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旅游地理学

旅游地理学

时间:2022-10-21 23:29: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旅游地理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旅游地理学

第1篇

旅游地理学》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旅游管理等专业的必修课之一,也是其他相关学科重要的选修课之一,在教学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旅游地理学》的教学研究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多集中于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探讨。教材是教学实践的重要依托,可是《旅游地理学》教材可谓五花八门,关于《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的研究还比较鲜见。本文拟在梳理《旅游地理学》课程发展基础上,选取典型《旅游地理学》教材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以社会文化地理学等视角思考《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的建构。

一、《旅游地理学》教材的发展

国内旅游地理学发展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1979年底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组建旅游地理学科组成为国内系统地开展旅游地理学科学研究的标志。中国高校旅游管理教育也起步于1979年,1980年杭州大学招收了全国首届旅游专业本科学生,而地理学是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重要学科背景之一。1982年中国最早的两部有关旅游地理的文集――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编印的《旅游地理文集》和北京旅游学院编印的《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观赏》面世。与此同时,旅游地理开始走进高校,后者就是陈传康在北京旅游学院授课的讲义。1988年卢云亭编著的《现代旅游地理学》和雷明德主编的《旅游地理学》,以及1990年孙文昌、陈元泰编著的《应用旅游地理学》,成为《旅游地理学》的教材建设的开始,并逐渐推动了《旅游地理学》课程作为地理科学、旅游管理等专业的专业课程步入大学讲坛。1993年由保继刚、楚义芳和彭华编著的《旅游地理学》成为高校旅游地理学教育的标志性教材,该教材的评审委员认为,该书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内容新颖,系统清晰,综述了国内外很大比例的文献,又有独立开拓和深入浅出的特点,是一部成功的教材。陈传康先生认为“该书的出版不仅会推动高等学校旅游地理学教学的发展,而且也将促进旅游地理学其他方面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始增设旅游专业,由此催生了对旅游教材等的旺盛需求,作为旅游教育基础课程之一的旅游地理类教材也开始陆续出版。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旅游业得到飞速发展,不论是在地理科学专业,还是旅游管理及其相关专业,《旅游地理学》已经成为主干课程,同时,对《旅游地理学》的教材建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据笔者统计,截止2013年,国内共出版了高等院校《旅游地理学》教材(不包括高职高专)31本。1988年至1999年的12年间,出版《旅游地理学》教材10本,2002年至2013年的12年间,达到21本,出版教材数量比之前增长了1倍。特别是翻译出版了国外《旅游地理学》教材,有助于拓展国内高校旅游地理学教学的国际视野。

二、《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分析

(一)教材内容体系的类型

Stephen Williams(2010)将国外《旅游地理学》教材分为两种主要类型,一种是区域旅游的主要模式和发展趋势,从欧美国家到发展中地区;另一种是关于不同区域旅游地理的问题及讨论。在国内,由于教材编者的学科背景、编写目的和教材使用对象的不同,各个版本的《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存在差异。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梳理,本文根据教材内容结构的视角,将《旅游地理学》教材的内容体系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系统论、部门论和资源论。

1、系统论

从地理学角度来看,旅游是一个空间系统,以系统论视角构建《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结构,被很多《旅游地理学》教材编写者所采用。Leiper(1979)旅游空间体系模型具有代表性,如图1所示,旅游的地理空间要素有三个:旅游客源地(tourist-generating areas)、旅游目的地(tourist-receiving areas)和旅游通道(transit routes)。这些要素置于不同的自然、文化、社会、经济、政治和技术环境中。Leiper旅游空间体系对于后来的地理学者认识旅游的空间性产生深远影响。保继刚、楚义芳在国内最先采用了该系统构建《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框架。在旅游客源地方面,包括旅游产生的条件和地理背景、旅游者行为、旅游流预测;在旅游目的地方面,包括旅游资源评价、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特殊旅游地(城市、主题公园等)、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旅游区划和旅游规划等;旅游通道的内容主要是旅游交通。该教材所建构的内容框架体系对以后编写的教材影响很大,如吴国清(2007)、李悦铮(2009)、崔庠(2006)、陶犁(2007)等主编的《旅游地理学》教材。(见图1)

另外,还有一些《旅游地理学》教材从系统论的不同视角进行教材内容的建构。在李永文主编的《旅游地理学》(2013)教材中,编者强调旅游系统的地理学分析,以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以旅游系统思想为指导,从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开发者、旅游管理者)、旅游客体(旅游资源)和旅游媒介(旅游业)入手组织教材内容;张林等编写的《旅游地理学》教材基于系统论和新人文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借用李蕾蕾(2004)从新文化地理学角度提出的从属性(attributes)、空间(space)、时间(times)、方法(approaches)和世界(worlds),构建的人文地理学ASTAW研究框架,建构教材内容系统,包括旅游需求系统、旅游地域资源系统、旅游媒介系统和旅游地域系统等;谢双玉、胡静主编的《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体系则借鉴皮尔斯(Pearce,1989)关于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的论述――“旅游地理学主要研究供给的空间模式、需求的空间模式、旅游地地理、旅游流、旅游影响和旅游空间模型”,同时根据旅游要素的特点,将旅游系统分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四大子系统,即旅游供给、旅游需求、旅游流和旅游影响,讨论它们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及其时空分布规律。

2、部门论

地理环境是由各地理环境要素构成的系统,地理学向来有部门地理学的传统,即分别研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一系列分支学科。按照地理学二元划分,又有部分自然地理学、部门人文地理学,显然旅游地理学是部门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 从旅游地理环境各要素考虑,同样也存在部门旅游地理学。因而,部门论也成为一些《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体系建构的视角。在冯学钢、黄成林主编的《旅游地理学》中,以旅游者(T)、资源(R)、环境(E)和发展(D)为主线,建立新的理论体系,形成部门旅游地理学的内容框架――旅游行为地理、旅游资源地理、旅游环境地理、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和发展等;冯淑华、田逢军主编的《旅游地理学》教材分别从旅游行为地理、旅游资源地理、旅游文化地理、休闲旅游地理、旅游景观地理、旅游环境地理等不同部门地理要素的角度和领域构建教材的内容体系;朱创业主编的《旅游地理学》基于旅游地域系统的相互作用,以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为主线,采用部门地理学的思路,将全书内容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旅游资源地理,第二部分旅游环境地理,第三部分旅游经济地理,第四部分旅游社会地理。

3、资源论

20世纪80年代,在旅游地理学发展初期,旅游资源开发成为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旅游资源导向是高校旅游地理学教育和科研实践的核心理念,这也反映在《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的建构中。1988年雷明德主编的《旅游地理学》是国内高校第一本教材,编者认为旅游地理学的基本任务是在实地考察基础上,全面评价旅游资源,综合论证其发展条件,为正确开发和合理布局旅游区、旅游点,科学地确定其发展方向,有条件地组织客流等提供理论和数量依据。正是基于这种资源论的视角,该教材内容结构以旅游资源及其开发为主线,包括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保护、旅游地与旅游观赏、旅游规划等;同年,卢云亭著的《现代旅游地理学》既是一本学术论著,也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被许多高校使用的一本经典教材。全书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的旅游三要素统筹内容架构,但仍以旅游客体(旅游资源、旅游景区、旅游环境)为主要内容,包括旅游资源概论、风景区与旅游区、观景与构景原理、自然地理造景要素分析、人文地理造景要素分析等,资源导向的内容占全书各章的60%以上。另外,1989年孙文昌、陈元泰编著的《应用旅游地理学》以旅游资源和旅游区规划为主要内容,其内容体系也具有资源论的特点。至今,这种资源论导向仍然影响着《旅游地理学》教材的编写。在2009年郑朝贵、胡善风编著的《旅游地理学》中,旅游资源概述、旅游开发、中国自然旅游资源、中国人文旅游资源仍是教材内容体系的主体。

二、教材内容体系存在问题

从旅游专业视角来看,《旅游地理学》应是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但在目前的旅游专业课程体系中,由于许多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互重叠,使《旅游地理学》正面临被弱化和被边缘化的挑战。如图2所示,在《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体系中的旅游者行为、旅游市场、旅游需求、旅游资源、旅游交通、旅游规划、区域的旅游影响和旅游GIS等内容,在旅游专业课程体系中,既有概述性质的《旅游学概论》课程均包含了这些内容,还有相应地更深入的课程,如《旅游消费者行为学》、《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统计学》、《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资源学》、《旅游景区管理》、《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等。

从地理学专业视角看,《旅游地理学》只是很多高等院校地理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在地理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其地位远逊于《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课程,与旅游地理学在人文地理学中的现实地位不相匹配。现行的《旅游地理学》教材大多内容庞杂,理论性和系统性不足,缺乏对国内外人文地理学研究新思潮的响应,这或许是影响其在地理学专业教学中地位的原因之一。(见图2)

三、《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重构思考

20世纪90年代,人文地理学出现两大转向:一个是社会的转向,一个是文化的转向,这样的转向将人文地理学进一步拉进人文社会科学的轨道,也使得人文地理学成为影响西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发展的先锋学科和重要基础学科。人文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对空间分析和空间过程的解释,出现人本主义、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研究取向,区域、空间、地方、尺度、移动、时间等成为研究的核心概念。近年来,旅游地理学作为人文地理学分支之一,逐渐摆脱先前资源导向的影响,出现社会转向、文化转向的趋势。从原来被划归为经济地理学,转而归属在社会、文化地理学之列。在Stephen Williams(2009)编著的《Tourism geography: a new synthesis》(第三版)教材中,增加了旅游对地方的塑造、遗产、旅游的地方认同形式等内容。C. Michael Hall和Stephen J. Page(2006)在编著的《The Geography of Tourism and Recreation: Environment, Place and Space》教材中以环境、空间、地方作为内容建构主线,并指出新文化地理学对于分析作为生活主题的旅游和休闲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贡献。可见,为了避免与旅游专业中其他课程的内容重复,对于地理学专业来说,响应旅游地理学的社会转向和文化转向趋势,本文思考在Leiper旅游空间体系框架下,如何结合社会、文化地理学的视角构建《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体系。

如表1所示,以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地)和旅游媒介(旅游流)作为内容建构的脉络,采用国外《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的第二种模式,即旅游地理的问题和讨论模式,以发展史、旅游者、流动、空间、时间、地方、环境、区域、规划作为各章的核心概念,主要篇章架构包括:导论、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旅游者行为、旅游者的空间流动、旅游的空间生产与空间结构、旅游地的时空演变、旅游中的地方建构、旅游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旅游规划。主要内容涉及到旅游者体验、旅游者的满意度、忠诚度和地方依恋、旅游流空间扩展及对国际旅游系统影响、旅游空间生产、旅游空间与权力、地方与地方感理论、凝视中的旅游地方建构、社区旅游的地方性、低碳旅游、旅游生态足迹、区域旅游发展的竞合、旅游反规划等比较新的旅游地理学所探讨的问题及现象。(见表1)

四、结语

第2篇

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管理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它也是其他不同层次旅游教育与培训的重点课程。中国旅游地理是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中国旅游地理也是一门新兴的交叉边缘学科;同时中国旅游地理还是一门直接服务于旅游业的应用学科。高度的综合性和显著的实用性是中国旅游地理学科的两大特点,也是推动其不断发展的主要动力。

旅游地理知识无论对于旅游者,还是旅游从业者,都具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学习中国旅游地理可以提高旅游从业者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可以为从事我国区域旅游开发提供相关知识;也可以为旅游业经营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另外还可以普及旅游地理知识,提高旅游者的旅游欣赏水平。

一、当前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在大学中国旅游地理这门课程教学中存在以下诸多问题:如教材体系不统一,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内容差异很大,教学中的随意性很强,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等等。因此为了提高中国旅游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更好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服务,对中国旅游地理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教材版本种类繁多

