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3 18:22: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非英语专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 英语口语 哑巴英语 素质教育
一、我国进行了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一个现实性的问题始终摆在我们面前: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英语口语普遍较差
究其原因笔者总结出了以下两点:
(一)口语基础没打好
很多同学和家长都以为:只要考试考得好,口语有什么关系呢,反正也不考口语!而有些中小学老师本身的口语都成问题,上课几乎全中文教学,更不要说培养学生的口头能力了。大家都把英语口语当做了英语专业学生或者要参加出国留学考试的事情。这种心态导致了从中小学学英语初期的口语基础就没有打好,到了大学英语口语更是“定型”了,张口就是怪调子英语或者 “Chinglish”。我们喊了多年的口号“学会用英语思维”但是鲜少有人想过,连用口头的方式都表达不出来,又怎么在心里进行英语思维呢?从小到大只追求笔头试卷得分,语法单词都是死记硬背。大多数学生对于英语都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更不用说用英语思维。一边要求英语思维,一边不重视口语,弄得学生叫苦连连。
(二)没有掌握口语学习的正确方法
另外有一部分家长和学生意识到了口语的重要性,想对这个方面进行加强,可是又往往进入了一个误区:要学口语,必找外教。
大多数家长对于外教有种迷信,认为只要是外教上课,孩子的英语一定能学得很好。但是就目前市场上外教的情况来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外教资格问题。学生到口语学校去学习,是应该在具有教学资格的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而现在外教虽然多可是质量参差不齐,很多外教都是做口语陪练,他们对于如何进行教学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国际社会最普遍的外教资格证书种类有:Tefl外教资格: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是国际认可的通用英语教师资格证书。Tefl证书:证明外教在外语口语和教学方法上经过了一定的培训,掌握了一定的技巧。Tesol外教资格,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即“对外英语教学”。Tesol证书:由美国TESOL教育学会颁发,被Tesol国际组织认可,此外在英国、澳洲等英语国家,大部分学校和语言培训机构也认可Tesol证书。Tesl外教资格,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是专门为教授英语为非母语的英语老师特别设计的培训课程。全球范围内被广泛认可。目前在国内基本上tesol、tefl和tesl外教证书都已经被混用,三者没有被严格的区别,都被作为外教资格证来看待。目前国内高校和稍微专业一点的英语培训中心招聘外教都会要求三个证书之一。
由于具有正式教育资格的外教价格高数量少等因素,一般高校只会为英语专业的学生聘请外教,而忽略了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问题。以至于大部分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都处于“哑巴”状态或者怪口音状态。
二、开设口语课的必要性
(一)练好口语,学生对于学习兴趣才会提高
我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长期只注重单词的背诵,语法的学习,可是结果是导致大多数人眼中英语学习是一种“苦差事”。 在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成绩好的同学往往英语读的很好或者他们认为自己读的很好。口语好成为了他们在同龄同学面前值得炫耀的闪光点。而那些成绩差的大学生我们甚至会惊奇的发现由于不会读单词和音标,他们背单词的方法竟然还是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叠加而成单词再加汉语意思的机械记忆!基本的字母和字母组合发音规则都不懂。用这种死记硬背的方法,单词记得是又慢,忘得又快。
(二)英语中口语和听力的学习过程是相辅相成的
听力一直都是英语学生的难点之最,究其终极原因就是没有和口语结合在一起学习。俗话说“十聋九哑”,不去学习语音知识而片面的追求听力的高分是十分不切实际的。也有人说要通过看国外电影学外语歌曲之类的方法来提高听力。但是大家往往忽略了口语上的模仿,不懂得会说了自然可以听得懂的道理。单单的去看电影不是练听力,只是一种消遣形式罢了。
(三)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学好了英语口即使是有偏科倾向,如果他在英语口语或者写作或者翻译方面有一技之长,将来即使是没有从事自己的学科专业,他也会被社会广泛需要的。好的口语,对于广大毕业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渠道,比如从事翻译、导游、英语培训师、幼儿园老师、对外贸易行业等。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高校开设非英语专业英语口语课,至少每周一次课,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十分符合现在的应试教育的基本要求的。开设专门的口语课,与听力课分开,单独独立出来,是提高当代大学生普遍英语素质迫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朱纯.外语学习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 英语 课外阅读
1 理论背景
语言学家Krashen(1985)认为能否掌握第二语言的关键因素是接触大量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材料。与输入材料接触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听,二是读。复旦大学教授董亚芬(2003)认为“广泛阅读及多读原著是学好外语不可或缺的条件”。可见广泛阅读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有效途径。
2 研究方法
2.1研究问题
本次调查是通过请学生回答问卷的方式进行的。调查问卷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用于英语课外阅读的时间、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2)阅读的目的;(3)英语阅读困难及原因。
2.2调查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临沂师范学院2006级非英语专业 220名学生(见表 1)他们的年龄由19至22岁不等,平均年龄为20.67岁,其中女生120名,男生100名。
2.3研究工具
本调查是通过请学生回答问卷的方式进行。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解,问卷用中文写成。该问卷包含三个部分,共18个问题。第一部分1—5是基本情况第一包括其姓名、年龄、性别、专业及每周分别用于课外阅读、课外学习的时间。第二部分6—18对学生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方法、目的和困难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问卷请任课教师在课前或课后发出,让学生填写并当即收回。此次调查共发放了105份问卷,收回105份,其中有效问卷103份。回收问卷后,笔者任意选取了10名愿意合作的被调查者分别用中文进行了面谈,请他们就其问卷调查内容进行具体说明。
笔者利用 SPSS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了有关分析。就其问卷调查内容进行具体说明。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总的看来,调查对象用于英语课外阅读的时间较少而阅读最多的材料为“报纸、杂志”;多数学生最主要的阅读目的就是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调查对象在调查对象在英语阅读中的最大困难是没有时间阅读课外书。
3.1课外阅读时间
表1表明,调查对象用于英语学习、阅读的时间都较少,课本学习、课外阅读平均时间仅为2.7h和2.1h。他们的平均课外阅读时间与清华大学的理科生2.2h和南京大学的文科生2.17h的时间相近每周课外用于英语学习平均只有4.8h,少于南京大学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5.91h。在面谈中,很多学生指出看不懂和专业课的压力导致了他们不愿或不能在英语学习方面过多的投入时间和精力。
调查对象课外阅读时间明显少于课本学习时间。通过面谈,笔者发现多数学生认为课本学习比课外阅读重要,因为考试内容多为书本内容,学好课本有利于提高考试成绩。另一方面,教师并未对课外阅读提出任何要求,也没有任何形式的检查,课外阅读对英语学习是有益并不能直接表现出来。
3.2阅读材料
以下表2依次列出非英语专业学生经常阅读的材料
备考资料:近一半的学生选择阅读备考资料,访谈中,多数学生指出通过做各种英语练习有助于提高英语成绩,特别是四、六级等全国统考的成绩;
报纸杂志:约42.7%的调查对象平时阅读英语杂志或报纸,主要包括:《中国日报》、《二十一世纪》、《英语世界》、《英语学习》、《英语沙龙》。选择这些杂志的主要原因是:时事性较强,内容丰富,趣味性较强并且购买或借阅方便;同时,这些国内出版的报纸杂志语言简单,内容熟悉,容易读懂,因此理所当然成为学生们首选的课外读物。
小说:多数学生对小说较有兴趣,但由于市场销售的多为长篇小说,需花费较多时间阅读,并且部分学生、教师、家长视小说为“闲书”,所以只有少数学生阅读,且阅读的多是世界名著简写版。
专业书籍:阅读专业书籍的学生只有 2人,占0.9%。清华大学和南京大学人数却分别达到 12.8%和 24.2%,其比例远远高出临沂师范学院的调查结果。原因可能是临沂师范学院属于地方性大学,受教学水平、师资力量以及学生自己的英语水平所限造成的。
3.3阅读目的
表3表明学生进行课外英语阅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没有人选择无一定目的,而近一半学生阅读的首要目的就是提高英语水平,但这也不是他们阅读的惟一目的,也有42.7%学生阅读是就业的需要,仅有9.5%的学生希望通过英语阅读丰富自己的生活,达到娱乐的目的。
这一结果表明,目前学生的外语阅读主要属于为通过考试,获取信息或其他与前途有关的工具型,而不是欣赏型的。学生在阅读中得到的乐趣不多,当然就会尽可能少地阅读。读得少就有理解困难,阅读速度就上不去。理解困难,速度慢又反过来影响到阅读乐趣。
所有调查对象都认为英语课外阅读有助于提高英语水平。13.16%学生认为帮助很大,34.21%认为较大,47.37%认为一般,还有5.26%认为帮助较小。可见,基本上所有学生已认识到英语阅读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但对其帮助大小认识还不一致。
3.4课外阅读的困难
15.9%的学生认为“可找到的适合的英语材料太少”。面谈中,多数学生提出希望能看到近几年的畅销流行小说,最好能有一些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还有不少学生对时事性、趣味性较强的报刊杂志有兴趣,但我国现有的报纸杂志也只有那么几种,选择范围很小,而多数英语报刊杂志把重点放在英语“学习”、“应试”上,真正重在“阅读”的报刊寥寥无几。
35.9%学生指出“多数阅读材料太难,看不懂”。而目前我国出版机构似乎较热衷于四级应试教材、书籍,真正适合这一层次学生阅读的英语材料却很少。多数为适合英语专业学生的报纸、杂志或原版名著,而这些作品对于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难度过大。
有32.3%名学生提出“没有时间读”,一方面因为专业学习紧张,而另一方面这也与阅读方法不当、阅读材料过难有关。
相对重点大学来说,临沂师范学院的学生的基础还是比较差的。因此为他们课外阅读的主要困难是“看不懂”和“没时间”。面谈中,不少学生反映上英语课效率低,似乎没有学到什么;课外阅读缺乏有效指导。
摘 要:在学术日益国际化的今天,英文学术论文,特别是其摘要,直接关系到科研成果能否被国际知名学者所接纳。因此,对于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摘要的成功写作被看做是论文写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本文将试图对比分析英语专业研究生和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论文摘要中连接手段的使用,找出相同之处及其差异从而有助于他们的摘要写作。
关键词:论文摘要;衔接手段;连接
1.引言
韩礼德和哈桑在著作《英语的衔接》中,认为衔接是一种语义概念;衔接是指存在于语篇中的语义关系。同时他们还提出了分类,他们将衔接分为两大类: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其中语法衔接包括指称,替代,省略,连接。词汇衔接包括复现关系和共现关系。
