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6 04:50: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课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信息化、全球化的影响和冲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将成为教育的核心。如今我们面临着资源严重短缺,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以及人们道德力量的缺失等等问题,那么培养高素质人才已是优为重要的大事。这也就是为什么要进行新课改,作为心事教育工作的一员。深感这种工作的责任之重大。那么,新课程改什么?怎样改?下面谈谈个人看法:首先:教师们应该明白课改的价值取向,也是课改的灵魂,那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因为每个年龄阶段每个学生由于家庭受教育的程度有区别,且每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富有独特个性的人,他们的生活经历不同,对知识理解,接受就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前,对学生的实际生活、理解能力、兴趣爱好、知识水平、思想状态等有全面深入了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那么课堂上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因为关注就是最好的教育。学生在被尊重的环境中,精神愉悦、积极上进、获取信息,知识再生的能力就会大大增强。教育教学质量就会稳步提升。
其次,课程改革要想取得成果,那么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是关键的一步。以生的学习中出现的死记硬背,接受性学习、机械性训练的状况,严重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创设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不断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小组活动”就是高效的学习方式,它既能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表达能力。又培养团体意识,同时,使知识和技能有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形成良好学习氛围和人格魅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第三,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将有力推动新课改的实施。以往的课堂那是老师的地盘。学生被动地被接受知识,被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机械性形成你讲我听,你写我记,课堂死气沉沉,丝毫没有生机,严重影响学生智力的开发的知识的再生,学生综合能力低下这样教学模式长期下去,后果极其严重,如今的新课改,它倡导学生的自主性学生教师只是旁敲侧击,力求精简,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倡导乐学,做到练中有练、练中有讲,灵活适用。
总之,新课程改革任重道远,只要我们提高自我要求,不断探索,不断地改革,那么,通过长期有效的锤炼、实践,逐步形成适应时代的教学风格,努力将课改进一步推向深入。
在系统工程学领域,人们往往把极其复杂的研究对象称为系统,每一个系统都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用系统的眼光把新课改放在教育体系中来观照,从教育教学整体出发,合理设计、实施或运用新课改,应该是中小学课改的当务之急。个人觉得,系统看待新课改其实就是以扬弃的态度认识新课改,以开阔的视野设计新课改,以完善的机制推动新课改。
一、能力奠基,以扬弃的态度认识新课改
传统教学方法固然因为教学观念的陈旧、教学方法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扼杀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但传统教学强调的以传道、授业、解惑等为标志的教师,在育人、求知方面的教师专业能力要求,还是极具现代启发意义的。可以说教师能力不够,课改就会走样;能力平平,课改就会止步;能力全无,课改无法进行。因此,湖南省溆浦县警予学校(以下简称“我校”或“警予学校”)的课改,是以提高教师能力为前提而展开的。以扬弃的态度,继承传统教学对教师专业能力要求的好做法,不断提高教师更新自身知识结构、个性化理解和开发教材、灵活驾驭课堂、独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生沟通合作和为学生终身发展的奠基所需而搭建“五育”(德智体美劳)平台等能力,为新课改的全面展开赢得了先机。
一是规划引领能力提高。学校先后制订师资建设五年规划、个人专业成长三年规划,组织师德演讲比赛、教师成长故事交流,定位人生的目标,形成自我专业发展意识,使教师真正成为自己专业发展的主人。二是培训推进能力提高。确立“校级、组级、个人”三级培训模式“请进来、围拢来、走出去”,每个星期都有教师外出培训,每个月都有校内集体培训,多渠道常态化培训满足了教师日益增长的提高能力的需求。三是活动促进能力提高。为教师量身赠书、组织教师读书会、搭建信息技术交流平台、开设名家讲坛、开展师徒结对,确保老师“手中有书、眼中有学、心中有识,行动有指南,周围有榜样”。
二、配套改革,以开阔的视野设计新课改
新课改表面看是课堂教学改革,但作为整个教育改革体系中的一环,课堂教学改革是离不开教育其他方面的改革的。即便课堂教学改革,也不单是师生之间单一的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变革,大到目标达成、流程设计,小到班内氛围营造、座位编排、人员搭配等都要合理兼顾。如果一讲新课改就只改教学模式、方法、手段,势必单打独挑,难以为继,甚至流于形式。所以,我觉得,就一所学校而言,开展新课改,应当以联系的眼光,系统思考,配套改革,以开阔的视野来系统设计。我校正是遵循了这一原则,才一步一步让新课改在师生心中生根发芽。学校以校园文化建设改革为土壤,以教师能力提高为支撑,以管理制度改革为保障,以家校合作改革为延伸,以教学评价机制改革为促进。肥土壤,见深度;强支撑,显力度;活管理,出高度;家校延伸续长度。学校从师生容易忽视的校训教育入手,多样化、系列化、规模化、主题化开展德育活动, 系统形成“自治心,公共心”的课改德育体系,形成自身德育品牌。在此基础上,积极优化课堂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生成“课前小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汇报展示―拓展延伸―课后检测”的“警予学校生态课堂六环节”教学模式,以生态的眼光、态度与方法来观察、思考、分析课堂,着眼学生“问”起来、“动”起来、“灵”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三、评价跟进,以完善的机制推动新课改
在评价体系的建立方面,我很欣赏美国作家斯塔弗尔比姆的观点:“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新课改评价体系的确立最终要看是否有利于促进课改参与者不断改进教学目标、设计思路、方法手段、教学流程,最终达到落实课改三维目标的总要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当前新课改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课改与评价体系的脱节,或者说课改评价体系的建设跟不上课改前进的步伐。所以,在新课改这个大背景下,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一下最适合新课改的管理制度、模式是什么,优秀教师、优秀学生的标准是什么,如何通过改变评价促进新的质量观、人才观的形成,如何建立科学合理完善的课改评价机制和体系。为此,我校在改革评价体系方面也作了一些必要的尝试:管理扁平化,着眼可持续发展,着力构建现代管理体系;评价主体广泛化,通过教学开放,吸纳专家、家长评价,师生参与教学评价;评价过程动态化,变期终总结性评价为教学过程当中常态化评价。建立动态一体化教师评价体系、综合多元化学生评价体系、多维高效化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师,月评价、学期评估、年度考核,优秀教师、星级教师并举,力求体现“关注教师生命价值、引领教师发展”理念和促进教师自主管理的原则。对学生的能力评估、成绩测评、个性特长鉴定等多元综合,通过开展“特色班队、书香班级、警予少年、校园之星、优秀图书角”的评比活动,激励学生,促进学生成长。
