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现实主义绘画

现实主义绘画

时间:2022-06-09 03:45: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现实主义绘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现实主义绘画

第1篇

关键词:超现实主义;特征;影响;米罗;恩斯特

一、超现实主义的产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的艺术文化领域中兴起了对资本主义传统文化思想的反叛思潮。部分艺术家认为这是一场精神革命,他们通过自己的肢体和动作传达自身的思想,从而达到一种精神上真正的统一,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只接受思想的启示,没有理性的控制,没有审美或者道德偏见。超现实主义基于这个基础,即梦想全能和不存在偏见的信念。当时的许多艺术家接受并运用这些观念,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加以实践,超现实主义因此得到了快速发展。

二、超现实主义产生的哲学背景——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

在达达主义衰落的同时,有两种理论得到了广泛传播,分别是法国哲学家柏克森的生活哲学和奥地利哲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其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影响深远。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对立的部分。他认为,心灵的导向是梦,人的潜意识和本能是梦的反映,是潜意识心灵的完美再现,是操纵个人命运和决定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但是,这些潜意识被现实的规范所压抑,长期被人们忽视。弗洛伊德反对压抑潜意识的思想,努力寻求合理的疏导渠道,这给超现实主义艺术创作提供了理论支撑。

三、超现实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达达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的艺术审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些艺术家的身心在战争中饱受冲击,他们感到继续把自己的创作中心放在固有的题材上似乎有点不合适了,部分艺术家也不愿在官方举办的画展上展出自己的作品。于是,当时的艺术领域迎来了一场较大的变革,人们以前从没有接触过的带有强烈的批判的风格——达达主义诞生了。超现实主义即源于达达主义,前者吸收了后者的诸多观点,两者关系密切。

四、超现实主义的艺术要领

超现实主义认为,人们的思考、理性或超现实主义变化的性质应该从被禁锢的状态中释放出来,甚至把动物的日常生活习性变成人类的精神生活需要。除此之外,创作意味着艺术家想要创造一个不一样的、有新意的,打破传统模式、方法、习惯的世界。再者,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想让自己“疯狂起来”,甚至尽可能地让自己达到一种幻想和非理性状态,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反之,只能是一场徒劳,既不会创作出具有新意的作品,也不会有什么突破。因此,在诗歌创作中,诗人刻意用幼稚的语言和病态的意象反对传统的见解。在绘画中,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使用混乱的线条和色彩任意涂抹。在戏剧中,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往往利用“野蛮”的音乐和舞蹈、骑自行车的声音、有节奏的跳动、脸盆等进行表演。超现实主义是由“自己大脑中形成的意识写作”和“不自觉的写作”创造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认为写作是绝对可靠的,是一种纯粹的无意识活动过程,并且通过这种无意识的精神不停地创作一幅幅精美的绘画,让自己大脑中的一些想法、理念甚至一些扭曲的观念得到呈现。

五、超现实主义时期的代表画家

米罗的艺术代表了一种超现实主义风格,即有机超现实主义。与达利的艺术不同,米罗的作品是令人心情愉悦、轻松和自由的,这是艺术家自由幻想和精心组合的结果。虽然米罗的画是纯真、质朴的,似乎来自儿童之手,但这些画并不是天真、单纯的儿童绘画,其中饱含深意。马克斯•恩斯特1891年出生于德国莱茵兰地区的布吕尔,1976年卒于巴黎,是德裔法国画家、雕塑家。恩斯特的父亲是一位教师和业余画家,恩斯特从父亲那里受到了一定的绘画艺术熏陶。恩斯特的作品创造出一种梦幻和撩人情怀的氛围,其中往往有一些由动物和矿物构成的元素。

六、超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的影响

超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影响了文学、电影、色彩、服装设计、摄影等艺术领域。超现实主义文学主要表现为诗人遵循潜意识的召唤来书写梦境,并鼓励采用自动书写的方法记录梦和瞬间潜意识的“纯粹精神自动反应”。超现实主义电影利用现代技术(如蒙太奇、剪贴等手法)为人们呈现出优美的画面,让人们感受到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一些积极的元素。超现实主义的色彩运用完全超过了色彩本身的功能,赋予了色彩新的意义。在1983年和1984年,超现实主义时装获得了全面的发展。除此之外,摄影等艺术领域也深受超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的影响。

七、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特征

首先,超现实主义绘画中往往出现一些非常接近人们生活的、特殊的、不常见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将其放大,让观者的心灵受到触动。除此之外,超现实主义绘画中往往会运用一些夸张的、能够衬托出前景的虚幻的背景。在颜色的运用方面,超现实主义绘画会让人有一种恐慌或不知所措的感受,能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超现实主义画家往往不会在乎画面的美与丑。

结语

笔者认为,超现实主义绘画在绘画艺术史中起到了承上启下和延续的作用,它既能让后来的创作者接触和认识到前人的绘画艺术特色,又能使他们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将自己的意识融入作品。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影响是革命性的,假如没有马克思•恩斯特、米罗这些超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家,今天的绘画艺术可能还会一如既往地承袭以前的绘画观念。从某种层面上来说,超现实主义绘画丰富了笔者的思想和生活,将笔者绘画的焦点从“如何画”变为“画什么”,统一了潜意识世界。超现实主义艺术家面对生活与死亡、过去与未来、现实与幻觉,在对所谓的“绝对现实”的探索中,完全违背了正常的思维规律。超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对20世纪的审美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超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影响了文学、电影、色彩、服装、摄影等领域。超现实主义使人们的阅读变得不再枯燥、平淡,使文学变得新奇而富有想象力。电影汲取超现实主义的元素更为明显,其中蒙太奇手法和剪辑拼贴的效果能够让观众在极短的时间内看到画面的切换,从而感受到场景的变幻艺术效果,这使电影艺术不再只停留在平铺直叙的放映方式上。超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对服装设计和色彩的影响更为深远,进而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使人们开始注意自己的穿着搭配,装修房屋时更加注意色彩的运用。

参考文献:

[1](西)达利.达利谈话录.杨志麟,李芒,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2篇

[关键词]超现实主义绘画 无意识 诗性

超现实主义是一场宏大的文艺运动。首先发端于文学,而后立刻影响到了绘画、音乐、电影等诸多领域。它直接运用了弗洛伊德关于人的潜意识的心理分析学方法,试图通过艺术形式揭示人的精神世界,而这也是不同于传统艺术创作手段的全新方式。1924年,法国诗人布勒东在巴黎发表了《超现实主义宣言》。1929年,布雷东又发表了超现实主义的第二个宣言,详尽地解释了超现实主义的艺术主张。超现实主义者宣称:人的本能、梦幻、下意识领域是文艺创作的源泉。认为人的头脑活动要从逻辑与理性束缚中解放出来。理性、道德、宗教、社会以及简单日常生活中的经验,都是对人的精神、对人的本质需要的一种桎梏。唯有人的无意识、梦幻和神经错乱才是人的精神的真正活动。“超现实主义”这个名词,出自法国立体派诗人纪尧姆,阿波利奈尔之手,这个词的最初含义就是寻求超乎现实之上的种种未知现象,包括人生、社会、伦理道德和精神文明诸方面。安德烈,布勒东觉得这一术语最能表达这个文艺流派的宗旨,因而得名。

现代绘画艺术的特点就是自我的出现,作为现代艺术家,其作品意图应着意于表现人的内在现象,表现生命与世界的精神背景。超现实主义画派大师们从一开始就和伟大的诗人们伴生在一起。而一些画家本身就是有语言天赋的诗人,他们或以诗的深邃入画,或以绘画作为图像描绘心中浓烈的诗,更有甚者把字母直接排成图像入画,譬如阿波利奈尔的“火焰诗”,把诗句的字母排成燃烧的心形火焰。虽然大师们的绘画风格不同,但都兼具梦幻和诗的特性,他们是上个世纪世界现代艺术史上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影响深远。其代表人物有马克斯・恩斯特、米罗、保罗・克利、萨尔瓦多・达利等等。

那么,我们怎样看待超现实主义画家们作品中的诗性意识呢?

