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环保措施

环保措施

时间:2022-07-27 06:41: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环保措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环保措施

第1篇

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象鼻山隧道受山区高速公路线位限制,所处地形极其陡峭,地质条件很差,按传统的大挖大填会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并易导致坍塌、滚石、滑坡、高边坡失稳等灾害。故该隧道在勘察设计中引入环保理念,充分考虑了环境保护问题,从方案拟定、洞口及结构设计、施工工序设计、支护设计、弃渣设计、防排水设计等方面着手研究,最大限度地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取得很好的效果,为今后公路隧道的环保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1 公路隧道建设中主要的环境影响问题

1. 1 对生态环境影响

1. 1. 1 隧道洞口的环境影响

隧道洞口施工的传统方法一般是洞口边仰坡开挖、防护,达到一定的进洞条件后再进洞施工,这对洞口环境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而且需要作庞大的边坡防护工程。因为一般情况下,隧道洞口所处的地质条件较差,岩石破碎、松散、风化严重、风化层深等,所以一般洞口边坡较缓,需要开挖大量土石方。大规模的开挖进洞还会破坏山体原有的平衡状态,极易产生坍塌、顺层滑动、古滑坡复活等现象。同时增加了隧道征地规模和拆迁数量,对隧址区的自然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同时隧道洞门结构是隧道唯一的外露部分,是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最为突出部位,按照“整体协调性和自然性原则”,公路隧道洞门设计不应强调人工化,应与周围环境协调。隧道洞门形式不提倡宏大、雄伟、醒目,应提倡简洁、隐蔽、淡化洞口处理,营造"悄悄"进洞氛围,使车辆自然驶入隧道[1]。但是由于技术上、观念上的误区,很多隧道在洞口建设上都是大兴土木,留下了各式各样非常壮观的洞门结构,这种洞门与其周围的环境极不协调,严重破坏自然和谐。

1. 1. 2 隧道弃渣的环境影响

隧道建设必然产生相应的弃渣,建设弃渣不良弃置会造成植被破坏、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一系列问题,其主要危害如下:

① 所占土地原有绿色植被受到破坏,自然景观受到影响;

② 山区陡峻沟谷内的弃渣极易引起泥石流灾害;

③ 山坡坡地的大量弃渣易触发局部滑坡;

④ 河道中随意弃渣会造成河道行洪断面不足、堵塞,容易发生洪灾;

⑤ 弃渣不断的流失会危害农田、抬高河床、妨碍道路交通等[2]。

1. 2 对水环境影响

公路隧道建设对水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 2 个方面: ①隧道区地下水系的破坏; ②施工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现行常规做法是将这些污水收集到路侧边沟,或者引到中心排水沟,然后排到路基边沟中。如果隧道较短,洞口地区受污染的程度可能较小。如果隧道长达数公里,隧道内部的污水全部由洞口地区的自然环境来承担,这时的污染力就可能远远超过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自然环境不仅不能将污水吸收处理掉,相反还会被污水污染[2]。

2 象鼻山隧道工程概述

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象鼻山隧道位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野三关镇平坦村、三叉河北岸,属野鸡包侵蚀溶蚀峰丛“V”型谷地貌。

象鼻山隧道中部为陡岩体,岩层几乎水平并略倾向于隧道一侧,风化裂隙发育。岩体上方发育两条沿路线方向卸荷裂隙,倾向 340 ~350°,倾角 80 ~85°,在地表作用下形成宽 10 ~ 100 cm 的溶蚀裂隙或溶洞,表层岩石受切割后在自重作用下易与母岩分离,在工程扰动下易导致崩塌和滑坡。进出口两端表层为坡积碎石土层,厚度约 0. 5 ~ 3 m,基层为强 ~ 弱风化含燧石结核灰岩。

象鼻山隧道设计为两车道的高速公路单洞隧道,与桥梁同宽( 见图 1,图 2) 。隧道起讫桩号为 Zk113 + 310 ~ Zk 113 + 342,全长 32 m。建筑限界净宽11. 25 m,净高 5. 0 m,采用三心圆曲墙式衬砌,净空面积 74. 01 m2。

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水量微弱。右侧河床第四系堆积层中含孔隙潜水,水量不大。

3 象鼻山隧道设计中的环保措施

3. 1 方案比选

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象鼻山隧道在选线后主要进行了高边坡方案和隧道方案的比选,高边坡路基方案相比隧道方案工程造价要低很多,但高边坡路基方案会导致以下几个问题: ①整个山体坡脚将要全部挖除,土石方开挖量很大、弃方量很大; ②会造成高边坡,边坡防护工程巨大,并存在运营安全隐患; ③对山体的扰动和破坏很大,易产生坍塌、滚石、滑坡等灾害; ④对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破坏严重。本着“不破坏是最大的保护”的理念,同时按照“整体协调性和自然性”原则[1],最终选择了隧道方案,因为隧道方案可以降低公路建设对原始地形地貌的自然性和稳定性的影响,较好的保持自然景观的完整性,与周围环境协调,最大限度地减小对原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避免了运营安全隐患。

3. 2 洞口及结构设计

在确定隧道方案后,如按照隧道洞口施工的传统方法: 先进行洞口边仰坡开挖、防护,达到一定的进洞条件后再进洞施工,这对洞口环境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而且需要作庞大的边坡防护工程。大规模的开挖进洞还会破坏山体原有的平衡状态,对隧址区的自然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目前隧道行业较为先进的国家已经摒弃了传统进洞方法而采取被称为“绿色洞口”的前置式洞口工法进行隧道洞口施工,即不切坡进洞,而是在洞外不开挖山脚土体的情况下,采用开槽施工的方法先修建明洞,然后采用在明洞内暗洞施工,采用震动破碎或小型爆破进洞。这样可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早进洞、晚出洞”的原则,保全洞口山坡及原生植被,减小洞口仰坡防护工程,是保证仰坡稳定较为理想的方法[3]。

象鼻山隧道根据地形条件,以“早进洞,晚出洞”为原则确定洞口位置。该隧道进、出口地形偏压严重,边坡极其陡峭,几乎为直立状,为尽量不破坏原有地形地貌,同时保证施工运营安全,隧道在洞口段均紧贴边坡面设置护拱,隧道开挖在护拱保护下进行。由于隧道跨度较大,净空较高,为了保证边仰坡在施工与使用期间的稳定,使隧道建成后尽量恢复洞口自然景观,设计时在洞口设置了一段棚洞。隧道洞口设置超前大管棚,以保证隧道开挖的稳定与安全。隧道边、仰坡都较陡峭,为保证洞口段开挖时边坡稳定及开挖暗洞时原自然坡面稳定,在边坡面上及原自然坡面清表后根据需要采用 10 m 长的25 预应力锚杆进行防护。从而确保了隧道进洞的安全,也最大限度的保护了洞口生态环境( 见图 3) 。

同时象鼻山隧道洞口段无论在施工期间还是使用期间均注意做好对地表水体的处理。设计要求先期施作河道的改移、加固和防护等,然后进行洞口段的开挖。在开挖过程中要求处理好施工用水与降雨的排放,防止其软化边坡坡脚的土体。

3. 3 施工工序设计

象鼻山隧道全线沿着陡坡坡脚,整个设计分为洞口护拱段和洞身挡墙暗挖段。整个隧道施工都是在护拱或挡墙的保护下进行了,尽可能减少了对山体的开挖,保证了施工安全,也避免了高边坡。

护拱段施工时采用上下台阶法施工( 见图 4) ,施工主要步骤: ①沿刷坡线开挖外侧土体; ②清除坡脚表面浮土及全、强风化岩,再浇筑 C15 片石砼基础; ③清除全、强风化岩边坡,再喷锚支护; ④护拱底板及护拱浇筑; ⑤上台阶开挖; ⑥主洞上半部初期支护; ⑦下台阶开挖; ⑧主洞下半部初期支护; ⑨施作主洞边墙基础; ⑩施作二次衬砌。施工时严格控制炸破用炸药用量,采用小药量、多爆次、短进尺开挖,以减小振动影响。

洞身挡墙暗挖段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开挖,先期贯通左( 内侧) 导洞,再进行右( 外侧) 导洞开挖; 双侧壁导坑施工完成后,拱部采用环形导坑分步开挖,只有在拱部初期支护钢支撑完全闭合后,才能拆除侧壁导坑的内支撑,最后进行核心开挖,及时封闭仰拱,加强监测,保证施工安全。施工主要步骤( 见图5) : ①施做右侧挡墙; ②左侧导坑开挖; ③左侧初期支护; ④右侧导坑开挖; ⑤拱部及核心土第一次开挖; ⑥拱部初期支护; ⑦核心土第二次开挖; ⑧浇注两侧二次衬砌混凝土基础; ⑨施作拱墙部二次衬砌。施工开挖总体上要求拱部采用光面爆破,边墙部采用预裂爆破,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周边岩体的完整性,减小振动。

3. 4 支护设计

象鼻山隧道全线地质较差,岩体极其破碎,初期支护使用普通的单层锚杆稳定加固岩体效果不明显,故经过研究计算,象鼻山隧道初期支护采用了交叉 D25 中空预应力注浆锚杆( 见图 6) ,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5 弃渣环保设计

象鼻山隧道开挖的洞渣尽量纵向调配,优质石渣可经过加工后作为砌体材料和混凝土粗集料,或用于路基填筑。对于必须弃方的石渣必须运至全线统一的弃渣场地内,不得随意堆放。弃渣场地应根据地形、地貌,合理规划,并作好坡脚防护,设计专门的防护挡墙以确保稳定防止水土流失,工程完工后应在渣顶覆土,复耕还田或植草绿化。

