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7 03:43: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优化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怎样才能为高中化学学习增加马力呢?最好的办法是激活内存,优化方案,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化学学习兴趣的激发成功与否关系到学生对于化学事物的认识倾向,影响到学生力求认识化学事物、获得有关化学知识,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有了学习化学的动力,从而激发了学习化学的兴趣,就会形成强大的心理磁场效应,促使学生主动地进行化学学习活动。具体可以通过设置实验教学、优化教学方法、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等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成绩.
关键词:化学教学 激活 内驱力 兴趣
化学凝聚着化学家和劳动人民智慧的化学原理,神奇的化学反应,引人入胜的化学实验,妙趣横生的化学现象等。而如何高效利用这些材料进行有效的化学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下面两点点“实验教学,激发兴趣”,“联系生活,保持兴趣”可以一试。
一、实验教学,激发兴趣
兴趣来源于实验。我在担任高中化学教学工作中,深知中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对于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往往有浓厚的兴趣。 比如,象“烧不坏的手帕” 、“点铁成金”、“溶液变色”、“清水写字”等等一些小实验,学生们观察后个个情绪激昂,内心兴奋,注意力非常集中,他们被这些奇妙的化学现象所吸引,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对化学实验有了强烈的兴趣,很想知道为什么,这样就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望。然后再结合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新材料的研制和生产中的化学知识作一些简单的介绍,通过介绍使学生们了解到化学科学与各行各业的相互联系和重要关系,了解到在现代生活中掌握必要的化学常识是一个现代人的基本素质,为学生们树立要学好化学的信心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化学实验现象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从而激发其对学科知识的探究。例如,在进行原电池一节的教学时,笔者让事先安排好的一名学生拿出来一个从家里带来的西红柿,然后在班级中随机让一名同学找出一张能播放音乐的贺卡,取掉电池,然后按照笔者要求的步骤去做,结果大家都听到了贺卡在唱歌,真是太神奇了,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当然,所做的实验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尽可能地做一些有意义的实验。又如,在讲到水氢时,可在班级中分组引导做鉴别软水和硬水的趣味实验,并且对各组的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总结,交流成功的经验,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自己的价值,满足了自己求知的欲望,效果当然要好了。再如,在讲了溶液的酸碱度之后,鼓励学生自制酸碱指示剂,测定生活中一些常见溶液的酸碱性。讲了有机物的知识后,指导学生如何去鉴别羊毛衫的真与假等等。然后诱导学生用吸滤瓶、小试管、浓碳酸钠溶液、浓盐酸溶液等仪器及试剂设计实验来熄灭洒精灯火焰,由此提出并解决一个问题,即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这样一环扣一环,步步设疑,步步深入,步步点拨,使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中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成功的喜乐。使学生情绪倍增,效果良好。
设置实验问题,选择实验时机,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通过讨论获得理性认识。例如,本人在金属钠的教学中,先引入“滴水生火” 实验,即事先放一小块钠于酒精灯灯芯内,然后滴入矿泉水,酒精灯着火了,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进行原电池的教学时,向学生演示由西红柿做成的原电池产生的电流可使生日贺卡唱歌,激起学生的兴趣;在学习钠与水反应的性质时,本人首先将金属钠投入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教师及时提出问题,唤起了学生心灵深处的求知欲望,经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讨论,很快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联系生活,保持兴趣
“食盐是百味之源,生活是百趣之源”。要想让学生对化学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就要让学生走进生活。生活“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是教学领域很盛行的一句话。课堂教学中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和合理的教学手段,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应用到化学教学上,要求我们重视每节课的巧妙导入。例如,笔者在讲中和反应时,首先把学生分成几组竞赛,每个小组内的学生进行合作答题,每道题设计为10分,最后得分最高的小组获得小礼品。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而常规教学法往往仅限于知识的传授,而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让他们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来。
我们生活的世界里不仅存在着形形的物质,而且物质还在不断的变化着,学生从出生起就生活在这个世界里,生活已经给他们提供了一些经验。如何将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与研究性学习相统一呢?笔者认为,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旦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时间也就变成了海绵里的水,许多的实验可以在课内指导,课外探究。课外实验的关键是要选好题。选题可以结合教材,联系工农业生产将课本内容适当拓宽,寻找知识内部的生长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知识再生能力。以下几点可以作为研究生活化学的问题进行探究。一是环保化学,包括大气的污染与环保、水体的污染与防治、土壤污染与防治、温室效应、保护臭氧;二是厨房化学,如合成材料、燃料、调味品等;三是能源化学,如常规能源的合理利用、新能源介绍及各种新电池及其应用、未来能源等;四是日常化学,如油条面团中的常常加入纯碱、明矾,就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其原理;五是营养保健化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选题还要符合可行性原则,选题要从主、客观条件考虑有没有实现的可能性。一个好的研究问题应该源于学生自发产生的兴趣,教师不应该强加于学生一些问题,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和提出有创意的新问题。
高中的化学教学需要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适时设计有意义的实验,及时引入生活中的化学概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从而大幅度提高班级的化学整体成绩。
一、进货方案的最优化
例1为了抓住世博会商机,某商店决定购进A、B两种世博会纪念品.若购进A种纪念品10件,B种纪念品5件,需要1000元;若购进A种纪念品5件,B种纪念品3件,需要550元.
(1)求购进A、B两种纪念品每件各需多少元?
(2)若该商店决定拿出1万元全部用来购进这两种纪念品,考虑市场需求,要求购进A种纪念品的数量不少于B种纪念品数量的6倍,且不超过B种纪念品数量的8倍,那么该商店共有几种进货方案?
(3)若销售每件A种纪念品可获利润20元,每件B种纪念品可获利润30元,在第(2)问的各种进货方案中,哪一种方案获利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
分析:(1)根据题目中等量关系列方程组求解;(2)设该商店购进x件A种纪念品,购进y件B种纪念品,根据“A种纪念品的数量不少于B种纪念品数量的6倍,且不超过B种纪念品数量的8倍”列出不等式组,并求出正整数解即可;(3)列出利润关于x或y的函数关系式,再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并结合(2)中的方案就可以得出哪种方案获得最大利润.
解:(1)设该商店购进一件A种纪念品需要a元,购进一件B种纪念品需要b元.则10a+5b=1000,5a+3b=550.解得a=50,b=100.
购进一件A种纪念品需要50元,购进一件B种纪念品需要100元.
(2)设该商店购进x件A种纪念品,y件B种纪念品.由题意得
50x+100y=10000,①6y≤x≤8y.②
由①得x=200-2y,将其代入②,得6y≤200-2y≤8y.
解得20≤y≤25.
y为正整数,y的值为20,21,22,23,24,25,共有6种进货方案.
(3)设总利润为w元.
w=20x+30y=20(200-2y)+30y
=-10y+4000(20≤y≤25).
-10<0,w随y的增大而减小.
当y=20时,w有最大值.
w最大=-10×20+4000=3800(元).
当商店购进160件A种纪念品,20件B种纪念品时,可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3800元.
二、招聘方案的最优化
例2 某汽车制造厂开发了一款新式电动汽车,计划一年生产安装240辆.由于抽调不出足够的熟练工来完成新式电动汽车的安装,工厂决定招聘一些新工人;他们经过培训后上岗,也能独立进行电动汽车的安装.生产开始后,调研部门发现:1名熟练工和2名新工人每月可安装8辆电动汽车;2名熟练工和3名新工人每月可安装14辆电动汽车.
(1)每名熟练工和新工人每月分别可以安装多少辆电动汽车?
(2)如果工厂招聘n(0<n<10)名新工人,使得招聘的新工人和抽调的熟练工刚好能完成一年的安装任务,那么工厂有哪几种新工人的招聘方案?
(3)在(2)的条件下,工厂给安装电动汽车的每名熟练工每月发2000元的工资,给每名新工人每月发1200元的工资,那么工厂应招聘多少名新工人,使新工人的数量多于熟练工,同时工厂每月支出的工资总额w(元)尽可能的少?
分析:(1)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组解决问题;(2)设需熟练工m名,根据0<n<10,列出不等式,由不等式的解集确定出所有的招聘方案;(3)列出工资总额w(元)关于招聘新工人的人数n之间的一次函数关系式,根据一次函数性质可确定出最佳的招聘方案.
解:(1)设每名熟练工和新工人每月分别可以安装x、y辆电动汽车,根据题意,可列方程x+2y=8,2x+3y=14.解得x=4,y=2.
所以,每名熟练工每月可以安装4辆电动汽车,每名新工人每月可以安装2辆电动汽车.
(2)设需熟练工m名,依题意有2n×12+4m×12=240,n=10-2m.
0<n<10,0<10-2m<10,
0<m<5,m的取值为1、2、3、4.
