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7 13:12: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计算机课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在各门课程的日常教学当中,越来越多的使用计算机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应用操作性强的课程更是如此。我是一名计算机老师,在多年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确实是深有体会,很多同学在观看和聆听完老师的操作讲解之后,总是感觉中间有些步骤又模糊或忘记了,不能一次性掌握好。这时,能够如实再现应用案例操作流程的课件的作用就凸现出来了。
那么,怎样来制作一个效果还不错的操作案例课件呢,在这里我跟大家推荐Camtasia studio 8,它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功能齐备的、也很方便的课件制作工具,其后期编辑功能十分强大,可以方便地完成应用操作案例课件的录制。下面结合我在实际课件制作中的经验和体会,跟各位谈谈使用Camtasia studio 8来制作计算机应用操作案例课件的基本流程和方法,不到之处请与斧正。
1录制操作视频
Camtasia studio 8安装完成后,在桌面上会有两个快捷方式,“Camtasia Studio 8”和“Camtasia Recorder 8”。首先我们启动“Camtasia Recorder 8”,会出现如图1的软件界面,其中full screen是录制全屏,custom是录制自定义区域,可通过Dimension编辑框设置具体长宽像素值来确定你的录制区域大小。在设置是否录制声音后即可点击“rec”开始屏幕录制了。
录制过程中按F9可以暂停,按F10停止录制并弹出如图2所示预览界面,在预览界面右下方,可以看到有三个选项,保存编辑,生成和删除。使用“Camtasia Recorder 8”录制的操作视频文件默认格式是.trec,这是Camtasia studio 8特有的视频格式,选择save and edit后,设置相应的文件名后,会自动的在Camtasia studio 8中将其打开,如图3所示,我们就可以对录制的视屏进行各种编辑了。
2后期课件制作
初步的操作视频录制虽然完成了,但是要制作一个效果不错的课件,后期的编辑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2.1 视频文件的基本剪辑
在我们操作视频的录制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或是不满意的地方,还有一些多余的操作,这时我们就需要将这些部分给剪辑掉,操作方法如下:在如图4所示的时间轴上,将播放头中红绿按钮分开即可选定多余部分,点击剪切按钮即可将其剪掉。
若是错误部分时间较短,在时间轴上所占长度较小,不便编辑时,点击图5所示区域中的放大、缩小按钮或拖动当中的圆点可实现视频在时间轴上的拉长和缩短,方便修改和剪辑。另外,还可在时间轴上添加Marker标记,用以设定想要选择视频部分之起始处或结尾处,在相应的位置按下“M”键即可。
2.2 添加旁白和字幕
在操作视频录制过程我们已经将自己的声音同步录制下来,可有时会讲错需要修改或者有些地方需要添加旁白。基本操作方法如下:
①右击时间轴上trec文件,在如图6所示弹出菜单中选择“Separate video and audio”选项,将视频和音频分离(如图7所示),将音频中错误部分选定后剪切掉,注意在这之前需将视频所在轨道锁定。
②将播放头移至音频中需修改或添加旁白的位置,点击图8中“Voice Narration”按钮,然后点击“start recording”即可开始录制旁白了。
③添加字幕,将播放头移至需添加字幕的位置,点击图9中“more”——“caption”选项,在弹出的如图10所示界面中就可进行字幕的输入和编辑了。
3)添加标题或标注
首先将播放头停在视频中需添加标题或标注的位置,然后点击图11 中“Callouts”按钮进入到标注编辑界面,接着就可以选择相应的标注样式和进行标注内容编辑了,可通过拖动时间轴上标注对象的边框来设定该标注出现的时间长短,如图12所示。
4)设置转场动画
有时我们课件中会出现两段或多段操作视频,要做一个平顺的过渡,这时转场动画就可以发挥作用了。设置方法:按shift键和鼠标左键将两段视频同时选定,点击“Transitions”按钮,然后选择中意的转场动画效果,点击右键,选择“Add to selected media”就可以了。(如图13所示)
5)设置视频动画效果
可通过“Zoom and Pan”和“visual properties”按钮来设置操作视频对象的动画效果。将播放头定位在操作视频时间轴上要设置动画的位置,点击“Zoom and Pan”按钮,拖动句柄可设置显示区域的比例,拖拽显示区域可设置其显示位置,完成后即可实现变焦动画效果,如图14所示。当然还可以通过“visual properties”按钮来设置视频动画,设置稍微复杂些,具体操作这里就不再冗述了。
3编辑完成,生成视频文件
当后期编辑完成后,就可以输出生成视频文件了。点击“Produce and share”按钮后会弹出Production Wizard(生成向导)对话框(如图15所示),点击保存类型选项下拉按钮,就可弹出生成视频类型可选项下拉列表,这时你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应的生成文件类型了,如果你要生成保持原始尺寸的视频文件,就要选择“Custom production settings”选项了。在完成相关保存选项设置后,就会弹出如图16所示渲染项目窗口,安心等待文件顺利生成吧。
4 结束语
以上就是本人通过Camtasia Studio 8制作计算机应用操作案例课件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供各位同仁参考借鉴。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我们都能提高自己的操作视频课件制作技巧,为同学们提供更多更好的课件资源。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课件 原则 注意事项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普及与迅猛发展,中职学校各类课程均已展开计算机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利用计算机课件进行直观性、形象性、交互性和针对性进行课堂教学,是教师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化的必备知识。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都要制作计算机课件,计算机课件是为了课堂教学而服务的,而且制作优质课件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比写理论教案要多。那么如何制作计算机课件及其注意事项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计算机课件如何制作
(一)突显教育目的
计算机课件制作时应该充分考虑它的教育性,课件主题得当,课件内容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大纲。课件中要体现整个授课环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总结和反思。计算机课件能够突现出计算机教学的辅、直观形象性、启发性等特点,其表现形式要合理、灵活、新颖,符合学生普遍认知学习规律。课件要适应教学需要,教学效果明确,能够起到传统教学手段所不能做到的功能,充分体现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二)彰显科学方法
计算机课件制作内容要正确,结构逻辑严谨,条理清楚,层次清晰。背景、模板设置,多媒体素材选用,专业术语应用及操作等都要进行精心设计,能站在观赏者的角度去考虑和制作课件。课件展示时机恰当,展示时间适中,课件制作要科学并符合学生认知心理,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三)讲究技术要求
计算机课件界面设计要交互、人性化,课件整体操作应方便灵活,不应出现链接、跳转等明显错误。操作对象的启动、链接跳转时间要短,还要保证课件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能充分利用视频、音频、动画、图片等多媒体技术,并具有相应的控制技术,计算机课件总体框架结构比较完整、规范、合理。
(四)具备艺术效果
充分考虑课件界面整体布局和风格,做到布局整体合理,风格统一,色彩搭配协调,界面及界面内容简洁、美观,符合视觉心理。其中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搭配恰当,符合课件主题。课件整体制作要精美细致,有较强的吸引力、感染力,能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兴趣。
二、制作时的注意事项
计算机课件制作有很多技巧,只有常做常学才能将它的制作方法融会贯通,从而做到熟能生巧。制作课件的注意事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精选多媒体素材
制作课件之前要搜集好多媒体素材,边做边添加,少做返工,提高课件制作的效率。另外,要对多媒体素材进行必要的挑选,像素低、质量差的图片、音乐最好不用,避免影响整个课件的观赏效果。
1.文本材料。不易太多,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照搬到课件中,要做到精、少。避免文本多、长、细、繁、杂、乱,避免多个问题挤用一页,避免超边距显示,避免同页文本使用多个字体字号,避免标题过小正文偏大,避免文字颜色多而零乱……总而言之,课件要主题鲜明、详略得当、言简意赅、恰到好处。
2.图片素材。图片的合理使用,可以使课件更生动形象、新颖趣味,还可以更清晰明了地阐明主题。在教学课件中使用的图片,多数可以从网上搜索下载,但是应该注意图片素材的像素,对图片要做适当的专业的调整修改,在不影响观看清晰度的情况下,要选用文件容量较小的图片,降低课件的容量大小,提高课件的运行速度。
3.影像资料。影像资料在课件中的使用相对较少,但是对阐明课件的主题有用,使用影像文件效果就特别好,更能吸引观赏者的注意力。
(二)注意制作方法
