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心理学的概念

小学心理学的概念

时间:2024-04-13 09:14: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心理学的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心理学的概念

第1篇

论文关键词:高师院校;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与建设

心理学是建立在生理学、哲学等相关基础学科之上的一门公共课程,是教育学、中学各科教材教法等后继课程和实践环节的基础课程。其课程目标是通过心理学学习,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形成正确的心理学观念,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这不仅是高师学生职前准备之必需,而且对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养,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大有裨益。所以,我们必须明确公共心理学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公共心理学的教学改革,提高其教学效果。

一、公共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人们对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改革作了有益的尝试,但改革的成效却不大,心理学的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现象仍然严重,根本无法发挥该门课程的应有作用。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上的问题。大多数公共心理学教材仍然是普通心理学体系,有的是教育心理学体系,有的是儿童心理学体系,有的以普通心理学为基础,再加上学习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等分支心理学的综合体系。后一种教材编排看似内容丰富而全面,但给人总的感受是体系庞杂,逻辑混乱,易使学生所学的心理学知识支离破碎。综观高师公共心理学教材,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倾向,偏重从专业角度对理论知识进行阐述,这些内容可以为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奠定基础,但对师范生来讲难度较大,脱离学生和师范教育实际,缺乏应用性的问题,而且大多内容陈旧枯燥,激不起学习动机,不能解决新形势下教育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难以指导今后的中小学教育实践,也不利于高师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2.教学方法上的问题。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手段陈旧、方法简单,仍然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注重知识的灌输。教师以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教案为标准,扮演权威代言人的角色。即使重视或使用案例传授教学,课堂上也主要是采用互动交流的方式,学生们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另外,现在课堂教师也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但经常导致学生的认知超载,并没从真正意义上达到学习效果。师生关系仍然是教师向学生的单向传递,学生的经验、情绪、态度、需要和兴趣等主观因素被忽略,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学习热情。

3.教师素养方面的问题。公共心理学的授课教师大多是理论型,从高校到高校,缺乏中小学教育实践经验,因而他们的讲授可能更偏重于概念、理论的阐述,涉及到实际应用的教学则相对较少。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繁杂,涉及到心理学的各个领域,很少有教师对这些领域都能驾轻就熟,教学中往往自己擅长的部分多加发挥,不擅长的部分则一带而过,从而影响到学生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4.教学评价体系和考核上的问题。心理学课程考核追求标准化、客观化,方式过分单一,以学生掌握心理学知识数量的多少作为好坏的标准,一般主要是以书面来考察学生对心理学课程的主要概念、理论的理解,这样就直接导致学生课堂上只是听讲、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而没有真正领悟心理学知识,更谈不上学会运用这些知识。

二、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的途径

1.明确高师公共心理学的课程目标。在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的科学改革中,我们首先要明确教学的目标,即高师公共心理学一方面应为高师生的个人成长提供心理指导,培养教育其作为一名资格教师应该必备的心理素质,为将来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另一方面通过教学使其了解掌握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和青少年学生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指导他们将来的教育教学实践。

2.优化课程体系和内容。课程目标的实现依赖于课程内容的设置。针对目前心理学教材体系和内容上存在的问题,必须对现有的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近几年我们对心理学课程体系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改革尝试,在课程内容结构体系上我们注意突出以下特点:①基础性:要保证心理活动的高效性,就必须遵循心理的活动规律;要保证心理的正常活动,就必须遵循心理的发展规律。公共心理学课程必须注重对心理学基础知识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心理学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规律。因而,我们以打造未来教师的心理学基本素养为宗旨,精选心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在教材体系上主要以心理的发生发展、认知、情绪、意志、人格等内容为主线,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心理学的基础概念和理论知识的同时,又强调内容体系的相对完整。②时代性:在课程内容上,除了介绍经典的理论和研究之外,我们还注意吸收国内外心理学研究中的新成果、新信息,反映当代心理科学的新进展,这一特点一方面体现在教材的正文中,另一方面通过书中的专栏提供的与正文内容相关的故事和背景材料、实践链接反映出来。③师范性:我们注重反映新课程改革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重视心理学知识与教育、教学情境相结合,各章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了“心理规律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和相应能力、品质的培养”等应用性内容,从而使得教材的内容更能满足师范生未来职业的需要。

3.多元化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围绕着课程建设的目标,我们在教学中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模式,尽可能变学生被动学为主动学,强调课堂上的演示练习、分析讨论和课后的教学活动模拟实践等,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①“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对心理学理论进行“画龙点睛”式精讲;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进行讨论;就学生现实生活中所关心的见闻或教育教学中的典型问题,来引导激发其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思考,使学生加深了对心理学概念、原理、理论的理解,形成多视角心理学观念,增强实际应用能力。②以“问题”为主线进行启发式教学模式。例如在讲“人的个性心理”时,我们用“你了解自己吗?了解你的好朋友吗?你怎样描述自己或朋友的特点?”等问题引出个人的心理特点——能力、人格这样的主题,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潜能。③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注意理论讲述与实验室实验、课堂演示、测验相结合。心理实验室向全校师生开放,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到实验室操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理解抽象的心理学概念;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演示系统,增强视听效果、扩大信息量,把心理学中的一些经典实验在课堂上演示,如讲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时就把经典的实验进行了多媒体设计,让学生直观的理解无意注意的特点、有意注意的范围等问题;对学生进行气质、性格等测验,把心理游戏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分析,了解自我个性的主要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并提出完善与发展自己人格的措施或建议,培养学生对心理学理论原理的应用能力,这种结合深受学生欢迎,学生学习热情高涨。④通过课外阅读和查阅文献、撰写心理学小论文,既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又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2篇

当前,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流,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总结人本主义心理学对现代教育改革的启示,有以下几点: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在教育活动当中,要确立人的主体性地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最终让学生实现自我实现。[2]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要培养思想上、专业上全面发展并且有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3]科学和艺术是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一方面,在教育内容上,要扩大教学领域,加强各学科间的渗透。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一方面,我们要理解、尊重、关心学生,把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体现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去。另一方面,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营造灵活、开放的创新教育环境。其次,教学方式要多层次、多样化,创新化。最后,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转变。学生主要的受教育时期是儿童青少年阶段,这一时期恰好也是他们身心快速发展变化的时期,怎么样让教育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相适应,需要从个体心理发展与心理适应的角度来给予研究和指导。

教育教学需要发展心理学的指导。德育工作、美育工作如何展开,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培养和开发智力,如何安排课程、如何编写教材等等问题的回答都要考虑到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征和规律,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心理需求。[6]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发展心理学的指导。当前,大中小学都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的心理压力、情感困扰和社会适应等心理问题依然存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将是发展心理学、咨询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领域更加关注的问题。

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需要发展心理学的指导。比如关于情感发展与情感教育、校外环境中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健全人格以及生涯规划、环境变化背景下的心智进化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除此之外,还有认知心理学关于大脑工作原理和对学习、记忆、认识功能的研究;生理心理学对视觉、听觉、运动系统和神经网络的研究;语言心理学对语言记忆结构和语言学习模型的研究;社会心理学对学生人际关系和个体社会化的研究。随着心理学的新进展、新范式、新概念、新方法的产生,必将会对我国的现代教育改革产生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作者:尤祺李美华单位: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第3篇

    论文摘 要:心理学是一门内容丰富、抽象、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在中师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在心理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对教师在教学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游戏实践法是一种类游戏式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师范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其学习成绩的有效手段。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通过感官刺激教学、体验式教学、情景式教学三方面对游戏实践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希望能够对广大从业人员提供反思与启示。

    心理学课程是中师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学习心理学的目的,不仅为了使学生本身能够保持健康的心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通过对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在未来教学工作中运用心理学原理,探寻所授课学生的心理活动一般规律,从而为不同类学生制定不同的心理辅导,使授课学生能更好地学习与健康成长。由此可见心理学的学习对中师学生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那么如何学好心理学,兴趣的激发显得尤为重要。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在心理学的学习过程中,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所学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达到较高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认为游戏实践法在心理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所谓游戏实践法,就是将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授课方法运用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新颖、有趣的教学手段,将演示法、体验法、观察法、反思法、讲授法、发现法、讨论法等多形态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以类游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轻松、易于学习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亲身体验,使课堂真正的“活”起来。换言之“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特点等选择所需要的教学方法,也可以把教学方法创新利用,这样就能使学生对心理学始终保持饱满的兴趣。”正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即使如此游戏实践法可使学生充满学习的热情,深刻地体会所学到的知识的内涵。

    一、感官刺激教学

    感官刺激教学是游戏实践法中的一种教学手段,其主要指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动画对于心理学教学有着很大的帮助,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多媒体课件运用,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例如关于人格中性格的讲解,如何能使学生对性格是人格中最重要、最显着的心理特征,即性格在人格中起着核心作用得到更好的理解,教师可以将不同类型的人格和性格进行对比放映,通过多媒体动画人物表现不同性格的人所体现出不同的人格魅力,让学生通过动画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出同类性格对应的人格,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再如在讲解人的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时,教师可以通过对《伤仲永》故事的放映来教学,“从人的基本属性出发,结合人的心理活动的能动性特点,利用事例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说明遗传素质与人的发展之间是可能而不是必然的关系,深刻认识到遗传素质和后天发展的相互关系,使学生明白个人后天的努力具有更主要的影响,正确认识遗传素质在人发展中的影响作用,从而认识到个体的勤奋学习是人的智力发展与内在个性品质两者的决定性因素,证实了人的心理是一种能动的反映,天资较差仍然可以通过不懈的努力获得成功。

    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可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通过动画使之产生对心理学概念直观的感受与体验,印象深刻且领悟颇深。通过灵活多变的多媒体教学,使学生体会到心理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不仅学有所获,而且对自身也有着积极的影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是游戏实践法的教学方法之一。所谓体验式教学,是与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不同,不是将学生置于被动的接受地位,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使学生能够通过亲身观察、视听、操作等方法产生较为直观的感受,通过过程性的经历实践达到对所学知识更深化的理解与领悟,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对课堂内容记忆深刻,能够活学活用。