【关键字】 校园网 网络优化 监控系统 缓存系统
随着校园网用户数量和网络应用的不断增加,加上出口带宽有限,早期的校园网建设已不能满足现在的需要,需要在现有校园网的基础上对崇明校区网络进行合理优化,提升校园网的服务质量。同时为全面推进数字化智慧校园建设,提高教学资源管理与技术服务水平,我校也于2016年4月成立信息化工作办公室部门全面负责数字化校园建设。
一、网络优化前存在的问题
崇明校区网络出口分别接有电信、联通、移动、教科网,多出口的链路环境也增加了网络的复杂度,且校内对各链路带宽利用率又很不均衡,尤其是移动链路的带宽利用率只有30%左右,同样的电信链路带宽利用率常常处于100%。
学生网用户也不断反映在上网高峰期会出现网页打开速度慢、视频缓冲时间长、下载速度慢的问题。
崇明校区学生网和办公网互通,尤其是和校园一卡通网络互通,为网络安全和服务器安全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目前崇明校区部分网络设备因运行使用时间较长已经过了保修期,稳定性大不如以前,今年上半年就曾出现过几台交换机运行不稳定,主板坏开不了机等情况。并且在出现故障时,经过用户电话报修以后才发现故障,网络维护工作很被动更影响校园网用户上网体验。
二、网络优化措施及效果
在崇明校区核心出口路由器上做基于目的策略路由,访问资源目的地为电信、联通、移动、教科网公网地址的,分别从相应的出口出去。
校内搭建2台高速缓存域名服务器DNS1和DNS2,配置DNS1和DNS2转发器分别指向联通的公网DNS(210.22.70.3、210.22.70.225)和移动的公网DNS(211.136.112.50、211.136.18.171)。
在DHCP服务器中,将学生宿舍A幢、B幢、C幢、D幢楼网络的DNS服务器地址设置为DNS1。将办公网的教学楼、语信楼、体育馆、学生办事中心、食堂区域网络的DNS服务器地址设置为DNS2。
目前很多的公司采用多运营商网络接入,通过内网DNS的引导,学生网的用户在访问资源目的地为联通的公网地址时,此时该用户的数据就会从联通链路的出口出去,优先使用联通带宽;若访问资源目的地是电信、移动、教科网公网地址时,上网数据也相应的从电信、移动、教科网的出口出去。办公网用户在访问资源目的地为移动的公网地址,此时该用户的上网数据就会从移动链路的出口出去,优先使用移动带宽;若访问资源目的地是电信、联通、教科网公网地址时,数据也相应的从电信、联通、教科网的出口出去。
通过基于目的的策略路由和基于源地址的优化引导,电信带宽利用率由优化前上网高峰期时带宽利用率常常处于100%,优化后高峰期的带宽利用率下降到95%左右,减轻了电信链路出口带宽的拥堵情况。移动链路是本次优化后利用率最高的,优化前带宽利用率只有30%左右,优化后带宽利用率达到80%左右。联通链路因为优化前已有3幢楼在使用,带宽利用率变化不是很大,较优化前也有所提高。如下图所示。
校园网主要以高清视频、下载、音乐、移动应用等为主,网络视频和文件下载成为学校出口流量增长的主要原因,对学校的出口造成很大压力,并且两者访问下载重复率比较高。增加学校网络出口带宽和应用流控限速,一方面会增加额外的宽带的费用,另一方面限速也影响用户的上网使用体验。综上原因,利用秒开缓存系统采用镜像模式部署了崇明校区缓存系统,将重复的流量从缓存服务器上获取,节省出口流量,提高了校内用户的上网速度,经过一个学期的测试使用,缓存系统使用效果明显。
针对学生网、办公网、一卡通网络互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在核心交换机上做访问控制,禁止学生网访问办公网和一卡通网络,把需要访问的部分服务器开放给学生网,未经允许的服务器和端口一律禁止访问。服务器也按照密码繁杂度要求定期修改密码,及时更新服务器系统漏洞,增强服务器的安全。搭建网络和服务器应用监控系统,对崇明校区的路由器、交换机和校内的应用系统进行全天候监控。一方面在网络设备和应用系统出现故障时,监控系统能够及时的发送告警信息到相应的管理人员手机上。另一方面化被动为主动,管理人员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提高校园网维护的效率。目前崇明校区网络设备和应用服务已全部做好了监控,自监控系统部署好使用至今,系统运行稳定,告警及时,已多次通过监控系统的告警及时发现了设备故障。搭建流量监控系统,对出口路由器上的电信、联通、移动、教科网链路进行流量监控。同时也对核心交换机连接的各幢楼汇聚交换机接口进行监控,通过流量监控系统显示的数据,可以全面了解校园各设备接口流量情况,也为校园网络优化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三、网络优化总结
经过2016年上半年几个月的优化调试,目前各链路出口带宽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特别是移动链路带宽利用率得到很大的提高。优化后的学生网下载速度得到明显提高,尤其是视频观看得到很大的改善。网络监控系统系统的搭建缩短了发现故障的时间,也极大地提高了网络运维的效率。网络优化涉及多方面的问题非几个月就能完全解决的,因此为了全校师生有一个良好的科研、办公、学习的网络环境,校园网的使用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的进行优化。
关键词:回弹检测;方案优化;圈梁检测实例
1 面向单道圈梁检测方法(圈梁检测方案一)遇到的难题
在《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GB/T50083-1997)中,圈梁概念是指在房屋的檐口、窗顶标高、楼层、吊车梁标高或基础顶面处,沿砌体水平方向设置封闭状的梁式构件。也就是说可以把一道圈梁作为单个构件检测,这样只需依据《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按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m以内,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且不宜小于0.2m;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0.04的要求布置测区。这种检测方案简单,测区的代表性好,可实际工作中在遇到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较差的工程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1)会出现最小的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略大于设计强度等级,但由于该圈梁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标准差较大时,按照回弹规程的规定:当结构或构件测区数少于10个时 ;而当该结构或构件测区数不少于10个或按批量检测时,应按 计算,致使该圈梁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小于设计强度等级的情况。由此得到的推定值便容易引起争议。
(2)也会出现部分轴线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另一部分轴线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则高于设计强度等级,我们可否将整道圈梁划分成不同区域分别计算推定值,将混凝土强度换算值低于设计强度等级的轴线较明确的在报告中指出来,以便参建单位根据工程现场的情况进行处理?
用把一道圈梁视作单个构件检测的方案进行检测后,却出现上述的问题,这就出现了检测单位无理论错误,施工单位很不甘心的局面。如果分区评定,检测方案需要重新制定,可按照上述检测方案已经取得的检测数据便会难于使用的。按分区检测的新方案重新回弹检测的话,检测人员辛辛苦苦测来的原检测数据作废就实在难以割舍了。下面试着针对此种状况提出较为合理的改进,避免难题的出现。
2 面向单跨圈梁的检测方法(圈梁检测方案二)
2.1 合理界定结构或构件
在《工程结构设计基本术语和通用符》(GBJ132-1990)中,结构广义地是指房屋建筑和土木工程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相关组成部分的实体,狭义地指各种工程实体的承重骨架。构件是指组成结构的单元。工程实体中构件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作为建筑结构的组成部分,如何对构件的范围进行界定,直接影响到检测方案的制定。例如:圈梁、筏形基础及其他连续浇筑的混凝土结构等,我们界定构件的方法不同,构件的尺寸就有变化,构件尺寸的不同会导致检测测区数量的变化。依据《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99)单个构件的划分可按照下列规定进行:
(1)基础: 独立柱基,以一根柱的单个基础为一构件;条形基础,以一个自然间一轴线单面长度为一构件;板式基础,以一个自然间的面积为一构件。
(2)墙体:以一个计算高度、一个自然间的一面为一构件。
(3)柱:以一个计算高度、一根为一构件。
(4)梁、檩条、搁栅等:以一个跨度、一根为一构件。
(5)板:以一个自然间面积为一构件;预制板以一块为一构件。
(6) 屋架、桁架等:以一榀为一构件。
2.2 按单跨圈梁检测的实施步骤
回弹规程中指出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检测可采用下列两种方式:单个检测、批量检测;单个检测适用于单个结构或构件的检测;批量检测适用于在相同的生产工艺条件下,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类结构或构件;本例的最初难题的出现在于,把圈梁看做一个构件,方案简单了,不确定性增加了,难题便容易出现。因此在制定圈梁的检测方案时宜采取如下的步骤:
第一步,将圈梁按照梁的划分方法,即以一个跨度、一根为一构件的方法进行界定,以此统计该道圈梁由多少根梁组成,从而抽取其总数的30%且不少于10根布置测区。抽检构件时,应随机抽取并使所选构件具有代表性。
第二步,每一结构或构件(本例即为每一根梁)测区数不应少于10个,对某一方向尺寸小于4.5m且另一方向尺寸小于0.3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5个。
第三步,按以下要求布置构件测区,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m以内,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且不宜小于0.2m;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0.04。
这样将圈梁化整为零,应用批量检测的方法,作为该道圈梁的测区布置方案。代替原来将圈梁视作单个构件进行的检测方案。
3面向单道圈梁兼顾单跨位置的检测方法(圈梁检测方案三)
