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化学学习报告

化学学习报告

时间:2022-02-11 04:20: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化学学习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化学学习报告

第1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总结;研究

在高中化学教育阶段,随着化学课堂的教学内容逐步深入,学生必须要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尤其是在化学实验的总结阶段,更加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字总结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接下来将主要从进行高中化学实验总结研究的意义、高中化学实验总结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高中学生化学实验总结的提升策略等三个主要方面进行研究。

1进行高中化学实验总结研究的意义

通过进行高中化学实验总结的相关研究,可以对目前高中学生的化学学习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学生的化学实验总结状况以及能力进行分析,这样就可以发现学生在化学实验总结方面的问题以及一些不足之处,从而可以对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改正,促进学生实验总结能力的提高。因此,本文对高中化学实验总结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高中化学实验总结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2.1学生对实验过程的记录不详细:在高中化学实验的总结过程中,必须要对实验过程进行一个详细的记录,这样才可以更好地进行化学实验的总结工作,为实验总结奠定一个良好的材料基础。但是由于学生个人能力以及对化学实验分析的不到位,导致学生在记录化学实验的过程的时候,出现各种不科学和不详细的问题,这样就严重影响了高中化学实验总结,并且不利于学生做出一份合格的化学实验总结报告。[1]因为,对于化学实验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过程的记录,如果不能够详细的记录和总结实验过程,这份化学实验报告就是没有任何重要意义和价值的,因此学生必须要改正自身对实验过程的记录不详细的问题。

2.2学生缺乏对实验总结格式的了解:对于高中阶段而言,学生的学习任务是非常繁重的,这样就可能导致一些学生在化学学习和实验操作的时候,并没有全身心的投入,这样就会导致化学实验报告的总结问题。[2]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缺乏对实验总结格式的了解。很多学生在写完化学实验报告之后发现,自己总结的内容和教师要求的内容根本不一致,这样一来就会使自己的总结时间白白浪费,而且没有达到任何实际的效果。对于化学实验总结报告而言,正确的格式也是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学生不能按照统一的格式进行记录和总结,这样也会影响实验总结的最终效果。

2.3学生缺乏独立总结实验的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在进行化学实验学习的时候,不仅仅要具备化学实验的能力,还要具备相应的文字总结能力。因为,对于任何实验成果和重大发现都是需要借助文字来进行阐述的,如果学生不具备相应的文字阐述能力,就会出现化学实验总结报告内容不完善、甚至是记录不严谨的问题。因此,面对学生缺乏独立总结实验的能力的现状必须要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进行处理,改变学生的化学学习现状。

3高中学生化学实验总结的提升策略

3.1学生应端正态度,详细记载实验过程: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化学实验总结能力的提高,学生自身必须要端正学习态度,严格的进行化学实验过程的记录,并且对于化学实验的步骤进行科学的记录,保证化学实验总结可以得到科学的记录和总结。所以,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实验过程以及实验步骤进行详细的记录,为化学实验报告的总结提供详细的实验资料。

3.2学生应该严格规范化学实验的总结要求与格式: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总结的时候,还要严格按照实验报告总结的格式和要求进行,包括对实验的材料部分的记录、实验过程的记录、实验原理和实验反应的记录等等,最后还要根据此次实验过程进行科学的实验报告总结和分析,这样才可以提高化学实验报告总结的科学性和合理性。[3]学生通过不断地严格规范自身对化学实验的总结要求与格式的学习,可以更好地提高化学实验总结的水平和能力。

3.3学会应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化学素养:学生还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自身的化学素养。对于化学实验总结来说,也同样需要学生进行不断的练习和学习,根据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不断规范自己的化学实验的总结报告,提高文字叙述和总结能力,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化学实验报告总结的质量。而学生通过进行化学实验报告总结,也可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化学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的化学素养,从而促进化学课程的学习。

4结语

通过本文的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化学实验总结能力还有所欠缺,需要在不断的练习和实践中进行锻炼,并且取得更大的进步,这样才可以更好地进行化学学习。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对学生化学实验总结能力的提高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作用,促进学生化学学习水平的提升。

作者:吴新宇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参考文献:

[1]廖剑强;;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J];中学物理;2014(02):56-60

第2篇

关键词:学生;初中化学教学;学生科学素养;培养

一、转变观念按认识规律组织教学

根据相关调查发现,不少的初中生由于升学和考试的压力,在初三的前半个学期,教师为了赶进度会超额教授化学课程,并且课程中许多实验都会搁置不做,学生们在初三的学习阶段会被强迫记忆大量的化学课程中的抽象知识、化学概念以及反应方程式等,使得本身具有丰富内容的化学课程变成了枯燥无味的学习内容,学生对化学的学习逐渐失去兴趣,并产生厌恶情绪,迫于升学和考试的压力而学习化学,学习效率也大大降低。

在初中的化学课程教学中,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化学教材中所设置的实验教学的作用,比如照明弹的制作、清水变牛奶的实验、肥皂泡炸弹、铜绿经过受热后的变化等……这些化学课程的入门实验,应当在课堂中进行示范教学,并教给学生实验的一些简单操作方法,使学生学会观察,并认真记录。在实验示范中应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手脑并用,集中注意力来学习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等知识。而在学习中学生能充分感受到化学实验的乐趣,使化学教学做到真正的寓教于乐。

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渗透科学态度教育

科学态度即是指科学品德与科学精神的结合,科学态度在心理学范畴里属于非智力,科学态度主要是指科学学习的兴趣、习惯以及在知识的不断学习探索中所具备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亦是指高度的科学责任感以及对科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等。在对全面科学素养的培养中,科学态度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科学素养的培养中,科学态度的培养是其重要的一部分。

