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17:00: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学的基本规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声乐教学的针对性
既然声乐教学是根据不同教学对象而进行的教学技能训练和艺术创造力的造就,那么,教学对象在思想素质、生理素质、音乐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上的差异,就决定了声乐教学过程中针对性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中的针对性,就是教师根据不同条件和素质的教学对象,而采用的教学内容,并实施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可以说是声乐教师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的一种有的放矢的教学措施。声乐教学的针对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针对教学对象在歌唱发声技术和歌唱技能技巧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而采用的有效措施。这些措施并不是千篇―律的,而是因人而宜,有的放矢的。另―方面要针对教学对象的声音特点、声乐技巧和艺术表现力,采取更有利于声乐技巧发展和艺术表现力提高的教学对策或教学方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使他们的声乐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发挥。有道是殊途同归,就是这个道理。
二、声乐教学的实践性
声乐属于表演艺术,是一门实践性重于理论性的学科。声乐技能技巧的训练和声乐艺术实践,是声乐教学的组成部分。因此,声乐教学的实践性,可以从声乐技能技巧训练和声乐艺术实践两个方面来进行理解。
声乐教学中,学生歌唱基本技能的掌握,是教师根据学科教学内容或歌唱技术要求的需要,指导学生进行的不断反复和不断巩固的技刷11练。技能训练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根据教师的技术要求,在不断实践和应用中,逐步加深对歌唱概念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巩固歌唱技能的基本动作和方法,努力掌握表达歌曲思想内容的技术和声音要求。因此,歌唱技能技巧的训练和掌握过程,本身就是―个实践和应用的过程,是―个通过实践才能完成教学内容、达到教学效果的过程。通过实践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发现技能训练中存在的不足或问题,才能及时地修正和调整技能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使学生的声乐技术不断地得以巩固和完善。
声乐艺术实践,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艺术创造能力,培养学生歌唱心理的主要渠道,也是反映教学效果,体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声乐艺术实践中,歌唱的场地、环境、气氛等外部条件的变化,都可能引起歌唱者心理状态的变化。歌唱心态的稳定与否,往往是声乐演唱成败的重要前提。有的学生由于把握不住良好的歌唱心态,一上台就无所适从,面目全非。因此,较为有效的途径就是创造条件,多参与声乐艺术实践,巩固和发展课堂上所掌握的声乐知识与技能,丰富和提高学生的声乐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建立稳定健康的歌唱心态。
三、声乐教学的合作性
声乐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融技术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课程,也是共同造就声乐艺术表现能力的双边活动。声乐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因素,无疑在声乐教学中起到传授的“知识源”的作用。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接受声乐知识与技能,是创造和表现声乐艺术的主体。教学的双方都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指导学生接受正确、规范、科学的声乐技能训练和掌握声乐技术;另一方面,学生要努力领会教师的教学意图,并按教师的声乐技术要求大胆地进行实践和尝试,使教师在声乐技术上和艺术的要求,在自己身上得以实现。因此,教学双方的合作和信任,成为教学的先决条件。声乐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性与其它的学科相比,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如果教学双方或某一方背离了合作的原则,教学活动的性质就有所改变,使教学演变成纯粹的徒劳和应付。
关键词:语文教学;规律;重视;素质
规律又称法则,是事事物发展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有自己内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对待客观规律,人们只能遵循,不能违背,否则就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语文教学也是这样。教与学的双方,如果遵循其自身的规律,语文教学就能打碎应试教育的桎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语文教学就能沿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反之,语文教学就会变味异化,就会受挫低效,与素质教育相背离。因此,不管语文教学如何发展,如何改革,不管语文教学产生多少新的理念,产生多少新模式与新方法,也不管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都不能违背这一规律。因为语文教学的自身规律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母规律。它制约着语文教学的原则、方法、过程与结果。可以断言,能否遵循语文教学的自身规律,是语文教学能否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语文教学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归根结底,最重要的问题是认识和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呢?笔者通过学习研究《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学论,认为,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有序地感知课文,领悟思想内容,积累知识和语言,并通过运用(即训练或实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简言之,就是感知――领悟――积累――运用。
一、重视感知。
从认识论的角度说,语文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而感知即是这特殊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是对文本的感性认识。学习任何课文,不论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都不能超越这个阶段。都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大体弄通词语、理清思路、概括要点,初步领会作者的思想倾向、观点和感情。那么,如何感知呢?感知的方法多种多样,阅读是感知文本的主渠道,应根据文本的特点或默读、或略读、或跳读、或精读、或查资料、或述情节、或列提纲等等,一句话,要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根据不同的体裁和内容加以选择。可是有的老师往往超越这个阶段,以长篇累牍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自我感知,这正如张大文先生所指出的问题,是对其规律性和工具性的忽视,而空谈思想性与人文性。
二、重视领悟。
如果说,感知是阅读教学的初级阶段,那么领悟则是阅读教学的深化,是对课文的理性认识,是阅读教学的高级阶段,是知识形成能力的前提。所谓领悟,就不仅是知,知道是什么,而且要懂,能回答为什么,能够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悟,觉也,从心,吾声。”可见,领悟从人的心智上、思想上启发人的“悟”。这种“悟”的特点是由感性的量的变化到理性的质的飞跃。在具体操作中,就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从文本的特点出发,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对文本或其经典段落进行默读、品读,读出重点、节奏、韵律、感情和意境,鼓励学生讨论、质疑。使学生不但明白文本写什么,而且还要明白为什么写,怎么写,这样写妤不好,好在哪里。同时,对文本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进行深层的探究、评价与鉴赏,这也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本质要求。
三、重视积累。
积累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础。素养,顾名思义,靠平时的积累和修养。何谓积累?即积累语言,积累思想,积累文化、文学常识,积累生活素材。积累要做到“三多”,多读、多背、多记。多读就是多读课文,多读文学名著经典、科普书刊和其他有益读物;多背就是多背诵名篇名句,特别是古典诗歌和优美散文;多记就是多记笔记,或存入电脑,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古今多少硕儒、大师级的博学人物,其渊博的奥秘之一是善于积累罢了。当然,这种积累,不仅是简单的量的增加,而是通过梳理、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序列化、网络化的过程。
四、重视运用。
这里包括训练与实践两种形式。所谓训练就是学生在课堂上运用所学的知识,而实践则是学生回到社会上的运用。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能力是不能传授的,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传授能力。要提高能力,就不能不进行科学的训练。如果说积累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基础,那么运用则是形成语文能力的关键。语文的本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两者不能偏废。顾明远先生指出,“对于语文的工具性和文化性,不同年龄段应侧重于不同方面:在小学,要更多地重视语文的工具性,让小孩尽早掌握最基本的字、词、句、章,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叶圣陶先生说得非常明白:“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但训练要讲究“度”,讲究科学。要避免过重过轻、过深过浅,或无指导、无计划、无总结,就会出现题海战术等不良倾向。
