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4 03:38: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主持人主持技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提高文学修养是提高播音质量的重要方法一位主持人的技巧和技能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得到,也可以轻易地被别的主持人模仿,但是如果一位主持人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那么他的主持就可能是独一无二的,难以被别人模仿和复制的。深厚的文化素养,会在主持人主持的过程中不经意地就流露出来,使主持人呈现出一种独特的个性魅力,受到观众的青睐和同行的尊重。反之,一位缺乏文化素养和底蕴的主持人,即便是有再好的主持技巧,也只能说是短期内靠“花拳绣腿”来吸引住受众的目光,长远来看,必然是缺乏后发优势的。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赵忠祥所主播的《动物世界》,赵忠祥在进行播音之前,对播放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真正去学习这些内容,才能在播音的时候,让听众和观众感觉到栩栩如生,仿佛身临其境。提高文学修养是创新播音内容的基础如果把主持人所需要具备的各种素养比喻成为一座“金字塔”,那么,位于“金字塔”底部的一定是“文化素养”。文化素养,它作为一种基础性的素质决定着整座金字塔的稳固,也决定着这座金字塔最后所能够达到的高度。对于主持人来说,无论是新闻播音,还是即兴的节目主持,其感悟能力、理解能力,乃至想象力,都来源于深厚的文化素养。尤其是播音主持人,语言是唯一和听众交流的方式,这让他们的措辞,他们的语言幽默和优雅程度,极大地影响了听众对他们的评价,只有播音主持人在日常生活中十分注意对自我修养和对文学方面的关注,才能够创新播音内容,做大做强播音节目,传播更多美好的讯息。
构建播音主持人语言的艺术美感
主持人这个职业既属于大众传播的范畴,同时具有人际传播的色彩。在这种传播过程中,主持人语言传播的影响力仍然是居于首位的,富有艺术美感的语言风格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传播的效果。在实践过程中,文化素养可以帮助主持人实现这一要求。一方面,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要提前对于新闻稿件进行深入理解,结合自己掌握的文化内涵进行“再创作”。另一方面,如果主持人的文化知识贮备都是来自于书本,或者是来自于间接的实践,那么主持人在空余时间就要更多地与实践相结合。让播音主持的语言蕴含适当的生活气息,从而突出播音主持的温馨、恬静、亲切特色,让受众在平和之中感悟到主持的生活自然艺术之美。
转变高校播音主持的培养思路
在过去,我们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对于学生的培养重点往往在于主持的技能和技巧。但是,在当今这个需要复合型人才的社会,我们必须转变观念,依托学校其他专业,通过必修课、选修课等多种形式来加强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学院的带头人要结合学校的学科条件调整培养计划,为学生制定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培养计划,尤其是要注重文化素养的培养,以培养综合性的人才为目标。另一方面,在校的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要转变观念,在校期间加强自学,为以后的主持道路积累更多优势条件。加强在岗主持人的培训现在我国在岗的大量主持人,在文化素养方面可以说是非常匮乏的。文化素养的匮乏,导致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不但经常会犯念错字这样的小错误,而且对于编导的思路和节目的节奏也把握不到位。要想改变这个现状,就必须加强对在岗的主持人进行培训。主办方在培训课程结束时要开展一定形式的活动来考察培训的效果,以便调整以后的培训内容和方式。
作者:王珊 单位:周口师范学院
一、努力提升自己的基本广播电台播音主持能力
广播电台播音主持人必须要加强自己的在广播电台播音方面的基本知识与能力的学习。由于许多听众学习普通话是跟着广播电台播音主持人学的,因而主持人也在进行推广普及普通话的活动建设,这就要求广播电台播音主持人准确规范地进行吐字,这也是大众对主持人最基本的要求。主持人严格要求自己,严格按照普通话进行发音,一点细微的差错也不可以出现,这就要求广播电台播音主持人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那么技巧与独特风格也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广播电台播音主持人还必须要求自己吐字圆润饱满,字音清晰,它不是减少音量或者提高音量就可以办到,而是需要广播电台播音主持人有一系列的有效的发音技巧的训练,使吐字具有一定的穿透力,集中发音,这样就可以方便话筒的吸收,提高发声的效率。在广播环境较为嘈杂和开阔或使用小音量的情况下,集中发音就更加重要。
二、重视模仿的价值
广播电台播音主持人除了要不断地锻炼自己的文化修养和实践能力之外,也必须加强重视模仿的作用。只有先模仿成熟的主持人的风格,之后,才会有可能形成自己特有的主持风格。在进入工作后,由于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必然对其他的广播电台播音主持人主持方式进行模仿,这不仅是熟悉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学习的大好机会。对于模仿来说,在任何的职业中广泛存在,没有任何的领域限制和职业限制。但是,模仿不是简简单单地将把别人的东西不加分辨地加在自己身上,每个人有自己独特的特点,适合别人的广播电台播音主持方式不一定适合自己,所以要以自己发展为目的,在模仿过程中将有利于自己的方式吸取过来,而不适合自己的要予以剔除,然后进行吸收,消化,将其变为自己的广播电台播音主持风格。主持人风格的培养和树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创造的过程。初学者可以选择一个优秀主持人为楷模,学习模仿其长处,诸如语气的把握,句子的处理,积极的态度,负责的精神等等,当你牢固地掌握了有关所有基本技能之后,就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及其他方面的各类要求,建立一个风格目标,通过不断地学习、磨练,进而将其稳定下来,完善起来,形成自己的风格特征。在我所主持的节目中,一直学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张悦的主持风格,但不是全盘模仿。学习她那种亲切、流畅、有亲和力的主持特点,再加上自己的特点,形成自己的风格,此节目深受听众喜爱。
三、在实践中进行磨练
学习是为了以后工作中更好实践,解决问题,刚走上岗位的广播电台播音主持人,必须学会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实践中可以用到的方法。所以,主持人在刚走上工作岗位时,不仅要有转化的意识,更要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多为不同风格的节目配音,多主持不同风格的节目,主动寻找机会锻炼自己,长期坚持,才会有机会进行自我提升。在上文中提到的磨练就是一种提高自己的很好的方法。但是,在模仿中,不能只是听听和看看而已,而是将听到的看到的进行思考,知道自己缺少哪一方面的素质、能力和技巧,经过反省,真正学到别的广播电台播音主持人好的主持方式与风格。在进行模仿时,听众有可能感觉到模仿,那广播电台播音主持人就要思考,想自己需要哪些方面可以再有所改进,需要修改,从而加一些自己的东西进去,形成自己独特的东西,这个就是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四、结语
广播电台播音主持人若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主持人,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需要经过长期刻苦的训练,需要的是对生活和社会的感悟,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独特的风格,为广播电台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后,愿我们每一个主持人都能创立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愿我们每一个主持人都能将风格的品位不断提高,愿我们每一位主持人都能走向辉煌。
作者:高虹 单位:淮安广播电视台
把握好节目氛围轻松的“度”
实践告诉我们,凡是优秀的谈话类节目,主持人总是对节目有较强的把握能力。在节目进行过程中,主持人要集中精力,用自己的心情、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思想和自身的经历介入,使自己成为真正的节目参与者,以诚相待,这样才能激起嘉宾和听众参与谈话的热情。在做节目时往往发现,有不少平时表达能力不错的作家、学者以及某一领域的专家,由于缺乏参与广播谈话的经验,一坐在话筒前,就变得拘谨、僵硬起来,其实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自然人”,面对陌生的环境、面对话筒,势必会有紧张的表现,而在这种状态下就很难流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空话、套话多了,自己的真心话少了。这就需要主持人加强与嘉宾的沟通,让参与者放松心情,保持日常生活的常态,说出不加修饰的心里话。
崔永元在《不过如此》一书中深有体会地写到:“好的谈话就像漫步聊天,话题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却不会偏离主题。一会儿,你是谈话的组织者,一会儿,他是谈话的发起者。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因为轻松,所以避免了言不由衷。”由此可见,营造一个良好的谈话氛围对于谈话类节目多么重要。
把握好主持人和嘉宾状态真实的“度”
谈话类节目最忌讳的是主持人或嘉宾不能进入状态,造成主持人不像主持人、嘉宾不像嘉宾的局面,其中的一方或双方不能以真实状态面对话筒、面对听众。因此,这就需要主持人掌握一些方法、技巧,还自身和嘉宾以真实的状态。主持人应淡化主持意识,以真实本色真诚地融入谈话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和情感。但也不能忘了自己的职责。这种率先进入常态的表现自然会给嘉宾一种示范,对方容易以常态谈话。
还以崔永元为例,他每次录制节目前,都要在现场作一下“热身”,或讲个故事或说个笑话,使现场被一种轻松的气氛包围着,节目很顺利地进入到录制阶段。正因为崔永元没有被主持人的身份框住,而是以最本色、最自然的状态面对大家,让大家觉得他就像自己的一个熟人、一个朋友,因而和他交流也就不需要太多顾虑。
另外,由于嘉宾的地位、身份、职业等的不同,也存在着各自行为规范的差异。这就要求主持人以不同的方式、手段来营造一个嘉宾最容易接受的氛围。这就需要主持人找准谈话的切入点,以此来增强交流互动效应。主持人谈话的起点和归宿都要落在参与者身上,这样才能引起或激发参与者和嘉宾的及时反馈互动,使双方能迅速进入节目需要的状态。
把握好亲切、幽默的“度”
亲切感是主持人被受众接受的前提,它可以消除嘉宾的紧张情绪,排除交流上的阻碍。心理上的亲切来自诚挚、平等,所以,作为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在话筒前最大可能地保持亲切平易的心态是建立交流沟通的必要条件。
