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城市设计分析

城市设计分析

时间:2024-04-18 09:59: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市设计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城市设计分析

第1篇

【关键词】城市道路改造;城市设计;道路景观

【 abstract 】 at present our country many large and medium-sized cities are faced with many of the old road reconstruction. This paper takes shenzhen west road sha river as an example, the old road reconstruction of urban design content analysis, combined with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of urban design related theory in the old road reconstruction of the theory instruction function make the preliminary discussion.

【 key words 】 city road modification; Urban design; Road landscape

中图分类号:U412.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概述

在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道路设计除了满足道路的交通功能与技术要求之外,还必须重视研究如何使城市道路成为观赏城市景观的良好场所,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因此,要从城市的自然景观、沿线用地布局、人文环境等条件出发,对道路的线形、横纵断面、交叉口处理、道路绿化、道路空间尺度和界面、路面铺装等城市道路设计要素进行细致考虑。

深圳市沙河西路起于深圳湾口岸,终点至白芒检查站,与宝安松白路相接,全长约14.78km,双向6车道。主要承担沿线后海、深圳湾、科技园、西丽等片区以及与宝安石岩、光明等地区的快速交通联系,同时,对西部通道口岸中短距离客运交通进行快速转换和疏散。《深圳市南山区分区规划》已将沙河西路的道路等级由城市主干道提升为快速路,同时也是《深圳市南山区分区规划》确立的南山南北发展主骨架之一、产业特色走廊、南山景观次轴线之一,所以,沙河西路改造项目应根据城市用地布局、沿线建筑,结合旧路改造设计考虑其中相关的城市设计内容,并提出相应的道路改造设计要求。

2 道路交通空间环境的城市设计解读

城市道路交通不仅仅担负着通道的职能,在体现城市环境个性、组织城市空间环境和城市生活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道路交通设施本身也是重要的城市景观。城市设计从更高更广更综合的立场出发,对城市道路交通空间环境形成了系统全面的认识,既考虑交通功能,同时注重对道路交通景观特色与城市环境意象的创造,这一认识无疑有利于形成结构清晰、舒适宜人、丰富多彩的城市环境。道路是城市形象的第一要素,也是形成道路空间、景观的本体性要素。道路的特征、方向性、连续性、韵律与节奏、道路线型的配合及断面形式特点构成了这一要素的基本内涵。在城市景观中,道路交通空间环境是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

3工程实例分析

3.1道路线形设计

城市道路的选线应充分考虑地形条件,顺应山丘、河湖,自然起伏弯曲,力争营造良好的行驶视觉效果。沙河西路工程在道路平面设计上,充分对自然条件进行了利用,如在大冲村东侧,利用弯道将道路与河道分离,形成滨河公园,取得了良好的园林景观效果,很好地适应了自然地形地貌。本次改造项目将沿用原沙河西路平面线形,同时考虑到沿线土地利用现状,维持原道路纵断面设计。

图1现状道路线形

3.2横断面设计

根据现场踏勘,横断面设置可按滨海大道-深南大道、深南大道-松坪山、松坪山-留仙大道、留仙大道-九祥岭、九祥岭-白芒联检站五个沿线区间进行设计。其中滨海大道-深南大道、深南大道-松坪山路段道路与市高新区南区、北区相邻,现状道路已按快速路标准设置辅道,并且设置了与人行道在不同标高层的亲水平台,充分利用了大沙河的水体,加之相当规模的道路绿化景观,已丰富了城市景观,设计在上述两路段均按现状保留考虑。本文主要针对松坪山以北至白芒联检站路段加以说明。

1)松坪山-留仙大道

松坪山-留仙大道沿线土地利用有仓储、工业、商业、居住用地,建筑立面无统一风格且新旧不一,以多层建筑为主。沙河西路在这一路段内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规划红线45m。在本次改造项目中,将按快速路标准设置断面,同时结合珠光路口以北大沙河河道向东北方偏移的实际情况,在松坪山-珠光路口路段内延续松坪山以南的单侧辅道断面不对称设置,在珠光路口北为标准快速路四幅路断面设置,并在珠光路口处设置人行天桥。

图2步行道铺装 图3步行空间

在这一路段内,珠光路口至留仙大道沿街的商业较为发达,商业建筑外立面形式较为新颖并且统一色调为浅灰色,建筑功能以办公、商住为主。建筑后退道路红线距离阶梯式变换,利用这一变化恰好营造了一收一放的空间围合感,地面铺装采用广场铺装形式,并配有花坛,加之人行道外侧15m宽绿化带的隔离,形成了颇具商业步行街的空间环境氛围。按快速路标准四幅路断面的形式改造后,这一绿化带的宽度将被减少到5m左右,局部甚至需要牺牲一些步行空间的宽度。为保持现已形成的良好步行空间环境,应在改造后的路侧绿化带种植围合感强的灌木及遮荫、降噪效果好的乔木,并力争构建多层次、多色彩的绿化景观。

2)留仙大道-九祥岭

留仙大道-九祥岭沿线西侧土地利用以居住用地为主,两侧沿街建筑立面经统一风格设计改造,均为多层坡屋顶形式,以淡黄色、浅褐色为外立面主色调。现状留仙大道以北至九祥岭,沙河西路为三幅路断面形式,规划道路红线宽60m。在本次改造项目中将标准快速路四幅路断面设置,该路段内支路开口较多,辅道的设置将很好地起到集散周边交通的作用。同时因两侧均为居住用地,应考虑到快路改造后车辆噪音对沿街居民的干扰,如因用地所限无法满足住宅建筑后退快速路红线15m的间距要求,在完善道路绿化的同时应在道路红线一侧设置必要的隔音设施。

道路线位的不可更改性与周边用地开发建设的成熟,使的改造项目应从道路附属设施上多做文章去尽可能地减小矛盾的负面效应。对于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绿化方式的确定、相应隔音设施的设置等都是减少对现有商业、居住环境影响的手段,同时增设和利用现有立体人行过街设施,不至于因道路等级的提升而削弱沿线居民对向出行的步行交通需求。在道路等级提升后,成功的改造项目不仅仅是带来周边地区可达性的变化,也应该体现在对城市景观的促进以及对现有社区结构的尊重。

3)九祥岭-白芒联检站

九祥岭以北直至白芒村,沙河西路与西丽水库、荔枝世界度假村等生态控制区用地(西丽水库为一级水源保护区)相邻,用地性质导致此类地区的交通出行需求量较小。该路段以通过通为主导,现状沙河西路断面呈现出公路断面形式,为两幅路双向六车道加硬路肩设置。在这一路段的横断面改造形式,应充分尊重现状,利用现有断面予以完善,并在与水库水源相邻路段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工程措施,并禁止运输剧毒物品的车辆通过。规划道路红线宽度75m,双向8车道,两侧设置19.75m的绿化带。在该路段不宜设置机动车出入口,路段应形成以车行为主导大尺寸线型景观界面,以体现自然风光特色为主。

4)道路横断面示意

3.3交叉口设计

交叉口作为一个场所空间,其场所的空间(由各种自然、物理设施所构成的三维组织)与场所的性格(由这些自然、物理设施所形成的氛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改善和美化环境,突出城市和地区的个性和特色,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增添城市的魅力。

沙河西路由南至北分别与滨海大道、白石路、深南大道、北环大道、广深高速、南坪快速路(二期)、龙珠大道、留仙大道八条东西向主干道等级以上道路相交。现状共有沙河-滨海、深南、北环三处互通式立交,沙河-广深为分离式立交;与白石路交汇处按规划预留修建立交,为喇叭型立交;与南坪快速路(二期)为互通式立交;与龙珠大道现状为平交路口,规划为互通立交;与留仙大道为平交路口,在地铁5号线修建期间,该路口重新进行了渠化改造。现状立交范围的绿化种植较为完善,形成了立交节点独有的城市景观要素。

3.4道路绿化设计

道路绿化设计是把道路变成城市的标志性道路或旅游风景点的重要措施之一,类似于本次沙河西路这种干线性干道的绿化应结合其横断面和沿线自然条件的变化、土地开发利用的不同分段去塑造不同的道路绿化景观。可根据前文给出的几种断面形式具体考虑,自滨海大道-珠光路口路段应充分利用与大沙河相邻的线位条件,营造良好的滨河道路绿化景观;珠光路口-九祥岭路段则应该丰富各分隔带、路侧绿化带的绿化种植,减少快速交通流对沿线居住、商业的干扰;九祥岭-白芒联检站路段则应在规划19.75m的路侧绿化带中运用不同叶色、花色、树型、树种的选用以及草坪、修剪树篱、整型灌木、垂直绿化、大小乔木的搭配使绿化丰富多彩,并可在路侧绿化带中种植隔离林,以形成相对独立的行驶环境。

3.5人行道铺装设计

现状沙河西路人行道砖均为混凝土原色正方形,亲水步行道为彩色方砖并形成波浪花纹的图案。在松坪山-珠光路口路段可考虑延续松坪山以南人行道砖的材料与图案,但原路侧绿化带中设置的步行道道砖建议更换为防滑效果好的机制透水砖;珠光路口至九祥岭路段现已利用建筑后退距离形成了步行空间,沿街商业建筑门前人行道转为机制透水转,采用为广场铺装图案,建议该路段改造人行道转选用亚黑色透水砖横向铺设,形成商业建筑门前步行空间的延续感。

3.6人行天桥设计

图4现状松坪山、九祥岭处人行天桥

现状沙河西路沿线共设有三处人行天桥,分别位于大冲、松坪山、九祥岭。

整体上统一于简洁的桥梁形式,造型都较为新颖,均为钢结构桥梁,给人以通透

的视觉感观,很好地呼应了大沙河沿岸的空间环境。拟在龙珠路口增加的人行天桥与大沙河、塘朗山相邻,又是西丽街道办商业较为发达的路段,应充分考虑现状沿线桥梁的一致风格与周边环境,仍要体现出现代、简洁的桥梁设计风格。

