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学专业

社会学专业

时间:2022-08-19 22:13: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学专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学专业

第1篇

由于《社会学概论》课在高校不同专业中广泛开设,教师在讲授课程时就要注意到授课对象是否社会学专业,以便实施有区别的教学。早在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教育思想。他主张从学生的特征、水平和个性差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从而实现共同发展的教育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对于《社会学概论》的教学活动而言,秉着因材施教的理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预先了解教学对象是否社会学专业学生,及由此带来的差别。

不可否认,社会学专业与部分非社会学专业本科生相比,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相似”一方面体现在理论基础上,另一方面体现在这些专业所关注的社会现象上。观察高校开设概论课的各个专业,可以发现它们大部分都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类,而社会学也同属于此类学科。因而,无论是否社会学专业的本科生,他们在所学习的社会理论方面往往具有交叉点。在他们各自专业领域中的大家学者,往往也同样是社会学界的巨擘。这些学者对于社会的学术分析也被不同专业广泛接受且奉为经典。所以,学习《社会学概论》课的各相近专业学生在理论基础上具有较强的共性。此外,同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专业,无论是综合性的还是单科性的,它们关注的对象都不外乎社会现象、社会组织、社会发展等话题,研究的兴趣也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所以,在引用某些社会问题和现象作为案例时,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不同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都能有所共识。

然而,社会学专业与非社会学专业的本科生在学习过程中差别还是显著的。差别主要来源于专业的不同。由于所在专业的差异,学生学习的习惯、思维的方式和看待社会的视角都会存在差异。在学习习惯方面,大多数文科的同学认为记忆是最常用的学习方法,而理科同学更倾向于程式化的推导过程。社会学作为社会科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不仅有自己专业的理论基础和分析视角,更拥有一套包含统计学、计算机技术在内的综合性研究方法。那么在学习习惯上,就不能偏向于单纯的文科或单纯的理科,而应当在兼有人文关怀和理论基础之上,同时具备特定的数学技能。在思维的方式方面,社会学拥有一种独特的“想象力”。

这种想象力要求社会学者不能将分析事物的立场局限于自身和狭窄的个人生活,而是要放诸更加广阔的社会、政治、经济、历史的大背景中。唯有如此,研究者才能以旁观者的角度,清楚而全面的接近客观真实。在看待社会的视角方面,社会学往往站在社会关系的视野,探究社会与个人之间的联系。并以此为主线,展开对于诸多社会现象、社会行动和社会问题的分析。其他专业则各自有各自的理论与实践视野。即便与社会学同属综合性科学的管理学和历史学,其关注的角度也分别是“管理者”和已过去的“时间维度”,因而与社会学存在很大的不同。当然,不同专业的本科生学习《社会学概论》,都有着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开阔视野、更多的了解“社会”,以期增进个体行动的合理性。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学常识,则更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社会学与“非社会学”专业学生的特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二、针对教学对象的“非社会学专业”特点施教

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找准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是非常重要的;而针对学生的特征和需要去“施教”也是同样重要的。无论学习《社会学概论》的学生是否社会学专业,担任该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往往多为“科班”出身。“科班”出身的教师对于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的掌握、对学科的理解以及对于社会现象的看法,都格外具有“社会学”的学术性、具有“社会学”的专业深度。这个特点用之于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是必要的和理所应当的。但是对于非社会学专业学生,如若教师不考虑“专业差异”而将他们与社会学专业的本科生等同而论,则很有可能在这门入门课程的教学中显得过于系统、过于专业,甚至过于死板。社会学本身是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社会生活、调整个人行动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科学,对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在这一点上的帮助或许更加突出。因此,在旨在使学生认知社会、增进学生个体行动合理性的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特别注重“因材施教”的重要原则,把握好“专业”与“非专业”之间的“度”。

(一)在注重知识性的前提下凸显常识性用社会学的专业术语来说,学校是为个体社会化而设立的专门机构。学校教育通常会强调知识性。课本和教材是知识的总结与凝聚,学生是知识的接收者和实践者,教师则是知识的传播者与普及者。因而在《社会学概论》的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就是传播社会学的基础知识。作为社会学的学习者,应当做到至少了解社会学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等,因为这些都是该科学的基础知识。讲授《社会学概论》的教师就应当将这些前人所积累下来的知识正确的、客观的、严谨的传授给学生。

知识的积累并不是本门课程的全部目标。因为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不仅仅具有社会科学的属性,它作为人们对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的憧憬和探索,同时更具有其社会常识的属性。然而,人们创立社会学这门学科,并不单是为了填补学科空白。在孔德时代,社会学产生于社会转型,来源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蜕变,是为了认知当时随之出现的新的社会现象、新的社会生活方式,解决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并树立一套新的思想认识体系。从这个意义上,与其说社会学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社会知识理论体系,毋宁说社会学给普通大众提供了认识社会的基本常识。比如《社会学概论》中讲到的“社会化”,指的是人通过与社会的互动,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习得社会文化知识和价值标准,并学会扮演社会角色,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每个社会人都要经历的,是贯穿人生命始终的。这个社会学理论有的概念既体现了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规律性的总结,又告诉了人们自己怎样才能从白纸般的婴儿转变为一个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正常个体,还能解释曾经出现过的“狼孩”与普通人类的区别。一个人要想良好地适应社会,就必须通过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等组织和单位来进行个体的“社会化”。这何尝不是一种生活的常识呢?在知识的传授中,让非社会学专业学生掌握一系列这样的常识,有助于学生“社会化”的自觉性。

(二)在注重系统性的前提下凸显趣味性所谓系统性,在此意指在《社会学概论》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全面性,能够通过概论这一课程将社会学的大体脉络系统的表现出来,让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对社会学这门学科形成基本了解。其实这点也是所有概论式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在社会学学科结构中,目前大致可分为这样几部分内容。一是关于社会学这门学科“是什么”,二是关于社会微观生活方面的现象与过程,三是关于社会宏观生活的分析和阐释,四是对于社会问题与应对措施的探索,五是社会学独特的研究方法。一些分支社会学的内容亦可根据上述划分归入其中某个部分。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系统的展示出上述构成社会学的五个方面,对每个方面所研究的内容和领域进行基础性的分析。这样可为学生梳理社会学这一学科的大致脉络体系。

如果说系统性的学习《社会学概论》非常重要,那么能否有效地激发学生系统学习的兴趣则更为关键。当科学的知识被作为规律总结升华后,总会显得略带晦涩和刻板。《概论》作为社会学基础课程之一,高度凝聚了社会学的全部研究范畴,集中总结了社会学所关注的社会运行规律,因此对于学生,尤其是刚刚学习社会学的学生而言,更会呈现出呆板、枯燥、抽象等特征。社会学专业的本科生感觉尚且如此,更何况是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所以,能否完成向毫不了解社会学的他专业学生全面的且带有兴趣的学习《社会学概论》这门课程的任务,是对任课教师一个重大的考验。笔者认为,应将课程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社会话题相结合,通过举例等方法更加有效的传递知识。可以将一些晦涩难懂的概念,运用学生所熟悉的电影电视节目、文学作品,或者联系学生感兴趣的诸如大学生恋爱、住宿最佳人数等话题加以说明。例如从泰坦尼克号生还者的舱位和所对应人数这个新的维度阐释社会不平等并引入“社会分层”的概念,就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总之,既要讲授得全面,又要让学生乐意学、觉得学习有意思、有动力。由于学时的制约,有时甚至可以重点选择那些既体现社会学研究范围和研究特色的领域,又能更好地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点的内容来讲解。

(三)在注重专业性的前提下凸显入门性《社会学概论》是社会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一切学习社会学的学生开启社会学之门、走上社会学道路的必须方式与必要途径。而概论课则本身就是对社会学这门独特学科的基本概述,内容涉及社会学独特的研究对象、专业的研究方法、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等主要方面。尤其是在社会学仍处于发展阶段的今天,面对着仍然有不少学生不了解甚至不知道社会学的情况,可以通过教师课堂讲授的方式有效地将社会学的专业轮廓凸显出来。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彰显出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差异,尤其是与一些类似学科,如历史学、管理学、人类学等的差异,特别注重讲出学科整体特色,突出社会学的专业思路、视野和理论。

事实上,社会学以外的其他专业本科生开设《社会学概论》课程,意义还不止如此。作为一门概论式的课程,更重要的一点是可以对学习者起到入门的作用。“正是由于社会学研究内容的综合性特质,使它成为其他相关专业研究的专业基础”。在授课过程中,既要从专业的理论和方法的视野,体现社会学学科特色;同时也要注意教学对象是非社会学专业学生的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讲授时采用较为专业的概念、方法,特别是理论解释时,部分学生显示出接受程度上会存在困难。这一方面是因为没有接触过这些内容,另一方面是固有的学科思路制约了理解的方式。那么,作为一门该专业领域的入门课程和知识的普及课程,教学中可考虑适当降低专业难度和深度,将这门学科的基本研究领域、方法与研究情况加以介绍最佳。希望通过教学活动,增进学生对社会学这门学科的认识,了解这门学科的由来与发展,明确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使学生得以入门即可。如果学生对社会学领域有特殊兴趣,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其他社会学课程的选修,而不是试图在概论课中将社会学的方方面面、细枝末节都乐此不疲的全部讲授。

(四)在注重学术性的前提下凸显社会性《社会学概论》课程内容涉及社会学专业几乎全部的研究范畴,既包括宏观社会的内容,也包括微观社会的内容;既包括基础的社会学原理和理论,又包括做社会学研究所使用的方法;既包括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又包括解决社会问题的对策。作为一门学科基础课,概论里展示出社会学这门学科的独特视角与学术特征。社会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一样,都致力于从学理上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帮助人们探寻社会发展的规律。因而尽管在授课过程中许多学生会感觉到趣味和发现社会问题,但教师仍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学术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索,而非停留在现象的表面层次。深层次的学术性分析固然重要,但是教学过程中还应当十分重视课程的社会性。社会学本身就是社会转型的产物,是伴随着人类对新社会、新时期、新事物的认识才应运而生的。尽管它是对社会规律的总结和认知,但却不能跨越社会这个主体和基础。可以说,作为一门课程,社会学是从把握规律、解决问题、增进行动合理性等学术角度对社会进行探索。