中国旅游地理这门课程当前的教材可谓五花八门,种类繁多。教材种类多本来是件好事,说明现在研究中国旅游地理这门课程的学者很多,也反映了学术的繁荣,这为我们上中国旅游地理这门课程选择教材有了充分而广阔的选择空间和余地。但是凡事物极必反,教材种类过多,有时也会让我们选择和取舍困难,在订购教材时会难以取舍。

2、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对于中国旅游地理这门课程的教学培养目标,现在很多教学工作者还不是很明确。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主要表现是处理不好教授中国旅游地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知识二者之间的比例关系,经常会出现中国教授旅游地理理论知识课时过多,而教授中国旅游地理实际应用知识的课时相对较少的局面。

3、教学内容差异很大

中国旅游地理教材种类繁多带来的是教材内容彼此之间差异很大。各位编著者会结合自己对中国旅游地理这门课程的理解,并参考其他版本的教材来编写自己的教材。这里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把中国旅游地理与旅游地理学这两门不同的课程混淆到一起,甚至是把中国旅游地理等同于旅游地理学。这其实是有些编著者认识上的偏差,应当加以纠正。虽然中国旅游地理与旅游地理学这两门课程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毕竟是两门不同的课程,二者在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差异还是很大的。我们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中国旅游地理教材内容彼此之间差异很大这就给我们教学内容一个广泛的选取空间,同时也给我们的教学工作造成很大的随意性。

4、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在实际中,中国旅游地理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还是比较单一的。有些这门课的老师还是习惯于黑板与板书的形式。这样导致课堂教学比较单调呆板,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相对来说也是不太理想的。

二、对中国旅游地理教学进行改革的具体措施

1、合理选取教材

针对中国旅游地理这门课程当前的教材种类繁多的现状,我们要根据学校学生的层次和培养目标,对各种教材进行认真甄别,从种类繁多的中国旅游地理教材中选取出最适合我们使用的教材。具体的选择标准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教材的时代性要强,最好能够选择最新版本的教材。因为大家知道中国旅游地理中有许多知识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变化。因此如果教材版本比较陈旧的话,那其中有许多数据和信息都会是过时的。例如说以前中国旅游地理教材中讲到西藏自治区,都会说西藏是我国唯一一个没有铁路的省区,这个论断放在2006年之前都是成立的。但是随着2006年青藏铁路的通车,应当说改变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如果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是使用2006年之前版本的老教材,就可能对学生造成误导。事实上,在中国旅游地理教材中这样的例子还是很多的。二、要突出教材的实践性,教材中理论性的内容不能过多,要重点突出比较适合中职学生未来发展实际需要内容的教材。最好在教材中有一些旅游地图(或者是教材配套有地图册),以及有一些与中国旅游地理密切相关的内容,例如说旅游线路设计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明确教学目标

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要围绕大学教育重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核心目标,我们要根据旅游市场的需求,确定课程的内容和教学的体系,把知识、技能和能力作为统一的培养目标,融入到实际教学中去。然后我们要根据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来合理编制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的编制应当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应用为目的”的原则,并与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相互衔接,强化对学生的技能教学,满足他们今后就业岗位“应知、应会”知识的需要。

3、学内容

虽然当前中国旅游地理教材种类繁多,教材内容彼此之间差异很大。我们应当根据之前编制的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大纲,来科学选取和统一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内容,而不是被教材牵着鼻子走。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搞清楚中国旅游地理与旅游地理学这两门不同的课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从属于区域旅游地理学。它是研究中国范围内人类的旅游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旅游地理学偏重于旅游地理理论的研究和阐述,文体以分析论述为主;而中国旅游地理是属于区域旅游地理学的,旅游地理则是在旅游地理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某一特定区域内旅游事实的记述和分析,文体以叙述说明为主。旅游地理根据地域的不同,可分为中国旅游地理、世界旅游地理等。因此中国旅游地理主要研究内容是中国的各种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研究它们的时空分布、地域组合、发展演变的规律和成因,以及进行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的思路和途径。我们应当明确我们应当给学生讲授的是中国旅游地理的知识,这些对于中职层次的学生很实用,不要去过多讲授旅游地理学的知识,因为这部分知识理论性很强,这些知识更适合那些今后去搞学术研究的人去学习,而不是我们的学生。当然鉴于中国旅游地理与旅游地理学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完全回避也不太现实,但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当尽量少讲。

4、完善教学方法

第3篇

论文关键词:旅游景观地理;旅游客体;课程体系 

 

问题的提出:统一旅游客体之下的多学科重复和交叉 

旅游活动可以构成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学科体系,但基本上是围绕着人们的旅游活动的管理、服务、消费而展开的,相对于人和组织而言,可以构成一个共同的载体或对象,即旅游客体。旅游专业的不同学科都要围绕旅游客体展开教学,这也是开展旅游活动和旅游研究的必然要求。于是就形成了旅游资源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美学、旅游生态学(生态旅游学)、旅游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研究同一旅游客体的局面。这种多学科研究同一客体对象的现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深对旅游事物和旅游产业的认识水平,但也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一定的重复教学现象。 

对于旅游研究而言,要求精、深、广、博,学科发育越是细密,越是有利于弄清旅游事物的本质。但对于旅游教学,尤其是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高职类型和层次的教育而言,高、精、尖、新就未必合适。高职旅游教学时间短暂,所有课程教学基本上控制在二年以内,只相当于本科教育的一半(去除公共课、实训实岗课后,课堂教学比例更低),不允许有更多的重复教学。虽然这种重复不是简单的内容重复,但在较短的时间内也同样会出现“教学疲劳”和“似曾相识”的感觉。随便对比一下旅游资源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美学、旅游文化学等教科书目录,就可看清这些学科有着几乎完全一致的教学对象——广义上的“旅游产品”系列。 

毋庸置疑,上述学科都有着自己明确的研究范畴,比如,旅游资源学研究旅游产品对象(景区)的资源属性和特征;旅游美学研究旅游景观的审美价值和心理体验;旅游文化学研究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特征;旅游生态学(生态旅游学)研究旅游景区的生态特征和生态关系问题;旅游产品学研究旅游劳动对象和旅游消费品的生产和消费价值性、市场适应性和产品销售等问题;旅游地理学研究旅游地理事物的现象、特征、成因及其相互关系和发展变化规律。有了各自的研究范畴,就可以形成各自的学科,但这并没有改变它们具有共同的研究客体物——旅游本体。是否能够将关于旅游客体的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统一到一个教学环节中呢?答案是肯定的,道理也是简单的。只要是同一事物,就可以对它进行综合性的解释和解读,揭示其内在的本质属性,只是需视其情况各有侧重点而已。 

应当看到,利用传统的旅游地理学学科教学模式承担这种对旅游客体的综合性解读,还存在诸多困难和不便。因为传统旅游地理突出的是区域差异性、地理现象和成因,对于旅游对象的审美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等价值体系并不十分关心。需要有一种共同的“纽带”把它们联系起来,这个纽带就是旅游客体本身,也即各种不同类型的“旅游景观”。如果能将传统旅游地理的内容集约和简化为“旅游景观地理”,那么上述几个学科的内容就能较好地统一到这个教学范畴中来。 

《旅游景观地理》课程概念的提出及其特性 

《旅游景观地理》课程的概念 《旅游景观地理》既可以成为一门学科,也可以是由多学科综合而成的一门课程,其核心在于“景观”。“旅游景观地理学”即依托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区域差异性特征,将对职业活动有用的旅游对象归结到广义的“景观”概念中,对旅游景观的现象、审美、成因、价值、特征和规律等内涵加以整合,形成一门相对独立的课程。这门课程可以适应旅游活动和旅游服务的多样性、审美性、体验性及教育性要求,以“旅游景观”(简称“景观”)为纽带,可以很自然地将旅游资源学、旅游美学、旅游生态学、旅游文化学、旅游地理学等学科的内容整合到统一的“旅游景观地理学”中来,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研究对象,就是“景观”,而真正能够将它们整合到一起的也只有“景观地理”这一学科,因为“景观”(包括微观和宏观)都是供旅游的,类型和范畴是广泛的,对旅游学科而言也是最为贴切的,“景观”同时具有资源性、审美性、生态性、文化性、科学性等特征。但应注意,“景观”的内涵十分丰富,不限于“观光景点”,而是包括观光、休闲、度假、体验等各类旅游活动的旅游客体的统称,是对不同旅游消费品类型的高度概括。 

《旅游景观地理》课程的特性 将传统的“旅游地理学”改造成为以“景观”为核心的“旅游景观地理学”,其特征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基础性。旅游景观是整个旅游活动大系统的共同载体和基础,旅游景观地理以此为研究对象,其成果和教学内容将成为许多旅游活动的基础知识,也可以进一步作为上述学科的基础,使其研究基础更加牢靠,可以吸收多学科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巩固和发展本门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水平。因此,以“景观”为核心的旅游景观地理学,其基础性不但没有丧失,反而使其基础性、服务性的地位更加巩固和重要。 

2.包容性。诚如上述对“景观”概念范畴的扩展,“景观”不仅包括各个类型、各个尺度的旅游产品型态,而且其研究内容涵盖了各个学科的研究重点,旅游景观地理学可以将这些内容有重点地整合在一起,充分体现出课程的包容性特征。这正是其他许多学科所不具备的,同时也是对“景观”概念的真正回归(许多学科都在运用“景观”这个概念,但都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导致“景观”概念的泛化)。 

3.实用性。传统旅游地理难以直接应用,原因就在于教学内容的学科性太强,对教学要点和教材的选择总是顾此失彼。改为以“景观”为核心进行课程教学设计以后,研究对象的产品性、类型性、具体性(可视性)显著增强,可以直接应用到旅游开发的实践中去。课堂教学可以根据所学内容,直接引导学生进行导游词写作、讲解,对旅游线路进行组合设计包装,使旅游产品宣传能够真正找到诉求重点和景区卖点。 

以《旅游景观地理》课程为核心统一旅游客体诸学科教学的好处 

可避免研究对象教学的重复和交叉,加深对景观内涵的认识 在一定意义上,旅游客体诸学科研究的对象究其本质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尺度的“景观”,或者说“景观研究”是旅游客体研究的共同内容,且都是为旅游建设服务的。如果对同一研究对象分出不同学科安排教学,必然会造成一定的概念紊乱现象,即每一门学科都在谈“景观”,但又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将其讲清楚。如果将“景观”的内容加以捆绑“打包”,则可以从不同侧面将其本质内涵讲清楚,学生对“景观”概念的认识水平就会大大提高。 

可大大节约旅游教学课时总量,促进课程教学分工简捷化 将3~4门课程合并到旅游景观地理课程中来,从表面上看将大大加重“旅游地理”的教学工作量,但经过认真筛选和整合以后的旅游景观地理课程,内容更加充实紧凑,教学模式更加明晰有序,总体上是以识图(是什么)、读图(审美,怎么样)、释图(成因)、用图(产品化)为基本环节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总体上是在轻松愉快中进行的,对于未来从事旅游职业服务活动也将更加准确、更加有底气,因为“景观”教学的内容是与野外的景观现象一致的,整个教学活动就像是对野外现场的预演,生动、形象、逼真。所以,课程教学合并后就可以一门课程的课时量(或略为增加)替代多门课程的课时量,使总体课时量大为减少,而教学效果反而会有所提高,成为促进以“工学结合”和“教学做一体化”为导向的高职旅游基础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包括旅游地理在内的旅游客体诸学科的课程教学计划向来都是以专业基础课为定位设计教学的,这种教学模式重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轻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职业技能活动的要求存在相当大的距离,这也是传统的学科教育模式的弊端所在。建立“工学结合”和“教学做一体化”的职业能力培养教学模式,对专业基础课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景观地理”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将“所学”与“所用”贯穿于一体,在教学过程中随时随地与职业过程相结合,导游词的撰写、讲解,旅游线路(产品)的设计与整合,都可以很有效地“边讲边做”,实现景观地理教学的“学中做”,基本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同步进行。这种教学改革虽然重点在课堂教学,但与旅游野外职业活动是息息相通、一脉相承的,同时可体现景观地理学课程的基础性和专业性,使景观地理的教学功能和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建设《旅游景观地理》课程体系的构想 