面向整道圈梁作为检测对象,面向每跨圈梁进行测区布置。布置每跨圈梁的测区时,先在离构件端部的距离不宜大于0.5m的位置布置该跨两端的测区,然后在两个跨端测区之间以相邻两测区的间距控制在2m以内均匀的进行布置,如此进行各个跨度的构件的测区布置。由于相邻两跨的端测区间距为1m,而每跨圈梁的两端测区之间的测区间距往往小于2m,所以与方案一相比随着圈梁跨数的增加,测区数量也相应增加,测区数增加的数量是圈梁跨数的1至2倍。
在记录回弹数据时,需要记录每个测区的纵横轴线位置,同一跨构件的测区,可以统一按照该跨构件自左向右的方向顺序记录各个测区的回弹值。在回弹数据处理之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测区进行加密,以满足新的检测方案对测区数量的要求。
4三种检测方案的比较
方案一,适用于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较好的工程检测,该方案的检测中施工单位和检测单位所投入的资源都较少,测区分布最均匀,回弹数据的代表性最好,但如果混凝土施工质量与估计的不符,需要调整检测方案时,由于测区位置仅取决于前一个测区的位置,而与该跨圈梁的起止位置无关,所以如需按照单跨圈梁进行评定时调整起来相当困难。
方案二,适用于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较差的工程检测,该方案的检测中施工单位和检测单位所投入的资源都较少,如果测区回弹值均匀可以按照批量检测的方法进行单道圈梁评定,否则可以根据现有数据按单跨圈梁分别评定,但此方案的测区分布最集中,回弹数据的代表性最差。
方案三,适用于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中等的工程检测,测区分布较均匀,回弹数据的代表性较好,该方案的检测方案调整最灵活,如果混凝土施工质量较好时,可以按单道圈梁评定,如果强度换算值具有区域性特点,可直接分区评定,在对某测区的检测数据有怀疑时,按照单一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布置要求加密布置即可,但该方案的检测中施工单位和检测单位所投入的资源都较多。
在制定检测方案时应考虑施工管理水平制定检测方案,否则会出现检测方案与检测数据不适应的情况。但当前施工队伍流动性大,准确评估其施工管理水平相当困难。因此宜选择抗风险较强的检测方案,如果参建单位无明确要求在圈梁回弹检测时方案二和方案三宜优先选用。
5保障检测方案落实宜采取的措施
在各参建方没有特殊要求时,检测单位会优先考虑测区的代表性更有效率的检测方案。根据回弹规程19平方米以上的检测面才能充分发挥测的代表性的效率,满足此条件的构件或结构宜作为一体进行检测。但若无法法满足现实的要求时,就需要将现有检测的数据转化为按单个构件检测的数据。如果象批量检测那样,检验批中的各个构件自成一体转化并不困难,但遇到本例的情形就需要我们事先有对应的措施,否则转化就不容易了。在现场检测时宜采取下列措施:
为进一步改进作风,提高效能,优化环境,促进发展,公司党委、人事行政部决定,从6月1日起至7月底,在全公司开展“问责、问效,优化工作作风、优化工作环境”活动(以下简称“两问两优化”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公司年初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新发展”这个主题,以加强作风建设为主线,以开展问责问效为抓手,坚持教育为先、惩防并举、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进一步推进各部门、各子公司转变思想、改进作风、提速增效,凝聚发展共识,焕发干事激情,为全面推进百亿化工集团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二、“两问两优化”内容
(一)问责内容:
1、因工作失职,造成较大损失或者不良影响的;
2、滥用权力,造成较大损失或者不良影响的;
3、监督管理不力,造成较大损失或者不良影响的;
4、违反制度规定,造成较大损失或者不良影响的;
5、浪费财物,给公司造成较大损失或者不良影响的;
6、弄虚作假或者隐瞒不报,欺骗公司领导的。
针对以上情况,依照有关规定分别追究分管责任、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
(二)问效内容:
1、对上级交办的工作和事项无正当理由没有按期保质完成的;
2、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岗位职责的;
3、工作推诿,效率低下的;
4、不按工作制度办事的;
5、违反工作纪律规定的;
6、其他影响工作效能的行为。
针对以上情况,围绕“想没想到、抓没抓住、管没管紧、干没干好”,检查工作效率高不高、工作效果好不好、工作效益优不优、工作效能强不强,依照有关规定追究效能责任。
(三)作风方面整治内容:
1、针对“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现象,着力整治衙门之风,重点解决服务不优的问题。
2、针对办事拖拉、工作疲沓,手续繁多、程序复杂等现象,着力整治拖沓之风,重点解决效率不高的问题。
3、针对推诿扯皮、相互掣肘,缺乏主动、消极应付,回避矛盾、报喜不报忧、推卸责任等现象,着力整治推诿之风,重点解决责任心不强的问题。
4、针对纪律涣散、要求不严,敷衍塞责、得过且过、麻木不仁,弄虚作假、形式主义等现象,着力整治懒散之风,重点解决落实不力的问题。
5、针对假公济私,办事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以及违反规定公款吃喝、公车私用损公肥私等现象,着力整治贪婪之害,重点解决品行不良的问题。
6、针对小团体利益至上,缺少大局意识,抵制掣肘公司制度推行的现象,重点解决部门、车间负责人的本位主义问题。
7、针对造谣生事、无事生非,诋毁、诽谤干事者等现象,着力整治涣惑之害,重点解决心术不正的问题。
(四)环境方面整治内容
1、人文环境方面。重点整治拉帮结派、挑拨离间、嫉贤妒能、打击报复等现象,切实营造一个团结、民主、和谐、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
2、工作环境方面。重点整治办公场所脏乱差、违反员工行为规范等问题,营造出一个清洁卫生、整齐规范的工作环境。
3、现场环境方面。重点整治跑冒滴漏、乱堆乱放、违反“两禁”等问题。为打造一个花园式企业奠定基础。
4、舆论环境方面。重点整治不利于促进公司团结发展的消极负面舆论问题,广泛的正面宣传公司投资、项目、规模、发展速度等,努力营造“两问两优化我是主角,新发展我是主人”及“人人热爱、时时关心、处处美化”的浓厚舆论氛围。
三、主要措施
开展“两问两优化”活动,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教育引导
把教育贯穿于“两问两优化”活动始终,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提高教育效果。要深化素质教育,充分运用“大发展、我该怎么干”大讨论活动成果,大力开展学习型企业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各部门人员的理论素质和业务素质;要加强示范教育,深入开展向公司先进工作者、优秀员工学习活动;要抓好警示教育,公开曝光违反制度和纪律及违法犯罪的典型,以示警戒;要开展专题教育,利用公司网站及《人》平台,开展“两问两优化”专题讨论,进一步提高公司员工的思想认识,促进自查自纠,推动问题整改。
(二)深化制度建设
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按照各自职能和业务要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职责清晰、管理到位、有效管用、奖罚分明的管理制度体系,切实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靠制度问责问效。当前重点要加强行政服务领域的制度建设,在公司范围内建立健全以责任追究制、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考核评议制等六项制度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明确岗位职责、推行首问责任、实行限时办结、强化考核评议,全力打造办事快速“通道”。要从各部门领导干部做起,强化各项制度的落实力度,严格做到“制度面前无特权、制度约束无例外”,加强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惩不落实制度的人和事,切 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三)强化监督检查
充分发挥党委和人事行政、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确保政令畅通、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加强投诉受理。公开举报箱、投诉受理电话和网上受理邮箱,接受公司员工投诉与反映问题。同时,加大对投诉举报的快查快结力度,切实做到有诉必理、有理必果,严禁敷衍拖拉、推诿扯皮。
强化明查暗访。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点位全覆盖的明查暗访机制,推行“高管值班”、现场稽查和“各部门互查”制度。严格责任追究。对明查暗访、员工投诉、以及通过其他途径发现并经查实的问题,按照公司管理制度,严格责任追究,坚持问责无例外,不搞下不为例。上级部门要加强对下级部门问责工作的督查,健全督办制度,对应该问责而没有问责的,要严肃追究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在开展责任追究过程中,要坚持抓领导责任与抓直接责任、抓主要责任与抓次要责任并重。要分清每一层级应承担的责任,既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也要追究分管负责人的责任。建立责任追究档案,为员工考核和评优评先提供依据。
四、实施步骤
开展“两问两优化”活动,要着力抓好宣传发动、集中整治和作风评议等关键环节的工作,务求活动取得实效。整个活动为期两个月,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原则上安排20天时间。
第一个阶段为宣传发动阶段,由党委牵头,人事行政部负责落实,重点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广泛宣传。行政部与网络信息部要强化对开展“两问两优化”活动的新闻舆论宣传。努力营造人人都参与、人人受教育的良好氛围。利用公司网站、刊物、宣传橱窗等平台,及时宣传报道活动进展情况和工作成效,大力宣传各部门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全面展示活动中形成的新思路、新举措、新经验,曝光明查暗访中发现的典型问题。切实发挥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和监督作用,要把舆论宣传贯穿于“两问两优化”活动始终。