3. 6 防排水环保设计

象鼻山隧道排水按照地下水与地面水分开引排的原则进行设计。地下水为清洁水,直接排放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故隧道开挖后,根据各级围岩地下水的发育状况,在岩面环向布设 Ω 型弹簧排水管;在初期支护与防水层之间每间隔 10 m 设置一处HC —3. 5 半圆软式透水管( 环向) ,通过横向引水管,将水引入路面下方 Φ10 cm 排水盲管排出隧道外,并可直接作为生产生活用水。同时在路面平整层下设置 MF7 横向盲沟以排除隧道底部渗水,横向盲沟与路面下两侧的 Φ10 cm 盲沟连通。而清洗路面结构所产生的水为污水则由路面外侧设置的 Φ10 cm排水管排除隧道外,并每 6 m 设置一处地漏将隧道清洗污水进行沉淀处理,以免对隧道外环境造成污染,危及农业及居民的用水安全。

4 结语

21 世纪是地下空间大开发的世纪,更是可持续发展的世纪,而隧道建设又是地下工程的重要部分,对于可持续发展来说,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在公路隧道建设中,我们必须结合隧道工程本身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保护好自然环境,使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时进行,以免后患。

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象鼻山隧道现已顺利贯通,其勘察设计中的环保理念和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以为今后公路隧道设计所借鉴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 方案拟定上要引入环保理念,应尽可能减小对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破坏,避免大挖大填和高边坡。

② 当地形偏压严重,边坡极其陡峭时,隧道洞口段可紧贴边坡面设置护拱,隧道在护拱保护下进洞。这样可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极陡地形下隧道洞口“早进洞、晚出洞、零开挖”的原则,减少了对洞口山坡及原生植被的破坏,减小了洞口边仰坡防护工程,较好的保证了边仰坡稳定。

第2篇

关键词:环保措施;施工现场

Abstract: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site to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safety, saving precious resources construction, make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and thorough popular feeling, and can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reduce the construction cost, and provide good environment.

Keywor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Construction site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大力加快发展经济,大兴土木建设的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建筑垃圾、污水以及噪音等污染环境,而现场环保工作的效果不仅仅影响到施工现场内部,而且影响到市区的环保,因此施工现场的环保工作是整个城市环保工作的一部分,施工现场必须满足城市环保工作的要求。其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涉及到防止大气污染、防止水污染、防止噪音污染和现场住宿及生活设施的环境卫生等。因此,在现代化建设中应把环保施工列为重要内容之一。

施工现场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危害.“三废”污染施工现场中的废渣主要来源于拆除废弃物、施工过程中大量产生的建筑垃圾等。

废气的产生一般是化学建材的热熔加工,最主要是现场施工人员生活炊事用火,以及燃煤取暖造成的污染。以柴油作燃料的建筑机械,运输车辆产生的尾气污染也是废气的主要成份。

噪声及光污染这类污染几乎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如基础施工中的打桩工程,主体施工中的塔吊、电锯、搅拌机、振捣捧、电焊机、钻孔机等各类建筑机械发生的噪音大都超过标准几倍几十倍,以砼搅拌机、振捣棒为例分别为1.5kdB,3kdB.据统计建筑施工噪声占综合城市噪声源的8%以上,近年来扰民现象频繁发生,造成不少矛盾纠纷。光污染主要是加工焊接钢材构配件产生高强闪光,更易对人身造成损伤。

(1)施工环境保护措施.现场文明施工与管理措施增强环保意识。施工人员应有较强的环保意识,认真学习国家对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环保素质。(2)开展文明施工,创建文明工地。(3)加强现场管理。各类污染源的形成与施工现场的管理有着直接关系,如质量管理跟不上,会造成返工而产生大量返工废弃物。要高度重视,下大气力来抓,环保靠管理,管理出效率。

(1)防止“三废”污染措施,防止大气污染施工现场垃圾要及时清运,适量洒水。高层或多层施工垃圾,必须搭设封闭临时专用垃圾道或采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洒。(2)水泥等粉细散装材料,应尽量采取库内存放,如露天存放应采用严密遮盖,卸运时要采取有效措施。(3)施工现场应结合设计中的永久道路布置施工道路,道路基层做法按设计要求执行,面层可采用礁渣、细石沥青或混凝土以减少道路扬尘。(4)运输车辆不得超量运载,运输工程土方、建筑渣土或其他散装材料不得超过槽帮上沿,运输车辆出现场前,应将车辆槽帮和车轮冲洗干净。(5)施工现场的搅拌设备,必须搭设封闭式围档及安装喷雾除尘装置。(6)施工现场要制定洒水降尘制度,配备洒水设备设专人负责现场洒水降尘和及时清理浮土。(7)拆除旧建筑物时,应配合洒水。

(1)防止水污染凡需进行混凝土、砂浆等搅拌作业的现场,必须设置沉淀池,排放的废水要在沉淀池内经两次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线或回收用于洒水降尘,未经处理的泥浆水,严禁直接排人城市排水设施和河流。(2)凡进行现制水磨石作业产生的污水,必须控制污水流向,防止蔓延,并在合理的位置设置沉淀池,经沉淀后方可排人污水管线。施工污水严禁流出工地。(3)施工现场临时食堂的污水排放控制,要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产生的污水经下水管道排放要经过隔油池,加强管理,定期掏油。(4)施工现场要设置专用的油漆和油料库,油库地面和墙面要做防渗漏的特殊处理,使用和保管要专人负责,防止油料的跑、冒、滴、漏,污染水体。(5)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用作土方回填,以防污染地下水和环境。

(1)防止噪音污染施工现场应遵照《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90)制定降噪的相应制度和措施。(2)凡在居民稠密区进行噪声作业,必须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建立施工不扰民措施,若遇到特殊情况需连续作业,应按规定办理夜间施工证。(3)产生强噪声的成品、半成品加工和制作作业应放在工厂、车间完成,减少因施工现场;~n-r制作产生的噪声。(4)施工现场强噪声机械,如搅拌机、电锯、电刨、砂轮机等要设置封闭的机械棚,以减少强噪声的扩散。(5)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特别要杜绝人为敲打、尖叫、野蛮装卸噪声等现象,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扰民。

(1)严格限制或禁止使用高噪声的气锤打桩方式,推行混凝土灌注桩和静压桩等低噪音新工艺。(2)采用干挂花岗石、大理石,克服使用水泥粘接。(3)采用流水作业增加有效作业班次是避免夜间施工的有效方式,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作好安装与土建配合施工,消除剔凿造成的噪声与废弃物污染,做好成品保护,及时回收处理废物。(4)建水冲式厕所可有利于防止粪便污染。(5)改进革新噪音高的建筑施工机械。(6)推行工厂集中加工现场组装施工方法,尽量减少现场用地及人员,可有效地减少各种污染。

(1)加强回收处置与重复利用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砂、石类可作砼的骨料,碎砖头作三合土或回填料,落地灰、碎屑等经粉碎后作砂浆骨料,塑料桶、箱、盒、编织袋等可处理给废品收购站。(2)生产碎石,用作混凝土骨料,修筑道路、广场、飞机跑道以及用作铁路道渣等。(3)生产水泥。(4)生产硅酸盐建筑制品。(5)在混凝土搅拌机及冲刷集中的地方建贮水池、集水井及时回收废弃水,经沉淀处理后再用于工程或冲刷。(6)人员较多的大型施工场地,可在厕所附近建沼气池,处理垃圾、粪便,用产生的沼气烧水、做饭、照明,既减少了污染,还节省了施工成本。(7)将废机油回收用于模板工程作隔离剂或用作防腐剂。(8)金属类、木材类、纤维类等废弃物尽量重复利用。(9)塑料废渣的回收利用:①废渣加热加压成型,可得再生塑料;②废塑渣经粉碎,微波溶解、加热分解,然后冷却,提取石油燃料。

第3篇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环保监测手段已经无法满足现实需求,特别是无法满足环保局的需求。环保局作为重要的环境监督场所,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并对其进行更新,才能更好的满足环保需求。因此,必须对不能满足环保局需求的环境监测系统进行改进,以便更好的满足环境需求。环保局如何更好的应用环境监测系统,已经成为环保局工作的重点。

一、环保局环境监测系统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1.环境监测系统中压缩传输和处理问题

环保局环境监测系统是由大量相连的微型传感器节点构成的传感网络,不仅能对高精度数据进行搜集,同时也能克服人工监测效率低、不准确的缺点。但是随着传感器的逐渐增多,相应节点在采集、输送处理数据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故障,特别环保局环境监测系统在传送突发事件时,相应数据的存储、压缩、检索及实时反映等会给环保局检测系统带来无法避免的问题。传统数据的压缩方法是很难兼顾压缩效率和信号保真度的,再加上XML自身描述性对监测系统中大量的性能低,使得相应数据无法达到精确需求。从中可以看出,压缩传输和相应的处理是监测系统中的重点、难点。

2.环境监测系统无线监测、传输问题

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环保局对监测手段提出了新的需求,不仅要求其能对数据进行动态监测、采集和预测,还要其能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管理。但是传统的环境监测手段是以固定电话的方式进行有线通讯,不能对远距离的监测点进行实时监测、数据采集及无线通讯传输。虽然现在环保局对数据监测、数据收集传输进行了研究,但却只限于对无线通讯技术、GIS的独立应用进行研究要想更好的实现环保局实时监测、数据采集和通讯传输,就应该对在此基础上发展更多的业务,以保证环保局工作的顺利进行。