因为衔接在语篇的构建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很多语言学家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了研究(如:韩礼德&哈桑1976,侯易1992,Van Dijk 1985,胡壮麟1984,张德禄2001,罗选民2003等)。对于衔接的研究大部分是针对理论的研究以及对衔接理论整体的研究。而对于此分类连接的详细及深入研究很少。本文将采用韩礼德&哈桑的理论对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论文摘要中的连接进行对比研究。
2.连接的概念及分类
针对连接的特点及衔接功能,韩礼得和哈桑解释道:“连接成分本身不是衔接的而是间接地通过其包含的具体含义达到的衔接的,他们并不是主要的连接上下文的衔接手段。”显然,互相连接的成分本身有具体的明确的含义,“并且通过语篇中的连接词,人们可以准确的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语义关系,甚至能够通过前句预测后句的句意。”(胡壮麟1994)例如:“the boy is very handsome but he is also…”中的连接副词“but”。前句中的意思是积极的,但是通过连接副词“but”我们可以推断出后面不完整句子的含义。连接副词“but”表明了意义的变化,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后面句子的意思应与前面句子的意思不同或相反。
从形式角度看,连接词可以分为三类:单词,短语,小句。(黄国文 1988)从意义角度,对于语义关系的连接分类有不同的观点。韩礼德将连接词分为四种关系词:1)附加2)因果3)转折4)时间。以下列举各类连接例子:
1)附加连接:and,also,too,furthermore;2)因果连接:because,for this reason;
3)转折连接:although,however,on the contrary;4)时间连接:first,second,third…,
1)“This thesis introduces the theory…as well as all modes of presentation and thought presentation.”该句中的短语“as well as”是附加连接词。该短语表明了社会语言学和话语分析之间的关系,并且它还显示了谓语动词“introduces”和名词短语“all modes of presentation and thought presentation”之间的关系。
2)“Different reporting…different kinds of texts;therefore,it is worth… functions.”该句中单词“therefore”是因果连接词。它表明了句子前后之间的因果关系。由于因果连接词的出现,读者可以很轻松的辨别出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3)“In the past,the study of…developing is more,but the study of the impact of ground…system is less.”该句中的“but”呈现出意义章的转变。大多数这类词都很凸显,都很引读者注意。这类连接词可以帮助读者抓住句子或段落的主要意思。
4)“Hence,reporting verbs have another function as discourse function.”在该句中出现的“Hence”是是时间连接词,能够表明前后句之间的时间关系。用这类连接词,作者可以连接两个或多个句子。
3.方法
3.1 数据收集
该研究的对象是长安大学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摘要及公路学院的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摘要。分别随机选取20篇。由于摘要是随机选取的,该研究就保证了高度的客观性和可比性。
3.2 研究目的
该研究主要是对英语专业研究生和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进行的对比研究,从而发现他们摘要写作上的不同之处。从而有助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摘要的写作,提高他们自如运用连接手段从而达到语篇衔接,连贯的能力。
3.3 数据分析
通过数据的总体分析发现,公路学院的学生用了大量的连接词汇,比英语专业的学生多很多。但是四类连接手段的使用情况有很大差异。表一显示的英语专业研究生四种连接手段的使用,表二是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四种连接手段的使用情况。如下表:
表一:英语专业研究生causaladditiveadversativetemporal140(146%)520(543%)83(87%)213(222%)表二:公路学院causaladditiveadversativeTemporal97(94%)799(772%)18(17%)121(117%) 从上表可看出,英语专业研究生四种连接手段(因果,附加,转折,时间)的使用比率分别是146%,543%,87%,222%。而公路学院研究生四种连接手段(因果,附加,转折,时间)的使用比率分别是94%,772%,17%,117%。
由此,可以发现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都经常使用附加连接词,并且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使用的比率比英语专业的研究生要高。另外,上表还显示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对表因果,转折,时间的连接词的使用要少于英语专业的研究生。这说明,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经常使用简单的连接词,而很少使用像因果,转折,时间这几类的连接词。
关键词:专业英语;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是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生走向世界的必备素质。在本科院校,特别是普通本科院校中,专业英语的教学还相对比较薄弱,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即使开设了专业英语,往往学时较少,教学也仅仅停留在翻译少数几篇课文的水平上,并没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没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专业英语的教学,不少教师也发表了自己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数据资源库中有关专业英语的教学方法探讨的文章不下2000 多篇。例如材料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经贸专业英语“快乐体验式”教学模式研究,食品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讨,提高专业英语教学方法的初探等等。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讨论开设专业英语课程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专业英语的特点和教学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及对应措施。
1.开设专业英语的必要性
学习专业英语是吸取国外先进知识,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基础。专业英语是高等学校本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辅助课程,是基础英语的延伸,其目的是为了拓宽学生的专业词汇量和阅读量,特别是要强化英文表达方法,为将来的学术论文的阅读、写作和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本科毕业以后直接参加工作的学生来讲,经济全球化很快,进行国际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专业英语课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开设专业英语是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生来说,将来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要了解国外专业领域的最新动态就需要经常查阅英文文献、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会议。另一方面还要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出去,因此,学生必须学好专业英语。
2.专业英语教与学的现状分析
2.1 专业英语授课对象分析
专业英语的授课对象为大四的本科学生,大一、大二学了两年的大学英语,有的同学过了四级、有的同学过了六级,还有部分学生四级也没有过,加上大三和大四两学年,除考研的同学外,大部分同学可能放弃了英语的学习,所以说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一般的本科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都在围绕着四、六级证书,对专业英语无力顾及。再者,很多学生对专业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不明确,认为将来从事的工作很少涉及到专业英语,对专业英语不重视也就不足为奇了。
2.2 专业英语教学师资分析
目前专业英语教学大部分是由科系的专业教师来担任,其中不乏英语好,又具有专业特长、对专业词汇比较熟悉的教师。但是,一般性本科院校中的大多数教师,本身英语语言能力就比较弱,很难把专业知识与英语表达结合好,讲授专业英语力不从心,但鉴于人手短缺,只能勉强为之。最近几年,山东省也派出一部分教师国外锻炼学习,归国以后进行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为专业英语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双语教学可以创建一个英语学习的环境,更快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3.专业英语的特点与教学方法探讨
专业英语是大学英语基础上的一个延伸,大学英语重在日常应用,主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基本技能,而专业英语重在科技文献的阅读和翻译,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翻译和写作能力。专业英语要求学生重视的是专业词汇的记忆、培养学生分析句子结构的能力、和翻译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专业英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求学生重视专业词汇的记忆,这是学好专业英语的一个前提条件。专业词汇学生平时接触的比较少,往往难以记住,容易被遗忘。为帮助学生牢记专业英语词汇,可以引导学生掌握构词法。英语词汇的构词法有三种:合成、转化和派生词。利用构词法有利于记忆专业英语词汇,扩大词汇量。
(2)培养学生分析句子结构的能力。学生虽然掌握了大量的专业英语词汇,但如果缺乏对句子结构的分析能力,还是无法正确理解文章的意思。而专业中长句多、句子结构复杂,正是专业英语的语言特征之一。因此,在专业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分析句子结构的能力。在分析课文碰到长句时教会学生分析句子结构。分析句子结构,一般分为以下几步:
一是判断句子种类。看看这个句子属于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这是分析句子结构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二是找出主句,即找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
三是找出从句。找出从句的关键是找出连接词。专业英语文章中大量出现that 引导的从句,它们往往紧跟在某个名词或代词后面充当定语,称为定语从句;但若that 在从句中不充当成分,便为同位语从句。只有理顺句子的结构,才能准确理解句子的含义。
另外,专业英语文章中还往往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被动语态、非限定动词、后置定语,通过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分析句子结构来加强对这些特点的理解。
(3)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是专业英语教学的主语目的之一。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一般都不具备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学习专业英语,很大程度上是要让学生能够顺利理解外文资料,并能通顺的、忠实于原文的翻译成汉语,因此翻译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表达的思想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出来的活动,是一种再创作的过程。要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首先,需要学生理解“忠实、通顺”的翻译标准。其次,需要他们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例如增译法和被动语态的翻译、状语从句和名词从句的翻译等。再次,示范讲解后让学生自己翻译,对比原文找出差距进行总结,使学生逐渐积累翻译的有关知识,提高翻译能力。
