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7 22:22: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美学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G620
美是什么?美是一种别样的思维;美是对美好心灵的追求;而审美就是美的感受、欣赏、评价和判断。在小学阶段的诗歌教学活动中,我们的审美教育的对象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儿童,他们的心就像一泓清泉,教师只要善于把自己的情感融会到审美教育中,就能使他们心中泛起涟漪,使他们受到感染、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这样做,不仅在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上使学生得到了提高,受到教育,而且在人的气质、精神面貌上也能得到提高,受到了教育。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了解美学教育在诗歌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然后教师要能充分利用教材进行审美教育;古诗是我国千百年来文化的沉淀,通过古诗的美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着显著的功效。
一、美学教育在诗歌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在教育的新形式下,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人。因此我们的教育也必须改变过去重智育而轻德育、美育、体育的做法,应注重培养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对于美育,过去人们仅单纯地把美育看成是教唱歌、跳舞,这是片面的,是不够的。美育与其它教育一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诗歌教学可以借助美学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正确的审美思维和审美习惯。如教学《石灰吟》一诗时,石灰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们清楚的认识到,面对困难与挫折我们应该坚贞不屈,自强不息。
2、诗歌教学可以借助美学教育帮助青少年提高审美鉴识能力,透过事物的外表看到的本质,正确地分辨美与丑,看到真美。如教学《悯农》一诗时,农夫们的苦难生活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们看清了封建社会的丑恶面目,更激发了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
3、诗歌教学还可以借助美学教育培养青少年创造美的能力,成为美的创造者。美学教育是青少年自身建设的需要,审美力也是构成谦让、虚心、坚毅等美好性格的必要条件,是确立伟大理想信念的情感动力。
二、充分利用教材进行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课本中选取的古诗包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诗歌中优美的语言、人物形象、高尚情操,耐人寻味的意境等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好内容。
1、感知语言文字美。诗歌的语言文字与日常用语截然不同,其用字精巧,讲究押韵,每句诗就像旋律,带有一种音乐的美;以王安石《泊船瓜洲》一诗为例,诗人既描绘了江南春景,又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单就一个“绿”字据说诗人先后选换了“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字后才决定用“绿”,还成为精心修改诗作的一段佳话。这个“绿”不但充满色彩感,而且这种色彩感又包含了动感,使这首诗的生动性增加了不少。
2、欣赏图画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歌都配有精美的插图。这些图画色彩缤纷,轮廓鲜明,形象生动,充分显示了自然之美。在诗歌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充满艺术味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也是培养审美能力的有力途径。
如《咏柳》一诗,教材为我们展示了一幅风景如画的春光图,春天是美的,柳枝也是美的。春天因为纤细的柳枝,有了生机;而柳枝因为有了春风的衬托,又显得婀娜多姿。诗歌正是要通过这一春景图,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小学的诗歌中处处都是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现成的材料,努力挖掘诗歌内容的美,利用诗歌中优美的语言、动听的旋律、精美的图画、鲜艳的色彩,以及师生共同努力营造的优美的教学环境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电脑、录像、幻灯片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审美教育。通过这些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可以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增加教学信息量,让学生通过直观教学吸收知识的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
三、美学教育与诗歌教学的关系
诗歌的语言精练、音韵和谐、节奏鲜明,具有意境美、音乐美和形象美等特点。因此,诗歌的教学应紧紧围绕“美”来展开,弃“美”则诗“毁”。而且,古诗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比重甚大,故诗歌教学更应该成为学生美学教育的主阵地。
外国许多的学者都充分肯定诗的审美作用,如马佐尼在《神曲的辩护》中,认为“诗是一种摹仿的艺术”,“它是由人的社会功能制作出来的,使人既获得娱乐,又获得教益”。①由此可见,利用诗,尤其是古诗的特点丰富学生情感,发展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等,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
1、抓住意境美进行美学教育。古诗大多都偏重于意境的创造,意境是诗人内在情感与自然界景物的有机结合,利用这一结合创造出鲜明、生动、含义深刻的画面。诗人往往都是依靠景物所蕴含丰富的内容,寄予强烈的感情,以启发读者展开想象,领会景外之意,从而受到感染和熏陶
2、抓住音乐美进行美学教育。古诗的语言具有鲜明的节奏与和谐的韵律。吟唱古诗有一种自然的旋律,给人以美的感受,还琅琅上口,有声音的回旋美,这就是古诗的音乐美,这种美主要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通过朗读体现出来的。一般情况下,情感欢快,明朗的诗歌读起来语调高昂,节奏鲜明,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梅花》等;感情忧郁、悲愤的诗读起来语调低沉,语速较慢,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在指导朗读时,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兄弟团圆的画面,可能会读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在古诗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审美能力,并且把两者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到诗的音乐美,受到美的熏陶。有大多数诗歌还能配乐朗读,通过音乐优美的节奏、旋律带出诗的音乐美,使学生能陶醉其中,学生对诗人的思想感情的体会又会进一步得到升华。
3、通过创设的形象进行美学教育。诗本身就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图画,我们必须在理解诗的语言的基础上联系诗的内容,从中感受到诗的另一种美――形象美。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诗人抓住春天景物的特点,通过夸张、拟人等手法写出了春天繁花盛开、蝴蝶飞舞、黄莺高歌之美,诗人赞美、惊喜之情从诗的字里行间油然而生,诗的画面清晰而美丽。教师在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再现诗中描绘的美好画面,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让学生陶醉于美的享受之中。
诗歌中的语言美、意境美、音乐美、形象美都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素材,教学时教师只有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才能促使学生的审美素质不断提高。
摘 要 田径运动的美学是田径运动的组成部分,探讨它,研究它是为了促进田径运动的发展。本文基于当前田径课教学的现状,分析影响教学评价的重要因素,从而找出以美学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教学。
关键词 田径 评价 美学
众所周知,田径作为人类最古老的体育项目,从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五个基本素质展现了人类的各种肢体美,所有的体育竞技项目都是以此在基础表现和竞赛。田径就是体育项目中的“共同语言”,尽管在某个时间段体现出对某一项目“偏爱”,但对田径项目“更高、更快、更强”精神的追求,田径中项目众多,一次体育盛会中只要有一项纪录被打破便能重新唤起人们对田径项目的追逐,田径项目也许不会是体育项目中最光彩夺目的,但绝对是一颗“常青树”。
田径课教学是实现高校学校体育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田径课教学都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如何对田径课教学的质量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是现今高校体育教育体制的一个重大难题,解决好该问题对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田径课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和标准
田径课的教育目的旨在让学生掌握所教授的田径技能之外,更能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而标准则是教师通过自身所擅长的教学方法,让尽量多的学生掌握授课内容。而目前我国高校田径课的教学评价大多沿用多年前的标准,授课内容重合率也较高,缺乏新颖的美育观念。
二、影响田径课教学评价的因素分析
(一)授课内容的局限性
田径作为所有体育项目中最多的一个项目,很多项目都受到场地因素的制约,高校田径课教授的内容也是非常有限,只能在诸多田径项目中挑几个比较广泛的进行学习,而对于学生来说,学校所开设的项目并不是他们自身身体素质所擅长的,即使有一定的兴趣学习,能达到的水平也非常有限。
(二)田径教学的边缘化
我国在很早就提出了全民健身,普及素质教育的理念,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让一切与成绩不大相关的学科成了副科,对它的重视也极其有限。田径教学亦是其中之一,大多数家长认为,学习成绩要紧,而体育课消耗了孩子的体力反而有一定的副作用,孩子从小就是这样,等到成年之后就没有了往这个方向发展的意识,甚至有一定程度的抵触。
(三)美学视角下对高校田径教学评价的意见
1.培养欣赏美的意识
任何事物的美归根结底都来源于实践,田径课教学过程也属于实践范畴,通过这一过程不仅让学生掌握所教授的理论知识和田径技术,更要达到让学生进入社会能够充当社会指导员或者教练的角色。任何实践活动都应尊崇美的规律,田径技术的学习夜莺如此。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要评价其对审美价值的理解为核心内容,然后在评价其传授知识、提高能力、思想修养等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师是否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教学活动,通过美学的基本规律为导向,形成大学生完美的人格,使大学生形成一个健康的个性品质。也就是说,教师应当首先具备审美的价值观,以此来引导学生,而不是“填鸭式”的将一堂田径课上完,不然学生只能学习一些技术,并不能领会其中的要领和美。
2.个性化与灵活性相结合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通常一个人对一个事物的喜好都应是从兴趣而起,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美学的这个本质力量出发,田径课教学评价以体育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够反映出大学生的兴趣、爱好、素质等本质力量为依据,还要能够充分地体现教师劳动的自由创造性,学生对新颖的教学会产生学习兴趣。另外,教师一般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没有关注教学的艺术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得到关注,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出现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在一个班集体中技术基础有高有底,教师的教学方法应当灵活多变因才施教
3.重视学生的兴趣和基础
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教师根据场地器材、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所授课的内容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生的现有基础。例如一个比较难的三级跳远动作,基础好的人一节课都能掌握,基础薄弱的人就要更长时间,这种情况下教师既要重视技术好的学生进一步提高,更要重视基础薄弱的学生与前一阵营学生的差距。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体质、才能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教师一堂课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掌握一项技能,而是以一堂课为启发,激发学生学习其他相关技术的兴趣。
4.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好的评价方式应当是积极地促进学生技能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评价既可以让优秀学生得到优越感又能使相对弱的学生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发展采用多元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除此之外,应结合自评的方法,让学生自我认识技术动作。运动技能的评价要关注的是学生掌握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情况。
2009年初,有幸参观了台湾苏荷儿童美术馆,那是一家以美学教育为灵魂的儿童美术馆,短短一天的徜徉使我对儿童美术有了全新的认识。
亮点1:尊重作品的原创性