近年来,学校在推进新课改过程中,系统谋划,立体设计,全面改革,整体推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荣誉成绩只属于过去,不代表未来。我深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长不仅仅自己要职业化,而且要以自己的职业努力促进学校教师的职业化;校长不仅仅自己要专业化,而且要以自己的专业努力促进学校教师的专业化;校长不仅仅自己要精英化、品牌化,而且要以自己的不懈努力促进学校师生的精英化、品牌化。课改工作任重道远,我将以自己的不懈努力办出更有内涵和品位、更有发展特色的教育。
(作者单位:湖南省溆浦县警予学校)
关键词:目标 掌握 层次 性质 关键 新课改 创造性
新课改,改什么?是每一位在一线的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依我个人之见就是“一目标”、“二掌握”、“三层次”、“四性质”、“五关键”,具体的说就是――
一、目标
《新课标数学课程标准》认为:“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这就是说数学教学必须具有一定的目标,那么这个“一目标”是什么呢?就是:通过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操作和主动探索来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探索能力,教育学生养成爱惜时间、热爱数学。
二、掌握
《新课标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是指出了学习数学、在数学教学中努力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同时就是要把自己的知识准确的、有目的地教给学生。
达到“二掌握”,即:
一是掌握自己的学生学情,了解自己学生的个性特长,有利于备课、讲课和进行课后总结;
二是掌握好教材的内容,结合自己学生的情况,更大程度的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三、层次
《新课标数学课程标准》说明:“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以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这些话说明着我们要以教材为依据,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根据学生区别不同的层次,即:学生层次、施教层次和评价层次。
综合学生的智力、个性和学习成绩等等因素,把特点相近的学生归纳为一个层次;在层次教学中,教师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条件与空间,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得到不断的提升和发展,教学素养得到明显提高。
层次艺术的评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是人性化的应用之一。
四、性质
《新课标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社会现实、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抓住学生的心理,贴近生活实际,灵活使用教材,合理的变化课堂形式,把课堂延伸到课外,指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深入生活,利用分布于每个角落的数学资源学习数学;说明白:新一轮基础课程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具有――
(1)趣味性:学习数学,特别是对于小学学生来说就要注重趣味性,这样就能够吸引学生、激发兴趣、热爱数学;
(2)自主性:根据新课改理论的指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就是实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趣;
(3)实践性:让学生动手实践,能够促进小学学生动脑、动手、动心的系列化学习过程,对于小学学生显得十分重要;
(4)创造性:新课改理论提出了学生互相合作、讨论、探究的科学性,是提高学生素质,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为什么要注重创新性呢?我认为:创新思维是对各种文化知识的综合利用,同时能够找到个人知识的不足之处。
五、关键
《新课标数学课程标准》倡导:“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挥。”。那么,新课改,改什么?其中关键问题就是――
一是教师就要更新教育理念
改变过去那种满堂灌、强迫式、师生式的“师道尊严”教育体制,实现人性化、合理化、科学化的教育方式;
二是教师就要吃透课改教材
课改教材与过去的教材在实质上是没有改变的,勾股定理还是勾股定理、思想还是思想、《孔乙己》还是《孔乙己》,就是放大了空间,留下了思维的余地,重视了课内、课外的实践,需要一线教师吃透教材,了解学生,掌握层次,它有利于备课、讲课和评课;
三是教师就要创造课堂高效
创造课堂高效并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轻而易举能够实现,需要“师师互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完美结合,需要合作、探究和总结,需要课前准备、课堂灵活和课后思维,才能够初见成效;
四是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探究
在课堂之前,教师就要列出重点问题,以便在课堂上引导提问、指导思维和强化理解;课堂之中,灵活掌握学生的思考动态、学习动态和认知动态,不能让学生信马由缰、不着边际和胡思乱想;
引言:
新课改是历史的必然,是新时代教学变革的产物。它改变了传统经典教学模式,取代的是新理念为指导的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双向互动模式。教师不再是单一课本知识的灌输机,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探究者;课本教材不再是唯一的课标价值取向。新的形势下媒体教学的内容和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媒体素材体系的创建,以及媒体教学模式的探究已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主题和必然。
1新课改新理念:
1.1以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为核心。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技能是新课改的中心任务。新课改精神的认真落实也真正能够史无前例地体现素质教育的精髓。
1.2建构主义为指导。根据学生的智力结构、知识结构和教师业务能力结构,用最优化组合方法,把学科的基本原理、概念以及它们之间内在的关系的知识结构性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该理论体现了真正的教学应有的特点:高水平的思维、知识的深度、与现实的联系、大量的交流以及为学生的进步提供社会支持。
1.3探究性学习。是“研究最有效、最主动、最能够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习”。立足于对人的潜能的开发,立足于对学生兴趣的强化。是解决当前“应试教育”系例问题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举措。
1.4开放性模式。课程的开放性,教师应不局一格,从单调的课堂里走出来,通过媒体看外面的世界;通过开放的教育资源环境建构学生的知识和情感。
1.5创生性课程。在课标的准则下,课程是由师生这两个主体共同创生和建构的。教育必需超越课本,在这方面广义化媒体教学资源环境担负不可替代的地位。教师不能成为教本的奴隶,而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2新课改下的教学媒体资源。
2.1原有的媒体教学思想误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执教者把目光转向单一的高新技术产物——电教媒体。认为:越是高级的、档次高的、价格昂贵的媒体越好,如CIA教学媒体等。因此在农村学校,许多教师总是借“落后条件”来推诿媒体教学资源研究的责任;而条件较好的学校,仅重视公开课和示范课的表演,而真正的推广普及运用比例还较少。这也即当前媒体教学上存在的两个极端。许多教育工作者对媒体资源存在着单一化和片面化的看法。
