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

时间:2022-06-24 04:08:28

专业建设

第1篇

一学科与专业

学科是与科学知识相联系的一个学术概念,是指按门类划分的知识系统,或者说“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1],表明了知识的门类属性,强调了知识所在学科的科学归属。学科是在科学发展中不断分化和整合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有的学科是科学分化的结果,有的则是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整合而成的,如综合性学科和交叉学科。

专业是与人才培养方案有关的教育管理概念,是根据学科的发展和社会职业分工而确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或培养计划的基本单位。高等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专业教育,学生通过接受某一个专业的培养,获得与某一学科或几个学科有关的知识和能力,便于在社会分工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

高等学校作为传播、发展、创造学科知识的学术机构,学科是衡量一所学校学术水平的标志。学科对于高等学校的意义,除了从外部获得社会认可外,还表现在学科是高等学校形成专业特色的基础。高等学校又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教育机构,专业表明了学校在传授学科知识方面的教学组织管理形式,是进行专门训练、培养专门人才而产生的学业门类,所以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带有专业属性。

学科与专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1学科是专业的基础

18世纪以后,自然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本身又分化为不同的学科领域,便于分门类地进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学科门类,如力学、物理学、化学、动物学、天文学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基础学科又不断分化,相继出现二级、三级学科。与此同时,各学科间经过综合和交叉产生了边缘学科和综合学科,如环境科学、空间科学、海洋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等以及横向学科,如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这些学科构成了现代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知识基础。

2专业是对学科的选择与组织

专业的设置,既要考虑学科知识,又要适应社会用人需要,而后者更为重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要求掌握某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而且要了解掌握与该学科有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同时某一学科知识是以其他学科知识为基础的。所以专业的设置首先要在一系列的学科门类中选择一个或几个学科作为专业的主干学科,然后,根据学科的知识体系,将学科知识转化为一系列的课程。学科的知识体系往往内容繁杂,需要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在浩瀚的学科知识海洋中进行选择和组织,使之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及专业的定位。

3专业特色依赖于学科知识的丰富与发展

专业特色在本质上就是学科特色,表明了高等学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形成、强化专业特色,依赖于构建专业的基础学科的学科水平以及对专业的贡献大小。当学科发展并有新的学科产生后,专业也将随之调整。

有时学科也具有学业门类属性。有学者认为:“教学的科目”、“学问的分支”、“学界或学术的组织”是学科的三个基本内涵,只是在不同的场合和时间体现不同的内涵而已[2]。然而当学科表现为“教学的科目”时,往往是与专业联系在一起的。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年的《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共设置5个学科门类,58个一级学科,下面还分若干个

二、三级学科,表明了学科的知识门类属性。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以及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虽然含有学科的概念,但本质是专业的分类,表明了学科作为专业设置的基础。前者设置12个学科门类、88个一级学科、381个二级学科,作为研究生培养的专业分类与学科分类更接近,联系更紧密。后者设置11个学科门类、71个大类、249个专业则反映出本科专业分类除考虑学科t外,还考虑了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学科建设的内涵

学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提升学科水平,培养优势学科,发展新型学科和交叉学科,构造具有特色的学科群。学科建设的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创造知识。创造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是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只有创新,科学才能发展,只有创新,才能不断有新的学科产生;只有创新,人类知识的宝库才能越来越丰富;也只有创新,社会才能进步。衡量学科水平的高低,首先要看对社会贡献了多少研究成果,在推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做了多少贡献。

(2)知识的转化与应用。创造知识不是学科建设的最终目的,而是应该将知识转化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学术机构不仅要善于创造知识,更应善于将知识服务于社会。知识的转化与应用有两个方面涵义。一是将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社会生产中,创造物质财富。二是对于高等学校而言,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的优质资源,为培养人才服务。学校要及时更新教材,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充实到教材中去。教师要参与科研活动,掌握最新的学科知识,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去,这样,培养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知识的积累。学科建设不仅要重视学科发展前沿的突破,更要重视吸收和综合本学科已有的学术成果,这些成果是学科共有的,是人类共有的知识宝库[3]。掌握本学科最前沿科研成果的多少,也是衡量学科水平的标志之一。尤其是对于高等学校,更应该掌握和消化本学科最前沿的学术成果,及时地将其转化为教育资源。

(4)对于高等学校,学科建设还有一项重要的功能就是培养师资队伍。学术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学术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优秀的师资队伍,则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功能,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优质教育资源的根本保证。

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构建学科体系,确定学科方向,完善学科组织,培养学生队伍,建设学科基地,建立学科制度等,其中最重要是培养学术队伍和建设学科基地。

学术队伍是学科建设的主体,是创新的源泉。知识的创造、转化和应用,都必须通过人的主观活动来实现。培养一支优秀的,有创造力的学术研究队伍,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只有优秀的学术队伍,才能确立正确的学科方向。既要鼓励和培养拔尖的科技人才,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个学术队伍的集体智慧和团队精神,既要重视学术带头人的领军作用,又要提高学术队伍的整体素质。

学科基地是学科建设的物质保证。学科基地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场所,是产生知识的基地,是诞生研究成果的沃土。建设功能齐全,实验手段先进的学科基地,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先决条件。

三专业建设的内涵

专业建设的目标是形成完善的专业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的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专业建设的功能表现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设置和调整合理的专业结构,完善专业培养方案,更新教学内容,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提高教师教学效果等措施,使专业教育体系趋于完善,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高素质的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提供保障。

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又包括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选用优秀的教材,吸纳最新的研究成果,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考试方法改革与建设等。课程建设工作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课程建设是办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工作之一。

师资队伍是学校教学的主体,是将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实施者,是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高素质的教师应该掌握本学科最先进的知识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具有将知识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的能力和高超的讲课艺术,同时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应该具有高尚的品质和关心学生的爱心。师资队伍建设的内容不仅包括科研、教学能力建设,还应包括教风建设和师德建设。

实验室和实习基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物质保证。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的最低标准应该能够满足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能够进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培养其专业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

四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及应注意的问题

1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虽然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其中建设的目标和建设功能不同,但二者又是密不可分的,其中包含了共同的建设内容。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专业建设离不开学科建设,只有将学科建设的内容融入到专业建设中去,以学科建设促进专业建设,专业建设才能够达到其预定的目标。

(1)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学科水平的提高,学术成果的转化,使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改进。

(2)学科建设为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创造了条件。教师参加科学研究,不仅可以直接创造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丰富了专业知识,提高了教学能力和水平,更有利于将最新的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

(3)学科建设使实践教学条件得以改善。尤其是学生直接参与实验研究,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得到自由的发展,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最大限度地提高。

所以不能把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割裂开来。专业建设,应该包括学科建设的内容,学科建设,必须考虑为专业建设服务。

2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在专业建设中,课程建设是主要内容,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知识源泉和动力,因此,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动力,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为目标,建立完善的专业教学体系”。这是对高等学校专业建设规律的概括与总结。

3学科建设的定位和侧重点

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的定位一定要准确,与学校的定位及办学层次应该是一致的。研究型大学更看重知识的创新,将创造知识放在首位,教学型大学则应将重点放在知识的积累和转化上。研究生教育应重视知识的创新,学生通过参与科学研究,培养其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本科生教育则应重视知识的积累与转化,使学生获得最新的学科知识。然而不论什么样的大学,不论是研究生教育还是本科生教育,都应该把学科知识转化为优质教育资源作为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这是高等学校的办学目的所决定的。

将学科建设融入到专业建设中去,在考虑学科建设的同时,应该同时考虑专业建设的需要。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的学术队伍同时是组织教学的师资队伍,所以不能单纯进行学术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不仅要关注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提高,而且要关注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教风建设和师德培养。实验室和学科基地的建设既要满足科学研究的需要,又要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发挥教学功能。

第2篇

论文关键词:国家示范高职;深化;专业建设;内涵;巩固

目前,国家示范高职建设院校已完成建设任务,经教育部、财政部验收合格后,正式成为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示范性高职院校承载着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任,是我国高职教育全面推进的一项试点,改革才刚刚起步。因此,在示范项目验收后,示范院校专业建设工作决不能浅尝辄止,还需要深化专业建设内涵,巩固示范建设成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体现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特色鲜明、全国一流的引领作用。

一、充分发挥“政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功能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同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与培训的基本办学模式,是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体制基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只有在政府主导下才能有效地开展。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在合格验收后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继续深化“政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的内涵,最大限度地发挥平台的功能,为高职专业的建设和改革提供平台、机制和制度的保障。

(一)继续争取政府加大对国家示范院校建设的支持力度。在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制度尚不完善的背景下,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建设面临很大的困难,高职教育要改变买方市场现状,必须继续深化“政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内涵[1],争取政府加大对国家示范院校建设的支持力度,形成供需双方都来关心学生培养质量的局面。需要政府大力支持的方面主要表现在:需要政府根据本地区“十二五教育发展纲要”的布局,落实高等职业教育政策、法规的配套,建立一套刚性制约机制,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施提供法律保障;需要政府主导行业引领职业教育的发展,使政府明确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明确行业制定区域性的职业分类标准、职业人才规格、职业准入标准,提供区域性的职业岗位人才需求情况,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认证和职业技能认证,使职业院校的教学标准符合行业标准;需要政府搭台,建设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行业企业共建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长效机制。