从苏荷儿童美术馆陈列的几百幅作品中,你会发现孩子们的作品是那么的与众不同,每幅都有大师级的风范,画面夸张,线条流畅、自然,极具表现力,丝毫没有成人指导的印痕。
原来,这里的老师极其重视孩子的原创作品,他们教孩子画画不出示范例,更不会随意在孩子的作品上作任何修改。其体现的是对孩子作品的尊重和珍视,更是对孩子作品的认可。
亮点2:处处都有巧心思
在美术馆里,你能真实地感受到生活中各种美的场景,不是通过机械传授的方式,而是将“玩美术”的理念很好地进行了传承和创新。
老师们利用废旧的CD片和CD盒,在上面涂上薄薄的颜料,一个小男孩拿着红色的CD片放在黄色的CD盒里,原本黄色的CD盒立即变成了橙色,孩子发现了颜色的变化,反复地试验,开心极了。
通过装CD的游戏,孩子认识红、黄、蓝三原色,以及其它颜色的属性和混色的效果。在游戏中,孩子感受到了冷暖色调的不同,懂得了同一颜色的深浅变化和明暗对比,绝对是“玩美”体验。
亮点3:多样化的体验方式
同样画静物,美术馆的老师会很用心地布置情境:
有不同的教具让孩子用手去摸,感受物体的纹理,感受不同块面的变化。
鼓励孩子观察整体和细部,甚至让孩子多挪动脚步,以不同的角度:仰角、侧角、俯角来观察和作画。
事先,老师从不同角度取景(往前看、往后看、往左看、往右看、往上看、往下看等),将静物的照片先拍摄下来。然后,让孩子按照喜欢的角度安排画稿。
美术课上,孩子学到了从多个角度去观察,还学会了自己动手做、用手摸、用鼻子闻等多样化的体验方式。要培养孩子整体的艺术观,只在教室里练习绘画技巧是不够的。带孩子走进生活是最自然的教育手法,将使我们的孩子终身受益……敏锐的观察能力,以及非凡的心眼手的配合,就是这样练成的。
亮点4:小手玩创作,体验团队协作
一、开展美学教育的必要性
可以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在健美操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可以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升大学生的气质、品质。高校的教育目标,本就融合了对高素质人才的塑造。而美学思想的贯穿,正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健美操的美学价值。学生群体在教学活动中受到健美操的美学思想熏陶,其对运动美学的认知,对形体美学的认知,对舞蹈动作美、情感美、动作语言美的了解都有利于让学生形成更为全面的美学思想,从而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如何在健美操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
1、将美学渗透纳入教学目标中在健美操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首先就要将美学渗透纳入健美操教学目标中,明确教学目标。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才会根据教学目标来实施教学,正确引导学生,最终完成健美操的教学任务。在健美操教学目标中融入美学教育,就是要求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表现形体美和姿态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健美操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美操运动集舞蹈、音乐和体操为一体,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音乐中锻炼身体,放松身心,体会到健美操的运动乐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提高身心素质健康的同时,还要注重美学的渗透,从审美的角度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学生能够多方面的进行审美体验,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在教学内容中渗透美学教育明确了教学目标后,就要根据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选择适用的教学内容。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较快,学校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现代性、艺术性和丰富性,有效整合美育教学资源,选择适合学生特点和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教材,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采用自编教材。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要尤其注重教学内容的美育功能,让学生在掌握健美操基本技能的同时,增强身心素质,提高审美意识,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适应性。另外,在健美操动作内容的选择上,要以健身性和组合健美操等充满活力的动作为主,同时还可以配合形体训练等课程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和审美意识。
3、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能够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气氛,关系到学生是否乐于参与其中,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体育教师要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美的动作、美的意识和美感融于一体,通过人的形体和动作来表现出自身的美,使健美操教学对人的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针对性、科学性和适应性,将美学教育渗透进健美操教学方法中,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能够更加直观的欣赏到健美操的形体美和姿态美。
4、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要求体育教师要注重自身的个人形象,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中,平时也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增加亲近感,有意识地去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感受和建议,并采取合理的建议改进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感丰富,个性突出,教师要抓住学生情感的规律性,通过健美操教学的美感效应让学生在实现健康和形体美的同时,增强美的认识、感受和修养。健美操是一项艺术性极高的运动项目,涵盖了如形体美、姿态美、动作美、编排美和音乐美等诸多美学要素。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要在美学原理的指导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师生关系方面进行美学渗透,充分发挥健美操运动的美育优势,促进学生体育技能和审美意识的提高,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谷元明 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
为全面贯彻和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开拓进取的精神;加强学校德育和美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必要对中学生开设一门新的课程---美学课。从而有效地把美术、音乐等教育的作用更充分显示出来。
美术、音乐教育属于美的教育的一部分。不可否认,它们对培养人的兴趣,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养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是一种潜在、容易被人所忽略,而且其范围极限小,其形式虽是实践,但其实质仍脱离不了为学而学,为教而教的范畴。尽管有的学校,美术、音乐、劳技搞得有声有色,但学生的德育、智育等方面却仍很欠缺,原因之一就是缺少对美的认识发展和真正的感悟。而要真正领略到它们的美和作用,关键还是要"悟",而这个"悟",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美学知识是很难达到其境界的。也就是说,这种教育并不是使某人单纯只具有什么特长获得什么奖就达到了,或只是知道它们的作用而自己并未用此来规范自己平时的言行举止就行了。真正的目的是要通过这种教育,在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审美修养、审美品味的基础上,用此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达到"言行文明礼貌;衣着合适得体;情趣高尚有别;心灵纯洁无私的境界。"真正做"全面发展,特长明显"的中学生,就必须加强美学教育。
美学教育的任务是把美学理论渗入人们的审美心理、审美意识之中,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其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可开设专题讲座,如行为美,外在美和内在美等;可贯穿于各学科教育中,如语文的语言美,数学的线条美等;可寓于美术课中,如山水画的意境美、色泽美,人物画的形体美、动作美等;也可推广到班主任工作中,教室的环境美,学生的心灵美都可对班级管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那么,如何对中学生进行美学教育呢?
首先,加强学生人体美教育。让学生明确外在美和内在美,知道什么是美的言行,什么是不美的言行,从而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潜移默化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和习惯。人体美包括外在美和心灵美,但关键是后者。一个人光有漂亮的外表也是不美的,只有一颗美的心灵加一个美的外表才是真正的美,正如荀子在《非相》篇中写道"形象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象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对中学生来说,外在美就是体质健全,五官端正,衣着得体适合,要求穿适合中学生的服饰,留适合中学生的发型。心灵美就是人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方面的美。表现在个人和国家的关系上,就是爱祖国;在处理个人和集体关系时,要爱集体、公而忘私、遵守纪律和社会公德;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要诚实正直、助人为乐、团结同学。表现在个人修养方面要严于律已、自尊自爱、刻苦学习、奋发图强。通过这种理论教育,实施者再贯穿关于人体美的幻灯片于其中,启发引导学生来判断分析哪些是美的哪些是不美的,从而从理论和实践中实现了人体美教育的目的。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境。这要求上美育课的教师在课前要设个好的意境,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的激情和余地。如音乐课,革命歌曲气势磅礴,可通过相关的录相带和讲解创造一个情景相融的审美意境,从而激发学生高亢激昂的热情。民俗歌曲清朗委婉,可通过录音或实践(歌颂祖国的可让学生在室外亲身感受体会),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有"音乐感的耳朵","寓教于乐"。通过创设意境,间接的激发学生审美感知、审美意识的热情,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理解和审美情趣,进而达到审美创造。
三、对学生进行审美理想教育和校园环境的美的创造的培养。学生白天在校时间长,一个幽雅和谐的校园,安静整洁的教室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于学生提高精神境界,得到美的享受。因此,校园环境的美化,是实现审美理想达到审美创造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开辟或提供社会实践的场所,让学生亲自参与种花种草的园林工作和修理桌椅粉刷墙壁等劳动实践活动。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给予美的感知和享受。另一方面,培养他们爱惜校园环境及其财物的品质;激发他们创造的热情和想象的天地,营造一个美伦美奂的室内外环境;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身心健康的发展,达到以"以美启真,以美储善,以美怡情"的审美教育的作用。
四、对教师进行审美教育。我们的周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基本条件之一。"德高为范",教师不仅要以自已的知识丰富学生的头脑,还要以自己的思想、情趣、态度、作风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效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学高为师",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每一位教师都必须精通本学科的知识,掌握相关学科知识,不断丰富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和业务水平。因此,作为教育实施者和主体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美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时时贯穿美的教育,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利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美的理想,美的行为,美的一切。如几何有立体对称美。在讲授中,教师可适当穿插相关知识,诱导学生去发现图形或公式中进行证明推论所隐含的美。这样,既可以充实学生的知识,又可以调动活跃课堂氛围。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学校美学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各方面相互配合,各项工作相互促进,才能提高学生美的思想,美的素质,使学生具备美的衣着,美的言行,美的心灵,美的情操。从而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改善德育和美育的薄弱状况,为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需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本文中的“通识教育”并不是一个与“专业教育”相对立的概念,而是贯穿于高等教育全过程的自由的教育和训练,是大学教育的理念和灵魂。只是现阶段的大学通识教育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未能达到这个水平,“通识教育”这个概念只能落实为专业教育的补充。但这只是一个过程,随着理论的日臻成熟和实践的不断探索,大学通识教育会真正承担起培养“全人”的责任,势将达到“通识教育专业化、专业教育通识化”的境界。这才是大学教育的归宿,才是实现大学理想之必经过程。
二、关于美学视角下大学通识教育的相关问题
美学理论为什么能够承担起解释大学通识教育的本质与理想的重任,美学何以为大学通识教育提供一个达到可以俯瞰全局高度的平台?
