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压力管理

压力管理

时间:2022-05-13 08:00: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压力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压力管理

第1篇

艾伦・洛根是加州帕萨迪那市Hunmtington医院的一个锁匠,他每天早上5:30分出门,7点钟才能到达工作单位。他家距离单位40英里远(约64.37公里),拥堵的交通迫使他不得不早早地出门。当一天的工作结束时,洛根时常对自己说“现在只想回家休息一下,实在是不想长时间地开车回家。”

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2005年,Huntington医院引进了一项全面的上门代办服务来帮助它的员工减轻与工作无关的压力,增进工作效率。

洛根现在利用这种代办服务邮寄账单,包装礼物,制定休假计划,购买电影票,并为他的妻子和女儿订购鲜花。他说:“现在我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有目的的行动。这项服务赋予了我力量,提高了我的生活质量。”

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平衡问题只是员工面对的诸多压力之一,各家公司正尝试帮助员工管理好这种压力。公司在员工减压方面所作努力的回报就是公司的员工会变得更健康、更富创造性和更有工作效率。

寻找压力产生的原因

在实施一个压力管理项目之前,确定员工产生压力的根本原因至关重要。

堪萨斯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定量分析心理学博士唐纳德・G・唐尼指出:“首先需要评估一下压力的水平和影响。”他建议公司应该进行员工调查和离职面谈。

非赢利性组织美国职业压力协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Stress)的总裁保罗・罗希博士也建议公司应该从员工们那里获得反馈。

一旦从员工那里收集到反馈,并确定了产生压力的主要原因,公司就应该对这一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特别是要防止员工在未来产生类似的压力。

HumanNature@Work网站的主要负责人大卫・李说:“一些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们希望通过45分钟午餐讨论会解决压力管理问题。这类讨论会可能只会有6名人力资源经理参加,并在他们的要事列表中核对处理员工压力的方法。这种做法就像是试图用一个茶杯舀出一艘漏船中的水,还不如直接将漏洞塞住。”

总部位于纽约的普华永道会计咨询公司采取了一种综合策略来处理员工压力问题。公司的人力资源战略主管麦克尔・芬隆解释说:“我们在三个层面上考虑员工压力问题。首先,我们寻求如何管理我们的工作才能提升工作和生活质量的方法。其次是如何为员工创造条件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比如提供有助于改进个人压力管理方法的培训。第三,提供具体服务以帮助员工减压。从整体上推行这项员工减压策略是十分重要的,千万不要陷入误区,使这项策略只是成为一项服务或一门培训课程。”

减轻消极压力

并不是所有的压力都是有害的。例如,积极的压力可以激发员工拓展自己,应对新的挑战。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压力都来自于工作,比如员工的财务困难、婚姻问题以及其他的一些他们个人生活中的压力,而大部分的此类压力问题会让经验丰富的人力资源专家们也感到无能为力。

然而,人力资源专家能够处理和努力减少产生消极工作压力的因素。可行的步骤包括以下几点:

*培训员工和管理人员,以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表现。提供培训,帮助员工更好地完成工作是减轻员工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为管理人员提供培训同样重要,尤其是对于那些缺乏管理技能的主管,他们的行为有可能会导致其下属产生工作压力。

*调整工作团队。为了促进员工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平衡,普华永道在两年前对工作团队进行了调整。与原来每个员工只负责一个客户的账目不同,公司现在采用员工团队的方式处理一组客户的账目。如果某一名员工不在办公室,其他团队成员就能接手他的工作。

*鼓励员工去度假和周末休息。普华永道的管理人员会收到他们的员工是否已经休假的报告。在带有海滩背景的公司海报上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你休假了吗?芬隆说,公司开展的活动“提高了员工度假和休息的意识”。员工有时需要放下工作,同家人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或是去释放激情,而不是每天都在与电子邮件或电话打交道。

如果普华永道的员工在周末发送电子邮件,电脑上会弹出一个对话框提醒你“现在是周末,最好不要工作,这样其他人也可以休息。请在工作时间开始后再发送您的邮件。”

*提供弹性工作制。盐湖城尤他州大学的临床和解剖病理学实验室ARUP的人力资源主管,同时也是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SPHR)副总裁助理的冯・曼德森说:“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问题是导致压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这个因素在表现活跃的单身汉和需要照顾孩子们的父母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创造性的工作时间安排会对员工有所帮助。”在实验室1800名员工中,40%的员工都从弹性工作制中受益。

*给予员工更多的私人时间。举例来说,总部位于亚特兰大的住宅抵押贷款银行业务公司(HomeBanc MortgageCorp)除了假日和休假时间之外,员工在一年中有24小时的额外时间。这样员工就可以在必要时利用这些额外时间,在不使用假期时间的情况下参加学校的演出或是教师会议。

帮助员工减少压力因素十分重要,但是许多员工也需要学会如何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压力,甚至是积极的压力。此外,人力资源专家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步骤:

*为员工提供各种协助。根据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2006年的调查,71%受调查的公司都提供了员工协助方案(EAPs),或是一旦认识到员工压力问题就立即提供帮助。员工协助方案为员工提供咨询服务,并帮助解决诸如法律和照顾老人这样的问题。

*在减压培训方面投资。压力管理培训课程是减压策略中一个有效的部分。比如,普华永道公司为员工提供了两个小时的压力生存培训课程,这样的培训可以帮助员工了解产生压力的根本原因,以及如何应对压力和获得适合个人的压力管理策略。

实施措施

一旦找到员工工作中的压力原因,公司就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力减少他们的压力原因,并帮助员工处理好公司不能改变的那些压力原因。公司所能提供的可能服务包括:

*代办服务。代办服务使员工获得满足感,并消除了生活琐事的压力。大约2/3的Huntington医院员工利用了这种代办服务,这项服务可以平均每周为医院员工节省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员工们需要为他们所接受的服务买单,如洗车服务,但是不必为代办服务本身支付费用,医院每年为每名员工支付的代办服务费大约为50美元。此外,员工通过代办服务所获得的其他服务的费用要低于市场价格。医院人力资源副总裁欧德嘉说:“通过代办服务所获得的其他服务的价格要比当地一般的价格

低15%。上门代办服务包括干洗、修表、眼镜保养、邮递服务、餐馆送餐和旅行安排服务,以及其他的一些服务。”

*上门儿童照顾服务。双收入家庭或是单亲家庭面临的最大压力是能够获得足够的儿童照顾。一些公司为员工提供工作日和暑期的儿童照顾服务。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的全球性会计及管理顾问公司普兰蒂莫兰甚至为它的员工提供周六的儿童照顾服务。

普兰蒂莫兰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西弗莱利说:“在税务登记期间,我们每周工作6到7天。对于单亲家庭,他们很难在周六找到儿童照顾服务。”

*安静的房间。员工有时候可能只需要10分钟的独处时间。假如一名员工在22层楼上班,那么他会感觉除了休息室以外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去。

设立一个安静的休息室是一种可取的方法。普华永道公司的芬隆说:“休息室只是一间经过改造的办公室,员工可以在那里休息、沉思、祈祷或是拨打私人电话等。”

*按摩服务。按摩是帮助员工放松的最佳方法之一。住宅抵押贷款银行业务公司HomeBanc每个月都要约请按摩师到每间办公室为员工提供一次免费的颈部和肩部按摩。这只是一个很小的举措,但是却很受员工们的欢迎。

*食品。饥饿常常会使人脾气变得暴躁。为此,许多公司为员工准备了小吃和餐饭。普兰蒂莫兰公司的西弗莱利说:“在工作繁忙的税务登记季节,我们在一周中会提供好几天的午餐或晚餐。税务登记期过后,如果有人一天的工作时间超过了9,5小时并错过了晚餐,那么餐费就会由公司作为日常开支负担。”

*促进保持健康的主动性。由于压力会大大增加医疗费用,许多公司通过给员工发放健康红利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压力。此外,心理和生理上都健康的人能够更好地处理压力。

两年前,ARUP实验室扩大了它的免费健康中心。中心现在每天全天都对员工及其配偶开放,并提供健身设备和23项团体健身课程,其中包括3个15分钟的健身课程。这样,员工们每天可以进行两次15分钟的带薪健身。这一举措使原来不进行任何锻炼的员工每天也能参加30分钟的健身活动。

