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6 06:49: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企业团队建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单位;高效;团队建设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conomy, team building will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business management, which helps the departments to better explore the potential of employees, making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fficient departments.
Key words: department; efficient; team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团队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形态,在一个单位发展中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团队,又叫工作团队,是近年来大型单位组织中广泛采用的一种管理形式。显然,团队强调的是集体效应,内部成员作为团队的构成分子,都拥有共同的目标,彼此之间协作和负责。
1团队组织的理论及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1.1关于团队组织的理论
(1)合作竞争。合作竞争的涵义是,如果成员各自为战,认为双方目标没有关系,就会漠视他人待遇或阻力,组织会一盘散沙,如果人们处于竞争环境中,相互之间就会保留信息,甚至相互破坏。因此,一个组织应当在共同目标下相互合作,共享信息,取长补短。
(2).员工参与。员工参与是让员工对那些关系到他们利益的决策发表意见,增加员工对工作的主动性。具体是实行员工参与决策和管理。人在组织中有决策权,就会认同组织的目标,积极地去执行决策。
(3)建设性冲突。团队着力使成员建立合作关系,这并不代表团队中意见完全统一,可控的冲突是形成高质量决策的重要起点。只要团队形成了合作关系,人们就会坦诚地交换意见,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因此,通过建设性冲突的处理,团队的成员会进一步认同团队的共同目标。
1.2构建高效团队的必要性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单位中各项工作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靠某一个部门的单打独斗已经无法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团队是在没有改变整个组织框架的情况下,构建起的行动小组,它保证整个组织的稳定性,灵活应对市场环境的各种变化。因而,对某个组织而言,有目标各异的各种高绩效团队存在,将大大提高组织对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组织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良好的团队气氛,可以提供个体之间相知的平台,促进个体间感情的融合,消除相互的提防心理,从而促进成员伙伴式的协作。
2创建高效团队
2.1形成强烈的团队意识
领导者要制定出共同的目标,还要使这一目标具有吸引力,得到其他成员的认同。共同的目标能够发挥团队成员所有的潜能,鼓励大家在可行性前提下超越眼前的条件限制,激发大家的斗志从而取得高效。
团队协作精神是团队成员为实现团队的目标而相互协作的意愿和作风。优秀团队强大竞争力的根源在于其成员整体合力的强大,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那种内涵其中的 团队协作精神,这种强大的团队精神就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来源。
2.2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
企业未来战略目标的实现不能仅依靠企业家个人的能力,必须有一支有远大抱负和共同追求的管理团队,而这群人最基本的特质就是具有正确的领导力。
沟通在团队合作中十分重要。要解决团队合作中出现的冲突,就必须沟通,因为沟通可以讲清利益分配,协调个人与团队之间的关系。沟通能让成员更好地理解团队的目标,能增强团队成员的凝聚力,有益于增强团队的合作气氛,能使团队成员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2.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团队管理者可根据团队成员的不同需要制定和实施不同的激励机制。例如,对于团队中高成就需要者来说,只要他们从事的工作能给他们提供个人责任、信息反馈和适度冒险,他们就能从内部得到激励。
团队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和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总称为凝聚力。团队凝聚力越大.团队意识也就越强。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从人们的心理入手,原因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要求人们敢于对别人承认自己的弱点,如性格弱点、技术不足、人际交往的困扰、失误以及无法独立完成任务、需要别人的帮助等等,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国人的思想相对保守,同时,大多数人已在干事业过程中习惯了相互戒备,没有人愿意轻易对别人敞开心扉。所以,在企业里逐步建立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非常重要。
3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重人情,轻纪律
不少单位在团队建设过程中过于追求团队的人情味,认为严明的团队纪律是有碍团结的。导致了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纪律是胜利的武器,只有做到令行禁止,团队才会战无不胜,否则充其量团队只是乌合之众。很多人认为团队合作就是要保证内部和谐,任何与团队意志不和谐的声音都有害于团队团结。一些团队的管理者往往通过避免破坏性的意见分歧来巩固自己的团队。这显然是对团队和谐的认识不足。因为,团队无原则的和谐,会将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掩盖,久而久之,这些未解决的问题会更加严重。鼓励团队内部建设性的争论,识别表面的和谐,保持良性的冲突,可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现实中,很多在外人看来总是争论不休的团队,往往是能够坚守和不折不扣地执行决策的团队。
3.2逃避责任,缺少投入
在团队中,逃避责任是指团队成员在看到同事的行为有碍于团队集体利益的时候,不给予提醒。团队成员逃避责任的主要原因是不愿在指出别人不恰的行为之后造成关系的紧张,
优秀的团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达成共识,大家都同意按该决定进行工作,即使先前反对这项决定的人也是如此。而问题团队则相反,大家行动迟缓,重要的决策迟迟不能做出,直到出现确凿的证据,这样看起来可能很谨慎,但却导致了团队内部行动迟缓、缺乏信心的风气。如果一个团队内部没有公平的竞争,团队成员将在消沉后最终选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方式来混日子。单位通过引入公平竞争机制,实行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打破这种看似平等实为压制的利益格局,团队成员的主动性、创造性才会得到充分发挥,团队才能长期保持活力。
1.执行力较差。在工作任务或营销目标下达后,团队成员不能完全按照规定内容执行,100%的任务下达后仅有50%的任务部分能够去执行,员工总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工作,不按照公司要求去完成,也体现出了制度的不完善性和培训、辅导的不到位性,员工不知道如何有效的开展工作以及未开展相关工作后应承担的相应责任或后果。例如:某培训机构规定营销人员每天发放宣传资料200份、收集学生信息10条、收集班长信息3人、相关老师信息1人,看似简单的工作,最终只有200份资料发放完成,其他工作项目均未完成。
2.员工素质有待提高。员工素质普遍偏低,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意识和奉献精神,这已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在中小型企业中尤为明显,招聘人才后很多大一部分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胜任此项工作,就工作而言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员工素质都不具备,总觉得自己干了很多,最终是公司亏欠他的,计较得失前未先衡量自身价值。在面对工作问题时是第一反应不是解决而是解释。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因个人不能按时按质完成公司的工作任务,公司就对员工产生能力的质疑,反之员工个人觉得工作不能带来更多的收益而对工作产生懈怠。一个高素质的员工从一开始就能在工作中变现的与众不同,所以在团队建设初还是应该落实那句老话---做事先做人。
二、营销团队的管理
1.建立和完善企业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企业要想长足发展都必须要有符合自己企业特色的规章制度。健全的企业制度可以规范团队行为、保障团队发展。制度是企业员工的行为依据,所以企业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应该提高员工的参与度,让员工参与讨论制定,而不是领导自行决定。制度是一面镜子,好的制度不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都是良性发展的保障、自我价值实现的根基。此外,根据“马斯诺需求理论”表明,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即为自我实现,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是企业获得利益的前提。若想有效的降低员工流失率,相关部门在进行制度制定时,不应仅局限于在薪酬和绩效考评上下功夫,如今,加薪已经不是唯一留住员工的方式,还应充分站在员工的角度考虑,为员工长远发展提供有利平台。如,为员工制定岗位针对性强的优质培训、学习机会,增强员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再如,为员工展示企业晋升平台,让员工更多的了解企业晋升机制,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所以制度可以是牢笼也可以是镜子,可以限制企业的发展也可以推动企业的进步,关键在于掌握权利的人如何去制定和运用它。
2.提高团队执行力
评判一个团队的成功与否,首先要看管理者是否能把握好产生价值的20%的员工,因为他们能在团队中起表率作用,为什么80%的效益是20%的人创造的?态度决定一切,工作执行中应付了事,不作为、推一推动一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样的团队成员大有人在,优越的制度、优越的薪酬也不能唤醒这样的成员的积极能动性,这样的成员不具备基本的团队素质。能力问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培养过程,如何提高处理事情的解决能力和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品德问题,没有大局意识,将个人得失放在首位。提高团队成员的思想觉悟,勤能补拙但不能补意识。
3.增强团队凝聚力
团队的凝聚力是指团队中全体成员团结一致的状况,是指全体员工对于企业的企业目标、管理方式、企业领导的认同程度,是企业基本思想在每个团队成员心目中的体现。要想创造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团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领导要善于营造、带动和调节团队气氛。一个团队的工作气氛是否融洽是否积极向上对员工的影响是极大的。第二,团队组织结构的优化、整合。每个团队成员都具备一定的优点,怎么让每一个成员本身的技能进行互补,这就对团队领导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你要充分了解团队的每一位成员,根据每一个成员的特点为其分配适合的岗位,使员工能够物尽其用。第三,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员工对企业共同利益和价值观的认可,可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领导要善于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敢于放权,使员工感受到自己对于企业的价值所在。
4.如何有效沟通
摘要:当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团队建设。人才资源逐渐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人才优势逐渐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优质的人才资源不仅要求人才的素质较高,还要懂得互相之间的团结协作。随着国际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企业应该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合作团队。本文从建设企业团队的意义着手,分析目前企业在团队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继而提出一些针对性的举措。
关键词:团队建设 意义 举措
引言
人类社会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进化过程,从单一的个人到聚集的群体,从个人到社会再到一个国家;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进行量变的深化,量变到一定程度就会现实质的飞跃——社会组织越来越复;社会生产力也越来越强大;全球一体化的社会经济;社会形态多种多样,社会沟通也更加的便捷。21 世纪后,知识经济掀起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机遇与挑战并存,行业的竞争更加的激烈。受国外企业的影响,面对日趋成熟的经济市场,国内的企业把竞争的注意力转移到人才的追逐上,优质的人才资源甚至成为一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人才为核心的竞争,也能考研企业在应对各种变化的能力,适应各种需求的能力以及创造出更新成果的能力。但是,社会分工越来越复杂,各种数据信息充斥着生活的方方面面,工作节奏越来越快,生存压力也逐渐增大,一个人的才能、时间和精力不是无限的,封闭式的的企业已经被高度系统化、信息化的社会所淘汰。俗话说“团结就是力量”。在西方发达国家,很多公司在早期的竞争实践中,尤其见证了日本创造的经济奇迹,开始创立一些关于“团队”概念的管理理念。逐步取代陈旧的组织形式——以个人业务为基础,推动企业进行系统的变革。当今处于新时期发展中,企业只有把团队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才能更好的去分配人员;才能更好的强化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是人才的优势发挥到最大限度;更有效的去把握机遇;以合作的状态去克服困难,迎接新的挑战。我国的企业应加强团队合作意识的建立,更快的是企业的团队建设步上新的台阶。本文分析了团队建设对企业的意义,深入分析企业在团队建设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继而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法。
一、团队建设在企业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