4结语

将城市设计的理念与城市旧路改造相结合,作为一种设计思想,在国内部分城市已得到了运用。从实际效果来看,实施道路上的道路使用者,尤其是行人与非机动车等交通弱者,其通行环境均得到了明显改善,通行权利也得到了保证,实现了交通的安全、通畅、便捷及城市环境美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熊明等,城市设计学――理论框架.应用纲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

2.凯文・林奇,城市意象,华夏出版社,2001年

3.徐思淑 周文华,城市设计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年

4.张玉芬,道路交通环境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

5.任福田,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

第2篇

关键词:规划管理;城市设计;城市建筑

一、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大多数城市的发展将重心放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忽略了城市设计的重要性,导致现阶段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发展与国家和城市的发展需求不一致。从而引发社会上各种问题。

二、对城市设计中城市建筑的理解

1、城市设计的概念

根据城市发展和建设方针、经济技术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计划、区域规划,以及城市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和建设条件,布置城市体系;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布局;统一规划、合理利用城市土地;综合部署城市经济、文化、基础设施等各项建设,保证城市有秩序地、协调地发展,使城市的发展建设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城市规划设计是一个过程。它依据城市发展目标和对城市的整体研究,通过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预期安排,制定城市发展的行动纲领。通过城市建设活动改造城市的空间状况,以引导城市有序发展。

2、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的要求

城市规划在对建筑设计方面的要求体现在两点,其一是建筑设计要与城市规划进行有效呼应,在风格和布局上要与整个城市规划风格相一致。其二也是相对重要的一点,城市规划的详细规划中控制性规划的要求更为具体,尤其对于建筑设计中场地设计具有直接的影响。这些方面的要求主要具体包括,对用地性质以及范围方面的控制,表现在容积率和建筑覆盖率还有就是绿化覆盖率、建筑物高度设定方面,这些方面的要求会对场地设计方面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三、城市设计的要素

作为城市设计研究理论,都是经过对传统城市空间以及近现代城市空间发展变迁的研究分析之后,提出的城市设计分析方法,视角不同,思想各异,但综合归纳之后,有助于我们建立一种整体性的城市设计方法。

1、建筑形式和体量

建筑物是城市形体环境中最主要的决定性因素,从城市设计角度来审视建筑,首先关注的是建筑体量,即其高低、大小、形状等;其次是建筑形式,即其风格、色彩、材料和质感等。通过从城市整体空间的角度分析和论证,对每一个个体建筑提出容积率、建筑密度、空地率、建筑高度、色彩和环境影响等几个方面的控制要求,此作为管理建筑设计的依据。可见,这是比较具体的城市设计问题,对这些内容设计与控制主要通过城市设计导则的形式来实现。

2、土地使用

土地使用不仅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土地使用决定了城市空间的二度基面。土地使用功能布局的合理与否,及其开发强度、交通流线组织,都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效率和环境质量。在城市设计阶段,对土地使用主要考虑4个方面:开发强度和土地使用的经济性、保护自然与生态环境、有利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及人口密度的控制。土地使用设计过程有3个步骤:根据基本目标和预先的分析研究,建立土地设计的特定目标;为所需要的土地使用建立特定标准,特别应注意实施的可行性和使用的充分性;依据目标和标准确定土地使用格局。在城市设计中,土地使用还应从环境使用者的行为心理、空间感受、交通等方面分析,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来确定建筑用地、道路广场用地、绿化用地等。现代城市土地使用的趋势是综合化,目的是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促进城市空间24h保持活力。

3、开放空间

开放空间也称公共空间或开敞空间,主要包括街道、广场、公共绿地、河流以及建筑物之间的公共外部空间,它与城市中的建筑实体是相辅相成、阴阳互补的。大多数开放空间是为了满足某种功能而以空间体系存在,因此它有连续性的特征。在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公共空间还被认为是城市环境的附属品,是城市美化的一种手段。但是,公共空间的设计、研究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些公共空间的设计偏重于形式,忽视其使用性质、使用者和环境条件的要求,甚至出现了一些为开发商炫耀和为政府官员歌功颂德的展示品。

4、使用活动

人们的行为是在实际环境中发生的,人们的心理又可能寻求适合自己要求的不同环境。使用活动或活动支持和允许这些活动发生的形体环境条件是相互影响利补充的两个方面。高质量的形体环境条件能吸引人们的使用,在这里人人都是演员也都是观众,丰富多彩、兼容并蓄的活动支持能使环境史活跃、更有生命力。可见,使用活力十足的城市设计元素。目前,活动支持已成为评价城市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城市设计师对城市的交通与停车布局、步行系统的设计、标识与标牌的布置的掌握将有助于确定公共空间尺寸和环境景观元素的布置。

5、交通与停车

城市交通与停车问题在现代城市中越来越突出,城市交通的组织以及路边的停车场等等的布局与设计形成城市的空间骨架,对城市的运行效率产生影响。因此,城市交通与停车是城市设计学科的另一条主线。德国学者普林茨运用图解方式,研究了停车的方式与城市设计的关系。通过规划合理安排布局空间和时间,以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协调可供利用的公共空间,避免产生新的冲突,来实现不同的设计目标。

四、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有两重:互为独立又不可分割。城市规划设计这个概念由来已久,只是近些年才被我们所熟悉。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我国需要大力加强这一学科的完善与发展,城市的发展与规划与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都学科都息息相关,但是又与他们相会独立。通过城市的规划设计来解决整个城市的线与面的问题,我们通常所说的建筑设计是在城市规划这个大前提下根据客户需要和整个城市的布局风格进行建筑物的空间形式以及风格构造、材料做法等,建筑设计也是相对独立的处理这城市中的点与面的问题。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又存在着统一性,那就是城市规划要通过建筑设计来实现其对城市的设计表现。还有一个不一样的关系,城市规划是由城市行政来对其进行规划设计的,而建筑设计偏重于市场商业一下。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是相辅相成的,从实际的操作方面来分析,他们之间是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城市的空间景观最终还要落实到建筑设计上来。

1、科学对待城市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是一种设计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健康发展进程的社会实践,在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类型。城市规划设计内容日趋综合,从单纯注重形态的设计发展到综合设计。要注重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色彩、造型、材料、空间等。一个城市建设的好坏与城市规划设计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在我国一般一个城市规划设计经批准后,要执行10年以上。

2、建筑设计服从城市规划设计

对于建筑设计师来说,要根据城市规划设计的大环境,综合考虑开发地盘红线内的小环境。不仅要追求建筑创作的繁荣,建筑设计的新、奇、特,而且要考虑建筑物所处的环境。使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相适宜,达到完美的结合。

3、建立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

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应该组织一些专家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评审,在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决策时,应关注其是否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决策制度,把握正的价值取向。

五、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城市规划设计尚且存在很多不足,这不但使我们的城市缺乏特色,更是对我们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浪费。要知道,良好的城市规划管理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城市设计者作为城市发展的“导航员”,一定要使我们的城市规划设计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之上,借鉴吸收其他学科的科研成果,根据城市当地具体实际情况,设计确定适合城市长远发展的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王建国 费移山:《城市设计的整体性理论》,《城市规划》,2002年11期

[2]刘鸿尧:《城市快速发展时期的城市设计》,《规划师》,2002年02期

第3篇

关键词:城市滨水景观;环境因素;景观设计

1概述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是指在城市化进程建设过程中,城市政府着重于城市环境建设,结合西方先进的设计理论和我国实际的设计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进行城市美化建设。城市中的水系代表了城市整体的文明,渲染了城市的活力。城市滨水区域建设具有较大的综合价值,主要包括生态价值、实用功能价值和景观价值。

2我国滨水景观设计面临的问题

2.1缺失生态文化要素

现阶段,我国的滨水景观设计存在较大的失误,许多景观都采取硬质铺地,破坏了已有的生态系统物种,且未考虑资源循环利用和城市生态系统,破坏了城市滨水景观的生态平衡。同时,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过于追求平面效果,过度依赖西方的景观设计理论,破坏了城市内部的文化命脉,无法体现城市特色。

2.2设计缺乏公众参与

目前,我国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缺乏公众的参与或者参与度不够。设计师设计缺乏不同人群的调研,设计思想具有个体性,这使得在设计初期就出现偏差。同时,方案完成后,设计师并没有调查研究景观使用者的具体体验。这些情况都会使得滨水景观设计无法满足公众需要,无法实现城市景观的功能。2.3缺乏小水系设计精品我国现阶段众多小水系滨水景观比较简单,只能满足防洪需要,并未实现景观的功能,不满足唯美的设计宗旨。因此,设计人员结合防洪功能和亲水性设计,充分考虑实际景观的地理条件,将景观平台设计立体化,满足水位动态变化的要求,最终满足防洪需要,为人们提供唯美的景观。

3改善现阶段滨水景观设计的对策

3.1以生态、共享为原则

滨水景观是内陆城市和水体的交汇处。设计人员在设计滨水景观设计时,注重发挥水域的边缘效应,结合多样的物种设计出唯美的景观。在实现防洪的基础之上,尽量维护场地原有的生态物种和自然风貌,改良场地景观以满足城市居民的审美需要。此外,设计者融合组织设计场地水质和城市水质,有效保证水系系统的稳定性和系统性。最后,设计者需要在设计滨水景观中,借鉴国外先进的景观设计理论,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以生态和共享为准则,设计出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滨水景观。

3.2迎合水系城市规划建设

现阶段,我国的滨水城市主要以水发展,城市规划人员必须以水系设计为主,具体地规划设计城市。同时,城市设计人员必须在保护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然景色为城市添彩,给市民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此外,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和规划时,充分把握建筑整体轮廓线与周围山水的呼应,重点把握建筑物的密度和层高,严格控制滨水岸线和建筑物的距离,使水体和城市内陆浑然一体,最终为促进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3.3建立并健全评价机制