集中力量编撰《旅游景观地理》教学大纲和教材是整合相关诸学科的前提和基础 目前,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景观地理》教材尚未出版,相似的专著即便有所出版,也难以真正为职业教育改革服务,难以符合这门综合性课程教学的需要。因此,需要旅游教学工作者,尤其是旅游地理、旅游美学、旅游开发教学工作者下一番工夫,将与旅游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景观地理教学内容筛选出来,建立完善的“旅游景观地理教学大纲”,并以此为基础,编著以景观综合知识为核心的《旅游景观地理》教材,这是实现旅游客体整合式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前提。 

通过师资培训促进教材在师生中的合理应用,是旅游景观地理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 将传统的旅游地理教学模式改革为景观旅游地理教学模式,对于多数教师而言在短期内是难以适应的,人们往往习惯于既有的教学模式,而不思全新教学内容的创新开发。主要是不了解其中的目的、价值与意义,不了解这种教学模式的直观性、具体性、实用性,同时对相关旅游美学、旅游产品学等学科知识也比较陌生,这将给教学活动带来一定的困难。笔者认为,对旅游客体的教学一定要尽可能做到通透连贯,尤其是旅游审美和旅游产品设计的知识和概念对旅游地理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多年以来,对景区景观资源的价值评价主要还是在旅游地理工作者中进行的,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应用了旅游美学和产品设计的知识和规律。至于课堂教学的流程与控制,经过简单的模拟演示培训,多数教师和学生是能够适应的,而且会发现其中的好处要远远胜过传统旅游地理教学方式。此后,景观地理的教学就可以生动形象起来,对旅游活动的指导作用会更加明显,旅游景观地理的职业服务功能将大大提高。 

搭建课程网络公共平台是促进课程科学化运行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措施 不论是教材建设,还是教学模式创新,都是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改革活动,都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适应和完善,新教学模式的建立需要旅游教学工作者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时间共同完成。为此,需要搭建《旅游景观地理》精品课程公共网络平台,在这里形成统一的教学公共资源,相关学科的教师和学生都可以点击学习、下载利用,也可以发表见解,提出建议,尤其是可在与职业活动过程的结合上多加探索,或作为典型案例加以推介和交流,同时也是对旅游业界的一大支持。现在有许多旅游产品设计质量低劣,粗制滥造,影响了公众对旅游产品品种和质量的期待和要求,景观地理教学模式的创新将为改善旅游消费品的产品类型、结构、质量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加强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是本课程的优势和教学改革的重点 景观地理学教学不仅可以更好地发挥基础课的职能,而且可以在旅游职业活动过程设计教学环节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旅游学科体系中,能够同时发挥基础作用和专业(职业)功能的恐怕也只有像《旅游景观地理》这样的综合性、实用性课程。这门课程作为基础课的性质不会改变,也没有必要改变。但为适应职业技能导向的教学要求,必须在“工学结合”上下工夫,否则不仅会降低这门课程的作用,而且会造成教学环节上的断层,难免浪费教学资源,与高职教育改革的精神相背离。 

第4篇

关键词:旅游地理;教育理念;兴趣;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6-0045-02

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的旅游地理教育是伴随旅游教育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作为研究人类旅游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之间关系的学科,它与旅游心理学、旅游管理学、旅游经济学和旅游学一直被列为旅游学科体系中的五大基础分支学科。

在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中,指导性地将中国()旅游地理与旅游概论、旅游政策与法规、导游业务等并列为主干专业课程,这也是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贯彻教育方针,按照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高素质专门人才的总体要求,逐步构建起注重素质教育,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富有时代特征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把素质教育融入各个教学环节,结合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突破“课堂、教材、教师”为中心的弊端,把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性因素联系得更为紧密。根据旅游管理、旅游服务、导游专业学科性质和教学内容,应坚持多元化原则,找到合适的课堂教学模式,把多种教学方法优选结合。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学习旅游地理也不例外。因此,本文从多角度深入探讨如何在具体教学中更新教育理念,突破传统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更新教育理念,培养学习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贯彻教改理念,落实理论实践一体化思想,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及本专业的特点,积极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加强学科渗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旅游地理》是介于地理学、旅游学之间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交叉学科,与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学、建筑学、园林学、文学等学科关系密切。在课程设计改革中,把相关学科的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有机地联系起来,扩充知识信息量,提高职业适应能力,采用多学科渗透教学,将理论知识点与行业标准融合,提倡与工作过程结合,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述南迦巴瓦峰之前,首先介绍这座峰形成的历史典故,依靠文化内涵为铺垫。在补充知识能力的同时注重实践教学,模拟导游现场,掌握带团技巧。再如,学习旅游交通现状时,以新旧对比的方式进行讲解,尤其要了解旅游中的线路状况,将教学与实地突发案例结合分解过程,考核内容做到熟知地理线路与案例分析知识相结合,储备应急知识,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积极推进项目课程体系建设,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在教学中打破旅游地理学科化的知识体系,积极推进项目课程模式,从导游的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出发,依据岗位工作任务,把《旅游地理》教材整合为三大项目课程,即旅游资源、旅游区与乡土旅游资源,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一系列行动化的学习项目。在制定学习项目的过程中,注意吸收来自学生的建议,引导学生一起参与教学内容的制定、教学手段的应用中来,充分遵循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宗旨,充分考虑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实际需求,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分类和归纳能力、比较和鉴别能力、图像与判读能力、判断与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最终养成良好的旅游地理思维品质。例如,讲授湖泊时让学生观察自治区地图,从中分析和归纳我区湖泊分布状况及形成原因。

3. 突出乡土内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结合我院的办学层次和学生实际,讲授旅游区时,设计旅游资源的形成环节知识点,突出旅游资源的特色结构设计及重点旅游资源的开发,产业地理、旅游区划、区域整合、旅游核心竞争力及旅游可持续发展等内容,要大量扩充教材之外的知识,注重情境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让相应层次相关专业的学生掌握有用的知识,做到内容体例合适,辅助学生参加导游资格考试。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突显主体性。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归宿。教师应做到“授之以渔”,每节课上课前给学生布置具体任务,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前做好课前预习,善于发现问题。课堂上,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抽学生到讲台上讲述个别知识点或知识片段,师生联手制作、完善课件,旅游地理的识点化、 教学空间的扩大化、课堂形式的多样化、内容目的化、娱乐化、解析化,共同完成教学,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也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最终为学生学习其他知识奠定基础。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在科技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旅游地理教学的改革提供了良好条件,因而必须积极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新的教育理念,掌握新的教学手段。只有占领知识与科技的高地,跟上时代步伐,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旅游地理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 图示法。职业教育阶段的《旅游地理》教学是在高中《地理》的基础上进行的,旅游地理是地理学和旅游学之间的一门交叉课程,地理学当然是学习旅游地理知识。我们必须熟悉和掌握地图等地理教学的传统教具,利用它们来服务《旅游地理》教学。学习《旅游地理》必须以熟悉地图、掌握基础为前提,并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利用地图。例如,充分利用各类插图,在课堂上悬挂自治区行政区划图、交通图、景区略图,在事先准备好的课件中展示相关景点、图片,等等。通过地图教学,让学生在“看”中学,在“学”中看,能够准确读图、认图,不断提高教学效果,认真制定实习实训指导书,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推广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突出实践教学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2. 演示法。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使专业课教学内容体现信息化、综合化及动态化,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创新能力,将他们培养成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旅游地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但由于诸多原因,学生在学习期间无法到各地考察。因此,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为主要内容,以拓宽专业服务面为目的,以课程教学改革逐步走向规范化为特色,大力提升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介绍一处旅游资源时,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知识、图片搜集起来制作课件,然后给学生展示。利用多媒体、DVD等设备播放各地旅游景点的光碟,从拉萨的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到山南雅隆之旅,从美丽的雅鲁藏布江峡谷到鲁朗林海,从日喀则的扎西伦布寺到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每一处景观都让学生记忆犹新,伴着旅游地理课堂游遍。

3. 对比分析法。讲授交通时,从最传统的交通工具入手,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将新旧交通状况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了解交通状况的变化。对比有助于分析,还可强化记忆。

4. 接力式教学法。在模拟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教师根据教学动态设计相应的教学情境,再由学生接力式的完成教学任务。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

5. 读书指导法。这是学生开阔视野、提高素养的最佳手段,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在必修课程教学之余,还应有计划地推荐读书例单。

6. 实训教学法。在旅游地理教学中,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充分利用模拟导游室,让学生了解我区的旅游地理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对某区资源的讲解,并让学生掌握工作服务技能。

总之,在《旅游地理》教学中突破传统教学,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符合社会需求的旅游服务人才。希望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探索,推动旅游地理课程教学的改革进程,加快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 地理选修课程 设置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B-0051-02

2004年9月开始逐步实施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课改),最大创新点在于改变了传统单一的必修模式,增加了选修模块。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建议,地理选修课程由“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7个模块组成。

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地理选修课程进行研究,著作方面有夏志芳教授的《高中新课程选修课教与学(地理)》,既注重从理论层面传达新课程教学理念,又重视提供可操作性强的具体教学方法,并细化至每一个教学步骤进行解析,这本书可以帮助和引导教师更好地开展地理选修课程。大多数人的研究集中在地理选修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如赵传兵从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面分析当前选修课程实施的现状。曾玮对多个省份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问卷反映的基本情况,从教师、教材、课程资源、评价这四个方面提出改进的建议。此外,有的学者针对具体的某一模块进行研究,如袁书琪教授对“旅游地理”、王静爱和苏筠对“自然灾害与防治”进行了解读,并提供了教学建议。但是,对于不同省份间地理选修课程的对比分析是缺乏的。本文以广东省、江苏省、河南省、江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6个省(区)的地理选修课程的规定或指导意见为研究对象,从共性和差异性两个方面对地理选修课程的设置进行分析。

一、不同省(区)地理选修课程的共性和差异性

(一)不同省(区)地理选修课程的基本内容

本文根据各省(区)的经济、文化、教育、社会条件等因素划分为发达省(区)、较发达省(区)、欠发达省(区)三个类型。在具体的分析中,主要以地理选修课程的开设时间、选修模式、是否根据学生的意向分为不同的学习方向等进行对比,具体见表1。

表1 各省(区)指导意见的基本内容

分类 省(区) 基本内容

发达省(区) 广东省 1.选修模块为并列关系,学习顺序不作具体规定,选修课可以在必修课学习前后开设或同时开设。学校应在高中三年级上学期结束之前完成选修课程;2.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倾向的学生:选择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3.工科发展倾向的学生:选择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江苏省 1.全省统一选定开设选修模块: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2.各学校从中选择两个模块教学,并纳入高考命题范围。

较发达省(区) 河南省 1.地理选修模式为:建议选修+自主选修;2.人文方向的学生要在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中这3门中选2个,理工科方向的学生不作要求;3.地理选修课要在必修课结束后开始,按学段安排课程的开课模式,每周不少于4个课时;4.建立普通高中地理选课指导制度;5.评价方式分为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其中过程性评价包括地理课堂表现、单元检测、地理实践活动、地理学习档案等。

江西省 1.地理选修模式为选修IA+选修IB+选修IC;2.了解学生的专业志向,分为自然地理方向、人文地理方向、地理技术方向;3.评价方式终结性评价纸笔考试占70%,地理活动评定占30%,过程性评价采用评语和等级评价。

欠发达省(区) 1.选修课程的模式是必选模块+任选模块;文科方向的学生必须选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2.开课的时间安排在高二,文理分班之后。

广西壮族自治区 1.各模块之间是平行并列关系,不需按顺序开设,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2学分;2.希望在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发展的学生,继续完成限定选修的“自然灾害与防治”和“旅游地理”两个模块后,还可选修更多模块。鼓励对地理有兴趣的其他学生继续选修其他模块;3.对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有详细的教学建议。