1.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特点。不将传统教案变为单纯的电子课件教案。课件教学应该是对课堂教学的提升,它起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变苦学为乐学等作用,不能牵强附会,使效果适得其反。
2.图文混排布局结构合理。混排时注意重点对象要突出,文字最好不要覆盖在图片上。一个页面里需要有较多的图片同时出现时,图片和图片之间最好不要有重叠,要进行合理布局,或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序,相对位置要得当。如果图片较多可以放在多页幻灯片中,也可给每张图片添加出入动画,而不影响观看效果。
3.背景做到素雅。不在幻灯片中随意加入GIF动画而影响观赏者的注意力,没有必要的对象不随意加入到幻灯片中。整个演示文稿中的幻灯片背景一致,素雅清淡而不花哨,给人清新的感受。
4.颜色搭配合理。前后景颜色反差要大,字体和背景颜色不要太相近。不能在幻灯片的制作过程中,只强调界面的好看美观,字体颜色和背景颜色无太多的反差,在计算机屏幕上观看时看不出效果,当演示文稿放映时,坐在后面的人就看不清。一般而言,字体的色彩要与背景的颜色是互补色,这样观看起来才相对容易。不用纯度很高的颜色。没有经过与其他颜色调配的颜色,当在演示文稿上使用时,虽然很醒目,但是很刺眼,观赏者看起来会很不舒服。幻灯片颜色搭配应该清新漂亮,背景颜色、文本颜色、标题颜色、超级链接文本颜色等要搭配适度、清新亮丽,要合理。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探究
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下,计算机技术逐渐的成为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必要技能之一。因此在各大院校的教育课程中,计算机课程已经被列为了学生们的必修课程之一。而以学生就业为主要目的的中职院校,对于开展计算机课程教育更加重视,如何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实现有效的计算机教学,成为了每一个中职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本文就关于多媒体技术对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的辅导进行简要探究,希望能给中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教育创新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中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现状
中职教育的开展,普遍的存在着学生基础较差的问题,而这一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其招生特点所引起的,所以导致了其各项教学开展的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其中作为现今高端技术的计算机技术课程更是收效甚微。
在现今的计算机教育中,学生刚开始都会对计算机教学产生一种强烈的神秘感,然而由于教育与现实应用的差距,随着教学难得的增加,以及教学时间的不断推移,学生们便会逐渐的产生抵触和厌烦的情绪。特别是在生活中,学生们对计算机的应用,更多的是用来娱乐,这就跟枯燥的教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令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开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使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效率大大降低。
二、多媒体技术的具体应用表现形式
随着社会信息化时代进程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被更多的应用在了各种教学领域中。而且具体的应用形式,则是将相关的教学内容,制成相应的教学软件,然后以电子课件或网络课件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
(一)电子课件
针对计算机教学而言,根据其教学理论和专业基础的特点,在实施教学任务时,必须要保留一定的面授课时。而这时,多媒体教学所能提供的演示环境,对于学生的理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并在很大的程度上加强了学生与课堂教学的互动交流,从而使学生无法理解的重点难点得到了有效的解答,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网络课件
与电子课件不同的是,网络课件主要是以网页的形式来存在的,其主要是在网上进行运行,以超链接等结构来独立完成相应教学的软件。网络课件对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兴趣的培养,具有着重要的作用。网络课件是一种利用系统性、交互性、集成性等网络特点,来针对相应课程进行网上练习、辅导答疑、课程学习、在线自测等辅助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对学生相应的学习能力提升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多媒体技术对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的辅助
(一)创设多媒体学习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中,例如C语言函数的讲解,对于学生而言则是一个极其难以掌握的枯燥内容。因此,在进行教学开展的时候,其教学效果十分不好。而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相关教学内容的情境创设,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利用情境教学的特点加深学生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在具体利用中,我们可以利用Flash来制作一个汉诺诺小游戏,然后对较为简单的关卡进行游戏演示,当学生们掌握了游戏的规则后,再逐步的加强游戏难度,从而引导学生们对问题进行思考,了解C语言编程的强大功能,在主观上形成求知的渴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完成计算机技术的形象转变,加强学生们的理解和记忆
在计算机教学中,通常会涉及到很多模型理论的讲解,然而由于这些模型的抽象化,使得教师在进行静态讲解时,很难令学生完全掌握和了解其特征。例如在进行OSI参考模型的讲解时,由于其较强的理论性令教师讲解起来显得格外的苍白无力。而这时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信息流向动画”技术,形象的将主机之间的通信过程通过模拟网络模拟出来,动态的将这一概念进行展示,令学生在形象的情境中充分利用自身感官功能,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完成整个了解、记忆、巩固和提高的学习过程。
(三)扩展课堂知识量,增强课堂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课程教育中,由于课堂和教材的限制,导致学生们所接触的内容极其有限,就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其进行相应的拓展,在其形式的限制下扩充的内容也极为有限。然而多媒体教学却完全不存在这种情况,计算机的大储量及执行快的特点,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动画、图片等与教学相关的素材。因此有效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极大限度的扩充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从而利用大量的知识内容进行有效的相互诠释,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
(四)发挥学生们学习的主体性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新课改的提出,更多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开放式的个性教育,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是学生们成为教育的主体。而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传统的单项传授现象,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通过情景创设等方法有效的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自主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令学生们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得以切实的发挥。
四、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使用多媒体技术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