对滨水景观的评价是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至关重要个环节。主要以主观评价的介入为主,增加公众对滨水景观设计的参与度,通过综合性评价了解公众和滨水景观之间的价值需要,将此作为城市设计的重要依据。而建立健全评价机制,从心理模式具体划分为满意度评价、喜爱度评价和景观舒适评价;从认知模式具体划分为滨水景观意象评价、空间使用方式评价和景观审美评价。

3.4注重景观环境因素的影响

景观环境因素主要有地理环境、人文景观和人工设施3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因素,设计者可以详细分析具体区域的设计因素,充分展现滨水城市特色和发展。针对人工设施因素,主要注重设计具有合适的尺度和亲水性,体现城市水系文化脉络,通过开发水上活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营造文化水体风景线。

4小结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滨水景观已经成为城市特色的具体体现,展示出城市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文化脉络。因而,城市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相关滨水景观的设计,设计者注重景观环境因素的影响,以生态和唯美为设计准则,迎合水系城市建设规划,建立并健全我国的景观评价机制,实现城市整体景观水平的全面提升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作者:完美静 单位:浦口区人民政府星甸街道办事处

参考文献:

1徐梦龙.浅析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与文化元素的关系———以上海市南翔镇横沥河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为例[J].城市建筑,2015(12)

第4篇

关键词:道路;交叉口;景观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6-0052-03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等级城市道路已遍及全国。近几年,城市道路随着城市车辆的剧增、城市人口强大的流动性,已成为人们重要的户外活动空间。社会生活的全方位发展对城市道路的要求有了更高的标准。作为城市环境美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城市道路上良好的景观设计日益显得重要的,它必须同时满足人、车、环境景观的综合要求,将人、车、路、建筑及周围环境构成和谐安全的整体,让它们成为一幅动、静相宜的风景画。近年,交通部实施的GBM(公路标准化和美化)工程,标志着我国道路综合管理体系已开始重视道路上的景观设计问题。然而,城市道路中的平面交叉口空间通常被认为是附属的城市交通空间,并未列入道路景观设计范畴,其原因是因为城市道路交叉口的建设、维护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着许多缺乏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审批实施管理程序,而道路学在专业范畴上的限制又往往造成了在交叉口建设实践中无法完成其景观方面的设计考虑。

而作为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道路上的重要节点,道路平面交叉口的景观设计是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完整性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点。其体态特征决定了城市道路交叉口可以在围绕道口的人、车通行的特点的同时形成固定的景观设计点。如将景观点与路口的环形的安全岛、车行环岛等相结合。这些地方因具有一定的场地优势,不但可以作绿化处理,还可以加入城市雕塑、景观、喷泉等具体处理形式。从某种程度上说,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置的景观造型所形成的视觉效果和美化作用往往都大于单纯的道路绿化,是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特色的一个有效载体,是展示城市面貌和形象的大师。因此,对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景观建设方法进行研究意义重大。

2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景观设计的意义

2.1 作为道路功能的补充

道路交叉口作为路段的起点和终点,在道路的整个功能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合理的设计交叉路口的绿化、景观布置不但是提高交叉路口的美感和识别性,展示路段文化、城市文化的特色,还是有效的形成通行引流,进一步促进车流通畅的重要手段。

城市干道和公共广场通常与交叉口相结合,是形成城市道路格局及空间体系的重要构架,使城市公共空间体系具有规整、清晰的结构。交叉口与雕塑、喷泉、绿化等景观的结合往往成为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它能使一个区域获得统一感,有助于使城市的每一部分空间都有机地包容于城市整体道路秩序中。

2.2 体现城市的地域性特色

作为分割道路的节点,交叉路口的景观能通过有效的设计策划去反映城市特色和地域性文化特色。与普通的道路绿化只能以浏览的感受方式不同,道路交叉口景观可以让人们有相对较长时间的停留欣赏。因此,交叉路口就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城市文化和特征的静态展示场。在交叉口的开阔区域设置反映地域特色的主题景观、植物,公共设施等,可以很好的补充由于功能上的需要而在美观上相对趋同的道路景观。

交叉路口所形成的点状景观应与沿途空间景观环境相协调,要综合考虑周边建筑、地区特性、日照等原有环境的影响。

2.3 作为城市形象展示的窗口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景观设计还是市政府对城市整体形象策划展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每一条道路进行个性化的命名、景观、绿化的设计策划,能够使城市的整体形象形成局部的特色定位,也更能凸显道路的个体特色。

3 光谷大道景观现状分析

(1)光谷大道主道位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内,是武汉光谷最长的一条南北大动脉,其北段从珞喻路至武黄公路,南面过三环线,到达藏龙岛。道路两侧大型科技园、高科企业、外资企业、高校林立,是武汉发展高新产业、引进发展资金的一条重要的形象大道。其基础服务设施比较健全,道路交通环境中除了考虑交通的需求,兼顾道路两侧各种设施的建设,如交通标志物、指示牌和垃圾桶等的设计,都具有整体规划和明确的指导思想,总体来说整体效果不错。光谷大道上的绿化设计虽然有一定的系统性、整体性,但是整个道路景观缺乏特色。而且,对于武汉市城市文化内涵的展示不够,道路主题性景观缺乏,整体感觉整条大道特色不足,没有全面展示出武汉城市发展的面貌。

(2)光谷大道两侧的绿化系统比较健全,但绿化缺少层次,颜色不够丰富,容易使通过道路的司机和行人产生视觉疲劳。在绿化设计手法上,其植物的选择除了对乔木和灌木两个层次考虑之外,对于中间层次的植物也有一定的考虑,但是形式比较单一,趋同性比较严重。道路景观的设计造型过于简单,缺少变化,很难形成复杂层次植物景观,也就无法凸显特色。

(3)光谷大道上有几十个平面交叉口,其中比较大的有:三环线交叉口、高新六路交叉口、南湖大道交叉口、雄楚大道交叉口等。但这几条主要干道的平面交叉点的设计都比较简单,无法明确体现道路特色和武汉城市的地域性文化特色。与其它的大中型城市道路上的景观形式有很多的雷同之处。作为武汉城市面貌的主要体现者,光谷大道上的交叉路口的景观设计相对比较简单,没有体现出武汉的地方特色。

4 道路平面交叉口景观设计分析

4.1 分析平面交叉节点的类型

第5篇

关键词: 城市设计 宽窄巷子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0导语: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老式街道,之间的45个清末民初风格的四合院落群以及兼具艺术与文化底蕴的花园洋楼组成。它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的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在当今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如何较好地处理历史与发展的关系,此案给了好的范例。

1.宽窄巷子改造工程

1.1历史背景

1682年,成都驻防八旗军,清政府修建只供八旗兵及其家属们居住的“满城”。成都的满城始建于1718年,以将军衙门为中心,南起君平街和小南街,北抵八宝街和小北街,东至东城根街,西及同仁路,面积约十里。俯看满城,它的主要街道的布局极像一条巨大的蜈蚣,其中,宽巷子窄巷子就是长顺街这条蜈蚣东向的两只脚,当时被分别称为“兴仁胡同”和“太平胡同”,直到民国初年,才被“宽窄巷子”所取代,并一直沿用至今。

1.2宽窄巷子改造工程

由于年久失修加上时代的影响与摧残,宽窄巷子残破不已。2003年下半年,宽窄巷子历史文化区改造动工。核心区内本着“只迁不拆”的实施原则,即采用产权买断、调换等方式,获取该区域内所有房屋产权,并外迁原所有人和使用人。该区域内近 40%的建筑将要保留,对它们将采取修缮的方式,按照原有的特征进行修复,并完善内部设施。

2008年6月,改造工程竣工。改造后的宽巷子、窄巷子,其旧有的单一居住功能向以“文化、商业、旅游”为核心的功能转变,设置一些区域展示古老艺术和文化,如蜀绣、蜀锦、竹编及漆器艺等;修建了一些特色的纪念馆、旧时的画馆、文馆、茶馆、戏馆等,并且邀请一些顶级艺术家以及文化名人来这里从事创作。院落文化共分为三个主题。宽巷子是“闲生活”区,窄巷子是“慢生活”区,井巷子是“新生活”区。

2.城市设计分析

2.1 建筑形态

宽窄巷子的建筑整体为清代民居风格:深宅大院,黄杨木雕花门窗精巧雅致,古香古色,有的宅院楼梯是花梨木的。建筑物大都控制在1层,少数两层,有天井,为的是保持原址的风格风貌。即便是洋楼或中西合璧风格的院落,也是尽可能恢复当年的建筑风韵。

宽巷子中的宅院“恺庐”,整个宅门的造形既潇洒又不失庄严。解放前夕的“恺庐”是刘文辉部下、川西电台台长陈希和的私宅。

宽巷子37号现是九一堂,是宽窄巷子内最有形式感的餐厅,戏剧化的装饰充满老式的华丽感五进院落的古建筑群,以第三进院中央戏台为核心,南北为中轴线,左右对称分布,纵跨宽、窄两巷,面积近1200平方米。

窄巷子27号为一幢两层小洋楼。 耸立的洋楼与拱起的窗户,慵懒的下午茶时光是窄巷子慢生活的一个典范。

所有建筑组合出的整体风格统一,青灰色调,引人怀念。“整旧如旧”的改造原则维持和恢复了清式民居四合院落群以及兼具艺术与文化底蕴的花园洋楼组群,让原本破旧的街区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2.2 土地使用

宽窄巷子的核心保护区域容积率控制在1.1-1.2,周边协调区域容积率控制在1.5-2.0。巷子两旁的建筑基本改善和恢复至原有尺度做商用,整体开发强度较低,保持了历史街区的文化氛围。

2.3空间整合

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巷子平行,东西文化广场的景观节点聚散人流,改造后的宽窄巷子轴线清晰,辨识度相当高。周边风貌协调区轴线的明确与疏通增强了内部空间的流通性。