荣格在《探索无意识》中表明,把握无意识价值之关键,起决定性作用的正是意识。只有意识才能在当时的具体现实中决定形象的意味,才能认识它们此时此地对于人的意义。只有两者相互作用,无意识才能证实其价值,假如在行为中让无意识听之任之的话,就要冒其内容变得不可抗拒或显示出其消极性,破坏性一面的风险。

如果我们用这种心境来看超现实主义的偏执狂画家,西班牙的萨尔瓦多・达利的作品,我们会感到其中丰富的幻象,和无意识意象的势不可挡的力量,但我们也会认识到其中许多作品说出来的一切事物的末日的恐惧和象征。布勒东称赞达利是超现实主义运动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他童年早熟,具有过度兴奋的心理状态,后来他沉迷于早年经验的回忆,并把这些经验转移到他的画中。参加超现实主义的运动后还宣称“超现实主义就是我”。西班牙内战前六个月,达利创作了《内乱的预感》,在撒满熟扁豆的大地上,竖起一具肢体交错的很大的人体,如同充满血腥的恶梦,山河破碎,惨不忍睹。他并不像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具有宣传性的抵抗、呐喊,达利只是一个旁观者。他把西班牙内战看成是性的“内乱”,是弗洛伊德自我食肉主义的一种典范。达利仔细研究了弗洛伊德的方法,借助所谓“妄想狂批判”创造了他自己的创作方法,即运用出自梦境、幻想、记忆和心理学或病理学的变形要素,创造梦幻的现实。他非常出色的理论和丰富多采的创造给超现实主义运动注入了新的思想和活力。

超现实主义画家有各不相同的背景,但他们在各自的艺术中都已具备运用幻想的经验。西班牙的胡安,米罗以儿童般的方式作画。《人投鸟一石子》(1926)是半为回忆,半为梦幻,以巨足代表人的形体。这幅油画具有一种出乎天性的自发性,一种童稚气的快乐,同时反映出画家对形和色的熟练把握。米罗非常多产,而且不断打破传统。他一度把文字引入画中,以证明他相信诗与画有相等的价值。米罗,倾向子有机抽象,抽象中又充满超现实的幻想,作品从无与伦比的复杂性到极有魅力的单纯性,从具象简化到高度抽象,从几何形到有机形,从微观到宏观,从西方传统到东方精神,从经验世界到超越世界,从原始性到现代感。米罗活跃于幻想的空间,和地球、银河、飞禽走兽、海底以及显微镜下的各种有生物玩耍嘻戏。技法变化多端,为人类贡献了了一个新奇自由的世界。

马克斯・恩斯特写道:“手术台上一台缝纫机与一把雨伞的联想,是一个由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所发现的熟悉的例子,两个不相容的因素,被置于一个对二者都不相容的平面上,是诗的最有力的引发器”。诗人保罗・克利的作品是与自然的对话,是神秘精神的最复杂的表现――时而是诗意的,时而又是超凡的,幽默和异乎寻常的观念构筑了一座从隐秘的冥府世界到人类世界之间的桥梁。他的幻想从同尘世间的结合物是对自然规律的仔细观察及对所有造物的爱。克利曾一度迷恋中国的文学艺术,尤其那些常见的大自然与孤独者之间的对话,对他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与其说是受到中国的影响,还不如说是对中国的再认识。在《隐士的住所》中的那所简陋的小屋,是中国山水画的风貌。不过,作品中房屋的侧面却竖有十字架,告诉我们隐士不是中国人。

在超现实主义崛起之前,与抽象的、非具象的流派并行的是另一个非理性的、梦幻的流派――达达,也以反对表现物质世界为基础。这个流派以夏加尔和德・基里科等人的梦幻类型创作为起点,在达达主义中则呈现出强烈的反艺术特征,最后成为国际超现实主义运动的一部分。纽约达达的团体的核心人物是杜尚。他曾把一个现成品,一只小便器放到展览会上,取名为《泉》,“现成品”这个概念对后来装置艺术很有影响。30年代,超现实主义支配了欧洲的文坛和画坛,二次大战期间,大多数超现实主义者都到美国避难,这为美国现代艺术的发展准备了温床。超现实主义运动到后期五六十年代带有很强的社会参与意识,一直延续到1969年,成为20世纪生命最长也最辉煌的艺术形式。

第3篇

关键词:风景油画;油画创作;现实主义精神;多样化语言

随着西方风景油画传入中国,中国风景油画创作在西方风景油画创作的影响下,在语言、表现方式等方面不断发展,使中国风景油画不仅在语言技巧,还在精神内涵等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语言表现形式。因此,现实主义成为中国风景油画创作的发展方向和创作追求。

1风景油画发展历史中的现实主义传统

风景油画的描摹对象是自然景物,然后利用油画材质将可观可感的物质世界进行绘画创作的一种绘画形式。在风景绘画题材发展过程中,早期的风景油画创作只将风景作为背景,辅助整个画面,画面中的主要内容都是画家通过想象创作出来的景色;中世纪时期,宗教成为绘画的主要题材,而风景只是画面中人物的背景,以背景的形式呈现于画面中。而风景油画作为独立题材并表现出现实主义的特点出现于17世纪荷兰。随着风景油画的发展,19世纪时,风景油画出现了众多流派代表,主要有:法国巴比松画派、英国风景画派、印象画派以及俄罗斯画派等。随着风景油画各个流派的发展,20世纪以后,其发展迅速并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

中国最早传入的风景油画是在19世纪后半期,这个时期的风景油画主要是对中国各个通商口岸景物的描绘,以便西方人了解中国的风景民俗,而绘画中采用的手法是西方绘画中的写实风格。随着中国的发展,绘画所表现的题材都是对各个时期社会现象的反映,并在创作中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风景油画绘画风格。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风景油画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等方面都得到了相应的拓展,出现了田园风光、桂林山水、故土家园等绘画形式,这些绘画形式都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写照,传递着社会生活气息,并根据不同地域呈现出不同的风景景观,在绘画中色彩的搭配方面更加丰富,而且出现出民族特性。中国风景油画创作中的形式多样化、语言深度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现实主义创作体系的形式语言。

2风景油画创作中的现实主义的精神内涵

现实主义风景油画作为风景油画中的一个流派,在创作时将真实的自然展现于画面中,从而反拨了理想化、虚构化的风景油画流派。现实主义风景油画主要是对现实社会的真实反映,创作的题材多是赞美劳动大众和自然,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生活的热爱。现实主义风景油画在发展过程中,创作者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继承并发展着传统精神的内涵。在17世纪时期,风景油画创作者主要是对对自然社会进行写实性的描绘;19世纪时期,开始注重个人感受,根据个人感受有意识地进行选择,并采用一些艺术手法搭配光线和色彩;随着风景油画的发展,创作者不仅注重视觉感受,还将个人内心情感融入风景油画中,从而使风景油画创作形成多样化风格。风景油画创作中的现实主义的精神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风景油画中现实主义之真实性的体现。所谓真实性即通过具体的画面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细节呈现给人们。在艺术创作中,现实主义是一种真实反映客观事物的一种艺术创作形式,具有朴素化、平民化、真实性的表现风格。在真实性中有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等形式。艺术真实即创作者通过画面描绘真实社会生活时融入自身的内在情感,表现对客观事物的感悟;生活真实即描绘的对象是真实的现实生活,然后将社会生活以油画画面的形式呈现给人们。

(2)风景油画中现实主义之社会性的体现。现实主义风景油画不仅是描绘自然风景,更多的是展示创作者的主观气质,如创作者的社会民主性、英雄主义以及对自然社会的人文关怀等,观众通过风景油画不仅能搞通过视觉感受到自然万物之美,更能通过画面感受到创作者的文化素养。中国风景油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将人文精神和写意精神等融入绘画创作中,从而使人们通过画面感受到社会的进步。

3风景油画创作中的多样化语言

中国现代现实主义风景油画创作中的语言具有多样化特性,不仅具有西方现实主义风景油画的创作特点,而且在绘画中融入中国传统风景油画的绘画表现手法,从而使语言和表现形式等具有多样化特性,主要体现在语言技巧和精神内涵等方面的多样化。

(1)语言技巧方面的多样化。风景油画创作中的多样化语言在语言技巧上主要体现在在创作中追求画面的独特视角,从观众的视角出发,创作一些具有新鲜感的画面,以不同的创作视角进行绘画,从而使画面具有动静结合以及多层叠加等效果,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画面;同时在绘画中注重画面的造型,采用几何元素进行创作,利用形状、线条等将画面的轮廓描摹出来,然后利用风景的特色对画面进行设计创作。

(2)精神内涵方面的多样化。现实主义风景油画在创作过程中将现代生活元素和个人内心情感融入画面中,从而使风景油画在精神内涵方面具有多样化特性。中国现实主义风景油画创作者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创作中利用西方绘画技巧和绘画特点,选取较为广泛的题材,然后将这些内容通过画面形式呈现给人们,同时注重色彩、光线与个人情感的融合,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现代风景油画。

4结语

在风景油画发展历史进程中,创作者们经过长期的努力和实践使它由最初的背景成为一个独立的主体,然后再发展成不同的绘画风格。在风景油画创作中的现实主义真实地将现实生活反映出来,并不断融合自身的情感体验,使中国现代风景油画呈现出多样化的语言表现形式,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现代风景油画创作主体和创作风格。

参考文献:

[1] 雷雯.风景油画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及其语言多样化[J].美术教育研究,2012(12).

[2] 钟景华.现实主义精神在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重要意义[J].华章,2012(20).

[3] 张.风景油画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多样化语言[J].艺术百家,2011(07).

