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学发展观核心

科学发展观核心

时间:2022-09-17 07:26: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学发展观核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科学发展观核心

第1篇

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十分丰富。简要地说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其实质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从而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对城市建设工作有着直接的、具体的、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以建设沿黄城市带上最具特色、最有魅力、最富活力的滨河生态水韵城市为目标,加快实施“西移东扩”和“项目带动”两大战略,推进“三城联创”,做活“路、水、绿、特”四篇文章,全面加快城乡建设,着力打造黄河金岸,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城市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全市城乡布局更加合理,城镇功能更加完善,城乡环境更加优美,城乡经济更加繁荣,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但是,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审视,我市城乡建设规划层次还不够高,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化整体水平低,管理难度大;融资渠道窄,资金筹措难等问题。

今年,在市委三届六次全体会议、市人大三届二次会议上已经提出了全市跨越式发展战略目标。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深入推进,打造和谐城乡规划必将成为城乡规划工作的目标和重点。具体来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把务求实效和促进科学发展作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其理论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推进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以建设滨河生态水韵城市的目标,以招商引资和争取项目为抓手,以“城乡建设年”活动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紧紧抓住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扩大内需的机遇,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解放思想、顺应趋势、乘势而上,重点做好“三篇文章”:

一、做好规划文章,有序调控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从来都是城市规划的根本原则,可持续发展是城市规划的目的所在,以人为本更是城市规划的基本要求,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早已融合、渗透到城市规划理念之中。因此,城市各项开发建设工作应坚持规划先行原则,运用科学发展观,创新思路,与时俱进,以特色为灵魂,努力提高规划质量,充分凸现规划对城镇和村庄建设指导的科学性、前瞻性、适用性和效益性。一是城镇总体规划要以综合竞争力、产业发展和居住环境为重点,处理好城镇与区域、局部和整体、近期和远期、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城市发展和耕地保护的关系。二是要高标准搞好城市设计和详细规划设计,增强规划决策的科学性。科学发展观要求城市设计和规划设计要根据城市的自然特征、历史特点、文化特质,坚持建筑美与自然美相结合,使建筑物和城市广场、道路、园林、雕塑及其他自然景观有机结合起来。三是要确保规划设计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我们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一方面组织有关人员参观国内外先进城市,了解现代城市建设发展趋势,借鉴先进经验;另一方面邀请国内规划设计界的知名专家、教授,为我市城镇建设出谋划策,切实提高我市城镇设计水平。

二、做好建设文章,多方完善综合功能,切实加快城镇化进程。一是要以新修编的市城总体规划为指导,大力推进市城“东扩西移”战略,加快新区西区开发进程,拓展城市框架,为城市发展提供广阔的自然空间。 推进“西移东扩”步伐。市区、青铜峡以黄河两岸30平方公里区域为重点,集中资金、集中项目、集中精力,通过道路拉动、项目带动、绿化推动、政策配套联动,尽快形成规模。新建续建文化街南北段、友谊路、黄河路等10条城市道路,加快构筑城市交通网络;抓紧实施滨河大道南北段拓宽改造工程,构筑沿黄城市快速通道;加快建设__黄河大桥、“两馆一中心一广场”、教育园区、s101线南北段等项目,进一步拉大新区框架,形成景观。青铜峡加快建设滨河大道和罗家河生态景观工程,新建续建中央大道、古峡东街延伸段、黄河大桥连接线等城市道路,开工建设体育馆、东区医院等项目。更新市城主要街路垃圾箱,及时维修更换街路排洪渠、路灯、人行道等市政设施,加快城市“东扩”步伐。二是要优化城市用地布局。详细划分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建设用地和不可建设用地的范围、界线(红线、绿线、紫线、蓝线)及改造、开发强度,扩大宣传推介,加快土地经营步伐,为城市开发建设筹集更多的资金。三是要优先发展交通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做好“路、水、绿、特”四篇文章。在“路”上,要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导、其它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城市交通模式,建设银川河东机场至太阳山高速公路、古窑子至青铜峡新材料基地高速公路、石中高速公路__出口迁建工程,构建大进大出的交通网络。在“水”上,加快清宁河补水泵站和黄河标准堤防建设,加快大清渠、汉延渠、罗家河等水系改造步伐,力求将各干渠及河道两侧建成观光风景带。在“绿”上,抓好主要街路苗木补植,加强管理维护,巩固省级园林市城创建成果,深化完善绿化软硬件设施,全面做好创建国家园林市城的各项前期工作;开工建设兴隆寺休闲公园、秦渠南岸休闲公园和小北寺广场公园,加快街头、旧城改造、商住小区