由于改造前就有对建筑高度的控制,因此,保护区与周边的城市建筑的天际线视图差异度极高,突出了历史保护区的传统地位;而巷子内的建筑整体高度变化又统一,主要三条巷子D/H比值在1-2,视野开阔度较好同时能近距离欣赏建筑细部;相接的过道D/H比在0.25-0.5,空间封闭感强,让人追忆过去;这样的空间变化带来无穷的游览乐趣。

2.4 步行街

宽窄巷子由3条步行街组成,且中间用通道连通,实现了人气、商气的互动。在宽窄巷子两端分别设置了东广场和西广场。步行街长约400米,宽巷子以6-7米居多,窄巷子4米,街巷距离适宜聚集人气。

2.5道路交通与停车

宽窄巷子地上建筑面积33000m2,地下停车场11000m2。在旧址上改建出新的地下空间。

2.6保护与改造

建筑风貌分类 分类描述 保护措施

一 保护完好的历史建筑,总共7243m2 保护

二 部分构件破坏的历史建筑;格局模糊,但重要构件完好,共2206m2 保护,改善

三 较大损坏 恢复

四 质量一般的传统风貌现代建筑 整治

五 影响风貌的现代建筑 更新

六 违章搭建建筑

2.7 节点与标志

主要入口及节点,设置了青砖设计感的标志,引人注目;特色怀旧文化墙引人入胜,各式各样的店标为其注入了更多乐趣。

3.结语

宽窄巷子改造工程在建筑上保留了传统四川民居的特色,同时融合外来文化影响形成的民居结构形态和特点,在功能上恢复了少城作为成都城市文化商业母体的原始功能。里面的一砖一瓦,每个院落的格局,都体现其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典范。

城市要发展,就会有新的建筑产生,文脉可以让我们不时从传统化、地方化、民间化的内容和形式中找到自己文化的亮点。其实,在当今发展的大城市大都市里,传统的生活形态从来没有消亡,文脉与重构给予它们的只是合理的变化和延续,留给我们的是更多的思索与启示。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现代城市;建筑行业;燃气管道;优化设计

房屋建筑施工暗埋天然气管道的优化设计,从城市燃气管道的方法到观点,强调其地位和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燃气管道在优化设计方面也展现出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单就我国目前关于室内还是主要以明敷埋设的方式进行燃气管道设计,而且其外部构造已经受影响其室内美观效果和使用效果。而且像这样的很多问题在今后的燃气管道设计中都有可能发生,因此,今天的城市天然气管道优化工作将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优化设计分析现代城市燃气管道

现代城市燃气管道系统不仅是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重要关系和现代城市发展的标志,影响着城镇居民在日常中的生活。城市燃气管道的现代的设计,在很多情况下,下列组件是必需的构成部分:

(1),高压、中压、低压天然气管道网络三种不同的档次;

(2),稳压调压室位置燃气输配泵站及中转站,或称重站;

(3),储气加油站;

(4),电子计算中心及自动化设备电讯。

我国高压天然气输送管道,在一般的分类,必须根据输气压力在这方面的管道设计,分级主要包括:高压B燃气管道的压强在1.6MPa至2.4MPa之间,B燃气管道的压强在1.6MPa至2.4MPa之间,次高压A燃气管道的压强在0.8MPa至1.6MPa之间,次高压B燃气管道的压强在0.4MPa至0.8MPa之间,中压A燃气管道的压强在0.2MPa至0.4MPa之间,中压B燃气管道的压强在0.01MPa至0.2MPa之间,以及小于O.01MPa的低压燃气管道等。

城市天然气管道网的设计模式为介质压力管道网络相结合的气体管道系统,根据我国在此方面发展的速度,采用地板稳压器系统,有效地提高了工期质量以及保证了供气效率。

设计公司城市燃气管道,有两个问题,即主要问题是,规划、优化管网设计和计算,从规划的角度来看。管网优化问题是,如何使投资的天然气管道网络状态,以达到节约材料的目的。对于管网的规划和设计,在我国现阶段发展过程中,我们的天然气供应系统,人工组合或投资是最广泛的,计算的计算机网络中的布局一般设计采取的直径选择是不可能的,并会导致在平面图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只有充分考虑投资的经济因素,燃气供应管网,才可以确保优化困难的最终设计。另一方面,城市天然气管道网的扩张,成长,也应考虑以引导投资在管网优化设计,它是为了保证城市燃气的所有用户每天能够很好地进行日常生活以及在一个现有条件下,通过优化的过程,减少建设投资城市燃气管道网络的运营成本,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这个领域,发展城市建设任何目前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对于优化城市设计工作在中国的天然气管道,许多在我国的设计研究人员,花费大量的精力去研究优化这些问题,为达到有关天然气管道优化的主要目的,我们解决的办法可以实现初步总结如下:

(1)天然气管道的直径,在实际应用中,其可作为一种连续变量的天然气管道的直径,可以上下靠档燃气管径参数,此方法可寻求到最优的突破;

(2)此外,使用的燃气管道的管网最短路径树可分为支管网络类型的形式,简而言之就是可以根据其中一管段的流量,来确定该管道的管径。但它也可能会损坏管网的完整性,且应用这种方法,只能选择的直径的近似值,而不是解决方案最佳的一个值。

(3)对于所有的替代品的比较评价分开,然后选择的调整,那么最好的解决方案即作为各个方面最优解决方案。此方法中的应用仅限定于小型系统中,如果管段具有八种可以进行选择的方案,管网却存在10个管段时,在这种情况下,其统计就不能有效的进行,进而不能完成良好的操作

分析三种这些优化技术,同样的功能,先进的解决方面,尤其是城市燃气管道设计定位,已经找到了一种方法应用系统分析,在完整的优化方法不错的效果,但设计的研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目前,遗传算法已成为燃气管网设计的新系统,可让简化其燃气系统并进行有效突破,原则方法上,问题存在的特点及领域是没有限制的,通用框架就是能够通过遗传算法提高解决复杂的问题,正因为遗传算法的这类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

二、常见问题设计,城市燃气管道两个现代化

(1)选择引入管的设计

引进的天然气管道系统,连接燃气管道的主要部分,室内和室外管道质量的好坏可以确定城市燃气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因此,设计时应严格的按照《燃气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CJ/T 125―2000)标准规范,增强聚乙烯塑料管。这种管材具有耐腐蚀的优点,且其主要以聚乙烯复合塑料为材料,不易受到环境影响,其良好的延展性能够承受在一定范围内的地质变形以及建筑物沉降等的问题。还可结合现场实际需求采用手动弯曲,其低劳动强度的现场质量控制的要求相对简单。 200-100毫米之间的直径为100倍公称直径,和300毫米之间的公称直径小于350毫米的为110倍公称直径,被称为所谓的80倍公称直径为150毫米或以下的弯曲半径,为规范可接受的公称直径。

(2)间隔不足燃气管道埋地

地下燃气管道在国家一级的,间距相邻的管道其他建(构)发展的相关规范中明确规定,它的提供是必需的。然而,往往遇到现场地形的物理限制,间隔层却不能保证,我们将能够满足要求的情况在实际设计工作,但实际上这种情况是根据深加工的自由裁量权的情况而定的。

(3)阴极保护地下燃气管道(腐蚀防护)

地下燃气管道防腐设计措施,已调整选择标准,符合下列规定:

1)锌阳极不允许土壤电阻率大于200Ω ;

2)镁是不适合用于在土壤电阻率小于100Ω的阳极;

3)在选择上,采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会受到限制和影响土壤电阻率。

4)使用牺牲阳极,则必须满足下列要求:选择的阳极保护作用。

牺牲阳极的阳极保护作用的选择,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应达到-0.85V或更负地电位;

(2)必须大于300mV的阴极电势比在负方向上通电;

(3) 有含有硫酸盐还原细菌和土壤的水,必须满足硫酸盐含量的0.5%以上,功率,负0.95V的电位对地时间;

(4)牺牲阳极掩埋,保护的燃气管道的距离为0.3米下,,不超过7米,有必要指示埋在土壤中的湿润,并且不小于1米的埋藏深度我有一个。嵌入的表格,可以垂直或水平。这之间的严格保护的管道和阳极,以设置其他的金属结构是严格禁止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作,应在设计合理,更全面的和现有的城市燃气管道的现代化可能性的前提下,设计出能够优化造福人类城市燃气管道。在本文中,我们分析了城市燃气管道网络的结构设计,描述了设计的遗传算法应用,旨在更深入地了解这方面的内容的设计并使工作更加轻松以及设计能力自我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造型;影响因素;外部尺度

引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口压力的不断加剧,发展高层建筑是现代建筑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当今高层建筑已经大量而普遍存在,主要是政府机关、科研机构、企业、公司等为满足其行政、办公用途而建。本文就高层建筑设计造型展开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一、高层建筑的历史

高层建筑的建造和发展历史久远,是人们生活中一种重要的建筑类型,高层建筑体量巨大,视觉冲击力强,充分体现了现在建筑技术,美学,文化等魅力,对城市形态也有重要的影响,是城市中的一个重要建筑类型。

从遥远的古代起,人们就在建造高耸的建筑,人们通过建造高耸的建筑物来表达对神的崇拜,于是就出现了最早的两河流域出现的山岳台,古埃及金字塔,欧洲中世纪的哥特式教堂以及中国的佛塔等。

现代的高层建筑,是商业世界竞争和相互推进的产物。由于高度是声望和公认的象征,在商业活动的推动下,经济条件和科技条件的结合赋予了高层建筑特殊的建设背景。新材料、新技术不断出现,这为高层建筑的设计师们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他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创造出大量造型迥异、色彩纷呈的建筑形象。