    操作感受法是体验式教学的基础。操作感受法就是让学生亲自操作,发现并认同课堂教学内容的方法,在趣味的过程中对心理学知识进行验证与体会。例如遗忘规律的学习,教师可事先准备好多组不同类型的单词卡片,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遗忘规律的时间,将不同组别的单词卡片在不同时间发给各组同学进行记忆,记忆之后再进行其他课堂内容的讲解,把握好时间,通过及时复习和对比实验,使学生自主发现记忆与遗忘的规律,对遗忘规律充满好奇心与认同感。

    演示教学法也是体验式教学方法之一。学生具有善于表现自我的天性,通过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当堂编排剧情性小故事,将心理学的原理、概念巧妙编排在一起,使每个学生都能够集思广益,对课堂知识进行积极的思考与分析,加之自身对内容的理解,注入真实的情感,使学生既充满新鲜感,又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使剧情更切合实际,教师也可做出一些提示,从而为学生提供借鉴,便于其发散思维。演示教学法为学生进行主动、自主的学习提供了更好的展示平台,从而也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对心理学的认知能力。

    三、情景式教学

    情景式教学也是游戏实践法的教学方法之一。对于师范生的心理学教学,要时刻考虑到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那么培养学生对心理学事件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显得十分重要,这关乎到学生毕业后成为教师是否能对中小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否具备对一些事件合理、巧妙处理的能力,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老师,从而保证所在班的中小学生在健康的心理环境下学习与生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讨论分析法是锻炼师范生对中小学生心理发展分析能力的较好手段,同时学生可以在讨论中注入自己的情感,身临其境地分析事件发生者的心理感受,这样可以很好地引发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兴趣,这种讨论分析也是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教学方法,学生不仅体会到心理学学习的乐趣,而且也提高了对心理学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讨论分析的事件,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收集,学生可以自主到中小学进行实地调研,访谈中小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经过教师总结梳理之后,将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有价值的案例进行集中讨论,让学生充分思考,发表见解,锻炼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例如在心理健康教育一课中的一则案例:一小学生记忆力很好,将课本后习题的答案全部背下来,在每次课前小考中都得满分,当老师发现这一“秘密”时,对该学生的行为当众给予了批评,极大地损害了该同学的自尊心。当教师提出“如果你是老师怎样做?”的问题之后,学生们反应强烈,各抒己见,认识到了个别对待原则与尊重和理解原则的重要性,对心理辅导的含义、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以及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的原则也均有了更深的理解与体会。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 心理学;教育改革

一、教育改革的意义

党的十报告强调,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人是教育过程当中最基本的要素,而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推动了我国的现代教育改革。

二、教育心理学对现代教育改革的实际效能

教育心理学自诞生以来,不断汲取教育学、心理学及各个领域的最新成果,为心理学和教育学等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推动了教育改革的进行。[1]

近年来,我国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主要涉及构建中国教育心理学体系、素质教育的心理学基础、学与教的理论等研究领域,教育心理学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倡多元课程设置等等观点已经深入到教育教学改革中去,为我国的现代教育改革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

具体到实践中,教育心理学主要集中在教学的有效性与人才培养规律的研究、教师职业素质与专业性发展的研究、青少年德育、美育心理的研究、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开发、教学心理与课堂效率的研究等等方面。这些研究,在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改善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智力开发,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以及对于课程体系的改革等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我国的现代教育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对现代教育改革的实际效能

学校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传授给学生所有的知识技能和所有问题的解决答案,只重视知识技能的教学是不符合人的发展需要的。当前,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流,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总结人本主义心理学对现代教育改革的启示,有以下几点:

1.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在教育活动当中,要确立人的主体性地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最终让学生实现自我实现。[2]

2.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要培养思想上、专业上全面发展并且有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3]科学和艺术是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一方面,在教育内容上,要扩大教学领域,加强各学科间的渗透。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3.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一方面,我们要理解、尊重、关心学生,把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体现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去。另一方面,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4]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营造灵活、开放的创新教育环境。其次,教学方式要多层次、多样化,创新化。最后,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四、发展心理学对现代教育改革的实际效能

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转变。学生主要的受教育时期是儿童青少年阶段,这一时期恰好也是他们身心快速发展变化的时期,怎么样让教育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相适应,需要从个体心理发展与心理适应的角度来给予研究和指导。

1.教育教学需要发展心理学的指导。德育工作、美育工作如何展开,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培养和开发智力,如何安排课程、如何编写教材等等问题的回答都要考虑到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征和规律,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心理需求。[6]

2.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发展心理学的指导。当前,大中小学都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的心理压力、情感困扰和社会适应等心理问题依然存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将是发展心理学、咨询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领域更加关注的问题。

3.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需要发展心理学的指导。比如关于情感发展与情感教育、校外环境中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健全人格以及生涯规划、环境变化背景下的心智进化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五、讨论

除此之外,还有认知心理学关于大脑工作原理和对学习、记忆、认识功能的研究;生理心理学对视觉、听觉、运动系统和神经网络的研究;语言心理学对语言记忆结构和语言学习模型的研究;社会心理学对学生人际关系和个体社会化的研究。随着心理学的新进展、新范式、新概念、新方法的产生,必将会对我国的现代教育改革产生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大俊,胥兴春.近20年来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J].心理科学, 2005, 28(6):1418-1420.

[2]胡敏.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平顶山学院学报, 2006, 21(3):86-87.

[3]程健康.人的全面发展与现代教育改革探索[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26(4):6-7.

[4]张 艺.人本主义心理学与教育改革[J].河南社会科学, 2003, 11(5):208-209.

[5]程爱梅.论现代教育改革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科教文汇, 2007(2):138.

[6]李雪凤.论发展心理学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2, 34(3):214-216.

第5篇

学生心理健康的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然而,它不可能涵盖中小学整个心理服务的范围。如果我们仅仅把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服务狭隘地理解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势必会导致以偏概全,妨碍学校心理学的深入发展。本文试图结合发达国家学校心理学的建立过程和我们的自身的实践经验,探索国内学校心理学的服务模式。

一、医学模式的先天不足

近些年,我国的学校心理学服务强调对个体心理障碍的咨询与矫正,试图通过诊断、干预和治疗等技术,解除学生的种种心理不适。教育部门在要求学校开展心理学工作时,强调要设咨询室,于是一些学校专门开辟了一间专门的心理咨询室。一张桌子,几个沙发和一台录音机,挂一个牌子,心理教师等着学生前来预约了。这间房间很容易使人想起医院中的心理门诊室,心理教师希望学生把心中的痛苦说出来。利用交谈的方式,排解学生的心灵痛苦。而在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中,许多内容都是与青春期身心健康有关。更多的内容涉及的是心理疾病,如强迫症、恐惧症等,教师所举的例子甚至是个别虐待父母的事例,这些事情毕竟是生活中偶然发生的,不具有代表性。

这是一种医学的模式,因此“有人批评前几年的学校心理辅导咨询化,咨询化模式就是没有考虑学校教育的特点,去开辟心理教育途径。”当我们从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的角度引入学校心理咨询服务时,必须有一些假定为前提:

第一,心理教师必须具备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技能,对什么是心理疾病及相关因素有深入了解。我们知道,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是十分复杂的,目前世界上存在着200种以上的心理治疗方法。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人一般必须受过医学训练。从这些条件看,学校中心理教师显然存在着先天不足。

第二,学生的心理障碍必须足够普遍。心理健康的对应物是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如果我们开设心理咨询室,试图借助心理咨询技术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其主要应针对的是心理障碍,即心理不正常的个体。比如,一个学生拿了别人的书,班主任找他谈话,通过谈话,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向这位同学赔礼道歉,问题得到了解决。这种行为的偶然失误是是非观念不清的表现,并不属于心理障碍。只有自己有这样的书仍然拿人家的书的人,才是一个心理障碍者。再比如,学校中打架是经常发生的.但大多数打架行为并不是由于心理障碍,而是学生们不知道如何处理人际冲突,遇到了利益冲突不知解决的办法,这是一个情绪控制和决策不当造成的,其中虽包括心理因素,但并不是由于的人格障碍所导致的。而近年的心理智询工作所依据的是一些估计:如有的估计中小学生当中有心理障碍的人数为10%到16%,有的高达20%。其实这些估计一般缺少必要的信度和效度。

第三,在学校中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还必须假定,心理疾病是能加以解决的。可事实上,像强迫症、偷窃狂等心理障碍,即便是具有专业技能的心理医生,其治愈率也是很低的,较严重的心理疾病只能通过药物加以控制。反观学校中的心理教师,面对真正的心理障碍,既缺少经验,又缺少技术,恐怕难以胜任。尽管如此,学校中的心理教师仍然被期望成为心理医生、在这种期待中,他们也常出现“角色混乱”,他们对掌握解决心理障碍的技术,了解心理障碍的病因,往往具有超过一切的兴趣,对自己的工作常抱以这样的信念:解除学生的心理疾病,让学生发生奇迹般的改变.