(二)继续完善“政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的架构和内涵。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在建设期间,各建设学校均搭建了具有学校和专业特色的校企合作办学的管理平台,这些管理平台的建立,为重点建设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基本条件,但由于建设期短,管理平台的架构还不尽完善,平台的内涵建设还不够深入,需要继续完善“政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的架构和内涵。

1.建立“多元化”的“政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架构。“政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的架构应该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平台是政府与政府共建国家示范院校的管理平台,表现为学校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与行业的政府管理部门共建学校的办学管理平台,如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与重庆市煤矿安全监察局、重庆市煤炭工业管理局达成共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管理平台;第二层次的平台是政府与行业共建国家示范院校的管理平台,如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与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达成共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管理平台;第三层次是学校与行业企业根据“双赢”原则搭建“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办学管理平台架构的层次性决定合作的力度和效果。

2.完善“政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的内涵。从学校层面,需要继续争取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完善三个层次合作办学管理平台制度建设,使合作办学制度化,而最重要的工作是将合作办学管理运行机制落到实处,形成长效机制。从专业层面,应该充分依托学校搭建的“政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在形成的机制和建立的制度保障下,进行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并在实践中充分利用专业的资源优势,搭建专业层面的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运行保障机制和管理制度;有的专业可依托专业的场地资源、人才需求优势等“引企入校”,形成利益共享的管理平台,搭建校企合作的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具有深厚行业背景的专业,还可根据行业对特殊岗位人才急需的情况,采用“订单培养”方式,根据企业的要求来确定人才培养规格,使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搭建学校和企业合作办专业的教学管理平台。

二、打造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示范院校建设对“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由于国家示范院校重点专业建设时间短,重点建设专业占学校专业的比例较低等原因,重点建设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内容尚需要进一步深化,况且重点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果也需要在学校其他专业和其他高职院校进行推广。因此,将阶段性建设成果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永久性的实力,打造具有鲜明专业特色“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国家示范院校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一)专业设置要有深厚的行业背景和人才需求基础。高职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满足两个前提:一是高职专业的设置要有深厚的行业背景。高职院校要根据培养人才主要服务于地方和区域的特点,充分研究地方和区域的产业布局,准确定位高职专业的服务行业,为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找到行业背景。二是高职专业的设置要有人才需求的基础。高职院校要充分研究服务地方和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充分研究地方和区域经济对专业人才的中长期需求情况,只有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有需求的渴望,才可能存在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建设的内在动力。因此,只有变闭门办学为开放式办学,掌握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摸清所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脉搏,动态地优化专业结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才有实施的行业条件和需求基础。

(二)专业要采用“校企合作”的建设模式。高职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依托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实现专业建设的“六个共同”,即:校企共同定位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群;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共同开发课程内容;共同组织教学和实施教学评价;共同建设师资队伍;共同建设实训实习基地。推行 “六个共同”的专业建设模式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成效的根本保障,尽管实施难度较大,但是深化专业建设内涵的努力方向。高职院校在与企业共同进行的专业建设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探索和总结,可以凝练出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三、构建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一)满足三个设计目标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其“高端”和“技能型”可以理解为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复杂程度较高,应该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这一培养目标,要求在课程体系设计时要同时满足三个设计目标,即“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目标定位”,“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设置”和“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并重的模块设计”。

(二)树立两种课程观念

课程体系设计一是要树立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以职业岗位群对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为设计依据,以技术知识、技术能力的获得和职业素质的养成为出发点,来设计课程体系。二是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实践观。积极寻求职业需要与学生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在课程设计上创造学生参与的条件,体现学生参与的要求,更多地考虑学习者的特点,以达成课程的目标。

(三)遵循一个生成机制

课程体系设计要遵循“职业岗位群需求导向”的课程生成机制。即先定位专业的职业岗位群,接着分析完成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需要职业能力和素质,然后根据职业岗位群需求来开发课程。这样,课程内容来源于工作实践,能够反映学生未来岗位工作的实际,能够满足行业企业对岗位员工的能力要求,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四)采用系统化的设计方法

课程体系设计可采用两种系统化的设计方法,一是职业导向的系统设计法,选择与职业工作相关的“行动领域”(工作任务)为载体,系统设计“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和“专业学习领域课程”融合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二是能力导向的系统设计法,选择职业岗位群的“能力”为载体,系统设计支撑岗位群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四、推行“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模式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在构建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要将“工学结合”落到实处,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就成为高职院校深化专业建设内涵的具体工作。

(一)深化“校企合作”的课程建设模式

“校企合作”的课程建设模式是依托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专兼职教师共同开发高职课程的建设方式。校企共建课程的最大优势在于,兼职教师熟悉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熟悉岗位员工的职业成长规律,便于开发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导向的“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专职老师熟悉课程的教学规律,便于开发适合教学规律的课程教学内容。在课程建设中,专兼职教师能够发挥各自优势,选择与职业的工作过程密切相关的项目作为载体,来设计教学情境,保证高职课程“工学结合”目标的可操作性,同时可实现高职课程从学科导向课程向工作导向课程的过渡。

(二)实施“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实施“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主要以“工学交替”等形式实施,在实践中可以是传统课堂和实训室的交替,也可以是传统课堂与企业车间的交替。课程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工”,是把实训实习当作课程的一部分,当作课程来实施,进行“工作化”的管理,运用“工”的途径,达到“学”的目的。同时建立“工学结合”的课程评价方式,专兼职教师共同参与课程的考核评价,建立以过程考核、项目考核、作品考核和终结性评价等相结合的课程评价方式,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效果。

五、建设保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和实训条件

专兼职教师队伍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实施主体,校内外实训实习条件是实施“工学结合”的物质载体,师资和实训条件的建设是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

第3篇

专业评价对专业建设具有导向、促进作用,如何通过专业评价来加强和改进专业建设,这是专业评价工作的主要目的和落脚点,也是高校管理者和专业建设相关人员考虑的主要问题。为此,就此谈谈一些认识。

关键词:

专业评价;元评价;主体协同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0.079

1 专业评价对专业建设的作用

专业评价是专业领域有关专家及相关人士一起基于一系列指标体系对专业建设水平状况所做的综合评价。我国专业综合评价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新形势下,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进行的探索和实践。其目的是引导专业强化内涵,培育特色,不断提高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和改善专业宏观管理,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努力造就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

近几年,各省、高校在陆续进行专业评价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辽宁省本科专业评价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辽宁省专业评价工作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广泛征求省内外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引导性的、可重复验证的指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数据定量分析为主、以专家定性分析为辅的方式,对辽宁省内不同高校开设的相同专业开展评价工作。并通过在网上公示相关材料,广泛接受社会监督,收到了良好的效应。开展科学合理的专业综合评价对于不断加强和改善专业建设与管理,引导高校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专业评价对专业建设具有导向作用。通过开展专业综合评价,进一步促进高校把本科教学作为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使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教学科研投入等重点倾注到专业建设上,导向于以教学为中心,加强专业建设,明确专业建设目标,促进专业合理定位,努力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专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2)专业评价对专业建设具有持续改进作用。对于专业建设而言,专业评价工作是一种手段,是暂时的、阶段性的,其最终目的和重点不在于评价,而在于“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如何在专业建设中落实“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这是专业评价后专业建设各主体思考、解决的主要问题。同时,各高校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和外在环境,合理地调整学科发展规划及专业设置成为各高校管理者关注的重点。通过定期专业评价,促进高校管理者和专业建设者了解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差距和不足,进而持续改进。同时,通过定期专业评价、专业排名,为考生家长提供专业选择依据,这又成为高校专业招生生源竞争优势,进一步推动、强化和促进高校加强专业建设工作,提升专业建设的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 以专业评价为导向,加强专业建设的对策

2.1 加强元评价工作,持续完善专业评价各环节及指标体系

元评价是对评价各个环节的客观公正性和合理性做出判断,即对评价的各个环节进行的评价,是对评价的评价。高等教育的元评价,是对高等教育评价科学性、合理性程度的评价,是对高等教育质量满足价值主体进步性需要程度进行的间接性评价,是为了保证这种评价的合理性而进行的评价。要想充分发挥专业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和积极地持续改进作用,达到专业评价的目的,首先要做到专业评价本身(包括专业评价的各环节和指标体系等)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合理性,否则会导致或出现误导专业建设、走向极端、流于形式,甚至劳民伤财的状况。加强元评价工作,在元评价的各工作环节例如: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评价方式的选择、评价工作的开展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适时进行调整、完善,结合固有特点,切实推动专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力求使专业评价各环节及评价指标体系更加科学、规范、合理。

2.2 多主体协同,做好专业建设工作

专业建设是系统工程,由多方共同努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专业建设的主体是多方面的,包括校内主体(校内相关人员)和校外主体(校外相关人员)。校内主体主要由学校相关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管理部门、二级院、专业教研室等构成;校外主体有行业管理部门、中介和企业等构成。这些主体在专业建设中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从不同的角度和方位参与、影响着专业建设。加强专业建设,应构建职责清晰、多主体联动、协同的专业建设主体机制。以校内主体为主,进行建设工作;校外主体为辅,指导、参与、影响专业建设。多方协同努力才能做好专业建设工作。当然,专业教研室、专业教师是专业建设最主要的承担者。

2.3 落实、强化以评促建工作

专业评价对专业建设具有导向、促进作用,要发挥专业评价的作用、切实加强专业建设,需要做好“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工作。落实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工作,首先要加强对评价指标的学习、理解和把握,深刻领会指标的内涵及对专业建设的影响;其次,分解、落实指标任务。基于评价指标内容进行归口、分解,并确立阶段性建设目标(时间阶段不宜太短),将建设的内容指标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具体人员,落实到教学科研的具体日常工作中,实行归口分级管理和目标责任管理;再次,建立、实施合理的奖惩制度。定期(基于阶段性目标)进行考核检查验收,按照奖惩制度进行奖励和惩罚。同时,加强动态管理,完善基于专业评价的专业建设持续改进机制。

参考文献

[1]邱均平,董克.985高校专业建设质量分析――以2012-2013年本科专业评价结果为例[J].重庆大学学报,2013,(2).

