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段作文教学

高段作文教学

时间:2022-07-02 08:59: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段作文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段作文教学

第1篇

关键词:小学高段;作文教学;立意

如何有效调整小学高段作文教学结构,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帮助学生纵情写意生活,让学生不再望作文而兴叹,从而轻松快乐地游弋于作文教学的浩瀚烟海中?笔者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锐意创新,大胆实践,明确了要想上好作文课,必须引导学生过好“立意”关的作文教改方向。

一、快刀斩乱麻,先从审题入手

教师在创设作文题目时,用统筹考虑其行文的灵活性、封闭性,既要让学生易于把握主题,又要让学生在写作时具有独立思考、情感自由抒发的灵活度,为学生发展创新性思维留足了空间。如,为了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笔耕自由,有话可说,教师往往会出一些特点鲜明、学生喜闻乐见的题目,让学生“自由”作文,如《二十年后再相会》。看到这个题目时,给学生的第一感觉是很新奇,仿佛思绪一下就飞到了二十年之后,似有千言万语充溢心口,置之动笔而后快。这时,教师要提示学生放缓思维运行节奏,静下心来认真审题。首先,应弄清楚这个题目的词汇组合,即“二十年后”“再相会”,然后再富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这样,学生对题目要彰显的情感韵律更明晰了。第二步,学生面对这个题目,教学参与性会显著提升,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论题大讨论,让学生说出对该文题的看法或立意指向,将作文课推向大讨论的。有的学生认为“二十年后”这个时间是写作重点,也是立意取材的中心,有的学生认为“再相会”更重要,侧重事物的情景展现。汉语就是这么的博大精深,无论将重点锁定在何处,都能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确定“立意”,为行文埋下浓墨重彩的伏笔。

往前看固然情趣盎然、浮想联翩,但往后看,促使学生追忆往事,体味人迁,也能触碰学生那颗柔软的内心。回顾过往比眺望前方更能净化学生的内心,因为往事都是自己经历的,具有很强的真实性,更容易激起学生心中的涟漪。由于幼年的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更趋感性,学生往往对生动直观的事物记忆更深刻,所以教师在设置题目时尽量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请回忆自己看过的一部电影或电视剧的片段,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并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这种作文题目开放式要求,学生经过认真审题,立刻就能将题目幻化成自己喜欢的电影或电视剧的名字,按照作文写作要求,基本思路和写作提纲也了然于胸了。即,先写出一个片段,再说明为何要选它,再写出观后感想。学生在作文之前,教师对一些细节还要提示到位,如,片段不是整部电影或电视剧从头到尾的复述,是对你认为的精彩内容的截取,同时,还要注意写作的重点,可以是片段叙述占三分之一笔墨,内心情感抒发占三分之二笔墨,也可采取夹叙夹议、互相穿插的形式,让学生用心体味“快意写人生”的乐趣,用兴趣牵引学生作文能力的快速提升。

二、打通学生的思维巷道,催生学生提纲式结构

小学高段作文训练提倡独立自主、形式多元、个性鲜明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仅要做好“立意”方向性引导,更要巡回审视,随时帮助学生突破思维瓶颈,让学生情感喷发、文思泉涌。毫无疑问,催生学生的提纲提炼整合能力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当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加强大众的环保意识,提升公民的环保能力,应从娃娃抓起。鉴于此,很多语文教师以环保为主题创设了很多与之相关的作文题。在面对此类题目时,教师应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写作脉络,确定作文的写作主旨,可以是发散式的,也可是集约式的,应采取多元化教学手段不断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不要拘泥于一点。如在上此类题目的作文专题课时,为了将学生的写作视野无限扩大,使学生的写作中心题目更具多元化,我并没有按部就班地进行传统式“口舌”讲授,而是示意学生将目光投向窗外,窗外万里无云,鸟儿自由飞翔。然后,我向学生发问:“同学们,你们看小鸟们多么的快乐自由啊!那你们知道小鸟是从哪里来的吗?”学生对我的发问,先是面面相觑,继而行为定势似的小组讨论开来,最后得出小鸟是从大自然中来的结论。接着,我再对此进行详细阐述:“小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作为地球的主宰,保护地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就应该从保护小动物做起。”“任何生命个体都是大自然的杰作,理应受到尊重,生命是脆弱的,但更是值得尊重和呵护的。”由此串联成一个事物联系链:小鸟―大自然―生命―尊重生命,从而让孩子认识到生命的真谛,进而体会环保的重要性。这样充满情趣和智慧启蒙的讲解,比传统教学的苦口婆心说教,效果要强很多。

总之,小学高段作文教学之路看似狭小细短,实则别有洞天。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静下心来,捕捉生活的细节,寻找生命的真谛,让学生多一些感性,做桃园深处的性情中人,让小学高段作文之路绵长醇厚。

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高段作文 创新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c)-0016-01

小学作文是一种发展学生的智力、表达学生的情感、倾吐学生的心声、记录学生的成长的教学活动,作文教学在小学教育中极为重要。小学作文不仅关系到学生文化素质的发展,而且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很大的影响。但由于语文作文的教学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再加上教学本身的特殊性,使得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很难有大的提高。如何更好的进行小学语文高段作文的创新教学,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用新型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教会学生从生活中提取素材,并与自身的情感相结合,将这种情感运用到作文中去。

1 结合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高段的作文教学中要实现创新教学,就必须结合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文较其他的学科而言是一项比较繁重的智力活动。随着教学不断改革和发展,实施作文创新教育中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鼓励学生打破常规,保存和形成一定的创新思维。基于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比较少,语言的表达能力也相对较差,因此作文对于小学生而言是难上加难。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用新鲜的事物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使学生“爱”上作文,这样学生才能愉快地说,愉快地写作文。否则,让学生在毫无兴趣的状态下绞尽脑汁的瞎编、凑字数、应付教师完成任务,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不但得不得提高,反而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保持一颗“童稚”的心,与学生拉近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从语言的表达开始,渐渐地运用字词句段篇,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同时,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创新环境,鼓励大胆质疑和探究的学生,保护学生的独特见解,并为学生的立异思想做好指导和保护,才能从根本上进行创新对小学生的作文指导。