二、高层建筑造型设计思路

1.几何学的思路

几何形态是直线、规则曲线、直线与曲线的结合,具有明快性、数量性、秩序性等特点,表现出很强的几何规律性。而对建筑而言,建筑中的体块是由面包裹的,面被体的走向和体的形成线所分割。现代主义者认为几何形式有简洁而又特殊的美学特征,他们创造抽象几何纯形式美所运用的词汇是:点、线、面、体、空间、质感和色彩等。可以说,几何形体是物质世界的概括和缩影,即利用三维空间的认识和理解来分析点、线、面、体的多变性,并进行分割与组合搭配,由此产生丰富的美感形态。

2.符号学的思路

在造型设计中,建筑符号的运用是重要的思路之一。以符号出现的造型方式往往以拼贴设计方法进行构思,从历史和传统中选取某种或数种典型建筑形式母题、部件或元素,随后对其进行发展、变化和重新组合。

美国哲学家皮尔斯把符号分为指示性、图像性和象征性3类;建筑造型中的符号通常对应地分为这3类。指示性符号:能指与所指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因果关系的符号,如窗户的形象表达着采光、通风、眺望的功能意义;门的形象表达着出入交通、开启闭合的功能意义;这种所指和能指的因果关系,实质上反映着作为符号载体的构件本身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关系。图像性符号:能指与所指物之间具有图像的相似形符号,高层建筑中应用的简化、变形、抽象的传统构件、具象的图案、文饰、门式、窗式以及装饰部位都属于图像性符号或它的复合体。象征性符号:能指与所指之间存在着约定俗成的联系的符号,通过这种约定了的、可以通过联想得到暗示的关系;象征性符号给特定文化的某些东西赋予意义。

高层建筑造型中的符号呈现着多种多样的复合形态与交叉方式,以指示性符号为干、图像性与象征性符号为辅助的符号系统也是创造丰富建筑造型的重要思路之一。

三、高层建筑造型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高层建筑造型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但不论是什么时期,一些因素对建筑造型始终产生着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环境因素

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商业中心区域比较集中,并有时相互结合形成建筑群体。在高层建筑之间,高层与城市环境之间,有着许多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比如阳光与阴影众所周知,室内需要获取足够的日照,而高层建筑所形成的阴影成为城市空间中的不利因素,高楼在附近投下大面积的阴影,给近旁的环境带来极大威胁。如何正确处理高层建筑的日照与阴影问题,是设计师必须考虑的问题。

2.功能因素

不同的使用功能对高层建筑的平面形状和体形要求均不一样。以住宅而言,每个住户都需要好的采光、通风条件,每个房间都至少有一个外墙面开窗,这就要求高层建筑要采取凹凸、缺口、错位的平面形式。再以办公楼而言,现代办公楼对大空间的要求逐渐增多。大空间的采光不可避免地要借助人工照明,但大进深的平面应使黑房间减至最少,所以这一类建筑要考虑平面形式灵活多变,立面造型相对自由。

3.视觉因素

如果对高层建筑的视觉效果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在近距离很难看到高层的全貌,而远距离时虽然很难看清细部,但能够看到建筑的全貌,对建筑的印象才具有整体性。这就要求高层建筑造型设计中要注重建筑的整体轮廓形象,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局部造型,对建筑整体要处理好式样、比例和尺度等关系。

四、如何正确设计高层建筑造型

众所周知,一般高层建筑的面积都在几万平方米以上,其建筑内服务功能的多样化使得其成为一个完备的社会单元,所以,高层建筑的造型设计要结合各片区的建筑高度分区来建构不同的城市空间景观效果。

高层建筑外部设计的原则主要表现在:建筑与城市环境在上要统一;同一高层建筑形象要有序;高层建筑形象上须有可识别性。

就建筑与城市环境在的统一而言,注意高层建筑布置对城市轮廓线的影响,因为在城市轮廓线的组织中,起最大作用的是建筑物,特别是高层建筑,因而它的布置应遵行有机统一的原则进行布置:

(1)高层建筑聚集在一起布置,可以形成城市的“冠”,但为避免其相互干扰,可以采用一系列不同的高度,或虽采用相仿高度,但彼此间距适当,组成有关的构图。

(2)若高层建筑彼此间毫无关系,随处随地而起不到向心的凝聚感,则不会产生令人满意的和谐整体。

(3)高层建筑的顶部不应雷同或减少雷同,因为这会极大影响轮廓线的优美感。

就同一高层建筑形象要有序而言,高层建筑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的城市尺度、整体尺度、街道尺度、近人尺度、细部尺度这一尺度的序列,在某一尺度设计中要遵守尺度的统一性,不能把几种尺度混淆使用,才能保证高层建筑物与城市之间、整体与局部之间、局部与局部之间及与人之间保持良好的有机统一。

结束语:

高层建筑的造型是由多种手法综合、灵活运用的结果,设计过程中绝对不能追求形式的奇特与变化,只有对形体深入的把握和发掘,才能展示出高层建筑内在的生命力。因此,对于其造型设计,必须慎重考虑,同时兼顾环境、场地和视觉等因素,并注重整体性和简洁性,这样才能使得我国的高层建筑具有区别于国外的建筑特征,能够在国际建筑界内大发异彩。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GIS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1.引言

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自从1963年被提出后,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日益更新而不断发展。其为人们处理各种与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图形提供了精确可靠的技术支撑手段。GIS技术的正确预测以及辅助管理和决策给城市规划设计带来更巨大的改变,基于GIS技术的城市规划信息系统的建设逐渐地往更深入技术发展。基于GIS技术的城市规划设计研究在目前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性。本文先讨论GIS应用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重点研究基于GIS的城市规划设计,提出GIS技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应如何更加合理、有效地应用GIS技术,以旨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更准确的技术措施。

2.GIS应用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可行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急剧加快,城市规划的建设显得尤其重要。但反映城市规划、现状、变迁的各种数据若不经有效的处理技术手段,将会呈现出大量而好无规律的形式,由于传统方式的不实际且技术的落后,若再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不但造成工作量相当大,而且分析的难度可想而知,再说那怕把数据整理出来也缺乏现势性和直观性。相反的是,地理信息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方便快捷的把大量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并对数据实现及时更新,准确地反映人们所处的城市环境的现状和变迁。而且,利用GIS技术可以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准确地定位而直观的描述,对城市规划提供可靠的地理信息。

目前,在我国城市规划领域,GIS主要在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中广泛应用。GIS真正应用于规划设计分析方面还较少,相当大部分的应用也仅仅局限于科学研究。如在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利用GIS技术在计算机应用方面还仅仅是画图,还未根本用到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以辅助规划决策。从城市规划设计方面思考,GIS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了许多地理空间分析功能,如视域分析、最佳路径、坡向分析和坡度、自动配准等。可想而知,GIS技术不仅仅是数据库而且还是功能强大的工具箱,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是有其独特的强大功能,其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发展是完全可行的。

GIS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尤其得到发展,其可行性尤为突出。其可应用于城市规划领域的各个方面,从城市规划设计到城市设计数据管理,从前期资料收集整理到规划成果出图,从小范围的详细城镇规划到大范围的区域规划,从综合性的城市总体规划到专项规划,从项目选址到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G1S技术在城市规划设计方面可针对不同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需求。如在规划管理部门,GIS技术主要提供空间数据库功能,为用户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查询显示功能;而在设计部门,GIS技术配合规划专业分析模块,可为用户提供空间分析功能;而笔者通过使用GIS,生成土地适应性分析图辅助规划方案的制定,同时配合利用相关软件,完成某生态旅游区的用地合理决策分析。

3.基于GIS的城市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是以地理空间信息作为其设计与管理的依据,而城市规划设计更需要建立在科学的信息基础上。GIS的应用使规划师可以更方便地按需要选择有关诸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现状信息。GIS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依据,可以在综合考虑相关数据相互影响基础上做出科学的定量分析。当前GIS的应用不再仅局限于辅助绘制规划图纸,它作为一种技术手段,还可以给规划师提供全新的视野和手段,渗透入城市规划设计各个阶段和各类专项规划中。具体的可以应用到城市规划设计的以下工作中去。

3.1 城市规划数据库的建立

城市规划是以城市发展现状为基础完成的,将得到的各类数据分层输入GIS数据库中,为各类空间信息提供统计、分类计算,从而形成各种图表,同时绘制出相关的专题图,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与3D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以及遥感图像、地面摄影照片等资源,可以形成虚拟的真实空间,帮助规划师身临其境的了解现状。

3.2 用地规划和辅助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用地规划,包括对城市用地进行等级区划、适宜性评价以及用地分类等。根据地形、工程地质、坡度等情况,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叠加分析功能可以快速准确对城市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指导城市规划用地的发展布局。

GIS可方便快捷地用于辅助规划设计中,例如对于生成城市公路网络、设计城市市政管线以及规划用地地块等。对于生成公路网络的具体做法是把用地功能区划图和地形图叠加显示,然后在新的专题层上制定各公路的中心线,形成路网数据层,再利用加旋功能按指定规划红线宽度自动生成道路红线。基于GIS的公路网络生成可以自动计算和统计道路长度、面积等。至于城市市政管线设计的操作方法与公路网络设计相同,基于GIS的管线设计优于利用各种管线净距作为bueffr半径,满足了技术标准,同时利用地形坡度以及管道长度自动量算,实现快速计算管径和管网平差。

3.3 公共设施的选址

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可充分应用于大型超市的选址、旅游景点的设计、垃圾场的选址等公共设施的选址。在大型超市的选址中,只要利用GIS的路网底图、家庭社会经济状况数据以及房产状况数据,进行分级与邻近分析和统计,然后根据分析统计的结果可快捷精确地选择超市的开设地点。对于旅游景点的设计则需要根据旅游区的基础地形图数据、土地利用数据、交通数据等,同时利用GIS的缓冲区分析、视域分析、坡度坡向分析、叠加分析功能,制做出旅游适宜区分布图,从中挑出合适的地块进行最佳的用地布局,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旅游景点的具置。以上几种公共设施的选址,都是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应用实证,发挥了GIS工具箱的作用。

