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网络信息传播

网络信息传播

时间:2022-07-19 15:21: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网络信息传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网络信息传播

第1篇

摘要:在界定网络信息传播内涵的基础上,探讨网络信息传播的规律,进而研究网络信息传播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给社会带来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网络信息传播研究也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苏联的凯德洛夫等人认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必须满足4个条件:①确定研究对象;②定出适合于这个对象的概念;③查明该对象所固有的基本规律;④创立和建立能够解释大量事实的原则和理论。阂大洪于2004年5月22日在南京召开的“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上指出,我们已经初步建立起中国互联网传播学科,同时应将这一学科的学术地位和研究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阶段。论文百事通此外,金镇在《作为一门学科的网络信息传播》一文中,从学科的角度对网络信息传播进行系统深人研究,同时指出人们对网络信息传播的规律还缺乏全面系统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本文旨在通过界定网络信息传播的内涵,探讨网络信息传播的规律,进而研究网络信息传播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推动网络信息传播学科的发展。

一、网络信息传播的内涵

1.l网络信息传播的概念

网络信息传播是随计算机的发展出现的,它的重要特征是网络充当了传播信息的媒介,这里所说的网络,专指计算机网络,即我们所说的网络信息传播,是指互联网中的信息传播。网络信息传播需要有计算机和通信设施等硬件设备,需要有由先进技术构成的网络平台,需要通过数字化技术把信息存储在光、磁等介质上,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高速传播。所以,笔者认为网络信息传播就是以计算机硬件和通信设备为依托,利用网络技术传递数字化信息,实现信息交流和共享目的的过程。

1.2网络信息传播的本质

“网络环境中的信息传播只是非网络信息环境中信息传播功能的一种延伸和发展,它所要实现的基本目的和功能在本质上和非网络环境中的信息传播是一致的,只是实现的手段和环境不同。可见,网络信息传播仍然属于人类传播行为和信息传播活动的一种形式,它只不过是通过互联网这样一个新的媒介,进行各种数字化信息的传递、交流、共享和利用活动。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可以将网络信息传播的本质归纳为信息数字化、信息传播行为网络化。

二、信息传播的规律

2.1信息相对价值规律

信息是事物属性的反映,能够表征事物的运动状态,是信息的固有本质和普遍价值之所在。在网络上传播信息,是为了实现信息传递者的意图,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所以说,对于信息传递者来说,他们所传递的信息都是有价值的,网络信息传播的过程,也就是实现信息价值的过程。

信息的存在是客观的,但信息接受者对信息的选择是自由,这种自由在网络环境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为主体的差异性,以及信息选择和信息理解的主观性,信息接受者对信息意义及其使用价值的判断和理解也必然产生差异。因此,信息价值也就具有相对性。对信息传递者来说有价值的信息,在信息接受者看来,不一定就是有价值的信息;面对同一信息,这个信息接受者认为很有价值,而另一个信息接受者则可能认为毫无价值;相对于同一个信息接受者来说,同一信息在此时很有价值,而在彼时则也有可能失去价值。因此,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的价值是相对的。

2.2信息梯度转移规律

信息的传播可以看作是信息的流动,而任何一种流动,必须有势差才行。在网络信息传播中,这种势差也必然存在。在网络信息传播的两端之间,这种势差的存在是客观的,因为只有信息传递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存在某种差异,网络信息才能顺畅完成传播。也正因为有这种差异的存在,才有进行信息选择的必要,才有信息传播需要的产生。与此同时,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的生产、布局和利用过程中普遍存在“马太效应”现象,这就决定了网络信息的传播方向:从占优势一方流向劣势一方。又因为网络的自由度增加,众多信息接受者可以同时存在,而这些信息接受者之间也必然都存在差异,所以就决定了网络信息传播的层次性。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网络信息是按一定的方向和层次循序进行传递的,这就是信息梯度转移规律。

2.3信息循环规律

信息是可以共享的,它可以被多次重复利用。信息传递者在传递信息以后,不会对自身造成损耗,其信息量不会随“信息实体”的离开而减少,而是始终保持不变。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信息一经掌握,就可以永远守恒。也正因为这种信息守恒,信息传播才得以进行,信息共享才得以实现。

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的都是数字化信息。数字化信息一经产生,就由某种特定的符号所代替,信息的传播实质上就成为某种符号的传播。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这种符号不受任何外力所影响,是永恒不变的。在网络环境下,这种符号是易于复制的,当一个信息传播过程完成后,信息传播并未终结,而是开始了下一个信息传播过程。也就是说,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人们只是在不断地传递这种符号,而这种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是永恒不变的,只是随着传播产生了位移的变化。信息守恒,加上“符号”永恒,这就是信息循环规律,网络信息传播就是在这种循环往复的过程中进行的。

三、网络信息传播规律的应用

网络信息传播规律是客观的,它不以任何外界力量的意志为转移。我们研究网络信息传播规律,是为了了解网络信息传播的内在机理,掌握网络信息传播的方法,指导网络信息传播的行为,提高网络信息传播的效率,保障网络信息传播的健康发展。我们在网络信息传播的实践过程中,只能去认识并尊重规律,并自觉地加以有效运用。

3.1网络信息传播的控制

网络信息传播的控制管理技术虽然较之因特网自身的发展而言,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但对于网络信息传播控制而言,网络信息传播技术控制仍然是最有效的方法与手段。研究网络信息传播规律,了解和掌握网络信息传播的内在机制,就能够对网络信息传播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把网络信息传播活动纳人到有序化的范围内进行控制,其目的是使网络信息交流与利用更趋于规范化和系统化。

3.2网络信息传播的保障体系构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得以普及,网络信息传播日益繁荣,正在不断地深人渗透到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之中。如何构建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正在成为世界各国都面临的紧迫课题。构建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购买技术或开发信息安全技术的问题,而是一个体系建设过程,这个体系主要包括检测体系、安全防护体系和管理体系。构建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涉及到网络信息传播自身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对网络信息传播规律进行全面深人研究,可以理清这些方方面面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关系,进而有助于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的构建。

3.3网络信息传播伦理准则的确立

美国学者理查德?A?斯皮内洛指出:技术往往比伦理学理论发展得快,而这方面的滞后效应往往会给我们带来相当大的危害。现实的情况也正如他所说的那样,网络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交流的自由与互动,为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的伦理挑战。网络伦理是指人们通过网络媒体进行交流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道德关系,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媒体对象之间的关系。根据网络传播的特点,结合信息从信源到信宿的流通过程,网络信息传播中的道德失范现象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网络信息者的道德失范、网络信息接收者的道德失范、网络道德评价标准的失范、网络道德控制机制的失范。网络伦理的本质是网络信息传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这也正是网络信息传播规律的研究内容和具体反映。通过全面了解网络信息传播各要素的静态特征和动态交流过程,掌握和运用网络信息传播规律,依据相关的法律和伦理规范,制订出规范、适度、有效的伦理准则,才能保持虚拟空间信息生态的平衡与繁荣。

第2篇

论文关键词:复杂网络;灾害信息;传播特征

灾害是指由某种不可控制、难以预料的破坏性因素引起的、突然的或在短时间内发生的、超越本地区防灾力量所能解决的大量人畜伤亡和物质财富毁坏的现象。由于灾害发生的突然性和破坏性,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在灾害信息传播上采取了谨慎的态度。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新的媒体形式层出不穷,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以及即时通讯软件、“博客”等新型网络形式使得信息传播的渠道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因此灾害信息传播已经不可能受到单方面的控制。

“非典”前期,由于政府和主流大众传媒保持沉默,使得各种谣言通过网络和手机等新型信息传播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大量传播,导致了严重的社会恐慌。由此可以看出灾害信息传播一旦失控,会使本来失序的社会更加混乱,并由此带来衍生灾害,造成不必要的社会恐慌和经济损失。因此,在当前的信息传播状况下对灾害信息传播方式和特征进行相关方面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国内在灾害信息传播方面主要是从新闻学的方面来研究:灾害报道应该实现新闻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平衡、新闻媒介在公共危机事件中起到重要作用,以及系统介绍灾害信息的发展史等。没有从灾害传播本身的特征进行研究,忽视灾害传播特征对灾害信息传播的影响。为了更有效地实现对灾害传播的控制,有必要针对灾害信息传播特征进行相关研究。

本文首先对灾害信息传播过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复杂网络相关理论对灾害信息传播方式和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

1灾害信息传播的过程分析

根据当前灾害信息的多样化,其传播内容主要可以分为政府和主流大众传媒的灾害信息和各种谣言、负面信息两大类。各种谣言、负面信息是指由于在灾害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隐瞒或虚报、延迟报道而产生的各种、负面的受众不信任的信息。

本文以Fink(1986)提出的危机4阶段论为基础,对灾害信息传播过程进行了相关分析,给出灾害信息传播的4个阶段,分别为潜伏期、突发期、蔓延期、解决恢复期。以2007年台风罗莎信息传播过程为例(数据来源:百度指数),分析这4个阶段(图1)。

(1)潜伏期由灾害发生到灾害信息开始传播的这一阶段。随着现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潜伏期的时间越来越短。要对灾害信息传播进行控制,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灾害信息传播的潜伏期对灾害进行有效控制,减小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台风罗莎10月2日08时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生成,4日02时加强为强台风。即10月2日至10月4日为台风罗莎信息传播的潜伏期。

(2)突发期从灾害信息开始传播到灾害信息开始迅速传播的阶段。突发期是年阶段中时间最短、对受众心理冲击最严重的一个阶段。如果在突发期内对灾害信息进行刻意隐瞒或虚报、延迟、模式化报道,会使受众失去对传播者的信任,增加公众的疑惑,导致社会危机及衍生灾害的产生。10月5日、6日为台风罗莎信息传播的突发期。

(3)蔓延期灾害信息从迅速传播到平息的一个阶段。在新的信息传播环境下,灾害信息从迅速传播到平息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即时通讯软件、多种传播形式使得灾害信息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破坏性强。即使当灾害得到平息和解决时,在新型传播媒介中仍会存在很多议论和大量负面信息。台风罗莎在我国大陆l0月10日结束,但其仍然受到大众的普遍关注。10月7日至l0月16日为台风罗莎信息传播的蔓延期。

(4)解决恢复期灾害妥善解决、人民生活恢复正常、物质生产得到恢复、社会恐慌得到平息、整个社会恢复到灾害发生前的状态。在解决恢复期中,做好灾害信息的传播机理和影响的研究工作,总结灾害信息传播的经验和教训,为完善和健全相关的防灾体系提供依据。以10月17日起为台风罗莎的解决恢复期。

2灾害信息传播网络

2.1灾害信息传播网络的形成

目前国际上在流行病传播、计算机病毒在In.ternet上的传播等领域利用复杂网络进行研究是比较多的。此外,国内外专家对谣言的传播也进行了相关工作Zanette研究了在小世界网络中的传播情况;Moreno等发展了Daley等在1964年提出的谣言传播模型,认为非均匀网络传播过程最终听过但不传播的人数与感染概率有着紧密联系;

Dotts和Watts认为无论是社会网络还是信息网络中的传播蔓延现象,相应的模型都可以归结为泊松模型和临界值模型。

灾害信息传播的基础是社会网络,因此可以应用复杂网络的观点来阐释灾害信息传播的特征。灾害信息传播的网络模型示意图如图2所示。

用节点表示灾害信息传播中的个体,如果两个个体之间可以通过某种方式直接发生传播与被传播关系,就认为这两个个体之间存在连接,这样就得到了传播网络的拓扑结构,进而可以建立相关模型来研究这种传播行为。而灾害信息传播模型研究的关键是传播规则的制定和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

2.2灾害信息传播网络的结构

2.2.1灾害信息传播网络结构的划分

灾害信息的传播途径与谣言基本一致,可以参照Moreno等人提出的谣言传播模型。的研究方法对灾害信息传播网络模型的结构进行分析,将灾害信息传播网络中的个体分为灾害信息未知者(Igorants)、灾害信息传播者(Spreaders)、灾害信息知情者(Stiflesr)三种类型。i(t)、s(t)、和r(t)分别代表这三种类型在人群中的比例。