(一)增强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企业的团队建设。第一, 团队建设发展的方向主要是现实目标和任务 ,团队成员的智慧叠加在一起会产生很好的化学反应,这里的知识叠加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超出事物本身的价值,能创造出更高的价值。这种集体的智慧能产生出丰富创造力,展现出团队的强大魅力。在某种程度上,团队比传统的封闭式的个人发展更能汇聚出更强大的力量。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资源, 促使团队中的个体能发挥更大的潜力,创造更多的价值。从而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壮大。第二, 团队的结构对于各个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有好处的。团队内部没有层级差别,应相互尊重,平等公正对待,这样才能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对成员间的团结友爱有促进作用,建立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便于挖掘成员个人的最大潜力。第三, 团队可以令企业内部凝聚力得到增强。对于企业来说, 团队首先是要保证团队里的成员拥有共同的价值观,使团队的成员都能树立共同的奋斗目标, 使企业内部的冲突减少, 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可以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有力提升
由于现代企业组织存在一些弊端,企业内部经常有中层管理岗位空缺, 而团队恰好能有效弥补这种问题—信息传递不顺畅。团队还能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作出相应的反应, 使企业的大方向更加具体,使企业的大目标分解成更加具体的小目标, 然后让不同的团队来完成。所以,团队建设能够使企业保持更长久的竞争优势;使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更能有所保证,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企业在团队建设中遇到不少问题
(一)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不强
目前,在企业的各个层级的管理人员中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 没有一个统一的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 自然而然,他们就很难在工作应有的交集中相互沟通交流,团队应该发挥的整体作用很难得到展示。
(二)以班组为小单元,其建设的力度还不够
班组也是企业的一部分,但范围比团队要小,包括在团队里。虽然近些年不少企业在班组建设上下了不少功夫,但成效没有达到预期,没有发挥出基层班组的重要作用,目前有一些单位班组建设的还不够好,这样就没有起到对单位发展应有的作用。
(三)团队的学习能力都比较欠缺
虽然企业各级领导班子不断的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学习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学习内容变得更丰富,可是各个团队的学习能力仍然没有得到很大提高,政治的理论水平还在原地保持,决策管理的水平也没有得到较高的提升。很多的技术员工的技术素质和修养也需要来提高,这些都是团队战斗力的基础和前提。
(四)团队的执行力需要提高
目前,各个企业基本上都存在执行力不强的现象,没有很好地执行和落实决策层制定的决策,没有按决策着制定的制度处理事情,工作效率都不高。
关键词:外资企业;企业管理;团队建设;管理模式;企业团队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8-0163-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8.081
随着经济的发展,团队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市场经济日益激烈,在我国的外资企业非常重视团队建设,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从而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为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企业团队建设的内容,接着以美国和日本为例分析外资企业管理团队建设的基本情况,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1 团队建设的内容
就目前而言,企业的运行和发展离不开优秀的团队组织。在实际过程中,企业管理的团队建设关系到企业成败。因此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首先了解企业团队的概念和特征,分析潜在的影响因素,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1.1 企业团队的概念
团队简单地来说,就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同技能,在遵守共同规则的前提,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共同承担运行过程中的风险与责任的群体,在实际过程中相互扶持和帮助,并产生良好的协作效应,从而获得更多的团队绩效。根据美国著名管理学者斯蒂芬・P.罗宾斯的理论,团队就是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团队在建立起来以后,会产生极为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在组建团队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要建立明确的目标,要求每一个成员都要了解团队的目标及实现的重大意义;第二,要实现团队成员之间的能力互补,每个成员之间要具有一定的技能,能够在团队发展过程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内部优势互补,促进团队的发展壮大;第三,要具有良好的沟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团队成员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明确各人的责任,认真完成团队交给自己的任务,具有良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四,要拥有自己的领导,对团队领导而言,要具有极强的领导能力,能够为团队发展制定完善的规划,为每个团队成员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在团队组建完成以后,团队中每一个成员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相互尊重和相互配合,共同解决在团队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帮助团队走出困境。
1.2 企业团队的类型
下面就以团队建设的目的和自为目的,分析企业团队的类型:第一,问题解决型团队,就是团队成员结合实际情况,就如何改进工作程序和方式交换之间的意见,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改善生产环境。这种团队建设主要为了有效改变工作程序,优化工作方法,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在实际过程中,领导起主导作用,团队成员主要负责具体实施工作;第二,自我管理型团队,这种团队也为自我指导团队,主要由一定数量具有各种技能的成员,通过调查和分析,找到其中的问题,从而制定完善的发展决策,促进团队的长远发展。自我管理型团队主要推行自我管理、领导、负责以及学习的运行机制,共同实现一个目标,明确团队中每一个人的责任;第三,多功能型团队,也被成为跨职能团队,团队成员主要包括同一等级和不同领域的员工,把他们组建企业就是完整一项任务。这种团队管理方式能够促进各个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提高工作效率,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实际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观念,协调较为复杂的项目,解决实际遇到的各种问题;第四,学习型团队,就是为了共同的目标,不断共享自己掌握的信息和资源,并且建立完善的规则和程序,在进行有效沟通和协调基础上,促进团队的发展壮大。在学习型团队中,每一个成员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各种不同的尝试,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提升工作效率;第五,虚拟型团队。这是一种新型的团队方式,就是团队的成员为了实现共同的利益和目标,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建立的团队。虚拟团队可以跨域空间的限制,充分利用当前先进的通讯信息技术,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进行协同合作,从而雇佣合适的人进行合作,实现团队的低成本运行,不断优化各种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团队的专业化、合作化的发展。
随着现代企业之间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团队管理水平影响着企业的综合实力。加强企业团队管理和建设,能够帮助企业明确市场目标导向,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发挥团队的优势,提升管理能力,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2 外资企业管理的团队建设
在我国,有很多的外资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企业团队管理的特点,对我国企业发展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因此,下文就结合在我国的美国和日本的企业团队建设情况展开论述。
2.1 美国的企业团队管理
对在我国的美国企业中,很多都是分公司或者子公司,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建立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下面就针对美国企业管理管理特征展开论述:
2.1.1 拥有共同的价值观。美国企业领导者认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共同的价值观和信念。在中国的很多美国公司,都拥有明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指导信念,能够让每一位员工了解到企业的政策导向和企业文化,为员工提供行为指导和精神驱动力。作为价值观构成了美国企业文化的重要基础,保证企业价值观与员工的价值始终保持一致,从而进一步统一企业的务实精神,建立强大的文化力,激发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实现企业的共同价值和目标共同努力。
2.1.2 秉承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在中国的美国企业中,非常重视人性,强调重视每一位员工的价值,信任每一位员工。对美国企业而言,就是把尊重员工、关心员工以及信任员工作为团队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表现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要尊重员工的权利,美国企业经营者认为,为了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为员工提供良好的环境;第二,重视员工地位的平等,在美国企业中,很多经营者针对内部员工与管理者的不同特点,建立平等的同伴关系,采用良好的交往方式,创造了良好的企业工作氛围。
2.1.3 重视员工的创新精神。美国市场经济极为发达,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建立完善的竞争机制,从而在中国的美国企业,继承了美国企业乐于创新和敢于冒险的精神以及创新意识。因此美国企业家不断把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不断融入到实际经营过程中,为企业培养了富有改革和创新的文化环境,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不断创造更多的业绩。
2.1.4 重视实干精神。在美国对外投资的企业中,非常重视实干精神,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美国企业省去了报表、手续等工作形式,不断简化工作程序,提升工作效率,有效地丰富沟通方式,促进组织方式的流动性,重视试验研究,重视实干精神,不断去尝试新的东西,不断开发新的产品和技术。
2.1.5 重视团队的学习能力。美国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十分重视员工的学习能力。为了提升员工的学习能力,很多在华的美国企业不断开展国际合作业务,积极向自己的竞争对手学习,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比如美国通用公司,学习韩国和日本企业公司的管理方式,不断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观念,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1.6 建立完善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根据在华的美国公司,建立完善的管理和组织系统,有效地改变了传统的企业边界,坚持一律平等的挂念,各个系统界限不断模糊,企业管理组织结构逐渐朝着现代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在美国企业内部,十分重视内部的左右沟通,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提升公司内部的协调能力,不断取长补短,改进当前的工作方式;另外,还重视上下沟通,加快信息之间的交流,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建立开放的企业文化。
2.2 日本企业团队管理
日本作为我国的近邻,在我国投资的企业很多。在华的日本企业非常重视团队的集体智慧和集体力量,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下面就日本企业团队管理的内容展开论述:
2.2.1 重视发挥团体精神。第一,重视企业的集体管理。在制定企业发展决策过程中,日本企业经营者会集中多人的智慧进行反复的酝酿,从而取得相对一致的意见,才能进行落实;第二,在日本企业制定激励制度过程中,主要针对团队,重视集体的合作,发挥整体的效率。在日本企业中,集体力量发挥着重要作用。
2.2.2 重视人的能力,在日本企业中,经营者认为人的潜力非常大,因此会给员工很好的待遇,通常会采用人性化管理的方式,不断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企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2.2.3 重视科技投入和开发。日本企业非常重视科技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每年都会投入一定的基础研发经费,一些大的在华公司会涉及公司研究所,重视基础研究,并结合实际市场变化情况,进行新产品的研发,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综上所述,在中国的外资企业,多为发达国家投资和兴建的。外企企业团队管理方式和理念,为我国企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帮助。因此,在我国企业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吸收外资企业发展理念,重视人才培养和科技投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姚振华,郭忠金.高管团队行为整合与组织绩效:基于国企、民企和欧美外企的对比[J].学术研究,2012,(5).