ARUP实验室的分析师贝克尔自从参加健康中心的健身项目以来,发现自己应对压力的能力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她说:“公司提供的有氧运动课程为提高我生活的丰富性开了一个好头,我以前几乎不进行什么运动,而现在除了玩壁球和骑自行车外,甚至还跑马拉松。我自身感觉很棒,而且我确信我的工作效率变得更高了。我不再总是陷入忧虑当中了。”

贝克尔表示:“现在几乎没有什么可以让我感到沮丧的事了。我的工作没有什么改变,因此承受的压力和以前也没有什么不同,但现在我却不再有原来的那种工作压迫感了。”

毕竟,帮助员工有能力处理好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才是公司的目标。

第2篇

【关键词】石化装置;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小接管;常见隐患;管理措施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是石化装置的主要设备,做好石化装置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设备管理是石化企业的重要任务,将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处理安全运行的环境中,不仅可以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可以提高石化企业的经济效益,由于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安全隐患等问题,因此,加强石化装置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管理,确保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安全运行。

1 石化装置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小接管常见隐患分析

由于石化装置压力容器、压力管理小接管处于设备的第一道阀门内侧,由于小接管具有直径小、管壁薄的特点,若石化装置压力容易、压力管道在设计、制造、管理、检验等环节上设置不合理,则容易造成泄漏等事故,因此,下面对小结管在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隐患进行逐一分析。

1.1 小接管在设计方面存在的隐患

小接管主要是指石化装置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与阀门、排液导淋、液位计之间连接的接管,在设计方面,需要进行小接管与筒体的焊接,一般情况下,采用D类焊缝的方式对其进行焊接,这就要求选择不同大小的接管,以保证选择的接管与筒体相适应。根据固定式压力容器监视规程的探伤要求,明确规定接管的大小应大于250mm,但是,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中没有明确规定接管小于250mm的探伤要求,更不用说接管小于25mm的焊缝内部质量的探伤要求,这就导致接管焊缝不能严格按照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检查规程,致使接管焊缝的检验措施不能落实到位。

1.2 小接管在制造方面存在的隐患

由于石化装置压力容器接管与筒体的焊接具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焊接的自动化程度,为了提高焊接的自动化程度,在制造方面,通常采用RT和UT等方法进行焊缝内部质量的探伤,RT和UT方法不仅可以确保焊接的质量,也可以提高压力容器筒体焊接的安全度和可靠度,但是,由于石化装置压力容器与压力表、阀门、仪表之间连接的接管大多数采用承插角焊缝结构的方式,这就要求工作人员需要采用手工焊缝的方式来进行焊接,受工作人员个人因素的影响,压力容器筒体焊缝的内部质量难以保证到位。

1.3 小接管在运行方面存在的隐患

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小接管与压力容器本身处于同一介质腐蚀环境中,虽然小接管在设计壁厚上满足了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监察的强度要求,但是,当压力容器本体与小接管的腐蚀厚度相同时,如常见压力容器本体壁厚为20mm,小接管壁厚和设计腐蚀裕量分别为4mm、3mm,当压力容器本体与小接管的腐蚀厚度都为2mm,虽然压力容器本体仍然处于安全范围中,但是,小接管的剩余厚度已经非常薄了,容易导致接管泄漏事故的发生。对于小接管与压力容器的外腐蚀,其主要表现在水分渗入而导致保温接管接缝不严,保温接管根部受到水分潮湿,就容易形成外腐蚀。

1.4 小接管在检验方面存在的隐患

针对小接管的检验,一般需要采用仪器对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小接管的T字焊缝处、封头焊缝处进行检验,通过检验报告对其进行分析,特别注意的是:由于仪器无法接触非常薄的接管根部,并且小接管的螺栓也限制了对小接管焊缝的检验,导致仪器不能测得真实的数据。小接管在焊缝处理中,容易发生泄漏、裂纹、振动疲劳等现象,这些现象都会导致小接管存在安全隐患,当小接管在设备中出现泄漏情况时,通常需要关闭阀门来对其进行处理,导致石化装置停止生产,不利于提高石化企业的经济效益。

2 石化装置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小接管管理措施

2.1 做好设计、制造环节的管理

针对石化装置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与压力表、阀门之间连接的小接管壁厚的设计,采用阀门与小接管一体的整体加工件来设计接管,确保接管设计的强度和腐蚀,避免因焊缝而造成泄漏等现象的发生。第一,对于直径较小的接管与压力容器筒体角焊缝,应采用对接焊缝的方式和加工接管翻沿结构来进行焊缝内部质量的探伤,由于接管的管沿与压力容器筒体对接部位的曲率不同,可以采用打磨对筒体进行平滑处理,虽然这种方式加大了施工成本,但是,这种方式可以有效解决泄漏等问题,确保设备安全生产;第二,对于直径较大的接管与压力容器筒体角焊缝,采用采用射线检测的方式对焊缝对接质量进行检查。

2.2 做好小接管在使用过程中的检验与维修管理

对于小接管的管理,应做好日常的检验与维修管理,第一,对于石化装置的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应建立小接管台账,做好日常检查,尤其是接管底部的检查,其是接管的最薄点,应在检测报告图样上标准接管底部位置,采用动态控制的管理方式,将小接管检查的报告存入档案;第二,试压盲头检查,由于石化装置中的试压盲头容易因腐蚀而造成泄漏情况的发生,为了避免泄漏情况,应及时对管道盲头进行检查;第三,小接管维修检验,在小接管维修检验中,首先应确保石化装置停工,对于管道根部和阻碍接管检修的地方,应采用切割平台板的方式对接管进行检验,对于接管检验受位置限制,导致仪器不能测得准确的数据,可以采用锤击方法和摇动方法度小接管进行检验,确保小接管根部焊缝的安全性、可靠性。

3 结束语

小接管是指石化装置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小接管与压力表、阀门、仪表之间连接的接管,小接管主要出于设备的第一道阀门内侧,由于小接管在设计、制造、运行、检验等环节中存在泄漏隐患,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避免因泄漏而影响接管焊缝的牢固性、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陈雁,高俊峰,王文灿,王春生,魏盛斌,王玮.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安全管理系统的应用[J].石油化工设备,2011,05:77-80.

[2]胡国勇.科学系统地开展石化装置压力管道安全质量监督检验工作[J].石油化工建设,2012,01:41-42+62.

[3]刘民.石化装置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小接管隐患及管理[J].石油化工设备,2012,03:94-96.

第3篇

(一)压力的含义。压力原意是指事物被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在力学上指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从而使其产生的内部阻力。

随着人们对压力有更深刻、更广泛的认识,不同的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Lazarus等学者提出的“压力就是需求和理性地应对这些需求间的关系”,意思是一个人所能承受压力的程度与他对压力的看法是有密切联系的,是由人的认知系统所反映出来的,反映的结果就是人对工作压力的认知评价。McGrann提出,压力是“员工需求与其个人能力处于不平衡的状态时,需求得不到满产生的结果”。因为人们对压力的应对能力是不同的,所以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压力感觉与体验。医学专家Hans Selye认为,压力是生物体在应对外界刺激时所产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综上所述,“压力”是指员工由于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因素的影响产生的紧张感。

(二)压力的产生。针对压力产生的原因,各位学者表述了自己的看法。

French与Caplan共同提出的个体-环境匹配理论。该理论指出,环境因素与个体特性因素相互矛盾、不协调是工作压力产生的原因。

Karasek首先提出了“工作需求-控制”理论,后来学者又在这个理论基础上加入了“社会支持”这一要素,最终形成了“工作需求-控制-支持”理论。该理论认为过高的工作需求和过低的工作控制是工作压力产生的重要原因,而来自上级、同事、家人的帮助可以降低工作压力。

Lazarus的创新理论:即交互式作用模型下的员工工作压力的认识与评价理论。该理论认为工作压力不是环境因素和个体特性因素的产物,而是一部分人群对于某一环境所产生的威胁的认识与这部分人对自身所拥有应对威胁的能力的认识,两种认识的结果是工作压力产生的原因。