然而社会学研究的对象、问题和其所关注的现象,全部都是社会生活中的产物。所以就像文学和艺术一样,社会学同样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源于生活体现了它的社会性,高于生活体现了它的学术性。社会学所分析和阐释的社会现象,往往都是具有较为重大、较为深远的社会意义的,关乎社会存在的稳定性,关乎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要做到学以致用,就要特别关注课程的社会性。如果将概论课提升至极高的专业水平,一方面略显枯燥和抽象,脱离了社会生活的实际;另一方面忽视了教学对象是非社会学专业学生的特点,无形中增加了学习的难度。所以在概论课的讲授过程中,需要说明的社会学原理,可以适当的结合大量社会生活的现象和细节作为案例。这样既可以做到生动、有趣,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同时可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抽象的学术原理置于普遍而具体的社会生活当中,这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又有助于学生认知社会现实。

第2篇

关键词:“三能”人才 社会学专业 教学改革

肩负海洋使命,培养“三能”人才,是广东海洋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办学特色。“三能”人才培养体系作为广东海洋大学的培养特色,其形成既源于历史,也是我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的社会环境中,针对80后、90后培养对象的新特点,在拓宽学科专业、扩大办学规模的新形势下形成的思考和选择,是对人才培养理念的深化和发展。

所谓“三能”人才,即能安心、能吃苦、能创业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锻炼学生过硬的技能本领,赋以学生顽强的社会生存发展能力,应是大学人才培养义不容辞的责任。“能安心”的敬业精神,“能吃苦”的顽强意志,“能创业”的知识技能,正是学生走向社会后自身事业有为的基础和条件,是满足人生事业发展的需求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运用渐进启发式引导,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三能”人才培养的观念植入学生思想中、行动中,将具体专业教学与“三能”理论的更好结合。具体措施如下:

(一)社会学理论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能”人才培养体系中的“能创业”指的是将所学知识技能灵活运用于工作实践并善于开拓的能力。然而,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何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社会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较全面的社会学理论知识、较熟练的社会调查技能,能在教育、科研机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社会研究与调查、政策研究与评估、社会规划与管理、发展研究与预测等工作的社会学高级专门人才。专业培养要求:主要学习理论社会学和应用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受到社会研究和社会调查技能以及表达能力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实证调查研究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在对学生的知识灌输的同时,也要在课堂教授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创新能力。

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灌输相关理论知识、并其对社会学专业产生一定的兴趣和学习热情是我们在实际的理论教学中的首要目的,所以在此期间,教学中以老师的传授为主。在此期间,课堂上传授的大多是社会学相关的纯粹的理论知识,例如社会学概论、社会学名著选读等课程就是理论性很强的专业必修科目。理论性很强就意味着趣味性和实用性的相对缺失、师生互动很难进行,因此对于理论课,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劲头,老师用尽全力也无力改变课堂的现状。这种情况下,是必会引起新入校学生对本专业课程学习的反感,对培养其学习热情很不利。因此,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老师要做到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其对本专业的兴趣与爱好,使其认识到该专业的实用性。

本人在教授社会学概论一课中,尝试在每两节课中抽出10―20分钟和同学互动,大多以和社会时事关系较为紧密的案例为背景,选题范围广泛,大到国家层面的宏观社会问题,小到个人层面的微观感情问题,通过自愿回答、畅所欲言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相关思考,并有意将社会学相关理论引入对实例的分析之中去,使学生在踊跃的问答中意识到社会学该专业的实用性,初步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

而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应在教学中适度的、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考、创新能力等,要求学生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学习。教师应在课堂上经常让学生们自主地进行分组讨论或者作报告。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讨论和提供启发,不应该成为讲台上的主角,而应该将讲台变成学生展示自己相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舞台。这段时期,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好好听课,而是让学生有意识的在课下阅读相关文献,扩充知识面,培养自学和动手能力,学会主动的学习。学生在自己动手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困难,会影响情绪以至于学习的进度。老师应该合理引导学生,及时找出困难所在,变阻力为动力。

(二)社会学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能吃苦、能安心的理念。

社会学是一个对本专业学生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要求都很高的综合性学科。如何使学生在掌握了专业基础理论的前提下尽快地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是社会学专业本科教学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实践教学是本科学生在基本完成了专业基础教学的情况下对学生的综合训练。它不仅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基础理论知识观察、分析问题,还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熟练地掌握专业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放手让学生按照专业化的标准要求自主地去思考、去选择,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出他们的创新精神。教师通过理论引导、方法训练和案例讲解不断启发学生,使学生做到独立思考、自主选题、自行操作、实践检验,真正在实践中获得全面的锻炼。社会学实践教学应充分考虑社会学学科特性,确定适当的社会实践方式与实践内容,以使社会学理论知识和社会学研究方法在其中得以充分展现,从而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社会学专业学生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且,实践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能吃苦、能安心”的理念。

作为文科专业的学生,其专业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集中地体现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并且把“观察能力”分解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两项指标;把“分析问题”具体化为“概念分析”“理论建构”和“提出研究假设”两项要求;把“解决问题”具体化为“设计研究方案”、“设计问卷”和“实施研究方案”等项内容,从而使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真正落在了实处。在实践教学中,有目的的强化学生用社会学视角观察社会的能力,训练学生设计研究方案的能力,训练学生掌握从概念到指标的操作化能力和设计研究工具的能力,训练其实施调查研究的组织安排能力和对研究资料的统计和分析能力,在实际调查的艰苦中使学生受到吃苦的磨炼。

我院针对社会学专业建立了学生的专门的实习基地。在有限的实习时间内,带领学生到企业(电饭煲厂、拖鞋厂)和福利院行进社会实践。在企业的大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冒着酷暑、挥汗如雨的在一条条生产线中一刻不停的工作,其动作的熟练和其工作条件的艰苦,使学生们受到一次感同身受的“吃苦”教育。在公示牌上,写明“今天××组因为××原因,致使工作进度受到影响,故扣除××组全体组员的奖金”的字样,让象牙塔中学生领略到了工作的艰辛和不易。福利院里,学生和孤寡老人、孤儿聊天、游戏,通过切身感受了解社会生活的现状,为走出象牙塔后的自身生活做好吃苦的准备;同时也可以对政府的相关社会政策、福利政策有一定了解,为毕业之后能够安心扎根基层做好心理准备。

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指导,还有一些自行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我院社会学专业的几个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带队下以“廉江市麻风病村”为研究和考察对象,申报我校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这种社会实践出自学生们的兴趣,使其在调查研究中将课堂理论知识应用于田野调查,虽然辛苦但是却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其吃苦的理念。

第3篇

关键词:课程定位 社会学概论 社会工作

《社会学概论》被认为是社会工作本科专业最基础的课程之一,它为社会工作提供最为基础的理论、概念和方法等。在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内,《社会学概论》是其中的核心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入门”课程,涵盖和架构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实务。由此,对《社会学概论》在社会工作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进行准确定位显得尤为重要。但在《社会学概论》的教学中长期存在着诸如:课程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不受重视等问题。本文通过梳理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之间的关系,找到当前《社会学概论》在社会工作本科专业中定位存在的问题,提出准确对其进行定位的建议。

一、社会工作与社会学的关系[1]

(一)社会工作对社会学知识的“依附”与“游离”

在中国的学科分类体系中,社会工作属于社会学类,与具体的社会学学科地位平等。一般认为,在早期,社会工作是应用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在其发展过程中,同社会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王思斌教授认为,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科学的知识帮助有困难、有需求的人士改变其处境的活动。他与社会学中关于社会问题的分析及解决,追求社会进步的取向十分接近[2]社会学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变迁规律,而同时社会工作对于社会现状的关注是密切的,尤其是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对案主问题形成的社会原因的深层挖掘。由此,社会工作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对社会学知识的依赖十分明显。从一定程度上说,社会工作在其产生初期是紧紧地“依附”于社会学的。

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社会学借用的知识范围随之扩展。社会工作对社会学知识不再紧紧依赖,这实际上是社会工作的“游离”。他已不满足于是社会学的一部分,而要成为独立的一门科学。需要明确的是社会工作的相对独立并不认为是对社会学的完全分离。相反,社会工作与社会学,以一种新的方式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社会学以丰硕的研究成果支撑社会工作尚未发展成熟的学科大厦,同时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检验和建设社会学理论知识。在《社会学概论》中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就如:社会学中的生命历程理论以及社会工作导论中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段论”都为社会工作实务的开展做理论指导。从根本上说,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相辅相成。

(二)社会学知识体系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作为社会工作知识基础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学理论在社会工作中被广泛应用。

在对社会问题的界定与解释和指导社会工作具体实务过程中等方面,社会学都发挥着明显的作用。例如,社会工作导论中指出:关于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影响并指导着社会工作者对助人行为的选择;关于人的成长理论成为社工师分析个案具体问题的前提;关于社会互动理论,如符号互动论时刻指导着社会工作师服务的全过程;关于社会结构和社会问题的理论,如结构功能主义等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问题进行了解释,也为社会工作者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了一个参考性理论架构;关于社会保障是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工作努力的目标。例如,关于贫困、老年、失业等问题的社会学分析有利于社会工作者去认识和处理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社会保障措施。

随着社会的变迁与进步,以及社会工作的不断发展,社会工作的任务和目标也发生着变化,从个案解决到小组社区,从社会救助到社会发展,从社会弱势群体的扶助到一般社会人士需求的满足,社会工作实务范围的不断扩大,都要求对问题给予社会学的解释。由此可见,社会工作的任务对社会学知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就如,《社会学概论》中,关于社区这一章节社区研究理论(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多核心理论)以及社区研究方法(人类生态学的方法,人类学的方法,社会系统的方法)为社会工作者建设社区,促进社区的进步和协调发展予以社会学上的理论支撑。[3]

二、 《社会学概论》在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抽象导致学生缺乏兴趣

第4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人才 培养对策

体育课程是大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但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体育教学的效率仍不高,甚至部分大学的体育课程直接是自由活动,而没有实质性的传授学生相关体育知识,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不利于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笔者将分别从:我国体育教学开展现状、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对策,两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我国体育教学开展现状