(1)知识教学与实验训练的统一。在对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中,要具体做到不能凭自己主观认为而书写不正确的化学反应式。对于在化学中能够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式书写时,应该注意其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状态浓度等。在化学实验的记录中应准确记录其反应现象和相关的数据。在进行实验时如果发现实验反应的现象和课本中所描述的不一样时,应当先就其事实找出之所以不相同的原因,查清楚是否有必要重新进行实验。在实验中观察所得的数据不能够因为与预期值不一样而进行胡乱拼凑。在化学实验的操作中应当按照规范动作进行,并在化学药品的实验中要严格按规定进行取量。化学反应的条件也要做好控制,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及时记录,并对化学实验的现象进行细微观察。

(2)结合教材内容,开展课外专题报告。在化学课外专题报告的开展中,应将国内外知名的科学家的生平以及对化学的研究精神和成果给予学生认真的介绍阐述,让学生们能够了解这些科学家的创造和贡献,并有信心学习和继承前人的科学成果,在报告中要着重体现科学家们的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坚持实践、大胆创新和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这些知识的阐述对于学生学好化学起到了榜样学习的作用。

(3)教学中应渗透资源、人口、环境和生态、工业污染等内容。在教学中应该渗透目前我国面临的各种资源能源危机以及生态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让学生在化学知识的学习中充分认识生产与科技对人类带来的影响,引发学生积极关心这个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并努力研究如何运用化学知识来解决此类问题,使我们的生存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从中培养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

科学探究要使学生在学习科学中置身一种探究的学习精神中,教师要尽可能将学生带入问题的情境中,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体验问题。总而言之,现代化学主要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在具体的化学教学中要同时做到既有知识技能的培养,又要有科学素养的培养,重视学生的感悟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明白化学的正确科学学习方法,并明确正确的科学态度。

参考文献:

[1]贾友军.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方法分析[J].

今日科苑,2008(22).

[2]杨世华.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引入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

素养[J].新课程学习,2013(5).

[3]陈克现.初中化学学习中科学素养的获得途径浅析——基于后

第3篇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实践;探索

1 化学实验的教学意义

1.1 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课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中学化学教学中有大量的化学实验内容,除了完整的学生实验课,在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概念理论教学、化学用语教学和化学计算等新授课中,以及各种类型的复习课和练习课中,都会出现化学实验。实验是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都将化学实验作为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化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在实验情境中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化学实验是实现高中化学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

实验对于实现高中化学课程目标具有不可替代作用,学生在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观察记录现象、进行数据处理、获得实验结论过程中,不仅能获取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探究能力,还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作为目标的化学实验主要由实验知识与技能、实验探究能力和实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构成。实验知识目标主要包括化学实验事实、有关化学实验仪器和药品方面的知识、化学实验安全知识等,实验技能目标是指基本操作技能、仪器和药品的选择和综合运用技能等三个方面;实验探究能力是指学生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实验来探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种能力,主要包括发现和提出实验问题能力、猜想与假设能力、实验设计能力、控制实验条件能力、收集证据能力、得出结论能力、反思与评价、讨论与交流能力;实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非常丰富,主要是熟悉实验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体验化学实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实事求是完成实验、节约药品、爱护环境、化学素养的形成等。

2 重视实验的探索性,提高学生的探究创新的能力

在当前的化学教学中,大部分的实验属于验证性试验。在验证特定物质的性质、提取方法以及各种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时,学生只需根据说明进行简单模仿即可完成,根本体现不出任何的创新之处。探索性试验则不同,它最主要的目的是把教材中设计的各种实验与学生已掌握的化学知识结合起来,进行更高意境和更新内容的操作实验,把学生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大胆创新;让学生站在一个全新的起点,更高的境界与高度上亲身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努力探究新知,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获取新的成果,从各种角度、方法和层次上进行观察和思考,增强知识迁移与探究创新的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创新灵感。

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目标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依附于理论的实验教学模式,只注重理论知识的验证是无法培养学生的能力水平的。当前一些化学教师对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有一定的观念偏差,有的甚至将化学能力与化学实验技能划上等号,将实验能力归结到实验操作。这些错误观念的存在,势必影响到高中生化学能力的提高。要想提高高中生的实验能力,教师应在改变教学观念的同时,在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评价等多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尤其要纠正一些学生不愿动手的实验习惯,要从学生的独立性和思考性出发,将实验教学变成他们质疑学习和探究实践的有效活动。化学知识与实验教学的互相统一和渗透,才是保证学生良性发展的根本。

3 落实实验预习和实验报告措施,确保学生实验教学效果

3.1 实验预习

比如,实验是在试管中进行,我们可以画一支试管里面放有药品,用箭头表明实验步骤。这样做好处是:(1)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笔写,其实验原理、仪器、实验步骤就更加形象化、具体化了,避免实验操作盲目性;(2)参照预习笔记做实验避免了时间的浪费,使得实验更加紧凑。

3.2 实验

实验时要求学生做到如下几点:(1)认真规范操作,细心观察现象,并及时地、如实地记录实验现象;(2)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实验过程保持秩序良好,切莫把实验课当儿戏;(3)实验中要节约药品,爱惜仪器,实验结束时必须把仪器放回原位,试管等洗涤干净;(4)注意自身和周围同学的安全。

3.3 实验报告

实验做完后学生要写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主要写六项:(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用品,包括实验仪器与实验药品;(4)现象及原因解释和有关化学方程式;(5)实验结论或数据处理结果;(6)实验讨论。通过写实验报告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加深基础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4 注重归纳和小结

实验结束时,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对所做的实验进行评价,让学生谈谈实验过程中的体会,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这样,学生对本次实验的理解和掌握能更上一个台阶,对以后的实验有引导性的作用。中学化学课程的学生实验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养成科学习惯的态度,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也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对于实验目的、原理和操作较为重视,但对于学生书写的实验报告往往要求较低,甚至不做要求。又因为传统的实验报告主要是要求学生对所做的化学实验进行总结,强调报告的完整性,并不鼓励学生对实验中预料以外的现象进行探究,导致实验报告书写一直流于形式。学生往往敷衍了事,对记录实验现象不重视,不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不思考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照抄教材或互相抄袭现象严重。这样书写实验报告,学生仅仅提高了总结能力,而思维始终处于机械被动的地位。创造能力被束缚,难有新的想法和见解。因此,实验完成后,一定要求学生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实验教学是一个广阔的天地,还需我们不断地去摸索。总之,强化实验教学,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第4篇