如图3所示,灾害信息在灾害信息传播者、灾害信息未知者之间传播。灾害信息传播者向它的邻居节点传播信息。当接到信息的节点是灾害信息未知者的时候,灾害信息未知者以入的概率变成一个灾害信息传播者。而如果信息传给了灾害信息传播者或者灾害信息知情者,则前者以1/a的概率变成一个灾害信息知情者。

2.2.2网络结构中各参数的分析

参数A代表着信息传播过程中数据会出现丢失的情况,并不是每次连接都成功。参数是表示一个灾害信息传播者在变成一个灾害信息知情者前连接的灾害信息传播者或灾害信息知情者的平均次数。

灾害信息传播者把灾害信息传递到它的相邻节点时,如果该节点为灾害信息未知者,后者也将以入的概率变成一个灾害信息传播者,信息传播成功。如果后者已经知道了灾害信息,则会导致灾害信息传播者失去传播信息的兴趣,从而以l/a的概率变成一个灾害信息知情者,此次信息传播的小过程失败。

2.3灾害信息传播网络的统计性质

灾害信息传播网络的统计性质反映着网络内部结构的不同和系统功能的差异。它的统计性质有以下几个方面。

(1)平均路径长度是指所有节点之间的最大距离的平均值,它描述了网络中节点间的分离程度,即网络有多小,也就是灾害传播网络中所有传播途径传播信息的平均长度。

(2)聚集系数用来描述网络中节点的聚集情况。在灾害信息网络中表示灾害信息传播者与灾害信息未知者、灾害信息知情者的关联程度。

(3)度和度分布一个节点与其他节点相连的边数称为该节点的度。节点度分布是指网络中度为k的节点的概率P(k)随节点度k的变化规律。在灾害信息传播网络中,度就是表示一个灾害信息传播者向k个灾害信息未知者或灾害信息知情者传播信息。顶点的度指标用于描述该传播者对传播网络中其它传播者的直接影响力。节点度的分布函数反映了灾害信息传播网络的宏观统计特征。

(4)介数分为边介数和节点介数。节点介数为网络中所有的最短路径中经过该节点的数量比例;边的介数是网络中所有的最短路径中经过该边的数量比例。介数反映了相应的节点或者边在整个网络的作用和影响力。在灾害信息传播网络中,节点介数说明该节点对于网络中信息流动影响的大小。介数的分布特征反映了不同传播者在网络中的地位,即其传播速度、传播范围和影响程度。对于评价各种传播媒介的重要性、评价防灾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基于复杂网络的灾害信息传播特征分析

3.1网络节点的大规模性

一个重大灾害发生后,其信息传播网络的节点数必定十分庞大。要做到灾害信息传播既维护了公众的知情权,又不会造成社会恐慌和由此带来的衍生灾害,就应该对大规模的灾害信息传播网络节点进行分析,找到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即公众信任度高、社会责任感强、在网络的影响大的节点。衡量这些节点是否关键的主要依据是它们的介数和度分布。

3.2网络连接的稀疏性

在灾害信息传播网络中,并不是所有节点的聚集系数和度分布是相同的。主流大众传媒由于其传递信息的真实性、全面性,受到公众的普遍信赖,那么主流大众传媒所代表的节点的聚集系数和度就要比其他节点的高。在这一区域的网络连接就比较密集。反之,过于失实的灾害信息会受到公众的质疑,其传播范围就比较小,则这部分的网络连接就很稀疏。

3.3连接结构的复杂性

灾害信息传播网络的节点是由主流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传播者和受众组成,因此每个节点都具有自己的动力学特征,且各个节点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整个灾害信息传播网络也就具有极为复杂的动力学特征,不能简单的用规则网络和随机网络对其进行分析。因此,灾害信息传播网络具有连接结构的复杂性。

3.4信息传播的时间复杂性

信息在网络中传播所花费的时间与下一节点对信息的敏感程度、传播节点的度和介数及信息的可靠度等有关。沿海的人们对于有关台风的信息就会比较关注,而对于内陆城市的人而言,此类信息就不很重要。这就体现了灾害信息传播的时间复杂性。

3.5信息传播的变异性

在一个灾害信息传播者向灾害信息未知者传递信息的这一过程中,信息内容是否不会发生变异以及信息来源是否真实可靠,这就是信息传播的变异性。

3.6信息传播引发衍生灾害的可能性

灾害本身具有破坏性,由于灾害信息内容不同,公众对灾害信息的关注程度也不同,必然导致信息传播的速度不一样。而灾害信息的传播也可能引起各种社会问题,甚至形成衍生灾害。例如在“非典”期间各种有关SARS的信息肆意传播,引起某些药品的短缺、物价的抬高以及社会不安定因素突增。在灾害信息传播网络中可表现为信息中心增多、传播过程的重复性。

4结束语

本文将灾害信息传播过程分为潜伏期、突发期、蔓延期、解决恢复期等4个阶段,并以台风罗莎信息传播过程为例对4个阶段进行分析。

第3篇

关键词:网络信息;信息安全;信息传播;保障体系

随着网络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信息安全问题涉及到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世界各国已经认识到信息安全涉及重大国家利益,是互联网经济的制高点,也是推动互联网发展、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关键,发展信息安全技术是目前面临的迫切要求。如何构建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紧迫课题。然而,国内外对此问题的研究还比较少,不够完善。如何保障网络信息传播和安全。

一、 构建网络信息安全传播保障体系遵循的原则

构建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的最终目的是“用”,应本着旨在破解网络信息传播存在的难题的目的,向此目标努力,尽可能发挥体系的重要作用,注重体系实施的实际效用。因此,要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网络信息传播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措施。 网络信息传播具有的强大的威力和威胁就是信息的自由性。所以,在构建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的过程中,应考虑在管理和控制网络信息的传播时要保持信息的“自由”与“平衡”,即尽量保持信息“自由”与“管理”的平衡。 任何安全保护措施都不是绝对安全的,都可能被攻破,所以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不应只依赖一种安全机制,应建立多层安全机制、多种防御体系,各防御层及体系相互补充保护,相互支撑以达到尽可能安全的目的。

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构建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是网络信息开放共享,而在信息的开放共享和保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如果将部分信息公开披露,既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同时又会带来一系列实际问题。因此在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注意解决网络信息的披露与保密之间的矛盾,坚持网络信息开放共享和保密相协调的原则。

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的构建不是哪一个体单独努力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及司法等多方协调配合、全方位努力。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坚持政府、企业、个人分工合作、协同作战是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必须明确各自的地位和作用。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是计算机安全概念在网络环境下的扩展,深入了解计算机系统安全的基本概念,是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础。国际标准化组织为计算机安全做了如下定义:为保护数据处理系统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措施,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不会因偶然和故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计算机网络由计算机和通信网络两部分组成,计算机是通信网络的终端,通信网络为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交换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计算机网络最重要的资源是它向用户提供了服务及所拥有的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连通性和技术性,用户在享受各类共有信息资源的同时,也存在着自己的秘密信息可能被侵犯或被恶意破坏的危险,信息安全的目标就是保护有可能被侵犯或破坏的机密信息不被外界非法操作者所控制,达到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等目标。

三-出现问题事故响应及补救机制

安全的相对性注定了计算机事故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建立一个事故响应小组,建立数据备份、制定不同的紧急响应计划和操作流程,能够对发生的事故再第一时间作处理,努力将损失降到最低点。

当遇到黑客、病毒或垃圾信息,死机等能够成功传播到信宿或对系统造成破坏时,此时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的补救机制将采取补救措施,补救措施包括:使用杀毒软件查杀病毒,使用备份系统对丢失或损害的数据进行恢复,或使用临时的动态站点替代当前被破坏的信息系统等。之后,再将这些病毒、垃圾信息、系统漏洞和脆弱点等形成分析报告,反馈给检测中心数据库,进行必要的总结回顾,修改安全策略,更新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补救机制是整个保障体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是减小损失和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四、加密技术应用来保障计算机安全

.在电子商务方面的应用。为了保证顾客在网上进行各种商务活动,不必担心自己的信用卡会被人盗用,现在人们开始用RSA(一种公开/私有密钥)的加密技术,提高信用卡交易的安全性。NETSCAPE公司提供了一种基于RSA和保密密钥的应用于因特网的技术,被称为安全插座层(SSL)。SSL同时使用“对称”和“非对称”加密方法,在客户与电子商务的服务器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客户会产生一个SessionKey(SK),然后客户用服务器端的公钥将SK转自省略进行加密,再传给服务器端,在双方都知道SK后,传输的数据都是以SK进行加密与解密的,但服务器端发给用户的公钥必需先向有关发证机关申请,以得到公证。

加密技术在VPN中的应用。当数据离开发送者所在的局域网时,该数据首先被用户端连接到互联网上的路由器进行硬件加密,数据在互联网上是以加密的形式传送的,当达到目的LAN的路由器时,该路由器就会对数据进行解密,这样目的LAN中的用户就可以看到真正的信息了。

在网络安全中运用内容过滤器和防火墙技术。由于上网人员的种类繁杂,有些人的法律意识不强,对网络中的一些非法内容鉴别力不高,因此有必要在互联网的接口处使用内容过滤器。内容过滤器的主要用途是对一些不良网站或非法网站的内容进行过滤,从而达到净化网络信息资源的目的,保证网络信息安全。配置防火墙则是实现网络安全最基本、最经济、最有效的安全措施之一。防火墙是指一个由软件或和硬件设备组合而成,处于企业或网络群体计算机与外界通道之间,限制外界用户对内部网络访问及管理内部用户访问外界网络的权限。当一个网络接上Internet之后,系统的安全除了考虑计算机病毒、系统的健壮性之外,更主要的是防止非法用户的入侵,而目前防止的措施主要是靠防火墙的技术完成。

第4篇

一、产品保证网络的信息传播概述

产品保证网络是指由有限相关企业围绕产品建立的责任担保关系网;在产品保证网络中,各个节点代表合作企业,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企业间的责任担保关系。同其他网络一样,产品保证网络也由增长和连接作为主要的演化机制。随着产品保证网络的不断完备,各企业不断巩固已建立的产品责任担保关系,有意识地通过各种产品保证关系分摊相关成本、资源等,并积极改善产品保证策略方案。假定核心企业不采取任何有意识的行为来传播保证策略,则保证策略信息传播概率取决于邻居企业的理性判断。对谋求长期持续发展的企业而言,都希望同其合作企业构建相对稳定的产品保证关系,实现产品保证网络的稳健和巩固。为此,产品保证网络中的各个企业纷纷研究采取相似产品保证策略,这些策略会在企业之间传播。由于产品保证网络中各节点是具有理性决策能力的企业个体,因而保证策略相关信息在产品保证网络中传播不同于疾病传染过程,也不同于物理扩散过程,企业对产品保证策略的选择是理性和复杂的决策过程。各企业通过外部环境与相关企业交流获取产品保证策略的基本信息;然后通过对该产品保证策略进行研究,决定采用还是拒绝;最后,在决定采用后开始实施新的产品保证策略。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有关该产品保证策略的决策即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又受到局部因素的影响。其中,外部因素对产品保证网络中所有企业的决策影响相同,主要指示范效应、广告效应和其他随机因素等。局部影响因素也就是邻居效应,是指网络中与某企业直接相连的邻居节点对该企业选择的影响。

二、产品保证网络的信息传播模式与机制

(一)传播模式

为了巩固产品保证网络中各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核心企业会采取有效的产品保证策略,而产品保证策略的信息传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根据这些因素的影响方式将信息传播概括为两种模式,即主动影响模式和被动影响模式。通常状况下,传播过程中两种模式兼有,传播概率介于二者之间,是二者的加权之和。

1.主动影响模式

主动影响模式是指核心企业会有意识的宣传自己的产品保证策略,尤其是针对性的向重点邻居企业进行宣传,从而达到加强产品合作、提高产品竞争力的目的。例如,在新产品开发、生产、销售过程中,核心企业为了使新产品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在其产品合作企业的关系网络中积极推广相关的产品保证方案;为使产品保证方案能够在合作企业中更快、更好地传播,会有针对性选择其重要的产品合作对象进行推广和宣传,对产品保证问题的重要性和保证策略形成共识。因此,主动影响模式下的传播概率应为:Wij=Wij/∑jWij。即传播概率等于二者间连线的权重占个体i连线权重和的比例。