第4篇

关 键 词:现实主义 油画艺术 审美拓展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的基本原则是,强调艺术反映现实社会生活,关注现实人生、社会和自然,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一种审美认识和再现,是对社会生活形象的、真实的、典型的审美认识,并利用恰当的造型手段将这种审美认识所形成的审美意象、审美情感和审美评价表现出来。现实主义主张艺术要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的现实本质和历史本质,真诚地表现艺术主观世界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

作为流派和运动的现实主义油画艺术,是从西方产生和发展而来。在西方美术史上,主要指库尔贝、杜米埃、米勒以及巴比松风景画家的艺术创作,历史上的卡拉瓦乔、伦勃朗、维米尔、夏尔丹、列宾、谢洛夫、怀斯以及当代英国王家弗洛依德的绘画都可归为现实主义艺术。一般来说,只要真实表现和反映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我们都可称之为现实主义艺术。中西文化各有侧重,但中西艺术追求真善美的理想是一致的,由此,油画才有“汇中融西”表现的可能性。

在创作实践上,现实主义艺术家重视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在实践中寻找美、发现美、认识美和表现美,同时,他们不回避丑,对现实中丑恶的现象敢于正视,从而揭示生活的本质和历史的必然。现实主义艺术是从现实世界而不是从空想世界中获取它的内容和形式。在表现手法上,现实主义艺术一般采用写实的方法,注重细节的真实,并通过典型化的手段,揭示社会生活的真理,体现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征,达到艺术之美。因此,现实主义艺术作品是真、善、美三位一体的高度统一。

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以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语言,真实地再现客观现实生活,反映画家从社会生活实践出发对生活的认识活动。 它具有人文精神、可解读性、开放性和民族特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当前社会的新观念,要求画家的作品内涵应当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注入更多的人文精神,如,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不是对立,对山水、花鸟的生存,以及自然生态美的维护等,都透视出当代的人文精神和风貌。可解读性是指追求真善美相统一的审美理想,满足当代人民大众的审美需求,具有雅俗共赏的品格,要表现民生、民情、民意,要创作出能反映时代题材和社会生活,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受到大众喜爱和欢迎的作品。开放性是指吸纳一切有益的艺术营养,形成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现实主义不是封闭的,要具有开放性、探索性和发展性的品格,从而使其具有永不衰竭的生命活力。民族特性是指我国艺术特有的“意象”体系。构成艺术作品的三个要素是客体的形和神、主体的情和意、本体的形式语言,三者处于辩证统一之中,无论侧重于哪一方面,都不应忽略其他要素,要在形神兼备的广阔天地里自由翱翔。

现实主义要以其独特的现实针对性,崇高的人文关怀、品格,审美主客体辩证统一的创作思想为准则,以现实的审美视角,赞美人生,并把劳动人民作为人文关怀的主要对象,现实主义人文关怀的特征总是要求审美主体站在群众关怀的高度对现实进行精神俯视,以理想主义、英雄主义为意识典范,以忧患、崇高、悲壮为这种意识的审美形态。现实主义艺术的审美主体必须到现实社会和现实生活中寻求创作灵感。作为艺术创作的经典原则,现实主义不仅承认美在于审美客体,而且充分强调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提炼、升华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决定了现实主义艺术不是只有一种风格、一种个性、一种语言,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辩证统一,才是现实主义艺术语言、风格和个性形成的根本,“真、善、美”是现实主义艺术的最高境界。

艺术创作是画家对美的不断追求、探索、创新的过程,成功的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都有其鲜明、独特的艺术个性,它是日积月累的内心情感的表达,是不断探索、逐渐发生量变到质变的结果。现实主义艺术创作方法一般是用现实主义原则来要求写生。写生需要深入生活,认识生活的特征,捕捉一些细节和有关创作的素材,最重要的是运用现实主义中的真实性原则和典型化原则进行艺术创作。真实性就是要求创作素材反映现实特征,典型化则要求我们超越生活的现象,去捕捉代表生活理想的因素,把理想化的东西从生活中提炼、发掘出来。但作品内核都是由美术家按照自己的艺术特长和逻辑来构造的,是具有当代文化特征与品格的新现实主义,同时也要符合当代人对于图像的接受要求。

油画作为西方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移植到东方文化土壤中,它所吸收的是这一特定地域土壤的营养,应该诞生出带有鲜明东方地域色彩的油画艺术。带有地域浓重特色和这一地域长期形成的审美倾向和习惯的作品,才会有别于其他地域的油画,才能赋予油画艺术鲜明的风格与个性。我国著名油画家罗工柳创作的《地道战》《哥萨克老人》《报告》等,以真实、质朴的手法再现了作品的主题内容情节,并将我国传统的写实艺术和欧洲的写实技巧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了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绘画创作境界。董希文的《山歌》《拉萨河边》等创作,真实而又具体,生动而又细腻,他在油画中引进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手法”,实践了他所追求的油画民族化道路的艺术风格。靳尚谊创作的《医生》《画家》和《塔吉克新娘》,既有古典油画技法的艺术语言,又有现实主义艺术的内在成分,以具体的结构代替了简单的概括,以生动细腻的描绘和逼真的写实艺术手法,充分显示出画家特有的个性审美倾向,蕴含着鲜明的东方地域特色。

从这些著名画家的艺术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作品主题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但不同的追求导致了不同的油画表现技法,使现实主义艺术作品展现出较为多样的个性风格面貌。画家对生活的熟悉和热爱造就了绘画题材的丰富性、真实性和生动性。中国艺术是意象、意境、象征、观念及符号性质的主客观结合的艺术。作为我国的写实艺术,也是这个系统中的有机构成部分,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关注社会人生的倾向,在当代油画创作中有其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

现实主义是人类艺术创作的根本方法,具有永恒性和不朽性,它不仅仅是再现客观存在的真实,还要能揭示现实中民族、时代的本质精神,具有促进社会进步发展的善和美的原则,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应该是既具有美好的物质状貌,又有健康真善的内在精神实质;既有鲜明的个性,又具有现实生活的典型性。艺术家应坚持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自己看到的世界,再用自己的技法描绘所看到的又经过自己思考的世界,这样创作出来的艺术才是现实主义。许多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如,罗中立反映乡村农民生活的系列组画,孙为民的朴实无华、充满情趣的农村题材现实主义艺术创作,陈坚和艾轩的反映现实生活和历史题材的优秀作品等,优秀画家在总的现实主义方向上形成了不同的表现技法,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艺术个性和风格。同时,每个画家也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艺术观念产生新的认识和理解,他们的艺术风格也有阶段性的侧重,因为艺术需要博广,也需要专深。

现实主义艺术精神,在当代既是一种艺术思想倾向,更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精神,不能将其单纯归结为一种艺术样式,一种艺术语言系统,一种艺术主张,一种人文关怀精神。现实主义艺术具有面向人生的精神,有着永远的价值,它采用便于大众理解的直接写实手法,作为艺术创作中重要的方法。艺术家要研究现实,还要如实地反映现实,真实描写普通人的生活,现实主义中的“现”就是强调其当下性和时代性,而“实”则是强调其真实性,不对生活加以美化和粉饰。 用现实主义的精神和造型方法来丰富绘画艺术表现形式,扩展了中国绘画的语言内涵,使之呈现出一种与时代息息相通的审美面貌。现实主义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范畴,面对新的历史局面,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在观念与实践上有效地拓展现实主义绘画。求实、实证、人文、独立、自信和无畏精神的集合与弘扬是现实主义在当代油画创作中的最大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英)贡布里希 《艺术发展史 》[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3(10)

[2]章文熙 《美术创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 (3)

[3]吴葆伦 《油画技法与鉴赏》[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8)

第5篇

关键词:超现实主义;自由写作;创意思维;传统艺术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89-1

一、超现实主义艺术的起源

超现实主义是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文艺流派之一,产生于本世纪二十年代的法国。它的先驱达达主义是一种极端形式主义的文艺流派,它以本格森的直觉主义与弗洛伊德的下意识说为基础,否认理性的作用,否认客观现实,追求“超现实”,着力开发人的心灵的秘密及梦幻世界。具体来说,超现实主义者要在文学与艺术中表达人们的头脑在无意识状态时的活动,提倡采用“自动写作”的方法。

二、超现实主义艺术的发展

超现实主义是基于现实主义而产生的。在文学艺术范畴,现实主义是对生活的表现和反映,其特征是真实、客观的再现。而超现实主义的核心是脱离现实世界,回到原始状态,强调人类的下意识或无意识活动,以感性替性思维。它反对一切既定的艺术主张和观念,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融合,实现“梦与现实的统一”。三、超现实主义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三)超现实主义对当代摄影艺术的影响