[2]邱均平,董克,杜晖等.2012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的创新与结果分析[J].评价与管理,2012,(3).

第4篇

[关键词]工程造价专业专业建设质量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3-0063-02

四川师范大学工程造价专业是依托工学院采矿和电气工程等专业发展起来的新专业。工程造价专业虽然开办于2004年,但是由于四川师范大学工学院前身是四川煤炭干部管理学院,专业带有浓厚的矿山隧道背景。通过与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沟通,我们发现工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的毕业生对从事矿山隧道造价的热情不高,每年仅有少部分毕业生去矿山隧道从事造价工作。大部分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进入地方建设队伍,从事民用建筑的造价工作。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讨论,在教育部2012版本科新专业目录出台后,考虑学生就业的方向和途径,结合新专业目录下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的具体要求,我们积极调整专业课程体系,加重土建造价课程的比例,培养具有工学院特色、备受造价企业欢迎的工程造价人才。

一、以市场需求为抓手,结合学生就业,进行工程造价专业建设

结合四川师范大学工学院的实际情况,通过用人单位回访、毕业生座谈等方式,经过大量的教学研究活动,明确了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由土木工程及相关工程技术知识与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组成的系统的、开放性的知识结构,能够在土木工程及其他工程领域从事建设工程全过程和全面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具备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一级注册建造师、注册咨询工程师等职业资格必需的知识和素质,以土建装饰造价为主体,安装、市政工程造价为两翼,矿建造价为创新特色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一)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就业支点建设

工程造价专业就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在于工程量的计算和工程计价能力的培养。笔者结合学生就业,统计近三年学生就业后选择工程造价的领域如表1所示。

表1学生就业后选择造价各领域的百分比

从学生毕业后涉足的造价领域看,每届学生毕业后所选择的造价领域,50%左右是在土建装饰造价行业,20%是在工学院传统优势地下空间造价领域(含铁路、交通),进入安装造价领域的毕业生也在15%左右。这些特点也印证了工程造价专业以土建装饰造价为主体,安装、市政工程造价为两翼,矿建造价为创新特色的必要性。同时随着安装和市政方面造价就业的比重越来越高,使得这几个造价方向的师资建设尤为重要。

(二)整个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中各造价方向的学时平衡

本科教育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在教学中除去教育部和四川省教育厅规定必须开设的基础类课程和思想品德课程外,专业课程,尤其是关系学生就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间的平衡显得尤为重要。依据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定位,工程造价专业通识教育课程占整个专业学时的30%左右,土建装饰造价技术的课程占30%左右,地下空间(含铁路、交通)造价技术的课程占20%左右,安装造价技术的课程占10%左右,市政园林造价技术的课程占10%左右。在这些造价领域教学过程中,注重各造价领域的有机结合,让学生融会贯通,做到举一反三。

(三)注重各课程的有机联系,课程开设之间的逻辑关系

依据土建装饰造价为主体,安装、市政工程造价为两翼,矿建造价为创新特色,理顺了各课程开设的先后次序。在课程开设过程中不割断其有机联系,例如,在工程制图课程开设时,既培养学生的建筑制图能力,又让其学习地下空间结构的识图的内容,并在工程制图课程中用少量学时来让学生学习机械设备的识图。再如,考虑土建装饰造价的主体性,在大三下学期就开设土建装饰造价和地下空间造价技术课程,这样,就为学生大三暑假的实习创造一定条件。进入大四,学生学习的造价核心课程只涉及安装造价和市政园林造价课程。

(四)以课程组为切入点,细化教学大纲,提升教学质量

我校依据工程造价专业教学的特点,将专业课程分为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特色创新课程;结合学院师资结构,对课程的大纲进行梳理和优化,在教育部本科新专业的目录下,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课程组建设和教学内容优化如表2所示。

表2课程组建设和教学内容优化

二、教学手段的改进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改进

(一)造价软件的应用

在四川的造价领域,尤其是建筑工程造价工程量的计算和工程计价全部都采用工程算量软件和工程计价软件。传统的手工编制预算的方法已经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计算速度越来越快、界面越来越人性化、计算方法越来越智能化的工程计量与计价软件。[1]

我校通过招标的方式购买了软件公司半卖半送的造价软件,在工学院造价实训室安装了80个节点的网络版算量及计价软件,这为提高学生造价实战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老师在造价软件教授过程中注意和工程领域的BIM技术结合,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生工程实践薄弱的问题。

(二)教学模型的使用

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最薄弱的环节在于工程图纸的识别,为了解决这一突出问题,工学院采购了部分土木建筑模型,建设了土木建筑模型实训室。在采购模型的基础上,由老师带领学生制作简单的土木建筑模型,这一方面解决了采购资金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对土木建筑模型的使用,不仅仅停留在建筑制图课程和房屋建筑学课程上,在建筑结构、工程估价等课程上,只要涉及相关的概念和识图,都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模型。这大大提高了土木建筑模型的使用率。

(三)实践基地的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历来是工程类专业建设、发展、壮大的瓶颈,由于在四川5.12地震之后,四川建设项目比较多,学生就业实践比较容易解决。

为了就近解决学生工程实践环节,工学院多方联系,结合整个学校建设新校区的契机以及学校旁边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彻底解决了学生就近实习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安排学生去现场学,在学生实习过程中与施工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友谊,为下一步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

(一)教材建设

由于教育部本科新专业目录规定了造价专业的核心课程名称与工程造价的两门核心课程,建筑装饰工程估价和安装工程估价的教材基本没有。同时,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虽然使全国的工程量清单达到统一,但由于工程造价的区域性,使得每一个省的计价定额不能通用。这就使得全国范围内的教材出现多版本、水平良莠不齐的现象。笔者通过大量的调研发现,在四川以建筑装饰工程估价命名的教材是没有的,这也为师资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根据四川省的造价特点,学院确定了未来两三年内编制5本左右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的教材,争取入选下一个五年国家规划教材。

(二)师资建设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是一个专业核心的竞争力,工程造价专业建设必须有实力强大的师资队伍做保障。我院针对目前工程造价专业师资学历高但工程实战能力还不强的特点,在师资建设的问题上采用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在师资引进上,采用放低学历、提高实战水平的策略,即要求引进的造价教师只需拥有硕士以上学历,但要有3-5年造价实践经历,同时取得省级造价师以上资格。

在师资培养上,与四川省内规模较大的造价事务所联系,结合现有师资的专业背景,分期分批地安排教师到事务所锻炼1-2年,使其成长为某一造价领域的专家,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第5篇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高度认识专业建设的重要性,将专业建设纳入到学校主要工作之中。

1、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并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和管理工作,将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并与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加大对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建设,高起点、严要求。

2、各中等职业学校要主动、切实加强专业建设,把专业建设放到突出位置,加强领导,一把手要亲自负责、落实专业建设的各项工作;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充分认识加强专业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制定相关计划,采取有力措施,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全校共同推进的新局面,逐步掌握专业建设的整套经验。

3、各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要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紧密联系、充分依靠企业,推进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结合,加强与企业之间的人才交流、技术交流、实验实习设备交流,探索建立学校与企业间的双赢机制,形成企业支持专业建设、学校积极为企业服务的社会氛围。

4、市教育局将加大对重点专业建设的支持力度,通过三重项目对认定的重点专业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助。

二、严格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的管理,科学设置开发专业

1、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关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的原则意见》是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和管理的基本指导性文件,适应于实施高中阶段学历教育的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我市各中等职业学校须按《目录》和《原则意见》开设专业和招生,确需增设新专业的,应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报请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审批。

2、中等职业学校设置专业应遵照教育部及有关行业制定的相关专业设置标准,遵循教育规律,有明确的培养目标、业务范围和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有完备的教学计划和其他必需的教学文件;具备完成该专业教学计划所必需的理论和实践(训)教师队伍;具备该专业必需的开办经费和教室、实验室实习(训)场所、以及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办学基本条件。

3、各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及其调整,要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要有利于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布局,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设置,提高专业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和整体效益,促进职业学校办出特色,增强职业教育的活力和吸引力。