3.4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绿地规划是城市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规划之一,既涉及城市的总体规划,规划出的效果又要满足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还要体现城市的风貌。这就可充分利用基于CIS对城市绿地现状进行监测,同时利用CIS的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功能,对城市的建筑分布图、地形图、交通分布图等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各种绿地的分布状况以便于将绿地规划设计成更好适宜人居住的城市。

3.5 城市竖向规划设计

在GIS中利用地形生成的TIN模型,并配合利用三维分析功能可以快速精确地进行土方平衡计算,同时为规划师作出详细的地形分析。现以利用GIS技术在竖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一些初步探索。

3.5.1 地形分析

基于GIS的竖向规划设计,首先对地形进行分析研究,尤其是山地地区地形的分析,能指导规划师掌握其结构和方位,帮助规划师对各种不同的用地、空间以及其它因素与地形的内在结构保持一致。利用GIS绘制的“地形分析网”,并结合更直观的三维透视图进行地形分析。基于GIS的地形分析图为规划师提供一个整体直观的印象,有效地助于竖向规划的设计。

3.5.2 坡度坡向分析

地面的坡度可利用GIS绘制“坡度分析图”进行分析,坡度分析图是表达地形结构的手段;也可利用CIS绘制“坡向分析图”进行竖向规划设计,坡向分析图将地面坡度的朝向用不同的色调表示,可将坡度的朝向分为平坦、东、西、南、北等多种等级。由于坡向影响到建筑的通风、采光等,因此坡向和竖向规划设计等密切相关。

4.影响GIS成功应用的因素

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其并没有被真正充分应用,要使GIS技术能充分应用到城市规划中就必须首先要分析影响其应用的因素:

(1)GIS的用户界面缺乏友好性,且分析功能缺乏通俗性。导致普通人不易掌握运用,同时GIS建设投资巨大见效时间长,需要实时维护不断更新才能真正充分发挥其功效。

(2)网络模式问题。目前,基于GIS的城市规划设计多采用前后台的工作模式,通常由“前台办公运行系统”和“后台数据支撑系统”组成。而要成功实现前后台工作模式,必须依赖于计算机网络模式。但迄今为止,我国城市规划部门采用的网络模式一般为局域网,在GIS技术应用领域内尚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远程过程调用功能。

第9篇

关键词:小店河村 防御特点 风水借景 公共空间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1 小店河村概况

小店河村,于2012年底被列入中国首批传统村落名单。该村位于河南省卫辉市城西北26公里处的狮豹头乡,其清代建筑群依山而上,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至今已有两百年的历史。

清初有户闫姓人家在沧河边开了一家店铺,故称小店河。其清代建筑群为闫氏家族祖宅,始建于约1724年,后历经两百余年的建设,形成了如今规模宏大的具有豫北地区代表性特征的清代古民居群。现存寨墙、寨门、10座院落、23进四合院、399座房屋。但因经济和文化落后导致了保护和旅游开发滞后,古民居修葺不力,正威胁着小店河村村落文化和建筑文化的传承。

2 小店河景观脉络特征

家族聚落型传统村落是一个家族或同姓、同族人聚居,由一个先祖建起主要建筑院落,然后逐渐外延,这种村落规划格局十分完整,建筑密集,质量较好,小店河村恰好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其景观脉络由自然景观脉络和建筑景观脉络同构而成。自然景观包括村落选址、布局、周围环境,建筑景观包括建筑排列方式、公共空间、其它构筑物景观。小店河景观脉络特征主要是顺应自然、外形严谨和趋势内敛。

2.1自然景观脉络

(1)传统风水与村落的脉络同构

风水理念是一直影响着传统聚落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体现在聚落选址、建筑布局和环境改造”。从小店河村选址看,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整个村寨像建在龟背上,伸向沧河。从村落格局看,村落边界与走向顺应地形坡度,清代建筑群边界基本一致但随周围环境稍有参差变化,建筑朝向自西北向东南与山坡走势一致,其脉络方向与周围环境已融为一体,互为映射,同构出的环境优雅。

(2)河流山脉借景与渗透

现代规划设计越来越重视人与环境的交互式体验,而传统小店河的人居环境正是交互体验的生动体现,可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其顺应地形的依山而建有效融合了山的景色,面水的开阔型景观能将人的视线引至远处河流,让人漫步在村内,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和感受到山水透过建筑和道路带来的生机勃勃。

2.2建筑景观脉络

(1)建筑布局构图严谨,建筑特色明显

村内建筑脉络不仅高低错落,同时层次分明。采取纵向扩展以重重院落相连而构成组群建筑。整个布局有主有次、前后呼应、一气呵成,显示出家族凝聚力。建筑风格采用流行于明清时期的硬山式建筑,规模宏大,与其他地方古民居相比,大有鹤立鸡群之势。

(2)公共空间节点反应血缘礼制和使用关系

小店河的家祠空间居建筑群北侧高处的中心,反应了血缘与礼制。目前小店河村最主要的公共空间发生了变化,由家祠移动至寨门。其使用活动是大人们的闲聊,小孩们的玩耍。同时寨门所在的自然公共空间是小店河入口必经之地,是聚落的标志象征,且距离闫氏家祠较近。其它次要公共空间形成于院落门前,这些公共空间尺度较小,空间感更亲切。

(3)防御艺术

其古民居群体现了较高的防御规划艺术,整个村落四周建有寨墙,寨墙后面设有望台,各建筑相拥而聚,高墙小窗,易守难攻,民居群门内有门,路中有路,通过墙内道路串联各家各户的院门,再通往围墙的大门,并不局限于简单的四合院或者几进院落构图。并且大门前有流水壕沟,从院内出来需绕行至村庄道路。

3 保护性景观规划理念原则

3.1动态性保护

村落随时展而变化,动态性保护既要尊重历史、营造历史氛围,也要尊重现有的空间功能和使用习惯,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对古村落的景观风貌进行动态性保护。

3.2原真性保护

突出小店河古民居群居住环境的风水和防卫特色,对村落原始风貌与文化遗风进行重点保护,保护其个性特色,增强资源感染力。

3.3综合性保护

坚持从小店河村自然生态环境、村落空间及民居建筑、历史人文及乡土文化三个层面进行整体性、原汁原味的保护。

3.4全民性保护

小店河古民居群是村民生产、生活的载体。景观脉络的延续离不开人的日常使用和活动参与。政府与村民合作是做好保护与利用的有效途径。

4 村庄规划中景观规划的对策和建议

4.1景观脉络契合风水理念

村庄规划中也要注意家祠一类风水意义上所谓的高地,不可以破坏或者颠倒这种村庄内早已存在的家祠或是寺庙的风水地位。在做微地形处理或者挖湖堆山的景观设计时,要从大方面划定好界线,不能违背村落整体风水走势。

4.2延续景观“防御型”特点

小店河最直观的印象接近于“防御型的山寨”。石头寨门、石头寨墙、拥簇结实的古民居围墙,这三样最直观的东西体现的都是“防御”的心理特点。做规划时,应保留直接深刻的景观形象,形成村庄的心灵记忆。例如运用规则的矩形进行景观规划平面构图,建筑立面的“高墙小窗”,硬线条景观标志设计、搭配石质景观设施、丰富多变但仍然有棱有角的步行线路和景观小品等。

4.3保持清代风貌

在场景设计上,尽量保持当年清代民居群的实际情境,保持颜色质感朴实、街道空间的长宽比。还可运用现代科技,模拟当年的实际情境,使游客身临其境受到感染。

4.4顺势借景,扩展水渠作用

充分利用河流、山脉资源,有意识地把周围的景物借到视景范围中来。小店河古民居建筑群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为了扩大自身的深度和广度,运用借景的手法收无限于有限之中。水添灵气,可以在不影响功能的前提下注重人与水环境的互动关系,亲近水,而不只是发挥水渠的环绕灌溉功能。

4.5合理选择公共空间与景观节点的契合

原有公共空间和景观节点在形成之初依据风水、礼制、血缘等。规划时,应该保持原有的空间序列,选择合适的景观引入,避免人为规划的“主广场、次广场”发生。同时强化公共空间与景观节点的契合,通过扩大空间尺度来强化小店河寨门广场的严肃感,通过丰富的景观变化和适宜的空间尺度来帮助营造院落门前空间的亲和感。

4.6与周边景点共生,延展景观脉络

发展旅游须加强与周边景点甚至是地市的区域旅游合作。小店河的地理位置偏僻,这更要求把古民居群旅游产品与小河店村旁边的绿色生态旅游组合形成叠加的吸引力。可以联合附近尖岗水库旅游资源产生出更大优势。

参考文献:

1.卫辉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卫辉市志[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3:162-163

2.刘韶军,彭茜,李保华.小城镇建筑规划中的城市设计分析[J].山西建筑,2007,33(6):29-30

3.李华辰,梁留科.河南卫辉小店河古民居群保护性开发探讨[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2:85-87

4.田伟丽,宫定宇.小店河公共空间与聚落结构[J].山西建筑,2009,21:20-22

第10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设计;设计方案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ideas, design principles, design methods and several aspects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o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modern city

Key words: city planning; city design;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城市规划设计是在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依据,既能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又能保护城市环境。对一个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可以有效地确保该城市居住和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城市化带来的各类问题。因此,对某城市进行规划设计必须考虑到该城市的长期发展战略,采用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规划设计。

2城市规划理念

(1)城市的规划设计应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奋斗目标,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立足本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

(2)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规划城市与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相结合,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景观和新发展的交通区位条件。

(3)贯彻“减量第一”的最基本要求,规划设计时应尽可能降低资源消耗和废物生产,与当地生态环境相协调。

(4)城市规划实施的重点已经从确定开发建设项目转向各类资源保护利用和空间管制。为此,城市开发利用的同时注重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成规模紧凑开发,提高土地利用强度。