【摘要】随着课改要求不断普及,各科目教学开始转变教学方式。初中化学科目教学为了跟进课改教学进行改革,转变传统课堂学习方式。本文主要研究了化学教师教学模式,再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技巧。

【关键字】化学课堂 有效教学 分析

引言:随着课改水平不断提高,化学教学要跟上课改教学需求,教师要不断的转化教学方法,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将最有效的教学技巧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化学思维,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一、化学课堂开展有效教学

1.支持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随着新课标的要求,学校教学方式发生改变,初中化学课程学习,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这也成化学教学的核心。例如: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酸、碱溶剂的检测方法。教师在课堂中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充当指导角色。让学生使用月季花、牵牛花或者紫卷心菜作为浸取液来进行检验,同时教师要给学生准确好食盐水、白醋、氢氧化钠等等检验溶液,因为学生没有这些材料设备。教师想要学生发挥自主学习作用,就应该准备好这些物质。另外,根据这项实验需要,备足氧化铜、锌粒、铁片、稀硫酸等等一些实验仪器。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学习,给学生制定出实验方案,学生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要学会观察,学会分析,这样才可以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当教学方案确定之后,教师要给学生讲解实验注意事项。因为化学实验毕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教学课程学习要做到安全教学。学生在进行实验时,教师要在一旁给学生指导,帮助学生进行科学的实验。实验结束后,每组派出代表进行总结,教师根据学生报告做好记录。课堂快结束时,教师总结学生实验现象和实验报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自行总结,从中发现规律,进而掌握该检验方法。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发挥出主观能动性,能够深化课程学习,提升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学会分析问题,进而提升推理和总结能力。

2.进行创设情景学习。化学新课标要求在实际教学中,要创设出问题情境,它能使得学生在抽象、枯燥的化学学习中,转化学习方向,树立新的学习观念,学生爱上学习化学,提高化学认识能力。问题情境教学,使得学生可以在有趣的环境下学习,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益。进行情景创设时,需要把握服务原则。这些创设的内容,都是为了更好的提高化学学习而制定。它应该接近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这样学生理解起来才更容易,教师进行授课时,才能做到得心应手。这些“情境”的设置,主要是突出学习主题,学生掌握了化学学习技巧之后,化学思维能力渐渐形成。

二、执行高效、互动性学习方式

1.执行有效性化学学习。目前课堂学习,普遍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学生在热闹非凡的课堂中学习,学生的积极性无法提高,很多时间浪费在课堂中。随着课改脚步不断推进,需要不断的完善课堂学习,保障学生在一个祥和的环境中学习。在这里提出的课外学习,它指的是在“课前、课后”这两个阶段,还有周末时间。在这些时间中,学生如何进行学习。学生要转变思想,重视课外学习。不能只是依靠教师讲解,忽视了自己的复习吸收。在思想上要转变想法,好好利用课外时间,保障课外学习效率。学生学习需要拥有良好的环境,需要安静的场所,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高很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行学习,提高了学习成绩,做好总结和反思工作。这样的学习方式为学好化学奠定了基础,我们知道课外学习,将对课堂知识进行补充升华,丰富课堂学习,使得知识得到巩固和完善。

2.执行互动式学习。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时常唱“独角戏”,他们是课堂的主体。在授课时,只要根据教学计划执行教育工作,完全忽略学生感受,也不关注学生心理变化情况,只是一味的给学生讲解知识。没有互动的学习方式,学生厌恶了学习,化学学习质量明显下降。随着课改脚步不断推进,教师可以打破“独角戏”的教学方式。要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互动式学习。双向学习方式,学生有疑惑可以向教师提出,教师帮助学生解答。教师发现学生学习出现困难时,可以及时给学生帮助。或者学生不满意教师讲课方式时,可以给教师提出,教师根据学生需求转化教学方式和教学计划。这样的课堂学习质量才高,教师也确实做到因材施教,学生也做到了因教而学。学生已经是课程学习的主体,教师要适应这样的教学转化,给自己找出准确的位置。并且在这个位置上给学生提供化学教学服务。学生主体地位被确定之后,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会被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会很浓,教和学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

总之,初中化学学习它不再是为分数、为了升学而学习,化学课程也不仅是为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而开设,它应该转化教学理念,将化学课程学习转化成服务学习。教师作为服务主体,根据学生需求提供知识服务。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是为了解决生活疑惑,而不是为了应付学习而学习。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在课程学习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生参与课程学习中,体会合作学习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四川省中江县继光实验学校)

第5篇

关键词:ICCE;国际化学教育研究;新趋势;反思

文章编号:1005-6629(2007)10-0044-03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由于化学知识的广泛应用,化学已成为一门中心科学,广泛地影响着现代社会生活。为适应社会发展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要,当前化学教育正面临新的变革。因此,对近年来国际化学教育会议的回顾和反思,寻求人们探索化学教育规律的思维范式,获得对化学教育理论以及理论背后深层次意义的理解,对于促进我国化学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国际化学教育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emical Education,简称ICCE),是国际上最有影响的化学教育会议。一般是由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 IUPAC) 、联合国教科文组(UNESCO)和主办国的化学会共同组织。ICCE会议的首届会议是1971年在意大利的弗拉斯卡蒂召开的,到2006年为止已举办了。表1为第10~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以及主题。从近十届召开的国际化学教育会议的主题和内容,可以看出当今国际化学教育研究发展的一些新趋势。

1化学教育观的转变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整个社会。同样,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对科学教育(包括化学教育在内)发展有深刻影响。从第10届ICCE到2006年在韩国汉城召开的第ICCE的主题可以看出当今国际化学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化学之优、把化学带到生活中去、……现代社会的化学教育、为了人类的化学和化学教育。在第15届ICCE上,大会主席A.F.M.Fahmy教授在报告中提出了“绿色化学”的设想。在第17届ICCE的分会议上,专门展开了“公众化学素养教育”、“环境化学教育”等主题的讨论。在第ICCE的“公众了解化学”的分主题中,包括了“环境与化学”、“妇女与化学”等内容,凸现出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不难看出,当今的化学教育已从“化学中的教育”的思想与教育模式, 演进到“有关化学的教育”。化学教育的改革观念正从强调学科中心转向关心人的充分发展,从提高理论水平转向加强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1]。

