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9 09:58: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评估指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现阶段气象科普评估主要是气象科普管理机构自上而下的自我评估。文章通过解析气象科普评估的内涵,从气象科普发展规划、气象科普成果和气象科普组织能力三个一级指标梳理现今气象科普评估现状。以期对气象科普评估体系的建立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 :气象科普;评估指标;现状
气象科普评估内涵界定。目前学界对气象科普评估还未做出明确的界定。结合科普评估定义①和气象科普的特点,本文对气象科普评估初步界定为:借助系统科学,确立评估指标(主要包括发展规划、组织能力、效果等一级指标),参照客观合理的评价标准,由参加者(指参加气象科普活动的各类人群,包括各级管理者、组织者、受众等)②对气象科普管理机构的管理能力、科普能力等进行客观、公正、科学的考核与评价,从而促进被评估单位提升气象科普工作管理水平和科普效果的一系列科普管理活动的总称。
气象科普评估分类。依据评估主体类型,气象科普评估可以分为三种:一是科普机构对自身活动开展的自我评估;二是请外部专家对科普活动的绩效开展的外部评估;三是评估者吸收受评对象和科普目标群体共同成评估小组。我国现阶段的气象科普评估主要是通过气象主管部门网络平台、热线电话,一些社会媒体、教育部门对社会公众和学生的调查访问,来了解公众对气象科普单位的组织以及气象科普知识接受程度的反馈信息,属于典型的自上而下自我评估,处于评估的初级阶段。依据评估内容,可以分为发展规划评估、组织能力评估、效果评估。文章梳理出我国气象科普评估一级指标,进而为构建气象科普评估体系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气象科普发展规划指标现状
气象科普发展规划是气象科普工作的顶层设计部分,应作为气象科普评估的一级指标。中国气象局、河南省气象局、海南省气象局先后编制实施了《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013-2016)》。中国气象局的规划具有开创性和标志性意义。率先提出到2016年基本实现气象科普业务化、常态化、社会化和品牌化发展,实现气象科普融入气象业务服务之中,形成科学有效的气象科普业务流程,提出新增20个专业性较强、现代化水平较高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气象科普场馆(展区),每个县至少建成一个标准化的校园气象站,全国建成约2000个气象科普示范社区,培训万名农村气象信息员等。为了更好的落实和呼应中国气象局编制的气象科普发展规划,河南省科协、省气象局制定的《河南省气象科普发展规划》,提出到2016年河南省气象科普场馆(所)覆盖全部省辖市,覆盖70%以上的县城。全省新增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1个,建设或升级3-5个省部级和市厅级科普教育基地。全省乡镇气象信息综合服务站和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园区70%以上建成气象科普宣传站。
全省配置或新增气象科普大篷车3 辆。河南省气象科普展教资源开发总量达到20 种,科普读本发行总量达到20 万册。气象科普知识培训40万人次。专兼职气象科普服务人员达到5万人。此后不久,海南省气象局印发《海南省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013-2016年)》,提出包括气象科普发展现状及形势分析,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工作原则,主要任务,重点工程,保障措施五大部分内容。
二、气象科普成果指标现状
气象科普的成果主要指的是为开展工作而进行的科普基地等重点工程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总体经费投入,以及因气象科普工作而产出的效益,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下几点是成果指标下的二级指标现状:
1.气象科普基地等重点工程的认定和运作指标现状
经各地气象局、气象学会推荐,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参照《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认定办法》负责制定“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申报和认定工作。通过评审和公示等程序确定各类科普工程的建设和认定。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推荐单位承担对其日常活动和相关工作的业务指导职责。通过向推荐单位提交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来汇报工作,并获得相应指导和支持。
2.气象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指标现状
目前我国气象科普人才队伍主要包括气象学会会员、科协部分会员、气象科普宣讲员、气象服务中心等业务有关人员,多为兼职,未经过专业培训,成员少且不固定。因此,为了建设专业的人才队伍,中国气象局《气象部门人才发展规划(2013-2020)》,规划明确提出气象人才总量、队伍规模、学历等具体等级指标,指出统筹科普宣传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扩大气象科普宣传志愿者队伍。要求各级气象部门完善创新人才引进和柔性流动机制、岗位管理机制、选人用人机制、教育培训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开放合作机制、激励保障机制和人才投入机制。
3.气象科普经费指标现状
随着气象科普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气象科普经费的来源渠道逐渐得到完善。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制定《气象科普业务发展规划》,提出建立稳定的多渠道投入机制,逐步建立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体的气象科普经费投入机制。将气象科普工作列入事业发展规划和计划,将气象科普项目建设、科普活动、运行维持和科普研发经费列入气象事业经费预算,统筹安排,并确保稳定增长;在中国气象局及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各类重大气象工程项目和业务系统建设项目中加大对气象科普设施建设的投入;从科技服务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经费支持气象科普工作。在组织开展大型科普活动时,争取有实力的企事业单位提供冠名等各种形式的赞助和捐助;在坚持公益性的前提下,探索气象科普设施和科普活动收取少量成本费作为气象科普设施运行维持的经费补充。探索和建立与相关部门单位的合作机制,拓宽气象科普经费投入渠道。我国现阶段对于经费投入的评估现状就是对经费的来源渠道的拓展渠道以及监督所得经费的使用。
4.气象科普产出评估指标现状
气象科普产出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气象科普产出的评估具有长期性和宏观性的特点,定量性评估比较难,目前我国还没有进行气象科普产出评估。但气象科普作为气象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方面的研究已经渐成系统,许小峰等编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理论方法与分析研究》③,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志敏曾《科普展览巡展的社会效益评估指标体系研究》④,文中关于社会效益评估的指标体系设计,可借鉴到气象科普社会效益方面的评估。
三、气象科普组织能力指标现状
组织能力是一级指标,指的是各级气象科普单位的架构和组织方式、以及组织所取得的绩效。组织架构和组织方式是二级指标,指的是气象科普单位或者机构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组织如何开展工作。
1.各气象科普单位间的架构关系指标现状
中国气象局负责联合中国科协、中国气象协会等制定气象科普发展的总体规划,各级气象部门及行业有关单位、高校积极响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丰富的气象科普活动。各级气象学会接受所在地气象局的领导,并得到地方政府、科协的大力支持。
2.各级气象科普单位的活动组织方式指标现状
各级气象学会是气象科普工作的主力军,是科普活动的主要执行单位。主要的科普活动:组织观看气象知识展览、参观气象科普基地、气象科技园等主题公园、举办讲座、放映纪录片,利用新媒体定期气象科普知识,同时也负责组织召开全国气象科普年会和其他科普单位进行交流等。
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是气象科普组织的新方式。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2008年9月起正式启动运行,其中专门设有“科普与服务评价室”,该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承担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参与气象部门科普宣传发展规划的编制,牵头组织气象科普产品的设计、开发以及组织制作等。此后,各省、市气象局成立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借助公共气象服务的平台,气象科普组织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是气象宣传与科普工作的纽带。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2012年8月正式成立,中心的职责是为了促进气象业务服务与科普宣传之间的良性互动。承担全国气象宣传与科普工作的策划、组织实施与业务指导,全国气象宣传与科普工作规划、计划的编制,组织气象宣传与科普基础研究和产品研发等职责,并承担国家级媒体和境外媒体的联系、服务和协调等相关事务工作。该中心的气象科普宣传层次比较高,主要负责规划和指导。
各级气象部门、所在地政府把气象科普工作政府化。将气象科普工作纳入工作考核、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包涵到公共服务范畴、纳入到公共财政预算。
组织效果指标是指各级气象科普单位通过科普活动需要达到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能利用气象科学普及的最佳时机,在每年定期设置的“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全国科技周”、“全国科普日”等相关主题活动期间,展开主题活动,促进提高全民气象科学素质,及时准确的预警信号并被公众接受。
第二,能打开气象科普作品创作的新思路。关于气象文化建设和气象文学创作的研究已经有相关成果⑤,“气象文学”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学样式,对促进气象事业的发展有实践意义。⑥气象科普机构应该利用这些研究成果编辑出版为社会公众所喜爱的气象科普读物、手册等科普产品。
第三,能推进气象科普网络化。“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具有即时、传播时间短、获取便捷、互动性和交流性强等优点。气象微博目前主要用于解决气象灾害性突发预警等。”⑦基于现代媒体的气象科普创新形式,更便捷、高效地推广气象科普工作,构建社会化工作格局,推进资源共享共用,提升气象科普业务化水平。
总结分析中国气象科普评估一级指标的基本内涵和相关事实,可以得出:中国现阶段开展的气象科普评估工作,评估指标的设计较为粗糙、宽泛,并没有形成制度化和系统化的评估指标体系,很难做到对气象科普进行客观、合理、公正和定量的评估。因此,分析气象科普评估的指标现状对构建气象科普评估体系提供一些借鉴和新思路,也为我国气象科普的深入推进添砖加瓦。
引文注释
①张风帆,李东松.我国科普评估体系探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6(3):69.
②刘彦君,吴晨生,董晓晴,李小燕.英国科学节效果评估模式分析及思考[J].科普研究,2010(25):61.
③许小峰等编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理论方法与分析研究[M].气象出版社,2009:57-72.
④张志敏.科普展览巡展的社会效益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科普研究,2010(12):45-49.
⑤赵超“. 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论自然气象兴感与诗歌审美意境营造[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44.
⑥初清华.气象文学刍议[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1(1):150-160.
⑦杨春红,巨传友.浅谈基于现代媒体技术的气象科普创新形式[J].华章,2012(36):353.