(二)不同省(区)地理选修课程的共性内容

1.7个选修模块间的关系。各个省(区)的7个模块间的关系基本一致,是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建议设置的,各选修模块为并列关系,且在知识衔接和内在逻辑上是平行的,学习顺序不作具体规定。

2.选修的开课模式。《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建议:高中地理课程由共同必修与个性选修课程组成。在参照这个建议的基础上,结合前面几个省(区)的经验,既保留了方案总的思路,又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如河南省规定为建议选修+自主选修,江西省是选修IA+选修IB+选修IC,选修IA是学校必修开设,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选修IB是要求学校努力开设的选修模块:旅游地理、城乡规划;选修IC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的选修模块。是必选模块和任选模块,其中必修模块包括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各个省(区)的对于选修课程的一致之处是要在高三前结束,可以和必修课程同时或者结束后开设,因此,时间基本是在高中二年级时进行。

3.选修模块的选择和开设。各省(区)学校的硬件和软件条件有所差别,无法同时开设7门选修课程,因此,各省区都规定了其中的若干模板是必须选择的。如江苏省可以从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这四个中选取两个开设;广西壮族自治区要求限修旅游地理和自然灾害与防治。

(三)不同省(区)地理选修课程的差异性内容

1.选修模块的评价方式。在6个省(区)中,除了江苏省,其他省(区)的评价方式基本为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河南省规定过程性评价包括地理课堂表现、单元检测、地理实践活动、地理学习档案等。江西省的评价方式中终结性评价纸笔考试占70%,地理活动评定占30%,过程性评价采用评语和等级评价。江苏开设的选修课是服务于高考的题目,因此,学校会很重视选修课程的开设,但是在高考的压力下会失去选修课程的意义。

2.与学生专业志向的联系。由于高二会文理分科,地理为文科学生的高考科目之一,选修课程的开设一般都在高二,因此,选修课的学习是要求文科方向的学生,对理科方向的学生基本没有要求,且各个省区也有所差别。如广东省规定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倾向的学生选择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工科发展倾向的学生选择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河南省规定人文方向的学生要在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中的3门选2门,理工科方向的学生不作要求。江西省根据学生的专业志向,分为自然地理方向、人文地理方向、地理技术方向。规定文科方向的学生必须选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虽然文理分科可以帮助学校进行选修课的教学,重视文科方向学生的选修课程的学习,但是理科生会少选或者不选修地理课程,而选修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这样就违背了其最终目的。

三、优化地理选修课程设置的对策

(一)落实选修课程的选课制度

在各省(区)关于地理选修课程的规定中,只是结合本省(区)的情况,规定7门选修中文理方向的学生选修哪几门,并没有给出学校、教师或学生在具体选择时的指导。因此应该加大选修课程的开放性,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真正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打破整班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填报自己感兴趣愿意学习和研究的科目,而不是学校选好让学生来学习,这样才可以真正达到选修课程的目的。

(二)扩充选修课程的教学资源

选修的7门课程,首先应该阐述地理学科的基本原理,展现地理学科的特点。其次也要突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特点。如自然灾害与防治这门课程,是将灾害学的研究术语、最新成果科普化,将研究性地图教学化,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攻关的意识和能力。而这种专业性很强的知识,无形中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若请来大学里的专业教师给学生进行专题讲解,或者在开展地震演习活动时请来消防官兵进行实地指导,会有更好的效果。

(三)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地理教学

地理课程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基本理念,即“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教学的设计,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更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旅游地理课程中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一个主题,进行“组织当地城市的一日游”的设计。

(四)关注地理选修课程的过程性评价

百分制的评价方式对地理选修课程的评价实际效果不佳,如湖南省、江西省、对于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各占70%和30%,还是难以有效地考核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效果。笔者认为可以弱化对于选修课程的纸笔考试,着重加强过程性评价,如给学生开展的专题讲座,学生提交专题讲座后的感想;在地理活动中,记录学生的表现,予以一定的评语评价等。

【参考文献】

[1]王传兵,赵守拙.当前高中地理选修课程实施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9(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4]曾玮,夏志芳.高中地理选修模块的有效实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9)

[5]陆芹.高中海洋地理课程资源“本土化”开发利用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0(11)

[6]王静爱,苏药,史培军.选修课《自然灾害与防治》简介与教学建议[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8)

[7]袁书琪.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选修模块“旅游地理”解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5(3)

第6篇

关键词:旅游地理 学习兴趣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旅游业蓬勃发展兴旺,成为国民经济各部门中颇具生机活力的强劲行业。与此同时,我国的旅游教育事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扩展地理课的内涵,进而达到提高地下教学水平的目的,一些学校便开设旅游地理课,把旅游地理与地理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一、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

地理在中学时不是主科,往往不受学校的重视,导致学生亦对其不重视。而旅游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因此有些学生对它忽视,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果学生认识不到学习旅游地理的重要性,必不能产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可以从中国旅游地理对旅游管理工作、路线设计、满足旅客需求、饱含地理知识等出发,让学生认识其重要性和作用。通过学习旅游景区景点、风土人情、旅游交通、地形走向、季节变化、动植物分布等,为将来从事旅游行业的工作设计旅游线路,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学生若想以后从事导游工作更要学好它,因为导游工作要给游客讲解各景区景点的地质地貌成因,风景特色,历史神话传说,这些都是《旅游地理》的教学内容。通过中国旅游地理的学习,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在求知方面的需求。学生只要认识到旅游地理的学习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会起到这么大的作用,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必将大大提高。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旅游地理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天文、地理、人文、宗教、动植物等统统纳入其中。而需要记忆的知识点繁多且杂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多种教学化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记忆。

(一)地图练习法

地图是旅游地理教学中的第二语言,是地理学科重要表达工具之一。利用地图教学可以把广阔的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用特定的符号标记,科学地展现在有限的地图平面内。

旅游地理基础知识中有大量的名山、大川、珍贵动植物、古都、名城等等,这些内容庞杂繁复,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多。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地图这个有效的工具进行趣味教学。如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标记著名山脉,将中国三大阶梯的地貌在地图上显示出来;将长江、黄河标注出来,并画出沿途流经重要城市。如此可将课本中零散、杂乱的知识转化成地图语言,以有效帮助学生记忆。

(二)讨论法

讨论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辩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可灵活运用这一教学方法,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例如,在学习《宗教文化》这章,可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这几个问题:基督教的来源?世界上有哪些关于基督教的节日及风俗特色?基督教有哪些禁忌?在枯燥的讲授教学中,穿插这些小插曲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三)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互动的一种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它使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设定的特有场景中,设身处地地体会角色的心理状态,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尽量理解所学内容的内在意义。比如,在讲到《旅游线路及其组织》这一章时,先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设计一条旅游线路,然后各小组自行选出一学生扮演导游员,其他人扮演游客,沿着本组设计的旅游线路游览,“导游员”沿途介绍各地区风光特色。在班级每个学生都参与的情况下,它必能推动课堂气氛达到,每个学生都能如鱼得水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

三、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

(一)电子白板进入地理课堂

电子白板教学作为一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同时兼具传统黑板和计算机多媒体两大教学手段的优点,为旅游地理教学活动创造了更好的教学环境。如,在学到“京杭运河”时,先用电子白板放映中国地图,让学生画出京杭运河的走势及流经的省份、城市。再找一位学生在电子白板上用红笔修改前一位学生的曲线图,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放映教学视频

在讲到“长江三峡”时,教师事先准备三峡的风光视频,在课堂上放映。单纯讲授三峡的风景特色,学生未免觉得太过单调、呆板,如将波澜壮阔的长江三峡视频与教师讲授结合起来,学生更能体会到三峡的魅力,更好地理解瞿塘峡的雄伟险峻、巫峡“巫山十二峰”的幽美神奇,西陵峡的滩多水急等特点,掌握这一地形的特殊构造。

四、情景创设,引起关注

在旅游地理的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生活中的实例,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关注,进而产生探求问题所在的求知欲,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良方。

例如,在《气象气候》这章,教师可带学生学习我国气候的区域差异,跨越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等六个热量带。再针对目前的季节,在课后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电视、电脑记录我国各省会的最近两天的气候变化等天气情况。再于课堂上,找两个代表在电子白板上标明所收集数据。针对学生收集气候数据,让大家体会不同热量带的气温差异。创设不同的生活情景,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活动,成为课堂的主人,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7篇

(一)人文地理知识教育

人文地理知识是学生良好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文素养的基础和前提。高中旅游地理主要包括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旅游资源的分类、分布、开发,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旅游开发的基本内容及开发中要注意的问题,出游常识及旅游对环境的破坏等,这都是人文地理知识的重要内容,尤其是旅游资源模块最为丰富。例如,我国地域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差异较大,人文旅游资源众多,不同地域的民族、文化、建筑、宗教、民俗风情等各不相同。又如,我国北方的建筑,一般比较低矮、平顶,且讲究坐北朝南,这是为了适应北方寒冷、干旱、风沙大的气候条件,而南方多为干栏式建筑,主要因为南方湿热。学习这些知识有利于学生构建和完善人文地理知识体系,是地理学科中人文精神培养的基础和前提。

(二)人文精神教育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核心,地理学科中人文精神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全球意识教育全球意识是指认识到人类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超越意识形态分歧,承认世界各国存在共同利益,用全球化观点看待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高中旅游地理涉及旅游意义、影响出游的因素及旅游环境保护等,包含全球意识教育内容。例如,学习旅游的意义可以认识到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外汇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学习影响出游的因素可以了解国际旅游的发展与他国经济发展、公民收入水平及闲暇时间的增加有关,由此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发展与他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且意识到一个国家是不可能孤立存在和发展的。因此,要树立全球意识,用全球视野看待问题,跨越政治、社会藩篱,消除民族、种族歧视,树立民族平等的观念,只有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才能促进全人类共同发展。

2.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可持续发展意识,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意识。高中旅游地理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例如,旅游交通、食宿、游览活动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垃圾等会造成空气、水、土壤污染;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使旅游地区传统文化消亡或趋于商业化、表演化,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可能毁于一旦;不文明的游客行为及不合理的开发会对文物古迹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等。学习这些能够使学生认识到旅游发展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旅游开发和保护要同行,否则会阻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在旅行游览中规范自身行为,做个生态旅游者,自觉践行可持续发展观。

3.国家意识教育国家意识是公民基于对祖国历史、文化、国情等的认识和理解,逐渐积淀而成的一种国家主人翁意识,是一种责任感、自豪感和归属感。高中旅游地理涉及我国旅游资源的相关内容,必然不乏国家意识教育的内容。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例如,以泰山为首的五岳名山、桂林山水、杭州西湖、台湾日月潭、万里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敦煌莫高窟等。学习这些,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相关国情,感受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感受到为身为一个五千年文明古国国民的骄傲与自豪,从而增强对国家的认同和主人翁责任意识,培养爱国情感,在实际行动中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安全。

4.地理审美教育地理审美教育就是通过地理学习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高尚的情操。高中旅游地理有专章讲述旅游景观欣赏,包含地理审美教育的内容。例如,“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的瞿塘峡、霜重色愈浓的香山红叶、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蒙古草原等景观的自然美;人文美主要有古建筑美、民俗风情美、古典园林美、雕塑艺术美等,人文景观美不仅具有外形美,更重要的是还具有内在文化美,通过领略这些人文美,培养学生具备高尚情操。高中旅游地理教学中包含丰富的人文素养教育内容,需要采取适当策略开展地理人文素养教育,推进地理人文素养教育实践,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二、旅游地理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教育策略

(一)学校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推进人文素养教育

首先,学校要转变传统以科学知识传授为主的观念,注重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教育统一。科学技术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导致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科学技术异化,很大程度上与人文素养缺失有关。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是学生发展的双翼,二者缺一不可。教育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教给学生科学知识,使之“考个好分数”,还要教会他们“人如何为人”的道理。其次,学校要营造浓厚的人文素养教育氛围,推行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人文情怀、人文气息,形成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教师增强自身人文素养,提升人文素养教育能力