绿地和小型广场建设,大幅提升城市品位。在“特”上,通过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互为依托、功能融合和空间连接,大力促进经济与文化相互融合,发展经济与生态环保并重双赢,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统筹推进,力争在优势领域超前谋划、突出特色、走在前面,继续打好回族品牌,对城市街区进行回族建筑风格的改造,充分体现地域特色、回族特点和时代特征。市区新区以回族特色为主旋律,青铜峡东区以现代建筑风格为基调,使黄河两岸形成特色鲜明的城市建筑群。 三、做好管理文章,努力构建长效机制,积极改善市城人居环境。科学发展观是以民为本的发展观,强调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换位思考为群众做事,努力解决市城环境脏乱差的问题,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一是要着眼改善市容环境,切实加强城市管理,以精品样板街(路)创建为载体,把开元大道、迎宾街、利通街、裕民路、胜利街建成精品街。把文卫路、利宁街、金星街、友谊路建成严管街。重点对店外经营、流动摊点、乱停乱放、乱写乱画和占道洗车、修车、乱悬乱挂通讯电线、乱挂空调、广告招牌、美化亮化等进行彻底整治,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二是要妥善处理好堵与疏、点与面的关系,把治标与治本、整治与巩固、管理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治理一处巩固一处,日常突击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常抓不懈,做到标本兼治,精心优化市容环境秩序,不断探索实现城市长效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新举措,努力使市容环境整治与长效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三是要以开展“三城联创”等活动为载体,调动广大市民积极参与,象爱护自己的家一样爱护城市,从一点一滴做起,共同打造一个“畅通、整洁、有序、文明”的城市环境,使__市永葆美丽的容颜。

第2篇

关键词:问题逻辑;思想政治理论课;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9-0277-02

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科学发展观读本》(以下简称《读本》)一书,从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理论背景、实践基础和历史地位,到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精神实质,再到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内容非常周全[1]。科学发展观如何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创新的路径之一是以问题逻辑的方式对科学发展观进行阐释和重构,重在释疑解惑,形成基于问题逻辑的科学发展观教学体系平台。

一、构建科学发展观的问题逻辑体系

问题逻辑是专门研究问题的一门应用思维科学,其中心任务是揭示问题之间及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这个范围内所产生的各种问题的逻辑性质和关系[2]。以问题的方式推进科学发展观进“思政课”,我们开展的一项主要工作是: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师对问题(《读本》的基本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并与教材内容对接,通过问题层次细化,建立科学发展观的问题逻辑体系。层次细化所指向的是问题的层级关系,即预设一级问题,然后把问题细化为二级、三级层次;或者把大的难题化解为小的问题进行解答。具体做法如下:

1.建构六个一级问题的逻辑体系:“科学发展观为什么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为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全面协调科学发展为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为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其中一级问题“科学发展观为什么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统领其余五个问题,也是其他问题必须回答的总问题。“以人为本为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的问题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问题,只有搞清楚这个问题,才能更好地回答后面四个问题。后面四个问题是一个横向逻辑,共同为推动社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服务。

2.建构基于问题逻辑的二级问题体系,即在每个一级问题的基础上建构二级问题体系。如一级问题“科学发展观为什么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下有三个二级问题:“为什么要提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为什么是发展观探索的最新成就?”“科学发展观为什么意义重大”等。

3.建构三级问题体系。如,二级问题“为什么要提出科学发展观?”下面有四个三级问题:“传统发展观为什么面临挑战?”“发展为什么不能等同于经济增长?”“单纯经济增长的发展为什么会造成严重后果?”“为什么要科学发展?”通过以上三级问题体系的建构,从而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的问题体系,构建科学发展观的问题逻辑体系。

二、建立问题和问题之间的逻辑关联

在一个“问题场”中,问题之间总是存在某种联系,如何建立三级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成为建构科学发展观问题体系的基础。这里主要有以下几种逻辑关系:

1.并列逻辑。所谓并列的逻辑关系,就是说在一个大的问题内部所细化的诸多问题之间是属于一种并列的逻辑关系,并不存在一个问题比另外一个更重要、更根本的问题,它们以同等的力量共同支持“元问题”。在建构科学发展观的问题体系里,存在某些的三级问题的并列关系。如“为什么改革开放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作为一个二级问题,通过并列的逻辑关系细化为:“为什么要提出‘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做到‘不折腾’为什么要不断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等并列逻辑关系的三级问题。“和谐社会建设为什么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细化为“民族团结为什么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处于重要地位?”和“促进两岸和平统一为什么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两个并列的三级问题。