纯艺术类别的超现实主义摄影,一直以来是超现实主义艺术家长期摸索的。包括完美的构图、梦幻般的故事情节、让人叹为观止的光影艺术效果等。

超现实主义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沧桑,它不是在苛求我们利用它作为一种表现艺术的手法,更多的是给我们指明一种态度,一种思考的方式。超现实主义摄影也是一样的,它不仅仅是表现自己梦中压抑的情感,同样也是一种对摄影艺术的态度。因此,只有用心的作品才能打动自己、打动观众,只有思想才能令技艺不朽。

(二)超现实主义对平面设计的影响

超现实主义对设计的影响首先是意识形态和精神方面的,它揭示了人类直觉和本能的方面,并且通过艺术创作表达这种意识。在所有已知的思考方式之外,这些不受常规限制的思维启迪人们的创作灵感。

米罗创作的平面设计和他的纯艺术作品有许多类似的地方,他善于用主观创造的物象,如点、线、面等。这样的画面也可以联想到一些现实形象,但这些形象并不是根据自然出发而作的写实性描绘,而是根据内心的感觉、幻象描绘出来,米罗的平面设计表达了一定的精神状态和内心世界。因此,超现实主义在观念上、在创造性上对平面设计的影响甚大。

(三)超现实主义对当代图形设计的影响

超现实主义在现代图形设计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创意思维模式的应用和表现方法的应用,简单的说是“想”和“做”这两个方面的应用。

1、创意思维模式的应用

排除理性和逻辑思维的干扰,就成了这些非理性主义者认识世界的先决条件。超现实主义绘画中非理性的认识和方法对于现代图形设计的创意思维模式的培养和形成意义重大。

2、创意表现方法的应用

非理性意境的表达方法对现代图形创意设计的作用既表现在构形方法上也体现在表现技法上,超现实主义绘画将抽象意境与具体实物相结合,组构出视觉冲击力强而意义深远的视觉画面。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等人的出现为图形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现代图形设计乃至现代艺术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超现实主义对广告设计的影响

超现实主义广告的常用表现手法:1.梦想、梦境和梦幻。2.拼贴、重组。

超现实主义强调远离或者超越现实,深入到人的精神领域,因此它的创作主题都是从人的潜意识中唤起的幻觉中吸取出来的。夸张、变形、支解、重组、错位、倒置、叠印等,都是超现实主义试图表现人们潜意识的手段。超现实主义将视角伸入人们内心深处,挖掘并表现欲望、梦想、幻觉等心理活动,使作品达到前所未有的震撼、警醒或抚慰的效果。

(五)超现实主义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超现实主义风格的服装不仅仅只是一个穿着的衣服,它本身也是属于超现实主义的艺术载体。超现实主义风格的服装通过面料、款式、图案、色彩以及一些配饰将相互间没有关联的对象结合在服装当中,形成了一个新的服装现实,体现了浓厚的超现实主义艺术气息。

(六)超现实主义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

环境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的而且是密不可分的环节就是思维与表现。我们在环境艺术设计创意过程中遇到问题,有一条很好的解决途径,就是借鉴绘画艺术创作的方式方法。超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具有的反常规的幻想式的创作手法无疑可以为环境艺术设计注入一股新的能量。

四、结论

安德烈・布列东认为,潜意识是自动产生的,是一种纯粹的心理活动,它反映了人的灵魂深处的许多秘密。人只有表达了自己的潜在意识,才有可能对自我达到完全的认识,也才有可能解释现实世界中的所有动因。

事实充分证明了超现实主义运动的创始人安德烈・布列东的预言:“超现实主义在我之前就已经存在,我坚信在我之后它依然存在。”

参考文献:

[1]翟墨.超现实主义[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2]尹定邦.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史[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杨宁.绘画流派对招贴设计的影响[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5,(02).

第6篇

关键词:超现实主义; 象征; 现实

有一种颤栗、不安与一种莫名其妙,在看曹静萍的画时。曹静萍的画面上最能打动人的就是奇诡的色彩、逼真的形象、放大的细节与荒诞的并置。在他的画面中,通常有色彩丰富艳丽的小昆虫--蝴蝶、甲壳虫、蚱蜢......然而,这些再平常的不过的小动物又往往是以一种细节性、片段化的手段被超近距离的真实呈现出来。脆弱的小生命霎时变的充满威严,咄咄逼人又不可接近。一片绚烂色彩下森森然的是令人颤栗的冷静。你却绝对没有可以喘息的机会,与这些威严的生命并置的是锈迹斑斑的脚手架残留物......人是威严的,人的生命是不可侵犯的,但在曹的画中这却像是一个梦魇,你不由的躁动。

曹静萍给了人们一个独特的视角去看。曹静萍的方式很直接,并置了近似残酷的现实,创造了梦幻般的现实。现实的概念变的模糊。画面中是最平常、最真实的现实物,却又荒诞神秘,不可触及;画面中是最荒诞的逻辑、形式,却又逼你痛苦的思考--这就是最真实的现实!

这也许就是绘画的魅力所在吧。人类的视觉呈现方式不断的多元化,但人们却重复着、发展着这最古老的方式,不愿放弃。像曹静萍这样颠覆现实的画家也从来就没有少过。基里柯、马格里特、达利......无不是颠覆现实的大师。达利更是被人称作"彻底颠覆现实关系的怪才"。曹的绘画与这些前代超现实主义大师的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却又有着自己独特的创见,不完全等同于任何一位。

在超现实主义出现之前,意大利画坛出现了一种冰冷的绘画形式--形而上绘画。在它的画面上,被描绘的物体形象均呈一种凝滞状态,一切都是静止的,笼罩着神秘的气氛。基里柯在形而上的绘画实践中创造了一种看似具体,但充满非现实的梦幻感的画面效果。在他的画面中通常是物体脱离了正常的环境,被孤立的描绘,逻辑上并不相干们的事物被并列在一起。于是,作品具有了一种神秘的难以理解的性质和感觉。这种风格虽然较为短暂,但这种风格的绘画却吸引了许多的超现实主义画家。基里柯本人也在后来参加过超现实主义的画展。今天,我们同样可以在曹的画面中找到类似的创作手法。

超现实主义美术深受弗洛依德潜意识理论影响,试图突破以往的逻辑与观念,把现实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融合,以达到一种绝对的和超现实的情境。超现实主义画家常常利用图画象征、造型隐喻、改变环境等手法,表现荒谬、混乱的感觉和形象,在画面上构造了许多变性、幻象、魔术般的奇异世界。

马格里特,比利时画家。他常用"换位法"将事物安排在非正常的位置,使它们不合逻辑地并列,引起人们的惊奇、思考和感悟,作品极富奇思妙想。《红模型》中描绘了木墙旁边路上放着的一双皮鞋,然而它的前半部分奇怪的变成了人的脚趾头。和曹让昆虫和锈铁并置一样,作者有意改变着我们通常观察现实事物的固有观念,提示了我们重新认识画面物象的契机,在心理上给我们以强烈的冲击。人们在奇怪、疑虑中,神秘感油然而生,正象作者自己表白的:"要在描绘中唤起深藏在现象中的神秘感。"

达利,西班牙画家。他也惯用不合逻辑地并列事物的方法,善于用梦想和记忆创作出一个超现实的画面世界。达利经常以熟悉的东西为出发点,如表、昆虫、钢琴、旧印刷品等,从这些日常平淡的物品逐渐地发展为一种梦魇般的形象。达利是一位具有巨大想象力的画家,他在把梦境的主观世界表现为客观而眩目的形象方面乐此不彼。《记忆的永恒》是达利画于1931年的作品,描绘了一个产生错觉的痛苦与梦境的世界。清晰的物体没有条理的并置。一个死寂般宁静的旷野、平静如镜的海、一抹平川的沙滩、荒凉的海岸,以及不可能在这个环境中出现的方型台座。一块板、一棵树。好像是用面粉做的扁平挂表从树枝上滑了下来,落到一株横躺在地上的长着睫毛的幼芽上,那幼芽实际上是一个形体扭曲的有着马的身躯的人头。还有一块未变形的钟表,它上面爬满了黑色的蚂蚁。方台上一只软表的上面还歇着一只苍蝇。蚂蚁和苍蝇不但画的巨细无遗,连它们的投影也都精细的画出,然而画中的一切,又是那么的荒诞不经。他以一种妄想的脉络和不尽情理的方式,来表达人们早已习为常的生活规律和可知物体。从而在这里,似乎时间已经静止、空气已经凝滞、现实在这里消失,留下的只有迷离的梦幻和引人兴趣的情景。达利说他本人对画面上的东西也感到十分的惊讶,并说:"我毫无选择地、尽可能准确地记录下我的潜意识。"

曹静萍的绘画和超现实主义有着极为广泛的联系,在创作手法和绘画目的上有着惊人的相似--利用不合逻辑的并置改变人们固有的视觉方式。曹静萍和达利更有太多的默契,甚至在绘画内容的选择上曹的蝴蝶与达利的蚂蚁也是遥相呼应。

另外,我们也可以找到曹静萍的绘画与照相写实主义之间的丝丝联系。照相技术的出现极大的丰富了人们视觉,照相写实主义的画家更是借助了照片的逼真效果。在照相写实主义的画家那里,照相机的视线置换了人的视线。照相写实画家在创作过程中通常会借用机械和半机械手段把图象转移到画布上。曹静萍的昆虫局部就一如放大的幻灯片,他的绘画手法中是否也糅合了照相写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呢?可能也有,但照相写实主义更多的只是对照片的再现,曹静萍的绘画与超现实主义的神似应远胜于此。

参考文献:

《外国美术简史》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 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中外美术史》孔新苗 主编 山东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西方画论辑要》杨身源 张弘昕编著 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8年版.