2 创新教学方法,注重生活化教学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从根本上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在小学高段作文的教学中,教师如果是漫无边际和不切实际地教学只能是空谈,对学生的作文发展起不了多大作用。要教学生将作文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教会学生在生活中提取有用的写作素材,必须教学生努力做到与生活、与自然、与社会的零距离整合。学生只有具备充足的知识信息量,才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和素材写出好的作文。在作文的指导中,要把这一点作为教学的重点,使学生大胆充分的发挥想象,并巧妙的结合从生活中发现的素材,加上真实流露出来的情感,促使学生提高作文水平。必须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减少学生自己编假话、说空话等不好的写作习惯的发生。在每一次写作训练中,教师要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拟作文题目,题目的新意直接决定学生的写作兴趣。在教学中,将教学课程与内容联系起来,也可以针对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手段,这样对于作文的教学的就会产生很大的帮助,而且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会得到加强。

3 优化教学讲评

教师要优化小学语文作文高段的创新教学,还必须注意优化教学讲评。在以前,学生的作文只有老师一个读者,好与坏,都是根据教师的评分来下定义。因此,有大批优秀作品不被老师发现,因此,学生的积极性大大地降低,写作的兴趣也不再浓烈。所以要在教学中打破这种常规,让学生在作文写作中扮演写作者和读者双重身份尤为重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作文讲评的过程中来,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讲评有很多出新的方法,如:自评、他评、组评、集体评,教师都可以根据情况自由运用。例如: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将学生进行分组,有的小组负责改正错别字,有的小组负责找出作文中闪亮的字词句段,还有的小组负责评分。到最后进教师再进行总结。同时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表扬,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这样一来,通过老师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够亲身体会教师批改作文的辛苦,学会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体会自己劳动的乐趣,学习他人在写作中运用的好词好句,而且还能够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写作,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无形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总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小学作文的教学这条路虽然荆棘满布,但只要掌握好正确的教学方式,不断探索,总会成功。当然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个人认为必须根据学生的写作情况,有的放矢。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敢于创新,勇于探索,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规划和调整好教学目标,同时必须以学生的写作兴趣为中心,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讲评,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创造作文教学指导理念指导语文写作的教学模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蓬生,曹毅梅.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6(6):92-93.

[2] 李淑会,邵晓娟.强化自评自改提高写作能力[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5):159-160.

[3] 余丽.打破传统思维,创新教学方法,着力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J].才智,2011(22):144.

第3篇

[关键词]小学作文 微课 开发 应用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3-080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生本课堂教学理念,利用微课构建习作资源,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以生为本,以学为主,帮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不断提升学生习作水平。 

一、利用微课进行前置学习 

目前小学作文教学的基本套路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无论是作文前的指导还是作文后的评改,老师一肩挑,步履维艰,但是收效甚微。造成这个局面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习作训练的空间非常窄,只局限在作文课内,没有适度向课外延伸;二是教师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可以借鉴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微课的优势,指导学生进行前置学习,先学后教,为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三”要求学生写自己喜欢的一种美味。对儿童而言,美味是他们的最爱,应该说这个写作题材他们有话可说。但是这些美食经历已是过去式,拿起笔写美食成了写回忆录,效果大打折扣。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美食萦绕他们脑际,成了我设计作文教学考虑的首要问题。学生要带着思考、体验和准备走进作文课堂,这才是写作教学应追求的理想境界。为此,我制作了一个微课,引导学生在写作前进行前置学习,做好写作前的热身和准备。这个微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从风靡中国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截取的影视片段,精致的美食图片,如北京烤鸭、松鼠桂鱼、过桥米线等;美食的谜语。两个学习任务单:(1)查找美食的历史由来、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等。(2)和美食合影,拍段尝美食或做美食的视频。这个微课放在网上,学生可以在家观看。生动形象的微课激活了学生的美食体验,他们明白了美食既可以是正餐大菜,也可以是风味小吃,还可以是家常小菜,他们发现美食就在身边。他们用手机记录下美食的图片和视频,又为写美食搜集了第一手的写作材料。 

微课的介入和支持,让前置学习变得可感和可操作,节约了宝贵的作文教学时间,为写作方法的学习和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受条件限制,基于微课的前置学习也可以放在课上进行。 

二、利用微课开展学习探究 

“习作三”作文课前的微课帮助学生解决了审题和选材的问题,这样在写作指导课上,我可以集中时间和学生一起探讨写美味的写作方法。本次习作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突出美味的色、香、味、形,在作文指导课中,我结合教材范文《鸭血粉丝汤》,采用事先制作好的两个微课,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引导学生在看、思、议、写、评的过程中,学会从多角度用文字向别人介绍自己喜欢的美食。 

说美食,写美食,三、四年级的学生也可以写,对六年级的学生而言,写美食应该要体现小学高段学生的习作要求,要从多角度丰富美食的内涵。因此,我在作文指导课中设计的第一个微课,目标是理清范文的写作思路,指导学生学会编写作文提纲。学生围绕主问题“作者为什么喜欢鸭血粉丝汤”阅读范文,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我相机出示微课《学写提纲》,引导学生观看讨论,发现小作者围绕中心“喜欢鸭血粉丝汤”,主要写了四个部分:看相、做法、品尝、别名。在交流的基础上,相机讲授编写提纲的两个方法——围绕中心选材,题目要有个性。接着出示写作任务一:模仿微课中的范文提纲,来编写自己本次习作的提纲。有了微课的指导,学生明白了编写提纲的要领,他们有模仿,有创新。一个学生的提纲是这样写的——题目:《冬瓜排骨汤》,中心:喜欢,共5段,分别从简介、做美食、赏美食、尝美食、有营养来写,不仅做到了围绕中心选材,而且丰富了美食的内涵,体现了小学高段作文的特点,这样的教学效果与微课是密不可分的。 