青藏高原是中国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草地资源丰富,牧草品质优良,是发展草地畜牧业的物质基础[6]。然而,目前青藏高原草地退化严重,据不完全统计,青藏高原约有0.45×108hm2退化草地,约占青藏高原草地总面积的1/3,其中严重退化的次生裸地-"黑土滩",约占退化草地面积的16.5%[7],已经威胁到当地的生态与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畜牧业的发展[6,8]。为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与环境,恢复治理退化草地,需要充分了解草地退化演替过程中的一些生物学过程和特征。目前在国内此类研究大多集中在内蒙古草原和东北草原上[9~10],在青藏高原亚高山草甸上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为此以青藏高原亚高山草甸草地中具有代表性的甘肃玛曲县亚高山草甸为对象,在实地测定大量样方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选取评价指标,制定亚高山草甸类草地生态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各级别典型生态区域实例对比分析,为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并为亚高山草甸生态系统的退化程度诊断提供量化指标。
1研究区域概况
甘肃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地理坐标为33°06′30″~34°30′15″N,100°45′45″~102°29′00″E。海拔3300~4806m。年平均气温1~2℃;年降水量615.5mm;5~9月降水量508.9mm,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3%;雨热同季;年日照时数2583.9h;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0.7℃,最冷月2月平均气温-7.1℃。该区域拥有大面积亚高山草甸类草场,被誉为亚洲最好的牧场之一。草场植被的种类组成丰富,种的饱和度为40~45种/m2,覆盖度75%~90%,植被以中生禾,莎草为主,杂以少量湿中生、旱中生植物。草有短根茎密丛嵩草、苔草、疏丛、密丛禾草和杂类草。草高20~50cm,每0.42hm2可饲养一只绵羊。土壤为棕壤草甸和亚高山草甸土。这里既是黄河上游草地生态脆弱区,又是黄河补充水量关键区和水量变化敏感区[5]。
2评价指标量化值的确定
2.1评价指标确定的原则
2.1.1代表性原则区域生态质量是一个地区生态的基本特征,因此选择评价指标必须要选取能够代表该类型和区域生态特征的表征指标,即选取的指标必须代表区域生态的表征性特征。
2.1.2系统性原则区域生态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因此,选取的生态特征指标必须要有系统性,既要考虑直观反映生态特征的表征性指标,同时也必须选取那些通过系统运行而影响生态的特征指标。
2.1.3科学性原则评价区域生态的好坏是一个科学定义的过程,因此制定区域生态评价指标时必须遵循科学性的原则,符合区域生态特征和环境结构。选取的评价指标应是科学定义准确,内涵清晰[11]。
2.1.4易获取和可操作性原则生态环境的评价是一项经常性和反复进行的常规评价,因此在制定评价指标时,必须考虑到评价指标的易获得和可操作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评价工作得到顺利实施。
2.2评价指标的筛选
在区域生态背景条件相一致的情况下,区域生态的好坏,主要是受植被的表征性指标特征控制。从亚高山草甸的生态特征来看,其生态的变化动态主要体现在植被的覆盖度、物种组成、群落的结构、物种多样性、草地质量、优良牧草比例等指标,而反映群落差异和结构好坏的主要指标包括:植被覆盖度、物种多样性、群落物种组成、优势种所占比例等方面。从理论上讲,植被的覆盖度是反映植被茂盛程度的一个直接指标,一般来讲,植被的覆盖度越高,其茂盛程度越高,对区域生态的影响和作用也越大。因此,在选取评价指标时,单纯考虑植被盖度往往会产生偏差甚至是差错。因此,在选取植被盖度作为评价指标的同时,还应当考虑群落的结构特征和优势物种的比例[12]。通过对亚高山草甸植被结构特征和植被退化影响后的植被变化特征分析研究发现,植物群落的结构不仅与盖度密切相关,同时对于物种结构和优良物种的比例密切相关。除盖度外,亚高山草甸的特征性指标就是物种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指标,一般来讲,物种丰富、群落结构复杂,则群落越稳定。
2.3评价指标量化值的确定
亚高山草甸在大环境背景条件相一致的情况下,区域生态质量好坏主要与植被的自身结构、特征有关。根据评价指标因子的选取原则,为了准确全面地制定亚高山草甸生态环境的各项评价因子的量化标准,我们选定了亚高山草甸不同分布区生态条件相对较好,受人为影响相对较轻的地区布设样线(剔除样线内受到人为明显影响和明显退化地区的样方),利用1m×1m的样方对植被特征进行实地调查。主要调查统计植物群落的盖度、高度、频度、徳氏多度;物种种类、分盖度;物种发育物候,生长势等。然后计算统计群落的总盖度、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物种种类数、草地质量指数、优良牧草比例等指标。生物多样性指数[13]的计算包括:(1)植物丰富度指数:S=n式中:n为出现在样方中的物种数目。(2)植物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H=-∑si=1(pilnpi)式中:i=1,2,…,S物种序号;S为群落内物种总数;Pi为第i个物种的重要值之比值,Pi=ni/N,ni为种i的重要值;N为总重要值。牧草质量按张大勇等[14]提出的草场质量指数(indexofgrasslandquality,IGQ)来评价。牧草按其适口性划分为5类(优、良、中、差、毒),适口性值依次为3,2,1,0,-1。IGQ=∑3i=-1(iSi)式中:i是不同种的适口性值,Si为样方中各个种的分盖度。通过统计计算及对比分析,确定亚高山草甸植被退化等级评价指标值(表1)。
3生态现状对比分析
3.1未退化区域亚高山草甸类草场未退化区域,草场植被的种类组成丰富,种的饱和度为40~45种/m2,覆盖度80%~90%,植被以中生禾,莎草为主,杂以少量湿中生、旱中生植物。草有短根茎密丛嵩草、苔草、疏丛、密丛禾草和杂类草。草高20~50cm,每0.42hm2可饲养一只绵羊。如表2中玛曲县牧业气象观测站。
3.2轻度退化区域亚高山草甸类草场轻度退化区域较未退化区域盖度降低,草地质量指数下降,优良牧草比例降低,而植物多样性指数降低不多,有些区域反而上升,植物丰富度指数增加,植物物种数也增加,如表2的玛曲县尼玛乡天然草场,由此可见,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出发,草原的保护应有食草动物的适当放牧,草原植物资源的科学经营应以高植物多样性和高生产力为目标。#p#分页标题#e#
3.3中度退化区域亚高山草甸类草场中度退化区域较未退化区域盖度明显降低,草地质量指数明显下降,优良牧草比例明显降低,而植物多样性指数、植物丰富度指数、植物物种数降低不多。牧民定居点附近因牲畜过度采食践踏,多为中度退化区域。
3.4重度退化区域
3.4.1黑土滩所谓"黑土滩",是由于过牧、鼠害以及冻融、风蚀和水蚀所引起的重度退化草地,主要表现为植被稀疏、盖度极低、植物多样性指数、植物丰富度指数、植物物种数明显降低,草地质量指数、优良牧草比例极度下降,草原生产力大幅度降低,土地、土壤结构及理化性质变劣、水土流失及土地荒漠化加剧。玛曲县"黑土滩"面积26667hm2,占草场总面积的2.81%。
3.4.2土地沙漠化据玛曲县历史调查,在20世纪50年代该县还没有土地沙漠化现象发生,到60年代开始有零星沙漠化土地和小沙丘出现。此后,随着草地的退化,沙漠化面积逐渐扩大,且发展速度越来越快。80年代该县沙化总面积为1440hm2,而到1999年该县沙漠化普查结果,全县草场沙化面积达6080hm2,其中流动沙丘2020hm2,固定沙丘4060hm2,沙化草场面积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0.63%(表3)。到2001年每年增加128.2hm2,年增速为6.7%。2004年达到5.33×104hm2。据2003年调查,草场退化面积达74.7万hm2,占全县可利用草场面积的90%,其中重度退化草场面积达33.07万hm2,占全县可利用草场面积的39.84%[15]。生态按这样的速度恶化下去,甘南高原乃至青藏高原东部将成为我国第四大沙尘源。
3.4.3人为滥采乱挖玛曲草场拥有秦艽(Gentianastamunea)、贝母(Fritillariaprzewalskii)、冬虫夏草(Cordyceps)、红景天(Rhodiolasacra)等许多名贵中草药和藏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受市场价格上涨的利益驱动,滥采乱挖十分严重。以冬虫夏草为例,70年代每公斤市场收购价为数百元,80年代后期每公斤市场收购价为数千元,2000年代以后每公斤市场收购价涨到数万元。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因管理混乱,每年5~6月冬虫夏草采挖季节出现了各地群众蜂拥而至,漫山遍野采挖冬虫夏草的现象,使草地生态遭受严重破坏,草场退化、沙化,水土流失,生态功能弱化。玛曲县格尔珂金矿区3.7km2范围内因10余年的大规模开发建设,植被覆盖度由原先的75~90%下降到不足50%。特别是1997年以前,矿山开采混乱,露天剥离、乱挖乱采、工艺落后等原因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累计破坏植被333.33hm2,2500m露采边缘和2000m长弃土弃渣场边坡失稳,600~700m3弃土弃渣随意堆放,7处矿硐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每年有5~10万t有毒有害污水渗入地下。
4结论与讨论
(1)利用反映植被茂盛程度的直接指标植被覆盖度和反映群落差异、结构好坏的主要指标,包括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物种数、草地质量指数、优良牧草比例等,研究确定了亚高山草甸类草地生态质量的评价四级指标值。该指标能够客观反映亚高山草甸类草场生态质量。
关键词:管理培训 效果评估 关键指标
中图分类号:C9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0-017-03
在人力资源开发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培训效果评估。关于“培训效果评估”的概念,雷蒙德・A・诺伊教授认为,就是指“收集培训成果以衡量培训是否有效的过程”;而英国的管理服务委员会(MSC)将其定义为“用来判断培训是否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培训是一个由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设计、培训实施和培训效果评估组成的系统,如果说前三个环节的开展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的话,培训效果评估却远远落后于培训的脚步。长期以来,企业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后没有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大大降低了培训效果,进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而企业不重视效果评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一套科学的管理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效果评估是对各评估指标的信息综合,评估结果是否客观、准确,首先依赖于被综合的对象――各评估指标的信息是否准确、全面和有代表性,评估指标的选取和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到综合评估的结论。因而,选取什么指标来刻画管理培训的效果,是本文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采取的指标选择方法是文献资料的提炼和专家访谈。
一、管理培训效果评估指标的相关研究综述和指标的初建
(一)关于管理培训效果评估指标的研究
目前,我国管理培训效果评估指标的研究相对较少,多是一些一般培训效果评估的指标研究。如周勇、张燃(2001)提出培训效果评价的几个方面:培训力度,技术适用度,效益增长度。晏秋阳、曹亚克(2002)提出员工培训评估指标分为两大类,硬指标和软指标。王鲁捷、钟磊、孙启霞(2002)认为培训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包括成本―效益评估指标和顾客满意度指标两大类。陈卫(2006)提出了包含对培训项目的评价、对培训教师的评价……受训者的工作态度总体表现、人力资源绩效指标、运行指标等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11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熊敏鹏、杨小东(2007)根据Kirkpatrick的四层次评估模型设计了培训效果评估的指标:反应指标(如培训对象的满意度等)、学习指标(如推销知识、辅导技能、选材技巧等)、行为指标、结果指标(如培训成本、组织发展的状况等)。肖娟(2007)将培训效果评估指标分解为:反应类(对培训感兴趣、培训内容对工作帮助程度等)、学习类(知识学到程度等)、收益类(培训对企业的货币价值贡献率)、战略支持类(人员流动率等)。
但管理培训,由于其培训的特点,效果评估都有不同于一般员工之处,因此,效果评估的指标也有其独特之处。虽然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但还是为我们提供了指标设计的依据。
1.William H.Clegg的观点??。美国学者William H.Clegg(1987)对639位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被调查者认为的管理培训效果评估指标的重要性排序应该是:工作绩效的改善、学员对培训的反应、学员知识的增长、学员技能的提高、学员态度的改变、企业运作绩效的提升、对课程设置的评价、对课程讲授的评价、对后续课程的需求程度、对培训活动组织情况的评价、企业经理对课程的推荐程度、学员的激励程度、学员的参与程度、培训项目成本等。
2.国内学者的观点。萧鸣政(2004)教授提出评估的指标与内容表现为过程评估与成果评估两个方面。
管理开发的过程评估指标包括完善的管理开发规划、相关的配合措施和适当的评估与追踪管理措施。完善的HRD规划包括:确定HRD需求、建立管理开发的客体与对象、课程设计、教育培训技术的选择与确定。相关的配合措施包括:师资的选择、对被开发者的了解、时间场地的安排、管理开发前后的相关措施。适当的评估与追踪管理措施包括:成果导向的评估内容指标、评估规划内容。成果评估指标包括内部成果与外部成果两个方面。内部成果包括:被开发者的意见与满意度、学习成就评估。外部成果包括:被开发者在岗位工作中的变化、对组织整体的影响与效益。
陶祁、王重鸣(2006)在管理培训的背景下,提出了在培训效果评估中可使用适应性绩效作为培训效果的效标的一个重要方面。据此,开发出了包含压力和应急处理、创新解决问题、岗位持续学习、人际和文化适应四个因素,共25个项目的适应性绩效问卷。
曹如玲(2009)提出了培训课程的启发性、培训课程的实用性、学员的课堂参与程度、教师的感染力与课堂气氛、教师讲解的逻辑性与清晰度、学员对相关知识和原理的掌握情况、学员的人际和文化适应能力的提高、团队合作精神的增强、员工满意度的提升、制度执行力的提升等22个评估指标。
(二)基于文献研究的管理培训效果评估指标的初建
在整理总结了大量有关培训效果评估、管理培训效果评估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培训过程理论、综合性培训模型和层次培训模型为依据,从管理培训的目的、需要出发,结合管理培训的特点,本文预选出符合指标体系构建目的和原则的三大类、七种、29个有代表性的指标,其指标定义、来源和理论基础如表1所示。
二、基于专家访谈的管理培训效果评估指标的完善
结合研究内容,本次访谈目的在于了解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目的、需求,管理人员培训的特点以及他们所关注的培训效果评估指标,并通过访谈对已汇总出的评估指标进行修订,使得评估指标更加具有针对性、操作性。
专家访谈的对象共7人,由三部分组成:(1)企业管理或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2)管理培训领域的培训师和组织者;(3)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这部分对象的数量不必很多,但要求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并对培训评估问题有较深刻的认识或实践经验。
专家访谈主要问题:
(1)能描述一下贵公司的的发展战略吗?如何将该战略应用到管理人员的培训上呢?(2)近年来,企业开展了哪些针对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活动?能具体描述一下吗?您觉得效果如何?您觉得效果不错或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3)您所了解的企业在管理培训效果评估时通常会使用哪些评估指标?您觉得有效吗?(4)我们已总结出了一些评估指标(如上所述),您认为它们是否重要?(5)您认为是否有其他的评估指标需要加入?