学生通过专业英语的学习,应该能够读懂英文说明书、英文图纸和专业范畴内的英文书刊资料,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进行大量的翻译实践。由于专业英语学时较少,在课堂上不能做太多的笔译练习。因此,教师可采用课后布置适当的笔译作业,在课堂上抽出一定的时间,针对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分析讲解。通过反复训练,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和翻译水平。
专业英语的学习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不断加深大学英语知识、加深专业理解,积累专业知识的过程。专业英语教学既不同于基础英语教学,又不同于专业课教学。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三点:(1)引导学生牢记专业词汇;(2)培养学生分析句子结构的能力;(3)补充一定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翻译能力。
在教师的帮助引导下,通过专业英语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将专业知识和英语结合起来,不仅能阅读普通英语文章,并且能阅读专业性文献,由此了解到更新、更先进的专业知识,为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作贡献。
参考文献:
[1]要玉宏,王正品.从本科毕业设计看材料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j].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11,(1):84-86.
[2]吴婷婷.经贸专业英语“快乐体验式”教学模式研究:理论与实践[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29-132.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非师范英语专业 创新实践教学
一、引言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历史及现实诸多制约因素的影响往往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领域中处于劣势地位,而树立正确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规格则成为它们求生存、谋发展的关键。由于师资及学生素质等各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无法和研究型大学以及教学研究型大学在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上进行竞争,因此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成为这类学校普遍的办学定位。为了培养高级复合型人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实践性教学这一重要环节上。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 是理论教学的继续、补充、扩展和深化,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玉林师范学院从2000年升本以来,十分重视教学和实践基地的建设,逐步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此,笔者将以玉林师范学院外语系应用英语专业为例,探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非师范英语专业的创新实践教学。
二、现状分析
玉林师范学院是在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玉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玉林市教育学院、玉林高等职业学院、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玉林分校合并组建而成。外语系有两专业,三方向,即:英语专业(英语教育方向和应用英语方向)和日语专业(应用日语方向)。在英语教育方面,我系已经拥有一个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的团队,无论在教育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教学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地方输送了大批合格、优秀的人才。然而,在应用英语方面,尤其是在实践教学上仍存在着诸多不足的地方,矛盾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二方面:
学生渴望实践与院、系提供实践基地相对不足的矛盾
目前我院提供的创新实践资源还是不少的,但相对于我系应英学生的需求而言,尤其显得不够,这其中有场地、经费以及师资等多方面的因素,特别是随着学生数量的增长,这一矛盾显得愈发突出。第一,校内实训基地严重不足。目前我院、系仅有语言实验室(5个)和咖啡屋(1个)供外语系学生实训英语视听说。第二,校外实训基地不足。我系实践教学基地有广西玉林宾馆有限公司、陆川县温泉九龙山庄、玉林国际旅行社、北流铭超瓷业有限公司、北流仲礼瓷业有限公司、西铁城领冠电子(梧州)有限公司、玉林市富英制革有限公司等。
2、课程设置内容与实践内容不一致的矛盾
非师范英语专业在课程建设上较滞后,主要表现在专业的课程体系不尽合理、不尽健全,实际应用性的课程较少;有些课程不能及时删除陈旧、重复及脱离实际的教学内容,不能及时增添相关前沿及应用性强的内容。而我系建立的实践基地不但少且小,而且它们开展的很多业务也和我们的教学内容不大符合。
鉴于以上突显的矛盾,构建一个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三、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原则与目标创新
非师范英语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主要体现以下原则:系统性原则: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注意保持学科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创新性原则: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多方面创新性研究;多样性原则:实践教学不仅要有统一的共性要求,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应根据专业的特点,利用实践教学资源,开展多种模式的实践教学改革。尤其要加强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等实践教学项目的建设;开放性原则:实践教学的开放性体现在教学内容、实践时间、实践形式、组织形式等方面。非师范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在应用方面、社会实践方面其开放性更加明显。
创新实践教学的目标是:以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开拓思维、培养能力、注重创新、提高素质为指导思想;重视实践教学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增强综合性、设计性实践项目;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重点,按多层次,系列化、开放式组织实践教学,形成科学、规范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
2、实践性教学理念创新
非师范英语专业教学体系主要由教师、学生、设置的课程、教学方法构成。实践性教学理念应贯穿教学体系每一个环节。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实施者。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实施实践性教学的效果。非师英语专业建立实践性的教学体系,教师不仅要具备熟练的英语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具备用实践的方法进行教学的意识,理解采用实践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教师应该对所教的课程的内容了如指掌,并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目前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非师英语专业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3、双基础能力培养创新
(1)英语语言基础能力培养
非师范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跨文化知识,能熟练运用英语,在外事、外贸、旅游、文化、教育等部门从事翻译、服务、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英语人才。英语语言能力包括语言知识和交际能力。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关于语言系统方面的知识;交际能力是运用语言的能力,即如何开始谈话,如何结束谈话,在各类言语事件中应谈什么话题以及如何在不同的语境中,恰当地实施各种语言行为的能力。因而,我们开设了符合培养目标和能力的英语语言基础课程。根据实践性教学理念,一改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把重点放在实践教学的环节上。第一,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主要是在课堂、语言实验室和咖啡屋(英语口语实训基地)完成,内容包括课堂报告、读书报告、辩论会、即兴演讲会、模拟课堂教学、课堂讨论、调研陈述、课件制作等活动形式,这些活动寓知识性、竞技性、实践性于一体,有助于激发学生动机,释放学生潜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第二,可以通过举办或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涉及英语综合能力的比赛和竞赛,来丰富实践课的形式,延展实践课的内涵和空间。 (2)英语+商务基础能力培养
自2010年1月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各项协议全面实施,英语商贸人才奇缺,这对我们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而,我们在课程设计内容上要做适当的调整,重点突出英语+商务能力的培养。开设的课程要与服务地方经济紧密相连,学生可以通过课堂课程学了掌握英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和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技能外,还掌握与商务有关的各种知识,加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英语+商务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是在校内综合实训基地完成。学院应在原有实践基地的基础上,加大经费投入建立一个仿真的综合商务实训基地,由二个区域组成:贸易区、商旅区(旅游和饭店)。区内设有:接待、业务洽谈、报关、商检、银行、结算、资料整理与翻译等等科室。科室内有桌椅、柜台、计算机、多媒体演示设备、数码相机、传、打印机、电话机等设备,开通内网和外网,可以实速上网。不同的课程,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都可以到这里实训,比如,《礼仪课》可以到接待科实训;《商务英语》、《国际贸易》、《进出口贸易》等课程可以到业务洽谈、报关、商检、结算等科进行实训;《海关英语》可以到报关科实训,实现资源共享。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创新
(1)教师社会实践能力培养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质量是教学质量保证的源头。多来来, 我系一直把教师教学能力建设作为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严抓教学质量关。通过设立青年教师优质课、示范课、优秀教师等激励机制,开展课堂教学大赛、优秀教案评比、优秀课件评比等活动,全面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然而,这仅仅局限于课堂理论教学。目前,我系复合型理论人才和能够指导实践的教师非常匮乏,师资严重不足。因而,教师社会实践能力培训迫在眉睫。要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第一,教师自身参加社会实践。第二,建立高校应用型专业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的师资培训制度,通过“产-学-研”的校企合作,定期实践培训。第三,通过各种途径、多种方式,加强国际交流,派遣骨干教师到国外大学进修,提供各种机会出国留学实践。
