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经济组织

新经济组织

时间:2022-04-21 18:16: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经济组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新经济组织

第1篇

关键词:渔业经济 组织创新 提高效益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105-01

所谓的组织创新,就是指以自愿为前提,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以共同利益为纽带,采取合作社、公司、股份企业,协会等紧密的组织形式或采取和约联结(如订单、合同)、资产联结(定金、代销产品)、物权联结(如租赁、承包委托)等松散组织形式,将分散的家庭联合起来,整合为规模性经营集群。实现渔业产业连的延伸与扩展。形成规模优势、竞争优势、技术优势、垄断优势、无形资产优势。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笔者认为,用组织创新,将家庭经营组织起来,从根本上突破渔业经济发展的困境,当前需要突破五个误区。

一、在思想认识上要破除“回老路”的误区

家庭经营是党的农村政策基础,也是现代渔业建设的制度基础。要在稳定水面、滩涂承包权。搞活使用权的基础上探索不同的流转形式。促进渔业规模经营和产业化。针对当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组织创新将分散家庭组织起来,提高渔民组织化程度,从理论上讲是符合客观规律,是遵循客观规律的科学选择。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过去渔业生产力水平低,个体劳动对生产因素起到重要作用,所以,将集体经营改为分散的家庭经营十分有效。促进了渔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过30年的发展,由于生产力水平提高,渔业资源竞争日益加剧。以及渔业生产的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加大,个体作用相对减弱,通过组织创新组织起来,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渔民对新组织的要求会越来越迫切。

2.市场需要新组织。随着市场对水产品的生产优质化、标准化、规模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水产品在国际市场遭遇绿色壁垒日益严重.家庭分散生产已很难和市场有效对接和参与激烈竞争。通过新机制组织起来是明智的选择。

3.从实践上看,将渔民用新组织组织起来,既有国内外成功范例,也是把握与时俱进的战略选择。

二、在组织上要破除“单一”的误区

对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和管理,要沿着发展政府主导型捕捞专业渔民合作组织,推动渔区合作经济尤其是集体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高政府渔业管理绩效的路径演进。对涉及海洋渔业生产上游与下游活动,应沿着市场主导型渔业经济合作组织的路径演进。对海域养殖渔业可沿着建立在集体经济组织基础上的企业主导型(企业+养殖户)f作经济组织的路径演进。同时,创新组织还要把握住“三不论”原则:

1.不论采取何种组织方式。只要具备功能就行,即能把渔民组织起来,一定程度上提高对接市场能力和经济效益,采取公司、协会,协作体、合作社、合伙制、股份制等任何组织形式都可以,都应鼓励其探索发展。

2.不论组织规模大小,能够增加效益就行,即区域上的不求所有人都进入组织,产业上可以捕捞、养殖或加工、销售、服务各种组合的形式,只要能够产生1+1大于2的效益。都可以先组织起来。

3.不论组织的紧密程度如何,只要群众认可就行,即只要渔民群众愿意参与,共负盈亏都可以实践。例如:可以采取“统一生产、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紧密型组织。也可采取统一销售、统一加工、家庭分散生产的半紧密型组织或以合同订单,委托生产加工的松散型组织。

三、在工作方式上要破除“为组织而组织” 的误区

创新组织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1.创新组织必须有支撑该组织生存、发展的经济基础,没有经济基础必然没有生命力,不能促进渔民增收。也是长不了的。推进组织创新要把握“五求五不求”,即不求数量多,但求有生命力;不求参加人数多,但求群众真认可;不求规模大。但求效益高;不求环节全,但求真管用;不求起步猛,但求逐步强。

2.创新经济组织不能脱离渔区、渔民的需要,要推进创新组织将渔民组织起来,建立新经济组织。当前要围绕推进倍增发展,选择新经济组织的生存基础、生长基点,应注意解决渔业、渔村、发展渔民增收的瓶颈问题,当前重点是建设捕捞、养殖、加工、销售、服务“五大新经济组织”。

四、在工作思路要破除“否定过去”的误区

发展新经济组织,将渔民组织起来,不是重新洗牌,否定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

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改革的基石,也是现代渔业建设的制度基础,建立新经济组织,是要发挥家庭经营优势,克服劣势,提高渔民组织化程度,有效保护渔民的合法权益,并不是否定双层经营体制,回归到“大锅饭”的老路。同时,建立新经济组织,尽量规避从现有的企业、公司的饭碗中抢饭,要立足把渔业经济做大做强。

五、在工作措施上要破除“无所作为”的误区

1.积极引导。向广大渔民广泛宣传创新经济组织的必然性。必要性。向渔民讲清楚新经济组织的职能作用、产生机制、运行方式等相关知识,让广大基层干部和渔民充分认识到创新经济组织能提高规模效率和竞争力的道理增强意识。创造广泛深厚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调动广大渔民参加合作社、公司、协会等新经济组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认真借鉴。要认真总结推广一批渔业专业合作组织的成功经验和热心为民、乐于奉献带动渔民致富奔小康的典型。一方面对典型要给予大力扶持、指导、协调和服务,促进典型不断完善升级,形成实践探索、总结提升,再实践再提升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引导其他人员认真研究和借鉴典型的先进经验,让身边的事启发身边的人,激励身边的人。

第2篇

“新经济”在当前是含义最不清晰的词汇。人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任意地加以定义,例如,一些企业家说:“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就是搞新经济”,“到国外办工厂就是搞新经济”,等等。而理论界一些同志往往对新经济给以包括:信息经济、网络经济、虚拟经济。泡沫经济、风险经济等等10多条涵义,这样的“大筐含义”,使人们如坠云里雾中,对新经济更加摸不住头脑.对新经济的内涵尚未搞清楚,又怎样加以评判和提出对应之策?因而,对什么是新经济首先应该加以研讨。

我认为:新经济的含义可以如下表述:以信息技术为主导,以多门类高科技产业为支柱,在经济结构、组织、体制和运行上带有新特点的经济。新经济属于知识经济的范畴,是当达国家在高科技革命条件下发生的一次经济调整。

二、信息技术是新经济的物质基础

新经济不是社会基本制度的变化,但的确发生了经济结构,组织、体制和运行方式的变化,这些变化都是以物质生产力的变化为基础。现代物质生产力的首要因素是科技。20世纪末在发达国家出现了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最重要的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硅谷成为这一现代核心技术的策源地,它导致90年代美国信息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和转化为生产力。信息和网络技术是对世纪的技术,其技术性能与经济功能,远远超过了远古的“火”,和十九世纪的电的发明。此外,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航天,海洋技术等也不断向深度创新,可以说,20世纪末发达国家出现了一场全方位的高科技革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高科技更是最强大,最先进的物质生产力,它必然会对经济、社会以及人的思想,行为带来即期变革和深远影响。只要不是闭目塞听,人们已经可以看见这一场前所未有的高科技革命已经对传统工业生产方式,及其经济组织、结构、体制、运行以及生活方式起着重组作用。新经济则是科技进步的经济重组功能的表现和结果。

三、产业结构的新变化

新经济在于产业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以汽车、化工、石油、机械等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增长放慢,而使用信息、网络技术和其它高科技的新产业则迅速崛起,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增长极。人们可以看见,在美国、微软、康柏、英特尔、戴尔、IBM,斯科等高科技企业的快速增长,其中一些企业在十多年时间内销售收入增长数十百倍,并使一批著名的百年老厂在排名上退居次要地位。信息产业迅速发展和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其它高科技产业也不断发展,生物工程的开发正在紧锣密鼓。在发达国家正在出现以信息产业为龙头,以其它高科技产业为骨干的一场产业结构的重组和升级。

信息化和网络化,推动了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的迅速发展,信息化和高科技化更产生了一系列新兴服务业和改组传统服务业,服务业成为就业中有高比重——在美国达75%的产业。高科技和服务业的地位越发显著,成为新经济的一项特征。

四、企业组织的新变化

信息与网络技术的使用,引起了企业组织的变化,在一些领域出现了小型化趋势。网络化促使“大而全”的大企业把许多业务进行分解和向外承包,企业组织变小,电子商务使企业销售组织精干化,厂内网络化使管理组织扁平化,特别是产生了不在于机器设备多,而以知识资产为主体的新兴企业。网络化还引起在网上组织生产和交换的虚拟公司,以及没有主要厂房、厂址、经营场所的半虚拟公司,例如亚马逊公司的出现。借助于网络化的扩大市场开拓功能,有特色的小企业也重新获得生命力。

高科技型小公司的迅速扩张是新经济的特征。一批利润预期好的高科技企业,借助于虚拟资本市值扩大机制迅速增长,并借助企业兼并,把传统大企业纳入自己旗帜之下,实现“以快吃慢”,迅速成长,成为重量级的大企业。上述情况人们称之为南美比拉鱼现象,即“以小胜大”的新竞争法则。

总的来说,新的技术革命改变了企业组织片面大型化的发展,出现了企业组织的精干化、小型化、多样化的趋势,产生了更多的“小而优”,“快而优”的企业和“以小搏大”的市场竞争新格局。

五、经济体制上的新变化

适应于科技创新和高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要求,经济体制也出现了可以称之为进一步市场化的新变化:(1)科技园区民营,小型企业的空前活跃;(2)为科技创新提供金融支撑的风险投资制度的发展;(3)便利于科技型企业筹资和转移风险的二版市场的出现和发展;(4)经营者和科技人员持股制,特别是购股期权制的普遍采用;(5)知识产权的加强保护和知识产权进一步流动化,更容易转让给企业;(6)技术人员和职工就业进一步多流动,跳槽成为常规和在工资上的随行就市;(7)政府管制的松动,例如适应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需要,通常由政府兴办的电信业的放开和引人竞争机制等等。

上述变化表现出个人、企业活动和政府管理的更加松动灵活,具体地说:主体的自主性更强,市场更加放开,科技创新的激励更强。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交换的自由度更大,信用金融更宽松,政府对微观更少干预,上述情况可以说是适应于当代高科技创新的市场体制的进一步调整。

六、经济运行上的新变化

“新经济”在现阶段的重要特色在于它在运行上的新特色。人们谈论新经济,往往指出网络经济中的生产成本递增、个人效用递减等经济学法则的失灵,但更重要的新现象是出现了经济运行的持续的高增长、低通胀。美国自1991年3月以来迄至2000年8月,已经保持114个月的4%左右的持续增长,而在过去年增长率为2%左右,这是二战后首次出现的长扩张阶段,而通胀却保持在1-4%的低水平。2000年4月美国失业率为3.9%,是30年来最低的。格林斯潘在2000年3月6日说:“美国商业周期与战后其它周期有着深刻的不同,不仅是它的长度破了记录,而且强劲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更重要的是通货膨胀被抑制。这背后的关键因素便是生产率的提高。

技术创新是经济运行势态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信息技术和高科技的发展,引起一轮强劲的固定资产更新,美国在信息技术的投资占其总投资34%,不断创新的技术创造出持续而有力的投资品需求拉动,它是美国这一轮经济扩张出现的主要原因;另外,经济增长中群众收入水平的有所提高,技术创新的消费扩大效应,又形成了消费品需求拉动。可见,技术创新的有效需求扩大效应是美国经济出现长扩张阶段的主要原因。增长加快并未伴同通胀的根本原因是信息技术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美国非农业劳动生产率从1991-1995年间的1.61%上升至1996一1999年的2.67%,再加之以劳动力供给相对丰裕,因而减少了增长带来的工资上涨和通胀的压力。可见,高科技的扩大需求和降低成本二重功能成为美国高增长与低通胀的运行势态出现的根本原因。

90年代以来美联储不是一旦增长加快就立即提高利率,而是在出现通胀后才提高利率,从而保持金融环境的宽松,以增大企业的活力。可见,长扩张阶段的出现也与美联储采取有效的稳健宏观调控有关。

七、高增长、低通胀的运行势态是阶段性的

新经济绝不是如西方一些版刊上所说的“永远繁荣”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看到新经济的下列特点:

1.盲目性的增强。自由化的政策和松动的宏观环境固然增强了创业的积极性和企业活力,但是却也带来近两年来最热门的网络公司的一轰而起和过度扩张,促使美国经济出现过热,它表明市场深化包孕着市场失灵,后者成为新经济的一项内在矛盾。

2.泡沫性的增强。高科技企业的快速增长是依靠风险资本投入,特别是依靠股市融资。增长型企业拥有的高盈利预期,决定了企业的高市值——微软每股市值高出原值数百倍——新经济中这种虚拟资本的超常的市值放大功能,使经济发展中带有更多的泡沫因素和泡沫破裂带来的风险。99年纽约证券市场上科技股的一路走红和2000年春科技股市值的猛跌,生动地体现了新经济增长的不稳定和泡沫风险。