[2] 杨林.高管团队异质性、企业所有制与创业战略导向――基于中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9).
[3] 潘思谕,陈柳源.中外合资上市公司高管团队异质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外资持股比例为调节变量
[J].企业经济,2015,(4).
[4] 刘可夫,陈方园.在华外资企业跨文化沟通解决方案分析――以NEC为例[J].经济研究参考,2010,(40).
一、“责任”渗透团队管理,提升企业团队竞争力
责任是一种永恒的职业精神。一个民族如果缺少了用于负责的精神,那么这个民族就将不会有希望;一个团队如果缺少勇于负责的精神,那么这个团队就很难得到其他企业的信任的;一个人如果缺少勇于负责的精神,那么这个人就会被人轻视,得不到团队与企业的重视。如今社会上并不缺少有才能的人,真正缺少的是有责任感并勇于负责人的人。只有用于承担责任的人才能够被上级赋予更多的使命,才有资格去获得更多的荣誉。一个有责任心的企业,必定是敬业、热忱、主动、忠诚,并努力将细节做到完美,一个具有责任感的团队也必定是一个努力将工作做到尽善尽美的团队。责任为本是企业价值观的核心。将责任渗透到团队管理中去,从而形成一种充满责任的氛围,使得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被这种氛围所感染,进而使得每一个人都能够勇于去承担自己的责任,这样就能够使得整个企业永葆激情,并为企业树立好一个良好的值得信任的形象。企业文化中的责任文化能够让企业的员工时时都受到熏陶,将责任落实到行动中去。在团队管理中渗透责任,有效落实责任制,不断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切实转变员工的工作态度。企业在生产经营、员工生活、环境治理等发生很变化的同时,需要注意员工在执行规范标准、履行岗位责任方面是不是没有能够做到与新形式相符,并增强培养出员工的工作责任心、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的完善企业团队的各项管理制度,对员工的心智模式进行改善,激发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引导并激励他们发挥自身的巨大潜能,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次,努力夯实企业和谐发展的基础。责任是企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将责任渗透到团队管理中是一项根本性、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对于员工而言只有拥有了强烈的责任意识,才能够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有更好的个人发展;对于企业和团队来讲,如果不能够自觉的承担起对股东、对社会、对员工的责任,就很难实现稳定协调健康发展。然后是积极的构建起企业责任文化体系。
二、“沟通”融入团队管理,增强凝聚力
沟通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沟通融入到团队管理中,能够有效的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内部必然会遇到许多的问题,只有加强沟通才能够更好的解决内部问题。解决了沟通问题,才能够使得团队更加的和谐,更好的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贡献。沟通是一种机会,即是给别人的机会,也是给自己的机会。对于公司和团队而言,就给了企业和团队一个解决问题的机会。沟通是一种双向互动。沟通过程中不仅仅是要将自己的观点陈述出来,还需要去聆听他人的立场和、意见和需求。沟通是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来树立起全员沟通理念,为人人沟通、时时沟通、事事沟通创造出良好的氛围,将管理沟通的有效性与企业文化直接相连。在团队内部建立起一个开放的沟通机制,管理者需要以身作则在企业内部构建起开放的、分享的企业文化。团队中必须要鼓励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积极的相互交流、协作,以此来强化成员的团队协作意识,促进相互之间的理解,改善人际关系。要加强沟通就必须要提高沟通自身的沟通技能。首先,沟通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心态,沟通的过程中牢记“五心”沟通,即平等的心、欣赏的心、包容的心、合作的心、分享的心。平等的心指的是沟通的过程中,需要时刻保持平等的心态。沟通中的上位者(管理者)需要适当的放低姿态,这样能够更好的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不会让他人产生出敬而远之之感。平等谦和能够帮助管理者赢取更多的信任和尊重。普通员工则在沟通的过程中则不能够认为自己低人一等,要该质疑就质疑,自信、自尊,往往会赢来更多赏识和掌声。欣赏的心指的是要用欣赏的眼光来对对待他人,善于发现他人的闪光之处,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的表达自己的赏识,使得他人能够得到更多的鼓舞与激励,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包容的心指的是要能够在沟通的过程能够在对待对待异已之见,要能够做到心平气和地相互讨论,而不是横加指责、口诛笔伐。如果是横加指责、口诛笔伐,不仅交流不能顺利进行,反而还会加深彼此之间的矛盾,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所谓合作的心,指的是在团队目标的实现要依靠每一位员工,在遇到问题时应该主动的去沟通,大家一起度过难关。分享的心则是要学会与他人分享知识、信息、体验与感悟。其次,必须要学会倾听,倾听能够使得沟通更加的全面和深入,倾听不仅仅需要用耳,还需要用心。管理者用心的去倾听将能够使得员工感觉到上级的关心,进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三、“包容”融入团队管理,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包容”的企业文化能够博采众家之长,为企业融入更多新鲜元素,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从整个企业文化来讲,包容就是每一个子公司、下属企业都能够有自己不同的企业文化;从团队来讲,就是团队要有“包容性”,团队具有积极接收各种新事物的能力,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包容融入到团队管理中,就要求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学会换位思考。工作的过程中,很多人都喜欢对他人的工作进行品头论足,总是对他人的成绩嗤之以鼻,不以为然,但是对于别人的过错却是非常苛求。这种想法与做法是错误的,十分不利于团队的和谐。在团队中,不管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都应该学会换位思考,思考别人的困难之处,思考如果自己处于对方的情况下又该如何想,多进行换位思考更加有助于团队之间的和谐。团队的包容需要相互之间的信任。一个团队之内每个成员对团队内的其他成员的品行和能力都要确信无疑,并且能够遵守承诺。要明白的是,高薪虽然能够招来人才,但不一定能够留住人才,如果感受不到来自于团队、企业的信任,那么就会使得他们产生出离开团队、企业的想法。同时包容的团队,并不是指的团队能够包容那些故意损害团队利益的成员。团队只有包容才能够有前进的动力,才能够推动企业更好的发展。
四、结语
作为企业中的一份子,企业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息息相关,在工作实践中我们要积极的去实践“责任、沟通、包容”,用我们的行动来为企业文化建设添砖加瓦。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的支持,“责任、沟通、包容”的企业文化让我们学会了如何更好的去与他人相处,让我们能够更好的通过团队合作来为企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关键词】 三国演义;团队建设;借鉴意义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团队建设越来越重要,同时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团结协作的团队,对于成就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团结协作也被要求为现代人应具备的品质。读书《三国演义》,不难发现其中的团队建设,值得我们借鉴。
东汉末年各路英雄豪杰的混战,可以看作是现代社会各团队的竞争。《三国演义》对这一历史的精彩描述,为我们总结出团队建设的三要素:团队优秀的统帅、团队齐全的人才、团队成员的通力合作。分析三国时期各团队的得失成败,有利于企业加强团队建设,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发挥拳头优势。
1、团队建设必须有领军人物。领军人物即统帅,是团队的灵魂所在。没有好统帅,就不会有好团队。统帅要善于建设团队、善于吸纳培养使用人才,知人善任,把手下的各类人才凝聚在一起。《三国演义》中曹操、孙权可以说是优秀的团队首领,他们胸怀远大,有一统天下的雄心,干一番大事的心魄;他们善于吸引人才,能屈己待才,笼络了当时的人才豪杰;他们知人善任,善于听取意见,论功行赏,奖罚分明,最大地调动发挥了各路人才的积极作用,最终在争霸中胜出,三分天下。而袁绍、黄祖、刘璋等由于自身原因,势力消亡,地盘被占领。“有德有才者惜才,有德无才者容才,无德有才者忌才,无德无才者毁才”,所以,选拔任命企业的各级领导一定要慎重,优化选人机制,择优量才录用,好的领导才能带出好的团队,才能带领团队干出大事业。企业各级领导应深刻认识到自己在团队中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不断学习提高,当好团队的统帅,努力建设、打造好自己的团队。
