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时间:2023-01-31 11:16: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第1篇

关键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合理配置

近几十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深入而飞速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全球化,我国的企业不可避免的参与到了全球化的竞争中,如何在这场竞争中获取利益最大化,企业不仅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提高企业价值,更需要更好的管理和配置自己的资源。固定资产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在生产经营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为企业获取经济效益贡献了重要的力量。因此,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中,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和配置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

一、我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了生产产品、经营管理等而持有的、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并且达到一定价值标准的资产。而固定资产管理则是指对固定资产的采购拟定计划、进行购置、登记入库、领取使用、进行维修、最终报废等整个过程的管理。作为企业的长期资产,固定资产在企业的总资产所占的比重很大,因此固定资产的管理也是一项非常复杂而艰巨的工作,首先,它需要企业各个部门共同参与管理,这些部门涉及购置部、财务部、后勤部等部门,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贯穿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始终,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也不仅仅是固定资产专员的责任,也包括其他部门人的配合和参与,这样才能保证固定资产高效的使用;其次,固定资产一般设定为价值超过2000元以上的资产,其价值大,具有专用性,因此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要求的技术性较强,需要配备有责任心、技术能力强、吃苦耐劳的专职人员;最后,固定资产由于用途不同,要求的核算方法也不一致,例如固定资产的租赁就分了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二者核算方法有明显的区别,需要会计人员熟练掌握固定资产各种用途下的核算方法,准确无误的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

二、我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和配置的现状分析

1.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存在缺陷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同时企业也根据该办法设置了自己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是在我国企业中却普遍存在着管理制度与固定资产的实际管理情况发生脱节,制度形同虚设,同时企业领导重视程度也不够,很多企业主要依靠财务部门和购置部门进行管理,未做到各个部门的共同参与,财务部与采购部也会经常发生管理纰漏,例如固定资产入账不及时,财务入账时间与采购部入账时间存在出入,采购部门在固定资产办理入库时缺少入库单等情况。2.固定资产的核算问题固定资产的核算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在建立固定资产卡片时对固定资产分类不准确,固定资产发生变更时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在人员发生变动时,固定资产卡片未及时交接并且做变更处理,在人员变动部门增加新员工时,未做领用固定资产登记直接使用已离职人员固定资产,从而造成固定资产使用状况混乱,管理不到位;其次,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及折旧方法未针对固定资产的类别不同而设置不同的核算办法,统一使用单一的核算方法,从而不能准确体现固定资产的状态。3.固定资产存在大量闲置,未做到合理配置在很多企业中,企业管理层思想落后,认为固定资产为实务存放在企业中也丢不了,只注重企业的资金流向而忽视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去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进行监督,从而给一些员工投机的机会,随意申请购置固定资产,造成固定资产大量闲置,无法做到合理配置,浪费企业资源,企业固定资产的利用率也非常低。4.固定资产盘点不及时固定资产由于其使用周期较长,需要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然而很多企业仅仅在年终进行盘点,但是在盘点过程中会发现,由于财务部门和使用部门登记固定资产的名称不一致,往往造成盘点困难,同时未建立固定资产台账,账面反映的固定资产与实物不相符,有帐无物、有物无账现象时有发生。从而会出现固定资产利用不充分,不能充分挖掘固定资产修旧利废,不能对企业固定资产做到心中有数,账目了然等弊端。5.缺少内控制度和监督机制我国于2010年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配套指引》,旨在督促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依然在探索中,固定资产的内控制度的缺乏也就不足为奇了。出现的问题主要有:第一,权责模糊,固定资产的责任人缺乏,常常会出现固定资产无人看管,责任无法追究到人的现象;第二,固定资产岗位设置不全,经常会出现一人即负责固定资产的采购又负责固定资产的入库和保管等工作,没有做到不相容岗位的分离,造成固定资产遗失;第三,企业各相关部门沟通不畅,协作不力,采购部门、财务部等各部门只局限自己的职责,使得固定资产的整体合理配置低下。

三、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和合理配置的建议

1.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要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首先要使企业管理层的思想进行转变,要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重视起来,对相关部门进行监督,不定时对固定资产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严格要求他们依照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建立奖罚机制;其次,确保有专人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并且对管理专员进行定期培训,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并且熟练掌握固定资产相关的会计法规。通过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完善,从而从源头上严抓固定资产的管理。2.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进行离不开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首先应当建立权责运行机制,在企业现有的组织结构下,各相关部门人员应当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从而保证各项工作有序进行,提高工作运行效率,财务部门在清楚企业现有固定资产的实际状态和管理要求后,要按照相关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能够对固定资产进行考察和评估的指标体系。通过该运行机制,使得固定资产的管理机制有效运行,奖罚分明,激励员工切实做好自己的工作,促进各项指标顺利完成,使固定资产发挥最大的价值。3.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存在的固定资产至少每年应当进行一次固定资产的盘点,从而保证企业的固定资产账上数与实物数相符,也可以检查固定资产是否保存完整、是否正常使用、是否需要维修以保证固定资产的正常使用。通过定期的固定资产盘点,可以及时发现固定资产实物存在的问题,企业管理层召开会议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案,确保固定资产的完整及安全。而实际中,给固定资产盘点配备的人员往往较少,这也使固定资产盘点流于形式。因此,在进行固定资产清查和盘点时,要配备足够的人员,认真落实到位,从细小事件抓起,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做到固定资产的完整保存。准确填制固定资产盘点表,对固定资产存在的数量进行登记,一旦出现实物与账务的不符,应当及时编制固定资产盘盈盘亏表,注明原因、责任人,同时进行上报,在企业领导批示后,财务人员做固定资产盘盈盘亏账务处理。4.完善固定资产核算体系固定资产的核算有专门的办法和规定,企业应当要求财务人员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制定出符合自己企业的固定资产核算办法,实现现有固定资产核算的优化、新增固定资产核算准确、固定资产变更处理的即时等等,从而使固定资产核算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证相符,真实、准确的反映固定资产的状态,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基本工作。5.构建固定资产信息系统固定资产是企业重要的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占有很大比重,在信息化时代,仅仅依靠传统的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方法处理固定资产从购置到报废的整个过程已经满足不了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了,而且传统的方法也使固定资产管理效率低下,同时造成工作量很大。因此企业应当顺应时代根据自身企业信息化程度构建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使固定资产信息能够在信息系统中准确的体现,实现各部门信息的共享,确保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效率,优化固定资产的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建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分析[J].财经纵横.

[2]刘春英.浅谈固定资产的特点、现状及管理手段[J].管理科学.

第2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 管理措施

一、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一)管理理念落后

在企业管理方面,管理人员对生产销售、投融资等活动的重视程度较高,而相对来说,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较为薄弱,管理理念较为落后,很少有企业将固定资产管理纳入到企业的战略管理中。从一定角度来说,这种管理理念的落后阻碍了固定资产效益的充分发挥,并没有实现价值最大化。

(二)会计核算缺乏及时准确

企业对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常常存在账实不符的情形,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企业的在建工程已投入使用,符合资本化条件,但会计核算却仍将后续的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工程支出计入在建工程,使得固定资产成本虚高;有的是企业对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选择有误,使得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不符合实际;有的是企业未及时将已报废停用的固定资产核销,使得企业固定资产带给企业的效益与成本不匹配;有的是企业对固定资产的减值测试不够准确和合理,使固定资产后续折旧计提超出应计提范围。企业中存在上述情况的不在少数,这造成了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不准确。

(三)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不完善

固定资产由取得到使用,直至最后报废退出,是一个完整的固定资产运营流程。在这个流程中,固定资产的取得通常都能获得企业的高度重视,但是对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可行性分析和收益分析,以及企业内部的审批制度等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很多时候偏随意和盲目;而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则存在一定程度的疏忽,如财务部门与资产使用部门的沟通不善,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无法被财务部门及时获得,最终造成固定资产未按规定要求使用;在固定资产报废环节,企业同样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在审批制度上也不够规范和严格,这就造成了很多固定资产已被淘汰却还挂在账上的现象。