总之,规律是事物发展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笔者认为,将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概括为“感知――领悟――积累――运用”。体现了师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各种元素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体现了“教学与它以外事物的联系、教学内部各要素成分及环节之间的联系、每一具体的教学因素自身内部的联系”的教学基本规律;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本质特性;体现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统一的课程目标,是对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科学总结,对小学语文教学必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宋晓梦.顾明远:《中小学应分别侧重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光明日报,2009,08-25。
[4]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5]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6]蒋仲仁:《叶圣陶教育论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关键词:有效教学;研究视角;教学技术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2-0015-05
近年来,“有效教学”的研究成为教育中的热点话题,但是,在如火如荼的教学研究中,也存在着乱象丛生、众说纷纭的现象。每一个研究课堂教学的人,在言说课堂教学问题的时候,往往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专家从宏观的理论角度阐述,教师从具体的教学问题出发,不同专家之间的理论往往不在一个层面上,教师与教师之间关注的教学问题也各不相同。在热热闹闹的教学研讨中,在此起彼伏的教学研究中,教师往往莫衷一是,到实际的教学中,仍然不知道从何做起。有效教学的研究如此之多,然而,反观如今的课堂教学,教师的机械灌输、学生的被动学习,教学的深层结构并未发生什么实质性的变化,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理念远远没有得到体现,“有效教学”的研究并没有发挥其有效的教学促进作用。为什么这么多的有效教学研究会如此低效呢?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问题。
一、 有效教学的研究视角往往是低效、无效的
案例一:在一次区县的暑期培训上,安排了“有效教学”的主题论坛,邀请了全国知名的专家、著名高中的校长、一线的老师来共同研讨“有效教学”这个话题。经过一个上午的讨论,结果发现,专家、校长、教师虽然谈的都是有效教学,但是每个人关注的角度都不一样,切入的点也各不相同。专家主要从教学目标制定的角度来谈要结合课程标准,进行课程目标的分解。校长主要从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角度,同时结合其任教的语文学科来谈。教师则从各自学科角度出发,从一到两个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提出问题,阐述对这些问题的理解。论坛结束后,大家对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反而更加搞不清楚。
案例二: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做过一项实验,播放一段数学教学的视频,然后请1600位教师、校长、教育专家、负责教育管理的官员来共同点评这一节课。结果发现,每个人描述课堂实践的语言都不一样,每一个人都从自己的经验和对教学的理解来对这节课作出分析。由此可见,怎样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在教育领域内本身就缺乏共识,这也影响了教师对有效课堂教学的理解与实践。
案例三:上海某教研员做了以下实验:请十位优秀的科学与技术教师、区县学科教研员对同一节科学与技术课进行背对背的打分,打分前不允许进行任何商量,通过分项指标打分,然后汇总评价结果,结果统计如下表:
从这张表中可以发现,同一节课的评价分值相差很大。其中90分以上的3人,80-90分的3人,70-80分的1人,60-70分的3人,平均分81.1分。
这种结果的巨大差异如何造成的?通过每个人阐述评价理由发现,每个人对于什么样的课是一节好课、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都有自己的认识。
(资料来源:王月芬.走在十字路口的课堂教学评价[C]//第三届长三角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论坛交流材料.2012.有删节。)
从以上几个案例可以看出,当前我们对有效教学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1.对“有效教学”概念的内涵理解各不相同
虽然大家都在使用“有效教学”概念,但事实上,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各不相同,存在着很多争论。在听课评课时,每个专家、学者都以自己对有效教学、高效教学的理解,来对教学进行评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话语体系和个性见解,他们的评价也具有很大的主观性、随意性,我们的教学和教学研究都缺乏基本的、共通的“法”。
2.缺少共同的研究和探讨的平台
教学是非常复杂的研究对象,面对如此复杂的研究对象,我们总是很难找到研究和研讨的共同平台。正因为此,我们经常在进行着看似非常热闹的研究和研讨,但事实上,就像一群盲人摸象,有的人在谈论大象的鼻子,有的人在谈论大象的耳朵,根本没有站在同样的平台上讨论问题。这样的结果也导致了教学研究经常在做,经常在谈,可是总是谈不清楚,做不深入。
3.缺乏操作性强的教学技术支撑和教学规范约束
一个区域也好,一个学校也好,不管怎么倡导有效教学,如果对于教师的教学行为仍然缺乏基本的规范约束,所谓的教学常规就很难发挥实际作用。我们往往过于关心作为教学终点的考试成绩,而对教学过程的有效约束很少,教师基本上都在凭着自己的经验和直觉在进行教学。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后,虽然有关课堂教学的理念大家都能如数家珍,可是到了实践层面,课堂教学基本上依然涛声依旧,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究其原因,其中有一点就是我们的研究总喜欢谈空洞的理念,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技术的研究,教师缺少将这些先进的教学理念贯彻到自己教学行为中去的有效中介。
4.纠缠于细枝末节
教学的研讨和研究虽然从来都没有间断过,但是教学的现状,教学的深层结构、教学的基本矛盾没有解决。这是因为,人们往往抓住教学过程中的细枝末节在做文章,比如说围绕如何创设情境、如何对学生进行即时评价展开研究。虽然这些问题对于改善教师的教学效果是有价值的,但教学中的问题不计其数,首先要抓住教学中的主要矛盾和基本问题,这样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改变教学的整体面貌。
二、有没有可能寻找到有效教学研究的共同视角?
1.有效教学首先要明确并解决教学中的基本问题
出现教学研究中的各种混乱,主要原因是大家都从不同的层面对教学进行研究。要想寻找共同的、有效的研究视角,首先必须从基本的教学规律出发,共同探讨并把握这些基本规律。只有在把握教学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才能进一步研讨教学中中观的、微观的规律。
2.有没有大家认同的基本规律与问题?
那么教学的基本规律有哪些呢?综观国内外的各种研究,大家对了解和把握教学中的基本规律有各种不同的阐述和提法,但是仔细分析,还是可以发现,其中具有很多共通的地方。
(1)我国教学理论界的看法
哪些是教学中的基本问题和规律呢?施良方、崔允主编的《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是以教学实践活动的结构和长期以来各种教学理论流派争论的焦点为线索,来揭示教学的基本问题的。他们认为,教学的基本问题有四个: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关系问题;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问题;认知与情感的关系问题等。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是教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也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基本活动一般包括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师生交往等三种。
教学总是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的,而教学方法的直接基础是学生学习的方法,在学生学习的方法上,历来有多种多样的主张和做法,但所有的主张和做法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型: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所以从教学方法的维度看,教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都是学校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的任务。怎样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各派教学理论争论的一个焦点,也是当前教学理论与实践应该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
教学既是一种认知的过程,也是一种情感的过程,而认知与情感既是教学的目标,也是教学的手段,因此,认知与情感的关系问题是教学中的又一个基本问题。
(2)顾泠沅的实验结论
在教学的实践层面,也有对基本教学规律的概括,其中比较具有说服力的是顾泠沅教授在青浦的三十年教学改革实验归纳出的四条典型教学经验(其实也是对教学基本规律的概括)。实践证明,这几条基本规律对于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率十分有效。第一,情意原理,即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通过激发学生的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意向,以及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感情交流,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第二,序进原理,即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层次和结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对象的发展水平,有步骤地提高所呈现的知识和经验的结构化程度,组织好从简单到复杂的有序累积过程。序进原理实际上是对知识结构(包括“教材结构”与“教学结构”)的关注。第三,活动原理。研究者建议教师采用“尝试指导”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边听、边想、边尝试,促使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第四,反馈原理。教师及时、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学,学生自我评价的参与,可以大大改善学习的进程,有效的反馈机制是目标达成的必要保障。顾泠沅的实验特别提出,及时反馈能有效提升教学成绩,但不能使学生变得聪明灵活;而尝试学习、发现学习能让学生变得灵活,增强其学习能力。
(3)孙维刚的教学经验