第二个阶段为查改阶段。各部门、各子公司要积极行动,进行自查自纠,积极整改,同时党委组织人员进行指导督查。
第三个阶段为检查验收阶段。由活动办公室组织专人,逐个部门、单位进行验收。要着力强化作风评议工作。进一步促进员工转变作风,提高效能,同时,要切实强化评议结果的运用,奖优罚懒,鞭策后进。
开展“两问两优化”活动,要注重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断深化和拓展活动成果,逐步建立健全加强作风行风建设和优化发展环境的长效机制。
五、组织领导
公司成立“两问两优化”活动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公司两问优化办公室),设在工厂人事行政部。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办公室主任:副主任:
各部门、各子公司要把这项活动摆上重要日程,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活动开展第一责任人,加强组织领导,深入推进“两问两优化”活动顺利开展。
关键词:碳排放 燃油 船舶 减排
据统计,2013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同时也向大气中排放了100亿吨二氧化碳,占全球总排放量近1/3,人均碳排量超过欧盟。在被许多国家诟病的同时,中国政府也在为减少碳排放不懈的努力。中国船级社的《内河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评估指南》中船舶能效的评估,即是以碳排放量作为批判船舶能效等级的依据。可以预测未来以碳排放为指标的船舶碳排放政策将会出台。如何减少碳排放,提高燃油利用率,正成为航运企业关注的焦点。
内河船舶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内河船舶的主机供油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通过设置在燃油单元上的三通转换阀将轻重柴油输送到主机中,与大部分海船的供油模式相同。第二种方式是轻柴油不经过燃油单元,直接进入主机的进油总管,只有重柴油经过燃油单元再进入主机系统。第三种方式是船舶仅使用轻柴油,供油系统比较简单,是通过高置油箱,利用重力作用将燃油送入喷油泵。内河船舶中使用第三种方式的最多,因为内河船舶吨位普遍较小,其耗电量和蒸汽消耗量都很少,没有设置锅炉或加热系统,增设锅炉及加热系统不仅增加了设备管理负担而且增加了成本。
碳排放的计算
现代船舶的主柴油机及发电用柴油机所用燃料主要为柴油。为节省开支,船运企业通常使用重柴油作为主机的主要燃料,由于黏度大,在冬天或较寒冷的条件下,会使用锅炉等产生的蒸汽使重油产生足够的流动性。发电机一般使用轻柴油作为燃料。随着技术的进步及环保意识的增强,现在已有船舶使用LNG与柴油混合燃料的动力设备,但船舶上应用较少,以后可能会越来越多。不管是重柴油或是轻柴油,它们的含碳量都是固定的,与氧气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其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与其消耗的燃料量成正比关系。所以,要计算碳排放量,只要通过燃油消耗量乘以一个比例系数即可得出,这个比例系数被称作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当然,存在燃油与氧气的不充分燃烧情况,我们暂且不考虑此因素。因此,认为燃料燃烧与燃烧过程无关,仅与燃料中碳的含量有关。根据上述定义,二氧化碳的排放因子可以通过下式表述:
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燃料含碳量×氧化率×44/12 (1)
其中燃料碳含量=燃料平均碳含量/燃料的平均发热量。下表为常见燃料碳含量的缺省值。
表1 常见燃料碳含量的缺省值
燃料类型 潜在排碳系数 氧化率 二氧化碳排放因子
汽油 18.9 98 18.5
柴油 20.2 98 19.8
燃料油 21 98 20.6
计算燃料氧化后转化为二氧化碳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仅介绍一种有代表性的。该计算公式根据上述说明的,基于燃料的消耗量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因子得出:
二氧化碳排放量=∑(燃料消耗量×二氧化碳排放因子) (2)
其中燃料消耗量中的燃料可以是柴油、汽油或其它燃料(如液化石油气);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与燃料含碳量和氧化率有关。
由(1)、(2)两式综合可以得出燃料燃烧时碳排放量的计算公式:
二氧化碳排放量=(44×燃油消耗量×燃油含碳量×碳的氧化率)/12
目前船舶上大多使用柴油,即重柴油或是轻柴油,下面只论述柴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燃油的含碳量近似认为与市场所售的燃油种类有关。由于船舶到港或驶离码头等情况时,柴油机会变负荷,加上柴油机的老化和燃油黏度的变化,都会使柴油机的喷油泵雾化效果变差,反应到公式中即是碳的氧化率变化。在理论计算中,一般认为燃油中的碳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即碳的氧化率取1。所以,理论计算得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值通常都会比实际测得的值稍大,此类理论计算与实际测得值相比稍大的结果在相关资料中也可以看出。
内河船舶减排优化方案
1、影响碳排放的因素
通过上述讨论,船舶的碳排放只与燃油的消耗量有关。出于节约成本和环保的考虑,内河船舶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要减少船舶的油耗。内河船舶油耗增加的因素主要有:
1.1浅水效应
当船舶在浅水区时,船体受到阻力增加,使船舶能耗增加,在同样航速下比在深水航道要燃烧更多的燃料。设船舶在直流航道深水区受到的阻力为R,船舶在浅水航道受的阻力为RS,则有如下关系:RS=KS・R 。其中KS为船舶阻力换算系数,其表达式为:
式中h为航道水深;T为船舶吃水;V为船舶实际航速。
1.2狭窄航道
船舶行驶在狭窄航道中时,船舶的两弦距岸距离变短,船体与水流之间的摩擦随之增加。另外狭窄航道容易产生拥水现象,进而增加船舶的额外阻力。设船舶在深水航道中受到阻力为R,相同航速下狭窄水道船舶受到的阻力为:RN=KN・R,式中RN为狭窄航道阻力,KN为阻力换算系数。KN表达式为:
式中为船舶方形系数;n为航道过水断面系数(航道过水断面与船舶横向中剖面入水面积之比)。
1.3弯曲航道
当船舶驶过弯曲的航道时,如果偏至航道一侧会产生岸推、岸吸现象,船舶会受到额外的阻力。该附加阻力的大小与船舶在航道中的位置和速度有关,公式为:Rb=Kb・R
式中Rb为船舶在弯曲的航道中受到的阻力;Kb为阻力换算系数(Kb>1,Kb与弯道半径和V2有关);R为船舶在深水航道中受到的阻力。
2、碳排放的减排措施
通过上述,得知船舶二氧化碳的排放不仅与柴油机的燃烧效率、选用的燃料有关,还与船舶的使用有关,如船舶在狭窄水道、浅水效应、弯道引起船舶阻力增加均会增加船舶的油耗,进而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
弯曲航道引起的阻力增加,不仅与船速有关,还与弯道半径有关。船舶在驶过弯道时,除了降低速度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降低阻力:
2.1顺流过弯
船舶顺流通过弯曲航道时,应使船舶保持在航道的中线位置上,根据弯道的弯势及水流速度,以较低的航速和较小的舵角平缓转向,尽量保持船舶迹线与水流方向一致。
2.2顶流过弯
在船舶顶流过弯道的时候,船舶应靠近凹岸一侧航行,根据水流速度的大小,调整合适的舵角,顺着凹岸侧转弯的弯势连续平滑转向,尽可能的让船首尾的连线与水流方向一致。
总结
超声、CT、心电图、核磁以及电子病历等医疗设备与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于疾病的诊断做出了重大贡献。而打印设备作为影像技术和文字的最后一步和最终结果输出设备,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医疗行业关系国计民生,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信息化已经成为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特别是打印设备,在医院工作流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一直以来,医疗行业对打印机产品的需求巨大。医院的打印量存在高负荷的性质,要求打印数量多、打印速度快、性能稳定、设备易维护等等。不可否认,在实验室中对IT产品的测试能让我们了解产品的性能和基本素质,而在应用环境中的测试,则可以进一步检验产品的品质,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价值。对于不断融入工作和生活的IT设备,可靠、好用是用户最朴实但又最严格的要求。
此次,我们将惠普LaserJet Enterprise P3015(以下简称P3015)激光打印机和惠普Scanjet Professional 3000(以下简称SCANJET PRO3000)扫描仪带到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以下简称航天医院)微创胃肠科试用,在实际环境中检验P3015打印机和SCANJET PRO3000扫描仪的应用价值,测试其能否肩负起医院对打印机性能、速度、品质等多方面苛刻的要求。
医院整体应用环境
航天医院目前已经部署有完整的桌面办公自动化设备,打印工作业务流需求不很明确,虽然诊断书、处方、检测化验单据等都要求归入医疗档案,但是这些单据来自医院的不同部门,主要仍以纸面文件方式装订成册进行存留,电子化输入和输出不是强制性要求。
与病房毗邻的医生办公室中IT设备完备,整体网络结构以医生为中心,每人配备一台使用Windows XP的台式电脑,并各自独立安装一台个人型或桌面型激光打印机,每个科室配备1台医疗工作站,各电脑之间使用医院内网链接,而只有一台可以连接外网的台式电脑。外网文件需通过上传至航天医院公共平台,再从内网电脑上下载的方式传输,单个文件有50MB的容量限制。同时,所有电脑没有光驱,除键盘、鼠标外,USB接口的其他功能被禁用,即不能使用移动硬盘等USB存储设备,因此驱动程序及软件安装过程比较困难,需经专职设备维护人员完成。