4、各中等职业学校应根据实际需要,通过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拓宽专业业务范围和设置专门化,满足社会需求和职业变化的需要。开设《目录》中未列出的专门化,学校须进行论证,经学校主管部门审核,向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举办。

5、各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发、增设新专业,拓宽、改造老专业,形成各自的专业特色和专业群优势。新增专业要以适应社会人才市场的要求为依据,按照学校原有专业相近、相关的原则,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延伸、派生出新的专业。调整专业应充分考虑到人才培养的周期性,必须依据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未来的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进行科学预测,使调整后的专业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以实现专业建设的成熟期与专业人才需求的高峰期相对一致。

三、各职业学校要选择基础好、有特色、发展前景广阔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

1、加强专业结构调整。各中等职业学校要根据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依据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进一步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积极创造条件开发、增设新专业,拓宽、改造老专业,形成各自的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各县(区)要结合学校布局结构的调整,依据当地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校专业结构调整的指导和管理,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提高教育资源的整体效益。

2、加强重点专业建设。各中等职业学校要选择基础好、发展前景广阔的骨干专业、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加以重点建设,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应确定2-3个专业进行重点建设,一般职业学校也应有自己的重点建设专业。用三至五年的时间,通过加强专业建设,最终在全市建成代表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水平的20-30个市级重点示范专业、10-15个省级重点示范专业和5个左右的具有全国一流水平的重点示范专业。

3、重点建设专业要经过广泛的社会调查论证、以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为依据,与地方经济组织及企业广泛建立联系与合作,培养目标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紧贴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制订重点建设专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具体的年度实施计划、方案。

第6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品牌;特色

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越来越高,面对职业院校的目前的发展现状和社会对职业院校的要求之间的巨大差距,我们必须加强专业建设、建设品牌特色专业则是目前职业教育的关键。

1 专业建设是职业院校发展的根本源泉

职业教育的发展动力来源于不断深化改革,职业院校的发展根基在于专业建设,在学院规模不断扩大,专业设置渐渐齐全的形势下,专业建设将成为新的增长点,只有不断地在进行专业建设过程中坚持改革创新,学院才有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建设品牌特色专业才能是高职院校走向社会,走向人们满意的发展需求。要进行专业建设,必须做好以下方面:⑴进行广泛的社会调研,了解人才需求;⑵对专业对应的岗位群的人才规格标准进行分析,确定具体的培养目标,以提高职业能力为宗旨办学模式,制定符合职业院校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应加强双师素质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各种社会技能考证的通过率;⑶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定单式培养;加强校企合作,生产线实习和实践等培养模式。

2 特色专业建设具体措施

⑴对特色专业内涵的分析与研究。特色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制订上和所培养出的人才需求上本身具有其独特性,具有与众不同的“色彩和风格”,具备“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专业优势。因此,根据职业院校的发展需求和职业院校的办学实际出发,提出特色专业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建设;人才培养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同类职业院校中成为一流水平。特色专业是指专业建设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达到较高水平,人才培养具有明显特色。

⑵特色专业的建设原则。特色专业是一种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在其建设过程中,必须以“特色、规范、质量、效益”为准则,坚持前瞻性、先进性、创新性、科学性、激励性、示范性的原则,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各种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有利于调动不同专业的建设地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促进职业院校专业结构合理性,带动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⑶明确特色专业的条件。特色专业应具有生命力、发展稳定、前景广阔的特点,容易形成竞争优势且较为成熟。特色专业必须具有专业的师资队伍,能够与时俱进,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带动学科建设;在人才培养的手段上有一定的新颖性,在课程设置和学生知识与技能整合上有较好的科学性,在学生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上有一定的创新性,

⑷特色专业的建设标准。特色专业虽是一种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通过分析和经验的积累,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确定专业建设标准:①人才的职业背景、行业背景和产业背景,毕业生的就业前景;②专业建设的市场定位、建设规划、建设目标、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计划、专业建设方案;③师资队伍的结构与素养,教师的专业背景与行业的联系;④实践教学;⑤科研、教研背景与实力。

3 特色专业建设的优势

⑴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有新的提高。通过特色专业建设活动,能够使教师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教学质量是学院生存、发展的生命线,职业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做好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是提高人才质量的重点和关键。

⑵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有新的提高。特色专业建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建设一支能适应社会需要和发展的双师型队伍,学院肯定会在抓好师资队伍结构调整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和业务能力,进一步完善教师培养制度,健全教师的竞争机制,增强教师终身学习意识和质量意识,把质量意识内化为教师先进的教育思想,并转化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

⑶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有新的提高。专业建设是一项具有全局性和综合性的任务,学院会出台一系列的有关教学和科研方面的激励制度,必然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实战,因此,教师的热情高涨,研究成果的数量和层次则不断提高。

⑷教学设施的现代化程度有新的提高。进行专业建设必须有较好基础设施条件为支撑。进行特色专业建设,必然要进一步加大经费的投入,加大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等方面的建设力度,加速办学条件的规范化和现代化。

⑸教学管理水平有新的提高。利用现代教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是专业建设与改革能否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通过特色专业的建设,必然会有力地促进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现代化。

⑹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有新的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是否增强、综合素质是否提高是衡量专业建设成败与否的重要指标。进行特色专业建设,必定要突出研究性学习的思想,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重视学生的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精神、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实践教学具有明显特色,从而不断提升素质教育水平。

今天的职业教育,就是为国家培养出高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推动社会发展,推动人类进步。但是职业教育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必须了解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新期待,加强专业建设,将成为职业教育更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何阅雄.甘肃科技纵横.2006(3).

[2]朱中华.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0).

第7篇

1.1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电大开放教育的专业建设必须紧跟党和国家的步伐,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四个全面”重要理念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电大开放教育的专业建设必须要突出与其他教学形式的不同之处,实行差异化教学,同时,也应该根据其他教育形式的教育模式,来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科学合理地设置相关专业结构。电大开放教育的宗旨是通过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一条适合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在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方面进行创新,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进行专业建设时,需要紧跟时代步伐,适应社会需求,不断优化专业结构。

1.2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

(1)积极拓展新专业和特色专业。

电大应该要根据所处地区的特点和优势,建设相关的新专业和特色专业。比如说某些地区的信息产业较为发达,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较为旺盛,电大就应该根据当地优势产业的情况,适当调整专业建设政策,把握机会,利用电大系统的整体办学优势,开设信息技术相关专业,打造学校的特色专业。

(2)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

相对于传统的教育形式,电大开放教育本身就是创新的代表。因此,电大开放教育应该要把传统的以学历为主的教育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的方向转变。要不断创新办学理念,积极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发挥电大开放教育的特点,利用强大的远程教育资源,与学校其他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办学。电大开放教育在进行专业建设时,要考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平衡两者之间的规模,做到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辅相成,促进两者共同发展,从而满足社会对于教育多元化的要求。

2专业建设的内涵

电大专业建设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在于能否切实掌握专业建设的内涵。在制定电大开放教育专业建设的时候,应该要认真做好市场调研工作,深入基层了解市场的实际需求,切忌盲目发展,不切实际的开设和打造相关专业。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开展专业建设工作,要把教学质量放在首位,宁缺毋滥,切忌盲目跟风,对于教学考核要严格把关,认真做好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的建设工作。

(1)主动适应社会需求。

电大开放教育应该紧跟市场需求,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技能型人才。电大开放教育的定位是建立一个全民终身学习的平台,因此,其与普通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电大应该要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学生,要根据所处地区的区域优势,建设一批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培养出符合社会和区域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专业结构与数量规模。

各级地方电大要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加强师资力量,完善远程教育资源,加强教学资源的建设,要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力度,拓宽办学思路,科学有序的扩大专业建设和办学规模。要根据情况适当调整专业层次和专业结构,加强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的建设,让专业结构和数量规模更加合理。

(3)专业建设的质量标准和监控。

对于任何教育机构来说,教学质量是最为重要的。电大开放教育在进行专业建设时应加强专业质量监管力度,要以中央电大关于教学质量标准的要求为指导,以学校实际情况为依据,制定好相应的教学目标,全面发展各个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是学校办学的基本目标和要求,人才培养质量事关学校的生存、发展和声誉,因此,电大开放教育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切实可行的加强专业建设。

(4)特色专业的建设。

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是电大开放教育的门面,也是电大开放教育的重中之重。电大开放教育能够建立一个教学资源丰富的先进的远程网络教学平台,这个平台具有雄厚的教学实力和先进的管理队伍。在进行专业建设时,电大要利用整体办学优势,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加强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的建设,凸现学校强大的教育教学实力,进一步增强学校的竞争力、影响力和吸引力。

3电大开放教育专业建设的几点措施

电大远程开放教育要完善专业建设,就必须要解放思想,改变传统守旧的办学理念,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以服务社会为目标,采取相应措施和相关政策,优化专业结构,增强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加强教育资源建设,全面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3.1优化专业结构

在进行专业建设时,电大应该要明确一点,就是专业建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与时俱进,适当调整计划,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专业建设。电大的教学管理部门要切实掌握市场动态,了解社会所需人才方向,做好市场调查,组织人员到企业和基层收集数据,了解行业的发展状况,了解社会人才需求,并对这些数据进行调研和分析,结合学校的实际招生情况,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