(三)压力的影响。(1)压力过度会产生不良影响,并作用于员工和企业。首先,压力过大会使员工产生紧张、不安、情绪低落、睡眠质量变差等心理、生理和行为等方面的影响。英国曾做过一次研究调查,共调查了1971名来自不同公司的员工,其中83%以上的人认为,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压力,紧张的工作节奏,他们备受压力感。42%人说,除了在公司的压力感,他们在家也会有情绪低落、为工作而忧虑的感觉。还有1/4的表示,巨大的压力常常使他们失眠,很难入睡。此外,压力过度,还会使员工的工作效率降低,进而影响其绩效水平。大量研究表明,压力与工作绩效之间存在倒“U”关系,在适当的范围内,压力会提升员工的工作绩效,但是当压力超过或低于一定水平时,都会导致绩效的下降。(2)压力适度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并作用于员工和企业。适度的压力下,员工会拥有一定的动力,调动他的工作积极性。在此种压力下,员工会感到工作环境很舒适,能保持稳定的情绪,积极地工作动力,保证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会增强员工的敬业度和忠诚度,有利于降低员工的离职率,减少企业成本,有利于企业与员工和谐发展。

(四)压力源。(1)压力源按其形式划分为:家庭压力源、工作压力源、社会压力源。家庭压力源:员工是企业的一员,也是家庭的一员,家庭环境是否和谐会对员工的身体和心理产生极大地影响,而如果把家庭中的消极情绪带入到工作中,也必然会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状况。工作压力源:作为公司的成员之一,在公司中工作,肯定会受到来自公司各方面信息的影响,这些影响会使员工产生不同程度地压力感。社会压力:在中国这个快速发展的国家,我们时刻都能体会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我国又是一个超级人口大国,出生率高,就业岗位的有限性成为了就业问题日益突出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还有社会舆论,社会政策等给员工带来的压力。(2)压力源按其内容划分为:生理压力源、心理压力源。生理压力源:生理压力源指员工本身的身体状况,其身体状况的变化对本身产生的影响。心理压力源:不同的个体对于不同事物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活动,产生的心理压力程度也不同,每一种事物都有可能成为心理压力的来源。

二、压力管理的含义与意义

(一)压力管理的含义。压力管理就是对员工面临的压力所进行的管理,通过调节、平衡压力,查明压力产生的原因,从而对其进行调整,消除有害压力的对员工带来的不良影响,使员工在最佳压力影响下,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绩效,进而为企业增加效益。

(二)压力管理的意义。压力管理可以降低压力对员工带来的不良影响。因为,压力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企业忠诚度,工作绩效水平,离职率等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当员工面临过大的压力时,会使其产生的一定的负面情绪,进而影响自己对工作的满意度,对企业的忠诚度,降低自己对工作的热情,从而使工作效率和绩效水平下降,更为严重者就是造成高离职率。然而,通过对压力进行有效管理可以减少上述现象的发生。

压力管理可以使员工对压力的承受能力有所提高。因为每位员工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因此在对压力的调节和控制力上会产生一定的差异。有效的压力管理不仅可以帮助员工解决压力造成的心理问题,还可以帮助员工学会如何科学的应对压力对身体、心理的伤害,增加员工的抗压能力。

三、压力管理的研究及其产生的问题

(一)压力管理的研究。(1)国外对员工压力管理的研究。西方国家对压力管理的研究已达近100年之久,并且西方心理学和管理学对其高度重视。员工的工作压力与工作绩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对于他们之间联系的讨论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早期,一位加拿大著名的压力专家提出压力的基本理论,也被称为适应综合症理论。Yerkes和Dodson提出Yerkes-Dodson关系模型,该模型表示,压力与工作绩效间存在着一种倒U型关系,适度的压力可以使工作绩效达到顶峰。Cooper,Sloan和Williams设计了工作压力指标体系(OSI),为组织的压力管理提供了结构化认识框架以及一系列的测度量表。压力的管理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预防性管理,这类管理方式一般是通过改变压力源来减小压力的负面作用,其所关注的对象一般是员工本身和工作环境。第二类管理试图及时减轻员工的工作压力所产生的负面后果,与第一类相比,更加关注于员工个人状态,包括心理治疗、心理咨询、EAP等。第三类管理包括对已经发生了的状况的处理,找出办法使其恢复正常的运作状态。(2)国内对员工压力管理的研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企业经营机制的完善,竞争的日益加剧,技术的不断更新,愈来愈重的工作压力等成为了员工压力的根源。对此,我国学者对员工压力问题及企业对于员工压力问题的管理展开了调查研究。胡安安、胡建华在《论员工压力管理》一书中,从员工压力来源和症状方面做出分析,并从企业和员工两个角度提出具体解决办法。任文举着有《企业员工压力管理探索》一书,其中提出了员工压力的性质、表现和危害,分析了员工压力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对员工压力进行管理的方法。李忠海、廖建桥在《现代企业中的工作压力管理》一书中,从企业管理角度出发,对员工工作压力管理的必要性,工作压力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员工进行压力管理的原则和策略进行了描述。我国虽然也已经认识到员工压力管理的重要性,但由于起步晚等原因,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更应该努力的去改善对员工压力管理的方式方法,体现我国“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

(二)实施压力管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目前,我国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还没有专门意义上的员工压力管理,而发达国家早就有了成套的体系。受我国经济、政治体制等的影响,很少企业关注员工的压力管理,有的甚至将其忽略。我国员工压力管理只是立足员工角度进行的,还没有意识到企业在其中产生的作用,并且仅基于员工层面的压力管理也存在很大的漏洞。据“EAP与中国职业心理健康论坛”表示,我国目前有近60%的员工有较大的压力感,10%的员工面临职业天花板。而且相关资料表明,我国目前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逐渐上升,北京、上海和广东的亚健康率分别是75.3%、73.5%和73.4%。

由此可见,我国的员工压力管理体系还不够成熟,完善,企业还没有在这方面给与高度的重视。

四、员工压力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制度的完善,“以人为本”观念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员工压力管理认识的提高,还有国外先进员工压力管理理论与体系在国内的发展,员工压力管理会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当前各企业已经采取了很多对员工压力进行管理的措施。除了企业通常采用的方法,如:进行工作在设计,开展人力资源规划,推动工作压力咨询服务外,员工援助计划(EAP)越来越受到各企业的青睐。

第4篇

1护士压力管理的基础――X理论

麦格雷戈通过观察管理员工关系的方式提出X理论:①员工天生不喜欢工作,只要可能,他们就会逃避工作。②由于员工不喜欢工作,因此必须采取强制措施或惩罚办法,迫使他们实现组织目标。③员工只要有可能就会逃避责任,安于现状。④大多数员工喜欢安逸,没有雄心壮志。X理论认为人是一个“ 经济人”,总是把金钱利益和物质利益放在第一位[2]。有学者认为,这是一种比较消极的理论,但笔者认为,这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虽是一种消极的理论,但也是一种基础理论,正如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提出的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一般情况下当人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人是不会去追求高层次需要的。

有研究表明工资及其他的福利待遇低是护士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之一。人员少,工作量大,超负荷工作,工作环境危险、所需的仪器设备不足是压力的主要来源[3],因此护理管理者在护士的压力管理中首先要给护士经济利益的保障、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以满足护士的基本需要。我院护理管理者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1)积极帮助护士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问题。提高护士夜班补贴费,设立值班护士点心加热点和休息处。护理人员奖金分配原则以“按岗取酬,按工作量取酬,按工作业绩取酬,按最新《劳动法》护理部制定了《肿瘤医院护理人员奖金分配指导原则》及工作量统计指标实行合同护士和编内护士同工同酬使合同护士的权益得到保障,进一步增强整个护士队伍的凝聚力。

(2)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增强护士职业防护意识。健康的医务人员患血源性传染80%~90%是由针尖刺伤所致,被刺伤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占80%。护理部加强对新护士进行岗前系统的自我防护教育与培训,在岗护士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相关规章制度的继续教育,以减少职业损伤发生。强调从“我”做起,成为安全概念的倡导者。普遍接种疫苗,每两年施行全身体检。同时还定期安排法律知识讲座,组织全院护士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