3.环境系统远程监测问题

我国是多物种国家,生物具有多样性,其分布的地域不同,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相对比较明显,这就需要对相关环境信息进行监测。传统的环保局环境监测系统一般都是以模拟传感采集数据为主的,其是通过A/D进行转化的,并将总线接入PC机,以实现现场监测。这种环境监测系统数据采集方式无法满足地点比较分散、布线比较困难的区域。再加上传统环境系统采用是多复用技术,其主要是用硬件实现传感器接入的,在实施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其输出的准确度会因内部的阻抗而下降,也可能因为传感器接入时的交换,而出现相应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对远程环境监测进行相应的研究,以促进环保局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改进环保局监测系统实施的措施

1.解决压缩处理问题,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要想解决压缩数据问题,就要对需要压缩的数据进行分析,就应该在系统中使用FAST协议,并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高效压缩处理,并实现实时传输处理。FAST协议与XML协议都是协议,都为数据流编码协议,其核心是一种数据压缩算法,主要功能是对相应的消息进行处理、存储和传输,再加上其容量较高,数据传输性能相比较稳定,能保证环保局环境监测系统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在使用FAST协议的时候,可以对系统的域级进行操作,以减少数据流中较长的信息,并传输编码序列化数据,使域的长度和相应字段分隔流等结构进行自身描述,可以将环保局环境监测系统中压缩的数据以TCP进行相应的传输,并由控制层对会话、初始化、结束及相应错误报告进行控制,以减少数据压缩效率低和信号精确度低问题。

2.解决无线监测和传输问题,为环境决策提供依据

随着技术的发展,以SMS、CPRS为基础的无线通讯技术已经开始在环保局及环境监测系统中使用。在环境监测管理中,也采用了可视化管理分析预测GIS技术。但是这些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数据监测和传输问题,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发展一种基于GIS的短信业务、GPRS的环境系统方案,并建立无线通讯技术SMS及GPRS对相应监测数据进行无线传输,服务器的端会对无线传输数据进行处理,并将相应的内容显示在系统屏幕上,通过GIS空间数据功能对相应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再通过相应协议对远程数据进行实时控制,以实现对污染源的分析决策。

3.解决远程环境系统监测问题,实现远程控制

随着网络化的发展,特别是通讯技术的发展,我国利用公共网络已经实现的远程通讯。基于公共网络的的通讯技术在环境系统中应用,实现了远程通讯控制,其优势是投资少、成本低,可靠性高、免维护等特点,能够更好的解决环保局环境监测和数据传输问题。为了更好的解决复用技术和传感器问题,可以利用嵌入式系统进行管理,可以以管理任务多的特点,就应该将传感器作为一个新任务进行管理,以实现相应效果。这种传感器是一般是以温度、湿度及二氧化为基础的数字传感器,其可以实现远程,并在传输过程中将相应的数据打包,按照相应的定义格式进行分析处理,并将远程数据存在数据库中,为环保局研究相关数据提供依据。

四、结束语

环保局不仅要对空气、水体、土壤、生态进行监测,还要对噪声余振东、固体废弃物及核辐射进行监测。在这种情况下,环境监测系统必须具备数据采集、传输功能,特别是远程采集和传输功能。在此基础上,还要对相应的数据进行管理分析,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解决,以保证环保局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段振华.吴宁, 朱吉.无线多媒体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1.(02).

第4篇

关键词 电气设施;节能降耗;环保;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51-0103-01

无论是民用建筑还是商用建筑,维持其日常运作的能源消耗数量庞大,建筑电气系统能耗居高不下,是造成城市能源紧缺的重要原因。建筑节能正日渐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建筑电气系统设计和相关设备的选择过程中,融入节能降耗的环保技术,充分考虑细小环节的能源消耗问题,显得尤为必要。只有充分关注建筑电气节能项目应用,才能有效实现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高效率、低消耗的环保控制体系的建成,真正创建卓有成效的建筑节能模式,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1 供电和配电系统的节能举措

1.1 对供电和配电系统进行合理设计

合理设计建筑内部的供电和配电系统,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①一定区域内的变电所选址应该尽量靠近中心负荷区域,尽力减少由配电半径过长而导致的线路电力损失,并且根据负荷的实际需要,减少多余的变压器;②供电和配电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应该优先考虑供配电距离、电力分布和负荷容量等基本因素,采用简单合理的设计方案;③在导线截面的选择上面,通用的做法是按照年度综合运行费用的最小化原则决定电流密度,使得电流密度的运行符合经济规律;④在相关经济运行原则的指导下,选择适应负荷变化的变压器接线,对变压器的数量采取灵活取舍的方式。

1.2 对配电室和供电系统进行合理改造

①加强落实配电室值班制度的执行,设置专门的节能技术管理人员,定期对计量仪表的运作进行监测,有效管理日常用电;②整改供电系统中功率因素低、电能损耗量大和线路损耗多的问题,对输电线路进行重新布局、并且选择节能的变压器,集中补偿无功电力的消耗,开启电能自动保护功能,促进功率因素和变压器的电力输送能力的显著提升,大幅度降低了电气事故发生的频率,节约了大量能源。

2 照明系统的节能环保举措

2.1 大力推广高效光源

经过对白炽灯、低压钠灯、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和荧光高压泵灯的对比,我们可以从中可以发现,白炽灯的显色指数最高,无法有效节能;反之,以金属卤化物灯为代表的新型光源,其显色性指数优良且颜色不易失真,可以广泛用于室外照明,达到节能和照明的有效平衡。

2.2 尽量采用自然光源

自然照明作为一种清洁环保的光源,应该在天气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大量采用。在紧邻室外的建筑部分,应该尽量选用透光度好的玻璃材质的门或窗户,保持门窗处于敞开状态,方便自然采光进入。与此同时,建筑内应该设置相应的照明调节装置,一旦感知自然采光达到相应标准,就应对内部照明进行调节。

2.3 引进智能照明系统

人为控制配电箱只能在小范围内的照明需要,大型公共建筑由于照明涉及面广、能源消耗大,可以引进BUS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满足节能的需求。智能照明系统的显著优势在于,可以通过总控制室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按照各种照明场景的不同需要进行公共区域照明的调控,既提高了公共建筑管理水平,又能达到照明节能的新型需求。

3 电器产品及电力来源的节能举措

3.1 电器产品的节能举措

1)安装节电装置。由于电力系统中串联接入了一定的节电装置,使得电力能源的质量得到集中改善,全方位控制输入系统的电能,使整个系统的运作状态处于最优水平。常用的节电装置大多采用自动稳压的交流电源进行集中控制,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在内部设置的LC无源滤波器来有效抑制由高次谐波造成的系统损耗,将系统内部是失真的电能合理转换为有效电能,充分提高符合系统中的电能使用效率,提高了功率因数,是一种基于电磁平衡原理而达到节约电能的新型技术。

2)选择高效节能的电器设备。①大型建筑中应该尽量使用户式中央空调,尤其是在平均气温相对较高的南方部分地区,空调常年开启用于制冷,如若采用中央空调,则其制冷设备的管理可以在统一平台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能源的消耗,避免了浪费现象的产生;②推广使用蓄热型电锅炉或者电热水器,促进电网发电机稳定、长效运作。

3)选用电气节能环保型产品。干式变压器、环保电缆和易于分解的高燃点β油制造的配电变压器是典型的节能环保型电气产品,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减少电磁辐射和能源消耗,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

3.2 采用高效低耗的清洁电力来源

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方法是公认的清洁电力来源,国家也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各行各业使用水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将这些可再生的能源大量用于生产生活。太阳能简便易得,是清洁能源的首选。利用光伏效应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模式,可以有效缓解常规能源匮乏的现实问题,经过转化后的热能和电力资源,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将会被大规模应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领域,为节能降耗打下坚实基础。

4 结束语

总的来说,建筑节能项目虽然追求较低的能源消耗,但并非通过抑制人民生产生活的正常能源需要而实现,而是通过节能环保措施的运用,促进能源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其利用率,这样一来,既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对能源的需求,有实现了节能降耗的目标,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瑞廷,王晓波.建筑电气节能与环保措施浅谈[J].科技致富向导,2011, 20:

281-281.

[2]倪海峰.建筑电气设计阶段环保节能措施浅谈[J].山西建筑,2011,37(9):200-202.

第5篇

关键词:公路工程;环境保护;设计

中图分类号:F5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线路设计

合理选择路线方案,进行综合论证比较。在路线方案选择时把保护环境、减少破坏作为控制因素来衡量。充分做到地形选线、地质选线和环保选线。路线尽量绕避不良地质路段,充分利用地质条件选择线位。对于穿过不良地质条件的路段,应不出现挖方高边坡。同时要加强地质勘查,查明地质状况,进行综合防护设计。路线布设要避免穿过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文物保护区、水源地、物种保护地等保护区域。对自然风景区采用靠近而不穿过的原则,可以结合旅游区规划和开发进行设计,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尽量减少永久占地,最大限度避免占用良田和经济林。重视水土保持,减少水土流失。路线经过城镇附近时,要结合沿线城镇规划合理选择设计方案。在城市边缘或有景观要求的地方经过时,要选择造型轻巧、结构美观的桥梁结构型式。

二、坡度及路面设计

经国内外的试验研究,已明确CO、NO2等对人体健康有直接危害作用。在我国不同地区的监测中,已发现环境空气的上述污染物中,车辆排放量占有较高的分担率。在公路附近地区上空,往往形成一浓度较高且持续时间较长的排放污染物区域,对人体健康形成危害,同时亦将对动、植物和水、土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另外,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噪声中,公路营运期交通噪声影响是长时间的而且是较严重的。在高等级公路设计时,如何在考虑上述环保问题的前提下优化设计路线坡度及桥面坡度也是值得研究的。这里所说的优化应从如下几方面考虑:

第一,坡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以小为原则,这是因为公路交通噪声的产生与车辆发动机的功率输出状态有关的,其声级值(dB)与坡度的大小成正比的。第二,确定坡值时应考虑地区影响,如对空气质量问题沿海地区空气扩散比内地平原地区好。第三,在一些复杂地形确定坡度时,除要考虑坡度值外还要考虑坡向问题,因为污染物的浓度值与风向有很大关系。在了解基本风向的前提下,对废气较难散开的地形如公路依傍峭壁处,应尽量减少汽车由于爬坡而造成的大量废汽排放。

高等级公路中的路面设计在环保问题上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路面等级应为高级,因为高等级路面表面平整,汽车驶过时可以避免较大灰尘。第二,水泥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路面比较,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施工时设置的搅拌站对环境影响较严重,应设在距环境空气敏感点300m以外的区域。第三,设计时可设计低噪声路面,国外近年来提出一种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可降低车辆的轮胎噪声,也可借鉴。

三、公路交通环境设计

1.绿化设计

高等级公路都有绿化设计,这些绿化设计也可以兼顾环境保护问题。

第一,绿化设计的主要功能是防护、美观、净化空气,如果考虑到环保问题就应有针对性地绿化树种、绿化结构和层次,提高绿化防治措施。第二,道路两侧的树木除引导视线、美化环境外,还可以起到对交通噪声的衰减作用。当预测点的视线被树林遮挡看不见公路,且树林高度为4.5m以上时,当树林深度为30m,噪声衰减量5dB当树林深度为60m,噪声衰减量10dB。第三,坡度栽植应主要为了防止边坡侵蚀、加快恢复自然的效果,通常载植树苗、植被类或种草。第四,为保护公路占地内和相邻地带原来保存的植被,通常在四周栽植,即所指“篱笆围墙式栽植”。第五,栽植设计时,要在考虑现在和未来沿线建筑物种类、户数和按环境标准确定的地区划分用地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栽植形式和规模。

2.视觉环境设计

公路是供汽车行驶的交通设施,由于公路视觉环境污染而引起的交通事故日益增加。所以在公路工程环境设计时,要考虑用路者的心理和生理要求,以满足司机对视觉环境的需要。在高速行驶的汽车中,司机的心理要求是能不断地获得新鲜而清晰的信息,惬意而优美的公路外观,以减轻自己的疲劳,集中精力。但是,在汽车行驶中,司机观察外界空间的深度感和立体感,只在近距离有效,远距离无效。虽然由于司机视觉的作用,他也可以知道远处许多物体的状况,哪怕行驶前方视野中有细小的不适和障碍物,如线形扭结、断背、折断;隘口山崖险情,以及小半径超高、加宽等等,都会使司机变换车速和方向,改变操作行为,如减速、刹车、停车、急转弯等。但是这种操作变化多了,汽车就不能匀速前进。这不仅影响运输效益,而且会增加交通噪声和废气污染及交通事故。

可见,公路结构设施在运输和环境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样,在汽车行驶中,司机视觉环境中有很多物体在移动,这些物体既可以吸引司机的视线,也经常使其脱离视线。在静止的环境状态情况下,虽然行车道上的分隔柱、隔离带、中边行道树,标志牌都是静止的,但对驾驶汽车司机的眼睛来说那些静止的物体却都在移动,并且呈现着一定锥度向后移动着。这种能引起视觉运动的物体,称为诱导体。公路上的标线、路旁标志牌、建筑物行道树等景物,都是诱导体。

3.环境美化设计

环境美化则是一种技术美,即经过人工加工的自然美。这种自然美的物体既要符合自然规律,也要符合人们感官功能的愉悦感。道路和建筑之所以美,是人这个审美主体,通过感觉器官对它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也是人对自己的认识。所有道路和建筑物,都是人类战胜、征服、改造世界的主观能动性所创造的产物,是人们认识和掌握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利用了客观规律达到自己目的的结果。也只有当客观规律被人们创造性地加以运用的时候,才能创造出与人的目的相一致的成果来。而且,这种成果越能体现人的智慧、才能和力量,越能唤起人的美感,成为审美的对象。

公路工程不仅要满足汽车运动力学的要求,而且还要满足司机和旅客的审美要求。因此,在对这些景物设计时,应该很好地将它与周围的自然景物结合起来,协调一致,整齐、多样、和谐、连续,使其真正起到步步引入的作用。可见,公路环境设计是保护环境、消除视觉污染、预防和控制交通事故产生的有效措施,也是提高和改善人们生活环境质量的技术措施。

四、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

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或减缓对环境空气、声环境、水环境的影响,并符台下列要求:(1)做好施工便道的调查与设计。(2)应采取临时工程措施,以确保受干扰地段的排灌系统不被中断。(3)应采取预防措施,使施工作业产生的粉尘污减至最低限度。(4)沥青混台料拌和厂与二灰碎石拌和场。(5)限定产生高噪声施工机械的作业时间。(6)对爆破作业应采用能保证路基与边坡稳定并可能减少对环境扰动的施工方法。

结语

环境保护是每个行业乃至每个人的事情,公路勘察设计时除应考虑满足技术要求外,还应对环境保护问题进行设计,应保持原有的生态平衡,保护土地资源,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适合人民生活及经济发展的生气勃勃的自然环境。实现环境保护与公路建设并举、公路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和谐,努力建成环保之路、景观之路、生态之路。

【参考文献】

第6篇

摘要交通运输行业是国务院确定的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之一,公路运输的能源消耗是交通运输的重头,本文提出了温室气体排放、运输效能较低、运营集约化程度低以及燃料消耗量的相应法规的不够完善的公路运输行业的运营问题,并从这些观察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政策、加大对汽车制造业减排研究的扶持、提出发展多式联运以及合理的物流网络规划五个方面入手对低碳环保战略和措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公路运输环保低碳战略措施

一、概述

我国交通运输业实施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既是应对国际气候变化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交通运输业体制改革的需要,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中央和各地早在“十一五”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中,已经把发展循环经济放在重要位置。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交通运输是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形成城市的重要因素,而公路运输是交通运输最重要的环节,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综合运输体系中完成运输量最大,所占比重最大的一个环节[1];公路运输企业资源的减量化属于输入端,是循环经济的第一原则,也是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重要环节,公路运输行业有更多的方面需要细化。实现公路运输战略化的低碳与环保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二、现状观察和问题的提出

1.温室气体排放加大的总体现状

中国既是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又是公路运输业迅速发展的国家。虽然目前我国公路运输业温室气体排放占社会总排放比例低于发达国家,但排放规模的迅速扩张将使这个比值急剧增长。

2.运输效率较低

路网的通过能力严重不足,运输效率不高;对道路运输节能减排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节能优先的方针没有落到实处;道路运输节能减排法律法规仍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

3.较低的集约化程度

我国自交通部等部门1996年提出开展集装箱牵引甩挂运输业务以来,甩挂运输一直受到诸多环境制度的制约,导致甩挂运输业务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2]。公路运输企业的集约化程相对很低,个体货运增多,缺少集中管理,这也导致企业运营成本加大。

4.燃料消耗量的相应法规的不完善

燃料消耗量调查方法不合理,导致货运量指标应用价值不大。现行调查制度是按车辆隶属地取得货物运输量统计指标,只代表本地区道路货运车辆对本地区的经济贡献程度,它既不代表区域运输量,也不能代表地区发送量,应用价值不大[3]。

三、战略的提出与措施的实施

1.完善法律法规

在中国虽然关于环境的立法还并不完善,但相关政府部门一直在不断努力[4]。之前一直未能实施的国4排放标准。在中国,低碳经济通常被概括为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形态。加大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道路运输节能标准体系标准化,公路运输行业作为社会服务型产

业,针对制约低碳物流运输发展的因素,表明低碳物流运输发展不仅取决于产业自身,还需要外在条件的辅助实施:政府要加强对物流行业的低碳宣传和引导,要求鼓励道路运输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这为道路运输规模经济的发展奠定了法制基础。制定国家综合交通发展战略和规划[5],在公路运输规划时,首先必须处理好交通设施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尽量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其次应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来控制和减少交通公害,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合理布局道路系统、增加绿化。在企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应本着节约土地,实用高效的原则,不盲目追求高标准、高指标,避免重复建设,注重企业资源的合理分配。

2.加强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政策

正确划分道路运输车辆车型是实施核查的基础,正确把握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期间定义并实施核查,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工作,涉及行业管理部门、车辆生产厂家、车辆检测机构、道路运输企业等多个部门和单位,团结协作是切实的共赢之路。所有需要申报燃料消耗量公告但是没有申报成功的车辆产品将一律不发营运证,需严格执行。并加强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查询网络、数据库等信息化建设。

3.加大对汽车制造业减排研究的扶持

对于每一个运输公司来说,充分展示其在环保方面的成就已经变的越发重要,有研究数字显示若汽车整车重量降低十分之一,燃油效率可提高5%-10%,每省一升油可减少二氧化碳排量2.5kg,在50万公里生命周期内,可减少二氧化碳排量约28吨,减排效果显著。研究出客车轻量化、发动机热管理、全铝车身、新能源客车四大途径能有效的节能降耗。

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的优点精确控制发动机冷却水的温度始终保持在一度之间、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减少风扇的功率消耗,降低油耗调扇转速,降低车内、外噪声降低冷却传动机构的负荷,增加风扇轴承、传动皮带等的使用寿命[6]。

4.发展多式联运

即发展发展低碳物流,树立低碳物流价值观。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单纯地依赖压缩原材料、燃料、设备及人力资源成本获取利润的空间日益狭小。提高和改善物流甩挂运输的软硬件环境。第一,改造传统运输场站,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第二,优化道路设计,改善道路行车条件。实行甩挂运输,必需具备良好的道路运输条件。第三,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为甩挂运输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构建综合信息平台,建立企业诚信体系。以物流园区和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建设为契机[7],规划我国货运走廊,尽快搭建物流信息网