2、团队建设必须集聚各路人才。一个好的团队,应该拥有所从事事业所需的各类优秀人才,人才的结构合理,梯次分明,后继有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团队优势。
三国中曹操的第一批人才,如乐进、李典、曹仁、曹洪、夏侯渊等猛将,在兖州招贤纳士扣,荀、荀攸、程昱、郭嘉、刘晔、满宠、吕虔、于禁来投“自是部下,文有谋臣,武有猛将,威镇山东”,于是人才结构趋于完善谋臣出谋划策,猛将拚死力战,使曹操集团势力剧增;孙权一方也是人才济济,团队精神也比较好。“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民附”二字折射出孙权团队的凝聚力。赤壁之战中,孙权决战,周瑜奉命统帅破曹,老将黄盖献“苦肉计”,辩士阚泽“密献诈降书”,庞统巧授连环计,甘宁周旋蔡和、蔡中,诈称内应,其余文臣武将各侯其位,驽力一战,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东吴的统帅、战将、谋士、辩士齐心协力,显示出东吴人才的齐备与团结;刘备一方,人才相对较少,虽然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都是当时杰出的人才,但刘关张桃园结义形成的兄弟关系基础上的“小帮派”,影响了团队建设,直至后期为兄弟报仇严重削弱了蜀军力量。“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折射出蜀国人才匮乏,后继无人。
一个企业团队,优秀的决策人才、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都不可或缺。企业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培养不可偏废,只有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才能有效推进企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团队建设必须凝聚多方力量。团队成员的团结协作直接影响到团队的实力和团队作用的发挥。赤壁之战曹军大败后,军已大乱,但“李典、许褚保护着众谋士来到”,可见曹军武将顾全大局,尊重谋士,在大敌之时,在没有曹操统一指挥的情况下,武将不是顾自逃命,而是自觉保护着众谋士逃离,显示出难得的团队精神,确实难能可贵;而缺乏团队精神的许攸,投奔曹操后,在打败袁绍的战争中立下大功,但他居功自傲,蔑视武将的血战之功,被激怒之下的许褚斩杀,落得个身首异处。其实在战役中,离不开善谋的谋士,也离不开善战的将领,两者相得益彰,方可获胜;袁绍手下“兵多而不整,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智,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无用。此数人者,势不相容,必生内变。颜良、文丑,持匹夫之勇,一战可擒。其余碌碌等辈,纵有百万,何足道战?”正如荀所分析的,袁绍拥有人才,却不能很好使用人才、凝聚人才,手下的人才缺乏团结精神,没有建设一个和谐的团队,致使兵败于曹操。
在企业团队中,只有团队成员同心同德,紧密配合,优势互补,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团队的作用。犹如五指紧握为拳,才能更聚力量一样。
“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开发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大力加强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中来,为全面建设和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党和国家提出“三支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部署,是从小康大业需要提出的。具体到一个企业,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决策人才、技能人才多多益善,各级企业团队的统帅从读历史中吸取经验,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团队竞争力,才能加快企业的发展,做强、做大、做好企业,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简介:
关键字:教学团队;执行力;冲突解决
关于企业执行力及其冲突的研究非常之多,在此不赘言各种相关的研究及概念。通过对大量文献的阅读与归纳。在此只是简单说明一下 1、优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是如何提高执行力的及对高校团队执行力提升的启示。 2、企业界对待冲突的态度及如何控制冲突及对高校教学团队控制冲突的启示。
1、如何提升企业团队执行力,主要方法有以下五个方面(1)强化责任是前提。(2)完善制度是保障。(3)选贤任能是根本。(4)有效沟通是基础。(5)奖优罚劣是动力。正如前文所说,教学团队的概念来源于团队理论,团队理论的发展已经经过了无数学者几十年的悉心探索,已经相对比较完善,企业团队也一直是各位学者研究的重点所在。企业团队和教学团队是有一定本质区别的,但是通过对企业团队的理解分析,是可以对教学团队建设、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起到巨大帮助的。从上述五点提升企业团队执行力的方法看,是完全可以应用在提升教学团队执行力的实践上来的。只是我们要注意区别。
启示:(1)教学团队也是有明确的教学科研目标的,在明确教学团队目标后把具体任务具体分配到每位教师身上也是必须的。(2)既然是团队,就应该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教学团队也不例外,只是和企业员工不同的是,教师的组织形式可以更灵活,不一定需要坐班,只要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即可,不用太控制他们工作的过程,只需看重结果即可。(3)选贤任能是任何团队都渴望的,教学团队也不例外,根据各种文献及优秀教学团队的事例看出,教学团队不但要选贤任能,还要注意团队人员结构的塑造。争取做到团队中老中青比例合适,在团队中形成赶、超、帮、带的优良氛围。(4)由于团队成员构成的特殊性,教学团队的成员间更加需要有效的沟通。教学团队成员都是具备高素质高学历的专业型人才,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是完全有能力形成自己独特见解的,只有成员间的频繁交流才能使他们互通有无,共享专业知识。(5)奖励与惩罚的问题中教学团队和企业中的团队是有比较明显的区别的。教学团队中的成员教师会更注重自己专业抱负的施展,他们会根据自己所处团队的成就中有多少是自己的贡献来做出判断。
2、企业界对待冲突的态度及如何控制冲突
国内外学者和企业界对冲突的研究认识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既:1、传统观点,认为冲突是完全有害的,一定要尽量避免。2、人际关系观点,认为冲突是所有团队和组织中自然而然的现象,是无法避免的,应采取接受的态度。此观点认为冲突不仅仅是有害的,对促进团队绩效也有正面的作用,不该随便消除冲突。重点在于如何'管理冲突'。3、互动观点(Interactiont View)此观点是目前最盛行的看法,传统观点避免冲突的出现,人际关系学派接受冲突的存在,而互动论学派则是鼓励冲突的存在。因为互动论认为:一个平静、合作的团队可能变得冷漠、静止,且对改革创新无动于衷。因此,互动论鼓励领导者应试着在团队内保持最小的冲突水准,以便能够保持团队的活力、创造力及学习绩效。可见,学术界对冲突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而有转变巨大的过程。
启示:可以看出现在学术界及企业界对冲突有了一种非常开放和宽容的态度,认为适度的冲突对团队的良好运行有巨大的好处。同样的根据企业团队成员与教学团队成员的构成区别来看,教学团队成员有着比较高的教育背景,学术造诣,同样的他们也具有比较高的自我期待,和更强的自尊自立意识。因此,教学团队成员中可能更容易存在冲突,但是只要把冲突控制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一般而言,团队中的冲突,本质上既非好,亦非坏,应视个体如何处理而定,因此团队成员应该学习如何在冲突下处事,有效利用它,使它具有建设性,并减少它的破坏性。
从冲突的二维度理论来对冲突分类,可知冲突分为认知冲突与情感冲突。使得教学团队的成员保持一定的认知冲突,而在工作之余组织一些活动尽量减少他们之间的情感冲突。对整个团队的绩效和团队成员的凝聚力是有很多好处的。
参考文献:
[1]刘清平 执行力的双因素系统模型及其管理者提升下属执行力的方法[J] 辽宁广播 电视大学学报经济学研究, 2009,3 :84-85.
[2]申作青 企业执行力要素的模型构建及优化策略[J] 企业天地,2007,(4).
[3]张志峰 学校制度管理冲突及其处理[J] 江苏教育研究,2010,(9).
[4]于义良,安建业,罗蕴玲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加强教学团队建设[J].江苏科学管理.
[5]彼得·圣吉著.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郭进隆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7月版.