访谈结束后,对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和评估指标提炼。
最后,汇总访谈结果,结合评估指标筛选原则,对已总结出的指标项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具体结果是:增加了“体现管理人员学习特征”的指标“被培训者的课堂参与程度”;将原来的“培训需求与战略”指标细化为“培训目标明确”、“培训目标与组织战略目标一致”、“培训计划完善且有针对性”、“培训需求分析有针对性”四项;增加了“培训手段先进性”、“企业员工积极性”、“企业员工流动率”、“企业市场份额”等指标。
三、管理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的确立和关键指标的描述
总结上述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的研究结果,本文得出管理培训效果评估的指标体系,包括三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18个四级指标。如表2所示。
(一)培训准备类评估指标――培训需求与战略
在企业实践中,每个企业的情况是不同的,必须根据企业不同的定位来评估培训对企业发展的支持,制定不同的指标体系。培训的预期效果和培训重点的确定来源于对企业目标的正确认识。培训需求分析是整个培训管理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它决定了培训能否瞄准正确的目标,进而影响到能否设计与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因此对培训的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本文中培训准备阶段的指标的设计就确定为企业管理人员培训需求与战略的联系进行论述。包括:培训目标明确、培训目标与组织战略相一致、培训计划完善且有针对性、培训需求分析有针对性。
(二)培训过程类评估指标
1.课程内容。管理人员培训课程涉及的内容非常广,因此,课程内容设计得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满足企业和被培训者的实际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培训的效果。本文中,课程内容类评估指标涵盖了对课程的启发性、实用性和内容的丰富性三个方面的评估,主要通过管理人员自身的学习感受来进行评估。
2.手段和方法。该类评估指标设计为:培训方法的多样性、培训手段的先进性,主要用于评估管理人员开发培训中培训方法能否与内容相符合。如对知识类培训时,可采用讲授法、专题讲座、研讨法;对提高和开发综合性能力的培训时,可采用案例研究法、头脑风暴法、模拟训练法、敏感性训练;对行为调整和心理训练时,可采用角色扮演法、行为模仿法、拓展训练法。同时,还要重视手段的现代化。
3.师资的选择.教师是培训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和引导者。培训教师的组成可以内外结合,既包括高校从事企业管理的学者、从事企业管理研究工作的研究人员,也应有长期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领导者,甚至企业自身的成功的管理人员。教师的感染力、教师的责任心、教师的专业水平等情况都会直接影响管理人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因此这三个指标成为评估师资选择是否恰当的依据。
4.培训的保障。这一类指标用于评估培训的组织与实施等方面的情况,其中,教材与相关资料的准备情况、教学环境与设备情况这两项会对培训效果的迁移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培训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培训组织工作是否到位,则会影响到被培训者、甚至是所在企业对培训的满意度。
5.管理人员的特点.本文提出的培训效果综合评估体系,是基于战略绩效和学的,因此在评估指标设计别设计了“被培训者的课堂参与程度”这一指标,目的在于考察管理人员培训能否遵循成人学习的特点,充分调动成人学习的积极性。
(三)培训结果类评估指标
1.个人学习效果。在效果评估系统中,个人学习效果分为知识的效果和技能效果两种。知识效果指的是通过不断学习和经验的积累获得的智力上的进步;技能的效果指的是管理人员在某一个专业领域中,通过学习和经验获得的产生绩效和最佳效能的行为。由于管理人员的职业角色和素质要求,对管理人员培训效果的评估指标就侧重在是否达到决策能力的提高、组织协调能力的提高、创新能力的提高、持续学习能力的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精神的提高等。
2.组织绩效效果。组织绩效的提升是几乎所有培训的最终目标,也是企业主最关心的目标,但管理培训对组织绩效方面的影响往往不会那么直接、快速地从这些指标中体现出来。因为管理人员培训的目的是通过个人管理能力的提升,进而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以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所以,本文借助平衡计分卡这一战略管理工具、绩效管理工具,设计了管理人员培训效果评估的组织绩效指标:学习与成长类,内部流程类,客户指标类,财务指标类。
注释:
曹如玲.中小企业管理培训效果评估模型研究.中山大学硕士论文,2008
本论文作者根据资料整理
参考文献:
1.Richard A.Swanson,Elwood F.Holton Ⅲ,Foundation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EISBN:1-57675-075-2,Copyright 2001 By Berrett-Koehler Publishers,Inc
2.[美]赖尔・约克斯著,胡英坤,孙宁译.战略人力资源开发[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3.萧鸣政.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雷蒙德・A・诺伊.雇员培训与开发[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熊敏鹏,杨小东,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培训效果评估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7(6)
6.陶祁,王重鸣.管理培训背景下适应性绩效的结构分析[J].心理科学,2006(3)
7.王鲁捷,钟磊,孙启霞.企业培训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培训,2002(12)
8.周勇,张燃.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培训评价模式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1(8)
9.晏秋阳,曹亚克.企业员工培训效果评估模式的探讨[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0(S)
10.陈卫.企业培训的绩效评估[D].硕士论文,2006
11.肖娟.培训效果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硕士论文,2007
基于栏目影响力的评估带来的启示
目前评估指标体系大部分是以栏目为考评对象,以支持分配为目的,主要基于收听率和占有率等指标的评估方案。如下表所示:
由表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一是影响力既要有量(收听率)的指标,也要有质的指标(满意度、忠诚度);二是不同时段、类型、时长栏目的收听率数据不经过修正,是不能比较的;三是过程指标(周到达率)也应该纳入到评估指标体系之中。
频率品牌化发展的评估指标体系的思路和公式
2008年之前电台做了三件量化评估的奠基工作。一是2004年开始了收听调查,2008年开始每季度一次;二是2008年节目改版推出了18档品牌栏目实行全台范围内竞聘上岗;三是2008年开始实施广告的吸纳量统计报告工作。根据电台的实际和工作基础,我们确定的总体思路是:频率时间变收听率、收听率变吸纳量、吸纳量变效益。具体公式为:
综合增量指标=影响力增量指标+收(效)益增量指标导向+综合表现指标。
频率品牌化发展的指标体系可以概括为“综合增量指标,三维增量评分”。其中,影响力增量指标可以用平均收听率和忠诚度或满意度测算;收益增量指标可以用吸纳量或吸纳能力测算;综合表现指标反映宣传导向、价值观以及任务完成、业务创新和人才成长等项目的完成情况,采取领导、专家主观评价的方式进行。
这是根据广播频率栏目评估的实际,借鉴国际反恐等级制度设计的。根据频率往年的历史数据,结合特定频率的升降趋势,确定影响力、吸纳量和影响力质量的历史常量。根据历史常量,综合影响力、吸纳量、质量三维数据和若干指标,设定历史常量合理的浮动区间。当综合增量指标高于浮动区间的高限时给予奖励;当综合增量指标在浮动范围之内时为达标;当综合增量指标低于浮动区间的底线时,给予提醒或警示等处理。
频率品牌化发展评估体系的作用机制
精准管理频率品牌的发展。听众市场指标、客户市场指标、导向质量指标三维测量,反馈、调整,有效推进频率品牌化发展;由于频率指标与栏目或时段指标具有一致性,既可以分析每个栏目的投入产出效益,又可以分析每个栏目或时段对频率品牌化发展的贡献,可以为频率品牌化发展的要素优化提供指南。
引导频率趋近产出最大化的节目设置和编排以及流程优化。综合增量指标能够敏感的反映影响力指标和吸纳量指标的升降,首先可以对下滑提出警示;其次可以引导频率全时间段不断趋近最佳定位以及合理的节目设置和编排,促进收听服务流程优化。
引导员工挑战自我创新高。频率品牌化发展评估指标是倡导每个评估主体都有主动权,“自个儿跟自个儿比,跟去年比、跟合理值比;综合增量指标只能提升,不能出现非正常下滑;每个岗位、每位员工都可以创造纪录;每个人的智慧和激情都可以通过综合增量指标得以体现。”
为了使频率品牌化发展的评估体系产生优化作用,大连电台在2008年底做了三件事:
一是综合考虑栏目时段的吸纳能力和影响力双高、单一指标突出、以及双指标均较低等情况,把全台所有栏目划分成了品牌栏目、重点栏目、成长型栏目和培育型栏目四个级别,播音员主持人根据历史上负责栏目吸纳能力和平均收听率纪录,分别确定各档栏目的资格条件。
二是明确了接标(摘牌)上岗工作的组织和政策。总台对栏目实行“四档并存、动态升降、档变奖变”的动态管理办法,接标人员实行差别化的绩效指标考核和差别化的激励分配政策;总台负责品牌栏目的接标(摘牌)上岗以及评估管理,各频率总监委员会负责其他三档栏目的接标(摘牌)。
三是在l8个品牌栏目接标(摘牌)上岗试点成功的基础上,鼓励员工立足于自己的才干和优势,对所有栏目实行跨频率接标(摘牌)。
内容摘要:政府依法行政的考核评估是政府提升自身管理服务效能的重要手段。本文就依法行政评估各项指标的规范和量化进行研究,以求在实践中精确地制定体现依法行政各个方面可用于比较分析的统计信息指标。
关键词:依法行政 评估指标体系
随着依法行政进程的不断推进,研究和制定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是各级政府对行政机关实现行政权力运行自我监督的有效途径,也是法治政府建设长期推进的动力,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依法行政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依法行政评估指标体系,是以建设法治政府为基本原则和出发点,运用科学的标准,细化和量化依法行政的本质要求,选择和确定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指标组成指标体系,综合测算一个地区依法行政水平的一整套科学考评指标体系。从微观上看,每个指标的设定应当能够以清晰量化的方式体现依法行政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要求和努力目标。从宏观上看,要体现依法行政整体进程的努力方向,以及依法行政各项要求在整体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结合全国及各地推行依法行政的实践,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当考虑通用指标与专项指标两个体系的基础内容和政府各部门与各级人民政府行政行为的不同特性,分别设定评估指标。 通用指标应重点考察行政机关职能和行政管理体制的合理配置程度,科学民主决策机制的完善程度,制度建设的质量,行政执法体制合理性、规范性的实现程度和效能。 专项指标要通过对依法行政的主观感受和内在体验全面体现社会对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水平、能力和成效的评价,即法治政府建设基本要求的实现程度。
依法行政评估指标体系的实现目标和具体设定
(一)实现目标
指标体系设计要通过测评达到三个基本目标:第一,要能够测算年度某一地区(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总体状况和实际水平,从而确定其推进依法行政的进度,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第二,要能够反映不同年度不同地区(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状况和水平,从而量化评估对象依法行政水平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第三,要能够测算出一个时间周期之内某个地区(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推进目标实现过程中的总体进程和总体水平。