列好提纲,接下来的教学重点就是讨论写好美味的写作方法。我出示了第二个微课《片段赏析》,以案说法,不讲空洞的写作技巧,而是结合精彩范文,引导学生阅读发现,从中悟出写好美味的诀窍。这个微课主要由两个精彩片段和一个写作任务组成,首先出示第一则精彩片段《炒鸡蛋》,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发现小作者是用什么写作方法来突出美味的特点,小组合作讨论,总结出两个写好美味的写作方法——调动多种感官和写出独特体验。我趁热打铁,出示写作任务二:对照提纲,选择最能表现美味特点的一小节来写。学生写好片段后,我立即组织学生互评作文,评价标准就是本次作文的写作要求和写作方法。在学生互评、师生共评的基础上,我让学生继续观看微课,研读优秀习作《麻婆豆腐》,取长补短,总结归纳作者独特的写作方法——巧用修辞手法。课后布置作业,借鉴优美词句,继续修改完善,把这篇文章写完整,写丰富。 

作文讲评课也可以使用微课,教师可以在通读学生作文草稿的基础上,找出学生作文的闪光点,找出学生作文的共性或个性问题,然后制作成作文讲评课,引导学生学习别人作文的优点,思考如何修改作文存在的问题,从而获得启示,使自己的作文更上一层楼。 

三、利用微课转变教学方式 

一直以来,小学作文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都局限在作文课有限的时间内,而微课的开发和应用则有望改变这种僵化固定的教学方式,有选择地把写作任务向课前和课后延伸,努力转变“教师教,学生写”的被动局面,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体。 

作文微课放在网络上,可谓“永不落幕”的作文公开课,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学情快进、后退、暂停或反复看。这种新技术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可以帮助学生弥补记忆遗忘带来的学习问题,可以开展自主学习,弥补知识缺陷,提高作文水平。 

更为可贵的是,微课这种浓缩的讲解压缩了教师讲解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学生有时间围绕问题开展学习探究。比如,在“习作三”作文指导课中,我运用了四个微课——课前一个、课中两个、课后一个,作用各不相同,学生可以凭借微课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全体学生参与作文教学全过程,而不是少数尖子生唱独角戏。事实证明,教师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习作三”作文指导课上,微课和学生唱主角,学生思得安静,议得热烈,说得流畅,写得生动,这得益于微课的支持,转变了教学方式,提高了学习效果。 

利用微课,我正在努力构建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小学作文教学模式:先学—再写—后评—再改。这样的作文教学流程,重要的技术支持是微课和网络,重要的教学理念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先写后评。 

第4篇

语文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变“给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教师应该在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小学高段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上。

小学高段是小学阶段作文水平提升的关键时期。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写作基础,掌握了一定的写作知识,积累了一定的好词好句。从开始写话到写段,再到连段成篇,历经了一个组句成篇的过程。作文水平的提升,老师的指导固然重要,但还有一个至关重要一个方面,那就是修改作文的能力。小学高段修改作文能力的培养,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做起。

一、自己修改

修改作文的能力是习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认真修改也是一种良好的作文习惯。

学生的作文初稿形成后,先试着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朗读自己的作文是一种很简单易行的修改办法。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感和朗读能力,对句子甄别的能力。学生在朗读自己的作文时,一些不通顺的句子、病句、前后矛盾的句子等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自己就能检查出来,进行修改。这样的初步修改,使一些简单的问题在自己的修改中得以解决。

二、组内修改

利用班级所分的学习小组,对作文底稿进行集体修改。 所谓的“学习小组”就是在一个教学班,教师应该有计划的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由一名学习小组长来组织本小组的学习和讨论。

组内一名学生先读自己的作文,小组其他同学对这篇作文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大家共同对这篇作文进行修改。借助小组的力量发现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用词造句的问题,作文过程中的详略是否得当等应该都能发现。同时也起到了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作用。

三、教师修改

把修改的优先权还给学生,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高枕无忧洒脱一身了。教师更重要的工作是引导和点拨,要设法交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与技能。这也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教师要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循循善诱。

1.要培养起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和稳定持久的写作积极性。这是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和习惯的重要前提。同时要着力于提高学生对作文修改的认知,端正其态度。其次要给予学生批改作文的技术指导,使之具有相对的可操作性。规定运用统一的批改符号等。

2.动笔批改学生的作文。呈现在老师面前的作文,是学生自认为比较满意的作文了。这时,就该老师批了。教师要在认真阅读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发现需要修改的地方做上各种符号或加以眉批。哪怕是学生用得好的一个词语、一个句子,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及时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用恰当的语言进行准确的评价。

3.教师对学生作文写的评语要以激励性的语言为主。教师在给学生写评语的时候,应当采取宽松的、多样化的评估手段,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学生的作品,平等地交流。要用赏识的眼光评价学生的作文。赏识意味着成功,抱怨导致失败。教师要学会发掘作文里面的优点,比如有突出的中心思想、题目新颖、描写具体、词语优美,等等。实在想不出表扬的,可以说字体工整、书写认真、书面整洁,等等。有了这些表扬,学生认为自己的写作是成功的,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增加孩子创作的积极性。

四、学生重改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批改以后,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讲评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培养学生良好动机的心理过程,是锤炼学生作文思维品质的过程,是发展学生内部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过程,是不断提高写作效率的过程。

讲评课上,教师宣读的范文,批改的示范,集体的评议为学生自我修改作文创造了条件。这时候,老师且不可一讲了事,要抓住这一契机,鼓励学生根据老师的眉批、旁批和总体评语,有针对性地再次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对教师留有余地的地方进行补白,对老师提出建议的地方用铅笔再度进行较大范围的修改。

五、家长修改

小学生作文的进步,家长的作用不可低估。

1.家长可以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文的初稿。鼓励学生认真写作。指导学生不能抄袭别人的作品。抄袭别人的作品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也无益于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

2.指导学生借鉴好的作品。对好的作品也可以专门收集起来作为范文,当学生收集得多了,看得多了,自然会感觉到下笔有话,心中有词了。

3.家长的评价要适时。在学生完成初稿时,努力发掘学生作文中的优点,鼓励他们有信心写好作文,养成坚持写作的好习惯。在教师批改之后,家长要和学生一起认真阅读老师的评语,分析评语的目的。把自己对教师评语的理解讲给学生听,共同探讨,这既是对学生的鼓励,也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了解。促使学生准确把握自己作文的得与失,