2.递进逻辑。建立递进的逻辑关系的问题是基于问题逻辑的根本。递进关系就是一个问题为下一问题做前提、基础或者铺垫,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深化。通过层层深化而不断建构问题体系。如“为什么人是发展的本质?”的问题在细化为三个问题过程中就采用递进的逻辑。即“‘以人为本’的‘人’为什么是指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为什么比‘以民为本’更具优越性?”“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问题为什么是‘为了谁,依靠谁’”等。

3.互补逻辑。问题之间的互补逻辑就是一个问题成为另外一个问题的补充。由于问题总是基于探求特定的未知领域的问题,因而总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个局限性就要求有相关的问题作为补充,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建构问题体系。

4.因果逻辑。因果逻辑是问题之间产生一种因果联系,进言之,正是有了这个问题,才会导致产生另外一个问题,或者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因果逻辑逐渐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问题体系建构的重要方面。

三、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问题的有效对接

基于问题逻辑的科学发展观进“思政课”教学体系建设,除了在科学发展观内容与教材相结合的基础上形成问题体系,还要通过在课堂内外采集和解答学生问题,把学生问题纳入问题体系,将学生问题与科学发展观教学内容对接起来,实现科学发展观内容与学生需要的对接。在推进学生问题与教学内容的对接,最重要的是要做好三类问题的对接,具体对接如下:

1.教材核心问题与热点问题的对接。黑格尔指出,“个人无论采取任何方式履行他的义务,他必须同时找到他自己的利益,和他的满足或打算。”[3] 大学生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社会家庭共同体的一员,具有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对社会问题有着天然的接触和感触;另一方面是学校共同体成员,在这个共同体里,又追求着一种学院式知识,在知识的共同体“濡化”下成长。而前者更具有根本性。这就决定了学生必定会无意识地与社会现实所接触,又有意识地接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他们之间的张力很容易困惑许多学生。只有把教材核心问题与社会的热点问题对接起来,才能打通长期困惑学生心中的种种谜团和困惑。让学生在了解现实问题的过程中领悟教材的核心问题,在学习教材的核心问题过程中更加清楚地认识社会的热点问题。

2.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理论来源于实践,一直以来,学术界对科学发展观进“思政课”更多是基于实践操作层面上来做文章,而对理论本身的“说清楚、讲明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而,重视理论问题的研究,在进“思政课”过程中,把一些理论说清楚,从而使思想上不造成困惑,同时也有利于把问题领悟更加透彻,从而避免进“思政课”的实践过程中走过场,流于形式。在一定意义上说,加强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的相结合,更加能够推动人们对科学发展观的认同和支持。

3.学生问题和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对接。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4]。学生的成长的需要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动力之一,而成才的需要就成为最主要的利益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把学生的问题与学生成长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树立学生的问题,建构学生的问题体系,从而有效地反映出学生的思想动态,也更加充分地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成长需要。

四、构建科学发展观问题逻辑体系的意义

1.问题逻辑与学生理解。问题体系使理解的重点和难点及关键点一目了然,有利于明了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关节点。科学发展观的问题逻辑体系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突出重点和难点,使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学习科学发展观到底要关注什么问题?应该关注哪些核心问题、热点问题等。

2.问题逻辑与创新思维训练。问题特别是具有逻辑关联的问题体系,本身蕴涵着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很好方式。问题和问题体系一方面必须建立在相应的知识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又指向未知。学生提出问题本身就促进了大学生积极思考,而提出越来越深刻问题的进程,是创新思维能力最好的培养方式之一。

3.学生需要和人才培养需要的结合。在传统的“思政课”的教学内容里,更多地关注国家的需要、集体的需要。在一个价值观念多样性的、行为取向的多样性的社会环境里,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具有自己的追求和思考的方向,具有选择自己方向的权力和主观能动性。康德指出,“不要让你自己成为他人的纯然手段,要对他们来说同时是目的。”[5]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许多的学生更多的关注自己的成长机会,这就要求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使它们之间的张力保持在最佳的角度使学生在适应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满足自己的需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增范,齐建英.《科学发展观读本》是一本好教材[EB/OL].henan.省略/ztzl/system/2008/10/21/010101917.shtml, 2011-01-25.