(一)美学包容性与通识教育的内涵是一致的
美学领域的外延可以囊括整个宇宙,集中体现于美学思想的无边际性和深刻性,其内部包含感性与理性、矛盾与统一、功利与非功利、无目的与合目的、无概念与普遍理解、无逻辑与情感逻辑等等。这种巨大的包容性恰恰与通识教育致力于达到的“整体的人”的目的是契合的,人在体验美与审视“整体的世界”即审美中不断向“整体的人”方向发展。表现在:
(1)感性与超感性。
“整体的人”的教育是在“整体的世界”中进行的,体验“整体的世界”既是感性的又是超感性的,是在感性中体验到积淀的理性内涵。
(2)功利与非功利。
无论是“整体的世界”还是“整体的人”的功利性都不在于对象的存在及其实用价值,也不在于对象满足主体的感念,因此是非功利的。但是其中又存在着追求自由愉悦的功利,它既不是纯粹感性的功利,也不是纯粹理性的功利,而是排除感性强制与理性强制的一种自由愉悦。
(3)无目的与合目的性。
“整体的世界”并不过多关注某一具体对象的实用性,通识教育塑造“整体的人”也不过多关注某一种实用知识技能的获得,二者都是无目的的,是排除主体欲念和目的限制、和解感性与理性对立冲突、达到理念和真实的绝对境界的。但是它们又都是有目的的,这个目的不是狭隘的个人欲求,而是人类的目的。这是“整体之美”与人类心理结构同构对应关系的实现,是对人类把握整体世界能力的培育。康德所说的“文化”目的,就是超感性的自由选择能力,也是自由教育的最终目的。
(4)无概念与普遍理解。
对于“整体的世界”的认识有别于概念认识,审美认识是欣赏而不是推理,通识之识靠的是领悟而不是说教。但是即使如此,它们也需要受到人类普遍思维规律的制约,虽不以概念为理解的基本单位却不失去理解的普遍性。
(二)美学视角可解释通识教育的本质与理想
哲学思辨经常运用于美学思维之中,因此美学思维是具有哲学的高度和统摄性的;而通识教育本质和理想的探讨必须把通识教育上升到一定高度。立足于审美哲学的高度的通识教育,不仅具有了本体论的自觉性、深刻性与整合性,还能为通识教育找寻到最恰当的存在属性,即美的存在属性。
(三)美学的倡导与通识教育的赋予相吻合
拿存在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来说,他认为人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完满人性基础上回归本真的“诗意栖居”,海德格尔将它解释为“与诸神共在,接近万物的本质”。诗意的栖居不是罗曼蒂克的栖居,不是风花雪月、不是花前月下;诗意的栖居是一种艰难的抗争,抗争因为现代社会的技术性存在而带来的人的“异化”,抗争远离本真的“思想牢笼”,抗争一味的技术性思维方式和功利主义的态度。世界的本真无论对于上古先人还是现代人都是永恒存在的,只是现代人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时代,致使人们带着现实的镜片看世界,容易迷茫、失去自我,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找到那种可以承载生命重量的生活方式,忘却了自身的精神和几千年的人类积淀是相通的。通识教育落实到现实意义上就是要赋予学生们一种力量,去追寻人类的精神根基,追寻接近人本真的生活方式。
(四)美学的和谐本质是通识教育的理论旨归
美的哲学性质即为和谐。而通识教育着眼的于“完整的人”的培养,使学生兼通于“何以为生”和“为何而生”两个领域,通过外生和内存之道的相通、外在世界与内心世界的和谐、知识、情感、意志力的统一使学生逐步形成完整人格。因此,美学的和谐本质是通识教育的理论旨归。
三、美学视角下对大学通识教育本质与理想的探讨
哲学中的“本质”概念,是指事物中常在不变的形体,是事物的根本性质。而理想是属于未来式的,以人对现在的认识为参照,本文中的“理想”是建立在对通识教育本质认识基础上的一种期望。基于前文的理论前提,可以大胆提出如下假设:通识教育的本质即为在美中体验美、审视美,挖掘美的本质,从一般之美扩展至贯通外在世界与内心世界之“大美”,其理想即为让人在体验“大美”之和谐与自由的同时形成完整人格。
(一)通识教育的理念本质与美学唤醒———凌驾于现实之上的高度
通识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理念,才可能是一种教育实践。比起一般的教育概念来讲,通识教育的理念性更应该引起重视。这不仅因为它的历史渊源和它的内涵包容性,更因为通识教育要想沟通纯粹的大学教育,其本身必须作为理念来构架,才有可能深入大学的内里和骨髓,成为一种氛围,摄人魂魄、沁人心脾。“理念”可以作为通识教育的本质,从它的特性上来讲,是由于其理论思辨的深刻性。理念是经过人类的思考活动,进行信息内容的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于是在人类情感格式化里,生成了一种认知过程的突变,产生了观念、概念或法则),抓住了现象的本质,以及整体与内外的联系,经过反复锤炼而不断使“理念”纯化。理念本质是可以唤醒美的。黑格尔说过:“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因为理念具有一种力量,可以激起人的内心深处关于美的反响和回应。通识教育理念与美的契合,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或“凑合”,而是一种必然的“天合”。
(二)通识教育的纵横包容之美———构架思维的经纬网
横向上来讲,通识教育力图加强不同领域间的联系;纵向来讲,通识教育致力于扩展学生思考问题时的时间深度。以台湾成功大学通识教育规划为例,它致力于培养学生八个方面的能力:丰富的文化涵养、社会与道德反省、全球化意识、数理分析能力,逻辑与批判的思考、沟通的能力、综合理性推论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其内容体现了强大的包容整合性,横向层面上社会、人文等诸学科之间相互整合,构成一个整体,以人文为体,与技术性专业性知识相整合;纵向层面上通识教育的目标、观念、本质与理想融合于其教育的全过程,由浅入深地得以整合。这种纵横包容之美,不仅是客观上立体、宏观的美,更是构架在人思维中如经纬网一般的思维美。
(三)通识教育的自由本质与美学阐释———“整体的人”之美
亚里士多德说:“父辈对于诸子应该乐意他们受到一种既非必需亦无实用而毋宁是性属自由、本身内涵美善的教育。”通识教育关注人的自由而完善的精神,通过具有普遍使用价值的知识来培养人的理性。这是自由人格的形成过程,是通识教育理念所首要内含的过程。把用于自由人格训练的通识知识(广义)看作是一种整体贯通的美,可使自由之美在主客体间贯通,实现对自由的最好诠释。在这样的过程里,体验美、审视美也是一种纯粹关乎自由的活动,这种自由没有实用目的,只有关乎“整体的世界”的目的。因此从美学视角看,通识教育(包括目标、内容和评价)的全过程就应是构架美的过程,或者说是从世界的“大美”中萃取出可以用于训练人的精华之美。这种精华之美中活跃着自由的因子,参与通识教育过程的学生主体在美中体验美、审视美,挖掘美的本质,把这种提炼出的自由因子融于自身的气质之中,形成对待世界的审视“大美”的能力,即学会思考、学会生存。推而广之,便可领略世界最纯粹最本真的美,形成自由的本质。
(四)通识教育的本质与美的规律———自由与形式的融合
通识教育欲在“完整的人”与“完整的社会”之间搭建桥梁,这是一个主客体的关系问题。在处理主客体关系上应当遵从一定规律,只有处理好这个关系才能真正体现通识教育的和谐本质。那么,它是如何处理这个关系的呢?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以“完整的世界”化人,无论是客体展现出的“美”还是欲将学生身上塑造出的“完人之美”,都应将美的规律———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贯穿始终。李泽厚认为,“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这种统一,就是美的本质和根源”,“因此我把美看作自由的形式”。所谓合规律性,正是指外在自由———掌握客观规律并可以通过最合理的形式表现出来而获得的自由;而合目的性指的是内在需要所产生的自由,二者的统一才可称“和谐”。通识教育的过程是自由与形式的统一,其培养目标更是使人达到自由与形式统一的境界,至少是培养起对自由与统一境界的追求意识,即成为一种自由形式力量。这种力量是通识教育意图包含和教给人的。通过塑造人的有机的整体性文化心理结构,使生活在纷繁复杂社会中的人既有完整人格、又有合乎理性的自由,既是快乐的又不违背自然与社会规律,他的个性在理性的调制下适当地、有节制地得到发展,这便是通识教育意欲使人达到的“自由与形式统一”的目标。
四、美学视角下大学通识教育本质与理想的落实
(一)通识教育的本质与理想聚合于有机整体
世界是整体的,培养全人的知识也应聚合于“全然之美”。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恩曼说:“我们一边有基本的定律,一边有美和希望,必须看到事物的完整结构联系,一切知识活动,都是要找出各个层次间的联系,把美与历史联系起来,把历史和人的心理联系起来,把人的心理与大脑的活动,大脑活动与神经兴奋,精神兴奋与化学等等一切上下双向联系起来”。这表明,不仅通识教育的内容应聚合于有机整体,其主客观交融的过程也应聚合于有机整体。人在教育中因体验、理解人的精神成果并加入个人的创造性而达到生命体验,文化理解、精神开放与升华的境界,感性与理性、直觉与思想、教化认知审美娱乐得到统一,在知情意的不同层面得到陶冶,通过陶冶不断去除个人狭隘性而上升到人类精神普遍性时,他既去掉了梦寐的自我意识而得到了灵魂的唤醒,又因具有强有力创造的丰富主体性而进入到自由王国,这样一个“整体的人”在享受完全世界带给他的完整蜕变后,就完成了物质世界的整体性融于人的精神世界的聚合。通识教育作为一个协同合作的系统工程,各个系统应当是一个和谐、完整、统一的整体。这样,“当人的健全本性显得是整体,当他感觉在世如同在一个博大、美丽、庄严、贵重的整体中时,当和谐的使他悠然自在地心醉神迷时,那么,倘宇宙有感,它会因达到目的而欢呼,并赞叹自身发展和本质之登峰造极”。