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强大的师资力量是良好的教学质量的保证,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电大开放教育的首要目标。在建设强大的师资队伍时,应该要根据专业建设情况来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计划,培养一批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另一方面,电大应该要合理配置教师队伍,适当充实教师队伍力量,从外部引进一些有能力的教师,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努力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业务水平高的教师队伍。

3.3丰富教学资源,提高使用效果

电大远程开放教育专业建设的核心就是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只有拥有充实丰富的教学资源,才能有效保证开放教育教学质量。电大应该要根据专业教学的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教学资源的建设。要在提升和保证教学资源质量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教学资源数量,满足教学需要,提升应用水平。要根据电大开放教育专业建设的目标,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教学资源建设,加强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的教学资源建设,在以本校建设为基础的情况下,加强外来引进,建设一批精品课程。同时,电大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转变思想,改变自身学习习惯,充分利用电大开放教育丰富的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

3.4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不通过实践,理论永远都只是高高在上。对于电大开放教育而言,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实践教学对于电大开放教育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实践教学也是电大开放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当前,电大开发教育的实践教学由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两部分组成。电大要建设一些模拟实验室、实训基地、职业技能鉴定站等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对于校外实践教学,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总而言之,要把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电大在开展实践教学时,应该要不断完善教学基地建设,规范操作,加强对实践过程的监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3.5其他措施

(1)增加投入,加强电大开放教育的专业建设。

电大开放教育专业建设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比如说添加教学仪器设备等,这些都是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才能进行的,因此,要增加投入,全方位开展专业建设。电大应该要充分利用网络远程服务平台,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技术支持,改善开放教育的教学条件和科研环境。

(2)对于电大来说,开放教育已经实行了多年时间,如何为开放教育添加新的活力成为电大研究的重点。

电大应该要利用整体办学的优势,合理配置学校的各种资源,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整个优质资源,在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设备建设和科研项目等多个方面实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

4结束语

第8篇

关键词:能力实践模块化层次化

国内动画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2015年暑期档电影《大圣归来》以其精湛的技术给中国动画业带来了新的视点。在动画技术上我们毫不逊色,但国内动画佳作在数量上与其他动画大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虽然2000年以后国内动画产业通过改良动画制作技术,培养动画专业人才,借鉴国外先进的动画生产模式,使得我国动画创作在短时间内得到了长足进步,但精品的缺乏直接指向动画创作人才后续力量的问题。在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上,高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人才与市场的矛盾就包括高校动画专业课程体系与学生专业发展方向的矛盾。

一、以能力为主导的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

为适应动画专业的发展,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明确以能力培养为主导的培养目标,构建五大模块、三大层次的课程体系。在强化人文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的前提下,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并将整个课程改革的重点放在专业特色课程和跨专业平台课程上,对特色课程、优势课程进行深层挖掘。

1.构建模块化、层次化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整体划分基础上,对课程进行重新组合,构建模块化、层次化的课程体系。搭建五大模块、三个层次的课程体系。五大模块为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特色课及学院跨专业平台课,这五大模块又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础层,包括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课程模块。通识教育课包含大学语文、大学英语、政治理论等基础通识课程,这些课程既可培养学生的基本文化素质,又可为其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专业基础课包含动画造型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动画分镜头设计、动画技法与运动规律等学科基础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可培养动画专业学生的基础专业素质,又为其下一步的动画创作打下基础。第二个层次为创作层,包括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主要包含动画影片创作、动画专题制作、插画设计等课程。动画专业核心课程具有综合性强、技术含量高的特点,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培养综合运用动画技术完成创作的能力。第三个层次为创新拓展层,包括专业特色课程和跨专业平台课程模块。专业特色课主要包括航空虚拟动画设计、手机动漫游戏设计、游戏动画等一系列体现学校动画专业特色的课程。跨专业平台课程则包括建筑浏览动画、网络漫画及杂志、吉祥物设计、动漫衍生产品设计等课程,有利于培养口径宽、适应性强、满足不同社会需求的动画专业人才。

2.跨专业平台课程模块的建设

优化和完善专业交叉知识结构,使动画专业培养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落到实处。加强专业间的交叉教学,使动画与环境艺术、视觉传达、工业设计专业交汇融合,从专业交叉中寻找新的亮点。如,着眼于与环境艺术专业共同建设建筑浏览动画课程,与视觉传专业共同建设多媒体展示、动画广告设计课程,与工业设计专业共同建设动漫衍生品开发课程,等等,吸收各专业之所长并融合自身专业特点,为动画设计市场输送需求量大的实用型、创新型设计人才。

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建立“三层次、三模块、三平台”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包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社会实践、创新实践等在内的各环节进行系统设计,合理定位各环节在实践性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功能,使实践能力的训练成为一个与理论课程有机结合的体系,并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在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结合“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内实训基地、动画工作室、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为牵引,使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齐头并进,边改革边实践边完善,使动画专业的实践教学水平有明显的提高。

1.构筑以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核心的一体化、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切实保证实践教学的学时,着重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及模式,形成“三层次、三模块、三平台”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相互协调、相辅相成,成为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结构和基本内涵如下:三层次:根据不同教学目标将实践教学内容划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实践层次通过基础课及专业课实验实训教学,进行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强化独立操作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基础能力;专业实践层次通过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强化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综合实践层次通过创新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强化适应社会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三模块:根据不同类型将实践教学内容划分三个模块。学科基础模块包括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和本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验、实训教学内容;专业技能模块主要由各专业课程相关的实验、实训、见习、实习、课程设计、社会调查、毕业设计(论文)等构成;创新教育模块是以动画创新教育基金项目、动画工作室、社会实践活动等为载体的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内容。三平台:根据不同层次实践教学需要建设三类平台。第一平台即校内实验实训教学平台,包括各类基础课实验中心(实验室)、专业实验室、专业实训基地等;第二平台即校内课外实践教学平台,即以动画工作室为主体的创新教育基地建设;第三平台即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校企合作单位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2.以实践教学体系、内容及模式的改革为导向,提升基础实践水平

第一,积极争取学校的建设经费与外部资源,大力改善现有的动画实验室硬件条件,保证动画实验设备能满足教学的需求,购买部分先进仪器设备以满足综合性实验、专业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的需求。第二,整合校内优越的实验场地资源,实现实验中心的信息平台共享,实现实验室基本工作信息和仪器设备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以及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实验教学,丰富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重要平台。第三,健全实验中心管理体制,促进实验中心平台的高效运转,优化实验教师队伍结构,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实验教学及平台建设。完善现有实验中心的各种管理办法和制度,建立健全各种激励机制,如教学管理办法、仪器管理办法、日常事务管理办法、实验教师管理办法等。

3.以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为载体丰富专业实践内容

第一,在学院创业中心组建学生动画工作室,挑选专业素质好、德行品质优、社会活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开展在教师指导下的实践活动,以此锻炼学生的创意和项目执行水平。工作室建立之后,将学校平台、教师平台、学生平系起来,并完成一系列动画项目。不断强化学生动画工作室的功能,细化工作室的设置,不同类型的项目直接与不同的工作室挂钩,这样责任更明确,培养目标更清晰。第二,积极参加学校三小立项和各类动漫竞赛活动。学生的实践成果、创意思维最为关键,而设计大赛和学生课题立项是体现创意的最佳途径,因此应大力推进学生的科研立项和对外竞赛活动。参加动画设计大赛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研究热情,一方面加强了学校与其他高校的交流,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水平。第三,组织课题研究班和专题研究实验室,将动画行业的一些高端技术和知识以研究、研发的形式应用起来,更加深入研究各自领域的高端技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4.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重点拓展综合能力培养

深化校企合作,构建校外实训实践平台,将企业项目引进教学,拓展学生职业技能,改善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1)互动训练模式

建立校企交流互动基地,学校为企业技术研发实验室和普通员工展开理论培训;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进行职业素养教育,达到校企双赢的目的。在学校层面,专业课堂在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增加企业课堂的时间和比重,让企业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建立一种全新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借助知名企业多年以来积淀的实践性运作体系及其人才知识结构需求,将之纳入学院的课堂教学,充分解决部分大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的问题。增加学院实践课程的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接触商业知识,增加自己的就业砝码。校企共同研发高新技术,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可为校企双方节约一定的资源。学生既能检验所学技术,提高动手能力,又能学到企业文化,接触市场需求,接受有效的职业道德养成教育,这样可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同时,建立校外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标准,学校专业导师与游戏企业一线开发人员共同参与实践教学管理,加强对实习岗位、实习课程等关键环节的质量管控,确保对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2)学生实习实训的开展

结合动画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把实践教学从课堂向企业引导,力争让实践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实践教学结果更加优良。同时,实践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职场修养和职场习惯的培养,争取让学生在毕业前就具备过硬的职场素质。另外,培养学生多途径吸收知识的习惯,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输入口径,形成其多样化与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3)共建技术研发实验室