根据世事的相对性,多媒体教学手段虽然给中职计算机教学带来了效率上的极大提升,然而其同样也存在着很多弊端。如果一味的追求课堂吸引力的提升,那么很有可能顾此失彼,令整体教育流于形式,从而背离了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初衷。因此在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时,一定要坚守中职院校针对职业就业的最终目标,将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课程的应用内容有效结合,从而提高中职学生的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更好的满足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辅助,真正意义上的打破了我们的传统教学模式,从而体现出了多媒体教学对教学效果提升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学生进行主动性以及创造性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有效的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特别对于中职院校学生的未来发展,以多媒体技术辅助计算机课程教学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罗小龙.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化学实验中的合理应用[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年会、第七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7.
[2]戚跃勇,周宇,邹利光,齐德广,席道友,程相晨,梁开运.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
[3]陈命家,赵慧.科学利用多媒体技术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
[4]杨燕军,徐海伟.在生理机能实验课中引入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实践[A].中国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
关键词:初中计算机课堂;教育信息化;网络教育;平台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0-14
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初中教育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那么,在信息化的今天,初中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更是信息化教育的一部分,这也是未来初中计算机基础知识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
一、教育信息化对初中计算机教学的影响
1.加速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推广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概念是由我国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提出,并针对这一概念提出详细的概述。黎教授认为信息化的教学设计就是基于网络资源背景下,以学生为教学中心,科学地安排教学的任务,以此实现教学的科学化、系统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于初中计算机教学的信息化课程设计具有丰富和推广的作用。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环境,获取、利用信息资源,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信息素养。同时,信息化的教学设计对于创设教学情景、细化教学目标、合理分配教学任务等也有很好的作用。
2.完善教学环境,丰富教学过程
我们知道,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它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要求很高。当前,很多初中学校也越来越重视计算机课程教学。那么,基于教育信息化的背景,教师可以不断地完善教学过程,丰富教学情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借助教学软件,通过教师教学终端对学生进行演示,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不断进行自作尝试。同时,可以创建交流平台,鼓励学生相互分享学习成果,让学生感受到彼此的进步,无形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构建交流平台,了解学生信息反馈
在当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初中计算机课程教学并没有引起过多的重视。教师的教学时间过少,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从而导致教师很难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无法及时完善教学资源。教师就很难使学生在学习的质与量之间保持平衡。那么,教育信息化的平台可以帮助教师较好地创设交流平台,提供教学资源共享、站内交流、邮件发送等功能。
二、基于教育信息化的初中计算机教学的实践
1.创设教学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完成任务
我们知道,初中计算机课程属于公共教学课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学校也没有过多重视。但是,目前基于全球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有效落实初中阶段的计算机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要促进计算机教学的发展,教师可以借助教学信息化的背景,创设教学任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例如,为让学生熟悉办公软件Office,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的平台,围绕某一个主题,如奥运会、艾滋病防治等来开展。然后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分配均衡,各个小组成员分配的任务也要均衡,然后鼓励学生上网查资料,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一份宣传报。
2.创设交流平台、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
基于教育信息化的背景,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创设交流平台。例如,教师可以创设班级QQ讨论群、网络资源共享库及精品课程分享。同时,教师可以围绕某一个主题创设班级内部计算机操作比赛。例如,假设学生是某一学科教师,围绕授课内容做一个精品课件。让学生上网搜集素材,并科学地围绕课程内容完成课件制作。课前让学生相互分享课件内容,教师观看学生的课件展示并给出针对性的评价。然后教师在班级讨论群或者邮件共享中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课件制作过程中更好地理解老师的辛苦,并珍惜学习机会。
综上可知,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教育也逐渐渗透到我国基础教育的各个阶段。那么,基于教育信息化的时代,初中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更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那么,本文就基于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针对初中计算机基础教学提出几点针对性的意见。
参考文献:
关键词:药学类;计算机;“做中学”;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201-02
药学类专业是以培养药学高级研究人才为目的的,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要进行大量的药学实验,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处理大量的实验数据,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借助于计算机的知识来处理药学专业的很多实际问题。因此计算机课程对于药学专业的学生来讲是必不可少且重点要学习的基础知识。并且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计算机也是学生必备的学习工具。计算机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很高,如何能尽快的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选择一个合适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对于当代的大学生而言,一味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讲述式与灌输式并重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就会束缚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与创新意识,使学生局限于啃书本的被动学习中。尤其是计算机课程就会使学生感到没有兴趣比较乏味。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他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尤其是计算机在药学中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就要求我们能探究出更好的适合于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好的方法。