(二)全然美的分解生成
一下子把整个世界搬给学生让他们自身内化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必须进行适当分解。分解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内化的东西还是否能融为一体,而不是分解的零零散散,更深层的影响到了完整人格的形成。这里试图将其分解并尽量做到分解而不分割,统一于“全然之美”。
(1)真理中求美。
真理的价值和美的价值是统一的,美的东西必然是正确的,但美中包含这一种比局部的“真”更加根本和普遍的东西。追求真理的动力是求美,美才是能激起人类心底共鸣、激发人类追寻欲望的根本因子。例如,知识教学时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或理性直观,发展主体的理性操作能力。当学生内化并可以进行直观想象时,要求他通过高深的形式化途径作为解决思路,当他熟练掌握这种思路,便从不同层次掌握了“真理”内涵。
(2)伦理中求美。
理想的人格模式是“善”的,即合乎更大的人类群体利益的同时尊重个体个性发展。伦理教育的“全然之美”体现在和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必须考虑塑造一种有机的整体的文化心理反应方式,这一种整体反应方式的训练是造就完美人格的基础性训练。要在生活的体验中、在情感的交流状态中,使个体的无意识领悟力达到伦理上完善的目标。人的文化心理和客观世界的协调是伦理上教育的重点,充分发掘二者间无限的可能性,使学生产生更高的伦理体悟,以至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存模式和自由境界,这便是通识教育在伦理方面的成功。
(3)智能结合训练中求美。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H•加登纳认为,人类有六大智能———语言智能、音乐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人格智能,多种智能结合的系统知性的人是一个有完整素质的人,心理中的思维和感觉、不同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多元文化、人文文化中的神圣崇高和幽默娱乐、道德范畴中的公正和仁慈等都在他的灵魂中得到协调互补,这样的人避免了成文专业分工而导致的单一向度。早在毕达格拉斯的古典发现开始,音乐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就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了。斯特拉文斯基说:“音乐形式之所以是数学式的,因为他是理想的,形式总是理想的。”涉及对音乐结构的理解,便从更高层面上统合了数学思维。诸如此类的例子很多,多种智能结合的形式在人的心理中其实就是一种有机的整体反应方式,在这种形式中积淀了人的情感和想象,具有特定的社会文化内涵,同时作用于人的直觉、想象、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使主体把握到一种具有平衡性和有机统一性的完整形式,处于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自由愉悦状态。整体的智能是超越性的,即是美的“理性直观”,最高的境界便是天才式的智慧,打通一切,乃神的性质。教育要在更抽象、更整合层面上进行智能结合训练,注意到整体完形具有各个部分相加所不具备的性质和长处,多样统一、边缘重组、尤其是二元对立的智能因素的组合,体现出奇异的优势创造能力、综合体验和敏锐穿透力。通识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合理丰富的感性材料呈现,使学生增加对“完整世界”精华的体验,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信息的知觉、想象,揣测事务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将局部性质纳入整体的概念中。物理原型、空间图示、意象呈现、问题情境在不同的脑区建构而鲜明呈现时,他就可以打通思维,产生一种运用类象直感识别个象的整体直觉能力、广泛联想能力、意义猜想能力、创造整合能力,进而感知“完整世界”的和谐、秩序和整齐的神秘美。
(三)通识教育的本质与理想的最终实现
通识教育本质与理想的实现,要经历如下三个环节:
(1)初步体验。
在通识教育的教学过程中,质料应逐渐消失在意象中,美感通过感性加工使表达完整世界的学习材料诉诸人的感觉器官,使人获得生理快适。
(2)主客交融。
这一过程使“完整的人”与“完整的世界”实现贯通,在理解客体的时候理解自己,同时创造主客观交融的新意义,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交融在理性思维中,这时他就有了一种征服对象的超越性,超越了无生命的历史、社会、逻辑的束缚。学生能在审美想象中体验到宇宙、真理、生命的“精神”的相通共鸣,例如体验到数学公式、物理实验、书法、建筑等之间的异质同构的模式,理解了这种模式的特殊意味,更有一种主体超越这些原来比他“巨大”的对象的自由感觉,征服了对象事实上是对象人化、主体化的胜利快慰。
(3)主体优化。
关键词:美学教育 高等院校 美育 艺术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大力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高校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比例大幅提高,特别是提倡素质教育以后,美学教育占据重要地位。美育教育以其独特的方式,培养学生审美观念和审美情操,将社会文化和社会文明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但在我国高校的美学教育中只有很少的学校在哲、文、艺术等专业开设美学课或选修课,虽然有些理工院校也开设人文素质的美学选修课,但在教学实质上大多是艺术欣赏而已,多数学校都停留在口头上的重视,没有实质性教学。在升学率、就业率等诸多指标的竞争下,美学教育显然处于等而次之的边缘地位。
近年来,一系列的社会事件让我们真正认识到我国教育正陷入技术进步与社会文明退化的困境之中。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如何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合格的社会公民和部分社会优秀人才,在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文明素养得到很好的提高,美学教育所承担的生命与爱,陶冶人的性情,培养优秀的人格魅力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一、美育教育的重要性
美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精神世界的塑造,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首先,必须明确美学教育的内涵。美学是一门成熟的学科,早在文艺复兴时期有人专门对美学教育做过针对性研究,并将其归为领域范畴。著名美学家蒋孔阳认为“人类对审美心理功能和客观现实美学特征研究愈加深入,而人类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也愈来愈丰富,愈加复杂,因此美学终于从哲学文艺理论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美学教育是对美的本质、美感、美的形式和状态、审美活动和审美教育的研究。鲍姆加通认为,美学研究最初从感性对象为出发点和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不仅要依赖于哲学的思想,还应有感性的体验以及灵性和心里的沟通。其次,我们要明确美育教育在人的培养和家长会文明进步中的重要性,我国近代大教育家先生是中国现代美学学科的奠基人,倡导“美育代宗教”,并把美育列入国民教育方针。1949~1978年间,美育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1979年后,美育教育又重新受到重视,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工作规程》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要求在2010年前后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大、中、小学校相衔接,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艺术教育体系”。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优秀和合格的社会公民,具有健全的人性和完整的人格,高等院校是社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进步和社会文明的主体和推动者,大学教育在传授知识、培养专业技能和拓展视野的同时,更应当通过美育教育促成学生完美发展和完整人格的形成,从而增进学生的道德福址。
二、高校美学教育的困境
虽然国家提出发展规划,但在现实中美学教育存在相当大问题。高校扩招,整体文化水平下降,急功近利,课程建设力度匮乏,导致美学教育的低效。或是纯理论性空论,或是学校功利主义将美学教育狭隘化(艺术技能学习)。