[2]周晓林.逻辑学教程[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175.

[3][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62.

第3篇

通过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长期艰苦探索的结果,是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是理论创新的又一个突出成果,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以科学观指导我们的工作,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就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收获,谈以下几点体会。

1、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农垦正在实施的改革,正是在国务院和*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下,实践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谋求农垦又好又快地发展。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农垦共青团组织建设要紧跟总局党委步伐,以科学发展观教育引导青年,支持农垦的改革建设,投身农垦改革实践,以青年发展的眼光、饱满的精力,创新的精神,扎实的技能在农垦改革发展的各个领域大展身手。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活动载体,提高对青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实现团组织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今年以来,农垦团组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青年创业就业工程,先后开办厨师面点、摩托车维修、养蜂技术等培训班,培训人数144人,实现创业青年106人;向美的电器,中石化加油站,*正红科技等多家单位推荐待业青年200余人,实现青年就业127人。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注重以人为本,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去年以来,总局新一任领导班子大力推进民生建设,提出了企业核心价值观,将企业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牢牢地联系在一起,很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观念。当前共青团工作存在着思想教育难度大、感召力实效性不强、基层组织建设不强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农垦企业核心价值观,倡导以人为本,努力破除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方式,要认真解放思想,以思想的大解放带动工作的大发展,在共青团的组织、动员、服务、活动方式上多出新举措,要结合共青团工作实际,务求实效。要寻求共青团工作与党政中心大局的结合点,组织带领青年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积极打造牵动社会的共青团品牌。要围绕青年的切身利益和迫切需求建立服务体制,在教育青年中服务青年,在服务青年中教育青年。

3、科学发展观的重心是制度建设。从根本上说,树立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是体制、制度问题。科学发展观同时也是科学的改革观。因此问题不仅在于我们要以人为本,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必须着眼于实现这一要求具体措施。这就要靠体制改革,制度创新。细节决定成败,农垦的改革要平稳实现,就要在实事求是的前提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借鉴现代企业的先进经验,制定严密的管理制度,并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和监督力度,实现科学发展观。

我深刻地感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要把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主线突出出来,把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进社会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不断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勤奋扎实的工作态度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

第4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优化配置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含以下五个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十七大报告正确地评价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深刻地分析了科学发展观产生的社会条件及其基本内核。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企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科学发展观。我们应该用科学发展观来审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来指导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1.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相对滞后

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仍带有十分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系统性和兼容性。一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只重视传统的人事管理工作,对人力资源管理这一新的理论还缺乏了解,致使管理观念和方式落后。大多数民营企业摆脱不了家族式企业管理模式,企业以家族成员利益为中心,企业的核心部门都由本家族人士掌管,这种近亲繁殖的形式难以担当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任,同时使得引进的外来人才得不到重用。

2.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科学、合理的长远规划

很多企业缺乏明确而又合理的人力资源长期规划,致使企业的人事管理工作无法为企业长期发展提供人才保证。企业在引进人才以后,重使用,轻培养,甚至对有很好潜质的人才不培养、不敢培养,怕他们流失,进而未能造就一个优化人才健康成长的环境,既不能吸引人才,也不能留住人才。有的企业为了避免人才流失,通过扣押工资等方法来阻止人才流动,挫伤了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造成人才流失,极大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

3.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规范,缺乏完备的绩效考核体系和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

企业由于缺乏较完备的绩效考核体系和操作规程,难以依据科学的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激励,多以晋升、加薪和奖金作为激励手段。许多许诺不兑现的失败激励措施,不但挫伤员工继续工作的积极性,并且破坏员工对企业的感情和对领导的信任,这就使人的潜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影响个性的发展。

三、十七大精神中的科学发展观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配置

1.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是企业管理工作的灵魂。

企业要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对员工的招聘、录用、培训,晋升和辞退有完整科学的开发计划,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进行分析和说明,加快企业传统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2.转变观念,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企业老板要加大企业资本投入,把企业发展规划与人力资源开发与计划配套,要把人才培养作为企业领导业绩考核重要指标。对于高级管理人员,要实行继续教育,使其掌握市场经济理论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对普通员工要实行在岗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3.塑造企业文化