第3篇

一、信息技术革命与新经济的崛起

信息技术革命是卡斯特阐述其网络经济社会论的切入点。信息技术革命与18世纪的工业革命一样,是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而这场革命的核心,是信息处理与沟通的技术,主要包括微电子、电脑、电信、广播以及光电等集合而成的整套技术。虽然先前的工业革命也是依赖知识和信息,但当代信息技术革命的特点在于“如何将这些知识与信息应用在知识生产与信息处理及沟通的设施上,这是创新与创新的运用之间的一种累积性反馈回路”。[3]新信息技术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应用工具的含义,是对人类心智的扩大与延伸。“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人类的心智成为一种直接的生产力,而不仅是生产体系中的决定性因素”。[4]另外,信息技术革命的扩散速度和影响范围也是史无前例的。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不过20年的时间里,新信息技术的影响就已遍布全世界,虽然其扩散速度也具有选择性和不均等性。选择以信息技术革命作为分析的切入点,并非意味着卡斯特赞同技术决定论。在他看来,技术决定论的困境在于问错了问题,因为技术就是社会,二者并不是相互决定的关系,而是一体的历史进程中的互动性关系。一方面,信息技术革命的发生是技术、经济、国家与社会复杂互动的结果,另一方面,信息技术革命中的技术变迁也与经济转变、社会变迁相互影响,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当前世界的社会面貌。当代的信息技术革命具有五个核心特征:与信息密切相关;信息技术的影响遍及个人与集体存在的所有过程;网络化逻辑构成任何使用这些新技术的系统或关系的首要逻辑;以弹性为基础,具有独特的重新构造能力;特定的技术逐渐聚合为高度整合的系统。当代的信息技术革命中,技术所发挥的力量以及技术贯穿生活与心灵的程度,超越了先前历史中的任何技术。信息技术与经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互动构成了一个复杂矩阵。其中,新经济的浮现就是这个复杂矩阵中的一个子矩阵。新经济浮现于20世纪最后25年里,主要源起于美国,但很快便传播到欧洲、日本、亚太地区以及世界各地特定的发展中地区。这个全新而独特的经济系统之所以会在20世纪最后25年出现,除了信息技术革命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之外,公司与国家(或不同层次的政治实体,如区域或欧洲联盟)也发挥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其中,“公司是由获利力以及股票价值的增长所推动,而不是由生产力所推动……政治机构受到一组更广泛的价值与利益塑造,会在经济领域上倾向于将其经济组成部分的竞争力极大化”,[5]因此,推动公司的获利力与推动国家的竞争力,才是技术创新与生产力增长背后的真正决定因素。于是,技术变迁、公司能力与国家机构共同创造并塑造出一个新的全球化经济。信息化、全球化与网络化是新经济的主要特征。称其信息化主要是因为“在这种经济体内,单位或作用者(不论是公司、区域或国家)的生产力与竞争力,基本上是看它们能否有效生产、处理及应用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而定”。[6]在新经济浮现的过程中,资本主义社会再结构为信息资本主义。称其全球化主要是因为“生产、消费与流通等核心活动,以及它们的组成元素(资本、劳动、原料、管理、信息、技术、市场)是在全球尺度上组织起来,并且若非直接进行,就是通过经济作用者之间连接的网络来达成”。[6]至于新经济是网络化的,“则是因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生产力的增进与竞争的持续,都是在企业网络之间互动的全球网络中进行”。[6]在卡斯特看来,信息是新经济的重要形成基础。新经济是一种不同于工业经济的社会———经济系统,其独特之处在于“它转变为以信息科技为基础的技术范式,使得成熟工业经济所潜藏的生产力得以彻底发挥”。[7]因此,这种信息化经济并没有违背工业经济的逻辑,它依靠技术的深化将工业经济纳入其中。换言之,工业经济必须变得信息化,否则就会崩解。与世界经济相比,新经济“乃是其核心成分具有制度性、组织性和科技的能力,而可以即时或在特定时间内以全球为规模而运作的经济”。[8]在世界经济中,资本积累是在世界各地进行,而在新经济里,全球直接成为一个运作单位。世界经济最晚自16世纪起便存在于西方世界,而直到20世纪末,世界经济才真正变成全球性的。虽然这种全球化并非遍及经济系统里的一切事物,但经由四个全球化经济的核心组成元素,经济系统得以在全球层次上相互连接。这四个全球化经济核心分别为:金融市场、国际贸易、跨国生产以及科技和专业劳工。讨论了新经济的信息基础及其全球化特征之后,卡斯特指出,网络化是新经济的第三个重要特征,而这一特征主要体现于新经济体的组织形式中。“新经济体”是卡斯特反复使用的概念,特指新经济的主体,既包括国家、区域、联盟,也包括公司以及公司的网络、网络国家等。这一概念不仅体现了全球经济中新的国家或地区经济的蓬勃兴起,还体现了新经济的主体已经跨越了地理、政治等区域性限制,逐渐形成网络化的组织形态。而网络企业则是这种新的网络化组织形态的最重要展现者。

二、网络企业与信息主义精神

网络企业是新经济的重要主体和组织形式,体现了全球范围内与信息科技革命相关的新组织逻辑。对网络企业的分析不仅有助于明确新经济的网络化特征,也是分析新经济组织逻辑的重要途径。这个新组织逻辑虽与当代的科技变革相关,但并不受制于科技变革,它与新技术范式之间的汇聚与互动,构成了新经济的历史基础。由于世界不同文化及制度的影响,这个新组织逻辑也会以不同的形式来呈现自身。因此,卡斯特是在对新经济的文化、制度与组织的分析中展开其对网络企业的研究的,即是在文化与制度的脉络中探究网络企业这一盛行于新经济中的组织形式。文化、制度与组织三者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在卡斯特看来,组织是“为了执行特定目标而产生的一套特定手段系统”。[9]从动态演变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两种类型的组织,即科层制和企业。以科层制为代表的组织的最主要目标,乃是自身之手段系统的复制,以企业为代表的组织的目标,则为塑造与不断地重塑手段系统的结构。所谓制度,则是“被赋予必要的权威,以执行有利于社会整体利益之特定任务的组织”。[9]至于文化,“基本上是通过在制度与组织里的‘嵌入’来显示自身的”。[9]而组织逻辑就是文化、制度与组织相互交织在一起的重要体现,这是因为:作为组织构成与行动的基本向度,组织逻辑既是文化的物质化呈现,又是制度性权威关系的观念基础。组织轨迹是组织逻辑的历史性展开。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的生产与市场组织开始产生重大转变,出现了七种组织演变趋势。这些组织演变趋势汇聚在一起,显现了资本主义重构以及从工业主义转向信息主义的组织轨迹,也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新经济的网络化的组织逻辑。这七种组织演变趋势分别为:从“大量生产”到“弹性生产”的转型;“丰田主义”①管理模型的成功;中小企业承担的多向网络模式的兴起;“贝纳通模型”(在伞状合作之下的有生产执照———从属契约的模式,介于大公司垂直解组的转包安排和小公司的水平网络之间,在供需方面是一组核心———关系)的普遍化;策略联盟(即大公司之间的合作)的流行;从垂直的官僚系统向水平式公司的转变。卡斯特指出,上述七种组织转化趋势虽然具有相对独立性,各自扩散的历史时机也不同,但它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并共同体现了同一个基本过程———垂直的理性科层体制组织模型的解组。伴随这个陈旧、强大但过度僵化模型的逐渐解组,依不同的制度脉络及竞争性结构,各种模型与组织安排渐次出现。而网络化构成这些模型和组织安排的共同逻辑,这主要是因为:依靠新技术范式所提供的信息力量,“网络可以在全球经济的所有大街小巷里成型和扩张”。[10]不过,虽然新技术范式在组织转化中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但上述七种新组织轨迹却并非是技术变革的机械式后果。从时间上看,有些组织变革甚至要早于信息技术在企业之间的扩张。因此,组织变革和技术变迁实际上是相互作用、相互契合的关系。一方面,新型组织的网络化需求使得信息科技的地位突出,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使得网络化成为这些新型组织的关键逻辑。组织需求与技术变迁的契合和汇聚,不仅导致网络化成为新经济里竞争的基本形式,网络而非公司成为实际的运作单位,还最终使得信息化—全球化经济里的新组织形式———网络企业已然浮现。网络企业为“一种特殊的企业,其手段系统是由各自主目标系统之部分交织而成的”,连接性与一致性是该网络的两种属性:连接性是指“促进组成部分之间的无障碍沟通的结构性能力”,一致性是指“网络目标及其组成部分之目标之间利益的共通程度”。[11]网络企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信息化全球经济的组织形式,是因为其运作能够适应信息化经济的特征:能够产生知识且有效率地处理信息;能够适应全球经济复杂的几何形式;弹性十足,在文化、技术及制度快速变迁的冲击下,能够在目标转变时,手段也跟着转变;在创新成为制胜武器的时代具有创新能力。除了新技术范式的影响之外,文化、制度也同样对经济组织的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卡斯特以日本、韩国和中国的企业网络为例分析了文化与制度在东亚企业网络形成过程中的影响。他指出,虽然日本的以互相拥有股份的公司网络组成的企业集团、韩国的由个人及其家族所拥有的核心持股公司所控制的公司网络、以及中国的通常由家族所控制的跨部门企业网络,分别是三种独特而基本的网络类型,但它们都以网络为基础,拥有网络化的组织结构,组织形式具有趋同性。至于企业组织模式的具体差异则主要牵涉制度的差别,也即国家在历史及工业化过程中扮演角色的不同。卡斯特指出,近代历史里,主要差异是日本式国家与中国式国家之间的差别,而从20世纪后半叶起,“发展性国家”的作用开始突出,并且,国家干预的特征与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相互呼应,共同促进了企业组织的网络化。文化与制度既是网络企业形成过程中的深层动因,又是网络企业存续和发展的现实支撑,为了阐明在历史上引发这一经济组织新范式的文化—制度转型的本质,承接韦伯提出的“资本主义精神”,卡斯特将经济生活之组织形式下的新文化—制度形态称为“信息主义精神”。按照韦伯对资本主义精神的分析理路,即“逐步地把那些从历史现实抽取出来的个别部分构成为整体,从而组成这个概念”。[12]卡斯特抽取出来的与信息主义精神有关之历史现实的元素主要为:企业网络、技术性工具、全球竞争、国家、网络企业的出现与巩固。那么,将这些元素粘合在一起的文化黏胶是什么呢?或者如韦伯所说,能够解释这种现象的观念背景是什么呢?信息化全球经济中,由于资本主义仍然是支配性的经济形式,因此,积累的公司精神、消费主义的新生需求、国家及民族—文化集体认同的确认仍然发挥着重要的观念性影响。但是,这些都还远远没有揭示出信息主义的伦理基础———信息主义精神。这是因为“历史上头一次,经济组织的基本单位不是一个主体,也不是集体……单位是网络,由许多主体及组织组成,并且不断修正以成为能够适应支持环境与市场结构的网络”。[13]因此,对信息主义精神的分析必然要同网络结合在一起。那么,将这些网络粘合在一起的伦理基础是什么呢?卡斯特认为,信息主义精神是一种文化符码,“它由许多文化、许多价值、许多计划所组成,穿越了参与网络的各种成员的心灵,影响了其策略,随着网络成员的步调而变化,并且随着网络单位的组织与文化的转变而转变”。[13]它具有转瞬即逝性,“是经验与利益的拼凑,而非权利与义务的”。[13]它还具有多维度的虚拟性,虽然在网络中它体现一种物质力量,塑造与施行强大的经济决策,但是由于它的转瞬即逝性,又无法被凝结为特定时间及空间的文化符码。信息主义精神是一种“创造性破坏”的文化,就这一点而言,它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和韦伯的“资本主义精神”有了某些相通之处。

三、信息化社会的工作与就业

与新经济及网络企业相同,信息化社会中就业与职业结构的转型也受到了技术、文化与制度的共同影响。虽然信息技术革命的全球性扩展使得信息化社会特有的就业与职业结构开展时确实有共通的趋势,但是由于不同国家文化与制度系统的差异,就业模式与职业结构呈现出多变样貌。为了更好地分析这一转型过程,并揭示出技术、经济、文化、制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卡斯特以构成全球经济核心的七大工业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及加拿大)1920年—1990年年间②的相关数据资料为基础,分析了这些国家就业与职业结构的转型过程,并以代表信息化社会两种模型的美国与日本的相关数据资料为基础,对21世纪初期的转型趋势进行了预测。卡斯特指出,1970年代以来,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的演变虽然都具有制造业就业缩减和服务业就业增加的特征,但却遵循两种路径:第一,制造业就业迅速缩减,生产者服务的就业比率与社会服务的就业规模迅速扩张,其他服务业活动的就业仍然维持一定规模;第二,仍然维持一定的制造业就业比例,包括生产者服务在内的某些服务业活动被内化于工业部门当中,社会服务业就业的增长比较缓慢,并维持一定规模的配送服务业就业人口。同时,统计资料显示:除了日本之外,所有其他国家全都表现出信息处理就业比例增加的趋势。不过,与朝向服务业就业的趋势相比,就业结构迈向信息就业的前进步履相当迟缓,达到的水平也较低(1990年,七国的信息处理———商品处理就业比率全部都小于1)。这表示,“即使信息确实是经济运作和社会组织的关键要素,也不表示多数工作都是(或将是)处理信息的工作”。[14]从职业结构来看,七大工业国的职业结构普遍存在信息化内容提高的共同趋势,即最明显的信息化职业(经理人员、专业人员和技师),以及整个“白领”职业(包括销售员与事务员)的相对比重增加。当然,由于各国文化与政治系统的差异以及工业化过程历史时机的不同,信息化社会的职业结构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样貌。七大工业国中,美国与日本就分别代表了两个极端,这尤其体现在其就业与职业结构的转型趋势中。在美国,虽然制造业就业衰减的趋势可望减缓,并且某些制造业的职业类别将会增加,但主要的新工作将会出现于企业服务、医疗保健服务、零售业以及教育服务等服务业部门。虽然职业阶层系统顶端增加的数量比较显著,但未来信息化社会中美国的职业结构仍然具有略微朝向职业两极化的趋势。在日本,除了农业就业的剧烈衰减和企业服务的迅速增长以外,其就业结构预期会继续维持相当稳定的结构。职业结构方面,最重大的变化将是专业和技术性职业比例的增长,经理人员和事务员会有小幅度增长,务农人口规模缩减。根据上述分析及预测,卡斯特指出信息化社会的就业与职业结构的特征为:“农业就业逐渐凋零;传统制造业就业的稳定衰退;生产者服务和社会服务的兴起,前者强调的是企业服务,而后者则强调医疗保健服务;作为工作来源的服务业活动日趋多样化;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事务员和销售员组成的“白领”无产阶级形成;零售业就业所占比例显著且相对稳定;职业结构的顶端和底层同时增加,呈现两极化特征;职业结构随着时间而有相对的升级,需要更高技术与高等教育的职业所占的比例,增加的速度比低层次工作的增加还要快”。[15]但是,概括出信息化社会就业结构的特征并不意味着所有国家的同质性。考虑到文化、制度、历史以及全球经济体的相互依赖,结合对七大工业国就业与职业结构的分析,卡斯特提出了两种不同的信息化模型假说。第一,服务业经济模型,以美国、英国和加拿大为代表,主要表现为农业就业基本消除,制造业就业逐渐下降,服务业就业规模持续扩大;第二,工业生产模型,以日本及某种程度上的德国为代表,主要表现为制造业就业仍然维持在一定水准,各种服务活动中,生产者服务的地位十分突出。法国处于这两种模型之间。意大利在某种程度上或许可以归为第三种模型:强调不一样的组织安排,奠基于中小企业网络,适应于全球经济的不断变动的状况。结束了对信息化社会中就业与职业结构转型的考察之后,卡斯特接下来探究了新信息技术对劳动过程本身及就业水准的特定影响。他指出,新信息技术正在重新界定劳动过程与劳工。因此,根据信息技术影响下工作和组织转化的经验研究,他建构出了信息化工作范式,即取决于信息化生产过程特性的信息化劳动过程:从创造价值的向度来看,信息化工作的类型包括指挥者、研究人员、设计者、整合者、操作员以及纵者;就创造关系的向度来分析,信息化工作类型主要包括网络工作者、被网络连接者以及被隔离的劳动力;制度决定的向度方面,信息化工作类型主要包括决策者、参与者以及执行者③。此外,信息化经济中还出现了工作模式之分叉与劳动的两极化。主要表现为:虽然在最活跃部门中,有相当数量的工作技术升级有时也提高了薪资和工作条件,但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中,都有大量工作被自动化所取代;重新技能化的职位日益提高其所要求的教育程度,不论是一般性或专技性的教育,而由于教育本身的高度区分性,劳动结构呈现两极化。对于信息技术对就业的影响,卡斯特质疑了“无工作社会即将到来”等种种宣称———由于信息技术对工厂、办公室与服务业的冲击,无工作社会正在诞生。他指出,随着技术的进步,以更有效率的生产工具取代劳动,确实有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趋势。如工业社会中农业劳动力数量的减少。因此,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将会使大多数传统的制造业工作体验到农业劳动经历过的相同命运。但与此同时,新的工作也会不断地被创造出来,出现在高科技制造业以及更显著的服务业。信息技术本身虽然不是失业的原因,但信息化范式会使工作的性质以及生产组织发生深刻的转化。一方面,工作的质、量以及性质会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在性别、工作场所及工作方式上也会有变化。弹性工作者便是信息化经济中出现的新类型的劳工。与传统的以全职工作、清楚的职务分派,以及涵盖整个生命周期的生涯模式为基础的工作形式相对,弹性工作者主要体现为兼职工作者、临时工以及自雇工作者等,其工作方式与时程日益多样化。卡斯特引用了马丁·卡诺伊的分析,指出弹性工作的弹性主要表现为:工作时间并不受限于全职工作每周工作35~40小时;就工作稳定性而言,是任务导向的工作,并不包括对于未来就业的承诺;工作地点完全或部分是在公司以外的地方;雇主与受雇者之间的社会契约不同于传统模式。当然,从全球范围来看,不同国家的经济体在工作安排上尝试采用不同形式的弹性,这主要依其劳动立法、社会安全与税制体系而定。