与动画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成立技术研发实验室。合作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为新技术研发、实验新技术应用方面的合作,其中,研发所涉及的人员、经费、实验室场地由双方协商后确定;第二阶段,新技术成果应用于生产,并更新生产流程;第三阶段,新技术应用于课程体系并应用于教学,使学生、教师、企业和学校各得其所,实现了多方共赢。

(4)组建项目组

定期从企业分批接收生产周期较长、适合实习制作的阶段性游戏项目,让学生可以切身融入项目研发。鼓励教师和学生依据产业发展需求与企业联合,组织小型团队开展项目研发教学,在项目中学习、实战中成长、应用中提高。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明确的方向性,明确所学内容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以及可扩展性。动漫产业发展的根源是人才,技术、政策等外因只是辅助产业发展的相关因素,人才才是重中之重,而人才的发展要靠教育,教育在人才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影响和制约着人才发展的强度与方向等方面。谨以此拙文,希望能对我国高校动画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奉献一点微薄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宇譞.我国高校动画专业课程体系研究.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第9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学科建设;教学体系

一、引言

电子商务引发的变革几乎涉及人类经济生活的所有方面、所有层次,而每个方面、每个层次都有自身的特殊性,要求电子商务人才具有不同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电子商务人才具有多方面、多层次和多元化特性。在创办电子商务专业的初期,就应该注意到这个问题,提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一定要准确,要突出人才培养特点,把培养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的电子商务应用人才作为目标,依托于师资力量雄厚或者实验条件先进等综合优势,在改变传统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探索出一些值得总结的经常和做法。

二、发展历史和现状

电子商务是一门集信息技术、管理和商务技术于一体的交叉学科。一般来说,交叉学科总是通过若干不同的传统领域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在衔接处产生的。计算机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属于传统的工科领域,而经济管理在我国则属于文科领域。科学技术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文明进步服务,20世纪40年代以来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自然要广泛地应用到经济管理和商务活动中来。在经济管理别是商务活动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就产生了电子商务这一新兴的交叉学科。

在美国,各大著名院校的计算机学院都开设了电子商务研究方向、专题,联合计算机方面和管理类的师资力量共同主办课程。其中美国著名的卡耐基梅隆大学在1998年,由工业管理研究院和计算机学院联合创建了电子商务学院,1999年宣布设立世界上第一个电子商务硕士学位(MasterofE-Comerce)。我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起步于2001年,当时有13所高校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首批开办电子商务专业。从起步到2002年,有110多所高校申报电子商务专业,批准83所,并成立了我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协作组,聘请了经济、管理、计算机、法律方面的高级顾问。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电子商务研究中心Whinsion教授和纽约IBMWATSON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JEN-YAOCHUNG研究员被聘为高级顾问。到2003年,设有电子商务专业的高等院校达到了181所,目前,我国已有275所高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逐步形成了电子商务的教学和科研力量。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国内,电子商务专业的兴起和快速发展已是一个客观事实。这表明社会对电子商务方面人才是迫切需要的。可以预见,随着全球信息化建设热潮和知识经济的到来,这种需要还会不断增长,其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三、电子商务专业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关联

电子商务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延伸和发展,而企业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基础和前提。也就是说,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是企业外部的信息系统,内部与外部信息系统的结合才构成现代企业完整的信息系统。可见,电子商务专业和管理学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培养目标上是相通的,这是两个互相补充、互为因果的专业。我们应研究这两个专业的内在联系,以深刻揭示它们的相通性、互补性和共享性,依托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加速发展电子商务专业,利用电子商务专业促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

四、培养目标

学科建设的出发点是社会的需求。当经济与社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时,对于从业人员的能力与知识结构就会提出新的要求。显然,讨论电子商务专业也应当由此出发。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是当今时代的特点。对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来说,需要以下几方面的人才:信息技术人员、信息系统的开发人员、信息系统的管理维护运行人员、信息产业的从业人员、信息系统集成人员、有关上述各项的教学与研究人员。

传统的自动化、无线电、通信等工科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新专业,对于满足上述信息技术类要求是没有问题的。然而对于其他各类需求,单纯从工科专业中引申出来并不合理。因此这里涉及应用领域的大量知识与特征,应用领域的业务要求既是信息技术应用的目的,又是应用系统是否成功的标志。而各领域的特点又相去甚远,笼统地用“计算机应用”加以概括,是难以界定其学科培养目标与学科内容的。在“计算机应用”的名称之下,培养目标仍为计算机技术人员,知识结构仍以计算机为核心,而管理和商务方面的知识,则始终处于附属的地位。

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的经济学或管理学各专业在文科范围内,无论是师资、生源,还是技术手段都很难适应大幅度加强技术能力培养的要求。

因此,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设立以在商务领域应用信息技术为目标的,属于管理学门类的电子商务专业是十分重要的,十几年来,电子商务专业迅速发展,也证明了这种需要的迫切性和现实性。

五、专业定位

明确专业定位是提高该专业建设的重要一步,新专业并不是原有专业的简单糅合。我们最好的选择,就是整合,即对电子商务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构建出一套精当适量的教育实施方案,以此来培养具备扎实的电子商务基础知识、视野开阔、富有创造性、动手能力强、适应面宽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各高校应该在统一的基础上规范该专业的建设。虽然目前专业名称相同,但实质上专业设置重点不同,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差别很大,就业方向也不同。电子商务专业本身就是信息技术和管理科学所构成的跨学科领域的专业,强调的是IT与管理系统的互动结合和边缘学科知识模块的复合。因此,全国各高校应该在统一的基础上规范该专业建设,培养出既精通IT技术又懂商务知识的复合性人才。

六、专业建设的原则

建设一个新专业,需要长期的、艰苦的努力。正确的方向与原则是专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以下几点原则是至关重要的:

(1)坚持以社会需求为驱动力量。作为一个应用型的专业,必须紧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在课程设置、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上都要体现这一基本原则。

(2)以核心课程建设为中心。这些年来,许多问题的出现正是由于这方面工作不利,形成所谓的“拼盘式”的教学方案。一定要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建设起教学大纲、教材、软件、实验指导相配套的骨干课程体系。

(3)加强实践环节,培养掌握先进技术的具有现代商务知识和技巧的电子商务人才。必须通过课程内、外各种渠道,教育与引导学生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4)有步骤地逐步推进专业建设,由于师资、设备等原因,专业建设必须分步骤地逐步进行,不能急于求成。

七、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内容改革

构筑集实验教学体系、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为一体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教学体系。课程体系要体现出“基础核心特色”的特点;创造出一种强调综合素质,突出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培养的具有不断自优化功能的实验教学体系;建立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课程设计、社会实践等形式来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电子商务教学体系建设在“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基础上,从知识、素质和能力3个方面,建立一切为了学生,适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教学新体系。新体系从机制上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使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激励、敢于竞争、主动学习、不断进步,培养优良的学风。

电子商务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围绕上述的教学体系,采取一些教学方法改革的措施,以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具体教学方法改革措施包括:更新教学内容,建设高水平教材;优化教育技术手段,建设一个包含各种电子商务专业方向的课程教学多媒体课件库,并利用教学交流网站和学生形成教学互动;推进课堂教学方法和实验课改革,鼓励启发式和案例式教学、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新模式,倡导学生的实践、创新活动;建立导师制度,由导师指导在电子商务方向上有优势和专长的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创新活动;建立专业论坛,为学生提供本专业最新的前沿动态;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引进激励机制。

配合电子商务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建设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室并努力建设成为一个展示学生特长的创新实验平台。建立新的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学生创新项目与专用机管理制度,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如参加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充分注意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到实验教学内容中以及实验教学内容与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结合、延伸,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统一规划电子商务专业实验课程,制订各实验课程的教学大纲;为了适应时展要求,体现实验教学内容的现代化、信息化、综合化,可以建立电子商务实验室的专业管理网站。

主要参考文献

[1]崔平.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机械职业教育,2003,(2):28-29.

[2]袁申国.对《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几个问题的初步探讨[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2,(2):65-69.