(3)改善工作环境。本院是肿瘤专科医院,不断扩大日间治疗室,解决患者住院难的问题,使病人节约时间,节省费用,受到病人及家属的普遍欢迎,提高他们对医院的满意度。静脉配置中心和建立和扩大减轻了临床护士的治疗量,使护士能腾出更多的时间观察病情,做好基础护理,更好和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他们对护士的满意度,创建出更好的工作氛围。同时护理部采用刺激性小的消毒洗手液,一系列防止职业暴露的的产品等,从根本上降低了职业危害的几率。这些举措使护士工作环境大为改善,从而无形中也降低了她们的压力。

2护士压力管理的核心――Y理论

麦格雷戈还提出了比较积极的Y理论:①员工视工作如休息、娱乐。②如果员工对某些工作做出承诺,他们会进行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以完成任务。③一般而言,每个人不仅能够承担责任,而且会主动承担责任。④绝大多数人都具备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而不仅仅管理者才具备这一能力[2]。Y理论认为人是一个“社会人”,当人处于“经济人”阶段,需要适当的金钱来刺激,当金钱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开始由“经济人”向“社会人”转变,金钱只是辅的东西,这时管理的重心应在解决人的高层次需求(如尊重需求、社交需求)上。这也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当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人就开始追求高层次的需要如爱与归属的需要、受人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白衬衫项目”是美驰车桥有限公司一个很成功的项目, 其成功的原因之一是Y理论的应用[4]。这说明了人天生并非厌恶工作, 在工作的过程中, 人可以采用“自我督导”的方法去完成工作并能学会承担责任, 从而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

有研究表明,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低,晋升及继续深造的机会少,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是护士工作压力的重要来源[3]。因此护理管理者要采取措施满足护士高层次的需要,来减轻相关的压力。我院护理管理者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1)营造融洽的工作环境,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不同形式的活动,如技术比赛、文艺演出、外出旅游等。在工作中提倡相互帮助,及时疏导不良情绪,营造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

(2)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每个护士提供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充分发挥各自的潜力,以增强护士的满足感。根据院领导班子决定,我院护理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层次的改革,一月份进行护士长大轮岗,使护理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四月份推行主责护士负责制护理模式,实践证明,护理工作面貌有了明显的改观。问卷调查,主诊医师和护士长对主责护士工作满意度均高于90%,无不满意。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和知识面大大的提高。

(3)改善学习环境,“三基”“三严”是护理人员的基本功,熟练的护理技术操作是高质量护理的基础和基本。为此护理部扩充了示教室,极大方便了全院护士学习和练习操作。在科室就可以上电子版的图书馆,满足各班次的护士需求,极大增加知识面。

(4)加强护理人才培养。贯彻落实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实施通讯继续教育。加强护士继续教育资金投入,选拔年轻、工作能力强的护士到上级医院进修、参观、学习,选派参加中华、省护理学会举办各类的学习班、培训班、和护理学术交流会,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护理部科学合理安排讲座和培训时间,有时利用晚上、周末等时间,或对内容精彩、实用性强的讲课采取重复安排的方法,灵活排班使更多的护士参加各种学习班。鼓励护理人员参加提高学历层次的护理成人学历教育,鼓励护理人员积极撰写论文和申报科研课题,参加学术交流研讨会,参与护理科研,增强自身的科研意识和能力。结合临床实际工作,分阶梯、分层次组织培训、考核,使培训和考核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全体护士整体素质水平。

3护士压力管理的关键――X理论和Y理论相结合

麦格雷戈认为,X理论是错误的管理思想,应该坚决反对,而认为Y理论具有积极的意义,能够形成主动积极的工作态度,满足组织和个人两方面的要求,X和Y是两个互相排斥的理论,要么取X理论,要么取Y理论[5]。然而,实际操作中,情况往往不会这么简单,实际操作中也并不存在一个固定的机械的模式。应用X、Y理论的难点在于实际操作中如何确定用哪个理论,从表面上看,Y理论和X理论是相互对立的,但实际上它们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而不是互不兼容的必选其一的对立关系,一味地强调一个方面显然是片面的。X理论和Y理论是统一价值杠杆上的两个不同终端。从两者之中可以看出,在这个价值杠杆上,左端是X理论式管理,而右端是Y理论式管理,管理的标点应根据护士的压力类型及其来源,其不同需求,灵活机动地进行滑动,要求将工作、组织、个人、环境等因素作最佳的配合。偏向把人的工作动机仅视为获得经济报酬的“经济人”的的护士,管理标点应该滑向左端,反之应向右端滑动。护理管理者要善于运用这个杠杆,讲究管理艺术,提供相应的措施和办法,以减轻护士的压力,增强其满足感,使其能更好的适应角色,提高护理质量,将护士管理维持在一个高水平上。

参考文献:

[1] 敖薪.国内护士压力研究现状与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7):1.

[2] 李六全.X、Y理论在人才流失管理中的应用[J].金山企业管理,2003,(1):15-16..

[3] 李小妹,刘彦君.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0,35(11):645-649.

第5篇

【关键词】辅导员 压力 压力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4-0060-01

高校辅导员是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人员,是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管理者,是学校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是校园和谐、稳定发展的促进者,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这支队伍的身心状态及工作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目前,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给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由此产生的种种心理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实效性。如何充分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客观分析其职业压力现状,全面认识其负面影响,有效管理高校辅导员群体的心理压力,使辅导员队伍建设向职业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一 高校辅导员压力的现状

1.职业精神缺失

由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性质和特点,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他们在工作中对本职工作的热情会逐渐降低,对学生的爱心和耐心也逐渐减少;对工作的精力投入不足、敷衍了事,对工作有诸多抱怨,讨厌甚至排斥工作,敬业精神不够,责任心不强,对工作缺乏创新意识,出现职业倦怠。

2.生理健康受损

辅导员长期处于压力环境中,其压力如果在短期内得不到有效缓解,则会出现生理能量耗竭的状态,如食欲下降、体重骤减、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内分泌紊乱,易患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和神经衰弱、失眠等病症,整个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3.心理状态失衡

工作压力大会使辅导员感到工作没有意义、价值感丧失,认为工作只是机械地重复琐碎的事务;对工作敷衍了事,面对困难没有知难而上的勇气,容易退缩,不愿钻研;工作能力、应对能力、职业动机和热情下降;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降低,容易出现职业退缩行为,如迟到、早退、工作懈怠等。

二 高校辅导员压力管理策略

1.环境压力管理策略

提高高校辅导员社会地位,提供社会舆论支持。良好的形象有助于辅导员取得社会的支持和学生的认同,减轻他们的压力;正面、积极的社会舆论能降低辅导员因客观环境而带来的压力感。

2.组织压力管理策略

第一,增加人员编制,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高校要完善辅导员引进制度,按照教育部提出的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标准,既重学历又重能力,把德才兼备、乐于奉献,且抗压能力强的优秀人员选聘到辅导员队伍中来,减少因人员和职位不匹配而带来的工作压力。

第二,明确角色要求,规范管理制度,减少辅导员角色冲突。学校应建立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一是引导辅导员进行准确的角色定位;二是进一步明晰辅导员管理体制,明确学生处、院(系)对辅导员的管理责任和权限;三是明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从而在规章制度上减轻辅导员的工作压力。

第三,提供在职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健全辅导员激励与保障机制。建立和健全激励与保障机制,为辅导员营造和谐、宽松的整体环境,为职业发展提供合理的政策,将有效降低辅导员的整体压力,有利于激发其工作热情和事业心。

3.个体压力管理策略

第一,正确认识自己,准确定位。辅导员在工作中要充分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做到扬长避短有助于高效、优质地完成工作。高校辅导员要正确地评估自己,在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后,就比较容易知道自己会在何时何地为何体验到何种压力,才能在陷入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时及时找到应对的办法。

第二,要正确认识压力,改变不良认知方式,提高心理素质。首先对压力有正确的认识和接受态度。辅导员要正确认识工作压力,提高自我效能感,把工作的压力转化为动力。

第三,有效进行时间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高校辅导员工作繁多、琐碎,可以将每天的工作根据紧急性和重要性两个维度进行分类,安排时间最先处理紧急且重要的事情,最后做不紧急且不重要的事情,提高工作效率。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辅导员的实际工作中,压力的形成是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社会和高校都要重视和关心辅导员队伍,合力为辅导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通过社会、高校和辅导员自身各方面协调发挥作用,进行心理压力管理与调适,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使每一个辅导员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辅导员。

参考文献

[1]谭彩云.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广西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