(一)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十分单一,可供学生选择的体育项目也比较少,只有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排球、健美操等几种国家重点关注的体育竞技项目。实际上,现代体育项目有许多种可供选择,比如舞蹈、搏击、跆拳道、击剑、射击等。高校体育项目并不是为了体育竞技而开展,而是为了满足学生身体锻炼的需求,所以高校体育课程的开展可以引入更多的体育项目,丰富体育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勾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能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

(二)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校在开设体育课程时,大多只会在一、二年级开设,课程频率大概为每周一到两节课。这样的体育课程开课频率根本没办法将体育教学的内容完整地灌输给学生,而且体育锻炼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如果体育教学无法培养出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只是靠体育课程的这点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其他时间就忽视锻炼,那么根本达不到锻炼的效果。另外,体育课程开设只会在一、二两个年级,到三、四年级就停止开设了,这样学生们还没有确定自己最喜欢的体育项目,体育课程就已经停止了,随后学生就会将体育锻炼抛之脑后,前两年的体育课程就形同虚设。

(三)高校体育设施不完善

由于高校对体育教学的不重视,所以投入的精力和资金都比较少,许多基本的体育器材和设施都准备得不到位,在上体育课时,有许多有明显损坏的体育器材还是被拿出来继续使用,严重影响学生们在体育锻炼中的体验,甚至有可能造成学生受伤的事故。所以学校要加大对体育设施的资金投入,完善体育设施和器材,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

二.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对策

(一)制定积极的教育目标

高校“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实施,重在传播现代先进的体育文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独立性人才,同时传承现代体育精神,使学生敢闯敢拼。在此过程中,高校学生意志力的锤炼及精神风貌的形成,都需要通过高校体育课堂文化教育传承。因此,从这一层面出发,高校体育课堂文化教育体系构建和实施的主要目标,在于通过研究前人的价值取向与精神定位,将教学工作实施的方向主要指向于“除了发展体育运动技能之外的全部情感及意识和精神价值”等思想领域。以高校体育课堂为载体,促进学生思想意识及非智力因素和情感、精神风貌、思想道德、价值观、人格等全面发生改变。

(二)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

高校体育课堂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学手段既包括学生的认知活动也包括非认知活动。教育理念的灌输及教育行为影响,都能对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引导和培育起到良好的实践示范作用。因此,教育者应基于“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注重引导,加强环境熏陶及强化后期评估,使学生理性与非理性认识相结合,通过体育课堂文化潜移默化的引导,采用无形与有形教育方式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培养其实践创造性。

(三)形成系统的评价体系

高校体育课堂教育工作,应该突出“精神加工”的重要作用。在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除了得益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自身的研究与实践和创新外,还要通过一定的实践平台,强化教学实践效果。因当前高校教育实践平台不完善,因此在体育课堂文化教育与传承实践中存在一定的弊端。对此,本文建议应通过与心理教育及德育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相融合,从而使教育形式更加多样化,教育实践平台更加立体化和纵深化。诸如构建高校体育课堂实践平台及人文教育素质活动平台、校园环境文化传承平台等,突出培育教化与评价功能,加强管理,形成良好的精神文化风貌。

(四)加快教学管理手段的引进

高校体育进行教学管理主要是为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服务于高校教育的总体目标,要向实现体育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有必要借助技术手段,选择新型管理方法,创新传统管理模式。当前,很多高校逐渐开始将ISO9000标准引入教学管理中,虽然ISO9000标准最早在制造业被应用,但是通过不断的发展,现在已经逐渐应用到其他不同的行业,ISO9000标准是国际上制订的用于质量保证以及管理方面的标准。当前,我国通过ISO9000标准的高校已经接近有100所。有学者认为,高校教学管理中纳入ISO9000标准,可以是管理观念更具有系统性,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全面、全员、持续的提升教学质量管理工作,促进教学管理进一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以及科学化,促进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人才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马卫平,夏漫辉. 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述略――基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体育学立项课题的分析[J]. 体育科学,2015,02:3-13.

第5篇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9-000-02

摘 要 目前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就业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大多数学生都是跨学科、跨专业的研究生。如何建设体育人文社会学就业保障机制,以提高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就业数量和改善其就业质量,是本文要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 体育人文社会学 就业保障 机制 研究生

近年来,我国的人文社会学发展非常迅速,这是因为在新时代改革和发展背景下,我国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也出现了繁荣局面。而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对当前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并建设相关就业保障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体育与人文社会学关系及发展趋势

(一)体育与人文社会学的关系

体育是一种人文社会现象,它包括竞技、身体教育和身体娱乐等。人文社会科学则包含两部分内容,即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是探讨人的生存意义和生存价值的学科,将人的内心活动和精神世界作为研究对象,将人的精神世界表现出来的文化传统及辩证关系作为研究内容。人文科学学科包括文学、哲学、美学、语言学等,内容非常丰富。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主要以经验作为研究基础,其学科包括政治学、军事学、法学、教育学等,是一种工业化发展产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各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们思想逐步解放,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也进一步加快。这时的体育人文社会学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我国已经建立了成效显著的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群。

(二)体育人文社会学发展趋势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发展将向国际合作研究、学科建设完善和研究方法多样化方向发展。具体表现为:1.与国际的研究合作将越来越频繁。我国自成功举办北京2008年奥运会以来,就体育相关问题的研究同国际合作越来越频繁,在今天全球化发展趋势下,研究体育这样全球瞩目的课题,离不开同国际社会的合作;2.体育和人文社会学科的建设将更加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了一大批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者,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改变,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体育人文社会学科将成为必然发展趋势;3.研究方法将更加多样。随着改革潮流而来的是大批科学文化研究者,这一时期的科学文化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研究方法越来越多样化。相信在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的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也肯定会朝着研究方法多样化方向发展。

二、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就业现状及问题

(一)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

我国现阶段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生跨专业现象比较明显,一部分学生具备本专业体育技能和教学经验,而另一部分学生属于“跨行”报考生,这部分学生在报考前并不具备体育专业技能,也没有体育教学能力。目前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在校期间主要是学习体育相关理论知识,这对后一部分学生来说,没有任何优势,况且,企业招聘意向是既要有专业的体育理论知识,又要有技能实践能力,因此其就业面临很大的困境。一方面,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在沿海发达城市的就业竞争压力要比中、西部地区大,这是受地域经济发展影响的结果;另一方面,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女研究生受毕业后结婚生育等因素影响,就业也会变得比男研究生困难。

(二)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就业问题分析

一直以来,我国体育研究生就业形势都保持在很好的水平,但是目前情况却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教师招聘要求过高。近年来我国体育院校持续扩招,有很好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它们对专业教师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许多体育院校都开始利用招聘会和网络招聘教师,但是这种招聘受某种风气影响,对名校博士和海归博士很热衷,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落。原本以为学历不是问题的研究生们,迎来了毕业后严峻的就业形势;2.与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相比,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生没有就业优势。因为一部分跨专业体育人文社会专业研究生学习的大部分是体育理论知识,根本没有受过专业系统的体育技能训练,没有能力胜任公体课教学任务,而另一部分体育专业的体育人文社会研究生虽然受过系统的体育技能训练,也有一定的体育教学经验,但是和同条件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比起来,没有应聘优势可言;3.学校教学模式陈旧,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不平衡,缺乏就业指导。目前各学校体育人文社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似,大多学生都是修满3年的学分才能够毕业,很少有提前毕业的。学校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只注重学生理论文化知识的培养,缺乏实践训练,导致学生面临就业困难。另外学校就业指导体系建立不够完善,没有针对实际就业形势和研究生个人就业意向的实践技能指导训练,导致学生不能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不利于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除此外,还存在研究生自身的问题,有的研究生学习不努力,没有打下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沟通能力不强,心理素质差等。这些都是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生面临的就业问题。

三、建设体育人文社会学就业保障机制探讨

(一)加强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发展规划和理论研究

加强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理论研究和发展规划可以保障学科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目前国家比较缺乏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统一的学术组织,这是体育人文社会学科发展的不利因素,不利于对其进行统筹规划。因此有必要建立统一的体育人文社会学组织,并组建统一的体育人文社会学专家库,在强化其组织管理职能的同时,加强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的学术交流。

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学科理论包括本体理论和学科理论两部分。体育人文社会本体理论在大的方向轮廓上已经基本确定,但在一些领域还需进一步调整和界定。比如在学科名称、研究对象等领域。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研究方法需要借鉴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并且深入研究其内在联系,形成本学科独立的研究方法体系。学术理论研究范围相当广泛,要想获得进一步发展,必须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现阶段国外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研成果比较丰富,为实现短时内的快速发展,应该积极加强同他们的合作交流,借鉴他们的研究成果,这样才能少走弯路,实现与国际研究接轨。

(二)拓宽体育院校培养目标,调整课程设置

以往的计划经济时代对体育院校的研究生需求量大,各体育院校根本不必为研究生的就业问题担心。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对体育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体育院校应该在充分认识目前研究生就业形式的基础上,主动去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才需求,根据市场需求,拓宽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设置,重点加强市场需要而目前研究生所缺乏的素质培养。因此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应进一步加强结合市场的实践培训,强化市场的引导作用,将这种观念运用到课程设置中,比如可以适当增设体育管理课和体育营销课课程。相应的提高对学生的要求,因为目前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掌握体育专业技术,增强自身综合竞争力。另外学校方面,应该找准自身定位,积极探索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创自己的特色教育模式,打造具有特色专业技能的体育人文社会研究生。

(三)提高研究主体的自觉意识

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主体的自觉意识是一种超乎寻常的热爱精神,体现了研究者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的自觉研究精神,这种纯研究精神可以与相比,不带有任何功利色彩。在当前这种学术研究浮躁、功利性强的社会,提倡加强研究主体的自觉意识,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和发展有重要作用。其研究越深入,越有利于就业保障机制的顺利建设。