(5)应当充分考虑城市的近、远期发展目标,提高城市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3城市的规划布局

3.1城市规划布局形式

作为城市总体布局时首要考虑要点的城市规划布局形式,如城市用地采取集中布置还是分散布置、组合的形式和规模等,都直接关系到城市内各功能区的用地状况。目前,一般城市规划所采取的基本形态主要是表1所列的情况。

3.2城市内功能区布置

城市是否能最有效地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取决于城市用地是否得到合理的功能组织,在进行城市功能区布置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便利的交通。城市用地多沿公路、铁路、通航河流等交通便捷的区位进行布置,以降低成本。

(2)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方便联系。不同类型工业的工业区联系不相同,需要使用大量劳动力或妇女劳动力多的工业应接近生活居住区,而劳动力少、占地大的工业可以距居住区稍远。

(3)合理安排工业用地位置,以减少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对城市环境基本没有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可以布置在城内的居民区内,而对城市环境污染比较大的企业应布置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另外,污染空气以及水体的工业则应布置在城市下风向和水源的下游。

(4)应留有发展余地。因为在城市实际发展中,城市的建设发展总会存在难以预见的变化,所以在城市功能组织上需要留有余地,或者说要有足够的“弹性”。

4项目规划设计分析

4.1 规划构思

(1)“园林名城”的延续和发展。一方面,坚持将绿地系统与绿化用地作为一个首位要素纳入规划设计中;另一方面,引导绿化植被向园林化方向发展。规划时,主要通过大规模的秩序化格局和优美的绿化环境完成对这一特色的准确诠释。

(2)绿色设计——“绿核”与“绿网”。通对“绿核”与“绿网”的有机组织,在创造整体绿化印象的同时,也构筑了整个新中心区的街坊格局。

(3)新中心区形象的展现——集中、高度。充分利用环形道路,形成强烈的张力,从结构上打破原有路网的平淡格局,强调城市的公共核心、东公园和居住区的围合关系,突出城市的公共核心在城市空间中的主导地位。

4.2规划结构分析

规划区域内采取公园和商业商务中心、行政中心互为对景,以公园形成新中心区的中央绿轴。商业商务中心沿绿轴两侧布置,并与行政中心一起共同构成城市的公共核心,则环绕居住区。各分区的主要规划如下:

(1)居住用地规划。规划居住用地约占19.22%,结合交通区位优势主要发展旅游地产,同时承担部分旅游区的后勤服务和保障功能。另外,具体地块居住用地的建设控制指标应符合相应图则的要求。

(2)工业用地。整个规划工业用地约占29.25%。该新城区工业用地全部为一类工业,重点发展现代创意工业,严禁布置污染和费水工业对为工业配套的附属用房(包括办公楼和食堂),其建筑面积比例按下列标准控制:总建筑面积在1万m2以下的,生产附属用房比例不超过20%;总建筑面积在1万m2~2万m2之间的,生产附属用房比例不超过15%;总建筑面积在2万m2以上,生产附属用房比例再酌情降低。同样,具体地块工业用地的建设指标应符合相应图则的要求。

(3)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该新城区的公共设施规划布局采用集中布局形式。规划公共设施以结合某火车站的商业服务设施为主,不仅满足片区内部配套的商业服务需求,同时充分考虑外来人口的商贸旅游服务,兼容信息服务、文化娱乐、医疗卫生及公共停车场等设施。规划公共设施主要集中分布于园区核心区域、某火车站周边、吉阳大道以北。保留现状核心区中南部的中学用地,发展为远期的中小学建设用地。学校建筑退让铁路300m,中学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对社会开放。

4.3绿化规划分析

(1)为了体现该新城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形成开发区独有的特色。园林绿地的建设与城市建设发展同步进行,使园林绿地在开发区发展的各个时期都能充分发挥其最大效益。

(2)绿化建设体现系统思想,以点带线,以轴带面,与开发区整体绿化景观及周围大的绿化生态背景共筑清晰完整的绿化网络。绿地建设符合多元化要求,以生态型、娱乐参与型、观赏型及防护隔离型等多种型制相结合。注重开发区环境及周围生态环境的改善,创造一个地绿、天蓝、水清的现代工业生态城区,为城市居民提供优美舒适的生活及工作环境。

(3)绿化系统布局上采取点、线、面结合的方式。“点”即结合各个不同性质的用地布置不同规模大小的绿色节点空间;“线”即以南北方向的绿轴及环线为主展开道路线型绿化布局,加强城市道路引线及规划道路专用线的防护绿化建设;“面”即结合紧邻核心功能服务区集中布置了整个地块的主要绿化公园,同时与溪流水景相结合。

4.4道路交通规划分析

结合地形地貌特征,该新城区的路网结构采取自由网格状布置,连接总体规划的道路交通规划,以南北环路作为道路主骨架。道路系统分为城市主干道、区域干道、支路三级。城市主干道红线55m,两侧各20m道路绿化;区域干道红线36m,支路红线14m~20m。

在火车站前设置一个交通集散广场,占地约1.2hm2。加强停车场建设和管理,在商业繁华及人流较多地段修建生态停车场,其规模和数量适中,既要满足停车需求,解决城市中车辆乱靠乱停问题,又要注意土地利用,对建成的停车场加强管理,以免作为他用。 另外,结合该城市新城区交通性道路和现状设置加油站,要求布局合理、服务半径适中,同时避开人流大的商业、居住及大体量的建筑物。

5 结语

总而言之,本文对城市规划应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城市规划理念指导下,从城市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合理地进行规划布局。

参考文献:

[1]赵岩,石磊,秦建一.城市规划设计发展方向研究[J].价值工程,2010(29):100-100.

[2]代琳.浅论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J].山西建筑,2005(19):43-44.

第11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形象设计 设计创新

一、高层建筑设计原理

1. 高层建筑设计时,不能只单单重视建筑本身的立面造型的创造,而应以人的尺度为参考系数,充分考虑人观察视点、视距、视角,和高层建筑使用亲近度,从宏观的城市环境到微观的材料质感的设计都要创造良好的尺度感,把高层建筑的外部尺度分为五种主要尺度:城市尺度、整体尺度、街道尺度、近人尺度、细部尺度。

(1)城市尺度

高层建筑是一座城市有机组成部分,因其体量巨大,高度很大,是城市的重要景点,对城市产生重大的影响。高层建筑对城市各构成要素也产生重大的影响,高层建筑的位置、高度的确定,也应充分地考虑该城市尺度、传统文化,不当的尺度会对城市产生不良的影响,改变了城市传统的历史文化,也改变了原来城市各构成要素之间有机协调的比例关系。

(2)整体尺度

建筑物的整体尺度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高层建筑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的裙房、主体和顶部,也有些建筑在设计中加入了活跃元,以使整栋建筑造型生动活跃起来。一个造型美的高层建筑是建立在很好地处理了这几个部分之间的尺度关系,而这三个部分尺度的确迫感。

(3)街道尺度

街道尺度是指高层建筑临街面的尺度对街道行人的视觉影响。为了保持街道空间及视觉的连续性,高层建筑临街面应与沿街的其他建筑相一致,宜有所呼应。

(4)近人尺度

近人尺度是指高层建筑最底部分及建筑物的出入口的尺寸给人的感觉。这部分经常为使用者所接触,也易被人们仔细观察,也是人们对建筑直接感触的重要部分。其尺度设计应以人的尺度为参考系,不宜过大或过小,过大易使建筑缺少亲近性,过小则减小了建筑的尺度感,使建筑犹如玩具。在近人尺度处理中,应特别注意建筑底层及入口的柱子、墙面的尺度划分,檐口、门、窗及装饰的处理,使其尺度感比以上几个部分更细。

(5)细部尺度

细部尺度是指高层建筑更细的尺度,它主要是指材料的质感。在生活中,有的事物我们喜欢触摸,有的事物我们不喜欢触摸――我们通过说“美妙”或“可怕”来对这些事物做出反应,形成人的视觉质感,建筑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运用不同材料的质感,来塑造建筑物,吸引人们亲手去触摸或至少取得同我们的眼睛亲近感,或者换言之,通过质感产生一种视觉上优美的感觉。勒。柯布西埃在拉托尔提建造的修道院是运用或者确切地说是留下大自然 “印下”的质感的优秀典范,这里的质感,也就是用斜撑制作在混凝土上留的木纹。

2.高层建筑外部尺度设计的原则

(1)建筑与城市环境在尺度的统一

注意高层建筑布置对城市轮廓线的影响,因为在城市轮廓线的组织中,起最大作用的是建筑物,特别是高层建筑,因而它的布置应遵行有机统一的原则进行布置:

(2)同一高层建筑形象中,尺度要有序

高层建筑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的城市尺度、整体尺度、街道尺度、近人尺度、细部尺度这一尺度的序列,在某一尺度设计中要遵守尺度的统一性,不能把几种尺度混淆使用,才能保证高层建筑物与城市之间、整体与局部之间、局部与局部之间及与人之间保持良好的有机统一。

二、高层建筑采光设计分析

高层建筑在生态设计中的目标之一,是优化日光的使用,减少人工照明的耗能需求。大部分被动日光技术都是控制进入的直射光线,减少其对视觉舒适度的潜在负面影响,如眩光;以及通过减少热量获取来减少建筑制冷的负担。当太阳光有效地分布到建筑各处而没有眩光的时候,就可以认为是很好的室内照明了。先进的日光采集系统设计有以下方法:

(一)通过将阳光反射至屋顶平面,日光可以到达比那些靠传统窗户或天窗采光更深的工作区域,但不增加窗户附近的日光强度;

(二) 通过利用相对小的进光区域有效传统日光,可以不对阳光辐射产生严重的制冷负荷,从而达到节省能耗的目的;