北京市22中的孙维刚老师是全国知名的特级教师,他从教的几十年中,带了三轮实验班共121人,这些学生100%都进入了大学,其中50人进入清华北大。孙维刚在概括自己的教学经验时,提出“八方联系,浑然一体,漫江碧透,鱼翔浅底”的教学思想,并提出以下几点经验:第一,站在系统的高度去教学和学习知识,让每个知识都是以系统中知识的面貌出现,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时注意寻找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使学生逐步形成一种学习方法――在寻找与已掌握的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中,学习、掌握新的知识,造成学生总是浮想联翩,思潮如涌的思维状态。第二,升华提炼数学中的哲理,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走在老师的前面,从没讲过一道题。第三,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正确对待做题,一题多解,多解归一,有所发现,有所前进,题不在多而在精,从来不搞题海战术,甚至不留数学作业,但他不断地指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做到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多题归一,并逐步摸索形成规律。第四,从小进行问题研究。第五,保证9小时睡眠。
(4)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E5教学模型
该教学模型由6000位教师及澳大利亚和国际专家共同努力研制,致力于帮助学校领导和老师形成共识,了解能让学生成绩提高的有效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是怎样的。E5教学模式认为有效的教学必须包括5个领域:参与(engage)、探索(explore)、解释(explain)、阐述(elaborate)、评估(evaluate)。
在“参与”这一领域内,教师必须能够培养积极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发展学生对学习和互动的共同期望。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鼓励提问,将知识和生活联系,引出已有知识,鼓励温故知新。提出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制定明确的评估要求,帮助学生考虑如何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这一领域对教师的能力要求主要是:制定共同规范;确定学习的准备程度;树立学习目标;发展元认知能力。
在“探索”领域内,教师必须布置有挑战性的作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收集相关资料,拓展思路。为学生提供工具,告诉他们步骤。帮助学生扩大视野,反思自己的学习。牢记作业的学习要求,留意学生的反馈,适时介入。这一领域对教师的能力要求主要是:鼓励提问;组织提问;保持课堂活力
在“解释”领域内,教师要给学生机会,让它们通过语言或非语言方式,展示当前的理解水平。教师清晰讲授相关知识、概念和技能。教师提出策略,让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和组织起来。教师帮助学生表达观点,运用语言和图像,引导学生参与听、看、读、写、说各项活动。这一领域对教师的能力要求主要是:提出新的内容,促进语言和读写能力,巩固联系。
在“阐述”领域内,教师让学生参与对话,不断延伸和完善学生的理解。支持学生辨别、并定义概念之间的关系,支持他们建立原则和规则。教师支持学生提出假设并予以验证,得出结论并加以证明。监督学生的理解,提供明确的反馈,不断调整教学,促进实质性的交流。这一领域对教师的能力要求主要是:培养高层次思考,监测学生学习进程。
在“评估”领域内,教师支持学生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学习,帮助学生评估进步和成绩,支持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反思学习努力对成绩产生的影响,教师指导学生明确今后的学习目标。这一领域对教师的能力要求主要是:对照标准评估学生表现;促进学生自我评估。
3.教学的基本规律是有效教学研究的起点
纵观国内外的各项理论和实践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大家的表述方式各不相同,也有相对的侧重和差异,但总的来说,还是有一些基本的教学规律是大家所认同的,这些规律至少包括:(1)教学要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导向;(2)引导学生积极投入教学过程,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3)处理好学科基本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心理结构的关系,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结构;(4)处理好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关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教学要有明确的反馈和及时的调整。
4.教学规律是有层次的,有效教学的标准也应该有层次
孙维刚老师曾经说过:“我这里有4个大规律、15个中规律、三四十个小规律,掌握运用娴熟了,那么,从初一到高三,从代数到几何,就没有不会做的题目了。这几十个大大小小的规律正是整个中学阶段的数学基本知识结构。”教学规律也是有层次的,有基本的跨学科的宏观规律,有体现学科特色的中观规律,还有指导教学具体行为的若干微观小规律。以上提出的一些基本的、大家基本认同的规律应该是教学中最基本的规律。但是,教学是非常复杂的现象,学科之间差异很大,学科内部由于教学任务的不同,差异也非常巨大。相对应的,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也应该是有层次的,根据教学任务的各不相同,评价标准也应该体现差异。
因此,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首先要把握教学中的基本规律(大规律),在此基础上,把握不同学科的具体规律(中规律和小规律),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开发各种教学技术,这才是教学研究应有的方向。
三、如何将教学规律转化为有效教学的行为?
有效教学的研究之所以低效,除了大家缺乏共识之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将教学理念转化为行为的教学技术的研究。
1.教学理念转化为行为必须有技术的支撑
有了共同的研究框架是远远不够的,这些规律太抽象,教师还是不知道怎么样将这些规律落实到自己平时的教学行为中。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在大谈特谈新课程的理念的时候,他们的教育行为却仍然跟这些理念相去甚远甚至背道而驰。我们现在的研究现状是,关于“有效教学”的论文、专著汗牛充栋,可是具体、实用、可推广的教学技术寥寥无几,这也是教师的教学行为难以改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2.教学模式的建构热潮,反映了教师对教育技术的渴求
当前江苏省的课程改革处于这样一个阶段:各地都不约而同以教学改革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而各地的教学改革研究基本都聚焦于各种教学模式的建构,比如南通如皋的“活动单导学”、徐州市的“全员参与型教学改革”、泰州市的“主体参与模式”、连云港市的“三案六环节”教学改革、宜兴实验中学的“结构―建构”教学模式,还有很多学校在开展以“导学案”、“助学稿”等为载体的教学改革,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此起彼伏,风起云涌。大家之所以都热衷于模式的建构,就是因为教学模式能给教师提供具体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流程,教学模式的实施能够使得教学行为发生明显的变化,教学效果能够得到基本的保证,这也反映了教师对于具体教育技术的渴求。
3.不同的教学模式,体现和把握了不同的规律
对于各种教学模式,大家往往热衷于批判或褒扬、追随或唾弃。冷静反思,实际上,每一种教学模式的建立都基于对教学中某一种基本规律的认识,而且,通过模式的建构,往往可以较好地将某种教学规律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
比如“先学后教类”模式,改变了深层的课堂教学结构,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既定程序。教学终于由“教”为主线转变为以“学”为主线。这一类教学模式基本上都包括了“明确目标―自学预习―合作交流―展示反馈―总结提升”这样几个环节,从教学目标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回路”。每一堂课通过及时的展示和反馈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标,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这类教学模式至少体现了教学要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导向、引导学生积极投入教学过程,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学要有明确的反馈和及时的调整这三条基本规律。
再比如江苏省宜兴实验中学的“两类结构”的教学改革。他们认为“人生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的。应该在有限的时间里教给学生‘最有用’的知识。”这种最有用最具价值的知识就是“两类结构”,即“概括化、结构化的知识内容”和“概括化、结构化的方法程序”,分别简称为“知识内容结构”和“方法程序结构”。通过教给学生“两类结构”,学生掌握了主动学习的工具,最终实现教师少教或不教而学生能多学的目的。宜兴实验中学的改革,显然是建立在把握“处理好学科基本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心理结构的关系,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结构”这样一条教学基本规律的基础之上的。
这些模式的建构,给我们的教学研究也带来了很多的启示:
第一,教学规律、教学理念不能仅靠灌输、说教的方式告诉教师,而必须通过教学技术、教学流程、操作示范、教学模式的运用,将教学的规律蕴含在其中,让教师在运用教学模式、教学技术的过程中去感悟教学的各种理念,在实践的过程中去体悟各种教学模式的优势、不足。
第二,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是基于某种教学理念或教学认识提出来的,因此,每种模式主要侧重解决教学中的部分问题而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所以,在实践中,我们要善于把握各种教学模式的长处,吸取其内在精华,综合、灵活地加以运用。教学现象变化万千,教师只有在把握教学基本规律、掌握教学的基本技术的基础之上,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情境和学生的差异,随机应变,尝试创新教学方式,形成自身的教学风格,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4.突破模式的局限,将模式转化为具体的教学技术
当前人们在构建教学模式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排他”的,倡导自己模式的时候,排斥其他模式。事实上,这些所谓的模式都可以转化为不同的教学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是可以互补的。有效教学的研究路径应该是在明确各种不同层次的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尝试构建与不同层次规律相匹配的具体教学技术,这样才会使得教师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掌握更多、实用的教学技术,来解决各种具体的教学问题。
Why Research on Effective Teaching is Ineffective?