2.被动影响模式

被动影响模式是指核心企业不采取任何有意识的行为去影响产品保证策略相关信息的传播,传播概率取决于企业的理性决策过程。若企业认为核心企业在其经营关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则采纳与核心企业相同的产品保证策略。在产品保证网络中,企业个体往往是有限理性的,在选择某种保证策略时往往首先参考邻居企业的选择。不同的邻居对于目标企业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人们总是给最重要的邻居以最大的参考权重。因此,被动影响模式下的Wij应满足:Wij=Wij/∑lWjl。即传播概率等于二者间连线的权重占个体j连线权重和的比例。两种模式对传播概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别,令网络中个体联系强度为任意非负实数a,则Wij=a,j=1,2,Wjl=a,l=1,…10,则企业i的产品保证策略被企业j的采纳的概率为Wij。比较可知,主动影响模式下传播概率为Wij/∑jWij=1/2,而被动影响模式下传播概率为Wij/∑lWjl=1/10,如图1所示。

(二)传播机制

假定产品保证网络N中一企业采用某种产品保证策略(记为A策略),并且在主动和被动两种传播模式的效用下,A策略相关信息已经在产品保证网络中得到传播。任意企业i若不采取A策略,则记为0,称企业i为A策略的非采用者;若企业i选择采取A策略,则记为1,称企业i为A策略的采用者,即企业i的状态Si∈{0,1}。通常情况下,产品保证网络中企业i的状态是在A策略的采用者和非采用者之间相互转变的。假定t时刻企业节点i为A策略的采用者,当t+1时刻企业i采用新的产品保证策略或建立新的责任担保关系时,则企业i转变为A策略的非采用者的概率记为δ,且0<δ<1。假定t时刻企业节点i为A策略的非采用者,则t+1时刻i切换为A策略的采用者的概率由外部因素和局部因素(邻居效应)共同影响。其中,外部因素主要指产品保证网络之外的一些因素,这些因素对产品保证网络中所有企业保证策略的选择影响相同。因此,外部效应下A策略的非采用者转变为采用者的概率(不妨称为全局转换概率)应为某一常数d0,且0<d0<1;局部影响因素即为邻居效应,它是指与某企业直接相连的邻居节点对该企业的产品保证策略选择的影响。不妨将邻居节点对该企业产生影响的概率记为d1,称为局部转换概率,且0<d1<1。若邻居节点为A策略的采用者,则会通过网络关系影响该企业也成为该种保证策略的采用者,并且邻居节点中A策略的采用者越多,非采用者转向采用者的概率越高。设f(k,a)表示邻居节点影响企业i决策的效应函数,称为邻居效应函数,其中k为邻居个数,a为邻居中采用者个数。则邻居效应下任意A策略的非采用者i转向采用者的概率为:F(d1,ki,ai)=d1×f(ki,ai),0≤ai≤ki。且在任意ki≥1时有:f(ki,0)=0,表示若邻居节点中A策略采用者个数为零,则邻居效应不存在。

三、产品保证网络策略传播模型的构建和处理

(一)策略传播模型

产品保证网络N为有限节点网络,而且网络个体随机分布且是同质的,此时网络信息传播问题可以应用平均场方法进行分析[9]。设q(t)为t时刻从网络中任选一条线,它的一端指向A策略采用者的概率(q(t)=1则表示网络中所有连线的其中一端都与A策略采用者相连),则A策略非采用者的k个邻居中恰好有a个采用者的概率为k()aq(t)a(1-q(t))(k-a),由此可得邻居效应下A策略非采用者转变为A策略采用者的概率为∑ka=0d1f(k,a)k()aq(t)a(1-q(t))(k-a)。令rk(t)表示t时刻度为k的个体中的A策略采用者比例,则产品保证网络中采用者比例的变化率可由平均场方程表示为:drk(t)/dt=(1-rk(t))(d0+d1gk(q(t)))-rk(t)d(1)定义λ0=d0/d,λ1=d1/d,分别表示企业从A策略的非采用者转向采用者的全局影响系数和局部影响系数。将其代入上式并令drk(t)/dt=0,可得任意时刻均衡状态下A策略采用者比例为:rk=[λ0+λ1gk(q)]/[1+λ0+λ1gk(q)]。式中θ为均衡状态下任意连线恰好指向采用者的概率,这个概率可以直观的表达为:q=∑krkkp(k)/〈k〉。其中,ρk表示度为k的个体是A策略采用者的比例,可以求解均衡状态下的ρk和θ,将其代入得:q=Hλ0,λ1(q)=∑kkP(k)〈k〉λ0+λ1gk(q)1+λ0+λ1gk(q)(2)求解上式可得均衡状态时θ的非零解,称为函数Hλ0,λ1(q)的不动点。若已知某特定产品保证网络的结构P(k)和邻居效应f(k,a),便可计算出均衡状态下A策略采用者个数,这对于分析产品保证策略的信息传播问题具有实际意义。

(二)仿真分析

设定产品保证网络连通度为〈k〉=3m,m=2,3,4。给定网络结点数为1000,λ0=0.01,邻居效应函数为f(k,a)=(a/k)1/2,其中初始采用者比例ρ0=[0.01,0.1,0.2,0.5,0.9],分别取局部影响系数λ1=[0,1],步长为0.01;λ1=[1.2,3.0],步长为0.36;λ1=[3.5,9.0],步长为1.10。n表示稳定状态下策略采用者个数。由图2可知,随着局部影响系数λ1的增加,邻居效应对产品保证策略信息传播的影响增大,稳定状态下策略采用者个数逐步增多,而增长速率逐步降低;当λ1大于7时,产品保证网络中策略采用者个数逐步趋于稳定,并且在局部影响系数相同时,网络连通度越高(即〈k〉越大),稳定状态下采用者个数越多。

第5篇

网络信息的发展,尤其是群体信息交流方式的发展,为美术教研提供了平台。分析美术教育群在美术教研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可以促进美术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教研的实效性。

关键词:

网络信息传播;美术教研;侃点美术教育群

为推进美术教研,构建美术教育群,教育者之间、教研员主导下的研究团体、师生之间都建立起各种网络群体,这些网络群体以美术教研为主旨联系在一起,集中起来,为推进美术教研、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提供了渠道。

一、基本理论概述

1.网络信息传播

网络信息传播借助现代通信网络,开展各种信息传送、互通和运作,从而实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是一种高效的社会运作平台。它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让信息传递变得便捷。人们在相互交流中实现新的社会价值,由个体发展引向群体活动,代入信息时代,人们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网络和社会的良性互动,不断地引领社会发展。

2.美术教研

借助网络信息传播,美术教研是以美术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性活动,对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美术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美术教研,教师引领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进而创造美,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快乐学习提供支撑。

二、侃点美术教育群教研分析

1.美术教研活动的系统性、组织性有待提高

在侃点美术教育群中,有的人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几个人对某个艺术问题展开讨论,有的发表文章和作品,大都是在线随机进行,有问题随时可研讨,这就充分发挥了灵活性的特点,时效性很强,在线人员可以及时解决问题。但是,有些问题并不简单,需要系统研究,一些具有全面性的问题要组织全员参与讨论,在这样的情况下,侃点美术教育群缺乏必要的组织。同时,不好监控在线人员的研究行为,教研的实际效果和落实的状况如何难以确定。因此,要提升美术教研的效果,就需要进一步加强美术教研群的组织工作。

2.美术教研不够深入

侃点美术教育群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超越时空的联系,有效提高了教研的效率。但是,教育群中有人提出一个问题后,在线人员多数是提出一些见解后便不再过问,或者就这个问题简单讨论,不求问题是否能够解决,下线后也不再谈及这些问题。这就使问题的讨论仅仅停留在表面。而且教育群中的人员联系并不是很频繁,有些人相互不认识,深入交流的可能性较小,下线后也没有其他的联系方式,导致联系中断,交流研讨受到时空限制而不能更加深入地进行。另外,教育群中的人员缺乏相应的情感基础,为对方承担责任的意识不强,谈到什么地方就是什么地方,可能随时中断,随意性较强,准备不充分,后续研讨可有可无,约束性不大。

三、提高侃点美术教育群教研实效性的对策

1.构建组织系统,规范群教研活动

美术教研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为加强教研活动的时效性,要丰富教研活动的形式,充实教研活动的内容,利用侃点美术教育群为开展教研活动提供有效载体和便捷平台,充分发挥教育群的积极作用。同时,要解决教育群存在的系统性和组织性不足的问题,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充分发挥教育群在美术教研中的作用。另外,在教研群中选出大家认可的人员作为教育群的管理人员和群内教研的联系者,有什么活动由管理人员联系,教育群中每位成员的联系方式也由管理人员统一管理,这样可保证开展教研活动时,能够及时通知所有人员及时在线参加教研活动。如,要求学校教师参与教研,联系学校主管领导加以监督,保证参与的人员及时、完整、有效地参与教研活动。为教育群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可有效保证教研活动的时效性。

2.合理安排主题活动

美术教研活动利用网络平台,可以有效提高教研效率,为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信息渠道,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网络教研。利用侃点美术教育群进行教研更获得了丰富的教研资源,提高了教研的时效性,教研形式灵活多变,教研人员对问题的认识更加全面,但是对于一些系统性较强、主题明确的问题探讨相对不足。要增强教研的实效性,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在美术教育群中设置主题研讨,由教研员或者教师发起,管理员做好宣传工作,及时通知,设定时间段,制订教研计划,每人都要围绕主题积极准备,到规定时间按照计划展开集中研讨,之后可以随时相互交流。

3.构建深入交流的环境

美术教研活动的开展为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研究支撑。利用网络平台能够随时进行教研活动,但是不够深入的问题也很明显。除了采取以上措施以外,美术教育群可以进一步加强群内人员的联系,群内人员可以互相加为联系人,保留联系方式,或利用微信群等,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结语

侃点美术教育群是推进美术教研的有效形式,但仍需要不断改善,使美术网络教研更加具有实效性。

作者:李兆宇 单位: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

参考文献:

[1]贺岚.网络背景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研究.文学教育(下),2011(12).

[2]卢嘉丽,尹军.基于QQ群课堂讨论的互动分析.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1).