现有工作流
打印机在医院的应用非常广泛,从院长到护士、从收费处到医生诊室、从门诊到药房,每一个部门和科室都会用到打印机。目前,航天医院微创胃肠科的每位医生配备有一台台式电脑和一台打印机,随着人员的增加,电脑与打印设备也需要同步增加。在人数较少时,一人一套的方式便于维护和使用,但是随着科室人员逐步增加,这种方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在不大的办公桌上,电脑屏幕已经占据了一定的位置,剩余的空间又被激光打印机和配套使用的各种专用纸张所占据,显得非常拥挤。
航天医院目前尚未全面实现病历电子化,因此主要使用打印输出的信息为科室主任意见、诊断意见、处方等非现场开具或填写的医疗诊断信息。而查房记录、医嘱等病房现场的文字记录信息在手写完成后再次录入电脑。病房现场环境,以及医护人员工作条件,是制约以上内容信息化的主要瓶颈。
无论是打印输出,还是手写记录信息,都需要相关人员签字确认后,一并加入医疗档案保存10年。医院在制作医疗档案过程中,目前仍使用较传统的粘贴单据方式,将各类化验报告、心电图等异形纸张拼接为标准A4规格打孔档案纸。随着医疗信息化的深入,只保留纸质档案的方式正在逐步改变,过去大量纸质文档需要电子化保存,需要将数量庞大的文档进行集中扫描输入。
新核心地位
根据观察,6名医生组成的科室中,日常诊断书等打印任务数量较多,但单次印张数量不多,一般不超过10页,所打印内容需立刻拿走,因此医生对打印作业整体响应速度和完成时间有较高要求。另一方面,如遇患者转诊或报销需要复印病历,单次打印量为几十到上百页,用户需等候打印完成,因此对打印质量和速度较为敏感。在设备日常维护方面,医院要求设备可靠、不出问题,维护周期要长、维护时间要短。
根据上述需求,部署在航天医院微创胃肠科的惠普P3015打印机与之前所使用的打印机机型比较,启动迅速无疑是P3015最为明显的优势,日常打印工作从之前的1分钟左右,缩短到20秒,基本可以实现用户发出打印指令、起身走到打印机跟前时,打印工作已经完成。
6000页大容量鼓粉一体的设计、500页进纸盒,有效地压缩了P3015的维护频次和时间,减少了打印机维护对医生工作影响。除了常用的A4打孔纸,A5横向纸张也是航天医院常用的纸张规格,容量达100页的上部多用途纸盒可以满足医生要求,一周添加一次纸张就能满足化验单据打印量需求。
经过一个月左右的使用,P3015在航天医院打印工作流中起到了全新的作用,它改变了用户对打印设备的传统观念,以高速、大容量打印提高了工作效率,成为医疗信息化中的有力工具。
扫描速度升级加速医疗归档
扫描仪在航天医院中的主要工作是将用户病历数字化,便于医疗资料共享和病例检索,纸张规格的多样化以及皱褶,是它面临的最大挑战。
在使用惠普SCANJET PRO3000扫描仪之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使用平板扫描仪,扫描速度和不断地需要人为操作,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最大障碍。如使用这种方式,一份简单的包括心电图、化验单、临床医嘱等内容的十几页病历,数字化过程需要10分钟以上,并且要熟悉扫描操作的人员将分次扫描的内容进行整理。在医院的实际工作中,医生往往没有精力完成此事,数字化医疗归档也就难以实现。
我们同样在航天医院微创胃肠科部署了SCANJET PRO3000扫描仪,它的扫描速度令用户非常满意,同时其纸张兼容能力比预想的更出色,特别是超长的心电图,尽管有纸张打孔造成的变形以及粘连多层造成的皱褶,依然可以顺利扫描成像。一次性扫描整份医疗档案,成倍地提高了扫描速度、降低了操作难度,而利用SCANJET PRO3000附带的文档管理软件,整份电子档案可以被非常容易地归档,并从中剔除单面纸张的空白页面,后期检索十分便捷。
关键词:建筑设计;方案;优化;倒三角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建筑设计中,方案中标并不意味着方案的完善。通常情况下,自招标文件公布至提交方案,留给设计单位的有效设计周期不会超过40天。同时,依据招投标法规,招标期间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之间除“答疑”之外不能进行其他方式的沟通,因此,在有限时间与有限交流的前提下,要求设计单位拿出能够充分领悟建设单位意图、完全满足建设需求的方案是不现实的。这是我们就需要对于建筑设计方案进行优化。
1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必要性
1.1建设单位的技术要求有待明确与落实
目前的建设项目,尤其是大型复杂建设项目,面临功能、交通、环保、景观、法规等越来越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条件和设计约束,在缺乏建筑设计方案雏形的情况下,建设单位很难提出明确详细的设计要求,其在设计招标文件中对功能需求、建筑风格的描述往往是模糊的或是框架的。因此,在明确中标方案后,应该基于中标方案的建筑布局,对各项技术要求、功能需求及设计约束进行逐一细化、优化和协调,并最终落实和确认。
1.2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中标方案仅为一家单位的设计成果,其设计思路的局限性在所难免。而设计招标过程中,少则三家,多则十几家单位参与设计,各投标方案的设计手法、设计亮点对开拓建设单位和中标设计单位的思路是有价值的,可以在设计方案优化阶段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充分借鉴其他投标方案的优点,对中标方案进行优化完善。鉴于这些情况,对于工程建设项目,尤其是大型复杂建设项目,方案优化工作已成为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作程序和环节。建设单位要摒弃建筑设计方案优化可有可无的思想误区,在设计招标结束后不要急于展开后续设计,而要发挥各方优势,对中标方案进行充分的优化和深化,使各项功能指标及技术措施更为合理,建筑风格定位更为准确,造价与运营成本更为经济,并为后续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等环节提供科学、系统的工作依据。
2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风险与原则
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初衷往往都是好的,但是否所有的优化工作都能够实现目标呢?一些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虽然投入了大量精力、时间进行方案优化,但由于工作方法不当,往往出现调改了一个地方,却引发更多相关问题的现象。经过反复调改,却发现不是对中标方案进行了“优化”,而是丑化、劣化了原有方案,甚至颠覆了中标方案,轻者延误了工期,重者则造成工程建设管理的重大失误。因此,为了实现优化目标,达到理想的优化效果,在建筑设计方案优化过程中,如下几条原则是应该严格遵循的:
2.1坚持并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主导作用
优化不成反遭劣化的原因可能来自多方面,但非专业因素过多地干预甚至主导优化过程是其中一项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建设单位的参与热情或领导的主观意愿不知不觉中影响或压制了建筑师的创作空间;另一方面,中标单位也常常存在任务完成式的被动工作心态,“既然已经中标了,业主单位说怎么改就怎么改吧!”结果是系统思考不足引发更多的问题,造成方案的劣化。虽然建筑设计方案优化是一项需要多方参与、博采众长的活动,但同时,也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为确保优化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来自各方面的的意见与建议必须要经过建筑师的整理、甄别与过滤后,通过专业的设计手段与技术举措加以落实。建筑师要摒弃任务完成式的消极态度,积极承担起方案优化的主导责任。同时,建设单位要给予建筑师以充分的信任与授权,并在工作程序、机制上给予保证。
2.2识别并坚持中标设计方案的精髓,避免颠覆性的修改
设计招投标制度对中标方案的法律地位是有明确规定的,且大型重要项目的中标方案一般都经过了建设单位高层领导的认可,所以不能敞开来优化,而是应该充分挖掘、识别、提炼出原有中标方案的亮点,在保持原有方案精髓的基础上开展设计优化工作,切忌进行颠覆性的修改。
2.3自顶向下,抓大放小,做本阶段应该做的事
由于中标方案大多为概念设计深度,在设计方案优化阶段,应采取自顶向下的优化策略,优先着力于宏观与总体层面上的要素,重点关注于本阶段必须完善与决策的重要事项,避免过多、过早地陷入局部细节问题中。一些设计节点或专业技术措施可以留待工程设计阶段由设计院依靠自身能力加以解决。此外,在此阶段过早敲定的设计细节可能会随着后续设计工作的深入而废弃,造成工作上的浪费。
3建筑设计方案优化中应重点关注的要素
3.1文化要素
建筑的文化特质与内涵,广泛涉及到历史、文脉、民族、地域风情、风格定位、建设单位的组织文化等诸多方面,且往往难以用明确的语言来加以表述。对文化要素的正确把握与合理表达通常是建筑设计的难点之一。中标方案能得到评标专家的认可,一般会在文化要素的诠释方面有独到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已全面到位。在方案优化阶段,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均应对文化要素给予充分关注,并通过反复的沟通与论证,以准确把控建筑的文化定位与建筑格调。
3.2功能要素
在招投标之前,由于尚无建筑方案雏形,建设单位对功能需求的描述往往是粗线条的,大量技术指标尚有待细化与明确。因而,在方案优化阶段,需要基于中标方案对功能要素进行梳理,并逐一验证落实。同时,力争通过功能集成,碰撞、激发新的想法和创意,使功能更趋完善与优化。
3.3成本要素
目前成本指标已成为限额设计的一项硬性约束,必须加以严格控制。然而,在投标阶段,设计单位的关注点集中在建筑专业,建筑估算往往仅能达到匡算深度。在方案优化阶段,需要结合具体的中标方案,对建筑成本要素进行分析,并基于成本限额指标对功能、材料、结构形式、技术标准等进行全面优化与协调。
4基于倒三角工作法的建筑设计方案优化模式
“倒三角工作法”是作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总结提出的一种建筑设计方案优化工作模式。下面将结合某总部办公大楼建筑(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设计方案优化的具体案例,对基于倒三角工作法的方案优化模式进行介绍。该项目的工作过程如图1所示。