(二)具体设定
根据依法行政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指标体系可分为两大类别,即:各级政府评估指标和政府部门评估指标,同时分别设定两个部分,即通用指标和专项指标。
针对政府各部门的考核指标体系中,通用指标应包括“依法决策”、“履行职责”、“行政执法”、“行政救济”四大内容,设立分级子指标,考核分值应当占依法行政考核总分值的60%以上。专项指标由提案建议办理、行政诉讼出庭应诉等指标组成,可占40%左右。针对各级人民政府的指标体系要特别确立“组织领导”、“依法履职”、“规范权力运行”、“完善行政救济”四大考核内容。
两套指标构成的综合性指标体系中,可采用百分制分别打分,再按照比率进行换算,得出综合性分值。两部分指标在若干子项的设立上考虑到同一指标的主观与客观评价两个层面的体现,可以适当重复。
同时,指标体系应当设置多元化的评估主体,既明确列出政府内部考核的责任部门,也把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法院的司法监督、社会监督和其他行政机关的专项考核监督整合起来,形成共同考核的合力,多方位地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评估指标体系的实际运用和调整
在各地各部门的依法行政评估实践中,存在不同情况和实践问题,因此,相对稳定的指标体系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以及不同年度的实践运用中,应当得到适时的动态调整,以适应依法行政推进的实际需求。
评估的内容和主体体系要不断拓展。内容上要适时考虑依法行政的保障措施、政务信息公开、法制机构建立健全等具体情况。在主体拓展上,要考虑将同级政府的相关评估纳入依法行政评估的衔接范畴,同时注重发挥社会评估机构的积极作用。
要进一步保证指标设立的刚性和可操作性。应当研究设定依法决策的程序设定、依法决策的责任追究及后果、行政救济的程序规则和办案流程的公开化程度、行政救济的后续跟踪制度和效果等指标,尽量减少打分的随意性。
日常评议与年终考核要紧密结合,不断完善评估的整体机制。要在实践中研究建立一套日常考核评议的机制和配套制度,注意制度的导向性,确立与评估指标体系相对应的各类报表制度。
综上所述,依法行政评估对法治政府建设的推进十分重要,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不同级别、不同性质的行政机关的特点和现实,从主体、内容、方法、程序等多个方面科学设置指标体系,达到对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情况科学考评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袁曙宏.关于构建我国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的设想[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4)
(1.西安通信学院,陕西西安710106;2.国防信息学院,湖北武汉430010)
摘要:通过研究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根据需求分析,对影响信息服务信息传递效能的要素逐步分层、细化,从技术性能指标和战术性能指标两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对指标的获取及量化进行研究,并对指标体系的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进行检验,为下一步的效能评估工作打好了基础。
关键词 :指标体系;信息服务;信息传递;效能评估
中图分类号:TN91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15)17?0020?03
为了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信息服务,信息服务信息传递效能评估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信息服务信息传递效能评估相关研究还很少,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地反映信息服务信息传递效能的指标体系,其效能指标也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由于构建指标体系是整个效能评估的基础环节,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对信息服务信息传递效能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研究
当前,根据研究角度、目标、侧重点的不同,可以将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分为以下三种:面向能力、面向过程和面向质量的构建方法[1]。
1.1 面向能力的构建方法
从能力实现的角度,将总目标拆分为多个子目标,将复杂问题拆分为多个小问题,从而便于对每个子目标进行分析评估,便于对总目标进行综合效能评估。面向能力的构建方法是顶层评估中常用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其缺点在于跨多个子目标的综合指标需要单独考虑。
1.2 面向过程的构建方法
从面向过程的角度,按照信息流动过程可以将信息服务划分为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分发、信息安全等六个环节。这种流程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因此,面向过程的构建方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清晰地反映信息的流动过程,但对信息流动过程较为复杂的系统难以评估。
1.3 面向质量的构建方法
从面向质量的角度,可以按照能力要求的基本内容划分,根据要求目标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质量指标,这是一种普遍采用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其缺点是难以选取全面、科学、合理的质量指标。
以上三种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各有特点,其适用范围、关注重点和优缺点也各不相同。面向能力的构建方法适用于对整个系统或总体目标的指标体系构建;面向过程的构建方法适用于对信息流动过程比较清晰固定的系统进行指标体系构建;面向质量的构建方法易于衡量评估对象的质量指标,便于进行效能评估。
对信息服务信息传递效能进行评估,本文将采用面向能力与面向质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其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构建
指标体系是栅格化网络信息服务信息传递效能评估的依据和核心。指标体系构建的实质是根据需求分析,对影响信息传递效能的要素逐步分层、细化,从而建立指标体系。
2.1 需求分析
通过对栅格化网络信息服务信息传递的流程及特点进行分析,考虑栅格化网络的军事用途,把信息传递的效能指标可以综合归纳为两类:技术性能指标和战术性能指标。
技术性能指标主要反映栅格化网络在完成信息服务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各种能力,主要包括传递时效性、传递质量、有效性、接入控制能力和业务质量等。传递时效性是指信息传递在时间效应方面的性能,主要涉及传递时延、延迟抖动和响应时间等。传递质量是指数据传输方面的相关能力,主要涉及信道带宽、误码率、丢包率、吞吐量和信息完整性等。有效性是指合理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的能力,主要涉及信道利用率和节点利用率等。接入控制能力是对信息服务接入的控制能力,主要涉及呼损率、响应时间、认证强度、访问控制等级等。业务质量是指各类业务服务质量方面的相关能力,主要涉及业务中断概率和业务支持率等。
战术性能指标主要反映军事方面对信息服务信息传递的各种能力需求,主要包括抗干扰性、抗毁性和安全能力等。抗干扰性是指信息传递过程中抵抗各种干扰的能力,主要涉及电磁兼容性、反欺骗能力和对抗能力等。抗毁性是指在故障条件下任意两个或多个节点之间保持通信连通的能力,主要涉及互连互通能力和连通度。安全能力是指信息传递过程中所能达到的安全性能,主要涉及防入侵能力、保密能力、恢复能力和访问控制能力等。
2.2 指标体系结构
结合2.1节的分析,可以构建信息服务信息传递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2.3 效能评估实现
在以上建立的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可以将其指标主要分为两类: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2?3]。对于这些指标,一般采用解析法、仿真法、系统分析法、模糊隶属度及专家法等方法获取各指标的评估值[4?6]。各个指标的具体获取方法依据其具体的物理含义和特性确定,与网络有关的部分定量指标可通过网络分析或蒙特卡洛法模拟统计获得,如传递时延、延迟抖动、响应时间等指标;部分定量指标可通过分析具体的信息服务信息传递效能,利用该指标的具体计算模型直接获得,如信道利用率、认证强度、业务中断概率和业务支持率等指标;定性指标的数据往往无法经过测量计算获取,主要由人的主观认识决定,通常可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度表示或由专家直接给定经验估计值,比如访问控制等级、对抗能力、保密能力、恢复能力等指标。
指标体系中的不同指标没有统一的度量标准,这些指标往往量纲不同,数量级差异较大,取值范围不同,指标值变化对效能影响不同。因此在获得指标值的基础上,对这些指标值通过一定的数学变换消除量纲,并进行归一化处理,使处理后的指标数据值在[0,1]之间。同时分析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考察各指标对上层指标的贡献和重要程度,从而对指标赋予权值。最终根据指标的物理含义以及相互间的关系,选取科学、合理的效能评估模型,利用归一化的指标值与确定的指标权重进行仿真,得到总的效能评估值。
3 指标体系检验
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是效能评估工作的基础和依据,构建指标体系之后,应当从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7?8]三个方面对指标体系进行检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在评估过程中不断优化和完善。
3.1 完整性检验
对于建立的指标体系,完整性检验主要是检验对指标的逐级分解是否有遗漏或指标交叉的现象,重点是保证平行指标的独立性。即检验指标之间是否出现重叠现象,如指标之间存在包含或部分包含的关系,则需要进行以下处理:合并处理,将交叉的指标合并为一个指标;分离处理,将交叉的部分剥离出来形成新的指标。
完整性检验一般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进行,因此,专业知识在其中起到主要作用。在本文所述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主要通过对专家的反复咨询完成指标体系的完整性检验。
3.2 合理性检验
从指标体系建立过程来看,合理性检验的关键在于指标是否能反映信息传递效能评估问题的本质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发现,过多的指标可能导致评估者判断上的混乱和失误,从而影响指标权重的分配不合理,因此导致评估结果发生失真。
在本文中根据效能评估的总体要求,采用权值判断法对指标进行进一步的取舍,剔除一些权重太小的指标简化指标体系。
4 结语
本文通过研究指标体系的常用构建方法,对信息服务信息传递效能进行分析,根据其特点情况,选取面向能力与面向质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其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的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进行了检验,目的在于使指标体系更加科学、合理。随着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将在实际效能评估过程中对上述指标体系不断完善和优化。
参考文献
[1] 马亚龙,邵秋峰,孙明,等.评估理论和方法及其军事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
[2] 金鑫,徐军,曾杰.系统效能评估模型探索[J].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2011,2(1):36?40.