杜威说:“所有的改革都取决于从事教师职业者的素质和性格的改革。”地理教师要深入学习新教育理念,意识到忽视人文素养教育的弊端,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正所谓“其身正,不令则行”,一个具有较强的人文素养教育认识和高尚情操与修养的地理教师,更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以自己的行为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人文意识和人文情怀。同时,地理教师要熟悉各种地理人文素养教育素材和形式,掌握实施人文素养教育的途径,在旅游地理教学中有效开展人文素养教育。

(三)充分利用旅游地理课堂教学,渗透人文素养教育

首先,挖掘地理教材的人文素养教育内容。高中旅游地理教材处处都闪烁着人文素养的光彩,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让学生掌握人文地理知识,领悟人文精神,彰显人文情怀。其次,选择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人文素养教育内容。旅游地理是一门生活性很强的学科,教育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服务、应用于生活实践。例如,教育学生在旅行游览中不要乱刻乱画、攀枝折花、乱扔垃圾等,使学生把人文素养应用于生活,落实于实践。最后,将地理人文素养教育纳入三维目标体系。教学目标设置应包含具体的人文素养教育内容,使人文素养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例如,将“说出我国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设置为知识与技能目标;将“在旅行游览中,正确使用景观欣赏方法”设置为过程与方法目标;将“在旅游中保护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设置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等。

(四)恰当利用旅游地理实践教学,开展人文素养教育

第8篇

关键词: 高等院校;中国旅游地理;教材建设

一、高校中国旅游地理基本情况

“中国旅游地理教材建设创新研究与实践”,起始于杨载田教授于1993年7月全国师专地理教学改革会厦门学术年会上,接受其委托主编其协作教材中国旅游地理,到2009年1月课题组编著出版高职高专版中国旅游地理教材,并经三年的教学实践止约有20个年头,乃成为全国教材建设创新研究与实践的典范。

“中国旅游地理教材建设创新研究与实践”,前期以原衡阳师专及衡阳师范学院为建设研究实践基地,后期以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为研究实践基地,但其核心始终是杨载田和刘沛林教授,并培养了邓运员、钟顺清、谢莉、刘天曌、彭灵芝、杨芳等后续研究人才。创新研究与实践的成果包括5个版本的《中国旅游地理》教材和1本《中国旅游地理创新研究与实践》编著。即①全国师专地理专业协作教材《中国旅游地理》(广东地图出版社,1994)、②湖南省普通高等教育“九五”重点教材(《湘教通(1996)117号)《中国旅游地理》第一版(科学出版社.1999)、③湖南省普通高校教改重点项目(《湘教通(2001)178号)《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创新研究与实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④湖南省高等教育21世纪课程教材(《湘教通(2002)2号)《中国旅游地理》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4)和其修订版《中国旅游地理》第三版(科学出版社,2010)。整体上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逐步优化的系统工程。对五个版本的中国旅游地理教材都有知名同行专家的书评发表,并一致评价颇高;对课程及其教材建设的三个省课题成果组织了高规格的验收评审,评审专家一致认为教材建设处于全国同类教材的领先水平。其成果在创作理念、创作过程和成果形式等方面经不断修改、补充、完善,也形成了其独有的创作创新特色,并经受了实践的检验。

二、创新研究与实践体验

(一)与时俱进,持续创新

为使教材建设有效服务于国家“旅游强国”和“人才兴国”战略,教材建设把握住时代的脉搏,不断探索求新,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内容。为此其教材保持每五年左右有一个反映时代最新教育思想、最新科技成果和最新旅游发展成果的新版本。本成果即为主要反映 “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旅游发展及展望2015到2020年旅游业发展远景目标成果。

(二)面向市场,强化适应

“适用性是精品教材的新定义”(林松,2009);“是不是精品,要看教材是否真正为学生所欢迎”(贺耀敏,2009)。为了适应教材市场需求,课题组要求主编和作者创造条件担任本科、高职及跨专业选修课的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以直接面向学生听取意见;同时通过市场调研,在体例上突破同类教材只研究旅游客体(旅游资源)的局限,本成果对旅游客体(旅游资源)、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媒体(旅游业)各要素一并研究,从而使教材从为旅游专业专用到能适应其他各专业所通用;同时,在内容上克服同类教材各版本对各旅游省的教学内容安排有轻重之分的弊端,特意加强了边疆和西部各旅游省及港澳台地区的教学内容份量,使教者、读者都能看到本乡土旅游发展的条件、特点和成就的详尽内容,而受到鼓舞,并对国家的西部开发战略和港澳台地区的深度旅游进行了回应,从而提高了教材的实用价值。

(三)创造品牌,学习研究先行

教育部提出“21世纪高校课程教材,一定要保证质量,使之成为精品”,唯有办法就是学习研究先行。首先是深入对课程及其教材建设项目进行研究。为此,仅项目主持人个人和与人合作多角度全方位进行研究,先后发表专题研究论文22篇、编著1部;其次是“围绕教材建设搞科研,以科研促进教材建设”,广泛参与当地的各种旅游策划活动和旅游研究工作,出版了《湖南旅游研究》、《湖南乡村旅游研究》、《区域旅游规划个案研究》、《徐霞客及其游记研究》等专著,并通过指导大学生毕业论文和科技论文创新活动以提升创作水平。杨载田、刘沛林都被聘为湖南省旅游学会首席专家团专家、湖南省休闲农业协会特聘专家,广泛参与了湖南省的旅游研究和实践活动,从而使教材成果具有能为当地旅游经济建设服务和国家“旅游兴国”战略服务的实用功能。

三、主要创新特色

(一)综合性教学体系的构建

目前各同类版本教材多缺失理论与实践指导。本成果构建了一个以区域旅游地理为主体,并融理论旅游地理、应用旅游地理在内的综合性教学体系。全书三部分:上篇为旅游地理的一般理论与实践;中篇为中国的旅游资源、环境产品和市场;下篇为区域旅游地理,整体上强化了教材理论和实践教学。

(二)科学而规范区划体系的建立

目前各同类版本教材旅游分区多各行其是,无规律可循。本成果创立了“旅游协作区、旅游省、地方性旅游区”三层次区划体系,且其最高层次按照“地域方位+文化+自然”的“三因子”区划原则,即将地域方位相邻,文化自然相近,发展方向相似的各省(市、区)划为一个旅游大区,全国分为8大区;中间层次保持省级行政区划的完整性,全国分为34个“旅游省”;最低层次以旅游中心城市为依托,将每一个旅游省分为若干地方性旅游区。从而使旅游区划体系科学规范,且符合中国现行旅游发展实际。

(三)教材地图系统的创建

目前同类各版本教材多缺失了应有的地图系统。为展示区域旅游地理所特有的地图语言,切实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发扬“左图右书”的中国人读书传统,本成果不惜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特设计和绘制了与教材文字系统相配合的地图系统,做到每个旅游大区有图、重要旅游事物有图。如中国旅游资源分布、中国旅游分区、海峡两岸旅游区等,从而使教材文图并茂,提高了文化品位,而且有利于学生看图解意能力的培养。

(四)教材建设规范化的尝试

目前中国旅游地理教材建设处于前范式阶段,各版本教材不统一且不规范,本成果试图规范化。如各旅游大区排序,遵循“自上而下、自东到西,再自下而上、自西到东”的顺时钟方向;区划上为 “旅游协作大区+旅游省+地方性旅游区”三层次;教材体例上分“理论实践篇+总论篇+分论篇”三部分;省域内容按“资源环境+开发规划+旅游区建设”等,一切都有规律可循。

当代中国旅游地理教材版本多,市场竞争激烈。但本成果在“保质量、出精品、上档次”上所下的功夫,已获得了发行效益和社会反响不断扩大的回报。其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旅游地理》第二版的英文版权还被英国Taylor&Francis集团下属的美国CRC出版公司购买,其修订版《中国旅游地理》第三版仅出版二年多一点又印刷了四次,表明发行市场有扩大之势。《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版的创作又正在筹划之中,将以更具时代创新特点而科学实用的最新版本呈现在师生面前。

参考文献:

[1] 杨载田.中国旅游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

[2]郭来喜等.中国旅游资源分类系统与类型评价[J].地理学报,2000(3). 

第9篇

关键词: 《中国旅游地理》学情自主思维教学目标多媒体

旅游业在全球被誉为朝阳产业,正迅速成为我国成长最快的产业。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旅游类专业的应用性人才显得十分短缺。中等职业中专学校旅游专业就是顺应市场需求,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术与专业理论、心理状况良好的旅游类人才,如导游等持证上岗的专业人才的摇篮。《中国旅游地理》是从旅游地理学的角度研究中国各类旅游资源,研究中国发展旅游的地理环境和地理特征,研究中国旅游区划等相关内容,从而正确地评价中国旅游资源,为发展中国旅游市场、建设旅游景区提供科学依据。学习内容包括:中国的旅游资源概况、地理要素、主要旅游景区及文化艺术、风土人情、等诸多内容。学生受自身条件、学识、习惯及课时等的限制难以一一掌握,较难适应职业中专学生考证(导游证)和就业要求。中等职业中专学校的教师如何提高《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质量,适应学生考证、就业要求,成为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明确中等职业中专学生的学情是提高《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质量的起点。

1.基础差,缺乏自信心。职专学生大多是中考成绩达不到普高要求的后进生、偏科生等,他们的文化素质较低,学习能力较差,更不用说主动学习,所以在学习职专课程时依然缺乏自信心,遇到问题不解决,更不问老师,久而久之学习成绩差,受挫感增强,更不喜欢学习,甚至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更谈不上树立自信心。

2.心理负担重。职专学生心理负担主要来自以下三方面:(1)学习负担,一直担心像初中时学不好知识。(2)就业负担,社会对职专生的偏见认为最多只能当个工人就业条件较差。(3)家庭压力,父母也不看好职专学生,是不得已而为之,上不了普高才退而求其次。

3.自主思维不完善,受外界影响大。职业中专的学生大多十七八岁,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发展较快,能够认识到自我的社会角色与自身价值,希望早日独立。但看问题往往比较偏激,受外界影响大,这些问题不解决,学生根本没有心思用在学习上。

二、针对中等职业中专学校学生的学情,树立学生的信心,释放压力,完善自主思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二步。

1.提高职专学生的学习信心。要培养职专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应从中国旅游地理中最简单的内容教起,如旅游地名,像北京的故宫,八达岭长城等比较闻名的旅游景点,让学生比较,谁说得多,谁讲述概括得好,从中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这样学生就会在单个内容逐步的学习中找到学习的感觉,认识自身的学习价值,逐步增强学习信心。

2.消除心理负担。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结合职业中专学校的优势和旅游业广阔的前景。就读职专学校有如下好处:

家庭支出少,从2011年秋季起,就读职专学校的一年级学生可免学费。每人每年可享受国家助学金1500元。第三年还可顶岗实习,提前获得薪酬,也可参加高考高职单招考试。优先还可推荐直接入读高职院校。此外,由于学生毕业时往往都可取得双证(毕业证和专业技能等级证)持证上岗减少企业培训时间,就业前景良好。旅游专业是考取导游证的途径之一。拥有导游证的职专学生各旅行社争着要,因为他们的薪酬比本科生低,所以就读职专不必有就业压力与负担,行行出状元。轻装上职专,就业无负担,学生才会主动学习,学习才有效果。

三、结合中等职业中专学校的教学目标,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为了更好地学习《中国旅游地理》,提高教学质量,我认为以下教学方法值得提倡与推广。

1.描述法。这一方法适合旅游地点与特征的描述。例如鼓浪屿的旅游四大特色:(1)海上花园:(2)“音乐之岛”、“钢琴之乡”的美誉;(3)万国建筑博物馆;(4)步行之岛。这样简单的概括就使学生牢记于心,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景点特色与景点分布等复习时应用,适合于考前复习,效果较好。