在启动建筑设计方案优化工作之初,工作团队采用“头脑风暴”法,列出中标方案的精髓以及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设计特质与手法,并由高至低排序,构建出如图1所示的“倒三角”模型。由模型可以看出,五段式的体量关系集中体现了总部大楼的稳重和大气,给人的印象最为深刻,认可度与接受度也最高;其次是位于建筑中部的通高中庭,成为夜景效果的视觉中心;再其次分别是德式的建筑立面肌理以及对称式的功能布局。
基于倒三角工作法,在优化过程中,沿倒三角逆向而上,首先从位于“倒三角”最底层的功能要素入手,依据功能使用的合理性,结合出入口的交通组织,在保持对称性的基础上,将其功能布局从“东西分区”调改为“南北分区”。进而,从文化要素入手,在保证其立面肌理的基础上,对立面色彩、幕墙比例进行优化,使其更符合该企业的文化定位。之后,从绿色环保节能出发,对通高中庭进行了内部尺度的优化。而对于专家和领导普遍认可的五段式体量关系,则作为方案的重要特质原汁原味地给予保留。依据上述工作模式,建设单位编制的“建筑设计方案优化大纲”,各项调改要求明确、全面,且设计单位接受度、参与度很高,双方共同组建成为一个工作团队,将优化工作开展得系统而顺畅,并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优化目标,优化成果得到专家和领导的一致认可。
结语
在目前勘察设计招投标的法规环境下,建筑设计方案优化工作已成为工程建设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科学的工作方法能有效提升优化效率,达到优化效果。本文对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原则、要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基于“倒三角”工作法的方案优化模式,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与概述。
参考文献:
[1] 黄虎杰等,住宅建筑方案优化设计研究与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0,第12卷第6期
[2] 宋志敏等,引入价值分析法优化住宅建筑设计,经验与创新,2007年1月
关键词:新建住宅;供电方案;设计;优化
中图分类号:TU984.1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新建小区电力建设的现状
小区用电是保证居民正常生活,影响城市现代化建设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我国城市电力系统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关系着国家电力事业的发展水平,对于营造和谐供用电环境、维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和前提。对于新建小区来说,电力建设是小区配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生活有着较大的影响。
但目前,我国各地新建小区的电力设施建设仍不完善,管理的规范性缺失、质量水平低等现象普遍存在。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目前新建小区电力设施建设中所采取的工程建设完成后开发商无偿移交供电公司管理的模式造成的。在实际建设中,投资主体、运行维护主体和使用主体的立场存在本质差异,而投资方将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建设开发的核心理念,使得住宅小区电力建设管理面临着很大的难度,设计、设备和施工等多方面质量因素使得供电系统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供电可靠性严重缺失。小区电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配电设备容量不足、设备质量问题、施工质量问题、临时电源转永久用电等。
二、新建小区供电方案设计优化的作用
在新建小区电力建设过程中,供电方案设计是项目工程开展的基础,也是确保供电可靠性和重要前提。在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小区居民对于电力的需求持续增长,而我国目前小区电力建设的不完善使得有限的电力资源和供电系统难以满足社会需要。因此,对新建小区供电方案设计进行科学优化,以提高供电可靠性、降低配电运行损耗,对于整个住宅工程建设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据相关实践可以证明,新建小区供电方案设计优化的效果十分突出,并表现出重要的作用。
(一)新建小区供电方案设计优化有利于供电可靠性的提高
新建小区供电方案设计优化提高了住宅小区引入电源点的可靠性,有利于为住宅小区居民提供可靠供电。在配电变压器低压联络方式的实施中,当一台配电变压器运行基本能够满足需求时,对少部分配电设备因检修、损坏等原因需停电时,改由另外一台配电变压器运行,减少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
(二)新建小区供电方案设计优化有利于降损节能目标的实现
在小区建设初期,居民入住率低、用电负荷低,同时运行 2 台配变,势必形成“大马拉小车”情况。而新建小区供电方案设计优化使得运行方式更为灵活,在负荷较低时运行一台配变,有效解决了配电变压器空载损耗大的问题,实现了降损节能。
(三)新建小区供电方案设计优化有利于配电网自动化的推进
配网自动化是今后城市配网技术发展方向,小区配套电力建设超前于配网自动化建设。在多数小区电力建设中同步预留了配电台区、集中表箱远程抄表位置等接口,这就为配网自动化改造实施提供了便利。而传统的小区建设由于在方案制订初期未考虑配网自动化接口,现配网自动化工程改造难度大、成本高,实施进展缓慢。
三、新建小区供电方案设计优化的具体策略
在充分认识到我国新建小区供电方案设计优化必要性的基础上,必须以小区居民用电需求发展需求为前提,结合配电设施布置和小区的整体规划,在经济、安全、适度超前的原则下,采取科学有效的战略措施,以实现新建小区供电可靠性的提高和电力系统运行损耗的降低。本文主要从以下是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一)供电系统中10 kV 电源进线设计方案优化
小区供电的优化要求住宅小区外部 10 kV 供电线路应根据当地城市规划或配网规划选用电缆或架空方式供电。对于住宅小区内具有高层建筑电梯等一级负荷的供电线路应采用双电源方式供电而小区内部使用电缆线路宜采用开闭所和配电所方式实行环网供电。在具体方案设计上,应遵循一、二级负荷或 400 户以上小区采用 2 路 10 kV 电源引入设计,400 户以下规模较小且无一、二级用电负荷小区可采用1路 10 kV 电源进线设计的原则。这就使得提高了小区用电可靠性得到了提高,实现了降损节能的目标。但就建设成本上来看,这种电源进线优化方案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大投资。
(二)供电系统中配电变压器配置及布点设计优化
配电变压器配置首先要对配变容量进行测算,测算标准要充分考虑到今后小区用电需求。优化方案设计要在测算负荷基础上,对电缆按满容量配备。同时,配电变压器要按单台配电变压器容量 630 KVA、500 KVA进行初步设计。在最终设计中,应保持变压器台数不变,将容量下降一个档次配置,一个配电室配置 2 台或4 台变压器,从而实现低压互联。配电变压器配置及布点优化的实施具有明显的效果,能够降低配电变压器容量,减少小区电力建设投资从而保证开发商满意。同时,通过一个配电室配置 2 台或4 台变压器的方式有效减少了配变占地面积,美化了小区用电环境。此外,这种灵活供电方式的实施,有利于提高供电可靠性,促进变压器利用率提高、空载损耗下降,在满足居民供电可靠性的同时也给供电公司带来直接了经济效益。
(三)供电系统中低压配电网设计优化
低压配电网设计优化要求新建居住区低压供电半径不应超过 250 m,居住区内公建用电设备总容量在 250 KW 或需用变压器容量在 160 KVA以下者采用低压方式供电,,超此容量原则按高压供电方式,实施一户一表等。优化方案:考虑配网自动化发展,预留配网自动化通信管孔、配网自动化设备装设位置及通信线路位置。即:居住区内设置配变装设配电信息综合采集装置;集中表箱装设远程抄表装置,包括具有通信接口的电能表、数据采集终端等,配网自动化系统与居住区供配电设施同步建设投运。
四、新建小区供电方案设计优化实施的要求
为完善新建小区电力建设,在明确小区供电优化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必须深化落实、推动方案实施,重视建设实践工作的进展。具体要求主要表现在:
(一)争取提前介入
供电方案必须与小区整体规划同步进行,方能保持配电设施与小区整体的协调。住宅小区电力设计图纸是施工、验收依据,设计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最终小区配套电力建设水平,因此供电方案的优化必须体现在设计图纸上。在小区规划阶段,供电公司力求做到提前介入,在住宅小区项目规划初期积极与开发商、政府规划部门协调沟通,并在小区基建用电阶段把关,做到小区配套电力设施与小区整体规划同步设计,避免后续问题引发开发商、客户对供电公司不满。
(二)加强过程控制
新建住宅小区电力建设工程是一个系统的整体,从基建到竣工验收各环节紧密相连,其中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小区电力建设整体质量。供电公司在新建住宅小区电力建设管理工作实践中,对供电方案优化设计并在图纸设计中充分体现的同时,应着重通过“基建用电、图纸审查、设备购置、施工管理、竣工验收”等关键节点过程控制,将小区电力建设各项管理活动纳入可控状态,使各管理节点基础工作得到有效落实,确保供电方案落到实处,确保住宅小区电力建设管理规范和质量提高。
(三)做好总结提高
小区配套电力建设涉及技术、管理多方面因素,在实践中供电公司要不断总结经验,并运用到小区电力建设实践中去,促进小区供电方案不断优化、提高管理质量,从而确保小区电力建设质量,提高供电可靠性,实现节能降耗。
五、结语
新建小区配套电力建设问题是影响小区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直接关系到小区居民的实际生活质量。目前我国新建小区电力建设并不完善,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加强管理,采取科学手段对供电方案设计进行全面优化,明确小区电力建设管理思路,严格落实设计方案,从根本上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安全性,确保小区居民的正常生活,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宏柏.住宅小区供电方案设计优化的探讨[J]. 中国城市经济. 2011(18).