大多数二类学校出于功利的考虑,就业率、升学率视为学校考核标准,本身就处于次要地位的美学教育更是趋于边缘化,加之现有美学教育方面的人才较少,更多是文学、艺术、哲学兼职美学教育,因此其教学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另外,学校的教育重点是技能教育,认为美学教育是精英教育内容,其他学生的发展基本靠自身努力。由于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发展正处于易变阶段,没有真正认识到美学教育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影响。
2.课程建设力度重视不够
美学教育中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美学中的哲学内容是帮助塑造大学生世界观的利器。黑格尔曾经说过:“美是人类最早的老师”。美学教育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美的认识,陶冶情怀,对世界观的形成,对人在社会中生存的价值,人格的形成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美学中的伦理社会学内容,可以改变和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伦理社会学研究是人之间的道德关系,是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之间的本质区分,对美学中的真善美的关系分析和研究,认清真正的真善美,能很好地推动学生的努力方向和提高学生的心灵境界。美学中的艺术教育有助于学生审美观和对艺术修养的培养,对于文学、艺术的欣赏,是美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对美的欣赏,真正领悟美学的真正涵义,去影响和规划今后生活中美感。罗丹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因此,只有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树立一个正确的审美意识,才能培养出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美学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人类生活不是在一个真空的环境中,每天与行行的人打交道,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环境中。人格魅力在社会交往中显现尤为重要,而且人格魅力的形成与美育教育是分不开的。席勒曾经说过“为了解决政治中的问题,人们必须解决美学问题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能可以走向自由”。因此,美育教育对人的价值观、审美观、人生观的形成直到巨大作用,进而指导整个社会向自由、和谐的方向发展。
3.混淆美学教育的内涵
我国高校美学教育存在两种趋势:一是传统的理论性为代表的美学教育,其主要内容是美学理论研究,脱离了艺术教育的内容,导致了意识形态决定一切的唯心主义思想,完全凭意境和心灵构思,甚至是主观臆念的东西,有些唯美至上的感觉。二是艺术教育等同或替代美学教育,这种现象在我国高校美学教育中非常普遍。近年来,我国艺术教育体系逐渐完善,其范围从小学、中学到高校,并配之以专业艺术教育、师范艺术教育等类型。在一般学校,艺术专业教育受到一定的重视,因此许多学校领导将美育教育视为艺术教育,混淆其概念。艺术教育(艺术技能教育)是美学教育的基础,它是美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艺术教育可以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对美的认知和欣赏,对进一步拓展大学生人生境界有帮助,但不等于美育教育的主体,美育教育是大学生学习阶段较高层次的教育,是修养、品行的塑造。叶朗先生在《大学生与美学》一文中提出:“美学和美术研究、艺术欣赏都有密切关系,但美学并不等于美术研究和艺术欣赏。从根本上说,美学是对于人生,对于生命,对于文化,对于存在的理论思考。”
4.美学教育本身的弱势
美学教育的弱势表现在理论上的高深和教学活动的枯涩。美学理论学派林立,从本质上讲从哲学体系剥离出来,对研究的性质、研究的对象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涉及到教学之中更是门户之见、众说纷纭,研究内容差异较大,很难做到理论结合实际。另外,纯理论性教学空洞,学术性过强,大多数人难以启及。另一种是注重于艺术欣赏,内容过于简单和肤浅,缺乏理论积淀和艺术审美理论的深度,教学方式基本以讲授和视听形式为主,相应的实践环节和艺术评鉴相对缺乏。
三、探讨美学教育的新途径
1.美学教育定位:面向群体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教育已提到相当高的地位,它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社会文明发展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著名学者钱理群说过:“现在我们的大学教育培养的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言而喻,我们的大学教育缺乏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和社会责任的培养,面对逐渐大众化的高等教育,美学教育已经不是精英教育的特权,应当面向全社会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面向受社会教育的每一个公民,其教育内容应随教育主体的改变而转变,应考虑受教育群体的知识结构、爱好和心理特征,抛弃美学专业教育中抽象、枯涩的内容,增加更多符合学生和社会群体的审美经验、审美视角、审美境界和社会美、道德美、伦理等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视觉,提高审美的自觉性,才能使其生活充满美感。
2.加强美学教育建设
教材是上好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美学教学。好的教材从出发点、研究的基本问题、重点问题,博引众家之说,内容由浅及深,把握教材深难的“度”,使观者一览无余,又能细细品味,讲者可引经据典,给予其充分发挥和拓展的空间。我国一些学者现已编写出雅俗共赏、清新悦目的美学教材,如凌继尧编著的《美学十五讲》,肖鹰编写的《美学与艺术欣赏》。另外,根据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可根据自行情况侧重不同的领域。文、艺术和哲学可适当增加理论性,理工农医以通识为基础。
3.学校应加强对美学教育的重视
浓郁的校园文化对美学教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美学教育在学校教学和学生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改变大多数学校课程设置轻视美学教育的看法,从课程设置内容、课时量、现代化教学设施条件给予充分的保障,在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中不断活化美学教育的影响作用。另外,加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一个学校的文化建设、学生培养以及今后学生在社会中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在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审美观和情操品行等方面的影响是很大的。如进行各种演讲会、文艺沙龙、文化沙龙,各种“十佳评选”、音乐会、美术展览、国文教育、各种社团活动和展览,都可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活中存在的美,是内在与外在的有机统一。
高校是国家未来发展的知识基地,是国家发展的希望基地。国家的强盛,不仅体现在国力的强盛、经济的强大,还体现在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现代文明程度的发展,而美学作为高校人文教育的学科,在培养高素质和文明公民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欣美观,促进社会向健康、自由、文明的社会发展,从而诗意地生存,这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基础。
教育是一个让人不断脱离野蛮,渐进人性、集取理性的社会化过程。美学教育则是积蓄精神,提高品行,优化现代文明的重要工具。只有全面地认识世界,理解人生,才能懂得人活着的意义,才能勇敢面对生命中的种种挑战,展示自己绚丽、多彩的人生。
参考文献:
[1]蒋孔阳.美学新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6-17.
[2]钟朝玲.人的全面发展与高校美学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174.
[3]包莉秋.美育视野中的成人世界[J].教育评论,2012,(2):15-17.
[4]李木子.对当前我国高校美学教育困境的反思[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7):242-243.
[5]叶朗.胸中之竹[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319.
