;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在选才方面往往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旅游专业的人才是“徒有其表,虚有其名”,在招聘员工时,大多数旅游企业更倾向于选择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因为他们认为有工作经验的员工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更快地适应新的环境,旅游企业能够以较少的物力、财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培训出自己所需要的人力,这就使得培养出的大量旅游专业人才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上述现象的产生,说明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着问题,具体来说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知识更新速度慢

旅游专业是一个兼容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知识更新速度快。尤其是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知识传播的速度一日千里。旅游业具有容易受到诸多信息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变幻莫测、极具挑战性的特点。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及时跟上这种变化,不断反映人类休闲娱乐需求和选择的变化性和时代性特点,并积极适应时代审美取向的变化,努力创新,用知识的更新作为人才培养的保障,这也是永葆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基础。而这一理念在目前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中没有得到重视或重视的不够陈旧,致使旅游专业知识不能突出反映旅游业的变化性和时代性特点。因此,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应通过引入反映学科和行业前沿性发展信息的课程,通过活动式、案例式、讨论式、学术报告等多元化教学方法训练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专业灵感,保障人才培养跟上甚至是超越时展的步伐。

(二)专业知识体系不完善

旅游专业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专业,其知识体系是经济学、管理学、市场学、心理学、文化学、历史学、法学、地理学、环境学、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在旅游这一特有主题下辐射和积淀的结果。从行业活动内容上看,旅游活动的综合性又导致了旅游产业是由综合行业集团构成,这便是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特殊的一面。而目前的相当一部分培养计划中,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知识渗透偏重,而文化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学、美学等的知识比重相对不足,这势必导致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不可能适应旅游业综合性的需求。旅游业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或教学研究人员必须具备众多相关学科坚实的基础知识,经过职业经验的训练,在培养人才的知识体系构建上和培养人才过程中体现出极强的应用能力和创新素质,旅游业专业人才培养特殊性的需要。

(三)重技能轻能力的培养目标不合理

旅游业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快速发展历程中,片面地注重了创造财富的一面,而没有重视旅游活动在提升人类精神体验质量中本应扮演的重要角色,简单地将旅游业定性为能创造财富的朝阳产业,却忽视了其对人类精神生产的巨大作用。这就使得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将目标定位在提高经济效益和经营管理水平上,结果是旅游人才不能肩负起使旅游业满足人类社会全面进步发展的重任。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职业工作模式与工业经济时代相比已有了质的变化,对旅游人才的需求更趋知识、能力及素质的融合。随着时代的发展,旅游业这一综合性与变化性极强的领域,职业岗位会不断发生重组和派生现象,因此,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中应由单一专业技能的培训向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作风的培育和职业经验的积累的综合素质和战略性方向变革。

三、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战略的转变

(一)树立大旅游的培养方向

“大旅游”是指旅游大产业,人才培养要根据旅游业的不同行业特点设置专业方向,培养适应不同旅游行业特点的应用型人才。旅游业包括饭店业、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景区等大行业群,需要不同的行业技能人才;不同行业的又分为不同职业岗位群,需要不同的职业技能人才;同一行业又需要专业策划人才、管理人才、操作人才等不同层次技能型人才。“大旅游”的人才培养思路就是培养可以满足全行业需求的人才。

(二)确定宽泛的培养思路

旅游科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边缘学科。现代旅游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活动,它是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涉及几十个行业和部门。综合类培养平台将构筑广博的知识体系,形成集历史、地理、哲学、艺术、文学、社会学、方法论等于一体的综合知识体系。“厚基础、强能力和高素质”相互融合,对受教育者将是适应行业快速变化和跻身于一个学习型社会的终身教育。

(三)制定灵活的培养计划

在培养体系里,培养计划要体现旅游专业知识高度细化的一面,同时又要关注行业的不断变化。一方面在培养计划中重视专业知识的覆盖面,另一方面也要考虑了旅游业变化性的需要。灵活的培养计划,是在宽泛的培养的思路基础上制定的,较好地实现了专业知识培养与更多社会知识培养的有机结合。

四、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中应提高的素质能力

(一)学习能力

旅游专业人才要兼顾相邻专业和公共专业知识,是“复合型”人才。在人才培养中要培养活到老,学到老,拥有一颗求知之心,永不停步地学习的精神。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来做,当作一种习惯来培养,培养一种阅读的良好的习惯。在“知本时代”,与书为友,孜孜不倦地学习。通过阅读等方式培养独立思考问题和判断事物的能力。