一、“做中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做中学”教学模式。“做中学”科学教育起源于美国,它是由美国科学家总结出来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后来法国引入这个项目,并且由科学院院士、科学家和教育家合作,予以实施。“做中学”是典型的“任务驱动”,就是先布置任务,让学生知道本次教学内容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带着这种任务,学生可以先思考应该如何完成任务,然后教师则可以引入相关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再由浅入深的引入知识点,作为学生完成任务的理论依据。因此,“做中学”的“任务驱动”作为一个教学模式,还是有相对固定的环节可循,大致可分成:提出问题呈现任务——分析任务设计方案——收集资料整理素材——选择工具完成任务——成果展示反馈评价——总结交流知识迁移。
二、“做中学”教学体系的改革
为了完成“做中学”“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要求教师要准备必要的任务模块;准备大量的素材资源,建立合理的网站系统;建立必要的考核系统。具体改革内容如下:①教学形式的设计。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机房每位学生一台电脑,每次上课前老师首先布置本次课程要完成的任务,然后引入案例简单讲述,并把教学重要知识点融入其中,接着学生开始实践,开放有效的教学资源,比如网络,让学生开拓思路发挥想象实现任务要求的功能,接下来开始讨论、展示、评比,互相补充,畅所欲言,最后老师总结,归纳知识点,分析总结学生作品,学生提交作业[1]。②教学任务模块和课件资源的设计。利用有效的计算机资源,进行任务模块设计,把每部分知识点设计成任务模块的形式。同时设计更加有效的多种形式的实用的教学课件,组织好教学内容,根据药学专业的特点,在课件实例中加入一些药学中计算机应用的元素,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计软件,制作教学课件资源。挂在教学网站上。③教学数据库资源的设计。设计药学信息资源库,供药学专业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课程的时候能和药学专业结合,在资源库里查询药学资源[2],为今后从事药学研究做准备。④网站资源建设。“做中学”的任务驱动模式的教学形式,要求学生要提交每次教学内容后应该完成任务,这就需要有网站接收学生上传的任务。还可以把很多有效的教学资源挂在网站上供学生查询和下载,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讨论、留言,和同学和老师进行切磋和交流[3]。⑤考核资源建设。教学环节的最后,还要通过必要的考试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只不过这种新的教学形式,设计成每次上课时对上一次的实践内容进行测试,最终课程结束时把每次考试成绩折算后有一个这门课的实验课成绩。因此要设计动态的无纸化考试系统,每个环节测试一次,动态添加每次的考试题目,设置考试分数,在计算机上上机考试,自主评分,记录每次测试的结果。最终期末的时候还要进行综合课程考试,作为本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4]。以上几个部分就是具体的改革内容,每一个部分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这种“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解决现在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讲述式、灌输式形式的弊端,实现“做中学”,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
三、“做中学”教学模式的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已经逐步采用此种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的教学实践中去。在“大学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中已经使用了我们自己改版的教材,而且已经开始了这种教学形式的初步尝试,比如开始介绍计算机发展史之前,我们先给学生布置任务,开通网络,让学生自己上网查找计算机的发展历史,看谁查得详实具体内容丰富,并且记录下来,然后同学们讲解,互相补充,最后老师总结。这种方式学生比较欢迎,而且也使学生有了更高的学习积极性。“做中学”的任务驱动模式的教学形式,要求学生要提交每次教学内容后应该完成任务,计算机教学平台网站接收学生上传的任务。还可以把很多有效的教学资源挂在网站上供学生查询和下载,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讨论、留言,在线交流和同学和老师进行切磋和交流。
“做中学”教学模式的研究目标是以新的教学理念,借助于计算机课程教学的便利条件,利用计算机设计必要的教学资源,建立药学专业数据库资源,课件资源,学生上传作品、作业,下载学生所需要的资源,先进的无纸化上机考试及模拟软件系统资源,自动评分系统资源,来使“做中学”的“任务驱动”式的教学形式得以实施。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利用有效的教学环境,新的教学方式,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设计出比较适合于药学专业学生“做中学”教学模式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近年的教学实践表明,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考试成绩也大幅度提高,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黎永壹.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J].钦州学院学报,2009,(6):58-62.
[2]刘海燕,熊馨.基于技术的网络学习平台设计[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5):18-21.
一、小学计算机课堂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
在小学计算机课堂的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更为感官的展现出教学的内容。通过使用计算机,综合处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各种信息资料,构建逻辑关系,和人机相互作用的技术即为多媒体技术。在图、文、声相结合的基础上,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为转变教学方式,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开展好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学习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效率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打破了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对目前很多的课程教学都产生影响。可以说多媒体教学模式是一种创造出新颖、生动、活泼的全新教学方式,一改往日传统教学的沉闷,现代教育技术能为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提供更多的便利,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因此,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要和学生的身心特点相结合,进而提供良好的情绪体验,创设和学生求知心理相适应的情境,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多媒体技术有效运用在体育教学中,为教学提供辅助作用,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进而促进教师顺利开展工作。结合当前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的目的,借助互联网的优势,为学生课堂教学提供新鲜的活力,使教学效果和传统教学形成鲜明对比,教师能顺利达成教学任务目标。
(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对于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而言并不高。学生知识感官的听老师在前面讲解计算机的理论知识,对于所学的内容并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也没有感官上的理解。使用多媒体课件能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和信息,使课堂教学结构更加多元化,并且更新和完善教材内容。另外,具有直观性、美观性和形象性较为新颖的多媒体课件,和学生的审美习惯相适应,能使极大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三、小学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未来发展中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得较多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运用到计算机课堂教学之中,不断丰富计算机课堂教学的内容。但我们在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也应该处理好多媒体计算机和教学的几个关系:
(一) 处理好人机和谐统一的关系。
和谐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师生和谐,课堂和谐都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不可否认,多媒体技术对小学计算机课程教学巨大促进作用,但如果在教学中过分强调多媒体的作用,而忽视计算机学科的个性忽视师生感情的交流,就会冲击计算机教育的本体。