上述三个先天不足,已经妨碍了学校中的心理服务的开展,如有的学校心理咨询室建立多年,但门庭冷落,几乎没有什么“患者”前来咨询,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其实,这种结果是上述三个错误假定必须导致的,我们不可能指望教师摇身一变,从一个品德课的施教人成为一个心理医生。

二、从医学的模式到教育的模式

当我们的学核心理咨询陷入困境时,我们其实正在重复着发达国家学校心理学刚刚起步时的同样错误。

现代学校心理学产生于美国,1896年,美国的特殊教育专家魏特默在费城建立第一个心理诊所,还创办了第一个医院模式的学校,即俄勒岗学校,专门诊断和矫正智力落后、心理上有障碍的特殊儿童。他利用种种干预手段解决儿童问题,在他的影响下,学校心理服务长期以来被理解为学校中临床心理学。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终于认识到这一临床的模式不适合学校教育,它以牺牲大多数儿童的心理服务为代价。到了60年代,一学校心理学在美国正式建立时,人们已经摒弃了医学模式,接受教育的模式.如1954年美国学校心理学会成立大会上,对学校心理学的服务所作的规定为:“由有教育经验训练的心理学家,应用心理测评、学习理论、人际关系的专业知识,辅助学校工作人员,去促进所有儿童的成长,丰富他们的经验,并识别与帮助特殊儿童”。在这个模式中,没有提到心理咨询和治疗,也没有提到心理健康,而是首先以所有儿童为服务对象,然后才是特殊儿童.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变,据估计,目前发达国家的学校心理学工作人员在心理咨询上的时间不到总工作时间的5%。

在学校心理咨询中,有四种运动起着主要的推动作用:一是心理测验运动,心理测验产生之后,许多测验被应用于学校,加智力测验、主题统觉投射测验等;第二是特殊教育运动,针对学习落后的儿童,学校要进行特殊教育,而这种特殊教育在诊断和干预上都离不开心理学的帮助。第三是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运动;第四是学习理论的发展,在行为主义的影响下,人们对学习过程和改变行为的过程都有进一步的了解,使心理学更加能够帮助学生改变自己。这四种运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如心理测验为诊断智力落后儿童提供了工具,而特殊教育则提供了相应的干预手段和方法,此外,学习理论不断提出有效的行为改变技术,促进人们对有心理障碍儿童的干预与帮助。

由此可见,学技心理学服务是一种全方位、整体化,以评估和教育为主导的教育模式,而心理健康和治疗只能是其中的一个有机部分。在这种服务中,我们应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心理教育的途径,促进学生在学习、人际关系和对环境的适应,发挥内部潜能.走向成熟与成功。近一两年来,我们看到了某种转变,一些学校开始开设心理健康课,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角色扮演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学校心理学服务模式的建立

在目前学校心理学刚刚起步的情况下,我们认为,不宜以心理咨询和心理障碍矫正为主要任务。学校心理服务可以以心理评估和心理素质课程建设为两个基本任务,以辅导和咨询为辅助措施。我们在此提出一个学核心理服务的模式。

首先,在这个模式中,我们强调心理档案的建立。学校心理学应针对绝大多数学生的问题展开服务,通过一些团体方式的心理测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可以就学生智力的发展、人格发展和行为问题及教养方式和学习适应性进行测评。这种测评一方面可发现个别落后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分析其规律和原因,为特殊教育提供资料;另一方面还可以使班主任掌握学生的一些心理特征,为思想工作提供依据,以测评为重心,就必须考虑目前学校心理教师的水平与素质,他们大都是班主任和德育教师转过来的,没有受到心理学的正规训练、对心理学的知识和技术缺少掌握,而从测评开始,无疑有助于他们了解心理学不同于德育教育之处,强化心理学的科学概念。

在这个模式中,我们另一个学校心理服务的基本任务是心理素质课的建设,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有效的教学不仅是普及心理知识的途径,更重要的是通过心理课的讲解,使学生们对自己身上存在的种种心理问题有一种明确的认识,提高自我意识和自我改进的能力。在课程中应重视心理训练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参与进来,主动思考。

这两个基本任务的实施,也是培养学校心理教师的重要手段。心理教师通过掌握心理测试,对心理学测量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可以在实践中掌握心理学的技术。而通过上心理素质课,教师还会进一步地发现学生的反应,加深对心理学应用的理出和领悟,对于提高自身水平很有帮助。

最后,在这个模式中,我们并没有忽视心理咨询工作,而是把它放到了一个适当的位置。我们认为,只有在上述两个任务实施之后,才可以极大地促进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心理辅导与咨询。在测试之后,学生和家长激发了解决心理问题的愿望,想了解心理问题,主动到咨询室请教。在上心理课之后,学生们的问题也将暴露出来,他们会对解决自己的问题具有新的信心,所以,也会来到咨询室主动咨询。而只有到这时,心理教师的心理咨询工作才会变被动为主动,进行个别辅导和集体辅导的时机才真正成熟了。

上述两个方面的工作还可以提高教师的科学研究水平,通过测试,教师可以发现本校学生现有的心理特点,用所得资料撰写论文和报告,如进行职业心理测评后,教师可以对本学校学生的职业兴趣的分布进行考察,了解学生就业动向,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第6篇

〔关键词〕美国;学校心理学;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06-0017-03

学校心理学是20世纪缘起于美国的一门新学科,美国学校心理学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日臻完善。我国的学校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对美国学校心理学进行系统研究则是在2000年以后,且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论文类。笔者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为检索工具,以“美国学校心理学”“美国学校心理”为检索词检索了2000年后的文献,对美国学校心理学发展概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希望能对我国学校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一、初具规模的专业队伍

1950年,美国学校心理学家的人数约为一千人。1970年,上升到五千人。20世纪70~80年代,学校心理学家的人数突破了两万人[1] 。1992年,美国心理学会提出每千名中小学生至少应配备一名学校心理学工作者的标准 [2]。直到1999年,全美已有 218所研究生院设有学校心理学专业。其中五分之一的学校心理学专业能授予博士学位,其余有权授予硕士学位和学校心理学专家资格证书[2] 。■2000年,美国约有22000~25000名获得州或国家学校心理学家证书的工作者,这个数字包括培训者、州政府管理人员以及从业者。2002年,美国学生与学校心理学家之比大约为1800 :1[3] 。截止到2005年,估计全美已有32300名学校心理学家。目前,美国学校心理学家的队伍仍在不断扩充之中。

二、完善的学校心理学家培养计划

培养一名学校心理学家的完整过程包括:首先申请进入具有认证资质的大学;然后进行课程学习、技能训练、实习与见习、职业道德培养;最后资格审查、获得资格证书或执照。中间环节缺一不可 [5] 。学校心理学家培养计划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学校心理学专家培养计划,为学校培养解决问题的专家,是目前广为流行的培训方法。学习者必须具备教育心理学或相关的心理学硕士学位。第二类是博士培养计划,培训研究者与从业者,或者专业培训人员。学校心理学家的培训计划分为培训课程和实习两部分,培训课程通常为60个学分,另外还有为期一年的实习。这种培训内容集中于心理健康、儿童发展、学校组织、学习、行为和动机几个方面。当代的培养计划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十分注重实际经验的积累,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见习与实习的机会[3] 。 美国学校心理学家学会(NASP)规定:“在适当督导的条件下让候选者有机会表现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并培养其学校心理服务的专业技术能力”,NASP将见习期定义为一种经验积累的重要过程,一般为一个全日制学年,或半日制两年,也有的多达数年,并且其中至少有600个小时必须在学校环境中度过。此外,NASP在1992年建议一个学校心理学家在其从事学校心理工作的头三年,每周必须接受至少一个小时的面对面督导 [6] 。

美国学校心理学家的培养有两种模式,即“科学家―从业者”模式(scientist-practitioner model)和“专家―从业者”模式(professional-practitioner model)。这两种模式由于各自的培训理念不同,分歧很大。一些心理学家认为,“科学家―从业者”模式“流露”出“科学家”这个词有点不妥。在“专家―从业者”取向中,强调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课程内容安排应该多为技术,而不是理论;应该寻求临床的敏感,而不是学术的睿智。这种专家训练模式就是让专家帮助求助者评价问题状况、确定干预目标,并通过矫正无效行为、思想、情感反应或环境因素来寻求恢复求助者心理困境的方法 [7] 。

三、规范的资格认证制度

美国学校心理学家学会(NASP)和美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分会(APA)负责对全国各所大学的心理学、教育学院系的学校心理学家培养计划进行全面认证。认证主要包括课程学习、技能训练、学习实践等多个方面。这两个认证机构定期对专业认证标准进行修订。截止到2000年底,美国共有52所大学的学校心理培养计划通过了NASP的专业认证标准 [5] 。

在美国,学校心理学家必须获得所在州或者美国学校心理学家证书委员会颁发的证书方可从事学校心理学工作。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纽约州和宾夕法尼亚州出现了最早颁发学校心理学家证书的州立教育机构。1960年,美国共有50个州实行学校心理学家证书制度。1977年,美国所有的州都颁发学校心理学家证书[1]。2002年,美国全国教职专业标准委员会(NBPTS)制定了优秀学校心理学家专业标准,提出了优秀学校心理学家所应达到的专业发展水平,成为美国学校心理学家专业发展的理想目标。每个州的资格认证制度通常都不一样,各州通过立法来规范资格认证和证书评定工作。

四、系统化的学校心理学服务体系

我国学者对美国学校心理学的研究,常常将学校心理学、学校心理辅导、学校心理服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咨询视为同一问题。然而事实上,这些概念的内涵是不同的,最主要的区别是服务对象不同。学校心理辅导的对象为在适应及发展方面需要帮助的部分学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为全体学生;学校心理咨询的对象则为在适应和发展方面出现困扰并主动寻求帮助的个体。在这里,笔者将学校心理辅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心理咨询统称为学校心理学服务,它是心理学理论在学校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属于学校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一)健全的学校心理学服务模式

按照雇佣关系的不同,美国学校心理学服务模式可分为四种,即:(1)学校为本的服务(School-based Services),主要是指在学校情境下由学区雇用心理学人员为学校提供服务,以学校资金付费;(2)与学校有关的服务(School-linked Services),这是指在接近学校的环境下,由非学区聘用的心理学人员提供服务,他们的费用由非学校基金支付;(3)与社区有关的服务(Community-linked Services),这是指把学校和社区连接起来,聘用学校人员,由学区基金付费,在学区内实施服务;(4)社区为本的服务(Community-based Services),这是指由社区资助,社区聘用向他们负责的人员为社区提供服务,费用由非学校基金支付,这些人更多地是在其他背景下而不是在学校工作,这种模式适合于传统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模式 [7] 。