第7篇

关键词:现实主义;卡拉瓦乔;绘画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5-0072-02

一、卡拉瓦乔及卡拉瓦乔主义

卡拉瓦乔是个长期被遗忘的人物。卡拉瓦乔(1571―1610),出生于意大利伦巴底省的卡拉瓦乔村,原名米开朗基罗・梅里希,后以出生地命名。卡拉瓦乔的父亲去世早,后移居米兰,自1584年起曾在米兰的西蒙・彼得尔查诺(Simone Peterzano)门下学习四年,并在这位老师指引下接触过样式主义艺术。从卡拉瓦乔后来的绘画思想及风格来看,他对样式主义并没有太大兴趣。

出师后,他来到罗马,初到罗马的卡拉瓦乔生活困难,居无定所,在一些石匠、画师、雕刻师,还有一些小混混中勉强度日。其后受雇于阿尔比诺(Cavalieve d’Arpino),据说阿尔比诺大型壁画中那些造型逼真的静物,就出自卡拉瓦乔笔下。在阿尔比诺那里,卡拉瓦乔得以接触罗马高层的艺术爱好者:主教、使节、富商,还有知名艺术家。后来他与贵族们多少有些来往,并逐步走入罗马艺术圈。16世纪90年代与蒙第枢机主教(Cardinal del Monte)的相遇成为卡拉瓦乔绘画生命的一个转折点,他在物质生活上得到保障,因而天才迸发。也是在此阶段,或是受主教所催促,或是为了生活,他开始在歌颂青春与描绘世俗情之间,画起宗教画。

卡拉瓦乔早期作品多为静物画,还有一些风俗画和戏剧化的小幅自画像,但是并未受到人们的注意。在卡拉瓦乔之前,意大利还没有人画过单纯的静物画,静物往往是作为绘画的陪衬而处于次要地位。因此静物画在17世纪是不被重视的题材,而卡拉瓦乔却把它放在重要地位。《水果篮》(图1)被确认为卡拉瓦乔的作品,而在艺术史上,从来没有人以如此的视点和精力来细心描绘这样一个柳条筐盛着带枝叶的苹果、柠檬、桃子、葡萄和无花果。据史料考证,这是意大利最早的静物画。在卡拉瓦乔之前,意大利画家也几乎没有画过纯粹的风俗画,而那些富有生活气息的作品,如《抱水果篮的孩子》(1589)、《女卜者》(1594)、《弹曼陀铃的姑娘》(1595)等,当然也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1599年,他可能受蒙第枢机主教之托,为罗马的圣路易吉・法兰且西教堂的小礼拜堂做装饰画,描绘马太生平。这是他第一件公开的作品,但是完成之后遭遇重重非难,这批画中就包括处理“不妥”的《圣马太与天使》。责难并没有到此为止,其后他又在帕罗布的圣母教堂画《圣彼得殉道图》和《圣保罗皈依图》,似乎都遭到拒绝而不得不改换其他题材的画。究其被拒的原因,是根植于他内心的绘画思想。卡拉瓦乔对宗教画的理解是:应该把流浪汉、农民、渔夫的形象引进神圣的教堂。这种宗教世俗化的观点,在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但也是“离经叛道”的。

在绘画技法上,卡拉瓦乔创造了一种强调明暗对比的酒窖光线画法,把物体完全置于黑暗的背景之中,然后用集中的光把主要的部分突出来。这种画法使画面的明暗对比十分强烈,形体结识而厚重;阴影使多余的东西完全隐入黑暗之中,既增添了画面的纵深感,又使其构图简洁而主次分明。他的光线并不使身体看起来优美而柔和,却是执拗而忠实地把整个奇异的场面突显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暗绘风格”,这种手法为以后的伦勃朗和委拉斯贵支所继承并加以发展。

无疑,卡拉瓦乔在艺术上始终是一个革新者。他的可贵之处在于他的艺术是真实的。他强调“要很好地模仿自然”,“对于艺术家来说自然实物已经足够了”。卡拉瓦乔绘画的最大特点是忠实地描绘自然而不在乎人们的眼光,所以人们称他为“自然主义”画家,他的风俗画、静物画中的精细刻画印证了这一点。然而即使在表现宗教题材的绘画中,他也尽力使古老经文中的人物充满现实的生命力,让他们看起来更加真实、更加可感可触。卡拉瓦乔的艺术在当时引领了现实主义之风,被称为“卡拉瓦乔主义”。

二、多元的17世纪欧洲美术

革新意味着对传统的反叛,所以卡拉瓦乔的绘画在当时屡遭被拒也不足为奇。然而,被拒绝的不仅是他的绘画,还有隐藏在绘画背后的革新思想。卡拉瓦乔去世不久,普桑自法国来到罗马,看了他的作品之后说:“卡拉瓦乔生来为摧毁绘画的”。现在看来,普桑的说法似乎很难被人认同,而在当时,却似乎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态度。

有艺术理论家将17世纪称为“巴洛克时代”,这个看法显然是片面的,不仅是因为他否定了卡拉瓦乔现实主义的地位。17世纪的欧洲艺术是多元的,具体来说,是巴洛克美术、学院派美术与现实主义美术并存的时代。

巴洛克艺术是17世纪广为流行的一种艺术风格,于16世纪后半期在意大利兴起,在17世纪步入全盛时代。它以其热情奔放、富有动感、装饰华丽而自成一体,与16世纪文艺复兴美术的庄重典雅相区别。值得一提的是,巴洛克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发扬了现实主义传统,克服了样式主义的消极倾向。另一方面,它也是作为教会的宣传工具而存在的,它符合教会取信于民的需要,也适应宫廷贵族的喜好,成为一种“大众艺术”。

以卡拉瓦乔为首的卡拉瓦乔画派,兴起于意大利南部,曾受到尼德兰绘画的影响,反对学院派僵化的教条和巴洛克美术夸张的浮华,追求朴素、清新、直接描绘自然的表现方式;以单纯、强烈的明暗,严谨、结实的轮廓表现现实世界。

三、卡拉瓦乔艺术的生存状态

从整体上来看,新兴的卡拉瓦乔现实主义绘画在意大利甚至是在欧洲并不占优势,事实亦如此。学院派古典主义作为一种官方艺术,有其稳定的阵营,自由其存在的合理性;巴洛克艺术即使是作为教会的宣传工具,也具有实用价值。而以批判的眼光审视生活、表现现实生活而不加美化的现实主义,虽然代表创新的力量,却在两者夹缝中成长。这种状态在以后的艺术史中也有体现。后世的理论著作在论述到17世纪艺术时,往往将重点放在巴洛克艺术上,学院派古典主义绘画次之,而卡拉瓦乔绘画则被放在补充的位置。

在17世纪,巴洛克艺术作为宣传教义或满足贵族享乐的工具,获得了理想的效果。而与此相反的是,卡拉瓦乔以世俗描绘宗教的绘画,则一直处于边缘地位。他为教堂绘制的多幅宗教画都遭到拒收,这绝对不是巧合。究其原因,不是他技术上的缺陷,因为他的绘画技巧绝不亚于鲁本斯,而在于他的一套新颖的绘画理念――宗教情节世俗化。世俗与宗教本来就是对立的,而他却反其道而行之,因此被拒的后果也是情理之中。再者,巴洛克艺术作为教会垄断人们思想的工具,自然打压着卡拉瓦乔的现实主义绘画。由此看来,卡拉瓦乔作为一个写实主义的风俗画家是成功的,他能深入骨髓地描绘那些形形的现实人物,他的绘画技法也适用于表现那些具有生活气息的场景;而在宗教画上,他的成就远不如前者。

第8篇

在第1类中如文艺复兴后出现的巴洛克、洛克克、古典主义、学院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写实主义、照像写实主义、印象主义都是以再现自然为基础,表现画家不同的思想与目的。

巴洛克派——巴洛克流行于17世纪至18世纪。“巴洛克”1词原意有不整齐、扭动、怪诞的意思。推崇运动的扭曲,形体的丰腴与量感,其艺术语言强烈、夸张、**动、浮华,这是巴洛克派绘画的特点,其代表人物为鲁本斯。