2.对比分析法。有比较才有鉴别,区域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及旅游特色,一定具有本地有、他地无,或本地强、他地弱的条件和特点,而这些条件和特点的发现必须通过对比分析获得,如山区和平原的旅游资源的对比,山地景观与滨海景观的对比分析等。对于职专学生来说,对比分析不失为一个增强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实际学习效果较好。

3.实地考察法。实地考察研究是传统的行之有效的学习和研究地理学的方法。许多知识本来就源自于实地考察。学习者若能够对书本上介绍的内容进行实地考察,不仅能增强理解,加深印象,而且可能会有自己的新发现,产生新的体验,但这种方法有些不利的地方:学生受经济等条件的限制,无法一一实地游历。

4.图像导“游”法。是指以图像系统为媒介,教师利用各种图像创设旅游专业职业情境的一系列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图像,游览图像,即模拟旅游的游览过程并积极思维、自觉探索问题,从而获取旅游知识,提高能力、智力的教学模式。“图像”可根据职业教学大纲、课文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等选择。这些图像包括旅游图像、风景图片、教学挂图、地图册、课本插图、投影和录像资料等;“游”是指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启发引导下,通过学生对相关图像的游览,即游览山川美景于图像时,提出教学目标。让学生积极思维,自觉探索、解决教学问题和职业素质的教与学的过程,强调教师所起的作用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方法及过程;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学会思考、探索问题,从而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图像导“游”法不仅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更能结合学生将来所从事的职业的特点,体现“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现代教学论观点和职业化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因而教学效果好,学生积极参与,经济又实惠。

以上方法的选择,教师应因地因时因课进行灵活选择,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直观再现旅游景观是增强旅游地理教学效果的必然选择。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已成了现今教师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功。通过多媒体形式多样的展示,调动起学生的视觉、听觉等使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大大激发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直观地呈现内容,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如可以把教材中以语言难以描绘的场景、事物,用有声有影像或者变成一幅幅图片真实生动再现出来,再配之以适当的音乐或背景,使学生看得更加直观,观察得更加细致,进而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增强旅游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多媒体以其完美的声像结合化静为动,化远为近,把异地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逼真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可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其学习兴趣。如要学习鼓浪屿旅游景区的旅游特色时,课前把有关介绍鼓浪屿的相关音像资料选取出与本区旅游特色有关的片段,通过合成形成一个完整的课件。在课堂教学时,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观看时考虑鼓浪屿有哪些旅特色,激发求知欲;看中通过技术处理如倒放、重放、停驻等操作,突出重点、难点强化对鼓浪屿旅游特色的认识;看后组织学生讨论、回答,最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鼓浪屿的旅游特色:(1)海上花园:从片中的植被郁郁葱葱、鲜花盛开,以及联系本区气候可以得出。(2)“音乐之岛”、“钢琴之乡”的美誉:片中展示了周淑安等音乐家的庭钢琴演奏会、钢琴形状的鼓浪屿码头等,从中可感受到浓厚的音乐氛围。(3)万国建筑博物馆:片中展示了英式、美式、日式及闽南风格等各具特色、具有多国风情的建筑,还可引导学生联系当时的历史分析鼓浪屿为何拥有这些建筑,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4)步行之岛:片中可看出岛上没有机动车辆,交通主要靠步行,使得鼓浪屿免受噪音和机动车尾气的污染,很好地保护鼓浪屿的旅游环境,使鼓浪屿成为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深受游客喜爱。这样的课堂,学生学习更有效,积极性更高效果当然更好。

综上所述,要提高职专《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质量,必须了解职专生学情,消除学生的顾虑,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优化课堂,实现职教育人大计。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中职;旅游地理;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5-0003-04

中职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如此多的重视和关注,从中央到地方都把职业教育放到战略发展的重要地位,中职教育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中职教育的普及化、中职学校生源的多样化与边缘化,使中职生文化基础普遍薄弱、参差不齐,他们对专业知识,特别是像《中国旅游地理》这种有一定理论知识的课程不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一刀切”“齐步走”的课堂上,有部分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课堂教学出现许多不良现象,成为制约办学质量、影响办学效益的瓶颈,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2012年4月30日,《中国教育报》刊登了《中职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在课堂上不听讲,玩手机、讲小话、看课外书籍或者睡觉的中职生约占40%;被动接受,应付考试型的中职生占40%;而真正对学习感兴趣,积极接受并参与教学活动的中职生只有20%。中职教育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为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并且尊重这种差异性,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机制、提高学习动机水平的基础上,关注教学细节,构建高效课堂。

一、重新认识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和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上课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率在95%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目标的达成,立足点是“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中职旅游地理课堂教学低效原因分析

(一)中职生的旅游地理课程学习能力分析

1.中职生素质低,缺乏对地理课的学习兴趣

当前,普通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得职业中专学校的招生更加困难,所招收的学生大多学习成绩较差,素质低。一般来说,大部分中职生都是考不上普通高中才进入中职学校,这些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家长、社会和教师眼中是“差生”,很容易产生逃避学习的自卑心理。不少学生缺乏学习能力,基础知识薄弱,贪玩好动,在课堂上的表现不好,对上学只是抱着混个毕业证的态度,极大地制约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2.中职生缺少知识积累,更缺乏旅游地理方面知识的积累

中职生在之前的学习中没有积累到一定的知R,导致基础差、底子薄。而旅游地理知识涉及各地的文化和自然面貌等,如果前期有一定的学习积累,就会有一定的基础并能对课程有所了解。但是中职生基本上要从零开始,学习会显得更有难度,学习任务也会显得繁重。

(二)中职旅游地理课程学习的复杂性分析

旅游地理课程涉及的范围广、知识点众多,旅游地理的学习要求掌握各个旅游景点的地理面貌和人文环境。地理面貌自身分为很多种,每个地方又有各自不同却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在大的方面懂得很多知识,而且在小的方面也要熟记各个地方的知识点。对于人文环境也是这样,学生一方面要背下各个旅游地方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还要知道当地人现今的各种生活习惯。学习内容过多、学习量过大对于中职生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中职旅游地理课程学习方法分析

旅游地理课程的学习方法单一、过程相对枯燥,在学习方法上,由于旅游地理的内容主要是一些死知识,学习方法会缺乏探讨性并容易陷入死记硬背的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会使学生逐渐对学习产生消极抵制心理。在学习过程中,大量的背诵要求,重复的记忆会使学生感到学习非常枯燥并产生厌学情绪。

(四)中职旅游地理课程教师教学方法分析

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一些旅游地理教师还是采用以往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加以充分重视。教师未能彻底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在教学中不自觉地便充当起课堂“主宰者”的角色,占据绝对的主导权,久而久之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教师照本宣科,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听不听讲、对知识点掌握如何,都无法得到保障。而作为综合性较强的旅游课程,学生更多的憧憬着能够用肉眼看到不同的自然风貌,而不是从教师念经似的说教中听到风景。继续以书本来灌输,以粉笔在黑板上简单地描画,让学生很难想象其中的内容,难免会感到课程的艰涩,这样导致学生听课的时候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是无法避免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关注更多的是本身的上课内容,没有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现急需教师主观上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五)中职旅游地理课程教学评价分析

传统的地理课堂,没有重视激励性教学评价,气氛沉闷。课堂上,教师从不与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的互动,即使有互动,也从不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这就导致学生逐渐丧失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显得异常低沉。一节课下来学生说不上几句话,自始至终都是教师一人唱独角戏,这样的教学方式,课堂效率必定不尽如人意。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从不对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的教学评价。

三、构建中职旅游地理高效课堂的措施

(一)提高学生对地理课程的认识与兴趣

首先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来说,要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只有学生的认识提高了,才能够认真对待课堂教学,而且才有可能对地理产生兴趣。要通过具体详尽的分析,比如向中职生分析他们将来的职业走向,分析目前社会上各类职业所处的状态和前景,提高他们对旅游行业的看法和信心,坚定他们将来从事旅游行业的志愿。

其次作为教师来说,要尽可能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学习地理能够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起到很大作用,使其明白地理知识对于以后生活的意义和重要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交通运输布局与影响》一章的时候,教师完全可以模拟出行路线,让学生设计出行方案,以此加强对交通布局的记忆。可以列举几个知名的旅游景点,让学生自己设计出行路线,使其能够联想到以后自己出行旅游的情景,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旅游地理的学习兴趣。

(二)激励性的教学评价、正确合理的考核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激励性的教学评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使学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旅游地理的学习中。

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一方面要转变教学观念,立足全体学生,要给学生信任感和成功感,消除其自卑和恐惧心理;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实际因材施教。如地理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注意学会鼓励、赞赏和倾听。因为良好的学习情境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而营造这种学习氛围的基础就是教学民主。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不能高高在上,唯我独尊,而应置身于学生中间,作为学生中的一员与其共同学习,教学相长。教师的激励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一句鼓励的话就可使学生学习信心倍增。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要给予积极的鼓励性评价,而不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另外,教师还要对学生赞赏和倾听,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对学生那些有创意的回答,教师一定要给予积极的赞赏,这也是对其他学生的鼓励。再有,对学生要“晓之以理”,也要“动之以情”,更要“付之以行”。只有帮助学生克服情感和认知障碍,才能端正其学习态度,使其找回自我,才能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

职业教育的特点,重在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专业技能,是以能力本位为基本原则的。加上中职学校的学生,在普通教育的首轮评价(中考)中不算是优胜者,也就是说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是因为进不了普通高中而选择中等职业学校。这就意味着对这一类群体,不适合用普通教育的评价体系来进行评价。因此,应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及其专业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例如,以往各种课程的最终考核大部分以期末考试的成绩为准,这种考核方法不能准确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对单门课程采用分阶段考试法。分阶段考试法就是在一个学期中,根据教学进度对各知识点进行多次总结性考试,并把考试成绩按比例累计到期末总成绩中。采用这种考试方法,大部分学生被评为中等生,有的还被评为优等生。由此可见,如果我们改变对中职生的评价方法,就一定会去掉“朽木难雕”的感觉,建立起职教工作者对学生的信心,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三)采用新式和多变的教学方法会令学生感到耳目一新,促进对课程的理解和记忆

不同的教学方法会引发不一样的学习效果,死板的教学方法无疑会е驴翁盟榔沉沉,而采用如下新式和多变的教学方法会令学生感到耳目一新,促进对课程的理解和记忆。

1.合理利用地图教学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成功的地理教学一刻也离不开地图,可以用图理解,用图记忆,用图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师生都应该明确,掌握地图是学好和运用地理知识的最重要手段。只要教师能注意对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循序渐进地贯穿于平常的教学中,善于启发学生运用地图来说明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图、析图、绘图、用图习惯,就会构建出有生命的地理课堂,这对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合理选用多媒体教学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的内容涉及面广,而且时空差距大,不易被学生接受,使用多媒体可以使学生不受这方面的限制,及时得到相关事物的大量信息,从而大大降低了教学难度。同时,使用多媒体教学能使音、像、画更形象生动,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不但对教学内容印象深刻,而且也使以往教师空洞抽象的讲解变得具体化、形象化,学生理解更容易,记忆更牢固,教学效果明显提高。此外,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可以学到多几倍的知识,不但可以节省教学时间,而且在相同的时间内学生还可以获得更多的相关信息。

旅游地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重要课程,大多数中职生受家庭条件的限制没有多少机会去旅游,所以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的理解,笔者为他们提供了多种旅游资源信息。如央视一套的《江山如画》《人与自然》,四套的《走遍中国》,都为我们了解中国及世界旅游资源提供了很好的专业平台。有时讲到具体的旅游名胜,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该地的旅游资源概况,可组织他们观看旅游景区光盘,如讲到南京中山陵、苏州园林时笔者就让学生观看景区光盘,效果出奇的好。由于诸多原因,学生在学习期间要到全国各地都走一走、看一看是不可能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利用VCD等播放设备,给学生播放各地旅游景点的光碟,从北京的故宫、颐和园、长城到西安之旅,从美丽的九寨沟、黄龙到桂林山水,从彩云之南到哈尔滨冰雪世界,每一处景观都让学生惊叹不已。和着轻缓的背景音乐,伴着主持人的娓娓道来,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跟随旅游地理课堂游遍全国。