络和信息共享平台。

具体实施方案有:共同配送指多个客户联合起来共同由一个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来提供配送服务,要求配送中心要进行统一计划、统一调度;发展甩挂运输,可以提高运输效率和劳动生产率,降低物流成本,减少车辆空驶和无效运输,降低能耗和废气排放,其它先进运输方式包括集装箱运输、滚装运输等,通过发展先进运输方式,推动现代物流和综合运输发展,促进节能减排。

5.合理的物流网络规划

选址问题、物流设施内部的设施规划和物流设施之间物流活动的安排以及整个网络结构的建立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其中物流设施选址和物流路线设计是物流网络规划考虑的主要问题和核心部分,提高资源的使用时间和使用时效,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8]。同时,企业基础设施建设也应注重经济效用,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保证企业的投资有所收益类似的有建立以三级的物流网络,第一级为工厂,第二级为物流中心,第三级为客户需求点为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此类方案还在积极探索中,尚未能实现大规模应用。在新建项目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四、结语

本文从提出问题到提出战略和实施举措进行了公路运输的低碳环保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评述。在全球能源危机的大前提下,基于提出的低碳经济理念,发展低碳物流运输是全

面发展低碳物流运输已成为公路运输行业的共识,虽然低碳物流运输的高层环境和技术基础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但是在发展全球低碳经济的环境下,只有敢于进行革新的企业才能率先获得发展的机会,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实施甩挂运输是物流运输实现低碳化的有效途径。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加大对汽车制造业减排研究的扶持,发展多式联运和合理的物流网络规划是解决公路运输能耗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付允.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14-18.

[2]戴定一.物流与低碳经济.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21):24-25.

[3]鞠颂东.物流网络理论及其研究意义与方法.中国流通经济.2007(8):10-13.

[4]杨帆.新经济政策下发展甩挂运输的对策.中国市场.2009(4):93-94.

[5]李延晖,马士华,刘黎明.基于时间约束的供应链配送系统随机模型.预测.2004.23(4):46.

[6]戴定一.物流与低碳经济.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21):24-25.

第7篇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 A

Keywords: roa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一、引言

公路工程建设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的改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已为社会各界所接受,但其建设过程对声环境、水环境、环境空气、社会环境及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问题也越来越突出[1]。公路工程施工阶段对环境的影响,有公路本身占用土地;公路建设工程施工期间、为修建公路而建筑的大型临时设施、临时房屋和取弃土场等也占用根多土地;拖工过程中机械碾压、施工人员践踏等又会带来青苗损失;开挖路堑,取土填筑路堤、开凿隧道等,对山坡及表土搅动较大,使周围植被遭到破坏;施工生产生活废水污水的随意排放,会使地面水受到污染,甚至污染饮用水源;运输土石方及其它建筑材料的载重汽车行驶所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居民产生影响;建设施工工地的各种施工机械t例如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工作时所产生的噪声对公路沿线两侧居民有影响;废弃大量固体材料,如砂石料、石灰块、水泥块等,这些固体材料有相当一部分散失在施工工地周围,造成土壤污染等等负面影响。

因此,摸清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并采取必要的综合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减低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是施工管理的必要环节[2]。本文就磴口至乌斯太公路为例,讨论了公路工程施工中的环保措施需注意的一些问题。

二、工程概况

磴口至乌斯太公路(一期工程)一标位于阿拉善左旗东北部,线路总体走向呈北―南。起点沿黄河西岸南下,穿越乌兰布和沙漠。

主线技术标准为二级公路,设计行车速度为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12m;结构层封层为级配砂砾,厚度0.30m;底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级配砂砾,厚度0.20m;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级配砂砾,厚度0.20m;面层采用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厚度0.05m,沥青混凝土路面11m,其中,行车道2×3.75m、硬路肩2×1.75 m。

本工程地处黄河西岸乌兰布和沙漠,所经地段沙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所以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大填大挖,合理确定取弃土场位置和选择通道,不随意占用便道,不肆意改道,防止对周边草场和土地造成植被破坏。由于该地区干旱少雨,要加强草原防火措施。

环保、水保本着“三同时”原则与工程本体同步实施。符合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环保、水保的标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部委批复的环保、水保方案实施,确保工程所处的环境不受污染和通过国家验收。

本标段进场后,对环保、水保工作将做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及时与当地环保、水保机构取得联系,遵守有关控制环境污染的法规,从组织管理、防止和减轻水、大气污染、施工噪音、振动控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粉尘控制、弃土控制等多方面采取合理措施,将施工现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至最小程度。

三、环保组织措施

(一)成立环保小组,制定环保措施,项目经理部、施工队分级管理,负责检查、监督各项环保工作的落实。

(二)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与管理,使人人心中都明确环保工作的重大意义,积极主动地参与环保工作,自觉遵守环保的各项规章制度。

(三)组织保证措施

为确保本标段工程在施工中满足有关环保要求,项目经理部将成立专门的安全环保部,划拨专项资金,将施工环保、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落到实处。

建立健全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的管理检查制度。

环保工程师负责制定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检查及奖罚制度。职责分明,落实到人。

由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牵头,环保工程师、作业队长及环保人员参加,实行定期与不定期抽查,抽查结果汇集于经理部每个月末的大检查中评比公布。

环保工程师负责日常工作的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落实解决结果。并查明发生问题的原因,防止类似问题再现。监督各项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实施的程度。

积极配合甲方、环保部门检查监督工作,接受检查单位提出的各项意见,及时改进。接受当地人民群众对我们环保、水土保持工作的监督。

四、环保技术措施

(一)水污染防治措施

1、为保证地表径流的排泄,保证工程施工切割、阻挡地表径流的畅通,不强行改变径流的方向。

2、在工地生活区设置污水处理系统。并备有临时的生活污水汇集设施,防止污水直接排入河流和排灌系统。

3、将工地生活区的生活垃圾集运至当地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堆放,不准倒人河流等水域内,避免污染水体,淤积河流、水道和排灌系统。

4、施工中,不将有害物质和未经处理的施工废水直接排入河流或其它水体。

5、筑路材料堆放地尽量远离居民区、河流等。必要时遮盖,防止污染空气和水体。

(二)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对易产生粉尘、扬尘的作业过程,制定操作规程和洒水降尘制度,保持湿度、控制扬尘。

水泥等易飞扬细颗粒散体物料在平台上建库存放,散装物料露天堆放场进行覆盖。对进出施工营地的施工便道,定期压实地面和洒水,减少灰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现场的主要临时公路,采用砂砾封闭。定期压实地面和洒水,降低灰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施工现场设置搅拌机的机棚封闭,并配备有效的降尘防尘装置装卸有粉尘的材料时,根据不同情况洒水湿润或在仓库内进行。

施工时避免采用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建筑材料,不在工地内熔融沥青或焚烧油毡、油漆以及其他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三)植被保护措施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破土面积。在施工准备阶段中,项目经理部会同设计院、施工单位、环保监理站和工程监理单位,对沿线取弃土场、施工便道、施工营地、施工场地逐个进行了现场核对和优化,严格控制了临时工程占地面积。

有效保存地表植被和表土。施工中,对取土场、施工便道、施工场地、路基基底桥涵位置植被和壤土进行异地移植和存放。

为减少水土流失、保护自然环境,针对不同路基工点类型采取不同工程措施,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路基施工时,合理调配路基土方,尽量做到以挖作填,减少占地面积。路基、路面、涵洞施工完毕后,及时对施工便道两侧及周围施工场地进行清理,避免污染当地环境。

不随意挖沟。施工用水严格规定取水、排水办法。遵循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原则,不随意排放,以保护水土资源。

(四)施工噪音、振动的控制

设备选型优先考虑低噪声产品,设备底座设置防震基础,具体实施方案在与当地环保部门协商后确定并实施。采取措施或改进施工方法,如采取消声、吸声、隔声、阻尼或安装隔振装置等措施,使施工噪音、振动达到施工场界环境标准。

(五)粉尘控制

1、由于某些原因未作到的硬地化部位,定期压实地面和洒水,减少灰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2、不在施工现场烧有毒、有害和有恶臭气味的物质。

(六)技术保证措施

严格按设计文件、甲方与当地环保部门签订的有关协议和要求施工,对施工中的取土、弃土、排污等实施环保、水保治理,并无条件的接受环境监理单位的指导和监督。严格按设计文件指定的取弃土场地点进行取弃土,不随意乱挖乱弃。取土场取土任务完成后,将取土范围内地面进行平整,边坡进行整理,疏通排水通道,按设计要求进行防护。弃土场实施覆盖,表层植草,保护水土资源。

五、结束语

细致研究公路工程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性,本标段完工后,对施工范围内的土地进行治理,采取种草、种树等措施恢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为当地人民造福。在甲方及地方有关部门验收合格,收到了各方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环保设备运行管理操维合一

Abstract: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acilities, the whole process from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improve the relevant personnel quality, set the perfect rules and regulations and so on, proposed to strength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acilities management and effective measures to realize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efficiency unification

Keywor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operation managementd one

中图分类号:X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传统的环保设施运营管理模式在市场机制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式的环保设施运行管理模式,实现环保设施运营的专业化、企业化、社会化、市场化。

1.我国环保设备运行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日益重视,建设起了许多环境保护设施,然而大多数污水处理设施沿用的仍旧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运行管理模式:由政府或企业承担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费用并运营管理。因此,环保设施运营的社会化、市场化、企业化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环保设施运营管理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