(2)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
非师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人素养:礼仪、妆容得体;沟通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强;谦虚向上。第二,专业素养:英语基础扎实,主动学习与工作相关的知识;工作规程熟练,技能不断提高;有创新意识。
根据实践性教学理念和实践能力培养目标,非师英语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主要由专业见习和专业实习两部分构成。专业见习主要采取示范性实践和设计性实践两种形式。示范性实践主要是配合理论教学,到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参观、观摩、学习,由实践基地的老师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对本企业的产品、业务、生产流程、服务管理等进行介绍、分解和示范,起直观作用,使学生易于掌握所学理论。设计性实践是老师提出实践要求,设计好实践问题,由学生自行根据实践目的和要求,进行实践设计,如:确定方案、安排步骤、选择方法,并独立操作,直至完成全部实践,写出实践报告。
专业实习主要采取顶岗实习形式。顶岗实习是学生在完成基础课、专业课以及校内专业实践课以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让学生熟悉工作内容、掌握工作方法、理解工作标准、培养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基于职业岗位的、真实的、参与工作过程的实践,对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养成职业素质,提高实践技能,以及顺利就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此外,有条件的学生可利用他们的暑假,持J-1签证进入美国企业进行为期10-18周的短期实习,并利用实习之余的时间,在美境内实地体验美国生活,了解美国风土人情。每个参加项目的学生以合法纳税人的身份在美国企业进行社会实践,与美国同事同工同酬。这样既可以提高英语技能,又能丰富实践内容,积累社会实践经验。
四、结语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非师范英语专业的创新实践教学的教学理念,不仅是很有效的教学和学习方法,而且有助于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只有切实抓好和落实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非师范英语专业才可以走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新路子。
参考文献:
[1]刘长江等 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与外延[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4).
[2]张福勇 浅谈21世纪我国高校外语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外语研究,2004,(6)
【关键词】中介语 石化 非英语专业学生 写作
在笔者从教的11年中,经常发现有些大一新生入校时英语成绩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然而却在二年级第一学期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失利。还有很多非英语专业学生自进入大学以来英语水平始终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有的甚至越学越差。固然,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然而中介语的石化现象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将以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作为切入点,以相关的理论作为研究基础,剖析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体现出的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以期为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一定的启示。
一、中介语及石化现象
中介语(interlingua)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语言学家Larry Selinker 的论文《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之中。Selinker 在1972年正式提出了中介语理论,确立了该理论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地位。Selinker指出,中介语是指外语或二语习得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目的语所构建起来的一种知识的连续体,是介于学习者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独立语言。
Selinker继而提出了中介语语言语石化这一概念。此外,Ellis也在1999年提出了石化的概念。中介语随着目的语知识的不断输入本应当不断向目的语靠近,但如果学习者在学习的某个阶段,即使面对目的语的持续输入但中介语的结构体系仍停滞不前甚至处于后退的现象,我们说这时的学习者就处于中介语的石化现象之中。
二、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分类
根据Selinker的观点,中介语的石化现象可按照两个标准来分类。从形式上可分为个体石化和群体石化。个体石化指个别的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某个阶段学习水平的暂时固定化,表现为错误石化及语言能力石化;而群体石化指石化了的中介语在某个群体的学习者之中由于普遍性并被长时间使用,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方言,洋泾浜化、印度英语、新加坡英语、菲律宾英语等就是群体石化的具体体现。根据其性质石化现象又可划分为暂时性石化与永久性石化。顾名思义,永久性石化对目的语的学习非常不利。但对于处于大学阶段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只要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完全能够使他们避免这一现象。
三、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原因
众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出发,研究并提出学习者中介语石化的现象的原因。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中介语石化的原因可归纳如下:语言迁移,目的语过度概括,训练迁移,文化迁移,交际策略,相互作用理论。
1.语言迁移。由于学习者对目的语不是很熟悉,他们往往会借用头脑中母语的已有图示来帮助他们写作。如果母语中类似的规则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种迁移称之为正迁移,然而有时这种迁移会阻碍学习者学习,具体表现为用母语的思维创造出一些错误的语法规则,词法和句法,并长时间使用这些错误的语法规则,写作中介语石化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这种母语负迁移。
2.目的语的过度概括。当学习者已经对目的语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之后,他们往往倾向于将学到的语法规则当成普遍的规则加以推广使用,创造出一些目的语中不存在的结构。如将名词复数形式的变化规则用于一切名词,忽略了不规则变化形式的存在。
3.训练迁移。当学习者面对一些不正确的目的语输入并在头脑中固化这些错误的输入知识时,就会产生这种石化现象。教师使用的一些不正确或不标准的授课语言,或是来自于外界或网络的一些不地道的表达方式都是这种石化现象的原因。
4.文化迁移。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导致其语言结构和篇章结构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二语学习者或外语学习者面对这种文化差异,在社会和心理方面与目的语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在有限的目的语输入下,许多学习者在写作时,只能以母语的句式结构或篇章构建方式来辅助自己写作。如长期使用这种不完善的中介语作为写作的基础,势必会造成写作水平的停滞不前。
5.交际策略。这是学习者在自身目的语有限的情况下为了达到和他人交流的目的所采取的一种策略。在口语方面表现为遇到不会说的句子采取避而不说或变换说法的策略,而在写作的过程中则表现为只使用自己能想起的简单词汇或简单句,不免造成文章句势单一,词汇不能很好地达意甚至产生歧义,文章的质量大打折扣,长此以往,会使学习者自信心下降,写作水平很难取得进步。
6.相互作用理论。Vigil and Oller( 1976)提出了相互作用理论。他们认为,一定形式的反馈可以促使学习者修正他们的第二语言,而有的反馈则只会起到反作用。他们将学习者接受到的反馈分为两类: 认知反馈和情感反馈,同时认为积极的认知反馈和消极的情感反馈会造成语言石化,而消极的认知反馈和积极的情感反馈则会使学习者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如学习者长期在写作的过程中得不到教师的积极反馈,他们的自信心必然会受到影响。
四、写作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对策
针对以上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原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外语教师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目的语的输入量,帮助学习者用目的语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母语迁移对于初学者有帮助,但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而言,往往是一种负迁移,会对他们的写作过程产生负面影响。然而习惯于用目的语思考并不是短期可以达成的,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用标准的英语授课,重视文章背景知识的讲解。讲授课文时要重点分析课文的篇章类型,结构及写作技巧,使学生熟悉每种类型的文章应该如何来组织。在详细讲述文章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画出短语及精彩的句子以便在课后诵读。另外,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英语文章。这样学生在写作时就不会感到无话可说了。
2.要努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很多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之所以学不好英语就是因为没有了学习英语的动机.他们觉得学好本专业的知识即可,学习英语实在没有多大的用处。因此课前不预习,课后也对所学知识置之不理。教师要使学生明白英语是一种很有用的工具,可有效地辅助专业知识的学习。另外,要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用英文写作的兴趣,如鼓励他们写英文日记,播放一些英文电影让他们用英文写观后感,一学期撰写一本英文小说的阅读报告等。
3.注重写作课的有效组织,加强反馈。布置完作文的题目后,教师可让学生分组讨论,列出作文的提纲,再在班里进行交流汇报,使学生能够进行资源整合,写出自己的提纲。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人数众多,教师无法每次一一批改的现象,教师可让学生之间交换批改,也可采取分次分批批改的方式,使学生明白自己在写作方面的弱点,以加以改进。另外,对批改过程中发现的一些普遍性错误,教师要在讲评作文时提出让全班同学注意。
中介语石化现象是一种让学习者感到迷茫,令教师感到头痛的现象。但如能采取一些得当的方法,相信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范敏,蔡育红.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写作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3):24-27.