关键词:中层管理人员;团队精神;能力;绩效管理;企业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2-0113-03
一、概述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中层管理人员的作用越来越被凸显出来。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并不仅仅由一位英明的老板和几位灵魂式的高层管理人员就能够决定的。企业的经营目标能否实现,经营计划能否被有效地执行,措施的实施是否到位,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危机能否被及时地化解,关键还要看中层管理人员能否有效地管理各个部门,创建并带领自己的团队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激发基层员工的潜力,使得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人尽其才,创造卓越的业绩,从而使整个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创造出卓越的业绩。首先,从企业组织架构来看,中层管理人员所处的位置非常重要,是高层决策的执行者,是基层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起着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中层管理人员上有领导,下有基层员工,在一个单位处于上与下,宏观与微观的结合点。他们既要执行上级领导的指令开展工作,又要给出明确的指令领导本部门的员工开展工作,既被别人领导,又要领导别人。其次,中层管理人员是执行高层管理人员各项计划和决策的中坚力量。一个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制订的计划和做出的决策,关键要靠中层管理人员去推动、去实施、去执行。计划和决策最终实施的效果如何,与中层管理人员的执行力和各项管理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层管理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是企业员工整体素质与综合实力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中层管理人员作为本部门的领导,必须要创建一个高效的团队,这样才能带领员工高效地工作。“人离不开合作,而团队是合作的最高形式。每个成功人物都要依托一个成功的团队。时代需要英雄,更需要伟大的团队。发挥团队精神,会使我们的合作更有成效。”(张智慧)可见,一个高效的团队对于中层管理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在一个优秀的团队里,要求每位员工都要有团队精神。所谓的团队精神,简单说来也就是大局观、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的综合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员工、认同员工,灵魂是团结合作,而终极目标是向心力与凝聚力,体现出员工个人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的统一,从而保证企业这台机器的高效运转。任何一个团队都需要凝聚力与向心力,团队精神通过对员工团队意识的培养,使得他们使用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所形成的习惯、信仰、观念、动机、兴趣等文化心理来相互沟通思想,促进人们产生共同的使命感、归属感和认同感,反过来逐渐强化团队精神,从而产生强大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团队精神具有一定的激励员工的功能,使得员工自觉地要求进步,争优创先,与其他员工竞争,获得团队的认可,赢得其他员工的尊重。
二、如何创建一个高效的团队
1. 树立领导者的权威
中层管理人员作为其所在部门的灵魂和核心,要想使员工自觉地服从自己的领导,必须树立自己的权威。“领导者的威望主要靠自己卓越的才能以及为组织内部所作出的贡献来树立的,而非靠自己已有的权势来征服别人而取得。”(叶子)中层管理人员必须靠自己的专业知识、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综合能力、经历、经验等来树立自己的权威,通过为本部门和整个企业作出杰出的贡献来打动员工,使他们自觉自愿地服从自己的领导。
作为团队的领导者,中层管理人员还必须是优秀的执行者,具有较强的执行力。由于中层管理人员在企业中起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接到高层管理人员的目标与指令后,需要在本部门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明确执行者就是要找到能够执行的部门和人员,组织的目标与计划确定后,要将这些目标与计划逐项分解到不同的部门,再由部门逐一分解到每一成员。”(王平)要执行计划和决策,就要建立适合实际情况的流程标准,流程要量化、简化和优化。对于有效执行和无效执行,要公正合理地进行考核,考核要赏罚分明、及时到位,总结经验教训。在执行的过程中,流程如何设计与工作效率以及执行力有着很大的关系。流程量化、简化、优化,工作效率就高,执行力就强;流程复杂烦琐,工作效率就低,执行力就差。
2.共同的愿景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共同的愿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共同的愿景是组织成员发自内心深处的远大景象和真实愿望,是‘愿在心中的景象’,包括组织存在的价值、目标和使命,组织未来发展规划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墨墨)共同的愿景反映了企业的历史使命,体现企业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使员工看到企业所背负的历史责任,增强自己的自豪感和对企业的信心。这种共同的愿景会潜移默化地在员工的心中内化成一种强烈的愿望,进而成为员工的驱动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来源,激发每一位员工的潜力,促使他们为实现共同的愿景而奋斗。
为形成共同的愿景,首先要树立共同的目标。“现代企业也正如一个海盗船一样,企业管理者要想获得最大的利益,就要发挥团队的力量,而树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就是发挥团队力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叶子)可见,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愿景对于一个团队、对于一个企业是如何的重要。“共同的目标是任何一个组织一切行为的支柱和力量的源泉,共同的目标能使组织整体发挥出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创造出惊人的奇迹。”(叶子)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要根据企业整体的目标制定出本部门的目标,目标要具体,符合实际情况,切实可行。
3.知人善任,合理分配权力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人才是企业在竞争中长久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在企业,人才是企业实现顺利转型与改革的‘领头羊’,是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关键,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增强企业发展的活力,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克敌制胜的关键因素。”(叶子)由于中层管理人员直接与基层员工接触,在他们的管理对象中,有的人可能知识、技能、学历、文化层次和综合素质等都不高,情况较为复杂,要用心去观察每一个人,了解他的长处和短处,用人之长,扬长避短。为了准确地认识一个人,要在实践中从素质(Competency)和能力(Competence)两个方面来考察一个人。“素质是有助于个人或团队获得成功的知识、技能以及行为价值的综合体。”(罗双平)素质具有可塑性、抽象性和基础作用性等特点。一个人的素质是由先天性的遗传、后天环境因素和自己的主管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塑的。
由于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直接管理基层员工,员工的素质与能力良莠不齐,并且,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所有员工都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抓住各种机会,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针对企业内部人员素质偏低的情况,企业经营者要加强企业与员工的培训,提高企业内部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包括企业管理者在内的培训,优化人力资源的知识结构,促进企业内部人员知识与技能的更新换代。”(叶子)提高员工的素质与能力,是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所面对的有待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要靠员工长期的、积极主动的努力。
员工的素质和能力固然重要,另一方面,忠诚也很重要。“每一个优秀的企业,既需要忠诚的人才,也需要具有一流个人技能的人,只有将人才的忠诚度与实际的技能相结合,这样才能选择到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人才。”(叶子)只有素质、能力和忠诚皆具备的员工才是企业最需要的人才。中层管理人员在打造自己的团队时必须慎重考虑这一点,要通过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引导下属培养忠诚意识,只有忠于企业、忠于岗位、忠于他人的员工才能获得重用和晋升机会。团队中员工之间相互信任的良好氛围的建立依赖每一位员工的忠诚意识,而这种信任对于打造一个高效的、优秀的团队是至关重要的,会使得团队具有向心力、凝聚力和顽强的战斗力,会使得团队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勇往直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4.绩效管理与激励机制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绩效管理是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中层管理人员为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必须采用绩效管理来确保员工对目标和计划的有效实施和执行。“绩效管理是指识别、衡量以及开发个人和团队绩效,并且使这些绩效与组织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的一个持续性过程。”(赫尔曼·阿吉斯)这种管理手段可以强化员工完成工作的动力,增强员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管理者对下属的工作有深入的、及时的了解,能够更加清晰地界定工作的内容及其需要达到的目标。对于绩效优良的员工,要及时给予奖励,正向激励;对于绩效不佳的员工,要及时指出,并给予合理的惩罚,甚至调换岗位,使整个团队在变化中永葆活力。“赏罚分明是褒扬贬抑的真实体现,对正当进取的强化,对错误选择的弱化,如指示灯指示人们行动的方向。从现代管理科学的角度来讲,赏罚的公正性是其成为管理公司有效手段的因素之一。”(墨墨)通过绩效管理,可以更进一步提升员工和整个团队的执行力。“执行力,顾名思义可以理解为个人、团队执行任务的能力和效率。对于企业中不同的人要完成不同的任务,需要不同的具体能力,执行力严格说来包含了战略分解力、时间规划力、标准设定力、岗位行动力、过程控制力与结果评估力,是一种合力。这六种力是六种职业执行(做事)技能。”(常元红)一个团队有了较强的执行力,就可以在管理人员的领导下高效、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领导地去执行任务,去完成自己在岗位上应该做的事情。
在进行绩效管理的同时,中层管理人员还必须引进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潜能。“激励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物质激励,一类是精神激励。”(王少东、吴能全、蒋晓光)前者一般是企业的薪酬和福利等等,后者主要是表扬、嘉奖以及晋升和培训等等。员工用自己的素质、能力与忠诚为企业奋斗,当然希望获得高薪,丰厚的福利待遇、领导的肯定、企业的认同、晋升和培训的机会等等,使自己和家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此外,认同感也是非常重要的。“认同的结果是双向的:员工认同领导、领导认同员工、员工认同企业、企业认同员工。”(吴维库)员工认同领导会使得员工成为领导忠实的追随者,领导认同员工是在人格和能力上尊重和认同员工,增强员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领导者要赏识员工,提供平台使其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提供与其能力相匹配的薪酬和福利待遇,让员工感觉到公平,从而心情舒畅地为企业努力工作。
5.有效的沟通
沟通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而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很多时候都要与基层员工进行沟通,这些人的素质与能力往往偏低,因此,对于中层管理人员来说,如何与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是创建一个高效团队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在现代企业之中,管理共有四种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而贯穿在其中的一条主线即为沟通,沟通是实现企业管理职能的主要方式与途径之一。任何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都离不开沟通。”(叶子)可见,沟通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由于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在组织架构上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起着一种纽带的作用,一方面,他们要与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沟通,另一方面,他们也要与基层员工进行沟通,这样才能确保本部门员工为实现企业的共同目标而协调一致地工作。
如何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是一种技巧,一门学问。“沟通则是相互理解的方式。而沟通又始于倾听,人际沟通的成败往往是由倾听是否有效决定的。”(墨墨)要想实现有效沟通,不仅要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用心去倾听别人的话语,一个成功的管理者首先必须是一个优秀的聆听者,善于退一步倾听下属说话。“管理者倾听下属谈话的时候,应对对方言辞中的真正含义予以分析、理解。仅从表面意思理解还不够,应当用心去体会对方话语中的真正含义。”(墨墨)倾听员工谈话必须用心去体会,因为语言所表达的意思并非一成不变,语义会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词语与对象之间并非天然地存在固定的对应关系,词语的意义随着使用的变化而变化。”(张少杰)人们在整个沟通的过程中,除了语言本身外,肢体语言,即人的面部表情、姿态、语气、服饰、发型、穿着打扮等等各个方面都可以传递信息,而通过肢体语言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往往要大大地超过语言本身,表现力更强。
三、结语
作为一名长期担任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职业经理人,我对企业中层的管理工作有着深入的认识和深切的体会。中层管理人员是高层决策的执行者,是生产一线和基层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是联系高层和基层的桥梁和纽带。上有高层领导,下有基层员工,既要接受高层管理人员的领导,又要领导基层员工,既是作战者,又是指挥者。高层领导的决策能否被有效地执行,能否落到实处,能否产生预期的效果,与中层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层管理人员的素质与能力一般都比较强,是企业的业务骨干,并且对企业作出过巨大贡献。他们在完成企业烦琐的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提高自己的能力与素质,并且与高层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我摸索着前进,努力创建一个高效的团队。在企业大目标的指引下,中层管理人员要给本部门的员工树立目标,形成共同的愿景,在工作中身体力行,身先士卒,树立领导者的权威,提升自己的领导力,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与各项技能,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将每位员工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同时,要加强绩效管理,在现有的条件下,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与工作热情,使自己的团队充满活力、激情与战斗力,为企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阿吉斯,赫尔曼.绩效管理[M].刘昕,曹仰锋,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5.
[2] 常元红.优秀员工的职业精神[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9:193.
[3] 罗双平.从岗位胜任到绩效卓越——能力模型建立操作实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6.
[4] 墨墨.每天学一点:管理技巧[M].昆明: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1-150.
[5] 王平.做最优秀的执行者[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78.
[6] 王少东,吴能全,蒋晓光.绩效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9.