(四)缺乏信息反馈

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这个方面,还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各个部门之间、不同子公司之间,能够实现真正的信息共享是非常不容易的,而且企业也缺乏规范的、成体系的信息共享机制,这给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造成的影响就是阻碍了固定资产相关信息的流通。这种信息流通的不畅,会弱化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控制,容易造成固定资产使用状况混乱。具体说来,由于信息反馈渠道不畅,可能会使财务部门在采购固定资产前无法进行准确的可行性分析,也会造成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做不到及时掌握。此外,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如果缺乏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也会由于固定资产的分散管理而产生不效率。

(五)缺乏相应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企业一般都会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是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却不尽完善,少有将固定资产管理与员工绩效挂钩,这就容易产生管理上的漏洞,对管理者的领导方式也会产生一定影响,最终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缺乏一定的约束力和规范性。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强化措施

(一)转变管理理念

企业应转变固定资产管理理念,将工作重点从生产销售等活动转移一部分到固定资产管理上来,并且管理方式也应由原来的分散化、粗放式的管理转变为集约化、精细化管理。企业应从上到下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树立严格规范的管理意识,从制度上、流程上、监督角度来加强企业全体员工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通过宣传、培训等手段,建立新的管理理念,最终实现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的充分发挥。

(二)完善管理流程

固定资产管理应贯穿取得、使用和报废的全过程,因此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管理流程。对于固定资产的取得,应建立规范的审批制度,采用科学合理的可行性分析方法,对固定资产的投资额与预期收益进行预测和计算,同时应完善建设项目的招投标、验收、质量考察、交付使用等各项制度,将管理重点放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前的成本效益衡量和成本控制上;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应建立全面、连续、动态的管理系统,包括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盘点、信息录入、修理改造等等各个项目,都应进行实时地、清晰地监控,防止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毁损或账实不符的问题,同时应对资产进行优化配置,使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达到最高水平;对于固定资产的报废,应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对报废资产所做的任何处置都应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由这些部门对预报废资产进行评估,作出报废决定后方能执行,财务部门对报废清理的固定资产残值也要进行及时入账,做到账实相符,防止资产实物不在而账务虚挂的问题。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建立闲置资产管理制度,在闲置资产保管、减值测试、维修保养等各环节进行有效管理。

(三)完善相关激励机制

企业应将固定资产管理效果作为员工和管理者业绩衡量的指标之一,从激励机制的建立和执行上,来提高企业上下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也使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由被动转变为主动,提高员工的管理积极性和自觉性,促进其不断在改进管理方式方面发挥能动性,最终保证固定资产的价值得到有效实现。

(四)加强审计监督

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的内部管理,可以通过内部审计来评价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状况,对管理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具体说来,固定资产审计的内容包括折旧额的提取是否合理、资产的使用是否违反规章制度、资产是否需要维修改造等等,特别的,审计还可以包括建设项目的审计。

三、结束语

固定资产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有助于企业目标实现的,因此,企业应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从观念上、制度上、技术上来实现管理的优化。企业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不仅能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从宏观来看,对于国家经济的高效运行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3篇

关键词: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一、引言

煤炭企业的固定资产用于单位日常各项业务和科学技术研发等工作,是国有资产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特点是非经营性的,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作用在于支持煤炭企业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为社会提供服务。因此保证所购置的固定资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必要性及必需性,避免过度占用资金,保证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避免发生安全事故,保证固定资产核算的准确无误,避免产生账实不符,保证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避免造成闲置浪费,都有重大意义。

二、加强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1.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升管理观念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意义的认识,单位负责人、资产管理部门并财会部门负责人要首先提高认识。固定资产是煤炭企业重要的物质条件;是资产总额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单位日常经营运行的物质基础,煤炭企业管理层要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把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设立资产管理部门,挑选可担此任的人员,组织学习、培训;不定期召开座谈会,了解资产管理人员的学习、工作等情况,听取他们想法和工作思路,对他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分析研究并加以补充完善,反复论证后形成工作方案,在实际工作中边应用边修正,精确地反映和监督固定资产的购入、调出、保管、使用以及清理报废等情况,使管理工作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2.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能

(1)从严控制,合理配置固定资产

煤炭企业在编制固定资产预算时,应充分考察各部门实际工作需要,首先分析本单位现有尚能使用或经过维修、保养后仍具有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统一调配,充分调剂权衡使用,从源头杜绝资产重置、闲置现象的发生,作到物尽其用,避免浪费,煤炭企业购置固定资产还应遵循规定的购置标准,配置资产没有规定标准的,应当从实际需要出发,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总之,以最小的资产占用完成尽可能多的工作任务,实现最大价值。

(2)强化固定资产使用制度

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包括单位自用和对外投资、出租、出借、担保等方式,首先,固定资产在验收入账后,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应建立信息卡片,登录记载各相关内容。固定资产在各部门的使用情况要有详细记录,维修和定期保养由专职人员负责,确保资产的正常、安全使用;其次,加强对固定资产定期或不定期盘点,对发现的账实不符、盘盈、盘亏问题及时查找原因,明确相关责任人员责任,妥善处理;最后,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煤炭企业对待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担保等方向的决策应慎之又慎,应当由专家组成评估小组进行可行性论证及风险评估,并由单位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财政部门审批。杜绝未按规定程序报批,将单位固定资产用于本单位以外的地方。

(3)固定资产处置遵循公开透明原则

对提出申请报废处置的固定资产,应由使用部门列出报废清单,清单上注明名称、购买日期、购买金额、使用年限;出具书面的固定资产报废申请报告,报资产管理部门审核备案,经单位领导班子会议讨论决定后,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批准。固定资产处置中的关联交易和处置定价应重点关注,由中介机构出具评估报告与评估价格,严禁擅自定价成交,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4)重视资产清查工作,保证固定资产安全完整。

建立一套完备的资产清查制度以保证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的结构、数量、管理现状的真实。具体包括:①建立定期清查和重点抽查制度。 煤炭企业每年至少一次对资产进行全面清查或不定期抽查,对盘盈、盘亏资产,要找出原因,分清责任,及时处理。单位资产管理部门对重点部门进行抽查核对,做到帐、卡、物相符。②建立离任、离职核查制度。单位负责人离任时,离任审计报告中列明固定资产实时盘点情况;资产管理人员离职时,填制固定资产使用、及盘点明细表,由继任人员逐项、逐条核对固定资产实物与固定资产登记账簿,核实无误后办理交接手续,由单位领导监督交接过程并签字确认;资产使用人离任时,由部门负责人监督完成离职人员和继任人员固定资产移交程序。在资产盘点、清查和移交、监交过程中,煤炭企业可以发现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疏漏和不足,及时弥补和修正。

3.发挥产权登记的功能和作用

产权登记是资产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目的在于全面提升财政管理层级并推动煤炭企业资产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在产权登记过程中,煤炭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基本信息、法人结构、包括固定资产、长期投资等在内的单位资产及包括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在内的单位负债等情况逐项进行登记,并汇总资产报表,作为煤炭企业资产规划配置、调拨使用、转移处置和其他资产管理事项的重要依据。因此,产权登记工作与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所有项目的填制、煤炭企业国有资产统计报告数据及部门预决算数据必须是正确、真实、严肃的,以便于摸清家底、明晰产权、明确责任,有效提高资产管理的整体水平。

4.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知识水平

社的不断进步促进了煤炭企业的持续发展,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日渐成熟使得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由原先的登记账簿、制作卡片,数据统计等工作进一步转化成对固定资产从购入到使用,从维修保养到最终退出全过程进行的跟踪监控。为系统化、科学化使用和管理固定资产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因此应当建立关于提升资产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管理制度及管理人员的选拔、培训、考核、奖惩等制度。对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包括固定资产登记报告、数据整理、实物盘点、模拟操作原理及计算机应用等相关专题的培训,邀请从事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研究的专家授课和辅导或走访其他单位,借鉴他们成熟的管理经验,结合本单位实际工作,利用信息处理技术、形成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网络,做到资源共享,对资产使用情况,结构及分布情况进行实时分析,为单位制定采购计划、编制采购预算提供依据,充分发挥信息化资产管理的职能。

5.加强内部控制,完善监督机制

科学、严谨、可行的内控和监督制约机制,能有效的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防止资产流失。一方面,建立固定资产业务的授权审批制度,由管理层指定审批人,细化审批流程,对审批人的权限,尤其对资产购置金额的审批权限进行约束,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或联签制度。审批人应当根据固定资产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在限定的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严禁超越权限审批购置固定资产;另一方面,在办理固定资产业务的过程中请购与审批、购置与验收、记账与保管、领用与批准、盘点与清查等不相容岗位的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最后,在内部监督方面,煤炭企业应成立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由单位负责人出任组长,具体工作由资产管理部门与财会部门共同组织实施。组织专业人员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要求进行监督检查,保证固定资产购置前可行性论证、购置时公开招标、购入后财产使用和清查等各个阶段、各环节没有疏漏,抓执行、抓前置、抓经常,广泛积累经验,发现偏差与问题及时纠正解决;在外部监督方面,国家财政部、审计局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抽查,推动主体责任落实,保障国有资产的 保值增值,最大限度的提高煤炭企业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和资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金兰.关于行政煤炭企业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的思考 财会通讯(综合)2011年第6期(中).