2.2新的大媒体教学含义:
根据新课改和建构主义理论,学生通过主动探究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基本素养。而这一建构过程,需要大量的多样化的媒体资源来支持。这样教学媒体的广泛性也就应运而生。教学媒体随着时代改革也不断在发展变迁。从远古的肢体语言到口头说教;从古往的文字书本到现在的课堂粉笔加黑板;而电化教学媒体的产生使教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信息化教育”的诞生,多媒化整合,已成为现代教育手段的主流。因为学校发展层次的不同,现在是多种媒体并存的时代。“没有最好的媒体,只有最适用的媒体”。不同的媒体有自己的优势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笔者认为:教学中凡能建构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资源都应归纳到媒体的范筹。这就包括了语言、书本文字、图片、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和电子计算机媒体资源等;也包含了实验探究体验性素材;同时前人的生活经验、社会阅历都应属于教学媒体的内容。这也即广义化的大媒体教学资源概念。
3媒体资源教学模式探究。
3.1课本教材、课外读物等文本素材。这是传统的、最常用的主体教学媒介。现在乃至今后都不可能被取缔。
3.2幻灯、投影图像和影视素材。形象而生动的画面,使知识体系简易化和直观化。电化教学初始化的产物,一般为单媒体运用。因各媒体的特点不同,其功能不一。选择运用时应有针对性,不可滥用和乱用。
3.3CAI教学模式。多种媒体整合,“形声并茂”、“人机交互”的特点,表现现代教学的最高先进手段。教学时常制成课件。但因设备昂贵、技术性要求高,这一模式的推广发展受到一定阻碍。目前仅在经济优势地区普及。
3.4生活经验社会阅历等经验性教材。前人的科学积累我们不可能有足够的精力和条件全部去再现。有许多的先人成果需要历史的继承。这也是教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媒体素材。
3.5多媒体VCD教学。在CAI教学的普及性受到滞碍时,这种方便而灵活的教学模式几乎可以替代CAI教学。该模式的最大优点是:物美价廉。性能可以与CAI教学设备俊美,有多媒化、交互性、资源性和普及性的特点。在农村学校其发展的前景非常可观。
3.6实验探究体验性素材。实验教学可以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判断力和设计能力。其作用是电化教学替代不了的。所以在教学中,这种体验性媒体资源不能轻易用其它模式取代。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大变革就是把研究性学习纳入了正常教学的范围,同时特别重视实验教学的地位。
3.7网络化教学。通过网络资源,服务于教学。该模式是当今教学发展的一个趋向。
4媒体资源运用原则:
4.1资源性原则。所有的媒体展现出来的资源,都服务于课标,它替代不了课本,也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媒体素材只能是师生共享的资源。如在生物教学中,经常把收集的各种数码图片、影视素材片段调用到课堂的某一环节中,探究中有生趣,课堂活跃而不乱,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了知识。反之,整节课全面运用媒体,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个性被扼杀在媒体的主导中。
4.2开放性、创生性。通过媒体去看外部世界,建构知识体系。因师生的素养层次不同,素材的作用价值也因人而异。资源的开放性,有利于师生的个性发展,有助形成个性化教育教学模式。同时,资源不是单一的素材,通过师生的共同建构后,可升华成新的更高层次的资源。教师在运用媒体资源时应把这一潜在的价值充分挖掘出来。“赖蛤蟆吃天鹅肉”在文学领域里是不可能的事,但利用偶然一次机会拍到树蛙捕食到麻雀的照片,进行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探究课,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全体师生形象理解了动物捕食本领的高超,及树蛙的捕食结构的特点。从图片资源到知识结论;从文学领域到生物学科;从动物的捕食到生存竞争的本能。无不体现通过资源开放性、生成性地构建课堂教学。
4.3整合性。没有最好的媒体,只有最适配的媒体和最佳的媒体优化组合。知识内容的不同,教学对象的差异,运用的媒体表现手法在选择上应广思多虑,配置合理;各媒体间有优势又有不足,科学搭配媒体,可使各媒体优越性更为突出,而缺陷得以弥补。过去生物教学中,对于显微结构的探究,教师依赖挂图较多。但图片的真实性易理解性大打折扣。而运用显微镜观察分组实验,教学面向全体受到束缚。将视频演示仪或数码相机和显微镜、电视或液晶投影仪有机搭配,前二者问题迎刃而解。
1. 地理课改的基本理念
新课改的理念首先强调的是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其次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使所学内容不仅对生活和学习所用,而且对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改变以往地理学习的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
2. 新教材特色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地理新教材,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在知识表达形式上都与老教材有很大变化,特别是在知识量传授上有了很大压缩。不重视获取多少知识,而注重学习的过程,获取知识的过程比获得知识更重要。如:老教材讲到世界分区地理,讲十三个区域很多国家,而新教材只选其中有代表性的几个地区和几个国家,关键是通过这几个地区和几个国家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也就是授之学生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新教材大篇幅地增加了课堂当中学生参与活动。“活动”不但承担了学生温习、巩固知识的任务,更注重知识的迁移和应用,通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新教材图表数量增多。除地图外,有统计图、示意图、素描图、景色图、表格图、曲线图、柱状图等,尤其是加大了景观图的篇幅。大量的景观图向学生展示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另外,还增设了一些素描图,如“地形素描图”、“大陆”、“半岛岛屿图”和“海洋图”等,形象直观,较逼真地反映了地理事物的面貌,有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地理概念。这些图表简洁明快,但功能各异,教师可借助它们,为我所用,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之目的。
新教材提出有关新课程实际问题如:一些奇特现象,提出对立观点让学生辨析等的设计,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通过学习让学生经历当初科学发现的思维过程,通过地理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地理情感和地理价值观。如:各种不同自然环境与人文特征的兴趣与审美能力,鉴赏人类丰富的文化,只有一个地球与全球的意识,尊重自然,人地和谐共处的意识等,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口道德观、资源道德观,全面看待问题的能力等。
纵观全书我们可以发现新教材编写的每一个课时,内容都鲜活真实,避免了空洞的说教。这样的教材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使教师灵活地创造性地施教。
3. 课改后对地理教学与学习方式的基本要求