四、结束语

卡斯特的网络经济社会论主要集中于对技术、经济和社会的三维式分析,这与其所处的信息时代背景相契合。信息时代的到来,放大了信息技术对经济系统和社会结构的重要影响,也使得经济社会学的研究不可避免地加入了技术的维度。其次,信息主义精神的提出承续了韦伯的研究传统,是经济社会学对新时代背景下研究问题的重要回应。韦伯用“资本主义精神”概述了工业经济的文化动力,卡斯特则藉由“信息主义精神”揭示了新经济的文化符码。不过,二者的提出视角却截然不同。韦伯的分析路径是由下而上,遵循“理解社会学”的方法原则,卡斯特则是由上而下,契合了“实证社会学”的论证逻辑。此外,卡斯特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全球视野。从西欧、拉美以及北美,再到亚洲和非洲,对世界各地的体验游历使卡斯特获得了广阔而宏大的全球视野,从而使得对全球化经济的分析游刃有余。最后,卡斯特的网络经济社会论具有经验数据的严密支撑。“不像未来学家的著作那样过于玄妙,不像学界新锐那样才气横溢却漏洞不少”,[16]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一书中,卡斯特借助大量的数据、图表、附录资料阐述观点,其论据的充分性,为其他经济社会学家所不及。当然,卡斯特的思想观点也面临着种种质疑。国外学者如史密斯就认为,尽管卡斯特否认,但他的观点确实是技术决定论,并且,在卡斯特的宏大理论体系中,行动者及其行动的力量却被大大忽略。[17]国内学者如谢俊贵提醒读者注意,在卡斯特的信息社会学理论中,“某观点以及他对某些社会历史事件的看法,带有某种明显的特定意识形态的色彩,有的还可能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内容”;[18]崔小璐则指出了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的“单向度倾向”。

作者:张荣 单位:济南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第4篇

 

关键词:新经济特征  影响  营钻应用 

    新世纪开端,迎来了新经济的曙光,新经济有何基本特征?成为新一轮管理论坛热:新经济必有新运作规则,其对我国营销创新有何影响?构成新世纪营销新规律所在。新经济实践涉面甚广—营销创新应用如何?引人深思。

    一、新经济时代经济创新基本特征

    特征之一,经济四要素“知识”比重在上升。传统经济包括农业和工业经济,“三要素”论源远流长,数千年倡导繁衍、耳熟能详。而作为创新要素“知识”加入,形成‘.四要素”说,多闻于世纪之交,专家学者达成共识,列为四要素之首,尤显其特性:即知识要素的充裕性①。皆因前“三要素”盛行至今已受时空限制,国界、种族、观念隔离、亦难有’‘予取于求、随之取用“之便利而显逊色。唯独知识要素,完全无上述约束,只要愿意,可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来形容。仅如过去的一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利技术、科研成果以成千上万计,成为人类社会生产的无穷财富。所以“知识要素”虽立论不久,或叫初具形态,且有转化受阻种种障碍;但其意境深远、力贯全球、活力无比,成为现代企业家,投资、生产、经营者发展战略首备之品—可示其经济创新论中位高而权重的发展趋势。

    特征之二,新经济发展加快了“知识”渗透。“土地、劳力、资本“构成三要素说,②.是传统经济重要物质基础,因“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率”等弊端而风光难再。但.‘三要素“论完整性、严密性、系统性等经济作用亦难于被动摇。新经济发展,‘’三要素”作用在相对下降,但并非言可取代,因为知识创新威力,要通过传播渗透才能发挥出来。如知识渗透于’‘土地”要素,才会有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提高;渗透于“劳力”,才会有劳动品质的提升,劳动效能的发挥;渗透于“资本”,才会有资本运作本质的变化或更新。同时在知识传播、渗透面前人人平等,取之容易;许多企业家,借助知识力量而取得辉煌的成就,这是新经济的贡献。

    特征之三、经济理论两大支柱面临新冲击。传统经济理论中有两大支柱说。第一支柱是“边际效用价值”论:认为消费者(家庭)收入受硬性约束,边际效用价值下降,产品价格下调,引发需求上升;反之则下降~一衍生出需求变动规律。第二支柱“生产费用主导”论:即资源性生产费用上升,产品有利可图,供给会增加;反之则减少.一形成供给变动规律。③冲击来自两个方面。其一。网络信息发展,使交易成本不断下降,产品价格趋低,家庭实际购买力会上升;加之发达国“财富效应”—股市上涨增加家庭虚拟收人,均冲击了家庭预算“硬性约束”论。其二、新经济中知识作用上升,厂商受资源性约束的供给行为也发生了变化;又如网络经济普及后,免费提供网络和电子邮件服务的厂商会越来越多,从而使“有服务就要收费,’等老行规老惯例受到挑战。于此,用传统供求规律,来分析未来营销行为,已难有更多意义。

    特征之四,“注意力”经济成主导世界潮流。象时装模特展销吸引观众注视力那样。企业发展“注意力”经济①,以招徕消费者已成新潮。新经济发展,企业.‘注意力”营销—通过网络宣传,树立企业产品形象;或经精心没计制作打扮,成为某一特定领域“霸主”;或营造购物“天堂”,成为顾客网_l之首选等,从此有了广阔天地。获得了“霸主、’地位,或有了“注意力”形象的厂商,当然能带来无限商机。而于无限商机中,孕育出主导世界潮流的许多新秀,显然又是新经济的贡献。

    当然,新经济实践深人还会创造出;如能实现经济良性循环,带来收益递增;边际成本趋近于零。实现价格永恒降低;“物以多为贵”;提供无限能力与机会等运作特征等。但其要求也是苛刻,甚至是残酷无情。有喻新经济如一个个竞争漩涡,稍不留神即被淹没。并非危言耸听。

    二、新经济影响营销创新几个方面

    影响之一,打破时空障碍全球范围可营销新经济出现,信息传播已无国别地域之分,从生产与销售理论上看已无逾越之障碍—厂商与消费者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贸易伙伴。影响所及,应从狭窄的国内区域营销,转向国外或全球性营销。特别是暂处弱势者

,已有可能“大处着眼、小处人手”立足全球营销观起步,营销创新由此而生而发。

    理论依据是:首先,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个性化需求崛起,“靠资本、拼劳力”的规模化同质营销已难于凑效,国际市场异质化营销已成新亮点。其次,新经济时代双向沟通加快,物流。商流、信息流交换频率增加,借助网络形成“高效率、低成本”的互动营销网,为全球性或异质化营销创造了物质基础。第三,国内“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一条龙服务的政策导向或成功实践,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速度,为全球化营销创新大开了方便之门等。

    影响之二,市场多变数引发营销新组合。新经济发展拉近了消费者距离,但也加剧了同类产品生产者的竟争,依据国际市场多种变数而可实现营销新组合。如产品创新,可抓住消费者心理、生理需求变化,把握住个性化需求规律.以提高科技含量,扩大功能用途,增加附加价值或文化内含等来满足。又如价格决策—网络化市场要求,一是产品类型的满足,二是价格成本的可接受性;而企业则可按成本要求提供柔性产品概念,再按概念组织生产或售货—弹性化成为可能。再如分销,已出现电子虚拟市场。无形商店、电子货币等多种数字化交易方式,中间商中介作用已大为降低。促销、信息网络使无纸化促销成为时尚,将有图文并茂的产品索检,价格动向一览无余;网络的定制化功能可将产品组合信息集中储存、自由存取,为消费者提供充分的购物空间。当然还有其他变数影响营销组合因素,构成新经济营销创新的更大空间;

    影响之三,营销添智慧出现创新“蜂聚”期。新经济新技术风起云涌,创新的巨大动力已不局限于单项、局部性,且有成片成批的叠加效应。有专家称为创新“蜂聚““现象出现并非偶然。

    从市场创新着—出现一种新技术产品后,将有一系列创新活动以招揽顾客,亦会有全新产业问世,或控制一种至几种新原材料基地;甚至出现一种崭新的经济组织,以巩固垄断地位,或创新垄断市场方式等。以计算机实践为例—已从单机、大型、单功能、低速度、专用机。向多机化、微型化、多功能、快速度、网络化发展。特别经营销专家或智慧营销的介人,将以低成本高效率、易操作性,而广泛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在实现工商交通、金融、邮电等联网后,又将派生出大批信息产业或相关产业,甚至出现产业带,产业群体、产业链条—“蜂聚”接踵而来,新经济功不可没。

 影响之四。优化“系统”论可把握营销主动权。新经济信息网络化,仅是解决了“速度、效率、安全、方便”等传统贸易老大难问题,而“胜算性如何”还要靠谋略智慧,或贸易成熟性。西方诸强已有高科技70 96、市场分额80%以上的竟争优势②,于中国未来营销影响探远:优化“‘系统”论或可以“系统营销”论策应,新经济条件更有可能。

      首先调整营销心态:承认科技营销落后;但不甘合落后科技营销。其次,坚持市场细分、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依据国情扬长避短,瞄准高科技目标。

再次,重视消化吸收,实现高新技术第二次创业。还有,创造宽松环境,着力改善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立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维护知识产权,反对地方保护主义、打击伪劣假冒侵权行为等。还要熟悉““人世’“后的世贸规则,防止高科技贸易’‘被诈、被罚、被假”的发生等。高科技贸易复杂性,以“系统营销”论把握营销主动权,或可以消除新经济运作缺陷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新经济营销创新应用的几点思考

    新经济时代的营销创新应用,从理论到实践均要有个较长期的适应过程,如下几点可助‘“创新”思路,对初涉营销者更应慎密谨为。

    思考之一,自我约束激励创造“.购物天堂”。新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企业自强自律,不断消除低效率和浪费现象,减少不合理利润因素,自觉抵制伪劣假冒、欺行霸市等。激励全体员工拼搏进取,敬业、乐业、爱业,提升自我品质;大力弘扬团队意识,更新企业形象,千方百计留住顾客,营造真正的.‘购物天堂”。

    利用多种外因营造“购物天堂,,.如通过网络传输商流、物流信息、创造时空效应,产生““购物方便”感;或以产品新概念引导潮流,成为消费者“、理想产品策源地信誉”感;适时开展’‘升质降价”促销活动,产生消费者‘.低支出,高品质享受,,感;还要加强公益宣传、树立绿色品牌,形成‘.热心公益、放心消费”的认同感,将“、方便、理想、享受、认同”的情感运用于营销的全过程。确立‘“购物天堂”的好环境。

 &n

bsp;  思考之二,天时地利人和长驻于市不衰。新经济网络开阔了眼界,扩大了视野。新产品层出不穷,往往因一个小理念的转变而赚了大钱,又会因一个小小失误而血本无归。因此新经济时代的营销创新,应有‘“瞻前顾后,观微知著、抓住本质、攻防有略,进退有序”等气魄与胆识。或者古商邦经商理念—““天时地利人和,长驻于市而不衰”中,悟出营销创新的灵感:

    所谓‘“天时”是指营销大气候—坚信新经济是人类社会新商贸的良好开端,将为企业带来无限商机。而谓“‘地利”则指现有土地、劳力、矿产资源,以及替在需求等优势。所谓“人和”是我国经商者的传统美德。特别是我国‘“入世”后,建立、健全国际经济游戏规则,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亦为外资企业提供稳定、宽松的市场准入机会等。坚持有理做赢人,和气营出三赢家。

    思考之三,坚持辩证营销立于不败之地。组大联强,固然是.‘实力、信誉”的象证在国际贸易之中亦有按资本区分信誉度—“实力论英雄”的主张。但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优点。而新经济是一种突破。如’‘小吃大”、“快胜慢”、“新吃旧”等,有经济学家称之为新经济规则,①,亦有喻之为新营销辩证法。

    新经济时代,所以会“小吃大,,,本质是小者精悍、鳞角锋锐、触觉敏捷,开拓营销自然所向披靡;而自称大者‘为大所累笨拙不已,往往无可奈何被拖累。’‘快胜慢”。关键是““快者灵气生“,,富于灵气的营销,顺应新经济所追求的个性消费目标,慢者只能吃“剩饭,’;’‘新吃旧”,是新(潮)能主导消费意向,代表时代精神,淘汰陈旧落后者。完善此类营销辩证观,就能”劣中求强”、弃旧图新、转败为胜。

    思考之四,着力“‘双技改,,引导营悄网络化。据资料反映。我国传统企业比重}o }以上,而科技贡献率比重在30%以下,难与西方强势企业相比,技改之路任重而道远。所谓知识经济,有喻为.“知识加经济”③,就是在传统中增加知识比重。而谓新经济是以信息技术革命为特征,网络化为其重要表现。因此,传统企业进入新经济就要完成两大技改任务。即一方面完成技术改造以实现工业化目标;另一方面,要完成信息技术改造以实现信息化、网络化:围绕双技改构成企业间的立体竞争—网络化营销空间拓宽。

第5篇

“新经济”将成为经济理论界和研究机构的新课题和学术前沿。原因有二。

第一,生产率的内生化问题一直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内生经济波动理论的核心问题。无论从理论上的熊彼特创新理论、内生增长理论、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和供给学派等宏观经济理论的演变来看,还是从实践中的信息经济、数字经济、知识经济、网络经济和目前的“新经济”,贯穿其中的主线之一,至少对经济学家而言,就是生产率的内生化及其度量问题。生产率及相应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是决定经济增长速度极限和经济周期微波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第二,“新经济”的可持续性问题,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政策含义。例如,即便存在增长的顶部、失业的底部或扩张的极限,事实上没有一个人知道它们在哪里。因此,宏观调控的相机抉择有赖于把握生产率及相应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否则,与其自寻烦恼,还不如放弃陈旧的担忧,把自我牺牲性的先验性调整信条放在一边,顺其自然。对中国而言,实施宏观调控、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都涉及到生产率及相应的生产可能性边界问题。所以,“新经济”的发展对经济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必将促进我们进一步加强生产率问题研究,加强对内生增长理论和内生经济波动理论的研究。

“新经济”讨论对宏观经济政策具有积极意义。

1.就财政政策而言,应该注意财政约束和财政政策相机抉择性的作用范围。财政约束在刺激私人投资、促进美国历史上时期最长的经济扩张方面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是维持美国经济动力(momentum)的重要政策之一。财政赤字在很长时间内被认为是影响美国经济的重要因素。在克林顿任期内,美国通过加强财政约束、偿还债务而使美国由过去多年的财政赤字扭转成为财政盈余。美国以往的问题在于,当预算不应该盈余时出现了盈余;美国的私人债务太高了。因此,一旦出现预算盈余,重要的是偿还公共债务。虽然偿还公共债务不仅会影响私人公司和家庭,而且会影响整个经济,但真正重要的是总储蓄率或总债务与财富的比率。美国国务院和国会明智地选择将社会保障信托基金的盈余分离出来,用于偿还公众持有的财政债券,这个行动对于维持美国近几年来经历的个人资本的快速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偿还债务不仅是美国已取得的成功和为什么本轮扩张看起来如此年轻的一个重要因素。减少赤字、转向盈余、开始偿还债务帮助美国拓宽了促进本轮生产率拉动型扩张的投资的空间。可以讲,美国“新经济”不仅仅是由于生产率回升本身,而且是由于它与严谨但不过度的财政政策和理智且果断的货币政策的相结合。这些都帮助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创造了较好的工作机会。

2.就货币政策而言,应该注意货币政策的利率工具及其传导机制,强调货币政策目标是稳定货币和经济增长而非股票市场价格。就货币政策及其与“新经济”关系而言,需要强调两点。第一,市场利率的变化是市场经济平衡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利率工具及其传导机制,对于平衡储蓄和投资、保证低通货膨胀下的持续增长,具有重要作用。美国90年代初突然涌现的技术创新提高了投资收益预期,这种预期投资盈利能力的上升会传递到利率,利率最终构成了在非通胀经济中平衡储蓄和投资过程的政策选择。美联储之所以调整联邦基金利率,是因为一些不适当的措施已经导致经济扩张的成本上升,这主要归咎于资本收益率的提高和一定规模的财富效应的增强。尽管看不到有任何理由说明生产率不能继续增长,但是,实现这一目标要求经济的不平衡不能上升到使经济扩张偏离其轨道的程度。只有平衡发展的经济繁荣才会无限地继续下去。第二,货币政策目标应该针对宏观经济,应该针对临近的通货膨胀性失衡或通货紧缩性失衡,而不应该是资产价格,即便是资产价格孕育了经济失衡。美国有一些有说服力的证据表明,财富效应可能会给经济带来失衡的危险,但这并不意味着使金融市场和产品市场恢复平衡的最直接的手段就是要求货币政策以资产价格水平为目标。撇开以资产价格水平为目标是否是政府的正当职能这种更深层次的问题不谈,以实现该目标为目的的货币政策成功的证据几乎没有。股权投资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对未来收益及其贴现率的不确定性,很少来自作为中央银行主要工具的隔夜利率的变动。因而,即使鼓励短期利率的大幅波动以应对股票价格的变动,投资者恐怕也很难正确应对股权风险的幻觉。正因为如此,许多人强调了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新经济”的作用,认为即使是最快的计算机也不能撕破规则之书,消除对持续性的财政约束、警觉性货币政策和对未来前景现实预期的需求。

3.就贸易政策而言,既要注意贸易政策及其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又要注意相应的国际责任。美国的“新经济”,是伴随着近年来的经济全球化而发生的。因此,当人们企盼新经济时,应该把它理解为全球经济。美国维持其经济增长动力的战略性政策选择,在贸易政策方面,一个是促进国外市场对国内出口品开放政策,一个是促使国内未开发地区的市场对外开放政策。一方面,促进国外市场开放,推动了美国把高利润的信息技术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这有力地拉动了美国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为美国带来巨大利益。由于亚洲经济危机而促成的资金回流、商品廉价进口,抑制了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推动了“新经济”的发展和IT人才的流入。十年来,美国保持其市场开放,吸收了一定规模的贸易赤字。但是,克林顿政府充分利用美国的国际地位及在主要国际经济组织的主动权,通过协调国际政策,既为美国“新经济”构筑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也帮助使亚洲和墨西哥更快地复苏,因此,长期而言,也有益于美国经济。

4.就教育政策而言,必须注意防范信息技术产生的数字化差距,在加强研究和开发的投资和激励、推进科学技术前沿的同时,着力解决信息技术等基础实施的建设和教育问题。教育对维持美国经济动力的重要性及其对“新经济”的贡献也值得予以重视。“投资于人”、“推进科学技术前沿”和“缩小数字化差异”是美国维持其经济增长动力战略的另外三个政策。这启示我们强调政府投资于教育和技术对“新经济”的作用。忽略教育,尤其忽略城市地区贫穷、低阶层人们的教育,不仅会导致经济削弱,而且会导致阶级差距。因此,必须使教育系统调整到适应新技术现实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必须确保全体大众都能够接受教育,这样才能使他们全面而持续的参与“新经济”时代。可以认为,没有任何领域比教育更能享受信息技术的利益;但是,信息技术进入教育领域的一个副作用就是导致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的“数字化差异”。因此,需要扩大进入因特网的机会,在新技术方面培训教师,并提供税收激励以鼓励公司帮助跨越这一数字化差距。

第6篇

论文摘要: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财理念,新经济的发展应当有与之相应的新的理财理念。与此相应,理财人员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持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即理财理念也应变革与更新。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了以“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数字经济”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对于这种新经济,美国进步政策研究所是这样界定的:新经济是以知识和思想为基础的经济。在这一经济中,创造就业和提高生活水平的关键是体现在服务和制造业产品中的创新思想和技术。在这一经济中,风险、不确定性和连续的变革是法则。新经济是一种高技术、服务和办公室型的经济,是建立在新技术、新劳动组织方式和新产业基础之上的经济,是建立在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基础之上的经济,是建立在对外投资不断提高基础之上的经济。新经济的依托是不断创新、迅速发展的高新科技公司。新经济既加剧了市场竞争又增加了竞争对手之间的合作,加快了公司和就业的新陈代谢,极大地扩大了生产需求和消费需求,使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价格。与此相应,理财人员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持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即理财观念也应变革与更新,对此本文略作如下探析。

一、人本理念

人力资源是新经济王冠上最璀璨的宝石,是推动新经济发展的第一驱动力。优秀人才的创新思维往往能造就巨大的财富,正所谓“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才郎”。就企业发展来看,人力资本在新经济发展中已成为企业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本,企业能否成功,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占有什么档次的人才,占有多少这种档次的人才以及如何开发与运用这些人才。因此,企业家必须树立“人本”理念,重视现有的人才,招揽紧缺的人才,并努力为其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条件,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作用。也正因为如此,现代企业管理均奉行以行为科学为依托的“人本主义”管理。人作为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的能动作用正在凸现,人力资源也成了新经济发展中最重要、最活跃的组成部分。正如一些经济学家所言,当今市场竞争表现为商品竞争,商品竞争的本质是技术竞争,其实质则是人才竞争——科技人员创新能力的竞争。这便要求理财人员充分意识到在新经济的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才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人力资源是会计主体的一项资产,而且是企业组织中一项举足轻重的无形资产,是生产过程中惟一能动的资源。把人的成本和价值作为组织的资源而进行的计量和报告,其目的是便于把人作为组织的资源而进行管理与配置。这样才能树立以人为本的理财观念,将各项理财活动“人格化”,建立和健全责、权、利相结合的财务运行机制,强化对人的激励和约束,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创新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新经济的发展中,由于新产业不断涌现,产业调整与升级加速,产品更新加快,技术周期缩短,创新也成了一个企业永葆生机与活力,赢得竞争优势的源泉。新经济的发展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适应这种创新的要求,理财人员就必须具备创新理念,善于产生先见之明。由于创新的拓展与扩散,信息不对称的存在,理财面临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这便要求理财人员在财务会计工作中既要遵循理财的相对规范性,又要充分注意市场中每个会计主体的特殊性。因而理财人员便不可能用一成不变的财务管理经验、财务管理方法去适用于所有的理财对象。理财人员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有效推动理财水平跃上新台阶,才能有效提升自身的理财素养,适应新经济对理财灵活性、变动性的要求。

三、信息价值理念

“信息”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原意是陈述、解释。汉语中“信息”是指可以传递、传送的消息。从理财角度来看,信息是指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和人脑能够感知到的知识与技能以及有关的其他消息。其特点突出地表现为:信息是可以共享的,可以同时为许多人所占有、所使用;信息的作用和价值可以随接受者的不同而不同;信息可以多次使用,在使用中并不损耗;信息在使用中不仅不会损耗,而且可以增值,可以产生出新的信息。信息资源是极其丰富的,是无限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善于选择,善于使用。正如我们平时所说的,信息无所不有,无所不在,重要的是必须经过筛选。比如,网上的信息虽然是资源、是财富,但是,它们大部分是未被开采的原矿,需要我们对信息价值进行深层次开发,才能在信息的潜在价值中开发出信息的显在价值。在新经济时代,由于信息产业化的高速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与运用,信息和知识成为社会和组织的核心战略资源,整个社会和组织沉浸在巨大的信息和知识的海洋中。这使得知识及理财信息成为共享的资源,对理财中的信息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为,传统工业经济下信息用户注重的是财务信息,在新经济下信息用户不仅要获取财务信息,还要获取非财务信息;不仅要获取定量信息,还要更多地获取定性信息;不仅要获取确定的信息,还要更多地获取不确定的信息;不仅要获取历史信息,还要更多地获取预测信息;不仅要获取企业整体信息,还要获取分部信息。在信息质量上强调信息的相关性、一致性与及时性。同时,信息用户还要求拓展信息披露内容,增加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揭示,把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财务报表内,充分披露它的价值变动、报酬与风险的转移、潜在风险以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增加对财务报表表外项目的披露,如长期租赁、长期购买协议以及与其相关的机会和风险等表外项目;分别列示经常事项和非经常事项的作用、影响;列表揭示分部信息;披露资产顶债计量的不确定性;提供不定期的财务报告;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总之,会计信息用户要求获得尽量多的信息以利于其做出正确的决策。此外,会计信息用户还要求信息披露电子化。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包括数据库和Internet以及网络安全技术等完全可以使理财人员建构一个以全国性以至全球性的理财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和的网络。尤其是电子联机定时报告系统的出现和运用,能够随时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提供定时财务报告的财务软件的出现,使会计业务数据在发生的同时即可被记录和处理。而信息使用者通过联机,直接进入相关的理财管理信息系统,及时有效地选取分析所需的信息,不必等到分期报告出来以后再看历史信息。另一方面,简便有效的运作是新经济的第一法宝。在新经济时代,一切经济活动均需以快、准、全的信息为导向。以数字化技术为先导、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要内容的新信息技术革命,使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大大加快,从而使交易、决策可在瞬间完成,经济活动的空间变小。即时的通讯手段带来了即时的操作和调控,就像司机随时掌握着方向盘一样,信息使用者随时可根据经济实体变化的市场指标做出相应的理财对策调整。这便要求理财人员能够对理财信息进行更深层次的处理,注重对理财信息的实时搜集、利用和分析,进行理财决策和资金运筹,最大限度地做到实时跟踪理财项目的市场变动情况,这个过程是在整个理财中最能为会计信息用户带来价值的过程。这时理财人员和会计信息用户处在互利的关系之中。而且双方均要致力于共同创造价值,而创造价值的核心是要创造信息价值。这是因为,会计信息用户和理财人员的互动过程中最具有价值的环节实际上是理财信息更深层次处理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理财人员、会计信息用户均在利用网络的共享信息和深层次的实时处理理财信息所带来的信息价值链,经营自我,挑战自我,体现自身价值和创新成果。