第5篇

【关键词】高段 ; 习作教学 ; 学校活动 ; 课堂游戏 ; 家庭劳动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213-01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各学段的年段教学目标分别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低段写话(中高段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大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其中小学高段的习作中,提了五点要求。第一,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第二,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第三,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些常见应用文。第四,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第五,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基于以上习作的要求,结合我平时的教育教学经验,我认为在小学高段加强活动作文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有利于抵制抄袭行为。同时,在活动的过程中,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

我平常的习作教学中,学生活动作文的教学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如运动会、“六・一”汇演、书画比赛等。第二类是教师根据作文的需要精心安排的课堂游戏活动,如“乒乓球传球接力赛”游戏、“一鼓作气”游戏等。第三类是各种家庭、节日活动,如包饺子、给长辈洗头、帮妈妈过“三・八”节等。下面我就结合我班的教学实际来谈谈以上三类活动的习作教学情况。

第一,巧用活动,让学校活动成为作文教学的天然素材。

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各个学校每年都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小学来说,运动会、六一儿童节是每年定期举行的两项大型活动。语文教师可以抓住活动的契机,在活动之前布置好作文的任务,让学生在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中留心观察,用心感悟,认真思考,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会言之有物,感情真挚。

一位同学在运动会《100米往返接力赛》中这样写道:黄伟,我们班最后压轴的短跑健将,只见他接到我们班的“希望之棒”后,便一蹬腿风驰电掣般向前跑去,连系在手上的标记都快被风吹掉了。眼看我们班胜利在望,可就在拐弯处,黄伟摔了一跤,我的心不由地被揪得紧紧的,黄伟挣扎着爬了起来,顾不得身上的疼痛,继续向前冲去……

还有一名同学这样写道:到我了,我挽起袖子,咬紧嘴唇,眼睛直盯着前面一位同学,心里就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看着前面一位同学离我越来越近,我心里就害怕,害怕这次又跑了倒数第一,害怕被别班的同学嘲笑,害怕老师失望的眼神……

第二,巧设活动,让课堂游戏为作文教学添砖加瓦。

寓教于乐,游戏是学生乐此不疲的,游戏的过程是快乐而短暂的。教师可以在课堂游戏的过程中,适时地暂停游戏过程,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采访,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加深学生对活动过程的印象。同时,生活中的游戏时间在作文里是可以拉长的,它就像影视作品中的慢动作一样。学生在重点写游戏过程的时候,可以运用描写(包括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神态等)、想象、联想……

在《一鼓作气》课堂游戏作文中,学生写道:比赛一开始,我便使出全身力量猛地一吹,乒乓球一下就从第一个杯子越过了第二个杯子,跳到了第三个杯子里。我看了看我的对手吴若雨,只见她脸早已涨得通红,而乒乓球还在第一个杯子里不停地打转,飞溅的水珠在她脸上晶莹剔透,我心里暗自得意:哈哈,这次我赢定了!吴兄,对不住了。可当我把乒乓球吹到第四个杯子里时,它却止步不前了,好像和我诚心作对似的。而一旁的吴若雨似乎找到了窍门,乒乓球接二连三跳进了第二个杯子、第三个杯子。眼看她就要追上我了,我心急如焚,一不小心,球掉了。我快速捡起球,从头再来,又一不小心,球又掉了……最终,我还是输给了吴若雨。

第三,巧布置活动,让学生在家庭、节日活动中一举多得。

现在的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宝贝。平时在家基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家务做得少,对生活的体验少;与父母沟通少,孩子对家长的感情淡薄。教师选择恰当的时机,布置一些家务劳动,节日活动,既解决了孩子们没素材可写的作文现状,又有利于孩子们在劳动中体会父母的辛苦,在活动中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在《包饺子》的作文中,学生写道: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张饺子皮,用筷子夹起一团剁好的肉馅放在饺子皮的中央,接着在饺子皮的边上抹一点水,然后把饺子皮折合过来用两个大拇指轻轻一捏,在给饺子皮边缘弄出一点“皱纹”,第一个饺子就大功告成了。但是,由于饺子皮太薄,我的包饺子技术又不到家,肉团挤破了皮探出了头来,好像在对我说:“主人,里面太挤了!”这时,我赶快用筷子把肉团塞进去,并且另外拿起一张饺子皮给他打了个“补丁”。

第6篇

网: 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在教学中要如何来培养学生这几方面的综合能力呢?关于这个问题许多专家学者都各有各的见解,我汲取众人之观点,结合个人教学经验,浅谈一下自己对此问题的看法。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首先我们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要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处理好教材,于教学中设计吸引学生兴趣的环节,低段可采用游戏的方式来调动学生阅读的乐趣;中高段可采用激烈机制来培养学生阅读的乐趣。在学生对阅读有了兴趣之后,我们则要设计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如:读读画画、读读演演、读读编编、指导学生开展摘抄活动、于阅读中穿插游戏等多种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阅读中不感到单调,而且于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中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当然在教学中我们还要教会学生用多种不同的读法,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让学生从阅读中学习作者布局谋篇的写作手法,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去体会文中蕴涵的思想感情,去感受语言的魅力。学生带着兴趣去阅读,读到一定的程度,很自然的就会达到“读书百遍,其意自现”的效果。

学习语言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意识。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抓住课堂教学为学生创造听说表达的机会,给学生营造一个利于表达的情景,多给学生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在口语交际课上,不断引导学生练习表达。课外活动中,要有意识的让学生在活动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整个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都可利用一切机会鼓励学生说,引导学生学会表达。阅读教学是写作的基础,那么要怎样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呢?作文教学是富有实践性的,不进行长期有效的训练无法有所收获,每天写日记学生必然感到缺少写作素材,那我们就可以从课文中挖掘素材来丰富训练。学完课文后,有针对性地布置小作文,不仅能巩固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还能有目的地进行写作训练。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挖掘出略点、隐点、续点和触点进行扩展、补充、接编和改写。这样学生有话可说,也很乐意,既对学生进行了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等的训练,又能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写作也因此变得很轻松。

一直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都太注重教学生如何去写,给学生讲太多的写作方法,灌输太多的写作技巧,然而,结果却收效甚微,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是我们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是我们教写、批改、讲评的套路使得学生怕写作文。教学中,我们都将阅读与写作分离,忽略了大量阅读是写作的关键这个因素。如若我们有效的指导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书籍,当学生涉猎了群书,扩宽了视野,积累了大量的优美词句,领悟了各种表达方法后,再加以引导学生坚持练写,在不断的阅读积累与写作实践中,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就有了提高。