[3] 项磊,杨新,张扬,等.基于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理论的卫星效能评估[J].计算机仿真,2013,30(2):55?61.
[4] 罗乐,李钟敏,夏斌,等.灰色层次分析GAHP的通指系统作战效能评估[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4,39(2):86?89.
[5] 杨春周,滕克难,程月波.作战效能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J].计算机仿真,2008,25(10):25?29.
[6] 卢紫毅,范建华.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战术通信网络效能评估[J].现代电子技术,2011,34(1):57?60.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第24条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定期评估机构和编制的执行情况,并将评估结果作为调整机构编制的参考依据”。机构编制评估是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应该履行的法定职责,也是推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由静态审批向动态监管延伸的重要举措。开展机构编制评估工作,关键在于如何确定评估指标的权重分值,建立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机构编制评估指标体系。在工作中,我们尝试着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分值,在指标量化方面做出初步探索。
评估的基本目标是考察机构编制配置是否科学,执行是否到位,以优化机构编制配置,提高机构编制工作科学性和部门单位工作效能。围绕基本目标,按照“由总到分、逐级分解、层层细化”的思路,构建三级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是基本要素指标,包括职能、机构、编制、人员、机制共5项,涵盖机构编制评估的基本内容,其中,将职能又分为职责配置、职责落实、履职效果3个次要素指标。二级指标是描述具体事项的指标,是对一级指标的分解,包括职责合法度等30项。三级指标,也称为指标标度,是体现事项具体特征的指标,是对二级指标的分解,也是指标体系中最具体、最细化的评估标度。三级指标体系从整体上较好地覆盖了机构编制评估的内容(具体见表1)。
根据《山东省政府部门机构编制评估办法》规定的评估内容,结合基层实际,我们将一个部门的机构编制事项归纳为职能配置及履行、机构设置、编制配置、人员配备和运行机制等5个方面,这5个方面是构成一个部门的基本要素,是最基本的指标。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首先要对5个指标两两比较相对重要性,为构造判断矩阵提供指标评价值。我们认为,在5个指标中,职能、机构、编制是评估的主要内容,也是机构编制部门的核心业务,其重要性大于人员和机制。
在职能、机构、编制三项指标中,职能比机构和编制相对重要,主要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职能配置和职责履行最终体现公共部门的工作成效,也间接地综合体现机构编制部门的工作效果;二是政府职能转变是深化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政府职能转变最终体现在部门职能的取消、转移、划入、加强等职能调整配置活动上。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推进,职能配置将是机构编制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三是职能调整配置是机构编制调整配置的依据和基础,其地位和重要性要高于机构编制;因此,职能的重要性高于机构编制,是五项指标中最重要的一项指标。
在机构和编制两项指标中,机构和编制是机构编制部门两项最基础的工作,机构与编制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其重要性没有明显的差别,在两两比较中,我们取指标评价值为1,视为机构与编制的重要性相同。
在人员和机制两项指标中,人员配置主要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职责,机构编制部门主要从编制对人员配备数量的控制、对人员结构的要求等编制执行的方面进行评估。而机制是一个部门与外界、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对机构运行和部门履职有重要影响,也是机构编制部门需要研究评估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认为机制比人员略微或者同等重要。
当然,指标重要性判断没有统一的客观标准,不同人员或不同条件下,其重要性判断会有所差异。判断指标的相对重要性通常由若干专家或者经验丰富的机构编制工作人员完成,综合多名专家和有经验人员的判断,可以使判断结果更趋于客观。
其次,利用Excel构造判断矩阵,确定评估指标的权重。利用比例标度(见表2《相对重要性的比例标度》),将横行指标对纵列指标进行重要性两两比较,其比值构成判断矩阵中的各元素,利用Excel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见表3《一级指标权重判断矩阵》)。在两两比较过程中,缩小最重要与最次要之间的跨度,目的使各项权重分值更平滑一些。两两相比结果如下:职能比机构略重要,比编制同等,比人员很重要,比机制重要;机构比编制同等,比人员重要,比机制略重要;编制比人员略重要,比机制略重要;人员比机制同等。经两两比较,输入Excel计算,职能、机构、编制、人员、机制的权重分别为0.337、0.222、0.235、0.095、0.108,以百分制计算,各指标的分值分别为34、22、24、9、11。在一致性检验中,CR=0.016,在合理范围之内(见表4、5)。作者单位:嘉祥县万张镇中学 E:LQF
关键词:机构编制 评估体系 指标量化
【关键词】绩效评估 AHP
科学的公务员绩效测评是加强公务员有效管理的基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于广大公务员的考核与测评还有着许多不足。如何科学、客观、精确地分配绩效评估指标权重,实现对公务员公正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因而加强对绩效评估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的研究对各级政府制定合理、公正的绩效评估体系有着重要意义。
1常用绩效评估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的比较分析
指标权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针对某一具体指标而言。某一具体指标的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常用的确定绩效评估指标权重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主观经验法,评价者凭自己以往的经验直接给绩效评估指标加权,如日本劳动科研所的木林富士朗提出的权重分配模式;二是专家调查加权法,这种方法是要求所聘请的专家先独立的对绩效评估指标加权,然后对每个绩效评估指标的权数取平均值,作为权重系数;;三是德尔菲加权法,给每位专家发放加权咨询表,然后将所有专家对每个绩效评估指标的权重系数进行统计处理;四是层次分析法,将绩效评估指标分解成多个层次,应用层次分析法最大的优点是实现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精度高,能准确地确定绩效评估指标的权重,因而使绩效评估指标间相对重要性得到合理体现,为公正、科学地进行绩效评估奠定了基础。
2层次分析法在确定公务员绩效评估指标权重中的应用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就是将组成复杂问题的多个元素权重的整体判断转变为对这些元素进行“两两比较”,然后再转为对这些元素的整体权重进行排序判断,最后确立各元素的权重。实际应用中,由于层次分析法对专家的主观判断做了进一步的数学处理,使之更加科学。针对政府公务员绩效考核这样一个因素众多,因素之间相互关联,因素关系量化模糊,以及对于每一个因素其分目标权重有所不同的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是十分适合的。
2.1 建立评价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
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将元素按属性分组,按支配关系分层,同一层次元素对下一层次的某些元素起支配作用,同时也受上层元素的支配,层次结构图一般分三个层次: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处于最上面的层次一般是问题的预定目标,通常只有一个元素,中间层的元素一般是准则层和子准则层,最低层一般是指标层。
政府公务员的总体素质是由众多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的因素有机组合,是个非常复杂、模糊的系统。我们引入递阶层次结构的概念,即将公务员的总体素质的各个指标和相互支配、隶属的关系划分成不同的层次,用线段将支配指标与下层的关系表示出来,再根据各指标相互关联的属性,将指标分解聚合成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
2.2 构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是各元素针对上一层次某个元素建立起同一层任意二个元素之间评比的数据矩阵,矩阵bij表示相对于Ak而言Bi和Bj的相对重要性,通常取1,2,…,9及它们的倒数作为标度。
2.3 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层次单排序是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对于上一层某因素而言,本层次与之有联系的因素的重要性次序的权值,它可以归结为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和特征向量问题,即对判断矩阵B,计算满足BW=λmaxW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并将特征向量正规化,将正规化后所得到的特征向量W=[W1,W2,A,Wn]T作为本层次元素b1,b2,…,bn对于其隶属元素Ak的排序权值。
由于受诸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判断矩阵很难出现严格一致性的情况。因此,在得到λmax后,还需要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进行检验。为了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需要计算它的一致性指标C.I.,当C.I.=1时,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λmax- n愈大,C.I.就愈大,那么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就差。为了检验判断矩阵是否具有满意的一致性,需要将C.I.与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进行比如果判断矩阵C.R.=C.I./R.I.