要提高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主体的自觉意识,首先,应该培养其创造能力,因为只有具备一定的创造能力,研究者才有可能将满腔的创造热情投入到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中。其次,在创造能力的基础上,还要不断提高研究主体完善自我的能力。因为研究者只有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才能创造更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研究成果,才能激励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对未来的体育学习充满热情,使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工作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同时也能吸引一部分经验丰富的专业教育者的加入,为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工作增添新的活力,通过培养一批又一批体育人文社会学爱好者,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自我,推动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再次,要提高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主体的反思与修正能力。体育人文社会学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总结而形成的一门学科,对它的研究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把它放在当今社会具体的环境中进行研究,这就需要研究主体在研究实践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反思和修正,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市场的需求。通过提高研究主体的自觉意识,可以将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工作推向有利于学校教育发展方向,学校可以利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增加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就业机会,推动就业保障机制建设工作顺利取得新的进展。

(四)建立体育人文社会学科就业指导体系

就目前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就业形势来看,学校有必要发挥其教学资源优势,建立体育人文社会学就业指导体系,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指导他们完成职业规划。就业体系的建立,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建设高水平高素质的就业指导教师团队,重点让他们掌握就业指导相关专业技术和知识;2.探索和开发高校就业指导方法和内容。学校应建立同校外用人单位的就业指导联络机制,交换彼此育人和用人信息,根据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信息,结合自身培养人才特色,探索和开发新的教学方法,拓展新的教学内容,为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提供可靠的就业条件。另外可以根据需要,邀请用人单位技术管理人员加入学校就业指导小组,展开体育人文社会相关研究工作,进一步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意向,同时建立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为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提供更加直接的就业指导,建立就业指导考评体系,推动整个就业指导体系不断完善发展。

四、结束语

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目前的处境堪忧,在今天的市场经济背景下,其就业优势不明显,面对要求越来越高的招聘单位,和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环境,政府、企业和学校各方面都应该从认识观念和行动上重视起来。一方面深化高校内部课程改革,完善现有的教学机制;另一方面,加强高效同用人企业的合作,找准人才培育方向和定位,建设体育人文社会学保障机制,彻底改善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 文亚群,许之屏.试论体育人文社会学就业保障机制的建设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7).

[2] 李磊.完善我国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研究[D].南京体育学院.2011.

[3] 钟秉枢.论我国运动员的社会保障[J].军事体育学报.2013(4).

第6篇

论文摘要:我国教育社会学自恢复建设以来,其学科性质主要属于新兴教育社会学,课程开设范围发生变化,从全国师范类和综合性高校教育学专业扩展到全国高校社会学专业,且课程开设高校也日渐增多。课程所用之教材主要可分三类:专门为教学所用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在课堂上讲授的著作、主讲教师自己所编的讲义。从内容及结构上看,众多教育社会学教材内容亦可大致分为三类:由“原理篇”和“应用篇”构成的教材、侧重“原理”或“应用”即“问题”研究的教材、介绍国外相关理论或名家名篇的汇编教材。在教材使用上,鲁洁主编的《教育社会学》和谢维和撰写的《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使用得最为广泛。教育社会学课程和教材随着其学科的发展还会增多和提升。

论文关键词:教育社会学;课程;教材

我国著名是社会学家先生认为,一门学科的社会建制应包括五个部分:“一是学会,这是群众性组织,不仅包括专业人员,还要包括支持这门学科的人员;一是专业研究机构,它应在这门学科中起带头、协调、交流的作用;三是各大学的学系,这是培养这门学科人才的场所,为了实现教学与研究的相结合,不仅在大学要建立专业和学系,而且要设立与之相联系的研究机构;四是图书资料中心,为教学研究工作服务,收集、储藏、流通学科的研究成果、有关的书籍、报刊及其他资料;五是学科的专门出版机构,包括专业刊物丛书、教材和通俗读物。”可见,课程与教材的研究是学科建设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课程与教材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标志着一门学科的发展进程与发展水平,因而研究一门学科的课程与教材发展状况就可以一定程度上了解该门学科的发展状况。

历史上第一本正式用“教育社会学”为名的教科书是1917年史密斯(W.R.Smith)的《教育社会学概论》,此时正是处于教育社会学学科的萌芽与建立期。此后,随着教育社会学学科的发展,教育社会学的课程与教材也不断发展。本文拟分析我国教育社会学课程及教材的历史及现状,透视我国教育社会学学科的发展进程,预示我国教育社会学学科发展前景。

一、我国高校教育社会学学科性质及课程开设变化

1.学科性质

就教育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历史来看,在世界范围内,萌芽及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教育社会学直到20世纪中叶,多数学者均认为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的社会功能、社会价值,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具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这个时期被人们称之为传统的教育社会学时期。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教育社会学的发展,教育社会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后来命之为新兴的教育社会学阶段。在该阶段,多数学者认为,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其主要目的是将教育体系进行社会学的分析,即把教育体系作为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通过研究发现新的理论观点,使社会学理论更趋完备。

在我国,教育社会学学科有过一段艰苦的发展时期。1978年以后,随着社会学专业的重建,1982年南京师范大学率先在教育系本科生中开设教育社会学课程,自此,我国逐渐恢复了教育社会学课程的教学和学科的建设。此时,在国际范围内,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国学者也深受其影响,对教育社会学学科性质的认识也发生了转变,将教育社会学归属为社会学分支学科的人也多了起来。

但是从研究教育社会学的学者身份来看,无论是教育社会学萌芽时期的社会学之父孔德还是后来的涂尔干、杜威、伯恩斯坦、麦克杨以及国内后起的青年才俊,如鲁洁、吴康宁、谢维和等,都是著名的社会学家或教育学家,因此也可以看出,学科并没有阻止学者们对感兴趣问题的研究。

2.课程开设范围变化

伴随着国内对教育社会学学科观念的转变,教育社会学课程开设范围也发生了转变,即从全国师范类和综合性高校教育学专业转变成了除原有的高校外,全国高校社会学专业也开设了教育社会学的必修或选修课,这种转变为我国培养了众多具备教育社会学知识的教育学和社会学专业人才。

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教育社会学学科的发展有了巨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教育社会学课程。这些高校既有“985工程”高校,又有“211工程”高校,还有一般高校,而且教育社会学课程已经成为很多高校的校级、国家级精品课程,进一步促进了教育社会学学科在教学实践中的发展。①

二、教材建设状况

1.教材之分类

从全国情况来看,作为一门课程,教育社会学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有专门的师资和诸多教材。专就教材来看,目前国内高校所用的教育社会学教材的范围比较广泛,主要包括三类:专门为教学所用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在课堂上讲授的著作、主讲教师自己所编的讲义。除却讲义,自1922年我国第一本教育社会学著作——陶孟和先生著的《社会与教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以来,我国教育社会学的教材已经有30多本,均可归入以上所说的两类教材中。

2.教材之质量和水平

在30多本教育社会学教材中,质量和水平得到学界公认的主要有:属于第一类教材的厉以贤、毕诚编著的《教育社会学引论》、董泽芳编著的《教育社会学》、鲁洁主编的《教育社会学》、金一鸣主编的《教育社会学》、鲁洁、吴康宁主编的《教育社会学丛书》、吴铎、张人杰编《教育与社会》、张人杰主编的《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等;属于第二类的教材主要包括吴康宁著的《教育社会学》;傅松涛著的《教育社会学新论》;马和民与高旭平著的《教育社会学研究》;吴康宁等著的《课堂教学社会学》;吴永军著的《课程社会学》;谢维和著的《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刘云杉著的《学校生活社会学》等。

3.教材之内容及结构

从内容及结构上看,众多教育社会学教材亦可大致分为三类:由“原理篇”和“应用篇”构成的教材、侧重“原理”或“应用”即“问题”研究的教材、介绍国外相关理论或名家名篇的汇编教材。其中上世纪上半时期的教育社会学教材大多由“原理篇”和“应用篇”构成,或者介绍国外名家名篇,而80年代后的教育社会学教材却大多已不作这样的划分,而是或侧重于原理或侧重于应用。

三、教材使用状况

在教材的使用方面,在诸多教材中最突出的教材有两本,这两本教材在目前教育社会学课程的教学中影响非常普遍和明显。一本为南京师范大学鲁洁教主编的《教育社会学》,另外一本则是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的著作《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

1.《教育社会学》

该书为南京师范大学鲁洁教授受原国家教委《高等学校文科教育类专业教材编写计划》(1985-1990)的要求主编而成。该教材从1985年开始编写,历时5年至1990年出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其第二版,2007年7月已经第20次印刷。该教材共16章,内容包括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论,如教育社会学概论;宏观教育社会学,如社会变迁与教育、政治与教育;中观教育社会学,如学校组织的社会学分析;微观教育社会学,如班级的社会学分析、家庭与教育等。另外,该书还介绍了西方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各个流派。该教材一出版就广泛应用于全国高校,受到师生广泛好评。③在对各学校关于教育社会学教材使用状况的调查中也发现,南京师范大学、中南大学、延边大学等高校的教育社会学课程均在使用此教材进行授课。

2.《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

该书为清华大学谢维和教授在实证调查基础上进行深入理论分析的专著。该书共13章,内容包括教育社会学分析的学科论部分和教育活动中的各种问题及现象的分析部分,如教师与学生、社会化、班级、学校等,提出了对青少年学生社会地位的新预设——“年轻的成人”等,由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该书自出版以来就成为高校教育学专业、社会学专业用书,受到师生广泛好评。该书在台湾也发行了繁体字版,以《教育社会学》的名称出版。该教材于2008年入选为由新闻出版总署主办的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书目。在调查中发现,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学校的教育社会学课程均在使用此教材进行授课。

四、我国教育社会学课程及教材发展展望

如前所言,早在1922年,陶孟先生就已经出版了中国第一本教育社会学专著《教育与社会》,但直到1949年之前,我国教育社会学尚未完全具备一门独立学科所需具备的学科制度基本要素。

经过长期建设,目前在许多高校,如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度)、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度)等,教育社会学课程已经作为其校级精品课程来建设。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社会学课程也已经于2006年度被列为校级精品课程建设,于2009年被列入国家级精品课程。但是与国内高校的教育学(2004年南通大学、滁州学院等校,省级)、教育学原理(2005年辽宁师范大学,省级)、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2006年华中师范大学,国家级)等课程相比,教育社会学的课程建设相对较缓,因为上述这些高校的教育学、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已经在几年前就被列为省级、国际级精品课程了。但是既然教育社会学课程能跻身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行列,也说明了教育社会学课程建设的迅猛势头,这种发展势头是值得肯定的。