幽默感是进行对话的最佳“剂”,所追求的是审美心理的愉悦和发自内心的笑意,它传达了丰富的信息,含而不露地引发联想,出神入化地推动领悟,它不是语言技巧的卖弄,而是时刻注意接受对象的接受水平和情绪反应。因此,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应当语言俏皮,蕴藏智趣,亦庄亦谐,巧说反语,故意曲解,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嘉宾和听众的情绪。
话又说回来,亲切感也好,幽默感也罢,在节目中都应是有限度的。把握好这个“度”;节目就会显得轻松自如,张弛有度,把握不好这个“度”,节目就有可能让人觉得俗气,就有可能走向失败。
【关键词】情感把握;播音主持;措施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7-283-02
众所周知,新闻是对人类社会实践的客观、真实的反映,新闻报道是对即刻发生的客观事实的准确、及时地报道,具有时效性、真实性。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媒体技术、新闻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受众审美水平的提升,中国电视新闻行业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这就更要求我们播音主持人的情感把握应该与新闻内容相契合。主持人是整个电视节目的中心,加强播音环节中的把握,正确运用情感技巧通常对一档电视节目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闻播音主持人的个人情感运用要始终贴合节目氛围,作为节目信息的主要传递者,播音主持人需要良好处理情感运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节目的成败。新闻节目主持人只有用真诚的情感投入,将电视这一无生命的机器人格化,才能与观众建立起一种亲人般的情感联系。
一、播音主持人把握情感的必要性
作为新闻播音员在日常工作中就得知道怎样用自己的面部表情、声音语言、形体动作等,把新闻想要传达的内容传递给观众和听众朋友。新闻播音员一定要理性的传达,也就是说要尽可能的客观、公正、真实的把新闻所要表达的内容传达给观众。情感在现代新闻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了达到更好的播音效果, 除了播音员本身以及播音员的声音之外,情感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表现方式。情感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它是连接传播者和观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新闻播音主持的过程中,主持人的声音和播报的内容都会受到情感的影响, 所以,对于作为实现传播过程的重要途径的情感的掌握,就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新闻的传播效果。 在播音主持的过程中, 播音员更多的就是把情感当做一种传播工具, 这样, 对于这个工具的掌握和使用就关系到传播效果的好坏。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改善,人们对于新闻媒体的要求也日趋提高, 就新闻播音主持而言, 人们不但要求播音员简单地传播新闻信息,还要求播音主持人能够很好地把握住现场的情感气氛。而要想做好播音过程中的情感把握,就需要做到播音过程中对情感的合理表达。因此说, 播音主持人的情感把握对于节目的成功与否、效果好坏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每一名播音主持人员都应当给予高度的重视。
二、新闻播音中准确把握情感的原则
(一)深入生活,迎合时代的要求
“无论是什么类型节目的主持人,社会责任感比职业操守更重要。我想发自内心的关怀,是会掷地有声的,也才能引起一定的社会反响。”这是国内某谈话类节目主持人说的,我始终持赞同态度。在节目中主持人的情感表现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是一个人的情感,更是整个传播途径中的一切受众的情感主线。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观众被某个节目所吸引,往往是先被主持人主持的风格所吸引。这样的节目主持人就是具有感染力的主持人。良好的感染能力是有效传递信息、表达思想的前提。一个具有良好感染能力的主持人往往能在传播当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新闻节目主持人在主持中合理恰当的调节自身的情绪,用自己的真心发表对生活的感悟, 对事件的态度,客观的看待问题,多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 以亲民的方式进行新闻报道, 只有这样,才能积累更多的经验,也才能更好的感受生活,为感知生活奠定基础,为主持人从更深的层次上把握节目、服务受众打好基础。当然,主持人除了善于捕捉生活当中的点滴,也应当善于将这些生活当中的积累加以沉淀和升华。我们的节目归根结底除了服务受众之外,还应对受众有所启发和引导。感知的过程就是提炼的过程,是浓缩的过程。有一句话叫“ 功夫在诗外”,这里的外字就是指除了工作之外的生活积累。主持人主持节目时能够自如到调动自身的积累,很多恰当的素材脱口而出,是必须建立在主持人对感觉到的外部刺激更加深刻理解和认识基础上的。
(二)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电视新闻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以其特有的真实、形象、生动、视听兼备和声画并茂的传播方式为观众提供了最快、最详实、最具内涵的各类资讯,是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来源,它突破时空的界限,面向整个社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与喜爱。尽管在近些年开始遭受网络媒体等新媒体的冲击,但是仍然是影响最大的大众传播媒介。而作为传递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新闻主播的作用不仅仅是对新闻内容作出补充说明,还需要作出适当的引导,这样新闻主播就必须注意其舆论导向功能。从主持人的政治性来看,新闻主播的个人情感实际上是党政情感与个人情感的统一。众所周知在我国,新闻播音具有政治性和社会性,主流新闻媒体代表的是党、国家和人民,是、国家和人民的传声筒, 既要传达党的方针、国家的政策, 又要反映人民的愿望。这就更要求我们要注意个人情感与观众情感、党政情感的结合。从情感的宏观把握来看,“情”是指用有声语言表达出来的代表党和政府的思想感情。这是新闻工作的性质决定的。必须要调整为与党的政策、方针相一致。而党的政策是根据我国全局情况和人民的长远利益而制定的,由此播音员主持人对新闻事件的情感把握必须要以党的政策为准绳。例如央视的《新闻联播》,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联播》是中国面向世界的窗口,主播代表了国家的整体形象。因此很多主持人都能准确生动地赋予不同类型的新闻稿件以鲜活的生命,通过辛勤工作向全世界准确、生动地传递着中国的声音与形象,在党、政府与人民群众、电视台与受众之间架起了一道绚丽的电波彩虹。
(三)准确把握情感的运用的节奏,迎合中国观众审美观念
把握好情感流露的“度”。新闻是公正客观的,作为播音人员,在播音时既要“真实” 地尊重客观事实,又要“真诚” 地抒发真情实感。不能刻意修饰, 也不能纯粹的宣泄感情,而是要把握好情感流露的“度”,用真诚坦荡之心、适度得体地播送新闻。所以,不管新闻事件属于什么类型,播音员都应有发自内心的情感,情感一定要运用得恰当、有分寸。不能热情有余而深度不足。当然,我们说到情感的表达要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就更应该注意不能只注重情感,否则节目会显得空洞无力;情感应含蓄,太过张扬容易游走在节目内容之外;语言要动听,但也不能失去新闻传播应有的庄重与严肃。
三、准确把握新闻播音主持人情感的措施
(一)加强学习,增强情感
要提高新闻主持能力, 主持人必须不断学习,深入把握情感,科学辩证的分析看到问题, 对于情感的把握, 要爱憎分明、是非分明。要坚持不懈、与时俱进地学习主持业务,没有扎实的语言功底,把握情感表达时往往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了扎实的业务和理论功底,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仅要从书本上学,还要向实践学习,向周围同志学习,不仅要学业务,更要学政治,学理论。及时了解党的有关路线、方针、政策,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念,提高政治敏锐力和洞察力,因为新闻节目是紧紧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围绕基层党委政府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来的。只有不断加强学习,主持人才能在播音时准确地把握好自己的情感。
(二)善于积累,虚心求教,增加跟同行之间的交流
主持人对社会、对生活都要有一颗真爱的心,爱护身边的一切事物,要注重专业学习和业务能力培养。新闻主持人情感素养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和磨练。因此,必须重视平时真实情感的积累,同时要不断实践。生活中,要养成多思考、多发现、多倾听、善积累、勤观察的习惯,用饱满的热情去感悟生活。要多深入实际、真切感受社会生活和观众的思想,准确触摸时代脉搏和人民心声,增加情感储备,善于学习,准确把握情感,表现情感。当然,同行的交流是最好的老师。同行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风格,丰富的经验积淀,这无疑是速成的捷径。主持人出色能力的背后是日积月累的专业能力、知识水平。要加强主持人的能力,就要求我们在多次的磨练中总结、升华自己,积累更多的经验。说过:“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对主持人来说,做好传媒工作,锻造优秀的主持能力,就需要不断努力,使自己逐渐成熟,通过历练,不断获得信心和智慧,这也意味着他将会获得更多受众的信任。
(三)调节和分配好情感
新闻节目形式非常丰富,每期新闻节目都是由很多种不同形式、不同形态的稿件组成的。例如我们知道的会有新闻背景、新闻通讯、人物新闻、批评新闻、社会新闻、时政新闻等不同的形式,而不同的新闻稿件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情感的把握, 切不可使用同一种腔调和方式播到最后,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新闻主持人进行相应的感情分配。所以新闻播音工作者一定要有好的感情,但是一个好感情不是一个单纯的技巧,而是新闻播音员工作者自己内外气质的表露。在一档新闻节目当中,如果能对不同形态类型的新闻内容做出合理的情感分配, 可以让整档新闻节目听起来更加地有声有色和抑扬顿挫, 同时也给人以情感饱满、层次分明的感觉。
综上所述, 新闻播音主持风格是多样的,可以清新自然,也可以严肃有力。但不管何种风格都需要准确的把握情感因素的运用。新闻播音需要情感表现,这是基于新闻播报事实的自然流露。播音主持人的工作需要播音主持人员用心、用脑、用情感去充分地表达。这是一项非常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只有在播音过程中合理恰当地使用好真挚的情感元素, 才能够使新闻传播的效果达到最佳。
参考文献:
[1]訾世伟.新闻播音员如何做到以情感人[J].青年记者,2010(6).