如果从时间维度上将学校心理服务模式分为传统的学校心理服务模式和现代的学校心理服务模式,则医学模式是前者的代表,生态模式是21世纪的新模式。受医学模式影响,传统的学校心理学服务模式将儿童的心理障碍看作是疾病,教育所做的就是将有心理障碍的儿童与正常的、健康的儿童分开,并放到特殊班或特殊学校中去。这种模式往往将儿童的心理障碍看成是个人原因造成的。学校心理服务生态模式则认为,个体的某一方面“功能不良”与其身处的环境有关,应该努力寻找有效干预这种环境的办法;学校心理学者应该是儿童、家庭、学校赖以存在的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以学校心理服务生态服务模式为理论基础,当前的美国学校中形成了一个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校为主体的心理服务体系,这个服务体系主要由学校心理咨询服务与学校心理学服务两大部分组成,在美国的学校以各种心理服务中心的形式出现,服务人员一般由不同专业、不同学历的专家组成,其中有学校心理学家、学校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甚至还包括语言矫正师等特殊专家,他们组成各种形式的服务机构,为学生、教师、家长提供多层次、多内容的心理服务 [6] 。

(二)发展性的学校心理辅导模式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性心理辅导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出现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学校心理辅导模式。(1)邀请模式,它是构建在邀请教育理念基础上的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体系。邀请教育的基本理念是:学校要在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尊重每一个人的价值和潜能,充分调动学校所有人员、物质条件、规章制度、教育政策、各种教育计划和活动等方面的资源,把学校变成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学生在学校里应感到自己是受欢迎、被接受和被欣赏的。(2)心理辅导综合模式,它由组织管理和教学计划两部分组成。组织管理部分包括:确定辅导模式的定义和教育宗旨,教育设备和资源的管理,顾问委员会的组成和运作管理,教学及管理人员的使用及费用预算管理等。教学计划由四个部分组成:辅导课程,个体教育计划,应答和系统化支持措施。这些计划规定参与心理辅导工作的有关人员的具体职责、工作或学习计划和程序。综合模式的核心思想是突出辅导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明确规定心理辅导教师的工作职责和内容。(3)顾问教师计划,该模式的出发点就是在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心理发展的支持性人际关系,在学校范围内建立一种支持性环境。在此模式中,全体教师参与心理辅导是学校成功实施发展性辅导的关键。学校中的普通任课教师应该而且能够成为学生信赖的指导者,可以在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五、以积极心理学为取向

20世纪末,在美国兴起了积极心理学思潮,其倡导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不同于以往关注心理疾病的研究,积极心理学研究爱、勇气、正直、诚实等积极的人格特质,将心理学的关注点放在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方面,它提倡通过激发人自身积极的心理品质来解决所面临的心理问题。

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学校心理学在美国学校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如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的开发。该模式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重新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要素,形成新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是当前美国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新的思潮与趋势。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积极的手段引导学生从积极方面来看待问题、处理事情,形成以幸福感、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积极成长为中心的课堂气氛,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品质的形成。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能够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消极心理的调整和干预转移到积极品质的研究和推进上来,着眼于积极的发展层面,对受教育者具有积极的意义。

六、结语

美国学校心理学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走在世界前列,拥有完善的学校心理学家培养计划、规范的资格认证制度、系统化的学校心理学服务体系。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在学校心理学理论和实践方面所进行的探索和成功经验,在某些方面可以为我国尚在发展中的学校心理学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但鉴于中美两国在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我们在吸收和借鉴时要避免简单移植,应考虑我国具体国情,将其本土化,使其具有适应性,以切实提高我国学校心理学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佟月华.美国学校心理学的发展[J]. 济南大学学报, 2000, (3): 44-46.

[2] 乔佳. 美国学校心理学的发展对我国心理教育工作的启示[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0,(5): 36-38.

[3] 佟月华. 美国学校心理学家职业特点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 2005, (8): 57-61.

[4] 官群. 美国学校心理学的系统分析及启示[J]. 教育研究与实践, 2009, (2): 58-62.

[5] 王宏方. 美国学校心理学家的培养过程[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3, (9): 24-26.

[6] 汪亚芳. 美国学校心理服务体系研究及其启示[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6.

[7] 任其平. 美国学校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J]. 比较教育研究, 2007, (1): 49-53.

第7篇

整合教学目标

根据三亚学院的“311”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职业倾向,笔者首先明确并整合了教学心理学的课程教学目标:突出教育心理学的实践优势,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不仅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一项技能,为以后成为一名教师打下必要的基础,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塑造健康人格。

优化教学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课程内容应该与日常教育教学联系紧密,对教育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但目前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比较抽象、枯燥,因此,在保持教材体系科学性、完整性的基础上,应该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增强课程实用性和趣味性。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的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和优化。

(一)弱化理论教学

总体而言,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由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四大部分构成,但传统的教育心理学重点内容为学习心理和学生心理,对教学心理和教师心理重视不够。因此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尽可能选择与教学实际联系紧密、有价值的内容进行教学。在“理论”与“应用”的选择上,弱化一些理论的教学,侧重点放在这些理论给现代教育教学带来的启示上面;依据把教育心理学课程分为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发展历史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教师和学生心理,分别介绍学生的心理和教师的心理;第三部分为一般学习心理(简单介绍各心理学流派的学习理论,对教材的第四、五、六、七章进行整合和概括)和学习动机,第四部分包括知识、技能、问题解决的学习和学习策略,第五部分为教学心理,包括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和教学评定。

(二)强化实践教学

在课程改革中设置较多的实践课时,增加了传统教育心理学教学中涉及不多的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教师的礼仪和沟通等实践内容,并让学生亲自撰写教案并开展讲课比赛;联系本地的中小学, 让学生每周都有实习的机会,并对学生进行专业的讲课方面的培训,包括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教师沟通和礼仪培训,让学生能够胜任在中小学实习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去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并在课程中吸纳教育心理学最新的研究进展以及当前教育改革实践中的热点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学生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双向学习,成为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专业人才,在就业时能具有更多的选择性。

改革教学方法

打破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方法,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一)课前音乐熏陶

在每次上课之前的5分钟,给学生播放一些愉悦、轻松、平静的音乐,让学生有一个愉悦的心态去学习,做到愉快学习,在快乐中学习。

(二)讲授法

讲授法是本课程教学主要的方法。通过运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讲授,使学生理解教育心理学基本内容的逻辑性和学科的逻辑体系,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三)讨论法

通过讨论法,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学生学习风格对教师教学的要求”部分,采用讨论形式,既强调由任课教师提出一些带普遍性的、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又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质疑,提出问题与自己的想法,针对典型问题开展讨论,做到小组讨论与全班讨论结合。

(四)案例教学法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如在“教师的基本品质”“课堂管理”等部分,运用经典正反案例教学,以增强学生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缩短教学情景与现实情景之间的距离,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同时案例的运用又反过来促进了广大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

(五)研究型教学

给学生列出一定的主题,如“教学空间设计”、“大学生学生特点”、“大学生学习风格”“教师的职业倦怠”等,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采取访谈法、问卷调查去做实际调查,形成研究报告并在班级开展研究报告汇报会。

(六)引入心理测验

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心理测验。在“学生的个性发展”、“学习风格”、“学习动机”等部分,随堂对学生进行气质测验、学习风格、学习动机等团体心理测验,

(七)引入团体心理训练

在掌握教育教学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恰当的心理训练可以发挥其重要作用。在每次课程开始之前,引入团体心理训练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如“大风吹”、“滚雪球”、“大胃王”、“幸福尺度”、“青蛙跳水”等。在课程中,根据课程内容将“信任之旅”、“信任背摔”、“有点大轰炸”、“我的自画像”、“20个我”、“头脑风暴”“心有千千结”等诸如此类的团体心理训练应用于教学中,这样,既增强学科兴趣,又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八)试教法

试教法是指运用角色置换原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扮演教师,变“学”为“教”,从“教”中“学”,“教”与“学”结合。将学生分为几个大组,以组为单位,先在组内开展合作学习,撰写教案,并在组内开展评比评选出优秀教案,然后在全班进行讲课比赛,把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学生的个性化结合起来。

(九)运用演示法和实验法

如“知觉广度”、“从众心理”(阿希实验)、“问题解决模型”等等,通过这些课堂实验演示并组织学生进行问题解决的实验,有利于学生掌握抽象的心理学概念,并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

(十)引用电影教学法

把电影鉴赏引入到教学中,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部分,引入教学电影《铁血教练》,让学生的观看电影片段同时,并思考和讨论学习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

(十一)开展实践教学

要求学生完成听课任务,即听一位三亚学院优秀教师的课,进行观察学习并做出学习反思;通过讲课比赛挑选出一部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集体备课,针对三亚市一中这个实习基地的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授课,切实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找出理论知识和实践的差距,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

拓宽交流反馈平台

教学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有一个良好的交流反馈渠道。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通过班级QQ群、BBS专题讨论、电子邮件答疑、手机短消息平台、微信、微博、电话答疑等交互手段与学生进行交流反馈。如把多媒体课件、相关阅读资料在QQ群里共享,方便学生随时学习;在BBS里设置一些专题,鼓励学生就这些专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在微博里发表一些教育心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以供学生进行学习。

革新评价机制

改变以往对学生的评价过多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轻视学生过程的状况,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重视发展型评价、过程性评价。更新单一静态的评价学生水平的标准,实施动态考核学生成绩的评价方式。

教学改革取得的初步成效

第8篇

心理学,就是为了想帮助更多有需要帮助的人,因此,更有必要把自己做好,才能达到更加好的状态。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心理学学习心得,供大家参考。

心理学学习心得1上周一,我很荣幸的参加了我们县召集的--年中小学教师心理学专题的报考会。会议由全县各乡镇的200多名中小学教师代表参加组成的。主讲者是来自北京格荣斯新世纪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咨询师方舟导师。