今天的化学教育不仅要培养未来的化学家,还应注重化学的普及化教育,提高全体公民的化学素养。因此,“化学为大众”、“公众与化学素养”、“化学与环境”、“绿色化学”等,是近年来ICCE中交流和讨论最多的热点话题。有关化学素养、环境保护与环境化学教育、绿色化学教育、STS课程等不仅仅已成为国际化学教育研究的热点,也代表了化学教育观念转变的一种方向。

2 化学教育研究领域的扩展

2.1高等化学教育研究

有关高等化学教育的研究自90年代以来已经成为国际化学教育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在第11届 ICCE上,有关联合国教科文组和国际科联(ISCU)支持泰国探索大学一年级普通化学改革实验项目经验介绍报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在第15届ICCE上,南非Potchfstroon大学展示了针对大一化学系学生开发研究的多媒体软件,包括定量与定性分析,合成实验,操纵演示等内容[2]。在第17届ICCE上,举行了关于“大学化学学科教育”的专题报告。美国G.Subramaniam教授作了题为“大学化学教育――一项国际比较研究”的报告,分别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比较了美国和澳大利亚大学化学教育的异同[3] 。在第18届ICCE上,波士顿大学的M.Z.Hoffman教授作了“化学本科课程的重新设置”的报告,指出大学化学课程应促进学生未来发展,因此,课程内容应紧密联系化学工业及化学学科发展,使学生能获得必备的知识和技能[4] 。

可以看出,各国都非常重视大学化学课程内容的研究和开发。注重学科交叉,教学内容与化学学科热点紧密联系是各国高等化学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高等化学教育将是各国化学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

2.2 化学教师教育研究

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所以,化学教师教育已经成为近年来化学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点课题。在第13届ICCE上,大会组委会曾发过一个大学化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指南,推荐继续教育的系列报告和相关活动。在第15届ICCE上,日本著名教育家H.Yoshida教授指出,多媒体和网络化教学的逐渐兴起,新型教师在Internet上的培训已提到日程上来,并介绍日本计划在互联网上实施HTML和VRML两个项目。在第18届ICCE上,以色列Avi Hofstein教授在大会报告中介绍了以色列关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项目。土耳其学者Mhir Alkan在报告中介绍了为矫正职前化学教师错误概念而开设的“化学错误概念”课程。在新近举办的第ICCE上,也专门设置了“教师教育改革”的专题讨论。这些都表明,当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化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并且把学习和了解化学学科前沿知识,学习和使用现代教学技术和设备(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作为化学教师培训的主要内容。同时对职前化学教师培养的研究在各国化学教育研究中已逐渐受到重视。

2.3远程化学教育研究

关于远程化学教育的研究是近几届ICCE的又一讨论热点。在第15届ICCE上,许多美国、日本的学者在报告中强调远程教育在化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第17届ICCE上,日本Kanagawa大学Y.Takeuchi教授介绍了通过网络来实现化学教育全球化的设想和建议。韩国学者Choon H.Do在报告中指出互联网虚拟教学已成为教育的一种重要的新型工具,分析了网络化学教育的优点并且介绍了韩国是如何开展互联网化学教学的。第18届ICCE设置了“因特网上的远程化学教学”专题讨论,来自Weizmann科学研究所的Miri Kesner教授介绍了以色列如何开发网络化学课程,以及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步骤,受到与会者的关注。关于网络化学教学的研究也是第ICCE的重要讨论专题。

3 化学实验的微型化、绿色化研究

由于微型化学实验省药品、省时间,在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成本、加强实验安全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点,因此对微型化学实验的研究和开发,也是各届ICCE的热门话题。在第十五届ICCE上,由我国、英国、瑞士、南非等教授联合举办的微型实验讲习会,场场爆满,演示实验受到欢迎。在第17届ICCE上,南非J.D.Bradley教授在“化学实验――微型和绿色化”报告中指出,低成本和微型的化学实验对化学实验的开展,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能有效的开展化学实验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在近几届ICCE上各国学者纷纷介绍和展示了有关微型实验的研究成果。同时,对实验后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处理,实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也越来越受到化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4关于化学错误概念的研究

有关化学错误概念(又称为迷思概念,misconception)的研究是近几届ICCE一个活跃的讨论领域。世界各国化学学者对错误概念的研究主要关注具体的概念误解,指出产生误解的原因和克服的办法,促进学生错误概念的转变学习。

在第14届ICCE上,德国一学者以三个错误概念为例子:“同分异构体必是同一物质”、“中和反应所得溶液必为中性”、“氧化还原反应必有氧参加”,介绍了影响学生形成错误概念的原因和纠正的对策。在第16届ICCE上,著名德国化学家Hans-Jürgen Schmidt教授做了题为“从研究学生的错误概念中我们能学到点什么?”的大会报告 。在第17届ICCE上,土耳其一大学教授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以电化学为例,概念的类型、难易程度都会影响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学生的性别差异也会影响不同错误概念的形成。在第18届ICCE上,委内瑞拉Mansoor Niaz教授作了题为“如何促进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从科学哲学和历史的角度研究”的大会报告,分别从教学方法和教材编排方法等方面展开论述,并指出在教学中应利用实验来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对学生错误概念的纠正[5]。