(三) 仔细设计阻挡阳光直射的系统,可以减少阳光直射导致的眩光和温度不适。设计的难度在于每天和全年阳光位置及获得的不断变化。自然采光的建筑无论设计得多好,只有在日光有效利用和代替人工照明的情况下才能节约能源。当然,进行采光设计时,可以在人工照明节能和少量增加阳光热量获得之间寻求平衡。我们可以完善座位和工作平面规划,通过更好的窗户和立面设计来减少眩光,获得自然采光。研究表明,太阳光的适当获得和开阔视野可以提供一种舒适感。然而,为保证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使用者应该可以控制光线的数量和质量;设计者需综合考虑能耗、背景光线、屋顶灯和窗户的自然采光等因素,并为使用者提供最好的视觉环境。

三、建筑设计创新构想分析

3.1 提高其在塑造民族文化和艺术中的作用和地位建筑设计产品是经久耐用的产品,艺术因素是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建筑师的创作作品是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内容。建筑设计创作的这一实质性特点。应该获得全社会的认同与反响。在很大程度上,设计师设计创作的动力激情来自于广大公众对建筑艺术活动的一种积极认可。在我国应当引进和有效组织各类建筑文化交流活动,如设计竞赛,国际间设计作品交流展示会。建筑创作理应得到和其他艺术门类相同的重视程度。

3.2 引进和创新

建筑艺术代表着对特定时代的审美理想和相应的历史继承,它是一种社会行为艺术。也就是说,设计艺术是历史的范畴,它是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地创造和革新,应该完全地放开心态来博览古今,汲取古今中外积累的建筑创作经验与科技成就,从而创作出具备高度艺术水准的新品质建筑,体现建筑艺术的新观念以及繁荣新时期设计艺术创作的高水平。

3.3 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相融合

众所周知,建筑的存在是外部空间环境与场所不仅赋予建筑创作构思的某种特质的集合,它不是孤立的。它包容着建筑形式、空间因素所不能揭示的丰富的美学形式要素。即建筑形态设计与环境形态之间存在内在的统一及和谐的逻辑规律。尊重环境的整体性、多样性,从而创造出完美的艺术形象。这不仅表现在现代建筑新美学观念的重要因素;更能反映出建筑设计艺术的本身特征,以及对城市文脉、环境文理的尊重和认同。

3.4 建筑设计应体现人文精神

建筑创作是人们心理认知以及美学意象的转换和映照,它不是孤立的。它的艺术形象应具有充实的视觉表现力和冲击力。随着市政建筑、公司建筑这些迅速增长的新建筑场所的不断崛起它们所具有的意义也是异乎寻常的,它联系着一种公众精神,聚合着整座城市的首创精神;是新的人文景观、心理认知与归属感的凝聚点,体现着的追求。与象征性的表现,市民自豪感相结合的新的美学意象。应通过这些城市重要公共建筑设计来体现现代人文精神,应与市民自豪感相结合。

3.5 数字化技术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数字化是一种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技术基础,是一种信息储存和处理技术。国内外的研究者指出并预测了数字化技术对人类的生存方式已经造成和将要发生的变化。一些新锐的建筑师已在探索用电脑手段扩展设计能力,特别是在空间和形体的方面。如人们熟悉的弗兰克•盖里设计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运用了电脑扫描将模型数据转化为施工图纸,再分解为每一块工厂制作的铁合金外墙板。这在用传统技术的时代是无法想像和完成的。数字化时代所创造的高科技生存环境,虚拟的和现实的建筑和城市的共存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选择。

四、结语

总之,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现代建筑设计应体现城市空间与人的和谐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才能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理健康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商业建筑;设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TU2 文章编码: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型商业建筑在不断地增多,商业建筑一般投资规模大,风险大,周期长,经营成功的回报也大,不同商业形态决定不同商业建筑的形式,而商业形态又取决与市场的定位,而定位的准确性,建筑师才能对商业建筑各种功能,设施要求有充分了解和有效的组织。作为商业性建筑,其公共空间是重要的公众活动场所,功能性和作用已经大众广泛的接受,这就需要商业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尽可能的要满足大众的需求。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并且融入到建筑设计中,人们对于绿色商业建筑的需求性也在不断的增强。

一、目前我国绿色商业建筑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的绿色商业建筑在经济和绿色建筑技术的带动下获得了长远的发展,绿色商业建筑也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绿色商业建筑的发展水平较低。绿色商业建筑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且受到技术水平和思维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发展较为缓慢,发展水平不高,且和国际上的绿色商业建筑相比,节能环保情况不太乐观,和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有些背道而驰。

其次对于绿色建筑的内涵理解不清楚,阻碍了绿色商业建筑的设计和发展。很多人认为绿色商业建筑只是在建筑物的设计建造过程中提高绿化率,对其周围和内部进行立体绿化设计等, 因而片面的追求绿色覆盖率,而忽视了绿色建筑设计的真正内涵和核心的内容,这成为制约绿色商业建筑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最后,绿色商业建筑的发展不均衡性突出。一般而言,大城市的商业化程度较高,建筑设计的技术和施工手段也较高,因此说绿色商业建筑的设计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城市,研究的重点也只是针对发达城市,这就造成了三线城市或者是乡镇农村等地的建筑设计缺乏这种绿色设计理念的投入,造成了绿色商业建筑的发展不平衡性。

二、绿色商业建筑设计遵循的原则

绿色建筑就是指在建筑物的使用期限范围内,设计者需要力求做到充分节约资源和能源,最大限度的保护建筑环境,减少建筑施工污染,为人们提供一种绿色环保和健康舒适的活动空间。在商业建筑设计中要融入绿色建筑设计的理念,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样才能够克服上述出现的问题。

首先在商业建筑设计中需要建立起绿色设计思维,这是进行商业建筑设计的前提和基础。所谓的绿色思维就是指要坚持以绿色为主,设计者要具有创新的思维,要能够恰当的处理好建筑设计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绿色设计的潜能,并且很好的融合在商业建筑的设计之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案要应用在实际的商业建筑施工中,必须要应用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设备,要能够充分的凸显出建筑的商业性,无论从建筑设计的外观和内部结构的组合,都要在绿色设计理念的支撑下实现商业建筑应有的功能和用途。

其次,商业建筑设计需要在绿色设计的基础上尽量的凸显商业特性,实现商业建筑的功能整合。商业建筑需要包含大型超市、大型餐饮娱乐场所和购物场所的一个商业复合场所,同时也是一个结构复杂和形态丰富的建筑群体,在这个建筑物设计中,需要明确各个模块多具有的不同性质功能和作用,这样更利于利用,实现建筑立体空间的互动和融合。在这个过程中,设计者需要力求营造出商业建筑的包容性和流动性并且需要尽最大可能的实现商业建筑的绿色设计理念,即要使这种流动性和包容性和绿色设计理念进行融合,在烘托商业气氛的情况下又不失现代节能简约的感觉。

最后,商业建筑的设计需要坚持环境最优原则,这也和绿色建筑的设计要求相吻合。商业建筑由于其特殊性,在选址时需要分析施工地的地形特征,要选择环境优越,能见度高的繁华地区,同时需要和城市的整体规划要求相吻合。当前情况下,我国的城市规划设计要求也是要坚持以绿色设计为主,要为大众创造一种健康、绿色以及环保的生活环境,所以说商业建筑的设计也需要和这种城市设计的总体理念相吻合,这也是符合绿色建筑设计需要的,同时这种原则也对绿色建筑设计在商业建筑中的应用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商业建筑中的必要性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是符合当前建筑行业发展要求的,也是今后发展的一个总趋势,绿色设计理念在商业建筑中应用十分必要。上文中对绿色商业建筑的设计现状以及进行绿色建筑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进行分析,下面本文就在此基础上对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商业建筑设计中的必要性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能够体现建筑设计以人为本的观念

商业建筑设计建造的出发点应该是坚持以人为本,目前我国的现状决定了, 最好的“以人为本”就是要为大众创造生态健康的居住环境和商业活动环境,而绿色建筑的设计能够有效的减少建筑施工中对环境产生的威胁,能够为大众提供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和商业活动环境,因此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引入到商业建筑的设计中时十分必要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绿色商业建筑的设计不是要被动的去应付受众的需求,是要去积极主动的发挥绿色商业建筑的性能, 为大众提供最佳的商业活动环境。

(二)更有利于凸显商业建筑的环保性和专业性

绿色商业建筑的设计建造需要按照满足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进行,商业建筑的设计需要大小结合,以提高单个面积的利用效率,形成集餐饮、娱乐和购物为一体的专业性商业中心。绿色商业建筑设计能够使得这一集中性的商业中心环境更加、条件更好,更能够满足大众对于商业消费环境的新要求,有效的凸显出绿色商业建筑的环保性和绿色性。

(三)能够实现商业点的合理布局

绿色商业建筑中商业点的布局以街道建筑为最佳的布局模式,在进行规划设计时,要根据商业建筑的服务半径和能够服务的最大限度人口数量确定出建筑的总量,在恰当的位置安排好各个商业中心服务点,并且在设置上富于变化,这样既能够发挥商业建筑的优势,又能够形成绿色建筑具有的优美的景观建筑。这也是绿色建筑设计在商业建筑中必要性的一个体现。

(四)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商业建筑的绿色节能

要实现这一点,需要重点利用原有的商业群体以及建筑物周围的商业气氛,在规划设计中按照绿色商业建筑设计的原则和要求进行扩建或者是绿色节能的改造,是商业建筑从根本上达到一种节能、节水、节电的绿色新型商业建筑群。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好的商业建筑需要各方面专业人才参与,更需要建筑师的智慧,这不仅是设计创新的体验,更是价值实现的过程,使商业建筑合情合理。如今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逐渐深入,商业建筑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融入进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这是商业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也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闫蕾,许王琦.浅谈绿色建筑设计在商业建筑中的必要性;大科技: 科技天地, 2011 年第10期

[2]李武.浅谈绿色建筑设计在商业建筑中的必要性;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年第10 期

[3]商业建筑设计.顾馥保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