[2]刘琳.英语专业写作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调查与分析[J].边疆经济文化,2012(3):141-143.
[3]周伟.中介语及其石化现象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66-67.
[4]梁伟,郭红.中介语石化现象研究及其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J].科技信息,2007(22):58.
[5]刘芳.中介语石化现象与大学英语写作[J].科技信息,2008 (27):258.
关键词:大学英语 非英语专业 学习风格
一、学习风格的理论概述
学习风格的研究是个体差异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从1954年哈伯特・塞伦(Herbert Thelen)首先提出学习风格这一概念以来,许多研究者都从自己的角度试图定义这一概念。谭顶良(1995)认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的学习方式,包括对学习内容采取稳定的学习策略,对教学刺激的偏爱以及学习倾向。因此学习风格具有3个特点:
1.独特性。学习风格是在个体生理基础上,受特定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文化的影响,通过长期的学习过程形成,具有鲜明的特性。
2.稳定性。学习风格是个体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具有稳定性,很少因学习内容、学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3.直接性。学习风格形成于学习过程中,直接参与了整个学习过程,因而对学习效果有更为直接的影响。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了定量分析,关于学习风格的问卷,作者参照了国外一些信度和效度较高的学习风格测量表,并且结合了国内英语学习与教学的具体特点,设计了适合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特点的学习风格测量表。共分6个方面:(1)视觉型―听觉型―实践型;(2)群体型―个体型;(3)独立型―依赖型;(4)分析型―总体型;(5)随意型―系统型;(6)冲动型―审视型。学习效果是以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考试成绩为测量工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包括听力、阅读、语法、词汇及写作等各项测试,能反映考生一定的语言能力。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大学英语学生学习风格总体趋势。通过对研究对象学习风格的每一类所得的平均数,每一类型的频率分布,以及每一类型风格的中间分数的对比,结果表明:
1.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风格明显趋向视觉型、实践型、独立型、分析型和反思型。而其他方面的学习风格则没有明显倾向性。77%的学习者倾向于视觉型的学习风格,他们比较喜欢学习过程中的视觉输入,上课中板书以及幻灯演示会极大地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
2.80%的学生倾向于实践型学习风格,这意味着课堂中的一些互动式互动如:课堂讨论、辩论、角色扮演、语言游戏等活动颇受学生欢迎,它很大程度上会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3.76%的学习者喜欢在英语学习中被给予更多的自,他们能够自己制订学习计划,能够主动地处理语言材料,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教师的指导。而传统的英语教学则把学习者看做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对于如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则缺乏科学、系统的指导,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受到忽略。
4.73.9%的学习者倾向分析型的学习风格,面对某个语言材料,他们会通过分析其语法构成来掌握该篇文章,英语学习对于他们就像学习物理、数学一样,是一个分析的过程,而不是学习语言技能的过程。大多数传统的英语教学把对语法和单词的掌握作为衡量语言掌握程度的尺度,而忽略了语言的交际作用,这可能成为学生更倾向于分析型的学习风格的原因之一。
5.72.6%的学习者显示出审视型的学习风格。这一类型的学习者需要实践来反复斟酌答案,而不是像冲动型的学习者那样乐于猜测答案。这一方面说明部分学生比较含蓄,具有语言自我保护(language ego)意识,特别注重自尊心保护。对这一类型的学生教师应有耐心,给予他们思考的时间,另一方面它也反映出一部分同学稳妥慎重的特点,在对答案没有把握之前不会轻易下结论。
四、结语
笔者调查发现,目前的大学非英语专业,一般都不开设专门的词汇教学理论课程,主要原因是认识不够,关注太少,以及课时所限等。教学中,教师大多限于词汇的操练,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意识去讲解词汇学习的理论知识。这样,学生往往陷入“死记硬背”的怪圈,缺乏多样的、有效的词汇记忆方法和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这样的问题会引起词汇学习的效率很低,甚至会出现厌烦学习词汇。以上问题,应引起广大教师对词汇教学的足够重视。
一、突出层级性
语言的习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不断加深认识、加深学习的。并且语言的学习也是由易到难的相互联系的过程。语言教学者和学习者可以参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最新推荐词汇量的要求,其具体的要求,包括一般要求、较高要求以及更高要求。每个部分都有详细的词汇量要求。这些要求能够给语言学习者提供参考。其中,一般要求的词汇量约4795个单词和700个词组,相当于大学英语四级水平;较高要求的词汇量约6395个单词和1200个词组,相当于大学英语六级水平;更高要求的词汇量约7675个单词和1870个词组,高于大学英语六级水平。[3]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弄清楚在什么阶段应该教什么词汇,应该教多少词汇量,以及高频词汇即常用的词汇。突出词汇教学的层级性,把握词汇教学的规律性,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更得心应手,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二、增强紧迫性
笔者随机抽取了本院3个非英语专业班级的学生(共131人),开展了一项关于英语词汇学习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达到41%的同学认为,英语单词很难记,即使记住不久便忘,找不到记忆单词的方法;有20%的同学认为,英语的词汇量只是停留在中学阶段所掌握的单词,不愿意吸收新出现的词汇;有11%的同学认为,英语单词没有规律性,只有死记硬背;甚至有9%左右的同学根本不知道单词的发音,无法完整地读出英语单词(据学生反映,从未学过音标);只有19%的同学认为,记忆英语单词有规律可循。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对于词汇的学习和掌握只是停留在盲目记忆的阶段,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如果所学词汇有限,在接受信息和传递信息时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语言始终不能作为工具来运用,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不但不能进步而且原有的进步还会丧失。反之,如果词汇量大,能用英语进行交流,则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综上所述,加强词汇教学,既是学生学习所需,更是教师教学之本。笔者通过对双重代码理论(由加拿大心理学家佩维奥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提出的知识的认知表征理论,是很有影响力的认知理论之一)的学习理解,总结出以下两种词汇教学方法:一是以言语码和意象码为基础,形成经纬相交的记忆网络。双重代码理论认为,言语码和意象码都具有层级性,前者专门编码、组织言语信息,即将具体事物及抽象概念编码后形成的文字符号。[4]如“table”,“horse”,“dog”等单词,激起的是学习者对这些符号的语言反应;后者则处理有关非言语的物体和事件的信息,形成事物的心理意象,它包括非语言的客体、事件信息及情感反应,如,看到“restaurant”一词,大脑里浮现的是“服务员”、“菜单”、“酒”、“饮料”等相关的联想信息。如看到“storm”一词,脑海里出现的“暴风雨”的场面。言语码的组织是线性的、序列的,这与语言的序列特征有关。[5]如,看到“clever”,“a”,“child”三个英文单词,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acleverchild”,而不会在大脑里形成“cleverachild”或者“childaclever”类似这样的短语。再如,看到“life”,“happy”“,my”三个英语单词,也会很容易想到“myhappylife”,而不会形成“lifehappymy”或“happylifemy”诸如此类的短语的。并且,视觉言语码的组织和听觉言语码的组织形式是不太相同的。其中,从字母到单词再到句子及篇章的序列为视觉言语码;从音素到音节,从音节到单词发音,然后从单词发音到词组发音为听觉言语码。二是以表象码和语义码为重点,形成长短互补的记忆模式。双重代码理论还包括表象码和语义码,这两种代码具有相互关联性,表现在存储信息方面,如在表象系统中,是由表象码存储信息的;在语义系统中,是由语义码存储信息的。另外,著名认知学家Atkinson-Shiffrin’s(1968)提出的记忆多存储模式把记忆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其中,短期记忆是与感觉记忆相联系的,而感觉记忆是通过人的感官系统进行加工处理信息的,感官系统处理的信息量有限,所以通过短期记忆即感觉记忆的大部分信息遗忘的可能性会比较高。而长期记忆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信息存储[6]。这种信息存储遗忘的可能性小得多了。
所以在记忆的过程中,最佳的状态是以表象码和语义码为重点,形成长短互补的记忆模式。这样,通过各种有效的刺激激活人的视觉表象,使零散的信息形成意义上的联系,最终达到良好的记忆状态。笔者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记忆英语单词往往只是停留在单词的发音和汉语解释上,根据双重代码理论,这样的记忆只是对信息的表象记忆。要达到信息的长时记忆,只有通过言语刺激和非言语刺激加强记忆。英语教师可用一些图片,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的视频、声音等,让学生产生视觉效应和听觉效应。如“IcriedasIfeltthechillspread.”这句话中“chill”一词,可以配关于“寒冷”的图片。又如学习“dessert”一词,加上“甜点”的图片。再如比较难的单词如“dopamine”,意思是“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传递素。这样晦涩难懂的单词,教师可以加上多媒体视频的介绍,理解词汇,然后加深对词汇的记忆。视觉效应和听觉效应增强记忆的长时性,这样记忆方法不仅能快捷长久地掌握大量的英语词汇,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提高记忆力,并且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词汇的能力。叶圣陶先生有言:“教师之为师,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远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这句名言告诉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因此,教师要善于把双重代码理论运用到词汇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这样学习才会更有成效。笔者提出的以上两种方法,希望能给当前的大学非英语专业的词汇教与学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作者:叶红艳 单位:安徽经济管理学院国际贸易系