3.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作用

(1)比较法

在中国旅游地理基础知识中,有大量的名山、名川、名城及各地的气候类型、地理位置、区域特征等需要掌握,这些知识点学生往往容易混淆或感到抽象难以记忆。如果正确恰当地运用比较法,常常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授西南旅游区中的广西和贵州两省时,向学生提出问题,“广西和贵州都是我国岩溶地貌主要分布区,贵州的岩溶地貌分布面积、规模不亚于广西,但为何广西的岩溶地貌旅游(桂林)发展得更好?”要求学生比较两省的地理要素,分析原因。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比分析,各抒己见,从两省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不同去找原因,也把两省的地理概况记住了。对比有助于鉴别,避免混淆相似的知识点,可强化记忆。

(2)讨论法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策略。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可灵活运用这一教学策略,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例如,在学习《宗教文化》这章时,可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这几个问题:基督教的来源如何?世界上有哪些关于基督教的节日及风俗特色?基督教有哪些禁忌?在枯燥的讲授教学中,穿插这些小插曲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3)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互动的一种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教学策略。它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设定的特有场景中,设身处地地体会角色的心理状态,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尽量理解所学内容的内在意义。比如,在讲到《旅游线路及其组织》这一章时,先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设计一条旅游线路,然后各小组自行选出一名学生扮演导游,其他人扮演游客,沿着本组设计的旅游线路游览,导游沿途介绍各地区风光特色。在班级每个学生都参与的情况下,必能推动课堂气氛达到,每个学生都能如鱼得水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

(4)行动导向法

行动导向法在课堂上看不到教师精彩的表演和持续慷慨激昂的解说,教师的主要工作是课下的设计和准备,课堂上教师只是一个旁观者和帮助者。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任务,教师亲自带领学生体验,让学生在课堂上行动起来,每次课都要独立负责地在团队的条件下完成工作任务。此模式4~6人一个小组,围坐在一起,课前教师准备好导学案并印发给学生,学生按照导学案要求和步骤,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讨论问题,实质上就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得到锻炼及提升。这种做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每一名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给每一名学生成功的喜悦。

旅游地理的重点知识就是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特点,以及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要求学生能对旅游资源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具备旅游规划和自行设计旅游路线的能力。这方面教师更要精心备课,设计好案例和活动方案,引导学生快乐、轻松地学习,着重培养学生分析探究问题和合作沟通的能力。比如,以下这些设计,就使笔者在课堂上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气氛特别好,学生真正争先恐后地参与进来了。

案例:旅游资源

【课前准备】教师与学生共同搜集有关旅游资源的文字、图片资料供学生预习并思考如下问题。

①何为旅游资源?

②旅游资源如何分类?

③旅游资源有哪些特性?

④旅游资源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地理资料,阅读地理材料的能力,又为学生高效率听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活动前引】通过播放流行歌曲《我想去桂林》,导出旅游者出行的几个前提“旅游动机、可自由支配的收入、闲暇的时间”。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导入活动。

【学生活动】

①学生展示与讨论课前搜集到的各种旅游景点图片,如泰山、故宫等,并发挥主观能动性,阐述各种旅游景点的异同及人们往该处旅游目的的异同,让学生自主得出旅游资源概念与旅游资源分类的结论。

②讨论旅游资源,对比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展示“傣族泼水节等民族风情图片”“故宫博物院”“深圳锦绣中华”“桂林山水”“泰山”等。

③讨论旅游资源的价值,设问:你最想去哪里旅游?该地最吸引你的原因是什么?自然风景中,你认为什么样的景色最美?美在哪里?你怎么理解旅游资源的科学价值?故宫、长城、秦陵兵马俑、埃及金字塔等景观为什么能够吸引大量游客?

4.重视校外实践教学

中职教育相当重视实践教学。把学生带到校外让他们亲临其境进行观察、判断和体验,可以使学生把书本里及课堂中学到的理论和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内化为素质。例如旅游地理中提到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要注意它的独特性,如何突出其独特性呢?以南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来说,可组织学生去崇左市大新县德天瀑布、江州区石林景区参观实践,使其感受到景点的独特,并且通过现场模拟导游活动,提高业务素质。

(四)加强中职旅游地理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要积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面向全体学生。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提高学生《中国旅游地理》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从而为旅游与管理专业建设服务,为学生终身学习服务。

中职旅游地理课的高效学习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要学会阅读地理教科书。包括了解地理教科书的一般表述层次,会区分教材的重点和非重点,会运用课本插图、练习题和地图册去理解教材。

②会独立地运用地图这个基本的学习工具。包括会在地图上查找地理事物以及地理区域的方位、范围和基本环境状况;会通过地图上反映的地理事实数据,掌握地理事实的特征、分布规律和因果关系;会填绘简单的地图,反映地理事实的分布和联系概况。

③会运用地理知识的逻辑结构去分析地理事实材料和表述地理课题。如根据地理特征的概念内涵概括或表述地理要素特征;根据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对地理成因和影响关系进行判断和表述;根据生态系统平衡原理,对自然和人文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评价等。

④会阅读和制作简单的图表,表述地理知识及其联系。如单项或多项的地理事物或区域同的比较表,说明知识系统和概念体系的知识系统表等。

⑤会在复习中概括知识体系。如编制概念体系,概括章、节、段落教材之间的联系和系统。

⑥会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检查。包括了解地理课考核要求,熟悉地理考核方式方法,会出地理考核题目,会评定成绩好坏等。

总之,《中国旅游地理》在中职学校教学中任重而道远,对《中国旅游地理》教学进行探讨,目的在于希望通过我们的有益探索,能建立适合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特点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提高专业课程特别是《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改变目前缺乏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解决《中国旅游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学生“不想学,学不进”等低效课堂问题。使课堂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而且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土,从而能推动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的改革进程,加快我国整个旅游业的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王珂琦,刘丹丹.关于中职旅游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文化教育,2009(4).

[2] 王金慧.浅析新课改中的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J].才智,2014(20).

[3] 黄秋兰.《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实践初探[J].旅游职业教育与研究,2003(10).

第11篇

关键词: 中职旅游地理教学 教材体系 多媒体 实践与体会

2005年,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在高中教育阶段,坚持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并重和谐发展。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重点加快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十分重视,随着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工作的开展,中等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但从目前教育实际发展来看,中等职业教育还没有完全被人们所重视接纳,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困境,仍然处于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从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形势来看,加快和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加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因此,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刻不容缓,这需要全社会观念的转变和创新。对于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教师来说,对学生进行良好教育,保质保量地完成专业教育工作,培养出合格的优质技能型人才,是重中之重。下面我就中职旅游地理教育教学工作,谈谈实践和体会。

一、研究教材,建好体系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旅游业得到蓬勃发展。旅游地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成为旅游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依据教育部对教材一纲多本的编写原则,中等职业旅游类的地理教材达到十余种。不论哪种教材,阐述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涵盖旅游业、旅游资源、旅游者、旅游区划、旅游信息与图表等方面的内容。《中国旅游地理》(陈锡畴主编)是服务于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和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国家规划教材。2002年7月第一版投入使用。为了让教材更加完善,注重旅游和地理的结合,避开难度较大的内容,使之更适合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求,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于2008年8月再版投入使用,即现行的《中国旅游地理》第二版(陈锡畴王雁主编)。第二版教材的总课时为144,全书大范围来看分为旅游地理总论和分区两大块。课时和结构和第一版保持一致。第一、第二版对比变化主要体现在:(一)体例变化。每章前增加了“学习目标”,便于教师和学生明确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和所要达到的目标。(二)内容调整。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第二章中国旅游资源概述,对旅游资源分门别类进一步完善,删除了部分具体的景观点的介绍。以第三节中国的自然旅游资源中的“地貌旅游资源”为例。教材一开篇就阐述了岩溶地貌、丹霞地貌、火山岩溶地貌等种类的地貌旅游资源,与第一版相比增加了海岸地貌和花岗岩地貌。在介绍各地貌特征、分布的基础上增加了地貌成因的分析。把原来布设在开篇的山地旅游资源调放到了这部分的最后讲解,同时删除了具体的山地景观点的介绍。被删除的景观点将适当安排在后面的旅游区划中进行学习。这种调整不仅使教材的旅游资源分类体系更加完善,突出了对地理“理”的学习,而且避免了部分知识前后的重复出现。其二,旅游区划中对各省的概况和旅游资源这部分知识在体例和风格上进行了统一,删除了部分具体景观点的介绍,增加了5A级旅游景区。其三,更新了教材附录中我国加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增加了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第二版教材突出了旅游与地理相结合的学科特点,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职业岗位的要求力求学生“知和能”共同发展。

二、热爱职教,科学受训

1.研究学生,备好信息。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着文化课基础薄弱、厌学的缺点。因此,中职教师要通过各方面的途径获得学生的相关信息,了解他们的特长和爱好,研究他们对旅游知识与技能的实际需求。要善于与学生沟通,建立师生情感的桥梁。对学生的基本信息,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正确把握教学方向、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按需教学,实现中职教育目标。

2.注重教法,科学受训。

(1)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艺术,讲台即舞台。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一堂课的最终效果也与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密不可分。针对中职旅游地理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习兴趣。讲解教材内容时,要做到关注自然,关注人文。旅游地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基于为旅游服务的特点,教材偏重了人文方面的内容,忽视了有关自然地理内容的阐述。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外延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自然地理教学,突出地理的“理”。譬如:讲到武夷山的九曲溪,我们可以讲解流水的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的原理。让学生知道河流凸岸凹岸的生成,自然就知道河曲的形成,还可以推想将来河流的发展趋向。一旦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就可以解决今后在生活实际中一些问题,实现教学的一大价值。再如:讲到武夷山“玉女峰”,可以结合地质学中关于岩石形成和构造的知识,让学生知道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生成,三类岩石的转变。结合当地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等自然地理知识,就容易对学生进行“丹霞地貌”的教学。再引用九曲溪两岸的优美传说故事穿插其中,实现旅游地理的自然和人文典故的统一。这样学生学到了有用的地理知识,提高了地理文化素养,为掌握旅游地理技能做好了质的铺垫。学生学习旅游地理教材时,教师如果对地理知识只是轻描淡写、照本宣科,不做一定的延展,学生就会一知半解,不知其所以然。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知识,或者强行塞给学生,必然难以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

教学方法要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调整组合。无论是理论知识的教学,还是专业技能的训练,尤其那些学生薄弱的知识点和难点,教师应以讲授法为主,结合启发、探究、对话等教学方法,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复习课,教师应采用对比、综合、分析、概括、归纳的方法,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刻系统化。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方面,采用模拟导游的方式进行实战式的训练。当然,对教具的选择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我们用心探讨体会、合理有效应用,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旅游地理中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日新月异。尤其多媒体教学走进课堂,引起了教学的大变革。多媒体教学以其大容量、直观、灵活、生动、形象的特点,具有无可比拟的强大优势。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和景观图片实行多图组合切换,大大提高了读图效率。许多抽象的地理运动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动态模拟展示。化抽象性为形象性、直观性,解决了教学的难题,让学生易于掌握理解。利用多媒体强大的视频声影图像,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全方位走进旅游地理的天地。尽管多媒体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但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它不是万能的,具有局限性,这种局限性表现在多媒体教学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譬如,有的教师认为多媒体是万能的,把整个教学课堂交给了多媒体,完全忽略了传统教学,课堂从头到尾由多媒体全权代表,一气呵成。于是教师成了计算机的操作员,失去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导者的角色作用,最后学生在大容量的课堂中,完全按照教师原先设计好的课件模式和固化了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学习,失去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灵活反馈这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这样将不利于教师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课堂上也容易让学生感到疲劳和厌倦。有的教师在课件中辅以大量的精美图片、特种声效、绚丽多彩的色调和有趣的动画效果,目的是使多媒体课件更加完美。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这些精美图片、特种声效、各种色调和动画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学习”上带到“欣赏”上,最终成了学习的干扰,违背了设计的初衷。