[2] 朱敏捷.住宅小区的负荷计算及变压器容量确定[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3] 刘晓莉,马焰.小区供电设施配置问题分析[J]. 农村电气化. 2009(03).
[4] 郑友良,曹杰.小区用电:不轻松的话题[J]. 大众用电. 2007(09).
关键词:房屋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策略
目前我国房屋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主要是本着对投资方要求负责的理念进行,有关部门对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缺乏必要的综合考核与评价。建筑设计方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部分投资方仅注重投标与标底价的差距,未深刻意识到设计方案的优化对投资的影响,方案的优化无从谈起,导致在投标过程中方案审核不细,概算粗略、要求出图时间紧迫、刻意压低设计费用等。针对这样的情况,认真审核投标方设计方案,通过对设计方案的优化达到降低工程投资、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目的。
1.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风险与原则
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初衷往往都是好的,但是否所有的优化工作都能够实现目标呢?一些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虽然投入了大量精力、时间进行方案优化,但由于工作方法不当,往往出现调改了一个地方,却引发更多相关问题的现象。经过反复调改,却发现不是对中标方案进行了“优化”,而是丑化、劣化了原有方案,甚至颠覆了中标方案,轻者延误了工期,重者则造成工程建设管理的重大失误。因此,为了实现优化目标,达到理想的优化效果,在建筑设计方案优化过程中,如下几条原则是应该严格遵循的:
1.1识别并坚持中标设计方案的精髓,避免颠覆性的修改设计。
招投标制度对中标方案的法律地位是有明确规定的,且大型重要项目的中标方案一般都经过了建设单位高层领导的认可,所以不能敞开来优化,而是应该充分挖掘、识别、提炼出原有中标方案的亮点,在保持原有方案精髓的基础上开展设计优化工作,切忌进行颠覆性的修改。
1.2坚持并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主导作用。
优化不成反遭劣化的原因可能来自多方面,但非专业因素过多地干预甚至主导优化过程是其中一项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建设单位的参与热情或领导的主观意愿不知不觉中影响或压制了建筑师的创作空间;另一方面,中标单位也常常存在任务完成式的被动工作心态,结果是系统思考不足引发更多的问题,造成方案的劣化。虽然建筑设计方案优化是一项需要多方参与、博采众长的活动,但同时,也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为确保优化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来自各方面的的意见与建议必须要经过建筑师的整理、甄别与过滤后,通过专业的设计手段与技术举措加以落实。建筑师要摒弃任务完成式的消极态度,积极承担起方案优化的主导责任。同时,建设单位要给予建筑师以充分的信任与授权,并在工作程序、机制上给予保证。
1.3自顶向下,抓大放小,做本阶段应该做的事。
由于中标方案大多为概念设计深度,在设计方案优化阶段,应采取自顶向下的优化策略,优先着力于宏观与总体层面上的要素,重点关注于本阶段必须完善与决策的重要事项,避免过多、过早地陷入局部细节问题中。一些设计节点或专业技术措施可以留待工程设计阶段由设计院依靠自身能力加以解决。此外,在此阶段过早敲定的设计细节可能会随着后续设计工作的深入而废弃,造成工作上的浪费。
2.房屋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策略
2.1重视成本要素
目前成本指标已成为限额设计的一项硬性约束,必须加以严格控制。然而,在投标阶段,设计单位的关注点集中在建筑专业,建筑估算往往仅能达到匡算深度。在方案优化阶段,需要结合具体的中标方案,对建筑成本要素进行分析,并基于成本限额指标对功能、材料、结构形式、技术标准等进行全面优化与协调。
2.2关注文化、功能要素
建筑的文化特质与内涵,广泛涉及到历史、文脉、民族、地域风情、风格定位、建设单位的组织文化等诸多方面,且往往难以用明确的语言来加以表述。对文化要素的正确把握与合理表达通常是建筑设计的难点之一。中标方案能得到评标专家的认可,一般会在文化要素的诠释方面有独到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已全面到位。在方案优化阶段,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均应对文化要素给予充分关注,并通过反复的沟通与论证,以准确把控建筑的文化定位与建筑格调。
在功能方面,由于招投标之前尚无建筑方案雏形,建设单位对功能需求的描述往往是粗线条的,大量技术指标尚有待细化与明确。因而,在方案优化阶段,需要基于中标方案对功能要素进行梳理,并逐一验证落实。同时,力争通过功能集成,碰撞、激发新的想法和创意,使功能更趋完善与优化。
2.3加强质量设计与优化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对工程施工施工质量有一定影响,因此,要加强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中关于质量的设计与优化,以此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建筑工程质量设计与优化首先还要对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组织架构进行优化,构建以法人为主的、专业技术人员与专家为主导地位的、基础质量管理人员为管理基础的全方位质量管理架构。同时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体系,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质量管理与技术管理规程进行具体化与细化,以此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可靠性,做好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注重质量管理工作的连续性与全过程管理执行力,为确保工程质量奠定基础。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质量优化与管理对建筑投资企业与施工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为了提高工程设计质量、满足设计规范要求、达到高标准工程的关键。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质量优化是通过人员优化、项目设计管理优化以及科学的统筹安排来完成的系统工作。设计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基础,并对每个设计人员的专业项目进行整合,使专业人员的强项得到发挥,以此提高设计方案的质量。对于工程设计中需使用新技术、新材料的,还要加强对可行性的分析与验证,对比同类工程中新技术新材料使用情况确保工程质量。
2.4基于倒三角工作法的建筑设计方案优化模式
“倒三角工作法”是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总结提出的一种建筑设计方案优化工作模式。下面将结合某总部办公大楼建筑(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设计方案优化的具体案例,对基于倒三角工作法的方案优化模式进行简单介绍。如图1所示。
关键词:10kV;业扩供电方案;优化策略
1 当前10kV业扩供电方案实施的现状分析
1.1 变压器容量选择的不合理
变压器作为10kV业扩供电方案中重要设备之一,在选择变压器的过程中,主要是对变压器容量进行选择[1]。而就现阶段10kV业扩供电方案的设计情况来看,在变压器容量选择上存在不合理之处,变压器容量选择过高或过低问题较为严重,从而导致容量达不到实际用电需求而给变压器的运行造成一定的负担,甚至引发变压器运行故障,影响其使用寿命,容量选择过大,会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
1.2 客户供电方式的选择不合理
10kV业扩供电方案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对客户的供电方式,应结合用电客户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性分析,才能有效地确保业扩供电方案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就现阶段业扩供电方案的实施情况上来看,对客户的供电方式还欠缺一定的考虑,经常出现客户供电方式选择的不合理而影响到客户的供电质量,甚至会给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埋下安全隐患,不利于供电系统的可持续运行。
2 10kV业扩供电方案的优化策略分析
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当前10kV业扩供电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严重的影响到电力企业的发展,必须采取有效的优化策略,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优化策略进行分析。
2.1 变压器容量优化的确定
变压器容量是否合理对10kV业扩供电方案实施的有效性有着极大的影响,结合以上分析了解到,当前10kV业扩供电方案中电压容量的设计存在一定的不合理,将会给10kV业扩供电质量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到用户用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因此,在10kV业扩供电方案中,应对变压器的容量进行优化[3]。首先,在对10kV业扩供电方案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确保方案设计的合理性、规范性。其次,应对当地的实际用电水平进行调查,确定地方的用电水平,以此来了解地方的大概用电负荷,并根据这些数据选择合理的变压器,一方面确保变压力容量能够满足地方供电,另外一方面避免容量远超于实际用电负荷而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对变压器容量的确定,主要采取用电负荷密度的方式,或是采用用电需求系数的方法进行确定,从而保证10kV业扩供电方案实施的有效性。
2.2 客户供电电压等级的优化