摘要:室内设计隶属于艺术设计学。在现今的设计教学体系中,以美学艺术偏重的思维方式为导向的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作为学科基础课存在。室内设计Ⅰ作为其后续课程,在审美主导的思维方式转变为关于空间创造的设计思维方式中起到承接作用。那么,室内设计专业与美学艺术教育的关系,美学艺术教育在设计课程中起到的作用,则需要辩证看待。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美学艺术教育;室内设计
一、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室内设计方向大二时所开设的专业课程,课程的设立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室内设计中展示空间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着重分析展示空间中的元素,锻炼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培养具体形象塑造转换能力与图纸的平面设计能力,使学生独立设计出空间,并对空间的体量、材质比例和色彩有更直观的体会。这一课程在整个本科教学环节中处在一个较为特殊的阶段:该课程的先修课程为设计色彩、设计基础、设计素描等基础性课程;其后续课程为室内设计Ⅱ、室内陈设设计、室内建筑设计规范等专业课程。对比前后课程关系可知:该课程的先修课程偏向于设计基础,主要为绘画基础与构成要素教学,偏向于美学艺术类教育体系;后续课程则偏向于专业理论学习,特别体现在建筑设计规范、防火规范以及由室内设计Ⅱ开始的工装设计课程中。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认识,是值得我们探讨、研究的课题。
二、设计学科特质
讨论室内设计的学科特质,可以从学科的实际应用及运用前景方面切入。室内设计专业应用于室内空间的塑造而参与到人们的生活中,设计始终是围绕人这个中心讨论的,人则以一种动态的方式存在于三维空间中,所以设计师设计并通过施工完成的空间并非只是一种静态的、供观赏的或满足人们的视觉审美而存在的作品,而是动态的、随着时间流动、能介入人们生活的存在。所以,设计与其他传统的美术形式如绘画、雕塑或工艺品有着显著的区别。空间的设计是需要介入人们生活的,因此,为了满足使用者的心理与生理的需求,空间的设计就不能只使用艺术的手段,也需要运用物质的技术手段,才可创造出功能合理且美观舒适的物质空间,使其成为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载体。室内设计是为满足社会需求而产生的学科门类,是多学科交叉综合应用而形成的学科,涉及的自然社科类学科包括物理基础、材料学、人机工学、建筑工程技术、心理学等。
三、美学艺术教育与设计教育的联系
在我国,大部分高校艺术设计院系的室内设计专业由室内装饰、工艺美术纳入现代艺术设计学科演化而成。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内的设计类教学体系主要包括绘画基础教学、图案以及工艺美术教学。随着现代设计教育概念的引入,由绘画基础加三大构成的新的教学体系,逐步发展成现在的设计教育体系。其中,绘画基础教学一直得以保留,说明了室内设计专业需要辩证地看待美学艺术教育,设计学科本身也有着开展美学艺术教学的必要性。1.美学艺术教育在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中的支撑体现。传统的美学艺术教育对室内设计专业课程的支撑主要体现在视觉表现层面。设计表达:绘画基础教育所带来的是学生对于空间造型审美与立面上二维平面形式的美感塑造能力的提升,并且使其在三维空间中能够熟练地把控整体的视觉表现效果。空间构成:运用美学艺术中的构成原理可以在空间内合理地分割块体,或在平面上对布局适当把控,塑造出具有和谐感的构成比例关系。色彩基础:运用美学艺术的色彩原理,结合心理学中的人对色彩的认知理论,能更好地创造出合适的空间。计算机设计表现:结合艺术表现形式与新技术的应用,使用计算机技术结合美术艺术教育,使学生掌握相应的计算机软件操作技巧,更准确地表达出室内设计中的形体,并结合建模软件及渲染插件,快速展示设计图的光影效果和渲染效果。2.从室内设计学科视角认识美学艺术教育。由于学科发展,不少高校的室内设计学科从美术学院中剥离而来,或由工艺美术类专业演化而来,因此,美学艺术与设计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过去一段时期,室内设计学科的定位较为模糊,部分教师容易在室内设计专业简单地使用美术教育的思维方式设计教学,进而导致了“美术教育为室内设计学科基础”的错误判断。这无疑弱化了室内设计学科的理性特质,容易导致教学内容的缺失。由从事室内设计工作的毕业生的反馈可以证实,过于偏向审美而忽视材料特性,力学结构的设计在实施过程中会因为工艺、技术等问题而无法完成,导致项目投标失败或最终完成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部分教师因美术专业出身而惯常使用美术教育思维进行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是不可取的,教师需要从室内设计学科的源头把控好美学艺术教育与技术教育的比例。
四、室内设计
一是展示设计的应用方向相对较广,所受制约较少。室外展示空间与公共场所雕塑造型设计有相似的切入点,而室内展示空间则可偏重于产品、工艺品的展示,两方面都很适合学生进行设计思维的转化。二是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在其未完全掌握各项软件技能与规范前,教师可将教学目标的侧重点转向捕捉设计动向,学生拥有独立设计思想与实践体验后,会为后期大型室内设计项目课程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1.前期课程与项目选择分析。以笔者所教扬州大学环境艺术设计1701班为例。在室内设计Ⅰ课前,学生所需学的课程为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设计基础、设计初步等。设计素描、设计色彩的主要教学内容为通过素描或色彩的手段构建二维平面作品,培养学生以设计的、创造的眼光观察生活,将想象与表现结合,并提高对尺度空间、比例划分、体块关系、色相、色彩饱和度、色彩对比等的感知。而设计基础与设计初步使学生完成由平面设计题材转向三维空间的体块设计题材。室内设计Ⅰ课程中,笔者对课程最终目标进行了改革,所采用的评价方式主要是:室内设计大作业由施工图、效果图等设计图纸组成,加上展示设计宣传海报、实物模型的展览以及主创人员的演示,综合评定。室内设计的展示空间是400mm×400mm×500mm的空间,学生在这样一个空间中用微缩模型展现设计效果,并通过后期实物拍摄、自定拍照机位展现作业完成效果。通过实际的微缩模型,学生很好地从设计基础的三维立体构成建造转换到实际的空间设计中。2.设计流程中美学艺术教育的介入与技术启蒙的分析。设计表达:在设计的初期方案中,学生通过美学艺术教育中所学将设计方案表达出来,在未完全掌握计算机辅助制图的情况下,可通过手绘等方式初步构建方案,并且对设计进行讨论。因掌握快速手绘等方式,学生在头脑风暴等活动中能够快速、有效地讨论与修改方案。空间构成:学生掌握的空间构成比例知识可直接用于平面图的绘制,而教师需要借助丰富的施工经验辅导学生,校正学生图纸中不合理之处,使学生初步掌握功能布局的概念。色彩基础:在后期的微缩模型建造中,学生通过色彩的搭配,加之实际的光影效果,可创造出具有不同目的和功能的展示空间。计算机设计的表现:在室内设计Ⅰ的后续课程室内设计Ⅱ中,学生通过转变思维方式,可在完成建模和效果图渲染后思考实施方案,在遇到施工瓶颈后及早修改方案。除美学艺术教育的作用以外,设计思维方式的转变也可通过制作微缩模型实现。微缩模型可使用市场上常见的材料建造,如KT板、松木条、泡沫板、有机玻璃板、废弃布料、微缩模型用人物配件等。在建造微缩模型时,松木条所建木龙骨造型如何与吊顶连接,空间的高度是否够用,展示空间的墙面靠什么材料支撑,灯光的走线如何隐蔽,都需要学生思考;而通过观察微缩模型,学生更容易理解人机工学中的空间功能布局。在课程最后一周,每组组员发表演讲,具体阐述在微缩模型展示设计的创意缘起、材料选用、区域划分、手工实践等环节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由美学艺术教育中的审美趋向往解决设计问题的趋向发展。
美学艺术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成熟、高雅的艺术审美。在以设计思维方式为导向的设计教学中,教师要建立正确的学科基础,形成科学的教学体系,根据学科的交叉性、亲缘性把握学科基础,将建筑学、材料学、人机工学纳入整个基础体系,同时进行必要的美学艺术教育,使学生深入学习表达、色彩、构成、比例,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以上是笔者对于室内设计Ⅰ课程的一些思考。从历届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学习的变化中可以看出,此种教学有效促进了学生对空间设计的功能进行思考,而非单一地偏倚审美性,是值得运用的。但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符合新时代的美学艺术教育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查漏补缺,进而通过先进、开放的教育模式促进室内设计行业良性发展。
[关键词]会计教育 会计美学 创造
[作者简介]高岩(1972- ),男,江海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税收理论与实务;李丽红(1977- ),女,河北沙河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工业经济统计;白思然(1981- ),女,河北柏乡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成本会计、财务管理。(河北 邢台 05403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8-0146-02
会计美学的发展问题,虽然较早从理论上提出,但在会计教育教学中却较少得到主动应用。然而,会计美学对于提升我国会计行业道德水平、培养会计从业者职业操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也对会计教育深化与会计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高校会计教学中还存在部分教师或是推行填鸭式教学,照本宣科,或是责任感欠缺,知识滞后且缺乏教学创新,或是教学过程机械枯燥,导致学生对会计失去兴趣甚至厌倦,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会计教学的质量,迫切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发展应用会计美学。
一、会计美学的存在与体现
会计学从属于管理科学,但与多学科有交叉,只要存在物质交换,就能找到会计的影子,会计美学反映了会计行业的一种价值文化美,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精神财富,其发展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我国会计文化传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历史的积淀丰富了会计美学的内涵也扩展了外延。
会计人员给人感觉似乎总是枯燥乏味地照章办事,而且他们似乎找不到自主性与职业成就感。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会计行业与其他行业一样,充满着职业创新与挑战,尤其在现代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会计行业与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间的不断渗透以及数学模型与统计工具的广泛应用,都使得会计学科涵盖的内容更为广泛,创新与挑战并存。无论中式会计的“龙门账”“四脚账”,还是现代的复式记账,会计的发展融入了人们无穷智慧,是传统文化精髓的凝结,从这个角度来看她就是一门艺术,一门充满美学的文化之花。
会计之美蕴涵于会计教学与工作的各个环节。对初学者,首先接触的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将不同的经济事项以“借”“贷”以及六要素表现出来,体现出来的是一种高度概括之美;会计恒等式,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简明描述了会计要素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会计业务均是围绕会计恒等式等式展开,大部分学生都有过因初学或业务处理等因素导致等式不平衡的经历,无论相差千万还是差之分毫都会令人头疼不已,一旦处理正确达到平衡又会使人欣慰不已,成就感油然而生,这就是会计的对称平衡之美;各种会计报表、图表则体现出高度的抽象与展现之美;管理者、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在阅读会计报告的同时会体会到一种逻辑性与严谨性之美;会计账簿则体现了清晰与连贯之美;会计人员在业务处理中也能体会到一种加工美感。工作中的会计之美于学生来讲并未亲身体会,但贯穿美学的会计教学会使其身临其境,获得学习美感。
二、会计教学中提倡会计美学的必要性
会计美学是美学在会计领域的具体化,将其引入会计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发展会计美学也是会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会计文化来源于不断的历史积淀,其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永久持续的,因此高校中会计知识和会计美学的传播应与会计文化的建设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1.会计美学的培养是会计文化建设和专业学习的内在动力。会计文化具有广义文化的凝聚功能,能够提升学生与教师的精神层次,凝聚共同进步的动力。部分高校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问题,其产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学生学习的动力不足,继而影响到教师教学的情绪与动力。美感的缺失使学生对会计产生死板教条、枯燥单调的厌学情绪,进一步限制了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形成知识入笔记而非大脑的恶性循环。教师开展会计美学教育无疑是解决缺乏学习凝聚力与能动力的一大利器,使学生找到会计学习中的美之根源,自发动力也就相应形成。