WAN Wei
(Jiangsu Research Institute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Nanjing 210013, China)
[摘要]教学中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要切实培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要通过观察现象,观看演示和学生自己做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要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运用等,培养学生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推理和判断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交流能力。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处理问题能力,以及获取新知识和创新能力等。那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这几方面的能力呢,笔者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 物理教学 能力 培养
一、客观对待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客观存在的,教育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实际因才施教,不断提升学生水平以及学生间的差距,从而使所有学生的能力都得以培养和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地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预定的最基本的教育目标和教学要求。另一方面则应创造条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开动思维,通过自我开拓,举一反三,加深对学到的知识内容的理解。并在这种自我开拓的过程中,使自己的独立工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如果老师把本应属于学生自我开拓的内容,即心得体会,经老师开拓后灌输给学生,尽管这些老师是想使学生学得更深入一些,完全出于好心,也非常辛苦,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基础差的学生反而会感到物理内容高深莫测,分不清主次,而处于被教师牵着走的被动状态,久而久之就会逐渐丧失了学习物理的兴趣与信心。而基础好的学生则由于失去了自我开拓、举一反三的机会,独立工作能力也得不到锻炼和提高。
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认真贯彻因才施教的原则,注意研究学生的学习基础、实际水平、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设法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够积极地、主动地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在教学中,老师要注意启发学生积极开动思维,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讲解不求过细,要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独立钻研的空间。要鼓励学生独立地钻研问题和解决问题。要教育学生自己归纳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经过独立思考,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并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自学能力。总之,老师的责任是教会学生学习,而不是代替学生学习。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必须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对重点的概念和规律要力求理解得更深一些,并充分发挥这些重点的概念和规律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突出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老师在讲解物理概念时,一定要重视得出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过程。要通过对实例、演示或实验的分析,或者理论的推导引出新的概念、定理和结论,使学生清楚地了解物理知识形成的过程。老师要注意通过对物理现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讲解过程,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意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知识要逐步积累、扩展和加深,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要逐步提高,不能要求过急过高,否则就可能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课堂教学的重点必须放在对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讲解上,绝对不应该用讲解大量例题,来代替对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讲述。应该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首先放在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上,而不应该急于做大量的习题。学生做习题的目的,一是检查自己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否真的理解了,是否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地运用它们。二是通过做习题,锻炼并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逻辑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等等。所以学生每做完一道习题,都应总结一下,看看通过做这道习题,自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上有那些新的体会。检查自己是否能独立地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对习题中所给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景产生的原因和有关的条件等等是否能独立地弄明白,能否独立地进行逻辑推理。所以每做一道习题,都要力求在能力上有所提高。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如果对学生的要求太高超出学生的实际能力,这样不但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反而会削弱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使学生失去对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兴趣。目前在中学中普遍存在着所谓“题海”战术,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尽量多熟悉一些题型和解法,以便日后在参加高考时能适应高考,取得好成绩。从近些年来的全国高考物理试卷来看,特别是近几年高考模式的不断改变,高考物理对考生知识面的广度,考生的综合能力的要求明显提高。从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这一角度来看,采用符合教学规律的教与学的方法,其效果也应该比“题海”战术好。
三、注重实验,提升整体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在我国,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新课程提倡在课程实施中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探究性学习作为与接受性学习相对应的一种学习方式,是进行创新教育的载体,是学习科学的核心方法。探究教学实质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模式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利用物理实验开展探究教学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物理学是实验学科,通过观察自然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践使学生对物理知识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是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必要基础。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要大力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目前有的物理教学中存在对实验不够重视的倾向。每个学生实验都必须要由每个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演示实验也一定要做并且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现象,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认真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总之,实验教学要落实到学生动脑动手上。
物理教育中的三维目标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目标对于物理的习题教育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首先,知识与技能要求物理的习题教育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物理学习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的技能,其次过程与方法要求学生能够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了解物理实验探究过程中的使用的方法,学会如何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最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学生在进行物理学习的时候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的人生态度,正确的科学精神等等。三维目标的提出重点是为了改善以往学生进行物理学习时只重视知识与技能,忽视了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的学习现状,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真正的体会到知识传授的乐趣,感受到自己学习的主体地位,从学习技巧的角度入手,学习到一种学习精神,放眼未来的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高中物理习题教育在物理学习中的地位
物理习题教育是高中物理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学生能够深刻的理解物理概念以及物理现象中的基本规律,如何熟练的应用物理规律是只有通过大量的物理习题练习才能够实现的,当下多数学生在物理学习的时候都会遇到的问题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概念和基本规律都听懂了,但是实际落实到习题中就无从下手,存在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对于物理概念以及基本规律的认识不够深刻,在审题之后不知道如何灵活的运用课堂学习到的物理概念,而只有通过大量的物理习题的巩固、深化以及练习,学生才能在脑海中形成物理知识的基本框架,并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的丰富这一知识框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不仅如此,物理习题的教学对于物理概念以及基本规律的教学有辅助的作用,通过物理习题的练习,不仅可以巩固所学习到的新知识,还能够对知识进行深刻的剖析,深入的理解其中所包含的理念。例如:有关电场强度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E=F/q可知,电场强度E跟放入电荷q所受的电场力成正比
B.当电场中存在试探电荷时,电荷周围才出现电场这种特殊物质,才存在电场强度
C.由E=kQ/r²可知,在离电荷很近,r接近于零时,电场强度接近无穷大
D.电场强度是反映电场本身特性的物理量,与是否存在试探电荷无关在解答这一题目的时候,学生不仅要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还要深入的剖析其中所有知识概念具体应用的条件以及环境,只有在对上述的几个公式进行深入的了解的基础上,才能顺利的找出上述几个选项中存在的问题,并顺利的找出该选择题的正确答案。最后,物理的习题教育可以使得学生在解答物理题目的时候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以及科学的解题方法,高中的物理教学不仅要就给学生传授相当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向学生们传递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使得学生在面临综合性的物理题目的时候能够有一定的分析以及解答的方法应对,例如物理题目解答的时候常常用到的理想化法、等效法、对称法、守恒法以及极限法等等。
三、在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的策略