作文难”几乎是学生的普遍感受,一难没有内容可写;二难不知怎么写;三难不会取舍材料;四难不懂层次安排,五难语言干巴不具体。由此种种都是困扰小学生作文的原因。 老师怕教作文,每到作文课总有言不由衷的心虚之感;更怕改作文,错别字、语病、选材、谋篇,一项一项都要精批细改,犹如蚂蚁搬山,费时费力,却吃力不讨好。学生作文水平不见长进,是师生心中越来越重的无奈和烦恼。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令人尴尬的局面呢?对这个问题,语文教师的看法是一致的:学生缺乏作文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呢?则是众说纷纭了,莫衷一是了。我以为,要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使学生爱写作文,能写作文,就应该在重视激发兴趣的的基础上,也要重视作文能力的培养。因为兴趣的产生可能源于偶然,也可能是一时的冲动,但要真正使这兴趣转化为动力,使学生对写作文乐此不彼,还必须有较强的作文能力。因此,要解决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双管齐下,既要重视兴趣的激发,更要重视兴趣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我们善于激发学生阅读、表达、写作的兴趣,将听说读写有机的联系起来,设计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加上学习方法上对学生的指导,那么,我们就能在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阅读、表达、写作的能力。关于语文的解题能力,我们要在平时听说读写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解题方法与技巧的训练,这样就会逐步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

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来分析,我们知道语文知识各个方面都是有机联系的,只要我们善于处理好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认真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才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表达、写作、解题的综合能力培养。

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段习作;训练技巧

语文本来是一门工具性学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先“会语”,就是会用嘴说,就自然“会文”了。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新的教育理念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作文教学的地位显得十分重要。现在的学生,不论成绩好坏,对作文普遍存有一种畏惧心理,究其原因,(1)作文是一项综合性的训练,本身难度大;(2)老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当,没能切合实际地指导学生写作;(3)学生缺乏有关的作文知识,没有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热情,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在对低段学生的作文训练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作文起步训练。

一、多主题

作为低段的学生写话,尽量做到思考角度多位化,淡化题材限制,题材的选择应关注社会,贴近我们的生活,低段学生在选择主题的时候,自己亲身经历的或是身边发生的事情最好,把观察到的留在脑子中印象最深的写下来,不管从哪个方面去观察思考,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就行,不一定按一个模式写下来。

二、多观察

在写话的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一定的表达能力。

低段学生写作时,看图写话的题材较多,课本中的每篇课文都是文本优美的精品,图文并茂,如诗如画,我们教师在平常上课的时候,就要从课本中汲取养分,培养学生观察插图的能力,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然后用完整通顺的语言表达出来。因为低段学生对词语和句子积累的量有限,不要苛求写作的质量,只要把语句写通顺,把意思表达明白,写完整就行。

三、多表扬

学生都喜欢听表扬的话,不要吝惜你的言语,当你读完学生所写的作文时,把每个学生的亮点记录下来,在课堂上或第二次写作时给予肯定,夸夸他们,把写得好的部分在班上念念,这样学生的写作热情就会升温,他们对写作的兴趣越来越浓,为他们下一步正确的书面表达打下了基础。学生往往更多在意的是教师评价中那些鼓励性的话语,这样就能够欣然接受那些所谓附属的建议,愿意按教师的说法去落实。

四、多引导

第8篇

小学低年级语文口语课教学实效探讨

创设情境激活思维,提高数学有效教学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三部曲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谈情境中的资源生成策略

“三位一体”,提高拼音教学实效

对比: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究

浅谈小学生数学质疑能力培养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看图写话能力

数学要在自主探究中获得体验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注学习过程,提高数学教学实效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苏教版二年级《认识线段》教学案例

浅谈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性

创建高效优质课堂提高语文教学实效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之我见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加强说话训练引导快乐表达

如何在低年级小学生中开展德育教育

农村小学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之我见

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也谈小学高段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作用

通过情境教学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家园共育,为孩子托起希望的明天

"创"出精彩语文,"新"出高效课堂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表演体验

浅谈电教媒体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引发小学语文“阅读期待”的三大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精讲点拨的策略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提高阅读能力培养阅读习惯

重视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学生的阅读打开明亮的窗口

漫谈小学语文学习情境的设计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培养

也谈实现语文课堂生命的回归

注重课堂互动促进学生发展

关于学生思考力的一点思考

小数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作文创新的有效方法

创设有效情境提高课堂效率

第9篇

一、让语文能力成为教学的“双翼”

“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著名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为此,我校提出了让语文能力成为教学的“双翼”理念:培养兴趣爱语文、扎根生活学语文、业务竞赛拼语文!

我们开展了各种各样丰富的活动,如演讲比赛,粉笔字比赛,读后感评比等,让教师踊跃参加,使他们认识到语言实践的丰富性、广泛性。这不仅唤醒了教师自身的语文细胞,也让教师们对语言文字教学认识得更深入、更深刻。在博客圈里的主题模块中,教师们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拓展认识,增加知识。

二、以课堂为阵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

叶澜说:“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以及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传统的语文教研活动中,教师上完课就意味着程序走完了,不管好还是坏,一年一度的任务就算完成了,评课也只是走个形式而已。这样的课堂教研活动收效甚微,对于教师个人的提高也难以保证。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以课堂为主阵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

1.质疑解惑主题课堂教学

比如,作文评点课怎样上才能行之有效呢?“有效评讲,提升写作”的主题教学研讨活动就是围绕着这样的质疑展开的。一位教师在自己学生作文的基础上开展了作文评讲课,通过点评让学生初步懂得了要从拟题、选材、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来综合评价同学的作文,更让学生知道了写作文的要点,提高了学生习作的兴趣和质量。全组教师也认真听课,揣摩反思,形成了作文评讲教学的类模式。