洛克克派——“洛克克”原意是指贝壳的形状,其艺术风格为繁琐、精巧、纤细、甜腻、流行于18世纪,其代表画家有华多和弗朗索·布欧等。

古典主义与学院主义——古典主义是以尊重古希腊、罗马的审美原则,构图上对称、均衡,气势上庄严、辉煌、崇高向上,技法精湛,刻画深入。这也是学院主义的奉行的原则。正如学院派奠基者法契诺所讲“美是所有艺术品的最高目标,它是事物的1种客观性质,由秩序、和谐、比例、规矩所组成”。其代表作家有拉斐尔、安格尔等等。

浪漫主义——浪漫主义起源于法国19世纪初期,其代表作是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在此作品中的构图、光线、色彩、动态、表情都表现了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它打破了古典主义的构图中的水平与垂直,光线的柔和与均匀,使画面产生了1种激情。这也是浪漫主义绘画的重要元素,注重感情的渲泄与表达。

现实主义——现实主义绘画指19世纪中叶,以米勒为首的画家主张用忠实于对象的手法去表现正常的视觉形象,反映生活的本质。wWw.133229.COM其代表作有米勒的《拾穗》等。

写实主义和照像写实主义——写实主义就如它的创始人库尔贝在1885年所讲的:“象我所见到的那样,如实地表现我这个时代的风俗,思想和它的面貌。1句话,创造艺术就是我的目的。”

照像写实主义是对生活以1种照片式的形式搬上画面,如克洛斯的《约翰像》。它绘制作品要先拍成照片或幻灯片,再把它以比真人大10倍的比例精细地放大到布上,更细腻、更逼真地表现出对象的细节,如脸上的每1丝肌理和每根汗毛等。

印象主义——印象主义是19世纪的画家们走出了自己的画室,去探索自然界中光与色的瞬间变化,打破了传统观念上固有色的概念,如树是兰绿色、阴影是黑色,它把周围的环境色对固有色的影响进行了客观的绘制。其代表画家有莫奈、修拉、塞尚、雷诺阿等。

如果说以上提到的画派还是画家在忠实的再现自然,只是对其进行了发挥添加,强调和发展的话,下面所介绍的第2大类,即后印象主义、野兽派、立体主义、未来主义、抽象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它们不再是对客观对象的真实描绘,而是根据画家的主观意图进行自由创作,它们大多出现在20世纪以后。

后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画家强调表现自我感受,注重色彩的对比和事物的内在结构,其代表画家有凡高、高更等。这个画派对现代西方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野兽派——野兽派以夸张的造型、强烈的色彩、粗犷的线条表达内在激情,马蒂斯是这1画派的创始人。

立体主义——立体主义画派,画面的视点已不再是1个方位,而是对事物进行全方位的表现,使物体还原成几何形体。其创始人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和法国画家布拉克。

未来主义——未来主义画家以抽象的形式,运用色彩、线条表现运动速度、力量及其组合与分隔。

抽象主义——抽象主义是依靠线条、块、面、色彩,进行无具象的抽象进行组合,其代表画家为荷兰画家蒙德尔安。

第9篇

“在我看来,作为艺术家,我们也许可以换一个视角去反观今天的社会现实,以自我独立的认知去实现新的图像自治。”――庞茂琨

“我们深深体验到这位既对西洋古典文明如痴如醉,又对中国古代老庄哲学深感兴趣的年轻画家,在这复杂多变的中国大文化环境中的深沉思考。就庞茂琨来说,他的艺术语言是古典的,而包含的精神却是现代的。”邵大箴这么评论庞茂琨的艺术。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现实主义艺术可以说处在边缘的位置,但还是有一些艺术家坚持这种创作道路,庞茂琨就是其中的一位。

他认为,现实主义的概念不应像从前理解的那么狭隘,现实主义应是一种态度,就是艺术要和生活世界发生联系,而创作风格可以多样化。现实主义艺术如何进入当代语境,这成为中国当代艺术里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庞茂琨独特的创作理念为此问题提供了一个可供研究的典型个案。他说,“大家说超现实好像不现实,实际上超现实还是根据现实来产生一种荒诞感,没有现实这个依据就无所谓超现实。我对纯抽象或者纯符号不是很感兴趣。”

庞茂琨是中国当下艺术界中为数不多的、一直坚持探索古典油画语言在当代文化情境中的表达与呈现的艺术家。他独具一格的“手绘”表达已经成为当下艺术界具有典型性的个案:他没有迷恋于对“手绘”语言形式的单纯玩味,而是将个人绘画意志的表达与社会现实紧密的关联起来。他的艺术轨迹告诉我们:艺术不能仅仅从内部来观察,艺术必须要汇入到社会变革的潮流之中,成为时代精神呈现与反思的有力载体。可以说,庞茂琨的绘画是充满“现实主义”意味的,但是在他的“现实主义”绘画语境中,没有批判,没有迎合,而是以一种与现实间离的、不动声色的视角在描述着他对当下文化的理解与认知。这次展览以“浮世・游观”为主题,集中展现庞茂琨最新的创作状态,强调了艺术家在这一阶段切入现实的崭新视角――不同于之前戏剧化的舞台感,而是直接进入日常场景本身,在今天读图时代下,呈现出艺术家对于日常图像的解构与主观化的图像重建。在艺术家营造充满主观意味的色彩空间中,观者与艺术家共同“游”进某一时空场景,并感触到了日常生活中不曾体验到的戏剧性的荒诞感。通过展览作品,庞茂琨向观者传递了一个平静的声音――这就是人世,这就是生活,是值得我们为之活着的人生。

关于2013年新作,庞茂琨选择直接切入日常现实,在读图时代的当下呈现出艺术家对于日常图像的解构与主观化的精神重建。庞茂琨说,“我喜欢在现实中寻找艺术,用艺术的方式来描述我们鲜活的日常现实。在最近的创作中,我尝试用直接的手绘画法去映衬日常中的偶然性和事件发生的过程性,并试图通过改变画面中的某个固有因素来打破原本绘画的秩序关系,由此营造出一个熟悉和陌生的矛盾统一体,让我的画面与现实再次有了间离的关系。”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描绘,呈现自己对现实生活的第一经验,并以一种最为真诚、直接、甚至生硬的方式传导出来,强行使之脱离习惯的意义解读,从而体验到时代景观的一个新维度。

作为艺术家,他认为,也许可以换一个视角去反观今天的社会现实,以自我独立的认知去实现新的图像自治。庞茂琨不是那种改造社会、济人救世的知识分子,他更为关注的是自己独立的精神探索和文化创作活动,对社会生活的激烈变化和世俗化的文化平庸,采取了一种宽容的淡漠。在与生活保持距离的同时,潜心于自我的人格完善和艺术探索,这属于比较超脱的精神自救。正是在这种执著的精神自救中,我们感受到都市文化变迁中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

第10篇

摘要:现代绘画的各种艺术观念融入了欧美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其创作精神、技法、原则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创作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和积扳推动的作用。

关键词:现代绘画艺术形式服装设计

19世纪末是整个西方历史上最大胆、最富冒险精神的时代。现代绘画在这个时期初露端倪.绘画史上出现了一个空前的裂变繁衍的阶段,这种裂变对艺术史所造成的分割,大于文艺复兴以来上所有风格的变迁;各种艺术思潮在这个时期萌芽、蔓延,未来主义、立体主义、表现主义以及与艺术传统彻底决裂的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等艺术流派交相辉映,绘画到达了一个空前的激荡人心的高度。同时,现代服装开始从服装的普通含义中脱蛹,在法国巴黎——当时世界艺术家的活动中心.开始出现了高级时装店,标志着服装进人了一个新的纪元,这无疑是与当时的现代艺术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的。20世纪初,在英美出现的POP艺术等更为新潮的艺术现象,在这些艺术思想和表象里已经宣告20世纪现代美术不同方向的特征成熟起来.与此同时,现代时装的概念也被C。F。沃斯的设计轰动初步定义。

绘画与时装虽不是一回事,但两者之间的联系已经历了很长的时间,而现在则愈发地深人和复杂,现代绘画的一颦一笑都影响着服装设计师的灵感动机。艺术家们将自己全新的艺术观念通过全新的艺术语言表达出来,推向社会,这些来源于现代绘画的艺术观念溶人欧美国家的各个社会阶层,并在社会道德方面、生活方式乃至言行举止都有着深刻的烙痕.服装在此方面更是有着明显的追随、呼应。

服装是人们生活状态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状态,作为人们生存的一个基本前提之一.它具有实用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因而服装本身是一门造型艺术.是区别于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类别的一门新的艺术。同时,它与这些艺术类别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包括其他艺术的各种特征甚至美学原理.如比例、节奏、平衡、对比等.因而服装设计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创作活动。