[2]王竞凯.煤炭企业应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 财务与会计2011年第04期.

第4篇

我国电力企业固定资产规模大、价值高,占企业总资产的比重大,具有种类繁多、构造复杂、使用部门多、使用地域广、资产分散、更新换代快等特点,这给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如何加强这些资产的管理已成为当今电力企业管理关注的重点。本人通过日常工作中接触的实际及个人感受浅析当前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利于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固定资产应有的作用,提高电力企业固定资产运营效率,为企业安全生产、经济运营提供可靠保障。

【关键词】

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 理

固定资产是企业的主要生产资料,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物质保障。尤其是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约占总资产价值的65%以上。因此,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对电力企业的生产运营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 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资产管理不全面

电力企业固定资产规模大、价值高,占企业总资产的比重大,具有种类繁多、构造复杂、、使用部门多、使用地域广、资产分散、更新换代快等特点,这造成电力企业在管理固定资产时,经常出现帐、卡、物不对应的现象。电力企业在管理固定资产时不全面,只注重设备固定资产实物属性和价值属性的一部分,特别是历史的价值,而常常忽视固定资产的费用属性、收益属性以及价值属性等其它方面,不能全方位反应资产属性。

1.2 资产账、物不符

在完成电力建设或更新改造工程后固定资产转资不及时,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帐、卡、物不对应;

设备出库清单不够明细,工程概况及建设规模描述不详细,工程管理部门、采购部门、财务部门不能及时沟通、协调,加之财务人员不懂业务技术,对设备不了解也不参与竣工验收,只是根据工程管理部门报来的资料转资,这常造成固定资产转资后,设备型号、生产厂家与现场实物不相符,还有的工程将一批设备打捆以其中一个设备的型号转资,使得其中部分资产无从查找;

固定资产退役后,工程管理部门、物资管理部门不及时反馈财务部门,使财务调账不及时造成账、物不符。

1.3 固定资产管理存在责任不明、产权不清

电力企业固定资产分布十分广泛,部分地区资产的产权比较复杂,如一条线路由于历史原因有可能既有地方资产,又有电力企业投入的资产,还有用户投资形成的资产;同一座变电站内可能既有国网公司资产,又有省公司资产,有时产权不够清晰。固定资产在使用上也没有把设备管理落实到人,存在责任不明确等问题。

2 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

目前我国大部分电力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是静态和局部的。大多数企业所谓的固定资产管理主要就是对新购设备转资、办理固定资产的卡片。但是,固定资产是有全寿命周期的,是一个动态的资产。在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整个过程中,从购置—安装—使用—维修—更新—报废—再购置,是一个循环体,是一环紧扣一环的,是一个闭环的管理,静态和局部的管理无法满足精益化管理需求。

固定资产是企业的主要生产资料,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物质保障,是企业持续经营、永保生命力的前提,是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必备条件。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树立精益化管理理念,以“资产优良”为管理目标,以“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为重点 以最经济的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固定资产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3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3.1 实行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

随着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固定资产管理要以固定资产的“全寿命周期管理”为主线,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资产结构的改善和相关资源配置的优化;加强存量资产的管理,促进资产的有效增长,控制不良资产的形成,提高资产的运营效率,实现由资产总量最大到资产质量最优的转变,为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2 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

财务部门和资产使用管理部门要密切合作,除日常做好登记外,还应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清查方式,对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核实,掌握资产使用状态,做到账、卡、物一一对应,填制固定资产盘点表,由相关人员签字后存档,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

3.3 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的组织体系,明确责任部门

电力企业固定资产通常由财务部门、设备运维部门、项目管理部门(包括基建、生产、营销、农电等工程管理部门)、物资部门共同组成固定资产管理组织体系,组织体系中各部门应有明确的责任范围,即要分工明确又要通力协作。财务部门主要负责固定资产的账、卡务管理,是牵头部门;设备运维部门主要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运行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反馈固定资产存在的任何问题,协助办理固定资产卡片;项目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将项目中新增、变更的固定资产详细情况及时提供给财务和运行部门;物资部门主要负责新增固定资产的采购供应,办理废旧物资处置手续等。上述部门齐心协力共同对固定资产实施管理。

3.4 建立资产档案跟踪固定资产维护全过程

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应为每一个固定资产建一个档案或一张卡片,财务部门按每一个固定资产对应一张卡片入账转资产,做到“一物一卡”,同时运维部门要做好设备台帐登记,既满足财务管理和生产管理的需要,又便于帐、卡、物的对应。资产卡片是资产管理的工具,相当于资产的“身份证”。通过在财务、运维部门各保存一份,同时在生产信息系统中做好相应记录,每次资产清查后可及时更新相关数据,这样可以把实物和资产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准确及时的采集和更新资产信息,支持资产管理和工作管理的决策,从而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3.5 建立严格的固定资产处置制度

建立严格、周密的固定资产处置制度,对退役资产加强管理、合理评估其残值,有利用价值的尽量再利用,无使用价值的按规范程序采用招标或拍卖方式处置退役的固定资产,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4 结语

固定资产管理是力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它管理的规范与否反应出整个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我们务必引起高度重视,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电力企业固定资产会越来越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事在必行。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水运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7-0131-03

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先行部门,而水运业是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运业是利用船舶等浮运工具在水上从事旅客和货物运输,以及利用码头泊位为水上客、货运输而进行旅客接送与货物装卸等营运生产活动的行业。由于水运行业的特殊性,导致水运企业的固定资产往往较大,水运企业对其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尤为重要。

一、水运企业固定资产的组成及主要特点

水运企业为完成运输功能,必然要拥有大量的运输设施(航道、港口等)、运输工具或装卸机械(车辆、船舶、吊车等);另外,企业的日常管理也需要一些办公设施,如办公楼、电脑等,这些都形成水运企业的固定资产。因此,水运企业的固定资产包括直接参加营运生产过程的运输船舶、辅助船舶、港务设施、库场设施、运输车辆、辅助车辆、集装箱及其他设备,在营运生产过程中起辅助作用的通讯设备和维修用的机械设备,作为营运生产过程的必要条件而存在的房屋及其他建筑物,以及作为企业管理职能部门使用的办公设备。

固定资产是水运企业进行水运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技术基础,具有如下特征:

(一)具有较长的使用周期

固定资产能多次参加生产经营过程但不改变其实物形态,其价值随着磨损以折旧方式逐步计入成本,转移到水运产品的价值中去,并通过水运收入实现回收,直到固定资产报废时,用回收的资金再进行购置,在实物形态上进行更新。

(二)具有一定的物理形态

只有那些具有实物形态的长期资产才能作为固定资产。

(三)作为劳动资料的固定资产,具有劳动手段的职能

作为劳动资料的固定资产,必须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例如,装卸机械,只有在港口企业安装完毕投入生产使用时,才属于港口企业的劳动资料而列作固定资产。

二、水运企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对于水运企业而言,固定资产管理的整体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资产的营运状况,有效地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可以增强企业固定资产的周转,加速资金的流动,对于企业的营运能力有重要意义。有效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能力,是确保固定资产保值增值,收回投资,避免潜亏挂账、虚盈实亏,提高企业获利能力的有效途径。

具体体现为四点:

(一)水运企业成本费用构成的特殊性需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从资金分布及构成方面来看,水运企业固定资金所占比重较大,并且相当数量的固定资产具有移动性。从成本费用的构成来看,固定性费用较大。水运企业生产经营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必须保持必要的港口通过能力与船舶运载能力,使货物和旅客在方向上和时间上得到运输保证。为此,固定资产折旧费、修理费以及其他为保持船舶与装卸机械正常营运状态而发生的费用等设备性费用相当多。因此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充分利用现有水运设备、设施,增加水运产量,控制燃材料消耗和各项费用支出,是水运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主要途径,水运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比一般企业尤为重要。

(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改善财务状况的需要

水运企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不仅能够加强企业的运营能力,而且能够在财务工作中体现其意义。财务工作体现了整个企业的财务状况,有效地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能够改善企业财务状况,为此水运企业要不断总结经验,用科学的态度、改革的方法,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三)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是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需要

通过完善制度、规范操作、强化监督、科学管理的方式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有效地意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在水运企业整体管理中的重要意义。通过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能力,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

三、水运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弱

一般企业更多地将其关注重点放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一旦投资购置设备后就忽视了对其后续的管理,造成企业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不高,产出效率比较低。

(二)固定资产计量不规范

第一,企业财务工作者只登记固定资产总分类账,不及时登记明细分类账,导致账账无法核实;或者疏于盘点工作,对已购置或已报废变卖的固定资产不及时入账,造成固定资产账物不符的现象。第二,不能充分考虑固定资产的耗损情况,或者折旧方法不合适,资产的现实状态无法体现。

(三)公允价值不当运用

公允价值的适用条件是否满足以及公允价值确定方法等问题都需要财务人员做出专业的判断。在公允价值的确定上,我国目前缺乏统一的认识,对于许多资产的交易尚未形成活跃公开的市场,因而企业可能针对不同资产的折旧率和折旧年限,通过控制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来调节各项资产入账价值。在水运企业中,固定资产比重较大,公允价值的不准确,将会造成企业不恰当的计量。

(四)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一是管理环节存在制度缺失,如缺少报废制度。有的水运企业忽略了固定资产的残值处理,对固定资产报废处置的残值收入,管理部门无法提供完备资料。在水运企业中,固定资产报废处置的残值收入是非常大的,但其残值价格没有客观的参考标准。二是对固定资产管理中的责任人奖惩制度不健全。三是不能与时俱进地对管理制度进行修改、完善,有的制度缺乏针对性,形同虚设。

第6篇

关键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一、固定资产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遵循固定资产的基本原则,能提升市场竞争力

1.充分使用固定资产,提高利用效率

不少企业因为缺乏一整套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造成执行人员的管理方法模糊,固定资产闲置情况严重,不能做到物尽其用,长安福特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就有其优势,长安福特公司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按程序办事,一方面盘点旧的固定资产,另一方面根据企业发展状况对新增固定资产部署好投入生产经营的准备工作,充分使用固定资产。时时关注企业下一时期的发展,从而做好固定资产的准备工作。管理人员明确按照程序执行工作任务,提高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执行实物负责条例,管理工作更流畅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上要明确规定实物管理按哪个部门使用,就有哪个部门管理的原则进行分工,保管员及时报告物资存储情况,入库固定资产必须按照类别,按固定位置摆放。每个工作日结束后,出入库单记账联及时交给财务部,便于财务部及时调整固定资产的会计账簿。工作过程中将固定资产按本身的分类口径和具体内容以及分布特点,依照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职能部门的具体划分,随时按照固定资产的变化实行分级管理和归口管理。

3.及时更新固定资产,保证企业正常经营

任何固定资产都有使用年限的规定,但不是所有的固定资产都能使用到最后,固定资产会存在减值、损毁、报废等情况。如果企业更新了生产技术,但现有设备落后或陈旧,就要更新固定资产,不然就会造成企业经济利益的直接损失。又或者固定资产在某一时期的使用效果和效率的降低,也要更新固定资产。总而言之,在固定资产的黄金时期要能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而到了规定的使用年限要及时更新。

(二)固定资产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形象

随着企业的良性发展,固定资产的总量会逐步上升。固定资产在财务报表的列示中,它的价值反映了企业偿债能力的大小。而后众多的投资、合并都与固定资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固定资产的本身价值是另一方衡量企业经营状况的一个因素,到底适不适合投资或兼并我方企业?一旦成功,固定资产为企业创造新的收益。由此可见,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为企业增加了获得更多经济收益的可能性,进而提升了企业形象。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企业管理者对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很多企业对其自身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都不是很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相应的重视与了解。有些企业虽然制定了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条例,但仍存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做出具有主观色彩的管理决策,使之前制定的条例失去了相应的效果。管理层制定决策会以一段时期内的销售报告单作为直接材料,而并不关注与之相辅的其他材料。因为销售业绩能够直接反映经济效益的好坏,主观上能够直接做出判断。而固定资产管理的好坏,对成本费用的影响需要专业的财会人员客观分析得出,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是间接的,就造成了管理层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忽视。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账目与实物不符的问题

在固定资产管理中,账、卡、物三者相符是最基本的原则。但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账目与实物不相符的情况,例如,实物已经支出,会计处理仍然保持原样,导致资产存量不清这就是有实无账。对拆迁、报废、调出的资产未核销就是有账无物的表现。一些企业的账面只反映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没有记载实物资产数量及其价值明细是账实不对应的表现。这些表现产生的原因如下归纳分析。

1.固定资产信息共享性程度不高

最大的源头在于职能部门之间不衔接的工作,不仅存在着管理上的断裂带,还存在着多部门之间共同管理同一实物的现象。各职能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的现象严重,尤以资产使用部门,资产管理部门以及财务部门问题突出,这就容易造成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缺乏衔接性,信息不能及时更新,更容易出现问题发生后相互推诿的现象,结果使账目与实物不符的问题出现在固定资产管理当中。

2.管理人员的管理范围混乱

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过程分为计划、采购、验收、使用、修理、维护、保管、处置、报废。这一系列过程是基于固定资产的生命周期管理理论。有的企业中计划,采购,验收是同属于采购部门,没有专门设立验收部门,这就容易造成固定资产从购置环节的流失与闲置。然而使用、修理、维护、保管、处置、报废又都属于资产管理部门,不设立资产使用部门。这就容易造成企业财务部门信息滞后,不能及时反映固定资产的账务情况。最终固定资产不仅不能给企业带来价值,而且会吞噬企业的经济效益。

3.企业的固定资产清查工作不及时

原本企业设立清查制度是为了发现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中的问题,分为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一方面有的企业的管理人员拘泥于传统的定期清查,出现了“到时再查,不到不查”的现象,一旦企业的固定资产出现经济损失,相关的监管工作人员逃避责任,导致账目与实物有所出入。另一方面有的企业的定期清查制度形同虚设,更有甚者就算检查过后也没有及时向财务部门上报,导致信息不同步更新,当然会出现实物与账目不符。

(三)企业固定资产的不正常流失

固定资产的不正常流失有多种表现形式,企业人员对固定资产的考评不真实,虚增企业的运营成本,还有一些企业员工利用职务便利,转售固定资产,使企业财务审计不合格,造成固定资产的不正常流失。在企业的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与管理阶段的工作并不到位。一些固定资产“带病”工作,增加了企业的维修成本,从而使固定资产不能及时实现应有的价值,固定资产人为流失事件频发。于是分析得出是以下原因造成固定资产不正常流失。

1.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企业固定资产的全过程包括计划、采购、验收、使用、修理、维护、保管、处置、报废这九个环节。然而有的环节企业没有做出明确的管理制度,导致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不在掌控范围内。再加上由于企业规模的限制和自身经费的问题,没有设立监督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专门部门,管理制度也因此缺失这一方面的制定,于是就造成固定资产闲置或者流失问题严重。

2.不能合理配置人员,岗位责任划分不具体

固定资产一旦投入使用,也是管理人员工作最难的一部分,不少企业在这个环节出现问题。在这个环节第一要求是企业合理配置人员。但有些企业的后勤部门定期维护与检修固定资产人员少,不可能记住每一台设备检修时间,使用部门不能及时处理,造成机器无法正常运转。财务部门人员只能进行财务核算,不深入对机器进行了解,已经计提过折旧了,还是按照原有的公允价值计价,导致企业成本升高。管理部门不止要管理固定资产,还有其他方面的管理工作,部门人员会因为事务繁杂做不到定期盘点与清查,造成了固定资产流失严重。