第7篇

关键词:社会学课程;改革;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7-0061-02收稿日期:2016-04-22

基金项目:三亚学院2015年度校级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自主学习能力’与社会学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syxyjy150302)。

作者简介:陈强(1971―),男,三亚学院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现代社会问题、中国社会转型。

2015年春夏之交,三亚学院为适应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出台了“小班授课”“缩减课时”“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组织学生讲课和讨论、批改作业和课程论文”等教学改革措施,并进行了试点。

三亚学院的教改举措针对的是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老问题:教学模式基本上还是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学生学习模式大体上还是“被动学习”,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非常薄弱。三亚学院此次教改的目的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促使教师从“以灌输为主”向“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转变,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由此,三亚学院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将有所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将跃上一个新台阶。

三亚学院社会发展学院于2005年在先生入室大弟子、知名社会学者沈关宝教授带领下成立,开设社会学等四个专业。十年来,三亚学院社会学专业既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学理论基础,又强调训练学生的社会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能力,努力使学生成为既懂理论,又会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十年校庆之际,三亚学院领导班子对学校的性质进行定位,将学校确定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学。应用型人才的内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丰富的。三亚学院社会学专业教师队伍根据学校的要求和形势的变化,重新对社会学专业培养的应用型人才进行定位,将其确定为: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开阔的专业视野,能将社会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将来所从事的工作的专门人才。社会学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包括自主学习能力、从社会学视角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社会调查能力、数据统计分析能力、定性研究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其中,自主学习能力是首要的能力,因为学生只有养成了自主学习能力,才能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涯,明确自己需要培养的其他各种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需要改革社会学课程教学,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建立一个新的模式。

一、重新设置课程体系,明确课堂教学的目的

三亚学院社会学专业目前的课程体系设置的指导思想是以向学生传授社会学理论知识为主,兼顾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能力、毕业论文写作能力。这个思路自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事实上,中国高校很多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路都与此大同小异,可谓已经固化成为一个模式。

2015年9月,台南应用科技大学校长林品章一行莅临三亚学院,双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台南应用科技大学网络与资讯中心主任陈见生在讲座上介绍了该校根据台湾“教育部”的要求,建设课程地图的详细情况。他强调,各个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必须围绕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来展开,需要培养哪种能力,就开设哪门课程,开设的课程必须与需要培养的能力对应,这样的课程体系设置才是有的放矢的,才是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的,才是为提升学生未来的就业竞争力做准备的。台湾与大陆同源同根,不过,台湾在现代化道路上走得比大陆更远一些,台湾的大学教育似乎也是如此。我们应该借鉴台湾的经验,重新设置社会学专业的课程体系。笔者的一个考虑是:能否打破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导向,改为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如果做不到,至少也要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与传授理论知识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不是“兼顾培养学生的能力”。

既然要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凸显出来,我们就有必要重新考虑到底社会学专业学生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的能力。笔者认为,社会学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从社会学视角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社会调查能力,数据统计分析能力,定性研究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共十种能力。在笔者看来,这些能力将为学生学好专业、学会做人和做事、求职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接下来,我们应把课程体系设置与这些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把能力培养融入各门课程的设置中,分配好课程模块、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的比例,给学生充分锻炼各种能力的时间和机会。

重新设置社会学专业课程体系后,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有非常明确的目的,即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要把学生能力是否得到提高作为衡量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学生的能力没有得到提高,那么,教师传授理论知识多么精彩、生动,我们也只能遗憾地说“这堂课是失败的”。

二、小班授课,转变教师的角色

三亚学院推出的“小班授课”系列措施,可谓顺应了时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小班授课针对的是大班授课的诸多弊端:师生互动交流不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不均等,教师难以兼顾每位学生的特殊情况(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接受程度也不一样),无法“因材施教”。实行小班授课后,教师面对的学生数量少了,师生互动机会大大增加,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比较均等,教师比较容易照顾到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从而“因材施教”。

“小班授课”系列措施的第二个即为“缩减课时”。“缩减课时”的意思是减少教师课堂讲授的课时,但是,课程的总课时并没有改变。那么,节省出来的课时去哪了?原来,这些课时被用来安排学生上台讲课、讨论和辩论、去图书馆查阅参考书和相关资料。“缩减课时”后,教师不再有“足够的时间”来讲授教材的理论知识了,这倒促使教师尽量精简要讲的内容,尽量地“提纲挈领”,突出教材的重点内容和核心观点。由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角色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原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居于主导和中心地位,高高在上,其角色是灌输知识和“填鸭”,是主角(学生是配角)。现在,教师“走下神坛”,处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其角色是在传播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与学生互动交流,组织学生上台讲课、讨论和辩论并做点评,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参考书,布置作业和课程论文并批改。这样,教师更像是与学生合作,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角,没有配角。

三、巧妙引导,转变学生的角色

“小班授课”系列措施的实施,既需要教师的努力,也需要学生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几千年来,中国的学生在教学体系中一直处于从属的、被支配的地位,学生习惯于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服从教师,学生被动地吸收、接纳教师灌输的知识。说句不好听的,学生就像是教学体系中的奴隶,因为他(她)没有自由,也没有平等(学生与老师不平等)。这样的教学体系与封建专制制度和专制社会是相适应的。星移斗转,民主制度和民主社会成为了当今时代的主流,这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必然要顺应民主的潮流,朝民主化方向发展,要给学生越来越多的自由,要使学生与老师平等,这就是“民主的教育”。

其实,生活在当今时代,中国大学生早就浸在民主潮流中,他们的思想越来越活跃,他们对自由和平等的渴求日益强烈。在大学课堂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希冀教师运用先进的、现代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大部分学生对于“小班授课”是能够理解、支持和配合的,是有比较充分的心理准备的。当然,不排除有少部分学生仍然不能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对“小班授课”教学改革比较排斥。这就需要学院领导、辅导员、专业主任和任课教师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通过讲座、辅导、谈心等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他们明白“小班授课”教学改革的意义和价值。

“小班授课”教学改革将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体系和教学活动中的“主人”。何谓“主人”,学生将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学生将自己制订学习计划,自主安排学习活动,以一个“主角”的身份,积极、热情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既能专心聆听教师的讲解,又能自由、平等地与教师和其他人互动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也能上讲台讲课,过一把“教师瘾”,还能静静地在图书馆、资料室捧读参考书,收集资料,撰写课程论文,完成作业。

四、结语

第8篇

关键词:课程设置;感知;需求;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1-0082-02

本科教育是大学教育最重要的基础,而课程是制约本科教育质量的关键之一。[1]本科课程设置与改革不仅需要考虑课程设置的目的、课程内容、课程顺序、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等基本要素,还须首先考虑学生的教育需求。[2]本文试图以两所大学本科社会学课程设置的比较为基础,了解两种课程设置下学生的感受和需求,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两所大学本科社会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差异和区别

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是两所国家重点建设高校。A大学是我国一所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的著名综合研究型大学,该大学的社会学专业在全国高校位居前列。B大学是我国财经和管理领域的著名大学之一。两校在本科社会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上虽然存在一定的共同点,但也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和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课程学分分配比例的差异

两所大学社会学专业课程的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都小于50%,但相比之下,A大学专业课程的比例要低于B大学,尤其是占课堂教学学分的比例,A大学低于50%,而B大学则为57%;公共基础课程的比例与B大学相差较小,全校任选课的比例大于B大学,高达14.9%,详见表1。这一比例的差异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A大学对非专业课程或者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较B大学更高,而B大学社会学课程设置的学科专一性相对更强。

2.校内选修课程范围、数量和要求的差异

校内选修课即素质教育选修课,A大学的校选课相较B大学更为广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类别更多,比如A大学的七类校选课中除了人文社科、经济管理方面的课程以外还包括理工类的课程,而B大学的理科尤其是工科类任选课非常少。二是每个类别数量更多,A大学在其所擅长的人文领域开设校选课多达百余门,B大学五个类别均未超过五十门。而在课程要求方面,两校社会学系都要求每个类别至少选一门,但A大学的社会学在人文社科领域的三个类别中要求设置两门或更多,体现出在广泛性、多样性的基础上存在专业侧重。

3.专业课程设置方式和顺序的区别

这两所大学本科社会学课程设置最显著的区别在于A大学学生入学后先不分专业,一起学习专业必修课程,直至大二下学期再进行专业划分。而B大学则是一入学就划分独立的专业,各自上课。相应地,课程顺序也存在很大不同,虽然两所大学思想政治课、应用基础课都分布在大一、大二完成,但专业课程方面A大学将三个专业的概论课放在最前,然后是专业主干课程,大三才展开专业选修课的学习,有较清晰的课程顺序和年级递进性。而B大学的专业课程则类似于每个学期分别由一定数量的基础课、主干课和选修课组合起来,没有明显的系统性。

4.专业课程要求的差异

A大学社会学专业课的课程要求特别是专业选修课的要求要高于B大学,一是因为A大学社会学的专业选修课不是由学生自己选择,而是由学校安排并直接出现在课表中,故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区分度不高,课程要求也基本相同。而B大学社会学是由学生进行有限制的选择,具有一定自由度的同时也强化了必修课和选修课间的区别。二是因为无论是专业必修课还是专业选修课,A大学的学生被要求在学期内完成的与课程相关的课后作业和实践的比例要高得多。

二、本科生对两校社会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感知和需求

学生不仅是专业课程设置最直接、最深刻的感受者,也是课程设置确定和改善最终的作用目标和对象。因此,对于两校社会学不同的课程设置,该专业学生应该是最能够进行较准确有效地感知和评价的。本研究在这两所大学分别采访了一名本科社会学三年级学生,对于上述两校课程设置存在差异的几个方面她们的感受和课程设置对她们需求的满足程度进行调查。