3.1在习题教学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对于基本习题的理解
物理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一些经典的基本概念的问题,这类题目目的在于巩固学生对于物理基本知识的理解,强化对于基本规律以及基本方法的应用,这类题目也是链接难度较高的大题的桥梁,因此在习题教学的时候应当重视对于这类题目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探究,拓展学生的物理学习思维,在对基本题型理解讲解的时候,使得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对其他类型的物理题目有创新性的理解。
3.2向高中的物理学生介绍常用的物理习题的解答方法
物理学研究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以及规律性,物理习题在编写的时候也会围绕着这些基本的研究方法,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进行习题教育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向学生介绍这些解决办法:首先,是要对物理题目中所涉及的模型掌握识别的能力,物理习题中最常见的就是一些模型问题,例如:斜面模型、连接体模型、圆周运动模型以及抛物运动模型等等,对于这类习题,教师首先要保证学生能够顺利的认出这些模型,在认识的基础上联想这些模型的处理以及解决的方法,之后再对物理题目进行更深入的审题,将题目中涉及到的具体事物进行科学的抽象,联系熟知的物理模型,找出其中的关联性,之后再进一步的进行题目的解答。
3.3在物理习题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面对物理习题中的一题多解的现象的时候,物理教师可以借此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性,改掉以往学生在处理物理问题时候的墨守成规,而是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面对题目中的关键词,教师引导学生从题目的基本特征或者是解题因素的角度出发,督促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联想,找到更多的思维通路,想到更多的解题途径,引导学生主动发散物理思维。
四、总结
关键词:初中数学;复习课堂;构建方案;有效学习
在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普遍感觉给学生进行数学复习课比较困难,加上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复习课的收效不太明显。所以,在初中数学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师创新数学复习课教学模式很有必要。
一、设置明确的复习目标,促进有效复习
在初中数学复习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设置一个明确的复习目标和复习任务。明确的复习目标是整堂数学复习课程的基本着眼点,它可以给学生指明正确的复习方向,从而轻松地抓住课堂的重点和难点,促进教师的高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理解。
例如,在复习初一数学(苏教版)“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时候,由于本课的复习目标是使学生会求一个已知数的绝对值和它的相反数,并且清楚一个数的绝对值和其相反数之间的关系,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在本课的复习过程中,教师先在多媒体上给学生展示本节课的复习目标和复习任务,使学生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之后在多媒体上再给学生展示一些比较简单的数学题,即“-5的绝对值和相反数是什么?”等,带领学生进行练习,接着列出一些困难的题目,即“比较-3.5和3绝对值的大小,4减-12的相反数,已知A和B互为相反数,那么-2016A-3-2016B的值是多少呢?”等,使学生在认真思考的过程中完成这些题目的解答。之后教师带领学生总结这些题目的基本规律,使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反复进行思考,强化本课的教学目标,完成复习课的教学。
二、引用典型例题,促进有效复习
在初中数学复习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展示并讲解一些典型的例题。这些典型性的例题是数学复习课程的核心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对典型例题进行分析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突破学生的思维模式,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专业素养。
例如,在复习初一数学(苏教版)“有理数的乘法”的时候,由于本课的复习目标是使学生熟悉掌握有理数乘法的基本运算规律,并且学会用探究的方法导出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不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在本课的复习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从最典型的例题开始,逐个给学生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本课的基本内容。教师先在黑板上给学生列出这些题,即“两个有理数的乘法(+4)×(-3)=?(-3)×(-4)=?多个有理数的乘法(-2)×(-3)×(+5)×(-6)=?”等,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这些基本的经典例题,分析两个有理数相乘的法则和多个有理数相乘的基本规律,并进行基本的对比,使学生熟记这些规律。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反复进行练习,不断强化学生的分析能力,完成本课的复习目标。
三、对学案进行拓展延伸,激发学生复习思维
在初中数学复习过程中,教师针对所复习的基本知识进行适当的课堂延伸,可以增强复习的效果。课堂上的拓展和延伸是初中笛Ц聪肮程中最有效的策略,它主要是指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基本的延伸和迁移,从课堂内到课堂外,逐渐使知识真正内化成学生的能力,可以满足学生的基本求知欲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复习初一数学(苏教版)“用字母表示数”的时候,由于本课的复习目标是使学生学会用一些字母去表示一些数学问题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和基本规律,并在这些规律的运用过程中感受数学归纳法,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专业能力。在进行本课复习过程中,教师除了带领学生进行基本的练习,即“假如一个笔记本是a元,那15本笔记本的总价是多少元?”等,之后逐渐过渡到课堂延伸的练习,即“假如一件商品是n元,那先提价10%,再降价10%之后的价钱和先提价20%之后,再降价20%之后的价钱是一样的吗?是都恢复成原价了吗?为什么?”教师指导学生用所学的基本规律去分析这个延伸问题,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在初中数学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不断创新数学复习课教学模式,通过引进新型的复习方案和复习策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从而不断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不断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课程名称
爱.交流.成长——0—3岁婴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课 时
3
教学目标
1.引导家长了解0—3岁婴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基本规律,意识到婴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性。
2.通过学习、讨论、演示等形式,帮助家长进一步掌握促进0—3岁婴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策略。
教学重点
了解0-3岁婴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探讨促进婴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策略。
教学思路
教学活动以0—3岁婴幼儿语言能力发展为主线,采取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形式,通过现场采访、互动学习、分组讨论、挑战现场,教学演示等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互动性,有效性,以期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帮助家长认识到语言发展的重要性,引导家长了解婴幼儿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探讨促进婴幼儿语言发展的策略。从而促进婴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教学环节
一、直接导入,了解规律。
1.导入主题:引导家长认识到0—3岁婴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性与关键性。
2.现场采访:“你们的宝宝几个月了,语言能力发展怎么样?会说哪些话?”
3.观看课件:了解0—3岁婴幼儿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请家长对应自己宝宝语言发展到达的阶段。
4.教师小结:0-3岁婴幼儿语言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也存在个体差异。0—3岁是婴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我们应该遵循规律,把握语言发展的几个关键期,采取必要的策略进行引导教育,促进婴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二、提出疑惑,探讨策略。
那我们该如何促进婴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呢?
1.观看课件:教师举例讲述两种策略——引导婴幼儿发音,多与婴幼儿交谈。
2.抛出问题:除了上述两种方法,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促进婴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鼓励家长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提出疑惑:你们在生活中是怎样培养宝宝的倾听能力的?
4.分组探讨:请家长分成两组,进行集中讨论,各组家长把讨论好的策略写在纸条上,并张贴在黑板上。每组选一个家长代表上来讲述。
5.观看课件:了解训练婴幼儿倾听能力的正确方法。
6.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家长们都想到了很多的好方法,的确,倾听能力是婴幼儿语言发展的基础,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婴幼儿倾听习惯的培养。
三、挑战现场,模拟教学。
1.出示实物:“心动不如行动”,教师出示如奶粉罐,塑料袋,饮料瓶等实物,说明要求:请家长自由选择一件物品,现场模拟教学。
2.模拟教学:“说说容易,做做难,现在我给大家准备了几件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请家长自由选择一件物品来开展倾听教育,请你把我们当成你的小宝宝,你是用怎样的语言或方法引导宝宝倾听的?”
3.演示示范。教师在现场进行教学示范,通过不同节奏,声音类型,声音轻重等方面来引导婴幼儿倾听。
4.教师小结:培养婴幼儿的倾听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日积月累才能形成,因此我们每位家长应该坚持不懈,关注生活中的教育资源,时刻开展倾听教育,不断促进婴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四、活动延伸:尽早开展早期阅读也是培养婴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下一课时我们将重点介绍早期阅读的指导策略。
教学资源
制作的PPT课件,杭州市朝晖幼儿园中北园区的班级环境资源,奶粉罐,塑料袋等生活常见物品。
参考资料
浙江省三优师资培训教材。
一、物理规律教学的重要性
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知识体系的核心构件,物理规律教学也是中学物理教学成功的关键环节。
1.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知识体系的核心
物理学的知识体系是以一系列的物理规律凝聚而成的。在物理学发展史上,人们正是以一系列的物理规律为中心而建立了物理学的各个分支体系。例如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是光学知识的中心,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规律和焦耳定律是电学知识的中心等等。
2.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是物理知识教学的中心任务
学习和研究自然科学,中心任务是掌握自然规律并用来为人类服务。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学习物理知识的中心任务应该是掌握物理规律并应用于实际。