[2]宋守君.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源量表的初步编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第6篇

摘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就业竞争的日益加剧,高职生所面临来自各方的压力越来越大,由此导致的心理不健康的问题亦愈来愈多。本文就是从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的视角研究和分析高职生心理健康的问题,以期让每一个高职生都可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关键词:高职生;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压力管理

一、高职生心理健康现状

心理健康是指各类心理活动正常、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状态。识别一个高职生是否心理健康,只要看他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是否完整、是否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是否完整和协调,是否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若是则该名高职生心理健康,否则心理不健康,甚至出现心理异常。

从目前各方的调查数据和统计来看,当下中国高职生有自卑自闭、缺乏自信、注意力难以集中、焦虑不安、多疑、不信任他人等心理问题现象的学生非常普遍,产生的原因也是各式各样,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高职生面对纷繁复杂世界的各种现实压力不知如何处理造成的。高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轻者可导致学习效率下降,重者可导致自残悲剧的发生。因此,重视和关注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各级高职教育管理工作者不容忽视的一个课题,它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校园的和谐稳定大局。

二、高职生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

1.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国际疾病分类体系,把智力发育不全或阻滞视为一种心理障碍和变态行为。

2.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更重要的是情绪稳定性好。

3.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

健康的意志有如下特点:目的明确合理,自觉性高;善于分析情况,意志果断;意志坚韧,有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强;自制力好,既有现实目标的坚定性,又能克制干扰目标实现的愿望、动机、情绪和行为,不放纵任性。

4.人际关系和谐。

其表现:一是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己的朋友;二是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三是能客观评价别人,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四是交往中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5.能动的适应和改造环境 、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

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健全人格。人格完整健康就是人格的各个结构要素都不存在明显缺陷与偏差,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特征。

三、高职生心理不健康的类型

在对心理不健康的类型进行分类之前,应先弄清心理正常、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心理不正常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都属于心理正常并非心理不正常,精神障碍、确诊的神经质、变态人格属于心理不正常,神经病与神经症都是心理不正常的两大类型。

1.高职生心理不健康的第一种类型——一般心理问题。

诊断高职生为一般心理问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

(2)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满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3)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

(4)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一般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2.高职生心理不健康的第二种类型——严重心理问题。

诊断高职生为“心理障碍”或“严重心理问题”,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1)引起“严重心理障碍”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不同原因引起的心理障碍,求助者分别体验着不同的痛苦情绪(如悔恨、冤屈、失落、恼怒、悲哀等等);

(2)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再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3)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在后来的持续时间里,痛苦可逐渐减弱,但是,单纯地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的干预”,却难以解脱;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4)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反应对象被泛化。

“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3.高职生心理不健康的第三种类型——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

高职生第三种类型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它已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或者它本身就是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这种心理问题的高职生可能要送到精神病院的心理治疗师才能治疗好。

第7篇

关键词:中职教师 压力 压力管理

教师是促进学校发展和引导学生成才的主导力量,是学校教学与管理中最核心、最关键、最中坚的力量。教师在履行自己的教学管理义务的同时,也在承担着各方压力,不能对教师进行有效的压力管理,就会给教师造成影响,从而制约学校整体工作的进行,阻碍学校的发展。中职教师不同于高校教师,要搞科研课题;也不同于中小学的教师,有升学压力。中职教师有着特殊的来自自身和外界的压力。

一、关于中职教师压力的简述

压力是指当一个人意识到某种情境(人或事物)具有潜在的威胁性而呈现出紧张状态在应激反应。中职教师压力,则是指中职教师在工作环境中,追求的目标受到长期、持续的威胁,而产生的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的过程。这种压力过大或过于持久时,就会产生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多梦,记忆力下降,焦虑及注意力难以集中等问题。久而久之,会导致教师缺乏工作激情,教学效果下降,甚至出现和学生关系紧张的现象。

二、中职教师的压力来源

1、来自社会的压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传播,个别教师不负责任的现象迅速在社会上传播,如兼职家教、侵犯学生、殴打学生、让学生去娱乐场所实习等等,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教师的形象在媒体、民众的声讨中变差。大众对教师的看法发生巨大改变,从以前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到现在的“保姆”,无不说明教师社会地位的降低。再加上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学生很快、也很方便就能从网络了解到知识,可以说教师的功能也在弱化。这无疑给教师带来心理上的压力。而中职教师面对的正好是行为习惯比较差,学习动机薄弱的学生。他们往往对学习不敢兴趣,而对社会上一些新奇事情充满了好奇心,往往有一些成为让家长、老师头疼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态度。对于这样的学生,如何把握好管理的度就成为了关键,否则随时都有可能成为众矢之的。

2、来自学校的压力

学校要求教师要教育管理好学生,要积极备课,上好每一堂课,同时还要管理好学生,不能让学生出事,这让教师倍感压力。再者学校一般有很多繁琐的事务要老师去做,还进行严格的考勤。教师在精力、体力以及能力都备受考验。中职教师的不仅仅有教学压力,课堂管理的压力更是比其他阶段的老师都大。上课时,学生睡觉、讲话、玩手机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是大面积的不听课,不写作业。更有甚者会扰乱课堂秩序,无视老师。中职教师如何能让一堂课顺利地进行,让教学目标和任务顺利的完成是摆在面前的一个大难题。

3、来自家长的压力

家长没有时间照顾、管理自己的小孩,很多家长把小孩扔给学校后就很少过问,他们认为学生在学校就是老师的责任、学校的责任,将全部的教育任务都由教师来承担。他们对待教师的看法没有足够的尊重,却又要教师承担起所有责任,这更加深中职教师的心理压力。很多中职生的家长本身就存在一些问题,要么是教育方式过于放任或粗暴;要么家长自身知识水平有限,往往无法配合学校老师一起管理好学生。有些家长甚至帮助学生来欺骗学校和老师。中职教师除了要管理好学生外,有时候还要矫正家长的错误行为,甚至和家长“斗智斗勇”,不能不身心俱疲。

4、来自学生的压力

中职学生是被普通高中淘汰下来的人,不爱学习,自我意识强烈,思想偏激,行为懒散,缺乏自控。中职教师在面对这样的学生,上课没有成就感的,积极准备的课程往往因为学生不爱学习而失去作用。对学生的激励和调动,更需要教师极大的热情。而学生无法自控的违规行为,又给教师增加很多不确定的压力。90后的学生,思考问题多数从自身角度出发,比较关注个人利益得失,不太在意他人的感受。同时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价值观的影响,做事注重既得利益,常常推卸责任。青春期的学生又冲动,偏激,打架行为是有发生,同时在初中学习过程中常常已经形成了对教师的坏印象,中职教师很多时候很难找到突破口去走入他们的内心,给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5、来自自身的压力

教师有追求自我价值的愿望,他们要评职称提高待遇;他们要照顾家人,合理安排时间;他们要处理人事,寻找良好的工作氛围。要提高教学教育水平,应对快速变化的环境。然而并非很多事情都能顺利,尤其是那些编外教师,他们苦苦在努力奋斗,也要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教师的工作实际上是一种带有创造性的、长期的、紧张的精神劳动,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和热情,教师往往在自豪中产生自赏,在挫折中产生哀怨,极易导致感情抑郁、孤独、怪癖的心理问题。

三、中职教师压力的有效管理策略

当中职教师面对这么多的压力时,若不能自我调节,或者学校不能给予良好的机制促进,教师将产生各种问题。如有些教师对学校没有归属感,一下班就放下所有工作离开学校;有些教师备课不积极,上课不认真,放任秩序混乱在课堂也不管,上课等于熬时间;有些教师不关心学校组织,对招生、学校声誉漠不关心;有些则在私下寻找其他单位,另谋他处。因此,学校对中职的教师进行有效的管理成为中职校质量建设的重中之重。学校要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有效地帮助教师进行压力管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保证学校教学和教改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此,提出几点建议。

1、树立良好的管理理念,建立弹性的管理制度。

中职教师在多重压力下,要想发挥其工作热情和能力,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营造相互尊重和谐的教师工作环境。学校老师主要从事的是思维性工作,僵硬的工作规则对教师是没有什么益处的,教师喜欢的工作应富有自主性和挑战性,让老师从工作中享受乐趣,因而相互尊重和谐的环境就能为教师提供工作场所进行优越工作的快乐。