课改后改变过去过分注重记忆,被动模仿的学习倾向,把学生自主探索与师生合作交流相结合,改变“师讲生授”的传统方法,倡导交互式、探究式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质疑,讨论提出独到的见解,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适当的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正确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教师角色意识、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观念。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而不是仅仅向学生灌输结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造性思维的习惯。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积累、认识水平的提高,逐步向学生呈现探究性问题,将学生置于探索者的位置。
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个别差异导致的不同学生表现出的不同学习倾向,积极探索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方法。
在地理教学中重视开发和应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另外在地理教学中注重渗透现代地理科学观念,讲清知识的应用和发展。
4. 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反思
传统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学生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且讲授直接指向结论,很少让学生主动思考,很少让学生经历当初科学发现的思维过程。如好比老师拿一桶水给学生倒,而学生被动拿杯子去接水,而不是师生形成互动的“连通器”。这样培养的学生胆子小,思维不活跃,老师不讲的不敢想,老师没教过的不敢做。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充当演员,学生是不情愿但又无奈的观众。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被动的接受,这样的教学过程也抹杀了学生一些天性,如:中国的学生在幼儿园、小学时期“为什么”最多,随着年龄增长到初中、高中“为什么”逐渐减少,甚至没人问。综观中国的教学过程中,只有老师在课堂当中,提问学生问题的场面,很少有学生问教师的片断,这样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些条条框框内。
5. 新教材内容与可持续发展
一、学生变了——素质全面发展,能力全面提高
实施“新课程、新教学”后,变化最大的是学生。这是许多亲历新课改的教师的共同心声。
1.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明显增强
实行新课改后的课堂教学,学生成为主动参与、平等对话、交流合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认为”“我觉得”“我的看法是”等,成为课堂上学生使用频率最多的口头语;一双双高举挥动的手臂成了课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热烈讨论、激烈辩论场景,成了课堂中最生动的画面。
2.学生学习的热情更加高涨
新课改通过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现在的学生更爱学习了,学习不再是一个被动完成教师学习任务的枯燥过程,而成了一个孩子们亲身体验、自我发现、充满乐趣的过程。
3.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逐步增强
突出表现在学生问题意识逐步形成。学生敢于对老师和书本大胆提出质疑,敢于向老师提出新问题,敢于亲自动手操作、通过感受、体验获得知识。
4.学生发展的后劲足、潜力大了
由于新课程倡导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摆脱了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桎梏,让学生从繁重而单调的训练中解放出来。其发展不再是“涸泽而渔”,而是在学习和求知的海洋中“游刃有余”,真正全面发展,使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中仍有很大的潜力。
总之,学生的变化切切实实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学生在校学习不仅仅是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会学习,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
二、教师变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进一步改进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观点、教学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我校教师充分发挥自己和团队的智慧,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新课程改革。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惊喜地看到新课程为我们带来的变化。
1.教师逐步树立起了民主平等的师生理念
经过新课改的洗礼,教师再也不是高高在上了,我们将关注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作为己任。大家已习惯于放下身段蹲下来听听孩子们的心里话,多纬度、多角度地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及需求,一切以学生的健康发展出发。教师对学生的不足和错误少了责罚,多了理解和宽容。师生之间是相互尊重、平等、和谐的关系。正是由于师生之间的隔膜消除了,学生再也不惧怕教师,而是乐于主动地与教师交往。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是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开展富有个性的探讨式学习。
2.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
在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角色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做到:(1)做一个积极的旁观者。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学生在进行自主观察实验或议论时,我们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而不直接参与。(2)时刻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平时课堂上我们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运用多种方式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或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学习的热情更高涨。
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处理好课堂上“活”而“不乱”的关系,培养合作精神
在45分钟的课堂上,教师尽量起好穿针引线的作用,鼓励学生“活”起来,大胆提问题并进行有理有节的讨论。
三、学校变了——文化品位进一步提升
新课程使学校发生了崭新的变化,一言以蔽之,就是提升了学校文化品位,使学校由“人才工厂”逐步向学习的共同体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使学校成为学生生活成长的地方,同时也成为教师成就
事业和成长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1.学习的风气更加浓郁
新课程使每一个教师都面临全新的挑战,迎接这种挑战就必须要加强学习。因此,从校长到教师自觉学习的意识更强了。几乎每个教研组都形成了定期学习的制度。
2.研究的氛围逐步形成
面对新课标、新教材、新理念、新教法,每个教师都切身感受到,只有深入研究,才能把握新课程的本质和规律,才能提高执行新课程能力。研究之风在校园内蔚然兴起。
3.合作意识逐步强化
这种合作不仅表现在同一年级相同学科教师之间合作,同一学科不同年级教师合作,而且体现在不同学科教师的合作,教师与学生合作。合作使教师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同成长。
我们的基础物理教育难道不应该在这些方面打下一点基础吗?