(二) 处理计算机媒体与其他媒体的互相促进的关系。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计算机教学的优势不言而喻,但在授课中不能代替教师灵活的讲授,只是起着信息载体的作用,只是一种手段。每一种教学媒体的存在都有各自的优势,因此,要使现代化媒体与传统的教学媒体互相配合相互促进,取长补短,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各种媒体的作用,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 还要发挥好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为主导,学生是主体,这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教学模式中都应该遵循的原则,因此,在多媒体教学设计过程中,始终要处理和摆正教师和学生的主导、主体的地位。可以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使问题由繁变简、由难变易,迎刃而解。即使在这时候教师也要及时点拨评述。同时,运用辅助教学还应该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促进学生对自身认知结构中的缺点和优点的认知,培养思维能力。
【关键词】职业中专教育 计算机基础课 教学现状 教学改革
一、目前中专学校应用计算机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计算机教学设施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虽然当前对计算机教学设施建设的投入很大,但是由于学校经费及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原因,使得每年配置的计算机教学设备不尽相同,配置也不太合理,每个教室内的计算机、实物展示台、DVD/VCD、功放等教学设备都是连接起来安装在一个固定的讲桌内,导致了设备不易管理的现象。而且计算机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人员也很缺乏,导致了有时计算机教室设施出现故障但无法及时排除的情况,这些都导致了计算机教学设施的使用效率不高,所以计算机教学设施的管理水平要进一步提高。
第二,计算机教学课件资源较为贫乏,课件设计还不够合理。当前大多数教师使用的计算机课件除了自制外,主要来自于对商业化课件、优质课及观摩课的优秀课件、网上下载的课件进行加工改造。由于来源渠道不一,加上教师制作和加工课件的水平参差不齐,造成了课件资源使用困难的现象。另外,还有一些课件内容容量过多,重难点不突出。课件资源的贫乏和设计的不合理,导致了课件的利用率较低。
第三,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仍占主导地位,缺乏有效的互动。教育改革强调的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其目的是要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学习理念上变知识性学习为能力性、创造性学习,因而在运用计算机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如此,教师制作的课件也只重视了教师如何教学,但在发挥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如何利用计算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方面较为欠缺。由于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和互动,使教学气氛变得非常压抑,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激情。
第四,计算机教学的评价不够合理,需要进一步完善计算机教学评价是计算机教学实施过程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对计算机教学的实践过程起着导向性作用。只有通过评价才能解决教学中的矛盾,才能促进计算机教学的发展。然而在现实教学中,计算机教学评价仍然是按照原有的评价方式,用应试教育的评价方式来进行评价,缺乏合理性。应试教育注重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而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莫过于对学生进行各种考试,然后按分数的高低排队,分数高的学生、教师皆受奖励,分数低的教师还有可能受批评。
二、职业中专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措施
针对培养目标改革课程内容。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信息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计算机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心应该由掌握操作技能转向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计算机应用基础内容的改革必须从“应用”这个角度出发,来研究制订教学大纲。将多媒体教室教学和网络辅助教学结合起来,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实践环节,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本素质和实践能力,以及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明确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其与各门专业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保证计算机系列课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教师可根据本校机房设备实际、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教学大纲规定,自编一系列富有特色且教学案例丰富的教材、讲义或实验指导书,以“案例”带动知识点,贯穿整个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
改革教学手段。计算机基础教学应当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网络教学三位一体、相互促进,全面培养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计算机知识的能力。由于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强化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培养,特别要注重“精讲多练”。实践教学环节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探究性,弥补有些学生理论知识不足的缺点。可以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开设计算机课外辅导,主讲以后在工作中遇到的操作问题和解决方法。实践出真知,学生通过看得见、摸得着、感知深刻的实验过程,就会形成清晰的思维发展方式。有条件的话,应致力于建立在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平台之上的教学模式。
加强计算机基础课程师资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于职业中专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建设至关重要。我们采用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方法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开展专题教研活动。制订教研计划,召开教研会,讨论教学中的问题,交流教学经验,对多媒体教学方法、网络平台的使用,科技前沿的发展等进行专题研讨。教师所授的专业应相对固定。根据讲授课程和学生专业的不同,教师之间既要相互协作,又要分工明确,做到讲授课程相对稳定,“术业有专攻”,以便向“精”的方向发展。从事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教师,应紧跟计算机发展的动态,定期对教师进行考评。
改进教学设备。计算机教学对实践环境要求很高,随着课程体系及知识结构的改革,与之配套的教学仪器设备也应作相应的整合。实验室建设应做到设备优化配置、档次适中,软件及时更新,使实验室资源与新的教学体系、课程设置相匹配。实验室设备的管理和维修也应跟上教学的步伐,让师生双方在良好的环境下轻松、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
三、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社会将会对职业中专计算机基础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我们应当与时俱进,通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的全面改革,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的积极性,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全面提高其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为其以后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春秀,刘福来.计算机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探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7,(1).