方舟导师可谓是中国心理学教育学界的一颗“璀璨明星”。她现任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司法警官大学等六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同时还担任河北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又是国家心理咨询师督导师。这场报考会主要围绕“心理学与中小学教师”、“如何让学生听进去”这两个主题来展开的。在位大师级的导师讲授下,我也收获匪浅、满载而归。虽走出了多媒体教师,但我的脑海里还清晰的呈现出方舟导师的音容笑貌和讲堂上的精彩环节了。

听着方舟导师的课,就想饮了一杯清爽可口的甘泉一样,滋润心扉,婉转如流的语言,就像高山溪水般悦耳动听。尽管已走出课堂,但心还在她的柔波里荡漾,我完全是被她的言语魅力给折服了。连续几个小时的课堂,她竟可以把每一句都吐得那么的天衣无缝,就像腾空的骏马,穿行自如。

其中的精彩环节至今还让我荡气回肠。特别是课堂上的互动,让在场的老师们分别扮演者黔技无穷的老师和调皮难管的学生。当分好角色后,扮演老师角色的老师想尽一切办法叫在坐学生起立,但在坐的同学始终都无动于衷,或者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拒起、辜负老师的苦口诱导时,扮演老师角色的同志无奈了,而扮演学生的同志们却开怀的笑了。无奈,不是因为在坐的老师没有配合他们的表演站起来,而是想到了当前现实的某些教育机制和课堂存在的的纪律涣散现象。笑了,也并不是因为他们在故意捉弄扮演老师的同志,而是让他们切实的感受到了作为调皮学生可以不顾及课堂纪律的轻松心理,也看到了自己每天在学生面前所扮演的滑稽角色。

但谈到当今教师因与学生或学生家长沟产生矛盾而引发的一些教师被害事件时,我们不禁震骇了。中国的教育到底怎么了?难道学生不完成作业把学生留下来补作业有错吗?难道学生无视课堂纪律教师批评几句有错吗?面对这种兢兢业业而不讨好的老师所提出的质疑,没有人能给广大教师们留下一个可信服的答复。但在所有人都在围着自己心肝宝贝的转现实社会里,却实是存在着教师因得罪他们心肝宝贝而被杀害的事件。

所以作为人民教师,我们不能指责什么,只能从教师自身的问题去考虑。自己的身体自己爱惜,自己的健康自己呵护。明知道不良情绪会伤害身体,就少和学生怄气。明知道调皮的学生惹不起,就不要对他们大发雷霆。当你学会了紧急刹车,收敛情绪、暂停脾气,你体内细胞自然会正常的新陈代谢,也不存在什么过早衰竭的问题。当你学会了用心和学生沟通,自然就拿到了能打开学生心扉的那把钥匙,多站在学生的立场想想,换用一种正确而易让学生接受的说话方式去交谈,这样,自然会乐意地去听取你的意见。平时多用非言语之行为去激励学生,拉近师生间距离,这也是师生间的进一步了解和沟通做铺垫。

凡事,只要我们用心的去和学生沟通交流,以心交心,这样才能真正的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这就是我听了这次关于心理专题报考会的心得体会。

心理学学习心得2心理学,一个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词。一直以来我都对心理学充满了好奇与兴趣,但却很少有机会接触与之相关的课程。因此当我看到选修课程中有《心理学与生活》这一门课程时,我便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它。

对于我来说,选择这门课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选择课程的时候我把兴趣放在第一位。记得有一位老师对我说过:“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从事自己所喜欢的职业并从中赚钱。”简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人生的真谛。不管是选择职业还是课程或者是其他更复杂的选择,我都会把兴趣放在首要位置,因为我相信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从中受益。

其次,我想对自己有个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而《心理学与生活》或许能帮助我更加的了解自己,学会让自己浮躁的心态,归于平静,学会如何放松自己,永远保持健康的心理人格。古人云:做人“每日三省吾身”,“人贵有自知之明”,说的是人要不断认识自己。因此,选择这门课程绝对没错。

最后,我相信学习心理学与生活,不仅对于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关注他人,帮助他人也有重要意义。我希望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可以学会观察并理解他人的心理以及情绪上的变化,并力所能及的给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导和言语上的安慰,以缓解轻度的心理上的问题。

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虽然只有短短几周的时间,说不上深入了解了关于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但我确实收获不少。虽然这只是选修课,但我确从未错过蔡老师的每一节课。或许有一部分同学对于大学的大部分课程存在着抗拒甚至厌烦的心理,出于压抑且无聊的课堂氛围。与之相反的,《心理学与生活》带给我的是无尽的兴趣与快乐。

在接触心理学这门学科的以前,它总给我一种很玄的感觉,总以为它和算命一样有点不可捉摸,但是通过这半个学期的学习,我被它的科学性,真实性所折服,可以说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与此同时我还发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同时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心理学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也不乏应用性。心理学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

在蔡老师的课堂上,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心理学的奥妙,感受到幸福和快乐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时的魅力,而不仅仅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感受。有的时候比照个人经历觉得这些理论真的是很有道理的,并非故弄玄虚,也越发感受了心理学的魅力。蔡老师的课堂整个过程基本上都在笑,感觉整个人轻松了不少,不仅缓解了我们在上完专业课后的压抑,还学到了不少东西。

经过对心理学与生活课程的学习之后,我逐渐发现想要了解自己其实并不难,除了要做一个冷静的现实主义者,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在渐渐了解自己之后,我发现自己以前总是在怨天尤人,不仅如此,还喜欢把一件小事考虑的很复杂。但是现在我发现所学习的心理学与生活的知识在我脑中结成了一张大网,活生生的经历时时接受着理论的检验。我了解了,我不怨了。我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宽容。

通过心理学与生活的学习,我的性格、为人处事的方式,甚至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学会如何去关心他人,处理事情时开始考虑的周到了些。逐渐开始观察、理解朋友的心理,情绪上的变化,并力所能及的给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导,和言语上的安慰,以缓解轻度的心理上的问题,也许这些“微乎其微的事”不值得一提,但从小的行为的改变,可以看到心理学与生活课程对我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心理学的学习使我无论从文化知识上,还是从自身修养上我都进步了不少,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成长着。

心理学与生活不仅让我了解了许多心理特点,也让我掌握了如何正确对待周围的朋友,但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自我调整,失意的时候,悲伤的时候,我会不经意地想起在课堂上为我们讲催眠术的蔡老师,使我终于明白了“快乐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放开胸襟,包容这个世界,我们的生活会很超然,成功也会不求而遇的。

虽然心理学与生活的课程已经结束了,它带给我的收获真的很多,但我还是觉得还有很多很多的东西想去了解和领悟。如前,开始有点小后悔为什么当时没有选择心理学专业。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想多点了解一些关于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深入学习现代心理学,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史,学习一些团体活动的知识,通过在参加活动课的过程中体会人生的知识。我想掌握更多的心理学方法,认识自己和他人,提高自己和帮助他人的能力。希望老师能在心理学与生活的课程中多讲一些关于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知识。当今社会,在物质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如何让自己浮躁的心态,归于平静,如何放松自己,寻找心理的健康与和谐,已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新课题。

有人说,快乐,对大多数人来说,已成为遥不可及的梦。其实不然,一个人要快乐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快乐的因子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关键在于你自己想不想快乐,当遇到心烦的事时候,乐观一点,勇敢一点,博学一点,那快乐就在你身边。因为心理学与生活的价值就是让世界充满快乐!

心理学学习心得3错误并非出自我们的星球,而是出自于我们自身——莎士比亚。

心理健康,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在我没有学习心理学的时候,我一直对这个概念似懂非懂,自认为对"心理"有不小的心得体会,但恐怕还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时至今日,在老师的讲座下,对其认识不知不觉中已是不同往日。对普通人而言,一件事物最值得关心的莫过于其价值。同样,我们最关心的就是在大学里开展心理卫生工作的意义了。

总体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是促进意志、个性、气质等非智能结构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探究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纪律的科学。学习心理学,对于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关注他人,帮助他人也有重要意义。一个人的内心情感——喜怒哀乐忧伤悲会直接表现为外在行为上,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会使外在的生活充满愉悦之感。学习心理学之后,会逐步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健康状态,同时也会更加关注周围的人。以前会厌烦电话里父亲母亲隔山隔水的唠叨,会因为同学之间处事不快而大动干戈,会觉得似乎受委屈的总是自己却很少从对方立场去考虑问题。而在学习护理心理学之后,才学着多多关注他人。也许那些是我们的至亲至爱,是我们的同学朋友,又或者只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当我们用公正、公平的心态去考虑问题后,才能让自己的生活过的和谐,与环境相和谐,与社会相和谐。

其次,进入大学后,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因而需要有较强的自控能力,学习自觉自己主性,否则要么因方法不当,不得要领而事半功倍,要么自控力不好,浪费时光.

克服自卑 我们周围有不少人有自卑心理,也就是不愿意接受自我。对青年来说,正确评价自我、接受自我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建立正确的自我观念,适应环境,促使性格健康发展。接受自我,去除自卑感,是精神健康的重要保证。怎样才能增进自我接受感呢?只要我们做到真正了解自我、树立符合自身情况的奋斗目标、不断扩大自我的生活经验、诚实坦率、平心静气地分析自我,找出问题之所在,就能及时予以补救,化失败的打击为增进自我接受感的动力,由主观因素造成的心理动机的种种冲突都可能让大学生产生挫折感,如学生所学专业与本人不相符合,班集体中人际关系不协调,生活上不适应以及个人的外貌,身高,经济状况,家庭状况不佳等等.

正确走好感情之路,学习 心理学让我们的气质类型粗略地归纳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同学们在恋爱过程中,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常有不同的表现。但由于气质本身并无优劣之分,故其表现也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各种气质类型的人都可能尝到爱情之果的酸甜苦辣。恋爱的不顺利,原因很复杂,但气质方面的消极因素无疑也起了作用。有的固然失之于古板迟滞,而有的却恰恰受害于过分的灵活通便。但拥有心理健康方面的心理知识的同学,每个人都能走好自己的感情之路:拥有胆汁质的人,在恋爱过程中尽可能发挥自己胸怀坦荡之长,不犹豫地向你真正所爱者吐露衷情,但切忌急躁,且应注意方式。另外,对性知识,性行为的不适当的认识和理解,也会形成心理压力,从而进一步发展心理问题............