三、改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管理人员素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1.引入奖惩机制,提高管理人员素养

企业要强化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培养,增强管理意识,提高业务水平与道德素质。根据各部门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分工不同,要有针对性地培训管理人员。以明确规范的制度落实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要求每位管理者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对固定资产的购置,管理,退出制定统一标准,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从行动上,拟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规范化考核办法,组织专门小组监督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确认为工作任务完成优秀,给予物质奖励。对违反规定者或没有完成工作任务者,给予相应的批评和教育,直至改正。

2.加强企业管理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管理文化是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开展的基本前提。管理层要形成自己的核心理念,才能促进企业员工更好地工作,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才能顺利的展开,有效避免有些问题的发生。所以管理人员要结合社会文化,企业实际制定企业管理文化,形成一种独有的企业管理文化氛围,更好地开展固定资产管理。

(二)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实施动态监控固定资产

1.部门之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数据连接,实现信息共享

建立以先进,科学的企业管理观念作为依据,形成高度整合化的信息系统。使该系统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全过程管理,达到信息共享的效果。使它主要对固定资产实行“身份证”管理,做到一物一卡,帮助企业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分类管理,同时财务部门能够进行固定资产核算,并与实物信息进行电算化比对,帮助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做出正确决策,实现全方位监控。

2.划分管理层的管理范围,建立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复杂烦琐,需要清楚的划分管理范围,下设多个部门,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那么建立体系的三字经:“进,出,用”。“进”指固定资产的采购要严格,全方位控制年度预算,每年的预算要慎重考虑,细致审批。“出”指固定资产的处置,无论是固定资产的报废还是转售,都必须有严格的程序处理与文档资料。“用”最重要的点在于每一项固定资产都要有相应的管理责任者。

3.监督部门要及时监督清查工作,并进行评分考核

清查工作要及时完整,需要清查人员与监督人员的共同协作,对于报废,损坏,查明不清的固定资产做出详细的记录,两部门之间需要比对记录材料,以防数量不符,造成以后账目的问题。监督部门要给清查人员在清查工作中的表现打分,分为认真程度,材料填写是否规范,实物数量是否正确,自我评价程度是否符合实际四个部分。

(三)从管理制度的健全和人员配置方面改善固定资产的不正常流失

1.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使之更加规范化

改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使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得以完整落实到实际工作中。需要改善固定的资产盘点制度,划分盘点人员、盘点方式、盘点地点、盘点时间及盘点记录人员。将任务分配给各个部门,各个部门明确划分给各个岗位,做到人尽其责,物尽其用。企业固定资产应严格核算,合理选取折旧方法,使固定资产账目与实物紧密联系。此外,对于先进的管理方法也要渗透到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上。

2.合理配置人员,具体划分岗位职责

企业需要合理配置管理人员,对于管理人员要求有相应的职责。在管理规范上具体写出岗位需要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哪一时间段做哪一个工作,这样严格按照规范会减少固定资产的人为流失。将固定资产的日常检修与保养部门人数加多,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固定资产购置成本,也就降低了固定资产闲置与流失的频率,也优化了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环节的工作。

参考文献:

[1]蒋薇.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丽水学院学报,2012(04):56-59.

[2]顾淑清.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华北电业,2014(01):54-55.

[3]徐继军.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4(24):198.

[4]孟和图雅.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4(05):43-46.

[5]高洁.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4(01):222.

[6]姜楠.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研究,2014(10):102-107.

[7]李红红.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5(19):75.

第7篇

关键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改进对策

固定资产为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起着坚实的保障作用,近年来,固定资产的技术性更强,更新更快,对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因此对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当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资产流失严重、闲置等问题,严重的制约着企业的管理效能。因此,加强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效益与收益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加强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企业当中的固定资产往往具有使用年限长、周转速度慢等的特点,固定资产的管理占据着企业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能。很多企业的固定资产使用人为不同的部门,因此在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中,往往需要与多个部门进行配合,方能够完成。另外,加强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减少新的资本投入,增强现金流,加速资金周转,进而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与营运能力提供更有力的支持,由此可见,加强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对于保障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有着一定的必要性。

二、当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及改进对策

(一)当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企业在进行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很多的部门,而且管理的过程比较复杂与繁琐,总之,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难度比较高的管理活动。尽管我国很多的企业加强了对自身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改善,但仍然还存在着很多方面的不足,导致了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固定资产的核算基础不健全。固定资产往往在企业的资产总额中占据很大的比重,对于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往往需要与企业自身的管理模式与经营活动相匹配,因此,企业应当加强对自身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但在一些中小企业当中的固定资产,不仅固定资产管理卡片不进行及时的填写,而且对固定资产折旧时也不考虑其属性,多是采用统一化的直线摊销,另外对于固定资产的明细账建立的也不完善,而且还存在着固定资产与账务不符的情况,有的固定资产已经闲置或处置但却依然在账务上计提折旧;未及时进行减值测试,公允计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混乱以及实际价值的偏离。2.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比较弱。在很多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对于自身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是很强,同时对于其具体的管理方式也不了解,因而在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中,往往是把重点放在了对企业固定资产的购买、出售以及报废等方面,采用的是单一化的财务报表管理形式,而对于企业固定资产日常使用过程中的检测与维修、保养等并不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效果。3.固定资产的闲置与流失问题比较严重。很多企业中之所以出现固定资产闲置与流失问题比较严重的情况,其原因就是由于对企业内固定资产的购置没有进行严格的把控,因而导致在企业内出现大量固定资产的闲置现象。由于企业没有对固定资产进行分析就进行购置,加之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攀比,使得企业内出现重复购置固定资产的情况,当这些不经常使用的固定资产长期被闲置时,就造成了企业资源的严重浪费,除此之外,企业在使用固定资产进行对外的投资、出租等行为时也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现象,例如对企业的固定资产没有进行及时的登记或者相关信息的变更,从而导致无法明确企业固定资产的来路与去向,由于没有落实到相关的职责,很容易在这些业务的开展过程中导致企业固定资产的流失,从而影响到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4.管理手段和方式落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使用部门各自为政,只局限于部门内的职责与权限,整体优化配置效率低,资产管理部门建立的资产卡片和财务软件中的资产明细账长期不核对,也不和使用部门进行实地对账,这种过度分散、互不相干的管理模式使得闲置资产调剂和处置不及时,资产浪费现象严重。

(二)对当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改进对策

1.树立正确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首先要加强企业当中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或者在企业内部建立起针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的部门,并有效的与企业财务部门进行配合,从而实现对企业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又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对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具体工作,主要是对固定资产的宏观层面的管理,包括对固定资产的详细信息的登记,而财务部门则主要是对固定资产明细的设置,以及对固定资产的盘点、清查与调整,并实现对企业固定资产的财务数据分析,除此之外,还应当对企业的固定资产配置相关的检修人员,定期的对固定资产进行检修与保养工作,从而有效的确保企业的固定资产处于一个良性的使用状态。2.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针对企业内大量固定资产的闲置情况,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力度,从而有效防止企业固定资产的闲置与流失。一方面可以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固定资产价值评估制度,即对企业内的固定资产的市场价值,进行定期的减值测试与价值评估,适当提取减值准备,准备记录价值;同时对于企业内需要出售的固定资产要进行提前的登记,而对于企业内闲置的固定资产也应当制度其相关的管理制度,对其具体的信息进行登记与存储,并对这些闲置的固定资产的保养与租借制定出明确的规定;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的保养管理制度,即对企业所持有的所有的固定资产,要进行定期的检查与保养,从而有效确保固定资产能够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正常的运行,并根据企业内固定资产类型的不同,对其采取针对性的维修与保养;最后对于企业要报废的固定资产,要建立起完善的固定资产报废审批制度,例如对企业固定资产报废的标准、价格、保费管理等内容都做出明确的规定,并及时做好资产处置时的收入处理,做到从根本上防止企业固定资产的闲置与流失。3.提高对固定资产的预算与使用管理。财务部门除了要做好对固定资产卡片的录入与核对之外,还应当根据账务对企业的固定资产变动情况及业务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严格的管理,从而有效地确保企业内固定资产的账实相符且减少冗余浪费。另外,还要对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的购置前进行预算的管理,优先对企业现存的固定资产进行调控与安排,高效利用,如果遇到重复性的建设或者一些非急需的购置项目,则可以采用招投标、合并购置的方针,既可以获得更优惠的价格,又可以避免盲目的增加企业固定资产,减少固定资产闲置。同时,在对固定资产进行按需配置时,要实现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制,即把岗位的责任与经济责任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确保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责任的落实,对于提高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有着积极促进的作用。4.结合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立并实施计算机动态管理。借助计算机技术,将计算机运用到固定资产的管理当中,借助计算机管理使固定资产管理达到科学化、现代化的目标。在选择管理软件时,应选择操作简单、透明度高的管理软件,再配合管理台账、设备卡片,使固定资产管理真正做到透明、有序、有效。同时,管理软件应具备信息传递或公开制度,使必要参与者能够将信息传递、分享,保证固定资产使用的最大效率。