[关键词]课程改革;研究生教育;英语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1-0065-03
[作者简介]孟文(1990―),女,江苏徐州人,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2011级在读硕士。
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在进入相关专业的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之前,经过全国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和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试,已经具备一定的英语词汇和阅读基础。但是很多研究生都面临一个共同困惑的问题:为什么学了十几年的英语,自己还是不能用英语自如地交流?还是不能用英语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国文献资料?为什么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会感觉自己的英语能力在不断弱化?高校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位英语课程建设非常重视,开设一系列英语课程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和水平,但是收效甚微。如何培养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英语能力和水平,如何改革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位英语课程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位英语教学现状审视
为了更好地了解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现状,本次研究选取江苏师范大学2011级和2012级非英语专业的4个班级的研究生作为调查样本。在调查中实际发放问卷300份,有效回收290份,有效回收率96%。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让学生评价现行的研究生英语教学;第二,让学生对研究生学位英语课程改革提出建议。通过分析调查问卷,发现现行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位英语课程教学存在如下的问题:
(一)重教轻学,教学方法单一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决定一切,学生的任务就是接受教师传授的内容,而且学生与教师之间几乎没有互动和交流。学习英语不能只依靠单向度的“教”,而是通过学习者本人的“学”。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口语的交流和表达是十分重要的,这几乎是英语学习是否有效的决定性因素。然而,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恰恰把英语学习最为核心的部分“交流与运用”摒弃了。
(二)重统轻分,教学组织形式陈旧
目前的英语教学仍然延续传统教学组织形式,即根据研究生的学科专业来组织教学班级。例如,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组成一个英语教学班,艺体类的研究生组成一个英语教学班。这样看似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组织英语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却不是这样。尽管在研究生入学考试时,不同学科对研究生的英语水平要求不同,但是在教学中却采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课程、统一的考核标准,这并没有发挥出按专业分班的教学优势。久而久之,会出现这样一个现象,就是有些专业的研究生英语比较好,而有些专业的研究生英语非常差,这种差距不仅没有通过学习弥补,反而在不断拉大。
(三)重同轻异,评价模式单一
在期中或者期末考核中,不管学生原来的英语基础是否存在差异性,英语课程考试采用研究生院统一制订的试卷,适用于所有专业的研究生。虽然学校规定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应该多元化,采取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出勤、作业质量)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价学生,但根据规定,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分别占总成绩的30%和70%,对学生的考核仍然取决于考试成绩。若是试卷的难度系数偏高,对英语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是不利的。
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位英语教学中,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形式和评价方式都存在各种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改革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位英语课程势在必行。
二、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位英语课程改革的举措
针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位英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江苏师范大学对2011级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位英语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透视江苏师范大学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课程改革,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研究新形势下高校改革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外语培养方式、教学理念、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
江苏师大研究生院打破了之前同一专业学的模式,根据学生入学考试的英语成绩重新分班组织教学。同时,学校为入学分数在不同阶段的研究生设置和提供不同的英语课程供学生选择和学习。例如:分数在40~50之间的学生,学校指定学习两个学期的课程;分数在50~60之间的学生,学校提供四种英语课程供学生选择。这种课程设置兼顾了所有专业英语基础不同的学生。此外,免修不免考的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督促了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继续坚持学习。
(二)教学模式的变革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讲授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这对英语教学是不利的。因为语言的学习强调“交流”,有“交流”必然要有“互动”。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江苏师范大学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改革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程。以“基础综合英语课”的改革为例:
这门课程的学习不再以教师为中心,而是强调由学生担任“教师”的角色,准备和讲授课程,教师则负责点评和补充。具体而言就是实行分组合作学习与教学。教师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将本学期的教学单元分别交给不同的学习小组负责。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教学内容,通过PP演示的形式向全班学生讲述本单元相关问题以及重点和难点,授课教师负责点评学生所讲的内容和课件。在互动教学中,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相应的任务,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每节课都有不同小组的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将学生变成了学习的主体,并让他们主动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这对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和水平十分有效。
(三)考核评价方式的变革
江苏师范大学在研究生学位英语的评价考核方式上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改革。在2011级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改革之前,核心英语课程试卷全部是由外国语学院的教师命题,交于研究生处选择一张试卷,全校统考。而在英语课程改革后,课程考核的试卷由学生命题。每个教学小组承担不同单元的教学任务,相应地,本单元的试卷由本小组命题。每个小组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针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命题。学生将拟定的试卷交给教师审核,教师审核完毕后,从不同的教学单元选择不同的题目组成最终的试卷,再递交研究生处审核。此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成绩的评定方式上,打破之前的平时成绩30%和考试成绩70%的比例分配,而采用了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各占50%的比例分配。而且在平时成绩当中,强化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综合考查小组教学时呈现的PP质量、学生的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三、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位英语课程改革的建议