现在这更阶段出现了很多个人风格很有特色,并且深受观众喜爱的主持人,他们这些主持人有些是有很强的语言洞察力,能非常好的传递信息让观众接受信息。但是还有一些主持人基本功不扎实,就会出现特别的多的表达方面问题。所以要成为一个好的主持人,语言表达能力显得尤其的重要。作为节目核心,主持人要对节目进行引导,要负责担当节目和嘉宾、受众之间的联结者和传递者,所以只有好的语言功底才能成功的驾驭节目。
一、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即兴口语表达能力
(一)应具备语言素养
节目主持人与观众之间进行沟通的最重要的工具是就是语言,主持人在现场表现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节目的进行,一个好的主持人可以让节目很丰富,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关于这一点,吴郁教授也曾在《主持人的语言与艺术》上说过,语言对于主持人来说非常重要,它是节目的灵魂,整场节目都需要用它来串联,用语言来渲染气氛,控制节奏。而综艺娱乐主持人主持的节目大多都是即兴发挥,要懂得过犹不及,即要灵活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又不能抢去嘉宾的风头。这也就说明一个好的主持人不但语言要富有感染力,还需要把握分寸。我们现在可以在很多综艺类节目中发现,主持人通过他们的即兴语言表达,把握住全场气氛,让观众都能够跟随自己的节奏,展现出他们强大的语言应用能力。
(二)应具备思维应变能力
每一人都具备思维应变能力,我们人类的思维活动是认知事物过程的一种高级阶段,语言就是人们用来表达思维的一种方式。思维是一个人的思想意识的发生行进的成果,人类的思维活动是认知事物经过的高级阶段,而说话则是思维的被表现出来的工具。思想的确是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构成的观念,并且行使这种观念时对事物进行判别,于是从这一点上来讲,节目主持人的思维应变能力是即兴说话本领的首要基石。而在节目主持的过程当中相对于主持人来讲,所寻求的是言语本领与思维能力的连接而发生的现场即兴白话语言的表达能力。事实上,把大脑是思维结果表达出来的这个过程就是即兴口语的表达,讲的是把语言内部过程变为外部可见得语言过程。当然只有深入的了解,才能表达的清楚明白,也只有思维的表达是敏捷语言的表达才能快速,所以主持人即兴说话能力是要非常重视的培养的。节目主持人直播节目的口语能力、质量,又能反映一个主持人的主持的水平,所有的这些都来自一个主持人的想法和应变能力。思维活动在主持人的语言和专业素质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有助于主持人对生活当中的事情理解,认识和判断,储存知识进行再创造和使用。
二、如何提高即兴口语表达能力
(一)提高专业素养
因为语言的一些技巧是我们表达情绪的关键比如停连、重音、语气的运用和节奏的把握这四个基本的要点,这些都是我们作为播音主持专业学生说话的技巧,所以我们需要把语言的技巧掌握好,并且要做到能够娴熟的应用。
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的把握文章的主题准确的准备或阅读稿件,把握稿件的内容。除了这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就要重视对语言素养的培养和对独特思维方式的培养。
(二)提升思维的应变能力
即兴口语表达主要依赖于机智的思维反应能力,思维是表达的一个动力。例如,今年第三季《我是歌手》冠军之夜的直播当中,孙楠的突然退赛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是当时的主持人汪涵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并没有慌乱,而是凭借自己的主持经验和敏捷的思维应变能力还有出色的用语言化解了这次的危机,之后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三) 提升学生个人文化素质
学生如果只剩处于能说好普通话这一基础阶级的话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不断地去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地去学习其它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要加大学习力度,不断提高个人的能力修养。所以,必须广泛阅读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把知识运用到主持的实践当中去。
总结:电视节目的模式体质处于日新月异的变化当中,作为节目的主持人,应该保持自己的思路时刻都是清晰敏捷的,并且要能够做出得体的应变性回应,做到能够出口成文,巧语解困,妙语服人。但这些并是不是我们一年就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我们就要在平时的时候就注意自己即兴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这是我们每一个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都要注意并且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一)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是为节目的新闻性所决定的。其语言运用只有在新闻性原则下显现个性特色,才能赋予节目魅力和生命力。新闻以真实性为第一准则,坚决反对弄虚作假,欺骗大众,这就要求主持人实话实说,开诚布公地进行报道和评论。在多数情况下,主持人依据记者、编辑的新闻稿说话,但话语要达到清晰明确、情真意切的要求,还要靠自己来把握。例如,要使语音、语句、语速、语调与报道事实的起因、发展、、结局相适宜,与事件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相吻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几位主持人,他们的语言各具特色,有的平和冷静,不动声色;有的犀利、亢奋,锋芒毕露;有的儒雅、潇洒,文质彬彬。他们的共同点是学者谈吐,大气自如。他们的语言背景是思想感情。新闻节目主持人语言的个性特色在于他们对新闻价值的把握、处理的洞察力和敏锐眼光,在于他们对新闻工作的责任心和对公众的关爱心,而不是一个单一的语言处理技巧问题。知名节目主持人敬一丹谈到《焦点访谈》的评说、评点时说:“有些话尽量不用。比如,‘我们必须……’‘各部门应该……’这种指令色彩的语言像是政府的指示,像是首长的命令,不像主持人的话。”
(二)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
我国的综艺娱乐节目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今晚八点半》是融音乐、戏曲、曲艺、文学等多种文艺形式于一炉的综艺娱乐节目。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于1983年春节,各门类文艺节目通过主持人精心组织安排,巧妙穿插解说而融为一体。作为节目主持人既要与参加演出的演员交流,与场上观众交流,在交流中做到心灵沟通、情感契合;同时,主持节目的过程也是体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必须以此作为语言运用的依据。倪萍说:“……特别是娱乐性的节目,谁愿意看那不高兴的脸啊!……再说,节目主持人不高兴时是说不出热情、轻松的话语的,更谈不上用心去碰撞观众”。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有两人同台主持或多人同台主持的方式。最常见的是两个人主持,两个人话语的编串要做到随机应变、灵活巧妙、严丝合缝、滴水不漏。配合中相互协调,避免出现互让中冷场、抢话中尴尬、反差中缺少互补等主持人用语之大忌。如上海东方电视台《共度好时光》节目主持人曹可凡出语潇洒利索,略带雅趣,而搭档袁鸣出语爽朗轻快,略带奔放,两人珠联璧合,相映成趣。
(三)教育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教育节目要求语流平稳,节奏缓慢,音调偏中。除一般表达方式外,说明表达方式用得较多。从需要来说,主持人的话语在客观性、科学性的基础上,尽可能贴近实际、贴近实用;从兴趣来说,教育节目要吸引受众,要求主持人话语注重艺术性和趣味性,像中央电视台《环球45分》介绍国外地理历史、风土人情那样让观众动心动情。教育专题片《话说长江》《话说运河》《的诱惑》等,之所以有那么多观众乐此不疲地一集一集看下去,除节目本身传递一定的地理、历史、文化、经济、民俗风情的知识外,还在于主持人富有东方神韵的话语,让观众在汲取知识的同时得到了审美享受。
(四)服务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服务节目与一般节目相比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服务对象特定;二是内容贴近生活;三是效益来得直接。上述特点,决定了服务节目主持人的话语定位:善解人意,真诚亲切,务实求是。我国许多主持过服务节目的主持人像沈力、张悦、蔚兰等都以各自不同的、个性化的语言征服受众,受到大家的喜爱和尊重。一位评论家评论沈力主持的服务节目时说:“看了她的节目,不光学到了知识,也是一种艺术享受。确实感到她是在诚心实意地为大家服务。”服务节目主持人为观众服务时特别周到、耐心、细致,但话语运用要随和却不可随意,婆婆妈妈、唠唠叨叨、喋喋不休,会把真实有用的信息给冲得松松垮垮、残缺不齐,这样就无法实现“适其需要,合其情理”的服务宗旨。服务节目同其他类型节目一样,话语简洁、明晰的同时还应注重格调、韵味,正所谓“说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却有琴棋书画诗酒花的韵味”。
(五)体育竞技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体育竞技节目主持人是把场上竞赛与观众连接起来的桥梁,他(她)要用“快而不乱,慢而不断,生而不紧,熟而不油”的话语把场上千变万化的比赛情景,甚至与比赛有关的场内外的人和事瞬间滔滔不绝地传递出来,并要求主持人口才出众,话语到位,清晰流利。这些与主持人对体育比赛项目的熟知程度、敏锐感觉和应变能力直接相关。正如吴冷西说的那样:“体育解说是一种相当高级的艺术,是解说员思想状况、文化修养和专业知识的综合反映。”宋世雄在《宋世雄自述——我的体育世界与荧屏春秋》中回忆我国体育转播解说的拓荒者之一张之时说:“张之老师在实况解说中,非常重视语言的艺术性。他平常很注重语言修养,从古今中外的文艺宝库中汲取营养。他用李白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诗句来形容足球守门员的防守严密,用陆游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描绘比赛过程中的战局变化,用李贺的诗句‘黑云压城城欲摧’来比喻球场上的重兵压境,多么形象而生动。他把李富荣勇敢拼搏的性格比作‘勇猛的公鸡’,把张燮林远台削球的绝技称为‘海底捞月’,给人留下何等深刻的印象。”书中谈到他和老师张之的主持风格:
(1)精神饱满,情绪高昂;
(2)掌握节奏,张弛有度;
(3)穿插背景,扩展层面;
(4)述评结合,客观公正;
(5)轻松幽默,风趣自然。体育竞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高尚的风格、拼搏的精神、人与人心灵的沟通是体育竞赛的灵魂。作为体育竞技节目不用说也应体现这一精神,并表现在主持人的话语中。“场上一分钟,场下十年功”。就主持人语言发音来说,没有声母、声调、语速的训练,没有吐字归音、运气与口舌活动的技巧,很难达到体育比赛解说述评的高水平。另外,在转播、直播体育比赛时还要根据不同的体育竞技项目采用不同的语体、语调以显示各自的话语特点。
二、结语
主持人中心制又称明星中心制,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美国产生,随后变成欧美节目中的潮流。在中国,明星制率先被凤凰卫视成功借鉴,并随着凤凰卫视的节目冲击着中国的传媒业。如果说八九十年代明星主持人的出现还只是个别现象,到了2000年之后,随着电视改革的深入和电视观念的变革,主持人明星化已经成为一种成功的经验在电视媒体中逐渐推广。可以说,在当今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明星主持人是电视台的王牌,主持人的“明星价值”也不断得到开发和利用,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趋势和媒介经营理念。然而,在一片喧嚣和叫好声之后,主持人明星化渐渐开始变味了,主持人像电影明星一样拍电影、出唱片,频繁出现于各种时尚派对。另外一种声音也在民间兴起。在网络和各个论坛上,批评“明星主持人”的言论反响越来越大。
就这样一个越来越引人关注的问题,笔者于2008年2月-3月间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这次调查的主要内容是观众对于主持人明星化的态度,调查对象集中在年龄为18-55之间的普通电视观众,此次调查一共发出调查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从这次调查的结果来看,尽管68%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主持人明星化十分有必要,但是几乎所有的被调查对象都认为在主持人明星化的推广过程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危机。从这次调查的结果来看,我认为要推行主持人明星化要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一、主持人不等同于艺人。要处理好主持人和艺人之间的身份差别
主持人、艺人,这两个职业在大陆地区以往的观念中,一贯被区别开来对待,近年来随着港台、日韩影视文化的影响,大陆电视节目主持人也出现了艺人化的倾向。在节目中,为了追求个性特色,有些主持人借鉴港台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常常有“离经叛道”的举动,甚至在一些娱乐节目中世俗语言大行其道,不乏有人模仿小S、吴宗宪的“口出狂言”和“怪招跌出”,有观众拍手称快的,也有观众大呼“庸俗”的。在节目之外,他们借助于自身的影响力,广泛涉足于影视、唱片、广告等各个领域,许多观众不禁产生了这样的困惑:主持人不就是艺人么?更有许多在校的高中学生,把当主持人变成了他们心中追求的“明星梦”,渴望自己能够通过当主持人“一炮走红”。
我们来看看这次问卷调查的数据:
从上面三组数据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68%的受调查者认为很有必要推出明星主持人,但是却有87%的人认为现在的明星主持人太多了,尽管观众对于大部分主持人表示认同,但仍有35%的人认为主持人艺人化成为普遍现象。很多受访者表示他们所期待的是作为节目灵魂和主导的主持人当中出现的明星和佼佼者,而不是身兼主持人身份的艺人。
节目主持人是媒体的代言人,是一个栏目、一个频道的标志,也是媒体联系受众的桥梁,所以,节目主持人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媒体的形象。我们的审美和评判标准也不是个人化的,更多的观众把主持人看成观众的代言人,而非高高在上的明星、偶像。事实证明,节目只有贴近群众,才能获得良好的收视率。主持人以“明星”、偶像的姿态去面对受众时,受众无法从主持人身上体会到亲切感,从而疏远主持人原本的节目。
要处理好主持人和艺人之间的身份差别,要求主持人首先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主持人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明确主持人工作对于社会大众的影响,清醒地认识到主持人这个身份所代表的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有些主持人为了追求自身特色和所谓的“观众缘”而不惜“自毁形象”、“怪招迭出”,虽然短时间内他们会因为这些“前卫”的举动引起观众的关注,但是长此以往,一时的新鲜感过去了,“明星”也就过气了。其次是要立足于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主持人要能够很好地驾驭节目,不是光靠在节目中展示自我、展示才艺就能够实现的,主持人立足于自身语言规范性和语言技巧的提高才是根本,所谓的演义和表演最终无法代替和掩饰主持人驾驭语言的能力。
二、节目和主持人相互依存,要处理好明星主持人和品牌节目之间的关系
一档节目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崭露头角,必须有自己的“形象代言人”,于是在很多节目创办之初,都会竭尽全力包装自己的主持人,可以说一个优秀的主持人离不开优秀的节目,而“明星主持人”更是在优秀的节目中成长起来的,两者相互依存。培养一个明星主持人不是短时间就能一蹴而就的,而是主持人经过自身长时间的经验累积,经过与节目长时间的磨合培养出来的。在“收视率至上”的今天,启用“明星主持人”成了很多节目保持高收视率的法宝,类似这样一个晚上在好几个频道看到同一个主持人的事情并不稀奇,不少观众感慨地说,都快“视觉疲劳”了。
如果说,主持人和节目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的平衡关系――主持人要依存于适合自己的节目,而节目的成功也依存于主持人的风格,那么,“明星主持人”的出现正在打破着这种平衡。一方面,节目需要“明星主持人”,他们的特点和风格本身就是节目的组成部分。比如,崔永元离开《实话实说》之后,节目的收视率下降是不争的事实,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崔永元的风格已经成了《实话实说》的风格;《快乐大本营》也因为谢娜的加入而呈现出另外一种风格。另外一个方面,主持人也需要适合自己的节目。李咏幽默、风趣又不失亲切的风格在《幸运52》中找到了合适的定位,他已经成了《幸运52》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了,试想一下,倘若李咏主持新闻节目,表现也许会差强人意;许多观众都看过白岩松主持的综艺晚会,却总也摆脱不了新闻节目的影子;在王小丫主持的美食节目中,昔日的光辉在朱轶、王小骞的热情、亲切面前黯然失色。
为了追求高收视率,各个节目纷纷启用“明星主持人”,希望能够借助他们的人气带动节目的影Ⅱ向力,对于观众来说,常常看同一个主持人的节目成了一种无奈;对于主持人来说,过多的节目使他们疲于应付,长久以往容易停滞不前。这次问卷调查的数据就很能说明这一点。
以上几个数据仅仅只是这次调查结果的一个部分,从观众对于主持人的认可程度来看,对于张丹丹、魏哲浩这类有实力、主持栏目相对比较固定的主持人,观众的认可程度是最高的,几乎没有观众表示不喜欢的;而对于频繁出现于各类节目的主持人,观众的争议就比较大,在调查中,有些观众不无遗憾地说“我以前是很喜欢他的节目的,但是现在没有那么喜欢了”。
毫无疑问,拥有“明星主持人”能够给节目增添许多人气,但是这也决不是一个节目成功的根本,要处理好“明星主持人”和节目的关系,关键在于找准主持人在节目当中的定位。电视节目对于主持人来说,好比植
物赖以生存的土壤,而不同性质的节目就好像不同的土壤,不同的节目也需要不同风格的主持人。毕竟为某一个主持人“量身定做”节目的情况出现得很少,对于主持人来说,要驾驭好节目就要根据不同节目的特点,适应节目的要求。尽管观众喜欢“明星主持人”,但是如果主持人不立足于节目来主持,盲目地照搬自己的“招牌主持风格”,时间长了,也会失去“观众缘”。对于电视节目来说,成功的根本则在于节目本身的质量和内容,仅仅靠一两个“明星主持人”不能取代观众对于节目内容的关注程度。《鲁豫有约》就是很好的例子。尽管《鲁豫有约》有着相当好的观众基础和口碑,但改版以后的《鲁豫有约》每日一期节目,节目质量大大不如从前,尤其是和早期的节目作比较,在早期节目中编导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主持人在跟嘉宾的交谈中往往能切中要害,主持人跟嘉宾之间交流顺畅、自然:尽管主持人还是鲁豫,但是她现在在节目中的表现却大大不如以前,在与某些嘉宾交谈时颇有些力不从心,甚至出现过一些尴尬的局面,在节目中偶尔和嘉宾对于某个问题在言语中来回纠缠、推委的情况也曾有过,虽然次数不多,但很多观众对此印象深刻。
三、保持品牌魅力,要处理好明星主持人持续发展的问题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推动着电视节目的更新与变换,我国的电视事业在新世纪发展迅猛,不仅仅是传播方式、承载手段越来越现代化,它的基本内容和影响受众的形式突破了上世纪90年代的模式,呈现出信息量大、影响层次深、观众选择性增强的特点。俗话说“没有不变的市场,也没有不变的市场定位”,随着电视台自身的快速成长和传媒环境的变化,电视节目的更新变化也更加频繁,这些都给主持人提出了更新、更高、更难的要求。尤其是作为具有影响力的“明星主持人”,如何保持主持青春,避免独撑大梁造成的江郎才尽、审美疲劳的困境也成为许多业内人士和观众共同关注的问题。
我们来看看观众对于主持人素质要求这一内容的调查结果:
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主持人的自身素质,按照重要程度递减依次是知识丰富/有一定的生活阅历>机智幽默/妙语连珠>贴近百姓/贴近生活>风格独特/个性色彩鲜明>美丽大方/形象得体,这反映了观众对于主持人的期待和要求越来越高,仅仅凭借“漂亮的面孔”已经不能吸引观众了。认为丰富的知识是主持人最重要素质的观众占据35%,这部分观众普遍具有大学学历,职业稳定,在进一步的调查中,他们对于记者型主持人的认可程度最高,喜欢节目中对于某一方面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切磋;选择机智幽默和贴近百姓的观众分别为23%和20%,比例相差不大,这主要是由于观众的个人喜好造成的。选择机智幽默的观众多半为在校学生,他们倾向于节目风格轻松、娱乐:而选择贴近百姓的观众则多为中年观众,他们希望主持人能够有一定的生活阅历、社会阅历,贴近百姓的现实生活;而选择特立独行和美丽大方选项的观众比例就比较少了,不少被调查对象都表示这些东西都建立在外表的基础上,一时能吸引观众,但是并不长久。调查结果也给了我们这样的启发,由于近些年来大学教育的普及化,观众的学历层次、个人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观众更加注重主持人的内涵和主持技巧,仅仅凭借外表的独特、新奇、噱头已经不能够长久地吸引观众的目光了,尤其是对于成功的主持人,观众对于他们期待更高。根据这个调查结果,对于“明星-主持人”的持续发展,我们不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提升自我,拓展自身知识面。主持人每天面对的是成千上万的观众,其实不乏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如果主持人在主持的时候连一些基本的概念都搞不清楚,甚至出现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就很难与观众进行探讨、切磋,更谈不上产生共鸣了。主持人主持的节目千差万别,就是同一个栏目,话题也不会重复,这就要求主持人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尤其是对于社会生活中的新趋势、新动态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够做到谈吐得体、沟通流畅。
第二,取长补短,完善主持技巧。主持人不但要有广博的知识来应对节目中出现的各行各业的观众,还要求素质的全面,一个优秀的主持人还要有临场发挥、现场反应、引导、沟通、协调、组织等多方面的能力。目前的节目主持人中有不少知识渊博,属于“学者型”的主持人,但在“主持”方面尚欠火候,显得稚嫩。有些主持人具有极强的活跃局面、调动观众的“煽情”能力,但在知识储备方面却捉襟见肘,时不时闹出常识上的笑话。这两种主持人都属于素质不够全面,主持的水平显而易见受到限制,主持人的作用也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有全面的素质不是对主持人的苛刻要求,也不是不可企及的目标,目前,有不少素质全面的主持人已经出现和正在出现,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
【关键词】主持人;跨界主持;角色定位;主持素养
在电视节目传播中,跨界主持的现象为电视媒体的发展以及主持人主持特色的发挥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在这样的情况下,电视节目主持人跨界主持的方式在国内电视节目中大量出现,并且所跨领域也比较多样。电视节目主持人跨界主持现象自出现以来,随着电视节目发展的不断探索,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优秀的跨界主持人的涌现,对形成主持人跨界主持特色以及对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提升产生了积极作用。
主持人角色定位的转变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
作为电视节目传播信息的承载者,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对实现节目传播效果产生了积极意义,特别是在当前媒介市场化竞争环境下,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对节目的发展非常重要。在当前电视节目的传播中,受众的心理需求成为实现电视节目传播效果的主要参考依据。而对于电视观众来说,其节目收视需求是多样化的,这就要求主持人形成鲜明的个性化特色,以满足受众不同的心理需求。特别是在当前电视媒体的节目传播中,一些在各大媒体形成激烈竞争态势的电视综艺节目,例如选秀节目、娱乐访谈节目、电视专题节目等,都需要主持人保持个性化的特色。
在主持人的跨界主持中,这些来自其他领域的主持人,一定要具有独特的个性和风格,通过其个性的发挥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和同行业的节目主持人相比,主持人的这种跨界的特色将会给受众带来新的视听体验。以江苏卫视的主持人为例,主持人孟非跨界主持的《非诚勿扰》节目,虽然节目前期因为其传播理念上的问题受到公众的质疑,但经过后期的改版后,《非诚勿扰》依然成为国内相亲节目的典型,这和节目主持人的主持特色有很大关系。在节目中,主持人孟非依然延续了在新闻节目主持中的犀利和幽默的风格,这种主持角色定位对电视综艺节目受众产生了一定的吸引力,从而提高了节目的收视率。同时,跨界主持人更容易将其原本领域内的信息融入跨界主持的节目中,使节目内容更丰富。虽然某些跨界主持人的主持可能不是最专业的,但是其新颖的主持方式更能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从当前媒介市场化发展环境来看,这样的主持方式将会给电视节目的发展带来更多新的空间。
符合电视媒体的发展趋势
在我国媒体的整体发展环境中,电视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典型,应当依托电视节目独有的传播优势,对节目的内容和形式加以改进,从而吸引受众,形成节目有效的市场竞争优势。在对电视节目传播形式的改进中,采用跨界主持的方式提升节目传播效果已经在目前国内众多电视节目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对于电视媒体的发展探索来说,一方面,跨界主持人的出现,形成了电视媒体资源的共享,一些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自身专业节目的同时,也可能因为其突出的特点,跨界到另外一个类型的节目中,对电视媒体的发展产生了积极意义。另一方面,一些跨界主持人本身就形成了自己的主持特色,在跨界主持的时候,他的主持方式延伸到另外的节目中,也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例如,央视主持人撒贝宁作为政法类节目的著名主持人,跨界到央视的一档娱乐综艺节目《我们有一套》中,展现了他较好的主持台风。在节目中,他机智幽默和多才多艺的表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当前媒介市场化发展的环境下,通过对主持人的包装,提升主持人的影响力,实现主持人在受众中的影响,对于媒体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意义。一些跨界主持人通过对另外一种节目主持方式的探索,潜力被不断挖掘出来,这就可能对主持人的明星化发展方式提供新的参考。例如,凤凰卫视在对节目主持人的包装上,就将主持人明星化发展作为节目对主持人的要求。凤凰卫视通过各种渠道,挖掘主持人的主持特色,通过跨界主持的方式,提高主持人对嘉宾的熟悉程度,打造明星化的主持人。
形成个性化的主持方式
电视节目的传播需要形成独特的优势,这是目前国内电视节目传播中存在同质化现象的一个解决对策。为了避免节目的同质化,从节目的内容、定位,到节目的主持人,都要形成个性化的特色。在电视节目中,跨界主持的主持人相对于专业的主持人,在个性特征上更具有优势,这主要是针对主持人的特色来说的。和专业的节目主持人相比,这些跨界主持人可能不具备最专业的语言表现能力,但是在节目主持信息的专业性上,这些跨界主持人却可以形成独特的优势。例如,在国内的一些文化、心理、法律、军事等访谈节目和旅游、美食、美容等服务节目中,主持人多是来自相关领域的知名人士,他们在节目中,不仅仅是通过自己的语言来完成节目的主持,更是将一些专业知识贯穿到节目中,形成跨界主持对节目传播的融合。例如,著名相声演员牛群主持《牛群冒号》这样一档评说类型的专题节目,节目中他向观众娓娓道来各种新闻故事,给观众带来视听收视新体验。再如重庆卫视《龙门阵》节目中,演员周浩东更是将自己的演技与节目巧妙结合,生动的情境化主持为故事的叙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也满足了节目对主持人的演技要求。
形成跨界主持的专业性
跨界主持人在其主持的节目中,拥有良好的专业性,在信息分享上能够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但是对于电视节目主持人而言,如果能够在保证节目特色的同时,再对专业素养加以提升,那么跨界主持人的主持将会获得观众更多的认可。这些主持人的专业素养来自多方面,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镜头感、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主持人同嘉宾的沟通技巧、主持人的服装和打扮等,都可以形成节目传播效果的良好表达。特别是对于一些需要较强专业主持素养的节目,例如一些评论节目、专题节目,跨界主持人的主持一定要注意发挥节目对受众的舆论引导作用,在节目中将信息传递给受众,形成节目传播对受众价值观的引导,合理发挥跨界主持人的主持特色。
结 语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能够实现节目的传播效果,提升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职业素养成为电视媒体发展的重点。电视节目跨界主持现象丰富了电视节目的形式,相比专业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跨界主持人摆脱了节目专业主持的束缚,形成自己独特的主持风格,促进了跨界主持电视节目的发展。但是同时也因为跨界主持人在职业素养以及媒介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使得他们在节目主持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值得媒体关注。因此,跨界主持人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同时结合节目的定位进行主持角色的转变。总之,在跨界主持节目的传播和发展中,对跨界主持人的主持素养还需要有更深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裴哲.电视节目“跨界主持人”现象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1(1上).