每年在巴黎时装节会上的新艺术服装样式.就是从立体派、黑人雕刻、古埃及美术等艺术形式中汲取营养.其特征是多采用直线的、几何纹样的形式,新艺术样式本是来源于巴黎的装饰美术博览会.脱离新美术的趣味和装饰过多的倾向而产生的。它把艺术和产业融合在一起,深受大众的青睐,它给服装带来的影响.使女性们脱掉紧身胸衣,开始穿着机能实用的筒状服装;追求由于身体活动而展开现服装魅力;强调衣服的动感.这无疑是现代画艺术对服装所带来的一种积极的影响。但是.绘画毕竟是以画面表现为目的,而服装则是通过服装表现人.过份注意绘画的表现方式.往往会赞成喧宾夺主,追求形式的新奇也应有节制、分寸,如超出限度,就有可能流于怪诞,如崩克(Punk)服装.着装的颜色令人毛骨悚然,有给人以不快之感的攻击性。

抽象广义绘画一度是现代绘画的主流,它的色彩及构图、造型都给服装以巨大的影响.毕加索、马蒂斯、布拉克、蒙德里安等现代绘画大师还曾亲自参予过戏剧服装设计。他们的绘画作品也给时装设计师们以启迪,曾是他们设计时装的灵感源泉.如法国Y。S罗朗设计的蒙德里安式套装。另外,POP艺术也给罗朗以创作的灵感而发表了著名的一系列POP艺术之唇、之躯等裙装。

现代绘画的创作精神、技法、原则更是对服装有着巨大的影响与指导。这些技法在时装设计中屡用不鲜。最典型的莫如超现实主义对服装的影响了超现实主义(Surrealisn)的哲学定义是纯精神的、不受正规意识支配的行动。另一种解释是指摆脱理性的控制和审美及道德上的偏见,结合象征主义、浪漫主义思想。用夸张和反常的语言形式来追求神奇的艺术效果它在服装领域里的影响相当广泛,如曾经出现了西欧的E。夏帕瑞丽(Schiaparelli)及其影响下的K。拉加菲尔德,Y。S。罗朗等设计大师,他们都曾熟练地运用超现实主义的精神和技法设计作品倒置设计——将人们固有的视觉习惯或使用、欣赏习惯打翻,倒置而进行设计是超现实主义绘画的观念在服装设计中的典型表现形式之一。例如E。夏帕瑞丽受画家东根。达利等人的启迪,于l973年设计的一套上衣,前后反转的款式及倒置于头顶的高跟鞋帽子等。设计效果十分出人意料,从哲学意义上来讲,正是这种非理性精神的选择。使服装设计中渗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东西,使之面目一新。

E.夏帕瑞丽有很高的艺术修养,他与超现实主义画家的交往。使他对超现实主义绘画有着深刻的理解。因而能设计出一系列优秀的时装作品。对服装设计师来说,研究绘画是为能设计出独特而美观的款式。意大利的R.吉利注意文艺复兴的艺术。更注重R。劳森柏等现代绘画大师的作品。留恋于泰菲(Tate)现代绘画画廊.搜集艺术灵感。绘画艺术的素养是时装设计的根本素质。许多时装设计师本人就曾从事绘画艺术或别的造型艺术的。如P。拉邦奴、D.基旺什等.他们设计的时装较现代绘画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和理解,同样对人们的审美情趣起引导作用在此时,人们对服装的精神性表现出更大的兴趣.更注重服装的审美的艺术性和象征性了。

现代文化的空前活跃。使人们对现代绘画的广泛活动有了较严肃认真的认识。人们的艺术素养普遍提高了。就促使人们有理由对服装设计提出更高级的要求。旧的形式,包括一些古典的或是不合时宜的款式正在大量地抛弃。而需求一些新的符合当代文化生活特征的、迎合人们审美趣味的形式。人们开始购买一些新奇的、前卫性时装了。这对现代的时装设计师们无疑也是一种刺激和鼓励;同时.现代绘画的广泛活动也为人们接受这些超前意识的时装设计作品作好心理上的准备。

在我国,服装艺术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由于受到近半个世纪的文化抑制.服装设计处于停顿的状态,直到近几年才开始解冻苏醒,人们已意识到长期的封闭;服装失去了美的光泽,对以前的服装扬弃背叛。变成了模仿、学习.服装适用功能减少,审美功能强化.但真正属于自己的创造却很少。另外。在我国服装设计界中一直存在一种矛盾的现象,就是设计出的时装究竟应是为设计而设计.还是为销售而设计的?社会是否允许一些超前的时装存在?如设计生产出一批具有前卫艺术性时装。却不能被我们的消费者接受.不能销售出去.就意味不能给设计师及厂家带利润,同时,如光考虑消费者的趣味、需求而设计一些纯商业性服装,那对我国的时装艺术发展无疑是一阻碍,起不了引导服装潮流发展的作用,自然也不能向人们传达现代的着装艺术。这样,服装设计进入了一个死结、怪圈.如何去解开这个死结。打破这个怪圈呢?就必须了解到服装的本质属性。服装的本质属性就是艺术.设计师和消费都应该注意到这点.而现代的各门类艺术尤其是绘画是设计师的养料和源泉。设计师与消费者都应同时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正确、充分理解现代绘画。吸取其中之精华。当然。也得承认服装应含有实用性.它毕竟不同与现代绘画,服装艺术的价值虽不全依赖于实用.但也不能完全摆实用而且就要求设计师创造出兼顾市场需求和艺术价值的设计作品。郭沫若先生说:“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如何去引导服装的流行的潮流?如何利用时装去引导人们的审美趣味?现代绘画则是其中之精髓。提高本身的审美意识即及应变思维和全方位技巧.去开拓服装设计崭新的领域。

第11篇

油画艺术是世界性的语言。艺术不受国界的限制而为世界各民族的人民所欣赏。从艺术角度,很难成立诸如“欧洲油画”和“中国油画”这类说法,因为油画作为一门世界性的艺术,有共同的标准,只是因不同民族的创作者在表现内容与表现手法上彼此有差异而已。因此,我们考察油画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从理论上说也必须以油画世界性的共同标准去加以衡量。油画形式技巧之中另一重要的环节是色彩。现代中国油画历经了多年的探索与变化,在中西意识形态潜在的“对立”作用下,画家们寻找着自我的表达与生存方式。或是“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世界文化中去,以求在世界文化中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活力因素”。中国的油画也许一开始是源于西方的启蒙,可以说是从西方文化的胚胎中孕育而成。我们可以坦言我们的民族需要更为科学、更为广阔与开放的精神营养。即使是源于西方的艺术,也不得不烙上东方的印记。

中国油画自产生到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此以前,油彩作为一种绘画技术,早在明代就已传到中国,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中国的油画家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从西方古典的写实传统中,又进入西方现代主义浪潮,最终又回到对本土文化的探寻。在古典写实绘画的意象中,一般都维持着“意”与“象”的平衡,观者一般也不至于发生审美困惑。因为“象” 的自身是绝对完整统一的,它清晰、明朗,因而任何一个有着健全感知力的审美主体在它面前都不会迷惘,都可以依据自己的清晰的感知而确定所唤起的情意。

现实主义,这里有两层含义,现实的精神与写实的形式。20世纪中国的现实,中国的社会变革,使中国的许多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们,把文学艺术视为改造社会的武器。在世纪在大半时间内,艺术家们密切地关注现实,从社会生活中吸取创作资源,赋予他们的作品以现实主义精神和与此相关的形式技巧。社会和人民大众需要的是他们可以看得懂和可以理解的现实主义美术。现实主义占据主流地位,现代主义受到抑制,这局面的形成是难以避免的。从社会学的观点看,这也许是无可非议的,而从艺术学的观点看到是很令人遗憾的现象。因为现代主义也是关注人生、关注现实的、并非要建立脱离社会的纯艺术殿堂。在林凤眠、吴冠中、苏天赐的绘画中,可以说是引领着中国油画及其重要的代表性之一的观念的绘画中,在他们的图式中更多的是中国文人画集体精神的体现,是情与景、意与象的高度结合。正如林风眠先生曾说过,中国的风景画多以表现情绪为主,名家皆是饱游山水于情绪浓厚时,一发其胸中之所积,因此所画皆系一种印象。对这样的艺术品来说,意象可以说是“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因此可以看出这样的“意象”,在其生成的途径与其意象构成的关系都有独特的一面,其主流更是对“审美意象”这一艺术主体的体现与追求,因而在本质上这一形式的绘画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扩大、深化了艺术的空间和意象构成方式,从而对油画艺术的发展作出特殊的贡献。