作为管理者在教职工的工作计划上应充分考虑教师的个人意愿,在不断丰富教职工工作内容,使工作趋向标准化的同时,加大教职工工作时间、地点、方式的可伸缩性和灵活多变性,使教职工觉得工作不是一种压力,工作是一种友谊的拓展,从而把工作当作一种享受,因而达到管理目标。当然,在这个方面也不能无目的放任自流,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进行适时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2、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释放教师工作压力。

学校管理者要为教师安排好丰富的工会活动,组织各种增进教师感情的聚会,让中职教师在和谐人际中释放压力,将工作中的压力转化为动力。教师之间的人文关怀会激起教师巨大的工作热情,因此在中职校管理工作中要随时随地、全方位地关怀教师,不但要关心教师的教学工作,还要关心教师的生活处处以人为本,为教师做好服务工作,让中职教师没有后顾之忧。“士为知己者死”,无微不至的关怀将会换来中职教师的真情回报,会让教师从感动到感激,直至完全投入到工作中去,从而获得教育的最大效能。

3、采取有效的奖罚手段,多元激励教师发展。

激励是缓解压力的有效途径,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的主要手段。在中职管理中,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激励教师释放压力:创造条件尽可能提高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能缓解中职教师的生活压力;把教师的成绩与管理的发展挂钩,形成荣辱与共,利益共享的激励模式;满足教师的精神需求,要抓好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树立他们爱岗敬业的道德信念;在管理中要注意奖励勤罚懒,制定合理可操作的制度让所有的人都认识到多劳能多得,一方面能更热情参与学校的改革和创新,另一方面增强对未来的期盼。

4、提供合适的发展机会,促进教师成长和发展。

教师在争取合适的劳动报酬的同时,亦有最大限度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中职管理者应为教师提供受继续教育的机会,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技能,使其具备多种终身就业的能力。学校应了解教师的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意愿,为其提供符合学校发展规划又能展示中职教师才能的机会。如提供出国考察、参加国家培训、参加国省竞赛、参与技能证培训、就读在职研究生、在管理岗位上锻炼等等,设立“传帮带”,让中职教师能自我提高,自我实现。

5、加强教师的心理教育,开设心理咨询辅导工作。

中职教师的压力是教师本身对外部环境或应激事件做出反应、认知的结果,外部环境是否构成压力源,取决于教师对该事件的认识态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主体主动的自我认知和主动行动有助于缓解压力事件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因此,中职校要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辅导工作,如开设专家心理卫生讲座、提供教师心理咨询服务、组建慰问团等等,可以帮助教师对压力事件有正确认识并有效舒缓心理压力。

总之,虽然中职教师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种种压力,但只要学校能营造一个好的和谐的管理氛围,采取有效地激励措施,真正能够以人为本,让教师感觉到能不断成长和提高,教师们就会释放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爆发出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中职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应用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饶淑园.教师压力管理原则探析[J].教育科学.2010(03)

[2]、王文静.高校教师压力管理探析[J].知识经济.2008(03)

第8篇

编号

F1-2

 

《教师的情绪与压力管理》读后感

 

2018年暑假期间,本人认真学习了《教师的情绪与压力管理》这本书,本书分为六个专题,从“情绪,内心的表达”、“教师的情绪问题及表现”、“这样做,不让情绪左右你”、“情绪的导火索—压力”、到“教师承受的压力及危害”和“这样管理,减轻我们的压力”。这本书给我们讲解了教师的情绪问题及解决办法。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情绪ABC理论”,它对我们管理自己的情绪有着重大的意义。

情绪ABC理论的创始者爱利斯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久而久之,还会引起情绪障碍。情绪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例如:被孩子顶撞(A),你觉得挫败和难过(C),那么请你想想(B)是什么?也许是“真可怕!我居然被儿女排斥,我受不了!他应该对我敬爱才对!我儿女既然不爱我,那我还有什么价值可言呢?”看看,是你所相信的一个信念:儿女既然不爱我,那我还有什么价值可言呢?引发了你的情绪反应:觉得挫败和难过。

   那么,如果我们改变一种感觉,也可以说把我们所相信的观点进行一个调整,例如,调整为:“被顶撞是很不好受的,也很遗憾,但不是可怕的事。虽然我很不高兴,但这不是受不了的事。我希望被儿女所爱,但无论如何,我还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不会因为儿女排拒我,就变成没有价值。何况,我明白他是因为失望挫折,才会说出那种伤人的话,我可不愿意伤心难过,来成全他的目的,所以我还是要对他保持坚定而慈爱。”这样的话,你就不会因为儿女的顶撞而感到挫败和难过了,相反,你会更有力量和有更强的爱心与慈悲,那你的情绪感受就是积极的了。

联系到我们教师日常工作中,有时候,某孩子没有交作业(A),如果教师认为是孩子故意和教师对抗(B),那么教师肯定会生气、难受(C);另一方面,如果(B)教师关心一下孩子,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或者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影响了孩子做作业?当教师了解到详细原因,体谅孩子、帮助孩子时,那么就会充满爱心地和孩子相处,师生关系融洽,此时,教师的情绪感受就是令人振奋的(C)正能量。

第9篇

20xx年10月24、25日两天,我参与了第一阶段培训的第二部分内容《情绪与压力管理》,在两天的课程里,黄晓蓉老师用温柔平和的语言、生动真实的案例与我们分享了情绪与压力管理的理论知识,带来了一些思维观念方面的转变。

一个人从小的情绪经验会影响一辈子的行为,黄老师首先用一个女强人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经验对一个人的影响。这个女人一直在害怕拒绝,怕拒绝后没人会要,因为她得父母从小教育的方式就是不听话就不要你了,在她的潜意识不断强化这样的恐惧。我们每个人就像是一个纸杯,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的被扎破,我们自己满身是洞,当别人或外界给予时,我们便无法接住,于是内心什么都没有,我们什么都没有却还要不断去给与别人,所以会活的很辛苦。每个人过去有太多的旧档案需要清除,只有清除那些旧的档案,才能看到自己的了不起。

我们要学会去认识每个人的差异,不一样的人与性格才有了多彩的世界,要欣赏每一个人的不同,要学会认识差异与欣赏差异。站在不同的角度会看到不同的颜色,并不是别人不对,只是我没有看到对方的那一面,所以我们坚持自己的一面,我们以为自己是对的,当站在对方那一面才发现原来真的有另外一个颜色。只有认识这一点我们才能听到不同的声音,接受不同的思想。

人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欣赏自己的骄傲,骄傲其实会让自己感到不舒服,因为骄傲所以我们总是希望别人能够看到自己的优秀,这样的一种满足是外在的,而不是内心的丰富,这样的观念要去转变,我们的观念会影响我们的思想,思想是行为的种子,我们的思想会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当我们怎样去说时就会转化为我们的行为,行为的累积会养成一种习惯,不同的习惯会形成不一样的人格,错误的习惯则会强化旧的观念,不断陷入错误的轮回,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我们的人格去修正我们的习惯,一种人格会决定一种命运,我们的命运则左右着我们的人生,用新的人生观去改变旧的观念,这样我们才能进入良性的循环,在循环中不断的前进,让自己从优秀变为卓越。

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去学习,学习力可以产生自信力,自信力是幸福力的基础,但良好的学习力是是源自于我们的情绪力,因此,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人生就是一列火车,我们需要知道自己开往哪里,也就是明确自己的目标,当做了我们人生自己的主人,我么就可以建构自我学习鹰架,知道自己要什么,应该学什么,而不是盲目的瞎学习,才能在前进的过程中不受别人的干扰。

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我们掌握的所有方法、技巧、专业、知识还有经验都是我们的技能,技能是为人所用,但要如何更好的去使用这些技能,基础便是情绪、性格、依附关系,只有良好的关系才能有有效的沟通,就像是开车一样,车子再好如果跑在崎岖的路上也一样会抛锚,也像是盖房子一样,再漂亮的房子盖在沙滩上也一定会倒塌。