现在,在多数较发达国家中,中学物理教材包括了力学、刚体力学、热力学和分子物理学、振动和波、电荷和电尝电流和磁尝电磁波、量子物理、相对论和物质等内容。除第一、五、六部分外,我们与一些发达国家的差距都是很明显的。有些国家仅是以某一个中学的优秀学生组队参加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而我们则是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后再强化集训、补课后参加的。所以,尽管我们获得奖牌很多,但却不能认为我们就是教育强国了。而且,没有教育内容的现代化,就永远也不可能成为教育强国。
十多年来,我国基础物理教育在教学领域中的改革是有成绩的。但其弱点往往只是局限于教材的删删减减、修修补补,以及教学方法与手段上的一些革新。
说得苛刻一点,这不过是“删繁就简三秋树”,且有向阻力最小的方向前进之嫌。
如果要做到“领异标新二月花”,恐怕就要动一点大手术,在内容现代化上“动土”了。
诚然,教学内容的现代化不可能一蹴而就,没有十年功夫怕是不行的。惟其如此,我们才应该尽早认识并行动起来。等到下个世纪再搞,怕是太晚了。
基础物理教学内容改革的探索
受有关方面委托,在沈克琦先生的主持下,笔者正在参加为北京市重点学校编写高中物理教材的工作。实际上这是基础物理教学内容改革的一次探索。自然,教学内容现代化是这种探索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新编教材在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上会有一定程度的扩展和提高。但这并不意味着教材内容的超常膨胀和不适当的“拔高”。我们力争做到的是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与基础性的统一。为此,我们坚持编入高中学生能够掌握的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使他们能够学到比较有系统的、相互联系的、有生命力的知识。同时,对一些虽在高中阶段不宜展开或不能完全掌握的,但又是非常根本的、重要的,对开扩学生的科学视野、树立新的科学观念和思维方式极有好处的内容,也要开一个头,长一个芽。
基于以上的一些考虑,拟议中的教材在内容上与现行教材(甲种本)就有了一些区别。
1)在讲授经典物理学内容时不回避它的局限性。例如在讲牛顿力学时指出物体的质量是可变的,并给出相对论质量与运动速度的关系。在讲授惯性力时,也讲解引力与加速度的等效性。
2)在热学中专辟一章“热力学定律”。其中讲授热力学第零定律,以便对温度和温标进行再讨论,使学生对温度和温标的概念科学化。也讲自然过程的方向和热力学第二定律,以使学生对不可逆现象及其重要性有所了解,对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及其统计意义和它所反映的偶然与必然、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加深认识。这对于破除学生头脑中“决定论因果性”是唯一的因果律的观念,树立“统计意义上的因果性”的观念大有好处。
又如,在讲授气体时,增加了一节“真实气体范德瓦耳斯方程”。这不仅能使学生认识真实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区别,体会从理想气体模型到较真实的模型的一种修正方法,而且正是因为范德瓦耳斯方程是非线性的,因而气体的液化即相变才是可能的,而理想气体无相变可言。这也就为讲授物态变化“长了一个芽”。
3)在波动光学中,增加了双缝干涉条纹的分布规律和夫琅和费单缝衍射条纹的分布规律的讨论,以使学生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体会一下分析光的波动现象的方法,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现象的观察上。这也算是“开了一个头”。
4)“狭义相对论初步”作为一章准备编入教材之中,其目的是使学生的时空观念有所发展,并对狭义相对论产生的物理背景、爱因斯坦的思考及其方法论内容有所了解和体会,帮助学生增加一点科学发现的“悟性”。
5)在讲述微观物理学中专设“波和粒子”一章。在这一章中,不仅通过黑体辐射规律的分析提出能量量子化的概念和观点,通过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提出和证实光子的概念和观点,而且通过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分析引出德・布罗意关于物质波的假设,使学生认识类比方法在科学探索中的作用。同时还在分析微观粒子可能显示波动性的条件后,以戴维逊一革末实验为例,介绍了物质波的实验验证,并顺带讨论一下“宏观物体是否也具有波动性”的问题。我以为这种讲述与讨论是非常基本的(应该指出,基本不等同于浅显),但又较以往的教材要先进些。
6)拟议中的这套教材的最后一章是“基本粒子与宇宙”。如所周知,粒子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粒子,其尺度范围小于10的13次方厘米,质量小于10的-23次方克。天体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星体、星系乃至整个宇宙,其尺度范围大于10的19次方厘米,质量大于10的39次方克。然而,在今天这样两门研究对象迥异的学科却奇迹般地融为一体,成为物理科学体系中的一门新学科。简要介绍一下宇宙概观和宇宙的起源与演化,这对于处于花季般的青少年该是何等有益呀!
关键词:音乐课改;面临问题;改革措施;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中教育的改革范围越来越广,改革力度越来越大。而对高中音乐课的改革更是我国高中新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音乐在新课改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但通过有效的措施,改革还是有所成效。在新课改下的高中音乐,应将其教学方式进行调整,从而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一、高中音乐新课改中面临的问题
1.高中音乐教育目的不明确,课时过少
目前的高中音乐课程只是单纯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随着新课改的开展,要求高中音乐教育能提高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式,调整教学内容,转换教学理念,使其能与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相结合。高中音乐教学的内容太过独立,无法和初中音乐课程的内容相衔接。
我国各高中院校将高考中必考项目列为教学的重点科目,导致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忽视了高中音乐课教学的重要性。正是如此,我国高中音乐的教学课时十分少,一个星期至多只有一个课时,一个课时的时间也只有短短45分钟。当高中学生即将面临考试时,高中音乐课的时间也会被占用作增加其他主修科目的复习时间。在这种情况下,高中音乐教学的课程量完全无法满足教学的要求。
2.高中音乐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颇深,其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高中音乐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高中音乐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太深。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高中院校无法正确认识到高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未能将高中音乐教育进行合理定位。高中音乐教学内容较为单一,教材选定不合适,因而,导致高中音乐课程无法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新课改的高中音乐课程仍存在不足之处,尤其在其教学评价方面。由于高中院校对高中音乐课程的不重视,导致高中音乐教育中缺乏系统、明确的评价机制,无法促进高中音乐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高中音乐新课改的措施
1.完善高中音乐课教学内容
在制订高中音乐课程内容时,需要充分考虑到音乐教育的实际情况和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基于音乐教育和学生发展的需要,科学地设定高中音乐教学的内容。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现代流行音乐,来确定选修音乐课程和特色音乐课程的内容。通过对这种既符合学生学习要求,又具有时代特点的音乐课教学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保障音乐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2.健全高中音乐课教学评价体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评价体系在我国已逐渐普及。一个好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能力,提高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高中音乐教育的发展。在高中音乐教学评价中,可以以班级为单位交由音乐教师统一评价,也可发展多元化的评价,利用社会、家长各方力量来建立一个统一的、公平的、开放的评价体系。
3.保障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高中音乐新课改的成效最终是体现在高中音乐课堂上的。因而,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极为重要。只有保障了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而提高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需从教研和教师素质这两方面来进行。因而,在高中音乐教学工作中,教师要进行自我提升,多实践来提高自己的音乐素质和教学水平。
三、新课改后的高中音乐教学方法
1.注重学生在高中音乐课程中的体验
高中音乐课程不同于高中其他的课程,因而其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比起对基本音乐知识的掌握,高中音乐课程应更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体验,对音乐的感知。音乐是一门艺术,是需要学生用心体验和感受的,而不是仅靠教师讲授就能学得好的。因而,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可通过多媒体设备让学生直接感受音乐的魅力,体验音乐所带来的情感冲击。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可播放《音乐之声》经典之作,以引导学生欣赏音乐、感受音乐、体验音乐。
2.丰富高中音乐教学的内容
目前,各高中院校的高中音乐课程多是着重于歌曲欣赏,但歌曲只是音乐教育中的一个小小部分,是无法满足高中生对音乐的需求的。因而,高中音乐教学中可加入一些简单的乐器学习,例如,竖笛、口风琴等。加入乐器的元素,能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释放学生的学习压力,有利于实现音乐素质教育。
随着高中新课改的要求,高中音乐课在课改的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在课改后也存在一些问题,但仍取得了重大突破。高中音乐课在经历课改后,还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探索和磨合,以求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金奉,龚家胜.高中音乐新课改实施的困境与对策[J].华章,2011(1).