2.同一主题研讨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有这样的弊端:低段的课上成高段,高段的课上成低段,拔高学生,低估学生。这都是没能很好地考虑学情的表现。作文教学如此,字词教学如此,阅读教学也是如此。因此,“学段目标有效落实阅读课堂”等主题教学也就成了我们探索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向。在上个学期,我校三位教师分别从低、中、高三个学段的《风娃娃》《卖木雕的少年》《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中诠释了低、中、高学段阅读教学目标如何在相应学段里很好落实的策略,给全组教师提供了借鉴。

3.磨课形式,增加锻炼机会与自信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每个教师心里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尤其是年轻教师。于是,我们就尝试将年轻教师推向镇公开课的讲台。在公开课中,展示的是教师的风采,体现的是团队的力量,获益的是全体语文教师,也树立了执教教师学习的信心。此外,我们还举办了同课异构等课堂教研活动,探索特色的教学课堂,在不同的校本教研方式中努力去追寻语文课堂教学的本真。

三、以课堂反思为契机,业务学习为动力,促进科研

教育家许国璋说:教师自身的学习和创造是前进的巨大动力。科研使教师走向了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是智慧在教学创造里的结晶。而脱离教学实际的科研是没有生命力,更没有实际意义的。我们倡导一课一教研的形式,鼓励教师从教研课、日常教学出发,把提出的问题加以概括,以论文、小课题的形式深入分析思考,汇集成自身的智慧。

《从教学设计看我校新教师的成长》《家校合作,共促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我教孩子写聘书》《小乡村,大作文》等论文与省、市、县级课题的完成,都来自于教师对课堂、对学生长期的观察与思考,都是扎根在农村校本教研的基础上延伸拓展的科研成果。

在深厚的积淀中,我们的热情越来越高涨,我们的思考越来越成熟。教师们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反思,学校形成了一种研究、学习、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力创开放的语文,实践语文

语文不该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还应着力于学生成长的每个细节、每个方面。开展丰富的语文课外活动来支撑课堂、延伸课堂,能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1.传承经典,做“大写的人”

我们创设浓郁的国学氛围,创设各种活动,举办国学夏令营、诗教进校园、默写古诗等活动,通过“古诗存折”的有趣形式来让学生背诵、积累经典,并定期出版诗刊,让经典浸润学生,引导学生做一个有根的“大写的人”。

2.书香洋溢,滋润心田

每年的三月是我们的“书香月”,我们会开展“和作家面对面”、写阅读日记、读后感征文比赛等活动,并向红领巾广播站推送优秀篇目;每个班级的教师每天都会推荐一本书,并定期举办“跳蚤书市”等。活动让书香洋溢在整个校园,滋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3.依托活动,实践语文

我们应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在活动中得到拓展,让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同伴的熏陶下得到提升。如开展演讲、讲故事、写字比赛、“给远方的亲友写一封信”等活动,就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提升学生语文运用的能力。

第10篇

关键词:低段学生;写话教学;积累;有效策略

写话教学是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它为高年级的习作教学打下基础。同时,写话也是习作教学的起步,它是学生渐渐提升习作能力的有效方式,是习作教学由易到难的过渡期。然而,从每学期的期末检测中,发现低段学生的写话水平总体状况不乐观,写话教学已成为低段语文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如何提高低段学生的写话水平是一个亟须解决的教学问题。

一、现状分析

(一)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写话已成为他们学习的难点,很多学生甚至都开始惧怕写话。原因主要有:积累有限;缺少方法;缺乏兴趣。

(二)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

教师把大量时间花在识字教学上,写话教学只作简单的指导,有的甚至一笔带过。

2.缺少细化、系统性的指导

整个学段没有进行系统安排,写话前的指导及活动情境的创设,写话时的及时交流和点评,写话后的问题反馈及评价,这三大环节没有得到细化落实。

3.写话题材缺乏趣味性,形式过于单一

没有趣味性的题材,过于单一的形式导致学生的写话兴趣得不到很好的激发。

二、应对策略

(一)积累写话素材

1.开展专题阅读――积累语言素材

开展专题系列阅读,让学生以“阅读卡”的方式加以记录。这一过程学生能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为今后的习作表达打下语言基础,还能让学生与故事中的主人公产生对话,达成心灵的共鸣,从而能自主地表达个性化的阅读感受。

2.参与校园活动――积累活动素材

我校已有百年历史,校园系列活动丰富多彩,如,“校园桂花节”“田苗艺术周”“传统文化节”等。活动前,教师指导学生了解活动过程,并做好精心准备;活动时,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活动,体验活动所带来的快乐;活动后,要及时加以总结,捕捉精彩活动瞬间,做到生动记录。体现“我参与,我记录,我快乐”的写话理念。

3.学写成长日记――积累个体素材

每个人的成长就像一部精彩的“电视连续剧”,如何记录精彩的瞬间,成长日记是一种有效的表达方式。它能把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浓缩在一起,能把学生新奇的发现融入其中,能把学生喜怒哀乐的情感装载里面。

(二)挖掘写话训练点

1.看图写话

低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看图写话遵循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一幅幅插图直观、生动、形象,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看图写话分为单幅图写话和多幅图写话,它是看图作文的基石。看图写话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写话前,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细心观察、读懂图意;写话时,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做到自由表达、不拘形式;写话后,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评价,以鼓励和赏识为主,感受看图写话所带来的快乐。

2.单元主题写话

人教版的教材是以专题式组编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可根据单元的写话训练点指导学生进行主题写话。在教学整个单元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文章表达手法的渗透,通过单元主题写话,重点培养学生的选材能力和表达能力。做到能围绕中心自主选材,表达时中心突出。

3.文本拓展

(1)典型句、段的仿写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看来,文本是学生练习写话的一块肥沃土壤,教材中的文章大都文字优美、描写生动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是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的典范。

(2)课文补白

文本给学生留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在教学中,教师根据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补白,发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如,标点符号补白、人物形象补白、人物对话补白、人物心理补白、文本画面补白等。

(3)创编故事

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故事,小时候喜欢听故事,长大了喜欢编故事。每个人都是在故事中成长起来的。通过多种形式让低段学生创编故事,能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如,借助古诗编故事,创编童话故事等。