1.A大学受访学生

虽然A大学社会学专业课程的学分只占课堂教学学分的48%,但该专业受访学生表示用实际消耗的时间和精力来衡量,专业课程占到80%左右。

关于A大学对校内选修课的重视程度,受访学生感到“学校挺重视的,也挺重视各方面知识的积累”,学校开设的校选课从数量和种类上都足以满足她的需求,“还会觉得很多有意思的课都想上但是上不过来。”对于学校要求选够十一门校内选修课,受访学生表示一般不会感到有负担,个别课程可能因为教师不同的授课风格和要求会占用较多的时间,但是“选修很大程度上还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的”,而且“多上些选修课能多接触其他领域的知识”,所以目前的校选课数量要求比较合理且能够接受。

针对大二下学期之前不分专业以及大一只开设概论课的设置,受访学生认为“大一专业课比较少还是很好的,可以先打基础,然后再深入学习。先上概论课可以让学生对专业有一定的总体的认知,有助于之后的选专业”。因而这样的专业课程设置有明显的系统性。对于学校提前安排好专业选修课的情况,受访学生认为“安排好了也挺好”,“自己选就特别麻烦,还要想着需要上多少学分,安排好什么时候上之类的”。关键问题在于学生“把所有的专业课都当成必修课来上,很多人分不清也不去分清,……老师的要求不会因为是选修而降低,同学也是”,所以“这些课程质量都挺高的”。

在被问到有多少专业课程要求实践或期中测试时,受访学生表示“每节课都是这样的,都有课堂展示然后论文”,她认为“有这个形式可以客观上给大家提供更多地了解和深入理解课堂内容的机会”,“毕竟自己做报告需要自己先搞懂然后才能讲出来”,“如果不要求这个,平时就没有压力也没有动力了。”

另外,受访学生总结说A大学生整体比较“务实、踏实”,在人才市场上比同水平大学学生的“口碑好一点”,就业单位包括“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大学”等。

2.B大学受访学生

B大学社会学的专业课程学分占课堂教学学分的57%,而该专业的受访学生表示专业课占用的时间和精力为总体的60%,与学分比例相当。而素质教育选修课占用的时间精力仅为5%,也与6.9%的学分比例匹配。

该受访学生认为B大学对素质教育选修课不是很重视,大致表现在“课不多、选择范围小、考试不正式、上课学生去的不多”几方面。她认为目前学校提供的任选课不能完全满足她的需求,曾经出现过“想选的课没有”的状况。在专业课程设置顺序方面,受访学生认为“不合理,大一的课应该少一些、基础一些;大二、大三的课应该多些、难一些。”关于课程结构的问题,受访学生认为各学期的有些课程间是“有关联”的,能够“互相补充”,但学期间的关联不是很大,系统性不强。

目前B大学社会学专业开设了26门专业选修课,受访学生仍认为“选择范围较小”,不够自由。但对于学校安排限选课的形式,她表示“如果学校安排得合理,比自己选择要好。因为学校可能考虑得更周到。”在被要求从学校安排和自主选择两种形式中选一种时,她选择学校安排,但“前提是安排得合理”。

对于专业选修课,受访同学认为与专业必修课没有区别,“同学都很认真”,她自己也是同样对待。在她的印象里,以往的专业课程中实践和展示的课程仅占20%,她认为这个比例“挺合适的”,因为太多实践会“影响其他课程的投入时间,分散精力”。她还表示课程有没有实践展示对她的学习态度和上课状态“没有影响,其他同学应该也不会有影响”。

最后她总结本专业的学生“勤奋认真、上课积极、发言踊跃、有思想、有见解”,学校学生整体比较“用功、有求知欲”。但就大学来说,B大学“综合性不够,偏重于财经金融领域,文学修养没有太大进步”,而这种状态对她自身也有一定影响,她认为自己“知识面不够宽泛,太局限”。当被问到B大学该专业学生最常去的就业单位是哪些时,她只想到了“银行,别的就不清楚了”。

三、结论与建议

综合以上对两所大学本科社会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情况,以及两名受访学生对这两种不同课程设置的感知和评价,可以看出在校内选修课的数量、专业课程设置顺序和结构、专业选修课开设情况这几方面A大学学生相较B大学学生的满意度较高,在专业选修和必修的差别、分专业的时间、学校安排专业选修课程方面持有类似的看法,同时在专业课程所占时间精力、课程实践要求等方面存在差异。由此可以看出,从大学生的感知和需求角度出发,本科课程设置应该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重视素质教育选修课程的种类、数量和课堂要求的设置

学生认为素质教育选修课是拓展知识面、培养新的价值观、接触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学科视角的重要途径。相比规定选课数量的多少,学校开设的素质选修课的种类和数量多少更能直接影响学生的课程满意度,其种类、数量与教师在课堂上的要求共同构成了学生评判学校对通识教育重视程度的标准。

2.增加对专业选修课程选择和整体规划的指导与建议

没有选课机会的学生能够对规定的专业选修课程适应良好,本身有自主选择权利的学生则希望有更大的选择范围,但在学校安排合理的前提下她们又愿意放弃选择的自由。说明学生对专业选修课的选择空间有所需求,但更看重专业选修课程安排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而学生将专业选修和专业必修同等对待也说明了他们对专业选修课程的重视。

3.加强学生在本科初期对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兴趣的把握

切身体验过和未体验过的学生都对本科初期不分专业该模式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原因集中于该模式对加强学科基础和找准专业兴趣的积极作用。该模式下学生认为专业课程顺序和结构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与层次性,符合学生在本科初期降低专业强度和难度的期望。

4.在合理安排下充分发挥课程中实践展示的作用

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课外实践和展示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加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但过多的实践可能占用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这种实践对学生的监督和敦促作用是有限的,有怎样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态度的关键还是在于自身。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新闻采写课;社会学知识;策略

中图分类号:G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2-0171-02

一、新闻采写课程的特点及局限

目前,我国不少高校新闻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分为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新闻事业史、新闻经营与管理四块内容,其中,新闻采访写作课作为新闻业务课的重头戏和基石,多在本科一年级开设。笔者结合几年来教授《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经验和思考,认为在当下的新闻采写课的教材使用、课程内容的设定等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材方面

当前可选用的若干新闻采写类教材,在内容上大致可分为采访和写作两大部分。采访部分,按采访的不同阶段,逐一阐述采访的准备、采访形式和技巧、材料的收集和整理等;写作部分,主要讲述如何围绕主题排布素材结构文章。

教材内容的设置是对应着记者采写环节逐层展开的,但是考虑到课程开设的对象是大一学生,他们刚刚从高考这一应试教育的门槛过来,无论人生经历、社会阅历、还是知识结构尤其是对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的解读、判断能力都相对有限,面对这样的学生,教材内容显得技法有余而内涵不足。

因为新闻学教育培养的记者不是做简单的镜子作业,而是要成为社会的望者和监督者。望和监督,预警和展望,无不需要记者对当下社会有通盘了解乃至深刻体认、对转型期的各种社会问题有相当研究、对媒体的社会职能有深切理解。欠缺这些基础,学生在经过一定写作技能训练之后写些轻浅小文章驾轻就熟,但遇到“大”选题难以做深做透。

(二)课堂实践教学方面

新闻采写课程是门实践性很强的业务课,其旨归也是指向实践的。据了解,这门课的实践教学不少院校的老师都采用在课堂上以“情境教学”、“案例练习”、“对话式练习”等方式开展,偏于纸上谈兵,素材采集和分析这样重要的实战环节得不到真正的训练。如何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素材采集和分析,新闻学教材上少有涉及,实践中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当然,这种课程实践的设置与课程试验课时安排有限及教师本身的媒体经验有关。

综上,笔者认为,在新闻采写课的教学中,务必要增加社会学知识,这是引导学生正确深入解读一切社会现象的桥梁;另外,在课程的教学中,一直以来重视访问的技法,却缺乏信息采集和分析的科学方法,这也是新闻采写课需重视的环节。

二、社会学知识对新闻采写课的意义

(一)社会学理论对新闻采写课的意义

社会学作为具体的社会科学产生于19世纪中叶西方社会转型期。西方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英国产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引发欧洲社会的巨变:生产力的突飞猛进迅速变革了生产关系,资产阶级的剥削和统治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和统治”[1],金钱至上的观念代替了宗法等级观念。“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1],社会问题频现,“社会运行和发展中的障碍和不协调,以极其鲜明的形式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能否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问题”[2]。以孔德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学和以马克思为代表的社会学,站在不同的角度解答了如何解决社会运行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因而可以把社会学理解为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社会科学。

社会研究开展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形成了理论多元化、分科化的多个理论流派,分别从社会运行的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研究了社会变迁、社会系统及其功能、社会控制、社会分层、社会互动及人的社会化等问题。这些研究成果无疑能帮助学生深入认识转型期的当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利益格局、社会关系、等级制度、社会控制机制、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化模式、社会承受能力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面临着差距过大,不协调因素活跃,社会矛盾多发等问题。社会学研究正积极介入对转型期社会运行状况的观照,其中下岗失业问题,青少年犯罪,社会保障,人口问题,小城镇发展等问题成为研究的重点,其成果成为中央或地方政府实施社会控制的重要依据,也成为媒体解读报道社会问题的理论支撑。

对于大一的学生来说,这些关于社会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能从知识层面拓宽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思考范围,促使学生能更理性、深入、专业的剖析社会现象:

1.提高学生捕捉新闻信息的敏感度和判断新闻信息的准确性。有了一定社会学理论知识基础,学生看待问题、判断事物会自觉深入表象背后,探究其深层次原因,对社会生活及环境中的各种异动变化能抓得住,看得准,吃得透。比如2008年经济寒冬,学生在家电商场购买数码产品时发现,千元以上的大小家电全部增加了分期付款方式。随后学生又到扬州其他几家大型家电商场及大型仓储式超市观察,发现同样的现象,就此抓住了“经济寒冬,商家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试图拉动消费”为选题,以“见微知著”的方式报道了经济危机。

2.增强学生深入分析问题,挖掘内涵的能力。社会学功能学派代表人物马林洛夫斯基也主张应首先把握人类文化生活的整体,在完整的文化体系背景中再对各个文化事实及其相互关系加以考虑和研究,以求最终把握住他们的本质。他的主张同样适用新闻专业学生对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把握,且只有在全局上对整个社会运行状况有通盘的了解,才能让学生把社会事件放到深广的社会背景中,作深入把握。