[2]缪存恳.新课改下高中音乐创新教学浅探[J].文史月刊,2012(8).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全方位的改革,是建国以来一次全面、彻底的改革。新课改对发展学生个性、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对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新课程从2003年下学期起全面实施。在实施过程中,笔者深深感受到新课程的实施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感到实施新课程压力大,困难多。
一 关于课程实施与现行评价体制
新课程发展性评价体系重在突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即形成性评价――质性评价。其目的在于激励、促进学生的发展。而目前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学生乃至整个社会,对教学的评价仍是终结性评价――量性评价,看重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选拔与甄别在评价中仍处于主导地位,考取重点中学或重点大学人数的多少,决定着学校的声誉。这两种评价制的矛盾,不仅使实施新课程的教师无所适从,为了增加考取重点学校的人数,教学过程自然难免重蹈覆辙,穿新鞋,走老路。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是新课改没有在社会上引起应有的重视,二是新课改人才培养模式与目前社会需求一时难相适应。要解决这一矛盾冲突,首先,要求学校管理层和教学一线的教师要更新观念,达成共识。因为教育行政部门是教育评价的的权力机关,其指导思想直接影响教育过程的实施:表面看教学改革是教育内部的事情,但其培养对象牵涉到社会各界,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从事教育改革的教师则力不从心、无能为力。不少教学经验卓著的教师实施新课改时遭到家长的责难而进退两难。因此我们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正确处理新课程改革出现的问题,要像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一样大力宣传新课程改革,全员更新观念,让全社会都来高度重视新课改、关心新课改,支持新课改。只有这样新课改才能顺利实施。其次,选拔与甄别在评价中占主导地位的原因是目前社会需求的实际问题所在。新课程从人的终生发展出发,注重长期效应。但目前受教育者的家长普遍急功近利,即送孩子上学就是为了考取一个好大学,将来找到一份好工作。在这种社会需求状态下,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整合为目标的新课程实施则困难重重,教学改革只是一厢情愿。因此,新课改的实施还必须与其他的改革,如高考改革、用人制度的改革等配套进行。否则,新课改将难以推进,语文教学自然亦无法走出困境。
二 关于新课改实施与教育现状
新课改从转变教师的行为与学生学习方法入手,准确改革传统教育的弊端,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但这种改革与目前的教育现状存在矛盾。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全面关注每一个学生,从理论上说,是非常正确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目前教育现状,却难于实现。其一,班额人数过多。目前学校一般班额人数少则60人,多则70~80人,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积累、智力类型、素质潜能等各不相同。在这种状态下,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个性及不同需求去组织、引导,让每个学生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其二,教学手段落后。目前绝大部分学校教学手段仍是黑板加粉笔,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尚未进入课堂。其三,新的“读书无用论”的思潮又进一步抬头。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学习积极性普遍受到影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培养任务艰巨。
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减少班额人数。班额人数应控制在40人以下,这样才有利于教师去组织、引导。其次,要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要进入教室、进入课堂;中学生要进行探究性学习,仅有课本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查阅各方面的资料,而中学生拥有的资料是非常有限的,且上级主管部门禁止给学生购买教辅资料,这就要求学校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如图书资源、网络信息等。再次,为便于中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要改变现行班级管理办法,采用灵活的班级管理方式或根据学生个性分层编班管理。个性不同的学生都编在同一个班,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只有解决这一矛盾,才能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 关于现行教材与学生实际
现行使用的新教材打破了传统教材的体系,从培养学生的能力、改变学生学习方法入手,完全符合新课标要求。但在使用过程中,与学生实际却存在一些矛盾。其一,新教材将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及能力估计过高。其二,现行教材重在引导学生探究知识,教材编写有的只有探究过程而没有结论,有的只有结论而没有形成的原因,课后没有相关的练习,只有两个思考题。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明令禁止学生购买教辅资料的情况下,学生对所学知识如何巩固,如何掌握基础知识?要解决这一矛盾,笔者建议教材的编写者要多下基层,深入教学一线调查研究,努力使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水平相吻合,编写与教材配套的必要的教辅资料。
新课程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大举措,是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良好开端。但要顺利实施,真正贯彻落实,尚须社会高度重视、更新观念,不断研究、探索,进一步完善。
从苏教版化学教材(必修1)的体系构成中分析,四个章节的内容组成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化学基本知识, 而是扩展到了化学这门学科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编写的次序也表现出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个体到整体的循序渐进的特点。教材包含了丰富的栏目内容,如“活动与探究”、“观察与思考”、“信息提示”、“化学史话”等。这些栏目体现出新课改的精神,合理地利用这些新栏目,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引导学生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同时为教师科学授课提供了方便。新课改下的化学教学要求教师:
首先,精确把掌握知识的深度,不要任意添加内容。教师要学会整理新教材中的关键知识,提升课堂效率,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对化学的认知和学习情况。