对文化传统的继承,要建立在新的基础之上,应根据时代的变化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对原有文化进行改造,由于涉及到不同的文化,层次各个文化方面的影响,需要长时间的潜移默化,它需要企业员工有正视自我否定痛苦的勇气,需要有辨别是非的能力,需要有承受挫折和失败的心理准备。营建企业文化,加强职工的理想信念、人生观、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使企业价值观灌输到职工思想行动中,转化为员工价值观,形成企业群体精神,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无形力量。

4.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和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

在考核内容方法上可根据企业现状采取适合的考核方法,如采用目标考核、关键绩效指标考核、平稳计分卡等手段。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的对各类员工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除了通过待遇留人外,企业对不同需要的员工还可采取信任激励、职务激励、知识激励、情感激励、目标激励、荣誉激励和行为激励等,从而构建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

5.制定长远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

企业要想求得和谐化发展,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必须具有超前意识,有一个科学的预测和合理的长远规划是关键。在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中,既要着眼于近期培养、稳定和吸收高层次人才,还应着眼于长远规划,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确定重点培养对象。

6.对员工进行战略性培训

企业在新世纪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应建立全员教育和继续教育培训机制,应通过企业大学和虚拟培训组织等新型企业培训组织形式,将培训提升到经营战略层次上,为团队提供培训的战略导向,让员工个人在培训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等,以最终达到应对来自市场竞争的各种压力和挑战的目的。

四、结论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用科学的发展观来审视和指导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时代的要求。采取积极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完善企业的人才管理,把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规划结合起来,稳定员工队伍,留住人才,提高企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实现人力资源最佳配置。

第5篇

一、非科学发展观

“非科学发展观”,即为片面的盲目的孤立的利己的单纯追求GDP增长的发展观。在实践中,很多人把“发展”单纯归结为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又缩小为GDP的发展。客观地讲,近些年来,我们国家的GDP发展速度确实较快,但它是以耗费大量能源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不少地方出台的很多挽救经济的措施也并非十分科学,有的还严重违背经济发展规律、违背可持续发展、违背永续利用。很多的经济政策甚至是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式的盲目发展。这样的发展与其说是发展,倒不如说是倒退,是破坏,是为“非科学发展”!

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实质就是要从非科学、离开人的发展的片面的、违背规律的发展观念中解放出来,真正确立“以人为本”为核心的按规律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念。但是不能不看到,科学发展观思想已经提出好多年了,可是在一些部门并没有真正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思想落到实处,仍然停留在经济的发展、数字的发展、政绩的发展上,没有转到以人的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发展观方面来,导致现实生活中相当多的人的责任意识、工作态度、思维方法等方面存在大量问题,目中无“人”。因此,着力于人的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当前改革中极其重要的内容。

二、反科学发展观

“反科学发展观”与“非科学发展观”,具有这种倾向的单位个人、企业公司纯粹是不要科学发展,反对科学发展。其实质是从自我私利出发,割裂了科学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科学发展观不是科学与发展的简单相加,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决不能断章取义、望文生义。在科学发展观中,既注重发展又着力科学,科学与发展处在同一个层次上,二者都不能偏废,并无所谓第一要义与第二要义之分。

科学发展观注重发展,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基于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深切愿望,基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基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履行党的执政使命作出的根本结论。发展是最基本的范畴之一。最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紧紧抓住和搞好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必须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科学发展观强调科学就是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体现人民利益的至高性和主体性,着力发展的协调性、持续性和全面性,坚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因此,我们要坚决抵制割裂科学与发展辩证统一关系的反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提高到新水平。

三、唯科学发展观

“唯科学发展观”是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科学发展观,貌似很崇拜很忠诚很科学实则过犹不及,割裂了科学发展观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辩证关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伟大事业中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第6篇

通过学习,我深刻地感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坚持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我们的重大国策,我就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收获,谈以下几点体会。

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纠正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的观念。我们必须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基础上,来统筹各方面,促进全面发展。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注重以人为本,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做好了、做扎实了,我们就能凝聚起齐心协力战胜困难、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3、制度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心。从根本上说,树立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是体制、制度问题。科学发展观同时也是科学的改革观。因此问题不仅在于我们“要”以人为本,“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必须着眼于“怎样”实现这一要求。这就要靠体制改革,制度创新。但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在诸多方面的不完善,因此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按“五个统筹”的发展要求来深化改革,致力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4、“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中国的经济的发展,实现中国经济的振兴,并让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上一个新的台阶,这五个统筹的实质,就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第7篇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在全党开展的又一次党内集中学习教育活动。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中,我所深切感受到作为工商系统学习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尤其是自20**年9月份全面停止征收工商行政管理费,20**年6月1日将要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对我们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既是挑战也是契机,因此,只有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才能更好地发挥工商职能作用,促进永州经济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一、必须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总纲和核心内容。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工作,是工商部门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对于我们做好基层所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应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在工作中正确的处理监管与服务、执法、维权四者之间的关系,更完善的履行工商所的职能。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做好的几项工作