[2]许新龙.论计算机计算机课堂教学[J].北京:电化教育研究,2005,(2).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实践教学 探索
中学计算机教育是一项基础文化教育和人才素质教育,是一项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教育。然而,纵观我国中学计算机教育,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中学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或者学生高分低能现象仍然存在,学生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这是由于在学校计算机课时安排不可能太多的情况下,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赶出来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对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切实培养学生的技能作了一些探索,发现在计算机教育中,利用计算机优势,进行实践教学,对提高中学计算机课堂教学效果,对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是行之有效的。
一、实践教学效益的探索
1.可以揭去学习计算机的神秘面纱。计算机是一门新兴学科,属于尖端技术,电脑设备相对较昂贵,大多中学生对于计算机的了解是通过广告,或者是道听途说,以至于一些同学对电脑产生了一种神秘感觉,认为学习电脑会很难,电脑不是轻易能碰得的(怕弄坏)。采用实践教学法,可以使他们明白,电脑不过是受人控制的机器而已,电脑的操作也是非常简单,一般地操作键盘或鼠标即可,这样他们就很自然地走近了电脑,一些诸如键盘、鼠标、显示器、软盘、光盘、硬盘等名词对他们来说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也就消除了学习计算机的恐惧心理。
2.使教学过程具体化、直观化。 教学过程是非常实在的过程,忌的是教师空谈。自然科学的教学非常重视实验教学,就是这么个道理。你说氢气能燃烧,学生可以接受,但并不一定认同,除非你给他看一下实验的结果;你说如果没有空气阻力,同高度的两样东西同时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的时间是一样的,学生会不以为然,除非你真正做给他看;你说电脑可以放VCD、听CD、全球通信,他会觉得你可能在吹牛,演示一下,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他们不得不相信。
3.结合多媒体课件,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随着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结合,计算机这种媒体以其生动的图像、声音等多媒体效果已越来越受到各学科教师的欢迎。传统的教学强调教师讲的作用,在课堂上利用的媒体也多是粉笔、黑板和幻灯,教学过程显得非常单调;而运用多媒体电子教室进行教学,可使学生手、脑、眼、耳并用,使学生有新颖感、惊奇感、独特感、直观感,能唤起学生的“情绪”和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4.可以进行个体化教学,因人制宜,因材制宜。目前,计算机在我国正处于普及阶段,条件好的学校已开设了计算机课,而在一些中小城市,偏僻的学校连一台计算机都没有,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给中学(尤其是高中)的计算机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曾出现过优等生“吃不饱”,很容易失去上课的兴趣;而后进生因“吃不了”失去信心的现象。采用实践教学法进行个体化教学就比较容易让学生接受。因为在个体化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学习进度,有基础的同学可以根据需要学习得更深入,而没有基础的同学又可以循序渐进地从基本内容开始学,每个同学的学习积极性都会提高。当然,有能力的教师最好根据学生的情况自制一些教学课件进行个体化教学,使教学过程做到有的放矢。
二、实践教学模式的尝试与实验
1.边讲边练。这种模式就是整个教学过程在机房进行,教师可以随时让学生练习。具体做法就是教师上课前要认真分析教材,制作一些适合于本课的演示教学课件,考虑好什么时候该上课,什么时候该让学生练习;教师讲课时能统一控制学生用机,学生练习时能开放学生用机。这种模式具有实效性,学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学过程是双向的。但是这种模式机房配置要求较高,一般地需要配置多媒体电子网络教室,需要配专门的软件。对教师的要求也是不低的,教师应该具有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能力,否则,就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网络电子教室的作用。但是这种模式配置价格不菲;有时边讲边练,也会由于学生程度的不同而造成在时间上的等待,而减少了课容量,降低了课堂效率。一般可适合于上复习课、基础知识课和练习课,因为这些课,教师可自制一些操作简单的课件进行演示或让学生自行练习,不造成课堂资源的浪费。
1.1计算机应用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目前,渭南师范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的计算机类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C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网页设计与制作、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图像处理、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计算机组装与维护、Flash高级程序设计、网络编程等,体现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应掌握的计算机知识,但存在问题也不少:课程的结构不合理,尤其是相关计算机选修课少,学生可选的比较单一,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需要;其次,课程的设置中对于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学时划分不合理,有些计算机应用课程上机练习时间少,缺乏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不利于学生操作水平与创新技能的培养;部分课程的衔接不合理,有些课程重复的知识多,有些课程开设学期混乱等。
1.2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就业状况
通过对以往毕业生就业的情况调查发现,大部分毕业生服务于基础教育,在日常工作从事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还有一部分毕业生进入电教机构从事日常计算机维护工作,也有一小部分学生走进地方电视台从事视频编辑工作,当然也有极少数从事程序设计工作。我们不难发现,计算机应用课程体系对于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人才才是社会需要的。
2计算机应用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2.1改革原有课程设置
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结构应具有应变、创新和综合性的特征,这就要求从课程设置上下工夫。早期的计算机课程相对陈旧,软件应用类的课程存在软件版本低,程序设计类的课程所选语言不能与社会需求接轨,数据库课程仅能应付计算机水平考试等。因此,我们要从目前和将来的社会需求出发,改革现有课程设置,以便将来学生能适应社会需求,体现专业特色。
2.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教育技术学专业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目前招生属于文理兼招。从长期的教学中发现,理科生对于计算机技术的掌握相对容易。因此,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这个环节我们要理清思路,兼顾文科、理科学生的学习水平,在实际的教学中尽量做到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特长。从学生进入大学开始,以信息技术处理员考试为目标,锻炼学生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通过图像处理以及多媒体课件设计课程的系统教学,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通过大三一些计算机核心必修课的学习,积极组织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从创新项目的研究中提高学生对专业领域新知识、新方向的认识。对于程序设计能力不足的学生,我们可以从视频采集和编辑的角度出发,强化学生对于计算机应用软件的综合运用能力。凭借这一思路,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动手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目前,教育技术学专业也是依据这样的思路在探索中。
2.3以“技术—艺术”为课程导向
“技术—艺术”是目前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指导思想,这一思想源于专业的整合。教育技术学专业划分在渭南师范学院传媒工程学院中,该学院设立了动画、数字媒体技术、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媒体艺术等几个专业,这就为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硬件环境。学院拥有划分明确的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动画制作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作品创作工作室等,结合其他专业的艺术类课程,能够让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以艺术思想为指导创作教育技术产品。
2.4构建数字化实验平台
由于专业特点,我们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搭建数字化综合实验平台,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通过这个实验教学平台,让学生可以完成摄影、电视节目创作、计算机基础等传统实验课程,还可以完成程序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网络等课程的实验教学。这个实验平台中计算机类课程可以从以下两个实验模块构建:计算机相关技术实验模块,包含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数据库等实验,对于不能直接进行的实验,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综合运用;数字化音频视频实验模块,借助计算机的音频、视频采集和处理技术,把豪杰解霸、格式工厂以及计算机非线性编辑技术引入实验中,在实际实验教学中,也可适当的加入电视台目前所使用的视频编辑软件。
3计算机课程体系构成
3.1计算机基础课程
教育技术学专业在大学一年级开设的计算机课程主要是一些基础课程。通过这些的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兴趣。事实上,在实际课程学习中我们也要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有些学生已经很熟练的操作计算机并且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相反有些学生却很少使用过计算机。这样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通常采用课堂上兼顾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水平,在实验课上提出不同层次的实验要求。课程构成上,我们及时更新教材的内容,目前对于计算机文化基础选用的是windows7操作系统。在低年级,可以进行一些直观应用型课程的学习,例如计算机的安装与维修课程、图像处理课程、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这类课程属于“所见即所得”的课程,学生入手很快,我们在授课中采用的是最新版本的相关软件(photoshopcs5,flashcs5.5),让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很快进行简单的教育技术作品创作,这为下一步深入学习相关计算机课程创作了良好的条件。