第6篇

    1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构建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1.1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是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应该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因为其最终的目的是要将此体系运用到实践中去。作为研究者,我们必须要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网络传播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措施。

    1.2多样、协调性原则

    完全保护措施不可能是绝对完全的,任何安全保护措施都有可能被攻破的,因此我们的网络信息传播体系也不能只依赖于单一的安全体制,我们应该建立更多的防御体系、建立更多的安全体制,各个防御体系还需相互支撑、相互补充以最大可能地达到安全的目的。在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中解决网络信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信息的保密与披露之间矛盾,这一点上,要做到坚持网络信息保密与开放共享相互协调的原则。网络信息保障体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这个工程中就企业和个人必须要协调配合、协同作战。

    1.3综合性、总体性原则

    任何保障体系应该从其整体的角度去分析他们在网络信息传播安全中的影响作用,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这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种工作程序的综合协调。在实现网络信息传播全方位保障这一目的时,也应该考虑到技术保障、法律保障、人才保障、管理保障等的综合作用,才能达成可行、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

    2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的结构流程

    构建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这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有检测体系、安全防护体系以及管理体系三部分。在构建安全保障系统过程中,要以法律为保证、技术为基础、管理为生命线。1)检测体系。检测体系是用来储存病毒以及黑客入侵的记录和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的策略。2)安全防护技术体系。安全防护技术体系主要是在网络出现异常信息的时候进行拦截,使用信息安全技术对网络信息进行安全防护。3)管理体系。有的通过技术不能够发现的网络信息是需要有人为的方法以及手段进行防护的,这时就需要人参与的对网络信息进行管理的体系的管理体系了。管理体系同时也是一个接受者与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研发者的互动平台,根据信息接受者的反馈我们可以实时地完善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

    3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结构流程的分析

    下面对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的结构流程分别进行分析。

    3.1检测体系

    1)对病毒和黑客的入侵进行记录。对网络信息传播做风险分析是构建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的基础部分,把所有出现过的黑客和病毒记录储存在相应的检测数据中心,在网络信息进入保障体系的时候,通过检测体系可以检测得到该信息是否与数据库中原有的信息相匹配,如果是匹配的话,需要进行拦截;在数据库中没有检测到类似的记录的话,就需要由安全防护体系进行更进一步的检测防护。2)安全策略的规划。网络信息保障体系安全策略不可能永远完全适合信息系统和网络环境的需求,而网络信息传播又是一个循环的动态过程,因此安全策略的制定必须要做到不断完善、循序渐进,在规划策略的时候还要对其可操作性和动态性有充分的研究和考虑。

    3.2安全防护技术体系

    安全防护技术体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防火墙。防火墙是一个迫使所有连接都接受检查,控制进入网络权限的一个系统。2)病毒、黑客入侵检测系统。在防火墙检查的过程中,系统对信息攻击防火墙的检测并做出的相关的反应。3)安全审计系统。网络安全审计系统是根据用户设定的安全控制策略,实时地统计网络的数据流,对网络使用对象的活动进行审计的软件。4)网络病毒防治体系。现代信息技术正在不断地进步发展,但是由现状得知网络上的各种病毒、木马、蠕虫及恶意代码的传播速度和危害性也越来越强了,因此安全防护体系也得随之不断的更新,而且安全防护体系是网络信息进入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的最重要的一个门槛。

    3.3管理体系

第7篇

【论文关键词】网络信息传播;纸质期刊;应对策略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以惊人的力量改变着各国人民的生活方式、人际交往甚至经济模式.作为继l9世纪的报纸和20世纪的广播、电视之后出现的因特网和正在兴建的信息高速公路。网络以其兼具各传统媒体之长的优势,对传统的印刷媒体,尤其是纸质期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网络信息传播,纸质期刊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应对策略.在市场竞争中谋求发展呢?通过纸质出版和网络出版双重出版是拓宽纸质期刊发展空间的方法。

首先.我们从纸质期刊因特网的内容和特性来分析期刊的传统纸质出版。

通过以往和现在的表现,可以知道网络信息传播相对于纸质期刊具有以下特点(优点):网络信息传播的空间覆盖全球,这种覆盖能力是任何一种纸质期刊都无法比拟的;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网络信息传播可以同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于一身。这种技术可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网络上信息能随时和更新也使网络信息传播的时效性远胜纸质期刊;由于互动性增强,读者参与、制作、评论的可能增加,读者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各类个性化网站,可使读者摈弃在有限期刊设定的有限范围内进行的有限选择:面对大量信息借助搜索引擎的帮助,可以简便、快捷地找到所需信息。,也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读者通过网络信息传播求得更多的阅读内容.越来越多的广告商通过网络信息传播谋求更多的商机。纸质期刊又称杂志,是指那些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每期有固定的名称和版式,有连续的序号,发表多位作者的多篇文章,由专门的编辑机构出版的一种连续出版物,按其内容性质或使用对象,可分为学术性期刊、政治性期刊、工艺技术性期刊、检索性期刊、资料性期刊、通俗性期刊、文学艺术性期刊等。这些定期或不定期出版的不同性质的期刊与网络连续的信息传播带给读者的是不同的信息内容,而期刊的信息内容是争取读者的关键。对比以《中国报刊订阅指南信息库》为基础的期刊内容的分布与比重(表1),和以CNNIC的7次网络调查(2000年至2003年4月)分析得到用户在网上经常查询的信息类型状况(表2),以及我国目前的网站总体内容分类及各类数量(表3),和个人主页的分类及其各类数量(表4),就很能说明期刊提供给读者的信息与读者信息需求之间的不对称。因此.纸质期刊要发展必须要在内容上“抓住”读者,内容是合乎法律规定的

不久前,美国时代集团旗下著名的《生活》月刊因网络的冲击而不得不转型,停止传统纸质出版而进行网上出版。网络信息的传播使纸质期刊的生存空间变得狭小。这是不是说纸质期刊就没有出路了呢?事实上,纸质期刊仍有很多读者.但是如果网络与纸质两种媒体的内容没有多少区别,读者为什么要选择在网上观看、阅读信息?任何一种媒体都有相对固定的读者群。也有其传播盲点,这与媒体的物理特性有关,进而造成读者对媒体不同的接受心理。读者花钱上网,就是为了看一看传统印刷型期刊中看不到的内容.在图书馆的阅览室,读者可以免费借阅、安静的阅读,有足够时间去思考.许多读者仍然会选择传统印刷的纸质期刊,更何况纸质期刊不需要电源。携带容易可随时随地阅读,相对电脑显示屏容易碰坏而言纸质期刊不易损坏.绝大部分纸质期刊清晰度和色彩传真度都比较高,另外纸质期刊让读者有一种特殊的手感,符合大多数读者的阅读习惯。1997年底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当一个人独处时,男性中有42%.女性中有34%的人喜欢阅读纸质出版物,1998年的另一项调查发现.受网上活动冲击最大的竟然不是纸质出版物,而是电视。正是如此1998年美国前100个大出版社,图书销售仍在上升;英国1998年图书消费也上升了8%。这些数据对评价传统的纸质出版物来说是可喜的.但并不意味纸质期刊的生存发展就高枕无忧了。据统计.目前网上每天刊载的免费阅读的新信息是全世界英文图书出版量的l0多倍。网络信息传播正以迅猛之势抢占原属于传统纸质出版物的生存空间,如果坚持认为纸质期刊永远是信息传播的主导方向,固守老观念,不把目光超越传统出版角度,纸质期刊的命运就极有可能在网络的大潮中沉没。因此我们必须意识到纸质期刊生存发展的另一个关键,就是挖掘纸质期刊明显区别于网络信息传播的特性,形成独特的竞争力,稳住原有市场争取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其次。我们从纸质期刊的出版形式来分析期刊的网络出版。

期刊的纸质出版形式到今天已经相当成熟了.可面对网络带来的巨大空问,期刊出版者没有理由放弃网络这个大市场。期刊的网络出版是指期刊出版机构(获得批准的合法的出版主体).以电子技术为手段,以计算机网络及磁性、光学、电子介质为知识信息的承载和传递工具,实现纸质期刊的数字化创作、生产、宣传和销售,并且最终实现数字化出版物从生产者到需求者转移这样一个过程,换言之.就是传统的纸质出版单位,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将其准备的作品通过因特网以有偿或无偿的方式提供给读者的出版形式。它具有以下特征:1)出版者与读者的互动增加,2)利用超文本、多媒体丰富信息内容表现,3)可根据需要提供个性化出版物,4)跨时空扩大信息共享范围。5)网络出版的出版物复制与发行同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6)节省资源.减少造纸污染,7)出版容量不受版面、页数的限制。期刊的网络出版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互联网上阅读纸质期刊的网络(电子)版,另一种是出版者利用期刊资源专门编辑出版的纯粹网络期刊.它是电子版的提升。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期刊社在因特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向用户提供期刊服务。如著名的美国时代华纳集团就已经将其主办的两种著名期刊《财富》、《时代》在因特网上推出网络版。我国也早于1995年1月12日推出《神州学人》网络期刊,受到了广大网民的热烈欢迎。截止二世纪末,互联网上的中文期刊就已达到550种,还推出有中国期刊网(http://www.Chinajounrac.net.cn)及数字化期刊fhttp://www.chinainfo.gov.cn/periodica1)等期刊的“门户”网站.除此,我国还将建立期刊上网工程(如CNKI.即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作为期刊网络出版的重要举措。期刊的网络出版是适应时展的。但是期刊的网络出版必须根据网络出版的特征来工作.不能把期刊的网络出版做成纸质出版的单一照搬,否则.网络的优势不但不能充分体现,而且还有可能影响纸质期刊的发行量。

有了自身发展的需求和大环境的支持,期刊的网络出版如何设计呢?传统的纸质期刊出版者一般拥有信息资源的优势,在纸质发行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对期刊的网络出版是十分有帮助,网络期刊的内容制作过程中,主题分析、可行性分析、脚本设计、脚本细化、素材收集、制作与编辑、系统集成、产品测试、出版物的包装、广告、后期服务,都可以借鉴纸质的出版形式。期刊的网络出版的设计离不开技术的支持,除了基础的文字处理、图像和影像处理,声音资料的制作、动画资料的制作,还有很重要的一项:网站的设计。网站是网上信息的基本组织单元,进行网络出版活动的期刊出版者,必须借助网站来实现其网络出版。而且,网站的设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读者对网站访问的满意度,从而直接关系到读者对该网站的访问量,而对于网络出版,其网站的访问量的多少,意味着网络出版效果的好坏,这需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来操作和维护。同时,期刊的网络出版毕竟是个新事物,会有许多问题,如,怎样杜绝虚假信息、拒绝不良信息、制定个性化服务时收费标准等等,都还需要期刊出版者继续探索。

网络出版是纸质出版之外期刊开拓的又一条出版渠道,它丰富了期刊的出版形式。出版者在出版纸质期刊的同时.进行期刊的网络出版,可使两种出版形式在两种空间互动发展.形成大出版的格局,使纸质期刊冲破自己不如信息传播表现出来的优点的束缚,拓宽了发展空间。

不久前,美国时代集团旗下著名的《生活》月刊因网络的冲击而不得不转型,停止传统纸质出版而进行网上出版。网络信息的传播使纸质期刊的生存空间变得狭小。这是不是说纸质期刊就没有出路了呢?事实上,纸质期刊仍有很多读者.但是如果网络与纸质两种媒体的内容没有多少区别,读者为什么要选择在网上观看、阅读信息?任何一种媒体都有相对固定的读者群。也有其传播盲点,这与媒体的物理特性有关,进而造成读者对媒体不同的接受心理。读者花钱上网,就是为了看一看传统印刷型期刊中看不到的内容.在图书馆的阅览室,读者可以免费借阅、安静的阅读,有足够时间去思考.许多读者仍然会选择传统印刷的纸质期刊,更何况纸质期刊不需要电源。携带容易可随时随地阅读,相对电脑显示屏容易碰坏而言纸质期刊不易损坏.绝大部分纸质期刊清晰度和色彩传真度都比较高,另外纸质期刊让读者有一种特殊的手感,符合大多数读者的阅读习惯。1997年底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当一个人独处时,男性中有42%.女性中有34%的人喜欢阅读纸质出版物,1998年的另一项调查发现.受网上活动冲击最大的竟然不是纸质出版物,而是电视。正是如此1998年美国前100个大出版社,图书销售仍在上升;英国1998年图书消费也上升了8%。这些数据对评价传统的纸质出版物来说是可喜的.但并不意味纸质期刊的生存发展就高枕无忧了。据统计.目前网上每天刊载的免费阅读的新信息是全世界英文图书出版量的l0多倍。网络信息传播正以迅猛之势抢占原属于传统纸质出版物的生存空间,如果坚持认为纸质期刊永远是信息传播的主导方向,固守老观念,不把目光超越传统出版角度,纸质期刊的命运就极有可能在网络的大潮中沉没。因此我们必须意识到纸质期刊生存发展的另一个关键,就是挖掘纸质期刊明显区别于网络信息传播的特性,形成独特的竞争力,稳住原有市场争取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其次。我们从纸质期刊的出版形式来分析期刊的网络出版。