中国油画在历经启蒙、追随与回归的发展中,才开始找到自身的定位。由于特殊的社会背景,现实主义的面貌已发生很大的变化,现实主义的观念更为开放,手法更为多样。现实主义的观念与方法与其他的流派相互辉映、相互兢争、也相互交融,出现了不少带有表现性、象征性的写实作品,出现了一些超现实的和有些荒延意味的以及有调侃及嘲讽意味的被称为”新现实”的作品,中国油画作为一个成熟的艺术体系,无论是在形式内容、艺术语言、审美意象都是以自身的社会形态与意识状况为前提,这一源于西方又根植于东方的艺术,在完成它自身的生长中,并不是简单的嫁接,中国油画在接受西方写实与表现的美学思想的同时,把中国传统的绘画精神加以发扬,将油画的表现性突出在将意象的焦点向主体的自我转移,但又不是纯粹的以自我为中心,而是将审美主体在意象构成中的主导地位自觉的、大大的予以强调与突出。同时,中国油画始终关注社会的取向与隐藏其间的历史文化,并敏感于当下生存经验与艺术经验的生命需求,对当代商业文化的表层性、流行性、与瞬间性的不失距离感与警惕性,总体构成了现代中国油画表现性审美意象特征。应该说中国油画在经历了急剧的发展中,在图式及精神上逐步找到了自身的定位。

第12篇

一、现代绘画的发展阶段及设计理念

20世纪初期,法国野兽主义绘画和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出现,这两种绘画流派的艺术形象均极度夸张甚至趋于变形,色彩明暗对比强烈,笔触豪迈粗犷、潇洒不羁,标志着现代绘画的正式诞生。1907年,法国立体主义绘画兴起,以抽象的块面进行构图,完全打破了传统绘画中画面的完整性,现代绘画由此进入独立的逻辑创作阶段。1909年,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启发之下,意大利未来主义艺术家尝试通过对线、形、色、光的重叠排列来表现物体的运动感、速度感乃至光感和声音。同时期出现的德国青骑士社将表现主义推向新的高度,在造型设计上无限夸张、强烈扭曲、极度变形,在色彩运用上强弱突出、对比鲜明,在创作技巧上则采取富于哲理意蕴的抽象或半抽象手法,直接促成了抽象主义绘画的产生。抽象主义绘画不再强调形象的象征意义,而是主张使用点、线、面和色彩等基本的绘画语言来传达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和态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达达主义流派在瑞士形成,并迅速流行于欧洲各国。它完全否定了以往的艺术规范,采用彻底的虚无主义,将拼贴手法、偶然机遇等融合于美术创作之中,个体主观性色彩极强。二三十年代,超现实主义出现,它以精神分析学的潜意识学说为艺术创作的核心理念,主张从梦境、潜意识和臆想中获取灵感,创造出完全摆脱现实束缚的超现实画面。二战后,现代绘画在美国获得进一步发展,分化出抽象表现主义,这种绘画风格集抽象主义、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于一体,彰显出极高程度的自由和个性,构图设计与色彩安排的独到性将现代绘画推向又一个高峰。

二、以抽象变形为构成原则的艺术设计

俄国画家康定斯基是德国青骑士社的重要代表,也是投身抽象主义艺术创作的领军人物。他指出,“点、线、面是造型艺术最基本的单位和语言,它具有符号和图形功能,可以表达不同的性格和丰富的内涵,它具有抽象的形式、艺术的内在本质和非凡的精神”。点是相对于所存在的空间而言面积和体积都非常小的空间占有实体,形状对它来说无关紧要,这就赋予了点以实质的抽象性。线既可以是任何物体的运动轨迹,也可是视为任何形态细长之物的简约存在,在形式上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简化性和普遍性,因而也是一种典型的抽象元素。面同样如此,任何一个二维空间,无论形状如何、尺寸如何,均可归为此类,相对于点和线而言,是更为直观的抽象存在。基于其自身的抽象特质,点、线、面的艺术性结合也是抽象的。在现代绘画中,艺术家不再囿于自然事物的本来面貌,而是经过自身情感的加工与个性的灌注,通过剖析内力的运动变化,对事物的外在形态进行抽象变形,着力刻画物质的内在本质,而这种内力的运动变化则被艺术家们视为自然物质的生命活力。因此可以认为,现代绘画是通过点、线、面三种艺术元素的运动组合来表现形态的抽象变化,包括形态的节奏、韵律、方向和位置等,继而展示形态之下饱满的生命活力。例如蒙特里安的作品《树》,通过纵向与横向的线条来表现树木的生长规律与生命特性,位于中心位置的模糊可见的主干,则展示出树木生长运动的主要脉络。由此可见,以抽象变形为核心的构成原则所强调的是事物内部的气势、节奏和生命力这些共性的存在,而不再是外形这种个性因素。这就说明,尽管抽象变形之后,事物的原本形态在现代绘画中不复存在,但其本质的、共性的内涵却清晰可现。又如,在米罗的《绘画》中,观者可以发现其中的很多形象都是由单纯的点构成,并且这些点是富于思想、蕴含表情的,它们艺术性地连成线、结成面,令整个画面充满动态美、节奏感与灵活性,让观者产生无限联想。

三、以分解组合为形态要素的艺术设计

现代绘画以分解组合为形态要素的艺术设计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分别是打散构成、立体解析和意义合成。打散构成是指,在现代绘画中,艺术家往往以局部为形态要素,把单一的自然形或其变形自由分解为部件,这些切断后的部件可以不再具有自然形,也可以不再具有原本的功能,随后,艺术家把这些部件作为绘画的构成要素,使用全部或其中的一部分来构成新的形象或画面。打散构成是一种自由的分解组合,具有同一性的部件经过重复组合,便可创造出一定的节奏和韵律,进而产生和谐统一的整体美感。例如,在康定斯基的《几个圆形,第323号》中,重复出现了众多大小各异、颜色不同的圆形色块,它们在暗夜之中静静流淌,相互重叠而又彼此分离,整个画面展示出一种强烈的节奏感和运动感,还体现出强烈的和谐美和韵律美。立体解析是一种有规律的分解和组合模式。在这种模式之下,艺术家把单一的形体分解成为多个立体投影图,再通过诸多艺术手段,将这些投影图组合成为崭新的画面形态。这种分解模式能够让画面产生一种支离破碎的美感,并能营造出一种传统美术所不具备的多维空间感受。西方现代立体主义大师毕加索就是立体解析的典型代表,他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绘画完美融合,把所要描绘的对象分解为多个形态各异的部分,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视觉美感和空间概念。例如,在《拉提琴的人》中,毕加索为观者提供了多个观察角度,观者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角看到同一对象的不同侧面。美国画家希勒继承和发展了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他的《震教徒的农舍》在画面中同时呈现出正面和侧面效果,左侧似乎是蓝天,但上面点缀着三扇窗户,又像是农舍侧面的墙壁。整个画面呈现出复杂的几何式构造,构图严谨稳固,视觉效果丰富,既体现出极强的秩序性,又彰显出透视重叠的效果,源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艺术色彩浓厚,令观者产生耳目一新之感。意义合成是指对多个形态进行分解,从中挑选出一部分意象进行组合与重构,对意象的意义进行叠加,继而扩大形象的内涵。不过,融为一体的意义相互之间并不能保证是完全肯定和包容的关系,它们往往与现实不符,是一种偶然的、随机的结合,呈现出超自然和超现实的特征。通过这种艺术设计方式所构画的图像能够带给观者强烈的内心冲击,让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感受到图像背后艺术家深刻的思想与充沛的情感。意义合成方法的运用主体是超现实主义画派。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强调远离或超越现实,潜入人的内心世界,其创作灵感大多来自人的潜意识及幻觉。他们结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运用夸张、变形、分解、种族、错位、叠印、倒置等艺术手段,将一些毫不相干的形象拼凑在一起,塑造出近乎荒诞的心理幻境,借此表现人类复杂多变的精神世界。例如,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萨尔瓦多•达利的《记忆的永恒》,画面中三块停止行走的时钟几乎完全脱离了现实的形态,它们像柔软的面饼一样,一个软绵绵地挂在树枝上,一个呈九十度直角耷拉在像是长着婴儿脸的怪里怪气的生物上,还有一个搭在生物旁边的平台边沿上,仿佛就要融化一般。在空洞荒凉的海湾背景之下,三个超越现实的时钟向观者呈现出一个时间已经绝对停止的绝对安静的世界。在这幅图画中,各个形象细节精准,除却三个钟表以外呈现出高度的写实性,但整个画面在视觉上却带给观者一种荒诞怪异、不合逻辑、同时又似梦似幻的感受。

四、结语

总之,现代绘画作品追求的是一种纯粹艺术化的设计形式,通过具有高度抽象性和普遍性的描绘手法,去表现事物的内在本质,传达艺术家的深刻情感与丰富哲思。它的兴起催生了一系列崭新的艺术形式,极大地促进了绘画艺术的进步,也推动了艺术设计理念的变革。它那以抽象变形为核心的构成原则和以分解组合为形态要素的艺术设计引发了设计理念的变革,使现代艺术设计朝着更具生命力与感染力的方向不断迈进。

作者:倪明 单位:宿迁学院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