我们拥有怎样的内心世界,就会有怎样的外在表现的投射。老师为我们播放的那部法国奇幻动画影片给我们很好的阐述了这一观念,影片里的小女孩将自己善良美丽的内心通过手里的画笔投射在孤独、失落、哭泣的现实世界里,每个人都因为她得画笔得到了爱与关怀,真的让人印象深刻。还有那个只长了一只小鸡脚的力克胡哲,用自己对生活的热爱感动影响了那么多的人,多少四肢健全的人趴在他得身上痛苦流涕,真的是让人感到深深的震撼。

一个人对情绪的掌控真的可以改变很多的事情。那我们要从哪些方面去控制情绪呢,黄老师为我们引出了情绪形态的六个向度,即:

回弹力:你有多快或多慢能够从困境中回复过来。

展望:你能保持正向的情绪多长时间。

社会直觉:你能从身边的人身上得到多少社交的讯号,知道别人在想什么。

自我觉识:你多会感觉到自己身体对情绪的反应。

情境敏感度:你有多能调适自己的情绪反应,使你对所处的情境做出恰当的回应。

注意力:你的聚焦点有多清晰。

除了情绪管理,课程还涉及到对人性格的分析。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性格通过行为习惯慢慢养成,黄老师为大家举例解释了各种性格养成的内在原因。在人生发展的婴儿期需要的是爱与享受,幼儿期是创作与幻想,儿童期需要的是玩耍与嬉戏,少年期是情爱及探索,青年期需要担负现实与责任。不能够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扼杀他所需要的环境。

比如孩子伸手去碰某一东西时,如果家长伸手打孩子一下说不可以动,慢慢的孩子就会变的不敢去探索新的事物,等长大后就会变的胆小;孩子摔倒后如果不是让他自己站起来,而是帮他指责地板太滑,地面不平,那么孩子长大后就会推卸责任,没有担当;如果教育他学习时不要去教别的小孩子,这样人家会超过你,那他长大之后就不会懂得分享。人的教育要从一开始就做好,尤其是要让孩子形成一种好的观念和思维,对孩子的教育可以无处不在,比如出门后可以和孩子一起欣赏蓝天,一起呼吸新鲜空气,让他知道大自然有多么美好。看到路边的花可以说有三朵牡丹,两朵玫瑰,前面的大,后面的小,数字、空间、颜色的概念都可以灌输给孩子。因为我也刚刚有了自己的孩子,所以这部分的内容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对于我们个人性格的分析,在上这次课之前公司为每个人提供了账号进行性格测评。性格的鉴定只是一种显示倾向,而非判定,性格没有好与坏之分,也并非一成不变的。主要有外向、内向、实感、直觉、理智、情感、独立、依赖。组合起来有16种性格倾向,黄老师为我们大家讲解了各种性格的人的行为习惯,这部分内容非常有趣。

第10篇

【关键词】国企;压力管理;问题;对策

一、压力管理的必要性

目前“压力”一词已受到企业界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据中国新闻网2010年3月1日《中国官员自杀事件引关注,多数因心理压力轻生》文章报道,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我国共发生13起官员非正常死亡,仅12月,就有6名官员非正常死亡,其中多数官员属于自杀。而官方公布的自杀原因,多数为心理健康出问题。

二、对压力的基本认识

简单地讲,压力就是指生理和心理的一种适应性转变状态;压力所表现出的常见症状或信号有:第一,生理方面:使人的新陈代谢出现紊乱,心率、呼吸率增加,血压升高,易患心脏病,头痛、掌心冰冷或出汗、心悸和胸部疼痛、消化系统问题(如胃部不适、腹泻等)、恶心或呕吐、免疫力降低等;第二,情绪方面:易怒、急躁、忧虑、紧张不安、焦虑、崩溃等;第三,行为方面:拖延事情、迟到缺勤、吃镇静药、失眠、过度吸烟喝酒等;第四,精神方面:对自己及周围环境持消极态度,注意力难以集中,表达能力、记忆力、判断力下降等。从本质上说,压力是一个从刺激到反应的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多种中介因素。在这个过程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始终是个体的主观评价。另一方面是从压力对于个体行为的意义上分析,适度的压力可以让人感到振奋,从而增强行动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个体行为的绩效,这种被称为良性压力;而那些只会带来破坏性后果的不适当压力被称做恶性压力。设法在这两种压力之中间寻找其平衡点,再获得更多的良性压力的同时避免恶性压力的出现是作如此区分的最终目的。

三、国有企业压力管理措施

(1)对员工来说,压力管理的核心在于是否能“消除缺乏建设性的忧虑”。一般情况下,只要员工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员工自己认为的最大问题对于他人来说也许根本不算问题”,就能得到较大的缓解。这样,压力就自然而然的化解了。员工的压力和紧张可针对其内在机制环境、反应及个性三方面导向来进行管理。内在机制的环境就是从压力源导向入手,主要从个人对工作环境的管理和生活方式管理两个方面着手进行,只有解决了根源的问题才能做到有效的应对与管理。压力反应导向的管理主要从生理、情感以及认知三方面着手进行。压力生理反应的消除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心理训练,使员工学会控制自己的生理反应,从而消除或减轻紧张反应。员工个性导向是通过改变某些容易产生压力感的个性因素,从而减缓压力。针对以上三个方面,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也是压力管理的基础;二是增强信心,提高压力的承受能力;三是培养兴趣,充实生活。(2)在企业方面,压力管理主要是营造一个有适度压力但能让员工发挥其最大潜能的环境,尽量避免产生过度压力的产生。企业管理者可从工作任务、角色方面、生理以及人际关系方面来满足员工的各种需求,从而消除紧张,提高工作绩效。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个建议:一是改革、完善企业组织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降低乃至消除恶劣工作条件给员工带来的压力;二是营造良好地企业文化氛围,帮助员工增强其心理素质,让其学会自我放松、自我释放压力;三是建立良好地规章制度,从程序和组织制度上帮助员工减轻压力;四是建立支持网络,帮助建立员工身边的可以倾听并提供情感支持的人际网络。通过这些网络员工可以找到产生自身压力的原因,并能及时得到倾诉,这样就能顺利的度过压力集中地高峰期。

总而言之,现代人时时刻刻生活在压力之中,适当的压力能够让员工发挥出自身的潜能,进而在工作中实现自我的价值,而过多的压力却会使员工身心疲惫,意志消沉,举步维艰。现代企业应该有针对性的对员工进行压力管理,帮助和指导员工有效的应付工作生活中时时刻刻存在的压力,保持心灵健康、自信,激发员工的工作潜力,进而使企业取得更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蒋兆毅.浅议员工压力管理[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8)

[2]萧爱玲,时堪.变革时期的压力管理[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

[3]刘秀菊,孟宪璋.浅议员工压力管理[J].商场现代化.2005(449)

[4]黄国荣.企业工作压力研究综述[J].企业导报.2010(11)

第11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 大学生 心理压力 压力管理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0

随着社会发展变化的步速加快,压力引起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处于青年阶段的大学生正是心理发展的危机阶段,因而与其他年龄阶段的人相比,可能有更多更强烈的压力体验。樊富珉于1995年在清华大学做的一项调查表明,71.3%的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承受着很大或较大的心理压力;70.1%的学生对压力缺乏正确认识。[1]

作为高等教育的补充,民办高校近年来发展蓬勃,在校人数不断扩大。由于民办高校办学的特殊性,民办高校学生既会碰到当代大学生普遍遭遇的各种问题,同时还承受着比公办学生更沉重的学业、经济以及社会认同等多方面的压力。[2]因此,将压力管理类课程纳为民办高校课程体系,让学生系统学习压力管理和情绪调节内容和方法,成为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举措之一。

1 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压力现状

1.1 学习品质不良带来的学业压力

目前民办高校录取分数整体较低,除个别同学因种种原因高考发挥失常外,大部分进入民办高校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弱,缺乏系统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因此部分学生感到学习吃力,吃不透教材,跟不上老师的进度,考试成绩不理想,极易产生急躁、抱怨情绪。还有部分学生学习品质不良,主要表现为:注意的稳定性差、学习的自觉性和意志的坚韧性不良,当面对较难的学习内容时,极容易产生放弃思想,破罐子破摔,进而产生厌学、弃学的消极情绪。