5化学教学测量和评价研究的新发展

化学教学测量和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环节,也是化学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国学者也非常重视化学教学测量和评价的研究。在第14届ICCE上,一位德国大学教授介绍在学生做多项选择题时要求学生不仅选出答案,而且写出理由,由此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情况。在第17届ICCE上,美国学者David A.Katz在报告中指出应为学生提供多种类型的考试题目,让学生自己选择考题进行做答,同时还介绍了“动手做(Hands-On)”的测试方法,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表现和对问题的处理能力,对学生进行评定。在第18届ICCE上,以色列O.Navon教授介绍了通过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问题内容以及其深度和广度来评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看出,化学教学评价方式已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更多的根据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使知识测验与活动表现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注重学生化学思维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6 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发展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群体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说明化学教育研究已经摆脱了单一的模式,向综合化、多元化发展。在第17届ICCE会上,德国多特蒙德大学化学系教授Hans-Jurgen Schmidt博士作了题为“化学教育研究的艺术”的大会报告,指出化学教育不仅仅与化学有关,还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统计学等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化学教育研究的方法正是来源于这些学科。数据、资料可以通过笔试、口试特别是访谈等方法来搜集[6]。在第18届ICCE上,土耳其A.Gurses教授介绍了运用观察、谈话、问卷、测试等方法,研究在物理化学实验中运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7启示与思考

纵观当今国际化学教育研究的新趋势,我们可以得到如下一些启示:

(1)加强化学教师教育研究。目前,我国不但应抓紧对继续教育的贯彻与实施,促进化学教师培训课程的开发和研究,还应加强对职前化学教师培养的研究,促进化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重视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研究。信息技术把化学变得更容易理解,使化学走向生活、走向现实,更加情境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应重视网络化学课程的开发和应用,加强远程化学教育的研究,促进化学教育的普及化。

(3) 加强化学错误概念的研究。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师忽视学生已有观念对学习的影响,在课堂上只是把科学概念灌输给学生,容易造成学生对科学概念的不理解,从而导致机械学习。因此,分析学生产生化学错误概念的原因,研究促进化学概念转变的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4)化学教学评价研究应加强评价的教育性和发展的研究,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得到全面的评价,促进教学评价向着评价内容全面性方向发展。此外,我们还应该注重评价方法多样性和评价方式多样化的深入研究。

(5)化学教育研究应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化学教育理论工作者与中学化学教师间应该以共同合作、分享、反思与讨论的方式, 开展教学实践探索。同时,化学教育研究应借助数量分析和计算的方法,把定量和定性研究结合起来,既注重量的观察,也注重质的分析。当前尤其应该加强化学教育的实证性研究,克服我国长期以来的思辩性研究模式。

参考文献:

[1]吕素巧.近几届国际化学教育会议简介.化学教育,2002(6):28-29.

[2]周宁怀,陈晨.参加第15届国际化学教育会议记要[J].国内外教育动态,1999,(4):13-15.

[3]Subramaniam G. Teaching university chemistry-a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Lecture[C]. 1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emical Education, 153.

[4]Morton Z.Hoffman. Reinventing the undergraduate chemistry curriculum[C]. 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emical Education, 32.

[5]Mansoor Niaz. How to facilitate student' conceptual understan-

第6篇

关键词:教学观念;学习兴趣;自主探究

实验,是化学学习过程中最有吸引力的一部分,也可说是最基础的一部分。任何化学知识的验证,都以实验为手段。将实验作为初中化学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有利于当代初中生化学意识的形成。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促进化学知识的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化学概念。化学实验的实践性,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一、基于实验的初中化学教学现状

1.轻视化学实验活动

实验与化学理论知识,共同构成了化学学科内容。但是,在应试制度的影响下,大多数初中化学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理论知识水平的提高,忽视了实验活动的意义。考试不考实验,只关注学生的实验报告,这就使许多教师不重视实验活动,将实验报告的填写作为实验教学的代替品。教师将提高学生的化学考试成绩视为已任,却忽视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影响了实验型化学课堂的打造。

2.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有限

在长期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一直没有被当成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所掌握的实验教学方法十分有限。传递教材中的化学知识,是教师最基本的教学任务。当遇到实验内容时,化学教师为了全面灌输知识,会选择演示实验的方法给学生展示实验的过程,让学生以观察教师做实验代替自己设计与实施实验。

3.学生的自主性发挥不足

学生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才能体现实验教学的意义,才能让学生从实验中受益。当代初中生习惯了依赖教师去学习,当教师让他们自由去探究与实施实验时,学生不知从何下手。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初中生的思维发展受到阻碍,影响了学生自主思考与动手实践的能力。因此,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成为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

二、基于实验的初中化学教学对策

1.更新化学实验教学的观念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初中化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初中化学课堂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知识学习观。在新课程标准下,化学实验教学有了新的理论知识。只有开展实验教学,才能让学生的化学知识与化学能力平衡发展,才能促进学生体会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的乐趣。

2.基于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初中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化学,因此,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在接触化学的初始阶段,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教师在课堂中实施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化学学习满足初中生的诸多期待。在新课程阶段实施演示实验,容易引学生入境。要促进实验教学活动的完美化,首先,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实验准备,熟悉课本实验内容以及实验的目标与流程。其次,教师要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用自己规范的一举一动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热情。最后,教师要重视师生互动,给学生机会模仿自己的实验过程去操作实验,让学生找到科学家的感觉,让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保持下去。

3.基于实验,调动学生自主探究激情

自主探究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教师要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多给学生机会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实验,才能体会实验的魅力。如,在讲解氧气时,为了探究氧气的助燃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思考一个证明氧气助燃性的实验。当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让学生就近与其他同学组成四人小组,交换自己的个人实验想法,通过讨论交流,得出小组实验。在真实的操作中,学生成为化学的主人,成为化学活动的设计者,成就感明显提高,参与积极性也会大幅度提高。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给予初中化学教学以全新的指导,教师应当更多地考虑学生的自主学习权利,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实验教学的作用,让实验活动的开展能够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魅力。基于实验的初中化学教学活动,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实践,也是有利于学生综合化学能力提高的实践。

参考文献:

[1]李艳红.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经验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3):137-138.

[2]袁波.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2(32):173.

[3]宫慧民.谈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2013(11):115.