四、法治理念

第7篇

一、新经济条件对会计假设的冲击

(一)新的企业组织形式会计的发展与经济环境息息相关,经济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导致会计理论体系的调整以及修改。在新经济形势下、知识产业、信息化产业不断发展,大量新的企业组织形式、资产形式以及服务类型的不断出现,企业生产经营知识化、智能化、信息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虚拟企业”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与传统企业组织相比,“虚拟企业”在本质上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而是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企业之间优势资源的整合,通过合作互利的方式实现生产资源的优势互补,进而以低成本、高效率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有效发挥出资源的最大效能。

(二)新的资产单纯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资源形式是不能够满足以知识产业、信息化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的要求,而只有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资产和无形资产才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源作为知识经济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实现企业科技研发、科技创新的决定性力量。新经济下的会计核算应该充分考虑人力资源资产的重要性,对其进行准确的确认与计量,并且将其呈现在财务报表中;无形资产包括企业的信誉度、市场占有度、营销网络、社会关系等,这些“无形”的资产在企业市场经营中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在新经济形势下,应该重视对于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以及会计假设,有效增强企业的无形资产会计核算。

(三)新的技术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变革,企业的会计逐渐向纵深发展。知识经济时代资源知识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管理人本化,企业正朝着组织结构扁平化、成本管理信息化、资源配置市场化方向发展。资源知识化标志着知识正在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导要素,企业通过整合具有创新功能的知识资源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企业资源配置已经不再满足于某一国家或地区,而是积极需求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信息网络化推动着信息流动速度加快,使得企业能够及时掌握准确的信息;知识经济以及信息化经济改变了企业的会计技术,构成了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核心基础。

二、现有会计假设不适应新经济条件的状况

(一)现有会计主体假设存在的问题与传统企业相比,虚拟企业多为临时性的企业联盟组织,因此两者在会计主体假设问题上存在较大差异。传统会计主体假设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以及持续性,而虚拟企业则是根据市场形势变化,迅速作出反应,分和迅速,持续时间不固定,会计假设主体具有较强的波动性。“多重权益主体理论”认为企业会计主体是多重的权益主体,包括债权人权益、职工权益、政府权益、投资人权益,但是这显然不适用于虚拟企业。有学者用“经济利益相关的联合体”对虚拟企业会计主体进行界定,却未能够将公益组织考虑进去。因此无论是“多重权益主体理论”还是“经济利益相关的联合体理论”,均不能有效适应新经济条件。

(二)现有持续经营假设存在的问题现有持续经营假设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1.持续经营假设认为在缺乏相反证据的情况下,企业会遵循当前的经营模式以及经营规模持续经营下去。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随时会被并购、清算、破产。2.虚拟企业经营活动表现出结合与分离迅速的特点,受到经济利益直接诱导。3.企业为了提升整体经济效益,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角度出发,通过关闭、合并或增设该企业部分产业或者部门,但是企业总体仍旧正常运行,这就导致这些产业或者部门不能够持续经营。

(三)现有会计分期假设存在的问题现有会计分期假设存在的问题集中在三个方面1.虚拟企业产生于知识经济以及信息化发展,而市场机遇具有可变性,这就使得虚拟经济的存在时间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也可能在短短的几分钟就完成了相关业务,因此在极短时间进行会计分期研究意义不大。2.互联网信息技术带来可企业财务报告的电子化,企业经济交易和会计事项可以实时反应在财务报告中,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了解企业的会计信息,而不用等到期末。3.知识经济变化的瞬息性,使得企业各项交易以及资金流通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很容易就会实现。会计分期假设的间隔时间太长,在高度重视会计信息及时性的当前经济社会,这显然是不符合要求的。

(四)现有货币计量假设存在的问题现有货币计量假设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信息的高度发展,产生了电子货币,极大地加快了企业资金流动速度,增强了资本市场的活跃度。2.高素质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极为重要,对于这部分高素质人力资源资产的评估,就需要依据其职称、科研创新能力以及参与的项目价值等特殊标志进行计量。3.受经济波动的影响,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所披露的信息可能与事实存在较大出入,导致披露的财会信息未能够真实反映出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进而影响投资者决策的准确性。4.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要求企业计量单位全球一致,电子货币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三、完善现有会计假设的建议

(一)积极应对会计主体“虚拟化”的挑战知识经济产业化与信息化高度发展,导致了“虚拟企业”的出现,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实现企业之间的优势资源互补,组建临时性的联合经济组织,其形成具有较大的波动性以及不固定性,而是受生产经营实际决定的。同时由于虚拟企业的特殊性,其本身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完整的经济实体,仅仅是企业联合组织中各企业日常各项业务的一部分。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应该充分认识虚拟企业的重要性,积极应对会计主体“虚拟化”的挑战,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会计核算工作、会计报告工作、会计信息的披露、会计信息的使用等工作达到实时性。

(二)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持续经营风险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全球范围内经济的融合,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以及范围日益扩大,同时企业面临的持续经营风险也在不断增加。这是因为在全球化的经济形势下,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通货膨胀、利率变化都不尽相同,这就给会计假设研究造成巨大影响。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产品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传统企业的优势在知识经济下荡然无存,企业在市场上的份额、领先地位很快被其他企业所取代。而企业如果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避免破产解散,就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企业的财务会计分析研究,实现对持续经营风险的有效控制。

(三)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会计假设管理也应该适应信息化的要求,不断更新会计假设方法、会计假设范围以及会计假设模型。改变以往传统复杂的人工操作,实现会计假设管理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确保会计假设活动能够按照会计假设流程有序进行。强化会计假设管理体系建设,不断优化会计假设活动涉及到的各类资产环节与内容,将企业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以及人力资源资产均纳入到会计假设体系中,进而实现会计假设的现代化发展。转变会计假设模式,实现“会计假设数据报告”到“会计假设数据分析转变”,着力提升会计质量。

(四)将电子货币作为未来企业会计计量单位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全球知识经济的大融合,以电子货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的出现实现了货币的无纸化。当前关于虚拟企业的很多会计计量无法用传统货币计量单位进行计量,又不能通过资产负债表予以展示,为了有效弥补传统货币计量的不足,就必须大力推广电子货币等非货币计量单位,从而实现对各种非经济信息的有效计量与评估。同时在网络信息时代,国际贸易、投资等经济活动交流日益频繁导致不同国家之间货币之间货币的频繁变动,这就需要确立一种能够为世界各国公认的会计计量单位,电子货币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第8篇

关键词:企业多重边界;企业理论;协同演化;竞争优势;新型企业组织形式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6-0113-05

一、引言

企业边界问题的最早提出,学术界公认肇始于科斯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但到20世纪60年代之后,才引起学者们的重视和研究兴趣。然而,近半个世纪来,对企业边界的研究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并且,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实践。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企业组织中的广泛应用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全球范围内企业边界的演化变化多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就是新型的经济组织形式不断涌现,如战略联盟、虚拟企业、模块化组织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一种组织间的协调,是在分工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通过形式多样的契约,寻求整个生产系统的有序性和协调性来获得高效率生产过程的社会生产组织方式①。新型经济组织形式的出现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蒂斯曾指出,这些新的组织模式的出现和发展或许可以比拟“流水线”和“多事业部企业”所带来的重大组织创新,将开启商业史中重大组织变革的新篇章。那么,这些经济组织形式的新变化对企业边界研究意味着什么?如何界定新经济组织的边界?

企业边界的研究离不开对企业性质的认识。事实上,企业的性质从来就不是单一的,正是企业的多重性质带来了企业理论的多元化发展,各种理论学派的研究为从不同视角全面的认识企业性质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基于企业的多重性质提出的企业多重边界理论观点不仅能从多个纬度对企业的性质进行全方位透视,并且可以较好地解释各种新型经济组织形式的出现及其具有的竞争优势。

二、从企业的多重性质到企业的多重边界

学者们对多种企业理论进行过详细的比较,这些理论并不彼此矛盾,相互否定,只是因为它们观察企业的角度不同,结论会有所差异。企业就好比是一个多面的实体,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是企业的不同性质。例如,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企业是市场的替代,关注企业的规模性质;组织理论则认为企业是一种组织,关注企业的组织性质;能力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组能力的集合,关注企业的能力性质;知识理论认为企业是知识的贮藏库,关注企业的知识性质。既然“边界”是异质系统的间隔,企业多重性质是否说明企业具有多重边界?企业的规模有边界,企业的组织有边界,企业的能力有边界,企业拥有的知识亦有边界。然而,由于交易费用理论长期以来占据着企业理论的主流地位,企业边界的大部分研究主要针对的是企业的规模边界,以至于在传统的企业边界分析中,“企业边界”等同于“企业的规模边界”。尽管企业的规模边界非常重要,忽视了企业其他性质的边界分析始终是不全面的,好比从一个角度看下去,即使再深入看到的也只是事物的局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当前,关于企业其他性质(如企业的知识性质和能力性质)的研究日益多起来,企业的边界分析也不再局限于企业的规模边界,从企业多重边界的视角可以更全面地认识企业的性质。

(一)企业的规模性质与规模边界

规模问题是企业的基本问题,规模边界是企业理论研究中关注最多的问题。斯密认为分工导致了企业的出现,劳动分工受市场规模的限制,因而企业的规模边界受到市场容量的限制。新古典经济学把企业等同为一个生产函数,认为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决定了企业的规模边界,企业的最佳规模在企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科斯、威廉姆森等人开创的主流企业理论认为,企业的规模边界在利用市场机制的边际交易费用和利用企业的边际管理成本相等的那一点上。

从历史演化的视角看,在技术进步、企业制度变迁的影响下,企业规模边界呈不断扩大的趋势,特别是大规模生产技术和股份公司制度出现之后,企业的规模扩张达到了极限。从微观角度讲,技术进步会影响企业的规模边界决策,主要是因为技术进步会带来生产费用、协调费用和市场交易费用的降低。考虑了新经济时代技术进步的影响,就可以很好地解释近年来企业规模边界的演化为什么企业更多地从垂直一体化向外包转变。企业规模边界的大小反过来会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这说明技术进步与规模边界具有相互作用、共同演化的微观基础。

(二)企业的组织性质与组织边界

企业是一个经济性质的社会实体组织。一个企业区别于外部环境,或区别于另一个企业是因为其与外部环境之间或与其他企业之间具有相对可识别的边界,这就是企业的组织边界。企业的组织边界可分为垂直边界和水平边界。管理层次决定了垂直边界的大小,管理幅度决定了水平边界的大小。管理权威对组织边界的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组织边界不能无限扩展是因为受管理者有限理性的束缚,其影响力会随组织边界的扩展而不断降低,从而导致 “管理收益递减”。按照交易费用理论,企业内部的组织费用会随着组织边界的扩展不断增加,直到组织内部费用与外部市场的交易费用相等时,企业的组织边界就会停止扩张。

企业组织边界的设计会影响企业的管理绩效和创新绩效,很多企业通过重新划定其组织边界成功地应对日益激烈的外部竞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现代企业的组织边界演进呈现动态化、模糊化、开放化的新趋势。虚拟企业的出现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虚拟企业的优势在于其组织边界的构成和扩展的特殊方式使得其交易费用增加的速度较慢,某种程度上打破了企业规模扩张中组织边界约束。

(三)企业的法律性质与法律边界

企业是一个有效率的契约组织,是各种要素投入者为了各自的目的联合起来的契约关系网络。契约关系意味着一系列的权利与义务,其实施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因此企业必然是一个法律实体。企业的法律边界是法律为了保护契约关系的实施对企业契约关系中权利与责任所规定的界限。企业法律边界的基础是企业的财产所有权,因而企业的法律边界往往是较明确的。企业法律边界不仅会约束企业的经济行为,通常法律上对企业权利与责任的限定还会影响资源配置方式和企业组织形态的不同选择,进而会影响到经济体系的效率。

企业治理是对企业契约关系中权、责、利的配置与安排,治理边界则指治理的对象和范围。独立企业的治理边界与法律边界总是一致的,但一些新型的经济组织形态的治理边界和法律边界并不一致。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企业间契约关系的建立,它既不同于市场契约,又不同于企业契约。中间型契约关系由于超越了企业资产所有权决定的法律边界,其治理方式往往无法由法律制度所规范。中间型契约关系能更加灵活的应对风险,但也带来了新的治理问题,信任将成为协调企业间契约关系的主导力量。

(四)企业的知识性质与知识边界

企业知识理论的发展深化了对企业知识性质的认识。企业是知识集成的组织,是生产性知识的贮藏库。企业将存在于个体中的知识进行整合,然后将整合后的知识转化成产品和劳务。企业知识不同于个人知识,企业知识具有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由于分工和专业化的原因,任何企业的知识存量都是有限的,因此形成了企业的知识边界。知识边界是影响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在环境选择机制作用下,企业现有惯例或知识基础决定其成长的路径选择。企业在某一时点上的知识存量与边界状态是其历史的产物,它决定了企业下一步可能选择的方向。

企业知识边界的拓展具体有三种方式:内部知识的积累,外部知识的吸收与知识的整合与创新。现代企业知识边界演进的新趋势,一是现代企业倾向于向多技术企业发展,企业的规模越大,企业所涉及的知识领域会变的更加广泛。二是技术外包和研发的全球化使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能力大大增强,使企业能够跨越组织界限和地区与国家的界限获取大量的外部知识。知识边界的各种灵活的拓展方式大大提升了现代企业的创新能力。