(1) 二级指标B1、B2、B3、B4和B5相对于一级指标A的权重,准则层指标“德(B1),能(B2),勤(B3),绩(B4),廉(B5) ”之间相对重要性的比较) 。并检验其一致性,通过一致性检验Wi=[0.4847 0.2268 0.1431 0.0888 0.0566]λmax5.099CI=0.0248 RI=1.12 CR=0.0221
(2) 三级指标C1、C2、C3和C4相对于二级指标B1的权重(相对于“德(B1) ”而言,“理想(C1),政治坚定性(C2),政治纪律(C3),理论素养(C4)”各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比较) 。并检验其一致性,通过一致性检验。Wi=[0.545329 0.233302 0.139697 0.084673]λmax=4.0512 CI=0.0171 RI=0.9CR=0.019
其余三级指标相对于二级指标B2、B3、B4和B5的权重计算。
(3) 根据以上计算的B1、B2、B3、B4和B5以A为准则的权重,以及C1、C2、…,C17分别以B1、B2、B3、B4和B5为准则的权重,依据层次分析法的计算原理,可以计算出C层相对于A层绩效考核的总排序,并检验其一致性,通过一致性检验。如表所示。
利用层次分析法可以较方便的求出公务员考核指标C1 ~ C17相对于总目标层A的权重。这样得到的结果,将成为管理层在公务员绩效考核上最有力的参考数据,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考核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另外,绩效考核指标权重的计算,可以通过开发相应的计算机软件予以支持,只需将评价的指标及评判数据设定为参数输入便可。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绩效评估指标权重的整个过程体现了人的决策思维的基本特征。即分解、判断与综合,易学易用,而且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系统分析方法。
3 小结
公务员绩效测评既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动态的工程。为使趋于科学化、合理化、定量化,基于AHP方法建立一套较为合理的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了一个客观可比、操作性强的一个测评模型,实现了定性和定量的统一,最大限度地为公务员绩效测评的实现服务。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向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社会救助是政府不可推卸的一项责任。农村社会救助是维护农村贫困人口墓本生存权利、享有公正国民待遇的保证。农村社会救助工作是否有效和完善,需要借评估指标进行评价。农村社会救助绩效评估指标的设计需遵循科学性、可比性与差异性、可操作性等相关原则,从农村社会救助对象的确定、社会救助金的发放过程以及救助实施效果三个环节进行社会救助绩效评估指标的构建,力求不断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促成社会公正与社会融合目标的实现。
社会救助作为一项维护社会底线公平的制度安排,对社会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进行兜底性的保障,从最低层次上解决着社会民生问题,并具体体现着政府的公共责任和社会的道德良心。我国长期以来建立的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之间处于一种隔绝状态,致使我国贫困人口高度集中于农村,表现出不同于发达国家的贫困特征。近年来,政府对农村社会发展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相继出台了农村五保户制度改革和新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普及了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并且在部分地区建立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政府部门提供的其他公共服务一样,农村社会救助工作是否有效和完善,需要借以评估指标进行评价。目前我国关于农村社会救助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专门研究甚少,大多在社会保障总体评估指标研究中一带而过。这与社会救助的重要性及发展程度不相适应。同时,农村社会救助绩效评估指标研究的缺失,将会影响到对社会救助工作运行状况、运行效果准确而客观的评价与反映,进而不利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当前迫切需要在农村社会救助工作得到大力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社会救助绩效评估体系,对该项工作的运行情况进行科学分析,为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定与规划提供合理依据。
一、农村社会救助绩效评估指标的功能
社会救助评价指标体系是用来反映一定时空内社会救助发展的对象、规模、速度、效益等方面变化情况的一系列统计指标的结合的整体。其功能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描述和反映功能
农村社会救助绩效评估指标可描述一定时期内特定农村区域内接受社会救助的人数及摆脱贫困的人数,反映救助工作在覆盖面、受益人规模、对象变动、救助资源供给、救助效果、社会效益等方面的变动情况。
2.评价功能
一方面借助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指标的对比分析,了解社会救助工作的发展水平和速度,评价其是否真正起到了降低贫困率、维持社会稳定并促进社会融合的作用。另一方面,可通过比较实际指标值与标准值或既定目标值之间的差异,了解社会救助工作目标实现程度,评价该项工作发展规划的实施状况与执行效果。
3.指导功能
通过社会救助绩效评估指标所反映出的工作不足,促使政府及时调整社会救助政策,并使政策制定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好地为政府部门社会救助的决策与实践服务,从而最终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
二.农村社会救助绩效评估指标的构建原则
社会救助工作实施的效果,切实影响到农村贫困群体的生存与生活利益。因此,不仅要依据社会救助绩效评估体系对救助效果做出评价,更需以此评估结果改进并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力求达到应保尽保,实现社会公正与社会融合的目标。为确保社会救助评估指标体系各项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指标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各项指标体系设计需遵循的首要原则。其目的是使指标体系对社会救助工作的评价反映更符合实际状况,更具客观性,对社会救助制度的改进更具指导意义。社会救助评价指标体系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从社会救助工作本身的性质与特点出发,同时充分考虑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内容、指标参考值、计算方法、比较分析等各个环节都要更具科学性、合理性。
2.可比性原则与差异性原则相结合
可比性原则是指评估指标的制定应该有利于同一时期不同国别、地区之间的横向比较以及同一地区不同时间段的纵向比较,便于通过比较相互借鉴经验。同时,由于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下对人们生活进行兜底性保障的制度安排,其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这一性质决定了相对于其他社会保障子系统来说,社会救助更明显地与国家财政、地区财政,进而与国家经济、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相关。因而进行比较的同时应考虑到地区差异性,例如后文中将要提到的脱贫率指标,要求经济严重落后的农村地区脱贫率达到发达地区水平,是不切合实际的。农村社会救助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在总体设计、统计内容、统计口径、计算方法等方面需要遵循可比性原则;指标参照值或标准值的确定上,就应充分考虑到地区差异性,避免目标确定过高或过低影响到决策的实施状况。
3.可操作性原则
社会救助绩效评估体系的设计并非纯理论研究,更注重的应是其实践指导性。这要求各项指标应该具有实际可测量性,保证数据的可获得性、准确性、实际性。若统计资料与数据难以搜集,指标体系的设计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各项功能也即化为空谈。
4.全面性原则
指标的设计需涉及社会救助工作的各个环节,综合考虑各个方面。而且指标设计过程中,也要综合考虑影响社会救助绩效的各个因素。既要包含客观性量化评价指标,也要包括以公众满意度为主的主观性评价指标,从而多层面、全方位地对社会救助绩效予以客观评价。
三、农村社会救助绩效评估指标的构成
本文以农村社会救助实施前对象的目标定位、社会救助金的发放过程以及对救助实施后效益分析为纵线,分三个环节建构评估指标体系并进行分析。
1.农村社会救助对象的目标定位—衡量一定比例的最贫困人口所获得的社会救助资源比例
在我国农村地区,贫困人口呈不平等分布,主要集中于中西部落后地区,即使在同一地区,贫困人口仍呈现阶层性、区域性、贫困程度不一的特征。在农村社会救助对象的目标定位中,需要评估社会救助资源是否分配给了最需要救助的群体。由于社会救助资源具有稀缺性,同时,社会救助政策主要针对那些处于社会边缘、依靠自身能力难以维持生计的人,因而社会救助资源不能被用以补贴那些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人。阿特金森指出:把现有的转移支付总量重新分配可以提高其消除贫困的效率。也即收人富足的群体被排除在援助范围之外,那么经济状况最差的社会群体可获得的援助水平将会更高。对象确定合理与否关系到社会福利资源能否得到合理的分配,需要救助的社会群体能否得到应有的、足以改变其生存状况的福利资源。
评价社会救助绩效,首先要评估社会救助对象的确定标准是否合理,社会救助资源是否在最需要救助的人群之间分配,这一指标可以通过测算一定比例的最贫困人口所获得的社会救助资源比例进行衡量。具体操作如下:在某一农村地区选取一定比例的最贫困人口,假设为a%,同时计算这部分人口所接受的社会救助金占总社会救助金的比例,假设为b%。通过对两个比例进行比较,衡量社会救助资源是否分配给了最需要的社会成员。若b% > a%,则说明社会救助资源更多地分配给了贫困人群;若b% < a%,则说明社会救助资源并没有得到最合理的分配,而是过多的分配给了相对富裕的社会成员。
在社会救助资源总量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可以反映社会救助资源分配的合理程度,评估社会救助对象确定标准是否具有合理性。若对象确定标准过于宽泛,必将有更多的社会成员被列人农村社会救助之列,在社会救助资源总量一定并稀缺的情况下,最需要救助的社会成员获取的资源将会减少,即救助水平偏低,出现上述b% < a%的现象。相反,若对象确定标准过于苛刻,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社会救助资源得到有力的利用,即b% > a%,但同时将会面临将部分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排除在外的困境,造成社会救助覆盖面偏低。因而对象确定标准是否合理,会影响到社会救助资源分配的合理性。需要说明的是,尽管b% > a%时可以保证社会救助资源更多地分配给了贫困人群,但两者之间的差距不宜过大,否则将会造成社会救助水平过高,进而使得救助对象过于依赖政府救助,出现“养懒汉”现象,同时也会影响到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
2.农村社会救助实施过程评估—领取率指标
领取率也即社会救助率,等于社会救助项目的实际领取人数与符合资格条件的人数的比例,也就是享受社会救助的人数与应享受社会救助人数的比例。领取率指标是对政府贫困救助覆盖面的反映,理论上的社会救助率应为100%,所有符合社会救助申请条件的社会成员都应得到相应的援助。
贫困群体,尤其是农村贫困群体,信息获取方式单一,获取渠道堵塞,造成信息资源的严重匾乏与不对称。加上农村地区贫困人口陈旧的救助观念,致使部分农村贫困群体无力享有社会救助,影响到社会救助工作的落实与制度有效性。在社会救助制度执行过程中,这部分生活的确有困难并符合申请条件的社会群体存在于社会救助体系之外。具体分析存在这些“合格的未申请人”的原因包括:第一,对自身权利认识不够。尽管在生活困难时可以接受社会救助已经作为公民的一项权利被确定下来,但由于长期受传统思想的束缚,仍有部分社会成员甚至政府工作人员将社会救助工作视为一项施恩行为。在部分农村困难群众看来,既然是一种恩泽,便授予则接受之,不存在行使自身权利的主动性,也就不存在主动申请或索取的行为了。第二,信息不对称问题。生活困难的社会群体在面临物质匾乏的同时,也存在信息资源的缺乏。农村居民对社会救助的申请时间不了解,造成错过申请时间;部分农村贫困者受到文化水平的限制,致使对申请条件、程序不了解,难以自行完成社会救助申请或者不知如何申请。第三,耻辱感。由于社会救助资源的稀缺性以及社会救助对象的特殊性,社会救助制度不可能根据普惠制原则对全部社会成员进行援助,只能通过选择的方式定位救助对象。家计调查式的对象选择方式以及接受救助事实本身会涉及申请者的隐私与尊严,耻辱感的产生使得部分困难群体放弃申请并接受社会救助的权利。
领取率指标可反映出社会救助制度的覆盖面。领取率越高,说明这一制度覆盖了相当广泛的社会困难群众,有更多的社会困难成员可以通过社会救助制度使生存状况得以改善,有利于应保尽保目标的实现。若领取率偏低,则需要从影响领取率的因素出发,进行原因分析。例如,加大农村地区社会救助制度的宣传力度,增强农民权利意识,使农民认识到自身有向政府申请救助的权利,增加困难群众申请救助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社会救助制度信息的公开性、透明性以及影响力,保持政府与社会成员之间信息的畅通,使申请的各项程序为更多的公民所知晓;充分尊重申请救助的社会成员,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社会困难群体正确对待自己,正确认识困难与挫折。