(三)进行写话成果展示

1.有效利用宣传阵地

对于学生写话的成果,教师可通过班级网站、黑板报、校红领巾广播台、校报等宣传阵地加以展示。

2.开展读写交流会

以专题的方式让学生共读一本书或共读一系列书,再以“阅读卡”的形式在班内或年级段进行交流展示。最终让阅读成为学生成长不可或缺的习惯。

3.编写活动专题册

学生通过参与校园桂花节“赏花―摘花―酿花―尝花”等活动,把活动的过程及内心的感受记录下来,再编写成册。如,校园桂花节主题活动册、田苗艺术周活动册、红领巾跳蚤市场剪影等。这对学生来说意义非同凡响,在这本活动专题册中浓缩了学生校园活动的点点滴滴,见证了学生心灵的成长,更是珍藏着学生小学生活的珍贵记忆。大家都想在这本专题册中找到自己的作品,写话热情得到充分激发。

总之,写话教学是低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低段写话的要求。打好低段学生乐于写话这块基石,将直接影响学生高段的习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化万.现代小学写话与习作教学.语文出版社,2002-04.

第11篇

著名教授钱理群说:“语文课应是一种精神漫游,应该是好玩的,有趣的。”可见说起作文,孩子们都很头疼。这其中的原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文教学脱离生活实际,低段忽视作文的渗透教学,造成写作起步晚,没有做好低中段写作教学的衔接工作,一到中段就手忙脚乱,以致于到高段还是写不好作文。根据低年级学生实际,提倡作文教学低起点、早起步。这样,可大大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循序渐进地提高写作能力有益处,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对学生轻松愉悦地学好语文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实施低年级作文起步教学的计划呢?下面我就肤浅地谈一谈自己分阶段摸索低段作文起步教学的一点看法。

一、说好一句话,写通一句话

(一)口头表达。

低年级小学生对于语言的理解、句子结构形式的把握正处在培养、发展、提高的时候,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注重言语的规范。他们对“句”的概念比较模糊,因此,首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在头脑中有“完整句”的印象:“谁(什么)干什么”、“谁(什么)是什么”、“谁(什么)怎么样”。当然,这要由浅入深地进行,也就是先说后写。说话,这对学生来说,是件极其容易的事,在上学前,他们已拥有一定的经验,但并不一定规范,为了让学生的头脑中有扎实的句子的概念,可以从下面的两点入手:

1、识别句子的各部分要素。比如:老师说出一句话:“小鸟在树上叫”,让学生找出“什么”“怎么样”这两部分。

2、判断句子的完整性。“(1)下雪 (2)春风吹醒了笋芽儿(3)我的妈妈”让学生判断一下,哪些是完整的句子,哪些是不完整的句子,并说说理由,给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二)书面练写。

口头表达到位后,更重要的是书面练写。低年级书面语言的练习要从兴趣着手,立足生活与教材,设计一些轻松、简单的练习,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得到发展,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1、练写四素句,句式是“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内容不限,自由发挥,心里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2、变换句式。如“把字句”改写成“被字句”,把表示时间、地点的词提到句子前面,两句话合成一句话等一些简单的句式变换。

3、扩句。如:出示句子“娃娃哭了。”再写“娃娃( )地哭了。”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上时间和地点。

4、随意写句。如给定一个词语,写一句话日记,我曾让学生用“长大”写一句话日记,有学生写到:“我长大了,一个人睡觉不怕了。”“我家门前的小树长大了。”所写的句子不但完整,而且富有情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学习课文后,让他们任意挑选一个词语写一句话,内容的题材可以是学校生活,也可以是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给学生以足够的自由度,这样他们写起来特别来劲。

这样的练习起点低,坡度小,学生的兴趣浓厚。兴趣的确是最好的老师,经过一个阶段的练习,学生完全有能力把句子写完整、写通顺,部分优秀的学生并不满足于一二句话,能写一段话。

二、说好一串话,写通一段话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写话训练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受。”这就是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选取学生喜于接受、愿于表达、乐于动笔的话题和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写作的束缚,使学生敢于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产生最优的学习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提供一些词语,练习连词成句。

从每课中挑几个词语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由于给熟悉的字词筛选、重组、加工、整合,学生从未感到这是一件苦差使,反而每次坐在那儿苦思冥想,想方设法找到这些词语间的联系,产生出全新的的信息。这不单单是巩固字词,而且是张扬个性、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好方法,更是提高写话能力的好途径。如:选用下面的词语中2-3个词语写几句话――“打扮、地板、能干、干干净净、懂事、尽管、仍然”,学生经过酝酿,站在不同的角度,选用不同的词,写出异彩纷呈的语句:“尽管我不太爱学习,但我很爱劳动,经常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时,妈妈总是竖起大拇指说:‘如果学习上也这么能干,我就非常高兴了。’我想,以后我要向这个方向努力”;“我的妈妈特别爱打扮,老是不做家务。家里的事都是爸爸干的,他总是把地板拖得干干净净。我想:能干的爸爸,这辈子有你苦的了”;“我是个不懂事的孩子,常常把地板弄得一塌糊涂。尽管这样,奶奶还在别人面前夸我能干。我想:这是为什么?”

2、创设生活情境,学写简单句群。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是的,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话”源泉,只是学生不曾留意而己。因此,我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睁大眼睛观察生活,捕捉写作素材,使他们懂得观察越认真、越仔细、越深入,内容就写得越具体、越生动、越感人、越富有生活气息。

3、仿照课文句式,编写儿歌短文。

模仿是创新的开始。仿写也是扶着学生走向成功作文的一条捷径。有课文句式作铺垫,学生写起来就觉得轻而易举。如:教材中有一段话“爸爸是高山,妈妈是河流,我是一条小溪,一条欢乐的小溪。”在弄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后,我让学生仿编“爸爸是(),妈妈是( ),我是( ),( )。”过了一会儿,一段段精彩有话语便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有的说:“爸爸是太阳,妈妈是月亮,我是一颗小星星,一颗亮晶晶的小星星。”有的说:“爸爸是大树,妈妈是花儿,我是一棵小草,一棵绿油油的小草。”……对于一些能力强的学生,则不局限于“爸爸、妈妈和我”之间,可以扩展到社会上、家庭中的各层关系,以扩展学生创造思维。