三、结语

固定资产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企业也渐渐的意识到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因而对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并针对当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管理制度、管理力度等多方面采取了针对性较强的措施,从而有效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边慧芳.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3(01).

第8篇

一、目前企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

目前大部分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现有的制度过于陈旧,与目前的管理现状不相适应,加上缺乏切实有力的措施保障制度的执行,导致资产管理不规范,如单位不能按规定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资产盘点,导致不能及时发现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难以了解实际存量,对过期资产不能及时进行处置,虚增了企业的账面资产。有的资产不履行相关的审批手续就报废,并进行相应的处置,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极易出现现舞弊现象。

2.部门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影响资产管理效益企业财务部门、资产使用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加上部分人员责任意识淡薄,工作责任心不强,甚至出现推诿、扯皮现象,导致资产管理衔接不及时,资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如由于职责不明确,资产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不能及时向资产管理部门反馈,致使资产不能及时得到维护保养、影响了其使用效益。

3.管理手段过于落后

目前大部分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方法仍沿袭多年前的管理方式,未能借助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化管理,导致资产管理不及时,信息不完整,难以准确及时了解资产管理动态,不便于部门间实行资产的合理调剂。

4.固定资产投资还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企业的投资管理,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如房屋建设、设备的引进等等。一些企业忽视自身实际状况,在进行投资之前没有对市场需求以及自身资金状况等做出科学的分析;同时没有对相关房舍、设备的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收期等基本的财务数据进行投资分析,导致投资盲目性大,不能够保证投资质量,造成了资金的浪费,这不利于自身的长远发展。

二、强化内部控制,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及对策

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存在的上述问题,不利于实现资产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严重影响了固定资产的管理成效的发挥,笔者认为应从如下方面努力,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以充分发挥资产管理成效。

1.提高对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健全内部资产管理制度

作为企业的管理层应进一步增强对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真正意识到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有利于充分发挥资产使用效益,有利于防范各类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避免资产被不法侵占或流失,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从而重视资产管理,不断健全、完善内部资产管理制度,并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制度得到真正落实,同时加大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在单位内部形成“人人重视资产管理、个个参与资产管理”的良好氛围,为强化资产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2.规范内部控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并强化考核,确保资产管理规范化

任何工作的有效开展,制度是保证和前提,只有明确职责、各部门才能各施其职,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单位在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过程中要明确资产使用、管理和财务部门的职责,将资产保管责任明确到资产使用部门,甚至使用人,对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向资产管理部门反映,确保资产能及时得到维护、保养,充分发挥其效能;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要通力协作,加强沟通协调,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共同搞好日常资产管理,防范资产管理中可能出现的资产流失等问题,确保固定资产保值、增值。同时在内部控制制度中要建立健全相应的考核制度,单位要成立以单位负责人为考核组长的领导小组,制订相应的考核细则,在年度终了进行全面考核,对积极参与资产管理,作出显著成绩的给予表彰,对不严格执行内部资产管理制度,工作不力、甚至由于过失造成资产流失的要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考核结果与年终绩效、个人职务升迁等相挂钩,以此促进各部门、个人参加资产管理的积极性,促进资产管理的规范化。

3.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资产管理的科学化

如今绝大部分单位借助内部局域网技术,利用财务软件,实现了财务核算的电算化,建议财务上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也应用到资产管理部门,将各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也推行信息化管理。将原先的固定资产纸质卡片更换为电子卡片,即“电子身份证”来取代。在对单位资产进行全面盘点、清理的基础上,先将固定资产信息输入电脑,对其信息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通过网络技术,单位资产管理人员可在同一管理系统中进行操作,从而实现了资产数据在整个企业共享。进行信息化管理后,固定资产的采购、报废等增减变化可直接在系统中反映出来,并及时传输给财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不仅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也减少了原来人为沟通传递信息过程中出错的概率,防止了由于原始凭证的不完整和传递不及时而影响固定资产财务账面的增减变化。

4.注重实效,加强投资管理,把好资产入口关

作为单位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时首先应该正视自身实际状况,科学定位发展目标,创新发展,扩大发展规模,引进高新技术无可厚非,但前提是应该保证相关投资的质量,即投资应能够给单位带来一定的收益,至少应该保证目前财务的运行状态,并对自身将来的长远发展有益,而不应是为了规模的扩大,而盲目投资,甚至致使单位蒙受损失。要执行重大投资的集体讨论和审批制度,重视调研分析,慎重决策,把好资产的入口关,从而确保投资能真正给单位带来效益。

三、总结

固定资产作为企业总资产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因而加强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对于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也有着相对重要的现实价值。所以,从企业的角度上来看,必须从思想上进行转变,注重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并通过各种方法策略来对现有的管理进行调整与优化,以实现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 ERP系统 固定资产 准确性 核算

前言

作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管理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将最大程度地减轻企业现有的浪费现象,并提升资产利用率,有效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提高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

1. ERP系统的含义

ERP系统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的简称,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它是从MRP(MaterialRequirement Planning物料需求计划)发展而来的新一代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它扩展了MRP的功能,其核心思想是供应链管理。ERP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目前,企业使用的ERP系统主要包括五大模块: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资金管理(FI/CO/TR)、大型项目系统(PS )、物料管理(MM)、销售分销管理(SD)和物资供应管理(MRO),其中财务模块包括财务会计(FI)、管理会计(CO)、资金管理(TR)以及大型项目系统(PS)4个子模块,固定资产管理模块是财务会计子模块下的一个三级模块。

2. ERP系统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优势

ERP系统是一套以生产、计划、物流为核心的集成性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核心的经营管理系统,是企业主要经营业务集成的信息平台。固定资产管理是其中一个分支模块,通过ERP强大的系统工具,可以实现以下固定资产管理功能:

2.1能够自动生成凭证和主要报表,提高工作效率

ERP系统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与固定资产核算系统无缝集成一体,达到了物流信息与资金流信息的集成,使得各项经营业务的财务信息能及时准确地得到反馈。在ERP系统中,固定资产的凭证是通过在系统中对不同类型的业务进行操作触发系统自动生成的,同时可以自动生成系统中已经设计好的报表。相对于传统的记账方式,实现了实时处理固定资产管理信息,不仅减少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还大大减少了人为错误和遗漏的发生,同时也避免了事后记账造成的数据信息的滞后。

2.2实现了固定资产的全流程管理

ERP系统是一套集成性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业务流程设计实现了资产业务的全流程管理。ERP系统通过对固定资产的采购、入库与出库、计提折旧、内部调拨、报废、出售处置等各环节的及时跟踪处理,实现了资产从购入开始到资产退出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全程管理。

2.3实现了全面的固定资产信息查询

ERP系统为企业主要经营业务提供了一个集成的信息平台,这个平台存储了庞大的数据信息,涵盖了固定资产的全部信息。从广度上看,企业全部固定资产的主数据均录入了系统,真正实现了一级核算。从深度上看,每一条固定资产主数据囊括了其所有的管理信息。包括固定资产的名称、规格型号、成本中心(决定折旧费用的归属)、所在地点、经济用途、技术状态、资产类别、主要技术参数、使用单位、制造商、使用年限、折旧码等,通过资产主数据还可以查询其发生的任何业务变动。这些信息的集成,可以帮助管理者和会计人员方便快捷地查询固定资产信息,实现了数据共享。