2.会计美学的发展有利于实现会计文化的教育功能。优秀的会计文化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会计价值观和职业操守。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过程中贯穿会计美学的教育,会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用美的眼光去积极审视会计行业的对与错,抵制在学习过程中的敷衍应付情绪。在会计美学教育的影响下,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能够形成初步的正确会计处理思维。会计文化的精神影响在会计美学的教育中逐渐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来。一旦会计美的审视习惯养成,会计文化的教育同化作用便会显现出来,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最终达到整体教育效果的大大提高,积极推动填鸭式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3.会计美学有利于会计文化创新功能的实现,为师生提供沟通的桥梁。会计之美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课堂气氛不仅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同时教师也得到来自学生的正反馈,增加了课堂的互动交流,不断从美学角度去创新教学过程和授课方式方法,形成教学过程中的桥梁。学生不仅学会去欣赏会计美之所在,在不断的交流中还会逐渐养成辨别与审视甚至创造会计之美的能力。教师既是会计之美的传授者又是教育之美的创造者,学生既是会计之美的学习者也是会计美学的传播与创造者。
4.提倡会计美学,开展文化建设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精神世界。会计美学的提倡有利于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以及树立正确的责任观、服务观,纠正错误习惯,杜绝。开展文化建设使学生将自身作为部门大家庭的一员,群策群力创建一个技术过硬、凝聚力强的班集体,最终实现美学同化。
三、高校教育中会计美学的发展思路
高校会计教育水平的评判标准不能仅简单局限于学生会计考试成绩的高低,而应重点放在素质教育上。高校应在有效的组织体系下用会计美学的思路指导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欣赏美、发展美、创造美。
1.建立完善的会计美学组织与实施体系。会计美学是共性的,但是各个院校的背景基础与文化各有不同,这就需要各高校在整体教学的范畴下建立总的实施计划。具体来说,由会计学院(系)牵头协调内外部资源,教学教研室制定详细的美学贯穿方案,由会计师生提供思路,内容包括教学过程、实习过程、课余安排、校外上岗锻炼等不同阶段的美学穿插方案。最后召开教研会议,方案参与人员共同讨论制定最终方案。实施过程中根据实施效果由教研负责人收集来自于师生方面的反馈意见,定期修改完善。
2.通过典型案例教学营造会计美的学习环境。美的东西往往令人向往,弄虚作假、的“丑”与大公无私、爱岗敬业的“美”黑白分明,对其的认知与辨别更容易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增加职业道德模范欣赏的内容,时间自由,形式可分为讲授与自我欣赏相结合,重点将会计岗位上的光辉形象与光荣事迹生动展示出来, 使恪守职业道德、抵制、努力提高专业技能等美的形象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示范效应。优秀典型的价值观与职业观完美统一就像阳光般折射在学生心灵上,达到以美为桥梁的心灵沟通,从而找到自发效仿的方向。
3.改变学生的角色,增加师生互动。欣赏水平的提高建立在过硬的专业知识基础上,教师要把握教学的进度,增加互动环节。例如在知识讲解的同时讲授如何发现会计业务中分录构建的严密与逻辑之美,这一过程就像一座大厦的建设,要让学生站在建设者的角度审视科目的选取、分录的编制、数据的计算,最终得到构建美感。通过课内外的互动交流加强学生的参与提升美学鉴赏的意愿,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创造。例如,教师可于课上分配时间开展会计美构建的专题讨论会,学生作为主讲人讲述,并且和同学、老师交流每一笔业务的处理美感与欣赏体会等。再者,可以通过举办美学体会论文展、会计美创造主题趣味联欢会、会计角色扮演情境赛、团队会计美创新力拓展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寻找会计美的过程当中。
4.具体教学资料、内容、方式和课程设置的美学改革。要使学生看到教材后的第一感觉是内容丰富有趣并非易事,这就需要在选取优秀教学资料的同时,教研部门可组织具有多年经验的一线教师进行教学资料的改革创新,编制一套内容新颖、形式灵活、语言通俗易懂的教学资料,在案例选取上注重难易结合的同时增加艺术分析的篇幅,在业务处理上重点考虑艺术处理的加工分析,在习题的设计上考虑培养学生主观判断的艺术拿捏能力,在版面设计上体现活泼与严谨并重,符号设计富于美感,语言上艺术而不追求华丽。在教学过程中应大大增加会计美学的渗透,不仅仅局限于大纲框架。从学生的某些习惯经常能看到教师的部分影子,所以在授课方式与内容上要下足工夫,好的会计教学效果也增加了教师的设计成就美感。在教学法方式上,照本宣科式的填鸭式教学应为历史所淘汰,教师要认真搜集课本和实际业务中美的内容,推广提高课堂吸引力的美感教学。教师将授课过程看作是一种会计美的展示表演,要吸收其他学科或授课的形式不断丰富教学方法、提炼幽默语言、创新教学方式,例如讲授会计岗位知识的部分增加岗位模拟还原环节,通过角色扮演、现场讲授、美感交流等互动式教学把启、讲、论、练完美统一起来,营造课堂教学氛围之美。课程设置上可以适当增加会计美学课程或专题,集中讲授会计美学体系。
5.指导学生的美学实践与创造。通过教材的精心“美化”和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案例的交叉学习,学生在模拟实务过程中亲自验证会计的逻辑之美、精炼之美、严谨之美等,不仅提升了自身美的感受,更能够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吸收,为将来走上会计岗位参与实践做好提升能力的准备。具体操作上,教师在教学方面应重视学生业务处理能力、美学审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用创造性思维来拓展教学的思维空间。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会计授课也是一个创造美的过程,教师应精心设计会计案例,逐步增加难度,引入实际工作中不断增加的金融工具、会计新规定等,使学生在熟练实践基本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到实践之美,继而增加自主性判断案例,如何种资产应列入无形资产范畴以及如何界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思考等,使学生不仅接触到理论前沿,更能站在前沿的高度去思考去判断,达到培养会计实践创造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刁华兰.略论企业财务文化[J].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6(4).
[2]霍彩珍.会计美学理念传播思考[J].财会通讯,2011(4).
[3]金洁琦.会计的美学研究[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9).
[4]马跃强.论企业财务制度与财务文化建设[J].财会研究,2011(10).
【关键词】高中生物 美育 群落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89-02
一、引言
美学教育就是指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1];美育也是完整人格的教育,是通过各种美的事物来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力,审美理解力,审美评价力和审美创造力,同时有助于培养良好人格品质和启迪智慧的一种教育活动[2]。
生物是一门充满自然美、和谐美的科学。教师挖掘其中的美学元素,并将其运用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植物在生物群落中的垂直结构"为例,采用“享受美―接受美―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方式尝试在高中生物课堂上进行美学教育,希望能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提供一种课例参考。
二、设计理念与思路
1. 设计理念
在建构主义中,皮亚杰将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感知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3];每个阶段是下个阶段发生的前提及必要条件,每个阶段之间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是正是体现了思维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美育的宗旨的也是将人从简单的获取知识到利用知识提升自己素养,最终实现完美人格的过程,这与皮亚杰提出的量变到质变是相符合的。
2.设计思路
三、“植物在群落中的垂直结构”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群落的结构”,上为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下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以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以及种群的特征、增长方式,本节内容建立在种群特征和数量关系的基础上,阐释了比种群更高层次的群落内部的结构,明白了群落的结构,才能继续研究群落的演替,并且为生态系统各组分相关知识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本课时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 学情分析
学生对种群的特征和种群的数量变化已经了然于胸,但对群落的概念以及群落中各种群的相互关系仍然停留在感性猜想的阶段,不过高中二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正向着辩证思维的方向发展,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性明显加强,自学和探究能力也明显增强[4]。这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说出群落概念,识别群落类型,简述垂直结构的分层,阐明垂直结构产生的原因。
能力目标:提高认识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尝试沙盘设计以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群落结构美,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参与小组活动设计沙盘,培养和发展对生物学美的创造能力与兴趣,提高学生鉴赏美的修养,
4.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群落的结构特征
教学难点:从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5. 教学过程
6.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对“大自然本质结构”和“植物在群落中的垂直结构”生物学重要概念的构建以及学生分组合作设计沙盘的课堂活动的开展[5];并在整个授课过程中穿插渗透着美学教育;以此为出发点,力图体现以下三点。
(1)设计构建概念的逻辑体系。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依次经历对本质结构的粗略了解、形成对本质结构的具象概念、实践制作出本质结构的具体模型、归纳总结出垂直结构最终概念这四个具有逻辑关系的教学活动,更符合学生的概念形成过程和思维框架。
(2)以学生活动为载体,注重能力培养。本节内容较为抽象,学生易缺乏兴趣,且很难体会群落结构的生物学意义。在教学设计中,以学生分组设计沙盘模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观察课前准备的材料物品,通过自行分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设计出各自的模型,并以最终的模型给大家直观展示植物在群落中的垂直结构。这些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同学们在探究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提出各自的构思。使他们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自己动手实践问题的时候,不断发展和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
(3)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科学与美是相通的。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意识,充分调动教师的审美观念、审美能力、审美情趣,去感化和陶冶学生的审美知觉、审美理解以及审美注意[6]。教师通过展示几幅美丽的图片,结构的谐调对称,环境的雅致优美,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开拓他们的思路,引导他们从美的角度来探索科学的规律,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无疑是有益的,应特别注意从生物学知识中发掘和提炼美学因素,努力把它上升为美的形态,从而创设美的意境,让学生耳濡目染,感受生物学美[7]。
不足之处:在授课过程中,由于学生各自审美标准不一样,对美的认知也存在着差别,所以对大自然的本质结构概念的理解造成了阻碍,也使得后来做出的模型形态各异。学生的审美标准短时间内不容易调整,教师只有从平时的教学以及生活中多多注意,采用多媒体手段来展示美的事物,善用教具模型来体现生物学美,潜移默化地改善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金昕.美育与大学生人格养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4]胡正凯.信息化环境下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策略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5]赵广宇,闵洋,陈亮,谢咏梅.“遗传物质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的教学设计[J].生物学通报,2011,46(1):31-33.