(二)开拓创新能力

开拓创新能力是旅游专业人才需要培养的一项重要能力,突破常规禁锢是人类所面临的永恒的挑战,没有独立思考就不会有创新思维。所以,要打破惯例,大胆尝试,鼓励自己身上所蕴藏的建设性的好奇心。旅游专业人才应转变思维方式,自觉培养自己的开拓创新能力。

(三)自我认识能力

认识自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正确地认识自己更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但正确认识自己,为自己定位确实很重要。正确认识自我,才能微笑地去面对生活,勤奋努力地工作,并喜欢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克服懈怠的情绪,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

(四)人际沟通能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旅游专业是与人打交道的行业,正确而有效地与人沟通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人际交往,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积累与人沟通交流的经验,使自己能够思维清晰、语言流利地与他人交流沟通,和周围的人们保持广泛持久、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非常成功的人其成功秘诀之一便是善于与人合作,旅游工作要接触到形形的人,没有团队精神,只靠“单枪匹马”是很难成功的。

参考文献:

[1]马勇,唐娟.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质量保证体系研究[J].旅游学刊,2003( S1).

[2]吴建冰,郑燕萍.涉外旅游专业人才教育思路探析[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

[3]张世英,周丽洁,李映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T型模式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

第12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 课程设置 应用型人才

随着我国由对外贸易大国向对外贸易强国的转变,外贸企业对从事国际贸易的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员工能够迅速开展对外贸易业务,不需要企业再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职业培训;另一方面要求员工对企业的生产、市场、物流、金融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能够适应各个岗位的工作要求。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是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和难点。要想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外贸人才,必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1 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1)市场需求原则。市场需求原则是指人才培养要以市场的需求为动为,把现代国际贸易的新理念、新技术、新知识融入到课程中去,强调人才培养的职业能力,从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来培养人才。(2)综合效益原则。综合效益原则是指学校在培养人才时,要综合考虑社会效益、投资效益、资源配置效益以及办学效益等各方面的效益,对人才培养的效益进行专业的评估,使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达到效益的最大化。(3)以能力为中心原则。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来说,职业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核心的,这关系着学生将来能否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因此,在课程设置时要通过对岗位和职业进行系统分析,把职业和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融入到课程中去,让学生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与职业岗位和工作情景相融合。WWW.133229.coM

2 目前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国内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学校很多,每个学校的课程设置不同,但总体来说可以归纳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大类。

(1)公共基础课。国际贸易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一般都是必修课,如政治、体育、数学、英语、计算机等课程,选修课较少,且主要是“艺术类”选修课程,如美术、音乐、书法等,缺少社会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这一块。因此,在公共课程的设置上,应相对地减少必修课的比重,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同时,要注重学生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素质的培养,开设社会学、历史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等方面的课程。(2)专业基础课。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都是必修课,很少有学校开设选修课。这难免会造成学生基础理论薄弱、知识面过于狭窄。本科院校的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除了重视实践教学外,理论教学也是不容忽视的,课程的设置应体现“宽”、“厚”的特点,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具有职业发展潜力,而不能象高职专院校以理论“必需”、“够用”为原则。(3)专业课。①专业课程中大部分为必修课,选修课较少,并且和外贸岗位的联系性不够突出。这使得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比较狭窄,影响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的发挥,限制了专业口径,不利于学生的就业。②专业课与国际接轨不够。由于国际贸易专业自身的特点,要求本专业的课程具有“国际性”,但大部分高校在这方面还比较薄弱,专业课中涉及“国际”的课程相对较少,重点仅局限于强调学生对基本经济贸易知识的掌握,而对国际商业环境和投资环境的相关知识关注较少。③缺少产品和区域研究方面的课程。产品是国际贸易的对象,一个外贸人员必须要对产品有所了解,才可能在产品的营销、报关、报检等方面做出正确的决策。区域研究对外贸人员同样重要,一个国家要想在全球化的市场中获胜,必须熟悉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这类课程的开设,还可以使学生有选择地倾向某一类产品或某一区域的研究,明确今后的工作方向。④实践教学偏少。很多高校实践教学的学分占总学分中的比重仅为20%左右,没有很好地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忽视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使得职业能力与外贸人才市场的要求脱节。⑤专业课一般集中在大三学年和大四学年的第一学期,学生对专业的深入认识比较晚,学业负担比较重,而且大四的时候学生又往往忙于找工作和实习,没有精力来认真学习,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