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工作理念。在工作中坚持和实践科学监督,自觉把科学发展观实践到工商行政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去,促进工商管理工作与辖区经济健康发展协调统一起来,结合我所实际情况,我们将要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打造一支政治、业务、作风过硬的工商干部队伍,是科学发展观在基层工商所得到贯彻落实的重要前提。我们要不断地转变观念,解放思想,适应新形势,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为民宗旨,狠抓班子建设,切实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科学决策的能力,搞好团结,加强配合,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激发队伍活力,整合人才资源,积极打造一批复合型人才,努力营造和谐向上,积极进取,敢于创业的良好氛围,用科学发展理念做好基层执法工作。

二是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市场准入条件和程序,做到严格依法审查、依法把关、依法办理,既不把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拒之门外,又不让不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混入其中。加强经营者日常经营行为的规范和处理,积极开展查处无照经营,虚假违法广告,打假治劣等专项整治活动,切实净化市场环境,制止侵害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保障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能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三是努力健全和完善以索证索票为基础、行业自律为核心、质量检测为重点的流通领域商品准入制度,推动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向纵深发展,把食品安全放在质量监管的首位,狠抓源头治理和日常监管规范,健全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四是深化政务公开,规范行政行为,促进社会和谐科学发展,是工商工作的终极目标,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我们要依法履职,勇挑重担,努力化解矛盾,力所能及地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充分发挥工商部门的职能作用。

如何更好地在工作中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工商工作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要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按照周伯华局长提出的,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做到“四个统一”,积极推进“四化建设”,力争创建“五无监管区”,构建长效管理机制;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监管工作,做市场经济建设的坚强卫士,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切实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赢造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第8篇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政绩观则是领导干部对履行职责所取得的成绩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政绩观。但在实际生活中也存在着发展观与政绩观相脱节的现象,这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十分有害的。因此,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正确把握发展观与政绩观的辩证关系。

发展观决定政绩观,政绩观影响发展观

从哲学意义上讲,发展观是政绩观的前提和基础。科学发展观决定正确政绩观,真正坚持科学发展观,必定会坚持正确政绩观。一方面,政绩是相对于发展而言的,是在促进发展的过程中创造的,谈论政绩就意味着实现了经济社会的某种发展;离开了发展,谈论政绩就毫无意义。另一方面,在实践中,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会逐步导致什么样的发展观,政绩观的变化会对发展观带来重大影响。总之,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统一。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用科学的思想和方法研究解决发展问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正确政绩观强调的是用正确的方法和途径创造政绩,政绩要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发展观与政绩观之间的辩证关系表明,科学发展观是正确政绩观的基础,树立正确政绩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和具体体现。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去谋发展、创政绩,才能创造出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绩。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决定了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正确政绩观的根本价值标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这就决定了创政绩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又要坚持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努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这就决定了创政绩必须坚持统筹兼顾,避免顾此失彼。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这就决定了在创政绩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效率与公平、局部与全局以及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当代与后代之间的关系,保证发展的连续性、长远性和稳定性。

以正确政绩观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为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正确方向。

以正确政绩观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政绩。用全面的观点看政绩,就是既看经济指标,又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看经济发展,又看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既看城市发展,又看农村发展;既看经济增长情况,又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既看主观努力,又看客观条件。用实践的观点看政绩,就是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使政绩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和历史的检验。用群众的观点看政绩,就是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就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考察政绩,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感受,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评判政绩的根本标准。

以正确政绩观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抓紧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政绩考评体系。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的政绩考核体系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项目。比如,指标设计偏重经济发展和GDP增长,相对忽视教育、文化、卫生、环保等指标;考核项目比较空泛,考核标准缺乏科学依据;等等。因此,应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结合起来,以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和用人导向。在指标体系的设置上,应全面反映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情况,不能片面地用经济指标代替其他指标;在考核标准的制定上,既要看数字,又不能唯数字,坚决防止“数字出官”和“官出数字”。