3.农村地区社会救助效果评估—贫困率与脱贫率、恩格尔系数、公众满意度
(1)贫困率与脱贫率
社会救助不以保障被救助者的生存为最终目标,而是把保障其生存看作一个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配套救助和社会工作,促进被救助者通过自助摆脱贫困状态,融人主流社会。在广大农村贫困地区,农民收人来源单一,并多局限于土地收人。一旦失去劳动能力,便意味着陷人贫困状态。农村地区的脱贫工作相对于城市地区更具艰巨性、复杂性。因此,农村社会救助工作致力于维持贫困者生存的同时,更应关注贫困者自身生存能力的提高,以拓展收人来源。
贫困率是全体居民中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比例。通过比较某时间段前后的贫困率,可说明在此时间段内社会救助制度是否可以有效地起到帮助困难群体摆脱生存危机的作用。贫困率反映一个地区的整体贫困状况,贫困率降低幅度越大,说明社会救助的扶贫效果越明显。脱贫率是一定时期内的脱贫人口占该时期贫困总人口的比例,相对于贫困率来说,脱贫率在反映社会救助的实施效果上更具直观性。
贫困率与脱贫率在反映社会救助效果的同时,也可对农村社会救助的救助策略是否得当做出解释。农村地区致贫原因往往具有多样性,如自身劳动能力的丧失,教育、医疗、法律诉讼等资源的匾乏,自然环境的恶劣,市场环境的变迁等。由于年龄、劳动能力及家庭成员的多寡的差异,农村贫困群体的类型也呈现多样性。救助过程中,能否根据致贫原因与贫困群体的差异性提供满足不同群体特殊需要的救助,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影响到农村地区的脱贫程度与速度,进而影响到农村社会救助的效果。
(2)恩格尔系数
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阐明:随着家庭和个人收人增加,收人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其公式表示为: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x 100%。恩格尔定律主要表述的是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人变化而变化的一定趋势。在收人水平较低时,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必然占有重要地位,随收人增加,在食品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重心便开始转向衣、住、行等其他方面。
如果说贫困率与脱贫率的变化反映的是农村贫困群体走出贫困线、摆脱贫困的情况,那么贫困人群的恩格尔系数则可反映其摆脱贫困后生活改善与提高的程度。社会的持续发展,经济基础的日益雄厚,人民的生活标准与水平不断提升,农村贫困群体作为社会成员的一部分,理应也要共同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其生活水平也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而提高。对此,郑功成教授曾指出:我国社会救助工作有待于实现从单项性救助向综合型救助、从生存型救助向促进发展型救助、从维持温饱型救助到追求一定的生活质量型救助发展。恩格尔系数是反映以上三点转变进展程度的指标,恩格尔系数越低,说明贫困者在摆脱生存危机的基础上,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也得以提升,进而社会整合度与社会融合程度也得到提高。
3.公众满意度
公众满意度是衡量政府绩效的终极指标,政府的各项行为都应该以公众满意度为导向,根据民意与社会实际需要进行合理规制。
【关键词】组织实施;管理培训;课程
现代企业应大力发展职业导向的非学历继续教育。有计划、分领域、分层次大力加强对党政管理、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高技能、农村实用、社会工作等各类人才的继续教育培训活动,特别是加强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和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训。
培训组织与实施评估
培训目标确定之后,便要制定详细的培训开发计划,并组织实施。具体的计划可以由企业的战略规划部门同人事部门一起制定;也可以由培训人员、主管部门、企业领导多方协调,统一制定;还可以请企业外的专门咨询机构、承担综合方案的拟定,由企业自行选择决定。但是无论计划如何制定,企业必须有专门的职能机构负责组织实施,企业各级领导应该密切配合,协调好培训者与人事部门以及其他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不至于因产生矛盾而使培训工作停滞。
一、评估培训组织与实施情况
(一)培训预算评估
企业效益直接影响培训质量的评估,若企业的效益处于下滑阶段,则企业恐怕无力在更长的时期内支撑企业培训的预算。不过,在较大型的企业里,或者在一些国有控股的股份制公司里,企业培训预算是每年随着企业的不断扩张而呈现增加的情况。企业培训的预算的数据通常来源于同行业之间的横向比较以及企业历史预算的纵向比较得出的,这使得企业在培训预算方面更加科学化,强大的企业生命力会给企业培训带来更多的活力,使得企业培训在不断升级过程中得到实惠。
(二)培训的实施
随着企业发展阶段的不同,企业培训市场表现出不同的课程的加强与分布的不同,培训实施的过程同时也是学院对于课程掌握以及对于培训效果的评估的体系的建立的过程,正对员工提出利于实际操作的课程的学习效果的改进可以帮助人力资源部门和教育培训部门协同合作,利于更多的信息来提供更为高质量的教学任务的实施。对于实际工作内容的培训和集团各级人员的综合培训使得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提炼出一套适合企业自身的培训方法。课程设计的不断改进和实施培训中心不断完善的指标。
二、关于管理培训效果评估指标
课程管理开发过程的评估指标涵盖了不断完善的管理开发计划、各方面与之配套的措施的实施和最终的评估体系的建立。首先要确定管理开发的对象,在课程设计和培训技术的选择方面需要配合合理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师资的配备,其余是对开发者的具体了解,对于具体授课时间和场地上的详尽的安排,以此来确定HRD规划。开发者对于内部和外部环境的熟悉程度直接决定了课程开发的顺利与否,对于课程成果导向评估和教学体系的整体评估都是重要点的因素作为考虑。开发者在开发过程中还需走访学习者,以此来增进对课程的实践的指导意义,提高企业的培训效益。
管理培训背景下,需要指出的是在适应性的指标体系下和培训效果指标体系下的共同作用下,开发者应该提出更多的指标作为参考,以求得更为科学的培训管理。这其中涵盖了岗位学习能力,岗位人际能力,人际文化素质,压力指标,应急状态处理能力,创新能力等等大概25个适应性项目绩效指标。
提出了培训课程的启发性、培训课程的实用性、学员的课堂参与程度、教师的感染力与课堂气氛、教师讲解的逻辑性与清晰度、学员对相关知识和原理的掌握情况、学员的人际和文化适应能力的提高、团队合作精神的增强、员工满意度的提升、制度执行力的提升等22个评估指标。
三、培训过程评估指标
(一)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设计总体应该符合企业的总体要求,按照细节的逐步实施和分解来进行。针对学员的学习效果作为评估的基本标准,按照企业发展的方向和企业对于人才需求的总体和局部的需要来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课程内容的评估应该遵循课程在启发性学习,适应性学习和实用性学习上的多层次的指标评估和比较,以此来加强教师对于整个课程的可控性操作。
(二)培训方法
在多维评估指标体系中,对于课程讲解的具体要求需要在开发过程中有针对性的提出,对于培训方法总体上要求多样性、针对性,培训过程可以分为知识类培训、技能类培训、管理类培训。从方法上有讲授法、实验法、研讨法、在培训工程中应该以学员的学习为中心,为学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培训方法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更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培训方法。
(三)师资力量
对于教师的选择需要力求做到全面,做到公平合理公开的选择。对于从事管理研究的人员来说,师资将决定整个培训过程的顺利与否,在教师的选择上需要更多的征求企业发展的每一个员工的意见,在实施难度上力度做到尽量降低难度。在教师自我约束方面,需要教师本身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企业发展的动向,时刻参与企业的培训管理和探讨,教师的专业水平需要不断的加强,只有过硬的专业水平才可以胜任不断变化的培训市场。
(四)培训的保障
培训的后勤工作要做到细致,包括培训的教材的准备情况,培训的教室,学员的住宿等等。这些安排的是否妥当合理直接影响培训的质量,是整个培训的最为基础的保障性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要检查培训的各项工作是否真正到位,培训的时间安排上是否合理,企业调查中要做到对该项的具体分析,包括满意度的打分等等。
【关键词】接入主干光缆对比分析评估指标建设效果The Index Analysis and Impact Assessment of the Trunk Optical Cable Construction in Access Network
Pan Yang(1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Ltd.,Beijing 100080,China;2 China Mobile Group Guangdong Institute
Co.,Ltd.,Guangzhou 510630)
AbstractThis paper at first introduce the background、strategy selection of the Trunk Optical Cable Construction in Access Network,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network.Then, we study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the network construction effect in five main aspects.At last,using the construction effect instance of one telecom operator to analyse the evaluation index。
KeywordsAccess Network Trunk Optical Cable、Comparative analysis、Evaluation index、Construction effect
一、概述
随着国家宽带提速战略的不断深化,尤其是FTTH的快速发展,固网宽带接入范围和带宽都大幅增加,3G向LTE阶段演进,移动网节点数量也将大量增加,全业务发展形势下,光缆网作为传输系统及业务网承载的重要基础,本地网快速拓展的前提条件,瓶颈主要体现在接入层光缆,无论是移动业务还是FTTH、大客户专线及其它,不仅对接入层纤芯数量有量的飞跃,根据不同业务类型对光缆的要求也不尽一样。
二、基于接入主干光缆建设模式分析
采用接入主干光缆建设模式,接入层光缆一般分为主干光缆、配线光缆和引入光缆。其中:主干光缆连接汇聚节点和接入层交接箱或光缆交接节点,用于完成区域和道路的覆盖。主要的功能是汇聚配线层光缆或者是分散的用户接入光缆的业务,并提供至汇聚节点的迂回光缆路由,有效的提高主干光缆资源的共享能力。
接入主干光缆建设模式是目前运营商面向全业务发展接入的成熟解决方案。对比传统的业务引接模式,通过对接入主干的统筹建设,可以实现:(1)适应全业务快速部署。随着3G/FTTH/大客户业务的快速发展,接入光缆规模、覆盖大大增加,传统跟随业务建设的接入模式被动、周期长,在业务密集区域问题更加突出,接入主干光缆通过预先规划统筹建设实现业务快速、灵活接入。(2)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综合引入与主干段分开,可以使接入点光缆独占管道资源的距离减少到最小;并且通过一次性敷设大对数纤芯,有利于提高主干路管孔使用资源效率(缓解管道资源瓶颈)。引入光缆的减少,缓解了局前引入管孔及局房面积的压力。(3)纤芯统筹规划。通过纤芯统筹规划,可以实现灵活调度和纤芯保护。(4)减少故障点及衰耗。跳纤点少,减少故障点及衰耗,提高光缆结构安全性。
三、接入主干光缆建设效果评估指标
建立光缆网建设效果评估指标的目的是:期望通过系列量化指标、对光缆网络建设进行评估,从而细致掌握网络规划、建设、安全、效率各方面的详细情况,能够定量给出评测数值,定性给出结论。
对于运营商而言,所有基础网络建设都基于两个目标、五个出发点:1、运营目标:出发点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降低建设成本2、建设精品网络目标:出发点建设安全稳定、灵活高效、维护管理便利的基础网络。因此,本篇分析也从以上五方面进行建设效果评估指标的探讨。
3.1满足全业务发展需求
为体现接入主干对全业务的具体支撑能力,可通过两个量化指标进行评估:(1)城区光交接点密度:衡量接入主干光缆和光交接点建设对全业务接入支撑能力的关键指标,光交接点包含具备光交接功能的基站和接入间、室外光交箱等;计算方法:城区内光交接点总数/城区面积;(城区面积指有效面积,为城市范围内有固网/无线站点接入业务需求的面积)该指标反应的是覆盖与业务匹配的关系,并非越大越好,并且,因各地市区域业务发展差异距大,指标上也会有差异。(2)光交接点覆盖距离:控制性指标,在规划初期建设可以指导地市合理设置光交接点,避免光交接点覆盖范围过密或过大。
关于光交接点覆盖半径的测算,理论参考《光纤接入网规划设计手册》关于光交接区覆盖区域经济性模型,与覆盖区域内的用户节点数量相关,有如下结论:
3.2降低网络建设成本
站点平均接入距离可以作为评价接入主干降低接入成本的关键指标。