3 课程体系的优化

3.1 课程体系的总体框架

应用型外贸人才,一方面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另一方面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拓展能力,这样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因此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厚基础、宽口径、重实用、高素质”为原则,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兼顾学生个性发展。整个课程体系由“平台”+“模块”两个部分组成(表1)。

(1)基础教育平台。基础教育平台包括四个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侧重于各种基础知识的传授,体现了“厚基础”的原则。公共基础模块由工具类课程(如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和素质类课程(如形势与政策、思想品德、体育等)组成。学科基础模块主要开设经济学门类的基础课程,如宏观经济学、财政与金融等。跨学科基础模块则开设经济学门类以外的学科基础课程,这里主要是管理学门类的基础课程,如会计学、管理学等。专业基础模块则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基础课程,如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世界经济概论等。基础平台的课程都属于必修课,通过该平台的学习,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雄厚的理论基础。

(2)专业教育平台。专业平台包括六个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并强调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拓展,体现了“宽口径、重实用”的原则。专业骨干模块侧重于专业知识的深化,向学生进行系统性的专业知识教育,包括国际经济合作、国际服务与技术贸易、国际经贸谈判等核心课程。专业选修模块主要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来设置课程,可进一步分为国际货代方向、国际商务方向、国际贸易合作方向等子模块,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至少选择其中一个子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在国际贸易专业领域内拥有一项核心技能,体现“术有专攻”。职业资格模块侧重于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培训,包括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外销员等,这一模块体现了用人单位对外贸人才的基本要求,是求职就业的敲门砖,学生可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自身的情况选修一至两个证书的培训课程。职业辅助模块侧重于传授职业中必须的相关知识,可进一步分为产品、区域等子模块。产品子模块可以结合我国进出口商品的主要种类开设机电产品、纺织产品等课程,也可以结合学校和所属地区特点开设特色产品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每个子模块中至少选修一类课程,明确今后的工作方向,使其在就业中更具竞争力。另外针对目前市场急需小语种外贸人才的情况,在职业辅助模块中还可以设置一个小语种子模块,开设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课程。职业拓展模块是为学生的职业规划,拓展专业领域而设置的,是更深层次的专业教学,主要是为学生从传统外贸人才向高层次外贸人才转化奠定基础。该模块可以根据市场对高层次外贸人才的需求分成国际商务谈判师、涉外律师、国际贸易研究咨询员等子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职业规划考虑选修一个子模块,也可以放弃选修。

(3)普通教育平台。普通教育平台包括三个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体现了“高素质”原则。公共选修模块主要是艺术类的选修课程,如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人文科学选修模块包括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等相关课程,自然科学选修模块包括环境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等相关课程。这两个模块的课程主要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人文科学素质,因此要注意课程的难易程度,强调基础性。

和传统的课程体系相比,该课程体系增加了职业资格模块、职业辅助模块和职业拓展模块,丰富了人文科学选修模块和自然科学选修模块,更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综合素质的提升、实践能力的加强以及职业目标的实现。

3.2 学时、学分的结构

(1)加大选修课学分比重,提高学生课程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提升综合能力。(2)在专业课的学时安排上,除独立实践教学环节外,每一门课程的学时都应分成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两个部分,努力缩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差距,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建议实践教学学时不低于总学时的30%。(3)合理安排课程的时间顺序,各门课程要衔接恰当,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可以在大二安排部分专业课程,有效延长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

4 课程体系设置的保障措施

(1)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加强教师培训,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打造双师型教师和双语型教师,聘请企业专家做为兼职教师,保证每门课程至少有两位主讲教师,避免因人设课或因无人而不设课。(2)制定科学的教学大纲,不断推进课程建设。在现有基础上,加强调研,对每门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修改和调整。所有核心课程都要有讲义、课件,同时配备学习指导书等资料,完善案例库、电子资料库的建设。(3)选择适当的教材。尽量选取与时代相关,比较有现代感的专业教材,以避免陈旧教材只重理论,缺乏时代气息,缺少实例说明,不便于学生培养学习和阅读兴趣的问题。(4)加强实践教学基础建设。购买各种实验教学软件,完善校内实验平台的建设。加强与外贸企业的合作,积极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