[6]蒋莉莉.美术特色高中的生物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实践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
[7]刘济滨.生物美学初探[J].九江师专学报,1995(5):88-91.
基金项目:
教育厅人文社科基地项目四川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项目(CJF13064 ),西华师范大学教改项目(403346,403327)
(1)实验现象———声光美镁条在点燃的条件下,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但一把燃烧着的硫放到氧气瓶中,立刻看到蓝紫色火焰,学生看到这些化学现象后都发出惊叹声,他们在感受到化学变化神奇美的同时,也沉浸在化学现象声光美的世界里.
(2)实验本质———创造美
几千年来化学家不断揭示出物质世界的奥妙及其发展规律.因此科学创造本身就是一种美的创造.从钻木取火到高能燃料,从茹毛饮血到浓缩食品,从树叶遮身到为特定需求设计材料———化学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带来了美好的生活.因此,化学家在发明创造的同时,也创造着美.
(3)化学家———品德美
科学家献身科学的感人故事数不胜数.诺贝尔一身研究炸药遭到许多不幸,但仍始终不渝,他在晚年积劳成疾,去世前不忘把他的全部资产留给科学事业,包括他的躯体;费歇尔发现苯肼后由于长期与苯肼打交道,使之慢性中毒而死等.化学家们的人格美、品德美都震撼着学生的心灵,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感染.
(4)化学课件———设计美
随着多媒体进入课堂,教师使用的课件在充分展现教学内容基础上,如做到综合运用线条、色彩和配音就会给学生美感.如,进行“几种常见的盐———碳酸钙”教学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北京天安门前的华表、人民英雄纪念碑四周的雕塑群、颐和园和故宫中所用的白色石料,体现一种纯洁、庄严的美;再讲“生石灰的烧制”时,讲了圆明园是我国劳动人民用血汗修建的皇家园林,其中收藏了许多精美的珍宝、图书和艺术杰作.修建圆明园时使用了大量汉白玉石材.1860年8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他们在院内大肆抢掠、破坏,到处放火.熊熊烈火烧毁了所有的亭台楼阁.一些用汉白玉修建的宏伟建筑经大火焚烧.酥裂开来,变成了碎块(多媒体展示),激发学生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而立志学习的决心和信念,体现一种庄严、向上的美.
二、初中化学实施美学教育的途径
1.课内途径.首先,教师方面:教师的仪表端庄、得体;教师的教态亲切、自然;教师的板书精练、工整;教师的语言准确明晰、简练扼要、生动活泼、抑扬顿挫.其次,环境方面:教室的布置、校园的环境也在不知不觉地影响学生.如学生长期处在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的校园及美观大方、窗明几净的教室里的话,学生就会受到美的熏陶和滋润.
2.课外途径.首先,教师要根据学校所在地的实际,开发利用和管理好具有本地特色的课程资源,把化学课程的学习与热爱家乡的情感美有机结合起来.其次,教师应结合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设计适合学生课后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知道还有些工农业问题还有待解决;再次,要结合教学内容,把审美、创美活动扩展到课外.
一、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展现,良好激发学生的“三创”意识
对美学概论课程教学进行深入调查发现,教师对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没有给予充分尊重,更多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教学活动开展,参照书本对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灌输,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式学习状态中,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创新能力也受到了较多限制。创新文化重点在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调动起来,社会发展需求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属于自身鲜明个性的人才。美学概论课程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打破传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限制,引导学生养成“三创”意识。在美学概论课程教学课堂上,需要将追求创造、创新,敢于创造的价值观念传递给学生。例如教师在对“美的本质”相关教学内容进行讲述时,教师不能将自身限制在传统美学教学观念中。美是具有较强开放性的系统,也是不断发生变化的。从理论层面将创新、创造的价值观念通过美学角度对学生进行揭示,使得学生可以认识到人生与美都是不断进行创造的过程,如果人生缺少了创造那么人生就变得不再完美。
现阶段学生就业非常困难的现状,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就业难度性逐渐提升。提出的观点众多,但是很多人都将主要原因归根于社会不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启发学生为什么不能主动的去进行创业,所以美学概论课程教学需要将创新型人才培养,让学生敢于创业作为课程教学目标,这样有利于缓解现阶段紧张的就业压力,培养出更多社会发展所需求的人才。在美学概论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将课堂教学实践与课外指导紧密联系起来。例如美丽的自然风景对陶冶学生情操,帮助学生塑造优秀人格有着积极影响。学生在游览名胜古迹、名山大川时,可以开阔自身的眼界,启迪智慧人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景区进行游览,让学生游览后对旅游日记进行撰写,使得美学概论课程教学可以取得良好成效,将学生“三创”意识良好激发出来[1]。
二、在美学概论教学实践中进行审美交流,培养学生的“三创”精神
在美学概论教学实践中进行审美交流,具体指的就是通过审美感知与创造的方式,以审美形象为基础媒介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作品、人与人之间进行情感交流。通过审美交流可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激发人的创造力。如何在美学概论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交流,帮助学生养成“三创”精神是教师需要重点思考内容,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以课堂讨论方式分享审美意见。
课堂教学讨论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发扬民主,让学生可以自由表达思想的重要教学方式。从课堂教学实践层面进行分析,讨论式教学策略可以增强美学概论课程教学的开放性,加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审美沟通,培养学生的“三创精神”。例如“时尚文化”是现代学生较为推崇的审美文化,该文化对学生有着很强吸引力。所以在美学概论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时尚文化”进行讨论,鼓励学生敢于进行质疑和批判,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教师认真听取学生的发言后,根据时尚本质、特征等众多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时尚属于反大众的大众文化,时尚也是只有一小部分特定人群所占据的。学生针对这一观点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且对自己的质疑进行介绍。讨论式教学策略应用,是教师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进行思想碰撞,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都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分享自身的审美体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美是人人都可以创造的,将学生的具有潜能充分开发出来[2]。
(二)课外师生平等交谈,参与审美交流。
课堂教学时间非常有限,仅仅在课堂进行审美交流是不够的,所以教师在课外也需要与学生更多的进行交谈,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审美交流。以往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创新、创造、创业能力培养并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程度,学校教学知识注重对已知领域知识和书本中的教学内容进行讲述。在美学概论课堂教学外,师生可以针对共同感兴趣的美学问题进行讨论。例如教师可以依据现阶段学生非常关注的《老九门》等热播电视剧举办审美评价师生座谈会,由已知领域逐渐向未知领域转变,面向需要探索和创造的领域,将美学概论教学变成超越性的教育课程。还需要注重的是,在课堂教育实践中教师需要注重个性化教学。例如学生对文学艺术创作有着较高喜爱程度,在创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与美学相关的问题。教师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引导学生逐步性解决问题,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也会在此过程中得到提升。
三、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学生承担较强学习压力,并且忙碌生活琐事时,对身边那些动听的音乐、美丽的景色经常采取忽略态度。对美的感觉钝化,创新能力、创新精神也没有得到呈现。审美是一种爱美的教育,人的创造与美的爱好存在着非常紧密联系。所以在美学概论课程教学中讲述“自然美”、“艺术美”过程中,需要将理论与审美紧密融合起来,让学生可以主动的去发现美、欣赏美,在生活中去追求美。在教学中学生获得审美体验,使得内心受到冲击,情感得到升华,学生创新能力也会得到有效强化。
四、结语
美学概论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三创”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应用多种教学策略将“三创”教育引入到美学概论课程教学中去,赋予美学概论课程教学新的内涵,为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