最近发生在扬州的“房管局女干部殴打保安”事件,学生在报道时没有就事论事,随大流地对“房管局女干部”口诛笔伐,而是跳出事件,站到更高的点上,审视网络上对此事的爆炒和热议,看到了由于当事人身份的特殊性及冲突双方的身份悬殊,触动了市民的敏感神经,从而迅速对此事形成民间立场和民间情绪,试图挖掘这种民间情绪的产生与当下社会阶层分化加剧之间的联系。(又如小城镇的拆迁纠纷,学生在报道此事时,敏锐地把事件放到了小城镇建设的背景下,考察拆迁纠纷与城镇化过程中的“圈地”误区之间的内在关联。)

(二)社会学方法对新闻采写课的意义

新闻学教材中,多感性、经验性的采访技巧,缺乏科学和系统的方法论体系。社会学是用实际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基本规律的学科,区别于思辨的社会哲学。在研究社会行为,社会现象,社会系统时,社会学的具体方法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是指通过对变量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的测量,以及对数量关系的分析,来解释社会现象或过程的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是指注重于描述、剖析和揭示现象或过程的特性和本质的研究方法。通常情况下,定量方法适合从样本推论总体的研究,定性方法适合揭示研究对象全貌和整体特征的研究。有些情况下,一项具体研究中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其中,可为新闻采写借鉴的具体方法有:问卷调查法,田野调查法,历史比较法等。

问卷调查法,是社会学研究中用于收集资料的常用方法,通过向研究对象系统询问社会背景、动态和行为,以发现社会现象和过程的原因或影响因素。其中抽样原则、问卷问题设计方法值得从事新闻采写业务的人好好学习,它们关系到记者所收集到的信息的信度和效度。田野调查法,是研究者深入研究对象所生活的场域,通过细致观察和深度访谈的形式,对研究对象(如小型社区、特定群体)有全貌研究和深刻理解。其中的参与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是获得重要信息材料的常用方法,同样也适用于新闻采访。参与观察法是指在参与研究对象生活的过程中,观察对象的行动,探究他们的思维模式和内心世界,探讨行为的社会动因和文化动因,为研究对象立体“画像”;深度访谈则是根据调研主题选择有样本意义的对象与之交流,试图通过交谈了解被研究群体的内心世界,了解当地文化的内在涵义。记者兼报告文学作家贾鲁生的《乞帮漂流记》对乞帮生存状况的调查,正使用了长期参与介入观察和交流的社会学方法,对乞帮这个特定群体的内部结构及成员的生存状貌作了生动、细致入微的描摹。历史比较法原理,社会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的、自发的,而是连续的、受某种力量影响或支配的。因此,从历史发展的轨迹或因果链上能够发现当下事件或现象的真正原因。这种方法论原则对记者的启示是:不能孤立的看待、把握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而要在全面占有历史资料和当下信息的前提下,历史的分析对象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使得新闻报道在纵向或横向比较中显示出理性和深度。

三、社会学知识与新闻采写课结合的策略

我院新闻专业课程设置中本科三年级才开设社会学课程,在暂时不能实现和大一开设的新闻采写课在时间上衔接的情况下,笔者采取了以下两种形式,在新闻采写课中有意识的增加了社会学理论学习和实践环节:

(一)邀请社会学专业教师以课程讲座的形式,为学生普及社会学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运用社会学理论深入分析转型期的社会问题。同时,介绍新闻采写中可以借鉴使用的社会学研究方法。讲座结束后,讲座教师会结合学生实际能力出十道社会调查题(如在扬农民工子女就读现状调查,独生子女孝道观念调查等),让学生根据自己兴趣选择,并作相应的知识准备,到假期时作为新闻专业学生社会实践的重点内容开展,社会调查过程邀请社会学专业老师带队指导。几年来,学生写出了一批较专业、有一定深度的好搞,如《独生子女孝道观念调查》、《苏北农村90后农民工婚嫁观念变迁》等,在学院社会实践汇报中获得好评;《大学生社会调查显示:扬州市六成农村书屋闲置》、《研究生暑假实践为地方服务》;《留在城市做“蚁族”,还是回乡当“青蛙”?》等深度报道在《中国劳动保障报》、《江南时报》、《扬州晚报》发表;《风险社会语境下的媒体社会责任探析》、《微博语境下的公共领域建构的思考》等学术文章发表在《新闻世界》。

(二)与媒体合作,获得专业的社会调查机会。鉴于媒体记者人力、时间、精力有限的现实,我们与扬州时报、扬州新闻网等多家媒体合作,为媒体提供学生社会调查员。当媒体需要就某大型选题作专题调研时,我们的学生在媒体记者或学院教师的组织指导下,进行专业的调研实践。通过实践,学生既锻炼了社会调查能力,又对某社会问题有了深入了解的机会。近年来,学生通过这一方式,参与调研并撰写了《校企联姻为学生提供“试就业”岗位》、《“湿地使者”绘制大丰麋鹿“绿地图”》等文章,并发表在《中国青年报》等各级各类媒体上。

参考文献:

第10篇

1重视人文社会学知识学习运用的意义

1.1确保医疗安全医院医疗安全管理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行政安全管理,需要综合运用医学、管理学、人文社会学,以及其他分支学科知识,如果简单地仅从医学角度分析评估安全隐患、处理安全事故苗头,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时,不能仅仅把患者当作单纯的生物人,单纯用科学技术为患者治病,还要从人文社会学角度进行研究思考,赋予其社会属性,从社会学角度考虑患者职业、健康常识掌握程度、心理状态、社会认知度等方面入手,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加强医患沟通,有助于减缓医患矛盾,确保医疗安全。

1.2提升医疗质量随着卫生观念的逐步转变,医疗质量体系也随之发生变化,从以前的扁平化已经转变为全方位、立体化,这其中涉及医疗服务、医患沟通等方面的知识内容,要求医务人员在做好医疗文书等基础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必须在医疗服务过程中融入社会学知识,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全面深入交流,完善各项签字知情同意手续,督促医务人员严格按照设定的治疗路径执行,保证环节控制和终末质量。

1.3提高技术水平现代医学涉及到伦理学、材料学、物理学、运动学等多学科知识。而今医学知识日益普及,医患信任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医师要赢得患者的尊重和信任,一方面,要求医务人员善于并重视细节的观察,把社会学知识与临床知识结合推理诊断,尊重患者权利,选择患者能够接受的、实惠准确的检查手段,提高医患信任度和诊断符合率。另一方面,医务人员通过在医疗活动中对社会学知识的运用,必须全面了解掌握医学领域新进展,从而促进自身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

2运用人文社会学知识的思维方法

2.1强化对人文社会学知识的学习以医师为主导的医疗服务正受到冲击,突出表现为医患关系紧张、冲突不断,现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已形成,要求医务人员必须为患者提供全面可靠的信息,并进行解释,提供可供患者选择的服务,并协助患者进行决策。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具有一定的社会学知识,相信和尊重患者,并善于观察患者社会知识面,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背景对患者进行分阶段、多层次的针对性教育,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科学的健康观念,提高患者依从性,使其配合治疗,从而巩固疗效、防止复发[2]。作为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必须紧跟时代的脚步,适应新常态,进行服务方式的彻底转变,在医疗服务中不再只有医师具有发言权,医师不能完全承担决策和服务的所有责任,必须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医学的历史、现状及局限性,在与患者充分沟通协商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决策和责任分工。

2.2熟练运用人文社会学知识进行医患沟通掌握社会学知识,就掌握了一种方法,医患沟通时,就占据主动。据调查统计,医患关系和谐、投诉率低的医务人员,掌握运用社会学知识越熟练,执行制度规范和风险防范意识越强[3];相反,对于社会学知识不重视或掌握不好的医务人员,往往临床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医疗服务的随意性大、医患关系紧张、医疗工作中问题发生率高。作为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需要考虑患者各方面的情况,如在详细了解患者的职业、年龄、学历等基本信息的情况下,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期望值,并耐心细致地进行沟通。因此,医务人员不但要掌握好专业知识,同时要加强对社会学知识的学习,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语言艺术、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知识并灵活运用,以适应当前医疗形势的发展。

2.3综合运用医学和人文社会学知识确定治疗方案中国的传统医学理念使社会人群对医学的认识,更多地局限在抽象的逻辑推断中,而缺乏医学自然科学常识,难以对人体和疾病进行科学的认识。我国现阶段,医患之间医疗信息的不对称性是一种现实存在。民众普遍存在着对医学诊疗活动过高的期望值,由于医学的局限性,医师很难做到“包治百病,药到病除”,这种高期望值与实际诊疗结果之间的落差常常就形成患者对医疗的不满意、不信任[4]。医学的本质决定医患双方共同参与的动态过程,其中患者是疾病的主体,是医疗服务的消费者,享有知情权,理应参与到自身疾病的诊治决策中。随着医学知识的爆炸、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各类信息更是唾手可得,患者通过上网查询等手段就可以获得较高质量的医学信息和较先进的科学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动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的权威性,加剧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淡化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因此,医务人员要主动向患者介绍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愈后情况等医疗知识,与患者交流,给患者提供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并在达成共识后切实按照规章制度落实医疗服务。

3加强对社会学知识的更新实践

3.1关注人文社会学新进展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民众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对疾病的认知越来越多,对健康的重视和医疗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医院却一味停留在原有的服务模式下,不能适应变化的形势,就会出现各种问题,甚至面临淘汰的危险。因此,作为医院管理者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要紧跟时展的步伐,关注人文社会发展动态,加强人文社会学知识的更新,转变发展理念,并及时掌握运用于医院管理,才能确保医院的持久发展。

3.2重视医院人文建设良好的医院人文建设是医院管理者必须始终重视的内容,其核心是解决“为谁服务”问题。坚持以患者为本,提高医务人员素养,营造和谐交往环境,确保技术提升和医疗安全。一名出色的医院管理者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关注医院人才学科、设备设施和技术服务等内容外,更应关注医院的人文内涵建设,用文化凝聚人心,用文化引领创造和谐、安全、舒适的医疗环境。