2.环保设施的前期运行管理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必须执行“三同时”政策,即环保设施与生产主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治理方案定得合理,工艺路线正确,设备选型适当,能给后续的设备管理带来极大便利,就需要选择效率高、能耗低、投资省、占地少、运转费用低、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的治理方案。

环保治理方案设计时,应结合生产设备运行状况及现场情况,突出设计工艺的先进性、合理及安全性,在设备选型中,应注意选择通用性,便于加工采购。在工程验收时,应做好验收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归档工作以备查阅。

3. 建立健全科学的设备管理制度

3.1环保经济责任制

企业应将环保设施纳入生产经营管理的轨道,达到环保设施与生产设备同时运转、同时检修、同时维护的“三同时”原则,这就要求企业把环保设施的管理纳入指标化考核的范畴,实行环保经济责任制,即把环境设施运行指标同生产指标一起进行考核,将环保设施运行状况的好坏同有关人员的经济利益结合起来,做到有奖有罚,奖优罚劣,建立明确的可操作性强的奖罚制度。

3.2经费保证

当生产设备运转时,环保设施必须运行,生产设备维护和检修时,环保设施要有检修计划和备品备件,这就要求企业在资金计划上形成制度,保证环保设施运行经费的到位,以保证环保设施备品备件供应费用及检修维护费用。

3.3管理制度的建立

明确环保设施的管理职责,做到设备管理有章可循,制定一系列环保设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制度。有关环保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后,按制度要求,将设备维护、保养、检查及管理责任和指标从部门、车间、班组到每个人层层落实,每台设备、仪器、仪表、阀门都有专人负责检查维护。操作人员必须按制度的规定使用、检查和维护设备,认真填写设备运行、巡回检查等原始记录。

3.4制度落实

对制定的制度进行检查落实、考核,保证环保设施管理按制度进行。检查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1)主要指标运行达标情况;

2)规章制度、规程是否执行;

3)设备是否闲置不用;

4)设备坏了是否及时维修或保养;

5)运转记录是否真实。

4.实施“操维合一”,推进设备点检工作

为实现操维合一,全员设备管理切实有效地推进设备点检工作,要健全生产作业班岗位操作人员的日常点检,生产作业班专业维修人员的定期及动态点检,机电液专业精密点检,形成三位一体的点检网络。

设备科作为设备管理职能部门,应建立较完善的、操作性强的点检作业指导书,制定点检基准和规范的点检程序,对主要设备编制了岗位日常点检表、专业点检表,运用新的诊断技术和劣化理论掌握关键设备的运行情况,收集检测数据,跟踪分析这些状态数据,作好记录以推算出最佳的维修时间,对设备进行全过程的管理。

5. 推行“四化"模式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5.1完善绿色生产体系,实现设备管理的程序化

首先是在日常工作中,从夯实l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HSE 管理体系入手,将岗位责任制、各种设备、设施的操作使用规程、生产人员的现场作业步骤等49项内容整理汇总,对岗位人员的工作质、量、完成时限、效果等都作出硬性要求,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精 炼,形成 “工作按程序,程序出效率”的良好局面。加强关键要害部位管理,制进一步规范职工现 场设备操作水平和防范能力。

其次是以绿色生产四步法为重点,围绕“安全、节能、环保”要求, 细分绿色等级,通过绿色生产分析,查找每台设备的安全隐患风险 点、清洁生产控制点,讨论、制定并实施具体可行的绿色防护措施。

5.2强化全过程控制。实现设备运行的精细化

生产过程控制是为确保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对直接或间接 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安装和服务过程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生产过 程的分析,诊断和监控。通过实施“三精细”,即精细管理、精细维护 和精细操作,不断优化生产运行,进一步提升生产运行的执行质量。

按照操作规程和岗位职责要求,以“看、听、摸、闻、测”五诊法抓好设备运行状态监控,做到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排除,及时解决。同时,加强网上数据应用分析,中控室的操作人员可以随时通过电脑控制探头,监控各大厂房和设备的生产运行情况,协调各岗位快速反应、和谐运行。

5.3严格执行QHSE管理体系。实现设备本质的安全化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令》,使职工生产活动始终受控制度和规范。为使每台设备安全平稳运行,通过五诊法抓好设备状态监控,严格做好设备周检和月检工作,每周对所有设备进行检查,每月对每台设备进行打分、汇总,力争实现“五个到位”,即责任到位、点检到位、到位、清洁到位、分析到位。

5.4实施点检预防维修制.实现设备维护的效能化

以加强设备管理为突破点,将“把设备当成工艺品”理念融进各个环节,促进了设备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

重视设备基础管理。对设备进行分类管理,即分为A、B、C三类。对于A类设备实行点检定修管理,设备的修理采用主动维修和预知状态维修:对于B、C类设备,在确保生产的前提下,采用预防维修或事后维修的方式。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按照流程和专业相结合的原则对设备管理制度进行整合和优化,运行效率高。在完善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设备档案、管理台账等管理,按照PDCA循环的要求适时进行优化、修订和完善,通过动态管理来确保其科学性和有效性。

维修为基础,强化设备运行管理。首先是狠抓设备的点检维修和预知维修。设备点检定期维修制是全员维修管理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其次是强化设备管理创新。现代设备管理重点在“管”而不在“修”,设备管理就是经营设备,要以效益最大化为原则,树立全员“把每台设备当成工艺品”的观念,完善全员设备管理网络。

结语:强环保设施管理,充分发挥环保设施的作用,通过全过程管理,提高相关人员素质,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使之得到落实,就能够管理好环保设施,确保环保设施长期、稳定、高效运行,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河湖底;环保疏浚;措施;应用效果;成功与否

Abstract: the modern society, people in additio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also very seriously. Water as source of human life, for the influence of human existence is very big, clean and healthy water quality to human body health is of help. But the sediment of harmful pollution usually material, for water pollution is very big, is the effect of water clean and clear threat to the health of human body one of main factors. We must through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remove sediment dredging of, d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benefit of the "win-win".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what is environmental-protection dredging, the rivers of environmental-protection dredging measure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he dredging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detailed discussion.

Keywords: of the bottom; Environmental dredging; The measure; Application effect; success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河湖底泥是由黏土、有机质、泥沙、矿物质混合而成的,它是河流在传输的过程中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内物理、生物和化学作用而形成于水底的混合物。这些混合物很多都是含有污染物质的,它们长期的沉积在河湖底层会影响水体的清澈,会对水体产生污染的破坏。在河湖底泥已经对河湖的水体产生污染的情况下,我们必须重视这个问题。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保持水体的干净对于人类的生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通过河湖底泥的疏浚,来清除底层的淤泥和污染物,以还原水体的清洁。

现代社会是一个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人们除了注重经济的发展,更加重视对环境的保护,现代社会的人类的环保意识在逐渐增强。河湖底泥的疏浚措施也要求将环保的理念融入其中,一种新型的概念产生了―环保疏浚。环保疏浚是目前国内外正在积极尝试的一种河湖底泥清除排污的新型措施,它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各大小湖泊的排污清泥的过程中,具有非常大的发展前景。

一、什么是环保疏浚

环保疏浚就是为了改善河湖的环境,清除水体中的含有污染物质的底泥,阻断污染源,减少水体的污染而采取的人工或者机械的措施。它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将河湖底泥中的有害化学物质、细菌毒素或者是营养盐从河湖底层抽取出来,减少河湖底泥中的污染,防止这些物质对河湖水体产生污染,影响水体。环保疏浚要求不仅能够将河湖底的淤泥及有害物质清除,还要求能够修复底泥的生态环境,为恢复河湖的生态环境创造有利的条件。总而言之,环保疏浚就是为了改善河湖的水生生态环境,而通过人工或机械方式来创造适合水生活生长的环境,保持人类生活的生态平衡。

二、河湖底环保疏浚的措施

目前,常用的河湖底环保疏浚的措施主要有两种:干式疏浚和带水疏浚。我们现在来详细介绍一下这两种河湖底环保疏浚的措施,方便读者了解,加深读者的印象。

(一)干式疏浚的措施

干式疏浚:通常我们指在将河湖的水全部抽干后再使用推土机或者是刮泥机等这类的疏浚机械设备,来清楚河湖底的污染底泥,达到清澈水体,减少污染物质的效果。

干式疏浚措施的优点:A.由于将河湖的水全部抽干了,机械的施工更加方便,清除底层中的淤泥更彻底,并且没有了河湖水的阻挡,我们能够更简单、容易的找出污染源,因而对它制定出更为全面的阻断措施计划,治理污染源头,切断一切已经或者可能污染河湖水的源头和因素。B.在经济方面,采用干式疏浚可以节省更多的经费。因为干式疏浚是在脱水的环境下进行操作的,所以它的精确度是非常高的,在施工过程中,通常不需要重复作业,费用减少了不少。

干式疏浚措施的缺点:由于要抽干河湖中的水才能进行治理,所以干式疏浚的环保疏浚措施仅限于在较小的河湖流域中使用,对于大型或者中型的河湖流域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它的脱水作业必定会对流域周围的生活和生产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带水疏浚的措施

带水疏浚:通常我们是指在不抽干、排清河湖水的条件下,使用新型的机械设备或者先进的科学技术将河湖底层的淤泥、营养盐及有害物质抽取出来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同样能够净化水底的环境,阻断污染源,修复水底生态环境,并且还是目前比较先进和流行的一种环保疏浚方式,它更为广泛的被应用于河湖底泥的疏浚工程中。