[2]孙倩.两个光头一台戏——解析《非诚勿扰》孟非、乐嘉的成功之道[J].艺海,2011(8).
[3]任冬梅.论现场节目主持人的“带入”意识和技巧[J].当代电视,2011(2).
关键词:网络发展;播音主持;艺术;要素分析
一、网络背景下的播音主持对节目品牌塑造的影响
播音主持节目中创造一个良好的节目品牌效果对于该播音主持节目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目标,有利于向观众们展示该播音主持节目所具有的特点,更有利于该播音主持节目在观众们心里留有一席之地。而且对于培养特定的观众群和稳定收视率来说,也有着特别大的作用。一般来说,我们在观看电视节目时,都比较喜欢观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有时会被一些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主持风格或者个人魅力所吸引,而在创造品牌效果上,湖南卫视的贡献最大,每位主持人的主持风格都特色鲜明,例如何炅的幽默风趣,汪涵的博闻强识,谢娜的开朗活泼等,由此可见湖南卫视在主持人的品牌培养方面树立了明确的目标。播音主持节目品牌的培养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进行调整,不断地注入新鲜的活力。为了保持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湖南卫视不断引进国外的节目制作版权,比如爸爸去哪儿,向往的生活等等,这些新的节目对于防止品牌效果衰退,吸引更多的观众,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二、网络背景下播音主持艺术的要素分析
(一)网络背景下播音主持人的声音条件和语言能力
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我们都是用语言或者加上适当的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对于播音主持人来说,播音主持的标准就是发音标准,强大的语言表达能力。声音作为语言的传播途径,在播音主持人表达自己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时,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播音主持人必须不断地加强发音方面的练习,才能最大限度的展现出播音主持的人格魅力和艺术魅力。语言的传播途径是声音,播音主持人后天培养的语言表达技巧相对声音的先天性条件来说更加重要,播音主持人具备富有感染力的声音是老天爷赏饭吃,但是主持人语言表达技巧的高超性更能体现出播音主持人的专业性。所以,播音主持人必须要勤加练习播音技巧,这样才能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例如,播音主持人主持节目时需要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对节目嘉宾进行访谈,有的凝重,有的轻松活泼,有的烧脑,这时候就需要主持人合理运用词汇,说话语气也要符合情境。换句话说,就是要求播音主持人在表达一些内容时运用一些严谨的词汇,突出主持的质量,体现主持人的思想敏锐性。
(二)网络背景下播音主持人的外在形象
在过去网络不发达的时代,人们接触播音员只能靠收音机和收听广播。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在电视上看到主持人的形象,也因为主持人的形象更加生动,刺激了人们的视觉和听觉,也使得播音主持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所以说主持人良好的外在形象对于节目的表现力来说具备很重要的作用,例如,董卿在主持晚会时穿礼服,化妆也比较大方得体,在主持朗读者的时候,穿着就比较平常一点,妆容也比较清淡。这些外在形象都可以为董卿的主持水平加分。在注重播音主持人外在形象的同时,播音主持人的内在涵养也比较重要。播音主持人要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锻炼自己灵活应变各种状况的反应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可以接受任何突发事件的强大心脏。不同的节目主持风格也是不同的,为了抓住观众的眼球,播音主持人需要灵活调整自己的主持风格,制造适合节目主题的主持氛围,把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涵养完美的展现在观众面前,而要做到这些,需要播音主持人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
(三)播音主持的社会主义价值观领域
1.提升播音主持的文化价值。提升主持人的社会舆论价值,就要从主持人的语言上分析,不仅如此,还要分析播音主持的稿件文化价值。在节目播出前,详细的对稿件内容信息整合,可以提升播音主持的文化价值。最重要的是保证稿件内容的真实性。第二,我们要站在文化价值的角度挖掘新闻事件中的内容,在真实可靠的新闻稿件里注入一些新鲜的有特色的文化元素。2.如何养成播音主持观念。影响播音主持效果的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主持人的观念,网络背景下的传播媒体正在不断地对人们的视听造成影响,在传播媒体和网络不断融合的背景下,各种播音主持节目竞相开放,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传播媒体需要传播正能量,播音主持身上担负着特殊的责任,播音主持节目所传播的价值观价值理念直接对观众造成一种直观的影响,同时也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影响。所以播音主持的社会价值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三、播音主持艺术要素的优化对策
播音主持在我国国力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应该与时俱进,结合自身所主持节目的定位,不断优化改进现有的艺术要素根据受众人群的实际诉求。
(一)提高自身的个人修养
播音主持必须具备比较丰富的知识储备,这就要求播音主持人读好书,多读书。通过不断的了解各种文化来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同时也要加强对大众文化的了解,把自己融入到普通民众中,但是在亲近受众人群时,也必须要保持自身能够吸引观众的特质。
(二)提升播音主持人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提高他们对各类人群接收语言时的敏锐性。选择合理的语言应用方式。
(三)加强和受众人群的交流沟通,充分认知他们的实际需求。
比如,主持人可以公开自己的微博等,积极的和粉丝进行交流,虚心接受粉丝们提出的意见,根据受众人群的不同意见来完善自己的形象。比如在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电视节目中,主持人可以穿当地的传统服饰,拉近和受众人群的距离,提升认可度。
(四)促进播音主持综合能力的提升
让主持人对节目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评估,及时制定应急预案,有效提升播音主持的应变能力。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播音主持对当下时事情况的了解,以此来确保他们引用的素材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四、网络背景下必须重视播音主持艺术的综合作用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播音主持在传播信息时,对语言运用的重视程度也变得越来越大,同时也更加注重在时代文化背景下使用符合时代特征的语言。传统的那些僵化的,制式的播音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语言也越来越口语化,使人们更容易理解,亲和力也更强。同时尽可能少地使用专业化名词进行播音,这样可以方便人们对播音内容的理解,为人们快速提取有用的信息提供便利。在网络背景下,为了贴合时代的发展,应该学会添加适当的网络语言进行播报,现在网络上流行的那些词汇,比如说活久见,人艰不拆等等,这些时髦的网络语言都可以作为一种调节节目氛围的方式,也有利于播音主持人播报的内容抓住观众的眼球,例如,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这个栏目,以搞笑逗乐的风格深入人心,其中有些主持人为了调节节目的气氛和更时尚的节目效果,更好的按照节目的剧本衔接舞台,就会使用一些网络用语,我记得前几年同一个台里的另一个节目天天向上曾经还对这些时髦的网络用语做过一期专门的节目,邀请的都是些大学生,对这些现象进行了解。总之,在网络背景下播音主持应该具有创新意识,为了能够吸引观众,提升自己,调整自己的播报方式,更加符合自己在网络时代的定位。
五、结语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传媒业的发展也特别迅猛,想要做好播音主持,就必须牢牢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目标,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也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没在涵养。把握时代脉搏,表达时代新声。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观众们的认可,形成独特的品牌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奥然.关于播音主持艺术魅力的实践探索[J].科技传播,2016(11).
[2]白金.关于播音主持艺术魅力的实践探索[J].西部广播电视,2016(16).