虽然这个学期心理学的课程已经结束了,它能带给我们的也很有限,但是更多的东西得靠我们自己去悟,去体会。做人,不但需要被爱,还要去爱人,更要爱自己,懂得爱自己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到世间的有情。多一些信心,多一些爱,才会找到一条比旁人更美丽,更宽广,离成功更近的路!有人说,快乐,对大多数人来说,已成为遥不可及的梦,其实不然,一个人要快乐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快乐的因子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关键在于你自己想不想快乐,当遇到心烦的事时候,乐观一点,勇敢一点,博学一点,那快乐就在你身边。心理学的价值就是让世界充满快乐!

对这次的学习,我受益匪浅。如果非要要问我学习这门课程有什么收获的话,那就是:“改变”。

心理学学习心得4学了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深刻含义,认为学习这门学科是很有必要的,让每一个在本我、自我、超我中不断完善自己,学好这门知识将助人也自助。现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会发生很多在人际之间,与环境之间甚至是自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冲突发生时,我们常常陷入悔恨,自责或是指责他人及环境的痛苦的深渊中不能自拔。比如:与同事之间在工作上发生一些摩擦有时候各自都认为无道理或是没必要,但就是因为谁也放不下面子,谁也不搭理谁,搞得大家在工作中气氛很是紧张。现在我不断在学习中成长,能以平和的心态去处理与同事之间的关系。

二、每一个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带有情绪,这种情绪都被认为是负性的情绪。在工作中或在某些环境里不允许有这样或那样的情绪发生,或会面时有这样或那样的情绪,这时我们会无力去面对,在不经意间,就毁坏了辛苦建立的一段关系。比如:对“愤怒”而言,以前我很害怕这类情绪的发生,在很多时候是避开它,一旦不小心触犯了它时,就会不知所措,要么被“愤怒”操控,失去理智,做出许多事后让我后悔的事,经过成长后,我才发现我的这种对于愤怒的态度及做法,完全是因为对“愤怒”缺少学习和正确的认知所致,以为“愤怒”是一个凶神恶煞似的坏东西,现在才知道我的这些“愤怒”的价值观来源于父母,由于父亲的脾气很怪,很小时的我常常看父亲的脸色行事。如稍有不如意则挨骂,我就是在这样的生活经验里学习关于“愤怒”和“胆怯”的知识的,在学习心理学之前我甚至把我的这种经验中学习的知识又重复于我的孩子身上。

另外,我们要培养足够的亲和能力,有了好的品质,创造亲密的关系能力,提升心和心之间的交会沟通能力,只有这种亲密关系才能使我们心理成长,因为它是滋养生命的最佳营养。在中国这种亲密关系大多数人却从来不会,不具备培养亲密关系的能力。比如:许多家庭,父子(女)之间,母子(女)之间,他们无法进行心与心之间的交流沟通。就因为他们之间不能视为朋友,不能平等的交谈。导致许多家庭都把责任归咎于孩子身上,却从不在自己身上找找问题。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即“能力”缺乏。

我将不断的提高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的学习成长,争取做到我好,你好,世界好。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就是为自己铺路。

心理学学习心得5心理健康,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在我没有学习心理学的时候,我一直对这个概念似懂非懂,自认为对"心理"有不小的心得体会,但恐怕还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时至今日,在老师的讲座下,对其认识不知不觉中已是不同往日。对普通人而言,一件事物最值得关心的莫过于其价值。同样,我们最关心的就是在大学里开展心理卫生工作的意义了。

总体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是促进意志、个性、气质等非智能结构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探究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纪律的科学。学习心理学,对于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关注他人,帮助他人也有重要意义。一个人的内心情感——喜怒哀乐忧伤悲会直接表现为外在行为上,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会使外在的生活充满愉悦之感。学习心理学之后,会逐步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健康状态,同时也会更加关注周围的人。以前会厌烦电话里父亲母亲隔山隔水的唠叨,会因为同学之间处事不快而大动干戈,会觉得似乎受委屈的总是自己却很少从对方立场去考虑问题。而在学习护理心理学之后,才学着多多关注他人。也许那些是我们的至亲至爱,是我们的同学朋友,又或者只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当我们用公正、公平的心态去考虑问题后,才能让自己的生活过的和谐,与环境相和谐,与社会相和谐。

其次,进入大学后,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因而需要有较强的自控能力,学习自觉自己主性,否则要么因方法不当,不得要领而事半功倍,要么自控力不好,浪费时光.

第9篇

摘要:自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以来,已经在生物学届掀起了一场巨大的变革,也推动了对物种起源的研究。但是这些变革重点在于对生理机制的探讨,却未能重视对个体心理的研究。进化心理学正好弥补了这一缺口,诞生至今已经为很多心理学研究提供另一个视角。它综合已有的进化生物学理论,拓宽了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思路。本文将结合已有研究,对进化心理学的人格观做一个简单介绍。

关键词:进化心理学;人格;形成;影响因素

近三十年的时间里,进化心理学成为心理学领域内一个新兴的研究范式。它综合进化生物学理论和心理学的研究法则,拓宽了心理学的研究视角。人个心理学的主要探究对象――个性和个体差异,金华心理学家都已经开展了运用进化论对这两个核心概念的探讨。他们将心理机制与应对策略作为人格的研究重心,认为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是选择与适应促使了人格的形成。

一、人格的产生

每个流派关于人格理论的构建,都离不开对于人性的探讨,因为这是人格理论的核心所在。例如,Freud强调人的性本能,Maslow强调人的自我实现,Adler强调追求优越,Hogan、McAdams、McClelland、Wiggins等人认为人们重在追求地位、权力、声望和亲密感等等。但是,上述种种观点都只阐述了人性是什么,却忽视了其产生的开端与过程[1]。进化心理学家则往前有了一个飞跃式的进步,他们不但阐明了对于人性起源的观点,而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挖掘。在他们看来,人性是所有个体共有的属性,它是我们的祖先在进化历程中逐步形成的,其组成成份是多样的心理机制。

(一)人格的产生是适应与进化的结果

人类进化过程中,必然会遭遇两类挑战:生存以及繁殖。它们在进化历程中会怎样影响又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我们人格的形成?进化心理学家认为这其中扮演着最重要角色的是选择,选择涵盖了两个方面的内容:性选择和同类选择。物种在寻觅配偶以及抚养后代的过程中会产生竞争,这就是性选择,目的在于获得优势资源使得基因更好地传递下去;而同类选择更类似于利他行为,不过行为的对象限定于自己的亲属,因为亲属相较于其他人其基因相似度更高,所以通过互惠行为为亲属创造和共享资源也是一种适应,其目的仍是确保自己的基因能够更好地延续下去。[2]。在我们的进化历程中,我们一代代通过遗传得以保留的多是有利于我们生存繁衍的特质,这也就达到了适应的效果。也就是说,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在一般环境下均能够发展出即具有共性又具有个性的适应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出三种产物:适应及其副产品以及噪声。人性便是由这三者构成。

(二)基本需要产生基本人格的基本系统

进化心理学家在进行功能分析后,将人类的心理机制进行了划分,指出个体心理机制的形成绝非偶然。提出人格这一系统形成过程中最为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就是个体的适应性。MacDonald认为,从哺乳动物到灵长类再到人类这其中是有连续性的,为满足人类的从低到高物种需要,相应地产生了五个系统:行为的趋近系统、抚育――爱的系统、行为抑制和责任系统、经验开放系统,每个系统会都会产生不同行为策略[2]。

二、人格的影响因素

在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中,人格和个体差异一直两大关注焦点,尽也许不同时代的人格心理学家的关注点不尽相同,其中对人格的关注已取得许多共识,但在个体差异上还有很多相左的观点。

(一)遗传

有研究者认为,在进化过程中会带来三种产物:适应、噪音、适应的副产品,这三者之中,我们所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机制就是适应的最终结果,而噪音和副产品带来的则是个体间的差异性,这种差异并非自然选择的产物。

托比和科斯米兹用反应性遗传这一概念来阐述心理机制是如何进化的。他们认为,遗传是一种将输入个体信息进行传输的最重要机制,个体最后还会选择性地给出应对方案。也就是说,进化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对环境中的问题进行适应,并且需要将其与自身已有资源进行协调。后续研究表明适应过程也操纵有关个性激活与形成的机制,并且影响遗传,引起个体适应过程中产生的种种差异[1]。例如,所有个体生而具有侵犯性的倾向,其是否激活会与环境保持同步。侵犯性是人格特质中普遍存在的,其可遗传性为零。但是侵犯性的激活则会收到个体人格的作用,可遗传性较高。由此看来,通过遗传获得更健壮体格的人的侵犯机制更可能会激活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人类的自我评估机制能评估可遗传性,且能影响侵犯的心理机制的激活。

(二)环境

在人格影响因素这一点上,许多进化心理学家对遗传说持以反对意见,他们认为适应过程中产生的个体间差异并非噪音或垃圾,相反,这些差异对于个体具有重要意义。在我们所共有的心理机制与环境相互影响下,人格开始出现个体差异,这一过程对于个体来说也是具有适应意义的。早期经验的在人格塑造中的重要性就印证了这一点。

有研究表明,早期经历是一个很重要的环境因素。个体由于经历的早期环境事件不同,会采取不同的心理策略。每个个体生而具有多种可选择的心理策略。其中,早期经历会影响策略的选择进而决定哪些会得以保留。研究表明,女孩在其最初的7年之内,作为重要他人的父亲是否出现在关键事件中将会使其在今后的人生中的性选择策略出现巨大差异。如果生来或过早缺失父爱,这些女孩在进入青春期后会倾向于认为亲本资源是不稳定的,多疑配偶关系是难以维系的,异性难以相信,她们会在短期的性关系中获取最多的利己资源。而她们那些充分感受父爱的同伴,长期性的性策略会得到激活,她们会主动投入到寻求安全且持久的成人依恋关系之中,并且进一步将其感受到的爱投入到下一代身上。事实上,每个女孩一开始都具有这两种应对机制,只是早期经历的差异导致她们激活机制的差异最终变为个体差异[3]。环境重要性的体现,表明了一定程度上人格的可塑造性。