(五)企业的能力性质与能力边界

企业本质上是一个资源和能力的集合体,企业的能力性质决定了企业的能力边界。企业的能力边界是企业整合其内部与外部资源能力的大小,企业不可能从事其能力边界以外的活动。对于现代企业而言,重要的不是组织边界也不是规模边界,而是能力边界,企业的能力边界决定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决定了企业能否获得可持续的发展。与企业的法律边界、组织边界和规模边界相比,企业的能力边界是一种动态的边界。“动态”主要是因为企业所处的环境不断变化的特征。当企业根据变化的环境适当改变、整合、重新配置内部和外部的组织技能、资源以及职能权限时,企业的能力边界就会不断发生变化。

企业的能力边界在解释和研究现代企业的战略行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战略联盟是现代企业对其能力边界进行拓展的一种典型方式。企业能力的异质性和互补性是企业结成战略联盟的基础,战略联盟的优势在于企业法律边界和组织边界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企业可控制、整合和协调的资源范围,从而实现企业能力边界的扩大,最终实现企业规模边界的扩大。

三、企业多重边界的协同演化与竞争优势

企业的多重边界并不是相互孤立的,多重边界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协同演化,并对企业竞争优势和成长产生影响。

(一)企业多重边界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1规模边界与组织边界

有些研究对企业规模和企业组织规模的概念并不加以区分,因为传统企业的规模边界和组织边界总是呈同向变化,然而现代企业的规模边界和组织边界并不一定呈同向变化。通常企业的组织边界可由企业组织规模的大小来衡量,组织规模的大小则具体表现为组织机构、组织层级和组织人数的多少,而企业的规模大小则可以由企业的营业收入、利润、资产的多少来表示。按照威廉姆森的观点,企业内部的交易费用由生产费用和组织管理费用两部分构成,企业组织规模的扩大会带来组织管理费用的迅速上升,当内部交易费用升高到与市场相等时,企业的规模就无法继续扩张了。可见,企业的规模边界之所以不能无限扩张下去正是因为企业组织边界的扩张会带来组织交易费用的升高。因此,企业的组织边界是企业的规模边界扩张的一个约束条件。如果在企业扩张时,有一种方式能让组织内部的交易费用并不增加,或只有限的增加,那么企业规模边界的扩展空间就会增大很多。事实上,近年来一些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的出现正是朝这一趋势发展。

2组织边界、治理边界和法律边界

对于一个独立的企业而言,企业的组织边界、治理边界和法律边界是一致的,作为法律实体的企业其组织边界通常是清晰的,企业的法律边界通常在企业的组织边界内发生作用。大量中间型契约关系的出现改变了组织边界、治理边界和法律边界的一致性,中间型契约关系的建立跨越了组织的边界,同时也超越了企业资产所有权决定的法律边界,其治理往往无法由法律制度所规范。组织间契约关系使企业能力边界的拓展超越了法律边界的约束,其好处是更加灵活,更加适应市场环境的动态变化,从而最终带来规模边界的扩张。

3能力边界、规模边界和组织边界

能力边界会影响规模边界和组织边界。企业将根据自身的能力决定“自制还是购买”,通过制定纵向一体化或多元化经营的竞争战略,实施兼并与收购活动,从而改变其规模边界和组织边界。企业的规模边界和组织边界也影响能力边界,规模边界的扩大往往会使企业的能力边界得到扩大。但企业规模边界的扩张永远不可能超出其能力边界。企业战略行动的目标就是努力拓展其能力边界,一旦企业的能力边界得到扩展,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使能力转化为现实的规模,使企业的规模边界尽可能接近其能力边界。企业也常常会通过其组织边界的调整(例如通过组织重构,战略联盟,外包行为等)扩大其能力边界。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组织边界的开放可以提高企业的“吸收能力”(Cohen & Levinthal,1990),为企业提供一个更为开放的创新平台,同时使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机制更为有效(Jacobides & Billinger,2006),从而大大扩展企业的能力边界。

4知识边界、能力边界和组织边界

企业的知识边界约束着企业能力边界的扩展。企业的知识边界越大,企业能力边界的扩展越容易,所以企业知识边界又是企业能力边界的扩展的基础。不过企业知识边界并不等于企业的能力边界,企业可以积累起一大批有价值的技术资产,但是仍然没有大量有用的能力(Teece & Pisano,1994)。主要原因是从企业知识到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还有一个转化过程。从企业知识到企业能力的形成关键在于企业知识的整合和创新。企业组织边界会影响企业知识边界的形成。组织的特性和背景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采取的管理行为和企业能力的形成过程,由于组织边界会影响企业对其身份的自我认知,从而影响企业吸收新的生产性知识的选择。如,作为一家银行还是一家保险公司的不同身份使企业进行信息处理,数据管理和风险评估所需的知识明显不同,银行对自我身份认知的变化会影响其知识积累的过程,从而改变其能力的发展过程。此外,跨组织边界研发活动的大量增加成为现代企业知识边界迅速扩展的重要途径。

可将上述企业多重边界间的关系归纳如图1。其中实线的方向表示出,企业知识边界决定能力边界,能力边界决定企业的规模边界,规模边界的改变会导致组织边界的改变,组织边界的改变会导致法律边界的改变。反向的虚线关系表示出,组织边界会影响知识边界的形成;组织边界开放可以扩展企业的能力;规模边界的扩张会使企业的知识增加;法律边界会约束企业的能力扩展。其中规模边界是核心,规模边界的扩张是企业成长的最终目标。

图1 企业多重边界间的相互影响

(二)企业多重边界演化的几种组合与协同效应

企业多重边界演化的组合方式有多种,这里讨论常见的三种组合(见图2)。

图2 企业多重边界演化的组合

1组合之一:企业多重边界的同向演化

图中可以看出,企业的知识边界和能力边界通常大于企业的组织边界、规模边界和法律边界,知识边界常大于能力边界。组织边界、规模边界和法律边界对企业而言是较为清晰的边界,可以用实线表示,知识边界和能力边界则是较为模糊的,所以用虚线表示。图a说明企业多重边界同向演化的情况。组织边界、法律边界和规模边界扩张的方向不仅一致,扩张的程度也基本是一致的,因此三种边界是重合的。多重边界同向演化的情况实际描述了传统的企业成长路径。传统的企业成长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靠自身能力的不断积累,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能力边界、知识边界不断扩大,带来了组织边界和规模边界的逐步扩大,但此时规模边界的扩大需要以组织边界的扩大为基础。另一种方式是靠兼并其他企业(包括横向兼并和纵向兼并),来实现组织边界、法律边界和规模边界在短期内的同步迅速扩张。企业多重边界的同向演化多发生在相对稳定的竞争条件下,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积累的稳步扩张或兼并扩张实现成长。

2组合之二:企业多重边界的反向演化

图b描述了多重边界反向演化的情况。企业的组织边界扩大了,能力边界却朝缩小的方向演化,最终导致规模边界的缩小。其中一种情况是,在企业自我扩张的过程中,由于组织规模不断增大,企业内部的管理协调费用迅速增加,管理效率降低,使企业能力发展受到影响,甚至有所降低,最终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下降,规模边界反而缩小。现实中一些中小企业成长为大企业后会患上“大企业病”就是这种情况的写照,企业组织规模的增长不一定能带来经济规模的增长。另一种情况是企业通过并购获得组织边界和法律边界扩张的同时,由于双方企业的能力无法很好的融合,甚至产生了矛盾和冲突,使企业的能力边界向缩小的方向演化,最终导致的规模边界的缩小。这种情况解释了现实中企业并购之后反而走向亏损的例子。企业多重边界的反向演化显然是不理想的情况,因为组织规模的增长并没有带来组织能力的增长,最终导致了规模的缩小。

3组合之三:企业多重边界的协同演化

图c是企业多重边界演化的一种理想情况。企业组织边界缩小的同时,能力边界和知识边界却能够得到扩张,从而带来规模边界的扩张。可具体分几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会通过精简机构和人员,缩小组织规模,提高管理效率,增强能力,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另一种情况则是在专业化和模块化发展的推动下,企业将以前在内部从事的业务活动或零部件生产外包给其他企业,使企业的组织边界得以缩小,同时企业通过专注于核心能力和对外包企业的控制,能力边界实现扩张,最终带来规模边界的扩张。虚拟企业和模块化企业就是这种情况的一个例证。还有一种情况是企业组织边界和法律边界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能力边界和知识边界得到扩张。例如企业间结成的战略联盟和知识联盟,就可以在单个企业组织边界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共享知识和能力的互补,实现企业能力边界和知识边界的扩张。协同演化的情况说明企业规模边界的扩张并不一定非要以组织边界的扩张为基础,组织边界不变或缩小,能力边界照样也可以得到扩张。企业组织边界缩小所带来的内部管理协调费用的降低,使企业会变得更加灵活高效,更有助于能力的扩张和竞争优势的建立。这种协同效应,会使企业规模得到比同向演化更大程度的扩张。

四、新型企业组织形式基于企业多重边界的综合解释

企业多重边界演化的分析框架为解释新型企业组织形式的出现提供了很好的工具。对于传统企业,人们并没有强调其多重边界的存在,这是因为传统企业的多重边界及其演化方向是基本重合的。新型企业组织形式出现后,企业多重边界的演化方向出现了分离,这种分离会产生协同效应,从而使新型企业组织形式具备了某种竞争优势而被企业广为采纳和接受。

新型企业组织形式的广泛出现证明了企业多重边界的存在。利用企业多重边界的理论框架,可以避免单一视角分析所带来片面性的结论。因为每一重边界都代表着企业的一重性质,新型企业组织形式的出现绝不是企业单一性质的改变,而是多重性质的同时改变。此外,以前学者们常常无法很好地对虚拟企业、战略联盟、知识联盟、模块化企业等形式进行区分,甚至在概念上存在着混用,这导致了研究结论的模糊和不统一。本文发现,在企业多重边界的分析框架下,可以对这些概念和组织形式加以很好的界定和区分。例如,虚拟企业和战略联盟的不同主要在于,虚拟企业通过外包,在缩小了组织边界的同时,扩大了能力边界;战略联盟则是在企业组织边界不变的情况下,扩大了能力边界。战略联盟和知识联盟的区别则在于,企业间结成战略联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展企业的能力边界,企业间结成知识联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展企业的知识边界。至于模块化组织,则可解释成主导设计企业通过集成从事模块生产企业的知识和能力,实现知识边界、能力边界和规模边界的共同扩张(表1)。

五、结语

为什么之前人们没有关注到企业的多重边界问题?主要是因为企业多重边界在传统企业那里并不十分明显。传统企业在组织的内部完成其全部功能,企业的多重边界多朝相同的方向扩张,因此,人们并不能明显地感觉到企业多重边界的存在。随着新经济时代新型经济组织形态的大量出现,企业的多重边界明显呈现出分离的趋势。企业的组织边界越来越小的同时,企业的能力边界和规模边界却可能越来越大。对于传统企业而言,组织边界和规模边界是决定企业生存的两个重要边界,在知识资源成为新经济时代最为重要的资源和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企业的知识边界和能力边界才是更为重要的边界。企业的组织边界可以很小甚至变得模糊,但通过知识边界和能力边界的扩张,也可实现规模扩张的目标,这恰恰是新型经济组织形态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正是新型经济组织形态的出现证明了企业多重边界的存在。如能发挥企业多重边界演化的协同效应,则可实现企业的低成本运营,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企业向多重边界向协同演化方向发展将是未来经济组织的发展趋势。一个问题是,既然多重边界协同演化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那么为什么多重边界协同演化的新型企业组织形式在新经济时代才广泛出现?如果说工业经济时代大规模生产技术的发展和企业制度的进步促成了企业规模边界的大幅度扩张,新经济时代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多重边界的分离提供了可能。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企业可以超越组织边界的约束去拓展其知识边界和能力边界。正是新经济时代的技术进步为企业多重边界协同演化创造了条件。

注 释:

①这些新型组织形式又被称为“中间性组织”。

参考文献:

[1]Cohen, W. M., D. A. Levinthal.(1990). 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Admin. Sci. Quart. 35(01).128―152.

[2] Jeffrey T. Macher.(2006).“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the Boundaries of the Firm: A Knowledge-Based Examination i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Management Science, Vol. 52, No. 6, June, 826―843.

[3]Michael G. Jacobides and Stephan Billinger(2006). Designing the Boundaries of the Firm:From “Make, Buy, or Ally” to the Dynamic Benefits of Vertical Architecture. rganizationScience.Vol. 17, No. 2, March―April, 249―261.

[4] Teece, David J. and Pisano, Gary(1994), “The Dynamic Capabilities of Firm: An Introduction”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r,3(03),537―566.

[5] 董华,吴江. 企业边界问题研究新进展[J]. 经济学动态,2010,(01).

[6] 董华. 企业边界与技术多种理论视角分析思路的梳理拓展与比较评价[J].甘肃社会科学,2009,(06).

[7] 杨瑞龙,杨其静.企业理论:现代观点[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伊迪丝・彭罗斯.企业成长理论[M].赵晓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

[9]奥利佛・E・威廉姆森,西德尼・G・温特编.企业的性质――起源、演变和发展[M]姚海鑫,刑源源译.商务印书局,2007.