第7篇

 关键词  学习方法  学习技能   实验教学 

         一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果从化学课的起始年级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那么,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我在教学中主要抓以下三点:    

        1. 强化演示实验教学    

        首先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在讲催化剂概念、气体的制取和性质、酸碱盐的性质时,演示实验尤为重要。如在讲氧气的鉴别时,我没有先讲鉴别方法,而是用一个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两个集气瓶中,让学生由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鉴别氧气的方法。

         2.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验活动

         组织化学兴趣小组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很好方式,兴趣小组活动除了举办扩展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内容的专题讲座外,还以做化学趣味实验,制作实验教具、组织参观、进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展开。 在小组活动中我尽量发挥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实验。兴趣的激发大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利用家庭厨房里现有的物品进行实验、观察,如观察没擦干净的铁锅、菜刀表面留下的锈斑;用久的热水瓶胆和烧水壶内沉积的水垢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二、 养成良好实验习惯,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实验习惯应包括:正确使用仪器、规范的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节约药品和实验安全等。我在教学中注意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进行示范,对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提出严格要求,对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则加以具体指导。每次实验结束,我都要留出3~5分钟,让学生清洗实验仪器、整理药品,保持桌面整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第8篇

关键字:应用型人才;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G642.4;O62-4

通化是位于吉林省东南部一座现代医药城,近年来对药学方面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多。我校作为吉林省东南部唯一一所高校有责任为其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为适应现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我校学生特点,确立了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无机化学及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生物化学及实验、药物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等)可看出,有机化学及实验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可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基础。在当今的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所以在药学专业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显得日益重要[1]。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就我校药学专业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简单总结。

一、依专业特点改革教学内容

对于药学专业来说,有机化学实验是必修课,与其后续课程生物化学实验、药物化学实验联系紧密。由于在后续课程中多是合成实验,所以要求在有机化学实验中要打好基础,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因此我们在设计有机化学实验内容时加大了基础操作的比例,如熔点的测定、折光率和旋光度的测定、蒸馏和沸点的测定、水蒸气蒸馏等。而对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选择,一方面我们要考虑其与药物的相关性,如乙酰苯胺(解热镇痛药)的制备;二要考虑对基础操作的应用,如呋喃甲醇和呋喃甲酸的制备,在这个实验中会进一步熟悉巩固洗涤、萃取、蒸馏、减压过滤、重结晶等基础操作;三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我们选择茶叶中提取咖啡因这个实验。对合成出来的产品,我们会进行不同的分析检测,如性质实验、熔点或折光率的测定、红外光谱分析等。依据新的实验内容,学生通过一学期有机化学实验课的实训,不仅提高了实验技能,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因为实验可以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理论课的兴趣。

二、依学生特点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课程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这种灌输式教学、机械式操作、结论性结果,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得学生普遍缺乏实验的热情和主动性[2]。不利于学生创新思想的培养,更不利于培养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因此我们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进:

1.课前预习

预习是实验课的前奏。预习程度是否充分直接影响后续实验的结果[3]。对于每一个有机化学实验,都会提前一周布置任务,每一个大组(15人左右),分成三个小组,自行安排实验预习任务,包括文献的查阅,上课内容的讲解,课后习题的解答等,在每组上交的预习报告内要注明每位同学的分工,老师在课堂上会根据每名同学的分工不定r提问,以防有的同学偷懒,浑水摸鱼。对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每组同学之间也可相互沟通,通过查阅文献论证实验方案的可行性,确定不同的实验方案,如乙酰苯胺的制备,这是一个胺的酰化反应,可采用传统的方法即苯胺和乙酸作为反应原料,是否可以用羧酸衍生物来代替乙酸呢?这就需要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给出合理的实验方案。这样的预习方法既给了学生一定的压力,也会让他们产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成就感,提高了学习兴趣。

2.改变教学主体

在实验的讲解过程中,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每组派出一名代表讲解实验方案,不同的实验可派不同的人讲解,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实验教学过程,成为教学的真正主人,即可以全面、自由地发挥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思考实验有关问题,又可以让学生体验教师职业的神圣与不易。教师则对学生的教学过程和表现综合评价打分。这样的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对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随着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通过自我讲解,自我展现、自由发挥,活跃了课堂气氛,融洽了师生关系,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4]。教师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要不断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规范操作,现场指导和答疑。对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解决,并分析其原因。也可采用启发式的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给出合理的解决办法。

三、完善实验考核机制

由于有机化学实验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考评方法上加大了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即平时(60%)和期末(40%)。平时成绩的评判原则包括预习报告(30%)、实验操作(40%)、实验结果(10%)及实验报告(20%),这四项成绩的综合即为平时成绩。预习报告包括以组为单位实验方案的设计及在课堂上的讲解;实验操作除了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外,还包括学生对实验的记录情况,要求在实验中详细记录实验现象;实验结果指每组产品的质量或体积、外观及颜色等。实验报告中应记录最终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及结果分析,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差距,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等。期末考核则包括笔试及操作两部分,各占20%,笔试由教研室教师集体讨论出题;操作则是对基础操作进行考核,对不同的操作进行编号,学生抽签决定考哪一个操作,这就要求学生在考前充分准备,培养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习惯。

四、开放有机化学实验室

有机化学实验室对于化学学院的学生一直是开放的,但由于制药学院与化学学院分属不同学院,因此很少有药学专业的学生过来做实验。我们在课堂上加大了宣传力度,向学生保证我们的“售后服务”较好,对于学生在后续课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到有机实验室寻求解决方法,同时有机实验室也和制药学院的生物化学实验室、药物化学实验室合作开放,两个学院的学生可以在做毕业论文的时候实现资源共享。

总之,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通过近两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培养实践性应用型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在日后的教学中我们还会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刘杰. 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初探[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0 , 20 (1): 99-100.

[2]曹展梅.关于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5, 23(3): 43-46.