三、评价

进化心理学的人格观拓展了人格研究的视野。自人格心理学研究以来,对人性的探讨多触及人性的本质,而忽视了人性的产生。进化心理学的人格观这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新的尝试,试图对进化论与人格心理学进行整合,将繁殖与适应作为个体差异产生的一个重要来源,进而能解决一些其他观点未能解决的问题,有利与我们对人格进行更深的思考。特别是在异性吸引、竞争、婚姻关系的确立与终止,进化心理学展现的观点对心理学其他学科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当然,进化心理学对于人格的体系构建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先,进化观的人格心理学,关注的只是对人格的起源多停留在解释阶段。其次,该学派构所构建的人格观多是推论性的,我们无法通过时间倒流发生去解释,因为缺少详实的资料,很可能会导致推论中间出现谬误。最后,进化心理学过于强调选择适应等自然条件的作用,缺少对复杂的人类社会中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的分析。

人本身就是如此复杂,人格亦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每种理论都只能很好地解释人格的某个侧面而非全部,进化心理学视角亦是如此。但是,站在进化心理学这个视角的人格观,无疑已经开阔了我们的视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人格体系。(作者单位:1.宁夏大学教育学院;2.前山小学)

参考文献:

[1] Wolf, M., & Weissing, F. J.(2012). Animal personalities: consequences for ecology and evolution.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27(8), 452-461.

第10篇

一、关于教材

必须要求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教材。目前,在物理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内,可以对现行物理教材进行一番加工改造,突出结构,强调对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此:

1. 建立高中物理的整体的知识和逻辑的结构和系统;同时建立各部分(力学、热学和分子物理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等)的子结构和子系统;以及各章、节的结构。并与学生的认知过程相适应。

2. 实验应包含在上述系统中,构成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同时应强调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改变传统的认为观察和实验是不依赖于理论的观点,改变那种认为实验方法的本质是完全离开理性的体系,单纯起着事实的裁判作用的观点。大家都知道,随着实验研究对象远离人们直观经验的领域,特别是现代物理学实验的发展,使人们愈来愈认识到实验与观察依赖于理论,实验所获得的认识实际上受制于仪器和实验设计中所包含的假设,是不可能摆脱理性思维的指导的。

3. 例题和习题的配制应包含在上述系统中,构成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是概念的形成和问题的解决。概念不仅是学科结构的最基本的要素,是“框架”的“交结点”,而且是思维的“细胞”。而问题的解决,即应用,正是结构中各部分之间联系的建立以及结构的发展所必需经过的阶段。这也就是思维的过程。统计表明,仅就中学生而言,掌握归纳推理的水平略优于掌握演绎推理的水平。实践中,我们也常常发现就多数学生而言,从自然现象和实验归纳出概念和规律,学生掌握较好,而运用概念和规律去解决问题则困难较大。这是由于演绎推理较之归纳推理可以通过更多种形式来表现,掌握起来也复杂些,因此,就需要有意识的多加指导和训练。按照提高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编写例题和习题,并加以适合的配量。这与“题海战术”是有本质区别的。当前,好的例题和习题(指符合我们这种要求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4. 关于物理学史的教育,也应从有利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加以组织。大家知道,从物理学发展史来看,“结构”是随着物理思想和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化而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适当地、完整地围绕某一部分物理知识(如力学)介绍这种发展,较之分散地介绍某一部分历史事实,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关于教法

1. 从有利于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出发,增强学习的目的性、方向性,应该让学生知道学习过程、思维过程、思维的形式和方法,以调动其自觉、主动性。只有自觉地遵循思维规律来进行思维,才能使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理、论证得法,具有抽象逻辑性,培养出深刻性的思维品质。这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

2. 按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的实质就是前述认知结构的“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学习的类型主要是“意义学习”,即在良好的教学条件下,学生理解符号所代表的知识,并能融会贯通,发展了智力,提高了能力。其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生的认知结构建立了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这是最有价值的学习。学习进行的方式主要是“接受学习”,即要学习的全部内容都是以定论的形式呈献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加以“内化”(即与原有知识有机结合),大量的知识和材料都要靠此获得。

3. 因材施教,开展课外活动,培养一些优秀学生。便他们不受思维定式的约束。大力培养他们的直觉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直觉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强调直觉思维是爱因斯坦科学观的一个重要特征。他说:“物理学家的最高使命是要得到那些普遍的基本定律,由此世界体系就能用单纯的演绎法建立起来。要得到这些定律,并没有逻辑的道路:只有通过那以对经验共鸣的理解为依据的直觉,才能得到这些定律。”探索就得用直觉思维:整体的、跳跃的、猜测的,以知识结构为根据的直接而迅速的认识。

三、关于教学过程的控制和评价是仍需研究的,在此只提出一点线索

1. 思维的智力品质研究是有客观指标的。我国一些心理学家,所进行的小学数学教改试验,即运用这一套指标。详情请见《思维发展心理学》朱智贤、林崇德著。

2. 教学过程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因此也是可以量化的。现代系统科学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产生式”理论,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把人的短时记忆的最小单位定为“组块”,多大是一个组块,不是固定不变的。一个数字、字、词、符号、成语、短语等都可以是一个组块。它的存贮时间需要0.5秒,而转化为长时记忆至少需8秒。掌握物理学科,首先要懂得物理语言,大脑中要有一套物理符号系统。即在长时记忆中要存贮一定数量的组块(信息)。仅有组块还不够,还必须把组块组成若干程序,形成产生式系统。一个产生式包括两部分:条件和动作。一定条件做出一定动作就是一个产生式。如:一个公式,一个定理就是一个产生式。组块必须按产生式组合才有意义,二者不可截然分开。普通教科书一章所传授的知识约有十几个产生式。掌握一间课程等于掌握几百个产生式。而获得物理学科那样的专业能力,就得掌握几千或几万个产生式。从时间上讲,一天学习5小时,1小时可以学习4―20组块,1个产生式。这就是相当于一课时的信息量。依此类推。

如果能仔细地将高中物理教材中必须掌握的组块和产生式统计出来,实行控制是有可能的。

第11篇

近年来,儿童文学之于语文教学的意义,重新被凸显出来。孙建国的新著――《儿童文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出版),正是当下儿童文学研究与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融合。

《儿童文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作为江苏省教育教学改革实验课题研究成果,被收入了教育部高校社科文库。整部论著的理论框架以儿童文学视野为依托,紧密联系小学语文教学,探讨语文教学与儿童文学的密切关系、语文教学中的儿童观、语文教学组织者的儿童文学学养等问题,实现了儿童文学对语文教学研究的一次较为成功的介入。

儿童文学有自身的理论言说空间,并与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儿童文学美学形成交叉。从儿童文学的研究向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层探触、融合,对于儿童文学教育而言,是具有实效性的。孙建国作为一个语文教育与儿童文学的跨界研究者,以交叉的视域,有机融合了上述学科的理论,给我们带来不小的惊喜。

该论著探讨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时,追本溯源,从1922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小学国语课程纲要》入手,步步展开,直到当代的新课程标准,脉络清晰,渊源尽现。尤其从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入手展开“弊病”的分析,是一种本源的探讨。语文教学不同历史时段呈现的现象,各种问题的症结,都源自于此,无论是片面追求工具性还是片面追求人文性,都将为实际语文教学带来偏颇;不能兼顾统一,弊病自然滋生。

心理学的介入给孙建国立论以科学根基。儿童文学是伴随“儿童”这个区别于“成人”的个体而从文学中独立出来的,心理学的理论有助于剖析差异背后的原因。曾经,发生认识论原理为儿童文学找到了接受之维三层次的根源,人类学的知识为儿童文学美学勾勒了儿童原始思维的面貌。论著中明确提出,“儿童的天性是快乐、自由、游戏”,语文教育要尊重儿童天性,要发掘儿童的“灵性”,守护儿童身上“本能的缪斯”;提到儿童阅读接受行为的特殊性――“偏重直观感受,易于情感投入,善于模糊解读,拙于鉴别评价”。当我们对“儿童”这样的个体施以教育影响、文学影响时,心理学理论的介入就显得甚为可贵。

探讨儿童文学的相关问题,必然绕不开“儿童观”的问题。在儿童文学作品进入语文教学环境、承载教育使命时,儿童观的问题会凸显出来。该论著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儿童观的生态意义”这一问题,直指语文教材编写中儿童观的缺失,冷静分析教材以成人的视角看待儿童,用名人、伟人的标准来要求儿童的“成人本位的儿童观”,甚至是“名人本位的儿童观”;并发人深省地提出,“一味地让学习来侵略一切,同样还是传统成人本位对儿童藐视的产物”。在论者的剖析下,我们看到,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的确是混淆了“完美”、“理想化的人”与“真实”、“大多数的人”;混淆了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学熏陶的概念。在这种状态背后,我们看到了文学、儿童、儿童文学的集体缺席,看到了成人对儿童进行的文化控制与霸权。

应该说,近年来关于儿童文学与语文教育的论著为数不少。但很多时候,二者虽然共处一书,却是“同戏不同台”,“你方唱罢我登场”,各自构成论著的一部分。这部《儿童文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则真正实现了针对语文教学主体的论述,儿童文学理论贯穿始终,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交相呼应。尤其是,著者以此为课题,牵头十个教学基地,联合教学第一线的优秀教师共同参与研究,获得了大量第一手的资料信息,也使论著获得了充分的实践指导意义。那些来自教学第一线的调查,如同为语文教学把脉,屡屡切中要害:阅读教学中偏重认知教育,冰冷肢解作品,老师惯于“强势引导”,导致学生在所谓的“正确答案”面前如履薄冰,举步维艰;课外阅读中,教师放任自流,学生阅读面狭小,与丰富的少儿出版物形成强烈反差;教师在教学上模式化、简单化,与儿童文学精神背道而驰……