通过访谈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位英语的任课教师发现,他们对此次学位英语改革表示支持,并对改革提出了宝贵的意见。综合师生双方的意见和建议,研究者提出深化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位英语课程改革的建议如下:
(一)坚持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
学生在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之前,不同专业的学生英语基础存在较大差异。学校在学生入学后,可以组织一次英语能力和水平测试,综合考查学生的英语水平。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因多种原因没能通过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反映出自己真实的英语水平。以入学时的英语测评为依据,结合学生自己的兴趣、意见及本专业的相关发展要求划分教学班级,实施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
(二)课程的设置应注重多元化
在课程的设置上,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希望研究生院能够设置以下三类课程供学生选择:
1.语言技能型的课程
这类课程主要是对英语口语和听力的需求。在调查中,近70%的研究生建议英语课程改革“增加口语交流课”,“增加课外交流练习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听’‘说’气氛的营造”。
2.文化知识型的课程
80%以上的研究生对于英语知识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单词讲解、语法分析和课文翻译这些浅层的语言性知识,而是更多地关注英语表达背后所蕴含的西方文化。增加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语言背后蕴含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也是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位英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
3.开设为专业服务的课程
有20%的研究生提出,与本科生阶段的英语学习不同,研究生阶段的英语学习应该为专业学习服务,应该开设与本专业相关的英语课程,提高研究生专业英语水平。
英语课程改革的归宿点在于让学生在研究生学习阶段获得英语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和发展。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的英语课程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改革的过程中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可以参考借鉴别的学校在英语课程改革中取得的经验。例如,在培养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课程设置上,江苏师范大学可以参考西南大学的经验。在西南大学,每个研究生英语教学班级配有一名外教,更好地营造“听”“说”的气氛;在为专业服务的英语课程设置上,可以借鉴中国科技大学英语语言实践中心(EPC)的成果。中国科技大学和西南大学的教学模式为我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课程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如何创生出更加适合我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程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高我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英语能力和水平是今后英语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的重点内容。
参考文献:
[1]杨吉霞.专业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M].周光明.大学课堂教学方法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郭继荣.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中国高教研究,2006(3).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 语音教学
中图分类号: G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030-01
我国学习英语的重视程度大概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才风起云涌的,让人们充分认识到,掌握英语的重要性,并且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在这样的大前提下,高职院校也开始注重学生的英语水平的提高,但是由于语言环境的匮乏,我国长期形成的语言教学落后并不是一时就能改变的,语音教学在英语应用中更是不被重视,所以,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对非英语专业英语语音教学提出以下看法。
1 学习语音的意义及非英语专业语音教学现状
语言交流主要是依靠声音,依靠说来进行的,那么就要求语言学习首先应该是以声为基础的,听说技巧的掌握是学好一门语言的重要条件,然而,对于目前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学习来说,语音教学,并没有被重视和充分应用到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中去,但其实要想全面准确的学好英语,首先应该掌握语音。
事实上却是在大部分非英语专业的教学中,语音被置于无关紧要的位置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重点主要放在了词汇和语法方面。在学习之后,学生对英语语言并没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在听力和口语方面都不理想,甚至将英语口语方言化了,中国化英语严重,导致英语交流依然十分困难。
非英语专业的语音教学,之所以这么不被重视,一是由于非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较少,语音教学的课堂时间明显不够。二是学生个体之间差异也是不容忽视的,发音不准对英语语音训练时一头雾水。所以,在现有的情况下,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与英语语音教学的重视程度是息息相关的。
2 语音习得影响因素的分析
2.1汉语的影响
汉语语言系统和英语语言系统是不同的,在学生已经形成了牢固的汉语语言思维后,学习英语无疑是吃力的,将原有的语言习惯彻底颠覆也是十分困难的。对于英语学习中,学生往往会不自觉的融入汉语体系,在英语句子中应用汉语的语法并不少见,这种错误通常是无意识的,是受制于十几二十年来潜移默化的汉语语言体系的影响。但是随着英语学习的深入,这种影响的作用会变得越来越小,但是仍是不可避免的,这就要求高职学生在学习英语中多听多说,将汉语思维和英语思维都能够很好的掌握。
2.2情感因素
高职学生因地域及教育背景的不同,英语水平尤其是语音也是良莠不齐,一些学生在高职英语学习中发现自己发音不准,听力能力也十分逊色,在课堂上更羞于表现,对于英语学习兴趣也越来越少,生怕在课堂上因为发音不准被取笑。日复一日学生在课堂上就越来越沉默,对于英语课堂的氛围影响十分不乐观,因为语言上的弱势导致学生在生活中不自信,在情感交流上也唯唯诺诺,从而影响到在高职院校的学习。
2.3教学方法
语音知识在我国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中普遍不被重视,一是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本身重视程度就不够,二是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普遍重视语法和词汇,对语音教学的认识也不足。对于发音和听力的讲解不够,训练也不足,通常都是教师在课堂上根据自己的发音领读,或者只是播放录音,学生试图通过模仿录音中的发音去学习英语,靠这样的模仿却忽视了语言是有感情交流的,这样学习出来的英语是机械生硬的。
3 提高英语语音教学的策略
3.1听音感知练习
语音学习的基础就是听音感知练习,通过听,来让学生感知内容,对一些短文、诗歌、短句等语音材料通过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内涵,让学生融入到语言交流中去。在播放材料的时候,教师要通过自己对读音的示范,教学生发音的要点,争取在语音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都能够掌握准确的英语发音,来理解英语的交流方式和获得语音的语感。
为了达到地道英语的目的,还需要了解句子中哪些词汇的读法需要注意,例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需要重读,在发音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冠词和介词之类的虚词通常都不需要重读,在这些不重读词语中元音音节都需要弱化;以及何时连读,何时需要不完全爆破等。
3.2模仿练习
通过简单的语音感知练习,下一步就需要进行模仿练习,通过对语音的模仿强化记忆,让学生在模仿中感受到语音的刺激,感受到英语读音的方式,在这种反复的训练过程中,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对音调的掌握都会有所提高,虽然不提倡机械性的模仿,但是在高职学生的英语教学中,这种模仿确实能形成一定的语音基础,对英语语调的掌握也有所提高。再让学生通过所掌握的方式,进行对话,模拟情景练习,感受英语的语言语调。
3.3多样教学方法
英语语音学习是个长期而枯燥的过程,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再保持自始至终、一成不变,学生就会觉得更枯燥,所以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笔者所在学校多数学生无法区分/e/和/?/音,笔者用“量化法”和“手指法”让他们区别,即,学生在练习/e/时,用食指丈量开口度,即开口度达到食指面宽度即可;学生在发/?/这个音时,让学生尽量伸展大拇指、食指及中指来牵引上下唇的开合训练,这样学生就轻而易举的区分开了。
总之,语音教学在非英语专业的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中应该加强应用,通过英语语音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调和语感,通过自我联系和语境模仿来形成准确的语音语调。
参考文献:
[1]汪文珍.英语语音[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2]王首权.对高职英语语音教学的思考[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
[3]许瑞芬,王英兰.试比较英语节奏群的两种划分方法[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
[4]陈永利.语音教学: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3) .