在物理教学中,要使学生建立概念和掌握规律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辩证的联系。一方面,形成清晰、准确的概念是掌握规律的基础,如果概念模糊不清,就谈不上准确地掌握规律;另一方面,掌握了物理规律又可以深刻而全面地理解概念。例如,只有理解力的三要素概念(大小、方向、作用点),才能理解同一直线上或互成角度的二力合成的规律(如图1)和二力平衡条件(如2)等;反之,通过掌握力的合成规律和二力平衡条件,又能更深刻地理解力的三要素概念。所以,物理规律的应用比物理概念的应用更为广泛,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才能更有效地利用物理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由此可见,使学生掌握好物理规律是物理知识教学的中心任务。
二、物理规律的特点及其分类
1.物理规律的特点
物理规律反映了在一定条件下某些物理量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它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它具有以下特点:
(1)物理规律只能发现,不能创生。
任何客观规律都只是被发现,而不能被“创生”,但不同学科的规律被认识与发现的途径又是不尽相同的。物理学规律揭示的是物质的结构和物质运动所遵循的规律,因此必然与人们认识物理世界的途径有关,即都与观察、实验、抽象、思维、数学推理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物理规律反映了有关物理概念之间的必然联系。
任何一个物理规律,都是由一些概念组成的,这些概念常常表现为物理量,可以用一些数字和测量联系起来,物理规律则把概念之间的一定关系用语言逻辑或数学逻辑表达出来。
例如,欧姆定律是由导体、电流(I)、电压(U)、电阻(R)等概念组成的,研究对象是导体,电流(I)、电压(U)、电阻(R)是3个可测量的物理量。它表明了通过研究对象(导体)的电流与研究对象(导体)的电阻(R是反映研究对象本身的量)和加在研究对象(导体)两端的电压(U)之间的定量关系。
2.物理规律的分类
在大千世界里,物理现象千姿百态,物理运动各有不同的形式,有宏观的、微观的,有机械运动现象、热现象、光现象、电磁现象等,所以物理规律就有多种多样,物理规律也就有不同的表述形式。中学物理规律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1)物理定律
一般是直接从观察实验的结果中概括总结出来的物理规律,如牛顿运动定律、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欧姆定律、光的反射定律、焦耳定律等。
(2)定理、原理
定律和原理一般是从已知的物理规律或理论出发,对某特定事物或现象进行演绎、推理,从而得出在一定范围内有关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或新的论断,并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物理规律。
如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功的原理等。
(3)方程、公式
这是利用数学式子来描述物理量之间关系的物理规律。
如串联和并联电阻的计算公式:R=R1+R2+…+Rn;
1/R=1/R1+1/R2+…+1/Rn。
(4)法则、定则
即利用特定方法表示的物理规律,如矢量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右手定则和左手定则等。
(5)其他
如力(包括二力、共点力)的平衡条件、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并联电路的分流规律、平面镜和透镜成像规律、晶体融化和凝固规律、液体压强规律等。
三、物理规律教学的一般过程
人类在研究和探索物理规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生认识物理规律的过程也相当于一个探索与研究的过程,因此,物理规律的教学方法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大体上是一致的。
1.提出问题,创设便于发现规律的物理环境
作为新授课的物理规律的教学,首先要按照导入新课的方法,以提出问题的形式导入学习物理规律的课题。教师要有意识地提供一个便于探索规律、发现规律的物理环境。创设物理环境常用的方法有实验法和举例法。
(1)实验法
教师借助于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使物理现象或过程展示出来,让学生观察。例如讲授牛顿第一定律时所做的小车分别通过毛巾、棉布、木板表面所滑动距离大小的实验(图3)。
(2)举例法
即列举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能引导发现规律的物理现象。例如,讲授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时,举出以下例子:“同样湿的衣服,晾在树荫下干得慢”;“同样多的水,倒在碟子里干得快,装在瓶子里干得慢”。
2.探索物理事实的内在联系,形成规律
这一教学过程主要是把第一步骤所摆出来的物理事实进行抽象思维,探讨物理规律现象的内在联系,提供建立规律的科学依据。根据不同的物理规律,可以采用下列具体方法:
(1)实验归纳法
例如,用一般水做实验得到“浮力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水重”,再改用煤油或酒精做实验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而且把物体全部浸入水中或部分浸入水中做实验都得到了同样的结论,最后归纳得到了阿基米德原理。
(2)单因子实验法
对于多因子的物理过程,可运用单因子实验,先分别固定几个物理量而研究其中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最后综合为一个完整的物理规律。例如,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可以先保持电阻不变而改变电压,观察分析电流随电压的改变情况,得到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再保持电压不变而改变电阻,观察分析电流随电阻的改变情况,得到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最后综合成为一条物理规律,即欧姆定律。
(3)先定性后定量推演法
限于中学实验条件,精确测定数据有困难,有些定量的实验不易成功,因此,可以在观察定性实验现象的基础上进行定量推演或分析介绍,最后形成规律。例如焦耳定律,实验时观察通电后煤油温度的高低来定性说明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实验表明,电阻越大,电流强度越大,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然后介绍科学家焦耳的研究成果,进而得出定量描述,形成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强度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Q=I2Rt。
3.下定论并对规律进行讨论,加深理解规律
经过第二步的探讨和思维加工,初步形成规律后,要整理成文,用科学而又简明的语言文字或数学工具来表述物理规律。
(1)规律的物理意义
解释规律的内容,说明它表示什么样的物理含义,必要时还要与相近规律进行比较。用数学公式或图像表述规律的,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根据规律的内容得出公式或图像;反之,又如何从公式或图像来理解其物理意义。例如焦耳定律,其内容是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强度的平方、导体的电阻、通电时间有关,这个关系是正比关系,由此得到焦耳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Q=I2Rt。
(2)规律表述中的关键词语和公式中各字母的意义
例如,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F浮=G排=ρ液gV,公式中字母F浮代表物体所受的浮力,G排表示排开液体的重力,ρ液是液体的密度,g是重力加速度,V表示排开液体的体积。这个公式中各字母代表的物理意义,学生必须十分清楚,运用过程中才不至于出现差错。
(3)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
中学阶段,物理单位的教学也不容忽视。
例如公式Q=I2Rt,式中I、R、t的单位分别是安培、欧姆、秒,Q的单位必须是焦耳。
物理规律的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都是确定的,不能随便乱用。
(4)规律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
物理规律本身是反映在一定条件下物理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并且物理规律是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总结出来的,因此,也只能在这个条件下、这个范围内才成立。学生学习物理规律时,往往只知道死背条文而忽视了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在实际应用中乱套,在遇到情况变化时就难以下手,所以,在教学中要重视讲清规律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
在一般物理规律的表述中,前语是成立条件或适用范围,后语是结果,即因果关系基本连结成一个完整的句子。通过分析规律的语句结构,从字里行间就可以知道规律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例如牛顿第一定律,它的适用范围是“一切物体”,条件是“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原因),结果是“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有些规律在叙述中只提出成立条件,必要时可以补充说明适用范围。例如阿基米德原理,要指出也适用于气体。有些规律限于学生的基础和认识水平,只强调成立条件,而暂不提适用范围。例如,欧姆定律、焦耳定律,不提及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四、学生学习物理规律中的常见问题
为了有效地引导学生学好物理规律,我们还必须研究和认清学生学习物理规律中的常见问题和心理障碍。在中学阶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感性知识不足
中学物理规律的教学,许多是从事实出发经过分析归纳总结出来的。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他们理解物理规律特别需要有充分的感性材料作基础。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够把有关的现象与现象之间的联系鲜明地展示出来的实验或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曾亲身感受过的事例作基础,势必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
例如,研究电磁感应和自感的有关规律,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够逐步揭示现象间本质联系的实验作基础,学生对这些规律就很难理解。
2.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错误观念的干扰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一些问题形成了某些观念。这些观念中,有的比较正确,但往往有一定的表面性和片面性,甚至是错误的观念。这些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对学生正确理解物理规律往往起着严重的干扰作用。如:学生在运动和力的关系上往往有“物体受力才能运动,不受外力,物体根本不会运动”的观念,这就给学生正确理解运动和力的关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不强
在物理规律的研究和运用中,有时要进行严格的逻辑推理和科学的想象等抽象思维活动;在运用物理规律解决某些问题时,要想取得正确而全面的解答,学生要具有较高水平的思维品质。然而,中学生在心理发展上正处在思维发展过渡期,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和不同的学生个体,这个发展在迟早快慢上有差异,有些学生由于没有形成逻辑思维的习惯,抽象思维能力不强,这就使他们在学习和运用物理规律时遇到了较大的困难。
4.不会运用物理规律说明、解释现象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中学阶段,学生在理解物理规律上,经过努力并不会感到很困难,但是运用起来常常会束手无策。形成的原因,除了知识上的欠缺和思维习惯、思维定势的干扰等因素外,最主要的是学生还未掌握运用物理知识去分析、处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因此,学生在完成认识的第二个“飞跃”上困难较大。
物理规律的教学要有阶段性,要有一个逐步深化、提高的过程。对于同一物理规律,初中、高中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因此,我们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一步步地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来提高物理规律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阎金锋 田世昆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
[2]阎金锋 田世昆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第二版)[M]。
关键词 篮球 教学 认知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1篮球教学过程
篮球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篮球教学的目的任务,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掌握篮球的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能力,并进行思想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培养过程。篮球教学过程从生理上来看,要通过学生的感知、思维、练习,拓通大脑中枢与运动器官的神经通路,建立运动性条件反射,形成正确动作定型,掌握篮球运动的技能。从心理上分析,学生是要经过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运动实践这样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的能力。