第9篇

教师党员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

4月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在我校教师党员队伍中井然有序、扎扎实实地开展了。通过集中学习(听报告)和个人自学(看书、做读书笔记),我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逐渐清晰,并有较深的感悟。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自己的教学,有助于我挖掘更大的职业潜能。我的理解是,教学的第一要务是学生身心的发展;核心是以学生的需要为本;基本要求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现在快乐幸福未来也快乐幸福;根本方法是统筹每课的目标兼顾课外的培养。

化学教学虽然只是学校教学不大的一部分,但用科学发展观去指导,就会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化学是人们生活(衣食住用行)和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可缺少的知识或学问。好的化学素养能帮助一个人提升生活品质,可帮助一个民族提高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我本身的化学素养并不强,因为自己的化学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还很欠缺,对于化学与生活、社会的具体融合我的认识要么肤浅要么根本就是无知。所以为了做好一个化学教师,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我应加强学习,不仅是学习化学,还要学习化学的应用。

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自己的生活,有助于我身心的健康发展。科学发展是和谐的发展,但我经常处在不和谐的状态,如想努力工作但精力不济,想锐意创新但才疏学浅,推崇合作交流又欣赏个性特色,追求精神境界又爱慕物质享受。和谐的状态没用顾此失彼,没用急功近利,没有循规蹈矩,没用压抑人性。

我应工作、锻炼两不误;创新、学习互促进;合作、独立相协调;精神、物质齐发展。新的教育理念不提倡教师做“成灰的蜡炬”和“到死的春蚕”,而提倡做一棵充满生机的大树,在自己茁壮成长枝繁叶茂的同时,奉献出郁郁葱葱硕果累累。教师的发展促使学生更好的发展,教师的健康与幸福必定能让学生分享。

我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真正贯彻落实还有很远的距离。但我相信科学发展观是我人生的一盏指明灯,会助自己走向似锦的未来。我相信,所以我实践!

第10篇

6月25日,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深刻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是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赋予各级党员干部的重要使命。

古人说“天行有常”。这个“常”,实质就是遵循客观规律,科学发展。“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以科学发展观来引领和统筹社会的发展,是人类文明程度提高和成熟的标志,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力武器,是我们党理论和实践全面走向自觉的坐标。我们党要走出执政兴亡周期律的怪圈,实现长期执政,就必须牢记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科学,目的在发展,根本在领会,重点在实践。科学发展观,是科学与发展的有机统一。科学体现规律性,发展体现目的性,只有把规律性和目的性有机统一,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突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全面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要把握和体现科学发展观这个核心,就要坚持把依靠人民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始终抓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个主题,把人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坚持科学为人发现、为人理解、为人运用、为人服务。要坚持对人对事的科学态度,不怨天尤人,把客观实际与人的创造精神紧密联系起来。要讲客观,但不唯条件论。以貌似唯物主义的态度掩饰不作为,实质是对科学精神的背离,也与党的实事求是的宗旨相违背。建设和谐小康社会不能“望时而待之”,而要“应时而使之”,积极作为。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制天命而用之”这个社会主义长期兴盛和繁荣的规律,为社会主义的长期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理论和实践武器,党员干部要自觉运用好这个武器,使之更好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小康社会服务。

政策决策,凸显科学发展观的新理念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政策既是政党行动的出发点,又是行动的过程和归宿,是政党赖以建立和生存的基础,是推行党的重大方针路线的根本保障。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政策决策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为民、惠民、富民,体现执行力和公信力的统一,连续性和开拓性的统一,现实性和预见性的统一。执行力是政策的生命力,在任何时候都要维护政策的权威性,令行禁止。但是,政策制订前应充分考虑和尊重社会各阶层的具体状况,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解决民生最紧迫的问题,关注民众的诉求愿望,在兼顾公平原则的基础上,表现出灵活性。政策的连续是科学的要求,是一个社会理性、自信和成熟的标志,是政府取信于民的手段,是民众信任感和安全感的依托。社会的良性发展始终离不开政策的指导、调节和制约,政策的连续性越强,社会震荡的风险也就会愈小。但连续性并不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在政策制订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结合,不断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总书记鲜明指出,我们党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是坚持解放思想的结果。因此,政策决策要完整体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要求,实现短期目标与长远规划有机结合,既急民之所急,立足现实,又知民之所欲,擘画未来。