第9篇

对于任何学科来说,兴趣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才能更好的去学习与探索,那么如何在学生对刚接触的知识提高兴趣,教师需要不断的深入研究化学学科的特性。在网上有个转载率非常高的视频———异常凶猛!实拍美国化学老师的疯狂化学实验,许多学生都转载并加以评论,纷纷表示“如果有这样的化学老师,谁能学不好化学。”这大大说明了化学实验在课堂教学上很重要,它可以通过具体的化学变化使学生深入了解化学的魅力所在,在化学学科的特性上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不可否认实验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最有效手段,通过实验来教导学生,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且可以增加学生对知识、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通过教师的实验,增加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科学认识,通过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化学理论基础,这两点相结合,就会使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许多化学变化,比如:看到苹果腐败,他们就会想起化学的方程式,通过化学方程式,学生就会很清楚的了解,由哪几种元素结合在一起导致的这种结果,从而使他们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来考虑如何防止或延长苹果的腐败期。这样学生就会不知不觉的进入到化学的世界。

二、通过实验的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严谨性与观察力

通过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科学严谨性与观察能力,在教师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将看到的都记录下来,分析事物在转变过程中的细节,最后让学生来总结。一方面可以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弱势方面,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对科学严谨性的认识。探究实验的过程就是一个对知识的追求过程,在素质教育中,让学生追求知识效果要比教师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来的要快,这个过程是教学上最重要的一环,它决定着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所以教师要多留意学生记录下的所观察的笔录。

三、通过让学生自做实验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对知识的把控到什么程度,不仅要看学生的成绩,更要看学生的实际能力,前面我们说到通过实践来引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教学生理论知识,通过让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科学性的进一步认识,当学生可以完成前两步的时候,教师可以认识到学生到底有多少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了。在这个时期,可以让学生通过已学到的知识自己做一些小的化学实验,并将这些实验道具带到课堂上来,逐一演示在大家眼前,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让他们在集体中将自己的发现成果展现给其他学生,更增加了学生对学习化学的信心与动力。而看到其他同学的演示,同学们也能开阔他们思维方式,从而达到相互鼓励,相互学习的目的。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使学生利用道具来贯彻理论,让学生自己动手做道具,就是让学生利用理论去发明创造,这是通过生逆向思维的培养,来增加学生对化学的进一步认识。

四、分组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与交流中进步

在化学课堂的教学中,学生的讨论与交流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前几项工作也就到了学生相互讨论交流的时间,在完成了实验,做足了功课后,实验报告就是他们最后一项任务了,这个时候让学生分组讨论,就是对实验的理论基础的加强,学生在讨论时,会产生分歧与问题,而这些问题可能恰恰是最关键的,也就是学生在知识体系中的短板。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是教师能把握教学重点的关键,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在与同学们交流的同时解决问题,就会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在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的同时,学生会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寻找相关材料,来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每个人对同一件事物的理解都有所不同,同样一个问题,几个学生各持自己的观点,在探讨交流中将相互的观点互通,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也增加了学生的沟通能力。

五、总结

第10篇

摘 要: 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提高学生化学学习效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之后又重点阐述了提高学生化学学习效率的途径: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密切联系生活,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总结一些记忆化学知识的技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效率。

关键词: 化学教学 化学实验 联系生活 记忆技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初三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但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概念、知识点、方程式等化学用语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如果学生开始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化学用语等,则势必影响学习效果,学习负担越来越重,甚至失去学好化学的信心。教师如果从化学一开始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并因势利导,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兴趣,并把兴趣内化为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就能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效率。以下是我多年来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

一、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知识的获得来源于实验探究,色彩斑斓、变幻莫测的实验现象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保持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首先教师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例如在讲《绪言》时,我做了“烧不坏的手帕”、“小纸花变色”、“魔棒点灯”等几个趣味实验,这时,学生一个个睁大双眼,此时我引出新课内容,这样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其次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一些实验。例如,学氧化碳、酸碱盐的性质时,学生的实验现象不同,这时教师要因势利导,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指导他们分析实验现象,书写实验报告,这样就把单纯的兴趣转变成对学习知识的乐趣,进而内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二、密切联系生活,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化学与生活联系的非常广泛,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解决一些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家庭安装了净水器,改善生活用水的品质。净水器的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为什么净水器的价格会有这么大的差异?是商家的炒作,还是物有所值?结合化学教材中《水的净化》讲解和探讨,使学生明确净化水的原理、物质和方法,从而明晰如何正确选购净水器。结合《质量守恒定律》、《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的分析,使学生明确“减肥”的原理,帮助父母和身边的亲人避免落入减肥机构的“陷阱”。如学习《酸、碱、盐》后,学生可以处理家庭水壶中的水垢。又如学习《有机物》的知识后,学生会鉴别羊毛衫的真与假。再如学习《燃烧和灭火》后,知道为什么液化气泄漏后不能开排风扇将气体排出;家庭做饭时,油锅着火的应急处理办法,等等。同时教师可以结合“苏丹红、瘦肉精、染色馒头、塑化剂”等一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与学生展开讨论,解答学生的困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

三、帮助学生总结一些化学知识记忆的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如何帮助学生花费最少的精力和时间,记牢繁杂的化学知识点,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将知识点梳理和归纳,形成知识体系。

将大量零散的、孤立的知识,经过综合归纳,找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连成网络,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这样大大缩短学生的记忆过程,从而达到以一贯十的效果。

2.语言用韵,有利于记忆。

谐音、顺口溜、口诀等韵律化的材料,富于魅力、感染力,易上口,易记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心理学角度看,凡用韵之处,可增加信息冗长量,有利于记忆。

谐音:制氧气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茶庄定点收利息)。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顺序:氧硅铝铁钙(养龟捋铁盖)。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贾盖那美驴,新蹄喜牵轻,统共一百斤)。

口诀: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钾钠氢银正一价,钙钡镁锌正二价,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负二、四、六硫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氯负一,氧负二。