2高校篮球教学的认知规律
2.1对篮球技术动作的认知
篮球运动技术的学习、掌握、巩固和提高的过程也是练习者对篮球技术动作名称、作用、动作方法、技术原理等知识认知的过程。这种认知过程的本质是使练习者在大脑皮层的相应中枢建立起清晰的动作表象。高质量的认知过程对练习者学习与掌握正确动作技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2对篮球技术运用规律的认知
篮球技术运用是学习、掌握篮球技术的重要认知内容。对篮球技术运用的认知有赖于练习者对进攻与防守过程中攻防对抗基本规律的掌握程度。这种基本规律主要体现在练习者在身体接触的直接对抗的攻防过程中,对时间与空间关系的理解与把握。因此,狠抓技术运用规律的教学,对掌握与提高篮球技术的运用能力是非常有利的。
2.3对篮球战术运用规律的认知
篮球战术运用是学习和掌握篮球战术的主要认知内容。对篮球战术运用规律的认知有赖于练习者对比赛中篮球攻防基础战术配合基本规律的掌握程度。这种认知过程的本质是使练习者通过对运动情景的知觉,在自己已有的战术配合记忆中提取经验,并根据原有的经验做出判断、决策和反应。决策的结果将更新记忆库,从而使练习者的经验更加丰富。因此,狠抓比赛状态下的篮球基础战术配合规律的教学,对掌握与提高篮球战术的运用能力是非常有利的。
3高校篮球教学的教学原则
3.1启发诱导参与原则
在高校篮球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诱导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有机会参加技术、战术教学的讨论,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学生参与教学,使学生与篮球教师有了很好的沟通,达到教学相长,互相促进,创造一个平等融洽的氛围,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帮助和教育学生把认识到篮球技术和战术的重要性,只有认识提高了,学生才能够主动地学习篮球技术和战术,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技、战术水平。
3.2因人施教原则
所谓因人施教就是根据学生的技术水平层次、性别差异以及学习需求的不同,有的放矢地进行篮球教学。贯彻因人施教原则,首先要做好调查研究,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技术基础、学习态度、兴趣爱好、身体素质状况、课余锻炼安排等,然后根据上述情况仔细分析研究,制订教学计划,最后是按照计划实施教学。
3.3强调一定量生理负荷的教学原则
在篮球教学过程中,必须使学生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强度,并保持一段时间,使学生在体育课上达到相应的运动量,起到锻炼的作用。在高校篮球教学过程中,不注重一定量的生理负荷的刺激,练习者所习得的技、战术很难在强度稍高、速度稍快的对抗中有效地发挥技战术运用的水平。
3.4教学方式方法灵活多样原则
高校篮球教学的方法不能整齐划一,而要不拘一格,灵活多样,要做到因人、因时制宜。在篮球教学实践活动中,既可以集中教学,又可以分小组、分层次教学;既可以讲解,也可以示范;既可以进行对抗练习,也可以安排无对抗的练习;既可以进行理论讲解,也可以安排素质练习;既可以观摩录像,也可以把比赛实战与讲评技、战术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方法灵活运用。
3.5强调在对抗中运用技、战术的教学原则
篮球比赛是攻守双方有直接身体接触的同场对抗比赛项目,主要表现为有球队员、无球队员的攻守及争夺篮板球的对抗。而这种对抗是在绝大部分的时间内,几乎所有的双方攻守队员都密集在靠端线的篮下6-7m半圆的范围内。篮球比赛的对抗形式与区域的特点就决定了技术运用必须具有强烈的对抗意识与对抗性。因此,在篮球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单兵对抗、2人和3人的局部对抗,乃至5人全场对抗的教学。
4结论
篮球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学思想。篮球教学的改革,首先是教育者教育思想的转变,真正实现以教师、书本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学习活动为中心;单纯传授知识向知识、技能、素质培养、创造能力和思想品德的全面教育全面发展的两个根本的转变。科学合理地处理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教法这四个基本要素的关系,探索篮球教学过程中的规律,建立一个有效可行的教学过程优化结构,真正提高篮球教学过程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篮球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 周兴伟.对高校篮球教学几个重要问题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
【关键词】高职高专;普通物理;教学效果
高职高专普通物理是非物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常被学生称为“最难学的课”,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为学生学习本专业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同时,它也是一门比较难学的课程,主要是因为抽象、理论和逻辑性较强等,高职高职院校的学生本来就底子薄弱,而且又涉及高等数学的一些知识,更加令学生头疼。再加上课时少,内容多,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难度。因此,如何提高普通物理的课堂教学效果,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就显得非常重要。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实践,谈谈提高高职高职普通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措施:
1、循序渐进,做好与中学物理知识的过渡
大部分高职高专的学生之所以觉得普通物理难学,主要是因为在中学时物理就没学好,对中学学过的一些物理现象、规律还不太理解,现在又要进行更深一步的学习,觉得有困难,缺少信心。而普通物理中的部分章节知识是对中学物理基础的进一步提高,在进行这部分内容教学时,应先适当复习中学物理相关知识再进行教学,这样循序渐进式的教学,可以减少学生因基础差的原因带来的困难,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功这个知识点,中学物理中的功是质点在恒力持续作用下沿直线运动做的功,普通物理中所研究的功是质点在变力持续作用下沿曲线轨道做的功,为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顺利完成知识过渡,可以分这样几步:首先复习中学物理中的功,即质点在恒力持续作用下沿直线运动做的功,再讲解质点在恒力持续作用下沿曲线运动时做的功,第三步是质点在变力持续作用下沿直线运动做的功,最后是质点在变力持续作用下沿曲线轨道做的功,这样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学生便于理解,易于接受。
2、重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教学
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正确认识、理解和应用,是解决任何问题的依据。只有掌握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才能去解释一些相关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普通物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很多,有不少公式、定理的应用是有其适用条件的,如不讲解清楚,学生便不能很好的理解、掌握,更谈不上应用于解决实际的物理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把基本概念、基本规律讲清楚就非常重要,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讲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热量不能自动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时,要特别强调“自动”两字。那什么是“自动”?它的含义是什么?一些教材在给出克劳修斯表述时没有明确的说明,所以教师要给学生解释清楚,这也为后面讲解“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概念时打下基础。
3、理论联系实际,让课堂走向生活
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析物理现象,将物理课堂理论学习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在课堂理论教学中可以穿插一些与所学知识有关的生活现象,让课堂走向生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比如:在讲分子运动论时可以联想到腌制咸鸡蛋:外壳完好的鸡蛋,放入食盐水中腌制一段时间变咸了。这是因为物质的分子间存在间隙,而且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食盐分子扩散到蛋黄和蛋清中,使整个蛋变咸了。在冰上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舒展双臂转速慢,收紧身体时转速快,可以用角动量守恒定律解释;等等。
4、将小实验引进课堂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利用实验室已有的实验设备,创造性的进行常规物理实验外,还可以引进一些小实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使教学效果最大化。普通物理中有的章节比较难学,不仅是因为要用到的高等数学的知识多,主要是这部分内容抽象,不好理解,以至于一些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困难,提不起兴趣。对于这样的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课堂小实验,如在讲电磁感应时,可以设计这样的小实验:准备两根长的空心铝管,其中一根沿轴线方向开一小槽,再找一块圆柱形磁性强的磁铁和一个相同形状大小的小金属块,直径要略小于铝管的内径,材料最备好后就可以进行试验了,将两个铝管竖直放置,在两管上端开口处分别同时由静止释放磁铁和金属块,比较它们谁先穿越铝管。通过这类小实验,把抽象的东西形象直观的展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使学生初步获得对物理问题的认识,再进行理论学习,就变得容易多了。
5、重视前沿科技知识渗透,开放课堂
一般地讲,物理知识由经典物理和前沿物理两大块组成,长期以来,我们只注重经典物理的教学,忽略或很少对前沿物理进行教学,这样就导致学生对物理学的今天和明天不甚了解,尤其是物理学对当今科技作用知之甚少,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学科本身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就可以得到最大的发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增加和融入前沿科技知识,易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进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达成原有的教学目标的同时实现了新的科技教育目标。
6、教学手段多样化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不断更新,课堂教学的容量也不断增大,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的需求,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能把教学内容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使原本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形象、直观,同时也为教师节省了大量板书、绘图时间,加快了知识点的讲解速度,课堂教学信息容量也大大增强。但由于课件内容是事先准备好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灵活发挥,很难体现出课堂教学的灵魂。特别是对于一些公式、定律的推导,如果只是用课件单一的呈现出来,其中的思维方法很难传达出来,这时传统的教学手段又显示出了它的优势。每种教学手段都有它的长处,也有它的不足,教师要善于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祝之光.物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关键词:教学存在问题 客观对待情况 改进教学方法 提升整体能力
高中物理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教学中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要切实培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要通过观察现象,观看演示和学生自己做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要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运用等,培养学生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推理和判断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交流能力。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处理问题能力,以及获取新知识和创新能力等。那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呢?