期刊的纸质出版形式到今天已经相当成熟了.可面对网络带来的巨大空问,期刊出版者没有理由放弃网络这个大市场。期刊的网络出版是指期刊出版机构(获得批准的合法的出版主体).以电子技术为手段,以计算机网络及磁性、光学、电子介质为知识信息的承载和传递工具,实现纸质期刊的数字化创作、生产、宣传和销售,并且最终实现数字化出版物从生产者到需求者转移这样一个过程,换言之.就是传统的纸质出版单位,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将其准备的作品通过因特网以有偿或无偿的方式提供给读者的出版形式。它具有以下特征:1)出版者与读者的互动增加,2)利用超文本、多媒体丰富信息内容表现,3)可根据需要提供个性化出版物,4)跨时空扩大信息共享范围。5)网络出版的出版物复制与发行同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6)节省资源.减少造纸污染,7)出版容量不受版面、页数的限制。期刊的网络出版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互联网上阅读纸质期刊的网络(电子)版,另一种是出版者利用期刊资源专门编辑出版的纯粹网络期刊.它是电子版的提升。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期刊社在因特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向用户提供期刊服务。如著名的美国时代华纳集团就已经将其主办的两种著名期刊《财富》、《时代》在因特网上推出网络版。我国也早于1995年1月12日推出《神州学人》网络期刊,受到了广大网民的热烈欢迎。截止二世纪末,互联网上的中文期刊就已达到550种,还推出有中国期刊网(http://www.Chinajounrac.net.cn)及数字化期刊fhttp://www.chinainfo.gov.cn/periodica1)等期刊的“门户”网站.除此,我国还将建立期刊上网工程(如CNKI.即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作为期刊网络出版的重要举措。期刊的网络出版是适应时展的。但是期刊的网络出版必须根据网络出版的特征来工作.不能把期刊的网络出版做成纸质出版的单一照搬,否则.网络的优势不但不能充分体现,而且还有可能影响纸质期刊的发行量。

有了自身发展的需求和大环境的支持,期刊的网络出版如何设计呢?传统的纸质期刊出版者一般拥有信息资源的优势,在纸质发行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对期刊的网络出版是十分有帮助,网络期刊的内容制作过程中,主题分析、可行性分析、脚本设计、脚本细化、素材收集、制作与编辑、系统集成、产品测试、出版物的包装、广告、后期服务,都可以借鉴纸质的出版形式。期刊的网络出版的设计离不开技术的支持,除了基础的文字处理、图像和影像处理,声音资料的制作、动画资料的制作,还有很重要的一项:网站的设计。网站是网上信息的基本组织单元,进行网络出版活动的期刊出版者,必须借助网站来实现其网络出版。而且,网站的设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读者对网站访问的满意度,从而直接关系到读者对该网站的访问量,而对于网络出版,其网站的访问量的多少,意味着网络出版效果的好坏,这需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来操作和维护。同时,期刊的网络出版毕竟是个新事物,会有许多问题,如,怎样杜绝虚假信息、拒绝不良信息、制定个性化服务时收费标准等等,都还需要期刊出版者继续探索。

网络出版是纸质出版之外期刊开拓的又一条出版渠道,它丰富了期刊的出版形式。出版者在出版纸质期刊的同时.进行期刊的网络出版,可使两种出版形式在两种空间互动发展.形成大出版的格局,使纸质期刊冲破自己不如信息传播表现出来的优点的束缚,拓宽了发展空间。

不久前,美国时代集团旗下著名的《生活》月刊因网络的冲击而不得不转型,停止传统纸质出版而进行网上出版。网络信息的传播使纸质期刊的生存空间变得狭小。这是不是说纸质期刊就没有出路了呢?事实上,纸质期刊仍有很多读者.但是如果网络与纸质两种媒体的内容没有多少区别,读者为什么要选择在网上观看、阅读信息?任何一种媒体都有相对固定的读者群。也有其传播盲点,这与媒体的物理特性有关,进而造成读者对媒体不同的接受心理。读者花钱上网,就是为了看一看传统印刷型期刊中看不到的内容.在图书馆的阅览室,读者可以免费借阅、安静的阅读,有足够时间去思考.许多读者仍然会选择传统印刷的纸质期刊,更何况纸质期刊不需要电源。携带容易可随时随地阅读,相对电脑显示屏容易碰坏而言纸质期刊不易损坏.绝大部分纸质期刊清晰度和色彩传真度都比较高,另外纸质期刊让读者有一种特殊的手感,符合大多数读者的阅读习惯。1997年底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当一个人独处时,男性中有42%.女性中有34%的人喜欢阅读纸质出版物,1998年的另一项调查发现.受网上活动冲击最大的竟然不是纸质出版物,而是电视。正是如此1998年美国前100个大出版社,图书销售仍在上升;英国1998年图书消费也上升了8%。这些数据对评价传统的纸质出版物来说是可喜的.但并不意味纸质期刊的生存发展就高枕无忧了。据统计.目前网上每天刊载的免费阅读的新信息是全世界英文图书出版量的l0多倍。网络信息传播正以迅猛之势抢占原属于传统纸质出版物的生存空间,如果坚持认为纸质期刊永远是信息传播的主导方向,固守老观念,不把目光超越传统出版角度,纸质期刊的命运就极有可能在网络的大潮中沉没。因此我们必须意识到纸质期刊生存发展的另一个关键,就是挖掘纸质期刊明显区别于网络信息传播的特性,形成独特的竞争力,稳住原有市场争取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其次。我们从纸质期刊的出版形式来分析期刊的网络出版。

期刊的纸质出版形式到今天已经相当成熟了.可面对网络带来的巨大空问,期刊出版者没有理由放弃网络这个大市场。期刊的网络出版是指期刊出版机构(获得批准的合法的出版主体).以电子技术为手段,以计算机网络及磁性、光学、电子介质为知识信息的承载和传递工具,实现纸质期刊的数字化创作、生产、宣传和销售,并且最终实现数字化出版物从生产者到需求者转移这样一个过程,换言之.就是传统的纸质出版单位,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将其准备的作品通过因特网以有偿或无偿的方式提供给读者的出版形式。它具有以下特征:1)出版者与读者的互动增加,2)利用超文本、多媒体丰富信息内容表现,3)可根据需要提供个性化出版物,4)跨时空扩大信息共享范围。5)网络出版的出版物复制与发行同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6)节省资源.减少造纸污染,7)出版容量不受版面、页数的限制。期刊的网络出版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互联网上阅读纸质期刊的网络(电子)版,另一种是出版者利用期刊资源专门编辑出版的纯粹网络期刊.它是电子版的提升。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期刊社在因特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向用户提供期刊服务。如著名的美国时代华纳集团就已经将其主办的两种著名期刊《财富》、《时代》在因特网上推出网络版。我国也早于1995年1月12日推出《神州学人》网络期刊,受到了广大网民的热烈欢迎。截止二世纪末,互联网上的中文期刊就已达到550种,还推出有中国期刊网(http://www.Chinajounrac.net.cn)及数字化期刊fhttp://www.chinainfo.gov.cn/periodica1)等期刊的“门户”网站.除此,我国还将建立期刊上网工程(如CNKI.即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作为期刊网络出版的重要举措。期刊的网络出版是适应时展的。但是期刊的网络出版必须根据网络出版的特征来工作.不能把期刊的网络出版做成纸质出版的单一照搬,否则.网络的优势不但不能充分体现,而且还有可能影响纸质期刊的发行量。

第8篇

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具有便利性和快捷性,信息共享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使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拥有更广泛的资源,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机遇和挑战并存。在包罗万象的海量信息冲击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多元素的影响及干扰,传统的价值观教育模式已不适应网络社会信息传播的形式,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创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模式,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是我们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工作在网络环境下面对的新课题。徐园媛教授主编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模式构建》一书为我们解读了这个问题。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模式构建》一书,共计十一个章节。第一章即从时代背景角度,阐述了在网络传播社会中构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新型教育模式具有的意义及涵盖的内容;第二章在理论层面从哲学角度探究了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教育;第三章则描述了网络背景下目前针对大学生进行的价值观教育状况;第四章为全书的精华所在,从总体角度阐述了创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模式的构建原则、理论依据及具体的运行方案;五至十章则以创建网络基地为着力点推进教学模式的创新,提出了创建校园文化、打造红色社团、扩展团学活动以及丰富社会实践等具体运作方案。此书是徐园媛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在经过了长时间实践积淀的基础上,历经三年研究而著成的。本书最后一章探讨了组织大学生进行的实验活动在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所起到的显著影响及作用,从而证明实践活动有益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书详尽地阐述了实践活动在大学生认知、情感方面的导向作用和促进作用。此书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作用及可操作性,同时也对网络传播背景下大学生的教育方面具有理论研究价值。

网络时代,学生在开阔知识视野的同时,其正确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也受到许多来自互联网的负面影响。目前反响最强烈的现象之一是学术造假。网络丰富的资源所提供的便利学习条件,使部分意志薄弱的大学生出现了弄虚作假的现象,产生了学术道德丧失的行为。部分大学生利用网络的便利条件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导致高校产生学术造假的现象,不仅使健康的学术生态受到严重破坏,同时也使大学生的学术道德沦丧。危害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同时也形成了部分学生不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模式构建》一书中专门阐述了目前学生中存在的学术抄袭行为之泛滥,及其严重危害,呼吁加大治理学术造假行为的力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校园一片净土。

此外,因互联网文化所具有的隐匿及虚拟性特点,部分高校学生沉迷于网络,乐于在“虚拟世界”里交友,却忽视了现实生活中本应彼此关爱同学,以致未能构建同学之间良好的互助合作关系,这不利于培养其团队意识,也不利于其形成健康的心理及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网络信息传播在市场化竞争的大环境下,因受经济利益驱使,片面追求点击量,迎合受众,因此传播中存在某些低俗信息,给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学生带来冲击。因此高校应切实做好目前网络信息传播大环境下的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及价值观引导工作。徐园媛教授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模式构建》一书中阐述了高校应针对网络环境创新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模式,这是本书的一个亮点,也是有别于同类专业书籍的优点。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模式构建》一书中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培养大学生正确核心价值观的相应对策与可操作性较强的措施,有利于创新网络传播背景下高校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模式,具有实践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徐园媛教授在本书中提出了强化校园网络监管及网络信息的舆论导向工作,建议加强对互联网文化环境的监控工作,净化校园网络环境,保障高校拥有绿色的网络环境,用健康的网络知识信息引导、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这些关于网络环境下创新教育模式的观点具有学术价值及实践意义。

(蒋寒宇/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管理学院讲师)

第9篇

1在线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模型和连接强度的定义

本节首先建立在线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型,然后进行连接强度定义,在信息传播模型上验证弱连接对于信息传播范围的影响。在验证弱连接对在线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的影响时,需要选取一个合适的信息传播模型来模拟信息的传播过程。在研究节点的影响力时,KempeD等人[5]在论述如何最大化社交网络影响力的文献中采用完全级联模型来模拟信息的传播并且最终利用贪心算法得出一组影响力最大的节点。由于完全级联模型在社交网络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和其简单的形式,本文采用完全级联模型来研究弱连接对社交网络信息传播范围的影响。信息传播范围可以归结为影响最大化问题,通常,影响最大化的关键是在网络中发现最有影响力的k个节点。将社区影响最大化问题变为选择最好的k个节点初始激活,目的是在影响最大化过程的最终阶段使得社区覆盖最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某节点的邻居节点中有越来越多的节点变活跃;在某个时间点上,可能使该节点变活跃。当一个节点在时间步t首先变活跃时,认为它具有感染力,它具有影响每个不活跃邻居一次机会。一次成功的激活尝试将使其邻居在下一个时间步t+1成为活跃节点。如果某节点的多个邻居节点在时间步t变活跃,则这些活跃的邻居节点按任意顺序尝试激活他们的邻居节点,但所有的这些尝试都发生在时间步t。一个活跃节点u对其所有邻居节点尝试激活后,仍保持活跃,但已不具备感染力了。当不存在具备感染力的节点时,这个过程结束。连接强度决定了一条连接的强弱,而连接强度可以通过网络上两个节点的邻居相对重叠来测量[1]。(1)其中,cij是节点i和节点j共同的邻居数,ki和kj分别是节点i和节点j的邻居数,wij是两端分别为节点i和节点j的边的连接强度值[2,4]。根据弱连接的理论,如果节点i和节点j之间的连接强度高,那么由于两个节点经常联系并且具有许多相同的属性,两个节点的共同朋友也会多,相应的边的连接强度值就会大。相反地,节点i和节点j之间的连接强度低,则两个节点的共同朋友也少,相应的边的连接强度值就会小。我们把公式(1)定义的wij称之为朋友覆盖率指标,该指标的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连接的强度,我们把朋友覆盖率指标值相对较小的连接定义为弱连接。在信息传播模型中,随着信息在社交网络上的传播计算各个边的连接强度值,具体计算流程如下所示:步骤1遍历数据集,建立头节点索引表in-dex。因为边的数量通常达到几万甚至几十万,每次顺序寻找头节点的时间开销很大,索引可以帮助我们在只遍历一次数据集的前提下迅速找到头节点所在位置。步骤2随机选择初始信息传播节点并设置传播概率prob。在此处为方便对比,我们简单地设传播概率为0.5。步骤3采用广度优先的策略模拟完全级联模型信息传播过程。定义待传播节点队列,并且用infect表标记已经被感染的节点。计算已经被感染节点的所有对应边的连接强度。步骤4传播到信息收敛时计算infect表中被感染的节点数目和对应边的数目。步骤5考虑到信息传播过程中的随机作用,将步骤2~步骤4步过程重复10000遍,并取其平均值。