第9篇

二、目前制片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既然是源头活水,不仅要活,而且要清,要不怎么“问渠哪得清如许”?具体到制片上,就是说片子不仅要多,而且要好。多,水才能活;好,水才能清。电视是一个年轻的行业,借鉴电视手段而产生的党员电化教育历史更短,从1984年到现在,只有二十几年的时间,有些地方可能起步更晚。在初始阶段,我们这个队伍里基本没有专业人才,设备也比较落后,基本上是土法上马。最早的手段主要是播放录音、录像带,后来发展到播放VCD、DVD光盘,再后来开始有了电视栏目、党建网站等。经过大家的不断努力,制片水平逐步提高,特别是近些年来,可以说有了跨越性发展。中央组织部每两年举行一次观摩评比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九届,今年即将举办第十届。从观摩评比活动各地报送的片子看,每届都有新提高,每届都有新突破。表现手法上,从“解说+画面+配乐”简单的表现形式,到运用同期声、跟踪拍摄、情景再现等,从单一的专题片,发展到政论片、工作片、文献片、艺术片,有些地方还搞了电影、电视剧等。在主题提炼上,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在题材挖掘上,视野更加开阔,触角更加敏锐;在表现形式上,更加贴近基层,贴近党员,贴近群众,增强了感染力。这些年,我们推出了许多深受党员群众欢迎、得到社会各界充分肯定的精品,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在全国影视行业产生较大反响的优秀电视片。

我们取得的成绩令人欣喜,催人奋进,但也暴露出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最常见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热闹有余,独特不足。在我们的制片实践中,有一种非常明显的现象,就是大家熟悉的、容易发现的题材多之又多,非常热闹;而一些有特点有新意的题材少之又少,冷冷清清。客观上讲,党员电化教育是组织工作的组成部分,从属性上是行业电视的范畴。一方面,在党建和组织工作领域里,我们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另一方面,在题材选择上也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这就是说,我们经常接触的一些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题材,别人不一定有条件接触;社会上一些别人看好的题材,不一定适宜于我们去做。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即使在我们党建工作和组织工作领域里,现实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创新实践也是生动活泼的,只要思想敏锐,善于发现,在这个领域里同样大有可为,大有用武之地。从2002年至今,我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了七个年头,主持和组织了三届全国观摩评比活动。为了提倡多样性、多元化,我们每次都设立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作品的奖项,并事先发出“安民告示”,但从每次各地报送参评的片子看,选材还是偏窄,风格比较单一。尽管总体上看,有关注国计民生的重大题材,也有反映党员个体事迹的典型人物题材;有农村党建和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题材,也有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题材;有正面教育的题材,也有反面警示题材。但畸轻畸重的现象依然非常突出,主要是:农村题材多,其他行业题材少;人物类题材多,其他类别少;专题片多,政论片、艺术片少;反映常规工作的多,反映探索创新题材的少。即使在每次占到80%以上的专题片中,也存在形式内容单一的问题。去年我参加了重庆搞的观摩评比活动,感到非常振奋。从参评的片子看,尽管形式多样化上还有待于提高,但从内容上看大有拓展。特别是党建和组织工作中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创新问题、探索问题,在参评的片子中几乎都得到反映和体现。比如,有反映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的,有反映构建城乡党建工作新格局的,有反映大学生村官的,有反映优秀党员干部的,有反映新农村建设的,有反映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的,有反映危难关头党员干部冲锋陷阵的,有反映党员干部如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有反映教育、科技、文化等其他领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原来很好的干部是如何走向堕落的,等等,可以说异彩纷呈,百花齐放。这样的观摩评比,让人赏心悦目,轻松愉快。与我同去的高晓虹、陈晋、孙曾田等同志都有这种感觉。我当时有一种强烈的感受,参加了那次观摩评比活动,等于俯瞰了全市党建和组织工作的全貌。什么是服务大局?这就是服务大局。什么是与时代同步?这就是与时代同步。我们的党建工作和组织工作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发展,不断推进,如果我们的电教工作还停留在原来的视野中,还走在老路上,那肯定会被淘汰。

第10篇

关键词:产业组织形态;地理产业集群;虚拟产业集群;产业联盟

作者简介:王纬(1971-),男,山西太原人,山西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梁嘉骅(1941-),男,广东广州人,山西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7)05-0033-04 收稿日期:2007-07-09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的经济在过去的27年里,取得了巨大发展,这种非凡的经济增长背后是我国正在经历的一个历史性经济体制转变: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在这一转变中,其经济组织形态发生了很大转变:如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厂组织向现代企业组织转变;由靠行政指令约束的企业组织向企业之间合作与竞争的组织转变。另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经济组织形态。

我国在很短的时间内从传统的工业经济向现代信息经济、知识经济迅速转变,因此我国的产业组织形态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不同历史阶段的产业经济组织形态将在变革时期同时存在。另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竞争的加剧,尤其是进入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实现创新型国家的改革攻坚时期,选择和探寻一种适合现阶段经济发展,能够产生稳定效应和持续创新效应的产业组织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理论上从产业集群演进出发,试图说明产业联盟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态,特别适合转型时期我国的产业经济组织形态,可以作为现阶段我国产业组织形态的重要补充形态,与其他产业组织形态共同推动地区以及国家的经济发展。

二、产业集群新演化――产业联盟

产业集群是产业经济活动中一个常见组织形态,在一定社会生态环境下,产生一些特定的效应,如增进规模经济,促进创新和技术扩散、构建地区分工等,反过来,不同的社会生态环境,产业集群的演进机理和集群所起的效应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对于产业集群的研究,必须根据特定条件、特定生态环境进行研究。通过研究产业集群,我们可以利用产业组织形态的规律和效应,更好地优化地区产业布局,加强区域经济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区域环境和产业环境,从而推动地区、国家的经济发展。

1、从地理产业集群到虚拟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现象由来已久,然而,对于产业集群理论研究却是从上世纪初开始,我们有必要对出现的理论和成果做出回顾。

较早研究产业集群的是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马歇尔以古典学派的劳动专业化理论为基础,通过研究工业组织,发现了外部规模经济与当时发展比较活跃的中小企业“产业区”有密切关系,认为聚集能够使企业因技术外溢、专业技术人员与中间投人品的共享而获益。韦伯从微观企业的区位选择角度,着重分析了运输费用、劳动力费用和聚集力这三种主要区位因子在企业聚集中的作用,将产业集群归因于企业决策者权衡聚集利益与成本的结果,并且认为聚集来自4个要素:技术设备发展促进了生产过程的专业化和相互依存;专业化要求形成灵活的劳动力组织;大批量购买与销售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与交易费用;基础设施共享能够使一般性开支降低。

其后,阿萨德的产业关联集群理论使产业集群研究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首先,对集群的研究视角和思路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过去以单个企业为中心、从区位到企业的单线条联系思路转变为由区域和关联产业整体出发对集群的研究视角和思路,在继续注重区位因素及其与企业、产业关系的同时,重点分析区域间、产业间的相互作用,隐含地揭示出集群企业间的利益相关性。其次,阿萨德对集群发展中负面因素的分析虽不完善,但符合辩证法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客观地把握集群发展的规律性,及时解决其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同时,这类理论还涉及到了政府的作用,为研究集群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开启了门户(岳军,2006)。

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90年代初以来,集群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研究成果的数量、广度和深度都取得了飞跃。Porter(1998)及其同事通过对丹麦、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和美国等10个国家的考察,认为:一个国家(地区)或产业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4个方面的因素:即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撑产业、厂商结构、战略与竞争。国家竞争优势的4个方面相互联系,互相制约,构成一个“钻石”结构。很多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会使这4种因素的互动力增强,从而提高该地区或该产业的竞争力。Porter(1998)认为,集群的形成是竞争的结果,竞争是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原因。

Krugman(1991)是继马歇尔之后第一位开始把区位问题和规模经济、竞争、均衡问题结合在一起的主流经济学家,并对产业集群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他以收益递增理论为基础证明了工业活动倾向于空间聚集的一般趋势,这种生产在地理上的集中正是某种收益递增的普遍影响和明证。他还阐明由于环境的限制,如贸易保护、地理分割等原因,产业聚集的空间格局可以是多样的,特殊的历史事件将会在产业区形成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我国的一些学者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对产业集群的概念、形成以及作用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研究。如王辑慈等(200t)认为,产业地理集中从根本上改变了产业生命周期,提高了产业竞争力,延续了产业衰退期的到来。进(2004)从制度经济学、组织生态学、创新经济学等不同角度对于产业集群的基本组织内涵作了说明。徐康宁(2001)认为,中国典型的产业集群及集群区的形成与开放经济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与此同时,产业集群在我国的近20年~30年间,对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建设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竞争环境的日益复杂,产业集群目前也面临着一些困惑:(1)我国在产业集群的理论探索中还有许多局限性,对产业经济活动形态生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认识比较肤浅、不成熟,导致改革开放以来建立起的一些以地理为特征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工业园区以及历史上围绕城市、乡镇所建立起来的企业等,它们征用大量稀缺土地、投入大量资金、组织大量管理人员,却不能关联成集群,不能产生集群效应。(2)许多呈集群状态的传统产业区,尽管也有较

高水准的基础设施,但是,相关的软支持体系残缺不全,中间组织缺失,完全处于靠市场驱动的自生自灭状态,难以形成持续创新、自我强化和发展的能力。(3)许多集群内部协作关系差,对于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很难快速优化配置不同区域的优势资源,抓住稍纵即逝的市场机遇。虚拟产业集群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在我国开始研究的。

2、从虚拟产业集群到产业联盟

虚拟产业集群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知识经济所带来的世界范围竞争的加剧,现代经济组织的形态和边界也随之发生着深刻的结构性跃变,虚拟企业则率先成为这一特殊时期的现实表达。“虚拟”一词最早源自计算机的虚拟存储器,管理学界于1991年借用虚拟企业这一特殊概念来描述那些法律上相互独立的企业、组织、个人等,在不涉及所有权的前提下,为了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赢得某一市场机遇,动用各自优势资源,组成的临时性合作机构。

虚拟企业概念提出后,其组织和管理模式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以其构建成本较低性、市场反应快速性、组织形式灵活性等独特优势,对于快速优化配置不同企业、不同地区优势资源,快速形成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专业分工等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作为新生事物,它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企业多以项目合作为主,具有短期性;没有固定的合作机构,不能持续地产生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平时各自为政,缺乏交流,管理的复杂性导致协作成本增加;缺乏中间组织协调各经济活动主体,稳定性较差等。

1997年,巴西圣保罗大学、墨西哥蒙特雷技术大学、德国亚琛大学、瑞典Saint Gallen大学、意大利威尼斯大学和英国纽卡斯大学在欧盟EU's ALFA计划资助下,组成一个研究网络,开展一项名为中小企业协作系统(简称COSME)的研究项目(Molina,2001)。该课题组基于虚拟企业概念提出了全球化虚拟商务框架,它包含三个实体:一是虚拟产业群;二是虚拟企业经纪人;三是虚拟企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虚拟产业群的概念:是由具有一定专长的各类企业组成的集合体,主要是通过提供与调节成员企业的核心能力参与虚拟企业运作,使成员企业分享市场机遇和参与全球商务(Molina,1998;Bremer,1999)。

之后,Molina(2001)以研究如何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为目的,通过分析中小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作用和加入虚拟经济的可能性,提出中小企业要发展应走虚拟产业集群之路。Passiante和Secundo(2002)提出,新经济所展现的发展机会决定了企业组织结构的根本变革,以致于产生了崭新的虚拟集群化组织形态。Paul Tracey(2003)等也认为集群可以超越地理区域并由空间上延伸的网络组成。

我国学者杨建华(2002)、陈剑锋(2002)、李帅(2003)、罗鸿铭(2004)等开始关注于虚拟产业集群,并以各自的视觉围绕虚拟产业集群做了许多细致的研究。他们普遍认为,虚拟产业集群是以现代信息技术及全球经济一体化为特征的新经济所展现的发展机会所产生的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态,这种组织形态突破了传统产业集群的地理限制,在更大范围内形成了一些集群效应。另外,在有关虚拟产业集群的名称、适用范围上他们的观点有所不同,如有称虚拟产业群、虚拟产业集群的,也有称虚拟企业集群的;有认为虚拟产业集群适用于同一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也认为它没有产业限制。

3、产业联盟

联盟,多见于企业战略联盟、企业动态联盟。刘卓林等(2004)认为企业战略联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为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契约而结成的网络组织。并且认为从单个成员角度看,战略目标是短期和局部的。企业动态联盟是企业基于市场瞬息万变、机遇稍纵即失、需求多样化趋势,为快速响应某一市场,实现一定目标而组成的临时性合作组织形态。本文在检索、查阅许多有关企业战略联盟、企业动态联盟的相关文献后,发现现有的研究大多是从企业的角度进行的,而且这两种企业联盟的实质是一种虚拟企业的组织形态。

产业联盟近几年多见于通讯、电子、家电等行业,而且大多由在某一行业具有权威或垄断的一些大型企业和组织共同组成的。它们多以共同制定行业标准、共同制定价格、共同制定产量为主,同时对联盟企业进行一些相应价格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目前,关于产业联盟的理论研究在国内和国外还很少。在现有相关文献中,多是一些企业人士对产业联盟在价值链、共同研发以及商会作用等方面进行论述,并且缺乏相应的实证研究。在产业联盟的实际运作当中,由于其运行基础薄弱,内部协作关系差,往往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并且生命周期较短。事实上,这些所谓的产业联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联盟。笔者通过对山西磁性材料产业联盟近4年的实证研究,结合一些相关的文献、资料认为,产业联盟是指产权独立、地域分散、生产相同或同类产品或生产同一产业价值链上的不同产品的有着密切关联的企业和组织通过某种无形或有形的契约进行的集合,是集群演化发展的新阶段,它不仅具有集群的效应和特征,而且还具有自身特有的效应和特征。

(1)产业联盟内各成员企业产权独立、具有跨区域性。产业联盟的成员企业,都是独立的经济实体,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地域范围内自主经营,这样使得它们克服了资源在空间上的局限性,保持了分散资源和知识的优势和灵活性,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合理有效配置和使用各种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2)产业联盟组织形态呈关联泛边界化。关联,表明产业联盟内的各成员企业之间,在保持产权独立性的前提下,进行强关联协同。实际上,这是产业联盟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也是与产业集群的根本区别。作为跨越不同区域、产权独立的企业以及各行为主体,由于现实空间问题,它们相互之间必须以各种方式进行各种强关联,通过关联,共同实现一些效应。泛边界,意味着产业联盟的边界是动态的和开放的,在联盟内企业的强关联协同下,边界可以跨越多个区域及至国家甚至更大。