我们并不否认多媒体的教学功效,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和工具,不可以完全替代教师。除了优质课、汇报课外,更多的是平时教学。平时教学应把多媒体定位在“辅助教学”这个层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实用性,凸显教学效果,解决教学问题,把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科学统一,有机相融,优化课堂,提高成效。

(3)注重学生实践和技能的训练培养。

职业教育十分重视学生实践和技能的培养。这一点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是不同的,这也是职业教育的特色和根本点。中职旅游地理教育必须以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为出发点,加强对学生实践与技能的训练培养。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旅游地理专业的特点,营造浓厚活泼生动的职业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旅游服务技能。在教材景观点的教学中,通过职业导游课堂模拟演练,创设职业情境进行导游教学。根据教学需要,把班级学生分成3-4组。分配各组学习任务,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中各组推荐一名学生上台,以导游员的角色介绍景观点,其他学生充当游客,并且向导游员提出一些问题,导游员解决游客的问题。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让学生投入情境角色中,感同身受,培养旅游服务技能技巧。在学习各省区的旅游资源时,以组为单位合作设计游览路线,编写导游词等,并通过课堂交流,加以充实完善。此外,利用家乡的旅游资源,如白水洋,鸳鸯溪景区等。通过学校的引荐,让学生走出课堂,参加到景区的旅游服务中,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这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十分重要。

除此之外,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环境教育,向学生渗透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技能的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第12篇

一、专业定位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定位应从学科特色和学生就业方向两个角度来考虑,定位于地理学学科背景下的城乡规划和旅游规划。

(一)学科特色第一,在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本科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教高1998[8])中,地理学一级学科下设地理科学、资源、地理信息系统三个二级学科。虽然2012年从资源专业拆分出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但新专业仍属于地理学一级学科,故以地理学为学科特色的高校仍应坚持地理学的基础学科地位。第二,新专业命名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事实上是强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结合。实际上,人文地理学正是用地理学的眼光来看待人文科学,属于理学的范畴。而城乡规划在学科划分中曾属于建筑学一级学科,授予工学学位,后来在学科调整中提升为一级学科,仍是工学学位,在业界认同其建筑学出身的同时,也在不断强化地理学思维在规划中的应用,所以在城乡规划教学与实践领域中,地理学出身的专业城乡规划人员越来越多,尤其是宏观层面的城乡规划,更加强调地理学的学科背景。另一方面,由于人文地理的理学范畴,使其更偏重于理论研究,在当下的实际应用中与其他学科的交叉部分较少。同时,旅游学又因为与各类自然和人文类的旅游资源天然的联系而成为人文地理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人文地理学也专门有一个学科分支为旅游地理学。近年来,各高校在学科建设上强调面向市场的需求,有条件的高校纷纷在地理学的基础上设立旅游学院或在地理学院下设立旅游类专业,其中一大依据即是以地理学为基础的旅游规划与管理。当前的专业目录中并没有旅游规划专业,旅游规划行业的从业人员来源较广,旅游管理、地理学、城乡规划、园林景观等专业都成为旅游规划的相关专业,故从专业性和综合性两方面来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与旅游规划行业的切合度还是很高的。第三,在学科发展环境上,随着近年来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调整,在城镇规划与建设领域也不断提出新的理念,如新型城镇化战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三规合一、数字城市等,均对城乡规划的地理学思维提出新的要求。同时,旅游业作为一项无烟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正是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家和地方均表现出对旅游业的极大热情,旅游规划无论是从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层面,还是从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上,都正是用人之际,这其中对旅游地理学人才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

(二)学生就业方向从学生就业方向来看,以前的资源专业由于专业定位不明确,涵盖内容太多,学生的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包括在政府部门,如规划局、国土局、发改委、测绘地理信息局等相关单位就业的,另有一部分进入规划设计单位的,还有很大一部分从事与专业无关工作的。考研的学生主要有三个方向,即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等。从以上就业方向可以看出,由于专业定位的不明确,该专业学生毕业后有较少的人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多数从事完全与专业无关的工作。由此说明,如果能明确专业方向,强化专业教学,将会对学生的就业产生极大的促进和影响,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专业方向在应用领域直接表现为城乡规划与旅游规划。

二、课程体系建设

就专业的发展状况来看,当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最大的三个方面的要求是专业化、实践性与文化内涵。

(一)专业化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化从两个方面展开,其一是地理学的专业化。此前的资源专业,虽然归属于地理学一级学科,但又不同于地理科学专业,故在课程设置上强调以地理学为基础,兼顾资源学、环境学、管理学、城乡规划等学科,开设的课程很杂,没有方向性,可以说缺乏明确的主干课程。如在某校资源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可以看到地质学、自然地理学、测量与地图学、人文地理学、环境科学导论、土地资源学、遥感技术、经济地理学、资源科学导论、城市规划原理、城市地理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学、土地评价与管理、计量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经济学、区域分析与规划等,各各领域均有所涉及,但呈现出泛而不深的特点。在当前的专业定位下,地理学的专业化应强调自然地理的基础地位和人文地理的方向地位。首先,不论是城乡规划还是旅游规划,均是以对自然地理条件的深刻认知为工作基础,故自然地理方面的课程必须开足、开实,如自然地理学、地球概论、测量与地图学、地质学基础、气象与气候学、地理信息系统、地貌水文学、遥感导论等。第二,地理学与专业方向的联系在于人文地理,故人文地理的方向课需要做好,如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经济地理学、旅游地理学、计算机辅助制图、地理信息系统等。其二是城乡规划的专业化。原资源专业中,城乡规划仅作为专业中有限的一部分存在,并非专业的方向,故专业课程的设置很少。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中,城乡规划成为了专业的方向,虽然从专业性、学制年限、教师配备等方面难以完全照搬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设置方案,但仍应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将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开齐,如城市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道路与交通、市政工程规划、区域分析与规划、建筑初步、建筑素描等。

(二)实践性地理学是一门验证性的基础学科,城乡规划则是一门实践性学科,所以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来讲,实践教学是该学科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第一,在综合自然地理方面应延续地理学教育的实践性,让学生在学习了理论知识后有条件在现实中对其进行验证,取得相应的感性认识。第二,在各层次的专业规划上,更应强调其实践性,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必须以实践教学为主,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第三,在规划思想的表达上,应想办法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如手绘技法、色彩运用、CAD等。

(三)文化内涵地理学与文化融会贯通产生了文化地理、人文地理、历史地理、民俗地理、语言地理等分支学科。同时,城乡规划也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涉及城镇的发展历史、文化变迁、文物保护、人口迁移、地方认同、城市特色等方方面面。正是因为城乡规划超强的综合性要求,仅仅是建筑出身的从业者难以完全胜任城乡规划,也正是由于地理学者对文化大多有一些涉猎,使得地理学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深地理解规划,或者做出更有特色的规划。基于此,为发挥地理学在规划领域的优势,应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强化诸如文化地理、人文地理、历史地理等文化类课程,这也是城镇、乡村及旅游区特色最直接的彰显之处。

三、与现有教学体系的矛盾及对策

(一)教学课时不足新的学科定位下,要求开设诸多的城乡规划专业课及地理学专业课,这就面临着教学课时不足的问题。与城乡规划专业相比,工科的城乡规划为五年学制,有充足的时间来安排专业课。与地理科学专业相比,学制相同,但我们要留出相当多的时间来开设规划类课程和文化类课程。所以,很自然地,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会遇到课时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从现有的条件出发,有以下两个解决途径:一是尽量减少与地理学、文化类、城乡规划无关的边缘课程,将课时集中于核心课。二是在开设一些专业课时,提出更加明确的教学要求,不一定要按照该门课程自身的课程体系完全讲完,可根据专业定位对该门课程的需求来展开,相应地,该课程的课时也可以缩减。如对于GIS课程来讲,系统地学习该软件需要很多时间,但城乡规划日常使用到的GIS功能主要为缓冲区分析、坡度分析、坡向分析、日照分析等实用性非常强的部分,其他关联不大的部分则可作了解或直接带过即可,当然具体讲哪些、讲多少需要专业负责人与带课老师深入沟通,要小心把握这个度。三是让公共课为专业课让路。各高校现行的课程体系大多是大一上公共课,大二、大三上专业课,大四象征性地上课,使得大学四年中真正学专业的时间只剩一半。针对这种情况,国内已经有高校进行了课程体系的改革,将专业课提前至大一,从大一入校即开始开设专业课,公共课则每学期都开设,由学生自己挑选上课时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所面临的课时不足的问题较为严峻,对专业课时更有着迫切的需求。

(二)师资力量不足由于是地理学背景下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各高校在师资力量上普遍面临着地理强、规划弱的问题,尤其是在开设规划类专业课的时候,规划专业的师资力量更是显得捉襟见肘。针对该问题,现有可行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积极引进人才,如城乡规划专业、建筑学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等;二是与其他院系合作开设一些课程,如请美术系老师开设手绘课程,请历史系老师开设历史文化类课程,请建筑系老师开设建筑类课程等,既实现了学科交流,也缓解人才不足的矛盾。

(三)实践教学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来说,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勿庸质疑,当前的关键在于如何整合现有资源,将实践教学安排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去。针对当前高校课程设置的特点,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结合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这也是是简单的方式,但也存在与理论课抢课时的问题;二是在学期中专门安排一段时间用于实践教学,这需要对整个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且因为时间较短,只能组织参观式的实践教学活动;三是大幅度调整教学计划,安排出半个学期以上的时间用于集中式的实践教学,这是对实践教学最直接的落实,也是对学生实践能力最好的培养方式。以上三种实践教学的安排方式均对传统的理论课教学模式产生影响,需要学校的专业负责人仔细斟酌。

(四)教学资源在传统理论课教学模式下,学校基本都能保证教学资源的投入,但现在涉及到专业教育、涉及到实践教学,对教学资源有了新的要求。首先,对机房的要求。规划专业的各类制图式的实践课程占到了实践课程的一半以上,对机房的使用率很高,需要专门的机房,保证上机时间;第二,对专业教室的要求。涉及到规划方案的教学与讨论、规划图纸的绘制,不仅需要有室内教学空间,而且对教室有专门的要求;第三,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如果能选择规模适中、有特色、有大比例尺地形图、有全面资料的镇、村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将其作为规划对象,开展实践教学,将对实际的教学工作产生极大的促进;第四,考虑与地方的规划设计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争取将其建为实习基地,既为设计单位降低生产成本,也为学生争取实习机会,增加日后工作的筹码。以上四项教学资源是当前地理学背景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普遍欠缺的,其中前两项需要由院系争取,学校提供,后两项则需要专业老师的努力。

(五)产学研互动产学研互动是对该专业建设的进一步考虑。产学互动方面,高校在城乡规划和旅游规划领域为地方的服务,既加强了高校与地方的联系,又能够为高校的教学提供一些素材,可能的情况下,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规划项目中来,对高校和学生都是很有帮助的。学研互动方面,城乡规划在中国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规划领域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为城乡规划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普通高校必须跟上这一潮流。同时,作为四年制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如想在这个行业里取得较高的成就,考城乡规划的研究生是必不可少的,对学生来讲,越早地参与到科研项目中去,对其考研就越有帮助。产研互动方面,任何一个规划设计单位想要迅速发展,都必须重视科研,以科研促生产,以生产带科研。在高校里,如果这二者产生了良性的循环,对教学的带动作用将不可估量。该环节对普通高校地理学背景下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来讲,不是简单的矛盾问题,是整体水平较低的问题,必须三个角度共同发展,互相促进。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