关键词:播音主持;专业技能;心理素质;培养策略
播音主持是一种传播艺术,通过声音把信息传递给公众,实现主持和公众的沟通互动,其和语言、文学、音乐等学科有紧密的联系和相通之处。播音主持在广播电视节目中扮演着贯穿者的角色,在节目中占有主导地位。播音主持人在实际工作中,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与心理素质,通过反复训练和学习、反思,才能做好播音主持工作。
一、播音主持人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
播音主持人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与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灵活应对节目中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具体来说,播音主持人应具备如下一些技能与素质:(一)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播音主持人是广播电台的代表,其在荧屏或话筒前的表现直接影响着广播电台的形象。所以,播音主持人首先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这包括了很多内容,例如要求政治坚定、具备崇高的理想信念、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等等。只有具备了这些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播音主持人才能端正思想态度,把自己积极健康的一面展现在公众之前。
(二)扎实的播音品质
播音主持人主要通过语言来传递信息,因此对普通话的要求较好,而且还要掌握好语音技巧,做到声、韵、调的有机结合。只有做到发音准确、吐字清晰、音质优美,这样才能吸引听众和观众的注意力,因为大众都喜欢听到悦耳动听的声音。尽管人的声音和天赋很有关系,但后期训练也非常重要。一些播音主持人尽管普通话非常标准,然而语音缺乏情感,不注重音质,也很难得到公众的认可。
(三)扎实的文化功底与文学素养
播音主持人不仅仅要能将记者采访获取的信息和编辑完善的稿件通过声音表达出来,而且自身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功底和文学素养,否则往往会导致在播音时不明事理、不能准确把握信息的重要程度,直接影响到播音的情感表达和效果。所以,要把播音主持工作当作一个文化与艺术的综合体,播音主持人应具备能采访也能写作,更能播音主持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播音工作中实现“用事实说话,新鲜感人”;同时,在播音主持过程中能充分了解记者和编辑的思想情感,把现场信息客观、形象地传递给公众。
(四)良好的心理素质
应变能力是对播音主持人的一项基本要求,如果没有良好的应变能力,播音主持人就可能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语无伦次、无法把握节目正常进度。这就要求播音主持人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无论面对何种情况,都能沉着冷静面对,作出妥善处置,即能在关键时刻“抢险”、“补台”。部分播音主持人由于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往往会在遇到突况时失声、变音,甚至神情慌乱、乱了阵脚。
二、播音主持人专业技能与心理素质培养策略建议
依据播音主持人所必需具备的能力与素质要求,结合播音主持工作的特征和实际,提出一些播音主持人专业技能与心理素质培养策略建议。
(一)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首先,播音主持人要清楚认识到播音主持事业的特殊性与重要性。播音主持是一项创新性的活动,是广播电视事业的重要组成,是播音主持的“中介之序”,是联系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纽带,而播音主持人正是这个纽带的凝结点。从播音主持事业的特征看,其具有规范性、庄重性、时代性、鼓动性等特征,语言强调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和生活语言、戏剧语言和曲艺语言都有明显不同。只有认清了播音主持事业的重要性与特殊性,播音主持人才能深刻体会到自身的责任,意识到工作失误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端正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积极为播音主持事业做贡献。其次,政治坚定,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自觉提高道德修养。播音主持人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从国家法律法规,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与方针;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正派做人,谦虚做事,注意个人言行的严谨规范,以正面的舆论去引导人民群众、以崇高的品德影响人民群众。
(二)努力提高播音品质
首先,培养扎实的语言功底。播音主持人要强化语言基本功训练,把实践和理论很好地结合起来。对中文的声、韵、调做到系统学习与训练,尽可能做到对文字音、形、义有全面的了解。在具体的学习训练实践中,可以充分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通过直播实训、模拟主持等方式,接触更多的各类稿件和文字,拓宽视野和文字接触面。其次,增强语感。如何增强预感呢?第一,播音主持人应加强聆听技巧训练,多听是增强语感的关键。从语言学的角度讲,聆听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听就没有沟通与交流。有效的聆听是企业高效率的象征,视唱练耳也是音乐教育的基础课,声乐教学中也通过大量的练听来辅助唱,所以播音主持同样离不开听的训练。在聆听训练中,播音主持人要重点把握倾诉者的核心思想,清楚其主要表达的意思,注意对方的反应,这样才能找到提问的切入口和突破口,然后构思自己的话应该如何讲,如何才能吸引对方的兴趣和注意力。第二,多朗读和背诵。播音主持人要有意识地多朗读背诵一些经典诗文和语句,掌握不同类型文章、诗词的节奏和音韵,从而为在播音主持中深刻认识文字材料、体验文字信息等奠定基础。第三,融入情感。文章语言,实质也是一种情感符号,只有融入情感才能更好地获得预语感。在阅读文学著作时,播音主持人要深刻体会作者写作时的思想、命运,对其塑造人物的语言、行为等有清楚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把握住作者流露出的情感,自己在朗诵训练时抓住语言因素进行真切体验,逐渐培养出文字作者情感共鸣的能力,从而在播音主持时增强语感。最后,保持良好的演播状态。播音主持人要重视日常自我沟通,通过内向沟通来更好地认知自我、发现自我,提高自己的角色转换能力。当面对镜头和话筒时,播音主持人应意识到此刻是“社会自我”,不仅要确保自己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而且还加快思维意识,充分展现自己的专业技能。在日常训练过程中,当播音主持人自己觉得角色转换不到位时,就应及时进行自我沟通,引导自己尽快适应沟通环境的转换。
(三)增强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
“腹有诗书气自华”,播音主持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工作,要求主持人既要掌握播音主持专业技能,还要了解文学、艺术、哲学、经济、管理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并对这些学科有自我见解和看法。这就要求播音主持人要储备多元化的知识,调整优化文化结构,提高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成为一名高专业素质的播音主持人。如何增强文化底蕴呢?笔者认为,播音主持人要广泛涉猎各学科知识,利用业余时间强化阅读和学习交流;对中西各国发展历史、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等进行全面学习,循序渐进,积淀自己的文化知识基础。同时,强化信息获取和信息理解能力的培养,不间断写作训练,尝试各种文体的学习写作,为更好地领会记者和编辑意图奠定基础。只有具备了将强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播音主持人在工作时才能通过精炼、到位的语言把多学科知识综合起来向公众表述。
(四)提高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影响播音主持效果的重要因素,提高心理素质就要提高抗干扰能力和应变能力。首先,重视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培养自信心。播音主持人要持续学习心理学专业方面的知识,掌握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课程的重点知识。通过心理学知识的系统学习,加强播音主持人自身的信心,确保每次播音主持时都能维持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在工作过程中,播音主持人可以综合运用心理学的自我暗示法、深呼吸法等,排除杂念,缓解紧张心理,全力投入到工作中。当然,节目之前的充分准备也是提高信心的重要环节。其次,调适好情绪。当人们的情绪处于否定色彩状态时,人们的心理就会消、悲观,反之则会积极乐观。
播音主持人也同样,当情绪良好时,就会对播音主持工作抱有很大兴趣,能愉快地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反之,就会心情烦躁,注意力不集中。为此,播音主持人要及时调适好自己的情绪,通过坚毅的意志力培养、转移注意力等方法,消除不良情绪对工作的影响。最后,养成处变不惊的心态。播音主持人应对行业工作有一个全面的认知与了解,意识到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和突发事件。这样,播音主持人在每次上节目前都有个心理准备,即使临时出了什么状况,也能做到处变不惊、沉着冷静、妥当处理。
参考文献:
[1]金重建.论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创作的功能与规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09).
主持人在节目中的种种表情是内心情感的真实反映吗?主持人怎样表现才能流畅地表达出真情实感?真情实感与情感泛滥的区分?电视主持人与演员的情感表现差异之处在哪里?本文试着从美学角度探讨以上这些问题,以此来构建主持人情感表现理性空间,试着找准电视主持人在工作与生活中情感表现的平衡点。
一、主持人的情感表现控制
尽管主持人在电视上自如洒脱,但很多无形的压力还是在考验着他们。主持人工作的强度和受众的关注度,挤压了主持人的生活空间。主持人也是人,当正常的工作、生活空间比例不平衡,也就是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常常处于一种超负荷状态,即经常处于高度兴奋紧张的做节目的状态,长此以往,心理情感也会失衡,相当一部分主持人会因此产生疾病。
个人的情绪状态也能影响代表公众形象的主持人的情感表达。很多主持人都有过这样的工作情形,那就是马上就要上节目了,却被告知了一件极其影响心情的事情,但因为工作,只有强忍欢笑,在不被人察觉的情况下,完成工作。工作结束了,主持人才会缓过神来,继续节目之前的情绪状态。这样无形的情绪伤害,多少也会对主持人造成身心伤害。
央视新闻频道一位主持人说:“一到上班时间,家中常常是鼓乐齐鸣。”那是因为怕错过上班时间,家里会定好几个闹钟。一到时间,就一齐响起。湖南台著名主持人汪涵在电视上自如洒脱,但他坦承自己患有肝炎,而有时工作的强度,会刺激他的病情。在一次超负荷的直播活动中,汪涵流鼻血,幸亏用麦克风上的棉花吸住了流出的鲜血才没有穿帮。著名主持人崔永元承认自己有抑郁症,但经过治疗,热衷于从事爱心公益活动的他又出现在了电视屏幕上。由此可见,主持人的身心状态直接影响工作状态。很多主持界的常青树都是经常调整身心状态,注重品德修养,经历身心的历练,才能胜任主持工作的多重考验。
很多主持人为了做好工作,除了需要工作前好好休息,保持精神饱和度外,也需要周围人的配合,但有时很多因素是不可控的,主持人更不会活在完美的情感真空里,除了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别无他法。
二、主持人表现与主持人的表现
既然情绪对主持人身心那么重要,情感表现真切与否也决定了主持人在节目中的魅力。那么怎样才能合理调整好情绪?主持人怎样表现才具有真情实感?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一定需要真情实感吗?