3.2计算机应用核心课程
关键词:多媒体 计算机教学 应用
1 多媒体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1.1 利用多媒体创设良好的计算机学习环境,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计算机课堂教学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识记理论知识。课堂活动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练习实践操作能力。为了让学生获得学习后能够通过动手实践来掌握所学知识,教师就应当注意创设良好的交际环境。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突破时空的限制,再现历史场面,模拟人机互动的真实场景,在网上进行计算机的学习,操作等训练,从而创设一个良好的计算机课堂交际环境。通过语言、图像和声音的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得以进行大容量的仿真交际,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1.2 利用多媒体增强记忆、巩固提高 利用多媒体的集成性、综合性、虚拟性、超媒体性、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而合乎实际的直观材料。通过视、听觉等感官,促进学生从生动的直观开始自己的认识过程。将所学计算机的文化背景,语言情景,通过录像变成具体的形象,让学生在和谐、自然、轻松的环境下充分感知教材。多媒体的直观、生动、形象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有助于学生记忆。同时运用多媒体渠道的信息传输,多形式多角度反复呈现所学教材,刺激并促进大脑皮层各种联系的形成,有利于提高记忆力,巩固和提高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3 利用多媒体构建学生认知图式 图式理论重视图式(schemata)作为一种认知构架在理解和交际中的作用,它使信息有条不紊的储存在长期的记忆中,给预测提供依据。交际是一个双向的心理过程,需要一定的图式为前提。
作为计算机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网上的资源,收集大量外国的科研,先进技术知识。并积极的借助多媒体技术的视频图像、音响、图形和文本,将这些人文因素形象化、具体化,转化成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并能为其接受的形式展现给他们,帮助他们构建认知图式。
例如:在讲解“for和 do…loop循环控制语句”时,学生要理解“for语句”和“do…loop”进入循环结构执行循环体里语句的条件,由于“do…loop”语句有4种不同的格式,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反复播放不同循环语句条件成立的情况,并结合实际例子讲解,这样可以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点的印象,掌握各种循环语句成立的条件。这样学生慢慢地就掌握了教学的重难点,并增强了学习的信心,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2 多媒体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虽然多媒体在计算机教学以上三方面中起着如此巨大的作用,但如果一味的过多过滥的运用多媒体,必将过犹不及,使学生在课堂上走马观花,使课堂教学流于形式。因此,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多媒体教学也必须由在优质课、示范课上的“表演”正式向课堂教学迈进。如何才能恰到好处的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完成这个转变呢?为此我们应该积极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关系。
2.1 正确的处理教师、学生、多媒体之间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不能只是把教学内容制成教学课件,简单地在课堂上进行播放,而以多媒体取代教师的主导作用或取代学生的思维判断过程,取代各种能力的培养过程。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学生是主体,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机房;教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4-0113-03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计算机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意识到计算机的重要性,将其运用到各个领域之中。在这一形势下,我国教育部门相关工作人员为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纷纷在学校开设计算机课程。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计算机课程机房教学形式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一系列优点,受到了计算机相关教育工作者的欢迎与喜爱。但是,这一教学方式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及时对其进行解决,以保证计算机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2 简述计算机课程教学
计算机又被称之为电脑,其本质上是一种能够进行高速运算的电子计算机器,通过对其内部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进行运用,不仅能够对一系列复杂的数据进行计算,还具有储存记忆的功能。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现阶段的计算机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1)运算速度快。目前,计算机系统的运行速度一般都高达每秒几万亿次,因此,其被广泛应用于卫星轨道计算、大型水坝计算、天气预报计算等需要大量计算的科学问题中,节省了大量的时间。(2)计算准确度高。现阶段,计算机系统在依据一定的程序对某一问题进行计算时,其精确度一般为千分之几,甚至有时能够高达百万分之几。这对于某些对数据有精确要求的行业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3)有较强的逻辑能力。目前,计算机不仅能够对复杂的数据进行精确地计算,还能够将其运算的数据、过程以及结果等进行保存,以保证相关用户能够随时对其进行查看。此外,计算机还能通过一系列的编码技术来对各种信息进行算数运算与逻辑处理,进而满足计算机使用者的相关需求。(4)自动控制能力。人们可以通过对计算机进行编码,进而达到对其进行控制。在这一过程中,计算机会严格按照相关人员制定的步骤进行计算与操作,不须人力资源的干预,即可自动执行。由于计算机所具有的一系列优点,其受到了各行各业相关人员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因此,其被应用于各个领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这一时代背景的影响下,我国教育部门相关人员逐渐认识到计算机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并将其列入我国教育课程之中。计算机知识主要包括基础理论知识与操作应用知识,其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具有很高要求的学科知识,需要理论与实践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早期,我国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粉笔黑板与上机辅导的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阶段大多数学校在对其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多媒体教室与上机辅导结合的方式。这一方式虽然有一定的进步,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着一些方面的问题,影响着计算机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2]。针对这一问题,现阶段我国一些学校开始采用计算机课程机房教学形式进行计算机教学。
3 计算机课程机房教学的优势
3.1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运用多媒体进行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大部分时间只能被动地听取计算机教学工作者的讲解。在这一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与积极性,进而降低计算机教学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3]。但是,计算机课程机房教学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当计算机相关教学工作者运用计算机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时,学生能够及时地通过计算机进行操作与练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足够的成就感,同时,其好奇心与求知欲也能够得到及时的满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是整个计算机课堂的主体,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对计算机知识进行学习与掌握,进而提高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3.2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由于计算机课程自身所具有的复杂性与逻辑性,导致许多计算机教学工作者在对其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许多学生由于缺乏实际的操作而不能充分了解其意思,导致事倍功半结果的出现。但是,计算机课程机房教学这一形式能够有效克服传统计算机课程教学方式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相关计算机教学工作者能够更加灵活的对计算机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组织,采用包括讲解与练习结合的方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问题牵引法等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对相关学生进行教学工作[4]。此外,学生在对教师所讲解的内容进行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运用诸如微信、QQ等聊天工具,对学生在操作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地解决,以便获得更加好的教学效果。
3.3 减少计算机教学工作者的任务量