带水疏浚的优点:A.不用脱水作业,河湖的水流会正常运转,不会对河流周围的人类生活和生产造成影响,能够保证人们的生活的正常进行。B.带水疏浚不需要抽水即可以进行,所以使用不受限制,它可以在各种规格的河湖水域进行湖底排淤的施工。C.更多的高科技设备的应用。挖泥船因为要隔水操作,所以各种高科技就应用于其中,像定位仪、监控设备、探测器、传感器等等,保证了操作的科学性,科技含量非常高。

带水疏浚的缺点:由于带水疏浚对于挖泥船的要求很高,它使用的设备必须是先进和科技含量高的机械,这造成了费用高的后果,造出了工程施工方的经济压力。

三、对河湖底环保疏浚的应用效果探析

河湖底的环保疏浚措施是现代社会治理河湖底泥常用措施,它在治理河湖水体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它被广泛应用于河湖的水体排污治理当中。究竟怎样的河湖底泥环保疏浚工程才是达到要求的,是成功的?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评价判断它:

首先是河湖底泥中的污染物、有害物质和营养盐的彻底清除排清。这是判断河湖底泥环保疏浚工程是否成功的基础标准。河湖底泥的环保疏浚的目的就是为了清除沉积在河底的有害物质、污染物、营养盐等等,所以如果清除不彻底就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就是不成功。

其次是在挖掘的河湖底泥所含污染物、有害物质的浓度要高。在环保疏浚的工程实施中,通常我们要考虑一定的经济因素。在挖掘的过程中挖掘的泥土中的污染物、有害物质的浓度高,我们就可以减少挖掘的时间和次数,就会节省不少费用。

再次是悬浮在颗粒上的污染物或者有害物质少。如果要较多的污染物和有害物质依附在水体的悬浮颗粒上,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水体的生态环境并没有被彻底恢复正常。

最后是挖掘准确、面积小,不破坏水底生态环境。A.在使用挖掘机械的时候尽量较少挖掘中对泥土的搅动活动,采取防止扩散的措施,避免对水底生态造成二次污染。B.挖掘底泥时候要事计算位置和深度,要挖掘的面积小又准确,达到彻底清除污染物的目的。C.对与抽取的河湖底污染物进行合适安全的处理,避免对水滴环境再次污染,破坏水底生态环境。D.要有泄露设备,预防在对河湖底泥抽取运输的过程中,污染物或者有害物质的泄露,对水体再次污染。污染环境的同时也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延长了施工时间。

这四个标准是判断我们在进行环保疏浚工程时是否成功、符合要求的重要准则,我们在实施疏浚工程的时候要严格执行,突出“环保”的意义,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四、结语

“水是人类生命的摇篮”,保持水体的清澈干净对于人类的生存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河湖底泥将会产生有害水体的污染物质这一问题,人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并对其的治理提出了要求。现代社会已将环保疏浚作为治理河湖底泥的重要措施,环保疏浚的应用时间虽然还不是很长,但是它出色的治理技巧以及先进的环保理念让它在河湖底泥的疏浚工程中大放光彩,它渐渐的被人们肯定,在各大小河湖的清淤治理中,它都是首选。我们相信,在环保疏浚的应用之中,我们的河湖水体会减少有害物质,水体将会保持清洁干净,人类的生活环境将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 张丹,张勇,何岩,黄民生,刘俊华.河道底泥环保疏浚研究进展[J].净水技术.2011,(01)

[2] 可建伟,彭建军,王建敏.环保疏浚技术在西湖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15)

[3] 彭旭更,胡保安.面向污染水体的底泥环保疏浚技术与资源化利用[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9,(06)

[4] 徐元,朱治.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疏浚土综合利用[J].水运工程.2009,(04)

第10篇

关键词:建筑电气;节能环保;措施

近年来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大型住宅小区遍布各大中小城市,对住宅区的电气设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如今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实现建筑电气的节能环保是建筑电气设计时的重要要求。本文以某一大型住宅小区为案例,简要探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环保措施。

1 建筑概况分析

该建筑位于我国某城市,居住率高。整个住宅区有2400户,其中常住用户在2000户左右。因此建筑电气设计中的第一原则是必须要满足居民正常的生活需求,节能环保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2 具体措施

2.1 选择科学合理的供电方案

电源选择上,综合供电功率,传输效率以及材料损耗等多方面的考虑,应优先选择10kv电压等级。一方面此举降低了电能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同时外部中压环网供电也比较方便,有利于提升用户端的电压质量。因此,兼顾现在与未来,基本上都要依靠外部的供电网络来供电,中压环网供电是大中城市中都使用的,通过这种供电方式使供电的经济性、可靠性得到保证。

注意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线路的损耗与变压器的铜损,对节能降耗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可以降低变压器以及线路的电压损失,增强发配电设备的供电能力。系统中的用电设备,如电动机、变压器、线路、气体放电灯中的整流器都具有电感,会产生滞后的无功,需要从系统中引入超前的无功相抵消,这样超前的无功功率就从系统经高、低压线路传输到用电设备,在线路上就产生了有功损耗,而这部分损耗是可以想办法改变的,通过提高供配电的功率因数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2.2 注意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太阳能是开发前景极其可观的能源,可以充分利用起来用以供电。建立光伏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是实现节能环保行之有效的途径。太阳能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未来有极其强大的待开发空间。同时安全可靠,不受地域分布的限制。

所谓建立光伏系统,就是利用建筑外墙结构,通过简单地安装并使用太阳能电池板,就能够有效利用太阳能,实现了太阳能的合理利用,对节能环保意义重大。

而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光伏发电与建筑物集成化”(BIPV)技术,让我们将建筑设计与光伏发电系统结合在一起的实现增加了可能性。

由于用电在生活当中是不可或缺的,而光伏系统因镶嵌在建筑结构内部,具有不可拆卸性,故障发生时修护困难,因此,为避免故障的产生,光伏系统的建立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要设计好认真考究的布线方案,根据现场的建筑情况,进行最为优化的布线与连接,减少电能的损耗。另一方面,建筑工程完成之后,要进行对光伏系统长期的防护维修工作,积极进行设备的清理与维护。运用好此技术,对太阳能这一巨大资源的利用将步入一个崭新的台阶。

2.3 选用优良导电材料

目前,在电缆行业内,人们开始提倡使用环保型电缆。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电力电缆主要由交联聚乙烯(XLPE)型绝缘电缆取代了原来常用的聚氯乙烯(PVC)型绝缘电缆。

使用环保型电缆,首先可以在制造和处理上做到绿色环保,在燃烧时避免产生二氧化硫,氧化氮等污染气体,而在填埋处理时,也不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其次,具有高阻燃,低毒性,高透光性以及防水防紫外线等优良特性。除了考虑电缆材质,还要选择合适的电截面。电缆的电阻与截面有关,截面越小,电阻越大。如果选用大截面的电阻,发热损耗就小。

2.4 使用绿色照明作为光源

绿色照明是指通过科学的照明设计,采用效率高、寿命长、安全和性能稳定的照明电器产品(电光源、灯用电器附件、灯具、配线器材,以及调光控制调和控光器件),改善提高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条件和质量,从而创造一个高效、舒适、安全、经济、有益的环境并充分体现现代文明的照明。绿色照明对于节约资源能源具有重要意义,绿色环保,同时还可以提供更为高质量的光源。

近些年来,电子技术突飞猛进,取得的成果已经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发光二极管(LED)便已获得突破性进展,使这种由电能转换成光的半导体器件进入照明领域成为可能。LED以其长寿命(将达100000h)、良好显色性(Ra达75~85)、无频闪、激励响应时间短(纳秒级)、耐震动、耐气候、使用安全等诸多优点,而获得广泛应用。红色、黄色LED亮度提高,特别是氮化镓等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制造技术的突破,研制出蓝色、绿色LED,从而就解决了白色光。

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2014年全社会用电量5.5233万亿度,其中照明用电量14.3%,约为7898亿度,而最新的超量子LED技术使其灯具的有效光量子效率比世界上现有技术高出10―60%,试想如果其中15%的照明时长改用低碳绿色超量子LED照明产品,相当于再为国家建造一座三峡电站。因此大规模地采用绿色照明将对节能环保产生巨大影响,其带来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

2.5 合理选择变压器

我们都知道,在电力系统中,当输送电压越高时,电线的小路损耗量也就越小。因此,在对建筑物的电气设备进行设计时,应该科学的对变压器的型号与容量等进行合理的选择,因为只有变压器的选择合理了,才能有效的降低电线的损坏几率,从而提高建筑内电气设备的节能减排效率。本着“小容量,密布点”的原则,配电变压器应尽量位于负荷中心,供电半径不超过0.5千米。配电变压器的负载率在0.5~0.6之间效率最高,此时变压器的容量称为经济容量。如果负载比较稳定,连续生产的情况可按经济容量选择变压器容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做到节能环保,是有方法可循,具有可操作性的。在现如今提倡节能环保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在电气设计中做到科学合理,将对环保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目前我国建筑电器设计上,还是存在经济利益优先的现象,没有在获得经济利益同时平衡兼顾好节能环保。很大原因是因为许多技术的实现并不成熟,所以还要待继续提高各项节能环保技术,并应用于建筑电气设计中,继而为进一步的节能环保实现可能。

参考文献

[1] 曹.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环保措施探讨[J].门窗,2014(06).

[2] 刘勇.试论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环保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4).

[3] 黄威.试析环保节能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实践应用[J].民营科技, 2013(12).