4、充分发挥想象,填补课文空白。

课文中有许多地方是作者留给读者揣摩、回味的空白之处,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对此挖掘、延伸。如:学习《春雨的色彩》时,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群小鸟中的一员,与麻雀、燕子、小黄莺一起争论春雨的色彩。有的学生争着说:“我是一只小杜鹃,我觉得春雨是白色的,瞧,春雨落在梨树上,梨花白了;春雨落在李树上,李花白了,还引来许多嗡嗡的小蜜蜂呢……”在填补空白之时,学生必定要联系上下文来思考,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时倾吐自己的见解,张扬自己的个性,可谓一举多得。

三、多读课外书,丰富语言积累

第12篇

针对成语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很多语文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都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究出了一些较为合理、高效、科学的成语教学方式。比如有专家提出了"成语改编小话剧"的教学方式,这是将成语教学与作文教学融为一体的新颖教学方法,不但能帮助学生了解成语的典故,还能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是一种很实用也较科学的成语教学模式,但是并不是适合所有成语,教师在教学有典故的成语时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也有老师建议将成语教学与古文学习结合起来,认为"成语烂,古文半",因为成语很多的语法结构是和古文相似的,如能将成语教学与古文联系起来,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和结构。人教版小学高段的语文教材中编取了几篇短小的文言文,这种方法显然是比较适合小学高段成语教学的。笔者翻阅了众多关于成语的文献资料,也查看了语文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的论文和教育策略,对于小学成语教学的可行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究,结合成语教学的目标和原则提出了相对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成语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吮吸古代智慧和社会经验,从而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1、 诵读教学法

诵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学习手段,是经过千百年历史的涤荡、选择后,仍保留至今的重要的语文学习方法。汉语的语言体系中最小的声音单位是字音,字音之间变化而有序的组合形成了和谐的音调。汉语成语的语言形式以四字格为主,平仄相对,错落有致,读之抑扬顿挫,声调婉转,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悦耳动听,或吟或诵,美感无穷。古代的蒙学教材《百家姓》、《千字文》、《鉴略》等均为四言韵语,读之朗朗,和成语的诵读效果相似。季羡林曾云:"既然是精炼,就不会太长。不太长,也就容易记住。有不少炼语,又合辙押韵,就更容易记住。"这里所说的"炼语"就是成语。很多成语中运用了双声词、叠韵词、叠音词,拟声词也构造和谐的声调。双声是声母相同,如"辗转反侧"、"运筹帷幄"、;叠韵是韵母相同,如"缠绵悱恻"、"虚无缥缈"、;叠音是声韵皆同,如"杨柳依依"、"忧心忡忡"、;拟声是模拟声音,如"喋喋不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基础年级学生在诵读中积累一定量的成语,据调查十三岁以前是个体记忆的黄金时段,也就是说在小学阶段诵读成语是个体积累成语很好的方法。虽然让小学生理解成语中所蕴含的哲理内涵和人生道理是不太现实的,但是对于成语学习的方法一直存在两种声音,分别是"学得论"和"习得论",占上风的一直是后者,即主张在阅读中通过模仿和尝试学习成语,亦先积累再反刍。随着读经热在小学校园的日渐升温,相信诵读成语也将成为校园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

2、 游戏教学法

游戏阅读教学形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某种教学目的,教师针对学生发展的实际水平,合理创设宽松和谐的游戏情境,系统地组织活泼有趣的游戏活动,使学习与游戏和谐相融,从而促进人的发展的教学活动形式。心理学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有一种积极自我表现的欲望,把自己的战绩、智慧展示于众人面前,赢得他人的尊重,享受精神的满足,这是人类事业取得成功的内在机制。因而游戏教学形式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能增强学生的交往能力;能创设自由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胜心和表现欲,以"竞争、合作"为特征的游戏形式无疑是十分符合小学生的心理规律的。教师要根据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适当安排一定的游戏活动课,因为现在的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应该是活动课设计者,是学习目标的引导者,是学习群体的协作者。教师可以利用语文复习课、趣味语文课、兴趣活动课、班队活动课等时间组织成语接龙、畅游王国(就是"植物"、"动物"等某一类的成语)、成语抢答(可以是做动作猜成语、看图画说成语等形式)等游戏帮助学生归纳成语,积累成语。当然在游戏中有些问题是需要注意的:一是教师在设计游戏时要注意学生差异性,游戏的难易程度要合理,让每个学生都活动起来,并找到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和时间,体现教学的全员性。二是游戏活动的过程要有组织性。游戏前,教师讲清楚规则和奖惩办法,在游戏中随时注意组织课堂纪律,发现问题立即纠正,把握课堂节律,让课堂教学有序进行,不能为了游戏而游戏。三是及时总结和归纳成语,毕竟游戏的目的是为了积累更多的成语。

3、 表演教学法

小学生是天生的表演艺术家,他们好动、好胜的心理特征使其具有强烈的表演欲望,于是表演教学法也就成了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并且这些教学模式尤其适合成语教学。教师可以组织举行成语中的"历史故事"的讲故事比赛活动;可以进行"我最喜欢的成语"演讲活动;可以指导学生把成语编成课本剧和小品,如"毛遂自荐"、"负荆请罪"、"指鹿为马"等具有很强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成语,这类型的成语都是很好的表演素材,通过学生亲身参与,能更好地理解那段历史,也更容易理解成语的意思。当然表演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一样,有些问题是必须注意的,不然会适得其反。第一,在表演活动中要注意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在我最喜欢的成语或者我最喜欢的成语人物等体现主观价值观的演讲时教师要把握好开放的适度,要作出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教师要做好引导者的工作。第二,以表演为载体锻炼学生其它方面的能力。故事讲演可以以个人为单位参加活动,但是编排课本剧或者小品时以组为单位是比较科学、合理的,那么就可以借此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可以让胆小的学生担任组长,锻炼他们的胆量和魄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材中的成语故事无非是个教学例子,教师要通过网络、影视等各种教学资源使成语教材更加五彩缤纷、万紫千红,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即生活,作为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找到相关的成语教学素材,并且把这些资源通过多媒体、游戏、表演等新颖的教学形式展示出来,帮助学生高效、轻松、愉快地学国语言之奇葩--成语,让其在成语之海中自由驰骋,自主翱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