[7] 杨静.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精要问答[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74.
[8] 叶子.海盗王的管理哲学[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0:3-164.
针对80后员工高离职率的现象,以A跨国公司为案例,对其80后员工的高离职率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公司氛围与文化不好、团队建设缺位成为公司80后员工选择离职的主要原因。从团队建设的角度,提出A公司应从实施部门领导对团队建设负责制、组织充分有效的团队建设活动、重视团队文化建设三个方面着手,以降低公司目前高离职率的现象。
关键词:
80后;离职率;团队建设;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1009402
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人,要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不仅需要物质资源,更重要的是能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使员工能够全心的为企业工作。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的重要性更是得到不断地提升,核心员工的去留和工作积极性可能会对企业业绩产生巨大影响,甚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80后指1980年-1989年出生的一代人,时至今日,他们中最年长的已经32岁,最年轻的也已23岁,由于这一代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较多,他们已逐步成为企业知识型员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80后成长于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社会日趋多元化的时代,因而时代也赋予了他们鲜明的个性特征:他们个性独立、崇尚自由、以自我为中心,对生活和工作有着自己独特的认知,因而他们在工作上有着更高的不稳定性,如何降低80后员工的离职率,成为本阶段学术界和实业界共同关注的重点课题。本文以A跨国公司为案例,分析了团队建设对降低80后员工离职率的重要性,并从团队建设的角度提出了相应建议。
1 文献回顾
1.1 80后员工离职率及离职影响因素分析
国内知名调查机构正略钧策通过对大陆制造业、高科技、医疗、金融、能源等11个行业的千余家企业进行调查发现,作为职场的新生代,80后员工的离职率达30%以上,高出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80后员工的离职率明显高于60后和70后员工,流动性相对较高。
针对80后新生代员工高离职率的现象,很多学者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金冬梅等研究发现80后员工的离职倾向在性别、年龄、目前组织工作时间、岗位性质和组织类型等因素上差异不显著;而在受教育程度、工作年限和组织规模等因素上差异显著。李田以
个体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探讨了组织因素(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和个人因素对80后知识型员工的离职意愿的影响,发现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与80后知识型员工的离职意愿呈负相关关系,个人基本情况、个人能力和个人兴趣等对80后员工的离职意愿有一定影响。
1.2 团队建设对员工和组织的影响
团队建设(Team building)作为激励员工参与到团队活动中去的一种方式,它已经成为现今企业或者其他组织机构用于增进员工与组织沟通的主流方式。在团队活动中,上级和下属在一起,参与到集体活动中,这些活动不直接关系到工作,但能通过工作之外的集体活动来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WIW Sulaiman研究发现团队建设能够拉近上层管理团队和下层员工的关系,团队建设也能改善员工的态度,提升员工的技能,增加员工的知识,使得员工更加明白自己的工作职责。Clinton等认为团队建设和培训是建立团队合作能力(cooperative skills)、提升员工动力(motivation)、改善员工行为(behavior)的必要途径,团队建设战略的成功实施,能够增加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以及对组织的忠诚度。
虽然关于团队建设对员工、对组织的作用及重要性已有较多探讨,但目前将团队建设应用于80后员工离职率的研究很少,因此本文以A跨国公司为例,探讨团队建设对降低80后员工离职率的重要性,并从这一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2 A公司案例分析
2.1 A公司基本情况
A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市场研究咨询公司,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目前在中国大陆的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均设有分公司,大陆员工总数超过千人。公司员工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约有一半的员工为80后,且绝大部分都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近年来随着公司80后员工的增多,公司员工离职率也大幅提升,个别部门甚至单月离职率达50%以上,出现集体离职的现象,包括有些刚入职不久的员工也选择了离职。
2.2A公司80后员工离职原因调查
针对公司高离职率的现状,公司领导层非常重视,并吩咐人力资源部门对员工的离职原因进行了相关调查,人力资源部门设计了一份离职问卷,并由员工办理离职手续时交还,离职问卷及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注:调查为多选。
调查结果显示,有80%的80后员工认为公司氛围与文化不好,沟通存在障碍,经常导致团队冲突,进而导致其离职,这也成为80后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显著高于其余各项影响80后员工离职的因素。
2.3A公司80后员工离职原因深入分析
从表面看,A公司80后员工离职率高企的主要原因为公司氛围与文化不好,但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则是公司的团队建设没有做好,没能激励员工参与到公司的团队活动中去,进而使得员工与员工、员工与公司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降低了员工的工作满意度。而80后员工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注重工作满意度的群体,低的工作满意度只会导致低的工作忠诚度,于是使得公司离职率居高不下。
3 降低A公司80后员工离职率的建议
从团队建设的角度,我们认为应从如下方面增加团队之间的沟通与凝聚力,从而减少80后员工的离职率。
3.1实施部门领导对团队建设负责制
要降低团队员工的离职率,首先应该让各部门领导对该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知悉80后员工离职的真正原因。这里,人力资源业务伙伴(HRBP)就起到了一个核心的作用。HRBP们应该及时的与各部门各团队领导进行沟通,将离职问卷中发现的问题反馈到各团队领导。只有领导重视了这个问题才能够开展团队建设,这是团队建设的起点。
其次,团队领导需要进行观念上的改变。今后的团队不再只是一个任务导向的团队,更应该多关怀员工,与员工交流。与员工的沟通能够使团队领导掌握团队成员的面临的问题或思想动态,这样也能够很好的协调团队气氛和成员之间的关系。
再次,团队领导应该改变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不再只是上下级的隶属关系,而更应该主动承担责任。当员工工作遇到问题的时候,团队领导应该帮助员工,协调资源,与员工一起并肩作战。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建立信任,增强团队凝聚力。
3.2组织充分有效的团队建设活动
团队领导充分认识到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后,应多组织开展各类团队建设活动,使团队中的成员都能参与进来,并且在活动中建立良好的团队协作关系。团队建设活动是一个有效的沟通过程,在该过程中,参与者和推进者都会彼此增进信任、坦诚相对,愿意探索影响工作小组发挥出色作用的核心问题。
开展团队建设活动需要首先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团队建设活动的目标是什么?团队建设能够给团队带来什么?(2)什么时候需要开展团队建设?(3)开展怎样的活动才能达到目标?如何开展?
团队建设活动的细分目标可以有很多,如帮助新进员工更好的适应、融入团队。例如A公司出现新员工入职不久便离职现象,如果公司能及早的带领新员工参与到活动中,让他/她更快的适应公司,也许新员工流失的现象会大大减少。
团队建设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则可以多种多样,可依据活动细分目标的不同而不同,常见的团队建设活动有集体体育运动、旅游、聚餐、唱歌比赛等。
3.3重视团队文化建设
团队文化,抑或企业文化,是在企业中潜移默化形成的价值主张、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团队文化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和经营管理之魂宝,它在企业(团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被全体团队成员认可和接受。
企业管理层和团队领导者应重视团队文化的建设,通过富有凝聚力的团队文化,将各个团队成员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为团队的目标而共同努力。
4 结论
本文以A跨国公司为案例,分析了团队建设对降低80后员工离职率的重要性,并从该角度,对如何提高员工忠诚度、降低离职率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可供各企业在招聘和保留80后员工方面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宋欣.“80、90后”员工现状调查[J].现代企业文化,2012,(7):2425.
[2]金冬梅,温志毅.员工离职倾向影响因素研究———以“80后”离职员工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3):6972.
[3]李田.80后知识型员工离职影响因素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10.