2.4通过固定资产折旧码保证折旧计提的准确性

ERP系统能够根据维护好的固定资产的折旧码和使用年限、资本化日期,准确地计算出每条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资产管理人员每月运行计提折旧的事务代码,系统会自动计提每条固定资产的折旧,并根据固定资产分类、成本中心生成折旧计提的会计凭证,将生成的费用分摊到每条固定资产对应的成本中心,完成了费用的归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ERP系统还提供了强大的折旧预测功能,能够快速地模拟下月甚至下年度的资产折旧,为企业成本预算提供了准确的测算信息。

2.5实现固定资产购置费用的控制

ERP系统通过投资订单功能和项目管理模块,可以将固定资产购置费用控制在预算范围内。投资订单功能是对每项在建工程实施投资定单管理,通过对投资订单下达预算额,达到对固定资产项目的成本支出进行实时监控。财务部门对在建工程费用支出设定上限,在费用支出达到设定的上限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告信息,提示操作者预算快耗尽;当费用支出超过预算时,系统不再允许会计凭证过账。项目管理模块是对投资订单功能进行了深化和细化,由投资管理部门负责下达项目的明细预算,实时控制项目的进展实施情况,确保固定资产投资费用严格控制在批准的项目预算范围内。

3. ERP系统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局限

现行的ERP系统已经实现了线上固定资产数据的增加、减少和修改等信息的录入和核算功能。但是,由于固定资产的归口管理与现场管理职能所需的数据信息大多数仍在线下手工采集,且ERP系统中的资产主数据未能与事物资产建立有效关联,因此,难以实现ERP系统数据根据实物资产的变动进行及时更新,给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困难。

4. 完善ERP系统固定资产管理功能的建议

为完善ERP系统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功能,实现ERP系统与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结合,提出以下几点改进建议:

4.1集成固定资产主数据与设备主数据,实施实物资产的有效管理

将固定资产模块与设备维护模块关联起来,使固定资产与设备主数据一一对应。通过两模块的关联可以方便使用者清楚地查看到该固定资产由哪些设备组成,以及设备的性能、位置、功能信息等,让企业各级资产管理人员从中找到可利用的固定资产信息资源,进一步实现企业资产、设备信息资源的共享。

4.2利用条形码技术,真正实现帐实相符

采用条形码技术中已成熟的方案,将条形码识别、数据传递、处理、输出与ERP系统进行实时交互对接。取消手工书写或普通打印机打印的固定资产标签,在原有固定资产编码的基础上,用条码符号把固定资产编号表现出来。使用专门的条码打印机打印出特殊介质的标签,作为固定资产的身份证。借助具备条码扫描功能的手持终端,将现场采集的数据上传到ERP系统中,自动更新系统中的数据,同时也可以将系统中更新以后的数据下载到手持终端中,以便在现场进行查询和调用。条形码技术的运用一方面可以实现实时维护ERP系统内的资产主数据,及时发现错误,避免设备漏检、错检,将错误的发生率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可以解决财产清查时盘点效率低、盘点时间长等问题。从而真正实现账实一致。提高管理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运用好ERP系统,不断完善ERP系统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功能,使ERP系统与固定资产管理更好地相结合,必将促进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推动力。

参考文献:

[1] 张卫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J]. 特钢技术, 2006, (01) .

第10篇

关键词:企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一提到企业,人们的第一思维就是货源的稳定、生产的安全、销售的通畅、经营循环的顺利,很少有人会同时考虑固定资产管理的科学与规范。这也是造成固定资产管理混乱的主要原因之一。本人通过多年的工作经历与肤浅的社会观察,想从固定资产管理的内容说起,对固定资产管理过程存在的不足以及优化措施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内容

很简单,固定资产管理应该体现其从投入到其寿终正寝的整个运行轨迹。即固定资产的请购、审批、购置、验收、使用、维护、核算、出租出借、报废、处置等过程。这也是由于固定资产使用时间长、投资大并且是一次性、价值高并分期补充等特点决定的,因此一旦管理不善,损失将远远超于存货等流动资产。

二、多数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一些不足

我们可以想象,固定资产在企业活动的时间之长、环节之多,所以管理必然存在许多不妥之处,本人通过总结归纳如下,仅供参考:

1.认识不够深刻

多数企业,包括领导在内,对固定资产管理不够重视,多年的习惯已经养成了“重钱轻物”、“重投入轻管理”。因此后面的在人员配置上、岗位设置上、投入上都存在一些随意性与盲目性,这为后续固定资产管理埋下了隐患。影响着企业整体资源的配置与优化,进而阻碍了企业发展的后劲。

2.请购与审批管理不严

由于许多企业对自己的“家底”摸不清,哪些设备“在用”,哪些设备“待用”,哪些设备“能用”分不清,许多基层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主观地进行申请,审核过程中缺乏调剂阶段,审批过程中又带有人为色彩,这样也是重复购置,浪费资源的重要因素之一。

3.验收入库不规范

设备应该先验收入库,之后再付款,部门再支领,这是最基本常识。可是有的企业设备购入后直接进入车间使用,也不存在试车阶段,并且缺乏对工人以及技术人员的培训以及技术指导。这种本末倒置的固定资产购入方式在许多企业中存在,这样会导致在付款上容易产生纠纷,在今后厂家的技术培训与指导上产生矛盾,这样不但影响企业的生产,也影响企业对外之间的关系合作。

4.使用与维修缺乏安全保障

由于前面说过,由于缺乏人工培训与技术指导,再加上维护与保养的不及时,以及人员责任心不强等因素,导致设备使用不当,使设备的使用效率不高,并提前进入了“衰老期”,这样势必增加了不良资产,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周期。

5.日常基础工作管理不善

首先是在固定资产购入阶段,卡片的建立与账务处理不一致,导致后期账实不符。其次在使用过程中,设备的内部转移,记录不全面以及不详细。对外捐赠或者出租出借乃至后期的报废处理不规范,随意性强,这些都影响了固定资产的完整性,最后盘点与清查不及时也是导致固定资产管理不善的重要原因。6.固定资产核算陈旧许多企业的旧房屋不进行固定资产清理,不进行加上折旧,仍然采用直线均摊;新建的在建工程由于一些原因不能及时竣工结算,导致固定资产核算不准确;技术先进的设备不进行减值测试,这样虚增固定资产,导致固定资产隐形流失;调账不及时,导致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三、如何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针对上述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回避与漠然是工作不负责任的表现,解决与完善才是最终的目的,也是我们财务管理者的职责,下面我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谈谈个人意见:1.完善管理制度我们知道,有完善的制度,管理才能规范。所以首先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一定要完善。修改与更新一些年久已经不适应的旧制度。如按照新的会计准则,应该将固定资产的处理、报废重新修订;重新制定高耗能低产出的隐患大、危害严重的淘汰设备制度;完善固定资产的出租出借跟踪管理制度。2.规范管理模式再好的制度关键在于落实与管理,否则制度将成为“废纸”。首先要强化制度的执行,在执行过程中一视同仁,对事不对人,这是制度落实的关键。其次责任要到人,就是说“谁的责任谁承担”,“谁签字谁负责”。最后在管理中要强调固定资产的每个阶段运行都必须有制度加以相匹配,有措施与手段加以跟踪,在这里手段也包括有效的激励机制,措施也包括罚金与刑事责任。3.用动态信息平台管理固定资产计算机的简单程序不是真正的动态管理平台,真正数据库动态管理平台要将整个企业固定资产包括每个固定资产的动态运行全部展示在信息的需要者与使用者面前,让数据的使用者一目了然地掌握每个固定资产从入账购入到出账处置。另外将会计电算化软件镶嵌进来,让动态信息平台全面、系统、有效地分析固定资产的使用率,这样有助于固定资产效率的提高。平台的设置有助于监督的透明,公平的竞争,更有助于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与监督,以此体现“实物管理、价值管理、使用管理”三个层面的相互统一与协调。

四、结束语

面对复杂的市场经济需求,企业应该不断地改变内部环境以适应外部环境的需要,做为企业生产经营的物质保障——固定资产,我们要给予高度的重视,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提高使用率与周转率,优化固定资产的现有资源与潜在资源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我们责无旁贷。

作者:朱志强 单位:市东升炭素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边赵亮.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3,(15):68.