在我国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方式中,为满足学生的相关需求,使其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到整个计算机知识,相关教学工作者往往会制作与课程相关的教学课件,在课堂上向同学们进行展示。在此过程中,对计算机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学习。但是,如果运用计算机课程机房教学方式,就不需要相关教学工作者事先制作课件,这大大降低了我国相关计算机教学工作者的工作任务量,减轻其负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所需讲解的内容分为几个小节,在对每一个小节进行讲解之后,留取一段时间让学生对刚刚所讲解的知识进行操作练习与交流讨论。采用这一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计算机知识进行了解与掌握,还能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计算机知识。
4 计算机课程机房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4.1 机房环境问题
如果我国计算机教学工作者在对计算机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采用计算机课程机房教学的方式,就需要计算机学习者长时间的待在机房内。通常情况下,机房内会有几十台甚至几百台计算机,这些计算机在运行的过程中,都会散发出一定程度的热量。再加上空调、交换机等电力设施设备运行中所散发的热量以及学生与老师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整个计算机机房的空气质量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此外,机房的灰尘、计算机所散发的辐射等都会对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必须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改善或者解决。这就需要学校相关人员做到以下几个方面[5]:(1)在机房内安装排气设备,及时进行通风换气工作,保障整个机房内部的空气质量。(2)制定一系列的条文规定,定期对机房进行打扫,以防止灰尘、垃圾等过多,避免其对学生的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3)对计算机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避免多节课连上等现象的发生,防止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影响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4.2 机房设施设备问题
计算机课程机房教学对于计算机设施设备具有严重的依赖性。通常情况下,计算机机房一般具有许多台计算机,每一台计算机在运行的过程中都会由于种种原因,出现问题,导致计算机课程教学工作受到影响[6]。如果当计算机发生状况时,需求机房管理人员的帮助,就会缩短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时间,进而对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学习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计算机教学工作者应对常见的计算机故障进行学习与掌握。帮助学生解决其遇到的计算机故障,从而实现对课程的掌控与控制,促使计算机课堂能够顺利、高效进行。此外,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提前到达一段时间,对其计算机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对其进行解决,不妨碍计算机课堂的正常进行。
4.3 学生注意力问题
计算机相关教学工作者在进行计算机课程机房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一般每个人使用一台计算机。这直接导致了学生的位置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较为分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由于不能与学生进行眼神与肢体上的交流沟通,进而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地监督与控制,因此,有一些学生容易受到计算机网络的诱惑,进而影响其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7】。针对这一现象,学校机房相关管理人员应采取以下措施:(1)在机房中的每一台计算机上安装诸如电子教室等软件,致使学生不能随意地对计算机进行使用。(2)学校相关管理人员与领导者应为计算机教学工作者配置无线话筒,使教师在对计算机知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能够随意地走动,及时对学生的反应进行观察。在此基础上,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尽量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计算机知识上。
4.4 教学方法转变问题
随着计算机课程机房教学的逐渐普及,我国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方式已逐渐不能满足计算机学习者的相关需求,必须对其进行转变。1.教师应提前进行备课,根据所讲解内容的不同将其划分为一个一个的教学单元。在对其进行讲解之后,给学生留取一定的练习时间。2.老师应将比较简单的计算机知识留给学生自己摸索,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计算机知识进行讲解,其不仅能够提高计算机知识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自学能力。
4.5 作业布置问题
作业是对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情况进行检测与了解的有效手段之一,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在机房对计算机课程进行教学时,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布置不同的课堂作业,包括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两大部分。其中课堂练习是对本节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与了解,因此,在学生完成之后,教师应对其进行抽查。并将学生作业中的易错点记录下来,在下一节课开始的时候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进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由于其所具有的一系列优点,受到了各行各业人员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现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内,在我国居民的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我国教育部门相关人员积极将计算机课程引进我国教育课程中。在此过程中,计算机课程机房教学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促使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减少计算机教学工作者的工作量等优点,受到了相关人员的欢迎与喜爱。但是,现阶段我国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在进行计算机课程机房教学时,仍面临着诸如机房环境、设施设备、学生注意力、教学方法转变、作业布置等问题,必须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解决,以提高计算机教学人员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邱兆新.基于机房教学模式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6):38-43.
[2] 张慧如,尹强国.合理利用机房 打造高效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堂[J].山东纺织经济,2010(8):88-89.
[3] 徐文华.合理利用机房,打造高效计算机基础课堂[J].考试周刊,2014(7):124-125.
[4] 江芝蒙.计算机课程机房教学初探[J].科技资讯,2010(4):164.
[5] 钟琦,武志勇.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26-33.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重难点;教学情境;探究
当今社会,实施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效果显著。它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能把教学时难讲解清楚的知识讲清楚,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结合数学教学的实践,笔者谈谈多媒体在教学上的作用。
一、多媒体课件运用于课堂教学,形象生动,让学生活灵活现地学习数学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能直观生动地展示图形的变化,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逐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我在教学小学四年级数学“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一课时,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画线段图表示两个量的关系,根据已知条件,分别画出几个量的关系,然后根据差比和倍比关系用不同图示表现出来。通过这样动态显示,将那些看似不动的几个量活动起来,直观形象,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概念。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突破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思考
计算机课件运用于教学既直观形象,又能真正地发展学生的集中观察和时空想象能力,又能伴随着图象的移
动、优雅的音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学“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数学知识时,运用计算机课件的有利条件,将问题“哪些是把物体放大,哪些是把物体缩小?”转化为可视图形――用图形形象展示出来,创设了按题意设计的活动情境,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审题、理解题意,启迪思维。
三、运用计算机来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教学中发挥多媒体优势,生动形象,在吸引学生的注意与创设教学情境方面,可以开发潜力,培养创新意识。
1.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从不同方面去进行思
考,去寻找不同的解法
在教学五年级“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应用计算机教学课件,屏幕上出现“一个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先让学生思考它们面积的求法,开拓思路。再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面积的推导,随着画面的变化,从中得出启示,归纳出这些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的启发,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培养探索和创新精神,提高了教学效率。
2.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寓学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