一、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存在的一些问题
1.数学基础的薄弱或物理模型构建能力不够
高中物理与数学密切联系,如极值运算、图象问题、三角函数都方面的知识,学生必须能够灵活应用,如果对类似数学知识只是似是而非地了解,肯定会影响物理成绩的提高。
2.学习方法的失当
由于高中物理课堂容量大、速度高的特点,一些学生不能及时地适应.比如,不会作笔记或根本就没有做笔记的意识,老是教师提示或强调时他们才作一些,另外,不能很好预习,不知道带着问题听课。有的认为,预习后再听老师讲就没有意思了,其实这是错误的。我们应该带着有准备的头脑去听课。另外,同步资料不能及时作。这也是造成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希望同学们一定警惕。
3.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缺乏必要的练习.
由于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加上高中教师对学生比较信任,注重自学,可是一些学生不能及时跟上,加强对一些物理内容的自主练习,导致应付复杂物理问题的经验不足,成绩上不去.我们研究发现,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很多都是自己"找"作业,而缺乏主动性的学生还是象在初中一样,等着老师的布置.
4.多次失败,导致"习得性无助"心理的产生
"习得性无助"现象,是指那些过多地经历失败的打击后而产生的消极适应现象,放弃了努力,哪怕稍做努力就可以实现的项目,也以已经形成的绝望心理消极应付.这是很多物理薄弱学生在高中后阶段学习的主要障碍.
二、客观对待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认真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注意研究学生的学习基础、实际水平、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设法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够积极地、主动地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在教学中,老师要注意启发学生积极开动思维,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讲解不求过细,要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独立钻研的空间。要鼓励学生独立地钻研问题和解决问题。要教育学生自己归纳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经过独立思考,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并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自学能力。总之老师的责任是教会学生学习,而不是代替学生学习。教学的要求不是封顶的,高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物理教学应激发学生对各种物理现象及问题的兴趣。教师不应因为学生所提的问题超出教学大纲或高考考纲的要求范围,便要求学生这也不要去想,那也不要去问,其结果就会使学生探求的欲望和创新的意识受到抑制,久而久之便会使学生陷入一种墨守成规,一切为了应试的“痛苦的学习”之中,这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对培养人才特别是优秀人才是十分有害的。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必须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对重点的概念和规律要力求理解得更深一些,并充分发挥这些重点的概念和规律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突出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老师在讲解物理概念时,一定要重视得出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过程。要通过对实例、演示或实验的分析,或者理论的推导引出新的概念、定理和结论,使学生清楚地了解物理知识形成的过程。老师要注意通过对物理现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讲解过程,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意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知识要逐步积累、扩展和加深,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要逐步提高,不能要求过急过高。否则就可能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物理的兴趣。课堂教学的重点必须放在对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讲解上。绝对不应该用讲解大量例题,来代替对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讲述。应该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首先放在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上,而不应该急于做大量的习题。学习物理的目的不是为了解题,决不能把老师讲例题,学生做习题作为课堂物理教学的核心或重点。当然,讲解适当数量的例题是必要的,但不是愈多愈好。同样在学生对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等基本内容已有充分复习、理解的基础上,做一定数量的习题是必须的,但也不是愈多愈好。从近些年来的全国高考物理试卷来看,特别是近几年高考模式的不断改变,高考物理对考生知识面的广度,考生的综合能力的要求明显提高。
四、注重实验,提升整体能力
摘要:认识、利用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是搞好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尊重规律;阅读教学;教学质量;教学创新
规律是经实践千百次检验才成其为规律的,本来是无庸再加以论证的。在新课程背景下,有的老师却连声对其说“不”。这些语文教学规律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是否仍然不失为规律,实在有为之一辨的必要。假如在新课程背景下,它仍为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在教学中我们却有违这些规律,那么将给课程改革带来巨大的损失。
一、正确理解与运用“多读多写”
多读多写,不是无效、低效的读写多读多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传统语文教学经验的精华,也符合现代教学论中有关语文实践的观点。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阅读与习作就是主要的语文实践活动,“大量”就是多,这里没有前提。课程标准中的“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这是对阅读量的“多”的规定,“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这是对写作量的“多”的规定。可见,在新的语文课程中,仍然强调多读多写,只不过是课程标准用语文实践来涵盖它。在讲“多读多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时”,可能会有人责难:无效的读和无效的写是不是也是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这种人不理解内涵最丰富的概括总是最简洁的,已成为语文教学基本规律的“多读多写”,是内涵最丰富的概括,它简洁地概括了读写能力形成的机制在于“多”,体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多读多写是指有效的、高效的读写实践,不同于呆读傻写,无效低效的读写。无效的读写不是多读多写的固有之义。多读多写所表达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语文的方法,被无数事实证明是正确的。在课程标准中,读写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但不是唯一的成分。多读多写是培养读写能力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培育语文素养的唯一途径。培育语文素养的途径更多,如观察、体验、调查、访问、搜集资料,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因此,在应用“多读多写”这一语文教学规律时,要避免用它取代培育语文素养的其他途径。
二、正确理解与运用“训练”
训练,不是繁琐的练习“训练”,含有“训与练”的意思。“训”,是教师的事,教师的讲、读、指点、引导就是“训”:“练”,是学生的事,学生反复、多次的操练就是“练”。只有把教师的“训”与学生的“练”结合起来,才能成为训练。“训练”,不是繁琐的讲解,也不是死记硬背,更不是题海战术。以往课程中出现的繁琐的讲解、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等弊端不是倡导“训练”之过。从叶圣陶、吕淑湘、张志公等语文教育大家到一线优秀教师如霍懋征、李吉林等人的论述中,找不到“训练是繁琐的讲解”“是死记硬背”“训练是题海战术”等说法的蛛丝马迹。
三、正确理解与运用“循循善诱”
循循善诱,不是一步步牵着学生走循循善诱,最早出自《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循循“,有步骤的样子,”循循善诱“就是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孔夫子是启发式教学的创始人,他非常注重”循循善诱“,目的是让学生既能比较顺利地接受新知识,又能始终保持求知的欲望。颜渊是孔夫子的得意门生,天分应该是很高的吧,他对孔夫子的”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近乎崇拜。他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意思是说,孔夫子先教他知古今,达;然后教他尊所闻,行所知,使他始终保持求知的欲望。孔子的有步骤的教学始于学生的”愤“”悱“状态,他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发式教学就是要从学生想弄懂却无法弄懂,很想说清却无法说清的时候开始,然后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去弄懂、去说清。苏格拉底是西方启发式教学的鼻祖,他的教学也是”循循善诱“,这从被广泛引述的他教导一个青年对正义与非正义的认识的经典案例可以得到佐证,这里不再赘述。”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是古代的,也是现代的,它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的核心在于意义建构,同化或顺应是完成意义建构的基本方式。在学习中,所学知识能纳入原有的认知图式中,这是同化。在外显学习中,假如能够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去接近各自的原有的认知图式,同化就顺利得多。假如原有的认知图式不能同化新的知识,那就要改变原有的认知图式以适应新知识的学习,这就是顺应。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学习,也会使顺应变得比较容易。这就是”循循善诱“在建构主义中的意义。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一书开宗明义指出”假如让我把全部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日: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在有步骤的引导中,以学生原有认知为出发点引导
学习,当学生思维遇到阻塞时,给予启发;一处阻碍消除了,思路畅通了,还会有下一处阻碍,还要给予启发。学生就这样在教师循循善诱中学会学习。在新课程背景下,受到推崇的“突破法”教学模式,从“确定突破点一了解突破点一理解突破点一深化突破点一延伸突破点”的程序安排,可以看出也是遵循一定的教学步骤的。在实施新课程中,我们需要新理念,更需要遵循教学规律。不违背教学规律,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实践新理念,才能使教学创新,适应时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