对于主持人来说,要主持活动的内容是事先预知的。语言基调也是定好的。在赈灾晚会中的语言表达与在娱乐现场的语言表达状态都是不一样的。按着晚会既定的基调进行语言表达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主持人主要通过对主持语言的二次加工来进行艺术创作,起到深化活动内涵和主题的作用。
X表现和X的表现。托梅区分了X表现(X expression)和X的表现(expression of x),这个理论可以让我们试着分清主持人表现和主持人的表现的区别。从前者我们不能推断出任何被表现了的X,从后者中则可以做出这个推断。如果一个人面带忧郁的表现,这并不意味着他正在他的面部表现自己切身的忧郁情绪。就像彼得?基维用来阐释同样的观点的圣伯纳犬一样,那个人可能只是生来就具有一张看似忧郁的脸庞。(1980?3)相反,如果他的忧郁表现是他的忧郁的表现,我们就能合理地推断,他的确在其忧郁表现中显示了其精神状态。
托梅认为,艺术表现里的审美兴趣往往是对“X表现”的兴趣,而非对“X的表现”的兴趣。这说明了X表现恰到好处的主持人往往更受观众喜爱。[1]
以 《老人与狗》为例。 在《老人与狗》这件雕塑作品中,雕塑中的狗长得很丑,可那是这只狗天生的样子,狗给人的感觉是不怎么高兴,但也许狗本身就是开心的,尽管它呈现给人的是一种不快乐的样子,但狗本身是快乐的。狗虽丑,但狗本身是快乐的。这种情感表现是X表现。
雕塑中的老人也许心里正想着很多烦心事,但他呈现给人们的是一张笑脸,老人表现出了快乐,但并不代表他真的快乐,这种表现被称为X的表现。
换言之,一个主持人应明确自己的个人身份和公众身份。在主持节目应该寻找到身心自由切换的结合点,既清楚自己现实生活中的状态,又善于在节目中调动情绪,真情投入,调整到最佳节目状态。只有清醒认识到X表现和X的表现,主持人才能认识自己的情感变化和情感诉求,更快的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才能在节目中更真实表情达意。
三、主持人表现的独立性、理性
人不可能活在真空状态,总是有七情六欲的困扰,主持人也要面对。有时,主持人在节目中表现投入,给受众真实的感觉,也许在某一个时段,主持人真的沉入到节目现场中,忘了其它事情,呈现出了X表现。但主持人在真情主持状态下,并不代表主持人的心里不装着自己的烦心事,从这个层面上理解主持人的真情实感也是有保留,有底线的,是一种X的表现。
(1)真情实感不意味着情感泛滥。
主持人的真情实感是建立在一个合理的理性空间上,也是建立在主持人X表现和X的表现的平衡点上的。中国电视曾经历过一个情感泛滥的时期。上世纪90年代初,当著名主持人倪萍第一次在电视上情之所至,声泪俱下时,很多观众被这突如其来的阵势而感动。一时间,以情感攻势为主打的主持模式蔚然成风。随之而来的,却是观众的反感。这也是主持人没有分清X表现和X的表现的原因。倪萍老师有丰富的演员底子,情感表现力强,在当时电视屏幕“千人一面”情感表现过于拘谨的状态对比下,她主持的节目曾打动了亿万观众的心。
也许倪萍第一次在现场主持时流泪的瞬间是她内心真实情感的表露,才打动了观众,但后来很多主持人为了煽情而煽情的流泪则属于做作的X的表现,表现的感动并不等于真实的感动,并不是自己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打动不了人。电视主持人毕竟不是当事人,要有符合自己身份的立场。
每种情感由“独特的和可具体化的关系性意义”所区别,这个“关系性意义”概括了每个人——环境关系中的人的受害和得益”。[2]汶川大地震中,新闻主播赵普在播报中既情不自禁又有所控制的流泪,却感动了无数观众,在那一特殊时刻,大家都共同经历着那种大环境下的特有的心理体验。赵普既有一个普通百姓对汶川地震的关切,也体现了自己新闻主播的水准。这样的主持人较好的掌握了情感表达的平衡点。
(2)主持人与演员的情感表现差别。
演员演戏强调融入角色,很多演员训练课程也往往强调演员如何入戏的技巧。在影视表演艺术中,为了唤起受众的情感体验,演员们往往需要投入自己的真实情感来演绎角色。这样的艺术创作状态明显与主持人的工作状态是不一样的。虽然两者都需要真情投入,但主持人在主持节目过程中,始终明确自己是谁,清楚自己的身份,职责。但演员则需要忘我演绎。
很多演员演完一部戏后,需要休息一段时间,主要是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演艺圈往往流行一句话:“演了太多别人,而忘了自己”。很多看过著名香港艺人张国荣作品的人,都对他入戏太深,印象深刻。很显然,在演戏中,张国荣对X表现和X的表现的理性认知界限是模糊的。在戏中,张国荣把自己变成戏中人,X表现过多。这种理性认知界限一旦失去平衡,人也容易导致精神情感障碍。
观众在看影视剧时,只记得演员演过的不同角色,而忽略了演员本人,是演员的成功。但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要明确自己的身份,不能失去自我,无论在什么活动中,都应保持自己的独立性、理性。
善于把握情感表达平衡点的优秀的主持人,应该是在清醒认识到了主持人表现和主持人的表现之后,既清楚自己主持时的表现状态,又在节目中认真投入真情实感为佳。也就是主持人要不断提升文化修养,净化自己的思想境界,遵循适量满足的原则,在全面理性认识自己的状态下,既不过于表现自我,情感泛滥,又恰到好处地传递真情,温暖受众。总而言之,主持人只有穿过一切虚无的表象,找到自己的那份真,才能让自己的情感与理性和谐共生。
注释:
在广播电视工作中,如果说记者的成功在于采访,编导的成功在于节目,制片人的成功在于栏目,那么,节目主持人的成功则在于自身作为传播者的个性化形象风格的确立,而节目主持风格又是与其人格化传播相联系的。
一、节目主持风格的含义和特点
节目主持风格就是电视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又具体可感的个性特征和艺术特色。它既包括某一个节目主持人的个人风格,也包括某一类型节目或某一时期众多节目主持人所共有的风格。不同的艺术门类有不同的风格,节目主持人的风格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人格化。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它是节目主持人真实自我的表现。主持人在主持节目中所体现出的风格虽然不能等同于他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状态,但是主持人自己的性格特点总是或多或少地会反映在节目主持的方式之中。越是有风格的主持人,其个人的人格特点就越是能够在节目主持中得到彰显,而且受众在面对某个主持人的屏幕形象时也往往是把它等同于真实的个人,这种创作风格人格化的倾向是节目主持风格的最重要的特征。形成这一特征的原因,首先是与节目主持的符号特点有关。不同的艺术借助的符号不同,节目主持借助的表现符号则是自身的语言和行为。其次,节目主持风格的人格化还与广播电视的媒体特点有关。不同于纸质媒体的是,它既能在共时的状态下记录信息,又能满足信息传播的历时性要求,这样个人的声音和形象就可以得到真实的再现和广泛的传播。
二是职业化。从风格的内涵来讲,主持风格只是指主持人处于大众传媒从业者的角色状态下所表现出的行为特点,他们在社会生活其他角色状态下的行为特点并不被当做主持风格的内容。从风格的表现方式来讲,不论是主持风格的树立还是受众对于主持风格的认同都是通过大众媒体、以大众传播的手段来实现的,主持人在日常生活和其他社会角色中的言行举止并不会使其节目主持具备某种风格,即使是一个在生活中很有个性和主张的人也未必能在节目主持过程中表现出自己的风格,他们必须熟练掌握和有效地利用属于广播电视传媒的风格手段。也就是依托播报、串联、评论、采访等传播行为才能使自己的个人魅力得以施展,并且这些传播行为中所有构成主持风格的特点还必须通过大众传播媒体的包装、传输、复制和放大才能为广大的受众所感知、理解和认同。
三是综合性。这是就节目主持风格的表现手段而言的。不同的艺术门类其风格的表现手段各不相同,节目主持的风格表现在主持人言语行为的方方面面。广播电视传播有着形象生动的特点,特别是电视还独具声画兼备的特性,这不仅为主持风格的人格化创造了条件,也使得主持风格的表现手段变得异常丰富。一名成功的节目主持人往往善于利用各种风格手段,调动全部的言语和行为来塑造自己的风格,而独特的主持风格恰恰是体现在独特的播报风格、串联风格、评论风格、采访风格和语言表达风格之中的。
二、风格与人格化传播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之所以能够作为传媒连接受众最直接最活跃的中介,正是因为这种方式最大程度地为大众传播活动注入了人的因素。要想使自己通过广播和电视屏幕达到与观众的真实沟通,节目主持人就必须将自己从一个媒体代言人还原为社会生活中的“自然人”、受众眼中的“自己人”,努力营造与观众之间“类人际”传播的效果。这种人格化的传播方式使得“风格”对于节目主持活动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其他传播活动。
总体来说,节目主持风格的形成对主持人的人格化传播可以起到这样几个方面的作用:
1.增强节目主持人个性形象的可识别性。个性就是差异,是一个事物与另一事物、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区别之处,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形象就是他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同于其他主持人的特点。在传播过程中,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形象也同样要在日常的传播活动中得到表现和积累。没有个性,没有差异,就谈不上风格。一个缺乏个性的节目主持人很难在观众心目中建立真实可感的人格形象,相应地也就失去了他的传播优势。所以风格的确立,就是对不同节目类型的主持人和主持人个体之间差异性的最好肯定。
2.帮助受众理解和接受信息。节目主持人的主持风格无疑为他传播的节目内容赋予了“风格讯息”。随着时间的推移,主持人与观众经常见面,某一类型的风格讯息就会不断重现。与一个主持人经常相连的特点便构成了他或她的主导风格。这种主导风格一旦形成则会覆盖和影响主持人今后所有的传播活动和传播内容。
3.有助于形成节目风格和媒体风格。主持人的主持风格的形成和个性形象的树立,从根本上并不是为了主持人个人的成名,而是为了发挥节目主持人人格化传播的独特优势,增强节目内容的传播效果,扩大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一种主持风格的形成本身就是节目内容和媒体性质共同作用的结果,节目主持人参与节目的深度要超过其他制作人员,他们个人的思维方式、取材角度、写作技巧会在节目制作的各个环节渗透到节目内容中去。更重要的是,节目主持人处于节目生产链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后一道“把关人”的位置。节目内容中的采访风格、编排风格、包装风格等都必须在这一环节得到表现、整合或强化,一个缺乏风格或个人主持风格与节目和媒体风格不相协调的主持人只会削弱甚至抵消节目和媒体已经形成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