应该说,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很多方面的确已经把住了语文教学缺失之脉,不少关于语文教学的论著也关注了相关问题,但遗憾的是,一到实际教学中,师生又被双双拽回了原貌。理论已经走向了前面,如何让它在实践中得到落实,是最为艰难的。在孙建国的著作中,我们可以读到针对每种语文教学内容的、具体的实践指导和教学范例。这源于课题组在教学第一线的砥砺与积累,也是这部著作最见效力的地方,它带给了我们一种践行的期待:让儿童文学与语文教育理论真正地走进并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之中,落户、生根、枝繁叶茂。

第12篇

目前,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普遍忽视了学生如何运用有效的技能和策略来指导阅读,去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也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方式。基于培养阅读心理和培训阅读策略的教学模式应该成为当前阅读教学改革的新趋势,本文将认知心理学引入到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在学习语言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法”受到更多的重视。

一、认知心理学的起源和基本观点

认知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它是以人类心理现象中的认识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思想、事件和事物是怎样在头脑中贮存和形成图式的。认知是指人类认识客观事物、获得知识的过程,包括知觉、记忆、言语、思维和问题解决等心理过程。

认知心理学把人对知识的获得看成是人对信息的输入、转换、存储和提取的过程,也就是个体主动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他们认为,语言、字符、图像、物体等都可以成为一种模式,因为它们都是由若干元素按照一定的关系集合在一起组成的,模式实质上是信息的一种组织形态,学习是把从外界客观事物获得的信息内化为其内部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所有的知识意义是通过内在表征过程主动建构出来的。表征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呈现和表达方式。

结合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来看待阅读,阅读也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模式识别过程,是学生以信息的接收、编码为基础,根据已有信息建构内部的心理表征进而获取心理意义的过程。人的阅读理解,是以表征的形式出现的,词、句只是信息的载体,而人的观念、认识和思想是在此基础之上的内心表征形成的结果。也就是说,人们在阅读时,感知的是字、词、句,而追求的却是内心表征的结果。

二、阅读活动的心理认知过程

(一)解码过程

指学生解开书面文字代码,了解其意义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把书面文字的视觉输入与个体已知的该字词视听形象(字形字音)相配合,从而直接从长时记忆中激活该字词意义。一是个体将阅读中遇到的生字词或词语单位,尝试发音,并根据语音和字形来激活自己长时记忆中储存的相应的词意。前者被称为“匹配”,后者被称为“再编码”,这一过程主要是陈述性知识在起作用。

(二)字面理解过程

指在陈述性知识基础作用下,结合词义规则,语法规则,语境规则等对词义和句子作出确切意义判断。如“白发三千尺”这一诗句,从常识来看,头发不可能有三千丈,在这里是夸张修辞规则的应用,作者以此来表现内心绵延不断的忧愁苦闷。这样告诉学生,理解就不会那么困难了。对于学生要理解这一事实,就需运用修辞规则这一程序知识来解释。正是这一知识的运用,最终使学生对整句诗实现了正确的理解,从而生成意义。

(三)推理性理解过程

指学生在前面两个过程的基础上,对阅读材料的意义有自己更为深入的理解,认知心理学将阅读中这一理解称作是“整合”,即将两个多个的观念联系在一起。它可能出现在复杂的句子中,也可能出现在句群甚至是语段之间。语文教学正是通过这一阅读分析,让学生懂得会话表达时的关联准则,进而训练学生掌握这种技能(程序性知识),迁移到自己的阅读写作、听说的言语活动中来,进而提高学生的言语水平。

(四)监控性理解过程

指学生在整个阅读过程中,都要运用自身的认知策略来调控阅读的活动过程。诸如学生对字词的解码方式,语感图式,采用的阅读速度,对自己阅读目的任务有无明确的认识,运用何种阅读方式(精读,略读),是否采用阅读技巧(如善于掌握关键字、词,寻找主题句等等)。一些认知心理学家将这一实用的宽泛的技能称之为阅读者的元认知,即个体在阅读过程中对自己认知过程及结果的认识与调控。

阅读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以上的四个过程也不能完全说明阅读理解的全部心理活动,但他们确实是阅读活动中的重要方面,是我们开展阅读教学的依据。

三、认知心理学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一)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阅读内容知识

认知心理学认为言语信息主要是以图式来表征的,它存在于个体的认知结构中。“图式”是我们头脑中的关于普通事件、客体与情景的一般知识结构。心理学家认为图式具有三个功能,影响我们对所呈现的信息的注意与解释;具有预测和推理作用;具有迁移作用。与语文阅读教学内容有关的图式实例,从来源看可概括为两大类,一是来自生活世界的实际生活图式;一是来自科学教育世界的书面文字材料的图式。因而语文教师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引导学生获取阅读内容知识:

1.学生应留心关注社会生活,以丰富直接经验。教材中的言语作品都是对生活的反映。如果学习者有自己直接的、相似的生活体验,有一定经验常识的积累,那么学习者阅读这一类材料的困难就小得多。在对《背影》一文中父子天伦深情的理解上,有过类似经历的学生理解比没有这种体验的学生要来得深刻,更有共鸣。从认知心理学来看,这是因为学生具有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图式,激活了自己记忆里的经验信息,所以便于自己理解文章内容。同样《背影》一文,懂得买桔子是扬州特有习俗的学习者理解文章内容会更深入。扬州人把“走运”说成“走局”,“局”与“橘”同音,所以亲朋好友送礼,橘子是必不可少的,送橘子就是希望亲友走好运。从这一民俗文化来看,父亲送儿子北上远行时,艰难地穿铁道爬月台的良苦用心就更易于体会了。

2.学生应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以丰富间接经验。课外阅读能使学习者获得更多的言语知识,文体知识和阅读方法的知识,还可获得生活知识、社会科学文化知识。“多读才会读”说的就是在读中积累言语信息获得阅读方法,掌握阅读技巧。前者属于陈述性知识,后两者属于基本技能和认知策略的程序性知识。这两类知识以图式的形式储存在学生认知结构中,对于其阅读非常重要。陈述性知识能促进阅读过程中字词的解码、词义的提取、语句的整合,还有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人们常说:“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从认知心理教学来解读,它所传达的就是阅读学习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阅读者离不开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二)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技能训练

阅读的技能最主要的是智慧技能(也称心智技能),其本质是应用概念和规则办事的能力。学习者需要借助概念和规则来指导自己的阅读活动。这里所述的“概念”指的是陈述性知识即言语信息,包括字词句篇等语文知识;规则指的是程序性知识即语法规则、修辞规则、逻辑规则、表达方式规则、语体文体规则、语用规则。学生只有充分了解并运用这些规则,才可能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掌握阅读技能,形成阅读能力。

前面我们在阐述“阅读活动的心理认知过程”时,将阅读活动分成四个子过程,其中字面理解过程和推论性理解过程实际上就是运用这些规则去把握文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广泛地对学生按照阅读技能形成的规律开展上述规则的学习,辅之以必要的训练。

1.在阅读教学中应注意呈现关于“规则”的知识给学生。语文阅读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文章是如何表达出来的,理解文章的内容接受其信息是目的之一但不是根本。教材中的篇章一般都会涉及上述规则。语法规则主要体现在句子的教学中。修辞方法规则体现在句子句群上外,有时是在整个篇章段落上;逻辑形式规则、表达方式规则、语体文体规则、语用规则更多地是体现在段落篇章上。在实践教学中,这些规则知识可以随着阅读教学逐步展开,根据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要分阶段呈现。

2.教学中要通过科学的方式,指导学生开展对“规则”的应用性训练。

这种训练应一项一项地进行,逐步综合,最后达到对整个阅读技能的掌握。首先,开展词语理解的训练,逐步过渡到理解句意段意和文章结构。如果说阅读技能的训练是一个综合系统的话,那么这种分项训练组成该系统的子技能训练。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当人准备执行一项复杂的认知技能的时候,如果对构成该技能的分技能尚未把握或达到自动化,要成功顺利地执行整个技能是不可能的。我们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就应该贯彻这一思想。阅读训练应是一个有序建构的过程,由单一到多元,由简单到复杂。

(三)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认知策略训练

阅读认知策略也就是阅读学习方法,是学习者在阅读实践过程中不断习得又不断发展的认知结构。我们在前面提到的阅读过程中的理解监控这一子过程指的就是学习者为了有效地达到自己阅读学习目标而采用的一种自我调控的学习策略。学习论讲学习条件分为必要条件和支持性条件,学习者的阅读认知策略是支持性条件,它能帮助阅读者更有效地开展阅读。

关于语文阅读的认知策略主要包括,从方式上分朗读与默读,精读与略读,速读与复读,操作方法上有搜索关键字、确定中心句、主题句、中心段等等。传统阅读方式中的圈点勾画,就是一种有益的方法。在阅读过程中适当地对一些重点词句段进行标注,有利于把握阅读材料的信息量,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应该指出,这种阅读策略的获得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的是学生在经验中自发习得的,有的是靠教师的指导式的教学获得的。无论通过何种方式,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心理成熟程度及认知结构,不能以一当十。否则阅读学习策略的教学就会适得其反。

阅读对学生言语能力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语文教学的困境恰好体现在阅读教学中。因此,语文教学要科学化,高效化,要应对素质教育的要求,阅读教学是突破口。在阅读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对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更深入的探索,提高教学质量,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张必隐.阅读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3]顾黄初.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晁文丰.关于快速阅读教学的若干建议[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1994,(01).

[5]仇定荣.阅读教学应关注的过程[J].语文天地,2005,(12).

[6]李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6,(11).

[7]杨文婷.图式与阅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4).

[8]王小明.图式理论与句子教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