1.2 自我中心化带来的人际交往压力

现今高校学生多为90后,这一代大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一般较为优越,在开放的社会环境及多元化的文化观念影响下,他们大多思维活跃,同时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如自尊心较强,独立和果敢等;但也容易出现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和心理特征,如宣扬个人主义,过分自尊,自私、心胸狭窄以及思维模式过于片面和偏激等。这种缺乏包容和谅解的心理缺点极易遭遇人际关系压力,在我校大学生咨询的各类心理问题中,人际关系冲突问题所占的比例接近一半。

1.3 抗压能力差带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

有调查表明,大多数“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偏弱,抗压能力明显不足,有72.3%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自己心理会留下阴影,甚至有5.1%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只有9.4%的新生表示愿意“总结经验,从头再来”。[3] 由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偏颇,对自己缺乏客观的认识,看待事物较为理想化,一旦现实中遇到了挫折,他们就容易失望、沮丧、焦虑、痛苦等情绪,表现出逃课、吸烟、酗酒甚至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

除此之外,民办高校一般收费较高,给部分家境不好的学生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同时,民办高校历史不长,社会影响不足,因而其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压力比其他学校更大,这些都要求有建立符合民办高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将压力管理与情绪调节课纳入课程体系迫在眉睫。

2 民办高校压力管理课程的设计及实施思路

2.1 民办高校压力管理课程的定位及目标

基于压力管理课程对于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意义,建议将其定位为高校必选选修课,面向高校各年级各专业每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涉及认知、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总的来说包括认识压力、识别情绪;评估压力、管理情绪;从而获得自信、愉快生活。具体来说即通过让学生了解压力的相关知识,掌握自我评估压力的方法,学会管理压力和调节情绪的多种策略,能够坦然面对压力,化解压力,从而获得积极、放松的情绪体验,以积极的心态、快乐的心境投入学习和生活。

2.2 民办高校压力管理课程的内容体系

根据课程目标和定位,压力管理课主要由以下五个主题组成:

主题一:压力概述。本章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压力;压力引起的生理、认知、心理及行为反应;正性、中性和负性压力的辨别及带给人们的不同影响;大学生常见的压力源有哪些;如何觉察你的压力。

主题二:压力情绪:愤怒与恐惧。本章内容从人们常见的由压力引起的失控情绪入手,引导学生解析自己的愤怒和恐惧类型,并且学习正确的宣泄方法和管理策略。

主题三:压力管理策略。本章内容包括认知重构、行为矫正、社会支持、日记写作、放松技术等具体方法,在启发讲授与体验练习中让学生学以致用。

主题四:不良心态的调节和良好心态的塑造。通过寓言故事或生活小哲理让学生领悟应对诸如空虚、厌倦、自卑、狭隘等不良心态的调节方法,并且自觉塑造自信、乐观、宽容、感恩等良好心态。

主题五: 应对就业压力――职业生涯规划。从大一入校起大学生就面临职场就业压力,因而引导学生尽早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观念,并能结合社会要求和自身特点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和职业生涯十分必要,同时教给学生必要的职场应聘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应对就业竞争。

2.3 民办高校压力管理课程的实施方法和形式

区别于其他课程,压力管理课程更侧重于学生获得心理体验与感悟,将学得的观念、意识内化并转化为良好情绪体验和积极的行为方式,因此,在教学方法和形式的选择方面应突出启发性、活动性、体验性。主要采取的方法和形式有:团体活动及互动游戏、启发讲授与体验分享、社会热点及案例分析、放松技术训练操作、情景模拟及角色扮演、心理测评等。

2.4 民办高校压力管理课程的效果评估

在每个主题课程结束后,制定并回收学生本次学习的主观性评价表,以了解学生的心得体会及意见反馈。在整个课程结束之后,通过心理测试量表对学生学习课程前后的观念、意识及行为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估整体教学效果,并筛选出需要进一步采取跟进措施的个体学生。

当前高校学生的压力问题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已有许多研究为大学生缓解和管理压力提供了很多经验和方法参考,也为高校学生压力管理课程的开始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和经验支撑。但是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对大学生压力及其管理重视不够。本文通过探讨为民办高校学生开设压力管理课程希望能给更多的高校带来启发,以开发和创建更符合时代特点和学校特色的减压课程,使学生具备更高的心理素质的同时快乐健康的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樊富珉等.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J].青年研究,2000,(6):40-44.

第12篇

【关键词】压力管理 团体辅导 大学生

【基金项目】本课题属贵州省教育厅资助项目,项目名称: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效能研究,项目编号:08QN009。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33-01

1.问题提出

压力是一个多维的观念,是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刺激,是躯体本身的一种心理状态,是躯体对压力事件的生理反应。适度的压力能提高个体工作效率,但过度压力会导致工作绩效下降,甚至会破坏身心健康,研究表明,持续不到一个月的严重压力与患感冒的概率之间没有相关关系,但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或更长时间的慢性压力会导致患病率的显著上升,压力还会导致心理上许多疾病,如焦虑、紧张、情绪低落甚至自杀等行为。

大学生是高知群体,在寻求自身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体验到的压力日益增大。很多大学生因为不能合理处理自身压力,从而在情绪上和行为上出现过激的反应,给自己和他人带来身心的伤害。因此,如何对大学生压力进行有效管理,成为高校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通过压力管理团体辅导训练,大学生团体成员在自我认识与接纳、增强自信,缓解压力方面的能力是否有提高,一定范围内为大学生压力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帮助他们正视现实,找准压力的起因,调整情绪,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10名贵州大学在校本科生,其中男生4名,女生6名,大二学生3名,大二学生5名,大三学生2名,工科专业6名,经济管理专业4名,年龄在18―22岁。团体成员通过广告招募,经面谈后自愿参加团体训练小组。团体成员都自感有不同程度的压力,并具有主动寻求缓解压力的心理倾向。

2.2 研究方法

根据设计的大学生压力管理辅导训练计划,整个训练过程分3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通过开放式问卷了解团体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识别压力与应对压力方面的情况;第二阶段,在研究者的指导下进行团体辅导训练,活动分6次进行,每周一次,每次1.5小时,前三次主要是有关压力概念,压力与身心健康关系,压力应对等方面的知识讲座与相互讨论,后三次是压力放松方法的训练,包括渐进式肌肉放松法与冥想法。第三阶段,通过分组讨论与访谈,回顾与总结团体辅导训练中的感受,重新认识自己感知的压力及可以利用的压力应对方式。

2.3研究工具

根据自行设计的半开放式调查问卷,了解团体成员的压力来源、压力程度评估及应对压力方式(包括情绪管理、转移压力、倾诉缓解及逃避压力)。

2.4统计学方法

对10位团体成员辅导训练前后心理压力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测量,访谈结果及问卷调查结果由研究者归类整理并进行汇总。

3.结果

训练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0名团体成员在压力感知及对团体辅导训练感受方面进行测试,结果如表1、表2、表3。训练前后在应对压力方式方面的比较如表4。

4.讨论

通过本次压力管理团体辅导训练,对团体成员产生以下效果。

(1)能改善团体成员对压力的认识,训练前,多数成员对压力识别不全面,大多将压力等同于压力事件,很少意识到自己主观心理状态及其对压力事件的情绪方面的反应,没有意识到主观认知在压力产生中的作用。团体辅导训练结束后,这方面的意识有所提高。

(2)在应对压力方式和策略方面有明显变化,训练前,多数成员缺乏压力应对的知识和方法,有了压力就焦虑,直接去想解决压力事件的办法,而无暇自己的情绪和生理变化,训练后,能首先想到调整自己心态和情绪,或通过倾诉获得情感支持。

(3)能促进团体成员对自己有一个全新的了解,训练结束后,从问卷结果看,全部成员达到了训练的目的,在团体训练过程中认识自我,重新发现自我,通过与其他成员交流与真诚反馈,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建立并增强了自信心,为应对自身压力做了心理准备。

(4)能帮助团体成员体验新的经验,开阔视野。因为所有成员都有来自不同压力的烦恼,都有减轻压力的心态,成员之间相互影响,互相扶持与帮助,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开阔了视野,体验到了许多新的经验和方法。

本次团体辅导训练在短期内达到了减轻团体成员压力的目的,然还需进行长期跟踪随访,探讨其长期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林,车文博,黎兵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特点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

[2]刘学茹,唐艺军.浅析如何在高校学生中实施压力管理[J],教育导论,2007(9)

[3]邓丽芳,大学生的精神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实证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