顺口溜:化学计算:化学式子要配平,必须纯量代方程,单位上下要统一,左右倍数要相等。质量单位若用克,标况气体对应升,遇到两个已知量,应照不足来进行。

第11篇

课程标准的内容解读

1.新课标内容较明确而具体地确定

了每个专题的三维课程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指了解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线索,理解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原理,获得有关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程和方法是指科学探究和化学学科的思想观念,研究方法和学习策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反映了化学与社会,环境,个人生活实际以及其他科学和技术的相互联系,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以及在化学合成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2.课程标准中对元素化合物的处理,突破了传统的物质中心模式,不再追求从结构、性质、存在、制法、用途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学习和研究物质,也弱化了按照元素自然族来介绍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传统做法,而是将相关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根据学科线索,社会线索,教学线索,进行综合布局,使其发挥最好的教育教学功能,让学生在多方面获得和谐发展。

3.新课程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

出发学习物质的性质,引导学生学习身边的常见物质,并将所学知识用于分析解决有关的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中,充分体现元素化合物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其社会应用价值。提倡“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教材内容的编排

新教材偏向于采用主题式编排方式,有利于突出化学与生活、社会和技术的密切联系,但也导致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受到一定的影响,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新教材中设置了许多:你知道吗?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观察与思考、问题解决、信息提示、拓展视野、回顾与总结、练习与实践。“你知道吗”引导同学们回顾已有知识,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桥梁”,联系自己原有的经验,激发探究的欲望。“活动与探究”引领同学们积极投身实践活动,在“做中学”的自主探究中享受发现的快乐。“交流与讨论”设置了一系列的问题情景,引导同学们展开讨论,为充分表现大家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想象力提供机会。“观察与思考”展示的实验、模型、图表中蕴涵深刻的化学道理,帮助同学们开启化学思维……我们在设计教学过程中,不可以置之不理,也不能将其作为所有学生的基本要求,在课堂上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而又要创造性地应用教材中的栏目,对不同类型的栏目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学习活动性栏目为教师提供了一些学习活动的内容和组织方式,给出了教学处理的一种方式。教师要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校的硬件条件等进行适合的调整和改变。教师在教学时要尽量利用好教材中的各种栏目,使抽象概念形象化,使用实验、录像、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以及实验事实或实验数据等,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教学内容、教学课时的要求上也有很大的变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新教材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了;积极实行启发式和参与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新课程正在给基础教育带来本质的、积极的变化,其成效将在今后逐渐显现出来。那么今天我们将以怎样一种新的方式来学习、理解和传授化学知识呢?

1.尊重学生发展,指导学生自主

选择课程模块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

高中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具有不同的发展潜能。在教学中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变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方式过于统一的倾向,要关注和尊重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他们提供适合于自己发展的化学课程。高中化学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课程模块,给学生的学习以较大的选择空间。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根据国家规定的课程方案和毕业要求,以及各自的潜能和兴趣爱好,制订化学学习计划,自主选择化学课程模块;另一方面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已有的化学知识水平、能力发展水平以及兴趣、爱好和潜能,对学生选择学习课程模块和安排学习顺序给予指导。

2.高中化学课程是由若干模块组合

构建的,教师应注意领会每个课程模块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和教育价值,把握课程模块的内容特点,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具体的教学条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化学科学与生产、生活以及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高中学生会接触到很多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综合运用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4.突出化学学科特征,更好地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

第12篇

一、利用生活常识引导化学学习

在人类社会的生活中,化学现象无时无刻在上演着,高中教师应把这些生活常识教授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学习,使一些并不起眼的生活现象转化为高中化学的知识点,让学生能够运用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加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提升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兴趣,并且让学生不断思考,发现化学的魅力.例如,在讲“臭氧的性质”时,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化学现象,让学生感知和了解,暴雨过后,如果去嗅闻空气,就会感觉到无比清香.这个例子,会让学生感知到化学存在于简单的生活中,教师再加以引导,为学生解答疑惑,雨水会让空气得到净化,空气中的粉尘会下沉,闪电过后,周围的氧气会有部分产生臭氧,臭氧可以消灭空气中的细菌,空气的质量就会提高.经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更容易理解化学的变化.

二、生活化的化学概念探究

化学学科的概念比较抽象,很难理解,这是学生学习化学学科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果想让学生掌握一些很难理解的化学反应,化学教师就应该运用一些生活常识巧妙地结合知识点丰富化学概念.例如,氧化的概念,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教授化学式,学生理解起来就很困难.这个时候,教师要运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物品进行实验,如可以用真空包装铁粉,再用网包包装铁粉,这样是为了证明铁粉在真空下不易被氧化,铁粉如果暴露在空气中与氧气接触,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生生锈现象.这样的解释,让学生对化学知识理解得更深刻,掌握得更牢固,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概念的效果.

三、化学实验生活化

高中化学课程需要大量的化学实验进行教学,这些实验最好从生活中去获取,进行生活化教学.通过日常可以见到的物品进行化学实验,不仅可以节约化学实验的成本,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真切感知化学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例如,在做化学实验时,可以让学生去搜集化学物品,让学生去挖一些泥土,让学生做水果电池,让学生用纯碱和泡打粉蒸馒头.教师要充分了解生活中的化学反应,注重生活细节,观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与高中化学结合起来.生活化化学教学,由于是从日常生活中进行学习,学生对化学实验不会产生畏惧感,化学知识容易被学生接受.通过这样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认知生活中化学的能力.

四、作业趋于生活化

每个学科都会有相应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去做,化学课程也一样.作业和习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促进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所以,化学教师应该让课后习题回归于生活,让学生在家运用生活物品去做化学实验,撰写化学实验报告,增加化学实验的趣味性,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讲“沉淀现象”后,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在生活中实验沉淀现象.这样的学习具有开放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性思维,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学生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作业趋于生活化,从生活中得到真知,有利于学生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可以加强学生对化学的领悟能力,对化学方程式有更深层次的理解.生活本来就是一个大课堂,等着我们去发现.将生活中的现象运用到化学教学中,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由此可知,高中化学对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难度.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融合社会生活知识,归纳经验,让学生去感知抽象化的化学方程式.高中化学教师必须顺应新课程的要求,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知识,不断从生活中去得到启发.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才能促进高中化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必须以生活化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把抽象化的变成具象化的,让学生能够感觉到,看到.

作者:穆姿秀 单位:甘肃金昌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