(3)中间组织是联系产业联盟企业的纽带。产业联盟通常跨越多个行政区域,并且各企业均是产权独立,各自为政,因此,需要一个所有联盟企业均认可的中间组织作为纽带,它可把联盟内企业联系起来,进行强关联协同,使产业联盟形成稳定效应。这是产业联盟得以实现和运行的关键。

(4)产业联盟内有固定的共同机构。产业联盟有别地理产业集群与虚拟产业集群的最显著方面就是它内部有固定的共同机构。该机构可以为研发机构,也可以为具有分工性质的专业化机构,这些固定的共同机构,用以持续地实现知识溢出效应以及创新能力,提升它们的竞争优势。

(5)产业联盟是约束性与灵活性均衡、竞争与合作均衡的一种经济组织形态。转型期的中国企业,一

方面,内生地具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受政府约束,彼此竞争与合作关系不强,风险意识和创新能力较弱,处于一种低层次的“有序”状态;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企业灵活性较大,为了生存,彼此之间竞争关系非常强,而且往往演变成一种过度竞争,成为“混沌”状态。而产业联盟通过其特有的组织形态,合理有效地配置和使用不同区域企业要素和资源,突破区域经济有形边界,在更大的范围内形成一个优势互补、能力最大化的集体,使得这种组织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和创新能力。它既保持了成员企业的独立性,又保持了成员企业行为的协调性,使得约束性与灵活性、竞争与合作达到均衡,进入一种新的更高“有序”状态。

(6)产业联盟内有某种无形或有形的契约关系。中国几千年文明传承下来的以德经商理念与西方交易契约理论在中间组织互动关联下,得到了很好的结合,使各企业和组织之间形成一种无形或有形的契约关系,共同催生一些效应,共同进化。

(7)产业联盟不是行业协会,也不是托拉斯或卡特尔。产业联盟内有共同的固定机构,用以集中地创新发展,而行业协会没有;托拉斯是一个通过兼并、合并进行垄断的组织;卡特尔则是一个通过限制生产或划分市场来获得更高价格的经济组织。而经前面论述,产业联盟是一个通过提高企业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创新优势来扩大企业的生态位,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产业经济组织形态。

三、结论

产业组织作为一种中观组织,通过相应的运行机制,将微观层面有密切关联的经济行为主体联系起来,使其要素和资源的空间配置经历了从混沌到秩序、从分散到聚集的过程,并且实现了一些特定的效应,从而为增进各行为主体竞争优势,推进产业、地区及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作为社会生态环境的产物,产业组织在不同时期,其产生、演进规律以及功能、形态是不同的。为此,我们必须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态环境,适时地选择、调整适合企业生存,能够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组织形态。

地理产业集群以及虚拟产业集群作为两种主要的产业组织形态,在一定的社会生态环境下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目前我国正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攻坚时期,它们在一些方面与我国的特殊国情有些不适应。

产业联盟作为新时期下产业集群的新演化,在我国的出现决不是偶然的。首先,它是在我国特殊国情下产生的,有着适合自身生存的社会生态环境。其次,它有着与其他产业组织形态不同的运行机制,如内部中间组织、固定的共同机构等。因此,它不但能产生一定的集群效应,还能产生特殊的稳定效应和持续创新效应,比较适合现阶段我国的产业生态环境,并且特别适合于我国的文化生态环境。

第11篇

论文摘要:本文拟以发展的观点阐述21世纪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向。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新经济的最大特征是人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人的创造力成为企业核心的发展力,这已经成为新经济时代无可争议的真理。谁拥有最多最强的人才,谁就是市场的胜者;微软、思科、联想、宝钢、武钢,哪一家不是拥有数千名高级技术开发或管理人才。

人力资源管理至今已走过20余年,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环境的巨大变迁,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正在悄悄地改变着:移动办公、虚拟组织、网络化生存……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以知识为主宰的全新经济时代。在这样飞速变化的时代,一方面知识资本的优势与独特性成为企业重要的核心技能,而知识资本的拥有者—人力资源的价值越来越成为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标志。另一方面企业的经营也从最初的生产导向演进为市场导向,目前正在进人人力资源导向时代,因此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导向将成为企业获取成功的基本导向。

在这样一个“人才是一切”的新纪元,企业将会以前所未有的努力去寻求人才和留住人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面对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知识化及组织形态变化等的挑战和冲击,人力资源管理正面临再一次的调整和改变:

①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职能的弱化:如招聘过程中,面试、录用及起薪的确定越来越多地由用人部门负责人直接进行。

②人力资源职能的分化: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人,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企业会将人力资源一些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如:用工申请、档案管理、社会保险等事务性工作交给人事服务机构办理等。

③人力资源管理的强化:准确制定人力资源政策影响和引导员工的行为,为实现组织变革提供保障,参与企业战略决策并制定人力资源战略,帮助员工设计职业生涯从而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和发展。

④人力资源管理的自动化: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将应聘人员资料筛选、考勤管理、薪酬福利及社会保险等工作交由计算机处理,从而有更多的精力去专注人力资源核心业务的管理。

2能本管理的涵义和作用

“能本管理”是一种以能力为本的管理,是人本管理发展的新阶段。它是通过采取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力,从而实现能力价值的最大化,把能力这种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作为组织发展的推动力量,并实现组织发展的目标以及组织创新。传统的泰勒管理模式中最显著的特点是“物本管理”,即把企业看作是一个大机器,而企业的员工则是这一机器中的具体零部件,把人当物来管理。而“能本管理”则认为企业不再单纯是一种经济组织,人不单纯是创造财富的工具,人是企业最大的资本、资源和财富。“能本管理”的核心是以人的知识、智力、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为内容。“能本管理”的理念是以能力为本。企业“能本管理”是企业管理新动向,认识“能本管理”的新思想,对于企业提升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竞争力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与深远意义。我们不仅要确立“人本管理”思想,更为重要的是不断提升人的智能,提高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实现以人的能力为本的管理升华。以人为本是现代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它强调人在组织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强调要围绕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行管理活动。然而,从时代对人的价值取向去考察,人本原则还有一些理论局限性和不足:第一,它未把人的实践创新能力这一人性素质的核心内容凸现出来;第二,没有深人具体地揭示以人为本的基点应以能力为本,唯有能力为本了,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第三,未能看到人的能力在确立与实现人的主体性价值中的核心地位;第四,未充分认识到现时代最需要的而又最缺乏的是人的能力的正确发挥。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实践创新能力这一核心素质将会被凸现出来;以人的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内容的能本原理将会对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发挥其理论导向作用。为此,可以认为能本管理是更高层次意义上的人本管理,是人本管理发展的新阶段。

能本原理新管理哲学的基本点,在于通过有效管理最大限度地释放人的潜能,实现人的能力价值最大化。人只有充分激发自己的潜在创造力,才有可能自由地生存,才可能从根本上同动物的生存方式区别开来。“能本管理”是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发展的第三代,它是基于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得到满足,对人的创造能力的关注日益增长,人的最高需要—自我实现正在成为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这一前提下产生的。同时,它又是随着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呼唤创新型人才而生成的新理论3“能本管理”在企业人才管理中的应用以科技创新和集体创造力为核心的知识资源已经成为新经济时代企业中的另一种资本,有着原来资金资本无从替代的作用。科技创新和集体创造力源于人的发明创造、传授推广和实际应用,没有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知识资源也就不复存在,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了财富。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人才,如何管理好人才,使人才为企业所用,是企业不能忽视的重要课题。

首先,在招聘人才时,要把好人口关,组织选人用工应严格按照岗位的需求和人的才能进行,“任人唯贤”,努力杜绝根据人情关系随意安排人,拒绝“任人唯亲”和“因人设岗”,避免“近亲繁殖”“拉帮结派”,必须尽力打破身份界限、特权门第和人情关系对用工的干扰,根据才能选人才,按照人才的特点用人才。招聘者应当把眼光放到鉴别应聘人员的现实知识水平上,不论你是否有学历和职称,“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学历不在高,有真才实学则灵。因此,企业招聘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就是根据本企业的实际需要和特点对本企业各层次、各岗位、各工种的人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劳动技能、创造能力、心理素质、行为规范等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和统计,制定出相应的标准和考核测试方法,以此遴选出适合本企业需要的人才。人才进人企业后,就有施展其才华的“用武之地”,真正为本企业所用,为本企业服务。

其次,能本管理在用人机制上,要力戒在少数人圈内根据人情关系、领导印象和主观好恶用人、选拔人,要根据德才兼备和政绩用人,把有能力有业绩的人推到重要的、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具体来说:

(1)要根据人的不同能力合理分工,对人力作巧妙安排和合理使用,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

(2)应该敢于恰当合理使用“歪才”、“废才”和“辈才”,将其用到“地方”,用到“点上”;

(3)要大胆使用和提拔“新人”和年轻人。努力做到“各尽其能”“各尽其才”“各尽其用”;

(4)给每个员工提供和创造合适的发挥其才能的舞台、机会和条件,敢于选拔选好出类拔萃、能独当一面的能人,以能人启动众人,以拔尖人才带动一切有才能的人;

(5)充分利用和发挥每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和个性;

(6)企业可开放内部人才市场,让那些既有专长又雄心勃勃,不愿长期固守在一个岗位上富有创新精神、勇于自我拓展的人才在企业内部流动。即企业内部的岗位,不论是管理层还是生产第一线,全部向员工开放,只要他们具有那个岗位技能、从业知识水平和上岗标准,就可以去竞争那个岗位,激励他们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开拓新业务,甚至可以创办子公司、新企业,获得成功后则给予不同凡响的重奖;

(7)企业应认识到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量不断扩大,知识更新相当迅速,要保持本企业人才知识优势,就必须有计划地对本企业各类人才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制定计划,明确方向,采取培训、挂职、轮岗等形式,进行职业培训,不断增加他们的新知识、新技能,提高总体素质。对那些在培训中积极接受新知识,并在工作中有创新的要给予相应的奖励乃至职务的提升。此举既可使得益者看到自己在企业中有光明发展的空间,增强报效企业的主动性、责任感,又可带动和激励更多人自觉注重自身智力开发,发扬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企业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由此而得以不断扩大,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由此而得以不断加固,企业的成功就大有希望了。总之,在用人制度上应做到选才不拘格,用人不求全,求才不嫌多,育才不惜金。要让有潜力的人能有所作为,有才能的人能各尽其才。

第12篇

日—日对全县各乡镇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了督查调度。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动员大会召开以来,各乡镇紧紧围绕5月25日前,全县各村尤其是29个重点村‘三清’要有阶段性成果,市领导挂点联系村和区级示范点年底‘三清三改’工作要达标”的工作要求,周密部署,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组织领导有力。各乡镇按照县委要求,认真、迅速抓好贯彻落实,加强了领导力量,健全了组织机构,强化了组织领导。各乡镇均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协调和督促工作。同时,各乡镇还明确了镇长挂点联系区级示范点,镇党委书记挂点联系镇级示范点,其他重点村安排一名镇领导为挂点联系人,各村也明确了新农村建设工作机构,进而形成了县、镇、村三级联动的组织领导网络。

2、宣传发动深入。县动员大会召开以来,各乡镇均召开了由镇村干部、驻镇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动员大会,各村召开了党员组长会,重点村示范点召开了村民户主会,层层传达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政策、精神。采取横幅、标语、板报、流动宣传车、公开信等形式,多渠道多形式宣传的目标任务、重大意义和方法步骤。在重点村、示范点组织群众选举组建了新农村建设管理理事会,把能力强、威望高的农村“五老”纳入其中,依托理事会动员群众、引导群众、组织群众。深入广泛的宣传发动工作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和理解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把社会各界的力量凝聚到新农村建设中来。

3、党员干部带头积极参与。各镇将新农村建设工作与开展“三民”创评活动,创建村级好班子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级党员干部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引导和带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到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来。如*组织干部群众出工2000多人次,对全镇各街道、镇政府所在地、各村村部所在地、中心村、公路沿线以及河道进行集中治理;*镇组织干部群众近千人开展“三清”活动;*镇党委书记*带领镇包村工作组和村干部一起参加*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三清”义务劳动;*镇组织镇村干部群众、学生对圩镇、*大道进行集中整治;*镇在机关干部中开展争做新农村建设工作“三员”即指导员、协调员和调度员;*镇*村*下组老党员*主动带头参与新农村建设,不计个人得失,被群众推选为改组新农村建设管理理事会会长。

4、面上“三清”初见成效。各乡镇按照区新农村建设工作调度会提出的目标要求,精心组织,集中力量在全乡镇范围内全面铺开了“三清”工作,在镇、村办公楼所在地、圩场、主要干道开展大规模卫生清理整治活动,取得初步成效。各乡镇在集中抓好“三清”工作的同时,注重环境卫生保洁,探索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如*镇流坑村制定了文明卫生公约,开展“文明卫生户”评比活动;

*镇*村指定了村民公约,与村民签定了“门前三包”责任状,开展了星级评比、流动红旗活动;*镇开展了“三色门贴”卫生评比活动等。

5、示范点“三改”试点建设已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在加大示范点“三清”工作力度的同时,集中清理拆除了一批露天厕所、违章搭建棚舍、厨房和残垣断壁,疏通硬化了一批区间道路,示范点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如*镇*村下安组规划建设环组公路,选定了垃圾池和公厕建设地址,拆除了低矮“土茅厕”;*镇*村*组示范点在改变原来淤泥成片、垃圾成堆的基础上,积极准备硬化该组公路和水沟;*镇*村*下组规划建设公厕及化粪池,加紧实施拆旧建新工作等。

6、着手规划建设新村镇。各乡镇坚持规划先行,在规划权限范围内进一步完善编制了总体规划、各村详细规划和示范点规划效果图。同时,结合征地返迁工作,积极推进中心村建设。如*镇制定了镇域总体规划,并聘请规划设计院专家指导全镇各村制定详细规划;*镇加快示范点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做到拆旧建新,现已完成旧房和土地丈量,新村建设规划进入具体实施阶段;*镇水东村根据青龙山示范点建设方案,制定了示范点初步规划,并组织建设项目公开招标,现已拆除部分破旧厕所,平整场地,基本完成小区内挡土墙施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