第11篇

一、公路施工对环境的主要污染

(1)生态景观遭到破坏。施工过程中便道建设、清理现场、取土场和弃土场及路基修筑必须占用土地,可能影响到沿线的自然、文物和景观。山区丘陵地区的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导致附近水体的沉积物淤积和水混浊,改变水生生物栖息环境,严重的还可能导致泥石流一类的地质灾害。平原水网地带筑路不仅有路基永久占用农田问题,还存在取土挖毁耕地和需要进行土地恢复利用问题。(2)空气污染。公路施工对空气的污染主要是施工扬尘。施工扬尘污染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开挖、土地平整及路基填筑等施工过程。二是水泥、白灰、粉煤灰等建筑材料。三是灰土拌和、混凝土拌和加工会产生扬尘和粉尘。四是建设期沥青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沥青烟尘对公路沿线地区环境空气产生污染,营运期汽车尾气对沿线地区环境空气产生污染。(3)固体废弃物污染。公路施工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垃圾和生活垃圾,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一是进场前清场废物:主要是施工场地内杂草、灌木等植物残体等。二是路基开挖弃土:路基挖方,除一部分利用外,其余部分应用车辆运输至统一的弃土场,而不得随意放置,否则将造成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三是旧路改建中的拆旧混凝土和砌体及旧油面。(4)噪声污染。公路建设周期一般较长,从开工到通车要一年以上时间。在这期间许多施工机械和各种运输车辆会辐射出较强烈的噪声,对附近公共场所产生较大的影响。公路施工噪声有其自身的特点,这表现为:一是施工噪声的随意性和无规律性。二是施工机械的噪声较大,它们之间声级相差也很大,有些设备的运行噪声可高达110分贝左右。三是施工噪声源与一般的固定噪声源及流动噪声源有所不同,施工机械往往都是暴露在室外,而且它们会在某段时间内在一定的小范围移动,这与固定噪声源相比增加了这段时间内的噪声污染范围,但与流动噪声源相比施工噪声污染还是在局部范围内。四是道路施工噪声是公路建设过程中的短期污染行为,应采取必要的噪声控制措施,努力降低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建设期、营运期施工机械噪声对公路沿学校、医院、村镇居民点工作生活空间带来了噪声污染的公害,尤其是公路的起迄点,交通出入点和城乡结合部位都是交通噪声污染的严重地区。交通噪声还是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几乎占了80%。(5)水污染。公路施工对水环境的污染物主要是施工排放的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一是混凝土的养护废水混凝土的养护废水主要是pH值高,一般达9~12。混凝土的养护用水量少、蒸发吸收快,一般不会形成较大的地面径流进入地表水体,对环境影响较小。二是施工机械设备冲洗和施工车辆冲洗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和悬浮物,应防止含油废水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三是生活污水施工期生活污水主要是集中施工现场、施工营地的生活污水,其水质和城市生活废水一样。公路建设项目产生的废水量不是很大,如果防治措施不当,也很容易造成水环境污染。

二、公路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施工期主要包括施工放样、场地清理、征地及拆迁安置、建立施工驻地等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和正式组织施工两大活动。施工期间拟建项目由于挖土填土、借土弃土、改移河道、清理表土、开采料场等活动会造成地表植被破坏、地形改变、沟谷大量消失。恶化生物栖息的生态环境,加速地表侵蚀,增大地表径流,增加水土流失,改变自然流水形态,加剧水质恶化,从而直接导致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筑路材料的运输装卸、各种混合料拌和、借土开挖及弃土堆放、土石方调运等活动会造成短期内粉尘污染。另外,由于施工期增加大量机械作业的尾气排放,使空气质量恶化。运输车辆的增加和调整运土石方的落土也会使相关公路交通条件恶化,对原有交通秩序产生较大干扰。施工机械作业及运输车辆作业产生的较大噪声,对沿线居民的正常作息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当的临时施工用地安排(如施工驻地、预制加工场所、储料场和仓库等)也会额外增加对自然环境的侵害。

三、公路施工中的主要环保措施

(1)减少水土流失。根据实际填挖土质合理设置边坡的坡度;合理设置土石方填挖施工现场临时排水系统;及时疏导雨水,以减少雨水对挖填土坡坡面的冲蚀;对填方坡面应及时夯实并进行边坡绿化;合理确定借土弃土位置,合理开采砂石料场。注意料场弃土弃渣的分离处理。(2)减少噪声污染。禁止噪声超标机械进入施工现场,平时注意机械的维修保养;合理安排施工组织计划,尽量减少施工活动对沿线居民集中点的干扰。(3)防止大气污染。材料堆放应采取必要的挡风措施,减少扬尘。组织好材料和土方运输,防止材料散落造成环境污染。材料运输宜采用封闭性较好的自卸车或覆盖措施。对施工场地、材料运输及进出料场的道路应经常洒水防尘。(4)防止水质污染。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生活污水处理。严禁将其直接排人河道水流;对路基清除的淤泥表土应回收到路上处理或运到指定地点堆弃;弃石弃土应运到合理地点,不得任意堆放,更不能淤塞河道;对桥梁围堰施工,应注意围堰土在施工结束后的清除工作,避免阻塞河道。桥梁施工机械还应避免油污对水质的污染。

参考文献

[1]王京元,张彬,戴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交通[J].交通科技.2006(6)

[2]陈芬,郁麒昌.试论公路交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4)

第12篇

关键词:环境保护 风电场建设

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能源日趋紧张的现在,风力发电不消耗矿物质、建设规模灵活、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随着风电场建设项目大力推动和扶持,也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土地使用功能发生了改变,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也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下面以山东刘王庄风电场为例,介绍在风电场建设中,在环境保护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法。刘王庄风电场位于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龙岗镇境内,共45台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38.25MW。风电场地处山区,地面有山林、农田、果园、养殖棚等,占地比较分散,又地处山旺国家地质公园内。在风电场建设中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项目部主要开展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 工程前期的预防工作

风电场建设前期做好工程环保方案和措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项目部在施工准备阶段,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了国家有关基建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的法律、法规以及地方政府的环水保规定;认真调查并收集了沿线的相关资料;结合自然地理、工程技术标准以及相应的自然、社会、美学价值,规划好风电场用地范围,合理计划风机路线,尽量珍惜保护现有的生物资源,合理产生新的生产用地,使风机路线与农村规划相协调,更有利于城镇的发展及环境的改善,有利于环保。

2 施工期间的环保措施

施工期间严格按本项目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文件进行监督和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沿线城乡环境、自然景观、自然环境的破坏。具体在以下工作中采取了相应措施。

2.1 施工道路的选线上要注意水土保持,保护环境。结合自然地形,尽量避开水库、池塘、大冲沟,不要硬性取直线而破坏农田,多采用各种类型的曲线也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尽量采用原有的山林道路,加以修理,做好排水等工作,遇到没有山林道路的时候,尽量在庄稼地头之间修路,这样不仅不占用农田,而且还有利于农民收割庄稼,受到了老百姓的称赞。在公路定线时,合理规划道路沿线景观工作也是很重要的。要尽量与原有的地形地貌相吻合,减少土石方量;重视输电线路空间线路设计,做好沿线绿化设计工作;输电线路施工中,尽量少占农田,禁止机械进入农田拉线坑开挖,尽量采用人工开挖,避免机械大面积破坏农田,有的农田快要成熟,就先施工其它工程,等收割后再进行施工。

2.2 在风机基础开挖中也要注意保护自然水土资源。施工时注意填挖平衡,合理取土、规范弃土、保护耕地,少占良田。应尽量在荒地或低产耕地上集中取土,弃土应集中堆弃,避免用地范围以外的耕地被机械碾压或堆放材料。风电场临时用地较多,临时用地在竣工后应及时复耕还田,恢复植被,项目部还和当地政府签订复耕协议,保证农民能够收回标准耕地。

2.3 施工中要注意保持原有的自然水网体系和灌溉系统。做好项目自身的排水系统,增加必要设施以防止路基路面排水对农田水利的冲击。桥涵设计时尽量避免改移或堵塞大型河沟,合理设置小桥涵位置,必要时对原有排灌体系进行优化合并或改移,尽量避免影响当地的水文水流特征。施工中对于遭破坏的小型排灌系统,尽可能地予以恢复,此次建设中项目部共修理了农村小桥涵洞10多处,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称赞。

2.4 施工中要注意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一是减少噪音污染,禁止噪音超标机械进入施工现场,必要时设置隔音屏。二是防止大气污染,材料堆放应采取必要挡风措施,施工中进行材料和土方运输时,宜采用封闭性较好的自卸车运输或采用覆盖措施,防止材料散落造成环境污染。三是防止水质污染。施工废水、生活污水不得排入农田、耕地、灌溉渠,施工区域、沙石料厂施工或完工后妥善处理,防止沉渣进入河道和溪流。

2.5 运输设备期间,要做好环保措施。加强边沟、边坡、涵管、急流槽、导流坝和路田分界墙的养护维修工作,对路面和边沟应定期清理。同时加强交通管理,控制不符合环保和技术规定的车辆上路行驶,路线靠近或穿越居民区时应限制鸣笛,完善交通标志、标线,保持良好的交通运输服务状态。

2.6 边坡绿化也是工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保措施。坡面的整理,植物种子的选择以及绿化的施工工艺都要做到景观的实用和美观。

3 结论

以上是刘王庄风电场在施工过程中为保护环境采取的一些措施。主要由两项基本工作组成:一是前期设计,应分析因修建风场而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及其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根据需要制定并采取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二是在风场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注意凸显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使风场在功能发挥的同时,对沿线环境的负影响最小,保护土地、水体、空气和生物资源,珍惜现有资源价值。

总之,风电场建设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在设计、施工与营运管理全过程中,都必须加强环境保护,真正做到风力发电与自然环境相和谐,努力建成环保风电、景观风电、生态风电。

参考文献:

[1]李文松,谭建国,普中贵,余勇.者磨山风电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J].云南水力发电,2010(05).

[2]王丽.风电场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J].广东化工,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