[4]Swaleh Toofany.Team building and leadership: the key to recruitment and retention [J].Nursing Management,2007,(4):2428.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05-0066-03
一、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然分析
(一)教学团队建设必须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重要目标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因此对高职教师的要求除了要具有教师的基本素质和道德素养外,还要求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1]。然而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办学基础较弱等原因,导致当前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中呈现高学历、高级职称比例偏低,缺乏高素质的团队负责人,团队结构不合理,中青年骨干教师比例偏低,专兼比例不合理,教师来源单一,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缺乏等问题[2][3][4]。
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是高职院校在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中强化教师的专业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决定了高职教师素质要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应随着行业、产业发展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能力。因此,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必须将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作为重要目标,通过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开发教学资源,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
(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是高等职业院校中由少数技能互补、愿意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而分工明确、相互承担责任的教师组成的正式群体[5]。这一群体有着共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改革目标,通过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交流平台和合作机制,青年教师可以得到教学经验丰富、师德高尚的老教师帮助,从而在专业上迅速成长;年长教师可以高效获取相关专业研究的前沿动态,使潜在、优质的教学资源得以放大;学校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校企对话”,既能使专业教师跟踪行业最新发展动态,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能使企业教师深刻理解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掌握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三)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是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团队工作模式中,由不同学术背景与心智模式的团队成员相互协作与配合,互相信任,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年龄、知识结构和风格上做到优势互补,在专业成长上互进,在困境面前互助,从而达成团队的共同愿景。教师之间的对话、研讨和技能互助不仅成为教师获得教学信息和灵感的巨大源泉,而且还能促进教师创造力的发展。教师之间榜样的力量同样对教师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可以加速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共生效应,即个体与个体或个体与群体间相互依存、相互鼓励的社会心理现象[6]。因此,教学团队的形式可以发展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改善教师的专业心境、激发教师的专业精神、稳固教师的专业信念、增加教师的专业自。教学团队建设能提升教师本体性知识和能力,也能提升教师条件性知识和能力,并能将二者有机结合[7]。
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策略与实践
(一)以团队理论指导教学团队组成
按照组织行为学团队建设的理论,团队建设要确定团队规模、完善成员技能、分配成员角色、树立共同目标、明确领导与结构、建立绩效评估与激励体系,培养相互信任精神。
遴选团队带头人是教学团队建设的核心要素。教学团队带头人应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娴熟的教学技巧,具有团结协作精神、较强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能够紧密联系团队成员,营造和谐愉快的工作氛围。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在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中,提出从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中各选出一人作为专业带头人,通过“双带头人”配置,有效解决兼职教师参与不足的问题。学校明确要求来自企业的一线教师应该不少于三分之一,同时要求主要成员应该从学校牵头组建的职教集团成员企业中选聘。团队成员以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企业骨干技术人员为主,注重团队成员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技能特长、性格特征和个人偏好等,增强团队成员的互补性。在团队运行上,建立一套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团队规则,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每个成员所共同追求的愿景。
(二)完善教学团队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制定有利于教学团队发展的激励政策,采用基于团队的绩效评价和奖励方式,实行团队激励,将教师的薪酬分配与岗位绩效直接挂钩。津贴和薪酬要与成员在教学团队中承担的岗位、创造的业绩相匹配;对于有突出成绩的团队带头人和团队成员给予物质待遇、职称评聘等方面的支持与鼓励,从而为教学团队的健康发展营造具有竞争性的政策环境。在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实验实训基地等项目建设中把是否拥有优秀的教学团队作为衡量项目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创造教学团队建设的良好氛围。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在教学团队建设实践中,对每个立项建设的教学团队给予专项经费支持,强化团队带头人的责任机制和团队成员的末位淘汰机制,将团队成员个人层面的绩效考核和团队层面的绩效考评相结合,并根据团队特点和发展规律,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建立科学、有效、公平、公正的考评指标体系,探索出一套有效的绩效考评激励制度。
(三)以团队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团队学习是一种合作性的集体学习过程,是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过渡的桥梁,精熟团队学习是促进个人学习、整合个人学习的关键步骤,如果团队成员能够彼此从事团队学习以促进问题的解决,团队就可将所得到的共识化为行动。因此,学校可根据团队成员的不同情况安排培训和学习计划。安排团队成员到高校和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等参加在职或短期脱产学习进修;组织专业教师到兼职教师所在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掌握最新的行业动态,了解和掌握行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在团队建设中,团队成员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掌握职业教育技能,利用各种机会加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训练,培训课件、教案制作技巧,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借鉴“专业学习共同体”理念[8],利用网络技术,搭建教师合作与交流的平台,通过课堂观摩、课例研究、读书俱乐部、合作批改作业、教师专业档案、聘请优秀教师传授讲课和说课技巧,定期组织各种教学竞赛等形式提高团队教学水平。
(四)以“四个一”工程为载体促进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
为了实现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目标,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全面启动实施“一师联一企、一师结一师、一师做一项、一师带一批”的“四个一”工程,激励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的同时,加强与相关企业技术人员的联系,广泛开展技术服务。为使“四个一”工程真正落到实处,学校不仅详细制订了具体的工作计划和考核标准,还为每一位教师建立了业务档案,从经费上予以大力支持,并且把是否参与企业实践锻炼作为专业教师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的必备条件。通过“四个一”工程的实施,团队成员成了教学上的名师行家、操作中的能工巧匠、科研攻关上的精英智囊,完成了由“单一教学型”向“双师型”的转变。
参考文献:
[1]谭立新.高职高专院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方法、途径的研究与实践[J].中州大学学报,2010(4):90-92.
[2]王淑敏,荆蕊.高职“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的回顾与反思——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学团队建设为例[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55-58.
[3]刘萌,薛兵旺,高金城.论高职院校餐饮专业优秀教学团队的打造[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7(4):5-7.
[4]李国政,张云昌,栾申洲.刍议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问题[J].高等农业教育,2011(7):69-71.
[5]王志蔚,等.近年来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述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32-36.
[6]张意忠.建设高校教学团队,提高教师教学水平[J].扬州大学学报,2009(2):40-43.
[7]支希哲,罗向阳.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学团队建设[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4):85-90.
[8]杨翠.PLC视域下的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0.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Double-qualified Teaching Tea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Case of Jiax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YANG Zhi-gang,CHEN Hai-zhong,GU Jin-fu
(Jiax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Jiaxing Zhejiang 314036, China)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产学研合作对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核心能力作用机理研究”(项目编号:2014SCG076)和2013年度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科研课题“基于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联动的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研究”(项目编号:ZPCSR2013010)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085-02
科研创新团队是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主要内容,以科研创新为目的,由专业技能互补、致力于共同的科研目标的科研人员组成的群体。高职院校创新性科研团队建设是顺应高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科研组织工作的有效形式,同时也成为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由高职院校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有其自身的独特规律。近年来,作为具有行业背景的高职院校,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立足自身实际,探索构建产教融合型科研创新团队,取得初步成效。笔者现对产教融合型科研创新团队的构建工作进行初步探讨和总结,以期为其他高职院校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一、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013年,为深入了解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产业园区与企业和高校的互动情况以及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情况,课题组在浙江省内开展了抽样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访谈,其中包括浙江省高职院校中的20个科研创新团队,浙江省内的5个产业园区管委会,以上5个产业园区中的20家企业。
抽样问卷调研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80份,其中有效问卷73份;在杭州、宁波、绍兴等地开展了有关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座谈会和实地调研活动,期间发放问卷20 份,最终回收18份,有效问卷16份。在两次发放问卷的统计中,共发放问卷130 份,回收98份,其中有效问卷89份,有效样本率为 90.8%。
基于问卷数据,浙江省部分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团队人员结构亟待优化。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与本科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有显著区别,前者是以应用性研究为主,而后者则主要集中在重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主要立足于为教学和人才培养服务,为产业及地方发展服务,为产业、企业及地方提供具体直接的技术研发、技术创新、技术革新以及新技术的推广和服务。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的人员结构必须符合高职特色,体现出多维性、系统性、整体性的非线性特征,更好地服务产学结合。而目前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在人员结构上普遍不合理,在团队形成之初很少考虑到与产业加强互动,往往出现纯粹由校内教师组成的现象。通过数据统计可知,在受调查的20个科研创新团队中,有11个全部由校内教师组成,有7个团队吸纳了企业研发人员,仅有2个团队中吸纳了产业园区管委会负责科研的管理人员。人员结构不合理的科研创新团队科研思维容易受到局限,整个团队容易陷入思维定式,科研成果远离产业及市场,最后难免会步入为科研而科研,为评职称而科研的歧途。
2.团队的产学研合作缺乏长效机制。高职院校的科研实力一般相对较弱,缺乏有效的产业服务型科研服务平台,科研创新团队的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及密度不够,更重要的是难以与产业建立长效的互动机制。具体表现在:团队的产学研合作形式多的是与单个企业合作的“点对点”,少的是与产业园区合作的“点对面”。团队与单个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基本上是以科研项目为平台,由团队的核心人员所主导,通过各种关系和途径,寻求与企业的合作机会,最后校企合作组织横向课题研究。从受调查的科研创新团队了解到,90%的团队没有与产业园区管委会建立任何联系,受调查的产业园区中仅有20%的园区与高职院校签订了相关合作协议。这种“点对点”的合作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因素,双方的合作往往随着科研项目的结题而告结束。而与此不同的是,团队如果能与产业园区建立合作关系,由园区管委会作为中介机构和合作平台,将园区的中小企业以“打包”的形式与团队建立发散性合作关系,同时再建构一定的合作保障机制,这种合作无疑更具可持续性。