求真务实,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着力点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繁荣提供了一以贯之的检验标准和理论武器。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群众利益创造政绩,唯事、唯实、唯是,是科学发展观对实践工作的要求。要坚持抓大事与办小事的统一,既要抓大局、议大事,又要关注群众的冷暖疾苦,在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上赢得民心。要深入一线,切实把现实情况搞清楚,把存在的矛盾问题搞清楚,坚持哪里棘手就从哪里切入、什么问题突出就在什么问题上突破,强化工作的针对性。“治乱非天也”,社会的长治久安总是取决于人自身的行为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理性把握。总书记反复强调,党员干部要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清醒认识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国基本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就是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增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坚定性,提高想问题、办事情决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

“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当今我们要恪守的大道,就是总书记讲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立国之本,强国之路。一旦背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政令不明,举措不时,本事不理”。我们只有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自觉坚持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才能做到思想上始终清醒、政治上始终坚定、作风上始终务实,才能因地制宜,应物而动,关乎人文,化成天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腾飞。

第11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财务管理新思路

    作为房地产行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物业公司,在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需要扭转传统的粗放型管理观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了解科学发展观的真实内涵和科学发展观对财务管理目标的新要求和核心目标,才能找出时下企业

    加强财务管理新思路。

    一、科学发展观内涵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它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和发展的各个方面都要相互适应,要坚持“五个统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是指发展必须保持持久性和承续性,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正确处理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既要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又要改善、优化结构,提升增长质量、提高增长效益,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也要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在了解科学发展观的真实内涵的同时,需探寻科学发展观对财务管理目标的新要求,以便找出时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科学发展观对财务管理目标的新要求

    物业管理公司财务管理目标是指物业管理公司从事财务管理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目的,它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同时也受制于物业管理公司目标。物业管理公司的目标为:通过优良的物业管理和高水平的多种经营服务,企业得到盈利。这是一种双重目标,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更好的物业服务是物业公司存在的前提,而物业管理公司的盈利又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这种双重目标是相互联系的,缺一不可。

    科学发展观下为实现物业管理公司的目标,物业管理公司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编制企业预算;科学配置资金;依法组织收入,加强经济核算,努力节约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金管理,防止企业资产流失;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预测、控制和监督;及时、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通过制度、预算等主要手段,规范和约束企业的财务行为,保证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贯彻执行,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物业管理公司履行公司职能过程中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运行,实现其企业发展目标。

    三、科学发展观条件下的财务管理核心目标

第12篇

3月17日旅游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召开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会议由*书记主持,*书记和*院长在会上强调了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意义,公布了活动的整套方案,并宣布成立学习活动领导小组。

一、2009年3月27日,我院设计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方案分三个阶段:

(一)学习调研阶级。时间从2009年3月上旬至4月中旬,安排45天左右。这一阶段是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的基础,主要任务是根据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组织开展“三学三落实”活动。(1)学理论。(2)学纲要。(3)学典型。

(二)分析检查阶段。时间从2009年4月下旬至6月上旬,安排45天左右。这一阶段是学习实践活动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主要任务是找准突出问题、完善发展思路,着力做到“四查找四明确”。(1)查找在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规划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2)查找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不利影响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明确防范风险、提高抵御能力的主要举措。(3)查找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推动科学发展的措施规定。(4)查找党员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转变党员干部作风、维护学院和谐稳定的改进措施。

(三)整改落实阶段。时间从2009年6月中旬至8月上旬,安排55天左右。这一阶段是学习实践活动出成果的重要阶段,主要任务是按照重在创新体制机制、重在取得实效的要求,广泛开展“共克时艰党旗红”主题实践活动,努力推进“四个争先行动”,即:“三促进一保持”争先行动、解决突出问题争先行动、转变作风争先行动、推动工作落实争先行动。

在此计划的指导下,我院召开了旅游学院学科与专业建设研讨会;开展了我院本部和三水校区学生的一系列交流活动。

二、3月25日我院06级党支部设计了学习科学发展观参观科学中心活动计划,活动目的主要是深入贯彻学习党的*精神,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贯彻教育部门把学习党的*精神作为大中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融入到学校党团组织各种活动中的要求;加强党支部内部的交流,提高支部凝聚力,提高党员积极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热情,拓展党支部成员的视野。4月1日旅游学院第二学生党支部全体党员(共26人)以及兰建军老师和*书记去广东科学中心参观学习。

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心得

(一)提高认识,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深刻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说,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坚持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我们只有深刻的掌握好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才能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当中坚持科学发展,指导我们的工作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