其次,对新增添的栏目进行深入研究,充分利用新教材中精心设置的栏目。这些栏目很好地表现出了新教材的理念和基本教学思路。在实际教学中,按照栏目设置的思路去准备教案,对教师切入正题、掌握课堂主动权有很大帮助。
再次,创建多种多样的课堂或者或者课外活动,如化学实验、课下问题讨论小组、网络搜集资料等,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
最后,合理利用STS 知识,改变教学方式使教学情境化,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生活上去走进化学,提高学生应用知识于生活实践的能力,显示出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二、课改的成效
1.教师的变化。新教材的内容,注重知识在生活上的应用,教师的工作重点也发生了改变。现在工作重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熟悉新课标的要求,二是寻找适合新课标的教学方式。按照新课标,在实际教学中更着重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更看重学习过程而不是考试的成绩,重视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改变了旧的教育体系下仅从分数评价学生优劣的局面,化学课教师倾向激励学生而不再是惩罚,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
2.学生的变化。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学习由过去简单的被动接受的方式向自由、自主、互相交流的方式转变。在教师的启迪下,学生主动参加到教学中,积极探索和实践,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来。学生在学习化学中感受到研究的苦涩和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的向往,也使学生不再局限于化学课本上的内容,而是从生活中去学习,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
三、新课改存在的问题
1.在高一第一节课时发现学生连化学中最基础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盐酸、硝酸钠等)的化学式都不会写,基本的化学反应(如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都不知道,可见初中教学与高中教学在知识环节上存在衔接不到位的情况,在某些方面增加了高中教学的难度。
2.某一知识点过于分散,似乎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例如,新课本第6页介绍了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在课本第45页又解释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指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这样把一个概念一分为二容易使刚接触化学的学生产生疑惑,本来化学价的变化本质就是电子的转移,课堂上教师也不容易讲解清楚。
3.新化学教材的容量大,课时相对较少,难度系数较高。虽然教师在课改开始前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训练, 但是课时少依然是教学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化学本来就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而新化学教材的栏目设置比较多,在没有深入研究教材的情况下,教师不容易在有限的课时内达成教学目标。新教材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和研究能力,很多烦琐的结论在教材中要求学生总结、归纳,一些抽象的内容比如物质的量这一节,很多学生没办法自学得出结论,使得学生因为太难而失去了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背离了新课改的目标。
4.化学课程评价体系依然不完善,新课改“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这个目标没法实现,教师依然把考试和作业作为学生主要的学习评价,而对学生的课堂态度、课堂表现、动手能力,这些软性评价无法实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往往没有方向,只能继续依赖于传统的教育体系。
在《构建课堂新模式》一书中,提出学生应该成为展示内容的组织者。学生展示首先应思路清晰,全面准确。使其他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其次应组织展示、质疑、补充等展示环节。还应组织学生记笔记,使知识更好的落实。在日常课堂中,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展示内容的组织能力。教师及时反馈评价,对学生展示组织情况予以引导提升。学生在展示相关内容时就应该是教师的角色。首先,在自主及讨论交流时充分准备,将展示内容理解透彻,想好展示思路及展示语言。其次,学生在组织展示、质疑、补充时,应站在教师的角度思考,像教师一样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更有效的组织课堂展示。最后,应大胆地组织学生记笔记,巩固落实,考点提升,易错分析,知识前后联系网络化等,使课堂展示的知识落实好。
最后,我觉得,课改应取其神,而不能滞于其形。不同课型,不同内容,应采用适合教学内容和学情的课堂组织方式,一切以高效为第一原则,关注学生课堂参与情况,关注知识落实情况。
那在新课改中到底怎样才能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呢?在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体会。
1树立正确的质量观
不同的质量观会有不同的效率观。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呢?我们应该明确,语文课堂固然应该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知识,提升表达能力,提高做题水平,但这肯定不是全部,甚至于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我们应利用好语文这一有利的学科特点,在与学生的共同学习中,渗透情感道德教育,和学生共同探讨做人的道理,弘扬社会的正能量。
2提高教师各方面的素质
在新课改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课堂理应由他们来掌控,让他们尽情地展现自己。但与此同时,对老师的要求自会更高,尤其是语文老师。语文课本原本就是选材多元,那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就应该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杂学家”,只有这样,才能胜任这一角色。如钱钟书的《谈中国诗》要求我们懂得英文知识,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要求我们应该多少知道一些土木工程方面的知识,小说《在桥边》则要求我们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等等。管中窥豹,新课改中,我们显然只注重专业知识的提升已经远远不够用了,我们还应增加储备其它专业的很多知识。因此,作为一名新课改中的语文老师,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这也是我们备课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
3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教师有了正确的质量观和良好的自身素质,这只是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前提和条件。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