3.团队的产学研合作缺乏科研创新平台支撑。创新平台(Platform for innovation)最早由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在题为《走向全球:美国创新新形式》(1999年)的研究报告中提出。创新平台旨在利用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充分发挥系统集成的功效,使高校教师能够以此平台为契机,潜心从事科学研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从受调查的企业了解到,70%的企业认为在产学研合作中存在信息不畅问题,难以通过科研创新平台寻求与高职院校的合作,无法找到合适的途径来解决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工艺等难题。从受调查的科研创新团队了解到,95%的团队认为所在学校需要强化科研创新平台建设。
二、产学融合型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的探索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加注重协同创新,这对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高职高专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只有组建优秀、高效的科研创新团队,才能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整合、优化有限的基础资源,凝聚科研力量,承担更多市场急需的应用研究项目工作。近年来,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实践探索,总结出符合高职特色的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模式,即以“多维开放为导向、政校企三方人员为主体、校地校企合作为动力、科研创新平台为载体、校级科研机构为抓手”的产学融合型团队建设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政校企三方联动,形成了产、学、研良性循环,把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引入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具体的产学融合型团队建设过程中,一是积极搭建科研创新平台。我校立足产业地方特色和优势,围绕行业发展、地方经济建设重大关键技术等需求,积极创建科技创新平台。首先是积极投入新型政产学研战略联盟建设,打造产学研服务产业和地方的鲜明特色。近年来,学校致力于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主动服务宁波发展,加入了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在我校设立了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宁波工作站暨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药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同时,还实施“搭船出海”战略,加强校校合作力度,与温州医科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江南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建立省生物技术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宁波基地、宁波生物医药研究所等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探索协同创新的有效途径,努力促进“创新平台、创新团队、专业建设”的良性互动。二是促进校企密切互动。我校牢固树立“融入产业,服务地方”的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新理念,迎合和满足产业企业的客观需求,正在探索建立产业服务型实训基地群,把学校办在产业园区,把学校办在企业,形成“工学结合”模式下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职业教育体系,从而加快创新力量和资源的重组与整合,推进政产学研用的融合。产业服务型实训基地群可以简称为“1+N”,建设思路是做大并依托学校本部(1),同时在宁波、杭州、台州、绍兴等以生物医药、食品加工、医疗器械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区域设立实训基地(N),并努力整合资源,建立起具有产业政策服务、区域性教学、联合培训、检验检测服务、科研服务、创就业服务等“八位一体”的服务体系。目前,绍兴、台州实训基地已签订合作共建协议,绍兴实训基地项目建议书已获省发改委同意批复。通过产业服务型实训基地群建设,我校与相关地方政府、产业园区、行业企业之间建立了了解和信任,校地校企合作逐步深化,一些产业园区管委会负责科技服务及研发的相关人员,也被吸纳到我校科研创新团队中。三是整合设置校级科研机构。我校充分利用自身专业和科研优势,整合资源,凝练方向,成立了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功能食品研究所、医药经济研究中心、生物药物研究所、药物化学研究所、地产药材资源开发研究所等5个校级科研机构,充分发挥校级科研机构在科学研究、专业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进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和科研平台建设。据统计,2013年度5个内设科研机构到账科研经费金额合计为79.66万元,纵向课题立项数为10项,横向课题立项数为12项,建科研平台1个,发表学术论文共33篇,授权发明专利6件,成果鉴定2项,获厅级三等奖及以上奖项2项。
三、产学融合型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启示
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如何与行业企业及地方发展相结合,服务于行业企业及地方的需要,既是高职特色科研创新团队定位的本质要求,也是其发挥自身优势、有别于普通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现实需要。产学融合型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当前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更能体现高职特色,推动形成产学研的良性循环,增强团队的生命力。以下是笔者对高职院校产学融合型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一些探索和思考。
1.强化社会服务意识,主动对接行业企业及地方需求。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必须把自身的发展与行业地方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积极投身行业转型升级和地方经济建设,为行业地方发展提供科技服务和智力支撑。企业研发人员来自生产一线,他们反馈的市场要求和发展动态能够使科研团队更加迅速准确地把握正确的科研选题。产学融合型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要及时了解行业企业及地方重大战略需求,强化社会服务意识,更多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车间里,从而使团队建设不断注入“源头活水”,确保团队建设的可持续。同时,还要整合校内资源,形成拳头和品牌。
2.积极搭建科研创新平台,促进平台与团队良性互动。科研创新平台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载体,依托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培育科研创新团队是构建团队的重要途径。首先要以政府为主导,针对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不同情况,统筹建设多形式、多层次的科研创新平台,促进科研创新平台与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良性互动。其次要以高职院校为主体,充分利用外部资源。高职院校科研实力较弱,一般不具备国家级省级的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创新平台,因此,较难汇聚优质的科研资源。所以要通过积极参与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以及“借船出海”的方式,搭建各类创新平台。以我校为例,近年来,学校与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建立了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宁波工作站暨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药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等多个科研创新平台,有效地推动了创新团队建设。如我校药学系组建的科研创新团队,依托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宁波工作站暨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药技术创新服务中心,与宁波镇海化学工业园区的相关医药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先后与宁波立华植物提取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横向课题研究。近期,该团队已经结题的“中药渣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横向课题,不但有效解决了困扰企业多年的中药废渣再利用的技术难题,而且进一步锤炼了团队成员跨专业协作能力。
一,本研究的主要依据和目标.
本项目的研究意义及其在现实生活的研究现状
1,本项目的意义
团队建设顾名思义就是要搞好整体,维护整体,带动一个企业的发展前进.团队建设注重团队的核心目标,团队的管理机制,团队的精神."团队的业绩大于个体业绩的总和"——这是团队建设根本利益之所在.一个良好团队的建设还会在公司决策执行,项目开发,企业形象,资源整合,公司效率和管理行为的执行中起极其有效的作用.广告公司的业务团队的建设又有其特殊性,它不仅具有"协作性"团队所拥有的合作作用,同时,它也十分重视团队个体的个性发挥.建设良好的广告业务团队将有助于广告公司效率的大大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广告业的不断发展,广告之间的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广义上来说,服务的竞争实质上是一种无形产品的竞争.但最终意义上的竞争是人的竞争,人的竞争是更高层次,更高品位的竞争.福州广告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从经营业务较为单一,部门设置较为简单,管理制度较为简单的企业,发展成为现在的广告业务多元化,部门设置较为齐全,管理制度较为规范化的公司.
目前,根据目前的广告公司的资料表明,大多数都存在以下问题:(一)传统的经营思想和淡薄的发展意识阻碍了福州地区广告公司的业务团队建设发展.(二)福州地区的广告专业人才大量缺乏阻碍了广告公司的业务团队建设(三)缺乏有效的行业管理和监管,对福州广告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破坏了福州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大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朱海松.国际4A广告公司基本操作流程[L] 广东经济出版社: 2019(4)
[2]杰弗里·兰开斯特,莱斯特·马幸哈姆著,丁梅生冯晓波,应斌译.战略营销计划和评估[M] 远东出版社 : 1998(6):53-67
[3]杭州日报报业集团2019年报(L) 内部刊物, 2019
[4]福州博采广告广告调查报告(L) 内部资料 , 2019
[5]刘大东. 高效团队建设5W1H .中国管理传播网 2019(2)
[6]陆斌,媒体广告经营策略[L],现代广告2019 (106)
[7]朱月昌,公共广告研究[L] 国际广告,1994(3)
[8]朱月昌,略论电视广告解说词的创作[L],福建广告论文集,福建科技出版社,1998(7
[9]于晓茹, 从福视广告看广告业的发展趋势[L],视听天地,2019(6):68
[10]广告业呼唤整体策划人才和广告创意人才[EB/OL].
[11] 王军光,网络广告业步入分众传播[EB/OL]. tech.tom.com
[12] 2019年中国广告业统计分析报告[EB/OL].
[13] 新浪网.丁俊发,中国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变化的新趋势[EB/OL].
[14] 新浪网络.郑和平,世纪之交的广告业发展方针和政策[EB/OL].
[15] 丁俊杰, 中国广电媒介集团化研究 [M] 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二)本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研究内容
1.1团队建设的相关理论
本项目主要以一个具体的广告公司为例,考察和分析其在寻求发展中,团队建设方面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团队建设顾名思义就是要搞好整体,维护整体,带动一个企业的发展前进.团队建设注重团队的核心目标,团队的管理机制,团队的精神."团队的业绩大于个体业绩的总和"——这是团队建设根本利益之所在.
1.2福州地区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现状
业务团队的建设是广告公司发展的重要管理工作,它是广告公司各个具体工作任务的实施和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的关键.福州广告公司的业务正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主要有业务项目的多元化,业务服务的多元化以及业务范围的多元化.随着福州广告业的发展壮大,对福州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福州地区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方面存在问题
导致福州地区的广告公司在业务团队建设上面临了许多问题,也成为了大多广告公司急需解决的问题.解决业务团队建设将直接关系到福州地区广告公司的发展.
4改善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的主要措施
调整经营思路,建设高效业务团队是发展广告业的关键.业务团队的建设,最关键是加强对福州地区广告人才的"开发,吸引和保留".建立良好的地区的行业发展的大环境,应建立完善的监管体制和加大行业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来有效的管理和监管.
2.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初步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广告业团队建设.为同行们构建一个新经营战略思路,实现人力资源战略整合研究在广告业中能蓬勃发展并得以在实际中应用和创新.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1.通过实际广告业团队建设的现状,对其实际操作中所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实用型的人力资源战略整合方法和建设新的团队建设.
3.2.解决其在特定环境下广告业如何按照地区行业发展的大环境建立完善的监管体制和加大行业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来有效的管理和监管.
(三)本研究的特色和立论依据
1.本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1.1.针对性.人力资源战略问题是一个宏观而且抽象的问题,当前许多专家和学者都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针对一个具体行业做的研究还比较少,也不够系统和深入,不够针对性.本文试图在这些专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联系自己在实际的操作中的过程,综合探讨广告业团队建设问题.
1.2.引入人力资源战略分析理念.近几年来,人力资源战略研究在我国各行各业中迅速蔓延开,短短的几年中,已经取得巨大的成果并有很大的突破,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战略分析体系,人力资源战略整合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结合具体的行业对其进行人力资源战略整合问题,不仅细化了人力资源战略整合的作用,而且突出了行业的特殊性.本文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和深入的探讨.
2.立论依据
本文以科学的人力资源战略分析理论为指导,根据具体的具体的广告公司的分析总结和调查研究,运用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和社会调查学等多学科理论,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分析对比,对广告业中的团队建设问题进行分析和对策研究.
二,研究方法和调研安排
1,研究方法
本文拟采用系统分析,比较分析,理论分析与实证解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着重研究分析广告业中的团队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2,调研安排
2.1搜集和整理各类相关文献,统计数据等相关资料并总结广告业中的基本数据
2.2对资料进行认真研究分析,了解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及其存在的问题
2.3根据所研究分析成果,采用上述研究方法,提出广告业中的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措施方案,写出毕业论文初稿.
2.4征求指导老师的意见,并对论文初稿进行必要修改,最后定稿.
三,论文基本大纲
福州地区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现状分析
二,福州地区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方面存在问题
(一),传统的经营思想和淡薄的发展意识阻碍了福州地区广告公司的业务团队建设发展.
(二),福州地区的广告专业人才大量缺乏阻碍了广告公司的业务团队建设.
(三),缺乏有效的行业管理和监管,对福州广告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破坏了福州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大环境.
三,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业务团队的建设是广告公司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