关键词: 教学理论 研究生英语 非英语专业 学习策略
1.前言
当代认知心理学家指出:没有任何教学目标比“使学生成为独立的、自主的、高效的学习者”更重要。教会学生学习,传授有效的学习策略,已被当前教育心理学界视为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和练习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近年来,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者们对智力、认知策略、元认知等进行了的积极探索,产生了大量有关学习策略的新理论、新知识,为学习策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Rubin、加拿大的Naiman,Frohlich和Tedesco等人。1975年Rubin在“TESOL Quarterly”上发表了题为“善学语言者能教给我们什么?”的文章,文中她总结了善学语言者的七条策略。同年Stern和Naiman研究小组也就善学语言者这一课题分别在“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和“TESL Talk”上发表了文章。从此,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逐步成为应用语言学和心理学研究的热点。文秋芳以“英语专业学生信念与策略的变化”为题对大学生的学习信念和策略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顾永府研究了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策略;还有研究者对阅读策略、写作策略、听力策略和交际策略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的特点、信念与策略之间的关系,以及男女研究生在英语学习策略和信念上的差异。
在我国现行研究生教育体系下,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作为国家的高级人才培养对象,在英语能力上不适应社会要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变得日益迫切。
2.英语学习策略研究的意义
研究英语学习策略的意义在于:①通过大规模、大范围的调查和实验,获得详实的材料,结合经验总结,将经验总结概括化、理论化,提炼出符合我国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习特点的学习策略,集中力量构建中国化的、有影响的专门学习策略训练教程,大力推动我国学习策略教学的发展。②学习策略研究的内容将从学习环节的研究转向更侧重提高信息加上水平的认知和元认知策略的研究及影响认知策略操作的情感策略研究。学习策略的外部指导将转向外部指导与发展学生的自我总结、自我反馈相结合。③学习策略研究应向操作性、适用性发展,使指导学生的学习策略更接近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实际,这样既便于师生对学习策略的理解与接受,也利于对学习的指导与实际应用。
3.英语学习策略模式
英语学习策略模式如图1所示,模式分三个层次,分别为输入层、知识层和输出层。四种语言学习策略“语言形式练习”、“语言功能练习”、“监察”和“推理”在模式中将三个层次联系起来。
输入层次是学习者以外的内容,它指任何语言接触,这种接触可来自课堂上的正规语言学习,来自阅读材料、交际体验等。语言接触具有提供三类知识的潜力。这三类知识分别为:①与英语相关的知识,包括学习者的母语知识、各种语言常识等,用“其它知识”表示;②意识到的语言形式知识,包括明确知道的语法和词汇知识等,用“明示的语言知识”表示;③凭自感而达到自动化的语言知识,用“隐含的语言知识”表示。在模式示意图中,三类知识与“语言接触”通过实线连结在一起,表示语言接触产生至少三类知识中的一种。知识层次是学习者身上的“黑箱”。第三层次是输出,它是语言推理和使用的产物,图中用“反应”表示。反应只与“隐含的语言知识”有直接的联系。实线将两者联系起来。隐含的语言知识是大多数语言行为中的底层系统。反应又分为两类:第一类反应是直接和自发性的,如与人交谈和听广播。第二类反应是经过思考的,需要时间,速度慢些,如笔头测试、课文阅读、强调语言规则使用的笔头练习等。所有这些作业都能够重复检查和修改。在第二类反应输出中,监察系统发生作用。
4.以策略训练为基础的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
以策略训练为基础的英语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形式,它是在教室策略的教学中把外显性指导和内隐性引导融入统一的教学内容中。学生现在接受的语言学习策略和使用策略是系统式的,他们已感受到了其优越性。而且他们有机会与其他同学分享他们更喜欢的策略。教师可以进行个性化的策略训练,使用专门性的语言策略,在进行规则性的课程教学的同时,加强策略教学。在典型的以策略训练为基础的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做法:①对有潜力的有用的策略进行描述,模仿并举例说明。②以学生自身的学习经验为基础引出其它的例子。③对策略教学进行小组讨论,在策略教学使用背后所反映出的理论基础上,制定一个针对专门性活动的方案,评估所选择的策略教学的影响力。④鼓励学生对策略教学进行广泛的实验。⑤把策略式教学融入到每天的教学内容中,用外显性指导和内隐性引导的方式把策略训练渗透到语言课程之中,帮助学生进行连贯的策略训练。
对于怎样引导以策略训练为基础的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教师至少有三种选择:①以提前准备好的课程材料为开始,然后决定在什么地方加入什么样的策略训练。②以一种策略训练开始,并围绕该训练设计活动。③随意地把策略训练在恰当的时机渗透到课堂中,帮助学生解决困难问题,加速课程的进程;允许学生选择他们自己的策略训练,并任意发挥,把其他的策略训练隐性地渗透到语言课程中。无论策略训练是否渗入到了教学中,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英语教师都应将策略训练和普通的语言课融为一体,为学生提供连贯的策略训练。
参考文献:
[1]刘电芝.学习策略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苏远连.论听力学习策略的可教性――一项基于中国英语初学者的实验研究[J].现代英语,2003,(1).
[3]王鉴棋,詹元灵.大学英语阅读情感因素分析[J].中国英语教学,2003,(1).
[4]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英语教育出版社,1996.
[5]Rubin J.Using multimedia for learner strategy instruction.In Oxford RL(ed.)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around the world: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Technical Report 13).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 Curriculum Center,University of Hawaii,Honolulu,1996:151-6.
摘 要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日益广泛,各行各业对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较强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英语口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出来。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如何改进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来培养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 大学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大学英语口语方面的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流,以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更高要求。当今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较过去整体有所提高,但对于大部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来说口语一直是一个瓶颈问题。通过抽样调查发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们口语学习过分依赖老师和学校,参加课堂口语活动主动性不强。究其原因:不少学生从初高中开始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即“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较少有机会参与到教学的互动过程中来,学习兴趣不浓,这与理想的“教学相长”相去甚远。因此,需更加重视口语教学方法的改进,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一、培养学生说英语的兴趣
实践证明,兴趣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第一,课堂上教师要把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该单元所学内容结合起来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把每课都编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造语言情境,引导学生在大量口语练习中掌握和运用知识。第二,用示范来激发那些有较好能力的同学表演,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第三,给学生充足的准备和时间去练习,这是相当重要的。如:在让学生练习口语前,教师也应该把一些关键词、基本句型、习语等使用率很大的词提供给学生。再是,今天给材料,让学生明天在课堂上示范表演,这样学生就会有备而来,做到有话说。
二、开设英语语音教学
根据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语音掌握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无论是在校的还是已经毕业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他们的英语语言缺陷是有共性的:一是,不能正确认读国际音标和26 个字母;二是,不能正确认读英语词典中的单词;三是,不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说英语、朗读英语,不能有效地与人交流沟通;四是听不懂英语国家人士讲话、授课、讲座和英语国家的广播电视节目。众所周知,英语专业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各项语言技能都比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学得好、用得更好,究其原因,就是他们有语音教材、开设了语音课,进行过语音学习和训练,他们的英语学习有坚实的根基。这就是英语专业学生与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最大的区别与差异。如All right . 这句话,如果用升调说出,是表示欣然同意;如果用降调说出,就可能表示厌烦甚至威胁的情绪。有些陈述句结构的句子用做疑问句时,在口语中主要通过语调―――升调来表示。再比如:两位男生见到一位女生,其中一个男生认为这个女生很漂亮,随口说道:“Beautiful . ”(用降调) ,表示肯定; 另一位男生马上回应道:“Beautiful ?”(用升调) ,表示怀疑。其中,语调的意义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三、树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这种全新的教学理念,避免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把练习的机会让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该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才是主体。在教学中,首先要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在课堂上要大胆地说,不要害怕出错。此过程中教师注意不要一发现错误就马上纠正,打断他们的话题,以免打消学生说的欲望。同时教学设计上,注意安排的话题要从易到难,其设置要有针对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完成学习任务,有成就感能帮助培养学生建立学好口语的自信。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口语技能与素质的提高主要在“学”而不在“教”,故口语教学应倡导“多边”,“互动”。要在师生间,学生间进行双向、多向交流,就要开展多种课堂活动,例如课前留出一定时间给学生做内容丰富的演讲或报告,课间可根据授课的相关话题开展小组讨论,互换角色让学生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讲授部分内容,还可穿插英文歌曲,话剧表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等等。总之,通过这些内容的训练要达到让学习者对英语学习感兴趣,愿意张口自然的讲英语,最后能做到熟能生巧。
总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实际交际的能力。它需要教师在正确的教学原则的指导下,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不断探索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才能培养出21 世纪适合我国经济建设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陕西中医学院英语系)