学生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教育是难以达到“教书育人”目的的。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学生学习的基本保证。是取得好成绩的前提。
管理;教师行动;学生学习;家长支持
〔中图分类号〕 G423.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24―0068―02
高中新课程实验推进几年来,政府行为有效落实,课程资源日益优化,教育共同体思想理念不断进化,教育教学方式不断转变,学生探究及创新意识有所增强,教育教学质量同步提高,课改规定动作渐次有序进行。但粗浅观察实验过程,政府推得紧,学校催得快,专家吹风强劲,校长态度坚决,教师举棋不定,学生被动跟进,家长茫然不知所从,面对这种情况,政府只有进一步引导社会系统的方方面面协同行动,才能把新课程实验引向深入,向着素质教育的未来走去。
教育评价:快点转
现代社会是一个自由和民主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更是一个言论自由和评价环境越来越宽松的社会,谁都可以评价教育,谁都可以点评学校。教育要遵从历史发展规律和教育自身规律,更要按人才成长规律办事,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不能不考虑多方评价。面对学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学校推进新课程实验,最希望的是政府的教育评价尽快从传统教育评价向现代教育评价转变,从以成绩决定选人向多元评价选人转变,用素质教育的指挥棒指挥素质教育,用创新教育的方向盘调控创新教育,评价“端”则教育“正”,指挥“前”则士卒“进”。
社会期望:勿功利
社会的需要决定着教育实现的目标。学校教育植根于社会,服务于人民,必然要面向社会,对人民负责。社会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待和要求,必然对学校教育起着导向作用。教育终究是要培养“人”,而不能只盯着“分”,教育本质是要发展“人”,而不是要发展“分”,教育目光要面向明天、面向全球、面向民族,不能直盯当下、痴盯高考、只盯家庭。面对当前的社会需要,我们强烈希望社会评价勿功利、勿偏激,社会及政府不要“唯高考是瞻”,家庭发展不要“唯升学是路”,学生家长不要“唯分高是途”,学生本人不要“唯拼分是本”,一切盯着分数“看”,一切围着分数“转”的要求太偏了,我们要把对孩子的正确要求由“要高分”转化为“要高才”。
校长管理:莫为难
当下的校长在新课改面前是左右为难,面对学生的成人成才,他多么想大改特改,让教育回归本真,让学生回归幸福,让课堂成为智慧的天堂,让学校成为精神的伊甸园。而转身面向社会和家长的要求,他们就是看成绩,就是要让孩子上大学,学校少干与成绩无关的事,以免影响考大学,这就无形中牵制了校长的手。
同时,校长面对几十年以知识传授为己任的教师们和多少年来习惯于灌输的学生们,他又犹豫了:教师主张的教育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理念吗?他们秉持的教育方式是“学生做主”的方式吗?学生手握的学习方法是“自主创新”的方法吗?让他们改,他们都在改,可短时间内改得过来吗?提起新课改,他们都想改,可习惯于“教教材”的他们面对需要二次开发的课程教材又开发得怎么样呢?面对课堂生成的教育问题,他们能应对自如吗?面对学生做主的学习方式,他们能习惯吗?面对无限的学生潜力,他们能适应吗?另外,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形成了吗?所以,学校里“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出现了,“新瓶装老酒”的现象发生了……
再者,政府要“升学率”,学校不能不要,家长要让孩子考高分,学校不能不让,如此一来,学校搞改革,不放心的人就多了,政府一方面坚信改革提效,坚决让学校改,一方面又担心改不好影响高考成绩;教师一方面坚信改革出成效,可面对学生的“跟不上”和“吃不消”,眼睁睁地看见任务完不成,于是就不得不“把持传统不回头”了;学生一方面喜欢灵活自主的学习方式,喜欢改,可另一方面要预习、要自学、要研究、要创新、要实践,这一切,他们懒得跟,照样顾虑成绩上不去,校长面对这一切,看着这似改非改的局面,就有些犹豫了……
好多校长将课改难处诉诸笔端,诸如“课改后教师学生负担太重了”、“好学校须高考、课改两条腿走路”、“不用管高考的学校放心搞课改”、“检查来了搞课改、检查走后搞高考”等等一系列观点就不胫而走了。面对这种尴尬的局面,笔者想对校长说,新课程实验要成功,必须坚定不移、积极稳妥地往前走。
教育是以思想解放思想、以智慧开发智慧、以研究指导研究、以创造激发创造的过程,新课改一定是一条素质教育之路、提升质量之路、可持续发展之路。整合课程资源必将从课程上为开发学生素质奠基,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必将提高教学效率,课改实施必将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新课改面前,校长只能走帮助师生转变观念、转变方式、提高效率之路,必须做好教师“换脑”和课堂“既换汤又换药”的工作,必须让学生走在前面。只有以新课改的成功去影响社会的进步,帮助家长转变对教育的评价,满足社会和人民对教育的需求,才是一名名副其实的教育领航人。
教师行动:别迟缓
课改推进到今天,全国各地从试点到推广再到全面推开,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许多地方的实验证明,课改是成功的,是势在必行的。今天早已不是探讨是否应该课改的时候了,而已进入探讨怎样搞好课改的历史时期了。
如果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治学精神缺乏时代性,我们则只有跟书本、跟专家、跟同行、跟实践学习了;如果我们现在只有“教教材”的习惯,那我们就得摇身变成课程、教材的研究者、开发者了;如果我们主控了课堂,那我们就得给学生让位,还学生的“学习权”了;如果我们只会开必修课,那我们就得开发实施自己特长的校本课程了,并且要学会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如果我们只教学,不研究,那就尽快把自己变成一个爱研究、爱创新的人,把自己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案例研究清楚,把学生的需求和特点研究清楚,把自己的优势和问题研究清楚,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学校信赖的、学生喜欢的、家长放心的新型教师。
学生学习:智慧点
学生学习前人生产和生活经验最快捷的方法是向书本学习,但当下学生学书本最大的误区是只向书本学知识,不向书本学气概、学精神、学方法,只学书本现成的,不学书本蕴涵的,只识记书本上有的,不研究书本上没有的,只说书内的套路,不管书外的实际,热衷于纸上谈兵,忽略于实践创新,导致越学越懒、越学越少、越学越死、越学越僵,钻进了“知识容器”的死角,走不进“智慧使者”的天堂,只做坐而论道的假儒人,不做开天辟地的真英雄。
新课改的核心是课程,关键在课堂,但新课改最根本的环节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现在“只爱听,不爱想;只会记忆,不会研究;只管自己学,不与人合作;只学小知识,不悟大智慧;只听别人的,不出自己的;只见1加2,不见价值观”的学习方式不变,再丰富的课程、再灵动的课堂,最终都限制了学生的开发和培养,而培养学生具备了研究创新的精神,具备了坚毅探求的习惯,即使课程单一、课堂不够,也可以课外补充,从生活和实践中汲取营养。
许多教师和学生都感到实施新课改后师生负担加重了,其本质是由教师只教知识、不点学法,学生学习被动、不会学习造成的,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师启而不发,学生没有超前学习的习惯,教师赶不到前面,学生没有研究创新的习惯,教师引不上道,总感觉到时间不够用、进度赶不上、任务完不成、学生跟不上,其实,只要基础教育培养好学生的学习习惯,一切问题均迎刃而解。
为此,我们应让我们的学生从家庭生活和学前教育开始,对世界和生活充满无限的激情和浓厚的兴趣,从那时候开始,始终从研究得出结论,始终研究出自己的新结论,把对前人经验的质疑和再研究作为己任,别把记忆背诵和人云亦云当作本真,始终相对地、时空地看待知识和真理,始终把研究和创新作为学习的根本方式。
家长支持:给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