随着电力市场的不断发展,用电客户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方式,而在用户用电需求不同的情况下,供电电压等级也会有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对10kV业扩供电方案进行优化的过程中,应注意对客户供电电压等级的优化[4]。对客户供电电压等级确定的过程中,主要根据客户用电的需求量、用电设备的容量、受电设备的总容量等多个因素进行确定和分析,从而实现对客户供电电压等级的合理划分。在10kV电力系统供电中,如果供电半径超出了本级的电压等级,应对其采取高一级的电压供电,例如城镇的低压供电半径一般为150m至250m之间,而一些城镇郊区以及农村等地的供电半径则在500m至1000m之间,根据这些因素的分析来确定10kV业扩供电方案实施的有效性。
2.3 对客户供电方式的优化
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在10kV供电方案实施的过程中,经常由于供电方式的不合理而影响到10kV业扩供电质量,对客户用电的安全性、可靠性造成极大地影响。因此,在10kV业扩供电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应对客户的供电方式进行优化。对用电客户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分析和对比,主要从供电可靠性、线路损耗、电压偏差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来确定客户的供电方式。另外,在10kV业扩供电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对用户导线的设置,很多供电环境会对导线的使用具有一定的要求,在导线截面的选择上,应考虑到电能耗损的情况,同时,还要考虑到机械强度、发热条件、电压损失、经济电流密度等因素,通过多方面因素的考虑,才能为供电系统提供安全、经济、可靠的运行条件。另外,在导线截面的选择上应严格遵循着以下几方面原则:(1)坚持允许电压损失的原则,确保供电系统受电端有着足够的供电电压,从而保证系统供电的安全性、质量性。(2)坚持机械强度的原则,主要从10kV业扩供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方面考虑,尽量避免系统输电线路在安装过程中出现短路、损坏等问题,从而保证供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3)坚持长时允许负荷电流的原则,这样可以确保10kV业扩供电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不会因导线的最大负荷长期运行而出现导线或设备的发热问题,有效的避免因发热而引起导线故障、设备故障等问题的发生,而且,对延长导线以及设备的使用寿命也有着极大的作用,是10kV业扩供电方案优化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2.4 客户电源接入点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用电用户对用电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在用电负荷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也将给电力线路造成一定的负担,而要在这种条件下满足客户的用电需求,则需要供电企业在客户电源接入点上做好相关的优化工作。客户电源点的选择主要是根据负荷点周围环境、用电负荷性质、地理位置等因素来决定,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在客户电源接入点的选择上,应遵循着经济性、可行性的原则,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电源服务,这样客户会根据自身的要求进行选择,而且,供电企业也会根据客户的使用需求来给予一定的选择建议,从而保证客户接入点使用的可行性、经济性。
2.5 对供电方案的优化
电力市场的发展极为迅速,各个地区的用电需求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而传统的供电方案也将无法满足当今的发展形势。因此,需要对供电方案进行不断地优化。供电方案的优化应根据地区发展的用电需求,进行业扩供电方案配套建设,确保业扩供电方案能够满足地区的用电需求,例如某市在多年的发展中,人口数量和用电量不断的增加,2014年,针对该市的用电需求,并对供电方案进行不断的优化,根据客户的用电需求将其分为一级、二级负荷规模,从而保证该市在发展中具有可靠的电能支持。
2.6 对供电方式规范要求的优化
供电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规范要求进行约束,这也是确保供电方式可靠运行的基础。在电力市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明确供电方式运行的各种规范要求,在此过程中应结合供电方式的实际运行情况来定,要不断地发现以往供电方式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和弊端,并不断的对其完善,从而提升供电方式运行的安全性,更有利于供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10kV业扩供电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10kV业扩供电方案实施的质量,同时需确保方案的适应性,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供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而且10kV业扩供电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是一项极为繁琐的工程,因此,在对其方案进行设计乃至实施的过程中,应从多方面进行考虑,避免出现供电方案实施的不合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彬,付珂,王晓红.浅谈10kV业扩供电方案的优化[J].科技信息,2012,10(24):224-225.
[2]张立波,张作香,祝涛.业扩报装优化系统设计[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2,4(10):109-110.
关键词:芳烃装置 节能降耗 夹点技术 换热网络
芳烃产品在沸点上较为接近,难以分离,因此分馏系统的能耗情况较为严重。换热网络属于交换与利用主管能量的一个系统,因此对换热网络进程优化计算,有利于提高其利用合理性[1]。由此可看出,分馏系统、换热网络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
一、芳烃装置整体节能降耗方案分析
研究以400kt/a芳烃抽提装置配套600kt/a连续重整装置为例,以环丁矾作为抽提溶剂,该抽提装置产品涉及到120#溶剂油、6#溶剂油、苯、二甲苯与甲苯。芳烃装置的抽提系统包含有溶剂再生塔、抽提塔、回收塔、水汽提塔、汽提塔以及抽余油水洗塔[2]。
1.芳烃装置能耗分析
芳烃抽提装置主要是通过降低蒸汽、燃料气等的消耗来降低能耗,其能耗数据具体见表1。其中,蒸汽能耗情况:抽提抽空器消耗2.0t·h-1,能耗0.084GJ·h-1。溶剂油塔进料换热器消耗2.1t·h-1,能耗0.089GJ·h-1。溶剂油塔重沸器消耗5.7t·h-1,能耗0.242GJ·h-1。其他的能耗均来源于燃料气,具体见表2。
表1 芳烃装置能耗数据
表2 燃料气部分能耗数据(GJ/t)
2.节能措施
①降低分馏塔、脱重组分塔等的回流比;②降低抽提水的循环量;③停止使用抽空器;
3.节能效果
通过采取以上节能措施后,芳烃装置中循环水、电、蒸汽、燃料气等的能耗数据分别为0.039GJ·t-1、0.356GJ·t-1、0.112GJ·t-1、2.973GJ·t-1,相比装置在开工初期的能耗情况(见表1),节能效果十分显著。
二、换热网络方面的节能降耗方案
夹点技术属于目前在优化换热网络中最为使用的一种方法,该技术从系统整体出发,以1.原换热网络的夹点技术若夹点的温差为10e,以芳烃装置流程物流数据进行计算,可得出夹点温度的平均值为85e,其中冷流股与热流股分别为80e、90e。
2.现换热网络的夹点技术
以夹点方法的设计原则为分析依据,现阶段采用的换热网络一方面夹点之上具有抽提塔Ⅰ塔底物流与汽提塔Ⅰ塔底再沸,前者换热量为0.54MW,后者换热量为2.91MW。另一方面跨越节点处的传热换热量为4.54WM。由此得出,换热网络节能潜力为4.54WM。
3.现芳烃装置换热放网络优化方案分析
3.1最大热回收优化方案
以物流分支原则为依据,以白土塔进料物流与其他物流取代回收塔塔底物流进行换热,消除热物流与白土塔进料物流之间的传热,以热物流月夹点上的冷物流进行换热,以白土塔进料物流则有夹点下热物流进行加热。以新换热网络中的E7、E6、E3以及E5取代原换热网络当中的E1、E2、E3与E4。通过该改动方案,节省4.54MW工程量。
3.2最小改动优化方案
增加E3、E4、E5、E6以及E7等换热器,由E3、E6、E7等分别减少其面积,并合并原油的E2、E3,取代E4,取得新换热面积(541.38m2),在此改动方案下,加热公用工程为3.27MW,冷却公用工程为2.44MW。
3.3最小改动优化方案与最大热回收优化方案对比
最小改动方案的加热公用工程与冷却公用工程分别为3.27MW、3.27MW,而最大热回收方案的加热公用工程与冷却公用工程均为4.54MW。假设装置年运行时间共有360天,而冷却水公用工程费用与加热公用工程费用分别为27元/t、15.5元/GJ,由此可得出,最小改动方案的投资费用为200万,回收期为4个月,热冷共用工程分别减少12.32%与10.26%。而最大热回收方案的投资费用为600万,回收期为8个月,热冷共用工程分别减少17.11%与19.08%。对比得出,最大热回收优化方案的节能效果更为显著。
三、分馏系统的节能降耗
1.芳烃分馏单元能耗分析
某石化公司芳烃分馏单元的塔系有三种类型,即甲苯塔、二甲苯塔、邻二甲苯塔。利用导热油加热甲苯塔、二甲苯塔再沸器时,每小时的能耗量为89.752GJ的能量。在该过程中,塔顶存在大量的低温位热源,该热源直接被空气或者水带走,没有采取任何的回收利用措施,导致大量能源被浪费掉。通过测试分析,甲苯塔、二甲苯塔及邻二甲苯塔三者的利用率分别为8.3%、6.5%及11.6%,其冷凝器带来的损失数据为5.1725G/h、12.0392G/h及1.4587G/h,损失很大,因此分馏环节的节能情况亟待提高。
2.各项节能方案分析
结合上述情况,制定了三个节能方案,具体情况如下:①压缩式技术利用压缩机把二甲苯塔塔顶物流的温度升高,再将其作为苯塔再沸器的热源。关闭了苯塔再沸器热源后,导热油提供热能的节约量为24.45GJ/h;②二甲苯塔操作压力提高至150kPa的等级二甲苯塔塔顶的原始操作压力为135 kPa,将其提高至150 kPa,塔顶温度即会升高至176.6℃,该塔顶热物流中的一部分用作苯塔再沸器热量来源,其他部分则是甲苯塔中间再沸器的热量来源。导热油热量的节约量为27.60GJ/h;③将二甲苯塔操作压力提高至600kPa先对二甲苯塔进行重新设计,提高操作压力至600 kPa,温度升高至229.5℃,并将全部的二甲苯塔塔顶物流作为苯塔及甲苯塔的热量来源,节约量为38.60 GJ/h。
3.节能效果对比
方案一能够为企业创造355万元的效益,其所需的压缩机和苯塔再沸器造价成本分别为100.00万元、29.830万元。方案二能够为企业创造476万元的效益,其所需的苯塔中间再沸器及苯塔再沸器的造价成本分别为69.423万元、29.830万元。方案三能够为企业创造664万元的效益,其所需的二甲苯塔、苯塔再沸器、甲苯塔再沸器的造价成本分别为300.00万元、12.812万元、17.035万元。因此方案二其中的最优方案,方案三的节能效果最好,但是成本较高大,从长远来看,可以考虑该方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