在站点平均接入距离的分析上,通过对标接入主干光交引入的站点接入距离与未建设接入主干的站点接入距离进行。
3.3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资源使用效率可通过以下两个利用率指标进行评测:(1)主干纤芯利用率:是衡量主干光缆建设后,各段光缆平均纤芯使用效率的指标。接入主干光缆通过统筹全业务接入需求,一次性敷设大对数光缆,实现了纤芯资源综合利用,降低了业务接入的建设成本,也提高主干光缆建设后的纤芯资源使用效率。(2)主干管道管孔(子管)占用率:是衡量主干光缆建设后,主干管道包括利用原有管道的管孔(子管)占用率情况。采用这个指标作为资源使用效率指标,需要更关注的是接入主干通过一次性敷设大对数纤芯,提高主干路管孔使用资源效率,特别是在那些密集城区管孔资源瓶颈的区域,主干光缆建设模式对缓解资源紧张的局面,避免后期管孔瓶颈扩建,有极大的资源改善作用。
3.4提升网络安全稳定
在接入层,评估网络建设对节点安全性提升的关键指标就是站点成环率。站点则包括基站、接入间及重要客户节点。
接入主干光缆建设后,不仅提升光缆对全业务接入的支撑能力,接入主干对接入业务节点的路由保护能力也更加灵活。可以同时结合主干光缆建设,对进行原有移动(或固网)站点链改环、拆环优化,并对现网重要政企客户提供路由保护。
3.5提高维护管理效率
接入主干纤芯规划使用结合业务种类、按等级预先分配各站点独占纤芯、共享纤芯及预留纤芯,接入业务统一从光交引接。因此,避免了光缆建设开天窗方式接入业务,跳纤点减少,故障点及衰耗也减少,这些对比分析都可以作为提高维护管理效率的评估指标。
四、接入主干光缆建设效果评估案例
以南方某运营商XX市的2012年接入主干光缆的建设后效果作为案例进行指标评估小结:(1)该地市在1086平方公里的城区有效面积内,共设置光交接点1643个,城区光交接点密度达到1.51个/平方公里,光交接节点覆盖半径在密集城区控制在300~500米左右,一般城区在500~1000米左右;(2)2012年的接入主干建设后,采用光交接入的移动基站数量达到218个、室分/WLAN站点达到376个,基站平均接入距离由1.40下降至1.19公里、室分/wlan由1.1下降至0.9;(3)现网的接入主干光缆建设规模达到2854公里,接入主干已进行全业务接入,纤芯利用率达到49%;在密集城区,对比建设主干光缆和未建设主干业务开通管孔占用率降低达到20%-30%;(4)在接入主干光缆覆盖的业务区域内,站点成环率由58%提升至60%;(5)在接入主干光缆环上,业务节点安全性受限于主干光缆长度和环上站点成环率,而不是环上的总节点数量,节点安全性得到提升,更加便于维护管理;光缆环上的跳纤点,故障点及纤芯衰耗也大大减少。
综上小结进行评估,可见:该地市2012年主干光缆网建设是卓有成效的,符合光缆网统筹建设的总体战略,主干光缆建设后,接入层网络无论在能力、效率和安全性上都有显著提升。
但是该地市作为南方大省的省会城市,对比其它同规模城市,光交接点覆盖密度人小于2,北方已经达到3~4,光交接点覆盖较薄,对全业务的支撑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并且,光交接点设置较少的原因也是因为在这些城市,室外光交接箱市政报建困难,建议地市在设置光交接点的策略上,可考虑更多利用室内机房或接入间等比较稳定的节点资源。
并且,2012年接入主干建设后纤芯利用率达到49%,可见地市运营商已经认识,接入主干光缆建设带给光缆基础网络从“被动接入”向“面向业务、深度覆盖”的战略讯息。后期,建议进一步加大光缆基础深度覆盖,在支撑现有移动、固网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利用接入主干开展大客户及视频监控等业务,不仅有利于提高了接入主干使用效率,也大大降低基础网络接入成本。
五、结束语
本分析报告采用的评估指标,也许还不全面,有待后期的光缆网建设及评估中去发掘和完善,更多能够关联评价网络建设的指标。但是,通过效果评估也给接入光缆网建设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思路,为后期规划建设、评估分析建立模板,建议跟随后期工程建设、接入主干光缆网建设效果评估应及时开展和反馈。
参考文献
[1]陈岳武,郑锐生,面向多业务的移动接入光缆网建设模式探讨[J],广东通信技术,2007年第1期
[2]郭丽娜,光传输网络优化与评估分析[D],天津大学,2007年
[3]张建忠,邢玉领,传输网网络评估技术在本地网网络优化中的应用[J],邮电设计技术,2009年06期
一、以结果为导向,开展财政绩效评估是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财政预算管理实行预算、执行、决算“三步曲”,缺少对财政支出结果的追踪评估。财政资金管理中普遍存在着“重收入轻支出、重分配轻管理、重项目轻效益”的问题,存在着财政支出规模与支出效果脱节的缺陷。财政的主要任务被误解为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各部门的资金需要而不是社会公共需要,各部门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争项目、争资金上,财政支出效果却往往无人负责,造成财政支出效率较低,甚至出现大量的资源浪费现象。在职业教育经费方面,短缺的同时还伴有未有效利用的现象,职教经费被挪用和教育腐败使有限的职教经费不能真正用于职教,也直接影响了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和优势的发挥⑩。职业教育在我国已有50多年,中国职业教育有了较大发展⑩。据财政部数据,2012年全国公共财政职业教育投入2053亿元,比2006年增加了4.45倍,年均增长28.3%。但由于我国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还未建立绩效评价体系,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未来职业教育长期可持续快速发展。
二、构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财政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绩效评价的核心是围绕战略目标,层级分解出绩效目标,并在绩效目标的指导下,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绩效指标体系,推动政府绩效改进。在职业教育财政绩效管理中,建立起相应的教育财政投入评价指标体系,将有效推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快速发展。
1.财政职业教育支出绩效评估的目标定位。确定职业教育发展目标是对财政绩效评估的第一步。政府公共部门绩效水平受制于诸多限制性因素,实现高绩效管理强调能够达成“共识”的绩效计划,而绩效管理的前提是达成共识的绩效目标和标准。对职业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进行综合评估,以既定的职业教育发展目标为指导和方向。结合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实践,应将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定位如下:一是提升职业技能,培养具有高级技能或技术的人才,促进人与产业匹配;二是培育创新创业能力,造就技术创新和创业人才,推动产业动态升级与创新;三是推动社会融合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复合转型过程中农村转移人口以及刑满释放人员等社会非主流人员提供基本的职业教育,降低整个社会的运行成本,提高社会和谐度。
2.职业教育财政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职业教育财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反映职业教育财政绩效总体现象的特定概念和具体数值,是衡量、监测和评价教育投入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的重要量化手段。财政部门、教育部门、经费使用部门通常有着各自不同的目标,所以绩效评价体系需要多维绩效评估指标。同时,指标体系是动态的、可扩容的、弹性的,随着绩效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指标体系也将随之不断调整和完善。本文基于对职业教育成效的绩效评价过程,结合财政绩效的闭环控制系统(见下图),对职业教育经费的立项、投入、执行、产出、成果、效益进行评价。其中,最重要的三个指标是“投入、产出、效果”。由此,在职业教育财政绩效评价指标设计上,按照“投入—产出—成果”这一逻辑程序,将指标体系分为投入类、产出类和效果类指标。在此基础上,由于每年的项目投入占据了总投入的极大份额,增加了一类“教育重点项目建设评价指标”,用于对每年的大型项目进行评价。最后,考虑到教育工作有很多效果无法量化,本文设置了一类“教育定性(评议)指标”,用于考虑上级和公众的评价。第一,职业教育投入类指标。一是对职业教育投入总量进行评价,主要分析职业教育投入总量是否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包括职业教育支出占教育支出的比例和占GDP的比例两个指标。通过评价职业教育支出占GDP和财政支出的比例是否合适、是否符合本地区特点,评价职业教育投入总量的规模和结构是否合理。二是财政职业教育经费分类情况,包括教育基建费、教育事业费、公用经费、教学费用、教师人员经费、教师培训经费、教学研究经费、文化体育活动经费、宣传和外联活动经费占教育支出的比重以及当前基础设施投入增长额占前期基础设施投入的比重等指标。三是评价职业教育投入增长速度是否达到政策性的规定及社会发展需求,包括职业教育财政拨款增长率、生均职业教育支出增长率等指标,评价财政职业教育支出的增长情况,反映国家和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投入的发展趋势。第二,职业教育产出类指标。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发国家政府从政府支出绩效评价实践中总结出进行绩效评估的“3E”原则,即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有效性(Effectiveness)。根据这些原则,职业教育产出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职业教育产出经济性指标,主要强调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经济、节约利用程度,包括学校校舍利用率、图书利用率、教学设备利用率、教学设备完好率、职业教育支出合规情况等。二是职业教育产出效率性指标,主要指职业教育物力资源利用效率,包括固定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收益率(服务净收益/固定资产总值)、成本收益率等指标。三是职业教育产出有效性指标,是衡量职业教育直接性客观产出大小,包括毕业生合格率、毕业生升学率、师生比增长率、新增校舍面积、新增教学设备、新增容纳学生入学人数等指标。第三,职业教育效果类指标。基于本文对职业教育提高技能、培育创新创业能力和推进社会融合等三项基本功能的定位,职业教育效果类指标是在职业教育产出类指标的基础之上,衡量实现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程度。职业教育财政投入效果类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升职业技能指标,包括学生一次就业率、职业培训规模、“双师型”教师比例、生均实训基地建筑面积等。这是职业教育效果的决定性指标,财政在完善现有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财政支出结构的同时,还应配合职业技能鉴定制度的推行,逐步实行以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合格人数核定补贴的制度,促进职业教育技能培训质量的快速提高⑩。二是培育创新创业能力指标,主要衡量学生从事科技创新、创业的能力,包括学生素质特长发展、学生专利获奖情况、学生科研获奖情况、学校获奖情况、学生创业相对成功率等。三是促进社会融合和区域发展指标,评价职业教育在服务地方区域发展、促进社会融合中的贡献,包括科研成果对当地科技进步贡献程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情况、边缘人群培训情况、教育支出对其他社会资源的吸引聚集程度、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学校的社会声誉等。
3.合理分配绩效指标权重。围绕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在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中,各指标对绩效目标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要衡量并表示出各指标对目标的贡献,就应赋予不同指标以不同权重,重要者赋予较大权重。权重的确定是绩效评估体系构筑中难度最大的一项工作,往往需要从整体上多次调整、反复归纳综合才能够完成。常用的确定权重的方法有专家直观判断法、德尔菲(Delphi)法、两两比较法、环比评分法、层(级)次分析法(AHP)、熵权法、因子分析法等。在职业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开展财政职业教育经费支出绩效评价,有利于为政府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职业教育支出提供科学依据。总之,发展职业教育是实现富民强国的重要支点,也是我国推进社会融合发展的重要机制。长期以来,过度重视高等教育、轻视职业教育已经严重影响我国教育体系的整体健康发展。当前,就业市场高技能人才相对匮乏。社会上出现的大学生“回炉”现象表明,职业教育在提升个体技能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因此,在改变“望子成龙”和“学而优则仕”的社会心态的同时,需要增加财政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断提高财政职业教育绩效,大力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