2实验与结果分析

本文按照在线社交网络的不同应用方向,选取了CDBLP网、Arvix网、Wiki投票网络和Enron电子邮件网作为数据源。CDBLP网是一个以作者为中心的中文学术作者合作网站,文献原始数据库中包括了中国计算机领域各著名期刊历年的文章作者合作数据,其中作者的合作关系所构建的合作网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国计算机领域的学者间合作情况。Arvix数据与CDBLP类似,为国外免费论文共享网站。本文将其数据集抽象为表现各个作者间合作关系的无向网络。Wiki是一个由世界上众多志愿者合作完成的在线免费百科全书,在众多志愿者中有一小部分是管理者。为了能够使一个普通用户变成管理者,Wiki使用了一种志愿者间相互投票决定的机制。该数据集已经在众多文献中被用来研究网络拓扑特性,比较有代表性。Enron电子邮件网数据用来验证弱连接对通过电子邮件收发方式进行信息传播的影响程度。由于对网络特性的相关分析只有在一个连通子图下才具有意义,因此在实验之前需要抽取数据集中的最大连通子图作为实验对象。本文采用UCINET网络分析集成软件抽取最大子图作为最终研究数据,采用广度优先的搜索方法寻找最大连通子图,从图中的任意一个顶点出发,找出该顶点的等价类,然后再找出该顶点等价类中各元素的等价类,直到顶点等价类为空集,所得结果即为极大连通子图。图1为CDBLP数据的最大连通子图,有462个节点、1950条边。图2为Arvix数据的最大连通子图,有5242个节点、28980条边。图3为Wiki投票数据的最大连通子图,有7115个节点、103689条边。图4为Enron电子邮件网络数据的最大连通子图,有36692个节点、367662条边。实验具体步骤如下:(1)通过朋友覆盖率指标,分别计算社交网络各条边的连接强度。(2)按照连接强度值对边进行排序,当移去强连接时按照强度值从大到小排序,当移去弱连接时按照强度值从小到大排序,从网络中分别移去占总边数10%、20%、30%、40%、50%、60%、70%、80%的连接,形成信息阻断网络。(3)在各个信息阻断网络中模拟信息传播,直到收敛。(4)计算收敛后网络中被感染节点的个数。实验结果如表1~表4和图5~图8所示。在表1和表2中,第一列代表所移去边的数量百分比,第二列、第三列分别代表移去强连接和移去弱连接时模拟信息传播后信息可以覆盖的范围。首先分析CDBLP和Arvix的实验数据。从表1中可以发现,当网络完整时,CDBLP网信息传播的范围为334个节点。当移去总边数10%的边后,移去强连接后信息扩散范围为322,然而移去弱连接后信息扩散范围为285,扩散范围为前者的88%。随着移去弱连接数量的增加,弱连接对于信息传播的阻碍作用也更加显著。Arvix网实验数据与其类似。从图5和图6中可以直观地看到,在移去弱连接为20%到30%时曲线斜率最陡峭,同时移去强连接的曲线依旧按照基本固定的斜率下降。随着移去边条数的增加,对弱连接的判断精度也相应地降低,因此朋友重叠率算法的效果会渐渐趋于好转。当移去连接数为50%到80%时,弱连接曲线斜率平缓,原因是此时网络已经被分割成小块,弱连接已经起到了对信息的抑制作用。当移去连接数为50%到80%时,强连接曲线斜率平缓并且基本没有变化,原因可能是移去强连接对信息传播的阻碍作用并不明显,其所产生的传播范围减小主要是由于连通性降低所致的。下面分析Wiki投票网和Enron电子邮件网的实验数据。从表3和表4中可以发现,移去连接后信息传播的范围基本没有变化。无论是移去强连接还是弱连接,对信息传播的阻碍作用均不明显,信息传播的范围只是随着移去连接数据的增加,图连通性的减弱而缓慢下降。从图7和图8中可以直观地看到,移去弱连接的曲线并没有比移去强连接的曲线整体斜率更加陡峭。两条曲线基本趋势一致,弱连接并没有显示出其对信息传播过程的阻碍作用。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去掉弱连接或者强连接并不能有效地对此种网络的信息传播范围产生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去掉弱连接对CDBLP合作网和Arvix网信息阻断的作用非常明显,而对于Wi-ki投票网和Enron电子邮件网,去掉弱连接或者强连接并不能有效地控制网络信息的传播范围。这一实验结果与之前第2节中的矛盾结论相一致。OnnelaJP等学者采用的网络是移动电话通话记录所形成的网络,这是一个信息网络而非实体关系网络。ZhaoJi-chang等人采用的网络是Facebook和YouTube朋友关系网络,这是一个实体朋友关系网络。通过本文的实验结果分析,可以认为社交网络应该分为实体关系网络和信息交换网络两种类型,而弱连接对于信息传播范围的影响与具体的网络类型有关系。通过作图分析以及具体数据分析总结两类网络之间存在着如下几点主要差异:(1)实体关系网络中存在着明显的社区特性,网络由多个联系紧密的社区组成。然而,在信息交换网络中并没有此类特性。(2)信息交换网络中节点的度数差异很大,有很多节点的度数在200以上,同时又有很多的节点度数仅为1。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信息交换网络中度的分布与指数和幂律分别类似。然而,在实体关系网络中,大多数的节点度数相对稳定,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实体关系网络中的度的分布基本服从正态分布。参考文献中移动电话通话记录所形成的网络与本文中的Wiki投票网络和Enron电子邮件网络同属于信息交换网络,在这一类型的网络中移去弱连接并不能实现对信息传播范围的抑制。而Facebook和YouTube等朋友关系网络与本文中的CDBLP合作网和Arvix网同属于基于朋友关系的实体关系网络,在这一类型网络中弱连接对于信息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弱连接的控制可以有效地实现对信息传播范围的控制。

3结束语

弱连接对于不同类型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范围影响不同,产生这一区别的原因是因为虽然基于信息交换的社交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关系网络的结构,然而其与实体关系网络的结构还是有所区别,具有不同的网络拓扑特性和信息传播规律,因此控制弱连接并不能有效地控制信息传播范围。

作者:张胜兵 单位: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第10篇

近年来,网站多媒体信息的种类日益丰富,数量急剧增长,以提供视频信息为主的各类网站快速发展。报纸的数字化信息进程在加速,各种形式的手机报已经成为各类报纸开掘新的市场空间的前沿触角。一些能够作为新一代电子报刊阅读工具的便携终端开始投入实验性应用。人口覆盖率最高的电视媒体开始在新的网络数字平台上酝酿发展战略。各种媒体之间的合作依据网络数字平台以各种方式展开。

今天我们感受到的媒体融合,是现代信息技术推进的信息传播的技术手段、功能结构和形态模式的界限改变及能量交换。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信息的采集、合成、传播和经营等各个环节的运行方式,把历史上不同媒体形态的独立演进过程统一为一个更加丰富、更加有序的过程。

如同历史上呈现过的信息传播技术的进步和媒体传播形态的演进一样,媒体融合是人类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追求的达及信息传播理想境界的过程。只要人类的信息需求在变化,只要信息传播技术在发展,媒体融合就不可能是一个定态,也就不可能终结。

媒体融合:信息能量的互补与交换

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诸多新的传播手段、传播方式、传播形态会不断出现。然而已有的媒体融合的实践已呈现出明显的趋势性特征:

多媒体信息在同一平台上的能量互补。从世界范围来看,无论是著名通讯社还是主流报刊,无论是电视台还是广播电台,都在网络平台上借助多媒体信息报道新闻、传递信息、提供服务。在同一网络媒体平台上传播多媒体信息,已经是媒体机构为扩大传播效应而共同追求的信息合成模式。

信息的采集、合成和播发呈现出技术融合的趋向,文字、图片、影像、声音、动画等各种信息已经日益和谐地集成于一个传播平台,并且用全新的方式融合成新的业务形式。各类媒体拥有了同样的多媒体信息传播途径与技术手段。

当多媒体信息集成在一个传播平台上的时候,信息间的能量互补使媒体信息传播效率提高,信息传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也会随之加强。

在多媒体信息的采集、合成、播发的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全方位应用,直接影响着媒体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的改变。媒体的人员构成、组织结构、运行方式都将因此发生重大变化。

各类媒体之间的信息能量交换。今天的公众已经日益被多元媒体覆盖,由于信息需求的差异,公众对不同种类的媒体有着不同程度的依赖,报刊、电视、广播、网络、手机可能同时被一个人使用,个体公众往往处在与多元媒体的相互依存关系之中。

已有的媒体融合的实践让我们相信,现有媒体的运行方式包括出版或播发渠道,已经受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冲击并开始引发一系列变化,这种变革趋势正在加剧。但与此同时,媒体融合的趋势既没有消灭公众信息需求的差异,也没有消灭媒体形态的多元性和传播内容的专业化。各类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形成的影响力仍然在深刻作用着信息传播市场。

现代信息技术不只是为不同种类媒体之间的信息共享提供便利,还推进着各类媒体的细化分工。根据不同的公众群体的需要,将信息分门别类,通过不同的媒体渠道进行传播,以保证公众更便捷、更充分地通过不同媒体渠道满足个性化信息需求,从而获取最大的传播效益。

网络数字信息平台可以保证各种传统媒体直接进入多媒体信息传播领域,使单一媒体机构形态衍生出多元媒体机构形态。媒介融合的趋势不仅会推动同一媒体集团中的不同媒体之间的信息共享,而且会推动整个社会范围内各类媒体之间的信息共享。这种各类媒体之间的信息能量交换将推动整个人类的信息共享过程。

由于人类在长期的历史间形成的获取信息的习性、媒体发展过程的渐进规律、社会整体文明发展的不平衡等复杂原因,多元媒体形态在人类社会的共存局面还将长期持续。

融合引发媒体产业变革

目前在互联网上,依据xml、ajax这些新的底层技术实现的信息制作、信息传播和信息使用的功能已经被全面开发。随着Blog、Tag、SNS、RSS、WiKi等代表着Web 2.0新一代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核心技术日益广泛的应用,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信息交流障碍正在风化和消失。

现代信息技术拓展着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接收者进行信息交互的途径。传者与公众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的手段更加丰富,渠道更加多样,形式更加灵活。信息接收者直接加入信息的制作过程和传播过程,网络信息用户已经直接参与信息内容的提供和信息内容的解读。

在媒体融合的趋势下,信息的传播者正在从制作信息到聚合信息,从信息到经营信息,从输出本体信息传播能量到整合网络信息能量。信息的接收者从被动接受信息到主动创作信息,从单一获取信息到全面利用信息,从信息索取的孤立个体变为信息交流的聚合群体。

网络已经成为人类共创信息与共享信息的平台,人类在长期历史间创造并承袭着的信息传播模式,正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发生本质性改变。媒体融合趋势,正在将信息能量从网络延伸到网络之外的更为广阔的领域,使其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作用与影响。