第10篇

教师专业是基于专业道德、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自主性的专业领域,具有非常明显的专业独特性。因此,教师道德的不可替性,既由教师职业本身的内在特点所决定,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化进程的内在需求。

第一,教师专业道德不可替性,缘于教师劳动的道德性。教育之责在育人,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都在于形成完善的人格,因而教育必然包含善的意图或道德的目的。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7]在教师专业化的要求下,教师不再局限于知识传递,更需要对受教育者品性进行熏陶;教师的专业化意味着教师对社会、对教育事业具有更强的道德义务,承担着更大的社会责任。教师专业道德作为规范教师专业行为的准则,必然与教师专业行为密切相关,而非游离于专业行为的一种装饰。“对人类的热爱和博大的胸怀,对学生成长的关怀和敬业奉献的崇高精神,良好的文化素养,复合知识结构,有富有时代精神和科学性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育能力和研究能力,在实践中凝聚生成的教育智慧是未来理想的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第二,教师专业道德不可替性,缘于教师劳动关系的复杂性。随着教师专业化的提出,教师逐渐成为社会群体中角色关系最为复杂的一类。教师在专业活动中面临着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与家长的关系、与其他教师成员的关系以及各种社会利益关系等,如此特殊而复杂的关系,导致教师在专业活动中面临着多种利益取舍。教师不仅要在专业生活中提升内在的价值与尊严,更需要有效地协调教育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与矛盾。因此,教师专业道德作为调节这些关系与矛盾的工 具,已不再是一般道德在教育行业里的简单演绎与应用,其作用是其他任何一种普通职业道德不可替代的。

2.教师专业道德的示范性

“教学不仅是一项技术,它更是一项道德的事业,”教师必须具有崇高的道德责任。教师专业道德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着教育教学能否顺利完成,更是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道德水平必须高于其他任何职业、任何人。因此,教师专业道德具有非常明显的示范性。

就受教育者而言,由于其存在着一定的“向师性”,因而教师良好的道德修养将无声地引领他们的内心世界。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受教育者的发展相应地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教师在受教育者出现各种选择、各种困惑、各种价值倾向时所担负的予以引导的责任,使得人们将目光聚焦于教师的专业道德水准,寄希望于教师以更高的专业道德水准对受教育者施以正确的示范与引导。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就社会而言,教师承担着维护最高道德标准的社会责任。随着教师的专业特性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并加以强调,人们不仅希望教师在其专业领域完成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更希望教师专业道德具有引领整个社会“向善”的意义。如今,教师专业道德已不再囿于影响教育领域,实际上,教师专业道德水平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道德期待;教师不仅是“育人园丁”,更是整个社会的“道德化身”。

3.教师专业道德影响的深远性

现代教育生活的不断更新以及教师职业角色的日益多元,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的专业活动不应仅仅是知识传承的过程,更应该是人类至善精神的传扬过程。如今,教师的道德影响已不再禁锢于社会关系相对单一的学校,而是拓展到整个社会。

具备较高专业道德水准的教师,不再单一地影响受教育者,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塑造受教育者良好的道德品质改善全民道德水平,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前途和未来。从某种程度上讲,教师就是整个社会的道德引领者。“国家和人民把儿童托付给教师们,要他们来教育这些年龄上最容易受影响的人,也就是说,把自己的希望和自己的未来完全托付给他们。这是把伟大的责任加在教师身上的一种重托。”[因此,教师的专业道德水准不仅从微观上影响受教育者的发展,更从宏观上影响教育事业的兴衰以及整个社会、国家、民族的前途与命运。。教师致力于教育和培养工作,这不但关系家庭和个人的幸福,同时也关系整个国家的兴衰。”

二、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多年以来,我国教师专业道德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并不令人满意,外界对目前的教师专业道德水准充满了质疑与指责。我们一方面必须正视教师专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又不能寄希望于通过“运动式”的“严打”去改善目前的教师专业道德。我们应在激发教师的道德需要的基础上,尊重教师个人正当利益,促使教师奉献精神与功利精神的统一,并通过教师专业道德奖惩机制的建立使教师获得应有的道德回报。舍此,教师专业道德建设将持续处于空泛、乏味和低效之中。

(一)师德内化:激发教师的道德需要

在我国的教师专业道德建设中,往往是以强制性的外在约束对教师进行道德的灌输,由此导致教师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也难以有效调节教师在专业生活中面临的各种利益关系。因此,在教师专业道德建设中,道德内化应成为教师专业道德发展的核心。要使教师在精神深处与教师专业道德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相融,不仅取决于我们所倡导师德观本身是否具有合理性,也取决于教师个体的道德需要。教师的道德需要是教师认可、接纳教师专业道德规范并能自觉遵守这些规范的直接动力和源泉。唯有激发教师的道德需要,才能真正促进教师于精神深处与专业道德相融。

教师的道德需要是教师在对专业道德的价值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遵守专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心理倾向,它反映了作为道德主体的教师和专业道德之间的一种内在联系。换言之,教师的道德需要也是教师对专业道德的一种倾向性和依赖性。“主体的道德积极性和创造性总是在满足自我道德需要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个体也只有在对高尚道德生活的追求过程中,才会有实现价值的充实感和满足感,才能强化个体对自己生命意义的关注、向往和追寻”。因此,激发教师道德需要就成为推动教师道德的发展的重要因素。

教师专业道德的形成并非仅是“外铄”所致,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行道有“得”(德)。教师对“道”的理解、领悟、追求,决定了教师“得”德)的有无与深度,以及能否持久付诸实践的强度。推动教师专业道德建设,应激发教师的为善之念,不能仅仅止于劝善。进一步讲,我们应引导教师在知“道”的基础上,不断对“道”的真谛进行体验与领悟,并逐步转化为“乐道”、“好道”的自我修养。教师专业道德应成为教师积极内在的生命力,而不应成为其外在异己的约束力。为了使教师在专业道德实践和认识中应有与能够承担的权力、责任合理地统一,就必须确立教师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作用,而不能让教师仅仅成为专业道德所规范的对象。确立教师个人主体地位,不仅能使其自觉形成自立能力、自律能力,也能激发其产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们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化为他的愿望和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14]。确立教师的主体地位,加强其道德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自我培养、自我磨炼和自我教育,并能促使教师养成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把外在的专业道德要求内化为自我的道德需要,从而实现教师的专业道德从他律向自律升华。教师不再是机械地遵守专业道德的“道德机器人”,而是发自内心地去实现其道德目标。

(二)回归现实:倡导奉献精神与功利精神的统一

如今,道德不再是柏拉图的理念论或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意义的理性规定,也不是康德的先天行为道德律令,而是更多地容纳情感、本能和激情。教师专业道德的建设需要打破对教师的“神化”,从传统思维中的“理想”回归到“现实”。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是教师专业道德建设回归现实的首要任务。排斥教师利益的道德本身毫无道德可言。我们要承认教师追求自身利益的合理性,允许他们去正当地追求自身利益,并克服传统教师评价中的“泛道德论”倾向。唯有如此,才能够更大限度地促进教师道德行为的发生。假如只有那些为了他人和仅仅为了他人的行为才是道德的,那就不会有任何道德行为。但是,如果教师完全从功利出发,追求物质享受,就难以把握自身专业发展的尺度,仅仅把教学活动变成一种单纯的职业生存方式,以至于最终无法体验这种负有价值使命和教化职责的教学工作的价值及其所带来的幸福。因此,在教师专业道德的建设中,我们奉行的应是奉献精神与功利精神的统一。

一方面,教师实现自我价值及其社会价值的基础与前提是功利。从个人利益的角度来看,功利的本质归根到底就是个人利益的追求与获取;从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上看,个体满足他人需求的首要及必要条件也是要先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求。而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则是通过自主的、创造性的劳动以追求物质利益而实现 的。由此可以认为,某种意义上的人的社会价值得以实现,先决条件是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如果教师连正当的个人利益都无法获得满足,那就更谈不上有积极性和创造性地为社会利益而奋斗。

另一方面,教师的社会价值应充分体现奉献,这也是教师所必须具有的精神。教师追求自我价值固然合理也必要,但如果极度获取个人的自我实现,势必会导致狭隘的唯利主义和过度功利主义。我们应引导教师自觉地超越功利,以奉献来制约和规范功利。教师唯有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其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才会真正具有意义。

(三)道德回报:建立师德奖惩机制,保障教师利益

利益是思想的基础,“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人之所以愿意讲道德,之所以愿意做好事,依赖两个条件:一方面,依赖于个体对以“道德”来解决利益冲突的正确认识;另一方面,有赖于社会对道德行为者的切实保障。而在过去,我们并不愿意承认这一点。道德的核心和基础必须是公平。在教师专业道德建设中,我们不仅要加强教师道德与教师利益的内在一致性的理论认识,还必须从现实的角度给予教师道德回报以实现教师的德福一致,如此才能给予教师真正意义上的公正与公平。

第11篇

【摘要】我校医学检验技术本、专科学生就业率比较高,专业对口率高,但是如何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适应社会的需求是我们面临的更加艰巨的任务,为此我们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比如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建立仿真临床检验中心,增设新的培养方向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希望以上措施可以为其他院校检验专业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学检验;本科;专科;就业

韶关学院医学院座落在广东省粤北山区,我校医学检验技术本科班招生始于2007年,专科班招生始于2002年。一直以来我们的培养目标非常明确,也一直把立足粤北,面向广东,服务各级医院的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中。目前医学检验技术发展迅速,我们也应该认清当前专业发展趋势,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本校医学检验技术人才的培养,使我们培养出来的检验技术人才能够迅速适应社会的要求,为此我们对2014届、2015届及2016届医学检验技术本、专科学生的就业率及就业方向进行了统计分析,来为医学检验专业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一、医学检验技术本、专科就业情况分析

我校2014届、2015届及2016届医学检验技术本科班学生共141人、专科学生共125人。现对本、专科就业情况进行如下统计分析:注:镇级、社区、县级、地市级分别指相应级别医疗卫生机构,企业包括独立检验机构及其它公司。从就业情况可看出:医学检验本、专科的就业情况还是很不错的,如就业率高达95%以上、专业对口率也达88%以上,本、专科相差不大,但是收入方便,据调查本、专科稍有差距(本科人均3240元、专科人均2650元),虽然与学生期望值有点距离,但任何医院检验科的奖金收入都是比较高的,就业转正以后情况就会好起来的。从就业方向可看出:检验本科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地市级、县级医院检验科;检验专科的就业方向主要是乡镇、社区医院检验科及独立检验机构(如广州金域检验中心),这说明学生的就业面广,就业方向稳定,就业前途理想,基本上能做到专业对口,学以致用,从事本专业工作。