第11篇

关键词: 校本教研 农村教师 专业成长 社会学科

一、农村中学社会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课程研究上有一句名言,即“课程发展就是教师专业发展,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1]。2012年迎来新一轮课改,再一次对社会教师,尤其是农村社会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自2012年担任学校社会教研组长以来,我一直深感作为农村学校的教师在专业发展水平上的局限,以本校社会组的情况为例。

1.教师专业混杂,知识结构欠佳。

由于学校近几年办学规模缩减,教师学科不协调的问题凸显,社会学科成为学校安排富余教师的缓冲地带。我校21名社会教师,原任教其他学科的教师有9名(均为语文教师),占到半数。非专业教师的社会专业知识匮乏,上课往往“拿来主义”,平时不钻研课标、教材,不关心时事,每每把社会学科上成语文课,逐段分析讲解,清楚明白,但无法对教材进行拓展、延伸和提升,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也就无从谈起。

2.教师的专业信念不强。

自从2003年温州社会学科实行开卷考试,成绩用A、B、C、D、E五个等级方式呈现以来,从学校领导到一线教师,从学生到家长都认为社会学科是一门不折不扣的三流学科:等级制不算分,开卷考试就是翻翻书,不会有多大的难度。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消极怠工,对教材处理肤浅,很少思考创新课堂教学以增强思品课的趣味性、生动性和形象性。

3.教师的专业能力欠缺。

由于农村学校信息闭塞、无人指导,教研组没有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自2003年以来近十年没有新教师流入,社会组的平均年龄在44岁以上,职业倦怠与日俱增。组内半数老师独立备课,缺乏制作多媒体课件运用于教学的能力;加上农村地区没有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风景名胜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资源,也限制了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给课程资源的挖掘、开发带来了难度,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教师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积极性。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那么,农村教师怎样才能达到课程改革所需的专业发展要求呢?

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为提高我校社会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学科能力,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温州市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要求,以瑞安市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为契机,以校本教研为抓手,教研组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1.读研结合,实现知识体系的自我建构。

教师实现自我知识建构的途径有很多种,阅读是基础。“开卷有益,读书好处多”,这是自古以来人们的共识。农村社会教师应该读什么书呢?学期初,教研组通过收集组员们推荐的书籍信息,选取其中有助于夯实教师专业知识基础、丰厚文化底蕴的书籍,组织统一购买,并放在三楼阅览室供大家借阅。有:《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系列、《大国崛起》系列、《第56号教室的奇迹》、《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半月谈》、《中学政史地》等。根据事先商定的研讨内容,制定读书计划表,让组员们有计划地阅读。老师们结合自身的困惑,开出各类的研讨课。有目的地进行研讨,有针对性地进行探索。在阅读中进行研究,在研究时深化阅读,读研结合,这是我们教研组目前为建构自我知识体系所一直在努力实践的。

2.网络教研,资源共享。

网络教研是校本教研的一种新颖的研讨形式,一台电脑、一根宽带,就可以打破地域的限制,天涯比邻,无远弗届。我们筛选网络资源,收藏名师博客,动员组内全体教师注册了浙江教育资源网,加入“超级牛群”QQ群。过去没机会见到的名师,如特级教师唐少华,现在不仅在网上可以看到他的课堂实录,感受特级教师的课堂魅力,还可以通过博客跟帖与之直接交流;过去身边没有同事可以就某个教育问题进行探讨,就某个课题进行合作研究,自从加入“超级牛群”之后,500人超豪华阵容,随时可以为我们答疑解惑。浙江教育资源网的历史与社会协作组更因为我们提供了网络学习、互动的平台,成为我们经常光顾的场所。参与“七年级新教材教学资源交流”、“我为历史与社会作业本修订支招”、“如何上好七年级上册的历史与社会”等网络教研活动,我们分享心得,共享资源,加深了对新课程的理解。

3.撰写反思,养成习惯。

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和判断教师专业成熟度的主要指标之一。为了督促组内老师撰写反思,我们在学期初的教研组会议上作了硬性规定,教师反思的数量不少于上课数的1/2,务求使每位社会教师都养成反思的习惯。撰写反思就是让自己时刻注意社会课具体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反思经验和教训,同时,发现问题进行研究,也是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但是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2]在新课程实践中,只要我们对教学活动坚持不懈地进行反思,就一定能不断提高对教学的认识,发展教学实践智慧,在“反思―实践―反思”的螺旋式上升中,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

“校本培训”作为一种新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和策略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校本教研的多元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积极地行动起来,以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实践校本教研,实现自身专业成长,真正促进农村社会学科教学质量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第12篇

纵观目前农村社会学课程的教学情况,大部分学校该课程的教学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滞后,跟不上时代步伐。农村社会学的教材相对比较缺乏,而已经公开出版的教材里面虽然不乏经典教材,但大多内容偏重知识介绍和理论概述,包含中国农村具体实例或案例的少,即便有些案例也因时间较早,跟不上现代社会的步伐,涵盖现在农村社会最新进展和热点的案例更少。二是教学方法陈旧,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农村社会学课堂仍大多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填鸭式”,老师上课大多以讲授为主,学生上课则是被动地听和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课堂沉闷枯燥,学生对课程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较差。三是实践教学缺乏或比重偏低。农村社会学是一门现实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大多学校农村社会学的教学只偏重理论,只局限于教室和课堂。实践教学缺乏,即便有实践教学,但大多以单纯的案例讨论与分析为主,很少走出课堂、走进农村,限制了当代大学生对于我国农村社会的认识与理解。四是学生对涉农课程兴趣普遍不高。由于长期以来,社会上的轻农意识一直存在,导致大多数涉农专业的学生对农业、农村的认识不够全面,对农业发展缺乏信心,因此对自己的专业有偏见,热爱程度不够,学农爱农意识不强,对涉农课程的兴趣普遍不高,这为农村社会学的课程教学也带来一定的困难。

2农村社会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2.1重新整合课程内容体系结构

农村社会学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范围非常广,笔者根据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对于课程建设的要求,重新整合了教学内容,尤其注重理论与实际联系,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并充分体现我国近几年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和农村发展实践,为此把《农村社会学》的所有课程内容分成了四个课程模块:农村社会结构、农村社会存在的热点问题、农村社会变迁和发展以及农村社会研究方法。课程的主线是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回到整体,即整体认识、局部分解、综合应用,围绕农村社会的组成、结构、功能、调控与应用进行介绍。教学内容模块一为农村社会结构部分:从农村社会的构成由个体到群体,由简单到复杂,依次介绍农民、农村家庭、农村社会组织、农村社区等内容,模块二则主要结合中国农村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如农村人口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民工潮问题、农村资源环境问题、农村土地问题、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等,此内容具有较强的动态性,可以根据社会发展及热点不断变化。模块三则关注农村的变迁及发展:比如农村城市化和社会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内容。模块四为农村社会研究方法,该部分专门介绍有关社会调查、社会预测的基本方法以及调查报告的撰写要求与技巧。

2.2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农村社会学的实践性、综合性很强,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本课程的授课仍继续注重采用案例教学、互动式和启发式教学,但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和探索以下教学方法:

2.2.1“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遵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围绕学生关心的农村社会中的热点问题,依据教学内容,教师拟订讨论题,学生在查阅文献、准备好发言提纲或发言稿的基础上,分组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评价总结,即“讨论式”教学方法。

2.2.2“研究式”教学方法。积极开展以农村社会调查为核心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农村社会调查中理解农村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熟悉农村社会调查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还可吸收部分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学生在参与研究过程中,不但深化了对农村社会学理论的理解,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2.3“专题式”教学法。在讲授农村社会学基本理论或热点问题时,针对教学内容中的难点问题,由课程组教师或邀请校外专家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专题性讲解,即“专题式”教学法。

2.2.4“参观学习式”教学方法。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一些涉农企业或单位进行参观学习,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除此以外,还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的优势,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具体,实现课程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生动化,调动教师与学生双方面的积极性,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另外,还有一些有关农村改革与发展的视频资料,供学生课堂和课后观看学习。此外,网络教学即网络课程平台成为农村社会学教学与学习的另一重要途径,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通过提高网络课程平台的利用率,可以拓宽课堂学习的范围,延长学习的时间,同时,还可以通过师生交流互动平台,增加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并广泛听取学生对该课程的评价,并把学生的意见及时反馈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去。总之,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增加了课程教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3改革教学组织方式和安排

一般来讲,大多学校都是采取传统的16个或者18个教学周的教学组织方式,而为了方便实践教学,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打破了18个教学周的传统教学组织形式,实行两个周的集中实践教学。这样实践教学不再局限于校内和课堂,可以方便走出学校,走向企业,走向农村,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2.4重视课程实践教学

农村社会学的课程改革重点在于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突破。本课程将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实践教学比重占到总课时的一半以上。课堂实践教学主要完成教师布置的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专题汇报等内容,课外实践教学则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农村,主要以专业考察、社会调查的方式进行,其中又以社会调查为重点。一是根据班级情况进行分组,以3~4人为宜,分组时综合考虑个人意愿、性别和学生籍贯。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负责该组的任务安排。二是根据教学内容及社会热点,每组选择一个研究主题。三是围绕所选主题,查阅相关资料文献,设计调研问卷或访谈提纲,制定调查方案。四是每组自己确定路线,前往指定的村镇调研。发放问卷,走进农户家庭,与农户进行交流。五是整理所有调研资料,分析数据,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调研中遇到的社会问题,撰写调研报告。六是每组派一个代表进行PPT汇报,其他学生进行提问,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可以使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知识与技能相结合,书本内容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深入农村实际调研的过程中更深层地认识农村,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吃苦耐劳精神,培养了学生学农爱农的意识。

2.5考核评价方式改革

农村社会学课程原来的考核方式比较简单,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40%,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主要涵盖课堂出勤、课堂提问、平时作业等方面。在对农村社会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同时,也重新修正了课程评价体系,修改了评价标准,更加注重过程考核。在原有评价标准的基础上,采用了更多元的评价方式,尤其重点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价,且实行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具体表现为缩小期末考试成绩的比重,改革平时成绩的构成(注重在实践环节的平时表现),增加实践技能(调查报告+小组答辩等)的考核,最后形成平时成绩30%,实践技能30%(实训报告+小组答辩等),期末考试40%的评价方式,使考核评价更为全面综合。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