这种信息传播模式的改变,加大了信息提供的总量,深化了信息价值的开掘,提升了信息使用的效率。

目前,在网络和手机媒体中,电信业、IT业对于信息生产的支持作用已经十分明显。它们揭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融合性媒体会带来更复杂的生产流程,需要更细化的专业分工,这其中涉及到很多传媒业在以往的经验中并不了解、并不擅长的技术与环节。因此,媒介融合的大趋势,还带来了一个重要的产业性变革,那就是信息的生产线已由传统媒体延伸到其他相关行业,如电信业、IT业。信息生产不再是传媒业的封闭作业过程,而成为技术行业提供基础平台的全社会各个行业参与的生产过程。

外部能量的支持,不仅会提升信息生产的质量与效率,而且意味着信息生产的总体模式的变革。这一模式不仅使过去一些“外部行业”在未来的传媒格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且意味着传媒组织自身角色的重新定位。

手机是目前最能够证明媒体融合这几大趋势特征的媒体。手机通话、手机短信、手机报纸、手机电视都已经呈现在这个信息接收与的微型平台上。从声音到文字,从图片到影像,从接收到,从点对点的信息传播到点对群的信息传播,这样一个独立用户使用的通讯工具,已经具备了多媒体信息交互传播的基本功能。人们基于这样一个信息平台,满足着日益增长和变化的信息交流需求。这个最初为个人语音通讯而发明的工具,不仅已经成为各种媒体信息的接收终端,而且已经拥有了日益强大的公共信息传播的技术元素。

因为手机所集成的这些信息传播功能,使它成为今天增长速度最快,拥有用户数量最为庞大的媒体终端。手机用户的增长速度与规模及移动通讯的发展水平,已经能够清楚看到媒体融合趋势的加剧。

目前我们所看到的手机未必已经达到融合媒体的理想境界,但是,手机传播模式及其所蕴含的潜力,已经昭示着未来的媒体融合方向。

媒体融合的本质

如果能够避免一些感觉上的误区,或许有助于对媒体融合本质的辨识,从而避免对媒体融合引发的变革所产生的不同程度的恐惧。

媒体融合不是抑制和同化个性信息需求,而是培植和满足个性信息需求。每个生命都会生成特有的信息需求,都会为维持自身的延续和发展营建个性化的信息交流环境。随着社会的整体文明进程的演进,人们对信息交流的速度、深度、实用度和愉悦度的需求会日益增长,从而呈现出更强的个性化差异。

媒体融合的趋势不仅不会改变人类的这种基于本能生成的个性化信息需求,而且会为满足人类的这种信息需求提供越来越强大的技术支持。

媒体融合之所以能在更高程度上满足个性化需求,一方面是因为它带来了多种媒体信息的聚合、重组和反复利用的方便性,从而为个性化的信息选择提供了更广的空间;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技术将使信息的传输、更为灵活多样,为公众使用更个性化的方式获取信息提供了可能。

媒体融合预示着广泛开掘和深度调用人类的整体信息资源。在这个过程中,媒体融合的过程不是抑制个性化信息需求的增生,而是推进个性化信息需求的发展;不是对个性化信息需求进行同化,而是为满足个性化信息需求开辟广阔途径。

媒体融合不是排斥传统媒体,而是优化传统媒体的功能。媒体融合不是网络媒体和其他新的数字媒体对报刊等传统媒体简单的取而代之的过程,媒体融合是对包括报刊在内的所有媒体的信息传播优势进行扩展的过程。

现代信息技术将各种信息形态统一起来的本质趋向,不是摧毁和吞噬传统媒体,而是尊重人类在漫长的历史时间形成的信息获取习性,承袭传统媒体在漫长的历史时间营造的信息传播优势,吸收传统媒体的传播能量,扩展传统媒体的传播功能,弥补传统媒体的传播缺陷,以加快信息传播的速度,丰富信息展示的层面,扩大信息传播的范围,提高信息使用的效率。

媒体融合进程是对信息传播的手段与形态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优化的过程。媒体融合过程蕴涵的巨大能量基于对人类创造的一切信息传播的手段与形态进行融合而不是进行排斥。

媒体融合是一个动态进程

媒体融合是一个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突破现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制作的总量在不断增长,信息传播的手段在不断丰富,信息传播的效果在不断优化,信息使用的效率在不断提高。

媒体融合不是简单地依托网络把多媒体信息集成在一个网站中,也不是创办几个手机报、网络电台、网络电视台这样的媒体形态,它是随着人们信息需求的变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信息集成手段、信息交流方式、信息使用方法各个领域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优化的变革过程。

媒体融合不会是一个有着清晰外延与内涵的定态目标,它是人类追求信息传播理想境界的动态进程。这个过程会包含无穷的创新事物,它永远不会终结。

互联网无疑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能量巨大的科学技术发明。九十年代中期,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媒体开始步入网络信息传播时代。十余年的时间里,中国网络新闻业从无到有,从简单的相互模仿到各种各样的独立创新,今天,报刊、广播、电视、通讯社已经在互联网上全面开发着网络新闻传播和相关信息服务的各种功能,中央级重点新闻网站、国家各个部委的专业新闻门户网站、地方重点新闻门户网站以及大型商业门户网站的新闻频道已经形成了多功能、多层次的网络媒体集群,一个完整的、能量日渐强大的中国网络新闻媒体的组合阵列已经呈现在人们眼前。

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今天各个阶层特别是青年人和知识分子群体获取新闻的主流渠道。网络新闻的影响力正在改变着传统的新闻传播的技术格局、内容格局和市场格局。

第11篇

关键词:通讯系统模型;民族文化旅游;传播效果

中图分类号:F592.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988Ⅹ(2016)01-0113-06

智慧旅游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对区域旅游发展日益重要.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信息孤岛式的现状和旅游信息传播相关研究的缺乏,成为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旅游信息传播研究中,庞闻等对比了5种典型的旅游信息传播模式[1],王兆峰等分析了网站信息搜寻对游客决策的影响[2],董亮揭示了旅游形象信息渠道影响旅游动机的机理[3];在旅游信息传播效果研究中,孙丽从旅游者的角度,肖广凤等和陈雪奇分别基于麦圭尔信息处理理论和两级传播理论,对旅游信息传播效果进行了分析[4-6].目前尚无针对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效果的研究,仅有Buzinde对民族文化旅游宣传媒介进行了研究[7].文中以通信系统模型为基础,针对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中最主要的途径———网络的传播效果进行研究,深入解析传播过程,构建符合民族文化旅游实际的旅游信息传播效果评估体系,以期达到促进区域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目的.

1评估体系的理论依据

新时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开辟新的旅游吸引物.我国有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潜力所在,也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过程存在特殊性,如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传播主体存在缺失;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传播渠道不通畅;异文化的主客双方易误读对方的文化符号;社区居民信息利用水平低,对信息交流的态度趋于保守等.总之,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可能对民族文化的保护起到积极作用,却阻碍了旅游信息的传播.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的最佳效果,是使游客能够接收理解来自旅游目的地的全部信息.利用源于香农信息论的通信系统模型研究信息传播问题,使信息接收端能够准确地或在允许失真限度内重现发送的信息[8].因此通信系统模型为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提供了数学分析模型(图1)通信系统模型由信源、编码器、信道、解码器和信宿5部分组成.信息的发送端(信源)发出信息,经由编码器将信息转译成信号,使其能够在传播媒介(信道)中被传递,解码器完成对编码过程的反变换,将信号还原为信息,使信息的接收端(信宿)能够对信息理解和利用.利用通信系统模型分析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问题有两个优点:①在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中,编码和解码的过程不再是信息和信号间的转换,而是不同信息形式间的变换;②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的特殊性会对各传播要素产生影响,因此设计评价指标时要充分考虑到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的特殊性.

2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过程解析

2.1旅游信息网络传播过程分析

以通讯系统模型为基础,并结合对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的实际特点,对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过程进行分析(图2).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的网络传播的过程起始于信源,终止于信宿.各类信源(如社区居民、旅游企业、当地政府等)采集文化符号和信息符号,并以语言、文字、图像、视频等形式向外传递.把关人[9](对信源信息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的群体)在搜集和获取信源信息后进行信息编码活动,即对信息筛选、分类、整理、重构,使之成为适宜在网络中传输的信息形式.编码后的信息在特定的信道———网络中传输.信宿(潜在游客)在解码中介的辅助下对接收的信息解码,并对解码后的信息进行理解和利用.信息传播过程中亦伴随着信息获取、信息反馈和验证.信息的获取与信息的传播过程是逆向的,信息获取促进了信息传播的进行.信宿通过信道获取旅游目的地的各类信息,信道则通过从信源处获取信息来更新信息.游客的旅游活动产生了信息反馈与验证.信宿通过获取的旅游目的地信息对旅游目的地环境进行重构,形成拟态环境[10].一部分信宿去往旅游目的地进行实际的旅游活动,将会通过所接收到的旅游信息建立的拟态环境与旅游目的地实际进行对比,将差异程度通过多种渠道反馈至信源和信道处.

2.2旅游信息网络传播要素分析

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是一个完整的、环环相扣的串联过程,要提高整体传播效果,各个环节缺一不可.2.2.1信源因素决定信源传播效果的是旅游目的地的3大传播主体———政府、社区和企业.政府是最权威的信源,信息的真实程度最高;政府也是各信源间的纽带,承担着信息汇总和认证的职能;同时政府还是旅游活动的主导者,相关政策和投资能直接调控或间接影响信息的整体传播效果.社区是信源中最有活性的部分,社区参与旅游程度越高,源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就越高.企业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在提供自身信息方面具有垄断性和不可替代性,与社区的关系决定其反映民族文化的真实程度.2.2.2编码因素编码工作由把关人完成,把关人分为两类,一类是网站工作人员,另一类是已游览过景区、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以游记的形式在网上的游客,但这些游客本身并不是信息最初的来源,且他们信息的过程并不通过把关人的编码,因此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这些游客就是自己的把关人.把关人的技术水平、与当地的文化差异决定编码的准确程度.所谓技术水平,一是指把关人的知识储备量是否足够理解信源信息内容;二是指编码准确度,即能否准确地将信源信息转译成适于信道传播的形式.而文化差异是指把关人对当地文化的理解程度.编码问题归根结蒂是信源和把关人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问题,传播关系中的人通过各自的符号解读系统解释获取的符号,并决定如何回应[11].因此具备相同的符号解读和共通的意义范围是形成有效交流的必要条件.一般来说,把关人本身的文化背景与所编码信息的文化背景越相近,其编码的准确性就越高.2.2.3信道因素信道是信息传播的渠道.对于民族文化旅游而言,互联网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渠道,也是文中研究的传播媒介,因此信道水平就是互联网信息传输水平.可以把信道具象化,比喻成能够运输货物的河流,用货物运输效果对应信息传播效果,由河流宽度(信道容量)、运输船的大小(网站影响力)和水的流速(信息传送水平)来决定.2.2.4解码因素解码工作一般由信宿来进行.在信宿进行解码的过程中,会受到除自身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文中将影响信宿解码的因素定义为解码中介,根据各解码中介所处位置的不同,分为目的地解码中介(如导游影响、当地居民影响等)和客源地解码中介(如人际传播影响、媒体影响等)两类.2.2.5信宿因素信宿即信息的接收者,信宿接收到信息的准确程度受到的主观因素即游客的个体特征,以及客观因素即信息水平的影响.信宿是解码的主体,是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的最后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提高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效果的关键在于使信宿收到的信息与信源提供的信息相一致,即提高信宿成为游客的可能性,并提高游客满意度.

3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评估体系的建立

3.1指标体系和权重

通过专家评议法对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三轮筛选,最终确定评估指标,并建立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以通信系统模型的5大传播要素为一级指标,用Ai表示;以各要素影响因素为二级指标,用Aij表示;以全面、客观、准确为原则对二级指标进一步进行细化和量化,得到三级指标,用Aijk表示,其中将部分无法量化的指标用相关联的指标代替,确保被选择的指标简单、实用、可重复验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级指标权重,通过yaaph软件对专家打分进行处理,得到各级指标的权重.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和各级指标权重值如表1所示.