二、加强医学检验专业建设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医学检验本、专科的就业情况良好,但是如何加快培养适合临床医学发展需要的医学检验应用型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因此,我们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目标[1],明确专业建设目标定位,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以教学改革为动力,加快学科建设步伐,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服务需求出发,立足粤北、面向全省,服务各级医院,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医学检验专业人才,打造粤北地区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达到上述办学目标,促进学科建设我们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首先我校医学检验本、专科专业课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在满足医学检验专业一般性实验教学的基础上,专业老师可根据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从专业培训的综合要求出发,对原有的实验内容进行筛选、补充、综合,减少验证性实验,增设一些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内容,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其次结合临床实际,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在学校的临床检验中心可通过实验室开放或者见习的方式,熟悉或掌握医院检验科的规章制度,掌握各种仪器的操作流程,日常维护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另外,我们决定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开设专科层次的病理检验技术方向和输血检验技术方向,病理检验技术方向主要是在临床医院病理科做技术员,输血检验技术方向主要是在医院血库及各级血站检验科工作,这样既顺应了临床医疗工作发展的需要,也可以更好地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总之,为了加强医学检验专业的建设,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改善学生的就业环境,我们仍然需要更多的努力和付出,同时也希望我们所采取的上述措施可以为其他院校检验专业的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林满华,刘新光,孟庆勇。医学检验专业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设想。医学教育探索,2009,8(10):1230-1233.

作者:蔡元菊 曹越 杨江勇 单位:韶关学院医学院医学技术系

第12篇

   关键词:金融保险;实训基地;培养模式

   金融保险专业旨在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金融、保险、理财、证券等方面知识;能够综合运用各种金融工具,解决金融实务问题,并能够从事银行信贷管理、公司和个人理财、证券投资、银行风险管理、保险业务等工作;能够在保险公司、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等从事金融、保险、财务管理的专门人才。在具体人才培养实施方案中,结合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层次特点,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保险理论基础和实务应用能力、金融基本理论和交易技巧,并注重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技能操作与应用能力。要求毕业生考取英语、计算机、保险代理人等相关资格证书;掌握保险知识现代金融知识和金融业务操作技能,具备风险意识;具有敬业精神和行业所需的综合素质;了解国家有关经济、保险、金融方面的政策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和人文素养,能熟练处理业务。鉴于此,笔者认为应针对我校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完善金融保险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一、金融保险专业建设概况

   金融保险专业自开设以来,学校对该专业建设与改革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使该专业的办学条件得到良好发展,专业优势明显,特别是在基础管理、师资队伍、教学设施、等方面形成了一定优势。

   (一)形成较为系统的课程建设体系,并取得一批成果

   我系金融保险专业教学坚持“适应发展、积极探索、适时改革、不断进取”的原则,大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课程改革,加强课程建设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突出实际效果。主要措施有:在教学研究上狠抓基础环节,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坚持每周都搞,每个人都搞,并形成阶段性经验积极进行推广。重视理论教学中的实践能力培养,坚持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聘请校外专家参与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革新方案,把课程建设的与时具进性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目前在金融保险专业中,遴选7 门课程作为重点课程,即《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社会保险》、《人寿保险》、《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学》、《保险概论》。经过几年的努力,金融保险专业在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简易网络课程、试题库、习题集建设方面取得了扎实有效的进展,同时在每学期的学生评教活动中,保险、证券、经济法、金融方面的专职教师都得到学生高度认可与好评。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实现了师资力量提升

   近两年通过对外引进,补充了师资新力量,这些年轻老师通过努力,在教学一线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此外,在已有师资基础上深挖现有潜力,采取灵活的方式对教师实施能力提升和结构优化,建立与校外专家的定期讨论和研讨制度,不断完善教学中的技能与技巧。鼓励中青年教师进修深造,目前金融保险专业的专职教师中已有5名教师考上了研究生或研究生已毕业,大大提高了师资队伍的整体专业素质和学历水平。

   (三)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专业教学成果丰硕

   几年以来我系金融保险专业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这一成果得益于长期不懈地重视教学工作和学生能力培养。在日常教学中,每一位老师注重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采用案例教学、技能培训教学、实践观摩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法措施,积极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与主动性;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鼓励并支持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和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不同学科或同一学科的老师在同一学期、不同学期间相互听课,取长补短,以提高彼此的教学水平与技巧。通过这些努力和付出,培养的学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04 级金融保险专业毕业生55 人,考取保险代理人资格证书的比率为98.1%,就业率达到100%。05 级金融保险专业学生考取保险代理人资格证书的比率为100%,06 级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一次通过率达到93.8%。此外,部分学生参与全国股票大赛,取得二等奖。本专业还制定了切合实际的科研规划,鼓励教师“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近年来,共取得省市级科研成果3 项,发表学术论文13 篇,其中核心论文7 篇。获院级奖励证书15 件,市级奖励证书3 件。

   (四)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形成了能力和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努力,金融保险专业与大唐联合保险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这为学生参与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实习机会。每一届学生都可以根据开设专业的具体进展情况,分不同阶段在实训基地进行实习,具体内容由实训基地人员进行统一安排。实践活动结束后,学生针对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总结,以便于在随后的学习中弥补不足。在三年培养中,注重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包括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合作能力,并将这一理念贯穿于学生实训实践中,与实训基地人员共同打造学生成长的平台。

   二、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保险专业建设在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在教学改革方面的欠缺

   受制于实训基地的支持不足(实训基地太少)以及教师观念、社会观念等方面的因素,目前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真正推行和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教育教学改革完善的同时没有取得重大进展,难以形成有别于其他同类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

   (二)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

   高职教育是面向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第一线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走产学结合之路,专业建设也必须强化校企合作。然而到目前为止,我们专业尚未真正形成校企互赢的合作机制。虽然建立了实习基地,但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如很多同学反映实习时间太短,无法掌握更多的业务流程。

   (三)对科研的不重视导致科研力量薄弱

   由于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师在评职称中对是否承担或参与过科研项目并没有明确的要求,导致很多老师不重视科研项目,只重视发表学术论文,同时限于学校层次与激励不足问题,致使专门研究、专题研究比较少,老师们缺少内在动力,科研队伍难以发展壮大。(论-文-网 LunWenData-Com)

   三、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基本状况与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快金融保险专业的发展,使之更适应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笔者建议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完善教学体系。

   (一)完善知识、能力和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专业特点以及社会对金融保险人才的规格要求,在突出基本能力、岗位能力、应变能力等各种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基础理论教学和应用。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多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并拓宽实习实训领域和增加时间,让学生接受系统理论知识后,能够有充足的机会得到锻炼,而不仅仅单纯追求一种形式。在目前已有模式上探索新的有效方案,突出实践部分,注重实用性,与实践单位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依据需要随时调整培养方法和培养措施,使之具有针对性,让学生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长。

   (二)改革课程体系及其内容,优化课程结构

   针对职业岗位特点实施教学计划,注重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的实用性和时效性,构建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个性发展需要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根据学生不同年级的不同需要,制定多个人才培养方案和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办法。重点从基本素质、专业技能、专题讲座三方面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在老师讲授中,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将一些不需用的课程内容加以削减;同时向学生传授道德、礼仪、安全、健康、法律等基本素质和修养的有关内容,以此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针对我系职专层次的学生加强专业技能基本平台建设,包括主干核心课程和专业实训、实习等内容。在此基础上,聘请校内外专家开展为加深或拓展专业方向为目标的专题讲座,开拓学生视野。

   (三)改革考试方法,建立创新的评价体系

   从改革考试制度入手,继续完善对学生学习效果检验的评价体系。我们可以尝试如下做法:一是文化课抽查考核必须掌握的内容,专业课强化实践考试;二是取消单纯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改为考试与综合测评、多元评价、多证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三是实行弹性学制,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或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实践,半工半读;鼓励学生选修其它专业课程,掌握多门技能,参加技能实践。在新的评价体系中,应能够充分调动各类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根据自己个性特长,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华。

   (四)建设第二课堂,培养学生适应能力

   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和各项资格培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将学生活动与核心课程、潜在课程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构成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整体课程体系。发动骨干学生力量,组建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以传帮带形式培养学生自适应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五)充分发挥各方力量,扩充实习实训平台

   积极发挥老师、学校和毕业生力量,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建立有效的实践基地,如证券、金融基地,给学生提供多种技能的操作与应用平台。采购支持相关技能训练的应用软件,建立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平台。

   (六)重视科研,推行有效激励机制

   鼓励老师在授课之余从事科研项目的研究,建立报酬机制,出台评聘结合办法,深入发掘和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奖励优秀成果。

   参考文献:

   [1]Lagendijk A. Cornford J. Regional institutions and knowledge tracking new form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J]. Geoforum,2000.

   [2]Leeuwis,C.and A Van Den Ban. Communication for Innovation in Agriculture and R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Building onthe Traditional of Agricultural Extension Oxford: Blackwell Science.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