[2]边慧芳.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3,(2):68-69.

第11篇

(一)观念淡薄

固定资产一般体积较大不易移动,因此,一些企业对固定资产只重采购不重管理,经常花费大量的资金购入固定资产。谁在使用、状况如何,这些资产在那些部门存放,采购之后便无人问津。很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缺位现象严重,造成固定资产管理混乱、不能熟练应用计算机操作技术,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部分企业未设置专门部门和专职人员管理固定资产,更有企业部门职责不清,管理责任不明,导致出现问题时部门之间互不配合,无人负责,造成固定资产资源浪费、损坏严重。

(二)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

1.部分企业由于从上到下的重视不够,造成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没有完整、系统的制度,有些只是按照惯例进行管理,没有形成有效的书面制度。有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可操作性不强,执行力不够,管理人员又没有进行改进。造成固定资产账册不全、重复购置、核算不准、维护保养失当,造成损失浪费等情况。

2.公司为了提高产品科技水平,公司过量引进使用新型材料及采用新技术的设备,代替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传统设备。同时,旧的资产设备没有合理处置,或过早淘汰还可继续使用的设备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三)利用效益不佳

1.账册不全、账薄不规范,记录不完整、不清晰;甚至造成有账无物或有物无账,固定资产验收、入库、存放地点、维修保养等信息反馈不全面、不准确,造成设备使用情况不佳、不当闲置、未到寿命提前报废等损失,甚至有的造成维护不当提前报废或丢失等重大损失。

2.资产变动、转移等手续不规范,导致账实不符,维护保养时找不到相关责任人,以致资产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导致资产使用效率低下和提前报废。

3.盘点不规范,未定期盘点或盘点敷衍了事,未按正规财务规范操作,导致的账实不符。权责不明确无法查明资产盘盈、盘亏的原因,资产得不到有效处理。

二、合理管理企业固定资产,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强化管理意识

强化管理观念,领导首先提高管理意识,带动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意识。设置相关负责人实行各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责任人的分级管理责任制。使基本的管理操作规范,建立清晰有效的监管机制。奖罚分明强化管理,对于管理、操作、维护工作做的好的员工给予奖励。工作失职、责任心不强造成损失的严厉处罚。

(二)强化固定资产制度管理,完善日常管理

1.建立正式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管理固定资产严格按照制度规范进行。购进、验收、入库、使用、变动、维护、盘点、报废处置等环节有据可查,有据可依。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人、监管人、操作流程清晰可查,责任到位,确保固定资产为企业发挥其最大价值。

2.规范固定资产标签、账薄、实物台账、维护记录、使用状态、存放地点等信息。完善固定资产转移手续,做到更新及时、准确。由管理部门牵头、财务部门、使用部门共同参于定期盘点。严格有效强化固定资产权证管理,清晰固定资产权属。

(三)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才建设

资产管理制度的运行顺畅需要得到掌握企业管理、财务核算、软件操作知识的专业人才。企业应严把招聘录入关,面向财经院校、社会同业岗位招聘资产管理人员,保证资产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业务素质。定期聘请社会中介、大学教授院校、软件公司相关专家为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综合业务能力,以便更好地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提供服务。

三、结束语

第12篇

关键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竞争的加强,企业规模也在逐步扩大,企业拥有固定资产的比例与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大,因此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那么如何管理好企业的固定资产使之从购入到其“寿终正寝”都能在企业有一个清晰的运行轨迹,从而使固定资产保值增值,从而最大范围内提高其经济效益?本人想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浅析下这方面的感想,希望对今后的企业管理工作有所帮助,仅此而已。

一、当前我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们既然知道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组织,一切以经济利益为中心,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前提,那么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使之经济效益最大化,这是必然。但是我从多年的工作中观察到目前许多企业缺乏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与模式,导致固定资产从配置到处置都存在诸多不足,我想这些都影响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具体如下:

1.对固定资产的配置考虑欠佳

现在有许多企业特别是大型国企,普遍存在着对资产的配置考虑欠佳现象。某台设备运转欠佳或者不适应此岗位工作时,马上“下岗”,重新购入高配置的新设备,这种现象十分普遍。我们说购置新设备,提高产能这个应该可以理解。但是许多企业为了展示自己的实力雄厚,急急匆匆购入先进设备,并将替换下的设备打入“冷宫”,没有考虑购入设备的实用性与替换设备的“转岗上岗”工作,这种现象是不合理的,它不但没有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同时也浪费了企业的资源。

2.购入环节程序倒置

原理上说购入固定资产首先验货入库,然后支领使用,同时这个过程都要有账务处理和信息登记与之呼应。可是有许多企业设备购入后,先直接进入使用状态,后补入库手续,这样卡片的建立与账务处理以及固定资产的原始登记相脱离,这为后续的固定资产管理带来了隐患。

3.使用环节缺乏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

我们知道固定资产一旦进入使用状态,那么也是管理过程中最难的一个环节。但是许多企业在这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却不少。如没有定期对使用部门进行培训,导致使用过程操作不当以及人员能力过低问题,导致空车运转,从而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后勤维护部门未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与检修,也不对使用部门提出的问题及时处理,导致影响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转;财务部门不定期进行账务核实与处理,也不深入现场对设备进行了解,总是按照原理进行计提与入账;管理部门没有做好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不定期地组织各个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与联查等等,以上问题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十分不利。

4.固定资产的处置程序简单

我们大家知道固定资产是企业重要的生产资料,所以国家对其处理也有严格的规定。但是许多企业的管理者不按照规定对固定资产进行评估、重置、询价,而是随意处置,并且在账务处理上,想怎么操作就怎么操作,设备啥时想处置就处置,这种缺乏严格管理的现象十分普遍,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因为虽然固定资产归企业所有,但是不是归某个人所有,所以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执行。

二、针对当前我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1.优化资源配置

提起资源优化,我们大家一定知道是人力、物力、资金的有机整合。其实资源优化配置应该从点点滴滴做起,譬如完全不具有使用价值的设备在这里失去使用价值,但是在那里还可以继续使用,不必对其进行全盘否定,不必将其丢弃在一边;的确不能使用的话,可以通过资产处置对其进行变现,这样既节约了资金,也可以合理地利用了资源。

2.采购环节要严肃

采购环节从合同的签订到设备的购入是有严格程序的。购入后设备一定要验货入库,验货与入库一定要按照手续办理,入库后要马上进行卡片的填写、固定资产信息的登记,这些完成后方能支领,支领后进入使用阶段,这个阶段一定做好账务处理与卡片登记相统一工作,使后续工作得到顺利进行。同时还不能忘记在使用期间“三包返修”问题以及账务处理和有关信息的记录。这样为日后固定资产的管理打下结实的基础。

3.充分发挥部门之间的协调作用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告诉我们要做好一件事不是某个部门、某个人的事情。大家要齐心合力,发挥协同效应,齐抓共管,最后达到个人经济利益与企业效益最大化的优化。所以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企业应该成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将其购入部门、使用部门、财务部门、经营部门、维护部门统一有机地进行整合,定期地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的跟踪管理,确保帐、卡、物相一致。并在跟踪过程中做到调查有序、处理有据、责任到人、一视同仁。

4.处置要合法合理

虽说是企业的固定资产,但是国家对其处置也有明确规定,特别是对限额以上的固定资产处置有特殊说明,其目的是确保资产的安全稳定。所以企业一定在定期清查与盘点的基础上,对固定资产进行合理的重置,对无价值或者低价值的固定资产按照原则要进行及时地处置。这是符合要求的,但是处置要有程序,不能随意,这也是保证固定资产安全有效的最佳手段。

三、结语

总之,固定资产从资金的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企业的运行状态。所以上到企业的管理者,下到固定资产的使用者,都应该关注企业的固定资产运行状况,使企业的固定资产在其有着清晰可见的运行轨迹。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企业全员的齐抓共管、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社会的监督,固定资产管理在企业一定会形成完整的体系来促进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徐玉英.浅谈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经贸,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