3.2状态区间的确定

传播效果评估结果实质上由三级指标的得分所决定,由此可见三级指标的重要性.因此进一步根据状态对三级指标归类,不仅使评估结果更直观,还能令传播效果的提升有据可依,有的放矢.在确定状态区间的过程中,三级指标得分值的相对高低比绝对高低更有意义.因此,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思路来划分状态区间.

4实例验证

4.1互助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情况

青海省互助县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其土族文化已成为青海省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互助县有威远镇小庄村、东沟乡大庄村为代表的民族村寨,纳顿庄园、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村为代表的景点,是青海省典型的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青海省第六次旅游发展大会上提出,要将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打造成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可以预见,随着青海省旅游业整体飞速发展,互助县的民族文化旅游必然进一步蓬勃发展.

4.2数据获取

采用从相关部门取得的客观数据及实地调研获得的数据,对于部分客观数据无法获取,又不能用其他指标替换的重要指标,采用专家评议打分法获取.在整个数据获取过程中,客观数据占82.76%,尽可能减少主观人为性.参与主观指标评判的专家有长期从事民族文化研究和旅游研究的学者、民族文化旅游景区经营者、民族旅游目的地的各级行政领导和民族文化游客等,多元化的打分群体和大量的评判样本使得评估主观性进一步降低.对互助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效果指标体系的测算采用0~1的数值来赋值,即分值越接近1,得分越高,分值越接近0,得分越低.

4.3互助县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效果评估结果

4.3.1整体评估通过已建立的评估体系对互助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如表3所示.根据表3,将一级指标的对应指标得分求和,发现在一级指标中,信源因素(A1,得分0.1791)、信道因素(A3,得分0.1241)、信宿因素(A5,得分0.1210)分值较高,表明三者对于互助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效果起到的综合作用较明显,增强了互助发展民族旅游的优势.而编码因素(A2,得分0.0479)和解码因素(A4,得分0.0920)的得分相对较低,说明互助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的问题主要出在编码环节和解码环节.把关人(网站工作人员等)和解码中介(导游等)的信息处理能力不足导致的对信息的损漏、误读和误译,是传播效果不理想的症结.目前,互助县对信息处理者有关民族文化培训的缺失是此症结产生的原因.进一步分析,在二级指标中,信源因素下的政府因素(A11)和信宿下的主观因素(A51)两个指标相对较高,说明在旅游信息传播过程中,政府作为传播主体之一对信息传播效果的贡献较大,而游客具备的文化素养和对待互助土族文化的正向态度促进了对相关信息的接收和理解.而编码因素下的文化差异(A22)得分最低,再次印证了对把关人进行民族文化培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4.3.2状态评估如前所述,整体评估并不足以支撑提升策略的制定.根据状态区间进行划分,并将三级指标归类,结果如表4所示.位于补充区间的受教育水平、网络利用率等8项指标是传播效果的最短板,说明互助民族文化旅游传播过程中,社区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和网络利用率有待提高,景区的信息完善程度、对外合作和政府支持力度不足,负责编码的网站工作人员的知识储备和对土族文化的理解不到位,信息的网站不够权威,当地居民对解码起到的作用有限,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制约互助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效果的提升.应采取优先发展、重点培育的提升策略,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集中力量对补充区间的各指标进行优化,是提升传播效果的最快最有效的途径.位于改进区间的网络覆盖率、对旅游的态度等14项因素的对传播效果的贡献尚可,但仍有发展改进的空间.在保证补充区间的有效提升的前提下,采取逐步优化、稳步提升的策略,逐步对改进区间的因素进行改进和升级,尤其是那些和补充区间因素从属于相同二级指标的关联因素更要重视,如与网络权威性相关的网络关注度指标、与信息完善程度相关联的文化代表性指标等.位于保持区间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信息公开程度等7项因素为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说明互助目前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和信息公开程度较高,网络媒介在传送信息的过程中受到无关信息的干扰较少,导游和媒体在信息解码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游客的信息素养较高,信息时效性较强.因此这些因素在提升过程中可适当让位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补充区间和改进区间的因素,采取保持为主、实时监测的策略.但要实时监控保持因素的发展情况,避免其停滞不前,成为信息传播效果新的短板.

参考文献:

[1]庞闻,马耀峰,郑鹏.五种旅游信息传播模式的比较与整合[J].旅游学刊,2012,27(5):74.

[2]王兆峰,谢娟.旅游网站信息搜寻对旅游者行为决策影响的评价分析[J].人文地理,2013,28(6):143.

[3]董亮.信息传播渠道对旅游形象感知的影响研究———以四川省三个世界遗产旅游地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148.

[4]孙丽.面对游客的旅游信息传播效果研究———以青岛市为例[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9.

[5]肖广凤,丁丹丹.网络论坛中旅游信息的传播效果分析[J].新闻世界,2012(12):97.

[6]陈雪奇.两级传播理论框架下的旅游营销传播效果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12):173.

[7]WUShwu-Ing,WEIPao-Lien,CHENJui-Ho.InfluentialfactorsandrelationalstructureofInternetbanneradvertisinginthetourisminthetourismindustry[J].TourismManagement,2008(29):221.

[8]邓家先,肖嵩.信息论与编码[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9]李红艳.乡村传播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10]田原.旅游传播中的拟态环境和刻板成见[J].旅游管理研究,2013(4):20.

[11]威尔伯•施拉姆,威廉•E.波特.传播学概论[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第12篇

摘要:社会性媒体作为当今互联网环境下信息传播工具,它由网络用户发起和参与,为网络用户提供了个性化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的独立空间,在改变人们认识世界、感知世界上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本文中笔者将当下存在的三种传播模式和媒介工具进行对比,从更客观和通俗易懂的角度对社会性媒体的概念和特征做出一些浅薄的分析。

关键词:社会性媒体;大众媒体;网众传播

一、社会变迁与媒介图景

媒介在信息传播和日常生活中的核心地位毋庸置疑,它帮助我们认识世界和构建世界,并且在构建过程中的经验获取、价值认同、交流合作等,都通过社会媒介所带来的信息传播,共同维系我们的社会运作。作为媒介环境学的代表人物马歇尔・麦克卢汉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便提出了“媒介即信息”的经典理论,关注媒介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当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形态,也随着这些科技革命的脚步发生着惊人的变化,网络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运作,而网络传播下承载的传播媒介在改变人们认识世界、感知世界和行为影响方面又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信息通信技术(简称ICT)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应用及服务的有机结合,它对媒介产业和文化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其中渗透和应用最为深远、影响最为直接的领域便是社会性媒体。安东尼・梅菲尔德在2007年出版的《what is social media》中第一次提到“社会性媒体”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用户可以广泛参与的网络媒体,每个人都可以利用社会性媒体制作、传播内容,与他人自由的交流、对话。在美国以Facebook、Twitter、LinkedIn为代表,中国现阶段是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笔者将通过对社会性媒体存在的语境,即媒介环境、信息传播模式与传播主客体关系这几个方面来分析社会性媒体,以及它的特征和存在的意义。

二、社会性媒体

纵观过去几百年里的媒体格局,大众传播和大众媒体占据了人类传播格局中绝对的主导地位。当今信息传播环境空前大转变,大众传播也开始整合与汇聚。报纸抛弃旧形态建立自己的网站,并与其它各种媒体共享资源,媒体内容以数据的形式迅速传递给每一个愿意接受信息的受众。许多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大众媒体的“网络化”。然而它仍然具有专业化、有组织、高效率的生产和信息的一般特征,实质上,“网络化”的大众媒体即是传统的广电与印刷媒体通过ICT技术进行自我优化和升级,以此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然而我们更加关注的是,当今网络上出现了许多不同于大众传播基本特征的信息传播行为,它们由非专业的人员发起,传播主体并非制度化的传播机构,它们类似于人际传播,却比人际传播的范围更加广泛。国内学者将这种传播行为和现象称之为“网众传播”,它更准确的突出了传播主体――网众,并以社会性媒体为传播媒介。

(一)传播主客体

在“大众传播”中,传播主体是专业化、制度化、高效率的信息生产机构。我们将那些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信息接收者,称为传播行为的客体,即“大众”。在“网众传播”中,作为社会性媒体的使用者――“网众”,他们具有一种新的特征与关系,它不仅作为传播过程的客体,同时也作为传播主体而存在。首先,在常用的微博、论坛、微信上我们接收的每一条信息都是由“网众”生产与,作为信息主体,可能是个体,也可能是由兴趣、认同而组织起来的集体,“网众”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与认同。其次“网众”具有“主体间性”的特征,社会学中指的是社会中的交往行为。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作为客体的“大众”间个体联系缺乏,传播主客体间权力关系不平等,传播主体享有绝对的主导权。然而在网众传播的过程中,主客体间以及客体与客体间的沟通与反馈,却是构成了“网众传播”的纽带,可以说这种“主体间性”的特征是任何现存的其他传播模式都无法达到的水平。最后从客体上来看,“网众”具有社会性,它是由职业、地域、爱好等既有关系构建起来的群体,跨越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真实群体而存在,有真实的互动。他们虽不是由聚集而形成,但却会因为形成而聚集,其中起着主导性作用的便是社会性媒体。由此可以看出“网众”在范围划分上与“大众”相比的区别主要构建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二)传播模式

大众传播通过自我优化和升级成为“网络化”的大众媒体,虽然它和社会性媒体一样基于互联网和手机应用为主要技术手段,但在传播过程上,二者区别明显。从传授双方的角度来看,大众传播是纵向传播,信息由专业化的生产方有制度的由上而下传播,传统的大众传播为单向的,网络化的大众传播是双向的,数量上是一对多或少对多的模式,传授双方技术、权利不平等,并且传者实名授者匿名。而网众传播则为完全的双向传播,数量上为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多种模式并存,传授双方由于技术因素所造成的权利差异小。并且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传授双方的身份趋于真实固定。从信息传播的流通网络和控制者的角度来看,大众传播主要通过专业的渠道和传播主体间的信息共享,依靠整个信息网络进行传播,并且信息传播的控制者为媒体的所有者。而网众传播中的网众为积极的媒介使用者,他们因认同、爱好等诸多因素聚集在社会性媒体中,但同时他们也可能是具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人,因此信息传播的渠道既是包含了ICT技术的信息网络又交织着社会网络的新型网络,信息传播的控制者为媒介的使用者,这是根本的区别。

三、社会性媒体的特征

社会性媒体作为网众传播的媒介,既是网众间信息交流的工具,又是网众与其他社会力量互动和展开行动的空间,除了最基本的技术特征外,我们更加关注的是使用媒体的人是如何运用它进行互动和组织运作的,在此做一个简单总结:

(一)用户创造内容

用户创造的内容包括了新闻内容、点评反馈、艺术作品等,这是由ICT技术赋予的用户权利,具有明显的草根化的特征,在社会性媒体中用户没有任何身份限制的生产内容。而真正的媒介所有者却只提供技术和软硬件支持,很少参与信息的生产和流通,具有一定的中立性。

(二)网络社区化

社会性媒体的信息流通网络是包含ICT的信息网络和交织着社会网络的新型网络,用户既可以巩固自己即有的社会网络,又可以从信息网络中拓展新的关系网络,在社会性媒体中,他们可以以共同的兴趣找到并形成社区和群体,产生新的社会身份,提高用户的归属感。

(三)网络连通性

在网众传播中,用户会同时使用多个社会性媒体广泛的分享与聚合,甚至使用超链接将多种媒体融合,这同时也体现出了网络时代碎片化的特征。

当今网络中的社会性媒体正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发展着,也表现出来更多新的特征。正由于社会性媒体的出现,才出现了“网众传播”这种新的传播模式,媒介所带来的信息传播,维系着我们的社会运作,它带给整个社会的变化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只有对媒介的特征、规律和模式进行分析,才能在未来对媒介的影响做更进一步的分析。

【参考文献】

[1]何威.网众传播:一种关于数字媒体、网络化用户和中国社会的新范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徐滢.社会性媒体参与下的媒介环境变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